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十篇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十篇

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33:48

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篇1

[关键词]可再生能源;障碍;前景;模式

[中图分类号]F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36X(2013)09-0097-04

一、新疆可再生能源发展现状

随着全球温室效应、空气污染、酸雨及臭氧层空洞日趋严重,世界上许多国家又进一步加大了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支持,大大加速了各类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开发利用量不断增加,已成为现实能源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基地,新疆拥有丰富的可用于替代矿物燃料的可再生能源资源,分析新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现状,研究新疆可再生能源发展模式与前景,对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我国十分重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应方面的重要作用,采取立法和各种政策措施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开发、市场开拓和推广应用,使近年来可再生能源得到快速发展,产业化水平逐步提高,在能源构成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对可再生能源重视程度的加强,新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风电、光电的开发规模居国内前列,水电、太阳能热水器、沼气的开发应用形成了_定的规模,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也有了明显提高,产业规模逐渐扩大,为促进能源结构调整、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边远地区的能源短缺状况,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

(一)生物质能

用于产生能量的生物质资源范围很广,归纳起来有林业生物、农作物、水生植物、人类粪便和城市有机废物等。在新疆农村地区,农作物秸秆、薪柴和人蓄粪便等生物质能已成为最广泛使用的生活燃料。气化供热和发电技术日益成熟,利用农林废物和能源作物等生物质制取乙醇、柴油等液体燃料成为正在积极开发的领域。

(二)水能资源

新疆电力发展为适应国家的西部大开发战略,随着一批大中型水电站工程的建设或投产,优化了电源结构,220kV主电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使各种能源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合理配置。

新疆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山区河流出山口以上河段,截至2009年底,水电装机1352.1mw,占总发电负荷的20.7%;年发电量42.34亿kwh,约占新疆年发电量的13.65%。

(三)太阳能资源

据专家估计,到21世纪50年代,可再生能源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达到30%,太阳能在能源结构中的比例将达到15%。由此证明,太阳能在世界能源市场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新疆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西部地区的、青海、新疆、甘肃、宁夏及内蒙古等6省区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建设太阳能利用技术创新基地,研制太阳光伏发电系统关键技术和设备,研究太阳能热气流、太阳能热电发电技术,开发太阳能建筑技术和产品,保证新疆的太阳能产业在激烈的竞争中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新疆太阳能资源十分丰富,全年日照时数为2550~3500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0%~80%,年辐射总量达5430~6670mJ/m2,年辐射照度总量居全国第二位,仅次于。

(四)风能资源

新疆最具开发价值的九大风区是达坂城、小草湖、阿拉山口、老风口、额尔齐斯河谷地、十三间房、三塘湖、哈密东南部和罗布泊风区,总面积达15.45万km2,可开发装机容量为9340万kw。风能的利用上充分发挥了资源优势、技术优势和领先优势,重点建设了大型并网式风力发电场,在大型风电建设的同时,带动了小风电机组的开发及产业化,建设风光互补电站,推广户用型风机,解决了新疆农村电力紧张问题,努力实现全面建设新疆农村电气化的目标。

二、新疆可再生能源发展中的问题和障碍

虽然近年来,新疆可再生能源得到了快速发展,产业化水平也有了逐步的提高,在能源构成中比重越来越大,但与内地发达地区相比,无论在技术、规模、水平还是在发展速度上仍然存在较大的差距,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和障碍,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高成本与市场狭小的恶性循环,构成了新疆可再生能源发展缓慢的症结

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规模小、发展缓慢,主要是由于一直把可再生定位在农村能源上,把可再生能源推向缺少国家政策扶持、微薄资金支持、无市场流通的贫困农村。因为生产制造技术滞后、生产规模小、常规电力发展的“外部成本”未计入等原因,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远高于常规能源发电成本。成本过高抑制了可再生能源市场,市场狭小又会给可再生能源的成本降低造成障碍,形成恶性循环,使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桎梏了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

(二)研发能力弱,核心技术落后

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总体技术水平仍然较低,应用技术研究涉及的领域很窄,主要集中在太阳能与风能利用方面的某些领域,而且处在较低水平的研发阶段;生物质能、小水电的开发应用、跟建筑结合的太阳能利用技术、大功率光伏发电控制技术、并网逆变技术等研究尚待开发;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地热、氢能、燃料电池的应用技术研究仍是一片空白,产品多数是在低水平上重复开发的,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很少,产品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经济性较差,直接影响可再生能源产业参与市场竞争,阻碍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发展。新疆设备制造水平和制造能力也很弱,可以说装备制造业制约了新能源的发展。很多设备和技术主要依靠进口,且资源评价、标准规范、检测认证等都很不完善。虽然企业众多,但科研投入少,有关政策很难到位,缺乏系统设计软件技术。

(三)缺乏完整、有效的政策体系

不论是西部大开发政策,还是国内现有政策法规,对扶持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都给予了一定的确认。但是,它们都显得非常散而空,具体可操作性较差,实施效能弱。

受传统理念的影响,政策制定一直将可再生能源划归为农村能源或区域能源范畴,把可再生能源发展作为农村扶贫、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的一种方式,使可再生能源与常规能源政策脱离。

(四)缺乏集中、有序的管理机制

目前可再生能源管理是分散式,因开发种类不同而分属不同的部门,小水电由水利部或地方政府管理;太阳能热利用,形成商品的由企业、市场调配;太阳能光利用,根据项目的来源由国家相关部门管理;风电与生物质能也是如此。国家没有设立统一的管理机构,部门管理职能交叉,各行其是,难以形成聚合力。

新疆在知识、观念、人才等方面的落后直接反映到管理上。更为突出的是,可再生能源活动的主要区域是量大面广的乡村,这使原本松散的管理更显无序。

(五)缺乏资金支持

新疆经济不发达、投资回报率或偿债能力差的现实,使各个层面(地方、集体、个人)的投资兴趣大打折扣,更何况要投入的资本高于常规能源,形成新疆可再生能源建设项目的投资方式和融资渠道较为单一。国家没有与常规能源建设同等待遇的投资体制,对可再生能源在融资、税收、价格等方面缺乏完善的激励政策体系;新疆财政困难、农民收入增加缓慢、自筹资金能力弱,这些都是可再生能源建设资金匮乏的主要原因。

三、可再生能源模式选择

(一)区域发展模式

区域发展模式一般是以某个或某些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为指导,以促进地区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为目的。例如:“百县农村能源发展模式”、“农村电气化试点县”等就属于这一模式。

这种模式大多带有试点、示范的性质。由于是政府行政命令式、国家资助项目,一般贯彻比较及时、见效比较快,这是这一模式的特点。这种模式的缺点是具有明显的时效性、维护与维持能力差。

(二)行业(或部门)发展模式

行业发展模式一般是以某个行业或部门的规划为指导,以发展可再生能源为手段,以实现行业或部门的发展为目标。例如:“生态家园”项目就属于这一模式。

这种模式的发展目标不一定针对某一专项,而是将行业或部门中若干个发展项目归为一类实施,可以达到同步发展、一起进步的目的。这一模式的缺点是因发展时间长、资金投入大,不能马上见效,易半途而废。

(三)专项发展模式

专项发展模式一般是以一个部门或几个部门指定的专项规划为指导,以可再生能源利用技术为支撑,以实现某种或某方面的专项规划为目标。例如:“光明工程”、“乘风计划”等都属于这一模式。

这种模式专项性强、技术支持力度大,可以达到扶持一个项目带动一片的目的,特别适用于经济落后、分散的广大农村。这一模式的缺点是技术要求高,向缺少科学背景的农村或低文化程度的农民推广难度大。

除此之外,还有政策发展模式、市场推动模式等新模式。

四、促进新疆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对策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体系

新疆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但分布不均,且污染很严重,尽管在短时期内这些将仍然是主要的能源,但应改变利用方式,提高利用效率,加大洁净化利用,延长化石能源的开采和利用年限,降低在总能耗中的比例。可再生能源是一种分散广泛、适宜就地利用的新型能源,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以新疆为试点建立起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体系,对发展新疆经济是很有利的。如风电场的建设并不太多地影响原来土地的耕种和放牧,但售电带来的财政收入对地方政府是很可观的。小型光伏发电站、风力发电站以及户用光伏和户用风力发电机的推广和应用需要建立一套销售、技术服务的市场体系,还可以为新疆当地商业和工业企业提供生存和劳动就业机会,为新疆政府的财政收入创造新的来源。

