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法治工作总结十篇农业法治工作总结十篇

农业法治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26:31

农业法治工作总结篇1

一、加强组织领导、大力推进依法执政

(一)落实党委书记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强化督导考核,按期完成法制工作各项目标任务。各股、站、办负责人与党委书记、局长签订目标责任书,具体负责股、站、办普法依法行政工作,各股、站、办明确一名工作联络员,并建立了单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职责,设定政策法规股、办公室、农业综合执法大队、植保植检站为依法行政示范岗,示范开展局依法行政工作。全面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切实发挥法律顾问的重要作用;全面落实省、市、县相关法治建设制度,完善党委依法办事、依法治理决策制度机制,制定依法行政责任主体、依法行政政务公示、法治工作责任追究等制度。

(二)推动党风廉政建设纳入法治轨道。全面实施从严治党《决定》,深入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落实局党委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和纪委党风廉政建设监督责任,完善党风党纪教育、述责述廉、约谈等制度,强化监督执纪问责,着力形成改进作风长效机制。

(三)强化工作监督。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政府行政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媒体舆论监督和群众监督,以及内部层级监督。实施《县农业局行政执法公示制度》、《县农业局规范性文件审查备案制度》、《县农业局重大行政处罚案件审核备案制度》、《县农业局罚款决定与罚款收缴分离实施暂行制度》。

(四)加强法制机构与队伍建设。局设立政策法规股,有专职人员4人,通过明确职责、配备人员、强化保障等一系列措施,集中行使法律法规和规章赋予的行政监督权、处罚权。实现机构合法化、人员专职化、手段现代化、管理正规化、经费正常化,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装备精良、高效廉洁的农业行政综合执法队伍。

二、全面推进依法行政

(一)建立完善依法决策制度。完善行政决策程序,健全决策风险评估机制,以及决策失误、责任追究及纠错机制。制定《县农业局会议制度》、《县农业局财务管理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县农业局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暂行办法》等制度。

(二)依法全面履行行政职能。依法清理并建立“三张”清单,主动精简和下放行政权力,优化权力运行流程,提高权力运行效率,加强权力运行电子监察和风险防控。严格执行经省政府公布的农业行政审批项目,切实做好“两集中两到位”工作,严格执行许可收费制度、许可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建立健全并落实行政许可受理、审查、告知等规程和服务细则,及时向市局报送信息,全年办理行政审批件514件,实现零投诉、零差错、零超时办件,现场办结率、按时办结率均是100%,办事群众满意率100%。

(三)着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遵循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违法受追究的原则,以法律、法规和规章为依据,进一步明确执法权限和职责,理顺内部执法关系,规范执法程序,落实执法岗位目标责任制,强化执法考评和监督机制,努力实现执法主体和执法职权法定化、执法程序合法化、执法行为规范化、执法监督经常化、执法管理制度化,全面提高我局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制定并实施《县农业局依法行政领导小组办公室责任制》推进行政执法责任制评议考核的制度,深化行政执法责任制实施。完成行政执法证年审工作。规范农业执法文书,认真贯彻农业部《农业行政执法文书制作规范和农业行政执法基本文书格式的通知》文件精神,制定执法文书,规范执法程序,推进执法文书电子文本;对重大农业行政处罚案件,在规定的时间报县政府和市农业局。

(四)全面推行农业综合执法。我局的农业综合执法大队现有专兼职人员11人,专项行动增派人员除从植保植检站、土肥站、种子管理站抽调人员参加外,增加科教股、茶果站、农技站、蔬菜办、农经站、蚕桑办、食用菌办人员组成,并牵头协调县工商、质监、物价、公安局、供销联社等单位联合开展农资打假联合行动;在全县35个场镇聘有农资打假义务监督员,添置了农产品质量安全农残检测仪、食用菌荧光增白剂检测仪、录音笔、照相机、电脑等设备。

(五)创新行政复议机制。制定《县农业局行政调解工作制度》,设立仲裁办,对行政调解人员行为规范、行政调解原则等进行宣传,按照矛盾纠纷“大调解”工作格局的要求,落实组织领导、工作责任、配备专职人员,把行政调解工作摆上议事日程,实行“一岗双责”,有序地开展工作,加大行政调解工作力度。我县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委员会受理54起案件,调解成功率80%。

(六)深化农业政务公开。政务公开领导小组在班子会、中层干部会、职工会议组织学习政务公开有关政策,通报局制度执行、经费开支、工作推进情况,在单位设置固定公开栏,在县政府政务公开网页公开相应的政务内容,成立了县农村土地流转信息中心,签合同868份,涉及1936户,流转土地总面积78958亩,新增土地流转面积7860亩;全县有农民专合社326个,新增18个,其中部级专合社2个、省级11个、市级22个;三项补贴全部兑现,共补贴3460.5万元;全年共公开局工作意见、总结、简报、信息等120余条。

三、多层次、全方位开展农业法制宣传教育

普法教育是适合我国国情民意的、传输法律知识和提高法律意识的大众化教育方式,是构建法治国家的基础性工程,是有效地训练民众初步掌握在现代法治社会生存的基本手段。我局分别制定了《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干部职工学法制度》。主要普法内容有中央和省“一号文件”、《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解仲裁法》、《省农村能源条例》等法律、法规、规章、政策,全年印发各种书籍、宣传册8万份。

(一)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学法制度。局中心组成员年学法6次以上,并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法律、法规知识培训,先后有20人次参加了上级组织的培训,每年定期向局干部职工讲法2次以上,全部参加县依法治县办组织的考试。通过这些活动,局领导深入学习了行政法律知识,能熟练掌握和运用与本职或分管工作有关的专业法律法规,达到法律认知层次,提高了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

(二)公务员学法。年学法时间超过50学时,先后20人次参加省、市、县组织的法制培训,50人次参加行政法律法规知识培训,通过这些活动,本系统公务员深入了解公共行政管理法律知识与公务员职位相关的行政法律、法规,掌握了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达到法律认知的层次,提高了依法行政的水平和能力。

(三)行政执法人员学法培训。局现有持“行政执法证”人员29人,持证人员都经过严格的上岗培训考试,年学法时间24天以上,有40人次参加了省、市、县、局组织的法制培训,通过这些活动,广大干部、职工掌握了与本职工作相关的专业法律、法规和其他行政法律法规,提高了执法水平,增强了执法能力。

(四)农资经营人员培训。组织全县680户农资经营户进行“种子、农药、肥料经营”培训,主要培训《种子法》、农作物品种管理的相关规定、农作物品种审定公告的诠释,《省植物检疫条例》、《农药管理条例》、《肥料登记管理办法》等,先后有1500人次接受培训,培训率100%。广大农资经营户通过培训具备一定的法律心理素质,懂得合法经营、诚信经营是社会生存的基本要求,经营要杜绝假劣农资流入市场,保证农资安全有效,维护农业生产正常秩序。

(五)乡、镇干部和广大农民的培训。积极开展法律进村入户工作,普法主要内容有农产品质量安全、种子、果茶苗木、植物检疫、农药肥料、农技推广、农业承包合同、无公害农产品等。培训手段多样,如出动宣传车在各乡、镇巡回宣传,在有线电视、广播中播放法规知识;组织各乡镇农技站130人次参加省、市法律、法规有关知识更新培训;结合部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测土配方施肥工程”、“农村沼气国债、以工代赈工程”、“农机购置补贴”的项目开展相关法制宣传教育培训。其中,实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程”项目,组织政策法规工作人员、科技人员300人次授课,每个培训班培训时间7-15天,培训内容有农村政策法规和有关专业技术知识,共培训新型职业农民399人。另外,每年利用县政府组织的“四下乡”活动,赴全县15个乡、镇赶集宣传法规知识,用常见的挂横幅、办专栏、墙报宣传法规;同时,我局与所在社区加强联系,在普法宣传和依法治理上多方协调,加强沟通,促进社区平安。

