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十篇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十篇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15:13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篇1

1全球变暖的影响

全球变暖的度量标志是气温较往常的气温有所升高。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气温差别很大,即使是同一地区的不同季节和时令的气温也有差别。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报道,2014年全球平均气温为57.9华氏度(约为摄氏17度),是自1880年有记录以来的第14个高温年,比20世纪平均气温高0.9华氏度。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太空研究所揭示新的资料分析显示,2014年地球表面温度比20世纪中期的平均值高0.52℃。2009年全球气候变化哥本哈根会议提出控制温度升高幅度低于2℃为目标,也就是说,近期全球变暖的平均气温不超过2℃,具体表现为日常气温比往年同期的高,极端最高温的日数比往年的多,应该指出的是,全球变暖是大趋势。

目前,对气候极端变化所能依据解释的科学证据并不充分,甚至对因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排放二氧化碳过多产生的“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暖化的科学论证都还不能确定。但是,全球变暖现象对海水鱼养殖的影响是明显的。

首先,全球变暖导致南极冰山消融,北极冰山变矮,冰山融化引起海平面上升。有研究资料表明,我国近30年来,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是2.6毫米/年,高于全球海平面上升的1.7毫米/年的速率。可以预见,海平面上升,影响着海水鱼塘的养殖面积,养殖面积减少。甚至普遍认为冰山消融,海平面上升的速度正在加快。

其次,气温升高全球变暖,暖水性的养殖种类将有机会由低纬度海区向高纬度海区转移迁徙,改变海区生物群落和生物地理学的结构,如颇具经济价值的大黄鱼由福建沿海扩增至江苏、山东沿海实施人工养殖将成为可能。

再次,气温升高,水温也随同升高,海水鱼类胚胎和胚后发育期所需要的温度累加值的日期“积温日期”将缩短,也就是发育加快;由于水温升高,养殖鱼类的新陈代谢将加快,在每年5月份至10月份有效的养殖生长时期的生长率将提高,产量随之提高;再由于水温升高,每年的冬季将推后来临,延长了养殖季节,养殖鱼类个体加大而提高了产量。

最后,水温上升,会带来病害多发。海水鱼养殖常见的病毒性、细菌性引发的充血病、溃疡病、烂鳃病,和寄生虫引发的指环虫病、孢子虫病、锚头蚤、车轮虫病等等,都是高温季节暴发和流行的疾病。据有关报道,日本研究表明,随着全球变暖,日本沿海巨型水母(如海蜇)数量变多了,形成的“水母潮”堵塞渔网,是渔业的一种危害。高温会诱发赤潮生物的大量繁殖,在养鱼池形成“水华”,在海区造成“赤潮”。赤潮生物覆盖水池表面或进入鱼类腮腔,会使鱼类窒息死亡。赤潮生物死后会分解大量有毒物质,对养殖鱼类造成危害。

2极端天气的影响

极端天气是指灾害性天气。平常所说的风调雨顺是一种祥和宜人的天气,既有风又有雨的成份。极端天气的风指的是台风、暴风、龙卷风,雨是暴雨、连延大雨,还有严寒酷暑、雹旱暴雪,对人类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灾害性的损失。

暴雨和连绵大雨,将会降低海水表面的盐度和养鱼塘海水淡化,造成鱼类不适盐度而死亡,甚至洪水泛滥会带来淹没鱼塘冲垮堤岸的灾害。严寒酷暑的水温超越养殖鱼类耐受水温极限,也将造成鱼类的冻死和热死。如冬季时,时有寒潮来临,夜间的水温低于白天的水温,早晨发现鱼排(塘)的鱼不明原因地死了,殊不知道这是低温冷死的。冬季,海冰的出现是另一种灾害,海冰覆盖着池塘和养殖网箱表面水层,导致水层中的养殖鱼类缺氧而死亡,或因为海冰遮住阳光,导致岩石上附生的海藻得不到阳光而枯死,造成养殖的海参、鲍鱼缺乏食物而饿死。

应该指出的是,海洋气候有“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也是反常的气候变化。“厄尔尼诺”是指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和持续变暖,“拉尼娜”是指热带海洋温度异常和持续变冷。“厄尔尼诺”现象出现的周期不规则,大约每4年出现一次,其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并且可持续两三年。有报道观察结果,“拉尼娜”会使美国西南部和南美洲西岸变得异常干旱,并使澳大利亚、印尼、马来西亚和菲律宾等东南亚地区有异常多的降雨。同时,使非洲西岸和东南岸、日本和朝鲜半岛等东北部地区异常寒冷。在中国,“拉尼娜”现象的出现,秋冬季使华南的东北季候风增强,冬季气温比正常情况低。由于这两种海洋气候现象的出现,导致异常的降雨、干旱、寒冷的反常气候,对海水鱼养殖也会造成危害。

3应对气候灾害的措施

气候变化引发的自然灾害,对海水鱼养殖造成的影响和招致的损失,是天灾。海水鱼养殖业在应对天然灾害时,要有以下一些举措:

举措一,要有关于防灾减灾的信息网络,迅速而准确地发出灾害预警。当能尽早收到即将来临的灾害信息,组织人们起来抗灾抗害,把灾害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将减少灾害的损失,这是抗灾以防为主的关键防线,没有信息就无从防备,让灾害突如其来,损失一定难于想象。

举措二,要有抗灾减灾的能力建设。抗击气候灾害要有人力、物力、财力的建设和贮备,当灾害来临时,能派得上、用得着,不出现人力荒、财力荒和救灾物资荒。因此,在能力建设上,要有划分应急预案级别的应对措施,并相应地给予建设和贮备。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篇2

关键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全球气候变暖“拉尼娜现象”大气环流

今年初,我国南方出现了自1954/1955年冬季以来最严重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1月11日―2月3日大部地区连续雨雪日数达18―22天,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长;连续低温日数达11―22天,为1954年以来最长;平均气温比常年同期平均偏低4―6℃,为历史同期最低。由于雨雪量大、降雪范围广、积雪深、低温冰冻持续时间长,对农业、交通、电力、通讯以及人民群众日常生活造成了严重影响,损失严重。

2008年初低温雨雪冰冻灾害特点:雨雪过程频繁,强度大;低温冰冻持续时间长;积雪冰冻范围广,积雪深。笔者认为影响今冬气候异常应有以下几方面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方面:

一、大的气候背景,即气候冷暖周期的变化

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原因是自然界的气候进入一个新的周期性变化。最近100年,全球气候变化非常明显,主要表现为全球气候的升温与变暖。另一个原因是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化异常。比较显著的影响是“温室效应”。在全球变暖的大背景下,为什么我国还会发生如此大规模的降雪和低温天气?科学家有一个观点,认为全球变暖会使得极端天气增多。像这次大范围的持续低温、雨雪和冻雨天气过程,就是一个极端天气事件。按照上述观点解释,全球增暖可能是造成因素之一。具体来说,从全球大气平均状况来看是在升温,但不是平均升温。由于全球大气能量基本守恒,而大气在不断流动,有些地方温度特别高,那么另一些地方就会出现相反的情况――温度非常低,低温、雨雪、冰冻等极端天气事件。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极端性天气事件是全球变暖造成的。

二、海洋中“拉尼娜现象”的发生往往能引起气候异常

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大气层的水分有84%来自海洋;海洋上表层3米的海水所含的热量就相当于整个大气层所含热量的总和;海洋环流将在低纬度地区吸收太阳的热量向极地方向输送,调节地球表面的气候(气温等),其作用与大气环流的作用相当。

