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现在物流的基本特征十篇现在物流的基本特征十篇

现在物流的基本特征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3:15

现在物流的基本特征篇1

关键词:高职课程;教学模式;实训教学;教师队伍

在国家政策支持和市场需求的双重推动下,物流产业逐步得到社会重视,物流专业也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院校中快速发展。而近几年,随着国务院、教育部对职业院校教育的大力支持和重视,高职院校中开设物流专业的速度可谓迅猛。但是,反思这几年高职物流专业教学,却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

1.现代高职课程基本特征

(1)高等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属高等教育范围,故其课程不仅应具有高等教育相应的课程特征,更要有适应时代特征的素质教育内容,从而培养出拥有高等教育气质、人格和现代思维分析能力高素质的社会成员。

(2)职业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因此所有课程的课业和进程都必须以某一职业的培养目标定向,而为这一培养目标服务,努力使学生通过对相应课程的学习达到相应的职业资格能力和职业资格证书,成为一名合格的职业人员。

(3)能力性特征。高职的培养方向主要是面向基层、面向生产服务第一线,培养实用型、应用型人才,这就要求高职课程结构突出实际应用能力,以特定的能力要求作为教学目标,使其课程体系注重职业能力的培养,这种课程体系更具有针对性、应用性和实践性,它不是按学科体系而是按照职业能力要求来确定的。

(4)适应性特征。高职教课程从总体上讲必须符合社会和企业的现状,并拓宽知识技能面以能适应企业发展、开拓以及转岗的变化需求。职教课程内容的选择应强调其实用性.并与企业生产现状和实例相结合。

(5)实践性特征。高职教育培养的同时也是应用型和实践型人才,其必然重视实践课程的教学,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课程包括动手操作的实验、模拟试验、实训、实习和设计。高职课程也讲求理论性,但是所要求的专业理论是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服务的,理论知识以“必需、够用和实用”为原则,为职业能力的培养提供必要的理论支持。

(6)综合性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现代高技能人才,切忌传统单工种高级工,故而职教课程内容的组织应以注重其综合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职业能力,这是现代高职课程与传统高职课程的最大区别。

2.结合物流专业教学的思考

物流作为一门系统科学,贯穿于生产、销售和流通等社会经济领域中,可以说物流已成为现代社会覆盖范围最广的产业之一。根据高职课程的基本特征,我们应该在让学生在掌握物流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物流管理理论分析、解决物流管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坚持能力培养的核心地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分类标准》把高职课程归类为“定向于某个特定职业的课程计划”,是“实际的、技术的、具体职业的特殊专业课程”,高职课程不管是理论体系还是实践体系,均以应用为主旨,以能力为核心。高职课程体系必须突出职业性,以应用为主线构建专业基础能力、职业通用能力、职业核心能力的目标及其系统,明确各层能力培养的要求。最重要的是高职课程体系强调操作性课程,保证学生有充分的实践训练的机会,突破以课堂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重视课程实施模式的创新,通过校企结合等途径,使教学与职业实践紧密结合。

3.课堂教学模式的方法探讨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所以,应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寻求灵活有效的方法。

(1)开放式教学的应用

在一些高职院校的教学中,大部分还采用着封闭式的教学方法,学生还是局限于教室、教师、课本。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助长了惰性,不利于学生思维成长和视野拓展。开放式教学就应该打破封闭式教学的狭隘性,使用现代化手段和信息交流,同时广泛接触社会,重视理论联系实际,重视教与学、学与用的关系,从而在扩充学生知识面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主动式教学的思考

主动式教学是要肯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教师从“主角”变为“主持人”,从“独唱”变为“领唱”,从“主演”变为“导演”。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不同学生对课堂教学方式有不同的要求,有一次了解学生意见时,一学生建议我少提问,他认为大学生来听课主要还是听老师讲解,多获取知识。在本学期的讲课中,我逐步减少了提问次数,多引入知识,但发现这样对一部分学生而言效果并不理想。所以,我觉得,在高职的课堂教育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区别对待主动式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学生特点适当运用,激发学生思考、保证教学效率的同时,适当保留教师的主体地位。

现在物流的基本特征篇2

关键词:农产品区域物流需求流向特征

物流是社会经济生活中,服务于物资资料时间和空间转移需要而产生的经济行为。目前已有的关于区域物流需求的研究,比较偏重于对区域物流需求量的计算和预测,研究的结果虽然可以得到对区域物流需求总量的基本把握,但很难反映各区域物流需求流向上的差异。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研究区域农产品物流需求流向特征对于路网规划等诸多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文试图用区域商的概念和方法找出其主导优势的产品,对其作流向特征分析。

一、区域农产品物流需求

物流需求的概念,是物流需求理论最为基础的概念,是进行物流需求分析的基本平台。但目前理论界对物流需求的概念还没有形成一致的认识,长安大学知名学者张圣忠博士在其博士论文中详细分析了各种不同的概念,本文作者认为其分析深刻入理,并引用其界定的物流需求的内涵:一切有利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或者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对与“物”的流动过程相关的服务的需要[1]。由此,农产品物流需求的内涵可以界定为:一切有利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或者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的、对与“农产品”的流动过程相关的服务的需要。本文中农产品的概念是广义上的,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等的产品。

二、区域农产品物流需求主导流体的确定

区域是一个开放的系统,农产品种类繁多,一般规律是不断地将自身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输出,将相对劣势的产品输入,本文通过分析区域第一产业内各产业的比较优势,确定区域农产品物流需求的主要流体,在此基础上确定其流向特征。区域第一产业各产业的比较优势可以用区位商来确定。区位商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的比率,其表达式为:

其中:i――第i个地区(i=1,2,3…n);j――第j个行业(j=,3…m);Lij――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Qij――i地j行业的区位商。

运用区位商可以对区域的第一产业结构进行对比分析。从某区域与其他区域的比较看,当LQij>1时,表示产品有剩余,可以向区域外输出,物流流向主要表现为由区域内向区域外;当LQij<1时,表示产品不能满足区域内需求,需要从区域外输入,物流流向主要表现为由区域外向区域内;当LQij=1时,表示产品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物流流向以区域内交流为主。

运用区位商分析区域农产品物流需求主导流体及大致流向特征的方法如下:分析第一产业中主要行业的区位商,确定农、林、牧、渔的产品物流需求的主要流体及流向特征。

根据农产品的用途,农产品可以分为直接用于消费的消费品和用于工业生产的生产原料。设S是区域内的某种农产品生产量,D是区域内对该产品的需求量。当S>D时,该产品除满足区域内需求外还可以向区域外输出,物流需求表现为短途小批量和长途大批量运输需求并存,对区域而言,该农产品以销售物流需求为主。当S

三、区域农产品物流需求主导流体的流向特征分析

上文运用区位商的方法确定出区域农产品的主导产品,并对流向作了大致分析。下面就其流向特征作详细分析,需要说明的是本文中所提的流向特征主要是运输方向特征。

物流需求分析中,区域农产品的运输方向首先服从“有利于”的原则,即“有利于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或者有利于资源优化配置”。因此大的运输方向首先要受国民经济发展的调控。比如从全国这个大区域角度分析,水稻有两大产区南方水稻集中产区和北方稻谷分散产区,而水稻的消费区遍及全国,所以水稻大的运输方向由南北向东西。数据及经验显示我国粮食跨省区流动的总体流向是:东北区余粮较多,以部分品种调剂和饲料粮形式南下华东和华南沿海地区,部分流入华北;黄淮海区余粮在满足华北地区需求的基础上,主要以品种调剂形式供给华东和中南地区,少量进入黄土高原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在接受北方饲料粮基础上,其富余粮食则主要流向华南沿海和西南地区;甘新区余粮则以接济青藏和内蒙及长城沿线为主。畜牧产品的产区和粮食产区有很大联系,而且一般由城市周围城乡运输到城市消费。

区域农产品种类繁多,本文运用区位商的方法确定出区域主导优势农产品,又将其分为特产类农产品及非特产类农产品,进而分别分析其流向特征。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经管学院

参考文献:

[1]张圣忠.物流产业组织理论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博士论文,2006.31-34.

