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十篇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十篇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6:22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篇1

【关键词】李安;中西文化差异;融合

中图分类号:J91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0125(2017)10-0101-02

一、李安电影对“家”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李安从第一部电影《推手》开始,就喜欢用“家”这一主线来表述故事。看似固定在某一地点上的“家”,其实渗透着中西方关于“家”这一文化载体的不同内涵。其“家庭三部曲”的主要场景,大多体现在中国式的家庭中。中国家庭注重的是“同堂”的传统,这是一种“家国天下”的体现。然而在西方国家中,“家”主要以夫妻为主体,其子女成人后大都各自组建自己的家庭,强调个体的独立性。《喜宴》中,儿子伟同并未跟父母住在一起,二老飞到美国参加儿子按照西方习俗举办的婚礼,母亲为没有举办中式婚礼而落泪。“家庭三部曲”的最后一部《饮食男女》,更是表现了中国传统的家庭文化。在中国家庭文化中,饮食占据重要位置,餐桌上的所有事物都渗透着中国人的传统和文化渊源,一双筷子、家人围坐着一张桌子吃饭、先老再幼等诸多“规矩”,都有可追根溯源的文化内涵。

而在《冰风暴》里,美国家庭中“子女自由”得到了充分体现,一个想要严厉却力不从心的父亲正好诠释了西方崇尚自由的家庭观念。子女并不因家庭的存在而有较强的集体思想,他们有独立的选择,不是家庭必然的附属,这种观念使本该有的家庭温暖被忽略了。西方家庭中,父亲对于子女的管教显得束手无策,人们遇到困难时首先是怀疑和不信任,对自我的满足和对自身的认同使家庭关系显得脆弱。直到生命消逝,人们才从自私中醒悟,决定相互温暖和依赖,最终得以自救。影片最后“回归家庭”的团圆结局,正是李安在影片中反衬西方家庭文化中缺少亲情和爱的表现,呼吁“家”的重要性。

二、李安电影对“父”与“子”关系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父亲作为家庭的主要成员,他与下一代人之间的关系,成为家庭文化中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中西方文化中,“父”与“子”的关系显然大为不同,李安对于这种差异有自己的理解。中国的家庭文化中,家主为“父”,即“父权”,这是中国的传统。在李安的电影中,大多有父亲这一角色。最早的“家庭三部曲”其实也叫“父亲三部曲”,这三部电影中都有父亲这一典型的家庭角色,虽境遇不同,但他们均为传统的中国父亲。三部电影中的父亲分别是太极大师、大厨等,在各自的领域受人敬仰。不管是从《喜宴》中伟同为迎接父母到来而改变家中摆设,特别换上了父亲的书法作品,还是从《饮食男女》中父亲每周为家人相聚所准备的饭菜,都可以看出在中国文化中,父权是家中唯一而带有专治性质的,就好比“君权”,父亲在家中的地位最高,具有儿女和家族命运的决定权。《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父亲从未露面,但李慕白却充当着这种近似父亲的角色,坚持想要引导玉娇龙走向正途。

在西方文化中,由于家庭是以夫妻为单位组成,中国文化中的“父权”就不存在了。《冰风暴》中的父亲一直想要严厉管教子女,却总在管教之后心生不忍,就这样反反复复,再加上追求自由平等的社会文化,导致父亲无法建立权威的现象,更没有“家中父为大”的局面。《喜宴》中,艾伦在提到自己父亲的时候,随意的口气和长久未曾见面的事实,也证明了其父在儿子心目中的地位和形象。

李安电影里中国传统文化中父亲是威严的,且受到子女的仰望,而在西方文化中父亲似乎是一种挑战、反叛,甚至带有“弑父”的情节。比如说《绿巨人》中,当儿子得知自己是父亲的实验品之后所做出的行动,能看出李安所表达的中西方文化中父子关系的差异。

三、李安电影对爱情理解的中西方文化差异

《卧虎藏龙》《理智与情感》这两部影片从“理性”和“感性”的角度诠释了中国传统文化对待爱情是保守的,而西方文化对待爱情和婚姻的态度是自由的。《卧虎藏龙》中,俞秀莲对李慕白的情感来自外界的压力,直到最后他们的爱恋才被彼此放到明面上来承认。在中国的传统观念中“父命为大”,直接掌管着儿女的婚姻大事,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这种情况被普遍延续。

再看《理智与情感》,同样是阶级化严重的“封建社会”,面对父母安排的婚姻,两位女主角的爱情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主观思想。大姐较为理智和克制,妹妹较为热情和直率,两人选择的恋爱对象和情路的坎坷,大多也是来自于社会的等级划分和现实的阻碍。但从本质上来讲,这些阻碍与《卧虎藏龙》中玉娇龙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

四、李安电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凸显与融合

(一)李安电影将中国古典美学融入好莱坞。李安在台湾的生长经历和在美国的求学过程,注定他是属于世界的。李安进军好莱坞,他的影片运用了好莱坞典型的叙事结构和单一的线性情节,在受众的观影体验上符合西方人的审美。中国传统文化对他儿时的熏陶,使李安站在国际的舞台上,把中国的古典美学融入到西方的叙事方法中,向全世界观众灌输着中国的文化和古典的美感。

李安电影镜头的运用如同中国国画的渲染手法,讲究中国古典美学寓情于景的含蓄,也讲究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意境。他总是通过细节向观众述说着镜头表面下的深意,与此同时,李安也喜欢长镜头的环境描写,把人物所处的大环境用一种大景别的长镜头慢慢表现出来,观众不知不觉地走入他所描绘的世界。如《断背山》中用大景别的长镜头表现两个牛仔的放牧环境,蓝蓝的天空、延绵的绿色山脉、满眼的星辰、流淌的河水,两个牛仔无聊的生活,在这样一种自然柔和的氛围中滋生出的爱恋,是可以被大多数人理解的。异曲同工的安排还出现在《冰风暴》中,冰风暴在短时间内打破了人们的生活,它所带来的冲击和破坏,似乎是在这种冷漠的社会背景下酝酿已久的。而在《绿巨人》中,绿色基调奠定了影片的悲剧性和压抑感。

李安喜欢没有声音的画面,并且认为这才是真正的电影,在没有台词的画面中,凭借演员扎实的表演功底,加上环境所表现的情感基调,两者合二为一所表现出的张力和内在的情愫,正是李安所喜爱的。

(二)李安电影汇集了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反思、交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全球化”的浪潮下早已显现,李安作为一个导演,有着自己独到的理解,并在电影中体现出来。从第一部影片《推手》开始,李安就以客观、理性的态度来表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既传承中国的传统美学,也对中国封建思想进行批判;既表现西方的开放和自由,也在用一种审视的眼光公正看待问题。“家庭三部曲”的故事均发生在具有典型中传统文化“父权”的家庭中,却也在有形和无形之中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冲击。《推手》中,父亲与儿媳之间的摩擦,起因便是中西方文化的冲突,双方无法相互理解,直至最后矛盾升级,父亲离家出走。《喜宴》中,父母来美国参加儿子的婚礼,却不知道新娘是“假”的。西方开放的恋爱环境,同性恋已被社会逐渐接受,相比中国传统的恋爱观来说是无法理解的。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冲突显而易见,但反思和交融在李安电影中得到了很好体现。比如《喜宴》中,李安对人们在闹洞房中的表现是坚决批判的。《冰风暴》中,李安对于西方的性自由观念,以及“派对”等也是持批判态度的。《推手》中,儿媳开始学习太极,以及父亲偶尔去儿子家小住,表现了西方人在接受中国的文化,同时“退一步海阔天空”的中国传统文化也化解了家庭中的尴尬。同样的情形也出现在《喜宴》《饮食男女》以及李安的其他影片中。

我们不难发现,不管是中国视角的“家庭三部曲”,还是西方电影的《理智与情感》《冰风暴》等,传统观念都在某种程度上被瓦解,再被重塑,中西方文化在李安的电影中冲击碰撞之后,大多重组,最终走向平衡。

(三)李安电影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理解对中国电影发展的意义。不管是赞赏的眼光还是批评的声音,李安电影在国际上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作为华人导演,能站在奥斯卡领奖台上的并不多,且受到观众如此推崇的更是屈指可数。李安的经历造就了他对于人性的思考和对文化融合的探索。李安的电影在西方引发了“中国热”,或者说是世界对于中国文化的理解。这是一个被接受的过程,是一个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毕竟并不是所有华裔导演在影片中表现出的中国元素,都会被西方乃至全球的观众接受和吸收。

李安在好莱坞的大环境中,秉承着中国传统的文化内涵,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他对于文化的公正和客观的诠释,是他被世界接受的主要原因。有部分中国观众对李安持完全批评的态度,这一部分人认为,在很多中国题材的电影中,李安运用了好莱坞的叙事手法,并且对传统中国的再现有失水准。比如《卧虎藏龙》中,李慕白最后对俞秀莲“莎士比亚式”的告白。但是,这种方式使得绝大多数西方观众深刻体会到两人之间的情感,并且感悟到中国武侠世界儿女情长的无奈和神圣。

李安于中国电影的发展来说,最大的意义是他在思考和探索之后找到的平衡,一种影片外化的中西方文化的平衡,更是内在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所要达到的平衡和融合。

参考文献:

[1]张靓蓓.十年一觉电影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莫娃,付慧敏.阅读李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金洪申.家庭伦理与爱情伦理协奏曲――李安电影综论[J].电影文学,2007(02).

[4]黄文杰.李安华语作品解读[J].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03(03).

