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线上教学总结反思十篇线上教学总结反思十篇

线上教学总结反思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1:04:32

线上教学总结反思篇1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仿佛给生活按下了暂停键,为了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全国都普遍执行了延长假期政策,居家隔离成为这个超长寒假的常态,在“延长的假期”面前,“停课不停学”已经成为“宅家学生族”假期生活主流,我们老师也在紧锣密鼓地准备着网上授课。

直播授课对于我来说是第一次,有很多地方需要摸索和尝试。在家学、在线学成了摆在莘莘学子面前的头等大事。教育部对此高度重视,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认真做好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工作,为广大学生提供学习资源和学习支持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我们有序开展了“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网课工作,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点:

一、积极开展学科网络教研活动。

教研组教师积极开展网上备课,及时交流研讨共同出谋划策,积极落实“停课不停学”实施方案的各项细节。精心设计教学计划、开发教学资源、安排课程内容等,使得线上学习效果达到最佳。

二、搜集网络资源,听名师同步课堂。

网络各种名师课堂的开播,为我们的网上教学开通了一条新途径。有线电视屏幕大、清晰,很容易进入上课状态化身成同学们的“得力助手”。学生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收看各科名师讲授的同步课程。

三、利用微课、直播反馈作业辅助学习。

课堂学习不是单向的,师生互动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严格按照作息与课表自觉学习,任课教师提前通过优教信使、钉钉群、微信群等网络沟通平台给学生学习单。要求学生提前预习,听课中认真做好课堂笔记,尤其要关注重点、难点、易错点,对仍未解决的难点、疑惑点做好批注。同时采用“录制微课”或者“直播+线上答疑”的形式及时在线指导、课后答疑、作业反馈,指导学生“停课不停学”。

停课不停教、不停学”是战疫情应急之举,更是互联网+教育的重要成果应用展示。在这个特殊时期具有其自身特点:

1、网络教研打破了学校壁垒,众人拾柴火焰高

以前我备新课时,一般是都是和本校的生物老师进行新课交流,基本没有机会和其他学校的生物老师共同教研交流看法或者分享课件。近期,在教研员杜老师的组织和领导下,我们金水区的生物老师们在钉钉平台上进行了网络教研。结合形势,八年级开学第一课是《传染病及其预防》,陈阳老师分享了“防疫三字经”,董瑜老师分享了新型冠状病毒的科普漫画,杨行老师分享了自己制作的微课,都让我啧啧称赞!网络教研真正打破了学校的壁垒,让我能向其他学校的优秀老师交流和学习,给了我一个更高的起点,帮助我这样的青年教师开阔思路,从而备好课、上好课,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真是众人拾柴火焰高!

2、网上授课更有利于整合优秀网络资源,提高内容质量

线上有很多优秀的课程资源,比如“一师一优课”、“网络云课堂”、“学在郑州”平台同步课程、“学习强国微课堂”等等,以前由于硬件条件有限不能在课堂上实现学生人手一个平板看微课、做虚拟操作等等,但是现在我可以利用好网络上的各类优质教育资源,经过筛选后择优推荐,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有利于提高学习内容的质量。

3、老师省下很多教学管理时间,可潜心充分备课

平时上班,我要参与到学生管理中,比如值班看学生午休、就餐、大课间,处理学生违纪、仪容仪表不合格、学生请病假等各种事务。这些管理事务的确占据了我很多的时间和精力,再加上批改作业和上课等,使得备课时间非常紧凑。现在网上授课,学生在家里,我省去了一大部分管理学生的时间;另外上课可以几个班的群拉进一个直播间,我又省去了去几个班反复讲课的时间;还有借助“问卷星”布置作业大大提高了作业的批改和统计效率,也节省了很多时间。这样算下来,我每天可以有充裕的时间好好静下心来备备课,多在网上学学别人的优秀教学案例和设计,精进自己的教学设计,提高专业能力!

当然,我始终认为线上教学还是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线下教学,它还是有它的局限性的:

1、教师无法把握学生的听课状态,师生交流互动有限

直播课上我看不到每个学生,无法看到学生的听课状态,不能及时地进行听课效果反馈,也无法对学生进行较好的课堂管理。另外在直播过程中,我也不能点名提问某个学生问题,了解他的思维状态,只能是学生有疑问了“连麦申请”,而且一次只能连麦一位同学,不能实现小组交流,这样的方式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很有限,让我无法很好地把握学生的听课状态去调整授课步调。

2、几个班的群拉进一个直播间,不能很好地分层教学

线上教学总结反思篇2

近年来我在数学教学中致力于学生学习习惯培养的研究,对于初中学生主要加强题以下四点反思习惯的培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在教学中反思得到的一些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

1教学方法上引导反思

教学中在提出学习任务时,就引导学生回顾旧知,在记忆中、反思以前所学的类似的内容、类似的情境、类似的方法,从而猜想本课内容。例如:在学习了画三角形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的方法之后,在后续的学习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的学习过程中,可以让三个同学合作分别去画出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让学生在回顾中迁移,在反思中猜想,学生会很快的发现三条线为什么会是一条线,轻而易举地就能完成教学任务。又如教学分式的基本性质时,教师引导学生反思分数与除法的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通过学生自己的分析讨论,正向迁移得到分式的基本性质。不用教师苦心婆心的教,通过学生内心重组已有的知识,反思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得到新知识,这就能更深刻地掌握分式的基本性质。

