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计算机类基础知识十篇计算机类基础知识十篇

计算机类基础知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6:33

计算机类基础知识篇1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分层分类方式

随着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快速发展,近几年高等院校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起点显著提升,计算机基础教育已从最初的扫盲阶段发展到培养学生信息运用能力阶段。提高学生的信息运用能力,已成为现阶段大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

1存在的问题

计算机基础教育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技能方面具有重要的地位[1],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网络的普及,一些问题也逐渐浮出水面。

1)计算机基础教学目标不明确。

很多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思路均是先注重知识的讲授,再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因此,培养的目标在很大程度上局限于知识的获得层次上,从而导致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没有基本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运用能力[2]。

2)学生水平存在差异性。

由于不同地域计算机的普及程度存在差异,因此新生入学时,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尽相同,计算机知识及应用能力也相差很远[3],从而加大了教学难度。

3)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存在差异性。

不同专业需要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要求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对不同专业的学生需求进行分析,根据其差异确定具体的教学资源开发策略,使课程选择有针对性,为学生在本专业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4]。

4)理论与实践脱节,忽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是提高学生信息运用能力的重要一环,但目前许多高校计算机知识的考核只注重理论,而不注重考核学生的实践能力,即理论和实践不能统一,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2农科院校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需求情况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农业领域的不断深入,农科院校中非计算机专业对计算机技术的需求也不断增加。为了切实了解非计算机专业所需要掌握的计算机知识,课题组于2008、2009两年针对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的教师和学生进行了广泛调研[5],调研结果表明了各专业师生对各类计算机知识的大体需求情况。调研结果如表1所示。

从各专业的调查结果来看,资源与环境学院、农学院各专业有86%以上的师生关注农林数字化相关知识,管理类学科90%以上师生认为数据库及相关知识很重要,动物科(医)学类专业有80%以上师生表示有必要学习多媒体相关知识,生命科学类各专业75%以上的师生认为生物数据统计分析很重要。依据调查结果,课题组可以根据专业按需分类,针对专业的需求开设相应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以促进计算机技术与专业知识的融合。

3农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分层分类培养方案

以专业需求为导向,计算机系作为教学实施的主体单位,必须充分把握各专业的课程需求。在充分考虑农科院校专业设置特点的基础上,课题组进行了分层分类教学模式的研究与探讨。

依据我校具体情况,专业划分如下:大农学类、生命科学类、农林经济管理类、动物科(医)学类、土地资源管理与环境科学类、农业工程类。各类专业按照3个层次展开教学工作。

第1层次是面向全校非计算机专业授课,以计算机基础知识为主,培养学生对信息社会的基本认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使用计算机的能力;第2层次教学是在第1层次基础上对专业进行一次划分,以程序设计基础为主,如理科类专业为VB,文科类专业为VF,主要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工具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第3层次是在前两个层次的基础上,依据各专业需求开设相应课程,教学内容与专业领域知识紧密结合。

如对大农业类开设农业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计算机基础分层分类教学模式如图1所示。

图1计算机基础分层分类教学模式结构图

同时,在明确教学模式的基础上,采用“1+X+Y”方案配置各层次各专业教学课程。其中“1”为大学计算机基础,作为全校公共基础课,为第1层次服务;“X”为若干必修/选修课程,如计算机程序设计基础(VB、VF等),各专业根据自身领域需求进行选择,完成第2层次教学内容;“Y”是根据不同专业设置面向专业应用特点的选修课程,如农业信息技术、“3S”技术等,选修课程涵盖范围广泛,配合完成第3层次教学任务。

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农科院校各分类学科在计算机应用领域的课程培养计划,如表2所示。

依据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农林分委员会的要求,为保证教学质量,该计划由计算机基础教研室负责实施,全校实施学管理,以学科类为单位,制定学大纲和考核标准,学资源。第1层次在第1学期开课,是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入门课程;第2层次在第2学期依据文理专业分类授课;第3层次在第3学期依据专业需要开设相应课程。表2列举了大农学类专业第3层次开设课程情况。

该计划已在我校实施两轮,并在师生中取得了良好的反响。师生们普遍认为,该计划针对性强,与专业结合紧密,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解决专业领域的相关内容。

4结语

大学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是提高农科院校学生信息运用能力的重要环节,无论在理念还是方法上均需要不断改革创新。本文在对我校各专业所需计算机

基础知识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计算机基础教学模式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并给出了分层分类教学的培养方案,实现了与专业领域相契合的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为提高大学生信息运用能力搭建了平台,为农科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柴水英,黄小莹.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的设置与教学改革探索[J].福建电脑,2008(3):203-204.

[2]熊聪聪,宁爱军,王燕,等.以信息素养为目标的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研究与探索[J].计算机教育,2009(13):60-62.

[3]张晶.高校计算机技术分级教学探讨[J].现代计算机,2007(11):50-51.

[4]朱嘉贤,李坚.分层分类教学法在“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中的应用[J].计算机教育,2008(9):129-130.

[5]苏中滨,孙红敏,赵洁.农科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内容的调查分析[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59-61.

ResearchonteachingmodelofComputerBasisinagriculturalColleges

LiXiao-ming,SUnHong-min,ZHaoJie

(engineeringinstitute,northeastagriculturalUniversity,Harbin150030,China)

计算机类基础知识篇2

关键词:公共计算机课程课程优化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30-7306-02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各行各业对计算机应用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融合了多门课程的内容,在各行业里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早已成为高等学校的必设课程和重点课程。加之用人单位对大学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以适应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标的要求,探索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体系改革更是迫在眉睫。

当前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已经日益普及了。各个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能为教育教学注入无限的生机与活力,也给课堂教学效果带来了实质性的变化。为此,高校中的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设计特别需要针对其未来教师职业的特点进行规划设计,使学生能在毕业之后的教学岗位上迅速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职业需求相结合。因此对师范类专业学生的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显得尤其重要。

1师范类专业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

在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和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不断深入开展的新形势下,当前高校中师范类专业学生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现状如下:

1)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距大。随着中小学信息化教育不断的深入开展,大学公共计算机基础课教学已不再是“零起点”。而由于生源差异、城乡差异和中小学学校对信息技术课程是否重视的差异,致使刚入校大学生的计算机水平差距非常大。

2)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未考虑学生的专业特点,课程开设方式单一,缺乏特色。师范类专业学生除了学习计算机公共基础知识外,他们都希望能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应用于自己的专业领域并为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研究服务。而现阶段,师范类学生和非师范类学生所用的计算机基础教材几乎完全相同,缺乏针对性。并且目前大部分教材出版周期较长,内容更新不及时,在教材内容上也并未针对师范类专业学生进行专门的项目设计,造成教材内容不适应于师范类人才的培养。

2课程的优化

计算机公共课程教学的培养目标,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网络及其他相关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工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与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使学生具有在本专业领域和相关工作中的应用计算机的能力和初步的程序开发能力。

师范类专业主要是培养中小学教师,所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与课程整合能力至关重要。针对这一特点,其课程的优化应该面向师范类专业的应用。而不是面向计算机学科。其课程设置不是现有计算机专业课程的简单删减,而应结合各专业培养要求具有针对性的设置,以便更好地为将来的教师职业服务。

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思维水平,在学大纲的基础上,确定师范类专业学生计算机基础课程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启发学生如何突破课本习题,结合教师职业发展应用的需要,培养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是师范类专业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需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当前师范类专业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现状,一方面可以采用计算机课程分层教学、必修和选修课结合的方法。

计算机课程可以进行如下分层:

第一层次,计算机文化基础。内容包括:计算机系统基础知识及操作、office软件(word、excel、powerpoint)、网络基础(信息浏览和搜索、邮件的收发、文件的下载与上传)、多媒体技术基础等。

