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管道运输方式的特点十篇管道运输方式的特点十篇

管道运输方式的特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10:07

管道运输方式的特点篇1

【关键词】液化天然气;储运;运输方式;特点;发展前景

1前言

LnG既为液化天然气,是将天然气冷凝之后液化而形成的液体,成分主要是甲烷,状态为低温液态混合物,天然气液化之后的体积大约为其为气体时的六百分之一,是一种清洁、优质、高效的燃料,天然气不方便运输,当其液化后更加方便长距离的运输和长时间的储存,因此液化天然气的应用范围更加广泛、应用方式更加灵活。液化天然气具有以下几点优势:第一,其适应性强,便于更加经济可靠的运输,而且还能选择灵活的运输方式;第二,液化之后的天然气仅为其原本体积的六百分之一,因此储存效率高,减少天然气企业的投资成本;第三,有利于调整城市内部能源结构,同时还能有效的利用液化天然气的冷能,进行冷冻、冷藏、温差发电等;第四,LnG可作为优质的车用燃料,这种新型的燃料具有抗爆性好、安全经济、排气污染少、清洁高效等优点;第五,由于天然气属于清洁能源,因此有利于环保,减少能源污染,目前已经成为国家重点扶持的新兴环保行业。

液化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除此之外还有少量的乙烷、丙烷、氮气以及天然气中包括的其它物质,天然气的密度通常情况下是430~470kg/m3,其中,影响最大的成分是甲烷,甲烷含量越高,则液化天然气的密度越小;除此之外,温度越高,密度越小。同时,液化天然气的沸点也是由其组分决定的,在正常的大气压力之下,其沸点一般为-166~-157℃,若是纯甲烷,其沸点大约为-162.15℃。除此之外需要注意的是,液化天然气具备天然气的易燃易爆性,因此一旦外界温度或是其自身温度达到了爆炸的条件,液化天然气就会爆炸,通常情况下,当环境温度为-162℃时,液化天然气就会燃烧,燃烧范围大约为其体积的6%~13%,而且液化天然气的燃点也随着其组分的变化而变化,因此充分的了解液化天然气的特性有利于危险防范。

2LnG储运技术及特点分析

天然气液化之后,其运输难度大大的降低,运输空间也大大缩小,减少了运输成本。天然气作为一种能源,肯定要市场上进行贸易,因此运输是实现液化天然气贸易的主要方式之一,而LnG运输,则使得天然气远洋贸易成为可能,液化天然气被运输到世界各地,有效的解决了海洋、荒漠地区的能源短缺问题。现阶段,液化天然气最主要的运输方式为海上船舶运输、管道运输和公路运输。

2.1LnG公路运输的特点

公路运输方式适用于运输量不大、距离较近的LnG运输,用公路槽车运输深冷液体在我国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因此目前技术发展的较为完善,我国主要是采用低温液化天然气罐车进行LnG的输送,而且运输设备还在不断的改进和完善之中,液化天然气储罐包含两种结构,分别为立式和卧式,绝热方式采用堆积绝热和真空粉末绝热两种方式。一般而言,在能源短缺、用气量大的地区,一般都是修建设备供气站供应天然气。若是运输距离较长,则更适合采用铁路运输,目前,国内正在研究更为经济的运输方式,以便长时间、长距离、更大量的运输[1]。

2.2LnG海上船舶运输的特点

LnG船舶主要有球式和膜式两种,这两种LnG船舶类型的不同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一些老式的膜式船舶设计一般为多孔,因此在主膜屏障内部易受到气体浓度的影响,虽然不会造成严重的威胁,但也应该引起重视;第二,球式船舶的冷却时间要低于膜式船舶;第三,膜式船舶在和球式船舶在相同装载力之下,需要更少的钢材,因此这也使得净空高度减小,而且还会减少运输成本;第三,相较于膜式船舶而言,球式船舶对装载货物的限制较小。而LnG船舶运输则具有以下特点:

(1)具有较高的风险。液化天然气在运输时需要低温绝热材料,而低温绝热材料的费用十分昂贵,占到了天然气价格的10%~30%,因此运输成本很高,所以液化天然气的运输船舶的造价很高而且用途单一,这就使得LnG船舶运输具有较高的风险[2];

(2)接收站建设难度高。液化气属于危险能源,因此在储存和运输的过程中都要采取一定的技术来规避风险,储存一般采用储罐的形式,分为地面储罐和地下储罐两种方式,在选择储存方式时要考虑投资费用、安全因素、工厂位置、地震、技术条件等多种因素,而且技术方面的要求也很严格,因此接收站的建设具有很高的难度。

2.3LnG管道运输的特点

受到输送技术、经济和气候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目前世界上天然气最主要的运输方式还是管道运输,但是还没有长距离管道输送LnG的实例,但是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LnG管道运输最终一定会变为现实。目前专家已经通过理论研究证明,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技术上,LnG管道运输在不久的未来都是可行的,但是长距离管道运输具有初期投资大、受气源限制较大的缺陷,同时跨国的管道建设还会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3]。

3LnG运输储运的发展前景

相较于汽油、管道天然气等,LnG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但是也是具有危险的,因此在未来的储运过程中,一定要掌握好LnG的特性及危险来源,按照规范和标准去设计、施工、运行和管理,要采取科学合理的技术去保证LnG储运的安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本文笔者主要分析了LnG的三种运输方式的特点,主要是公路运输、海上船舶运输和管道运输。液化天然气目前的发展越来越广阔,在未来的应用范围也必将逐步扩大,应用方式也会更加灵活,而运输是保证天然气效益的关键载体,因此对其运输方式进行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

参考文献:

[1]陈莹丽.探究LnG储运技术特点及发展前景[J].中国化工贸易,2015,(4):62-62.

管道运输方式的特点篇2

【关键词】SCaDa系统;长输管道;应用研究

1前言

从目前长输管道的实际传输来看,由于管线长、传输距离远,在传输过程中急需一种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实现对整个传输过程的有效监控。基于这一现实需要,以数据采集和系统监控为主要功能的SCaDa系统应运而生。从目前SCaDa系统在长输管道中的应用情况来看,SCaDa系统在长输管道中不但实现了对传输数据的采集和传送,同时也实现了对长输管道的自动化监测和控制。因此,我们应对SCaDa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促进该系统在长输管道中的应用,提高长输管道的生产安全性和稳定性。

2SCaDa系统简介

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SupervisoryControlandDateacquistition)是基于计算机技术的生产过程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它可以对生产过程、现场设备进行监视和控制,以实现数据采集处理、设备控制、运行分析、参数调节、各种报警等功能。SCaDa系统以其优越性在各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从目前SCaDa系统的定义和功能设定来看,SCaDa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对长输管道的数据采集,另一个是长输管道的监视控制。除此之外,该系统还能够根据实际需要,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满足长输管道的各项功能需要,为长输管道的功能正常发挥提供有力的支持。

SCaDa系统的诞生主要是基于长输管道的现实需要。由于长输管道传输距离远,管网分布广,在实际监测和管理上难度较大,难以实现人工巡检。为此,研发一种可以实时搜集长输管线数据,并对长输管线进行监测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成为了重要内容。基于这一现实需要,SCaDa系统得到了开发和应用,并在长输管道的生产管理中取得了积极的应用效果。

3长输管道的生产特点分析

管道输送存在如下一些主要特点:输送环境危险,需要可靠的安全保障和快速高效的应急处理;产品单一,不存在复杂的加工和制造过程;24h持续不间断地生产作业;高度集中、协调和统一的调度管理;生产区域分散而偏远,能源、交通和电信等基础设施差;可依托的社会专业化服务力量较小。

从生产管理的角度而言,管道企业只有在安全得到充分保障的前提下,才能谈及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企业效益;必须以管网的安全平稳运转为生命,生产的集中调度管理为核心,设备的可靠操作维护为基础建立和使用SCaDa系统。目前,在中国已建和新建管道工程项目中,大都采用了先进的SCaDa系统保障生产运行。

考虑到长输管道的分布特点,长输管道的巡检和保障存在一定的难度,单纯依靠人工进行管线巡检和后勤保障,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维护效果不一定理想。基于这一考虑,长输管道将目光放在了如何应用远程自动化监控系统的选择上。从现有的远程自动化监控系统来看,SCaDa系统无疑成为了能够满足长输管道实际运行需要的智能系统,为长输管道的运行提供了有力支持和保障。

4SCaDa系统的构成及操作方式

在目前长输管道的运行中,SCaDa系统已经成为了重要的辅助系统,其结构可以用以下方式概括:

其功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地人工操作方式:操作员主要通过现场设备上的操作开关进行操作,控制系统仅执行监视记录功能及有关的重要安全控制功能如紧急停车等。

(2)站控操作:操作员在站控室中通过控制系统的人机界面监视和控制所有重要工艺设施。所有控制方式之间均可实现无扰切换并有相应的指示及记录,任何控制方式下,均可执行eSD等紧急操作。