2在教学行为上进行反思

记得我曾经上过一堂初中数学的应用课,有这样一道题:一套课桌椅的价格是48元,其中椅子的价格是课桌价格的5/7,椅子的价格是多少?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用多种方法算出了椅子的价格为20元。正当教师准备小结时,有学生提出椅子的价格可能是10元、5元……这时,我不耐烦地用“别瞎猜”打断了学生的思路。课后学生说,假如一张桌子配两张椅子或三四张椅子,那么,椅子的价格就不一定是20元了。通过对这一简单的例子的剖析,检查自身的教学行为,我突然认识到,虽然我们天天都在喊“关注学生的发展”,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却常常我行我素,很少考虑学生的需要,很少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行为。

3在得出结论后善于反思

在得到教学结论后,引导学生善于进行总结、善于进行引申、善于进行推广是训练学生反思方法、养成学生反思习惯的重要手段。在解决数学问题后,要引导学生从解决问题的方法、规律、思维策略等方面进行多角度、多侧面的总结,有意识地去启发引导学生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归纳总结,力图从解决问题中找出新的普遍适用的东西,以现在的解决问题的经验帮助后来问题的解决,并加以推广。如在讲解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时,设计以下两组题:

议一议:

(-3)×4=-12

(-3)×3=_______

(-3)×2=_______

(-3)×1=_______

(-3)×0=_______

猜一猜:

(-3)×(-1)=_______

(-3)×(-2)=_______

(-3)×(-3)=_______

(-3)×(-4)=_______

学生在理解到有理数的乘法意义和小学所学一样时,老师可以通过议一议或猜一猜,回顾和反思,举一反三进行教学。学生能很较快算出。然后引导学生观察,一个因数减小1时,积怎样变化?从而让他们自主探索,再通过与小组的交流总结得出有理数的乘法运算。许多新知识,我都先引导学生自己去归纳、总结,这样得到知识才真正是他们自己的,学生也同时感受到了成功的喜悦。

4在出现错误后及时反思

在学生解题发生错误时,教师不能包办错题分析,可以留足充裕讨论时间,让学生反思错误形成的原因,由此得到启示,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时老师讲过a2-4=(a+2)(a-2)后,让学生自己分解x4-81很快大家就做完了。老师一边巡视一边督促检查。但在最后我宣布只有1人做对时,同学们都感到非常吃惊。把x4-81分解为(x2+9)(x2-9)错在哪里呢?学生往往还没有意识到解法是错误的,我问:你们有什么想法吗?同学们讨论一下,并拿出做对同学的答案(x2+9)(x+3)(x-3),两相对照,才发现原来x2-9还可以继续分解。原来学生受了平方差公式的影响,没有看清要求就套用公式计算了。

线上教学总结反思篇3

例题教学是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一步理解数学概念的有效手段。例题通常都是在学习某个概念或公式之后的延伸,是学习知识与应用知识的最关键纽带。教材上的例题是经过编者精心编排的,都是一些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好题,学习课本上的例题,必须要充分挖掘出它的作用和功效,学懂学透,让例题能够起到“抛砖引玉”的效果。大部分例题都是比较基础的,正是因为比较基础,它就更具有代表性,大部分学生觉得课本上的例题过于简单,不具有研究的价值,对例题的学习只是停留在表面阶段,而没有进行深入的拓展和学习。其实这样的想法是相当错误的,如果例题不反思,讲再多都没有用。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就是围绕例题进行精讲,但学生们学完就算,不加以总结和反思,就不能拓展和提升,就算做再多的练习来巩固,也难以得到例题中的精髓。

那么在例题的教学中,我们该如何来反思呢?例题首先是解题,从这个角度来看,就需要我们对解题的方法和规律进行反思和总结。通常例题都是具有代表性的,一道题往往都代表一类题,在同类题中当然可以使用相同的思维方法。通过对例题中的解题方法的反思和归纳,对解题的规律和技巧进行揣摩和消化,这样就可以进一步对原题进行变形和拓展,这对于开拓学生们的思维,提升学生的能力是非常有帮助的。

例如,已知点m是椭圆+=1上任意一点,F1,F2是椭圆的左、右焦点,定点a(1,1),求|mF1|+|ma|的最大值及最小值。我们可以对该题进行一式多变。如可以把问题改成是

|mF1|-|ma|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还可以添加一些系数,如求|mF1|+|ma|的最小值。通过一些适当的变形,让学生们在原有的解题技巧的基础上重新思考和整理,根据问题来寻求更好的解题方法。这便是对解题过程的反思和总结,学生们通过这样的训练之后,解题的思维也将变得更加开阔,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加突出。

对例题的反思,除了对解题的方法和技巧进行反思和拓展外,还要学会对易错点进行反思。在教师看来,这些知识都是非常简单的,但在学生看来,都是难学难懂的。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问题和思考问题,尽量从学生的视角去发现问题。比如有些学生在某个问题的某些方面很容易出错,尽管教师认为这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极不该错,但仍然要能够从这个易错点进行切入,找到出错的原因,对该错误进行分析和总结,防止学生再次出现类似的错误。

例如,求过点(2,0)与曲线4x2-9x2=36只有一个公共点的直线方程。常见的错解是学生们直接设直线方程为y=k(x-2),与曲线方程联立得y=k(x-2)

4x2-9x2=36,通过带入把方程组转化成为x的一元二次方程,再根据直线与圆只有一个交点,解得k=±。

在这里,就可以引导学生们反思,首先直线方程中设点斜式要注意斜率的存在性要讨论,其次当方程组转化成为x的方程之后为(4-9k2)x2+36k2x-36(1+k2)=0,这里并不能直接把这个看成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因为这个方程中x的最高次项含有字母k,不能确定该式子中的二次项系数不为0,因此要进行讨论。

