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建议十篇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建议十篇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建议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23:14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建议篇1

(柳州市环境保护监测站,广西柳州545001)

【摘 要】2014年apeC峰会举行期间,北京及其周边城市临时实施最高级别应急减排措施,因此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通过对该应急措施思考分析,探讨中小城市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切实可行的方法和路径。

关键词环境空气质量;污染源;改善路径;探讨分析

0 前言

2014年apeC峰会举行期间,北京及其周边区域的天空格外蓝,空气也格外新鲜,从而诞生了一个新词汇——apeC蓝。“apeC蓝”是会议期间北京及其周边城市通过高污染高能耗的工厂企业停产、燃煤锅炉改造、扬尘工地停工、机动车限行、老旧机动车淘汰、增加公共交通出行等临时实施的最高级别应急减排措施而取得的效果。通过实施该应急措施最终证明:实施严格有效的环境管理措施雾霾是可以减轻的,环境空气质量是可以有效改善的,这对于中小城市探寻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路径具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1 中小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源解析

环境空气污染的成因非常复杂,形成雾霾的因素也非常多,通过对国内各大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源解析工作对比分析,基本可以认为中小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气污染、燃煤及生物质燃烧、机动车尾气排放、道路交通和工地扬尘、以及污染物相互作用造成的二次污染等,因此,中小城市要切实改善环境空气质量,需重点加强工业废气污染控制、燃煤烟气脱硫脱硝、机动车尾气排放控制、扬尘治理、以及减少生物质燃烧等。

2 中小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路径分析

2.1 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及节能减排工作

近年来,污染及重污染天气逐渐增多,持续困扰着各中小城市,除与气象因素紧密相关外,一方面与城市功能区布局不完善、不合理有很大关系,造成工业企业排放的污染物在不利气象条件下,形成热岛效应[1],从而出现重污染天气,因此,需要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根据城市常年气象气候及地理地形特点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消除污染物聚集产生的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中小城市普遍存在大量高污染高能耗产业,往往也是该城市的支柱产业,进一步加重了城市出现重污染天气的概率,因此,中小城市需加快淘汰高污染高能耗等落后产能,大力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严格落实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大力支持并发展绿色的环境友好型高新技术产业。

2.2 加强机动车管理,实施扬尘、油烟等治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中小城市机动车保有量连年上涨,机动车尾气排放已经成为环境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因此,需要加强机动车管理,依据城市环境承载能力[2]及污染现状实施限行措施,严格落实机动车准入制度,加快淘汰老旧黄标车,实施机动车油改气、引进新能源车等工作;对于城市建筑工地及道路运输扬尘需严格监管,并加强道路清扫洒水,做好降尘、抑尘工作;并加强餐饮业油烟污染和露天烧烤监督管理,引导并鼓励广泛使用清洁能源。

2.3 转变发展思路和观念,并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

我国经济经过长期高速发展后与环境污染的矛盾逐渐突出,环境空气污染尤为明显,因此,需要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逐步转变经济发展思路,树立绿色发展观念,并切实增强环保责任,深刻认识环境空气污染是人类活动的产物[3],治理污染是有办法的,一定要从政治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到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把大气污染防治作为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通过持之以恒的治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

2.4 加大环保知识宣传,引导社会公众参与环境空气治理工作

城市环境人人享有,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政府及各级各部门要充分利用新闻媒体、网络等途径大力宣传环保知识,增强公众环保意识,鼓励社会各界和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加强监督并提出意见和建议,努力形成群防群治的良好氛围。

3 结语

通过对中小城市环境空气污染源解析及相关分析,改善中小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主要需加强五个方面:一是完善优化城市功能区布局,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加快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调整步伐;二是加强机动车管理,实施扬尘、油烟等治理,推广使用清洁能源;三是政府及各级各部门需建立健全长效工作机制,实现大气污染治理精细化、常态化,转变发展思路和观念,并加强污染源监督管理;五是加大环保知识宣传,引导并鼓励社会各界及公众广泛参与环境空气治理工作,共同推动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改善。

参考文献

[1]赵志敏.城市化进程对城市热岛效应因子的对比分析[J].中国环境监测,2008,24(6):77-79.

[2]叶文虎.环境管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建议篇2

摘要《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已进入关键时期。通过结合新《环境保护法》和新时期大气环境管理实践,从立法模式、目标导向、政府责任和制度逻辑等方面提出《大气污染防治法》的修改建议,指出应积极尝试改革立法方式,树立改善空气质量的立法思维,充分体现政府为质量达标负总责的立法思路,建立“质量达标—总量控制—排放达标”相互联动的制度框架,形成政府、企业、公众“共治”的管理体系。

关键词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清洁空气:立法模式:环境保护法

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已经进入关键时期。目前,国务院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尽管总体上与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相比有了很大改进,但与新时期大气污染防治和空气质量改善要求依然有较大的差距,科研学术界对目前的修订草案也依然有很多分歧和争议。新《环境保护法》的许多精神以及一些有意义的条款都没有在《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中得到体现,《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从立法模式、目标导向、政府责任、制度逻辑等方面都存在一些值得商榷和改进的地方。为了完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得到一个真正向大气污染宣战、让老百姓对蓝天有期待的“清洁空气法”,提出五条框架性修改建议。

尝试改革立法方式,建立科学立法新模式

尽管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但新《环境保护法》为新时期科学立法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模板。根据新《环境保护法》的框架要求,环保立法工作近中期将面临着修订《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制定“土壤环境保护法”的任务。为更好落实新《环境保护法》的要求,真正实现保护大气环境的目标,《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需要提高到国家层面,建议尝试改革立法模式,突破部门立法的限制,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来立法,让公众和专家充分参与立法过程。法律制定要突破传统的“宜粗不宜细”的立法思维。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即使无法做到像近300页的美国《清洁空气法》那样详尽,也要尽可能成为一部职责清晰、规定详细、可实施操作的法律,为重拳治霾、铁规减排、依法行政、环境法治奠定法律基础。

如果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和“土壤污染防治法”这种惯例去制定单项法,那么上位法应该是“环境污染防治法”,而不是《环境保护法》。建议以《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为契机,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立法经验,并吸取《环境保护法》修订的经验,将现行的以原则性要求为主的《大气污染防治法》扩充成为包含详细法律规定的“清洁空气法”(以下统称“清洁空气法”),以增强法律在实施中的实用性和权威性。根据行政程序,以往的做法是先由全国人大颁布《大气污染防治法》,国务院再制定实施细则,环保部门再制定实施办法,地方人大或政府再制定条例和规定。这样一方面造成实施时间拖延很长;另一方面留给行政部门很大的“法律空间”和“自由裁量权”。

明确清洁空气目标,支撑环境管理转型

防治环境污染是我国环境立法一直以来围绕的主题,其重点是对各种污染源的排放行为做出法律规定。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环境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立法目标应该适时进行调整,清晰树立面向改善环境质量目标的立法新思维,为全面实现环境质量导向的环境管理转型提供法律支撑。目前,我国已经基本具备实现向环境质量管理转型的法律、体制和公众基础。为此,建议把《大气污染防治法》的名称直接修改成“清洁空气法”,作为面向民生、科学立法、依法治国的突破口,切实推进空气污染依法治理工作。而且,建议已经启动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和准备制定的“土壤污染防治法”分别更名为“清洁水法”和“清洁土壤法”或“土壤环境保护法”,为支撑面向环境质量的管理转型提供法律保障。

清洁空气是确保公众健康的必要条件。建议把保障公众健康放在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首要位置,“清洁空气法”要体现这一要点。政府部门不应回避空气污染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在环境保护立法过程中要加强空气污染对健康的影响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干预这种影响的有效措施。建议“清洁空气法”要在条款中具体体现新《环境保护法》第39条的要求,把大气污染的健康影响和大气污染防治的健康效益落实到法律条文中。例如规定建立更加有效的灰霾重污染预警和应急响应机制,以及根据对健康影响的干预效果评估各级政府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实效等。同时,建议增加法律条款,明确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大气污染防治规划、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以及政策的制定要求,要进行社会一经济一技术一环境综合分析,特别是费用效益分析和公众健康影响评估。落实政府目标责任,建立达标管理机制

“清洁空气法”要充分体现污染源对排放达标(包括排放标准和总量控制要求)负责、政府对区域空气质量达标负责的总体立法思路。明确空气污染控制或空气质量改善的目标期限,真正落实辖区政府改善空气质量的责任。建议在“清洁空气法”中进一步明确大气污染防治的最终目标,通过保护大气环境减少或防范大气污染可能对人体健康和自然生态系统产生的负面影响,从而授权政府对未来可能恶化的大气环境问题尽早进行预防和应对,以避免类似氮氧化物减排工作和pm2.5污染防治工作启动太晚,错过最佳控制时机的情况再次发生。由于“十一五”期间没有对氮氧化物采取总量控制措施,导致氮氧化物排放量上升了37%。为了让百姓看到我国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建议国务院明确制定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的时间表,在“清洁空气法”中明确国家空气质量达标的期限,在“十三五”期间至少有一批城市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如果不能在法律中明确提出时间表,则建议增加一项要求“各级政府2016年6月5日之前本地区空气质量标准达标期限,并向社会做出承诺”的条款。

考虑到大部分城市目前都达不到空气质量二级标准,因此不达标城市必须实行严格的空气质量达标管理制度。这是“清洁空气法”要重点解决的根本问题,也是落实政府环保目标责任制的根本途径。建议新的“清洁空气法”专门设立一章对此做出详细规定,给出全国城市空气质量达标时间表和路线图,分别对目前已经达标的、近期(如五年)能够达标的、中远期实现达标的城市提出空气质量管理要求。对于不达标地区和城市,新法律应该亮出几个“杀手锏”,如党政同责、区域限批、行业限批。考虑到目前城市群的迅速发展,法律对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和区域空气质量改善规划的协调也应做出规定。在达标规划的技术层面上,要注意空气质量改善和水污染、固体废物污染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大气污染与气候变化、生态保护的协同问题,注意排放总量控制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煤炭消费总量控制以及主要“双高”行业的生产总量控制的关系,明确提出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

优化减排管理模式,理顺总量控制机制

污染减排是改善空气质量的重要支撑手段,是实现蓝天白云的“硬道理”。但长期以来,我国实施的是基于技术可行性和基于减排潜力测算的总量控制,总量污染减排与质量改善、企业达标之间存在着脱节。随着以质量为核心的环境管理模式的确立,“清洁空气法”需从立法层面调整优化污染减排的手段与模式,制定、实施基于空气质量改善目标的多种污染物环境容量控制方案,提高总量减排的精确性、针对性和有效性。为此,建议将现行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嵌入综合性大气污染防治框架中,运用污染源达标排放、超低排放、最佳可行技术改造等多重手段,共同推进污染减排。对于远距离传输的高架点源以及可监测、可统计、可核实的大型污染源,实施全国和区域总量控制;对仅限于局地影响及监测、统计基础薄弱的污染源、污染物,以治污减排工程、技术、管理、政策推动作为重点,强调地方的主观能动性以及对排放标准实施的监管。