可再生能源一旦产业化就是资金密集型产业,它的设备制造、运输、安装和运行管理具有很高的增值率。目前,可再生能源发电装备多是靠进口,要鼓励外资和民间资本进入可再生能源产业,实现可再生能源的设备制造当地化,从而降低成本。近年来新疆在这些方面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展,随着西部大开发的逐步推进,以及国家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新疆一定会有更多的商业机会。如果能制定出长期、稳定的可再生能源规划,利用市场需求的拉动,一定会有更多的企业进入这个领域,而且这些企业会不断发展壮大,使新疆成为可再生能源的生产和销售基地。

(二)加大立法,尽快颁布可再生能源法实施细则

立法和相应配套政策的实施是世界各国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成功经验。全国人大常委会已在2005年2月28日通过了《可再生能源法》,并于2006年1月1日起执行。该法的通过,对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增加能源的供应、改善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安全、保护环境、实现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可再生能源法的一些关键条款还有待制定出具体的实施细则。因而,尽快研究和制定合理而又可操作的实施细则,做好实施的准备,是当务之急。

(三)增加对新疆可再生能源建设的投入

可再生能源行业的发展需要雄厚的资金,仅靠新疆自身的力量和现有的基础,可再生能源产业很难取得突破性的发展,需要国家增加可再生能源建设的投入。

但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费用占GDp的比例只有日本的1/70、法国的1/30、美国的1/25,能源研究开发费用比例也大大低于发达国家。由于投入太少,可再生能源缺乏足够的资金进行开发和研究。不少关键设备依赖进口,导致产业化、商业化进程低,发展缓慢。因此,建议将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列入各级政府的产业发展和科研攻关规划,增加投入并纳入政府预算。

(四)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建立人才培养机制,动员全社会参与可再生能源开发

1.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到可再生能源发展中来。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固然很重要,但其试验、示范、推广也须特别重视,产业链条才能各环节协调一致。在传统的石油、天然气经营管理体系中,地方政府的影响力有限。而可再生能源项目因为具有分布广、规模小的特点,在其推广管理过程中,地方政府可以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

2.建议新疆的主要大专院校、科研院所设置相关可再生能源专业,与企业紧密结合培养专业人才。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可再生能源投资商和设备制造商在人才需求上会有一些重复,这更加大了人才缺口。当前,要抓住有关高校专业调整的契机,国家和企业应有意识地引导高校开展可再生能源所需人才的培养。

3.针对企业反映的高校人才不能拿来就用、实践性差的问题,企业可有意识地与高校联合办学,鼓励企业参与可再生能源技术教育培养体系的建设,建立可再生能源人才培养机制。

4.要提高全社会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的意识。政府机构和事业单位率先使用可再生能源,并建设公用建筑物可再生能源利用示范工程;鼓励大型企业利用可再生能源,并积极投入可再生能源的技术开发、设备制造和可再生能源生产;对单位和个人自愿认购高价格可再生能源的行为,采取授予绿色能源标识、节能标识和企业环保评级等方式予以鼓励。建设新疆可再生能源人才培养基地,促进信息交流和科技人才的合作与培养。

五、新疆可再生能源发展趋势和前景

从新疆目前可再生能源资源分布状况、资源特点、利用程度、技术发展水平、开发条件以及政策因素来看,今后新疆发展较快的可再生能源主要是生物质能、风能和太阳能。生物质能仍是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能源之一,主要利用方式是发电、供热和制取液体燃料。风电将是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太阳能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光伏发电和热利用,光伏发电的主要市场是无电人口地区的独立供电设施建设。太阳能热利用的方向是实现与建筑的一体化,进一步提高其经济性和与建筑的相互协调。

[参考文献]

[1]《发展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研究》课题组.发展新疆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对策与建议[J].决策咨询通讯,2006,(3):49-50.

[2]胡隽秋.新疆可再生能源发展定位与前景分析[J].中国能源,2009,(5):33-36.

[3]黄鸿权,严立冬.农村资源经济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

[4]刘昌明.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生态环境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5]陶建格,薛惠锋.能源约束与中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对策[J]资源科学,2008,(2):199-205.

[6]新疆统计局.新疆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2.

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篇2

关键词:景观设计;生态性

一、生态的原则

人们在生态面前,一方面要从技术上着手加紧科学研究,寻找可再生能源的方法,另一面应从道德和法律的角度解决生态问题。可实施生态设计有三个的基本原则。

一是敬畏自然不破坏原则,确立人与自然的正确伦理关系。原始社会,人们对自然的认识比较少,改造自然的能力比较弱,对自然不仅是顺应更多是畏惧的状态。工业革命以后,人们对自然地态度大为改变,人成为主宰世界的主人,对环境的破坏也加大了,人与自然的伦理关系应该遵从“敬畏原则',只有客观的认识到人对自然还有很多无知的领域。在大自然的面前是极其渺小的,只有这样人类才能与地球以及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和睦相处,共同生存。

二是悲悯之心的节约原则,确定人与自然的正确道德关系。不去破坏自然,不为一己私利去毁坏自然,要明白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唯一环境,如果破坏了自己的生存环境,那人类的下一代如何去生存?毁坏自然,破坏生态环境那就是自掘坟墓。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很多资源都是非可再生资源,因此人类对自然的态度要有节约的意识,利用人与自然的道德关系减少对自然的压力,减缓资源的损耗,为子孙留点自然资源空间,这不仅是为了自己的子孙后代,也是为了整个人类的生存。我们应该尝试着怀一种悲悯之心,来过一种悠然的生活。

三是系统设计原则,就是将生态问题作为限制条件纳入到设计系统中,是设计遵循设计原则,这样生态设计的好坏就有明确的指标。比如,是否符合生态的材料,是否用节约的方法去创造物品,是否建造无毒环境,是否最大限度的发挥了材料的性能,是否有利于培养使用者良好的道德情操等等。将生态问题作为系统要素纳入到设计之中,能更好更有效的实施生态设计。

二、生态美的原则

景观是经济条件下实现的一个综合的整体,在满足社会功能的同时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的任何一方,设计就会存在缺陷。

虽然由于文化的不同,观念的不同,设计师也有自己的侧重方面。但是景观设计作品如果要有持久的生命力,必定是在总体上达到了这些因素的相互平衡,而其中又以一到两个因素特别突出。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有人批评某些生态主义设计过于平淡而缺乏艺术的价值,或者过于强调自然而忽略了人的需求。一些纯粹功能主义的作品虽有良好的社会性,但却与文化、自然隔绝,同时不具备相当的艺术水准,这样的作品很难引起人们的关注。同样,盲目的追求文化性、艺术性,但却连基本的使用功能都没有得到满足的设计,也不可能成为优秀的设计。

三、可持续发展原则

随着景观生态学原理、生态美学原理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引入到景观规划设计中,景观设计不再是单纯的为满足人类活动娱乐的场所,而是在于协议人与环境的和谐相处。

可以归纳总结这么几点,一是协调共生原则,二是能源利用最优化原则,三是要实现人类环境的可持续。必须对不可再生资源加以保护和节约使用。即使是可再生资源,其再生能力也是有限的,因此对他们的使用也需要采取保本取息的方式而不是杀鸡取卵的方式。四是废物生产最小化原则、循环再生原则、持续自生原则。

四、结语

景观设计的发展是与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社会的经济、社会文化意识的进步,促进了景观事业的发展和设计领域的不断扩展。景观的生态性并不是新鲜的概念。只是因为今天的环境问题更为突出,更为受到关注。生态主义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师内在和本质的考虑。尊重自然发展的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自我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建造和管理的始终。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艺术、功能和科学是现代景观设计追求的三个目标。景观设计要不断发展,艺术和科学就成了突破的方向。代表科学的生态主义思想和原则渗透到景观设计中并且成为设计的指导思想。

参考文献:

[1]王丽霞.现代景观园林规划设计现状及应对思考[J].山西建筑,2015(05):174-175.

[2]w琳.现代景观设计中野花景观的实际应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5(02):148.