像这样的一些易错点,在平时的学习中也是很常见的,除了学生们的基础知识不扎实外,学习和解题的思维习惯也不够严谨,教师要引导学生们常进行反思,意识到自己存在的错误以及错误的原因,对相关的错误原因进行总结,并提醒自己在相同的问题不要再出现同样的错误,在解题中要尽量做到全面地思考。

二、探究教学与反思整合

在高中数学的学习中,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只有探究才能更深入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在课堂中运用探究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们学习新知识是教师们常用的方法。探究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们学习新知识,还可以增长学生们的探究能力。对探究的过程进行反思,可以很好地帮助学生们对整个过程进行梳理,以便研究出新的有效的方法,很多有效的新方法就是在探究中反思而形成的。因此,学生们在学习的适时候要注重探究与反思的结合。

例如,在aBC中,B(-5,0),C(5,0),直线aB,aC的斜率积为-,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这道题并不算难,答案也很容易求得,然而答案却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要引导学生们进行反思,对这道题进行变式和探究,比如说可以探究以下几个问题:当直线aB,aC的斜率乘积不是-,而是时,所求的点a的轨迹方程又是如何的呢?在aBC中,如果点B(-a,0),C(a,0),直线aB,aC的斜率乘积为-(a>b>0),那么点a的轨迹方程又是怎样的呢?类似这样的探究还可以继续延伸,只要学生们有这种探究与反思相结合的意识,就可以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更多。

三、运用教学与反思的整合

线上教学总结反思篇4

   近半个世纪以来,皮亚杰心理学影响着世界各国的中小学教学,尤其是中小学数学教学。皮亚杰指出:“动作是智慧的根源”,①任何静态的数学概念都隐含着认知主体的内在动作,数学运算是一种广义的动作。②这些观念为数学课堂教学所采纳,目前小学数学普遍采取动手操作(或以直观方式演示有关操作)的方法。

   然而,对于这些在教学实践领域中早已被采用的观念与方法,却缺乏深入的研究,许多问题都停留在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层面——我们知道数学运算是一种广义的动作;但它除了是一种动作之外,还存在哪些区别于一般动作的规定性?同样我们也知道“动作操作”会增进儿童的数学知识与智慧;但能否认为任意的动手操作都有益于儿童智慧的发展?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指导儿童动手操作?

   本文试图就以上问题作些探讨,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究,并期望对进一步改进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所裨益。

   二、数学运算的内在规定性

   1.反身性数学运算“甚至在其较高的表现中,也是正在采取行动与协调行动,不过是以一种内在的与反省的形式进行的罢了……”③这里“反省”与反身、反思是同义的。

   皮亚杰将个体认知活动划归为两类。一类是对客体的认识;另一类是对主体自身动作所进行的反思。前者带来关于客体的知识;后者带来数理逻辑知识。

   [实例]一个儿童摆弄10个石子,他可以掂一掂以了解其重量;可以摸一摸以了解其表面的光滑度。“重量”与“光滑度”是关于对象(石子)本身的知识。此外,儿童还有另一类动作,他将10个石子排列成不同的形状,沿着不同的方向点数它们,其总数“10”总是不变的。这里,儿童将手指一一地(不重复也不遗漏)点向10个石子,是具体动作;从这种具体动作中认识到总数“10”总是不变,则是一种反思,是反过来对自身的具体动作进行思考。具体动作可以有很多种(可以从不同的石子开始,可以沿着不同的方向进行),但总数的“10”却是恒定的。只有通过反思,体会到这种“恒定”,儿童才真正学会了计数。

   这里我们看到儿童进行数学操作与运算离不开具体动作,但具体动作之后的反思比具体动作本身更为重要。儿童能一一地点数石子,我们也能训练一只小鸡——地啄石子,但小鸡不会了解“10”这个数,因为它没有反思。

   数学运算因其反身性,还呈现出一种层次性与相对性。高一级的运算是对低一级的运算所进行的反思、协调与转换。乘法是对加法的“运算”;乘方又是对乘法的“运算”。

   2.可逆性“运算是一种可以逆行的行动,即它能向一个方向进行,也能向相反的方向进行。”④我们可以把1和2相加得到3;反过来,也可以用3减2而还原为1。任何一种运算,总有一个与之对应的逆运算。

   学生用减法验算加法(或反过来用加法验算减法),用除法验算乘法(或反过来用乘法验算除法),就是因为这些运算是可以“逆行”的。对于“合”(加或乘)的结果,我们可以用“分”的动作(减或除)使其还原到初始状态。

   可逆性可以区分为两类,一类是反演可逆(1+2=3,反过来3-2=1);一类是互反可逆(6比2多4,反过来2比6少4)。前者表现为相反的操作;后者表现为次序的逆向转换。

   3.结合性运算“是可以绕道迂回的,通过两种不同的方法可以获得相同的结果”。⑤这就是所谓结合性。具体到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其一,体现在运算定律方面:3+4=4+3(加法的交换律);3×(4+5)=3×4+3×5(乘法的分配律)。这里,每个等式两边是不同途径的运算,但其运算结果却是恒等的;其二,体现在问题解决的一题多解方面。

   问题:男生和女生共植树450棵,已知每个同学植树5棵,有男生46人。问:女生多少人?

