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国际贸易研究方法十篇国际贸易研究方法十篇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1:37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篇1

一、改革思路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传统的教学方法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是施教者,是知识的灌输者,学生是参与者,是知识的灌输对象[2]。这种单凭教师的讲解或多媒体教学,对于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很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是一门多边交叉学科,内容涉及国际结算、国际物流、海上保险、国际商法、外贸单证等内容,既有理论层面的,又有实务层面的。对于从未涉足于国际贸易具体业务操作的学生而言,在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的教学方法下,学生很难理解和消化进出口合同的磋商、签订和履行。所以,在教学方法改革中,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全新教育理念,使学生从课程的学习者转变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者,从而更好地将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贯通起来。(二)注重实践性教学环节。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是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inCoteRmS2010》、UCp600、URC522等国际贸易惯例、规则和法律条文指导下从事实际操作。在传统教学中,学生普遍认为仅凭老师课堂上的讲解,难以理解具体的国际贸易实务操作。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教学应该采取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场景模拟教学、双语教学等多元化、富有实践性特色的教学手段与方式,让学生“干中学”,以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动态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二、改革实践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根据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综合性、涉外性和操作性等特点,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一)注重专业知识与法律知识的结合。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是对合同当事人双方有约束力的法律文件,订立合同和履行合同是一种法律行为,处理履约当中的争议是解决法律纠纷问题。而且,不同法系的国家,具体裁决的结果还不一样。这就要求教师从国际贸易实践和法律两个侧面来讲授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内容。(二)尝试双语教学。推行双语教学是由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涉外性特点决定的[3]。该课程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国际贸易实务专业知识,而且还必须会用英语与外商交流、谈判及函电往来。如果学生专业英语知识掌握不好,就很难胜任工作,甚至会影响业务的顺利进行。该课程使用双语教学有助于学生将英语学习和国际贸易专业知识的掌握融为一体,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三)实施场景模拟教学。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以学生为主体,将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组合,在课堂教学中设计合同磋商、报价核算、合同签订、开证申请、备货、商检、报关、运输、保险、结算等外贸业务中的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处于做外贸业务的实际情景之中,从而对进出口业务流程有一个形象生动的了解。(四)注重实验模拟教学。利用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软件,让学生扮演出口商、进口商、工厂、出口地银行、进口地银行五个不同角色,从事不同贸易术语和不同国际结算方式下的国际贸易业务操作,尤其让学生模拟CiF贸易术语和信用证结算方式下的国际贸易业务磋商、签订和履行的全过程,使学生对国际贸易实务有一个系统的全面的感性认识。(五)实施案例教学。对国际贸易实务课程来说,广泛采用案例分析与研讨相结合的方法,教学效果明显。教师与学生以典型的国际贸易实务案例为中心进行互动和双向交流,使学生从课程的学习者转变为实际问题的解决者,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六)改革考核方式。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其考核方式的改革。传统的一张试卷定乾坤的期末考试模式,显然不利于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性教学的推进。在国际贸易实务考核中,考核内容应包含理论部分与实践部分,并增加实践考核的比重,将学生在案例教学、实验操作、场景模拟教学等方面的表现都纳入实践考核的范围,加强学生学习的过程控制,形成综合能力的考核体系。

三、保障措施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改变了以往国际贸易实务学习枯燥无味的范式,营造了一个比较活泼竞争的学习环境,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能力,提高了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效果。但是,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方法改革并不彻底。例如,国际贸易实务双语教学还处于以中文为主、英语为辅的状态;双师型教师的缺乏造成国际贸易实务教学跟不上实际业务发展的需要等问题。因此,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的进一步推进还需要学生、教师、学校三个层面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一)学生层面。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的实施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接受能力。案例教学、实验教学、场景模拟教学、双语教学等多元化教学方式的实施,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英语水平,并具有一定的国际物流、海上保险、国际商法等专业基础。因此,学生必须拓展知识面,加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全面提高素质。(二)教师层面。教师是国际贸易实务教学实施的主体。国际贸易实务多样化实践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既要熟谙国际贸易实际操作又要精通外贸英语。因此,教师必须丰富实践操作经验,提升英语口语能力和教学水平,推进国际贸易实践教学的开展。(三)学校层面。学校要重视实验室设备的资金投入,购置升级版的国际贸易实务实验教学软件,添置实验室教学录播设备,为国际贸易实务实践教学提供物质基础。同时学校要紧密依托外贸公司、银行等,建立产学研密切结合的运行机制,实行校企合作,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习锻炼机会。

作者:潘天芹单位:浙江大学城市学院

参考文献

[1]张颖.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实践教学应用研究[J].对外经贸,2013(06):140-142.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篇2

【关键词】双语案例互动模拟现场

一、双语教学法

英语作为《国际贸易实务》课程中最主要的交流工具,能为毕业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快速地与外商沟通、商务谈判、收发传真与外贸函电往来提供有利的语言支持,因此,《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双语教学更能提高该课程教学内容的规范性、涉外性和准确度,使学生更好地学习国际上最新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与常用的国际贸易惯例,将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好地融入到国际社会中,顺利地与国际社会经济活动的各项规则接轨。

笔者在最初几年的该课程教学实践中用的是中文教材,2012年第一次对物流管理专业的46名学生做了双语教学的最新尝试,上课以后也及时做了不记名调查问卷。统计结果显示:有5人选择全英文授课方式,占11%;有37人选择使用中英文双语讲授,占80%;有4人选择全中文授课,占9%(见图1)。从学生的调查问卷反馈统计中也可以看出,学生的英语水平不同,对待双语教学的态度也不同,比如:英语水平较差的学生选择少用或者不用英语讲授,相反,英语水平较好的学生对双语教学持认可支持的态度。

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学生的教学反馈,笔者在该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从最初的英文授课为主转换为以中文讲授为主,针对重要的专业术语采用中英文讲授的双语教学,并精心设计制作了双语网络课件,上课后及时把课件发送到同学们的QQ群,使得学生能够在下课后及时地吸收、较好地理解上课时所学的内容,进而不断开拓其专业理论知识的深度与广度。尽管双语教学中存在着不少的难题,然而教师通过自身的努力,不断研究双语教学过程中的新问题与新情况,并采取适当的方法,增强双语教学目标的有效性,就能进一步增强学生的职业适应能力与竞争力,培养出满足国际复合型标准的涉外人才。

二、案例教学法

案例教学法主要指教师把国际贸易实务中发生的各种典型的实际案例与代表性的业务资料经过自己的精心选取,系统归纳并整理,然后引入到课堂典型案例的讲授中,以便指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融入角色,进行独立思考性学习。案例教学法一方面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活跃课堂氛围,另一方面又能提高教师的课堂效果,是提高教学效果首选方法。教师一边给学生讲授理论知识,一边适当地引入案例教学,学生主动地运用各种原理,进而思考实际业务中产生的各种贸易争端的根源,这一教学方法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逻辑推断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与文字表达能力。

举例来说,讲授FoB贸易术语时,很多教师反复给学生说明卖方在装运港完成交货义务,风险也因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而转移,而不少学生却很难正确地把握与理解这一知识点。这种情况下,选用案例分析法将会非常必要。例如以下案例:买卖双方签订FoB合同,卖方向买方出口一级大米300公吨,装船时已经由公证人对货物进行了检验,结果所交付的货物完全符合合同中约定的品质条款要求,卖方装货以后也及时地向买方发出了已装船通知。运输途中因为风浪较大,结果海水把大米浸泡,影响到了所交付货物的品质。结果在所交付的货物抵达目的港以后,因为品质受到影响,最终也仅能以三级大米的价格卖出,所以买方对卖方提出差价损失赔偿,这种情况下卖方是否应该负责?为什么?分析:卖方不应该负责任。第一,FoB条件下,买卖双方风险的划分是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为界,货物在装运港装上船后的风险由买方承担。第二,本案例货物的品质问题不是卖方交货不符合要求,而是货物在途中遭遇风险而受损失。第三,卖方装船后也及时发出了装货通知。所以卖方不负责任。针对这一案例,可以首先通过提出问题、指导同学们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发言,最后由老师进行系统讲授,这样能够使学生更加透彻地理解FoB贸易术语买卖双方风险费用责任的划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效果。因此,笔者认为,任课教师需要在每一模块中都要适当地引入各种典型案例,这样,该课程教学就好像是在实践中边干边学一样,可进一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教学法能够缩短课堂教学环境与实际工作情境之间的距离,较好地把学生的认知性学习与思考性学习统一起来,改变学生“被动地听”为“积极地做”,这不仅使学生积极地参加到课堂讨论中来,而且节约了学生对知识进行系统提升的时间,保证了其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各种任务。当然,案例教学法需要老师不断整理搜集编纂各种质量较高的案例。

三、互动教学法

互动教学法指教师在每个知识点讲解之前首先进行提问,针对提出的问题启发学生思考,指导学生查阅各种相关的专业资料与参考书,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自由讨论,进而研究解决各种问题的办法。采用这种教学方法授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大胆走上讲台为同学们讲解一些章节,同学们进行评论,提出各种有效的建议与意见。这样可使较为枯燥的学习内容在同学们的记忆里留下较深的烙印,进一步拓宽同学们的知识面。只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的创造性与积极性,就能提高他们学习的热情,结果会事半功倍。

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师如果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教师如果能采取互动教学法,就能引导学生积极地进行思考,进而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举例来说,可以用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差额实例来讲解贸易差额这一知识点,讲解过程中以中美之间历年的贸易差额统计,引导学生思考贸易差额之间的不同和关键性的原因,同时也要求同学们课后收集各种参考资料,在课堂上引导同学们认真讨论,鼓励大家提出各种不同的看法。因此,互动教学法能较好地激发学生发现、思考并且解决各种问题的潜能,是大多数教师都认可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法。

四、模拟教学法

模拟教学法指首先设立国际贸易模拟实训室,然后组织专业骨干教师开发设计或适当引进我国先进的专业教学软件,或者借用网络在仿真的国际商务环境下进行虚拟的模拟与演练。这种教学法使学生可以在虚拟的国际商务环境下,模拟进出口商品交易的整个环节,做到亲力亲为,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例如: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能较好地模拟当今国际商务下真实的操作程序,每一个参与到Simtrade外贸实习平台虚拟贸易的学生均能根据实习计划扮演进出口业务程序中不同的当事人,进而共同组成并模拟较为真实的贸易环境。同学们通过扮演各种角色,互相竞争、相互协作,积极应对出口商、供应商、进口商乃至银行的各种常规业务,掌握国际贸易物流、业务流与资金流的各种经营方式,进而熟练地把握各种业务技巧,感受供应商、客户、政府机构与银行之间各种业务上的联系,实现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这一最终的目的。

五、现场教学法

现场教学法指积极创造各种有利条件,通过组织学生去港口、码头等业务场地学习相关专业技能的一种教学方法。举例来说,学习国际货物运输这一模块时,通过组织同学们去码头现场观察货物运输全程以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学习进出口货物报关这一模块时,组织学生去海关部门详细了解进出口货物的报关流程等各个方面,组织行业专家指导学生对各种实际报关业务进行模拟操作,进而提高学生的感官认知能力与实际操作能力。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同学们到达工作现场,通过看、听、说、问、做,才能把这些难以理解的专业技能知识,较快地把握并理解透彻。

六、创新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方法主要指合理地使用平面构图法与表格分析法这两种教学法,使其能够更好地提高上课的教学效果。

1、平面构图法

买方与卖方等利益相关者的有关权利,责任与义务如果利用平面构图方法来进行明确,则会更加直观可靠。国际贸易各种业务中,常常牵扯到许多利益相关者。比如:买方与卖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与适用的贸易术语,如果用语言文字描述则会显得特别复杂与晦涩,同学们难以理解。如果利用平面构图方法来说明买方与卖方等利益相关方的权利,责任与义务时,则会增强直观性与可视性,进而产生更好的教学效果(见图2)。

2、表格分析法

《国际贸易实务》课程里很多的知识点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这种情况下如果采用表格分析法,不仅可以直观地对不同事物的相似性进行分析,而且可以彰显不同事物之间的差异。例如:平安险、水渍险与一切险这三个基本险的承保责任范围异同这一知识点的讲解可以用表1进行分析。

通过这些教学方法的综合实践与运用,《国际贸易实务》课程的教学取得了比较令人满意的实际效果。目前,该课程已建设成为我院的院级精品课程,通过今后的继续努力与奋斗,争取把该门课程尽早建设成省级精品课程甚至国家精品课程,并且实现在更大领域内优质教学资源共享的目的,最终取得更好的综合效益。

【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篇3

论文摘要:国际贸易是高收益与高难度、高风险并存的,如何做到既要拓展国际出口业务又能有效地防范风险?作为企业的核心与骨干必须准确把握上述问题。本文首先阐述了国际贸易风险具有的两个功能,其次,分析了国际贸易风险的特性。最后,就国际贸易中风险的规避方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与国际市场接轨,但机遇与挑战并存,在国际贸易中还存在不少风险。国际贸易业务中,由于受不可知因素的影响,与外方发生贸易纠纷是不可避免的。国际买方可能采用以下手段损害卖方企业利益:利用中国出口商对国际贸易规则不熟悉而设圈套进行欺诈,从而侵吞货款;因自身财务问题而拖欠货款,甚至破产倒闭从而逃避债务;因市场问题,以各种理由中止与中国厂商的合同、并拒收货物,或采用拒付货款、要求降价等手段让中国厂商蒙受损失;发生国际贸易纠纷时,中外双方解决争议因人力、物力的消耗造成的成本较高问题。

