首页范文气温的变化教案十篇气温的变化教案十篇

气温的变化教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0:20

气温的变化教案篇1

课标要求:阅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阅读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运用气温、降水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与降水量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教学模式:学案导学模式。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讨论法、比较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根据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说出气温和降水的时间变化特点;根据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归纳世界气温分布特点;根据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归纳世界降水分布特点。

过程与方法:初步学会阅读世界气候分布图,建立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分布的空间概念;培养学生初步学会通过读图分析某一地区气候特征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各因素对气候的影响,从而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教育;通过“气候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的教学,使学生体会、感悟“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地域观念、灾害意识。

三、教学过程(表1)

四、当堂达标

1.图1是三个地点的气温变化曲线图,判断正确的是:

a.B地在热带B.C地在温带

C.a地在热带D.以上答案都不对

2.图2中降水最多的地区是:

气温的变化教案篇2

一、自主学习,书本让学生阅读

根据导学案的提示阅读文本教材,在课本上进行圈、点、划,做到“三有”:有批注,有概括,有问题准备,梳理基础主干知识,利用导学案自查自测,夯实基础。

依托导学案完成下列内容:

1.读教材及图2-2-16回答

(1)锋面是与暖气团的交界面,水平范围,锋面分为和。

(2)锋线是与的交界线。

(3)冷暖气团的位置:冷气团在,暖气团在。

2.读教材及读图2-2-17回答

(1)冷锋的概念:主动向移动而形成的锋叫做冷锋。

(2)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冷气团,暖气团。

(3)冷暖气团的位置:在上,在下。

(4)冷锋的符号:。

(5)降雨的位置:冷锋降雨在气团一侧,称为锋(前或后)。

思考:冷锋过境时和过境后气温、湿度、气压和天气的变化。

3.读教材及读图2-2-18回答

(1)暖锋的概念:主动向移动而形成的锋叫做暖锋。

(2)冷暖气团移动方向:冷气团,暖气团。

(3)冷暖气团的位置:在上,在下。

(4)暖锋的符号:。

(5)降雨的位置:暖锋降雨在气团一侧,称为锋(前或后)。

思考:暖锋过境时和过境后气温、湿度、气压和天气的变化。

在新课程理念中,教材只是一种课程资源,强调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开发课程资源”,“整合课程资源”,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从而导致一部分师生不太重视对教材的阅读与钻研。其实教材是最核心的课程资源,教师在教学中应使教材文本所潜藏的资源得到较好的挖掘。教材的编制都是经过资深专家们深思熟虑、千锤百炼而成的,因此研读教材吃透教材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二、合作交流,知识让学生建构

根据“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建立相对稳定的合作学习小组,以导学案为载体,安排学生讨论交流,组长负责对自主学习情况进行督促和检查,先安排两两互查交流,看阅读课本是否达到“三有”要求,查导学案完成情况,再安排小组讨论交流。

通过分组讨论合作交流探究,学生自主构建“锋面系统”的主干知识网络:

1.冷暖气团性质比较(根据冷锋、暖锋的概念以及课本图2-2-17和图2-2-18,找出冷锋、暖锋两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如表1):

2.比较分析冷锋与暖锋的天气变化特征以及雨区位置(如表2)

三、展示提升,课堂让学生展示

小组通过讨论交流,每个小组选一名代表展示,把本组构建的知识网络或提炼的典型解题思路展示出来,其他组同学随时质疑、点评或建议,本组同学随时补充、纠错或释疑,让所有学生在展示环节中都处于精力集中状态,在思维的相互碰撞中,学生对问题的认识会更加深刻。

下面是各小组“锋面系统”的图示展示:

四、质疑点拨,规律让学生探寻

(一)动画演示

教师播放有关“锋面系统”的动画,学生观察动画,动画形象地展示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出现的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变宏观为微观的可视现象,有利于学生生动形象地理解。

(二)点拨指导

在这一阶段中,教师针对各小组展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展示中生成的新问题进行讲解。学生对三个时段的天气现象和变化的描述有时会有很茫然的感觉,这时教师的点拨提醒学生从气压、气温、降水、风等几方面来表述。

(三)规律探寻

在“锋面系统”教学中师生重点探究:怎样判断冷锋和暖锋?

五、总结评论,结论让学生归纳

(一)观察冷锋与天气图、暖锋与天气图,引导学生聚焦

1.冷锋与天气

过境前:单一暖气团控制,天气稳定,气压低,气温高;

过境时:冷锋控制,大风、降温、阴、雨、雪等天气;

过境后:单一气团,气压升,气温、湿度降,天气好转;

2.暖锋与天气

过境前:单一冷气团控制,天气稳定,气压高,温度低;

过境时:暖锋控制,云层加厚,多形成连续性降水;

过境后:暖气团控制,气温升高,气压降低,雨过天晴。

3.雨区及强度

冷锋:锋后降雨,强度大,历时短。

暖锋:锋前降雨,雨弱,历时长。

(二)进一步对比归纳得出

1.无论冷锋还是暖锋,冷气团冷、干、重,都在锋面下方,暖气团暖、湿、轻,都在锋面以上。

2.过境前和过境后都是在单一冷气团或暖气团控制下,天气稳定,多晴朗天气。

3.锋面过境时,天气不稳定,冷锋为锋后雨,暖锋为锋前雨,锋面降水区主要在冷气团一侧。

4.冷气团和暖气团都是一个相对概念,是和该气团到达地区的温度相比而言的,所以不要认为冷气团温度一定低,而暖气团温度一定高。

(三)形成知识体系

帮助学生回顾梳理所学知识及学习方法,对地理知识进行完整系统地整理,使之形成网络,也就是要使散乱的知识系列化、纷繁的头绪条理化、模糊的概念明确化。依托导学案,全面完成“锋面系统”的学习任务,补充、完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的知识网络(见表3)。

六、达标检测,效果让学生评价

课堂达标检测要体现由易到难,由基本到复杂,由巩固性达标检测到发展性达标检测的层次性,必须适合学生现有水平并兼顾到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给予反馈评价,能有效地改变评价过分注重终结性的现象,有助于发挥评价的发展,提高评价效果。

提供检测材料,让学生自主检测、评价:

1.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秋末冬初的一次锋面活动示意图”。该锋面移动速度是30千米/小时,a城市目前是12时,回答下列问题:

(1)按锋的类型,此图是锋天气图。

(2)该锋面活动形成的灾害性天气是。

(3)该锋面将于(时间)移动到a城市上空。

(4)未来48小时之内,a城市天气将如何变化?

2.锋线指锋面与地面的交线,下图反映某地区某年2月10日~12日的锋线移动情况。

⑴该锋面属于

a.北半球冷锋B.南半球暖锋

C.北半球暖锋D.南半球冷锋

⑵10日~12日期间,甲地气温最低值出现在

a.11日的深夜B.12日的深夜

C.11日的日出前后D.12日的日出前后

3.试用锋面知识分析谚语“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的地理含义?

4.学做天气预报员

看今天中央电视台天气预报节目,根据天气形势图及卫星云图判断近日天气状况。

气温的变化教案篇3

11..区域地理的重要性

区域地理是高中阶段学生学习地理原理、地理过程、地理规律等的重要载体,是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从近年来的高考题看,区域地理是高考命题的重要依托。高考命题通过呈现世界地理或中国地理的图文等材料,考查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教材整合角度看,区域地理是初高中地理教学衔接的重要内容,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区域认知也是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综上可见区域地理在高中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

22..学生学习情况

区域地理知识庞杂,学生要想学好需要有较强的地理思维能力。很多学生在初中的区域地理学习中仅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没有形成较完整的知识体系及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解答较综合的试题时举步维艰,这是学生学习地理的“软肋”。笔者在教学实践中,依据考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尝试采用“进阶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区域地理教学。

二、进阶课堂教学模式概述

“进阶课堂”采用“先学后教”的模式,分为基阶课堂和高阶课堂两部分。基阶课堂主要是学生自主学习,高阶课堂主要环节为答疑解惑。基本流程为:基阶课堂(学生根据导学案完成学习任务—基础知识检测—小组成员针对教师列出的问题合作探究)、进阶检测、高阶课堂(师生针对后期生成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直击高考。每一环节主要由小组合作完成,并对其进行量化考核。