新的“清洁空气法”还应理顺总量控制、达标排放等多种排放控制手段之间的关系。目前,上述手段之间尚存在不衔接和相互矛盾的问题。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统计,全国所有燃煤电厂若全部实现达标排放,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粉尘三项污染物的排放总量约为500万吨;而按照“十二五”总量控制要求,除烟粉尘外前两项污染物排放总量合计为1550万吨;若所有燃煤电厂都实现超低排放,即烟粉尘排放浓度10毫克/米3、二氧化硫35毫克/米3、氮氧化物50毫克/米3,上述三种污染物的排放量合计为160万吨。因此,建议“清洁空气法”进一步理顺质量达标、总量控制以及达标排放三者之间的关系,以质量达标确定总量控制目标,以总量控制作为制定排放标准的依据,通过排放标准的修订来实现总量控制和质量达标。

排污许可证制度是美国等发达国家普遍实施的一项行之有效的环境管理制度。现行的《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了排污许可证制度,但国务院和环保部都一直没有出台详细的法规。“清洁空气法”应该明确这项制度与企业排放标准、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总量控制制度以及将来的环境税制度之间的关系。作为应对当前企业排放普遍超标问题的法律“底线”,建议“清洁空气法”明确规定企业应全面实施达标排放和排污许可证制度,同时规定排放标准和排污许可证是对企业监督的关键法律依据。

强化经济激励手段,全面公开环境信息

目前的《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没有充分体现《环境保护法》确立的“多元共治,多策并举”的思路。草案尤其缺乏对运用市场经济手段治理大气污染的法律规定。总体上看,这一立法缺陷与我们以往要求企业“必须怎么干”的传统立法模式有直接关系。因此,“清洁空气法”除了要关注不同污染防治对象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平衡好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包括媒体与民间组织)之间的关系,确立清晰的政府主责、企业主体、公众参与的“多元共治”体系。因此,“清洁空气法”要特别强调地方政府以及非环境保护部门的责任,对清洁空气“督政”给出具体规定和法律依据。

建议“清洁空气法”要确立法律、行政、市场和信息多种手段“并举”的框架。特别是市场经济激励型政策,也是需要政府出面制定和组织实施的。因此,建议“清洁空气法”把一些目前试点证明有效、可以全面推广的经济政策予以固定化,如排污权有偿使用、环境责任保险、大气治理补偿、环境税费等制度,对于那些没有全面试点但有很好发展前景的经济政策手段给出一些鼓励性的法律条款。

环境法治最基本的保障是环境信息公开。新《环境保护法》的最大亮点也在于此,其用单独一章确立了信息公开在环境保护中的独特地位。新《环境保护法>要求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依法享有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力,而且环保部门也应该依法公开环境信息,完善公众参与程序,为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参与和监督大气污染治理提供便利。建议在“清洁空气法”中,将企业排污信息和空气质量监测信息公开、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环境公益诉讼专门形成一章,并制定可操作的公众参与大气污染违法举报奖励制度。还要特别设立大气环境信息公开负面清单制度,以全面建立政府和企业的环境信息公开常态化制度。

主要

参考文献

[1]国务院,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修订草案)[eB/oL].2014-11-30.http://npc.gov.cn/npc/xinwen/lfgz/flca/2014-12/29/content_1891880.htm

[2]epa.Cleanairact[eB/oL]./epw.senate.gov/envlaws/cleanair.pdf.

[3]环境保护部.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eB/oL]./npc.gov.cn/huiyi/lfzt/hjbhfxzaca/2014-04/25/content_1861320.htm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建议篇3

积极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断改善空气质量,是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迫切任务。“”以来,全市上下认真落实“环保优先、节约优先”方针,在主要污染物减排、工业废气治理、秸秆禁烧及综合利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大气质量持续改善。但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复合型、压缩型特征,为切实加强大气污染防治,根据《省政府关于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的意见》(政发〔〕87号)等有关文件要求,现就实施蓝天工程、改善大气环境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目标任务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改善区域大气环境质量为目标,以工业废气治理、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城市扬尘污染防治等为重点领域,构建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体系,综合治理大气污染,保障生态安全和群众健康,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和谐发展。

(二)基本原则

突出重点,综合治理。重点污染物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挥发性有机物等,重点行业是火电、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纺织等,重点企业是对区域空气质量影响较大的企业,重点问题是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等,通过对各类污染源实施综合治理,稳步推进大气环境质量的改善。

联防联控,齐抓共管。坚持统一规划、统一监测、统一监管、统一评估、统一协调,建立全市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形成联动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升大气污染防治整体水平。

严格标准,完善政策。严格执行大气污染物特征因子的排放标准,完善配套政策,构建实施蓝天工程的长效管理机制。

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从解决当前最紧迫、最突出的大气污染问题着手,努力控制灰霾污染;着眼大气环境污染发展趋势,全面抓好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监管和碳减排工作。

(三)目标任务

总体目标:到20l5年,建立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下降,重点企业全面达标排放;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明显减少,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并持续改善。

主要任务:组织开展大气复合污染成因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制定实施全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方案;完善规章制度,构建区域大气污染综合防治体系,初步形成区域大气监控预警能力;推进工业废气、城市扬尘、机动车排气、挥发性有机物污染的综合防治,做好秸秆综合利用工作。

二、重点工作

(一)工业废气污染防治。制定统一的产业准入、优化、调整、提升政策,在“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中考虑大气污染物削减需求,鼓励工业企业通过技术、工艺的更新改造,削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粉尘等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建立产业转移环境监管机制,防止污染转移。严格控制建成区及其近郊新建、扩建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纺织等污染企业,对建城区内已建重污染企业要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实施搬迁改造。

加强脱硫设施运行在线监管,鼓励调整能源结构,发展新型能源。年起,全面启动火电厂氮氧化物污染防治。“十二五”期间,新、改、扩建火电机组必须配套建设烟气脱硝设施,现役火电机组在采取低氮燃烧技术的基础上逐步配套建设烟气脱硝设施。

加强钢铁、石化、建材、纺织等重点行业达标整治,加快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线,被保留的企业要安装高效脱硫和除尘设备,钢铁生产企业要在2012年前全面开展脱硫改造,2014年前完成脱硫工程。对在用的工业锅炉,必须符合排放要求。推进城市和工业园区(工业集中区)集中供热、供气工程建设,鼓励发展背压式热电联产和余热、余压发电综合利用。加强集中供热锅炉烟气脱硫、脱硝和高效除尘综合防治工作,加大高效洁净煤锅炉集中供热示范推广力度。

对石油化工及涂料、油墨、粘胶剂、喷涂等生产企业开展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严格控制工艺过程中逃逸性有机气体的排放;鼓励生产企业实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淘汰挥发性有机物含量高的油漆、涂料产品。

(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轻型汽油车尾气检测一律执行简易稳态工况法,停止使用怠速法。在用机动车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的检验周期,定期进行排气污染检验,对超过规定排放标准的,不予办理签章手续。进一步规范机动车环保标志发放和管理,对无绿色环保标志的车辆,采取限制行驶区域、行驶时间等交通管制措施。建设机动车排气监管信息网络体系,建立市、县二级机动车排气污染监管中心,对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工作实施统一监管。年底前,按照《市政府关于机动车排气检测站场布点方案的批复》(政复〔〕47号)要求,各地建成机动车尾气环保检测线,全市实现环保检测全覆盖。

限制高污染、高耗能机动车的销售和使用。实施机动车检测和维护制度,对维修机构进行资质核准;实施道路运输车辆燃料消耗量准入制度,推进道路运输行业节能减排工作;开展营运在用车辆二级维护竣工检测,不达标车辆不得开展道路运输经营;加大对公交车、货运车和大卖场班车冒黑烟现象的整治力度;推广使用节能环保型汽车,加快老旧车及“黄标车”淘汰进程。改善非机动车交通条件,优化公交线路,科学安排车次,推广使用清洁能源公交车,提倡快速公交和轨道交通,倡导绿色出行。

年起实施国Ⅳ车用汽油供应和新车注册登记执行国Ⅳ排放标准工作。同时,严格执行省级车用燃油质量标准,2013年6月底前,完成所有油库、油罐车、加油站油气回收治理工作。

(三)扬尘污染防治。建立健全城市扬尘污染防治机制,全面推行“绿色施工”,推广施工扬尘防治方案报监制度及扬尘控制责任人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城市拆迁和建设施工扬尘、道路扬尘及物料堆场作业扬尘。加强渣土车管理,严禁非密闭渣土车、带泥车和撒漏车辆进入城市道路;推行高效清洁的城市道路清扫作业方式。加强港口、码头、车站等地装卸作业及物料堆场扬尘防治。加强城市各类绿地建设,强化城市绿化的滞尘防尘功能,控制城郊结合部未开发建设裸地扬尘。

(四)秸秆污染防治和综合利用。依法划定禁止露天焚烧秸秆的区域范围,对高速公路、机场及其他重点敏感区域,加大实时监测和执法力度,到2012年底,实行全行政区域禁止露天焚烧—5—秸秆。落实夏熟、秋熟秸秆资源调查和评价工作,推进出台秸秆综合利用奖励政策,鼓励、支持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技术与设备的研究开发。推广秸秆机械化还田,鼓励利用秸秆生物气化(沼气)、热解气化、固化成型及炭化等技术发展生物质能,扶持发展以秸秆为原料的综合利用项目。到2012年底,全市稻麦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面积占总面积的35%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76%以上。

(五)其他大气污染源防治。年底前,各地商务部门要会同环保等有关部门,依据城乡规划组织制定餐饮服务业布局规划,开展调整和整治工作。要制定餐饮服务业污染防治监管办法,切实抓好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治。严格执行在指定区域和指定时间燃放烟花爆竹,执行烟花爆竹销售许可证制度。禁止将焚烧后能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作为燃料使用;加强非道路移动源的废气污染控制;逐步削减并最终淘汰制冷剂、发泡剂、灭火剂、溶剂、清洗剂、加工助剂、杀虫剂、气雾剂、膨胀剂等消耗臭氧层物质;全面推广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溶剂,实施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限值管理。对城区下水道、排水沟进行整治,防止恶臭扰民。