    国际贸易风险主要是指在国际贸易业务流程中发生的风险。比如在交易前的准备环节,由于市场调查失真而引起的信用风险。由于国际贸易是一个紧紧依赖于环境的活动,尤其是对国际环境的依赖,所以,诱导国际贸易的风险因素极为繁多,国际市场竞争的激烈,国际国内环境的复杂多变,更使得国际贸易风险因素复杂化而难以准确把握,致使国际贸易风险事件经常发生,并导致重大的风险损失。然而,也正是环境的复杂多变,又给国际贸易带来了有利的机会,使国际贸易活动有可能获得风险收人。企业常常会对这种风险收人与风险损失、风险成本进行比较,在此基础上进行决策并实施相应的管理行为。本文就国际贸易中风险的预见及规避方法进行深入的探讨。

2、国际贸易风险的功能、特性及规避

2.1诱惑功能

    诱惑功能是指国际贸易风险诱导经营者追逐风险利益。马克思曾这样评价过风险利益的诱惑功能:对于资本家来说,如果有20%的利润,他们就会活跃起来;如果有50%的利润,他们有的就会挺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一切法律,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杀头的危险。马克思所描述的现象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已经成为过去,但他所指示的风险对企业经营的诱惑功能却是深刻的,反映了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收益与风险伴生的规律。

    风险诱惑功能的强弱,取决于风险收人与风险成本之间的比率或差额。风险收人是指国际贸易活动在风险因素构成的环境中所获得的收人,它是国际贸易活动全部经营收人减去非风险经营收人的余额;风险成本是为克服风险因素的作用,企业所投人的资本、人力、时间、信誉和社会利益等。风险收人与风险成本之间的比率或差额越高,风险的诱惑功能越强,反之则越弱。

2.2约束功能

    风险是一种带来费用、损失与损害的不确定性。因此它在引诱贸易活动、追求风险收益的同时,也对贸易管理行为构成了约束。这种约束具体表现为国际贸易活动的威胁、抑制和阻碍,也就是风险成本与风险损失对国际贸易活动的约束。

    国际贸易风险约束力的大小取决于风险损失的大小与风险成本的大小。当风险损失与风险成本都很大时,风险约束力就强;当风险损失较大、风险成本较小或风险损失较小、风险成本较大时,风险的约束力也较强;当风险损失与风险成本较小时,风险将更多地表现为对国际贸易行为的诱导。

2.3国际贸易风险的特性

    (1)经营活动中风险的共性

    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任何经营活动中都有可能会遇到风险,经营活动中的所有可能遇到的风险都有其共同的特性。

    第一,风险的客观存在性。人类存在的历史证明,无论是自然界中的地震、台风、洪水等,还是社会领域中的战争、瘟疫、冲突、意外事故等,都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它们是独立于人的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也就是说,风险处处存在,时时存在。人们无法回避它,消除它,只能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应对风险,从而避免费用、损失与损害的产生。

    第二,风险的相对变化性。风险的相对变化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风险性质的变化。比如车祸,在汽车没有普及以前,表现为特定风险,到20世纪在西方国家汽车成为主要交通工具后,车祸就成为基本风险。又如国际贸易货物运输中的海难,对船东和出口商或是进口商而言,是纯粹风险,而对承担大量货物运输风险的保险人来讲,却是一种投机风险。②风险量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认识风险、抗御风险能力的增强。在一定程度上对某些风险能够加以控制,使其发生的频率降低,导致损失的范围减少和损失的程度降低。预测技术和方法的不断完善,对风险的估测日趋精确,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风险的不确定性。③某些风险在一定空间与时间范围内被消除。比如,随着通信技术和银行业的发展,电子信用证和swift格式成为信用证结算的主要手段,使得以涂改或伪造信用证进行欺诈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以控制乃至消除。而同时,伴随一项新活动的开始,又可能有新风险的产生。比如,edi贸易方式的产生及发展,引起了电子提单及其他电子数据安全哇风险的产生和其他风险。

   第三,风险的可识别控制性。所谓识别,是指可以根据过去的统计资料,通过有关方法来判断某种风险发生的概率与风险造成的不利影响的程度,诸如费用、损失的损害;所谓控制,是指可以通过适当的技术来规避风险或控制风险发生导致不利影响的程度,现代管理科学的发展为风险识别与风险控制提供了理论、技术和方法支持。

    (2)国际贸易业务中风险的特性

    既然风险是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客观存在的能够引起损失和损害的不确定性,而国际贸易风险则是这种不确定性事件发生、表现和影响于市场参与主体的经营活动和结果的特殊形态。因此,我们可以分析、推导出国际贸易风险所具有的特征。

    第一,国际贸易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国际贸易风险是国际经济交往的必然产物,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国际贸易风险是国际经济活动中客观存在的,这种客观性表现为形成国际贸易风险原因的客观性和必然性。产生和诱发国际贸易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它主要源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规律的复杂性和市场经济参与主体的认识及其他方面能力的局限性。由此国际贸易风险就有了存在的客观基础和依据,就必然以风险成因的角度表现出来。国际贸易风险的客观存在性还表现为国际贸易风险的不可避免性,在国际贸易风险存在基础消除之前,国际贸易风险是“必然事件”,国际贸易经营者只能将其控制在一定程度之内,但无法将其降低至零。另外,国际贸易风险的客观存在性还表现在它是通过偶然性体现出来的。国际贸易风险的存在具有抽象性和不确定性,但风险的表现形式却有个体性和差异性,风险的发生无论是范围、程度、频度,还是时间、区间、强度等都可以表现出各种不同形态,并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表现出来。

    第二,国际贸易风险的无意识性。国际贸易风险形成于国际贸易主体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发生的失误,又在无意识的情况下承担了这些失误及其所产生的后果。总体说来,首先,国际贸易风险与有关经营商的主观意识的无意识性密切相关。因为即使比较复杂的国际环境,在正常情况下,只要经营主体能够准确意识到所处的环境,有意识地采取切实有效的避免风险的策略和措施,国际贸易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避免或降低。因此,国际贸易风险往往与经营行为主体的主观无意识性相关,经营行为人的主观无意识性包括其无意中做出了错误的判断、无意中采用了不适合的贸易方式方法,无意中遗漏了贸易过程的某些环节,对贸易环境和竞争对手的分析失误等。其次,国际贸易风险是经营主体无意中接受的,经营行为人事先对风险的发生并无足够的觉察,或对风险的强度判断失准,所采取对策与实际发生的风险不对等。再次,国际贸易风险不包括经营行为人故意行为所产生的后果。

2.4国际贸易中的风险规避方法

    (1)广泛咨询收集贸易中的对方相关信息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谁掌握的信息量越多,胜出的机会就大大增加,就能避免国际贸易活动中的盲目性。到海外投资,一定要请国际政治专家帮助考证当地政治环境是否稳定,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关系如何等;与国外大公司、金融财团合作,一定要设法弄清楚他们与该国政府、议会之间的关系;虽然不能完全消除这些风险,但可以了解这些风险的发生规律。

    (2)风险转移

    所谓风险转移,就是将风险转由其他主体承担,自己不承保。保险是一种最典型的风险转移技术,企业为避免火灾、水灾等可能带来的经济损失,通常会向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万一企业遭受这类损失,保险公司将给予相应的赔偿。这样,企业就可以不承担或不完全承担这类损失,风险得以转移。与保险类似的还有期权。对于将来准备以外币支付来进口某项产品的企业来说,汇率上涨极为不利。于是,为避免汇率上涨带来的损失,该企业将愿意支付一定的费用用以购买“保险”,即买入一个买权。保险是防范贸易风险的重要工具,企业应加强认识,积极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主要通过承保出口过程中面临的政治风险和买家风险为出口企业提供风险保障。此外,信用保险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衍生功能:一是通过对买方信用风险的承保,推进银行介入贸易融资,增强企业的融资能力;二是促进企业间交易由现金交易甚至易货交易模式,变为更高效经济的信用交易模式,润滑企业的交易过程,提高交易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三是保险后的应收账款资产质量得以提高,从而改善企业总体财务状况,改善财务报表;四是帮助企业采用灵活的贸易条件,进而提高企业竞争力,巩固贸易关系。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篇4

【关键词】贸易融资;商业银行;利率

随着经济国际化程度的提高及中国成为wto的成员国的发展,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比过去更加关注商业银行或其他机构提供的服务能否更加便利其整个交易过程、扩大信息来源、减少相关风险、降低交易成本,企业对贸易结算和贸易融资服务的要求已经从最初的交易支付和现金流量控制的需求,发展到对资金利用率及财务管理增值功能的需求。如何拓展表外业务及培育新的收入增长点等问题,成为商业银行面临的严峻问题。

一、贸易融资发展文献综述

首先是贸易融资的境外发展历程:境外主要致力于国际贸易方式、银行贸易融资服务和风险方面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境外的专家学者便己开始关注贸易融资研究。1974年,Gerhardwschneide较早地论述了贸易融资问题,从国际收支平衡和管理角度出发,阐述了贸易融资的重要性;认为进出口贸易双方都会从自身利益角度出发,力争采取有利的结算方式和融资方式以规避风险;通过对贸易融资流程展开深入的研究,他还提出国际贸易融资的一般技巧和方法,并认为在即时的交易中,融资体制需因承担外汇风险的当事人不同而异。J.R.

Hicks&J.niehans(1983)的交易成本创新理论、S.Davies&R.Sylla(1992)的金融创新理论等,以这些理论为主的金融创新理论成为国际贸易融资创新的理论源泉。DavidBlake(1996)则在汇票融资方面颇具独到见解,他通过研究汇票结算方式下融资的特点,充分阐述了汇票结算方式下所进行之贸易融资的优越性。Gerhardw.sehaeide、Hansen先后从银行角度出发,并从资本约束、制度约束、自偿性贸易融资链等方面提出了商业银行贸易融资业务创新的方法和策略等。2007年,RiehardBaroviek联系资金、技术、以及更多中间商等因素对贸易融资供应链进行的研究。2008年,K.n.Huang针对银行在贸易信贷融资项目急剧恶化的情况下寻求最佳解决方案进行的方法研究。其次是贸易融资的国内发展历程:国内对国际贸易融资问题的研究时间尚短,从1994年第一届贸易融资研讨会的召开后,贸易融资才真正引起国内专家学者的高度重视。国内对国际贸易融资的研究主要围绕在国际贸易融资发展现状、贸易融资方式、银行贸易融资风险防范、贸易融资产品创新等几个方面,其研究的深度和广度逐渐有所提高,并对现实的操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贸易融资方式的应用研究。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出现在国内国际贸易融资兴起初期,国内银行和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方式还较为陌生,国内部分专家学者开始对推广国际贸易融资、引进和借鉴国外较成熟的贸易融资体系和方法等方面展开分析和研究。二是贸易融资产品的创新研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贸易及其结算方式的发展变化以及国内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迫使国内商业银行不断进行国际贸易融资产品创新。如姜学军(2003)网强调创新对银行、进出口企业及整个国民经济的意义,分析了国际贸易融资业务与银行其它业务的区别,创新业务与传统。

二、对中资商业银行国际贸易融资业务的发展建议

首先,企业在找第三方担保时,会顾虑对方将来会要求自己提供担保,进而产生其难以控制的风险;其次,部分申请国际贸易融资的企业为贸易公司,缺乏银行认可的固定资产,如厂房、土地等,生产型出口企业的机器设备虽能用于抵押,但抵押率低,而且费用高、手续烦琐、时效性差,不符合国际贸易融资方便快捷的特点;最后,企业对国际贸易融资产晶不熟悉,对各种金融工具不能合理运用。

国际结算业务发展到今天,早已不再是单纯的资金收付,在结算的同时提供贸易融资已成为国际银行界的普遍做法,我们的银行对此要加以重视,在了解市场需求的基础上,结合客户对外贸易的期限、支付方式等不断推出新的产品,并借鉴国际银行界的做法,将传统的贸易融资方式与新的融资方式融合起来,这样,既能树立银行的品牌,又可占得市场先机。

参考文献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篇5

一、电子商务战略研究综述

电子商务战略是为了促使电子商务迅速发展而进行的一种全局性、长远性的决策选择。

国外的电子商务战略研究成果较多。欧美在电子商务战略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从电子商务企业的市场机制、产品竞争等角度入手。中国的研究比较专注于某一企业、行业的战略,较少研究整个国家的电子商务战略、法律体制方面。pant(2003)分析了电子商务市场的模式和企业及其管理者对自身的三种市场定位:传统知名企业、新型网上企业及混合型企业。企业所制定和采取的战略能否获得最终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将该战略应用到自身企业的个体环境并对每一领域的具体问题及选择方案早期认识。刘红璐等人(2009)以企业战略分析与制定理论为基础,结合国内外企业成功的电子商务战略指定的案例分析,从系统角度企业的电子商务战略的目标、指导思想、原则以及战略制定模式和技术方法。吴建中(2010)对铁路物流电子商务战略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铁路物流电子商务战略总体规划、铁路物流电子商务应用系统规划以及铁路物流电子商务组织和资源配置规划。

