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数学建模开题报告十篇数学建模开题报告十篇

数学建模开题报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5:44

数学建模开题报告篇1

【关键词】独立学院数学实验数学软件

【基金项目】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质量工程建设项目(项目号201256)。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9-0156-01

1.引言

数学实验是计算机技术和数学软件引入教学后出现的新事物。高校开设数学实验课的目的是从问题出发,借助计算机,通过学生亲自设计和动手,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从实验中学习、探索和发现数学规律[1]。

独立学院的学生数学基础比较薄弱,学习数学的热情不高,因此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关系到人才培养质量。将数学实验的思想融入到公共数学课的教学,部分高校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2-3]。但目前国内的独立学院鲜有开设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的,因此作为这个专业的一门专业实践课,数学实验课的教学几乎没有可以借鉴的成功经验。为了提高这门课的教学质量,我校数学实验教学团队申请了《数学实验》特色课程项目,我们对数学实验的教学进行积极的研究和探索,总结了一些经验。

2.探索适合独立学院学生的教学内容

独立学院数学专业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经典的数学实验教材未必适合他们,另外由于教学资源和一些办学条件的限制,现在缺少针对独立学院学生的《数学实验》教材[4]。为此,我校数学实验教学团队在多年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搜集了一些材料,编写了《数学实验》课程讲义,只不过由于条件的限制,现在还没有出版成教材,经过几届学生的使用情况来看,这套讲义是适合我校学生的。

在这套讲义中,我们将《数学实验》课程内容分为三部分:数学软件的学习、专题实验和综合实验。在软件学习部分,主要介绍matLaB的基本的功能和函数、绘图、程序设计和符号计算。专题实验部分,这部分的内容用来辅助数学专业的学科基础课的学习,内容安排如下:

表1专题实验的教学安排

综合实验部分,这部分安排两个探索性的实验:求无理数e的近似值与求圆周率?仔的近似值。在这两个实验中,主要是让学生自己探究求无理数e和圆周率?仔近似值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设计能力。

以上教学内容的安排,既培养了学生进行数值计算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应用数学知识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数学素质得到提高。

3.改革数学实验课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

与传统的数学课教学模式不同,数学实验课的教学模式以学生做实验为主,教师指导为辅。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针对每一个教学模块,介绍实验的背景、原理和方法,然后提出相应的实验问题。由学生分小组去完成问题,撰写实验报告。例如专题实验1:函数极限与生长模型,教师介绍基本的理论后,会留下实验题目:利用matLaB研究函数的间断点及其类型。针对这个实验题目,实验小组会分工查阅实验资料,编写实验程序,完成实验报告。这样既锻炼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培养学生之间的团队合作精神。在考核方式上,我们采用试卷模式和实验报告模式相结合,以实验报告模式为主。试卷模式采用开卷考试,主要考查学生对matLaB的掌握情况。实验报告分为平时报告和期末报告,平时报告是讲专题实验时布置的,所有学生的题目都一样。期末报告题目是一些综合性的题目,比如:用matLaB求圆周率?仔的近似值,各个小组的题目都不同。

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积极开展相关的活动

建设好数学实验课程需要优化教学资源,需要优化教学硬件和软件的配置,但更重要的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独立学院建校时间短,担任数学实验课程的多为青年教师,没有太多的教学经验,因此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至关重要。一方面我们邀请有经验的专家、教授举办专题讲座,另一方面我们积极参加全国和广东省举办的各种活动。为了加强和其它院校的经验交流,我们分别参加2012年大学生建模竞赛教练员培训及研讨会、2013年数学实验教学工作研讨会等会议。除了加强任课教师自身的水平以外,我们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各种数学实验活动,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学生进行交流。

5.总结

总之,对于数学实验课的教学,我们做了一些改革和探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也有很多的不足。如何将数学实验课更好地融入到学科基础课,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值得我们去研究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尚志.《数学实验》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数学的实践与认识,2001,31(6):764-768.

[2]郑宗剑,刘浏,张斌儒.数学建模和数学实验融入高等数学教学改革初探[J].四川文理学院学报,2012(2).

数学建模开题报告篇2

在高一(下)的“三角比”教学过程中,我试着将章节后的数学实验贯穿整章教学。从章节教学一开始我就给出现实中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学习该章的知识,将一个数学实验转化成为了一个课题。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我特地选取了学生较感兴趣的问题,并将最后课题成绩纳入期末考核中。我的设计是这样的:将问题分成两个层次难度:1.求学校最高教学楼的高度(如图1)。2.求教学楼顶的时钟的直径(如图2)。我要求学生分两次写课题报告,先在两个星期内完成第一个问题的报告,交我批改后的下一个星期完成第二个问题的报告。具体操作如下:我首先将学生分组,接着要求他们以组为单位运用所学知识建模,画出图形及求解公式,写出求学校最高教学楼的高度的步骤,然后自己想办法寻找工具或动手制作工具,按步骤进行实验,得出实验数据,求出结果,最后组与组之间进行比较,互评。在这个过程中我全程参与,但不主动指导,只给出最后评价,指出操作过程中的问题和注意点。在学生摸索解决第一个层次问题的基础上给出第二个问题:求教学楼顶的时钟的直径。这一次要求学生以个人为单位独立完成课题报告。在两个星期的教学过程中,学生现学现用,运用三角比的知识不断地建立求教学楼高度的模型,我鼓励他们作每一次尝试,也不断地给他们提出现实或操作上的问题。在一次次的尝试过程中,学生不断优化他们的模型,改进操作和测量的方法。

模型改进实例:测量长度方法改进实例:

20cm直尺步幅×步数皮尺、卷尺等

测量角度方法改进实例:

举手估测,帽沿法多种自制测斜仪(参照书后实验)测斜仪

两个星期后三角比的公式教学结束,学生的报告也完成了,我花了一节课的时间评价各组的报告,比较方法的优劣、报告的写法、实验数据的纪录计算方法等。之后一个星期,学生各自完成课题报告,我不再作任何指导,很多学生都交出了很不错的报告。

整个过程下来,学生对于三角比的公式有了充分的认识,对于如何建模、如何取得科学的实验数据也有了基本的概念和认识,了解了研究一个课题的过程和基本的写作形式、流程。本实验提升了学生的综合素质,也使得学生对于数学的价值有了新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意识。为完成该实验,学生自己去商店找合适的测量工具,上网查写作方法、相关资料,学会了合理地利用课余时间,同时自主学习的能力也有很大提高。

数学建模开题报告篇3

【关键字】教育信息化;mooC;在线教育;教育技术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08(2014)02-0084-06

一、引言

2013年。随着mooC在全世界的流行。mooC又一次点燃了大家对教育信息化的期望,人们都相信,信息技术对教育终将起到革命性的影响。不过,在如此火热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究竟应该怎么推进,期间会遇到什么问题,应该怎么解决,才能实现教育的创新,还需要认真思考和讨论。

为了促进中国教育信息化事业的发展,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发起并和中央电教馆联合,于2013年11月23日在北京大学中关新园隆重举办了“首届北京大学教育信息化圆桌论坛”。该论坛以“启发・引领・创新”为主题,以关注国内教育信息化前沿发展为宗旨,是一个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研究者相互启发、彼此借鉴、充分交流的高端平台。

此次论坛与会代表总计100余人,其中教育发展决策者约15人、专家学者约20人、教育信息化企业实践者60余人。论坛还涉及了10家著名传媒机构、10余所教育技术领域的知名高校和40余家教育杰出企业,覆盖了全国10多个省、市、自治区。

此次会议开幕式由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尚俊杰副教授主持,中央电化教育馆王珠珠馆长、北京大学教务部部长方新贵教授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院长文东茅教授出席了开幕式并致欢迎辞。特邀专家报告有王珠珠馆长的《谈风起云涌的技术浪潮中的教育技术》、北京大学退休教师林建祥教授的《感知技术,新教育学》和原世纪佳缘创始人、现梯子网创始人兼Ceo龚海燕女士的《梯子网――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分论坛主题分别是“机遇与挑战:区域教育信息化”、“问题与方案:教师发展与教师培训”、“过去、现在、将来:从网络教育到mooCs'’和“学习变革:新技术带来的学习革命”。

二、特邀专家报告

中央电化教育馆王珠珠馆长在题为《谈风起云涌的技术浪潮中的教育技术》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技术变化非常之快,在高速变化的时代我们不应被技术所惑,应坚持《教育信息化十年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坚持以人为本,使技术为我所用。除此之外,王珠珠教授在简单介绍mooCs、可汗学院、颠倒课堂、微课程等国际和国内热点问题的基础上,着重从目标、资源等角度分析了mooCs和可汗学院与中国以往的网络教育、开放课程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和特点,提倡把mooCs作为知识交流、经验交流和技能交流的平台,并认为碎片化的可汗课程不仅是微课程,还是一种游戏化过关式的学习。报告指出以人为本,从教学规律出发,从技术出发,把教育与技术结合起来,根据教育技术学的定位找到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将其解决,才是教育技术工作者的使命和责任。报告最后,王珠珠馆长总结了教育技术工作者在风起云涌的技术浪潮中应具有的四种素质:1.开放的态度,以平和的心态接受世界上出现的各种新技术;2.敏锐的眼光,从风起云涌的技术中找到最适合教学的技术;3.勇敢的担当,不因遇到的各种困难而不敢前行;4.在行动中具有审慎的态度,不应成为跟风的、人云亦云的教育技术工作者。

北京大学教育学院退休教师林建祥教授作了《感知技术:新教育学》的闭幕报告。报告首先从个人亲身经历出发,回顾了中国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发展历史。然后指出,知识的远程传输与大量共享、对象空间与运行时间的相互转换是信息技术的威力所在。最后林建祥教授提议,应从工具、设计、政策等方面推进三通两平台的应用,以促进优质资源更好地发挥作用、促进创新学习。在工具方面,林建祥教授向参会者介绍了以Joinnet为代表的网络会议系统。Joinnet可以用语音或文字进行直接对话交流,支持交互白板、word、ppt、网络视频等多种知识表示形式,是集信息的传播、结构化与灵活的思维交流于一体的网络会议系统。在设计方面,报告介绍微软的视窗平台设计模式是窗口在中间、菜单在窗口之上,点击每个菜单项,即运转相应程序,若改变窗口上的对象,则可以不断连续操作。同时指出,这样的设计方式有助于进行问题求解式的学习,三通两平台的设计应从微软的视窗平台设计汲取营养。在政策方面,政府应鼓励创新开发、对受好评的平台多拨经费,对使用频率较高的平台多拨经费,以激发大家的积极性。

原世纪佳缘创始人、现梯子网创始人兼Ceo龚海燕女士作了《梯子网――中小学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平台》的闭幕报告。报告分析了目前教师、家长和学生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教师的痛”、“家长的痛”和“学生的痛”。报告指出“教师的痛”主要表现在教师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备课、改作业、出卷子和教师没有时间、精力做到因材施教;“学生的痛”主要表现在提分难、题海战术、被动学习等方面;“家长的痛”主要表现在不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缺乏教育能力、担心孩子上网等方面。报告指出,为缓解“教师的痛”,梯子网开发了智能出卷子系统、课件库、学生作业数据分析软件以使“教师的时间更有价值”;为缓解“学生的痛”,梯子网设置了趣味学习、在线答疑系统、建立了大数据分析,通过数据分析,给孩子推荐最适合孩子自己的习题,以使“孩子的学习更聪明更智能”;为缓解“家长的痛”,梯子网开发了学情监测系统、上网安全软件,以帮助家长充分了解孩子的学习现状,使“孩子的学习家长不再无奈”。

三、分论坛专题研讨

本届论坛中,与会代表按照“机遇与挑战:区域教育信息化”、“问题与方案:教师发展与教师培训”、“过去、现在、将来:从网络教育到mooCs”、“学习变革:新技术带来的学习革命”等4个专题进行了分论坛报告交流。在分论坛中,来自不同领域的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报告了国内教育信息化领域的热点问题及其发展趋势。

