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十篇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十篇

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5:26

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篇1

县委、政府决定召开这次“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会议。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会议精神,全面安排部署我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确保圆满完成全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任务,全面提升我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水平,开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局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

农业信息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推动力和突破口。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对推动农业信息化,促进农民增收和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推进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一项战略举措

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省委、省政府根据新时期“三农”工作新形势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全省信息化、数字化、电子政务和“数字云南”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针对新时期“三农”工作作出的一项战略举措。我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严重滞后,与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相比,还存在着信息设施落后、服务体系不健全、实际应用水平低、涉农信息资源分散、信息队伍建设不适应发展需要等突出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全县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加强“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工作显得非常必要和紧迫。对此,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决定以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为契机,将“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作为推进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和标志性工程,列入当前的工作重点加以推动实施。

(二)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性、系统性工程

开展“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发展现代农业和推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系统性工程。农业农村信息技术在现代农业社会中的运用日趋重要,对它的开发利用,直接关系到现代农业和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我县的农业还处于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过渡阶段,在总体上还未摆脱靠天吃饭的局面。要发展现代农业、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加快农业农村信息化进程,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进我县农业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力带动科、教、文、卫等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持续发展,最终建成“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三)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一项惠及广大人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近年来,国家在信息领域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推动了信息化水平的提高。但是,从实际的应用效果来看,受益人群主要是城市居民。由于缺乏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支撑,农村居民很难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与高效。特别是我县的那些边远、贫困、偏僻、分散的乡村,更是难上加难。加快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必将促进沟通,加强联系,有效缩小城乡差距,让农村居民也享受到信息化带来的便利与高效。必将有力促进城乡信息传播和农民思想观念的更新,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创造条件。因此,开展“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促进我县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一件大事,是“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具体体现,是关心“三农”、关注民生的一项德政工程和民心工程。

(四)开展“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党委政府了解社情民意、实现科学决策的客观需要

“数字乡村”工程是一项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通过文字、数据、图片、视频音像四种表现形式,全面、真实、直观地展现乡村风貌、基础设施、自然资源、农村经济、特色产业、历史文化、民风民俗、政务公开、存在问题和发展重点等内容,有利于各级各部门及时了解掌握农村基层最基本的情况,为实施科学决策、民主决策提供重要依据。全面实施好“数字乡村”工程,对于进一步加强对“三农”工作的领导和规范乡村公共事务管理,促进农民增收和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二、围绕目标任务,着力构建“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总体要求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小康、文明、生态、和谐新农村的目标任务,强化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健全信息服务网络,建立、完善农业和农村综合信息数据库,提高信息服务人员素质和服务质量,加快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社会管理服务中的应用,全面提高我县农村社会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努力缩小城乡“数字鸿沟”,促进我县现代农业发展,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工作目标

根据省、市要求,我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目标是:紧紧围绕我县“五村三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一中心任务,在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的基础上,8月下旬全面开展建设,到今年10月底前基本建立起覆盖全县,连接县、乡、村的“数字乡村”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为各级人民政府决策和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图文并茂的网络信息服务。

(三)工作重点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涵盖的工作内容多,包括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的建设,农村综合数据库建设,农村综合信息网络平台建设,农业农村管理服务信息化等,不可一蹴而就。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就是抓好信息采集和信息网络平台建设。

1.抓紧建立和完善综合信息数据库。抓好信息采集是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各乡镇要严格按照要求,抓紧组织开展好自然村包括文字、报表、图片、声像等基础信息的采编工作,建立和完善以自然村为基础的数据库。对基础信息的采编,各乡镇要实行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制,做到每个行政村、每个自然村都有乡镇领导、机关干部、村委会干部和技术人员负责,做到责任到人、任务落实到人。技术力量不足的,各乡镇和挂钩部门要自己想办法解决,要搞好协调、整合。设备不够的,要通过租借、调节等方式解决。要充分利用好现有统计资料和农业普查成果,确保采集资料的完整和准确。

2.抓好“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建设。我县“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以全省统一的“数字乡村”工程信息网为依托,项目建设与“金农工程”等项目有机结合,利用电脑、电视、电话、广播、手机短信等方式,构建“数字乡村”信息网络平台,重点对乡镇、村委会、自然村三级子网进行建设,形成县、乡、村三级联动的信息网络体系。结合实际,我县目前的村级网络终端建设首期安排在白鹤滩镇的莲塘、库着、黎明、七里、北门、可福、迤博7个村委会和其它15个乡镇政府所在地的15个村委会,其余村委会待条件成熟后逐步建设。网络建成后,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和整合信息资源,推动涉农信息网络互联、互通、共享,防止各自为政,避免重复建设。

3.搞好信息。建立农业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其目的在于通过信息的有效运用,快捷、高效地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各乡镇必须在10月底前,完成包括乡镇、行政村、自然村等三级网页的制作,全面实现自然村基础信息上网。各项数据的收集、整理、报送和,既要符合实际、真实有用,又要体现创新、突出特色,做到图、文、声、像、表等综合并用、形式多样、一目了然,全面、真实地展示和反映全县以自然村为起点和建设重点的农村基本情况。在网页栏目的设计上,原则上要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要有可读性、可看性,既要符合上级要求,又要简便易行,方便各级干部和基层群众使用。在信息上,要适应各级各部门领导及时了解掌握农村基层最基本的情况,实施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需要,更要满足广大农民群众在生产发展、增收致富上对信息的需求,要积极探索创新,不断增加服务“三农”的新栏目,增强网站服务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功能,要提高信息的权威性、实用性、实效性,提供及时、高效的信息服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要加强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建立健全信息服务规章,搞好网页的更新和维护。

(四)实施步骤

按照省、市“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会议精神和市委、政府的安排部署,结合实际,我县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分四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前期准备阶段。主要是成立县级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开展县级试点,制定县级方案,召开动员培训会,为“数字乡村”工程的开展奠定基础。本阶段的工作任务,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完成。

第二阶段:信息采集阶段。本阶段从8月21日开始,用40天的时间,分四个步骤完成信息采集工作。第一,制定乡级方案。各乡镇从8月21日到25日结束,完成本乡镇方案的制定,并召开动员培训会;第二,试点村信息采集,从8月26日开始到31日结束,各乡镇要完成试点村的信息采集工作,并报县领导组办公室审核;第三,信息采集,从9月1日开始到20日结束,各乡镇要完成所有村的信息采集工作;第四,审核工作,从9月21日开始到30日结束,县直各有关部门要完成对所有信息的审核工作。

第三阶段:信息平台建设阶段。从10月1日开始到31日结束,用1个月的时间,完成所需文字、数据、图片、视频图像的整理、编录、处理及基本网页的制作并上网运行。

第四阶段:检查验收阶段。从11月1日开始到15日结束,由县领导组办公室采取网上检查验收或组成检查组分赴各乡镇进行实地检查验收的方式,对各乡镇“数字乡村”工程进行检查验收,并写出书面检查验收报告报县领导组,同时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完善相关材料,迎接省、市检查验收。

三、加强领导,强化措施,狠抓落实,扎实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

(一)加强领导,健全组织机构

各乡镇党委、政府要把“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作为今年农业农村工作的重要任务纳入中心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切实加强领导,有效解决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政府已成立了“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领导组,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局,负责组织、协调、抓好全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实行了县“四家班子”领导和领导组成员单位挂钩联系制度。各乡镇也要成立“数字乡村”工作领导组和办事机构,切实加强领导,建立目标责任考核制度,强化督促检查,做到领导、措施、责任“三到位”,机构、人员、经费“三落实”,确保建设任务按时完成。县直各部门要明确责任,分工协作,紧密配合,认真组织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

(二)拟定方案,细化工作措施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从现在开始,只有2个月的时间,时间紧,任务重,要求高,既要按时完成,又要保证质量。会议结束后,各乡镇要及时以自然村为单元,按照《*县人民政府关于切实抓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通知》要求,学习借鉴金塘乡的经验和办法,结合乡镇实际,精心组织编制实施方案,于8月25日前报县领导组审核并备案。在方案的制定上,既要统一标准,注重实效,又要明确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建设内容、建设时间,细化工作措施,为“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有计划、按步骤顺利推进奠定坚实基础。

(三)严格把关,确保建设质量

1.坚持部门负责制,严把数据质量关。数据质量是“数字乡村”工程的生命。“数字乡村”工程的采集内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社会发展、文化事业等方方面面,要把好众多领域、众多数据的质量关是任何一家部门都难以做到的。因此,为确保采集数据的质量,县直各有关部门都要从自身职能出发,对乡镇采集的数据进行严格把关。未经把关的数据不能输入信息网络平台;已经把关但把关不严致使“数字乡村”工程在接受省、市验收中出现问题的,要按照谁把关、谁签字的原则,追究谁的责任。各乡镇在数据采集中要坚持客观真实、实事求是的原则,提供的数据绝对不能想当然和凭空捏造,一定要据实填报和客观采集。若弄虚作假,一经发现,要按照《统计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严肃处理。