第二层次,计算机技术基础。内容包括:高级程序设计(如:C语言、VisualBasic)、数据库基础、计算机硬件技术、多媒体应用技术(网页设计语言、Flash、photoshop、authorware)、计算机辅助教学Cai。

第三层次,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要使学生掌握专业内常用的软件工具,用以解决专业中的实际问题。比如:美术教育专业可开设计算机图形图像实用软件等;音乐教育专业可开设作曲软件和音频编辑软件等;数学教育专业可开设数据可视化、数据分析软件等;化学教育专业可开设虚拟实验教学软件等。

在这些计算机基础课程中,对于师范类专业学生而言,第一层次的计算机课程是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需要以必修课的形式开设。针对学生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可以设立计算机基础课程免修制。对于基础比较好的学生,达到学校免修的要求可以允许免修第一层次的计算机课程而直接参加第二层次课程的学习。因此科学、合理地设置前两个层次的计算机课程结构,不仅能使学生具备良好的计算机信息素质,并且能使学生掌握课件制作的各方面的技能。对于第三层次的内容,可根据师范类专业文、理科不同专业的特点及相应计算机应用技术发展的情况进行选择性开设,课程可以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设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专业和发展要求进行选修。教师除了在教学中多给学生介绍一些实用的计算机知识外,还可以适当介绍计算机的前沿知识,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另一方面在课程内容设计上面,还可以进行以下的优化改进:

1)注重设计课程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不能仅仅适合计算机教学所需要的知识,而是通过严密的课程设计,使之贴近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职业需要,让学生学习时有更明确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2)注重实训教学。针对师范类专业学生以后的职业特点,设计与其职业相关的实训项目,让学生不但能顺利完成课程实例的设计要求,并能积极主动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今后的教师职业相结合。

3)注重计算机学习方法的培养。启发学生如何突破课本习题,结合职业发展应用的需要,培养举一反三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注重计算机工具性使用观念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去除学生中对于计算机“过分娱乐性”与“过分复杂性”的两种极端理解,正确引导学生使用计算机作为一种工具。培养师范类专业学生的计算机学习技能,使计算机能在成为其职业生涯中的辅助工具。

3结束语

师范类专业学生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优化是一个长期的并逐步完善的过程。计算机课程体系应根据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实际的需要,结合学生情况,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基本概念分析入手,不断探索如何合理的设计课程教学内容。针对师范类专业学生以后的职业特点,进行公共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优化,让学生不但能顺利完成计算机课程的要求,并能积极主动将所学的计算机知识与今后的教师职业相结合。

参考文献:

计算机类基础知识篇3

【关键词】大学计算机基础分类教学教学探索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3-0243-01

1.计算思维指导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重要战略意义

2006年3月,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周以真教授在美国计算机权威期刊《CommunicationsoftheaCm》上对计算思维(Computationalthinking)进行了论述,周教授认为:计算思维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础概念进行问题求解、系统设计、以及人类行为理解等涵盖计算机科学之广度的一系列思维活动。2010年7月,国内首届九校联盟计算机基础课程研讨会了《九校联盟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1]。会议明确了各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重新构建的指导思想。培养计算思维的提出,为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确立了大学计算机基础在大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对指导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2.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特点

中国传媒大学目前设有19个学院,拥有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多个学科,82个本科专业。中国传媒大学计算中心成立于2002年5月,承担全校工科、文科和艺术类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任务。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对象是具有传媒领域学科特色的、众多的、非计算机专业本科生。不同之间专业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要求差别很大,传媒大学众多本科专业的设置决定了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设置应该同样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3.分类教学改革必要性研究

针对以上特点,计算中心对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展开分类教学改革的研究,以方便各个专业学生可以根据专业需求选择不同的教学模块,使学生一方面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和应用信息技术的能力,另一方面更好地适应专业的学习和自身发展。

3.1不同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存在差异性

随着网络普及化以及计算机的普及,入学新生的信息素养不断提高,同时,也有很大一部分入学新生计算机素养较差,种种原因造成了入学新生在信息素养方面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2012年计算中心对中国传媒大学2012级非计算机专业新生进行了计算机应用水平摸底测试,计算出不同专业新生的平均分,从结果来看不同专业学生计算机应用水平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

3.2不同专业培养对计算机基础的要求存在差异性

我校涵盖了新闻传播学、艺术学、信息与通信工程、文学、工学、艺术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理学等多个学科,82个本科专业。通过对各专业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的了解,各专业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有相同的部分也有不同的部分。如:新闻传播类对计算机基础操作能力和多媒体技术要求要高、管理类对数据处理知识要求高、艺术类对多媒体技术知识要求高、理工类对程序设计知识要求高等,因此,必须对传统的不分专业特点“一刀切”的教学方式进行改革,为学生利用计算机知识和技能解决专业领域的问题打好基础,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4.构建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

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针对目前我校众多学科和多个本科专业的实际培养需要,计算中心在全校范围内构建了“1+X+Y”模式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体系结构图,如图1所示:

大一上学期,为全校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开设《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

大一下学期,针对不同专业学生分别开设《C语言程序设计》、《多媒体技术基础及应用》《网页设计与制作》、《电子表格excel》等课程。

同时面向全校广大学生开展《mac基础及iwork办公软件》等Y门选修课程。

5.分类教学的实施方案

分类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业务水平。在整个教学的具体实施当中,可以灵活地安排不同的教学策略,有效地组织各层次教学学生分类更好地实施分类教学。

5.1教材设计分类

由于本身教学的需要,计算中心于2012年新近编写出版了自己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主教材《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和实验教材《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验及学习指导》,在主教材和实验教材编写过程中进行了分类设计,对不同章节进行了分类编写,满足了不同专业的培养要求。

5.2教学活动分类

通过分类备课、分类授课等教学活动根据不同类型的学生和教学目标、教学大纲的要求,以及各类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设计好不同的教学内容、课堂提问和技能训练,教学内容一定要适合该类型学生的学习和知识接受能力,同时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全面提高。

6.结束语

教学实践证明,针对不同类型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教学体系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解决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到学而无用的现象,激发了各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九校联盟(C9)计算机基础教学发展战略联合声明[J].中国大学教学,2010(9):4-9.

计算机类基础知识篇4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基础;分层教学;等级考试

thenewthinkingofthedifferentstartingpointof

universitycomputerapplicationsbasisteaching

Dongmeipan

(Computerandinformationmanagement,GuangxiUniversityofFinanceandeconomics,nanning,Guangxi,530003)

abstract:theuniversityComputerapplicationsBasiscourseshouldimplementthelayerteaching、reformtheteachingcontentandcarryoutscientificandreasonableassessmentmethodsonteachingforthefreshmanonthedifferentstartingpoint.