[2]秦璐,刘凯.基于产业结构的区域物流需求分析[J].物流技术,2006,7:4-6.

[3]吴群琪,马.对运输需求理论问题的再认识[J].管理科学文摘,2004,6:52-54.

[4]曾宪培等.物流经济地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202.125-130.

Regionalagriculturallogisticsdemandcharacteristicsoftheflowspace

JinYumingZhenShanshan

Chang'anUniversitymanagementschool

现在物流的基本特征篇3

[关键词]数字产品;电子商务;课税;税制改革

1

1电子商务课税研究的现状

目前,对数字产品电子商务进行课税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者(包括官方观点)都是主张不开征新税,而沿用现在的税制。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对如何适用现行税制,即征收哪种税,则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比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上提供的数字产品(如计算机软件),究竟是有形货物、劳务服务,还是特许权转让?有形货物适用增值税,劳务服务、特许权转让则适用于营业税。

已有的观点及理由如下:

1.1认为是销售货物,应征增值税

此类研究者认为,通过网络直接发送或下载的数字产品(如电子书刊、音乐和影像等),在流转税属性上与其有形的形式,在功能用途上基本相同,在税收上应该与其有形的形式同样对待,视同货物销售,征收增值税。

1.2认为是网络服务或授权行为,应征营业税

认为在线交易中,卖方提供的并非是有形的货物,而是无形的数字产品,或者是转让、许可使用数据资料著作权的行为,应该像无形劳务或特许权转让一样对待,征收营业税。

1.3认为应该区别对待

持此种观点者认为,数字产品的性质介于有形货物和服务之间,应分类区别对待。其中像计算机软件、电子书籍等,尽管是通过网络传输,也应认定为有形货物销售。至于音乐、影像和动画之类的数字产品,依据消费者是否能通过网络合法下载并可永久性储存于储存装置内,可区分为购买有形商品或服务。近几年来,此类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研究结论与以上观点大同小异,分歧和争论一直持续着。

2现有研究的评价

现有的对电子商务课税问题的研究,始终没有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在研究的视角、研究的方法以及研究的思路等方面,均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2.1研究视角的时代错位

现有研究中的分歧,主要源于对数字产品认识上的模糊,即并未认清数字产品的时代属性,数字产品是知识时代的产物,已经不属于工业时代。当研究者试图用工业时代的税制,去对知识时代的数字产品征税时,发生了时代错位。

2.2研究方法的形而上学

所谓形而上学,就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于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现有研究者没有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把数字产品只看成是工业时代产品在形式上的变化,而没有看到其性质的改变,最终得出错误的结论。

2.3研究思路的舍本求末

现有的研究思路是对现行税制进行微调,以适应数字产品这一新生事物,着眼于怎样适用现行税制。结果陷入“数字产品属于哪种课税对象、征什么税”的细枝末节的问题中去,既浪费了时间精力又难以形成一致意见。而没有关注数字产品属性的根本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应不应该适用现行税制”的根本问题。

3数字产品的特征

数字产品是指用数字格式(即编码成一段二进制的字节)进行表示,并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的产品或服务,包括计算机软件、电子期刊、各种网上音频视频产品、股票指数、电子邮件、定制服务和数据库等。数字产品作为信息产品,与工业产品有本质区别,具有显著的物理学和经济学特征。

3.1数字产品的物理特征

(1)非物质性。数字产品不同于工业经济中的物质产品,它也许只是一个方法、技术,或者是一个创意、理念,属于信息产品。其存在不具有一定的形态(如固态、液态等),不占有一定的空间,属于无形产品。

(2)可复制性。数字产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们可以很容易地以低成本进行复制,即可以无限次地复制而不影响效用。而工业产品的复制,只能是再造一个“同样”的产品。

(3)可修改性。数字产品由载体的物理性质决定,其内容存在可变性。从数字产品的生产,一直到其消费的全过程中,它们随时可能被修改。在生产时、网络的传输途中、到达用户手中后以及生产商对它们进行升级,都可能造成数字产品的改变。

(4)非磨损性。数字产品一旦创制出来,就能永久存在,是名副其实的“耐用品”。不像传统的有形工业产品,会随着使用时间和频率增加慢慢磨损,直至被消耗掉。

(5)传播的快捷性。该特征是虚拟的数字产品所特有的。人们通过网络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数字产品传送至世界任何地方,如发送电子邮件。而工业产品只能借助各种交通运输工具进行传送,但再快的交通工具也无法与数字产品传播速度相比拟。

3.2数字产品的经济特征

(1)生产方面。数字产品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制造过程和销售过程,研发后可以大量低成本复制,零库存,成本的虚化,收益的长期性,遵循边际收益递增规律,采用与工业品完全不同的定价方法。

(2)流通方面。数字产品的销售和货款的结算可以在线完成,贸易无形化,可以广泛地、快速地传送。传统的中间流通环节消失,生产消费直接接触,国际交流极为便捷,国际服务贸易持续增长。

(3)分配方面。数字产品在分配上采用更有效的技术,以一种产品或服务代替已过时的产品或服务,或通过其他方式改变获取数字产品的途径,都会导致数字产品分配与利用状况的改变。

(4)消费方面。数字产品属于经验产品、外部性商品。因其可复制性和共享性,又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在消费上有非排他性。

4基于数字产品的课税对策

在认清数字产品的物理和经济特征之后,就要纠正电子商务课税的传统研究视角、方法和思路,立足时代高度进行创新,抛开时代错位下的关于税种适用的无谓纷争,创建知识时代的电子商务新税制。

对电子商务课税实行的具体对策是:本着“简税制、宽税基、低税负、易征管”的思路,设置一个新税种,实行单一比例税率,以在线电子商务交易额为计税依据,以购买方为纳税人,以资金支付环节为纳税环节,以购买地为纳税地点。

在税收征管上,由现行控制信息流变为控制资金流。因为在数字产品的电子商务交易中,物流消失了,而资金流的控制节点少于信息流,实践可操作性更强。为此,要在买方通过金融机构或第三方支付进行电子商务交易付款环节,植入计算机程序,自动扣缴税款入库。这种自动扣缴模式,忽略对交易内容信息的监控,免除普通税务人员的人工干预,可极大地简化征管工作,且基本不损害交易者的隐私权。总之,通过在资金支付环节自动扣税,可以形成一个税制简单、征管效率高、征收成本低、完全自动化的新型电子商务课税模式。

参考文献:

[1]陈雪.数字产品研究综述[j].天中学刊,2007(4).

现在物流的基本特征篇4

关键词:成品油;物流;体系;建设

中图分类号:te1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7-000-01

石油产业对于国家而言可谓发展和稳定的命脉,保持该产业技术等方面的先进性,对于国家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随着我国进入wto,石油产业也随之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而想要进一步加强我国在该领域的建设,必须深入到石油工业环境内部审视,发现不足并且加以改善。而在石油工业环境内部,成品油物流体系的发展,关乎到整个石油产业环境的健康状态。

一、成品油物流以及其发展特征

首先需要对成品油物流的相关概念以及范畴进行相应的界定,唯有如此才能对其展开进一步的有效分析。通常认为的成品油物流,即成品油企业依据市场的需要,将成品油的运输、储存、接卸、配送、信息处理等环节进行有机结合而产生的体系化工作结构,主要价值在于将成品油从供应地运送到消费环境中。整个成品油的物流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通常称为一次物流和二次物流。其中一次物流主要指将成品油从生产环境通过铁路、专用管线等手段,运送到成品油销售企业油库中,这一过程以长距离大批量为主要特征;而二次物流则是将成品油从销售企业油库中运送到加油站或者终端用户的购买环境中,批量较小并且距离相对较短。