三、进阶课堂模式应用于区域地理教学的策略

下面以“中国的气候”第一课时“中国的气温和降水”为例,展示该模式在区域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11..基阶课堂

(1)课前预习。由于本校学生地理基础较差,所以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更侧重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夯实基础,做到有的放矢,同时注重初高中知识的衔接,做到既夯实基础又巩固知识。(2)课上研讨。课上研讨主要分为两个模块。模块一:自主识气候,模块二:合作析原因。模块一是以小组抢答的形式进行基础知识检测,主要以识图检测和无图考图的模式考查学生对导学案的学习情况。模块二主要是通过读图分析得出我国气温和降水的规律及成因。学生主要采取合作探究模式进行学习。第一部分:中国的气温。[教师活动]展示中国一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让学生从图中读取信息。[学生回答]一月份等温线数值总体上自南向北递减;一月份最低温在漠河,最高温在海南;等温线的弯曲方向各异;四川盆地比同纬度气温高。[教师活动]展示中国七月平均气温分布图,让学生从图中读取信息。[学生回答]七月份等温线数值总体上自北向南递增;七月份最低温在五道梁,最高温在吐鲁番;[教师提问]对比两张不同月份的中国气温分布图,有何不同?[学生回答]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高;一月份南北温差大,等温线较密集,七月份温差小,等温线较稀疏。高考侧重考查学生获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读出中国平均气温分布图中的内容,意图就是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学生获取的信息进一步追问形成原因,从而生成课堂研讨问题。课堂生成的问题主要有:①分析冬夏季气温等温线数值总体上由南向北减小的原因;②分别概括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③分析一月份南北温差大及七月份南北温差小的原因;④分析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地区气温高的原因;⑤分析吐鲁番盆地和青藏高原分别成为我国夏季气温最高和最低地区的原因;⑥每组找出一处等温线弯曲的地方,分析其弯曲原因;⑦总结归纳影响气温的因素。小组成员针对以上问题进行讨论,整理答案,展示研讨成果。在区域地理教学中运用对比分析可引导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参与,降低教师教与学生学的难度。根据学生自己获取的信息设置问题进行分析,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较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问题的设置有利于培养学生归纳、演绎的能力。高中地理学习与初中相比出现了两个飞跃,即从具体到抽象,从特殊到一般,在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很大提升。学生不仅要知道“是什么”,还要分析“为什么”,教师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生疑、质疑的意识,促进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提升。第二部分:中国的降水。[教师活动]展示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让学生读取信息。[学生回答]我国降水空间分布不均,总体上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学生生成的问题:我国降水量为何会呈现如此规律?天山北侧和青藏高原东南侧降水多的原因是什么?小组讨论学生生成的问题。[教师引导]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总结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学生回答]影响降水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海陆位置、大气环流等。[教师活动]①通过展示锋面雨带推移图和我国不同地区降水量变化图分析我国降水量季节分配特点。②出示我国不同年份降水量折线图,让学生寻找规律。学生讨论回答。[教师提问]请总结我国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学生回答]我国降水量时空分布不均,由东南向西北降水量逐渐减少;夏秋多,冬春少,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高中地理课程注重与实际相结合,要求学生在梳理、分析地理事实的基础上,逐步学会运用基本的地理原理探究地理成因以及地理规律。第三部分:分析气候与建筑、饮食、民俗的关系,并举例说明。地理与生活息息相关,这一问题设置的意图在于让学生将所学地理知识用于分析生活实际问题,且地理环境本身具有整体性,这一问题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让学生全面地分析问题。

22..进阶检测

进阶检测主要检查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情况,是判断学生能否进入高阶课堂学习的关键。习题主要选取:①常考点,夯实学生基础;②易混点,培养学生分析辨别能力;③变形变式题,培养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采取的形式是:小组成员共同完成进阶检测习题,针对存在争议的问题进行研讨;教师公布答案;小组间交换评判习题;公布各小组习题成绩;解答错误率较高的习题。

33..高阶课堂

高阶课堂中的主要环节是“答疑解惑”。这一环节主要基于问题教学理论,学生不仅要掌握科学结论,还要掌握这些结论获得的途径和过程,其目的在于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答疑解惑”的“疑”来源于学生讨论过程中的生成性问题。本节课学生提出的问题之一是:中国的气候不仅与建筑、饮食、民俗关系密切,还与哪些地理知识相关?针对这一问题,教师让各小组用一定的时间合作讨论解答。“答疑解惑”环节还可以选取相关的材料,设计环环相扣的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问题。这一环节主要是培养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生疑、析疑的意识,促进学生求异思维能力的发展。

44..直击高考

选取近五年与“中国的气候”相关的高考真题。学生在解答时既要说出答案,也要说出思考过程或试题考查方向,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题能力。

气温的变化教案篇4

关键词:化学平衡图像;坐标;曲线特征;例题解析;解题思路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沉淀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等知识的核心,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而化学平衡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重点和难点,其备考的具体策略包括掌握化学平衡的含义,化学平衡状态产生的原因,并且能掌握典型题目的的解题方法。以下就举例分析几种常见平衡图像图的解题思路。

一、速率—时间图

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逆、等、动、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例1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分析:经常有一些同学错选B,认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其实,图象告诉我们的是:增大压强,加快了正、逆反应,但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由此而导致平衡向左移动.而压强的改变,只影响气体反应的速率,选项B所言的X、Y皆非气体即其正反应速率不受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

二、浓度—时间图

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此类图像中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相同,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关系。

例2图2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分析:起始时a的浓度为2.0mol/L,B、C的浓度为0,随着时间的推移,a的浓度降低为1.2mol/L,C的浓度升高为1.2mol/L,B的浓度升高为0.4mol/L.t1时刻后各物质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平衡,得出a为反应物,B、C为产物,它们浓度变化的差值之比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正确答案为(1)a;(2)40%;(3)2aB+3C.

三、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此类图象表示的是不同的温度或压强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体积)分数或转化率的变化过程,包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和不同温度(压强)下的平衡状态的物质的量分数比较等信息。

注意:先拐先平。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推理可得该曲线的温度更高、压强更大(或是浓度更大)。

例3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C(g),H

a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t1>t2,H>0B.t10

C.t1>t2,H

分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由图象可知,t1温度下,反应先达平衡,所以t1>t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因为t1>t2,达平衡时t1温度下a的含量较大,即a的转化率降低,所以升温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该反应的正方向为放热反应,即H

四、恒压(温)线

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

例4已知反应,a的转化率与p、t的关系如图,根据图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正反应吸热,B.正反应吸热,

C.D.正反应放热,

解析相同p时,升高t,Ra提高,说明正反应为吸热;相同t,增大p,Ra提高,说明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故选a。

五.速率—温度(压强)图

如对2So2+o22So3,H

例5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H

分析: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且放热的反应.图象a正确,因为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都加快,在二曲线相交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交点后逆反应速率的增加更为明显,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相符.针对该反应特点,只升温而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含量增加;只加压而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含量减少,B也正确.对可逆反应,温度越高,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C不合题意.图象D表示的意义是:增大压强逆反应速率的加快比正反应明显,与本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特点相悖,故正确答案为a、B.