Keywords:ComputerapplicationsBasis;Layerteaching;Gradeexamination

1.引言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目前各高校普遍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程,开设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为后继计算机课程和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主要教学内容有: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操作系统的使用、office办公自动化软件的应用、计算机网络及多媒体基础知识等。但是,随着我国中小学信息课程的普遍开设及计算机的日益普及,有相当数量的新生在进入高校之前,就已不同程度的具备了一定上述的计算机知识与能力,对这部分学生来说,他们学习这门课程的起点较高。当然也有一部分来自农村或教育欠发达地区的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不多,基础较差,学习起点较低。也就是说新生入学时,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差别较大。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方法,把这些起点不同的学生按相同的教学内容和同一教学进度在同一间教室进行教学,势必很难满足不同起点的学生需求,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对高起点的学生来说,有时听老师上课简直成了一种“煎熬”,这无疑是对学生学习时间的一种浪费。同时,过于简单的教学内容,会直接导致学生失去学习计算机课程的兴趣,挫伤学习的积极性,这对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进一步提高是非常不利的。那么,怎样开展《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才能更适合不同起点的学生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2.实施分层教学,因“才”施教

笔者认为,实施分层教学,因“才”施教,就可以很好地解决新生们因计算机知识起点参差不齐所带来的教学问题。所谓“分层教学”,就是指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需求的不同而分群体,然后按照不同的教学目标,实施不同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从而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模式。

具体实施办法:新生入学后,相关部门(比如承担这门课程的教研室)应首先组织学生(一般是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水平测试,试卷采用笔答的方式,测试内容应根据《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来组织,题目难易程度应比这门课程期未考试的要求略低。然后根据学生的测试成绩按一定的标准(比如以60分为界限或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测试成绩在标准以上的(或称a类),这一层次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属起点较高的这一群体;第二个层次是测试成绩在标准以下的(或称B类),这一层次的学生对计算机的有关知识掌握得相对较少,属起点较低的这一群体。分出不同的层次后,应分别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分别运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展开教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层次水平的计算机知识。当然,有的学生自认为自己的计算机基础知识不够好,不愿参加水平测试,而直接选择进入B类这个层次进行学习也是可以的,但要求进入a类这个层次进行学习的学生,还是应该要求他们参加水平测试。

分层教学,以人为本,因“才”施教,这样可以照顾到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特别是对a类的学生来说,他们能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发挥潜能,进一步提高,获得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同时,对B类的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触动,激励他们向高层次的学生看齐,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从而大面积提高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教学质量。但有一点要注意,就是不管是a类学生还是B类学生,只要他们通过期未考试,所获得的学分应该是相同的,毕竟这是同一门课程,这样才不失公平。

3.分层后的教学内容改革

以广西高校为例,目前广西各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基本上都统一使用由广西高校计算机基础教学与考试指导委员会编写的《大学计算机基础》一书作为教材,该教材每两年修订一次,内容紧密结合当前计算机的发展与社会的需求。全书共分七个模块:计算机基础知识、windowsXp操作系统及其使用、字表处理软件的使用、计算机网络基础、数据库技术基础、多媒体技术基础、信息获取与,其中前四个模块是必学必考模块,后三个模块是选学模块且至少要选学其中一个模块并参加考试。可以看出,前四个必学模块是具备计算机初步应用能力所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是最基本要求,而后三个选学模块则不论从内容和难度上都有所提高。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广西各高校对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无论是什么起点)基本都是按四个必学模块+一个选学模块这一模式进行教学。

实行分层教学后,对B类这一层次的学生来说,由于起点较低,所以应从最基本的要求开始,教学内容应该是四个必学模块+一个选学模块(选学模块可根据学生的专业等来选择,比如对财经类的学生可选择数据库技术基础这一模块进行教学则较为适合)。对a类这一层次的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起点较高,已具有一定程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相应的计算机学习能力,对他们则应是较高要求,教学内容可以是四个必学模块+三个选学模块,其中最前面的两个必学模块由学生通过自学完成,不必占用课堂教学时间(因为这两个模块的内容对这个层次的学生来说已基本掌握),教师只需强调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提醒学生自学时注意即可。另外,对a类的学生来说,老师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一些教学内容,因为计算机领域变化快、新东西多,老师的教学内容也要及时跟上形势的发展,多向学生介绍一些最新的知识、技术和方法,加大课程的信息量,进一步拓展和加深学生的知识面,从而提高学生计算机知识的整体水平。

4.实行科学合理的考评方法

4.1设置免修考试

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发现有一小部分学生或是因为个人爱好或是因为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等原因,他们很早就接触了电脑且有较高水平,是a类学生中较拨尖的一部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对这部分学生来说已基本掌握,为避免重新学习,学校应同意他们申请免修,但要通过免修考试。具体操作方法是对入学新生设置《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免修考试,对申请免修的学生进行统一测试,测试内容难易程度与平时期未考试基本相同,若通过则同意其免修,获得相应学分。这部分学生免修后将有更多的时间安排其它课程的学习,提高学习的自由度。

4.2与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成绩挂钩

计算机等级考试是测试应试者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等级水平考试,是计算机应用知识与能力的证明。现在社会上的许多用人单位在招聘人员时也非常重视毕业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优先录用获有等级证书的人员。高校对学生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并获得证书也非常重视,已把获得计算机等级一级证书做为非计算机专业学生毕业(取得学历)的必要条件。因此,学生们对通过计算机等级一级考试是非常重视的。目前,全国高校计算机等级考试(广西考区)一级考试的考试大纲和考试内容与广西高校《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是完全吻合的。以往我们的做法都是在学生们学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后再按排他们参加等级考试。但笔者认为:对a类学生中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先将该门课程中之前没有学过的内容,通过自学提前完成课程的学习,然后提前参加等级一级考试。对通过考试者,学校就应该同意其免修该门课程的学习,并获得相应的学分。对这部分学生来说,既通过了等级考试,又可免修该门课程的学习,将有更多时间安排其它课程的学习,真是两全其美。

4.3分层教学后的期未考试方法

尽管对课程实行了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但由于是同一门课程且学分相同,为体现公平,笔者认为,对a类和B类的学生还是应该实行统一考试,统一评价。

那么,不同层次的学生水平如何才能体现出来呢?这就要在考试内容上做文章了。具体做法是:老师出考试题时,应该将70%~80%的考试内容面向B类的学生(当然,这些内容对a类的学生来说也是应该掌握的),而将20%~30%的考试内容面向a类的学生。按这样的分值来分布试卷,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考试成绩就应该有差距了,但是,这种差距是合理的,毕竟a类的学生无论是在计算机理论知识方面还是在计算机动手操作能力方面都比B类的学生要高出一个档次,获得高分是应该的。但是,对B类的学生来说,如果能通过自身的刻苦努力、通过自学,完成高一层次的考试内容,也同样可以获得高分。

5.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的飞速发展及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进一步普及,高校新生中计算机基础知识高起点的学生将会越来越多。因此,针对不同起点的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工作将变得越来越迫切和重要。做为教学工作者,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勇于实践,不断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更适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高素质人材多做贡献。

参考文献

计算机类基础知识篇5

土木建筑计算机课程体系土建特色人才

高等学校的计算机教育有两类不同的范畴:一类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科教育――计算机专业教育;另一类是对全体大学生的计算机普及教育。目前,在国内外计算机专业教育的研究工作相对比较成熟。在国际上,aCm/ieee-CS不断推出计算机学科课程设置的最新方案,在国内中国计算机学会、全国高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清华大学出版社联合的《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ChinaComputingCurricula2002,简称CCC2002)是国内相关研究工作的总结。但是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问题,国外还没有现成的经验可寻,在国内,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和清华大学出版社于2002年成立了“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课题研究组”,经过多年的对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实践和经验、条件基础和社会需求的研究和总结,相继提出了课题报告《中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体系2004》(ChinaFundamentalComputingCurricula2004,简称CFC2004),CFC2006,CFC2008[5],成为指导全国各类高校办学的重要文件。CFC2008是在CFC2004和CFC2006的基础之上,经过对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和经验总结,由课题小组提出的最新研究报告,它重新编写了本科院校课程体系参考方案,提出了各类专业(包括理工、农林、医学、财经、文史法哲、艺术和师范类等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参考方案,提供了各类专业学生学习的计算机课程,列出了每门课程的要求和内容,以及与之相应的实践环节。在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的问题上我们国家已经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但是我们也看到,虽然CFC2008提出了各类专业计算机基础课程参考方案,但是它在学科划分上还是比较笼统,对于要求彰显本校办学特色的各类高校来说,其课程体系设置还需要研究更详细的方案。同时,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技术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应用不断涌现,对人才的要求也不断出现新的变化和新的要求,因此,对于办学特色鲜明的学校来说,如何有效地设置和动态地调整计算机课程,研究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与要求,是当前各类高校需要研究的一个课题。本文主要研究讨论土木建筑类大学计算机课程体系的设置与要求问题,目的是为了彰显土建特色,为社会培养所需的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计算机应用型土建类人才提出一点建议。