2007年8月,赤道附近东太平洋发生了一次“拉尼娜现象”。拉尼娜(Lanina)在西班牙语中是“小女孩、圣女”的意思,是厄尔尼诺现象的反相。“拉尼娜现象”与“厄尔尼诺现象”是海汽循环的两个相对的概念与状态,主要是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的海温异常偏高或者偏低现象。气象和海洋学家指发生在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水大范围持续异常变冷的现象(海水表层温度低于气候平均值0.5℃以上,且持续时间超过6个月以上)称之为“拉尼娜(Lanina)”,如果是偏高,称之为“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一般紧随在“厄尔尼诺现象”之后出现,一般认为是大自然修正“厄尔尼诺现象”造成的气候失衡的一种方式。拉尼娜现象影响全球的原理被称为“远程联系”,通过破坏海洋温度、压强系统及太平洋上空的季风,它干扰热带地区的大气流通。这就好像往池塘里扔一颗石头,在大气中释放振动波,改变空中数公里高处气流的强度及位置。因此,“拉尼娜现象”的出现也是全球气候系统异常的一个强信号。虽然只是赤道太平洋局部地区的水温变化,却能影响到热带地区之外的气候变化。这种海洋热状况的异常会对热带大气环流造成很大影响,从而导致全球气候的失常。

三、大气环流异常

形成大范围的雨雪天气过程,最主要的最直接的原因实际上就是大气环流的异常,尤其在欧亚地区,大气环流有自己的运行规律,当它在一定的时间内,维持一个稳定的环流状态下,尤其是在低纬地区,如青藏高原这一侧有一个低值系统(印度低压),在西伯利亚地区维持一个比较高的高值系统(蒙古西伯利亚高压),这两个系统在这两个地区长期存在,低值系统给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是南部海区和印度洋地区,带来比较丰沛的水系,因为西南暖湿气流北上影响我国大部分地区,因为北边的高值系统稳定,主要是从西伯利亚地区不断带来冷空气,冷暖空气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以南就形成了一个交汇,冷空气密度比较大,相对来说位于底层,暖湿气流密度比较小,向上滑升,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暖湿气流本身形成的水汽就会凝结,形成一些雨雪的天气。由于这种冷暖空气,在这一带地区一直有长时间交汇的作用,导致大范围的雨雪天气持续时间就比较长。这种冷暖气流的作用,相当于两条河流,一条河流从北向南运行,一条河流从南向北运行。这样的话,正常情况下这两条河流基本上都是比较稳定,在一定的河道中运行,所以两条河流交汇地点始终维持在长江中下游这段地区。但是在稳定气流的背景下,有时还会有一些小的扰动,每一次的扰动一过,可能就会带来一次雨雪天气过程。实际上我国南方地区这三次雨雪天气过程,基本上主要是位于比较偏南的西风气流之上,三次扰动,同时引起了西南暖湿气流的三次加强,相应的出现了三次比较大的雨雪天气过程。

这种大气环流异常形势主要表现为:1月以来,中高纬度欧亚地区的大气环流长时间异常导致北方冷空气连续不断入侵中国;青藏高南缘的南支低压潮活跃,促使孟加拉湾和南海的暖湿空气源源不断向我国南方地区输送。冷暖空气在长江以南的江南、华南频繁交汇,导致罕见的长时间大范围低温雨雪冰冻天气。

为什么大气环流发生这种改变呢?专家认为有以下原因:

(一)北冰洋冰山大量融化,低温海水从白令海峡南下,并沉入海平面之下,抵达低纬度海域(西南太平洋)后才上升到海平面,造成西南太平洋海面温度下降,形成拉尼娜现象,导致我国东海、南海的暖湿水汽北上强度不足。在这种情况下,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东海、南海的暖湿气流便长时间僵持在长江中下游至南岭一带,酿成大面积、大强度的降雪和冻雨等灾害天气。

(二)由于地理因素,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受到北冰洋低温海水的影响很小。但是,由于青藏高原积雪持续减少、气温偏高(从拉萨的气温可知),对印度洋水汽拉动力也随之减弱,再加上我国近年在横断山脉的澜沧江和金沙江峡谷修建了一系列大型水库,这些水库大坝对印度洋水汽北上也造成了新的阻力。在这种情况下,相当一部分印度洋暖湿气流便转向东北方向,穿越云贵高原峡谷抵达贵州、广西、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带,与北下冷空气交汇,更加重了贵州、重庆南部、两湖、两广等地区的雪灾程度。

(三)青藏高原积雪减少,除了自然环境因素之外,也与人造地形有关。根据人造地形气候学,大型人造地形,特别是峡谷水汽通道上的大型水库大坝,对气候和降水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例如,三峡大坝减少了东海水汽和南海水汽进入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的水汽量,澜沧江水库大坝和金沙江水库大坝,减少了印度洋水汽和南海水汽进入青藏高原的水汽量。当进入青藏高原的水汽量减少之后,青藏高原积雪也随着减少;青藏高原积雪减少,对印度洋水汽和南海水汽、东海水汽的拉动力也随之减少,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参考文献:

[1]王红旗.人造地形气候学(电子版).博客网.科技论坛.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篇3

令人忧虑的答案

北大西洋洋流是影响全球气候的海洋环流系统中的关键一环。一些海洋学家2008年年底称,北大西洋洋流的流速突然令人震惊地放缓。其流速放缓可能使南亚出现饥荒,破坏亚马孙地区的雨林,使地球突然进人小冰川期。然而,如果你住在欧洲的话,还用不着马上订购雪地车。许多气候学家并不同意上述结论。海洋环流的变化会把我们的生活搞得一团糟吗?这会不会是一个我们的子孙后代才必须应付的问题?其实,这一关键问题的答案无法确定,因为我们对洋流活动的了解还很不够。世界各大洋是由洋流系统连接在一起的。洋流系统被称为全球传送带,其表层水流温暖,下层水流寒冷。这条传送带的驱动力是风以及一个被称为热盐环流的更为复杂的作用过程――令气候学家感到忧虑的正是这个过程。

神奇的热盐环流

顾名思义,热盐环流靠的就是热和盐。墨西哥湾流的支流与北大西洋暖流一路流至格陵兰岛和挪威附近的海域,其蒸发作用使暖流的含盐量升高。因此,在被北极地区的寒风冷却后,密度大于下层海水的暖流水体就开始下沉,并向南溢过格陵兰岛和苏格兰之间的海下暗礁,形成一条寒冷而流速缓慢的海底水流――北大西洋深层水。北大西洋深层水向南一直流到南大西洋――有一部分还流到印度洋,并再次逐渐上升。从下沉到再次上升也许需要跨越1000年时间。

下沉过程是其中的薄弱环节。气候变化导致格陵兰岛上的河流流量增加,冰川崩裂速度加快,北冰洋获得的淡水越来越多。这些淡水稀释了北大西洋暖流,使它的密度减小,浮力增大。如果淡水输入量达到每秒10万吨这一临界点,下沉将完全停止。传送带的北段将停止工作,温暖的热带水流将不再经过欧洲西海岸。

“新仙女木寒流”会重新吗?