2.严把信息整理录入关。各乡镇要根据所建网站栏目设置对文字、数据、图片的要求,在收集、处理、编辑、录入数据资料和图片资料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三统一、一集中”(统一“数字乡村”建设情况调查表、统一照片收集标准、统一文字处理模板;文字、图片编辑录入集中)的要求开展信息整理录入工作。县直挂钩部门要加强督促检查指导,发现问题立即纠正,及时解决,确保信息整理录入工作按质按时完成。

3.坚持转段验收制,严把阶段质量关。为把好各阶段的工作质量,确保“数字乡村”工程的整体实施效果,各阶段的工作必须实行转段验收制。即,本阶段的工作完成后,各乡镇必须向县领导组办公室写出自查报告和验收申请,经县领导组办公室审核验收后,方能转入下一阶段的工作,领导组办公室在审核中必须尽职尽责,坚持即到即审,绝不允许推诿扯皮和拖沓延误,在接到乡镇的验收申请后,务必在3天内做出答复。

(四)明确职责,强化职能作用

我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实行“政府领导、部门指导、乡镇实施”的工作机制。在县委政府的领导下,各部门和乡镇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抓好“数字乡村”工程的实施。农业局负责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实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并处理领导组的日常事务工作,将“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纳入信息化发展规划,搞好工作指导,提供技术支撑;通信管理部门负责牵头各通信企业,进一步完善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发改部门负责将“数字乡村”工程纳入重大投资计划,并审定相关投资项目;财政部门负责落实“数字乡村”工程建设补助资金,并加强对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统计局、交通局、公安局、城管局、规划局、水利局、林业局、民政局、民宗局、扶贫办、教育局、卫生局、经贸局、气象局、人力办、文体局、供电公司、合管办、党史办、交警大队等部门要负责相关信息的核实、整理、交换,以及相关信息系统的建设和服务;国土资源部门负责农村地理、农村地籍等信息系统的建设、推广和服务;宣传、通信、广电等部门负责广播、电视、电话、手机短信平台等基础设施和信息系统的建设及宣传工作。各乡镇负责数据采集、照片拍摄、图片收集处理、文字编辑录入等工作。各级各有关部门要逐级细化工作目标,层层明确工作责任,确保按时完成“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任务。

(五)强化培训,加快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业务骨干人员的培训。要从相关部门抽调熟悉农业农村工作、懂信息技术的人员,采取以会代训的方式,重点进行信息统计、信息采集、文字编辑、图片处理、数据录入等技术知识培训。县农业局必须对县直部门抽调参加“数字乡村”工程的业务人员和各乡镇的业务骨干进行培训,通过测试合格后方能上岗。乡镇的业务骨干接受培训合格后,要对本乡镇所有参加“数字乡村”工程的业务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培训,尽快培养出一批能够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的农村信息员队伍。二是加强农民信息员队伍建设。要注意从农村种养大户、营销大户、农民经纪人、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批发市场、中介组织以及村组干部中选拔事业心强、有经营头脑、掌握一定农业技术、乐于为民办事的同志作为农民信息员。通过这些农民信息员,上传民情民意,下播致富信息,进一步活跃农村市场,促进商品流通,引导农业产业结构调整。

(六)拓宽渠道,加大资金投入

为切实抓好“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工作,县政府根据各乡镇的工作量,决定下拨给各乡镇一定数额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专项经费,并配备一台电脑和一台数码相机。所配设备必须用于“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绝不能挪作它用,并落实专人管理,如发生人为损坏,要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涉及到的文本材料、图表等由领导小组办公室统一印制后下发各乡镇。各乡镇也要多渠道筹措资金,多形式充实设备,确保工程顺利实施。同时,支持和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加大投入,不断拓宽建设筹资渠道。

(七)政府主导,部门齐抓共管

“数字乡村”工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化、集约化工程,不是一个或几个部门就能做起来的,必须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密切配合,按照目标任务,共同努力完成。县四家班子领导要实行联系责任制度,负责指导、检查、督促所联系乡镇的“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县领导组成员单位要建立挂钩负责制度,尽全力帮助挂钩乡镇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与乡镇共同推进“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全面实施;各乡镇也要实行乡镇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分片包干制,把责任落实到人、任务分解到人,从而形成上下左右互联互动的运行机制和工作合力。

(八)先行试点,稳步扎实推进

前一段时间,县政府已在金塘乡进行了试点,县农业局要认真总结金塘乡的试点经验,供各乡镇学习借鉴。各乡镇也要选择具有一定基础、条件较好的村就信息采集先行试点,在试点的基础上及时总结有效做法和成功经验后全面推开,达到少走弯路、稳步推进的目的,确保整个“数字乡村”工程建设顺利开展。

(九)加强宣传,营造工作氛围

各级各部门要强化对“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宣传,要采取标语、专刊,广播和召开专题培训会、机关干部职工会、村民会议等形式,广泛宣传“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及建设内容和目标,积极展示建设成果,推广成功经验,普及信息技术知识,增强广大农业生产、经营和管理者的信息意识,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关心和支持“数字乡村”工程建设的良好氛围。

(十)及时更新,确保永续利用

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乡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中图分类号:G258.22文献标识码:a

全国文化信息共享工程于2002年正式启动,在数字资源、技术平台以及服务网络建设等方面成果斐然。乡村文化共享工程在现阶段取得了显著的成就,文化信息资源不断丰富、来源更加广阔;服务点增多,覆盖城乡的服务网络体系逐步建成;各乡村把建立具有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地方特色资源建设作为重点工作,成果斐然;将文化共享工程与乡村党员干部、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结合起来,实现数字资源的共享,乡村文化服务网络在设施建设、服务水平以及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长足进步;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通过多样化的现代技术手段与通讯设备提高资源的传输效率与使用率,互联网、有线电视、卫星等方式实现文化共享工程资源稳定快捷传输。

1乡村文化信息资源分类

(1)根据文化信息的来源划分:传统文化信息资源,主要包括非物质文化信息资源与物质文化信息资源;社会主义文化系统资源,是马克思主义文化观在中国的实现,是指导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特色的核心价值体系。

(2)根据文化信息生产部门划分:党政机关文化活动产生的文化信息资源,党政机关是文化活动管理的主要机构,在文化活动管理中产生大量的文化信息资源;公共文化公益机构文化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图书馆、文化馆以及博物馆与科研机构等为村民免费提供的信息资源;公共文化信息服务机构提供的资源,以及公共文化产品开发企业的信息资源。

(3)从文化信息内容划分:科技类文化信息资源;文娱类文化信息资源;教育类文化信息资源;经济类文化信息资源;政治类文化信息资源以及卫生类文化信息资源。

2乡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现状

(1)地方政府重视程度不一致,经费投入不足。各级政府部门财政压力沉重,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经费得不到保障,导致管理人员编制与经费问题无法落实,设备引入、维护经费问题得不到解决。

(2)信息资源利用率低。虽然文化共享工程可以为乡村居民提供大量的文化信息资源,但是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以及地域差异,基层站点宣传力度不足,基础设施设备利用率不高,百姓对于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了解程度有限;另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信息鸿沟的影响,乡村居民获取信息有一定的障碍。

(3)政府政策支持不够与技术服务不足。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需要地方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支持,虽然工程开始之初政府已经颁布了相关政策,但并没有形成完善的配套支持政策,经费与技术支持力度薄弱,相关政策难以切实执行。

(4)文化管理体制不合理,乡村居民参与热情不高。政府在文化工程建设中既是管理者又是经营者,缺乏竞争机制,乡村文化机构设置不规范。文化生活的参与积极性与参与者的文化素质有很大关系,由于乡村居民文化素质有限,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匮乏。

3乡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的实践性

3.1建立经费与人才保障机制

政府需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经费纳入预算,确保乡村人均文化服务经费均衡;吸收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文化事业建设,通过资金社会化实现工程的可持续运转;加强文化部门、财政等对工程建设资金的监督,提高资金的利用率;建设由乡镇文化专干、大学生村官以及学校教师组成的文化工作队伍,为乡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提供帮助与指导;通过信息化技术对乡村服务点工作人员开展具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服务水平与服务能力;建立科学合理的激励考核机制,提高工作人员的服务积极性;发动民间艺人传承民族文化,丰富乡村文化生活。

3.2建立文化服务管理体系

从文化共享工程项目开始建设到运行过程中系统的维护,都应制定量化管理体系,通过分析项目进程中的知识、经验教训,进一步优化项目管理。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工程项目,需要进行综合性管理。充分运用软硬件设施与资源,借助图书馆、文化馆以及企事业单位等的数字资源,建立资源共享共建体系,在政府、社会的共同参与下,形成职责明确、服务规范、优质高效的文化服务管理体系。

