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心理学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十篇心理学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十篇

心理学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8:11

心理学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篇1

关键词:传统茶文化;教育心理学;传承机制;应用思路;价值理念

通过对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应用状况进行分析,可以看到其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和不足,无论是具体的元素内容,还是完善的元素理念,都实现了系统化完善。但是,由于文化理念的缺失,大大限制了整个教学活动的具体效果和质量。但是对于整个教育心理学的应用状况而言,文化理念的缺失,大大影响了整个教学活动的质量。我国有着丰富完善的传统茶文化元素,具体的茶文化理念,不仅是对我国文化体系内涵的有效融入和诠释,同时更是整个社会元素的价值展现,因此,融入理念内涵将为整个教育活动有效开展奠定重要基础。

1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应用背景分析

教育心理理念是当前人们对心理健康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教学体系不断完善的,所出现的理念内容,而认知该理念的具体内容和内涵,将为心理教学活动取得理想效果,提供有效帮助。但是在整个心理教学运动中有着自身特殊性,比如学生普遍参与,学生参与深度广泛等等,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必须融入整个心理教学活动的具体特点和内涵,通过完善教学元素,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而教育心理理念的价值内涵主要表现为:首先,教育心理理念的目标在于一切内容围绕健康开展,无论是具体的课程内容设置,还是教学方案,都需要将具体的健康要素和知识内容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当然,这就要求,不仅要将健康知识融入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同时更要将可能影响心理教育的具体因素进行系统化完善,从而使其能够实现教育心理活动的体系化开展。其次,教育心理理念的关键在于无论是具体的教学元素,还是体系化的教学方案,都需要充分融入学生健康成长的客观要求,从而确保整个教育心理活动能够落实到具体教学过程中。实际上,教育心理活动想要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必须充分认识到,教育心理实际上是一种体系化的教育理念,无论是具体的方案,还是整个教学计划的基础方案设置,都需要将教育心理的具体要求融入其中,从而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最后,在教育心理理念中,其不仅需要充分注重将健康元素融入其中,同时也要对各种影响教育心理或者潜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通过实施预防与教育相结合,从而实现教育心理的理想效果,教育心理,不仅是一种教学目标,同时更是一种教学理念和教学习惯,同时也是学生成长过程中,所具备的意识理念。因此,认知教育心理的理念内涵,将为整个心理教学有效开展提供重要帮助。对于心理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如果能将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元素融入其中,其不仅能够丰富整个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应用价值,同时也能丰富和完善整个教育心理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

2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

我国是传统茶文化大国,无论是具体的文化元素,还是整个茶叶产业的发展完善度,其都是当前整个社会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很多能够被系统化应用到当前整个社会体系中,当然,其基础和前提在于对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具体内涵进行全面分析,传统茶文化理念的内涵和价值,不仅是一种文化元素,更重要的是其中所具备的行为理念和规范要素,其能够对学生成长提供重要的引导。探究传统茶文化理念中所具备的具体内涵,能够帮助我们有效解决当前整个茶文化应用过程中的问题,同时更重要的是在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的心理素质状况直接关系到学生的成长状况,因此将传统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整个教育心理学过程中,其能够为整个教学活动优化开展提供重要帮助。传统茶文化理念内涵的具体元素应用将为整个教育活动的优化与元素理念丰富奠定重要基础。传统茶文化作为我国整个文化体系的基础和核心,合理完善应用传统茶文化将为整个教学活动创新发展提供重要基础,因此想要实现理想的传统茶文化应用效果,就必须寻找到合适的传承机制和载体。传统茶文化理念融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文化理念和价值观念丰富优化的过程。因此探究两者的具体融入机制就极其必要。传统茶文化对整个文化体系的融入和影响,客观上反映和诠释了整个茶文化价值作用。

3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分析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理念不断成熟,如今无论是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还是心理健康意识的融入,其都实现了系统化实施。教育心理学运动作为整个体育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想要取得理想的教学效果,其需要在完善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理念的基础上,提前发现潜在的问题和不足,通过完善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内容,从而实现理想的教学效果。随着当前教学体系不断成熟、完善,如今心理学教学的元素和内容也实现了内涵丰富与完善,尤其是一些极具时代气息的心理学项目,但是在对这些心理学项目的价值应用和认知来说,其更多停留在教学方法上,忽略了整个心理学教学活动中潜在风险的有效认知。因此,对于整个教学活动开展来说,结合其广泛参与的具体特点,想要实现整个教育心理学开展的理想效果,就必须通过全面完善融入教育心理的具体理念,完善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潜在的运动风险防范机制建设,从而实现教育心理学的理想效果。随着当前整个教育心理体系不断成熟,心理教学作为整个体系中的重要内容,无论是该教学活动的参与人数,还是该教学过程中所具备的价值和作用,其实际上都是当前整个教育心理活动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如何完善有效开展教育心理活动,就极其必要。对于整个教育心理学应用来说,其在开展过程中,风险不可避免,甚至一些风险,如果不能妥善处理,甚至影响学生的全面提升,因此,结合当前教育心理开展的价值和作用,完善教育心理学体系建设,其必然能实现该心理教学活动的理想效果。

4传统茶文化在教育心理学中的具体传承思路

通过完善构建教育心理教学机制,其能够在丰富整个教育心理体系元素和内容的基础上,创新教学观念,优化教学模式,从而实现教学活动的创新与完善。当然,在教育心理学机制建设过程中,融入传统茶文化元素,不仅是元素理念的丰富,更是一种教学体系成熟发展的重要表现。因此,想要实现教育心理体系的理想效果,就需要从风险防范机制的建设与融入实施,通过完善教学理念,从而实现教育心理运动的理想效果。当然,通过将传统茶文化元素,完善融入教育心理教学机制,实际上也是当前健康教育理念推广和应用过程中的必然要求。实际上,通过对当前整个教育心理活动开展的具体形式和背景进行系统化分析,无论是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还是学生自身的身体素质状况,以及心理意识等等,都与社会实际需要之间存在极大差距。因此,融入茶文化元素,实现教育心理风险防范机制的有效构建,能够有解决当前学生培养过程中,潜在的心理素质问题,从而实现教育心理应用的理想效果。当然,传统茶文化元素的具体应用过程中,实际上也是整个教学元素的丰富与应用。不仅如此,将茶文化元素融入到教育心理机制的具体完善过程中,也是从整个教育心理实践活动开展状况中所得到的具体经验认知。通过对目前教育心理开展的具体状况进行分析,我们能够看到由于老师和学生缺乏应有的教育意识和必要的问题解决能力,从而大大影响了整个教育心理内涵的有效开展,更重要的是教育心理机制的具体建设,将大大降低教育心理过程中,意外状况的发生概率,从而在确保整个教育活动顺利开展的基础上,维护学生的身心健康。对于整个教育心理活动开展来说,其开展的核心目标在于确保学生能够实现健康心理素质。因此,健康教育理念对整个教学活动开展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价值。而在教育心理理念应用过程中,其存在一系列较难把控的风险问题,如果不能提前认识到教育心理活动的价值作用,其不仅影响整个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价值体现,更重要的是丰富的教学元素,直接关系到整个教学活动的完整性,因此,如果能够将传统茶文化的具体理念内涵融入到整个教育心理活动中,其不仅能够丰富完善教学元素,更重要的是整个茶文化体系所具有的各项元素,其能够为整个教育心理活动的有效推广奠定重要基础。尤其是随着当前人们对传统文化等多元文化的价值作用认知日益成熟,将茶文化理念融入到学生培养过程中,其将有着重要作用和价值。

5结语

在当前整个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人们对心理学活动开展的价值作用认知日益成熟,尤其是教育心理学中,其参与人数的广泛性和心理学项目的多元性,决定了我们必须选择构建整个心理学教学运动开展的具体元素,从而确保整个教育心理学能够发挥其理想效果和价值。结合目前教育心理学的具体开展状况,我们可以看到由于缺乏足够的师资力量,加上对教育心理学的问题认知不全面,从而使得整个教学运动开展过程中出现了体系化。而认知这些风险内容并制定合适的方法,将为整个教育心理学活动的具体应用提供重要帮助。

参考文献

[1]罗宇娟.传统文化传承在高校素质教育中的实践研究———以《中国茶文化》课程为例[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2):127-129.

[2]付家东.中国传统音乐在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中传承的现状与思考[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5):119-122.

[3]臧亚平刘廷亮.传统茶文化在我国高校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3):232-235.

[4]胡雁伟.高校茶文化教学现状及茶文化素质教育模式探研[J].中外企业家,2015(19):126-131.

心理学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篇2

关键词:声乐教学;心理互动效应;应用策略

声乐作为一种歌唱艺术对于人们抒感,展现人们的生活情趣均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声乐作品中所蕴含的精神价值对于塑造学生的良好品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随着教育改革工作的不断展开,声乐教学方法也在不断寻求着突破和创新。近年来,人们越发意识到了学生自我意识以及师生交流互动的必要性。为此,文中就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展开了深入分析。