[5]胡智锋.影视文化前沿[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篇2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中外合资企业;积极影响;应对策略

自改革开放以来,许多外资企业涌入我国投资办厂。这让中外合资企业的队伍逐渐壮大起来,而企业内部存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与冲突。现如今,怎样巧妙地去应对中西文化差异这一问题已经成为众多中外合资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如何才能够正确处理好中西文化的差异与冲突,制定适宜的、合乎企业文化的应对策略,我们就必须认识到中西文化的差异性,探索适合中外合资企业的跨文化企业管理模式,把中外合资企业经营的更好,更适应现代化潮流。

一、中外合资企业中西文化差异的表现

企业的文化特征与它的民族文化息息相关,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的形成也正是因为它们的渊源有所不同。这些渊源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地理环境

地理环境是中西文化差异的影响因素之一。古人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个农耕国家,有庞大的农业人口,因此从文化上就容易形成自给自足、满足于现状,不求上进的惰性,并且缺乏探索与冒险精神。另外,中国地大物博,东西南北环境差异很大,因此不同区域的人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个性特质。而西方人不同,他们更注重人对自然的征服力。西方的大多数国家是处于一种开放的海洋形地理环境,他们的工商业与航海业相对发展中国家而言比较发达,但是他们所处的自然环境与地理条件并不能满足人们的心理和生活上的需求,因此人们若要生存,就必须向自然界去索取自然生活的一些资源,去发掘自然界一切可用的物质。于是在这种情况下,他们便产生了一种对自然界的探索欲与征服欲。同时,海洋形的地理环境周边的山峰海啸与动荡不安,也让西方人养成了注重空间拓展和武力征服的一种张扬的个性。

(二)语言文字

语言文字的表达包括口头和书面两个方面。在语言表达方面,中国人表达方式的口气一般含蓄委婉,但又给西方人一种排外的感觉;而西方人直来直去,让人觉得简单大方。在书面表达方面,中国人比较重视用词的严谨和含蓄,给人一种多样性与模糊不清的感觉,而对句式的要求比较宽松,强调以神统形;而西方人很重视句式的排列,从个体上把握事物,在逻辑分析的基础上,实现认识与理解事物的目的,他们强调以形传意。

(三)价值观念

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在中国人的心目中,大家都是轻个人,重集体的思想观念。而西方人恰恰相反,他们轻集体,重个人。中西方就人生本位的认识,便出现了集体本位主义和个人本位主义的极大差别。西方人重视个人价值,强调自我和独立见识。首先,他们认为,在这充满竞争的社会中每个人的生存质量都取决于他们的能力,正所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次,西方人不喜欢帮助他人,在他们眼里,帮助他人不仅会干涉别人的私事,而且很有可能会被别人当作是一种施舍行为,也就是我们所谓的自找麻烦。而中国人的行为准则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中国文化推崇的是一种乐于助人的无私奉献的大爱精神。在中国,乐于帮助他人,关心别人被大家认为是一种美德。因此,中国人不论是大事小事还是家事私事都喜欢主动关心对方,而这种行为在西方则会被认为“多管闲事”。

(四)风俗习惯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在风俗习惯这一方面也有很大的差异,尤其是在服饰礼仪、互赠礼品的差异尤为明显。在西方国家的正式场合下,男士通常都穿保守风格的西装,搭配就是白衬衫、领带,他们很喜欢黑色,所以通常穿黑色的皮鞋,女士在正式场合都穿礼服套装,外出都会戴耳环等首饰。平时情况下,人们都喜欢穿休闲装,比如t恤搭配牛仔服。现在中国人的穿着打扮都往西方穿着的风格趋势发展,以往比较传统的中山装、旗袍等都已经不符合潮流趋势了,现在正式场合的男女着装和西方国家的穿衣风格已经没有什么区别。中西国家在互赠礼品方面也有很大的不同,在我们平常生活中,朋友、同事生日、对对方表示感谢等情况下会赠送礼品,我们收到礼物不会立即拆开,认为当面拆开是一种不礼貌的行为,而西方人就不会这样,他们一收到礼物就会当面拆开,认为这是表达对对方的尊重。

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对中外合资企业的积极影响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会给中外合资企业的日常运营带来非常显著的影响。如果我们从积极的角度来看,文化差异反而会成为有利因素,如:新的管理思维、管理视角、管理理念等等。

(一)中外合资企业更易于增强员工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当中外合资企业分析

当前所处的政治、社会、经济、法律和文化环境的时候,开始预测本行业或本企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趋势的时候,对它进行的评价的时候,中西方文化差异会让这些问题变得更加简单,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存在会使中外合资企业从不同的角度对某一问题进行剖析,多方面、多层次的进行理解,进行认识,使中外合资企业能够用多种观点去看待问题,对其分析的更加全面,更加透彻,更加深刻。西方的思维观念更多的是创新,教育也以创新为主,着重体现在经营管理上,他们鼓励研发部门,给予研发部门很高的薪水,让他们研究新产品,使新产品进入市场,就是一种很好的加强技术、创新的管理活动。

(二)使中外合资企业具有更多选择

在同一个问题上,不同的文化对它都会有不同的认识,不同的解决方案,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中外文化差异的存在可以使中外合资企业具有更多的选择。所谓更多的选择,我们大家都知道就是使中外合资企业管理上的弹性增加了,有更多的选择,既然是合资企业,那么在销售这一块,公司的产品既可以卖到国内,也可以卖到国外,增加了产品的销路;还有就是在原材料采购和企业培训人才这一块,因为是中外合资,企业培训人才的时候可以到国外总部培训,同时增加了中外合资企业解决问题的技巧及应对方案,与此同时,中外文化差异的存在使中外合资企业的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快捷;有了文化差异的存在,让企业的文化建设变得更加朝气蓬勃,更加高效的促进了企业间沟通机制。

(三)中外合资企业更易于在国际市场上取得发展

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内部的管理层人员经过长期的磨练,对中外合资企业的了解进一步加深,深刻体会到中外合资企业的生存之道,也非常明白中外合资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因此中外合资的管理者能够自觉地进行角色转换,对消费者的需求和期望能够更恰当的理解,比如说,中美合资企业,能够了解美国人的需求,根据顾客的需求研发出新产品,同时能够制定出符合具有顾客民族特点的市场规划,开发出迎合顾客兴趣和爱好的产品和服务。但恰恰因为中外文化差异的存在,让中外合资企业的员工在面对来自不同国家的人们变得更加从容、自信。

三、在中外合资企业中如何巧妙的应对中西文化差异

现代社会中,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进一步加强,中西方的联系更加紧密。而中外合资企业的中西文化碰撞和摩擦正是因为文化差异引起的。那么我们如何巧妙的去应对这些文化冲突,缓解企业中由于中西文化差异而产生的矛盾?企业必须制定高效可取的应对策略。

(一)分析和识别中西文化差异

解决中西文化差异的首要关键便是分析和识别它们的文化差异。在中外合资企业中,文化冲突的类型分为不同的程度和类型,在消除文化冲突方面也有轻重之分。中外合资企业的中外双方应该互相尊重,互相了解。“只有相互的了解,才能在产生冲突时很快的理解对方,设身处地的为对方考虑,了解对方的行为模式和原则,减少相互的文化偏见和误解。”所以,在了解双方的文化差异和文化特点以后,中外双方可以开展研讨会、联谊会等形式来使双方进一步了解和熟悉对方的文化,促进中外双方的关系。这样不仅可以让双方了解对方的文化,也能够从一定程度上消除双方的误解与矛盾,加强双方的信任与友谊,从而有利于发挥多元文化的优势,改善企业的管理,提高企业的效益。

(二)建立有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

中外合资企业中由于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若是想让它融合为一体,最好的方法便是建立有共同价值观的企业文化。中西方人的价值观必然是不同的,因此中外合资企业的企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并不应该消除文化差异,而是应该在尊重和保留双方文化底蕴和文化差异的前提下,利用文化差异多样性这一特点建立一个全新的中西方的共享文化,中外合资企业可以在一定的文化程度上保留着中国西方不同的文化模式。这样可以减少企业的文化摩擦,建立共同的管理文化。

(三)管理人员进行跨文化培训

在中外合资企业中,若发生文化冲突,那么中外双方的管理人员都不免有不足之处。毕竟外方的员工不了解当地的语言文化、做事方式,而中国的管理人员一般情况下很难在这方面做到纽带的作用。因此,中外合资企业对管理人员的跨文化培训是必不可少的,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更好地提高对中国特征的理性的分析能力,从而了解和熟悉影响人们行为的文化因素。当然,在培训的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被培训的员工在接受培训的时候是否有机会充分的接触其他文化并与外方人员沟通与互动。被培训的人员也需要自身的体会来加强对其他文化的真正理解。

五、结论

作为世界经济活动的一部分,中外合资企业在对外贸易发展以及各国的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然,中外合资企业同时也是中西文化的融合的桥梁和纽带。中外合资企业中的跨文化管理包含了很多复杂的问题,最主要的便是中西文化差异。“既然文化差异是无法回避的事实,那么在跨文化传播与交际中认知、理解、接受与尊重他人的文化和差异就是我们应该也是必须采取的态度。”因此,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从企业自身着手,认识到企业文化的多元化,寻找科学的方法和管理手段去提高外资企业的跨文化管理水平,减少中西方文化的冲突,采取高效可取的管理策略,应对现代社会中激烈的竞争。

参考文献

[1]高菲.中德跨文化交际对待冲突的差异及解决对策[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5,10:99.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篇3

关键词:文化差异;适应;语言;过程

在全球化发展的今天,各个民族、国家、提取之间的交流与对话也在不断地扩大。世界性的文化交流和商品交换正逐渐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美国沃尔玛在中国遍地开花,中国制造商品又在法国家乐福堆积如山;非洲随处可见麦当劳大叔和好莱坞电影,欧洲大陆的中餐馆比比皆是。这种文化的碰撞几乎在世界任何角落都能找到印记。然而正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21世纪第一份《世界文化报告》(2000)的主题所阐释的一样“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在如何解决文化差异和冲突,如何实现跨文化交际,如何适应多元文化发展方面我们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从巴赫金的对话论到哈贝马斯的交流论,从亨廷顿的文化冲突论到洪堡特的不可翻译论等等。但是很少有学者涉及到“解决文化差异”与“文化适应”相结合研究的问题上来。本文大胆地提出了一个新的设想:从“解决文化差异”到“文化适应”是一个有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复杂的循序渐进的。