3.3开发建设数字资源

数字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工程项目的核心,须在数量与质量上有保障,同时需要加强网络建设。数字资源在内容上要雅俗共赏,面向乡村普通百姓,增加农业科技知识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内容,使其具有实用性与大众性。同时要具有地方特色与民族特色,关注少数民族与少年儿童的需求。解决数字资源版权问题,鼓励作品权利人授权文化共享工程使用作品,通过募捐、合作、优惠采购以及购买等方式实现数字资源版权自主化。

3.4建立健全监督评估体系

树立以人为本的绩效评估理念,强化公众对政府文化行政的监督责任,促进政府绩效的提高,使公众意识到自身享有文化服务的权利,也有维护文化服务提供秩序的义务;绩效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评估实施、评估分析以及评估反馈四个阶段,借助这一过程促进政府组织文化服务的绩效;根据工程的实践情况对文化体系建设不断修订改进,确定绩效考核的内容与范围,形成正确导向与有效激励;根据公众反馈进行改进;将文化共享工程建设纳入到政府政绩考核体系,推动工程项目良性发展,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评估体系。

4结语

乡村文化信息资源分类复杂,文化共享工程建设成果斐然但仍有不足,需要在经费与人才保障机制、文化服务管理体系、监督评估体系等方面加强建设力度,同时做好数字资源的开发建设,为乡村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建设提供保障。

参考文献

[1]单肖娟.基层公共数字文化资源建设中的问题与思考[J].艺术百家,2012(S1).

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乡镇图书馆;网络建设;书目数据库;数据图书馆;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逐渐成熟和网络使用的快速普及,网络已然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的组成部分。图书馆作为历史悠久的人类智慧的资源库也悄然走上了网络化、数字化的道路。乡镇图书馆作为国家图书馆庞大网络系统的一个终端也必须将逐步开展实现乡镇图书馆网络化、数字化建设。

一、乡镇图书馆网络建设的目的和意义

乡镇图书馆网络建设的组成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实现馆内图书的计算机管理和查询

随着知识需求的急速增长,导致了乡镇图书馆原使用的图书信息卡片查询,跟不上社会发展脚步,建立图书数字查询系统的需求和呼声越来越强烈。通过图书数字查询系统,读者能够自助查找自己所需要的图书及图书的馆藏区域,借阅情况等信息,然后只要按照系统中提示的信息就能顺利找到自己所需要的书籍,这样读者既能够全面具体的了解相关书籍的情况又能节约时间,同时也为图书馆降低了人力成本。

2.与大型数据库的链接

作为乡镇图书馆,其藏书量和书籍种类、内容、读者群体、覆盖范围受到建设规模、占地和经费等诸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如何才能做到既能满足读者需求又能不超出预算范围,成为乡镇图书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如果能够在预算购书费用中抽出一部分来购买大型图书数据库的网上使用权,或者与上级图书馆共建共享数字资源,就可以使这一问题得到解决。

国内的大型图书馆的图书数据库主要有万方、超星等,如能对这种网上资源进行充分利用,必将能够使得乡镇图书馆服务社会的工作得到很大程度进步。

3.数字图书馆的逐步组建

根据有关调研,图书馆距用户200m-1000m时,也就是步行到馆10分钟以内的时间,人们就会觉得方便,从而愿意到馆读书.超过这个距离,用户就会减少,因此有人提示了“人馆距离”说的概念,本人认为应该在乡、镇、村、社建立小型图书馆,充分利用各农家书屋和共享工程基层服务点,最大化的满足群众在周围1.5公里内有图书馆、书屋可以利用的阅读需求。数字图书馆能被广泛推广和利用,这一问题将会得到有效解决,通过数字图书馆,人们在家里就能查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料.

对乡镇图书馆来讲,虽然覆盖面积不能与县以上的大城市相比,人们去图书馆也不像大城市那样费时费力,但是,在乡镇所辖的区域内有广大的乡镇、村、社,在国家“三农政策”的推动下,农村互联网络建设发展迅速,广大农民对知识的需求也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变得越来越强烈。

4、乡镇电子阅览室的建立

乡镇图书馆肩负着向农村群众传播知识的重大责任,由于距离问题,使得很多农民群众只能“望书兴叹”,如果能够锦一部加大农村数字化网络建设部伐,农村群众就能利用互联网络便捷的从数字图书馆中得到自己的需要。

二、乡镇图书馆网络建设的服务对象

青少年是乡镇图书馆网络的主要使用群体。图书馆肩负着“科教兴国”的大任,如果能利用网络图书馆的丰富的数据资源和强大的资料检索功能将青少年学生吸引到图书馆的网络上来,必将为社会和教育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另外,在广大农村中,种田大户、养殖专业户等他们面对很多问题,互联网上虽然有用之不尽的资源,但是,对一些专业的数据和资料却不是能够轻易获得的,图书馆网络中链接的专业资料数据库能够使得这些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在中青年人的带动下,不少老年人对网络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图书馆的电子阅览室中,老年人可以在安静而舒适的环境中,安心地享受上网的乐趣.

三、乡镇图书馆网络建设的方法

乡镇图书馆的网络建设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建立书目数据库

在图书馆网络中,书目数据库处于基础地位,采编流通和各项业务工作的开展都直接或间接地围绕书目数据库而进行的。

建立书目数据库主要采用回溯建库的方法,回溯建库主要可以依据馆藏图书和卡片直接以图书作为书目数据源,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整顿的质量,但不足之处是,回溯速度慢,效率不高,对于那些暂时不在架上或者丢失的图书都无法进行回溯,因此整顿数据的完整性无法保证。

若以卡片为准,可以提高建库速度,但卡片目录所反映出的信息毕竟没有图书全面和准确,尤其早期卡片目录对于检索点的设置反映不足,也会给回溯建库关于检索字段的录入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所以,在回溯建库的过程中,要从图书和卡片两个方面入手,将图书最完整的信息录入书目数据库。

2、建立书籍查询系统

图书馆查询系统是建立在书目数据库基础上的,利用书目数据库和计算机编程软件建立图书查询系统是很容易实现的。这样就可以彻底将原始的图书卡片封存入库,也让其寿终正寝。

另外,也应配套开发自动识别系统。它是以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的综合性技术,是集计算机、光、电、通信技术为一体的包括条码识别技术,磁卡识别技术、光学字符识别、射频技术、生物识别及图象识别等综合性的技术学科。

根据乡镇图书馆规模相对较小,经费相对较少的特点,选用条码识别技术是最适宜的,条码识别技术在十几年的图书馆图书管理过程已经相当成熟,另外,其操作方法也是简单易学,乡镇图书馆内即使是计算机水平相对较低的员工也能轻易掌握。同时,条码识别系统比较其他自动识别技术在购买价格上先对低廉,对乡镇图书馆来说是即经济又实用的。

3、逐步建立数字图书馆

建立数字图书馆是图书馆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目前,世界范围内正在掀起数字图书馆建设高潮,数字图书馆已成为国际高科技竞争中新的制高点,成为评价一个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水平的重要标志。

乡镇馆应发挥自身的优势,广泛积累建立数字图书馆的相关技术信息,提高馆员素质、普及计算机、网络知识,为建立数字图书馆做好智力和人力准备,待数字图书馆开始向乡镇、村普及时,便能快速建成乡镇数字图书馆,为广大农村群众提高更方便,快捷的网上服务。

总之,乡镇图书馆的网络建设是项任重道远的工作,也是要随着乡镇图书馆的发展,而不断完善的工作。但是,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以及乡镇、村经济的腾飞,图书馆的网络建设势必落户乡镇,也必将为乡镇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做出巨大贡献,成为未来信息社会重要的信息获得机构。(作者单位:德惠市图书馆)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央1号文件)2010.1.31日

[2]张志美、董建成,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初探[J]、高校图书馆工作2003(2);39

[3]周佳兵,网络环境下的图书馆回溯建库[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05.(1)74

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篇4

党的五中全会指出,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农业是xx的一张名片,农业银行xx分行将以助力乡村振兴战略为重点,持续加强信贷供给、服务创新、数字赋能,努力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自身高质量发展中实现更大作为。

加大信贷投入

农民是“三农”服务的主要对象,更是乡村振兴的主体。xx分行将在巩固金融扶贫成效、发展农村普惠信贷、支持特色农业发展上再用力,着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助力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巩固金融扶贫成效。按照“四个不摘”要求,继续实行已脱贫县信贷计划单列,加大有效信贷投放,确保重点县支行贷款增速稳中有升。扩大“扶贫小额贷款+商业贷款”服务模式,支持已摘帽贫困户发展生产,做到“扶上马,再送一程”,防止因资金投入不足导致返贫。

发展农村普惠信贷。扎实推进整村信息建档,构建农户基础信息集市,加强融资需求精准分析、产品精准匹配,大力推广“惠农e贷”,打造数字化“三农”拳头品牌。抢抓“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30年”等利好政策,大力推广“三权抵押贷款”“妇女创业贷”“青年创业贷”等产品,助力农村致富带头人、农村妇女、青年创业致富。