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篇3

在低碳经济学家石定寰看来,可再生能源资源广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谁在这个领域掌握了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新型能源的发展主动权。”石定寰认为,“这是一个很公平的发展空间。”

占领绿色主动权

在全球气候变暖的挑战下,世界各国都在探讨低碳经济,寻求可持续发展之路。

节能减排、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是发展低碳经济一个很重要的方面。煤炭在中国能源生产结构、消费结构中占据重要位置,以煤为主的局面很长时间内难以根本转变。因此,更有效的清洁利用煤炭资源,大力发展清洁煤技术,对中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现在国家把节能减排列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在“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约束性指标,采取一系列严格措施,推进节能减排工作。

发展低碳经济的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有着更加广阔前景的途径,就是发展可再生能源。太阳能、风能、生物能、地热能、海洋能、水能等是可再生能源重要组成部分。可再生能源资源最广阔,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同时也公平地分散在世界各个角落,大家都可以利用。谁在这个领域掌握了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谁就掌握了未来新型能源的发展主动权,这是一个很公平的发展空间。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的可再生能源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发展过程。过去,中国可再生能源的基础很薄弱,上世纪80年代最早发展的可再生能源是沼气。改革开放后,中国将可再生能源列入能源政策,并提出远有前景、近有实效的方针。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也得益于国际合作。中国和西方国家签订的第一个重大项目就是在北京郊区建立新能源村,第一次集中展示了世界上各种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展现了未来的新能源趋势。此后,很多先进的新能源技术开始不断传入中国。

特别是本世纪以来,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脚步大大加快,这主要得益于制定了可持续发展能源战略和可再生能源法。最近几年国家又加大了支持力度,制定了国家中长期可再生能源发展的专项规划。2006至2020年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第一次把能源作为11个重点领域的第一个,同时把可再生能源低成本、规模化应用作为未来能源科技工作一项重点任务,这些都为可再生能源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企业界、产业界、科技界、政府部门提高了对发展可再生能源的认识,积极性空前高涨。

辨识前景与效率

最近几年,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很快。今年中国的风能装机容量有可能达到1700万千瓦,去年是1000万千瓦,一年之内装机容量增加700万千瓦,这个发展速度相当快,2000年以前我们曾经努力奋斗了10多年,100万千瓦装机容量都没有达到。同时风机国产化方面也取得了长足进步,1.5兆瓦的大功率风机已经具备了自主开发的能力,正在开发3兆瓦机组。但同时我们也面临一些问题,比如风电资源评价工作不够深入,很多风场建设之前的基础性工作做得不够,这将影响风电的发展。目前全国风机运行效率有待提高,电能质量和发电量也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太阳能利用是今后应用最广泛、最有发展前景的可再生能源。中国是世界上太阳能热水器生产量最大的国家,全国安装的太阳能热水器面积超过1亿平方米。最近几年,国家进一步把推广太阳能热水器跟建筑节能更好地结合起来。2000年中国光伏电池产量只有13兆瓦,到2007年就超过了欧洲、日本,成为全球光伏电池产量最大的国家。现在无论是美国还是欧洲,大量光伏电站需要的太阳能电池有相当一部分是从中国进口的。中国的太阳能发电产业链也正在逐步完善。比如,前几年中国90%的多晶硅材料需要进口,而且价格非常昂贵,最近两年,国内自主发展起来的多晶硅材料生产线正在逐步投入生产,2009年产量超过1万吨,原料国产化推动了太阳能电池成本进一步下降。

对于风电,国家有政策扶持和补贴,但是光伏发电方面还没有扶持政策。国外通过高价收购光伏发电,平摊到整个电网里,来促进光伏发电的发展。最近,国家发改委、能源局也在研究光伏发电的推动政策,将进一步打开国内应用太阳能发电的新局面。在技术进步的同时,多晶硅材料国产化也将有助于降低成本。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后,多晶硅价格大幅度下降。除了单晶硅、多晶硅电池外,我们还发展了薄膜电池。薄膜电池消耗能源更低,成本也会大幅度下降,给更广泛利用太阳能光电提供了广阔前景,但缺点就是效率还比较低。

中国在生物能方面还处于研究发展示范阶段,大规模产业化还需要一定时间。如何进一步提高水平、如何进一步发展生物液体燃料等很多领域都值得研究。比如如何从各种藻类里提取生物柴油,这是一个新的发展方向。我最近看到有一个企业在这方面投入很大力量,已经可以做到用两吨藻类生产一吨生物柴油。应该说这几年,国家无论在产业发展上,还是技术创新上,对可再生能源的重视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

转化机遇变现实

辩证地看,国际金融危机给中国进一步发展低碳经济、发展可再生能源提供了机遇。但是如何抓住机遇,把机遇变成现实,还需要做大量工作。

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篇4

[关键词]循环经济3R原则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了严重威胁

一、引言

旅游资源是发展旅游业的核心。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旅游资源是一种稀缺资源,如果过分追求经济利润,盲目开发和立项,会使旅游资源遭到严重破坏,甚至造成一些贵重的旅游资源永远的消失。对于旅游资源必须采用一种开发与保护并存的模式,而循环经济理论就是这样的一种理论,它把资源节约利用、循环利用、高效利用和综合利用作为解决稀缺性问题的主要手段,是实现旅游资源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最佳途径。

二、循环经济中的“3”R原则

1.减量化原则((reduce),要求用较少的原料和能源投入来达到既定的生产目的或消费目的,进而到从经济活动的源头就注意节约资源和减少污染。减量化有几种不同的表现。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小型化和轻型化,要求产品的包装应该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物排放的目的。

2.再利用原则((reuse),要求制造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的形式被反复使用。再使用原则要求抵制一次性用品,生产者应该将制品及其包装当作一种日常生活器具来设计,使其像餐具和背包一样可以被再三使用。另外还要求制造商应该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期,而不是非常快地更新换代。

3.再循环原则((recycle),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而不是不可恢复的垃圾。再循环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原级再循环,即废品被循环用来产生同种类型的新产品,例如报纸再生报纸、易拉罐再生易拉罐等等;另一种是次级再循环,即将废物资源转化成其他产品的原料。

3R原则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所以其先后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三、3R理论下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分析

目前在我国的旅游业中主要存在着4种模式:

1.急功近利模式。为开发而开发的,对旅游资源只开发、不保护,这是最原始的一种旅游资源开发行为,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完全基于经济利益。不仅在资源开发之初不考虑环境和资源问题,在某个已经开发的资源遭到破坏后也没有赶快进行保护和弥补,经营者最有可能做的就是再去盲目地开发下一个景点,如此循环直到当地的生态环境遭到完全的破坏。在我国的旅游业起步之初很多景区景点的开发都处在这个状态,如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南方某景区推掉半个建豪华饭店,造成水土流失、生态环境退化等,造成了不可逆转的损失。这种旅游资源开发的模式完全是鼠目寸光的行为,更谈不上贯彻“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原则了。

2.亡羊补牢模式。为保护而保护,这是一种纯事后的作为,即在开发旅游资源之初完全没有考虑3R原则,当造成严重的甚至是毁灭性的后果时才意识到要保护,这种开发和保护模式是消极的,属于亡羊补牢的行为。现在部分早期无视环境进行盲目开发的景点已经意识到了保护的重要性,开始进行补救。亡羊补牢模式是以资源的破坏和高额的治理费用为代价的,因此3R的循环经济发展原则在补救的过程中必须贯彻才能达到恢复生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

3.以保护为目的的开发模式。这是一种适合自然生态景观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如果某个景观是惟一的、独特的、不可再生的,必须是通过保护来开发的。如一些湿地资源和一些特殊的地理地貌资源如果被破坏了,就无法恢复。对于这样的旅游资源,就要在高起点的规划指导下,严格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进行规划,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前提下,有计划有步骤的进行开发,经济利益要为自然资源的保护让路。这种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模式一般投入高但收益慢,所以一般以政府为主导进行全面整体的规划和投资,单一的企业进行开发,很难达到3R的要求。

4.为开发而保护的开发模式。这是一种比较适合人文景观的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如一些古代建筑群、摩崖石刻等,要想对其进行开发,就必须同时对其进行保护,这些资源历经了千百年的风雨,如果只开发不保护只能使其消失得更快。可以选择首先由政府进行3R指导下的循环经济规划,然后再以企业为主体进行开发。这样就可以保证这些人文资源即可以得到高效的开发,又可以达到保护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结语

目前我国存在的四种旅游资源开发与保护模式中,第一种“急功近利”式完全与循环经济理论背道而驰,应该完全被淘汰,在旅游资源开发立项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把关,坚决杜绝这种项目上马;第二种“亡羊补牢”式也不是应该提倡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虽然前期投资相对较小,但是后期的治理费用会非常的高,付出的环境代价也会很大;第三种“以保护为目的”的开发模式和第四种“为开发而保护”的开发模式最符合循环经济的发展模式,也最容易贯彻“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的3R原则,是现在和日后进行旅游资源开发和保护最应该遵循的模式。

参考文献:

[1]仇保兴:简论旅游资源开发[J].风景名胜,2000年第三期

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篇5

关键词:再生,西昌市,资源,保护,开发,多方效益

abstract:thisarticleinviewofthetourismresourcesprotectionanddevelopmentofthesituationandthedevelopmenttendencyofthewetlandparksinqionghaifeedingstuffindustry.xichangbecameasanexample,thedifferentview,andthenputsforwardthedevelopmentofthetourismindustry"renewable"mode,advocatinglocalcharacteristicsculture,naturalresources,theuseofspacearerelatedwitheachotherandregenerationdesign.

