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流体力学的发展十篇流体力学的发展十篇

流体力学的发展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51:28

流体力学的发展篇1

【摘要】在不同年龄上,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的作用有所不同。在7岁时,联想学习对流体智力的影响显著,而工作记忆不显著;在10岁和13岁时,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的影响显著,而联想学习不显著;从效应量来看,随着年龄的增长,联想学习对流体智力的作用逐渐减少,而工作记忆的作用逐渐增加。

1前言

流体智力(fluidintelligence)指个体在解决新颖、抽象问题时表现出来的能力(Cattell,1963)。流体智力的核心成分是推理能力,如常用的瑞文推理测验被认为是测量流体智力的典型测验,其实质测量的就是推理能力(Carpenter,Just,&Shell,1990)。由于流体智力在g因素上的负荷最高(Keith&wolfle,1995),研究者通常将两者统合起来,称之为一般流体智力(generalfluidintelligence,Gf)。近年来,在智力研究领域中,研究者开始从基本认知能力或者信息加工过程的角度来描述智力的认知基础,其中较为突出的即是对工作记忆和一般流体智力关系的研究。大量研究发现工作记忆是一般流体智力的重要预测因子(Kane,Hambrick,&Conway,2005;Kyllonen&Christal,1990;oberauer,Schulze,wilhelm,&Suess,2005)。如Kyllonen和Christal(1990)的一系列研究发现,在潜变量层面工作记忆与流体智力或推理能力之间的相关达0.8~0.9;Kane等(2005)对公开发表的10项相关研究重新分析,发现工作记忆与一般流体智力共享约50%的变异。有关儿童的研究也支持了这一结论(Fry&Hale,1996;Liu,2004;Swanson,2008)。如Liu(2004)以243名10至19岁的儿童为被试,考察了工作记忆与加工速度在流体智力发展中的作用,结果发现流体智力85.4%的年龄变异被工作记忆所解释,控制了工作记忆以后,加工速度对流体智力不再有预测作用,因此,工作记忆被认为是流体智力发展的基础。尽管工作记忆与流体智力之间的关系得到很多研究的证明(Fry&Hale,2000;Kyllonen&Christal,1990;oberaueretal.,2005),但是工作记忆与流体智力并不是同一结构,工作记忆并不能完全解释流体智力的个体差异,因此可能存在更多的认知过程对流体智力起着重要的作用(ackerman,Beier,&Boyle,2002,2005;Conway,Kane,&engle,2003)。其中,联想学习逐渐受到研究者的关注。联想学习是在记忆系统中建立刺激与刺激之间新的联结的能力,它是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是其他更高级形式学习的起点和基础(Kaufman,DeYoung,Gray,Brown,&mackintosh,2009;李虹,舒华,2009)。一些实证研究发现,联想学习与一般流体智力同样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alexander&Smales,1997;Kaufmanetal.,2009;tamez,myerson,&Hale,2008;williams&pearlberg,2006)。如williams和pearlberg(2006)以9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自编的三段式联想学习任务(three-termcontingency)考察联想学习与流体智力的关系,结果发现两者相关高达0.52。此外,有研究同时考察了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的作用(Kaufmanetal.,2009;tamezetal.,2008)。tamez等(2008)基于60名大学生的研究结果表明三者之间相关显著,联想学习可以单独解释瑞文推理测验11.7%的变异,工作记忆可以单独解释瑞文推理测验7.1%的变异,而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共享12.2%的变异。Kaufman等(2009)以16~18岁青少年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考察了联想学习、工作记忆对一般流体智力的作用,结果发现在潜变量层面联想学习和工作记忆对一般流体智力都有独特的贡献。目前对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在流体智力中的作用的探讨仅仅局限在为数不多的成人或青少年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尚未在儿童群体中得到验证。从发展的角度来看,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的预测作用随年龄变化而变化(Bayliss,Jarrold,Gunn,&Baddeley,2003;Swanson,2008),而联想学习在流体智力发展中扮演的角色以及这种角色是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尚不清楚。如果联想学习在流体智力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则这种影响可能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此外,随着儿童的发展,个体在完成流体智力测验时所依赖的认知能力也可能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在不同的年龄段上,工作记忆与联想学习能力可能会对流体智力产生不同的影响。因此,本研究的目的在于从发展的角度来探讨工作记忆与联想学习对流体智力的影响,这将有助于进一步深入了解流体智力发展的内部机制。综上所述,本研究将主要关注处于发展阶段的7、10、13岁的儿童群体,选取适合儿童的测量工具来考查联想学习、工作记忆在流体智力发展中的作用。本研究试图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在流体智力发展中是否起作用?(2)在儿童发展的不同阶段,联想学习和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的作用是否相同?

2方法

2.1被试北京市四所学校(小学、初中各两所)共120名学生参与本研究,由于7岁组有5名被试在某些测验上的分数缺失,实际参与分析的有115名被试。其中,7岁组35人(男16人,女19人,m=7.29,SD=0.57);10岁组40人(男21人,女19人,m=10.28,SD=0.51);13岁组40人(男16人,女24人,m=13.28,SD=0.55)。2.2研究任务2.2.1联想学习任务配对联想学习任务常被用来测量儿童的联想学习能力(Kaufmanetal.,2009;Kee,Bell,&Davis,1981)。本研究采用韦氏记忆量表中国修订版(wmS-RC)(龚耀先等,1989)中的联想学习分测验和“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编制的儿童青少年认知能力测验中的配对联想学习测验来考察儿童的联想学习能力。(1)韦氏记忆量表联想学习分测验:以10对儿童熟悉的汉语双字词为材料,在学习阶段向被试听觉呈现并要求被试记住这些词语配对,之后进入测试阶段,主试读出每对词的前一个词,要求被试说出后一个词。每个被试都要进行三次学习及测试,每次内容相同,只是词对呈现的顺序不同,其中困难配对词4对,答对计1分;容易配对词6对,答对计0.5分,满分为21分。(2)配对联想学习测验:测验材料为15对由实物图片和几何图形组成的配对刺激,学习阶段将15组配对刺激分两页呈现在题本上,要求被试记住每组图形的配对,学习时间为两分钟;在测试阶段,仍将15组刺激分两页呈现在题本上,只是每道题目包含一个刺激(实物图片)和四个备选答案(几何图形),让被试从备选答案中选择和目标图片配对的那个几何图形。每道题答对得1分,满分为15分。该测验的内部一致性信度为0.81。2.2.2工作记忆任务选取韦氏儿童智力量表中文版(wiSC-iV)工作记忆分量表中的两个分测验:倒序背数分测验以及字母-数字排序分测验(张厚粲,2008),这两个分测验可以很好地测查儿童的工作记忆能力(Crowe,2000;Gathercole,pickering,ambridge,&wearing,2004)。(1)倒序背数分测验:在主试读完一串由阿拉伯数字(1~9)随机组成的序列之后,要求被试按照相反的顺序背出,数字序列的长度从2到9依次递增。共有18个小题,满分为18分。(2)字母-数字排序分测验:在主试读完一串包含数字和字母的序列之后,要求被试将数字按从小到大的顺序,字母按英文字母表的顺序依次背出。共有30个小题,满分为30分。2.2.3流体智力任务选取wiSC-iV知觉推理分量表中的两个分测验:图画概念和矩阵推理(张厚粲,2008),这两个分测验可以很好地测查6~16岁儿童青少年的流体智力(Flanagan&Kaufman,2004)。(1)图画概念分测验:给被试呈现2行或3行印有不同物体的图片,要求被试从每一行中选出一个物体,使这些选出的物体都具有共同的特征。共有28个小题,满分为28分。(2)矩阵推理分测验:给被试呈现一个有缺失角的矩阵,被试需要从矩阵下方所提供的一系列选项中选出一个进行填充,使其成为一个完整、符合逻辑的图形。共有35个小题,满分为35分。2.3研究程序配对联想学习测验为团体施测,每次测查一个年龄组20名左右的被试,测试时间约4分钟;韦氏记忆量表联想学习分测验、工作记忆和流体智力的四个分测验均为个体施测,在团体测试之后依次进行。

3结果

3.1联想学习、工作记忆与流体智力的发展各年龄组在联想学习、工作记忆与流体智力任务上的平均分与标准差见表1。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有任务上,年龄主效应均显著(见表1)。为考察联想学习、工作记忆和流体智力的发展特征,我们把所有被试在各个任务上的得分转化为z分数,之后将测查同一种能力的两个任务的z分数求平均,得到被试在联想学习、工作记忆和流体智力三个变量上的分数(后面的协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均采用转化后的这三个变量)。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三种认知能力的年龄主效应均显著,且在三者之中,工作记忆的年龄效应量最高,其次为流体智力和联想学习(见表2)。多重比较表明,10岁儿童的联想学习和工作记忆均显著高于7岁,13岁均显著高于10岁;采用Cohen’sd(Cohen,1988)进一步比较联想学习和工作记忆在相邻年龄组之间的差异大小,7岁和10岁之间分别为0.81、2.04,10岁与13岁之间分别为0.83、0.46。3.2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在流体智力发展中的作用为了揭示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在流体智力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参照以往同类研究的方法(Salthouse&Coon,1994;王亚南,刘昌,2006),首先以年龄为自变量、流体智力为因变量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其后进行三次协方差分析,自变量均为年龄,协变量依次为联想学习、工作记忆、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由此得到年龄对流体智力的效应量η2,以及加入协变量后年龄对流体智力的效应量η2,之后按下列公式计算协变量对流体智力年龄差异或发展的影响:协变量对流体智力年龄差异或发展的作用量=(初始年龄η2-控制协变量后的年龄η2)/初始年龄η2×100%。表3列出了协方差分析的结果。在控制联想学习之后,虽然流体智力的年龄效应仍然显著,但年龄对流体智力的效应量从原来的0.35降至0.19,可以得出联想学习对流体智力年龄差异的作用量为45.71%;控制工作记忆之后,年龄对流体智力的效应量降至0.06,可以得出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年龄差异的作用量为82.86%;而对联想学习和工作记忆同时控制之后,流体智力的年龄效应已从显著变为不显著,年龄对流体智力的效应量下降至0.03,两者对流体智力年龄差异的综合作用量为91.43%。这一结果表明,在流体智力的年龄差异中,工作记忆的作用最大,其次为联想学习,两者在流体智力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表3流体智力的方差和协方差分析结果变异来源Fη2年龄29.85**0.35年龄(控制联想学习)13.27**0.19年龄(控制工作记忆)3.22*0.06年龄(控制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1.700.033.3在各年龄组上,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的作用表4列出了在各个年龄组上,联想学习、工作记忆与流体智力之间的相关。在7岁和10岁年龄组上,联想学习与流体智力的相关显著,13岁组则不显著;工作记忆与流体智力的相关在各个年龄组上均显著;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只有在7岁组上相关显著。为了考察在不同年龄段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的作用,以联想学习、工作记忆为自变量,流体智力为因变量,采用enter法建立标准回归方程。结果表明,在7、10、13岁三个年龄组上,联想学习和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总的解释量依次为37.4%、23.3%和24.2%。具体来讲,在7岁组上,联想学习的回归系数显著,工作记忆不显著,说明此时只有联想学习对流体智力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在10岁组和13岁组上,联想学习的回归系数不再显著,而工作记忆变为显著,说明在这两个年龄段上,只有工作记忆可以预测流体智力,联想学习则不再起作用(见表5)。表4联想学习、工作记忆与流体智力在各年龄组上的相关流体智力联想学习7岁联想学习0.57**工作记忆0.42**0.40**10岁联想学习0.32*工作记忆0.41**0.1713岁联想学习-0.09工作记忆0.46**0.19为了进一步考察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的独特贡献量,采用分层回归分析计算各个变量依次进入回归方程后的ΔR2。具体的计算方法如下:将工作记忆放入第一层,联想学习放入第二层,ΔR2则代表控制了工作记忆之后联想学习对流体智力的独特作用(miller&Vernon,1996;舒华,张亚旭,2008)。同理,将联想学习放入第一层,工作记忆放入第二层,ΔR2则代表控制了联想学习之后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的独特作用。表6~8列出了分层回归分析的结果,随着年龄的增长,联想学习对流体智力的独特贡献量逐渐减少,依次为20%、6%、3%;而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的独特贡献量则逐渐增加,依次为4%、13%、23%。

