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生态环境及其现状十篇生态环境及其现状十篇

生态环境及其现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6 00:08:51

生态环境及其现状篇1

关键词水稻;生态环境;发展现状;治理意义

1我国生态环境发展现状

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污染物及城乡生活污水逐年增加,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农膜等农业投入品使用量不断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田水土流失严重,农用水体与土壤污染加剧,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农作物病虫草害严重,农产品中有害物质超标成为普遍[1]。

我国人多地少,近年来由于资源开发利用不科学,导致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据统计,全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达356万km2,约占我国国土面积的37%,平均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1万km2。黑龙江省水资源匮乏,每年干旱面积达106.67万hm2。同时,因不合理不科学用水,农业用水浪费严重。

我国有533.33万hm2农田遭受不同程度的大气污染,农村环境污染呈蔓延趋势,废污水随意排放,秸秆焚烧,人畜粪便进入河道,水体污染严重。

农业生产每年带来的环境污染也十分惊人。我国化肥年使用量达4124万t,平均用量在400kg/hm2以上,鹤岗市郊区年化肥用量达到9256t,平均化肥用量高达450kg/hm2。农民几乎不施用有机肥,连续多年使用化肥,化肥应用指标已远远超过发达国家为防止化肥对水体污染而设置的225kg/hm2的安全上限,化肥平均利用率仅为40%左右。化肥的大量使用,使氮素浪费严重,加剧水体富营养化,导致农业污染加剧。www.133229.Com

农药污染也十分严重,全国遭受不同程度农药污染的农田面积超过933.33万hm2。目前,生产上使用的农药品种十分混乱,随意添加组合的现象十分严重。据调查,鹤岗市郊区每年使用农药达到12t,除30%~40%左右被作物吸收外,大部分进入水体、土壤及农产品中,使耕地及农产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2]。

农业生产中由于投入品的不合理应用,形成农业面源污染,又称农业非点源污染。在农业生产活动中,氮素和磷素等营养物质、农药、重金属以及其他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质、土壤颗粒等沉积物,从非特定的地点,以不同的形式对大气、土壤和水体等环境造成污染,尤其是通过农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渗漏造成水域环境污染。农业生产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而农业面源污染涉及范围广、随机性大、隐蔽性强,因此不易监测,难以量化,控制难度大。

2黑龙江省生态环境治理的意义

资源与环境是全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黑龙江省是东北地区水稻优势产业带的主要区域,水稻种植面积233.33万hm2(2007年),约占东北水稻面积的60%左右,比北方14省市水稻面积的2/5还多,位居全国第九,总产量为1650万t,商品率高达952万t/a。鹤岗市下辖2县1区,区域内耕地面积47.2万hm2(包括绥滨县、萝北县及宝泉岭管局)。水稻种植面积15.67万hm2,其中宝泉岭管局11.67万hm2,县区4.00万hm2。水稻平均产量为7.0~7.5t/hm2,稻谷产量115万t,其中县区27.5万t。

从生态环境上看,黑龙江省发展绿色优质水稻生产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由于开发晚、人口密度小、工业化程度低和森林覆盖率高等原因,该地区空气清洁,自然环境优越,稻田灌溉用水质量优良。全年冬季严寒漫长,夏季作物生育期短,病虫害种类少,发生程度较轻,本田使用化学农药数量也少,尤其是对生产绿色稻米影响很大的生育后期农药使用量远远低于南方省市。

黑龙江省生产的粳稻深受国内外销费者的欢迎,发展生态农业具有较大的优势。但是,由于长期掠夺式经营,农药、化肥超量使用,农田有机肥施用少,耕地质量下降十分严重。土壤有机质从5%下降到2%。同时,一家一户小规模种植方式,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差。农业生产尤其是水稻生产出现品质下降而出现卖难的现象。加强农业生态环境治理,增加农业基础设施投入与建设,促进耕地养护,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目前,鹤岗市水稻生产已发展成为区域内的优势产业,生产面积逐年扩大。但是,由于水田基础设施投入不足、沟渠不畅,农药化肥的盲目大量使用,农业新技术应用面积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农业面源污染加剧[3-4]。因此,通过加强水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水稻生产条件,运用优质、高产品种,推广高产栽培新技术,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提高农民种稻水平,科学合理使用化肥与农药,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对于发展该区域粮食生产,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都将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3参考文献

[1]刘京希.生态政治理论的方法论原则[j].江海学刊,2001(4):64-69.

[2]隋维钧,李惠芝,梁淑华,等.发展绿色农业走农业与生态和谐发展之路[j].内蒙古农业科技,2006(s1):79-80,86.

生态环境及其现状篇2

abstract: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theconstructionindustry,moreattentionareturnnedtotheriskofproject,thelossandthecorrespondingpreventivemeasures.thisarticlemainlyrecounttheenvironmentalriskofthemidwestConstruction,proposedenvironmentalstateindex,fandormulatepre-controlprogramsaccordingtotheactualengineeringenvironment,toavoidtheriskreasonably.

关键词:环境风险;环境状态指数;预控方案

Keywords:environmentalrisk;indexoftheenvironmentstate;pre-controlprogram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120-02

0引言

文章中的环境风险,主要指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环境因素而造成工程成本损失或工期损失等的环境状态。通过变后环境状态指数与原有预期环境状态指数的对比,选择不同工程环境风险预控方案,提高环境风险处理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工程环境风险因素分析

1.1工程环境风险类型及其结构组成环境风险因其产生风险的因素分为:区域自然环境风险、现场施工环境风险、基坑作业环境风险、周边社会环境风险以及项目自身经济环境风险。如图1能够清晰地看出工程环境风险的各项分支以及具体环境风险因素。

1.2环境风险状态指数根据中西部工程环境实际状况,结合工程实际以及气象局的综合情况,列出部分主要环境风险因素的调控水平、危害性系数、发生概率等,如表1。

其中,Ck――第k类工程环境风险的环境状态指数;Cki――第k类环境风险分支下的具体风险i因素环境状态指数;pki――施工单位对风险因素i的调控能力,调控水平越高则数值越大,最大为10;ski――风险因素i对建筑施工的危害程度,最大为1;fki――风险因素i在陕西省发生的概率;k――工程环境风险类型:1――区域自认环境风险,2――现场施工环境风险,3――基坑作业环境风险,4――周边社会环境风险,5――项目自身经济环境风险。

2工程环境风险状态

2.1环境风险基本状态的构建结合工程环境状况,以及有关规范标准,建立环境风险基本状态,并根据规范要求制定相应处理措施,具体见表2。

2.2实际施工过程中环境改变系数及变后环境状态指数构造环境状态改变系数,令基本环境状态系数为1,良性、恶性改变分别以其具体改变幅度取值,为了实际计算简便,以一定幅度范围制定取值标准,具体状态改变系数见表3。其中,t――基本环境状态系数,因其为环境状态初始值,故令t=1.0;t-――具体施工环境向不利于施工操作的恶性环境状态改变系数,一般取1.0~2.0值;t+――具体施工环境向有利于施工操作的良性环境状态改变系数,一般取0~1.0值。

正常施工环境下,工程环境风险的预控与处理方案按照本文下一章节中的调控程序进行预防与控制,而对于环境风险的恶性改变,则应采取加强预控程序,

其中,mk――第k类工程环境风险的变后环境状态指数;mki――第k类环境风险分支下的具体风险i因素变后环境状态指数;tki――第k类环境风险分支下的具体风险i因素环境状态改变系数。

3环境风险调控程序

分别从基本环境状态和恶性环境状态出发,对工程环境风险的预控程序进行探讨。

①基本环境状态下环境风险预控程序。(图2)

②恶性环境状态下施工单位环境风险加强预控程序。(图3)

参考文献:

[1]JGJ59-99,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S].北京,1999.

[2]JGJ146-2004,建筑施工现场环境与卫生标准[S].北京,2005.

[3]JGJ80-91,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S].北京,1992.

生态环境及其现状篇3

 

【关键词】生态需水量;环境需水量;水质目标;河道湿地;耦合研究;黄河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我国西北、华北地区最大的供水水源,以其占全国河川径流2%的有限水资源,承担着本流域和下游占全国15%耕地面积引黄灌溉、12%人口及50多座大中城市的供水任务。

近20年来,随着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黄河水资源的过度开发以及日益增加的污染排放量,致使流域水资源的供需矛盾和水污染问题愈加突出,也导致了诸如河道频繁断流、河槽萎缩、水质恶化、鱼类产卵场退化、河口湿地面积萎缩等一系列问题,黄河流域生态系统整体呈恶化趋势。

1 黄河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及内涵

国外对生态环境需水的研究始于20世纪40年代,主要侧重于河道内流量的研究,这期间有很多定量研究的方法(tennant,7q10法,河道湿周法,if-im法,r-cross法等等)。在我国,更多的是对流域生态需水和区域生态需水的研究,特别是对西北内陆河生态需水和黄淮海流域生态需水的研究。尽管目前国内外有关“生态环境需水量”方面研究很多,但对其概念界定尚无统一的认识,研究者多根据其研究目标及其要保护的主要功能提出相应的定义[1-3]。

基于对黄河生态系统、水文水资源特性、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水环境状况的认识,本文认为黄河生态环境需水量概念为:生态需水量是指为维持黄河水生生物特别是鱼类的正常生存繁殖,满足河道湿地、河口湿地生态系统基本功能和维持一定规模的水量。环境需水量是指为改善黄河水体水质,基本满足其环境功能所需要的水量,环境需水量实质上有着满足水量和水质的双重概念。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保护河道内水生生物正常生存繁殖的水量;二是维持河流水体功能水质的水量;三是满足河道湿地基本功能的水量;四是维持河口一定规模湿地的水量;五是有利于河口水生生物生存及河口生态修复的水量。