(一)“机遇与挑战:区域教育信息化”分论坛

中央电化教育馆学术委员会陈庆贵主任作了《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现状与发展》的报告。报告主要围绕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建设现状、发展趋势等三个方面展开。报告指出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大体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以视听媒体为主、以网络为载体、以普及信息技术教育为主和以云计算和网络技术为主。另外,在总结区域教育信息化建设现状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存在“系统性”、“持续性”和“均衡性”等三大问题。最后,报告通过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提出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将会朝向为促进教育公平和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的方向发展。

华中师范大学信息技术系熊才平教授作了《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报告。熊才平教授认为,传统“校校建信息资源库”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模式已经不能适应信息时代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的发展,因此需要构建信息化环境下“区域共建共享互换”的教育信息资源建设新模式,包括区域内共建共享和区域间互换共享,旨在以技术手段实现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报告提出,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的机制应为以下三种,分别是通过动态调控教育信息资源建设经费和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经费比例,提升基础教育信息资源配置效益;依据用户反馈决定教育信息资源购买支付费率,提升基础教育信息资源建设质量;将用户使用教育信息资源的积分作为拨付学校信息化环境建设经费的重要依据,提高基础教育信息资源使用率。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教育局陈乾坤副局长作了《建设数字校园,创新教育模式》的报告。报告向大家展示了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在推动我国教育现代化工程方面所做的工作,指出雨花区教育局侧重从完善投入机制、建设数字校园、改革教育模式三个方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目的在于为信息化发展安装“助推器”,为信息化发展构筑“快车道”,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北京天仕博集团王川总裁作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的报告。报告在介绍天士博历史沿革的基础上,指出随着智能终端技术、人机交互技术、无线技术、云计算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未来世界是数字化的世界。未来的学习模式是基于技术支持下的个性化学习。报告提出天士博研究院把握到区域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发展脉相,以教育生态学为理论依据,构建了区域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个性化学习新模式。在报告最后,与参会者分享了天士博研究院开发的个性化学习系统。

(二)“问题与方案:教师发展与教师培训”分论坛

北京大学网络教育学院蔡可老师作了题为《重新审视教师远程培训中的“学习”》的报告。报告总结以往教师远程培训的基本学习流程是“观看视频一网上阅读一作业提交一在线研讨一研修总结”,提议在远程培训走向常态化、个性化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进入深水区之际。需要重新审视教师远程培训中的“学习”。蔡可教授认为,教师远程培训中的“学习”是一线教师话语权的体现,是教师对信息一种选择,为教师、骨干培训者和教学团队建立了多点交流连接。同时蔡可教授提出教师远程培训中“学习”的评价要走向发展性评价、过程性评价、生成性成果评价,走向自组织建设。

中央电化教育馆培训部韩骏主任作了《大规模远程教师培训的现状与改革发展趋势》的报告。报告在回顾中国教师培训历史的基础上,指出目前远程教师培训的难点在于“大规模”问题。同时认为远程教师培训应注重扩大覆盖面,并提出在有限的经费下提高教师培训的工作质量应是教师培训关注的问题。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与技术传播学院院长郭绍青教授作了《教师在线学习社区中学习活动类型研究》的报告。报告回顾了教师学习资源中心的发展历程,指出目前教师学习资源中心在互联网的大环境下已经演变为教师在线学习活动社区。然后在分析教师在线学习活动类型的基础上总结出教师在线学习活动可以划分为有组织的学习活动、自组织学习活动和自主学习活动三种。最后,郭绍青教授与我们分享了三种教师在线学习活动社区类型,包括基于案例的情景学习、专家领导下的学习共同体和基于实践共同体的应用型课题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主任焦宝聪教授作了《微课程的设计应用将成为教师的重要能力》的报告。报告指出普及平板电脑,利用交互式网络学习平台开展教学活动将是未来10年中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关注的重点。并提出在此背景下,未来的教师发展和教师培训工作重点应放在运用最新信息技术对教学工具和学习工具的更新上。应使学习环境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报告认为,微课程将成为未来教育重要的学习资源形式,所以,微课程的设计应用应成为教师的重要能力。

国家开放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刘雨昕副院长作了《凿户牖以为室,当其无有室之用――国开培训运营实践分享》的报告。报告在介绍国家开放大学的发展历史、性质、现状等基础上,讲述了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师系统培训项目。报告指出,国家开放大学教师系统培训项目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师资、课程和模式方面。在师资方面,国家开放大学融合了精英智慧,汇聚了来自著名高校的顶尖专家;在课程方面,国家开放大学教师系统培训项目涵盖了经典与前沿,呈现专业和实战的特征;在模式方面,国家开放大学的教师系统培训项目关注学习过程体验,促进学习成果转化。最后,报告指出国家开放大学正在试图从服务营销的8p模型进行项目革新。

教育部全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陈振副主任作了《信息化环境下高校教师发展与教师培训》的报告。报告指出随着高校的扩招,教师数目急剧增加,教师职业正在经历由经验化、随意化向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历程,教师已成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除此之外,报告提出了三种教师发展与教师培训的模式,包括基于网络视频的“混合式同步课堂”集中培训模式、基于“教师发展在线”平台的自主性在线培训模式和基于网络社区的“跨校同课”教师实践共同体模式。

“领先课件制作培训中心”创办人何佳瑾作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切实提高教师的课件制作技术》的报告。报告分析了目前教师制作课件存在ppt水平有限,多媒体和Flash课件占用大量时间、精力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报告提出应从五大维度提升教师课件制作技术水平,这五大维度包括软件工具、实务案例与练习、课件教学设计、课件项目管理与沟通和课件精品样例。

(三)“过去、现在、将来:从网络教育到mooCs”分论坛

清华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程建钢教授作了题为《mooCs的辩证分析与U-mooCS初步研究》的报告。报告围绕mooCs的辩证分析、U-mooCS的初步研究等主题展开讨论。报告通过分析cmooC和xmooC,指出目前mooCs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cmooC尚未形成稳定、易于操作的、可供一般教师使用的实践模式;xmooC在形式上是对传统课堂教学的翻版,主要以结构化的知识传授为主,难以适应非结构化的知识;xmooC是基于行为主义和刺激反应理论的单一教学模式,局限性很大等。除此之外,程建钢教授在cmooCs和xmooCs的基础上提出了U-mooCS的概念。U-mooCS是Ubiquitous-mas-siveopenonlineCourseSystem的简称,是一种泛在式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教育系统。U-mooCS主要具有以下7个特点:(1)多种教学模式的支持系统;(2)基于社会性网络的学习;(3)支持基于视频互动式学习;(4)基于web2.0的内容管理架构;(5)基于课程网站学习;(6)学习分析模块;(7)资源中心模块。

中国教育电视台王涛作了《大数据时代网络学习平台生态建设研究》的报告。报告分析了互联网的发展现状,指出与互联网发展相适应的网络学习平台应以资源建设与应用为纽带,将教学者、学习者、资源制作者、服务提供者等各方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人与技术深度融合,并与整个互联网生态环境相互依存共生。在此基础上,报告提出了网络学习平台发展的四期模型,即单向技术应用期、综合技术的整合期、使用者的连通期和涌现期。最后,报告预测未来大数据时代网络学习平台将呈现出典型的生态系统属性,包括公共性、自组织性、连通性、自然性和涌现性等。

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陈江副教授作了《从网络教育到mooC的演变之路》的报告。他认为mooC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宽带技术和移动通信等多种技术的大杂烩,会引起网络教育从量变向质变的发展。报告指出mooC已经引起了教师的恐慌,构成了教师的公开赛,mooC在变革中孕育机会,但是高校和企业的机会在哪里是值得思考的事情。

国家开放大学远程教育研究所所长孙福万教授作了《谁的mooCs?几多面目?走向何方?》的报告。报告围绕“谁的mooCs?”、“几多面目?”和“走向何方?”三个问题展开探讨。孙福万教授认为mooCs的未来将沿着多元化的趋势发展。希望mooCs回到教育本身并提议建立中国特色的mooCs模式。

(四)“学习变革:新技术带来的学习革命”分论坛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副院长焦建利教授作了题为《技术时代的学习变革呼唤新教育学》的报告。报告指出从学媒之争到非显著性差异现象。大量事实无不证明,单单引进技术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当新技术与新的做事方式方法结合起来的时候,才能给生产力带来巨大收益。焦建利教授认为,现有的学习理论和教育理论无法解释技术环境下的学习与教学现象,新技术以及新技术环境下的学习与教学呼唤新教育学。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系方海光教授作了题为《移动学习社会化的研究》报告。报告认为以关联主义和移动学习相结合的移动学习新环境是以交互性、自主性和个性化为特征的新型学习环境的发展趋势。报告指出移动学习将改变诸多学习环境要素,移动学习技术发展路线提供了社会化网络和远程化视频的特征支持。方海光教授提出在移动学习活动过程中,其学习形态、交流形态、答疑形态和共享形态都应发生相应改变,以让学生更方便的进行社会化学习,完成构造学习网络过程的新体验。

南开大学机器人与信息自动化研究所所长刘景泰教授作了《打开设计之窗》的报告。报告分析了科技进步对学习方式带来的影响,介绍了用DDK开展中小学科技实践活动的相关内容。除此之外,刘景泰教授提出了“从游戏走向严肃游戏,让技术为教育助力”的理念,认为寓教于乐是教育的一种理想模式,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习惯是教育的核心目的之一,把两者结合是教育发展的一种途径。

英特尔感知计算事业群的中国区经理汤振宇作了《英特尔感知计算在中国》的报告。报告以主题演讲和现场演示的方式为大家介绍了英特尔的感知计算技术。英特尔的感知计算技术提供的是全新的人机交互技术解决方案,包括近距离手势控制、高精度的指尖操控、语音识别、脸部跟踪、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报告认为,感知计算技术将为用户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使用体验,将革命性地改变每个人的电脑使用体验。

精锐教育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张熙作了《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教育变革》的报告。报告向参会者介绍了精锐教育的基本情况和精锐基于互联网技术的模式探索,提出建立在线教育模式及体系、建立和完善在线师资力量培训体系是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

四、总结与感想

北京大学教育信息化圆桌论坛是关注国内教育信息化前沿发展的高端论坛。该论坛紧跟时代主旋律,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教育发展决策者、教育信息化项目执行者、教育信息化研发者共聚一堂,分享教育信息化应用的实践方法及成功经验。论坛不仅有特邀专家报告,还有四个不同主题的分论坛,来自各地的专家学者相互启发。他们的理论与实践将引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他们的新技术和新理念将成为我国教育信息化创新发展的助推器,这与论坛“启发・引领・创新”的主题不谋而合。本届论坛的报告和论文体现出当前研究领域的热点和发展趋势。

(一)区域教育信息化将备受关注

过去的农村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项目大多以学校为主要关注对象,但是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广,考虑到很多现实因素如教育财政制度、云计算等新技术的应用需求等,人们越来越关注区域教育信息化,希望能够整体推进区域的信息化发展,并促进教育均衡发展和教育公平。

不过,区域教育信息化在经历了一轮大规模的硬件投资之后,目前遇到无法提出新的建设重点、看不到与投资金额相匹配的应用效益等问题,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已经进入了深水区,为了尽快走出发展瓶颈,专家学者们纷纷投入到区域教育信息化的研究中去。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阶段、建设现状、面临问题和未来趋势成为专家学者们理论研究的切入点,数字校园和个性化学习成为教育信息化实践者们的活动场域。