三、保障措施

(一)改善经济政策。各级财政部门要统筹安排现有环保专项资金,支持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规划编制、重点项目治理、重要功能区生态修复、空气质量监测能力建设以及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的补助。积极引导各类投资主体参与大气污染治理工作,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切实增强资金保障能力。

推行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经济政策,促进电厂建设脱硝工程;加大高耗能、高污染行业差别电价政策实施力度,严格实行差别水价制度,坚决淘汰落后产能;严格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上市环保核查;推进大气污染物排放指标有偿使用和排污权交易工作;研究制定有利于低碳技术开发应用的经济激励政策;推行绿色信贷,建立支持污染减排的信贷投向分类机制,实施差别化的信贷政策。

(二)加强监测预警。年起,开展灰霾污染监测,在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等三项常规指标基础上,增加细颗粒物(pm2.5)、臭氧、挥发性有机物、黑炭等指标。合理规划布局全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站点,构建包含农村、乡镇和主要城市的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完善空气污染监测预警和预报平台。

(三)建立协调机制。各级政府是蓝天工程的实施主体,负责组织编制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规划,组织开展本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逐年确定具体工作目标和任务,狠抓责任落实,严格监督考核。建立市大气污染防治联席会议制度,市环保、发展改革、经济信息化、公安、监察、财政、国土资源、住房城乡建设、城管、交通运输、农业、农机、商务、科技、工商、质监、气象、物价等部门为成员单位,定期研究部署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协作机制。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建议篇4

亲爱的朋友们:

蓝天白云、空气清新的环境是我们的向往,也是市委、市政府的努力目标。然而,日益增多的建筑扬尘、交通扬尘、汽车尾气、露天烧烤、工业粉尘等,正蚕食着我们清洁的空气,影响着你我的身心健康,更与我们的宜居梦想背道而驰。

为改善大气环境,保障群众身体健康,市委、市政府全面开展大气污染整治攻坚行动。在此,xx市环保局倡议:

贡献一份力量,倡导一种文明。“爱护家园,人人有责”。在日常生活中,请您坚持健康、文明、环保的生活方式:拒绝露天烧烤,合理健康饮食;使用清洁能源,抵制劣质煤炭;垃圾分类处理,决不焚烧杂物;禁放烟花爆竹,减少空气污染;绿色环保出行,少开机动车辆。让文明,在你我之间传递;让洁净,从你我身边开始。恪守一份承诺,撑起一片蓝天。“蓝天白云,你我共建”。在生产经营中,请您自觉承担环保社会责任,履行治理和减排义务:绿色文明施工,减少建筑扬尘;拒绝超限超载,防范交通扬尘;完善除尘设施,保证达标排放;规范经营行为,治理餐饮油烟;主动拆改锅炉,实施能源改造。让承诺,牢记在你我心中;让污染,尽快从你我身边走开。

承担一份责任,捍卫一方净土。“牵手蓝天,你我同行”。法律法规是治理大气污染的有力依托,人民群众是治理大气污染的坚强后盾。在社会交往中,请您积极宣传法律,自觉维护法律,主动参与到大气防治行动中来,敢于制止举报各类污染行为,争做保护大气环境的忠诚卫士,让天空多一份湛蓝、让白云多一缕亮色、让xx多一分美丽。

亲爱的朋友们,蓝天之下你我他,洁净环境靠大家。生活在共城大地的xx儿女,让我们共同行动起来,争当大气污染治理的宣传者、实践者和监督者,我们相信,有了你我的共同努力,xx的空气会更清新,共城的天空会更蔚蓝!

倡议人:xx

日期:XX年XX月XX日

保护空气的倡议书【二】

xx市的公民们:

最近,xx空气污染指数一直很高。走在街上,风里都带着一阵阵灰尘。听别人说,这就叫做空气污染。所谓空气污染,一般是指人为原因所引起的空气污染。我很讨厌空气污染,它会让人很不舒服,还会带来很多疾病。我发现,空气污染指数这么高,主要来自于工业企业、炉灶和锅炉和交通运输。人类无节制地向空气中排放废气和固体废弃物。空气污染,一般是指人为原因所引起的空气污染。

工业企业是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也是大气卫生防护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工业的迅速发展,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和数量日益增多。在居住区里,随着人口的集中,大量的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也需要耗用大量的煤炭,特别在冬季采暖时间,往往使受污染地区烟雾弥漫,这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大气污染源。近几十年来,由于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城市行驶的汽车日益增多,火车、轮船、飞机等客货运输频繁,这些又给城市增加了新的大气污染源。其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是汽车排出的废气。汽车污染大气的特点是排出的污染物距人们的呼吸带很近,能直接被人吸入。汽车内燃机排出的废气中主要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铅化合物等。除了这些,生活中燃烧香烟、建筑装饰材料等也会释放一些有毒气体。

由上可知,空气污染所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人们要想“尽终其天年”,必须保持和创造一个干净的空气环境,在这方面,人们又应采取哪些必要的措施呢?我觉得应该:

(1)植树造林,美化环境。

人们都有这样的感受,当你在闷热的夏季来到凉爽的海滨或喷水池边时、会感到心旷神治。雷雨之后,到屋外走一走,也会感到空气清新,呼吸舒畅,

(2)发展新能源,减少或防止污染物的排放。

新能源在自然界大量存在,我们熟知的太阳能、风能、潮汐能、地热以及氢能、原子核能等,都是干净的新能源。目前,一些大城市的屋顶,已开始安装太阳能收集器。人们向往的太阳能炊具、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空调设备也已试制成功,并将逐步推广应用。

倡议人:xx

日期:XX年XX月XX日

保护空气的倡议书【三】

敬爱的市长:

您好!

自古以来,济南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而拥有许多泉水。泉水之多,涌量之大,形态之美,水质之优,世界上没有哪个城市可以相聘美。

可是,那都是几年前的事,那个美丽的泉城之乡济南马上就要不复存在了看到这个我真是太失望了,经济发展了可环境破坏了,

您不失望吗?济南是泉水之乡可我家有时三番五次的停水这是因为什么?水的供应。现在我发出以下建议:

1.通过多种途径向人们大力宣传节约用水。

2.多植树造林,保护水源。

3.带头开展一水多用的活动,节水。

4.保护树木,多植树。

5.多建双重垃圾桶。

6.不过多造船和舰。

7.让小孩们从小养成节约用水的习惯。

8.学校多开展节约用水的活动。

虽然我的方法不多,但是,我觉得对济南有一定的好处。济南是泉水之乡,我们是泉水人家,不能让济南变成干涸之乡。大家一定要好

好的用水,注意节约用水啊!

我相信,未来的生活在我们的保护下一定会更好!

保护空气的倡议书【四】

昨天中国之声邀请了兰州市长做客,讲述兰州从长期重污染城市变成优良天数超过100多天的经验。笔者认为对西安乃至全国治理空气污染都有重要的借鉴价值。由于没有完整的听,现就将自己听过的写给大家,希望有关部门,以及市民多提意见。

第一:把各项治理空气污染的政策一定要落实,所有的环抱设备要全部开。不能因为花钱就当摆设。

第二:投入要大,兰州市投入7亿,引进民间社会资本40多亿元。将全市的燃煤锅炉改为燃气锅炉。

第三:所有建设要以人为本,科学施工。始终把环保政策贯彻到每一个项目每一个工序。

第四:找来环保部门和科学院士分析空气污染的成因,找到源头。分为四大污染。

第五:冬病夏治,夏季可以放松。冬季限制用量。夏季进行环保改造。工业减排,关停。全民参与,冬季派人员督察,查偷排,和不负责人的行为。一个工厂排12个人,因为三班倒。

第六:关停并转。停就是要改造,搬迁过程中得到改造。

第七:三限:即限煤量,限煤质,限排放。全市设立统一的用煤计划,质量在冬季必须是优质无烟煤。夏季可以放松。冬季限制用量。其他市场生产生活用煤也必须是优质无烟煤。设立统一的煤质检测发放部门。杜绝劣质煤使用。

第八:立法。规定环境标准,使用的标准比国家高。并且实际落实到位。

第九:政府补贴,循序渐进,一户补助20元,有烟煤改无烟煤。小吃饭店的源头用煤得到控制,必须是无烟煤。

第十:网格化管理。把管理分为小单位,时时检测时时上报,时时治理改进。公布污染监督电话。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建议篇5

论文摘要: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仍停留在初级水平,公开程度、信息完整性、及时性、用户友好性都较弱。北京市作为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较为先进的城市,仍然存在许多不足与改进空间。本文选取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作为参照,在中美城市空气信息公开对比中发现,在信息完整性、及时性和用户友好性方面,北京市与加州存在一定差距。以此提出建议:在中国以北京为代表的城市空气信息公开中,可通过提高污染物监测点的信息全面性、拓展信息的系统性、提高信息公开的用户友好性、建立公众反馈机制及参与平台等四方面提高我国城市空气信息公开程度、建立起一套更为有效、科学的城市空气信息公开机制。

论文关键词: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中美对比

一、研究背景

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空气质量极其信息公开问题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北京是目前中国空气质量信息公开做得最好的城市,但其距离发达国家仍然存在较大差距。例如美国加州,其专门设置了一个“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用于于空气质量相关的信息、政策以及作为与公众的交流平台,对我国的信息公开提供极高的指导意义与借鉴价值。

因此,本文基于对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信息公开平台的研究,选取北京市作为我国的比较城市,在两个城市空气质量公开平台的对比中,总结加州空气质量公开的先进性,发现我国城市信息公开的不足,以此对中国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平台提出改进建议与意见。

二、北京与加州现状对比及问题分析

目前北京市与加州信息公开存在很大差距,北京信息公开平台主要为两个网站:北京市环保局网站及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而加州建立了一个“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airresourcesboard)网站,涵盖了极其全面的信息。通过对比发现,两个城市的信息公开平台主要有以下三大差距:信息的完整性、及时性、用户友好性。本文就这三个方面展开详细对比分析。

(一)完整性

北京与加州在完整性上的差距主要反映在污染物的报告、监测点的设置、数据的完整性及时间跨度上。

1、污染物的报告

中国目前空气质量信息公开仅公开三种主要污染物: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而对于入肺颗粒物(pm2.5)的报告处于试验阶段。在“空气质量日报”中仅公布每个监测点对应的空气污染指数、首要污染物、级别与空气质量状况。监测的污染物种类少、污染物有关内容少。

相比北京市,加州空气质量共公开了包括:碳黑,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烟雾系数,氢化硫,光散射,甲烷,二氧化氮,一氧化氮,非甲烷烃化物(nonmethanehydrocarbons),臭氧,pm2.5,pm10,二氧化硫,总烃化物等在内的共26项污染物。且其中对于最近关注较多的pm2.5设置了专门的一个对加州监测pm2.5项目的介绍。

