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十篇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十篇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6:54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篇1

[关键词]“后方法”;英语课堂;生态语言教学

[中图分类号〕H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89(2016)03-0021-05

引言

首倡于美国应用语言学界的“后方法”教学观[1],是20世纪中后期全球化视域下英语作为二语(eSL)和外语(eFL)教学研究中凸显的、从根本上超越外语教学“方法”的一种全新批判性语言教学思想、理念和实践[2]。“后方法”不同于任何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法和流派[2],“后方法”摆脱单一的教学法对外语教学的束缚,提倡辩证批判和反思外语教学中各种变量和情境,强调特定语境对外语教学的重要性,强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意识形态及教育制度等相互关联的复杂因素对外语教学的影响。“后方法”重新界定外语教学中学习者、教师、教师教育者和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的身份和地位,提出外语教学的特定性、实践性和可行性三个批判教学参量。倡导“学习者自主”、“教师自主”和“教师赋权”等为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而语言教学的生态观则把语言课堂视为一个生态系统,把课堂教学环境、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等视为生态因子,为英语课堂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后方法”视域下的英语课堂生态教学模式构建研究势必能摆脱任何单一教学方法的束缚,致力于优化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结构,平衡各生态因子,进而建立和谐、健康、充满活力的语言课堂生态系统,使教学的内涵得到丰富,使课堂“群体动力”得到发挥,促使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和英语综合素质的提高。本文首先解析“后方法”思想的缘起,继而分析生态语言教学观的内涵,旨在探究如何从“后方法”视域构建英语课堂生态教学模式,从而实现英语课堂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一、“后方法”思想的缘起

外语教学的发展史见证了种种教学方法的诞生、消亡、复生又循环,从语法翻译法、直接法、阅读法、听说法等到暗示法、全身反应法、交际法、沉浸法、计算机辅助教学法等,外语教育工作者与研究人员以巨大的热情和精力致力于探索更有效的外语教学方法,充满信心地期待着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然而,无论是实证研究还是教学实践,都无法令人信服地证明某一种教学法必然优于另一种教学法,无法证明“最佳教学法”的存在。因此,人们逐渐对“专家生产方法,教师消费方法”产生了质疑。Kelly曾发表感想“本世纪很多标榜为具有革命性的教学理念,只不过是先前教学思想和程序的重新思考和命名”[3]。美国著名语言教学专家Rivers也一针见血地指出:“所谓新的方法,只不过是给现有方法涂上一层新鲜染料,借以用新潮术语来掩盖本质相似性的做法”[4]。英国应用语言学家allwright在谈到现有教学方法的效果时,称之“基本无甚帮助”,并且预言了方法的死亡[5]。

由于“方法概念”和某种教学法本身的局限性,以及具体化、规范化和模式化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手段和技巧的限制,基于实践检验和理论反思,人们逐渐意识到方法概念“削弱而不是加强了人们对语言学习和教学的理解”。超越教学法概念的“后方法”思想便显露萌芽。美国加州州立圣何塞大学(SanJoseStateUniversity)语言学教授Kumaravadivelu在剖析教学法理论与教学实践相脱节的基础上,于1994年提出了超越传统教学法的“后方法”教学观,在后来出版的《理解语言教学―从方法到后方法》论著中,他认为:“把教学法用作组织语言学习及教学的原则是不幸的,因为其不足和所限过多,根本无法圆满地解释语言学习与教学的复杂性”[6]。“后方法”外语教学思想还深受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后现代主义哲学和后现代教育的主要特征可以概括为:1)怀疑和否定的思维特征;2)多视角、多元化的方法论;3)非中心性、异质性的解构策略[7]。后现代教育思想强调多元、崇尚差异、主张开放、重视平等、推崇创造、否定中心和等级、去掉本质和必然[8]。同时,相关学科理论如语言学、心理学、心理语言学、社会学、社会语言学、教育学等的发展也为“后方法”外语教学视角注入了理论活力。

二、生态语言学与生态语言教学

生态外语教学观的构建理论基础是生态语言学,也称为语言生态学,指的是在人种语言学、人类语言学和社会语言学等领域中对语言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研究。构建语言教学生态模式的基本概念来源于生态环境的四个基本特征。首先是生态体的整体性。生态学认为每一个事物都是各组成部分在一个稳定、完整而又有序的环境下共同存在。同样,外语课堂上的教师与学生互为主体,相互影响。其次,生态体的协变性。一个生物物种的进化必然会引起另一物种的协同变化,诚然,在生态教学环境中,教师的课堂情绪势必会影响和感染学生,而学生的态度也会导致教师情绪的变化。再者,生态体的共生性。在生态环境中,各种生物生存在一起,相互之间会为对方的存在而长期共生,并发生着一定的关系。同样,教师和学生之间也存在这种互利共生的生态关系。最后,生态体的动态平衡性。生态系统各部功能与结构是处于一种相互协调和适应的状态中,而语言教学的课堂上,针对学生的能力和接受水平教师会进行教学方法的不断协调与调整,以便适应学生进而有效避免其厌学情绪,提高教学效果。因此,生态语言教学的基本概念借鉴生态学原理,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分析英语课堂,强调构建以学生为本、有对话性和可持续发展的互动式课堂;提倡摈弃单一化、程式化和教条化的教学模式,代之以富有生态性、多极性和对话性的互动式教学。生态外语教学观强调的是教学环境中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包括社会和人文因素、语言材料、教师情绪、班级构成、班级风气、学习风格、学习态度、学业水平等。

三、“后方法”基本原则与生态语言教学

尽管长达一个世纪的语言教学法研究为外语教学课堂提供了诸多有益的指导和建议,“后方法”教学观认为没有任何一种教学方法可称为最佳教学法。“后方法”教学观倡导“学习者自主”、“教师自主”和“教师赋权”等为外语教学的基本原则。

(一)学习者自主与生态语言教学

“后方法”教育理念倡导学习者自主,而生态语言课堂的情感观指宽容和相互尊重的社会心理环境,自立、自信、自强等个性心理品质。在生态系统的视野中,进行语言教学的英语课堂犹如一个开放型的大系统,生态课堂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最为重要的生态因子,也是最具活力的群体,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态位。这种生态位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学习者的性格、动机、学习风格等主观因素,以及学习环境、成长背景、家庭影响等客观因素。由于生态位的客观性以及大学外语课堂的特殊性,学生的个体差异现象会变得更加明显。语言生态课堂的自主性指在教学过程中,学习者根据自身的需求、目标和任务对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积极、主动、自主的调控和支配。要建构充满活力和生气的语言生态课堂,首先是促使学生自主参与,成为课堂的主人。因此,教师要注重营造宽松的教学氛围,给予学生一定的学习权力和自由,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优质的发展空间。在具体的语言课堂管理中,一旦学生有权力参与选择诸如学习内容、教学程序、评价方式等,就能增强其责任感和学习自主性。另外,教师与学生共同制定学习纪律和规范,学生会更乐意自觉遵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识地设计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活动,如合作学习、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能激励学生积极参与。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及时的反省和反思,会使其有学习责任感。总之,确立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就能被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生态语言教学模式的构建才能得以实现。

(二)教师自主与生态语言教学

“后方法”视角强调教师自主。“后方法”视域的教师身份被界定为“自主个体”[9],有能力、有信心将教学实践理论化。macgrath将教师自主定义为“教师监督自身教学的能力”,Benson认为“教师自主性是教师监督自身教学的自由”。教师自主涉及个人知识、教师认知、专业发展、行动研究等方面。“后方法”视角不仅提倡教师需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和评估,也强调重视教师先前知识和潜在知识,重视其自身储备的关于教学的经验和默识。“后方法”观的重要突破之一即是提倡教师主动选择方法,教育决策者和行政管理人员需把方法选择的权利赋予教师,因而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具体的教学环境和对象等自主决策适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扮演着研究者、实践者和教学决策者等角色,其专业能力和素养亦能相应提高。在生态语言教学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处于一种互为主体的形式,两者互利共生、相互影响、共同认可和进步。

(三)教师赋权与生态语言教学

“教师自主”和“教师赋权”构成“后方法”教学观的核心思想。“后方法”认为,教师不是“知识消费者”或“理论执行者”[9],而是教学实践者、研究者和理论构建者的统一体[2]。接受教师教育的教师不再制约于某一特定学科约束性的“方法”,而是自主地开展教师研究,反思教育信念和教学经验,将其升华为教学理论以指导教学。教师赋权体现在教师的自我发展、专业发展、角色调整和政策制定等方面。要相信他们能够通过学习实现自我发展;能有效处理其情绪、技能、知识和资源等关系进行专业发展。在政策制定中要考虑和采纳教师的想法和见解,因而,当他们能够亲身感受到政策中蕴涵着自主做出决定,并能为自己的选择而承担着责任时,这种赋权就会有效增能。教师赋权增能不仅是“一种动力的专业发展历程”,而且是“一种专业权力的结果”。实践证明,教师具有专业自主的能力,能自我成长,解决自我问题。另外,教师具有充分的专业知识与教学效能,拥有专业自主性与地位,能实施专业判断,参与决策,发挥作用。生态语言教学观为外语课堂教学研究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传递的是对传统教学中“教”与“学”二分法的革新,让课堂回归自然,组成一个健康化、合理化的课堂生态系统。语言教学生态观强调将英语课堂视为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努力促进其生态教学体系的良性循环。英语课堂生态观呼唤摈弃单一化、程式化和教条化的模式,呼唤教师有权利选择适合的、生态性、多极性和对话性的外语教学模式,为促进外语教学提供崭新的研究视角。

四、“后方法”教育理念与生态语言教学

“后方法”教育理念包含特殊性、实践性与可能性三个参数,三者之间相互联系,互相影响,为组织外语教学创建了宏观框架。该参数和宏观框架不规定具体的教学方法,强调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如何根据具体教学情景和特殊需求,开发适合语言课堂教学的微观策略和教学技巧。特殊性教学(thepedagogyofparticularity)指在具体的社会文化环境下,适合特定教师群体和学生群体的语言教学;实践性教学(thepedagogyofpracticality)指依据教学实际建构教学理论,实现教学经验理论化;可能性教学(thepedagogyofpossibility)指基于了解和分析影响语言教学的诸多因素,包括教师与学习者的社会阶层、性别、种族以及不同的政治、经济及社会背景,设计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见,“后方法”教学理念体现外语教学普遍规律的存在和价值,倡导的是开放、动态的外语教学思想,并非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另外,“后方法”教学观与生态语言教学观都强调教学环境中多种因素的综合作用,尤其关注影响学生学习的各种因素,重视教学策略的不断调整和有效运用。

(一)“特殊性”与生态语言教学

“特殊性”(particularity)既指外语教学目标又指教学过程,该参量反对面对不同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对象使用相同的外语教学法,主张摒弃既定教学原则和程序,寻求并实施基于具体社会文化和现实之上、适合具体语境的教学[2]。基于特定性参量的语言教学,教师通过“观察―反思―行动”的动态循环,了解并掌握在特定而具体的教学语境下的教学知识和信息,对教学法进行理性选择和合理创新,实施针对性教学策略,设计个性化、多样化和情景化的语言活动。生态语言教学观视语言教学课堂为开放型的生态系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生态位,而这种生态位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学习者的性格、动机、学习风格等主观因素,以及学习环境、成长背景、家庭影响等客观因素。学生的生态位具有其客观性,学生的个体差异亦为客观存在,学生既有外向型学习者(extrovertedLearners,也有内向型学习者(introvertedLearners),既有较强动机的学习者,也有缺乏动机甚至无动机的学习者,既有复合型思维的学习者,也有发散型思维的学习者。因此,学习者不同的生态位,彰显出各自的强项和弱项,这就要求教学在某种程度上要适当关注个体差异,设计与学生特点相宜的教学方法,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丰富性,思维方式的多样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教学评价的多元性。

(二)“实践性”与生态语言教学

“实践性”(practicality)参数对传统教学研究中专家制造教学理论和方法教师进行实施的观念提出了质疑。该理念反对把教师视为理论执行者,强调教学理论应通过教师自我反思和行动研究总结得出,鼓励教师在实践中生成理论、实施理论、检验理论,认为教师从教学实践中得出的理论最有价值。因此,对实践性参量的探讨使我们对教学理论与实践、语言教师与教学研究者、以及实践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理论等关系进行重新思考,因而也对“后方法”视域下注重理解和实现课堂内外教学可行性有新的理解。而英语生态教学模式突出语言教学方法的灵活性和切实性,反对单一的教学方法。认为针对不同的语言学习者,不同的教学方法有着各自的特点和优势,譬如语法翻译法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理解和掌握知识要点;任务型教学法能有效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教学法能有助于构建充满活力的英语生态课堂;交际教学法能有助于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语言运用能力。可见,“实践性”参数意味着“后方法”视域下建构语言教学生态课堂的可行性,“实践性”理念既注重具体的教学语境,又突出了教师在教学实践、教学反思、教学观察的过程中进行探索的必要性。

(三)“可能性”与生态语言教学

“可能性”(possibility)参数强调语言教学法研究需关注教学活动参与者的社会文化背景和个人经历,重视社会政治文化对外语教学活动中双方的认同和影响,重视教学过程参与者的成长经历和教/学经历。“可能性”强调社会、政治、教育以及制度的力量在教学中的重要性[10]。因此,该理念倡导的是教师在实现自身社会责任的同时,应注重满足学习者的语言和社会双重需求。而语言生态课堂系统由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构成,课堂生态主体指教师与学生,课堂生态环境则指具体的教学环境,教师、学生和教学环境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生态课堂系统。课堂生态的建构关注生态主体实现自我的价值,强调教师与学生个人潜能的实现,以及师生之间相互尊重的社会心理环境的建构。因而,语言生态课堂能有助于践行“可能性”理念,有助于更有效地传授知识、启迪智慧、培养能力,促进课堂生态主体积极地参与,高效完成教学任务。

在生态语言课堂的环境中,特定性、实践性和可行性三个参量相互作用、为教学活动增加活力与动力。

五、启示与思考

语言课堂既指发生语言教学活动的场所,也指学校中培养学生思想品德、学习能力,促进其个性发展的任何场所。自然生态体系由生物与环境构成,课堂生态则由生态主体教师及学生与生态教学环境构成,是一种特殊的生态。诚然,生物与环境互为依存,课堂生态主体与课堂生态环境之间亦有着各种生态联系,教师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会使课堂生态保持其独有的生态特征,即系统整体性、协同变化性、系统共生性以及动态平衡性。由于“后方法”教学观能够超越任何一种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法和流派,其基本原则和教育理念有助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自身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进而促进和谐的英语课堂生态系统的建构。

[参考文献〕

[1]Kumaravadivelu,B.thepostmethodcondition:(e)mergingstrategiesforsecond/foreignlanguageteaching[J].teSoLQuarterly,1994,28(1):27-48.

[2]陈力.外语教学法的“后方法”时代[J].基础英语教育,2009,3(3):3-13.

[3]Kelly,L.G.CenturiesofLanguageteaching[m].Rowley,mass:newburyHouse,1969.

[4]Rivers.w.m.thepsychologistandForeignLanguageteacher[m].illinois:UniversityofChicagopress1991.

[5]allwright,R.L.thedeathofmethod(workingpaper#10)[a].theexploratorypracticeCenter,UniversityofLancaster,1991.

[6]Kumaravadivelu,B.teSoLmethods:changingtracks,challengingtrends[J].teSoLQuarterly,2006,(40):59-81.

[7]赵小段.后现代教育思潮的超越与挑战―我国学者关于后现代教育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科学,2004,(11):13-16.

