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十篇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十篇

网络工程专业就业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8:41

网络工程专业就业篇1

网络工程专业培养要求

1.掌握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的基本理论知识;

2.掌握网络工程的分析和设计的基本方法;

3.了解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4.了解与网络工程有关的法规;

5.能够运用学习知识和外文阅读能力查阅外文资料;

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获取信息的能力。

网络工程专业就业方向有很多,就业前景也比较广阔,但大家还是要在专业上努力学习,争取学习地更深入。

网络工程专业就业方向

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国家机关、科研机构、学校、工厂等企事业单位从事计算机应用软件及网络技术的研究、设计、制造、运营、开发及系统维护和教学、科研等工作。

从事行业:

毕业后主要在新能源、互联网、计算机软件等行业工作,大致如下:

1新能源;

2互联网/电子商务;

3计算机软件;

4计算机服务(系统、数据服务、维修);

5电子技术/半导体/集成电路。

从事岗位:

毕业后主要从事网络工程师、运维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等工作,大致如下:

1网络工程师;

2运维工程师;

3网络管理员;

4系统运维工程师;

5网络运维工程师。

网络工程专业主要课程

网络工程专业就业篇2

深入分析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两个纲领性文件,结合河北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自身特点,借助思科网络技术学院提供的课程平台、师资培训、学科竞赛、实习就业等优质资源,形成了“网络设计与集成”方向人才培养体系的初步规划与布局。同时,在思科网络技术课程体系与“网络设计与集成”方向专业课程的融合与实践中,督促专业教师主动地分析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规范、课程体系,为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应用开发、网络管理与安全两个方向后续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

关键词: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网络工程专业;融合;借鉴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系统的不断完善,网络应用的不断扩大和深入,基于网络技术的信息产业将获得巨大的发展机遇。面对这种机遇与挑战,培养网络工程专业各类技术人才、提升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质量迫在眉睫。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网络工程专业的教育实现了跨越,从原来的一个专业方向发展成为全国性的大专业。在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过程中,主要问题表现在专业定位以及由此产生的专业课程体系规范建设方面[1]。作为思科公司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社会公益项目,思科网络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思科网院)[2]通过校企合作,用思科提供的课程培养符合市场诉求的复合型网络技术人才。课程强调实践性学习以及岗前技能准备,让学生符合“互联网+”时代对网络技术越来越高的技能要求。通过初步探索思科网院课程体系与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融合,为解决网络工程专业定位不明确、课程体系不规范、知识面不宽广等问题,提供了有益的思路。

1网络工程专业建设

网络工程专业涉及计算机网络的设计、规划、组网、维护、管理、安全和应用等方面的工程科学和实践问题。迄今为止,网络工程已形成独有的理论、工程方法和技术架构,专业课程体系趋于完善,专业方向基本明晰[3]。文献[1]旨在明确高等院校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定位,明确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技术与技能需求,据此论证网络工程专业知识领域、确定核心知识单元,在此基础上制定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实施计划,供高等院校网络工程专业教学参考,以下简称“方案”。文献[3]作为一种标准和规格,从工程教学的本质出发,探究网络工程的专业定位,梳理知识体系与能力构成,为各高等学校开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提供必要的参考和建议,各高等学校可在专业规范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发展和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以下简称为“规范”。以上两个文件成为目前国内网络工程专业建设的两个指导性文件。“规范”中提出网络工程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网络协议分析、设计与实现,网络设备研发,网络应用系统设计与开发,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网络系统管理与维护,网络系统安全保障六个方面的能力之一。“方案”中提出将网络工程专业划分为网络设计、网络应用、组网工程、网络管理与安全等四个方向。同时,围绕四个专业方向制定了一个包括公共基础、专业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专业实践五个环节的课程体系结构,一个包括课内实验、课程设计、学科竞赛、自主创新、实习实训、毕业设计等环节的实践教学体系。思科网院CCna(思科认证网络工程师)路由和交换课程体系[4]全面覆盖了组网工程方向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对于培养学生网络工程规划、设计与实施能力具有积极意义。它从专业基础、专业必修、专业选修到实践教学等各个环节,均提供了丰富详实的教学资源、模拟软件、实验资源和学习平台,加之高水平的学科竞赛、高质量的实习及就业机会,使得学生能够充分借助思科网院这个平台,学好网络技术,胜任岗位需求,实现职业规划。

2思科网络技术学院课程体系

思科网院课程由思科公司和合作伙伴共同开发,以netSpace作为课程平台(为配合课程教学推出的一个在线学习、测验平台,课程的所有相关资源可从该平台下载),主要内容包括信息通信技术和网络专业知识,着重培养学生的网络技术、创新能力、21世纪必备职业技能等,较好地帮助学生做好职场入门、职业认证、创业能力、继续教育等方面的准备。课程开展形式包括教师开课和自主学习两种方式,其中教师开课主要采用面对面教室教学与在线教学相结合,自主学习指学生自主报名参加在线学习课程,按照自己的节奏安排时间完成学习任务。思科网院课程体系框架请参见文献[5],各门具体课程请参见文献[4]。以下详细介绍3门与网络工程专业组网工程方向人才培养密切相关的课程。

2.1CCna课程

CCna课程分为如下4个学期的内容。1)网络简介。介绍因特网和计算机网络的体系结构、功能、组件和模块。介绍ip编址原理以及以太网概念、介质和工作原理方面的基本知识,为选修其他CCna路由和交换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修完本课程后,能够组建简单的Lan,完成基本的路由器和交换机配置,以及实现ip编址方案。2)路由和交换基础。介绍了小型网络中路由器和交换机的架构、组件和操作。将学到如何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基本功能。学完本课程后,将能够配置、排错路由器和交换机,并能够解决ipv4和ipv6网络中Ripv1、Ripv2、单域/多域oSpF、虚拟Lan、VLan间路由相关的常见问题。3)连接网络。介绍了聚合应用在复杂网络中所需要的wan技术和网络服务。了解如何选择网络设备和wan技术,以满足网络需求,将学到配置和排错网络设备以及解决与数据链路协议相关的常见问题等知识,还将掌握在复杂网络中实施ipSec和Vpn所需的知识和技巧。4)扩展网络。阐述了大型复杂网络的架构、组件以及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工作原理。学习如何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的高级功能。学完本课程后,能够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能够排除其故障,并且能够解决ipv4和ipv6网络中常见的oSpF、eiGRp、Stp和Vtp问题,并具备在网络中实现DHCp和DnS所需的知识和技能。

2.2ite课程

ite课程涵盖计算机软硬件的基础知识和高级概念。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描述计算机的内部组件、组装计算机系统、安装操作系统、使用系统工具和诊断软件并进行故障排除。学生还将能够连接到internet以及在网络环境中共享资源。本课程的新主题包括移动设备和客户端虚拟化,扩展主题包括microsoftwindows7操作系统、安全性、网络连接和故障排除。