4讨论

4.1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在流体智力发展中的作用本研究采用协方差分析,探讨了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发展的作用。从结果来看,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年龄差异的综合作用量达91.43%。这表明在7、10、13岁这些年龄段内,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可能是促进流体智力发展的重要因素。这一结果拓展了相关成人的研究结果(Kaufmanetal.,2009;tamezetal.,2008),从发展的角度进一步证明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的重要作用。当工作记忆作为协变量时,流体智力的年龄效应从0.35降至0.06,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年龄差异的作用量为82.86%,说明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这一结果与已有的成人和儿童研究相一致(Kaneetal.,2005;Fry&Hale,1996)。Fry和Hale(1996)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个体在工作记忆中存储各种问题解决目标的能力以及归纳抽象关系的能力都会提高,而这些能力在完成复杂的矩阵推理任务时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因此工作记忆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流体智力的发展。只有几项成人研究发现联想学习可以显著地预测流体智力(Kaufmanetal.,2009;tamezetal.,2008;williams&pearlberg,2006)。本研究在控制了联想学习之后,流体智力的年龄效应从0.35降至0.19,联想学习对流体智力年龄差异的作用量为45.71%,由此可见,联想学习也是预测流体智力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我们认为,联想学习对流体智力发展的影响可能与联想学习本身的性质有关。根据williams和pearlberg(2006)的观点,联想学习反映了个体在刺激a与刺激B之间建立联结的能力,一方面个体需要从长时记忆系统中提取有关a和B的相关特征或事件,通过不同的策略增加联结的强度;另一方面,个体学习的多组刺激联结都是唯一的,因此需要更多的认知加工过程的参与,以很好地完成特定刺激间的配对,而联想学习过程中策略的使用以及形成刺激间特定联结的认知控制过程可能在完成流体智力测验中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williams,myerson,&Hale,2008)。而且,联想学习对于流体智力的影响可能独立于工作记忆,尽管联想学习任务的完成需要工作记忆的参与,但两者不仅在实质上存在差异,而且在脑区激活上也有所不同(Kaufmanetal.,2009)。此外,从工作记忆与联想学习对流体智力年龄差异的作用量上来看,工作记忆要大于联想学习,说明工作记忆在流体智力发展过程中发挥了更大的作用。这可以用Carpenter等(1990)的观点进行解释,Carpenter等认为归纳图形之间关系的能力以及工作记忆的动态存储能力是影响瑞文推理测验得分高低的关键因素。具体来讲,得分较低的个体只能够发现图形之间简单的关系,而得分较高的个体不仅能够对各种抽象的关系进行比较分析,而且能够将这些已经激活的表征存储到工作记忆中,以更好的完成推理任务。尽管联想学习能力强的个体更善于利用图形之间或问题情景之间的特征形成简单的对应关系(Sloman,1996),但对这些关系的进一步归纳、类比过程是在工作记忆系统中完成的,因此相对于联想学习来说,工作记忆可能在流体智力或推理任务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4.2在不同年龄段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的影响本研究还发现在不同年龄段,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的作用是不同的。具体来讲,在7岁时,只有联想学习对流体智力具有明显的预测作用,到10岁和13岁时,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的作用开始彰显,而联想学习的作用由显著变为不显著;分层回归分析也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联想学习对流体智力的贡献量逐渐减少,而工作记忆的贡献量则逐渐增加。这种影响的相对变化可能是由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在发展水平上的差异造成的。联想学习作为一种基本的学习能力或途径,在儿童早期就已经表现出明显的发展趋势(Dilley&paivio,1968),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联想学习能力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9岁儿童已经可以很好地将图像转化为语义表征以更好地完成联想学习任务(Keeetal.,1981)。与联想学习不同,儿童进入学校后,才开始学会并逐渐使用各种记忆策略,如对图像信息进行语音编码、主动复述等,因此工作记忆的快速发展期在6~8岁之后,并且一直持续到青少年时期(Gathercole&Baddeley,1993;Gathercoleetal.,2004)。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在发展起始时间上的差异意味着在7岁时,与联想学习能力相比,儿童的工作记忆处于一个相对较弱的水平,较低的水平可能会制约其功能的发挥,而此时发展水平相对较高的联想学习能力对流体智力的影响较为明显。之后,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工作记忆能力迅速提高,这一点从本研究的结果也可以反映出来,即工作记忆在7岁与10岁之间的年龄差异要大于联想学习,而且到10岁左右,工作记忆可能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此时儿童对信息的短时存储、注意协调和执行加工等能力迅速提高,根据Carpenter等(1990)人的观点,这些能力上的差异可能是制约流体智力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因此,到10岁时,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的预测作用开始显现,而且这种影响在儿童后期的发展以及成人中也是普遍存在的(Fry&Hale,2000)。与工作记忆不同,儿童的联想学习能力在10岁和13岁时对流体智力的作用已经不再显著,在前文中我们提到,个体对各种信息(包括已经建立的图形之间的关系)的存储以及进一步加工的能力是完成流体智力任务的关键,因此,一旦工作记忆发展起来,联想学习不再是制约流体智力的因素。本研究只是从发展的角度揭示了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对流体智力的作用,但对于两种认知能力影响流体智力的内部机制尚无法回答,这有待于从测验任务、年龄范围等角度出发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此外,联想学习对流体智力的作用与已有的成人研究结果并不一致(tamezetal.,2008;williams&pearlberg,2006),我们认为这可能与任务的性质有关。在成人研究中,采用的是三阶段联想学习任务,这种学习任务要求个体形成多层次的刺激配对联结,其难度远远高于传统的配对联想学习任务,因此该任务的完成可能需要更加复杂的认知能力的参与(williamsetal.,2008)。

5结论

根据本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在7、10、13岁三个年龄组上,联想学习、工作记忆和流体智力的年龄差异均显著,其中工作记忆的年龄差异最大,流体智力和联想学习次之;(2)在7~13岁期间,联想学习与工作记忆在流体智力的发展中均起着重要作用,但工作记忆的作用要大于联想学习;

参考文献

流体力学的发展篇2

【关键词】课程体系;产业转型;产业关联

广东省作为全国经济大省,紧紧抓住发展契机,通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有力促进了经济方式的转变。这种转变为现代物流业发展带来更多机会的同时,也对物流人才在质量和数量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广东省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产业关联对物流人才培养的影响

物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2009年,国务院陆续出台了十大产业振兴规划,十大产业中唯一一个属于服务行业的物流业,与其他九大产业(制造业)密切相关,可以说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血脉和纽带。广东省委省政府在2008年出台了《关于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的决定》,提出建立既与世界接轨又有广东省特色的,产业结构高级化、产业布局合理化、产业发展集聚化、产业竞争力高端化的现代产业体系。广东省通过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有力促进了区域协调发展,并逐步形成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产业结构。由于广东省是制造业大省,发达的制造业为物流业提供了一个极具潜力的市场;广东省又是外向型经济大省,由于制造品的可贸易性强,贸易的发展必然会拉动制造业的发展,同时日趋国际化的商流活动必然促使国内物流活动与国际接轨。根据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提供的数据,2013年社会物流总额为197.8万亿元,其中,工业品物流总额181.5万亿元,同比增长9.7%;进口货物物流总额12.1万亿元,同比增长6.4%。这说明物流业为制造业、商业等产业提供了有效配套和增值的同时,这些产业也是拉动广东省物流业特别是国际物流市场的重要力量。基于产业关联性,在“双轮驱动”的产业结构背景下,现代物流业不能独立于其依托的产业之外,因此,制造业以及商业物流职业能力也是物流人才培养应分析的基点。

二、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随着高职教育的大力发展,很多院校都结合高职教育的特点,提出了就业导向、工学结合的课程体系构建方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很多高职物流专业的课程体系与实际需求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断层。

(一)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体系构建不合理。物流行业在国内还属于新兴产业,很多院校的办学也是处于摸索阶段,长期以来,同一学科专业的课程体系基本上是参照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体系框架或其他院校的课程体系,再结合自身的师资、专业方向等依据经验修补而成,并没有对区域产业特色和需求进行认真调查论证,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模糊,课程设置没有针对性,与现实脱节。

(二)课程设置缺乏预见性,滞后于产业发展步伐。产业结构调整对物流专业课程设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的课程体系主要专注于物流行业内的知识和技能,忽略了行业交叉知识和自我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不高,适应产业结构转型的能力较差。

(三)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与产业有效对接。我国物流教育起步比较晚,很多老师没有系统学过物流专业知识,专业背景具有多学科性;同时,由于师资缺乏与产业界的足够接触,对物流行业岗位的实际工作流程也不熟悉,缺乏自我更新的机会和能力,造成课程结构相对固化,缺乏对社会需求的有效响应,这些都制约着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影响物流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三、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物流专业动态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根据区域经济发展变革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目标是课程体系构建是基本依据,为课程设置指明了方向。随着广东区域经济的调整,物流业在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企业对物流人才培养目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1.掌握服务于相关产业的物流专业技能。作为现代服务业的物流业,其服务于制造业、商业等相关产业,要想有效提高物流服务水平,必须对其主要服务对象的物流需求和运作特点有较深入的了解。现代物流人才除了要具有系统的物流知识和通用物流专业技能、积累丰富的物流运作经验外,还需要掌握具有产业“关联性”的其他产业的核心物流技能。2.关注职业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的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后,企业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要求比以前更高。要适应区域经济和企业需求,就必须注重对学生终身学习理念的灌输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在细分职业能力的基础上,拓宽学生的横向发展空间。

(二)根据产业转型升级构建动态课程体系。课程体系是否合理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课程体系要以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目标为出发点,结合产业转型升级后的市场需求来构建,具体思路是:1.课程体系设置模块化。根据广东省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物流专业课程体系可分为三个模块,分别是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用模块和专业方向模块,包括国际物流方向、制造业物流方向、第三方物流方向,各专业方向模块有相关考证课程,与相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对应,学生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选修完成。2.课程门类注重交叉性。基于产业“关联性”,课程在设置时除物流专业知识外,还可融入相关行业,如制造业、商业等课程知识与技能。这种交叉是在已开设物流专业课基础上关联行业的融合和互补,通过课程的有机组合、知识交叉、技能再生,使学生能更好地适应人才细分市场的差异化要求。3.课程结构体现动态性。(1)课程内容的时效性。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课程体系要跟随市场步伐,内容要定期更新,结构要定期调整,以培养出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人才和适用人才。(2)课程模块的选择性。课程模块可根据社会需求变化灵活组合,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发展需要个性选择;学校也可以根据企业需求变化,调整专业方向模块的学生人数。4.课程体系的保障性――“三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的开发与建设离不开我们的教师队伍。在产业转型升级背景下,高职“双师型”师资队伍应赋予新的“内涵”,教师在不断提升自己本专业技能的同时,应在“关联”产业进行学习和拓展,并定期到企业挂职锻炼,“双师”应向“三师”转变,即:“讲师”、“物流师”、“相关产业(行业)技师”。

四、结语

广东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对物流人才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培养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物流人才,就需要提高教学质量,根据区域产业关系和发展特点构建适应产业升级的动态课程体系,在提升物流专业技能的同时,关注职业综合能力和拓展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续秀梅,马骏.我国物流产业发展趋势与高职物流专业课程体系的探讨[J].物流与采购研究,2009(45).