四、深入推进农业行业依法治理

(一)全方位开展农业综合执法。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农资市场执法检查工作,成立“农资打假专项治理领导组”,由农业、监察、财政、宣传、公安、工商、质监、物价、畜牧、经商、粮食、司法、广播电视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并明确部门职责。农业局牵头组织实施农资专项执法检查工作;经商局负责指导和监督农资生产企业依法经营并加强质量管理;质监局负责农资生产企业产品质量监管;公安局负责制售假冒伪劣农资重大案件的侦察;工商局负责流通环节监管;物价局负责农资价格监管;监察局负责查处失职渎职、案件;县政府新闻办、县广播电视局负责宣传工作,其他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信息交流与沟通,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结合市局各类执法行动,一年来,我局共出动执法人员864人次,车辆200台次(含宣传车),检查农药、种子、化肥等农资销售点2051个次,整顿市场216个次,查处案件12件,结案1件,立案11件(其中农药6件、肥料5件、农机1件),收缴农资2100公斤,挽回经济损失25.5余万元。

(二)注重农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对农产品销售市场进行检查,市场上销售蔬菜主要是城乡结合部菜农生产,部分乡镇逐步形成生产基地;市场上的水果、茶叶、粮油产品除本地生产部份外,多数是经销商从外地组织进入我县销售市场。对重点农产品生产企业和基地的检查,生产基地环境周围规定范围内无工矿企业、医院等污染源,未向基地排放或倾倒废水、废气、固体废物或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做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全县15个乡镇均成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服务站,确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员,配置农药残留速测仪。配合市局对生产基地农产品进行抽检,用新型果蔬农药残留速测仪对水果、茶叶、蔬菜36个样品进行抽样检测,合格率100%。在石海家园购物中心建一个农产品质量检测室,全方位开展我县农产品市场准入准出工作。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新建6个农民合作经济组织,申报无公害农产品1个,绿色食品2个。

农业法治工作总结篇2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总理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要求,严格执行安全生产有关法律法规,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标本兼治,注重远近结合,深化改革创新,健全体制机制,强化部门协作,认真贯彻落实《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农药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有关要求,严格监管,全面加强危险农药安全管理工作,保障农药使用安全。

二、工作目标

监管体制进一步理顺、机制进一步完善、法制进一步健全。危险农药生产经营使用的主体责任得到有效落实,潜在风险源进一步摸清并得到重点管控。使用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升,因农药使用引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农业生产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重特大事故得到有效遏制。

三、时间进度和工作安排

2016年12月开始至2019年11月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部署阶段(2016年12月)。按照《危险化学品安全综合治理方案》的总体要求,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明确职责,细化措施;开展综合治理动员部署,进行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

(二)整治阶段(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组织地方r业部门认真实施,定期开展督导检查,及时解决综合治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确保各项工作按期完成。

(三)总结阶段(2019年11月)。地方农业部门总结经验成果,我部形成总结报告并报送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

四、治理内容、工作措施及分工

(一)完善农药管理法规制度。与《农药管理条例》修订相衔接,及时制定《农药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配套规章,建立限制使用农药(包括危险农药)定点经营、风险监测评价制度。(农业部种植业司负责,政法司配合,在《农药管理条例》修订出台后12个月内完成)

(二)《限制使用农药名录》。对现有的农药品种按风险大小实行分类管理,排查危险农药风险源,以《危险化学品目录》中的农药品种为基础,结合实际使用情况,制定《限制使用农药名录》。(农业部种植业司负责,在《农药管理条例》修订出台后12个月内完成)

(三)推行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对限制使用农药实行定点经营、实名购买、购销台账、溯源管理。对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危险农药,探索建立统一购销、封闭运行、专业化施用的管理服务方式。(农业部种植业司负责,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配合,各地农业部门具体实施,持续进行)

(四)开展安全风险监测评价。组织各地农业部门对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危险农药制剂产品,开展安全风险监测,对风险较大的进行风险评估和再评价,结合农业生产需求,适时采取禁限用管理措施。(农业部种植业司负责,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配合,各地农业部门具体实施,持续进行)

(五)配合建立全国危险化学品企业信息数据库。根据《危险化学品目录》,整理危险农药名录,建立危险农药数据库。配合安全监管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实现部门间数据共享。(农业部种植业司负责,农业部农药检定所配合,2018年3月底前取得阶段性成果,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深化提升)

(六)强化使用安全事故防范与处置。认真落实《农药使用安全事故应急预案》(农农发〔2012〕2号),做好应急响应。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广泛宣传农药知识、安全使用技术,增强安全意识,提高科学用药水平。(各级农业部门负责,持续进行)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农业部成立由种植业管理司司长牵头,办公厅、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和农药检定所有关负责人组成的危险农药安全综合治理实施工作组,研究部署各项治理措施,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二)强化法治建设。推动《农药管理条例》尽早修订出台,为建立限制使用农药定点经营、风险监测评价制度提供法治保障。

农业法治工作总结篇3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按照“农机牵头、部门协作、镇处为主、综合治理”的总体要求,强化对农业机械及其驾驶操作人员的安全监督管理,有效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发生,努力营造农机安全生产良好氛围,为全市农机化事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二)工作目标。通过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进一步规范农用农业机械管理,消除农机安全事故隐患,健全农机安全监督长效机制,实现全市农机管理秩序和执法环境的根本好转,确保全市农业机械挂牌率、驾驶员持证率达到90%以上,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整治内容和重点

(一)无证驾驶、证件不全的驾驶员;

(二)无牌、假牌、套牌和挪用号牌,故意遮挡污损或者不按规定安装号牌的车辆;

(三)报废及非法拼改装车辆;

(四)违章载人、超员、超载、超速、超限的车辆;

(五)酒后驾驶,疲劳驾驶的违章违规行为;

(六)未经审验或审验不合格的各种农业机械,特别是手扶农业机械和联合收割机等其它农业机械。

三、方法步骤和措施

本次专项集中整治活动从2012年7月21日开始到2012年11月15日结束,分四个阶段进行:

(一)宣传发动阶段(7月21日至31日)。通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栏、明白纸等形式,广泛宣传开展农业机械无牌无证专项整治活动的目的和意义,并向拥有农业机械的农户发放《致全市农机手的公开信》,大力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规定。各镇、处要积极组织村两委对村内的农业机械保有量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调查摸底,在摸清底子的基础上,制定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召开全镇、处农业机械专项整治活动动员大会,利用宣传车、宣传栏、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充分做好宣传发动,使这次活动意义内容家喻户晓,人人明白。

(二)集中整治办证阶段(8月1日至31日)。各镇、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积极组织辖区内的村庄在市农机监理站指导下集中办理农业机械注册登记和驾驶员培训手续,采取现场收费登记台帐、发牌照等“一条龙”服务方式,尽量减少机手的麻烦。在集中清理阶段办理农机牌、证手续的享受优惠政策。

(三)集中培训、查处阶段(9月1日至10月31日)。

1.对已交齐培训费的机手分期、分批进行集中培训。通过培训达到驾驶员考试标准,提高驾驶人员安全生产意识,掌握田间作业和道路驾驶技能。

2.自9月1日起,对已集中办理牌证手续的镇、村所在地进行路检路查活动,巩固镇、村整治成果。对集中办理手续期间拒不办理牌证的机手进行严肃教育并按相关规定予以处理。

(四)总结验收表彰阶段(11月1日至15日)。对各镇、处专项整治活动开展情况,统一检查验收和全面总结,对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四、组织领导和有关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切实加强本次集中整治活动的领导,市农机局成立专项集中整治活动领导小组,具体指导协调本次集中整治活动。各镇、处也要成立相应的领导机构,精心策划、周密组织、密切配合,确保各项工作方案落到实处,切实抓出成效。

农业法治工作总结篇4

去年以来,我区按照省、市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全区上下通力合作,加大执法力度,打击违法生产经营行为,农业投入品整治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农业投入品的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市场经济秩序进一步规范,提高了全区范围内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促进了全区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为把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工作推向深入,坚持不懈地规范和整顿市场经济秩序,结合我区的实际,现就2014年全区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认识,增强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工作的自觉性和紧迫性