2.3pt课程

Ciscopackettracer是由Cisco公司的一个辅助学习工具,为学习思科网络课程的初学者设计、配置、排除网络故障提供了网络模拟环境。用户可以在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上直接使用拖曳方法建立网络拓扑,并可提供数据包在网络中行进的详细处理过程,观察网络实时运行情况。可以学习ioS的配置,锻炼故障排查能力。

3融合与实践

3.1CCna课程与专业培养方案的对接

在学校最新修订的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根据“规范”和“方案”两个指导性文件的内容,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将专业培养进一步凝炼为网络设计与集成(即“方案”中的组网工程方向)、网络应用开发、网络管理与安全3个方向。保证六种能力培养不变的前提下,严格按照“规范”和“方案”提出的课程体系结构和实践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专业培养机制。其中,计算机网络原理、组网工程和网络规划与设计3门课程构成了“网络设计与集成”方向人才培养的主线,思科网院CCna第1~4学期的课程较好地覆盖了以上3门核心课程的大部分内容。经过对CCna课程以及3门专业课程的分析和比对,从如下4个方面进行对接。其一,理论课程的分析与对接。1)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CCna第1学期内容基本覆盖了原有教材《计算机网络(第5版)》的内容,而且配合理论知识点的讲解,CCna提供了更多的动画演示和实验。针对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点,借鉴CCna课程的讲述方法,加入flas演示、加入pt课程的学习以及实验例程的演示,增加动手环节,加深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2)组网工程课程。CCna第2、3学期内容与本课程完全相符合,因此在教材的选择和实验的设置上以CCna第2、3学期为基础,采用“先硬后软”实验法,即要求每名学生都先实际使用和配置网络设备,然后让他们使用packettracer这样的软件模拟器进行详细配置。3)网络规划与设计课程。从CCna第4学期内容中选取与网络规划与设计相关的部分,并加入CCDa(思科认证设计工程师)部分知识点,开展理论与实验的教学工作。其二,在课程设计环节引入相关内容。在《组网工程》和《网络规划与设计》的课程设计中,采用packertracer辅助实际设备的方式,选取思科网院提供的相关资料开展综合性较强的课程设计环节。其三,开设新的全校选修课程。把CCna第1~2学期的课程作为春季学期的选修课,暂定为“交换机和路由器配置实践”。其四,个性化教育和学科竞赛。在本专业的个性化教育环节,引入思科认证的相关内容,鼓励具有一定基础和兴趣的学生参加CCnp或者CCie的认证,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网络技术实力。同时,选拔有潜力的学生参加思科网院组织的学科竞赛,以赛促学、以赛带练,使得学生有目标地去学习,锻炼动手能力,拓展就业机会。在以上4个环节中,充分利用netSpace平台提供的教学资源和考试系统,以本专业的培养方案为基础,全方位开展CCna相关内容的教学工作。同时,把思科网院当作一个教学的交流平台,借鉴、学习其他学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方面的成功经验,结合学校的特点,不断完善思科网院与网络工程专业课程的对接,制定保证人才培养的有效机制和规定,逐步形成思科网院与本单位教学工作相互促进、长期良性发展的局面。思科网院CCna课程与专业教学对接的过程中,专业教师明确了“网络设计与集成”方向的人才培养目标,并以此为基础深化如下3个方面的工作,不断提升培养质量。其一,认证与就业。联系到了河北思科授权培训合作伙伴,选派优秀的工程师到校,讲解本领域内的技术需求、学习方法、职业发展规划以及思科的认证体系,鼓励学生参加CCnp、CCie的认证考试,拓展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就业机会。其二,企业资源拓展。接触河北省中小学校园网建设优质单位,他们是我省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力量。通过与这些企业的接触,我们了解到目前企业内部的网络工程师的素质参差不齐,对于“网络设计与集成”方向高水平人才的需求较大,能够拓展专业学生的就业机会。其三,行业动态跟踪。思科网院项目的开展,也使我们跟业内同行有了更多接触的机会,能够更好地了解本领域目前的就业情况。以上工作的开展,形成了本方向人才培养体系的初步规划与布局,为网络工程专业“网络应用开发”“网络管理与安全”两个方向后续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其一,在“网络设计与集成”方向中,以思科网院平台提供的课程体系、网络大赛为基础,当学生具备了扎实的网络技术基础和一定的实践能力时,后续的个性化教育、生产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设计依托对口的技术型企业进行,使得学生能够从理论知识的学习过渡到实际的工作中,构成了一条人才培养的主线。目前,多名毕业生就职于中国通信服务浙江设计院、华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河北分局、河北广电网络石家庄分公司、新疆电信等国内知名企业,从事本方向的管理与技术工作。其二,在“网络管理与安全”方向中,借鉴以上人才培养模式,就课堂教学、学科竞赛与北京西普阳光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进行初步合作,使得学生能够接触到更实用的网络安全技术,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为就业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后续在“网络应用开发”中,将沿用这一思路,细化具体的培养方向,深化与国内外知名公司的合作,达到在教学、实习、就业等环节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目标。

3.2ite课程与信息技术基础课程的融合

把ite课程的部分章节与信息技术基础的部分内容相结合,使得后续可能进入网络工程专业学习的学生在进入大学之初就能接触到思科网院的课程与理念。对接过程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其一,教学对象。学校本三独立学院实行大类招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3个专业被包含于计算机类中。基于以上,信息技术基础与思科网院ite课程的融合,只针对计算机类8个班。其二,融合意义。把思科网院ite课程部分引入到信息技术基础教学中,在一定程度上将丰富原来信息技术基础教学的内容,思科网院提供的教学资源和模拟软件也对提高教学效率、激发学生兴趣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教学对象针对理工学院计算机类学生,所有学生后续都将学习计算机网络原理课程,部分学生将进入网络工程专业学习,还会进一步接触到组网工程、网络设计与规划等课程,以上内容都整体或者部分采用了思科网院的课程资源,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必将奠定坚实的基础。其三,内容分配。保留原来信息技术基础课程中windows和office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主要变动包括:在word内容之后,增加“长文档排版”内容;增加“思科ite教程第3章计算机组装、第6章网络、第7章笔记本电脑”内容;增加pt课程内容。

4结语

思科网络技术学院课程体系与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融合与实践,为整个网络工程专业的建设起到了较好的示范作用。但是,限于师资、软硬件资源等问题,未来还有许多工作需要完善。其一,课程对接基本完成,但是具体到每一门课程中,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工程能力还有待提高;其二,在已有的课程对接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netSpace平台单元测验占用时间较长、packettracer实验强度不高,鉴于此要学习兄弟网院好的经验[6],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处理好理论、实验、测验的关系,不断完善课程对接过程,探索专业认证与个性化教学的学分互认。

作者:张光华张世民阮冬茹练沛强单位:河北科技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思科系统(中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公共事务部

参考文献:

[1]徐明,曹介南.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思科网络技术学院项目背景[eB/oL].(2010-06-04)[2012-03-09].