2、监测点的公开

目前在全北京市,在几大区域仅设有27个监测点:东城东四、东城天坛、西城官园、西城万寿西宫、朝阳奥体中心、朝阳农展馆、海淀万柳、海淀北部新区、海淀北京植物园、丰台花园、丰台云岗、石景山古城、亦庄开发区、门头沟龙泉镇、房山良乡、通州新城、顺义新城、昌平定陵、昌平镇、大兴黄村镇、大兴榆伐、平谷镇、怀柔镇、密云镇、密云水库、延庆镇、延庆八达岭。平均每个区仅有两个监测点。且除了列举监测点外,无其他任何对监测点的描述。

而加州共有监测点433个,每个县约有8个,对监测点设立了特别的信息门户,被称作“有质量保证的空气监测点信息门户”,其中对433个监测点依照不同依据进行了三种分类,以便于查询:(basin)、县(country)、区域(district)。同时还专门设置了“州及当地空气监测网络计划”(stateandlocalairmonitoringnetworkplan),对监测点的情况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其关于监测点信息的周密性、完整性都远优于北京市。

3、数据的完整性

北京空气质量公布的数据仅日报反映了表格式的信息,但这些仅对no2、So2、可吸入颗粒物(pm10)和试验中的pm2.5这四种污染物检测信息中常常有数据缺失,例如,4月20日海淀万柳监测点就出现了24小时的二氧化氮检测数据缺失,且并未对缺失进行说明。而所新增公布的pm2.5所公布数值为浓度值,没有对浓度进行相应说明,也没有监测地点差异,其检测地点称为“监测中心综合观察实验室”。

而加州公开的信息中,虽然数据也有缺失。但关于每个县的检测设备不同,且会对数据缺失进行一定情况说明。

4、时间的完整性

北京空气日报仅报告了当日24小时的数据,若需查询,只能进行不同日期的“空气质量日报”查询;相比而言,加州空气质量报告的时间跨度广、时间层次多、与时间相应的数据类型广:其可选择报告当日每小时的空气状况,或播报最近7天每天空气质量状况的最大值或平均值,还可跟踪最大值所出现的日期及时间点。

(二)及时性

加州公布所有有检测点的信息都会在一天之内公布,常规空气污染物如So2、no2、可吸入颗粒的公布达到了1小时内。而北京目前空气质量的日报更新较为及时,这是需要肯定的。对no2、So2、pm10的报告大约在1小时内,而关于pm2.5的报告大约在1小时30分内。但月报目前只更新至2011年12月,现已经2012年4月结束。其他公开信息几乎没有更新,而加州在其他对应信息的提供如相关pm2.5的知识、空气质量新标准修改等相关联信息内容上更新非常及时。

(三)用户友好性

1、信息的可理解性

北京空气质量公开网站有一个地图,用形象方式反映北京几大区域的空气质量由好到差的状况,但其示意图的颜色和实际地图对不上号,对公众的理解产生混淆。而另一方面,其报告的浓度或空气污染指数无法让公众理解,缺乏一个对数值转化成现实理解情况的标杆。

而在加州方面,用户可根据不同的需求获得不同类型的图表,且对于每一个图,都有现实监测数据与达标值或限值的对比线,可以直接让民众了解特定时间段内污染物超标或达标的情况。

2、辅助的宣传教育手段

北京空气质量的公开仅仅是公开一些指标数据,而加州的网站还将宣传教育手段直接渗透到空气质量信息公开的过程中去。例如,在对每日观测点的空气质量预测数据中,页面在显眼的位置设置了“减少污染小贴士”(tipstoreducepollution),内容清晰明了。

3、信息反馈与交流

北京市空气质量检测的网站上仅有一项公众参与反馈的方式:设置了一个网上调查,仅有一个问题:“您认为网站上哪些内容还需充实和完善?”答案三选一:信息公开、网上服务、公众开放。除此之外,没有任何信息反馈与互动渠道。

而加州有详细的环境监测网络指南(airmonitoringwebmanual),该指南中附有所有有关污染物监测的表格、工具使用的下载,且明确表达了对公众的参与与监督的鼓励。不仅如此,加州空气质量公开网站还设置了人性化的“常见问题简答”(frequentlyaskedquestions),涵盖了公众对于空气质量信息公开的各种疑惑及解答,极好地搭建起政府和公众两方干系人直接交流的平台。

三、结论与政策建议

从以上的对比分析中可以发现,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城市,虽然在我国信息公开中处于先进水平,反映在主要污染物报告相对全面、信息公布相对及时,但其目前存在的问题较多、仍有极大的改进空间。参考加州经验,对我国城市空气质量环境信息公开提出以下建议:

(一)污染物与监测点的公布应更加全面、有意义

在目前北京每区平均只有两个监测点的基础上,应该考虑增设一些更有代表性的监测点,比如主要的居民区、某个工业企业旁、公路边,这些监测点一方面可以反映公众在不同的生产生活活动时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另一方面也提示了从事这些生产生活活动的公众应该减小对环境的危害,起到社会监督的作用。

而在监测点更合理的基础上,每个监测点所检测的污染物也应该有所拓展、有所侧重。例如,公路边的监测点,不仅应该检测北京现有的no2、So2、pm10,还应该在此基础上增加对no(X)以及pm2.5的检测,同时对这些污染物进行有侧重点的分析。让民众可以有针对性地把握空气质量的整体状况和细节状况。

(二)拓展信息的系统性

在公布污染物及监测点的基础上,应引入与城市空气质量相关的其他系统信息。可以参照加州,在指标公布的同时,有充分的链接信息能够让公众明白每个指标的含义,同时建立指标与病理的联系,特别是易感人群在怎样的空气质量情况下会出现哪些状况。进一步可以引入环保小贴士,正如加州空气质量网站的设计,将宣传教育手段与信息公开直接相结合起来。

(三)提高信息公开的用户友好性

信息公开的目的之一就是在让公众获得清晰信息的同时,对信息进行理解并予以反馈。建立一个用户友好的城市空气质量信息公开平台,日报信息必不可少,但同时还必须有用户自主查询信息的机制。加州建立了用户了解空气质量信息的最基础门户,其查询内容简单清晰,不仅仅使用表格,还有地区示意图及折线图的形式为用户清晰阐释了各个地区的污染情况。北京可以从此角度出发,在信息的同时考虑系统和信息给公众带来的阅读感受,这对信息公开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建议篇6

1当前环境问题分析

“十二五”时期,在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的背景下,广东省环境保护取得了积极进展。

2014年广东省化学需氧量提前一年完成“十二五”减排任务,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分别完成减排任务的86.3%、87.8%和89.7%。全省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100%达标,比2010年提高2.9个百分点,省控断面水质达标率为84.7%,水质优良率为77.4%,分别比2010年高出14.6和6.5个百分点;全省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达标率为85%,其中珠三角为81%,比2013年上升5.9个百分点[1]。但在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1.1环境质量与公众期待仍然存在差距

根据广东省环境状况公报,2014年全省pm2.5平均浓度为41^g/m3,超过国家二级标准限值(35^g/m3),而持续减排的难度越来越大。根据粤港珠三角空气监控网数据,珠三角臭氧浓度自2006年以来呈震荡上升趋势,复合污染问题日益凸显。原来空气质量较好的粤东西北空气质量呈下降趋势,尤其是pm,。平均浓度升幅较大ra。全省仍有15.3%的断面达不到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8.1%的断面受重度污染。

1.2结构性与格局性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高排放、低产出的产业结构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变。根据广东省环境统计数据,电力、钢铁、水泥工业增加值占比13%,量分别占全行业的40%和39%;印染、造纸工业增加值占比不到4%,CoD和氨氮排放量分别占全行业的44%和36%。东江、西江、北江等河流沿岸造纸、印染、化工等重污染企业集聚,江西、广西、湖南等上游地区经济快速崛起,格局性污染问题不容忽视。

1.3环境污染呈现向粵东西北地区扩散态势2014年,粤东西北GDp和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分别比珠三角高1.6和5.9个百分点。后开发地区发展速度加快,污染排放速率也相应加快。2014年粤东西北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排放量占全省比重相比2010年有不同程度的上升。2014年珠三角主要污染物浓度水平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而粤东西北主要污染物浓度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尤其是pm1()±升15.8个百分点,而pm2.5年均浓度已与珠三角基本持平。

1.4环境监管能力不能满足依法严管的要求

广东省污染源数量多、分布广,环境监管任务重、难度大,受编制、财力、人力等因素制约,基层环保部门监管执法力量严重不足。2014年,全省地市级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为73%,而县区级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仅为37%,且通过标准化验收的绝大多数位于珠三角,粤东西北县区级环境监察机构标准化建设达标率仅为4.5%。环保机构普遍尚未延伸到乡镇一级,难以适应新形势下依法严管的要求。

2“十三五”环境形势研判

国际经验表明,当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时,经济增速通常会由高速过渡到中速增长阶段1'目前广东省人均GDp已达到10330美元,突破1万美元大关;“十二五”前四年广东省GDp平均增速为8.6%,比“十一五”下降3.8个百分点;产业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第三产业比重稳步超越第二产业。种种迹象表明,广东省经济已步人“新常态”。在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环境保护工作也进人新常态,生态环境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快推进,经济增速放缓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环境压力,然而必须严防“稳增长”导致环境保护工作的放松,产业转型升级绝非一朝一夕就能完成,实现环境质量全面改善难度较大。

2.1资源环境压力由“扩张期”步入“调整期”,生态量改善将迎来動机遇

宏观经济增速放缓,资源能源消耗增幅收窄,主要污染物新增量开始回落随着经济增速放缓,能源需求呈现低增速、低增量特征。在“十三五”期间GDp增长的中情景下(7.2%),能源消费年均增速为3.3%,比“十一五”(8.9%)和“十二五”(3.9%)有所降低;“十三五”能源消费总量增幅约为0.57亿t标煤,比“十一五”(0.94亿t标煤)和“十二五”(0.58亿t标煤)时期有所收窄。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新增量分别比“十二五”期间降低23%、3%、38%和45%,环境压力由扩张期开始进人调整期。

实现环境保护“拐点”的经济条件基本具备,生态环境质量有望逐步得到改善。国际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1~1.5万美元时可能会出现环境状况转好的库兹涅兹拐点现象'按照GDp增长的中情景(7.2%)计算,2020年广东省人均GDp有望达到1.5万美元,实现环境保护“拐点”的经济条件基本具备。根据广东省四种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与人均GDp的环境库茨涅兹曲线,化学需氧量、氨氮和二氧化硫已开始跨越峰值,步人稳步下降的区间,氮氧化物略有滞后,但随着“十三五”总量控制的继续推进,氮氧化物排放量有望跨越峰值。