气候模型显示,这一规模达10亿兆瓦的热量供应一旦停止,该地区的气温将下降5℃~10℃,美国和加拿大的部分地区也将受到影响。例如:1.2万年前将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变为冻原的“新仙女木寒流”就是由这种热供应停止现象造成的。

这种现象即将再度出现吗?就职于英国南安普敦国家海洋学中心的哈里・布赖登在大会上报告:2008年12月唤醒了萦绕在人们心头的这种恐惧。他的研究小组驾船从佛罗里达驶向北非沿岸,在沿途120个地点停船,将一包仪器投入海底。研究人员将他们得出的结果与此前的一些测量数值进行了比较。据他们分析,海洋环流中的北大西洋深层水已经减弱了30%。他们推断说,如果这一南向寒流的流速已经减慢,那么北向暖流的流速必定也已减慢。事实上,流速减慢似乎在将近10年前就已开始: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曾于1998年对大西洋进行过类似勘测,当时它感兴趣的是二氧化碳水平,因此并没有对流速进行计算。布赖登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大西洋的流速在1957年~1992年间相对稳定,在1998年前有所减慢,此后一直维持在较低水平。

全球农业将受重击

对欧洲来说,大西洋洋流速度减慢或者热供应停止的时间非常关键。如果这种现象很快出现,天气肯定会变得寒冷。平均气温将下降大约5℃,冬季的气候将像纽芬兰一样恶劣,在最冷的年份,泰晤士河河面上将会结冰。即使在暖和一些的年份,农业也将受到沉重打击。

在另一方面,如果洋流在21世纪后期前能保持相对稳定,热供应停止的冷却效果将有助于中和气候变暖的影响。气候的其他方面可能发生剧烈变化――北大西洋的海平面将以较快速度上升,但欧洲人在很大程度上可能得以逃过在其他地区发生的变暖现象。

然而,他们的后裔可能需要使用雪地车。如果温室气体真的降到工业化以前的水平,世界再次冷却下来,在海洋环流重新开始前可能会有一段长达千年的间隔期,因此,欧洲农业将面临严寒期。

在21世纪,世界上其他地区将面临比欧洲更为严峻的后果。热盐环流速度放缓将使从南半球向北半球转移的热量减少,使地球的“热赤道南移”。位于英国埃克塞特的哈德利气候预测与研究中心的理查德・伍德说:“会给我们带来沉重打击的一个问题是,全世界的降雨模式将发生剧烈变化。”

他在切断一个气候模型中的热盐环流时发现,印度的季风雨减弱了,中美洲和南美洲部分地区的降雨量减少了一半。伍德说:“这将对那些地区的气候产生重大影响。”据他预测,印度部分地区的农业产量将下降30%。那么在美洲地区呢?他说:“如果没有降雨,雨林将会逐渐消失。”虽然这一切都是基于热盐环流马上停止这一气候学家认为不太可能成为现实的假设,但即使环流在一段时间后才开始慢慢减速,这也将使降雨模式发生重大改变。

2004年,巴西遭到了南大西洋地区有史以来第一场飓风的侵袭;预计在2010年后,巴西等国和地区还会频繁出现可怕的飓风灾难,这可能是海面温度升高的后果。环流减速是否也是飓风的成因之一?宾夕法尼亚州州立大学的迈克尔・曼说:“从理论上讲是有可能的。但我认为,将任何观察到的变化都与热盐环流联系起来过于草率。这可能只是一个偶然现象。当然,我们人类最希望这只是一种偶然现象。但其实不然!”

科学检测远远不够

虽然热盐环流停止对气候的确切影响还不清楚,但它会在海面下造成重大破坏却是毫无疑问的,因为上升流为海洋食物链的基础――浮游植物群落提供了重要养分。2008年英联邦气候研究院的一项研究成果预测,如果大西洋热盐环流停止的话,世界各大洋的生产能力将下降1/5。

该研究院的专家指出:还不止这些――目前,海洋大量吸收了进入大气的过量二氧化碳。然而,如果热盐环流停止,表层水体很快就会饱和,温室气体的积累速度将变得更快。因此,大西洋的确切情况关系着众多问题。以布赖登为首的一些英国研究人员已经开始了前所未有的监测北大西洋洋流的努力。利用源源不断的来自大西洋的测量结果,从而为区分短期波动和长期趋势提供了可能。布赖登说:“我希望,我们最终能够得到10年的测量结果。”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篇4

海水温度的高低取决于所处纬度高低和季节变化,同时还与沿岸地形(海域封闭程度)、气候、洋流等因素有关。这些因素与海水温度之间的关系及海水温度的分布规律如下图所示。

1 海水物理性质的差异体现在三个方面温度、盐度、密度。一般从温度和盐度两个方面回答相关问题。

2 影响海水温度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低纬度海水温度高,高纬度海水温度低。

②洋流暖流使所流经海区水温增高,寒流使所流经海区水温降低。

③海陆状况内海水温受陆地影响大,夏季比同纬度其他海区水温高,冬季比同纬度其他海区水温低。

④陆地径流由于夏季大陆气温高于海洋,所以陆地径流水温高于海洋,陆地径流注入的海区水温升高。

⑤水深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降低,到1000米以下水温极低,趋于零度。

二、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

1 海水盐度的变化体现在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海水盐度的影响因素和分布规律如下表所示。

2 影响海水盐度的因素。

①纬度位置或气候影响降水量及蒸发量,影响降水量与蒸发量的比例。

②淡水汇人量影响人海口附近海水的盐度。

③洋流寒流使盐度变低,暖流使盐度变高。

④海湾是否封闭封闭海湾与外海海水交换不畅,受外海海水盐度影响小。

三、羊流与等温线、等盐度线的关系

1 洋流与等温线的关系。

①“暖高寒低”暖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高纬海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温线凸向低纬海区。

②“凸向即流向”洋流流经海区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即洋流的流向。

③“低来寒、高来暖”由低温海区流向高温海区的洋流为寒流,由高温海区流向低温海区的洋流为暖流。

2 洋流与等盐度线的关系。

“暖小寒大”暖流流经海区的等盐度线向盐度值小的方向凸出,寒流流经海区的等盐度线向盐度值大的方向凸出。

3 等温线与等盐度线的关系。

在中低纬度海区,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趋势与等盐度线的数值变化趋势相反,在高纬度海区,等温线的数值变化趋势与等盐度线的数值变化趋势相同。

四、典例精析

例1(2011年高考福建文综卷)下图示意某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该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

(2)简述m附近海域表层海水温度异常对沿岸气候产生的影响。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海洋表层水温的分布规律和水温变化对沿岸气候的影响等知识点,难易适中。(1)图中有三条表层海水等温线,从所标的温度数值不难看出,该海域表层海水的温度有从东南向西北递增的趋势。根据经纬度和海陆轮廓特征可判断出图中的陆地是南美大陆,图中的海域位于太平洋东南部。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有秘鲁寒流流经,导致近岸水温较低。该海域北部有赤道穿过,纬度低,获得的太阳辐射多,水温高,该海域南部纬度高,水温低。(2)若m附近海域表层水温升高,就会使沿岸气温升高,气流上升,水汽冷却凝结,导致降水增多,若m附近海域表层水温降低,气流下沉,水汽不易凝结,导致降水减少,蒸发量增加,气候更干旱。

答案(1)由东南向西北递增。(或由南向北、由近岸向外海递增)由南向北,纬度越来越低,获得的太阳辐射越来越多,近岸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比同纬度其他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更低。(2)若表层海水温度升高,沿岸气温升高,降水增多,若表层海水温度降低,沿岸气温降低,降水减少。