农业投入品安全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基础和前提。加强农业投入品的专项整治,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建设。尽管去年以来我区农业投入品专项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肯定和支持,但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引起高度重视,各乡镇农服站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到抓好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既是农林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内容;要站在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保证农产品消费安全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高度,切实提高对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坚决克服畏难、厌战情绪,做好长期作战的思想准备,并采取切实有效措施,积极做好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工作。

二、理清思路,十分明确今年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的重点

今年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总的是按照全市打假工作会议、农林工作会议的要求进行,检查的重点商品是种子、农药、肥料、兽药(鱼药)、“瘦肉精”、饲料及饲料添加剂;重点市场是农资产、销相对集中的农资专业市场和农资产品集散地。重点查处的违法行为不仅包括生产销售的农业投入品没有产品登记证、批准文号、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审定证书,还有农业投入品掺杂使假、以次充好、变质失效以及假冒他人产品标识证号、擅自修改标签内容和生产单位使用违禁药物、超范围使用药物等违法行为。

种子市场:重点在把好经营许可证、生产许可证发证关的基础上,查处无证或超范围生产经营行为,查处未经审定而擅自进行生产、经营的行为,将种子管理的关口前移,杜绝重大恶性种子事件的发生。

农药市场:重点整治假劣农药、禁限用农药,以及标识不符农药。对随意扩大防治作物和防治对象,随意更改农药毒性标志,把剧毒农药更改为中等或低毒的、一证多用的、假冒或伪造农药登记证的行为严厉查处。

肥料市场:重点整治未经登记的复混肥、配方肥、精制有机肥、生物肥料、床土调酸剂生产经营行为,加大假劣肥料的查处力度。

饲料市场:对企业或个人生产销售的饲料质量进行抽检。专项整治以查“四无”为重点,即取缔无证生产的饲料添加剂和预混料产品;查处无质量标准和无产品合格的配合饲料。严厉打击“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生产、经营和使用,确保饲料质量安全。

兽药(鱼药)市场:对生产经营企业主要检查企业有无生产经营许可证、有无超范围生产经营、有无批准文号、有无生产经营违禁药物产品、标签是否符合要求以及有无销售过期失效产品和原料药;对养殖单位或个人使用兽药重点检查有无批准文号、是否过期、有无超范围和使用违禁药物。

林产品市场:对木材、野生动植物及其产品的出售、运输、经营加强管理。打击非法经营(加工)木材及林产品、滥捕乱猎野生动物的违法行为以及违法使用林地的行为。

各乡镇要根据以上不同整治重点,结合实际,确定市场整治的重点市场、重点品种。

三、周密部署,进一步明确和优化今年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的方法步骤

按照市统一部署要求,今年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动员部署。时间安排在3月,搞好宣传发动,制定行动方案,并对农业投入品市场跟踪检查。第二阶段,执法行动。3—4月重点是开展春季农业投入品,特别是春夏播种子的打假行动;4月份以后分别开展饲料、兽药、野生动物、农药、肥料及农产品质量专项整治。第三阶段,考核总结时间安排在11—12月份,各乡(镇)要对市场整治行动作全面总结。为确保今年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各乡(镇)要根据全区整治行动总安排,明确阶段工作任务,责任到人。

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行动范围广、时间性强、任务重,因此,要做到思想再发动,认识再提高,措施再落实,要在突出工作重点的基础上,优化查处的方式方法,注重上下联合、横向联合,采取整治市场与送法上门、受理投诉举报相结合;现场执法检查与质量抽样检验相结合;严格执法与帮、促、改相结合。各乡(镇)农服站要向社会公布举报电话和咨询热线,扩大案源,同时向农民群众传授鉴别产品真伪方法;对重点商品、重点市场进行逐个排查和全面清理,必要时可依法抽检;对钉子户、制售窝点、大案要案,要坚决落实“五不放过”,周密部署,采取明查暗访、锁定目标,集中力量,联合行动,重拳出击,依法从快、从重惩处,形成对违法犯罪分子的震慑力量;整治中如发现问题情节轻微的,要督促有关单位及时加以纠正,落实整改措施。要坚决防止和克服地方保护主义。对整治行动中查出的制假售假问题,不论涉及什么单位、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依法处理,营造一个严厉打击假冒伪劣农资的环境。

四、完善制度,确保今年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取得实效

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复杂的任务,2014年这项工作要有重大进展,在组织措施上,必须切实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强化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制。各乡(镇)农服站要把农业投入品专项整治作为今年农林重点工作来抓,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政令畅通。要把落实打假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作为推进打假工作的重要环节,抓实抓好。对打假不力、搞形式主义走过场、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实行责任追究制。

农业法治工作总结篇5

一、目标任务

总结借鉴两年来街道“小农资”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经验,坚持“强化业主培训、引导门店规范,加强监督检查、促进整规全面,完善工作机制、确保监管长效”的工作思路,围绕“全面规范、长效管理、优化提升、促进发展”的十二字总体要求,深入推进“小农资”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的有序开展,不断净化农资的经营市场,为现代农业的健康发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今年的整规工作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全面整治与规范阶段。在年月底前,要基本实现以下六个百分之百的工作目标:

1、无证照农资经营店的查处率达100%;

2、农资经营店的证照和制度上墙率达100%;

3、农资经营人的质量保证承诺签订率达100%;

4、农资经营人的台帐建立率达100%;

5、农资经营店日常巡查监管责任人落实率达100%;

6、农资经营店的禁用药品及化合物监督检查覆盖率达100%。

第二阶段为督查考核与总结提高阶段。年月至月底止,主要是总结提高、查漏补缺、开展整规工作回头看;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进一步巩固整规工作成果;认真做好省、市对“小农资”整规工作综合考评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二、工作重点

年是三年整规期限的最后年,工作重点要立足于巩固、提升、促发展。根据两年来整治工作开展情况,明确今年的整治重点对象为二药(农药、兽药)二料(饲料、肥料)一种子;整治的重点工作是:

1.积极协助市相关执法部门开展专项执法检查。对未办理营业执照的经营店进行督查指导,督促其在规定时间内抓紧办理《工商营业执照》;要认真开展种子执法年活动,全面清理不合格种子生产、经营企业,确保小农资经营主体整治全面到位。

2.继续加大“小农资”从业人员的宣教力度。要继续对辖区范围内的所有农资经营户进行一次全面地宣传培训,重点培训年“小农资”整规各项具体目标要求,整规工作的重点,具体工作措施等。并结合新春助农增收送服务主题活动,开展以推介放心农资、宣传小农资整规工作活动,进一步营造良好的整治工作氛围。

3.继续加强农资市场专项检查。要切实加强农资市场的专项检查,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在6月底前组织对辖区内的全部小农资店进行1-2次的全面检查,检查的重点是农资经营进货和销售台帐的建立,内部质量管理制度和对外质量承诺制度的落实,以及是否存在经营禁用药品、假劣农资等情况。

4.深入推进农资示范店建设工作。要按照市年度“小农资”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切实抓好3家以上示范店的创建和建设工作,进一步加大督查、指导力度,督促其尽快达到规范建设要求,充分发挥示范店的典型示范作用;对已有的农资连锁店要指导、督促其严格按“六统一”的要求规范建设。

5.对照小农资店标准规范开展督查验收。要按照《市小农资店整规达标验收办法》的各项指标,确保整规工作全面到位,顺利通过省、市的综合考评。

三、工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监管责任。为加强“小农资”行业整规工作的领导,街道建立以江礼新为组长,朱林泉、王天玉、刘文文、彭法兴、徐书和、徐青芃为成员的双塔街道“小农资”行业质量安全整治与规范工作领导小组,具体做好辖区内“小农资”整规的各项工作;为进一步落实工作责任,明确整规工作的具体责任人员,将辖区内每间小农资店落实日常监管责任人(名单附后);监管责任人要经常对所监管的小农资店开展检查,督促农资经营人建立和完善农资经营台帐等软硬件建设,切实加强门店内部管理,确保整规工作落到实处,监管机制长期有效。