(3)远程控制操作

由于长输管线在管道布局过程中为了达到远距离传输的目的,通常管网的覆盖面积较大,管线的长度较长,即使应用了远程控制系统,如何进行操作,保证远程控制系统发挥积极作用,也成为了SCaDa系统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之一。从现有的经验来看,在SCaDa系统的操作过程中,可以采用远程控制的方式进行操作。利用远程控制不但实现了远距离的数据采集,还减少了节点操作人员的数量,提高了控制效率,降低了控制难度,保证了SCaDa系统的整体控制效果。因此,远程控制操作是SCaDa系统运行的重要方式之一,我们应重点了解。

5SCaDa系统发展探讨

基于SCaDa系统的诸多优点,SCaDa系统在长输管道的运行过程中得到了重要应用。但是随着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SCaDa系统也在功能上发生了一定的变化和升级,变得更加适应长输管道的需要。从目前SCaDa系统的发展来看,在未来该系统主要将在以下几个方向取得重要进步:

(1)SCaDa系统将朝着开放式的方向发展

从目前SCaDa系统的发展来看,与其他系统的互联成为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只有增加该系统的互联性,提高其扩展性,才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发挥系统的优势。所以,未来SCaDa系统将朝着开放式的方向发展。

(2)SCaDa系统将朝着人工智能的方向发展

目前人工智能已经成为了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重要概念和发展方向,考虑到SCaDa系统主要基于计算机技术和自动化技术的支撑。因此,SCaDa系统在未来也将增加更多的人工智能的属性。

(3)SCaDa系统将朝着三维图像显示的方向发展

在图像显示上,三维视图相比二维视图在图像清晰度、图像显示层次和图像的显示角度上具有更多优点。因此,在未来的发展中,SCaDa系统将会增加三维图像的显示功能,满足长输管道的实际传输需要。

6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在长输管线的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传输质量,提高传输效率,需要积极应用SCaDa系统,保障长输管线的有效运行。基于SCaDa系统的诸多优点,该系统在长输管线的运行中得到了重要应用,为长输管线运行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有力支持。所以,我们要认识到该系统的优点,加大推广力度,满足长输管线传输的实际需要。

参考文献:

[1]谢孝宏.构架原油长输管道SCaDa/opS系统的探讨[J].石油化工自动化,2006(03).

[2]严宏东.热含蜡原油管道系统优化设计研究[D].西南石油学院,2003.

[3]桑运水.输油管道泄漏在线检测的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03.

管道运输方式的特点篇3

   关键词:管道运输成本控制

   随着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管道运输以其特有的优势与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形成了我国五大运输体系,对我国能源的开发与运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管道运输已成为陆上油、气的主要运输方式。作为提供特殊运输服务的管道运输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其运输量和运输价格往往受政府严格管控,其利润空间不能完全由自己掌控,因此管道运输企业为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成本管理问题就成为管道运输企业的核心问题,企业要获得更多利润就需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一、管道运输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管道运输的特点包括技术经济特点和成本特点。所谓技术经济特点是指运输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或不足,管道运输的技术经济特点表现在:在优势方面,管道运输建设速度快、占地面积小、运输成本低且效益高以及运输过程不产生噪音等;在劣势方面,无法提供“门到门”运输、合理运输量范围较窄、服务缺乏弹性(仅限于液体或气体的单向运输)以及需要面临油田干枯管道报废的风险等。另一方面,相对于工农业生产行业,管道运输的成本特点包括:管道运输提供的是运输服务,其不会像工农业生产部门那样消耗原材料,而是消耗燃料、能源和动力等;管道运输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固定成本大;相对于一般企业生产成本与产品数量直接相关,管道运输企业成本主要取决于运输的距离而非运输量;管道运输行业是一个高耗能行业。

   管道运输的总成本主要由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组成,其中建设成本属于固定成本,由于管道基础建设投资额大,其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也很大。目前,影响管道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运输量、运输距离、单位能耗和折旧等,同时人员工资、管道使用年限等对管道运输成本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我国管道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现状与问题

   (一)管道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管道运输是石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的主要运输手段,与其他几种运输方式相比,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和环保等特点。管道运输的主营业务成本包括燃料费、动力费、管道维修费、输油气损耗和人工费等,它是管道运输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管道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着力点。由于管道运输行业的特殊性,其产品的运输价格和输油量往往由国家决定,因此管道运输企业更多的是进行成本控制以求增加利润。调查研究显示,与国外管道运输企业相比,我国管道运输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成本控制仍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从运输成本构成来看,由于我国人工成本较低,我国管道运输企业除了人工费用和管道维修费低于国外管道运输企业外,其他各项费用均要高于国外企业。因此,可以知道,我国管道运输行业的成本控制仍不够成熟,可以吸收和借鉴国外管道运输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强管道运输的成本控制。

   (二)管道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现存问题分析

   1、成本管理意识存在偏差

   虽然我国大多管道运输企业都重视成本管理,但在成本管理的观念、范围和手段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首先,缺乏成本效益观念,部分管道运输企业更多的认为成本控制就是降低成本,较少从油气输送的市场效益角度分析成本问题;其次,成本管理范畴过于狭隘,成本管理范围仅限于管道运输企业内部,不重视对上下游企业等相关领域的成本管理;再次,成本控制手段更多的是依赖节约的方式,未能有效发挥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实现更大的收益,缺乏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

   2、管道运输企业预算方法问题

   我国管道运输企业大多时候采用增量预算方法,它是以上一年度的预算为基数,根据下一年度的预计情况对之进行加减调整,以形成计划年度的预算指标。在这种预算法下,有时有些主管为了保持现有的预算水平或希望获得更多的资金会想尽办法用完所有资源,这就使得很多浪费和无效的行为被长期保持下来,增加了企业成本。另一方面,管道运输企业为加强成本控制,通常会有硬性的成本消减要求,使得很多管理者将目光集中在管道维修费用这一弹性较大的可控成本上,导致管道维修费用被大大消减,管道质量没有充分的保障,管道使用年限降低,日积月累形成安全隐患,一旦事故发生,最终也将会导致企业利益受损、成本巨增。

   3、成本效益纵深活动的深化大大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难度

   管道运输企业的一些部门的职工出现潜力枯竭、指标到顶的畏难情绪,同时部分员工认为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直属的责任,这种情况下各部门各自为政,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必然会受到阻碍,使得企业成本管理的广度和深度难以推行。

   4、冗员过多带来的企业成本控制问题

   我国有些管道运输企业存在冗员问题,冗员过多造成企业负担过大,增加了企业进一步推行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难度。管道运输企业有时存在“三个人做两个人的事”的“隐性失业”现象,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益。另一方面,当前管道运输企业正在大力实施现代化和信息化战略,其目的是节省劳动力,降低人工成本,但实际情况却是钱花了但人工成本却减降得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往往也是企业的冗员问题。

   三、加强对管道运输企业的成本控制

   目前,我国管道运输企业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各种问题和薄弱点也会迅速暴露出来。因此,各管道运输企业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都在逐渐加强对成本的管理控制,通过尽可能降低各环节成本来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保证企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1、树立目标成本管理的全局观念

   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以确定的目标成本为中心,结合先进的管理方法,对生产经营产生的成本与费用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为企业进行成本预测与计划下达、成本控制与考核提供重要依据和手段。管道运输企业作为新兴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都应与时俱进,树立目标成本管理的全局观念。在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企业管理者应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时调整规划企业的微观活动,适度进行管道运输网络体系的建设。在全局观念的指导下,转变事后控制传统,形成健全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管理的全面成本控制体系,保证企业重大经济决策的最优化选择,及时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将各种损失减小到最低,为管道运输企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做好节能减耗工作

   管道运输行业不生产有形产品,而是提供运输劳务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能源和动力,因此是一个高耗能的行业,而燃料费用和动力费用是其输油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每发生1元钱的运输收入需要消耗燃料原油0.07千克,电量0.23千瓦/时。因此减少能源消耗是管道运输企业控制运输成本的关键。首先,做好事前预测、科学规划,选择最优运行方案。根据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明确各备选方案的经济预算和实施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科学选择最优方案,尽量减少点炉数,控制输油泵的启动量。同时做到试验阶段的严谨与规范,为后期实施提供有力依据。其次,管道运输企业应结合现代先进技术,更新节能减耗的新设备,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燃料与能源的损耗。同时,要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节能减耗意识,在员工绩效考核中加入对节能减耗工作指标的考核,将员工个人利益与节能减耗效率相结合,保障全员参与节能减耗工作。

   3、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是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要环节,全面预算管理是有效实现成本控制的有力手段,因此,管道运输企业应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管道运输企业应建立全面预算的管理机构,通常由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执行与控制部门和各责任中心构成,该机构主要负责预算编制、调整、执行、分析和考核,是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基础。同时,在实际中也应让管道运输企业其他部门参与预算的编制过程;其次,采用科学预算方法,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提高全面预算的准确性,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可将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多种预算方法相结合,将预算涉及的主要生产任务、设备运用效率与收入、支出有机联系起来,保证工作量变动与预算费用的联动,切实维护预算的科学性;再次,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体系,管道运输企业应将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纳入企业绩效考评体系,通过合理程序进行考评充分发挥预算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因此,需要确立相应的预算考评指标以及预算考评的结果和用途等,考评指标的制定应与企业整体预算目标一致。通过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形成长效的考核机制,将管道运输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最后,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监督。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因此监督环节必不可少的。管道运输企业内审部门应根据需要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全面预算过程实行动态监督,防止监管不力,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