一、当前计算机科学与应用技术在土建领域的发展形势,对人才的一般与特殊要求,现有人才状况。

众所周知,计算机科学技术与应用技术从其诞生之日起,一直是飞速发展,其应用也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在各个行业,专业技术与计算机科学技术及应用技术相结合越来越普遍,技术划分越来越细,水平越来越高。以土建领域为例,计算机的应用由过去的主要参与数据分析,到现在的辅助设计,辅助施工,数据处理,办公自动化等,为土建领域的技术革新,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计算机在土建领域的应用有以下一些特点:

2.计算机的应用在土建领域继续深化。虽然当前计算机的应用在土建领域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各种专业软件不断涌现,但和人们的期望相比,显然还有差距,各类软件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不足,一些工作中计算机的应用还很薄弱,这些问题都促使了计算机在土建领域的应用继续深化,例如结构分析类软件是土建工作中应用最早,技术相对成熟的软件,但它在可视化、数据交换方面,还需要改进。所以在土建领域计算机的应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3.土建领域计算机的应用涉及计算机的众多技术。由于土建工作的特殊性,所以计算机在土建领域应用中涉及到计算机的众多技术,具体有计算机图形处理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学计算和办公自动化技术等。

由于计算机在土建领域中的广泛应用,也对从事土建领域工作的专业人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们必须在计算机知识方面达到一定的水平,才能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具体的要求是一般的工作人员应该在计算机图形处理、数据库、多媒体、网络、数学计算和办公自动化等方面了解基本的知识和工作原理,掌握基本的操作,在某一方面结合自己的工作有所专长;特殊的工作人员应该为研究人员,他们应该为计算机在土建领域的应用做出自己的贡献,他们不但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在计算机的某一个分支中成为专业级的人员,所以他们必须要学习更多的计算机知识。大学是培养各类专业人员的摇篮,但是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学习内容与应用脱节是当前大学教育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这就造成了社会急需人才的短缺,尤其是复合型人才的短缺,当前对于计算机应用有所专长的土建类人才是土建领域急需的人员。

二、在计算机应用领域普通的应用型人才与特殊的研究型人才对计算机知识和能力方面的要求

计算机的应用遍及社会的各个领域,对人们的工作、生活和学习都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每一个生活在当今世界的人都要主动或被动地接受计算机的教育,社会也急需掌握了计算机知识的各类人才。那么当今社会对人才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都有那些基本要求呢?这大致可以按需求分为两种类型,普通的应用型人才和特殊的科学技术研究型人才。对于普通的应用型人才在计算机知识和能力方面应该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操作。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应该包括计算机的硬件、软件的基本知识;计算机多媒体的基本知识;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计算机安全的基本知识、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等。基本操作应该包括计算机及其主要设备的基本使用与维护,网络的基本操作等。

2.掌握计算机常用软件的应用,会应用这些软件解决工作中的一些问题。计算机常用软件主要是指办公自动化、图形处理、多媒体以及杀毒、上网等大众常用软件。工作人员应该结合自己的工作需要能应用其解决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

3.掌握某一种或几种专业软件的应用。专业领域的计算机应用往往都具有特殊性,一般使用的都是专门开发的软件,这些软件极大的提高了专业的工作效率和质量,所以要求专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

4.掌握专业信息搜集的能力。网络现在已经成为人们工作、生活、学习的有力工具,专业人员必须掌握利用网络辅助专业工作的能力。

5.具有促进专业软件开发和表达诉求的能力。计算机软件的功能是由用户决定的,用户的需要是计算机科学发展的动力,也是计算机在专业领域中发展的动力,专业人员在计算机的使用过程当中,应具有根据使用的体会和技术发展的需要,通过相关渠道,表达自己的诉求,促进计算机应用的发展的能力。对于专业领域特殊的科学技术研究型人才,他们是计算机在专业领域应用和发展的骨干,对于这一部分人员,他们的计算机素质要求要更高一些,除了应该具有上述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之外,还应该在计算机应用的某一领域具有计算机高级专业人员的水平,对于计算机最新的科学技术有所了解,对于计算机在专业领域的应用具有前瞻性。

三、彰显土建特色的各专业计算机课程体系设置方案与教学内容探讨

办学特色是一所大学的灵魂,是一所大学经过长期的努力形成的一种校园文化,对于一所综合性大学来说,形成一种特色是至关重要的。做为土木建筑类大学,土建就是其最重要的特色,各方面的教学活动都要围绕着这个特色来进行,计算机的教学活动也不例外。但是我们也必须考虑到各专业性质的不同,要求的不同,学时的限制,学习条件的限制,学生基础的限制等客观因素,对教学活动做出合理科学的安排,因此本人对于土木建筑类大学计算机教学提出以下建议:

1.根据专业的特点划分不同的学习模块。综合性大学往往办有很多专业,各专业之间对掌握计算机知识的要求存在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对于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应该根据专业的特点划分不同的学习模块,让学生能根据专业的需要学到有用的计算机知识。

2.每一个模块划分出三个层次。三个层次分为基础层次、专业层次和综合实践层次。基础层次主要学习一些计算机基础性课程;专业层次主要是结合专业需要学习一些计算机知识和专业基础软件;综合实践层次主要是根据社会需要,结合实际问题,学习应用计算机知识和专业软件解决实际问题。

3.加强选修课、培训班、讲座等教学活动。大学的专业课程设置,学时分配往往受到国家教委专业设置规定的限制,灵活性很小,而当今社会对人才计算机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学生在规定课程中难以满足学习的要求,因此加强选修课、培训班、讲作等教学活动,是解决大学计算机知识学习的重要方法。

4.重视实践课,加大实践教学环节的投入。实践课是培养各种应用型人才的最好教学方式,计算机应用的学习也不例外,学校应该针对专业需要,多开设一些计算机应用的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课程,并加大这方面的投入,使学生能尽快的掌握实际应用的本领。

在模块划分方面,可以以院系为基础,合并学习内容交集较多的院系,设置计算机学习课程,合理有效地利用教学资源。但在综合实践层次的课程设置上,则必须以专业的需要设置学习课程,打破模块的限制。

在教学内容设置方面,基础层次可以安排计算机文化基础、CaD基础、3DmaX基础、pHtoSHop等课程;专业层次可以安排C语言程序设计、VF数据库设计、SQLserver、matLaB、建筑CaD及其它各计算机和专业软件课程;综合实践层次应该以安排实践课程为主,同时各专业可以根据专业的需要安排专业软件的学习和实践,例如:土建类专业可以安排结构分析类软件、预算类软件的学习与实践;电子类专业可以安排电路图设计类软件的学习与实践等。

计算机类基础知识篇6

关键词:专业模块;情境教学;计算机基础教学

目前,计算机的应用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是对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20世纪8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成为大学里的公共教育,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培养大学生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教学方法[1]。但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各行业与计算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对计算机的依赖性也不断增强,如何让计算机基础这门工具课更好的服务于各专业,切实提高大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成为新一轮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的关注点。经过多年的教学积累,笔者引入了基于“专业模块”的计算机基础内容分类方法,对不同专业背景的计算机基础情境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索。