一、声乐教学中涉及较多的心理互动效应分析

心理互动属于心理活动的范畴,想要充分发挥心理互动效应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需要明确在声乐教学活动中出现较多的心理活动类型:其一,处于合作目的的心理互动效应。在声乐教学活动中,这种心理互动效应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师生之间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从心理上产生相互配合的心态,这也是声乐课堂中师生之间相互配合的行为基础。声乐是一种突出的歌唱艺术表现形式,其最终的呈现效果不仅受到作品本身精神内涵和意境的影响,更受到表演者个人的精神情感的影响。学生的音乐审美情趣、对音乐作品的情感理解以及个人对声乐作品的情感诠释,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老师的影响,因此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良性心理互动十分必要。由于个体思想情绪、生长环境等方面的差异,对于同样的音乐作品,不同学生和教师之间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在良好的配合性心理互动效应的影响下,学生可以以更加放松和自由的心态与教师阐释他们的观点和想法,从而使一部作品以更加多样化的形式展现在人们面前,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和创作能力。而教师也可以在不断交流沟通的过程中,进一步完善教学理论,同时也能够更加积极的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和反馈,从而营造良好的声乐教学氛围。总之,声乐教学中的合作性心理互动的合理应用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声乐课堂效果和效率,进一步帮助实现声乐教学方法的创新与进步。合作性心理互动效应在声乐教学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声乐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正视合作性心理互动效应的重要意义,以更加主动、积极的心态与学生展开情感交流和沟通,使声乐教学活动更加活泼,充满创造性,利用合作心理提高学生与教师之间的配合默契度,实现声乐作品情感与个人情感层面的共鸣。其二,对抗性心理互动效应。随着声乐教学水平与教学理念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声乐教学方法也不断进步,集体教学和一对一单独教学都是声乐教学的重要途径。但是由于情感等方面的差异性,声乐教学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对于某些特定的问题,教师和学生也可能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情感态度,由此产生对抗性的心理互动效应。声乐教学中的对抗性心理互动效应主要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学生和教师对于某些声乐技巧或是对于声乐作品的情感理解存在着偏差和争议,加之部分教师在教学方法上欠佳,可能会引起学生的对抗心理。二是声乐学习是比较辛苦的,学生需要坚持日常练习,需要不断积累自己的声乐理论和技巧等方面的知识。但是随着外界环境的不断变化,学生所面临的外界的吸引也逐渐增加,部分学生很难长时间专注的投入到声乐知识的学习之中,并可能由此引起对声乐的厌倦或是反感等负面情绪,并由此产生对抗性心理效应。这种心理互动效应的出现对整体声乐教学效果十分不利,有可能造成教学的失败。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如何有效的避免对抗性心理互动效应的出现是值得思考的问题。教学经验表明,充分尊重学生的主观思想和个体化差异,并加以有效的引导,是避免对抗性心理互动效应的有效方法。在声乐课堂活动中,教师应该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和行为,给予学生积极的情感引导,更多的倾听学生的想法和建议,尽量避免对抗性心理互动效应的出现。同时,教师也需要适当的创新课堂教学互动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进行声乐表演的欲望和积极性。这样有助于将对抗性的心理互动效应逐渐转换为合作性的心理互动效应,为声乐教学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其三,竞争性的心理互动效应。这种心理互动效用的出现与声乐教师的教学方法、开班方式存在一定的关联性。同时,它所造成的影响也是双面性,适度的竞争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斗志,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声乐表演欲望和水平。但是竞争性过于严重,也有可能会导致学生失去信心,对其声乐表演能力造成影响。目前,我国的声乐教学模式仍存在不完善的方面,受到师资条件、基础设施等条件的制约,很多学校无法实现声乐教育的一对一教学,因此很多教师都是同时给两个或是两个以上的学生上课。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为了激励学生,会有意识的表扬某些进步较大或是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有时也可能会批评某些学生。这种情况往往会给学生带来一些心理情绪的变化,激发部分学生的竞争性心理。一般情况下,竞争性心理互动效应并不需要教师过多的干预,它能够转化为促进学生更加勤奋练习声乐的动力。但是如果学生将成绩、排名等看得过重,就可能会导致学生忘记最初学习声乐的目的,过于功利性,会对学生的声乐情感表达和审美品位均造成不利的影响。因此,当教师发现学生形成了竞争性心理互动效应之后,一定要予以积极的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的看待名次和成绩,从而形成良性的竞争。同时,在声乐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据此制定出更加有针对性的教学计划和策略,实现因材施教。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量避免过多的与某一个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要注重合理的安排沟通时间和课堂结构。

二、心理互动效应应用于声乐教学的有效策略

为了充分发挥心理互动效应在声乐课堂中的良性作用,实现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教师一定要充分掌握心理互动效应的相关理论,了解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心理活动特点。由于学生声乐基础的不同,在课堂中的心理活动特点也是不同的。比如,声乐基础较好的同学在课堂中的心态就相对从容、放松。但是声乐基础相对较差的同学就相对比较紧张,甚至部分学生认为声音就是有共鸣,只要能将高音唱出来就是完成了任务,这种心理会导致学生无法正确的分辨声音的好坏,也无法掌握声音技巧。出于这种心理,学生可能会在声乐练习的过程中养成一部分的坏习惯,比如出现冲、撞、挤等唱歌方式。对于这种问题,教师要注重与学生加强沟通,帮助学生了解正确的声乐演唱方式及技巧,使学生意识到声乐演唱是呼吸、发声、共鸣、咬字、吐字等环节共同构成的一个整体。在此基础上教师要积极的给学生带来更多的鼓励,与学生共同进步,提高学生练习声乐的信心。对于部分基础较好的同学,教师也要注意加强管理,帮助学生刻苦、踏实的做好日常练习,避免学生出现好高骛远、盲目自大的心理。其次,充分发挥心理互动效应的作用,需要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心理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对原有的声乐教学模式进行全面的突破与创新。举例来说,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结合声乐作品的背景、情感等展开情境模拟教学,使学生更加直接的感受到作品内在的情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声乐学习兴趣以及参与课堂活动的兴趣。与此同时,教师应该积极的利用和融合各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课堂讨论、课堂提问等。对于不同的想法和见解,教师也要给予支持和肯定,以此调动学生的情绪,使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形成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良好的情感交流活动,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活跃课堂氛围、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另外,在声乐课堂中的心理互动效应是来自于学生与教师双方的心理互动,因此教师不仅要全面的分析学生的课堂心理特点,也要不断的学习和掌握相关的知识,有效的调节自身的心理活动特点。声乐教学中,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师生之间的心理互动效用,实现学生与教师的共同发展。声乐教学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因此,师生之间的这种双向的心理互动效应也是循环的、持续性的过程。为了使这种良性的心理互动效应能够持续下去,教师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的声乐文化素养和技巧性,这样在课堂中就有更多的内容可以展示给学生,进一步提高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存在感与地位,积极的指导学生,帮助学生,取得更大的进步与成绩。但是,教师也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化心理特点,虚心听取来自学生以及其他人的建议,不断完善自身的教学方法和模式,改善课堂活动中存在的一些弊端。在日常工作中,也要注意加强工作总结,根据学生的整体心理特点和声乐水平,合理安排课堂内容,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声乐基础。

三、结语

综上所述,心理互动效应在声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文中对声乐课堂中常见心理互动效应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有效利用这些心理互动效应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希望与相关教学人员共同交流,进一步提高我国声乐教学的整体水平与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晓晴.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探析[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5,(04):178-179.

[2]任莎莎.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J].才智,2014,(02):89.

[3]辜小飞.论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J].音乐时空,2015,(24):146.

[4]綦文娟.浅谈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J].音乐时空,2016,(01):176,153.

[5]章莉.从简单性到复杂性:声乐教学思维的转向[J].艺术百家,2014,(04):211-213.

[6]任程.探究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J].音乐大观,2013,(02):59.

[7]赵玲.探讨声乐教学中的心理互动效应[J].音乐时空,2016,(09):187-188.

心理学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篇3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干预;大学生;心理体验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4-0048-01

1目前高校心理干预存在的主要问题

1.1方式单一: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干预还主要依赖于课堂教学,辅之以一定的讲座、心理咨询等方式,未能将心理干预融入到高校其他教育活动中去,似乎心理干预只是心理干预课教师、心理辅导者及心理咨询人员的工作,与其他老师无关。将心理干预与各学科教育割裂开,将心理干预教师与各学科教师区分开,把心理干预与其他学生活动分离,使得心理干预脱离校园文化资源、家庭教育资源乃至社会文化资源[1]。

1.2内容和对象偏狭:我国高校心理干预基本上是以传统的消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虽然教学内容上也强调学生发展中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如学生个性发展、人际关系、良好行为的养成等等,但是这些问题多是负面取向,更多强调了问题的消极面。

1.3教育效果有限:正是由于目前的高校心理干预过度强调心理干预课堂主阵地作用,重视理论知识的灌输却忽视与实际情况的结合;强调解决已经产生的心理问题及预防问题发生,更多的关注有问题的学生,却把绝大部分没有问题的学生排斥在心理干预范围之外。

2积极心理学视野下的高校心理干预

2.1积极心理学是高校心理干预的理论基础: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一词最出现于1954年马斯洛的著作《动机与人格》一书中,但真正被西方心理学界所关注则开始于20世纪末,以塞里格曼·谢尔顿和劳拉·金等为代表的美国心理学家强调利用目前比较完善和有效的心理学实验方法与测量技术,来研究人类的力量、美德、潜能等积极因素,从而开创了新的积极心理学研究思潮[2,3]。

2.2激发大学生心理潜能是高校积极心理干预的首要目标:目前我国高校心理干预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心理干预的发展方向不清楚,未来心理干预的目标是什么?传统的心理学研究重视人们所承受的心理痛苦,却忽视了个体本身就具有的积极预防和解决心理问题的潜在能力和倾向。有心理学家称21世纪为“心理学的世纪”,其原因就在于它将是人类真正探求和发现身心潜能的积极心理学的世纪。积极心理学呼吁人们依靠自身的内在力量,来预防、克服和解决心理问题,这种内在的力量其实就是心理潜能。只有通过大学生心理潜能的开发,开启个体的心灵智慧,才能解决当下心理层面的问题,摆脱困扰,振作起来树立对生活学习的新希望,积极的面对生活,最终达到标本同治的目的[5]。

2.3心理拓展训练是高校积极心理干预的重要方式:传统心理干预强调心理学理论知识的灌输,忽视学生的身心体验,这使得教育效果非常有限。而积极心理干预重视学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强调学习是一个身心体验的过程,强调在体验中发现自己的心理潜能。而心理拓展训练可以让大学生在体验中很好认识和发现自我,是高校积极心理干预重要的方式。心理拓展训练是体验式学习的一种,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中提供心理学帮助与指导的重要方式,它是通过团体内的人际交互影响,帮助个体在交往中通过观察、学习、体验等方式来认识自我、悦纳自我,同时改善人际关系、形成新的生活态度和行为方式,以发展积极有效的生活适应能力的过程。

2.4重构教育网络系统是高校积极心理干预的有效保障:传统的高校心理干预主要依靠少数的专业人员,采取课程教学、心理咨询、学术讲座等方式,容易导致心理干预工作与学校其他教育工作割裂开来,心理干预的长效性和有效性都很难得到保障。而积极心理干预模式则强调重新构建完整有效的高校心理干预网络系统,认为学校中的一切资源都可供心理干预来利用。