历来人们都习惯把“解决文化差异”和“文化适应”分开或是并列来说。二者都是人们在遇到跨文化交际障碍后提出的要求或进一步的措施,但并不能因此把二者等同起来。首先应该解决什么是“解决文化差异”和“文化适应”的问题,在弄清二者的概念后,通过异同的比较才能进一步探究二者的关系。

一、解决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出现的前提首先是不同文化之间的接触和交流。“文化是通过某个民族的后动而表现出来的一种思维和行为模式,一种是该民族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模式。”当一个群体与另一群体发生关系式,无论是战争还是联姻都不可避免地要进行文化的接触,在接触之初是沿着语言的轨迹寻找共性的过程――即我们通常称之为的翻译。语言是思维的产物,是思想表达的载体。只有语言相互通晓明了才能发生进一步的思想文化的交流。这里的语言是广义上的,既包括人们说的话、写的字,也包括各种肢体语言和体态语言。文化的交流是伴随着整个交流沟通的过程,它不仅表现为语言,而且还关乎人类的心理经验和思维模式。因此,具有不同心理特征和行为模式的群体之间在寻求共同对话的同时,也必须面对各方的不同,而这种不同的相互参照比较就是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的存在时客观必然的,就连成为寻求共同对话途径的语言也只是暂时的停留在表层的保持一致。翻译作为跨文化理解的重要方式在深入到文化思想层面后就会被轻易地打破平衡。18世纪德国理论家洪堡特曾说过:“在我看来,所有翻译都不过只是试图完成一项无法完成的任务。任何译者都注定会被两块绊脚石中的任何一块所绊倒。他不是贴原作贴得太紧而牺牲本民族的风格和语音,就是贴本民族的特点贴的太紧而牺牲原作。”他所认为的“不可完成性”实际上就是针对文化差异而论的。语言并非只是符号系统这么简单,它同时还蕴藏着巨大的文化内容,所以不同文化语体之间是不能画上绝对的等号的。

解决文化差异就是探究文化差异并解决。差异只在经过自体与他体充分认知并相互比较后才可能显现出来。政治评论家w・Lippmann在《大众舆论》(1922)一书中提出了“文化定型”的概念,即人们对另一群体成员所持有的简单化看法,其基本假设是:“术语一个群体(民族、宗教、性别等)的成员行为和态度类似。定型有’自定型’和’他定型’之分,前者某群体关于自己的定型,后者则是关于其他群体的定型。”文化定型属于文化认知当中意见比较集中稳固的部分,它影响着人们对事物的看法,以及行为活动的方向,甚至后续认知。这种文化定型不是一尘不变的,它具有可变性和普遍性,并在文化认知和交流中具有不可避免性。为了帮助人们认识不同的文化,就要概括文化差异,必然要建立某种文化定型。然而正像萨丕尔说的,语词是钥匙也是枷锁。文化的定型在打开一扇门的同时,也带来了障碍。比如:定型会使我们相信所有美国人都是高大魁梧的,所有日本人都是短小猥琐的,所有黑人都是狡诈不忠的,所有中国人都是贫穷落后的……但是当我们打开互联网,看到老虎伍兹在和老布什打高尔夫,姚明在nBa赛场上打球时,我们会感叹思维定势是一件多么可怕的事情。

我们应该看到文化的差异造就文化多样性和多元发展的事实,但是当这种差异没有得到适当的处理时往往就会导致误解甚至文化冲突。2001年的电影《刮痧》以中医刮痧疗法产生的误会为主线,反映了华人在过外有雨文化的冲突而陷入困境,后又因人们的诚恳与爱心困境最终冲破的感人的故事。这是发生在移民者身上的典型的故事。上升到历史中,从希腊波斯战争到,包括当代无休止的中东战争,文化差异历来是冲突的重要因素。巴勒斯坦和以色列之间的冲突不仅限制在领土、资源上,还有宗教和民族方面;二战期间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迫害实质上是一个民族文化与另一个民族文化的冲突;美国南北战争是两种不同肤色文化激烈碰撞的结果。文化冲突不时出现在现有的文化交往过程中,但是文化差异并非必然导致文化冲突,文化差异是可以被弱化,被解决的。文化冲突不可避免,但是冲突时可以避免的。那么如何解决文化差异就成了当今学术的一个热门话题,从语言、宗教、艺术、饮食生活、经济等不同的方面都有了很多研究成果。这些丰硕的成果是建立在互信了解的基础上的,“对社会事物和事件看法方米哪的文化差异,只有了解和理解了这些文化因素的差异,并且具有成功地与他文化成员交流的真诚愿望才能最大限度地克服这种看法差异制造的交流障碍。”解决文化差异的过程是一个从了解双方文化,发现差异,了解差异到解决差异的过程,这一过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彼此尊重、相互了解、公平对待、深入理解、合理解决。“彼此尊重和公平对待”是一个基本态度和立场的问题。由于人们对差异的概括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观视角和偏见的影响,所以首先要端正态度,不可崇洋,也不可持偏见态度;其次要有正确的立场,理智看待文化中的精髓和糟粕问题,由浅入深,从历史、民族、心理等方面深刻理解差异文化。

二、从解决文化差异到文化适应

文化交流不仅表现为语言符号系统的对话,还关乎人类的心理和思维方式。如果把“解决文化差异”看作是物理反应,那么“文化适应”则可以看作化学反应。文化适应不光是要解决文化差异问题,更重要的是在这之后的一种心灵上的共鸣,一种文化认同和一种文化融入。“解决文化差异”是人们在认识世界,相

互交流时不可避免遇到的客观问题,“文化适应”是在这种客观问题解决之上更高层次的交流的需求。人类在文化交往中首先必须文化差异,避免文化冲突,以此保证文化交流的正常进行,若想使这种交流继续深入发展就要考虑文化适应的问题了!

15世纪地理大发现以来,移民文化成为现代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移民父母所面对的巨大的文化差异以及不同文化价值的巨大冲击不是三言两语可以解决的。“就移民而言”施纳伯尔,“参与经济生活伴随着一种私人生活,边缘要素懂得从文化上与全球社会的规范相融合,同时让文化核心保持不变……文化系统的核心与边缘之间的区分不是永远不变的,它的改变取决于民族集团意识到其自身以及因此而意识到其局限性的原生文化和历史环境。”。移民父母就是在秉持着一个文化核心(母国文化价值核心)试图接触移民国的边缘文化。他们为更方便的生活,从语言到思维方式都开始一种全新的尝试,但是由于他们本身对异文化核心价值理念的排斥,所以始终处于移民国的边缘文化之中。而对于移民子女来说,情况又有了很大的改善:“一种文化代码转向另一种文化代码既不是直接的亦不是即刻的。移民地子女要经历一个短暂的活跃阶段,其间他们试图去解决冲突,拒斥其父母的文化而接收社会文化,同时无意识地将主导文化在同化过程中所产生的与移民文化在重新解释过程中所产生的新模式融合在一起。”显然移民子女已经把解决文化差异上升到了文化认同的高度,这样他们就能更好地接受移民国的文化和价值,更好的融合父母的文化和社会文化。对异文化的认同是迈向文化适应关键一步。

“文化认同性基本上是指民族性。”对某一文化的认同实际上就是对持有这种文化的群体(民族)的认同。认同不等于同化,不等于全盘接收,它是一个由认识到理解再到融合的过程。“自1982年以来,我们一直在强调文化认同性的三重维度――历史的,社会学和心理学的,强调文化认同性的动态性和关联性,强调文化认同性的流动性和变形。”正是因为文化认同是动态的过程,所以文化适应也应当具有动态性:二战后,许多中国人移民美国,几代华裔在中美交流与文化传播方面做出过了卓有成效的努力,他们很好的融入到了美国的文化中去;21世纪在中国逐渐走向富强是,一大批美国移民来到了中国,并开始了他们漫长而又艰辛的文化适应之路。

在文化适应之中,并不是只有单方面的输入过程,文化的输出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文化认同往往带有民族性,但绝不是说文化认同等于民族认同。“民族认同性与文化认同性知识在与世隔绝的原始部落才可能形成一致。”文化认同是文化交流中所追求的文化适应理想状态的阶梯,远远超出民族认同的范畴。“民族认同发具有极化和扩大经济或政治秩序冲突的性质。”法西斯对犹太民族的压迫正是源于民族歧视和不认同,中东穆斯林所面临的战火也无不与过分夸大民族认同有关。民族是特定一群人的范畴,而文化则没有边界,是可以跨条约一切障碍的。

从文化认同到文化适应,究竟要走多远?其实文化适应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结果,它的理想状态就如同老子的大同社会的高度。曾经就有学者将文化认同划分为五个时期:1.前认同期(即本文所说的解决文化差异的过程);2.文化人形成期;3.认同融合期;4.文化认同趋同时期;5.人类文化认同大同时期。

其中第五个时期就是文化适应理想的时期。说的抽象一点这种状态即是一种超验的“道”。高一虹在《语言文化差异的认识与超越》一书中也提到过“道”与“器”的概念。“道”与“器”在传统中国哲学范畴中是相对的概念。《说文解字》中有:“器,皿也。象皿之口。犬所以守之。”“道,所行道也。”《周易・系辞》中又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中国古代的心学派认为,道本于心。王守仁:“心体即所谓道,心体明即道明,更无二。”(《传习录上》,王文成公全书卷一)因此高一虹认为“交际者之内在的人格状态,整体素养以及由此而来的对待交际的基本态度,便是‘道’。其他外在的信息,技巧,行为和结果,均为载‘道’的‘器’。”同时他还提出了“道上器下”“道同器异”“道不可言,器可言”的观点,很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究。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篇4

关键词:国际企业;文化差异;文化镶嵌;竞争优势

作者简介:蒋兆平(1968-),女,江苏淮安人,郑州大学商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跨国企业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7)04-0093-03 收稿日期:2007-04-20

国际企业跨文化经营一方面可使企业在全球范围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另一方面也可能为民族、国家经济及国际企业生产经营带来冲击和压力。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理论越来越坚持各自原有的文明和个性,人们合作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方法及工作的动机,特别是价值观念依然保持其差别。正如一些国际商务专家所言:“那些将其海外子公司视为只会生产、不会说话的殖民地,同时自己也仅仅根植于一种文化的公司,其实就像是雇佣了分包商一样,根本不能称为是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苏珊,2002)

