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乡镇粮食生产工作总结十篇乡镇粮食生产工作总结十篇

乡镇粮食生产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3:20

乡镇粮食生产工作总结篇1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20__]1号文件精神和省农业厅《关于在全省开展粮食优质高产创建活动的通知》要求,为我县20__年争创“全国粮食生产标兵县”奠定基础。根据省、市委安排部署和我县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经县政府研究决定,20__年在全县开展粮食优质高产创建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是稳定粮食面积,扩大双季稻生产,优化粮食结构,提高粮食单产,提高种粮效益,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的发展。

具体目标是粮食播种面积突破140万亩,比上年扩大1万亩以上,粮食总产62万吨,比上年增加0.8万吨,粮食单产比上年提高约1.2个百分点,优质稻面积95万亩,比上年增加10万亩,提高11.8个百分点,其中高档优质稻面积20万亩以上,比上年增加8万亩;玉米面积14.5万亩,比上年增加0.5万亩。

主要任务是紧紧围绕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落实最严格耕地保护制度,确保基本农田的稳定;落实最低价收购价格制度、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购机补贴等惠农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二、重点工作

(一)推广优质高产良种。各乡镇要在县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确定的主导品种的基础上,大力推广优质高产良种,把粮食作物优质高产良种推广行动落到实处,确保优质高产良种覆盖率在85以上。

(二)推广重大适用技术。农业部门要根据我县自然条件和生产实际,总结经验,主攻薄弱环节,突出成熟技术的组装配套,促进良种、良法、良田、良制相结合;各乡镇要因地制宜,做好新技术推广应用工作。水稻重点推广盘育抛秧、测土配方施肥、病虫综合防治、机械收获等高产高效节本的适用栽培技术,推广稻鸭共育、频振式诱蛾灯杀虫、沼渣肥田等生态种植技术,推广杂交早稻配高档优质晚稻种植模式。

(三)创建优质高产示范样板。县农业部门要重点在XX、XX两个乡镇各创办一个一万亩高档优质稻生产示范区,在XX、XX各创办一个水稻新品种示范基地,在XX创办玉米和马铃薯新品种示范基地。所在乡镇要积极配合,做好宣传发动和协调工作,确保基地建设真正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各乡镇要建立相应的示范基地,其中高档优质稻基地连片面积不少于XXX亩。届时,县政府将组织县直部门和乡镇有关人员到重点示范区现场观摩学习。

三、申报条件、办法和时间

以乡镇为单位,开展粮食优质高产创建活动。根据“创建活动”绩效,评定全县粮食生产先进乡镇。根据县政府决定,全县共评定X个粮食生产先进乡镇,每个先进乡镇奖励X万元,并安排专项工作经费XX元。粮食生产先进乡镇由县农业局按条件组织评选。各乡镇要根据创建活动的目标,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才能进入申报范围,并在20__年11月中旬将申报材料报县农业局。具体条件如下:

1、认真贯彻落实发展粮食生产各项政策,出台了有力配套措施。

2、有效组织开展优质高产创建活动,做到领导重视,思路创新,目标明确,工作有力。

3、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健全,支持保障有力,重大技术推广和重大疫病防治行动快、效果好。

4、粮食面积、总产连续三年稳定增加,区域和品种品质结构优化,粮食单产水平处于全县领先地位。

乡镇粮食生产工作总结篇2

一、粮食直补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粮食直补的指导思想:以党的全会和中央1号文件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省委全会精神,切实保护粮食生产能力和种粮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和粮食收购价格,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深化国有粮食购销企业改革,转换企业机制,减员增效;强化粮食宏观调控能力,继续发挥国有粮食购销企业的主渠道作用,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发展。

粮食直补的基本原则:向粮食主产地倾斜,保护粮食生产地农民利益,促进农民增收;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保证粮食安全;简便易行,便于操作,补贴资金及时足额兑现到农民手中;整体推进粮食流通体制改革,转换国有粮食企业经营机制,减员增效。

二、粮食直补的内容

(一)粮食直补的范围。全县种植粮食作物农户和单位为粮食直补对象,补贴品种为原按保护价收购的小麦、玉米两大品种。

(二)粮食直补的计算依据。以省政府确定的我县补贴资金总额和年农村税费改革核定的计税面积(剔除半年内不能恢复粮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养殖面积)计算每户补贴额。

(三)粮食直补面积的核实方法。以年农业两税计税面积剔除年前半年内不能恢复粮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养殖等减少的耕地面积核定,经公示后,确定为粮食补贴实际面积。

1、粮食补贴面积以年农村税费改革核定的每户计税面积为基础,以年农业税计税清册为依据核实。

2、剔除半年内不能恢复粮食生产的补贴面积为年前半年内不能恢复粮食生产的经济作物面积、日光温室面积、征占用的耕地面积、自然毁损耕地面积等。

(1)经济作物面积:园艺产品、水产品、林木产品种植面积。

(2)日光温室面积:冬暖式日光温室塑棚、大(中)拱塑棚种植面积。

(3)征占用面积:国家建设征占用地(含退耕还林<草>)、农村兴办公益事业、企业和个人征占用耕地面积(征占用地范围参照年《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农村税费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精神,即对所有征占用地减少的面积,全部剔除)。

(4)自然毁损面积:水冲河崩、滑坡、地裂缝等减少的耕地面积。

3、确定粮食补贴实际面积。

粮食补贴实际面积=年农业两税计税面积—年前半年内不能恢复粮食生产的经济作物和养殖等减少的耕地面积。

核定后的每户粮食补贴面积要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在户、组、村、乡(镇)及有关核实人签字后确定。

(四)粮食直补的标准。粮食补贴标准等于全县补贴资金总额除以经核实后全县粮食补贴实际面积,一定三年不变。

(五)粮食直补方式和计算办法。粮食直补方式按亩均补贴标准和粮食补贴面积计算每户补贴额。

1、确定每亩平均补贴标准。按省政府确定的我县补贴资金总额除以核定的全县粮食补贴面积,确定亩平均补贴标准。

每亩平均补贴标准=省政府确定的我县补贴资金总额/全县粮食补贴面积总额。

2、确定直补乡镇补贴资金总额。按照确定的亩平均补贴标准乘以核定的乡镇粮食补贴面积,确定乡镇补贴资金总额。

乡镇补贴资金总额=核定的该乡镇粮食补贴面积×亩平均补贴标准。

3、确定每户农民补贴数额。按确定的亩平均补贴标准乘以核定农户的粮食补贴面积,确定每户农民补贴数额。

每户补贴资金金额=该农户粮食补贴面积×亩平均补贴标准。

(六)粮食直补操作的程序。由乡镇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组织逐户核实粮食补贴面积,报县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县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汇总后,制定县粮食直补具体实施方案,经省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批后,批转各乡镇执行。

