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微生物与人类健康问题十篇微生物与人类健康问题十篇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问题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30:17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问题篇1

俗话说,万物土中生,有土斯有粮,民以食为天。基辛格也曾说过,如果你控制所有的粮食,你就控制了所有人,所以土壤是人类生存的根本。第一次绿色革命取得了巨大成功,解决了全世界近70亿人的温饱问题。预计2050年世界人口将达到92亿,谷物需求还要增加46%,因此继续进行集约化农业生产是必然的选择。但是,这种集约化生产面临着资源和环境的巨大挑战,其中,土壤退化对粮食安全造成巨大威胁。据2011年Fao(联合国粮农组织)的评估报告,全世界高、中度退化土壤占到30%以上,轻度退化的占36%。2015年Fao的评估报告显示,中国土壤属于退化与严重退化状态,包括侵蚀、沙漠化(荒漠化)、板结、耕层变浅、污染、酸化、养分失衡、盐渍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功能衰减、病害生物积累等。

土壤污染、水土流失、盐渍化、沙漠化是人们熟知和关注的土壤退化问题,但土壤养分失衡引起的土壤退化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长期以来,我们过量投入化学n(氮)、p(磷)肥料,有机肥和中微量元素肥料投入不足;加之现代农业技术使农作物产量比过去高得多,从土壤中带走的中微量元素增加;同时,长期规模化单一种植模式也造成土壤里一些中微量元素的有效性下降。由此造成n、p与中微量元素失衡,进而微生物多样性减少,种群结构失衡,从而进一步产生结构恶化以及某些化学性质的恶化。土壤的养分含量虽然很高,但由于营养失衡,使得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和活性下降,土壤养分转化能力及其肥料利用率低,赖肥性、赖药性日益增加。现在很多农产品的口感都比过去差得多。这些都是土壤亚健康的表现。

目前,我国粮食产量水平比发达国家要低10~30%,但施肥水平远比他们高。我国的氮磷钾施肥量是美国的414%,而美国谷物单产为我国的127%。据有关资料统计,1980年至今,我国粮食总产量提高了41%,其中单产水平提高了56%,而化肥投入量增长了325%;同期德国、法国等发达国家粮食单产水平提高51~52%,化肥使用量减少31~47%。

养分失衡导致土壤亚健康的恶果

土壤养分失衡导致土壤亚健康,其表现为三种恶果:

首先,养分失衡导致土壤生物活性和物质转化功能下降,活土变死土。土壤是一个活的生命体,含有丰富的细菌、真菌、原生动物、线虫和其他生物。不同土壤生物有不同的营养生态位,养分失衡就会影响微生物的生长状况。研究表明,氮肥的用量对植物根围微生物种类影响显著。高通量测序显示,不管夏季还是冬季,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一些功能微生物的数量在下降,而另一些微生物在上升。国际上有关研究也发现,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微生物数量、微生物的活性以及养分转化能力显著下降。养分失衡极易导致土壤连作病的显现,在健康的土壤里,微生物多样性远远大于发病土壤;在发病土壤中,病原菌的数量增加,而各种功能菌,包括固氮菌等显著下降。

其次,养分失衡引起农作物生长不健康,容易遭受病虫害,从而加大农药用量和使用频次,造成农残问题加重。

再次,只有健康土壤才能生产足够的和健康的食物,才能给人体带来健康。人类需要几十种矿质和必需的氨基酸等营养物质,土壤富含各种矿质元素,植物就可以合成这些氨基酸、维生素等供人类机体所需。如果土壤缺少这些元素,那么植物的合成就会受阻。因此,土壤中矿质元素的缺乏不仅会造成植物不健康,而且还进一步影响人体健康。国际上系列研究报告也显示,过分追求高产,施肥、灌溉、打农药等管理措施不当,都会导致农产品中矿质和植物化学物质等食物营养成分下降。因此,人类健康要从土壤健康抓起。

从源头上解决养分失衡造成的土壤亚健康问题

如何解决因养分失衡造成的亚健康问题?关键还是回到源头上,要合理施肥与土壤管理。

Fao在2011年提出可持续的集约化土壤生态管理技术,通过营造健康的土壤,来解决集约化与资源环境的矛盾。Fao在对57个国家农业发展项目的评估中发现,通过生态系统方法提高水土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使用杀虫剂、改善土壤健康,能使作物单产平均增加79%。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近10年的研究和实践也表明,通过施肥与土壤管理相结合,既考虑作物的需求,又考虑土壤生物的需求,从而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态系统。这不仅可以增加产量,而且可以显著提高品质。这种土壤健康的管理方法可以使农作物的发病率从20~80%降到10%以下;可以使蔬菜、水果的产量,在减少化肥、农药投入20%的基础上,增产达20~30%以上,每亩净增效益1000~5000元。2009年至今,这一技术在江苏、河北、新疆、江西等省针对40多种经济作物,进行了大面积的技术转化应用。

土壤养分失衡尤其是矿质元素下降造成的土壤退化,是全球性问题,国际上也在尽力解决这个问题。1992年的国际首脑峰会以后,欧洲、北美、南美、澳洲、非洲等地进行了大量试验,用天然的岩矿粉改良土壤,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国内这方面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无论理论和实践,与国际上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土壤健康管理可能是新一轮农业革命的核心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问题篇2

关注睡眠促进健康

1、健康来自好睡眠

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要,是大自然赋予人类最完善的生存方式。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为了提高人们对睡眠重要性的认识,国际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在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定为“世界睡眠日”。此项活动的重点是引起人们对睡眠重要性和睡眠质量的关注。

睡眠是一种过程,在睡眠过程中,全身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都会得到恢复和休息。睡眠的多少及睡眠质量的好环,不但会影响人类的健康,还影响人类的生活质量。据报道美国学者在对7000人为期5年半的研究表明,在影响人体寿命的7种因素中,睡眠是重要的一项。睡眠障碍往往引起人体免疫力低下、精神烦躁、同时还容易引起高血压、神经衰弱、心脑血管以及心理疾病等,甚至造成猝死。可见睡眠是影响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提倡好睡眠,保护人体健康已刻不容缓。

为了您的健康,请为睡眠保质,因为健康来自好的睡眠

2、渴望健康就必须重新评价睡眠对健康的意义

缺少睡眠是十分普遍的现象,发达国家中数以百万计的人们正受到睡眠问题的影响。

人们往往认为,睡眠对健康无不利影响,常常会忽略它,但美国的一项最新研究发现,睡得太多或太少都会增加糖尿病和心脏病的发生概率。由于不规律的生活,不但导致睡眠不足,而且会增加发生乳腺癌的危险。在健康志愿者中进行的一项人为缩短睡眠的试验表明,减少睡眠可引起代谢紊乱和糖尿病。因此,人们必须提高对睡眠健康重要性的认识。

医学资料显示,睡眠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过程,睡眠对人体的重要性仅次于呼吸和心跳。如果五天不睡眠,人就可能死去,可见睡眠是人体的生理需要。近年来,健康专家认为,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健康生活的三大要素。而在健康理念中,人们往往只注重饮食和运动,却忽略了睡眠这个重要因素。目前,睡眠障碍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因素之一,也是临床常见的医疗主诉。

渴望健康,就必须重新评价睡眠对健康的意义,重视睡眠管理

睡眠不足的危害

1、睡眠不足滋生亚健康

有资料说:美国有7000万人睡不好。除了钱,忙碌的现代人最需要的是什么?相信许多人会回答是“睡觉”。繁忙的工作,无规律的生活,不良的生活习惯,体内生物钟颠倒无序,让现代人尝遍了睡眠不足的苦恼,曾几何时“好好睡一觉”竟成了一种比登天还难的奢望。长期的睡眠不足会造成严重的睡眠问题。睡眠问题包括常见的睡眠呼吸暂停、失眠、睡眠行动障碍以及磨牙等睡眠运动异常。如果这些问题进一步持续,就会使人体长期处于一种亚健康的状态。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介乎于健康与疾病之间的表现,其中半数以上可能进而发展为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器质性疾病,因而对于亚健康状态不可掉以轻心。

对于亚健康状态的人来说,虽不需要药物治疗,但应注意养成良好的健康睡眠习惯,改善机体微循环状态来加以防治,以避免由亚健康转向不健康,即疾病的发生。

2、不要让健康向你“讨债”

您有过夜已渐深却辗转反侧无法入睡的经历吗?您是否总是依赖小小的安眠药片为自己制造睡意?……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漫长时光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可是您是否拥有过真正健康的睡眠呢?睡眠是一种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全身包括中枢神经系统,都得到恢复和休息。因此,我们并不是为了睡眠而睡眠,而是为了第二天更加活力充沛,更加精神焕发。睡眠及睡眠的改变会影响人的健康,也影响生活质量。如果前一天的睡眠不足,第二天需要的睡眠量就会增加。长期睡眠不足往往会欠“睡眠债”,这就像银行取款透支一样。最后,身体会要求你偿还这些欠债。如果长期这样生活,身体健康将会过度透支,由此必会带来许多身心的伤害,如思考能力下降、警觉力与判断力削弱,免疫功能失调、内分泌失去平衡等等。

3、生命不可“按揭”

“长夜漫漫、无心睡眠,原来晶晶姑娘也没有睡啊?”《大话西游》里的至尊宝想和漂亮姑娘搭讪、谈恋爱,到了把“睡眠弄丢”的地步。殊不知,这个看似浪漫的“失眠故事”背后,却反映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按揭”睡眠时间就等于“按揭”生命。在现实生活中由银行贷款的“按揭”购房,使我们可以用明天的钱购买住房,提前享受幸福的生活,这确实是受人欢迎的事。可是,如果想将明天的时间,提前支取到今天来享用,也就是说要“按揭”生命的话,那将是得不偿失的。“按揭”睡眠,其实是拿我们的健康在做赌注,过度的“按揭”睡眠时间,会造成长期的睡眠障碍会衍生很多躯体疾病,甚至导致焦虑、抑郁、自杀等严重社会问题,因此不可轻视。

4、睡眠不足会引发的疾病

睡眠不足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失眠,长期的失眠会引发身体疾病,给人们身心健康带来巨大的危害,具体主要表现为头痛、耳鸣、健忘、容易兴奋、免疫力下降、血压升高、神经衰弱、疲劳无力、食欲不振、腹胀等等,长此以往,会诱发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氏病、老年痴呆、癫痫等;循环系统疾病,如高血压、冠心病、动静脉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如腹痛、腹泻、恶心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气肿、百日咳等;泌尿系统疾病,如膀胱炎、尿频、尿痛等。

5、引发睡眠不足的原因

睡眠不足是一种普遍存在,但又很容易让人忽视的症状,引发睡眠不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环境因素影响:如地磁减弱、耀目光源,强节奏音响、微波污染等。

药物的副作用,不良的睡眠习惯、昼夜轮班工作,紧张和压力、抑郁、焦虑以及个人和家庭生活的重大变化都可能导致睡眠不好。

不良的生活习惯、体虚、身体有疾病,机体功能紊乱都会影响到人的睡眠。

第二部分:血液循环、微循环与健康

1、何谓血液循环?血液循环有什么作用?