支持特色农业发展。对接“一县一业、一县一品”规划,支持区域特色产业农场式经营、规模化种植。围绕乡村旅游、观光农业功能开发,推广“农家乐贷”产品,支持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发展壮大,进一步拓宽增收渠道。

延伸服务链条

产业兴旺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xx分行将围绕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乡村基础设施、特色农业产业、新兴发展业态信贷支持,提速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

助力乡村建设行动。围绕自治区“十四五”规划,统筹金融资源配置与供给,重点支持农村电网改造、信息网络和县乡村物流设施建设等,助推农村基础设施提档升级。顺应城市公共服务延伸覆盖趋势,支持县域医院、学校、养老等设施新建改建工程,大力拓展电子社保卡、社保缴纳、涉农补贴发放、就医就学等项目,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广度和深度。

助力区域特色产业。深挖xx葡萄酒、枸杞、奶产业、肉牛和滩羊等特色优势产业潜力,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和零散种养殖农户为重点,创新推出“企业+基地+农户”“企业+产业链”等模式,支持xx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助力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新方向和重要引擎。要以现代农业产业园、科技园、示范园等为重点,提供“投、贷、债”多元化融资方案,助推现代农业规模化发展。强化“互联网+农业+产业”思维,推出“融智+融资+融销”等链式服务,助力农产品绿色化、高端化转型。

强化科技赋能

加快农业农村数字化、智能化、场景化布局,是推动乡村振兴、数字乡村战略实施的“加速器”。要抢抓国家《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实施契机,加快线上线下数字化金融融合发展,加速构建服务“三农”新格局、再造服务“三农”新优势。

做活线下金融资源。统筹服务资源,加快推动网点布局科学化、经营管理线上化、金融服务智能化步伐,深入推进“两转合一”,着力提供多元化、广覆盖、可持续的金融服务。

做强线上数字产品。围绕农村产业融合、农地金融、农业绿色发展等领域,加大需求摸底和产品研发力度,在壮大“惠农e贷”规模的基础上,加快“特色e贷”开发与推广,实现“一县一惠农e贷”“一特色产业一惠农e贷”。积极适应“三农”金融数字化转型需要,创新线上化的支付结算、信贷融资、渠道服务等个性化产品,为“三农”客户提供良好体验。

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篇5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总体目标,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以政府为主导,加强领导,统筹协调,加大投入,扩大农村广播电视节目覆盖面,不断提高农村广播电视服务水平。

二、目标任务

通过采取整县推进的方式,从今年开始在全县全力实施农村无线数字电视(mmDS)系统工程,该工程仅限于市网络公司信号未通达的所有农村用户,力争三年内完成我县农村无线数字电视覆盖任务,建立起一个上接中央、省、市,下联乡(镇)、行政村的无线数字电视(mmDS)系统传输网,彻底改变我县农村广播电视发展严重落后的局面,让人民群众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

三、工程内容

1、工程投资。农村无线数字电视覆盖工程预算总投资1400万元。其中,投资204万元在县广电中心建立数字节目平台,经光缆传送到蒙山广播电视发射台,向全县全方位发射;投资42万元完成首批8个乡镇数字电视信号中继站建设,并根据覆盖测试效果再确定第二批中继站建设方案;工程附属设施投资30万元;用户接收系统工程以三年发展4万户计,入户预算总投资1147万元。

2、收视范围。工程数字微波系统为农村用户提供60套数字电视节目,可接收中央、省、市台节目,包括央视3、5、6、8等收费频道,特是能收看到昔阳电视台节目,让人民群众及时了解县委、县政府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3、收费标准。由县广电中心具体负责实施,负责央视和地方台广播电视信号的发射传播;安装、维护用户机顶盒;设计入户和管理服务接收用户。用户通过机顶盒接收数字微波信号,每户初装费用248元。用户初装费农户支付200元/户,财政补贴48元/户;收视费剔除加密频道48元/户/年,财政补贴36元/户/年,农民用户只交纳12元/户/年,加密频道2元/月/户,农户可自由选择。

四、实施步骤

本工程分三个阶段实施:

第一阶段,全面启动阶段。4月30日前完成中心机房和蒙山台总站建设及15公里光缆架设任务。5月份到年底进行8个数字电视中继站建设和用户发展,以乡(镇)所在地和交通主干线(317省道、207国道、昔皋线)的行政村为重点区域,发动入户安装,力争年底发展1万用户。今年12个乡(镇)发展任务分别为:乐平镇1800户、大寨镇2000户、李家庄1000户、三都乡1000户、皋落镇1000户、冶头镇1000户、赵壁乡1500户、闫庄乡800户、界都乡1000户、孔氏乡800户、西寨乡500户、沾尚300户。

第二阶段,深入推进阶段(。2010年,根据地域情况,进一步增设中继站站点,年内力争完成2万户入户任务,基本实现广播电视覆盖我县农村的广大地区。

第三阶段,全面覆盖阶段。。2011年,通过对部分接收mmDS信号弱的村户采用安装增益较高的天线,接入分配网络,使信号放大再分配送入网内用户,年内力争再完成1万户入户任务,实现农村广播电视全覆盖。

五、组织领导

为了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县政府专门成立昔阳县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建设工程指挥部。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广电中心。

六、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是2009年县政府向全县人民承诺的15件实事之一,也是让广大农民群众听到广播、看到电视,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一项民生工程、重点工程。为此,县政府将与各乡(镇)签订责任书,明确各自责任,加强督促检查,严格奖惩考核。各乡(镇)、各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工程建设的重大意义,按照县里的工作部署和要求,切实加强领导,统一思想,成立机构,精心组织,狠抓落实。各乡(镇)要与各村签订责任书,层层落实任务,确保工程建设取得实效。

2、大力宣传,营造氛围。农村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是公益性事业,是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切实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多角度、广密度、深层次的开展宣传活动,向人民群众讲清政策精神、发展趋向和利益所在,尤其是各乡(镇)要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统筹部署,走村入户发动人民群众,真正使此项工程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最大限度调动农户入户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城乡教学信息化教学信息化能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7)01(a)-0124-02

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和信息化差异的现实不容忽视,认清城乡教育发展水平和信息化差异的现实需要我们以客观现实为基础逐渐减小差异,推动城乡教育体系协调发展。同时,乡镇地区教育工作者的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一定要根据现有条件,自发地探求并研究出拥有乡村特点的数字化教学模式,乡村教育从业者不可以等到教学水平提高了再来增强自身信息化教学水平,而应该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而提高农村信息化教育水平。

1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信息化发展水平深层次的研究越来越透彻,促进了信息化教育水平内涵的深入探讨。当今,常见的狭义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含义是由陕西师范大学李天龙教授给定的,主要表现在老师基于信息化教育氛围中进行授课,并在学生学习中利用信息技术上课,并在各种资源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评价等的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各种能力。上述能力与实际教学过程紧密相连,因此,信息化教学能力主要包括信息技术和课程融合水平、信息化教育设计水平、信息化教育资源设计与挖掘水平、信息化教学实际操作水平、信息化教学品评水平、信息化教学控制水平等主要方面。

2城乡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协调发展的制约因素

2.1城乡二元体制的影响

针对发展滞后的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我们常常关注制约原因:(1)相对于城市学校,乡村学校的数字化软硬件环境较差,教育者们不能开拓数字化教育模式;(2)乡村学校数字化资源的欠缺,对教育人员通过数字科技进行授课和提升教育水平也是一种制约;(3)乡村教师对信息技术的敏感度相对较差,而且对信息技能的训练并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2.2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瓶颈

影响乡村教师信息化教育水平低下的因素包括两方面:教师个体的内部原因和外部原因。而内部原因包括教育者的教学理念、信息技术认知以及信息技术水平等方面是制约乡村教育体系信息数字化教育水平发展的最重要原因。其中,内部原因中的教学理念方面是增强乡村教育者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最主要限制因素。而且,乡村老师也没能充分调动个体的主观积极性来提高信息化教学技能水平,在信息化教学技能水平方面的态度不够坚决,而且信心不足导致主动探究的实际行为跟不上,这也阻碍了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的提高。

3城乡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协同发展的路径依赖

3.1送教下乡

为了积极展现骨干教育力量的标杆功能,共同利用高品质的教学资料和教育力量,同时加强城市教育资源面对乡村学校的融汇。市级教育主管部门应该适当协调并部署重点初高中的优秀教育工作者下乡任教。这不仅是城市教育力量支持乡村教学工作的关键,而且应该成为教育工作长期坚持的工作核心。这一工作实行的方式包括:示范教学、专家点评及报告、校内培训等方式,而且应该努力做到有效、实际、实惠。