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治国理政方略的高度,环境保护战略地位进一步凸显。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和四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把绿色发展作为国家“十三五”五大发展理念之一,将“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列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五大目标要求,充分表明党中央对环保工作的高度重视。以GDpi仑英雄的发展模式正在改变,生态效益等指标列为重要考核内容。新《环境保护法》全面实施,为环境监管执法提供有力武器。

2.2资源环境瓶颈约束与经济社会发展矛盾更加尖锐,解决复杂环境问题难度加大

环境污染治理进入“攻坚期”,改善环境质量的难度加大。当前,全社会高度关注的雾霾天气、水体黑臭、土壤重金属污染等问题是污染长期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的结果,污染来源成因复杂多样,污染传播扩散时空特征错综复杂。短时间内集中解决突出环境问题、实现环境质量的全面改善难度巨大。随着人均收人的不断提高,公众更加注重自身环境权益的维护,对更好环境质量的需求感日益强烈,希望快速享受良好环境质量的要求与环境质量改善速度之间的“不匹配性”加剧。

转型升级处于“阵痛期”,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难以一蹴而就。世界上发达经济体第三产业占比普遍超过70%ra,而我省2014年第三产业占比为49.1%;发达国家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原煤占比普遍少于20%[9],而广东省原煤消费占比仍高达43.7%。多年来粗放型发展模式已形成一定的路径依赖,转变发展模式必然会触及既得利益,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将面临更大的阻力,经济产业实现全面转型升级难以在较短时间内完成。

粤东西北地区步人发展“加速期”,坚守生态环境底线的压力与日俱增。2014年产业园环境保护专项检査显示粤东西北34个产业转移园有14个纳污水体水质下降,有3个纳污水体水质呈重度污染;二氧化硫、pm,。等污染物平均浓度呈上升趋势。随着新区建设的全面铺开(新区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占粤东西北规划城镇建设用地面积的12%),以及火电(“十三五”计划投产的燃煤电厂70%以上布局在粤东西北地区)、石化、炼油、钢铁等重大项目陆续投产,环境保护面临巨大压力。

环境治理投人需求进人“扩张期”,环保投入供给压力增大。从2005年至今,除广州亚运年外,广东省环境污染治理投资占同期GDp的比重始终在1%以下,明显低于其他省份随着大气、水、土壤等行动计划的实施,生态环境治理投入需求进入急剧扩张期,环保投人面临“补旧账还新账”的双重压力。若在“十三五”期末将环境污染治理投资提升到占GDp2%的比重,环境污染治理投资需年均增长28%。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政府GDp、财政收入等压力加大,环保投入供给得到持续保障难度加大。

3“十三五”环境保护目标建议

“十三五”环境保护目标设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总体要求相一致,并与大气、水、土壤三大行动计划目标相衔接,考虑设置环境质量、总量控制、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4个方面目标指标,除设定全省统一目标值外,还要分区域、分城市提出具体要求,细化环境质量的分区分类分级管理。

3.1环境质量目标设置建议

设置涵盖大气、水、土壤、生态的全要素目标指标体系,对大气和水环境,分别确定一批已达标需要保持的城市、一批经过努力能达标的城市、一批不能实现达标但能得到改善的城市,并定期向社会公开城市空气质量和水环境质量改善矩阵排名。

3.2总量控制目标设置建议

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重金属排放总量按照国家减排任务设定,选择富营养水库开展总氮、总磷总量控制试点,选择重点行业、重点区域开展挥发性有机物、工业烟粉尘总量控制试点。

3.3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目标设置建议

设置城镇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和危险废物安全处置等指标,并按设市城市、县城、建制镇分级设定。

3.4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目标设置建议

设置环境监测、环境监察、环境应急能力标准化建设、环境信息机构规范化建设等指标,并按省、市、县分级设定。

4"十三五”环境保护对策建议

紧扣“到2018年广东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坐标,把握“人民群众是否满意、生态环境是否安全”的检验标准,坚持绿色发展战略,实施“环境空间管控、污染综合治理、监管能力提升、环境风险防控、完善基础设施、改革体制机制”六大重点任务。

4.1加强环境空间管控,完善环境预防体系以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建设生态安全屏障为重点,建立严格的生态环境空间管控制度。在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等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在基础数据底图、空间数据库规范等衔接整合,建立共享共用的空间信息平台,推进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等规划“多规合一”。落实主体功能区产业发展指导目录,完善主体功能区环境政策,推动形成与主体功能区相适应的产业空间布局。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和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大湿地与近岸海敝态系统保护力度’推动形成以重点生态功能区为支撑,以禁止开发区为组成的生态安全格局。

4.2系统推进精准治污,加快改善环境质量改善环境质量是“十三五”环境保护工作的核心,必须加快解决水、气、土三大重点领域的突出环境问题。以城市空气质量改善为目标导向,突出精准化治理,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持续深化常规污染物治理,强化新型污染物协同控制。实行“抓好两头促中间,带动水环境质量全面改善”的治水策略,严格保护饮用水源和江河湖泊,推进建立水源安全保障、水污染严格控制、治水一体化管理的保护与防控体系。优先保护农用地土壤环境,实施农用地分级管理,推进污染场地分类管控,开展受污染土壤的治理与修复试点。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目标,以生活垃圾、污水整治、畜禽防治为重点,推进农村环境连片综合整治。

4.3强化监管能力建设,提升环境管治水平

以环境监测和环境监察能力标准化建设、环境信息和环境宣教机构规范化建设为抓手,全面提升环境管治水平。深入实施省以下环保机构监测监察执法垂直管理,贯彻落实《生态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拓展提升省站、区域站、市县监测站的监测能力。完善污染源在线监控网络,加快建设覆盖全省的环境监察信息化平台,全面实施环境监寒网格化,推动市县设立环保警察,推广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手段运用,引导第三方机构参与环境保护监督。推进环境信息和环境宣教机构规范化建设,实施环保大数据战略,推动环境信息联动与资源共享,培育引导环保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推动环境教育广泛深人开展。

4.4全面防范环境风险,守牢环境安全底线

从环境风险的全过程着手,强化环境风险的源头管控,加强重点领域的过程监管,强化企事业风险防控的主体责任,实现环境风险防范常规化,守住环境安全底线。在环境功能区划、环境影响评价、环境保护验收等环境管理活动中严格落实环境风险防控,开展环境风险源和环境敏感点调查及分级评估并动态更新。对核与辐射、重金属、化学品、危险废物等行业进行全过程环境风险管理。督促企业落实环境风险评估与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备案,及时排查整治环境风险隐患。推进重金属污染监控预警、重点流域湖库预警体系建设,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政企合作、社会参与”的应急机制。

4.5加快完善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水平

以完善污水处理设施、固废处置设施为重点,提高污水处理设施效能及工业固废、危险废物、生活垃圾等处理能力,提升环境公共服务水平。加快城中村、老旧城区和重污染河流周边污水管网建设和雨污分流改造。推进饮用水源保护区、主要供水通道敏感区、重要水库集雨区内建制镇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推动重点湖泊水,库、近岸海域汇水区等城镇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推广焚烧发电、水泥窑协同处置等生活垃圾处理方式,加快完善“一县一场、一镇一站、一村一点”收运模式。着力加强处置能力不足的危险废物处置设施建设,继续推进工业固体废物安全处置中心建设及区域综合性电子废物拆解利用设施建设。

4.6全面深化改革创新,完善制度保障体系

把握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重点抓好政府和企业责任,充分发挥社会治理作用,构建政府有为、企业有责、社会监督、市场有效的机制体制。建立覆盖所有固定污染源的企业排放许可制,整合分散在各部门的环境保护职责,逐步实行统一监管和行政执法。完善差别电价、水价、排污交易、环境污染责任险、绿色信贷等。推进重污染行业、工业园区等第三方污染治理,扩大环境监测社会化试点范围,在污水及垃圾处理等领域引进ppp模式。完善绩效评价考核与责任。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建议篇7

今天这次会议,是县委、县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会议的主要目的,就是贯彻落实省、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动员全县上下,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全党一股劲,全民一条心,全县一盘棋,坚决打赢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持久战,确保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明显好转,努力打造天蓝、地绿、水清、气爽的生态环境。会前,各乡镇政府及县直有关部门同县政府签订了责任状,刚才,学志同志宣读了攻坚行动方案,县环保局、住建局、公安局等8家单位作了表态发言,希望大家言出必行、立践立行,以实际行动和成效兑现承诺。稍后,孙书记还要作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学习,抓好落实。下面,我先讲几点意见:

当前,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不仅仅是一项民生问题,更是压倒一切的政治任务。搞好大气污染防治,是工作所需、民心所向、大势所趋,具有极端重要性、异常紧迫性和现实艰巨性。

极端重要性,就是从中央到省市,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都非常重视。当前,以细颗粒物pm2.5为特征的区域性大气环境问题凸显,大气污染防治任务繁重。7月和9月在河北调研时,两次都对经济结构调整和大气污染防治提出了明确要求,省、市先后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了安排部署,省出台了《克服“”问题十件实事》和《大气污染专项治理十条措施》,简称“双十条”;市委、市政府分别于国庆节前夕和12日召开了专项会议和全市动员大会,明确要求我们下定决心、立即行动,迅速掀起大气污染防治行动高潮。

异常紧[:请记住我站域名/]迫性,就是大气污染防治时间紧、难度大、任务重。省委、省政府要求,保定、廊坊、衡水要率先从全国污染城市前十名中出列,市委、市政府明确表示,要力争10月底、确保11月出列;也就是说,10月份和11月份是我们防治工作的重要节点,是我们大气污染防治的时间表和路线图。目前,我县共有大气超标污染企业166家,其中必须关停的91家、需整改的75家;燃煤大户84家,需要全部关停,这里面还不包括县城100多个单位、居住小区等燃煤大户;县城餐饮服务业燃煤、油烟污染饭店136家,这只是县城,算上大营镇、新屯乡以及其他乡镇、村的饭店,总数估计要超过500家;此外,县城还有22个在建工地,大营及其他乡镇也在50家以上,需要治理的“黄标车”估计达到1000辆;等等这些,都是我们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今天已经是10月14日,距10月底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么大的工作量,时间非常紧迫,任务非常繁重。