Keywords:regeneration,.xichangbecame,resources,protection,development,manybenefits

中图分类号:U695.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再生”模式解读

1.1“再生”含义

“再生”字面含义是:一,死而复活,重生;二,犹再造;三,犹来生;四,对某些废品加工,使恢复原有性能,成为新的产品[1]。由此可衍生以下几点:1、地域文化的挖掘、保护、复兴,找寻其不可替代性,加以提炼设计,使其重新生长;2、对现有空间功能的完善和优化,修复或建立环境再生系统;3、重视生态环境,将其与城乡建设结合起来,打造人与环境和谐共生的发展环境;4、提倡低碳设计,充分利用废旧材料进行再创造,发掘材料的新功能;5、因地制宜,挖掘新的旅游亮点,创造循环效益。

1.2“再生”模式提出的必然性

在旅游业开发的现实情况下,急需一种可持续、能带来多方效益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生态环境与人为开发的矛盾,从环境承载力的角度来有效控制开发规模。在景观打造上不一味模仿、套用,而是以环境自身的特点为开发出发点,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创造适合本地的环境空间。在景区规划中考虑长远性。复制景观能带来一时的效益,但是从长远来看始终不能真正的扎根于中国当代的文化与社会环境,更不能从本质上改善环境,并且还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损伤。

1.3“再生”模式可能带来的影响

再生模式是基于当下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现状的一种值得提倡的发展模式。该模式能再一定程度上缓解保护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矛盾,并提升旅游景观的生态价值和地域特点,缓解旅游业发展压力,打造城市新形象。

1.4“再生”模式的推广及运用范围

再生模式适用于具有一定自然资源及开发条件的环境生态空间。保护是原则,整治是手段,开发是目的。不破坏原有生态系统,对不适宜的发展方式做出整改,并提炼其发展亮点,找寻发展契机,将保护与开发二者结合在一起。

西昌市旅游资源及发展现状分析

西昌市是攀西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及交通中心,全国三大航天基地之一,近年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山水阳光和独特风情,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和商业投资,发展势头迅猛[2]。

西昌市邛海湿地公园开发战略解读及开发前后对比分析

3.1开发前后状况初探

西昌市邛海湿地公园位于邛海西岸北端,滨临海河,开发前是大片农田及鱼塘,邛海水质遭到严重污染,水域面积从34亩缩小到29亩,整治迫在眉睫。

开发分六期,总面积12300亩。整改范围包括海河沿岸、邛海周边湿地、周边居民环境基础设施及娱乐场所。目前有2010年7月竣工的一期工程观鸟岛湿地公园;2011年7月竣工的工程二期“梦里水乡”;在建的三期工程“烟雨鹭洲”。

邛海水质由曾经的一度恶化恢复到Ⅱ类水质以上。一到六期工程完成后水域面积将由保护前的27平方公里达到34平方公里。目前,邛海湿地公园被正式命名为省级湿地公园。邛海湿地将被打造成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3]。

3.2周边区位环境分析

邛海是四川省第二淡水湖,是“邛海螺髻山部级重点风景名胜景区”的组成部分。“山、水、城”相依相连,使其成为西昌市的一张名片,但也因紧邻城区,曾导致一系列环境破坏和开发不当。

3.3总体规划

规划围绕“湿地恢复、生态修复和邛海水质净化”这一主线,按照“自然、生态、保护优先”原则,坚持基础设计同步配套完善;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坚持退塘还湖、退田还湖、退房还湖的“三退三还”;坚持体现生态性、自然性[4]。

3.4就地取材,充分利用清洁能源

湿地公园尽量采用生态材质,将人工构筑物对环境的影响减少到最小。景区茶室及休憩长廊的主材是经过防腐处理的木材和竹子,能与环境融合,并在视觉上给游客一种轻松、生态自然的感官享受。栈道及栈桥的设计也丰富多变,除了主要栈道采用仿木材质作为路面铺设,大多数小道采用青石板及实木。湿地公园的路灯均采用太阳能灯,充分利用西昌丰富的太阳能,将其转换为夜晚照明,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

3.5搬迁居民安置方式

政府在规划中坚持湿地恢复建设与改善村民居住环境相结合;湿地恢复建设与助推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湿地恢复建设与土地整理利用相结合[5]。

原居民在湿地建成后成为了湿地保护者。政府为解决搬迁居民工作问题,湿地保洁工、船工、保安、园艺修复员、公共设施管理人员大多从村民中招募。为安置居民修建了城中村安置小区及老海亭安置小区及商业区。

3.6民意问卷调查

笔者为了解邛海湿地公园的建设对搬迁居民及游客带来的影响,分别在2011年7月及2012年5月对湿地公园的游客及工作人员做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整理如下:多数当地居民对湿地公园的现状比较满意,认为给大家带来了一个休闲、娱乐及健身的良好去处。绝大部分游客对湿地公园的湿地景色及生态自然景观比较满意。当地安置居民对安置政策比较满意。

“再生”模式——可持续发展的多方效益解读

4.1有效解决环境保护与开发的矛盾

西昌市打造的湿地景观对邛海水体治理及湿地还原具有突出成效,有力解决了生态环境与开发的矛盾,并从中找到了发展旅游业的契机,是一个比较成功的“再生”案例。

4.2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空间

人类的对大自然的索取和开发不能忽视生态承载能力,应在满足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环境保护,将和谐共生的发展理念植入旅游开发中,尊重自然,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而是从规划和研究中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创造永久的共生空间。

4.3生态环境的辐射与更新

一个健全完善的生态系统不仅能满足自身的生长及运行,还能辐射周边环境,给野生生物提供一个良好的生存环境,给当地居民创造一个宜人舒适的休闲空间,带动周边环境的更新及再创造。

4.4带动经济发展,提升城市形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再生”模式要求对生态环境具有建设性意义,能带动多方效益,促进经济发展,体现地域文化价值,提升城市形象,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一个多方面多层次的立体发展模式。

结语

本文以西昌市邛海湿地公园为例,对“再生”模式进行阐述,倡导旅游业发展的再生。当今可持续发展及低碳节能理念的不断落实,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复兴有了新的需求,倡导地方特色、自然资源、空间利用的互相关联及再生设计具有现实价值。笔者希望这种具有建设性意义的“再生”模式能得到更广泛的运用及优化改进。

[1]百度百科.再生.baike.省略/view/422269.htm.2011,07,16

[2]百度百科.西昌.travel.省略/bible/69845.2012,6,11

[3]宋明,喻华.西昌“邛海国际湿地”扬帆起航.[n].华西都市报.2012年5月9日(8)

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篇6

[关键词]景德镇;资源枯竭型;区域竞争力;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283(2012)12-0126-03

作者简介:韩静(1982-),女,汉族,浙江萧山人,景德镇陶瓷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讲师,经济学硕士,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区域经济。

一、问题的提出

“资源枯竭型”城市主要是指矿产资源开发进入衰退或枯竭过程的城市。而目前对衰退或枯竭的定义是指累计采出储量已达当初测定总量的70%以上或以当前技术水平及开采能力仅能维持五年的开采时间。根据这一定义,我国已经确定了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这些“资源枯竭型”城市主要呈现出以下四大特点:一是随着资源枯竭,产业效益下降;二是产业结构单一,资源产业萎缩,替代产业尚未形成;三是经济总量不足,地方财力薄弱;四是大量职工收入低于全国城市居民人均水平。根据城市发展的规律,资源枯竭型城市必然要实现经济的转型,探索出城市发展的新途径,否则难逃城市消亡的悲剧。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1.国外相关研究