农业法治工作总结篇6

一、总体思路

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中、三中、四中全会和全国、全省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精神,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为核心,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和人居环境安全为目标,实施农用地分类管理和建设用地准入管理,抓好源头防范,注重风险管控,全面排查调查,有序治理修复,加强跟踪评估,强化监管执法,严格考核问责,健全长效机制,推进全县土壤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努力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保障。

二、年度工作目标

总体要求:全县土壤污染加重趋势得到初步遏制,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基本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全县土壤环境监管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试点示范取得明显成效,“政府主导、市场驱动、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全县土壤污染防治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

主要目标:到2020年底,土壤环境质量保持稳定,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安全得到保障,土壤环境风险得到管控。

三、主要工作任务

(一)深入贯彻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1.积极配合省市做好全国人大《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检查准备。根据市上工作安排,做好执法检查相关工作准备。对照《土壤污染防治法》分解各条款部门职责,组织开展《土壤污染防治法》执法情况自查,梳理落实《土壤污染防治法》中的薄弱环节。(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牵头,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等参与)

2.对标冲刺《土十条》各项目标任务。组织开展《土十条》和“十三五”终期考核自查评估,开展土壤污染防治“十四五”规划前期研究。全面梳理《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省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和《市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方案》各项目标指标和工作任务,重点推进污染场地风险管控、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等工作,全力冲刺“十三五”土壤污染防治重点目标任务完成。落实生态环境部《关于按季度调度<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工作进展情况的通知》(环办土壤函〔2019〕751号)和市级安排,市生态环境局分局配合市上做好“土十条”实施进展季调度和报表报送工作。(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牵头,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参与)

(二)努力夯实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基础

3.继续做好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持续做好调查对象核实增补与基础信息调查质量提升工作,配合市上选取的代表性地块开展试点工作。2020年9月底前,配合市上完成重点行业企业用地调查样品分析测试、数据上报、审核与入库。(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牵头,县财政局、县自然资源局等参与,各乡镇、县西城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以下均需各乡镇、县西城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负责落实,不再列出)

4.加强土壤环境监测能力建设。结合市上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和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结果,继续做好国控点位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完成省控点位布设工作,建立覆盖县域内的土壤环境监测网络。加强数据共享,发挥土壤环境大数据在污染防治、城乡规划、土地利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县农业农村局参与)

(三)加快推进农用地分类管理

5.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贯彻落实《省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实施方案》(甘农科发〔2019〕3号),按照国家有关技术规范,在前期试点工作基础上,全面开展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工作。2020年底前将划定结果上报有关部门审定,数据上传全国土壤环境信息化管理平台。建立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分类清单,绘制耕地土壤环境类别划分结果图件,完成耕地土壤环境质量类别划分技术报告。(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参与)

6.积极推进耕地安全利用和严格管控。对安全利用类耕地,以农艺措施为主,重点推广“低积累品种+水肥科学管理+酸碱调节”、“低积累品种+原位钝化(固化)”、“秸秆离田+深耕深翻+土壤调理剂施用”、“超积累植物与低积累作物轮作(间作)”等安全利用模式;对严格管控类耕地,以种植结构调整或退耕还林还草为主,重点采取调整种植结构、特定农产品禁止生产区划分、退耕还林还草、轮作休耕等风险管控措施。(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发改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参与)

7.加强优先保护类耕地建设管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向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的地区倾斜,将符合条件的优先保护类耕地划为永久基本农田,实行严格保护,确保其面积不减少、土壤环境质量不下降,除法律规定的重点建设项目选址确实无法避让外,其他任何建设项目不得占用。在优先保护类耕地集中区域严格控制新建有色金属冶炼、石油加工、化工、焦化、电镀、制革、铅蓄电池等行业企业,防止对耕地造成污染。(县农业农村局、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参与)

8.加强林地草地园地土壤环境管理。按照《农药管理条例》要求,严格控制林地、草地、园地的农药使用量,禁止使用高毒、高残留农药。完善生物农药、引诱剂管理制度,加大生物防治比例,减少农药使用量。优先将污染牧草地集中区域纳入禁牧休牧实施范围。全面开展林地、园地产出食用农(林)产品质量检测,发现超标的,要采取种植结构调整等措施。(县林业和草原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参与)

(四)严格实施建设用地准入管理

9.加强未利用地环境监管。按照科学有序原则开发利用未利用地,防止造成土壤污染。拟开发为农用地的,县政府要组织开展土壤环境质量状况评估;不符合相应标准的,不得种植食用农产品。要加强纳入耕地后备资源的未利用地保护,定期开展巡查。依法严查向河道、山区等非法排污、倾倒有毒有害物质的环境违法行为。加强对矿产资源开采活动影响区域内未利用地的环境监管,发现土壤污染问题的,要及时督促有关企业采取防治措施。(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自然资源局牵头,县公安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参与)

(五)深入开展农业面源污染防治

10.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推动实施《省农业农村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继续加强农村饮用水水源保护,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推动养殖生产清洁化和产业模式生态化,有效防控种植业污染,提升农业农村环境监管能力,加快解决农业农村突出环境问题,全面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牵头)

11.合理使用农药化肥。制定《县2020年度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工作方案》,继续实施化肥农药使用量零增长行动,推进化肥农药减量增效,推行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继续实施粮食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加大新肥料新技术研发及推广应用,推进秸秆养分还田,减少化肥用量。开展新型农药引进、筛选、试验、示范、推广,推荐适宜高效低风险农药新品种及配套使用技术,优化农药品种结构,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风险。2020年,实现全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5%以上,主要农作物化肥和农药使用量零增长,利用率达到40%。(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林业和草原局参与)

12.推进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继续贯彻《省废旧农膜回收利用条例》,严格农膜市场准入,大力宣传落实国家地膜质量新标准(GB13735-2017),指导农业生产者合理使用农膜。加强农膜市场执法监管,严厉打击违法生产和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农膜的行为。创建废旧地膜回收利用示范县,积极开展废旧农膜捡拾回收机械的研发和推广应用,开展全生物降解地膜、易回收地膜的示范推广,推进废旧农膜资源化利用。2020年,全县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85%以上,力争实现废旧农膜全面回收利用。(县农业农村局牵头,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公安局、县市场监管局等参与)

13.严控畜禽养殖污染。推动实施《省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方案》,充分考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草畜资源条件、土地对畜禽粪便消纳能力等,优化调整畜牧业生产布局,协调畜禽规模养殖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严格规范兽药、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促进科学使用。加强禁养区监督管理,禁止在禁养区内审批新建养殖场(小区)。新(改、扩)建标准化养殖场(小区、合作社)实施雨污分流、粪便污水资源化利用。2020年,力争全县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以上。(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牵头,县发改局、县财政局等参与)

14.减少生活垃圾污染。坚持“集中处理为主、分散处理为辅、配套设施共享、城乡统筹治理”原则,建立政府、社区、企业和居民协调机制,通过城市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试点,综合循环利用,促进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继续推进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对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全面排查整治。(县住建局牵头,县发改局、县农业农村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水务局等参与)

(六)切实加强源头预防和监管

15.做好重点行业企业环境管理。更新2020年度土壤污染重点监管企业名单,督促重点监管企业按照《土壤污染防治法》《工矿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办法(试行)》有关规定,落实“土壤和地下水环境现状调查、设施防渗漏管理、有毒有害物质地下储罐备案、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隐患排查、工矿企业自行监测、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风险管控和修复、企业拆除活动污染防控、企业退出土壤和地下水修复”等8项制度。同时,将重点监管企业相关土壤污染防治义务在排污许可证中载明,建立在产企业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预防机制。(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牵头,县工信局参与)