(七)粮食直补资金的兑付。对农民补贴资金兑付工作由乡镇财政所承担直接兑付给种粮农民,不得由乡镇其他部门或村集体集中代领转付。对农民补贴的总值和农业税的征收原则上实行“征补两条线”的办法,即农户凭本人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证件、《粮食补贴通知书》、《粮食直补资金发放凭证》和粮食直补资金存折到所在地农村信用社领取粮食补贴。

(八)粮食直补资金来源。粮食补贴资金全部由县财政在粮食风险基金中安排解决。

(九)粮食直补资金的管理。补贴资金实行专户管理,县财政部门在粮食风险基金户下设立“粮食直补资金”专户。乡镇统一在所在农村信用社开设“粮食直补资金”专户。

三、粮食直补的实施步骤

我县粮食直补工作在县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的领导下,由县、乡两级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具体组织实施。

粮食直补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为宣传发动阶段。

1、成立机构。由县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组织协调、指导全县粮食直补工作,增加县农发行为县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在县税改办下设立粮食直补工作小组,具体负责粮食直补各项工作。组长由财政局局长担任,副组长分别由县农税局局长和财政局、农林局、监察局主管局长担任,组员从县税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抽调。同时从财政、农林、监察部门抽调16人,分包乡镇,粮补小组副组长分片包抓,指导开展粮食直补工作。建立县税改领导小组负责制下的乡镇税改领导小组负责制和部门岗位责任制。

2、召开全县动员培训会议,全面安排部署粮补工作。

3、广泛宣传政策。县税改办要印发《县粮食直补政策宣传提纲》,充分利用多种形式,深入宣传粮食直补的重要意义、目的、内容和各项政策,宣传要做到进村入户,张贴上墙,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第二阶段:为制定方案阶段。

1、核实粮食补贴实际面积,以年农村税费改革核定的每户农业两税计税面积为基础,以年农业税计税清册为依据,剔除该户年前半年内不能恢复粮食生产的经济作物(园艺产品、水产品、林木产品)面积,日光温室面积、征占用(含退耕还林<草>)的耕地面积要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在户、组、村、乡(镇)及有关核实人签字后,确定到户粮食补贴实际面积。

2、各乡镇核定的粮食补贴面积于月5日前报县税改办审批,上报内容包括:核定的农业两税计税面积,应剔除的面积、粮食直补面积和分户清册等。同时上报基本情况:人口、农户总数、行政区划数、总面积、耕地、种粮面积、经济作物面积、复种指数、分品种的粮食产量、平均亩产、粮食收购量、粮食产量、粮食消费量等。全县实施方案于月10日前报市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审核,月5日前对乡镇批转省批方案并实施。

第三阶段:为组织实施阶段。

各乡镇要按照县上批转的省批方案,严格操作程序,规范操作办法,制订补贴分户清册。

1、严格按照县上批复的标准,及时做好各户粮食直补资金的分配工作。各乡镇要及时将补贴分解落实到每一个农户,组织人员及时编制统一印制的《粮食直补分户清册》。《清册》内容要张榜公布,接受群众监督,确保直补资金兑付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各乡镇要于月10日前将《清册》上报县税改办审核。

2、发放粮食补贴通知书和粮食直补资金存折。各乡镇按照县农村税费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核定的《粮食直补分户清册》填写《粮食补贴通知书》,同时由各乡镇农村信用社对每一个享受直补的农户办理银行存折。《粮食补贴通知书》和粮食直补资金存折由乡镇财政(农税)所人员直接送达粮食补贴农户。月25日前全部发放到户,确保补贴资金及时、足额补助到种粮农户手中。

乡镇粮食生产工作总结篇3

一、对今年粮食生产形势的基本估计

今年我县农业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县乡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共同努力,我们相继战胜了局部暴雨、雹灾、大旱,有效抑制了病虫害,克服了种种不利因素,使我县粮食生产保持住了平稳发展的势头。从现在庄稼的长势情况看,如果后期不遇早霜,全县粮食生产仍会体现平稳发展的趋势。

今年影响粮食生产形势,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县里对农业生产加大了科学指挥力度。过去我们指挥农业生产,总是采取行政命令的手段,给粮食生产带来很多负面影响。今年,我县农业生产借助全省春耕现场会在我县召开的有力契机,加大了科技培训力度,加强了对农业生产的科学指挥,因地制宜,适时早种,这给粮食增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是政策指导,近几年国家加大了对种粮农民的直接补贴力度,这极大地激励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今年,粮食播种面积较前几年有大幅度提高,2009年比2008年同比增长9.3%。今年,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364958公顷,其中粮食播种面积323850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89%,其中,玉米播种面积289708公顷,占总播种面积的79%,比上年同期增长6.7%,占粮食播种面积的89%。另外,经过几年的科技培训和品种优化,目前,高产玉米的品种的播种面积基本达到100%。

三是气候条件的影响。今年春播前后雨水比较充沛,春播墒情较好,和往来相比,雨来得早,且雨量充足,从分布上看,雨量分布较为均匀,但入伏以后,降雨骤减,这给粮食生产造成了十分不利的影响。

四是保持了较高的物质投入,由于去年相对气候条件较好,加之政策引导,以及价格影响,今年农民保持了较高的农业投入,种、肥、药、膜用量都有所增加,这为农业丰收提供了可靠的物质保证。

二、上下努力,通力协作,切实做好农产量调查的各项业务工作

搞好农产量抽样调查工作,及时取得今年农产量资料,可以为各级党政领导编制国民经济计划,安排经济工作和城乡人民生活提供重要依据。只有依据真实可靠的统计数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宏观决策。因此,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肩负着重大责任,都要严格履行义务,认真做好本职工作,全面完成好今年的农产量调查工作。

在调查程序和方法上,要严格执行《*省农产量调查实施细则》。按照这次会议的要求,做好每一个环节的工作,每个乡镇都要根据当地情况,抽选出具有代表性的5个村,每个村要选一个合作社。每个社的每种实测作物至少要抽出7个地块,在抽中的地块中,要选出5个样本。这样,全县将抽出130个农业社,近2000个地块,15000多个样本。对抽中的地块必须严格按照《实施细则》中规定的方法抽取样本,然后对其进行割取、脱粒、晾晒、称重、化验等。同时,每进行一步必须要认真填好原始记录,填写好各种调查表,然后才能据此推算出本乡镇的粮食总产量。

在时间安排上,县里总的要求是从现在开始,到10月20日结束。共分三个阶段进行:

第一阶段:从现在开始到9月15日为动员、培训、抽选调查农业社,为测产前期准备阶段。同时,对本乡镇的粮食产量做好趋势估计,9月15日向县里汇报第一次估产数。

第二阶段:9月16日到10月5日为各调查开始实测阶段,国家调查点实测工作同时展开,并填报各种报表。

第三阶段:10月6日到10月14日为填写综合表,推算粮食产量,上报阶段。各乡镇要根据样本实测结果,推算出本乡镇的粮食总产,并于10月14日将所有报表及推算结果上报县产调办公室。县产调办公室进行综合推算,微机汇总。推算出全县粮食总产量,并上报省市。在上报时间上,各乡镇必须保证,不准迟报,主要领导要亲自签字。数据一经报出,不准更改。

