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翻转课堂特征十篇翻转课堂特征十篇

翻转课堂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48:40

翻转课堂特征篇1

关键词:翻转课堂;基本特征;教学理念

翻转课堂又被称为颠倒课堂,在翻转课堂上,这种传统教学模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而完成的,知识内化则是在课堂中过老师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随着教学模式的转变,教学中各要素也发生想要的变化,翻转课堂的基本特征也不同于传统课堂[1]。

一、“引导者”角色的教师

翻转课堂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的知识传授者、课堂管理者向学生的合作者、引导者、促进者转变。老师不再是知识交互的中心,课堂也不再是以教为中心,但老师仍然是学习过程的推动者和维护者。

随着教师角色的转变,但并不是教师身份的弱化,而是教师面临发展新的教学技能的挑战。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是学习的中心,占据主导地位,学生必须通过完成学习任务来主导建构知识,这一过程就需要教师拥有拥有不同于传统教学的新的技能才能驾驭翻转课堂,用新的教学技能帮助、引导学生达到学习目标。在教学活动设计方面也成为教师必须到的技能,学生是在教学活动中进行学习,教师必须相应的设计各种教学活动,并且及时的进行测评,这样才能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及时对教学活动进行调整,以促进学生更好的学习。[]教师的本质在于引导,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引导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二、“主人”角色的学生

在传统课堂上,教师都是采用最传统的讲授法进行教学,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只有被动的接受知识,只具有倾听者的权利,然而学生只是期望老师能够教会自己能够考试的知识。

到了翻转课堂,学生的角色从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研究者、建构者,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利用教学微视频,学生能根据自身情况来安排和掌控自己的学习,不论是时间、地点还是学习量都是有学生自己控制。学生在课外或回家看教师的视频讲解,可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不必像在课堂上那样紧绷神经,学生观看视频的节奏全由自己掌握,懂了的快进跳过,没懂的倒退反复观看,也可以停下来仔细思考或做笔记,甚至还可以通过聊天软件向教师和同伴寻求帮助。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研究者。

三、扩大的资源覆盖范围

对于覆盖范围[],在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学校的每节课都有时间的限制,而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学内容就会大大缩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也不会很深,知识传授严重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同学老师总是抱怨时间不够。

在翻转课堂这样的新型教学模式下,课堂内容是异步传授,不再受到时间的限制;其次,学生可以根据自身情况合理调整学习时间和学习地点,以及学习速度,可以很好的掌握所学知识;然后,教师可以在学习平台上上传各种丰富的学习资源供学生学习。最后,除了老师可以上传学习资料,学生也可以将自己收集到的好的学习资源上传与同学老师分享。

四、“以学定教”的教学理念

翻转课堂中,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从“以教定学”转变为“以学定教”。教师不再只是注重书本上知识的学习,而是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兴趣、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提升的地方,有针对性的选用合适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会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针对性的提出问题,学生则采用小组成员之间或者小组与小组之间的讨论,主动探究知识,然后教师会根据探究讨论中出现的新问题进入下一步教学,循环进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再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这样的教学过程都是围绕学生来组织开展的,真正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五、“问题探究”式的课堂内容

相对于传统教学而言,翻转课堂则是把大部分理论知识安排在课堂外,对一些共性问题的探析、知识点加深巩固的讨论和探究放在课堂上。在翻转课堂这种教学模式下,课堂内的宝贵时间,学生能够更专注于主动的基于某一特定问题或项目的学习,共同研究解决某一特定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教师不再占用课堂的时间来讲授理论知识,这些理论性知识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自主学习,他们可以看视频讲座、听播客、阅读功能增强的电子书,还能在网络上与别的同学讨论,能在任何时候去查阅需要的材料。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而且经常会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探究,使学生懂得将理论付诸于实践,真正做到学以致用。

六、“听+问”的教学形式

翻转课堂靠“听+问”组织教学[],“听”即根据课堂外学生进行自定进度的自主学习后不理解的地方提出困惑,在课堂内,老师听取学生的疑问,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知道学生的问题所在。“问”即根据学生的困惑有针对性地设计并提出问题。根据老师提出的问题,小组成员之间或小组与小组之间开展交流讨论、协作探究、科学实验或完成作业等活动,使学生在探讨争论的过程中主动探索新知、掌握知识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七、非单一的教学评价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评价,学生的个人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个人时间管理能力、表达能力等各种能力都将成为评价的对象。所以,翻转教学模式中的评价由学习者、老师、同伴共同完成,不仅重视评价学习结果,也根据创建的学习档案,对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进行评价,实现定量与定性、形成性与总结性相互结合的评价效果。在评价过程中,老师根据综合评价情况获取有益的教学反馈,更加了解学生各项活动的实施情况,为日后展开类似活动给予可靠的指导。此外,应该注重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04:46-51.

[2]王蕴玉.浅谈传统教学与行为引导型教学模式的特点[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06:111.

翻转课堂特征篇2

关键词:英汉互译;翻转课堂;模式;设计

近些年,我国的英语教学改革不断深化和发展,90后的大学生逐渐成为教学对象的主体,为了进一步适应这些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状态,自主学习的模式逐渐在教学中得以推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作为自主学习模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产生和作用都受到了业内人士的广泛关注。对于大学英语英汉互译课堂来说,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一直以来都是教师研究和改进教学过程的主要目标,而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恰恰能在教学效率提升和学生翻译能力提升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下文将进行重点的研究和分析。

一、翻转课堂概述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

翻转课堂还可被称作“颠倒课堂”或“反转课堂”,以其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翻转”得名。进行翻转教学的实质是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以教师为课堂授课的主体,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特点安排学习。

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与英汉互译课堂的特征相适应。相较于传统的大学英语英汉互译课堂来说,翻转课堂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和为学生提供探索空间方面有了明显的提升。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教师为学生预留了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堂内讨论,让学生能够根据所要学习的话题进行资料搜集和表达准备。当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困难时,可以在课堂上与教师或其他同学相互沟通来解决,并实现对知识点的理解、消化。因此,在英汉互译课堂上运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效率提升和教学效果改善有明显的作用,对师生间的互动交流也有很大的促进。