   4、加强人工成本的控制

   人工成本在输油成本中的比例较大,因此,管道运输企业要加强对人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企业应结合管道长度、输油量、自动化程度来确定项目所需员工数,并根据津贴、补贴和非工作时间的工资标准编制工资计划。人事部门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定期考核,对于考核结果不达标的员工要有明确记录,并给予一定惩罚。在一定条件下,管道运输企业可以通过减员、分流来提高组织绩效。同时,财务部门要加强对工资、奖金发放的监督工作,防止津贴和奖金的多发重发,严格控制加班费的审批环节。

管道运输方式的特点篇4

关键词:道路运输;档案管理;特点;问题;措施

一、道路运输行业档案管理的意义

道路运输管理部门主要是管理车辆运营,是有效的车辆运营管理机构,其工作中的重点就是要进行道路运输营运车辆档案管理,它是一项重要的系统性的工作。

如今的道路运输的管理职能正在转变,管理方式不仅要合理利用国家的章程规范,还要利用经济、行政、法律等条件,只要是交通运输过程中的所有对象,都要一一进行管理。道路运输行业是特殊行业,其交通运输安全会直接关系到老百姓的人身安全和经济利益。因此,重视道理运输行业档案管理是十分重要的。

二、道路运输档案的特点

道路运输档案除了拥有一般档案的特点之外,还有专业性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一)内容较多。交通道路管理部门所具有的特点和性质决定了其档案管理的这一特征。该部门的主要工作职责是落实国家制定的道路管理规范的实施;做好运输和旅客接送的管理工作;依照国家分配的权限,审批有关公路货物运输和其他运输管理;完成指任务;征收有关的道路运输管理费用;做好检查工作,对一切违反交通法规的行为依法处理;做好对道路运输企业的分类指导及行业文明创建工作。

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在实行档案管理时,肯定会出现有关运输对象的资料,因此形成了独有的交通运输档案。道路运输档案主要包括:道路运输文书档案、业务档案、科技档案、道声像档案、会计档案等。

(二)重复连续性。所谓重复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都有不同程度上的车辆换代、班次重组、更新线路等,有关的档案材料也要随之变化,所以说,道路运输档案的形成是依据客观存在的事实。所谓连续性,是指道路交通运输的档案不是一次性形成的,它是不断的增加的新现象而累计起来的,如:当年已被立案而未结案的行政处罚案件。

道路运输档案是重要的交通运输情况记录,它主要反应的是我国交通运输的具体状况,还有管理部门的工作效率,档案中的每一个数字都明确的记录着交通运输情况,是一份证明,也是对历史工作的经验总结,并带领管理部门制定长远的规划和决策。

三、当前道路运输管理行业档案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交通运输管理部门有很多职工对运输管理行业档案工作还不够重视,没有把运输管理行业档案工作看成是运输管理工作重要的组成部分。

运管部门的档案管理不集中,在管理工作中形成的公路运输档案分别存放在不同的科室,管理零乱,各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不强,无法形成一个整体系统的交通运输档案管理,使道路运输管理行业档案的开发利用成效甚微。

现今的道路运输管理行业档案系统软件比较落后,管理方式和服务系统都很单一,没有达到系统化,车辆档案管理系统仅仅限于车辆建档、过户、停报等简单的业务操作,用先进的计算机配合稽查、统计、宏观管理更是没有出现。尤其是货运信息档案系统很不完善,致使货运信息无法达到共享,车辆空驶率较高,造成了人、车、物的综合浪费。

四、搞好道路运输行业档案管理工作的措施

(一)从档案建设方面做好管理。要建立和完善档案管理,首先要对各管理部门的职责进行明确的分工,道路运输的档案管理的过程是不断变化的,比如,从车辆入户建档到报废销档,档案资料则在不断的增多,完善。同时,也要经过营运业户、维修企业、检测企业、管理部门多个管理环节。因此,建立完善的道路运输档案管理制度要明确各部门的分工和责任,明确管理规则,才能保证及时准确地收集、分类、归档、清理相关资料。

加强对档案的日常管理是完善道路运输档案管理的重要部分,要及时更新相关的技术资料并将其入档,由于道路运输营运车辆档案包含的资料比较复杂,且随时都在变化更新,因此,对档案的管理要随时更新和完善,保证技术资料的时效性和延续性。所以,管理部门工作人员应当对车辆技术档案中的资料进行分类处理:对车辆照片、技术参数表、营运证和行车证复印件等资料要求永久保存;对车辆维护、检测等资料则根据需要确定保存时限。

最后,档案管理人员更新和保持资料是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部分,还要及时清理过期资料,撤销报废车、转出车档案,收集档案号资源和储存空间。

(二)从行政方面加强管理。为了加强道路运输档案管理,有关领导应该在全行业大力宣传《档案法》,让各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加强行业档案管理的重要性,把档案管理工作纳入到各级领导的日常工作和各业务部门的工作规划中,保证档案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道路运输管理部门要切建立好网络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的档案管理方式。同时,还要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抓好档案管理人员业务培训工作。对于档案管理进行完善的统筹规划,投放一些资金,希望可以完成信息建设和人员培训工作,使全行业档案管理基础工作都能达到要求的档案管理水平。

经济的发展是道路运输业不断的发展,在道路运输行业中,车辆不断的更新,道路也随之扩展,新科技也纷纷出现。因此,在道路运输档案管理中,要不断的收集新的资料,完成信息资源共享,更快的完成科研成果转换,为提高道路运输档案管理服务。

总结:综上所述,道路运输档案管理是持续性的工作,要经过不断的积累和发展,也可以说是道路运输管理的系统化建设工程。根据国家交通部门的正确指导,加上领导部门的高度重视和部门工作人员的勤恳敬业,我国道路运输档案管理会越来越科学,越来越完善,一定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单位: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运输管理所

参考文献:

[1]买军民.道路运输企业客户关系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储运.2007.(08).

[2]权.道路运输市场监管体系研究[J].当代经济(下半月).2008.(11).

[3]任明珠.围绕“三个服务”推进道路运输发展[J].发展.2007.(09).

管道运输方式的特点篇5

[关键词]原油管输原油安全

中图分类号:te8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1-0020-01

一、原油管输中常见的问题

1.1原油管输网络化不达标

在我国生产原油的东部、西北部和长庆油田地区是我国三大原油生产基地,但这三大区域并不连续,而是被分割成距离很远的三大块,而且这三个区域也是交通并不发达的地区。因此我国原油运输的网络并不健全,这并不能满足我国发达地区的市场需要。我国的原油网络运输大都会集中在主干线上,分支较少,也是我国石油网络运输的一个不足之处。

1.2管道自身存在一定的隐患

在原油管道运输过程中主要的输送工具是管道,因此管道质量就成为重点,如果管道质量不能过关,将会发生非常严重的后果,因为是长管道运输,管道之间的连接大部分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因此焊接的质量决定输油过程的安全,如果焊接的不到位,则会使原油在输送的过程中出现泄露现象,引发安全事故。我国因为的3/4的石油运输都是通过输油管道进行的,更有很多区域的石油输送管道的运输工作年限超过20-30年,这些输油管道铺设的较早,因为当时技术的限制,管道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缺陷,同时使用年限较长,一部分管道已经老化,输油管道输油时有的管道在地面以上,有的在地面以下,这些都会使管道因长期腐蚀变得很脆弱;另外,原油中含有多种腐蚀性物质,这些物质对输油管道的腐蚀也是不容忽视的,这些都会对管道力学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原油输送的过程中会造成安全隐患。输油管道的外部环境的腐蚀也是管道受腐的主要原因,尤其是输油管道的腐蚀穿孔现象,因为外部的钢线形将绝缘体勒坏,绝缘层内并没有清理干净,使其内部存在一定的腐蚀性杂质,另外土壤中水、盐或碱的含量过高都会使管道因受到高度腐蚀穿孔。

1.3石油运输过程中原油损耗大

当油品在运输和存贮过程中都会发生一定量的原油损耗。其中混油损失是指将原油进行输送过程中,原油中因含有不同的油品时会出现因烃类颗粒大小不同的情况而粘附于管壁上的情况,因此,在长输管道进行原油输送的过程中会出现因吸附于输送管内壁的情况而使原油闪点和质量都发生一定变化的情况,这也就造成了石油因纯度下降使油品油耗上升的情况。同时,因为原油自身具有的粘黏特性,原油的凝固点高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使原油在正常输送过程中出现粘度上升的现象,所以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保证降凝措施。

1.4管道输送时压力波动大

管道输送处于一种全封闭状态,这是原油管道输送的一大特点。因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要解决压力波动的现象,在启动或停止输油泵运输过程中会引起较大的压力波动,这种强大的压力波动会使管道的安全输送出现问题。因为在压力波动过程中会使原油液在运动过程中出现扰动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压力波的形式产生强大的能力失衡现象,同时这种压力波会在管道上下游动传播。