总结:化学平衡图象题的解法

(1)解题步骤:

a、看图像:一看面(即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线:

(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即起点、折点、交点、终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

b、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c、作判断:根据图像中所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相对比,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2)思考原则:“定一议二”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了解纵坐标、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量的意义。在确定横坐标所表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在确定纵坐标所表示的量后,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2]王云生.课程改革背景下高考对化学教学的要求.化学教育[J]

[3]王后雄.教材完全解读.高中化学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接力出版社

常见的化学平衡图像题及解析

吕艺惠

(漳州市南靖县第二中学福建漳州363600)

摘要:化学平衡是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重点和难点,其传统题型就是平衡图像题。因此能够掌握典型题目的解题方法与思路,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归纳总结了几种常见的平衡图像题的解题思路。

关键词:化学平衡图像;坐标;曲线特征;例题解析;解题思路

化学平衡是中学化学重要基础理论之一,是中学化学所涉及的沉淀溶解平衡、电离平衡、等知识的核心,对很多知识的学习起着指导作用。而化学平衡是高考的热点,也是重点和难点,其备考的具体策略包括掌握化学平衡的含义,化学平衡状态产生的原因,并且能掌握典型题目的的解题方法。以下就举例分析几种常见平衡图像图的解题思路。

一、速率—时间图

此类图象定性地揭示了V正、V逆随时间(含条件改变对速率的影响)而变化的规律,体现了平衡的“逆、等、动、定、变”的基本特征,以及平衡移动的方向。

例1对达到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YZ+w,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变化图象如图1所示,则图象中关于X、Y、Z、w四种物质的聚集状态为()

a.Z、w均为气体,X、Y中有一种是气体

B.Z、w中有一种是气体,X、Y皆非气体

C.X、Y、Z、w皆非气体

D.X、Y均为气体,Z、w中有一种为气体

分析:经常有一些同学错选B,认为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移动.其实,图象告诉我们的是:增大压强,加快了正、逆反应,但逆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大于正反应速率增大的幅度,由此而导致平衡向左移动.而压强的改变,只影响气体反应的速率,选项B所言的X、Y皆非气体即其正反应速率不受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

二、浓度—时间图

此类图象能说明各平衡体系组分(或某一成分)的物质的量浓度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情况.此类图像中各物质曲线的折点(达平衡)时刻相同,各物质浓度变化的内在联系及比例符合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关系。

例2图2表示800℃时a、B、C三种气体物质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t1是到达平衡状态的时间.试回答:(1)该反应的反应物是______;(2)反应物的转化率是______;(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分析:起始时a的浓度为2.0mol/L,B、C的浓度为0,随着时间的推移,a的浓度降低为1.2mol/L,C的浓度升高为1.2mol/L,B的浓度升高为0.4mol/L.t1时刻后各物质浓度不再变化,说明反应已达平衡,得出a为反应物,B、C为产物,它们浓度变化的差值之比为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故正确答案为(1)a;(2)40%;(3)2aB+3C.

三、含量—时间—温度(压强)图

此类图象表示的是不同的温度或压强下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体积)分数或转化率的变化过程,包含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和不同温度(压强)下的平衡状态的物质的量分数比较等信息。

注意:先拐先平。图上先出现拐点的曲线先达到平衡,此时推理可得该曲线的温度更高、压强更大(或是浓度更大)。

例3同压、不同温度下的反应:a(g)+B(g)C(g),H

a的含量和温度的关系如图3所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t1>t2,H>0B.t10

C.t1>t2,H

分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缩短反应到达平衡的时间.由图象可知,t1温度下,反应先达平衡,所以t1>t2.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降低温度平衡向放热方向移动.因为t1>t2,达平衡时t1温度下a的含量较大,即a的转化率降低,所以升温时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因此该反应的正方向为放热反应,即H

四、恒压(温)线

该类图象的纵坐标为物质的平衡浓度或反应物的转化率,横坐标为温度或压强.

例4已知反应,a的转化率与p、t的关系如图,根据图示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正反应吸热,B.正反应吸热,

C.D.正反应放热,

解析相同p时,升高t,Ra提高,说明正反应为吸热;相同t,增大p,Ra提高,说明正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方向,,故选a。

五.速率—温度(压强)图

如对2So2+o22So3,H

例5对于可逆反应:a2(g)+3B2(g)2aB3(g),H

分析: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体积缩小且放热的反应.图象a正确,因为温度升高,正逆反应都加快,在二曲线相交处可逆反应达到平衡,交点后逆反应速率的增加更为明显,与正反应是放热反应相符.针对该反应特点,只升温而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a的含量增加;只加压而使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的含量减少,B也正确.对可逆反应,温度越高,到达平衡的时间越短,C不合题意.图象D表示的意义是:增大压强逆反应速率的加快比正反应明显,与本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特点相悖,故正确答案为a、B.

总结:化学平衡图象题的解法

(1)解题步骤:

a、看图像:一看面(即纵坐标与横坐标的意义);二看线:

(即线的走向和变化趋势);三看点(即起点、折点、交点、终点);四看辅助线(如等温线、等压线、平衡线等)。

b、想规律:联想外界条件的改变对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的影响规律。

c、作判断:根据图像中所表现的关系与所学规律相对比,作出符合题目要求的判断。

(2)思考原则:“定一议二”原则

在化学平衡图像中,了解纵坐标、横坐标和曲线所表示的三个量的意义。在确定横坐标所表示的量后,讨论纵坐标与曲线的关系,或在确定纵坐标所表示的量后,讨论横坐标与曲线的关系。

参考文献:

[1]王祖浩.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

气温的变化教案篇5

按照现代教学设计理论,一个良好的教学设计要注重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构建有效的教学过程,要注重给学生创建“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做到在向学生有效传授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还要重视引导学生学习和实践科学的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从而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和谐达成,使学生的心理品质和学科知识实现同步健康成长.

2“蒸发”的教学设计

“蒸发”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它时刻影响着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这里,笔者设计了一系列的相关实验和探索活动,试图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既让学生牢固掌握“蒸发”的规律,感受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又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到学习有用和生活快乐.

2.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生互动]教师让学生先用棉花蘸上酒精在桌面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再观察桌面上字迹的变化,并与同桌同学讨论和思考以下问题:(1)桌面上的名字很快消失了,但同时闻到了酒精的气味,你怎样看待这一变化?(2)这个变化过程中包含了哪种物态变化?(3)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总结得出“蒸发”的定义: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汽化现象.

设计意图:利用“写在桌面上的名字很快消失了”这一“奇怪”的现象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通过构建讨论交流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寻找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例举类似现象,然后归纳总结得到“蒸发”的定义,培养学生讨论交流的能力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2.2科学探究,学会研究

教师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个学习小组,每组4~6人,分组共同进行交流讨论和科学探究.

实验探究一: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学生猜想]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猜想影响液体蒸发快慢有哪些因素?每个学习小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报告本组猜想的结果.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分类总结学生猜想的结果.猜想的结果可能有: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气压的高低等等.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归纳、总结、分类的能力.

[学生探究]主要就“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三大因素对“蒸发”的影响因素展开探究(其它因素的影响留作学生课后探究),每个学习小组探究一个因素.要求学生严格按照“控制变量法”设计探究实验方案,并在小组内讨论和完善,鼓励学生设计多种探究方案.以下是一些可行的设计方案:

[探究活动一]探究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对蒸发的影响

设计对比观察实验:只改变“液体表面积的大小”这一个因素.例如,用滴管同时在a、B两块玻璃片上分别滴上相同质量的一滴酒精,再用玻璃片C把玻璃片a上的酒精刮开(即增大酒精和空气接触的表面积),记录玻璃片a和B上的酒精蒸发完需要的时间t1和t2,由t1和t2的相对大小判定“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如何影响蒸发的快慢.

[探究活动二]探究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对蒸发的影响

设计对比观察实验:只改变“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这一个因素.例如,用棉签蘸冷水在桌面左右两边各涂上一个水圆斑,分别以大小不同的风速向两个水圆斑的表面吹风,记录两个水圆斑蒸发完需要的时间t3和t4,由蒸发时间t3和t4的相对大小判定“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速度”如何影响蒸发的快慢.

[探究活动三]探究液体温度的高低对蒸发的影响

设计对比观察实验:只改变“液体温度的高低”这一个因素.例如,取两根相同的棉签分别放入冷水和沸水中浸泡一段时间,使棉签的温度和水温相等,再用两根棉签(蘸有冷水或沸水)分别在桌面上轻轻涂两个相同的水圆斑,记录两水圆斑蒸发完需要的时间t5和t6,由蒸发时间t5和t6的相对大小判定“液体温度的高低”如何影响蒸发的快慢.

[学生活动]各个学习小组分组按照大家制定的方案进行探究,并评价本组探究的过程和结果,再派代表向全班报告本组的探究结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重点让学生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开展研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实验探究二:蒸发是否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教师活动]在探究活动三中,同学们发现冷水和沸水都能蒸发,水在其它温度下能否产生蒸发呢?请大家设计探究实验方案.

[探究活动四]探究水能否在不同温度下产生蒸发

一个可选的探究方案:采用酒精灯给一烧杯中的水加热,并取一棉签放在水中一起加热,使水的温度分别到达30℃、40℃、50℃、60℃、70℃、80℃时,用该棉签分别蘸水在桌面的不同位置轻轻涂水圆斑,观察各水圆斑是否发生蒸发现象.