例2(2011年高考四川文综卷)下图为某大洲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关于甲地与所在大洋对岸(同纬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海水的盐度比对岸海域更高

B甲地上升流比对岸海域更显著

C甲地大陆沿岸一派油橄榄林风光

D甲地对岸的沿岸一片草原景观

解析本题以南美洲的地形剖面图为切人点,综合考查南美洲和非洲沿岸的洋流性质、景观特点,突出考查学生的空间定位能力和空间分析能力。空间定位准确是区域知识再现和进行区域分析的前提。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有巴西暖流经过,其对岸为非洲西海岸,有本格拉寒流经过,位于同一纬度的两地相比,暖流流经海域盐度更高,本格拉寒流是离岸风吹走表层暖海水,下层冷海水上升补偿而形成的,属于典型的上升流,受此寒流的影响,沿海岸是荒漠景观,南回归线穿过的南美洲大陆东岸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景观,而油橄榄属于地中海气候区的典型植被。

答案a

五、强化训练

下图力某地区部分巷口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 导致a港口解冻日期比图中其他港口晚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 B经度 C纬度 D洋流

2 b、C、d三港口封冻期由长到短排序正确的是

a c>dDb

B dDc>b

C cDb>d

D b>c>d

对于不小于10cm的波长,盐度与亮度温度成反比。在黑白遥感影像上亮度温度与灰度成正比。亮度温度越高,灰度数值越大,呈白色调,反之,呈黑色调。下图中力海洋盐度与21cm应段微度遥感测得的亮度温度之间的关手曲线,读图回答3~4题。

3 根据图示关系,借助海况影像图可以

a等深线

B制等盐度线

C制等温线

D制等压线

4 在黑白遥感影像图上,灰度值最大(呈白色调)的海域是

a波斯湾

B波罗的海

C地中海

D红海

参考答案及解析lC对比分析a与图中其他港口,a港口纬度位置高,获得的热量少,解冻日期晚。

2 ab、C、d纬度相近,但b位于大陆西岸,根据纬度位置可以判断b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最冷月均温在0℃以上,无封冻期,C、d位于大陆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但d受海洋影响较大,最冷月比c处温度高,则d港口封冻期比c短。故选项a正确。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篇5

各位同事们:

很高兴借此机会,向你们介绍中国与北极的关系、中国对北极国际法制度和北极合作的看法。

首先,我介绍一下中国与北极的关系,以及中国在北极的活动。

北极在我们人类所居住的蓝色星球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北极的自然环境变化对全人类生存环境有重大影响。北极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地区,北极的自然变化又反作用于全球、特别是北半球的气候。

中国是北半球国家,北极地区冷空气活动和高纬度地区大气环流的变化对中国的天气和气候产生直接影响,对中国的生态环境系统和农业生产等社会经济活动影响显著。北极冰川融化加速全球海平面上升,影响到中国东部沿海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因此,北极事务关乎中国自然、经济和社会等诸多方面,关乎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中国需要更多了解北极气候变化,了解此类变化对中国的影响。

北极考察和研究,对认识北极影响全球大气环流和中国天气气候的物理过程及机理,提高中国灾害性天气预报和短期气候预测的准确性,增强中国的减灾防灾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政府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行北极科学研究,干1996年正式加入北极国际科学委员会,于1999年、2003年和2008年进行了三次北极海洋综合考察。2004年,中国在北极地区建立了科学考察站“黄河站”,并于2005年承办了北极科学高峰周会议。多年来,中国对北极高空物理、气候变化、生态、海洋等进行了研究,建立了初步观测体系,形成了素质较高的专家队伍。

北极地区生态环境独特而脆弱,受气候变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全球环境问题的影响严重,需要北极地区国家和整个国际社会携手努力,共同呵护。中国政府高度赞赏北极地区国家在保护北极环境方面所采取的有力措施,以及在全球环境合作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中国已经参加了《关于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斯德哥尔摩公约》、《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等主要国际环境公约,并正在认真履行相关条约义务,在控制温室气体和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排放等方面取得了切实成绩。中国将不懈努力,继续为保护全球环境和北极环境做出应有贡献。

其次,我愿介绍中国对北极国际法律制度的一些看法。中国认为,包括一系列公约在内的国际法制度提供了处理北极问题的基本法律框架。这包括:(一)区域性国际法文件和区域合作制度。如以北极理事会为代表的区域可持续发展机制等。(二)适用于北极地区的国际环境公约。北极地区受臭氧层减少、气候变化、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等全球环境问题影响最大,有关国家在相关公约的制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三)《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及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国际法律文件,包括国际海事组织针对北极的特别航行条件制定的《北极冰封水域船只航行指南》等。(四)《斯匹次卑尔根群岛条约》。该条约在将群岛赋予挪威的同时,确立了缔约国国民平等待遇原则以及和平利用群岛原则,成为一项独特的北极法律制度。

中方认为,当代海洋法涉及海域划界、海洋环境保护、航行、海洋科研等各个方面,对沿海国以及其他国家的权利义务做出了基本规定,是处理各种北极活动时应予遵循的法律基础。中国支持包括海洋法在内的现行北极法律秩序,同时认为这一法律秩序需要因应形势落实与细化,渐进发展。

中国注意到有关北极地区国家的专属经济区、大陆架、特别是外大陆架的划界尚未完成,认为北极地区有关海洋区域法律地位的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到北极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希望有关国家在国际法的基础上,以科学数据为基础,通过协商早日解决相关问题。在确定外大陆架界限时,除妥善处理相邻北极地区国家之间的关系,还应充分考虑外大陆架与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国际海底区域之间的关系,确保沿海国的利益和国际社会共同利益之间的平衡。

近年,北极冰雪消融加速,既带来了北极航道开通、北极经济开发的新机遇,也对北极脆弱的生态环境造成新的挑战。国际法需要因应这些变化,做出适当安排,以趋利避害。国际社会应在现行国际法基础上。考虑制订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具体制度,保障北极航行安全,预防和减少航行可能带来的环境影响。

第三,我想谈谈中国对北极合作的看法。

北极问题主要是地区问题,也有气候变化、航运等跨地区问题,需要在地区和国际层面加强合作。中国很高兴地注意到,近20年来,北极合作不断深化、拓宽,日益机制化,合作已成为北极事务的主流。中国尊重北极地区国家根据国际法享有的权利和管辖权,愿就北极相关问题与各方加强互利合作,为北极地区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而努力。

北极理事会是关于北极问题最具影响力的区域性政府间组织,在协调北极科研、促进北极环境与可持续发展合作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理事会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政策讨论、采取实际行动,在认识北极生态、防治环境污染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北极气候影响评估等研究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产生重大积极影响。

中国赞赏北极理事会对非北极地区国家和相关国际组织的开放态度,希望理事会尽早就观察员国家的作用和接受新观察员问题做出决定,形成北极地区国家与非北极地区国家密切合作、良性互动、共同解决跨区域问题的合作模式。2007年以来,中国以特别观察员身份参加了理事会相关活动,进一步增强了对理事会的了解。中国政府支持理事会的宗旨与目标,愿积极参与理事会各项工作,尽己所能,对理事会的工作做出贡献。