(二)英汉互译翻转课堂对教学过程的新要求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会对传统的教学过程提出很多新的要求,具体如下。

首先,教学结构随之改变。教学结构转变为学生借助网络或视频进行新知识的学习,在教室中集中完成作业并解决知识盲点。

其次,教师角色随之转变。教师要在学生学习遇到苦难的时候提供必要的帮助,开发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分析学生的差异性,调整课堂教学,帮助学生完成相应的任务,也就是说教师的角色发生了转变,由讲授者变成了引导者。

再次,学生角色随之转变。翻转课堂要充分利用高科技手段来实现教学的目的,让学生不断借助工具巩固所学的知识,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

最后,课堂时间重新分配。由教师主导的课堂中,教师的讲授时间明显减少,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明显增多,学习效果会显著提高。

二、翻译课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的设计

通过对国外既有的研究进行分析得到,在国外进行翻转课堂教学时共有5种典型的模式,分别为如下:

第一种,林地公园高中模式,即教师安排视频进行课外学习的辅助模式;

第二种,可汗学院模式,即教师安排视屏并开发课堂练习系统进行混合学习的模式;

第三种,河畔联合学区模式,即通过数字化的互动教材进行课外学习辅助的模式;

第四种,哈佛大学模式,即课程内外学生相互协作学习的模式;

第五种,斯坦福大学模式,即通过微型视频和过关检测的方式来辅助课外学习的模式。

不同的教学模式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学习有不同的影响,同时会受到所要学习的知识类别的限制,必须要结合具体所要学习的课程进行设计才能够找到最适合教学的翻转课堂模式。

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研究和应用经验,通过对英汉互译课程的特征和对当前大学生的学习特点进行分析,提出一种笔者认为最适合英汉互译课程使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该模式由7个部分共同组成分别为:

1.微课视频的设计;

2.微课视频课程的制作;

3.微课视频在多媒体网站的上传;

4.学生课外自主学习视频;

5.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检查;

6.学生课堂学习讨论;

7.课后整理英汉互译表达资料。

在这样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尽管总体思路和翻转样式上与一般的翻转课堂类似,却可以突出英汉互译课程的特点,在微课视频制作和学习材料选取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课程特色,通过视频和辅助教学材料的精细设计,让学生在课前进行自主学习,在课上进行交流和展示,在课后进行评估和总结。每一处都须要在一般的翻转课堂模式下进行添加或改进,形成一种具有鲜明的英汉互译课程特征的教学模式。下文将对设计细节进行具体分析。

三、英汉互译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分析

在进行英汉互译课堂教学材料设计时,须要深刻地注意到教学材料的重要性,对辅助学习材料和微课视频进行反复斟酌,结合教学实践和学科特点进行巧妙设计。具体来说,设计教学时时要保证如下三个方面的基本属性。

(一)设计的形象性

形象性是在进行翻转课堂设计时要满足的一个特征,这不仅包括辅助文字材料的生动有趣,还包括了微课视频的制作质量。尤其是在新时期,当代大学生往往对个人体验比较注重,课程材料在文字表述上情感特征会直接影响学生对材料的好感。为了引起学生学习的更大快乐和兴趣,设计者考虑应用一些能抓住眼球的视频或图片。这里的形象性事物主要包括了学生常接触的卡通人物或动漫图片、与学生生活相契合的影视作品以及一些教师自行设计的材料,通过这些材料体现文字表述的形象性,让学生体会到语言表达与多语思维对生活的影响力,改变传统翻译过程的机械式思维,应用全面的思维角度丰富翻译效果。

(二)设计的立体性

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也可以看做是一个学生之间相互切磋的交际过程,需要让学生在互动交际的过程中提升英汉互译能力。当今的大学生往往在群体意识方面有着较强的概念,对于个人才华的展示和个人认可的获得比较有兴趣,因此,教师在进行课程设计时要尽可能的地吸引学生广泛参与英汉互译的教学活动。丰富多彩的设计微课内容,为学生建立一个立体的英汉互译环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体验英汉互译课程中不同话题的运用环境。教师采用的互动形式可以包括视频、图像或声音等,通过这些将学生充分结合起来,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

(三)材料制作的支架式方法

支架式的方法来自于支架理论。支架理论对疑问采用拆分处理然后解决的一种方法。解决过程中可以寻求帮助,待解决完问题,便可以向更高的目标前进。在英汉互译过程中,有些学生遇到困难,不知道如何表达和解决,这时就可以应用支架理论,把问题拆分处理,拆解成不同的小问题,先一个个解决这些小问题,在过程中可以相互帮助,相互讨论,然后将这些一个个的答案串联起来形成一个更大的问题或者问题的答案。英汉互译翻转课堂教学过程中,所有的教学环节的设计都应与学生的英汉互译紧密相连。但是,如果课堂中只是一味地注重实践、讨论并解决问题,那么学生可能会陷入一种乏味的状态,兴趣降低。支架理论提供了重要的提高英汉互译能力的途径,结合良好的教学辅助材料,采用灵活多变的方法,可以给学生的英汉互译学习提供很大的帮助。

四、结语

总之,发展大学英语英汉互译课程的翻转课堂是一项全面而综合性高的工作,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特点和课程特征进行精细的设计,只有这样才能够让翻转课堂更好的发挥效能,促进学生在多语言之间的综合思维转换,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而提升英汉互译翻译课的教学改革成效。

参考文献:

[1]崔艳辉,王轶.翻转课堂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电化教育,2014,(11).

[2]李京南,伍忠杰.大学英语翻转课堂的实践与反思[J].中国外语,2015,(06).

[3]容梅,彭雪红.翻转课堂的历史、现状及实践策略探析[J].中国电化教育,2015,(07).