越南关于这领域的研究较少,主要是定性研究。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越南政府早已认识到电子商务对国家经济的重要性并非常重视电子商务战略制定工作。2005年越南工商部制定了2006-2010年阶段电子商务发展总体规划;其内容强调要借助电子商务平台以促使贸易发展并提高企业的竞争,政府部门加快完善法律框架的同时将为企业、个人提供电子公共服务。Khanhtho(2006)借鉴电子商务发达国家的经验以及结合越南电子商务当时的现状,从而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措施。

二、国际贸易与电子商务的关系研究综述

当前关于这领域的研究成果很多。在欧美地区,很多大学设立了研究部门,Soon-YongChoi等人(2000)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了电子商务,他们认为电子商务为交易双方提供了一个买卖数字产品的市场。CatherineL.mann等人(2000)提出了电子商务必将成为全球广泛应用的趋势,并分析了其重要意义。互联网和电子商务以两种方式改变了传统市场:一是过程和产品创新;二是新市场的信息、时间和地理位置。VanHooseDavid(2003)使用经济学的方法,站在全球贸易体系的高度上对电子商务进行研究;他认为通过电子商务进行的行业内贸易可以用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理论来解释。谢康等人(2010)分析了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发展的影响。电子商务作为国际贸易中介手段或缓解参与贸易过程,在交易成本的贸易壁垒阻碍下,将使传统的贸易过程更加趋于帕累托最优,电子商务作为中介的作用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得到加强。aurelijaBurinsliene(2012)讨论过关于欧盟企业发展国际贸易的能力以及电子商务的应用助推国际贸易发展,该文使用一组标准和多个标准评价方法(CopRaS)建立了建议框架。研究结果指出,欧盟生产企业和贸易企业的应用框架结果显示,丹麦企业是最积极的,他们运用电子商务技术到国际贸易活动中,使国际贸易交易活动更加活跃。(越南这方面的研究极少,本人未查询到相关的文章)

三、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应用与对策研究综述

电子商务的出现对全球外贸活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国内外学者开始把精力放在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应用与对策此问题上。郑月明(2006)认为,在加入wto后过渡期,电子商务将成为改变交易环境、构造交易机会的重要平台。电子商务成为国外企业进入中国的同时,也是中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重要平台,成为内贸和外贸融合的现实平台并为国内外企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市场机会。胡芳(2012)在论我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的运用研究中,已经阐述了中国企业在国际贸易中发展电子商务的必要性,分析了中国企业国际贸易电子商务运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一些对策措施。

nurayterzia(2011)也对电子商务如何影响到国际贸易这问题进行深入讨论。他认为电子商务的发展既有直接影响又有间接影响到国际贸易。在贸易中使用电子技术使交易更加便捷、快速、便宜、不限地域,特别是互联网的发展使信息成本降低,对消费者和卖家是非常有利的。互联网的应用更有效地打开曾经被封闭的市场。最后,互联网普及率高的发达国家出口量大于普及率低的发展中国家。

越南这方面的相关研究较少、尤其是电子商务助推国际贸易发展的战略研究到目前为止尚未有人研究过。nguyenthiHong(2002),Lethuphuong(2003)通过梳理大量资料对越南中小企业发展电子商务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未来中小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导向以及政府、中小企业本身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措施。nguyenVantoan等人(2008)通过分析越南Battrang陶瓷企业应用电子商务的现状,找出企业还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处理措施的建议。越南的电子商务研究较多是从企业角度入手,较多的研究属于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较少。

四、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电子商务战略、电子商务与国际贸易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成果较多并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在电子商务发展的初级阶段,国外学者们主要把精力放在研究电子商务概念、发展战略、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等方面上,具有概述性的定性研究。后来随着电子商务迅猛的发展、其应用到经济、社会各领域,为国民经济带来巨大的收益;学者们逐渐对电子商务应用到国际贸易等问题加以重视并进行深入研究。国外学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Swot矩阵分析、Spet宏观环境分析、CopRaS分析。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篇6

论文摘要:对于对外贸易迅猛发展的中国而言,人民币汇率波动的贸易效应受到了学术界广泛关注和思考,本文将对相关文献按照总体和区际分类的角度的进行评述。

1.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总体贸易效应研究评述

近年来,由于中国经济持续发展,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关于人民币币值汇率波动对我国总体贸易影响的讨论一直十分激烈。纵观这些成果的研究结论,大致可以分为三种观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有着正面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有着负面影响;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影响不大。

1.1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有正面影响

魏巍贤早在1997年发表于《统计研究》的《中国出口与有效汇率的关系分析》一文对此有比较详细具体的实证分析研究,最终笔者得出结论:从长期来看,改革开放以来出口总量的不断增大与有效汇率的持续贬值密切相关,因此这意味着两方面内容,一是我国以促进出口增长为目标的汇率政策是长期有效的,改革以来的汇率贬值确实起到促进出口长期增长的作用;二是我国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不尽人意,长期的出口增长过分依赖于汇率的贬值。临时眭政策因素在短期内也百弱f起出口总量的变化使之脱离它与有效汇率的均衡关系水平。

另外,李海菠2003年在《世界经济研究》发表的一文《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根据1973—2001年的年度统计数据,采用与魏巍贤相类似的方法.即用单方程协整分析检验调整后的实际汇率arer、中国外贸进出口总额、出口额和进口额的协整关系。www.133229.com加之eg两法估计它们之间的长期关系,最后使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等实证分析方法,研究了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的关系,也得出了相类似的结论,即人民币实际汇率与中国对外贸易之间存在着长期的均衡关系。并且笔者还证实了实际汇率可以改善短期内中国的对外贸易状况。

通过检索文献发现.该类文献的数量相对而言比较少,原因应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总体事实与该理论有所不一致。

1.2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有负面影响

郑恺2006年发表于《财贸经济》的一文《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出口的影响——基于sitc比较》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有负面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简要综述如下:

根据有关的国际贸易理论,决定对外贸易通常有3个变量。第一是外国收人大小,第二是相对于外国商品的贸易条件,第三是货币比价即汇率大小。由此,为了度量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必须控制以上3个变量。但由于gni不存在月度统计数据,笔者采用美国的工业生产指数来代替gni或gdp数据,此外由于我国不存在进出口价格的完整时间序列数据,因此可以利用实际汇率进行替代。在构造实证模型时,笔者将波动率作为外生变量,在存在协整的情况下,相应采用var的扩展vec模型来估计估计短期内波动率对贸易波动的影响。其构造的模型为:

其中,ex为中国对美国的出口数量的自然对数值,i表示为不同的行业,ipf为美国工业,生产指数的大小,r表示人民币兑美元的实际汇率的自然对数值,v表示实际汇率的波动率,ecm为误差修正项,反映了贸易变化的长期趋势。j表示变量滞后阶数。

笔者运用了以上var的扩展模型进行分析,由于var可以解决不平稳数据造成的不稳定性以及内生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因此可以更好的估算出汇率波动对贸易的影响,他研究了自1994年以来中国对美国按sitc出口贸易与实际汇率波动的关系,结果表明我国的一些行业受汇率波动的负面影响较大。

此外,李建伟、余明2003年在《世界经济》发表的《人民币有效汇率的波动及其对中同经济增长的影响》一文也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围总体贸易有负而影响”这-fq题进行了实证研究.笔者利用的是1995年1月一2003年6月的季度数据,与郑恺使用的方法不同.李建伟、余明两位学者运用的是两阶段最小二乘法,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与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的十日关关系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是影响中国进出口贸易和利用外资的重要因素,从而他们认为人民币有效汇率大幅度波动会对中国经济增长形成巨大负面冲击。

1.3人民币汇率波动对中国总体贸易影响不大

曹阳、李剑武于2006年在《世界经济研究》发表的《人民币实际汇率水平与波动对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一文基于1980—2004年的年度数据,首先用ak—garch模型测算出人民币实际汇率的波动率。最后采用engle—grnager两步法,进行了协整分析,从而对“实际汇率波动对我国进出口贸易的影响”进行研究,笔者发现人民币汇率波动的增加对我国的进出口贸易的影响不显著。

强永昌等2004年于《世界经济研究》发表《有关人民币汇率问题的对外贸易分析》一文.笔者通过对我国1990—2001年各种价格研究了1990年以后的人民币汇率和中国对外贸易的关系。首先分别构建了出口方程以及进口方程,根据1990—2001年的样本数据,用eview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最终得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出口额、进口额与人民币实际汇率之间存在的弹性关系不大,相关性较弱的结论。

综上所述,以上三类文献分别从人民币汇率波动对贸易的正面影响、负面影响和影响不大三个方面进行了实证研究。

2.人民币汇率波动与中国区际贸易效应研究评述

刘巍、郭友群2003在《国际经贸探索》发表了《对人民币汇率与广东省进出口额之间关系的实证分析》一文,笔者运用广东省1987-2001年的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人民币牌价汇率变动1个单位,广东省的出口额就同方向变动o.15亿美元.人民币牌价变动1%,广东省出口额就同方向变动29%。这个结论说明,人民币贬值有利于广东省出口的增长。得出同样结论的有关研究文献是戴世宏2006年发表于《上海金融》的《人民币汇率变动对上海市贸易收支的影响》一文,笔者采用adf检验,对上海1993—2004年度的gdp、进口额及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进行研究.发现人民币汇率贬值有力地促进了上海市出口贸易的增长,这种促进作用随着贸易自由化程度的提高而不断增强;进口方面,人民币贬值对上海市进口产生了一定的抑制作用。

以上两篇文献主要是基于实际汇率与进出口量的关系分析,而陈志昂2001年发表于《商业经济与管理》的《人民币汇率与浙江出口变动的实证研究》一文则是分别考虑了实际汇率和名义汇率对贸易的影响,在泰米姆·贝佑米估计的贸易方程的基础上,利用浙江省1990-1998年的相关数据,建立了以汇率和贸易国国内生产总值为变量的长期和短期回归模型,实证分析分析得出结论:人民币名义汇率对浙江出口正相关,实际有效汇率对浙江出口负相关,但汇率弹性较低。

所以,结合以上文献总的来看,人民币汇率波动对各省对外贸易的影响的不同结果符合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中国制造”和“世界加工厂”逐渐形成的事实,并且市场规模的出口效应大都分布在中国的沿海发达地区,基本与经验判断一致。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篇7

关键词:中间产品贸易;新贸易理论;现代企业理论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7217(2006)06-0006-06

一、中间产品贸易对新贸易理论的偏离

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与生产非一体化的迅猛发展,贸易模式更多地转向以中间产品为载体的公司内贸易或公司间外包贸易,中间产品贸易已成为一种新的经济现象。

Feenstra&Hanson(1998)使用投入产出表推测了美国的中间产品进口量,发现美国中间产品进口占总进口的比例从1972年的5.7%增至1990年的139%,Campa&Goldberg(1997)对加拿大、英国(但日本例外)的研究也发现了相似的结论。Hum-mels,ishii,Yi(2001)与Yeats(2001)的研究都表明,国际贸易中零部件贸易比最终产品贸易的增长要快得多。在这些中间产品贸易中,美国商务部门(theBusinesspress)强调了与跨国公司内部相关的国际外包贸易增长的壮观事实;Hanson,mataloni,Slaughter(2003)记载了同样引人注目的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增长情况。Grossman&Helpman(2004)认为垂直专业化之所以会发生,就在于它背后快速增长的中间投入品、零部件和专业化生产服务的中间产品贸易。Spencer(2005)则以1986~2003年中国制造业为例,说明其出口从1988年的390亿美元增加到2003年的3980亿美元中,加工贸易的出口比例从1988年的35%增加到2003年的57%,其中至少有25%的比例是股权式公司内贸易,其余约22%的出口贸易是属于公司间外包贸易。

这些事实表明,中间产品贸易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增长的重要方式。然而,由于这种贸易是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相融合的直接结果,它既可以发生在要素禀赋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也可以发生在要素禀赋相似的国家和地区,还可以发生在要素禀赋完全一致的国家和地区。换言之,中间产品贸易与主流贸易理论发生了偏离。在以H-K为主要框架的新贸易理论框架中,虽然它并不像传统比较优势理论那样,把中间产品贸易作为国内的生产结构问题来处理,但它只是合理解释了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型产业内贸易,而对垂直型产业内贸易的完美解释则显力不从心。实际上,中间产品贸易主要发生在垂直型专业化贸易范围内,而不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中。具体来说,中间产品贸易对新贸易理论的偏离主要表现在:

其一,国际贸易的生产性与交易性。由于国际贸易与国际投资的高度一致性,中间产品贸易实际上就是以零部件、配件、组件及中间投入品等为载体的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或者说是这些生产要素在国际间的直接流动,它既体现了商品的生产属性,也体现了商品的交易特性。但在以H-K模型为主要框架的新贸易理论中,生产要素是不可以流动的,没有中间产品的投入,生产技术不仅在每个部门内的各个品种间相同,而且在各部门间也相同,国际贸易活动只是最终产品的交易,因而商品的生产特性被忽视了。这从Krugman模型(1979,1980)、Helpman模型(1981)以及Helpman-Krugman模型(1985)的假设中就可以看出。尽管在either(1982)模型中,出现了中间投入品的生产,但他采用的是单要素假定,其生产函数类似于Krugman所使用的――只不过他用投入品m代替了劳动。而在后来的新贸易理论进展研究中,尽管也吸纳和扩展了either的方法,将中间产品的投入置于模型假设之中,但都是采用了过于简化的假定条件,即以一体化世界经济作为参照物,并且都只是从产业层面上来考察贸易的原因、模式及其对福利分配的影响,企业只是作为一道简化的装置出现,企业内部组织方式、策略行为等都被简化了。因此,现存的H-K贸易理论框架无法对国际贸易的生产性特征给予合理解释。