学生分组探究在以上不同温度下的水圆斑能否产生蒸发.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探究结果并得出结论:液体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设计意图:构建探究活动,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手脑并用的能力.

实验探究三:蒸发是否要吸热和是否具有制冷效应

[学生体验]学生在手背上擦上酒精,体验酒精蒸发过程中的感觉.

[学生观察]取两只相同的温度计,使它们的表面都处于干燥状态,用风扇同时吹这两只温度计,观察这两只相同的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发生变化?(现象:两只干燥的温度计示数都不变.)再将其中一只温度计的玻璃泡包上蘸有酒精的小棉团,放在风扇旁边用风吹,观察该温度计的示数是否发生变化?(现象:该温度计的示数迅速降低.)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得出结论:液体蒸发要吸热且具有制冷效应.

设计意图:构建“实践体验”和“合作交流”的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3学以致用,培养能力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有哪些办法可以使湿衣服干得更快?(方法有:摊开,放在太阳下晒,放在火炉旁边烤,用“电吹风”吹等等)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为什么穿着被雨淋湿的衣服很容易患感冒?为什么游泳上岸后会感到比在岸上的人冷一些?在炎热的夏天,为什么常在地面上洒一些水?(原因是:蒸发要吸热,具有制冷效应.)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为了减小水果中水分的蒸发,即水果保鲜,可以采取哪些保鲜的办法?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可以采取的保鲜办法有:用塑料薄膜袋把水果装好密封,冷藏等等)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夏天移栽树苗时,为了提高树苗成活率,可以采用哪些办法?并说明其原因.(可采用的方法有:剪掉树叶减少蒸发面积;在树苗上盖上黑色有小孔的网状透气膜或者搭一个遮阳棚以便减弱阳光对树苗的照射;在树苗根部多浇水或者给树苗打营养液点滴等等)

设计意图:利用与学生生活紧密相连的事例,构建讨论和思考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了解把湿衣服等快速弄干的通常做法,知道穿被雨淋湿的衣服很容易感冒的原因而对学生进行自我保护教育,掌握水果保鲜、夏天栽树等可采取的有效做法,让学生感到所学知识亲切、有趣、有用.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与蒸发有关的事例或做法?请对它们进行评价,并分别对它们提供改进的思路或者更多的做法.

设计意图:给学生提供发散思维的空间,训练学生的评估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师讲授]水分通过植物活体表面进行蒸发的过程称为蒸腾.蒸发蒸腾可以产生对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动力,该动力促进水分和无机盐在植物体内运输并可以到达包括植物体顶部在内的任何部位,蒸发蒸腾还能降低叶片表面的温度,从而避免阳光灼伤叶片.也正是因为蒸发蒸腾的作用,使得人们夏季从露天走进树林会有凉爽的感觉.

设计意图:向学生展示蒸发在植物体生长过程和环境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热爱之情,并树立环境保护的观念.

[教师讲授]蒸发式冷风机又称节能环保空调,是一种集降温、换气、防尘、除味于一身的蒸发式降温换气机组.它可以给企业车间、公共场所、商业娱乐场合带来新鲜空气和降低温度,它的另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节能和环保,它是一款无压缩机、无铜管的环保产品,主要的核心部件是蒸发式湿帘(多层波纹纤维叠合物)和一个电机,它的耗电功率只有传统空调的1/8.蒸发式冷风机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利用水蒸发具有制冷效应”,即让水泵不断地将水流送到湿帘纸表面,室外空气通过湿帘纸吹入室内,水流在湿帘纸周围产生蒸发,水蒸发从空气中吸收大量的热量而降低周围空气的温度,从而制造出凉爽而清新的风.

[学生活动]请同学们课后根据蒸发可以制冷的规律设计并制作一个简单的冰箱,使家中剩余的饭菜在短期内不变质,制好后并使用,检验自制冰箱的保鲜效果,再把自己的设计方案、工作原理和实践体会写成小论文贴到“学习园地”供大家学习.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蒸发式冷风机的工作原理和环保功效,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向学生展示蒸发的巨大作用,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热爱之情,并通过学生课后设计和使用简单冰箱来训练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4归纳总结,把握重点

[师生互动]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知识要点,然后板书:

(1)蒸发是在液体表面发生的一种汽化现象,蒸发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2)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温度的高低;②液体表面积的大小;③液体表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3)蒸发要吸热,且具有制冷效应.

气温的变化教案篇6

知识目标:

1.使学生理解溶解度的概念,了解温度对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影响;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2.使学生对气体溶解度受温度、压强的影响关系,有一个大致的印象;

3.使学生掌握有关溶解度的几种基本计算。

能力目标:

会利用溶解度曲线查找常见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和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

情感目标:

通过对不同物质溶解度的比较和外界条件对物质溶解度的影响的分析,体会事物内外因关系和质变与量变辩证关系。

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一种是列表法,如教材中表7-1;另一种是坐标法,即在直角坐标系上画出坐标曲线,如课本图7-1。可以先向学生说明溶解度曲线绘制原理(不要求学生绘制),再举例讲解如何应用这种曲线图。

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表示如下几种关系:

(1)同一物质在不同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的数值;

(2)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溶解度数值;

(3)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的大小;

(4)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等。

进行这些分析之后,教师还可以就某物质在曲线上的任一点,请同学回答其表示的含义,来验证学生是否已了解溶解度曲线。例如,横坐标是60,纵坐标是110的点表示什么含义。学生应该回答(1)代表60℃时硝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是110克;(2)代表60℃时,100克水里,达到饱和时可溶解硝酸钾100克等等。当然,可以提出教材中表7-l中未列出的温度,例如让学生说出35℃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多少,这时学生可以利用溶解度曲线顺利地作出回答,使学生体会到曲线图在这方面所表现的特点。

关于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区别与联系

物质的溶解性与物质的溶解度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为了使学生深刻理解溶解度的概念,就必须先了解物质溶解性的知识,在教学中要帮助学生区分这两个概念。

物质的溶解性,即物质溶解能力的大小。这种能力既取决于溶质的本性,又取决于它跟溶剂之间的关系。不论其原因或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有多么复杂,都可以简单地理解为这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例如食盐很容易溶解在水里,却很难溶解在汽油里;油脂很容易溶解于汽油,但很难溶解于水等等。食盐、油脂的这种性质,是它们本身所固有的一种属性,都可以用溶解性这个概念来概括。然而溶解度则不同,它是按照人们规定的标准,来衡量物质溶解性的一把“尺子”。在同一规定条件下,不同溶质,在同一溶剂中所能溶解的不同数量,就在客观上反映了它们溶解性的差别。因此,溶解度的概念既包含了物质溶解性的含义,又进一步反映了在规定条件下的具体数量,是溶解性的具体化、量化,是为定量研究各物质的溶解性而作的一种规定后形成的概念。

关于气体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对于气体溶质溶解度的表示方法有三点应向学生做常识性介绍:

(1)定基地描述物质溶解性时,不论气体还是固体在本质上是一致的,只是规定的条件和表示方法上有所不同:固体溶解度用质量(克)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00克;气体溶解度则是用体积表示,规定溶剂的量是1个体积(一般以升为单位)能溶解若干体积气体,而其它条件如达到饱和、一定温度等都是一样的。

(2)所以规定不同标准,是因为气体的体积容易测量、而质量不易称量,因此就用体积来表示。

(3)由于气体溶解度受压强的影响很大,所以规定其溶解度时,对于压强作出规定—101千帕。这一点可以用打开汽水瓶盖后,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所形成的泡沫为例来加以说明。

气体溶解度在实际测定时比较复杂,非标准状况下的数据,还应该换算成标准状况下的值。初中学生很难掌握,因此对这部分内容不必过多要求,只要知道如何表示,就可以了。

关于溶解度的教学建议

1.对学生来说,物质在水中溶解是一件非常熟悉的事情。但是对学生而言,溶解度是一个全新的概念,它对表征物质溶解性的大小的规定不像质量分数那样容易理解,因此溶解度观念的建立时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在教学中宜从学生的现有经验出发,可以从质量分数的概念出发去建立溶解度的概念。对于溶解度概念的表述应加以适当的分析,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概念。