今年我县实测作物是玉米、大豆、高粱、水稻4个品种。

为了保证调查质量,必须要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要认真做好国家调查点的农产量调查工作,国家在我县的农产量调查点共涉及19个,分布在*镇、合隆、万金塔、哈拉海、开安、前岗、杨树林、永安、万顺、龙王、伏龙泉、新农、靠山、高家店、小城子、三盛玉等16个乡镇。这些调查点是以概率论和抽样理论为原则,采用微机随机抽取的,这些调查网点的农产量调查数据将直接报送省政府用以推算全省和全国的粮食产量。因此,涉及到的乡镇的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真抓好。

二是做好乡乡实测工作。乡乡实测数据是最终确定全县粮食总产的依据之一,也是县里考核各乡镇今年农业生产情况的重要依据。因此,各乡镇在农产量调查的全过程中,要高度重视,认真按照实测的方法制度进行抽选地块,选取样本,然后进行割取、脱粒、晾晒、称重、化验等。被抽上来的点调人员必须深入基层,认真操作,不准图省事,凭印象乱填数。推算出来的本乡镇粮食产量科学、客观、实际,决不准凭领导个人意志随意定数。

三是配足配齐产调中所必须的丈绳、测尺、称、样本袋等测产工具,以确保产调工作顺利进行。

四是各有关部门要搞好配合。农产量调查是全县的大事,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涉及的部门比较多,因此,各有关单位必须搞好配合。县里总的要求是,凡需要上报粮食产量一律以统计部门的数据为准,各单位不准随意报数。因这次核产工作量比较大,为确保全县农产量调查如期完成任务,县政府决定从有关部门抽人、抽车,要求与此次调查有关的农业、民政、粮食、财政、发改、商业、县社、农发行、统计等部门,必须密切配合。按照县里的要求,按时出车,确保产调工作下乡指导用车。今年,产调工作情况比较特殊,省、市产调办来检查指导次数相对会较多,县产调办要经常深入乡镇,加强业务指导,相关部门必须确保抽调车辆及时到位。

乡镇粮食生产工作总结篇4

积极发展粮食生产,为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未来五年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100万吨的重要指示精神。经县人民政府同意,现就我县2011年粮食生产有关事宜交流如下:

一、指导思想

认真贯彻中央和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统筹城乡发展、实现保供增收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大粮食生产工作力度,以扩大总产、增加效益、推进农业现代化为主体路线,以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单产为主攻方向,以落实种粮补贴政策、加强耕地保护和利用、开展高产创建、推进配方肥普及、扩大规模经营、搞好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强化农业防灾抗灾、增加生产投入为主要手段,充分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不断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努力发展粮食规模化、优质化、标准化生产,实现全县粮食总产稳定增长,确保粮食产品有效供给。

二、目标任务

兼顾小春和晚秋生产,突出抓好大春粮食。重点抓好水稻和玉米生产,大力发展薯类和杂粮。全县粮食播种面积125万亩以上,其中水稻14.4万亩、玉米35万亩、小麦2.6万亩、薯类62万亩、豆类6万亩、其他粮食作物5万亩,粮食总产达30万吨以上。

三、工作措施

一)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各乡镇、县及涉农部门要通过各种宣传方式,落实支农惠农政策。加大对中央、全市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和各种支农惠农政策的宣传力度,做到家喻户晓,调动广大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各级各部门要认真核实面积,严格补贴标准,及时将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种粮大户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各项补贴资金足额发放到种粮农民手中。县财政和农业部门要加强对各项补贴发放的监督,各乡镇要认真做好各类补贴兑付工作。

强化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土地管理法》基本农田保护条例》和《耕地质量管理条例》实行耕地保护首长责任制,二)提高耕地利用水平。乡镇主要领导为耕地保护工作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依法加强基本农田、用地补充、农业环境污染的监控管理。充分发挥土地整理复垦开发、农业综合开发、口粮田建设、粮食生产基础能力建设、农田水利等项目作用,集中连片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行田、水、路的综合治理,大规模开展中低产田改造,提高高标准农田比重。强化土地承包经营管理,引导和规范耕地承包、流转,防止耕地闲置、撂荒,保证粮食生产面积。

提高粮食生产水平。把继续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作为全县粮食生产工作的重点,三)开展高产创建活动。全县范围内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县农委负责抓好桑柘镇马铃薯、新田乡玉米、汉葭镇玉米3个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的建设,各乡镇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水稻、玉米、薯类、高粱等主要粮食作物,建设1至2个千亩以上规模的高产创建示范片。各示范片要通过增加生产投入、推广主导品种、集成应用高产高效技术、培育种植大户等措施,实现示范片较大面积增产10%以上,提高生产水平、引导规模种植等方面做出典范。通过宣传高产做法,展示增产增效成果,促进粮食增产增效技术的应用,带动全县粮食生产水平的提高。

促进粮食生产节本增效。县农委要充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实施的前期成果,四)推进配方施肥。形成县内不同区域、不同土壤类型、不同作物、不同耕制以及不同产量水平的施肥配方,制定配方肥施用简易技术方案,利于种粮农民使用。各乡镇要积极引导农民树立科学施肥的意识,利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成果,推广配方肥施用,从而使广大种粮农民节约施肥成本,增加种粮效益,减少施肥浪费和农业污染,促进粮食生产持续健康发展。

提高粮食生产集约化水平。把培育种粮大户和推进集约化生产作为全县粮食生产的重要工作来抓,五)扩大规模经营。逐步提高全县粮食生产规模化水平,发挥规模种植在遏制耕地撂荒、提高生产水平、发展现代农业上的主力作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尊重农民土地流转主体地位的前提下,积极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有序流转,促进土地适度规模经营。加强指导和服务,大力扶持种粮大户和合作组织,项目实施和资金扶持上予以优先考虑,种植品种建议、生产技术应用、产后销售渠道沟通上给予优质服务,引导各类有识之士、各种经营主体加入到发展粮食生产上来。

六)推进重大病虫害专业防治。围绕主要粮食作物,强化病虫监测预警。抓好主要病虫鼠害的监测,加强对重大病虫害发生趋势的会商,努力提高病虫害预报的准确率,进一步扩大马铃薯晚疫病预警信息系统的应用范围,提高指导防控面。坚持“政府扶持、部门引导、农民自愿、市场运作”原则,建立一批专业化防治组织,对主要产粮区的重点粮食作物进行病虫害集中防治,降低病虫害造成的损失。

七)减少粮食生产因灾损失。近年来农业灾害频发,科学防灾减灾。给粮食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日益加剧,各级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把降低灾害影响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农业部门要加强与气象部门的沟通联系,掌握灾害性天气信息,制定粮食生产的防灾减灾技术方案。各级各部门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积极应对农业灾害,把灾害对粮食生产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四、组织保障