[2]欧阳剑波.产业转型升级与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嬗变[J].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1(5).

[3]关堂春.基于就业导向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探索[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14(6).

作者简介

黄莉明,女,工作于广州工程技术职业学院,职称:讲师、经济师,职业资格:高级国际物流师.

流体力学的发展篇3

[关键词]全球化;物流人力资源;开发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2)6-0010-04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全球化的步伐越来越快。尽管受到2008年的金融危机的影响,但不难看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调整本国经济、金融政策,力求以最快速度恢复经济的全面发展。各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经济寻找合作伙伴,使得世界范围内各种合作组织不断凸显,如欧盟经济合作范围的扩大,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正式启动。在这样的全球化区域化深入发展的背景下,中国既要利用好国内市场,更要利用好国际市场,将国内外资源有效地在中国市场配置。对于物流业发展相对滞后的中国来说,寻求更好的物流产业合作与交流十分有必要,只有对物流业人才资源全面开发,才能有效适应中国现代物流的发展。

1我国物流业人才资源开发的含义

1.1解决人才紧缺困扰

在我国,物流专业人才已被列为12类紧缺人才之一。据统计,未来几年的物流师缺口仍很大,是我国最大的紧俏职业之一。目前从事物流业的人员中还有大部分是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的,而物流专业人才的缺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但物流人才的职业化进程与市场需求差距甚远。虽然市场对物流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但目前我国物流人才教育和培训方面还存在着较大差距,无论是在学历教育方面,还是在培训方面,都不能很好地满足对物流人才的需求。很少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由于物流学科是一门综合学科,既是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边缘学科,又是一个跨行业、跨部门的复合产业,同时它又是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产业,所以发展物流产业,不仅需要高级物流管理人才,更需要大量物流执行型与操作型人才。

1.2促进物流经济发展

加快现代物流人才培养,积极鼓励国内高等院校开设物流专业,开展多层次的学历教育,培养现代物流业高级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充分利用国内外教育资源和现代教育手段,开展现代物流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物流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制定并推行物流职业资格证制度,规范对物流职业资格认证主体的管理。大力引进国内外优秀物流专业人才,对引进的物流中高级技术人才与高级管理人才,符合我国以及各区域有关引进人才政策规定的,给予相关待遇。因此,系统地对我国物流业人才资源开发研究对促进国家物流经济发展十分必要。

1.3促进我国经济发展

物流是国民经济的动脉系统,物流业正成为各行业、各地区乃至国家创新的经济增长点。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快和中国加入wto并开始履行市场开放承诺,现代物流业将成为我国新世纪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它引入了新的管理观念和高科技信息化技术,已经具备了一套先进的组织方式和管理理念,被广泛地认为是企业降低物耗、提高劳动生产率以外的第三利润源泉。其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标志。因此,发展物流对于提高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而处于目前的物流发展中,物流人才十分紧缺,所以,通过物流业人力资源的系统开发,能够解决我国现代物流发展中的人才紧缺问题,从而为国家现代物流发展奠定智力基础,进而加速我国经济的发展。

1.4丰富我国人力资源理论

我们认为,物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和整合配置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教育部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是一个包括高校学历教育、物流职业教育、企业岗位教育、社会培训机构继续教育互相结合、多种层次、互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通过对我国物流人才资源开发的研究将对人力资源理论作出新的补充,同时又是对人力资源理论的实践性的响应。

2借鉴国外物流人才开发的经验

2.1国外高校职业教育物流人才培训现状

在国外,特别是发达国家,随着经济贸易的发展,物流业发展很快,促使了对物流人才的巨大需求。北美、欧洲、亚洲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在1997年时,提供物流高等教育的有180多所高校,2002年增加到250多所高校。开设物流课程的大学主要都集中在北美和欧洲,其中美国占了50%,德国为24%,英国和加拿大为3%等。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物流教育随着物流业的稳步快速发展,已逐渐走向成熟。

美国是世界上物流教育发展比较成熟的国家。其高校物流教育是基于社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而逐步发展和完善的。到目前为止,美国建立了包括研究生、本科和职业教育等多层次的物流专业教育体系。其中部分高校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学位教育,构建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体系。德国科隆大学、英国克兰菲尔德商学院、瑞典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日本早稻田大学和流通经济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都是开设物流本科专业的著名院校。

2.2国外物流课程的设置

在国外物流课程的设置中,主要包括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大方面。商学院设置的物流管理专业强调供应链管理,包括供应链物流、供应链管理、战略与应用、战略采购与供应链管理,以及相关的分析管理技术和方法,如统计学、运筹学、仿真技术、财务管理以及法律与商业之间的交叉学科;土木工程系开设的物流课程包括:港口规划与管理、运输系统分析、智能交通与车辆系统、运输管理与政策、道路网络管理系统、交通流理论、地理信息系统等。工业工程系开设的课程包括运营规划与控制、工业物流、库存系统等。

另外,国外物流人才的培训工作、资格认证等方面的工作开展也很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完备的培训机构和认证体系。特别是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注重实践操作,培训目标明确,因此其产生的效果较为明显。

2.3发达国家物流人才资源开发特征

物流业发达的国家普遍认为,实现物流一体化,发展第三方物流,关键是具备一支优秀的物流管理队伍。为此,发达国家的物流教育和职业培训非常发达,已经形成了较为合理的物流人才教育培训体系。首先是在物流行业协会的组织和倡导下,全面开展物流职业教育;其次是在高等院校中设置物流管理专业,并为工商管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开设物流课程;最后是在部分高等院校设置了物流方向的研究生课程和学位教育,形成了一定规模的研究生教育系统。特别应该注意的是,许多国家认为,对在职人员的职业教育是培养物流人才的最重要的方式。

3我国物流业人力资源开发状况分析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首席顾问丁俊发曾经肯定地说过:“现代物流业是中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将逐步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跟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物流行业发展相对滞后,形式不容乐观。而我国物流行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便是:懂得现代物流理念的专业人才极度缺乏。

3.1目前我国物流人力资源现状

(1)物流人才数量大幅增长。目前,我国物流业已进入快速发展期,现代物流业已成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2008年中国的物流业增加值已占整个GDp的6.7%,占服务业全部增加值的16.5%。物流人才数量大幅增长,各类企业中物流的从业人员总数在1000万人以上。

(2)物流人才市场缺口较大。物流人才被国家列为12类稀缺人才,可到交通运输、现代商贸(连锁、超市、配送、特许经营等)、邮政、速递、国际贸易、港口、机场、物流园区、商检、海关、信息产业、制造企业、国际货物等各个领域、行业、部门工作。社会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较大。

(3)物流人才专业化水平不高。我国物流从业人员群体数量具有较大规模,但是物流从业人员素质普遍较低,大专以上学历的物流从业人员占第三方物流企业从业人员的比例约为20%,而其中具有物流专业教育背景的更少。

(4)我国物流人才供需不对称。第一,物流人才绝对短缺。目前,中国的许多高校与职业院校都开设有物流管理专业或相关专业,但单从数量上也难满足物流企业的需求,何况既懂得物流管理知识又具有实际操作技能的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在2007年10月,国内某著名物流企业开出100万元年薪的条件聘高层次物流管理人才,结果应聘者寥寥无几,物流人才短缺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也制约着中国物流行业的发展。因此,物流人才短缺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物流战略问题。第二,物流人员相对过剩。与物流人才绝对短缺形成鲜明对比的现象:企业(原物流企业)物流平庸人员繁多,许多企业将富余人员安置到自己的物流企业或部门。由于企业的物流人才短缺,又没有合适的物流人才引进,只好用普通员工代替物流人才从事相关物流工作,使得物流经营水平低下、效益不高,难以发挥物流的增值功能。这样,不但影响着物流企业或部门的运作,而且也阻碍了企业的战略发展,更难以适应企业日益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有效地分流企业的多余人员,重树物流人才的地位,是企业长足发展的当务之急。

3.2目前我国物流人才教育现状分析

(1)我国物流人才教育现状的特征分析。物流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政府、教育部门、高等院校、职业院校、企业和社会培训机构,是一个包括高校学历教育、物流职业教育、企业岗位教育、社会培训机构继续教育互相结合、多种层次、互为补充的人才培养体系。作为物流业人才培养的摇篮,我国高校物流专业的发展始于2001年,自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北京物资学院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算起,物流专业在我国高校中的发展不足10年。此前,我国高校中虽设立了部分与物流相关的专业,但都属于传统物流范畴,直到2001年,根据我国《关于加快我国现代物流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鼓励有条件的院校开办物流专业,物流这一学科才正式走入我国的高等院校,与现代物流相适应的本科生物流教育体系才逐步形成。我国高校物流人才教育概括起来共有如下特点:①国内高校职业教育物流人才教育经历了比较曲折的发展过程;②国内尚未形成比较完整的物流教育体系;③高校职业教育物流专业对人才培养偏重理论研究;④国内高校职业教育物流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亟待提高;⑤高层次物流人才培养尚处于起步阶段。虽然国内开设物流专业的高校迅速增加,但是物流人才培养体制尚未成熟,无法适应市场对物流人才的要求。

(2)我国高校物流教育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第一,缺乏完善的物流教育体系。由于物流专业在我国刚刚建立,缺乏物流教育理论、缺少经验必然导致物流教育体系的不健全。目前在物流教育方面,我国更注重对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两个方向的人才培养,物流经济作为另一个发展方向,处于被忽视的状态。另外,物流专业作为一个热门专业,许多学校在开设物流专业时,存在盲目性,仅仅考虑自身的经济利益,缺乏建立物流专业的可行性分析,简单的将传统物流专业转化为现代物流专业,使得物流专业在本科生阶段的教育良莠不齐。第二,市场需求与学校人才适应能力错位。物流专业的发展在我国存在严重的滞后性,学校对于学生的培养缺乏前瞻性和实践性,总是将社会需求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作为学校培养学生的指导思想。高等院校受资金及场所的局限,实践教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使得物流专业毕业生毕业后岗位实践与实际上岗应用能力不足,往往需要一个过渡期来适应刚刚发展起来又更新很快的新行业,社会认可和评价尚不充分,造成市场需求不能满足,使得毕业生就业评价不太高。第三,课程设计重理论而轻实践。物流专业课程的设置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但更加注重实践性。一方面,学校教育要向学生讲授相关的物流理论,同时还要加大对实践操作的训练,由于许多学校没有良好的实训基地以及相应的实践设备,学校教育流于重理论而轻实践的教学活动。这样就导致学校为学生提供实践的机会不多,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于将理论和实践进行很好的结合。另一方面,有些学校在考虑教学成本以及教学程序时,往往重视教学低成本和简单教学程序,所以减少与企业的合作,以避免教学复杂化,所以学生对实践操作的训练减少。这样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进入社会后,因缺乏实践能力而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第四,学校教师队伍和专业建设滞后。物流专业课程的设置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专业,是集经济学、计算机科学、管理学、地理学、物流学、工程学等许多学科交叉的综合专业。由于我国物流发展起步较晚,对物流教师队伍的建设十分滞后,许多学校是在申报物流专业时根据专业课程设置来确定教学团队,因此,从事物流教学的老师大多来自工程学、经济学、管理学、市场营销学或其他与物流相关的单一专业。“物流”真正进入中国是在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专业建设方面也存在相对的滞后,作为物流业人才培养的摇篮,高校物流专业的发展始于2001年,所以学校对于物流教材、教学设备、教学实践等方面的专业建设尚处于起步期,并且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滞后,专业建设尚处于不断摸索中,势必影响学校物流人才培养。