2.要注意实验在学生形成概念时的重要作用。本节安排了若干实验,可以有教师边讲边演示,有条件的学校也可以安排学生亲自动手做。

3.注意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合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本节在教学的编排上特意设置了以学生活动为主的内容,具有活动性和开放性相结合的特点,要精心组织好相关活动,有条件的学校根据学生的设计、论证,应对学生设计的方案予以实施。

对具体活动的建议如下:

[实验4-9]:(1)取过量硝酸钾和一定量的水,制成饱和溶液。然后按下面两种思路进行操作,第一,设法将饱和溶液除去,测定剩下的未溶固体;第二,设法将固体除去,在将饱和溶液蒸干。至于如何除去饱和溶液、如何除去未溶固体,则完全由学生取设计。建议先发散,再归纳、再评价、再实施。(2)本实验关键问题在于温度的控制,教师应根据溶解度曲线设定要求学生测定的温度。为了获得较稳定的温度值,建议用水浴的方法,水浴中的水量可适当大一些。

根据相关数据用描点法画出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这是另一种学生活动方式。数据点在图中后所连成的曲线可能不够平滑,教师应讲明可能的原因,并说明处理方法。

关于溶解度计算的教学建议

关于溶解度的计算,教材只列举了三种类型。若没溶解度为R,饱和溶液为a,溶剂量为B,溶质量为C(均以克为单位),三种类型是:

(1)已知B、C求R

(2)已知R、a求B或C

(3)已知R、C求B

这几种类型的计算都统一于固体溶解度的概念,即在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有以下关系式:

教学中可以通过对三种类型例题的分析,归纳出上述关系式,以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为了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和解题的规范性,也可以按下列格式要求,例如课本中例2:

解:设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里含氯化铵的质量为x。

温度饱和溶液=溶质+溶剂

20℃137.2克37.2克100克

1000克x

需水的质量为:1000克-271克=729克

答:20℃时,配制1000克氯化铵饱和溶液需氯化铵271克,水729克。

教学设计方案1

重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难点:溶解度的概念,固体溶解度曲线的含义与应用

教学过程:

[引言]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酒精可以任意比例与水互溶,那么,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有没有一个限度呢?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表示这种限度呢?

[板书]第三节溶解度

[思考]

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实例,说明气体在水中溶解性受哪些外界条件的影响,这些条件对气体的溶解性产生怎样的影响。

[板书]一、溶解度

[讲解]溶解性是物质的一个重要性质,怎样才能比较精确地表示一种物质在水中溶解性的大小呢?

[板书]1.固体物质的溶解度

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在这种溶剂里的溶解度。

[布置思考题]理解溶解度概念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板书]关键词:一定温度(指条件);100g溶剂;饱和溶液;克(单位)。

[布置讨论题]“20℃时食盐溶解度是36g”的含义是什么?

[板书]2.溶解度曲线

[讲解]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溶解度的大小与温度有关。可以以横坐标表示温度,以纵坐标表示溶解度,画出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这种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板书]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叫做溶解度曲线。

[展示教学挂图]

[布置学生讨论]从溶解度曲线中我们可以获取什么信息?

[师生共同归纳]

1.溶解度曲线从溶解度曲线中可以查到有关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可以比较相同温度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以及各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趋势等等。

2.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硝酸铵、硝酸钾等;有些与温度的变化关系不大,如氯化钠。利用溶解度曲线提供的信息,可以对某些物质组成的混合物进行分离。

[讲解]对大多数物质来说,其溶解度都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也有些固体物质,其溶解度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氢氧化钙就是这样一种物质。

[展示教学挂图]氢氧化钙溶解度曲线

[板书]气体的溶解度:通常用“1体积水中所能溶解气体的体积”来表示气体的溶解度。

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压强的升高而增大。

[展示表格]

气体

氧气

氯气

二氧化硫

氯化氢

氨气

溶解度

1:0.03

1:2

1:40

1:500

1:700

[板书]二、混合物的分离

[布置讨论题]把食盐和硝酸钾放入水中,他们会逐渐溶解形成溶液。用什么方法可以把他们从溶液中分离出来?

[学生分组实验]

[板书]1.蒸发食盐水:

(在蒸发皿中注入少量饱和食盐水加热蒸发,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冷却后有晶体析出。利用蒸发溶剂的方法适用于该物质的溶解度岁温度升高变化不大,可以得到该物质的晶体。)

教学设计方案2

设计思想:

溶解度是第七章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传统教学模式把溶解度概念强加给学生,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并不深刻。本节课从比较两种盐的溶解性大小入手,引发并活跃学生思维,设计出合理方案,使其主动地发现制约溶解度的三个条件,然后在教师引导下展开讨论,加深对"条件"的认识。这样设计,使以往学生被动的接受转化为主动的探索,充分调动了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体现了尝试教学的基本观点: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尝试,并尝试成功。

教学目标:

1、理解溶解度概念。

2、了解温度对溶解度的影响。

3、了解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教学器材:胶片、幻灯机。

教学方法:尝试教学法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问: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举例说明。

答:不同。例如食盐能溶于水,而沙子却极难溶于水。

问:那么,同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溶解能力是否相同?

答:不同。例如油易溶于汽油而难溶于水。

教师总结:

物质溶解能力不仅与溶质有关,也与溶剂性质有关。通常我们将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叫溶解性。

二、讲授新课

1、理解固体溶解度的概念。

问:如何比较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大小?

生:分组讨论5分钟左右,拿出实验方案。

(说明:放给学生充足的讨论时间,并鼓励他们畅所欲言,相互纠错与补充,教师再给予适时的提示与总结。学生或许会凭感性拿出较完整的实验方案,意识到要比较氯化钠、硝酸钾溶解性大小,即比较在等量水中溶解的氯化钠、硝酸钾的多少。但此时大多数学生对水温相同,溶液达到饱和状态这两个前提条件认识不深刻,教师可引导进入下一次尝试活动。)

问:

(1)为什么要求水温相同?用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分别溶解氯化钠和硝酸钾,行不行?

(2)为什么要求水的体积相同?用一杯水和一盆水分别溶解,行不行?

(3)为什么要达到饱和状态?100克水能溶解1克氯化钠也能溶解1克硝酸钾,能否说明氯化钠、硝酸钾的溶解性相同?生:对上述问题展开积极讨论并发言,更深入的理解三个前提条件。

(说明:一系列讨论题的设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维,在热烈的讨论和积极思考中,"定温,溶剂量一定,达到饱和状?这三个比较物质溶解性大小的前提条件,在他们脑海中留下根深蒂固的印象,比强行灌输效果好得多。)

师:利用胶片展示完整方案。

结论:1、10℃时,氯化钠比硝酸钾更易溶于水。

师:若把溶剂的量规定为100克,则某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叫做这种溶质在这个温度下的溶解度。

生:理解溶解度的涵义,并思考从上述实验中还可得到什么结论?

结论:2、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5克,硝酸钾的溶解度是21克。

生:归纳溶解度定义,并理解其涵义。

2、根据溶解度判断物质溶解性。

师:在不同的温度下,物质溶解度不同。这样,我们只需比较特定温度下物质溶解度大。生:自学课本第135页第二段并总结。

3、溶解度曲线。

师:用胶片展示固体溶解度曲线。

生:观察溶解度曲线,找出10℃时硝酸钠的溶解度及在哪个温度下,硝酸钾溶解度为110克。

问:影响固体溶解度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温度。大多数固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例如硝酸钠;少数固体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氯化钠;极少数固体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反而减小,例如氢氧化钙。

板书:

一、固体溶解度

1、定义:

①定温②100克溶剂③饱和状态实质:溶解溶质质量。

2、难溶微溶可溶易溶

0.01110S(20℃)

3、固体溶解度曲线。

二、课堂巩固练习

1、下列关于溶解度说法正确的是()

a、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所溶解的克数。

B、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克数。

C、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所溶解的克数。

D、一定温度下,该物质在100克溶剂中最多能溶解的克数。

2、已知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10克。

(1)指出其表示的含义。

(2)在60℃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溶质、溶剂、溶液质量比为?

(3)向100克水中加入80克硝酸钾,溶液是否饱和?加入120克呢?

3、已知20℃时,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20.1克某物质,该物质属()

a、易溶B、难溶C、微溶D、可溶

4、已知20℃时,25克水中最多能溶解0.8克某物质,则该物质属()

a、易溶B、微溶C、可溶D、易溶

三、复习小结

师:如何认识溶解度?怎样由溶解度判断溶解性大小?

