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教育心理学意义十篇教育心理学意义十篇

教育心理学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1:35

教育心理学意义篇1

关键词心理学教育教学指导意义

“所有能使孩子得到美的享受美的快乐和美的满足的东西,都具有一种奇特的教育力量。”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这句话深刻的诠释了教育的作用与意义。如何借助各种手段完善呵护中学生敏感而脆弱的心里,是时代为我们每个教育者提出的问题。鉴于此,本文以“浅谈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为研究课题,结合当前教育现状,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对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做到客观公正的分析。

一、心理学概括

(一)、心理学概括

心理学,顾名恩义,它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基础科学。由于它的研究领域、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因此心理学的分支学科也非常多,和教育工作联系密切的就有普通心理学、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等。

(二)、中学生心理状况

中学生,犹如含苞待放的花朵,承载着建设祖国,回报社会的重任,也是我们延续五千年文明辉煌史的希望。因此加大教育资源的投入,通过一切可利用的手段塑造学生高尚的人格、优雅的情操,都是至关重要地。目前,中学生年龄段普遍在12岁——14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嘘声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度过时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型交织在一起。而高中生年龄段一般在14岁——18岁之间,这个时期的学生思维活跃,已经有了自己的价值观,但是相对比较敏感,处于理想的自我与现实的自我相互冲突的阶段,如果不能进行正确的心里引导,会易形成孤独、自卑等心里障碍。

二、心理学对于初高中教育教学的指导意义

(一)、帮助教师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和认知的课堂活动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作为教师,通过心理学可以更好的根据学生的年龄和认知程度开展或者改善课堂活动。因为每个年龄段的学生不一样,对事物的兴趣与理解有着大相径庭的区别。因此教师应该合理根据年龄,根据个体实际情况,选择学生喜欢的课堂活动,从而提高教育的质量。

随着意志力的发展,中学生控制自己注意的能力显著增强,注意的稳定性得到了迅速提高。“研究表明,7—10岁儿童每次注意稳定约20分钟;10—12岁是25分钟,而12岁以后则是30分钟左右。”因此,在课堂上,可以将重点内容放在这些时间段里面进行传授,而其余时间可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互动等,既避开了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时间段,又活跃了课堂气氛,拉近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

(二)、帮助教师重组教材

教师在教学中会发现,同一年级学生之间的水平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对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的差异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寻求适宜于任教班学生真实水平的有效的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更好地发展综合能力。其实广东省乃至全国各地,学生学习水平都参差不齐。导致材学不但给老师有效教学提出了难题,还给学生造成了学习甚至是心理上的障碍,如何对教材进行合理的删减,使之达到更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过程从而更有效的吸收知识,是除了新课程理念的指导外,毫无疑问需要教育心理学的辅助的。

例如在教授12个表示月份的单词时。这些单词不仅发音长而且难于拼写,要求学生在一个教学单元完全记住或背出这些月份更是难上加难。针对这一现状,教师从上学期布置家庭作业时,就要求学生在作业本上用英语写下日期、星期和天气,并在每次布置作业时都会有意识地问学生:what'sthedatetoday?whatdayisittoday?what'stheweatherliketoday?由此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学习、记忆并掌握有关日期、星期和天气的词汇。教师还可结合人的学习记忆曲线走势,科学合理的制定合理的学习时间表和复习时间计划表,指导和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帮助教师科学对待学生的心理和学习障碍

兵法有云:知己知己,百战不殆。对于学生不懂的地方,要耐心讲解、细致辅导,降低学生在知识吸纳过程中产生的焦虑与担忧情绪。教师只有了解孩子的心理,才能有针对性改进课堂教育,提高学生学习的成就感和幸福感。曾经就读于本校的一个学生,性格比较孤僻,平时不喜欢与同学交流。遇到问题也不愿与同学进行交流,甚至不愿意求助老师。通过我私下了解与耐心沟通,发现这个学生性格孤僻的原因很大部分原因是对自己不够自信。而我又了解到这个学生喜欢足球,而且足球踢得很好,因此我推荐他做了班级的足球队长。通过组织球赛,让这个本来性格孤僻的孩子找到了信心,也通过比赛慢慢和曾经生疏的同学建立了友谊。

总之,科学的对待学生的学习障碍,我们需要真正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个性的发展才有实现的希望。

教育心理学意义篇2

1、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2、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3、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的行为;

4、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教育心理学意义篇3

   一、从接受心理学角度探析——尊重学生的自觉选择

   毋庸讳言,接受心理学是近年来颇受媒体、教育、商界等领域关注的新兴学科,其中诸多理论成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亦有直接指导作用。所谓接受心理,即“指对一个特定或非特定人群进行宣传,影响其心理活动或变化。”接受心理学强调:当今时代,以受众为中心,已经取代以传者为中心。受众不是消极的“接受”信息,而是积极地寻求信息为自己所用,即“受众本位意识论。”过去传统的“枪弹论”、“强效果论”已经淡出人们的视野。德国学者施拉姆非常风趣地说:“受众参与自助餐厅就餐,吃什么,吃多少,全在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伊丽莎白?纽曼则提出了“沉默的螺旋”受众模式,即受众者看似被动(沉默),实则在潜意识中已逐渐积累起接受习惯,并由此主动去选择自己所需信息。经过研究,专家们发现,人们在接受信息的时候,往往会呈现出如下心理特点:即选择性心理、遵从性心理、求新性心理、移情性心理和表现性心理等。其中,选择性心理既是其他几种心理的前提,又是其核心要素。上述讨论,给予了思想政治教育一个特别的心理指向:即我们在传输思想政治理论信息的时候,一定要遵循接受心理学的基本原则,要符合大学生的接受心理,才能收到好的效果。换言之,我们只有首先唤起大学生的内心“自觉”,他才会主动积极地去寻求、选择认为对他有利的信息,并将其内化为记忆深刻的知识。离开了大学生的这种“自觉选择”,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便将是一句空话。

   当然,有人或许会对此发出诘难:这种“自助餐”式的自觉选择,难道不与思想政治教育应遵循的“灌输”原则相悖吗?因为,列宁曾一再强调:人们“本来也不可能有社会主义意识,这种意识只能从外部灌输进去。”让大学生在“散漫式”的自由选择中去学习,不会更助长其游离于思想政治教育之外,去接受其他信息吗?这种诘问,正好切中目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弊。长期以来,我们正是太过于强调“灌输”原则,而忽略了大学生作为受众主体的“本位意识”,因而无法唤起大学生发自内心的“自觉需求”,大学生也不可能生发出对思想政治理论信息强烈渴求的心理动力,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苍白乏力,也就成为必然。换言之,要使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要学”、“乐学”的心里愿意,首先便是要还大学生的受众主体地位,紧紧扣住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的遵从性心理、求新性心理和表现性心理等,深入开掘思想政治理论信息中能满足这些心理特点的东西,从而为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开辟出一条颇具生命力的通道。