乡镇粮食生产工作总结篇5

20xx年,**市**区以“调结构、增面积、攻单产、提品质、增效益”为目标,从组织领导、资金投入、办点示范、培训指导、社会化服务、农资打假等6个方面着手,强化工作措施,促进了粮食生产再上新台阶。

1.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工作职责。一是区、乡(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把粮食生产纳入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二是成立了以区长为组长的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出台了《**区20xx年粮食生产意见》,从区到乡镇实行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负责制、干部包片责任制。三是实行粮食生产目标管理考核,将粮食生产任务分解到各乡镇,并与各乡镇政府签订了粮食生产责任状。区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围绕“压单扩双”、遏制耕地抛荒、病虫专业化防治等工作落实情况,组织开展了3次粮食生产专项督查活动。区长亲自办了一丘高产创建示范田,区级领导多次到各乡镇进行现场调研指导,现场解决问题,协调矛盾。各乡镇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班子,明确专人抓粮食生产,实行乡镇干部联村负责制,建立了粮食生产到户台账,全面掌握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

2.加大投入力度,强化政策引导。区财政从粮食生产奖励资金中拿出480万元,用于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建设、粮食生产先进乡镇、先进个人和种粮大户的奖励。坚持“四公开、四到户”,及时兑现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今年上半年,我区共发放农机具购置补贴860万元,比上年全年增加375万元,新购置农机具3100多台套;已核实发放83.17万亩早稻、1.57万亩小麦、0.98万亩良种补贴资金。

由区政府牵头,整合相关部门的土地整理、农业综合开发、标准粮田、小农水、新农村建设、农村能源、退耕还林后续工程等项目资金,按照“统一规划、集中管理、分步实施”的原则,加大对粮食生产基地建设。上半年已投入项目资金2700万元,建成高标准优质稻生产基地14万亩。新规划了周家店镇等乡镇的标准粮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3000多万元,新建高标准优质稻生产基地15万亩。

3.开展高产创建,强化办点示范。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水稻高产创建活动,建立了2个双季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和1个超级稻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在32个乡镇分别办了1个双季稻千亩高产创建示范片。与中国水稻所、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湖南农业大学、省水稻所、省植保植检站等科研、教学和推广部门联合,引进新品种和新技术,开展品种展示、试验示范,共办了27个试验示范点片,形成布局合理、项目丰富的示范网络。各示范点片安排了专门的资金、专门的物资、专门的人员蹲点,统一技术方案、统一技术指导、统一操作规程。

4.实施科技入户,强化培训指导。以优质稻、超级稻新品种和轻简高效栽培新技术为重点,确定了27个水稻主导品种和10项配套主推技术。把20xx年作为农民技术培训年,狠抓技术队伍的培训,对区、乡(镇)两级的128名农技人员进行了集中培训,编印了10万余字的培训教材,邀请省、市专家授课,提高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技能。狠抓对农民的培训指导,组织技术人员进村入户,把培训班办到村头,把技术送到田间。今年上半年,共举办技术培训班300多期次,培训科技示范户和周边农户5万余人次,上门指导和临田指导2万多人次,印发技术资料10万余份。

5.狠抓订单生产,强化社会化服务。组织10多个优质稻合作社和金健米业、精为天米业等稻米加工龙头企业,开展优质稻订单种植,共落实高档优质稻订单种植面积45万亩,比上年增加5万亩。组织4家病虫专业化防治公司,组建机防队441个,配备机防队员2676名、防治器械3000余套,培训机防队员9000多人次,落实专业化防治合同面积21.4万亩。

乡镇粮食生产工作总结篇6

为巩固粮食生产基础地位,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和省、市有关指示精神,现就抓好全县年粮食生产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发展思路

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为支撑,贯彻落实粮食行政首长负责制,调整结构、优化布局,保护耕地、稳定面积,加大投入、提高单产,保障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为全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目标任务

全年计划大小春粮食播种总面积55.5万亩,总产14550万公斤。其中:小春粮豆面积22.5万亩,总产2750万公斤,单产122公斤;大春粮食面积33万亩,总产11800万公斤,单产358公斤。大春粮食面积中,稻谷12.5万亩,总产5500万公斤,单产440公斤;包谷17.5万亩,总产5743万公斤,单产328公斤;杂粮3万亩,总产557万公斤。

三、主要措施

(一)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抓好粮食生产的责任感

粮食是事关国民生计的重要物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各级各部门要从无粮不稳的高度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切实提高对抓好粮食生产的重要性、必要性认识,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处理好粮食生产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把粮食生产、区域布局、结构调整、农民增收有机结合起来,多渠道广泛深入地宣传好、贯彻好、执行好中央和省、市各级促进农民种粮增收的政策措施,切实保护好广大人民群众种粮积极性,形成粮食生产持续发展、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

(二)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粮食生产责任制

各乡镇要把发展粮食生产、提高粮食综合能力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健全由行政主要领导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机构,切实加强对粮食生产的领导;要建立起粮食生产责任制,细化分解粮食生产各项目标任务,制定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层层抓好落实,超前谋划并认真解决好生产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和问题。县直各部门要通力协作,互相配合,发挥部门优势和职能作用,积极做好各项服务工作,形成齐抓共管粮食生产合力。

(三)强化科技措施,实现提产增量

要提高良种良法推广普及率,认真做好新品种、新技术、新农药的引进、试验示范工作,全县计划推广“两杂”种子30万公斤,推广种植优质粮食11万亩。发挥好示范样板典型带动作用,全县计划举办水稻、包谷示范样板3万亩,县级样板实现亩产650公斤以上,乡镇级样板实现亩产600公斤以上,带动面上科技提升。要推广粮烟、粮豆、粮薯、粮经间套种和稻鱼、稻鸭相结合的种养模式,做好新农业机械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增加作物产出批次。要切实加强病虫害监测防治工作,重点做好水稻穗颈稻瘟、包谷灰斑病的预测预报和综合防治工作,每个乡镇设立1个包谷灰斑病监测点,每个点给予补助0.1万元。灰斑病综合防治面积必须达90%以上。

(四)加强耕地保护,保障粮食生产能力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加强耕地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严格土地审批,严肃处理并及时纠正各种违规乱占、滥用土地的行为,建立以粮食生产为主的永久性基本农田保护区,依法加强对基本农田保护和农业环境污染的监控管理。

(五)立足生产实际,做好备耕工作

农业、农资、财政等部门要结合各阶段生产需要,超前做好良种、化肥、农药、资金等生产资料的准备工作,积极组织调运和销售,及时供应到农户手中。各级各部门要密切关注可能发生的病虫灾害和自然灾害,做好抗灾救灾生产技术、物资的准备,减轻灾害损失,夺取粮食丰收。