除此之外,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受到地域、机构、经济、技术和宏观政策的影响,存在着严重的地域差异。因此,从教育公平的角度研究区域教育信息化也是目前专家学者们十分关注的问题。在区域教育信息化发展的高原期,区域教育信息化必然要从以硬件为中心的低级态向以人为本的高级态发展,生态学的研究视角也许可以为我国区域教育信息化突破瓶颈,深化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二)技术支持下的教师专业发展之路成为社会共识

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知识和新技术不断出现,信息技术带来的教与学的变革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教师要怎样成长,mooC和虚拟社区如何融入教师专业发展等众多热点问题被广大决策者、专家学者和实践者关注和探寻。在会议中,很多报告针对当前热点,大到教师培训系统、资源共享,小到课件制作,都有相关讨论。

如今,知识更新成为现代教育必须面对的问题,“一次性教育”已不能适应时展的需要,终身教育在全世界悄然兴起,成为大多数国家教育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面对教育改革的要求,面对教师专业发展现代化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提高教学和科研的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培训将继续成为研究者们的关注焦点。

而从本次论坛的讨论中可以看出,技术支持下的教师培训和教师发展不仅仅是教育技术研究者的共识,而且已经成了社会各界的共识。可以想象,未来几年内。技术支持下的教师培训和教师发展仍然会红红火火。不过,有关主管部门确实应该好好思考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如何做好顶层设计,如何应对信息时代的到来,相关部门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该如何发展,培训内容和培训组织模式该如何设计等重要问题。

(三)mooC或许会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诱发因素

2013年,mooC如同一根魔棒,正在搅动着全国高等教育的格局,在全世界范围之内掀起阵阵狂飙。惊涛拍岸之时,中国高校并没有成为盛宴的看客。在短短不到两个月的时间里,从清华、北大的独立建设到中国大学组成的mooC方队。中国一流高校的行动。成为现在全球mooC浪潮中最有价值的看点。中国大学应对mooC的行动吸引了全球高校的目光,但在一片赞扬声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本次论坛的各位嘉宾就从不同的角度对mooC进行了深入的理性反思。

mooC作为新网络教育的代表,mooC的世界性影响力究竟来自何处?首先,恐怕与互联网“免费”和“开放”的特征不可分割;其次名校和名师的符号效应成为消费社会里mooC发展的助推器;最后,移动、在线等因素也是mooC吸引学习者的重要因素。

当然,mooC也不是万能的,并不是一披上mooC的外衣就会顿显高贵,但是,mooC或许会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诱发因素。结合大数据、云计算、学习分析等技术,mooC或许能够成为撬动高等教育进行深入改革的杠杆。

(四)新媒体技术将成为学习革命的重要推动力

祝智庭教授曾经说过“为大众所拥有的技术之所以能够引发学习革命,是因为学习技术改变了我们的教育关系,改变教育关系必然带来学习革命。”事实上,从20世纪90年代初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一直有人在呼吁学习革命,但是似乎学习革命一直没有真正到来。不过,进入21世纪以来,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已经对政治、经济、社会、文化、金融、军事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人们的社会观念、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正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互联网对教育领域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此时,人们相信学习革命可能真的要发生了。

在本次论坛中,我们也看到了游戏、移动、机器人、感知计算等新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美好前景。事实上,新媒体联盟最近几年的《地平线报告》也一再指出,游戏、移动、云计算、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可穿戴设备、学习分析等技术将在未来几年得到广泛应用。当然,学习革命要真正发生,还需要依靠教育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变革,但是可以预言的是这些新媒体技术将成为学习革命的重要推动力。

五、小结

数学建模开题报告篇4

根据我校实验仪器台套数较少、学生数量较多的实际情况,我们应采用“少台套,大循环”的实验课运行模式,用较小的资金投入来完成繁重的实验教学任务。在传统的实验运行模式下,由于实验仪器台数较少,每个实验只能由几人共同完成,这样就使得一些学生没办法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只能在旁边观摩,甚至导致在实验结束时出现相互抄袭实验数据的不良现象。“少台套,大循环”的实验课运行模式能够满足学生人手一台仪器的需求,从而从源头上杜绝了上述不良现象的发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强化了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

实验预习是提高实验效率、培养学生自学习惯的有效手段。学生进入实验室要向带教老师提交实验预习报告,老师要对学生进行随机提问或让学生叙述实验仪器、实验原理、实验步骤,最后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给出一个比较客观的实验预习成绩(占总成绩20%),如果学生预习不够充分,可以要求下次再做。这样做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学习惯,而且可以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这样不仅可以大大提高学生实验动手操作能力,部分优秀学生甚至还可以从中发现新现象、新规律。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独立的实验设计能力、独立的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明创造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尤为重要的是可以养成大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和主动完成研究的能力[5~7]。可以弥补“指导性实验”教学的不足。建立、建全开放性实验室,需制定一系列开放模式,如①指定项目开放模式:学科不同,实验室类型不同,实验室开放模式就应有所不同。学生根据实验室所列出的实验内容,向实验室提出申请,然后由实验室进行安排。实验内容的开放,以大纲要求的内容为主,以注重学生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为主,以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完成综合性和设计实验为主。②自选实验项目开放模式:实验室公布教学计划以外的综合型、设计型自选实验课题,鼓励学生进行创新设计实验。这种开放模式主要针对阶段性专业课程学习完成的学生。③自定义实验项目模式:学生根据实验室的条件结合自己的专业,通过分析,自己制定实验项目,并独自或小组合作完成实验方案的设计及细化,然后由实验指导教师对实验方案进行可行性分析,并对实验注意事项提出建议,最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④参与教师科研项目开放模式:这种开放形式是个别学生参与教师的一些科研活动,既帮助了教师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又加深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动手能力的增强[8]。

数学建模开题报告篇5

【关键词】阅读模式;XBRL;财务报告模式

中图分类号:F23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937(2014)29-0123-04

*本文是北京工商大学国有资产管理协同创新中心项目(GZ20130801)、北京市教委社科计划重点项目(SZ201210011007)、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1CGL025)的阶段性成果。

引言

计算机通讯网络、信息化技术和经济全球一体化的相互发展、促进与融合,使我们意识到计算机信息技术已深深融入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方式息息相关。我国正处在这个变革的浪潮中,影响与变化无处不在(、、刘云山,2014)。在企业财务会计领域,伴随着全球市场各种需求的不断演变,人们对财务信息的期望是更加精准,因此财务报告呈送的形式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企业必须提供融合各种标准、法规、货币与文化背景等多而复杂的信息,而信息使用者又要求报告出具的信息实时性、多样性、准确性、可比性、完整性、可靠性、高质量和具有预测性,所以财务报告披露方式就要不断创新、寻求突破,进行较大的改进和革新。

一、财务报告阅读模式的演进过程

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推动我们进入信息化时代,致使现代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等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高度结合。所以,从我国资本市场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建立、应用与发展过程来看,财务报告阅读模式的演进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

(一)指定地点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证券交易所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成立,同年12月19日正式开业。深圳证券交易所于1989年11月15日筹建,1990年12月1日开始集中交易(试营业),1991年4月11日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成立,并于同年7月3日正式成立。证券市场的初步形成和为使股东和投资者等了解企业或相关行业的财务信息,我国要求上市公司必须将企业的财务报告放置指定地点,在一定期间供各股东自行阅读。指定地点的财报阅读模式可以满足股东和潜在投资者充分了解企业经营状况的需求,但信息反馈的滞后性却是其一大缺陷(何帆,2008),更给远在千里之外的股东和潜在投资者造成距离上的不方便(张天西,2006;彭江雪、王永红、蒋枫,2009)。

(二)报纸阅读

1993年6月10日,随着中国公开交易资本市场的建立,中国证监会《公开发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实施细则(试行)》出台,要求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刊登在指定的全国性报刊上,例如《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报》、《证券时报》、《证券日报》等(彭江雪、王永红、蒋枫,2009)。通过报纸阅读财报模式的进步之处在于增强信息及时性(罗宏、朱开悉,2008),解决了地域性差别的问题,使不同地区的投资者获取信息的机会相等,完善了公平获取信息机制(张天西,2006)。

(三)网络财务报告

中国证监会1999年修订的《信息披露的内容与格式准则第二号: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规定,2000年以后,股份制企业应将年度报告全文登载于指定的互联网站上,从而使网络财务报告从自愿披露转为强制性披露,演变为一种官方认可的阅读模式(张天西,2006;彭江雪、王永红、蒋枫,2009);继而公司的半年报、季报、临时公告和招股说明书等也需及时在网站上,使网络财务报告披露方式逐渐成熟。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企业财务报告阅读模式已经实现了从纸质形式向网络财务报告形式的变身(靳海燕,2001),提供更为及时、便捷的有利于各使用者决策的信息,并节省了阅读者购买书刊的成本和时间。

同过去的纸质财务报告相比,网络财务报告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不仅对纸质财务报告模式提出新问题,同时也进行了一些本质性的转变,高效地满足了财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为今后财务报告阅读模式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1.财务报告结构

纸质财务报告的各个组成之间是一种有顺序的线性结构,然而在网络财务报告中呈现出的却是一种相互交叉的网状结构。网络财务报告的阅读方式是信息使用者借助交叉的信息链接主动且快捷地搜寻所需信息而替代纸质财务报告阅读的模式――遵循报告提供者预先设定的思路、从上而下地被动获取信息的过程,因此该变化改变了报告使用者的阅读方式,由被动阅读报告变为主动阅读,减少了信息搜索花费的时间并不必中断阅读思路。

2.财务报告内容

网络财务报告并不只局限于财务信息,其涵盖了与企业经营有关的方面,包括非财务信息等,冲破了企业财务报告与其他经营报告间的隔断墙,使他们构成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网络财务报告传递的信息融合了企业整体经营情况、各种产供销数据和其他非货币信息,即反映企业的综合情况,大大提高信息资源共享的程度和编制财务报告的效率,财务报告本身也更加精炼。

进入跨时代的网络社会,网络财务报告模式较之前相比,其本身也具有以下三个明显的特点。首先,企业对互联网的应用与企业建立内部网络的实施,使企业各种业务产生的纷繁众多的数据直接存储到一个开放的会计系统中。在该系统中,让受限于时间和周期等条件的财务报告不受束缚,根据要求随时产生不同会计期间的财务报告。其次,在数据库技术、超文本和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现代技术不断应用的环境下,网络财务报告会以报表和文字信息为主,图形、图像为辅的多样化、动态的形式为各信息使用者提供更为感观的信息。最后,上市企业在指定网站登载其财务报告,各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网络财务系统所提供的各种选择,让系统快速产生自己需要的会计报告。此方式既能满足全面充分的需求,又具有针对性,达到了报告的交互性效果,完善了财务报告。

(四)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

每年上市公司的数量不断增加,财务报告在披露年报细化到中报、季报和大数据出现三重因素影响下,基于可扩展商业语言(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简称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出现。XBRL是基于XmL技术,专门用于财务报告编制、披露和使用的计算机语言,可实现不同财务信息使用者间资源共享、各类型数据间自由转换和跨平台操作。XBRL技术是在财务报告信息交换和提取领域的一种应用,是目前应用于非结构化数据处理,尤其是财务信息处理的最新标准和技术(王晨葳,2012)。其通过用标签来标记财务信息和用模块化生成的格式化资料直接传递给使用者或读取成书面文字、pDF文件或HtmL页面等相应形式并进一步处理,实现一次录入、多次使用。XBRL的技术框架分为三部分:基础架构层――技术规范、应用架构层――分类标准和实例应用层――实例文档,其关系如图1所示。

由上述可知,基于现行会计准则的大背景下,XBRL技术是一个准确高效、及时实用处理企业财务信息数据,并可在独立开放的平台进行转换的标准化模式,其独特之处显而易见。首先,采用XBRL进行信息披露,对披露的规范进行标准化并在其软件处理下可以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进行不同定制;其次,在信息披露文档数据剧增及其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XBRL技术可以更加节省处理时间和降低出错率,并能够对信息进行统一处理。总之,XBRL较以前的各种版本能更有效地提升所披露信息的相关性、可比性和易获取性,降低信息搜索成本和信息比较成本,增加披露信息的使用频度。XBRL作为开放的免费的公开标准,给自由免费交换财务信息延展了时间和空间的范围。