血液从心脏输出,流经人体全部血管后又回到心脏,并在心脏和血管中不停息地反复流动的现象,称为血液循环。

血液循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人体组织细胞及组织器官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及氧气,完全依靠血液循环运输与送达,如果没有足够的氧气与营养物质供应,组织器官就会发生病变。例如,当心肌得不到充足的营养物质与氧气,便会发生心脏供血不足,出现心绞痛等病症,另外,人体组织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肌酐也需要血液循环带走与排出,否则,代谢废物,堆积在体内也会发生不适或病变。血液循环在生命过程中是永不停息的。

2、什么是微循环?

人体血液流经动脉末梢端,再流到微血管,然后汇合流入静脉的起始端,这种在细动脉和细静脉之间微血管中的血液循环,称为微循环。

微循环的四大显著特征:

很细――微循环的血管直径约为一根头发丝的二十分之一;

很长――微循环的血管连接起来总长度长达96558公里;

极慢――微循环的血液每秒走0.4-1毫米;

极薄――微循环的血管壁厚度约为一张纸的百分之一。

微循环5大特点:

微循环不同于一般循环的特点,具有“二重性”,即在属性、形态、功能、代谢、调节方面,既具有一般循环系统的共性,又有脏器的特殊性。

(1)在属性方面:微循环既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部分。微血管、毛细淋巴管都是循环系统的最末梢部分,属于循环系统。很多脏器的实质细胞、组织都和细动脉、毛细血管、细静脉以及毛细淋巴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形成以微血管为支架的立体结构,所以它们又是脏器的重要组成部分。

(2)在形态方面:微循环既有循环所具有的脉管的共性,又有脏器的特征。微血管,毛细淋巴管在形态上呈空腔管状,便于血液、淋巴液的流动,但微血管的形态和结构在各脏器都各有特点,如小肠绒毛、肺泡,肝、骨髓微血管的排列,形态和结构都不完全相同。甚至同一脏器不同部位,如淋巴结、脾脏其小体和髓质部位的微血管形态也各具特点。

(3)在功能方面:微循环既是循环的通路,又是物质交换的场所。微血管是循环的通路,全身的循环血液,除部分流经细动、静脉短络支外,几乎全部流入微血管,以灌注组织、细胞、组织液存在于组织,细胞的间隙中,流动于微血管,细胞、毛细淋巴管之间,毛细淋巴管是细胞、组织的重要输出通道之一。因此微循环是细胞、组织与血液、淋巴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4)在代谢方面:微循环既具有血管、淋巴管、组织间隙等代谢的共同性质,又表现出其所在脏器实质细胞代谢的特征。

(5)在调节方面:既受全身性神经、体液的调节,又主要受局部的调节。

3、微循环障碍,百病侵袭?

微循环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1)微循环与系统障碍

神经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脑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同时细胞代谢产物因供血不足不能完全排出体外,会出现头痛、眩晕、失眠、多梦、记忆力衰退等症状;重者将导致中风、偏瘫、老年性痴呆,坐骨神经痛,未梢神经炎等疾病的发生。

心血管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由于心脏细胞营养不足,心肌缺氧,从而导致胸闷、心慌、心绞痛、心率不齐。重者会引发心肌梗塞,长期微动脉收缩导致高血压及冠心病。

呼吸系统发生微循环时,则会导致胸闷、气短、咳嗽、哮喘、支气管炎等症。

消化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则胃肠吸收功能不好,产生营养障碍,面黄肌瘦、腹泻或便秘等症;重者则引起胃溃疡,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等,若附近静脉回流受阻会引起血管长期扩张、堆积淤血则引起痔疮。

运动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肌体内产生大量乳酸等代谢产物,刺激肌体产生酸、胀、痛的感觉。如:风湿关节炎、腰肌劳损、骨质增生、软组织挫伤和关节扭伤等。

内分泌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可导致各种激素分泌紊乱,引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糖尿病、乳腺炎,小叶增生等。

泌尿生殖系统发生微循环障碍时,微血管通透性改变,会引起组织水肿、血管收缩、导致肾炎、肾衰、女性盆腔炎、月经不调、男性前列腺炎、膀胱炎等症。

皮肤微循环障碍使皮肤细胞得不到营养和氧气,局部坏死,皮肤屑脱落,还可能引起斑秃,手足癣等。

(2)微循环与疾病

微循环与头疼和眩晕:脑部微循环障碍,微血管扩张弯曲,毛细血管数目减少,红细胞聚集,血流缓慢,停滞和微血管阻塞,血管周围水肿、出血等均会引起脑血管供血不足,使脑细胞得不到足够的氧气和营养物质,同时细胞的代谢产物因血流不畅不能充分排出,从而导致头痛和眩晕。

微循环与糖尿病:经临床观察发现,糖尿病患者的微血管管径不均,管袢模糊,畸形增多,出现微血管瘤和白色小微栓,红细胞聚集,血流变慢甚至停滞。所以糖尿病病人同时也是微循环障碍的患者,临床实验证明:改善微循环是治疗糖尿病的一个新的有效方法。

微循环与风湿病:风湿病的主要表现为关节局部红肿热痛。风湿病人的微循环有明显的毛细血管水肿,血管基底膜破坏病理变化,所以改善微循环就可以改善微血管的状态,消除肿胀,减轻疼痛。

微循环与高血压:高血压病理变化为微细动脉收缩痉挛,引起血管阻力增加,导致高血压,并且有红细胞聚集成团,血液粘滞度增高,血流缓慢等血液流变学变化。故人体微循环功能障碍是高血压病理变化基础之一。

微循环与冠心病:冠状动脉是营养心肌的血管,冠状动脉硬化和心脏的微循环障碍,可导致心肌供氧不足,从而发生心绞痛、心肌梗塞、猝死。

微循环与人体疲劳和酸痛:人体在运动后,肌体内产生大量乳酸等代谢产物,这些代谢产物刺激肌体,产生酸、胀、痛的感觉,改善微循环,使局部的血液量增加,把氧气和营养物质带给组织,代谢产物随血液排出体外,就能很快地解除人体的疲劳。

4、活源头,拒百病于体外

微循环是血循环的终端,位于人体各个器官,它如同田间许多小溪流淌在绿色的田园一样,互相衔接构成网络,滋润着组织细胞。人体主要靠血液输送营养和清除废物,并通过毛细血管与组织进行交换。若微循环不通畅,就向灌溉田园的“水渠”受阻,秧苗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就会枯死一样,人体脏器也会因此衰老,产生疾病,很显然,当人体微循环功能异常时,组织间营养交换和废物排出就会以受到影响,若不及时纠正,就会影响脏器的功能,进而出现衰老和产生疾病。“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所以只有维护微循环的正常,人体才会更健康、更长寿。

5、改善微循环的方法

(1)药物治疗:扩张血管药物、活血化淤药物

(2)炙、气功、体疗、理疗等。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问题篇3

关键词工科院校;微生物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489X(2012)15-0039-02

目前,我国的教育教学培养目标已经从过去强调接受、继承的学习观和教学观,转变为强调主动探究、积极体验及发现的学习观和教学观,学会学习是21世纪一个重要的生存概念,也是推动人类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微生物学课程教学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更应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和对未来职业的适应能力。微生物学的授课对象是生物技术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四年制本科学生,由于其课程体系、教学目标、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背景等都有其自身专业的特点,开创一条适应专业发展和有利于学生建立良好知识结构的教学道路,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要考虑的新问题。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不仅对微生物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适时更新,同时对以往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也进行了新的探索、改革和研究,来满足和符合新世纪人才成长的特点。

1教学内容的更新

内容设计专业化,在尊重微生物学基础知识的前提下,通过对教学整体内容的调整、拓展、优化,使之更加符合生物技术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和需求。

1.1把握横向、纵向、多学科的联系

微生物学是生物学的分支学科之一,它是在分子、细胞或群体水平上研究各类微小生物(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立克次氏体、支原体、衣原体、螺旋体原生动物以及单细胞藻类)的形态结构、生长繁殖、生理代谢、遗传变异、生态分布和分类进化等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并将其应用于工业发酵、医学卫生和生物工程等领域的科学[1]。其内容多而复杂,涉及微生物生理学、微生物遗传学、微生物生态学和分子微生物学等众多内容,如何进行优化,是教学内容改革的首要任务之一。比如,在讲授正常菌群与菌群失调时,实时地将药理学知识、抗生素的正确使用及耐药性融入其中;感染与免疫章节,又应用到生理学和免疫学的相关内容。

随着生理学和医学的发展,人们要求了解微生物的物质组成和结构,了解微生物内物质的化学变化,能量的转化过程,还要了解这些过程及生理机能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这就使微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紧密结合在一起[2-3]。因此,在微生物学教学中,根据教材内容的安排,多作横向、纵向、多学科的联系,加强学科知识的互相渗透,在拓展学生思维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1.2健康知识的补充渗透

如果说20世纪是以病为本、以医疗为中心的世纪,那么21世纪则是以人为本、以健康为中心的世纪。由于授课对象是生物技术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学生,考虑到专业特点和未来工作性质,利用自身的学科优势,在教学中有针对性地进行健康知识和意识的渗透: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是一种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以及控制影响健康的因素。实际上健康在现实的社会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现代医学的任务已不再是单纯地治病,而重在防病,因为疾病永远不会消失,但健康却可以把握。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自身的健康意识,而且使他们的这种意识逐渐影响到周围的人群,并将进一步渗透到未来所从事的工作中。这是一种潜在的力量和可观的局势,由此而来造就的将不仅仅是健康的个体,而是健康的群体、健康的社会乃至健康的中国和健康的全人类。

1.3前沿科学的拓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并不仅仅只限于书本,课本上的知识已经不能完全代表时代的步伐,需要不断被扩充和更新。因此,前沿知识介绍的必要性尤为显著,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非常关键。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前沿性知识研究方法和研究成果的介绍,及时穿插学科最新发展动态及热点话题,包括与微生物学相关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的获奖情况等,在开拓学生视野和思路的同时,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查阅相关资料、创新学习的积极性,也使他们明确今后的学习方向和奋斗目标。

2教学方法的改革

在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以强化优势为根本,以突出特色为核心,充分体现学校办学特色和目标的前提下,为进一步提高专业教学质量,从2009年开始,对微生物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了新的改革、探索和研究。

2.1SpSa模式的引入

SpSa模式是演讲(Speech)、演播(performance)、研讨(Seminar)、联想(association)的缩写。在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的传统教学以单纯讲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将精练的课堂演讲、有效的课件演播和广泛的师生研讨、丰富的知识联想融为一体,不仅注重内容的形象化、故事化,同时增加知识的趣味性、探究性,并能在教学上抓住要领,突出重点,使讲课内容少而精、深入浅出、系统连贯、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2病案教学法的应用