   对于这一问题可以先求出女生植树多少棵,再除以5,得出女生人数:(450-5×46)÷5=44(人);也可以先求两个班共有多少人,再减去男生46人,得出女生的人数:450÷5-46=44(人)。两种解法,具体途径不同,但结果一样。

   至此,我们将可逆性与结合性综合起来考察,则会发现数学运算总是隐含着某些“不变的因素”。反演可逆是以相反的运算(如:以减法来验算加法)使其还原为初始不变的状态。互反可逆是一种相互转换,6比2多4,2比6少4,这里差集“4”是不变的。在运算规则里,运算途径改变了,但运算结果不变。在问题解决中,具体解法可以各异,但答案是唯一(不变)的。

   我们说,数学运算是一种转换。在这种转换过程中,并非所有的东西都发生了改变,总是隐含着某种不变的因素。正是“不变因素”的存在,才使转换成为可能。

   4.结构性结构性运算,就其现实的存在方式而言,“包括复杂的运算体系,而不是被看作先于这些体系成分的那些孤立的运算。”⑥数学运算总是以结构化的整体的方式而存在。首先,每一种数学运算本身就是一个结构化的动作。加法包括“合”的动作,也包括计其总数据的动作(这在学龄前儿童的实物操作中,可观察到;小学一年级儿童,因熟练而逐渐简约化);其次,各种运算联合起来,又构成一个大的结构,加是“合”的动作,减是“分”的动作;乘是加(或合)的简便运算,除是减(或分)的简便运算;加减互为逆运算,乘除互为逆运算。这许多关系,使四则运算联合成一个大的整体。

   三、课堂教学中,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在明确了数学运算的内在规定性之后,我们将依照这些规定性,提出在课堂教学中指导儿童动手操作应注意的问题。

   1.引起反省从以上分析中我们了解到,数学运算是一种反思,具体动作之后的反思比具体动作更为重要。具体到课堂教学中,我们在指导学生动作操作时,不应停留在为操作而操作的层面;而应引导学生对其操作进行思索。以分数概念的教学为例,通常的教法是将分数的具体“操作”和盘托出、呈现给学生。如:将一个饼平均分成两块,每块是它的1/2。这样的做法只能让学生照葫芦画瓢一样地模仿,而不能调动学生内部的思考过程。

   一般而言,分数是小学生数概念的一次大的扩展。此前,儿童能用加减法层面的“差集”(6比2多4)或乘除法层面的“倍数”(6是2的3倍)来表示二数比较关系。在倍数中,比较量一般大于(或等于)标准量;分数的引进是要解决一个全新的问题:当比较量不足一个标准量时,如何表示二数关系。

   关于分数概念,这里设计了一种与通常的教法不同的方案,其宗旨在于引起学生思考。

   关于“分数概念”的课堂设计:

   准备:在黑板上用不同颜色的粉笔画好三条长度不同的线段,准备一根60厘米长的木棒(无刻度),线段长度分别是木棒的3倍、1倍、1/3。

   木棒────

   白线:───────────────────白线长度是木棒长度的3倍

   红线:────────红线长度是木棒长度的1倍

   绿线:─绿线长度是木棒长度的?

   教师[演示]:用木棒分别量白线与红线,并板述;然后量绿线,提问。

线上教学总结反思篇5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自主反思能力培养策略

学生对现实问题或社会现象充满能动探索、思考、解答的欲望,这是学生反思实践性的重要表现。反思能力作为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素养的形成过程中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荷兰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曾经指出:“反思是数学思维活动的核心和动力。”“通过反思才能实现现实数学思维化。”教育学家波利亚也指出:“通过回顾所完成的解答,通过重新考虑和检查这个结果,回忆得出这个结果的思路,学生可以巩固他们的知识,发展他们的能力。”同时,新实施的初中数学课程标准也指出:“切实增强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反思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现对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反思能力的策略进行简要论述。

一、设置问题特性教学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反思的内在潜能

情境是教学内容外在化、具体化及生活化的重要表现形式,是激发学生内在潜能的重要因素之一。初中生的反思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需要外在良好氛围和内在积极情感的双重“刺激”。初中数学教师可以利用数学学科知识的典型特征,设置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凸显数学案例的“问题特性”,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调动学生自主反思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如在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性质”后,教师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小明在家做“拼接一个三角形”的手工作业,现在他准备了5厘米、7厘米、10厘米和15厘米的四根小木棒,小明可以拼出多少种不同的三角形。学生纷纷动手在练习簿上画图。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拼出三种不同三角形,有的学生认为可以拼出四种不同三角形。此时,教师让一位学生按照“1∶2”的比例,在黑板上进行模拟试验。这时,学生认识到上述问题实际上是关于三角形三边性质的问题,利用两边之和及两边之差与第三边的关系就能求得。这样,学生在问题性教学情境中,通过思考、分析和反思,对三角形三边关系有了深刻准确的掌握,激发了反思能动潜能。

二、教授学习探知方法要领,提高学生自主反思的能力素养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自主反思活动的有效有序开展,需要学生学习探知方法要领作为支撑和保障。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初中数学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数学概念、解题过程、单元教学、教学内容等进行思考和探索,通过层层引导、逐步推进,帮助和指导学生理解知识点要义内涵,掌握解题方法策略步骤,为学生开展良好反思活动提供方法指导和能力支持。

如在“一次函数”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向学生提出如下问题:(1)一次函数研究的对象是什么?(2)一次函数的研究对象之间具有什么关系?(3)一次函数中y与x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关系?(4)这个和我们学习的一元一次方程概念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区别又是什么?此时,学生结合所提问题,经过反思,能够对一次函数的定义理解进一步深化,有利于学生对一次函数图像及一次函数与其他知识点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和掌握。又如在“平行四边形性质”问题课教学中,教师设置了“如图所示,已知ΔaBC中,e、F分别为aB、aC的中点,CD平分∠BCa交eF于D,求证:aDDC.”问题案例,在学生解答结束后,教师从三个方面引导学生对问题解题过程进行反思。(1)在解题过程中,是否理解了问题的题意,是否弄清楚了问题条件与结果之间的关系,是否找到了问题解答的关键点和突破口;(2)对“平行四边形性质”问题案例的解题方法,以及策略是否掌握,该问题案例解题的规律是什么,是否还有其他解答问题的方法或途径;(3)解决该类型问题对解决其他问题是否具有什么意义,解题中还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样,学生在教师针对性、具体性的引导下,反思能力水平获得了有效提升和进步,思维的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全面性和实效性。