黄河适宜生态环境水量是指维系黄河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较佳水量,此时系统状态较理想,能够发挥较好的生态环境功能。在此状态下,黄河系统的恢复目标为:一是黄河水质满足水功能目标要求,水环境质量有明显改善;二是黄河主要保护物种鱼类能够获得一定的生存空间,遭到破坏的鱼类产卵场得到逐步恢复;三是河道湿地和河口湿地生物多样性、生态完整性能够得到维持,发挥湿地应有的生态环境功能。

最小生态环境水量是指维持系统生存所需的最低水量或底限阈值,若低于该水量,系统会发生退化。毕业论文对于黄河下游河道来说,最小生态环境水量也是为了防止河道水体断流并发生功能性裂变,维持河道水流循环的最小流量。

2 理论及方法

2.1 生态需水量

根据黄河生态系统和水环境的特点,一方面由于黄河缺乏长期的水生生物的调查及其生长习性的观测数据,缺乏相应典型河段主要保护物种生理需水的基础研究支持,另一方面考虑黄河水生生物并不丰富的实际,因此,现阶段很难做到完全生态学意义上的定量研究。足够流动的水体是构成河流生态系统的基础,从水量及其相关因子考虑,目前国内外有很多学者利用历史流量法和水力学参数法来计算研究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这种保持河流一定流态的流量可认为是维持河流生命的基本水量。因此研究利用历史流量法(tennant法和90%保证率设定法)计算河道基流,在环境水量研究的基础上,考虑河口生态修复需水,结合水力学参数法,对该流量级下的水文要素(如水深、流速、湿周等)能否满足黄河鱼类的生存空间进行判别,以体现保护鱼类生存繁衍和维持生境的生态水量需求。

(1)tennant法:脱离特定用途的生态环境用水量计算方法,也叫tennant法或montana法,是非现场确定河流生态环境需水的典型方法。该方法以河流水生态健康情况下的多年平均流量观测值为基准,将保护水生态和水环境的河流流量划分为若干个等级,推荐的标准值是以河流健康状况下多年平均流量值的百分数为基础。tennant法生态环境水量计算的核心问题是必须给出一个预先确定的年平均流量。本研究采用黄河尚属“天然”或尚未大规模开发利用和径流调节情况的径流量,即黄河干流第一个大型水库尚未建成运用,河流水生态、水环境尚属于健康状态的20世纪50年代(1952~1959年)平均径流量为流量基准。

研究将黄河生态环境用水的季节分为4~6月、7~10月、11~3月三个时段[5],各时段的生态环境水量低限标准以河流水生态、水环境尚属于健康状态的20世纪50年代平均流量为基准,计算平均流量的不同百分比流量。并认为,各水期流量平均值的100%~60%为最佳范围,60%~40%为较好状态,40%~30%为尚好状态,30%~20%为尚可状态,20%~10%为较差状态,10%和5%为可忍受的最小流量和极端最小流量。对于每个河段生态流量的取值,根据河段生态环境功能的重要性进行判定。根据黄河水生态与水环境的功能类型和特点,将生态环境功能分为4个不同重要程度级别:①鱼类产卵场、栖息地,重要程度,ⅰ级;4~6月生态环境需水量保持在最佳状态,其他季节保持在较好状态。②部级或省级重点观光旅游区,重要程度,ⅱ级;4~6月生态环境水量保持在较好状态,其他季节保持在尚好状态。③没有划定为观光旅游区的大中城市河段和国家一级交通干线与黄河相交河段,重要程度,ⅲ级;4~6月生态环境需水量保持在尚好状态,其他季节保持在尚可状态。④没有特定要求的河段,应达到鱼类能够畅通洄游和整条黄河(下游)不断流的基本流量,重要程度,ⅳ级;一般情况下应不低于同期基准流量的10%,极端情况下不低于5%。

(2)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法: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法,是7q10法的延伸。7q10法是指采用90%保证率最枯连续7d的平均水量作为河流最小流量设计值,该方法传入我国后主要用于计算污染物允许排放量。本研究采用1970~2000年31年实测水文系列,计算90%保证率最枯月流量,该系列基本涵盖了黄河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丰、平、枯水期,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2.2 环境需水量

根据黄河水污染特征和水流状况,选择codcr和氨氮作为主要污染控制因子,采用一维水质模型进行计算。河流纳污水平和水质目标是计算环境水量的两个重要输入条件,水质目标采用黄河干流水功能区划目标,河段纳污水平按现状纳污水平、目标控制水平和污染可控水平三种情景设定。计算模型如下

q=σqiciexp(-kxi/8614u)–σqics/cs–c0exp(-kx/8614u)(1)

式中,q为计算河段上断面需下泄流量(即所求环境水量)(m3/s);qi为旁侧入流量(m3/s);c0为计算河段上断面污染物浓度(mg/l);cs为计算河段下断面污染物浓度(mg/l);ci为旁侧入流污染物浓度(mg/l);k为污染物综合降解系数(1/d);u为平均流速(m/s);x为计算单元长度(km);xi为旁侧入流i距下断面距离(km)。

3 环境水量计算结果及分析

现状纳污水平下环境水量即指研究河段在现状纳污状况下,稀释污染物使河段水质满足功能要求的水量。研究统计分析了2003年入黄排污口和入黄支流污染物实测入黄量,职称论文个别支流根据多年监测资料进行调整。

目标控制水平是国家环保政策能完全落实的一种理想状态,即指研究河段所纳污染源达标排放,入黄支流满足入黄水质要求,在这种理想状态下,稀释入黄污染物使河段水质满足功能要求的水量。

所谓污染可控水平,即考虑在现有的社会经济发展、污染治理水平下,全部实现达标排放难度极大,河流水功能区水质规划目标的实现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因而需对污染可控水平进行研究,意在找到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和水域水环境承载能力的结合点,即对研究河段污染源的可控制性进行研究,也就是说要根据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国家宏观政策及相关规划等,设定一些原则,最后要达到的目的就是给出研究河段一些支流及排污口的控制指标,从而确定河段纳污水平。采用数学模型对上述三种纳污水平下所需环境水量进行计算。并考虑河流水体的连续性及枯水径流保证机率,给出黄河干流重要水文站点环境水量要求。具体见表1。

通过上述环境水量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现状纳污水平下,黄河干流所需环境流量很大,在目前水资源条件下很难实现,其水质达标不可能得到保证。(2)要实现黄河干流水体功能目标,入黄支流必须满足入黄水质目标要求,入黄排污口必须满足国家排放标准。(3)污染可控水平下,龙门以上河段所需流量基本可以得到保证,但龙门以下河段在枯水时段难以得到保证。

4 生态水量和环境水量的耦合研究

黄河的水生态和水环境功能,各种生态功能如栖息地功能、景观功能等,和环境功能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复,各种功能所需水量可以兼顾,需对满足多种功能需求的不同量级的水量进行耦合。考虑黄河生态系统特点及黄河水资源的调控性,生态水量和环境水量耦合的原则如下。(1)全河段综合考虑:重要水文断面流量整合时,要考虑上下断面之间流量的匹配性、水流演进等多种因素,经综合优化后给出。(2)不考虑河段取水及水量损失:黄河干流取水口众多且分布复杂,本研究关注的是生态基流,对河段内取水以及因蒸发、渗漏等水量损失未予考虑。(3)水质保证优先:水质改善是河流生态系统恢复的首要目标,只有良好水质保证的水资源才能满足河流其他的生态功能和经济功能。在考虑水质问题时,适宜水量主要依据污染可控水平下环境水量,而最小水量主要考虑目标控制下环境水量。(4)水资源可调控性:黄河干流已建和规划修建的大型水利枢纽较多,径流可控性强,在水量耦合时不但考虑水流的上下传递,同时考虑大型水利枢纽的调节控制。(5)河口生态保护优先:黄河下游生态水量的给出,优先考虑河口近海生态、三角洲湿地生态和鱼类洄游等需求。

根据上述耦合原则,考虑河口近海鱼类、河口三角洲湿地需要,同时满足各河段的水生态和水环境功能需求,给出黄河干流10个重要水文站断面的推荐水量,生态环境水量耦合结果见表2。

5 小 结

(1)有关稀释污染的环境水量研究是本次研究的重点,也是我国北方河流面临的现实问题。研究根据黄河水污染特征和水流状况,选择codcr和氨氮作为主要污染控制因子,采用一维水质模型进行计算,研究方法带有一定的探索性。本研究推荐的生态环境水量,是在关注研究河段生态问题的同时,着重解决水质保证问题,只有水体质量变好了,黄河生态系统才可以逐渐得以恢复。

(2)在当前黄河流域粗放式经济发展模式下,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和污染超负荷排放,是导致黄河生态危机的主要因素,黄河面临的一些生态问题无不由此而引发。研究中生态水量没有和黄河主要保护物种的生态机理紧密联系,留学生论文这是本研究的一个缺陷,但这也和黄河特殊的河情以及我国发展进程有关。在以后的研究中,随着相关资料的丰富和积累,必将加强这方面的机理研究。

(3)河流的各种生态功能如栖息地功能、景观功能等,和环境功能之间存在着交叉和重复,满足各种功能的水量耦合是本研究的难点。研究优先考虑河口近海鱼类、河口三角洲湿地生态需水,提出了基于全河段综合考虑、水质保证优先、黄河水资源的可调控性等水量耦合原则,特别在水资源可调控性以及水生态与水环境保护目标耦合方面,既符合黄河实际,又具有水量调度的可操作性。

(4)黄河生态问题突出,究其原因主要是水量贫乏、水资源的过度开发利用以及污染排放所致。要使黄河河道内保持一定的生态环境水量,必须有一定的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如实施调水工程补充黄河河道内生态环境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加强区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和污染控制,注重流域生态建设等措施来支撑和保证。

 

参考文献:

[1]王浩,陈敏建,秦大庸,等.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研究[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2]汤奇成.绿洲的发展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j].干旱区资源和环境,1995,9(3):107-112.