[3]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网络工程专业规范(试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网络工程专业就业篇3

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必须以市场调查为依据,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分析本专业岗位迁移的方向及岗位迁移所需的基本能力,重构课程体系,探索一种既能适应本专业岗位需求又具有一定的岗位迁移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改革也必须围绕职业岗位群以知识建构和应用能力培养为重点。

1.1网络技术专业人员工作岗位调研

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要注重企业实际需求的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明确人才需求规格,注重岗位迁移能力培养,准确定位培养方案。本次调研的主要对象是珠三角,江西省及萍乡市的部分网络科技公司、大型招聘网站上招聘网络人才的单位、国内几家知名的网络人才培训机构和近几年网络专业毕业生的跟踪调查,调研的主要内容是网络技术专业人才从事的工作岗位、具体的工作任务内容及岗位迁移情况。本次共调研企业和事业单位共83家,走访网络专业毕业生56人,得到网络专业人员从事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其中进行过岗位迁移的人员共有65人次。

1.2网络技术专业工作岗位及主要迁移岗位

根据调研收集到的信息,对工作内容相同的工作职位及部分迁移岗位进行合并,目前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从事的主要职位有:①网络管理;②系统集成;③网络测试;④信息安全;⑤网络布线;⑥网络维护;⑦系统管理;⑧网页设计与制作;⑨计算机维修;⑩网站营运管理;輯訛輥网站策划。对上述11个职位进行整合,把相近的职位放在一起,得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岗位群主要有三个:网络管理与维护、网络构建和网站设计与开发。

1.3网络技术专业岗位专业核心能力

为了使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更加有针对性和适用性,对网络技术专业岗位群的典型工作岗位和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经过提炼得出工作岗位对应的专业核心能力和专业知识要求,最终确定符合市场化要求的网络专业课程体系。网络技术专业基于岗位需求和岗位迁移的专业核心能力。

1.4网络技术专业毕业生的岗位迁移能力与职业通用能力

通过调研和问卷调查得知,毕业生在发生岗位迁移以及企业在选择用人时不但要看毕业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要看毕业生的职业通用能力,包括责任感、团队协作精神、事业心、灵活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独立性、自信心、压力的承受能力、礼貌与成熟等,其中沟通协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越来越被用人单位看重。因此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不仅要有专业知识结构目标、专业能力结构目标,还应包含人文素养目标、社会能力目标等素质拓展目标,为学生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和岗位迁移能力奠定基础。

2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的构建

高职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课程体系构建应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宗旨,紧密结合网络专业的发展、市场需求,以适应职业岗位群体的迁移为依据确立专业岗位课程培养目标。针对工业企业和事业单位信息化网络平台建设而需要的三个工作岗位(网络管理维护、网络构建、网站设计与开发),通过调研和分析得出每个岗位的工作过程和工作内容,确定工作过程对应的职业技能目标,确定关键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得到基于工作岗位及岗位迁移的三个大模块化的课程体系。

3结束语

网络工程专业就业篇4

关键词:网络工程;培养方案;教学体系;人才培养

随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计算机网络的研究和应用需要越来越多具有理论和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但是,这些人才究竟应该掌握哪些技能、如何为其制定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很多大学,以至企业都提出了不同的见解。锐捷提出了RVpp人才培养价值体系[1],北大青鸟提出通过培训的方法增强学员对专业的熟练程度和职业素质培养[2];另外,大学也在强调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研究型高校则强调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即研究创新和应用创新,如协议分析与设计、网络设备的设计与制造等[2-3];应用型高校则强调“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认为学生在具备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应突出动手和实践能力,到企事业单位应体现出上手快和动手能力强的优势[4-10]。近几年,我校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对网络工程专业也进行了改革,在教学体系上和教学计划的制定上提出“基础+主线”的改革思路并取得一定成果。

1专业教学改革背景

1.1基本情况

我校网络工程专业自2004年开始设置。7年来,已有3届毕业生共210人,其中从事师范教育的学生约占30%,到公司就业的人数占40%,考研的人数约占15%,从事其他工作的约占15%(如装修设计)。学生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技术、机械制造、电气、房地产、教育、旅游和人力资源。从就业行业和所学知识的相关性来看,其中约有70%的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30%的工作和所学专业基本无关或很少相关,如旅游、推销等。而且,这30%的学生中约有一半学生准备长期从事他们目前的工作,且在学校学习期间就对本专业不太感兴趣或根本不感兴趣。

1.2存在问题

通过探索和总结,我们认为网络工程专业在建设过程中主要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1)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太准确。学生对毕业之后的就业目标不明确,不知道将来能够从事什么工作、能干什么,即培养的人才的出口在哪里不明确;2)学生专业能力和应用技能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有的学生宁可放弃学校的学习,到校外参加各种培训班。虽然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强调动手动脑,但是学生仍要出去参加社会力量办学的培训班,这值得我们反思;3)双证书的内涵需要拓宽并能够真正提高学生就业率和就业水平。“双证书”是我校的首创和特色。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学生不仅要取得毕业证书,还要取得体现动手能力的职业资格证书。目前,很多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校都实行了“双证书”。如何拓宽双证书内涵,如企业证书与就业相结合,使学生真正得到实惠并提高就业竞争力是我们教学改革的另一个问题;4)专业建设和教学内容要适应学科发展和企业应用。本科教育不是技能培养,在重视技能培养的同时要重视基础,特别是那些与企业应用紧密结合的学科的发展,如无线网络的应用、手机编程、网络游戏编程等理论的学习,使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

2人才培养方案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学有所获,我们首先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在改革过程中,培养方案不再是“大一统”,而是向专精基础上的学生兴趣主导人才转变,实现软硬二元制下学生主导的一元化培养。在人才培养上,根据主流技术的发展,软硬件各选一条主线,课程围绕主线进行设置,同时两条主线由浅入深,理论和实践结合。学生根据兴趣,可以侧重于其中一条主线的学习。

通过调研,总结出网络工程有6个大的方向,即网络信息安全、网络集成、网站建设和管理、网络服务、网络编程和网络架构。在改革之初,设想从其中选择2至3个有较大人才需求的方向作为培养学生的重点方向。以此方向为基础,考虑到网络发展的前瞻性,采用任务驱动的方法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的制订。根据人才的需求分析,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主要集中在网络集成和网络编程软硬各一个方向。具体来说,网络集成方向应是学生从做网线、构建局域网到利用路由器构建各种网络互联、网络布线,路由器各种命令的熟练配置、交换机各种命令的各种配置、网络故障分析、异构型网络的互联等,虽然这些都是硬的东西,但是更加突出网络工程专业的特色。在软件理论学习,网络工程专业主要强化网络编程能力的培养,从原来强调掌握2到3门计算机语言改革到精通一门计算机语言,即根据网络工程专业的实际,学生精通Java语言,即Java的基础学习、Java的案例教学到最后利用J2me架构下的移动设备的网络编程和游戏编程。