3.2加强城乡学校的互助合作,为培养乡镇教师的信息教学能力创造条件

城市学校老师的信息教学水平毫无疑问在乡村老师之上,而乡村老师大多都是民办转公办的。大多数的民转公教育者长时间驻扎于穷困地区辛苦工作,为乡村的教育工作奉献自己的一生。然而,随着年龄的慢慢变大这些教师也暴露出观念陈旧、知识欠缺等不足,难以跟上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所以,强化城市与农村学校和睦关系,促进城市与农村老师的沟通,完善城市农村教育人员的协作机制,既有利于促进城乡学校协调与合作,也有利于教育人员之间的沟通与互动。在教学水平方面进行交流,在教学理念方面进行沟通,可以促进老师们互相学习,也可以促进教育人员自我信息教学水平,也可以提升学校的全面发展水平。而且,对于农村地区基础设施不足等情况,构建城市农村校际兄弟关系有利于让农村教育人员得到到城市学校培训的机遇,而且经过沟通和互动有利于增强乡村老师的信息教学水平。由于社会的进步国家越来越关注学生的受教育水平,农村地区学校早晚要完善基础设施,因此,农村地区的教育人员一定要增强信息技术水平,迎接信息时代的到来。

3.3增强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的培训技巧

(1)加大培训力度和针对性。

对培训内容而言,应该关注连续性和针对性。在教育人员的信息技术的搜索水平、数据整理能力、对各种软件的掌握上提高培训的强度,努力弱化乡村老师在这些方面的不足之处,增强乡村老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

(2)培训方式多样化。

以现有培训形式为基准,丰富培训方式,将多个教学形式融合在一起,例如:信息技术平台的协作学习、探究学习、自主学习等形式,根据乡村教师的自身特点以及培训内容、培训目标、培训力度等计划出最适合的培训方案。培训人员要起到督促作用,通过与受培训者面对面的交流,或采用QQ、email等网络工具进行沟通,及时了解受培训教师的学习进展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4提高应用综合效益

樵銮肯绱宓厍教育人员的信息化教学技能水平,必须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促进城市农村教学工作一体化,并提高数字化设备的完善以及利用,重点强化信息化教学建设的综合效益。同时提高自主参与意识,调动乡村教师积极性,增强教育人员的信息敏感度,将学用融会贯通,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多种模式培训,增强乡村地区教育力量的信息教学技能及水平,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3.5紧贴教学服务师生

紧跟教学,直接为一线教师和学生服务。丰富的资源是网络的生命,在资源建设中,紧贴教学实际,一方面融合现有资源,对现存资源库群进行整合,建成教育信息管理数据库。另一方面,发掘与开发各种优秀资源,开辟“名师在线”专栏,组织特级教师讲学,拍摄新课改示范课及中考、高考考前专家辅导讲座等,使农村、山区的中小学教师和学生享受和城里一样的优质教育。

4结语

乡村地区教育人员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在增强乡村地区教育数字化、减小城乡信息化差异以及实现教育公平方面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而乡村教师信息化教学的发展会长时间受到阻碍一定是多方面复杂原因共同导致的结果,同时需要多方面协调共同促进城乡教师信息化教学。

参考文献

[1]熊才平,吴瑞华.以信息技术促进教师资源配置城乡一体化[J].教育研究,2007(3):83-86.

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篇7

论文关键词:社会教育民间团体近代农村

社会教育,泛指学校系统外的民众教育或通俗教育。就具体内容而言,社会教育在中国社会早已存在。清末简易学堂的建立,图书馆、博物馆的兴办,《圣谕广训》、(劝善要言)的宣讲,广义上均属社会教育。i901年四川江津县张鹿秋设农业夜课,以新法启迪附近农民。河北省高阳县王玉斌设初等小学,男女并收,以教育农民Ⅲ。但现代意义的社会教育的提出,则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的事情。当时的南京临时政府于教育部中设社会教育司,在地方设公众补习学校、半日学校,以实施社会教育,提高民众的素质。社会教育开始在中国的土地上发展起来。与此同时近代的民间团体在发展社会教育尤其是农村的社会教育方面表现出了积极的努力。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北方大批农民被协约国招募到欧洲做工。当时在外的留学生鉴于华工知识浅薄,办理了华工教育,颇见成效。大战结束后,主持华工的教育领袖比如晏阳初、陶行之等回国,创办了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提倡“除文盲,做新人”办起了平民教育。从此,打开了对农民实施社会教育的大门。从1925年开始,以后逐渐形成了乡村教育的浪潮,到30年代末达到高潮,抗战结束后走入低谷。乡村教育的普及和发展标志着中国近代教育本土化的加强。他们在发展农村初等教育、扫盲教育的过程中的所作所为,为今后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乡村教育运动是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兴起的一个社会运动,旨在从教育农民着手以改进乡村生活和推进乡村建设。虽然乡村教育的倡导者们有着各自的立场、目的,但他们有一致的共识:即农村是一个整体,要解决农村的贫困、落后、愚昧的问题,教育必须与农村实际相结合,各种乡村建设(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要以教育为枢纽,这样,使得教育改革本身进一步深化,产生了中国的乡村教育理论,诸如中华职业教育社的农村改进论、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梁漱溟的乡村建设论等,对我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倡导者们受到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实验的影响,都从实验入手,从1925年起纷纷建立农村教育实验区,据《第二次中国教育年鉴》统计,至1935年,各种实验区已有193处,遍及全国各地,这些实验区使乡村教育不仅在思想上得到广泛的提倡,更主要的是在实践上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

20世纪20年代在中国涌现出各种教育思潮中,平民主义教育思潮便是潮流之一。蔡元培曾把社会的不平等归结为教育的不平等,他认为普及平民教育是改变这种教育状况的唯一办法,主张除正规学校外,应大力提倡平民教育。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以及美国杜威平民主义与教育思潮的影响下,平民教育运动在全国风起云涌。平民教育的参加者很复杂,有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因此平民教育的目的也各有差异。但从总体上来讲,他们都反对封建专制主义教育,要求打破几千年来封建统治阶级、有钱人独霸教育权的局面。许多教育团体、教育家们开展了各种革新教育的实验,特别是在全国开展的种种平民教育运动推动了教育在民间的普及。

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的定县实验区是北方影响较大的派别之一。1923年8月,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在北京成立。平教会根据前几年在城市开展平民教育和识字运动的实践,进一步认识到农村教育的重要性。他们认为,中国以农立国,绝大多数人民生活在农村,而中国的农村经济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处于萎缩、停滞、落后的状况,不解决农村教育的问题,社会的改革就没有希望。所以,他们希望通过乡村教育来改善农村生活和稳定社会。从这一点出发,平民教育的工作重心由城市转向农村,乡村平民教育成为平教会最重要的一部分内容。1926年10月在河北定县以翟城村为试点,开展以村为单位的平民教育实验。1930年成立定县实验区,推广乡村平民教育,从而进一步改进乡村。

平教会对农民的教育观认为,不仅仅是要对农民普及、实施作为完整人的国民教育,而是通过农民教育从总体上推进乡村建设,从改造农村着手来改造社会。正如晏阳初而言“觉得中国真正最大之富源不是煤,也不是铁,而是三万万以上不知不觉的农民。要把农民智慧发展起来,培养起来,使他们有力量自动的起来改造,改造才能成功;自动的起来建设,建设才会生根;自动的起来运动复兴民族,民族才有真正复兴之一日”,“启发农民的智慧,也就是造人。造人必须有造人的教育。中国数十年来的所谓教育制度与内容,无非东抄西袭,不合国情,不切需要,所以不会有与一般人的生活发生关系,所以不能完成造人的使命。”因而要从农村的实际出发,建立乡村教育为中国教育谋出路,以促进社会的改造。1933年平教会起草的《由乡村建设以复兴民族案》中认为,中国乡村有四大基本问题,即愚、穷、弱、私,“所谓愚,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的人民,不但缺乏知识,简直他们目不识丁,所谓中国人民有百分之八十是文盲。所谓穷,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的生活,简直是在生与死的夹缝里挣扎着,并谈不到什么叫做生活程度、生活水平线。所谓弱,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无庸讳辩的病夫,人民生命的存亡,简直付之天命。所谓科学治疗,公共卫生,根本谈不到。所谓私,我们知道,中国最大多数人民是不能团结,不能合作,缺乏道德陶冶,以及公民的训练。在这几点缺点之下,任何建设事业,是谈不到的。”为了解决这四大问题,应当以教育作为手段和途径,在人人取得最低限度的文字教育的基础上,通过三大教学方式即学校式、社会式、家庭式,实施四大教育即文艺教育以救愚、生计教育以救穷、卫生教育以救弱、公民教育以救私。这样乡村教育才能实现,农村及全社会的改进才有希望。在这些观点的指导下,在乡村教育实施方面,平教会做出了显著的成绩,特别是其扫盲识字运动闻名中外。