16.强化重金属污染防治。推动落实《省涉重金属重点行业污染防控工作方案》,落实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措施。进一步规范涉重金属重点行业建设项目环境准入,完善重点重金属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控制制度。推进涉重行业企业隐患排查和污染治理,严厉打击涉重环境违法行为;严格执行涉重金属相关行业准入条件,推行涉重金属重点工业行业清洁生产技术,鼓励企业采用先进适用生产技术和工艺,继续淘汰涉重金属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牵头,县发改局参与)

17.做好涉镉污染源排查整治。按照“边查边治、以治为主”的原则,持续推进涉镉等重金属重点行业污染源排查整治,努力切断重金属污染物进入农产品的途径。(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牵头,县工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粮食局参与)

18.规范工业废物处置过程。加强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引导有关企业采用先进适用加工工艺、集聚发展,集中建设和运营污染治理设施,防止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继续落实国家清废行动有关要求,结合中央和省级环保督察等指出问题整改,进一步摸排工业固废堆存场所存在的问题,消化问题存量场所,巩固整治成效,建立长效机制,2020年底前完成工业固体废物堆存场所环境整治工作总结。(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牵头,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参与)

19.严格土壤环境监管执法。将土壤污染防治作为环境监管执法的重要内容,严厉打击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违法违规存放危险化学品、非法运输危险化学品和危险废物及有毒有害物质、非法处置危险废物、不正常使用污染治理设施、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等环境违法行为。(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牵头,县工信局、县公安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参与)

20.加强灌溉水水质管理。灌溉用水应符合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加强农业灌溉用水水质监测,重点对黄灌区灌区水进行抽查监测。对农田、蔬菜基地、果园灌溉水水质超过《农田灌溉水水质标准》的,增加监督监测。(县水务局牵头,县农业农村局参与)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全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的组织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发挥全县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统筹推进落实省、市和我县土壤污染防治的决策部署,研究解决土壤污染防治工作重大事项。贯彻落实《省落实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考核评估办法》,完成2020年度实施情况自查评估。(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牵头,县发改局、县科技局、县工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等参与)

(二)定期开展工作调度。各牵头部门按照职责分工,积极推进工作任务开展;各乡镇人民政府按照本计划,制订本年度工作计划,落实责任分工,明确时间节点,完善保障措施,并分别于6月25日、12月25日前将辖区内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开展情况及证明资料反馈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要抓好统筹协调,对资料汇总整理,将年度工作完成情况报县政府和市上有关部门。(市生态环境局分局牵头,县发改局、县科技局、县工信局、县自然资源局、县住建局、县水务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林业和草原局等参与)

(三)加大资金投入。各乡镇应按照财政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加大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土壤污染防治年度目标任务按期完成,支持重点行业企业土壤污染调查、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作。(县财政局牵头,县发改局、县工信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农业农村局、县水务局、县林业和草原局等参与)

(四)发挥科技支撑作用。积极推广土壤污染防治先进技术装备,对易推广、成本低、效果好的适用技术加大推广应用。(县科技局牵头,县发改局、县教育局、县财政局、县工信局、县自然资源局、市生态环境局分局、县农业农村局等参与)

农业法治工作总结篇7

关键词:土地整治绩效评价试点项目黑龙江

中图分类号:F2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5-257-02

土地整治项目是中央财政投资的重点项目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每年千亿元的资金投入到土地整治中,土地整治绩效怎样呢,绩效如何评价,这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以及社会各界都十分关注的问题。2008年9月1日《国土资源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176号)文件拉开了我国土地整治绩效评价工作的序幕。土地整治绩效评价是推进土地科学发展的需要,有利于提高土地整治监督管理水平,有利于加强全社会对土地整治的监督,有利于土地整治投资科学决策。

一、土地整治绩效评价试点工作

1.土地整治绩效评价。传统的土地整治主要是通过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技术措施,改变土地的生态环境,以建立新的有利于人类生产活动的生态系统平衡,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使土地资源能永续利用。随着中央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统筹城乡发展战略的深入,土地整治内容从传统的土地整理复垦开发扩展到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两方面,实质就是土地综合整治――以土地整治和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为平台,田、水、路、林、村、房综合整治。

土地整治绩效评价是指运用一定的技术方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年度内已竣工验收土地整治项目所取得的建设成效、组织管理效率和公共效益,作出公正、客观的综合判断。土地整治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和完善已形成的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为形成绩效评价制度和考核体系、指定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提供依据。

目前国内相关学者已经对土地整治绩效评价开展了研究,展炜等利用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法,建立土地整理绩效评价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土地整理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而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对较弱。陈超、吴莹等对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

2.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试点工作。全国土地整治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研讨会在杭州召开,浙江大学作为全国土地整治绩效评价课题研究承办单位介绍了开展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方案,阐述了试点评价工作的范围、目的、原则、组织形式、工作程序、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与会代表围绕绩效评价工作定位、评价对象、评价主体及评价指标体系等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完善意见和建议。选取浙江、湖南、宁夏、山西、黑龙江五省(自治区)为试点,开展土地整治绩效评价试点工作。

土地整治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和完善已形成的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指标,为形成绩效评价制度和考核体系、指定管理办法和操作规程提供依据。通过试点评价工作,对试点地区土地整治建设成效进行汇总分析,以更好地总结经验,扩大宣传,改进管理工作。

试点省(自治区)按照《试点阶段土地整治项目绩效评价工作手册》的要求,对本地土地整治成效进行分析、绩效进行考评,形成本省(自治区)的试点工作总结报告,汇总成效、提供典型、分析考评结果,找出问题,并结合本地实际和重大工程、万村整治示范工程等提出修改意见。

目前,各试点的绩效评价工作基本完成并报送国土资源部,以后将力争确定一套适用性强的指标体系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绩效评价工作。

二、黑龙江省土地整治项目概况

2000-2009年,黑龙江省经批准实施的土地整治项目共373个(表1),其中部级项目205个,占55%;省级项目168个,占45%。土地整理项目272个,复垦项目87个,开发项目11个,开发复垦项目1个,后期转入地质环境治理复垦项目1个,其他项目1个。全省土地整治项目投资预算总额601391万元。2000-2004年投资规模较小,2005-2009年投资规模较大(图1)。2000-2009年全省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规模达37.5055万公顷,新增耕地6.79万公顷。其中,重大工程项目共投资134972.65万元,建设规模总计72237.46公顷。从总规模和新增耕地面积来看,农垦系统、哈尔滨市、大庆市、绥化市占前四位。截至2008年底,黑龙江省土地整治累计增加粮食产量3798万公斤,增加农民收入6516万元,为黑龙江省的经济发展、千亿斤粮产工程和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

三、绩效评价试点项目特征分析

1.类型特征。按照试点项目性质,将所选取的20个试点项目可分为三类: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一般土地整理项目和土地复垦项目(表2)。在20个试点项目中基本农田整理项目有9个,总规模16063.27公顷,总投资18466.88万元。一般土地整理项目10个,总规模12695.6公顷,总投资14617.51万元。土地复垦项目1个,总规模985.0公顷,总投资4180万元。三种类型的土地整理试点项目在建设规模及投资总额方面的对比度见图2与图3。

从试点项目不同类型建设规模上看,基本农田比例最大为54%,占20个试点项目建设规模总体的54%,一般整理项目建设规模为43%,比例较大,复垦项目建设规模为3%,比例最小。从试点项目不同类型投资比例看,基本农田投资额为50%,一般土地整理项目投资额占39%,复垦项目投资额占11%。复垦项目建设面积占20个试点项目总面积的3%,而投资额占比为11%,反映出复垦项目的难度。