乡镇粮食生产工作总结篇7

  经过多年来广大农民、农村基层工作者和一部分学者的呼吁,中共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和最近召开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把高度重视并认真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提到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位置,这是一件十分可喜之事。现在一方面,要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国债和新增财政资金的合作重点首先向“三农”倾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加大对粮食主产区的扶持力度;加强农业科技储备和技术推广,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并继续做好农村扶贫工作。另一方面,要认真研究并着手解决几个长期拖延未决的战略性问题: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农村基层政府的建制与自治,中国粮食安全的保障机制。(一)  许多城市居民和城里的干部没有意识到解决农村土耳其产权问题的紧迫性,是因为他们误以为,农村改革以来所建立的以土地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大体上能够保障农民的各项土地权益。事实却不是这样。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和土地开发商通极其廉价甚至无偿征地的方式,从农民身上取得的城市化“原始积累“的金额,已经超过了实行农产品统购统销几十年间用“剪刀差”获取的工业化“原始积累”的总额。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报告指出,这一金额少于2万亿元。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绝大部分牺牲都要农民来承担,这是不公平的。  50多年来,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从土改到初级社。农村土地私有制在中国已经有悠久的历史,实行土地改革后,农地的占有状况趋于平等,同时也出现了新的土地出租和买卖现象。在农村合作化的初级社时期,农民以土地产权入股,一方面按劳分配,另一方面也按股份分配。第二个阶段是从高级社到人民公社。从初级社、转为高级社,意味着农民无偿地把土地产权奉献给集体,这是土地缺席变化中迈出的最重要的一步。人民公社会化初期的土地产权是最不确定的,先是公社(乡)所有,之后退为生产大队(管理区)所有,最后定为“三级所有,(生产)队为基础”。第三个阶段是从实行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和“撤队建村”以来。所谓“双层经营体制”,就是把土地产权划分为使用权、占有权和所有权,或者说田面权和田底权,前者归农户,后者保留给集体。人们常常忽略了在“撤队建村”过程中的土地产权变化。在撤队前,土地的所有权是在生产队(相当于后来的村民小组)这一级,《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规定:“生产队范围内的土地,都归生产队所有。”在撤队后,多数地方的土地所有权被上收到行政村(相当于以前的生产大队)。既然土地属于农民集体所有,这个集体的范围有多大至关重要。奥尔森在《集体行动的逻辑》中说得很清楚:“任何共同目标的完成或共同利益的满足,意味着一项公共或集体财产的产生。”“愈大的团体愈不容易生产最适量的公共财。”“大团体或者说潜在团体根本没有生产公共财的诱因,因为无论该公共财对团体整体而方是多幺有价值,都无法有效地促使个别成员愿意支付达成潜在团体利益的组织费用,或去承担必要集体经济的各种成本。”一个十几户、几十户的集体还是一个百余户、几百户的集体,农民从中体认自己看得见、摸得着的权益以及为维护这些权益而愿意付出的代价是大不相同的。  现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集体所有,产权模糊,农民缺乏抵抗基层政权及其利益共同体的巧取豪夺、保障自己的土地权益的明确法律依据,而且很少的一点征地补偿也不一定能完全落到农民手里。第二,农户的田面权既不能长期稳定(许多地方隔几年就要进行一次调整),也做不到“流转顺畅”(承包权尚水被确认为物权,出租、转让、抵押均无法可依)。第三,当农民因为迁徙而退出集体时,原来属于他的那一份田底权的转让得不到任何补偿。  农村土寺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有两条:一是回到1952年,实行土改后的那种农民土地私有制;二是回到1954年,实行有点类似于初级社二的土地股份制(有人称之为按份共有制)。土寺共有村社(最好是以原来生产队的范围划定)的每一个成员都拥有自己的一份田面权和按份分割田底权的权利,并以法律文书的方式加以确认,可以合法继承、转让、抵押、赠送等,这样既有利于保障农民对土地的收益权,又有利于农民转变身份,向城镇迁徙。只要消除传统观念上的障碍,今后5年内就可以在各地试点基础上着手实行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二)  隋唐以后的中国诸王朝,对县以下农村的治理,主要靠乡绅和胥吏,而不是靠官员。乡绅属于一种志愿服务者,胥吏则是一种劳役,是被强迫的无薪服务者。进入民国以后,由于进城读书做事和家属向城镇的迁徙,以及战乱与繁重的政府摊派的挤压,乡绅阶层逐渐从农村隐退,胥吏则逐渐被国家公务员取代。在国民政府统治时期,实现了区级政权的公务员化,到1950年代中期,实现了乡镇政权的公务员化。人民公社实行所谓“政社合一”,阻碍了农村基层政权完全公务员化的实现,为胥吏制度留下了一个最后的尾巴。  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体制下,生产队干部主要负责生产经营方面的事务,生产大队干部主要负责行政管理方面的事务,但是,由于后者直接插手集体收的分配,他们的行政胥吏角色被生产经理人角色掩盖了。实行家庭承包制以后,除了少数保留和发展了村办企业的地方,村干部的胥吏身份无法再遮掩。村民委员会成员执行的乡镇政府委派的任务,而不是村民自主决定的事务。因此,所谓“村民自治”的主要寓意便是村民自己掏钱来养为乡镇政府做事的人,而这正是胥吏制度的特色。  在乡镇干部公务员化方面,近十几年来也出现了某种倒退的趋势。现在的乡镇干部从编制性质上分,有行政干部、事业干部、大集体干部、招聘干部、以农代干干部、以工代干干部;从开支渠道上分,有行政费、事业费、条条拨款、自收自支、差额补助、乡镇开支;从人员身份构成上分,有国家干部、全民职工、集体人员等;在聘用干部中,还有省聘、县聘、乡聘之分。进入1990年代后,乡聘非正式工作人员日益膨胀,据山东省聊城市对41个乡镇的调查,乡镇党政群机关编制1328人,实有人数超编1。15倍,还使用非正式人员7458人,各乡镇非正式人员是定编人员的几倍到十几倍。河北省平山县某个乡镇,实有在册人员331人,其中151人的工资来自于乱收费、乱罚款。  县以下农村基层政权建制不合理,乡村干部胥吏化、非正规化,是当前农村负担重、农村干群关系紧张的一个重要原因,只有制度创新才能摆脱在这方面的恶性循环——农民负担重,征收不容易,需要非正式人员协助征收税费。而为了维持日益膨胀的非正式人员队伍,又导致进一步加重农民负担。  关于县以下农村基层政府的行政建制与自治问题,在学者中有不同的意见。一种意见是徐勇提出的“县政、乡派、村治”。“县政是指县成为国家在农村的基层政权”。“县以下的乡成为县派出机构,接受县政府的委派,专事县政府委托的任务。乡的财政支出由县政府编制预算,由县财政开支”。村治是指村民自治,村民自治机构不是政权机构,而是政权体系外的“群众性自治组织”。另一种意见是党国英提出的“缩乡、废村”,“建立大农村社区”。其基本想法是:“在取消村一级组织及其管理职能以后,可以适当缩小乡镇管辖范围。”在新的乡镇社区实行“民主选举、议政结合”制度。由乡镇居民直接选举3—7名政府委员,作为乡镇的最高权力机构;由政府委员再选出乡长或镇长,作为乡镇最高行政首长。乡镇不设人民代表大会,不设政治协商会议。此谓“议政结合”制度。还有一种意见是沉延生提议的,在“实地(地区和地级市改名为府或州)、虚县”基础上实行“乡治、村政”。肯定各地已经或正在进行的撤并乡镇工作,在扩大后的乡镇范围内设立基层政府并实行社区自治,由选民直接选举乡镇长;在现有的行政村设立村公所,村公所人员由乡镇自治政府派出,实行公务员化。以上各种意见应当进行充分的论证与交锋,并在有条件的地方进行改革实施。