现实艰巨性,就是大气污染防治涉及面广,治理难度大,即要打好攻坚战,又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国庆节期间,政府办就大气污染防治工作下发了专门的通知,节后,由士民县长牵头,召开了由各乡镇党委书记、工业园区管委会主任、有关部门参加的专项会议,对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国庆长假期间,环保、公安、住建、食药监等有关部门坚守工作岗位,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绩,对73家超标企业,58家燃煤大户,96家餐饮饭店下达整改通知,取缔露天烧烤21家,停工建筑工地11个,查处“黄标车”22辆,住建局垃圾清扫车12小时上街清扫,保持了路面清洁。但是,与全面治理大气污染的目标还有很大差距,有些单位对工作的复杂性、艰巨性缺乏足够的认识,办法不多,作风不实,效率不高,推进不快,有些乡镇和部门还是以会议传达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严重影响了防治工作成效。

总之,做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是最基本的民生需求,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各级各部门的职责所在。全县上下必须立即行动起来,以识大体、顾大局的责任和担当,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精神和干劲,坚定信心,排除万难,全力推进空气质量尽快得到明显改善。

大气污染防治不是短期的应急工作,不是一时的权宜之计,既要着眼当前速见成效,也要放眼长远夯实基础,必须以最大的力度,最硬的措施,正本清源,综合施治。概括讲,要围绕一个目标,开展七项行动,强化五大支撑,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

围绕一个目标:就是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力争今年10月底、确保11月从全国空气质量较差城市前十出列。到2017年,pm2.5浓度比2012年下降25%以上,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大幅减少。到2022年,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全面改善。

开展七项行动:就是在近期集中力量,迅速出击,开展专项行动,着力整治面上的污染源,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几个专项整治行动的方案和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会后还将印发给大家,下面主要提以下要求。

第一,开展露天烧烤专项整治行动。重点对污染严重、无经营场所的露天烧烤经营业户进行整治,依法取缔未经审批、无固定门店的露天烧烤业户和所有大型烧烤炉具,由县住建局牵头,联合环保、工商、食药监、公安等组成联合执法队进行联合执法,10月20日前要完成任务。

第二,开展城区建筑垃圾运输车辆专项整治行动。凡在城区从事建筑垃圾运输的机动车辆,必须采取有效苫盖措施,不得超高、超载,严禁沿街泄露、遗撒。建筑垃圾、渣土、砂石运输车辆必须按时间、路线要求运输,不得沿街丢弃、倾倒。违反规定要求的,要依法从重处罚。这项工作由公安、住建、交通、交警等部门负责。

第三,开展淘汰“黄标车”专项行动。要严格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淘汰未达到国家一类排放标准的汽油车和未达到国家三类排放标准的柴油车。这项工作由公安、交警大队负责。

第四,开展城区拆迁工地专项整治行动。对县城和乡镇驻地规划区内所有正在进行和拆完待建的拆迁工地进行整治。拆迁现场要挂牌施工,施工围挡要严密,围挡高度不低于2.5米,防尘降尘要到位,建筑垃圾要密闭运输,遇有大风、雾霾天气禁止进行建筑拆迁、垃圾清运作业。这项工作由住建局牵头负责。

第五,开展城区建设施工现场、混凝土搅拌站扬尘治理暨文明施工专项整治行动。按照强化源头管理、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建筑行业扬尘治理监管机制。对全县所有施工现场和混凝土搅拌站扬尘治理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整治,对不合格的责令限期整改,对逾期未仍未达到要求的一律停工整顿。这项工作由住建局牵头负责。

第六,开展城区燃煤锅炉及油烟大气污染专项治理行动。要按照“着眼近期、兼顾长远、多措并举、阶段实施、逐年改善”的原则,对县城和大营所有燃煤锅炉和餐饮业油烟进行强制性整治,逐步淘汰、改造燃煤锅炉,实现油烟达标排放,切实改善环境质量。这项工作由环保、卫生、工商等相关部门负责。

第七,开展秸杆焚烧、垃圾焚烧专项整治行动。最近市委、市政府就专门下发通知,明令禁止焚烧植物秸秆,并多次进行明查暗访,金标同志就这项工作已经作了安排部署,各单位要按照任务要求落实到位;当前即将进入树木落叶时期,各单位一定要认真做好枯枝落叶和道路边沟杂草垃圾的清理工作,严禁焚燃。这项工作要按照属地管理原则,由各乡镇、各部门加强监管,县委、政府督查室、环保局负责督查。发现焚烧的,对责任部门第一次通报,第二次警告,第三次给予责任人免职处理。在此强调一句,工业园区、环保局要进一步加大玻璃钢下脚料焚烧查处力度,严禁焚燃现象发生,一经发现要顶格处理。

强化五大支撑:就是着眼巩固防治成效,抓常态、抓关键、抓长效,抓实支撑性、基础性举措,釜底抽薪,剪除病灶,为人民群众营造一个天蓝、地绿、水净的生活环境和发展环境。

一是在“减”上加力度。严格控制新上燃煤锅炉数量,该淘汰的坚决淘汰。84家燃煤大户必须增上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烟尘处理设备,136家餐饮企业烹饪灶口必须安装油烟净化装置,确保油烟排放达到环保标准。对污染重、效益差的“十五小”企业要全部关停。我县的“十五小”企业,主要是小铸造、土埚拔丝,数量多、耗能大、污染重、效益差,屡关难停,借这次机会,必须全部彻底关停。43家硝染企业必须全部改用燃气锅炉,治污设施必须正常运行。分散的皮毛鞣制小锅炉必须全部拆除。对需要整改的重点污染企业,要24小时驻厂监管,确保按方案严格治理到位。一些大气污染超标需要整治的机关单位,一定要带头落实整改措施,整改工作落后的,单位主要负同志要向县委、县政府说明原因,做出深刻检讨。

二是在“建”上下功夫。一要积极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按照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重新审视完善城市总体规划,重点抓好城市功能区整体优化布局。要大幅增加公园、绿地、水面的面积,加快推进“一河两湖”和董子公园建设,增强城市自身净化功能。引导工业企业向园区聚集,完善园区环保设施,连接城区供热供气管网,建设循环经济园区。二要加快建设集中供热供气设施。积极推进供热计量改革,不断提高供热普及率。要加快推进天然气进城工程,扩大天然气覆盖面。三要加强建设节能减排项目。对今年节能减排工程实施情况来一次“回头看”,落后进度的要驻厂盯办,完不成任务的一律高限处罚。同时抓紧谋划安排明年的项目工程。

三是在“增”上作文章。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大幅增加绿量,尽快提高绿化覆盖率。城中村多、空白地多,是县城尘土的重要来源之一。要利用秋冬时节,要做好县城路街两侧绿化,该绿化的绿化,该补植的补植,要加大城区空白地绿化力度,闲置时间超过一年的空白地今冬明春要全部绿化。要加强通道绿化工作,拓宽道路绿化范围,提高绿化标准,特别是县乡村三级通道任务大、难度大,树木存活率低,对缺苗空档的要补齐。秋冬通道绿化的任务市还没下达,不要等了,要提前谋划,提前部署。同时,要结合农村面貌提升工作,切实抓好村庄绿化,建设一批林中村、生态村。要实施几项绿化工程,突出抓好几个成规模的绿化大方和经济片林等。

四是在“转”上找出路。从我县的情况看,小铸造、土埚拔丝、皮毛小锅炉问题较大,斩草容易除根难,多次清理,始终不能彻底清除。问题的关键在于有较大的市场需求,根本原因是我县产业层次低。要解决这一问题,最终还是靠产业升级转型,在“转”字上找出路。要把大气污染防治看作一次重大机遇,通过倒逼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一批节能、环保、绿色、低碳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好项目。对于先进地区淘汰的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无论来头多大,投资多大,我们绝不收留。要引导企业采用先进适用清洁生产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积极培育发展旅游、物流等新的经济增长点。

五是在“管”上求成效。对污染源的防范与监管,有具体的规章条例,薄弱环节还是在日常管理上,由于工作任务繁重、工作量大、牵扯环节多,监管部门疲于应付,独木难支。通过几个专项行动大部分问题可以得到有效解决,下一步要加强监管,时刻防范,研究一套系统综合、行之有效的制度、办法,严格标准,不迁就、不懈怠、不手软,巩固保持专项行动成果,坚决杜绝污染源复活反弹。

三、齐抓共管,强化保障,确保大气治理工作落在实处、收到实效

大气污染防治是一项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是全社会共同的责任。要动员和调动方方面面的积极

性、主动性,努力形成上下一心、齐抓共管、协同作战的工作格局。一要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县委、县政府成立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领导小组,我任组长,相关领导任副组长。各乡镇、工业园区及县直有关部门也要成立相应机构,建立严密的责任体系。环保局是大气污染治理活动的第一牵头部门,要充分发挥参谋作用;住建、交通、发改、交警、工信、卫生等相关职能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责,按照方案的标准和时间要求,确保把工作落实到位。各级各部门“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要亲自参与,亲自指导,一线指挥,抓好落实。

二要强化督查,严格执法。一方面,县直各职能部门、县委、政府两办督查室、县纪委监察局及新闻媒体等要对各乡镇、工业园区防治工作进展情况开展明察、暗访,督查结果要全县通报。另一方面,要按照省、市要求,抓紧成立环保执法队伍,对企业及违法主体严格执法。县委、县政府决定要下狠心,坚决抓几个负面典型,顶格处理。

三要全民动员,形成合力。采取多种手段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强化全社会环保意识。特别是企业作为落实整改的责任主体,要加快技术改造,配齐治污设施,确保排放达标。机关干部要自觉践行绿色、低碳、文明的消费方式和生活习惯。要制定鼓励群众举报的奖励措施,引导群众担负起环境保护的责任,主动参与到大气污染防治行动中来。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建议篇8

关键词:城市综合性公园公园改造因地制宜分步实施

中图分类号:F29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马鞍山市雨山湖,旧名洼儿塘,又称娃娃塘,位于马鞍山市中心地带,通过雨山河与长江沟通,水域面积1087亩。湖东有佳山,西有雨山,两山相对,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湖周围垂柳倒映,高楼成群,为市中心风景区。1959年开辟为城市公园,与临近的佳山和雨山共同构成了马鞍山城市景观中山水相依的特色。

一、基地背景及研究

1.1区位及总体概况

1.1.1城市概况

马鞍山市位于安徽省东部,横跨长江两岸,毗邻南京、合肥两大省会城市,是一座既现代又富有历史底蕴的城市。

马鞍山是20世纪50年代后期崛起的新兴钢铁工业城市,其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先后受到国家有关部委的多次表彰,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十佳绿化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等荣誉称号。