翻转课堂特征篇3

关键词:信息化;高职院校;翻转课堂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

一、翻转课堂的内涵和特征

翻转课堂是一种兼具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双重特色于一体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它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课堂进行教学改革的重大突破。

1.翻转课堂的内涵

翻转课堂翻译为“FlippedClass-room”或“invertedClassroom”,是指教师创建教学视频,学生在家中或课外观看视频中教师的讲解,回到课堂上师生面对面交流和完成作业的这样一种教学形态。互联网时代,学生通过互联网学习丰富的在线课程,不一定要到学校接受教师讲授。“翻转课堂式”是对基于印刷术的传统课堂教学结构与教学流程的彻底颠覆,由此将引发教师角色、课程模式、管理模式等一系列变革。

2.翻转课堂的特征

(1)翻转课堂重置了教师和学生的角色。传统教学是“以教师为中心”的一人讲授、单向传递的教学模式。教师是传统课堂的知识传授者和课堂管理者,学生是课堂的被动接受者,这是一个先教后学的过程。而翻转课堂则是安排学生在家先观看教学视频,学生带着自己的问题、想法,到课堂上面对面地与教师和同学进行互动交流,这是一个“以学生为中心”的先学后教的过程,教师是翻转课堂的学习指导者和促进者,学生是翻转课堂的主动研究者,这使学生获得了学习上的主动权。

(2)翻转课堂的教学信息更明确。“可汗学院”制作的各个学科的教学视频,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短小精悍。大多数的视频都只有几分钟的时间,比较长的视频也只有十几分钟。每一个视频都针对一个特定的问题,有较强的针对性,这要求教师必须在短暂的时间内传递出最核心的内容,教学信息更清晰明确,学生在课外看视频资料也不用担心视频时间过长而影响学习效率,这样可以大大提升“课前传授+课上内化”的教学效果。

(3)翻转课堂的教学资源方便学生随时学习。翻转课堂里所提供的大量的教学资源可以让学生随时进行自主学习,直至学会为止。虽然教学视频很短小,但是视频内容清晰明确,该突出的知识点都会囊括在视频里,这样翻转课堂突破了时空局限,可以帮助忙碌和身体有疾病的学生随时进行自主学习。

三、高职院校推行翻转课堂的实施困境

1.高职院校普遍支持力度不够

翻转课堂要求老师创建教学视频――微视频,这对老师借用科技手段进行教学的能力是一大考验,而现在很多高职院校也在大力推行翻转课堂,都深知翻转课堂对推动学校的教学改革将起到极大的作用,但是仅仅有为数不多的学校对专任教师进行过专业的微课堂制作培训,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并没有专业的人员组织微视频的培训,也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视频的录制、剪辑、配音等,学校总是寄希望于专任教师自学成才,这是不可取的。

2.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观念有待更新、教学组织能力有待加强

翻转课堂很重要的一点,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答疑来检查学生学习的效果,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其实不是被淡化了,而是从另一个侧面有所加强,它要求老师能够通过设问、通过学生之间的讨论和完成作业、项目的情况来分析、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需要在课堂上关心学生的学习动态,从而进行针对性的辅导,相较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老师从主动变为被动,从主导变为引导,这对其职业素质有着更高的要求,而与学生一样习惯了传统教育模式的老师群体,也很难在短时间内完成自身的转变。

3.高职院校的学生课外自主学习的自觉性不强

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需要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学习,跟视频相关的题库也需要学生在线独立完成,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具备自主安排学习的能力,这样才能保证翻转课堂的教学质量。但是高职院校的学生自身的学习基础不是很好,自主学习的主动性不强,更多的学生一上网就会沉迷于网络游戏和在线电影电视剧,如果按照这种趋势发展,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根本无法实现。

四、高职院校推进翻转课堂的实施建议

1.高职院校应首先对教师进行专业制作教学视频的培训

高职院校在大力推广翻转课堂的过程中,应该以有丰富制作教学视频经验的学校、名师为学习对象,从学校遴选出教学基本功扎实、知晓部分网络可视化教学特点、善于应用现代信息化化技术的教师担任微课程的设计者,鼓励他们大量开发与他们专业相关的微视频,甚至可以借助的专业教学产品设计团队来设计优质教学资源,这样就可以保证翻转课堂所需教学视频的质量,使教师有更多的精力投入翻转课堂的教学过程设计中,保证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提升整个学校的信息化教学水平。

2.高职院校的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努力提高课堂教学组织的能力

高职院校的教师要改变传统教学所强调的“师道尊严”,强调教师在课堂上的监控、讲授以及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在翻转课堂里,教师要通过创设情境、启发思考、自主探究、协作交流、总结提高等一系列教学模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组织、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翻转课堂有着传统课堂完全不同的教学规律,教师要有掌控全局的组织能力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这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根据翻转课堂的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加以研究,不断推进翻转课堂的发展。

3.鼓励学生翻转课堂将促进自我个性化发展

翻转课堂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新的学习技能,例如使用计算机网络的技能、自主学习的技能和团队协作的能力。课前或者课内通过计算机网络观看教师的微课程,对网络信息进行检索、整合、处理,课外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在翻转课堂上和其他同学进行小组协作学习,讨论争辩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个体的思维能力、增强学生个体之间的沟通能力及学生相互之间的包容能力,更有利于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和学生对知识的获取,提高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从而促进学生自我个性化的发展。

五、结语

信息化背景下要使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成为高职院校一种普适的教学模式并得以推广,学校、教师、学生三者都应同时发力,只有在正确的方向上不断地积累量变,定会在某一个时间点上达到质的转变。这种教学模式应用在职业教育教学工作中,将极大地开放课程,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

⒖嘉南祝

翻转课堂特征篇4

关键词:翻转课堂;CaD/Cae软件课程;教学模型;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7-0158-02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CaD/Cae已渗透到制造业的细枝末节,传统的设计手段正逐渐被CaD/Cae技术代替,实现了由推广普及到重要支撑的转变。面向企业培养学生利用CaD/Cae进行工程实践的能力,提升学生的专业应用技能,已是高校机械类专业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引入CaD/Cae软件课程教学中,为机械类CaD/Cae计算机软件课程教学提供一条新的教学途径。

