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气候变化报告十篇气候变化报告十篇

气候变化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6:58

气候变化报告篇1

9月27日的这份报告是《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五次评估报告》(简称“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四个部分中的第一部分。剩下的研究将在2014年。

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人类祸首论可信度达95%

在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中,气候学家强化证实人类对20世纪50年代之后的气候变化负主要责任,包括海洋变暖、冰川融化和海平面上升。报告指出这一研究结果可信度高达95%。这个确定性比以往报告中的数字更高,2007年第四次报告的确定性为90%。

报告负责人之一托马斯·斯托克声称“气候变化是我们这个时代面临的最大挑战”。他警告说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降低温室气体排放,很多全球变暖的影响不仅会继续还会加速扩展。

二氧化碳排放引气候变暖毋庸置疑

根据ipCC报告,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远远超过在冰芯中测到的过去80万年的二氧化碳浓度。自前工业时代以来,二氧化碳浓度已增加了40%,主要来自于化石燃料的排放,其次来自土地的开发利用。

1880年到2012年,全球海陆表面平均温度呈线性上升趋势,升高了0.85摄氏度;2003年到2012年平均温度比1850年到1900年平均温度上升了0.78摄氏度。科学家提醒,如果没有积极有效措施,到21世纪末,全球气温将比前工业时代至少上升1.5摄氏度。

普林斯顿大学地球科学和国际事务教授迈克尔·奥本海默表示:“最重要的信息是地球在明显变热,大部分升温是由人类导致的,而这种升温会继续。但各国政府对避免2度阈值采取的措施很少。”(2度阈值是一个被广泛引用的“专业词汇”。2010年ipCC第四次评估报告指出2摄氏度是人类社会所能忍受的最高升温限度,也就是2度阈值。)

报告同时强调极端天气灾害的影响

据报告预测,在全球范围内,未来强降雨的强度和密度都将会上升,而部分地区也会经历更加严重和频繁的旱灾,4级到5级的热带风暴的频率也会增加。

国际环境和发展学会负责人卡米拉·托尔敏表示:气候模型还不能预测局部或地区气候的变化。但很多人清楚地感觉到这一年的天气是如何的糟糕,很多人感到身体虚弱。

反对的声音:

二氧化碳没那么可怕

ipCC评估报告新的草案发表前后,科学界发出了很多反对的声音。科学家们认为二氧化碳对温度的影响没有那么大,ipCC的研究方法和精准性也是他们质疑的重点。

德国气候学家汉斯·冯·斯托奇在接受《明镜》采访时谈道:“目前人类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值还在加速提高,按照现有的气候变化模型,近10年来,气温应该升高0.25度。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近15年来,气温仅提高了0.06度。”

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学教授威廉·哈普发文,称ipCC及其支持者在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妖魔化。

英国《每日电讯》9月30日报道,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教授理查德·林德森博士抨击ipCC是“可笑的语无伦次”。他指出ipCC在增加自己报告确定性的同时有意忽略了研究模型与实际数据间的不吻合,特别是近17年数据的确是更让人质疑ipCC报告的严谨性。林德森博士指出气温在过去的17年中并没有升高,ipCC报告忽视这一事实而攻击人类的活动是受到了政治影响。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没有紧密联系

更大的质疑来自草案发表前10天,一群由50名各国科学家组成的“非政府气候变化委员会(nipCC)”发表了一份关于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没有紧密联系的报告。这份报告对ipCC的报告提出两点质疑:首先,没有实质证据证明气候变暖的“2度阈值”会对地球的生态或环境构成威胁。其次,没有可信证据证实气候变化会对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在这份长达1200页的“反对研究报告”中,科学家对联合国的这份报告内容进行了详细质疑,例如,“反对研究报告”指出ipCC报告中二氧化碳对大气的影响的计算模型远远高于实际,他们忽略了成千上万的证据显示大气对二氧化碳的感应度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再比如ipCC报告提到二十世纪中两极的气温升高比地球其他地区快,但“反对研究报告”指出东南极洲的冰层比自1950年代起一直在变冷。

“反对研究报告”承认二氧化碳的排放的确造成了一定的温室效应,但他们认为没有数据表明在工业革命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少于现在,所以ipCC的结论并不可靠。

中立方:

气候演变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德国伯尔尼科学家们的研究显示保持不增加“2度”,仅仅是人类应该达到的第一个气候目标,我们应该加入更多的目标:如控制大洋酸化等,才能让地球的环境得以平衡发展。而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地球系统模型还难以达到大规模精准统计计算的标准。研究者们还希望未来加入高温、洪水等极端气候条件的考量,但目前的计算机技术,尚难以实现如此复杂的地球系统模型演算。

冯·斯托奇说对这种ipCC的报告和其反对声音的争论感到忧心。他说科技的发展给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能,把极端气候条件简单地归咎于气候变暖,这或许是一种偷懒的行为。而仅因为气温没有增加,就松一口气,也是一种推卸。

气候变化报告篇2

年度地球体检报告出炉

美国气象学会于2014年7月17日在线发表了一份地球的年度“体检报告”。报告指出,2013年全球气候延续着长期变暖趋势,打破了包括温室气体浓度在内的多项气候纪录。

这一题为《2013年气候状况》的报告由50多个国家的400多名科学家共同完成。这项研究在线发表于《美国气象学会公报》。其详细的同行评议分析基于采自陆地、海洋和冰体以及卫星及飞机传感器的环境监测数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国家气候数据中心主任汤姆・卡尔在电话记者会上说,这项报告评估了多项气候指标,可以把它看成对地球的年度体检。

数据说明一切。根据这份报告,我们发现气候正在以比历史记录上的任何时候都要快的速度发生着变化。报告显示,2013年是有气温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之一。由于采取的分析方法不同,每组科学家得出的结果略有不同,但2013年应该介于史上第六热至第二热之间。从国家来看,澳大利亚经历最热年,阿根廷经历第二热年,新西兰则经历第三热年。2013年,中国、日本和韩国也经历了它们有历史记录以来最炎热的夏天。

与此同时,全球海平面于2013年创下了一个新的纪录――大约比1993年至2010年之间由人造卫星测量的平均值上升了约3.8厘米。总的来说,海平面正在以每年3毫米的速度上升。2013年,全球海洋表面温度同样在上升,其中北太平洋表面温度创造最高纪录。

汤姆・卡尔指出,连续23年来,高山冰川失去的冰体一直多于它们所获得的。他说:“这些冰川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它们正成为气候变化的一个明显标志。”

报告发现,2013年的大气二氧化碳、甲烷等主要温室气体浓度继续攀升,并创历史新高,其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2.8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达到395.3ppm。继2012年春季在北极首次观测到大气二氧化碳浓度日均值超过400ppm后,夏威夷冒纳罗亚天文台也在2013年5月9日首次观测到这一浓度值超过400ppm。