二、财务报告阅读模式演进的启示

纵观财务报告阅读模式的演进过程,可以清晰地发现财务报告披露形式的革新与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应用开发程度紧密相关。

我国是从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开始发展办公自动化的。早期,使用计算机的人员数量有限,且大多数都是单机基础操作,其应用领域只限于某些特定内容的输入与打印,不能实现信息交换和共享。故初期的财务报告主要以纸质的形式进行披露。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计算机技术的引领下,我们迈入了it时代。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数据库技术、各种面向对象开发工具等技术和软件产品的日益成熟及广泛应用,同时由于国内经济迅猛发展而导致资本市场竞争激烈以及处理海量信息、提供及时灵活的财务信息报告等,财务管理信息化开始普及,应用于财务领域的自动化系统飞速发展。因此网络财务报告模式被广为接受,占据主流地位,但其只是将纸质的财务数据转换成了电子版。

此后,在国际组织和发达国家重视信息化建设的大环境熏陶下,伴随XBRL技术的逐渐成熟,为给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提供技术支撑、打造多层次交互式柔性化财务信息平台,开发出自动化水平高、控制与报告管理功能强的会计信息系统,开始利用XBRL分类标准使财务报告信息数字化,从而便于信息直接处理,进行最大化信息再利用,使财务报告具有可比性和动态效果,增强了财务信息间的价值关联度。鉴于网络的迅猛发展和XBRL技术的特色,基于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会借助发达的互联网信息技术继续发挥其作用。

三、财务报告阅读模式的发展趋势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百尺竿头,经济、文化等多领域发展深受影响。我国计算机网络信息化工作已取得了显著成就,虽自主创新方面还比较落后,但具有创新性的技术已大范围应用。故对于企业财务会计信息化领域,基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为研究基础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必然趋势。数字化信息是全球范围内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价值流,信息资源日渐成为关键的生产要素和宝藏,各个主体拥有信息资源的多少成为评判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因素。为了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与利用能力和满足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多层次、模块化、可及时互动、商业智能、低成本的柔性化财务报告利用模式将是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以下从三个不同的方面进行预测(、、刘云山,2014)。

(一)基于eRaL和XBRL技术的网络财务报告

现有的基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的内容仍以纸质财务报告的编制方式即会计要素确认、计量、记录、财务报告体系等为基础,没有将高科技的信息技术充分应用于会计领域。其缺陷是企业只能获取、分析和处理日常经营活动的财务信息、定量信息,而短缺非财务信息和定性信息,尤其是对具有预测性信息的遗漏和反映。又因视角过分局限于狭窄的财务数据上,造成业务报告系统与其他信息系统、系统供应链合作伙伴等信息不匹配的情况频繁发生,形成断层,效率低下。故在XBRL技术的支持下,融入eRaL会计理论搭建多层次、柔性化模型的网络财务报告,以迎合市场需要。

eRaL会计理论模型的核心是具体划分企业各业务流程,按照资源(Resource)、事件(event)、参与者(agent)和地点(Location)及其相互关系等将数据统一保存在一个数据库中,而不是像传统的会计模式那样把数据以借贷结构反复、离散地储存在不同的数据库中(贺军,2011)。在这种存储模式下,各种用户可以利用该集成数据库得到不同视图效果,而并非某一数据库满足某一特定用户需求。由于所有信息全部存储在一个数据库中,实现了数据准确性、一次性存储。

该会计理论在财务报告的内容模式上作了较大的革新,进而在XBRL技术的支持下,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包含企业各种综合信息,并可以在任何不同会计软件和技术交换下实现转换的财务报告。

(二)基于商业智能视角和XBRL技术的网络财务报告

为贯彻落实《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全面推进信息化发展的战略举措,财政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推进我国会计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意见》,确定了我国会计信息化以XBRL为先导,引领和带动全面会计信息化。为进一步推进会计信息化,可以从XBRL技术与商业智能(Businessintelligence,简称Bi)视角相结合的角度考虑。

商业智能是一种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完成信息采集和分析的先进技术,并通过应用基于事实的支持系统来辅助商业决策的制定。基于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数据挖掘等技术的Bi与企业使用的CRm、eRp、oa等系统融合起来操作于企业各种交易活动,以达到技术支持决策的效果。其中心思想是从许多来自不同企业运作系统的数据库中获取有用信息并进行处理,以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然后经过采样、转换和装载这一过程,归集到一个企业级的数据仓库中,从而得到企业信息的一个全局视图(曾繁荣、张琦,2011)。

在技术层面上,它虽不是一项什么新技术,但却将数据仓库、oLap、在线分析、数据备份和数据挖掘等技术进行综合运用。oLap工具,提供多维数据管理环境,其典型的应用是对商业问题的建模与商业数据分析。数据挖掘软件,使用诸如神经网络、规则归纳等技术,用来发现数据间关系,做出基于数据的推断。数据仓库产品,包括数据转换、管理和存取等方面的预配置软件和一些业务模型,如财务分析模型(王向辉,2007)。

因为XBRL是一种可实现资源共享、跨平台操作的传输标准和技术,可以进行各种格式交换,用于各种数据信息的转换、提取和编制,其自身不具备分析和挖掘信息的功能,只能将数据信息导入到有数据挖掘功能的软件中进行分析处理。故我们将XBRL的实例文档直接导入商业智能软件进行分析会得到更为精准、便捷、高价值的信息。

(三)基于云计算(SaSS)平台和XBRL技术的网络财务报告

随着云时代的来临,“大数据”成为了当下最为火热的新兴词汇,分为大数据技术和大数据应用。大数据技术主要是依托云计算的并行处理、分布式文件系统和数据库、云计算平台和虚拟化技术对海量数据批量处理和分析,即提高对数据的加工能力,通过加工实现数据的增值。该前沿技术应用在财会领域里,通过其数据分析能力我们可以获得具有更强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化能力的海量、高增长、多样化信息资产。

通过上述对XBRL技术应用分析可知,它虽然可以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处理速度以及编制和公布的效率,甚至可以实现财务信息的实时,但同时也导致了两个尤为显著的问题:第一,实时公布财务报告的成本问题。上市企业想要基于XBRL呈送网络财务报告就必须购置大量的电脑,需要高性能的网络服务器和大型的数据库来维持网络服务。与此同时,由于XBRL分类标准的不完善,还需要开发适合本企业的XBRL实例转换器,并为后期的大量维护付出巨额开支。第二,XBRL的实施必然会导致企业财务信息以井喷式的速度爆发,想要在如此庞大的数据堆中得到有效的信息,就必须提高企业计算机自动化处理的能力,即既可以适应高速发展的互联网环境,又可以提供方便快捷的软件服务。

软件即服务(software-as-a-service,SaaS)云计算模式的出现,我们可以理解为客户对于软件的需求实质上是对该应用服务的需求。将软件产业的思维从商品思维转向服务思维,因此摆脱了传统供需认知的束缚,转换为面向对象的灵活的软件服务商业模式――客户只需按需租用SaaS通过网络向他们提供的软件,这样大大降低了成本(金永利,2013)。同时,SaaS是通过在线服务和管理来实现传统软件功能的,实现了企业信息资源高度共享与协同,是适合XBRL应用的理想模式。

四、结语

身处信息化、智能化、现代化的时代,显而易见企业财务会计的处理模式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高度相关。在计算机技术的不断重大改革中,其硬件配置和逻辑软件已日趋复杂、体系愈庞大。并行、联想、专用化等思想是目前实现的重要方法,但未来计算机将由信息处理、数据处理逐渐过渡到知识处理,知识库将取代数据库,自然而然,自然的语言、图像、模式等人―机对话将会是输入输出的主要形式,使人―机关系达到高级程度。

故而XBRL的网络财务报告模式会不断创新,引领网络财务报告纵向深入发展,逐步解决报告滞后、数据频繁交换、处理信息低效、视角狭窄、信息供需矛盾尖锐等难题,向财务会计处理系统智能化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金永利,谢志远,韩晓娟.XBRL的云计算应用模式探讨[J].现代经济信息,2013(18):390.

[2]曾繁荣,张琦.基于XBRL和商业智能视角的会计信息化建设研究[J].中国注册会计师,2011(5):110-111.

[3]林华.财务报告的历史演进和发展趋势[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1):94-99.

[4]何帆.财务报告发展趋势及模式浅探[J].中国校外教育,2008(8):207.

[5]靳海燕.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6):26-28.

[6]罗宏,朱开悉.试论未来财务报告的发展趋势[J].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3):45-47.

[7]王晨葳.关于XBRL网络财务报告模式在我国应用的研究[J].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2(10):59-61.

[8]张天西.网络财务报告:XBRL标准的理论基础研究[J].会计研究,2006(9):56-63.

数学建模开题报告篇6

关键词关键词:数据库课程设计;项目驱动;教学方法;考核方法;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文章编号:16727800(2013)008017402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邱月(1979-),女,硕士,湖北经济学院信息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数据库技术。

0引言

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先进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数据库技术是将数据库与软件开发相结合,数据库设计和基于数据库的应用程序开发。为此,课程要求学生选用主流DBmS,自选某种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实现一个完整的以数据库为核心的B/S或C/S架构的应用系统。掌握设计实现一个完整的产品化导向的数据库应用系统的流程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数据库设计、应用程序设计。本文分析了湖北经济学院开设数据库课程设计以来,实践教学环节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项目模拟实训教学方法的基本原理,提出了基于团队项目模拟实训的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方法的具体方案及实施效果。

1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现状

(1)题目过少不够开放。湖北经济学院是一所财经类教学型学校,开设的主要专业为经济管理类。但目前的题目多数都是老师提供给学生的,题材类似,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学生相互抄袭的现象。另外,题目呆板,没有和本校的专业特色相结合,选择余地太少。长此以往,会使学生养成不劳而获的坏习惯,不利于学生毕业之后适应竞争激烈的社会。

(2)学生轻分析设计,重编程实现。学生把编程工作放在数据库设计中的首要位置,轻数据库及其对象的设计,重开发工具的使用。很多学生只重视系统功能模块的设计与实现,缺乏全局观念。

(3)学生缺乏整体意识,团队协作能力不强。在数据库系统开发的过程中,学生对系统没有整体规划,经常把时间都花在需求分析和系统实现上,造成在学生项目后期没有时间做系统测试,这样开发出来的系统必然出现很多问题。

软件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特别强调团队协作能力。如果一个课程设计题目只让学生一个人完成,缺少与他人相互的交流,不利于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和项目的正常开展。原有教学模式下,学生做课程设计往往单打独斗,没有形成一个团队。

(4)课程考核方式不够科学。老师通常采用平时成绩和实验报告相加权作为总成绩。在这种考核方式下学生是被动地完成任务,不知道所做项目的评定标准,因而积极性不高,也不能通过项目设计有效地提升自己的能力。

2数据库课程设计基础准备及教学目标制定

2.1基础准备

综合性的实验课程往往需要很多课程作支撑。在该课程开设之前,前期学生应该已经学习了C、C++等一些经典的程序设计课程,学习了数据库原理及软件工程课程,对于数据库原理课程中的相关概念例如数据库文件的创建、表的建立以操作、视图与SQL查询、存储过程与触发器等进行了相关实验,对于关系型数据库基本概念和特性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由于课程设计中需要将数据库原理与工程项目相结合设计出具体的应用程序和界面,所以学生还需掌握至少一门前台开发工具,如、或pHp等,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的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