二、原油管道安全运输的策略

2.1建立健全网络输送体系

政策和审批是我国加强网络输送的保障,加强管道运输政策是保证管道运输合理化的前提,由此可以建立一套健全的管道运输网络化体系,加强管道运输点、线、面结合的网络建设,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供配网络体系,使资源得到最大化配置,进而完成管道网络运输的全面自动化。

2.2加强管道运自身的质量保障

管道运输的焊接标准要有严格的指标,焊接时需要采用的材料,及在焊接过程中制定的尺寸、参数都要有严格的规定,当在焊接过程中出现问题时,一定要按照标准将问题解决后再进行焊接工作;从另一个角度来讲,我国原油管道建设实力正在不断的加强,我们在进行管道建设的过程中需要不断的进行自主创新,努力研发具有先进技术的管道建设技术,为断提高科学技术成果,在管道运输建设过程中,不断加大设计与施工方面的攻关技术措施,同时在管道运输过程中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逐渐达到国际管道输送水平。

2.3极力降低原油输送过程中的原油损耗现象

要据原油的成分可以将原油进行烃分子相溶最小的方式进行顺序输送,这种方式进行的输送方法会使原油损耗降至最小,同时加强管道保温防腐,因为原油的凝点高,所以保温措施会使原油在输送过程中降低因凝固而损耗的现象;另外对管道采肜涂层防腐措施,加强管道的防腐能力。

2.4适当的调节管道压力

在长输管道中压力变化是输油管道对输油生产最有很大的影响,这时就需要减小压力点对管道施用的压力,首先利用调节阀功能将管道压力减小的作用进行调节阀调节,因为调节阀可以对进站和出站的压力都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其次在进行压力控制时需要进行泵站逻辑停站,因为泵站进行逻辑停站措施可以使管道在最快的时间内停运;再次是进行汇压保护,一般采用这种方式进行保护的方式都是最后一级的保护方式,这种方式是在其他泄压方式都不能正常使用的前提下进行的一种管道泄压方式,其中的泄压阀采用的都是机械控制执行装置,可以保证运行和结果的可靠性。

三、结论

综上所述,原油在长输管道中会出现原油损耗、压力过大、管道腐蚀等现象,而通过理论与事实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的实践表明,对石油进行长管道运输的过程中对原油安全运输有一定的影响,根据科学的依据开发和研制安全的石油长管道输送技术,是安全防护输送技术的保障,在此其间需要认真对待的是如何面对各种在石油输送过程中出现的安全问题,开发出具有相当可信度的安全防护技术,同时加强我国原油输送过程的科技含量,对我国原油长输管线的安全管理起到安全保护作用,从而对我国它济的进一步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参考文献

管道运输方式的特点篇6

关键词:管道运输成本控制

随着我国石油和天然气等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管道运输以其特有的优势与水路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形成了我国五大运输体系,对我国能源的开发与运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管道运输已成为陆上油、气的主要运输方式。作为提供特殊运输服务的管道运输企业相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其运输量和运输价格往往受政府严格管控,其利润空间不能完全由自己掌控,因此管道运输企业为获得更大的盈利空间,成本管理问题就成为管道运输企业的核心问题,企业要获得更多利润就需要做好成本控制工作。

一、管道运输的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管道运输的特点包括技术经济特点和成本特点。所谓技术经济特点是指运输方式所表现出来的优势或不足,管道运输的技术经济特点表现在:在优势方面,管道运输建设速度快、占地面积小、运输成本低且效益高以及运输过程不产生噪音等;在劣势方面,无法提供“门到门”运输、合理运输量范围较窄、服务缺乏弹性(仅限于液体或气体的单向运输)以及需要面临油田干枯管道报废的风险等。另一方面,相对于工农业生产行业,管道运输的成本特点包括:管道运输提供的是运输服务,其不会像工农业生产部门那样消耗原材料,而是消耗燃料、能源和动力等;管道运输是资本密集型行业,固定成本大;相对于一般企业生产成本与产品数量直接相关,管道运输企业成本主要取决于运输的距离而非运输量;管道运输行业是一个高耗能行业。

管道运输的总成本主要由建设成本和运行成本组成,其中建设成本属于固定成本,由于管道基础建设投资额大,其固定成本在总成本中的比例也很大。目前,影响管道运输成本的主要因素包括运输量、运输距离、单位能耗和折旧等,同时人员工资、管道使用年限等对管道运输成本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我国管道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现状与问题

(一)管道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现状

管道运输是石油、成品油和天然气的主要运输手段,与其他几种运输方式相比,具有成本低、安全性高和环保等特点。管道运输的主营业务成本包括燃料费、动力费、管道维修费、输油气损耗和人工费等,它是管道运输成本的主要构成部分,是管道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的主要着力点。由于管道运输行业的特殊性,其产品的运输价格和输油量往往由国家决定,因此管道运输企业更多的是进行成本控制以求增加利润。调查研究显示,与国外管道运输企业相比,我国管道运输企业的经营状况和成本控制仍存在很大的不足之处。从运输成本构成来看,由于我国人工成本较低,我国管道运输企业除了人工费用和管道维修费低于国外管道运输企业外,其他各项费用均要高于国外企业。因此,可以知道,我国管道运输行业的成本控制仍不够成熟,可以吸收和借鉴国外管道运输企业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进一步加强管道运输的成本控制。

(二)管道运输企业成本控制现存问题分析

1、成本管理意识存在偏差

虽然我国大多管道运输企业都重视成本管理,但在成本管理的观念、范围和手段等方面仍存在不足。首先,缺乏成本效益观念,部分管道运输企业更多的认为成本控制就是降低成本,较少从油气输送的市场效益角度分析成本问题;其次,成本管理范畴过于狭隘,成本管理范围仅限于管道运输企业内部,不重视对上下游企业等相关领域的成本管理;再次,成本控制手段更多的是依赖节约的方式,未能有效发挥成本效益原则,通过发生成本实现更大的收益,缺乏先进的成本控制方法。

2、管道运输企业预算方法问题

我国管道运输企业大多时候采用增量预算方法,它是以上一年度的预算为基数,根据下一年度的预计情况对之进行加减调整,以形成计划年度的预算指标。在这种预算法下,有时有些主管为了保持现有的预算水平或希望获得更多的资金会想尽办法用完所有资源,这就使得很多浪费和无效的行为被长期保持下来,增加了企业成本。另一方面,管道运输企业为加强成本控制,通常会有硬性的成本消减要求,使得很多管理者将目光集中在管道维修费用这一弹性较大的可控成本上,导致管道维修费用被大大消减,管道质量没有充分的保障,管道使用年限降低,日积月累形成安全隐患,一旦事故发生,最终也将会导致企业利益受损、成本巨增。

3、成本效益纵深活动的深化大大增加了成本控制的难度

管道运输企业的一些部门的职工出现潜力枯竭、指标到顶的畏难情绪,同时部分员工认为成本管理是企业财务部门和财务人员直属的责任,这种情况下各部门各自为政,成本控制工作的开展必然会受到阻碍,使得企业成本管理的广度和深度难以推行。

4、冗员过多带来的企业成本控制问题

我国有些管道运输企业存在冗员问题,冗员过多造成企业负担过大,增加了企业进一步推行现代化和信息化的难度。管道运输企业有时存在“三个人做两个人的事”的“隐性失业”现象,这不仅增加了企业的成本负担,同时也降低了劳动生产率和经营效益。另一方面,当前管道运输企业正在大力实施现代化和信息化战略,其目的是节省劳动力,降低人工成本,但实际情况却是钱花了但人工成本却减降得不理想,其主要原因往往也是企业的冗员问题。

三、加强对管道运输企业的成本控制

目前,我国管道运输企业处于加速发展的阶段,各种问题和薄弱点也会迅速暴露出来。因此,各管道运输企业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的发展趋势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都在逐渐加强对成本的管理控制,通过尽可能降低各环节成本来提高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保证企业实现更快更好的发展。

1、树立目标成本管理的全局观念

目标成本管理是企业以确定的目标成本为中心,结合先进的管理方法,对生产经营产生的成本与费用进行严格管理和控制的过程,为企业进行成本预测与计划下达、成本控制与考核提供重要依据和手段。管道运输企业作为新兴企业,管理思想和管理方法都应与时俱进,树立目标成本管理的全局观念。在国家宏观经济环境的大背景下,企业管理者应根据国家宏观经济政策,及时调整规划企业的微观活动,适度进行管道运输网络体系的建设。在全局观念的指导下,转变事后控制传统,形成健全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以及事后管理的全面成本控制体系,保证企业重大经济决策的最优化选择,及时发现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问题,将各种损失减小到最低,为管道运输企业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做好节能减耗工作