报告说,2013年是北极自20世纪初有气温记录以来的第七热年,其中阿拉斯加20米深的永冻土观测站记录到历史最高温度值。北极海冰自1979年开始卫星记录,结果显示,过去7年也是其海冰面积最低的7年,其中2013年是第六低。

而在南极,主要由南极大陆崩解到洋面的海冰面积则连续第二年创新高,2013年10月1日达1950万平方公里,超出2012年的最高值0.7%。当年年底,南极还观测到自1957年有气温记录以来的最高温度。

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局长凯瑟琳・沙利文说:“这些发现强化了科学家过去几十年的认知,即我们的地球成了一个越来越热的地方。”

无法避免的潜在气候风险

在《2013年气候状况》后不久,英国外交及联邦事务部紧接着就一份“气候变化与人类相互作用”地图。新地图显示,如果碳排放持续增加,那么到本世纪末,气候变化的影响将会波及整个地球。

这份由英国气象局哈德利中心编制的“气候变化与人类相互作用”地图显示了一系列潜在影响:整个欧洲、亚洲和北美的部分地区全年最高气温升高6℃或更高;亚洲70%的地区面临洪水的风险增加;南美、澳大利亚和南非部分地区的干旱天数增加20%以上;中美洲玉米产量下降12%;世界部分地区的海水温度升高4℃;海平面上升导致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几百万人口遭受洪水侵害。

这份地图说明了因贸易而产生关联的地区会受到粮食产量变化、干旱、洪水和高温的影响,鉴于此,气候变化如何对全球经济产生影响,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地图还显示出,世界上许多已经饱受缺水困扰的地区将面临着干旱发生频率增多、持续期延长的风险,同时也说明这些地区面临着农业用水需求增加,以及日益增长的人口消费量增加的风险。

“我们使用了最前沿的科学来评估气候的潜在变化对全球人类的影响。这份地图首次集中展示了这些信息。尽管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但风险还是大大超过了潜在的机会。”英国气象局首席科学家斯林戈称。

英国政府认为,气候变化给我们未来的繁荣和安全构成了巨大威胁。因此,除减少国内碳排放外,英国还与多个国家密切合作以开展有效的全球行动,旨在将气候变化的范围控制在2℃之内。外交及联邦事务部运用其遍布全球的大使馆和最高专员公署网络支持这一努力。英国外交部官员马克・西蒙兹表示:“这份地图显示,气候变化对于世界某一区域的影响将会如何影响到世界其他地区的国家,特别是以全球食品贸易的方式。这强调了气候变化是一个全球性问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能够幸免。我们需要携起手来减少气候变化对我们的共同繁荣和安全所带来的威胁。”

控制全球变暖任重道远

科学家指出,二氧化碳、甲烷、氢氟碳化物这3种关键温室气体水平的增加很可能是最近全球变暖的根源。

2013年5月10日,气候变暖的首要元凶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浓度首次超过400ppm。上一次温室气体达到如此高的浓度还是在几百万年前,那时北极还不是冰雪世界,撒哈拉大沙漠还是草原,海平面则比现在高40米。

气候变化报告篇3

怀疑气候变暖也是不无理由的,理由之一是“欧洲、美洲等地这几年冬天都出现了极端严寒”,哪来的气候变暖呢?但是,ipCC有关气候变暖的第四次评估报告已经指出:“人们感知到的气候变化,是气候的趋势性变化与年际、年代际波动共同影响的结果。全球气候以变暖为总体特征的变化趋势,并不排除在个别区域和个别时段出现气温下降的情况”,同时ipCC也已经预测到欧洲等地区在冬季反而会“变冷”(由于北极冰川融化产生的冷空气南下等原因)。总之,气候变暖并非是全球均匀的,而是有强有弱,加上厄尔尼诺、拉尼娜等因素的影响,世界上一些地方会出现不规则改变和反常的、灾难性的气候现象。然而,48个国家300多名科学家参与的《2009年气候状况》报告证实过去50年来,地球一直在变暖,而近10年是历史上最热的10年。

怀疑气候变暖的理由之二是,2009年底发生的“气候门事件”严重损害了ipCC权威、公正的形象。“气候门事件”发生在2009年11月,在举世瞩目的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即将召开之际,英国气候变化研究中心的网络遭黑客入侵,被窃材料显示该研究中心主任、著名气候专家菲尔•琼斯等人的电子邮件涉嫌篡改研究数据,违背了科学家以事实为依据的职业道德。“气候门”事件发生后,认为气候变暖是一场“大骗局”、“大阴谋”的声浪高涨。

然而,以变暖为总体特征的气候变化趋势,是世界各国气候学等学科的专家经过近20年的集体研究所作的科学判断。作为该领域权威机构的ipCC有关气候变暖的评估报告是数百名撰稿专家和评审专家(例如第五次评估报告仅撰稿专家就有831位,其中中国专家有44名)共同的研究成果。参与ipCC评估报告的撰稿、评审活动的专家都是由ipCC各成员国政府推荐的一流专家,再由ipCC专家遴选委员会历时半年进行严格遴选后确定的人选。ipCC评估报告在公布之前,经过了严格的批准、编写、审核步骤。我们不能以“气候门事件”抹杀数以百计的各国科学家将近20年的研究成果,认为气候变化是发达国家少数人策划的阴谋的观点是没有根据的。正如参加2010年坎昆会议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国代表团高级顾问杜祥琬所说,与一年前的哥本哈根会议相比,坎昆会议“对气候变化的规律、变化的程度和后果,还会长期存在不同的认识,这反映了人类(包括科学界)对这一复杂问题认识的局限性。但对‘地球村的气候在变化’这一点,已几乎听不到否定的声音了。在诸多的气候变化现象中,‘变暖’是基本表象之一……引起气候变化的,虽然有自然的和人为的各种原因,但人类活动是造成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难以否认的。人类除了‘从我做起’,还能有什么招数呢?!”