2.2教学目标

结合教材上关于数据库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对一些简单的信息管理问题进行必要的分析和设计。在掌握了数据库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基础上,熟悉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工具及语言。能查阅资料解决数据库技术方面的问题,具备在微软开发平台下进行数据库设计和管理操作能力,培养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的基本能力,项目合作、团队精神及小组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数据库课程设计教学构思

课程组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相应的教学计划。本课程安排在一个学期内,32学时,每周具体安排如表1所示。

3.1人员安排及开题

把整个班级按照开发小组的形式进行分组,每组4~5人,选一名组长,每个同学承担不同的角色,共同完成任务。在整个过程中,为了达到锻炼的目的,每个同学的角色可以互换。

在选题方面,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专业特色,体现经管类专业的特点,选择具有专业特色的案例,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针对“旅游管理”专业和“国际金融”专业,可以根据专业要求来分别制定教学案例,使学生在数据库课程设计中加深对本专业课程的理解,从而达到数据库课程设计和专业特色融合的目的。在制定选题的过程中,教师应进行充分的调研,与该专业的教师进行讨论,帮助学生选择他们熟悉的题目,如旅游酒店管理系统、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等,或者选择学生生活中经常接触、能很快上手的内容。同时,应注意控制题目的规模和难度,使学生经过努力后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这个阶段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自己选题组建项目小组。这种方式经检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3.2需求分析

在此阶段,要尽可能收集课题的全面需求,利用不同小组互相模拟实际用户的形式,开小组讨论会来确定需求,增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开发兴趣,并引导学生自己画出数据流图。

例如,某家工厂的采购部每天需要一张订货报表,表中列出所有需要再次订货的零件。对于每个需要再次订货的零件列出下述数据:零件编号、零件名称、订货数量,目前价格、主要供应者。零件入库应有入库单,零件出库应有出库单,通过放在仓库中的CRt终端把入库单或出库单报告给订货系统。当某种零件的库存数量少于库存量临界值时就应该再次订货。

当系统比较复杂时,应当采用分层描述的方法。一般第一层描述系统的全貌,第二层分别描述各子系统的结构。如还未表达清楚,可以继续细化。

3.3系统设计与实施

确定用户需求后,进入系统设计阶段。物理设计阶段应该充分利用表、视图、存储过程、触发器等各个数据库对象的特点,建立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要引导学生利用课程设计来熟悉数据库开发的一些常用技术和工具。例如,在数据库课程设计中可以教学生怎样使用powerDesigner来做数据库设计。在软件公司实际的数据库系统开发中,有很多工具可以直接完成从数据库概念模型到物理模型的设计和转化。

系统实施阶段,各小组可以选择自己熟悉的程序设计语言动手编写代码,完成系统各个模块的功能。开发语言可选择机房环境,有Java、VB、VC、pB等;数据库可使用提供的SQLSerever2000、DB2、mySQL5等主流DBmS;软件架构两层、三层都可以。教师对各小组学生在设计中遇到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地给与启发式的引导。

3.4系统测试

系统测试阶段可以选取小组之间交换测试,主要从功能测试、数据库测试两个方面找出系统的缺陷,对软件质量进行评价打分。列出测试计划,往各数据库表中插入正确的测试数据,测试数据插入情况和各种约束作用,并记录结果;往各数据库表中插入错误的测试数据,记录出错结果;在各数据表中修改测试数据,记录测试结果;各数据表中删除测试数据,记录测试结果;创建各权限等级的用户,授予相应的权限,然后按权限等级执行相应操作,查看操作结果是否正确,最后再编写实验报告。

数据库功能测试主要是对界面进行测试,按用户类型进行分部测试,查看每一种类型的用户功能是否有欠缺;用户操作是否符合实际,是否具有意义;尤其是在功能实现上,不同情况,会有怎样不同的处理;查看在出错的情况下,系统如何处理。3.5完成设计报告

设计报告主要内容要求有系统需求分析(功能模块图)、基本eR图(要求标明主码、外码、联系类型)、用户子模式设计、按模块分析所编写的应用程序等。撰写设计报告前小组中各成员必须对自己的工作进行归纳、分析和总结。小结一般包括工作内容、工作量大小、自己完成情况、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收获与体会、今后努力与改进方向等。教师给出设计报告书写规范,学生根据系统分析设计结果完成该部分内容。报告编写是考查一个学生总结工作、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该环节考查的重点:报告是否内容完整、充实,条理是否清楚,格式是否符合科技文章规范。

3.6检查与考核

考核是检验教学成果的有效方式和重要手段,对学生学习和教师教学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不同的考核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除了加强平时考勤外,教师还需在每个阶段对各个项目小组进行跟踪检查,对各个阶段的完成情况进行记录。从数据库原理、数据库应用和数据库设计三方面对学生进行综合评测,达到对数据库系统主要内容和框架的评测。具体考核指标权重为:平时表现(25%)+任务完成情况(30%)+答辩(20%)+设计论文(25%)。同时还要鼓励学生在课程设计后,尽量撰写相应科研论文,积极申报校级学生科研项目。对于能力非常突出的学生,可以建立课外研究小组,让他们参与到教师在研的省部级科研项目中,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

4结语

数据库技术是一门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学科。课程设计是否成功的标准在于学生是否通过项目开发,将自己所学到的数据库知识运用于实际需求中,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通过两年的教学实践证明,以这种方式开展课程设计更贴近企业实际的项目开发方式,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探究式学习和研究,改变学生被动接受、大量反复操练的学习和实验方式,真正培养学生严谨周密的思维和临时处理问题的能力,满足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用人需求,有效地解决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和经管专业学生数据库工程实践能力薄弱的问题。另外,做好数据库课程设计作业有利于学生毕业设计报告和毕业论文撰写。今后学生面临的毕业设计其实就是一个完整的系统设计,是课程设计的扩大化、完整化,为设计报告的撰写、文献资料的查阅也为今后撰写毕业论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

[1]赵慧敏,杨鑫华,牛一捷.数据库课程设计实践教学改革探索[J].当代教育论坛,2011(8).

[2]张志锋,王文冰.以就业为导向的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教改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0(11).

[3]林巧,丁革建.数据库课程设计的项目化实验教学方法[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5).

数学建模开题报告篇7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一、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QuantitativeStructure-activityRelationships,简称QSaR)是20世纪60年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由结构活性关系(Structure-activityRelationship,简称SaR)发展而来的。QSaR是通过对已知结构且有生物活性系列化合物(如一系列有相同药理作用的结构相似的化合物)进行化学信息学的计算,选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建立活性与化合物结构之间定量关系,解释由于分子结构的变化影响化合物生物活性的改变,推测其可能的作用机理。然后建立有效的QSaR模型,如果有新化合物的出现,且其结构数据已知,可以预测其生物活性,也可以优化结构改变现有化合物的结构以提高其生物活性。这种方法广泛应用于药物、农药、化学毒剂等生物活性分子的合理设计。在经历4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定量构效活性关系在国际上已成为一个相当活跃的研究领域。

长期以来,肿瘤一直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全世界的科学家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付出了巨大努力,从多个角度来研究肿瘤的致病机制,采用各种手段来进行预防、诊断与治疗,但肿瘤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仍然居高不下。wHo文件显示:过去数十年中,全世界每年有近700万人死于恶性肿瘤,估计2020年将升至1000万。对肿瘤的治疗主要包括外科切除、放射治疗和用抗肿瘤药物进行的化学治疗。抗肿瘤药物有“细胞毒”和促进分化等作用,可以杀死肿瘤细胞、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繁殖和促进肿瘤细胞的分化等,从而可以治疗或治愈肿瘤,而且由于其相对低廉的费用,被大多数肿瘤患者所接受。

尽管肿瘤的化学治疗已取得重大进展,新的抗肿瘤药物不断出现,但肿瘤的化学治疗仍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主要是因为实体肿瘤占恶性肿瘤的90%但多数实体瘤如肺癌、肝癌、结肠癌及胰腺癌等还缺乏有效的药物;现有的抗肿瘤药物毒副反应太大,缺乏选择性;肿瘤细胞对抗肿瘤药物产生抗药性[1]。

QSaR主要侧重于药物早期的研究和发展,为新药物分子的筛选的和设计开拓了新的途径[2],在受体结构已知的情况下,对抗肿瘤药物进行定量构效活性关系研究,用生成与受体结构互补的配体的方法来发现可以针对特定肿瘤、特定靶点的非细胞毒类药物,使之更具有选择性和针对性。随着新QSaR模型的建立,极大地缩短了新药合成的时间,降低了开发成本,并能在某种程度上预测药物对特定肿瘤人群的有效性。为肿瘤治疗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肿瘤的化学治疗药物发展很快,每年都有大量抗肿瘤药物研究文献发表,各国对抗肿瘤药物的开发也予以高度重视和大量投资,美国就此专门成立了美国国立癌症研究(nationalCancerinstitute,简称nCi),成为了世界抗肿瘤的权威机构。

国内研发方向主要以含中草药及其活性成分的抗肿瘤药物,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1)对现有药物进行结构改造以改善其药理学特性,如增加水溶性、降低毒副作用等;(2)以新的作用机理或作用靶点为指导寻找新的活性物质作为先导化合物;(3)发现新的作用靶点。在当前生物学的后基因时代,科学家们要面对数千个潜在的药物靶点,探讨它们与小分了化合物的相互作用;(4)加强定量构效活性构关系研究.

近年来随着分子生物学和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开发新药的技术路线发生了重大变革。国际上越来越多的研究机构在新抗肿瘤药物的开发中使用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它大大加快了新药设计的速度,节省了创制新药工作的人力和物力,使药物学家能够以理论作指导,有目的地开发新药。计算机辅助分子设计主要分两种情况:一种是在受体结构已知的情况下,采用生成与受体结构互补的配体的方法来寻找新药物;另一种是在受体结构未知的情况下,采用对一组具有类似活性的化合物建立定量结构活性关系,在此模型基础上进行结构修饰来预测生成新的化合物。

QSaR作为抗肿瘤药物设计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计算方法和常用手段,在新药的开发和研制过程中占据了重要位置。近半个世纪以来,QSaR研究对有机合成化学、药物化学及药物设计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已经成为研究物质理化性质与生物活性以寻求分子解释的一个强有力工具。下面就定量活性结构活性关系研究的一些常见方法作简要地介绍如下。

1、二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方法(2D-QSaR)传统的二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方法很多,有Hansch法、基团贡献法和分子连接性指数法等[3]。

其中最为著名、应用最为广泛的是Hansch法。它假设同系列化合某些生物活性的变化是和它们某些可测量的物理化学性质(疏水性、电性质和空间立体性质等)的变化相联系的,并假定这些因子是彼此孤立的,采用多重自由能相关法,借助多重线性回归等统计方法就可以得到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模型。

基团贡献法是Free-wilson在对有机物亚结构信息和生物毒性的相关研究基础上建立的一种方法。这种模式认为有机物与受体间的毒性效应是该有机物特定位置上不同取代基团毒性贡献的加和。Free-wilson法仅适用于具有相同母体结构的有机物,常被用来对有机物进行毒性初评。

分子连接性指数法(molecularconnectiveindex,mCi)是由Kier和Hall提出的。它是根据分子中各个骨架原子排列或相连接的方式来描述分子的结构性质。mCi是一种拓扑学参数,有零阶项(0Xv)、易阶项(1Xv)、二阶项(2Xv)等等,可以根据分子的结构式和原子的点价(δ)计算得到,与有机物的毒性数据有较好的相关性。mCi能较强地反映分子的立体结构,但反映子电子结构的能力较弱,因此缺乏明确的物理意义,但由于其具有方便、简单且不依赖于实验等优点,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和发展[4~8]。