将教学与临床知识密切结合,注重学生基础课学习过程中临床思维的培养。从临床角度探讨一些微生物学的基本知识,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在教学方法上,适当引入案例教学为基础的课堂讨论,以病例、问题为先导,把微生物学和其他基础课(如生理、病理、免疫、药理等)联系起来。病例中包括对病人的发病原因、发病机制、实验室诊断、临床症状、防治、愈后等。在病例讨论过程中,学生不但要把病源微生物的有关知识和某种疾病的发生、发展、愈后、转归、防治等几方面进行纵向联系,而且要把本学科的知识和相关学科的知识进行横向联系,才能正确分析问题[4]。这种教学模式,不但增加了学生的知识面,也启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临床思维,而且可以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反应的灵活性,是一种有益的教学探索。

2.3联系生活事件,加深感性认识

联系鲜活的自然和生活现象,将抽象的微生物学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生动,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例如,在相关章节涉及微生物应用时,就会提及当你清晨起床后,深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气,喝一杯可口的酸奶,品尝美味的面包和馒头的时候,你就已经开始享受微生物给你带来的恩惠;当你患某些疾病而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经受疾病的折磨时,那便是有害的微生物侵蚀了你的身体;但当白衣护士给你服用或注射抗生素类药物,使你很快恢复了健康时,你得感谢微生物给你带来的福音,因为抗生素是微生物的“奉献”;等等。可用实际事例来联系和巩固知识,使较难理解的理论通俗易懂,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思维能力,同时又能扩大学生知识面,引发学习兴趣,使课堂氛围生动活泼[5],形成由学生围绕问题开展有效的积极主动学习的环境[6],并掌握事件中所蕴含的微生物学基本知识,实现高效课堂教学的目的。

3结语

围绕学校的总体教育目标,促进课程建设与改革,将教育理念与创新人才培养的内涵渗透到微生物学教学内容的更新及教学方法手段的探索与研究中,构建主线清晰、重点突出、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课程内容体系,使之更加符合工科院校生物技术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沈萍,陈向东.微生物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

[2]范蔚.当前综合课程设置的难点与策略[J].课程·教材·教法,2001(11):6.

[3]陈燕飞.二十一世纪的微生物教学[J].中国科技创新导刊,2008(1):26-27.

[4]吕岫华,刘伟,白燕萍,等.工科院校《医学基础》的教学内容和方法[J].医学研究与教育,2011,28(5):84-87.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问题篇4

关键词环境与健康教学专业选修课

中图分类号:G642.4文献标识码:a

目前,以环境为代价经济的高速发展,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以已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水体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及大气污染成为压在人类健康的“三座大山”。据世界卫生组织2014最新评估,2012年仅空气污染造成700万人死亡,占死亡人数的八分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速增长的经济态势令人瞩目,为此也付出了沉重的环境代价。各种类型的环境污染不仅破坏了生态平衡,直接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带来的经济损失不容小觑。医学院校有着深厚的医学背景,环境科学专业的学生在掌握环境专业基础知识上能更好的掌握环境与健康这一医学和环境交叉专业课程,培养学生将环境科学的理论和技能与预防医学、临床医学及卫生管理相结合的能力,而且目前国内医学院校有关环境与健康的专业选修课开设极少。因此,在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环境健康专业选修课是十分必要的。

在开课过程中,笔者对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意义、教学内容的制定、教学方法和手段都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实践,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开设专业选修课环境与健康的意义

21世纪社会的发展对高校各类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单一的技术型人才向全面的综合型人才转变,大学生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还要对多领域的知识进行系统全面的了解,培养良好的素质。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开设环境与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它所倡导的教学观念和教育目标与素质教育要求高度一致,是对素质教育理论和内涵的丰富和补充。

环境与健康教育的开设迎合了环境健康评估人才缺口问题,同时也是教学理念的深层次重大的转变,具有超强的跨学科性、实践性和社会性,强调产学研的统一。它所涉及的领域非常的广泛,如医学基础、环境化学、环境生态学、环境生物学、环境毒理学、环境微生物学、环境监测、固体废弃物处理、水污染控制工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法学等诸多学科,充分体现了高等教育中现代科学和教育想多学科交叉、渗透方向发展的趋势。

在环境科学专科开设专业选修课环境与健康,目的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地掌握环境与健康基础知识,了解目前国内外环境因子的来源、含量分布、存在形式、污染现状及发展趋势;熟悉环境因子的迁移转化、摄入途径及与其他环境因子的相互作用;掌握环境因子的健康效应及与疾病的关系,提高客观环评健康效应的能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固体废气污染的危害、处理方法及疾病三者紧密联系,是对本专业知识运用的融会贯通与提高。同时,树立正确的环境道德准则,为日后环境污染相关法规进一步完善奠定良好基础。因此,环境与健康课程的开设,对于学生获得认识和解决环境与健康问题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和素质,成为具有环境安全理念和健康意识的、参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实践的未来新一代环评工作者具有重要意义。

2课程主要教学内容

环境与健康这门课程坚持“以人为本、以健康为核心”的主线,结合国内外最新发展趋势,将环境健康学的基本理论和知识与实际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有机结合,从不同视角全方位地阐述了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由于授课对象是环境科学专业的大三学生,课程的开设建立在对环境科学、医学基本理论有较好的了解基础之上,很多学生对本课程内容的接受程度较高,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在选取授课内容兼顾环境科学、医学知识,深入浅出阐述环境与健康的关系。

经教学实践和探索总结,确定了本课程的基本教学内容。第一章为绪论,重点介绍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生态学基础,人与环境的关系;第二章为微量元素与健康,介绍微量元素的来源、代谢、功能、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疾病预防;第三章为环境化学品与人体健康,介绍环境化学品的迁移转化、健康效应及中毒防治措施;第四章为生物因素,介绍人体免疫系统、不同微生物感染的免疫反应机制、健康效应、预防控制措施;第五章为物理因素,介绍不同物理因素的来源分布、分类、危害效应及防护措施;第六章为环境因素与生殖健康,介绍生殖系统、影响生殖健康的环境因素、对生殖健康的影响与危害及生殖健康的优化;第七章为大气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大气管理的标准、来源、种类、迁移转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及大气污染的综合防治;第八章为水体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水体环境标准、水体污染的来源、分类、迁移转化、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废水处理的方法、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处理现状、存在问题、危害、可控程度分析及建立应急处理机制;第九章为土壤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土壤环境标准、土壤污染的情况、来源、种类、迁移转化、修复技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第十章为居住环境与人体健康,介绍健康住宅、室内环境质量监测、室内外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第十一章为食品安全与人体健康,介绍食品安全的现状、流通环节存在的问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食品添加剂的作用和安全性、转基因食品安全性问题及评价、对转基因视屏的管理。

上述教学内容决定了该课程具有鲜明的科学性、社会性、时代前沿性,将当今典型的环境问题与健康问题紧密联系,学术综合性、时效性极强,易于理论联系实际、引人深思,非常适合作为医学院校环境科学专业的专业选修课开设,是颇受环境科学学生喜欢的一门课程。

3教学方法与考核

教学手段是师生教学相互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丰富的教学手段,有利教学内容的充实。在环境与健康的教学过程中,充分恰当地利用课件、视频、动画等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得教学内容形象直观,教学形式生动活泼。由于环境与健康这门课程综合性比较强,涉及的学科众多,容易导致学生很难将知识融会贯通,且医学知识相对薄弱,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和强烈的信号刺激,才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多媒体课件制作中,围绕教学目的及教学重点,参考国内外最新资料,反复筛选和制作出符合我们环境科学专业特点的多媒体课件。同时,针对教学难点内容,注意收集播放相关制作精良的视频文件,如在讲生物因素一章时,播放免疫系统如何运作的视频,讲述了面对流感病毒入侵的过程中,人类的免疫系统是如何运作的及在感染的不同时期所出现的不同症状。多媒体课件和影像资料的结合运用,使得即便是医学专业学生难理解的免疫系统运作可视化、简易化,有效地促进学生对难点问题的理解。面对有比较扎实基础的环境问题,采用讨论式教学方法等,温故而知新,加强了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此外,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向学生介绍一些重要的环境与健康网站、医学网站和生态学网站、书籍、期刊杂志等,使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不断拓展知识面。

制定严格课堂考勤制度,加强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检查和评价。采用考勤、讨论、课程论文、开卷考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的方式,其中考勤、讨论、课程论文占总成绩的40%,开卷考试占总成绩的60%。这样既考核了学生对本课程综合知识的掌握程度和运用能力,又提高了论文撰写的能力。

应用常见网络沟通工具,比如QQ、email、微信等,加强教学管理和师生交流。学生可以随时提出疑难问题和自己的观点,相互讨论,教师定期对所讨论的典型问题进行提炼总结,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补充讲解。目前,我们正在积极进行课程网站建设,以期通过网络教学环境,让学生受益更多,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更为便捷和顺畅。

开课以来的教学效果比较见表1,学生对教师阶段性教学的评价成绩由80.5分上升到92.8分;学生阶段性考核平均成绩也是升高趋势,由76.2分上升到86.9分;通过问卷调查的统计数据显示,经学习该专业选修课后认为收获很大的学生所占百分率逐渐上升,达到86.8%。说明随着教学内容的不断充实、教学方法的不断改进及考核制度的不断完善,课程的教学效果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4结语

总结专业选修课环境与健康近年来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对于医学院校的环境科学专业学生来说,这是环境科学专业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门非常有意义和受欢迎的课程。在有关方面和学校的大力支持下,环境与健康教学将进一步深入开展教学改革和探索,使本课程不断焕发新的活力,与时代共发展。

基金项目:海南医学院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海南医学院重点课程建设项目,海南医学院院级重点课程项目。

参考文献

[1]薛刚,陈思霞.中国环境公共支出、技术效率与经济增长[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1(1):41-46.

[2]BanisterJ.population,publicHealthandtheenvironmentinChina[J].theChinaQuarterly,1998,156(12):986-1015.

[3]BarmantR,GuptamRpublicexpenditure,environmentandeconomicGrowth[J]Journalofpubliceconomictheory,2010,12(6):1109-1134.