[8]严万跃,刘德华.西方后现代思潮与教育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1999,(1):31-36.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篇2

关键词医学生就业指导就业心理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毕业生就业形势愈加严峻,而医学毕业生更是首当其冲。部分医学生就业心理压力过大、就业期望值过高以及医疗机构对员工招聘条件的要求日益苛刻,这一切均上调了医学本科生就业的难度系数。

1研究方法及内容

1.1研究方法

项目团队主要通过调研、比较等方法,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记录的形式,调研在校医学生和医疗工作者对自身就业能力的认知程度以及用人单位的聘用标准等;比较法主要应用于不同专业的医学本科毕业生之间就业能力的对比,以及项目志愿者参与前后就业能力、就业心理状态的对比。

1.2研究内容

(1)用人单位对医学毕业生的看法。课题组通过对多家用人单位的调查,了解其对近几年所招聘的医学毕业生的评价,研究当前医学毕业生就业素质及就业能力的全面性与实用性,弄清当前医学毕业生与医疗卫生单位之间的供需关系。(2)以江苏省在校医学生为调研对象,包括南京医科大学、南通大学医学院、苏州大学医学院、徐州医学院四所院校的在校生,通过问卷形式调查当前医学生对自身职业素养的认知,从而了解医学毕业生的职业素养水平。(3)就业形势与医学生专业态度相关性的调查研究。对当前医学生所持有的就业态度及毕业生就业形势进行综合分析,从而探究其间的关联性,为各大医学院校提供科学、合理的教学培养建议,同时为在校医学生提升自身能力提供理论标准。(4)以“模拟就业招聘”、“就业形势主题辩论赛”、“医学生自荐书征文比赛及指导交流”活动为基础,对志愿者进行短期培训,对比志愿者参赛前后就业心理和能力的改变,探寻更为有效的医学生就业能力培养方法。

2项目实践

(1)问卷调查。项目自2012年5月实施以来,共发放6类共计3000份调查问卷,调查对象涉及江苏省4所医学高校、6个医学专业,其中男生约占64%、女生约占36%。足量的样本确保了调研结果的真实性,为更深入地探索医学生就业心理奠定基础,并针对性地提供培养医学生就业能力的创新性方法。(2)活动开展及志愿者培训。主题辩论赛、模拟面试、自荐书比赛分别在2012年9月、10月、11月依次开展,活动开展期间,课题组特地邀请学校的相关领导、老师对志愿者进行短期培训。(3)调查数据的处理。在问卷分析方面,团队采用excel、spss等统计分析软件作分析,以更为直观、准确地体现调查结果。

3研究结果

3.1用人单位对医学毕业生看法调查(总500份,实际回收435份,无效问卷42份)(表1)

3.2医学生职业素养调查(总1000份,实际回收980份,无效问卷26份)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64.43%的学生因家庭因素或高考分数限制而非自愿学医,且经过三年的学习后仍有21.18%的学生对自己的专业不满意;64.2%的学生不注重理论知识,平时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调查中,58.97%的学生心态较消极,且有71.1%的学生对自己未来没有任何规划;81.3%的学生认为就业及今后的工作发展要靠自身不断努力。在就业信息获取方面,58%的被调查者主要借助网络搜集就业信息,42%的医学生获取信息途径来源于父母亲戚或朋友介绍或其他。

在职业素养的认知程度上,职业道德、职业思想、职业行为习惯和职业技能的重要性依次为78.47%、54.67%、50.99%和52.13%;在日常生活中,仅有31.29%的学生能按照各种行为规范严格要求自己,49.01%的学生较为注意日常职业素养教育和考核;24.38%的学生认为会选取优秀学生代表作为自己的榜样,以激励自己。

4结果分析与建议

4.1结果分析

4.1.1用人单位对医学毕业生的看法

从表1可以看出,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评价普遍良好。其中在“能否胜任工作”、“接受新知识能力”方面给予评价较高,系因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迅速,毕业生工作压力较大,工作态度积极。68.8%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们的职业道德意识较强,但仍需进一步提高,并认为在所有职业素养中,职业道德最重要(91.48%),其次是职业技能(85.80%),可见医疗卫生系统对医学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

4.1.2医学生心理普遍存在的问题

(1)高压低储,眼高手低。在当前日趋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部分用人单位的“理想职位”对人才要求较为严苛,这与毕业生们“高分低能”的现状相互矛盾,遂造成毕业生就业的迷茫和不自信,形成“高压低储,眼高手低”的现状。(2)信息获取不到位,规划意识淡薄。调查显示,58%的被调查者主要借助网络搜集就业信息,42%获取信息的途径来源于父母亲戚等关系网。另外,71.1%的受调查者表示对未来没有任何规划,可见医学毕业生就业的盲目性与其对自身定位的缺失。(3)求职技巧缺乏。95%以上被调查者都意识到个人职业素养培养的重要性,但仅有31.29%的同学真正按照标准素养严格要求自己。没有基本的专业素养,也就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从而阻碍毕业生对求职技巧的学习、运用与掌握。

4.2建议

4.2.1加强医学生自身就业的主观能动性

医学生对就业要树立良好的心态,要平和、理性、积极、正确对待就业过程中所遇到的挫折。毕业生应当意识到缺乏主动性是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面对社会的激烈竞争主动出击,这无论是对毕业后的求职还是今后职业生涯的发展都大有裨益。

4.2.2重视思想素质教育,加强就业心理干预

从用人单位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加强对医学生的医德教育很有必要,这不仅体现在书本知识的教育上,还应充分利用医学生见习、实习的机会强化医德教育和医患关系矛盾处理的指导。此外,还应重视医学生就业心理方面的问题,调动相关部门的积极性,通过以下几方面切实做好就业心理部分的指导,全面提高整体素质:(1)积极搭建素质拓展教育平台,不断优化就业指导服务,让所有医学生都能充分利用大学教育资源提高其综合能力,增加毕业生就业机会。(2)根据医学生个体需要,不断强化人才培养体制,将就业普遍指导与个别指导、特殊指导结合起来,突出就业指导帮扶重点,不断优化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坚持就业指导人员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就业指导人员的定期考核,着力加强就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建设。(3)稳定就业渠道,广开门路,做好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沟通与对接工作。

4.2.3全面衡量医学生素质,提高社会关注度

当前,医疗单位普遍对学历要求较高,三级医院甚至部分二级医院拒招本科生,且有上升趋势,这让许多优秀本科毕业生的才能无处施展,一定程度上造成人才资源浪费。如果部分医疗机构适当降低招聘要求,接纳本科毕业生,这不仅有利于就业体系的构建和优化,对医疗单位本身的发展也是一项长远投资。此外,近年来医患关系矛盾的不断加剧,使部分毕业生对医生职业产生畏惧心理,媒体、社会及相关部门应积极重视这一现象,平衡好医患双方的利益,给各学历医学毕业生以机会。

*陈玮为本文通讯作者。

L芸翁猓航帐「叩妊4笱导葱卵盗芳苹钅?012JSSpitp1876

参考文献

[1]周永健.论大学生的就业主动性.长沙师范学校学报,2010.4.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篇3

【摘要题】出版业

【关键词】出版生态/出版种群/出版群落/出版生态系统/出版生态学

【正文】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后,我国出版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各种形式的出版物的品种、数量增长迅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出版界喊出了“狼来了”。“做大做强”似乎成了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出版集团、报业集团、传媒集团纷纷组建起来,各出版媒介也纷纷扩大规模。由于出版业的高利润的诱惑,各路资金也对介入出版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03年我国出版图书190391种,总印数66.7亿册;期刊9074种,总印数4287万册;报纸2119种,总印数383.12亿份;录音制品1333种,出版数量2.2亿盒(张);录像制品14891种,出版数量3.54亿盒(张);电子出版物4961种,9320.89万张。[1](p1-9)我国已成为出版大国。

但出版大国并不意味着出版强国。在繁荣之下,我国出版界也还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1)体制和机制的问题。新闻出版的审批制和出版资源的配置仍然是计划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不少出版媒介内部机制僵化,压制了人才的创造性和活力。2)粗放型掠夺式经营,使得出版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低层次、低水平重复出版严重地浪费了出版资源。3)品种结构不合理,出版规模扩张过快,致使品种增加,印数下降,效益低下。4)市场不规范。出版物市场的区域割据和地区垄断现象仍然存在;行业内诚信意识薄弱,回款难的问题长期困扰着出版媒介;假冒伪劣泛滥、盗版猖獗。5)出版媒介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如严重违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宣传纪律,有的出版媒介甚至出卖书号、刊号。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破坏了出版生态,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日本出版的“大崩溃”[2]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不能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国出版的“大崩溃”恐怕就为时不远了。

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用生态学的原理来研究出版,也许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生态学所强调的整体观、层次观、系统观和协同进化观,对出版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生态学的方法与社会科学结合,已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如文化生态学、知识生态学、信息生态学、媒介生态学等。[3-6]曾有人对出版生态问题作过一些讨论[7-11],但尚未见对出版生态学做系统的、深层次的探讨。本文试图对出版生态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作粗浅的探讨。

一 出版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学研究的是生命体即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出版媒介具有生命体的特征:出版媒介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它不断地进行着人员的更替,不断地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伴随着新陈代谢的过程,出版媒介有诞生、成长、壮大、衰老、死亡或再生的过程。出版媒介在发展过程中,也在继承(遗传)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变异),从而使出版媒介的组织形式、出版物形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版媒介对外界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即根据社会和读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来确定自己的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否则就会被淘汰。出版媒介也是在不断进化的,从最初的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再到胶印;从单一的纸质出版物,到现在的包括纸质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出版物;从过去的手工作坊,到现在的跨国出版集团,这些都是出版媒介进化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把出版媒介看作生命体,从生态学的视角考察出版现象。

所谓出版生态就是出版媒介与影响出版媒介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总和。它是出版媒介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出版生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媒介环境,即互为环境的出版媒介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都影响着出版媒介的生存和发展。政治制度决定了出版政策和出版法律、法规,也决定着出版工作的性质。经济的发展对出版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出版无不打着其文化的烙印,而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也离不开出版载体。教育的发展为出版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为教育服务也是出版的一大职能。科技与出版更是密不可分,没有文字、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就不可能有出版,出版也承担着和传播科技成果的责任。

出版生态学就是研究出版媒介与出版媒介之间,以及出版媒介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出版生态学是将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出版学研究的结果。出版生态学是出版学的拓展,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开展出版生态学研究可以弄清出版媒介与影响出版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因素的相互关系,明确出版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及其进化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进而探索调节以至优化出版生态系统、保护出版生态平衡、保证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二 出版生态学的相关学科和分支学科

出版生态学既不同于编辑出版应用学科,也不属于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学。它所研究的既不是具体的编辑出版业务知识,也不是自然界的生态关系,而是出版媒介与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生态关系。它研究的出版生态规律既不同于传统出版学中一般的编辑出版工作规律,也不同于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因此出版生态学是出版学与生态学交叉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对出版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作为出版学的拓展,它与传统的出版学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所创新。“出版学是研究出版物、出版工作的性质、功能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图书和期刊。[12](p14)出版学的研究成果为出版生态学研究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出版生态学不去研究具体的出版业务知识,而是以整体的、发展的、系统的眼光研究出版媒介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它所研究的媒介涉及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但并不去研究某一具体形态的出版物的性质和功能,而是研究同种媒介之间与不同媒介之间的生态关系,及其在出版生态系统进化中的作用。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13]出版生态学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来研究出版学,因此出版生态学与生态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出版生态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中的出版现象,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生态学作为一种方法论,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广泛地向经济、技术、政治、法律、社会、历史、美学、伦理、哲学等众多领域渗透,推动了许多新兴学科的发展。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观点和方法,为出版生态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14]传播是出版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出版学与传播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传播学研究的媒介范围很广,但侧重于研究广播、电视、报纸、网络这样的新闻媒介,与出版生态学中研究的媒介各有侧重,研究角度也不完全相同。

此外,出版生态学与管理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学科也有密切的关系。

出版生态学研究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特点,因此它有许多分支学科。按照出版媒介的层次性划分,可分为个体出版生态学、种群出版生态学、群落出版生态学和出版生态系统生态学。按照出版媒介的分类来划分,可分为图书出版生态学、期刊出版生态学、音像出版生态学、电子出版生态学和网络出版生态学。按照出版媒介的组织环节划分,可分为编辑生态学、发行生态学、出版管理生态学等。按照出版生态演替的过程,又可分为古代出版生态学和现代出版生态学。

三 出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只有在正确的方法论指导下,科学研究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出版学的一些传统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法、古今中外法、分析综合法在出版学研究中曾经是主要的研究手段,[15](p27-29)但这些方法远远不能满足出版生态学研究的需要。作为新兴边缘学科的出版生态学,应当在借鉴这些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方法,并积极吸取和借鉴其他学科的成果和方法,加强多学科、多方法的研究,发展自己的研究方法体系。总的趋势是,由定性研究趋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由静态描述趋向动态分析,从局部研究到整体研究。

(1)调查研究的方法。出版生态研究离不开出版活动的各种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资料不能凭空得来,必须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才能取得。随着数学方法的引入,调查研究的方法也日趋完善。进行出版生态调查研究,必须首先明确研究目的,然后制订研究方案,包括确定调查对象、抽样范围、抽样方法、测量方式、问题设计,并实施调查。取得数据、资料后,还要进行整理和归类,再根据需要,分析各类数据,抽出其中带规律性的东西,上升为理论,总结出观点,最后形成研究成果。这里就用到了概率与统计的方法,对大量复杂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法。定性分析的目的在于识别研究单位的属性,分析它的组成要素,并根据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定量分析则是对事物量的方面的揭示。在出版生态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利用定性研究来定义问题,寻找处理问题的途径。定量分析则可以用以验证定性研究中的假设。定量分析之前通常要以适当的定性研究开路。有时定性研究也用于解释由定量分析所得的结果。因此,尽管定量分析能够得到精确的结果,但定量分析不能取代定性分析,而必须以定性分析为前提。只有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才更有利于得出正确的结论。

(3)出版系统分析与综合研究法。系统分析是指在研究中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内各要素、结构和关系的考察,研究如何优化系统的结构以发挥系统的最佳功能的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可以对系统的发展作出预测、决策和实行控制,可以找出系统从一种状态突然转化为另一种具有新功能的状态的条件、机制。而系统综合则是按照系统的诸要素、结构层次、发展过程的内在联系,在思维中复制和设计系统整体的综合方法。在把部分综合为整体时,能够揭示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质态、新规律;它着眼于系统的最优效应,通过对系统各部分的创造性组合,实现系统设计的最优方案。

(4)宏观出版生态与微观出版生态相结合研究法。出版生态也可分为宏观出版生态与微观出版生态,宏观出版生态指整个出版业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科技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不同媒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微观出版生态则指出版媒介与作者、读者、经销商、印刷商,以及出版媒介内部各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宏观分析是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对宏观出版生态进行的研究。微观分析则是指从构成出版业生产与流通整体的各环节、各部门、各工序、各层次、各方面,对微观出版生态进行研究。把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既可以全面地揭示出版生态规律,又可以通过科学分析找到维护出版生态平衡,保证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应当指出的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日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方法相互移植与借用的结果。因为一种方法就是一种视角,从新的视角就可以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可以大大扩大思维空间,促使新思想、新学科的产生,出版生态学的产生就是如此。随着出版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将会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方法体系也会逐步得到完善。

四 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出版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把出版与生态联系起来,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对象,并从系统整体上去研究其结构、功能和动态,以至优化和调控。

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在微观生态方面,应当着重研究编、印、发、管等各个环节在整个出版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宏观生态方面,则应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层次研究出版的生态规律,这也是出版生态学研究的中心。

1.个体层次出版生态学研究

个体生态学也称生理生态学,它研究生物对环境适应性的生理机制。生理适应使生物在不良或极端环境中得以生存,提高存活力。同样出版媒介也必须适应社会环境才能够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个体层次出版生态学研究出版媒介(个体)与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以及组成这些个体的部门如编辑部、发行部(器官),以至编辑人员、发行人员(细胞),甚至可以小到稿件(基因),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出版媒介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灵活的适应机制,使自己保持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出版媒介内部的各个环节的联系,及其人员的素质是关键。那么,它需要建立怎样的联系,其人员需要怎样的素质?影响媒介的限制性因子是什么?出版媒介适应社会环境,同时也会反作用于社会环境,这种反作用有正面的,也可能有负面的。如何提高出版媒介的耐度,以增强出版媒介在极端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如何使出版媒介对社会环境产生正面的影响,抑制其负面的影响?这都是个体层次出版生态学需要研究的课题。