其二,契约的不完备性与不完全市场结构。中间产品贸易是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必然结果,准市场的交易环节加剧了交易过程的复杂性。在国际外包方式下,由于信息不完全、当事人的有限理性与机会主义倾向,契约条款描述的完备性、履约方式及违约处理等各方面难以做到事前明确,契约只能考虑到数量有限的变量,或者是与契约直接相关的变量,或者是那些“法庭”容易验证的变量,最终产品商和中间供应商之间很难签订一个完备的外包契约。即使在国际FDi形式下,最终产品商和中间制造商之间也同样面临着雇佣契约和激励契约等,这些契约也是难以对未来的偶然事件及其责任、权利做出明细规定,因而契约也是不完备的。然而,在现有的H-K贸易理论框架中,虽然突破了传统理论中完全竞争、规模报酬不变的假设,强调不完全市场结构、规模经济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使理论进一步逼近现实。但是,在H-K模型中,不完全市场结构是用厂商数目、产品差异化及价格变化来体现的,对于信息不完全这一条件却被简化了,更没有涉及到微观企业内部行为问题。因此,H-K贸易理论没有考虑到中间产品贸易中契约的不完备性。

其三,贸易模式的网络性、内部性与外部性。随着国际生产的全球化发展,贸易活动越来越围绕跨国公司而展开。在母公司的控制下,最终产品商既可通过独资、控股、参股等股权式的一体化形式,也可借助于品牌、协议、分包、许可证等非股权控制的非一体化形式,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垂直一体化生产”(verticalintegratedproduction)或“零散化生产”(fragmentedproduction)。相应地,大量的原材料类中间投入品、零部组件类中间产品,将频繁地流转于各子公司、分公司或外包企业网络之间,从而产生了大量的中间产品贸易。显然,发生在“垂直一体化生产”方式下的中间产品贸易是典型的公司内贸易模式,体现了贸易模式的内部性;而在“零散化生产”方式下发生的中间产品贸易则是公司间外包贸易模式,体现了贸易模式的网络性,即贸易各方之间都承担了关系专用性投资(relationshipspecificinvest-ment),是介于企业与市场之间的中间形态,用Spencer的观点来看,这种外包模式最好描述为合资

关系(ajointventure)而不是市场关系(anarm’slengthrelationship)(Spencer,2005)。这两种贸易模式都不能简单地以产业间贸易和产业内贸易来区分。但在H-K贸易理论框架中,国际贸易是水平型产业内贸易模式,体现了与产业间贸易模式的外部性相比较的内部性质。因此,中间产品贸易模式的网络性和内部性与H-K贸易理论中贸易模式的性质发生了偏离。

二、新贸易理论对现代企业理论的吸纳

中间产品贸易与新贸易理论之间的偏离,客观上促进了新贸易理论不断改进理论假设,增强理论解释力,其中最突出的就是表现在对跨国公司的研究上。近些年来,新贸易理论学者们尝试将跨国公司的行为分析纳入其分析框架之中,承认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中,跨国公司行为会对贸易模式、贸易量、贸易结构以及社会福利都产生重要影响,并且依据产业组织理论和寡头垄断竞争理论提供了分析跨国公司为何出现的基础。尤其是随着大量中间产品贸易现象的不断凸显,mclaren(2000)开始将现代企业理论融入国际贸易模型之中,利用要素禀赋差异和现代企业理论,解释了契约不完备条件下企业内贸易行为及中间产品贸易现象。此后,西方学者从不同视角对这一研究进行了探索,为新贸易理论开辟了一个崭新的局面。从整体上看,这些研究主要是从以下四个视角展开:

1.交易成本分析。mclaren(2000)首先使用了一个简单的交易成本模型(USF-DSFpairs),将企业组织理论融入国际贸易模型之中,分析了国际开放对垂直一体化的影响及其所产生的福利效应。在模型中,他放弃了新贸易理论中规模经济和垄断竞争的假设,引入了“市场厚度”(thicknessofthemarket)的概念。他认为,最终产品商获得专业化的中间投入品,既可以通过叫价机制从市场上获得,也可以通过合并供应商从一体化内部获得,企业通过对市场贸易的敲竹杠问题(hold-up)与垂直一体化贸易的治理成本问题进行权衡。他强调这种权衡主要与市场厚度相关,即投入品市场厚度决定了企业组织方式和贸易模式的选择,从而影响贸易利得和贸易效率。尽管mclaren将交易成本理论与市场厚度概念结合起来,但这一模型抽象掉了对最终产成品的影响,也忽视了一般均衡贸易模型中的要素禀赋差异特征。

Grossman&Helpman(2002)在mclaren(2000)的基础上,把对垂直一体化与外包之间的组织方式选择发展到一般均衡、垄断竞争框架中,并考虑了最终产品行业的产品差异程度。不过,在他们的模型中,网络性市场贸易是通过不完全契约而不是叫价机制来进行。这样,专业化零部件的生产成本是在讨价还价(bargaining)之前就是沉没的,通过利润分享形式,零部件的购买可在零边际成本上进行,最终产成品通过中间生产商选择供应的零部件数量受到限制。然而,由于这一模型是假定在封闭经济环境中进行,这就妨碍了对国际FDi与国际外包活动的全面考察。

不过,Grossman&Helpman(2005)将这一模型引入到一个两个国家、两个企(产)业的一般均衡的生产和贸易模型中,以市场厚度的外部性为特征,运用要素禀赋差异假设和交易成本方法,分析了在全球化经济中,最终产品生产商必须为企业外包出一些必要的服务或零部件,以及企业进行外包决策时必须要考虑的区位选择问题。并利用这一模型检验了国家规模(用劳动力参数来表示)、外包技术(用定制模具样品的费用参数来表示)、搜寻技术、契约环境对外包行为及国际贸易模式、贸易增长的影响,从而说明垂直生产网络下企业通过国际外包方式获取专业化中间投入品的必然性。

评论:通过交易成本的分析方法,以H-K为主要框架的新贸易理论建立了一个不完全契约条件下的一般均衡生产和贸易模型,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中间产品的生产行为和贸易性质。但是,这一方法没有考虑生产组织的权力配置影响,因而对中间产品贸易的企业内部行为考察是很有限的。

2.产权理论分析。antras(2003)首先将GHm财产所有权理论嵌入到一般均衡垄断竞争贸易模型中,根据所有权结构、要素密度和垄断竞争条件来解释国际贸易。在解释美国23个跨部门的制造业行业贸易模式特征时,antras遵循了Grossman& Hart(1986)的核心思想,认为专业化投入品的生产成本是非契约性的,最终产品生产商通过借助资本的前向性投资,能够消除贸易中的敲竹杠问题,解释了资本密集型商品多公司内贸易,而劳动密集型商品却多发生在市场交易中。在解释美国28个跨部门的国家贸易模式特征时,他将局部均衡框架嵌入H-K(1985)模型中,将企业边界同国际生产选址结合起来,解释了美国与资本富裕国家倾向于公司内贸易,而与资本稀缺国家倾向于外包贸易,而且资本一劳动比率越高,美国与其附属企业之间的进口占美国总进口的比率也越高。不过,在这一模型中,最终商品是被假设为非贸易品,世界贸易都是中间投入品贸易。

在antras(2003)的基础上,antras&Helpman(2004)把melitz(2003)的产业内异质性模型融入Hart&moore(1990)财产权模型中,建立了一个北一南国际贸易模型,根据企业生产能力水平选择所有权结构和供应商的区位,从而决定了中间投入品的贸易模式。他们认为,最终产品商与零部件供应商之间是关系专用性投资(relationshipspecificinvestment),并通过不完全契约来治理。在对供应商的区位选择时,最终产品商要在南方的较低可变成本收益与北方较低固定成本收益之间进行权衡;在选择贸易模式时,最终产品商要在垂直一体化所有权优势的收益与独立供应商的高能力激励的收益之间进行权衡。这样,均衡模式取决于要素禀赋差异、所有权优势、事后纳什讨价还价能力和总部密度技术。因此,高生产能力企业在外国一体化或外包获得中间投入品,低生产能力企业在母国外包。

Feentra&Hanson(2003)将GHm财产所有权模型应用到对中国外包贸易实践中,对产权理论分析方法进行了经验性应用。模型根据1997~1999年中国加工出口的1位数SitC产品数据和企业类别的详细数据进行经验检验,发现在中国从事加工贸易出口的跨国企业,最普遍的企业组织形式是外国企业至少拥有部分所有权,中方控制投入品采购权,这一结论支持了GHm所有权分析方法。

评述:由于考虑到企业内部的权力配置问题,通过产权理论方法建立起来的一般均衡垄断竞争贸易模型,一定程度上揭示了中间产品生产性质、贸易模式和企业组织形式之间的相互关系。然而,在全球生产网络下,如何考虑非物质权力对企业间贸易模

式和贸易行为的影响,对这一方法来说,无疑是个挑战。

3.激励机制分析。Grossman&Helpman(2004)首先将Holstrom&milgrom(1991)多重委托一模型与Grossman&Helpman(2002)的企业组织研究相结合,纳入北一南国际贸易模型中,研究了在垂直一体化方式和国际外包方式之间获取中间产品的权衡问题。认为委托人为了生产出异质性的最终商品,需要获取中间投入品,但投入品必须由拥有专有技术(knowhow)的人生产,这个人可以是雇佣经理,或者是独立的供应商。但无论哪种情形,人交付恰当投入品的能力都是不确定的,并与人的努力程度密切相关。如果委托人雇佣了人作雇员,他能监督到人部分多重任务中的努力水平,如果他雇佣了一个独立的供应商作为人,监督是不可能的。因此,垂直一体化方式的较好监督性与外包方式的高能力激励之间就存在一种权衡。激励机制分析表明,委托人偏好垂直一体化而不是市场契约仍是可能的。另一方面,由于供应商能够承担一些初始投入成本和生产不成功时的烂呆帐成本,同时引诱高水平努力所需要的必要激励成本要比雇佣经理小,因而委托人也会偏好外包方式。这样,模型较好地解释了垂直生产网络下存在着中间投入品、零部件和专业化生产服务的快速增长现象。

Feentra&Hanson(2003)在将GHm财产所有权模型应用到中国加工贸易的经验性检验工作的同时,也对比应用了Holstrom&milgrom(1991)的激励机制分析方法。认为在价值增殖较低或人力资本专业化投资水平较高时,在投入品搜寻比在加工过程中的激励问题更为敏感,因此,如果经营者报酬与所监督到的能力相称,工厂的所有权和投入品采购的控制权安排给同一方是有效率的。否则,应该分配给不同的两方。通过对人力资本专业化投资参数、外国企业纳什谈判权重参数以及合同不能实施概率参数的实证检验,其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理论。

评述:尽管激励机制方法也是从财产所有权理论出发,但由于它考虑到外部选择的影响,因而在解释国际贸易中企业行为对中间产品贸易性质和模式的影响方面,激励机制分析方法为新贸易理论的研究开辟了一个新的视角,成为产权理论分析方法的一种有力补充。

4.控制权授权理论分析。marin&Verdier(2002)在一个解释扁平化层级制度(aflatterhierar-chy)的授权模型中,首先将aghion&tirole(1997)控制权模型进行扩展,认为在不同生产方法反映到特定的竞争项目上,企业存在三种组织方式:即委托人集权控制(p组织或一体化),授权给人(a组织或外包),以及无内部等级制度的单体企业(o组织)。然后将这一授权模型嵌入到Dixit-Stiglitz的垄断竞争模型中,在一般均衡框架内考察了企业内部权力的动态性和组织形式的变化。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没有发生贸易的两个相似国家可能有不同的企业组织方式(a形式或p形式)。由于趋同性的影响,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能够导致外包浪潮(由pa)或者并购浪潮(由ap),但由于市场规模本质上对控制权形式没有影响,因而增大规模的一体化企业数量会越来越少,而降低规模的外包企业数量会越来越多。marin&Verdier(2005)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等级制度与国际贸易的关系,表明在非常大或非常小的国家,将有一体化企业组织方式,而在中、高规模国家将实行外包,激烈的市场竞争最终会导致外包。

marin&Verdier(2003)将上述分析扩展到了一个两部门、两要素、北一南两国模型中,考察了企业选址决策行为会造成熟练与不熟练劳动力比率的变化,从而对企业组织方式产生影响。当熟练与不熟练劳动力比率增大时,企业组织方式倾向于从oap;在技术先进的北方国,企业会选择p组织,而在技术差的南方国,企业在贸易开放之前,会选择o组织方式,然后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导致的外包浪潮下,企业会转向中等的a组织方式,这就涉及到了权力授权问题。

评论:通过控制权授权分析方法,新贸易理论建立了一个企业组织与垄断竞争关系模型,一定程度上揭示企业之间市场力量竞争与企业内部行为之间的互动影响。但是,由于权力的观点也是来源于所有权,因而它对国际贸易中企业组织行为的考察是不全面的。