一、CaD/Cae软件课程翻转课堂模型构建

CaD/Cae软件课程翻转课堂要想取得好的教学效果,首先要构建一个具有实践指导性的模型,基于该模型整合学习过程中的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个性化协作式学习提供服务。本文在分析国内外各种翻转课堂模型的基础上,根据CaD/Cae软件课程的特点,借鉴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系统化教学设计理论,构建出实用的CaD/Cae软件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见图1)。该教学过程包括自主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开发、自主学习、课堂知识内化、总结与反思几个阶段。模型中课前学习和课堂学习两个过程,利用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CaD/Cae软件课程翻转课堂学习环境的创设提供支撑,学生个性化协作式学习环境的构建与生成得益于信息技术的支持和学习活动的顺利开展。

在CaD/Cae软件课程翻转课堂教师课前准备阶段,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进行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在CaD/Cae软件课程翻转课堂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教师提供教学视频或者优秀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完成课前知识的传授。之后,利用交流平台对课前学习中的收获和疑问进行记录和整理。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CaD/Cae软件课程的针对性课前练习,以对学生课前学习内容进行强化和巩固,并全面了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在CaD/Cae软件课程课堂知识内化阶段,利用课堂平台,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交流、答疑和指导,完成课堂知识的进一步内化,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课后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根据反馈效果进一步改进教学资源设计和课堂内化效果。

二、CaD/Cae软件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图1所示的CaD/Cae软件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制定切实可行的CaD/Cae软件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如图2所示。

1.教师课前准备:①制定教学目标。CaD/Cae软件课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和规范,直接影响到教学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因此确定CaD/Cae软件课程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CaD/Cae软件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分析学习对象特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及学习风格是分析学习对象特征的主要内容,是开展教学的必要工作。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各种因素或特征,以设计出符合学习者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案。CaD/Cae软件课程,主要分析学生的先修课程体系,以及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做准备。

2.课下知识获取:①选定教学内容,整理教学资源。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学习对象特征的分析,就可以确定学生起始能力和终点能力之间的差距。为填补学生学习前后的差距,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选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提供合适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针对CaD/Cae软件课程,需要制作优秀的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搜索大量的学习资料,并推荐合适的教学参考书供学生使用。②设计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环境。翻转课堂中学生通过课下的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为此为学生设计个性化、协作式自主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利用该环节来支撑学生顺利完成课下“知识获取”。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建立提供了条件,可以将优秀的教学资源传到大容量的云盘中,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云服务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的传播,便于学生课下自主学习。③设计课下自主学习效果评价。以CaD/Cae软件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目,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及知识掌握效果进行检测,并对测评结果给予评价分析,查找知识漏洞,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最后根据评价效果提供相应的帮助资源。

3.课堂知识内化:①课堂探究活动设计。根据学生课前对CaD/Cae软件课程知识的获取程度,基于课堂平台,设计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情境,供学生在课堂上探究学习。②学习成果交流展示设计。基于交流互动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CaD/Cae软件课程学习成果交流展示活动,通过互动交流实现思想的碰撞升华。

4.课后总结反思:根据反馈效果进一步改进教学资源和课堂内化效果,实现CaD/Cae软件课程教学的优化提升。

本文建立的CaD/Cae软件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和结构,教师升格为学生学习的设计者、指导者、帮助者和学习伙伴,学生则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发了学生自主学习、思维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基础上的CaD/Cae软件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系统性和可操作性较强,为今后CaD/Cae软件课程教学实践建立了理论和方案保障。

参考文献:

[1]丁建英,黄烟波,赵辉.翻转课堂研究及其教学设计[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88-91.

[2]卜彩丽,马颖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我国高等院校应用的可行性分析[J].软件导刊,2013,12(7):9-11.

[3]林才英,赵杨.翻转课堂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3,(21):80-81.

翻转课堂特征篇5

[关键词]翻转课堂;颠倒课堂;起源;概念;特征;案例;教学模型;挑战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0008(2012)04—0046—06

2011年,萨尔曼·可汗(SalmanKhan)在teD(technologyentertainmentDesign,美国一家私有非营利机构)大会上的演讲报告《用视频重新创造教育》中提到:很多中学生晚上在家观看可汗学院(Khanacademy)的数学教学视频,第二天回到教室做作业,遇到问题时则向老师和同学请教。这与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的课堂模式,我们称之为“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国内也有其他学者译为“颠倒课堂”)。自此,“翻转课堂”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并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评为2011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在我国,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和广州市海珠区第五中学相继开始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本文通过探究翻转课堂的起源、概念与基本特征,在分析国外实施案例的基础上,构建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并分析了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我国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一、翻转课堂的起源

“翻转课堂”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2007年春,该校化学教师乔纳森·伯尔曼(JonBergmann)和亚伦·萨姆斯(aaronSams)开始使用录屏软件录制powerpoint演示文稿的播放和讲课声音,并将视频上传到网络,以此帮助缺席的学生补课。后来,这两位老师让学生在家看教学视频,在课堂上完成作业,并对学习中遇到困难的学生进行讲解。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学生的广泛欢迎。[1]为了帮助更多的教师理解和接受翻转课堂的理念和方法,他们于2012年1月30日在林地公园高中举办了翻转课堂“开放日”(openHouse),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来观看翻转课堂的运作情况和学生的学习状态。这种做法促进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此外,翻转课堂的推动还要得益于开放教育资源(oeR)运动。自麻省理工学院(mit)的开放课件运动(oCw)开始,耶鲁公开课、可汗学院微视频、teDeD(teD的教育频道)视频等大量优质教学资源的涌现,为翻转课堂的开展提供了资源支持,促进了翻转式教学的发展。

二、翻转课堂的定义与特征

传统教学过程通常包括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两个阶段。知识传授是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讲授来完成,知识内化则需要学生在课后通过作业、操作或者实践来完成的。在翻转课堂上,这种形式受到了颠覆,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随着教学过程的颠倒,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传统课堂和翻转课堂各要素的对比的主要情况。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翻转课堂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知识交互和应用的中心,但他们仍然是学生进行学习的主要推动者。当学生需要指导的时候,教师便会向他们提供必要的支持。自此,教师成了学生便捷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到真实情境中的脚手架。