首先,尊重和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将大学生作为高校心理干预的主体,是建立积极心理干预网络的前提。只有认同个体的独特性,承认每个人都有区别于他人的能力,都有自我调节、自我疗愈、自我成长的能力,教育过程应该是帮助个体自我发现、自我成长的过程。大学生是积极心理干预活动的主体,只有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使其真正参与到教育活动中来,才能将教育的效果最大化。其次,积极心理干预不能仅局限于心理干预课堂本身,更应该渗透到各学科的教学中,需要各学科、各专业的老师充分参与。积极心理干预模式受后现代课程观“课程是生于‘实践状态’的无法分解的、整体的‘教育活动’”的影响[7],认为课程在学校教育领域中无所不在,无论是专门的高校心理干预课程还是其它学科教学,都具有心理干预课程的性质。

2.5积极有效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评价高校心理干预效果的主要依据:传统的心理干预强调帮助学生解决已经出现的心理问题,避免出现恶性事件,对于教育效果的评价局限于当前问题的解决程度、局限于矫治和预防。而积极心理干预则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认为教育不能仅局限于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评价不能简单依据于课程考试成绩,也不能仅仅局限学生在校某一段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应该考察个体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能否有效的、积极的面对和适应生活,能否利用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造福于自己。是否具备积极有效的社会适应能力是评价高校积极心理干预是否取得成效的主要依据。这个评价将是纵向的、持续的、长期的过程。

3总结

所谓积极有效的社会适应能力是指大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能够积极的面对和处理各种压力与挑战,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在社会中生存和发展,从而获得较高的生活质量。积极有效的社会适应能力至少包括如下几个层面:生活满意度较高及主观幸福感较强、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有效的压力和情绪管理能力、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总之,高校积极心理干预与所有学校工作应该是融合的有机整体,每一个人都是教育者,同时又都是自我心理的调适者。只要每一位教育者、学生和家长都能充分意识到自身的积极潜能,就是最有效的心理干预资源。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高校心理干预,要充分利用心理干预的丰富资源,将心理干预渗透到所有学科课堂和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中,重新整合校园、家庭、社会等心理干预的各种要素,形成高校心理干预的多维网络,以课堂为主要阵地,以大学生作为主体,以校园、家庭、社区作为环境支撑,多管齐下,构建积极完善的高校心理干预系统,以发挥心理干预的最大功能。

参考文献

[1]付玉.积极心理学视野中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J].高教研究:西南科技大学学报,2008(4)

[2]苗元江,余嘉元.积极心理学:理念与行动[J].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3]孟万金.论积极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研究,2008(5)

心理学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篇4

[关键词]体育运动心理回馈效应大学生心理

什么是心理?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人们在社会实践和日常生活中对客观事物的能动反映。它通常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体验、看法、态度、倾向和相关的行为[1]。长期处于压力和烦恼的大学生,不仅产生焦虑、自卑、孤僻、忧郁、敏感等消极情绪,而且有少数无法应对,采用转向攻击或自残、自杀等极端行为。数据显示:2004年7月4日《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在大学生中,大约有14%出现抑郁症状,17%出现焦虑症状,12%出现敌对情绪;2005年,北京某高校在四个月时间内先后有4起自杀事件;2006年2月28日,广州某高校一周内连续三名学生结束了年轻的生命……数字是冰冷、客观而不容回避的。如何指导学生正常地应对各种心理压力,进而保持心理健康,是教育界和心理学界都关心的问题。为此,本文在查阅大量国内外心理学相关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体育运动的心理回馈机制、生理机制和干预因素对心理的改善作用,提出以大学生寝室心理场为隐,以体育运动为显,显隐结合的心理干预模式,从而促进高校体育教育改革的发展。

体育运动的心理回馈机制

众多国外研究者在进行多角度、多层面的研究后指出:利用体育运动的生物反馈方法可以转移和减轻心理压力,在加速血液循环和加深肺部呼吸的同时消除紧张、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提高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心理适应和应对效能。据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认为,体育活动能改善人的心理状态。

1.体育运动对抑郁的心理回馈效应

抑郁是一种复合性负情绪,它会使人产生悲伤、羞愧、恐惧甚至负罪感[1]。其表现为:悲观、绝望、无自尊。巴芬勃格尔记录了23岁到27岁间男性的一次关于抑郁症的回馈关系,发现那些从事高度活动(2500千卡/周)、中度活动(1000千卡至2499千卡/周)和低度活动(少于1000千卡/周)在获得临床抑郁症的风险上分别是8%、17%和28%。mcinman等人对运动后的被试者立即进行测量,发现他们的焦虑、抑郁、紧张等心理紊乱水平显著降低,精力和愉快程度显著提高[2]。mutrie总结了10项随机对照研究,提出:身体活动能降低发展中的临床抑郁症风险;实验研究说明有氧和阻力运动能有效地治疗抑郁症。martinsen总结多年的临床调查,指出有氧锻炼或不强烈的体育活动有助于轻度和中度抑郁程度的降低[7]。大量的研究结果表明,体育运动可降低正常人的抑郁状态,也可降低精神病患者的抑郁状态。

2.体育运动对焦虑的心理回馈效应

焦虑是个体对不确定因素所产生的烦躁不安甚至恐惧的心理状态[1]。心理学家petruzzelloe和tal在对104项有关身体锻炼对焦虑的控制作用的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后指出:每天长于20min的身体活动,可有效降低焦虑;渐进性放松练习也可有效地降低特质焦虑;身体锻炼比渐进性放松练习更能有效地降低焦虑;长期的和一次性的有氧练习均可有效地降低焦虑状态。相关研究资料表明,体育运动可以降低焦虑反应[3]。布朗等报告了对167名学生在研究前和运动10周后分别作了心理测试,结果显示:慢跑、摔跤、网球有显著意义的降低焦虑。通过研究证实:长期参加体育运动者患焦虑症的危险性明显低于不参加运动者。

3.体育运动对个体主观幸福感、心理适应和应对效能的心理回馈效应

体育运动是一种个体参与、集体配合的一项综合性活动。人们在参加运动中感受运动技术动作的快慰感的同时享受运动给予的回馈:心灵的愉悦和机体迸发的活力使人陶冶情操,心胸开阔,乐观开朗,积极上进。运动项目的丰富,参加人数的不同,形式的多样,使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要求和爱好,选择适合自身水平的运动项目,从而获得其中的乐趣。成功感,自我控制感,竞争感,自信使参加者的主观幸福感提高,进而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加强个体的应对效能[3、5、6]。

体育运动心理回馈效应的生理机制

1.内啡呔释放机制。内啡呔产生于脑、脑垂体和其他组织。适当的体育活动能增加脑血流量,促进内啡呔的释放。这个内啡呔具有吗啡的作用,它能使人获得镇静镇痛的效果以及舒适、欢快的情绪体验。

2.转移机制。人类的忧郁、沮丧等不良情绪通常发自左脑半球的思维部分,而产生愉快情绪的区域在右脑半球。当人在运动时,左脑半球会逐渐受到抑制,而右脑半球则逐渐活跃,从而情绪转移取得支配地位。

3.单胺机制。资料证明人脑的神经递质如去甲状腺素(ne)、S—羟色胺和多巴胺的水平与抑郁症和精神分裂有关。而体育运动可以提高甲状腺素(ne)、S—羟色胺和多巴胺的水平,甲状腺素(ne)、S—羟色胺和多巴胺的水平的改变在促进运动后的情绪变化中起媒介作用。

4.放松机制。身体活动可以引起体温的升高,即脑干温度的变化可导致肌梭活动和大脑皮层电活动的减少,使人产生短时间内安静的效果,进而引起放松状态。

此外,由于经常从事体育运动降低了心率和血压,从而减轻特定的应激对生理的影响。从心理神经免疫学角度的研究发现,运动可以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和免疫系统等作用途径降低应激反应的强度,抵抗心理压力对机体的损伤。从而使人注意力、记忆力、反应速度、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得到提高。

体育运动各干预因素的心理回馈效应

运动的构成因素包括:运动强度、运动频率、持续时间、运动种类。所谓运动干预是指运动各构成因素单独和交互作用与学生心理改善的关系。

心理学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篇5

关键词:入学教育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新生

部分大学生入学后,出现对新的学习生活方式的不适应,出现对新的人际关系不协调等一些系列的“不适应”问题,少部分学生甚至出现心理问题,个别新生甚至因为不适应大学生活而退学,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生活学习的质量和心理健康。新生入学教育是他们的第一堂课,除了了解学校、专业外;更重要的是让他们认知大学的学习方式,掌握人际交往、生活方式,使他们尽快地熟悉、适应大学生活,完成从高中生到大学生的角色转变。这就要求,传统的入学教育已经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求,需要将新生的心理健康纳入到入学教育中。面对入学教育时间短、面广、“不适应”心理问题突出的特点,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成为入学教育开展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然选择。

一、大学新生入校后出现“不适应”的心理情况

通过对新生入学的了解和观察,新生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的不适应:

1、生活不适应。由于环境陌生,远离父母,独立生活开始,由于自理能力差、自我中心主义、人际交往障碍等问题,在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下,新生容易产生孤独感,挫折感等不健康的心理和行为。

2、心理不适应。由于高中生角色向大学生角色转换的不及时,高考的落差和同学间的差异,导致部分大学新生出现失落感、失宠感、自卑感,出现焦虑、责任等心理不适的情况。

3、学习的不适应。由于大学学习与高中学习的差异性较大,教学方法和模式与高中不同,对专业的认识偏差和喜好不同,现实与自己的理想状态有较大出入等,出现了学习兴趣不高,厌学、惧学等学习不适应的心理障碍。

二、团体心理健康辅导的内涵

新生“不适应”的心理问题对入学教育提出了新的问题。如何在入学后较短时间内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入学教育的一项新难题。要解决这一难题,如何发挥好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在入学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

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景下,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共同商讨、活动、训练、引导,解决成员共同的发展或共有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自我思考,帮助学生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的教学活动。

三、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在入学教育中的重要性

团体心理辅导强调“知、情、意”,注重让学生情感共鸣,积极体验,以发展性心理辅导为重点,能有效地解决新生出现的“不适应”的心理问题,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达到预防的目的,使其快乐的成长,是入学教育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

1、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是入学教育的新要求

由于新生入学后出现的不适应具有相同性,诱因也具有相似性,团体性是这一群体问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团体心理健康辅导通过针对新生的群体性特征,以班级、专业或者相同问题的新生通过设立特定的活动场景,让新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形成正确的认识和判断,从而实现引导,使其积极主动的适应大学学习生活。所以,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是入学教育的新要求,是解决新生“不适应”心理问题的主要形式。