2.种群层次出版生态学研究

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各种方式彼此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整体,即为种群。[13]在自然界,种群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同一地区的个体共享同一资源,因而在对待资源的关系上又表现出种内竞争或合作关系。在信息化社会,严格地说不存在相互隔离的出版种群,但是为了研究方便,在目前我国出版物市场被人为分割的情况下[16],我们姑且给出版种群下如下的定义: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一定的条件联系起来的相同类型出版媒介的群体,称为出版种群。种群层次的出版生态学就是要研究在这种分割条件下的出版媒介个体之间,以及其群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出版种群的数量、分布密度及其数量变动规律;研究出版种群的组成及出版种群的结构。各种形式的出版集团、报刊集团、传媒集团可看作是出版种群。目前我国的这些集团大多是靠行政手段组建的,并不完全是自发的市场行为的产物。如何合理地配置出版资源,规范竞争,加强合作,而不是各自为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仍是有待研究的课题。研究种群层次的出版生态,将为此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研究出版种群时,我们不应该忘记书商。有些书商已不满足于仅仅做书刊流通的中介,而是通过买书号、刊号、版号进入出版媒介的行列中,可以称之为隐性媒介。这样的隐性媒介有多少?可能难以统计。在我国出版审批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国有出版媒介不能积极有效地应对市场挑战,市场就会来配置出版资源,买卖书号、刊号和版号的现象就难以杜绝。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够合理地解释出版种群的变动。由于买卖书号的不合法性,书商在资源分配上处于先天的劣势,但由于他们更加了解市场,畅通的销售渠道弥补了他们的劣势。但作为隐性媒介的书商也是不稳定的,其规模和数量均变动频繁。

3.群落层次出版生态学研究

所谓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生境中的全部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各种方式彼此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整体。例如一片由多种不同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的森林,和生活在森林里面的许多动物和大量的微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只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群落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结构、性质与功能、群落内的种间关系、群落的发展与演替、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与稳定性,群落的分类和排序等。[17](p4-5)我们可以把一定区域内的图书媒介、期刊媒介、报纸媒介、音像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等出版种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组成的整体看作出版群落。不同的出版种群构成了出版群落的出版媒介多样性;不同的出版媒介具有不同的形态,或具有不同的载体,它们既有竞争,又有协作,各自占有相应的生态位,表现出出版群落的层次性;出版群落中各种出版媒介的数量不同,由此可计算出各种出版媒介之间的比例,即相对数量。出版群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演替。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上的出版媒介有不同的生态位。

由哪些出版媒介种群构成了出版群落?在出版群落中,其结构关系如何?出版群落的功能是什么?出版群落怎样由最初的图书媒介演替到现代的多种出版媒介种群构成的复杂群落?不同出版媒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其演替的规律是什么?出版群落的演替趋势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都是群落层次的出版生态学需要研究的课题。

4.生态系统层次的出版生态学研究

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系统,其中各成员借助能流和物质循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这就是生态系统。[13]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及生态系统的发育和进化。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我们可以尝试为出版生态系统下一个定义:一定地域内的出版群落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组成的系统即为出版生态系统,其中的出版媒介与其环境,以及出版媒介与出版媒介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出版生态系统也是出版生态学重点研究的内容。出版媒介与其生存环境通过怎样的联系组成了出版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有怎样的结构?出版生态系统的功能是什么?出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什么方式流动?物质通过什么方式循环?信息通过什么途径传递?出版生态系统进化的规律是怎样的?如何使出版生态系统达到最优化,并保持出版生态的平衡,以保证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这都是生态系统出版生态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上探讨了出版生态学的概念、出版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及相关学科、出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由于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中许多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其不完善是不可避免的。对此还需要不断地深化研究,逐渐明确和完善出版生态学的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1]新闻出版署计划财务司.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日]小林一博著.出版大崩溃[m].甄西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3]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3):105-113.

[4]陇菲,张一凯.知识生态学:对人类与知识实体关系的新探索[J].兰州大学学报,1990,(1):13-17.

[5]张福学.信息生态学的初步研究[J].情报科学,2002,(1):31-34.

[6]崔保国.媒介是条鱼——关于媒介生态学的若干思考[eB/oL].academic.mediachina.net/lw-view.jsp?id=810,2003-11-03/2004-07-12.

[7]张辉冠.改善中国出版文化的生态环境[J].编辑之友,2000,(5):2-5.

[8]吕瑞荣.编辑生态浅探——编辑生态理论构想之一[J].广西社会科学,2003,(7):153-155.

[9]吕瑞荣.论编辑生态和编辑活动——编辑生态理论构想之二[J].广西社会科学,2003,(8):164-166.

[10]范卫平.出版生态平衡与出版业治散治滥[J].中国出版,2000,(4):11-12.

[11]王坤.出版资源的开发与出版生态平衡[J].出版发行研究,1999,(1):14-16.

[12]袁亮主编.出版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3]贝时璋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卷[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14]许力以等.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eB/oL].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15]袁亮主编.出版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篇4

关键词:土地生态安全;应用研究;研究展望

一、概念研究

上世纪40年代aldoLcopold在对土地功能状况评价中考虑了土地健康的因素,生态安全的研究也随之逐渐开展。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土地,人们对土地资源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断加大,甚至已经超过了土地生态系统自身承载能力,区域内土地生态安全处于亚健康的状态,人们的生存环境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一些学者从土地生态系统结构是否受到破坏,生态功能是否降低定义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张虹波等从保持土地生态系统自身动态平衡,内部结构、功能完整,实现土地资源的持续利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定义土地生态安全;梁留科等从实现社会、经济、生态安全的协调发展角度定义土地生态安全;还有学者从人类对土地的需求量与土地的供给能力定义土地生态安全,即土地的数量和质量能够满足后代人发展对其的需求。

二、土地生态安全的基本理论研究

(一)人地关系协调理论

1650年西方人文地理学家沃仑·纽斯的《地理通论》中首次提出了人地关系。从地理学角度上讲,人地关系就是人与自然地理环境之间相互影响关系。人地关系有两大基本原理,一是土地承载力限制与超越原理。人地矛盾主要是指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人类对土地需求的增加使得土地难以满足人类的生产和生活的需要,既土地承载力是有限制的,人地关系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提高土地承载力;二是人地关系地域关联互动原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与土地生态环境的联系更加密切,在关联互动中,即便是来自不同尺度的人地关系系统,每一种层次都是彼此联系、彼此依存的。这时,变动与冲突、互补与协调就成为了人地系统的主要特征,吴传均在上世纪90年代就指出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地理学的研究核心内容。

(二)可持续发展理论

上世纪60年代美国学者莱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阐述了农药的大量使用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罗马俱乐部在1972年出版的《增长的极限》揭示出环境安全问题对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影响。布伦特兰报告中正式提出可持续发展概念并给出可持续发展定义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求能力构成威胁的发展”。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社会、经济的持续性发展要与自然生态环境的持续能力相适应,保证人类社会的发展要在土地生态环境所能承受的范围之内,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而谋取发展。只有把可持续发展作为基础、作为前提条件,土地的生态安全的研究才更具有意义。

(三)生态经济理论

20世纪80年代国际生态经济学会成立,1989年创办《ecologicaleconomics》杂志。国内外对生态经济理论进行了大量研究并取得显著的成就。生态系统和生态经济系统的研究均是生态经济学研究的重点内容,土地生态保护与经济持续发展是密切联系、内在统一的,土地资源生态安全的实现必须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基础,要遵循生态环境的内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实现生态与经济发展相协调的情况下。反之,生态环境的破坏会严重阻碍经济的发展。

三、土地生态安全研究的主要内容及研究进展

(一)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土地转变为建设用地,土地生态安全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现代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化肥农药的使用改变了土壤的特质,人类对森林不合理开采改变了陆地水循环。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研究被人们提上日程。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关键在于构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与评价标准,目前尚无统一标准,多通过借鉴1993年Fao发表的《可持续土地管理评价大纲》中关于土地质量评价指标构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多数学者从土地生态系统压力、状态、响应3个方面对土地生态安全进行研究,张建新在p-S-R框架模型的基础上选取评价指标,对湖南省土地可持续利用进行了生态安全评价。许月卿从自然、经济、社会安全的角度构建小城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对贵州省猫跳河流域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研究;杜忠潮依据p-S-R模型,从土地自然资源现状、土地社会经济环境压力和人文影响3方面构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指标;高珊依据“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从环境、行为和决策三个层面选取指标,研究了生态建设成效。

(二)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的方法研究

土地生态安全评价指标确权的方法有特尔菲法、层次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及熵权系数法,部分学者也采用两种或以上的方法确定指标权重。李秀霞采用熵权对吉林省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生态安全问题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实现土地生态安全的合理性建议;徐道炜采用突变级数法研究了福建省土地生态安全问题。综合指数法、物元法等方法是学者们常用的土地生态安全综合性评价的方法,李明月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对广州市土地生态安全进行评价。上世纪60年代,部分学者以研究土地承载力的方法对区域土地生态安全进行了研究,90年代,人们将生态足迹的方法引入到生态安全的研究,现代,科学技术的创新,突破了原有的定量水平和精确程度,生态足迹方法定量化程度高,一般只有很少因素定量评价生态承载力状况。何淑勤等利用生态足迹理论与方法,对雅安市土地生态安全情况进行了研究。

(三)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研究

土地生态预警的目的在于时刻了解系统内部生态安全的综合状况。法国经济学家alfredFourile最先阐述了监测预警的思想。HaqueC.emdad对加拿大红河谷土地资源的危险性进行评价。我国对预警的研究主要在一下几方面,一是概念方面,傅伯杰提出的区域生态环境预警是对区域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后果、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以及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的评价、预测和警报;二是研究方法方面,目前国内部分学者利用GiS建立土地生态预警信息系统,准确掌握区域生态状况和动态变化趋势;三是评价指标方面,吴冠岑选取从自然、经济、社会三方面选取预警评价指标,并引入变权理论的概念,构建了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的惩罚型变权评价模型并对淮安市进行了实证研究,许学工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进行了评估和预警研究。

(四)土地生态安全设计研究

生态安全设计,对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有重要意义。主要针对区域内生态环境问题,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进行有效控制和持续改善。主要包括以生态安全为前提的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和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生态因素已成为影响土地利用结构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S.Hermann从自然环境角度选取生态约束因素对乡村土地利用结构进行设计;赵丹从生态绿当量的角度,对宁国市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了实证研究。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设计方面,马克明对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概念以及理论基础的论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域生态安全格局的设计原则与方法;徐海根等提出了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设计的概念,构建了从区域层次到网络的每个节点(保护区)再到网络与节点的连接(廊道)的研究流程,综合运用迭代法、整数规划方法和地理途径方法等方法设计自然保护区生态安全格局。

四、研究启示

首先,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中,加大对各模型进行基本参数与可信度、准确度的研究。评价方法上将计量模型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起来,为土地生态安全设计的研究构建空间模型。

其次,加强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和设计相结合的综合研究。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和土地生态设计的研究在于保持生态系统平衡和土地资源的持续发展和利用,保障区域生态安全,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最后,加强动态监测和预警系统研究。目前国内没有明确系统预警指标体系和成熟的理论体系,有关预测误差方面的研究较少,在预警过程中难以及时、准确对预测误差进行修正。且较少进行多种预警方法的综合运用。构建基于过程的动态模型,结合地理信息技术加强土地生态安全动态监测,在此基础上建立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系统。

参考文献:

1.ojimaD,LavorelS,Graumich.L,etaL.teerestrialhuman-environmentsystems:thefutureoflandresearchiniGBp.ii[J].globalChangnewsletterissue,2002(50).

2.张虹波,刘黎明,张军生,朱占强.黄土丘陵区土地资源生态安全及其动态评价[J].资源科学,2007(4).

3.梁留科,张运生.我国土地生态安全理论研究初探[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J],2005(6).

4.wCeD.ourCommonFuture[D].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87.

5.张建新,邢旭东,刘小娥.湖南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生态安全评价[J].湖南地质,2002(2).

6.许月卿,崔丽.小城镇土地生态安全评价研究——以贵州省猫跳河流域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07(5).

7.杜忠潮,韩申山.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土地生态安全评价实证研究——以陕西省10个省辖市为例[J].水土保持通报,2009(6).

8.高珊,黄贤金.基于pSR框架的1953-2008年中国生态建设成效评价[J].自然资源学报,2010(2).

9.李秀霞,张希.基于熵权法的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生态安全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11(9).

10.徐道炜,刘金福,洪伟,吴承祯.福建省土地生态安全动态评价[J].水土保持通报,2011.

11.李明月,赖笑娟.基于Bp神经网络方法的城市土地生态安全评价—以广州市为例[J].经济地理,2011(2).

12.何淑勤,郑子成.基于生态足迹的雅安市土地生态安全研究[J].水土保持研究,2010(6).

13.HaqueCemad.Riskassessment,emergeneypreparednessandresponsetohazards:thecaseofthe1997RedRiverValleyflood[J].Canada.naturalHazards,2000(2).

14.傅伯杰.区域生态环境预警的原理与方法[J].资源开发与保护,1991(3).

15.江勇,付梅臣.基于能值分析的武安市农业生态安全预警[J].农业工程学报,2011(6).

16.吴冠岑,牛星.土地生态安全预警的惩罚型变权评价模型及应用—以淮安市为例[J].资源科学,2010(5).

17.许学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评估和预警研究[J].生态学报,1996(5).

18.S.Herrmann,e.osinski.planningsustainablelanduseinruralareasatdifferentspatialusingGiSandmodelingtools[J].Landscapeandurbanplanning,1999.

19.赵丹,李锋,王如松.基于生态绿当量的城市土地利用结构优化—以宁国市为例[J].生态学,2011(20).

20.马克明,傅伯杰,黎晓亚,关文彬.区域生态安全格局:概念与理论基础[J].生态学报,2004(4).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篇5

   “传播生态”是美国传播学者大卫?阿什德(DavidL.altheide)提出的一个概念。“传播生态是指情景中的传播过程”,“所有远距离的传播都包含某种媒介或某种形式的技术,他们给讯息以形式”〔1〕。也就是说只要有传播活动,必定有媒介或者说技术的参与。传播生态是指社会传播行为发生的整体系统环境,它包括人自身的因素、信息技术媒介的特性、传播的开放性和易接近、易获取性、易交流性等,在这个互动传播过程中就会形成“传播生态环境”,并对现实环境产生影响。传播生态有时也被称为媒介生态。

   民俗艺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保留在每一个民族中间、具有稳定的形态,它以其固有的模式得以传承,也以其特有的方式得到延续,某种程度上甚至可以说就在每个人的身边。特别是在与外来艺术文化的交流、对话与碰撞中,民俗艺术就会更加凸显出来。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显示出民俗艺术自身的力量及其影响力,以及交流与传播的重要性。民俗艺术由于其自身特质之所在,在其保护愈来愈得到关注和重视的情况下,其传播具有同等重要的意义。民俗艺术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需要保护,更需要传播,只有在传播中才能永葆持久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无论是物质文化遗产,还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生命力不仅在于保护层面,更应让其广为流传。

   民俗艺术作为“传承性的民间艺术,往往作为文化传统的艺术符号,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俗、民间信仰、日常生活等方面广泛应用”〔2〕。“‘传承’、‘传统’和‘群体性’作为民俗艺术的特征,使其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坚实的社会基础”。〔3〕作为艺术学的分支学科,民俗艺术学“愈来愈受到学界和社会的普遍关注,尤其是在我国艺术学学科的迅速发展中和全国范围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与保护的实践中,民俗艺术学理论的构建已成为十分急迫的任务”〔4〕。以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俗艺术的研究,可拓展民俗艺术理论研究的视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把传播生态首先看作是一种视角,对媒介、信息及传播活动过程与关系进行可持续的生命关照;其次,民俗艺术中的传播生态也是一个领域,它可将传播学、生态学、艺术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进行综合研究,拓展交叉研究领域。

   对于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要立足于对民俗艺术生存状态与发展变迁的思考,将传播生态理论运用到民俗艺术的题材、主题、特征、性质、价值、功能、传承、变迁等方面的分析中去,研究传播与民俗艺术间的共生、互动关系,从而有助于我们更全面、深入地认识民俗艺术传播过程中的生态特色与魅力;通过传播生态这个研究视域,考察民俗艺术传播中媒介表述、干预和构筑民俗艺术及生活之关系,进而探询审美、气象、文化、科技、受众诸生态因子对民俗艺术发展产生的影响。因此,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有其价值所在:其一,传播生态关注民俗艺术传播过程和互动中的各种关系;其二,传播生态研究为民俗艺术传播中的话题提供一个空间和关系的基础,使它们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相互联系;其三,民俗艺术的传播是一个发展的过程,是变动的,当今民俗生活和民俗艺术均处于“媒介环境”中,传媒日益成为民俗艺术变迁过程中一支重要的力量,传播生态研究考察民俗艺术生长的环境及对人们的影响,揭示传播与民俗艺术变迁不可分割之密切关系。