[3]杨志峰,崔保山,等.生态环境需水量理论方法与实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4]杨严鸥.黄河水系鱼类分布的模糊聚类分析[j].湖北农学院学报,1999,19(2):161-163.

生态环境及其现状篇4

【关键词】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分析

土地利用规划的编制、运行过程本身对环境没有直接影响,但是,由于土地利用规划是对土地资源及其利用方式的再组织和再优化过程。土地利用规划方案的实施,必然会打破区域内土地资源的原位状态,对区域内的水资源、土壤、植被、生物等环境要素产生许多直接或间接、有利或有害的影响,从而使得土地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产、生活条件产生正面或负面的环境效应。

一、土地利用与环境的关系

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特定的行为,以土地为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获得物质产品和服务,满足自身需要的经济活动过程。这一过程是人类与土地进行物质、能量、价值和信息的交流及转换的过程。土地利用途径古今中外无非有两条:一是广度扩展,即,不断扩大土地利用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可利用面积/土地总面积):二是深度挖潜,即增加劳动、资本、技术投入,不断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程度,提高土地产出率(产量或产值或能量/单位土地面积)。人们利用土地的目的,不外乎是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对物质资源的需要,其主要表现在:一是向土地取得生产资源和生活资料;二是向土地索取活动场所、生产基地和建筑物基地。土地利用分为土地的生产性利用和非生产性利用。土地生产性利用主要是将土地作为生产资料和劳动对象,以生产生物产品或矿物产品为主要目的;而非生产性利用则主要是利用土地的空间和承载力。土地是自然、经济和历史的综合体,是个很复杂的生态经济系统。一国或一个地区的土地资源,一般都有多种利用的可能,又有对某些用途的限制,最终是人为地选择和自然的作用,决定了土地利用的形式,形成了一定的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方式和强度。

由此可以看出,土地利用包含着对土地的生态环境资源及其功能的利用,随着利用方式、利用强度的不同,所造成的土地生态环境资源质量和生态环境功能的改变结果也不同。土地利用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是必然的,而且有大量的历史事实为证。可以说,地球的生态环境从人类史前的原始状态演变到今天人地复合生态环境系统,都是人类的土地利用推进的结果。

二、土地利用规划与环境影响

(一)土地利用规划具有对资源可持续利用及其环境影响的调控功能

土地利用规划又称为土地规划。它是按照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遵循有关的自然规律和社会经济规律,在时空上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组织利用和经营管理、合理分配国民经济各部门的用地、正确地和各项建设工程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相结合,从而制定最优的土地利用方案,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土地生产率,以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同时又为将来保护好土地资源,达到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目的。

土地利用规划是解决如何合理组织土地利用,以期协调社会经济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土地利用规划不是解决所有土地利用的相关问题,如用什么肥料、选择什么品种、耕作方式、建筑构型等不是规划的内容。土地利用规划的目的就是通过合理组织土地利用,落实土地类型的点、线和面组织结构,实现对土地利用的“五定”,即:定性、定量、定点、定时和定强度,最终达到最佳土地利用结构、布局、方式和强度;提高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经济、社会与环境的综合效益最佳。

(二)土地利用规划内容包含生态环境分析体系及生态环境保护安排

一般来说,秉持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土地利用规划的主要内容都会涉及到生态环境问题。(1)在进行土地利用现状分析与评价时,必须综合分析评价土地资源和土地生态环境功能的利用和保护程度;(2)土地利用潜力的分析,要考虑生态环境条件;(3)土地供给与需求预测,是以生态环境的容限为约束条件的;(4)土地供需平衡和土地利用结构优化,包括土地生态环境的优化;(5)土地利用规划分区和重点用地项目布局,土地自然生态环境保护区和防护带及其生态环境建设用地项目布局是其重要组成部分;(6)城乡居民点用地规划,必然包括森林绿地规模和布局;(7)交通运输用地规划,会考虑交通线路绿化;(8)水利工程用地规划,也得有配套的生态环境建设用地规划。

三、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环境影响源及其调控方式分析

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是否同时兼顾土地生态环境现状分析评价决定规划的环境影响合理性。土地利用的现状生态环境是指土地的生态环境组成结构、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环境功能价值、生态环境保护存在的问题。土地评价的主要内容是对现状用地和后备土地资源的资源利用适宜性和生态环境适宜性进行评价,从经济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两个方面综合说明需要调整的现状用地的数量、分布及其调整的地类方向,环境允许的后备土地资源适宜开发利用的方向、数量、质量、分布以及进行用地结构调整的可能性。

通过考虑土地生态环境影响效应的土地利用现状分析评价,提供土地利用及土地生态环境结构的基础数据,分析土地利用现状结构、布局及其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找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变化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的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环境特点与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环境问题,分析规划期间可能出现的各种影响因素,分清轻重缓急,提出规划要重点解决的土地利用及其生态环境问题。

2.土地利用预测是否考虑生态环境约束决定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大小。土地利用预测是土地总体规划的中心内容之一。土地利用预测结果及其据此做出的土地利用安排,是否考虑生态环境约束决定土地利用规划环境影响的大小。(1)土地利用方式预测。预测规划期间可能产生的新的土地利用方式和将会消失或萎缩的土地利用方式时,若考虑土地利用的生态环境影响其结果是不一样的。(2)土地需求量预测。应该依据区域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指标,对区域建设用地需求量、农业用地和生态用地需求量进行具体预测。否则,只依据区域国民经济发展指标进行用地预测,并按照这样的需求进行规划,生态环境保护目标就会落空。(3)土地利用结构预测。在进行规划期末土地利用结构预测时,通过对各类用地结构的生态环境影响总体效应进行预测,可以为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比较合理的土地利用结构提供技术依据。(4)土地利用效果预测。包括对土地利用的经济效果、生态环境效果、社会效果的预测,其中生态环境效果预测,可以帮助规划制定者选择生态环境效果好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案。

生态环境及其现状篇5

[关键词]环境;监测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F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9-0310-01

一、生态环境监测流程

1、现场调查与资料收集

生态环境污染随时间、空间变化,受气象、季节、地形地貌等因素的影响,应根据监测区域呈现的特点,进行周密的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工作,主要调查各种污染源及其排放情况和自然环境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象气候、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状况。

2、确定监测项目

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生态环境质量标准,结合该地区污染源及其主要排放物的特点用以选择,并且还要测定一些气象与水文项目。

3、数据处理与结果上报

因监测误差存在于生态环境监测的整个过程,所以唯有在可靠的采样和分析测试的基础上,运用数理统计的办法来处理数据,方有可能得出符合客观要求的数据,处理得出的数据应经仔细复核后才可上报。

二、生态环境监测原理

1、代表性原理

所谓代表性原理是指生态环境环境监测具有有限的点或断面代表“无限”的环境整体,并以有限的采样频率来代表生态环境变化的信息;同时,以有限的数据信息来代表无限的生态环境信息。

2、完整性原理

完整性原理是指生态环境环境监测需要采用生态环境的要素、相素以及环境压力等组合而生的监测模式,来反映生态环境信息的完整性和复杂性,这也是生态环境监测系统性的体现。

3、规范性原理

规范性原理是指生态环境环境监测必须严格按照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来综合反映环境监测信息的可靠性和可比性,深刻体现生态环境环境监测的精密性。

三、生态环境监测的划分类型

生态环境监测可以划分为宏观生态环境监测和微观生态环境监测两大类。

宏观生态环境监测是指运用遥感技术、生态制图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区域生态调查及生态统计等手段,在相关专业数据和原有自然本底图的基础上,在区域生态范围内对生态系统的条件、生态系统条件的变化、生态系统在环境压力下所产生的反应及这种反应的发展趋势进行监测。

四、生态环境监测的几个重要方法

1、3S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遥感RS技术

最新消息,2011年12月2日青海省生态环境遥感监测中心在西宁正式揭牌启运。我国环境部门又一新生力量的诞生,标志着我国生态环境监测走向又一新的台阶。遥感RS技术就是通过卫星或者其他远距离的监测,监测被监测范围内物体的电磁波信息变化,分析得出此物体现在处于的状态和发展趋势,并将这些信息加以整理、反馈。技术可以高空对物体进行扫描、拍摄。对信息的采集相当快速、准确。可以被遥感的对象有很多,森林覆盖面积、植被生长的状况、空际环境污染指数、气温闭环等等。遥感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来人力资源的投入,市一中高效的生态环境监测手段。

(2)GpS技术的应用

GpS具有高精度、全天候的实时定位和导航能力,能为遥感实况数据提供空间坐标,从而建立实况数据库,及在图像图形数据库中用图像显示平台和传感器的位置与观测。环境监测GpS技术一项新型的监测技术,在生态环境领域中,GpS与pS技术的不同之处就在于其能实时动态的监测被监测物体所处的状况。例如,我们可以应用这一技术对现代城市中汽车数量进行监测,从而推断这一城市的汽车尾气排放量,之所以当前很多大中城市都在限行,其实就是运用这一技术对城市的汽车尾气排放量监测且超过相关标准之后,不得已而实行限行。

(3)GiS技术的应用

GiS技术是一个关于空间信息输入、储存管理、分析应用与结果输出的计算机化系统,是目前最大的地理信息数据库之一。它除了具有数据库的基本功能外,还具有强大的空间分析和辅助决策功能,可为宏观决策管理服务,能实现快速、准确的空间分析和动态监测研究。在生态环境监测中应用这一技术主要是其具有丰富的地理信息数据,监测人员能根据这一技术分析被监测区域的地理信息特点,为生态发展的规划和地理资源的管理以及灾害的预测和预警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由于我国的地理环境复杂,应用GiS技术可进一步提升生态环境监测的准确性和真实性。