[4]郭新彪.环境健康学基础[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问题篇5

简介了现代生态医学及其三层次即宏观、微观、分子生态医学,并就中医学的有关理论与现代医学微生态理论进行了比较。对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保健医学,阴阳平衡理论与微生态平衡理论,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人体微生态平衡,中医的脾胃学说与胃肠微生物系统的功能,药食同源理论与微生态学中的营养调整,异病同治与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微生态疗法进行了论述,指出中医学的本质就是生态医学,不是伪科学。

【关键词】中医学;生态学

中医学认为,保持机体内的气血调和,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关键。二千多年前,我国最早的医学经典《黄帝内经》中就明确记载“阴平阳秘,精神乃治”“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现代生态医学从生态学的观点出发,研究人的健康和疾病,充分利用有益因素,控制和消除有害因素,有病治疗,未病防病,无病保健,延年益寿。两者理论,不谋而合,十分相似。最近有人提出“废除中医”发表“中医是伪科学”的奇谈怪论,可见这些人对中医理论知之甚少,片面理解。本文作者长期从事生态医学的研究,也涉足中医学的阴阳平衡理论,研究得出一个重要的结论:“中医学的本质就是生态医学,决不是伪科学”[1,2]。

1生态学的基本概念

生态学(ecology)一词是德国生物学家e·Haeckel于1869年提出,其定义是:生态学是研究有机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由于研究生态学,保护生态环境(宏环境和微环境),对于人类社会及生命优质有着重要作用。近30年来生态学已发展成为庞大的学科群,并出现了许多分支,生态医学就是其中重要的分支[3]。

2生态医学及三层次

生态学分为宏观生态学、微观生态学、分子生态学三个层次。生态医学可从三个层次进行研究,一是以个体和群体为中心同其环境的宏观生态医学;二是以单细胞为中心同其环境关系的微观生态医学即医学微生态学;三是以细胞内的生物活性分子特别是核酸分子为中心同其分子环境关系的分子生态医学;现就生态医学的三个层次简要介绍如下:

2.1宏观生态医学在医学和人体健康方面,随着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引起了人们对生态医学研究的广泛重视,作者认为医学必须将人放在整个生物圈中来研究生命现象,因为人不仅仅具有生物属性和社会属性,更重要的是人是生物圈中众多物种的成员之一,生物圈对人类的影响长期没有得到应有的认识,只是在20世纪50年生的环境危机和“公害病”迭次发生以后,人们才认识到生物圈的变化与人类有如此密切的关系。大气、土壤、水质的污染,噪音和振动的增多,致癌致畸,致突变的理化因子进入人类所生存的环境,植被的破坏和野生动物的灭绝,臭氧层的破坏,酸雨、温室效应等等,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人体的健康,影响人体以下的生态层次。另外,人口爆增也将影响到食物的供应,食物短缺可致营养不良和其他疾病的发生,现在许多人生活在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里,这样的城市中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系统、基础设施、社会秩序和公共健康规划的使用是严重超载的,这势必会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健康,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必须是生态学的基本原理[3]。

2.2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的魏曦、康白教授开始从事微生态学的研究,60年代以后美国的DubosR·J等人把大量的生态学观念和术语引入到微观生态学研究之中。1977年,联邦德国VolkerRush博士首先明确提出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学(microecology)一词,康白教授将其定义为微生态学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其宿主(人、动物、植物)相互关系的生命科学分支,微生态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就是医学微生态学即微观生态医学,它是研究正常微生物群与人体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在长期的生物进化、适应过程中,在正常人的体表和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不同种类和数量对人体有益无害的微生物群称为正常微生物群,其中以细菌为主,其数量相当于人体细胞的10倍,正常微生物大部分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交换物质、能量,甚至相互传递遗传信息,正常微生物群对宿主具有营养、免疫、生长刺激、生物拮抗等作用,从生态学观点来看,正常微生物群,在正常条件下,与宿主保持着生态平衡,一切干扰因素,都将引起微生态失调,从而影响人体健康。

在感染性疾病中,按以往的观点,是病原微生物所致,但它不能解释菌群失调所致的内源性感染(条件致病),医学微生态学认为,感染是微生物对宿主或宏生物的异常侵染所致的微生物与宿主或宏生物之间相互作用的一种生态学现象。疫苗、抗生素以及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造成了一种我们几乎不受疾病影响的假象,但人们也逐渐认识到抗生素对人类的不利作用。1950年魏曦、康白二位教授曾发现一例鼠型链丝杆菌感染的鼠咬热病人,在用抗生素治疗后,虽杀灭了病原体,但终因导致肺炎克鲁伯菌(正常情况下为人体正常菌之一,不致病)肺炎进而引起败血症而死亡,成为世界上首次发现抗生素治疗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症,当时二位教授曾预言到,在光辉的抗生素降临以后,我们必须注意其给人类带来的阴影,扰乱正常菌群和引起菌群失调。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尤其是滥用抗生素而引起的菌群失调的情况越来越严重,因此,这就唤醒人们对正常微生物群的生态平衡和失调等问题的研究,从此,诞生了微观生态医学。微观生态医学的行为是维护人体的微生态平衡,防治微生态失调,微生态制剂疗法,合理应用抗生素等[5,7]。

2.3分子生态医学随着分子生物学的进展,以及生态学的理论向分子生物学中的渗透而出现了分子生态学(molecularecology)它是从分子水平上研究和探讨生命物质的生态学问题,分子生态学一词于1988年由中国的向近敏、林雨霖二位教授首先提出,随后国外的terryBurke也在《自然》杂志上提出。分子生态学的定义为:研究分子生物甚至生物活性分子同其分子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生态学的分子层次。它主要阐明生命体与其相关细胞之间的各种活性分子直至分子网络相互作用的生理平衡状态和病理失调状态的分子机制,以及促进生理平衡和防止病理失调和恢复生理平衡的措施和方法,分子生态医学的医疗行为是利用分子生态制剂以恢复分子生态平衡[6]。

3中医学的生态观与现代生态医学

中医学的四诊八纲就是从人的整体出发,探讨人体平衡和失调的转化机制,并通过中药使失调恢复平衡,中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阴阳平衡理论,辨证施治的方法以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药食同源的防病原则都是生态医学思想的体现。限于篇幅,本文仅就中医学的生态观在微观生态医学(医学微生态学)中的体现加以论述[1~3]。

3.1中医“治未病”的学术思想与现代保健医学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建立了预防为主的保健观点,早在两千多年前就认识到预防疾病的重要性,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思想,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所谓治未病,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的内容。微生态学的崛起,促进了医学的发展,医学从治疗医学、预防医学已经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它必须以生态学为理论基础,其主要思想为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这是医学发展到现代保健医学的必然规律。微生态制剂由于是来自宿主生理性细菌的制剂,回归至原生境,修复生物屏障,根据疾病的生态病因的观点,因而,微生态制剂可达到无病保健、未病预防,有病治疗,既病防变之目的。微生态疗法重在调整,中医的核心也是调整,因此,两者的观点和理论不谋而合,这是值得互相借鉴的。

3.2阴阳平衡理论与微生态理论阴阳学说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宇宙观和方法论,它渗透到医学领域后,促进了中医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成为中医学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指导思想,借此阐明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和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的根本规律,因此,中医的阴阳学说是关于认识疾病和防治疾病根本规律的学说[1~3]。

3.2.1阐释人体的结构及生理功能阴阳学说在阐释人体的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阴阳对立统一体。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的体表以及与外界相通的腔道粘膜表面存在着大量的正常生物群,构成了除解剖意义上的系统以外的微生态系统,与机体形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中医认为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是阴阳两个方面保持着对立统一的协调关系,使阴阳处于动态平衡状态的结果,物质与功能、阴与阳共处于相互对立、依存和转化的统一体中,维持着物质与功能、阴与阳的相对的动态平衡,保证了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据瑞典Gustaffson教授研究估计,人类肠道大约带1kg细菌,其活菌数量达1012~13个,这些正常菌参与了宿主的代谢、免疫、生理生化、生物拮抗等方面的作用,以维持人的健康,此即微生态平衡。

3.2.2说明人体的病理变化人体与外界环境的整体统一和机体内在环境的平衡协调,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基础,疾病的发生就是这种平衡协调遭到破坏的结果,用阴阳学说来说明人体的生理病理,则认为“阴平阳秘”即阴阳的平衡协调是人体生理活动的基础,这种平衡协调关系一旦受到破坏,使阴阳失去平衡,便会产生疾病。人体微生态系统由于内因或外因的影响使其平衡遭受破坏即微生态失调,便可导致多种疾病,如胃肠微生态系统平衡失调,便可引起多种胃肠道疾病。

3.2.3用于疾病的诊断由于疾病发生发展变化的根本在于阴阳失调,中医有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纲,但八纲中又以阴阳作为总纲。微生态学诊断疾病,采用厌氧培养技术对人体某部位正常细菌进行定量(多少)、定性(何种细菌)定位(存在的部位)检查以确定微生态失调及程度。

3.2.4指导养生防病中医学十分重视对疾病的预防,取天地自然规律,采取各种养生的方法,借以保持机体内部以及机体内外环境之间的阴阳平衡,达到增进健康,预防疾病的目的。养生防病即为现代的保健医学,保健医学必须以微生态学为理论基础,维持人体微生态平衡,微生态制剂的重要功能就是无病保健,未病预防。

3.2.5用于疾病的治疗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发展的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失调,因此,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使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微生态疗法也是恢复微生态平衡达到治疗目的,其方法有营养调整、抗菌调整、内服菌群促进物质、活菌制剂等从而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

3.3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人体微生态平衡中医认为疾病的过程是正气与邪气相互斗争的过程,正邪力量的消长决定疾病的发展与转归,邪胜于正则病进,正胜于邪则病退,扶正和祛邪是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扶正是为了祛邪,是通过增强正气的方法,祛邪外出,从而恢复健康,即所谓“正足邪自祛”;祛邪是为了扶正,消除致病因素的损害,而达到保护正气恢复健康的目的,即所谓“邪去正自安”。

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来认识正气可理解为人体微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态。20世纪70年代中期荷兰微生态学专家Vanderwaaij提出了定植抗力学说,其含义为肠道正常菌群对潜在病原菌在肠道中定植的拮抗作用或抵抗力。研究证明,在正常菌群中,厌氧菌(如双歧杆菌等)对定植抗力负有重要责任,抑制了厌氧菌,定植抗力便下降,扶持厌氧菌,定植抗力便提高。康白教授提出了生物夺氧学说,因肠道正常菌大多为厌氧菌,因此,他用从土壤中所分离出的一株无毒的需氧芽胞杆菌(蜡样芽胞杆菌)制成一种生物夺氧的活菌制剂,口服后,肠道氧气被消耗,提供了供厌氧菌生存的厌氧环境,厌氧菌才能生长,才能维持正常菌的屏障作用和其他功能,从而达到扶正(扶持正常菌群)祛邪(拮抗外袭菌的感染)的作用。由此可见,中医的扶正祛邪理论与维护微生态平衡原理十分相似。

3.4中医的脾胃学说与胃肠微生态系统功能脾胃学说是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医的脾与消化、吸收、代谢、免疫、神经内分泌有关,微生态学研究表明,中医的脾与人体胃肠正常微生物有密切关系。胃主受纳、脾主运化,是指胃受纳食物之后再经脾把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转输至全身。脾气健运,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才健全,才能为化生气、血、津液等提供足够的养料,才能使全身脏腑组织得到充分的营养,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反之脾失健运,则机体的消化吸收功能便因此而失常,便会出现腹胀、便泌、食欲不振以至倦怠、消瘦和气血不足等。