三、实施阶段学习活动总结,促进学生自主反思的习性养成

反思能力培养是一项系统复杂的工程,学生自主反思习惯的养成,需要长期、持久的锻炼和实践,并通过不断地总结和提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在培养学生反思能力过程中,要做好阶段性学习活动的总结评价工作,根据数学学科知识章节脉络,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学生阶段学习活动表现及效率,进行针对性、实时性的评价总结活动。引导学生结合学习活动表现进行客观剖析活动,通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挖掘知识点之间的深刻联系,促进知识的沟通和迁移,提升学生学习活动的成效,使学生在教师总结评价和自身反思中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反思品质。

线上教学总结反思篇6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收尾艺术

在日常的数学教学中,老师们教研的重点总是放在创新导入、优化教学、强化训练等教学环节上,很少对一堂课的结尾给予重视。常见的公开课结尾也总是要么布置一下作业,要么自己看看还有哪些问题不会自由提问等,有的甚至是前松后紧式的结构,伴随铃声的响起,一节课就算结束,落得个虎头蛇尾。殊不知,课堂结尾是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俗话说,“编筐编篓,全在收口;描龙画风,贵在点睛。”完美的结尾可以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新高潮,使课堂教学锦上添花,余味无穷。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一堂课的结尾艺术,于结尾处多花心思,巧妙设计,让整堂课有个精彩完满的结局,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一堂课的结尾,是前面所讲内容的总结、深化与升华,它既是本堂课的总收与延伸,也为下节课做好铺垫,是一堂课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一、总结归纳,水到渠成

总结归纳式的结尾是新授课课型常采用的一种结尾方式,比较适合那种一题多解或多解归一的习题。教师引导学生们经过不断探究与分析,能得出一定的结果。但是,有的同学却感到头绪繁杂,有些混乱,容易丢掉结论中的一部分,使解题不完整。教师要在结尾时引导学生以结论性的语言把本堂课基本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使条理更清晰,思路更明确,便于学生将知识更好地理解消化。

例如,在讲“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应用”时,有这样一道题目:在坐标轴上找一点p,使它与某直线Y=kX+B(k、B为已知数,k≠0)与坐标轴的两交点a、B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仔细读题就会发现,本题并没有明确给出谁是腰长,所以在做题时应当考虑到各种情况,学生很容易找出以aB为底的等腰三角形,但在找以aB为腰的等腰三角形时,总是漏掉一种情况,有的同学则是比较盲目的去找。此时,正值这堂课的练习到了结尾之时,教师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关键时刻,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总结规律:在找以aB为腰的三角形时,分别以a、B为圆心,以aB为半径作圆,圆与坐标轴的交点即是底角的顶点。这就如同给出了这个系列题型的一把钥匙,让学生们找到了做这一类型题的诀窍。

二、设置悬念,激发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是在讲想要学到知识,必须要经过一番思考,而思考来源于疑问。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之后进行积极思考,才能将知识牢牢掌握,并做到举一反三,融会贯通。在一堂课接近尾声时,有的学生觉得学得了新知,有些忘乎所以起来。教师要针对学生的这一思想动态,投石激浪,根据本堂课所学来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通过提出新问题来设置悬念,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又为下一堂课的进行作好铺垫。

例如,在讲平面镶嵌这一堂课时,学生们对用一种、两种、三种正多边形做平面镶嵌已经完全掌握。这时,教师就要在关键时巧设悬念,提出这样的问题:能否用四种正多边形做平面镶嵌呢?这个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兴趣,激起了学生们的探究欲望,他们积极地思考、探索、猜想着,让这堂课在高效思维中完美收官。

三、艺术留白,自我深省

古人品诗,讲究“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画家作画,讲究结构布局,留白艺术。我们的数学课堂也要讲求艺术性,不妨也学学这些文艺作品,在课堂教学的结尾处,设置情境,留下空白,让学生去反思,去体悟。这并不是消极意义上的无内容可讲,而是一种张弛有度中的有意而为之的艺术留白。

例如,在讲“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这一节时,在这堂课的结尾时,可以告诉同学们,根与系数的关系又叫“韦达定理“,然后稍事停顿,以期吸引同学们更多的关注,这时学生们会很想知道韦达是个人名吗,是哪国人呀?教师在学生们最想知道事情的答案时,可简单介绍,韦达是古代法国伟大的数学家,他爱观察,勤思考,虽然学习条件不好,但是他仍然在艰苦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认真观察总结和积极思考,为数学研究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我们做为新世纪的中学生,在学习中是否也要向前人学习,不断反思自己,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呢?在默默无言中启迪学生们重视数学学习中的观察与思考。

四、发散思维,纵横延伸

数学能力的提升,不在于掌握了几个例题的解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发散思维,从已知知识中分解组合,引申拓展,灵活采用多种方法去探究新知。所以,在一堂课的结尾之时,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让这一堂课的内容得以升华。它比较适用于复习课课堂的收尾。