综合建设规模及投资额分析,表明了20个试点项目建设是以基本农田和一般土地整理项目为主,充分反映出国家和省政府对农民“吃饭田”、“保命田”的重视程度。

2.空间分布与农业土地特征。根据地形地貌特征、气候状况及耕地情况黑龙江省农业土地分为东中西三部分。东部为三江平原,土壤肥沃,盛产小麦、大豆、水稻等,粮食商品率占50%以上。黑龙江农垦区均分布于此,如黑龙江农垦洪河农场土地整理项目、农垦二道河农场土地整理项目、农垦宝山农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等分布于三江平原,具有建设规模大、新增耕地面积多、高效益的特点。中部为丘陵地区,是松嫩平原、三江平原与张广才岭、小兴安岭的过渡地带,海拔稍高、地形有一定起伏,土壤较肥沃,但由于丘陵绵延,对农业耕作有一定的影响。如嘉荫县乌拉嘎镇土地复垦项目,延寿县加信镇、玉河乡土地整理项目等分布在中部丘陵地带。西部为松嫩平原,地域平坦宽阔,降水偏少,半干旱气候,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如大庆市红岗区杏树岗镇土地整理项目处在地波状起伏的低平原,属于大陆性季风气候,盐碱地多。

综上分析,黑龙江省土地整治绩效评价工作选取的20个试点项目分布于不同的地貌区,农业用地特征各异,因此试点项目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典型性。

3.试点项目地市覆盖率。本次土地整治绩效评价选取的20个试点项目分布广泛,涉及到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大庆、鸡西、伊春、鹤岗、黑河和绥化9个地市,占黑龙江省13个地市的69.23%。绥化试点项目最多,为5个。哈尔滨、齐齐哈尔、佳木斯各2个,大庆、鸡西、伊春、鹤岗、黑河各1个。绥化管辖县市较多,辖区内为典型的丘陵地形,且总体经济水平较低,因此选取试点项目较多。其余8个地市试点项目数量相差不大,反映出试点项目选取的普遍性。

4.地方特色。(1)垦区特色。黑龙江垦区分布在全省11个地市的56个县,土地总面积5.6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的11.9%,其中耕地面积226.9万公顷。垦区为我国规模最大、农业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国有农场群,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基地和牛奶及乳制品加工基地。绩效评价试点项目分布在黑龙江垦区的有4个,且为部级,它们分别是:农垦共青农场二十四队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农垦宝泉岭分局)、黑龙江省农垦宝山农场基本农田土地整理项目(农垦红兴隆分局)、黑龙江省农垦洪河农场土地整理项目和农垦二道河农场土地整理项目(农垦建三江分局)。垦区试点项目总规模为7117.21公顷,占试点项目总数的23.93%,预算总额8267万元,为总数的22.18%。垦区4个土地整理项目在规模、预算总额两个方面的比例均为试点项目总数的1/5强,整体看垦区土地整治项目规模大,投资比重高。(2)贫困县特色。黑龙江省土地整治绩效评价20个试点项目中有5个项目分布于贫困县,延寿2个,泰来、桦川和明水各1个。项目区内配套基础设施薄弱,现有的水利、林网和交通设施不完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不高,经济效益不明显。土地资源没有得到高效利用,还没形成结构合理、良性循环的农业生态系统。贫困县试点项目体现了全省农业生产的薄弱环节,代表了经济水平低、结构不合理、土地利用率低等诸多问题的贫困县特征。贫困县试点项目总规模为6241.51公顷,为试点项目总数的20.98%。预算总额6672万元,为总数的17.87%。由此可见国家关注贫困县的发展。

四、结论

当前土地整治绩效评价工作尚处于起步期,虽已形成评价指标体系但还不完善,需要通过试点项目进一步研究。对试点项目土地整治绩效评价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和完善已形成的绩效评价指标,为形成绩效评价制度、科学管理、规范操作提供依据,为土地整治绩效评价工作的推广奠定基础。黑龙江省土地整治绩效评价选取的20个试点项目,类型齐全,包含了基本农田项目、一般土地整理项目、土地复垦项目。空间分布合理,东中西部都有分布,农业用地代表性强,平地和坡度等皆有。地市覆盖率高,此外试点项目还反映了黑龙江省的垦区和贫困县特色。总体看,试点项目的选取科学合理、代表性强。

[本文为黑龙江省国土资源厅项目“黑龙江省土地整治绩效评价”试点工作的部分成果。]

参考文献:

1.吴次芳主编.土地利用规划[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0

2.展炜,何立恒,金晓斌等.基于模糊综合评价的土地整理项目绩效评价[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3)

3.陈超.土地整理项目后效益评价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06

农业法治工作总结篇8

一、工作目标

通过农机安全生产“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落实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切实履行农机安全监管职责,打击农业机械行业非法和违法违规行为,从源头上消除安全隐患,有效遏制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切实提高农机“三率”水平,创造安全、有序的农机作业环境。

二、重点内容

(一)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无牌行驶、使用假冒或伪造牌证、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超速超载等行为;

(二)农机维修、报废回收企业制售假冒伪劣农业机械和私自拼装、改装及出售报废农机等违法违规行为。

三、方法步骤及时间安排

从2013年5月开始,到11月20日结束。

(一)动员部署(5月底前)

结合实际,突出重点,落实省市有关文件精神,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要求和措施。

(二)集中整治

要坚持自查自纠与督导检查相结合,扎实开展整治行动,对查出的农机违法违规行为进行登记,逐项纠正和治理。既要督查检查,又要做好服务,落实分类监管措施,消除安全隐患。

(三)总结分析(11月20日后)

各中心要对开展“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行动情况进行总结,书面报告于11月底前报市农机局。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强化责任。各地要充分认识开展“打非治违”和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意义,要明确人员和工作职责,要将其与“农机安全生产年”、农机隐患排查治理、农机安全生产大检查紧密结合起来,努力推进各项农机安全责任和措施的落实。

(二)突出重点,扎实推进。要加强对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和农忙季节的安全监管和监控,特别是抓好“三夏”和“三秋”农机安全生产工作。

农业法治工作总结篇9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今年中央1号文件、国务院食安委会议和全省、市农村、农业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以农产品生产环节为重点,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强化质量安全管理和执法检查,着力转变生产方式,进一步健全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队伍,进一步构建监管长效机制,进一步推进农产品准出管理,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监管能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我县农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农民收入稳步增长。

二、工作目标

通过整治,确保生鲜乳中三聚氰胺抽检合格率100%,蔬菜、生猪等主要农产品监测平均合格率96%以上,其中“三品”监测平均合格率98%以上,杜绝在生鲜乳和饲料中非法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行为,杜绝在蔬菜生产过程中使用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和磷胺等五种禁用高毒农药行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进一步规范,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监管责任进一步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进一步提升。

三、整治任务

(一)种植业产品专项整治

1.工作目标。通过整治,杜绝在蔬菜、食用菌等种植业产品中使用禁用高毒农药、有毒有害原辅料和非法添加剂的行为,蔬菜等主要农产品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达到96%以上,农药产品质量检测合格率达到90%以上,假冒伪劣农药重大案件执法查处率100%,农药经营企业100%纳入监控范围,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基本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制度、生产记录。

2.主要任务。一是开展“绿剑”集中执法行动,加强农药质量市场监督抽查,依法查处违法违规生产经营单位。二是推广病虫专业化统防统治技术,指导生产者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严格执行安全间隔期,提高规范化种植水平。加快高毒农药替代产品及其配套技术的宣传、示范和推广,加强非禁限用农药的使用指导。三是组织对整治重点单位、重点区域的农产品进行质量安全监测。四是结合产业提升行动,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推进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工作。五是全面推广连锁经营,开展农资企业信用评价,建立健全信用档案,探索实施作用等级分类监管。

3.整治重点。重点产品:茶叶、蔬菜、食用菌、柑桔等食用农产品,以及甲胺磷、对硫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磷胺、克百威、甲拌磷、特丁硫磷、氧化乐果、水胺硫磷等高毒高残留农药。重点单位: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种植大户。重点区域:茶叶、蔬菜、水果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较集中和农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较低的地区。

此项工作由产业办牵头、经济特产站、粮油站、食用菌办,农政科、植保土肥站配合。其中,经济特产站、粮油站、食用菌办分别负责相关农产品生产过程质量安全整治,植保土肥站负责组织农产品质量抽检,农政科负责执法检查和行政处罚。