管道运输行业不生产有形产品,而是提供运输劳务的服务,在这个过程中要消耗大量的燃料、能源和动力,因此是一个高耗能的行业,而燃料费用和动力费用是其输油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企业每发生1元钱的运输收入需要消耗燃料原油0.07千克,电量0.23千瓦/时。因此减少能源消耗是管道运输企业控制运输成本的关键。首先,做好事前预测、科学规划,选择最优运行方案。根据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明确各备选方案的经济预算和实施条件,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科学选择最优方案,尽量减少点炉数,控制输油泵的启动量。同时做到试验阶段的严谨与规范,为后期实施提供有力依据。其次,管道运输企业应结合现代先进技术,更新节能减耗的新设备,提高运输效率,降低燃料与能源的损耗。同时,要提高企业全体员工的节能减耗意识,在员工绩效考核中加入对节能减耗工作指标的考核,将员工个人利益与节能减耗效率相结合,保障全员参与节能减耗工作。

3、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

预算管理是成本管理与控制的重要环节,全面预算管理是有效实现成本控制的有力手段,因此,管道运输企业应不断完善全面预算管理体系,为企业的成本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首先,管道运输企业应建立全面预算的管理机构,通常由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执行与控制部门和各责任中心构成,该机构主要负责预算编制、调整、执行、分析和考核,是保证全面预算管理实施的基础。同时,在实际中也应让管道运输企业其他部门参与预算的编制过程;其次,采用科学预算方法,保证预算的准确性和科学性。为提高全面预算的准确性,在进行预算编制时可将零基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等多种预算方法相结合,将预算涉及的主要生产任务、设备运用效率与收入、支出有机联系起来,保证工作量变动与预算费用的联动,切实维护预算的科学性;再次,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体系,管道运输企业应将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效果纳入企业绩效考评体系,通过合理程序进行考评充分发挥预算的激励和约束作用。因此,需要确立相应的预算考评指标以及预算考评的结果和用途等,考评指标的制定应与企业整体预算目标一致。通过完善全面预算管理绩效考核体系,形成长效的考核机制,将管道运输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推向一个更高的台阶。最后,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过程监督。全面预算管理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因此监督环节必不可少的。管道运输企业内审部门应根据需要采用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对全面预算过程实行动态监督,防止监管不力,弄虚作假的情况发生。

4、加强人工成本的控制

人工成本在输油成本中的比例较大,因此,管道运输企业要加强对人工成本的控制与管理。企业应结合管道长度、输油量、自动化程度来确定项目所需员工数,并根据津贴、补贴和非工作时间的工资标准编制工资计划。人事部门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绩效考核制度,实行定期考核,对于考核结果不达标的员工要有明确记录,并给予一定惩罚。在一定条件下,管道运输企业可以通过减员、分流来提高组织绩效。同时,财务部门要加强对工资、奖金发放的监督工作,防止津贴和奖金的多发重发,严格控制加班费的审批环节。

5、加强管道建设成本的控制

管道建设成本是在管道建设或更新改造时形成,管道运行后它将是管道运营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在输油成本的折旧项下,加强管道建设成本控制不仅可以控制目前的资本性支出,进而也有限控制了未来的管道运行成本,具有双重意义。对于管道建设的成本控制主要从材料成本与现场管理费用两方面来实现。首先,在施工阶段材料成本在整个工程成本中占有高达70%的比例,具有较大的控制空间。施工材料分为主要材料与辅助材料。成本控制重点是对主要材料的控制,如管材、水泥,应实行限量发料,将用料效率与施工队利益挂钩,在结算中扣除超额部分成本。其次,是节约现场管理费用。施工项目要根据工程周期、工程规模适度精简施工人员队伍,同时对于不能按期完成的项目要严格遵循规章制度,合理调整,循序渐进,最大限度将现场管理费控制到预期计划内。

总之,成本控制是管道运输企业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预期经济效益的重要途径。通过树立目标成本管理的全局观念,不断完善成本管理制度,加强节能减耗工作的实施,才能从根本上实现对管道运输的成本控制,提高管道运输企业的成本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持续稳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戚爱华.我国油气管道运输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J].国际石油经济,2009(12).

[2]高育红,最经济的运输方式――管道运输[J].交通与运输,2009(04).

管道运输方式的特点篇7

【关键词】轻烃管网;顺序输送

大庆油田轻烃管网系统经过近40年的发展建设,形成了以油气处理站为节点、多条输烃管道为主干线的支状输烃网络,为乙烯、精细化工厂等下游用户输送轻烃。轻烃管网自建成以来,一直采用混合间歇方式输送各类轻烃,随着生产装置的增加和布局调整,以及深冷烃比例的升高,这种输烃方式的弊端愈加突出。主要问题包括:

(1)系统以间歇输送模式运行导致泵机组启停频繁,不仅使得管网输送效率低、管网压力波动较大,同时降低了泵机组寿命。

(2)深冷烃、浅冷烃和原稳烃混输,尤其是深冷烃比例升高后,造成系统压力偏高、外输泵能耗增大。

(3)部分运行管道使用年限长,在系统压力偏高的情况下,会增加管道运行风险。

因此,有必要优化管网运行模式,改善管网工艺现状,保证其安全、平稳、高效、经济的运行。

一、轻烃管网子系统划分

大庆轻烃管网系统经多年的扩建改造,形成了一个多产烃站场、多管线网状分布的管网系统,管网情况复杂,针对整个管网系统进行分析研究比较困难。因此根据管道之间的水力相关性以及地域因素将整个管网系统分为三部分,划分为三个互相独立的子管网系统,基于三个子系统进行分析研究,分别为北区系统、中区系统、杏区系统。

二、水力特性及混烃计算

1、轻烃管网的摩阻损失

轻烃属于成品油的一种,其水力计算可以参考成品油计算的相关公式,根据轻烃的物性参数及管路相关参数,即可计算出沿程摩阻损失及管路水力坡降。

2、轻烃管道的工作特性与水力坡降

顺序输送管道的水力计算,其基本原则和方法与输送单种流体的管道相同,即供能和耗能相等原则。在计算中,为了方便分析,先从输送单种流体的管路进行计算,再考虑顺序输送导致的混油的影响,计算混油量、循环周期、最大输量。

3、输烃泵的工作特性

泵站的工作特性是指泵站的排量与扬程之间的关系,根据泵机组的组合方式,离心泵站的工作特性表示如下。

式中:

HC——泵站扬程,m液柱;

Q——泵站排量,m3/s;

a、B——由离心泵特性及组合方式确定的常系数。

4、泵站-管道系统的工作点

假设一条管道有n座泵站,且泵站特性曲线相同,全线管径相同,无分支,首站进站压头和各站内摩阻均为常量,则全线压力供需平衡关系式如下。

可得出管道工作流量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

Q——全线工作流量,m3/s;

n——全线泵站数;

f——单位流量水力坡降,;

HSi——管道首站进站压头,m液柱;

Hi——管道终点剩余压头,m液柱;

L——管道总长度,m;

ZQ、ZZ——管道起、终点高程,m;

hm——每个泵站的站内损失。

求出工作流量后,就可根据站间压力供需平衡的原则,确定各站的进出站压力。

5、混烃计算

混烃量计算模块应用austin-palfrey公式进行混烃量和混烃体积计算。

1)混油的黏度v按下式计算,并由此粘度计算雷诺数。

式中:

V1—前行流体在输送温度运动粘度,m2/s;

V2—后行流体在输送温度运动粘度,m2/s;

V—混油的计算粘度,m2/s。

2)不考虑输送顺序对混油的影响。

3)根据对称浓度条件,把前行流体浓度为99%~1%范围内混油长度定义为混油段的长度。

三、顺序输送调度计划

借鉴成品油顺序输送经验,按照北区系统、中区系统、杏区系统的划分来制定轻烃管道顺序输送调度计划。以北区系统为例阐述顺序输送调度计划。

1、初始状态时管道中充满浅冷烃,即北Ⅱ-1、2站场至北压管段中充满原稳烃,(只是选取了一个注入基准,与批次的制定无关)。

2、向管道中注入喇压站所产浅冷烃,当喇压站注入浅冷烃充满喇压站场至北压站场管段时,北压站场开始注入北压站所产浅冷烃。

3、当完成北压站所产浅冷烃注入后,由中七站场开始向中七节点处注入中七站所产浅冷烃。

4、中七站注入完成后由北压站注入北Ⅱ-1、2站场所产原稳烃,直至注入结束。

5、可按照第一天注入模式进行循环,完成各站场每天所产烃类的注入。

四、顺序输送水力模拟

轻烃管网系统各站场在进行注入操作时,需要考虑管线的压力条件。在制定调度计划时,需要在满足各个站场输烃要求的条件下同时满足管网的水力条件要求。由于不同站场的输烃操作是相互独立的,因此需要考虑不同站场同时启泵外输时的管网水力要求。如果同时启泵不能满足管道的压力约束要求,则不同站场不能够同时进行启泵外输轻烃操作。

分别对烃类进入轻烃总库罐区和实现越库两种方式进行水力可行性验证。通过计算可以看出,三个输烃系统顺序输送计划满足各站外输泵要求,不同站场之间可以两个站场同时启泵,且水力可行。