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在人的胃肠微生态系统中存在许多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类杆菌、乳杆菌、拟杆菌、粪链球菌、韦荣球菌等,每克粪便的细菌数量可达1014个,如此大量正常菌产生的各种酶,参与了机体的酶池,对三大营养物质(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类)的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如胃肠微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正常,就会发挥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若结构和功能异常如双歧杆菌等减少时生物屏障作用下降,有利于外来病原菌的侵袭,或与其他肠道菌比例失调或寄居位置的变化如产气菌大量增殖,就会引起腹泻、胀气等表现。

3.5药食同源理论与微生态学中的营养调整中医的药食学,即药物与饮食关系的学问,药食同源,药食互补,药食互用是其主要内容,药与食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把药物与食物科学地配合起来用以养生、治病是中医学的重要课题,作者对中医的医食同源有以下的理解。

由于不合理的膳食可致冠心病、高血压、胃肠疾病等,对病人而言,合理营养极为重要。医食同源、药食同根,表明合理营养和药物对于防治疾病有异曲同工之处。医学微生态学研究证明,营养也是使宿主适应其正常微生物菌群的重要因素。营养失调、营养不良或营养变化都对正常微生物群有影响,在正常时保持微生态平衡,在异常时导致生态失调,在微生态治疗法中,用限制营养的办法抑制过盛菌的繁殖如发酵性腹泻可限制碳水化合物食物,腐败性腹泻限制蛋白质食物等。通过营养对正常微生物群中某些成员的促进作用来调整菌群失调也可取得一定作用,根据不同种群对营养要求的不同,可达到促进某些细菌生长和繁殖的目的。对双歧杆菌的扶植可用胡萝卜、乳糖、野芝麻四糖、棉子糖;对乳杆菌的扶植可用乳糖和蔗糖;对肠球菌的扶植可用叶酸、复合维生素B及蜂蜜等多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通过营养的作用来提高宿主对其正常微生物群的适应能力,从而保持人体微生态平衡。

高蛋白、高脂肪食物结构对类杆菌和梭菌有促进作用,这两种细菌的增多与癌症和衰老有联系,因此,要保持对健康有益的正常微生物群,就必须注意膳食结构,合理膳食以利人的健康。

3.6异病同治与使用微生态制剂的微生态疗法

中医的异病同治是不同的疾病在出现相同的证候时,应采用同样的治疗方法。有关微生态学中异病同治的问题,目前研究得较多的是胃肠道疾病及微生态治疗。微生态学研究表明,在人体胃肠粘膜上排列着致密的对人体有益的细菌(主要有双歧杆菌、乳杆菌、粪链球菌等)形成菌膜屏障,这种菌膜屏障能发挥生物拮抗作用控制有害菌的繁殖,阻止有害菌毒性物质的吸收,产生乳酸等使体内有害毒物排出体外,具有清洁肠道,保护肝脏,维护人体健康的作用。一旦菌膜屏障破坏,在外袭病因的作用下,就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如急慢性胃炎、胃溃疡、肠炎、慢性结肠炎、肝病加重等,鉴于这些疾病有一共同的发病机制——微生态失调,因此,利用宿主体内的生理性细菌(如双歧杆菌等)作为种子,通过发酵工程,扩大数量,制成活菌制剂,再回归到宿主的原生境,重建菌膜屏障,就能达到纠正微生态失调,恢复微生态平衡的目的。因此,一种微生态制剂能治疗多种消化系统疾病,此谓异病同治。

从以上列举的医学微生态学理论与中医理论来看,两者不谋而合,极为相似,因此,是值得相互借鉴的,可以用医学微生态学原理解释和阐明中医中的某些理论,也可用微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来研究中医理论和中药、药方。舌象检查证明,不同舌象,是不同菌群结果,通过中医中药疗法,可改变舌象,菌群结构也同步改变。四君子汤有扶植肠道生理性细菌的生长作用,小承气汤在调整肠道平衡方面非常有效。我们可利用微生态学研究方法,从医学微生态学角度依据生态学原理去研究中医中药等方面的问题,为人类服务。

【参考文献】

[1]项祺.内经教程[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9.

[2]牛实为.内经生态观,第1版[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3:1.

[3]孙濡泳.普通生态学,第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4.

[4]扬力.周易与中医学,第2版[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

[5]康白.微生态学,第1版[m].大连:大连出版社,1988:7.

[6]向近敏.分子生态学,第1版[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2.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问题篇6

