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家政服务行业的优势十篇家政服务行业的优势十篇

家政服务行业的优势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5:15

家政服务行业的优势篇1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科学发展观,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市委书记朱读稳同志在4月24日市委举办的专题报告会上强调,要推进科学发展,加快我市追赶跨越步伐,并就“能不能加快追赶跨越”、“如何加快追赶跨越”等一系列重要问题和热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思考。为此,我们邮政企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研究如何发挥邮政行业优势为我市加快追赶跨越提供现代邮政服务,以进一步促进我市地方经济和社会的又好又快发展。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活动中,我局领导班子在认真学习研读相关文件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邮政行业优势以及产品特点,就“充分利用和整合邮政企业资源,拓展邮政服务领域,加快我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一主题,认真开展工作调研。

一、邮政服务地方经济的优势与条件

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邮政网络是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经过多年的发展,**邮政不断将资源优势转化为经营优势,如今已形成邮务类、金融类、速递物流类“三大板块”业务及实物网、信息网和金融网“三网合一”的综合平台,**邮政强大的网络优势和品牌优势逐步得到彰显。近年来,**邮政在认真履行普遍服务义务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网点和人员优势,积极参与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建设等,目前全市已建成“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农家店173个,不断加大邮政服务的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在服务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尤其是服务“三农”方面已具备了明显优势。

(一)百年邮政所独有的品牌和信誉优势,使邮政部门能够更有效的为中小企业、农资生产企业、快速消费品等商家和农户架起流通平台。特别是通过长期的履行普遍服务义务的工作,邮政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信赖与认可。

(二)邮政部门具有独特的网点、网络优势。目前全区共有邮政服务网点194个,现有邮运二级干线8条,县乡邮路18条,投递邮路426条,服务网络遍布城乡,邮政服务的触角已延伸到千家万户。

(三)邮政履行的通商、通政、通民的职能。邮政部门所独有的集资金、信息、实物“三流合一”优势,通过提供金融服务、物流配送、数据库商函、报刊杂志的订阅、投递服务,为我市中小企业为实现发展壮大提供了物品配送、资金、产品营销等一揽子服务解决方案,帮助他们解决了发展中面临的诸多难题;同时为我市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抢抓致富信息、购买必需的农业生产资料、推销农业产品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邮政部门开展物流配送业务,将依托现有的运输、投递和营业网络,网络运行和管理更为规范,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可以有效减少农资营销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与个体经营渠道相比,我们在产品质量、价格和商业信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五)邮政部门在服务平台、网络建设等方面已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运行体系,基础建设主要由邮政部门自己投资,不需要政府部门大量的资金投入,可有效补充现有农村供销社体系、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个体经营等农资流通渠道的不足。

二、当前邮政服务经济经济的主要工作举措

(一)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金融服务需求,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邮政不断递增城乡营业网点数量,扩大网点服务规模,加大网点软硬件建设,改善居民用邮环境,提高信息化水平。通过不断扩大业务范围,使**邮政储蓄经营范围已从简单的储蓄业务拓展到小额质押贷款、保险、代销基金、代售国债、工资、代收话费等业务种类,涉足于资产、负债和中间业务三大领域。与区域内各中小企业联系,利用邮政储蓄网点分布广泛的优势,加大中小企业公司业务的推广力度,推动工资业务,同时根据我市广大农村地区企业不同情况制订全方位金融服务方案,使邮储资金反哺农村,加大邮储资金支农力度,提高农村金融服务的覆盖面和满意度,为我市经济发展做好支撑保障。

(二)利用自身网络和品牌优势着力打造现代物流服务平台。**邮政充分利用资源优势,积极介入地方的生产、制造和流通加工企业的物流供应链,为**帝伯格茨活塞环有限公司、乘风制约等多家企业提供仓储、配送、货款结算等一体化现代物流服务,帮助地方企业挖掘市场潜力,扩大市场份额。根据市场和季节需求,备好各类农资,严把进货质量关,将质优价适的种子、农药、化肥,以及洗涤日化、酒水饮料等配送下乡,缩短了流通环节,方便了农民的生产生活。针对农民缺乏农业知识的现状,组织相关农业技术人员和厂家技术人员为农民开办培训班,熟悉产品特性及使用要求,然后再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进行面对面交流,并定期向农户发放病虫害预防信息,降低农户生产风险。

(三)积极打造信息资讯平台。利用邮资封片、dm广告、集邮礼品册、数据库商函等形式,把**地域文化特色、地域经济特色、地域风俗特色开发成设计精美、内容丰富的邮政信息资讯产品,打造“地方名片”,为提高地方知名度、招商引资提供个性宣传和推介服务。近年来,**邮政依托行业优势先后发行《**跨越》、《中国黄梅戏》、《天柱山》、《魅力大观》等邮票册,为天柱山景区开发电子门禁系统,这些为宣传**、展示**城市形象、提高**知名度、促进我市旅游经济和招商引资都起到了积极作用。同时,**邮政还不断加强名址库建设力度,坚持走建设个性化名址库的路子,建立诸如医生库、高收入人群库、公务员库、农惠通数据库等,为商函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更为我市中小企业进行企业宣传、产品推广提供了有效渠道。我局当前与市商务局展开合作,充分发挥邮政良好的社会品牌效应和中邮物流遍布城乡的网络优势,整合资源,帮助全市“家电下乡”中标生产及流通企业提供政策及中标商品宣传、货物配送等多种服务,共同推动了“家电下乡”这一国家惠农政策的有效落实。

三、邮政服务地方经济尚存的薄弱点

(一)邮政企业自主创新的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资源优势尚待进一步发掘和利用。

(二)邮政企业为社会提供的服务有待进一步完善,服务层面尚待进一步拓宽。

四、下一步应对措施

家政服务行业的优势篇2

关键词:服务外包;追赶型发展战略;后发优势。

服务外包是现代高端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正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新型业态和我国城市新一轮竞争的重点。青岛市服务外包发展起步晚,发展战略不强势,明显落后于国内同类城市,亟待采取追赶型战略加快发展。

一、青岛市服务外包发展现状和突出问题分析。

(一)服务外包的内涵和分类。

服务外包是指企业将价值链中原本由自身提供的具有基础性的、共性的、非核心的it业务和基于it的业务流程剥离出来后,外包给外部专业服务提供商来完成的经济活动。因此,服务外包应该是基于信息网络技术,其服务性工作(包括业务和业务流程)通过计算机操作完成,并采用现代通信手段进行交付,使企业通过重组价值链、优化资源配置降低了成本并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1]按照外包的目的地是否在国内,可分为在岸服务外包(境内外包)和离岸服务外包(国际外包);按照外包业务的具体内容可分为信息技术外包(ito)①、业务流程外包(bpo)②和知识流程外包(kpo)③。

(二)青岛市服务外包的发展现状。

青岛市服务外包始于软件研发,现已逐步向信息技术外包(ito)和业务流程外包(bpo)扩展,已经具备较好的发展条件和基础。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外包保持稳步增长态势。“十五”以来,全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据青岛市商务局统计(见表1),2010年全市服务外包合同额1。92亿美元,同比增长107%,合同执行额1。56亿美元,同比增长92%,与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④相比排名分别是22位、7位、16位、8位。

表明青岛市服务外包已成功起步,上升和发展的潜力较大。2010年ito合同执行额13267。5万美元,增长65。3%,kpo执行额6128。5万美元,增长181。4%。全市注册登记服务外包企业达167家,其中,2010年新增服务外包企业50家,比2009年增长40%。卡特彼勒、日松数码、朗讯、炎煌科技、优创等7家企业实现离岸外包收入过千万美元。

2。信息技术外包已具雏形,发展速度快。目前,青岛信息技术外包业务的主要内容是软件外包业务,已成功开启对韩国、日本和欧美等市场的软件外包业务,主要包括嵌入式软件开发、动漫创意设计、网络技术和系统集成、集成电路设计等。

3。业务流程外包刚刚起步,发展潜力大。在信息技术外包的带动下,青岛业务流程外包成功起步。初步形成了以海尔、海信、高校软控等公司为代表的制造业研发设计外包服务,以优创数据技术等公司为代表的数据处理外包服务,以灵镜数码等公司为代表的创意动漫外包服务,以阿尔卡特—朗讯、爱立信、大韩航空呼叫中心等为代表的跨国公司内部离岸业务等流程外包。

(三)青岛市服务外包存在的突出问题。

尽管青岛市服务外包已成功起步,但还落后于国内外先进城市,不能适应国际服务外包快速发展的要求,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服务外包园区规模小,配套设施不完善,园区分散。与其他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相比,青岛园区的规划建设理念、层次不高;各园区发展定位不够清晰,没有形成鲜明的园区特色;现有园区普遍缺少廉租公寓、专家公寓、餐饮、娱乐等配套设施;各园区产业发展的定位还不清晰,没有形成鲜明的园区特色。这限制了现有本地大型软件企业的规模扩张和发展空间,阻碍了国内外大型软件企业的引进,也制约了中小型企业进入、发展的机会。

2。外包企业规模小,实力弱,缺乏龙头型带动企业。青岛现有服务外包企业规模小、力量分散,目前还没有一家超过千人的企业,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竞争力相对较低,难以承接大型国际外包项目,尽管制定了服务业和服务外包定向招商的有关措施,但落实起来不尽人意。

3。相关扶持政策透明度不高,缺少“一站式”

服务。目前青岛业界对自身企业是否是服务外包企业,哪些企业可以享受服务外包企业政策优惠不了解,甚至服务外包企业主管部门、招商部门也不清晰,相关政策也传达不到服务外包企业,如:

具有服务外包属性的网络平台运营商,就不知服务外包行业;招商局招商工作人员对外包业务了解也不够专业。

4。人才短缺和结构不合理。服务外包是典型的“人脑+电脑”人才型经济,第一资源是人才,青岛it应用专家和系统分析员等高端软件人才短缺,具有初、中级程序开发技能的终端人才总量不足,高校毕业生实际工作技能和项目实战经验缺乏等。业务流程外包的发展需要各类专业和管理人才,特别是对英语、日语等语种的外语人才需求量大。服务外包发展最需要的具有语言、技术、管理等能力和素质,与发包商能够进行良好沟通的复合型人才最为紧缺,这已成为制约服务外包快速发展的突出瓶颈。

二、青岛市服务外包实施追赶型发展战略的环境和条件分析。

(一)追赶型发展战略的内涵。

经济发展一般有4种战略可供选择:跟随战略、追赶战略、赶超战略和超越战略。[2]追赶型战略本来是后进国家追赶先进国家、发展中国家追赶发达国家而形成的战略,主要是发挥后进国家(地区、城市)的后发优势。经济学理论研究已经证明后进国家和地区具有后发优势,后发优势完全是与后进国家经济的相对落后性共生的,是来自于落后本身的优势,包括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经验借鉴、结构调整、资本、人力资源等优势,如:资本优势是资本报酬递减规律所产生的优势,发展中国家的资本收益率要高于发达国家;技术创新优势是因为技术具有很大的溢出效应;制度方面的后发优势是指发展中国家学习、效仿和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制度和管理经验,并经本土化改造所产生的效率和益处。后发优势的实质是后发国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具有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广阔空间和强烈的学习动力。追赶型战略后来又扩展到区域、城市、产业、企业中,形成各个层面的追赶型战略。

(二)青岛市服务外包实施追赶型发展战略的环境和条件分析青岛市服务外包发展起步晚,发展战略不强势,已经错失率先进入全国21个外包示范城市行列的机遇,与先发城市相比,具有与落后共生的后发优势。实施追赶型战略,以先进城市为标杆,有助于发挥后发优势,近期形成追赶效应,未来最终形成赶超和超越效应。这也是青岛市服务外包基于内外部环境和自身优势条件的考量,追赶先发城市和地区的主动选择。

1。服务外包正成为国际服务贸易的新型业态,面临难得的发展环境和机遇。

(1)服务外包在全球正处于产业上升通道,市场潜力巨大、前景广阔。目前,服务外包已广泛出现在人力资源、信息技术、金融保险、现代物流、医疗服务等多个领域,美、欧、日等国的跨国公司极大地推动了全球服务外包市场的发展。根据idc⑥的数据,信息技术外包将以近6%的年复合平均增长率增长;业务流程外包市场将以10。9%的年复合平均增长率增长。同时,我国企业也将把有限资源专注在自己的核心业务上,将非核心业务流程进行外包。据bearingpoint⑦预测,我国服务外包业务将以19%的年均复合增速增长。

目前,全球it外包只有近3%进行了离岸外包,而业务流程外包约有1%进行了离岸外包,表明未来离岸外包市场空间巨大。[3](2)我国正日益成为全球发包企业首选的服务外包国之一。我国在服务外包发展的软硬环境建设方面有很大提高,就硬环境而言,通讯及交通基础设施等硬件不断改善;就软环境而言,我国政治、经济形势稳定,开放度不断提高、人力成本具有相对竞争力。全球越来越多的服务发包商愿意将业务发包到我国,服务外包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

(3)我国高度重视和支持服务外包产业发展。

目前,我国政府已将服务外包作为扩大服务贸易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点,并出台一系列扶持政策。如2007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大力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提高我国服务业发展水平”。国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也作出了“建设若干服务外包基地,有序承接国际服务业转移”的重要部署。商务部及时推出了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千百十”工程,有关部委也纷纷出台扶持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

2。服务外包正成为新一轮城市竞争的重点和新的经济增长点。目前,在国际上,印度、爱尔兰、东欧、巴西、墨西哥等国家和地区,把服务外包作为提高国家竞争力的战略性产业;我国国内,东、中、西部地区也把服务外包作为新一轮对外开放的新机遇而加以重点发展。如:上海提出打造“中国服务外包之巨人”的战略;大连提出建设“中国it外包中心”的战略;西安提出打造“中国服务外包之都”的构想;成都提出打造“中国的班加诺尔”

的定位;苏州、南京、无锡等城市也采取措施全力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青岛也将服务外包作为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

3。青岛市服务外包发展起步晚,发展战略不强势。由于对服务外包发展趋势的前瞻性把握滞后,青岛服务外包2002年才真正开始起步,已经错失率先进入全国21个外包示范城市行列的机遇。不仅落后于杭州、大连、济南等副省级城市,甚至落后于苏州、无锡等地级市。这与青岛目前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不符(见表1),亟待采取追赶型战略加快发展。

4。青岛具有发展服务外包的比较优势和条件。青岛具备发展服务外包需要的基本的条件,如:政治和经济环境稳定、通讯和交通基础设施优良、人才资源储备充裕、人力资源和房屋土地成本低廉等。与国内相关城市相比,还具有自身的比较优势,如:环境和地缘优势,成本和产业优势,地质和基础设施优势。

三、青岛市服务外包实施追赶型发展战略的对策建议。

目前,青岛市服务外包已成功起步,发展潜力巨大,要把它提高到更加突出的战略地位,作为优先扶持发展的重点产业,与青岛促进产业优化和经济转型的大局相结合,使之成为青岛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加快实施追赶型战略,保持不低于30%的发展速度⑧,同时注重“筑巢引凤”和“干中学”,搞好软硬件建设,推动青岛服务外包发展快速突破,进入上升通道。

具体对策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发挥青岛市服务外包领导小组的作用,建立重大项目的联席会议制度。