文化差异给企业跨地域、跨行业经营带来挑战。不同的文化引起不同的需要和期望,以及与此相对应的不同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即便是相同的行为也可能代表不同的意义。这样,国际企业跨文化经营时,难免会遭遇文化壁垒。

但是,事物都有两面性。多元化的文化易于产生新观点,使得解决问题有更多的角度、更多的备选方案,这有利于创新。恰当、充分地利用不同文化所表现的差异,也能为国际企业的发展创造契机。

纷繁复杂的文化各有其精彩之处。国际企业的组织设计不是要创造一个合并各种文化的熔炉,而是要成为文化镶嵌――保持各种元素的特有价值、特有优势的精品。为此,国际企业跨文化经营时,要正确地认识、理解、尊重其他文化,并从文化差异中获得竞争优势。

一、跨文化管理的3R模式

在影响管理的众多因素中,文化是最容易被忽视的。然而,文化差异却是一体化的欧洲并购中最大的困难所在。承认文化差异是国际企业发现潜在的商业威胁和机会的第一步。国际企业跨文化生产经营时,必然遭遇文化冲击,这就使得跨文化管理成为国际企业管理的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跨文化管理的难度并不取决于文化差异的大小,而是取决于双方沟通、包容及相互理解的程度。跨文化管理的3R模式是:(1)认识文化差异(RecognizeCulturalDifference);(2)尊重文化差异(RespectCulturalDifference);(3)协同文化差异(Re-concileCulturalDifference)。

1、认识文化差异

在一定程度上,每个人都是以本国文化为中心的。人们在面对文化差异时,总是以自己的文化为参照物来认识和评价其他文化。这就是西方文化研究专家所说的“自我优越感”(ethnocentrism,又译种族优越感),即认为自己的行为方式总是优于其他文化背景人们的行为方式。国际企业的“自我优越感”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在国外采取与国内相同的经营方式;不能改造产品以适应特定市场的特殊需求;派遣在国内干得很好却没有国际经验的管理者担任海外企业要职等。很显然,这些经营方式是难以取得成功的。1985年至1997年中法合作“广州标致”失败的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文化的“自我优越感”――法方照搬标致在法国的管理方式,中方来自原有国营企业的工人们怎么能接受呢?双方都只看到对方与自己不同的地方,没有正确认识文化差异。可见,国际企业要想在跨文化经营中取得成功,必须拓宽视野,防止以“自我优越感”来制定决策。当然,国际企业跨文化经营时也要避免另一种极端:由于欣赏东道国文化而放弃自己的文化。

认识文化差异的重要性在于彼此理解,而不是强行推荐自己的或迁就别人的。各种文化都有些独一无二的认知,也都存在一些独特的盲点。

2、尊重文化差异

理解是尊重的前提,在理解基础上的尊重才有可能发自内心。这种理解首先是对自己民族文化的理解。只有对自己民族文化具有相当高的理解水平,才能准确把握自己文化的精神和特点,进而正确理解异质文化。其次,国际企业应当通过培训、沟通等方式引导员工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实行多元文化的相互理解,防止文化误读,避免文化冲突。而要实现文化的理解,必须具备一个先决条件,即克服主体在自己民族文化环境中形成的“先见”和“偏见”。

尊重对方的文化是解决问题的首要条件。只有尊重对方,才能激起对方内心的共鸣;也只有尊重对方,才能得到对方的尊重。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建立起相互的信任。信任是有效沟通的前提。只有相互信任,才能坦诚地说出自己的想法、意见和建议;才能达成共识,寻求共赢方案。沟通是一个双向的过程,双向沟通有助于对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信息进行客观诠释,而不是按自己的文化背景以及由此决定的模式进行文化诠释。双向沟通的结果所得到的反馈可以帮助进一步阐述、验证对方的意图,减少沟通的误解。与此同时,良好的沟通还能促进对自己民族文化和异质文化更好的理解。这样,认识、理解、尊重、信任、沟通、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国际企业通过这个循环能够降低文化差异带来的风险和冲突,同时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企业文化。

3、协同文化差异

企业在跨文化经营时至少必须协同三种文化――本土文化、东道国文化、企业文化。执行这项任务的企业的国际经理人必须没有偏见,不歧视任何一种文化,具有包容心。他既要掌握企业的原则性文化,又要根据不同情景作出适应性判断。

国际企业协同文化差异是一个较为复杂、困难和漫长的过程,一般需经过冲突期、交汇期和聚合期。在冲突期,来自不同文化的管理人员要认真认识对方文化与己方文化的差异,表现出对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这样才会有以后的真诚合作。交汇期是各种文化相互渗透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各种文化背景的管理人员清楚认识各种文化的优点和不足,相互学习,取长补短。聚合期是跨文化的全面融合期。在这一时期,企业内既有各种文化的共存共荣,又有全体员工共同追求的统一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二、利用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对国际企业跨文化生产经营活动的影响已成为不容置疑的事实,理解并管理文化差异正越来越成为国际企业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是,人们常常认为文化差异是被迫接受的历史遗留,或是不得不克服的威胁,却忘记了去体会和享受文化差异所带来的财富。

传统的文化差异处理方式强调文化融合,即磨平各种文化的棱角,相互学习,相互渗透,求同存异,形成一种各方都能接受的文化。在这种情况下,国际企业变成了文化大熔炉。

然而,这样做的结果是,各种文化相融合的同时,也失去了特色,包括文化的优势。我们认为,国际企业应逐渐学会从已经存在的文化差异中发掘出对企业跨文化经营有用的方面,而不仅仅是将其影响最小化。

广州本田汽车公司总经理门胁轰二先生曾说:“我们企业内部的矛盾颇多,但这也正是本田好的一面。我们在中国选择合作伙伴时,总是喜欢挑选一些与我们想法不同的合作者,这使我们经常发生意见的碰撞,这样不同思想的碰撞就会产生新的想法,从而创造出本田新的企业文化。”文化差异不仅不会形成障碍,反而成为企业发展的动力、创新的源泉。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国际企业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利用资源,将自己的优势与东道国所拥有的资本、技术、市场、研发及人力资源的优势相结合,利用文化差异,实现优势互补。

1、全球化生产营销方面

最简单的市场营销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顾客:他们想要什么?什么时候会买?为什么买?买多少?在哪儿买?以何种方式买?这几个方面随着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因此,文化和全球化生产营销是密切相关的。“国际营销是确认国外用户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并以正确的价格、在正确的地点提供这些商品和服务的过程。”(paula.Herbig,2000)全球化生产营销的定位必须满足消费群体的文化需求,即其定位必须符合消费群体的思维习惯,使当地的消费群体没有文化障碍,乐于接受。

即使像可口可乐、麦当劳、肯德基这些所谓全球化的产品市场上,“标准”消费者也只是一种妄想。1992年的冬季奥运会上,可口可乐的广告是人们用12种不同的文字书写“可口可乐”。麦当劳在印度放弃牛肉汉堡,提供蔬菜汉堡。肯德基在中国结合中国丰富的饮食文化传统以及不同地域的不同口味,推出了胡萝卜面包、老北京鸡肉卷、川香辣子鸡等;在日本增加了日本人喜欢的炸面圈;在泰国卖白米饭和甜辣酱;在英格兰卖肉汁土豆泥;在荷兰卖洋葱土豆;在法国则加上了糕点。

海尔在美国的生产营销是非常成功的。美国的大学生经常自己租房子住,海尔针对这部分消费者设计了一种小冰箱,像火车上的折叠桌,可以放电脑,很实用。

万宝路香烟进军中国大陆市场的时候,其广告就充分考虑了中国的文化氛围。广告以中国人熟知的故宫为背景,拉近了产品与消费者的距离,品牌形象得以迅速确立。

美国大都会保险公司为了开拓美国的华人保险市场,根据华人对祖国的热爱和眷恋,设计了一幅广告宣传画,背景是雄伟的万里长城,上面写着:“还有一座看不见的长城。”下面是:“安全保障的象征――大都会保险公司是远征无形的万里长城。”引起了华人的共鸣,业务量迅速增加。这也是利用了文化差异。

因此,树立国际品牌,必须注意到产品开发及宣传中的文化内涵,千方百计地利用各种手段提高产品的文化内涵,使产品不但能够满足顾客的一般需求,还能够满足顾客的心理需求,使消费者获得溢价,发挥文化差异的积极作用。

2、人力资源方面

人力资源管理是国际企业管理的关键要素。国际企业的人员配备模式会随企业经营的历史而有所不同。在不同的国际化阶段,海外企业中管理者的国籍构成将不断发生变化――本国人、东道国人或第三国人。

国际企业若要麾下群英荟萃,就不能把眼光囿于本民族范围内。著名的管理专家RosabethmossKanter(1996)认为,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总是颇费心思建立文化多元化的团队,“创造一个充满创意的内部市场”。创新大师Garethmorgan(2002)也指出,为了成功适应外部环境,企业机制必须包容该环境中的所有多元化因素。他说:“创造力只有植根于多元化才能枝繁叶茂。”

研究表明,多文化背景的人比只有一种文化背景的人具有更高的认知灵活性。文化多元化的员工队伍更善于解决问题。他们的视野更为广阔,对多种可能性有更强的分析判断能力,而且还减少了由于过分强调团体凝聚力造成的所谓“群体思维”的产生,这是一种缺乏批判性的群体思维方式。

国际企业面对的挑战是如何在多元化的文化管理中最大程度地趋利避害。利用文化差异,从各种文化中获得竞争优势,就要发挥各种文化背景人员的长处。多元文化使国际企业具有更广阔的视野、更周密的分析、更多的解决问题的方案。