成品油的物流工作,具有很多特殊特征,其中比较突出的方面,包括成品油自身的流体特征、污染性以及安全特征三个方面。成品油的流体特征,决定了其主要运输方式必然是管道运输,并且此种方式会明显优于公路、铁路等运输方式,其成本也保持在相对较低的范围内。而污染性以及安全性两个方面,则是成品油在运输过程中必须重点考虑的两个方面。如果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无论采用了何种运输方式,必然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威胁,同时成品油本身的易燃易爆性,也会给泄漏事故发生低点带来直接的安全隐患,轻则影响生产,重则造成人员财产的损伤。基于此种考虑,成品油的物流工作体系构建,必须慎重。

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成品油在社会范围内的需求也在稳步提升,运输总量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随之而来的,是运输成本也在提升。与此同时,社会的发展,进一步影响到运输和配送的范围不断延伸,成本的上升和安全控制的更为严肃的要求随之突出。然而与这种复杂发展状况对应地,是成品油物流体系本身存在的不均衡问题,其中包括油库布局不完善,物流信息化建设仍需提升,以及运输能力仍然存在不足等几个方面。这些问题在当前环境下,有些尚不十分突出,但是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然成为阻碍我国石油产业纵深发展的主要阻力。

二、切实推动成品油物流体系的发展与完善

考虑到成品油物流体系自身的特殊性,以及其对于石油工业乃至于整个社会发展的广泛影响,唯有不断加强其体系化的建设,才能使其成为推动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才能推动我国社会的发展。

结合当前成品油物流体系的建设和发展状况,可以发现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工作,可以作为切实推动该体系进步的着手点:

1.加强成品油物流体系优化

成品油物流体系的优化,主要任务在于其布局的优化,而非运输方式的优化。从运输方式的角度看,我国保持管线和公路铁路以一种相对合理且符合实际运输能力的状态展开,基本能够在考虑成本的基础上做出合理布局。但是对于物流体系中节点布局而言,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建设。这一方面进一步有两个层次的问题需要考虑,其一在于对油库实现合理布局,必须考虑当地消费市场的实际增长状况,并且注意到油库的布局直接关系到一次物流和二次物流的展开,最终从安全和成本等各个方面影响整个成品油物流体系。其二,还需要重点考察我国成品油物流体系中的运输能力,是否能够满足未来一段时间内市场增长的需要。管线输送能力偏弱一直是我国石油物流领域所面对的重要问题,因此造成的陆路运输过分依赖铁路的问题相对突出,同时海上自控运力少也是不容忽视的重要问题。实际工作中,加强管线建设,从技术和资金多个方面实现统筹,并且加强海上运力建设,是未来成品油物流体体系展的重点所在。

2.完善成品油物流成本核算

物流体系成本的核算,本身具有隐性特征,而在我国成品油物流成本核算领域中,现行的成本会计和费用核算体系对物流过程中的费用没有系统、全面地记录和核算,仅对易于量化和统计的运输、仓储、配送等显性成本进行记录和核算。这种状况无视物流环境中的大量隐性成本,对于石油产业的健康发展极为不利。应当重点针对在途库存、库存占用、车船滞纳金等相关成本予以正视,有所纳入并且加强管理,唯有如此才是切实提升成品油物流体系成本核算工作进步的重点。

3.推动成品油物流系统中信息技术的引入与应用

信息化是对整个工作展开有效控制的必由之路,并且在当前信息时代之下,相关技术层出不穷的背景环境中,成品油物流系统中的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可能。我国在物流领域的信息化建设仍然不够成熟,而进一步在面对成品油的流体特征的时候,这种不够成熟的状况就会进一步成为阻碍其发展的重要因素。但是为了实现成品油销售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构建,实现其对于成本的有效控制和市场趋势的洞悉,积极引入对应的信息技术刻不容缓。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于,应当利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把商流、物流、资金流等企业环境中的多种因素纳入一个系统之中,实现泛数据体系价值,唯有如此才能获取到物流数据的最终意义,使其成为石油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

三、结论

成品油物流体系的持续发展,必然建立在物流系统自身成熟的每一个细节之上,只有不断进行横向比对,发现其中不足,才能切实提出有效措施,推动其进步。

参考文献:

现在物流的基本特征篇5

[关键词]现代物流工程物流产品物流

一、引言

物流概念产生于20世纪初,其定义随着物流产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国内外存在多种表述形式。由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并于2001年8月1日实施的《GB/t18354物流术语》将物流定义为“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根据实际需要,将运输、储存、装卸、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随着生产实践的逐步深入,以“物的流动”为本质特征的物流活动已经渗透到经济的各个领域,同时也逐渐形成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尽管上述定义能够较为全面地表述“物流”的基本特性,但经过仔细研究可以发现,同样是物流活动,因项目的内容不同,其优化目标、管理方式、技术手段等有着明显的不同。例如,在作业程序上,有的物流活动是循环型的,有的则是一次性的,程序上没有重复性;在实现目标上,有的是以成本最低、获得经济利润最大为全部目的,而有的则是以时间保证为前提,或者是以安全可靠为首要目标,当次物流活动是否盈利则在其次,如此等等。在具体实践中,同样是物流项目,在作业程序和优化目标等方面竟然有着如此大的差异,说明在物流领域中必然存在有分属不同类型与层次、具有不同性质和内涵的两种体系,为了将现代物流研究引向深入并指导实践,在理论和方法上必须予以分清。

本文认为:对于现代物流的活动,实际上一开始便存在有两大类型,一类是连续不断、周而复始的物流活动,流动程序一旦建立,便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其效益体现在规模和连续性上;另一类是独特的、不具有重复性的物流活动,物流目的地一旦到达,便意味着工作基本结束,其效益体现在技术含量高、风险性大和一次性上。按照语义,前一种类型可称其为“产品物流”,后一种类型可称为“工程物流”。物流活动的这种分化具有其必然性,是社会生产大型化、物流市场细分化、技术手段专业化以及科学技术和生产力高度发达等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二、工程物流的定义

工程物流是由“工程”和“物流”两个基本要素组成,这两个基本要素以其独立形态存在时,有其一般性的含义,当两者以前者修饰并限定后者的关系结合在一起之后,其含义便有了一定的范围约束,不再完全遵循原来的解释。在实践中,工程物流主要解决建设项目、救助支援、会展、大型迁址以及战时后勤保障等具有综合型复杂内容的物流组织,其特点是高风险、强时效、一次性,一般需要多种特殊设备、多种运输方式、多家不同企业协作进行,因而具有典型的第四方物流运作特征。根据工程物流的实践范畴,其概念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上的工程物流,就是指具有工程特性的一切物流活动。按照这样一个定义,它所研究的范围可涉及工程项目物流、会展物流、搬家物流、应急物流和战时物流等。狭义上指工程项目物流(projectlogistics),即围绕工程项目,由物流企业提供某一环节或全过程的服务,目的是通过物流的专业技术服务,给予投资方最安全的保障和最大的便利,大幅度地降低工程成本,保证工程项目的如期完成,它可以包括工程项目的设备采购、拆卸、包装、移动、装箱、固定、海运、空运、陆路运输、拆箱、安装、调试、废弃、回收的全过程。无论是广义还是狭义,在理论体系和方法上基本是一致的,属于同一类型。

三、工程物流的特性

工程物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物流活动,具有自身内在的特性:

1.实施经历的一次性。工程物流在实践上少有重复性,再好的物流方案也仅能使用一次,以往的经验对未来只能是定性的、仅供参考的,因而组织方案始终要有创造性。

2.各单项的整体性。每个工程物流项目都是由多个环节或多个部分组成,这些环节或部分是相互依托的,往往牵一发而动全局。一步有误,全程失败,就像一台大型机器中的每一个部件对整体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少一颗螺丝也不能正常运转。