从国外的理论经验来看,关于资源型城市研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初级阶段,其代表人物为英尼斯等,英尼斯(1930)对资源型城市发展中存在的一些社会问题、个人行为等进行研究,其研究对象主要是以单一城市或某一区域中的若干城市为单位;第二阶段为实证和规范研究,以布拉德伯里(1983)、欧费奇力格(1988)等为代表人物,研究方向开始从理论阶段转为对资源型城市的实证与规范研究;第三阶段为微观分析,代表人物有海特和巴恩斯(1992)等,研究方向开始从宏观领域转向了微观领域,即经济结构、劳动力市场结构以及经济全球化对资源型城市的影响方面。

从国外的实证经验来看,关于资源型城市转型的模式主要有三种:北美模式、日本北九州模式以及欧洲模式。北美模式主要强调对单一资源型城市原有主导资源开发产业进行产业纵向发展和技术进步及产业改造,扩展原有产业链,增加产品的加工深度,把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作为接续产业的主导经济模式,从而带动区域产业的转型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日本北九州模式主要强调政府对转型产业实行强有力的援助政策,其采取的援助政策主要有进行再就业职业培训、大力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事业建设、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学习和引进先进技术。欧洲模式主要强调以高新技术发展传统产业的手段来实现经济转型,其措施主要有对产业实行补贴、强化对环境的治理和保护、努力营造良好环境吸引外来投资、把解决就业等社会问题放在突出重要位置,在进行生产力布局时,优先在矿区布点,利用法律手段规范矿区复垦等。

2.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针对资源枯竭型城市怎样才能实现经济转型,寻求城市的新发展,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一是从产业转型的角度出发,主张资源枯竭型城市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采取多元发展战略。如张平宇(2008)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应该培育壮大替代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为此要依托自身优势、找准方向、准确掌握培育壮大替代产业的时机,要大力发展资源深加工产业、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值,要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实现城市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二是从体制转型的角度出发,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绝不只是产业结构、产业格局的简单调整或再造,而是包括体制、机制、理念在内的全面调整和再造。如孙淼、丁四保(2005)指出资源枯竭型城市应该弥补资源“过渡时期”的缺失、培育非公有制经济、打破中央和其他城市对资源型城市“剥夺”的链条、合理利用资源型城市的有限资金;张平宇(2008)指出建立健全资源开发补偿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是促进资源型城市转型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为此应该建立完善资源产业衰退期转产资金制度,理顺政企关系,加快国有资源型企业改革、改组、改造的步伐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劳动和社会保障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补偿和治理主体地位等;三是从城市发展的角度出发,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应该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如张秀生、陈先勇(2002)指出资源枯竭型城市应进一步完善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改善区域投资环境,要发挥区域优势、加强区域经济合作;四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出发,认为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应该适度开发新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治理力度。如张米尔、武春友(2001)指出要加强地质勘探、适度开发新资源、鼓励资源的异地开发,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要加强生态环境治理、走生态化可持续发展之路。

但以上观点大多是基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恢复发展的角度,从区域竞争力这个角度的展开还不足,从而无法保障资源枯竭型城市能够恢复其在资源丰裕时所获得的竞争优势。因而,区域竞争力概念正是对传统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的一种突破,其要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不仅要充分利用区域内自身的资源优化配置,还应使用区域外的战略资源进行优化配置,以突破自身资源枯竭的制约,从而实现经济的反超。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必须再培育和构建这种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不仅在区域内,更强调在区域外。能力越强就越能够从区域外获得更多的战略资源,以满足自身经济转型的需求,并为城市经济转型的发展积聚更强的发展后劲。而这种强有力的发展后劲又会使城市经济转型发展中获得更多的资源积累,继而又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三、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竞争力现状及成因分析——以景德镇为例

1.区域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44个资源枯竭型城市中,景德镇是唯一一个瓷土资源型城市,其现阶段的区域竞争力主要面临以下困境:一是产业结构单一。主要表现为产业结构过度畸形,严重依赖陶瓷产业,随着瓷资源——高岭土的日益枯竭,就必然会导致陶瓷产业乃至整个经济的衰退和萧条。此外,现有的多数陶瓷产业链处于低附加值的环节,整体经济效益较低。二是社会经济结构矛盾突出,如资源与生产的矛盾,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技术滞后与外部竞争加剧的矛盾,生产服务性产业发展的滞后等,均随着资源的日益枯竭而日趋明显、尖锐。此外,由于陶瓷产业的日益衰退,以及企业历史欠账多,导致企业效益下降,下岗人员激增,加之地方财政又十分困苦,社会保障体系不够健全,影响了社会的安定和谐。三是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传统的陶瓷产业大多属于“三高”产业,即高污染、高能耗、高排放。长期大规模的资源开采和初级产品的加工已严重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继而影响了城市其他产业的发展。

2.区域竞争力弱化的成因分析

导致景德镇区域竞争力弱化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资源陷阱效应。景德镇因其先天的瓷土资源优势,通过规模化生产,最终形成以低成本优势为特征的陶瓷产业,并逐渐发展成为景德镇的优势和主导产业。然而,这种资源优势使得区域内的各种经济要素,如土地、劳动力、生产性资源等开始不断地聚集在这些主导产业中,严重影响了其它产业的生存条件和发展空间,这就是资源的陷阱效应。这种陷阱效应也是导致资源枯竭型地区产业乃至经济结构调整始终难见成效的根本原因。二是资源的有限性与资源开发的周期规律。由于高岭土属于可耗竭或近似可耗竭的矿产资源,其在一定时期内的储量相对有限。受制于此,景德镇陶瓷产业的发展必然经历“兴起—发展—鼎盛—衰退”的周期性变化过程。以景德镇为例,在资源开发的前期,由于瓷土资源的丰富,使得瓷厂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大,极大地推动了景德镇城市经济的发展,但到了资源开发的中后期,由于瓷厂产业规模的缩减,景德镇城市的经济发展速度也开始回落,从而面临着产业转型与经济结构调整问题。如果此时产业转型和经济结构无法实现有效调整,城市的发展必然逐渐趋于衰退。三是政府财政支持的力度不够。由于景德镇整体经济的落后,致使以税收为主要来源的地方财政力量相对有限,市政投入严重不足,城市相关配套设施薄弱,投资效应需要较长时间才能体现,新的产业形成受阻,最终不利于城市经济的转型。四是经济体制转型的困境。以景德镇为例,早期名扬国内外的十大陶瓷企业多为国有企业,随着国有企业弊端的逐渐显现,如企业机制不灵活,效率低下,冗员过多等问题,企业转型迫在眉睫,但转型中企业经营效益持续下滑,最终导致企业的破产倒闭,就业压力增大,加重了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社会负担。

四、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竞争力再培育模式探究

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竞争力再培育的主要矛盾表现为:一是经济结构过于单一,落后的产业促使经济转型所必要的生产要素流失;二是经济转型所引发的社会问题,如高失业率、社会保障压力大等加大了经济转型的难度;三是资源过度利用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阻碍经济转型的实现。因此,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竞争力的再培育还需从产业转型、社会保障、环境治理这三个方面逐一推进。

1.产业转型

推动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竞争力再培育一定要有产业的支撑,因此推动产业升级和更替,实现经济转型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竞争力再培育的第一要务。而产业的升级和更替又依赖于资金、人才等必要的生产要素。但由于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的过度落后,这些生产要素总不可避免地流向其他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使得城市与产业转型极易陷入恶性的互动循环之中。由此可见,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产业转型既要推动各生产要素的同向转型,又必须以保障生产要素不过分流失为客观基础。

2.社会保障

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社会保障体系是维护资源枯竭型城市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成为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竞争力再培育的第二要务。在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中,原有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弊端也开始逐一显露,具体表现为保障范围窄、规模小、层次低、负担重等方面,极大地制约了经济转型的实现。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和政府应从资金投入、失业保险等各角度逐步完善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社会保障体系,从而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平稳过渡。

3.环境治理

环境是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又一重要因素,因此推动环境治理是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竞争力再培育的第三要务。资源枯竭型城市的环境治理不仅体现在碳排放、污水排放量、空气粉尘等硬指标方面,同时还体现在软环境的治理上,包括管理水平、创新能力、城市的开放程度、城市历史文化及其积淀等。通过对城市环境的治理可最终实现经济、社会和生态同步发展。

五、提升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竞争力的对策分析——以景德镇为例

1.景德镇区域竞争力再培育中的产业转型

一方面应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升级,通过打科技牌,走科技路,来提高陶瓷的附加值,大力促进产业和产品升级;另一方面要依据自身的客观条件积极培育和发展新的主导产业,如陶瓷文化创意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潜力大的产业,从而实现经济结构的多样化。其次,景德镇还有众多的陶瓷艺术家和手工工匠以及大量的厂房、烟囱等工业遗存,可运作发展陶瓷工业和文化旅游产业,成为景德镇市最具生命力的产业。