文化多元化战略还减少了国际企业外派经理方面所花费的成本。

美国吉列公司建立了一个国际毕业生培训计划,其目标是在发展中国家培养可供利用的当地人才。该计划的运作方式是:(1)吉列公司的海外子公司从当地的名牌大学中招聘工商管理专业的尖子毕业生;(2)这些毕业生在各自国家中的吉列子公司总部接受6个月的培训;(3)所有培训生到波士顿公司总部接受18个月的集中培训。如果培训合格,毕业生将会在其本国的吉列公司分部被委以初级职务。(alanm.Rugman,1999)。像吉列这样在48个国家拥有8200名雇员的公司,国际毕业生计划不仅能节约成本(外派本国经理的费用大约在10~25万美元,而这种培训的费用只相当于其零头,约2~2.5万美元),而且还能充分利用全球范围的优秀人力资源。

Ge在中国的上万名雇员中,只有不到20人是美国人。韦尔奇在1999年的“致股东的信”中指出:“我们的目标是要成为‘全球首选的雇主’。我们要努力为全球各地担任领导职位的本地人创造激励人心的机会,从而使我们的目标成为现实。这一措施将使我们实现我们最大、最长远的梦想――一个真正全球化的Ge。”韦尔奇为Ge提出一个终极目标:“全球本地化和本地全球化”,即Ge不仅能使全球各地可供利用的资源融入Ge文化,实现本地化,而且,本地要素一旦成熟,当公司需要时,可以脱离本土到Ge的全球子公司及美国总部任职,以满足全球化发展的需要(patJoynt,1999)。

三、创造利用文化差异的条件

国际企业要利用文化差异获得竞争优势,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开放的沟通环境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文化过滤器”(CulturalFilter),我们的大脑习惯于接受我们自己熟悉的东西。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文化过滤器”往往把许多关键的信息过滤掉了,这严重影响跨文化沟通的有效性。开放沟通的机会越多,不同文化彼此接触的机会就越多,也就有更多的分享思想和经验的机会。这种文化逐渐养成人们对争论的容忍,并鼓励人们对有关问题的建设性冲突,这样可以为问题的解决提供更广阔的视角;同时,还可以通过减少思维的一致性来提高公司的创造力和整体的竞争优势。当然,这种沟通交流必须建立在理解、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如果企业的文化明确重视并鼓励文化多样性,员工对文化会有更开放的心态,也就可能更好地理解并包容不同的文化。

2、良好的学习氛围

国际企业应该鼓励管理人员在多文化的环境中学习,这样才能够不受已有的文化视角的约束。管理人员不但要学习各种语言和非语言的交流手段,而且要学习不同市场的社会特点,熟悉东道国的传统和习俗。国际企业还要鼓励文化间的学习交流,摈除“自我优越感”,学习异质文化新的思想和优势,博采众长,兼收并蓄,取长补短,从而达到整体最优。

3、跨文化培训

跨文化培训的内容主要包括语言学习、对自己民族文化和异质文化的认识、文化的敏感性训练、实地考察、跨文化沟通及冲突处理等。

英特尔公司的“多重文化整合委员会”为有关员工提供敏感性训练。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在一起通过讲解、角色练习、情景对话、实例分析及实地考察,增加文化的相互认知。这种培训一方面通过全面系统地讲授不同文化的价值观念、伦理道德、风俗习惯、法律制度等,提高参与者对文化的认识和文化敏感性,引导他们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文化,减少文化冲突以及提高对文化冲突的解决能力;另一方面还能提高员工的观察能力和面对面交流的能力,使他们能在真实的企业环境中学习、理解和诠释对方的文化。此外,英特尔公司还提供实地锻炼的机会。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篇5

关键词:跨文化传播性质理论研究

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多成果,比如爱德华·霍尔(edwardt.hall)的高语境/低语境理论、古迪孔斯特(williamb.gudykunst)的焦虑/不确定性管理理论、汀·图梅(stellating-toomey)的面子协商理论以及约翰,费斯克(johnfiske)的大众文化传播理论等。但是对于跨文化传播学的核心理论问题——跨文化传播的性质却缺乏专门深人的研究,很多中外学者大多注意到了这个现象,比如萨默瓦(larrya.samovar)、波特(richarde.porter)和麦克丹尼尔(edwinr.mcdaniel)说:“对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已经揭示了跨文化变迁的多样性,也产生了大量的应用性理论,尽管有了这些进步,但是对于跨文化传播的知识主体来说,还远远没有完善,从其他学科获得的关于文化多样性的数据,还没有被充分的整合。已有的很多信息更多的是关注当下社会的、种族的和民族问题的反映,而不是试图去定义和解释跨文化传播。”这是跨文化传播学作为一门学科的重大欠缺。对跨文化传播的性质缺乏深度认知,跨文化传播理论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就失去了判断的依据和标准,跨文化传播学的多学科整合就会失去学术一致性。

本文在中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跨文化传播活动的特性,提出跨文化传播的三大本质特征,由此确立跨文化传播的基本性质。需要说明的是,认识和阐释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它不仅要求对已有文献和经典理论进行深入的参阅,而且要求对各种形式的跨文化传播活动做深入的思考和研究。为此,本文的分析和讨论只是一种尝试性的解释。

一、特定异文化群体间的传播

人们通常把跨文化传播解释为“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很多学者都有大致相同的表述,比如中国学者关世杰先生说:“跨文化交流是一个涵盖面比较广的通用术语。它通常是指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与另一种文化背景的人、群体所进行的交流。”美国学者萨莫瓦和波特说:“跨文化交流指的是拥有不同文化感知和符号系统的人们之间进行的交流,他们的这些不同足以改变交流事件。”跨文化传播是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传播,显然是毋庸置疑的,但问题的实质在于,“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只是跨文化传播的偶然特性,或者说外在特性,不能揭示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因为我们可以在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中发现不同文化之间进行传播的特性。我们以大众传播为例,进一步讨说明个问题。按照大众传播的一种常识,大众传播的受众是“庞大的、异质的、及分散的”因此,从传者和受者的文化关系上看,大众传播的传者与受者之间既可能是同文化关系,也可能是异文化关系。就文化差异存在的普遍性而言,严格地讲,任何一种大众传播活动,必然会在某个领域、某个层面上构成传者和受者的异文化关系,也就是说,大众传播活动必然经常是“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因此,不同文化之间的传播不是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

笔者认为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是传者和受者双方的特殊指向性,即跨文化传播是在特定的异文化群体之间进行的传播。我用“特定的”这个词语,想要强调的是,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传者和受者对彼此的文化身份有明确的认知。

我们观察和研究大量的跨文化传播活动时,可以发现,跨文化传播的传播主体——传者和受者——既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又对彼此的文化身份有明确的认知。比如中国和美国之间的跨文化传播(当我们把中国和美国看作是两个文化群体的时候)、两者之间的跨文化传播或者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之间的跨文化传播。传者和受者分属于不同的文化群体意味着跨文化传播是在不同文化之间进行的传播;传者和受者对彼此文化身份的明确认知,意味着跨文化传播必然是在两个特定的文化群体之间进行的。也就是说跨文化传播的传者和受者非常明确我们是谁、他们是谁,非常明确在文化群体意义上的谁在和谁进行传播。这种特定的不同文化群体之间的传播构成了非常特定的传者与受者的文化关系。换句话说,只有当传者和受者明确对方所属的某一个特定文化群体的时候,跨文化传播活动才能产生。比如2010年初在中国上演的美国电影《阿凡达》,从传者(制作者)的角度讲,《阿凡达》在全世界的播放是一个大众传播活动,不是跨文化传播活动,也就是在电影拍摄和发行的时候并没有针对任何一个特定的文化群体。但是,当某些受者把《阿凡达》看做是一部美国电影的时候,也就是说当受者确定了传者所属的文化群体的时候,并且受者也同时明确了自己所属的特定文化群体的时候,比如中国文化的受者,播放和观看《阿凡达》成为了一个跨文化传播活动,我们可以在跨文化传播的范畴内讨论《阿凡达》这部电影。

传授双方的文化身份确认是跨文化传播的要素之一,如果传者和受者不能确认对方属于哪一个文化群体,不能确定彼此的文化身份,就不能构成跨文化传播活动。因此我们可以说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之一是在特定异文化群体之间进行的传播。

二、跨越特定文化差异的传播

跨文化传播从传者和受者的文化关系上看是是特定异文化之间的传播,这样一个特性意味着影响跨文化传播活动的核心要素是某种特定的文化差异。

人们通常把文化看作是影响跨文化传播的核心问题,其实是不准确的,因为跨文化传播之所以为跨文化传播,不是文化影响了传播过程,而是文化差异影响了传播过程。从拉斯韦尔开始,人们在研究传播的时候就已经发现了文化对传播的影响,比如施拉姆的经验场论。但是,跨文化传播的发现和研究,是因为发现了在两个特定的异文化群体之间由于存在着巨大的文化差异而导致了传播的失败。跨文化传播的奠基人爱德华·霍尔在一次访谈中,曾经根据他的切身体验说:“不同文化的成员在感知现实方面的基本差异是最根本性的传播失效的原因。”可以说,没有文化差异,就没有跨文化传播。

在跨文化传播的范畴内,文化差异不是两种文化的总体差异,也不是某一文化要素的程度差异。而是维度差异。不同的文化只有从不同的维度上才能进行比较,发现差异。文化差异是在价值判断上的,或者用霍夫斯泰德(geerthofstede)的说法是在心灵程序(mentalprograms)。上的分歧和对立。就两个特定的(比如精英文化群体和大众文化群体)不同的文化群体而言,他们在某个维度上可能有差异,比如权力距离维度;但在另一个维度上就可能没有差异,比如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维度。因此,在传播的条件下,当传者和受者在某一个维度上有差异的时候,而且这个维度的差异影响到了传播过程,那么这时候,我们就可以把这个传播活动看作是跨文化传播活动。

跨文化传播的文化维度差异,不是抽象的,独立于传播过程之外文化维度差异,而是某个特定的讯息将传受双方带入某种特定的文化情境中引发出的某个特定维度的文化差异。如图:

比如我们向法国传播中国的茶文化,那么“中国的茶文化”就是这项跨文化传播活动的特定讯息。为了让法国人认识和理解'中国的茶文化,我们要研究中国的茶文化和法国饮食文化、酒吧文化或休闲文化的特定文化差异,并在这个特定文化差异的基础上,确定向法国传播中国茶文化的途径和方法。再比如,某企业总经理要向员工讲解该企业的奖金制度,假定这个总经理属于一个文化群体,而该企业员工属于另一个文化群体,那么该企业的奖金制度就是跨文化传播的特定讯息,为了有效进行跨文化传播,该项跨文化传播活动不是要跨越总经理和员工这两个文化群体的文化差异,而是这两个文化群体在“奖金”问题上的文化差异。这样才能有效进行跨文化传播活动。

总之,超越特定文化差异意味着(1)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对象是两个特定异文化群体的特定维度的文化差异,而不是两个特定异文化群体的总体文化差异;不仅如此,与之密切相关的是(2)跨文化传播的还要研究特定维度的文化差异对传播的特定影响;并且(3)研究超越特定维度文化差异,是实现有效跨文化传播的途径和方法。关于跨文化传播的研究对象,笔者另有专门讨论,这里仅仅是特定维度的文化差异必然会引出的一些结论。

三、实现意义共享的传播

从传播活动的过程上看,传播是一个信息编码、信息交换和信息解码的互动过程。从这个过程上看,跨文化传播活动与人类的其他传播活动没有什么差别,但是,如果我们关注传播过程的有效性和传播效果问题,我们就会发现跨文化传播的本质特征。

传播过程的有效性取决于信息接收和意义解读的一致性。信息接收的一致性是指接收的信息与发送的信息相同;意义解读的一致性指的是受者对某一信息意义的理解与传者对信息意义的理解相同。这两个一致性程度越高,传播的有效性就越高。当然这里所说的“相同”只是理论上的设定,在传播实践中只可能是一个程度问题。但无论如何,传播的有效性都需要一个前提条件,那就是对传播讯息/文本,或者说对传播符号的一定程度的意义共享。没有一定程度的意义共享,传播的有效性就无从谈起。比如中国人之间打招呼常说的“你吃了吗?”这句话,无论说这句话的时候传播环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无论有多少个人的、组织的或政治的、经济的、知识的或技术的因素介入,对这句话基本的意义共享是存在的,否则就不能理解这个讯息(你吃了吗?)传达了什么样的信息(打个招呼),更不可能理解这个信息的意义(表示友好)。但是,在跨文化传播活动中,恰恰没有构成有效传播前提的这个一定程度的意义共享。研究跨文化传播活动的实践,我们可以发现:不同的世界观、价值观、行为方式和规范,不同的象征符号系统,导致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几乎是必然的会出现:其一,是讯息/文本意义的缺失;其二,对讯息,文本意义的误解。讯息意义的缺失指的是受者接收到了讯息/文本中的信息,但是没有发现该信息有什么意义,也就是接收到了一个没有任何意义的信息,中国俗语说“对牛弹琴”就是意义缺失的极端表达。对信息的误解就是受者解读出来的讯息,文本意义与传者的意图总是缺乏一致性,经常出现的是协商式解读和对抗式解读。

传播效果是某一信息对受者的影响,有影响就是有效果,没有影响就是没效果。而所谓影响描述的是一种因(信息)果(认识、态度或行为的改变)关系,而这种因果关系包含着这样一种假定,即受者可以理解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只有在受者能够理解信息意义的前提下,才有传播效果的产生。但是,如果把这个逻辑置换到跨文化传播活动中就完全不适用了。跨文化传播的目的不是追求认知和态度的改变,更不是影响或支配人的行为,而是能够用恰当的讯息,准确地传递信息,并且能让受者理解和认可信息的意义,也就是说,对于人类其他传播活动而言,意义共享是传播活动的前提,而对于跨文化传播活动而言则是传播活动的目的。跨文化传播必须在传播的过程中才能构建共享的意义,这是跨文化传播活动和其他人类传播活动的本质差异。也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差异,美国著名传播学者汀一图梅把跨文化传播定义为“分享意义的象征符号的交换过程。”。

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不是文化认同,而是从了解到理解,再从理解到认可的一个动态构建过程。“了解”是能够对接收的讯息进行有效的解码;“理解”是解码后的信息能够有一个与传者大致相符的意义解读;“认可”是对解码后的意义有一个接受的态度。当然,我们在这里必须要进行说明的是。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只是一定程度上的意义共享,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意义共享。在跨文化传播的范畴内,文化差异是绝对的,编码和解码的误解误读是绝对的,实现意义共享是相对的。跨文化传播学的研究就是在这个相对的程度上寻找可以共享意义的途径和方法,比如古迪孔斯特的焦虑/不确定管理理论(anxiety/uncertaintymanagement)、汀一图梅的面子协商理论(face-negotiationtheory)、劳伦斯·金凯德(lawrencekincaid)的“传播趋同模式”(convergencemodelofcommunication)等,都是对如何实现意义共享问题的探索和启示。另外,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是一个动态的构建过程。这个动态过程就是通过传播建立起一个逐步实现意义共享的意义链。英国文化研究学者保罗·杜盖伊、斯图亚特,霍尔等人在谈到意义的作用的时候说:“我们好像沿着一条无尽头的意义链条从一个意义到另一个意义不断地走下去。因此,我们用我们已经知道的意义来‘描绘’新的东西;或者我们通过将旧的意义加以转变的办法建立新的意义;或者我们通过用新的意义取代旧的意义的办法来变更意义。”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可以通过传播新的意义转变或取代旧的意义,比如,在许多西方人的观念中,中国要么是穿长袍,拖辫子的清代形象,要么是全国人穿统一绿军装,骑自行车的文革形象,如果我们进行专门的传播,就可以改变和取代这个旧的形象,这就是一种跨文化传播的意义共享。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篇6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差异问题。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着谈判能否顺利进行。从文化的定义入手,剖析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阐述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如何应对谈判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差异问题提出相应策略。

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

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从而产生跨文化谈判。在跨文化谈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到谈判者的谈判风格,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因此,从事跨文化的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在作谈判准备时,更要明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只有积极地面对这种影响才能实现预期目标。

一、文化差异

(一)文化的概念

文化是个复杂的名词。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

人们每天都在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学习文化。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

文化差异广泛地说,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即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造成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经济差异

人们会因为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关注不同问题。例如,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人们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质,对安全的欲望普遍较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吃饭问题。

2.地域差异

地域差异指不同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而造成的差异,人们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必将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中国的古谚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说明地理上的差异对文化差异产生的巨大影响。

3.民族差异

由于历史、饮食等种种原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维吾尔族和汉族来说,维吾尔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而汉族人性格温和,情感不外露。这就形成了维吾尔族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与汉族的显著差异。

4.宗教差异

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戒条,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

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它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在谈判实践中,很多谈判者往往没有足够重视文化差异对谈判结果的影响问题。对于外国谈判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谈判者已经注意到谈判对方是“不同的”,但却认为并不重要。同样,有些谈判者去异国他乡谈判时,为与对方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会注意到双方文化上的相似之处,而忽视其不同之处。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

文化对谈判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将人们相互疏远并形成沟通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谈判者要尊重、接纳彼此的文化,而且要透过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方行为的真正意图,并使自己被对方所接受,最终达成一致的协议。总的来说,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

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谈判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语言是任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差异是最直观明了的。虽然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如雇佣一个翻译或者用共同的第三语言交谈就行了。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人员所使用的语言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那么就很容易误解对方所传播的信息,从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

(二)非语言——肢体语言的使用bsp;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言沟通过程中,还表现在非语言沟通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人员在形体语言、动作语言的运用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谈判人员以非语言的、更含蓄的方式发出或接受大量的、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的信息,而且所有这类信号或示意总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因此,当谈判人员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对手极易误解这些信号,而且还意识不到所发生的错误。这种不知不觉中所产生的个人摩擦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影响商业关系的正常展开。例如与美国人交往,如果你不看着他的眼睛,或者让人觉得眼神游移不定,那么他就会担心你是否不够诚实,或生意中有诈;而跟日本人交往,如果你盯着他,他可能认为你不尊重他。

(三)谈判风格

谈判风格是谈判者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谈判风格体现在谈判者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谈判者的谈判风格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不仅决定着谈判者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影响着谈判者的思维方式和个,从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形成风格迥异的谈判风格。

三、应对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

(一)做好谈判的计划工作

也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及谈判对手的情况,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情况,即所谓的知己知彼。为了做到知己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了解什么阻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列出谈判双方可能有的各种选择,考虑哪些方案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或是能被对方接受的等。业务谈判是双方或多方的,要想取得洽谈成功,知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谈判中,不仅要全面动态地了解对手对协议的期望,更要了解对方的民族习性、谈判手段和语言文化等信息。

(二)克服沟通障碍

在谈判时要明确目标,善于变通,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注意双方是否有沟通障碍,是否有下列情况发生:存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某些词语和肢体语言上的误解;虽然知道,却没有准确地理解对方所提供信息内容;虽然理解,却不愿意接受这种理解。要注意克服沟通障碍。谈判的截止日期、分心、情绪压力、责任、文化认知背景都会让谈判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依赖自己的文化惯性思维。对于这些诱因的理解能够帮助谈判者对待跨国谈判的文化因素。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篇7