   二、从认知心理学要求出发——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与接受心理学一样,认知心理学是近一时期发展迅速,而且日益受到各界重视的一门新兴学科。认知心理学所提供的理论成果,对思想政治教育亦同样具有指导作用。认知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首先,自主认知是人的认识过程的主要特点和内在动力(即人类认知的主动性、积极性),这种自主认知并由此所形成的认知结构,在人们获得知识时具有重大作用。其次,人们的认知过程是双向的:一方面,认知者将知识内化,这种内化知识是决定人类行为的主要因素。另一方面,它还“主张直接的生活经验,重视观察者对自己知觉内容的直接描述,”即认知者外显的行为,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内化。最后,它强调人们的学习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过程,这一过程各种心理因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即人们的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一起的。)认知心理学的上述原理,给予我们一个重要的启迪,即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大学生学习的认知特点和规律,符合其认知过程的相应要求,才有可能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对此,我们可以从如下两方面展开讨论。

   (一)思想政治理论的教学过程必须要与大学生的学习过程(认知过程)吻合,要遵循其认知特点与规律,才能收到实效对此,专家学者们作出了一个非常生动贴切的比喻: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信息的认知过程,就好比植物的一个生长过程,这一生长过程,有着它自身的生长规律,我们可将此称为植物生长学(或曰“大学生认知生长学”)。教师对思想政治理论信息的传授过程,就好比对植物的一个栽培过程,这一栽培过程也有着它的特定要求与规范,我们可将此称为植物栽培学(或曰“教师教学栽培学”)。现在需要讨论的关键问题是,怎样才能让植物生长得好呢?显然,它是教师的教(栽培)与学生的学(生长)二者的有机结合的产物。但是,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则不无遗憾地看到,不少教师尽管非常刻苦、勤奋、认真、执着的进行着教学,但收获总是不理想。究其原因,还是在于这些教师的教学游离于学生认知(生长)规律之外,不该浇水的时候,他来一场“倾盆大雨”,不该施药杀虫的时候,他猛下杀手,狂施重药。学生非得其益,反受其害,甚至造成逆反。长此以往,其教学何以能收到良好效果?

   (二)思想政治教育必须要将大学生的自主学习放在首位,充分发挥大学生在学习(认知)过程中的自主探索,自主创造,激发其强烈的自主参与的心理动因,才能提升其教学的有效性认知心理学非常强调人的认知结构在认知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这种认知结构的完成,是通过认知者的自我组织即自主学习来实现的。这给予我们一个重要的启迪:任何形式的思想政治教育,均必须通过大学生的自我组织,即自主学习来完成。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生的自主学习的量与度,决定着其参与思想政治教学过程的热情的高与低,决定着其自主探索、自我创造水平的高与低,从而最终决定着思想政治理论信息被大学生按受的质量水平。直言之,从心理动因角度而言,自主学习强调的是学生的主动参与。因此,教学中如何设定一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教学情景(如课堂讨论,学生宣讲等形式)让学生能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教学中来,是教师必须认真准备,花功夫解决的重要问题。

   三、从社会心理学视角考量——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

   社会心理学原理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总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的,这些原因有外在的因素,也有内在的动力,而动机(motive或motivation)就是引起、维持和促进个体行动的内在力量。”同时,人的“动机总是要指向人类的一些基本目标或需求”。

   (一)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的多元需求及其具体表现在动机理论的研究中,马斯洛的需求五层次论早已为学界所熟知,他所划出的人的生理需要;安全与保障需要;爱与归属的需要;自我尊重(他人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发展)的需要,等等,具有普适的意义。对我们研究大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也同样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与此同时,我们发现,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还有其特殊的需要。这主要表现在:首先,大学生之所以要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是完成学业的需要,即通过学习拿到毕业文凭的需要。这一需要带有外在的强制性。因为,在我国任何高等院校均作了硬性规定,政治理论课程如果考试不及格,将影响其毕业,甚至影响其就业。对于大学生而言,这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即表现为“要我学”,或曰不得不学。其次,需要进一步挖掘的是,除此之外,大学生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还有着其他的需要。从某种角度讲,这些需要是发自大学生内心深处的需要。比如,他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时,还要考虑实惠、实际、实用,即对他未来的生活、工作、成长、发展有无直接作用的需要。再比如,他在课堂上学习这门课时,他的各种感官(视、听、触等多通道)所获得的愉悦与美感(此专题后详述)的需要等等。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在教学中能否满足大学生的这种需求的多元性。毫无疑问,由于中国高等院校由其社会主义性质所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由于必须服从执政党的意志所决定,因而,其教学形式首先表现为“灌输型”教学。如前所述,这是无可厚非的,应该一如既往坚持的。但坚持“灌输”原则与满足大学生多元需求,并由此从内心深处激发其学习动力,二者并不矛盾,是可以统一起来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一方面,要注意把握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完整性、另一方面则一定要针对大学生的这种多元需求,联系其实际需要。唯有如此,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才能得到保证。

   四、从审美心理学的原理体验——唤起学生的深层动力

教育心理学意义篇4

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是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人际发展关系,还可以帮助学生稳定情绪,消除不良情绪,更加可以激发学生对梦想的追求。

在学生阶段,每一个人的心智都不是完全的成熟,社会阅历也不足,很容易受到一些错误的事物和思想控制。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对于一些不良的情绪,在心理教育中能正确的辅导,及时的消除,不仅可以改善平时同学、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还可以间接提高学生的成绩。注重学生的心理辅导,完善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必不可少。

(来源:文章屋网)

教育心理学意义篇5

关键词: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理论意义;实践启示

一、“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形成

1.罗杰斯与“以学生为中心”教育理念的提出

1952年,哈佛大学教育学院举办了一次主题为“课堂教学如何影响人的行为”的学术研讨会,来自美国各地的许多大学教授、专家学者、教育行政部门官员以及中学校长与教师出席了会议。著名心理学家卡尔・罗杰斯(CarlR.Rogers,1902-1987)在发言中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引起听众议论纷纷;后来他又应会议组织者之邀,做了题为“关于教和学的个人想法”的专题演讲。当罗杰斯在演讲中详细阐述自己关于“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的时候,会场上产生了骚动。他的话音刚落,大厅四周马上有人站起来提出问题。一些提问者语气不甚友好,有的人甚至十分激动。会后,人们继续兴致勃勃地议论这个话题。第二天,当罗杰斯即将离开哈佛的时候,有个头一天听过他演讲的与会者告诉他:“罗杰斯先生,你搞得我们好些人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有的新闻媒体甚至以此作为标题进行了报道和评论。这件事后来被教育史研究专家称为“罗杰斯挑战”,它引发了一场有关教育观念的讨论。