刚刚结束的“2007~2009国际极地年”为促进北极合作、提高北极意识、加强北极研究提供了难得机遇,中国积极参加了国际极地年活动,组织了“北冰洋变化及其对中纬度的影响”等项目,并积极参与了有关国家倡导的极地年项目。中国期望极地年期间的科研成果能够为各国和国际社会制订关于北极问题的政策提供更为坚实的科研基础,希望极地年期间的国际北极合作能够继续深化,支持并愿积极参与北极持久观测网络的建设。

北极地区各国对于北极的研究起步早、水平高,在北极事务中发挥着独特作用。中国进行北极研究离不开与北极地区国家的双边合作。中国与有关国家双边关系良好,经济联系密切,具备了开展北极科研合作的基本条件。中国组织的三次北极海洋科学考察中,有包括北极地区国家科学家在内的数十名外国科学家参与。中国欢迎各国科学家继续参加中国北极科考站“黄河站”的科学观察和中国将要组织的北极海洋科考,愿同北极地区各国进一步加强对话,增进了解,深化北极科研合作,充实北极合作内涵。

谢谢!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篇6

――markCane

在神秘的“全球变暖间断”现象持续了长达16年之后,科学家有望得出一个令人信服的解释。这个气候科学的最大谜团于1997年末开始出现,当时并没有人发现这一点。

1997年末,吹过太平洋的热带信风出现了微妙的减弱。通常情况下,这些信风将被太阳晒热的海水吹向印度尼西亚。随着信风的减弱,温暖的海水向南美洲流动,形成壮观的厄尔尼诺现象。1998年,全球平均温度创历史新高。在此之后,全球变暖停止。

全球变暖间断

目前,科学家正全力探究“全球变暖间断”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一些人认为太阳、火山甚至污染可能是罪魁祸首,但最新研究指出,解释这种异常现象的关键是海洋。最大“嫌疑对象”是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其将大量来自海洋的热量输送至大气中――这已足够使赤道太平洋进入一个持续很久的低温状态,也抑制了全球变暖的速度。

科罗拉多州博尔德市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气候学家Kevintrenberth说:“1997~1998年的厄尔尼诺现象引发了太平洋地区的一系列变化,我认为这很有可能是‘间断’的开始。”根据这一理论,在接下来的几年里,热带太平洋地区将从目前的寒冷状态“走出来”。

鲜明对比

一张全球大气层气温图清晰地显示了“间断”的存在,这与之前预测的全球气温在过去20年快速变暖的结果相矛盾。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曾在2013~2014年度评测前进行过一次模拟,结果显示,全球气温在1988年至2012年间,以平均每十年0.21摄氏度的幅度增长。相反,由埃克赛特市英国气象局和英国诺维奇市东安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所观测到的同一阶段气候变暖数据仅有每十年0.04摄氏度的增长。

一个最简单的解释是自然可变性。正如每日气温会有冷暖变化一样,气候波动也会使全球气温冷暖无常,这种影响会持续数年乃至数十年。过往的气候数据证明了一些热浪和寒流的存在,它们自古有之,且气候模型暗示,两者中的任意一种均可以在由温室气体导致的气候变暖过程中发生。

但是,ipCC的气候模拟没有将这种特殊的“间断”影响考虑进去,这导致许多研究者对气候变暖表示怀疑。一些科学家得出的结论与ipCC的结论刚好相反,他们认为气候模型过高估计了温室气体的影响,未来的气候变暖并不会如模型预测的那般严重,因此不必要感到恐惧。

其他科学家认为,气候变暖与长期气温趋势相违背,且古气候数据也不能通过直接延伸当前气候数据来代表。此外,许多研究者警告说,评估模型是基于相对短期的气候变化数据,马萨诸塞州麻省理工学院气候科学家SusanSolomon说:“如果你对全球气候变化感兴趣,那么你必须将研究的时间范围扩大到50年至100年才可以。”

忽冷忽热

在“间断”发生前,赤道太平洋的温度经历了不寻常的上升。这是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的结果。该现象从1997年持续到1998年,导致全球各地出现各种极端天气现象――从智利洪水到美国干旱,再到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亚的森林大火。但厄尔尼诺现象很快就消散了――和它的突然爆发一样迅速。到1998年年底,厄尔尼诺现象的反效应拉尼娜现象出现,席卷着寒冷的海水回流到赤道太平洋。更重要的是,这一回流现象导致整个东太平洋的水温回冷,其效果或多或少一直持续到今天。

海水温度的波动被称作拉马德雷现象(pDo),这种现象或许是解开“间断”谜团的关键。pDo每隔15~30年循环一次,处于正位相阶段时会形成厄尔尼诺现象,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在接下来几十年中将太平洋东部和中部的热量散发出来。

此后该地区会变冷,并进入负位相阶段形成拉尼娜现象。拉尼娜现象将赤道深海中的冷海水带到表层,导致气候变冷。研究者早在1997年便发现了pDo模式,但直到最近才开始了解它是如何与大范围的海水洋流模式相融合及其对解释“间断”的意义。

2011年,nCaR的Geraldmeehl领导的研究小组报告称,他们成功将一个pDo模型嵌入到全球气候模型中,并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进程中断了10年。这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最新“间断”中所记录的海洋温度数据解释了原因:在一项后续研究中,nCaR研究者证明自1998年后,有更多热量流入海底,这有助于避免大气温度的升高。在第三篇论文中,该团队使用电脑模型记录了该过程的另一个方面:当pDo转为正相位时会使得表层海水和大气的温度升高,导致持续数十年的快速全球变暖。

去年,加州拉荷亚市斯克里普斯海洋研究所的Shang-pingXie和YuKosaka取得了一个关键的突破性进展。两人另辟蹊径,利用近几十年实际的表层海水温度设计出一个赤道东太平洋模型,然后利用此模型观察世界其他地区的气温变化。他们的模型不仅重造了全球气温中的“间断”,还再现了一些受“间断”影响而生成的季节性和区域性气候趋势,包括许多地区的气候变暖和北方更加严寒的冬天。

加拿大维多利亚市气候模拟和分析中心气候模型分析师JohnFyfe说:“当见到这篇论文时,我受到了极大启发。”但他认为该模型并不能解释所有问题。Fyfe补充道:“该模型没有回答是什么导致了热带冷却现象。”

同样供职于nCaR的trenberth和JohnFasullo专门研究冷却现象的成因,他们将风向和海洋数据一并考虑在内,解释该模型的成因。他们的研究详细解释了热带信风是如何与拉尼亚现象一道使热带海水向西流动,并最终沉入深海。这一过程同时会使东赤道区域海底较冷的海水向表层海水流动。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篇7

【命题聚焦】

命题点一洋流与海水等温线判读

海水等温线分布特点及其影响因素可从三方面分析:①海水等温线较陆地平直,主要原因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②海水等温线数值由低纬向高纬递减,主要原因是太阳辐射纬度差异;③海水等温线偏离纬线弯曲,主要原因是洋流性质差异。等温线凸出的方向就是洋流的流向,如下图所示:根据海水等温线数值的递变规律,可判断甲洋流在北半球,乙洋流在南半球。甲、乙洋流所经海域海水等温线都向北凸出,但甲洋流是由低纬流向高纬,乙洋流是由高纬流向低纬,故甲洋流为暖流,乙洋流为寒流。

盛行风是洋流形成的主要动力,因此洋流的分布与气压带、风带的分布密切相关(如上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中低纬环流圈(信风,盛行西风);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中高纬环流圈(盛行西风,极地东风);③40°S附近为全球性西风漂流(盛行西风)。