伴随着教师身份的转变,教师迎来了发展新的教学技能的挑战。在翻转课堂中,学生成为了学习过程的中心。他们需要在实际的参与活动中通过完成真实的任务来建构知识。这就需要教师运用新的教学策略达成这一目的。新的教学策略需要促进学生的学习,但不能干预学生的选择。教师通过对教学活动的设计来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在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后,教师要检查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给予及时的反馈,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的评测还便于教师对课堂活动的设计做出及时调整,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二)课堂时间重新分配

翻转课堂的第二个核心特点是在课堂中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活动时间。这些学习活动应该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真实情境,并且能够让学生在交互协作中完成学习任务。将原先课堂讲授的内容转移到课下,在不减少基本知识展示量的基础上,增强课堂中学生的交互性。最终,该转变将提高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程度。此外,当教师进行基于绩效的评价时,课堂中的交互性就会变得更加有效。根据教师的评价反馈,学生将更加客观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更好地控制自己的学习。

学习是人类最有价值的活动之一,时间是所有学习活动最基本的要素。充足的时间与高效率的学习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因素。翻转课堂通过将“预习时间”最大化来完成对教与学时间的延长。其关键之处在于教师需要认真考虑如何利用课堂中的时间,来完成“课堂时间”的高效化。

翻转课堂特征篇6

一、翻转课堂的定义与特征

翻转课堂(theFlippedClassroom)2007年起源于美国科罗拉多州落基山的“林地公园”高中。当时该校的两位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为帮助缺课的学生补习,利用录屏软件将自己的教学课件和讲课声音录制了下来,并上传到了网络,要求学生在家里观看视频,然后将遇到的问题带回到课堂上师生共同解决。后来,两位老师的教学方法受到了学生的普遍好评。因此种授课方法和程序与传统的学生上课学习内容,课后复习的方式正好相反,因此被称为“翻转课堂”。

翻转课堂实现了学生在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过程中的时空大逆转。学生的知识传授主要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辅助作用,依托于教师制作的视频材料,视频材料要求短小精悍且清晰明确,确保学生在注意力比较集中的有效学习时间内进行具有较强针对性的学习,帮助学生自我控制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学生的知识内化过程主要依赖于课堂中老师的介入帮助和同伴互助学习而完成,促进学生小组协作学习能力的提高,并最终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此可见,翻转课堂的真正意义在于重新构建了学生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观念。

和传统课堂相比,翻转课堂体现的主要特征在于:(一)教师角色的转变:翻转课堂使得教师从传统课堂中的知识传授者变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和指导者。这意味着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和应用的中心,而成为了课堂学习的建构者和推动者。此外,教师还应通过多渠道、多层面的及时反馈使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并给予恰当的指导。(二)课堂时间的重新分配: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讲授时间被缩减到极限,目的是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时间去积极探索,完成任务情境。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组协作学习能力的提高,更有利于学生的自我监控能力的提升。此外,翻转的形式避免了传统课堂中关于学生任务操练与复习方面的松散性,在高效利用课堂时间的基础之上最大潜力地挖掘了学生的课前预习时间,进而促进了教与学时间的双延长。(三)学生角色的转变:在传统课堂中,学生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不想甚至不会去积极主动地调控自己的学习内容或学习量,然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不但要独立完成课前内容的学习,更需要在课堂中与教师和同伴通过互动协作的方式去构建更深层次的知识。由此,学生成为了独立的能掌控自我学习的学习个体。

二、主要理论框架

翻转课堂依存于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理论,从理论渊源上来说,均源于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相关理论,这其中包括源于皮亚杰认知冲突理论的建构主义和协作式学习理论,源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合作式学习,以及源于皮亚杰的体验式学习和学习风格理论等,下面就主要理论进行介绍:

(一)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最早由瑞士哲学家、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属认知心理学的分支。建构主义以图式概念为基础,并认为图式的形成、变化和发展是人类认知发展的本质属性。儿童的认知发展主要经历同化、顺化和平衡三个过程。同化主要指个体将外部的信息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的过程,顺化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部信息的刺激而发生相应的调整和改变的过程。因此,同化是个体认知结构数量的改变,而顺化则是个体认知结构在质性上的变化,个体通过同化和顺化的过程不断地和外部的信息发生交换与碰撞,最终形成新的平衡。因此,个体的认知结构就在“平衡―不平衡―新的平衡”的循环中得到不断的丰富、发展和提高。

在皮亚杰研究的基础之上,后来的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并扩充了建构主义理论,并由此涌现出了不同的派别,其中最著名的当属维果斯基提出的社会建构主义理论。他强调社会文化背景对学习者的影响,并由此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概念。他认为,学习是文化参与的过程,因此学习并不是简单的刺激――反应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地依靠已有的知识结构进行意义建构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是指导者、监督者和评价者,老师可以对学习者的学习进行全程监管和指导,但不能干预其学习。因此,在建构主义理论下,学习具有主动性、独立性和平衡性,知识具有建构性、社会性、情境性和复杂性。在课堂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互动中来,发挥能动性,从而实现自我认知结构的新的平衡。

(二)学习风格理论

根据邓恩(Dunn)夫妇的研究,学习风格理论指“学生集中注意并试图掌握和记住困难的知识和技能时所表现出来的方式,包括学习者对学习环境的选择、情绪、对集体的需要以及生理的需要”。[1]简言之,学习风格就是学习者在学习中所表现出的一贯的、稳定的、独特的学习特征,这种特征不会因为环境、社会等周围因素而发生改变。当然,在不同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等外在因素的影响下,不同的学习者会表现出不同的学习风格特征。感知学习理论把学习者分为:视觉型、听觉型和触觉型。视觉型的学习者主要通过视觉的刺激,即观看视频、图片等形式来获取知识。听觉型的学习者主要依靠听和说的方式获取知识,他们更喜欢参加讨论或辩论等学习活动。而对于触觉型的学习者而言,各种体验式学习活动才能最有效地激发其学习热情。