网络工程专业确立上述人才培养目标之后,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可以进一步确立自己从事软或硬件应用技能的单一化目标。同时,该方案从新生抓起,入学开始灌输二元制下学生主导的一元化培养,以使学生明确目标。因此,人才培养目标首先是确定人才的出口问题。

3教学方案和教学体系的建立

在确立上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础上,制定教学方案和教学计划。但是,该项工作不是原来基础上的打补丁或者小修小改,而是据此目标制定教学方案,进一步确立课程设置和教学计划。根据人才的出口,自底向上地建立教学体系,在专业课教学方案和培养计划拟采用二元制下的侧翼辅主线方案。

侧翼辅主线的具体方案是网络工程专业的整个教学确立“软”“硬”两条主线。“硬”主线是计算机网络、网络互联、网络工程实训、系统集成和综合布线;“软”主线是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Java语言、数据库技术、网络编程和J2me框架下的手机编程。通过硬主线培养学生具有从事网络操作和实践的能力,通过软主线使学生具有网络环境下的软件特别是移动设备的软件开发能力,整个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在此基础上,确定两条主线的两翼课程,如实验实训课程、课程设计等实践性课程和相关辅助主线的课程,以此夯实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或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为了保证学生的专业课,我们专门探讨这些专业的前导课程或先修课程,这样确立专业基础课的一部分,同时软硬主线的公共课的某些部分也作为专业基础课进行设置,如计算机网络、网络安全等课程。最后,确定和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相关的基础课,如程序设计语言、计算机导论等专业基础。因此,整个教学体系从确立人才培养目标,然后根据目标自底向上的建立教学体系和教学计划体系。

图1教学体系的确立

4教学环节的改革

学生毕业的出口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他们找工作的资本是“会什么,能做什么”,即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目前,学生“上不着天,下不着地”是非常突出的现象,即理论基础不扎实,不能进一步深造,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不强,不能满足企业和用人单位需求。

1)实验实训教学方面软硬结合。网络工程专业实践课可以采用“虚”“实”结合的方法。网络设备的短缺是国内外的普遍现象。为克服该问题,国内外很多企业和学校开发了网络仿真平台,如路由器仿真工具Boson、RouterSim、Cim,网络性能分析软件nS2等。有些平台,如dynamips,可以假乱真,甚至可以和物理设备通信。因此,“虚”就是将部分实践内容转移到仿真工具实验,学生掌握真正的配置之后再“实”做。这样,可以有效解决设备短缺的情况,并且还可以拓宽实践的环境。

2)实验室建设校企结合。与其他学科不同的是将企业请进来,例如将华为、西普阳光等企业引进学校,利用他们的设备培养他们的“潜在客户”来装配实验室,特别是西普阳光推广的设备具有二次开发的接口。学生在老师的培养下可以拓展设备的功能,学生完成扩展功能后具有成就感以增加学习的兴趣并增加学习的主动性。

3)强化学生示范作用,做到以点带面。为了激发学生对实践技能和动手能力的培养,南开大学有“百项工程”,中国民航大学具有“强学计划”,他们收到了不错的效果。我们借鉴兄弟院校的经验,结合计算机应用技能大赛,在学生中倡导“精品工程”。每学期给出一个与网络工程专业相关的软硬件题目,并且鼓励学生以团队形式参加。最后,对学生中的优秀作品给与适当奖励。争取在3到4年内的技能训练,学生作品中出现一两个与社会或企业紧密结合的作品,并产生社会或经济效益的作品并做为特色品牌。

4)完善评价体系,促进人才培养良性循环。网络工程专业的发展要有活力,最重要的体现在学生就业的数量和质量上。因此,我们拟建立由学校、企业和学生等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评价体系。此项研究使

我们对人才的培养标准化,通过学校、企业和学生等对学生实际水平和能力的评价,使学校和教师更能够认识到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学生期望的差距以为我们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培养更贴近企业需求的人才提供科学依据。最终,整个人才培养构成闭环且处于正反馈状态。

5结语

网络工程专业教学着力在人才培养的“特色、质量、创新”3个方面下功夫,和其他非it行业相结合形成专业优势。教学改革的目标是解决学生就业时的“供不应求,供不适求”的问题。经过几年的实践,每年约有20人参与实际项目,参与开发的项目有校园网管理系统、精品课网络平台建设等。学生取得“双证书”比例连年提高。毕业时,局域网高级管理员可达95%以上,网络工程师比例约达到63%。人才培养方案已经初见成效,计算机网络专业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在2008年和2009年一次就业率为74.5%和72.5%,二次就业率在92%以上。通过随机调查,70%以上用人单位认为本专业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强,上手快,对我们的培养模式表示认可。同时校内外实践教学条件的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推动了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参考文献:

[1]王春雁.职业技能院校要建人才培养价值体系[eB/oL].[2010-10-05]./Readnews.asp?newsiD=1817.

[2]陈希.改革创新构建研究型大学的人才培养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3(11):3-6.

[3]徐明,曹介南.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9):115-118.

[4]翟宏群,冯茂岩.高职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探索[J].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2):15-17.

[5]王呼生,王济鸿.计算机网络专业的人才需求分析及其实践教学的探索[J].实验室科学,2007(6):174-175.

[6]叶展翔.“首岗适应、多岗迁移”的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J].职业技术教育,2010(5):12-13.

[7]雷超阳,刘军华.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当代教育论坛,2009(1):114-115.

[8]胡飞跃,邓文达,邱春荣.计算机网络专业人才需求层次细分与职业能力定位[J].计算机教育,2009(5):56-58.

[9]郭广军,羊四清.面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探索与实践[J].计算机教育,2009(19):134-139.

[10]乐丁惕.应用型本科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的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2008(30):193-194.

Constructionofteachingarchitucturewithtwomainlinesinnetworkengineeringmajor

LiYao-hui,CaiZhen-shan

(DepartmentofComputerScience,tianjinUniversityofeducationandtechnology,tianjin300222,China)

网络工程专业就业篇5

关键词:“3+1”人才培养模式;网络工程;课程体系;Linux系列课程

“3+1”人才培养模式就是高校四年制本科学生通过在校3年系统专业学习,最后一年到相应的企业或实训基地实习,进入企业项目组,重点进行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提高。3年校内学习包括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的理论课和实验课,以及课程设计、新技术专题、认识实习等集中的实践教学环节。1年的校外实习包括10周的生产实习,10周的项目实训,4周的毕业实习和13周的毕业设计,这些实习和设计环节全部在实习单位或就业单位开展。学生通过企业实践和学习,增强自身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尽快适应企业和社会的需求。在“3+1”人才培养模式下,多样化的人才需求对高等教育的人才培养提出更高的要求。课程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媒介,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协调高校人才能力培养与就业市场需求关系的关键点[1]。很多高校的网络工程专业都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改革,有的高校采取课程群及课程分类方式[2-3],有的高校建立了“三力合一”的实践教学体系[4],有的高校建立了多元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5],有的高校建立了“工程+创新”的实践教学体系[6],有的高校建立了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7],还有的高校围绕专业建设进行多方面改革[8-10]。辽宁科技大学根据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依据社会需求,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了模块化课程体系和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一、人才培养目标