3.3目前我国物流人才培训中面临的问题

(1)培训机构种类繁多。由于物流人才市场供需的不对称性,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需求,传统的教育模式无法及时和适当地给以供给,于是形式各异的物流职业系列培训和短期培训发展迅猛。通过短期培训,颁发物流师的职业资格证书,这在很大程度上对物流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是也催生了培训机构的急功近利,使得通过培训获证的学员缺乏物流管理知识、工作能力不强。目前有三种类型的物流培训:一是经过系统培训考试,对合格者由某一行政部门、行业协会或者事业机构颁发某种类型的岗位资格证书;二是由一些大学的物流研究和教学机构开设系列培训课程,经过结业考试,然后颁发结业证书;三是由一些咨询机构从国内外知名的企业和大学聘请专家学者就一些物流界普遍关心的问题进行讨论,名为培训,实为研讨。

(2)培训效果参差不齐。目前我国物流培训市场主要存在两大不规范现象:一是体系繁多,不同的政府部门有不同的物流培训体系,而实际培训内容又大相径庭,教材不统一,师资不规范,误人子弟。由于我国绝大多数学校开设这类专业时间不长、教学设备不完善,绝对大多数学校没有物流实验室,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教学层次上,培养的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较差,无法有效地满足企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物流培训”的概念虽在业界炒得火热,但是,培训与实际严重脱节。

(3)企业的技能培训浅尝辄止。企业对员工的培训经常停留在技能层面或专家讲座,出现投入少、见效快的短期效应,虽然可以缓解燃眉之急,但并非企业物流发展的长远之计。这些再就业人员只能靠参加企业或社会培训了解一些基本知识。在就业人员培训和物流职业资格认证方面,社团组织、培训机构推出了名目繁多的培训课程和认证资格,为满足企业发展和向当代物流转型提供了急需的人才,然而,培训出的物流师与实际岗位脱节,凸显了物流职业教育面临的尴尬局面。

4基于全球化背景下的我国物流人才资源开发

物流人才是物流经济发展的关键,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关系物流经济社会发展的速度和质量。我国物流人才队伍建设面临着人才素质不高、物流经济发展滞后、后续人才匮乏等系列问题。因此,解决人才问题必须进一步开拓创新,对物流人才的发展与培养需提升到战略的高度。

4.1强化物流人才规划的经济服务功能

物流人才要认清当前国内外物流经济形势,结合我国物流经济发展现状,以便更好地为物流经济发展服务,以物流经济发展的成效检验人才工作的成效。紧紧围绕物流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与社会发展的主题,确保物流人才队伍的规模、素质、结构和布局,与我国物流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相协调。

4.2强调物流人才规划的需求导向

立足于新形势下我国物流经济形势转变的特征,探究其对物流人才的作用和影响,明确对物流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进而分析物流人才的需求特征,并预测其需求的数量、质量和结构的变化。坚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才需求为依据,明确物流人才队伍结构、能力建设,确定物流人才资源开发的目标、方向和重点。

4.3突出物流人才规划的能力本位

坚持以物流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主题,树立先进的、标准的、严格的教育培训理念,以提高物流人才的能力建设为核心,加强人才的培养。重点是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依托高等学校的教学优势,抓紧培养造就一批能够肩负实现跨越式率先发展重任的高素质物流专业技术人才。要突出培养人才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4明确物流人才发展的结构目标

物流人力资本的提升,既有量的规定和质的要求,又有结构和布局的合理。诸如年龄、学历、职称、职务等结构功能的优化升级,对于提高物流管理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提高服务水平、形成良好的企业团队合力、塑造良好的品牌形象,有着十分显著的意义。

4.5全面把握物流人才的系统开发

建设一支高素质物流人才梯队,必须运用系统性的人力资源开发的理论与方法,结合不断发展变化的形势,适时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在注重长效性的同时,把提高人才素质、增强人才创新能力放在首位,结合人才的能力本位运用多种途径和办法,加强物流人才培养,促进物流人才的系统开发,建立健全物流专业人才教育体系、职业培训体系以及职后培训教育。

4.6凸显物流人才规划的绩效评价

坚持把物流人才效能的发挥情况作为评判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指标,突出人力资源开发的综合效应。对物流各层次的人才和不同岗位进行分类指导,建立良好、科学合理的绩效评价标准,让人人都得到公平的待遇,从而有效提升人才的工作和管理能力。

4.7强化物流人才规划的创新机制

在建立经济服务型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方面大胆尝试,创新物流人力资源开发机制、配置机制、分配机制、保障机制。围绕培养、吸引和用好人才三个环节,建立健全充满生机和活力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推进人才市场体系建设,规范人才市场秩序,消除体制,突出用人单位在人才开发中的主体地位,引导人才合理流动。同时,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法律、经济和必要的行政手段,调控人才流向与流量,实现人才资源的综合开发、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

参考文献:

[1]魏际刚,杨瑞东,张志敏.物流人才的教育与培养[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3(6):20-22.

[2]李欣.国内外物流教育现状对比[J].中外物流,2007(18):93-94.

[3]王又军.构建多层次物流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物流与采购,2008(3):72-73.

[4]张淑艳.物流人才需求趋势分析及培养对策研究[J].经济师,2007(5):95-96.

[5]何晓林.物流人才供需不对称性探析[J].物流科技,2008(10):120-124.

流体力学的发展篇4

关键词计算流体力学;风机;数值模拟;发展前景

中图分类号tp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2)73-0209-01

0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风机的产生在国民经济的生产发展中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风机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技术研究,从而能够更好的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传统的风机设计,人们仅靠试验取得数据和经验公式,试验发现问题,改进设计。但由于试验研究方法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很多模拟参数的测量受到很多不良因素的影响,给测量结果带来很大的困难,很容易降低风机数值的实用性,对风机数值测量的误差加大。而现阶段,由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利用商业CFD软件对风机的全三维流场进行模拟已越来越普遍,也就是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对风机进行数值模拟的研究,给数值模拟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通过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模拟结果有助于理解风机内部的流动规律。

1计算流体力学的概念分析

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FluidDynamics,简称CFD)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当时的学科兴起跟计算机的技术发展有很大关系,随着人们对其不断的发展和研究,计算流体力学已经被广泛的应用,各种商品化的CFD通用性软件开始应用这类力学研究,同时更是对很多工业领域的生产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计算流体力学以计算机为基础,利用数值的方法进行对流体力学各类问题的研究和模拟,主要在离散格式、湍流模型与网格生成等方面进行相对的数值试验、计算机模拟和分析研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研发出得CFD技术,不仅极大的克服了传统流体力学中不完善的问题,而且还在应用领域得以全面的扩大,很多核能、化工、建筑等领域都有其力学的涉略。风机在以上领域也有其所用之处,为此,计算流体力学对风机的设计和研究也有很大的作用。

2风机的数值模拟分析

众所周知,风机的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工具,其在对生产过程中发出的大量湿、热、工业粉尘、甚至有害气体和蒸汽都有着有效的防护和净化处理的作用,同时还能回收再利用,有效的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分配整合,其中风机在纺织业的作用较为突出,络筒机的离心风机提供了吸纱的作用,不仅可以免去资源浪费,还能减少纺纱机的能源消耗,有效的提高纺纱质量,具有更多的促进作用。在工业发展中,风机从节能、降低噪声污染的角度来说,尤其更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在风机的设计原理上,更多的要注重高效率,但就目前市面上的风机产品,可谓参差不齐,很多规格和品种配套性极差,为此在工业应用上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需要对已有的风机进行改造,数字模拟其实是以电子计算机为工具,把数学模型蕴藏的定量关系展示出来,利用计算流体力学对风机的复杂流动问题的模拟计算,通过数值离散求解流体运动方程,揭示风机流体机理和流动规律,从而研制出新的风机设计,使整个产品从开发到运用都能够达到更为经济和省时的作用。

3基于计算流体力学的风机数值模拟的应用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来研究风机的数值模拟,这种方法对风机的设计提供更为依据原理,对风机的不断完善起到促进作用,其应用范围很广,例如:通过对地铁专用轴流风机的设计来说,这类风机主要应用在地铁车站和隧道区间内,因其受都流量大、压头高和功率大等特点的制约,试验成为了地铁轴流风机的设计检验的一般途径,但是却在人力物力上有极大的消耗,造成设计成本的浪费。为了克服这一弊端,采用计算流体力学的原理,对地铁轴流风机采用进行数值模拟,主要是对地铁轴流风机在不同转速和安装角度进行模拟,通过得出的最后结果进行指导设计方案,并将模拟结果与厂家的试验数据作了对比,酌情查处风机是否有需要改动之处,从而提高风机的设计效率,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和经济效益。

4结论

以上对计算流体力学的风机数值模拟的分析和研究,计算流体力学不仅是对风机的设计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更大的提高风机的设计效率,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其作用会越来越大,充分了的利用计算机和数值数学的结合,对流体力学的各类问题进行数值试验、计算机模拟和分析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从而有助于人们对风机的构造设计进行深入了解和不断完善,依靠合理的计算来优化风机的设计技术,计算流体力学不仅是科学技术革新的依据,更是极大满足了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计算流体力学进行对风机数值模拟的技术研究,更是对设计高效率的风机具有重大意义。

参考文献

[1]黄其柏.离心风机旋转频率噪声的理论与声辐射特性研究[D].西部大开发科教先行与可持续发展——中国科协年学术年会文集,2009.