3.环节的不确定性。物流服务商在提供工程物流服务前,通常要设多套应急方案,以应对意外情况的发生。对每一种方案,必须尽可能将各种问题全都考虑到,每一个细节都不能忽视,在紧急情况下有时需要当机立断、出奇制胜。

4.技术的复杂性。工程物流一般是一些非标准化作业,组织者需要有丰富的综合性知识,要动用各种专用的特种设备,对物流环境有着特殊要求,技术含量相对较高。

5.过程的风险性。工程物流项目往往投资巨大,服务对象各异,不可预见情况始终存在,因而具有很大的风险性。所以,进行各种风险的评估和管理,是这类物流项目的关键内容。

四、工程物流与产品物流的区别

工程物流与传统意义的产品物流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明显的不同,两类物流最本质的区别是工程物流具有“工程”的性质,这一特征使两者在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1.供应链特征不同。这种区别主要表现在供应链的环节和组成两个方面。一方面,工程物流供应链单一,通常不涉及多种物流组合方式的竞争,重点放在运输线路和多式联运的环节上,一些现代物流所具有的分拣、配送等服务功能基本淡化;产品物流一般使其“物”在物流系统中进行不间断的流动,往往包含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运输、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环节,最终到达目的地。另一方面,工程物流的供需双方一般仅限于物流服务的提供商和物流服务的需求方,每次物权的转移便意味着物流活动的结束,供应链关系也基本解除;而产品物流在供应链中是不断地向前传递,从制造商、批发商、零售商最终到达消费者手中,供应链一旦形成就比较稳定。

2.运作模式不同。产品物流的服务模式一般有“第一方物流”、“第二方物流”及“第三方物流”等形式,并以“第三方物流”为主要的发展趋势;但在工程物流中,由于工程物流项目自身具有的特点和属性,需要大量外协性、组合性、协调性的物流服务,其运作往往需要或不可避免地采用第四方物流的运作模式,因而具有更为明显的系统工程特征,是现代物流运作模式的高端层次。工程物流的一次性特点导致了这类物流作业的实施不能照搬传统的模式,需要具备资源整合和解决突发事件能力的服务商。因此,工程物流更需要第四方物流服务商利用强大的信息系统网络,通过整合、综合、集成的方法,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完成这类复杂的物流活动。

3.管理的核心内容不同。工程物流能够为物流服务商创造出比产品物流更丰厚的利润,但是高利润与高风险并存。产品物流周而复始,操作上具有借鉴性、可重复性,供应链也比较稳定,实施过程中潜在的风险性相对较小;而工程物流是一次性的物流活动,而且往往项目投资巨大、有时有着浓厚的社会色彩,安全要求高,从最初的方案设计、实施到任务结束的整个过程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情况,问题随时会出现,这就要求物流服务商必须对项目进行充分、全面的风险评估,将风险管理贯穿始终。

4.决策的方法和技术不同。在工程物流项目实施之前,制定出较为可行的方案是工程物流成功运作的关键。尽管产品物流在运作之前,也要有物流方案的支撑,但因时间、效益、成本、利润及供应链组成等因素相对比较确定,形成的方案有着很强的确定性,具有明显的静态特征,制订这类方案的决策手段一般利用横道图或网络计划法即可。工程物流项目的方案形成十分复杂,不仅需要由多家企业合作完成,同时存在有多种方案,具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这就需要相应的设计方案在实施过程中具有良好的应变能力。这种方案设计的方法显然不宜使用横道图或网络计划法,而是应使用类似决策网络计划法(Dn技术)进行决策。这一方法通过在网络计划法的编制中加入了决策点和不同情况出现的概率,因而能够提供在不确定情况下讨论具有动态和概率特征的优化方案。

5.对特种设备和技术的要求不同。工程物流运作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作业的非标准化,这也是工程物流与产品物流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区别。工程物流往往需要应用特殊的、大型甚至是超大型的技术设备及综合交通运输设施,需要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作保障。而产品物流通常需要的是常规性设备,技术上也相对成熟。

五、结语

现代物流存在有“产品物流”和“工程物流”两大类型,尽管它们具有物流的共同属性,但在供应链特征、运作模式、管理内容、决策方法、对特种设备和技术的要求等诸方面有着很大的不同。为了使工程物流在实践上得以稳步发展,需要在理论上和方法上进行全面的开拓和创新,以便更好地指导实践。

参考文献:

[1]刘志学:现代物流手册[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2002,4

[2]刘国冬:工程项目组织与管理[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4

[3]欧阳文霞:我国第四方物流运作模式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16)

[4]程志民:第三方物流与第四方物流的战略协作式发展[J].商业研究,2006,(3)

现在物流的基本特征篇6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模型

一、变换功能特征模型

系统的变换功能表达了为满足用户基本需求必须实现的过程对象从输入到输出的变换。物料、信号、能量、时间都可以做为过程对象,具有过程对象的成分、状态、种类及其它广义物理特征是其所具有的主要特征,在一般情况下,我们运用广义物理量来理解它。通过对当前功能表达模型怛7J的分析与研究,最后得出变换功能特征模型。过程对象性态特征和过程对象性态变换特征是变换功能的两大特征。

1.过程对象性态特征

过程对象输出性态特征和过程对象输入性态特征是过程对象性态特征的两大特征。在这个方案设计中,过程对象的输入、输出流是作为已知条件的,而系统则是一未知数,除了考察与外界对象的作用之外,其他的结构则不在考虑范围内。

2.对象性态变换特征

量变特征和质变特征是对象性态变换的特征。正负相关、正相关和负相关属于量变特征;成分、种类及其它方面的转换是属于质变特征。

二、目的功能(效应)特征模型

支持某一变换或技术过程是任何技术系统所要达的目的。而通过系统和操作者间的交互使交换过程对象(数据、能量、原料等)所需的物理效应进行传递。

通过科学效应的显现来表达目的功能所具有的功能。通过把效应作用在原理解的基础上抽象化,以此来分析出变换功能的基本机理。该功能具有两个特征,分别是:

1.效应生成方式特征

效应生成者与过程对象有直接的物理接触的叫做直接生成;效应生成者通过“垂直因果链”的方式向技术系统传递物理效应的叫做外部传入。

2.效应生成者特征

效应的生成方式是多样的,可以通过技术系统和操作者直接生成,也可以通过协同来生成。部件(定性)和原理参数(定量)则是技术系统中创造所需物理效应的主动要素。动态特征和静态特征是部件的输入和输出(能量,物料/信号)性态特征的两个基本类弄。输入量输出量的增大、减小和改变等量变特征是通过动态特征来表达的。输入、输出量本身的特征则是通过静态特征来表达的。输入、输出性态的变换则可以使作用原理解实现相应的功能。比如:输入、输出量本身的静态特征转换是压电元件装置的主要功能,也就是通过压力变换为电压而实现相应的功能;输入、输出量的动态特征则是气泡减阻装置的主要功能,也就是说,摩擦阻力等输出量的量变是通过流体运动粘度系数、流体密度系数和流体成分等输入量的量变来实现的。

三、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推理策略

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推理进程分为三个阶段。基于变换功能拓展的技术推理为第一阶段;基于技术的变换功能向目的功能的推理为第二阶段;目的功能向作用原理的推理为第三阶段。

1.基于变换功能拓展的技术推理

“技术”是指在某一功能变换过程中各子过程的类型和执行,以及过程对象和变换所需效应间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作用。作为变换发生的方式,作用原理中的核心知识,技术具有重要的地位。如通过磨削和刀削技术可以使铅笔变得锋利。可以说,变换过程中的任何一个子过程都是通过相应的技术来完成和实现的。因此,变换功能域的方案解也可称为是一个技术结构。由操作者和技术系统构成的人/机系统通过技术面来达到功能变换的目的。比如:在书写时,人们运用铅笔这一技术系统,来实现铅笔书写的技术。也就是说,“技术”是联系变换功能和目的功能的一条纽带。