   二、相关研究成果及研究现状

   民俗艺术研究自我国上世纪40年代便已开始,最早是从对民俗学的研究开始的,后逐渐从中剥离出来并自成体系。解放前关于民俗艺术的研究主要是“从艺术史研究出发,较集中在民俗艺术文物的调查与研究方面,而较少涉及民俗艺术的基本理论问题”〔5〕。建国后,近几十年来中国的民俗艺术研究取得了突出进展,相关着作也陆续出版发表。其中与民俗、艺术、传播和生态等关键词相关的研究着作主要表现为两方面的研究向度。

   一是基础性的理论研究。如包鹏程、孔正毅的《艺术传播概论》(安徽大学出版社,2002年),主要研究艺术的起源、发展与传播之关系;江帆的《生态民俗学》(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论述了民俗生成的生态性本原、剖析了生产民俗、经济民俗的生态特征以及对生活民俗、社会民俗的生态蕴涵阐发;唐家路的《民间艺术的文化生态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依据文化学、民俗学、艺术学,尤其是文化生态等相关理论与方法,对民间艺术及其文化生态进行综合、整体、系统的研究;仲富兰的《民俗传播学》(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构建了民俗传播学研究体系,从对象、语言、结构等方面深入阐发,并探讨了新媒体时代的民俗传播特点以及民俗传播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理论阐发深入且观照视野全面;曾耀农主编的《艺术与传播》(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年)、陈鸣的《艺术传播原理》(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年)等书主要从艺术与传播关系的历史考察入手,分析了艺术传播的信息、形态、受众、方法、效果和管理等;陈立生、潘继海、韩亚辉编着的《艺术与传播》(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其中一章节从艺术传播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系统之关系方面略谈到艺术传播生态问题,但较为笼统;另外略有相关的着作有谭华孚的《文艺传播论——当代传媒技术革命中的艺术生态》(海峡文艺出版社,2004年),郝朴宁等的《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等。上述研究成果出现时间较新,基本为近十年内的着述。这些着作对民俗与传播、与生态,艺术与传播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系统理论的论述,体现了其研究的时代性特点。虽然并未有专门针对民俗艺术传播生态方面的研究着述,但这些着作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引导、拓宽了研究视野、启发了研究路径,并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经验启发。

   二是专题性研究。此类研究中论及民俗艺术与传播和生态及与此相关内容的着作较为有限,有:熊术新、苗民、孙燕的《中国云南两个少数民族村落影像民俗志:民俗文化在传播中的意义蜕变》(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路善全的《在盛衰的背后:明代建阳书坊传播生态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张泽洪的《文化传播与仪式象征:中国西南少数民族宗教与道教祭祀仪式比较研究》(巴蜀书社,2008年);朱慧珍的《诗意的生存:侗族生态文化审美论纲》(民族出版社,2005年)等。这些研究对民俗艺术的某些类型或品种进行深入的具体研究,以实证为基础,或从传播意义角度、或从生态文化角度着重于对其艺术特色的个案分析。这可为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提供鲜活的个案资料,并启发本研究微观探究与宏观概括相结合的思路,以个案材料的分析探究支撑研究的宏观理论观点。期刊资料与民俗艺术传播或生态有关的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约有几十余篇,在这些论文中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传承的基础理论研究,如王汝澜《试论民俗的传承、传播与新民俗》(《民间文学论坛》,1983第3期),周福岩《民间传承与大众传播》(《民俗研究》,1998第3期),黄静华《民俗艺术传承人的界说》(《民俗研究》,2010第1期);有关于民俗艺术传播与文化生态的专题研究,如冯光钰《鼓吹乐的传播与文化生态环境》(《人民音乐》,1996第1期),孙信茹《甘庄的民俗生活及民俗艺术:传媒视野下的个案分析》(《云南艺术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刘祯《论民间小戏的形态价值与生态意义》(《文化遗产》,2008第4期),艾亚玮、刘爱华、张成玉《文化生态的迁变与瓷板画艺术发展路径探究:以南昌瓷板画为例》(《装饰》,2010第6期)。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传播生态理论,以此为理论启发点,从传播生态视域切入对民俗艺术的综合研究,相关的传播生态理论着述主要有:徐国源、谷鹏的《当代传媒生态学》(上海三联书店,2006年),支庭荣的《大众传播生态学》(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苏炜的《大众传播论》(中国经济出版社,2002年),邵培仁等着《媒介生态学媒介作为绿色生态的研究》(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美]大卫?阿什德着、邵志择译《传播生态学控制的文化范式》(华夏出版社,2003年)等。

   纵观上述文献,基础理论性研究的相关着述多集中于民俗学研究视野,或集中在大艺术传播研究;专题性研究的着述多集中于民俗艺术的文化传播形式与文化生态环境研究上。到目前为止尚没有对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作专门的、深入地研究的专着、论文,但是相关书籍、论文资料是本研究开展的前提和基础,将对本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个案启发,启迪本研究以整体性的融合的眼光、以深入的理论阐发与规律概括、以加深理论整合度与纵深感为宗旨展开。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将以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问题为研究对象,首先梳理和确认传播生态研究的学术基础,进而对民俗艺术传播的主客体关系、民俗艺术传播生态的维度、传播内涵与生态形式等各方面进行探索,力求对民俗艺术的现代传播生态进行深透地阐释,致力于以整体而科学的艺术学视角把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研究作不同层面与视角的意义呈现。

   三、研究方法与视点

   民俗艺术的传播生态论,拟结合文献研究法、分析归纳法、交叉研究法、历史比较法等方法展开。在具体研究过程中,几种方法可互相渗透、互为参考,以此打开民俗艺术传播生态论的方法论路径。文献研究法是根据研究目的,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了解民俗艺术传播生态问题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有助于在此基础上发掘本论题现存在的研究空白点、以进一步探讨并深挖其研究意义。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篇6

关键词:多模态;话语研究;综述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5-0225-03

一、引言

自1952年美国语言学家Z.Harris提出话语分析(Discourseanalysis)理论以来,国内外学者立足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话语分析理论和方法,并通过大量的案例研究,揭示了话语活动的内在规律与认知行为的内在关联(朱永生2003)。以往的话语分析研究主要聚焦话语篇章结构、语法规律、语句之间的关系,忽略了诸如图像、声音、色彩、动画、空间、符号等的表现形式。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多元文化的相互渗透,传统的话语研究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交际需要,多模态话语研究应用而生。国际语言学界于20世纪90年代兴起了多模态话语研究热潮,而我国相关研究起步较晚,最早由李战子(2003)将多模态话语分析引入国内。本文将对国内学者近年来公开发表的多模态话语方面的论文、论著进行梳理,总结所取得的研究成果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以期对以后的研究有所启示。

二、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

Kress&VanLeeuwen(1996)指出多模态可以定义为参与交际的所有渠道和媒介,除了传统的语言符号,它还包括图像、颜色、音乐、技术等符号系统。多模态话语分析是建立在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基础之上的。根据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语言具有三种元功能,即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语篇功能。概念功能指的是语言能表达说话者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活动,人际功能指的是建立和保持社会关系,语篇功能指的是将前两种功能组成语篇的功能。而就多模态话语而言,其他语言符号也具有上述三种功能。系统功能语言学认为,语言是一种社会符号和意义潜势,语言以外的其他符号,诸如图像、声音、色彩、空间等也是意义的源泉。(胡壮麟2007)

三、国内多模态话语研究成果综述

我国多模态话语的研究始于2003年李战子首次引入多模态话语理论,提出多模态话语分析对于教学有重要意义。随后胡壮麟、朱永生、顾曰国、韦琴红等专家对于多模态话语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其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近年来,国内兴起了多模态话语研究热潮。

1.调查数据。到目前为止,在“中国知网数据总库”中,以“多模态话语”为主题词,搜索到的这方面的论文共达900篇,既涉及有理论的探索,也有对理论的应用研究。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发现,近几年,对多模态研究的论文呈逐渐上升趋势。

2.理论研究。李战子(2003)《多模式话语的社会符号学分析》介绍了Kress&Leeuwen所构架的视觉语法和图像分析方法,研究了图像分析的社会学框架,提供了一套明确的分析方法,分析由图像中描写的人物、地点和事件之间的句法关系所建立起来的意义,开创了我国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研究的先河。此后,胡壮麟(2007)认为符号学有广阔的目标,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以至抽象的模型、结构、主体意识都应纳入其研究范围;朱永生(2007)就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进行了探讨;张德禄(2009)探讨了多模态研究的理论框架,同时还探讨了各个模态之间的相互关系,另外对非语言模态的语法结构的建立、语法结构与语篇结构之间的关系及语法结构是如何实现其功能意义也有了深入的研究;韦琴红(2009)研究了多模态话语中的模态、媒介与情态的区别。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思考,对国内多模态语言的研究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和宏观指导的作用。

3.应用研究。尽管我国引进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只有十多年时间,但是研究者对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研究价值给予了充分重视。李战子(2012)分析认为,目前国内的多模态话语研究主要是应用型研究,最为常见的是将“视觉语法”应用于特定语类、语篇的分析,以揭示多模态与片中意义的构建方式。在此领域内,以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基础的实践研究仍占主导地位。数据统计发现,多模态话语分析的应用已涉及了图文关系、多媒体语篇、教材、教学及多模态语料库等方面。①二维平面的图文关系多模态研究。由于图像符号和文字符号本身的差异以及相互所承载的社会文化差异,图文关系需要将“语类”分析和“图类”分析相互合理的结合,才能得到较客观的描写、分析和评价。图像和文本如何相互结合构造意义一直也是多模态话语研究的重点。赵宝福(2008)用多模态话语理论探讨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老无所依》的电影海报;汪燕华(2010)研究了多模态话语中的图文关系;王改弟、杨立学(2013)在多模态话语分析的视域下,从文化、意义和模态三个层面对英语诗歌进行了分析研究;孙毅(2012)从图像、颜色和版式设计等方面分析了2011年西安世博会会徽,认为其他各种符号资源与语言一样具有意义构建功能。②多媒体语篇的话语分析研究。多媒体语篇对于语言学研究来说是一种新的语篇形式,其文本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图像、文字、视频流、数字音频流等表现方式来接受和传递信息。其分析首先是对多媒体语篇的转录,这种转录的方法与纯粹语音的转录相比,有其特有的方式;其次是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框架的实际运用与测试;最后,依据多媒体语篇的自身特点,使视频与音频的联系更加紧密,从而加深多媒体语篇与整个社会知识的联系,以便提出更广阔的分析思路。胡壮麟、董佳(2007)以23个ppt演示作品为例,开展了与多模态化相结合的计算机介入的语篇分析,认为ppt既是工具,又是语篇,对ppt演示的研究可推动社会符号学的研究;范洪涛(2011)就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一则少儿公益广告,分别从再现意义、互动意义及构图意义三个方面对多模态话语进行了研究;冀芳(2013)以多模态话语理论为基础,分别从文化语境、内容层面和表达层面对微电影进行了探讨。③多模态教材的研究。多模态教材是指由多种模态共同组成的教材,这些模态主要包括文字、图画、录像、录音、表格等同时或者按照一定顺序关系出现。其中,文字是起主导作用,但不再是一种模态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而是多种模态相互竞争相互配合的局面。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图、文、声、像融为一体,同时多维度刺激学习者的感官,创造真实而丰富的教学环境,为学习者提供所需要的各种信息,根据学习者的不同特点来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从而保证学习者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在多媒体教材方面,特别是英语教材方面已有如下研究成果。陈瑜敏(2008)主要从语域角度对不同时期多模态教科书语篇展开分析,认为教科书图文关系在不同时期具有明显的差异;张德禄、张德禄、张淑杰(2010)提出了多模态外语教材总的特点和类型,即纸质、电子和演示教材,初步探讨了多模态外语教材的编写宏观原则和具体原则。④多模态教学的研究。多模态教学的目的是希望教师能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设施、教学目标等基本理念为学生选择一种或多种符合学生发展状况教学方法,并将其合理运用在语言环境中。在多模态课堂外语教学中,教师运用多媒体手段进行听觉、视觉、触觉等多感官的刺激,以此来创设真实的情境,使学习者体验真实的英语语言环境,进而提高学生输出运用词汇的能力。胡雯(2011)探讨了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应建芬(2011)研究证实了多模态话语分析对英语词汇教学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魏笑梅(2012)对多模态话语理论视角下英语教学资源建设进行了探讨;刘娟(2012)对大学英语精读的多模态教学模式进行了试验研究,发现此种教学模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刘秀丽、张德禄(2013)就外语教师多模态话语与学生积极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文章运用动机理论、注意层次理论和多模态话语分析理论,以教师的人格魅力和理念为基础,建立了一个运用适当的多模态话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的理论模式。⑤多模态语料库的研究。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离不开真实的语料库的支持,近年来,一些学者也展开了对多模态语料库的研究。顾曰国(2007)介绍了多模态语料库语言学方法;王立非、文艳(2008)介绍了多模态分析软件eLan及其主要功能;张德禄(2012)对多模态话语的设计进行了研究;刘芹、潘鸣威(2010),从语音、词汇、句法、篇章、非言语交际等多个维度构建了中国理工大学生英语口语多模态语料库,认为此类语料库的建立对于理工科英语口语教学、口语教材的编写等能起到重要的作用;付磊(2010)把多模态理论引入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软件评估中,认为开展Cai软件评估工作可促进外语教学多媒体软件的设计和制作,从而有效提高外语教学。

四、研究存在的不足

通过对国内近十年的研究成果分析可以发现,多模态话语研究在理论探索及实践应用方面均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作为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多模态话语研究在国内发展时间不长,目前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行更加全面的探讨和深入研究。

1.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证研究偏少。通过分析发现,虽然目前国内对多模态的研究呈上升趋势,但主要是介绍国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方法,或以多模态理论对相关语篇等进行分析,主观性较强,缺乏对多模态语法关系进行科学的调查取证与量化分析,实证研究有待加强。

2.静态文本研究偏多,动态研究较少。目前国内多以多模态理论为基础,对静态的二维平面图文关系进行分析,例如影视作品海报、漫画、英语诗歌等,而动态语境中的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较少,比如,ppt研究、多模态语境下的外语教学、影视作品研究等。此方面的研究有待加强。

3.各种模态之间的关系有待研究。张德禄(2009)认为多模态话语的各个模态之间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目前,对于各个模态之间的关系却难以界定,需要有更科学的研究方法来验证。

五、结语

经过国内学者十多年的努力,目前多模态话语理论在中国的研究已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多模态话语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理论研究需要创新,实践研究还需要量化。我们相信,未来多模态话语研究方向越来越广阔,前景越来越美好。

参考文献:

[1]胡壮麟.社会符号学研究中的多模态化[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7.(01):1-10.

[2]朱永生.多模态话语分析的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J].外语学刊,2007,(05):82-86.

[3]KressGR,VanLeeuweent.Readingimage[m].London:Rouledge,1996:183.

[4]朱永生.话语分析五十年:回顾与展望[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03,(03):43-50.

[5]张德禄.多模态话语分析综合理论框架探索[J].中国外语,2009,(01):24-30.

[6]韦琴红.论多模态话语中的模态、媒介与情态[J].外语教学,2009,(04):54-57.

[7]孙毅.多模态话语意义建构――以2011西安世界园艺博览会会徽为基点[J].外语与外语教学,2012,(01):44-47.

[8]张德禄.论多模态话语设计[J].山东外语教学,2012,(01):9-15.

[9]刘娟.大学英语精读之多模态话语教学[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184-187.

[10]李战子,陆丹云.多模态符号学:理论基础,研究途径与发展前景[J].外语研究,2012,(02):1-8.

[11]魏笑梅.多模态话语理论视角下英语教学资源建设[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06):20-21.

[12]王立非,文艳.应用语言学研究的多模态分析方法[J].外语电化教学,2008,(03):8-12.