2.“教育新领域”研讨会的深化

在半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这场涉及教育应当以谁为中心的争论并没有结束。美国著名的学术团体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从20世纪70年代初期开始,与美国教育学会、计算机学会等机构创办了一个高层次的教育学术研讨会,称为“教育新领域”(Frontiersineducation)。简称为Fie。Fie研讨会每年举行一次,除了交流教育教学的经验,也涉及教育理念、教育改革等深层次的问题。1997年在美国匹兹堡举行的“教育新领域”研讨会上,美国陆军军事学院(西点军校)的两位教授提出:“宇宙观从地心说向日心说的转变曾经导致了一场科学革命,而教育观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将给工程教育带来同样巨大的冲击。”正因为这一问题始终受到教育界的关注,所以1998年“教育新领域”研讨会的主题就被确定为“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来自美国各州和欧洲、亚洲、澳洲、南美洲和非洲数十个国家的数百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不少学者发表了很好的见解,一些大学已经在不同学科的教学中开始了实践探索,也总结了不少各有特色的教学模式。事实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主题正在教育领域逐步深化,产生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3.世界高等教育大会与“以学生为中心”共识的形成

1998年10月5日至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各国高等教育界、经济界及政府机构的400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183个国家派出了政府代表团,其中115个由负责教育或高等教育的部长担任团长,包括时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长的陈至立。这次会议的规模在世界高等教育界的历史上是空前的。大会主题为“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通过了与主题同名的大会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以及相配套的《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宣言》中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显然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宣言》还要求各个国家和高等学校的决策者“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主要的和负责的参与者,包括参与教育重大问题讨论、评估、课程及其内容改革,制订政策与院校管理等等”。这是“以学生为中心”首次见诸联合国机构的正式文件,从此这一提法逐渐成为权威性的术语和全世界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二、“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理论意义

1.心理学意义

卡尔・罗杰斯曾经担任过美国心理学会会长。他创建了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理论,倡导“当事人为中心”的心理治疗方法,在心理治疗领域具有深远的影响。

罗杰斯是从心理学的视角来探索教育问题的,他根据人本主义心理治疗的原理,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本主义学习,提出学习是人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是个人潜能和人格的充分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的事,应该也只能靠他们自己的努力来取得成效。根据人本主义心理学的理解,对于受教育者来说,教学目标是价值的自我实现,教学过程是自由发展,教学原则是真诚、信任和理解,教学方法则应是非指导性的引导。因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正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教育学领域的创造性探索,为心理学原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开辟了广阔的前途。

2.哲学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告诉我们,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依据,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事物的发展变化主要由其内部因素决定。因此,学生在学校里发展成长的可能与结果主要决定于其自身。辩证唯物主义的原理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提供了哲学依据。这一原理有力地支持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观点,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在教与学的一对矛盾中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同时也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未来命运的决定者,学习的成败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必然有助于调动广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

反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与相应实践也有力地印证了辩证唯物主义内因决定论的价值。学校里的一切教育资源、教育方法与教育手段都只是外因,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因才能发挥应有作用。因此,各级各类学校的课程设置、教育管理和教学方法等,都必须以是否满足学生的需要为主要评价标准。高等学校的教育教学改革尤其应当从学生的需求出发,接受实践的检验。教育者不能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受教育者身上。惟其如此,“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才能付诸实践,逐步发展并且逐渐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3.教育学意义

教育学理论强调,教育领域存在两类规律。一类是教育的外部规律,主要内容是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类是教育的内部规律,主要内容是教育必须适应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需要。前一类规律人们比较熟悉,也容易接受:后一类规律则往往被人们忽视。强调外部规律的教育属于社会本位教育,其教育理念被称为工具教育论。强调内部规律的教育则属于个人本位教育,

其教育理念被称为本体教育论。在中国,由于封建主义集权制社会的长期存在,再加上较长时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社会本位教育和工具教育论一直处于主导地位。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以及人们认识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教育的内部规律逐渐引起注意并且日益受到重视。

为了遵循教育的内部规律,教学活动必须从受教育者的实际情况出发,必须有益于他们身心的健康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是符合教育内部基本规律的。“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了学生在学校里的主体地位(不否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提示了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应该从学生的需要出发这一基本原则(不排斥学校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与检核)。换言之,倘若学校现行的课程设置、管理制度、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不利于受教育者身心健康发展的成分,就应该尽快地加以改正。这一观点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新感觉、新体验,因而具有先进性。与此同时,它又同长期以来在人们头脑中几乎形成定势的“天地君亲师”社会定位、“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职能、“师道尊严”的道德规范等不完全吻合,所以又极具挑战性。

三、教育理念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的实践启示

“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对于当代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改革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它具有比较普遍的可操作性,因而在各级各类学校中都可以做到。笔者认为,为了实现教育理念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关键在于调整并处理好师生关系。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倘能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就可望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1.理解学生(而不是误解学生)

教育者必须比较准确地把握教育的对象,作为教师,仅仅了解自己的学生已经远远不够了。因此,在“以学生为中心”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当理解并接受学生的现状,包括他们的优势与弱点,他们的特长与缺陷,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习性、情感和追求。惟其如此,才能真正理解他们的身心需要,并且设计特定的教育教学手段,引导他们通过自身的努力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年龄差距有可能造成代沟,但代沟不是年龄差距的必然产物。教师应该不断地与时俱进,与自己的学生同步成长。教育者只有伴随受教育者体验成长的经历,才能真正对他们有所理解。事实上,同前辈相比,当代的学生往往见多识广,思维敏捷,勇于并善于接受新事物。教育者一旦理解了受教育者,便不难从后者身上发现甚至学到许多积极的东西。

2.尊重学生(而不是轻视学生)

不同学生的智商和情商,学习能力和学习效果,道德修养和综合素质,都可能存在天壤之别。然而,不管是优秀生、普通生还是后进学生,在“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面前是人人平等的。因此,在任何一个课堂里,不应该有“被忽视的角落”或“被遗忘的角落”。教师应该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心理上有障碍或学习上有缺陷的学生,要尊重每一位受教育者。尊重学生实际上就是尊重自己、尊重教师职业、尊重教育事业。实践表明,即使是暂时处于落后地位的学生,也有不少特长、优势,具有很大的潜能有待开发,而这些方面往往是被忽视或被误解的。例如,各级各类学校中都存在着学习相对落后的受教育者群体,这一群体与学习优秀者群体相比,往往受到忽视甚至歧视,他们是学生中的弱势群体。倘若能够对他们倾注更多的关爱,制定更有利于调动他们学习积极性的政策与措施,将会激发巨大的精神力量,甚至产生惊人的效果。

3.服务学生(而不是利用学生)

人们常常把学生比作学校的产品,其实,这种观念未必适应时展的潮流。在wto的框架内,教育是被列入“服务业”范畴的。教育作为一种广义的服务,其产品应该是能为学生提供的教育教学手段,学生则是消费者,无疑应处于中心地位。从这个意义上说,学生是学校的“上帝”,理应得到满意的服务。教师作为教育行业的服务员,是提供教育服务的执行者,必须把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有些教师习惯于根据自己的需要指使学生做事,却从来不愿换位思考,想想学生的需求。假如教师能够不分课内还是课外,不管认识还是不认识,全心全意地为学生排忧解难,就一定会优化学校的教育环境,更大程度地满足广大学生的需要。