2.景德镇区域竞争力再培育中的社会保障

景德镇要重塑和提升区域竞争力,首先要转变两个观念的局限性:一是发展观演变的局限性,二是政府经济发展战略决策指导上的历史局限性。景德镇区域竞争力再培育还必须完善相应的保障措施:一是应建立衰退产业退出的保障措施,通过设立衰退产业技术改造专项基金、建立资源枯竭型城市补偿的财政专门账户、使用国债资金等途径推动衰退产业的退出;二是应建立新兴产业的扶持政策,通过改善投资环境、出台民营企业与中小企业的鼓励政策等方式促进新兴产业的发展;三是应再建区域竞争力的科技保障,通过培育高新技术和技术更新来推动产业的发展。

3.景德镇区域竞争力再培育中的环境治理

一方面政府应出台相应的生态环境治理条例,加快生态环境治理,提高生态环境水平。经济结构调整中加大对低碳产业的引进和发展,如陶瓷文化创意产业等;另一方面政府应积极推动企业节能减排、清洁生产,实现从末端治理向源头治理和全过程控制相结合方向转变,逐步实现零污染零排放。

由于产业转型、社会保障、环境治理这三大调节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支柱不会自发开始,而必须在一定外部因素的推动下才能有效运转。因此,经济转型中还应充分考虑到政府“有形的手”和市场“无形的手”等因素的作用,通过资源供给、需求拉动、人才素质、科技创新、制度创新等方式实现资源枯竭型城市区域竞争力的再培育。

[参考文献]

[1]张平宇.东北区域发展报告2008[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

[2]孙淼,丁四保.我国资源型城市衰退的体制原因分析[J]经济地理,2005(2).

[3]张秀生,陈先勇.中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02(2).

[4]张米尔.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障碍与对策研究[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2).

[5]盖文启,朱华晟.产业的柔性汲取及其区域竞争力[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1(10).

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篇7

[关键词]景观垃圾;循环利用;可持续发展;节省资源

[中图分类号]F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1)23-0041-01

在时代的飞速变化和城市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中,我们看到自然资源和土地资源被过度的开发,而人们不断片面地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更加剧了资源的匮乏,直接导致了景观和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特别是在城市快速发展地区更是面临着有限的自然资源和更加脆弱的自然环境极大的考验,但是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能以牺牲自然环境为代价。因此如何在发展中寻求社会、经济和生态的真正可持续发展成为了一个引人注目的问题。这就要求在开发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更应该尊重自然,维护自然环境,将影响降低到最小程度,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共生关系。而通过对原有资源的更新再循环利用这一有效手段,可以使景观和生态获得重生,使景观效益、生态效益得到整体的提升,使高速发展的地区具有社会、经济、生态持续发展的能力。

这时,延续城市文化的精髓和建筑垃圾的回收再利用就成为了可持续景观最值得关注和实施的方面。毋庸置疑,一个富有生命力的地区和城市必然是有个性、具可识别性和有自己特有的内涵。通过更新、循环、再利用的开发形式及设计理念可减少大量的建筑垃圾及对城市环境的污染,同时减少施工过程中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保证城市地区原汁原味的特色,充分尊重原有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背景、文化背景,使景观设计延续城市的集体记忆,才能创造出可持续发展的景观,并使衰败的地区重拾自豪感。

城市文化景观是构成城市形态和城市风貌特色的重要内容,也是使地域性城市存在与发展的重要特征与形象要素。城市文化景观是伴随着城市的生成发展而自然形成的,也是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变化而不断更新和变化的。城市文化景观发展变化的历史就是城市发展变化的历史,而城市本身就是文化景观的集合体。城市的文化景观不仅表现了城市历史有的、不断积淀的文化意义和景观特征,也融合了今天普遍的、不断创新的社会发展特征。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城市发展历史,决定了城市文化景观的特殊性和独有性,决定了一座城市文化景观的单调与复杂、朴实与华丽。城市文化景观就是城市历史与现实的综合写照,其中部分文化景观往往具有特定的政治和文化意义。因此具有代表意义的城市文化景观不应该被新生的景观所吞噬,应该是保留性的延续发展。

也就是说,在制造新兴景观时,如果我们一味地了原有的景观,势必造成大量的景观垃圾,并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原有景观包含的城市特色造成损伤,尤其是富有历史意义且文化悠久的那些老街或是老式住宅区,例如北京著名的胡同文化、南京的明城墙等。传统的美学观点认为,废弃地上的工业景观是丑陋而难以入目的,没有什么保留的价值,于是在进行景观设计时,要么将那些工业景象消除殆尽,要么将那些垃圾掩藏起来。而今天,艺术的概念已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美,不再是艺术的目的和评判艺术的标准,景观也不再意味着如此。

随着城镇建设的深入发展,各类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也势必逐渐增多,如何处理和利用这些垃圾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

确切地说,建筑垃圾是旧建筑物及构筑物拆除后废弃的部分。而宽泛地说,建筑垃圾包括建筑物拆除下来的砖;旧建筑拆除后不能再使用的废弃部分;建筑物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未用完的木材、落地砂浆、混凝土、金属制品、钢筋头、钢材、塑料制品、小五金等;建筑物施工中开挖基础的基坑土、边坡土或碎石等;家庭装修过程中产生的各类废料;道路翻修产生的废料等几大部分。有关数据表明,我国建筑垃圾的数量已占城市垃圾总量的30%~40%,未处理的建筑垃圾大多被直接运往郊区或乡村,采取露天堆放或填埋。这样的处理方式不仅会消耗大量的土地资源,还会产生巨额的垃圾清运费,同时在处理过程中会对环境产生较严重的二次污染。如此大量的建筑垃圾与大力进行的城市生态建设是背道而驰的。因此,建筑垃圾的生态利用研究迫在眉睫。

而产生的这些建筑垃圾,在建设新景观时是可以有效利用的,或者回收,或者回炉重铸,也可以就废弃物再利用制造出新的产品去适应即将建造的新景观。设计师可以运用艺术的综合手段,以达到商业建筑垃圾更新、生态恢复、文化重建、经济发展的目的。在秉承商业景观特色的基础上将废弃的景观改造成为具有多重含义的景观。如德国国际建筑展埃姆舍公园中的一系列项目、德国萨尔布吕肯市港口岛公园、美国波士顿海岸水泥总厂及其周边环境的改造。由此看来,我们不难得出结论,建筑垃圾是可以利用的固体废弃物之一;面对这个问题,其实国内已经有不少科技工作者及企业针对建筑垃圾开展了一系列的技术探索和研究,对国家实现资源综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这些研究对日后城市再建设的发展是极为有益的。如吴良镛院士通过对东西方历史城市的形态和发展的深入研究,结合北京市旧城规划建设的理论和实践,提出了“有机更新”的理论。1994年,在其著作《北京旧城与菊儿胡同》中指出“所谓有机更新,即采用适当规模、合适尺度,依据改造内容与要求,妥善处理目前与将来的关系――不断提高规划设计质量,使每一片的发展都达到相对的完整性,这样集无数完整性之和……达到有机更新的目的”。

根据建筑景观和空间现状区别对待,保留、修缮、拆除更新等几种模式可广泛地适用于许多城市的旧城更新过程中,有利于保持城市发展的延续性和完整性。

这些年,我们一直提倡的生态概念绝不仅仅是绿色,而是最大限度地提高能源和材料的利用率,减少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在建造过程中对自然环境施加最小的影响。生态也不是一句到处滥用的动听口号,不论是否生态的项目都冠以所谓“生态”的美名,把“可持续发展”表面化,因此,不仅政府部门需要如实核实,设计师也应以行业精神为首,而非随波逐流。

参考文献:

[1]王向荣,任京燕.从工业废弃地到绿色公园――景观设计与工业废弃地的更新[J].中国园林,2003(4):11-18.

[2]张毅川,乔丽芳,陈亮明,等.废弃地的景观与生态恢复研究[J].环境科学研究,2005(3):17-21.