生:回顾本节课知识,进一步加深对上述问题的认识。

四、布置作业

气温的变化教案篇7

1.知识目标

(1)掌握氮族元素性质的相似性、递变性。

(2)掌握n2的分子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重要用途。熟悉自然界中氮的固定的方式和人工固氮的常用方法,了解氮的固定的重要意义。

2.能力和方法目标

(1)通过“位、构、性”三者关系,掌握利用元素周期表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

(2)通过n2结构、性质、用途等的学习,了解利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等线索学习元素化合物性质的方法,提高分析和解决有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氮气的化学性质。氮族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教学过程]

[引入]投影(或挂出)元素周期表的轮廓图,让学生从中找出氮族元素的位置,并填写氮族元素的名称、元素符号。根据元素周期律让学生通过论分析氮族元素在结构、性质上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教师引导]氮族元素的相似性:

[学生总结]最外电子层上均有5个电子,由此推测获得3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所以氮族元素能显-3价,最高价均为+5价。最高价氧化物的通式为R2o5,对应水化物通式为HRo3或H3Ro4。气态氢化物通式为RH3。

氮族元素的递变性:

氮磷砷锑铋

非金属逐渐减弱金属性逐渐增强

Hno3H3po4H3aso4H3Sbo4H3Bio4

酸性逐渐减弱碱性逐渐弱增强

nH3pH3asH3

稳定性减弱、还原性增强

[教师引导]氮族元素的一些特殊性:

[学生总结]+5价氮的化合物(如硝酸等)有较强的氧化性,但+5价磷的化合物一般不显氧化性。

氮元素有多种价态,有n2o、no、n2o3、no2、n2o4、n2o5等6种氧化物,但磷主要显+3、+5两种价态。

[教师引导]氮族元素单质的物理性质有哪些递变规律?

[师生共同总结后投影]课本中表1-1。

[引入第一节]

第一节氮和磷

氮气

布置学生阅读教材第2-3页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

[边提问边总结]

(一)氮的存在

游离态:大气中n2的体积比为78%、质量比为75%。

化合态:无机物中(如硝酸钾等),有机物中(如蛋白质、核酸等)。

[引导]请学生观察周围空气并通过联想分析氮气的物理性质。

[学生总结]

(二)氮气的物理性质

无色无味,难溶于水(1:0.02),比空气稍轻。

[投影]常见气体在常温常压下的溶解度,让学生进行比较。

难溶气体:n2(1:0.02);H2(1:0.02);

微溶气体:o2(1:0.2)

可溶气体:Cl2(1:2)、H2S(1:2.6)

易溶气体:So2(1:40)

极易溶气体:HCl(1:500)

[思考]实验室制n2时应该用什么方法来收集?

(三)氮气的化学性质

[引导]结构决定性质,先研究n2的结构。

1.n2的结构

电子式:;结构式:nn。氮氮三键的键能很大(946kJ·mol-1),所以n2很稳定,通常情况下,性质很不活泼。

2.氮气的化学性质

(1)与氢气反应

(2)跟镁反应:3mg+n2mg3n2

(3)与氧气反应:n2+o22no

引导学生从氧化还原反应角度分析上述三个反应。进而得出“氮气既能表现氧化性,也能表现还原性”的结论。

[引导]中国有句农谚,叫做“雷雨发庄稼”,谁能解释这句话的含义?请大家阅读教材第3-4页内容,再来理解这句农谚。

[学生总结]

[补充演示实验]教师事先在一烧瓶内充满一氧化氮气体,让学生观察一氧化氮的颜色等。打开瓶塞,让学生观察变化。

[学生观察结论]一氧化氮是一种无色气体、二氧化氮显红棕色。通常条件下,一氧化氮易转化为二氧化氮。

[教师引导]请用双线桥法标出以上三个反应中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学生活动]完成以上作业,教师根据学生作业情况加以说明。

(四)氮气的用途

1.合成氨、制氮肥、制硝酸。

2.用作保护气:焊接金属、充填灯泡、保存粮食和水果。

[教师引导]请学生分析以上用途中利用氮气哪方面的性质。

(五)氮的固定

将游离态的氮转变为氮的化合物的过程叫做氮的固定。

途径:自然固氮(雷雨固氮、生物固氮);人工固氮:合成氨工业。

教师向学生介绍人工模拟生物固氮这一世界性研究课题的现状和前景,鼓励学生献身科学研究为人类作出贡献。

[课堂小结]

结构、性质和具体反应之间的联系:

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随堂练习]

1.不属于氮的固定的变化是()

(a)根瘤菌把氮气转化为氨(B)氮气和氢气在适宜条件下合成氨

(C)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合成no(D)工业上用氨和二氧化碳合成尿素

答案:D。

2.在汽车引擎中,n2和o2进行反应会生成污染大气的no(n2+o22no+Q),据此,有人认为废气排出后,温度即降低,no分解,污染也就会自行消失,事实证明此说法不对,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常温常压下no的分解速度很慢

(B)在空气中no迅速变为no2而不分解

(C)空气中n2与o2的浓度高,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动

(D)废气排出后,压强减小,不利于平衡向左移动

答案:aB。

3.利用下列方法,可以在实验室里从空气中制取氮气的是()

(a)把空气液化,然后分离出氮气

(B)把空气缓缓通过加热了的铜网

(C)把空气缓缓通过加热了的镁粉

(D)把空气通过装有氢氧化钠的洗气瓶

答案:B。

4.现有m、R两种第Ⅴa族元素,下列事实不能说明m的非金属性比R强的是()。

(a)酸性:H3mo4>H3Ro4

(B)气态氢化物稳定性:mH3>RH3

(C)气态氢化物还原性:mH3>RH3

(D)含氧酸盐的稳定性:na3mo4>na3Ro4

答案:C、D。

5.在F、p、Si、Fe这四种元素中,每种元素都有某些方面区别于某它三种元素。若从中选出氟元素,选择的理由中正确的是()。

(a)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酸性最强

(B)单质与冷水反应最剧烈

(C)单质固态时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

(D)在氧化物:oF6、p2o5、Fe2o3中,oF6最稳定

答案:BC。

6.在标准状况下,将o2与no按3:4体积比充满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约为(单位:mol·L-1)()。

(a)0.045(B)0.036(C)0.026(D)0.018

答案:B。,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7.1898年,曾有人发明了固氮的一种方法,该法以石灰石、焦炭、空气为原料。第一步反应是石灰石分解;第二步是使第一步反应产物和焦炭反应,在电炉中的高温下制得第三步反应起始物;第三步反应中另一反应物是空气,该反应也是在电炉中完成的,生成一种固体;第四步是使该固体和水蒸气反应制得氨气。又知该固体中有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

(1)试写出四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试简评该固氮方法。

答案:(1)CaCo3Cao+Co2;Cao+3CCaC2+Co;CaC2+n2CaCn2+C;CaCn2+3H2o(g)=CaCo3+2nH3。

(2)这种方法,需要消耗大量电能,原料众多,设备重,生产成本高。

8.有a、B、C、D四种气体,能发生下列变化

a+De+H2o,e+o2D,

C+DB+F,B+o2C。

且已知其中:C为红棕色,D能使石灰水变浑浊,e常温下是固体,F是一种酸酐。

(1)写出四种气体的化学式: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2)写出C+DB+F所表示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D使石灰水变浑浊的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H2S、no、no2、So2。,全国公务员共同天地

气温的变化教案篇8

关键词:气体摩尔体积测定;水的蒸气压;手持技术;实验改进

文章编号:1005C6629(2015)9C0048C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是高中化学定量实验中的一个重要实验,但在科教版高中教材中的该实验设计[1]有诸多不完善的地方(见图1),如测定误差较大,操作需要进行两次抽气和一次加料,三次都要用到注射器,很容易出现漏气现象;再者,将该套装置中的量瓶装好液体(至满刻度)后倒出,精确地测量其体积,发现该量瓶存在2~5mL的体积误差。另有张集川、闵庶弘老师还撰文提出“该实验储液瓶(图1中的B)的设计和读数方法存在一个难以忽视的误差问题”,并提出了修改方案[2]。2014年末有孙黎颖、白立根老师撰文指出该实验方案“操作难而繁琐,实验可行性差并偏离学生的认知能力”[3]。另外,影响该实验准确度的因素还包括反应的热效应(计算时代入的是室温)、水的蒸气压(计算时没作考虑)以及一系列因操作复杂而引起的偶然误差等等。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引入手持技术,设计新的方案,将上述影响因素能够较好地规避,以提高测定气体摩尔体积实验的准确性,优化我们的高中化学实验教学。