三、简要评析

综上所述,以H-K为主要框架的新贸易理论,通过吸纳交易成本理论、产权理论、激励机制和控制权授权理论等现代企业理论观点,解释了现有贸易理论不能解释的中间产品贸易现象,突破了现存薪贸易理论中规模经济、收益递增的局限性。尽管这些研究成果都只是初期性的,但却为贸易理论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对新贸易理论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首先,人们思考国际贸易的方法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将现代企业理论融入H-K贸易理论分析框架中,世界贸易就是小麦模式+福特(一体化)模式+耐克(外包)模式的贸易,而不再仅是小麦模式或小麦模式+飞机模式的贸易了。贸易的对象也从最终产品贸易转向了最终产品贸易+中间产品贸易,要素流动已成为国际贸易的必然组成部分。这些变化,意味着人们思考国际贸易的方法已经从单纯技术性因素转向了与非技术性因素相结合,由单纯的经济学方法转向了经济学方法与企业管理学方法的融合,这种分析方法的根本性变革,正在逐步弥补新贸易理论与现实偏离的缺陷。

其次,为国际贸易中企业行为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国际贸易是各国的企业所为,企业行为对贸易模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长期以来,贸易理论关注市场和流通性,却忽视了企业和生产性,企业行为被大大地简化了。随着全球贸易一体化和国际生产非一体化的迅猛发展,中间产品贸易在国际贸易总额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贸易的生产性、契约的不完全性、贸易模式的网络性与内部性,越来越成为国际贸易的新特性,对这些特性的了解和把握,显然是离不开对企业内部行为的研究,尤其是要考察企业组织形式、企业决策等行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将现代企业理论引入贸易理论的研究,克服了垄断竞争贸易模型中简化企业行为的缺陷,为国际贸易中企业行为的研究开拓了道路。

最后,对新贸易理论进行了有力补充和完善。在新贸易理论的三大发展主线中,应对贸易投资一体化现象的挑战而备受关注的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理论的发展,并很可能成为新贸易理论发展的新台阶。但这一研究还是初期的和尝试性的,缺乏一个系统的分析体系来合理解释全球贸易、投资和跨国公司的行为。将现代企业理论融入H-K贸易理论分析框架中,以企业作为研究主体,为国际贸易与直接投资理论的融合建立起共同的微观基石,尤其是在契约不完全条件下,以要素禀赋差异、垄断竞争和产品差异化构建的一般均衡分析模型,使得新贸易理论拥有一个统一的分析框架。这样,既避免了不完全竞争市场模型的处理问题,又弥补了新贸易理论框架中缺失微观理论的局面。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篇8

一、我国对外贸易在wto后过渡期的特征

从入世5年来我国对外贸易的成就来看,我国的外贸发展形势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05年,我国的对外贸易总额已经达到14,221亿美元,成为世界第三大贸易国,我国对外贸易的份额已经占全世界的6.4%,而1978年这一数字仅为203亿美元,位居32位。同时,我国外汇储备也达到了8189亿美元,累计实际利用国外投资达到6000多亿美元。另外,《十一五规划纲要》预测到2010年我国的货物进出口总量将达到2.3万亿美元,服务贸易总量达到4,000亿美元。这些数字毫无疑问地证明了我国已经成为对外贸易大国。

在这个时期,我国对外贸易表现出以下的新特征:

1、货物贸易进出口权已经完全开放,国内贸易和国际贸易开始融合;

2、服务贸易中的大部分限制都将逐步取消,主要包括金融、商业、通讯、建筑、分销、教育、环境、旅游和运输等9大部门约90个分部门,基本上涵盖我国最为重要的第三产业,

3、绝大多数非关税措施已经取消,关税已经降至承诺的终点,中国平均关税已由2001年的15.3%下降到目前的10.4%;

4、外贸法律制度的梳理取得实质性进展,基本完成国内外贸法律与wto规则的接轨,做到了外贸法律的国内统一实施并完成了“立、改、废”工作,

5、中国将作为一个独立的市场经济国家在wto内平等地按照统一的国际游戏规则来从事外贸活动。

但在另一方面,我国仍不是对外贸易强国。在我国对外贸易飞速增长的同时,我国对外贸易也遭遇到了很多国际贸易壁垒的阻碍,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形式越来越复杂,涉及面越来越大,已经从原来的产品摩擦走向制度性摩擦,对外贸易中的法律问题越来越成为焦点问题。例如,我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全球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2005年共遭到51起其他国家发起的反倾销调查,涉案金额达到近18亿美元。2005年我国也首次遭到了反垄断诉讼,维生素C、镁砂和镁制品等反垄断案相继浮出水面,其潜在的涉案金额远远超过反倾销案件,影响也往往涉及整个行业。另外,我国国内资源短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对国际资源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2004年我国石油进门达到1.3亿吨,铁矿石进口2.1亿吨,都占国内消费量的40%左右。尽管我国进口的资源很多,但我国的控制力却很弱,没有能够通过对外投资和股权等方式来确保稳定的资源供应,与其他国家的谈判中也经常处于被动。例如,我国目前95%的进口资源都足以现货贸易方式进口的,有控制权的油矿资源只占进口量的5%以下,而81%的优质石油资源掌握在世界排名前20位的跨国公司手中。这种情况显然均不利于我国从贸易人国走向贸易强国。

因此,我国对外贸易在后过渡期的两个明显特征是:第一,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第二,贸易摩擦已经升级,制度性摩擦的趋势已经出现,摩擦出现了全面深化的势头,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用一句老话来说,就是机遇与挑战并存,二者同样巨大。

二、国际贸易中的冲突和互动及其对我国的影响

伴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突飞猛进,国际贸易也发生着新变化和新趋势,形成了各种趋势和力量的冲突和互动,并对我国有着各种显形或者隐性的影响,值得我们予以注意和研究。(一)国际贸易中的三大冲突

1、世界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冲突

wto所代表的世界潮流是经济全球化,wto的法律制度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在多边贸易体制逐渐为各国所接受的同时,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是同步进行,各国正在加紧建立不通层次,不同国家间的各种区域经济组织。例如,自由贸易区作为比较合适的区域经济组织形式正在不断产生,到2005年在世界贸易组织登记的自由贸易区已经达到300多个。这表明,区域经济组织内各成员国享受的特殊待遇正在不断冲刷多边贸易体制的基石,wto的各项原则、尤其是非歧视原则正经受着严峻的考验。

就我国来说,H前为止还尚未正式参加任何自由贸易区,这对于我国的经贸发展来说并非是积极因素。我国游离于自由贸易区之外一方面使我国只能坐视积极参与区域贸易安排的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尽先机,无法享受区域贸易安排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另一方面,由于区域贸易安排对区内国家实行优惠待遇,其成员对区外贸易伙伴仍保留各自原有的贸易壁垒,因而它所产生的贸易转移效果和排他性效应日益明显,致使我国受到程度不同的歧视性影响。同时,自由贸易区是世界贸易组织明文允许存在的例外,不予以积极利用就没有充分利用世贸规则来为我国谋取应得的利益。因此,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我国都应重视和利用自由贸易区来推动我国外贸的进一步发展,并进一步建立和巩固我国在自由贸易区内的领导地位。因此,我国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和东盟自由贸易区联合建立自由贸易区的工作就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确保我国在东南亚的对外贸易利益以及其他利益。

2、世界贸易自由化和各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冲突

wto的宗旨是实现世界贸易自由化,即通过规则的统一实施实现市场的统一,以便达到贸易的最终自由化。但是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通过各种贸易摩擦方式实现其合法的或者非法的目的,达到其阻止外国对其进口、保护其国内产业的目的。这种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削弱了世界贸易自由化的进程。wto的宗旨在这种冲突面前有可能成为一种口号,其积极作用和地位也受到了损害。这表明,贸易保护主义并没有随着wto的成立和发展而销声匿迹,而是变化厂形式,通过其他方式、在新的层面继续展开。对此,我国要有清醒的认识,要注意到贸易保护主义的新发展,并积极予以应对。从这个意义上说,前文所述的贸易摩擦也具有一定的必然性,比目前常见的贸易壁垒更:为复杂、影响更为巨大的保护主义武器,例如反垄断、知识产权保护、人民币汇率、资源产品定价权等等,都将会逐步出现并发展,其杀伤力不可低估,需要我们认真予以研究和应对。

3、反倾销规则与反垄断法的冲突

目前,反倾销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使用频率最高的贸易救济措施,目的是防止低价倾销商品形成不公平竞争,损害进口国的国内产业。许多国家(包括我国)为了防止低价倾销损害本国和进口国的利益,就通过行业协会来规范出口商的定价,因此就形成了出口商之间的价格联盟。但是,这种价格联盟属于明显违反反垄断法原则的行为。一旦进口国的进口商或者消费者提起反垄断诉讼,就很容易以此为理由而对出口商采取法律措施,其目标是生产商本身而不仅仅是产品,因此其杀伤力远大于仅针对产品的反倾销措施。由此形成了反倾销往律制度和反垄断法律制度的冲突。上文提到的维生素C、镁砂和镁制品的反垄断案件就属于此类情况。这种冲突的影响小仅是对产品的生产商造成很大冲击,而且对整个对外贸易管理体制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尤其是对我国实施多年的预核签章(作者注:指列入《出口预核签章商品目录》的出口商品,如以一般贸易方式出口,出口企业在海关办理出口报关手续时,须持经进出口商会签章后的合同,本经签章的出口合同海关不接受申报出口。这种管理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出,商品的价格,防止低价出口。)和配额招投标制度形成了严重的冲击,使我国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不通过严格的对外贸易管理制度来约束生产商的低价倾销会造成出口中的无序竞争,所导致的倾销会引发大量反倾销调查,另一方面,利用行业协会来约束出口商又可能引发反垄断诉讼,有可能造成更大规模的法律案件。因此,我国对外贸易就势必面临着更多的困难,形成了“前门有狼、后门有虎”的两线作战的情况,这对我国对外贸易的远期发展无疑是重大的障碍。(二)对外贸易与其他领域的互动

目前,对外贸易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高,已经与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乃至军事形成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可以一分为二,同时具有积极和消极的互动。这种互动源于对外贸易,但又突破了外贸的范围,乃至突破了经济范畴,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对外贸易与政治的互动

对外贸易和政治自古就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外贸易经常受制于各国的政治政策,这一点对于我国来说也不例外。随着我国国力的逐步增强与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中国”的谬论甚嚣尘上,遏制中国的政策和手段经常出现,这也体现在对外贸易领域。因此,如前文所述,我国外贸面临的贸易摩擦正逐步从产品、产业等微观层面向宏观经济政策、法律制度等体制和制度层面延伸,其对我国的影响越来越大。例如,近期贸易摩擦的热点体现在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社会劳动保障制度、企业用工制度、反垄断法律、出口退税等等。这些贸易摩擦背后都含有很强的政治性因素,对我国对外贸易的管理制度和措施乃至整个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都有一定的影响。而且随着我国发展的加快,可以预见对外贸易领域中的此类冲突还将推陈出新,不断变换形式,但制度性的冲突对外贸和我国其他方面的深层次影响力将会加大这一点只会更明显。对此,我国要保持清醒的头脑,继续保持对外开放,主动地适应变换的国际形势,从制度层面主动改革,进而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2.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的互动

目前,对外贸易与投资的互动也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的趋势。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说,对外投资是对外贸易的必然发展和延伸,对外贸易是对外投资的动力和原因,二者的互动可以有效地促进经济发展。为此,我国实施了“走出去”战略,从而构成了我国开放型经济的支柱,为我国寻找资源,掌握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和制高点奠定了基础。从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来看,开展对外投资是提升国力、树立我国形象的要求,也是我国改革开放巩固成果的要求,更是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必然要求。我国对外贸易的扩大必然要求对外投资进一步加强,对外贸易可以实现我国资源进口来源的多元化和稳定化,确保国内产品和技术的稳定出口,带动成套设备的出口,加强紧缺资源的控制权,从而与对外贸易互相促进。目前,我国对外投资已经取得很大的成就,但仍然存在着规划不够完善、规模偏小、项目质量不高等缺点。因此,我国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不平衡的问题需要下大力气解决,要尽快形成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同步推进的局面,在更高层次上进行国际竞争。

三、我国对外贸易法律制度的完善

中国正在全方位地进入国际社会,迎接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机遇和挑战。因此,我国在坚持履行我国人世承诺的同时,应该更加注意保护我国产品的安全和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这就需要在wto框架的条件下,分析后过渡期的新特征,研究新形势下的新政策,从中国的利益出发研究wto的制度、理论和规则,研究其中利益和规则的冲突,对我国外贸法律制度进行全面的梳理,有利于我国适应迅速变化的国际贸易形势,也有助于对外贸易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2006年3月14日通过的《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提出了许多战略目标,如“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深化体制改革”、“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等都会涉及我国外贸法律的研究和完善问题,这既是“十一五”规划本身的组成部分,又为我国顺利完成“十一五”规划提供法律和智力支持。

基于以上分析,我国应当做好以下工作:

1、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外资立法完善。以我国对外开放政策为指导,以我国外资立法、wto的法律框架以及有关国际投资领域的国际公约与国际惯例为基础,采用理论联系实际和分析比较的方法,对经济全球化格局下我国外资立法的完善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2、涉外知识产权及我国在国外知识产权保护问题研究。我国与欧美知识产权摩擦激烈,既应当加强涉外知识产权的立法研究,还应当加强执法研究,对于我国在国外的知识产权保护,既有高新知识产权保护,也有传统知识产权保护。

3、wto与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研究。许多国家不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wto对市场经济的规定,国外发达国家对市场经济地位的规定,我国的市场化问题研究。