1计算机基础教学现状

1)新生计算机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差异加大。

虽然教育部在“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中提出了中小学计算机知识普及的基本目标,但由于生源和地区的差异,使得大学新生的计算机水平参差不齐[2],部分学生熟练掌握了计算机的应用操作,大部分学生接触过计算机,但局限于网络应用,如聊天软件的使用、收发邮件等,还有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学生从来没接触过计算机。这种情况下,教师很难找到一个合适的起点来组织教学,如果沿用传统的教学内容,很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达不到预期教学效果。

2)分类分层的教学不够深入。

在很多院校中,不同学院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基础课程往往采用相同的要求、大纲、教材、考核方式等,这使得我们的教学缺乏针对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不同专业对计算机类课程的发展需求,从而限制了许多学生继续学习的能力[3]。在当今社会,需要大量既熟悉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很多大学生毕业后从事的工作已经不是单一的本专业的活动,这就对不同专业的计算机教学提出了要求。因此,进行分类分层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也势在必行。

3)教学模式陈旧,理论与实践脱节。

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应用性极强的基础课程,绝大多数院校也意识到实践操作的重要性,安排了大量的上机操作课时,也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上机练习,但在授课的过程中还是采用了“先老师讲授演示、后学生自我练习”的简单模式,没有把实践融入到实际的工作情境中,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不知其所以然,缺乏实践的目的性。

2“专业模块”的分类方法

在传统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中,主要包括计算机文化知识、操作系统、图文处理、数据处理、网络基础等内容,在教学过程中以计算机等级考试内容为重点,学生的操作练习也以等级考试题目为主,忽略了不同专业对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具体要求,没有发挥计算机的工具作用。经过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在对毕业生进行技能调查的基础上,笔者以专业需求为背景,对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进行分类探索,引入“专业模块”分类方法,以增强计算机基础的工具作用,更好的服务专业知识的学习和专业岗位技能要求。

把计算机基础内容分为“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两大类,与传统的教学内容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增强了计算机基础的实用性。计算机基础作为一门工具课程,其教学目的就是要让学生灵活的操作计算机,完成日常事务的处理,“专业模块”内容的引入,带给了学生真实的企业工作环境,以实际的工作任务为出发点,教师围绕任务的解决过程来组织教学,让学生体会到计算机基础在实际工作中的作用。如经管类专业,他们对计算机基础的特殊性主要体现在熟悉日常办公软件、数据报表生成等方面,因此,这方面的教学内容会让他们领悟到计算机基础在工作中的重要性。

2)加强了计算机基础与专业课之间的联系。专业课是大学课程中的重点,其他课程围绕专业课,拓展学生的全面素质。而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中的“专业模块”正是计算机基础与专业课的桥梁,加强了课程间的联系,辅助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如机电类专业,通过ppt产品推广等实际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不仅掌握了ppt软件的使用,而且熟悉了机电产品的各种参数。

3)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教学内容虽然可以采用讲练结合的教学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因所有的学生都学习相同的教学内容而缺乏针对性,因此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可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而“专业模块”与“基础模块”相结合的教学内容既考虑了学生的共性,又能区分个性,会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以笔者所在的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本校主要有机电类专业群、艺术类专业群、信息类专业群和经管类专业群。根据各专业群对计算机技能的不同要求,把计算机基础教学内容进行分类,各有侧重点,如表1所示。

3以机电专业为例,设计情境教学模式

3.1课程定位

本课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以机电类专业知识为背景,以企业管理工作中对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实际要求为导向,模拟企业员工的工作过程,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的使用,图文、数据处理,ppt产品演示及企业网站建设等内容。

3.2设计思路

1)情境教学设计背景。

根据对企业的实际需求调研及计算机基础教学大纲内容,机电专业对计算机基础能力的基本要求有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能使用办公软件管理企业技术资料和台帐,设计正确、通用的操作流程及对企业的产品、形象进行包装推广。

根据这一技能要求,我们对计算机基础内容进行分类,确定“基础模块”和“专业模块”的教学内容,并在各个模块中建立学习情境,把对应的知识点归类到相应的学习情境中。

2)情境教学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传统的教学过程是按教学内容由易到难进行授课,本文提出的教学情境中要综合考虑两条主线:教学内容和企业技能需求。在设计教学情境的时候,既不能遗漏相关知识点,又要把它们有机的组合起来满足企业中实际的技能需求。这是情境教学设计中最关键的问题。

3)情境教学设计过程。

在明确情境教学设计背景及关键问题后,以“职业能力本位、工作过程导向、典型案例应用”为基本原则,按职业岗位需求选择教学内容,按工作过程循序渐进编排教学顺序。改变机械传授理论知识、盲目上机实训的教学模式,模拟真实的工作情境,突出课程的实践性、职业性、真实性。在机电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学中,在基础模块与专业模块的框架下,我们共设计了六个情境,涵盖了该行业对计算机技能的基本要求,同时也包含了课程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实现了两条主线的无缝融合。情境设计如表2所示。

3.3教学实施

在情境教学中,改变了原来的老师讲解、学生操作的简单教学方式,采用以“真实情境下任务驱动”为主基调,每个情境通过“任务布置、分析讨论、任务理解、计划实施、考核评价”的五步教学法来进行,整个过程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师为主导,把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紧密的结合起来,从而达到在实际项目中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每个情境的教学形式可以分为:课内教学、课内实践、课外实践三个部分,以8~10个学时为宜,课内教学主要完成任务的布置与提示、知识点的讲解与演示等内容;课内实践主要完成分析讨论、任务的理解与实施(包括个人实践与小组实践)、教师点评考核等内容;课外实践主要完成信息搜集、任务拓展等内容。

在实施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1)改变教学观念,“以生为本”。教学观念的改变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应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形成教师与学生信息互动,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解决问题,不应简单地告之问题在哪,应如何解决,而应该根据问题所在,因势利导,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所在及解决方法。2)采用“层进式”教学,严卡任务考核关。根据情境设计,有层次的组织实验教学,学生在进行一个新的任务时,必须通过上一个任务的考核,方可进行下一个层次的任务。指导老师在进行任务考核时,要做到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相结合,兼顾工作任务的实施过程和完成结果,考核时可采用学生答辩,集体打分的方式。3)加强职业能力培养,激发学习兴趣。教学过程中强化基于工作环境的案例教学和任务教学,注重以任务引领型项目诱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切实感到计算机在现实工作中的重要性。注重“教”与“学”的互动,让学生在活动中真正体验学习的乐趣。

3.4教学体会

通过在个别专业中的教学实践,学生普遍反映课程的教学非常有条理,学习完一个情境后都有阶段性的收获,通过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的学习,不仅明确了企业对计算机技能的要求,而且对企业环境也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同时,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每个情境中的角色都不一样,有时是企业的办公文员,有时是企业的产品推广人员,学生感觉教学过程比较生动,很能激发学习兴趣。

与此同时,情境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熟练掌握计算机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而且应具有任务设计、组织引导等能力,能够设计出合理的任务,同时为学生创造真实的工作情境,因此,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建设将是今后计算机基础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关键。计算机基础教学教材内容与经典理论教材不同,它紧随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因此教材内容总存在滞后的一面,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观念上创新、内容上及时完善。而不能按照教材内容完全照搬。

4结语

计算机应用技能是一项基本技能,在各行各业都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计算机基础是一门看似简单但又难学的课程,掌握的熟练与否,直接决定着将来的职业发展,计算机基础教学改革也一直在进行,相信在广大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定会让学生更好的掌握计算机技术,充分发挥工具作用。

参考文献:

[1]邹北骥.理工类计算机基础教育应面向工程计算能力培养[J].计算机教育,2009(8):109-111.