2、生物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现代生物技术是指建立Dna重组技术,是多学科交叉的新综合技术体系。现代生物技术正在使用或接枝到环境监测领域,构成了现代生物监测技术。尤其是pCR技术,应用与生物芯片,生物传感器,酶免疫测定法的研究,单细胞凝胶电泳和等。

(1)分子标记技术

生物大分子尤其是近年来生态学研究中的主要对象。对比其他方式,生物大分子有其独特的特异性,预警性和实用性,有助于更好地揭示生物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对污染环境的生物修复提供了理论依据。

(2)pCR技术

pCR技术的原理类似于生物w内Dna的复制。作为现代的最先进的生物技术之一,pCR手段有非常多的优点,比如快速、灵敏、精确、简单、特异性强等。pCR及其相关技术的研究将应用于生命环境科学、环境监测科学等重要领域,并取得突破性的进展。

3、信息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

(1)无线传感器网络技术

环境监测应用中无线传感器网络属于层次型的异构网络结构,最底层为部署在实际监测环境中的传感器节点。向_七层依次为传输网络、基站,最终连接到internet。传感器节点由传感器模块、处理器模块、无线通信模块和能量供应模块组成。基站是能够和internet相连的一台计算机(或卫星通信站),它将传感数据通过internet传送到数据处理中心,同时它还具有一个本地数据库副本以缓存最新的传感数据。监护人员(或用户)可以通过任意一台连入internet的终端访问数据中心,或者向基站发出命令。

(2)pLC技术

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alcontroller,简称pLC)是集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于一体的新一代工业控制装置,在结构上对耐热、防尘、防潮、抗震等都有精确考虑,在硬件上采用隔离、屏蔽、滤波、接地等抗干扰措施,非常适用于条件恶劣的户外及工业现场。对雨水的远程监测及控制对于农业生产及防洪抗旱有着积极的意义。本系统由pLG系列产品进行组建完成,通过对雨水河水的水位、流速、水质(如酸碱度)的测量实现远程监视。

四、结语

综上,由于国家对于环保工作的越来越重视,环保监测的对象也从工业污染源慢慢发展到对于各类生态环境的监测,从最初的点污染发展到区域性环境监测,不仅包括影响环境质量的污染因子,还延伸到生物监测和生态监测。另外环境监测仪器发展具有将实验室搬到现场的趋势,逐渐向数据直读,实时监测、连续监测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生态环境及其现状篇6

【关键词】地铁项目;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关键影响因素:结构方程

引言

中国城市地铁建设正逐步进入稳步、有序和快速的发展阶段。但是由于地铁工程的建设具有其特殊性:工程量巨大、涉及工程专业多、质量和安全要求高、地质环境的复杂性、地下和露天作业多、工程和周边环境关系密切等。地铁工程建设中的不确定因素较多,可能引发的事故种类繁多,并且一旦发生地铁安全事故,其后果是相当严重的,往往是群死群伤。近几年各个城市地铁事故频繁发生,深入研究地铁建设工程中的安全问题显得尤为迫切,国内一些学者对此展开了有针对性的研究。

1地铁项目安全管理影响因素识别

虽然建设项目的安全管理是由承包商直接进行的,但提高建筑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需要项目参与各方的共同努力。Blair认为:从全面安全管理的角度而言,所有主体都应对安全问题负责,包括业主、设计方、承包商、政府和保险公司等。拉夫堡大学和曼彻斯特理工大学的一份建筑安全事故报告的分析中指出:建筑业事故影响的直接因素主要是人、材料、机械和环境;形成因素主要包括安全环境文化、企业的安全制度落实不力、缺乏项目风险管理意识、安全管理体系不健全等;而其根本因素则涉及到经济、文化、学校教育、民族习惯、社会历史、法律等方面。因此,在此项研究中,将影响地铁项目安全管理的因素分为五大类:项目参与各方对安全的影响程度(a)、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B)、材料的不安全状态(C)、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D)和现场环境的不安全状态(e)。

在参阅国内外大量对地铁安全事故研究文献的基础上,并结合国内近10年126个地铁安全事故案例,以及从美国oSHa的2000―2008数据库中选取了489个与地铁相关的事故案例进行分析,识别出影响地铁安全管理的48个因素,如图1所示。

图1影响地铁安全管理的因素

2地铁项目安全管理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建模及分析

2.1地铁项目安全管理

指标的分组都与安全管理具有强烈的联系,且各个分组中的安全管理指标均较好的归属于相应的组内,因而,可以从中发现对管理贡献最为突出的指标和分组。项目参与各方对安全的影响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对地铁安全管理的贡献最大。其中F15(设计阶段是否考虑到施工安全)、F17(监理工程师识别安全能力)、F10(承包商的安全管理体系)、F1(政府安全制度实施力度)、F5(业主对承包商的安全管理奖罚机制)为贡献最大的5个影响因素,这反映了地铁项目的安全问题是一个系统问题,需要项目的参与各方共同努力:设计院在设计中能更多地从安全角度进行设计;监理工程师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并进行针对性的整改;承包商须建立一个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政府应加强安全制度的建立及实施力度;以及业主应利用合同签订对承包商的安全责任建立有效的奖罚机制。

2.2地铁项目安全管理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的构建及分析

进一步明确和深刻理解各个管理指标分组之间的相互关系,对于最终识别出地铁项目安全管理指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各个分组之间存在着潜在的相互影响关系时,势必会影响各个分组之间的路径系数,而路径系数也会出现变化。

指标分组a(项目参与各方对安全的影响程度)对其他4组都有较强的影响,这也是符合指标体系在构建时的假设的,项目参与方是实施安全管理的主体,他们的行为必然对安全管理产生重要的影响;指标分组e(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对各个指标分组的影响都较大,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包括自然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和人工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对自然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的预防与应对,对人工环境的不安全状态的消除,均会影响到其他几个方面,同时地铁项目绝大部分属于地下工程,安全性严重依赖于地质条件、赋存地下水的状况等地下环境状态,因此,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在地铁项目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些关系中,指标分组B(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和指标分组D(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受项目参与各方对安全的影响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影响均较大,项目参与方对安全的重视程度,对人员的安全教育,环境的不安全因素,都会对人员、机械的不安全状态产生很大的影响。指标分组C(材料的不安全状态)与其他各方面的联系均相对较弱,这也说明,材料的不安全状态主要是基于严格的材料检验制度。

通过辨析各个分组之间的关系,为进一步识别地铁项目安全管理指标提供了研究基础。指标的结构方程模型一种管理评价机制,关键影响因素为确保管理评估的客观性和公正性提供了基础和依据,将安全管理推进到标准化操作的时代。关键影响因素的筛选应符合一个重要的管理原理,即“二八原理”,这是意大利经济学家帕累托提出的,又称冰山原理,是“重要的少数”与“琐碎的多数”的简称。帕累托认为:在任何特定的群体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数,而不重要的因子则常占多数。

只要控制重要的少数,即能控制全局。反映在数量比例上,大体就是2∶8。在安全管理中,就存在着“20/80”的规律,即各个分组中占据“80%”权重的因素创造了主要的安全管理,这些因素构成了地铁项目的关键安全管理。因此,应当抓住这些关键因素,对之进行分析和衡量,这就抓住了管理考评的重心。此项研究依据二八原理,对48个因素进行了筛选,剔除了13个不太重要的因素,共筛选出35个关键因素。

3结论

1)地铁项目安全管理影响因素可归为5类:项目参与各方对安全的影响程度、现场环境的不安全状态、人员的不安全行为及不安全状态、材料的不安全状态和机械设备的不安全状态。

2)项目参与方是实施安全管理的主体,项目参与各方对安全管理的影响程度最大,且对其余4类因素具有较强的影响,在实践中加强对项目参与各方的安全行为的管理是重中之重。

3)地铁项目安全性严重依赖于地下环境状态,环境的不安全状态在地铁项目中对安全管理的影响程度也很大,且对其余4类因素也产生较强的影响,在地铁施工安全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参考文献

1]周志鹏,李启明,邓小鹏,等.基于事故机理和管理因素的地铁坍塌事故分析―――以杭州地铁坍塌事故为实证[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9):139-145

2]王盼盼,李启明,邓小鹏.施工人员安全能力模型研究[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8):40-45

3]佟瑞鹏,丁健,方东平.教授地铁工程建设应急管理评估体系的构建[J].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9,19(11):132-18

4]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国家认证认可管理委员会.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S].GB/t28001―2001,2002.1.1.