怀疑气候变暖的理由之三是既然气候变化“与我无关”,那凭什么要我们做出碳减排的承诺?有人质疑说,“全球气候变化……和我们有关系吗?我们是不是‘被气候变化’了?”诸如那四十几个遥远的小岛国眼看着海平面上升,引起生死存亡的危机感;远在北极地区的冰面正以惊人速度消失,这些事儿“和我们有关系吗?”对此,可以毫不含糊地回答说:不仅有关系,而且关系太大了!因为当那些小岛国消失在海平面以下时,我国沿海经济发达的地区也会感受到海平面上升的压力;至于北极周围国家摩拳擦掌地为准备开发北极资源、利用北极航道而开始展开争夺的现状也值得我们关注,因为北极点及附近海域不属于任何国家,而属于国际海域。当然,气候变化与我们关系最大的是极端天气和水资源问题,2010年中国经历了从大旱到洪水到暴风雪等气候灾难,可谓“一应俱全”,造成数千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2011年伊始又遭遇了南方出现持续雨雪冰冻天气等灾害,这些灾害提醒我们必须高度警惕气候变暖对我国粮食安全和水资源安全的威胁;与此同时还必须盯住喜马拉雅冰川的融化迹象,因为那是高悬在中国、印度、巴基斯坦等国头上的“水塔”,那里冰川的融化速度稍有加快都将可能带来灾难性影响。

中国为应对气候变化所做的努力与我们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落实科学发展观、抓住低碳技术和产业革命的重要机遇的发展战略是完全一致的。当前的首要任务是,向广大民众大力普及气候变化的知识,促使人们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维护地球家园的自觉,真正做到“从我做起”。

气候变化报告篇4

六年前的“秘密报告”

6年前,英国《观察家报》披露了一份美国五角大楼的“秘密报告”,引起各国科学家的强烈反响。

这份由全球商业网络咨询公司(简称GBn)提供的题为《气候突变的情景及其对美国国家安全的意义》的报告,对21世纪因全球变暖引发的全球气候突变进行了分析,并对这种突变可能带来的气候灾害及其导致的严重社会问题作出预测:到2020年,欧洲沿海城市将被上升的海平面所淹没,英国气候将像西伯利亚一样寒冷干燥。核战、大旱、饥饿和暴乱等问题将困扰全球各国。今后20年内,全球气候将发生突变,一场全球性灾难就摆在我们面前,成千上万的人将在自然灾害中死亡。

报告中还特别提到了2010年中国的气候状况――

季风降水可靠性的降低将对中国产生重大影响;中国南部地区在2010年前后将发生特大干旱,而且有可能持续10年之久。中国现在“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到时候也可能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夏季风在为中国带来降水的同时,也会引起负面效应,如洪水可使水土流失更加严重。由于水汽蒸发冷却作用的降低,会引起寒冬延长,夏季气温升高。

这份“预言”性的报告引起了中国科学家的高度关注。一位专家表示,“GBn的报告至少提醒我们,气候问题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科学问题,而是一个关系到国家安全的问题。必须加强气候变化与国家安全对策的研究,建立国家应对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机制,强化气象灾害应急处置能力,并纳入国家重大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系统中。”

专家表示,今年自然灾害频发,对很多国家来说都是一个多灾多难的年份。而我国气候异常已是不争的事实,但这不是孤立的,这是全球气候变化的一部分。

气候变化是人类社会面临的严峻挑战,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气候变化已深度影响到我国农业和粮食安全、水资源安全、能源安全、生态安全、公共安全,必须从战略高度重视和加强气候变化应对工作。”国家气候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院士秦大河强调。

全球气候变暖之冷

据气象专家介绍,所谓极端天气气候事件,一般是指超过或严重偏离平均状态,能造成较大社会和经济影响的天气气候异常。降水、干旱、冰雹、雷击、洪涝、沙尘暴等常规气象灾害超过平均状态,都可能造成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中国气象局提供的资料显示,4月以来,我国全国平均降水量为54.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13.9毫米,是自1974年以来降水最多的一个4月。

今年4月中旬,我国出现大范围降温天气,中东部大部分地区气温比常年同期明显偏低。东北地区、华北地区的平均气温均为1954年以来同期最低值。

据中国气象局应急减灾与公共服务司司长陈振林介绍,这次低温天气过程具有影响范围广、强度强、极端气温低、灾害影响重等特点,已导致10多个省(市)的群众生活和农业生产受到严重影响,1300多万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超过60亿元。

陈振林告诉记者,“从全球角度看,低温也不是孤立的,在我国北方低温的同时期,北半球特别是欧洲、美国等地也同样发生了低温、暴雪天气。从全球战略高度讲,它是全球极端天气分布不均的体现。与此同时,在全球一些地方又极端高温,如巴西、印度、菲律宾等地高温热浪造成人员伤亡。可以说,气候变异加大、气候波动幅度增加,都是在现阶段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

“我们不能因为今年的低温天气,就马上否定全球变暖了,或者说全球变暖终止了。要看到它是在全球气候背景下发生的极端天气气候现象。但低温给我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影响,要予以高度重视。”陈振林强调说。

气候变暖最直接的威胁就是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秦大河告诉记者,未来20年全球气温增高的趋势仍在持续,这将使我国极端气候灾害发生的频率、强度和分布变得更加复杂和难以把握,所造成的灾害也更为严重,经济社会发展将面临更多复杂难题。

中国真的会“北涝南旱”吗

持续的干旱、持续的低温,GBn报告的“预言”似乎都在得到验证,那么报告中提到的中国“南涝北旱”的降水分布型,是否真的会变成“北涝南旱”的降水分布型呢?

“从大量的气候、水文数据分析看,我认为,我国现在总体的气候特征还是‘南涝北旱’,南方地区降水整体偏多仍呈持续发展态势。”中国水利水电科学院水资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严登华表示。

“我更赞同‘南涝北旱’趋势加剧的观点。”严登华说,“因为气候变化的大趋势不能只看一年的情况,一年不能代表它的总体走势。”

“实际上,尽管今年云南、贵州、广西等地发生特大干旱,但南方东部的安徽、江西、江苏、福建西部等地降水量都很大;随着南方整体进入雨季,今年南方的降水量有可能与往年持平。”严登华表示。

严登华强调,“不管是‘南涝北旱’还是‘北涝南旱’,值得重视的是,南方局部地区发生干旱的趋势会越来越严重,旱涝交替会更加频繁。”他解释说,湘江前一阶段干旱,近期又是大水,“就是说,年际间旱涝交替和年内旱涝交替呈现双上升趋势,这种情况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客观上讲,不论南方还是北方,水利设施方面对我们未来的抗旱、防洪、减灾都是一个极大的挑战。严登华告诉记者,相比之下,从抗旱能力、工程设施上看,北方的情况要比南方好。一则北方地区常常是十年九春旱,出现干旱的情况比较多,所以工程设施比较齐全;二则北方是粮食主产区,东北、华北地区的粮产量占全国粮食总产量的50%以上,抗旱是保证粮食收成的大事,所以各方高度重视。而南方,大多数情况下雨水充沛,所以对防汛更为重视。”

“随着旱涝发生及其影响特征的变化,防汛抗旱观念必须要转变,要有防大旱、抗大涝的思想准备。水利工程的设计理念也要转变,要发挥工程的整体效益,既要防洪又要防旱,要防洪抗旱并举。只有防患于未然,才能做到保一方安澜。”(摘自2010年第18期《望》新闻周刊孙英兰/文)