4.启迪学生(而不是蒙蔽学生)

“以学生为中心”理念主要表述的是学生这一群体在教育事业中的应有位置,并没有也不可能对其质量做出任何规定。具体言之,处于中心位置的学生未必尽善尽美,在许多情况下还需要通过教育来使其渐臻完善。然而,这种教育不宜采用指使、训斥或强制的方式,也不能强加于人。主要应该通过影响、熏陶和启迪,使他们逐渐有所感悟,自我觉醒,实现其应有价值。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非指导性教学,就是这个意思。例如,在信息科技日益发达的形势下,有些学生养成了从网上下载论文的不良习惯。老师就应该一方面坚决反对,毫不留情;另一方面坚持言传身教,启迪学生。只要教师态度鲜明并且坚持不懈,一定能使学生受到启迪感化而见贤思齐,自觉地优化自身的素质。

5.激励学生(而不是压制学生)

教育心理学意义篇6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心理健康教育;有效途径

一、普通高校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

大学生正处于一个生长发育比较旺盛的末期,这一阶段,他们在生理、心理上都接近于成人,但又没有完全定型,正处在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世界观最终形成、生理上的生长发育趋于成熟、良好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稳定的重要时期。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社会发展瞬息万变,大学生要承受来自生活、学业、升学、感情、就业等各方面的压力。这些压力极易造成他们在心理方面的不适应,如果不具备良好健康的心理素质,缺少及时的引导和调节,极易导致他们出现心理障碍甚至造成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学校对学生健康心理品质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二、高校体育教育与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适应社会且全面发展的人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体育教育的过程不同于其他理论课,学生在学习、掌握运动知识的过程中必须有肢体运动的参与,学生内在的心理表现会通过其行为不同程度地反映到肢体运动中,理论课的学习没有较多的肢体运动,而心理的表现更难以通过静态的身体去观察,体育教育能够让学生在运动中将其心理表现出来,便于观察。同时,体育锻炼在身体活动的同时,还伴随着复杂的心理活动,在运动过程中可以产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强化自信心,体验体育运动中独有的应激过程,使学生提高对外界刺激的适应、增强自我控制的能力。

三、解决大学生心理偏差的有效途径

要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需要社会各界、家庭以及个人的共同努力。

(一)学校在调适大学生心里偏差中要发挥主战场作用

学校是学生们学习和生活的根据地,学校可以及时地了解学生的情况,通过多种渠道来教育和引导那些心理存在问题的学生,帮助学生摆脱心理问题,走出心理的阴霾。因此,学校必须起到心理健康工作主战场的作用。要大力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介绍增进心理健康的途径,解析心理异常现象,传授心理调适的方法。为了做好上述工作,诸多学校不仅成立了心理协会,还把它推广到各个系部,最后再扩展到各个班级内部,使心理协会能够走近全校师生的身边,这样,可以尽早尽快地发现并及时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

(二)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也应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影响

每个人都是社会大家庭中的一员,对于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政府应该发挥调控作用,积极增加就业岗位,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及其家庭,国家和社会应该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使他们能够安心学习,完成学业。家庭是孩子最初的学校,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教育孩子要从父母开始。在有关调查中发现,一定比例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由家庭问题产生的,当大学生心理产生问题时,家长要通过对孩子的了解,积极主动地开导孩子,让他们远离疯狂和绝望的边缘,使他们重新认识自己、看清未来。

(三)大学生自身要积极培养健康的心理

首先,应该培养自身良好的人格品质,正确认识自我,了解自我,扬长避短,不断完善自己;其次,要提高受挫承受能力,对挫折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挫折面前不惊慌失措,采取理智的应对方法;再次,要积极参加各种实践活动,积极接触社会,丰富人生经验,保持积极乐观的情绪;最后,要加强自我调节能力,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改造环境,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近年来,由于心理问题造成大学生行为偏离的案件不断增多,众多诱因导致当代大学生成为心理弱势群体,我们必须从认识、行动上充分重视这一问题,采取切实的措施帮助大学们拥有阳光般明媚的健康心态,使其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律、自爱、自强的优秀品格,这样,大学生才具备了必要条件,才能为祖国的发展奉献自己的力量。

综上所述,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是学校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优选途径,我们要注意在体育教学中对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观测和收集,重视体育教学中科学方法的运用,把心理健康教育同体育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孙巍.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J].贵州体育科技,2006.

教育心理学意义篇7

伴随文化的发展,要想成为一名好的少儿舞蹈教师,只有热情和知识是远远不够的,还应该在教学的过程中强调心理学的作用。

一、少儿舞蹈教育心理学意识的产生

1.帮助孩子认识自我

自我认识一直心理学的话题,正确认识自我是培养形成健全自我意识的根本,教学要帮助孩子在舞蹈的学习过程中全面了解自己。所以教师首先要拓展自己的知识面,增加信息来源、提升文化及专业修养。同时教会孩子多与他人进行思想上的交流,对自我的构建、发展、人际等关系处理都有非常好的作用。

2.自我控制的形成

我们要从多个角度去进行全面发展。自我控制是在学习中心理品质以及行为的心理过程。有效控制自我是健全自我意识与完善自我的方法。每位教师都要在少儿舞蹈的教学中培养他们的意识品质,提升孩子的自我控制能力,达到实现自我的目的。

二、加强教师、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

舞蹈教学有着自己的特有性质,特别是舞蹈当中的基本功教学。所以,在对孩子进行基本功训练的时候,孩子的每一次进步都是辛苦所换来的,学生不单要动脑,同时还要体力上的支持。因为身体的辛苦,在精神上的支持就显得非常重要,而心理学正是舞蹈强大的精神支持,可促进教师、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

1.完善孩子的心理发育

舞蹈对于孩子人体训练也有着非常高的要求,因为从小开始接受训练,所以心理的发育不完善,在身体非常痛苦的情况下,其心理状态会有一些变化,甚至还会产生叛逆的情绪,产生一些心理上的问题。此时,舞蹈的基本功教育需要心理学帮助,来正确解决孩子的恐慌,让孩子可以身心都得到完善、良好的发育。

2.可让孩子明白教师的苦心

心理知识可帮助教师用正确教学态度表达出自己的意愿、要求,和学生进行良好互动。同时,孩子在学习心理学知识后会明白教师的心里,明白教师的严格要求都是为了自己着想,在心理上会接受教师的教学方式,让课堂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3.教学可更多包容学生

心理学知识可帮且教师看清本质,通过学生的表现来发现学生的心理活动,换位思考,为学生所想,帮助学生解决在学习中的问题,促进孩子对舞蹈学习的兴趣,还可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更多去了解、包容学生。