1.2公园概况

1.2.1公园改造范围

南起湖南路,北至湖北路,东至杨秣小区,西至湖岸线。陆地总面积约:39万平方米。

1.2.2公园历史

雨山湖位于马鞍山市中心地带,通过雨山河与长江沟通,水域面积1087亩,1959年开辟为城市公园,与临近的佳山和雨山共同构成了马鞍山城市景观中山水相依的特色。

雨山湖,旧名洼儿塘,又称娃娃塘,位于马鞍山市区中心,水域面积1987亩。湖东有佳山,西有雨山,两山相对,湖光山色,浑然一体。湖周围垂柳倒映,高楼成群,为市中心风景区。1959年,辟为公园,园因湖名。

1.2.3公园概况

雨山湖公园总面积约50.7公顷,南园以静为主,着重满足游人休憩观景需要,北园以动为主,配置多种游乐设施,并在水面设立水上活动区。动物园位于公园中部,主要展出小型动物,园内绿树成荫,自然环境较好。

现有雨山湖公园分别有南北出入口,西边临湖,东边与城市有围墙相隔,公园内部环境幽静但与城市缺乏联系与渗透。

1.3公园现状分析

1.3.1公园与城市关系分析

雨山湖公园地处马鞍山市中心,属于雨山湖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市内最大的综合性公园,同时也是一颗绿色的“诗城明珠”。对于未来的马鞍山城而言,它将成为独特的绿色中心和市民生活和游憩的开放空间。

存在问题

·雨山湖仅仅是雨山湖公园的借景,公园和湖之间未能建立有机联系,未能展现湖的魅力。

·缺乏和城市的空间和功能联系,未能充分发挥作为城市中心绿肺的效应。

·公园缺乏鲜明的个性,景观环境缺乏层次感和多样性。

改善策略

·考虑雨山湖公园周边的城市区域个性,以此界定和强化公园内部的不同区域的景观氛围,构筑公园不同层次的景观空间。

·在城市和雨山湖公园之间设置多样性的开放空间和合理的功能地块,使人工化的城市景观自然地过渡到公园的自然景观。

·增加和扩展入口空间,加强公园内外交通及步行系统的连接,创造公园和城市开放空间系统之间的绿色连接,进一步强化雨山湖景区的“城市绿肺”功能。

设计目标

·强化雨山湖公园和城市的关系,包括加强空间、视线、交通、土地利用和景观特征等要素之间的联系,使雨山湖公园与城市有机融合,并为城市注入生气和活力。

1.3.2交通组织

存在问题

·交通组织不完善,缺乏系统和丰富多样的游线

·部分入口缺乏停车场

·规划城建路一侧缺乏足够入口

·缺乏连续和完整的步行系统

·缺乏水上游线

改善策略

·规划城建路一侧增加入口,增强公园的可达性

·改善交通组织,适当增加停车场

·创造多样化的游览线路

·规划设计水上游线

·创造连续和完整的步行系统

设计目标

·规划合理的交通网络,结合景区外的公交系统和规划城建路,实现完整慢行系统。

·创造多样的交通方式成为旅游经验的一部分。

1.3.3现有景点

优势利用

·雨山湖公园景色优美,早已深入马鞍山市民心中,早在2007年就被评选为马鞍山十佳景点。

·景点分布丰富,历史底蕴丰厚。

·动物园主要展出小型动物,园内绿树成荫,自然环境较好。

存在问题

·很多景点已经有名无实,需要系统规划及重新设置

·现有的多数人工景点与优越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不协调

·公园功能区混乱,北园以活动为主的游乐设施分布零散,严重影响公园景观。

·公园内缺少面积较大的主题活动场所,无法为市民提供较为集中的晨练和组织大型活动的场所。

·动物园位于公园中部,占地面积小,主要展出小型动物。园内绿树成荫,自然环境较好,但其占地面积小,园内建筑简陋,且分散凌乱,动物笼舍简陋破旧,且卫生状况较差。未来规划拟将动物园整体搬迁至新址。

·没有充分利用雨山湖水景资源,亲水项目较少。

改善策略

·对现有景点进行全面和完善的评估

·针对不同景点提出不同的具体加强保护,结合规划城建路,提出改善或拆迁的建议

设计目标

·清除或改造低质量的景点,增加景点的观赏性和经济性,充分彰显雨山湖的历史和自然资源,提升公园的整体形象。

1.3.4现状建筑

·南大门:2009年底改造完成,现状较好,新增亭廊及湖边水榭景观建筑现状较好,可以予以保留利用

·园内亭、廊等景观建筑:建筑年代久远,建筑形式较为单调,建筑材料稍显杂乱,风格不统一,有待改造

·东大门建筑:由于规划城建路,该大门未来将被拆除,未来城建路沿线将增设若干出入口

·园内游乐设施配套建筑:分布杂乱无章,建筑形式杂乱,破坏严重,建议拆除,集中设置游了设施

·园内公厕:分布较为合理,但大都存在厕位数量不符合规范,缺少残厕等问题,有待改造。

·公园花房温室:因规划城建路,即将被拆除,建议另行选址重建,以满足公园的使用要求,同时新建花房可兼有展览

·舞台:缺乏活力和生气

·北大门:近期门房以外立面出新改造为主,远期结合规划道路建议重建

改善策略

·对现有建筑景观进行全面和完善的评估

·针对不同景点提出不同的具体加强保护,结合规划城建路,提出改善或拆迁的建议

设计目标

·力争使改造建筑和新建扩建建筑体现统一的现代建筑风格,提升公园的整体形象

1.3.5现状园路

优势利用

·部分园路铺装新近维修,材质及样式都较好。

存在问题

·大部分园路都陈旧、破损,急需维修。

·园路系统基本未作排水设施,存在黄土冲刷路面的情况

1.3.6现有水体、堤岸

优势分析

·临湖观景,视野开阔。

·现有水体面积有大有小,形式多样。

·总体水质较好。

存在问题

·缺乏亲水性,现有岸线形式单一,岸线未经系统整理的小水面未贯通,无法形成循环,小水体水质不佳。

·没有考虑安全因素

·没有考虑水质的维护,与雨山湖大湖面未沟通

·水景和景观缺乏统一考虑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建议篇9

关键词:广州扬尘污染防治对策

abstract:withthe accelerationof theprocessof city, city of dustpollution onthe environmentalairquality andthepublic livingenvironment isgettingmoreandmoreattention. thispaper introducesthe origin andharmof dustpollution, thispaperanalyzedthepresentsituationof fugitivedust pollutioninGuangzhouCity, andputsforwardthe countermeasuresto controlthedustpollution ofthe environment, toeffectivelyreducethe particle concentrationintheair, tofurtherimprove theairqualityoftheenvironment ofourcity,earnestlysafeguardpeople's living environmentandhealth.

Keywords: GuangzhoudustpollutionpreventionandControlCountermeasures

中图分类号:[R12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大规模的城市市政建设以及高速发展的道路交通,城市扬尘污染已成为主要大气环境问题之一,其对市民生存环境的影响也越来越受到关注。空气中的扬尘会影响大气能见度,给交通和市民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扬尘中的可吸入颗粒物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因此,加强扬尘防治已成为改善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保障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身体健康的迫切要求。

一、扬尘的来源及危害

(一)扬尘的来源。

扬尘包括3个组份[1]:降尘(直径>100μm)、飘尘(直径为10~100μm)、可吸入颗粒物(直径

扬尘的来源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

1.粗放施工造成的建筑扬尘。由于城市建设工程如房屋建设、道路与管线施工、房屋拆除、采石取土作业等,在施工过程中管理不够完善,料堆遮挡不严整,且施工周期长,所以不可避免会产生建筑扬尘。

2.随风飞扬的堆放物尘。各类物料堆放场如工业区的露天仓库、港口码头的建筑材料和煤堆场等随处可见,且大多数并未采取有效的防尘措施,在不利的气象条件下,就会产生堆场扬尘。

3.对行人影响较大的道路扬尘。城市机动车数量飞速增长,在行驶过程中,车辆洒落在道路上的颗粒物被反复碾压与排放的尾气颗粒物混合,共同形成道路扬尘。

4.量大面广的地面的土壤扬尘。由于地表、气候干燥、大风等因素,各种沉降在地面的颗粒物再次进入空气中,形成土壤扬尘。

(二)扬尘的危害。

1.造成空气颗粒物污染。

扬尘是空气中tSp和pm10的主要来源之一,受工地、道路、码头堆场等方面的扬尘污染影响,大气环境中颗粒物浓度增大。研究表明[3]:颗粒物能够散射太阳光,对大气能见度和气候造成影响,给交通和市民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此外,空气中的细小颗粒物还会造成光化学烟雾、酸雨、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

2.威胁人体身心健康。

扬尘中的可吸入颗粒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影响。直径在5到10微米之间的颗粒吸入后对人体的呼吸道及肺部都有一定的刺激,长期影响后可能会引发慢性炎症;而直径小于5微米的尘粒可以深入肺部,从而引起各种尘肺病。此外,尘粒表面可以吸附空气中各种有毒元素及多环芳烃化合物,其中的代表物质苯并[a]芘为强致癌有机物,会使职业性癌症的发病率升高。

二、广州市扬尘污染现状

虽然近年来,广州市实施了一系列的大气污染防治措施,使得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总体呈下降趋势:2003~2012十年期间,pm10年均浓度由99微克/立方米下降至69微克/立方米,城区平均降尘量由6.11吨/平方千米•月下降至4.47吨/平方千米•月,但随着人民群众对环境质量要求的迅速提升以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给环境保护带来的严峻考验,广州市扬尘污染防治形势仍然不容乐观。

(一)建筑业、道路交通等的发展导致扬尘产生量增加。

在建筑业方面,据广州市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统计,2012年广州市房屋施工面积8718.64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房屋竣工面积2878.86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80.3%。在道路交通方面,2012年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204.16万辆,比上年增长9.9%。在港口运输方面,2012年港口货物吞吐量45125.16万吨,增长0.8%;港口集装箱吞吐量1474.36万国际标准箱,增长2.2%。

建筑业、交通道路、港口运输的迅速发展必然导致建筑扬尘、交通扬尘、堆场扬尘的产生量随之增加,再加上泥地扬尘和露天焚烧扬尘等,广州市扬尘年产生总量将不可小觑。

(二)广州市空气质量与省内其它城市仍有一定差距。

虽然近年来广州市的空气整治取得一定成效,空气质量优于北京、天津、上海等城市,但与省内其它城市对比仍有一定差距。由表1可见,在广州、深圳、东莞、中山、梅州、韶关、河源6个城市中,2012年广州市pm10浓度最高,降尘量也仅次于东莞、中山和河源,在省内处于较高水平。