例如,在学生复习两条直线平行有哪几种判定方法时,学生一般会回答: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的训练,点拨学生把命题条件发散,向纵横方向延展,寻找保证结论成立下的一切可能的充分条件,或是探求使结论成立的必要条件。通过引导同学们的思路,大家讨论,发现,还有:平行线的定义;两直线平行于同一直线,则这两直线平行;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三角形的两边或延长线被一直线所截,如果对应线段成比例,那么这一条直线平行于第三边……通过发散思维的训练,就把这堂复习课推向了一个高潮,使学生的知识体系扩大了外延。

五、能力迁移,及时反馈

掌握知识,加强思维,发展能力是我们数学学习的主要目标。对所学知识能进行能力迁移,可以举一返三,是我们检验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所以,当一堂课渐进尾声时,一定要通过迁移能力的训练,让学生的知识技能提高到一个新高度,同时教师可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因为在知识化做能力的过程中,最有可能暴露出学生的思维障碍和能力缺陷,使教师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总之,如果把一堂课喻为一支曲,好的结尾就会余韵悠长,如果把一堂课喻为一幅画,好的结尾则是画龙点睛。注重数学课结尾的艺术性,不仅能巩固所讲知识,强化教学内容,还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活跃思维,开拓思路等。让我们从备课环节起就对一堂课的尾声部分重视起来吧。

参考文献:

[1]覃川.今天怎样做教师[m].北京:轻出版社,2006.

线上教学总结反思篇7

学习数学离不开思维素质,离不开逆向思维.心理学的研究及教学实践表明,心理过程方向的重新建立,即由正向思维转向逆向思维,对一般学生来说较为困难.如何有效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素质呢?

一、重视对数学定义的讲解及逆向性的开发

定义是一个名词的说明,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属性,也揭示了该事物与其他事物的本质区别,因而其逆命题是成立的,即定义具有逆向性.教学中重视定义的逆向性,对学生全面理解定义有很大帮助,在一定程度上还可起到防止学生思维的单向定式.

例如,全等三角形的定义是能够互相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叫做全等三角形,其逆命题为“若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则它们能够互相重合.”进一步理解:重合即相等,从而可得出其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有利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防止学生单向思维:重合的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二、要强调公式和法则的可逆性

学生对公式和法则的逆向运用不习惯,思维常定式在顺向思维上,因而对一部分内容掌握很慢.

例如,正常的计算,其结果是和的形式,而因式分解的结果刚好相反,是积的形式,教学过程中一定要讲解透彻,反复强调,防止学生在具体做题过程中出错.

又如,分配律,常用于计算,学习字母表示数之后,合并同类项则需要逆用分配律,因而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强调公式中等式两边相等,从左向右,从右向左都是正确的,防止学生定向思维,对后面内容的学习造成一定难度.

对于公式和法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它们“顺向”和“逆向”的差别,推导过程中的逻辑依据的异同,再说明它们“顺向”、“逆向”运用上的不同,加以对比,才能使学生理解其实质,才能对公式做到透彻的理解和应用.

三、要注意引导学生探索定理的逆命题是否成立

初中的数学命题中,很多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互为逆定理.对于数学定理,探索其逆命题是否成立,既可以训练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性思维.

例如,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可分为三种情况:顶角平分线和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顶角平分线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底边上的中线和高相互重合.这三种情况都易于证明,其逆命题是否成立?三种情况是否都成立?学生探索后发现:一边上的中线和高互相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一角平分线和对边上的高相互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而一角平分线和对边中线相互重合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却没法证明.三种情况的不同,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能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

又如,对顶角相等是正确的,而其逆命题:相等的角是对顶角却不正确.数学命题的正确与否,说明方法有两种:证明和反例.证明即肯定一个命题,必须在题设的条件下,对所有可能情形都证明其结论正确,而否定一个命题时只要举一个符合题设而结论不成立的例子,即反例即可.反例是突破固有定向思维而从问题的逆向思考的.因而,反例教学也是培养逆向思维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教学中,反例教学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四、要倡导、培养学生养成计算完成后代入检查的习惯

在计算过程中,学生容易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而代入检验从结果出发,将结果代入题设,如果题设不成立,则一定是计算有误,特别是解方程和应用题,这种方法能保证学生做题准确.

例如,对于因式分解,将结果倒过来计算一遍,看其是否能得到原式,从而确定结果是否正确.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准确性及良好的解题习惯.

五、重视引导学生总结,从而发现彼此之间的互逆特征

引导学生总结,既可使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又能帮助学生疏通教材,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

例如,在几何教学中,可引导学生总结出“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互逆关系.

线上教学总结反思篇8

一、直觉力的培养

直觉思维和逻辑确认是创造的双翼,波利亚认为“在给职中生上课时,相对于推理来讲,我们更应侧重于直觉的洞察”。可以说,在数学的学习中,直觉无处不在,公理的总结,定理的发现,解题目标或思维方向的预测以及方法的选择,全都充满了直觉的创造力。直觉与逻辑的关系,尽管人们有不同的见解,但是,下面两点却已成共识:一是数学的创造十分依赖于直觉,另一方面,直觉不是一种天赋,而是后天的发展,也就是说,直觉是可以培养和发展的。在“数学学习中忽视直觉思维的培养,实质上是抓住了数学表述而削弱了数学创造”(罗增儒、钟湘湖《数学直觉的探索》),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教学必须培养学生的直觉力。直觉,来自知识的积淀和丰富的经验,产生于特殊的情景。例如,教师将圆锥、半球、圆柱置于如图所示的情景,学生凭直觉,立即猜出半球体积为进而猜出“柱中挖锥”的推理方法。显然,教师创设的情境,对直觉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里还需研究的是,如何通过刺激学生直觉,促使学生能自觉创设这一情境?不防还是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切入:我们已经知道了一些几何体的体积,如果分类,应有两大类:多面体和旋转体。如果选择参照体,你应该选谁?(学生直觉:选圆柱与圆锥。)选择的圆柱与圆锥应该与半球有什么关系?(学生直觉:高与底面半径均为R。)结合祖恒原理,你能画出三者之间的一个对比图吗?这种对直觉的诱发,显然比教师直接给出图示要好得多。经验表明,将学生置于特殊情境或偶发信息中,最能激发学生的合理猜想。