相关链接

“玛雅预言”

气候变化报告篇5

显然,尽管全球性金融危机肆虐,而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依然是眼下最为热门的话题之一。据悉,来自70多个国家的政府代表和相关国际组织、企业、学术团体及非政府组织共600多人,参加了此次“高级别研讨会”。

而在此前的10月29日,中国政府正式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白皮书),更是表明了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坚定态度和积极行动。

气候变化:更快、更强、更早

“气候变化发生的速度、强度和广度已超出了全球所有科学家的预测。”日前,世界自然保护基金《气候变化:更快、更强、更早》报告,报告呼吁国际社会对此采取更大的行动。

没有一个国家能在气候变化的巨大挑战面前独善其身。《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政策与行动》明确指出,中国气候变暖趋势与全球的总趋势基本一致。据中国气象局的最新观测结果显示,中国近百年来(1908―2007年)地表平均气温升高了1.1℃,自1986年以来经历了21个暖冬。近50年来中国降水分布格局发生了明显变化,西部和华南地区降水增加,而华北和东北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高温、干旱、强降水等极端气候事件有频率增加、强度增大的趋势。近30年来,中国沿海海表温度上升了0.9℃,沿海海平面上升了90毫米。

据科学家的研究,中国未来的气候变暖趋势将进一步加剧;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率可能增加;降水分布不均现象更加明显,强降水事件发生频率增加;干旱区范围可能扩大;海平面上升趋势进一步加剧。

当务之急:培育低碳“巨龙”

随着全球气温的持续上升,气候变化对环境、经济以及人类生活造成的危害日益凸显。专家预测,气候变化将成为21世纪全球面临的最严重挑战之一,由全球变暖造成的自然灾害,在今后数年内可能会导致某些地区人口大规模迁移、能源短缺以及经济和政治动荡。

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和世界自然基金会日前共同了中国生态足迹报告。报告认为,就个人而言,中国2003年的生态足迹是人均1.6全球公顷。也就是说,平均每人需要1.6公顷具有生态生产力的土地,来满足其生活方式的需要。这一数据低于全球人均的生态足迹2.2全球公顷。

然而,尽管人均消费较低,中国还是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就出现了生态赤字。2003年,中国需要两个中国大小的面积才能供应其消费和吸纳其制造的废物。

“大部分生态赤字主要来源于二氧化碳的排放。化石能源消费是二氧化碳排放的主要排放源,所以如何减缓化石能源消费排放的二氧化碳是降低温室气体排放的关键。”国家能源咨询委员会主任徐锭明说。

那么,如何减少化石能源消费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呢?在世界范围内,一个叫“低碳经济”的概念在2003年左右应运而生。这一概念认为今后应该实行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发展经济,它也被认为是有效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可行的经济运行模式。

“高碳模式”严重制约中国经济发展

“就国内而言,‘高碳模式’将会严重制约中国未来的经济发展。”国家环境保护部副部长潘岳是在近日举行的《中国碳平衡交易框架研究》研讨会上说这番话的。在他看来,“高碳模式”影响中国未来经济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中国目前正处在重工业化阶段,支撑重工业的是能源。国际能源和资源产品不断大幅涨价,我们获取的代价越来越高,依存度越来越高,抗风险能力越来越差,已经严重影响了经济增长的稳定性;

第二,在“金融海啸”席卷全球的情况下,“碳排放”正在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绿色壁垒”,打压和限制中国传统优势产品的出口;

第三,从国际来讲,“碳排放”将成为今后重要的国际战略资源。过去大家争夺的是土地、石油、煤炭、矿产等,将来就会争夺碳排放权。而现在中国在国际产业分工体系中位于产业链低端,资源和能源密集型产品出口占较大比例。我国能源消耗占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二氧化碳排放占总量的五分之一,这将挤占本土战略产业未来的发展空间;

第四,从社会角度看,高碳排放和其他伴生排放导致的环境污染已经造成严重后果。据多项社会调查显示,环境污染已经和腐败、贫富差距扩大一起,跃升为影响社会稳定的前几位因素。“碳排放”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和社会问题。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形势的推动下,世界范围内正在经历一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方式的巨大变革:发展低碳能源技术,建立低碳经济发展模式和低碳社会消费模式,并将其作为协调经济发展和保护气候之间关系的基本途径。”潘岳说,这也是世界主要国家应对气候变化的战略重点所在。

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培育低碳“巨龙”

长期以来,许多国家的政府、商界和其他人士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承诺问题上态度保守,其理由之一是他们认为中国缺乏作为。对此,气候组织首席执行官斯蒂夫.霍华德表示,这种认识是不正确的,“实际的情况是,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培育低碳‘巨龙’,并且将其视为未来发展和能源安全的保障。”

气候组织是世界上第一家专注于气候变化解决方案的国际非政府组织。气候组织通过与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工商企业和政府部门,以及对世界经济碳强度最有影响的1000人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来促进其最终目标――全球低碳经济的实现。该组织在2008年8月了一份题为《中国的清洁革命》的报告。报告指出,在政策激励等因素的作用下,中国开始踏上低碳经济发展之路,低碳技术创新步伐明显加快,数以亿计的资金也被吸引到能源效率和可再生能源领域。

尽管中国的能源结构仍然以煤炭为主,但中国正在迎接一场清洁能源革命。报告称,2007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装机容量已经达到1.52亿千瓦。其中,中国的水电装机规模位列世界第一,风电装机规模排名世界第五。此外,中国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生产能力已经仅次于日本。到2009年,中国还将成为世界领先的风机出口大国。

在低碳交通方面,中国的表现也不逊色。中国汽车的燃料效率标准,比美国高出40%。中国在2007年售出了2100万辆电动自行车。中国还计划到2020年,利用非粮食用地生产出每年1200万吨低碳生物燃料。

中国碳交易:面临“内忧外患”

尽管中国低碳制造业获得了长足发展,但不可否认的是,仍面临着很多现实挑战。

在《中国碳平衡交易框架研究》研讨会上,了《中国碳平衡交易框架研究》报告,报告首次提出以“碳”这一可定量分析要素作为硬性指标,对经济活动加以监测、识别和调控,建议在中国以省级为单位推行“碳源―碳汇”交易制度。

而在此之前的2008年8月5日,北京产权交易所率先成立全国性的碳排放交易市场――北京环境交易所;当天,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同时宣布成立。时隔不久的9月25日,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也宣告成立。

事实上,为推动碳排放交易,早在2007年10月,在欧盟倡导下,欧盟部分国家、美国、加拿大、新西兰以及澳大利亚等国,共同签署了一项关于建立“国际二氧化碳交易市场”的合作协议,创始成员超过20个。但世界上最大的碳交易市场仍然是中国。有关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提供的二氧化碳减排量已占到全球市场的1/3左右;预计到2012年,中国将占联合国发放的全部排放指标的41%。