运用SpS软件对轻烃管网的顺序输送调度计划进行了水力模拟,可看出当采取顺序输送方式后,不论是采取进罐操作或者是越库操作,管网系统沿线各站场均水力可行,各站场泵机组所提供的动能均能够满足沿线顺序输送管道所需要消耗的能量。

五、顺序输送经济性分析

1、混烃量

2、外输泵运行动力费用

管道运输方式的特点篇8

发展综合交通运输是是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新形势、新任务的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符合世界交通运输发展规律和发展趋势,是新时期加快转变交通运输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加快发展综合运输体系”。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要求“积极发展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各种交通运输方式在现代经济条件下共同组成的布局合理、优势互补、分工明确、衔接顺畅的运行系统和服务系统。在交通运输发展过程中,法律法规具有重要的引领、规范和稳定作用。新形势下,研究制定综合交通运输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规范,促进各种交通运输方式法律法规政策标准的衔接,建立有利于多种运输方式优势互补、相互协调的综合交通运输法规体系,对加快形成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提高交通运输业的供给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荩综合运输体系构成及其内涵分析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是在充分发挥各运输方式比较优势的基础上,统筹协调、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交通运输资源,实现各交通运输方式间的有效衔接的综合运行系统和服务系统。由四个子体系组成:综合交通运输的基础设施、运输生产组织、支持保障和行政管理体系。

1、基础设施体系

基础设施是交通运输工具运行的载体和完成运输活动的物理性基础,完整的交通运输基础设施体系由以下几方面要素组成:一是各交通方式的运输通道,是指在各交通方式中,连接运输始发地、到达地,使得运输工具能够运行的线路。根据不同运输方式,运输通道具体可分为航道、公路、铁路、空域(航线)、管道、城市道路及轨道等类型;二是各运输方式内部枢纽,是指位于各运输方式内部交通通道的节(结)点,主要服务于同种运输方式下的客货交换流转的场站和相关集疏运系统的集合体。包括港口、机场、火车场站、道路运输场站和城市公交站点等;三是综合运输枢纽,是指连接不同运输方式的主要客货运通道的结点,其构成全国或区域内重要客货中转集散中心,通过将线路、场站及信息传输等设施的有机链接,实现各种交通运输方式一体化作业,达到客运零换乘、货运无缝连接的目标。具体表现为:微观层面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设施和宏观层面的综合交通运输枢纽所依托的中心城市。

2、运输生产组织子系统

运输生产组织是指运输生产组织者,使用相应交通工具按照一定的运营方式将各种运输对象(货物、旅客、邮件等)从起点运往终点的全过程活动。运输生产组织包含以下三个要素:一是运输组织者(经营人);二是运输装备;三是运输从业人员。根据上述要素的不同特征,交通运输生产组织又分为以下几类:水路运输、道路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管道运输、城市公共交通运输、邮政运输和多式联运。其中,多式联运是指由同一运输组织者,将同一运输对象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由接受地运至目的地的活动。

3、支持保障子系统

支持保障系统是指为保证综合运输系统的正常运行和紧急状态下的应急处置所提供的信息技术、救助、应急保障等体系,主要包括:一是信息技术平台,是指通过制订运输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建立运输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整合、对接和共享各种运输方式的信息资源;二是救助体系,是指在运输活动中遇到自身力量无法摆脱的困难或危险时,政府或社会力量所给予的救助和支援服务系统,使其从困境或危险中得以解脱;三是应急保障机制,是指针对由于社会经济异常波动或突发事件造成的交通设施中断、重要物资、旅客运输紧张,为保障基础设施的通畅和运输生产的有效进行而采取的各种保障措施的总和。

4、综合交通运输公共管理

综合交通运输公共管理包括提供公共服务、维护市场秩序、实施社会性管制(低碳、环保、节能、安全)等,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提供公共服务,提供公共服务是一种政府职能,指通过提供或创造公共产品以满足公共需要的过程;二是维护市场秩序,由于市场经济并不能必然的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需要政府加以规范,以维护市场秩序,保证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地运行,使市场能有效地发挥的作用;三是社会性管制,是政府为控制负和可能会影响人身安全健康的风险,而采取的行动和设计的措施,不同运输方式在营运活动中都存在环境污染(碳排放)、交通事故、拥挤等负的外部性,而市场机制无法直接解决这一问题,因此必须通过政府管制加以解决。

?荩综合运输体系的构建与当前交通运输立法存在的主要问题

综合交通运输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解决各种矛盾和问题。其关键在于通畅多种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统一标准、合理布局、促进整体优势和组合效率的充分发挥。而在大部制成立之前,除了短暂的历史时期以外,我国交通运输业长期实行分部门管理:原交通部主管水路运输和公路运输,原建设部负责指导城市客运,原民航总局负责航空运输,国家邮政局管理邮政行业。在这种背景下,民航、邮政、城市公交和公路、水路交通部门处于分别管理的状态。在这一现实下,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积累,各部门基本形成了各自独立立法体系,在解决综合运输发展的关键问题上,存在一系列不足。

1、促进和协调综合交通运输的纲领性立法尚存空白

长期以来,我国交通运输立法都立足于各独立的交通运输方式展开,主要规定各交通运输方式内部的相关制度,未能从宏观角度通盘考虑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构建的相关问题,从而导致促进和协调综合运输的纲领性立法缺失。而综合交通运输建设涉及到多个部门职责、需要不同系统单位和地区联动,需要通过专门立法建立一整套纲领性、宏观的、前瞻性的综合交通运输促进和协调法律制度,从整体上为不断推进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2、综合交通运输的某些关键环节立法缺失

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管理、多式联运市场的培育和规范、多式联运承运人的民事法律责任等综合交通运输关键环节的方面,均涉及到不同功能、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主体的关系的整合和协调,任何单一交通运输方式的法律制度都难以对其规范,需要确立特殊管理体制和机制。而长期以来,我国交通运输立法主要立足于规定各交通运输方式内部通道、枢纽和运输组织的相关制度,对上述综合领域缺少制度规范,不利于我国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构建。

3、现有各交通运输方式自身立法还不完善

当前,公路、水路、民航、邮政交通工作的主要领域已基本实现了有法可依。但是,现有很多法规是在计划经济时期或在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时期起草制定的,部分法规已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即使后期制定的法规、规章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对行业发展规律认识不足的问题。例如,国内水路运输市场立法已经比较陈旧、航道法长期迟迟不能出台、城市交通立法仍是空白、通用航空立法难以适应通用航空事业发展要求等。

?荩促进综合运输体系发展的关键立法项目建议

为充分发挥法律、法规的规范和引领作用,解决当前综合运输体系构建中的关键性问题,调整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衔接、配合和协调过程中的运输主体之间、政府主管部门与运输主体以及政府主管部门之间的关系。在今后一个时期,应着力加强跨运输领域立法,在以下几个立法项目上寻求突破。

1、《综合运输促进法》

鉴于我国综合运输体系建设所处的阶段,不同运输方式管理仍涉及多个部门,跨行业运输及其管理仍处于摸索阶段,直接制定实质意义上的《综合运输法》尚不具备条件。但是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和推进又迫切需要建立一整套纲领性、宏观的、前瞻性的综合交通运输促进和协调法律制度。因此,建议制定《综合运输促进法》,从协调管理、衔接配合和激励创新的角度促进综合运输发展的问题:一是我国综合运输发展的原则和目标,为我国综合运输的发展指明方向。二是综合运输的协调机构及其工作机制,建立不同领域和部门的协调机构和工作机制,为综合运输的发展扫清体制障碍、提供机制保障。三是各种运输方式的规划、建设项目和运力投放等的协调原则和制度。四是综合交通运输信息服务的整合与协调原则。五是发展综合运输的激励原则和机制,吸引各方力量,促进经营模式和运输技术创新,共同推动我国综合交通运输的发展。

2、《综合运输枢纽法》

综合交通运输枢纽作为连接不同运输方式主要客货运通道的结点,是综合交通运输基础设施的关键组成部分,其建设运行管理必须有效整合和协调不同功能、不同部门和不同行业主体的关系,任何单一交通运输方式的法律制度都难以对其规范,需要确立特殊的投资、规划、建设、运行和管理体制和机制。建议制定《综合运输枢纽法》,对综合交通运输枢纽设施的建设运行和管理予以规范,并指导重点枢纽城市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规划、建设运行等。

管道运输方式的特点篇9

关键词:运输管理;概论;问题;机构与职责;队伍建设

0引言

最新颁布的道路运输主体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一条指出:“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保障道路运输安全,保护道路运输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促进道路运输业的健康发展。”这是我国现阶段道路运输管理的总目标。道路运输的快速发展与道路运输的管理是息息相关,只有道路运输管理的好、管理到位,才能保证道路运输市场持续健康、稳定的发展。

1道路运输管理概论

1.1道路运输管理概念

道路运输管理,是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简称,是指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代表各级交通主管部门行使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职能的活动。道路运输管理的要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理解。