2、团体心理辅导使入学教育寓教于乐,易于学生喜欢和接受

团体心理健康辅导以学生为主体,通过寓教于乐的活动形式,让学生在快乐轻松的活动过程中体验和感悟,通过分享、典型案例讲解、教师的引导等,让学生在情感体验中获得对大学生活学习正确的认知,从而快速的适应大学,健康成才。

3、团体心理辅导节约了入学教育时间,效果良好

针对新生出现对大学生活的不适应具有普片性,如何短时内做好引导,是一个关键问题。在短时间内通过一对一的辅导教育实现入学教育是不太现实的。针对新生在学校里扮演“求助者”和“助人者”双重身份,相互影响。通过开展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有针对性开展专题团体辅导,发挥学生的双重身份作用,让学生在团体辅导中有理论,有实践,有体验,有分享,获得多重的反馈,从而在短时间内产生心理与行为的改变,达到解决大学生活“不适应”的心理问题。

4、团体心理辅导使入学教育的体验性增强

团体心理辅导是针对某一问题,设计情景和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和感知问题和解决的辅导,让新生认识和了解在学校期间可能遇到心理方面的困惑和不适应。将传统的入学教育课堂讲授转变为不场地受约束的体验式的教学,让学生通过活动,积极参与,达到情感共鸣,实现对入校后可能出现的问题和不适应有所认识和了解,掌握其自我调节的办法,从而达到快速的适应大学生生活。

5、团体心理辅导使入学教育的预防性突显

新生入学后,对校园生活、人际关系、饮食起居等一些列新的生活学习开始了认识和适应。在认识和适应过程中,由于新生自我经历和性格等因素,部分学生可能会出现认知偏差和行为问题,导致大学生活学习不适应。通过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开展团体心理健康辅导活动,通过团体活动设计,针对可能会出现的认知偏差和行为问题,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和体验,通过教师引导,让学生自我认识和形成正确的认知,并重点在于新生出现心理问题的预防,从而让新生的“不适应”自我解决在萌芽状态。同时,通过团体心理健康辅导,可以对已经出现不能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出现心理问题和心理障碍的同学及时发现和矫治,并对后期的心理咨询做好准备。

综上所述,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新生入学教育中扮演着不可取代的重要地位,它有效地解决了大学生较为普遍的“不适应”现象,有效地对新生的心理健康的问题进行矫治、预防和发展,并重点在于预防和发展,有利于帮助新生适应大学生活学习,帮助新生自主地应付由挫折、冲突、压力、焦虑等带来的心理困扰,防止心理问题的产生,让他们健康的适应大学学习生活。

参考文献:

[1]张炜炜.大学入学教育浅谈[J].科技信息,2010年29期.

[2]刘鑫.提高大学新生入学教育效果的对策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2011年14期.

心理学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篇6

【关键词】普通高校;体育教育;隐性效果;精神环境

RecessiveeffectofphysicaleducationinordinaryUniversitiesonCollegeStudents'mentalenvironment

JiHui

【abstract】ahealthymentalenvironmentishelpfulforcollegestudentstoestablishagoodstateofmindandimprovetheirinterpersonalskills,soastobetterfacethecompetitionandpressure.thisarticleanalyzesthecharacteristicsofcollegestudents'mentalenvironmentandeasilyoccurredproblemswiththemethodsofliteratureandlogicalanalysis.itconsidersthatrecessiveeffectofcollegephysicaleducationhassignificanteffectonimprovingcollegestudents'mentalenvironmentqualityandgivesrelevantconclusionsandrecommendations.

【Keywords】ordinaryuniversity;physicaleducation;recessiveeffect;mentalenvironment

收稿日期:2013-09-13;修回日期:2013-09-28

作者简介:计慧(1979-),女,汉族,讲师,主要从事运动训练方向研究。

引言

大学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是学校教育的最终阶段,大学生的自学能力已经相当完备,学生们在参与体育活动时的收益也不应只侧重于提高身体素质、培养运动习惯的显性效果,大学体育教育的隐性效果应当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强化。

1大学生精神环境易产生的问题及其特点

1􀆰1精神环境的特点

如果说中小学是利用规则规范来培养学生共性的阶段,那么大学教育就是一种相对自由的环境,没有了中学时代的各种高压和约束就相应放宽了行为的要求。这种现象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从好的方面来看,大学校园里宽松与自主并存的学习环境、统一与独立并存的生活环境和多彩与严谨并存的课余环境,可以充分培养每位大学生的独立生活能力。这种自由的学习生活模式既是对大学生意志精神的磨练,同时也是一种考验,若未经得住考验,做好学习与生活节奏中的自我约束,也就难免会懈怠了学业,荒废了青春。但总的来说大学自主的精神环境能激发学生的个性发展。他们在大学校园里更多的是提前体验社会的多元性和人的多样性。

大学生虽然是高等教育的受益者,但同时也受知识文化的影响较大,具备着较高智商和情商的他们,对于精神环境的依赖要大于常人,同时他们也具备普通学生的共性和特点,单纯、善良,易受环境影响、同化〔1〕。怎样才能合理定位是每个即将走出校门步入社会的大学生亟待解决的问题。

1􀆰2易产生的问题

1􀆰2􀆰1心理健康方面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适应社会所应当具备的坚实心理基础。面对压力和未知,他们的精神环境非常的脆弱,易焦虑、压抑、封闭、孤独、迷茫、扭曲。不仅国外,即便是国内也频发各种校园暴力事件。〔1〕除去社会与家庭方面的因素,不少人认为学校具有不可开脱的责任,管理制度、校园环境、教师的教学态度等方面的弱化,在对学生的控制能力上就出现了“真空地带”。依据大学生的心理特点,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指出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有针对性地讲授心理健康知识,开展辅导或咨询活动,帮助大学生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心理素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帮助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自我管理、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和情绪调节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

在大学阶段专业知识、技能的学习固然重要,但相应的德育、诚信、责任教育不能缺少,并且要充分做好心理障碍的疏导工作,及时有效地发现、疏导大学生精神环境方面的压力,能够有效避免其在校期间、毕业之后的诸多社会问题的发生,使他们积极、阳光地面对生活。

1􀆰2􀆰2社会适应能力方面

这里说的社会适应能力主要指的是合理的自我定位以及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在当今社会,毕业对于很多大学生来说意味着失业,之所以会出现这种现象,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因素,大学毕业生增多导致相应的学历贬值,另一方面由部分大学生毕业后自视较高,不能很好地自我定位,缺乏社会经验的他们又缺乏自我展示的能力,最后导致高不成低不就的状况。对于任何一个人来说,没有最好的工作,只有最适合你的工作。良好的评估定位自身能力是大学生做好就业、创业的首要因素,只有根据个人能力、兴趣、价值观三要素的综合考量做出正确的选择,才能全面认识自己的特点、价值取向、气质、性格、组织能力、协调能力等内容;全面认识自己,是做出客观的自我评价及职业规划的基础,是实现自己人生目标的前提。

学生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而大学生则是站在这个特殊群体中最靠近与社会衔接的边缘地带。他们有着有形的自由学习生活方式,但同时他们的面前也充满着无形的社会压力与未知的挑战,他们所面临的是作为众多高校中的一个个个体,需要清醒思考在大学的生活节奏中应该怎样去学习,怎样去锻炼,怎样去提高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人们的社会生活等各方面都不断发生着飞速的变化􀆰大学生们需要在变化中努力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但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不适应环境的变化,并由此造成了心理重负。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休学、退学、自杀、凶杀事件不断增多,大学生精神环境健康应成为每个高校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而作为高校体育工作者,我认为大学体育教育具有十分有效的疏导和预防效果。

2高校体育教育的隐性效果

追求健康的体魄是每个体育活动参与者共同的目的,参与体育活动带来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的提高也是最容易看到的直接效果。但体育既是身体活动的过程,也是心理活动和社交活动的过程,体育不仅能给人带来健硕的体魄,而且对人的心理环境以及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都会有很好的改善。

如果说身体健康、无病的状态是外在的、显性的,那么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则是潜移默化的、隐性的。隐性的心理健康与显性的身体健康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精神支柱,身体健康则是心理健康的物质基础。通过参加体育活动,以体育活动的过程作为桥梁的作用来维持隐性健康和显性健康的提高,不仅在生理上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在心理上也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改善生理、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从而达到和谐促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2􀆰1大学体育教育对大学生心理环境的影响

2􀆰1􀆰1大学体育教育的育德效果

规则意识,公平竞争。现如今的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界限鲜明,竞争也一触即发,越是到了毕业之际越是容易出现各种恶意竞争的问题,如果想要合理地解决这种问题,光靠相关教师进行德育工作教育会收效甚微,利用体育运动的规则性原则能够收到不错的效果。体育是身体活动的过程,在活动的过程中充满了各种规律、规则,如果想要达到活动的目的,就必须遵守规则。一场比赛过后,锻炼的不仅仅是学生们的身体,对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理解包容、规则意识方面更是一次洗礼和强化。

2􀆰1􀆰2大学体育教育的育美效果

提高品质,懂得欣赏。每一个血淋淋的故事的主角几乎都会抱怨社会的黑暗和肮脏,他们一步一步被社会的负能量充斥了内心。但其实美是想通的,我们要懂得欣赏。就像我们在欣赏一幅美丽的画卷一样,我们在观看体育比赛时,也会对每一个漂亮的动作、优美的姿态、勇猛的意识而感到震撼、为之叫好甚至是呐喊。美好的事物能使一个人感到心情舒畅,从而净化心灵,于是学生们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美的不再是形态上的表现,更是情绪、情感上的美。

2􀆰1􀆰3大学体育教育的育心效果

宣泄情绪、舒缓压力。有人说压力就是动力,这其中是有一些道理的,但是压力一旦超过了人的承受范围,其对人的破坏力是毁灭性的。面对压力,如果不能学会释放,极易造成人格的扭曲、变形。聪明的大学生都会在课余时间参与一些社团活动,一方面来丰富自己的课余生活,一方面舒缓学业带给自己的压力,但比起其他活动,体育具有更好的释放效果,也更加健康。其实参与体育活动很简单,人多可以进行篮、排、足大球活动,人少可以进行乒、网、羽小球对抗,即便是自己一个人也可以选择游泳、跑步、跳绳等健身方式。只要心情舒畅了,精神环境也就健康了〔2〕。