2、三维定量结构活性关系方法(3D-QSaR)随着结构活性关系理论和统计方法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80年代,三维结构信息被陆续引入到定量结构活性关系研究中,即3D-QSaR。与2D-QSaR比较,3D-QSaR方法在物理化学上的意义更为明确,能间接反映药物分子和靶点之间的非键相互作用特征。因此,近十多年来3D-QSaR方法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研究方法也很多[9],比如分子形状分(molecularshapeanalysis,mSa),距离几何方法(distancegeometry,DG,比较分子力场分析(comparativemolecularfieldanalysis,ComFa),比较分子相似因子分析(comparativemolecularsimilarityindicesanalysiComSia)以及虚拟受体(phesudoreceptor)等方法。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ComFa方法。

3、随着技术的发展和生产技术的进步,又出现了一些先进的方法来构建QSaR模型,都具有很好的预测能力。其中又以启发发(heuristicmethod,简称Hm),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简称SVm),基因表达式编程(Geneexpressionprogramming,简称Gep)比较常见。支持向量机(SupportVectormachine)是Vapnik[10]等人根据统计学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通用学习方法,它是建立在统计学理论的VC维理论和结构风险最小原理基础上的,能较好地解决小样本、非线性、高维数等实际问题[11-12],已成功地应用于分类、函数逼近和时间序列预测等方面[13-15];基因表达式编程(Gep)是基于生物学遗传思想,保持了生物学的特性,具有良好的结果重现性,同时也能够进行“遗传变异”控制,最终能获得可靠的实验效果。

三、主要研究内容

1、查阅中外文文献选取数据来源。

2、理化参数与结构参数的计算。

3、具体的结构参数的分析。

4、SVm与Gep的方法研究。

5、定量结构关系式的建立。

6、定量结构关系式的验证。

7、得出结论和总结。

四、论文工作计划

3月中旬—4月初:选题。

4月初—4月底:查阅资料,熟悉实验原理及方法,准备开题报告。

5月10日:开题。

5月初日—5月底日:进行毕业设计实验,记录数据,撰写论文。

6月初日—6月中旬日:进行毕业论文答辩。

五、参考文献

[1]任华益.中华综合临床医学杂志(山东),2005,7(2):28-33.

[2]徐娟,王林编译.计算机辅助药物设计中的QSaR和QSmR研究.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03,30(3):135-138.

[3]郭宗儒.药物化学总论.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108.

[4]BakulhHRao,ShyamR,asolekar.QSaRmodelstopredicteffectofionicstrengthonsorptionofchlorinatedbenzenesandphenolsatsediment-waterinterface.waterResearch,200l,35(14):3391-3401.

[5]冯长君,堵锡华,唐自强.取代芳烃对发光菌、大型蚤、呆鲦鱼急性毒性的QSaR研究.应用化学,2002,19(11):1037-1042.

[6]秦正龙,冯长君.取代苯酚的定量结构-活性p性质相关性研究.有机化学,2003,23(7):654-658.

[7]堵锡华.取代芳香族化合物生物活性的拓扑学.南昌大学学报(理学版),2005,29(2):155-160.

[8]aleksandarSabljiC.QSaRmodelsforestimatingpropertiesofpersistentorganicpollutantsrequiredinevaluationoftheirenvironmentalfateandrisk.Chemosphere,2001,43(3):363-375.

[9]徐筱杰,侯廷军,乔学斌,章威.计算机辅助药物分子设计.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10]VapnikVn.thenatureofStatisticalLearningtheory.

nY:Springer-Verlag,1995.

[11]阎辉,张学工,李衍达.应用SVm方法进行沉淀微相识别.物探化探计算技术,2000,(2):158-164.

[12]张学工.关于统计学习理论与支持向量机.自动化学报,2000,(1):32-42.

[13]VapnikV,GolowichS,Smolaa.Supportvectormethodforfunctionapproximation,regressionestimation,andsignalprocessing.in:mozerm,Jordanm,petscheteds.neuralinformationprocessingSystem,mitpress,1997-09.

[14]马云潜,张学工.支持向量机函数拟合在分形插值中的应用.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3):76-78.

[15]mullerK-R,SmolaaJ,RatschG.predictingtimeserieswithsupportvectormachines.in:procofiCann97,SpringerLecturenotesinComputerScience,1997:999-1005.

参考范文:

提高医学研究生科研课题开题报告质量的探索

摘要:目前我国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的质量堪忧,尤其在创新性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把关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是高质量学术论文的重要保证。针对提高研究生创新性,保证医学研究生开题报告质量,本文详细讨论我院如何在加强多环节质量控制以及人才与制度管理方面,有效培养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以期对培养创新型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献计献策。

关键词:医学科学学位;研究生;开题报告;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3.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44-0140-03

进入21世纪,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迫切需要加快科学技术发展,《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中明确指出:要用15年的时间实现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高素质、高质量科研型研究生培养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校深化自主创新和向社会输送创新人才的突破口。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并非是一蹴而成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长期过程,贯穿整个医学研究生临床和科研的实践,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和系统工程。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医学难题涌现,因此迫切需要培养出更多的医学创新型人才来解决一系列的医学难题。为了培养高素质、高创新型医学研究生,我院在研究生培养教育方面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在研究生培养的多个环节,开展了有效的、可操作性的控制和管理,本文将着重在我院对医学研究生开题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方面的措施和成效进行探讨。

一、发挥研究生导师为主导、导师指导小组监督的综合培养优势提高研究生开题报告质量

研究生开题报告是研究生科研开展的起点,是高质量学术论文的前提保障,在研究生教育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关键。对研究生开题报告进行高质量的指导和管理,有利于研究生理清研究思路、明确研究方向、把握研究重点、熟悉研究方法,是成功完成科研课题的前提基础。在医学研究生的培养教育方面,我院实施以导师制为主,以其他手段为辅的综合培养模式,旨在提高研究生的教育质量。导师的榜样作用和影响力对学生来说是最直接也是最深远的,其思想意识、精神风貌以及科学作风无时无刻影响着学生,其学术精神和道德风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培养质量,在研究生教育指导中起着主导性作用。研究生作为新手,在科研课题的选择方面往往把握不住专业的方向及研究重点,导师自己的科研优势和学术特色,及其在研究领域取得的有特色、有价值的学术成果能有效地帮助研究生把握本研究领域的重点,启发其发现提出新问题,并针对科学问题进行着实有效的可行性分析。因此,研究生导师在研究生教育上具有主导性和不可替代的作用,建立一支高专业水平、责任心强的导师队伍是高水平研究生教育的基本保障。我院坚持严格的导师遴选和考核制度,支持奖励导师个人的专业水平的提升,并重视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加强人才引进的力度,不断提升和充实我院的研究生导师队伍。在教育理念方面,我们提倡“因材施教”,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根据学生的个性、兴趣、专业学术背景及思维方式,制定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在培养过程中,导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尊重其思想,鼓励其敢于怀疑,为其尽可能地提供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鼓励和激发其创新激情。除了研究生本人的导师,我院利用研究院的平台,组织相关专业副教授以上职称的导师组成导师指导小组,固定每周开放咨询时间,保证了研究生多渠道的沟通方式,并以此避免研究生导师因为教学及其他工作安排不能及时和学生沟通时,研究生可以向导师指导小组中的其他老师咨询和讨论,使其在学术及科研中的问题得以及时有效的解决,并且研究生通过同不同研究方向的老师进行探讨的过程中,其科研思路可以得以拓展,有助于创造性科学问题的发现。

二、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加强研究生相互监督激励环境的营造

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创新氛围是培养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不可少的保障条件。为了培养研究生的科研态度和科研精神,营造学术研究氛围,帮助研究生更好地融入科研环境,我院定期举办学术讲座,每月一次知名专家大讲座,让研究生能有机会与专家及大师们面对面的交流,感受学术大师们严谨的学术风范和勇于探索的学术精神,开阔眼界,启发科研灵感,激发科研的热情,学术报告中学科及交叉学科的前沿信息的传递,能有效促进学生垂直性思维与发散性思维、直觉思维与逻辑思维的有机融合,激发其科研创新性。针对全院研究生,我们举行每周一次的研究生科研学习论坛,由研究生根据专业领域的前沿知识技术进行学习报道,引导学生检索本领域在国内外的前沿发展,激发他们对新知识的渴求,有利于研究生更快更好地熟悉把握专业方向与重点技术,提高其科研创造性;每两周一次研究生科研课题报告进展会,着重讨论课题中遇见的难题及解决方案,这种由研究生为主题的学习论坛和科研报告,营造了研究生之间相互监督激励的环境,大大增进了研究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了科研的热情性和主动性。

三、设立各种基金多角度鼓励科研创新

为了提高和激发研究生科研的积极性和创新性,增强其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我院设立了各类研究生创新基金,鼓励支持研究生参加学术活动及学科竞赛,奖励学术论文的发表。我院为各种基金的申请制定了完善的申请程序和评定标准,保证了申请过程和评审过程的公开、公正和透明度,大大提高了研究生们的科研热情。首先为了达到鼓励刺激科研的目的,我们确立了明确的研究生科研基金立项的指导思想:鼓励创新、力求精品、倡导国际性。鼓励研究生在国际高水平杂志或重要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研究成果。鼓励研究生自主创新、自由探索、不限制选题范围,对其成果不求大,但求新、求深、求独创。在资助形式上根据课题的大小,按重点项目1.5万元,一般项目0.75万元的形式予于资助,资助基金正式立项后一次性拨付方式发放。基金申请面对我院一二年级全日制所有研究生,每年9月开展申报,由专家委员会开展审批,我们确立了明确的评审标准,以确保基金申请的公正和透明度:(1)选题为本学科前沿,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或现实意义;(2)前期工作基础好,已取得阶段性成果,特色鲜明;(3)在理论或方法上有创新,达到国内或国际同类学科先进水平,预期成果具有较好的社会效益或应用前景;(4)可望取得突破性成果或有望成为省级(含省级)以上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的课题。经批准立项的项目需在第二年12月30日之前结题。为了确保课题的顺利进展完结,在第二年5月,对所有开展项目进行统一中期考核。以上措施在管理制度上确保了研究生课题的顺利进展、科研基金的有效利用。自我院研究生科研基金实施4年以来,有效地促进了研究生科研创新性,提高了研究生科研热情。

四、完善细化研究生科研课题开题的制度化管理

创新性的实现,不仅要有创新素质的人才,还需要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以往管理部门、导师、研究生三者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思想重视不够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视“开题报告为形式”,认为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高低、能否顺利毕业关键看其论文情况,把开题报告与论文人为隔离开来,使开题报告成为可有可无的东西,学生任意写、导师轻易过;管理部门注重形式有,不管实际“有”,事后束之高阁,进人档案,因而造成了开题环节马虎拖沓的现象。没有起到研究生开题报告真正的指导性功能。为培养创新性人才,针对研究生开题中存在的问题,我院高度重视研究生开题报告,规范制度化管理,针对研究生的开题报告,我院规范了开题报告文本,实施统一集中报告的方式。我们要求《开题报告》有相对规范的文本格式,要表述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研究课题选题的背景、理由及研究的意义;二是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三是本人的研究工作计划,包括研究目标、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创新或特色、拟采取的研究方案与技术路线等;四是论文预期达到的研究目标;五是研究基础与论文撰写的进度安排;六是主要参考文献目录,包括中英文文献。在进行开题报告时,我院组织我院的学术委员会组成评审专家组,根据我们制定的开题报告评分表,专家们对每位研究生的开题报告的各个部分进行分析打分,着重审查研究生科研课题的选题、创新性、设计、实验方法、数据处理、可行性分析及科研经费预算,并针对研究生开题中存在的不足处,提出合理意见和建议。对于打分表分数不及60分者,限期修改,择期进行二次报告会,直至通过为止。通过专家组成员的评审,能够帮助研究生提高课题设计的水平与层次,加强了对科研课题设计的质量控制,促进了研究生科研综合能力与素质的提升,避免了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问题和坎坷,少走弯路。在我院对研究生开题实施规范管理,并建立开题审查长效机制以来,提高了研究生和导师的思想重视程度,能够使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按时完成科研课题选题与设计,并根据审查反馈结果有针对地进行修改和完善,并将审查结果与研究生学位申请、导师资格认定等挂钩,强化了制度约束,提高了教学双方的思想重视程度,改变了以往研究生开题环节马虎拖沓的现象,显著提高了课题的研究效率、节约时间与资源。把研究生报告纳入整个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我院通过管理者、导师、研究生的齐抓共管,养成严格遵守开题报告制度,从而使开题报告制度在研究生培养环节发挥实质性功能的指导作用,大幅提高了近年来研究生论文质量水平。

开题报告是研究生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研究生科研能力与学术论文撰写能力的有效实践活动。作为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在实践中不懈的努力、动态地调整管理模式,我院在教育实践中总结发现发挥研究生导师为主导、导师指导小组监督的综合培养优势能大大提高研究生开题报告质量;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和研究生相互监督激励环境以及建立创新性基金等措举,能极大地促进研究生科研的主动性和创新性;完善细化研究生科研课题开题的制度化管理更是保证了高质量研究生开题报告的顺利实施和完成。随着我国研究生培养教育质量问题的日益凸现,在制度和管理方面,必须加强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积极做好引导工作,确立明确的创新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培养模式,营造适宜创新素质发展的环境,才能大大地促进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培养与成长。

参考文献:

[1]国发[2005]第044号,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eB/oL].http://most.gov.cn/mostinfo/xinxifenlei/gjkjgh/200811/t20081129_65774.htm.