中华平民教育会首先在定县翟城村的实验,实验内容极其广泛,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到社会习俗,无所不包。其宗旨为“除文盲,作新民”。除文盲就是使12~15岁的不识字男女都能运用日常生活文字,成为有用的人才。设立识字班,编写课本《农民千字课》,针对80%以上文盲的情况,提出以学校教育为主,集中扫盲,办平民学校进行识字教育,以翟城村为中心逐步推广到全县。1926年10月~1930年6月,共办了初级、高级平民学校423所,学生10156人,女学生1011名,占总人数的10%。办高级实验学校、儿童班、男女育才学校26个,学生821名,学生年龄从11"48岁,多数为青年。在1927、1929年两次的调查中,第一次文盲率80%,第二次文盲率为67%,这说明在两年的时间内文盲率下降了13%。扫盲成绩显而易见。同时1930年3月平教会成立社会式教育实验所,举办夜灯教学,为失学的儿童、青年提供了受教育的机会,此外还设立了问字处、图书馆、识字处等,实验区的农民对此交口称赞,并热心参与。

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篇8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以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大力推动*优秀文化资源的数字化建设,以基层文化服务网络建设为重点,优化文化资源配置,扩大优秀文化资源传播,进一步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满足群众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提高人民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

到2010年,基本实现全县农村乡镇和城镇社区文化站(室)为重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网络。汇聚全国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研究、艺术表演团体等机构的各类优秀文化资源以及吉林民族民间传统文化资源,建设总量达到100tB的全国特色文化数据库。实现以电子阅览室和网络管理系统为平台的联合建设、联合服务、协同发展、面向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达到覆盖县城社区和农村乡镇的目标。

三、工作重点

(一)网络建设。

为推进我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的网络建设,20*年—2010年期间,分期分批建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县分中心,乡级基层站点,县、乡镇、社区基层站点三级网络。覆盖全县全部乡镇、社区。县、乡镇、社区基层站点,主要依托电子阅览室平台,直接向广大群众提供丰富快捷、高质量的文化信息资源服务。为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要努力探索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工程、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的合作,积极提供优秀的数字文化资源,向广大群众提供实用性、知识性、娱乐性的文化信息服务,特别是为未成年人提供课外精神食粮。全县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按照统一规划、统一服务、分级管理、分期分批建设的原则进行。要因地制宜,筹措资金,创造条件,不断推进工程顺利进行。

(二)资源建设。

资源建设是工程建设的核心,要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共同实施。各乡镇、村级基层站点要依托工程平台,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数字化资源库,向上传输,向下服务,满足广大群众的多层次需求。县分中心每年要向基层提供不少于2000册(件)文献,5000条编目数据,采集制作不少于10部的舞台表演、知识讲座以及地方特色文化专题片等视频资源。完善和更新已有的共建共享资源,加快*文化信息资源综合管理系统的建设。

(三)队伍建设。

县分中心和各基层站点,要注重人才培养,逐步建立一支懂业务、善管理的干部队伍。培养和引进一批高水平的资源建设、软件开发、网络维护的技术人才,以保证共享工程网络的正常运转。

(四)资金保障。

县财政部门要积极支持文化部门共同推进工程的建设,依托县图书馆建立县级技术服务平台,强化硬件建设,保证所需的设备器材,将共享工程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分级负担分中心和基层站点的资源加工、日常技术维护和人员培训及差旅费等经费。

要按照国家试点县的要求,保证县级年运行经费不少于20000元,乡级年运行经费不少于5000元,村级年运行经费不少于1500元。主要用于资源建设、人员培训、设备维护等,并纳入县乡两级财政预算。

试点村经费要按照县财政公共财政、文化基金拨一部分,按照“三个三千”(即包村局帮扶3000元,乡镇政府拨付3000元,试点村自筹3000元)的要求,解决试点村开展活动所需的基本设备器材。

四、工作步骤

从20*年到2010年,共享工程按照分步实施的原则,分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20*年):主要进行县分中心的升级改造,制定全县工程规划管理、服务、技术、资源四项标准,完成县级分中心15tB资源库的建设。同时,试点乡镇、村按照“五有”(有固定的活动场所,有必备的设备器材,有专兼职工作人员,有活动载体,有组织机构活动计划)建设标准,不断加强规范化管理。

规范基层网点建设,把建设任务落到实处,定期开展活动。

指导建立15个共享工程基层乡镇站点。各乡镇所辖行政村建立站点达30%,全县所有中小学校100%建立站点,*镇七个社区建立站点,驻*部队建立站点,有条件的企业建立站点。

第二阶段(2009年—2010年):完成县级公共图书馆的工程网络建设,并逐步推向乡镇、行政村100%建立站点。

建成以省分中心为平台和枢纽,县图书馆为基础,乡镇或社区为站点的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系统,全省资源库总量达到100tB,覆盖全县,有效地发挥面向基层、面向农村的服务功能,使信息提供更快捷,获取的信息量更丰富,基层群众,特别是农村群众从网络平台上享受文化权益的机会和条件越来越有保障。

五、加强领导

文化信息资源共享是公益性文化工程。各乡镇、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共享工程建设的领导,要制定规划,组织力量,落实经费,推进工程的实施。各级主管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抓好网络建设和资源加工整合。要将共享工程列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信息建设规划。县文化、教育、广电、经济部门要将共享工程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具体措施,解决共享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问题。

参照全国文化共享工程部际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县试点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落实文化、教育、财政、科技、农业等部门在试点工作中的任务责任。

将文化共享工程纳入各级政府新农村建设的统一规划,尤其在新农村示范村、乡镇要将文化共享工程纳入重要议程,重点建设,使其发挥作用,促进农民素质提高和农业增产增收。

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数字村镇 概念 要素 策略

[分类号]tp3G25

随着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的不断深入,数字化建设已经延伸到了村镇基层。“数字村镇”作为一个整体被广泛使用,是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行动在基层的切实落实,弥补县乡与农户之间存在的严重断层,即所谓的信息“最后一公里”,成为当前的迫切任务。

1 数字村镇的概念和建设内容

数字村镇依托3s技术,采用统一的信息规范与标准,将村镇的自然、社会、经济、人文等要素数字化,实现村镇各种信息的采集、处理、传输、显示和高度集成共享,构建一个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村镇信息服务平台。在此基础之上建立与村镇规划、建设、管理以及与村民生产生活有关的应用系统,向村镇基层单位和村民提供村镇管理、农业生产、公共事业、特色产业、技能培训等方面的增值或专门化信息服务。数字村镇建设的框架体系见图1。

数字村镇的目标为借助于“三网合一”,采用数字化手段将农村原有的互联网、程控电话网、有线电视网合并建成村镇信息服务平台:①实现党务、村务管理数字化,突破农村基层干部原有的工作方式,将政策文件送到农户家里。在数字村镇信息网络平台的内网中设立党建工作、社会经济与人文数据库,将数字信息平台设置为党务、村务管理平台,村委干部通过这个平台进行信息化办公,用数字化手段管理党务、村务。通过网络来传达文件、发放通知,进行村务与政务的公开,提高办公效率、降低管理费用,也使群众自觉地加入到村委管理之中。②实现农村党员教育信息化,突破农村现阶段教育培训的原有模式,把干部和技术人员“请”到农户家中。在外网中建立农业技能和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系统,在千万家村民家中设置网络终端。村民在家中就可以方便地接受技术培训。③实现信息网络化,突破传播信息、普及科技知识的原有途径,实现农民生活方式的转变。首先是把市场办到农民家里。数字村镇网络,一方面,可以对外本地农产品销售信息,拓宽农产品的销售渠道,从而实现增产增收;另一方面,农户可收看到自己需要的各种科技、市场等信息,让村民足不出户就能了解外地市场行情。另外,围绕农村政策、科技信息、卫生保健、法律服务、文明新风等方面在外网开设公共事业服务系统。普及法律、宣传卫生保健、医疗保险知识等。并利用文娱资源库,传播健康积极的影视书籍。

我国数字村镇的建设具备了一定的基础,但是起步较晚,起点低,命题的破解有赖于重点的剖析。作为一个系统工程,软硬兼施方显成效。

2 村镇数字化建设的要素

数字村镇的建设一旦落实到执行层面,就是动态运行的,各要素之间的关系表现出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关系。正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相辅相成,互相依存,不应有先后轻重之分。一味地单独追求其中的任何一项,都会因过于极端而无法实现数字村镇的整体效果。相对于技术和资金的保障作用来说,基础设施以及人员的培训既是手段,又是目的。本节将围绕表1来剖析数字村镇建设的要素:

2.1硬性指标先行

2.1.1基础设施:从铺路到通车2008年1月7日信息产业部报告称。截至2007年年底,全国行政村通电话比重达99.5%,97%以上的乡镇具备互联网接人条件,92%的乡镇开通了宽带。村村“通”宽带为数字村镇建设铺上了一条“信息高速公路”。但同时也应认识到,村村通宽带只是村镇数字化的基础,村村“用”宽带才是实现村镇数字化的关键。通宽带如果是“铺路”,那用宽带就好比“通车”。“铺路”仅仅是开始,“有路无车”如何实现“通车”?从通宽带到用宽带,面临的是网络终端设备缺乏的难题。2007年,全国农民的人均纯收入达到了4140元,一台电脑平均价格为3000多元,占一名普通农民一年收入的72%,让农民自费买电脑显然不现实。正如温总理在报告中指出,农业基础依然薄弱。村镇数字化建设必须不断加大农村软硬件基础设施投入。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村镇数字化的先决条件,然而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注入。由于我国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存在“投入大、回收期长、风险高”的弱点,保证和推动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归根结底是谁牵头出资、融资渠道、出资的可持续性等现实问题。

2.1.2信息资源建设:保障车有优质货载有车无货。路仍然无法发挥作用。针对村镇发展需要所建立的数字化信息资源作为信息高速公路搭载的货物,其数量基本上能保障车有货载。众多网络体系已经建立,覆盖了农民教育培训、农业科技推广和农村综合信息,但存在着多头建设、分散管理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同时造成信息开放性与共享程度低,许多网站人为设置障碍,部分内容只有注册用户才能浏览。

另外,村镇数字化建设的成果网站大多缺乏高质量数字化的信息资源,内容泛泛,一家有家家有;综合性的信息多,专业性的信息少;简单堆砌的信息多,精心加工的信息少;交叉重复多,特色信息少;目录数据库多,全文数据库少;在内容上宣传本地、为领导服务的信息较多,而指导农民生产、真正适用的信息少;直观反映的信息多,有分析、协助村镇管理决策和农民生产决策的信息少。同时,信息采集标准化、规范化程度低,指标体系不健全,采集方法不科学,采集点少,覆盖面窄;自用数据库多,公用共享库少,尚不能实现联网检索。这既增加了农民查询信息资源的难度,也使农民对信息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利用价值产生质疑。

2.2 技术支持

2.2.1

技术标准制定的滞后性村镇数字化是一项既依赖于信息技术又与信息应用直接关联的复杂系统工程。协调技术和应用之间的关系,保证信息的共享和互联互通,很关键的条件是数字化的相关技术标准。我国村镇数字化建设尚处于初级阶段,而从一开始就存在多样化与标准化的矛盾:①信息采集标准化程度低,对村镇信息体系内部各种信息采集渠道缺乏合理的整合与规范,影响信息的准确性、权威性;②信息体系建设中存储、传输、共享等领域的关键技术标准和规范尚未制定。尤其是数据库建设中技术指标设计不统一,致使应用系统开发上出现了重复建设和浪费,不同机构之间的数据结构不相同,结果就造成了数据之间不能互访,在客观上形成了众多分散的、异构的、相互封闭的“信息孤岛”。包括“三网”在内的网络汇聚及融合、前后向兼容平滑演进都受到了影响。

因地制宜地开展村镇数字化建设是毋庸置疑的,但这不是技术开发缺乏统―标准的理由。没有标准化,就不能真正实现互联互通,村镇数字化的―个显著特点就是跨

学科、跨领域,体现在信息技术标准的制订上,也出现了村镇数字化建设参与部门分别制订相同类型标准的情况。因此,数字村镇技术标准化工作需要统一步调,保证技术标准制订在一定范围内的同步和协调。

2.2.2 创新成果有限

自主创新的重要性被反复强调。“十五”期间,信息产业部组织研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部分CpU芯片和Linux操作系统,在此基础上引导有关企业开发了专供农村使用的“农民电脑”,力求实用、适用、物美价廉,深受农民欢迎。目前我国村镇数字化建设正开展得如火如荼,信息技术的重大应用需求旺盛,然而在技术方法、软件产品、标准规范等方面缺乏一系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或集成创新性成果。示范村镇的数字化建设可以让我们学会如何利用技术为公益事业服务,同样也有利于创新成果的产生,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印度。我国目前最迫切的问题不是如何树立创新意识,而是找出技术创新的难点,并竭力克服。

要提高村镇数字化技术的创新能力,不仅仅是提高创新能力水平方面的问题,还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支撑。更要考虑政策导向问题。现在我国的村镇数字化项目缺乏一个中长期的构思,在未来若干年,我们倘若想从村镇数字化中获得什么,目标如何设定,实现这个目标有哪些步骤、措施,需要哪些技术支撑,评价的标准是什么,其政策体系没有一个整体框架。在总体目标含糊不清的情况下,热衷于不厌其烦地逐一审批项目,这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导致技术研发缺乏整体性和连续性,效益性也大打折扣。

2.3 人员

2.3.1 人才队伍:短缺薄弱 人才是最宝贵的资源。现有村镇数字化建设中信息人才总量相对较少,高层次的信息人才紧缺,而且信息人才分布也不均,越是基层和应用推广,信息人才短缺问题就越突出。信息服务系统的确能够培训一大批信息人员,但是由于缺乏系统的学习,信息人员自身业务素质整体水平可想而知。随着村镇数字化进入成果应用阶段,基层信息人员独立解决计算机操作、网络应用、市场信息的收集、处理、等问题的能力将经受考验;村镇数字化不仅要培养出大量的信息技术人才,而且要留住这些人才,为人才提供发挥才干的条件和平台,实非等闲之事。这是困扰村镇数字化进程的一个突出问题。

2.3.2

农民信息素养:意识和能力协同培养 2007年,我国人均受教育年限乡村为7.3年,乡村粗文盲率为9.48%。农民科学文化素质普遍较低,信息素质不能适应建设数字化村镇的需要。大多数农民对信息在生产经营中的重要作用缺乏足够认识。82%的农民获取信息渠道还需要公益性的信息服务体系和村镇政府引导。培养农民信息意识的难度可想而知。

在村镇数字化建设中,要全方位地引导改善示范村镇的农民信息意识,同时也要从崭新的角度来辨认和分析这些变化。

我国农村部分乡镇和行政村都配备了计算机和相关网络设备,遍及到村的农村信息服务站有些也已建立,甚至专门为农产品信息流通而设计的网站或者信息服务机构已经建立,但是能够长期使用信息终端设备、效果较好的占总数的37%。广大农民切身体会到了数字化的作用,希望通过数字化去改变目前的生存和经营模式,但是苦于使用能力有限,无法真正享受到数字化带来的好处。在强化农民信息意识的同时,对信息化手段的“使用意识”培训也到了同步并举的时期。

培养农民的信息素质,有赖于农村信息服务组织。调查研究发现,真正面向农民,针对农民需求开展各种信息服务的组织不健全,提供的信息服务质量不高。县、乡两级政府主办的信息服务组织,没有牢固树立起为农民服务的思想,服务方式和内容不能够适应农民的需要;农村个体信息服务组织还没有发展起来;农民互助形式的信息服务组织比较少;农村集体公共信息服务薄弱。

2.4 资金保障

村镇数字化需要考虑投入产出,解决成本的承担和收益的分配问题。对于这种投资巨大的部级工程,资金源是一个需要从长计议的大课题。我国村镇数字化都是由政府主管部门来推动实施的,政府充当投资建设的主角无可厚非。由于农村地区面积大、范围广,财力相对薄弱,而村镇数字化建设所需资金庞大、持续时间很长、建设条件千差万别,单独依靠政府长期投资也是不明智的。因此,在不断增加国家、地方财政对村镇数字化建设投资力度的同时,还要积极解除制度,制定相关利益分配机制,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村镇数字化建设,拓宽建设资金来源、降低建设成本。总之,村镇数字化建设没有政府的资金支持是推不动的,只靠政府的资金注入是不可持续的。

政府对村镇数字化财政投入的巨大是不争的事实,大量的资金如何分配?宏观上看,区域分配“强者恒强,弱者积弱”的现象较为普遍,一方面村镇数字化成效显著的地区借助已有优势获取更多的资金;另一方面大部分地区村镇数字化建设资金投入严重不足,许多地方的村镇数字化工作难以开展;具体建设中,资金分配也不合理,重硬件购买,轻软件、忽视培训环节和咨询服务。同时,在项目建设中出现了项目承担单位与示范村镇在资金分配比例上的矛盾。

总之,要多渠道筹集资金,为村镇数字化提供资金保障,并且好钢要用在刀刃上。资金的分配涉及到各方的利益,须从长计议。

2.5 政府主导,规划先行

数字村镇建设的重点因素很多,笔者利用作业相关图法(作业相关图法是根据企业各部门之间活动关系密切程度布置其相互位置。本文只考虑a、e、i三种密切关系),展示各因素之间关系的密切程度,如表2与图2所示:

列出各因素关系密切程度分类表(只考虑a)见图3。

从图3也可以看出各项要素都有赖于要素7――政府主导,规划先行。政府推进村镇数字化建设的力度不可谓不大,但是从村镇数字化建设的现实和发展看,仍然存在诸多障碍瓶颈,症结在于村镇数字化的管理、建设和应用三者分离,缺乏规划,尚未形成统一的运作机制。

村镇数字化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部门。为了避免一哄而上,减少重复建设,发挥合力,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下,必须制订村镇数字化专项规划,包括近、中期的工作目标和长期发展规划及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分阶段以达到规范村镇数字化建设发展的目的,做到“规划先行、科学指导”。尤其是各县、乡、村也要结合实际,注重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当地的村镇数字化建设,坚持用规划统领村镇数字化建设。

主管部门要从信息服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建设、资金安排、运营管理方式、监督评价等方面作出具体规划。地方要根据规划的基本内容以及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制定恰当而又具体的村镇数字化建设方案,具体指导并监督本地区的村镇数字化建设。项目总体方案设计要由多部门参加,充分掌握各方的应用需求,同时为数据资料采集与规范及技术标准化奠定基础。在规划上确保各部门单位之间统筹协调、互补兼顾和集约高效地推进数字化建设,最终建成完整统一、实际、实用、

实效、低成本的村镇数字化平台。

3 数字村镇的建设策略

数字村镇建设的内容复杂多变,影响因素颇多,随着实践的深入,该系统的内外因素就会发生许多改变。因此,对于数字村镇的建设,不可能提出某种一次性完成的、完整无缺的方案和计划,而只能在一定策略的指导下用于实践中进行探索。笔者从系统工程的角度,提出以目标为导向的数字村镇建设策略,如图4所示:

首先,明确数字村镇的建设目标,以目标为导向,分析村镇当前所处的状态,以两者的差距为建设方向。制定纲领性规划,并为实施建设制定必要的方针、政策和战略。这对以后的实践工作是重要的;同时,其在往后的发展中又是可以修改和补充的。

其次,在建设过程中要始终贯彻“1145”,即一个本,一个中心,四句话,五位一体:以人为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统筹规划,多方参与,资源整合,权责分明;努力实现村镇经济、社会、人文、资源、环境五位一体的协同。目前的村镇数字化是由上至下主动推动的工程,未真正深入到农村第一线。数字化技术可以传递村镇所急需的信息,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信息革命,应将以民为本、以服务为本的理念贯穿始终,针对村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展开建设,确保村民从数字村镇建设中直接收益。在明确权责的情况下,统筹资源整合,借助多方力量,正如孙子兵法所云“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数字村镇”是一个战略目标,有其发展的过程,对村镇建设、村民生活、经济发展带来效益和方便将逐渐显现。评价总是相对于“目标”而言的,对数字村镇建设的效果评价尺度是多维的:基础设施、经济、民主管理、文化、社会生态和生活质量等;方式是多样的:事前和事后,即时性与延时性相结合的方式。在一定意义上说,数字村镇评价标准的量化是可行的,量化指标能够防止“务虚”,引导建设者的“务实性”操作。

对于一个系统工程,似乎是不能绝对地谈论其哪一个因素是最重要的,只能说随着建设进程的深入,侧重点将会有所转移,但在目前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即政府的主导和规划是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2006―2020年信息化发展战略》

[2]国努院新闻办公室.陈锡文: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140元.

[3]张学海.数字化乡村.英语文摘,2004(9):29―32

[4]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统计司.2007中国人口.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8

[5]解丽敏,赵娜,吉林省村镇信息化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发展思路.农业科技管理,2007,26(4):17―18

[6]蒋子,霍春玲,张振国.农村信息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中国集体经济,2008(2):149―150

[7]安世垒。钟珍.基于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出资问题的博弈分析.改革与战略,2008,24(4):79―81

[8]光,城市管理:数字化和个性化.并放导报,2008(1):51一54

数字乡村建设的重要性篇10

摘要:对于作为人类文明重要载体的乡村古建筑,研究运用数字化技术对其保护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探讨了将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乡村古建筑保护的价值和方法。

关键词:数字化技术;古建筑保护;虚拟现实;信息集成

中图分类号:tp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6-8228(2013)01-20-03

Discussionaboutapplicationofdigitaltechnologyinconservationofruralancientarchitecture

JinChengyu,wangQin

(1.Zhejiangculturalinformationcenter,Hangzhou,Zhejiang310013,China;2.ZhejiangtopcheerinformationtechnologyCo.,Ltd)

abstract:itismeaningfultostudyonhowtoapplydigitaltechnologyinprotectingruralancientarchitecture,whichisanimportantcarrierofhumancivilization.thevalueandmethodsofapplyingdigitaltechnologyinruralancientarchitectureprotectionarediscussed.

Keywords:digitaltechnology;conservationofancientarchitecture;virtualreality;informationintegration

0引言

古建筑一般是指建于民国以前,建筑环境、建筑风貌、村落选址和格局未有大的变动,具有独特民俗民风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建筑物。古建筑不仅是历史与文化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无声的历史载体。浙江省具有众多的古建筑,散落在全省各地农村的古老村落里,这些村落的历史文化资源相当丰富,古老建筑的整体风格和具体的细节表现出江浙农村的典型地区差异性和多样性。但是,经过岁月的剥蚀和人为的损坏,许多古村落的建筑或多或少地遭到了破坏,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房屋的拆旧建新也使得乡村的古建筑逐渐减少,古老的记忆正在消失,中华文化的基础日益薄弱。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如何保护好这些艺术瑰宝,则是当前我省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1数字化技术在乡村古建筑保护中的意义

古建筑中木构件的木质地很脆弱,受当地气候条件的影响,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发生变化;此外存在许多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以及遭受一些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坏。江浙一带乡间的古建筑有一些是石头结构的,但多数是土木或者砖木结构,极易遭受各种侵害。乡村古建筑是一个地区特殊的文化资源,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性和惟一性,具有工艺考究的特点,而目前掌握精湛工艺的匠人越来越少,古建筑所包含的工艺元素没有得到发现与研究,而是渐渐失传。保护古建筑的目的在于保护中国传统的文化,需要让我们能依照历史记载为依据,并能参考当地其他古建筑中类似东西的图案进行复原设计,尊重当地的建筑风格,以保证地方特征不至流失,体现出地方建筑的多样性。

传统使用纸质文献来记录古建筑的构造、工艺、相关历史等信息资料,这些原始的纸张、书籍等纸质材料笨重又占空间,易损坏,一旦毁坏就难以复原,不方便查阅,而且图片资源不准确、不完整。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摄影摄像等技术的发展使得文化遗迹信息的记录能以录像和相片的形式保存,但这些资料同样存在难以长久保存且不够准确的问题。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为乡村古建筑的保护开拓了一个新途径,为古建筑的长期保存和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1]。数字化古建筑保护技术的开发和应用极大程度上解决了上述问题,首先在信息保存方面就是一个巨大的飞跃,再加上其具有高精度和高逼真度等优势,能帮助我们更有效更全面地记录乡村古建筑上传达的各种信息。多种数字化技术的运用使得我们在尊重历史古建筑原真性的基础上,能够更好地完成古建筑的复原、重建、信息资料保存等工作,从而帮助我们更好地完成古建筑的保护和展示。利用当今较为成熟的数字化保存技术,可以对各类信息进行高精度和高真实度的保存,可将各类信息转化为计算机数据提供给不同领域用于研究,同时又不会对原始建筑造成破坏。

2数字化技术在乡村古建筑保护中的应用

信息数字化技术涉及到数字的转换、存取、处理、传输、控制等一系列高技术。数字化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数字、文字、图象、语音,包括虚拟现实,以及可视世界的各种信息等。信息数字化技术实际上是由一群高技术综合发展而实现的。

数字化保护技术基于计算机与网络环境的新型实用化辅助系统或手段,采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多媒体、宽带网络与数据库等先进信息技术,为古建筑保护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有了数字化技术,可对与古建筑相关的文字、图像、声音、视频及三维数据信息,提供数字化保存、组织、存储与查询检索等手段,并进一步建立数字化文化遗产博物馆、展览馆,为古建筑的保护、开发与利用服务。

当前,数字化技术应用于乡村古建筑保护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2]。

2.1数字化保存

数字技术的发展促使更高精度的图形图像技术设备相继产生,更精确真实的数字化保存与存档技术也随之诞生。与数字化摄影相结合,激光扫描可以捕捉肉眼难以察觉的细节,比如说建筑表面的裂纹。通过记录激光从发出到被物体反射或者折射回来的时间,用相关软件进行计算和处理就可以了解物体的角度、位置乃至材质,最后形成三维图像。数字化保存主要是利用先进的二维三维扫描、数字摄影、三维建模与图像处理等技术,实现文物图形结构与纹理等信息的高精度获取与保存。目的是在计算机里建立相关的数字模型,为文物的信息保护、修复、研究、参观和开发利用等提供准确的数字化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