目前,青岛已成立了服务外包工作领导小组,必要时要建立重大项目的服务外包联席会议制度。要由市委、市政府的强势部门牵头,层次、规格高的领导挂帅、负责,同时建立相关责任、考核激励制度。主要职责是发挥其在软硬件建设和解决关键问题中的作用。第一,深入研究国内外特别是世界500强发包企业的外包业务,对其外包业务进行细化、归类和排队,结合青岛本土优势,有针对性地招商。第二,做好有关上级部门的协调工作,做好青岛服务外包的有关基础性工作,争取使青岛市早日成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第三,做好服务外包发展中的基本工作和制度建设。包括:制定服务外包十二五规划;建设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的管理和服务;建立服务外包统计指标体系等;对有关单位实行目标责任制管理;成立服务外包行业协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第四,做好推介宣传工作。召开服务外包研讨会、年会或国际论坛,借以宣传青岛市服务外包市场环境和政策信息,研讨能够加快推进产业发展的道路和方法;加大“青岛服务”的品牌宣传,多渠道、多形式、全方位、深层次地加以包装、宣传。

(二)制定统一的服务外包的“政策包”或“打包政策”。

从全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看,服务外包扶持政策基本雷同,青岛已争取到了与21个示范城市相同的优惠政策,难以形成突出的政策优势。

目前优惠政策分散在商务局、科技局、文广新局、招商局、外专局、人社局等不同部门,企业需要到不同部门跑政策。制定服务外包的“打包政策”,有助于青岛形成超越21个示范城市的政策优势。

具体政策设计:第一,会同相关部门,摸排服务外包涉及的政府相关部门,真正用好“联席会议”制度,统一各项扶持政策,纳入“服务外包产业政策包”。第二,学习北京、天津、大连等城市经验,设立专门服务外包网上平台,对全社会,并形成多语言文件对国际。第三,借助我国使领馆网上推介平台,国际招商信息,并举办服务外包国际会议,吸引国内外投资。第四,落实“政策包”内容,设立标准,表彰服务外包示范企业,并对解决大量就业的服务外包企业,提供税收减免,政策倾斜,政策性奖励等鼓励性扶持政策。

(三)设立服务外包“一站式服务”窗口。

第一,加大媒体宣传,开设专题报告会邀请相关企业、行业协会等了解服务外包内涵与外延。

第二,会同有关部门,在商务局国际服务贸易处基础上,采用电子商务线上平台与线下窗口平台同步运转方式,为服务外包相关企业提供集工商注册、质量监督、税收、社保、政策扶持引导、土地、金融支持等为一体的一站式服务平台,使服务外包企业在青注册和投入预备周期尽量缩短。第三,设立“一项一专员”的服务理念,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政策解读、信息提供、解决问题等服务工作,并研究设立专员绩效考核标准,共同推动服务外包项目的开展。

(四)设立孵化器发挥其孵化功能,深挖创造性服务外包本地企业。

第一,会同青岛服务外包相关专业团体、科研院所成立青岛服务外包行业研究中心,财政提供专项资金对服务外包行业进行深入挖掘,重点研究国内外服务外包行业发展成熟的城市有关特点、经验和方法。第二,鼓励高校、中等技术院校、相关企业挖掘自身特色,寻找突破口,创造性孵化新的服务外包内容,对在青岛孵化成功的服务外包新类型新产品,给予重点奖励,形成全行业的创造性和研发热情。第三,对于新开发的服务外包新类型、新产品的创业行为,政府控股的投资公司、银行等给予风险投资、金融无息或低息贷款,并放宽还款时限。第四,对孵化成功的企业,在知识产权、专营权等方面给予扶持。

(五)重新规划服务外包园区,同时对现有园区进行合理分工。

目前青岛服务外包园区功能不配套,已有园区如市南软件园发展空间受限,尚缺乏一个大的服务外包园区,使项目无法落地。第一,重新规划服务外包园区。服务外包园区一定要毗邻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议在胶南大学城、即墨鳌山卫等规划一个成规模的服务外包园区(建议规划面积不少于2000亩地)。第二,促进现有园区形成合理的分工。第三,对具有不良资产和亏损的园区进行项目置换、调整。

(六)加大服务外包企业特别是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招商力度。

第一,对于解决1000席位以上的外包企业,可享受一定数量的创业用地配套。第二,整合现有企业资源,形成规模优势,打造代表青岛服务外包整体形象的青岛品牌;对于有一定基础的企业,采取强力推进的方式,扶持其做大做强。第三,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其形成产业集群。

第四,鼓励从事国内外包业务的企业内外并举,开拓国际市场,提高核心竞争力,尽快开展离岸服务外包。第五,引进大型公司在青岛设立外包中心,将其外包业务转移到青岛,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获取更多订单,学习先进管理经验。

(七)积极拓宽服务外包企业投融资渠道,构建促进服务外包发展的金融环境。

第一,大力开展与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的金融合作,通过国家政策扶持和政策性贷款支持,为服务外包企业提供方便快捷的融资渠道。第二,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将服务外包纳入业务范围,对服务外包企业贷款融资给予支持;鼓励引导国际和省内外金融企业、风险投资企业及商业担保机构大力参与服务外包的投资、合资、融资或资本运作,加大对青岛服务外包企业的投入力度。第三,通过政府资金引导,加强市场化运作,对成长型、扩张型服务外包企业进行股权投资,扶持其到资本市场融资,形成风险投资有进有退、滚动发展的机制。

(八)把引进人才和本地培养结合起来,努力打造半岛区域人才高地。

第一,继续鼓励和引导企业与院校、培训机构合作培养人才。第二,鼓励院校或者企业把人才输送到日本、美国等发包国家和印度等外包业务发达国家进行定制培养。第三,引进国外有关专家或华人工程师来青岛培训机构传授有关服务外包的实践知识。第四,建立具有外包服务经验的中高级专业技术海外留学人员登记备案制度,对能够引领产业发展的中高级人才给予重点跟踪,积极指导就业,落实相关政策。第五,做好外包企业急需人才的引进工作,组织日本、欧洲专场海外人才招聘会,重点引进服务外包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解决好服务外包领域留学回国人员相关政策的落实问题。

注释:

①信息技术外包:指企业以长期合同的方式委托信息技术服务商向企业提供部分或全部的信息功能,如信息技术设备的引进和维护、信息系统的开发和维护、通信网络的管理等。

②业务流程外包:指把一个或多个信息技术密集型业务流程委托给外部提供商来完成,如人力资源服务、技术研发服务、采购、运输、库存整体方案服务等。

③知识流程外包:围绕对业务诀窍的需求而建立起来的业务,指把通过广泛利用全球数据库以及监管机构等的信息资源获取的信息,经过即时、综合的分析研究,最终将报告呈现给客户,作为决策的借鉴。

④中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包括:北京、南京、长沙、成都、大连、苏州、大庆、广州、哈尔滨、杭州、合肥、济南、南昌、上海、深圳、天津、无锡、武汉、西安、厦门、重庆。

⑤拉动就业岗位数据为各地政府计划在“十二五”期间拉动就业人数;青岛服务外包“十二五”发展规划正着手制定,就业数字是按目前就业3万人、按照每年30%增长速度计算新增就业;青岛服务外包还没有规模企业统计数字;因21个外包示范城市数字不全,青岛位次的排序根据掌握数字排序。

⑥idc:是全球著名的信息技术、电信行业和消费科技市场咨询、顾问和活动服务专业提供商。

⑦bearingpoint:全球最大的商业咨询、系统集成和管理外包服务提供商之一,总部设在美国的弗吉尼亚。

⑧青岛服务外包现在基数低,发展潜力大,参考国内上海、大连等外包示范城市发展速度定30%可行。

参考文献:

[1]百度百科。服务外包[eb/ol]。http://baike。

baidu。com/view/432186。htm。

[2]郭熙保,胡汉昌。后发优势新论———兼论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j]。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353-357。

家政服务行业的优势篇3

在国际直接投资向服务业转移的过程中,由于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服务业的生产过程可以通过生产地的重新配置来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和实现规模经济,进而出现了“服务外包”这一概念。

服务外包是指作为企业将服务流程以商业形式发包给第三方服务供应商的经济活动。它是一种离岸外包,是跨国公司将其服务职能分开并在地理位置多元化的基础上,或是将某项工作承包给第三方(离岸外包),或是在海外某地设立分支机构从事这项工作(离岸内包),以降低成本,获取更高的利润。

一、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现状

我国服务外包相对于制造业外包起步较晚,与印度等承接服务外包较早的国家比则晚了10年。金融危机给全球服务外包产业带来了重新组合的机会,服务外包多元化趋势更加明显。2009年,中国共签订服务外包合同60247份,同比增长142.6%;协议金额200.1亿美元,同比增长185.6%;执行金额138.4亿美元。

随着中国国内和离岸服务外包需求的增加、政府的进一步推动,未来几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将进入高速发展阶段。据毕博咨询公司预测,2010年中国服务外包产业总收入将达262亿美元。其中,信息技术服务外包受离岸服务外包带动,仍占更大的份额,约65%;业务流程外包市场增长较快,离岸业务流程外包业务4年间将增长约2.5倍,但由于基数较小,至2010年离岸外包对该产业的带动不大,约占35%左右。国际数据公司预测,中国的大连、上海与北京将成为全球10大外包城市。到2011年,上海有可能挑战印度班加罗尔世界第一外包城市的地位,而大连与北京将进入世界外包城市前5名。毕马威公司的一份“中国服务外包市场倾向调查”报告显示,近年来中国服务外包业高速增长,日渐成为国际上重要的外包市场。

二、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优势分析

(一)我国良好的投资环境为服务外包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首先,中国政治环境较为稳定,不会出现大的动荡或政策的剧烈变化。其次,宏观经济环境日益改善。中国在实行改革开放、吸引外商直接投资的近30年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引资政策,国内的立法日益健全和完善,创造了良好的引资环境。最后,我国拥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经济建设,通讯、网络等基础设施快速发展,部分设施服务水平已达到发达国家水平。尤其电信通讯、能源、交通方面等基础设施条件优良,而且成本低廉。

(二)我国具有促进服务外包业发展的巨大市场

从市场主体看,中国具有数目庞大颇具实力的传统国有企业以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飞速成长的民营企业,这些都是服务外包的潜在客户。此外,中国是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有近450家已在华投资,部分公司在华设立了地区总部。数目庞大、实力雄厚的跨国公司既是巨大的潜在服务外包买方市场,也是承接服务外包的重要主体。从产业结构看,由于历史因素以及产业政策等多方面影响,我国一直注重工业的发展,现已形成了门类比较齐全、配套能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而大量的外包服务产生于制造企业中的生产性服务业,我国强大的制造业必将为服务外包业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进一步结合,将引领中国经济向产业链上高附加值的部分进行拓展,进一步巩固中国在全球制造业的领先地位,持续提升中国的国际竞争力。

(三)我国具有发展服务外包必需的人力资源优势

我国人力资源充足,具有大批受过高等教育的高素质劳动力,在人力资源方面有高素质、低成本的优势。自2003年开始,中国成为世界上应届毕业大学生最多的国家。目前,每年高校毕业生在500万人左右,研究生、普通本专科和成人本专科在校生规模2370万左右。因此,发展服务外包可以发挥我国的人力资源优势。同软件外包第一大国印度相比,中国的人才储备从某种程度而言相对充足,且流失率相对较小,人工成本相对较低,我国从事软件外包人员的平均工资水平仅相当于印度同类人员的40%。由此可以看出,离岸服务外包在我国具有巨大的生存和发展空间。

三、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劣势分析

(一)人力资源结构不合理

我国现有的人力资源结构呈现“金字塔”形状,即从事服务外包高端人才缺乏,综合能力、应用能力较强的软件人才不足,中间技术人才也相对不足,而对技术要求不高的低端普通软件人才数量充足。当前发展服务外包对于人力资源结构的需求呈现“橄榄球”形状,这表明我国人力资源的供给与需求存在严重不符;同时,与以英语为母语的印度相比,我国相关工作人员英语水平明显偏低,这对开发欧美市场的英文软件十分不利;此外,由于文化差异,我国相关从业人员对于西方商业理念缺乏了解,并且缺少具备全球战略眼光和领导承接大型软件外包业务能力的管理型和技术型高素质复合人才。

(二)承接高端外包业务能力不强,服务外包企业竞争力弱

目前,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主要采用传统的承包方式,仍以信息技术外包、业务流程外包为主,主要承接低端外包业务。软件外包企业直接从事离岸外包的业务量并不大,承接外国企业业务流程外包服务更显不足。在国际中高端服务外包市场,例如高附加值的软件开发服务、研发设计服务、管理咨询服务、金融理财服务等外包业务的承接上,与世界一些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较好的城市和地区相比,存在着差距。此外,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力不强。例如,浙江有为数众多的企业从事服务外包,但大部分企业人数不超过100人,专门从事服务外包人员的数量就更少。企业规模小、经济效益好、服务功能强的企业较少,规模化、集团化程度都还较低;企业员工与客户沟通的能力较弱,很大程度影响了服务外包企业对国际外包业务的承接。

(三)外包企业品牌知名度低

由于同处亚洲,受地缘因素影响,我国软件企业主要面向日本市场,总体上处于低成本竞争阶段,没有形成相应优势;此外,作为软件外包主要市场的欧美国家,对我国软件外包企业缺乏了解;同时,我国企业对于自身能力缺乏认识,很少企业获得承接软件外包所需的高级国际资质认证。总之,我国的服务外包缺乏强有力的品牌,尽管中国各个软件园与所在地政府都为此做了积极的准备,在国内外各种场合开展了宣传活动,但未能有效消除国际客户对中国的主要顾虑。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服务离岸外包行业缺乏一个有影响力、能够真正代表国家服务外包行业的行业组织,无法与政府共同制定品牌策略并在国际上针对中国的独特优势定位开展品牌建设活动。

四、我国承接服务外包的政策建议

(一)进一步营造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良好环境

首先,政府在制定规划、完善政策、优化环境、拓展空间、创新体制等方面要发挥主导作用。从产业发展方向、资金倾斜、重点扶持、需求引导、市场管理、人才、国际合作政策上,制订切实可行的措施,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协调部门、地区和服务外包企业间的关系。要切实贯彻落实我国政府为发展服务外包提出的“千百十工程”。其次,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对从事服务外包的企业给予前置审批和工商登记便利,以方便企业按照国际惯例承接外包业务。再次,加大服务外包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依法打击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帮助和引导服务外包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为服务外包企业创造良好的经营环境。

(二)进一步发挥比较优势,并注重培育动态比较优势

一方面,应充分利用我国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承接商业服务、营销、旅游等劳动密集型外包业务,同时积极承接软件开发、通讯信息等技术密集型外包业务;另一方面,发挥我国承接日韩服务外包的比较优势,以发展日韩市场为立足点,稳步开拓欧美市场。从政府层面积极推动中日、中韩软件企业继续合作,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扩大对日韩服务出口,在此基础上稳步开拓欧美市场。

另一方面,由于世界服务产业结构的变动趋势正在由劳动密集型向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转变,我们在发挥传统比较优势的同时,要加强培育动态比较优势。在充分发挥我国劳动密集型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同时,应顺应国际外包业务发展趋势,分阶段、有重点地发展高层次的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使服务业产业内部结构逐步优化。要加快国家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教育、研发和创新,扶持具有比较优势的服务产业的发展。通过推动和培育比较优势的持续发展来形成未来的动态竞争优势,并提升传统比较优势,推动传统服务业向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方向发展。