  (三)  根据宋国青的研究,目前,包括库存损耗在内的中国年粮食度量总消费约5。1亿吨,2002年总供给(国内产量加净进口),为4。6亿吨,2003年的总供给估计为4。5亿吨。这里有0。5—0。6亿吨的缺口靠挖库存来弥补。年度末全社会总库存(包括商业机构和政府的储备存粮以及农户家里的存粮)与年度总消费的比例,在1980年约为60%,后来不断上升,1996—1998年间上升到120%,从2000年开始快速下降,2003年末为70%,2004年估计将回落至60%。这意味着今后不能再靠减少粮食库存来弥补消费与供给的缺口。如何保障未来的中国粮食安全,有两种不同的选择。  一种选择是扩大开放,通过进一步融入经济全球化来满足中国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对粮食不断增加的需求。用比较委婉的话来说,就是要“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在国际生产要素重组和产业转移加快的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善于用全球战略眼光,从更大范围和更宽视野想问题、办事情,提高应变能力,增强风险意识,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如果按照这条思路,逐渐扩大对粮食进口的依存度,就必须通过富有活力的外交工作和积极稳健的内政改革,保障中国能够长期享有一个和平、友善的国际环境。同时,要拟定一个粮食进口战略,尽早与几个相互竞争的粮食出口另签订长期稳定的供货合同。在过去的20年,中国粮食净进口的较大幅度的波动总是引起国际粮价的猛烈波动。在1995年和1996年两年,中国粮食净进口全计约0。3亿吨,此前3年是净出口。这样一个变化使国际粮价涨约50%。现在中国只要在短期内增加0。1亿吨以上的年度净进口,国际粮价必然大涨。如果不能未雨绸缪、细水长流进进口粮食,到库存挖空后再临时抱佛脚,势必要白白送给国人大笔的银子。  如果对于国际形势和外交工作缺乏足够的自信,就需要考虑另一种选择,即实行保护主义的农业政策和粮食政策,刺激国内的粮食生产,保证粮食供应上的自给自足。这种选择的弊端是非常明显的。粮食是一种土地密集型产品,而中国恰恰是一个可耕地十分稀少的国家,坚持粮食自给自足在经济上是缺乏效率的。实行这样一种政策将会减少对城市化所需土寺的供应,减缓农村人口的城市化进程,最终将会影响到综合国力的提升。实行保护主义粮食政策的最好办法,既不是什幺“米袋子”省长负责制,也不是向国有粮食机构注入新的资金,而是直接补贴卖粮的农户。如果一斤粮食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一笔钱,5亿吨粮食就是1000亿元,其中商品粮部分也就是几百亿元。  上述的几个决策,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所无法回避的战略性抉择。进行这些重大决策时需要全国人民的理解和共识,需要外交、外贸、国土、财政、民政等各方面工作的配合,绝不是农业部门和农村工作者能够单独解决的,更不是微观层次上的“村民自治”能够奏效的。

乡镇粮食生产工作总结篇8

一、我市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的主要做法

(一)加强领导,落实政策,全面部署粮食直补工作

实行对农民直接补贴改革,是国家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重要举措,对于保护广大农民利益,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因以,我们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意见》内政发(2003)22号、财政厅等四家联合下发的《内蒙古自治区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实施方案》内财建二(2003)687号、财政厅《关于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调整粮食风险基金使用范围的实施办法》内财建二(2004)197号等粮食改革文件,全面开展了粮食补贴方式的改革工作。

1、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

粮食直补农民改革,关系到广大农民和切身利益,具有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的特点,因此,我市各级领导非常重视此项工作。市政府成立了以副市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财政、粮食、农发行、农业局等有关部门为成员,各旗县区政府及乡镇也相应成立了组织,强化了对改革实施工作的领导,建立了层层负责的粮食改革工作目标责任制。市政府及各旗县区政府召开了粮食直补农民改革动员大会,全面贯彻落实国务院、自治区有关粮食直补改革的精神,要求各级干部提高认识,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深入贯彻执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的政策。

2、广泛宣传,使粮食直补农民的改革家喻户晓。

各地充分利用标语、板报、报刊、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广泛宣传粮食直补农民政策,各级有关领导专门接受了新闻媒体的采访,一些乡镇利用广播召开动员大会,组织农民收听粮食直补农政策,各地还印刷了宣传单、宣传册和致农民的一封公开信、出动宣传车等方式,广泛宣传粮食直补农民的政策。

3、组织培训,确保粮食直补工作的全面开展。

为确保直补改革测算工作的全面进行,各级财政部门开展培训工作,对参与粮食直补改革工作的人员、乡镇领导和乡镇财政干部进行具体的培训,重点对测算依据、具体操作办法、粮食补贴方式、工作程序等业务知识进行了系统培训,使参与改革的人员都能够掌握改革政策,为做好粮食直补的具体工作奠定了基础。

(二)深入调研、制定方案,保证粮食补贴工作全面进行

1、为了使粮食直补农民的政策公平合理,我们要求各级财政部门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认真组织开展调研测算工作,并采取“三上三下”的办法,即:补贴政策宣传下去、上报各种基础数字和基本情况,进行全面测算,提出初步补贴方案;再将方案反馈下去,上报具体测算调研情况,确定补贴方案;再将补贴方案下达各地,并张榜公布,农民无异意后批复方案补贴资金。

2、在改革过程,各级领导多次深化乡镇、村组和农民了解情况,听取乡镇和农民对改革内容、补贴依据、测算办法等意见和建议,经过认真测算,反复比较,使制定的改革方案更加完善。

3、审核批复粮补方案。经过各级政府测算,确定上报方案后并批复后组织实施,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了我市的补贴方案后,市政府认真审定各旗县的补贴方案,并进行了批复。

4、我市粮食直补农民的主要政策及方案内容

⑴自治区批准2004年我市粮食直补农民总额为11,260万元,其中:水稻补贴500万元。粮食直补农民资金10,760万元。

⑵对象补贴的是对种植粮食的农民、国有农场;补贴的品种为小麦、玉米、稻谷三个品种。补贴的标准根据小麦、玉米、稻谷的市场价格及对种植农民保护目标价格确定,每公斤商品粮食补贴6分钱,水稻再按实际种植面积每亩补贴15元。