[2]王春红,张瑜.计算机基础课程分级教学改革与实践[J].职教论坛,2009(5):36-38.

[3]王超.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小探[J].电脑知识与技术,2009(11):9015-9016.

SituatedteachingofFundamental-computingCoursebyimportingSpecialmodule

GUweijie

(Departmentofinformationengineering,Changzhouinstituteofmechatronictechnology,Changzhou213164,China)

计算机类基础知识篇7

[关键词]计算机基础教育教育改革“90后”课程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7597(2009)1120186-01

一、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

计算机基础教育内容涵盖广泛,不仅包括计算机使用的基本常识,还包括常见应用软件的使用、数据库及编程和专业CaD类软件使用。经过多年的发展,计算机基础教育在我国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我国普通中小学普遍开设了信息技术课,来教授一些计算机使用的基本知识和基本常识;各类大中专院校普遍开设计算机文化基础或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除了教授一些计算机使用的基本知识和常识外还对一些常用应用软件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另外根据大中专院校学生所学专业的不同还选择性的开设了一些诸如数据库、编程、aUtoCaD等课程。

但在信息化飞速发展的情况下,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也还存在一些问题:(1)管理者对计算机基础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2)软、硬件资源配置不合理,分布不均;(3)课程设置不合理,重复教学严重,教学内容亟待完善和更新;(4)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需要进一步研究;(5)整体师资水平有待提高;(6)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部分地区和学校的计算机基础教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开展,严重影响了被教育者适应未来信息化生活的能力,以及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和普及。

二、学生特点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新时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水平及国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我国出现了所谓的“80后”、“90后”现象,这些极具特点的年轻人和孩子现在正是我们教育实施的对象,而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千禧娃及新世纪的孩子们又将给我们教育带来新的冲击,任何抛开学生心理特征及特点来进行的研究都不能保证其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因此我们要来研究和观察学生心理特征及特点,尤其是“90后”这些大部分没有成年的孩子,了解他们的知识结构和水平,预见性的根据学生情况的发展趋势提出符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90后”的孩子目前多数就读于小学中高年级和中等学校,在不久的将来即将进入高等学校学习。“90后”的孩子无疑是幸运的,他们出生在中国的改革开放结出初步成果的时代,家庭经济条件的改善无疑为他们创造了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加之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为独生子女,更使他们成为了家庭的中心,这些伴随着网络成长起来的孩子从小就受到大量信息的包围,这使他们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或多或少的都掌握了一定的计算机知识,同时在知识的广度上是以往的孩子所不能比拟的;“90后”的孩子又是不幸的,优越的物质条件使他们的承担能力变得异常脆弱,家庭的中心地位使他们自私、敏感、不善与人交往,网络拓展他们知识面的同时却使他们脱离了来自家庭及学校的监管,接受了太多非主流和个性化的知识,使他们个性张扬自我意识强烈、爱好古怪。

三、计算机基础教育改革的目标及方法

计算机基础教育应当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使用的基本常识、掌握常用工具软件的使用、引导学生充分合理的利用计算机及计算机网络这一资源载体、防止网络沉迷,大中专院校还要培养学生在本专业及相关领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等内容为目标。

基于这一总体目标以及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现状和学生特点,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计算机基础教育进行改革:

1.提高管理者、教育工作者对计算机基础教育必要性的认识水平。联合国重新定义新世纪文盲标准,将文盲分为三类: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常用图表)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教育的基本目的之一就是使受教育者摆脱文盲的地位,而根据联合国对新世纪文盲的定义不会计算机就是文盲,这一点一定要让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尤其是管理者铭记于心。

2.重点扶持农村及贫困地区的中小学,配备相应教学设备。计算机基础教育是一门对硬件设施依赖性较强的学科,长期以来由于种种原因,教育资源特别是硬件资源的分配不均导致一些农村和贫困地区的中小学无法保证计算机基础教育任务的顺利完成,这也间接导致了学生计算机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而这些学校往往经费紧张无力改变现状,这就需要由政府或是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加大投入帮助这些学校完善教学设施,至少保证能够使用笔记本与投影仪进行教学,以保证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在有条件的学校及相关单位应普遍设立专为学生提供上网等服务的网络教室,并配备专门的网络辅导老师,在家长和全社会的配合下,监督和管理学生的网络行为、了解和掌握学生接触知识的范围,达到防止网络沉迷、尽量降低非主流意识对学生影响的目的。

3.完善课程体系结构,及时更新教学内容。计算机基础教育涵盖内容较为广泛,知识更新速度快,特别是应用软件更新换代频繁。而计算机基础教育由于起步较晚,起步初期为了尽快普及计算机基础知识,在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设了起点式的计算机基础教育,所学知识的重复率很高。现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及我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的完善,这种重复的起点式计算机基础教育已经不再适合我国的被教育者,特别是对于中高等院校,有些知识学生已经学过不止一遍,这种重复的教学不仅浪费了教育资源,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学生的厌学情绪和反叛心理。为完善课程体系,合理利用教学资源,避免重复教学,我们的计算机基础教育可以分为信息技术、计算机文化基础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三个层次,由小学、中等学校和高等学校分别完成。

4.以任务式教学为手段,以应用为落脚点,努力提高教学质量。任务式教学是一种已被证实的能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和互动协作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团队意识、提高学生交际能力、克服自私自利、孤僻等不利性格、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问题能力的教学方式。

5.加强师资培养力度。师资,一个亘古不变的教育问题,作为教师、作为一个解惑者,需要广博的知识、精深的专业素养、高尚的品德、正确的人生观,计算机教师也不例外。加大对师资的培养力度,为教师提供各种各样的平台,以提高师资质量是保证并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

参考文献:

计算机类基础知识篇8

本次分层考试采用计算机题库方式进行,设置了三种题型,分别为单选题、填空题和操作题,总分为100分。其中,单选题和填空题侧重于考察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计算机硬件基本结构、数值编码及二进制运算、操作系统基础知识和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等,总分为25分;操作题主要考察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总分为75分;其中,win-dows操作部分占25分,word操作部分占20分,excel操作部分占15分,powerpoint操作部分占15分。理论题部分设置有单选题和填空题两种形式,其中,单选题涉及二进制运算、aSCii编码、数制及数制转换、文本压缩、ip地址及分类、maC地址及其与ip地址的转换、操作系统的进程管理、设备管理、处理器字长和冯诺依曼原理等内容;填空题涉及多媒体文件存储容量计算、计算机网络协议、绝对路径及相对路径、计算机工作原理和操作系统的基本功能等。操作题部分包括windows操作、word操作、excel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四个部分,其中,windows操作主要考察文件夹的创建、删除和修改、快捷方式及其创建、记事本软件相关操作、计算器软件相关操作以及文件的复制、重命名和删除等,word操作主要考察文字格式设置、指定内容查找、文字的基本编辑、表格制作及格式设定以及图片插入及格式调整等,excel操作主要考察单元格格式设置、基本公式(含求和、求平均数以及四则混合运算等)的运用、数据区域选择及图形生成、背景设置和自动筛选等,powerpoint操作主要考察模板设置及应用、文字格式设置、动画设置、放映方式设置和背景设置等。这些内容的设计基本符合国家计算机基础教学指导委员会对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的规划和要求。此外,考虑到大一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没有系统地掌握,而在平时生活中相对比较多地接触计算机的相关软件操作,将基础理论题与操作应用题的分值比例设置为1:3。