基于社会需求和来自于毕业生、用人单位、校企共建实训实践基地的信息反馈,辽宁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系统的规划设计、维护管理、安全保障和应用开发相关的理论、知识、技能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管理能力和良好综合素质,能够承担计算机网络系统设计、开发、部署、运行、维护等工作。同时掌握web服务技术及Linux平台下的网络应用开发技术,具有从事网络系统软件、网络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课程体系构建原则

(一)依据社会需求

以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为导向,明确企事业单位对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知识能力的要求进行分析和总结,为确定人才培养目标提供依据,从而构建满足企事业单位用人需求的课程体系。学生在校期间可以有的放矢地学习和掌握用人单位要求的知识和技术,为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准确地了解社会需求,针对校园招聘会、58同城招聘、赶集网招聘等进行信息收集,走访30余家实习基地,总结分析发现主要招聘的岗位为网络工程师、网络运维工程师、网络管理员、网络安全工程师和网络研发工程师,大多要求学生熟悉网络通讯、熟悉Cisco等品牌网络设备安装与调试、熟悉oracle和SQLServer数据库,能熟练使用Linux系统,有CCnp、H3C等厂商认证可优先录用,鉴于此,学校调整了人才培养方案。

(二)以学生为主体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层次和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设置多层次多方向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组合课程模块,达到挖掘学生潜能,促进个性发展的目的。原来的培养方案中,培养方向为综合组网和嵌入式开发,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36%。自2006年网络工程专业第一届学生毕业以来,通过对毕业生去向调查及毕业后的跟踪走访,网络工程专业毕业生从事系统集成和网络规划设计实施工作所占比例很小,更多的学生毕业后从事软件开发工作。根据以上情况和it行业、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在校学生、毕业生和企业的反馈,结合本校学生层次水平,网络工程专业勇于创新,对培养方案做大幅度调整,与oracle上海校才科技合作,引入oracle上海校才科技定制的网络相关的Linux系列课程和工程案例,从教学大纲、课程体系、课件、案例、教材等开展全面合作。加大力度开展实践课程,形成模块化专业知识结构,通过多模块组合实现多方向能力培养。此项合作,在全国属于首创,目前有几十家高校采用这个模式。

三、模块化课程体系构建内容

整个教学过程划分为7个环节,即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素质拓展教育课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为了实现多方向能力培养,拓宽就业渠道,在原有课程体系的基础上,融入oracle上海校才科技定制的网络相关的Linux系列课程,形成了模块化专业知识结构,将专业课程分为专业基础模块、组网技术应用模块、Linux网络开发模块、网站安全开发模块和web应用开发模块五大模块。专业基础模块突出培养学生的编码能力;专业课程以组网技术应用模块和Linux网络开发模块为主,组网技术应用模块培养学生搭建大型网络工程应具备的能力,Linux网络开发模块培养学生从事大型底层软件开发应具备的能力,包括网络系统软件和网络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能力;专业选修课程开设网络安全开发模块和web应用开发模块,是对专业课程的延伸和拓展。在实施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和未来的职业取向选择模块的组成结构,为学生提供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自由,学好任何模块都可以适应就业需要;最后通过大四一年的企业工程项目实战,提升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工程项目实战能力。

四、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

网络工程专业的实践性较强,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个的课程体系建设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因此,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新的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40%,比以往培养方案增加4个百分点,构建了以能力培养为核心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学科竞赛—创新计划—科研项目—项目实训—校企联合指导毕业设计的综合能力培养体系,构建与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能力培养相一致,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学习与应用相结合、学校与实习基地相结合、学习与就业相结合,突出实践教学的参与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践教学八个学期不断线。

(一)引入工程案例,强化实践教学

引入校园网、企业网、城域网,强化组网技术模块课程实战性;拆分10余个案例系统应用到组网技术、Linux网络开发、网络安全开发和web应用开发等模块课程中,提高学生团队合作和系统编程能力。工程案例的引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对课程知识在工程项目中应用认识,积累工程实践的经验,强化了学生就业竞争力,同时提高了教学质量。

(二)以科技竞赛为主要手段,推进创新能力培养

以aCm程序设计大赛、嵌入式程序设计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大赛为依托,以学生自己设计的研究课题为主,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研发,以老带新,以赛代练,拓展学生工程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三)建立校外实践基地

校外实践基地即是课内实践教学案例的源头,也是检验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更是提升学生就业力的保障,建立与专业人才培养相适宜的网络工程专业校外实践基地,实现培养符合产业发展特征和企业实际需求的高素质网络工程人才培养目标。软件学院建立了东华软件、天元网络等校外实习实践基地。

五、结语

几年来,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参加各类大赛积极性得到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稳步提高。2012届初次就业率达到92%,2013届96.8%,2014届98.04%,2015届达到了空前的99.11%。除去就业生人数的增加,毕业生的薪酬也逐年增长。2013年,辽宁省进行了“专家不进校,管办评分离”的本科专业综合评价,辽宁科技大学网络工程专业在包括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民族大学等全省9所参评高校中排名第三,并被确定为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进一步确定了工程案例驱动教学+Linux平台网络软件开发的专业特色。实践证明,网络工程专业采用以产业发展为导向的校企联动“3+1”人才培养模式,使学生提前获得了企业实践经验,完成了从学生向企业员工的转变,达到企业用人要求,拓宽了就业方向,增强了就业能力,学生就业层次不断提高,受到了用人单位好评和社会的认可。

参考文献:

[1]罗家莉,孟庆瑶,李敏.适应就业市场需求的高校课程体系改革探析[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26(5):52-55.

[2]彭佳红,曹晓兰,程研.软件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群研究[J].高等农业教育,2013(2):74-76.

[3]高联雄,赵波,吴庆畅.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体系与专业方向设置实践与探讨[J].云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76(1):150-152.

[4]胡伏湘.“三力合一”的网络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0):443-446.

[5]金永涛,安志远,刘海燕,等.网络工程专业多元立体化课外实践教学模式的探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0):412-415.

[6]平源.网络工程专业“工程+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科技资讯,2014,12(11):171-173.

[7]李平,熊兵,吴佳英.网络工程专业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2013(4):113-117.

[8]张剑飞,韩子恒,程杰.网络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4(3):11-12.

[9]张远,杨旻.网络工程专业本科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4):155-157.