⑶对农户的补贴办法。

根据我市地理情况和农业生产情况,我们采取了“结合实际、因地制宜、自主选择补贴方式”的办法,根据自治区补贴方式实施方案中的补贴办法,全市12个旗县区都采取了相应的补贴方式,其中,实行按计税面积补贴方式的有:右旗、克旗二个旗县;计税常产补贴方式的有:左旗、林西、红山区、松山区、喀旗五个旗县区;按应征农业税比例方式的有:阿旗、翁旗、元宝山区、宁城、敖汉四个旗县区。直补农民补贴的测算资料,以农村税费改革所确定的各项指标作为粮食直补农民的测算依据。

⑷实施办法与步骤

我市的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分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成立组织机构,要求各旗县区、乡镇苏木都市要成立领导组织及办事机构,保证粮食直补农民工作的组织领导;第二阶段稳步推进,分步实施,一是广泛宣传、张榜公布、通知送达,做到家喻户晓。二是组织培训,掌握政策,层层把关,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第三阶段认真测算,制定方案;第四阶段落实资金,建立专户,及时发放,要求各对粮食补贴资金实知专户储存、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发放粮食补贴资金时实行“征补两条线”的办法,不准搭车扣款;第五阶段监督检查,总结验收,要求对损害农民利益和违反粮食补贴方式改革政策的行为,要坚决纠正和查处。同时对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要求各地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工作的领导,并实行首长负责制,层层建立工作责任制,精心组织实施,确保改革的实施。

(三)规范操作,稳步实施,确保粮食直补资金及时发放农民手中。

在粮食直补农民工作具体进行中,各地认真执行国家和自治区及本地区粮食直补实施方案等有关政策,严格把关,规范操作程序,稳步推进。

1、各地在粮食直补工作过程中,认真做到“六个到户”即:测算到户,清删编制到户,通知书到户,宣传到户,发放到户。各乡镇苏木财政部门按户填制《粮食补贴分户清册》,逐户填制《粮食补贴通知书》并由乡镇负责发到农民手中,农民在《送达回执》上签收。有些地区为完善粮补管理,专门印制了《粮食直补手册》,详细登记了有关事项和领取的时间,使资金发放手续更加规范化。

2、按照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层层张榜公布,保证政策的透明度,各地在发放农民补贴之前,将补贴核定的依据、方法、应发补贴资金等情况向农民进行层层公布,乡镇公布到村,村布到组,组公布到户,接受群众的监督。

3、为了确保粮食直补农民资金及时发到农民手中,各地采取了“四不准”,即:不准搭车扣款,不准截留资金,不准随意拖欠补贴资金,不准随意改变补贴标准。同时为确保资金及时到位,各地的乡镇所在地的农村信用社专门建立了“粮食补贴资专户”,使上级下拨的直补资金直接存入专户,防止资金挪用现象的发生;为了确保发放的时间和方便现金发放,各地区都派专人到城区换取大量的零钱;为保证资金的安全,各地都在公安等法律部门的配合下,具体做好发放工作。

4、针对各地粮食直补农民测算和调研出现的情况和问题,我们及时进行研究,并下发了《关于粮食直补农民中有关具体问题的处理意见》,对于粮食直补调研、测算及工作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行了统一的解释,如有关农村机动地、农民外出不能及时领取补贴等有关具体问题。

5、为了防止粮食直补发放中出现问题,无法进行基数的调整,以及其他影响补贴发放情况的发生,各地采取了重点测算,重点调研,试点发放的办法,及时总结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如元宝山区率先在五家镇进行了发放的试点工作,并总结了发放补贴资金中问题和经验后,在五家镇召开了全区的粮食直补改革工作的现场会,对各乡镇从事粮食直补工作的人员进行现场培训,现场参观指导,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到6月末,我市2004年粮食直补农民补贴发放工作全部结束,发放2004年补贴资金11,260万元,全市12个旗县区开展了粮食补贴工作,共有乡镇发放了粮食直补资金,有90万户农民领取了粮食直补资金,全市平均每户农民补贴130元,全市农牧民人口348万人,平均每个农民补贴32.36元,全市按计税面积1336万亩计算平均每亩补贴为8.43元。

2004年1-6月我市累计发放粮食直补农民补贴资金21,220万元,其中:2003年补贴资金9,960万元;2004年补贴资金11,260万元。全市平均每户农民增加收入244元,平均每个农民增加收入61元。

二、我市粮食直补农民的改革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农民的利益得到有效的保护,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

我市连续几年遭受旱灾和多种自然灾害,农民收入水平受到影响,通过实施粮食直补农民的改革政策,我市农民纯增加收入21220万元,平均每个农民从粮食直补改革中纯增加收入61元。特别是我市去年遭受严重的秋旱,山地基本绝收,此项补贴资金的发放,解决了农民种地难的问题。农民是粮补改革的最大、最直接的收益者。随着国家对农业税负的不断降低,农民的负担也逐步减轻,从而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农民反映,国家这样关怀重视农民,并对种粮的农民实行补贴,提高我们的收入水平,我们更要种好地,多打粮。:

(二)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推进了粮食市场化的步伐

实行粮食补贴方式改革后,国家取消了保护价收购粮食,全面放开粮食购销市场,农民将自发的利用市场这一杠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特别是对稻谷种植增加了15元/亩的良种补贴,这必将引导农民增加优质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价格高,市场适销的粮食优良品种,成为农民调整的热点,因此实行粮食直补改革,对于加快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国家粮食安全将发挥重大作用。

(三)实行粮食直补农民的政策,将加快粮食企业市场经济的步伐,提高粮食企业适应市场竞争的能力。

改革后,粮食企业经营的粮食取消了补贴的政策,粮食市场完全放开,促进了粮食企业必须尽快转换经营机制,转换传统的经营理念,实行企业人员和体制彻底改革,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市场竞争的发展需要。粮食企业只有加快自身改革,主动适应和参与市场竞争,选择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的经营路子,才能焕发活力,才能生存发展。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乡镇粮食生产工作总结篇9

一、考核内容

对乡镇粮食生产的各项重点工作进行逐项考核,量化计分,总分为100分。

(一)双季稻生产(30分)

1.严格耕地保护,满分5分。加强耕地保护,打击乱占滥用耕地的行为。年度内辖区没有新增1处违法占地和损毁耕地的,记满分;每发现1处扣1.5分,直至扣完为止。

2.整治常年抛荒,满分7分。实行综合治理,坚决制止耕地抛荒。辖区内没有抛荒稻田的,记满分;每抛荒1亩扣1分;出现5亩以上连片抛荒1处,扣完该项分值。

3.抓好重点地段双季稻生产示范,满分10分。重点地段的双季稻种植比例达到90%以上的,记满分;每少1%,扣0.25分,直至扣完为止。

4.大面积双季稻生产,满分8分。千方百计扩大本乡镇的双季稻耕种面积,双季稻种植比例达到80%的,记满分;每少1%,扣0.25分。

(二)据实发放种粮补贴资金(20分)