(二)生鲜乳专项整治

1.工作目标。生鲜乳收购站检查率达到100%,生鲜乳质量安全违规单位查处率达到100%,确保生鲜乳中三聚氰胺检测合格率100%。

2.主要任务。一是检查生鲜乳收购和运输环节“两证一单”,以三聚氰胺、皮革水解蛋白等为重点,对生鲜乳收购站进行至少一次质量安全抽检,依据监测结果,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落实《省生鲜牛奶质量安全监管行政问责暂行规定》,强化奶牛养殖场(户)和生鲜乳收购站监管责任人制度,坚持每个监管责任人每个月2次现场督查。三是开展《奶牛场卫生规范》、《生鲜乳生产技术规程(试行)》培训推广,结合奶牛良种补贴、后备母牛补贴、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等项目,积极引导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四是开展生鲜乳中三聚氰胺等非食用物质专项监测,在重点地区开展生鲜乳质量安全隐患排查监测;依法严厉打击在生鲜乳中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物质的违法行为。

3.整治重点。重点产品:生鲜乳;重点单位:奶牛养殖场(户)。

此项工作由畜牧兽医局牵头,农政科配合。其中,畜牧兽医局负责生鲜乳生产和奶站整治、检查,农政科配合检查和执行行政处罚。

(三)饲料专项整治

1.工作目标。饲料及养殖环节违法使用“瘦肉精”等案件的查处率达到100%;饲料产品及养殖环节使用“瘦肉精”等兴奋剂类物质监测合格率保持在99.5%以上;三聚氰胺监测合格率100%;饲料及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进一步提升。

2.主要任务。一是组织开展饲料法规标准宣传培训,提高监管人员素质,提高监管和执法能力。二是加大对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抽检范围和频次;严厉查处在饲料原料和产品中添加三聚氰胺等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坚决查扣销毁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批准文号、无产品标签的“三无”饲料产品;三是组织开展畜禽养殖场(户)“瘦肉精”、莱克多巴等重点违禁药物监督抽检,严厉打击养殖过程中添加瘦肉精、苏丹红等违禁药物的违法行为,加大养殖户普法宣传和教育。

3.整治重点。重点产品:蛋白原料、自配料和非蛋白氮及其类似物,三聚氰胺、瘦肉精、镇静剂类、苏丹红、孔雀石绿等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重点单位:饲料生产经营企业和畜禽养殖场(户)。

此项工作由畜牧兽医局牵头,农政科配合。其中,畜牧兽医局负责饲料行业整治、检查,农政科配合检查和执行行政处罚。

(四)兽药及兽药残留专项整治

1.工作目标。畜禽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普遍建立质量安全管理制度,推行畜产品产地准出管理,查处使用瘦肉精等违禁药物的行为,畜禽产品兽药残留检测合格率达到99%以上。

2.主要任务。一是规范养殖过程管理,全面推行畜产品养殖记录制度,开展产地准出试点;二是结合产业提升行动,推进畜禽规模化养殖,加大兽药使用监管力度,加强安全用药宣传、指导,完善用药记录和休药期制度;三是以“绿剑”系列集中执法行动为抓手,加大兽药市场整治力度,严厉打击违法制售假劣兽药行为,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四是加强兽药质量监督抽检,依法对假劣兽药经营企业进行处罚;五是加大畜禽产品兽药残留监控力度,重点监测猪肉产品中喹噁啉类、硝基咪唑类等促生长剂药物残留,禽肉产品中硝基呋喃类、喹诺酮和磺胺类药物残留,蜂产品中抗生素药物残留。

3.整治重点。重点产品:生猪、家禽、蜂产品,以及禁用、未批准的兽药;重点单位:畜禽养殖企业、专业合作社,兽药经营企业;重点区域: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农业产业提升项目基地,兽药残留监测合格率较低的地区。

此项工作由畜牧兽医局牵头,农经站、农政科配合。其中,畜牧兽医局负责兽药行业、畜禽养殖环节整治和检查、畜禽产品质量抽检;农经站负责专业合作社整治和检查;农政科配合检查和执行行政处罚。

(五)农资打假专项治理

1.工作目标。杜绝发生因假劣农资引发的重大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重大案件查处率达到100%,假劣农资投诉举报数继续下降,农资生产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农民群众质量意识和维权能力进一步提高,放心农资下乡进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农资监管长效机制基本形成,农资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农民群众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2.主要任务。一是强化农资市场准入管理,严把市场准入关口;二是开展市场拉网式检查,配合工商局清理整顿不合格市场主体;三是加大农资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假劣农资案件查处力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劣农资坑农害农违法行为;四是大力推进“放心农资下乡进村”,制定和完善优惠政策,构建新型农资经营网络,开展放心农资下乡进村示范村建设;五是开展农资企业信用评价,建立健全信用档案,加强农资经营者依法诚信经营培训,推动农资诚信建设,确保农资质量安全;六是加强服务指导,提高农民识假辨假能力。

3.整治重点。重点产品:种子(种苗)、农药、肥料、食用菌原辅料、兽药、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等主要农资;重点单位:具有多次违法行为记录的经营户以及乡村流动商贩,非法制售假冒伪劣农资的小作坊和黑窝点,农资市场和县乡农资集散地;重点区域:假劣农资重大案件多发地区。

此项工作由农政科牵头,畜牧兽医局、植保土肥站、种子管理站、食用菌办配合。

四、总体安排

(一)部署自查阶段(2月-3月)

根据省农业厅和市农业局的统一部署,按照省、市印发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结合本县实际,总结去年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情况,围绕整治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进行部署动员,开展整治工作。

(二)集中整治阶段(3月--10月)

一是规范生产管理。局相关科站要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管理,大力推广农业标准化生产,指导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主要农产品生产主体完善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农产品生产记录,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组织农产品产地准出试点单位,在产品上市销售前开展质量安全自检,出具产地证明和质量证明,做好与市场准入工作的衔接。将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纳入各类生产性建设项目申报、立项、检查、验收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是加强质量检测。组织实施农畜产品农药、兽药残留监控计划,加大监测力度,扩大监测范围,增加监测频次。农产品监测重点品种为省农业产业提升行动的主要农产品,重点区域为特色优势农产品生产基地及农业产业提升项目基地,农产品监测合格率较低的地区。农业投入品重点品种为近年来合格率较低的兽药、化肥和饲料等产品。

三是及时查处曝光。广泛开展“绿剑”系列执法行动,加大禁限用药物清查力度,加强农产品生产环节检查,针对执法检查和监督抽查中发现的问题,依法进行查处,集中曝光一批违法违规企业。强化督导检查,对于监督抽查和执法检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督促相关单位或个人及时进行整改,确保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四是落实质量安全监管责任。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加强监管队伍和制度建设,按照“三位一体”模式,推进乡镇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机构建设,制定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责任制和问责制,落实直接监管责任人及具体责任,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开展监管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

五是强化宣传引导。充分利用各种新闻媒体,大力宣传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禁限用药物知识,全面报道专项整治和执法行动工作成效,曝光典型案件,营造专项整治浩大声势;加大培训力度,根据农业生产季节特点,指导生产者科学、合理使用农业投入品,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良好氛围。

(三)验收总结阶段(11月—12月)

县局对农产品整治工作进行总结。全面总结今年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活动。

五、重大活动安排

(一)部署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3月初,制定和印发松阳县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方案,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整治任务。

(二)组织开展系列宣传活动。3-5月,一是结合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继续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教育;二是结合农资保质专项行动,进一步加强农资保质宣传教育;三是结合春耕备耕,组织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送服务、送农资”为主要内容“五送”惠农服务活动。

(三)组织开展“绿剑”系列执法行动。4-10月,结合农药、兽药、饲料等专项整治,组织4次“绿剑”集中执法行动,以香菇、茶叶为重点强化农业投入品监督检查,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行动。

(四)组织品牌农产品抽检。3-10月,完成对省级以上名牌农产品和有效期内的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的监督抽检。