生态环境及其现状篇7

[关键词]环境犯罪;过失危险犯;价值;障碍

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我国已经进入环境风险高发期,据统计,从2005年11月松花江水污染事件到2006年4月第六次全国环保大会召开期间,全国共发生各类重大突发环境事76起,平均每两天就发生一起。

重大环境污染事故频繁发生暴露了我国环境保护措施的诸多缺陷,其中之一便是刑法中的环境犯罪规定滞后。在《刑法》第六章第六节规定的14种环境犯罪中,结果犯有11个,行为犯有3个。由于这些环境犯罪是过失犯罪,传统的刑法理论及现行刑法总则均坚持过失犯罪以过失行为造成严重危害结果即“实害”为承担刑事责任的必备要件,对尚朱造成严重后果的环境危险行为,不能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刑法》中有关危害环境犯罪的规定,也影响到我国现行其他环境立法对环境违法行为的处理,《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法规几乎都要求危害环境的行为造成危害结果之后才能处罚。

然而,生态环境一旦被破坏就难于完全修复,因此,在危害环境的行为已经造成严重危害结果之后才启动刑法机制予以惩处,显然不利于环境的保护。环境保护重在预防,在环境污染行为虽未造成实际的严重危害后果,但在客观上已经形成足以导致严重后果的危险状态时果断地予以刑法介入,更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安全。刑法将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过火环境危险行为排除于刑法评价之外是对危害环境行为的特殊性的严重忽视,其结果是使大量的环境污染错过了最好的治理时机。

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应当与时俱进,设立过失危险犯是建立环境保护长效预防机制的重要法律举措,将环境污染的过失危险行为入罪已在学界凝聚了诸多共识。然而,目前学者们对确立环境过失危险犯所面临的诸多亟需解决的理论障碍却少有研究,如:环境过失危险犯是只在污染环境的行为中设立还是包括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如何处理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的关系?危险状态如何确定?如何消除分则规定和刑法总则原理的矛盾?本文拟就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一、过失危险犯及其对环境犯罪治理的价值

1.过失危险犯的解读

过失危险犯是指“行为人由于过失而使行为引起危险状态,因而构成犯罪并给予处罚的情形。”过失危险犯联结了过失犯罪和危险犯两种形态,但从传统刑法理论和刑事立法来看,过失犯罪与危险犯泾渭分明。刑法理论一向坚持过失犯罪的构成以造成危害结果为必要,我国1997年刑法对过失犯罪的态度仍然秉承1979年刑法的规定,即“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危害结果的行为”,其中的“危害结果”显然只能被解读为实害结果。

过失危险犯似乎是一个十足的另类,但它的存在有其现实基础。以环境污染为例,环境污染既会给生态系统造成直接的破坏和影响,也会给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造成间接的危害,有时这种间接环境效应的危害比当时造成的直接危害更大,也更难消除,对于此类行为,在已经造成严重后果之后再惩处显然不利于最有效地保护环境,因此,近几年,在环境污染、交通运输、药品、食品生产等注意义务要求较高的领域设置过失危险犯的呼声渐起。

但在我国刑法学界对过失危险行为应否入罪的认识颇不一致。有学者坚持危害结果是限制过失责任范围的客观尺度这一传统观点,认为扩大过失犯罪的范围,不利于社会的进步,而且由于行为人没有犯罪故意,所以从特殊预防的角度看,规定过失危险犯没有多少意义。更多的学者则认为,科学技术的负面效应使过失危险犯具有存在的现实基础和合理性,其中有些学者为消除过失危险犯对传统过失犯罪理论的冲击,提出对危害结果的理解,不能仅限于实际的损害,还应包括危险状态,危险犯其实也是一种结果犯,危险犯并非不要求结果,只是它所要求的是一种危险结果,而非实害结果,这样,过失犯罪的一般理论可以涵盖过失危险犯。

笔者认为,在环境犯罪中确立过失危险犯是必要的,我们注意到,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学者提出信赖原则和容许的危险两种理论来支持过失危险行为非犯罪化的主张,然而,虽然行为人对出现危险状态的主观心态是过失,但对违反相关的规定却常常是故意的,这正是过失危险行为入罪的重要原因,也正是许多论者所忽视的。如果我们适时地对这种容易引起严重后果的故意违法行为给予适当的刑罚震慑,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严重后果的发生,对行为者本人和社会都是有益的。

2.过失危险犯对环境犯罪治理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现代科技成果的广泛运用,环境犯罪等危及公共安全的过失犯罪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了,有入罪的必要。首先,主观方面,行为人不严格遵循相关规定,漠视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具有一定人身危险性;其次,客观方面,行为人的行为有造成危害结果高度盖然性,而且危害结果完全可以在其前期表现出危险状态时采取措施阻止行为进一步发展,而这正是过失危险犯的重要价值;再次,从主客观相统一的角度看,过失危险行为是过失危险行为人相对较大的人身危险性和过失危险行为对法益造成损害的可能性的有机统一。设置过失危险犯,一方面是对行为人实施危险行为的惩罚,另一方面,它也着眼于在科技革命条件下刑法的预防作用的功利性考虑,促使相关人员以更高的要求对借己的行为负责,减少事故的发生。传统过失犯罪理论及其主导下的刑事立法对环境污染行为的介入时间对保护环境极为不利。从环境污染行为的特点而言,行为人只要着手实施其行为并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对环境产生现实危害的高度可能性,当这种存在的危害累计到一定程度时就具有可罚性,但过失犯罪结果犯归责理论拖延了环境污染处理周期,增加了环境污染治理难度,使得面临着环境污染的严重危险,刑法束手无策,而当环境污染行为造成了严重的实害结果时刑法再予以介入,则是十足的“马后炮”,结果往往是“老板赚钱、群众受害、政府埋单”。若刑法规定过失危险犯,便可在行为前期依法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阻断行为链,这对保护人民的生命健康、财产和环境安全都有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

二、我国刑法环境犯罪中增设过失危险犯的理论障碍及其克服

1.过失危险犯与过失犯罪理论的协调问题

如上所述,过失危险犯的构成与传统过失犯罪的构成不同,它不以实害结果的发生为必要,而只要出现了一定的危险状态即可构成,这无疑与传统的过失犯罪理论相抵牾。但是,过失危险犯只是过失犯罪的例外情形,只在特殊领域中适用。同时,环境犯罪中过失危险犯的设置也仅在修改后的若干犯罪之中,并不违反罪刑法定原则。又因为引起严重危险的破坏环境的行为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明显超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等其他非刑事手段处理的范畴,不动用刑法不足以有效保护法益,因此亦不违反刑法谦抑性。

关于有学者提出的危险犯也是一种结果犯的观点,笔者认为值得商榷,在刑法理论中,结果犯与行为犯相对应、实害犯与危险犯相对应,显然,危险犯不是行为犯,但也不是结果犯。危险犯与结果犯是并列的两类犯罪,如果将危险状态也视为一种危害结果,从而将危险犯看作结果犯的一种,那就混淆了危险犯和结果犯之间的区别和无视危险犯的独特价值,是不可取的。

2.具体危险犯与抽象危险犯在环境犯罪危险犯中的地位

危险犯从其表现形式看,可以分为具体危险犯和抽象危险犯。从形式上讲,具体危险犯中危险的实现是犯罪构成的要素,抽象危险犯中危险的实现是犯罪构成要素以外的独立要素。从实质的角度讲,具体危险犯的成立要求行为具有高度的危险实现性,而抽象危险犯要求危险实现的程度与具体危险犯的场合相比要低,与行为犯有类似之处。显然,抽象危险犯具有法益保护早期化而背离罪刑法定原则精神、过度扩大犯罪范围之虞,所以我国环境犯罪危险犯构建中应尽量避免采纳抽象危险犯。而且,我国现行刑法中的危险犯也是以具体危险,犯为主、抽象危险犯为辅的立法模式。

3.环境犯罪过失危险犯中危险状态的确定

一般而言,过失危险犯中“危险"是指危险状态,且仅指具体危险状态。在判断危险状态是否出现时,应当注重危险状况的结果属性,应基于科学知识的因果法则和经验法则去认识危险状态的有无及程度。危害行为实施完毕是危险状态出现的前提条件,向实害结果转化的高度可能性是判断危险状态出现的关键。而且,由于过失危险犯导致了刑法的预防性介入,因此从刑法谦抑性要求衡量,其危险状态的范围仅限于那些对公共安全和环境利益产生重大现实威胁的危险状态。

在笔者看来,环境犯罪过失危险犯具有3个特征:(1)“危险”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臆想或推测的;(2)“危险”是针对人类环境而言的,是使环境犯罪的客体处于危险状态;(3)“危险”的程度是较为严重的,即有可能造成范围广。程度深、难以恢复的环境污染或破坏,甚至可能危及人身安全或造成公私财产的重大损失。

对于环境犯罪过失危险犯中危险状态的确定,应当根据各地环境承受能力确定,当环境中危害物质的排放已经超过了它的行政责任的时候,就应该认定出现了危险状态,当行为人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实施危害环境行为,足以造成环境污染或破坏而使环境安全和人的生命、健康及公私财产安全处于危险状态的就构成犯罪。

4.过失危险犯所导致的总则与分则之间矛盾的消除

目前,在刑法中确立过失危险犯面临的又一个问题就是刑法总则与分则的协调问题,刑法总则中规定,过失犯罪法律规定的才负刑事责任,并要求过失犯罪以造成严重危害结果为归责的必备要件。

如果在刑法分则中增设了部分环境犯罪的过失危险犯形态,如何消除总则和分则规定的不一致?笔者认为,过失危险犯毕竟是过失犯罪的例外情形,因此就部分犯罪的过失危险犯问题制定刑法修正案或刑事特别法等方式能够消除总则与分则之间的冲突。

三、在环境犯罪中增设过失危险犯的立法设想

环境犯罪行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污染环境的行为,即非法向环境输入大量的物质或能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调节机能引起环境质量下降,造成或足以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如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非法处置进口的固体废物罪、擅自进口同体废物罪等;另一类是破坏自然资源的行为,即非法从自然界取走某些资源、物种,改变或破坏白然环境的原有面貌、形状等的活动,超过了环境的自我调节及平衡机能,情节严重的行为,如非法捕捞水产品罪、破坏性采矿罪、非法占用耕地罪等。对于过失破坏矿产、珍贵动植物、水产品等自然资源的行为,没有到一定的数量或者程度,不足以破坏生态平衡,不应入罪,因此应当维持结果犯和行为犯的立法模式,过失危险犯的确立主要体现在污染环境的行为当中,具体而言,应当遵循以下原则。

1.环境犯罪中的过失危险犯应为具体危险犯

具体危险犯才是危险犯的基本类型,对过失污染环境的行为,行为一旦实施或实施一段时间后,水体、空气或土壤的污染以及噪声等就会侵害或威胁到人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因此,应以结果犯为主要模式,而以具体危险犯为辅助模式。