2􀆰2大学体育教育对大学生社交环境的影响

开始了大学生活也就意味着精神环境的独立,对家庭环境的依赖逐渐演变为对社交环境的依赖,能否顺利地结交朋友也是融入校园生活的标志〔3〕。但不少大学生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内敛、低调,在中学时代看起来非常乖的学生反而不能在大学校园得到更多的机遇,人们更多的是愿意看到那些心理素质过硬、敢于展示自我的学生。

在我看来,经常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不仅是在语言表达,心理素质上强于他人上就是在执行、组织、管理能力也具有优势。除去一些跑步、游泳等单人健身活动,大部分的体育活动都是多人参与、团结协作才能进行的,那么在活动的过程中就必须和其他人进行交流〔4〕。小型的活动可以是即时的,而大型的赛事就必须进行组织沟通,例如参赛队伍的报名,时间、场地的安排,观众赞助商的引入,比赛过程的组织等各种人力、物力的统筹〔5〕。这些看似简单的过程,其实就是对未来“职场”的预热与排演,学生们按照自己的能力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让他们在进行活动的同时明白共同协作才能完成目标。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环境具有客观存在性,并且能够影响人的行为从而改变人的心理,作为大学生必须学会适应才能逐步地改善环境。体育作为一种健康的调节方式,对于精神环境的改善意义重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对此应当给予足够的重视和强化。

3􀆰2建议

3􀆰2􀆰1重视大学体育教育的隐

体育教师教师应当增加课内、外活动内容,多开展各种形式的趣味活动、运动会、竞赛等。特别是野外拓展活动,更能强化学生们的动手、自理、自立能力,在德育、美育、智育提高的同时开阔视野、释放压力、激发正能量。

3􀆰2􀆰2强化大学体育教育的隐性效果

在活动的过程中鼓励学生参与组织、管理工作,教师应当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同时放宽权限,降低学生在处理问题时的依赖心理,让学生们充分体会到能力的释放以及更多的成就感,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心、完善良好的社交环境,更好地帮助他们走进社会。

参考文献

〔1〕胡启先.当代大学生社会心理问题及其对策〔m〕􀆰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9􀆰

〔2〕〔4〕李清莹􀆰不同体育锻炼项目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实证研究〔D〕􀆰陕西:陕西师范大学,2006􀆰

〔3〕祝大鹏􀆰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与社交能力的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04􀆰

〔5〕仇丽琴􀆰体育专业大学生心理状况与个性发展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2(3):70􀆰

心理学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篇7

关键词:团体辅导;大学生;心理辅导;大学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8631(2013)04-0094-01

一、高校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环境条件

1.高校中人员组成大量团体

高校中人员集中,能够自然组成大量团体,具备团体构成的人员优势。实践证明,团体对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为人具备特有的社会属性,每个人必须成为社会团体的一份子,内心的社会需求必须通过社会团体才能得到满足。即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团体,每个团体中的个体在帮助那些有着共同成长课题和有类似问题及困扰的人时,团体心理辅导就成为最为经济有效的方法。大学心理健康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时,应当发展团体辅导内容形式多样化并针对不同团体不同需要制定相应的辅导内容。

2.通过团体心理辅导树立学生自信心

刚度过或仍然处在叛逆期的青年在成长中更关注同伴对自己的评价,也更容易接受来自同龄人的建议。

在团体心理辅导中,个人所处的团体可以让学生了解并且体验到自己是被其他学生支持的,自己的言行是被所处团体接受并规范的。由于团体的参与者能够认识到别人也有跟自己相同的问题,自己支持别人,也得到别人的支持,可以增进信心,有助于班级的归属感、凝聚力及团结。

3.团体心理辅导使教师与辅导员的工作更富有成效

在团体的场合与老师进行有效沟通,获得以老师为友伴一样的愉快经验,可以有效消除学生心中存在疑惑戒心和顾虑,使其不再避开老师的辅导。学生与辅导员的接触,可以克服胆怯、减轻压迫感,改进自己的态度。同时,辅导员可以了解更多学生的问题所在,进行更多更有效的交流沟通,循序渐进因人而异为学生进行心理辅导,使其面对出现的问题是能够有正确的认识和积极的心理准备,顺利度过每一个困难。在团体中具有敏锐观察力的辅导员,必然可以鉴别需要特别援助的个人,通过专业知识分别对每个个体进行辅导,因材施教,使得团体中的每一个体充分认识到自己的价值并树立个人信心。最后,经过团体讨论,交流分享,将使学生对学校的各项活动感到更有意义,能够认识更和谐的关系。

二、团体心理辅导是提高心理教育效率的有效途径

1.团体心理辅导具有感染力强、影响广泛的特点

团体就像是一个浓缩了的微型社会,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可以将家庭、学校或社会生活真实地再现出来,学生可以通过角色假设、心理剧、角色扮演等方式体验和模拟真实的社会交往活动,掌握因此带来各种心理压力的处理方法。通过模拟交往,团体成员学会了许多社会生活经验,逐渐学会了应该怎样与人相处,怎样观察社会,懂得了应该遵守团体规范,并且在各个生活团体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2.团体心理辅导更容易被学生接受

大学生团体心理辅导特别注重互动性、实践性,力求做到形式多样、生动有趣。同一个主题的团体辅导可以有许多不同的活动及表现形式,活动不同、表现形式不同,同学们的体验角度和感悟的深度也有所不同,但同时达到的目标却是一致的,这使得辅导效果在多次却不单调的辅导中得以巩固。

三、团体心理辅导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的有效措施

我国大学教育中对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视程度相对落后于发达国家,在大部分学者提出的心理健康标准中,大多只反映了个体良好适应社会生活所应有的心理状态的一般要求。人本主义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心理健康者,应该是内心世界极其丰富,精神生活无比充实,潜能得以发挥,人生价值能够完全体现的人。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正是将这一理论用以具体实践,体现了心理健康的发展性标准。

大学生进入大学,经历着重要的人生转折,并且是其社会化的过程中重要的阶段,对于自我的成长、心理素质的发展、潜能的开发有着强烈的渴望和追求。从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践来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始于20世纪80代年,但长期以来,许多高校把为少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提供援助、支持、矫正、治疗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这远远不能满足绝大部分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需求。发展性模式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要实现这一要求,就必须在高校开展发展性团体心理辅导。

四、团体心理辅导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必要手段

实施素质教育是当前高等院校的一项重要任务,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人的素质不仅包括生理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能力素质,更重要的则是心理素质。心理素质作为整体素质的组成部分,是人的全部高层次素质的基础,没有健康的心理,其他素质的培养则成为空谈。心理素质在整个素质系统中具有基础性的作用。而团体心理辅导正是培养学生优良心理素质的工具,在这方面它具有个体心理辅导所无可比拟的功能。因此,开展团辅是高校贯彻落实素质教育的必然趋势。

综上所述,团体心理辅导对帮助学生适应高校生活和成长有其独特的效能,它不仅是一种有效的心理治疗方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活动。受教育者在团体心理辅导教育中得到的帮助是在个别辅导中不能获得的。当然,团体心理辅导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个人深层次的问题不易暴露,个体差异难以照顾周全等。所以,我们在大力推进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同时,还要兼顾个体心理辅导等多种心理健康教育形式的开展,真正发挥出为大学生拥有一个健康心理保驾护航的作用。

注释:

①张春兴,教育心理学,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年2月,p59。

②刘宣文,学校发展性辅导,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2月版,p80。

③吴增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0年12月版,p44。

④檀明山,哈佛教授常讲的心理健康故事,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5月版,p103。

参考文献:

[1]孙小梅.我国大学生心理辅导现状[J].心理辅导,2011,09.

[2]封国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模式探悉[m].中国高等医学教育出版社,2007,02.

[3]苏光.高校团体心理辅导的理论探悉[m].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出版社,2007,05.

[4]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02.

[5]刘宣文.学校发展性辅导[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11.

心理学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篇8

〔关键词〕自我效能感;新课程改革;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2684(2009)08-0008-03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开展,在新课程教学中对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也就成为一个需要探讨的重要话题。新课程改变了传统的封闭课堂模式,注重开放、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堂教学运行体系;它摒弃了学科本位主义,重视课程的创新价值,强调构建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同时更加注重学生个性的发扬和创造性的培养,把学生的终生发展贯穿教育的始终。本文试图从自我效能感内涵、作用机制以及新课程对学生自我效能感所提出的新要求几方面来探讨对学生良好自我效能感的培养途径。

一、自我效能感理论综述

(一)自我效能感的内涵

“自我效能”(self-efficacy,又译为自我效力)这一概念,最早出现于社会学习理论创始人艾伯特・班杜拉(albert・Bandura)《自我效能:关于行为变化的综合理论》(1977年)一文中。他认为自我效能感就是“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的自我把握和感受”,即指人们对自己能否成功地完成某一成就行为能力的主观判断和猜测。在有关自我效能的心理学研究中,更具理论和实践意义的概念表达方式是自我效能感、自我效能信念或自我效能期待。

(二)自我效能感的作用机制

1.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的认知调控和行为动力

班杜拉指出,个体的行为受认知的调节,而认知的一个主要功能就是通过心象性实现(imaginalrealization)过程预期未来的行为,进而影响个体对行为的自我监控策略。所谓心象性实现过程就是个体在想象中对自己即将从事的活动场面或活动流程进行表象性心理预演的过程。自我效能感高的个体,坚信自己对活动具有效能,因此会倾向于想象获得成功的活动场面并体验着与活动有关的身体状态的微妙变化;相反,自我效能感低的个体则更多想象活动失败的场面,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并将心理的认知资源于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事物,从而对活动的实际成就产生消极影响。

自我效能感对个体行为动力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活动过程中的努力程度,以及个体在面临困难、障碍、挫折时对活动的持久性和耐力。尤其是对富有挑战性的创造性活动,这种持久性和耐力是获取活动成功的必要条件之一。在学习活动中,学生会不可避免要遭遇种种挫折,面对挫折的考验,个体是坚持还是放弃完全取决于他的自我效能感。若他坚信自己的活动效能,便会加倍努力,寻求解决的方法,争取出色完成任务。学习过程中的挫折是一种普遍经验,如果没有自我效能感的支持,个体的发展便会失去动力。因此,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对个体具有心理发展的动力学意义。