[13]赵宝福.多模态话语分析奥斯卡最佳影片奖《老无所依》的电影海报[J].科教文汇(下旬刊),2008,(05):167.

[14]陈瑜敏,王红阳.多模态语篇图像的概念意义与图文关系――当代教科书的多模态语篇分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8,(01):124-129.

[15]汪燕华.多模态语篇分析的社会符号学理据[J].外语学刊,2010,06:145-147.

[17]付磊.基于“多模态理论”的《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Cai软件评价[J].山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04):37-38.

[16]张德禄,张淑杰.多模态性外语教材编写原则探索[J].外语界,2010,(05):26-33.

[17]刘芹,潘鸣威.多模态环境下中国大学生英语口语非言语交际能力研究初探[J].外语电化教学,2010,(02):38-43.

[18]王改娣,杨立学.英语诗歌之多模态话语分析研究[J].山东外语教学,2013,(02):26-31.

[19]冀芳.多模态话语分析下的微电影研究[J].电影文学,2013,(11):34-35.

[20]刘秀丽,张德禄,张宜波.外语教师多模态话语与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系研究[J].外语电化教学,2013,(03):3-9.

[21]王梦婉.漫画多模态话语的再现功能分析――以一幅《pHD漫画》为例[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5):28-33.

[22]胡壮麟,董佳.意义的多模态构建――对一次ppt演示竞赛的语篇分析[J].外语电化教学,2006,(03):3-12.

[23][26]范洪涛.多模态话语的社会符号学解析――以一则公益广告为例[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02):31-33.

[24]胡雯.多模态话语分析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104-108.

[25]应建芬.多模态话语分析与大学英语词汇教学[J].牡丹江大学学报,2011,(06):136-138.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篇7

关键词:动态系统理论;微变化研究法;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H0-0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862X(2013)04-0163-007

动态系统理论(DynamicSystemstheory)代表了应用语言学界的最新发展动态。该理论认为第二语言学习是基于使用的学习,这种学习不是一个线性过程,而充满各种变异性。动态系统在理念上不同于传统二语习得理论对于第二语言发展的阐述,因此在方法论的使用上也需要有别于以往常用的研究方法。微变化研究法强调通过高密度收集语料的方法,直接观察正在发生的变化,符合动态系统理论的基本理念。

微变化研究法(microgeneticmethod)是一种新兴的研究方法,源于认知心理学领域,通过描画人类认知发展的轨迹,揭示发展的机制及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变异性。相比较于传统的横向研究法和纵向研究法,微变化研究法具有直接、全面、灵活等优势。迄今为止,国际上已有多种权威杂志发表了与微变化研究法相关的论文。但是,国内使用该研究方法所作的研究较少,对于该方法的了解也非常有限。

本文通过分析运用微变化研究法开展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研究的优势,说明该方法能够揭示语言习得的动态发展过程,可以为动态系统理论研究提供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方法论。

一、动态系统理论及其方法论的特点

1.动态系统理论的主要特征:非线性与变异性

进入21世纪,强调人类语言能力具有复杂性、动态性和变异性的趋势在二语习得研究领域显得非常明显。动态系统理论明确指出语言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动态系统,具有动态系统的所有特性。根据该理论,语言系统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变化具有持续性。语言系统由各种相关联的变量组成,这些变量会随着语言的使用和语境的变化产生相应变化。变化最基本的特征就是非线性。[1][2]

Larsen-Freeman曾经总结过语言系统作为一种动态系统所具备的特征。她认为,语言系统是动态的,二语学习者的内在语法处于不停变化之中,根本不存在所谓的目标语。因为目标一直处在运动变化中,所以语言习得没有任何终点。[3]151

语言系统是复杂的,它包括句法、语音、词汇等多个子系统,这些子系统互相作用、互相影响。语言系统的复杂性还体现在语言习得受多种因素的共同影响。年龄、性别、学能、动机、学习策略等诸多因素决定了语言习得的成功与否。没有一个因素能够单独决定语言习得,但是它们互相影响的作用可以产生巨大影响。

语言系统的发展是非线性的,有时无法预料,甚至是混乱的。学习者不是简单地学完一样再去学另一样。即使学再简单的东西,学习过程也不是单纯的直线。中间有顶峰、有低谷,有前进、有倒退。一个典型例子应该是英语规则和不规则动词过去时习得过程的U型曲线。一开始学习动词过去时的时候,学习者的动词过去时使用正确率比较高,但是随着学习的继续,正确率反而下降,出现过度概括等错误。经过阵痛和低谷,最后正确率有了明显上升,并且稳定在一个较高水平上,说明学习者真正习得了过去时的准确用法。

语言发展也具有变异性,不仅个体差异无所不在,而且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不同情况下也会表现出不同的发展特点。根据动态系统理论,变异不受外部世界影响,不由外在力量解释,而是系统本身具有的内在的重要特点。没有变异就没有发展,变异的程度可以揭示真正的发展过程。

2.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方法特质

Larsen-Freeman&Cameron曾经指出,从动态系统理论角度开展研究需要遵循八个方法论原则。主要包括:将语境纳入考察范围;崇尚复杂性,避免简约论;注重动态过程,突出自组织、反应、浮现等概念;考察双向因果关系,而非简单的单向因果关系;摒弃二元区分,提倡互适应、软集合;分析多种变量;建立不同时间点之间联系,重视历时研究;变异性占中心地位。[4]206

基于八项原则,Larsen-Freeman&Cameron提出了进行动态系统理论研究的几种研究方法,包括人种学、动态的形成性实验和行动研究、纵向时间研究法、微变化研究法、电脑建模、大脑成像等。这些研究方法弥补静态研究的缺陷,突出动态考察的特点。微变化研究法就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4]208

动态系统理论主张语言发展具有动态性、复杂性和变异性等特点。既然语言发展是动态的,那么研究动态语言的方法也应该是动态的。微变化研究法不同于传统研究法,通过高频的数据采集和密集的观察频率捕捉正在发生的变化,重视个体差异和语言发展的变异性,强调语言能力变化的复杂性和不可预知性,和动态系统理论阐述的变化的特质完全吻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微变化研究法体现了新兴理论视角下的新型方法论模式,突出了动态系统理论的精髓,为在该理论框架下进行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研究方法。遗憾的是,关于动态系统理论方法论的运用目前还仅限于讨论阶段,真正使用微变化方法进行的动态系统研究寥寥无几。而另一方面,利用微变化方法开展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科学、心理学等领域,正逐步扩展到应用语言学和二语习得领域,研究人员对其了解程度还远远不够,更谈不上有效的使用。

目前,微变化研究法在二语习得领域开始引起关注。这种对方法论的重新认识其实和理论上的发展息息相关。进入21世纪,二语习得研究开始经历重大转变,乔姆斯基的“语言先天论”逐渐淡出,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理论(usage-basedtheories)给二语习得领域造成了巨大影响[1][5][6][7]。这些基于使用的语言习得理论强调语言习得的关键在于在语言表征之间建立形式和功能之间的匹配和联系,而联系的加强主要靠语言的使用。学习语言和学习其他认知技能一样,是一种联想学习,其过程就是经常同时出现的语言要素之间的联系逐渐被加强的过程。[8]既然学习语言与掌握其他认知技能一样,用于研究认知能力的微变化方法理所当然也可以用来研究语言能力的发展。

动态系统理论将基于使用的二语习得理论更向前推进了一步,强调语言系统的多种成分在多个层面上相互联结,交互变化。变量间的复杂互动使得系统的行为和发展路径不可预测,系统初始的细微差别可能会随着系统的长期发展逐渐加大,个体会遵循不同的模式发展,最终导致个体和系统间的巨大差异。[9]理论的发展需要实证研究的支撑和研究方法的改进,而微变化研究法恰恰可以满足对于语言复杂性和动态性研究的需要。

二、微变化研究法与动态系统理论的结合

对二语习得研究的促进

1.微变化研究法在二语习得领域的应用

近年使用微变化研究法的研究项目中,传统关于认知能力的研究仍占主导地位,尤其是有关儿童认知能力发展的研究。此外,在应用语言学领域,运用微变化研究法的研究项目逐步出现。研究既包括社会语言学范畴、对语言学习者之间如何学习和使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研究,也有属于语用学范畴、对语言学习者语用能力和技巧发展的研究,更有二语习得领域有关语言学习者掌握语言技能过程和特点的研究。

虽然微变化研究法开始向其他领域拓展,但是不可否认,使用微变化研究法的多数项目还是集中在对认知能力发展和变化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都以不同年龄段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从5至6岁幼儿[10][11]到10岁左右小学生[12][13]不等。研究涉及的认知能力也各不相同:有的注重儿童在解决算术计算问题时策略使用的发展[13][14],有的考察儿童完成矩阵填空游戏的能力[11],还有的研究儿童科学推理能力的发展和变化[10][12]。

此外,一些属于社会语言学范畴的应用研究以社会大环境为背景,主要探究语言学习者之间的交际和互动如何帮助语言学习。这些研究运用微变化研究法详细记录了学习者使用语言和各种学习策略,互相帮助,最终在目的语运用的某些方面取得进步和发展的过程。

deGuerrero&Villamil[15]研究了二语写作课堂中学生怎样互相合作并利用语言建架(scaffolding)来完成互改作文的任务。platt&Brooks[16]的研究主要通过观察和分析二语学习者使用二语互相交流的语料,展示学习者在完成拼图游戏过程中参与语言学习任务的程度是如何变化的。Belz&Kinginger[17]运用微变化研究法从社会文化的角度考察了二语学习者语用能力的发展,记录了学习者的语用能力在远程网络合作教学的环境下发生的种种细微变化,最终成功接近本族语者。Kim&Hall[18]研究了互动阅读在二语语用能力发展中的作用,研究者详细勾画出研究对象在4个月时间里二语语用能力的发展过程,特别是在套语使用、自我修正、他人修正等方面比较明显的变化。mcCafferty[19]探讨了手势在创造二语学习“最近发展区”(zoneofproximaldevelopment)中的作用。研究以历时15周的详细语料,归纳、分析了手势对于语言学习的促进作用以及对于学习者和对话者之间建立良好关系、创造共同的心理和社会空间的极大帮助。

以上这些研究都使用微变化研究法详细地跟踪和记载发展变化的完整过程,运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把学习者在学习中交流、互动,共同或独立完成学习任务的整个过程完整记录下来,然后对数据进行仔细分析,揭示出学习过程中发生的种种变化以及变化的路径、速度、原因等等。

国内运用微变化方法完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于二语习得中频次作用的研究。频次作用是近年国际二语习得领域的研究热点。频次作用的研究强调重复练习对二语习得过程和结果的影响。通常在较短时间内(从几小时到几天到几星期),受试者被要求重复练习和完成某一项学习任务。通过高频记录和观察每一次重复所带来的学习变化,研究能够详实地描述语言的变化、发展轨迹,总结出变化、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并且发现引起这些变化的内在因素。

周丹丹[20][21]分析了练习频次,即重复练习的次数对口语故事复述的影响。周卫京[22]探究了不同输入模式与频次对口语产出的不同影响。谢迷[23]研究了频率作用对英语语音纠错的影响。这些研究发现,输入、输出频次对语言产出质量有较大影响,语言各个方面的变化模式各有不同,并不都是单纯的直线发展。发展变化过程中有前进,也有停滞,甚至后退,迂回曲折,纷繁复杂。

以上研究分属不同研究领域,它们的共同点是关注发展和变化,强调语言能力发展过程的复杂性和动态系统理论密切相关。这些研究没有明确表示归属动态系统理论研究,另外有一项研究却是直接在动态系统理论的框架下开展的,这就是Verspoor等人2008年的变异性研究[24]。该项研究采用个案分析法,记录了一名母语为荷兰语的英语专业学生在大学三年学习期间英语写作水平的进步。研究者观察了受试前后18篇作文在词汇和句子复杂性上的各种变化。研究发现,受试者的写作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但是期间进步和退步交替进行,整个过程呈现出非线性的态势。总体而言,该学习者词汇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首先是一个相对稳定时期,衡量每篇作文质量的数据相差无几,连接起来接近直线;然后是一个多变期,词汇发展每次都在浮动,峰、谷轮番出现;最后经历过一个显著的峰值变化后,发展轨迹跳跃到最高水平,词汇发展再次稳定,几乎没有浮动,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由此可见,动态系统理论强调的变异性不仅存在于不同学习者之间,在同一学习者的不同学习阶段也呈现出变化的不同特点。

2.微变化研究法在动态系统理论研究中的优势

以上研究案例显示微变化方法在揭示语言动态发展的特质时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根据miller&Coyle[25]的总结,这些优势主要包括:

第一,微变化研究法能够直接观察到正在发生的变化。相对于传统只注重变化结果的研究方法,微变化研究法高频观察研究对象,因而也更有可能观察到变化的过程。例如在观察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时,大部分研究者都采用横向研究法,偶尔也有尝试用纵向跟踪法。尽管这些研究方法或手段给我们提供了宝贵资料,描画了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思维能力发展的特点。但是,这些方法却无法说明儿童思维能力如何从一个阶段发展到另外一个阶段。研究者只能通过比较变化前和变化后的差异来推断变化的过程。[26]313无论通过横向法还是纵向法获得的数据,只是在儿童思维能力发展变化过程中选取的几个静态点上的一个个片段,而无法连成连续、完整、有意义的变化过程。更重要的是,即便是纵向法,观察点之间的间隔设置通常也比较长,所以难以获取有价值的关于变化过程的数据,更不用说变化关键期出现的转折点。

相比较而言,微变化研究法所要求的高频率的观察和细致的数据分析,是捕捉细微变化的理想选择。该研究法在重复多次的测试或观察的时间里,给研究对象重复尝试同样问题或同类问题。这种动态的跟踪方法通过密集的观察,抓住发展变化最为集中、快速的时间段,最终能够达到准确描述和了解发生着的变化。这对于强调语言动态发展的动态系统理论研究尤为重要。

第二、该方法可以从不同方面和角度考察变化。Siegler&Stern指出,微变化研究通常从以下五个重要维度来探究变化的实质,分别为路径、速度、广度、变异性和根源[13]。所谓路径,指的是在多次重复尝试时,研究对象的行为或者对于研究问题理解的变化的顺序和过程。速度指的是变化发生的快慢。有时候我们观察到的变化是慢速、渐进的,但是在不同的被观察对象中间,在不同时间、空间里,变化速度经常时快时慢。群体数据反映出的发展、变化一般是缓慢的渐变过程,其实对于不同个体,在不同时候,变化极有可能突然或急速发生。[26]313群体数据往往掩盖了变化速度在不同情况下可能出现的差异问题,而微变化研究法所注重的个体差异分析最能反映出这些差异。广度指的是研究结论的概括性和普遍性,也就是研究涉及的某种概念的应用范围。在何种情况下、在哪些对象身上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这些研究结果的应用范围和情况,也是微变化研究法所重视的。变异性是个体在以上三个方面所表现出的差异,下文第三点将具体阐述。根源是引起变化的原因。变化的原因非常复杂,不同变化背后有着不同原因,即使表面相同的变化后面也可能隐藏着不同原因。微变化研究法对于变化根源的研究可以解释变化的机制。

以上总结的五个维度会因个体区别、任务要求和情境不同等产生差异。微变化研究法的一个重要贡献正是能够考察引起变化发生的最可能的原因、条件以及最可能使这些原因和条件发挥作用的前提,从而揭示出变化的复杂性。[26]313变化的复杂性正是动态系统理论强调的变化的特质。语言系统的发展有时混沌迷离,无法预料。语言学习和变化过程也不是单纯的直线,中间有顶峰、有低谷,有前进、有后退。只有使用微变化研究方法,这些变化的种种复杂情况才能更清楚地显示出来。

第三,该研究方法能够识别个体或群体变化中出现的变异性。比如说,要研究学习者的行为和特征,传统横向设计和以群体为基础的数据分析只能发现某个时间段学习者的典型行为。这些传统方法可以描述一个时间段学习者普遍具有的行为特征,以及随着时间推移最终取而代之的另一种行为模式。但是,基于群体数据得出的研究结论不仅忽略了个体之间的差异,而且也掩盖了个体本身在不同时期不同情况下的差异。相反,微变化研究法通过关注个体差异探究变化过程的变异性,而变异性也一直为动态系统理论所重视。正如Heubner曾经总结,不同的学习者遵循不同的路径,表面貌似毫无规律的现象后面极有可能隐藏着功能和形式之间的匹配[27]。系统在重组和变化时变异性会非常明显,而相对稳定时变异性则较弱。因此研究系统的变化就离不开研究系统的变异性。微变化研究注重个体之间和个体本身在不同时间和水平段的差异,这种差异正是变异性的重要表现。