为了防止过失危险犯的适用泛化,甚至损害罪刑法定原则、违背刑法的谦抑性,相关的环境保护行政法律、法规应当设置具体、可操作的标准。只有这样才既能使刑法机能止当化、合理化,又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协调好刑法与其他法律以及政策在环境保护中的分工配合,形成合力。

2.环境犯罪过失危险犯应设置单位犯罪,提高罚金数额,增设资格刑

单位对环境的污染、破坏已成为当今社会必须重视的问题。在环境犯罪中增设危险犯,则必然涉及到单位(法人)危险犯,因此,对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的“双罚”应是法条中应有之义,但是,现行刑法对环境犯罪单位犯罪主体罚金的数额普遍偏低,不能有效地控制环境犯罪,借增设环境犯罪危险犯之机,不仅要在环境犯罪中火量适用罚金刑,而且要大幅度地提高罚金的数额,以有效地扼制危害环境犯罪行为。

其次,应借鉴国外相关立法经验,在单位犯罪增加资格刑,如剥夺从事某种活动的资格、解散等,此外,还可以考虑在刑法中运用非刑罚措施来惩治环境犯罪,比如责令补救、恢复、再建、限期治理等,既可以增强这些非刑罚措施的威慑力,又可以督促犯罪人切实履行保护环境的义务,从而有效地控制环境犯罪。

3.环境犯罪过失危险犯应合理配置刑罚

过失危险行为入罪,存在一个慎重划定过失危险行为的犯罪圈和恰当配置法定刑的问题。过失危险犯主观恶性较小,尚未造成严重危害结果,因此,对它的处罚应当较之故意犯罪危险犯和一般过失犯罪为轻,同时,将实害犯作为过失危险犯的结果加重犯而将法定刑升格。

此外,环境犯罪是危害环境安全的犯罪。这类犯罪所侵犯的客体是生态环境的平衡发展,将其规定在“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中有牵强附会之嫌,因此单设一章危害环境安全罪,将环境犯罪纳入其中,似更为合理。

参考文献:

[1]宾亭.试论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认定中的三个问题.华东理丁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1)

[2]褚耿芳.环境污染犯罪中处罚危险犯问题研究.经济师,2007(6)

[3]陈君.论重人环搏污染事故罪.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10)

生态环境及其现状篇8

关键词:京津冀一体化;生态环境;治理策略

课题项目:2016年度河北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64576136D)

中图分类号:F062.2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6年6月5日

2015年,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层面的区域发展战略,并成为政府首推的经济工程。然而,京津冀协同发展过程中面临着种种问题和困境,应如何应对这些问题及困境?本文提出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应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突破口和优先领域。

一、京津冀生态环境及其治理现状

目前,由于本区域的钢铁、重化工等产业分布不合理等原因,京津冀地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生态环境问题,如城市大气的霾污染、城市水资源短缺及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及土壤污染、工业“三废”的排放与处理等问题都很严重。

(一)京津冀生态环境现状。由于大气具有空间流动性,因而仅靠任何一地,都难以从根本上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必须寻求区域协作。水资源短缺及水体污染也是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过程中不可轻视的问题,因此本文着力分析京津冀大气污染和水资源短缺、水体污染的现状及主要问题。

任何一个大都市圈或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环境变化的问题。目前,京津冀都市圈大气污染已经演变成以高浓度细粒子和高浓度臭氧污染为特征的典型“双高”污染区。全国污染最严重的10个城市中,京津冀地区占8个。京津冀区域共1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自2013年以来空气质量每年平均达标天数比例大概为37.5%,比74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低23个百分点,有10个城市达标天数比例低于50%,污染问题异常严重。

困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另一个环境问题是水资源短缺和水体污染。当前京津冀人均水资源仅286立方米,远低于国际公认的人均500立方米的“极度缺水标准”,地下水严重超采,形成了全国最大的地下水漏斗区;地表水劣V类(丧失使用功能的水)断面比例达30%以上,受污染的地下水占三分之一;平原区河流普遍断流,湿地萎缩,功能衰退。海河,流经京畿,滋养一方。但2013年调查显示,其主要支流皆重度污染,Ⅲ类以上污染水超过60%。京津冀是集生活、工业和农业为一体的大型都市圈,区域水资源总量持续减少,污染日益严重,加剧了该地区的水资源供需矛盾。

(二)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现状。面对严峻的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国家和京津冀各地方政府都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其中最根本的是制定一系列相关法律法规。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是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也是推动并落实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的制度基础。2014年以来,中央及京津冀三地政府和各有关部门就生态环境治理已出台并了多项文件,立法层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

与此同时,地方也积极行动,制定具体政策落实,北京市《2013-2017年清洁空气行动计划》,《北京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成立了北京市大气污染综合治理领导小组;天津市制定《天津市清新空气行动方案》,将大气污染防控作为首要任务,成立了“美丽天津・一号工程”领导小组;河北省制定《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确定了加大工业企业治理力度,调整能源结构等8项重点工作。各地政府除了积极出台各项法规、文件外,还积极开展各项行动,如大力推行绿色公交、修建地铁工程、重污染企业责令关停、整改,鼓励企业生产设备更新换代及大力引进环保设备等。

二、国外典型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经验

自工业革命以来,尤其是20世纪50年代后,全球生态环境遭到空前破坏。世界上多数国家已经意识到人类的持续发展离不开健康的生态环境,世界各国相继出台了关于区域生态发展的相关法律并采取了一系列改善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以监督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国外典型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经验对我国京津冀地区生态环境治理具有极强的借鉴意义。

(一)美国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经验。发生于1950年前后的美国多诺拉烟雾事件、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表现为空气中颗粒物、臭氧严重超标,导致数千人发病、数百人死亡。其主要原因是化石能源的大量消耗以及机动车行驶里程的大幅增加。对此,美国实施了一系列治理措施:首先,完善并出台《清洁空气法》、《机动车空气污染控制法》等法律法规,建立国家空气质量标准制度;其次,实行空气污染区域治理机制,将全美划分为十个区域并设立区域办公室进行管理,强化联防联控;再次,强化源头预防,《美国国家环境政策法》规定各项提案或法律草案、建议报告以及其他重大联邦行为,均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同时,大力推进清洁能源开发利用,通过税收、补贴等优惠政策扶植页岩气的开发和光伏、风电等新能源的利用;最后,实施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控制重污染企业发展规模,对电厂排放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进行管理;针对机动车,鼓励研发低排放、零排放汽车,禁止使用含铅汽油,鼓励使用甲醇和天然气代替石油。最重要的是,加大信息公开力度,美国环保署设立“空气质量指数”,实时公布全美各地空气质量和污染水平信息。一系列措施的出台及严格执行使得美国大气污染明显得到改善。

(二)英国生态环境污染防治经验。泰晤士河是英国著名的“母亲河”,泰晤士河感潮段周边大型污水处理厂对其水质影响非常大。英国政府首先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河流污染防治法》。紧接着专门成立了治污委员会和泰晤士河水务局,对泰晤士河流域进行统一规划与管理,提出水污染控制政策法令、标准,配有充分的治理资金保障。然后针对区域性水污染,提出工程治理措施和生态防治措施两种类型。最后引入市场机制,实现水污染防治产业化。管理局引入市场机制,加强产业化管理,实行谁排污谁付费,发展沿河旅游业和娱乐业,通过多渠道筹措资金,经济效益显著。产业化既解决了城市河流污染治理资金不足的难题,又促进了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

不难看出,国外在治理生态环境上的总体步骤包括:立法提供制度保障、限制污染进一步发展、技术进步、能源结构转化及末端治理阶段、环境质量目标管理等。

三、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策略

在现有客观条件下,根据京津冀生态环境现状结合国外典型生态环境污染治理经验,对于京津冀大气污染、水资源短缺及水体污染生态环境治理,本文提出以下治理策略:

(一)统一指导思想。在京津冀生态环境治理问题上三地政府应秉持相同指导思想,即在价值观念上,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指导方针上,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在实现路径上,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时间跨度上,需要长期艰巨的建设过程。

(二)京津冀三地政府协同治理。在协同发展政策的推动下,京津冀三地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区域生态环境的治理不是任何一地政府能够解决的,需要区域内三地政府携起手来,协同治理,基本思路如下:

1、构建政府、市场和社会协同发展网络体系。中央政府应根据京津冀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及生态环境现状、治理现状,剖析影响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阻力点,顶层设计出台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政策、法规,并严格推行,落实到位;协调组织京津冀政府部门从全局出发,合理布局重大工业项目,不能只是简单的产业转移,对污染源进行系统细分,提出相对应的改革措施,并在非常时期采用过渡性方案,逐步实现污染源控制及彻底治理;中央政府可设立京津冀协调发展争议仲裁机构,专门解决京津冀协调发展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制定科学的解决方案,并为京津冀协调发展积累经验;京津冀各地方政府积极引导市场淘汰落后产业,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和设备改造传统产业,引进环保设备、清洁设备,对有利于环境友好发展举措给予政策扶持;发挥市场生态资源交易机制、生态补偿机制,单靠政府的力量毕竟有限,长远的发展还是需要市场的参与,引入市场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对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产业化管理,实行谁污染谁付费制度;引导社会公众生活方式向绿色转型,完善并加大公共交通投入力度,鼓励社会公众采用公共交通出行,逐步减少机动车污染;充分发挥社会公众舆论监督作用,对空气质量指数实行实时监测,实时公布京津冀各地区空气质量和污染水平信息,让环保意识深入人心,共同推动环境污染的治理。

2、中央政府建立统一的标准。中央政府建立京津冀区域环境质量标准制度,制定工业污染、机动车污染、家庭燃煤污染等控制标准,制定京津冀区域生态治理目标及生态评价标准,统一协调监管标准及检测标准,统一管理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补偿机制。对于重大的建设项目开展环境影响评价,获得环保部门批准后再施工。完善的标准制度促进京津冀区域环境治理措施能更快、更好地执行。