1实验原理

本实验用镁带制备氢气:

mg(s)+H2So4(aq)=mgSo4(aq)+H2(g)

以该反应式为基础,通过称量参与反应的镁带质量,推算出产生氢气的物质的量的理论值;再通过实验测得气体产物(氢气)的相关数据(温度、压强)进行计算求得氢气摩尔体积的实验值,最后与理论值进行比较。

2实验仪器及试剂

(1)实验仪器。气体压强、温度传感器(双孔橡皮塞中分别安置一个温度探头和压强传感器探头),Vernier数据采集器(采集各个时刻的温度和压强),计算机(配备Vernier程序、可进行数据计算),675mL双层隔热圆底烧瓶(定制,为隔热将内外两层玻璃中间抽真空),注射器,天平,砂纸,烧杯,蒸馏水

(2)实验试剂。2mol/L稀硫酸、镁带

3实验装置

实验装置见图2。

4实验操作步骤

(1)将气体压强、温度传感器固定在一个双孔橡皮塞上,按照图2实验装置连接好各仪器,检验气密性,再将探头导线与数据采集器、计算机相连。

(2)取一条镁带,用砂纸磨去表面的氧化物,称量镁带质量(调整到约0.020~0.040克之间)并记录质量。

(3)镁带上蘸取少量水,将其粘附在烧瓶内壁。

(4)将配有温度、压强传感器的双孔橡皮塞塞紧烧瓶。

(5)用针筒吸取过量稀硫酸,记录体积(如15mL)。

(6)将装有稀硫酸的针筒口与活塞一端连接好(见图2)。

(7)打开数据采集器,开始记录数据,数据图像稳定后,打开活塞阀门,缓缓地注入全部稀硫酸,再关闭阀门。

(8)待容器内温度、压强稳定后,轻轻摇动烧瓶,让镁条和稀硫酸充分接触反应。

(9)反应结束,记录最高压强和相对应时刻的温度。

5数据分析与处理

在实验采集过程中,我们可以得到反应压强最高点的数值(见图3中的曲线和相关数据),即p(max)。其中包含了反应生成的氢气、水蒸气以及原先烧瓶中所留空气的那部分压强。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我们用p(max)减去一开始酸注入后稳定的压强值p初,以及在压强最高点时温度所对应的水的饱和蒸气压值,即可得Δp的真正数值。

说明:手持技术中的压强和温度读数可精确到小数点后9位,水的蒸气压查表数据可得小数点后五位。具体计算时利用计算器anS功能,连步计算,尽可能减少数字累积误差。

6实验创新的展现

6.1在实验探究进程中,展现创新点

上述图2的创新实验装置及方案设计并不是一步到位的,其间带领学生研究小组经历了一个反复摸索、探究的过程。该探究过程可以说是中学化学实验教学新模式的一种尝试。

当初第一次作实验方案改进时,参考了国外的手持技术实验装置[4](见图4),使用了锥形瓶和普通水浴,测外界水浴温度和锥形瓶内压强,此方案的实验装置及测试原理颇有新意,取材方便,操作也简单,让学生动手做完全有可行性,故得到较广泛好评。但由于该方案中温度探头所测位置在外侧,导致温度不一,因此测量的准确性仍不理想,实验误差在5%左右。

第二次设计改用了大试管和冰水浴(见图5),试图将反应装置内的温度控制在0℃,但结果依旧差强人意,甚至实验时,会造成试管爆裂。

第三次设计使用了圆底烧瓶和由教师指导并自主设计的气体压强、温度传感器装置,直接可测得反应仪器内的温度、压强(见图6),该方案的实验装置更简易,取材也方便,操作更容易。该方案也受到同行的赞许,并被一些学校用于演示实验。但由于该方案隔热效果差,误差更大(约在10%左右)。

最后即第四次设计,我们将普通的圆底烧瓶换成了自己设计的双层隔热圆底烧瓶,两层中间抽真空,杜绝外界温度影响(原理如热水瓶瓶胆),能将实验误差维持在0.2%左右,使实验测试的准确度得到较大提高(装置见图2)。

6.2通过实验总结,展现创新点

6.2.1利用手持技术进行试验,将手持技术引入中学化学课堂教学

手持技术在我国发展的时间较短,约在20世纪90年代进入我国。在欧美等国家,将手持技术用于教学已经有30多年历史。与之相比,国内的研究仍处于薄弱局面。

中学化学实验经过改进和完善,大多数实验现象明显,但也有一些实验存在现象不明显、耗时长、有一定危险性。而传感技术具有直观化、简易化、定量化、探究性等优点,使得实验现象更加明显,操作更为简便,更加安全环保。

6.2.2由教师指导并自主设计的气体压强、温度传感装置

将原本分离的两个传感器结合在了一起,避免了外置温度传感器导致的温度误差。使用精确度较高的水银温度计和物理实验室测压强的装置对我们使用的气体压强、温度传感器进行了仪器校准,使手持仪器基本没有误差,从而提高了实验的准确度。

6.2.3由师生共同设计的双层隔热装置

使用该装置,减少了反应器内外进行热交换导致的温度误差,使测试更精准。

6.2.4实验公式的选择

我们在实验过程中使用了克拉伯龙方程pV=nRt,但发现实验时测得气体的体积还包括了水蒸气、空气等,故并不适合用总压直接计算,而是应该通过由道尔顿分压定律求得的Δp(压强改变量)来进行计算。

7实验感悟

实验过程中,我们逐步地尽量排除所有外界干扰,减小实验误差。考虑到了反应过程中的水蒸气压,温度的热交换等影响因素;排除了酸的纯度以及多次抽气导致的误差;降低了实验操作的复杂性;修正了计算公式,提高了实验数据计算的准确性。本实验中手持技术的引入,使我们的化学实验变得便利,且直观、清晰、有效。当然,在整个实验过程中,还存有许多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例如在一开始计算压强的时候,学生并没有考虑到水的饱和蒸气压的问题,等到进行文献检索的时候,才发现应该注意水的蒸气压。并且起初的气体压强温度传感器并非是一个整体的装置,而是外置的温度探头和一个内置的压强传感器。在多次实验失败后,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实验小组的学生才有创新的发现:压强、温度传感器可以融为一体。

与此同时,在此次实验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明显感受到自己的动手能力提高了,还提升了发散思维的意识和创新意识。原来的化学实验对学生而言,是书本知识的一种具体体现,即使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做实验,学生也只是简单按照书本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地做实验,而这个“利用手持技术提高‘气体摩尔体积实验’准确性”课题研究实验,却是一个由点及面逐步发散的过程,学生经历了从普通的现象中发现问题,共同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再自己动手做实验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动手能力实实在在得到了训练,思维更为发散,考虑问题的严谨性明显提高,创新意识获得提升。

8展望

利用该套实验装置,还可测定其他气体(例如二氧化碳等)的气体摩尔体积,并进行相关的比较、探究。还可尝试运用微积分的计算方法对实验数据进行处理,进一步减小误差。若有可能,还可推荐该套实验装置让工厂来开发和生产相关仪器,使其能被中学教学广泛采纳,优化中学化学实验教学。

参考文献:

[1]姚子鹏主编.高中化学教科书・高二化学(第一学期)[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47~51.

[2]张集川,闵庶弘.“测定1mol气体的体积”实验方法及装置的改进[J].化学教学,2008,(8):13.