2.自我效能感影响个体对行为的选择和在困难面前的态度

自我效能感是个体在行动前对自身完成该活动有效性的一种主观评估,它首先影响个体对希望目标的选择。当个体面临一个新的任务时,他首先会对任务的价值进行估计。当个体对自己完成该任务的能力评价很低时,他可能不会采取行动或者会选择一个较容易的目标。自我效能感不仅影响到个体对任务目标的选择,还会影响到个体的行为方式。我们在做事情时都会选择一种最有成功可能性的方法。熟悉的行为方式会使人产生高自我效能感。在行动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根据行为结果的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目标和行为方式。

自我效能感还影响人们面对困难的坚持性和努力程度。自我效能感的高低影响人克服困难的毅力和决心,影响人行为的坚持性。低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容易放弃努力,高自我效能感的人会想尽各种办法去解决问题,而不会轻易放弃努力;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所付出的努力和任务难度成正比,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则相反。

3.自我效能感影响人的情绪状态

当个体面临困难、挫折等不利情境条件时,自我效能感将决定个体的应激状态、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这些情绪反应又通过改变应对过程的性质而影响个体在活动中主动性的发挥。

当我们认为做某件事情的成功可能性很大时,往往会有一个乐观积极的心态,情绪饱满,主动性也更高。高自我效能感的人在解决问题之前,往往会从积极的方面去考虑问题,形成正向预期,较少产生焦虑。而低自我效能感的人在行动之前就已经预期自己失败的可能,他们在面对困难时就已经产生焦虑情绪,他们比起高自我效能感的人,更容易放弃任务,很少积极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二、新课程改革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提出了新的要求

新课程改革能否成功的标准之一就是能否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即学生能否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能力及价值,充分发挥主体的意识和作用,使课程改革的目标得以实现。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和模式对学生的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一)面对新课程理念,学生必须重构元认知

元认知是对思维和学习方式的认知和控制,是个体对自己认知过程和认知产品的了解。元认知的实质是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控,它是自我效能感形成的基础。新课程的许多理念是在多维视野下形成的,现象学、存在主义、解释学等正逐步渗入新课程中,学生以往单一学科的元认知要重新建构,才能达到新课程改革的要求。

首先,新课程改变了原有的课堂模式,强调回归生活世界。所谓“生活世界”,指的是我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而又具体的环境。新课程强调构建焕发生活气息和活力的课堂氛围,充分把握时空的动态变化及其关系。其次,新课程关注过程体验,强调学生探索新知识的经历和获得新知识的体验,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自我效能感,才能应对困难,表现出对探索活动的坚持性。最后,新课程要求变革学习方式,树立新的学习观念。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讲,学习方式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两种。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定论的形式直接呈现给学生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和途径是同化,学生是学习的接受者;在发现学习中,学习的内容是以问题的形式间接呈现出来的,学生进行学习的心理机制和途径是顺应,学生是学习的发现者。转变学习方式就是改变被动的学习状态,把学习变成人的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发展的过程。新课程改变了学习观念,要求学生树立终生学习的观念。

(二)面对新课程教学范式的转换,学生必须有效地调整自我角色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他们的自我效能感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他们的角色意识之上的。在新课程中,学生将会面临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所以以狭隘思维来应对问题的解决方式必将被探求规律的综合性思维所替代。

首先,新课程关注学生的体验,学生必须经过学习实践的过程,对探究活动中产生的具体经验和事件的意义,追求尊重主观的“叙述性认识”,也就是在故事中去理解和接受学习和探求的内容。其次,新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这意味着学生要以研究者的心态置身学习情景中,以研究者的眼光来审视和分析各种问题,对自身的行为进行反思,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探究,对积累的经验进行总结,以形成规律性的认识,产生有效的行为变革能力。最后,新课程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探索和交流的空间,要求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探索和理解有关的内容。这就要求学生要学会应对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学会积极地思考。

(三)面对新课程中评价思维的改变,学生必须不断提高对行为的预期

首先,新课程的评价取向是发展性的,即强调评价学生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智能,要求学生认识自己智能的优缺点,采取针对性措施,弥补自己的劣势,发展自己的优势,了解自己在学习活动中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能客观地认识自我,建立自信,防止产生不确定性,引起紧张,从而影响自我效能感。其次,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是多元化的,在学习过程中关注学生三个方面的发展: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其中,情感不仅指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还包括爱、快乐、审美情趣等丰富的内心体验;态度不仅指学习态度,还包括乐观的生活态度;强调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科学价值和人文价值的统一,以及人类价值和自然价值的统一。所以,学生必须使自身的效能信念发生内在的改变,提高行为的预期,以增强自我效能感,才能达到这三个方面目标的整体发展。

三、新课程改革下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效能感

(一)设置适当教学目标,增加学生对成功经验的体验

班杜拉指出,个体亲身经历的成败经验对自我效能感的形成影响最大。成功的体验会提高个体的自我效能感,而反复的失败会降低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多次成功的经验可以促进个体建立强烈的自我效能感,并内化到个体的自我概念体系中去。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把握各个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出发,制定恰当的教学目标。如果目标定得过高,学生经过艰苦的努力仍然达不到,就不会产生成功的体验。反之,如果目标定得过低,即使达到了目标,学生也不会产生成就感,不会将这种成功归因于自己的能力水平,难以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只有适当的、学生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教学目标才能真正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效能感。另外,要让学生了解、掌握教学目标。研究表明,掌握目标可以促进人们从事活动的持久兴趣,促使个体不断地克服行动中的困难,表现出坚忍的行为。掌握教学目标有助于个体增加对成功经验的体验,从而提高自我效能感。

(二)给学生提供积极的言语和鼓励

新课程教学目标的多维性决定了教学活动的难度,个体的成败经验对形成良好的自我效能感固然重要,但他人的言语支持对个体的自我效能感的形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这就要求学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他人――教师的积极言语引导。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的创新之处,要及时给予鼓励和强化。在活动中要及时发现学生的亮点,哪怕是极小的闪光点,也要及时肯定和表扬,这种表扬必须是及时的、适度的,切忌过分夸大,造成不实的浮夸。积极的言语鼓励不仅可以增加个体的成功经验和乐趣,还能引起其他学生的替代经验。所谓替代经验,就是指个体通过观察能力水平相当者的活动,获得对自己能力的一种间接评估。它是一种间接经验,它使观察者相信,当自己处于类似的活动情景中,也能获得同样的成就水平。所以,积极的言语支持和鼓励是培养自我效能感的一种有效途径。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在新课程改革中,应重视学生在评价中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评价,给学生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以此作为学生的一个自我激励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一系列的方法对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进行记录,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反思,使学生养成对自己的学习进程进行监控的习惯,发展其自我认识和自我提高的能力,增强自我效能感。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必须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建立多维的评价体系。应该从新课程教育的内容、形式、目标的多样性出发建立多个评价指标,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活动的兴趣和热情,获得满足感,进而增强自我效能感。

(四)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过度的紧张焦虑往往会使人低估自己的能力判断,疲劳和烦恼会使人感到难以胜任任务的要求,使人的自我效能判断发生变化。情绪唤醒的水平过度,则对行为的阻碍越大,使个体对成功的期待越弱;中等强度的情绪唤醒水平有助于个体集中注意力,完成当前的任务;而强烈的情绪唤醒会导致个体的焦虑,妨碍问题解决,进而降低自我效能感。

因此,在新课程教育中,教师应该相信学生,关心爱护学生,和学生平等交往,扮演教学的指导者、合作者,努力创建和谐、民主、融洽的师生关系和学习氛围。让学生体验到尊重和信任,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进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

(五)建立多维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新课程教育目标的多维性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时也是“多维”的,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他们对行为的预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我效能感。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综合考虑学生的发展,并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给学生不同的评价和建议。

应该说,自我效能感是学习动机的核心要素,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应正确认识自我效能的教育价值,把新课程教学和培养自我效能感有机结合起来,把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当作教学目标之一,努力创建一种新型的高效能感的新课程教学模式。(稿件编号:090115001)

参考文献:

[1]周勇,董奇.学习动机、归因与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行为的关系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1994.(10).

[2]高春申.自我效能理论述评[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0.(1).

[3]陈琦.当代教育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4]张鼎昆,方俐洛,凌文辁.自我效能感的理论及研究现状[J].心理科学进展.1999.(1).

[5]周国韬.关于外部奖赏如何影响内部动机的实验研究[J].心理学报.1987.(4).

心理学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篇9

一、“色香味”俱全的心理课

随着人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也越来越多地呈现在各级中小学的课堂中,成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渠道和有效载体。江苏心理健康教育更是走在全国的前列,江苏省教育厅从2016年秋季学期开始,向全省中小学推荐使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地方教材,小学、初中、高中须每两周开设不少于1课时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这一硬性规定不仅让心理活动课有课可上,有本可鉴,有料可研,更是把一线心理教师的精力聚焦到了对心理课堂实效性的探究上。

但从目前大家对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好课或有效课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对一节课的评价还仅仅局限于课堂本身,没有考虑到课堂效果的延伸,课堂结束环节也很少有进一步促进学生探索实践的问题或拓展方案,也很少考虑到学生对课堂评价的意义。那么,究竟怎样的一节心理活动课才更有实效性?我认为一节有效的心理活动课不仅要“色香”俱全,更要“入味”――内悟于心,外践与行,令人“回味”无穷。

1.“色”――精选课堂形式,激发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色”,我认为是活动形式、活动主题吸引学生,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感知上面的),根据注意的特点,新奇的、有趣的事物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因此,心理活动课的形式应该多样,不要局限于一种模式。

一节有效的心理课,在教师刚刚进入的时候就应该与学生建立起一种联结,一种好奇的联结,一种充满兴趣的联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著名瑞士教育家皮亚杰也指出:“儿童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效的活动需以某种兴趣作先决条件。”那么,如何在课堂开始就能调动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积极投入呢?这就要求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充分的准备,精选课堂形式,形成一种安全与放松的心理场。

最近,我观摩了主题为“时间管理”的两节同课异构课,在这两节课的设计中,就导入课题这一最初的联结,形式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当然效果的差别就更大了。