[2]王红玲,曾凡义,邓长生,陈惠芳.临床型医学研究生优化培养的思考[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04):548-550.

[3]周利民,宋成文,李明.如何指导研究生作好开题报告[J].学理论,2011,(04):186-187.

[4]俞洋.对医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几点认识[J].大学教育,2013,(24):14-15.

基金项目:重庆市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编号:YJG110319)

通讯作者:于超,重庆医科大学教授。

数学建模开题报告篇8

[关键词]会计信息化发展趋势商业智能移动商务

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把人类带进了信息化社会并使信息化工程逐步深入经济生活各个领域。党的“十七大”指出:“我们必须始终保持清醒头脑,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科学分析我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机遇新挑战,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深刻把握我国发展面临的新课题新矛盾,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奋力开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可见,加快信息化建设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发展经济的必然选择。如何及时、准确地掌握市场信息并运用所获取的信息有效地整合和运用资本、技术和人力资源就成为企业组织的核心竞争力之一。因此,企业应加快管理信息化建设,而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关键是会计信息化。

会计信息化是基于现代信息技术平台,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与业务流为一体,反映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的,高度数字化、多元化、实时化、个性化、动态化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与手工会计相比,会计信息化不仅是处理工具的变化,在会计数据处理流程、处理方式、内部控制方式和组织机构等方面都与手工处理有许多不同之处。它的产生发展对转变会计职能,提高会计队伍素质和会计工作质量,加速信息传递,加快企业管理现代化,促进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实务的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和加强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信息化将更加不断升级和完善,它在经济管理中也将发挥更大的作用,其应用前景非常广阔。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当今,会计信息化是会计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发展前景非常广阔。企业只有建立和发展会计信息化,才能抢占竞争优势,否则,在世界竞争日益加剧的现在和将来,不建立和发展会计信息化的企业,有可能是“等死”。把握好会计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有助于企业及时调整会计信息化的发展策略,加快会计信息化的建设。

一、系统开放,信息资源高度共享,数据处理高度实时

通用管理软件很难能满足客户所有业务环节的要求,在现在和未来,企业建立信息系统时,也将很难选择一家公司的产品解决所有业务环节的问题,因而对不同厂家系统的集成能力将成为企业重要的要求。目前,有的管理软件供应商为此提供了eai(enterpriseapplicationintegration),eai企业应用集成是将基于各种不同平台、用不同方案建立的异构应用集成的一种方法和技术。eai系统设计目的是便于客户和集成商快速简单地实现会计信息化与与其他应用系统的集成,eai将帮助企业实现跨环节的功能集成。随着eai系统的不断完善、发展及其广泛推广应用,会计信息化将彻底消除信息孤岛,从而实现信息资源的高度共享。另一方面,先进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系统的高度共享和开放性将使会计信息的处理与披露由传统的及时性提升为实时性,能够做到对会计数据处理的高度实时化,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可以随时查看企业的经营及财务状况,从而为及时、准确作出决策,积极应对市场变化提供了保证。

二、会计报告的新突破

在会计信息化下,随着会计目标的转变,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呈现多样化趋向,因此,财务报告的模式将出现多元化,其中有些财务报告的模式对于传统财务报告的模式而言是新的突破。

1.专用财务报告模式

在实际会计工作中存在着许多特殊信息,使用者对财务信息的需求有不同的特殊需要。因此,就产生了“专用报告”。专用报告是为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的财务报告,它考虑了不同类型用户之间的信息需求差别,有选择地和重点地对特定用户披露特殊信息。

2.外部报告模式

对于小型企业而言,将更多地采用外部报告模式,因为将财务会计交给外部专业机构可节省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成本,减少不必要的设置,取得规模效益。另一方面,这种报告模式有利于改进报告质量,降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成本。

3.多模式报告模式

多栏式报告模式是对同一经济业务按多种会计方法加以处理,并将由此得到的不同信息在财务报告中予以披露。由于传统会计模式的局限性,它所提供的单一信息不便于比较不同计量和确认方法下得出的结论,也不便确认不同信息的价值。在会计信息化的条件下,从技术上可以突破传统模式的局限性,使得单一信息转向多元化信息,使得信息使用者重视不同会计方法下有不同的用途并产生不同的经济后果,从而,为决策提供更好的服务。

4.在线实时报告模式

基于先进的internet信息技术,可以大大提高会计信息的容量和信息的时效性。因此,就产生了在线实时报告模式。在线实时报告模式是指企业通过设置internet站点,向信息使用者提供定期更新的财务报告。这种报告模式的特点是,通过internet,采用超文本的形式,将企业所发生的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适时反映在财务报告上,并将报告存储在可供使用者查询的数据库中供用户随时查询。在线实时报告将成为会计信息化条件下极为重要的财务报告模式。

三、商业智能(Bi)的普及

利用企业内部现有数据资源收集知识,进而做出正确战略决策的能力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企业关注的焦点。在这个问题上,商业智能(Bi)开始逐步得到运用。商业智能的普及将成为会计信息化的主要发展趋势。

商业智能是如何利用企业积累的数据增进对业务情况的了解,帮助企业在业务管理及发展上作出及时、正确的判断,然后采用明智的行动。简而言之,商业智能是能够帮助用户对自身业务经营做出正确明智决策的工具。商业智能的本质就是对提取的业务数据进行智能化的分析,揭示企业运作和市场情况,帮助管理层作出正确明智的经营决定。企业在商业智能解决方案的帮助下,及时准确的合并报表对内部交易能够快速准确地实现对账,实现数据一次采集分层过滤抵销的功能,真实反映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用户能够通过充分挖掘现有的数据资源,捕获信息、分析信息、沟通信息,发现许多过去缺乏认识或未被认识的数据关系,帮助企业管理者做出更好的商业决策。

目前,商业智能产品及解决方案大致可分为数据仓库产品、etL产品、oLap和前端展示产品、数据挖掘产品、元数据管理产品、集成以上几种产品针对某个应用的整体解决方案等。

从全球范围来看,商业智能已经成为最重要的信息系统。从国内来看,商业智能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企业管理者所认识,其中包括金融、电信、保险、能源、零售等行业的决策者。据ChinaBi统计,2006年中国大陆地区的Bi产品许可证市场容量约为8亿元人民币,同比2005年增长33%;Bi系统集成(Bi软件系统,但不包括许可证)市场容量约为6亿元人民币,共计14亿元。Bi市场带动相关软硬件销售额为5亿元人民币。在未来几年内商业智能市场需求旺盛,市场规模增长迅速。

根据ChinaBi调查,目前在金融、电信、保险等行业已经对商业智能耳熟能详,但是真正开始规划项目时,有的人能够参考公司的实际需求进行设计,有一部分人却是无从下手,只能参考供应商的建议;在能源、制造、零售等行业听说商业智能的人越来越多,但是规划项目时仍然是参考供应商的意见为主,没有技术力量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自主规划。在政府部门、其他行业大部分人仍然对商业智能的概念接触不多。

在制造、零售等众多行业,eRp的发展已经成熟,在越来越多的企业采用eRp后,对公司的管理日益规范。但是eRp无法满足企业管理者决策所需要的报表和数据,因此Bi应运而生,而且将得到快速发展。

四、智能型会计决策支持信息系统

会计信息化分会计核算信息化、会计管理信息化、会计决策信息化三个层次内容。其中会计核算信息化是会计管理信息化和会计决策信息化的基础,是企业管理的基石。

管理型会计是对企业管理进行支持,它包括财务计划、分析和控制管理功能;决策型会计是对企业经营决策进行支持,它包括筹资决策、投资决策、资金使用和管理决策等。当前,由于技术条件的限制,会计管理和会计决策支持信息系统的开发和应用尚不十分理想。

现代经济活动的复杂性、多变性和瞬时性,已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每一管理者都需要依靠科学的预测来作出判断决策。管理者的决策方式已从经验决策方式转向科学决策方式,在这种趋势的引导下,智能型会计决策支持系统的应用将构成未来的会计信息化的极为重要的内容。决策支持系统能综合各种因素,考虑历史变化,分析将来趋向,提出各种可供决策者选择的决策方案,为管理者进行经营决策提供帮助和支持。智能型会计决策支持信息系统,向模拟人的智能方向发展,系统具有听觉、视觉、触觉等功能,能模拟人的思维推理能力,能思考、推理、证明,学会自动适应环境变迁。因此,我们加大开发力度,在会计信息化中引入先进的技术和方法,尽快发展高性能、高层次的会计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化的客观要求及其发展趋势,智能型会计决策支持信息系统是会计信息化的最高层次和最终趋势。

五、移动商务

移动商务,是指通过移动通讯网络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利用手机、pDa等移动终端开展各种商业经营活动的一种新电子商务模式。其商务活动主要以借助移动通讯技术,使用移动终端为特征。通过移动通讯解决方案实现随时、随地的沟通,创造没有疆界不停顿的商务机会。

在现实的经济活动中,企业会计具有随时随地移动办公的客观要求。因此,会计信息化应该具有移动商务功能,能够支持移动电话、pDa等移动通信工具,充分考虑到移动互联网终端设备及网络传输特点、用户需求特点。会计信息化的移动商务强调简易快捷,提供实时准确的查询和重要交易处理。

在应用上,提供针对领导人员(包括总经理及业务经理)的信息查询,针对销售、服务等业务人员的信息查询及录入,查询内容可依据不同的角色设定。目前,会计信息化所提供的移动商务功能的移动商务产品已经有所开发和应用,但其功能性向更完善,应用性向更普及方向发展,带领用户全面进入移动商务时代是其发展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辛茂荀:会计信息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03

[2]陈宏明占丽:会计信息化下财务报告模式探讨.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3]中国商业智能网:2006-2007年中国商业智能发展报告.