(五)组织开展“助世博、保安全”等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检查

1—12月,按照“统一部署、任务到点、定时送检、按季通报”要求,组织开展农业投入品质量抽检,及时查处违法行为。

4—11月,组织开展“绿剑”春、秋两次以农业投入品为重点的集中执法行为和一次以农产品质量安全为重点的专项执法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

4—6月,实施上半年生鲜乳质量安全检测,开展“两证一单”执行情况监督检查,取缔无证生鲜乳收购站。

围绕“五一”、“十一”等重要节假日,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抽检。6月,组织开展禁限用药物监督抽检。

4—10月,组织开展畜禽产品主产区养殖环节“瘦肉精”、莱克多巴胺、三聚氰胺等违禁药物和非法添加物突击抽检,确保畜禽产品质量安全。

(六)推进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建设。3-12月,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和追究制,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健全基层农技服务体系,确定一个乡镇,开展“三位一体”建设模式试点,由乡镇承担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

(七)组织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9-11月,制定农产品生产环节质量安全责任制度,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制落实情况检查,包括《关于加强食用农产品入市管理工作若干意见的通知》、《省生鲜牛奶质量安全监管行政问责暂行规定》等落实情况。

(八)组织开展饲料安全宣传月活动。9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以张贴宣传标语、发送手机短信、解读新饲料法规、媒体专题报道、饲料质量安全知识竞赛等为手段的饲料安全宣传月活动。

(九)活动总结。12月,全面总结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

六、保障措施和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属地责任

局成立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有关工作,统一部署有关重大行动。

各牵头单位和相关配合部门都要充分认识农产品质量安全整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按照局统一部署,主要负责同志要亲自抓,分管负责人要直接抓,切实落实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责任。加强督导检查,落实方案各项要求,确保行动计划顺利实施。

(二)细化整治方案,明确工作进度

各任务牵头单位和各配合科站要按照本方案要求,制定详细的工作方案,细化工作任务和工作要求,明确工作进度和时间安排,做到有阶段安排、有重点活动、有检查指导、有责任追究、有总结提高,确保各项工作目标和任务落到实处。

(三)突出工作重点,确保整体提升

各单位要在完成本方案确定的重点任务的同时,梳理各块存在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突出问题,重点整治茶叶、香菇、蔬菜等农产品生产过程的违规行为,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整体提升。

农业法治工作总结篇10

一、强化源头管理,集中抓好农机总检审验

为了认真贯彻市农机局"津农机监(20*)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下发了"关于开展20*年度拖拉机等农业机械总检及驾驶员安全教育工作的通知"的文件,召开了汉沽区20*年度农机总检审验动员会议,明确了任务、要求、措施,下达了20*年度农机总检审验指标,成立了总检审验领导小组及总检审验办公室。

我们的具体做法是:目标到镇(协会),任务到人,采取集中审验,镇站配合的办法,抽调专人,深入镇、村,走进农机户,到田间地头、施工场地为农机户审验服务;在3月15日召开了"XX区20*年度农机总检审验现场会",并下发了农机简报,对今年的总检审验工作起到了极大地推动作用;另外在区政府行政执法大厅设立了农机服务台,开展便民服务活动。截至8月全面完成总检审验任务截至8月已全面完成总检审验任务,今年共年审拖拉机942台,占年度审验计划113.5%;驾驶员安全教育979人,占年度审验计划的131.6%。

二、搞好"行风评议",共创"和谐平安农机监理"

根据市农机局"津农机监[20*]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农机监理行风评议活动实施方案,明确了指导思想、目的要求、评议内容、具体措施和评议时间步骤。在行风评议中,按照行风评议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以提高监理人员行政执法能力和服务水平为目的,通过认真自查自评,找出差距,认清不足,并针对问题,深刻反思,突出重点,在依法政和依规办事、政务公开和事务公开、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队伍综合素质、作风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在整改阶段,区中心下发了"知荣辱,树新风,搞好行风评议,共创和谐农机监理"的农机简报,促进了个人评议,单位整改,建章建制。区已建立和完善了以服务承诺制度、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和行风评议制度为重点的各项制度,建立和完善适应高效快捷的工作机制和监督机制,转变了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通过行风评议,规范服务行为,规范政策行为,规范办事行为,促进我区农机监理人员政治和业务素质的进一步提高,促进农机监理系统行风建设和监督机制的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切实做到"敬业为农、优质服务、文明办事、廉洁高效"。

三、狠抓"专项治理",保证农机安全生产

今年我区农机监理工作紧紧抓住农机安全生产这个中心,围绕全年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目标任务,认真落实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各项措施,层层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依法行政,全面规范农机监理工作,强化源头管理,认真开展拖拉机及驾驶员的年检年审工作,提高检审率和检审质量,切实加强田检路查,排查事故隐患,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和道路交通安全。至目前为止,共检查运输拖拉机1165台次,纠正违章632人次,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状(书)641份,全区农业机械的安全性能和驾驶员的安全生产意识、技术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全年未发生农机责任事故和死亡事故。

(一)、统一思想,加强宣传,提高对"专项治理"的认识

按照市农机局津农机监﹝20*﹞9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对专项治理工作做出了详尽安排部署,狠抓落实,要求各镇要把农机安全生产的宣传放在首要位置,积极争取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宣传到家喻户晓,排查农机安全隐患,有步骤开展专项整治工作。全区营造了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治理"舆论氛围,大力宣传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的意义,使遵章守法成为农民机手的自觉行动,确保"专项治理活动"活动取得了良好成效。

(二)、强化组织领导,签订农机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为了保证农机安全生产,区农机监理科与各镇农机管理站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落实工作责任制,要求各镇要把农机安全生产工作贯穿于全年农机监理工作之中,切实加强领导,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确保农机安全生产。在农机总检期间,各镇和区协会与农机户签订农机安全生产责任书共641份,从而实现了农机安全检查工作力度不减,农机安全生产宣传力度不退,真正做到了农机安全工作长年抓。

(三)、强化源头管理,提高拖拉机的检审率和检审质量

拖拉机的年检年审工作是农机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的重点工作,通过检审使农业机械的安全性能和驾驶员的安全意识得到提高,为此,各地在检审中严格执法,强化质量。今年拖拉机年检年审工作有以下特点:一是检审质量明显提高。二是服务质量日益提高。在检审工作中,主动做好服务工作,农机监理员下村到户,田间地头,并帮助机手做好拖拉机的维修保养工作。

(四)、加强田检路查,确保农机安全

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的目的是确保农机作业安全,各镇和区监理科积极主动深入田间、上路检查,纠正违章,打击"黑机非驾",检查一台,处理一台。开展农机安全宣传,加强对场头机械的检查监督管理,组织技术人员对投入作业的机械逐台检查,维修保养,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

另外,共完成了市局下达的"中国农机化报纸"980份和"学习手册"960份及"中国农机监理"杂志120的征订工作,并发了十三期农机简报(已上报市局监理处),从而农机各类事故得到全面控制,农机安全生产责任制得到了进一步落实,保证了我区农机作业安全生产。

四、落实岗位责任制,加强基础管理工作

市农机局监理处下达的"20*年度农机安全监理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将目标任务分解到各镇和协会。同时,我科进行目标细化,分解到人,明确了责任,层层签订农机安全责任书,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罚。另外,还对XX区行政执法依据进行梳理,并向区政府上报了"XX区农业机械服务中心行政执法依据梳理结果报告"和"XX区农机服务中心行政执法职权分解报告",并建立了农机行政执法错案追究责任制度、农机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制度和农机行风评议制度。还加强了基础管理工作,对原农机监理档案进行认真清理,对拖拉机和驾驶员以及其他的文件和材料全部实现计算机管理。

五、存在问题

在总结经验的同时,我们还应清醒地看到,农机监理仍面临一些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农机监理服务组织不健全,镇农机管理站工作人员工资得不到保证,无有办公经费,难已开展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