第四,微变化研究法的运用范围广泛灵活,可以用于研究各种各类变化。无论是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还是成人二语能力的变化;无论是数学运算能力的提高,还是语用能力的发展;无论是语言整体能力的提高,还是单个语法知识的掌握……所有这些都可以运用微变化研究法来进行研究和观察。对于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而言,微变化研究可以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对语言发展的过程进行详细的研究,凸显语言发展的动态和复杂等特点。

可见,微变化研究的优势和动态系统理论所倡导的关于语言动态发展的理念不谋而合。运用微变化研究方法,可以为动态系统理论研究提供崭新的研究工具和观察角度,更好地揭示语言变化的动态性、复杂性和变异性。

三、运用微变化方法开展动态系统研究的意义

目前在动态系统理论框架下进行的微变化研究数量极其有限,对于两者结合的重要性缺乏足够认识。从国内研究来看,微变化方法仅限于频次效应研究,研究范围狭窄,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再者,有关动态系统理论和方法论的讨论方兴未艾,但是讨论多于实践,真正意义上的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实证研究少之又少,主要是在方法论上没有找到突破口,因此严重影响了研究成果的产出与积累。笔者认为,两者的结合将为动态系统理论研究找到新的方法,开辟新的途径。

运用微变化方法开展动态系统研究符合动态系统理论的主要见解,可以为动态系统理论的研究提供重要的方法论,对应用语言学其他领域的研究也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从本质而言,微变化方法和动态系统理论倡导的理念与传统科学方法有着重大区别。传统研究方法基于简化论理念,注重大量个体浮现出的一般模式。为了解某事物或现象,必须将其分解为若干部分,并逐个研究各个部分。但是从动态系统理论的观点来看,系统的各个变量彼此联系、不断交互。全体不等同于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对群体进行均值分析所产生的描写可能与该群体中的任何一个个体都不一样。因此,变异性是动态系统理论考察二语发展变化的研究核心。[28]415动态系统理论认为变异性是动态系统的固有属性,负载着有关发展过程本质的重要信息。而微变化研究的一个优势就是发现变异性,不仅群体数据,而且个体的独立数据或者作为群体部分的个体数据都具有重要意义。以往研究注重整体趋势,如果出现和整体趋势相反或者不同的变化,那就是不和谐的音符,就像“噪音”,不能被解释。而微变化研究对于这些“噪音”的关注远远超出了传统研究方法,“噪音”既然存在,就不能被忽视,也正是这些“噪音”,显示出变化的复杂性。

动态系统理论与传统科学研究方法的另一重要区别在于对假设的本质的认识以及如何解释观察到的现象[4]201。传统科学研究中最有价值的解释采取因果关系的形式[3]159,即原因x产生结果y,这种解释以检验假设的形式产生预测。而动态系统理论考察双向因果关系,不是简单的x原因导致y结果,而是x和y以多种方式互相影响、互相适应。[28]411动态系统理论认为系统中的变量很难孤立出来,而更加注重考量系统多变的模式。而且传统研究方法从具有预测性的假设出发,而动态系统理论与微变化方法都认为变化不可预见,因而需要直接观察发生着的变化。语言能力发生巨变时甚至像雪崩,你根本无法预知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只有通过微变化研究方法那样犹如微雕艺术般的解读,才有可能捕捉到正在发生的变化。

由此可见,利用微变化研究方法进行动态系统研究,有别于传统的研究方法,甚至可以说是对传统方法的颠覆。应用语言学研究领域在进入21世纪后经历了研究范式的重大转变,这种转变要求与其相适应的方法论。微变化研究方法从全新的角度阐释语言变化与发展的过程,相信一定会给应用语言学领域的研究注入新的活力。

四、结论

总之,根据动态系统理论,语言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具有复杂、开放、自组织、自适应等特性。它内部由许多子系统组成,彼此之间交互作用。外部因素通过和内部子系统的交互对系统产生影响。动态系统理论特别强调语言的发展过程是动态、非线性、混沌和不可预测的。[1]

微变化研究法依据的理念和动态系统理论所倡导的观念完全吻合。该方法通过高密度的观察,能够更加准确、仔细地描绘出发生着的变化和变化的关键时刻,因而更有可能推断出隐藏在变化后面更深层的原因。微变化研究法正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人员所重视,尤其在动态系统理论研究中大有用武之地,可以帮助刻画出语言能力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揭示语言变化发展的过程。

动态系统理论对传统科学理念提出了挑战,而微变化研究方法在方法论层面上对传统研究方法进行了补充。在动态系统理论指导下,运用微变化研究方法可以设计出多种关于语言变化和发展的课题,为研究语言发展过程与机制作出有益尝试。

参考文献:

[1]deBot,Kees.introduction:secondlanguagedevelopmentasadynamicprocess[J].themodernLanguageJournal,2008,92(ii):166-178.

[2]Geert,paulVan.thedynamicsystemsapproachinthestudyofL1andL2acquisition:anintroduction[J].themodernLanguageJournal,2008,92(ii):179-199.

[3]Larsen-Freeman,Diane.Chaos/Complexityscienceand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J].appliedLinguistics,1997,18(2).

[4]Larsen-Freeman,Diane.&Cameron,Lynne.Researchmethodologyonlanguagedevelopmentfromacomplexsystemsperspective[J].themodernLanguageJournal,2008,92(ii).

[5]ellis,nick.thedynamicsofsecondlanguageemergence:Cyclesoflanguageuse,languagechange,andlanguageacquisition[J].themodernLanguageJournal,2008,92(ii):232-249.

[6]macwhinney,Brian.emergentism—useoftenandwithcare[J].appliedLinguistics,2006,27(4):729-940.

[7]王初明.学相伴用相随——外语学习中的学伴用随原则[J].中国外语,2009,(5):53-59.

[8]Valdman,albert.introduction[J].StudiesinSecondLanguageacquisition,2002,24(2):142.

[9]郑咏滟.动态系统理论在二语习得研究中的应用——以二语词汇发展研究为例[J].现代外语,2011,(3):306.

[10]Siegler,RobertS.microgeneticstudiesofself-explanation[C]//inGranott,nira.&parziale,Jim(eds.).microdevelopment:transitionprocessesinDevelopmentandLearning.Cambridge: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2:31-58.

[11]Siegler,RobertS.&Svetina,matija.amicrogenetic/cross-sectionalstudyofmatrixcompletion:comparingshort-termandlong-termchange[J].ChildDevelopment,2002,73(3):793-809.

[12]Schauble,Leona.thedevelopmentofscientificreasoninginknowledge-richcontexts[J].Developmentalpsychology,1996,32(1):102-119.

[13]Siegler,RobertS.&Stern,elsbeth.Consciousandunconsciousstrategydiscoveries:amicrogeneticanalysis[J].Journalofexperimentalpsychology:General,1998,127(4):377-397.

[14]Siegler,RobertS.&Crowley,Kevin.themicrogeneticmethod:adirectmeansforstudyingcognitivedevelopment[J].americanpsychologist,1991,46(6):606-620.

[15]deGuerrero,maria.C.m.&Villamil,olgaS.activatingtheZpD:mutualscaffoldinginL2peerrevision[J].themodernLanguageJournal,2000,84(i):51-68.

[16]platt,elizabeth.&Brooks,FrankB.taskengagement:aturningpointinforeignlanguagedevelopment[J].LanguageLearning,52(2):365-400.

[17]Belz,Juliea.&Kinginger,Celeste.thecross-linguisticdevelopmentofaddressformuseintelecollaborativelanguagelearning:twocasestudies[J].CanadianmodernLanguageReview,2002,59(2):189-214.

[18]Kim,Daejin.&Hall,JoanKelly.theroleofaninteractivebookreadingprograminthedevelopmentofsecondlanguagepragmaticcompetence[J].themodernLanguageJournal,2002,86(iii):332-348.

[19]mcCafferty,StevenG.Gestureandcreatingzonesofproximaldevelopmentforsecondlanguagelearning[J].themodernLanguageJournal,2002,86(ii):192-203.(下转第125页)

(上接第168页)

[20]周丹丹.练习次数对故事复述的影响[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4,(5):41-45.

[21]周丹丹.输入与输出的频率效应研究[J].现代外语,2006,(2):154-163.

[22]周卫京.语言输入模式对口语产出的影响[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6):53-58.

[23]谢迷.频率作用对英语语音纠错的影响:关于纠正[v][w]不分的一项微变化研究[J].外语研究,2009,(1):63-69.

[24]Verspoor,marjolijn.Lowie,wander&VanDijk,marijn.Variabilityinsecondlanguagedevelopmentfromadynamicsystemsperspective[J].themodernLanguageJournal,2008,92(ii):214-231.

[25]miller,patriciaH.&Coyle,thomasR.Developmentalchange:Lessonsfrommicrogenesis[C]//inScholnick,ellinKofsky.nelson,Katherine.Gelman,Susana.&miller,patriciaH.(eds.).ConceptualDevelopment:piaget’sLegacy.London: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publishers,1999:209-239.

[26]文秋芳.微变化研究法与二语习得研究[J].现代外语,2003,(3).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篇8

   【摘要题】出版业

   【关键词】出版生态/出版种群/出版群落/出版生态系统/出版生态学

   【正文】

   在经历了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后,我国出版业进入了空前繁荣的时期。各种形式的出版物的品种、数量增长迅速,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就。在我国加入wto之后,我国出版界喊出了“狼来了”。“做大做强”似乎成了迎接挑战的必然选择,出版集团、报业集团、传媒集团纷纷组建起来,各出版媒介也纷纷扩大规模。由于出版业的高利润的诱惑,各路资金也对介入出版业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03年我国出版图书190391种,总印数66.7亿册;期刊9074种,总印数4287万册;报纸2119种,总印数383.12亿份;录音制品1333种,出版数量2.2亿盒(张);录像制品14891种,出版数量3.54亿盒(张);电子出版物4961种,9320.89万张。[1](p1-9)我国已成为出版大国。

   但出版大国并不意味着出版强国。在繁荣之下,我国出版界也还存在着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比较突出的是:1)体制和机制的问题。新闻出版的审批制和出版资源的配置仍然是计划体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形势。不少出版媒介内部机制僵化,压制了人才的创造性和活力。2)粗放型掠夺式经营,使得出版资源得不到合理配置,低层次、低水平重复出版严重地浪费了出版资源。3)品种结构不合理,出版规模扩张过快,致使品种增加,印数下降,效益低下。4)市场不规范。出版物市场的区域割据和地区垄断现象仍然存在;行业内诚信意识薄弱,回款难的问题长期困扰着出版媒介;假冒伪劣泛滥、盗版猖獗。5)出版媒介的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如严重违反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宣传纪律,有的出版媒介甚至出卖书号、刊号。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地破坏了出版生态,也严重地影响了我国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日本出版的“大崩溃”[2]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如果我们不能正视并解决这些问题,那么我国出版的“大崩溃”恐怕就为时不远了。

   如果我们换一个视角,用生态学的原理来研究出版,也许能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生态学所强调的整体观、层次观、系统观和协同进化观,对出版业的发展同样具有重大的意义。生态学的方法与社会科学结合,已产生了许多边缘学科,如文化生态学、知识生态学、信息生态学、媒介生态学等。[3-6]曾有人对出版生态问题作过一些讨论[7-11],但尚未见对出版生态学做系统的、深层次的探讨。本文试图对出版生态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作粗浅的探讨。

   一出版生态学的概念

   生态学研究的是生命体即生物与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出版媒介具有生命体的特征:出版媒介具有新陈代谢的功能,它不断地进行着人员的更替,不断地从外界获得物质和能量,以维持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伴随着新陈代谢的过程,出版媒介有诞生、成长、壮大、衰老、死亡或再生的过程。出版媒介在发展过程中,也在继承(遗传)的基础上不断地进行着创新(变异),从而使出版媒介的组织形式、出版物形式等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出版媒介对外界刺激能做出一定的反应,即根据社会和读者的需求和市场的变化来确定自己的出版物的内容和形式,否则就会被淘汰。出版媒介也是在不断进化的,从最初的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再到胶印;从单一的纸质出版物,到现在的包括纸质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在内的多种形式的出版物;从过去的手工作坊,到现在的跨国出版集团,这些都是出版媒介进化的结果。因此,我们可以把出版媒介看作生命体,从生态学的视角考察出版现象。

   所谓出版生态就是出版媒介与影响出版媒介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相互关系的总和。它是出版媒介与其生存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出版生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媒介环境,即互为环境的出版媒介之间的相互作用。另一方面是社会环境,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科技都影响着出版媒介的生存和发展。政治制度决定了出版政策和出版法律、法规,也决定着出版工作的性质。经济的发展对出版提出了要求,也提供了发展的机遇。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的出版无不打着其文化的烙印,而文化的积累和传播也离不开出版载体。教育的发展为出版提供了广阔的市场,而为教育服务也是出版的一大职能。科技与出版更是密不可分,没有文字、纸张和印刷术的发明,就不可能有出版,出版也承担着和传播科技成果的责任。

   出版生态学就是研究出版媒介与出版媒介之间,以及出版媒介与社会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规律和机理的科学。出版生态学是将生态学原理运用于出版学研究的结果。出版生态学是出版学的拓展,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开展出版生态学研究可以弄清出版媒介与影响出版媒介生存和发展的因素的相互关系,明确出版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和功能,及其进化规律,预测其发展趋势,进而探索调节以至优化出版生态系统、保护出版生态平衡、保证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二出版生态学的相关学科和分支学科

   出版生态学既不同于编辑出版应用学科,也不属于生物学意义上的生态学。它所研究的既不是具体的编辑出版业务知识,也不是自然界的生态关系,而是出版媒介与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因素之间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生态关系。它研究的出版生态规律既不同于传统出版学中一般的编辑出版工作规律,也不同于自然界的生态规律。因此出版生态学是出版学与生态学交叉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是对出版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作为出版学的拓展,它与传统的出版学既有密切的联系,又有所创新。“出版学是研究出版物、出版工作的性质、功能和发展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图书和期刊。[12](p14)出版学的研究成果为出版生态学研究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因此出版生态学不去研究具体的出版业务知识,而是以整体的、发展的、系统的眼光研究出版媒介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生态关系。它所研究的媒介涉及图书、期刊、报纸、音像出版物、电子出版物、网络出版物,但并不去研究某一具体形态的出版物的性质和功能,而是研究同种媒介之间与不同媒介之间的生态关系,及其在出版生态系统进化中的作用。

   生态学是研究生物与环境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关系的生物学分支学科,属于自然科学的范畴。[13]出版生态学运用生态学的原理来研究出版学,因此出版生态学与生态学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出版生态学研究的是人类社会中的出版现象,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生态学作为一种方法论,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广泛地向经济、技术、政治、法律、社会、历史、美学、伦理、哲学等众多领域渗透,推动了许多新兴学科的发展。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律,基本观点和方法,为出版生态学的产生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传播学是研究人类信息传播行为及其规律的学科,它是一门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综合性学科。[14]传播是出版的重要功能之一,因此出版学与传播学有着密切的联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对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传播学研究的媒介范围很广,但侧重于研究广播、电视、报纸、网络这样的新闻媒介,与出版生态学中研究的媒介各有侧重,研究角度也不完全相同。

   此外,出版生态学与管理学、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学科也有密切的关系。

   出版生态学研究具有多样性和多层次的特点,因此它有许多分支学科。按照出版媒介的层次性划分,可分为个体出版生态学、种群出版生态学、群落出版生态学和出版生态系统生态学。按照出版媒介的分类来划分,可分为图书出版生态学、期刊出版生态学、音像出版生态学、电子出版生态学和网络出版生态学。按照出版媒介的组织环节划分,可分为编辑生态学、发行生态学、出版管理生态学等。按照出版生态演替的过程,又可分为古代出版生态学和现代出版生态学。