数学建模开题报告篇9

一、价值法下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结构及缺陷

现行财务会计报告采用的是在价值法指导下的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Generalpurposereportingmodel)。在这种模式下,报告单位通过收集、加工、整理、计算、汇总等一系列财务会计程序产生通用的财务会计报告。

(一)通用财务会计报告的“窄”型

单一化信息供给结构通用财务会计报告对决策和监督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这一报告模式越来越难以适应市场的需要,其缺陷也日益凸显。按现行会计规范的要求,会计信息提供采用的是标准化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即主要通过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及其附表等形式,反映报告单位的财务会计信息。这种财务会计报表模式的标准化,决定了会计信息的供给结构是“窄”型的,在会计信息提供方式上存在单一性。

(二)会计信息使用者的“宽”型

多元化信息需求结构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呈现广泛性、差异性和易变性等特征。不同用户以及同一用户的不同用途下,对信息的结构要求存在差别。差异化的信息需求下报告主体的信息提供应当科学充分,既要包括报告单位的内部信息,又要包括外部信息;内部信息中既要有财务信息,又要有非财务信息;外部信息中既要有其他微观主体信息,又要有宏观经济和市场形势的信息以及国际市场信息。而现行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只能提供财务会计的最终结果,无法使信息使用者接触原始财务会计信息数据或参与财务会计信息的生产过程,从而难以满足使用者多目标的需要和适应用户决策“宽”型信息结构的需求。

(三)价值法下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缺陷

现行价值法下企业以标准化形式提供的通用财务报告缺陷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产生评价失真。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下的信息供给缺陷,使投资者不能全面有效地评价报告单位的状况,也使委托人不能有效地鉴定信息供给的质量,从而造成信息使用者难以正确评价报告单位经营业绩和经营者履行经营责任的状况。二是形成决策误导。会计信息结构的限制使其无法传导充分的信息。在这种信息传递模式下,信息使用者获取的是不完全和不对称的信息,因而容易影响信息使用者的决策质量甚至对其决策产生误导。三是引发控制失灵。会计信息的“窄”型供给结构,使委托人难以借助财务会计信息评价企业的状况,以及借助财务标准衡量人的主观努力程度,从而在对其实施有效控制方面容易产生偏差。四是导致市场低效。证券市场价格反映信息的充分程度,这种信息充分程度的差别,与报告单位信息的供给数量与质量有关,报告单位内部信息披露的不充分和信息公开程度不高,可能会增大少数人获取内幕或私人信息进行交易的机会,降低市场效率。

二、事项法下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

(一)事项法下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及其要求

事项法又称“使用者需要法”,是按照具体的经济事项报告主体的经济活动,并以此为基础重新构建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模式。以事项法为基础的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要求建立以经济事项为中心的信息数据库,该数据库用于存储各类经济事项的各种属性特征。财务会计人员的工作是将与经济事项有关的信息,包括所发生的会计事项,事项发生的时间和地点、涉及的人员和资源等方面,输入到信息数据库中,信息使用者可以根据自身需要自主提取信息数据库系统的数据,输入到自己的决策模型中,将事项信息转化为决策信息。

(二)事项法下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目标

事项法下信息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相分离的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目标,是要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信息的个性化需求。事项法下的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能够克服传统财务报告模式下单一历史成本计量的缺陷,减少信息不对称,提高财务会计信息的透明度,同时也能满足知识经济时代对非财务信息的要求,并有利于提高财务报告的时效性,从而帮助信息使用者做出更及时全面的决策。

(三)事项法下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系统

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实现,需要相应的决策支持系统,以改善现行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下将规则固化在财务会计数据中的不足。(图1)是现行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和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对比。理想财务会计报告模式通过设置数据库和方法库两个基本库,以数据库记载财务会计交易的基本事项,以方法库存放不同的确认和计量规则。在外部信息使用者使用财务会计信息时,财务会计系统可以根据不同使用者的使用目的选择相应的确认和计量规则,组合成与信息使用者决策相关的财务会计信息内容,构造多元财务报告体系。理想财务会计模式可以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方便选择的信息,允许他们任意的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种类(如it联机实时财务报告、简化型财务报告、预测性财务报告、社会责任报告、增值报告、职工报告等),并在提高会计信息数量的同时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三、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

(一)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及其特征

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是向决策者适时地提供已按需编制好的或可按需加工的财务信息,旨在通过提供按需求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来满足不同使用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交互式按需报告是相对于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提出的,核心思想是将财务会计数据的加工、提炼及生成过程完全交给信息使用者。主要任务并不是按照统一的财务会计准则登记账簿和编制报表,而是提供生成财务会计信息的方法和手段,信息用户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和偏好选择适当途径,并借助网络的强大处理能力,实时加工、归纳、提炼、汇总和分析数据,从而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多方面的信息需求。

(二)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的构成要素

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主要由以下方面构成:一是数据库。数据库用于保存报告单位愿意披露的原始信息,以便根据信息使用者的不同需求生成相应的财务会计报告。二是模块化的财务会计程序。以模块的形式体现信息使用者可以实现的各种财务会计选择。包括财务报表要素、非财务信息项目、财务会计方法和表达方法等。三是报告生成器。报告单位与使用者交流的界面。用于帮助信息使用者编制其所需的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可通过报告生成器选择具体的信息项目、类型和表达形式。四是学习机制。系统设

置的反馈渠道。便于信息使用者就如何及时改进报告系统向报告单位提出建议。学习机制中还可设置记忆单元,记录最常被选用的信息、项目、方法和选择上述项目的使用者,用于帮助改进和完善现行会计法规和准则。

(三)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与交互式

按需报告模式的比较和现行通用的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相比,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允许报告单位与信息使用者双向、直接、快速沟通,共同完成实时报告,从而能够改善信息不对称的状况,更好地满足信息使用者多样化的信息需求。但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本身也有不足,如难以发挥通用财务报告的规模效益,不利于财务会计信息的横向分析比较等。

(四)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的必要性

通过以上对比分析可知,在网络环境下,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具有一定的优势和实施的可行性。然而,由于使用者在信息需求具有多样化特征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共同的信息需求,而且某些财务信息的需求至少在短期内是稳定的,因此,网络环境下财务会计报告模式的变革不是全盘抛弃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而是通过设计一种机制,使之能够同时满足共同的和不同的、稳定的和变化的、已知的和未知的信息需求。笔者提出以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作为基础建立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的设想,这一组合模式既可以借助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保持信息的可靠性、可比性,满足使用者共同的信息需求,又可以通过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满足使用者多样的变化的信息需要。

(五)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的建立

由于财务会计上存在多种可供选择的处理方法,财务会计报告具有内在的灵活性,为交互式按需报告提供了很大的空间。因此,采用建立在通用财务会计报告模式基础上的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在会计处理上具可行性。以通用财务会计报告为基础建立的交互式按需报告模式形式表示。中间的方框代表按现行财务会计法规、准则制定的通用财务会计报告,而其它各方框代表用以扩充通用报告的交互式按需报告的选择维度。其中包括财务会计准则、财务会计方法的选择、列示项目和形式的选择、货币、语言、媒介的选择和访问、追踪的选择等方面。其实质是以模块化的形式实现对标准化的通用财务会计报告进行以顾客为中心的按需选择和调整。

四、未来财务会计报告模式——联合按需报告模式

(一)联合按需报告模式的实施条件

数据库和因特网技术的发展,为财务会计信息的按需报告提供了可能。随着XBRL(extensibleBusinessReportingLanguage,可扩展企业报告语言)的开发及其在网络财务报告中的应用,可以解决不同信息数据库系统与不同应用系统之间的数据转换问题。必将有助于实现在不同的组织之间数据的交换和运用,推进不同组织间信息传递的畅通,并实现通用财务报告条件下的联合按需报告。

(二)联合按需报告模式的特征

联合按需报告模式的特征体现了通用财务报告条件下交互式按需报告的联合特征。报告单位制作以XBRL为基础的通用财务报告,报告单位、信息媒体和信息使用者把报告单位提供的信息和其它信息相结合,得出各自对报告单位业绩的评价,并在网络环境下共享这些信息。

(三)联合按需报告模式的功能

数学建模开题报告篇10

abstract:thispapermainlyanalyzesthepresentsituationandrelatedproblemsoftheconstructioncostindexsystemunderthenewsituation,summarizesthesuccessfultechnologiesandmethodsofthedevelopedcountriesatpresent,andputsforwardsomesimplesuggestionsfortherelatedproblems.atlast,theestablishmentofconstructioncostindexsystemandcalculationmodelisexpounded.itishopedtobeabletocausetheresonanceoftherelevantstaff,andpromotethedevelopmentofprojectcostmanagement.

关键词:工程造价;建立指标体系;计算模型研究

Keywords:constructioncost;establishmentofindexsystem;calculationmodel

中图分类号:tU7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2-0013-03

0引言

工程造价指数体系,对于整个工程的建立来说作用是巨大的。所谓的工程造价指数,指的是用来反映工程建设中各要素的市场价格变动,对整个工程造价幅度影响的技术经济指标。相对来说,西方发达国家已经拥有了比较完善的工程造价体系,并且已经成功应用于实际工程中,我们国家除了香港地区,对于工程造价还有很多问题急需要解决。本文以工程造价指数体系和计算模型的建立为中心进行论述,报告如下。

1新形势背景下我国工程造价指数体系的发展现状

我们国家由于国情的原因,受到价格管控的影响,目前还没有对工程造价指数体系有足够的认识。另外,目前也没有一套全面和完善的工程造价指数标准,更没有建立起已完工的数据工程造价资料库。工程造价指数体系尚属于编制与的初级阶段。

2目前工程造价指数体系所存在的问题

2.1对工程造价重要性的认识工作不够,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

我们国家的政府有关部门,还没有就工程造价问题建立起统一的标准和要求,更没有提出细致的要求和规划,对工程造价重要性的认识工作不够。据了解,从事工程造价指数研究工作的人员寥寥无几,可查阅到的资料也很有限,由于缺乏重视就肯定会导致相关配套设施缺失,严重制约我国工程造价工作的开展和后期发展。

2.2工程造价指数体系的设置不规范

整体来说,我们国家的工程造价指数体系的设置是不规范的,而且从全国范围内来看,各地的工程造价工作都处于各自为战的状态,没有形成统一和规范的样板和模式。当然,就建立的造价指数体系完整性和先进性来说,天津市算是比较不错的,不过还是存在很多问题。

2.3工程造价计算模型的建立不够科学和严谨

我们国家的工程造价计算模型的建立不够科学和严谨,造价模型建立的是否科学、建立的模型是否符合工程的客观实际,将会直接关系到造价指数的水平和质量。根据有关资料显示,目前我们国家的单项指数、综合指数的计算模型,绝大多数都是采用拉斯贝尔斯体系或者是派许体系来建立的,整理的工程造价计算模型不够科学和严谨。

3工程造价指数体系的建立

在建立工程造价指数体系之前我们需要强化技术研究,建设权威的工程造价指数,因此需要进行价格采集、建立已完工程数据库等。另外,建立合理的工程造价指数体系还要考虑各级工程管理者的不同要求以及实际的施工情况。工程造价指数体系的编制一般是按照工程造价主要构成要素,先分别编制单项价格指数,然后在汇总编制综合指数的。

4工程造价指数体系计算模型的建立

权威的工程造价指数体系是源于科学的计算指数模型的,而建立的工程造价指数计算模型一定要与指数体系设置和指数用途相对应。因此在建模的时候,同样要区分出单项指数模型、综合指数模型和预测模型。

4.1单项指数模型

单项指数的范围包括工料机等单项价格指数和各种费率指数,各单项指数的编制也可以直接用报告期与基数价格或费率相比后得到,计算公式是:Ks=pn/p0,在这个公式中,Ks表示的是单项指数,pn和p0分别代表的是建设工期报告期价格或费率和基期价格或费率。

4.2综合指数模型

综合指数模型主要有两大体系,一是拉斯贝尔体系(用于适量指标),二是派许体系(用于质量指标)。拉斯贝尔体系是按照拉斯贝尔的主张,以基期销售量为同度量因素,此时,综合指标的计算公式是:Kp=∑q0p1/∑q0p0,其中Kp为综合指数,p0和p1分别为基期与报告期的指数,q0为基期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