过程对象(名词)和功能动词(动词)可以和用来表达变换功能。因此,在对表达模型进行变换功能的拓展时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功能。而基于过程对象的变换功能向技术的推理和基本于能动词的变换功能向技术推理是变换功能向技术推理的两种基本类型。同时,基于功能动词和过程对象的推理则是上述两种基本推理的综合。

2.目的功能向作用原理的推理

定性效应生成者(部件)和效应生成者是技术系统内部的两种效应生成者。因此,效应间的关系分为定量关系和定性关系两类。如果要采用作用原理的定量推理或定性推理,则需要设计要求功能的过程对象性态变换特征(名词)是量变,也就是将作用原理解为原理参数;而通过部件性态的变换来取得相应的功能的则是定性推理,也就是把作用原理解为部件。

3.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推理进程模型

功构映射观点和域间映射观点是单一功能求解的方案生成推理进程中所存在的两种观点。从功能到结构的推理映射序列是功构映射观点中应加以注意的一点。因为在进行单一功能求解时,只有明确实现所需要功能时所选用的技术,才能根据这一技术分析研究出最佳的作用原理解。也就是按照“功能——技术——作用原理”的步骤逐步推理和找出原理方案解。

方案生成在求解问题中是一个较明显的不良定义。从可操作性方面来看,由于方案生成初期阶段的系统功能信息都不够完整。如果仅仅依靠抽象的功能层分解,想得到完备的功能结构的可能性不大。其实,功能结构的生成和功能求解是互为因果、交替进行的。而在机电一体化系统方案生成进程中,三类映射模式,十二种映射关系是与系统功能求解的三个分过程中相对应的。下面,我们分别来看看:

①分解映射模式,解决变换功能、技术和目的功能的分解问题,也就是先可以通过进行分解映身来降低那些有待求解的比较抽象、复杂而难于直接求解的问题,使后续求解映射问题得到顺利的解答。

②求解映射模式。运用变换功能——技术——目的功能——作用原理的方式逐层或跨层映射来解决功能求解问题,最后使我们获取求变换功能的技术解、目的功能解和作用原理解。

③衍生映射模式,解决分功能解组合不匹配问题。在技术层、目的功能层和作用原理层时,关联分功能解进行组合形成总功能解的时候容易出现接口冲突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在接口冲突处衍生出附加分功能便可消除这种冲突。另外,整体作用原理解也是在生成合理完整的功能结构的过程中派生出来的。

参考文献

[1]paHLG,BeitZw.engineerringdesign:asystemticpmcess(2ndedi-tion)[m].London:Springier,1994.

现在物流的基本特征篇7

关键字:物流;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中图分类号:F323.2文献标识码:a

一、物流产业集群的界定

1.物流产业集群的概念

产业集群的概念处在不断的发展之中,迈克尔•波特(1998)将产业集群定义为:在某一特定领域内互相联系的、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的公司和机构的集合。对于物流产业集群目前还没有比较权威的定义,很多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章建新(2007)认为物流产业集群是指在一个区域地理环境中,聚集着功能不同的物流企业,依靠地理和区域经济的优势,将运输、仓储、货物进出口、物流加工与配送及信息处理有机集成,形成物流产业链,提高物流运行效率。贾兴洪(2007)提出:物流产业集群是不同类型物流企业以及物流基础设施在空间上的集聚,从而形成在一定区域内物流资源的高度密集和专业化经营程度很高的物流经营场所。文海旭(2005)认为物流产业集群是指在一定的空间范围之内,以物流主干企业为核心的,同时具有竞争和合作关系,有相互关联性的物流企业、专业化的供应商、服务供应商、相关产业厂商、以及相关机构(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公会等)集中并保持持续竞争优势的现象。

2.物流产业集群的特征

对于物流产业集群概念的界定,虽然没有比较统一的说法,但大多的学者都认为,物流产业集群是一个由物流企业为主,集聚在同一个区域范围内为其它行业提供物流服务的相关企业、机构群体的集合。

物流产业集群的一般性特征主要体现在:物流企业具有明显的空间聚集性;各个物流企业之间具有分工专业化的特征;物流产业集群内企业具有共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及价值观念,具有区域的“根植性”;物流产业集群内创新活动呈现出明显的网络化特征。

物流产业集群作为服务业产业集群,具有一些不同于其它产业集群的独特经济特征,主要体现在:物流需求是一种派生需求,基于这种派生需求的特性,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依赖于区域经济和区域其它产业的发展;物流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区域基础设施的建设,因此物流产业集群的发展受区域基础设施建设的限制;现代物流属于第三产业,有物流需求的集聚才会有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物流产品差别化特性,使得物流产业集群内的物流企业之间存在着竞合关系的特征。

二、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优势

1.资源优势

物流产业集群的资源优势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物流产业集群对资源产生了强大的吸引效应,将有直接联系的各种资源吸引过来,为集群内企业的迅速成长提供所需资源。二是在物流产业集群内部实现了各种资源的共享,特别是信息资源的共享为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关键的支持平台。三是物流产业集群中的企业之间实现了分工协作和信息共享,较容易地实现了及时供货、零库存、全面质量管理等物流管理目标,使社会资源得到更加充分的利用。

2.市场效率优势

物流产业集群在市场效率方面的优势体现在使其企业获得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降低交易成本、获得信任等方面。物流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具有地理位置接近的优势,通过规模经济使其营运成本处于最低状态,无法获得内部规模经济的单个物流企业通过外部合作获得规模经济优势。范围经济优势则体现在物流集聚区内,单个物流企业提供专业化服务,而多个物流企业之间分工协作,形成各项成本的节约,产生物流产业的内部范围经济。在物流产业集群内,由于空间集聚以及社会文化相近特征,企业之间可以建立良好的信任与承诺关系,减少企业的机会主义行为。

3.创新优势

地理上的接近性、业务联系的紧密性、信息交流的快捷性迫使物流产业集群内的企业不断进行技术创新、营销创新和组织管理创新。创新的形成主要源于学习,学习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效率,而且还可以极大地促进创新的产生。在一个小范围内聚集了大批物流企业,这些物流企业之间不断地相互学习,任何一个企业的具有潜力和市场前景的创新,很快被集群内的其它企业吸纳并消化,企业通过这种快速学习和模仿来实现自身的更新和升级。不断的创新和学习使得物流产业集群保持着创新优势,提升了集群的竞争力。

4.市场竞争优势

物流产业集群的竞争力是通过企业之间的合作优势体现的。合作竞争能够促成企业之间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企业所拥有的资源是有限且不相同的,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物流企业通过在供应链的优势环节上展开合作,充分发挥各自在供应链某个环节上拥用的竞争优势,实现乘数效应,获取更多的利润,以达到整体利益最大化。物流产业集群内企业在合作中进行学习,在竞争中得到锻炼,从而提高各自的经营管理实力,同时促进物流产业集群所在区域的整体竞争力。

三、结论

物流产业集群是具有相对竞争优势的区域内经济组织模式,物流业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支持产业,其发展的好坏不仅影响物流企业的经济效益,更对当地其它产业的发展带来重要的影响。物流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有助于节约社会资源,为集群内企业获得竞争优势,提升区域物流的整体竞争能力,发挥物流产业的整体优势,促进区域经济的快速健康的发展。

作者单位:南京河海大学商学院无锡江南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125-130.

[2]章建新.基于全球产业链的物流产业集群竞争力分析[J].经济问题,2006,(5):56-58.