对于直觉的培养来说,我们容易忽视的是它的另一面――审美直觉。在数学产生和发展的漫长历史中,美的创造推动了每个进程,而在美的创造规律中,审美直觉以飞动流畅、虎虎生机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数学学习中,美的意识和美的感受往往直接形成审美直觉,从而产生对美的探索。例如,当学生看到椭圆具有简洁、对称的美,凭借直觉的启示,其方程也应具有这样的美,因此,在学生成功地求出椭圆方程为时,自觉取向于简化,而简化出方程后仍感美中不足,当教师表明自己也有同感时,一种追求完美的直觉驱使学生去寻求更为出色的形式,在教师启示下,学生对简化方程作出“形”和“量”的对比,从而定向于分析量a2-c2的特征,此时椭圆标准方程不难为学生发现。课堂教学培养和发展学生对美的探索意识,以严谨、和谐、简洁、对称等美的思想长期陶冶学生,使学生的直觉在美的启示下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这无疑是创新教育最实在、最丰富的内涵。

二、类比中产生的创新思维

类比是创造性思维的源泉,“在数学里,发现真理的主要工具是归纳和类比”(拉普拉斯语),两者中,“类比是一个伟大的引路人”(波利亚语)。从特殊情境中类比出普遍规律,从知识的形成过程中类比出知识间的内部联系和统一性,从相似的结构基因类比出相似的“运演”结果,从低维类比高维,从有限类比无限,从“静”类比“动”。可以说,类比贯穿了数学发现和数学发展的全过程,同时,类比给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提供了无限的时机和空间。

例:立体几何中,“平行”这一关系经历了三次迁移,终于“运演”成:“线//线线//面面//面”这一结构特征。教师在引导学生总结出这一结构后提出:在位置关系中,除了“平行”外,最重要的还有什么?看到这一结构,你有何体会?学生经过类比,直觉“垂直”应有相似的“运演”结构:“线线线面面面”。按这一思路创设“两个平面垂直”的教学情境,能促使学生在自我的探索中,发现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性质及其证明思路。这不仅使学生认识了知识的内部联系和统一性,更是锻炼了学生创新的能力和创新的品格。

三、反思与概括

反思与概括,反映出思维的深刻性、广阔性、批判性,同时更具有创造性。科学的探索总是伴随着成功和失败,数学创造更是如此,无论成功失败,总会给人反思或者概括,而在更多的情况下,失败的反思给创造更多的启发。

线上教学总结反思篇9

创设情境的同时,往往会伴随设疑的产生,良好的设疑可使学生进入高效思维。例如,讲“圆的定义”一节,首先联系,实际展示蓝球、足球的纵断面,自行车车轮等,让学生感知“圆”,然后提出疑问:车轮为什么做成圆形不做成别的形状?你知道车轮曾经有过方形的历史吗?又如讲三角形全等判定定理“aSa”时这样引入:“有一块三角形玻璃,一同学不小心打碎了,碎成两块,现在要你去配一块同样大小玻璃,怎么办呢?若带一块去可以吗?应该带哪块呢?”等等。创造这样的教学情境和设疑,从而形成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我想学”。创设好的情境,提出好的质疑,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

二、探究小结,联想创新

马克思说:“科学教育的任务是教育学生去探索创新。”学生只有通过探究问题,才能发展学生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教学中,教师应在精心设疑的前提下,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方位去探究,可以自主探究,也可以合作探究,让他们去追求与众不同,但又合情合理的答案。他们在探究过程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困难,就会产生新的想法,新的见解,从而拓展了他们的学习思路,启动了学生的联想思维,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如在“圆的外心、内心”这一部分,学生通过探究小结,说出了外心的构成:三角形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然后让学生积极展开联想,学生就会联想到几何中的两种线:垂直平分线和角平分线,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外心,那角平分线交点会是内心吗?这样就培养了他们创造性的发展。还有讲四边形中点连线会构成什么图形时?让他们探究说出结论,继而发散思维,大胆联想,由封闭式常规性题目经过变式改造,学生会联想并探索出正方形各边中点连线是正方形、矩形各边中点连线是菱形、菱形各边中点连线是矩形,还可探索出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四边形各边中点连线是矩形,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各边中点的连线是菱形,这样便让学生对各种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理解和掌握升华到了一个高度。联想是思维的翅膀,有效进行联想训练,有助于学生保持旺盛的思维生命力,有助于学生克服思维惰性,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三、总体归纳,深入反思

归纳是对学习内容的梳理与概括;反思是完成以上三个环节后,回过头再进行思考,再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与整合。此环节我们可首先帮助学生梳理知识,弄清楚知识的来龙去脉,以及各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使他们所学知识融为一体,然后放开手让学生在以后学习中学会自己归纳、回顾与反思,要让学生“在归纳中学习,在学习中归纳”。这样便能使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培养学生良好的归纳反思习惯,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1.归纳、反思所学知识的形成、发展过程。教学知识的形成,一般都是有它的基础背景的。通过归纳反思、比较,有助于理解清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能够将知识系统化。