(三)注重培养服务外包方面的专业人才

从印度成为软件技术强国的经历看,其根本优势是人力资本优势,印度目前拥有许多受过良好教育的it专业人才。针对目前中国的服务外包人才呈现出的结构性失衡状态,政府应当制定相关措施,改变人才培养战略。首先,高等院校在培养相关人才时,要针对软件外包人才的需要,调整课程设置,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顺应发展服务外包业所需的人才趋势;其次,注重提高相关人员的英语水平和软件制作能力,加大有关的职业技术教育,重视双语人才、软件出口人才的培养,为开拓欧美市场做好准备;最后,要注重管理者人员的培养,提高其在战略策划、项目管理、组织领导、沟通谈判、市场开拓等方面的实力,全面提高其综合素质,以便其在更广泛的全球市场上从事服务外包业务。

(四)加强企业自身实力,提升国际接包能力

针对我国服务外包市场上从事外包业务的企业规模小、实力薄弱等问题,我们应加快行业整合速度,培育领头企业,创建部级的服务外包机构。例如,印度的nasscom(全国软件与服务公司协会)成立于1986年,是一个非盈利性组织,是印度it软件及服务行业的商会与软件贸易的主体,它以公司形式组建行业组织并大力发挥了行业协会的作用。我国可以借鉴,制定行规行约,协调行业内部会员之间的关系,实行行业自律,促进有序竞争。其次,已经具备一定规模的服务供应商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强强联合,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整合彼此的资源,形成优势互补,增强企业自身实力,以便增强国际竞争力。再次,可以借助外资力量,通过引入外商直接外资,成立中外合资外包企业。在解决资金问题的同时,学习国外先进的经营和管理经验,掌握国际外包市场的信息和动向。

家政服务行业的优势篇4

【关键词】家庭服务业;优势;劣势;机会;威胁

近日,国务院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研究部署了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政策措施。这表明中国将进一步发展家庭服务业。目前,我国已创建各级各类家政服务实体2099个,家政培训基地1594个,累计为280多万名妇女提供技能培训。全国已有家庭服务企业和网点50多万家,从业人员1500多万人,大致有20多个门类200多种服务项目,涉及家务劳动、家庭护理、维修服务、物业管理等各个方面。我国家庭服务业年营业额已达1600亿元,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的“生力军”。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家政服务业做为一个逐渐兴起的产业,已经被人们广泛地接受,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这一新兴的产业之中。处于成长阶段的中国家庭服务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其自身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通过运用Swot分析,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发展家庭服务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

S优势:发展家庭服务业对于中国来说意义重大,既有利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能促进中国产业结构调整、扩大就业,并提高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中国发展家庭服务业在市场、基础条件等方面都存在优势,最突出的则是政府的重视,9月1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总理主持研究部署发展家庭服务业的政策措施。分别从规划统筹、市场秩序、服务培训、权益保护、财税扶持等方面,进行谋划、规范和支持。

中国发展家庭服务业还具备其他方面的优势。第一,拥有巨大的市场。中国的人口资源及日益富裕的生活使得对家庭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近年来,随着家庭小型化、人口老龄化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居民对家庭服务的需求日益增加。每到春节前后,保洁、钟点工、保姆等家政服务需求都明显增加,家庭服务人员紧缺的情况日益凸显。第二,基础条件非常好。近年中国一直在推动信息化建设,包括互联网、固定电话网、广播电视网在内的基础网络已经发展到相当规模和水平,这为现代家庭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非常好的技术和基础设施条件。第三,可能实现跨行业发展,家庭服务业涉及的领域众多,它的发展依赖于其他行业的发展,同时快速发展的家庭服务业也会带动其他行业的发展,如it业,家庭服务业的发展可能带来it业的另一个“掘金点”。第四,家庭服务业门槛相对较低,投资成本较小,适合民间资本扶持壮大。

w劣势:中国的家庭服务业正处于行业的发展阶段,快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了它的劣势。一直以来,很多人都小看了家庭服务业的“含量”,认为无非就是看小孩、做卫生、照顾老人、洗衣做饭等。甚至,家政服务被人们视为是伺候人的、不体面、没有地位的工作。因此,许多人不愿从事这一行业。另外,中国的家庭服务业起步较晚,行业结构不健全,缺乏完善的政策支持和引导,虽然许多地方都有家政公司之类的机构,但多为作坊式的,规模较小,层次不高,就总体情况看,这个行业的组织化、专业化和社会化的程度还很低,家政服务人员的服务技能,几乎是本能型的,其职业的操守和道德,没有任何约束或制约,基本是凭良心做事。如不大力扶持,这样一种基本处于原始状态的家政业,难以支撑一个有着巨大需求的市场,更难成为一项成熟的产业。

o机会:中国家庭服务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机遇。首先,后金融危机时代,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成为国家工作的重头戏,在经历金融危机的洗礼后,各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迫切需要,业界一直存在对我国经济增速下滑的担忧,而战略性新兴产业被认为是推动经济实现新一轮繁荣的重要力量,各地的未来经济蓝图在这一领域也大肆着墨。许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战略性新兴产业是经济增长的“倍增器”和产业升级的“助推器”,无疑能推动我国经济进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的发展轨道。今年5月,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表示,第三产业是将来吸收劳动力的主要抓手,发达国家大学毕业生到哪里去?不是第二产业,而是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吸收的大学毕业生近70%,都到现代服务业了。

其次,最近两三年来,我国的家庭服务业从业者虽然越来越多,但这一行业的劳动力缺口依然很大。根据对沈阳、青岛、长沙、成都4个城市居民做的调查,有40%的家庭需要社会提供服务。此外,全国城镇现有1.9亿户家庭中,平均约15%的家庭需要提供服务,其中蕴含2900万个就业岗位。目前,全国已有家庭服务企业和网点50多万家,从业人员1500多万,也就是说还有1400万左右的潜在就业岗位有待开发。巨大的潜在岗位将会大大的拉动我国就业水平的增长。家庭服务业的内容不仅仅是保姆、护理、保洁,还涉及家教、物流配送、家庭管理、家庭教育、家庭理财、家庭秘书、家庭安全员、陪伴、管家等多方面全方位的服务体系。单就人口老龄化这一方面来看,家庭服务业就有着广阔发展空间。据统计今年,全国60岁以上的人口达1.26亿,已占总人口的10%;预计到2025年,老年人口达2.8亿,2050年则将达到4亿。因此,家庭服务业无论在目前还是将来都面临重大的机遇,发展潜力无穷,前景良好。

家政服务行业的优势篇5

贸易结构是服务贸易发展水平和质量的重要体现之一,在我国服务贸易快速发展的同时,却存在着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的问题,行业间收支情况差异较大。因此,从长远来说,服务贸易的发展不仅表现在量上,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只有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合理并得到进一步优化,才能改善服务贸易条件,支撑我国服务贸易取得长足可持续发展。

本文对我国服务贸易主要部门进行结构分析,考察了我国对外服务贸易部门结构的主要特点和国际竞争力,并分析了造成目前服务贸易结构特征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发展对外服务贸易的政策建议。

一、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结构的现状和特征

首先,旅游业是我国服务贸易的最主要部门,占据整个服务贸易总收入的半壁江山。2006年上半年,旅游服务出口占服务贸易总出口的比重为36%。2000―2005年旅游服务贸易出口额分别为162.31亿美元、177.92亿美元、203.85亿美元、174.06亿美元、257.39亿美元和291.96亿美元,分别占当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53.34%,53.37%,51.29%,37.25%,41.23%,39.37%,并且顺差分别达到31.17亿美元、38.83亿美元、49.87亿美元、22.19亿美元、65.90亿美元、75.37亿美元,成为最大的服务贸易出口项目和服务贸易最大的顺差来源。

其次,运输业是我国服务贸易中的第二大部门,2006年上半年,运输服务收入和支出占服务贸易总收入和总支出的比重分别为23%和39.34%。2000―2005年的出口创汇额分别达到36.71亿美元、46.35亿美元、57.20亿美元、79.06亿美元、120.67亿美元、154.27亿美元,分别占当年我国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12.06%13.90%,14.39%,16.92%,19.33%和20.73%。但是该部门这些年分别存在-67.25亿美元、-66.89亿美元、-78.92亿美元、-103.26亿美元、-124.76亿美元和13021亿美元的巨额贸易逆差,反映出我国货物进出口大量使用外国运输服务的现状。

第三,2002年是建筑服务的转折点,不仅实现创汇收入12.46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0.12%,并且由上年的逆差3.92亿美元转为顺差2.834亿美元。2002―2005年服务贸易出口额分别达到12.46,12.89,1467和25.93亿美元,分别占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3.13%、2.76%、2.35%和3.49%。

第四,从部门结构看,我国服务贸易的出口仍以传统的旅游、运输、其他商业服务等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2005年三项共占服务贸易总额的80%,是我国服务贸易的三大支柱产业。说明我国服务贸易的发展主要集中在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察赋优势部门上,而在技术含量和增值率较高的保险服务、金融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等服务贸易领域呈现出贸易逆差,反映出我国在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等领域较为落后,而这正是现代服务业的特征,从一个侧面我们也得出我国服务贸易整体水平落后的原因。

第五,不同的服务贸易部门表现出不同的发展趋势。在服务贸易出口中,运输、建筑、保险、计算机信息服务和咨询等部门表现出良好的成长性:而旅游、通讯和专有权利使用费特许费等部门占总出口的份额越来越低。在服务贸易总进口中,运输、专有权利使用费特许费、咨询等行业呈上升趋势,份额逐渐降低的行业有旅游、其他服务行业等。从总体来看,传统服务行业在出口创汇中的作用有所降低,而与国际产业转移和外包活动相关的服务项目成为未来发展的趋势。另外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某些行业表现出进出口同时增加的特点,这说明服务业的产业内贸易的特征开始凸现,国际服务分工的细化的趋势日益明显。

二、我国主要对外服务行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不均衡的特征说明不同的服务行业具有不同的国际竞争力,国内服务贸易企业在面对国际大型跨国公司竞争压力时,如何正确分析目前的竞争力状况,探寻合适的竞争途径,如何尽量减少我国服务市场所受的冲击等,这些都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思考。本文使用比较优势指数对我国各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客观分析。

比较优势指数,即一国某一产业或产品的净出口总额与进出口总额之比,国外学者称之为可比净出口指数(normalizedtradeBalance,ntB)。它是一个剔除了各国通货膨胀等宏观总量方面波动的影响,也排除了因国家大小不同而出现的国际间数据的不可比较性,因此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家之间,比较优势指数具有相当的可比性。该指标的理论值域为[-1,1],在值域内,竞争力单调递增,越接近1,表明该国该产业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越强。该指标的计算式为:

其中,Caij代表i国j商品的比较优势指数,Xij代表i国j商品的出口总额,mij代表i国j商品的进口总额。

通过计算和分析我国主要服务行业的比较优势指数,可以看出我国服务业内部发展呈现出不均衡特点,优势集中在简单劳动密集型和自然资源密集型行业,并且这种优势表现出下滑的趋势。

从1997―2005年间我国服务业内各行业的比较优势指数(表2)可以看到,在考查期间内,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是我国持续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除了旅游在1997年以指数为-0.09和其他商业服务在1999年为-0.18外,其他年份均为正值,旅游平均Ca指数值为0.13,标准差为002,其他商业服务的平均Ca值为0.15,标准差为0.09,说明旅游产业的竞争优势比较稳定,其他商业服务的稳定性差一些,但基本上能够维持一定程度的优势。旅游业的优势原因在于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文化悠久,地大物博,具有持续吸引外国游客的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加之旅游业本身并不涉及国家和经济安全等敏感领域,因此,旅游业的开放受到了较少的限制和垄断,在国际上也具有很强的竞争优势,也印证了比较优势理论在服务业的相对适用性判断。但我们还要清醒的看到,我国旅游业的出口收入每年只有两百亿左右,出口总额与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并不相称,主要原因在于旅游资源的开发还显粗放。

除了旅游业之外,通讯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这两项的Ca指数大多为正值,但这两个行业竞争优势的取得来源于国家垄断,是国家出于国家安全以及经济安全的考虑对其进行垄断经营而获得的。随着入世承诺的逐步分期兑现,这两个部门的竞争优势正在逐步丧失,2005年这两个行业的指数就分别下降为一0.11和0.06,正是对实际竞争能力的数值回归的一种表现。由于通讯服务和计算机信息服务属于资本和人力资本密集型的产业,我国在这方面并不具有比较优势。

我国在其他几个服务行业几乎都处于竞争劣势,在考察期内的Ca指数值大都为负值。其中,运输和建筑一向被认为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但其Ca指数也基本为负值。保险和金融服务,尤其是保险服务,竞争劣势明显,基本上Ca指数都是负数状态,这主要是因为我国开展现代意义上的金融保险服务的时间比较短,相关的人力资本和专业技术的积累不够完善,加之长期以来金融保险业的国家垄断,行业集中度极高,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这两个行业的加快发展。专有权利使用和特许费的竞争劣势比较严重,一直稳定维持在-0.8到-0.9之间,多年不见好转,这一结果反映了我国科技体制对科研开发活动的制约,导致我国科研成果及其商业转化率的低下。咨询服务的劣势是因为我国咨询业发展滞后,电影、音像的逆差劣势则是由西方个人自由主义文化的巨大冲击以及我国本土文化开发的不够而造成的。

三、我国对外服务贸易结构的成因分析

首先,服务业内部结构发展不平衡导致服务贸易结构不平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服务业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较低,目前美国服务业占全国GDp80%以上,而由于我国改革开放以来,一直强调工业化发展战略,对服务业发展重视不够,我国服务贸易占整个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始终在30%~35%之间徘徊,而且发展较为滞后的服务业导致我国服务业贡献率也较低,贡献率仅在30%左右。相对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我国的服务业发展显得严重滞后。

其次,高等要素供给不足,人才匮乏,科技落后导致我国服务贸易过分依赖自然禀赋的较低级出口结构。我国在初级生产要素、需求条件上有较好的先天优势,但在高级生产要素上处于不利地位。作为发展中的国家,我国的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以及某些天然资源比较充足的行业如旅游业在国际竞争中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我国旅游业的优势原因在于我国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具有持续吸引外国游客的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但是在经济全球化及科技的飞速发展的推动下,现代国际服务贸易的发展对高新技术的应用、研究、开发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尽管对低端生产要素的使用对我国的服务贸易发展仍具有一定的比较优势,但我国目前过分依赖于自然禀赋的出口结构是相当脆弱的,如果我国服务业不注重高新技术的开发,现有的比较优势就会丧失殆尽,因此要改变服务贸易中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比重偏低的状况。

我国高等要素供给不足,影响了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的发展,如保险,金融,广告宣传,咨询等,而如果我国高等要素供给始终是这种状况,则服务贸易结构就得不到优化升级,并将一直处于劳动密集型服务出口的低水平上。

第三,一些服务行业拥有垄断权力因此造成效率低下,以至于没有足够的能力参与世界服务市场竞争,如长期在政府保护下的银行业,电信业等。同时政府在法律法规方面的建设力度不够,没能有重点地发展比较优势产业和保护幼稚服务产业,体制需要进一步创新。

垄断导致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限制过多、服务业投资基本上以国有投资为主、多数服务产品的价格由政府制定和管理,从而阻碍了专业化分工协作,使生产要素不能有效合理流动,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难以发挥。在服务业的一些关键领域,通常也是行政垄断势力强大的地方。长期的垄断地位阻碍了这些服务行业的成长和竞争能力的提升,也直接导致了现有的服务贸易结构并没有真实反映我国服务行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四、优化我国服务贸易结构的政策建议