4、中国竞争法制研究。竞争法基本理论研究,从市场秩序和市场竞争秩序规制的一般理论与基本概念出发,考察市场竞争秩序建设的重要意义,对我国的竞争法律制度存在的局限与问题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进行具体讨论和研究,包括反垄断法律问题研究、反不正当竞争法律问题研究、反倾销法律问题研究等:对我国发展市场经济有重大影响的国际市场竞争制度开展分析,旨在探讨与国际接轨的有效途径。

5、市场监管法基础理论与基础制度。设想通过对市场监管的研究,提出一套适合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色的市场监管法律的基本理论和基础制度,推动市场经济建设快速、稳定、健康发展。分市场监管法的基本理论,市场监管法的基本制度两部分。

6、社会保障制度研究。国外社会保障法律研究:国外社会保障法律对我国的立法借鉴,企业与社会在风险承担上应该各负其责,社会保障法中多方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要合理界定,中央政策与地方政策如何相互协调,社会保障争议处理的程序不能沿用劳动争议程序处理。

7、区域性国际经济体制,中外双边安排研究。在wto制度存在缺陷和发展缓慢的情况下,许多国家通过发展双边或区域性组织为本国经济发展服务。我国的区域性或双边安排也取得了巨大进步,但还存在许多问题,通过对国际上的区域性或双边安排进行研究,为我国服务。

8、wto与我国行业协会管理立法研究。我国加入wto后,本应当享有与其他wto成员平等的待遇,事实并非如此,许多国家并没有把我国作为市场经济国家,并且认为我国的行业协会等受国家控制,我国行业协会参与的一些活动成为美国欧盟等国家对我国企业实施反垄断措施的把柄,怎样对我国行业协会定位和规范?这是当前我们应当研究的,为我国制定统一行业协会立法服务。

9、我国涉外金融法的研究。国际金融法的基础理论研究。如国际金融法的规则性质、体系内涵、与国内金融法的关系与衔接,自律规则的功能,均缺乏深入研究和公认的成果,特别是对国际金融法理论中的新问题,如国际金融新秩序问题、金融安全的法律要求、金融的发展、金融法律责任的独立性、承担、效果等。

国际金融领域具体制度的发展研究。国际金融领域问题繁多复杂,具体制度很多,发展也很快,对每项具体制度、具体规则的深入分析,跟踪观察它在实施中的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

10、中国冲突法领域中的几个问题的研究。涉外民事法律关系法律适用法的设计和完善的研究。我国现行的冲突法立法分散在《民法通则》、《合同法》、《海商法》、《票据法》等部门法中,这些规定过于简单、大都不完善,还有很多不协调的地方,这与国际上的法典化趋势背道而驰。冲突规则在中国法院的适用问题。由于冲突规则并不具体规定当事人的实体权利和义务,我国立法机关制定了一些成文的冲突规则,但我国法官在审理国际私法案件时往往忽视了冲突规则的适用。对冲突规则在中国法院适用的现状进行研究,提出适用冲突规则的具体步骤和明确规则。

11、关于国际私法统一立法问题的研究。中国至今没有一部独立系统的国际私往法规,只有一些国内民商法中包括了若干零星的国际私法规则。这些规则从体例上看,是一种分散不集中不独立的形式,从内容上看,条文粗糙,简单,涉及范围不全面,有许多缺漏,且存在各法中的国际私法规则相互之间不一致不协调的情况。中国国际私法立法不完善的状况直接影响到中国的对外民商关系的进一步发展。

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研究主要包含如下方面:我国国际私法立法的重要性和可行性:我国国际私法立法体系和模式,我国国际私法法规具体规则的设置;我国国际私法对国际私法公约和各国国内国际私法的借鉴,我国国际私法与国际私法公约及各国国内国际私法的协调和接轨等。

12、国际货币法的研究。在大量的跨国经济关系,在这些关系中存在着大量涉及货币跨国流通的法律问题,如涉外经济合同中所存在的支付问题、货币保值问题,货币兑换问题、外币债务支付问题等,同时,也存在着我国政府如何处理对外货币关系问题,如对外签订货币合作条约、货币互换条约、如何处理条约中的债权或债务问题,如何履行国际货币基金协定义务以及如何处理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关系问题等。最近所发生的一些经济大国强烈要求我国人民币升值的事件,就涉及到一国的货币法定升值与贬值与其相关的国际义务问题,是最好的国际货币法的实践事例。通过对国际货币法的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研究,构建我们自己的国际货币法科学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及其相关的法制建设提供理论指导。

13、我国涉外项目管理立法研究。项目已成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构成要素,项目实施的好坏已成为国家、企业和社会最为关心的问题。项目管理作为管理科学的重要分支已渗透到各行各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新的经济发展环境,动态的市场,更激烈且高水平的竞争,要求政府或企业不断应对新的挑战。我国涉外项目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质量事故、工期拖延、费用超支等问题。从法律层面看,尽管我国已经有了项目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仍不够完善和系统化,至今没有制定出项目管理专业和行业指导性实施准则,项目管理实施中丰富的实践经验缺乏系统的总结和提高。

14、我国企业在涉外并购中的法律问题研究。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资本运营的方式更加广泛,企业购并行为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近几年来,受全球性跨国购并浪潮的影响,外商来华投资出现了一种新的方式――外资购并。由于我国推行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政策的时间尚短,企业购并,特别是涉外购并时间更短,经验不足,国内相应的法律法规亦不完善,中国企业在涉外购并中还有许多法律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如涉外购并谈判过程中的保密问题,我国企业被购并时对产权主体的确认问题:涉外购并的方式,涉外购并的程序问题,涉外购并中的垄断问题和关于外商投资产业导向法律及申报审批问题等进行研究。

15、wto与我国环境法律制度的研究。我国环境立法主要存在如下问题:法律体系和法律条款不够完善:法律中部分条款可操作性不强,缺少对我国环境权益方面保护的立法。通过研究,我国应当通过如下方法解决我国环境面临的问题,如加快我国的环境法律制度建设,改进和强化政府的宏观调控,构建“绿色高地”;利用wto规则,合理解决涉外环保问题。

16、国际惯例在我国涉外经济中的运用及对策研究。国际惯例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旺盛的生命力。当行之有效的国际惯例上升为国际条约时,又会产生新的国际惯例,并以此循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将更多地参与国际经济交往,国际惯例作为国际条约的必不可少的补充,在我国涉外经济中的适用将会越来越普遍。深入研究国际惯例的有关理论,并取其有益部分为我所用,必将有助于我国经济特区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我国更快、更早地融入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实现强国富民的宏愿。

17、我国的对外贸易发展和技术性贸易措施立法研究。技术性贸易措施包含技术法规等,国外越来越多通过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力‘式对我国设置技术性贸易壁垒,它的危害远远大于传统的“两反一保”所带来的危害。通过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研究,加强我国技术性贸易措施立法,为我国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服务。

18、我国涉外信托的法律问题研究。信托是一种起源于西方的财产法律制度。我国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体系的信托制度,颁布了《信托法》。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加深,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涉外信托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我国《信托法》对涉外信托的法律适用没有做出具体规定。通过对《海牙公约》以及英、美等国有关涉外信托制度的具体分析,为我国的涉外信托立法提出理论依据。

19、wto与我国涉外税收法律问题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配合吸引外资的政策在涉外税法中为外商投资企业设置了诸多税收减免的优惠待遇,这些形式多样的措施,在引进外国资本和先进的管理经验及生产服务技术方面的确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我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wto)成员国,旧的涉外税收制度己无法完全适应wto规则体系的要求以及wto所代表的全球自由贸易机制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趋势,因此,探讨涉外税收优惠法律制度的调整有着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20、我国国际服务贸易立法研究。服务贸易是国际贸易中的一部分,而且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服务贸易得到了迅速发展,我国的对外服务贸易的发展也非常迅速。我国成为wto成员后,开放服务业成为我国的义务,发达国家和我国之间关于服务业的市场准入问题争论的非常激烈,怎样利用wto规则,加强服务贸易立法,为我国发展服务贸易提供法律支撑成为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21、涉外破产法问题研究。涉外破产即包含我国投资者在国外的破产问题,也包含国外投资者在我国的破产问题,涉外破产会遇到许多法律问题,如对债权人的保护、破产的域外效力问题等,通过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为我国的破产立法提供依据。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篇9

关键词:进口贸易;技术溢出;技术进步

中图分类号:F7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11-0010-05 收稿日期:2010-06-10

产品是技术的载体,产品进口会使得所体现的技术在进口国发生外溢,开放经济条件下,通过国际贸易的技术溢出是一国实现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条件。在当前全球贸易迅猛发展的条件下,进口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开始引起学者们极大的研究兴趣,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视角研究了进口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涌现出大量的研究成果,本文首先对相关研究进行系统的梳理,然后简单地加以评述,并指出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进口贸易影响技术进步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

(一)理论基础

新贸易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发展为动态贸易利益的量化研究提供了可能,为进口贸易技术进步效应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以Krugman(1979)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学家放松了传统贸易理论完全竞争、产品同质、收益不变等强假设条件,将规模经济、产品种类、技术转移等因素引入到贸易理论分析框架之中,将贸易理论的发展推进到新的阶段,构成了国际贸易与技术进步关系研究的理论基点。Romer(1990)、GrossmanandHelpman(1991)、Yong(199i)、aghionandHowitt(1992)等学者将内生增长理论模型加以拓展,在开放经济增长模型中引入了投入品种类、产品质量等变量,考察贸易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了国际贸易在技术转移、模仿和创新中的作用,为增长理论与贸易理论的融合奠定了基础,成为进口贸易技术进步效应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melitz(2003)、meliizandottaviano(2005)的异质性企业贸易模型研究表明,开放条件下生产率异质企业对于外部竞争压力的不同反应对行业生产率的变动产生重要影响,这为进口竞争的技术进步效应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框架。

(二)作用机制

为了实证分析进口贸易的技术进步效应,许多学者对上述基础理论模型从不同层面进行了拓展,具体地解释了进口贸易影响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

Coe与Helpman(1995)在Grossman、Helpman(1991)研究的基础上,利川进口份额作为权数衡量了国外研发对于本国tFp增长的贡献,为衡量和测度国外技术溢出对进口国技术进步影响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上的借鉴。Connolly(1997)发展了一个内生增长模型,从理论上证明进口贸易对模仿进而是技术扩散产生的正向影响,发展中国家可以从中获得静态和动态贸易利益。贸易通过降低南方国家的模仿成本,产生重要的技术扩散效应,促进南方模仿国的增长,因为贸易可使南方模仿者廉价地获得关于北方创新者新产品的知识,而进口种类和数量的增加提高了成功模仿的概率,会对南方模仿产生正的影响。南方国家销售进口产品,提供售后服务,会增加对于进口产品技术知识的了解,降低对这些产品逆向工程(reverse-engineering)的成本。同时,贸易开放还会通过对国内企业带来的竞争效应,影响企业的模仿行为和国内企业数目,进口贸易降低了模仿者了解国内市场需求的成本,保证了有效率模仿的实现。Connolly(1999)在一个南北贸易的质量模型中,在创新和模仿过程融入了学中学(learning-to-learn)的概念。他认为,学中学(learning-to-learn)不同于干中学(learning-by-doing),因为学中学获得的技术更具有一般性,因而可应用于不同类型的研究,而不是仅仅限于特定所学任务。当一个企业成功模仿了质量越来越高的特定种类产品时,他将获得产品工程中的知识,并且改善它,因此模仿不仅使得企业在未来的模仿中更有利,而且提高了企业独自成功发明更高质量水平产品的可能性。

Keller(2001)认为通过与国内外企业相互作用的学习是促进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方式。国内发明的效率随一国知识存量的递增而递增,它与国内所知的产品设计的数量是成比例的,通过增加国内知识存量,国际溢出提高了国内发明活动的效率。Chen、imbs、Scott(2009)扩展了melitz(2003)和melilz、ottaviano(2005)的企业异质性国际贸易模型,把理论模型分析与实证检验有机结合在了一起,认为贸易的开放导致了竞争效应,在更大的国外竞争和更多的进口产品的压力下,国内企业的利润会下降,异质性企业中生产率水平较低的企业会退出市场,只有技术水平较高的企业才可以适应市场竞争,并且会在竞争中增加市场上所占的份额,这样产业的平均生产率水平也会上升。

理论模型的构建为实证研究的深入发展奠定了基础,基础理论模型的拓展把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深刻地揭示了进口贸易影响进口国技术进步的内在机制,进口贸易可以通过进口贸易总量、进口贸易模式和进口产品的竞争效应对技术进步产生重要的影响。

二、进口贸易总量的技术进步效应

(一)国家层面进口总量的技术进步效应

Coe、Helpmanfl995,以下简称“CH”)利用21个oeCD国家和以色列1971~1990年间的面板数据,考察了贸易伙伴国的R&D资本存量通过进口贸易的传导机制对进口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发现国内外研发资本存量都会对全要素生产率产生重要影响,一国进口占GDp比重越大,国外研发资本存量对国内生产率的影响越强,开放度高的经济比开放度低的经济从国外研发中获益要大。方希桦、包群、赖明勇(2004)使用CH的方法计算了中国主要贸易伙伴国的研发资本存量,实证分析发现通过进口的技术溢出对中国技术进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许多学者以CH模型中的数据为基础,利用新的方法进行了拓展研究,得出了与CH相似的结论。Liehtenberg、potterie(1998,Lp)认为CH(1995)模型中计算国外研发资本存量的赋权方法存在汇总上的偏误,因而提供了一个理论上产生更少偏误和更好实证结果的赋权方法,在修正了指数偏差的基础上,分析了国外研发的产出弹性对于一国贸易开放度的依赖,研究证明一国贸易越开放,该国从国外研发中获益越大。喻美辞、喻春娇(2006)利用Lp方法计算了相对于中国的国外R&D资本存量,并将人力资本因素引入到进口贸易技术溢出的计量模型,证明通过进口贸易的技术溢出促进了中国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Keller(1997)也质疑CH