三、有利于教学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教师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内容,教学计划的好与坏直接关系着教学的进度、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情况。所以教学计划是不能缺少的,而正确运用心理学知识,可帮助教师拟定出具有训练意义,同时又适合学生实际情况的教学计划,大大提升了舞蹈教学的质量。

1.拟定科学训练方法

教师通过心理学知识,可判断出学生当前正处于何种心理特征,接受能力是怎样的,何种教学计划适合什么样的学习。舞蹈教学受到先天条件影响,包括人体柔韧性、身体协调能力、平衡能力等等。这些条件都会影响课程安排、进度。同时,在同一班组中,每个孩子的先天条件是不一样的,怎么才能做到面面俱到,发挥不同学生的优势等都是舞蹈教师所需要考虑的。

举例说明,如果是由一位不懂心理学的教学来进行教学,那么其可能不会去考虑到孩子的特点以及接受能力方面。仅仅将自己所拟定的教学计划来进行教学,像填鸭式的方法一般,一味的灌输给孩子各种形式的舞蹈技巧,完全不顾孩子的感受以及接能力,造成适得其反的效果。

2.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跟踪,适当调整方案

舞蹈艺术不同于其他艺术在于舞蹈的理解、表达的载体是人的身体,很多舞蹈只要求思想理解是远远不够,需要用身体进行完成。在舞蹈教学中常常会出现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情况,而对这些问题,舞蹈教师一定要适当去调整教学的方案,让学生与跟踪所得的情况可保持一致。而心理学可帮助教师完成在教学进程中这一重点,就是可敏锐观察出学生的反馈情况,判断学生的接受能力后及时、正确的对方案进行调整。

举例说明:

一位懂得心理学的教师,会在教学的过程当中,细心去观察每一位学生的情况,对学生的情况进行跟踪反馈,同时根据学生的实际内容去适当的调整方案。比如,在学习《红扇》这一舞蹈训练的时候,因为难度比较大,同时节奏感比较强。懂得心理学的教学教师就会根据在舞蹈排练的过程中,去发现学生的实际情况,根据学生的特点,适当降低舞蹈中的难度成分,将一些高难度的运作用一些过度性运作去代替,在不违背总体舞蹈的原则下,适当调整教学方案,达到教学的目的。

四、最大限度完成教学成果

在舞蹈教学过程当中,心理学知识和心理发展状态会直接影响到最后展现的教学成果。教师丰富的心理学知识可让教师在课堂上活跃教学氛围一直贯穿始终;学生良好心理发展状态能让自己更自信、优秀的姿态展现出自己的最大优势,发挥出最好的表现,最大限度完成教学成果。

1.学生可自信展现自我

心理学知识可帮助学生构建成一个健康心理状态,这个状态指的是能在一定社会环境中,在各项身体功能都正常的情况下知识环境的能力和特点。健康心理状态是确保舞蹈运作正常发挥的基础,是舞蹈演员、教师都要有的能力。只有良好心理状态才可在压力、紧张中自己调整,最后在舞蹈上得到展现。因此作为学习舞动的孩子一定要具有心理学知识,在自信的时候展现自我。

2.教师可取得理想教学效果

具有良好科学心理基础的教师,有着做出科学教学决策的基础,这让他们课堂教学非常有效。学生非常愿意得到这种教师的教育,因为在这些教师进行授课中,学生多数不会感到枯燥,又能得到所需要的知识需求。所以这种良性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会让教师的任务得到非常好的完成,同时也可获得非常理想的教学效果。

教育心理学意义篇8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90年代在美国心理学界兴起的一种新的研究思潮,它利用心理学较为成熟、完善的实验测量方法,研究人类积极的、具有建设性的力量、美德、潜能等积极方面。积极心理学强调关注普通人的积极力量,提倡以一种积极的观念重新解读人的心理现象,并在该过程中挖掘个体在现有条件下获得幸福感受的各种因素。积极心理学相信人性的优点和价值,主张用积极的理念审视人的潜力与价值,使人的积极品质得到培养,人固有的正向力量得到激发,人格优势和心理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真正获得美好幸福的生活。积极心理学的本质与目标就是寻求人类的人文关怀与终极关怀,它以关怀全人类的福祉为宗旨,展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改革和完善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笔者认为,作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该吸收积极心理学的相关理论要素,着眼于全体大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进一步提高课程的实效性。

一、以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品质为核心,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积极目标

课程目标不仅是课程建设的出发点,也是课程建设的归宿。课程目标对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的方向具有规范作用,它指导着课程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课程评价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明确指出,能够时常体验到幸福感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积极心理学的核心目标就是帮助人们增进主观幸福感,获得幸福体验。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不仅仅是矫治心理缺陷、预防心理问题,更主要的是挖掘大学生的各种外显和潜隐的积极体验,并在实践中扩展和深化这些积极体验,培养大学生的积极品质和积极人格,使大学生能够学会以欣赏的态度对待生活,提升创造幸福的能力,增进大学生的幸福感。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面向全体大学生、促进大学生心理成长的发展性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课程目标设计从内容上来说应当达到知识、情感、意志和行为的统一。课程教学不仅需要传授心理健康的基本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训练促进知识在个体身上的内化,使之养成良好的心理行为习惯。很多心理健康知识是浅显易懂的,关键是在学生现实生活中能否意识到,自觉转化为行动。只有心灵受到最真实的触动,才能做到知情意的统一。教育的本质在于引导人的发展,在于对人的生命存在及其发展的整体关怀。人文关怀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精神,心理健康教育是人文精神的重要载体,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设计中,尤其要注重结合教学内容中丰富的人文内涵,以情感人,以情怡人,以情育人,发挥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受到感悟,实现情感的升华。

二、以积极、生动、实用的内容为主体,丰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内容

我们的一切教育、思考和知识,都以怎样获得我们本性所不断追求的幸福为对象(自然的体系)。积极心理学认为,心理学不仅仅是关于疾病或健康的科学,也是关于人的幸福、发展、快乐、满意的科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核心价值就是健康(health)、和谐(harmony)、幸福(happiness)。在3H的价值指引下,应该把握以下三个方面来设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

1.积极性。积极心理学以积极情感体验、积极人格和积极的组织系统为支柱内容,这就决定了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中应该注重积极导向,应该更加注重大学生潜能的开发、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在课程内容选择中,要注重将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结合起来,将提升主观幸福感、塑造积极人格、创造积极环境融入课程中,如在课程中,如设置“学会感恩”“塑造乐观人格”“积极的情绪管理”“爱与幸福指数”等专题,介绍和行为训练内容。

2.实用性。调查显示,对于课程内容的设置,大学生普遍认为除了基本的心理健康理论知识以外,更希望在课程内容中增加一些符合他们年龄和心理特点、更具有实用性的内容,所以,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紧密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和现实需求,将那些能够帮助学生走出困惑,提高心理调适能力、优化心理品质,使他们能够快乐地学习和生活的内容都列入课程内容,如开设与每个学生密切相关的人际交往、情绪调节、自我意识等内容的专题学习研讨。