流体力学的发展篇5

[关键词]长江三角洲;水运物流系统;动力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U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8-0109-02

改革开放以来,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其已成为仅次于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经济总量最高的地区。但是,受当地物流成本高影响,部分企业转移至劳动力更加密集的北方城市,这极大的制约了长江三角洲经济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造成这一现状问题的首要因素是缺乏对当地优越的水运物流系统研究和应用。随着物流管理体系的逐步成熟,相关研究人员已经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物流系统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整体上不够完整。本文在充分结合我国国情实际和长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现状规律的基础上,从地理学、经济学、管理学等角度,建立了长江三角洲水运物流系统动力学体系。

一、长江三角洲水运现状问题分析

近三十年来,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呈现出日益提高的趋势,区域内经济生产总值、财政收入总量、城市综合竞争力等方面都处于全国领先水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长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诸如高新技术产业、重化工产业、金融服务产业以及科学研究产业等。国家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对外开放政策,诸如上海浦东开放开发战略、上海自由贸易区的开放等,促进了该地区经济与全球经济的融合。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迅速发展为该区域水运物流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受长江流域影响,该地区水运表现出一下几个特点[1]:首先,国家对长江流域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较大,促进了该流域航道通航条件日益完善,进而加快了其水运发展速度;其次,伴随着长江流域具有专业化、大型化港口码头的建设,促进了长江三角洲水运港口综合能力的日益增强;第三,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带整体交通体系中,水运的重要性日益加强。尽管如此,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还存在着诸多问题,主要表现有:首先,较国家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公路、铁路以及航空等领域的投入量,国家在水运领域投资相对匮乏,严重制约了该区域水运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其次,我国水运物流发展历史悠久,但在水运标准化制定,造成船舶、航道以及港口标准化水平较国外水平明显不足;第三,由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面积较大,各地区对长江其区域内水运发展规划不同,整体缺乏统一协调性,造成了长江经济带水运发展规划混乱无序;此外,长江三角洲地区水运管理体制缺乏完善性,整体法制化水平偏低,限制了该区域水运物流体系发展。

总而言之,水运物流体系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经济快速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而当前水运物流行业的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极不协调,成为限制该区域经济健康、快速、稳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研究长江三角洲水运物流系统动力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长江三角洲水运物流系统动力学分析

(一)系统动力学分析概述

系统动力学最早始于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由美国社会学家福瑞斯特提出,并应用于工业企业的经营管理之中。经过近几十年发展,系统动力学已经成功的在全球发展预测、城市问题、企业经营管理等社会经济领域中实践应用。当前具有典型代表性的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主要包括因果与相互关系法、结构图法、DYnamo模型法等[2]。

(二)水运物流系统动力学分析方法

本文对水运物流系统动力分析时采用了因果与相互关系法,具体如图1所示:

结合图1所示,水运物流系统因果与相互关系中存在着三种反馈环,包括水运需求自我调节环、水运供给增长环和水运需求自我发展环。其中,对于水运需求自我调节环来说,以具有自我稳定特性的两个负反馈环无限增氏为主;对于水运需求自我发展环来说,其包含了两个正负反馈环,即水运行业的发展以自我发展能力提高和增加政府投入两方面实现;对于水运供给增长环来说,其同样包含了两个正负反馈环,即增加水运需求以提高水运吸引力和发展经济提高运输总量两方面实现。

(三)长江三角洲水运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框图

根据前期对水运水运物流系统因果与相互关系研究,可将长江三角洲水运物流系统动力学模型结构框图设计如图2所示。

影响长江三角洲水运系统动力学的主要变量因素包括区域内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以水运缺失对国民经济影响增长率、影响系数以及生产总值增量为主)、水运投资调节系数、经济增长货运系数、水运部门自我投资量、水运投资转换系数、交通运输总投资量以及水运供给能力和增长率等。

在长江三角洲水运系统动力学模型中方程主要有以下几种组成:

国民生产总值=inte(国民生产总值增量-水运业短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增长率);

水运业短缺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增长率=短缺固定延迟*水运对国民经济的影响系数*短缺开关;

水运部门自我投资量=水运部门收入*自投资系数*水运部门固定资产投资比例;

交通运输总投资=国民生产总值*交通运输投资比例;

需要注意的是,在研究长江三角洲水运系统动力学模型中应注意模型界限问题、投资决定因素分析问题、货运量统一问题以及水运需求量和水运完成量关系问题等。

当前,长江三角洲地区正处于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时期,通过研究长江三角洲水运系统动力学模型,优化该区域水运物流体系结构,促进水运物流与区域经济发展相适应,从而保障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健康、快速、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流体力学的发展篇6

1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现状

随着我国物流学科教育的不断改革,高校物流专业获得丰富实践经验和研究成果,但在新形势下的应用型高校物流专业培养过程中也暴露出了一些新的问题。特别是许多高校一味地追求快速发展而忽略了物流专业的实践教环节,导致物流专业毕业生整体质量下降,无法适应社会需求等。其中问题的主要表现为以下两点。

1.1实践教学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高校的高度重视,尤其是近几年高校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注重引进国外先进的物流学理论和实践经验,例如电子商务、物流供应链管理、现代物流学管理等。但受到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许多高校在引进新理论和经验过程中无法有效地转化为适用于发展自身的课程。目前,大部分物流课程设置为“重理论,轻实践”。特别是一些经济实力不足的高校,严重缺乏物流学科教育必要的教学软件和硬件,导致学科无法正常发展。因此,对于物流教学的改革,高校应从战略上高度重视物流学科的实践教学,加强物流专业实践教学环节,才能实现高效低本的教学效果。

1.2实践教学培训手段单一、内容空洞。目前,许多高校将物流专业的培养混同于财务管理、工商管理等类似专业。因此,实践环节的培养仅限于课内少量的单一实验、毕业生参观相关物流企业或到物流企业简单的毕业实习等方式,然而该模式培养的毕业生远远无法满足现代物流技术发展的需要。虽然许多高校花费大量人力物力建立物流实验室,为物流专业提供更多的实践环节和仿真物流企业技术的软硬件操作。但该实验室同样暴露出实践内容相对单一、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实践环节培养不够深入等,以致无法到达真实物流企业的综合性及复杂性效果。可见,对于培养创新开拓性人才仍需要更多方法和手段。

2基于六西格玛的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

2.1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六西格玛管理理念来源于美国的摩托罗拉公司,并在摩托罗拉公司得到成功的实施。所谓的六西格玛管理,是以顾客为核心,以数据技术为基础,以企业战略发展为导向,以追求完美目标为质量管理的理念。该理念充分利用统计科学理论,对数据进行全面分析,对所产生的问题进行系统性地测量和分析,并准确性地进行优化和控制。目前,六西格玛管理理念标志着一种成功的现代质量管理理念,并应用于世界各行各业。对此,本文提出基于六西格玛管理的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的设想。

2.2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对于高校而言,培养学生具备较强的创新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是实现实践教学的最终目标。因此,高校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需要紧紧围绕该实践教学目标设置。首先,对于实践教学体系需要具备培养学生基本能力、专业技能、创新研究能力以及创业能力等四大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其次,对于每个核心能力培养体系应坚持“宽口径,厚基础”为原则而合理设计;第三,结合社会发展需要,将物流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目标定位于培养国家未来之栋梁。只有这样,才能为物流管理和工程相关领域培养出扎实的物流专业知识应用人才。

2.3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计合理的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内容体系,既要与理论教学知识紧密联系,又要满足于实践教学并行。只有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使整个教学更好地贯彻到每个学生之中。对于基于六西格玛的物流专业实践教学内容体系设计如表1所示。

流体力学的发展篇7

关键词:区域物流竞争力因子分析珠江三角洲

一、引言

区域物流是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也是衡量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客观、准确地分析与评价区域现代物流发展水平,并与周边各地区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对比,对科学决策、改善现代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物流企业和企业物流发展、提升区域现代物流竞争力和推动整个区域国民经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区域物流竞争力的评价与比较研究回顾

在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方面,目前还没有一个成熟的指标体系,学者们基于不同视角提出的评价指标也不尽相同。在《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一文中,同时采用了横向和纵向两种评价比较方法;谢如鹤等根据物流产业的现状,提出了物流产业的竞争力评价的多层指标体系,并列举了主要的评价方法和具体步骤;欧阳小迅,黄福华(2010)通过对区域物流竞争力解释性因素进行评判,建立了一套三级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本文在其他专家学者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因子分析法对珠三角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

三、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的选择

1.评价指标构建的基本思路

关于区域物流的界定尚无统一标准,对区域物流竞争力的评价亦无统一指标,本文在参考借鉴其他学者专家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生产消费流通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区域物流运输状况、信息发展水平状况、人力资源发展状况五个方面构建一级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13个二级评价指标。

2.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为了更准确科学的进行评价分析,在构建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基本原则。

(1)功能性原则:所选指标要具有描述功能、评价功能和解释功能。

(2)可获取性原则:即指标数据要能从权威性刊物、媒体或其他途径获得。

(3)可比性原则:指标在涵义、统计口径和时空上要有可比性。

(4)完整性原则、非重叠性原则、定量和定性指标相结合的原则。

3.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按照上述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的选择原则,根据区域物流发展的特点,构建了区域物流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

4.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方法

(1)分析方法的确定。对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评价的方法主要有Delphi法、aHp分析法、聚类分析法、因子分析法、多层次模糊判断法等。但主成分分析不能作为一个完整的模型加以描述,它只是通常的变量变换,而因子分析需要构造因子模型;在主成分分析中,主成分的个数和变量个数要求相同(因为它只是做了一次线性变换),但因子分析可以构造尽可能少的公因子,从而产生一个简单的模型。综上所述,本人认为因子分析法更适合区域物流竞争力的评价研究,故选择因子分析法。

(2)因子分析法的基本步。本文利用SpSS18.0软件进行因子分析,具体步骤如下:

①对原始数据进行标准化变换;

②求相关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③建立因子模型;

④确定因子贡献率及累计贡献率;

⑤因子载荷矩阵变换;

⑥计算总得分值;

⑦根据总因子得出总值。最后对各城市物流产业竞争力状况进行排序比较。

四、珠三角城市区域物流竞争力实证分析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珠江三角洲各城市2012年的物流发展水平进行综合评价(因篇幅所限省略了具体数据)。利用SpSS18.0进行统计分析,首先进行Kmo和Bartlett球形检验,结果如表2。

通过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公共因子,可得前三个因子的解释方差累计所占比分达到了91.701%,说明前三个因子能反应绝大部分信息,故提取三个主成分来代替原来的13个指标。

为了便于对公共因子进行解释,再通过因子旋转使因子载荷向两极分化,如表3旋转成分矩阵。

根据表3旋转成分矩阵,各因子的解释如下:第一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达50.245%,在X8、X10、X13这三个指标上有较高的因子载荷,即货运量、货物周转量、高校在校学生数,反应了城市的物流发展水平和人力资源状况。第二主因子方差贡献率为29.991%,在X1、X5、X11上有较高的因子载荷,即海关进出口总额、人均GDp、移动电话用户数,这三个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第三主因子的方差贡献率为11.465%,同公路密度X7具有较大的正相关,是城市物流基础设施发展水平的体现。

通过回归算法计算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如表4所示。

根据表4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可以得到各主成分因子得分函数:

F1=-0.237*X1+0.156*X2+0.103*X3+…+0.284*X13

F2=0.463*X1-0.033*X2+0.047*X3+…-0.253*X13

F3=-0.099*X1-0.031*X2-0.008*X3+…+0.033*X13

进而得到三个因子得,如表5。

由表5可以看出,广州在第一主因子得分高达2.64428,其表示货运量、货物周转量、高校在校学生数,广州市在这三项指标上的数据分别为67678、4570.28、1012300,均高于珠三角的其它城市;深圳在第二主因子的得分为2.48323,其通过海关进出口总额、人均GDp、移动电话用户数来体现,在这三项指标上,深圳市也是最高的;东莞在第三个主因子得分为2.19264,代表了公路密度,东莞市也远高于其它城市。以上统计数据均与珠三角各城市的实际经济发展情况是基本吻合的。

统计软件处理后,自动生成了FaC1_1、FaC2_1、FaC3_1三个因子得分,代表了全部数据的信息量。再以zF=0.50245*FaC1_1+0.29991*FaC2_1+0.11465*FaC3_1,求出了各因子值和综合得分,再把各城市的物流竞争力进行排名,如表6。

五、结论

本文首先建立了区域物流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对珠三角区域物流竞争力进行评价,可以看出:尽管珠三角的区域物流竞争力总体较高,但在内部的九个城市中,广州和深圳的物流竞争力较强,而惠州和肇庆的物流竞争力则相对较弱,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用因子分析法对城市物流产业竞争力进行综合评价,没有直接对指标采用权重,所得的权数是伴随数学变换自动生成的,具有客观性,从而减少了主观性同时又不失科学性、合理性。因此,因子分析法不仅能消除评价指标间相关关系的影响,而且减少了指标选择的工作量,这也是笔者选择因子分析法的主要原因所在。

参考文献:

[1]朱帮助,李军.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区域物流发展水平综合评价[J].工业技术经济,2008,27(5):105~107

[2]谢如鹤,邱祝强,陈宝星.区域物流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及其应用[J].工业工程,2008,11(1):109~112

流体力学的发展篇8

关键词:河南高校;物流管理;人才培养;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Collaborativeinnovationpromotesthereformanddevelopmentofeducationforuniversitiesinthenewperiod,alsoenrichesthecontentandformoftheuniversitypersonneltraining.Fromtheperspectiveofcollaborativeinnovation,thispaperputsforwardtheoptimizationadvicesforlogisticstalentcultivationmodeofsubjectconstructionintheuniversitiesofHenanprovince,whichwillbeafeasibleschemeonthelogisticsmanagement.