第一,全面发展服务业。服务业的全面快速发展是国民经济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保证,也是服务贸易结构优化的基础。我国服务业以及服务业内部结构平衡发展对我国服务贸易结构优化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长期以来,由于我国服务业部门如电信、银行、保险等,具有很强的垄断性,不仅破坏了正常的公平竞争秩序,而且导致服务业创新不足、效率低下和竞争力缺乏。这些行业也是我国加入wto谈判中,主要缔约方要求我国开放呼声最高的部门。在这种条件下,服务业的大幅度开放和外资的大规模进入势必对国内服务业造成严重冲击。因此,在服务业全面对外开放的同时,必须实行对内开放,降低国内市场的垄断程度,允许国内有条件企业投资这些行业,通过充分的国内竞争来鼓励创新,提高国内企业的效率和国际竞争力,为我国服务业的进一步对外开放创造条件。

第二、大力培育高等、专业要素,促进人力资本积累。完成这一目标的重点是健全高级要素培育机制,消除服务贸易要素生成过程中的诸多制度制约因素。我国目前的人力资本现状难以适应国际服务贸易竞争新格局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本素质偏低、人才流失严重、人力资本投资不足、科技投入不足以及利用率低下等几个方面。

随着我国经济规模和综合国力的提高,政府完全有能力也必须全力以赴地增加教育、科研投入,尤其是对高新技术项目的投入。同时还应建立和完善相互配套的科研评估与检测机制,提高开发、研究质量,保证优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第三,加强服务贸易相关产业的协调与支持。国民经济各产业是链状结构、互相影响的。要优化我国的服务贸易结构,就必须加强产业链的连锁作用,抓好服务贸易相关及辅助行业的发展。通过优势产业来带动劣势产业,从而推动服务贸易的全面发展。

就服务业内部各行业而言,相互作用的关系显而易见。例如银行业可以为其他各行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同时其他各行业的盈利也将为银行业注入更多的资金:航空、铁路等新路线的开辟以及提速,将为居民旅游带来更多的便利,同时扩大旅游范围,从而促进旅游业的发展等。类似的连锁效应将带动整个服务业水平的提高。

家政服务行业的优势篇6

关键词: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服务外包;产业升级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China-aSeanFreetradearea,缩写CaFta),是中国与东盟十国在wto承诺的基础上组建的自由贸易区。中国与东盟十国相互逐步取消绝大多数产品的关税,开放货物贸易、服务贸易市场和投资市场,实现贸易、投资的自由化。中国-东盟自贸区的建立使各成员国之间贸易和产业关联度日益提高,产业结构调整不断加快,跨国公司在中国及东盟国家服务外包业务也不断扩大,中国与东盟5国正逐步成为发达国家离岸外包服务业的主要目的国,美国商务部的一份报告称:新加坡外包产业发展的速度仅次于印度,正在以每年平均21.7%的速度增长;菲律宾以其专业人才优势、政府支持和良好的it基础成为服务外包目的国;马来西亚成为世界第三大最具有吸引力的服务外包承接国[1]。广西处于中国西部,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虽然人才资源无法跟我国发达省份相比,但中国-东盟博览会落户广西首府南宁,使广西具有了面向东盟10国的国际大通道的区位优势,同时广西智力型劳动力成本低,土地、资源成本有优势,所以广西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有一定产业基础,处于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关键期。

一、广西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政策

广西服务外包产业起步晚,还没有一个城市进入部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行列,但“十一五”以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把做大做强服务外包产业作为调整广西产业结构,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创造高端就业岗位,拓宽大学毕业生就业渠道的重要举措,先后出台了广西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阶段性目标和扶持政策: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决定》(桂发〔2010〕34号)指出:积极承接服务外包企业和订单转移,重点发展软件研发、软件技术服务、信息技术研发、信息系统运营维护、工业和工程设计、动漫和网游设计等领域的服务外包业务。加快南宁、桂林、北海、柳州市服务外包集聚区建设,力争南宁、桂林市成为部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到2015年,力争软件及外包业务收入达150亿元。

2.《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促进我区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桂政发〔2010〕66号)明确提出广西的发展目标是:力争三年内建立1-2个部级的服务外包示范区,五年内创建1-2个部级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到2015年,培育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的大型外包企业1-2家,年营业额超亿元的骨干企业10家;并提出了广西将完善对服务外包产业的资金、税收、金融、人才培育和引进的扶持体系。

3.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关于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加快发展工作方案》的通知(桂政办发〔2011〕46号),出台了“广西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工作任务分解表”和“广西服务外包产业重点项目责任分工表”,对广西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工作进行了任务分解并提出具体保障措施。

4.《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落实桂黔粤桂“十二五”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任务分工的通知》(桂政办电〔2012〕73号),明确提出要设立服务外包人才综合培训基地,建立服务外包实用人才培养机制,鼓励知名培训机构和大型企业在广西开展服务外包培训业务。

二、广西涉足服务外包产业的机遇

广西处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泛北部湾经济区、泛珠三角经济区建设等多重机遇交汇期,具备区位优势、语言优势、人力资源和场地成本优势,是发展服务外包产业的机遇期。

1.广西的区位优势有利于广西涉足近岸服务外包业务和承接外省发包业务

广西与东盟10国毗邻,是我国唯一与东南亚既有陆地接壤又有海上通道的省区,也是沟通我国各省与东盟各国最便捷的国际大通道,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在广西首府南宁举办,为我国企业乃至世界企业走向东盟市场搭建了桥梁,也为我国吸纳贸易和投资构筑了平台,全国21个部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服务外包业务可通过广西通道分包和集成。

2.广西在东盟10国小语种专业人才储备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广西高校长期以来高度注重培养越南语、泰国语、老挝语、缅甸语、柬埔寨语等东盟10国小语种人才,有利于广西成为面向东盟市场的发包地和接包地,东盟国家中菲律宾是服务外包产业比较发达的国家,有英语娴熟、成本低廉的服务外包产业人才;马来西亚超级多媒体走廊建设举世瞩目;新加坡先进的物流和信息产业人才集聚,所以广西与东盟各国之间承接服务外包业务具有其他省市难以相比的语言优势。

3.广西具有支撑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产业基地

广西在通信、新型电子元器件、应用电子产品、电力自动化、应用软件五个领域已形成了相对优势和特色,为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提供了产业链配套环境。目前南宁高新区软件园、桂林高新区信息产业园、柳州市蓝海科技动漫游戏产业园和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等产业园区相继诞生并不断有企业加盟。

(1)南宁高新区被商务部批准为“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其中富士康南宁科技园总投资达63.4亿元,未来总用工人数约12万人,科技园的主要产品包括电子书、智能手机、GpS、高端路由器、高端交换机网卡等高端电子产品,预计2015年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以上,科技园还建设了大学生创业见习基地及配套用宿舍。

(2)桂林高新区创意产业园于2009年开始建设,总投资2.5亿元,被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批准为广西首家动漫试验园区,产业园建成后,将有350—400家创意企业入驻,产生10—15个千万元规模以上的创意企业,形成完善的创意产业链。

(3)柳州市蓝海科技动漫游戏产业园由柳州蓝海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蓝海科技公司是中国软件行业协会游戏软件分会授予的“中国动漫游戏研发基地”与“中国动漫游戏人才培训基地”。产业园的建设目标是搭建创意策划平台、公共技术生产平台、制作平台、交易平台等产业发展平台,吸引国内外知名动漫游戏企业入驻园区,以研发设计生产大型单体游戏机为基础,以民族影视动画制作、游戏开发为核心,构建动漫产品完整产业链。

(4)北海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于2001年经国务院批准设立,是广西重点扶持的经济园区,产业园围绕软件与信息服务、集成电路设计、电力电子、物流、现代服务业等产业进行招商,重点做好公共服务平台、技术支撑平台、科技金融平台、知识产权交易平台等服务平台建设。

广西这四大高新区为广西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提供了实验场所和研究平台,为广西服务外包产业与我国部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互动以及融入中国-东盟自贸区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大框架提供了基地。

4.广西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具有成本低的优势

我国人口多、智力资源发达,人力资源成本优势突出,已成为多数跨国公司公认的服务外包目标市场。从全球服务外包市场分布看,发包方主要是美国、欧洲、日本、韩国,接包方主要是印度、爱尔兰、菲律宾、中国。据美国(informationweek)杂志调查,在我国一线城市,软件程序员平均月工资大约相当于印度程序员的一半,比美国程序员的四分之一还要少,而与我国一线省市相比,广西同等人力资源成本一般低1-1.5倍,同等办公场地租金费低2.5-3倍。所以广西在场地成本、办公运营成本、人力资源成本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竞争优势。

三、广西发展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挑战

广西发展服务外包产业虽然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但也必须正视目前仍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挑战:

1.广西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缺乏中长期规划

服务外包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于做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目前广西对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只有近期规划,而产业发展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关系到今后10-20年产业发展的方向,涉及广西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资金、税收、场地、人才、产业布局等一系列问题,能反映政府对产业发展清晰的指导思想、发展定位、发展步骤、措施保障、扶持政策等各方面成熟的思考,以及该产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的关联,所以中长期发展规划的研制更能反映政府打造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大环境的视野和姿态。

2.广西缺乏管理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专门机构

与服务外包产业示范城市对产业发展扶持政策相对照,广西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明显滞后,需要有专门的机构进行政策研究和狠抓落实,缩小与部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差距;同时,广西服务外包企业在管理和服务质量及资格认证方面还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专门的机构和人员去管理、指导、监控,只有机构、人员配备完整,任务明确,责任到人,才能解决管理中亟待解决的棘手问题。

3.广西缺乏服务外包产业行业标准

广西本土第三产业明显落后于国内经济发达省份,服务外包产业在布局上存在大型园区少、企业规模小、接包能力弱、外包业务窄的问题,所以亟须加快建立广西服务外包企业的行业标准,便于广西产业园区加强与国外、省外大企业联盟,提高服务水准,增强企业承接大单业务的能力,快速提升广西服务外包企业的整体实力。

4.广西缺乏服务外包产业高端技术人才

人才是行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服务外包产业是智力人才密集型现代服务业,涉及软件研发、产品技术研发、工业设计、信息技术研发、信息技术外包服务、技术性业务流程外包等领域,要求从业人员具备高等教育学历、技术专长和精通外语三项技能。虽然广西南宁市汇集了广西60%以上的软件企业和80%以上的软件开发管理人才,但服务外包高端技术人才匮乏,无法形成懂软件开发过程管理、具有和国际业界沟通和对话的人才队伍。

四、广西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策

针对广西发展服务外包产业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需要从产业发展的政策配套、人才储备、环境建设、资金保障等方面采取相应措施:

1.依托中国-东盟博览会招商引资

广西可通过中国-东盟博览会招商引资平台引进国内外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和重大项目。大力吸引国内100强服务外包龙头企业进驻广西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制定优惠政策扶持跨国公司在广西服务外包园区建立研发中心、服务中心、培训基地等分支机构,通过优质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加快广西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资金、人才、行业标准、配套措施的落实力度,从政府层面加强与周边国家(含东盟10国)及我国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立长期、持续的服务外包产业合作,推动广西服务外包产业协调发展。

2.制定广西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需高度重视广西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的研究,在大力建设产业园区等硬件环境前提下,制定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分阶段目标显得更为重要,政府主管部门需根据服务外包企业人数、订单金额、外包地域、接包资质、业务内容等条件对入驻广西的服务外包企业进行评级和资格审定,对服务外包企业发展给予长期的关心,促进企业积极主动向国际化标准看齐。

3.加大扶持服务外包产业优惠政策力度

近年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扶持政策[2-7],国家21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从地方政府层面也出台了相关配套政策来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实现快速增长。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可结合广西实际,建立有广西服务外包产业特色的政策体系,加强对外宣传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产业对广西的重要意义及广西发展服务外包产业所具有的各方面优势,吸引境内外大型服务外包企业和重点项目及龙头企业入驻广西并因此带动服务外包产业人才的引进,提升广西产业转型的速度。

4.拓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渠道

2012年外交部和教育部联合批准成立了10个部级对东盟国家教育培训基地,广西大学获批“中国—东盟商务会展人才培训中心”;广西艺术学院获批“中国—东盟艺术人才培训中心”;广西民族大学获批“东盟国家汉语人才培训中心”;广西财经学院获批“中国—东盟金融与财税人才培训中心”。随着广西与东盟人才培养合作进一步深化,广西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大环境会得到更大的提升。为此,笔者建议从以下三方面拓展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渠道:

(1)发挥政府组织协调、外包企业引导、产业园区联动、高等院校联合培养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立,把服务外包人才培训与促进大学生就业充分结合起来,广西高校可依托广西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工业园区,建设大学生创业实习基地,加强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服务外包人才的合作力度。

(2)通过优惠政策吸引海外熟悉国际服务外包业务流程,具有实战经验的管理和技术方面高级人才,形成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合理的层次和梯度;在有条件的广西高校成立服务外包学院,搭建与重庆文理学院、山东工商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厦门理工学院、吉首大学等有服务外包学院的高校共建平台,提升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的效能。

(3)加强广西高校与服务外包产业发达的国家实行交换生人才培养模式创新,通过高校之间互换学生进行高端人才的培养;同时,也可将毕业的研究生直接外派到服务外包产业发达的国家去实习、见习、培训,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强交流,开拓视野,化解服务外包高端人才匮乏的难题,为服务外包产业做好人才储备。

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大背景下,广西若能努力开拓服务外包产业市场潜力,高度重视服务外包产业人才培养和储备,就能在产业调整和产业转型中抓住机遇,缩短跟周边国家和省份差距,为引进人才、留住人才创造条件,在现代服务业发展中寻找新的增长点,提升整个地区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学院研究生处)

参考文献:

[1]中国-东盟开展服务贸易的影响因素及对策,王娟,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5月

[2]《关于做好2012年度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资金管理工作的通知》(财企〔2012〕165号)

[3]《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发展资金管理指南》(试行)网站时间:2012年07月20日

[4]《商务部、中国进出口银行关于“十二五”期间金融支持服务贸易发展的意见》(商服贸发[2012]86号)

[5]《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服务业外包产业发展问题的复函》(国办函〔2009〕9号)

家政服务行业的优势篇7

关键词:金融服务贸易;服务外包;竞争力;竞争格局

在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中,中国和印度是两个具有竞争关系的承接大国。发展服务外包对调整发展中国家的产业结构、增加就业机会、扩大对外贸易增长、加速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融合日渐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印度较早地认识到这一点,早在20世纪末就开始大力发展服务外包业务,目前是世界最大的服务外包承接国。面对印度的领先优势,中国如何抓住当前时机提高竞争力、改善中国在国际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上的竞争格局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一、金融服务外包的现状与竞争格局

金融服务外包,是指金融机构在持续经营的基础上利用外包服务提供商(为集团内的附属实体或集团以外的实体)来完成以前由自身承担的业务活动。金融机构的一些操作性的、非核心的、成本高的甚至部分核心业务,如资产评估、报表审计、软件开发等业务,由于金融机构自身缺乏足够的精力和专业水平而难以兼顾,通过外包给专门机构可有效降低成本、转移风险和提高核心竞争力。外包内容主要存在于两大领域,即业务流程外包(Bpo)和it外包(ito),具体来说有产品研发设计、发卡与收单服务、数据处理与灾难备份、呼叫服务等。金融服务外包始于20世纪70年代,在90年代高速发展,当前在所有外包行业中,金融业的外包规模仅排在制造业之后位居第二。towerGroup公司的研究结果表明:金融服务业的外包趋势正不断加强,全球最大的15家金融服务企业将扩大信息技术项目的外包业务,金额将从2005年的16亿美元上升到2008年的38.9亿美元,平均年增长率为34%。德勤公司2004年的研究结果表明,未来5年内美国将有3560亿美元的金融服务要外包给海外机构,占现有金融服务成本支出的15%。另一份报告预测,全球外包市场容量将达1万亿美元左右。