在第一节课中,老师的导入是播放电影《小时代》的插曲《时间煮雨》,引入“时间的流失”这一话题。这首歌曲学生可能也听过,但对于歌词的深意、歌词的创作背景都不太了解,只凭听几句歌就能对活动课的主题有很强烈的兴趣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而另一位老师呈现的形式是观看视频《奔跑吧,兄弟》中王祖蓝的那一段“星斗转移”。首先,看视频是需要多种感官协同作用的,要比只听感受得要深;其次,初一的学生对于红遍大江南北的娱乐节目《奔跑吧,兄弟》很感兴趣;再次,学生对于明星是很崇拜,很想模仿的,视频中的明星想要“星斗转移”,偷天换日,能有神奇的魔力掌控时间,学生自然也想有此本领,接下来顺理成章导入课题――“做时间的主人”,在这样的形式下,学生的心是被紧紧吸引的,再加上教师的人格魅力,整个课堂的感觉是教师和学生是浑然一体的,非常美妙。

还有一个“感受时间”环节,两位教师呈现的方式也是不一样的。有一位教师是让全体学生站起身,通过在心中默默数60个数字然后坐下来的方式感受1分钟,从而让学生体验到每个人对时间的感受是不一样的。另一位教师是通过让学生扮演时钟来让学生感受时间及时间的流失。

我觉得第二种方式更能吸引学生,也更为有效。原因在于:首先,把无形的时间转变成了有形的身体变动,让大家印象更为深刻;其次,动静结合,两个人一组的配合能提高大家的积极性,组与组之间的竞争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度和投入度,感受自然也会更深刻些。另外这位让学生扮时钟的老师上课方式很特别,她用玩游戏闯关的方式,关关紧扣学生的心思,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更满足了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所以,在每个环节中学生的参与热情都很高,可以说是全情投入,因此课堂效果非同一般。

2.“香”――甄选课堂内容,促生深入,形神合一。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香”,我认为一方面是课堂内容本身呈现出的“香”,另一方面就是师生互动、课堂情景中自然产生的“香”。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过:“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内容的选择不仅要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贴合主题和目标,还要与形式结合,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基础上让人感觉整节课“形神合一”“内外兼备”。

最近,笔者听了一节主题为“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目标”的心理活动课,这节课的活动对象是初一的学生,活动目标是从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层面来设置的,本节课的最大一个特点是内容丰富但杂乱,可能上这节课的教师,感觉每个活动内容都很好,但把这些很好的内容完全堆砌在一起,就失去了应有的效果。本节课中总共设计了十多个活动内容,而且内容与内容之间几乎没有联系,学生在课堂中的反应很被动,不知这样的一节课,会给学生留下些什么呢?因此,心理课的内容设置不能面面俱到,正如我区心理教研员朱老师所说的一句话:“面面俱到,其实就是面面不到。”抓住一个主题、一个核心,有层次、有重点地达到目标就是好课。所以一定不要在一节课里设置太多的内容,应该精而少,这样才容易使学生深入感悟、思考,实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味”――烹出心理味,内外兼备,延伸拓展,回味无穷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应该具备“心理味”。在宋玉莲老师的《心理活动课如何烹出“心理味”》这篇文章中也有谈及,在目标设置、情景创设、课堂氛围等方面要烹出心理味,除此之外,我觉得一节好的或是有效的心理课中的心理味还应该有下面几种味道的融合。

二、“入味”的心理课

1.要具备“心理科学味”。

心理活动课不同于其他课。《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要遵循科学性与实效性相结合的原则。南京市心理学科带头人潘月俊老师也曾说过,评价一节课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一点心理知识,一点方法、技巧,一点体验感受”。而在实际教育教学中,有部分老师却忽略了这一点,他们提出,心理活动课的专业门槛不能太高,但心理学既然是一种研究人的心理及其发展规律的一门科学,必定要有心理学应有的科学性。

最近,我听了一节主题为“每种性格都能成功”的心理辅导生涯规划课,授课教师引用“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时对“本性”的解释依然是指性格,而实际上此句中“本性”指的并非是性格而是气质,气质和性格并非同一个概念,老师在讲解的过程中似乎对此有些含混不清。

心理课虽然不注重心理学知识的讲授,但对于基本的概念,老师还是要在课堂上给出一个标准的解释。还有一节课,主题是“让创造绽放精彩”。该节课从内容安排上来看,几乎很少提到“创新”或“创造”这样的词,课堂上让学生体验的活动如“模仿举重”“模仿拔河比赛”“数字表达”等却更接近想象(再造想象,创造想象)。这会给学生造成误导,究竟什么是创造性,什么是想象,这节课的主题究竟应该什么更合适有待于进一步商榷。

2.遵循心理规律,尊重学生的感受,具备“学生味”。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必须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坚持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相结合。要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关注自身心理健康,培养学生自主自助维护自身心理健康的意识和能力。

要做到这些,一定要从学生的视角,从学生的需求和实际生活中来选择活动内容、设计活动形式,提出学生面临的真实问题,这样才能走进学生的心里,让活动课发挥实效性。另外,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和主人,如果缺少学生真实感受的评价,心理课效果评价就是缺失的、不完整的。因此,对于心理课课堂教学效果的反馈,也应该从学生的视角出发,通过课下调查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感受与收获,去关注这节课在现实生活中究竟会给学生带来多少帮助,以了解这节课真正的意义。这样不仅可以让授课教师做到理论与学生实际相结合,也可以为评课带来更为客观和全面的思路。生本教育理念指出“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全面依靠学生”,一节有效的心理课一定要具备学生味。

3.开放而自由的心里话分享,表达“真心味”。

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中的分享是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通过学生的分享,我们能进一步了解学生;通过分享,我们可以察觉学生内心的想法;通过分享,我们可以观察学生是否真正投入,安全、放松的“心理场”是否已经建立。

心理课中的“分享”我们要的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实想法,而不是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期待而故作“聪明”的回答;心理课中的分享要的是学生此时此刻自然产生的心理感受,而不是经过反复揣摩后自认为应该有的感受。心理课是要走心的,在分享的时候我们要的是真心话。作为心理辅导老师,对于学生的任何分享,我们都应该加以包容。

教师可以发表自己的看法,但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例如,在一节课中,学生在学习了“时间管理四分法”后,对自己下午的时间按照四分法来加以整理,之后在分享中说:刷QQ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老师觉得这样的分法是不对的,认为刷QQ是不重要也不紧急的事情。很明显,教师在此环节没能完全尊重学生的想法,试图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其实每个人对事情的重要性认识是不一样的,此刻老师可以说说自己的看法,也可以让更多的学生对此谈谈看法,但不要给予好坏或对错的评价,以免破坏安全、放松、自由的心理场,导致学生不敢表达内心真实的想法,从而让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丧失难能可贵的“真心味”。

4.师生之间要相互激荡,呈现“三重味”。

最近,看到蓝园英老师的《听课者的三重境界》这篇文章,颇有感触,我觉得在一节有效的心理课堂中,教师与学生都应该达到这样的三重境界:

心中有人,也就是学生和老师心中都应该有彼此,抱着一种空杯心态、好奇心态彼此接纳、彼此信任、彼此回馈与融合;

心中有己,教师对这节课有自己的设计和想法,不搬抄复制,课堂上能敏锐觉察自己的情绪、感受,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及课堂进程,不局限于教案,以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来感染学生,学生有自己的感受与体验,不盲从、不顺应,敢于表达自己真实的情绪体验与感受;

心中有道,教师要站得高,看得远,有扎实的专业知识与辅导技巧,学生要能及时有效地提取自己的知识、情感储备,与当前的课堂有联接,有深入的感悟。当师生都达到这样三重境界时,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相互激荡与促进就已悄然入心。

5.触动学生的心灵,促进课堂生成,展露“生态味”。

新课改要求课堂不应该完全按照教师预设的教学方案机械、僵化地传授知识,应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自主建构。

生态课堂是一个课堂所呈现的突然状态,具有客观实在性,强调课堂原本应有的样子,任何一个课堂都有其独特的生态性。生态课堂是理想化的课堂,是具有自主性、共生性、和谐性、生命性、生成性、开放性、高效性的课堂,是课堂的“应然状态”,具有主观人为性,强调课堂“应该”是个什么样子。因此,在心理课堂中,一定要关注原生态的课堂生成,让学生感受与体验最真实的情景,抓住契机进行分析、引导,以切实提高课堂实效。

6.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要展现“延伸味”“拓展味”,即要让人回味无穷。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2012年修订)》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为: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可持续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功和幸福生活奠定基础。一节有效的心理课不仅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课堂本身的生成,还要能使学生把课堂中体验到的感悟有效延伸或迁移到课下,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这就对心理健康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心理活动课的现状是一节课上完了就嘎然而止,好似一切就真的结束了,那这节课如何与接下来的生活或学习有一个很好的连结呢?其实一节课上完了之后才是一个新的起点和开始,我们要注重学生课后的延伸和拓展,要想办法让学生在课堂上探索的学习方法、感受的内心体验、总结的人生经验等,能延伸到以后的生活与学习中去,并在现实生活中加以践行,否则这节课将仅存在课堂上的一点触动或温暖,并无多少实际意义。这就是说,一节课上完后要留白,要留给学生思考的问题、回味的内容、情景和念想,要让他对本节课回味无穷,以便有力地触动他改变的动力和践行的意念。

究竟课后延伸问题、内容或情景如何设置才能促使学生把课堂上的收获有效迁移呢?笔者认为,首先,要与课堂内容紧密相连;其次,必须要与学生现实中的生活和学习之间有个联结,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吸引学生的兴趣,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最终促进学生深思、探究、践行。这样才能使得课内所学、所感、所思有效延伸到实际生活中,这才能实现心理课促进学生成长与发展,完善其人格的根本目的。

总之,一节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不仅要色香俱全,更要“入味”,遵循由感知到思维、由体验到感悟、由心动到行动的层层深入,内悟于心,外践于行,最终让人回味无穷。热闹的活动中不乏走心沉思,真情实感中不乏心灵相通,自由分享中不乏尊重与保护,完美预设中不乏生成与灵动,潜移默化中不乏滋润心灵,课堂完结后不乏回味与延伸。当然,要呈现出一节“色香味”俱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也要注意前期的准备,包括内容的选择、方式的设计、对学生需求的了解以及火候的把握(温暖而和谐的心理场的营造)等方面。