   三出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只有在正确的方法论指导下,科学研究才能取得预期的成果。出版学的一些传统研究方法如调查研究法、古今中外法、分析综合法在出版学研究中曾经是主要的研究手段,[15](p27-29)但这些方法远远不能满足出版生态学研究的需要。作为新兴边缘学科的出版生态学,应当在借鉴这些传统研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现代科学方法,并积极吸取和借鉴其他学科的成果和方法,加强多学科、多方法的研究,发展自己的研究方法体系。总的趋势是,由定性研究趋向定性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由静态描述趋向动态分析,从局部研究到整体研究。

   (1)调查研究的方法。出版生态研究离不开出版活动的各种数据、资料,这些数据资料不能凭空得来,必须进行大量的调查研究才能取得。随着数学方法的引入,调查研究的方法也日趋完善。进行出版生态调查研究,必须首先明确研究目的,然后制订研究方案,包括确定调查对象、抽样范围、抽样方法、测量方式、问题设计,并实施调查。取得数据、资料后,还要进行整理和归类,再根据需要,分析各类数据,抽出其中带规律性的东西,上升为理论,总结出观点,最后形成研究成果。这里就用到了概率与统计的方法,对大量复杂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也离不开计算机技术。

   (2)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法。定性分析的目的在于识别研究单位的属性,分析它的组成要素,并根据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定量分析则是对事物量的方面的揭示。在出版生态学研究中,我们可以利用定性研究来定义问题,寻找处理问题的途径。定量分析则可以用以验证定性研究中的假设。定量分析之前通常要以适当的定性研究开路。有时定性研究也用于解释由定量分析所得的结果。因此,尽管定量分析能够得到精确的结果,但定量分析不能取代定性分析,而必须以定性分析为前提。只有将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才更有利于得出正确的结论。

   (3)出版系统分析与综合研究法。系统分析是指在研究中把研究对象视为一个系统,通过对系统内各要素、结构和关系的考察,研究如何优化系统的结构以发挥系统的最佳功能的方法。通过系统分析,可以对系统的发展作出预测、决策和实行控制,可以找出系统从一种状态突然转化为另一种具有新功能的状态的条件、机制。而系统综合则是按照系统的诸要素、结构层次、发展过程的内在联系,在思维中复制和设计系统整体的综合方法。在把部分综合为整体时,能够揭示各部分所不具有的新质态、新规律;它着眼于系统的最优效应,通过对系统各部分的创造性组合,实现系统设计的最优方案。

   (4)宏观出版生态与微观出版生态相结合研究法。出版生态也可分为宏观出版生态与微观出版生态,宏观出版生态指整个出版业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科技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以及不同媒介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微观出版生态则指出版媒介与作者、读者、经销商、印刷商,以及出版媒介内部各环节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宏观分析是指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对宏观出版生态进行的研究。微观分析则是指从构成出版业生产与流通整体的各环节、各部门、各工序、各层次、各方面,对微观出版生态进行研究。把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既可以全面地揭示出版生态规律,又可以通过科学分析找到维护出版生态平衡,保证出版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

   应当指出的是,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日益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和新兴学科的诞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研究方法相互移植与借用的结果。因为一种方法就是一种视角,从新的视角就可以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可以大大扩大思维空间,促使新思想、新学科的产生,出版生态学的产生就是如此。随着出版生态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将会逐渐形成自己特有的研究方法,其研究方法体系也会逐步得到完善。

   四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出版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把出版与生态联系起来,并以其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作为研究对象,并从系统整体上去研究其结构、功能和动态,以至优化和调控。

   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在微观生态方面,应当着重研究编、印、发、管等各个环节在整个出版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在宏观生态方面,则应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层次研究出版的生态规律,这也是出版生态学研究的中心。

   1.个体层次出版生态学研究

   个体生态学也称生理生态学,它研究生物对环境适应性的生理机制。生理适应使生物在不良或极端环境中得以生存,提高存活力。同样出版媒介也必须适应社会环境才能够在各种社会环境中生存和发展。个体层次出版生态学研究出版媒介(个体)与生态因子相互作用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以及组成这些个体的部门如编辑部、发行部(器官),以至编辑人员、发行人员(细胞),甚至可以小到稿件(基因),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作用机理。出版媒介如何建立一套有效的、灵活的适应机制,使自己保持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出版媒介内部的各个环节的联系,及其人员的素质是关键。那么,它需要建立怎样的联系,其人员需要怎样的素质?影响媒介的限制性因子是什么?出版媒介适应社会环境,同时也会反作用于社会环境,这种反作用有正面的,也可能有负面的。如何提高出版媒介的耐度,以增强出版媒介在极端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如何使出版媒介对社会环境产生正面的影响,抑制其负面的影响?这都是个体层次出版生态学需要研究的课题。

   2.种群层次出版生态学研究

   生活在一定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各种方式彼此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整体,即为种群。[13]在自然界,种群和种群之间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同一地区的个体共享同一资源,因而在对待资源的关系上又表现出种内竞争或合作关系。在信息化社会,严格地说不存在相互隔离的出版种群,但是为了研究方便,在目前我国出版物市场被人为分割的情况下[16],我们姑且给出版种群下如下的定义: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通过一定的条件联系起来的相同类型出版媒介的群体,称为出版种群。种群层次的出版生态学就是要研究在这种分割条件下的出版媒介个体之间,以及其群体与社会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就需要我们研究出版种群的数量、分布密度及其数量变动规律;研究出版种群的组成及出版种群的结构。各种形式的出版集团、报刊集团、传媒集团可看作是出版种群。目前我国的这些集团大多是靠行政手段组建的,并不完全是自发的市场行为的产物。如何合理地配置出版资源,规范竞争,加强合作,而不是各自为战,以最大限度地发挥集团的整体优势,仍是有待研究的课题。研究种群层次的出版生态,将为此提供有益的参考。

   在研究出版种群时,我们不应该忘记书商。有些书商已不满足于仅仅做书刊流通的中介,而是通过买书号、刊号、版号进入出版媒介的行列中,可以称之为隐性媒介。这样的隐性媒介有多少?可能难以统计。在我国出版审批制不变的条件下,如果国有出版媒介不能积极有效地应对市场挑战,市场就会来配置出版资源,买卖书号、刊号和版号的现象就难以杜绝。理解了这一点,才能够合理地解释出版种群的变动。由于买卖书号的不合法性,书商在资源分配上处于先天的劣势,但由于他们更加了解市场,畅通的销售渠道弥补了他们的劣势。但作为隐性媒介的书商也是不稳定的,其规模和数量均变动频繁。

   3.群落层次出版生态学研究

   所谓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生境中的全部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和微生物)以各种方式彼此作用、相互影响而形成的整体。例如一片由多种不同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组成的森林,和生活在森林里面的许多动物和大量的微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生物群落。生物群落只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生物部分。群落生态学主要研究生物群落的组成及其结构、性质与功能、群落内的种间关系、群落的发展与演替、群落的丰富度、多样性与稳定性,群落的分类和排序等。[17](p4-5)我们可以把一定区域内的图书媒介、期刊媒介、报纸媒介、音像媒介、电子媒介、网络媒介等出版种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组成的整体看作出版群落。不同的出版种群构成了出版群落的出版媒介多样性;不同的出版媒介具有不同的形态,或具有不同的载体,它们既有竞争,又有协作,各自占有相应的生态位,表现出出版群落的层次性;出版群落中各种出版媒介的数量不同,由此可计算出各种出版媒介之间的比例,即相对数量。出版群落会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发生演替。在不同的空间位置上的出版媒介有不同的生态位。

   由哪些出版媒介种群构成了出版群落?在出版群落中,其结构关系如何?出版群落的功能是什么?出版群落怎样由最初的图书媒介演替到现代的多种出版媒介种群构成的复杂群落?不同出版媒介之间的相互关系是怎样的?其演替的规律是什么?出版群落的演替趋势是怎样的?等等。这些都是群落层次的出版生态学需要研究的课题。

   4.生态系统层次的出版生态学研究

   一定空间中的生物群落与其环境组成的系统,其中各成员借助能流和物质循环形成一个有组织的功能复合体,这就是生态系统。[13]生态系统生态学主要研究生态系统的组成、结构、功能,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及生态系统的发育和进化。生态系统是生态学研究的重点。我们可以尝试为出版生态系统下一个定义:一定地域内的出版群落与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组成的系统即为出版生态系统,其中的出版媒介与其环境,以及出版媒介与出版媒介相互作用形成一个有机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出版生态系统也是出版生态学重点研究的内容。出版媒介与其生存环境通过怎样的联系组成了出版生态系统?这个系统有怎样的结构?出版生态系统的功能是什么?出版生态系统中的能量通过什么方式流动?物质通过什么方式循环?信息通过什么途径传递?出版生态系统进化的规律是怎样的?如何使出版生态系统达到最优化,并保持出版生态的平衡,以保证出版业的可持续发展?这都是生态系统出版生态学需要解决的问题。

   以上探讨了出版生态学的概念、出版生态学的分支学科及相关学科、出版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由于出版生态学的研究处于起步阶段,对其中许多问题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因此其不完善是不可避免的。对此还需要不断地深化研究,逐渐明确和完善出版生态学的学科体系。

   【参考文献】

   [1]新闻出版署计划财务司.中国新闻出版统计资料汇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4.

   [2][日]小林一博着.出版大崩溃[m].甄西译.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4.

   [3]方李莉.文化生态失衡问题的提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8(3):105-113.

   [4]陇菲,张一凯.知识生态学:对人类与知识实体关系的新探索[J].兰州大学学报,1990,(1):13-17.

   [5]张福学.信息生态学的初步研究[J].情报科学,2002,(1):31-34.

   [6]崔保国.媒介是条鱼——关于媒介生态学的若干思考[eB/oL].http://academic.mediachina.com/lw-view.jsp?id=810,2003-11-03/2004-07-12.

   [7]张辉冠.改善中国出版文化的生态环境[J].编辑之友,2000,(5):2-5.

   [8]吕瑞荣.编辑生态浅探——编辑生态理论构想之一[J].广西社会科学,2003,(7):153-155.

   [9]吕瑞荣.论编辑生态和编辑活动——编辑生态理论构想之二[J].广西社会科学,2003,(8):164-166.

   [10]范卫平.出版生态平衡与出版业治散治滥[J].中国出版,2000,(4):11-12.

   [11]王坤.出版资源的开发与出版生态平衡[J].出版发行研究,1999,(1):14-16.

   [12]袁亮主编.出版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13]贝时璋主编.中国大百科全书·生物学卷[DB/CD].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14]许力以等.中国大百科全书·新闻出版卷[eB/oL].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0.

   [15]袁亮主编.出版学概论[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1997.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篇9

关键词:教育教学沙盘;持续式发展;思维创新

analysisoneducationandteachingtable

――ConstantDevelopmentonthoughtinnovation

LiXianghe,wangXuemei

(GaochengshanprimarySchool,Developmentzone,Dalian116600)

abstract:Basedoneducationandteachingtabletheory,weconductasystemicresearchonthemajorfactorsofclassroomteaching,teambuildinghing,teachingecology.therebyaconstantdevelopmentonthoughtinnovationemerges,whichwillguidethepracticalteaching.

Keywords:educationandteachingtable;Constantdevelopment;thoughtinnovation

一、研究绪论

目前,运用思维导图、swot分析方法对教育教学进行研究较为广泛,但对于某一事物如何能持续发展的思维导图却不曾发现。而把中国经典哲学思想、swot分析方法和工作要素三者有机结合所创新出的持续发展思维导图――教育教学沙盘,在实践中对教育教学工作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研究所采用的原理

教育教学沙盘原理:首先,我们把教育教学要素物化为一种具象符号。依据《易经》“不易、简易和变易”的哲学思维,布局具象符号。再通过swot分析方法对教育教学生态系统中动态要素进行客观认知。使复杂的教育教学信息符号化、清晰化、条理化。通过易经哲学分析,开悟思维,启迪思路。

第二,针对很多教育工作者对教育教学要素没有进行归类研究,往往看到什么就做什么,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见招拆招;不能系统的对教育教学各要素内部联系进行深入性、条理性分析,不能很好地体现事物发展的前瞻性的这种现状,我们通过教育教学沙盘对教育教学各要素做动态分析研究,便能找出教育教学的优势、劣势,提前抓住机会,分析、制定进一步发展策略,使教育教学工作能持续、稳步、高效发展。

第三,教育教学沙盘原理可以运用于课堂教学实效性动态研究、队伍建设动态研究以及教育教学生态系统动态研究,进而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研究价值

关于教育教学沙盘动态式实践的研究,国内外目前的研究成果并不多。本课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和研究价值,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填补一些关于教育教学沙盘动态式研究的空白。目前我们所能搜集到的有关教育教学沙盘动态式实践研究的理论和著作甚少,本课题的研究在某种意义上填补了教育教学沙盘动态式实践研究的空白。通过对课堂教学、团队建设、教学生态三大方面中各大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和发展规律的整合研究,可以更好地促进课堂教学水平的提高,更好地改善团队建设与管理的情况,更好地促进家校联动,更好地把握教育教学工作中各项优势与劣势,更好地抓住机会、化解威胁、实现教育教学各级目标、高效状态。本课题巧妙地将《易经》的哲学理论精髓与swot分析方法结合起来,借助沙盘的直观呈现模式表现出来,并科学、合理地运用到教育教学实践中,使我们能更好地分析现状、预知未来,同时又使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制定可行、有效的策略应对各种情况、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和挑战。总的来说,本课题的研究空间大,应用范围广,研究出的理论成果可以促进其他很多方面工作的顺利开展与层级的稳步、持续提升。

创新之处

通过经典哲学《易经》与swot分析方法及教育教学各具体要素相结合的动态式实践研究,我们将研究所得理论物化为实物,可以一目了然、直观有效地指导实践。课堂教学方面,教师借助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可以轻易掌握课堂教学的优势和劣势、机会和威胁,可以明确课堂教学问题的根源,找出相对应的策略。团队建设方面,管理人员和团队成员都能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明确看到自身的优势和劣势,更好地管理团队、管理自我,整个团队会始终呈现向上发展的积极态势。教育生态形成方面,家长、教师、学生都将成为最大受益者,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家长、教师、学生会明确自身的机会与潜在的威胁,并有效将教育纲要与教育法规应用到具体实践中,最终形成一套科学创新、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总之,我们可以形成一套教育教学沙盘动态式实践研究体系,且将这套教育教学沙盘动态式实践研究体系拓展到更广阔的教育空间,为其他研究者提供一定的指导,牵动其他相关的项目课题的研究。

二、本课题的研究过程

首先,通过资料文献法寻找相关资料、查阅有关文献。接着,通过行动研究法,选择一些典型案例进行研究,总结反思,提炼经验。然后,运用实践研究法总结与讨论对教学过程中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运用经验总结法对团队建设过程中管理艺术、政治观点、组织协调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运用合作探究法对教育生态形成中家长、教师、学生、社会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具体的研究过程如下:

1、课堂教学过程中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的研究。

通过实践研究法,对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材、学法、教法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对课堂教学核心问题、师生生命现状进行研究,探索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过程、方法、途径、和评价,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更具针对性、系统性。

2、团队建设过程中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的研究。

通过经验总结法,对团队建设过程中管理艺术、政治观点、组织协调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寻找、归纳团队管理和班子管理的具体可行性方法和措施,探讨椭圆式管理方式,提高团队建设水平,使团队建设的持续发展更具科学性,更具发展的领导力。

3、教育生态形成中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的研究。

通过合作探究法,对教育生态形成中家长、教师、学生、社会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进行研究,探索出一条促进教育生态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生态系统,使教育生态的持续发展更具系统性、和谐性。