1.加大政策宣传,满分3分。在3月20日前将促粮政策宣传单页张贴到位的,记2分,在主要公路线书写5条以上标语的,记1分;否则酌情记分。

2.如期公示补贴面积,满分5分。在经过农户申报、村委登记后,100%的村返回到组内公示的,记满分;经抽查,未公示村所占比例在20%以上的,该项不记分;其余的按比例记分。

3.乡镇复核到位,满分4分。村级上报后,乡镇及时组织复核,并纠正虚报乱报行为,经县级复核后认定合格的,记满分;否则酌情记分。

4.及时上报数据,满分3分。在规定的时间内上报补贴数据,且资料齐全、数据准确的,记满分;否则酌情记分。

5.按时发放补贴资金,满分2分。发放及时、方式规范,没有挤占、挪用、克扣、集体代领现象的记满分;否则酌情记分。

6.规范使用粮食生产发展资金,满分3分。按照祁农业发〔20__〕4号文件规定,规范使用粮食生产发展资金的,记满分;否则酌情记分。

(三)粮食高产示范创建(15分)

1.落实创建地点与创建规模,满分4分。示范片选择在主要公路沿线且创建面积在1000亩以上的,记满分;否则,酌情记分。

2.落实高产品种与关键技术,满分4分。全部落实到位且符合建设要求的,记满分;否则酌情记分。

3.组织开展示范观摩活动,满分3分。安装展示标牌且在年内组织开展2次以上观摩活动的,记满分;否则酌情记分。

4.创建产量达标,满分4分。经过测产验收,达到创建目标产量的,记满分;否则,按实际产量与目标产量的比值记分。

(四)粮食生产规模经营(15分)

1.引导发展种粮大户,满分7分。加强政策宣传,加强信息服务,积极推行土地流转,年内新增3名以上种植双季稻在50亩以上的大户,记满分;否则按比例记分。

2.加强生产服务,满分4分。及时为种粮大户提前、产中与产后服务,积极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指导落实实用技术,经调查,种粮大户满意()的,记满分;否则酌情记分。

3.组织申报信息,满分4分。及时申报种粮大户生产信息并做到准确无误的,记满分;否则酌情记分。

(五)推广实用生产技术(10分)

1.农技推广工作开展正常,满分5分。乡镇党委政府重视农技推广工作,安排农技推广工作经费占粮食生产发展资金的比例在10%以上或绝对数量在1万元以上的,记满分;否则按比例记分。

2.重大技术推广到位,满分5分。对于重大实用技术的推广,完成指导性任务的,记满分,否则按比例记分。

(六)强化粮食生产组织领导(10分)

1.成立专门班子,满分2分。行文确立领导班子和专抓人员的,记满分;否则不记分。

2.建立工作制度,满分3分。工作制度齐全、工作责任分明的,记满分,否则酌情记分。

3.安排专项经费,满分5分。四明山、凤歧坪、马杜桥等三个乡安排专项资金在0.5万元以上,其它乡镇在1.5万元以上,记满分,否则按比例记分。

二、考核办法

考核分阶段性考核和年终考核。阶段性考核由粮食生产领导小组办公室根据平时督查掌握的情况,积累相关数据,在年终进行汇总。年终考核由粮食生产领导小组牵头,从县委县政府督查室、县农办、县农业局、县财政局等部门抽调人员组建专门的考核班子。阶段性与年终考核的方法主要有:查阅相关资料、听取情况汇报、实地察看现场、抽查解剖典型、综合推理分析等。考核组于20__年11月30日前确定考核初步结果报县委、县政府审定。

乡镇粮食生产工作总结篇10

1.20*年*市项目试点投资241.4万元,为试点农户装置和改造玉米储粮仓1700个。20*年5月底前完成并接受国家、省、市粮食局验收。

2.试点项目建设遵循农户自愿申请,共同出资的原则,采取国家和省投资,*市、*市财政配套和农户自筹相结合的方式运作。

3.试点项目在*市政府和*市粮食局统一领导和指导下,由*市粮食局负责组织实施。*镇政府、*乡政府为项目的具体实施单位。

二、试点地区及仓型

1.按照*市粮食局《方案》试点条件的要求,经*市政府同意,确定*镇、*乡为试点地区。*镇装置700个钢制四吨矩型仓。其中大湾屯村装置550个钢制仓,四家子村装置150个钢制仓。*乡的挠贝村、关山村和三合村进行1000个加网改造。

2.参与试点的农户应自愿申请,并与*市粮食局签订协议,承诺所购置的装具不转让不变卖,如果发生转让或变卖时,其转让收入扣除当年个人出资部分的80%上缴*市粮食局。

三、资金来源

1.钢制仓成本2488元/个,木改仓成本672元/个,试点项目总投资241.4万元。其中国家、省投资124.6万元,占投资总额的52%。地方政府配套78.8万元。其中:*市政府配套39.4万元,*市政府配套39.4万元,各占投资总额的16%。农户自筹38万元,占投资总额的16%。(详见附表)

2.改造农户自筹资金,按每个标准仓加网33平方米计算,实际改造加网超出面积自筹资金按超出比例计算。

3.为保证项目建设按时保质完成,我市配套资金和农户自筹资金应于装具供货一周前汇入*市粮食局项目专户。

四、管理程序

1.省粮食局在配套资金和农户自筹资金到帐后,负责项目装具的生产制作和实物调拨,负责项目的组织和检查验收,协调建立各级技术服务体系。

*市粮食局会同*市粮食局负责项目的组织、协调及工程进度质量的检查和验收工作。

2.市粮食局协同*镇、*乡政府及试点村委会,与试点农户签订试点协议并落实农户自筹资金及仓址,负责试点项目区的装具类型、补贴政策、工作程序等相关内容的公示,负责建立试点农户档案资料。

3.*市粮食局负责按*市粮食局设计的钢制仓的基础及仓顶架的统一施工。

4.*乡政府负责落实、检查木改仓试点户按统一标准的仓门改造、加通风笼和加网施工。

五、项目进度安排

1.4月末前,省粮食局与*市政府签订工程建设责任书,*市粮食局与农户签订装具购置补贴协议,完成自筹资金收缴、试点农户档案建立等工作。

2.5月上旬前,市粮食局负责完成钢制仓基础建设工作,检查、指导完成门改造工作。

3.5月中旬前,市粮食局协同试点乡政府、村委会共同指导完成钢制仓主体安装、仓顶架施工、改造加网工作。

4.5月下旬,由*市粮食局、*市粮食局对试点工程进行初步验收,验收率达到100%后向省粮食局提出验收申请。

5.5月底,省粮食局组织工程验收,验收抽查面在20%以上。

六、组织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