不可否认的是,中国碳交易面临“内忧外患”的现实已摆在了人们面前。

2008年3月31日,新一轮联合国气候变化谈判在泰国曼谷如期举行。这也是2007年12月“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通过“巴厘岛路线图”后启动的首轮谈判。“巴厘岛路线图”启动了一个加强公约和议定书全面实施的谈判进程,致力于在2009年底前取得成果,并把技术转让作为其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而技术转让恰恰是碳交易成败的最关键因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以优惠条件向发展中国家转让技术是发达国家在公约和议定书下的义务。但在具体落实上,至今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11月7日,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呼吁,各方应该加强技术合作、推进技术转让,增强全球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能力。

据联合国和世界银行预测,全球碳汇交易于2008~2012年间,市场规模每年可达600亿美元,2012年全球碳汇交易市场容量为1500亿美元。毫无疑问,这是一块极其诱人的“大蛋糕”。但按现行规定,发展中国家不能直接将配额出售到西方市场,这些企业卖出的减排额主要由一些国际碳基金和公司,或通过世界银行等中间机构参与后才能进入国际市场。由此衍生出大大小小的国内外咨询、中介公司,大多冲着碳汇交易市场的“蛋糕”而来。中国拥有庞大的碳排放市场,却没有“定价权”,交易价格往往是别人说了算,国内企业出售碳排放权处于低价位。或许正是在此背景下,中国各省纷纷表示要加快建立碳交易市场。对于碳交易这一新生事物,如何加强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也已成为有关主管部门的当务之急。

中国企业公布碳信息迫在眉睫

虽然政府层面在积极推动“碳排放交易”,但说起碳排放,这个和“节能”紧密相关的话题,大多数企业仍然觉得陌生或者遥远。

2008年10月24日,碳信息披露项目(CDp)中国报告在北京公布。相对于一个月之前的全球报告里令人鼓舞的消息(参与企业数量创了历史新高),中国的这个调查结果颇有些令人尴尬――100家受邀参与企业中,只有5家填写了CDp问卷,20家提供了相关信息,58家没有明确回应,而17家中国企业干脆直接拒绝参与这项活动。

碳信息披露项目由总资产超过57万亿美元的385家联署投资者组成。2008年,CDp代表这些投资者致函全球3000家大型企业,邀请他们参加第六次碳信息披露调查。被列入这次问卷调查的100家中国企业,包括了中国大部分在海外上市的大型企业以及众多a股市值排名前100名的企业,涉及到钢铁、石油和天然气、汽车、建筑材料、金融等行业。

在中国进行CDp项目调查的负责人陈颖告诉记者,这五家正式做出回复的中国公司,分别为中国工商银行、神华能源、长城汽车、华星水泥以及富士康公司;其中,华星和富士康是由其在海外或香港的母公司统一做出回复的。在没有直接回复的中国企业中,则包括了中石油、中石化、中国电信、中国人寿保险、中煤能源等行业巨头;不过,其中的中石油、中国银行、中国电信等企业提供了相关碳信息。

考虑到除了5家回复问卷的企业外,还有20家企业也提供了相关的碳排放信息,陈颖对这一结果持乐观态度,但是这仍无法掩饰中国企业在这次世界范围内的调查过程中回复率最低的事实。相比较而言,美国企业的回复率为82%,欧洲为83%,亚洲500强企业也大概有一半进行了问卷答复。

商机无限:企业竞争“利器”

气候变化现如今已经成为一个备受全球关注的议题。在国际政治和经济领域,围绕气候变化而产生的讨论和谈判已经成为各国政治家和企业家之间角逐磋商的主要内容。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首席代表欧梦达认为,抛开这些科学研究和政治争论,应对气候变化却已经是切切实实摆在了每一个企业的面前。

中国企业首次加入气候组织

2004年10月24日,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在这一天,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和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正式与气候组织签署协议,成为该组织在中国区的首批会员。这也是中国企业首次加入气候组织。该组织创始人、英国前首相布莱尔先生特地为此发来贺信。

“这是中国企业在面临低碳经济的机遇和挑战的时候迈出的非常重要的一步,我由衷地钦佩三位企业领导者的远见卓识。”气候组织大中华区总裁吴昌华高度评价此次成为成员的三家中国企业。她认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在节能减排和营销理念上所体现的低碳意识,已经远远超过了很多公司;而对于远大空调有限公司和尚德电力控股有限公司,吴昌华认为,后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属于“解决方案类的公司”,这类公司把解决方案――低碳作为其企业发展创新的核心,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上也体现了其领导力。

据了解,到2010年,气候组织在中国区的会员不会超过25个。目前,气候组织也在和其他企业进行商议。

气候变化蕴含的商机无限

“气候变化对于企业的挑战是不可忽视的。”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气候办巡视员高广生表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条件下,国际上会逐步提高进口产品的环保标准和能效标准。对于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中国企业应尽早行动,否则在将来的竞争力方面就可能打败仗。

不过他也认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日趋严格的政策措施,正在加快抑制能源的消费,这为中国企业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品向价值链高端发展提供了动力。同时,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将伴随一系列技术包括低碳能源技术的竞争,这对中国技术自主创新来说也带来了机遇。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则明确指出,气候变化蕴含的商机无限。他认为,这个机遇就在于由于气候变化需要控制温室气体,需要采用新的技术和新的发展模式,这就为我国企业新的产品、为我国的跨越式发展,创造了一个更大的空间。

根据高盛的研究,目前围绕气候变暖而产生的投资概念有:

――共同基金,越来越多的职业基金经理,会把环境问题放入其基本面分析中。

――etF:一些关怀社会及环保导向的基金已经被开发出来,而且在交易所里交易。

――公司优势:那些为控制碳排放做了更好准备的公司,比同一行业中其他公司更具优势。

――保险:天气有关的财产破坏,由于污染产生的与健康有关的风险,以及由于未能区分应对气候变化而导致的董事及管理责任保险责任。这一类的保险需求正在上升。

――再保险:与天气有关的事故所导致的损失,能够转移与分摊这种风险的能力将可能会越来越重要。

――碳排放交易:在一个交易的环境里,排放交易市场令碳变得有价值。投资者会判断碳价格。

“低碳技术已经为一些中国公司带来可观的商机。”气候组织的《中国的清洁革命》中的一些数字或许很能振奋人心:六家中国太阳能公司的市值已经达到150亿美元,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也超过了20亿美元;而电动自行车的市场,则为约60亿美元。