现在物流的基本特征篇8

在现代管理科学中,系统、信息、控制三方面,都是以其本身所突出的应用科学定量方法成为研究对象的。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具有密不可分的内在关联。虽然从理论上它们可以自成体系,而且都具有在各自独立的学科中一般适用的普遍意义,实质上,它们是对同一整体从不同的角度所提出的认识、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并且都是以系统的观点和方法为基础的。所谓“控制”是从系统运营动态管理与调节方面研究系统运行规律的;“信息”则是通过信息实现对系统的运营进行反映并为有效地控制与调节提供依据。系统的目的在于有效地控制,控制的基础是准确的信息,信息的生成又是系统的特征,三者之间密切相关,互为条件。

只有将三方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运用,才能实现在现代管理中的综合效应。现代会计管理本身就是典型的定量管理,无论从其组织结构还是运营过程,都不难看出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会计管理要通过财会人员、信息载体、处理手段、方法、相关环节和程序等对数据进行收集、确认、加工、传输、存储、报告以及废弃等处理活动,利用信息、信息反馈和谐调措施对资金、成本、利润、价格、货款、税收等进行控制,通过控制使生产要素与资金达到合理安排和利用,以实现整体预期的目的。会计的全部过程充分体现着其特有的系统机制,其本身具有现代管理科学所定义的基本要素和特征。因而引用系统理论、信息管理科学和在此前提下的控制方法研究,并以此对会计工作进行组织和实施,是会计向现代化管理迈进的必然趋势。

一、会计管理中的系统论机制在现代管理理论的定义中,系统是由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存的要素按一定的规律组成,有着特定目标的统一整体。这一整体具有不同于各组成部分的新的特定功能。就其整体而言,它具有五项基本特征,即:集合性、相关性、适应性、最优性和有序性。复杂的系统可以按不同层次划分子系统,子系统不但完全具备系统特征,而且可以独立运行。集合性:健全的会计管理,应体现为完善的信息系统管理,其本身也必然具备系统管理全部基本特征。会计以信息为依据,利用预测、决策确立财务总体目标。为实现总体目标,通过编制计划进行组织和实施,并对过程进行控制。如此体现了系统的集合性是由其中各部分所形成的整体性,而且其整体大于各部分总和的系统特征。相关性:会计工作各环节,各部分为完成总体目标,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会计信息系统有机的整体。系统的相关《现代会计》2003年第6期性是指系统中各部分之间,各部分与整体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关系。会计信息系统根据不同的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可划分为不同的子系统,各子系统之间密切相关,为完成总体目标各自发挥自身作用。超级秘书网

适应性:会计是一种社会行为,其自身特点决定了会计信息系统必须加强与外部的联系,并适应外部的影响。最优性:会讨一工作伴随会计主体的资金周转连续进行,在对资金运动的不断记录、监督和控制过程中,同时也对自身能力和有效性不断进行调整和修正,如对信息载体、操作手段,甚至观念及方法的改进,使系统的运营达到最佳状态,以便取得经营的最优效果。如此也应实现着最优控制和管理系统优化的特定功能。有序性:作为系统管理过程,会计工作在其组织的结构层次和时间动态方面必须有序。对此,会计系统的性质已决定了其自身运行的有序性,资金是贯穿整个系统运营过程的主要对象,从货币资金的系统输人,直至货币的收回,周而复始地不断运行,其中包括资金的投入、运用、流通、耗费和增值等体现着资金运动的系统属性。全部过程都是遵循生产经营规律按步骤有序地完成的。会计的核算和控制过程也是遵循与之相应的理财规律按步骤有序地完成的。

二、会计管理中的信息论机制信息是对事物现象加工后的反映,是对数据中所包含意义的解释。任何管理过程都必然是一种信息过程,没有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利用就不可能有有效的管理活动。信息对系统的经济管理活动尤其具有决定作用。一个系统有目的的运行,就必须实施正确的组织、控制和谐调,这些工作都是以信息为基础的。尤其在子系统之间、子系统与整体之间、整体与外部之间,信息的接收、传递和反馈作为系统的基本功能和特征是不可缺少的。工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贯穿着两种流动,一是生产资料、劳动资料及财力组成的物质流;一是记录和反映物质流动的信息流。在会计管理中,两者相互对映,相辅相成。物质流是信息流的基础;信息流是物质的向导。物质流只有在信息流引导下才能通畅,物质流通畅才能达到经营目的。会计系统是信息系统,财会部门是信息流的中枢部门。

现在物流的基本特征篇9

论文摘要:在教师教育中,把教学简笔画作为学生教学基本技能训练是非常必要的,但往往在实际训练中效果不甚理想。采取什么样的有效手段和方式组织和引导学生提高教学简笔画技能,是值得师范院校进行认真探讨的问题。本文从教师的角度提出教学简笔画的教学步骤及有效训练方法,指出教学简笔画的学习是一项综合的学习,应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分类练习及临摩和写生相结合的练习。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这种在讲课过程中随手画下来的图画比现成的,甚至比色彩的图画来都有着很大的优点”。(蒋啸镝,《课堂教学简笔画绘制技法》)因为简笔画这种形式,它简练、概括、直观、迅速。能在较短的时间内,将物象的主要特征表现出来,这就对教师的教学过程提供了直观的形象,对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知识与事物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教师教育中,将教学简笔画作为教师基本技能训练的重要内容是非常必要的。

一、教学简笔画及其主要功能

应该明确简笔画的概念及内涵。简笔画就是简练、概括、夸张、直观、迅速地表现对象的一种绘画形式。教学简笔画就是针对教学需要,结合教学内容,用简笔画的形式将所需要的教学内容形象地表达出来,用于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达到拓展想像空间,增强形象记忆,活跃课堂气氛,丰富课堂教学内容的艺术感染力的效果,使教师与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中完成教学任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由此可见,简笔画虽然谈不上是属于什么画种,但由于它的快捷性、实用性而受到大家的喜爱。特别是将其合理的应用在教学当中,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教学简笔画的表现范围

教学简笔画的表现范围非常广泛,静物、风景、人物、动物、植物等均在表现范围。在我们的生活中一切生活用品、学习用具、陈设用品、家用电器、蔬果等都是静物的范围。

风景是一个大的概念,可以说风景画中都会包含着山川、树木、屋宇、桥梁、亭台楼榭的内容,只不过每一幅风景画都必须有一定的主题。

社会生活离不开人,艺术创造离不开人。人作为万物之灵是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动力,因此,不论影视、文学、戏剧、美术等都以人为主要表现对象,同时因为人在社会生活中随处可见,因此为美术创作和学习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但从另一个角度讲,正因为生活中人随处可见,所以要把人表现好也是一件不容易的事,古人有“画鬼不难画人难”之言,同时又有“画人不难画鬼难”之论,就是这个道理。人物简笔画也如此,必须通过对人的形体、结构、动态特征等进行学习和了解,同时学会用简笔画的概括方式对其进行简练概括的描绘,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利用。动物包括家禽、鸟类、兽类等。每种动物都有其不同的特点。通过观察比较练习方能画出不同特征的动物。交通工具和机械的范围包含飞机、轮船、火车、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白行车、三轮车等。以上均为教学简笔画应该练习和表现的主要内容,教学时可分门别类的进行。

三、教学简笔画的造型特征

任何艺术都有它的艺术特点才能显示其艺术魅力,简笔画也如此,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简略

简略是简笔画的主要特征。因此简笔画离不开一个简字。所谓“简”,即简练,简练不是简单,而是形象高度概括,化繁为简,删繁就简。简练的形象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二)概括

概括就是在简练的基础上,减少繁琐的细部,突出大体特征,将生活中纷纭繁杂的物体简化成具有明显特征的形象。如:将具有圆形特征的树木,画为圆形,将具有三角形特征的树木直接表现为三角形等。