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篇8

1.1观察自然规律

景观设计者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时,一定不能违背自然规律,这是最起码的原则性问题。在设计前,要对当地的自然规律以及其形成过程进行详细的了解,并且逐一进行分析与探讨,将结果进行系统的整体。通过这些前期工作,可以找到具有良好开发价值而且又能满足当地环保要求的地块类型。

1.2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调查、分析

在对当地生态系统进行调查与分析过程中,要运用精密的科学仪器以及有效的科学方法,通过搜集其原始信息以及派生信息在内的地域信息。首先对于搜集到的各种生态因子,进行合理的分类,然后使其构成单因素图。最后再根据具体的要求,通过使用叠图的技术来进行叠加和归纳出各级的综合图纸。

1.3对原有资源进行保留、再利用

景观设计者在对生态系统进行设计时,要充分应用生态学原理,这样不仅仅可以对其当地的自然环境进行有效、合理的保护,同时还可以减少人们的干扰与破坏。在设计的同时,也要倡导对能源和材料的循环利用,这是贯穿于整个现代景观园林设计中的。所以,以上的生态系统保护要求,就需要对设计者进行更多的设计准则。在设计中,设计时需要对场地原有的生态环境予以保留并且加以保护,这是对当地生态系统最基本的维护工作。同时,在设计中要多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可以重复可再生能源,这样可以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渡使用进行有效的避开。设计者要按照生态主义的景观设计要求来进行设计,要尽可能的做到将场地材料及能源最大化的循环使用,最终达到发挥节约资源的效果。

1.4优化自然景观

对于自然生态系统来说,其自身有着演变与更新的规律,而且还具有着极强的自我维持以及自我修复能力。设计者要通过使用大自然的力量来实现这个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与可再生能力,这样不仅仅可以节约生产资源,而且可以对人为因素所产生的废弃物来进行有效的减少。因此,通过优化自然的景观,可以合理有效的调节整个生态系统,提高其自身的修复能力及可再生能力,为促进和谐、可持续发展的神态系统做出了贡献。

2.园林景观的设计意义

2.1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通过对园林景观的设计,有效的对加强生态敏感区的保护以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最终使得原有的自然动植物生态系统能够较为完善的得到保护。只有将生态平衡的思想灌输进设计者的思考中,才能使所设计出的园林景观具有可持续性发展的性能,才能使得生态系统更加的稳定、和谐,最终协调的处理好绿地系统以及自然地形地貌的关系。

2.2对有害气体、粉尘的吸收

由于城市的污染日趋严重,二氧化硫等危害人们身体健康的气体,园林景观植物对其进行有效的吸收。园林景观除了对有害气体的吸附作用之外,还具有着吸收粉尘的功效。特别是树木,其对城市的粉尘有着较为明显的阻挡、过滤以及吸附的作用。

2.3维持碳氧平衡

目前,由于城市的人口大幅度增涨,促使二氧化碳的呼出量大大增大。而且,对于城市中的绿化越来越少,使得二氧化碳与氧气的比例严重失调,空气质量大大下降。为保持空气的清晰,就必须对城市的园林景观建设进行合理的规划,要求绿地的指标大大提高,来满足氧气的缺乏。

2.4对空气的杀菌

由于园林景观植物本事具有着能分泌杀菌素的能力,能够对空气中的粉尘细菌进行有效的杀菌性。而且,据相关研究发现,园林景观对于城市的空气杀菌力度是非常可观的。

2.5减少噪音

随着城市的生产、发展的速度加快,噪音的影响对于人们生活造成了不利的因素。因此,对于林带植物来说,在城市中具有着一定的防治噪音的能力。树木之所以能够对噪音进行减低,主要是由于其声音在投射到枝叶之上,然后通过反射到其他方向,在这个过程中,其物理性能中对于能量的消耗,通过造成树叶的微震而能够对声音进行消耗,最终降低了声音的大小。

3.环境质量的改善

一所城市的环境质量好坏,不仅仅体现着一所城市的生态面貌,更重要的是对人们的身体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设计者能够很好的对植物配置进行权衡,也是对一所城市的生态化建设作出了有利的贡献,对于改善空气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有着直接的作用。

4.建设生态环境保护

国家要坚持以“生态平衡”来作为社会的主导地位,要对城市的园林绿地系统进行合理有效的布局与分配,这是生态平衡的重要原则。其主要是将顶级稳定的生态系统,融入到人们日常生活中,使其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进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相协调,城市中的能量输入与输出达到相对的平衡状态,减少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伤害,最终要促进系统的整体效益达到最佳效果。对生态系统进行建设中,要对湖泊水系系统进行合理有效的调节,使得绿地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能够满足城市的地貌和湖泊水系的连接。而且,要将自然引入到城市之中,这样可以有效的维护城市的生态平衡状态。

5.环境保护对国家发展的意义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工业生产的废气及汽车排放的废气致使空气污染严重,极大的破坏了我国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因此,对国家的环境进行合理、有效的保护成为了当今的重要责任。在主张生态主义景观设计的方针上,有效的实现了以人类为中心到以自然为中心的合理转变,改善了自然生态环境。而对于生态主义的景观设计改变,直接突破了对于传统景观的审美思想。因此,这些都需要景观设计者具有缜密、系统的生态学知识,并且有优秀的设计能力,才能使得设计作品具有着以生态系统为主导,同时还兼具着艺术与经济的双重作用。

6.总结

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篇9

一、相关概念

(一)资源型景区

资源型景区的提法并不常见,学术界在2001年提出这个词,但对于什么是资源型景区并没有回答。首次给出类似概念的是彭德成,在其著作《中国旅游景区治理模式》中对公共资源类景区进行了界定:以自然景观和文物景观等公共资源为依托的自然景观类旅游景区和文物景观类旅游景区。这个定义与“资源型景区”一词的概念在大体上是基本吻合的,只是稍有差别。

在此之后,寇敏、马波把国家拥有所有权的旅游景区,包括各级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文物资源等称为公共资源类景区。邹统钎按景区的功能、目标与管理方式的不同,将旅游景区分为经济开发型和资源保护型,经济开发型包括主题公园和旅游度假区,资源保护型包括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历史文物保护单位。田世政(2006)根据所有制和管理目标不同把旅游景区分为公益性景区和商业性景区。公益性景区又称公共资源型景区,是指那些依托自然景观、文物古迹等社会公共资源,由政府部门或社会团体代表国家行使管理权的景区,其具有公共福利、科学研究、生态教育、文物保护和经营活动等多项功能。吴必虎将其界定为:以自然风景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等原赋的公共旅游资源为核心吸引物,经过人类适当的开发并具备基本旅游设施的旅游景区。它具有资源的不可再生性、经营的资源垄断性、资源保护与旅游发展并重等特点。

参考以上的定义和划分,笔者认为资源型景区是指以自然景观资源为依托的自然景区和以历史文化、宗教文化为主要资源特色的文物类景区,景区并非是为旅游专门而建的,包括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博物馆和寺院等。而把专门为旅游而建的主题公园和旅游度假区等人造景点称之为非资源型景区。

(二)旅游危机管理

顾名思义,旅游危机管理就是对旅游危机进行的控制和管理,指的是旅游企业和旅游管理部门对旅游危机事件进行的管理行为。旅游危机管理是一个非程序性决策的过程,是以通过研究危机、进行危机预警和危机救治达到恢复旅游者信心和旅游经营环境为目的的非程序性决策过程,最终目的是在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在危机中发现有利的因素,把握危机发生的规律,尽量减少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和影响,推动旅游业健康稳定的发展。

二、资源型景区的特点

资源型景区具有以下特点:景区经营资源的垄断性;景区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高价值性;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重性。

(一)景区经营资源的垄断性

根据法律规定,我国的旅游资源绝大多数是属于国家所有的,旅游资源分布在一定的地理环境或地域中,地理环境空间分布的差异性必然导致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的差异,即旅游资源具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这种地域性特征表现在资源的独特性、差异性和不可移动性上,因此,旅游者想要领略它的风采,就必须前往旅游资源的所在地。这种特性就决定了景区经营的资源具有不可替代性和自然垄断性。

(二)景区资源的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

在旅游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着因利用不当而使旅游资源质量下降,甚至完全被破坏的问题。资源本身具有独特性,如珍稀的动植物,历史遗存、文物古迹等,他们一旦遭到损失或破坏,就将永远的受损或消失。即使在受损后进行“恢复”也很难保持其完整性,甚至会导致原真性的丧失,因此,景区旅游资源具有脆弱性和不可再生性。因而对自然和文化遗产的事后弥补措施是于事无补的,事前的防护措施才是最有效的方法。

(三)高价值性

景区资源具有高价值性,这种价值是不能用数字来衡量的,很难说旅游景点值多少钱。资源价值随人们的认识水平、审美需要、开发能力、宣传促销条件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景区资源集生态、美学、科研、历史、文艺、游赏以及经济等多种价值于一体,这些价值经过复合与叠加就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具有极强的旅游观赏性。因此,景区资源具有的多重复合价值和强吸引力特征决定了景区资源潜在价值的不可估量性,使景区具有高价值性。