应对气候变化促进企业竞争

球气候变暖,在一定意义上正在改变着企业竞争的基本面,它向一切不能应对这一变化的公司提出了挑战,也为率先顺应“低碳经济”的公司带来了机会。高盛就认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全球的企业竞争,带来新一轮的风险与机会:

――声誉:那些被认为是环境友好的公司,甚至在不太景气的行业里,其声誉也可能比那些被认为是环境不友好的公司要好。

――管制:围绕着未来国家及地方政府在环境方面的管制的不确定性,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公司前景的不确定性。例如在美国,环境保护署有权更深地介入高等法院就环境做出的裁决。

――诉讼:正如使用石棉的公司,将来某一天可能最终要为此所造成的健康损害负责,这对于公司并购者来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竞争地位:那些能更好地适应“更绿”的世界的公司,比那些不能或者将来不能的公司将能产生竞争优势。

――新产品开发:对于那些开发出能让现有产品或工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绿色”产品或者技术的公司,这包括替代能源。

――对商业运营的影响:由于气候变化的原因而导致的天气的变化,可能影响任何商业:如保险、旅游、建筑等等。

CSR报告中的气候变化

在CDp中国报告中,专门分析了24家上市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从而得出了以下结论:

在涉及节能减排的20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中有15份报告表明,为了更有效的表现节能减排、履行“节能减排”要求,企业已经建立了内部管理体系,将节能减排落实到生产、运营各个环节,如建立工作领导小组、“一票否决”制度、检测和考核体系等。

在24家企业中,有4家企业在报告中介绍其参与清洁发展机制(CDm)的情况,其中3家公司详细披露了CDm项目相关信息,包括已审核数量项目、碳信息数量和减排量,以及交易收益情况等。这3家企业均来自电力行业。

近20家企业在社报告中披露温室气体排放有关的量化信息,如节能数量、温室气体减排数量等。14家企业披露了在温室气体减排方面的计划和目标,其中有9家企业制定了明确的、可量化的减排目标。

气候变化报告篇6

《高温与干旱:气候变化、水与经济》报告指出,人口增多、收入增加和城市扩张的综合影响将会导致对水的需求成倍增长,而水的供应则变得更加不稳定和不确定。

报告认为,如果不尽快采取行动,目前水资源丰沛的地区如中非和东亚都会面临缺水,而已经缺水的地区如中东和非洲萨赫勒地区缺水状况会进一步恶化。由于水对农业、人体健康和收入的影响,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到2050年可能会下滑6%。

报告还警告说,淡水资源减少和来自其他用途如能源和农业的竞争,到2050年可能会使城市可用水资源比2015年减少2/3。

报告补充说,缺乏水资源,可能会大大增加发生冲突的风险。干旱引起的粮价暴涨有可能激发潜在的冲突,迫使人口迁移。在经济增长受降雨量影响的地区,旱灾和水灾在国内引发了移民潮和暴力激增现象。

世界银行集团行长金墉表示,“缺水是对世界各地经济增长与稳定的一个重大威胁,而气候变化使问题更加严重。我们的分析表明,如果各国不采取行动管理好水资源,一些人口多的地区就有可能出现长期的经济负增长。但各国可以立即着手制定有助于今后以可持续的方式管理水资源的政策。”

更好的政策决策可以缓解气候变化对水资源的负面影响,一些地区通过改善水资源管理有可能将增长率提高5%。

报告作者、世行资深经济学家理查德・达玛尼亚说:“希望还是有的,如果政府针对缺水问题提高用水效率,即便把25%的水用于价值更高的用途,损失也会显著减少,部分地区甚至有可能消失。改善水资源管理可以带来高额的经济红利。”

在世界上的极度干旱地区,需要采取影响力更大的政策来防止水资源的低效使用,需要实行更强有力的政策和改革措施来应对日益严重的气候压力。

报告列举出各种政策和投资,可有助引导各国构建具有水资源安全和气候韧性的经济,这包括改善水资源分配规划、采取提高用水效率的激励措施、投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水的供应量和可用性。

关于前不久10位政府首脑任命的一个由联合国和世界银行主持的高级别小组的消息,报告认为成立该小组的目的是动员采取有效行动加快落实可持续发展目标之六,即“为所有人提供水和环境卫生并对其进行可持续管理”。

气候变化报告篇7

5月16日下午,他在法国驻华大使馆举行新闻会,他以大会主席的身份,就今年年底在巴黎举行的气候大会的主要目标及进程做了介绍。

保住2摄氏度

在2013年年底的华沙《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九次缔约方会议上,法国被正式指定为2015第二十一次缔约方会议的主办国(2015巴黎气候大会)。当时法国是唯一的申办国,从申办成功开始,法国即联合外交部、生态部、财政部、科研部和农业部组建“气候谈判代表团”,并在两年多的时间被举办多场论坛筹备将在今年年底举办的巴黎大会。

“这次会议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人类的共同未来。”法比尤斯外长道出法国如此重视气候大会的原因。

法比尤斯强调,与会的196个国家与地区签署一份控温普遍协议,将全球温度上升控制在2摄氏度以内,这是巴黎大会的主要目标。他说,自1990年起,政府间政府间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GieC)就为我们提供了一份又一份无可争议的诊断报告,专家认为,人类现在经历的是一个史无前例的气候变化期,全球平均气温上升、海平面上升、极端气候现象频繁、病毒疫情爆发,而众所周知的是,这一切源于人类的活动。如果继续在这条道路上走下去的话,人类将在20年内耗尽我们的“碳预算”,完全不可控制和不可逆地使全球升温4至5度。

保住2摄氏度以内的目标,是欧盟率先提出来的观点,即相对于1750年工业化前的水平,全球平均气温升高2摄氏度是人类社会可以容忍的最高气温,如果超过了这个阈值,将会带来物种灭绝风险增加、人口贫困化、洪灾风暴危险多发、人类健康受损、地表水与地下水减少等危险。

为了能在年底的大会中达成这个目标,法国正在督促各国提交“国家自主决定贡献报告”,即各国的减排计划。法比尤斯透露,目前《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196个缔约方中,有三分之一的国家公布了自己的自主贡献报告。而根据法国外交系统的初步数据,有90%左右的国家可以在10月底之前公布自己的自主贡献报告,而中国也将于近期公布本国的自主贡献报告。

法比尤斯说,“巴黎大会需要世界主要大国的努力,美国与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也是世界两大排放国,只有这两大国积极参与进我们的大会来,我们的工作才有意义。”

1000亿绿色基金

保护环境的口号好说,但钱从哪里来呢?巴黎大会另一个重要目标正式解决融资渠道。

绿色气候基金所管理的1000亿美元是渠道之一。绿色气候基金的提议最早是在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提出,并于在2010年的坎昆大会上最终确定。按照《哥本哈根协议》和《坎昆协议》的要求,发达国家要在2010年至2012年间出资300亿美元作为快速启动资金,在2013年至2020年间每年提供1000亿美元的长期资金,用于帮助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