Keywords:Henanuniversities;logisticsmanagement;talentcultivation;collaborativeinnovation

1协同创新的含义

协同创新的概念最早是来自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彼得葛洛提出的,即“协同创新是由自我激励的人员所组成的网络小组形成集体愿景,借助网络交流思路、信息及工作状况,合作实现共同的目标”。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学者也提出了各自观点。李祖超认为,协同创新是为实现共同的目标,不同创新主体之间相互配合、合作和整合,发挥各自的优势,获取外部性效应,产生“各种分散的作用,在联合中使总的效果优于单独效果之和”,即1+1>2的效用,从而降低创新成本,提高创新绩效[1]。邵云飞认为,协同创新系统是以知识增值为核心,以知识生产机构、企业、政府、中介机构和用户等为主体,为实现重大科技创新而开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创新组织模式[2]。李忠云提出高校协同创新是指高校内部各学科之间、高校与高校之间以及高校师生与科研院所和企业的研究者、生产者、管理者之间,围绕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重大科技项目,为解决行业关键和共性技术以及生产实际中的重大问题,投入各自的优势资源和能力,在政府、科技服务中介机构、金融机构等相关主体的协同支持下,合作攻关,从而力求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上取得重大进展和突破的创新活动[3]。这也进一步证明,高校协同创新有利于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而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也必将引导高校进一步协同创新。

2高校协同创新的形式

高校协同创新是高校与社会互动发展的必由之路,国家于2011年提出“2011协同创新计划”,意在通过协同创新,培养创新性人才。作为人才的主要来源,高校肩负着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任。过去的几年里,伴随物流行业的发展壮大,河南高校对物流专业的招生人数也在逐年增加,然而单凭量的增长依然无法满足企业对质的追求。现实中,用人单位大多看重学生丰富的实践经验及社会知识,青睐于那些素质高、能力强的应征者,但相对的,高校毕业生在面对具体工作时所表现出的学习能力弱、环境适应性差的不足,也常常让企业感到不适。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否科学合理,关系到高校建设主体与高校教学质量,以协同创新的方式改革人才培养的建设方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就业实力。结合高校协同发展现状,笔者仅针对物流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提出以下建议:

(1)高校内部协同创新

高校协同创新的主要目的在于推动学科发展,实现学科交叉融合,促进学科建设水平的大幅度提升。作为管理科学发展的新领域,物流专业具有创新快、操作性强的特点,在物流活动中,也更强调合作沟通、创新管理与实操能力的重要性。高校“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思想,已经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物流人才的要求。物流专业的建设与发展,需要通过强化教学实践、提高教学质量的方式,达到培养高素质人才的目的[4]。对于各时期的教学重点,高校应区别对待,低年级时,应重视理论与实践的教学工作,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课上多开展案例教学、实践教学,课下多开展讲座与对外交流活动,将“请进来”与“走出去”有机结合,丰富授课内容,活跃授课气氛,拓展学生视野、增大学生所接触的信息,为培养复合型物流人才打下基础;高年级时,要注重课程的特色与实用性,突出学科特色,优化内容结构,提升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河南高校风格不一,特点各异,课程设置应坚持高校特色,课程实践应突出行业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在学生就业时更具针对性与实效性。各高校还应着重培养“双师型”物流教学团队,鼓励教师深入企业,感受行业发展变化,学习领域前沿技术,提升师资队伍的综合实力。在跨学科建设上,要鼓励学生开阔视野,眼光不能只局限于本专业。在学科交流融合的过程中不难发现,各学科在理论知识上不同,但其研究方法却是相通的。协同体系下的跨科学建设,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优化知识结构,提升综合能力。在必要的时机,建立跨学科科研平台,组建跨学科创新中心与跨学科实验室,通过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以整体带动局部,促进物流学科与物流人才培养模式发展的齐头并进。目前,郑州航空港正在蓬勃发展壮大,港区对地方企业与物流行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大助力,也势必引发企业对物流人才新一轮的选择,河南各高校大多开设有物流专业,如何形成独特的教学特色来避免教学同质化,如何培养高素质、强能力、宽口径的物流人才来提升就业竞争力,还需要各高校因校制宜,跨学科创新。

(2)高校之间协同创新

河南高校林立,优势资源不同,特色学科各异,以协同创新的方式搭建学科交流平台,有助于实现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充分利用人才与科技的资源,实现学科创新发展。河南高校对物流专业的学科建设依然处于探索阶段,怎样培养高素质、强能力、有特色的物流人才,依然是各高校关注的焦点,搭建物流专业学科交流平台对教学的优化升级具有现实意义。人才培养方面,高校可以建立互认学分、互派学生、互选课程的制度,开发物流教学网络课程;师资队伍方面,高校可以开展互聘导师、互派教师进修、互聘兼职教授的活动,鼓励优秀教师相互合作,形成区域性创新团队;科研活动方面,高校可以携手建设重点实验室,联手解决教学和科研中的难点与重点问题。同时,教育主管部门也要积极制定相关政策,加大对教师进修的鼓励力度,加强对学科交流融合的资金支持,引导高校逐步协同,特别是不同领域不同层次高校之间的交流合作。河南高校对物流人才的协同创新,应以合作交流为形式,以共同发展为目标的互动,以有效加强各高校主体间的联系。建设物流学科交流平台,为高校相互学习提供了契机,为高校交流合作奠定了基础。

(3)高校、企业协同创新

校企协同,是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趋势,并一直受到各方关注。高校服务社会,为企业发展输送人才;企业推动科技,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高校根据自己的培养方案进行人才培养,针对的是某一个行业或地区,河南高校培养物流人才,其主要目标就是为了服务河南省的经济发展,加速河南物流行业的优化升级,提升企业物流的运营效率。人才的培养是具有长期性与周期性的,高素质人才的形成,更需要高校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积累经验。与之相对的,企业的发展却要与时俱进,在各领域各部门,每天都要产生新技术与新方法,一旦高校与企业之间出现信息交流不畅的情况,就会间接形成人才培养的不适用性,学生所学往往不能所用,不能真正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国际上,德国的“双元制”模式,日本的“产学官合作”模式等都为我国高校提供了宝贵经验。结合河南省高校物流专业的教学特点,高校应该坚持有目标有重点的选择合作企业,例如农林院校与涉农类企业协同,理工院校与机械能源类企业协同,交通院校与运输类企业协同,力争实现高校与行业、企业之间的无缝对接,充分发挥高校的资源优势。同时,高校应深化与企业的交流,避免因缺少必要的信任和相关利益的分配,而将校企合作停留于纸面上。在校企协同的形式上,支持合作企业将技术研发中心直接建设在高校内部,加速科学技术的更新换代,为新技术的推广提供平台,同时,也为高校学生将理论知识升华为实践经验提供了科研平台。

3其他参与主体的协同创新

(1)政府政策及资金支持

高校协同创新,离不开政府配套政策及相关服务的支持。经验告诉我们,实施团队协同创新,需要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在科技制度、教育制度、人事制度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改革。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物流业,优化物流人才队伍建设,对河南省经济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政府要实施宏观调控,通过政策及资金的支持,鼓励河南高校物流学科的发展、物流创新平台的建设;选择校企合作的企业代表,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激发企业合作的积极性。相对其他发达省份,河南政府对教育的投入力度还不够大,在很多方面都有极大的上升空间,加大对高校政策及资金扶持,有利于推动科技生产力的转化,为河南省经济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2)企业参与度及利益分配

高校去企业调研,企业到高校参观学习,双方主体签订协议,是校企协同的一般模式。但在协议签订后,由于缺少必要的信息交流与信息反馈,高校不能实时了解企业动态,企业也很难将用人意见反馈到高校。解决人才培养与使用相分离的矛盾,优化校企合作的模式,需要双方共同探索。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应提高合作的参与度,实现与高校的良性互动。首先,鼓励教师团队深入企业参观学习,为企业发展提出指导性建议,增强企业的软实力。其次,在高校授课中,参与学生的实践教学,在实践创新的活动中发现人才、留住人才,优化企业用人结构,实现年轻化的管理团队。同时,针对具体的合作项目,校企双方在事先应明确双方的职责和义务,形成完备的利益分配机制,保障校企协同创新的利益和成果,减少合作中不确定因素带来的风险或隐患。

4评价与监督体系

目前,结合高校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的相关工作,在后期过程中,还需要政府及第三方主体针对各环节中的创新活动及协同收益进行科学的评定,建立有效的评价和监督体系。高校协同创新体系大多实行自我监督,缺乏一定的科学性,不能有效激励协同创新活动的开展,需要建立制度相对完善的评价监督体系,分析总结协同创新活动的经验和不足,以保障协同创新活动的活力[5]。

5结束语

河南省高校物流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是以推进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改革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方式为方向,离不开高校的改革与创新,离不开政府的支持与保障,离不开企业的协作与配合。河南物流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只有形成以高校为核心、以政府为指导、以企业为助力的“三驾马车”齐头并进,才能真正实现协同创新对人才培养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祖超,梁春晓.协同创新运行机制探析――基于高校创新主体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12(7):81-84.

[2]邵云飞,杨晓波,邓龙江,等.高校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研究[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4):79-84.

[3]李忠云,邓秀新.高校协同创新的困境、路径及政策建议[J].中国高等教育,2011(17):11-13.