(1)道路运输管理的主体。

道路运输管理的主体是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是执行机构。

(2)道路运输管理的对象。

道路运输管理的对象是道路运输市场领域中的各种经济活动,按道路运输行业划分为道路客运、道路货运、道路装卸搬运、机动车维修和道路运输辅助服务。

(3)道路运输管理的性质。

道路运输管理是国家行政管理在道路运输领域的延伸,具有国家行政管理的基本属性。从行政管理类型划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属于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具有代表政府管理道路运输行业的行政功能。

(4)道路运输管理的目的。

道路运输管理的目的是:保证国家主管部门制定的关于道路运输行业发展的方针、政策、规划正确实施;保障道路运输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保护合法经营,维护道路运输市场秩序;通过适度调控实现运力供给与需求平衡,实现货畅其流,人便于行。

(5)道路运输管理方式和手段。

道路运输管理方式是依法行政管理。按照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道路运输管理必须由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的直接管理向侧重于间接管理转变。与之相适应,在管理手段上,应以经济、法律管理手段为主,并辅以行政管理手段。

1.2道路运输管理的范围、任务、特点及基本方法

(1)道路运输管理的范围。

道路运输管理的范围取决于道路运输的范围。根据国务院对交通部“三定”方案的职责规定,道路运输管理的范围是:道路旅客运输、道路货物运输、道路搬运装卸、车辆维修、运输辅助服务等5个方面。

(2)道路运输管理的任务。

道路运输管理的任务是由道路运输行政管理的基本目标和职能决定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是政府专业经济管理部门,其基本任务是对道路运输的发展、经济关系、经营活动进行规划、组织、指导、协调和监督,发挥政府管行业、管市场的行政功能。

(3)道路运输管理的特点。

①微观放开,宏观调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对微观经济行为主体的管理要放开,而对宏观经济要通过经济的、法律的、行政的手段有机结合实施调控,充分发挥市场对道路运输资源的配置功能。

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道路运输管理是按部、省(市、区)、市(地)、县(市区)、乡(镇)五级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在全国形成从上到下的道路运输管理体系。

③统一规范,依法治运。道路运输业由于具有生产门类多、行业结构复杂、队伍庞大、经营分散的特点,在客观上要求必须制定和实施统一的规范,对其各项政策、各项活动、各种关系、各种行为进行依法调整,才能促进协调发展,建立有效的运输市场规则,保证运输各方权益,维护正常秩序,推动运输生产的发展。

④关系复杂、协同管理。在综合运输体系中,道路运输不仅自身单独承担了大量的长途、中途和短途运输,而且还担负着其他运输方式其起点、终点处的集疏运任务,因而与其他运输方式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在横向管理关系方面,它既是一个独立的专业经济行政管理体系,又同工商、财政、税务、物价、统计等综合经济管理和监督部门的管理职能密切相关,横向管理关系相当复杂。各有关部门和单位之间应密切配合,互相支持,协同工作。

(4)道路运输管理的基本方法。

在道路运输管理实践中,常见的有三种管理手段、三种管理方法,即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源头管理法、过程管理法和目标管理法。

①经济手段。经济手段是采用价格、财政、税收、利润等与价值范畴相联系的经济杠杆来管理道路运输事务的方法。

②法律手段。法律手段是指依据国家颁的法律、法规和规章,通过法律监督和法律诉讼来调控道路运输经营者之间的经济关系,处理经济矛盾,解决经济纠纷,维护运输生产和经营秩序,保障道路运输经济正常运行的一种方法。道路运输经营者在进行运输生产经营活动时,除应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以外,还必须遵守交通行政管理法规、规章。

③行政手段。行政手段是指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及其工作人员采取行政许可、行政认定、行政监督检查的管理方法,依法对管理对象所作的行政决定具有强制力。源头管理法是指道路运输管理要从当地管起,以管好当地道路运输经营者和在籍车辆为主的管理方法。在实践管理工作中,要切实有效地运用源头管理法,必须使其与过程管理法有机结合,以源头管理为主,过程管理为辅。所谓过程管理法,是指在道路运输生产、作业过程,也就是在道路运输经营活动过程中,履行组织协调、监督、检查等管理职能的工作方法。所谓目标管理法是相对过程管理法而言的,即当确定了管理要达到的目标之后,我们可以严格验证经营者是否合格、达标,而不要过多地去关注或干预经营者采取何种方式(当然是合法的)来达到这一目标。这不仅是进一步落实企业经营自和政企分开的需要,而且是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进一步转变职能,改进工作作风的需要。道路运输管理既要综合运用三种手段,又要注意与三种

管理方法相结合。

1.3道路运输管理的规范化

(1)规范化管理的涵义与基本特征。

道路运输市场的规范化管理,就是要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按照一定的程序、方法、标准、规范对道路运输经营者和管理者以及对他们的经营行为和管理行为进行组织、监督与协调,以达到预期的管理目的,取得最好的管理效果。道路运输市场管理规范有以下基本特征:程序化、标准化、统一化、定量化。

(2)规范化管理的内容。

道路运输管理规范化的内容主要有:经营资格规范、市场行为规范、经营服务质量规范、运输价格规范、运输证、照、牌、单规范、规费缴纳规范、商务活动规范、监督处理规范。

(3)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工作。

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工作包括:标准化工作、信息化工作、规章制度、业务培训、监督检查、计算机应用与管理等。

2完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与职责

道路运输管理体制对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设置体系、行政职责的职能体系和制度规范运作体系的总称。它关系到能否实现有效的分工协作以取得道路运输行政管理良好绩效等问题,其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在内的管理四大环节。

2.1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设置

当前我国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设置在交通部1987年的《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工作》基础上,根据《国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交通部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的通知》,参照各省、自治区的有关《道路运输管理条例》,按中央、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盟、州)、县(市、旗、区)、乡(镇)五级管理层次设置的组织机构。

2.2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职能划分

道路运输管理的五级机构、三个层次以及各级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职能及有关工作制度,构成了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基本体系。根据国务院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确定的“三定”方案和交通部《公路运输管理部门工作条例》,以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道路运输管理条例》确定的职责、任务和职权,规定了各层次的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具体职能。

(1)决策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部、省级)的主要职能是对全局性的道路运输管理工作进行筹划与决策。

(2)中间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市、地、州、盟级)的主要职能兼有决策和执行两种层次的职责和职权。

(3)执行层道路运输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是根据上级及国家有关的方针、政策、法规的有关指令,做好道路运输管理的具体业务工作。

3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队伍建设

道路运输管理人员代表国家行使行政执法权力和从事管理工作,管理人员素质如何,不仅直接关系到对道路运输市场管理的效果,而且关系到国家工作人员的形象。因此要建立一支政治素质高、政策水平高、懂业务、会管理、作风硬、适应道路运输管理需要的队伍,就必须加强道路运输管理队伍的建设,从队伍的素质培养和职业道德建设入手。其具体作法是以下几方面。

3.1加强道路运输管理人员素质培养

道路运输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包括政治素质、知识素质、能力素质等几个方面。

3.2提高道路运输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

提高道路运输管理人员素质的途径有:从严把关、加强培训、严格行政执法监督、加强队伍作风建设。

3.3强化道路运输管理人员职业道德建设

职业道德是对从事一定职业者的一种道德要求,也是社会道德在职业生活中的具体表现。职业道德的基本原则是忠于职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4道路运输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道路运输管理存在体制不顺、职责不清、行政效率低、办事不公平、管理手段落后等问题。

(1)道路运输管理政出多门、分工不明确。

道路运输管理涉及到交通、工商、税务、公安、城建等很多部门。从实际工作上讲,这并不完全错。而现实工作中的不合理是由部门利益的存在和宏观制度上的不协调,所产生的政出多门、分工不明确的问题。

(2)道路运输管理职责不清。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行业管理理论提出以来,对道路运输管理的职责进行了较大改变。但是,由于认识上的局限性,人们对新形势下道路运输管理的职责依然认识不清,由此造成了许多问题。

(3)道路运输管理部门内部管理体制不健全。

(4)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运作缺乏效率。

管道运输方式的特点篇10

论文摘要:本文通过对上海甩挂运输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阐述了推动甩挂运输行业发展应大力倡导、扶植具有创新意识和规模化经营的集团性运输企业,推广一车多挂的模式,力图对甩挂运输这一先进的道路运输运营方式的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和推动作用。

    甩挂运输是指带有动力的机动车将随车拖带的承载装置,包括半挂车、全挂车甩留在目的地后,再拖带其他装满货物的承载装置返回原地,或者驶向新的地点的一种运输方式。也可简单理解为一辆带有动力的主车,连续拖带两个以上承载装置的运输方式。

    甩挂运输方式具有组织效率高、运营成本低、管理信息化等特点,是我国道路运输行业改善运输组织结构和物流效率的有效手段,对节能减排、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推动甩挂运输的发展是当前道路运输行业不断向现代物流方式延伸的重要课题之一。

    用于甩挂运输的车辆称为“半挂牵引车”和“挂车”。其中,半挂牵引车是指装备有特殊装置用干牵引半挂车的商用车辆(俗称半挂拖头)。其种类包括:专门牵引挂车无货厢的专用牵引车、半挂牵引车、鞍式牵引车。挂车是指就其设计和技术特性需由汽车或拖拉机牵引,才能正常使用的一种无动力的道路车辆,用于载运货物和特殊用途ill