法比尤斯说,“我们应该通过这笔资金体现我们对欠发达国家的支持,因为这些国家受最初气候变化伤害最深,却没有足够的实力改变自身状况。”

当然,除了1000亿美元之外,法比尤斯还呼吁所有的经济与金融部门参与进来。他说,“在中国,我首先想到的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以及由中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创立的多边银行。这两家银行可以为发展适应气候变化的低碳经济做出贡献。”

“没有B计划了”

在新闻会开始,法比尤斯就笑着做了一个自嘲,“三年前我们在申办巴黎大会时很容易就成功了,因为我们是唯一的申办国,根本没有竞争对手。当时有朋友对我说,‘部长先生,祝你好运。’我直到现在才明白‘好运’两个字的含义。因为气候大会很重要,但也很复杂,如何让196个缔约方取得一致,非常艰难。”

法比尤斯认为,人类在应对气候挑战的过程中仍然没有取得胜利,“我们每前进一步,经常需要后退两步”,因为人类一方面采取措施应对气候变化,另一方却在损害气候,如煤炭和非常规碳氢化合物的使用、汽车尾气排放等等。

气候变化报告篇8

听了十届政府五年工作报告,我最大的体会可以概括为一句话:“讲成绩,有事实,有依据,令人振奋;讲困难,有分析,有措施,催人奋进”。

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气象局学术委员会主任徐一鸣带来了一份提案——《应对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事件频发的建议》。图为休会间隙,同来自上海的政协委员张鳌讨论。

面对自然灾害,报告提出了“加强应急体系和机制建设,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能力;加强对现代条件下自然灾害特点和规律的研究,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措施极有针对性,也非常有力。

在保障经济,社会发展方面,也有许多新措施。

环保方面,从“环境治理”到“节能减排”、“生态文明”。

优先发展教育方面,提出了“增加农村义务教育公用经费”,“全面免除城市义务教育学杂费”。

在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方面,“再连续三年进一步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

在推动文化大发展方面,提出了“公益性博物馆、纪念馆今明两年全部向社会免费开放。”

全国政协委员徐一鸣认为,极端天气还会更加频繁地发生,政府部门应制定明确的攻关目标。

个人的一点思考:随着全球气候持续变暖,必须把防御极端天气气候灾害置于应对气候变化的非常重要位置。

一是必须切实把增强防御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摆在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和优先位置。加大投入,开展研究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频次、强度和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加强极端气象灾害的预警预报和影响评估技术研究,增强防灾减灾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二是将研究成果及时应用到科学规划和决策中。加强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严格实施气象灾害风险论证制度,未雨绸缪,加强规划,科学设计,使人居环境和重要的战略基础设施远离灾害多发区、易发区和自然环境脆弱区。依据研究成果,采取更广泛和更有效地措施开展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防御工作,降低气候变化的灾害风险。三是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应高度重视局地气候变化与大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影响关系。四是气象灾害防御的部门合作、信息共

气候变化报告篇9

减碳会使中国赢得尊重

报告:去年11月11日至2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下称“公约”)第19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9次缔约方会议在波兰首都华沙举行。你对此次会议后世界减碳形势如何评价?

薄洋:空气无疑是一个公共产品,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我们众所周知的一个事实是:气候正在发生变化,有的地方原来干旱,现在却常常下雨;有的地方原来气候凉爽,现在却夏季炎热。

有外媒抱怨中国东北的空气质量恶劣,且已经影响到韩国和日本,这不仅是中国一国需要应对的挑战,更是一个地区需要面临的共同挑战。中国一定要强调应对气候变化和提高空气质量的努力,这样一定会为我们赢得很多朋友。假如要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应对环境变化,将会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例如《京都议定书》,并不是每个国家都在上面签字。虽然气候变化的谈判还在不断的深入,但是现在应该是达成共识的时候了。所以,各国都应该共同努力,通过区域间合作,使气候变化的谈判得以进行。不仅是在东亚进行合作,更要在全球范围内实行一个更广泛的合作。如果说欧盟的方式还不尽完善,东亚还可以做出一个更好的例子,来向全世界呈现。我们的研究还显示,如果现在不采取任何的措施,今后应对气候变化的成本和费用会非常高。因此,我们应该把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和提高空气质量纳入区域合作中,这也是《京都议定书》的初衷。

《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已于2012年底到期,根据多哈气候大会的决定,2013年到2020年为《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华沙谈判是《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开始之后的第一次公约缔约方大会。

亚行是作为观察员的身份参与其中,气候谈判的主体是各国政府。目前气候变化谈判更多的是基于经济收益或经济成本的考虑,掺杂的东西太多,我对此有一种复杂的感觉。实际上,我们不需要关注太多的东西,我们只需要关注几项,比如给气候变化进行一个成本的研究,定一个价。大致知道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多少钱,政府也就可以考虑今后在这个领域进行多少的投资。我们一谈到气候变化,就会把过多的关注点放在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上,我觉得应该把一些重点放在适应气候变化上,在这方面进行一些投入,就可降低未来所面临的损失。采用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需要多少资金,这在制定政策、决策时可以起到很好的参考作用。谈到气候变化谈判,就要说到领导和领导力的问题。气候变化是需要一个全球领袖的,有了领袖的示范作用,其它国家才会逐渐跟进。

技术转移是关键

报告:控制碳减排,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技术转移是必要的,但也是谈判的难点,你如何看?

薄洋: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如此密集的国家来说,技术转移就显得尤为重要。发达国家有很多控制碳减排的技术,不用花费太多,就可以切实发挥碳减排的作用。如果中国尽快采用这些技术,就会有效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假如让我进行决策,我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空气质量和碳排放上取得一个平衡。要想办法做到一举多得,既能保证经济的增长,又能改善空气的质量。做未来的规划时,也要考虑到气候变化的不同情况。比如在修建道路的时候,就把气候变化的原因考虑进去,未来就不用更大花费来应对。换句话说:现在做就会更加经济,收益颇丰。

报告:在国际化的大背景下,对中国来说,你觉得该如何平衡碳排放?