流体力学的发展篇9

论文摘要: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是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是建立开放型教学模式的要求,是沟通高校间交流与合作的一种实践形式。但是,由于学校的层次性、开放程度、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专业设置与学校环境等方面的差别,制约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为此,我们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期对目前存在问题的解决有所帮助。

当前,由于封闭式教育教学观念以及传统的教育教学体制的影响,我国高校间的交流并没有在实质上推进,交流体现为形式性、表层性,这既不利于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配置,也不符合市场经济体制下开放、竞争的教育教学资源配置要求,阻碍了社会对全方面、高素质、适应能力强、多元化思维模式与经历型的人才的培养,不能满意经济社会日益发展的需求。因此,应从根本上加快推进高校教育教学交流与合作的开展,而高校学生交换学习就是其中的一种实践方式。

1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现实意义

通过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可以促进全社会教育教学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有利于培养综合型素质人才,有利于增强学生理论与实践、课堂与社会的认知能力,能够在加强学生专业知识学习的基础上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与社会阅历,能够培育学生多元化和开放型的思维模式。因此,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促进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是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对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全面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1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促进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合理有效的资源配置要求资源具有较高的流动性和开放性。目前,“我国教育资源仍处于稀缺状态,与我国的人口规模仍旧存在较大的差距,既不能满足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不能满足社会对教育发展的多元化需要,因而需要合理有效地配置教育资源,因此,促进教育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合理利用,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迫切要求。”[1]教育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客观上要求教育资源的合理流动与开放性的教育资源利用模式,因而推动高校交流与合作,是推动教育资源有效配置的一种有效途径。目前,高校间交流与合作的途径有管理经验交流、师资培训、进修访学、专业研讨、专业学会交流、报告、讲学、精品课程交流、学生交换等多种形式。但由于各高校所具有的资源优势互不相同,详细的交流途径体现的资源优化配置的作用也不相同,从高校的基本任务和要求来看,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还是十分重要的一种交流方式。这种方式既有利于学生层面的全方位交流,也有利于学校层面的优势互补,能够增进·

高校的开放性,在开放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进而促进全社会教育资源的高效、合理、优化配置。1.2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促进地区之间人才的有效沟通与交流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促进地区教育资源优势互...

高校的开放性,在开放中不断提高自身水平,进而促进全社会教育资源的高效、合理、优化配置。

1.2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促进地区之间人才的有效沟通与交流

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促进地区教育资源优势互补、信息共享,在更大范围内为人才交流提供有效途径。“我国由于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客观上也造成教育发展的不平衡,但各地区也存在各自的优势,通过高校交流与合作,能够增强地区间教育资源的优势互补与信息共享,推动高校间优势资源的发挥。”[2]一般地说,我国东部地区教育发展较为先进,中西部地区相对落后,但是,中西部地区具有自然环境优势、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与空间,适合高素质人才创业,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实现人才资源的优化配置。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客观上能增进学生的认知能力,提高多元化思维能力,拓宽参与社会的范围,扩大地区间人才就业的选择领域,能够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实现稀缺人才资源的有效配置。通过高校学生交换学习,可以增强学生的社会阅历,提高全面认知社会的能力,培育多元化思维模式。随着高等教育人力资本流动性的增强,高校、地区间的人才培养经历能够为他们提供更为适合的创业环境,拓展他们的就业空间,从而促进地区间人才的合理流动。根据各地区的自身优势及发展潜力,在交流与合作中不断彰显自身优势,加快培育有利于人才施展才能的环境与机会,促进就业环境的改善,从而增强对人才的吸引力,进而推动地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3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改善地区和管理体制等对教育资源的限制

高校间客观上存在不同的教育资源优势,从而内在地要求推动教育资源的交流与合作,各地区、各高校由于发展程度不同、开放程度不同,地区和高校的管理模式、管理体制也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别,通过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能够促进高校教育资源优势的发挥,促进地区和管理体制的改善,有助于探索冲破现有高校管理体制的约束,对于增强高校自身发展,培育自身发展潜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1.4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体现出各高校的资源优势与专业特色

高校交换学习有利于突出高校自身的资源优势、专业优势和专业特色,既有利于提高优势专业在社会的认知程度,增强优势专业对生源的选择性与吸引力,促进优势专业更好地在更大范围的发展。高校所具有的优势专业、特色专业是全社会的资源,应在条件答应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在全社会形成优势资源有效配置的机制,更大范围培养优势专业学生规模,加快社会人才的培养。通过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开展,正是在不影响本校学生学习的同时,非竞争性地推动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在社会范围内的资源配置。

1.5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建立高校间共享优势资源的机制、途径,促进文化的跨区域传播

各高校由于发展程度不同,所处地理位置不同,因而具有不同的地区文化氛围,由于一些高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通过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促进不同区域文化的传播,有利于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是教育过程中内在素质提高的要求。在注意技能培养的同时,增强学生的内涵素养,能够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综合型素质人才。

1.6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能够为在更大范围内建立资源共享机制提供示范作用

目前,我国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实践仅仅存在于一些高层次院校,如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长三角地区六所高校等,范围较小,造成一方面资源闲置,一方面学生对知识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不符合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通过既有高校间学生交换学习项目的开展,在借鉴成功经验的基础,可以在更大范围、更多层次上开展高校学生交换学习,从而为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提供有益的探索与示范作用。

2高校学生交换学习存在的问题

2.1我国高校传统的教育教学管理体制限制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我国的高等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存在着条块分割形成的相对独立性与依靠性,各高校自主配置教育资源的能力较弱。“受条块分割的影响,不同部门设置的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相对独立和封闭的管理体制与较强的专业设置,客观上限制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导致高校间自主创新机制与体制形成滞后,不能适应当前高等教育与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3]

2.2我国高校间开展学生交换学习的规模过小

目前,我国高校在开展学生交换学习的项目中,只有少数院校、少数学生能够参与到该项目中来,限制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受高校教育教学管理体制的影响,高校自主开展交换学习项目的动力不足,不能形成相关高校间自主开展学生交换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有些院校的招生录取环节中,存在相称一部分学生的院校志愿和专业志愿与录取学校和录取专业不一致,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假如能从制度层面为学生提供一个跨校学习的平台,那些有志愿与爱好的学生便会通过交换学习拓展视野,拓宽学习思路,在经历中创新学习方法,相应地也能够增强所在原学校的各项建设。

2.3我国高校开放层次低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教育教学资源也是社会资源的一个组成部分,理应在全社会有效地配置,体现出资源的开放性与流动性。而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着开放层次低,交流少,教育教学资源流动性差,导致高校间的交流只局限于某些名牌院校,对于有意参与交流与合作的院校与学生提供的机会不多。

2.4高校间学生交换学习缺乏相应的有效机制

目前海内还没有完善的高校交流与合作的机制来推动高校学生交换学习,从目前开展高校学生交换学习项目的实施效果来看,参与的高校与学生均是双赢的,既实现了学生的学习愿望,也推动了高校的自身发展。但是,由于制度安排与高校自身管理体制创新不足,交换学习仍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不能发挥社会范围内的示范作用。这一方面是由于制度安排的缺失造成的,另一方面在于高校间缺乏自主的创新机制。

3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制约因素

在高等教育与高校自身发展中,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符合全社会对教育教学资源优化配置的要求。但是,由于学校的层次性、开放程度、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专业设置与师资力量、学校环境等方面的差别,制约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

3.1高校间教学管理体制的差异性制约学生交换学习的推行

目前,我国高校间学分制推行范围小,有些高校在实行学分制方面也存在着差别,不能形成统一的学习成绩评定机制,限制了学生交换学习的推行。在相当一部分高校,学生学习成绩评定仍采取的是学年学期考试成绩评定方式,人才培养方案在学期课程开设方面也不能相互衔接,相应造成开展学校交流方面的障碍。

3.2高校间的开放程度不同制约了学生交换学习的推进

高校受传统体制的影响,仍存在一定程度的条块分割,横向联系不强,特殊是在一些部属院校,由于专业性较强,开放程度更低。各地区院校由于受融资体制的影响,教育资源的横向联系也不紧密,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交换学习的开展。

3.3高校间师资与学生素质的差异性制约学生交换学习的开展

“我国高校在招生环节上仍存在精英选拔的倾向,不同层次学校招生来源存在很大差别,师资也存在很大差别,由于师资流动性差,导致学校在客观上存在层次性,这为不同层次的院校交流设置了种种障碍。”[4]因此,在高校交流与合作中也相应形成同层次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高低层次学校间的交流与合作方式不仅单一,而且很少。

3.4高校间的优势专业、优势师资的社会认知程度低制约了学生交换学习的推进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特殊是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推进,近年来高等教育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相当一部分高校虽然在整体上优势不明显,但都或多或少存在着自身的优势专业和优势师资,由于宣传力度不够,社会对高校的优势专业和优势师资的认知程度低,限制了高校间的交流与合作,也限制了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选择与推进。

4推进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措施

4.1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增强教育教学改革意识

当前,由于我国高校受传统体制的影响,教育教学管理体制不能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急需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创新教育教学管理体制,应在资源配置社会化的要求下,通过高校间学生的互换培养,逐步实现开放式教学,增强高校资源的流动性,形成有利于高校教育教学资源有效配置的体制和机制。高校在发展过程中,应增强改革意识,推动制度创新,通过改革不但可以优化自身资源的配置,还可以在改革中享有更多的资源,加快自身发展的步伐。

4.2高校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基础上,积极推动资源的优势互补

各高校一定程度上存在自身的优势,如学科优势、专业优势、师资优势、环境优势、人文优势等,在充分发挥这些优势资源的基础上,以开放的姿态面向社会,在改革的意识推动开放,逐步形成全社会教育教学资源的合理流动与优化配置。高校间应积极推动交流与合作,在更大程度上实现教育教学资源的优势互补,形成创新力量,推动创新制度的形成。

4.3增强交流意识,推动高校间交流项目的全面开展

高校应积极培育开放意识,推动交流与合作的具体实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与发展。国家可以在制度层面上进行积极的引导,创新高校间交流与合作的体制与机制安排,可以在有效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交流与合作的制度。各高校也可以在自身发展需要的引导下,逐步探索交流与合作的有效途径与方式,最终推动高校间交流与合作的全面展开。

4.4制定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方案,消除高校学生交换学习的制约因素

由于高校间的人才培养方案不尽相同,在专业设置、课程开设、成绩评定等方面不能相互衔接,制约了高校间学生交换学习项目的开展。为此,应科学合理地调整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与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切实有效的面向社会、面向市场、面向未来的适应学生学习意向的人才培养方案。只有人才培养方案相互衔接,才能顺利地推动高校学生交换学习。

总之,推动高校学生交换学习是一个新事物,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形成有效的交流与合作的机制和体制,是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稀缺的高校教育教学资源的重要制度保障。随着高校交流与合作的逐步开展,最终会形成在更大范围内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局面,会在更大程度上满足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们这个人口大国面临的教育资源短缺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易佳琳,孙林岩.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75-77+87

[2]黄莲洁.教育资源优化配置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探索,2003(10):59

流体力学的发展篇10

关键词:地方院校人才人才流失人力资源管理

知识经济时代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人才对高校而言,是生存之本,是办学的主体力量,是决定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目前,肩负着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地方院校,人才流失,特别是那部分学历与职称高、教学能力与效果好、管理能力强、有一定学术成就、能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骨干教师、紧缺专业教师与管理人员的流失,给学校的教学、科研和管理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冲击,影响了学校的快速发展,削弱了学校的竞争实力。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留住人才,提高人才的忠诚度,发挥人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已成为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相关概念界定

1.人才

人才(talent)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本文中讲到的人才是特指地方院校中那部分学历与职称高、教学能力与效果好、管理能力强、有一定学术成就、能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骨干教师、紧缺专业教师与管理人员。

2.人才流动

人才流动(theflowoftalent)是指人才在地区、行业、岗位等方面的变动。它既可能是人才在不同组织间的流动,也可能是人才在同一组织内从一种工作状态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变化。人才的有序流动是调整人才社会结构、充分发挥人才潜能、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人力资源使用率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3.人才流失