网络工程专业就业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网络工程;思维素质;养成对策

一、当前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现状

网络工程专业作为近年来人才需求较高的学科之一,在培养创新型网络人才实践中,更应该从学生的工程思维素养上,来拓宽学科规划与发展方向。当前,网络工程专业在提升学生就业能力上,一方面学科专业特色不明显,很多院校从教育内容、教育质量、知识体系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性;如侧重于通信工程类知识,仅仅从网络工程及技术课程中进行增设,未能体现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学科特色;侧重于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模式,在学科定位,教学模式上以应用型网络技术为主。

二、工程思维在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上旨在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思维能力作为网络工程专业的基本素养,应该从本学科知识架构,以及学科基础理论中进行体现,尤其是从专业技能、方法的运用中,强化学生工程思维的训练。思维是实现知识与实践的桥梁,思维方式体现了学生对学科理论的掌握程度,对于提升实践能力,强化学科专业水准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因此,认识到思维训练和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并从网络工程学科教学中来进行着重开发。从学科知识体系来看,网络工程专业融合了通信技术、计算机知识,以及工程学知识,在理论上需要从多种思维能力上来分析和解决问题。如数学思维有助于解决软件架构问题、计算思维有助于理论水平,设计思维有助于改善软件水平、系统思维有助于增强全局意识,特别是从网络系统架构的内部结构、外部接口,以及整个网络平台的运行中来提升网络工程管理效率;工程思维是基于网络工程设计与网络工程建设,并从知识的运用中来解决实践问题的筹划过程。

三、网络工程专业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与养成

网络工程专业从学科知识体系中分为五个模块,一是通识课程教育;二是专业基础课程;三是专业平台课程、四是专业拓展课程;五是专业实践课程。不同课程在设置中,要围绕课程前后的衔接关系,从知识体系结构上来前后相互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是从思维能力训练上,要注重不同思维的相互渗透与促进。如在数学思维养成中,结合高等数学、离散数学、数据结构等学科来渗透;对于计算思维,利用数据库原理、程序语言设计、操作系统等课程来渗透;对于网络思维,结合网络计算,网络协议、网络技术、网络安全等课程来渗透,对于工程思维,利用软件工程、网络系统集成、网络接入技术、网络规划与管理、物联网等工程实践来渗透;对于系统思维,从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接口系统、嵌入式系统,以及网络通信原理等课程来渗透。随着网络工程专业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从现代科学思维的养成上,强化对不同思维能力的提升。网络工程专业既有计算机技术,又有通信技术,在知识点梳理上需要从不同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实践应用中来反映。学生在网络工程知识学习,以及与学科相关的具体专业理论的分析中,从数学公式、到定理理解,从网络结构到数据库开发,从具体的算法分析到智能化信息处理,都可以从学科间的衔接与渗透中来构造思维。如在理解复杂的网络系统时,可以不同的问题进行分组并同时处理,构建并行思维;对于难解的问题,可以分解来看,构建递归思维;对于程序设计,算法分析,数据库系统,计算机操作系统,以及web课程,需要从大量的思维训练中来养成,特别是从软件编程和开发实践中,将不同的问题构建为数学模型,将问题作为构建软件架构的方向。

四、结语

思维素质是综合的,思维能力的养成需要渐进获得。在网络工程教学体系中,通过思维的交互性、协同性,以及知识的共享性与合作性,从具体的网络知识和网络实践中,来引导学生从中来培养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思维训练方法。如在学习计算机网络协议内容时,从最基本的请求/响应中来分别描述各层协议的工作方式;借助于分层思想,来引导学生从网络协议、报文封装、数据转发等协同、共享中来增强对网络通信的理解。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对网络工程技术人才的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思维能力作为网络工程教学重要的职业素质,应该从课程教学与工程实践中来推进,开拓学生的思维架构,构建贴合网络工程学科特点的应用场景,从工程化实践教学、项目化教学体系中完善学生的综合思维训练。

参考文献

网络工程专业就业篇7

为了更好地适应各行各业对计算机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人才培养目标的确立主要以企业需要为向导,以学生能力和素质培养为主要目标来进行设计的[3]。设计方法主要采用“企业”—“课程学习”—“企业”的学校与企业对接的方法来实现。经调查,大致上可以将计算机网络类人才分为以下三类:其一是从事研究型工作的专门人才。其二是网络公司中从事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软硬件工程性开发和实现工作。在计算机网站维护、企业、信息软件企业中心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需要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维护技能,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以及从事网络管理员工作。对他们的主要要求是网络技术的熟练应用、动态网页、静态网页设计开发能力,具有职业道德、社会责任感、团队精神等。其三是企事业单位中从事应用型工作的专门人才。他们主要从事企业与事业单位信息系统网络的管理、运行、维护的技术工作,以及在计算机与软件企业中从事系统集成或售前售后服务的技术工作。对他们的要求是熟悉多种计算机软硬件系统的工作原理,能够从技术上实施信息化系统的构成和配置。因此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岗位可以归纳为:网络管理工程师、网络管理员、安全顾问、安全助理、web开发工程师、网站管理维护员、程序员、数据库操作员等等。结合网络技术专业与职业教育的实际,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运用“倒推法”来进行设计。学校和企业共同设计课程和开发课程。以岗位分析为前提,提取出岗位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从而提炼出相关知识、能力以及素养等方面的要求,以此作为依据来构建课程体系,达到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目标,这就达到了专业培养社会需求的无缝对接。构建以企业需求为主导的学习过程。图1列出来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建设过程。通过对企业岗位的分析和岗位需求的提炼,结合企业专家对该专业培养方案的分析确立了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是培养两方面的人才,其一、培养掌握计算机网络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从事计算机网络建设与调试,网络维护与管理、网络系统安装与维护,以及具有网络应用开发与技术服务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其二,培养具有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具有网站开发和维护、能进行基础编程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二、以专业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确定核心课程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主要为网络工程技术方向。计算机网络技术方向主要培养学生具有基础网络建设、网络维护和管理等能力;网站设计方向主要培养学生的基础编程、网站开发和维护等能力。我们按照需求设计了如表1所示的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核心课程学习目标和主要的学习内容。从表1中所述的专业核心课程来分析,网络设备配置与管理、网络操作系统windows2003Server、中小型企业网络组建等课程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简单网络的布线和运行维护。通过pHp程序设计、jQuery程序设计、网站开发等课程的学习,培养了学生的基础编程、网站开发和维护等能力。在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对于专业核心课程,一般都采用半理论半实训的方式进行教学,学校提供了专门的网络实训室,能够提供网络专业学生“边做边学”环境。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加深理论认识,同时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加强职业素质,包括:开拓精神、团队合作、服务意识、敬业精神等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实训过程中通过专业教师和企业兼职教师的交互教学,学生将真正以项目的形式接触与企业同步的实训项目。这对学生的实习和就业是一个良好的对接。但是,由于学校提供的实训条件的限制,部分实训课程的项目将难以实现。因此,学校在不断加强对计算机网络实训室的建设,让学生真正地接触到大型的网络布局,以提高实训的真实性和可用性。除此以外,学校还在不断地加强校企合作,建设校外实训基地,加大校企之间实践教学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以网络工程真实项目为纽带,与多迪网络公司等企业共建本专业实践教学必须的校内实践教学场所和校外实践教学基地。企业高技能人才来校开展实践教学,专业教师去企业进行真实工作项目的参与。通过这些举措,很好地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专业核心技能的显著提升,学生的就业对口率和就业质量明显提高,实现学院专业建设、企业人才吸纳和学生就业的三赢。