3.以学生为本。积极心理学注重激发人内在的积极力量和优秀品质,实现个人的自我成长和自我发展,达到身心健康、生活幸福的目的,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实现了心理学研究的返璞归真。欧美国家的学校心理教育理念正在从由“让学生适应学校”到“让学校适应学生、为绝大多数学生提供最有意义的教育”方向转变。以欧美国家的心理教育理念为借鉴,我们要坚持以学生为根本,面向所有学生,选择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喜闻乐见的内容,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提升其自我教育能力,使之体会主观自我对解读生活事件的主控功能,培养其主观幸福感、乐观、自尊、希望等积极的人格品质。大学生是处于特定发展阶段的群体,对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是阶段性、发展性的。我们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开展分层的教学活动,立足教育、重在指导,解决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学习、生活、成长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比如,可以针对大一新生的学习适应、大二学生的自我意识、大三学生的人际关系和恋爱、大四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创业等不同内容,开设有针对的辅导讲座。

三、以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改进高校心理健康教学模式

作为学习气氛的重要调节因素,情感体验本身也是教学的组成部分,这一点在以体验为主、以自我教育为主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体现得尤为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只有能够激发大学生的个人心路历程,并使他们在情感交融和思维激荡中产生强烈深刻的情绪和情感体验,才能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发展提高的课程目的,才是真正有价值的课程。在积极心理学指导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改变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形式,应采用互动式、体验式、活动式等多样化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情感体验、交往互动、反思领悟与行为训练,实现认识提高、反思建构、行为固化的统一。

案例教学与讲授教学相对,改变了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方法。在案例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目的,对有关知识、情感、意志的学习主题,为学生提供生动典型案例,组织学生运用理论知识对案例进行分析思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心理现象、寻找解决心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案例教学最突出的特点是实践性和生动性,它虽然不直接传授理论知识,但是却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案例为载体把学生引入真实的境界,引导学生认识现实、了解社会、融入现实社会活动中,鼓励他们自主参与,主动思考,扩展知识,提升现实生活经验,促进大学生自我心理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达到身心和谐。

互动式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师生、生生的交流互动,在教师的引导、帮助和启发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启发学生的思维,重组学生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一门互动性较强的课程,多数内容都需要学生参与互动才能完成。教学中,可以采用以小组分享为主的互动性教学形式,包括角色扮演、自画像、心理影片赏析、个案讨论等形式,让学生分析反思自己,鼓励学生交流分享心得感受,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在感受中发展,在发展中成长。

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某一假定的模拟环境,学生扮演特定角色,通过观察、参与、体验、反思等过程,在实践中得以体验,在体验中得以成长,在成长中得以提高。体验式教学以活动为载体,用生动鲜活的体验、体会、感想、启迪说话,抛弃了传统教学的苍白说教,通过团体咨询、角色扮演等方式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体验,使学生通过自身的体验和内省建构心理健康知识,体验感悟知识背后的意蕴,通过体验与实践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

四、提升教师的积极素质,创建积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环境

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艺术,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取决于教育主导者教师的素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非常重视环境因素,认为积极的环境对于增进大学生的主观体验、塑造积极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秉承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坚持以外显和潜在的积极品质为出发点和归宿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教师是人类美德和优势的体现者和传承者,教师的言传身教对每一个学生都有着有形和无形的强大影响力。教师要自觉提升自身的积极素质,积极开发自身的美德和优势,善于调整心态,不断增进个人的主观幸福感、生活满意感、事业快乐感与工作流畅感,直接对学生施加影响。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围绕着激发、大学生自主参与、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而展开的自我教育课程。为发挥课堂中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的自我探索、自我教育,教师就要打破知识传授者的角色固着,以积极地展开教学,钻研教学技术,提升教学水平,采用多元化、活泼生动的教学组织形式,引导学生用个体的优势和力量感受生活,满意地对待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乐观地面对未来。

教师要以积极的、欣赏的态度看待每一位学生,树立“每个学生都在成长、每个学生都有闪光点”的积极信念,充分尊重学生,重视学生自我成长的经验、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用心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鼓励学生树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将心理问题当做一个展现自我能力和挖掘潜在积极品质的机会,充分发挥潜能,将教育过程转变为学生积极主动的求知行为,变成师生积极互动、心灵对话的过程。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教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主导者、管理者,而是引导者、协助者、激励者,关心、接纳学生的精神世界,鼓励学生挖掘潜在的积极力量,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的积极力量和美德,为心理健康教育开拓了新的视野,促进了心理健康教育回归本原,也促使大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健康发展。我们要不断创新、深入探索,进一步构建完善的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参考文献:

[1]K.m.Sheldon&LauraKing,whypositivepsychologyisnecessary[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3).

[2]任俊,叶浩生.积极当代心理学研究的价值核心[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04,33(4).

[3]陈时见.课程与教学[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李高峰,汪明.对“三位一体”课程目标的解读[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9(22).

[5]杨钦芬.论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属性及有效实施[J].前沿,2006(1).

教育心理学意义篇9

关键词:心理干预大学生情商教育

情商(emotionalQuotien简称eQ)是情绪商数的简称,它是评价一个人做人的能力的重要参数。所谓情商是一个人把握与控制自己的情绪的能力;了解、疏导与驾驭别人情绪的能力;乐观人生、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的能力;面对逆境与挫折的承受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以及通过情绪的自我调节不断提高生存质量的能力。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情商在大学生成才中有超过智商的作用,良好的情商,更是一个人能否度过心理危机的决定性条件。当前,大学生发生心理危机的案例层出不穷,充分认识基于心理干预的大学生情商教育模式研究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对于促进大学生的健康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一、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心理干预意义解析

1.情绪驾驭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保持心境平衡

大学生由于处于自我意识急速增长的时期,情绪、情感特别丰富,更多的情绪感知放在自身,较少去关注他人的情绪,活跃、浪漫、热情,并富有创造性。情商教育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是了解、疏导与驾驭他人情绪的能力,能在与他人互动的过程中感知他人情绪,进一步疏导与驾驭他人情绪,对情绪中肯定与否定、积极及消极、紧张与轻松、激动与平静的两极性可以更好地掌控,平稳度过心理危机。

2.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保持健康心态

大学生会面临许多现实压力,压力源于时代飞速发展的环境下来自学业、家庭、感情等各方面的冲突,而在青年时期多持有非理性想法,超我、本我和自我之间经常产生矛盾,缺乏自信,自我中心。乐观人生、自我激励与自我管理能力是积极心理学一直倡导的思想,能使人言出必行,不断学习,有助于不被压力击垮,找寻生命的意义,达到显著的心理干预效果。