(1995)的赋权方法,而采用随机赋权方法计算了国外知识资本存量,同样得出了与CH模型相似的结论。但是Coe、Hoffmaister(1999)认为Keller(1997)的随机赋权实际上是带有随机误差的简单加权平均,这种随机赋权只会得到一个随机变量,它和生产率之间是不存在联系,他们利用替代的赋权方法作为双边进口份额回归证明,随机创造的贸易模式并不能产生国际研发溢出的估测。

鉴于上述学者研究中使用普通最小二乘方法中可能出现的伪回归,有学者根据CH研究的数据,利用面板协整方法重新考察了进口的技术溢出对进口国生产率的影响。实证结果发现,通过进口的研发溢出效应要么是微弱的(Kao、Chiang和Chen,1999),要么与全要素生产率之间不存在长期协整关系(Funk,2001),因此,他们认为之前对于进口贸易技术进步效应的研究高估了进口的作用,但是忽略了其它传播机制的作用。

altairandCieeone(2004)测度了贸易的实际开放度对国家间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发现进口和出口加总的贸易开放度是一国全要素增长的重要因素。Falvey、Foster、Greenaway(2004)区分了知识的性质,认为通过发达国家的研发生产的知识能够通过贸易溢出到其他国家,利用21个oeCD国家1975~1990年的面板数据集中考察了进口作为技术传播途径的作用,发现无论国外的知识是公共还是私人的,进口的技术进步效应都非常显著。Lumenga-neso、olarreaga、Sehiff(2005)通过引人间接与贸易相关的研发溢出的概念扩展了CH的分析,认为与贸易间接相关的研发溢出也会在国家之间发生,他们利用114个国家的向量矩阵实证研究发现,国外研发的间接流量要远高于直接流量,间接流量对于tFp的贡献要远高于直接流量的贡献,并且全部(直接加间接)国外研发流量明显地要比国外直接研发流量要稳定。由于间接效应的存在,双边贸易相对来说并非国外研发通过贸易溢出的重要决定因素,这调和了CH(1995)与Keller(1997)的结论,但也提供了贸易作为国际知识传播机制重要性的支持。

madsen(2007)使用16个oeCD国家1870~2004年间技术进口和全要素生产率的新数据库,验证了知识是否通过贸易渠道发生了转移。实证估计表明,在过去135年中通过贸易发生的知识转移始终非常重要,tFp与知识进口之间存在很强的关系,在过去一个世纪中93%的tFp增长要归于知识的进口,知识的外溢是1870~2004年间oeCD国家tFp收敛的重要影响因素,通过贸易的国际技术外溢是oeCD国家tFp增长的重要贡献因素,有助于oeCD国家tFp的收敛。

(二)企业和产业层面进口总量的技术进步效应

企业和产业层面的实证研究证明,进口和技术进步之间存在较强的正相关关系。Blalock、Veloso(2003)利用印度尼西亚制造业的详细面板数据,证明供给进口密集部门的企业比其它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进口是国际技术转移的推动因素,与国外厂商的垂直供应联系是进口推动技术转移发生的渠道,这从企业层面证明进口是促进技术进步的重要因素。aeharya、Keller(2007)把技术转移和进口联系起来,利用17个工业化国家1973~2002年的详细数据实证分析发现,进口是技术转移的一个主要渠道,国际技术转移对于生产率的贡献常常超过了国内研发的贡献。

李小平、朱钟棣(2006)总结了国外学者计算R&D存量的六种方法,并用这些方法分别计算了同外R&D存量通过进口贸易对中国工业行业技术进步的影响,虽然不同的实证方法所得出的结论不近相同,但基本上肯定了产业层面进口贸易技术进步效应为正的结果。李小平、卢现祥、朱钟棣(2008)利用Dea方法进一步研究了中国工业行业生产率的增长,发现进口是技术进步的重要原因,但是出口促进技术进步的作用并不明显。

三、进口贸易模式的技术进步效应

(一)资本品进口的技术进步效应

与CH(1995)研究方法相一致,Coe、Helpman、Hoffmaister(1997)采用77个发展中国家1971~1990年的数据,研究了这些国家通过机械设备进口从工业化国家的研发中获益的程度,结果显示,国外研发资本存量的知识通过机械设备进口能够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率,国外研发资本存量越大,对于来自工业化国家机器和设备进口越开放,本国劳动力的教育水平越高,该发展中国家的全要素生产率也就越高,而总进口中许多消费品和服务的进口对于生产率并没有影响,国外知识存量只是通过机器设备的进口影响了发展中国家的生产率。

Connolly(1999)考察了国内外创新对于实际人均GDp增长的贡献,发现来自发达国家的高技术产品的进口在国际技术扩散中作用的证据,国内模仿和创新对发达国家先进技术进口存在持续的正依赖性,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对于人均GDp增长的贡献要高于国内创新的贡献。Xu、wang(1999)认为资本品比非资本品拥有更高的技术含量,因资本品贸易是国际技术溢出的重要渠道。他们考察了资本品贸易作为国际研发溢出渠道的重要性,估测结果表明,在G7国家中,研发投资大约一半的收益溢出到了其它oeCD国家,其中大约一半的溢出是通过资本品外溢渠道发生的,资本品衡量的研发溢出变量统计上是显著的,比总进口衡量的溢“{变量更多解释了国家间生产率的差异。eaton、Korlum(2001)也认为国际贸易可以把技术进步的好处传递过国界,他们通过研究世界生产和资本品的贸易,评估了这一机制的重要性,证实一国的生产牢取决于该国对国外资本品的可获得性以及该国使用资本品的意愿和能力。

(二)中间品进口的技术进步效应

Keller(1997)引入一个研发驱动的增长模型,技术通过体现在不同中间产品的贸易传递到国内其它部门和国外部门,他使用来自8个oeCDi业国1970~1991年13个制造业的数据研究发现,在同一行业中,国际贸易是国外技术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随后使用相同的数据,Keller(1999;2000)量化分析了贸易模式在决定技术流量中的重要性,发现一国的进口模式会影响到一国的生产率,如果一国主要从技术领先国进口,该国获得的体现在中间产品上的技术将高于主要从技术跟随者进口的所得,与进口模式相关的技术进口的差异解释了这些国家生产率增长上20%的差异。Hakura、Jaumotte(1999)利用87个国家1970~1993年的数据,在区分产业内贸易和产业间贸易对于技术转移影响的基础上,考察了贸易在技术从工业化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溢出中的作用,证明产业内贸易能够比产业间贸易更多地促进技术转移。

amiti和Konings(2007)利用印尼1991~2001年间制造业的普查数据,估测了贸易自由化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他们区分了源自最终产品关税降低的生产率增长与源自中间投入品关税降低的生产率增长,研究结果表明,生产率的增长主要源于投入品关税的降低。topalova(2007)利用制造业部门企业层面的面板数据,考察了印度20世纪90年代早期的贸易改革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现中间品关税的下降导致的生产率增长远高于最终品关税下降产生的影响。Kasahara、Rodrigue(2008)利用智利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估测了国外中间品的进口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现国外中间产品的进口提高了生产率。Halpern、Koren、Szeidl(2005)利用1992~2001年问匈牙利制造业企业产品层面的进口数据估测了一个生产者结构模型,研究显示,进口的技术进步效应在统计上与经济上都是显著的,进口解释了匈牙利90年代总体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30%。

(三)对贸易模式技术进步效应的质疑

对于贸易模式与技术溢出、技术进步的关系,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认识。Funk(2001)使用面板协整技术考察了贸易模式与国际研发投入溢出间的关系,没有发现支持进口模式与研发溢出之间关系的证据,因此认为,先前的研究可能高估了进口投入品在国际研发溢出中的作用,却低估了其它传播途径的作用。Lumenga-neso、olarreaga、Schiff(2005)对与贸易相关的间接技术溢出效应存在的研究,似乎也证明双边贸易模式并非国外研发通过贸易溢出的决定因素,一国外部研发溢出流量对于贸易模式的依赖可能是很低的。

四、进口竞争的技术进步效应

进口竞争的技术进步效应早已引起学者们的注意,但是受传统贸易理论严格假设的束缚和统计数据可得性的限制,这方面理论和实证研究的进展相对缓慢。随着企业层面统计数据可得性的提高和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开创性进展,进口竞争的技术进步效应引起学者们极大的研究兴趣。

Bertschek(1995)利用德国80年代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分析了进口和内向型FDi对于国内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发现进口和内向型FDi增加了国内竞争,降低了国内企业的盈利,对产品和过程创新产生了显著的积极影响。Lawrence、weinstein(1999)通过对日本1964~1973年间进口贸易的研究发现,进口竞争是促进日本生产率提高的重要原因,并且进口竞争的作用要大于中间产品进口对于生产率的促进作用,更多竞争性产品的进口刺激了创新,向国外竞争对手潜在的学习是效率增长的主要渠道。

pavcnik(2002)利用企业水平面板数据实证考察了智利贸易自由化对于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发现企业内生产率的进步要归于进口竞争部门中的贸易自南化,总的生产率进步源自资源从低效率生产者向高效率生产者的重新分配。Schor(2004)利用巴西制造业企业的面板数据研究了贸易自由化对于企业生产率演进的影响,发现进口产品和中间投入品关税变动与生产率的变动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表明贸易自由化后,竞争的增加和可获得的体现更高技术的中间品进口促进了生产率的提高。topalova(2007)的研究表明,进口关税的下降增加了国内竞争,导致了产业生产率的提高。

Gorodniehenko、Svejnar、terreli(2008)利用27个新兴市场经济的数据,估测了来自国外的竞争、与国外企业的垂直联系以及国际贸易对国内企业几种创新的影响,发现有很强的证据表明国外竞争和创新之间存在正向的关系。Chen、imbs、Scott(2006)利用欧盟1989~1999年间制造业的详细数据研究发现,进口竞争的技术进步效应在短期和长期中存在着很大的区别。短期内贸易开放具有促进竞争的效应,由于进口竞争的增加,无效率的企业退出市场,产业中产品平均成本降低、生产率出现上升。但是长期来看,当竞争力更弱的经济体也开始出口时,这些效应会逐渐减弱甚至会逆转,虽然增加的贸易对欧盟的生产率产生了显著的影响,但是这种影响是很小的。acharya、Keller(2008)使用1973~2002年间工业化国家的样本数据研究发现,长期内进口自由化通过选择效应降低了本国产业内的生产率。

对于进口贸易技术进步效应的研究,以上我们按照进口总量、进口模式和进口竞争几个维度进行了系统梳理,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三种机制并非各自独立地发挥对进口国技术进步的影响,它们分别都是从进口贸易的一个侧面反映出进口贸易可能对技术进步带来的影响,对于一国整体进口来说,三种机制都在共同发挥着对于技术进步的影响。

五、结语

进口与技术进步关系研究隶属于动态贸易利益研究的范畴,是对贸易影响经济增长机制研究的深化与发展。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的成果证实了进口贸易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内生关系,进口是影响一国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这深化并丰富了我们对于进口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和认识,有力证明了自由贸易所蕴藏的巨大动态利益,为发展中国家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目前,对于进口与我国技术进步关系的研究相对来说还不够充分,不够深入,主要还是停留在进口产品总量上的研究,缺少对进口贸易模式、进口竞争技术进步效应的研究,因而对进口与我国技术进步的认识还不够全面。我们认为未来对于进口与技术进步关系的研究应当考虑一些忽略的变量可能产生的影响,深化对于新的机制的研究,同时对于我国进口贸易与技术进步的关系应当进行更加全面系统的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方希桦,包群,赖明勇2004,国际技术溢出:基于进口传导机制的实证研究[J]l中国软科学(7)

李小平,卢现祥,朱钟棣,2008,国际贸易、技术进步和中国工业行业的生产率增长[J],经济学(季刊)(2)

李小平,朱钟棣,2006,国际贸易、R&D溢出和生产率增长[J]经济研究(2)

国际贸易研究方法篇10

关键词:贸易安全;贸易便利化;非传统安全

一、引言

在多边、双边及区域的合作与努力下,大量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被削弱,而一系列贸易监管制度和进出境程序等隐形壁垒对贸易流动影响日益突出,严重制约着国家或地区的贸易竞争力。许多国际组织、政府机构及学者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探索高效通关模式,深入研究和推动旨在减少或清除国际贸易过程中的制度性和技术、降低交易成本的贸易便利化。

伴随国际贸易流量的迅速增长,外来生物入侵、传染病传播、食品安全、转基因产品、核幅射威胁、贸易壁垒造成的经济安全威胁、有毒有害物质、信息安全等问题越来越多,它们既直接威胁人和社会的安全,又影响了贸易发展。海关、质检、检验检疫等口岸管理部门具体负责国家进出口贸易管理,它们在确保国门安全和促进贸易发展方面具有责无旁贷的责任,如何做到既可以有效应对各种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威胁又能便利贸易业发展是它们急需解决的课题。