外包通常是欧美发达国家的企业把耗费大量人力的服务及操作中间环节外包到人工成本比较低的发展中国家。Gartner集团认为目前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外包出的it职位比例不足5%,到2015年该比例将增至30%,未来5年内服务外包迅速增长的势头将导致大量资金从美国和欧洲等发达国家市场流向发展中国家。在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全球市场中,我国和印度是最受关注的两个国家。毕博管理咨询公司董事总经理彼得•郝勒维茨认为:到2015年中国和印度将成为全球金融服务外包业的中心,因为中、印两国拥有大量受过良好培训的外包业务人才、劳动力成本优势、能提供满足需求的产品和服务等因素,更重要的是,跨国金融机构从全球化的长远发展战略考虑,已经把中国和印度市场作为其战略部署的一部分。因此,在全球金融服务外包市场中,印度是我国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而且目前居于优势地位[1]。iDG的统计数据表明,2004年全球软件外包市场规模已达1000亿美元。而印度以其独特的优势成为全球最大的软件外包承接国,并垄断了美国市场。根据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提供的数据显示,2004年外包业务为印度公司带来了172亿美元的销售收入,占全球同类市场的44%。预计到2008年印度在全球软件和后端办公服务外包市场所占份额将达到51%,年销售收入将达到480亿美元。另一份研究表明,印度外包商在全球离岸外包市场上占有80%的份额。美国情报文献中心的统计显示,2003年印度服务外包业赚取了170亿美元,而我国的服务外包仅有6000万美元的收益,远远落后于印度。在利用科技手段保障和促进金融服务方面,我国也与之存在差距,因为我国的高端通信产品和大型计算机系统软、硬件严重依赖国外。

二、印度金融服务外包的现状与竞争优势

1999年,为解决“千年虫”问题,许多国际金融机构将数据修改工作外包给印度,这促成了印度金融外包业的崛起。印度金融外包业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高速发展,年均增长率达56%,2005年营业总额达280亿美元,直接从业人员25万人。目前,印度金融服务外包的提供范围扩展到信息类业务、人力资源管理等更具战略性的领域,越来越多的金融集团将业务流程整体外包给印度企业。这使印度企业不仅提供优质的互动式客户服务,也承担了欧美本土企业相应的责任与义务。花旗、渣打、汇丰等大型金融集团已在印度设立了10多个处理中心,这些处理中心规模增长迅速。如渣打银行全球共享服务中心为渣打银行在全球56个国家的分支机构提供统一的、标准化的后台业务支持,可以对全球各个分支机构业务运营情况进行比较和评价。欧、美、日等发达国家将各种数据管理、呼叫中心、客户服务等迁移到印度,带来大量相对高收入、高技能的工作,有效地促进了印度的产业升级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在银行业中,金融服务外包已经涉及到批发银行、金融市场分析与交易等多种高端业务。在印度开展外包业务的花旗银行、ViSa信用卡、通用金融公司、渣打银行等国际金融巨头创造岗位超过20万个。此外,一半以上全球最大的保险机构都在印度开展了金融服务外包[2]。

2005年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FSa)了《离岸业务的行业反馈》报告,总结了印度金融服务外包迅速发展的成功经验和竞争优势,主要有:第一,充足的人才资源。服务外包业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产业,而印度具有大量说英语的专业人才,调查、分析等高端业务员工基本上都具备硕士以上学位。有关外包服务的教育和培训机构也享受到政府的优惠政策,政府与大学、培训机构建立密切联系,牵头策划有针对性的培训,使学校教育向职业教育延伸。第二,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在印度外包企业较集中的城市,各种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交通、通讯、电力、生活等配套设施齐全、可靠而且成本低廉,使金融外包企业能全天候运营。钦奈、班加罗尔、德里等外包企业较集中的城市还是航空枢纽。第三,政策支持。外包业务得到了印度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政府出台的优惠政策明确信息产业是政府重点发展的产业,让外包业务享受到税收减免、财政补贴、进口设备免税等优惠措施,在批准用地方面提供便利。印度政府还出台了一系列保护专利、知识产权的法规,并成立了专门的机构监督知识产权的保护工作。在这些措施鼓励下,有充足的合格服务供应商和新进入市场的中小企业可供选择。第四,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印度企业重视外包管理,都有由董事会负责的专门机构和外包业务发展战略。企业都备有处理突发故的紧急预案,大规模的业务被分散到不同的子公司来减小意外风险。企业都通过了英国信息安全标准的认证,采取各种措施保障客户资料和数据的安全。印度政府也全力构建金融服务法律构架,要求企业全面接受相应的国际认证。印度企业还严格遵守合同,树立自己的品牌和声誉。

三、

我国金融服务外包的现状与竞争优势

我国的金融服务外包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it外包。1992年中国银行成立的博科信息产业有限公司,1996年中国工商银行成立的软件开发中心,都专门为本行提供应用软件的开发与维护。目前,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软件开发、技术研究、支持推广业务均外包给了隶属于总行的软件开发中心,其他中小商业银行则多采用将信息技术服务外包给专业公司的做法。金融外包业务也在it以外的其他领域快速推进,其中以信用卡和保险后援中心最引人瞩目。2003年之后,我国信用卡发卡数量节节攀升,国内银行在不同程度上将信用卡业务外包。目前,我国的外包服务提供商可以提供银行卡业务的全套服务,从申办筹建、设计产品、市场营销到交易处理和客户服务,甚至包括客户数据分析和市场定位。预计到2010年,在超过3000亿美元的离岸外移投资中10%有希望投向中国,其中与金融相关的业务流程外包(Bpo)约50亿美元以上;在岸外包方面,我国Bpo市场预期将超过500亿美元[3]。随着我国金融外包业务发展速度的加快以及发包主体范围的逐渐扩展,其规模会越来越大。

我国在制造业方面的领先优势使我国成为全球最具吸引力的金融服务外包承接国。与印度相比,我国在承接外包业务方面具有以下竞争优势:一是我国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投资环境良好,是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近450家已在华投资,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的超过30家,投资设立的研发机构超过700家。目前,我国已经聚集了各路金融外包业巨头,既有埃森哲、iBm等世界著名的Bpo公司,也有如infosys、塔塔等来自印度的公司。欧洲流程外包研究机构morganChamber分析称,中国银行业的变革以及外资银行的发展计划,将给中国的Bpo提供商带来战略性的机遇。我国将有机会同全球领先的银行合作,分享银行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这种合作未来会成为我国Bpo走向世界的桥梁。二是我国拥有大批专业技术人才,人才储量大。三是我国的综合成本优势,在人力资源、能源、基础设施方面我国都享有较大的成本优势。四是我国拥有良好的基础设施,特别是在电信、交通领域。五是我国拥有庞大的不断扩大的国内市场,为了在我国市场占有立足之地,跨国公司纷纷在我国建立起客户群。尤其是香港和上海正在成为整个亚洲的金融中心,以市场带动的服务外包趋势势不可挡。印度金融服务外包以软件业外包为主,很少为国内信息化服务,而我国金融信息业以满足内需为主,信息化与软件业互相带动。六是我国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亚洲的中心,经济发达的日本和韩国都靠近我国,文化传统相似,日韩两国企业要发放金融外包业务,我国都是首选[4]。

目前,商务部已将发展服务外包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启动了“千百十工程”,即在5年内每年投入不少于1亿元资金,建设10个服务外包基地,吸引100家跨国公司将部分外包业务转移到中国,培养1000家承接服务外包的企业。目前,上海、深圳、北京等金融发达的城市纷纷建立金融服务中心。首先是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2005年7月上海银行卡产业园被确定为上海市金融信息服务产业基地,签约和预约项目的总投资超过人民币100亿元。国家商务部和上海市政府陆续出台了鼓励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着手将其打造成为国内首家金融外包业务示范基地。这有利于将跨国金融机构的后台业务部门吸引到上海,把上海建成国际跨国金融机构的亚太总部所在地和服务全球的后台基地。上海银监局的一份研究显示,近两年外资银行亚太区外包中心正在逐步向上海转移。在沪外资银行尤其是大型银行和专业性较强的银行,已经在境内投资的关联公司开展外包业务,业务种类和业务量都在逐步增加。这些分行或者公司,将来都将被打造成外资银行亚太区服务外包的操作中心。其次,深圳罗湖金融配套服务中心。金融业是深圳市的四大支柱产业之一,罗湖区“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强化金融中心的定位,并切实建设“产业金融中心”、“金融创新中心”、“金融信息中心”和“金融配套服务中心”,高起点、大手笔规划建设金融中心区。第三,北京金盏金融后台服务区。北京市通过了《加快首都金融产业后台服务支持体系建设的有关建议》,规划出包括海淀区稻香湖金融后台服务区、朝阳区金盏产业园、通州区新城商务园等3处金融后台服务园区。北京综合考虑了金融服务区对交通、环境等方面的需求以及北京CBD、朝阳区以金融为主导的现代服务业发展实际情况,提出在朝阳区金盏金融服务园区建设的总体工作设想和全面论证

[4]。

四、我国发展金融服务外包的竞争策略

考虑我国发展金融服务外包的优势与劣势,对比到我国的实情和印度优势与经验,我国在增强承接金融服务外包的竞争力方面可参考以下策略。

(一)政府制定支持外包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印度的经验表明,政府的支持非常重要。这一方面需要成立金融服务外包的行业管理机构和专项发展基金,以行业协调和互助的方式推动外包产业发展。另一方面,政府应鼓励创新,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研究制定保护知识产权和个人信息安全的国家法规和行业规范。对符合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取得的重大社会或经济效益的知识产权项目,通过专项资金的形式给予奖励。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大力倡导企业诚实守信,保护客户商业秘密,遵守国际上的信息保护规则,在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内设立保护知识产权举报投诉服务机构,加强软件盗版等各类侵害知识产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其次,拓宽金融服务外包企业投融资渠道,改善投融资环境。建立服务外包企业贷款平台,优先为外包企业提供贷款等融资支持。此前商务部已经宣布每年拿出1亿元服务外包产业专项资金,国开行也将提供50亿元贷款,用于各地外包基地和企业的基础建设。积极探索建立有效的担保机制,允许其用软件产品等无形资产进行抵押贷款。推动政策性担保公司积极为中小服务外包企业提供短期贷款的担保。鼓励风险投资、社会民间资本和外商投资服务外包产业。支持有条件的服务外包企业进行资产重组、收购兼并和海内外上市。三是对服务外包企业采取减税、免税及减免房租等优惠措施。目前,在印度、捷克等外包发展迅速的国家,政府都给予服务外包企业极大的税收优惠,增强了该国外包的竞争力。商务部正会同信息产业部、科技部等20多个部委制定关于推动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四是加强市场推广和营销力度。政府要逐步认识到服务外包的重要性和商机,进行统一规划和宣传推广。

(二)制定总体性外包承接战略

我国承包企业首先要在战略上从暂时性、战术性向长期性、战略性转变,根据新的形势制定具有全局性、主动性特点的发展战略。我国企业应改变自身的定位,从过去为金融机构提供服务的“加工厂”变为各大金融机构的战略合作伙伴,全面融入到各金融机构的业务中去。其次,服务承包企业应建立业务动态监管制度,制订科学合理的外包承接流程,严格履行服务外包提供商的责任和义务,并采用接受发包单位的全面评估,以期最大限度降低承接服务外包的风险。第三,建立业务风险管理体系和应急预案。我国的承包企业应遵循合法、风险控制、保护客户合法权益、有效监管等原则,识别外包活动潜在的风险,借鉴国外金融服务外包监管的经验,确立自己的符合金融服务外包监管原则的规范和制度。

(三)发挥比较优势和集群优势,扩大业务承接范围

我国首先应该根据本国国情,分行业有计划地选择重点行业拓展外包领域。国内企业应分析和发掘自己的比较优势,结合我国的劳动力和成本优势,要增强自主创新和研发的能力,打造自己的竞争优势,争取全球服务外包的核心业务的承接。国内企业承接的外包业务通常是特定金融功能的业务,如客户服务、金融分析、客户系统软件\开发等,而业务流程外包等较复杂的业务则并没有引起太多的重视。这要求我国企业应利用自身的比较优势积极参与外包市场,包括信用等级评估、市场调研、后勤保障、计算机业务及系统的维护维修、人力资源管理、企业形象建设等通常业务,还包括一些新兴业务及复杂程度较高的业务流程外包。其次,要发挥文化、地理上的优势,从向韩国和日本金融机构提供it服务外包开始逐渐扩展服务领域。随着我国外包人才素质的提高,特别是英文水平的提高,为扩大金融外包项目流入我国提供了有利的基础,金融机构应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提供专精式服务外包。第三,加快金融服务产业集群基地建设,发挥产业集群优势。目前上海、深圳、北京等金融发达城市都规划了专门的金融产业基地,以改变地域分散、个体规模小、经营理念落后、管理水平偏低的服务外包状况。应加快改善产业基地基础软硬件环境建设,借鉴印度、爱尔兰等国际先进服务外包基地发展经验,从建设高水准、前瞻性的服务外包所需要的基础设施要求出发,建设配套功能齐全的国际化服务外包园区。完善通信基础设施,筹建直达欧美、日本的高速互联网络出口。对入驻基地的国内外著名企业总部、研发中心等的购地建设、购买或租赁自用办公用房,实行土地房租优惠政策。

(四)加大对外包业务的专门人才培养及引入力度

一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和资金支持各类培训机构对社会急需金融服务外包人才进行培训,来缓解人才矛盾,尤其是把英语及软件人才的培养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2006年10月,首家部级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张江创新学院”在上海成立,开始进行服务外包人才培训。对于我国高校尤其是高职院校,要经常和承接外包业务的企业联系,了解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办学方向和课程设置,培养具有较强针对性的专门人才。此外,行业主管机构或承包企业可以联合高校进行职业资格认证和培训,使大量具有相关专业背景的通用人才通过针对性的职业资格认证,成为可以迅速进入工作岗位的专门人才。另一方面,大量招揽海外留学生回国创业,加大对高级人才的引进力度,设立专门人才引进基金,引进人才在简化出入境手续、落户以及提供住房等方面实行优惠,给予便利。这种多渠道的培训将为我国金融服务外包业的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参考文献:

[1]徐海慧.中印将成金融服务外包全球中心[n].国际金融报,2006-07-03.

[2]李文茂.印度金融外包服务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J].华北金融,2006(11).