气温的变化教案篇9

关键词:研究性学习;数字实验;义务教育;案例

文章编号:1008-0546(2013)08-0072-02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3.08.026

义务教育阶段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模式与策略。学习方式的转型是研究性课程的背景;学习生命的回归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目标取向;学习自由的追求是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理想境界。

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以问题为载体,在教师指导下,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直接经验,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它注重的是学生的兴趣、知识、思维、技能、能力、态度、情感等全方位的发展,构建一种积极、主动探究的学习习惯、学习方式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将DiS实验技术引入研究性学习,不但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可以解决部分传统方法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或者将问题的研究更深入,认识更全面,感触更深。

案例:探究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影响

[问题的提出]

上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p40拓展视野: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虽是放在拓展视野部分,但是作为一个合格现代公民,对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必须要有清醒的认识:二氧化碳增多,导致温室效应加剧,全球气候变暖,所以我们应该低碳。那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影响究竟如何,学生只是理论上的了解,没有直观的认识。所以低碳只是嘴上说说,没有引起思想和行动上的重视。通过研究性学习课题的确立和研究,让学生切实感受认识到二氧化碳的温室效应,引起真正的重视。

[文献研究]

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利用网络和图书馆进行资料查找,求证二氧化碳与温室效应的关系。通过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得出的信息如下:

(1)空气主要是n2、o2,以及少量稀有气体、Co2、水蒸气等组成,它们会不同程度地吸收太阳光辐射及地面长波辐射而升温,造成大气温室效应。大气的各成分吸收热量的能力不同,因而温室效应的强度与大气各成分含量有关,大气气温随各成分含量的变化而变化。

(2)温室效应的研究大多讨论Co2及其浓度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国内研究表明,在相同太阳光辐射及地面长波辐射的条件下,空气及其主要气体的平均温度从高到低的顺序为:Co2>空气>n2>o2,Co2对大气的温室效应强度的贡献最大。

学生由此初步得出结论:在空气的组成气体中,Co2是主要的温室气体,其对大气的温室效应强度的贡献最大。

[实验论证]

根据探究目标:探究二氧化碳对温室效应的影响,在教师指导下,学生经过讨论,利用我校数字实验仪器,设计如下探究思路:控制其他条件,利用温度传感器测量含不同浓度二氧化碳气体的空气在室外太阳光照射下的温度变化,比较得出大气的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浓度的关系。

根据探究思路,学生进行了探究,具体如下:

探究仪器及试剂:朗威DiSLab6.0数据采集器、温度传感器、计算机、250mL锥形瓶、启普发生器、水槽、导管、盐酸、大理石

探究操作过程:

(1)校正温度传感器,将8根温度传感器分别置于同一温度下装有同一自来水的8个烧杯中,测量8者的灵敏度,当测得的温度读数基本无偏差时,以保证本次探究的条件的平行性。

(2)取八个250mL的干燥的锥形瓶,分别向其中注入0mL、5mL、10mL、15mL、20mL、25mL、50mL、75mL的水,用塞子塞进瓶口,利用排水法收集不同体积的二氧化碳,得到8瓶不同含不同浓度二氧化碳的空气。

(3)将8个锥形瓶放在室外太阳光下,不相互遮挡(同一地点,相同太阳光强度),连接好装置,如图1。

(4)打开DiSLabV6.0实验软件系统,点击“通用软件”,系统自动识别所接入的传感器,并显示当前温度值,点击实验软件上方的“计算表格”图标,选择“自动记录”栏内间隔为10s,测30min钟后停止采集。

(5)对测量结束后的数据用excel进行数据处理求温度平均值如表1。

数据记录:

数据分析得出结论: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发现:二氧化碳的浓度越大,平均气温越高。随着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气温不断升高,温室效应增强。所以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增大是造成温室效应的重要原因。

随着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引入,对我们的研究性学习也将是一个很大的推动和促进,它使我们的研究性学习不仅仅局限于表面和简单的了解,而是更加深入到现象背后的问题,更有助于学生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的锻炼和提高。例如本实验将概念化的“温室效应”直观化,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重视就是很好的一个尝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综合实践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5

气温的变化教案篇10

关键词:创造性、把握、整合、改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资源,学生的学习应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而不是‘死记硬背’教材。”那么,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初中物理教材呢?

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首先要从全局把握教材,了解初中物理的编排线索。

人教版新教材在是物理教材(试用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局部的调整而来的。笔者对两个版本的教材进行了对比,从知识内容上看,是做出了比较好的调整。这种调整更加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但是我们在使用这个教材时,仍然会面临诸多的问题。其中一个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学生的数学能力不能满足对物理学习的要求。比如在学习密度知识时,对同一种物质,其质量跟体积成正比的定量关系。学生理解起来就相当困难。原因在于初二下学期的学生对正比例函数还不太清楚。这样教师教起来费劲,学生学起来吃力。怎么办?我认为完全可以打破教材的编排顺序,先教一些对数学要求比较低的知识,同时要做好跟数学教师的协调工作;也可以先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让数学教师做一些适当的调整,以更能适应初中物理教学的要求。

二、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就是深挖教材,吃透教材。对教材中一些不合理或不科学的地方进行大胆地改进。

教材中的一些演示实验的设计是不合理甚至是不科学的,现举两面例加以说明。一是“做功和物体内能的改变”的演示实验中,用一个广口瓶里面加少量的水,然后用塞子塞住,通过塞子中央的导管往里面打气,当里面的气压过大时,塞子被冲出来,同里看到瓶口冒“白气”。如果我们按教材设计的方案来做,十有八九是不会成功的。原因是当塞子被冲出来时,瓶内的气压不够大,瓶内的水蒸气对塞子做功不够多,其内能变化不大,温度降低不多,基本没有发生液化现象,所以看不到白气。显然,教材设计的实验方案是不科学的。如果我们吃透了教材,真正领会到:“物体对外做做,则物体的内能会减小”。我们就可以很轻易地找到该实验的替代方案:把一个矿泉水瓶(里面剩余少许水)的瓶盖拧紧,然后使劲拧瓶体,当里面的空气(含水蒸气)被压缩到一定的程度时,瓶盖被冲开,同时,瓶口出现明显的“白气”;二是,在“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探究实验中,旧教材中是用两个相同的酒精灯对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进行加热,加热相同的时间来观察两种液体温度的变化,比较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不同,从而引出“比热容”的概念。这种做法是不合理的,原因是,我们无法找到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如果用一个酒精灯分别来做,一是减弱了实验的直观对比性,二是实验时间过长,不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新教材把这个实验做了一个很大的改进:用两个功率相同的电加热器(俗称热的快)对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进行加热,经过相同的时间后,比较两种液体温度变化的情况。笔者在教材改动以前就是这样做的,当时实验过程进行了大约16秒,两种液体的温度变化就出现了很大的差异。笔者当时在做这个实验时,十分注意一些细节,比如考虑到了两个烧杯(用来装液体)就应该是完全一样的,温度计离热源距离也是一样的,按当时的做法,笔者很兴奋,认为这是一个极大的成功。事后,笔者静下心来一想,这里是不是还有一些我们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呢?为什么这么短的时间,两种液体的温度就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呢?后来,仔细一想,笔者没有注意到热辐射的问题。事实上,温度计并没有真正地反映液体的温度,原因是温度计的玻璃泡毕竟离热源过近,玻璃泡感受到来至于热源辐射的热而迅速升温。因此,在原来实验的基础上,我对装置进行了简单的改进。即两个杯子里各安装了一个搅拌器,液体温度的变化就没有原来那来快了,但两种液体的温度变化的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的。显而易见,后面的这种做法是更科学和合理的。

三、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就要做好不同版本教材的整合

新的课程观和教材观由传统的“教教材”转向“用教材教”,教师不再是消极地传授专家开发的现成的课程“产品”,而是课程的建设者,要结合具体教育情景批判性地、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其间可能涉及教材内容的调整、加工、资源的整合、改造和教师自主开发教学资源等。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11年版)》已于2012年秋季开始执行,配套的教材也在起始年级使用,可谓与时俱进,增强了教材的适应性。但教学情境是复杂多变的、动态生成的,教材追求的普适性和教学情境的独特性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教材作为一种正式的课程文本,在体现课程设计者的意图和理念的同时,也承载了教材编制者所秉承的思想和观念。尽管教材编制者在教材编制过程中,尽量考虑了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要,但当教材发到学生手,并不能完全满足每个学生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能够根据具体的教学情境以及学生的实际需要对教材进行加工处理,努力把教材转化为学材,使教材内容“活化”成教学内容,更加贴近学生实际,使“静态”的教材更加适应“动态”的教学情境。为此,作为教师,要尽量收集不同版本的教材,了解不同版本教材的特点和优势,把其优势整合起来。

四、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材研读和备课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