由此可见,不同学习者的学习风格迥异,我们既然不能要求学习者改变学习风格,就应该从课堂活动的设计入手,通过丰富多样的课堂学习活动的设置来满足不同风格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从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最优化。翻转课堂无疑在这方面充分改善了传统课堂中呆板的教学活动设置,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翻转课堂特征篇7

关键词:翻转式课堂;初中音乐教学;对策

一、“翻转式课堂”的概述

“翻转式课堂”又被称为反转课堂,该教学模式最初诞生于西方发达国家。“翻转式课堂”的基本定义为:教师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制作教学视频,在课前帮助学生接受知识的整体轮廓。在“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中,学生发挥了主体作用,其强调先学后教,即学生自己学习后,向教师提问,教师给予解答。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一步改善教学效果。

“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不同于传统课堂,其具有的主要特征为:(1)反转教学流程。“翻转式课堂”重新建构了教学流程,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在传统教学中,教师重点表现“传教”,完全忽略了学生“学习”,在该模式下,学生处于被动地位,教师也仅仅是将教学内容以填鸭式的方式灌输给学生,却不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充分消化,导致课堂教学成为形式化教学。“翻转式课堂”则打破了这一局面,完全反转了传统的教学流程,教师首先将教学内容全部传授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下自主学习,不懂的问题则在课堂上提问,师生双方互动交流,通过这种教学模式,能够让教师充分掌握学生的学习难点,有针对性地辅导学生,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学习内容。在“翻转式课堂”中,重构教学流程是最突出的特点。(2)课堂教学借助视频展开。“翻转式课堂”采用的都是微视频,视频时长少于10分钟。教师要想在短时间内将教学知识传授给学生,必须要浓缩教学内容,突出教学重难点,视频是为“翻转式课堂”量身定做的,学生能够明确教学核心内容,提高学习实效性。而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学内容过于冗杂,不重要的内容完全覆盖了核心内容,学生不知道学习重点,导致学习效率低下。

二、“翻转式课堂”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精炼内容表现教学主题,加深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翻转式课堂”的教学内容具有短小精悍的特点,大部分微课程时长只有几分钟,音乐教师如果想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课本知识,就必须从细节着手。音乐教师在确定教学内容后,要对教学内容进行精炼,注意突出重点。比如,在京剧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将京剧的板式、结构、唱腔等提炼出来,用音频形式设计教案,在唱法录制过程中同时配上讲解,将音频文件发送给所有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达到突出重点的效果。

2.制作小视频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

“翻转式课堂”主要是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向学生传递教学内容的一种手段。教师在音乐课堂教学前,可以制作小视频创建一种音乐情境,让学生能将注意力集中到这种音乐氛围中。初中音乐教师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可以通过剪辑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优美的画面,营造愉快、轻松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少数民族歌曲欣赏中,音乐教师可以制作少数民族生活画面的小视频,通过观看视频让学生领略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进而使学生自主投入到音乐学习中。又如,在《蓝色的多瑙河》欣赏教学中,音乐教师在课前为学生制作描绘多瑙河风景的视频,在展示视频画面的同时,配上该曲目,加深学生对该曲目的理解。

3.设计问题引人思考,加强学生的互动性

“翻转式课堂”是以多媒体设备为工具而实施的,多媒体教学手段能够通过视频、音频等方式带给学生视觉享受和听觉享受。音乐教师将设计好的视频教案、音频教案发送给全班学生,让其自主学习,多媒体手段还能巩固学习内容。

在“翻转式课堂”教学模式中设计互动环节,能够加强学生间的交流,大幅度提升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音乐学习是一个互动分享的过程,音乐教师在为学生播放视频时,可以穿插一些小游戏,加深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识。比如,在《黄河大合唱》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题目:用稍慢、稍快两种速度分别哼唱《黄河大合唱》,感悟歌曲表达情绪时的变化?教师在播放这首曲目时,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合唱,让学生亲自体验情感

变化。

总而言之,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翻转式课堂”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较多的问题,音乐教师必须要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教学中渗透“翻转式课堂”教学理念,切实改善初中音乐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邹建军.翻转课堂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老年教育:老年大学,2015(7):39-40.

[2]齐娜.谈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在音乐教学中的实施[J].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2015(33):174.

翻转课堂特征篇8

“翻转课堂”是相对传统课堂的教学过程而言的。是指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习者能够利用课堂内的时间更加专注于探究学习,通过自主学习或者协作学习,共同研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从而获得更深层次的理解。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颠覆了传统教学的全部过程。即在教学过程中,将“知识传递”的过程放置于课堂外,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前学习任务,学生借助于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和开放的网络资源自主完成知识的建构,在课堂上则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探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教师进行个性化的辅导。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已然完全成为整个教学过程的主体,知识在自主学习和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便被学生掌握了。

《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在其课程体系结构中起基础支撑的作用,也是众多平面设计爱好者必学的一门技能课。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图形图像的设计与制作的创新能力,为后续的专业课学习,也为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课程的实施过程需要更多的灵活性,课程的授课时间不宜过长,学习者需要更加自主或写作的学习氛围。翻转课堂所具备的特征可以协助课程的实施。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理念的《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教学设计

1.翻转课堂教学设计原则

翻转课堂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模式,与传统课堂相比,有着颠覆性的变化和典型的特征。因此,授课教师有必要对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整个流程进行重新规划和布局。笔者作为《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的主要授课教师,认真分析研究翻转课堂的内涵,并结合教育信息化、未来化发展的要求,总结出以下需要遵循的教学设计原则。

(1)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原则

由于教学过程的完全颠倒,翻转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和地位将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教师将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在翻转课堂中,学习者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是教师制作的教学视频和各种网络信息资源,因此,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当学习者需要指导的时候,给予必要的支持和帮助,是整个学习活动的主要推动者,也是学习者更为有效方便地获取资源、利用资源、处理信息、应用知识的脚手架。学习者则需要主动构建知识,在网络及技术的支持下进行协作学习,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及目标与同伴和教师及时交互,促进深层次的知识建构。