天之∙金太阳远红外专卖店Sp活动执行案活动主题:“八月金太阳,购物乐翻天”活动内容:企业形象推广、重点产品推介、顾客反馈、购物抽奖、文艺演出活动目标:⒈通过本次活动提升公司的知名度、美誉度⒉培养消费者保健意识,挖掘潜在客户⒊现场产品销售,完成一定销售目标活动时间:2005年8月28日9:00—12:00活动地点:沈阳市和平区光荣街二零二医院正门同侧南200米金太阳专卖店一、前期筹备⒈统计活动开始至8月28日前购物200元以上消费者数量,确定抽奖组数量。按照每50人为一个记奖组的促销办法准备奖品。⒉提前预约意向购买客户(水机、睡眠系统等大单客户为主)于活动当天现场购买,并给予一定优惠。⒊预约品牌忠实消费者活动当天到场发言。⒋雇佣现场医生⒌确定演出节目单⒍准备睡眠系统实验备注:⒉、⒊项无法完成可有公司自主安排二、活动流程6:30布置现场:搭建舞台、设置奖品展示区、微循环检测区、专家诊断区、产品堆头摆放、抽奖区、乐队8:30所有工作人员到场8:45乐队演奏乐曲,吸引、聚集路人9:00活动正式开始主持人引导词:介绍天之科技发展集团及本次促销活动内容男主持人:“尊敬的各位来宾,大家早上好!”女主持人:“很高兴您能驻足于我们的舞台前,欣赏我们为大家准备的精彩的文艺演出。”鞠躬。男主持人:“乘凉不忘栽树人呐,在我们欣赏节目之前,先来了解一下为我们带来此次文艺演出的天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唉,我说==,你知道这家公司吗?”女主持人:“我当然知道啊!她是一家与我们的每个人生存息息相关的企业。”男主持人:“有这么厉害啊!与我们在场每个人的生存息息相关?”女主持人:“不仅与在场的各位有关,而且与全人类都有关。我问问你,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三大要素是什么?”男主持人:“阳光、空气和水啊。”女主持人:“答的好。我们都知道阳光、空气以及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三大要素。天之科技十年的发展历程,不但为广大消费者提供了能发射8—15微米远红外的金太阳服饰系列,让您时刻享受阳光般的温暖;天之生物能健康睡眠系统的负离子让您每天呼吸新鲜的空气,并在1200高斯生物永磁场的呵护下治病强身,重新获得健康生活。天之生命之泉离子水机让您喝上健康、卫生的水,引导国人走上健康饮用水之路。目前天之科技集吃、穿、睡、饮于一体的立体健康产品体系已经初步构建完成,并将全面为千万消费者打造健康的生活。你说,是不是与我们全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男主持人:“听你这么一介绍,天之科技确实与我们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听你说了这些我还真想对这家为人类健康事业做贡献的企业有近一步的了解。”女主持人:“好的。辽宁天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始终致力于人类健康事业的传播,本着‘打造健康事业,改变我们生活’的核心理念,于90年代初便率先在全国推出金太阳远红外医疗服饰系列产品,凭借出色的产品和独特的亲情服务,被广大消费者亲切的称为:远红外专家,并迅速占领了远红外市场70%的市场份额,也奠定了天之科技在中国保健品行业的领先地位。凭着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和大量的市场调研,1993年起,天之科技加大对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和产品结构调整,经过权威专家大量大量的调研和筛选,将企业的研发重点锁定为口服保健营养品和多功能健康寝具系列。总之一句话:天之科技是为了我们老百姓的健康而打拼的企业!”男主持人:“说的好!那今天的这次活动又有什么意义呢?”女主持人:“天之科技从93年成立并发展成为今天的一家于科研、制造、生产为一体的现代化科技发展集团,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也离不开广大消费者对我们的支持,因此集团上下一致决定,要回馈长期支持我们的消费者。特此推出了:八月金太阳,购物乐翻天—主题活动。”男主持人:“那这次的活动具体是怎么回馈消费者的,也就是能给我们究竟带来多大的实惠啊?能不能具体的说一下。”女主持人:“其实呢,我们的活动参加条件很简单只要您一次购买本公司的产品就可以参加抽奖活动,而且我们的奖品价值非常高:一等奖是价值2000元的名牌彩电一台;同时呢,我们的中奖率有非常之高:每50人为一个记奖组,每组设立一等奖一名,二等奖两名,奖励价值600元的天之治疗仪一台;三等奖五名,奖励价值300元的远红外负离子套服一套;同时还设有纪念奖,奖励价值100元的远红外健康礼品。”男主持人:“奖品这么丰厚、中奖率这么高!这真的是真心实意的回馈消费者啊。”女主持人:“除了这些还有呢,每位中奖者都将享有天之医学专家免费上门检查身体一次;免费饮用天之生命健康水10次;还有五次免费使用天之治疗仪的机会。”男主持人:“心动不如行动,大家还不抓紧时间抢购!”9:15文艺演出9:20主持人简短点评节目介绍天之荣誉男主持人:“既然天之科技以我们老百姓的健康为己任,艰苦奋斗了12年之久,其间的艰辛一定不少吧?”女主持人:“是的,天之人在这12年以百姓的健康为己任的打拼过程中,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肯定。那下面我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天之的发展与荣誉。1999年天之参芪蜂灵的研制取得突破性进展,同年,蜂胶产品被国务院正式确立为‘948’国家重点产业化推广项目。2001年全新一带的天之生物能多效治疗仪上市,独特的双路输出及异病同治的治疗方式,让无数消费者拥有了真正的‘家庭医生’。一时间,众多消费者纷纷抢购天之生物能多效治疗仪,‘让中药在体内奔跑起来’响彻大半个中国。2002年,远红外的升级产品---全新多功能天之生物能健康睡眠系统一经问世,便率先在欧美等发达国家和地区掀起了‘更新传统寝具,拥有健康睡眠’的新风暴。2003年1月,天之科技全国百家连锁机构建设完成,营销网点遍布全国。2004年,凝聚两位古稀老人十年心血的天之参芪蜂灵上市不到一个月,湖南、湖北、江苏、江西、辽宁纷纷出现产品供不应求的局面;而天之生命之泉离子水机的上市则得到了国内权威人士的高度评价,荣获3。15消费者协会推荐产品,并在2004年功能水的研讨会上一举获得全过质量公证十佳品牌。2005年,天之系列营养保健食品天之钙镁片、多种营养片、蛋白粉得到了国内营养专家的高度赞誉。”男主持人:“这12年,天之人走过的真是一条光荣而艰辛的道路啊。”女主持人:“你说的没错,为中国人的健康事业打拼确实是光荣而艰辛的。在付出辛苦的同时我们也收获了荣誉。立志打造百年企业、树百年品牌的天之科技,凭借出色的产品与全新的经营理念,被中国市场研究中心评为中国质量、服务、信誉aaa级企业。其主营产品金太阳远红外健康服饰先后被联合国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指定为唯一医疗保健品,国家质量检测优质产品,中国质量检测协会、中国健康教育协会、中国市场研究中心中华医学会、中国计量科学院等五大部委联合推荐为远红外知名产品,并被世界睡眠协会吸纳为中国区的唯一会员。”男主持人:“这样为百姓健康着想的好企业就应该受到这样的奖励跟肯定!”女主持人:“你先别这么激动,对于这些荣誉,天之人都将其视为一种责任,时刻鞭策着自己。因为他们希望天之的明天会更好!”9:30文艺演出(歌曲“好日子”)9:35第一记奖组开始抽奖,抽奖按照由低到高的奖别顺序进行主持人采访一至三等奖获奖者主持人、乐队相互配合,烘托现场气氛男主持人:“看来今天真是个好日子啊,不仅使我们这些以前不熟悉天之科技的百姓认识了这么一家为百姓健康着想的企业。同时天之科技的顾客在购物的同时还可以得到幸运大奖!”女主持人:“好的,现在就是大家期盼已久的抽奖时间!有请工作人员将抽奖箱搬到台上来。”工作人员将第一记奖组抽奖者名单箱搬到舞台中央。“现在放在我左手边箱子里的呢是参加第一记奖组抽奖的消费者的名单。”工作人员提供第一记奖组名单。男主持人:“好的,下面有请天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台抽取纪念奖十名。”(女主持人重复获奖者名单,并宣读其获得的产品)女主持人:“下面的奖项将会越来越吸引人。接下来我们将要抽取的是三等奖五名,奖励价值300元的远红外负离子套服一套。下面请出我们的===为大家抽取三等奖!”(男主持人采访获奖者)女主持人:“抽奖真是越进行到后面越紧张啊!下面将要抽出的是二等奖两名,他们将分别获得由天之科技集团提供的价值600元的天之治疗仪一台。为我们抽取二等奖的是====”男主持人采访获奖者女主持人:“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到来了,下面要颁的这奖是重量级的---价值2000元的名牌彩电一台!有请我们同样重量级的颁奖嘉宾===为我们抽取这个幸运的大奖!”男主持人:“这可真是幸运中的幸运啊!让我们拭目以待吧!”男、女主持人同时采访中奖者10:15集团领导与获奖者合影集团领导发言10:35文艺演出10:40主持人串词、微循环介绍引导人群进行微循环检测(登记消费者原始资料)销售人员于免费检测区进行攻单销售男主持人:“说我们天之科技把‘让亿万个中国人健康起来’作为口号一点也没错。天之人时刻都在关心着广大消费者的健康。”女主持人:“是的,现在我请广大的消费者朋友跟着我们一起来做一套有氧健身操。来来来,大家为了我们自己的健康动起来!”(男、女主持人带领进行有氧健身操)男主持人:“我非常信任天之科技,同时我也相信你们的产品,但我怎么才能知道我哪方面需要保健和治疗呢?”女主持人:“这个问题很简单,大家不用跑到医院去检查身体然后再回来买我们的产品,今天在现在我们就设有免费的血压检测及微循环检测。”男主持人:“测量血压我懂,那检测微循环又是怎么回事呢?”女主持人:“这个你听我给大家解释清楚。首先我先来介绍一下什么是微循环。微循环就是人体内微动脉、毛细血管和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微循环是人体组织细胞吸收营养、氧气,排出代谢产物的交换场所。人体单纯靠心脏的收缩力量不能将血液直接灌注到人体各器官的组织细胞,必须依靠微循环部分的毛细血管与心脏跳动同步的自律运动,将血液进行第二次调节,第二次灌注,所以在医学上把微循环比喻为人体的第二心脏。”男主持人:“微循环这么重要啊!人体的第二心脏啊!要是微循环不正常会出现发生哪些疾病呢?”女主持人:“目前医学研究证实,人的衰老、生病等都与微循环功能障碍有关,这是比较公认的学说。那么微循环障碍会引起哪些疾病呢?首先我拿神经系统举例。神经系统微循环障碍将会导致:脑细胞得不到足够的营养和氧气,就会出现头疼、头昏、失眠、多梦易醒、记忆力下降,严重者可引起脑萎缩、老年痴呆、脑中风、脑梗塞等。”男主持人:“行了,你别往下说了,我真的有点害怕了。我啊,现在就去做个检测,防患于未然嘛。消费者们,你们也一起来进行检测吧。”(寻找四位老年消费者使用天之生物能健康睡眠系统,为接下来的食指抬胖子实验做准备要求:两男两女)11:00主持人串词工作人员介绍睡眠系统现场实验男主持人:“专家说我的代谢系统不好,我上班还比较忙没时间去进行保健、治疗,那有没有什么即不用耽误我的日常工作生活,又能起到保健强身功效的产品呢?”女主持人:“你的要求还挺苛刻的啊,不过这已经被我们的天之科技的科研人员解决了,这就是全面发起更新传统寝具的革命,改变13亿中国人的健康观念的----天之生物能健康睡眠系统。”男主持人:“那还不赶快给我们大家介绍一下这套神奇的健康睡眠系统啊?”女主持人:“这个啊,还得有请我们的专家,下面有请===来为我们大家介绍天之生物能健康睡眠系统。”(专家上场讲解天之生物能健康睡眠系统)专家:“我们的天之生物能健康睡眠系统虽然适用的病症及人员很广泛,但相对于它诸多的神奇疗效,它的使用却是非常的简单。您只要通过日常铺盖,构建人体生物能量场,在不知不觉中摆脱疾病,拥有健康。可谓是:健康潜入夜,治疗悄无声啊。天之生物能健康睡眠系统是辽宁天之科技潜心研制开发的新一代健康寝具,它集远红外、负离子、麦饭石、磁疗为一体,能够在睡眠过程中改善人体的微循环,补充并提高人体所需生物能量,提高睡眠质量,进而治疗各种慢性疾病及综合症。其所具有的四大功能更能实现四效和一,激发人体生物能量,是人们拥有健康身体:⒈远红外理疗层:它采用现代高科技纺织技术远红外丝绵填充,并有远红外颗粒涂敷层,想向人体发射8—15微米的与人体辐射波长一致的远红外光波,它可以穿透人体皮下组织3—5厘米,与人体内的水分子互动,从而扩张血管,加速血液流动,改善人体微循环,可将由寝具补充的磁能、氧气及各种微量元素带如皮下深层组织,从而激发人体生物能量。⒉麦饭石功能层:通过与人体的直接接触,借助吸收周围环境和人体自身辐射的热量,由毛细孔将所释放出的偏硅酸、钠、钙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渗透到人体的血液内,提高人体的免疫力、抗疲劳能力,麦饭石的吸附作用可加速人体内离子交换,排除沉积在体内的毒性物质。⒊负离子功能层:有氧负离子净化周围空气,制造有氧环境,为细胞提供血液、氧气和能量,中和人体内酸性物质,使血液呈现弱碱性的健康环境,及时将体内的代谢物排出体外,使血液更顺畅,从而产生特殊的治疗及保健功效。⒋磁片吸附层:通过数百枚生物永磁片,向人体发射1200高斯的磁力线,形成强大的功能磁场,对经络、神经、体液及人体内各种元素均产生巨大影响,能够活血化淤,加速生物酶的合成,加快营养物质的补充和吸收,降低胆固醇,调节血压,达到治病强身的目的。”先由没使用过睡眠系统的工作人员来进行“食指抬人实验”—失败再由使用过睡眠系统的四位老年人进行同样实验----成功男主持人:“为什么年轻人做不到,而年龄要张这么多的大爷、大娘却做到了呢?”专家:“这就是微循环的作用啊!微循环改善了,人自然就活力充沛,体力旺盛啊!”女主持人:“你也别忙着感叹了,我们还是一起欣赏一下精彩的表演吧!”11:25(提前邀请意向购买顾客上台)女主持人:“现在这位==购买了一太我们天之生物能健康睡眠系统。现在我们来采访一下这位==是怎么决定购买我们这款睡眠系统的?”顾客:“我和我的老伴都患有风湿病,一到阴天下雨啊,我们俩个就都疼的走不了路。有一次疼的太厉害老伴突然就摔到了,差点没出了危险!我也试了各种的膏药之类的,可是就是不见效啊!有一次要下雨,我正好在邻居家串门,一看要下雨我就赶紧要往回走。邻居问明白情况后就让我试试她家的睡眠系统。我用了大概30分钟后就觉得浑身都在向外冒着冷风---身体正在排风呢!我真想不到他会有这样神奇的效果,所以当时我就决定购买一套天之生物能健康睡眠系统。我的邻居多年的风湿治好了,我想我和我的老伴在天之生物能健康系统的呵护下也会重新获得健康的!”男主持人:“多么感人的话啊!朴素中流露着对天之人的爱戴和期望。”女主持人:“我们天之人是不会辜负大家的期望的!”11:30文艺演出11:25第二、三等记奖组开始抽奖(活动过程同上)11:55主持人致结束词三、所需物品名称数量规格内容负责人电视一等奖奖品多功能治疗仪二等奖奖品远红外套服三等奖奖品多功能治疗巾纪念奖奖品微循环检测仪1口服系列产品包装足量抽奖券足量易拉宝2⒈促销活动细则⒉睡眠系统介绍睡眠系统展台1报纸、传单足量睡眠系统一套顾客资料登记表桌子椅子笔现场执行:现场监督:四、广告预算(略)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问题篇7

当前,我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不容乐观。我国居民畜肉类和油脂类食物消费过多,而谷类食物摄入不足,食品加工过精过细、食源环境受到威胁,这些都导致了“微生态失衡”状况严重;与膳食相关的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患者年龄不断下降。“营养过度”正快速升级为公众营养问题。营养失衡不仅严重影响我国国民健康,也对我国经济发展、公费医疗体系以及医疗保险事业的严重挑战。总之,我国目前正处于膳食营养结构迅速变化的关键时期,不仅有各种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的问题,而且微生态失衡,或者说亚健康成为新的健康问题也日趋严重。以前人们都是有了病,再去治,治疗医学占主导地位,成本非常高,给个人、家庭和社会都带来沉重的负担。传统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治其未生,治其未成,治其未发,治其未传”,当前建立融合健康文化、健康管理、健康保险为一体的新型健康保障模式,是寻求健康的康庄大道。美国经济学家分析,继蒸汽机、电力、生物技术、计算机之后,世界正面临健康产业带来的“第五波”财富浪潮。而中国在调结构、扩内需、保增长的宏观经济政策下,培养可持续的与居民消费相关的实体产业将成为重点,健康产业正是民生产业经济发展的一个强力引擎。功能食品产业符合绿色、健康的主流消费趋势,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打开思维的天窗