摘要: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日益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交往与联系日益密切,国际商务谈判是商务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可避免地会遇到文化差异问题。文化差异直接影响着谈判能否顺利进行。从文化的定义入手,剖析文化差异产生的原因,阐述文化差异对商务谈判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为如何应对谈判过程中出现的文化差异问题提出相应策略。论文关键词:文化;文化差异;国际商务谈判商务谈判作为人际交往的一种形式,必然涉及不同地域、民族、社会文化的交往与接触,从而产生跨文化谈判。在跨文化谈判中,不同地域、民族、文化的差异必将影响到谈判者的谈判风格,从而影响到整个谈判的进程。因此,从事跨文化的商务活动,就必须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间的联系与差异。在作谈判准备时,更要明了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只有积极地面对这种影响才能实现预期目标。一、文化差异(一)文化的概念文化是个复杂的名词。文化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每一种社会形态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每一种文化都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人们每天都在通过与周围人的交往学习文化。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它包含信仰、知识、艺术、习俗、道德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二)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文化差异广泛地说,是指世界上不同地区的文化差别,即指人们在不同的环境下形成的语言、知识、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思维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的不同文化上的差异(尤其是东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了人们对同一事物或同一概念的不同理解与解释。造成文化之间存在差异的原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经济差异人们会因为经济水平的高低而关注不同问题。例如,发达国家的人们生活富裕,受教育水平普遍较高,人们在满足了温饱问题之后,更注重生活品质,对安全的欲望普遍较强。而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或地区,人们主要关心的是吃饭问题。2.地域差异地域差异指不同地理区域由于地理环境而造成的差异,人们因在不同地域而往往有着不同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爱好,而这些必将影响到他们的行为习惯。中国的古谚中有“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的说法,说明地理上的差异对文化差异产生的巨大影响。3.民族差异由于历史、饮食等种种原因,民族与民族之间的差异体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拿维吾尔族和汉族来说,维吾尔族男女老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而汉族人性格温和,情感不外露。这就形成了维吾尔族人在饮食、服饰、居住、节日、礼仪等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上与汉族的显著差异。4.宗教差异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世界上有三大宗教:基督教、佛教和伊斯兰教。不同的宗教有着不同的戒条,从而影响到人们认识事物的方式、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三)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重要性国际商务谈判是指处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活动的当事人,为满足各自需要,通过信息交流与磋商争取达到意见一致的行为和过程。它具有跨文化性。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有着不同的交际方式、价值观和思维方式,这就意味着在国际商务谈判中了解各国不同文化,熟悉商业活动的文化差异是非常重要的。在谈判实践中,很多谈判者往往没有足够重视文化差异对谈判结果的影响问题。对于外国谈判方的文化,即使有些谈判者已经注意到谈判对方是“不同的”,但却认为并不重要。同样,有些谈判者去异国他乡谈判时,为与对方保持融洽的关系,他们会注意到双方文化上的相似之处,而忽视其不同之处。 二、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的影响文化对谈判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不同的文化将人们相互疏远并形成沟通中难以逾越的障碍。因此,谈判者要尊重、接纳彼此的文化,而且要透过文化的差异,了解对方行为的真正意图,并使自己被对方所接受,最终达成一致的协议。总的来说,文化差异对谈判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语言沟通技巧的运用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首先表现在谈判的语言沟通过程中。语言是任何国家、地区、民族之间进行沟通的桥梁,在国际商务活动中语言的差异是最直观明了的。虽然解决语言问题的方法也很简单,如雇佣一个翻译或者用共同的第三语言交谈就行了。但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人员所使用的语言行为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如果不了解这些差异,那么就很容易误解对方所传播的信息,从而影响谈判目标的实现。(二)非语言——肢体语言的使用文化差异对谈判过程的影响不仅表现在语言沟通过程中,还表现在非语言沟通过程中。文化差异会导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谈判人员在形体语言、动作语言的运用上有着巨大的差异。谈判人员以非语言的、更含蓄的方式发出或接受大量的、比语言信息更为重要的信息,而且所有这类信号或示意总是无意识地进行的。因此,当谈判人员发出不同的非语言信号时,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对手极易误解这些信号,而且还意识不到所发生的错误。这种不知不觉中所产生的个人摩擦如果得不到纠正,就会影响商业关系的正常展开。例如与美国人交往,如果你不看着他的眼睛,或者让人觉得眼神游移不定,那么他就会担心你是否不够诚实,或生意中有诈;而跟日本人交往,如果你盯着他,他可能认为你不尊重他。(三)谈判风格谈判风格是谈判者在谈判活动中所表现的主要气度和作风,谈判风格体现在谈判者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谈判者的谈判风格带有深深的文化烙印。文化不仅决定着谈判者的伦理道德规范,而且影响着谈判者的思维方式和个性行为,从而使不同文化背景的谈判者形成风格迥异的谈判风格。三、应对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问题的策略(一)做好谈判的计划工作也就是要充分了解自己及谈判对手的情况,包括其他利益方的国家和文化情况,即所谓的知己知彼。为了做到知己我们要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要了解什么阻碍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列出谈判双方可能有的各种选择,考虑哪些方案是自己可以接受的或是能被对方接受的等。业务谈判是双方或多方的,要想取得洽谈成功,知彼也是非常重要的,在谈判中,不仅要全面动态地了解对手对协议的期望,更要了解对方的民族习性、谈判手段和语言文化等信息。(二)克服沟通障碍在谈判时要明确目标,善于变通,积极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要注意双方是否有沟通障碍,是否有下列情况发生:存在由于文化背景不同造成的某些词语和肢体语言上的误解;虽然知道,却没有准确地理解对方所提供信息内容;虽然理解,却不愿意接受这种理解。要注意克服沟通障碍。谈判的截止日期、分心、情绪压力、责任、文化认知背景都会让谈判者在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依赖自己的文化惯性思维。对于这些诱因的理解能够帮助谈判者对待跨国谈判的文化因素。(三)掌握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商务谈判技巧不同的文化造就不同的性格和行为,形成不同的谈判风格。不同的风格主要表现在谈判过程中的行为、举止和实施控制谈判进程的方法、手段上。在东西方商务谈判过程中,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的文化心态、风俗习惯等,往往被很多人忽略,而常常正是文化因素的影响,决定了商务谈判活动的成败。在进行谈判时,各个民族都是平等的。无论对手所处的文化环境看起来有多么不可思议或无法理解甚至荒谬,谈判时都应该彼此尊重。在正确谈判意识指导下,涉外谈判者必须掌握谈判对手的谈判风格,灵活应变,对症下药,使国际商务谈判向有利于己方的方向发展。用商务英语谈判——策略与技巧[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4.李娥英.试析国际商务谈判中的跨文化因素[J].商务现代化,2008,(8).赵银德.文化差异对国际商务谈判行为的影响[J].实务探讨,2002,(10).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篇8

一、导入

一个人的成长过程,必然受到其成长及生活环境的渗透及熏陶,从而其一言一行必将打上文化背景的烙印,包括其思维模式、推理习惯、行为以及表达方式等。有个冷笑话,有一个在美国的中国人,与其美国女朋友一块通过路口时,红色信号灯亮起了,便拉着其女友迅速通过,然而女友却与其分手,女友说出唯一原由,连自己的生命都不珍惜,还有什么不敢干的?回国后,接受教训遵守交通规则,站在路口静等绿灯,然而不幸的是这次又被中国女友给甩了,理由是红灯都不敢闯,还能干成什么事!之所以出现两次分手,一个重要原因是中美两国对生命的理性判断存在差异,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文化差异。

二、文化差异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

由于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对英语语系国家文化了解的程度直接影响到语言知识的运用能力,也是能否恰当地运用英语的前提。Brown(1980)认为许多语言学习者失败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把文化学习和语言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就高中英语教学而言,学习英语是一个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尤其是逐渐对两种不同的文化对比的过程。高中生虽然对语言基础知识基本功比较扎实,但在学习及运用中中却常常因为文化差异而词不达意、语不得体,甚至造成歧义和误解。文化差异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传统文化影响。传统文化是相对固定的,有着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无形中影响着人们的举止言行。而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例如狗这种动物,在中国经常和骂人联系在一起的,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是忠诚的象征。如在英语习语中,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doghashisday(是人皆有出头日)。再如:中国人见面喜欢问对方姓名、年龄、单位、家庭住址等,这是亲近关心对方的一种表现,而西方人却视为打探别人隐私。比如说,中国人路上见面好问:“吃饭了吗?”“到哪儿去?”等。但在英语国家人对此却比较反感,西方人见面,通常“Hello!”或谈论天气“niceday,isn’tit?”。在英语教学中如果对中西方传统文化的反差不了解,在英语的学习及应用上会有一定的障碍,会有一定的偏差。

2、思维方式差异的影响。不同的生存环境及形成的文化差异,也表现为思维方式的差异。思维方式的差异表现在许多方面。西方人重理性,重逻辑思维,而中国人重感性,注重辩证思维。英语注重运用各种连接手段以求语法形式的完整,句子组织严密,层次分明。如:ifwintercomes,canspringbefarbehind?“if”使逻辑关系很清楚。思维方式上的不同,导致事物表达顺序排列也迥然不同。从信封的地址的写法上,中国从大到小,而西方却相反。如:“中国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是中国的写法,而外国人写法则JianxiDistrict,Luoyang,Henanprovince,China.

3、母语的影响。所谓母语的影响,是指英语学习者无意识地将母语的表达习惯和模式套用到英语上去,从而在理解上产生偏差,表达上失误,甚至导致交际的失败。中国学生是在母语掌握的情况下才开设英语课的,必然会对英语语言系统产生一定的影响。在教学实践中,高中学生在学习英语时会经常套用或沿用汉语的表达习惯,造成典型的Chinglish。教室前方经常会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标语,很多学生按照汉语的文字将其直接翻译为:Goodgoodstudy,daydayup.这样的翻译看上去与汉语完全对应,但老外们看了之后一头雾水。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没有考虑到中英文之间的差异。其实应该翻译为:workhardandmakeprogresseveryday.