(三)夸张

夸张是简笔画的另一个特征。所谓夸张,就是根据需要有意识的把形象夸大或缩小,即大的更大,小的更小,使其产生一种幽默感和视觉张力。增强艺术感染力。

(四)变形

为了使简笔画的形象更具有一定的艺术效果,将形象变形可增强艺术感染力,使生活中的形象变为艺术的形象。

(五)快捷

即描绘速度较快,直接用线条迅速表现,一般不涂改,不重复,下笔成型。以适应教学需要。

(六)线条流畅明朗

教学简笔画根据需要有时也画明暗,但大部分时间还是用流畅明朗的线条来表现。因为流畅明朗的线条为快捷方式奠定基础。

四、“教学简笔画”在教师教育中的意义

教师口语、三笔字、教学简笔画是教师三项基本技能。经过多年的实践这已成为共识。教学简笔画与其他两项基本技能一样,在教师基本技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通过训练,应该使学生掌握基本技巧,熟练运用于将来的教学之中,使他们的简笔画运用让教学产生以下效果: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无论任何学科,师生的互动与交流,除了语言(含口语、书面语、态势语等)外,利用形象的交流也十分重要,如:在讲到唐代王维的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用语言的讲解交流就不如用一幅图画来表现更有说服力。

(二)拓展想像空间

想象是十分重要的,在素质教育中拓展学生想像的空间,对提高学生的创造意识起着重要的作用。图画能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拓展想像的空间。

(三)抽象具象结合

使抽象的东西形象化,使枯燥乏味的逻辑变得生动有趣,有增强记忆的效果。

(四)促进理解领会

形象的东西更能使人理解,增强记忆。

(五)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生动的形象能活跃课堂气氛,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五、教学简笔画的练习与有效训练方法

(一)教学简笔画的绘制工具

教学简笔画主要是运用线条描绘的,因此,它的绘制工具主要以铅笔、钢笔、圆珠笔、彩色水笔、粉笔(在黑板上练习)为主。铅笔主要用中软的如HB,钢笔粗细均可,可根据习惯来定,通常以流畅为宜。圆珠笔也是一种比较好的工具,所不足的是画出的线条略比钢笔的差一些,其它工具可根据需要而定。不管使用哪种工具,必须熟悉这种工具的性能,并且经过反复的练习,达到熟练的掌握,才能得心应手的描绘出各种生动的形象。

(二)教学简笔画的主要技法

1.线描法。如前所述,线条是最重要的绘画语言之一,许多绘画种类都以线条为主,如速写、素描、中国画等。教学简笔画也不例外,线条是它最基本的造型手段和造型语言。我们知道,用线可以概括出大自然中纷繁复杂的形象,不同的线条还能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如直线、横线平稳、刚劲有力,曲线优美、活泼而富有变化,折线曲折、迂回而使人紧张,此外,线条的粗细、疏密、浓淡、虚实等都能使画面产生不同的效果,都能使形象产生不同的感受。2.线面法。也称线面结合法,也就是在线条的基础上适当的加上一定的块面以丰富画面效果。

(三)不同种类的线条练习

画教学简笔画,应用最多的是线条。线条作为简笔画的重要绘画语言,表现在整个简笔画的过程中,不懂得用线去画或不懂得怎样画线,都不能画好简笔画。

常用线条的练习:1.横线练习(从左到右);2.竖线练习(从上到下);3.斜线练习(左斜、右斜);4.曲线练习5.折线练习;6.弧线练习;7.综合线练习。线条练习的要求是:轻重适宜、流畅、均匀、清晰,有力度感。

(四)对形的观察与认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在形形的世界里,在纷纭繁杂的物象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可知道许多复杂的形象,实际上都是由一些简单的几何形构成。有的一个几何形就可构成一个物象,如圆形,可构成篮球、足球、西瓜等。有的复杂形体也是在几何形体的组合下而产生的,如一些家用电器、生活用具等。总之认识不同形体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几何形体练习:方形(含正方、长方);三角形;梯形;半圆形;圆形;棱形。几何形体的组合练习:正方形加长方形;圆形加长方形;半圆形加上方形。以上可以看出,基本的几何体可构成丰富多彩的物体。

(五)以几何形为基础的静物练习

1.单独静物简笔画练习,非组合的单独的静物练习,即一个静物就构成一个画面。

2.组合静物的练习,即一组静物包含两件或两件以上的物体。如:一个篮球二个苹果、一个西瓜两个桃子、—个南瓜两只黄瓜等。

3.静物简笔画的构图要求:(1)不论是单独的一件静物或是组合的一组静物都必须讲究构图。(2)简笔画的构图训练要求教师在黑板上先用线条,画出五比七的线框(横框、竖框),然后讲构图的基本法则和儿种常用的形式。如单独静物在方框内的大小,组合静物在方框内的组合方法。以及大小、多少、疏密、高矮等形式。体现多样而统一的构图法则。学会点线面和不同形的对比,并懂得应用线条、形状、明暗等因素进行构图。①三角形构图特点:具有稳定、坚实的特征,能使人联想到山冈、沙丘、高大建筑物或金字塔,有坚实稳定的感觉。在静物中如酒瓶和酒杯放置都可以构成三角形构图。②方形、平行、垂直线特点:可使三面肃静、平稳等。③圆形构图的特点:可使人感觉到有球体的形状而感到饱满充实等。

(3)作业要求:观察临摹单独静物20种;组合练习静物15种。(含默写)。

(六)交通工具及部份机械的简笔画练习

1.交通工具和机械的范围。(1)交通工具的范围:飞机、轮船、火车、汽车、摩托车、电动车、白行车、三轮车等。(2)机械工具的范围:拖拉机、推土机、压路机、挖掘机等。

2.认识交通工具和机械的基本形体。(1)将复杂的结构用概括的形象去认识,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出,以上这些交通工具表面上看似很复杂,实际上都是一些几何形体组成,如长方形、半圆形、梯形、椭圆形等(列举几种交通工具)。(2)将复杂的形体概括为简单的几何体时,还必须注意交通工具正确的比例关系,比例得当物体才能充分显示出它应有的形象特征。(3)作业要求:临摹练习不同的交通工具和表现方法不少于15种类型,并能默写10种交通机械工具。

(七)风景简笔画(含屋宇、桥梁、山川、树木等)

我们这里说的风景是一个大的概念,可以说风景画中都会包含着山川、树木、屋宇、桥梁、亭台楼榭的内容,只不过每一幅风景画都必须有一定的主题,如:有以山川树木为主题的风景,也有以亭台楼榭为主题的风景等。

1.古典房屋建筑:包括宫殿、亭台楼榭、佛塔、寺庙、道观等历史风景名胜。它们都是具有古典建筑特征的建筑物,造型优美、结构较为复杂,但只要认真观察,将复杂的建筑物概括为简单的几何形体,同样可以很快地将其画出。

2.现代城市的建筑:包括高楼大厦、立交桥、公寓、小区、厂房、商场、餐馆、酒店、体育馆、博物馆等。形状多为较规则的几何体。

3.山川、树木、农舍:包含不同形状的山、石、水等,不同类别的树木。

4.农舍特征及画法。

5.综合风景画。(1)风景画的主题:即该风景画要表现一个什么样的主题。(2)风景画的构图:即层次,大小、远、中、近景的关系以及表现方法、透视原理等。以上内容的练习要求:古典风景、现代风景、综合风景各临摹5幅。室外写生2幅。

(八)鱼、虫、动物简笔画

1.鱼、虫类简笔画(1)鱼类:包含江湖河海中的一切鱼类,品种繁多,千变万化,多姿多彩。(2)虫类:主要指可以入画的虫类,如蝴蝶、蜜蜂、蜻蜒、螳螂等。(3)练习要求:要求会画5种以上鱼,4种以上虫类。

2.动物简笔画。动物包括家禽、鸟类、兽类等。每种动物都有其不同的特点。通过观察比较才能画出不同特征的动物。(1)禽鸟类动物的特征:禽鸟的外形一般为椭圆形(蛋形),这与鸟出自于蛋有关,在大的椭圆形上根据动态的需要加上不同方位的小圆形就可产生不同的鸟的动态。此外根据不同的鸟类的特征,如嘴、尾的不同,颈的长短、脚的长短等又可画出丰富生动的特征。(2)其它动物:如马、熊猫、鹿、猫、狗、猴都有其特征,有的同样可用几何体概括其形体来表现其动态特点。以上内容的作业要求:练习默写10种动物(含禽鸟)。