3.承受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忍耐挫折

当前,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呈日益增长趋势,其中相当一部分比例是关于应激事件后压力应对不当或者情绪控制能力低下等原因造成。许多大学生是计划生育实施后的独生子女,从小较受宠溺,经受不了困难和挫折的磨练,缺乏应有的意志和毅力,经不起感情和利益的诱惑,致使心理危机在高校校园屡屡发生。提高面对逆境与挫折的承受能力,可以使大学生在面临心理危机事件时的忍耐力,往往对痛苦的忍耐程度决定了能否顺利度过危机。

4.人际处理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增强社会支持

处理不好各种人际关系,是当前许多大学生的主要烦恼来源。不少学生缺乏社会责任感和生活激情,与同学相处困难,不合群,胆小自卑、嫉妒或狂妄自大。因此,出现了有的同学仅因学习压力或烦闷便想退学;有的同学竟因一点小事便大打出手;有的同学只因一时误会或失恋便精神失常甚至自杀。人际关系处理能力的提高可以为大学生提供强有力的社会支持,减轻烦恼,减少心理危机的产生。

5.情绪调节能力有助于塑造积极心理

成长期的青年情绪具有其特殊性,具有强烈的冲突性、爆发性和不稳定性,自控力远不及成年人。因此,大学生更需要对情绪引导、控制和调节。当前在危机干预过程中,体现出的大学生情商的缺乏实属堪忧。对在日常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如何结合大学生情商的培养,使其面对挫折、抉择等境遇时发挥良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实行有效的心理干预方案。

二、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心理干预模式现状分析

1.传统教育模式导致大学生情商教育滞后

传统的学校教育比较重视学生智力水平的培养,因此学生能力的发展多侧重于记忆、分析、思维等方面,造成学生的发展不全面、不科学。在大学之前的教育由于受到高考的局限,一直强调的素质教育效果并不理想,特别是学生创新素质和心理素质方面的培养更是比较薄弱的环节。当代大学生都是通过知识教育后进入大学,智力水平在同龄人中已属上等,但却被忽视了情商的培养,学生在情绪、情感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

2.大学生情商教育体系缺乏整体性与长期性

我国一些高校把情商界定为非智力因素,使得这个概念变得含糊、浅俗,把诸如个人性格、动机、爱好等都归到情商的范畴,导致在实践中情商教育无从入手。大学生情商教育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教育内容不明确以及时间分布不均。大学生教学主体为专业教师队伍,在行使教育任务时大多集中在本专业知识范围内,而辅导员等行政人员形成的教育队伍缺乏系统有效的情商教育,因此很难去设计并实施完整的大学生情商教育体系。

3.大学生情商教育缺乏心理干预意义

情商教育在高校教育的实践中被严重忽视,具体操作较为薄弱,尤其忽视了情商教育的心理干预意义,没有结合我国新时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特点来理解情商的内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未被设计为课程的教育目标难免落空,只有重视情商教育的心理干预意义,才能有效地调节情绪,优化情感质,形成积极的人际关系,理解人生意义,实现个体的价值和生活的圆满。

三、大学生情商教育的心理干预模式构建

1.提高对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重视,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有力保障

高校应切实重视大学生情商教育,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有力保障。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定期对从事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辅导员、班主任及学生干部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对学生情绪、情感问题的鉴别能力,采取及时对策,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障碍、情绪调节和干预失控以及人际关系处理不当等问题。要在实践中逐渐总结出一套检验教育效果的标准和手段,对大学生及时地进行情商评价,通过鉴定、诊断、激励和监督,推动大学生自觉、努力和严格地控制并调节自己的情绪,提升自身的全面素质,从而促进其成才。

2.探索情商教育多种实施形式,缓解情绪情感等应激冲突

高校应积极尝试多种情商教育实施模式,抓住大学生情商发展的独特视角,围绕大学生的情商特征、心理干预体系建设特点等方面,充分发挥大学生情商教育在心理干预中的重要作用。大力开展心理情景剧活动,通过对情绪情感等应激冲突的产生、发展、解决的亲身体验,帮助大学生体验生活、锻炼意志、调整心态,缓解情绪情感中易见的矛盾,更好地走向和适应社会。积极推动朋辈辅导活动,以学生互助等接受度高的活动方式,从大学生的发展要求出发,结合大学生情商教育的阶段性特征,发展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开设大学生情商成长研讨小组,及时解决情商养成过程中的问题,创造更多的条件和机会让大学生充分参与满足情商成长的活动,满足其乐观向上、注重情感、追求真善美的心理需要。

3.开展情商教育的课程设计,注重实践检验活动的开展

将情商的培养纳入教学计划中,增设情商教育类课程。教育理念要实现从以发展智力为中心到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协调发展的转变,在课程设置和教育形式上加大改革力度,使自尊自强自爱教育、自制力教育、善待他人教育、公平竞争教育、挫折教育等情商内容纳入教学计划,由专门教师针对各年级学生的特点,通过案例教学、专题讨论、辩论、情景模拟教学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情绪认知和控制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等,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在课程体系中,注重开展实践教学和大学生实践活动,提高学生情商素养。实践课能有效地树立学生的实践观念,培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自我情绪控制、合作精神、受挫承受能力等情商素养。

4.合理分配情商教育阶段,推广大学生情商教育心理干预模式

从整个大学学习的过程来看,大学生情商教育的时机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入学后的第一年的胆商提高阶段,这个阶段的学生可塑性最强,以教师实施形象化的培训和讨论为主,主要是结合始业教育计划学习和体验,以帮助提高胆量,接触大学里的多样化事物。第二个阶段是入学后的1~2年的情商理念的巩固和传播阶段。这个阶段主要让学生设计和组织一些锻炼项目,训练学生的沟通、团结、协调、忍让、宽容、合作、责任、抗挫折等能力与品质,也可以放手由学生们承担大型活动组织和社会实践工作。最后一个阶段就是最后一年的职商应用阶段,此时的学生已经比较成熟了,锻炼他们运用情商的理念提高职商,一方面,为找工作等毕业出路做准备;另一方面,也潜移默化地影响自己的学弟学妹们。

重视大学生情商教育,一方面,可以维护校园安全稳定,避免恶性危机事件的发生;另一方面,也是促使大学生迈向成功的有效途径。高校应通过各种途径影响、渗透并培养学生良好的情商,以开创大学生情商教育体系建设新格局为目的,坚持以心理干预为先导,以提升大学生情商为重点,对大学生情商教育主体项目模块与带动功能发挥等进行综合性、全方位研究,努力解决大学生情商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实际问题,尤其注重培养情绪控制能力、驾驭别人情绪能力、自我激励能力、挫折承受能力、人际关系的处理能力以及提高生存质量的能力的提升,在互动模式中带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充分发挥情商教育的重要育人功能,使大学生不断提高自身情商素养,培养严于律己、诚实正直、言行如一的高尚品德,丰富而健康的情感以及广泛的兴趣爱好,养成良好的情商素质。

参考文献:

教育心理学意义篇10

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_l1这标志着我党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水平,深刻阐明了我国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内容和前进方向。教育为本,德育为先。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的价值观,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真正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建落到实处,帮助大学生群体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符合国家和时展要求的核心价值体系。

因此,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使代大学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确保社会主义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后继有人的现实需要。从人生发展过程看,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期,这一时期正是人生价值体系形成发展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大学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就是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导作用,用先进的思想文化净化大学生的心灵,用科学的价值观引导大学生的行为,帮助大学生确立正确的社会主义价值观。其次,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对大学生确立主流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当前,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这种空前的社会变革和变化不仅在经济、政治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也对大学生产生了一系列影响。

在这种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少数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助于大学生自觉抵制错误的价值观念,培养他们共同的理想和追求,从而凝聚社会力量,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发展。最后,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可为改善我国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探求有效的建设方案。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但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活动主体与客体高度统一的实践特性决定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只有通过对大学生的有效培养,才能获得。因此,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寻求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方法,对高校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实困境

当前,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正处于攻坚阶段。改革是一场深刻的革命,已经并将继续给我国社会带来深刻变革,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必将产生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将长期面对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特别是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的压力。与此同时,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工作中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导致新时期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面临诸多现实问题。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如何走出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现实困境,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坚定青年学生的理想信念显得尤为迫切。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目标不够明确

我们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要达到什么目标?围绕这个目标要开展哪些工作?客观地讲,我们的教育者思考得较少。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性不强,有多种原因,但从最直接的原因看,就是教育目标模糊,教育内容过于抽象和空洞,与社会发展的现实和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得不紧。教育工作者往往按照已有的教育模式和价值观要求,将教育目标理想化,忽视大学生思想状况的差异性和层次性,容易使一些大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导致部分大学生在政治信仰、理想信念、社会责任、道德规范方面没有明确的是非标准,思想境界虚无,精神生活空虚,抱着消极的态度接受教育。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方法和手段不够丰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它主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来实现。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偏重于以讲解、灌输为主,另一方面,课堂教学又缺乏活力。调查表明,目前有79.6的大学生认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以讲授式、灌输式为主,教学形式呆板、僵化、单一,缺少启发式、讨论式、互动式的教学方法。这种“我讲你听”的单向灌输方式,难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势必会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效果。当前高校开展的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多地依靠学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上,单纯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育方法和手段并不能满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际需要,应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根植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解决现实生活的价值冲突,启发学生思考并主动践行核心价值。只有这样,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载体不够有效

当前,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表现为教育载体效度欠佳。调查显示: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但发挥的作用不能令人满意。58.2%的学生认为课程“内容滞后、空洞、远离现实”,39的学生认为课堂教学“形式呆板、方法单一、落后”。这说明单纯依靠课堂教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难以取得实效。应当说,校园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是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重要载体和有效途径,然而,实际工作中教育实效不能令人满意。究其原因,主要是当前高校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偏于强调校园环境的建设,更多地注重器物的更新,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忽视校园文化内涵建设的现象。同时,由于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缺乏科学性、系统性、长期性、整体性和稳定性,主题教育思想不明确,内容过于形式化,没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有机结合,导致其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发挥欠佳。

(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机制不够完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复杂性、系统性和长期性要求我们必须确立明确的教育原则,不能随意地、盲目地开展,而要根据教育环境、条件、对象的变化,遵循教育规律。只有确立明确的教育原则,才能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然而,实际工作中,由于教育原则不够明确,导致教育实效性受到影响。调查发现,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高校尚没有形成一套科学完整的领导体制和科学机制,党政干部、共青团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班主任、辅导员等工作队伍,虽然都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但由于职责和分工不明确,无法形成合力,不能发生共振作用。

三、增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对策思考

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因此,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优化教育队伍,创新教育方法,拓展教育途径,建构长效机制,打造教育平台,实现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的主客体统一,使其能够真正根据我国社会发展的要求和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特点,按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办事,从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性。

(一)坚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同志在2003年12月5日至7日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深刻地指出:“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因此,应该把“以人为本”作为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指导思想。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深刻变化,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和信仰等精神世界也在发生深刻的变化,每个人的心理体验和精神感受是不同的。其中一些人的消极心理体验和精神感受,必然带来心灵的痛苦。精神的焦渴和人生的困惑,必然影响人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应充分尊重和理解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发展的权利,尊重学生自主生活、学习的权利,关怀学生的成长,尊重学生的隐私权,关心学生的合理诉求,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注重师生的平等对话、双向交流、共同成长。

(二)统筹优化教育影响因素

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主要因素有教育的主体、教育的客体和教育环境三个方面。由于教育者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居于主导地位,是开展教育的组织者和施行者,在本文中我们将其界定为“教育主体”;大学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对象,是被教育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居于被引导的地位,在本文中,我们将其界定为“教育客体”。在开展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过程中必须按照统筹优化原则,整合教育要素,构建教育网络,形成合力,才能使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取得应有的实效。

1.完善机制,优化教育主体。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队伍的建设,按照“德才兼备、择优选拔、双向选择”原则,建设一支具有优良的思想政治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全面的科学文化素质、较强的工作能力素质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的专家型、具有奉献精神的教育队伍,这是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的基础。同时,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实效必须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综合机制。要通过建立健全领导机制,为教育实施提供组织和制度保证;通过建立完善联动机制,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广大师生共同参与”的格局;通过实施渗透机制,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通过引导机制,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感染力、说服力和亲和力,达到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样性的统一;通过激励机制,奖先促后,树立榜样。满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物质和精神需求,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在教育中有位有为,发挥更大的作用。

2.创新方法,优化教育客体。对大学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教育的目标就是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导青年学生的主流价值观,把青年学生培养成为政治清醒、信念坚定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接班人。实现这一目标就应当从实际出发,坚持继承和创新,正确处理好主导性和多样性的关系,继承性和开放性的关系、在传统的“说理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情感陶冶法、典型教育法”等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基础上,借鉴西方教育模式,运用“价值澄清模式和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_3]。在尊重差异中扩大价值认同、在兼容多样中形成价值共识。要让大学生树立继承和开放并重的思想,既重视本民族优秀民族精神的发展,又要用开放的眼光注意世界优秀文明的发展。

3.整合“介体”,优化教育环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不能随意地、盲目地开展,而要根据教育环境、条件、对象的变化,遵循教育的规律,明确教育目标,确立教育原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涉及教育主体和客体两个方面,只有坚持系统性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疏导结合的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才能形成教育合力。社会、校园和家庭是大学生工作、学习和生活的场所,是影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主要“介体”。因此,要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消除消极腐败现象;广泛开展丰富多彩、健康有益的校园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建立宽严有度、民主平等、和睦相处的家庭关系。只有这样,才能优化教育环境,从整体上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三)打造富有实效的教育平台

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实效还必须拓展教育途径,利用多种教育载体,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工作,用灵活多样、切实有效的措施来打造富有实效的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