    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又将挂车按用途分为:普通半挂车、厢式半挂车、罐式半挂车、平板半挂车、集装箱半挂车、白卸半挂车、特殊结构半挂车等。

1甩挂运输的重要作用

    随着国家经济建设和贸易交流的不断扩大,对外口岸和交通枢纽的货物吞吐量也不断增大,特别是伴随集装箱在现代化运输中的广泛应用,形成了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甩挂运输方式。作为公路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甩挂运输的产生及应用将以往传统公路运输中的多种散杂货物、多种包装形式、多件不同规格和重量的货物进行编号,统一成标准货组,实现集装箱化,使货物在各种不同运输方式(如铁路、公路、水路)间不拆分装卸就进行衔接运输,弥补了散杂货运输中劳动强度大及效率低下的缺陷,达到了速度快、费用低、损耗少的现代道路运输要求。因此,甩挂运输已逐步发展成为当代运输生产中一种无可替代的重要运输组织方式‘2]

    甩挂运输的优势主要体现在:能够对大量散件杂货的运输争取有效的工作时间,快速周转车辆运力;能够减少对物品的破损和公路的占用;能够提高货物装载容积和吨位利用率;能够保证散件杂货运输过程中的防盗和防污染;能够实行货物堆放零库存,提高仓库利用率;能够采用站点接驳,提供门到门运输服务;能够遵循国家节能减排工作的宗旨,降低油耗,保护环境;能够运行网络化、智能化信息平台调度,提升管理科学化水平等诸多甩挂运输的优势。

    据国家权威部门估算,在道路运输中采取甩挂方式,可提高车辆运输效率30%一50%,降低成本30%一40%,油耗下降20%一30%。如我国现有运力全部实行甩挂运输,整体运输能力将提高40%以上。

2甩挂运输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甩挂运输作为一种先进的运输组织方式,已逐步受到道路运输行业的广泛重视,也得到了政府部门的积极提倡和支持。近年来,在车辆管理政策上调整了牵引车与挂车使用同一块牌号的限制,实行头尾分开上牌,为甩挂运输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甩挂车辆得到了充分利用。目前我国约有牵引车23万辆,挂车30.2万辆。牵引车与挂车比达到1:1.3,但与世界发达国家1:2.5以上的标准仍有较大差距。

    目前,我国甩挂运输的发展依然缓慢,大型的集团性、规模性运输组织方式少至甚少,从甩挂运输现状看,在甩挂运输的发展和推动中仍存在着相关制约因素和瓶颈问题tat,主要包括:公路规划与运输站场的布局不配套,道路设施限制多,影响了道路货运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加大了能源消耗;车辆管理制度不完善,各地规费征收政策、标准不统一;牵引车、挂车检测时间不同,使年检次数频繁,占用大量生产时间;牵引车无固定牵引挂车,出车时携带较多证件,交接、保管繁琐;挂车利用率低,且报废年限设定过短,导致资源浪费;技术标准不完善,车辆生产质量有待提高,箱体与挂车尺寸标准不对称等问题较突出;法规不健全,市场不规范,违法无照经营、扰乱运输市场、恶性竞争、竞相压价、效益下降等问题突出,外挂车辆、假牌套牌等非法经营行为,加剧恶性循环;运输企业经营规模小、散户多,建立运输网络覆盖能力有限,组织化程度差、市场结构薄弱、管理手段落后、运输工具档次低、经营形式单一等因素导致运力分散,以及诚信服务缺失等的情形,致使先进性运输组织优势弱化;管理部门缺乏对道路运输整体的布局和调控,同时运输企业过度依赖政府的政策扶持,竞争意识薄弱,缺乏调研分析和融入市场的适应性能力。

3甩挂运输在上海的发展情况

    1978年9月,随着上海第一条国际集装箱航线的开航,甩挂运输也开始起步,当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在1976标准箱。进入90年代初,上海经营甩挂运输的企业已发展到15家,甩挂运输车辆拥近500辆,约占全国甩挂运输车辆总数的25%。随着上海集装箱运输能力的提高,到2007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600万标准箱。为适应港口集装箱和其他甩挂运输需要,上海发展应用了港口集装箱、危险品货物箱、干货箱、冷藏箱、特种箱以及超大型的甩挂运输业务。

    目前,上海甩挂运输企业已发展到40家左右,甩挂运输车辆约2.35万辆。但牵引车数与挂车数相比仍偏少,二者比率为1:1(同期相比深圳达到约1:2),有的企业甚至存在头多尾少不对称现象。运输企业运营模式、组织形式的发展和甩挂车辆的发展也不平衡,在车辆规模上,100辆以上规模的单位占总单位数的0.017%,车辆数占总数的43% ; 100辆以下车辆规模的零星企业和个体私营运输散户占总单位数的99.983%,车辆数占总数的57%0

    由于本市零星企业和个体私营运输散户占比重较多,甩挂运输规模普遍较小、组织化程度过低、物流服务的低层次,这一现状与推动运输行业发展,优化公路运输,搞好“三个服务”、建设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发展目标不相协调。

    为加大对甩挂运输的支持力度,促进甩挂运输在“十一五”期间得到快速发展。国家经贸委、公安部、交通部三部委联合发文鼓励有条件的道路运输企业开展集装箱牵引车甩挂运输。交通部在2001-2010年道路运输业发展规划纲要里明确提出要大力提高运输效率,大力鼓励发展厢式车、半挂车、特种专用汽车及重型车,并对推荐车型制定了相应的优惠政策和管理办法。上海作为我国重要的特大型交通枢纽和港口贸易城市,积极倡导和大力发展甩挂运输行业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关键阶段,为此提出几点基本设想:

3 .1政策支持鼓励甩挂运输发展

    根据国家积极提倡和鼓励甩挂运输发展的政策指向,管理部门应尽可能加大鼓励措施,在政策、行政许可、培植骨干企业方面加以扶持和引导,运用杠杆作用体现鼓励甩挂运输开展的力度,包括:对甩挂车辆在规费征收政策上制定优惠措施,统一确定征收标准和计量标谁,并鼓励运输企业使用推荐的车型,促进运力结构调整;降低挂车的购置税征收标准,降低企业发展甩挂运输中因挂车数量多而产生的较大成本支出;选择优秀的、有创新意识的骨干运输企业进行试点示范,相关企业可享有政府给予的政策支持,以此提高企业的信心,调动运输企业的积极性,引导运输企业加快发展甩挂运输。

3.2充分依托和利用现有优势

    上海属于沿海城市,经济比较发达,公路建设初具规模、信息技术高效和集装箱运量增长稳定持续发展,从港口集装箱的吞吐量层面看,据预测到2020年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达4000万标准箱,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好似催化剂,将进一步提升甩挂运输需求量的比重。

    同时,上海的大型骨千运输企业可以依托自身经济实力雄厚、运输资源保障有力等优势,组织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提高甩挂运输车辆数量规模,开展一车多挂运输,实现牵引车、挂车比例达到1 : 2--1:2.5的运力。

3 .3发展甩挂运输多式联运

    多式联运是指以集装箱为运输单位,将不同的运输方式(海、陆、空、内河)有机结合在一起,构成连续的、综合的一体化货物运输。作为一种新型的高级运输组织方式,将组织货物连贯街接运输而途中不需要换箱和装箱操作,减少货物因换装卸时对货物的损毁可能、提高运输效率和质量、缩短运输时间、降低运输成本,提供门到门的运输服务。上海的海运、公路、铁路集装箱运输应当强强联手,形成合力,加快甩挂运输的多式联运业务的发展,把甩挂运输的优势做大做强。

3 .4规范运输市场,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依法加大对运输市场的监管力度,整合运输队伍,提倡诚信经营,依法惩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进一步规范公路运输市场秩序,提升运输组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建立以市场为主体的资质、服务、诚信考核体系,营造运输市场良好氛围。

    同时,积极引导一些经营规模小、散户多、运力分散的甩挂运输群体向现代运输模式转型,通过大型规模性骨干运输企业的培植,加快营运模式的转变,使这部分甩挂运输群体逐步实现合理可行的现代运输模式,从而带动运输行业整体的健康有序发展。

3.5科学规划路网布局,建立信息平台

    对于公路建设,应科学规划布局,优化基础设施,增加高等级公路建设,提高路况质量,统筹区域和城乡交通一体化的建设,建立以公路运输为枢纽的现代物流园区,促进公路建设和运输方式的融合发展,发挥路网规模效益与公路交通运输的优势。

    运用科学发展观指导道路运输发展,建立以公路网络为依托的运输组织信息平台,优化资源配置结构,增强统一管理、协调功能,充分发挥公路运输整体优势,推进甩挂运输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水平和组织化程度。

3.6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鼓励和推进甩挂运输发展的宣传工作,借鉴试点示范经验,发挥舆论导向作用,让运输企业了解甩挂运输的优势所在,增加透明化,引导鼓励运输企业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道路,促进甩挂运输的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