(九)人物简笔画

人物简笔画是简笔画学习的重要内容,必须通过对人的形体、结构、动态特征等进行学习和了解,同时学会用简笔画的概括方式对其进行简练概括的描绘,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充分的利用。

1.人物头部的画法要点。(1)简笔画人物头部一般可用椭圆形来概括,但由于不同人物的不同特征,脸型也有不同的特点,如:田字形、由字形、甲字形,申字形、国字形、目字形,风字形、用字形等。从这些形状中已大体概括了我们前人总结出的不同人物的脸形特征,要掌握“三亭五眼”的比例关系。(2)由于简笔画具有很强的概括能力,我们还可以将以上不同的脸形进一步的夸张、变形、强化,还可以把头部脸型根据需要画成方形、长方形、圆形、椭圆形、三角形、梯形等,就能使人的头部变得生动而富有感染力;并具有幽默感。(3)五官特征及画法。简笔画的五官与写实性的素描速写是不同的,因为简笔画必须快捷,因此细致的描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它只有采取概括的形式才能与上述脸部的概括形象相协调。因此将五官符号化是一个必要的手段。教师例举五官符号,介绍不同的眼、鼻、耳嘴的画法。(4)不同年龄性别的画法。(男、女、老、少)(5)不同表情韵画法。(喜、怒、哀、乐)(6)不同发型的画法。(7)不同发饰、帽饰的画法。(含l-2种少数民族头饰)(8)头部的角度变化练习。(侧面、半侧面、仰视、俯视等)

2.全身人物的画法要点。学会人物头部的画法只学会人物画的一部份,学会全身人物的画法,才能表现更多更复杂的人物场面。(1)人物的形体结构:介绍站立的人体比例,“立七、坐五、蹲三”、“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2)男、女不同的外形特征及不同年龄的比例特征。(3)人的动态特点。(4)组合人物的几种画法。夸张变形画法:所谓夸张及大的更大、小的更小,如画一些儿童简笔画,可将头部画得很大,身子画得很小等。动态线画法:即认准该人物的动态线,省略其它繁琐的部分,强调动态,展现生动形象。

现在物流的基本特征篇10

由以农业伦理和生产、生活方式为主的传统乡村社会向大工业、密集服务业为主的现代都市的演变正在中国的乡村大规模流行开来。城市化进程中,乡村人口向城市的流动以及城市中心人口向城市周围乡村的流动的现实,使人们切实地体验到具有现代性的以城市流行文化等方式为主的艺术感受方式。此外,网络信息与大众传播媒介如电视等在城市和乡村生活中的深入,已经成为一种话语方式存在在人们的思维与艺术接受方式中。赫哲族的工艺美术样式以及赫哲族的其它艺术样式在这种转变中不是获得新生进行一种新的话语方式的转变,就是化成为漫长历史中的死亡样本。而且,任何一种古老的文化与艺术样式其本身都具有顽强的与当下结合的再生能力与生长性。再次,在我国文化大发展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任何一种民族的、古老的、闪耀着诱人光彩的古老文化都面临一个发展的机遇。这种机遇既包含城市化带来的冲击所引起的思维转换、感受方式的转换、表达方式的转换;也包含城市化所带来的价值观念、行为方式、观看角度、传播手段等新的变化;同时城市文化当中的流行因素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作为观者的人们、特别是年轻一代和更年轻的儿童少年的观看方式和思维习惯。而受众特征的变化是任何一种艺术样式和创作者们不能回避地要思考的问题。

二、对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开发与保持的可能性

(一)赫哲族传统艺术进行现代性开发的思想基础赫哲族的传统艺术具有超国界的特色,特别是地域广阔、历史悠久的萨满教传统。现在的研究者对萨满教的广义定义是“从东、西白令海峡,西至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以及北美、澳大利亚、北极爱斯基摩人在内的所有的原始巫术都包括在萨满教范围之内。”共同的原始宗教行为是建立在相通的原始思维基础上的,比如说万物有灵与多神的信仰以及巫术的形式。虽然不同地域的萨满教其信仰的神名不同,但其恢弘的人神交感、万物有灵的思维方式是一致的,这种一致也会以原型的方式存在在各个民族中。传统图案的象征性、寓意性明显:比如氏族树图案中的鸟代表灵魂等,这种对灵魂不死、善恶分明、敬畏自然、和谐共处、英勇无畏等的追求与现代艺术中的主题不谋而合。特别是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在材料(桦树皮、鱼皮、兽皮、植物染料等)选择、艺术精神(敬畏自然)、工艺(骨质工具压印、缝缀)使用方面所体现出的环保因素,人与自然关系中的和谐与敬畏之间的关系,都是当下消费者以及商品生产者所认同的理念。

(二)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开发的形式基础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的构成方式与现代设计当中的构成方式不谋而合。以图案为例,其传统图案包括植物纹、动物纹、几何纹以及宗教图案等,其平面构成的方式与现代设计的图案构成方式只是程度上的差异而没有本质上的差别。例如,几何纹是属于世界性范围内共有的概括方式。从动物纹来看:现代设计讲究对形态特征、动态特征以及神态特征的共同把握;传统赫哲族图案的动物纹在构型上特别强调形态特征,动态特征有所涉及,而神态特征把握不够,但是其在形态归纳上的高度概括和随心随性的自由发挥则可以补足这种不足。赫哲族的动物纹中有些纹样被概括成剪影,比如说鹿只有两条腿等,这样的纹样在保存其本质形态特征的基础上,添加了规整、繁复的装饰,就变成了精美的现代图案。在现代设计中所使用的点、线、面等表现形式以及综合表现技法在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中都有所蕴含,而图案变化当中的简化、组合、夸张、寓意、象征等手法更是无处不在,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的现代性整理并不违背其艺术精神和造型手法,而是一种发扬光大。而现代在对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的研究过程中,其具体图案的寓意与象征的整理与解释并不全面。对一项古老艺术的保持与开发要在准确理解其艺术思想与艺术手法的基础之上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在审美观念中的天然、自由、和谐的理念,敬畏自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考,对灵魂、力量等精神化的思考是我们认识其造型方式以及造型手段的出发点。我们只有回到赫哲族传统艺术的恢弘的话语系统中才能深刻领会到本质精髓,也才能找到其与现代性结合的最佳结点。

三、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现代性开发的途径

在读图成为主要文化接受方式之一的今天,赫哲族传统艺术独特的、魔幻的特点、材料使用方面的突出特色以及造型观念的天真自由,都暗合着现代性的节拍,呼唤着我们回头与其共舞,我们所要做的只是准备好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虚心地走入这一文化语境。

(一)寻找综合性的途径所谓综合性,第一是把赫哲族工艺美术放在赫哲族整体艺术系统中来看待。赫哲族传统工艺美术给我们留下了丰富的图像资料,在记录赫哲族民族历史的“伊玛堪”同样保留了丰富而珍贵的美术资料,比如赫哲族最长的伊玛堪《希尔达路莫日根》(葛德胜演唱)中,女萨满把一黑一白两个桦皮人儿挂在两个树杈上,在战斗中代表黑斤妖魔的黑桦皮人儿冒出黑红色的血,把黑桦皮人儿踹进火堆,火堆里蓝光四射,冒出浓浓的黑烟,发出鬼哭狼嚎的叫声。这段叙述中既有制作人偶的材料桦树皮、桦皮人染色这种工艺手法,也带有仪式化的色彩。这种类似的记载在赫哲族伊玛堪当中非常丰富,是研究赫哲族工艺美术的丰富的旁证资料。这种充满了舞台性、表演性、动作性、传奇性以及魔幻意识的场景已经进行了美术、戏剧与文学的综合。我们只是需要一种以视觉为主的综合开发方式,从而使其能够在现代性这一点上获得更多的观众。此外的综合包括与其它民族艺术样式、世界范围内流行艺术样式、现代的商业文化以及地方文化建设等多个维度的立体交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