家政服务行业的优势篇8

一、xx区农村经济情况调查

xx区共有29个乡镇街道,731个村民委员会。2007年底,全区户籍人口83.1万人,农业户总户数为20.37万户,农业人口69.2万人,占全区总人口的83.27%。全区耕地面积134.0273万亩,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8620元。

二、邮政服务“三农”的优势与条件

邮政业是国家重要的社会公用事业,邮政网络是国家重要的通信基础设施。目前邮政企业拥有完善的仓储系统、运输系统、高效快捷的信息处理系统和资金结算系统,邮政服务网点遍布城乡,贴近农村,方便农户,是一条为“三农”服务的重要渠道。

近年来,xx区邮电局本着“政府满意、农民受益”的原则,在认真履行普遍服务义务的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网络、网点和人员优势,积极参与我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不断加大邮政服务的基础建设投资力度,在服务“三农”方面已具备以下明显优势。

1、百年邮政所独有的品牌和信誉优势,使邮政部门能够更有效的为快速消费品、农资生产企业等商家和农民架起流通和交换平台。特别是通过长期的履行普遍服务义务的工作,邮政与农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得到了广大农民群众的一致认可。

2、邮政部门具有独特的网点、网络优势。目前全区共有邮政营业网点21处,邮政服务站500处,邮政投递服务覆盖全区所有的行政村街,邮政服务的触角已深入到千家万户。

3、邮政履行的通商、通政、通民的职能。邮政部门所独有的集资金、信息、实物“三流合一”优势,通过提供金融服务、物流配送、报刊杂志的订阅、投递服务,为农民的日常生产生活、抢抓致富信息、购买必需的农业生产资料、推销农业产品提供了便利条件。

4、邮政部门具有人员优势。现有的农村营业网点的营业投递人员大多是农村土生土长,尤其是我们聘请的邮政服务站人员本身就是农民,他们能够准确了解农村现状和当地农民需求的各种信息,全区邮政投递均为逐日班,每天都与各村街农民直接接触。邮政部门可以最大限度的了解农民的心声,满足农民的需要。

5、邮政部门开展物流配送业务,将依托现有的运输、投递和营业网络,网络运行和管理更为规范,具有一定的规模效益,可以有效减少农资营销环节、降低流通成本,有利于减轻农民负担。与个体经营渠道相比,我们在产品质量、价格和商业信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6、邮政部门在服务平台、网络建设等方面已全面建立成熟完善的运行体系,基础建设主要由邮政部门自己投资,不需要政府部门大量的资金投入,可有效补充现有农村供销社体系、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和个体经营等农资流通渠道的不足。

三、当前邮政服务“三农”的主要工作举措

1、加大农村金融服务相关业务的宣传推动,进一步做好针对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工作,以支局为阵地开展支农小额贷款业务、邮政储蓄绿卡业务、商易通自动转账机具的布放、保险的宣传,对区域内有融资需求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提供上门服务,在严格贷款审查的同时加快放款速度。做好商务贷款的宣传,对有资金周转需求的农村中小企业开展商易通推介。各支局做好粮食直补资金业务,利用遍布城乡的网点优势开展邮政储蓄农村养老金。加大邮政绿卡业务宣传,发展绿卡村。突出平台优势对西联汇款业务和汇兑业务进行宣传,尤其是西联汇款业务,在出国外出打工人员较多的区域开展广泛宣传。充分利用邮政储蓄网络优势拓展业务种类,开办代扣水电费、代收公用事业费、手机银行、保险、基金等个人金融服务。与区域内各中小企业联系,利用邮政储蓄网点分布广泛的优势,加大中小企业公司业务的推广力度,推动工资业务,根据农村地区企业不同情况制订“一揽子”金融服务方案,为农村经济发展做好支撑保障。农村地区邮政储蓄网点适当增加台席,缓解农村集市日业务猛增的现象,减少用户等候时间。在有条件有需求的地区开展商务汇款业务宣传,为客户资金归集提供解决方案。

2、进一步利用自身网络和品牌优势做好邮政物流配送。根据季节备好各类农资,严把进货质量关,将质优价适的种子、农药、化肥,以及洗涤日化、酒水饮料、节令商品等配送下乡,缩短农村流通环节,方便农民的生产生活。开展农产品外销业务的尝试,为打造蔬菜、肉类、水果基地村提供支持,使广大农民增加收入的同时,拓宽邮政服务网络。针对农民缺乏农业知识的现状,组织相关农业技术人员和厂家技术人员为农民开办培训班,熟悉产品特性及使用要求,然后再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进行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教授。要在精品农村邮电服务站中为农民提供双向物流服务,既把优质高效的农资产品、快速消费品送到乡村,还利用邮政物流的商品分销配送网络,帮助农民将其生产的蔬菜、水果、土特产等产品推向城市市场,做大做强“反向物流”业务,更好地服务农业、农村和农民,帮助农民解决销售难、销售费用大等问题,为城市居民拓宽选择渠道,真正将农民与市民、菜园子与菜篮子、农民增收与市民减负相对接。

3、进一步发挥农村邮电服务站的业务功能,强化农村邮电服务站的基础服务功能。制订、落实农村邮电服务站考核办法,保证邮件报刊的投递深度和投递质量,根据农业产业特点推介种养殖科技信息类报刊,发展报刊村,开展代售邮票、代收邮件等便民服务。继续加大“空中充”设备的投入,加强业务支撑和指导,提高代收笔数和金额。

4、以数据库商函为重心宣传函件业务,重点推介数据库商函、邮资封片和邮政贺卡业务。展示近年来xx邮政制作的各类数据库商函产品,扩大社会对函件业务的认知度,吸引更多的客户使用数据库商函业务。针对农村中小企业和特色种植、养殖,通过函件业务将产品信息进行,起到农产品外销的龙头作用,为企业拓展市场,寻找客户提供业务支撑。

5、继续做好速递业务宣传,对“全夜航”、“次晨达”、“津城当日递”、经济类进行推介,开发新客户以专兼职营销人员为主建立客户维护机制,突出邮政品牌优势、网络优势,为农村中小企业经济发展铺路搭桥。

6、结合报刊大收订工作,做好宣传,通过免费向用户提供报刊目录、业务宣传单及上门服务等方式,重点宣传适合农村群体阅读的报刊,根据村庄种植、养殖种类,重点推介农业信息类报刊,推动农业科技化建设,为农副产品的加工业提供科技信息,提高邮政报刊发行知名度。与区文化部门配合,进一步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支撑,上门走访各村文化室本着双赢的原则,为乡镇文体中心、村文化室提供报刊订阅服务,大力发展农家书屋建设。

7、开展农村投递网改造,根据实际情况优化投递网组划,提高邮件报刊投递速度,增加速递揽投结合的汽车段。开展农村地区信箱更新工作,在有需求的村庄安装邮政信箱。做好农村“五保”、“低保”救助金的投送。对农村城镇新建住宅小区及时通邮,与开发商沟通提高信报箱配备率。

家政服务行业的优势篇9

贸易与资本流动之间的关系最早由mundell1957年提出,他建立了一个标准的2X2X2的贸易模型,该模型假定其中一国具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出口劳动密集型产品,该国对进口资本密集型产品设置贸易障碍,从而使该国资本的边际产量上升,引起外国资本流入。根据Rybczynski定理,在商品价格不变的条件下,资本要素的增加将增加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减少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该国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量减少,从而资本流入替代了贸易出口。此后20世纪80年代markuson和Svenson在标准的2X2X2模型中假设两国存在技术差异,导致要素价格不同,引起要素的国际流动,每个国家都将获得其出口产品中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根据Rybczynski定理,两国要素禀赋的变化会促使其出口部门的扩张,从而要素流动与商品贸易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

传统的国际贸易纯理论是建立在商品贸易基础上的,而服务贸易存在某些与商品贸易不同的特征,第一,国际服务贸易是劳动与货币的交换,而不是物与货币的交换;第二,服务的生产与消费大多同时同地发生,服务不可储藏;第三,统计方式不同,国际服务贸易在各国国际收支表中统计,而货物贸易由各国海关统计。尽管服务贸易存在这些与众不同的特征,目前主流的经济学观点仍然坚持认为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应用于国际服务贸易是有效的。Sapir在1981年进行了一系列服务贸易的实证研究,其主要结论是:“传统贸易理论适用于服务贸易,要素禀赋在服务贸易模式的决定上具有重要作用。”Deardorf1985年在标准的H-o模型框架下,通过改变个别的约束条件成功地解释了国际服务贸易如何遵循比较优势原则。目前国际经济学界比较一致的观点是:“服务贸易领域同样存在比较优势的合理内核”。因此在分析跨国投资对服务贸易的影响时,我们仍然沿用传统的国际贸易纯理论方法。

我们分析的起点是假设经济是完全竞争的,在国际市场上每个国家都是小国,每个国家产品产量的变化不会引起国际市场产品价格的变化,而且假设一国由两个经济部门组成,m是制造业或农业部门,S是服务业部门,两部门都以资本K和劳动L作为要素投入,体现消费者效用的社会无差异曲线是位似的。

外资的流入增加了一国的资本要素禀赋,通常情况下都假定外国直接投资(以下简称FDi)流入后可以在各生产部门间自由配置,但是本文中我们认为跨国投资是与具体的行业相关联的,也就是说,FDi不会在本国的各行业间自由流动,资本流入之后就锁定在特定的行业中,这样的假定对各国生产函数的影响与通常的情况不同。当FDi可以在部门间自由流动时,对两部门的生产能力都造成了影响,而当FDi与具体行业相关联时,只改变该行业的生产能力。

在对跨国投资的特性作出规定之后,我们首先分析外国资本流入发达国家的情形,发达国家一般都具有在服务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可以用图1的产品空间来表示该国的生产、消费和贸易的情况。在图1中,坐标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该国服务业和制造业的产品产量,m[,1]S[,1]是其生产可能性曲线,p[,1]p[,1]′是相对价格曲线,在不存在要素变化的情况下,可知该国在a[,1]点生产,在C[,1]点消费,该国的净出口量是B[,1]a[,1]。考虑FDi流入该国,由于其具有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所以流入的FDi中相当大比例的部分投资于服务业,于是该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向外移到m[,2]S[,2],其中,服务业增产的比例高于制造业。因为国际市场产品价格不变,价格曲线的斜率也保持不变,平行外移到p[,2]p[,2]′,此时,该国将在a[,2]点生产,社会无差异曲线是位似的,所以在C[,2]点消费,服务净出口是B[,2]a[,2],可以看出,该国服务业的生产和消费都增加了,但是可以证明在此服务生产的增加大于服务消费的增加,所以,服务净出口增加了。也就是说FDi的流入增加了该国的净服务出口,增加了该国服务业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

附图

图1FDi流入导致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变化(发达国家)

其次,我们分析发展中国家的情形,发展中国家一般不具有服务业的比较优势,相对而言其比较优势在制造业或初级产品产业,此时可以用图2的产品空间来表示其生产、消费和贸易。在FiD流入前,该国的生产和消费点是a[,1]′和C[,1]′,是服务净进口国,服务净进口量是B[,1]′C[,1]′,FDi流入后,因为该国的比较优势在制造业,所以流入的FDi大部分投向制造业,这样,生产可能性曲线从m[,1]′S[,1]′向外移到m[,2]′S[,2]′,而国际市场相对价格不变,FDi流入后生产和消费点分别是a[,2]′和C[,2]′,净进口量变为B[,2]′C[,2]′,我们发现该国的服务的生产和消费均增加了,可以证明服务消费的增加要大于服务产出的增加,也就是说服务的净进口增加了,FDi的流入增加了该国的服务净进口量,降低了该国的服务业的竞争力和比较优势。

附图

图2FDi流入导致的生产、消费和贸易变化(发展中国家)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得到如下的结论:在发达国家,外商直接投资流入促进了净服务出口,扩大了发达国家的服务贸易顺差,增强了其服务业的比较优势;而对于发展中国家,FDi流入增加了净服务进口,扩大了发展中国家的服务贸易逆差,降低了其服务业的比较优势。

外商直接投资对服务贸易的影响除了模型中所分析的改变一国的要素禀赋结构,从而改变其服务贸易进出口量和比较优势外,还有别的作用途径。外资企业的建立必然派生出对服务的需求,而这种需求有明显的国别倾向。由于东道国对外汇的管制、利润税收制度等原因,跨国公司希望将利润转移到其母公司,因此倾向于选择母公司所在国的服务提供者;与东道国在语言、文化方面的差别也促使跨国公司更多地倾向于选择母国的服务供给。但是,这种选择外国的服务供给的倾向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显著的程度差别,发达国家的服务厂商的国际化水平较高,服务质量较好,企业信用较好。因此,在发达国有境内的跨国公司选择其母国服务供给的倾向性相对较小;而在发展中国家,服务业水平低,服务质量不理想,而且在语言、文化方面的障碍更大一些,所以在发展中国家境内的跨国公司更愿意使用外国特别是其母国的服务。由此我们认为,虽然跨国公司在对服务供给选择上的国别倾向均导致了东道国服务进口的增加,但是,这种效应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程度很不相同,在发达国家较弱,而在发展中国家较强,因此可以认为对发达国家的跨国投资仍然增加了其净服务出口,增强了其在服务业的比较优势,而对发展中国有,跨国投资增加净服务进口的效应更强了,其在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更小了。

二、计量检验

1.数据和基本模型

从上一节的理论分析中我们得出结论:外国资本的流入对一国的服务贸易存在重要影响,而且这种影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表现极不相同,由于发达国家多数拥有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外资流入的很大比例投入其服务行业,促进了服务出口,扩大了服务贸易顺差,增强了其服务业的比较优势;而对于发展中国家,由于服务业不是其比较优势,流入的外资投向服务业的比例非常小,从而增加了其服务进口,扩大了服务贸易逆差,降低了其在服务业方面的比较优势。在这里,我们希望使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相关数据,建立计量模型来检验上述结论。

当然,存在另外一些重要的因素会影响一个国家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在计量模型中我们需要将这些因素考虑进去,作为控制变量,以准确地估计FDi对服务贸易的作用。

在计量模型中,被解释变量是各国的服务贸易比较优势,度量某一行业比较优势的方法较多,本文选用服务业净出口与服务业进出口总额的比值SeRnX作为该被解释变量,各国服务贸易进出口值均来自各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

附图

其中Xs是服务贸易出口值,ms是服务贸易进口值。

对外资流入用各国的FDi与其国内生产总值(以下简称GDp)的比值rFDi来度量,FDi数量来自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GDp数据来自历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会影响服务业的发展,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个人对服务的需求在其支出中所占的份额也相应提高,较高的服务需求会带动服务业较快发展,从而建立起在服务业方面的比较优势,但是另一方面较高的服务需求也意味着对服务进口需求的增加,降低以贸易流通度量的比较优势。这两方面的作用轻重如何,需要用数据来估计,用各国人均GDp值rGDp及rGDp的对数值lnGDp度量,数据也来自历年《世界银行发展报告》。

政府对服务贸易的管制政策显然也是对服务贸易产生作用的一个重要因素。服务业部门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服务行业中的金融、电信、邮政、运输、教育和研究与开发等部门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和国家安全等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所以多数国家对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均采取谨慎态度,发展中国家因为其在服务行业不具有优势,担心在服务业无法与发达国家竞争,对开放本国的服务业市场作出了严格的管制,管制政策在相当程度上抑制了这些国家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因此,政府对服务贸易的管制程度是影响服务贸易的另一个重要变量。Hoekmon1994年在《乌拉圭回合服务贸易协定评估》(注:转引自杨圣明主编:《服务贸易:中国与世界》,1999年。)中提出了一种度量各国服务业开放程度的方法,他将服务业开放分为三类:完全自由化、不开放、其他。每一类分别计数为:1;0;0.5。然后,把《服务贸易总协定》中服务业的155项部门的每一项分为4种不同的提供方式:跨境提供、国外消费、商业存在和自然人存在。每个国家在《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谈判中对这155个部门的每一种提供方式作出不同的减让承诺,这样总计有620项承诺,根据对每一项减让承诺的程度按三类计分方式打分,然后把620项分数累计加总,得到一国的总分数,这个总分数即为该国服务业开放程度的度量。我们选用该文中对各国的服务贸易开放程度的估计分数作为变量Seopen的数据,这些估计分数是在1994年《服务贸易总协定》谈判结果的基础上计算出的,我们用它度量了每个国家1990年至1999年的开放程度。