随着现代社会物质文明的高度发达,既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很多新的机遇与挑战,但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困惑与忧虑。肥胖症、高血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所谓的现代“文明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而且具有升高和向低龄化蔓延的趋势,时刻威胁着地球上每一个人的身心健康。在这种背景下,功能性食品阶段就应运而生。即强调食品中的成分对人体能充分显示机体的防御功能、调节生理节律、预防疾病和促进康复等功能的工业化食品。根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的研究结果,中国当前实际上正处于小康阶段(主要是指城镇居民),按照他的研究思路,小康阶层的典型特征是理性消费,即在消费产品时,考虑的是经济因素、功能因素和心理因素三个方面,已经开始注意自己生理上健康因素和心理上感受。由于生活水平普遍提高,而营养失衡现象却大量增加,过度进食高脂肪、高蛋白、高糖的食品,会使肠道屏障功能下降。新的研究结论显示,健康饮食干预与不健康的饮食相比,人的平均寿命可以提高1倍。我国传统医学理论观点,认为“培元固本”就是加固肠屏障系统,预防疾病,“扶正祛邪”则与增加好的微生物、抑制坏的微生物密切相关。

所以在我国,食品生产企业开发和销售具有功能性的大众食品具有广阔的前景。

创意也会买萌

酸奶因口感丰富多样,营养价值较高,易于消化吸收等特点而深受消费者喜爱。因为含有活力强的乳酸菌,能起到增强消化功能,促进食欲,加强肠的蠕动和机体的物质代谢的作用,对增强人体健康十分有利。酸奶已成为中国市场上最为流行的乳制品之一,近两年其产销量保持直线上升,增长速度在30%以上。对比国外的人均酸奶消费量,我国的酸奶产品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消费者对健康、安全、时尚的需求日益膨胀,酸奶的品种也呈现多样化发展趋势。从最初的原味酸奶,到调味酸奶、果粒酸奶,口味实现了多样化;从基础酸奶,到益生菌酸奶、低乳糖酸奶等,健康功能实现了多样化;“美味+健康”将成为未来酸奶的主流元素。

健康配料的应用,可以大大丰富酸奶的健康功能。目前最风靡市场的是益生菌酸奶,形形色色的益生菌让消费者眼花缭乱。但益生菌在经过人体时,由于胃酸的作用使得益生菌大大受损,因而益生菌的健康作用并未得到有效发挥。怎样保证酸奶中益生菌的活力和数量就倍受人们关注。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问题篇8

关键词畜禽;绿色养殖;必要性;技术要点

中图分类号S81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16-0274-01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和公众安全健康意识的提高,绿色、安全、环保的畜禽肉、禽蛋及与畜禽相关食品已成为人们饮食的首选。因此,缓解乃至最终解决当前化学药剂使用甚至滥用的情况,寻求绿色循环的畜禽疾病防治方法已到了刻不容缓的田地。基于人们的消费理念,绿色产品必将成为广大消费者的饮食主流,而养殖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也必将依赖于发展绿色养殖。

1发展绿色养殖的必要性

当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的热点,畜禽养殖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是当前制约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突出问题之一[1]。控制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国际合作的重要行为准则。只有大力发展生态与健康养殖[2],才能推动畜牧业再上新台阶,实现新跨越。只有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生态健康型畜牧业为目标,大力推行绿色养殖模式,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减轻环境压力,才能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增长,实现畜牧业经济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2畜禽绿色养殖技术

2.1饲养环境的选择

在建立养殖场的时候要合理选择饲养场,应该选择工业“三废”污染以外的地方,以生态环境优良的无重大动物疫病的非疫区场地为宜[3]。养殖场周围的大气标准应该不能低于GB3095-1996国标一级水平,畜禽饮水标准不能低于GB5749-85的生活用水水平。

2.2减少氮排放,优化饲养环境

许多研究表明,养殖场动物的相关生理活动会造成氨(nH3)的排放、水体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氮(n)的排放是影响畜禽生长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控制环境污染经济有效的方法之一就是控制氮的动态变化,即降低日粮粗蛋白质含量,由此可有效减少氮的排泄和氨的排放,有利于优化饲养环境。

2.3微生态制剂的使用

动物饲喂微生态制剂之后,通过生物夺氧,恢复优势菌群,增加肠道内的有益微生物,通过生物拮抗致病微生物,减少致病性微生物的排放,从而净化动物机体的内外环境;增强动物体的免疫功能,促进机体免疫器官的生长发育,并促进抗体和免疫因子的产生等,从而增强机体抵御感染的能力;促进动物消化,增强消化酶的种类和活性,从而促进机体生长,提高动物的生成性能。微生态制剂来源于天然物质或其提取物,是一种新型的绿色饲料添加剂,微生态制剂将在绿色养殖的实际生产中发挥不容忽视的作用,为畜禽的绿色养殖保驾护航[4]。

2.4开发使用中草药

兽药使用将是绿色养殖中的主要技术环节。国际上公认的能最终替代抗生素等化学药物的,并作为绿色饲料添加剂和治疗用的主要为中草药[5],目前中草药在我国已被广泛应用于养殖实践。中草药的疗效在当今世界上越来越受重视,中国作为中草药的发源地,目前有超过1.2万种可用药用植物,这是其他国家所不具备的。中草药以其毒副作用小、不易产生耐药性、具有促进鸡体生长等独特的优点,已成为目前解决球虫耐药性的一大突破口。有研究显示,利用中药配方不仅可以起到治愈疾病的作用,而且还能促进动物机体的生长和肉质;常见的中药复方制剂,既可以大大地提高药用效果,又能降低西药的使用剂量,从而减少药物残留带来的影响[6-9]。中草药具有“已病辅治,未病防病,无病保健”的作用,所以中草药将成为绿色饲料添加剂的发展趋势[10-12]。我国应该大力支持并鼓励研制中草药,使之逐渐替代化学药物。

3结语

发展无公害和绿色健康食品与当前的社会背景相适应,是顺应消费主潮流的,同时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为绿色食品消费提供了可能。当前,我国绿色养殖业处于起步和探索的阶段,许多方面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相关的技术标准尚未完全建立及健全,国家有关部门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关怀,并引导、支持、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4参考文献

[1]黄斌.我国畜牧业可持续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11):67-69.

[2]周元军.我国生态畜牧业的发展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05,33(4):725-726.

[3]朱锋,韩建业.浅谈畜禽绿色养殖[J].中国动物检疫,2009,26(1):11.

[4]潘康成,冯轼.微生态制剂在绿色养殖中的作用[J].中国家禽,2008,30(14):39-41.

[5]石鹏志.中草药替代兽用抗生素之惑[J].农业知识,2013(12):53-54.

[6]王晨.养殖高效又保险畜禽绿色养殖仪成了"家庭银行"[J].商界·城乡致富,2008(3):80-81.

[7]“畜禽绿色养殖仪”农民一年轻松奔小康[J].农家科技,2008(3):28.

[8]费县推广畜禽绿色养殖模式[J].科技致富向导,2008(1):19.

[9]许玉静.浅谈畜禽绿色养殖[J].中国动物保健,2006(2):51-52.

[10]张玉英.绿色养殖场里的生态经[J].科技致富向导,2013(14):35.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问题篇9

生殖健康最受影响

由美国米尔肯公共卫生研究学院进行的该项实验,是第一个分析快餐消费与邻苯二甲酸酯暴露关系的研究。该研究第一作者、助理教授阿美・佐塔博士表示:“邻苯二甲酸酯与很多严重的健康问题相关。”邻苯二甲酸酯是一种增塑剂,主要用于聚氯乙烯(pVC)材料,它可以让硬塑胶变得柔软有弹性。日常生活中,玩具、食品包装材料、医用血袋和胶管、清洁剂、个人护理用品等数百种塑料制品中都有它的影子。很多食物在加工、加热、包装、盛装的过程中,会造成邻苯二甲酸酯溶出渗入食物中。美国环境保护部门研究发现,邻苯二甲酸酯可引发肝组织癌变;还可以干扰人体内分泌,长期接触会影响生殖健康。而谷物和肉类是导致邻苯二甲酸酯溶出的最重要贡献者,用快餐盒盛装米饭、面条或肉类风险更高。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快餐和外卖日益流行。《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专题研究报告2015》显示,2014年中国互联网餐饮外卖市场交易规模已突破150亿元,订单规模达到3.7亿单。当人们足不出户、不用开火就能享受既便捷又美味的食物时,很可能因餐盒吞下了邻苯二甲酸酯。

包装与食品质量同等重要

包装是食物的“外衣”,一旦出现问题,食品安全也将受到威胁。可以说,食品包装与食品质量同等重要。研究表明,目前已在食品包装材料上发现了4000多种化学品。食品包装如果使用不当或假冒伪劣,其健康隐患同样致命。

一次性餐具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大约要消耗掉150亿个一次性餐盒,而这其中有一半不合格。为了耐高温,一次性餐具内会用一层淋膜纸制成纸塑餐具。按标准,这层塑料膜应该选择标准聚乙烯,但一些厂商为了利益会使用工业用聚乙烯或者废塑料,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健康隐患。

pVC保鲜膜pVC保鲜膜在制作过程中会加入大量增塑剂。因此,它被国家列为限制类别,规定不能直接包装肉食、熟食及油脂食品。但在超市中用其包裹食品的现象很常见。

釉上彩陶瓷餐具陶瓷餐具常以釉彩装饰,制作方法分为釉上彩、釉下彩、釉3种,其中釉上彩很容易导致有害金属铅、镉等溶出,一旦随食品进入人体,就有可能引起慢性中毒。

仿瓷餐具由于轻巧耐摔又隔热,色彩鲜艳的仿瓷餐具备受妈妈们青睐。它的专业名称叫密胺餐具,合格的密胺餐具可以在150℃的高温下使用。但有些不法企业使用价格便宜的非食品包装,如用尿素甲醛树脂代替正品进行加工,导致仿瓷餐具的危险性增大,而且很难从外观上识别优劣。

华丽的月饼托盘近年来,有些生产企业为了使月饼显得高级,使用金、银色的月饼托盛装月饼。这些颜色鲜艳的月饼托,有些是使用再生塑料加入金粉和银粉制成,含有大量有毒物质与重金属。还有调查发现,月饼托中含有大量塑化剂,最高超标800倍。

用对包装更健康

专家提醒,要想最大程度地避免食品包装带来的健康隐患,应该在购买和使用时注意以下几点。

1.购买合格产品是关键。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认为,一定要去正规商家购买合格产品。合格产品按照国家标准来生产,且经过严格检验,一般都是安全的。挑选陶瓷制品,最好选择接触食物部位为纯白色的产品,或釉下彩瓷器,这样能保证染料不会直接接触食品。

微生物与人类健康问题篇10

对不少国人来说,“隐性饥饿”这个词有些陌生。其是近年来提出的一个新名词,但它的含义并不新,简单说就是营养素摄入不足或营养失衡。人饿了,肚子会咕咕叫,一旦摄入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等能量营养素,食物在胃里膨胀,就能抵消饥饿感,人们平时说的“饥饿”,即显性饥饿。不过,食物中还存在一些微量营养素,人体每日需求量很低,即使吃不够也不觉得饥饿,这就叫隐性饥饿。

国家卫计委的《中国居民营养与慢病状况报告》显示,我国民众膳食结构多存在不合理,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D等矿物质和维生素没达到推荐摄入量。在不少国人看似已经进入“营养过剩”阶段的表象下,也隐藏着不容忽视的“隐性饥饿”问题。还有调查显示,我国“隐性饥饿”的人口数量已达到3个亿。近年来“隐性饥饿”已成为制约我国居民营养健康状况提升的一大因素,也是导致慢性病多发的原因之一。那么,“隐性饥饿”的成因是什么?该怎样预防“隐性饥饿”?“隐性饥饿”有哪些信号?本期“封面文章”就让我们来共同关注看不见的“饥饿”!