(2)课堂互动及时性原则

在翻转课堂中,教师的言语或肢体动作便可激发学习者的思想。这就要求教师对课堂互动交流有准确的定位和独到的辨别,课堂的互动交流不求量的多少,而在于质的飞越。同时,教师在制作相关教学内容的视频时,应该有预见性,即能有效地估量学习者在某一个或某几个知识点上会提出什么样的问题,便于总结不同问题的解决方案,以确保课堂互动交流的及时性。

(3)课堂时间重新分配原则

由于翻转课堂颠覆了传统课堂中教师讲授,学习者被动接受的模式,因此在该课堂中要减少教师的讲授时间,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习者自主或协作学习。充足的时间、自主高效的学习、及时有效的互动都将成为翻转课堂中获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关键因素。

(4)座位重新安排原则

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参与讨论和协作的机会更多,因此,在座位次序的安排上,应该根据课堂教学活动的需求进行按需分配。根据实际的需要,可安排圆桌式座次或三角座次,也可采取定期调换座次或走动等方式,增加学生参与课堂学习和讨论的机会。

2.课程教学设计的需求分析

本研究中的课程授课对象为视觉传达专业(该专业学生均有一定的美术功底)的学生,由于计算机的普及率较高,因此,在学习该软件时,大部分学生已经有一定的图形图像处理软件类基本知识及技能。与此同时,通过平时和学生谈话发现,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发展和技能需求有明确的目标,对该课程也具有强烈的理论及技术学习的意向。但本课程现有的软硬件资源不足以满足学习者专业发展及技能提高的需求,因此,教学资源需要重新设计与开发。

3.基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的步骤

学习者的学习过程通常由两个阶段组成:第一个阶段是“信息传递”,是通过教师和学习者、学习者之间的互动来实现的;第二个阶段是“吸收内化”,是在课后由学习者自己来完成的。基于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笔者对这两个过程进行了重新建构,即“信息传递”是学习者在课前进行的,教师不仅提供视频、案例等学习资源,同时还提供在线辅导;“吸收内化”是在课堂上通过师生及生生互动来完成的,教师由于已经提前了解了学习者的学习困难,在课堂上便可以为其提供更为有效的辅导,同时学习者之间的交流互动更有助于知识的吸收内化过程。如下图所示。

(1)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首先要了解课程的性质及内容:《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目前,photoshop软件广泛应用于图形图像处理领域,本课程旨在讲授该软件在数码摄影后期及广告设计等领域的使用。内容主要包括缺陷修饰、色彩处理、人像美化、特效制作、艺术化处理和各个方面的知识与技巧。本课程是一门兼技术性和艺术性的课程,所以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艺术审美能力。其次分析课程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要求:①了解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CS4的工作界面特点,掌握基本操作程序与方法;②熟练掌握photoshopCS4基本工具和菜单命令的使用方法;③能运用photoshopCS4软件中通道、图层与路径进行图像的合成及路径制作;④了解photoshop软件现有各种滤镜的效果,能利用滤镜进行特殊图像效果的制作;⑤了解photoshopCS4软件文字特效的功能,并能运用文字特效工具制作具有特殊效果的文字;⑥能够使用photoshopCS4提供的各项功能和技术,制作客人用于平面广告设计的作品。

(2)学习者特征分析

艺术设计专业在高考入学时除要参加正常的文化课考试外,还需要进行相应的专业考试,因此艺术设计专业所要求的不仅是具有较扎实的文化课知识水平,更要求专业的艺术素质和素养。但近年来艺术类专业学校的增加以及艺术类考生的增多,致使在高考录取时文化课成绩要求门槛降低,很多学生把报考艺术类专业当成曲线入学的捷径,很多学生在文化课及专业素养方面相对较差。另外,艺术设计类专业在教学环节上与普通专业有着较大区别。在教学模式、课程设置、教学环境、教学方法上有着极其个性化的特征。一般来讲,该专业在课程设置上采取模块化模式编排,即按照教学大纲在既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一门专业课程的授课任务;又由于艺术类专业课程有较强的操作性,更多的是手脑并用,因此授课过程不是简单的言传身教,更多的是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在领悟艺术真谛的同时手脑并用。

(3)选定教学内容,设计教学资源

在分析课程教学目标及学习者特征的基础上,教师设计相适应的教学资源,以便于学习者学习,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4)设计自主学习环境

由于翻转课堂中学习者获取新知识的主要渠道是自主学习过程,因此学习环境应该能支撑学习者顺利完成这一过程。要求能为学习者提供无缝的学习机会,使学习者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移动学习终端,随意地开始自主学习的旅程;同时利用互动平台及时地与教师及同伴展开讨论,分析疑惑,完成学习目标。

(5)评价体系的设计

评价是检验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因此教师应以教学目标为基本依据,设计能测试学习者目标完成情况的题目,并运用可能的技术手段,对学习者的整个学习过程及结果进行评价,最终将评价结果反馈给学习者,以便于学习者能进行及时的调整及修正。

(6)学习成果交流展示

这一过程对艺术设计专业来说尤为重要,在这一环节可以促使学习者将自己所探究的结果以及在此过程中收获到的心得体会与同伴进行交流,最终实现思维的碰撞及创意的升华。

翻转课堂特征篇9

 

一、课前准备

 

翻转课堂最大的特点就是学生充分掌握参与教学的主动权。但是学生的经验欠缺,知识面窄,不可能准确到位地把握整个教学,这就需要在教师带领下做好准备工作。

 

1.任务引导

 

学生预习时往往找不到方向,容易陷入迷茫,这种情况下教师需要运用任务引导的方法让学生做好翻转课堂的课前准备工作。

 

如在《雨巷》教学中,教师先应用多媒体播放课文朗读录音或带领学生朗诵课文,让学生体会文章的优美和作者情感的忧郁、彷徨,让学生联想一下作者到底是一位怎样的诗人,与他同一时代的诗人还有谁是学生喜欢和崇拜的,他们的写作风格又有什么不同。这样学生在课堂外就会主动查找和了解诗人的资料。然后再提出三个词“雨巷”“油纸伞”和“丁香”,让学生针对这三个词进行资料准备,讨论它们在诗中的意义。最后再提出象征的写作手法,让学生针对“什么”象征“什么”进行总结、归纳,这些也可以任务卡或课后作业的形式安排F去。