人才流失(thelossoftalent)是指对组织发展具有重要作用,甚至是关键作用的人才非组织意愿而流走或失去其积极作用的现象。人才流失存在显性流失与隐性流失之分,前者是指因某种原因离开组织另谋他就,后者是指组织内的人才在人事隶属关系不发生变化的条件下,其对本职工作的兴奋点(或兴趣点)开始(或已经)全部(或部分)弱化或从本职工作转移至其它地方,从而降低本职工作效率的一种行为。

4.地方院校

地方院校(Loc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本文特指本科办学时间较短、人才相对较少、学科专业均暂无优势、经济实力弱、以为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和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的经济欠发达的非中心城市或省会城市的普通本科院校。

二、地方院校人才流失现状

随着经济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人才流动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国高校人才已呈现出不同单位、不同地域频繁流动的态势。然而,由于各地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不均衡,高校人才流动呈现出失衡的发展态势。就现阶段地方院校人才流出的情况看,其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高学历、高职称人才的流失比例高,特别是博士、副教授及以上学历、职称的人才流失,他们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科带头人;二是教学、科研及管理成绩突出、影响学校竞争力的骨干人才、紧缺专业人才与优秀管理人才等一线人才流失比例高;三是45岁以下的中青年人才流失比例高;四是隐形人才流失现象严重;五是人才流失渠道多,既有流向经济发达地区高校,也有流向公务员队伍、大型企业等。

三、地方院校人才流失的原因分析

1.学校因素

影响地方院校人才流失的首要因素是学校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工作岗位因素,如工作自主性、挑战性、单调性、工作负荷等;二是薪酬因素,如薪资结构是否合理、奖惩是否公平、激励措施是否落实等;三是人际关系因素,如领导者、同事关系、角色模糊和角色冲突程度等;四是职业成长度因素,如职业发展(特别是核心人才)、职业成长等;五是学校文化因素,如学校的远景目标、学校价值观、学校精神、管理理念、管理制度、管理方式等。

2.个人因素

它主要是指地方院校人才自身的年龄、性别、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个人理想、内在激励、工作投入度、自身生活需求、尝试新工作倾向、期望匹配度、个人倾向积极或消极、满足感、认同感、自我价值实现愿望、个性心理特征等。这些因素都会对人才是否流动有一定的影响,必须加以高度的重视。

3.环境因素

这里讲的环境因素主要指外部环境因素,它既包括学校所在地的经济或市场状况、相关行业发展水平、市场就业机制状况、法律法规、人才政策、竞争对手、失业率、外部工作市场和社会文化等,也包括国家或其它地区的人才吸引力等。

四、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构建

1.树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树立“以人为本.尊重人性”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从传统命令式的人事管理转变为现代服务式的人力资源管理。地方院校人力资源管理应本着“人才立校,人才强校”的方针,要以教师为主体,进行科学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实现教师个人职业发展与学校战略发展相一致,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尊重教师的自主性,加大对教师的情感投入,实行人性化管理,增强教师对学校的归属感;要坚持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和公开化,保障教师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增强教师对学校的信任感;要科学授权,调动各管理层级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学校各组织层级的活力。

2.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优化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是地方院校必须要做好的一项重要工作,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建立“金属般”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地方院校应在国家《人才规划纲要》的基本原则和战略目标指导下,结合本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促进本校人才发展工作的政策和措施,营造和维护有利于人才发展的制度环境。只有像金属般坚硬的正式制度安排,才有可能创造使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的工作与生活环境。没有刚性的制度约束,再好的人才,即使对学校有利、对国家有益,只要遇到一个“武大郎式”的基层组织负责人,就可能造成人才流失。

(2)制定以“使用、培养、引进”为内容的人才管理政策,保持人力资源稳定持久且有竞争力。学校要以使用现有人才为本,知识、技能与能力如有不足,通过教育培训提高。只有学校内部已基本无法满足需求时,才考虑从外部引进。而且,学校新的人才资源的开发,特别是从外部引进的人才,需要得到学校内部大多数成员,至少是核心成员的认可,并在保持和增进现有在岗人才利益的前提下,才有利于学校人才发展目标的实现,避免出现“招来女婿气跑儿”事件发生。实践证明,这是保持人力资源稳定、持久和有竞争力的重要条件,值得人才管理部门重视和关注。

(3)建立人才柔性引进管理机制。所谓柔性引进是指在不改变人才与其原单位隶属关系、不转户籍、不转关系手续的前提下,经过协商,将人才以“长租短借”等灵活方式拿来共享使用的一种人才引进机制,它坚持“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用人主张,能降低人才使用成本,减少人才流失的风险。

(4)建立人才信息库。根据学校的发展远景和实际情况合理定编、定岗和分流,将学科建设的岗位需要和现有的人才资源有机地结合起来,找到科学、合理、可行的平衡点,建立起按“需”设岗和“以人为本”的良好的结合机制,以求优化教师资源配置。

(5)加强人才的在职管理。加强人文关怀,完善岗位“聘任制”和科学的测评机制,从而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

3.构建全面的薪酬体系

薪酬(compensation),是指员工在组织中付出劳动而所获的回报,它既包括工资、奖金、红利、福利等经济性收入,又包括职业安全、工作挑战、良好的工作环境、荣誉、表扬、肯定和成就感等非经济性报酬。任何组织都需要用先进的全面薪酬体系吸引一流的人才,用一流的人才创造卓越的组织业绩,再用卓越的业绩来支持先进的全面薪酬体系,做到良性循环。可见,地方院校要想实现学校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激发教职员工(特别是核心人才)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潜能,就应根据教职工的需求特征,将他们分成不同类型,进而针对每一位为学校做贡献的教职工(核心人才)给出不同的薪酬,把智力资本真正转化为学校的竞争优势。要想让薪酬这一管理杠杆在激励教职员工时发挥较大作用,就必须对教职员工薪酬的市场价格(price)、岗位价值(position)、绩效水平(performance)、个人能力(person)和心理资本(psychology)进行综合地分析研究,并在制定全面薪酬体系时要考虑数量水平(表现为基本工资、津贴、法定福利等形式,主要由市场价格、岗位价值等因素来决定其大小)、变化薪酬(表现为奖金、利润分享等形式,主要由教职员工的绩效水平、个人能力决定)和长短期薪酬比例(表现为职业性奖励和社会性奖励等形式,主要由教职员工的心理资本所决定)这几个因素。当然,影响薪酬的市场价格、岗位价值、绩效水平、个人能力和心理资本这五个因素不是相互独立的个体,而是一个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整体,共同组成了一个完善的全面薪酬体系。

4.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体系

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对人才的工作情绪、工作效率、创造力及个人成长等有很大的影响,是地方院校降低人才流失的重要因素。如何营造良好的人才生态环境呢?从学校内部来讲,就是要建立学术自由、竞争公平、评价公正的教学科研环境,优秀高尚的人文环境,和谐宽松的人际环境,透明畅通的信息环境等等。要实现这一目标,学校可以采用扁平化的组织结构,这样可以减少管理层次、压缩职能机构、增加管理幅度、提升管理效率,使学校变得灵活、高效,富有柔性和创造性,能较好地促进学校领导与教职工及教职工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营造融洽的人际关系。同时,扁平化的组织结构也能赋予教职工相对较大的自由空间和授权,增加工作的自主性和挑战性,促使教职工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来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决策。这既有利于教职工能力的培养,激发其使命感和工作热情,又能增强教职工对学校的吸引力和忠诚度,更能提升教职工对学校管理行为的认同感和对自身工作状态的满足感,减少人才流失。从外部环境来讲,学校要呼吁地方政府尽力完善人才政策、法律法规、社会公共设施、文化氛围、教育状况、物价水平、自然环境等外部人才生态环境,提高服务水平、打破传统观念、放宽资源控制、建立科学机制,对阻碍人才发展的体制进行变革与创新,增加对人才的关爱,增强人才吸引力。

5.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体系

人才的有序流动无可厚非,是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是调整优化人才社会结构、充分发挥人才潜能、实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提高人力资源使用率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地方院校对此要有正确的认识和理解,并与时俱进地建立合理的人才流动机制,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在制定人才流动机制体系时要坚持以下原则:一是系统原则。即要有系统观念,总揽全局,使人才流动的方向、结构、层次与学校的发展相适应,在不断的调整过程中实现学校整个人力资源系统的优化,达到最佳效果。二是激励原则。即要通过激发人才的正确动机,调动其积极性,使其在学校内部的不同领域、部门或岗位间的流动,避免人才外流。三是互补原则。即根据人才组合的群体结构原理,充分考虑人才个体的能级对应和人才群体的能级组合之间的协调问题,实现人才互补,组建人才团队,发挥整体效益,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四是择优原则。即使用、培养和管理都要有利于人才的成长和发展,发挥人才的长处和潜力,增强人才的认同感。五是诚信原则。即学校既应信任人才、信守承诺,也应建立约束机制,增加失信者成本。

6.完善组织人力资源规划体系

组织人力资源规划是一项系统的战略工程,是组织根据自身的战略目标,科学预测、分析组织在变化的环境中的人力资源需求和供给状况,制定必要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组织人力资源供给和需求达到平衡的过程。其目标是确定组织在适当的时间和适当的岗位获得适当的人员(数量、质量、层次和结构等),实现人力资源的最佳配置,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人力资源潜力,使组织和员工得到充分满足,确保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满足员工的个人利益。因此,地方院校在进行人力资源规划时,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制定以学校战略目标为依据的人力资源总体规划。学校的战略目标、发展规划和整体布局不仅是学校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大政方针政策和策略的依据,而且也是学校和员工的共同远景,更能激发教职员工的工作斗志和工作激情。二是制定以人力资源开发和利用为内容的人员规划。教职员工渴望最大程度地实现自身的价值,对发展、流动等具有极大的兴趣。因此,加强包括教师的招聘规划、职业发展规划、教育规划、培训开发规划、专门人才培养规划等为内容的、依据人才的特殊性而进行的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则显得十分重要,而这些规划的编制是否科学合理,实施是否到位,对减少人才流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7.培育优秀的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organizationCulture)是组织在长期生产经营活动中,自觉形成并为广大员工所认同的经营宗旨、价值观和道德行为准则的综合反映,是组织的无形资产,是组织的灵魂,是推动组织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具有导向、规范、激励和凝聚等作用。优秀的组织文化能激发员工使命感,凝聚员工归属感,加强员工责任感,赋予员工荣誉感,实现员工成就感;能产生一种尊重人、关心人、培养人的良好氛围;能形成一种精神振奋、朝气蓬勃、开拓进取的良好风气。对于地方院校来讲,构建一个能够体现自身特色、发展愿景和学校精神的催人奋进的组织文化,能增强人才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产生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发挥出巨大的整体效应,让组织文化这只“看不见的手”在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过程中发挥其重要作用,促进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从而在组织文化层次上防止人才流失。

(阮敏,男,1977年生,绵阳师范学院管理学副教授,北京大学访问学者,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

参考文献

[1]朱倩.试论高校人力资源的隐形流失问题[J].科技创新导报,2010(24):255-256

[2]陈洧慧.欠发达地方高校人才流失的因素分析及策略[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2):32-34

[3]申静,范海玉.普通高校人才流失问题的分析及对策[J].教育探索,2013(2):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