一国的人口素质,劳动力受教育的水平对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显然也有重要的作用,人口素质高,接受的教育程度高,其所提供的服务质量也就相对较好,有利于建立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但另一方面,人口素质高,对服务的需求也就增大,也可能会导致对服务进口需求的增加,可见人口素质的高低对服务业优势也有正负两方面的作用,孰轻孰重,需要实证检验。本文用各国15岁以上成年人中非文盲人口的比例HR来度量,数据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各国教育和识字统计数据库。需要注意的是,多数发达国家教育水平较高,文盲比例非常低,他们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就不再公布文盲人口比例数据,我们用100%来表示这些国家的非文盲人口比例。lnHR是HR的对数值。

另外还有一些变量如文化习俗、自然条件和对研发的投资等也会影响一国的服务业比较优势。但是这些因素大多难以定量,所以在我们计量回归方程中不包含这些控制变量。

根据以上讨论,我们建立基本的计量模型如下:

SeRnX[,it]=α[,i]+β[,1]RFDi[,it]+β[,2]RGDp[,it]+β[,3]Seopen[,it]+β[,4]HR[,it]+ε[,it]

(2)

其中i是国别下标,t是时间下标,[,i]表示有一个不随时间变化的效应,在这个效应中包含了一些回归方程中不考虑的因素,如各国的文化差异,自然资源等,[,it]是随机扰动项。

本文选用12个发达国家和11个发展中国家从1990年至1999年的相关数据进行计量回归。12个发达国家是:美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瑞典、奥地利和新加坡;11个发展中国家是:阿根廷、巴西、埃及、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韩国、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和墨西哥。

2.回归结果

这是一个跨国的时间系列模型,这类模型对αi的处理有两种方法,固定效应(Fixedeffects)方法把α[,i]视为一组具体的常数,随机效应(Randomeffects)方法把α[,i]视为一组随机变量,当α[,i]与回归变量存在相关性时,使用固定效应方法,应用变量的最小二乘回归(LSDV)(注:LSDV(LeastSquaresDummyVariable)是用于估计跨地区(跨部门)时间系列数据(panelData)的回归方法,在此类模型中假定不同地区(部门)的差别由回归方程的常数项表示,这样相当于对每一个地区(部门)设定了一个变量(DummyVariable),n个地区就有n个变量,在估计解释变量系数值的同时,也要估计变量的系数值,具体的估计算法参见参考文献[9]。)得到的回归系数是一致有效的。我们用Hausman-test检验了模型,发现α[,i]与回归变量SeRnX具有相关性,所以决定用LSDV方法进行回归。为了消除扰动项的异方差和序列相关性,我们选用了可行广义最小二乘法(FGLS)(注:FGLS(FeasibleGeneralizedLeastSquares)及后面提及的Chow-test具体算法参见参考文献[9]。)。

表123个国家回归结果

附图

注:*表示通过了显著程度为1%的t检验。**表示通过了显著程度为5%的t检验。#表示通过了显著程度为1%的F检验。系数估计值下括号内数值为t统计量值。

表212个发达国家回归结果

附图

注:*表示通过了显著程度为1%的t检验。**表示通过了显著程度为5%的t

检验。#表示通过了显著程度为1%的F检验。系数估计值下括号内数值为t统计量值。

我们用23个国家的数据做了一次总的回归,回归结果如表1所示。

从表1中我们发现,rFDi的系数估计值在所有方程中均是正值,比较稳定,也比较显著;而人均GDp的系数估计值也是正的,但不显著;服务业开放程度Seopen对SeRnX的作用为正的,比较显著,也比较稳定;人口素质HR对SeRnX的影响是负的,比较显著和稳定。所有方程回归都通过了显著程度为1%的F检验,拟合优度不足0.3,拟合的不是太理想。

由此可以判断,总体上来说,FDi流入对一个国家的服务业的比较优势是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人均GDp的影响不是很确定,这与人均GDp水平对服务业比较优势存在正负两方面的作用有关;服务业的开放促进其比较优势的效应非常显著;而人口素质对服务业的优势却有很显著的负作用,这是出乎意料的,可能与所用的数据有关,用非文盲人口比例度量人口素质没有能够更细致地刻划各国间劳动力在技能水平和知识文化水平方面的差距,但是本文主要关注跨国投资与服务贸易的关系,因此不再对人口素质的作用深入研究。

理论分析已经说明,跨国投资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作用是不同的,可以断定,对这两类国家,揭示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决定因素的计量方程有不同的结构,也就是说方程3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有不同的系数。我们用Chow-test检验检查了方程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确实存在结构变化。因此把这两类国家分开进行回归。

表2是对发达国家数据回归的结果,我们发现rFDi的系数估计值都是正号,都通过了显著程度为5%的t检验,比较稳定;而人均GDp对SeRnX的影响同所有样本回归结果一样,也不显著,但是为正号;Seopen对SeRnX作用为正的,比较显著;所有方程都通过了显著程度为1%的F检验,而且拟合优度比所有23个国家回归时有明显的提高。

表311个发展中国家回归结果

附图

注:*表示通过了显著程度为1%的t检验。**表示通过了显著程度为5%的t检验。#表示通过了显著程度为1%的F检验。系数估计值下括号内数值为t统计量值。

表4不包含埃及的10个发展中国家回归结果

附图

注:*表示通过了显著程度为1%的t检验。**表示通过了显著程度为5%的t检验。#表示通过了显著程度为1%的F检验。系数估计值下括号内数值为t统计量值。

对发达国家的回归结果我们发现,确实如我们理论分析中所预测的,跨国投资进入发达国家促进了其服务贸易的比较优势,而发达国家的服务业开放也对其服务业比较优势有正向的影响。

表3是对11个发展中国家数据回归的结果,我们看出,rFDi对SeRnX的作用变成了负的影响,而且不显著了;人均GDp对SeRnX的作用也变成了负的影响,也不显著;而Seopen的影响仍然很显著地是正面的作用;所有方程都通过了显著程度为1%的F检验,拟合优度也有所提高。

观察我们所使用的数据,我们发现在发展中国家中,埃及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国家,它的服务贸易出口远远超过了进口,显示出很强的服务业的优势,甚至于超过了多数发达国家。因此我们将埃及的数据从中删除,对余下的10个发展中国家进行了回归,而且回归方程中rFDi变量用其平方rFDi[2]代替了,结果在表4中显示。

从表4中我们发现,在去掉埃及并用rFDi[2]作为解释变量后,FDi流入对服务业比较优势的影响显著性有明显提高,t统计量的数值比表3中有很大提高,而且这种作用仍然是负的影响,与我们理论分析中对发展中国家的预测一致;人均GDp对SeRnX的作用也变得显著了,表现出负的作用,表明在发展中国家,随着人均收入或人均产出的提高,对服务进口的需求增加较多,而对服务出口的促进作用不是很重要,这样反而导致服务业的比较优势下降;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对发展中国家的服务业优势的建立与对发达国家一样有促进作用,而且是很显著的。表4中的方程回归都通过了显著程度为1%的F检验。

三、结论和政策含义

综合以上理论分析和计量回归的结果,我们发现,跨国投资对一国服务贸易比较优势的影响,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确实有迥然不同的表现。

发达国家一般在服务贸易领域具有比较优势,多数为服务贸易净出口国,流入发达国家的FDi有很大比例投向发达国家的服务业,服务业资本要素的相对增加更加增强了发达国家在服务业的比较优势。相反,发展中国家不具有服务业的比较优势,多数为服务贸易净进口国,流入发展中国家的国际资本大多投向其有比较优势的初级产业和劳动密集型制造业,而投入到服务业的比例很小,在初级产业和制造业中资本要素的增加增强了这些行业的比较优势,相对来说降低了发展中国家在服务业的比较优势。

跨国投资与服务贸易的关系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完全不同的表现,被我们的实证检验所证实。而这一结论也启发我们,国家吸引外资的政策会对服务业的发展造成重要影响,在发达国家,外资流入自然地就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而对在服务业没有优势的发展中国家,如果没有适当的政策干预,大量的外资流入对该国的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是不利的,这些国家的政府应该制定一定的产业政策,引导一定量的外资投向该国的服务行业,以保证在这个重要性日益增强的行业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这个结论也从一定的角度说明,发展中国家利用外资并非越多越好,外资的进入会对某些经济因素造成反面的影响,适当的利用外资水平和正确的外资引导政策是必需的。

各国在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对建立其在服务行业的优势有重要的作用,我们的研究表明,各国在《服务贸易总协定》谈判中作出的各项服务行业的减让承诺,增强了其在服务贸易中的比较优势,所以一国服务业的开放并不像通常所想象的那样会使该国的服务业被国外的服务提供者占领,相反,纯粹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开放国内服务市场对发展其服务业和服务贸易是有利的。

【参考文献】

[1]Daniels,p.w."Serviceindustriesintheworldeconomy",Blackwell,oxford&

CambridgeUSa,1993.

[2]Deardorf,a."Comparativeadvantageandinternationaltradeandinvestment

inServices",intradeandinvestmentinServices:Canada/USperspectives,editedby

R.Stern,toronto:ontarioeconomicCouncil,1985.

[3]Hoekman,B.andBrga,C.a.p."protectionandtradeinServices:aSurvey",open

economicReview,vol.8(3),1997.

[4]markuson,JamesR.andmelvin,JamesR.(1983),"FactormovementsandCommoditytradeasComplements",Journalof

internationaleconomics,13(1983).

[5]markuson,JamesR.andSvenson,Larse.o.(1985),"tradeinGoodsandFactorwithinternationalDifferencesin

technology",internationaleconomicReview,Vol.26,no.1.

[6]mundell,R.a.(1957),"internationaltradeandFactormobility",americaneconomicReview,June.

[7]Sapir,a.(1982),"tradeinServices:policyissuesfortheeighties",ColumbiaJournalof

worldBusiness,1982.

[8]Sapir,a.andLutz,e."tradeinServices:economicDeterminantsandDevelopment-Relatedissues",worldBankStaffworkingpaperno.480,1981.

[9]杨圣明、潘悦:“服务贸易领域的理论研究”,参见江小涓、杨圣明、冯雷主编的《中国对外经贸理论前沿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年版。