(四)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重性

旅游业有着“无烟产业”的美誉,旅游产业对旅游目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因此各地争相对旅游资源进行开发,但是旅游开发是一个人为的过程,是通过人的主观能动性将旅游资源转化为产品或项目的过程。旅游开发中一些不当的开发活动会对资源造成破坏,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不善或旅游者自身素质的原因也会对资源造成破坏。因此,必须处理好开发和保护之间的关系,旅游开发是为了促进对旅游资源的利用,使其发挥出潜在的价值,但是开发和保护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保护是为了更好的利用,而利用也有助于保护。因此,景区具有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的双重性。

三、资源型景区旅游危机管理的必要性

(一)旅游供给的综合性和旅游消费的弹性决定了旅游业是个高风险行业,从客观上要求景区重视危机管理

首先,从旅游供给来看,景区向旅游者提供的产品是一种总体性产品,是为满足旅游者需要而提供的各种接待条件和服务的总和,涉及旅游目的地的食、住、行、游、购、娱等诸多方面的经营者,还涉及工艺品生产加工、交通和建筑业等行业,旅游业的这一极强关联性决定了任何一个部门的波动,都会对旅游业造成影响。此外,在景区的经营管理过程中也蕴藏着危机,旅游业的敏感性主要表现在对外界环境的反应上,如战争、政策变化、供求关系的改变、文化背景和传统观念的变化都会使旅游景区产品的生产出现波动。从旅游消费来看,旅游消费属于非基本需求消费,是旅游者基本需求得到满足之后萌发的高层次需求,其消费的数量和质量受到众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因此消费的弹性系数较大。另外,旅游产品之间的替代性和旅游消费的季节波动性也决定了旅游消费具有较大的弹性。因此,旅游供给的综合性和旅游消费的弹性决定了旅游景区对外界环境因素的敏感性,从客观上要求其重视危机管理。

(二)旅游业对旅游目的地巨大的经济拉动性促进旅游市场快速成长,弱化了旅游风险的认知,潜伏着各种危机

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旅游业以不断增长的势头迅速发展,全国很多省份都把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或者主导产业。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兴起了一股旅游投资热,出现了很多雷同的景观。在人们的期盼中只有旅游业的积极乐观和无风险的正面效应,忽视了繁荣背后隐藏的深层危机和矛盾:旅游产品的相似和雷同亟待产品结构的升级和服务质量的提高;旅游企业普遍存在的散、小、弱、差等问题导致的抗风险能力弱小。在经济活动中,旅游业对市场有着高度的依赖性,这些急功近利、盲目决策和淡薄风险意识的行为势必会造成危机的潜伏,如果不及时的发现和扼制,等到危机诱导因素累积到一定的程度时,必然会导致危机的爆发。

(三)资源型景区对旅游资源的高度依赖以及旅游资源的特性要求景区实施危机管理

旅游资源是旅游景区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尤其是资源型景区,旅游资源的数量、丰度、分布和地域组合直接影响着旅游业的发展。在对资源进行开发的过程中,不当的开发会对旅游资源造成破坏;在经营管理中由于人为的原因、资源自身生命周期以及自然作用过程(如风化)等也会对资源造成破坏,资源的损害甚至是消亡对景区的发展是不利因素,因此资源本身的脆弱性、高价值性以及不可再生性特点决定了景区必须重视对资源安全的管理,即实施危机管理。

四、资源型景区旅游危机管理的重要性

旅游景区是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旅游产品的核心所在,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目前在旅游景区中普遍存在着“重开发,轻管理”的问题,管理中又存在“重眼前,轻长远”的现象,危机管理意识严重缺乏。2003年SaRS危机中曝露出的旅游企业缺乏应变能力的问题,造成的损失之大,让旅游行业有了“切肤之痛”,然而危机管理并没有引起景区管理机构的高度重视,危机事件时有发生。景区实施危机管理,不但可以防范和减少危机事件的发生,而且可以提升景区的管理水平,对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目前我国旅游业面临着更加激烈的竞争,这是因为加入wto以后,外国旅游企业不断进入中国市场,使我国旅游景区市场竞争力受到极大的冲击,竞争环境日益严酷。国外危机管理研究早于我国,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危机管理体制,对危机的防控和应对能力也比较强,因此,国内景区出于加强自身竞争能力的需要必须加强危机管理。

可再生能源发展前景篇10

关键词:园林景观;低碳理念;应用

1.园林景观低碳化存在的问题

1.1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一般情况下,对低碳园林进行设计时应尽量考虑在设计中引入低碳设计理念,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但是一些园林设计工程师往往迫于利益的需要,以及对于现状分析不当,导致在设计时考虑不足,使园林景观在建设时产生了过多的材料浪费,增加了碳的排放量,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破坏。

1.2材料选择中存在的问题

建筑材料的选择是对园林低碳理念最直观的体现,所以选用含碳量高的建材不仅导致了园林的碳排放量超标,也不利于低碳园林景观理念的体现。

1.3景观后期运作中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我国工程设计、施工和后期维护往往是相分离的,设计师在进行相关设计时一般只是考虑工程建设的要求和所要达到的标准,而忽视了工程后期运作对自然环境等问题产生的危害。

1.4高污染能源过多

许多建筑企业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并不考虑是否会对环境造成损害,所以对能源的利用也特别随意,例如石油、煤炭等能源燃烧后会产生硫氧化物、二氧化碳等多种污染成分,这些污染成分会对大气层造成损害,形成酸雨、雾霾等现象,间接对生态环境形成破坏,而且对人体健康也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2.解决对策

2.1设计实现精细化

设计师在进行设计前应全面考虑各方面的问题,并对现场进行实地勘探,掌握各种有效数据,并对现状进行科学分析,拿出针对本项目切实可行的方案。坚持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根据现状尽量做到土方平衡,降低土方倒运过程中碳的排放量。在景观设置方面,结合地形高处堆山,低处凿湖,湖的位置尽量选择在入水、排水方便的位置,减少管材的过度浪费。从建设源头即方案的设计阶段考虑节能低碳的方案是建设低碳园林的首要条件。

2.2低排碳量建材的使用

低碳材料是指使用周期长,生产和使用过程中能源消耗低、污染小、温室气体排放量小,可以循环使用并且可以回收再生产的新型材料。低碳的建材是园林低碳理念最显著的体现,所以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尽量采用低碳材料,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减低耗能,而且也可降低对周遭生态环境的污染度,在延长运行周期的同时,也避免了材料的浪费,有效节约了工程成本。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选择低碳材料,是降低整体碳排放量的有效手段。

2.3加强生物循环系统的修复与建设

生物循环系统的成功搭建可以有效节约后期养护成本,有效修复生态环境。

2.3.1陆地生物链的恢复。科学化的植物搭配形成物质小循环。生态系统结构越复杂、物种越丰富,则系统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其抗干扰能力越强;反之,其结构简单、种类单调,则系统的稳定性差,抗干扰能力相对较弱。植物是改善环境最主要的绿化因素,在进行设计时对于植物的搭配也要更加重视。要注重植物的多元化,实现下层、中层、高层植物紧密结合,使植物最大限度发挥其自身的功能。根据各项研究的结果来看,供氧固碳机能排在第一的是常绿灌木,第二是落叶乔木,第三是常绿乔木,第四是落叶灌木。所以,通过加强乔、灌、草的有机搭配种植,可以有效提升植被的供氧固碳机能。

2.3.2水体是园林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水体生态系统的恢复可以有效减少清淤次数和注水次数。有效降低水体景观的污染和成本节约。合理配置水体景观的水生植物是恢复水体生态系统的前提。水体生物链的恢复要从调整水质和土壤酸碱度人手,再依次植入沉水植物、浮水植物、挺水植物。浮游生物的产生是水生动物食物链形成的基础,逐层逐步地进行生物链的恢复。

2.3.3清洁能源的广泛应用。可再生能源是指具有自我恢复原有特性,并可持续利用的一次能源,包括太阳能、水能、生物质能、氢能、风能、波浪能以及海洋表面与深层之间的热循环。在园林景观设计与建设中,可再生能源的广泛推广与应用,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量,是最能体现低碳理念的选择。当前,太阳能光伏发电路灯已经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广泛应用,这也代表着可再生能源已经进入了园林景观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