吃饱了,“隐性饥饿”仍在伤害你

“隐性饥饿”,初听这一名词,很多人会对此产生疑问,在这个“吃货女友盛行,男人被逼下厨”的年代,“饿肚子”的情况好像不太可能发生。但是,“饥饿”真的离我们现代人的生活远去了吗?事实上,在物质生活丰富的大城市,营养结构失衡导致的营养不良同样存在,儿童、孕妇、老年人、患病者、减肥者及不吃早餐、饮食不规律、食物过于精细的人,都易产生营养不平衡,而由于营养素缺乏不会发生饥饿的感觉,因而“隐性饥饿”容易被大多数人所忽视,由此造成的危害却是长期的。

王丽今年20岁出头,拥有一副高挑身材的她是不少人羡慕的对象,但她自己却有苦说不出。原来半年前的王丽体重超标,在朋友眼里就是个“胖子”,让她非常自卑。面临毕业找工作,王丽意识到了形象的重要性,于是开始下定决心减肥。早上一个包子一杯豆浆,中午、晚上就米饭加蔬菜,有时候晚饭也不吃,唯一的零食就是水果。经过半年,王丽的体重减下来了让别人都刮目相看,但是瘦下来的王丽每天总是睡不够,做什么事都没有精神,还经常感冒,身体状况大不如前。

“王丽这种情况就是典型的‘隐性饥饿’,每天碳水化合物摄取过少导致身体能量不够,脂肪消耗了但是机体机能受到了损耗,另外,她每天的食物缺少蛋白质,导致身体免疫力降低,容易生病而且精神状态不佳。”到医院检查后,营养科专家介绍,时下很多减肥的人都存在这个问题,食物单一让自己感觉饱了,但长久下来身体营养素缺乏,引起健康问题,这就是“隐性饥饿”导致的健康问题。“因为这些营养素缺乏通常很难被发现,而且带给身体的不良影响往往不会马上显现,是滞后的。”

小崔和小李是一对80后父母,他们的孩子圆圆今年已经7岁了,但是和其他同龄孩子相比,圆圆显得非常瘦小。“我们也不知道为什么,家里买了钙片、维生素片给孩子吃。我们很少在家做饭,但是隔三差五就带孩子出去吃好吃的,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圆圆也不太挑食,但就是胖不起来。”圆圆的母亲小李说道。

营养科专家\断后解释,时下,儿童也是“隐性饥饿”的重灾区。“现在许多80后的父母不常在家里做饭。当他们带孩子时,经常叫外卖,或是带孩子去饭店吃,给孩子米、精面,很少吃五谷杂粮。这些不良习惯极易造成微量元素不足的‘隐性饥饿’,长期下去容易导致营养不良、免疫力等健康问题。”

“‘隐性饥饿’时间久了,就可能会使人生病。”本刊医学顾问、军事医学科学院营养学专家郭长江认为,“隐性饥饿”和慢性病关系密切。例如糖尿病,“糖友”往往饮食受限,胃肠功能紊乱,再加之降糖药物二甲双胍会使患者缺乏维生素B12,更容易出现“隐性饥饿”。“隐性饥饿”会加重糖尿病,比如铬元素在糖和脂质代谢中起到协助增强胰岛素作用,锌元素可以影响胰岛素合成,缺乏时会影响胰岛素的分泌和作用。心血管病也是如此。研究显示,老年心血管患者各种营养素的摄入均低于推荐量,而B族维生素的缺乏尤为突出。此外,皮肤病患者也存在“隐性饥饿”。皮肤病患者身体内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低于正常人群。很多痤疮患者都是维生素a、维生素e缺乏,白癜风患者更是伴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缺乏。银屑病患者血液中硒、锌水平显著低于正常人群,皮炎患者存在锌、维生素D缺乏。

高发人群,警惕“隐性饥饿”信号

从营养学角度讲,人体每天需要40多种营养素,每一种营养素需要量各不相同,并且每一种天然食物中营养成分的种类和数量也各不相同,所以,吃饭应该是各种食物合理搭配,满足人体的需要而又不过量。如果饮食不规律,同时蔬菜、水果、粗粮、奶类等摄入不足,那么很有可能会出现“隐性饥饿”。专家表示,与腹中空虚的一般饥饿相比,“隐性饥饿”较难察觉,这也是其最可怕的特点。三大能量营养素,即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一旦出现不足的情况,人就会出现饥饿感,但微量营养素如矿物质和维生素,即使身体吸收不足,也不会及时发出饥饿信号。如此,却是引发多类疾病的不小“隐患”,甚至成为健康的致命杀手。“‘隐性饥饿’和亚健康类似,容易导致慢性疾病的发生,例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骨质疏松、肿瘤等。”

那么,产生“隐性饥饿”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一、经口摄取不足,如老年人的牙齿脱落,食欲减退,口腔手术的病人消化吸收功能受损,如患有胃肠道疾病。

二、摄取营养不均衡,如偏食、挑食、不吃早餐和饮食不规律。动物性食物及脂肪摄入过高,谷类食物摄入偏低并过于精细,钙、铁、维生素a、维生素C等微量营养素摄入不足。

三、排泄丢失过多,如大量饮酒、大量出汗、腹泻、呕吐。

四、食品选择加工不当,如吃油煎炸食物,吃存放较久的蔬菜水果。

五、不良的生活习惯。经常加班、出差、节食减肥、吸烟等生活方式也容易导致体内营养素摄入不全面或消耗增多,如长期忽视,可能导致一些慢性疾病如高血压、心脏病等提早发生。

六、体力活动较少者或特殊疾病患者。一些特殊疾病的患者需要控制饮食,从而造成对某些营养素摄入的不足,如糖尿病、肾炎等。

据了解,常见的“隐性饥饿”包括:缺铁、缺钙、缺锌,缺乏维生素a、B、C、D等。而现实生活中,有这样几类人群最容易出现“隐性饥饿”―――――幼儿及中小学生、孕妇、哺乳期女性、大量吸烟饮酒者、老年人、减肥群体、胃肠道疾病患者。营养科专家介绍,很多人认为超重、肥胖的人营养过剩,其实这是不对的,超重、肥胖反倒是隐性饥饿的高危人群,他们多是能量营养素摄入过多,却可能缺乏微量营养素,这还会加剧诱发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

那么,“隐性饥饿”有哪些信号呢?郭长江介绍,当机体出现乏力、腰背酸痛、失眠多梦、精神不集中、皮肤干燥、食欲不振、便秘、口腔溃疡、眼睛干涩等信号,就应该及时加以警惕。“比如手指长倒刺、皮肤干燥、嘴唇脱皮、牙龈出血、视力减退、口臭、便秘等症状是缺乏维生素的表现,如果经常感觉疲劳、精神不集中、头昏、面色苍白等可能是缺铁。”

莫让“隐性饥饿”影响您的健康

“隐性饥饿”一般指两大类营养素的缺失,一类是维生素,一类是矿物质。严重缺乏这两类营养素会致病,即使未经察觉的轻度缺乏,也会影响人们的智力水平、劳动能力和身体免疫力。

缺碘导致呆小症缺碘容易导致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还会造成呆小症,表现为人长不高和智力损失。

缺铁诱发贫血铁是血液中血红细胞的重要来源。如果缺铁,血红细胞减少,携氧能力降低,除了使身体抵抗力下降,容易感染疾病,还会降低人的注意力。数据显示,我国每5人里就有1人贫血,多为妇女、儿童、老人。

缺维生素a容易夜盲维生素a缺乏会影响免疫系统,使机体对流感、麻疹等病毒的抵抗力变差。另外,视神经也会受影响,导致夜盲症,甚至失明。

缺锌让人味觉减弱锌缺乏会使免疫力下降,还对味觉影响很大。缺锌时,由于吃东西不香,会使食量下降,容易面黄肌瘦。

缺硒对心脏健康不利硒是一种抗氧化营养素,对心脏健康尤为重要。如曾在四川西昌、东北克山等地流行的克山病,无论老幼均因突发心脏问题死亡,这和缺硒有很大关系。

此外,缺钙还易导致骨质疏松,缺叶酸往往造成出生缺陷……

那么,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预防“隐性饥饿”呢?

“最重要是培养健康饮食的习惯。”本刊医学顾问、军事医学科学院营养学专家蒋与刚建议,人们应增加健康知识,在日常饮食中保证谷类、薯类、蔬菜、水果、畜禽肉、鱼虾类、蛋类、奶类、豆类的充分均衡摄入,并控制油、盐的食用量。同时,根据自身的情况着重补充微量营养素,比如说摄入牛奶、蛋黄、动物肝脏以补充维生素a;吃血豆腐、红肉、黑木耳补铁;摄入海带、紫菜等补碘;常吃猕猴桃、柑橘等补充维生素C等。此外,高温煎炸等过度烹饪方式会导致食物中的维生素C大量流失,可多用蒸煮等低温烹调方式,最大限度保留食物营养。吸烟、饮酒、熬夜、反复减肥、缺乏运动等不健康生活习惯,也会造成体内微量营养素缺乏,应尽早摒弃。“如果确实因为种种原因摄入的营养素不够、不全,应该在医生、营养师的指导之下合理选用食物之外的维生素、矿物质的补充制剂,作为日常饮食以外的辅助手段,来补充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维生素、矿物质等。”

相关链接

8招告别“隐性饥饿”

合理饮食什么都吃点,好处多多。暴饮暴食能引起肥胖、胃病、肠道疾病等,是身体“隐性饥饿”的一个比较重要的起因。

合理工作工作永远做不完,合理安排是一个技能。做到时间合理安排,今日事今日毕。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效率,减轻由工作带来的心理压力,而且能增加成就感。

良好的睡眠习惯每天提醒自己晚上11点前要上床睡觉,并且养成准点起床的习惯。

戒烟限酒啤酒不超过250毫升,红葡萄酒不超过150毫升,白酒控制在25毫升以下。但前提是没有血糖、血压、肝功等问题。

均衡营养除了做到一日三餐全面、均衡、适量之外,还可以适当补充膳食补充剂等。

经常锻炼每天至少走7000步。可以随身携带记步器,每天看看走了多少步,还差量则可以把余下的补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