3、三地政府建立区域污染治理联防联控机制。三地应经过磋商协同制定区域环境保护政策并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加快建立跨区域环境联合监察、交叉执法、环评会商、区域污染联控的工作机制,严格部门职权管理,充分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由于天津和河北都属于沿海地区,东临渤海,因而还可以建立陆海统筹的海洋污染防治联动机制。

(三)建立多维长效跨域生态补偿机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是生态环境治理的有效手段。三地应注重实施生态损失评估,开征生态补偿基金,并对补偿资金的使用公开化、透明化,接受公众监督。国家应本着“利益兼顾,适当补偿”的原则,尽快建立京津冀生态环境整治补偿机制。国家应设立专项补偿基金,合理补偿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三省市水资源分配以及由此引发的移民、生态环境保护和防洪损失等问题。另外,对官厅水库周边河上游地区水土流失、防护林、特种林等森林资源的综合治理与营造也应及早列入京津冀环境整治规划。

(四)根据区域主体功能定位实行严格的考核。严格的事中、事后考核是各项生态环境治理措施以及将其落实的有力保障,治理过程中,应将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等生态治理指标纳入京津冀各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强化考核指标约束;治理初期中央政府可以与京津冀各地方政府分别签订责任状、约谈地方负责官员,明确各地方政府、部门职责与治理目标,建立领导干部生态文明建设责任制、问责制和终生追究制。各地各部门只有严格执行相关的法律法规,将治理措施落实到位,京津冀区域生态环境才能有所改观,也只有如此才能谈经济一体化及战略协同发展。

主要参考文献:

[1]刘丹丹,孙文生.京津冀一体化现状及发展对策.商业时代・学术评论,2006.10.80.

[2]王跃思,张军科等.京津冀区域大气霾污染研究意义、现状及展望.地球科学进展,2014.29.3.

[3]王京丽,谢庄等.北京市大气细粒子的质量浓度特征研究.气象学报,2004.62.1.

[4]刘登伟.京津冀大都市圈水资源短缺风险评价.水利发展研究,2010.1.1.

生态环境及其现状篇9

【案例分析人】秦鹏;鄢德奎

【案例类型】评价类

【案例名称】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诉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厂矿业百限责任公司水污染责任纠纷案

【主要违法行为】违规试生产直排废水

【污染类型】水体污染

【违法企业所属行业】采矿业

关键词跨省环境公益诉讼;诉讼基金;责任承担方式

【案例概要】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厂坪矿业百限责任公司违规试生产直排废水,导致重庆巫山千丈岩饮用水水源严重污染。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于2014年11月13日就此案向重厌市万州区人民法院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当前此粲正在审理过程中。

【案例启示】本集涉及到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修复簪法律事实认定问题,因相关制度规定付之阙如而面临审理裁判困境。基于此,提出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运行需在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构建、专项诉讼基金设立和责任承担方式的精细化三个方面予以完善。

2014年11月13日,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受理了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诉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厂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水污染责任纠纷案,这是一起案情错综复杂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该案为新《环保法》实施以来重庆市首例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也是全国首例跨省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案件背景:一起跨省界重大环境水污染责任事件

2014年8月13日上午,重庆市巫山县环保局接到巫山县庙宇镇报告,巫山县庙宇镇千丈岩水库提取的居民用水颜色异常。经重庆市巫山县环保局工作人员现场排查和检测认定,千丈岩水库水质受到严重污染,污染源为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厂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硫铁矿选矿厂。该厂违规试生产,并将硫铁矿洗选废浆水直排在一处自然形成的洼地内。由于事前未对该洼地采取任何污染防治措施,而此地为喀什特地貌,导致废浆水渗漏地下,经暗河水系流入千丈岩水库,造成水体污染,主要污染物为乙基钠黄药、二号起泡剂和大量尾渣。千丈岩饮用水水源危及巫山县庙宇镇、铜鼓镇、红椿土家族乡和奉节县长安乡4个乡镇居民的生活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涉及10160户、51400人和1.8万亩农田。

根据《突发环境事件分级标准》的规定,此次千丈岩水库污染属跨省界重大突发环境事件。事故发生后,湖北省恩施自治州建始县委托环境保护部环境规划院环境风险与损害鉴定评估研究中心对重庆市巫山县红椿乡千丈岩水库环境事件作出了环境损害评估报告。报告认定:第一,本次环境污染的污染物质为乙基纳黄药,排放量58.14千克。生产原料乙基磺原酸钠、2号油可能的使用量最大值分别为63.5千克和47千克。第二,环境事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50.94万元,但该报告未对土壤、地下水等污染后果及修复费用作出评估。

案件焦点:原告诉讼请求中的法律事实认定

重庆绿色志愿者联合会就千丈岩水库污染一案向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法院提起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诉请法院判令被告(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厂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第一,停止侵害,不再生产或者生产绝不能再次污染水库。对今后可能出现污染的地下溶洞水体和污染水库风险重新作出环境影响评价,根据环评结论,作出被告是否应当搬迁的裁判。第二,恢复原状,依法承担政府和社会组织应急处理污染事件、应急供水以及恢复千丈岩水库原有水质的所有费用,包括直接和间接产生的费用共计1900万元。第三,赔礼道歉,在全国性平面媒体上向公众道歉。第四,承担本案诉讼费及其他相关费用。本案原告诉讼请求中涉及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恢复等法律事实认定问题,需逐一厘清以便于正确适用法律。具体言之,案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个方面。

被告硫铁矿选矿厂建设项目的环评手续合法性分析

被告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厂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60万吨/年硫铁矿选矿厂建设项目于2011年5月通过并取得恩施自治州建始县发改委选矿厂项目可行性报告批复、环保局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以及发改局项目核准批复等手续,资质齐全。同时,磺厂坪硫铁矿选矿厂与千丈岩水库直线距离2.67公里,超出了千丈岩水库一级饮用水水源保护区的范围。换言之,单就此硫铁矿选矿厂对千丈岩水库的影响而言,其选址并未违背法律规定,但由于该项目所在地属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环评报告制作时需估算其对地下水的影响及其造成地下水体污染所应采取的精细化应对措施,环评审批部门应严格把关,不能因所影响的水体区域不属于本行政区范围而不进行审查。

对于本案而言,原告起诉的对象是恩施自治州建始磺厂坪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一起典型的环境民事公益诉讼。该公司硫铁矿选矿厂建设项目的环评手续审批是否合法,与本案审理无直接关联,即使环评手续合法也不会免除被告因违规试生产违法排污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损害的责任承担。原告诉求中,对于该建设项目可能出现的地下溶洞水体污染和水库污染风险重新进行环评,超出了法院的裁判范围。对于原告的该项诉求本可通过环境行政公益诉讼解决,但目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缺位致使环评手续的合法审查只能依赖相关部门的自觉。

生态恢复范围、费用等损失的确定思路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案件追求的审判目标是恢复生态环境的状态和功能,法官适用恢复原状责任时首先需考虑恢复原状的可能性与成本问题。确定生态恢复范围及相关费用,既是原告诉讼请求的依据,又是法官判决恢复原状时必须考量的重要因素。具体到本案,原告诉请法院判令被告恢复原状,承担共计1900万元直接和间接费用。此次千丈岩水库环境事故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为250.94万元,而土壤、地下水等污染修复费用的确定是本案判令恢复原状的焦点和难点。由于《环境污染损害评估鉴定方法》(第Ⅱ版)颁布后,《环境污染损害数额计算推荐方法》(第1版)废止,便无法比照泰州环境公益诉讼判决的做法,直接以虚拟治理成本为基数,按照一定的倍数计算污染修复费用。对于《环境污染损害评估鉴定方法》(第Ⅱ版)所规定的生态损害评估方法,无论是替代等值分析方法还是环境价值评估方法,都需专业的鉴定机构预测受损资源在损害发生到恢复原状这段时间内每年受损资源和生态服务价值量的大小。

尽管如此,但法官确定环境生态恢复原状责任承担的范围及费用的思路却是有章可循的。首先,考虑遭受损害的生态环境能否通过自然或人工的方式恢复原状,如不能恢复原状,则法官可依据相应的损失,判令被告异地修复。其次,根据“恢复原状”判决的履行方式不同,确定差异化的恢复原状费用与范围。恢复原状基础费用主要包括:环境修复费用和监督修复费用。对于被告委托其他机构制定环境修复方案和其他机构代履行修复方案这两种情形,恢复原状的附加费用还要相应涵盖环境修复方案的制定费用和委托代履行费用。最后,灵活确定被告承担恢复原状费用的支付方式,即基于违法者偿债能力的考虑,判定是采取分期支付的方式缴纳恢复原状费用,还是通过发展环保产业等有利于环境保护的方式抵扣部分费用。

赔礼道歉可否成为环境公益诉讼的责任方式

环境公益诉讼的直接受害者是环境本身而非任何一个个体,似乎无适用赔礼道歉的可能。而作为一项民事责任,赔礼道歉在性质上是属于恢复原状而非赔偿损失的一种非财产责任,赔礼道歉民事责任的存在丰富了民事责任体系。基于环境民事公益诉讼的公益性、补救恢复性和惩罚性的考量,可以突破性地适用赔礼道歉的责任方式。赔礼道歉的意义在于要求环境侵害者就自己侵害环境的行为向社会公开道歉,既具有轻微的惩罚性又能对其他潜在的环境违法者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具体到本案,原告诉请法院判令“赔礼道歉”的责任方式,可以适用于其他环境公益诉讼。同时《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也明确规定了赔礼道歉的责任承担方式,为赔礼道歉在环境公益诉讼中的突破性适用提供了法律依据。