根据洋流的分布规律可知:①洋流影响海洋航行:顺洋流航行速度快,逆洋流航行速度慢;高纬处,洋流可能带来冰山,威胁海运;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也会影响海运。②洋流影响海洋环境:加快污染海区的净化速度,但扩大了污染海区的范围。另外需要强调的是可以依据洋流的分布及洋流名称来进行空间定位,也可依据海岸轮廓或岛屿等其他地理事物判定洋流分布及洋流名称。

命题点三洋流与季节判断

世界洋流分布除“三圈”外,还有“一季”。在北印度洋海区,由于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当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时,北半球为夏季;逆时针方向流动时,北半球为冬季。

命题点四洋流与沿岸气候

气候成因的影响因素有太阳辐射、大气运动、地面状况和人类活动等。具体的某种气候的形成并不一定全受这些因素的影响,审题时要注意判断主导因素是什么。大气环流和纬度位置是一个地方气候形成的决定因素,尤其是大范围地区气候的形成。而对局部的某一范围的气候来说,地形、海陆位置、洋流往往起着重要作用。洋流促进了高、低纬度间热量的输送和交换,调节全球热量平衡,暖流对沿岸气候起增温增湿作用,寒流起降温减湿作用。如澳大利亚东北部热带雨林气候形成的主要因素有地形、信风、洋流等,而其西海岸荒漠环境的形成和沿岸寒流有很大的关系。

命题点五洋流与海洋渔场

本命题点可以结合成因分析,由果及因推理成因。渔场即渔业资源丰富、鱼类汇集、渔业活动频繁的场所。据此推理鱼类汇集的成因,思维过程是:鱼类汇集饵料(浮游生物)丰富营养盐类、有机物质丰富深层无机盐上泛特殊的海域位置。而特殊的海域位置包括温带海区、大陆架海区、寒暖流交汇海区、上升流海区、河流入海口附近。

联系洋流分布推导渔场分布。如温带沿海海域是渔场分布的主要海域。这里的渔场大多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热带和副热带的渔场主要分布于离岸风盛行、上升流势力强大的海域,即多位于副热带大陆的海域,如南北美洲大陆和非洲大陆西岸等海域。

命题点六洋流与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现象

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格陵兰岛的冰盖和北极的冰雪融化速度加快,大量的淡水注入北大西洋。大量淡水积聚在洋面上,导致北大西洋暖流缺乏向北运动的动力,使其速度减慢,甚至最终会停止。科学家预测,如果北大西洋暖流流速减慢的现象持续下去,北欧和西欧的平均气温可能会下降,会让这里的冬天变得异常寒冷。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域海水就会向相反方向流动,即由西北向东南方向流动。反方向流动的这一洋流是一股暖流,即厄尔尼诺暖流。这一暖流使原受秘鲁寒流影响而形成的冷水域变成暖水域,南美西岸的气候出现异常,原本干旱的地方却洪涝成灾。

【方法突破】

方法一“8/0”判断洋流模式

“8/0”记洋流模式,中间分数线为赤道,分子“8”,按笔顺代表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分母“0”,按笔顺代表南半球大洋环流及洋流流向(南半球中高纬度没有形成环流)。中低纬度大洋西岸为暖流,大洋东岸为寒流(南北半球均是如此);中高纬度大洋西岸为寒流,大洋东岸为暖流(只限北半球)。如右图所示:

方法二“左右手”判断洋流模式

对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中心线为30°n线附近(副热带),运用“右手螺旋定则”,大拇指向下,四指弯曲则呈顺时针方向(反气旋);南半球的中低纬度,中心线为30°S线附近(副热带),运用“左手螺旋定则”,大拇指向下,四指弯曲则呈逆时针方向(气旋);对于北半球的中高纬度,中心线为60°n线附近(副极地),运用“右手螺旋定则”,大拇指向上,四指弯曲则呈逆时针方向(气旋)。

【典例精析】

下图中格陵兰岛大部分终年被冰雪覆盖,甲、乙分别是北美洲和英国的港口,甲乙之间的虚线示意航线。十八世纪邮政长官富兰克林调查发现,沿北美洲和英国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航程耗时明显不同。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在

a.①附近

B.②附近

C.③附近

D.④附近

(2)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的邮船往、返时间不同主要受

a.海浪的影响

B.暖流的影响

C.海风的影响

D.寒流的影响

【解析】第(1)题,冰山来源于冰川,而冰川分布在高山及高纬度地区,从图中可以看出①、②纬度较低,排除;④虽位于北极圈以内,但由于地处欧洲西部,受强大的北大西洋暖流影响(增温增湿),因此出现冰山的可能性较小;③位于北美洲中高纬度,受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影响,降温减湿,因此是最有可能出现冰山的海域。故C正确。第(2)题,综合考虑一些因素,洋流对海洋航行影响最主要。沿甲乙之间航线航行受北大西洋暖流(自西向东)的影响,向东航行顺流而行,因此从甲乙的时间短于乙甲的时间。故B正确。

【跟踪训练】

下图中的粗线表示洋流,等温线值t1

1.位于同一半球,且性质相同的洋流是

a.甲、丁位于同一半球,均属暖流

B.乙、丙位于同一半球,均属暖流

C.甲、乙位于不同半球,均属寒流

D.丙、丁位于不同半球,均属寒流

2.下列洋流组合中能构成完整洋流系统的是

a.南赤道暖流乙西风漂流丙

B.南赤道暖流丁西风漂流甲

C.北赤道暖流丙北大西洋暖丁

D.北赤道暖流甲北大西洋暖流乙

下图为“某海域大洋环流模式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西风带的盛行风向。读图回答3、4题。

3.甲洋流对沿岸地区气候的影响是

a.增温增湿

B.增温减湿

C.降温增湿

D.降温减湿

4.图中①、②、③、④四海域最有可能形成大渔场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参考答案与解析】

1.C根据等温线值t1

2.B根据洋流“8/0”模式图,中低纬度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为顺时针,南半球为逆时针,故B正确。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篇8

“沃克环流”由英国气象学家沃克在20世纪20年代首先发现,是热带太平洋上空大气循环的主要动力之一。它是指在正常情况下较干燥的空气在东太平洋较冷的洋面上下沉,然后沿赤道向西运动,成为赤道信风的一部分,当信风到达西太平洋时,受到较暖洋面的影响而上升再向东运行,如此形成了一个封闭的环流。它是赤道海洋表面因水温的东西面差异而产生的一种纬圈热力环流。

“沃克环流”对太平洋东西两岸的气候调节有重要作用。如果东太平洋的洋面温度升高,就会产生较暖而且湿润的上升气流,削弱“沃克环流”,同时美洲中部一带气温会上升、暴雨成灾,这就是著名的“厄尔尼诺”现象。但当沃克环流变得异常强烈,就产生“拉尼娜”现象。一般拉尼娜现象会随着厄尔尼诺现象而来,出现厄尔尼诺现象的第二年,都会出现拉尼娜现象,有时拉尼娜现象会持续两到三年。

一、“圣子”——厄尔尼诺现象

正常情况下,受盛行信风的影响,赤道表层暖水向西太平洋输送堆积,使西太平洋的表面温度超过28°C,给东南亚带来了温暖湿润的气候。而东太平洋在离岸风的作用下,表层海水离岸漂流,下层冷水上涌,导致这里洋面温度比较低。大气环流的结果使沿岸地区干旱少雨,出现大片沙漠,如秘鲁境内的阿塔卡马沙漠。