薄洋:一是将节流作为政策引导重点。比如欧洲的住房隔离性防护就做得很好,可以节约很多能量。中国如能做到这点,就可以少建一些电站,节省一些能源。中国实际上有非常多的好的法律法规,但是更重要的是彻底的切实执行这些法律法规,再就是引入监督机制。

二是要重视数据的收集和。有大量充足的数据为基础来进行研究,才能制定出更好的政策。我们发现,在发达国家是非常重视数据的,比如能源、能耗等方面的很多数据都是有效的,而且是最新的。而在发展中国家,我们能用的数据都是比较滞后且老旧的,还有些数据是查不到的。假如只有老旧的数据,我们如何提高效率呢?这显然是不行的。数据是非常重要的,要及时。

三是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的排放分类也非常重要。中国实际上不需要像其它发达国家一样随时更新自己的分类,根据京都气候变化会议的决议:主要的发达国家和一些主要的污染国根据工业发展情况,每一年都要更新自己的分类。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是根据自己的能力来完成的。作为研究者而言,我们希望每年都可以更新。在这方面,中国确实还需要做更多的努力,在投资能源行业时,如果数据不准确或者数据过时都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尤其是对当下这种环境而言,更是会耗资巨大。碳减排在能源行业尤其重要,比如像建设一个发电厂,可能需要至少运营三十年,如果这个规划和设计做得非常精确,是可以降低很多二氧化碳排放量的。

中国政府在这方面确实已经做了很大的努力。作为一个外国人,我看到中国的发展也是很惊讶的。上世纪八十年代,上海的污染也是非常严重的,是非常脏乱差的,但是现在情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一些提法来看,中国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努力。我们相信这可以让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量降低。中国现在也是一个太阳能、风能设备的主要生产国,投资是有很多补贴的,要朝着更经济的方向来努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技术转移是特别重要的,转移的速度也要进一步提高。

气候变化报告篇10

到目前为止,碳交易市场常常忽视一大需要,即公司财务报表中碳排放单位的会计计量的标准化问题。详细制定这些标准,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并且要尽快完成。为碳财务会计建立跨国标准将发挥显著作用,推动全球碳交易市场的最终发展。

成功的种子

2009年12月,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会议前夕,许多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表示愿意单方面采取行动应对气候变化,并且宣布了具有进步意义的相关政策措施。该会议旨在为2012年以后制定协议,取代京都议定书。尽管主流媒体一致认为该会议是一次失败的会议,各国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所做的承诺依然被包含在当前协议文本中。根据承诺,未来十年里,一场前所未有的应对气候变化行动将广泛开展起来。

哥本哈根会议后,各国政府去年11月齐集墨西哥坎昆,继续推动建立国际监管制度,以应对气候变化。联合国大会正努力创造一个国际监管环境,以缓解气候变化成因,帮助人们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现在,大会离目标的实现又更近了一步。

在坎昆,各国政府同意尽力将全球气温升温值维持在全球平均水平的2C以下。所有主要温室气体排放国(和所有80个国家)在减排目标与行动上做出承诺。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温室气体(GHGs)排放的监督。报告及核实工作,目前也产生了大量的新要求。同时,协议还成立了一个绿色气候基金,旨在2020年前每年募集1000亿美元资金,来资助减排与适应措施。

自1997年京都议定书起草以来,气候政策的发展与实施在很大程度上被看作是发达国家的问题。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新近制定的气候政策正得到讨论与执行,然而,哥本哈根和坎昆的气候谈判大大改变了气候行动的现状,并给予了这些政策新的实施动力。同时,许多政府正在考虑市场机制的作用,以给予拥有减排任务的实体或公司更多的灵活度。

欧盟2005年发起的碳排放交易计划(eUetS)是第一个经济层面的市场交易机制,交易对象是温室气体即二氧化碳。这个市场目前拥有超过1000亿欧元的年度交易价值,并且在过去五年里迅速发展。与其它政策例如指令和调控法规和碳税方案相比,该市场帮助了企业以更低的成本实现减排目标。

etS是欧盟气候政策工具的基石,将得到长期实施。然而,在正常的财务报表范围内,该计划涵盖的企业应如何核算欧盟排放配额(eUas),并没有确切的规定。

eUas由欧盟委员会,是欧盟排放交易计划的组成部分,允许排放1公吨二氧化碳到大气层。这是根据温室气体减排项目进行交易的基本排放单位。

碳会计业务的两难

aCCa与ieta最近对欧盟etS主要排放国做了一项调查,并了权威报告《碳会计》。报告指出,碳会计业务的多样化表明,尽管碳排放配额对于公司账目很重要,但大多数公司账目难以直接进行比较。eUas会计业务的两难境遇很大程度上意味着,欧洲范围内的企业评估并不能真正反映潜在的温室气体排放风险,缺少可比性。

实行碳排放的财务会计规则将有益于加强eUetS的认知力与影响力。它还将改善运营良好的公司的财务状况,即根据方案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截至目前,财务会计是eUetS的薄弱环节。在其它碳交易市场问题上,公私领域都积极参与、广泛讨论。与之相比,对于碳财务会计的探讨似乎只在小范围内的专家之间开展。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caSB)和美国财务会计准则理事会(FaSB)的排放权交易计划项目将于今年征求意见稿,一些监管机构和专业人士正期待相关结果的公布。该意见稿将为碳财务会计提供国际指导,同时在建立温室气体排放财务风险的比较标准问题上,阐明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

碳会计业务通过衡量与评估气候变化对经济集团的影响,反映了欧盟应对气候变化的决心。同时,在实施碳交易机制的其它领域,碳会计也可以充作会计基准。

eUetS的重大变化出现在第三阶段(2013-2020)。最显著的变化是,欧盟决意不再免费分配eUas,而向拍卖方式转变。该变化将会对碳财务报告造成影响。因为,由此产生的相关费用会立即在财务报告中反映出来。欧洲委员会目前正在考虑怎样规范eUas的财务会计业务。它必须决定是更多地依靠欧盟金融市场法规,还是国际会计准则,或者将二者相结合。这些即将采用的规则将对eUetS、其利益相关者以及全球碳交易市场的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

尽管全球气候监管机制正在发展之中,实现全球碳交易市场乃至温室气体的全球定价,还有数十年的路要走。然而,目标的长远性不一定意味着当前国家、国家内部和地区的碳定价机制需要受到限制。

碳价格的制定

未来五到十年,碳价格有望成为大部分主要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事实上,多数价格将由碳交易市场决定。碳定价可以通过降低清洁能源解决方案和低碳能源资源的成本,或提高温室气体密集性资源的成本等措施实现。除此之外,碳定价可以通过建立排放交易机制或征收碳税明确制定。我们需要认识到,清晰而明确的碳定价更容易在财务报告中反映出来。

无论从短期还是中期来看,碳定价或受政府征税意愿的影响,或受基于区域或国家需要的交易机制的影响,抑或其他特殊情况的影响,很难得到统一。然而,如果各碳交易市场是碳定价机制的基础,那么它们可以最终合并为一个全球性的碳交易市场。拥有密切经济关系的国家很可能早已建立市场联系,甚至已经同时建立了多个碳交易市场。与此同时,还可以建立其它联系,旨在推动资本投向某个具体的目标或者某个理想的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