启示和建议:环境公益诉讼制度亟待跨越的三个门槛

任何一种制度的运行并不因现有法律规定而通畅无阻,而是在实践中不断发现制度运行的困境,循序渐进地修正以确保法律正义的实现,因此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完善并非一蹴而就。尽管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发展已步人快车道,但通过重庆受理的国内首例跨省界环境公益诉讼案的分析发现,环境公益诉讼制度运行所面临的障碍仍需相应的举措予以完善,以进一步优化环境治理模式。

构建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

环境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除了民事纠纷还应包括行政纠纷,但现有立法并未对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予以明确规定。现实中,负有环境保护法定职责的行政机关既有违法的“积极”作为,如违法做出环境行政决策、许可,导致生态环境破坏;也有违法的“消极”不作为,如怠于履行环境行政管理职责,导致污染事件频繁发生。无论作为与否,只要违法,行政机关行为所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影响是违法企业无法企及的。本案中相关部门通过被告硫铁矿选矿厂建设项目环评手续的警示意义值得深思。

面对当前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缺失的问题,首先应明确新《环保法》规定环境公益诉讼的立法目的,以此准确明晰立法的适用范围,借助立法解释或司法解释进行规范,从而确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制度。其次通过立法解释对《民事诉讼法》第五十五条中“法律规定的机关”进行界定,确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原告的主体资格。最后在环境公益诉讼的受案范围内增设一项内容,即环境行政管理部门的违法作为和不作为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情形。

设立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

对于本案而言,如果原告胜诉,法院将支持原告诉请的1900万元修复费用,那么如何使用这笔资金?《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规定环境修复资金和服务功能损失等款项应专款专用,即不能由原告直接领取,以防止出现挪作他用的情形。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曾提出了“探索设立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的主张。目前,无锡、昆明、贵阳等地采取的是将环境公益诉讼被告支付的环境修复资金和服务功能损失等款项缴入财政专户或基金的方式进行管理使用,以保障环境损害赔偿金专门用于修复被损害的生态环境。海南省设立的省级环境公益基金,由省财政拨款支付环境公益诉讼案件的相关诉讼费用。另外中国环保组织“自然之友”启动首个民间“环境公益诉讼支持基金”以支持环保社会组织进行环境公益诉讼。

当前对于尚未设立专项基金或专户的地方政府部门,既可选择对民间设立的相关公益诉讼支持基金给予鼓励和政策上的扶持;也可由环境行政主管部门探索建立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重点用于垫支立案前环保社会组织委托开展环境污染损害鉴定评估的费用,以解决诉讼启动阶段的资金困扰。对于官方设立的专项基金的主要来源包括:环境公益诉讼被告支付的环境修复资金和服务功能损失等费用;财政拨款;人民法院判决无特定受益人的环境损害赔偿金。专项基金主要用途为:环保组织进行环境公益诉讼的诉讼费用,包括调查取证费、评估鉴定费等;环境修复费用。环境公益诉讼专项基金的设立既可解决公益诉讼诉讼成本高的难题,又可化解环境公益诉讼利益归属的争端。

适用环境公益诉讼责任承担方式的精细化设计

《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规定了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六种民事责任承担方式。该解释并未对这六种环境公益诉讼责任承担的适用性做出周详的规定。如若没有明确界定不同的责任承担方式,将导致司法实践标准的不确定性。具体言之,上述六种责任承担方式的具体适用应设计如下。

一是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的责任适用。对于“停止侵害”的适用,首先应明确环境侵害的标准,社会对环境污染容忍限度可作为环境侵害标准之一,环境侵害超出了社会的环境污染容忍限度,应责令停止该环境侵害行为。对于“排除妨碍”和“消除危险”的责任适用,借鉴美国的做法,可在判决中引入禁止令,根据危害的严重程度分为三种情形,即永久性禁止令、附条件禁止令和替代性禁止令。永久性禁止令一般适用于环境危害行为无改正可能的情形,责令环境侵害者停止其危害行为;附条件禁止令一般适用于行为人实施的环境危害行为可以通过技术和管理的手段实现环境因子达标的情形;替代性禁止令是针对一些无法避免但必须进行的环境侵害行为,责令通过环境税或对受害者进行赔偿的方式替代适用责令停止侵害行为。

二是恢复原状。依据《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司法解释》第二十四条第二款规定,环境民事公益诉讼中败诉的原告所需承担的调查取证、专家咨询、检验、鉴定等必要费用,可以由人民法院从之前其他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中判定被告承担的生态环境修复费用、生态环境受到损害至恢复原状期间服务功能损失等款项中酌情予以支付。可见,该解释第二十四条第一款提及的判定被告支付环境修复费用等款项,相对于环境修复成本是有结余的,故这些用于恢复原状的款项是惩罚性的。同时适用“恢复原状”这一责任方式应遵循以下原则:一是生态环境损害发生后,被告首先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将生态环境修复到污染环境或破坏生态行为未发生时,受影响区域内生态环境的状态;二是出现部分或全部无法原地原样恢复情形的,可以准许采用替代性修复方式。

三是赔偿损失。环境民事公益诉讼利益的主要用途是生态恢复,赔偿损失作为责任承担方式的一种,只是为了填补“恢复原状”责任方式在无法适用时的空白。因此适用“赔偿损失”这一责任方式时,需考虑“恢复原状”责任方式适用的可能性。如若在法院判决前相关部门已对受损的生态环境进行了恢复原状,此时无适用“恢复原状”责任的可能,便只能适用“赔偿损失”责任。为了警示被告所应承担的环境治理责任,法院可以在此种情况下判令一定的惩罚性损害赔偿。

生态环境及其现状篇10

【关键词】资源环境承载力承载力现状

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了“资源承载力”的概念,“一国或一地区的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区的能源及其它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条件下能维持供养的人口数量”[1]。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资源环境压力越来越大,而同时资源、环境也是制约经济发展的一大刚性约束条件。因此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对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是非常重要的。为了更好地适应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我国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也日渐深入。我们在享受经济发展带来的舒适生活的同时,必须把经济发展的代价控制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的范围内,这样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现状

pRS模型即“压力—状态—响应”模型,在此将其应用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提供一个清晰的思路来理清资源环境的现状[2]。“压力”指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源的开发与消耗,近些年来资源消耗强度的增大使我国人均资源拥有量降低,资源的减少、环境的恶化、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使资源环境产生许多矛盾与挑战。“状态”指不尽完善的经济发展模式、对资源不合理开发的存在都使得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面临严峻的挑战。“响应”指人们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分析、研究并针对资源环境问题提出建议、相关部门重视资源环境的开发与保护。通过pRS模型,我们了解到资源环境问题形势严峻,而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也势必走向成熟。

我国的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环境承载力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土地、水、矿产、人口及旅游等单因素对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已经比较完善与成熟,与此同时及发现由于承载力概念本身的不确定性、其因子的多样性以及其量化难度大,大多数仍停留在单因素对环境承载力的研究,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且可以适用于全国的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

二、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方法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生态足迹法、相对资源环境承载力法和层次分析等方法,这里简单介绍生态足迹法在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中的应用。生态足迹的概念是williamRees教授在1992年提出的,并与其学生在1996年提出了计算方法[3]。

生态足迹的含义是要维持一个人、地区、国家以至全球的生存所需要的或者能够只纳人类所能排放的废物的、具有生物生产力的地域面积。比如说一个人的水资源消耗量可以转化为产生这些水的水域面积,废水排放的衍生废物总量可以转换成吸纳这些废物所需要的农田、森林的面积。延伸开来可以理解成为了经济发展所付出的资源环境代价,值越小时,表明人类对资源环境施加的压力在本地区生态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之内,资源环境处于可持续发展的状态。反之超过这个承载度会对资源环境的有序结构造成破坏,生态环境将会丧失其自我恢复功能,对于人类社会来说是我们不愿看到的,也将会是十分危险的。

通过生态足迹法人们可以知道人类对于生态资源的开发力度和消耗强度,反映出区域的资源供给能力和资源消耗总量。可以通过生态足迹法分析人类对资源环境的系列行为是否处于承载力范围之内,进而调整我们的行为。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但利用生态足迹法来测量资源环境承载力仍具有一些缺陷,生态足迹法因子的取值年限不同,产生的值也会不同,测量结果与各地区比较也会产生误差,并且生态足迹法是一种静态的分析法,人们不能通过它看到未来的发展趋势。很多学者也在致力于完善生态足迹法,我们期待更加完善的生态足迹法来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提供更为有力的评价方法。

三、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展望

(1)由单一走向综合。当前对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多是从土地、水、矿产和旅游等单要素角度出发,缺乏一个综合评价体系。只有将资源、环境、人口、经济和社会等因素融合,综合考虑资源环境承载力才能实现全面的可持续发展。

(2)面向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区域性的开发以及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单一要素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远远不能满足当前的需要[4]。研究并掌握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状况,对制定区域发展规划、产业与人口布局、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定量化。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面临因子多且复杂的问题,且各个因子对资源环境产生的影响程度不同,只有利用计算机、地理遥感等技术,对不同的影响因子进行区别对待才能得出合理的定量化的结果,进而得出一致的定量化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随着人类对资源的持续开发,环境不断遭到破坏,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紧张,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十分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但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意识到,在对资源环境问题进行研究的同时,重点还是应该由每一个公民把节约资源、爱护环境落实到实处,做一个实实在在的践行者。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我们同样期待着一片蓝天、广袤的草原、新鲜的空气。

参考文献

[1]马爱锄.西北开发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D].咸阳: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3.

[2]陈甲球.pRS模型在资源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分析[J].石材,2006(07).

[3]蒋玲燕,闻岳等.生态足迹法及其在国内的应用[J].四川环境,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