家政服务行业的优势篇10

摘要:世界经济正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经济全球化开始向服务业全球化发展,这给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与优化,改变经济增长方式,建立创新型国家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在分析了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方面的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以国家竞争优势理论为基础设计了构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的“钻石”模型,并对如何提高我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措施。关键词:服务;服务业;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服务贸易竞争优势当今世界经济正向服务型经济转型,经济全球化开始向服务业全球化发展,服务业发达程度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并已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动力。大力发展服务贸易,改善服务贸易结构,是提高我国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能力、切实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和优化经济结构、从数量型贸易大国转向服务型贸易强国的有效途径。一、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现状与问题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指一国在服务业国际市场上的出口能力和对外直接投资能力,决定这两种能力的因素将直接决定着一国服务贸易竞争力的大小。分析一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主要分析两方面:一是服务贸易出口能力分析,主要通过服务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①和服务出口市场占有率②两个指标以及服务出口行业构成与进出口差额行业构成来评价分析,二是服务业对外投资能力分析,主要通过服务业对外投资国际市场占有率③和服务业对外投资相对优势指数(iCa)⑤(见下页注释⑤)两指标来解释分析。(一)中国服务业出口能力现状1.中国服务业显性比较优势指数(RCa)评价中国服务显性比较优势指数的国际比较分析,上页表1和表2是中国RCa的国际比较和中国历年的RCa。从中看出,英国、西班牙RCa自1998年以来一直在1.3以上,表现出极强的服务出口能力,美国、法国、意大利、荷兰的RCa基本在1.0左右或以上,表明它们一定的服务出口优势。同为发展中国家的印度,其RCa一直在1.0以上,2000年以来达1.4以上,表现出极强的服务出口能力,巴西也逐渐追赶于2003年RCa超过0.8,表现出一定的服务出口优势,而中国10年来RCa没有什么改变,一直低于0.8,并呈现下降趋势,表明在全球服务贸易加速发展的今天,我国服务贸易出口能力明显偏低。2.中国服务业出口国际市场占有率2006年,按照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排名,中国是进入前10名的发展中国家,印度出口增势更是迅猛。2006年,全球服务贸易出口额占货物与服务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为18.9%,中国服务出口占贸易出口总额的比重仅为8.6%,在12个经济体中居末位,而英国、印度、爱尔兰、西班牙服务出口占比分别为33.5%、37.8%、37.2%、32.7%,相当于中国的3-4倍。2006年,中国服务贸易出口占全球服务贸易总出口的3.3%,位居第八,而美国占全球的比重为14.1%,是中国的4.2倍;英国、德国、日本、法国占比均高于中国,说明中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国际服务出口市场份额仍与中国经济发展速度和中国整体的贸易地位不相匹配。3.中国服务业各行业出口能力从各个具体行业上看,中国服务贸易进出口结构不平衡。只有旅游和其他商业服务的贸易保持顺差状态,具有一定的竞争力。近年来,旅游业的竞争力呈现出越来越强的态势,成为中国服务贸易的支柱行业(参见下页表5)。我国服务贸易出口增长比较迅速,但由于服务业发展水平低,满足不了国内对服务的旺盛需求,我国的服务贸易进口增加更加迅猛,造成了服务贸易逆差不断增加。1997年的服务贸易逆差为32.1亿美元,而2006年高达89.1亿美元,10年间增长了177%,参见表4。服务贸易逆差不断增加,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经济增长对于服务的旺盛需求,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我国服务业提供能力与需求之间的差距在加大。从下页表5最后一栏看出,我国服务贸易逆差项目主要集中在运输、保险、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项目。我国在属于劳动密集型的运输服务业逆差达133.5亿美元,显示出极强的比较劣势。这是因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远洋集装箱运输盛行,运输服务越来越偏向于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方式转变,而中国在资本、技术两方面的基础一向比较薄弱,越来越显现出相对的比较劣势。2006年,前后恰好是我国货物贸易出口增长最快的阶段,按照一般规律,一国货物贸易出口增加必然会带动本国运输服务贸易出口的增长,而我国的情况正好相反,这反映出我国生产的发展远远跟不上货物贸易的发展。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建筑服务的贸易竞争力有所改善,2006年实现顺差7亿美元。这主要是由于中国建筑行业劳动力资源丰富且劳动力成本低,使其具有了一定的比较优势。2006年通信服务、计算机和信息服务出口是所有行业中增幅最快的,达60.8%,实现12.2亿美元的顺差。其优势的获得主要是靠国家政策性垄断和服务外包的发展。在目前的市场机制下,如何将原有的垄断优势转换为竞争优势以提高其整体服务水平,是电信业面临的最大问题。在保险、金融、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咨询和电影音像等高附加值的服务贸易领域,出口能力也普遍偏弱,反映出中国资本和技术密集型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水平比较低,特别是专有权利使用费和特许费逆差高达64.3亿美元,反映该行业对进口的依赖很大。(二)中国服务业对外投资能力分析1.中国服务业对外投资国际市场占有率截至2002年,世界服务业对外投资(金融部分除外)存量为31633.86亿美元,中国则为232.79亿美元。由此得出我国2002年服务业对外投资国际市场占有率仅为0.74%②。我国服务业对外投资能力明显偏低。2.中国服务业对外投资相对优势指数(iCa)截至2002年,中国服务业对外投资额占我国对外投资总额的比例为35.43%,世界服务业对外投资额占世界对外投资总额的比例为58.21%,而我国iCa为0.61,说明我国对外投资能力还很弱。3.中国服务业对外投资的部门特征2006年,中国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113.8亿美元,占当年中国全部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53.8%。其中,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35.3亿美元,占中国服务贸易领域对外直接投资总额的31%;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78.5亿美元,其中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外投资45.2亿美元,占比39.7%,同比下降8.5%;批发和零售业11.1亿美元,占比9.8%,同比下降50.7%;住宿和餐饮业0.03亿美元,占比甚微,降幅达66.9%;中国信息传输计算机和软件业、房地产业、科研技术服务和地质勘查、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几大新兴或现代服务业对外直接投资8.4亿美元,占比7.4%,但增势迅猛,同比增长157.7%③。通过以上分析可知,中国的服务贸易在劳动密集型部门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而资本、技术密集型服务部门的出口竞争力极弱。然而,由于服务产品的特殊性,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考察比商品贸易竞争力的考察要复杂得多,不能完全依赖事后数据的分析,还要充分分析影响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其中人员素质、服务企业品牌知名度、开展中介活动的能力、文化因素等交易前的“软”因素是决定竞争力水平的主要因素。服务业因其需求潜力大,资源消耗少,环境污染小,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并具有吸纳就业能力强等显著特点,是世界经济增长最快的部门。2006年,世界服务出口达2.76万亿美元,服务进口额达2.65万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和11%④。近年来,服务外包为特征的服务业迅猛发展。根据iDC⑤市场调研数据,预计2010年,全球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将达到1.2万亿美元。目前,全球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np)比重平均为67%,发达国家平均超过75%以上,发展中国家平均达52%;在服务业吸收劳动力就业方面,发达国家比重普遍在70%左右,少数国家达到80%以上。而2006年,我国服务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仅为39.5%,劳动就业占全部就业比重仅为32.2%,我国服务业发展总体滞后,这种状况与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中国应抓住新的产业革命和国际服务产业转移的趋势,大力发展服务贸易。要提高中国服务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就必须加强对这些问题的理论、政策、措施多方面研究。二、打造中国钻石—中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模型根据哈佛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的观点,一国服务贸易的竞争优势实际上就是服务业的竞争优势问题,一国服务业的竞争优势实际上是其服务企业的竞争优势问题。服务企业往往通过寻求低成本、服务产品差异化、独特的战略意图来获得竞争优势,而当服务企业的突出能力与产业内取得成功的关键要素相匹配时就存在竞争优势。下面形同“钻石”的模型形象地勾画出了影响一国服务贸易/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基本因素,本文借助波特的“钻石理论”来构建中国服务贸易竞争优势模型,决定中国服务业竞争优势的四个主要因素是,服务业要素、服务市场需求状况、关联和支撑产业、服务企业与服务行业的竞争状况以及政府和机遇两个辅助因素。这些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之间是一个互动的系统,形成“钻石”体系。(一)服务业要素状况服务业要素包括人力资源、自然资源、知识资源、资本资源、基础设施等。当今世界服务业的竞争受自然资源、普通劳动力等初级要素的影响越来越小,而对知识、专业人、专业研究与教育机构、基于技术的通讯手段与交通设施等高级要素的依赖性越来越大。我国目前服务业要素禀赋的现状是:初级要素较充裕,各服务业都程度不同地缺乏高级要素。缺乏高级资源和才能要素是我国服务业竞争优势获取的一大障碍。我国如果想通过生产要素建立起产业强大而又持久的优势,就必须发展高级和专业生产要素,它们的可获得性与精致程度决定了竞争优势的质量。(二)服务业需求状况国内成熟和苛刻的服务需求将有助于企业不断提高服务质量和档次,从而对服务业竞争优势的获取起着重大推动作用。本国需求的迅速增长将会刺激投资和更快地采用新技术和大型高效设备,当国内需求预示着国际需求时,也可使本地企业先于外国竞争者获得某产业的地位优势,当市场需求趋于饱和时,给企业一种向国际市场拓展和进行创新的压力。可见市场需求状况之间的相互作用产生了竞争优势,特别是那些导致开始和持续刺激投资与革新的条件,以及导致在日益成熟的市场上不断竞争的条件。我国服务业的发展尚处于初期,所面临的国内市场是不成熟的,服务需求意识较差,服务品种较少,如保险业的情况。(三)相关和支撑产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供应商和关联辅助行业将有利于主导产业获得竞争优势。构建价值链优化主导产业与供应商之间的协调关系,使得主导产业可以从支撑和关联产业的成本、质量、信息交流共享优势中获得竞争优势。“产业集群”有利于主导产业获得竞争优势,传统服务业的集聚主要是商业集群(如商业街、购物中心等),现代服务业集聚的形成高度依赖于城市经济发展所缔造的经济基础、社会结构、产业网络、人才集聚等基础条件。一国服务业就是一个大的关联产业群。如运输业的发展将会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电信业的发展更是金融、保险、咨询业发展的基础。我国大部分服务业发展水平低下,造成我国服务业整体国际竞争力缺乏。(四)服务企业与竞争状况基于不同管理意识的服务企业战略、结构等的构建以及国内竞争的激烈程度会给处于产业竞争中的企业造成竞争优势或劣势。对竞争优势影响最大的是国内竞争的激烈程度、竞争对手的素质和较高的新企业出现率,激烈的竞争使产业保持生机并构成持续改进和创新的压力,也会促使企业寻找国际市场,以支持其扩大的规模和研发投资。缺乏足够的国内竞争会使本国公司产生自满,并最终使之在国际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我国服务企业大部分管理意识封闭而落后,尚无实施跨国经营的企业机制和战略,部分服务业由于国家垄断而长期处于竞争不充分状态下,如电信业、国有商业银行服务,垄断排除了竞争,没有优胜劣汰的机制和价格下降的机制。(五)机遇机遇是可遇不可求并无法控制的,善于及时利用机遇并使之转化为优势的企业将获得竞争优势。目前,全球产业向服务业转移,全球财富1000强中95%的企业已经制定了其离岸服务外包战略。离岸服务外包业务的巨大市场潜力与快速发展,给中国服务业的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六)政府政府,由于其多重身份,既是服务的消费者,又是各种标准、政策法规的制定者,还是商业活动的管理者,因而对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有极其重大的影响。政府作为消费者,在政府采购中必须有严格的标准,扮演挑剔型的顾客,采购程序要有利于竞争和创新。政府可以通过增强本国具有竞争优势产业的决定性因素,以提高本国企业的竞争地位。如政府直接投入企业无法行动的领域,也就是外部成本,如发展基础设施、开放资本渠道、培养信息整合能力等。三、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的措施已有许多学者对如何提高中国服务贸易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有益的研讨。本文从政府、产业、服务企业角度重点提出以下建议:政府举措。我国商务部于2006年4月刚刚成立服务贸易司,对服务贸易的研究和管理尚缺乏经验,为此,要借鉴国外政府的成功经验,促进服务贸易发展的同时,加强科学管理,构建中国的服务贸易竞争优势。1.制定服务贸易出口促进战略与策略我国应制定服务贸易出口发展战略规划,扶持重点行业,发展重点项目。如美国政府投资4000亿美元建立信息高速公路;印度政府投巨资为软件企业和海外的研发机构、客户提供高速可靠的数据通讯连接;日本政府投资24亿日元用于文化无偿援助资金。服务出口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服务贸易竞争力的主要标志之一。发达国家十分注重制定各种战略政策来促进服务出口。很多发达国家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日本政府,将动画片当作重要出口产品,更是把它作为一种文化形式来培养,基于文化出口立国制定的《年度知识产权推进计划》把技术性、培养人才、加强业界结构、筹措资金、调整文化产业流通市场作为具体项目进行构思,对日本动画片出口起了很大促进作用①。2.建立发达的股务贸易促进机构体系在这方面,美国的经验值得借鉴。一是要建立咨询、决策与协调体系。二是建立横向服务体系,由负责具体事务的政府部分组成。美国的横向服务体系涉及十几个部门,如其商务部主要进行行业贸易分析,并创造良好的产业政策环境;美国贸易开发署和海外私人投资公司分别负责对外重大项目以及私企投资提供金融援助;美国进出口银行和中小企业管理局为中小服务企业提供出口服务等。三是建立纵向服务体系,即由中央到地方,自上而下的服务贸易管理促进体系。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在各地设立“出口扶持中心”,几乎覆盖全美所有贸易城市,各州及重大城市政府设有出口促进机构,并在国外设有商务促进机构。3.促进服务业要素高级化、优化服务业要素高级化进程的关键是人力资本积累,未来服务业竞争优势的较量实际就是人力资本优势的竞争。为此,要加大对教育与研发方面的投资,建立多渠道多层次人才培养教育机构与体系。如日本为发展文化出口贸易,很重视文化人才的培养,许多大学和职业学校都开设与文化产业相关的专门学科,如形象造型学、尖端艺术表现、数码艺术、情报设计研究学、媒体、动画学等。4.建立与完善服务贸易法规体系根据中国加入wto的承诺,目前我国服务业的开放程度已近于发达国家。由于服务贸易的特殊性,国际服务贸易的管理并不通过征收关税方式,而是通过一国国内立法所规定的种种复杂的非关税措施来调整。服务贸易的发展,要求政府充当好管理者的角色,政府在产业发展中最重要的角色莫过于保证国内市场处于活泼的竞争状态,制定竞争规范,避免托拉斯状态。关键是提高政府服务效率,改革市场准入审批制度,健全外商投资审批和管理的全过程管理,加强正在维护市场秩序、创造公平竞争环境、提高监管水平三方面的能力。我国应建立一个以服务贸易法为中心,各服务行业基本法规为主要内容,其他行业性行政法规、规章和地方性法规为支撑,依托市场写作和竞争法领域的《合同法》、《反不正当竞争法》、《反垄断法》等其他经济法、行政法及刑法相关规定为辅助的服务贸易法规体系。5.建立符合国际惯例的统计体系,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我国服务贸易统计主要是根据imF按照国际收支进行的Bpm5②统计,这种统计体系存在的缺陷在于对占主要地位的服务贸易方式—商业存在没有反映。为此,还应根据多个国际组织共同编制的《国际服务贸易统计手册》进行FatS统计③。从国外经验来看,一是要完善各种形式服务提供者和消费者的贸易登记制度,并以法令形式加以规范,例如,美国的《国际投资和服务贸易调查法》,这将提高服务贸易信息反馈的数量和质量;二是扩大数据采集面,除政府统计所获得的宏观数据外,还应重视扩大统计范围,西化统计项目,以获得微观服务活动数据;三是加强数据的开发利用。例如,美国商务部每月公开服务贸易出口及相关统计数据。服务贸易统计数据不仅对政策制定、多双边谈判有重要意义,更重要的是对服务企业开展市场调查和出口经营决策有重大影响。产业举措。如前所述,一国国际服务贸易竞争力实际上是一国服务业的竞争优势问题,因而还要从产业层面采取必要的措施,增强我国服务业的竞争优势。1.大力发展行业中介组织以中介服务机构组成的民间服务体系是服务贸易促进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展服务业和扩大服务贸易出口方面,主要依靠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进行。如美国的服务业联盟,统一协调价格、制定行业标准、分享市场信息等。香港服务贸易民间体系包括香港服务业联盟、香港总商会、香港物流协会等近百个组织。我国不但要大力发展相关的服务中介组织,还要大力发展民间统计机构,由于政府统计的局限性,服务贸易统计过程中,还需要借助非政府机构获取大量有益的数据。2.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制造业不仅仅只有制造环节,它还包含为制造服务的研发、物流、创新、品牌等服务环节。随着专业化分工的深化和专业服务外部化趋势的发展,制造业竞争力越来越依赖于设计策划、技术研发、物流等商务服务业的支撑。生产是产品价值增值的主要源泉。从国际竞争的现实来看,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竞争优势,对加工制造环节的依赖性在减少,生产活动越来越具有战略环节的性质。一个生产企业在世界市场上保持竞争地位的关键是保持上中下游三个阶段服务的优势。发达国家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中这种软性投入所产生的增值已占到总增加值的70%以上。附随着制造业企业的价值链,生产业也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生产:产品研发、采购管理;中游生产:与生产本身结合的服务有质量控制、设备租赁、保养与维修等,与生产中游阶段并行的服务有会计、人事管理、保险等;下游生产:产品发运及保险、广告与市场营销、售后服务等。我国应积极培育生产市场与所需要的专门服务人才,使生产企业服务内在化不断外在化,向企业价值链的高端发展从而形成竞争优势。3.整合相关服务业产业价值链任何一项服务业都不是单向发展的,例如,日本《皮卡丘》的经济效应,从游戏软件发行到电影、漫画、音乐的流行,在文化产业价值链上各环节都占有自己的位置。我国应该整合相关产业价值链,从价值链的相关环节寻求价值增值。充分发展各种业态与模式,那么旅游业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相关运输业、餐饮业、住宿业、金融业、通讯业等服务部门的发展,从而带动其竞争力的提高。企业举措:服务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地考虑7S要素,包括战略(Strategy)、组织结构(Structure)、制度(Systems)、风格(Style)、人才(Staff)、技能(Skills)。共同价值观(SharedValues)。其中,战略、结构和制度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的“硬件”,风格、人才、技能和共同价值观被认为是企业成功经营的“软件”。硬件要素构建:结构(Structure),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会影响其战略规划及变革能力。一个企业的组织结构要以顾客为中心来设计。战略(strategy),构建战略意图是获得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途径,服务业尤其要高度重视品牌战略。一个企业要针对或预期其外部环境、顾客或竞争对手所发生的变化,确定需要采取的行动。制度(Systems),在制定战略时,管理层必须拥有关于其运营、顾客及竞争对手的详细数据以判断形势的严重性,这就使得企业的管理会计系统、市场研究和销售跟踪系统和竞争情报系统成为必不可少。而在战略实施过程中,则应制定与战略思想相一致的制度体系。软件要素构建:风格(Style),服务企业应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形成自己高效独特的管理风格,形成自己的品牌风格与文化。共同的价值观(SharedValues),一个企业要确定自己的首要目标,明确自己的使命,而不能盲目发展。人员(Staff),指的是人力资源系统,包括员工评审、培训、工资体系的构建以及诸如动机、士气、态度等无形精神因素。实践证明,人才是战略实施的关键。技能(Skills),是公司独特的能力与才干。要通过严格、系统的培训,使员工掌握一定的技能。松下幸之助认为,每个人都要经过严格的训练,才能成为优秀的人才。当一个服务企业所有的S要素很好地沟通和协调一致运行时,这个企业就会成为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从而获得成功。参考文献:[1]郭根龙.服务贸易自由化与竞争力[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2]张国云.服务崛起——中国服务业发展前沿问题[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3]庄丽娟.国际服务与经济增长的理论和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4]李伍荣.服务贸易促进外贸增长方式转变:机理及其实现[J].国际经贸探索,2007,(4):18-21.[5]福建省委政策研究室.福建服务贸易发展概述[m].福州:海风出版社,2007.[6]赵书华.国际服务贸易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6.[7]程大中.中国服务业的增长、技术进步与国际竞争力[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8]刘绍坚.服务贸易在中国的发展[m].北京:同心出版社,2006.[9]胡昭玲.经济全球化与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提升[m].北京:中国财政出版社,2006.[10]董小麟.中国服务贸易竞争力及服务业结构缺陷分析[J].国际经贸探索,2006,(11):44-50.[11]曹亮.国际商务与服务贸易[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12]宋全成.迈向贸易强国—中国外贸竞争力研究[m].北京:中国商务出版社,2004.[13]a.Jara,m.C.Dominguez.LiberalizationoftradeinServiceandtradenegotiation[J].worldtrade,2006,Vol.40(1):113-127.[14]世界贸易组织官方网站[15].我国商务部中国服务贸易指南网[16].warrenJ.Keegan.Globalmarketingmanagement6thed[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p307-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