三“、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

网络工程专业就业篇8

关键词: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实践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2007)10-0107-04

我国高校2001年开始开设网络工程专业,其专业定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等都还很不成熟,各学校对网络工程专业的理解存在着很大差异。独立学院作为一种结合公办、民办两种办学机制优点的新型办学模式,由于灵活的机制,在开设网络工程专业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制定适应社会需求的专业培养方案,是独立学院办好网络工程专业的关键。因此,东北大学东软信息学院计算机系在2006年申报网络工程专业后,既开始对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探索和研究。

1制订专业培养方案的原则

1.1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结合独立学院自身优势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稳步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大学培养人才的模式必须向市场需求型转变。独立学院的生源素质和传统的本科院校相比差距较大,所以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网络工程专业进行定位。独立学院的区域特征比较明显,而所在区域往往不只一所高校开设网络工程专业,所以重要的是结合学校自身优势、针对所在区域内对网络工程人才的需求,去确定差异化的专业培养目标。

1.2在培养学生扎实的专业基础前提下,强调学生关键实践能力的培养

目前计算机相关专业本科毕业生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实践能力不强,需要企业进行岗前培训才能胜任工作。独立学院培养的是应用型人才,应该首先将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适应岗位需要的实践能力上面。但这种实践能力只能是初级的工作技能,成熟工作技能的真正形成是在工作后,是在年复一年的实践过程中累积的。学校与企业比较起来,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方面存在着先天不足。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学生在学校里三年都学不会的技能,很可能在企业不到三个月就学会了。主要原因是企业里有真实的工作项目、真实的工作环境以及真实的工作压力,这都是学校无法复制的。学校也有自己的优势,人的一生中能系统地学习理论知识的空间和时间,主要集中在学校中。而理论知识掌握的情况会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

基于以上原因,独立学院在为网络工程专业设计培养方案时,首先要保证影响学生就业的关键性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需要接受企业岗前培训就可以直接工作,从而增强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对于不同学校的不同网络工程专业应该有不同的专业定位,其关键的实践能力也不同。如果专业定位于培养网络工程师,那么组建网络的能力就是这个专业的关键实践能力;但如果专业定位于培养网络管理人员,那么使用网络操作系统进行网络管理的能力就是这个专业的关键实践能力。在此基础上,我们需要强化学生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这样做符合本科专业“宽口径”的特点,能够培养适应性较强的学生,也符合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在企业调研过程中,大部分管理人员认为在校学的知识只占他所有知识的一小部分,而大部分知识是在工作中逐渐学习的。所以对于学生来说,要在将来的工作中取得成功,必须有比较强的学习能力,而学习能力是建立在对本专业基础理论深刻理解的基础上的,所以专业基础理论的学习对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2制定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方法

1.1广泛调研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

1.1.1招聘会调研

组织专人进入招聘会现场调研,这种方式有以下几个优势:

1)可以通过与招聘人员的交谈,掌握第一手的资料;

2)可以设计一些问卷让现场的招聘人员填写,得到一些感兴趣的信息;

3)可以汇总一些统计数据,招聘会得到的统计数据量较少也比较片面,但如果多次对不同招聘会进行调研,数据就比较可信了。

1.1.2企业调研

招聘会调查的对象往往是企业执行层的人员,了解的是一些具体和微观的信息。而深入企业进行调研,可以接触到管理层甚至决策层的人员,得到一些宏观方面的信息。企业调研分为三类企业,一是负责组网和建网的专业网络公司;二是使用网络的一般公司;三是进行网络软件开发的软件公司。

1.1.3网上调研

1)招聘求职网站调研。目前网上招聘已经成为企业招聘的重要手段,有些招聘网站信息量很大而且提供了查询功能,表1是我们在“前程无忧”招聘求职网站上做的主要编程技术的企业需求比较,对确定网络工程专业编程类课程的设置非常有帮助。

表1 主要编程技术的企业需求比较

2)其他院校的培养计划。现在很多学校将自己的专业培养计划公布在网络上,对这些培养方案的研究,既可以起到借鉴作用,又能够避免和其他院校的同类专业形成同质化竞争。

3)政府网站。随着政府上网工程的开展,政府网站包含了大量的信息。其中包括了一些权威的统计数据、一些权威的预测数据、一些重要的政策和精神,甚至在一些领导讲话中也包含了重要信息。掌握这些信息,对于对网络工程专业的全面把握有比较大的帮助。

1.2依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课程体系

将调研结果汇总到系专业指导委员会后,专业指导委员会参照了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编制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暨专业规范》和ieee-CS/aCm的《CC2001教程》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借鉴了美国aBet认证的思想,将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一一对应起来。表2为我院网络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的对应关系。

表2 专业培养目标与课程的对应关系

1.3合理安排各类课程比例

在进行调研时,企业普遍认为技术过硬是对员工的基本要求,但最受欢迎的员工是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合作能力强、沟通能力强的员工。由于可见技术能力在企业对员工的要求中虽然很重要但并不是唯一的,因此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我们首先保证了专业课的课时,使学生在毕业时能有较好的技术水平。同时我们在公共选修课中加入了一些人文类课程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了使学生的发展有后劲,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共占总学时的40%多,这也体现本科教育“厚基础,宽口径”的特色。表3是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各类课程所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表3 各类课程所占总学时的百分比

3我院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特色

3.1培养复合型网络人才的专业定位

我院地处大连软件园,而大连是国家唯一的软件

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拥有很多国内和国外知名it企业,这些企业的信息化程度比较高,需要大量的复合型的网络人才。在广泛分析、比较其他高校网络工程专业定位与特长的基础上,考虑网络工程人才缺口情况,并结合我院的优势,我院确立了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实用型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专业定位。毕业生可以从事包括网络规划和设计、网络管理和维护及网络程序开发等方面的工作。

3.2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

网络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加强实践环节来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CC2001教程》中也特别强调了在课程中进行大量实验的必要性。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分为课内实验、实践类课程、集中实践环节三大模块。课程内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由于我院每名学生有一台笔记本电脑,所以课程内实验又分为随堂实验和实验室实验。随堂实验可以在课堂上进行,在教学方案中占了比较大的比例,也使实践学时达到了总学时的54%。实践类课程是为了让学生系统地形成某方面实践能力而开设的专门实践课程,如网络工程实践课程。集中实践包括实践学期、毕业设计等环节。其中实践学期是我院的一个特色:在一个学年有三个学期,包括两个理论学期和一个实践学期,表4为实践学期教学进程表。

4结论

在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过程中,我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方法来设计专业培养方案,确立了培养“国际化、复合型、实用型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专业定位,并基于对就业市场的认真分析,强化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我们认为专业培养方案的制订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随着社会对网络人才需求的变化和我们对网络工程专业的认识不断加深,需要对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不断的修订。

参考文献

[1]姜腊林.网络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3).