厄尔尼诺(eLnino)在西班牙语中是“圣子”之意,是指南美洲西海岸赤道附近(约北纬4°至南纬4°,西经150°至西经90°之间)幅度数千千米寒流区的海水表层温度在圣诞节前后异常升高的现象,它就像一口“暖池”,通过表层温度的变化对大气加热进而给各地的天气带来变化,使原来干旱少雨的地方产生洪涝,而通常多雨的地方易出现长时间的干旱少雨。这种现象一般每4~7年发生一次,持续时间为半年到一年半。与一般情况相反,厄尔尼诺出现时,信风势力减弱甚至信风方向发生反转,西太平洋的表面温度超过28°C的海水向东流动,这种反转影响了东太平洋表层海水的温度、大气状况以及经过此地的气团,使得东太平洋沿岸地区暴雨频繁而东南亚气候干旱,甚至出现严重的旱灾。由于温暖的海水缺少氧气、营养和浮游生物,使这一带的鱼类大量减少。有证据表明,海洋生物减少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多,从而使温室效应更加严重。

从左图中可以看出厄尔尼诺年时东西太平洋的气压出现逆转,东低西高,因此也就造成东雨西干。其主要危害有:一是引起海洋生态演变。温暖的海水“杀死”鱼类赖以生存的浮游生物,会造成秘鲁沿岸的海鱼、海鸟等大量死亡或迁徙,海洋渔业严重受损;二是导致全球气候异常的主要原因之一。如洪水泛滥,引起澳大利亚、印度和非洲等地出现旱灾,农业减产。厄瓜多尔、秘鲁、加利福尼亚的人则认为厄尔尼诺会带来暴风雨,然后引发严重洪水和泥石流。

厄尔尼诺发生时对我国的影响主要为:

1.台风减少,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西北太平洋热带风暴(台风)的产生个数及在我国沿海登陆个数均较正常年份少。

2.我国北方夏季易发生高温、干旱,通常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的当年,我国的夏季风较弱,季风雨带偏南,位于我国中部或长江以南地区,我国北方地区夏季往往容易出现干旱、高温。1997年强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北方的干旱和高温十分明显。

3.当副热带高压偏弱时,位于副高西北边缘的夏季风气流也会偏弱,使得夏季风在盛夏时分依旧与南下的冷空气(冬季风)交汇于江淮一线,使得淮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地区暴雨成灾;而江南和华南地区,由于长时间受到副高影响,出现大面积伏旱。东北地区,由于冷空气势力比正常年份强使得其不断南下影响东北,造成东北夏季气温要比正常年份要低,出现夏季低温冷害,而河套地区位于季风区边缘,夏季风势力弱时,这些地区便受单一的冬季风控制,气候干旱而少雨我国南方易发生低温、洪涝,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次年,在我国南方,包括长江流域和江南地区,容易出现洪涝,近百年来发生在我国的严重洪水,如1931年、1954年和1998年,都发生在厄尔尼诺年的次年。我国在1998年遭遇的特大洪水,厄尔尼诺便是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

4.在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后的冬季,我国北方地区容易出现暖冬。根据近50年的气象资料,厄尔尼诺发生后,我国当年冬季温度偏高的几率较大,第二年我国南部地区夏季降水容易偏多,而北方地区往往出现大范围干旱。

二、“圣女”——拉尼娜现象

拉尼娜现象(西班牙语:Lania),又称反圣婴现象,是“圣女”的意思。指赤道附近东太平洋水温反常下降的一种现象,表现为东太平洋明显变冷,它会使赤道附近、东太平洋信风较常年偏强,云量减少、气压偏高,而赤道西太平洋则与之相反。拉尼娜发生时,我国夏季风增强,北方降水增多,台风次数增多。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篇9

关键词:辽西沿海地区;大雾形成规律;气候特征;环流形势

中图分类号p42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731(2013)17-123-03

海雾是一种发生在近地层空气中稳定的中尺度天气现象。海雾出现时,垂直和水平能见度极低,海雾登陆时,能够深入内陆几十km、甚至几百km远。大雾是渤海西北部和沿岸地区的危险性天气之一,尤其是秋冬季大雾发生频繁,严重影响海上的航运安全以及沿岸的陆路和空中交通安全[1-2]。

黄渤海大雾的研究已取得一些进展。王彬华[3]研究表明,黄海是中国近岸几个海域中海雾发生频率最高的海区。许多研究[4-8]分别对黄海、大连及其近海海雾的气候特征进行研究分析,探讨了海雾生成、维持和消散的大气环流和水文要素特征,为当地大雾的预报预警提供了参考。

近年来,随着沿海各机场飞行训练任务不断增加,因海雾而造成正常飞行训练计划被打乱、训练被迫中止以及各等级训练事故的次数都不断增多。因此,研究辽西地区附近海域海雾的生成规律和形成条件,对于提高预报准确率和保障飞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本文从大雾的年月日变化特征、环流特征、大气低层风场的属性等方面入手,对大雾的特征及成因进行了初步探讨,为飞行保障天气预报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1沿海大雾与海雾关系

辽西地区的地理位置比较特殊,它位于我国沿海最北端,虽四季分明,但又冬季寒冷,西部有松岭山脉,东部又紧挨渤海,受大陆性气候和海洋性气候共同影响,因此就形成了具有辽西特点的地方性气候特征。但由于西北部干燥少雨,基本没有平流雾形成,同时本地区由辐射雾形成的大雾又极少,因此本地区的大雾与海雾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在生成的天气形势和成因上又基本一致,因此本文则将辽西沿海大雾与海雾统一起来。

2资料来源和雾日定义

所用资料取自1998-2007年北半球地面和高空常规气象观测资料,1998-2007年锦州机场气象台、葫芦岛机场气象台、兴城机场气象台、绥中机场气象台地面常规观测资料,以及日本传真图、欧洲中心数值预报的格点数值预报产品等数值预报产品资料。

当锦州、葫芦岛、兴城、绥中任意一站点观测到大雾时,即定义该日为一个大雾雾日。

3大雾的基本特征

3.1年季分布特征1998-2007年10a间辽西地区沿海出现大雾日数为317d,平均每年为31.7d。从统计的雾日资料可以看出:2001年、2006年为多雾年,2003年、2005年为少雾年,其中2006年雾日最多为44d(图1)。

3.2月变化特征从雾的逐月分布(见图2)分析来看,出现大雾的天数由多至少依次为7月、12月、11月、10月、8月、1月、2月、4月、6月、3月、5月、9月,并主要集中在7月、10月、11月、12月。各月的平均次数都大于1.5次,而1998年7月份出现次数最多达9次,为近10a来最多的月份。

3.3日变化特征海雾的日变化受当地的海陆分布和局地环流影响很大,有越靠近海岸处越明显的现象。从黄海、东海、南海地区的资料都可看出,在近海深处的海雾日变化不明显,而近海沿岸地区的海雾有比较明显的日变化。

从雾日的起始、消散时间分布特征分析,春夏季的大雾一般出现在凌晨到上午9∶00以前,且持续时间较短,9∶00之后由于气温升高较快,能见度逐渐转好。但秋冬季的雾,一般入夜后出现的次数较多,消散时间也较晚,并且经常出现连续性的大雾天气。如2001年11月18~23日出现了连续6d大雾天气,1~2d的连续性大雾基本每年都会出现,其中2007年分别在2月、3月、10月和12月4个月中都出现了连续3d的大雾。