三、本课题的研究成果

通过运用“教育教学沙盘”对课堂教学、队伍建设和教育教学生态的可持续发展进行系统的研究后,我们明确了不同研究对象所包含的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变化规律,形成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维模式。在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思考和应用,将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实践产生积极的效应。通过“教育教学沙盘”来提出假设和解决问题,加速了工作中问题和困难的查找与解决。而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创新思维会对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产生深远的影响,因为我们不仅仅可以运用这种思维创新去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也可以将其运用到其它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只要找到影响研究对象或领域的要素,就可利用沙盘、swot分析法和易经的哲学精髓对影响本研究对象或领域的要素进行整合和归纳,便能一目了然地看清研究对象或领域的优势和劣势、问题和策略,促进其可持续性地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1、提升教师教学视野的前瞻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由于教师对课堂教学的实质把握不准,一味地追求新理念,未充分考虑到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教材、学法、教法等各大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和发展规律,使得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或多或少地存在着学习方法偏差、教学方法偏差、教学环境偏差以及教学目标偏差等背离新课程标准的行为,教学中易出现过分夸大自主而导致课堂教学无序,过分夸大过程忽略结果而导致课堂教学无效,过分夸大学生作用轻视教师作用而导致教学不得法,过分夸大情感目标轻视知识技能目标而导致教学质量下降等问题。面对这些低效的课堂教学现实,对照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我们迫切希望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创新精神以及探究能力的整体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而实现这些目标的首要条件就是提高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因此,提升教师教学视野的前瞻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课堂教学改革的迫切需要。

2、提升学校团队建设是提高办学质量水平的必然发展。

任何一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宗旨都是为学生的成长铺平道路,只有团队建设搞好了,学校的整体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才会提高,学生才会成为真正意义上最大的受益者。我们可以将团队建设分为团队管理和班子管理两个方面,从教师队伍和领导班子队伍的整体建设出发,充分考虑团队建设的机会与威胁、优势与劣势,明确管理艺术、品德修养、政治观点、组织协调、教育理念、制度环境等各个要素之间的联系及发展规律。使团队建设更科学、更高效、更有的放矢。从而提升团队中每一名成员的业务水平,提升整个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提升全校师生整体的情感态度与综合能力,为学生的长期可持续发展铺路搭桥,使学生成为最终受益者。因此,提升学校团队建设是提高办学质量水平的必然发展。

3、教学生态形成的高效和实效是提升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和全民素质的时代要求。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目前的教育大环境是全民重视教育,但是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子女教育的真正内涵是什么。我们要将教学生态形成过程中教师、学生、家长、社会等各个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探讨其中的有机关系和发展方向,明确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策略,明确各个时期教育发展方向、各个情境中的教育教学的优势与劣势、机会与威胁。真正把家长、社会的力量引导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实践中,真正将教师与家长、教师与学生、家长与学生、学生与社会之间的矛盾梳理通畅,凝聚全民族的力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铺路,最终使整体教育教学水平和全民素质内涵得到提升。

生态学的研究方法篇10

摘要:生态心理学目前还没有形成一种统一的范式,把它称为一种取向比把它称为一种学科更为合适,更能反映它内部复杂的现状,也更具包容性。生态心理学是一种强调研究动物(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尤其倾向于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心理现象的取向。本文通过分析概念转变研究中蕴含的生态心理学思想,深化对生态心理学研究取向的认识的同时,并进一步推动概念转变研究的生态化取向。

关键词:生态心理学;概念转变

一、引言

生态心理学是二十世纪中后期在美国出现的一种心理学改造运动,近二十年来,这一运动对当代心理学的方法论和研究思路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1]。相对于传统的主流心理学,生态心理学从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到研究结果的最终解释都提出了一种新的视角去审视,这一点对现代认知心理学实现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嬗变有极大地借鉴作用。

在上世纪80年代随着建构主义思潮的兴起,心理与教育领域掀起了儿童相异概念研究的热潮。在研究儿童相异概念的状况后,研究者开始关注儿童相异概念向科学概念的转变过程,概念转变研究也从此得以兴起。概念转变研究旨在揭示儿童错误概念及其转变的规律,是科学学习中的核心问题,也是国际研究的热点[2]。因此从新兴的生态心理学视角探讨新兴的概念转变研究必然对两者的发展都有益处。生态心理学可以借此更进一步的拓展心理学研究尤其是现代认知心理学的研究领域,使生态心理学的研究范式更趋成熟。概念转变研究则可以通过生态心理学这一新视角的审视,修正发展已有的理论或者提出新的理论,更为关键的是可以使概念研究更多的注重生态性,关注真实课堂中的转变过程[3]。

二、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取向

生态心理学目前更多的还只是被视为心理学研究的取向,而不是把它作为一门已经独立的学科名称,主要是因为其发展的不成熟,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范式。因此将其看成是一种取向比看成是一门学科更为妥当,更能反映它内部复杂的现状,也更具包容性[4]。

(一)生态心理学的界定

对环境的关注是生态心理学的共识[5],但按照不同研究者对环境关注程度和方式的差异则可分为两大类:一类理论把环境只看作是研究对象的考察背景,认为环境是影响行为和心理的重要因素,或者认为认知因素决定人与环境交互作用的性质;另一类则把环境和人的交互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环境和人的认知因素均不能单独起主导决定作用,只有两者交互作用才能决定人的行为或心理。我们可以把包括这两类理论的生态心理学称为广义的生态心理学,而把只包括后一类理论的生态心理学称为狭义的生态心理学。我们一般所指的生态心理学是指狭义生态心理学,根据吉布森和巴克等人的思想,则可以将其进一步的界定为:生态心理学强调研究动物(人)―环境交互体的动态交互过程,尤其倾向于向研究生态环境中的具有功能意义的心理现象。因此,生态心理学的核心思想就是提倡在真实环境中研究人―环境系统的心理与行为的一种研究取向。

(二)生态心理学的指导原则

生态心理学家认为被传统心理学家所分离的两个方面的东西,如行为和心理、行为和环境,在本体论上都是相互依赖和相互作用的对子,因而在认识论上和方法论上,都不能对它们进行分离地研究和解释。因此从方法论上,生态心理学家把交互作用原则作为首要原则运用于他们的研究中。而为了生态心理学认识和解释研究对象及进行具体研究提供更加具体的指导思想,交互作用原则又衍生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具体原则。

1.关于研究本身的原则

由于生态心理学认为动物和环境是交互作用的,所以脱离动物的生活环境来研究动物和动物的行为是不现实的,而且这也是20世纪初传统心理学陷入困境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实际生活背景中研究心理和行为,包括研究宏观环境背景和日常生活背景的心理现象和行为。这种越来越关注实际生活问题的研究,已经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个主要趋势。国内学者张风琴等人也认为目前“新兴的应用认知心理学和认知神经科学充分地反映了生态学的整体论思想[6]。

2.关于研究方法选择的原则

第一,把生态效度作为检验研究有效性的一项重要指标的原则。奈瑟将生态效度界定为一个理论或一个实验结果能够说明或预测人们在真实的、各种不同背景中的行为的程度。这个定义强调一个理论或实验研究的实用价值。如何使得研究具有生态效度,简单地说,就是要改进实验设计,将实验设计与自然研究结合起来。

第二,多元方法组合原则。生态心理学家认为,生态效度的提高或主观经验的评估这个目标不能用单一种方法达到,也不可能在不同种类的研究中达到同样的程度。因此,他们主张多元方法,当没有一种单一方法和单一研究能够完成所有的要求时,在不同的研究中,不同方法的组合有助于接近这个目标。多元主义不仅指多元方法,而且还指多元研究设计、多元取样、多元分析、多元变量和多元数据分析方法。

总之,研究方法的选择尽可能适合生态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目的。生态心理学的多元方法组合原则不特别推荐某种特殊的方法,也不推荐将某种研究模式作为一种研究典范和普遍范式,它认为每一种研究都有它自己的特殊方法和技术的组合。

3.关于研究的解释原则

生态心理学认为传统心理学的刺激-反应反射弧假设就忽略了刺激对反应的相依性,切断了刺激与反应的连续性,破坏了刺激与反应的协调性。相互依存性的原则不仅站在二元论的对立面而且站在单向因果理论的对立面,它主张在解释心理学现象时打破传统行为主义主张的单向因果模式。

三、概念转变的研究现状

概念转变是心理与教育领域的热点问题,研究者从不同的背景和视角研究概念转变的过程与机制,提出了基于认识论、本体论和朴素理论的三大概念转变理论,成为后续概念转变研究的理论框架。

(一)概念转变研究中主流理论

1.基于认识论的科学概念获得模型

posner等人借鉴了库恩、拉卡托斯等当代科学哲学家的思想,将学习者的概念转变与科学的发展相类比,提出了著名的基于认识论的概念转变模型,概念转变需要的的四个条件:(1)对现有概念的不满(dissatisfied)。只有感到自己的某个概念失去了作用,他才可能改变原有概念,当个体遇到对原来的概念所无法解释的事实时,会引发认知冲突,这可以有效地导致对原有概念的不满。(2)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学习者需懂得新概念的真正含义,而不仅仅是字面的理解,他需要把各片段联系起来,建立整体一致的表征。(3)新概念的合理性。个体需要看到新概念是合理的,而这需要新概念与个体所接受的其他概念、信念相互一致;与自己其他理论知识或知识的一致;与自己的经验一致;与自己的直觉一致。个体看到了新概念的合理性,意味着他相信新概念是真实的。(4)新概念的有效性。个体应看到新概念对自己的价值,它能解决其他途径所难以解决的问题,并且能向个体展示出新的可能和方向,具有启发意义[7]。

2.基于本体论的科学概念获得模型

Chi等人提出了基于本体论的概念转变理论。该理论认为:在认识论层面,世界上的实体可归属为三个基本的本体论类别“物质”、“过程”和“心理状态”,每一个基本类别下又有若干的子类别,层层散开,构成三颗“本体论树”;在形而上学层面,许多科学概念属于“过程”类别下“基于条件的相互作用”的子类别;在心理层面,学习者倾向于将这些科学概念归为“物质”类别。正是在不同层面上本体论类别的差异,尤其是形而上学层面与心理层面分类的不一致,导致学习者概念的错误。当学习者将概念正确地归入其所应从属的类别时,概念转变即可实现[8]。

3.基于朴素理论的科学概念获得理论

儿童朴素理论发展观主张儿童的认知发展遵循依赖内容的特殊性发展,儿童早期就对某一领域内的理解发生一致的变化,并对不同的领域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解释机制。而这些早期获得的对自己的周围环境和世界的非正式的、非科学的“朴素理论”是儿童用以解释周围环境和世界的知识框架和基础结构。通过研究发现,儿童对周围环境和世界的认识是理论性的,是可以与科学家的理论相类比的,具体来说可以总结为以下三点:(1)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的性质。这主要表现在儿童能够在这个领域和哪个领域之间做出本体论的区分,例如对动物植物的区分;(2)儿童的认识具有理论发展的特点。例如,儿童在运用自己的朴素理论进行解释世界时会不自觉地排除“反例”,并通过自己的经验来验证自己理论的正确性。(3)儿童同伴群体之间可以形成朴素理论的“科学共同体”,即在儿童同伴群体的相互作用下,儿童各自的朴素理论会在儿童所在的群体中经过“讨论”以及检验最终会达成一种“共识”,儿童会利用这种“共识”来检验或形成自己的朴素理论[9]。

(二)概念转变研究中现有的问题

概念转变理论发展初期,研究者多采用静态封闭的研究方法,对真实情境下的概念转变尚不能进行完满的解释,因此概念转变研究在问题、方法以及视角方面应进一步改进,使概念转变理论更具解释力。在研究问题上,概念转变有待进一步澄清的问题包括:学习者原有的概念像科学概念一样是有结构的,还是基于现象主义的零散知识;学习者原有的概念是被消除、被新概念取代,还是与新概念共存形成多重表征;概念转变过程是剧烈革命的,还是缓慢进化的;概念转变是否与学习者年龄有关;在研究方法和思路上,概念转变研究应注重生态性,关注真实课堂中的转变过程,将认知因素与情境因素相结合[2]。

四、生态心理学视角对概念转变研究的启示

概念转变研究作为认知心理学的热点问题,那么在研究视角与基本研究方法上不可避免的继承了近代认知心理学固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生态心理学视角下的认知心理学研究

最初认知心理学兴起于反对行为主义的“去心理学化”浪潮之中,但对行为主义所持的科学主义倾向则是全盘继承[10]。因此生态心理学对认知心理学的影响是巨大的,实现了真正的变革,主要表现以下五个特点:第一,探索“日常生活的认知”的兴趣与日俱增;第二,关注人类认知中的人体特性和个体内部限制性对日常生活认知影响的生态学研究;第三,对人类认知的个体差异和个体发展差异的生态学研究;第四,将认知加工与“真实生活”条件和个体的建构联系在一起。第五,生态心理学的认知研究采用了许多与之相适应的方法。

(二)生态心理学指导原则对概念转变研究的影响

生态心理学指导原则对概念转变研究的影响可以在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从探讨思辨中或实验室中的心理向探讨真实环境中的心理转变;从人的心理内部机制的探求转向对人和环境互动关系的探求;从对理论模型的追问到对理论背景与实验设计之间匹配的关注;从对纯粹事实(是什么和怎样)的关注转向对事实与事实的价值(功能性的)融合的关注;从分析性思维模式为主转向综合性思维模式。而具体的实例结合则表现在以下几点:

1.概念转变研究中概念生态因子

在概念转变研究之初,posner就已经提出了“概念生态”的理论,认为学生个体的经验背景也会形成一个环境,它也是个体看待世界的方式,包括人们对世界、知识、科学分类及文化和语言的认知与看法[7]。这个生态环境中的不同角度、各个元素(组成因子)都潜在地影响着学生概念学习的进行,决定着学生是否愿意接受新概念或者改变原有的概念,且概念生态的组成因子之间通常是相互关联着,概念生态呈现的是概念与个体心智环境间的关系,任何概念本质都是概念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后续的研究者提出许多概念生态组成因子,包括学习者的文化、语言、历史态度、情感等各个方面。这时的研究已体现出了生态心理学的交互作用原则,只不过强调的是过去现实环境影响的概念生态因子与当下的新概念的交互作用。

2.超于“冷”的概念转变研究

pintrich等人认为,过于强调认知因素而忽略学习者动机、情感的‘冷’的概念转变理论只能解释来自实验室的研究结论,不足以阐释真实课堂中发生的概念转变。在科学课堂上,学生的学习与科学家的探究是有差别的,科学家的探究以目标为导向,而学生的学习可能是盲目的,当学生不具有掌握取向的动机时,很难对原有概念产生不满并看到新概念的可理解性和合理性。由此,pintrich提出要超越“冷”的概念转变,将学习者的动机与课堂情境因素纳入概念转变的研究中,动机因素包含目标、价值、自我效能感和控制信念,在概念转变中是潜在的中介变量,课堂情境因素包含任务结构、课堂权威和评价方式,在动机与概念转变之间起调节作用[2]。由此可以见到生态心理学主张的“真实环境中研究”的体现,有利的推动了概念转变研究的进一步深化,避免了失去实际效用的危险。

3.概念转变研究中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

treagust等人提出“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包含认识论、本体论和社会/情感三个维度,每个维度构成三角形的一条边,三个维度相互交叉。它们从不同角度部分地解释了课堂中的概念转变:从本体论的角度,教学前学生倾向于将基因归入“物质”类别,教学后学生将基因归入“物质”类别的比例从70%下降到44%、归入“过程”类别的比例从11%增加到47%;从认识论的角度,教学后不同的学生基因概念达到不同的状态,少部分学生能运用基因概念解决问题达到了有效性状态,另一些学生则只能达到合理性状态;从社会/情感的角度,由于与自身密切相关,学生对基因概念的学习具有积极的态度,但教师布置的认知任务没能促进学生的基因概念达到有效性状态,这为多维课堂概念转变框架提供了实证依据[2]。可以看出这里生态化的研究又进了一步,不仅探讨真实课堂教学环境中的概念转变,而且转向综合性思维模式兼容各个理论。

五、结语

在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的发展过程中,存在过符号加工论和联结主义的竞争,内部效度和生态效度的争论,根本目的只在于希望获得对人类认知的根本把握。但由于时代局限,人们很长一段时间在机械论世界观指导下忽视人类认知复杂性,试图在抽取环境影响因素的情况下实现人类认知的把握[6]。生态心理学取向出现后,提供了一种整体论世界观,使得掌握人类认知本质重新有了可能。因而可以设想,生态心理学所倡导的交互作用原则必将使得包括概念转变研究在内的现代认知心理学研究带入一条整体多元化的研究途径,并将会取得丰富的成果。(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参考文献:

[1]易芳:生态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模式的转向[J],心理学探新,2008,28(1)

[2]张建伟:概念转变研究模型及其发展[J],心理学动态,1998,6(3)33-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