表12012年广东省各城市pm10浓度和降尘量对比

(三)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对颗粒物的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

2012年2月29日,国家颁布了环境空气质量新标准,要求2016年1月1日起在全国实施,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重点区域以及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提前于2012年实施。新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对颗粒物的防治提出了更高要求,将可吸入颗粒物(pm10)的二级标准年均值从100微克/立方米收紧为70微克/立方米;增设了细颗粒物(pm2.5)的平均浓度限值,其中一级标准的24小时平均、年平均限值分别为35微克/立方米、15微克/立方米;二级标准的24小时平均、年平均限值分别为75微克/立方米、35微克/立方米。

三、扬尘污染防治对策建议

扬尘污染量大面广,要做好扬尘污染防治工作,必须借鉴国内外先进城市扬尘污染控制经验,建立并不断完善扬尘污染防治长效机制,扎实促进扬尘污染控制水平和监管能力进一步提高。主要措施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建立扬尘污染控制管理工作机制。

控制扬尘污染重在管理。扬尘污染涉及的部门很多,包括环保、建设、城管、交通、园林、国土、港务等。广州市政府应高度重视扬尘污染防治,建立扬尘污染控制管理工作机制,明确各相关职能部门及各区、县级市政府的职责分工,充分发挥环保部门的统一监管职能,有效地推进全市扬尘污染控制管理工作。

(二)建立扬尘污染源数据库。

源头管理和防治是扬尘污染防治的关键。加强扬尘污染源头防治,必须全面排查市内扬尘污染源,建立扬尘污染源数据库,包括全市在建工地、交通道路、煤及码头堆场、地面、绿化等信息,从而为扬尘污染控制与管理提供基础信息和理论依据,便于环保部门宏观控制与管理,最终为政府部门的环境管理决策提供支持,以解决扬尘污染与城市建设之间的矛盾。

(三)加强各类扬尘污染源的防治。[6]

主要包括建设工程施工、物料运输、堆场、道路、泥地、生物质物料露天焚烧等六个方面的扬尘污染防治。

1.建设工程施工扬尘防治。

加强建设项目施工期扬尘污染控制的环境监管。积极发挥部门联动作用,督促施工单位落实施工现场封闭围挡、冲洗设施设置、道路硬底化等扬尘防治措施,做到施工现场100%围蔽,工地路面100%硬地化,工地砂土不用时100%覆盖,拆除工程100%洒水降尘,出工地车辆100%冲净车轮车身,长期裸土100%覆盖或绿化。重点施工工地和采石取土场应建设视频监控系统。运输车辆应落实“一不准进、三不准出”(“一不准进”是指无《广州市建筑废弃物运输车辆标识》的车辆坚决不准进入建筑工地,“三不准出”是指超载、无遮盖、未冲洗干净车轮和车身的车辆,坚决不准驶出工地)要求。房屋拆除和采石取土应安排在风速5级以下进行,作业时须按要求进行洒水压尘和设置围挡。

2.物料运输扬尘防治。

物料运输应采用密闭化车辆运输易产生扬尘的物料,运输途中物料不得泄露、散落或飞扬。应强化物料运输单位主体责任,完善运输公司资质认证、车辆密闭运输备案、运输遗撒治理资金保障以及年检复查制度。建设重点地区、重点路段的物料运输车辆遗撒监控系统。严厉打击无证运输和排放建筑废弃物、运输撒漏污染道路等违法行为。

3.堆场扬尘防治。

所有散货物料码头在堆放和装卸煤炭、煤矸石、矿石、建筑材料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物料时,应采取严格的扬尘污染防治措施。码头、堆场、露天仓库的地面应进行硬化处理,按要求配备吸尘、喷淋、洒水等防尘设施。各有关部门要定期对码头、堆场和露天仓库的防尘措施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定的要责令其限期整改,并予以处罚。

4.道路扬尘防治。

改进道路清扫方式,由干式清扫转变为湿式清扫,城市主要道路、高速公路、高架道路要实行机械化洒水清扫。要不断扩大“吸、扫、冲、收”组合式道路保洁设备比重,增加城市道路冲洗保洁频次,每日对重点地区、主要道路进行冲洗作业,切实降低道路尘负荷。尤其是在不利气象条件下,要加大道路保洁力度与频次,增加道路洒水次数。此外,道路两侧贮存、堆放砂石、水泥、灰土等易产生扬尘污染的场所,要建成封闭设施、喷淋设施以及表层凝结设施等。

5.泥地扬尘防治。

加快市区泥地的治理工作,在所有无植被的区域使用并保持足够量的水或其它尘抑制剂。落实各类泥地绿化和铺装责任,优先绿化、适度覆盖泥地。积极推进闲置土地复绿,加强绿地系统建设,大力推广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广场绿化、停车场绿化、墙面、桥体等垂直绿化方式。

6.生物质物料露天焚烧扬尘防治。

加强秸杆等生物质物料和废旧物、垃圾的露天焚烧监管,在清扫、园林、建筑工地等行业全面禁止焚烧园林废物、建筑垃圾或使用废木材作为燃料。

(四)强化扬尘污染防治相关宣传教育舆论监督。

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应大力加强对施工单位和运输单位的环境宣传教育,使其从思想上认识到控制扬尘污染的重要意义,从而认真落实好各项扬尘污染防治措施。同时,应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作用,对扬尘污染控制得力的单位给予表扬,对扬尘污染控制不力的单位进行曝光。[6]

综上所述,扬尘污染已成为影响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扬尘污染防治是一项长期、紧迫而艰巨的任务,必须找准根源、查清原因,坚持标本兼治、依法管理,采取综合的治理措施,使扬尘污染问题得到明显改善,最终实现环境空气质量的根本好转。

参考文献:

[1]贾素云,薛扬声,王进山.上兰地区空气中尘污染来源的研究.华北工学院学报,2000,21(2):178~181.

[2]张晶,胡春玲,任庆.城市扬尘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环境保护科学第34卷第2期.

[3]赵光荣,郭军,王建国.乌鲁木齐市扬尘污染现状及防治对策.干旱环境监测.2005,19(2):95~97.

[4]何建,肖保平.成都市扬尘对大气环境影响初探.四川环境,2002,21(3):68~71.

改善城市空气质量的建议篇10

关键词:风景园林;园林工程;绿化

1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风景园林绿化是城市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环境发展的基础,所以在发展过程中,需要合理地整合环境绿化设计,并在此基础上再度规划,让环境绿化得更加可持续性。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风景园林绿化工程不仅能够提高城市的空气质量,也能够美化环境,陶冶情操,改善人们的生活。所以,我国很多城市都在整顿环境,因为人口的极速增长,严重破坏了生活的环境,所以,各个城市都在大力发展风景园林绿化,重新构建城市的生态环境,改善生活环境;再者,风景园林绿化能够加大城市的绿化面积,强化城市空气,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

2风景园林绿化的设计原则

2.1艺术和文化传承的原则

风景园林绿化的建设中,应该主要体现艺术的效果,因为,在大众人们的眼中,需要直观地表现艺术效果,所以,在爱风景园林绿化方面,需要建设的及符合大众的眼光,又能够表现出丰富的艺术思想。所以园林设计师就需要了解人们生活中的情况,设计更加贴近生活,才能够让人们了解绿化的艺术意义。再者,针对文化传承方面,在设计的过程中,需要能够尊重地区的文化和风俗,以尊重为基本原则,体现绿化的价值,这也需要设计师能够体会领悟当地地域的风情,在园林绿化设计中传承当地文化。

2.2功能和经济实用的原则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需要体现出绿化的观赏功能和实用性。在园林设计中,需要考虑道路周边的承载力度,也需要将园林的设计中展现绿化的功能,让步行道路和行车道路更加方便和安全。所以建议绿化施工的过程中,首先,应分析和调查周边的路况,并认真地计算相应的指标,考虑绿化的范围和水土的保持情况,合理分配添置的绿化植被,有效地置换空气,让绿化范围的空气指标达到标准;其次,园林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应该考虑到土壤和植被的破坏问题,避免浪费,增加后期的维护成本和建设成本。

3风景园林绿化施工方案的制定

3.1完善施工质量控制体系

在风景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明确和落实绿化施工的整理质量,但是在控制质量方面也是难点。在完善绿化施工质量的过程中,需要拥有完整的质量控制体系,还需要科学合理地倡导质量控制体系。除此之外,在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大力地宣传质量控制管理,让质量管理深入到每一位施工人员的心中,这样就能够让施工质量控制体系得到更多人的认可。其次,在质量控制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需要摒除管理人员和岗位空缺或是过剩的问题,避免造成成本的浪费;最后,就是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施工质量控制体系的建设方案,让体系能够更加融入到社会发展中。

3.2加强设计图纸的审核

在风景园林绿化施工方案的审核中,应该主要细致严格地审查前期的图纸,因为设计图纸是指导施工的重要依据,在后期施工的过程中,人员都需要按照图纸的方案进行施工,若是设计图纸出现任何的差池,就会造成施工质量出现偏差,而且设计图纸也是施工后验收的依据,所以风景园林绿化施工方案的设计图纸直接影响到施工的质量[3]。针对设计图纸审核的过程中,也要加强质量的管理,工作人员就需要针对图纸方案的设计调差和走访施工的地点,并统计周边的生态环境和空气质量以及地形等情况,结合现场情况完善设计图纸,设计图纸不足的地方也应及时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3.3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后期保养

在风景园林绿化工程施工的前期,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制定合理科学的施工作业方案,并确保在施工的过程中能顺利的开展。在风景园林绿化过程中,也应该加强相应的管理,所以,在施工作业的过程中,也需要先了解实地的情况,应该完善施工的技术,并完善规划施工的资源,降低成本。在施工后期的保养过程中,需要安排专业的人员适当地维护绿化的园林,在维护的过程中,及时地了解绿化环境的维护,以及土壤和空气的质量指标,还需相应地修剪和灌溉树木,使树木和草坪更加美观,也让其能够拥有良好的生长环境。所以,无论是前期的施工准备,还是后期的保养和维护,都影响风景园林工程绿化的质量。

4结语

在风景园林工程绿化的设计施工方面,需要按照设计图纸进行严格地施工,并严格要求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体系,确保施工的安全性,而且,在施工的前期,还需要制定相应的工作方案,以此确保绿化施工的可行性。在使用中的保养,也需要专业人员针对绿化进行维护和保养,以此提高绿化的价值,保持城市的生态平衡。

参考文献

1李春娇,贾培义.风景园林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的程序与方法[J].中国园林,2014(1)

2吴承照,臧亭.中古风景园林标准体系初步研究[J].南方建筑,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