二、考试结果的分析

(一)总体结果分析

总体考试结果的平均分为47.19分,看似这一成绩还算不错。考虑到基础理论题与操作应用题的分值比例设置为1:3这个前提,一方面说明当前大学新生对常见操作软件并不是非常陌生,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缺乏一个系统全面的掌握。windows题目得分率为83.27%(按照百分制进行折算,其他类似),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windows操作系统都能够有很好地掌握;word题目得分率为51.96%,说明接近一半大学新生对word的基本使用,如输入、简单格式排版和替换等基本操作有所掌握;excel题目得分率为12.54%,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没有接触excel软件操作,没有建立数据处理的理念;powerpoint题目得分率为44.51%,略差于word题目得分率,说明大学新生对powerpoint的基本操作也有所掌握;理论题得分率为28.66%,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并没有形成系统的、全面的掌握;及格率仅为18.82%,说明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包括理论和操作)的系统掌握还很不够。特别需要重点说明的是,本次分层考试的题库中,操作题和理论题的难度都相较于期考考试标准有了较大程度的降低。如果按照常规的大学计算机基础期末考试的要求来进行的话,可能在各项指标上还要有较大程度的下降。总体考试结果说明,大学新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掌握还很不够,尤其对计算机的基础理论知识是非常欠缺的,本门课程的设置非常必要。考虑到计算机对于大学生未来学习和工作的重要性,取消大学计算机基础课程是不合适的。

(二)分类结果分析

本次分层考试还对考试结果进行了分类统计。考试结果按照三类进行统计,即信息类、非信息理工类和非信息文管类。其中,信息类选择的班级包括计算机1301、通信1301、物联网1301、信息安全1301、自动化1301、测控1301和人工智能1301等共计14个班级;非信息文管类的班级包括工商管理1301、经济1301、企业管理1301、社工1301、法学1301、行政管理1301和日语1302等共计14个班级。由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人数在全校占据绝大多数,所以选择了更多的班级,具体包括土木工程1301、采矿1301、环境工程1301、矿加1301、机械工程1305、能源工程1301、安全工程1301、工业设计1301、物流工程1301、材料工程1305、生物技术1301、数学1301、物理130和化学1302等共计28个班级。从以上选择的班级可以看出,这些班级基本上涵盖了学校在信息类、非信息理工类和非信息文管类中的所有学生,样本具有显著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对于及格率,信息类为23.81%,非信息理工类为15.55%,非信息文管类为16.71%。信息类学生在及格率指标上高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和非信息文管类学生,这得益于信息类大学新生在理论题得分率、win-dows得分率等其他指标上也高于非信息理工类学生和非信息文管类学生。究其原因,信息类大学新生可能在高中阶段对计算机较为感兴趣,对计算机相关知识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但是,这一及格率指标的绝对值还是很小的。单纯从这一指标上来看,不管是取消信息类,还是取消非信息类大学新生的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都是不合适的;对于windows得分率,信息类为83.96%,非信息理工类为82.27%,非信息文管类为82.85%。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windows基本操作的掌握都比较良好,这得益于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对于word得分率,信息类为54.00%,非信息理工类为50.13%,非信息文管类为52.68%。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word基本操作的掌握还比较欠缺,这是由于大多数大学新生没有对office相关软件进行系统的学习,word等软件的学习可能是自发的和随意的,这不利于对office软件的系统掌握;对于excel得分率,信息类为16.03%,非信息理工类为11.27%,非信息文管类为11.34%。绝大多数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excel的基本操作还没有涉及,对数据处理的概念还没有形成,而考虑到数据处理对于大学生未来学习、科研和工作的重要性,对excel软件操作的掌握和数据管理概念的形成具有特别的意义;对于powerpoint得分率,信息类为47.31%,非信息理工类为43.63%,非信息文管类为44.90%。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powerpoint基本操作的掌握也是比较欠缺的,而随着大学新生步入社会,利用powerpoint作为平台来展示自己或介绍产品或规划项目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对于理论题得分率,信息类为29.82%,非信息理工类为28.50%,非信息文管类为27.59%。绝大多数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理论都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基于这样的基础是无法完成后续计算机相关软件和硬件课程的进一步学习。

三、考试结果的启发

本次分层考试目标是选拔优秀大学新生组成快班,进行差异化和针对性的教学。这里,我们不涉及有关分层教学体系的内容,主要是从本次分层考试的数据结果分析中,得出以下几点结论:

1.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并没有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考虑到计算机基础知识对于未来专业课程学习的重要性,取消大学计算机基础这一课程是不合适的。

2.就理论知识来说,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计算机理论知识的掌握非常欠缺,需要在课程学习中加强计算机工作原理、编码、多媒体、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网络等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学习。

3.就应用操作来说,虽然绝大多数大学新生对windows操作都有比较良好的掌握,对常见的word操作和powerpoint操作的掌握仅限于对一般的文字编辑操作上,并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解和掌握,对excel操作则非常陌生,没有形成数据管理的基本概念。因此,需要在应用操作方面继续完善word和powerpoint等常见办公软件的高级操作的练习,并重点加强数据管理操作软件的学习,如excel或SQLServer数据库管理系统等。

4.信息类和非信息类大学新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相当,作为入门课程可以采用基本相同的教学体系。当然,如果考虑到信息类学生未来专业学习的需要,可以适当引入一些专业化的内容,并进行差异化教学。

5.总体来说,大学新生对计算机操作软件的掌握要好于计算机基础理论,考虑到基础理论中有关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知识的抽象性,可以适当地增加相关操作软件的学习,如photoshop或网络模拟软件等,以便具有形象化的学习效果。

四、小结

计算机类基础知识篇9

艺术类pBL教学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以及多元文化的冲击,计算机基础作为艺术类高职院校学生开设的一门必修的课程,也应跟随计算机的发展速度,不断改革创新,使计算机基础的教学适应国家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需要。艺术类高职院校,由于专业的特殊性和学生的特殊性,其教育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创新意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素质艺术人才,所以教学中不能像对待文科或者理工科学生一样,在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意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更要注重提升学生整体的艺术素质,激发学生的艺术创作灵感。如何改提升艺术类高职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教学经验,对我院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进行了探索。

一、艺术类高职计算机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艺术类学生的现状

新生入学时所具备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在中学时已熟练掌握了计算机知识和技能,对计算机知识的理解能力较强,也容易接受上课的内容;有的学生,入学时连鼠标、键盘该如何正确使用都不知道,指法也不规范。

艺术类学生个性突出、自我表现欲强,比较重视个人在专业以及其它领域的突出能力,对计算机类基础课程的要求存在误区:许多学生认为,计算机基础课程只要会打字,会收发邮件、能上网聊天、看视频,就是掌握计算机了,而这些在中学阶段早已学过;也有学生认为自己是学艺术的,只要专业课学好就行,至于通识课特别是像计算机基础课学不学都无所谓,能应付过关就可以。学生的求知欲低,使计算机教学变成了应试教。对该课程认识的不足,导致学习兴趣的降低和学习动力的减弱。

2.教学方法及手段

当前计算机基础教学有的还停留在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上,即教师讲授每一个知识点,并进行演示教学,学生跟着演练。这种以讲授和演示为主要手段的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虽然讲解细致,学生能理解知识点,但学生并没有真正掌握学习方法,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兴趣、创作欲望都没有被激发出来,整个教学过程没有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理念陈旧,不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

3.教学内容单一,与专业课的教学和应用衔接不够

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课程内容设置大多为计算机操作系统、office办公软件使用、多媒体技术和网络基础应用等,这些内容理论性较强,在实际操作讲解方面略显不足,对于逻辑思维能力较弱的艺术类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枯燥无味,并且难以掌握。另外,这些基本的教学内容与许多艺术类院校的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应用联系不够紧密,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下降,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pBL基于问题的学习方法