2.归纳反思解题思维过程。①归纳应用到的主要知识;②归纳反思解题思路和方法的探索过程;③回顾解题的关键之所在;④归纳回顾用到的数学思想方法。

线上教学总结反思篇10

关键词:化学课程;教学策略;目标定位;教学方式;信息反馈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1)12-0053-02

新课程下的化学教学要求以学生为中心,由追求知识的完整性、全面性到更加关注学生人格的健全;由注重知识能力的培养到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由传统共性和整齐划一的教育到更加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由注重课堂教学环节到更加关注学情、氛围和师生、生生关系。针对以上特点,结合实施新课程化学教学谈几点做法。

一、把握目标定位,认真做好课前准备

根据新课标钻研教材,根据学生实际、教学条件及自身的教学经验,选择最佳的教学模式,使课堂成为师生共同探究知识、展示智慧、发展能力、交流情感和培养健全人格的殿堂。

1 备教材。

按照新课标要求,结合学生实际,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程序。教师应按照学生的认知过程,对教材进行科学的剪裁和恰当的调整,做到增删得当、详略适度、突出重点、把握关键,以形成一个崭新的、适宜的、完善的知识结构与体系,使学生易懂、爱学。

2 备学生。

不同的学生,其学习的基础和能力总是有差异的。只有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防止讲授过深而使学生茫然,或过浅而使学生索然无味。备课时教师要面向全体,兼顾两头,根据学生的实际及教学条件,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组织和建构。

3 备教学设计。

(1)以学定教。把课本知识设计、改编成让学生多思、多想、多问的有意义的、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以问题为中心组织教学。把说话的权利还给学生,把教学重点放在知识的来龙去脉上,放在揭示知识形成的规律上,鼓励学生交流讨论、质疑问难,突破重点、难点。

(2)注重设计实验,启迪学生思维。直观的实验现象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知识的形成。要让学生在实验操作中讨论、争辩,分析、解决问题,自主获取知识,体会探究的乐趣,这样就能启迪学生的思维,训练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3)让化学回归生活。教学中,密切联系生活、生产实际,学用结合,学生感受到化学就在身边,学习才会有兴趣。例如,①学习“甲烷”,引入农村沼气的使用、西气东输、瓦斯爆炸等;②学习“铁”,引入日常生活中铁在什么情况下生锈,如何防止铁生锈等;③学习“酸、碱、盐”时,引入胃酸过多病人用药调查,自制酸碱指示剂,水垢的成分及除去,化学肥料的合理使用等。这样,既能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学生的视野,又有利于培养学生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处的意识。

二、转变教学方式,精心组织课堂教学

1 变“满堂灌”为恰当地引导、点拨。

实施新课程改革后,教师更要注重引导学生。引导学生检测和反思,确立能够达成的目标;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恰当设计学习活动方式,并对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这就要求教师做到:学生自学能会的,教师不讲;学生自己能独立完成的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去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真正让引导成为吸引学生探究的磁石,激发学生思维的发动机,融洽师生关系的剂,振奋学生精神的兴奋剂。

2 变“满堂看”为阅读、观察、感悟、表达的过程。

(1)教师应教给学生阅读、观察的方法,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思考解决问题。比如,通过课前阅读,让学生明确讲授的知识点以及各知识点的衔接、递进关系,训练学生归纳、总结、提炼知识的方法和抓住关键环节解决问题的能力。

(2)使“看”的过程成为思考的过程。让学生寻找“思”的切入点,突破“思”的关键点,整合“思”的各种信息资源,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境界。比如“元素周期表的应用”一节,在认识同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性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思考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性质与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关系,就会推出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因素是价电子,即元素的性质是由其结构特点决定的。

(3)把“看”的目标能够感悟、表达出来。教师要创设教学情景,启发学生整合知识,反思探究过程,变换问题呈现方式,将结论、问题解决的方法能够感悟、表达出来,并进行迁移,以完成知识体系的自我建构。

3 变“满堂问”为以“问”串“线”,以“答”助教。

教师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才能激起学生原有知识与新知识之间的冲突,并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如在“元素周期表的应用”新课引入时,设计提问:门捷列夫依据什么预测出有“类铝”存在?在中间知识过渡环节设问:同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性可以利用其核外电子排布的递变性来推理预测,那么同主族元素性质的分析是否也可以借助这种分析的方法?在内容的最后整合提升阶段设问:如何把元素原子的位置、结构、性质三者结合起来?怎样找到并预测它的性质?如何预测未来将发现的新元素的性质?这样就首尾呼应,以问题为线索,将知识由“点”串成“线”,由“线”连成“面”,知识技能得以提升,同时,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能力。

4 变“满堂乱”为动而不乱。

以教师组织课堂讨论和小组学习为例,要想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做到这样几点:教师遥控,组长实控,学生自控。教师遥控,反映教师的问题线,内容的知识线。在组织学生交流讨论中修正不足,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组长实控,即建立小组长负责制,保证讨论内容不会跑题。组员自控,让学生既参与竞争,又发展个性,使课堂秩序井然有序,课堂结构得以优化。

三、重视信息反馈,切实搞好课后反思

1 反思教学目标。

首先,反思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层面的教学目标是否全面落实。其次,反思重点、难点是否把握准确。最后,反思师生的达成度是否一致。教师要随时获取学生反馈的信息,调整教学思路,准确地将知识传授给学生。

2 反思教学技能。

一是讲授是否准确,语言是否规范简练。二是板书是否工整合理、提纲挈领、层次清楚。教师的板书为提升教学效果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为学生的书面表达起着良好的示范作用。其三,教具的使用、实验操作是否熟练、规范。

3 反思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