心理学效应在生活中的体现篇10

[关键词]高校钢琴教学素质教育

[作者简介]曾贤(1970-),男,四川荣县人,西华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钢琴教学工作。(四川成都610039)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7-0116-02

音乐家傅聪先生曾说:“音乐与人都是生命。”钢琴音乐的表现离不开技能技巧,但技能技巧不是音乐表现的唯一要素,对钢琴技能技巧的追求过程也是审美情趣、意志与性格培养的过程,更是美育的过程。显而易见,素质教育现在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一、素质培养在高校钢琴教学中的意义(一)钢琴演绎本身的需要

俄罗斯钢琴演奏家、教育家涅高兹说过:“在作曲家演奏自己的作品时,听众可以听到艺术的真谛并感到这种真谛那不可逆转的吸引力,因为任何一个正常人,都是生来就喜欢真正的事物,而绝不喜欢任何虚假作风和伪造品。”①音乐的表层美体现在音色、音区、节拍、节奏、音量、音律等方面,中层美体现在旋律、和声、织体、体裁上,而音乐的深层美则体现在结构逻辑、意象塑形、情致心态、人格意境等方面。②艺术教育的本质是审美教育,技术本身的存在意义在于为艺术服务。钢琴作为一门技巧性很强的学科,大量的技能训练在所难免,在完成了对演奏技术的掌握后,下一步必然面临如何实现对音乐美的表现与创造,以及如何客观、准确地把握、表达作曲家的音乐思想的问题。如果演奏者无法驾驭自己所弹奏的曲子,就无法体现出乐曲本身的美感。要想通过钢琴的演绎活动实现对作曲家思想的体现,就需要演奏者具备对作品的曲式、风格进行分析以及对构建曲式、风格的材料进行剖析的素质。此外,也需要演奏者能对音乐作品的体裁以及隐藏在音乐史学内的、与作品有关的信息等因素进行准确把握。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就要求我们在高校钢琴教学中强化学生定位作为曲式、风格的基本素养,培养其深层次解读音乐的历史和探索作曲家创作思想的能力。只有在钢琴教学过程中实现以审美为核心,把感受美、创造美、表现美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才能让学生在“美”中学习、感受、体验,而后又去创造“美”、表现“美”,实现高校钢琴教学质的飞跃。

(二)钢琴教学效果实现的需要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任何活动都是在心理即情绪情感调节下完成的,心理活动直接关系到人的实践能力。19世纪下半叶以来,心理学理论逐步被应用于音乐研究。而作为音乐艺术形式的一种,对钢琴艺术的研究也有必要实现与心理研究的结合。笔者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便发现一些学生上课时在教师的启发下弹得很好,离开教师却不会弹了的现象。究其原因,大多是基于学生在弹奏时非正常的心理调节状态所致,或是因为学生欠缺良好的心理素质及良好的心理控制能力,抑或是学生缺乏情绪情感的控制能力所致。由此导致的后果便是学生无法实现在不同的环境状态下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情感来支配、控制自己的演奏器官(手、脚)等来驾驭钢琴发出动听悦耳的声音,从而达到理想的声音效果。可以说,对学生情绪情感的调节和控制能力的培养是达致钢琴教学效果的重要目标。因此,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有必要把演奏技巧与情绪情感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并将情绪与情感贯穿于钢琴教学活动始终。也只有充分而有效地运用情绪情感所具有的动力、信号、感染功能,才能唤起学生积极健康的情绪,使学生将“理智的思考”寓于“感情体验”中,并以此完成钢琴演奏的艺术创造。

二、高校钢琴课程中素质教学目标的实现(一)重视钢琴集体课的教学

钢琴集体课是集“传统钢琴教学”“现代科学技术”“集体课的形式”于一体的现代教学模式。在高校钢琴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运用各种教学软件、互联网等现代化高科技手段和方法,利用各种辅助教学软件、多媒体投影仪和先进的监视监听系统等,从而创造一个融技巧、理论、实践为一体的全新教学体系。通过由计算机控制的视频和音频设备,教师可以实现对每个学生的单一观察和指导,也可以实现对学生的全体性辅导。同时,借由各种音频软硬件的运算和传输,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听觉和音乐听辨能力。

(二)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

学生的音乐天赋、心理发展、性格各不相同,钢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启发、诱导、挖掘他们自身的音乐感觉和理解能力。学生是一个发展中的整体,学生教育的目标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钢琴教师要始终坚持从学生的整体发展来看待对学生的教育,不能单纯只是为了培养出“尖子”。在素质教育背景下,钢琴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引导的目的已不是单纯为了自身的责任,也不是仅仅为了提高学生的技艺水平,更多的则是肩负着引导学生理解音乐、感受音乐的教育任务。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在制订教学计划时,应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区别对待,采用尽可能灵活多样的培养方式,同时,要根据学生对钢琴学习的天赋、爱好以及接受能力的不同因材施教,避免整齐划一的教学方式。笔者相信,只有通过责任心和目的性的结合,才能真正引导学生确立良好的品质。

(三)充分运用各种心理方法

演奏是一门个性化很强的艺术,教学则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一个好的钢琴演奏家并不等于一个好的钢琴教师。“考虑钢琴演奏教学问题时,教师不仅应该采用本专业范围内的部分教学法,而且还要利用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经验,吸收这两方面研究制定的研究法。”③在钢琴教学工作中,要充分运用合适的心理方法,有效减少教学工作中的障碍,提高学生学习效率,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1.要讲究教学过程中的心理接触。钢琴教学中应利用观察、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想法,把握他们的个体心理活动特点。对于他们在钢琴学习中所展示出的演奏方法、乐曲处理等思想倾向方面的个性化特征,应采用和善、友好的态度来予以表达;对于学生个人的演奏习惯、特长和愿望等则应给予其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提供其以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机会。笔者认为,如此才能使学生感到自己受到了重视,从而达到心理接触的目的,使教师获得学生的信任。此外,在心理接触的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表达对学生钻研求知能力的信任,以及对其优点、特长的赞赏。过分贬低学生的短处是非常忌讳的,这容易造成学生的心理挫伤,使学生在不顺的心境中学习,由于被信任程度降低而与教师心理互不相容,降低学习效率。④总之,在钢琴教学中,只有讲究教学的心理方法,做到及时沟通,才能增进师生之间的理解,达到统一认识、统一步调、相互协作,增强教学中的凝聚力,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

2.强调教学过程的愉悦。音乐艺术作为人类所特有的精神食粮,能使人在精神上产生愉悦和美的感受,正是基于此,才会有大量的社会公众乐意主动参与各类音乐审美活动。因此,现代的音乐教育观都始终强调在音乐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愉悦性。具体说来,在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师生都应始终处于一种愉悦的心理状态,通过钢琴演奏,使师生获得精神上的满足感,感受到兴趣本身的巨大吸引。如果教师无法有效进入教学状态或教学方式方法不符合愉悦性的基本特征抑或是教师本身情绪低落,都无法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愉悦情感,实现教学效果。在笔者看来,只有在一种师生情感融合的课堂气氛里,才能培养学生主动而愉快地参与音乐活动,并吸引、感染学生自觉自愿、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

(四)多用情境教学模式

所谓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场景中进行交融的教学活动。⑤而所谓的创设情境,就是指在钢琴教学中,根据教学对象和讲授内容,教师在深刻理解作品和背景的同时,收集与其情境教学相关的资料,给学生创造一个情境教学的教育环境。如运用多媒体、录像、幻灯、图片等情境教学手段,便能给学生以鲜活、直观、生动的视觉刺激,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注意,使学生在轻松的状态下渐入佳境,很快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此外,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开展教学活动,也是进行情境教学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走进自然,贴近生活,不仅能使其摆脱对单调学习的厌烦心理,也能让其感知课外的真实的生活,感知音乐的存在,从而激活其表现欲和创作冲动,实现其个人能力的提升。

(五)发挥音乐会的实践效果

笔者认为,通过经常性地组织学生欣赏具有较高艺术水准的音乐会(这里尤指钢琴独奏、重奏、协奏等音乐会)或安排、组织学生举办自己的各种形式的钢琴音乐会,不仅可以激发学生更高的钢琴学习热情,也有利于艺术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也为学生乃至教师提供了相互观摩、交流和学习的良好机会。在美国高校的钢琴教学活动中,相关专业教师每年都需要举办数场公开的音乐会、独奏音乐会抑或是室内音乐会。是否具备开办“音乐会”的能力已成为衡量教师素质与个人能力的重要参考指标。而美国大学生在该专业上的视野之所以如此开阔,能拥有较高的领受能力和理解能力,也正是基于如此良好的国内钢琴教育大环境。毋庸置疑,拥有丰富的舞台演奏经验的钢琴教师其课堂教学的说服力也必然强于在该方面素质有所欠缺的教师。笔者相信,真正优秀的钢琴教师应是拥有着丰富的演奏实践经验的群体,因为钢琴演奏本身无法单一地停留于课堂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

(六)重视教学评价的作用

教学评价在钢琴教学中具有以下功能:一是能对钢琴教学现状进行严谨的科学诊断,使每个钢琴教学活动都能向着既定目标前进,保证教学目标的实现。二是可以帮助钢琴教师和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激励自己,从而监督和控制教学过程。三是通过取得反馈信息,可以调整、控制钢琴教学活动系统,使之处于令人满意的状态,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苏格拉底曾经说过,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同时寄寓着教师职业的人生价值。有效教学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通过有效的反思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反思来调整教学,学生通过反思来调整学习,并强调“思”与“练”的结合,通过补救性的训练来解决存在的问题,从而落实教学目标,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结语

钢琴演奏本身集合了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脑力与体力、技巧与艺术的内容,其教学活动相较于其他学科而言有其明显的专业性特征,在教学活动的开展中也展示出其相对的复杂性。要想有效地开展好钢琴教育教学活动,就必须要在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中始终坚持以素质教育为导向。相应的,教师在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时也就有必要在单纯的技能教授之外,强化如何提升学生自身的音乐境界的内容,也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实现学生能力培养、智力发展和情操陶冶的统一。

[注释]

①(俄)海因里希·涅高兹.涅高兹谈艺录[m].焦董建,董茉莉,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266.

②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45.

③(前苏)列克赛耶夫.钢琴演奏教学法[m].谌国璋,程白珊,译.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89: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