上面简述了文化差异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影响,但其负面影响远不止这些,汉语对英语的负面影响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教学中应尽量克服由此带来的对英语学习的干扰作用,逐步做到中英文之间的运用自如。

三、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如何进行文化差异的教育

鉴于文化差异对于高中英语教学的负面影响,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引入西方文化方面的知识,注重学生的跨文化差异意识培养,减少文化差异对英语学习及交际的影响,无论对于考试还是日常应用都是很有必要的,最终使英语语言的学习与文化交织融为一体。笔者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教师应提高自身文化素养。目前,国内从事英语教学的教师几乎均为中国人,虽然受过专门的英语教育,对于西方文化进行过系统的学习和培训,但其思维及表达方式或多或少仍然受着东方文化痕迹的影响。因此,教师首先应该提高自身文化素养,才能适应跨文化交际教学的要求。其次,在教学中尽可能做到用英语讲授,创设英语语言环境,使课堂教学成为培养英语意识的过程。

2、教师发挥文化教育渗透主导作用,引导学生全方位了解西方文化知识。由于高中学生功课较多,就英语学科学习的时间有限,直接接触英美文化就更少了。因此,教师要在教学中发挥主导作用,结合教材,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例如在阅读理解中结合阅读材料相关内容进行诸如风俗习惯、宗教及重大事件等方面的讲解,指导学生进行阅读或观看一些英语国家原版文学作品及经典外国影片,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帮助学生构建一个较为系统的英美文化认识。

3、进行中西方文化差异对比教学。在对英语国家文化具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还要进行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对比的目的就是了解差异的存在,可以充分地理解各自表达的真正涵义,从而降低因文化差异带来的负面影响。在教学中,可以就教材中相关文化内容进行扩充对比,这主要运用于新课程的导入,目的就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及增强跨文化意识。此外也可以向学生播放一些著名的中外影片,如SavingprivateRyan、《刮痧》等,目的就是通过观看影片对其中有关文化差异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能够逐步培养学生正确对待处理文化差异方面的意识。

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无处不在,影响是深远的,我们所认识到的只是冰山一角。“英语教学应遵循英语教学规律,处理好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关系。认识和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这也为我们以后高中英语教学探索如何全方位、深层次了解文化差异,减少交际障碍,指明了方向,拓宽了空间。

【参考文献】

1、陈琳、王蔷、程晓堂,普通高中英语课程表准(实验)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4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篇9

关键词:中西文化差异原因教授方法

对于英语的学习,传统看法是只要学会语音、语法和词汇,就算掌握了这门语言。但是,随着国家的经济的发展和wto的加入,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交际。有的英语学习者虽然能够讲出一口语音标准、语法结构正确的英语,但在与外国人交流时不能正确理解对方的语用意义,听不懂对方话语中所表达的思想或看不懂文字层面背后的东西,以致在语言交流中产生误解。究其原因,就是在英语教学中忽略了文化素养的作用或对文化素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21世纪是一个以知识创新和社会信息化为主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意味着对人的文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个人的文化素质对他的思维方式、道德情操乃至创新能力都有巨大的影响。所以在平时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语言文化素质,而且要注重培养学生对英汉两种语言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在实际教学中,必须向学生传授英语文化背景知识,比较中英文化差异,使学生对主要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知识与习俗有一定的了解,增强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英语的理解能力及运用能力。

一、中西文化的差异

中西文化的差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英汉词语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和我国很不相同,作为语言的一个组成部分的词语,它的产生、发展、丰富和词义的演变与其社会历史文化背景是分不开的,所以对词汇的理解就涉及有关英美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如果缺乏这方面的知识,理解时就会出现文化错误。

比如说,“dog”和“狗”这两个词,在语言意义上两者是相同的,表示一种动物。由于文化差异,它们在实际应用中含有不同的意义。在中国人的心目中,一般都有厌恶、鄙视狗这种动物的心理,所以常常用狗形容和比喻坏人坏事,如狗仗人势、狗急跳墙、狗眼看人低等。在汉语中用狗指人就是骂人,如狗腿子、走狗、狗头军师、落水狗等。但是在英美国家,他们非常喜欢狗,并且认为狗是人类忠诚可靠的朋友,常常把人比作dog,却没有丝毫的贬义。英语中dog一词很受欢迎,并且往往含有褒义。例如:luckydog表示“幸运儿”,Loveme,lovemydog.表示“爱屋及乌”,everydoghashisday.表示“人人皆有得意日”。

2.英汉结构反映的文化差异。

英汉表达的结构差异体现在排列信息内容的顺序、表达中各环节间的关系、话语发展的趋势等方面。比如,英语中的时间、方位、地点表达的排列顺序往往是由小到大的,而汉语则相反。例:

英:attwoo’clockontheafternoonofthe28thofmayin1998

汉:1998年5月28日下午2点钟

另外,英语的修饰要求把主要意思放在句子的开头,即“中心词”往往放在首位,然后围绕“中心词”逐步发展,形成先正后偏的现象。而汉语的表达习惯则是由表及里,先交代旁枝末节,最后点明主题。英语的定语和状语往往放在所修饰的词语后面,汉语则反之。

英:thisisthebookthatshegaveme.

汉:这就是她送给我的书。

二、形成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

当然,词序与汉语大体一致的句子在英语中也有相当大的比例,这好理解,无需比较。这些差异存在的原因如下。

1.不同民族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及观念上的和心理上的差异会带来语言使用上的差异。

如英美人交谈忌谈年龄、收入、信仰等有关的话题,他们认为那是个人隐私,不容侵犯。而中国人见面则问对方:“你多大了?”“你收入多少?”等。

2.不同文化的人对事物的表达方式也存在差异。

如英语国家对家庭及亲属关系的概念较笼统,但汉语中非常明确具体。如英语中的uncle在汉语中分别表示伯父、叔叔、舅舅、姑父、姨父,而cousin则涵盖了堂兄、堂弟、堂姐、堂妹、姑表兄、姑表弟、姑表姐(妹)、姨表兄(弟)、姨表姐(妹)等12种亲属关系。

三、中西文化的教授方法

为了培养学生对中西文化的敏感性,我们在平时应多向学生讲述中西文化差异,如习俗文化、思维文化、心态文化、历史文化和体态文化,这样才能对中西文化有比较深刻的理解,才能更加自如地运用英语。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们应该把中西文化差异的掌握及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始终贯穿于英语教学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抓好阅读课的教学。

对文化差异的理解篇10

【关键词】可译性限度文化差异语言译者读者

【中图分类号】H3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3)27-0063-01

可译性限度是西方翻译理论的三大核心概念之一。在西方首先提出这个问题的是语言学派的翻译理论家,不同语言间是可以翻译的,但不是所有的事物都可以翻译,翻译后都可以被读者所理解,这就是翻译的可译性限度。

翻译不仅是语言间的转换也是文化的交流,所以文化差异是限制翻译的一大因素。主流文化涵盖历史、地理、风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宗教、思维方式、价值观等。若当一种文化现象在另一种文化中不存在,翻译时就会词汇空缺,有时可以加注或音译,有时完全无法翻译。文化间的相似使语言可译,文化的差异导致不可译。本文将从主流文化、译者、读者三方面因素来分析文化差异对可译性的影响。

从文化方面分析。历史方面:“陋室空堂,当年笏满床。”霍译:“meanhovelsandabandonedhalls,wherecourtiersoncepaiddailycalls.”霍克思没有翻译“笏”这个词,因为“笏”是中国古代大臣上朝拿着的手板,英语中没有对应的词。

地理方面:英国夏季气候怡人。莎士比亚的诗句:“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若译为“我能把你比作夏日吗”中国读者会想到夏日的酷暑难耐,不译成“夏日”又对原作不忠实,这就给翻译带来了限度。

文学方面:“柳”和“留”同音,所以中国古人们离别时折柳相送。英语里有与“柳”对应的词“willow”,但在英语文化中它只代表这种植物,没有“柳”在中国文学里的含义。

宗教方面:中国人说“菩萨保佑”,外国宗教中没有菩萨,即使把菩萨译为:“theGoddessofmercy”,外国读者还是无法得知其体态、面部特征、主管范围等。

观念方面:“他尽量少花钱,把工资都攒着”表示他简朴;但如实翻译后,在美国读者眼中这人是节俭过头成了吝啬,因为美国人是超前消费观,政府也鼓励贷款。

当然文化涵盖的内容很多,差异也不仅仅体现在这几个方面。

不同的译者之间、读者之间也存在着文化差异。因为他们所处的社会或国家的主流文化不同,而且性别、年龄、职业、文化水平、认知水平、思维方式、性格、经历、情感等个人情况也不同。

从译者文化差异分析。要译好原作,译者就应该融入原文情景,体会原作者的心态和感想。此间,译者必定受自己的生活、感情经历、思维方式等影响,这些差异会使不同译者对相同原文作出不同的理解。译者理解越贴近原作,对他来说可译性就越大。但在很多情况下,原语所蕴涵的意义不能完全为译者所领悟、所发掘,这时可译性就会降低。

假设不同译者对原文的理解相同,那么决定可译性限度的就是他们的语言转换能力、表达能力、创造能力。

如:“人曾为僧,人弗可以成佛。女卑是婢,女又何妨成奴。”

许译:“aBuddhistcannotbudintoaBuddha.amaidenmaybemadeahousemaid.”

许渊冲先生不仅翻译出了原诗的意思,而且用“Buddhist、bud、Buddha”以及“maiden、made、maid”之间的形似和音似再现了原诗的文字拆分。但在许渊冲译出之前,词对联一直被认为不可译。可见,有时可译性限度是受译者的水平影响的,随着译者水平的提高,不可译是可以转化为可译的。

从读者的文化差异分析。目标语读者是否能读懂翻译后的内容,也是影响可译性限度的重要原因。读者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了解译文中对应的源语言文化现象的,第二类是不了解的。

如诗句:“床前明月光”中的“月光”常被译为“moonlight”。中国文化里月亮代表思乡,如果英语读者了解月亮在中文里的涵义,就能明白原作的意思。但如果是第二类读者,他们会由月亮联想到不祥、疯狂。因为在欧洲传统文化中,月亮是乱人心智的妖魔,月圆之夜会有更多人精神错乱。所以同样的原文,针对第一类读者它的可译性程度就大。

文化差异对可译性限度有着很大的影响,文化间的差异越小,可译性限度就越高,反之就低。相同的原文,对理解且表达力强的译者可译性就高。读者的文化差异决定他们对译作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也是影响可译性限度的重要因素。随着不同国家和不同文化间相互交流的日益密切,人们对异域文化的了解增多,有些现在因文化差异不能翻译的文化现象或许将来能够翻译。

参考文献

[1]高鹗、曹雪芹.红楼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2]DavidHawkes.thestoryofthestone[m].London:pengiunBooksLtd,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