二、贸易安全与贸易便利化

1.贸易安全。关于贸易安全的涵义,学界并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定义,目前主要从状态或能力两个角度来解释:①从状态角度来说,贸易安全就是指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一国对外贸易活动不受外来势力和风险威胁或影响的状态;②从能力角度来说,贸易安全就是指一国对外贸易在面临国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冲击时,可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使本国产品具有较强的抵御冲击和抗风险能力,保持可持续健康发展的能力。根据以上解释,可做如下界定:贸易安全就是在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背景下,一国为避免受到国内外诸多不利因素影响,通过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合作从而保证本国贸易可持续健康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的状态和能力。据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贸易安全就是要提高一个国家参与国际竞争中获得利益,抵御各种国内外风险和维护国家安全的整体能力。贸易安全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发展和繁荣国民经济,提高国家在国际上的经济地位,提高本国福利水平;核心是要提高国家整体国际竞争能力。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国际贸易和出入境人员流动越来越频繁,贸易安全问题成为海关、质检、检验检疫等口岸管理部门关注的重点。近年来,与人的生命健康安全、社会安全和经济安全直接相关的疫情疫病、生物入侵、生B破坏等非传统安全威胁尤其突出且日趋严重,已影响贸易发展和危及国家安全。非传统安全是以军事、政治及外交为核心的传统安全议题之外的总称,类型十分复杂,重大自然灾害、流行病、瘟疫、生态破坏、跨国犯罪、认同危机等均是非传统安全主要议题。非传统威胁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不确定性,其行为体具有多样性,威胁范围超越传统的军事战争领域,波及层次跨越国家地区层面,活动规律难以把握,明显异于传统安全威胁。我国贸易目前面临的非传统安全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是生命健康威胁,主要指传染病传播。传染病给人类生命健康带来巨大危害,是威胁人类生命的可怕、不易控制的灾难,具有传播速度快、影响范围广、社会危害大等特点。

第二是生态安全威胁,包括外来生物入侵、食品安全、转基因产品、核辐射、污染物等。外来生物入侵是生态系统遭受到最大的安全威胁之一,贸易、旅游等出入境活动带入等人为活动是其主要途径。外来生物一旦入侵成功后大爆发便难于控制,将造成长期和不可逆转的破坏,形成优势种群危及本地物种生存,给国家农业生产、国际贸易、生态系统甚至人畜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第三是经济安全威胁,主要体现在进口国设置的知识产权、技术壁垒与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方面。当前全球贸易增长乏力,外贸形势复杂严峻,一些发达国家为了摆脱危机而推行贸易限制措施,在市场准入环节对技术性贸易措施、劳工标准、绿色壁垒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严格,产出口品难度进一步加大,企业受损严重。技术性贸易措施被认为是继汇率之后企业在出口中遇到的主要障碍。

2.贸易便利化。贸易便利化是当前热门议题,众多政府机构和非政府组织,如亚太经合组织(apeC)、世界贸易组织(wto)等国际组织都对其进行了研究,但迄今为止仍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尽管这些界定的聚焦点不同,但其基本精神一致,核心都是简化和协调国际贸易中进出境手续与程序,加快要素跨境流动。

就目前世界各国或地区的贸易便利化水平排名,虽然各组织机构和研究人员选择的测评指标各异,却都一致认为: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排名最前;“9・11”事件以后,美国贸易便利化程度并无明显改善,但排名仍然靠前;近年来,中国、俄罗斯等新兴经济体在贸易便利化上取得显著成果,但排名仍然落后;要提高非洲、拉丁美洲等国家和地区贸易便利化水平,仍然需要对其进行基础设施建设能力方面的援助。世界经济论坛《全球贸易便利化报告》采用市场准入、跨境管理、交通基础设施和商业环境等四项指标评价世界各国贸易便利化程度,其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在2008年~2012年间贸易便利化指数呈平稳上升态势,在交通基础设施和商业环境方面取得较大进展,在市场准入水平需进一步提升,跨境管理效率亟待提。国内学者朱剑冰、吕静(2015)等在世界经济论坛的评价体系基础上,运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从口岸效率、关税环境、基础设施及服务、信息和通信技术、商务环境等五方面遴选若干指标构建了贸易便利化综合测评指标体系,对我国以及与我国具有最密切贸易关系的25个国家或地区进行测算,从实证上验证进口国贸易便利化水平对于出口贸易额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将综合评价指标得分值划分为四个等级:0.4分以上为非常便利,0到0.4分为一般便利,-0.8分到0分为不便利,-0.8分以下为极不便利。我国的综合评价指标得分为-0.121,排在贸易不便利国家的前列,同非常便利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差距太大,存在较大改善余地。

国外许多经济学家运用实际调查分析方法、CGe模型和引力模型对推进贸易便利化的影响展开定量分析,一致认为便利化有利于促进国际贸易增长。apeC经济委员会于2000年定性评估了21个成员的海关程序、法规、标准、一致性及商务人员流动等贸易便利化效果,认为复杂的海关程序和法规与关税效应等同。otsuki、wilson和mann(2003)利用港埠效率、海关环境、国内规章环境与服务部门的基础建设等四个指标考察贸易便利化,并运用引力模型量化四个指标的影响,其研究结论指出服务部门的基础建设对贸易成长贡献最大约为41%,其他三个指标港埠效率、国内规章环境、海关环境的贡献依次28%、10%、9%,东南亚国家在落实贸易便利化后贸易增长幅度最大。matthiasHelble、BenShepherd、JohnS.wilson等(2007)在《亚太地区的透明度与贸易便利化:估算改革所得》的研究中,利用亚太经合成员经济体作为研究案例构建了该地区进出口国家的透明度指数,即可预测性(降低不确定成本)和简化性(降低信息成本),通过引力模型分析发现随着贸易相关的透明度不断提高可以很大程度上增加该地区的地区间贸易。

3.贸易安全与便利化的关系。贸易安全与便利化反映了全球贸易合作与发展过程中的内在规律。它们是一对统一的矛盾体,在逻辑上存在矛盾与冲突,在价值目标上却存在协调和融合。从逻辑上讲,为了促进贸易便利化,加快要素通关速度,必然要求放松对进出境要素的管制,简化与进出境相关的手续和程序,减少口岸管理部门对进出境环节干预;而为了确保贸易安全,必须加强对流通过程的检查和管理,不能省略可能影响要素通关速度的贸易管理措施,还必须重视对贸易流程的跟踪与保障,且随着安全形势的变化,贸易管理措施可能随时升级。这也就是说如果过度强调便利,就可能带安全来隐患;如果过度强调贸易安全就可能影响正常的贸易便利。从经济价值的角度来说,由于非传统安全因素会给货物和国门安全带来严重威胁,进出口商、口岸管理部门等都必须增加成本采取措施来确保安全;否则,遭受更大损失。

三、基于安全与便利化的四种国际贸易发展战略

海关、质检、检验检疫等口岸管理部门是以执行国家既定的政策、维护进出境贸易安全为目的,通过相关监督管理活动为进出境企业与旅客通关提供便利化和安全保障服务。这些管理部门具有双重属性,即政治性与非政治性,前者表依法行政,为国把关;后者表现为服务济,促进发展。从政治上来说,口岸管理的目标其实就是在关境线上进一步强化企业或旅客遵守与进出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也就是依法行政、落实执法监管;从非政治性的社会与公共服务角度来说,口岸管理的目标就是降低进出境管理中的守法成本,包括贸易进出口企业、承运人等进出境守法成本和管理部门自身执法管理成本。若进出境企业或旅客完全遵守法规,则实现了口岸管理目标之一――贸易安全;若降低口岸管理的经济成本和缩短通关时间,则实现口岸管理另一目标――便利。

为了便于分析,以“安全”、“便利”分别为横纵轴并建立二维坐标图(图1),具体如下。横轴方向从左到右贸易安全性增强,纵轴方向从下往上右便利化程度提高,Ⅰ、Ⅱ、Ⅲ、Ⅳ四个象限区间分别表示高效型、管制型、无效型、放松型四种类型战略。

第一种:高效型,对应的是高守法程度与低执法管理成本和守法成本,不仅口岸部门在进出境监督管理中实现管理成本与效益的均衡,而且进出境企业也实现低守法成本与高守法效益,达到贸易安全与便利化高度统一,实现口岸管理所追求目标。

第二种:管制型,对应的是高守法程度、高执法成本和守法成本,虽然高守法程度“安全”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但它却以高守法成本和执法成本“不便利”为代价,成本高,故为低效型之一。

第三种:无效型,对应的低守法程度、高执法成本和守法成本,明显不是我们追求的目标,故为无效型。

第四种:放松型,对应的是低守法程度、低执法成本和守法成本,低执法成本和守法成本“便利化”固然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之一,却以牺牲高守法“安全”为代价,故为低效型之二。

当前,我国正在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实现开放与改革的互动双赢,这要求进出境口岸管理部门在努力在高效型第一象限中向右上方发展,推进以安全为保障的贸易便利化战略,达到贸易安全与便利化高度统一。

四、对我国口岸管理部门的建议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与自由贸易发展,口岸管理部门的关税征收职能有减弱趋势,而在防范非常规威胁等方面的职责范围正不断拓展,逐渐开始承担推动贸易发展、促进旅游与投资等国家宏观调控任务。也就是说口岸管理门需要在继续更好地为国把关、发挥执法职能的同时,进一步深化服务意识,采取各种手段有效促进贸易便利化。

第一,贸易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服从国家经济安全的整体利益;同时,国家贸易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基础,关系中国在全球政治、经济地位和整个国家安全,因此必须将贸易安全问题纳入到国家安全战略层面。这就要求口岸管理部门必须以“大安全观”为指导,充分发挥安全维护功能,直接将生命健康威胁、生态安全威胁等非传统安全威胁扼杀在边境,掐断其传播路径。

第二,以信息化技术为抓手,大力推进电子口岸以及以电子口岸为基础的“单一窗口”建设,推进协同执法、联合查验“一站式作业”,整合报关、报检、审单、搜椤⒎判械韧ü匾滴窕方冢消除国际贸易供应链中不必要的重复和延迟,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

第三,加强跨区域、跨部门、跨国界的合作,形成认证标准和认证结果互认和风险货物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等全方位、多层次的互联互通,实现“关通天下”的目标。口岸部门还可通过健全评估体系、优化评估方法、控制信息不对称性等途径对企业进行守法和安全状况认证,给予其aeo便利,打击供应链中的违法行为,形成海关和企业的合作共赢。

第四,进一步加强我国在世贸组织中的tBt协定协议委员会、SpS协定委员会等机构相关工作,开展多层次多边双边国际合作顶层设计,进一步发挥行业协会、企业及进出口商品技术服务中心的专业技术支撑职能;构建技术性贸易措施预警体系和多主体联动协调应对机制,收集贸易对象国的技术性贸易措施信息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协助企业进行技术开发和改造,加强受损企业、行业协会、政府行之间的沟通协调并形成合力与贸易对象国展开交涉,维护贸易利益;参与iSo等标准制定机构相关活动,积极争取国际标准项目制定的主导权和国际市场话语权;学习欧美国家标准制定模式,改革国内标准制定模式,优化制定主体“公私伙伴关系”,努力实现公平与效率的平衡。

参考文献:

[1]陈晖.国际贸易安全与便利:我国《海关法》面临的新课题[J].国际贸易问题,2008,(8).

[2]王中美.全球贸易便利化的评估研究与趋势分析[J].世界经济研究,2014,(3).

[3]朱剑冰,吕静.贸易便利化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应用[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6).

[4]曾铮,周茜.贸易便利化测评体系及对我国出口的影响[J].国际经贸探索,2008,(10).

[5]周阳.试论美国贸易安全的发展与特点[J].上海经济研究,2015,(2).

[6]余潇枫.“检验检疫”与口岸公共安全新挑战――基于非传统安全的分析[R].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2014,(1).

[7]黄丙志.贸易安全与便利:海关管理目标及阶段性推进的逻辑思辨[J].上海经济研究,2015,(11).

[8]陈苏明,林弘,李豪.海关稽查与贸易安全与便利:理论基础与作用路径[J].上海海关学院学报增刊,2012,(S1).

[9]刘海燕.后危机时代中国海关贸易便利化与贸易安全的路径选择[J].海关法评论,2010,(第1卷).

[10]余大乐.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关管理目标与实现机制演进研究[J].海关与经贸研究,2014,(4)、(5).

[11]陈苏明.aeo制度及国际海关aeo互认研究――基于供应链安全与便利的视角[J].国际商务研究,2012,(9).

[12]伍穗龙.技术性贸易壁垒最新态势与我国的应对策略[J].中国流通经济,2016,(3).

[13]Kazutomoabe,andJohnS.wilson.Governance,Corruption,andtradeintheasiapacificRegion[R].policyResearchworkingpaper4731,2008.

[14]JosepheStiglitz,andrewCharlton.theRighttotrade:aReportfortheCommonwealthSecretariatonaidfortrade[R].UnCtaDReport,2012.

[15]JohnS.wilson,CatherineL.mann,sunehirootsuk.assessingtheBenefitoftradeFacilitation:aGlobalperspective[J].theworldeconomy,2005,28(6):841-71.

重c项目:国家质量监督检疫总局“国家经济发展战略下口岸改革面临挑战与机遇”(项目号:201502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