 

教师要做的准备是开拓备课深度、提高应变能力,以便在与学生交流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有效参与教学。如课堂上学生提出“哀怨彷徨”象征的是“理想的难以实现”还是“理想的破灭”这一问题。针对此问题,教师要先提出“飘然而去”象征什么,再针对全文的象征意蕴让学生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教师正确方向的引导下,学生的讨论自然也能“拨云见日”,更加清晰、明朗,这样教师的工作也成功地由“台前”转向“幕后”,学生在教学参与中的自主性就能得以提高。

 

2.角色互换

 

如在《雨巷》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可以进行角色互换:假如你是老师,你将怎样讲解这节课,组员之间相互讨论,做好准备,下一节课前先对各组的“教学”准备情况进行检验。这样就成功地完成了语文教学中的角色定位,学生从心理上能感受到自己在教学中的重要性,准备工作也会做得比较充分。

 

二、课堂实践

 

语文翻转课堂的实践手段是多种多样的,关键是要达到“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的要求,有效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主动性。

 

1.按任务难易分类解决

 

将提前安排好的任务进行有效区分。对于基础知识,教师可以与小组组长合作对学生进行考核,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如字词听写、课文背诵等。对于较深的知识,可采用课堂讨论、学生向教师提问等方式解决。如每组在讨论中可以向教师提问两次,然后对学习结果进行总结,再进行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使学生对较难知识的理解更加透彻。

 

2.生生互动、师生互动

 

如探讨法,给每个小组成员一次发言的机会,小组内每个组员必须参与到教学中来,针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一般情况下,学优生发言最多,学习一般的学生很少发言,学困生根本不发言。采用探讨法可以使学习一般的学生得到更多的发言机会,将他们对教学内容的理解表达出来,获得更多的自信和学习兴趣;也可使学困生以前面同学的发言为参考,对教学内容展开积极的思考,激励他们参与到语文教学中来。此外,这种探讨机会的安排可以使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更加放松、自由,使学生对于翻转课堂的理解更为准确。

 

3.学生归纳总结

 

大多数的课堂总结都是教师带着学生进行的,我们可以尝试让学生带着教师总结。以字词的总结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从重点字词、不会的字词、特殊用法的字词等方面进行总结、归纳,这样就会出现不同学生的单元总结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这种现象,教师要注意从学生的归纳、总结中寻找相同之处。如重点字词总结,教师可带领学生重点复习,和学生一起温故知新;对于教学大纲要求而学生没有总结到的字词,启发学生进行添加,反复强调引起学生重视;对于学生归纳的不会认、不会用的字词,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也可以将个别学生的问题交给组长,小组内处理,或者让学生接下来自己去查资料,课后和教师交流,有针对性、有选择地处理学生在归纳、总结环节中的问题,这样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翻转课堂是语文教学的创新,在设计和实践上教师要明确语文教学理念和教学目标,这样才能把握好课堂教学设计、实践的方向,才能提高语文教学的层次,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能力。

翻转课堂特征篇10

在CaD/Cae软件课程翻转课堂教师课前准备阶段,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是进行教学资源设计与开发;在CaD/Cae软件课程翻转课堂课前自主学习阶段,教师提供教学视频或者优秀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完成课前知识的传授。之后,利用交流平台对课前学习中的收获和疑问进行记录和整理。同时,教师为学生提供CaD/Cae软件课程的针对性课前练习,以对学生课前学习内容进行强化和巩固,并全面了解学生学习中遇到的疑难之处;在CaD/Cae软件课程课堂知识内化阶段,利用课堂平台,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测评、交流、答疑和指导,完成课堂知识的进一步内化,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课后进行教学总结和反思,根据反馈效果进一步改进教学资源设计和课堂内化效果。

二、CaD/Cae软件课程教学设计

基于图1所示的CaD/Cae软件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型,制定切实可行的CaD/Cae软件课程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1.教师课前准备:

①制定教学目标。CaD/Cae软件课程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具体和规范,直接影响到教学能否实现预期的效果,因此确定CaD/Cae软件课程教学目标是教学设计的首要任务。CaD/Cae软件课程,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②分析学习对象特征。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心理发展水平及学习风格是分析学习对象特征的主要内容,是开展教学的必要工作。在教学设计时必须考虑影响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的各种因素或特征,以设计出符合学习者自身特点的个性化、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方案。CaD/Cae软件课程,主要分析学生的先修课程体系,以及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为制订合理的教学方案做准备。

2.课下知识获取:

①选定教学内容,整理教学资源。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和学习对象特征的分析,就可以确定学生起始能力和终点能力之间的差距。为填补学生学习前后的差距,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需要选定合理的教学内容,提供合适的教学资源供学生学习。针对CaD/Cae软件课程,需要制作优秀的教学课件和视频资料,搜索大量的学习资料,并推荐合适的教学参考书供学生使用。②设计学生课下自主学习环境。翻转课堂中学生通过课下的自主学习获取新知识,为此为学生设计个性化、协作式自主学习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利用该环节来支撑学生顺利完成课下“知识获取”。信息技术为学生自主学习环境的建立提供了条件,可以将优秀的教学资源传到大容量的云盘中,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云服务技术,进行教学资源的传播,便于学生课下自主学习。③设计课下自主学习效果评价。以CaD/Cae软件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题目,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过程及知识掌握效果进行检测,并对测评结果给予评价分析,查找知识漏洞,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的程度,最后根据评价效果提供相应的帮助资源。

3.课堂知识内化:

①课堂探究活动设计。根据学生课前对CaD/Cae软件课程知识的获取程度,基于课堂平台,设计有探究意义的问题情境,供学生在课堂上探究学习。②学习成果交流展示设计。基于交流互动平台,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CaD/Cae软件课程学习成果交流展示活动,通过互动交流实现思想的碰撞升华。

4.课后总结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