“基于问题的学习”模式(problem-BasedLearning,简称pBL),是指通过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共同解决一些模拟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从而使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发展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其正式的定义可以概括为:“一种让学生面对情景性的、结构不良的问题去试图找到有意义的解答的教学策略”。pBL强调知识不是通过教师的传授得到的,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构建的方式获得。pBL于1969年由美国神经病学教授HowardBarrows在加拿大的memaster大学医学院首创以后,不断得到精炼和发展,到目前已经被应用到包括医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工程教育、商业教育、社会工作教育等多个学科领域。

三、pBL教学方法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是内容多、方法多、技巧性强、实践性强,这些都决定了教学难度较大,为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以分层次、分组教学为手段,引入pBL教学方法。

由于pBL是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按照“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演示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授课。所以,在课程设计上,通过整合形成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任务,选择学生日常生活学习中遇到的计算机实际问题。例如,如何连接我院无线网络;在学习eXCeL时,怎样筛选出满足指定条件的记录等问题。在教学中通过真实的任务,把计算机学习设置到这些有意义的问题情景中,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从而学习隐含在问题背后的科学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技能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做到以学生为本,在自主协同学习阶段,教师不仅要监督指导,还要与学生进行相互讨论和交流。

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按座位就近的原则,将不同层次的学生交叉分成若干小组,用基础好的学生带动基础相对差的学生,学生之间互相补充、互相修正,加深每个人对知识、问题的意义建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的团队协作能力,这是pBL教学模式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四、pBL模式教学实践效果

与传统的以学科为基础的教学法有很大不同,pBL将学习知识与任务或问题挂钩,使学生投入于问题中。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活动应该中引入pBL方法,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和创新能力。

1.集趣味性和互动参与为一体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以学生自己探索解决问题为主,学生始终是带着问题去听课并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从而深深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到了实用的技能。

2.丰富的实用性和浓烈的科技感

pBL是基于真实情景的问题,这些问题非常接近现实世界或真实情景。这样就能确保在将来的工作和学习中学生解决计算机相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迁移到实际工作问题的解决中。如学生在校园复印社进行材料的打印时经常会遇到U盘中病毒的问题,在授课时就向学生传授如何通过杀毒软件来解决此类问题,同时让学生了解学院多媒体教室是如何来限制病毒的运行方法。这样设置了问题情境,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艺术院校计算机基础课程,既有和其他普通高等院校的共性,又有艺术类院校独有的特征,积极探讨艺术类高职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结合艺术类学生特点进行计算机教学的改革是一项深入而持久的任务。我们要围绕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在开放、多元的文化背景下,科学合理地开设计算机基础课程,努力培养艺术类学生的综合素养及良好的计算机使用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掌握更多、更新、更实用的知识和技术,为学生后继课程和职业能力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李海燕,陈坤健.高职艺术类专业计算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中国电化教育,2008,(12):100-102.

[2]况湘玲.pBL方法在电子商务教学中的应用[J].教学研究,2006,(5):420-426.

计算机类基础知识篇10

1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目标

对于一般普通高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应注重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的培养。具体的计算机能力包括三个层次:操作能力、应用开发能力和研究创新能力。操作能力是指最基本的使用计算机处理信息的能力。如文本与图形表达能力、网上交流能力、信息检索能力等。应用开发能力是指在熟练操作计算机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计算机应用技术与所学专业知识相结合,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将计算机技术应用于本专业领域中的能力

2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改革

目前,现状要改变教师只注重计算机等级考试的过级率,缓解等级考试给教师带来思想上的压力,在课程的设置安排上,要根据不同的专业进行课程设置,让教师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在教学过程中发挥最大的潜力,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的能力,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深入掌握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建立起适应当代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模式。

课程体系是按一定的结构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若干课程组成的具有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统一整体。课程是将具有一定相关性的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而成的结构体系,它也是构成课程体系的基本要素。要实现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整体优化,就是要求从人才培养模式的总体设计、人才知识、素质、能力结构的整体方向出发,合理地选择更新教学内容。

3计算机基础课程分层次教学内容改革

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改革中,要合理地设置好课程体系,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把具有时代特征的内容,体现计算机发展的反映到课程体系中来,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的新技术、新知识,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1教材的选择

在教材的选择上:

(1)选择内容新颖;

(2)多引用一些能反映计算机前沿知识和特色知识的;

(3)并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材;

(4)使用周期短教材。

3.2教学大刚的制定

教学大纲是教学的指导性文件,教学内容应注重计算机操作能力和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对于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课程的教学大纲的制定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为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第二层为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第三层次为应用开发能力培养方面。针对我校具体情况,由数学与计算机学院根据计算机学科的发展和计算机应用技术的普及状况制定教学大纲,大刚前两个层次的实施在新生第一学年完成,第三个层次在后续三年内完成。在以上三个层次的基础上,我校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大纲的制定根据各专业的教学目标及专业特色,又按专业类别划分为三个方向:文体艺术类、医学类及理工类,各方向的制定不同的教学内容和课时。

3.3分层次教学内容设置

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设置根据教学大刚制定。第一个层次为《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二个层次为《程序设计基础》(理工类、医学类和生物类开设)和《多媒体技术及应用》(文体艺术类开设),第三个层次根据各专业的实际需要设置了多门选修课。《大学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学习应用序列的先导课程,其内容应包含应用课程中所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结构,计算机基本操作、维护、文字处理和电子表格软件应用及网络的初步应用,为第二个层次的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4教学方法与手段

对于计算机基础课程的教学,要因材施教,针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对计算机的理解能力不同,学生入校时计算机的基础也不同。因此需要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不断探索。而计算机系统又是一个复杂庞大的系统,大学生计算机操作能力和计算机应用开发能力的培养,体现在学生的动手能力上。

4.1多媒体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很多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计算机系统和多媒体课件在教学过程中演示计算机的操作方法、程序运行结果,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理解抽象的计算机概念。在计算机机房资源充足的情况下,可在机房通过广播系统进行现场教学,边讲边练,使学生能及时掌握和消化课堂内容。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设综合性、设计性的实验程课,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知识综合运用的能力。

4.2开设课外实践活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对于那些计算机基础就较好,有特殊爱好的学生来说,有限的课时教学远远不能满足他们,特别是刚入学时,如何让他们的兴趣向更积极的方面发展。在追求素质教育的今天,更应该对这部分爱好者加以引导、培养。因此,必须有计划、有实质性内容的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组织一些兴趣小组或课题小组,比如网页制作、程序设计、平面设计、数据库、数学建模等,并将其和一些竞赛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集体主义精神,这对提高学生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对如何解决抽象问题的思维能力,遇到困难时的心理素质的培养,无疑是有益无害的。

4.3网络教学,建立现代化教学平台

学习《计算机基础》课程要想调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网络教学是其方法之一,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阅大量与课堂内容相关的信息,并根据自己的爱好进行有选择的学习,这不仅能促使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活跃,还能使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产生一种主动学习的心态,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校《计算机基础》课程已申报为校级精品课程,实施《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网络教学以后,教师可以在网络上布置作业,解答,考试。不仅缩短了教师和学生在时间和空间上的距离,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限制,还为学生提供更深、更丰富的教学内容。

5结束语

第三次世界计算机教育大会讨论的重点开始转向非计算机专业的计算机教育,即大众化的计算机基础教育。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普及和深化是21世纪教学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成果,它既是文化基础教育、人才素质教育,又是技术基础教育,是各学科发展的必然和需要,也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总之,我们要转变观念,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基础教学工作在整个高校人才培养计划中的重要性认识,进一步深化改革计算机教学的进程,建立科学的课程体系,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从全社会信息化发展的全局推动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