3.4大雾与风向、风速的关系统计大雾生成前1d12∶00~18∶00的平均风向、风速,得出大雾生成的最多风向为偏南风,主要是120°~200°之间的风。而300°~70°之间基本无大雾生成。从风速的分布来看,大雾主要出现在2~7m/s内,8~10m/s大雾出现较少,而风速在10m/s以上的大风则基本无大雾出现。

3.5大雾形成的环流形势影响辽西地区的雾主要可分为平流雾、辐射雾,另外还有蒸发雾。而70%以上大雾是以增平流雾为主,其次是平流辐射雾,这是在我国沿海常出现的雾,而且持续时间长、能见度极差。大雾形成前,在850hpa及其下层都有暖湿平流存在,我们以地面天气流场为主,中低层环流为辅,大致可将这几种雾生成时的形势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

(1)气旋和低槽东部:如图3,低压东移到辽西地区西北部附近,形成东北气旋,但受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或台风等大系统的影响,低压移动减速,并趋于静止,风场上表现为以偏南风为主,并有强劲的暖湿气流形成。当气旋持续较长时间时,2d以后能见度迅速转差,第三天开始,辽西以南部分地区将有大雾形成,并快速影响北部地区。

(2)西太平洋高压东部(鞍型场、倒槽型):如图4,辽西地区以东太平洋上有一较深厚的高压存在,西部虽也有一高压系统存在,但这个高压主体较弱,或高压中心位置偏西或西南,在移向上经河套地区后向长江中下游地区移动,此时本地区将长时间受西太平洋高压后部、倒槽前部暖湿气流影响。

(3)入海变性高压后部(弱气压场、均压场内部):如图5,当系统较弱时,在移过本地区以后,在辽西地区西部海上常生成一个小的弱高压系统,而本地区将一直处于均压场内部,或者辽西地区西部为一个极弱高压或低压系统。此时这些周围系统基本对本地区将不产生影响,辽西地区将会受地型槽影响,底层吹起偏南风,随着辐射雾的生成与增厚,后期只要有合适的流场,将会生成长时间影响辽西地区的平流辐射雾。虽然总结得出了辽西沿海地区大雾天气出现的3种天气类型,但是由于资料和能力水平所限,具体到每种形势所对应的要素和物理量场关系等情况,本文没有进行总结分析,有待于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研究。

4结论

(1)辽西沿海地区大雾有明显的月变化。在夏季7月份大雾日最多,其次就是秋、冬交替的季节(10月、11月、12月)。

(2)辽西沿海大雾的日变化也很有特点,基本日变化与其它沿海地区很相似,但出现连续性大雾的次数较多。

(3)辽西沿海大雾生成的环流形势主要为地面形势有气旋和低槽东部型、西太平洋高压东部(鞍型场、倒槽型)型和入海变性高压后部(弱气压场、均压场内部)型。

参考文献

[1]金巍,曲岩,卞韬,等.渤海北部沿海近岸雾的特征分析[J].气象与环境学报,2012,28(2):40-43.

[2]左迎芝,梁军.大连及其近海海雾预报系统[J].气象水文海洋仪器,2010(3):9-14.

[3]王彬华.海雾[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5:330.

[4]周发,王鑫,鲍献文.黄海春季海雾形成的气候特征[J].海洋学报,2004,26(3):28-37.

[5]梁军,李燕.大连及其近海海雾分析[J].辽宁气象,2000(1):5-8.

[6]孙连强,柳淑萍,高松影.丹东附近海域海雾产生的条件及天气学预报方法[J].气象与环境学报,2006,22(1):25-28.

气候变化对海洋的影响篇10

   首先,地理环境中这一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这一要素的变化影响到另外要素的变化。如副热带高气压带及信风带控制的大陆中心和大陆西岸,由于常年受到副高下沉气流及来自内陆的信风控制,因此,气候极其干燥。由于水分不足,地表径流浅或全无,物理风化强烈,风成作用盛行,形成大片沙漠、砾漠,植被稀疏,动物则因食物不足而相当贫乏。以上各要素之间是一环扣一环,一个要素影响另外的要素。当其中一个要素发生变化时,其它要素因受其影响,相应的也会发生变化。如人类在沙漠地区引水灌溉,改变水这个要素,就会使其它因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形成沙漠中的绿洲。

   又如,在赤道两侧,一般是热带雨林地区,但在赤道两侧的安第斯山脉和东非高原,由于地形这个要素发生了变化,引起其它要素以及整个地理环境也发生变化。安第斯山脉地理环境呈垂直分布,而东非高原则属热带草原景观。另外,地理环境各要素在相互作用过程中,原因和结果经常交换位置。如赤道两侧低平地区,由于全年高温多雨,因而生长茂密的热带雨林,地面发育着砖红壤,森林内生活着多种动物,在这里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是原因,茂密的热带雨林等是结果。但在某些热带雨林地区,由于人为的滥伐,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反过来也会影响气候、土壤、动物等,使整个地理环境发生变化,出现草原及半荒漠景观。显然,在这里植被的变化是原因,其它要素的变化却成了结果。

   其次,地理环境中,这一部分会影响到另外的部分,这一部分的变化,会影响到另外部分的变化。如北美洲和欧洲大部分地区位于北半球的西风带,欧洲位于亚欧大陆的西侧,北美洲位于两大洋之间,但欧洲气候海洋性显着,而北美洲却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重要的原因是由于北美西部高山高原地区阻挡了来自太平洋的暖湿西风深入内地,使太平洋的影响仅局限于太平洋沿岸一带,而对东部广大地区的影响则很小,完全不可能同大西洋对欧洲气候的影响相比。由于气候不同,导致两洲地理环境差异显着,这说明北美高山高原地区对整个北美地理环境特征的形成有巨大的影响。

   又如,南美洲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地理环境不同:东部圭亚那高原及奥里诺科平原为热带草原地区,同纬度西侧为热带雨林区;东部亚马孙平原为热带雨林区,同纬度西侧为热带草原及热带荒漠区;南纬40°以南,西侧为温带森林区,东侧巴塔哥尼亚高原则为温带半荒漠及荒漠区。显然,安第斯山脉对南美东、西部地理环境的分异起着重要作用。即安第斯山脉这部分影响了它东西两侧的部分。再如,在地质史上存在冰期和间冰期,冰期时,大量地表水以冰层的形式被固结在陆地上,由此引起海平面下降,大陆架露出海面,结果使陆地面积扩大,轮廓发生变化,陆上动植物分布也发生变化。同时,海平面下降还引起流入海洋的河流侵蚀基准面下降,河流下蚀作用加强,河谷下切更深,陆地地形分割剧烈;间冰期,固结在大陆上的冰层消融返回海洋,海平面上升并淹没了大陆架,陆地面积缩校同时,海平面上升,提高了陆地河流的侵蚀基准面,河流下切力减弱,陆地地形分割也不厉害。

   以上表明大陆部分冰川的伸展与退缩,影响范围扩及全球。在这里,显然冰川的扩大与收缩是原因,其影响是结果,但另一方面,冰川的伸缩又是许多原因造成的。这里,同样也可以看出地理环境各要素及各部分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原因和结果是可以互换位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