[2]龙陈锋.独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特色人才培养机制的探讨[J].福建电脑,2006,(9).

收稿时间:2007-2-20

网络工程专业就业篇9

(一)新的需求造就了大量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

随着网络建设的日益成熟,越来越多的核心业务应用都依托于网络运行管理。因此企业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也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企业实现信息化程度的加深,特别是网络已经在企业的发展中在实实在在的发挥着基础性的作用,企业对网络的建设已经从以前的“别人上,我也上”的一窝蜂变成了根据自身发展的需要理性的构建自己的网络信息系统,因此不同的企业对自身网络信息系统的建设需求也会多种多样,过度依赖厂商和咨询公司的模式已经越来越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因此很多企业已经意识到自己必须有自己的高级网络人才,建立自己的技术队伍。

(二)对网络专业的技能有了更加专业的需求。

随着信息化的深入发展,专业化、细分化、复合化是这一轮互联网发展技术的趋势,很多公司对于复合型技术人才青睐有加。网络技术专业的学生不但要对网络协议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同时要求能够熟练应用网络操作系统,能够进行数据库服务管理、配置和信息系统开发。目前尽管职业资格认证已经非常普遍,但能够得到广泛认可的职业技术资格认证仍然是学生能够顺利就业的有力保障,特别是细化的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如网络存储、防火墙、Voip等的技术认证尤其能够得到用人单位的青睐。

二、目前高职高专网络技术专业的培养存在的不足

首先,是实验实训课程效果参差不齐。高职高专院校的网络技术专业普遍安排了大量的实践实训内容,大都涵盖了计算机网络技术基础、应用程序设计、网络数据库、网络工程、网络服务器、网站开发等多方面,其教学内容也大都是当前相关领域的主流技术内容,但从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得到的反馈信息来看,学生尽管能够完成课程中布置的作业或实验任务,但对知识的把握程度距离融会贯通还有很大的距离。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是由于学校内相对封闭的实验实训环境造成的。尽管从大纲和技术内容上看实验实训符合网络技术的主流,但内容的组合上和实际的工程项目应用会有一定的出入,这是内容上的封闭;另外,实验室和实际的工作现场绝对是有差别的,这也使得学生在进行实验时总感到知识和实际的工作联系不紧密或根本联系不上,这是实验实训环境的封闭性。

其次,是目前很多院校针对网络技术专业需求的特点,规划了多个专业方向,如网络工程、网站开发、程序设计、系统集成等等。由于目前的it行业中大多数技术都是基于网络支持的,可以说大多数技术都可以和网络挂钩,这就使得有些院校的网络技术专业的课程主线过多,导致学生学得多但不精。而学生就业时应聘的公司往往从事有限种类的业务,很多学生所学都在短时间内派不上用场,但需要用到的知识由于学生所学不精使得他们无法立即担当重任。这也给学生顺利就业增加了难度。

三、目前网络技术专业建设工作的重点

根据笔者对目前网络技术专科专业的分析,目前此专业建设的重点应放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坚持进行课程体系的优化工作,这也是很多院校网络技术专业普遍在做的工作。这项工作不但包括在培养方案中适时增加符合技术发展方向的课程,删除过时的课程,还包括根据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对课程教学大纲的优化和更新。

二是针对教学内容不可避免出现的滞后性,笔者的建议是首先稳定核心基础课程,只有牢固的基础知识才能够给学生在专业知识上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此基础上考虑到新知识往往较为零散,新知识的讲授可以采用专业课程中穿插、专业知识讲座或培训等形式对某个专题进行讲解,学生已经打下了扎实的理论基础的前提下,这种单点突破的模式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是采用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一方面引入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比如在学期中段或末段采用课程设计之类的方式,并鼓励学生在任务中采用新技术;另外,积极开展对外交流,让校外企业中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骨干到学校给学生开展讲座或直接指导学生的某些实践环节,在可能的情况下让师生走出去,参与到企业的工作中。在实验室的建设上要充分考虑技术水平的前瞻性和可升级能力,在建设或升级时要进行充分的论证。最大程度上给学生提供项目实践机会。

四是实行学分制管理。学分制管理在专科专业中并不多见,相对于传统的一刀切的培养模式,学分制让学生在专业体系范围内自主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方向,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有针对性的加强某一方向课程的学习。此外还可以让学生在教师和业内专家的指导和建议下,使自己能够科学的选择发展方向,在学业上有所专长。

五是重视素质教育。网络技术专业的业务能力素质的培养要穿插在教学过程中。特别是踏踏实实做事的品质和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网络技术专业学生来说都是十分重要的素质。网络技术对于很多企业的重要性来说不言而喻,但就其地位来说网络是为企业发展服务的,从事网络相关职位的人员为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需要付出辛勤的劳动,没有踏实做事的品质是不行的;网络技术人员不但要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还要充分融入企业,熟悉企业的业务特点,让网络能够给企业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业人员具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结语

网络工程专业就业篇10

论文摘要:目前,很多职业学校培养出的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踏入社会后往往显得无所适从,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学校环境和社会上的工作环境具有很大差别。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必须建立起学校与企业相互合作的教学机制,合理利用企业丰富的教育资源和硬件设施,从而使培养的学生更加符合社会的需求。

1、目前社会对计算机网络人才的需求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与普及,计算机应用已经渗透我们的工作与生活,在我们所接触的环境中网络应用几乎无处不在,网络对我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效益不断增强。尤其近些年来,我国的互联网和电子商务行业获得了空前的发展,直接为我国提供了数十万的就业岗位,根据权威部门的统计,市场对新型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造成网络基础技能人才的一度短缺。如果市场对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不能得到满足,将严重阻碍我国推进信息化社会建设的步伐。根据国家信息部门的预测,在未来几年中,我国对新型网络技术人才的需求量将超过百万。

我国的it行业发展迅速,对相关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急速增加。比如和it行业联系最密切的计算机专业,根据调查,目前it行业的人才队伍严重匮乏,主要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布局,既缺乏高级的it人才,包括高级技术人才和复合型管理人才,更缺乏能够承担网络基础性工作的技能型人才。因此,只要能够熟练掌握计算机网络基础技能,就一定有广阔的就业市场。

2、目前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教学和课程设置

目前,很多中职学校的计算机网络专业课程设置不合理,所学内容陈旧,和社会严重脱节,或者所学内容不符合企业需求,造成学生学无所用,没有一技之长。因此,必须根据市场需求调整职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结构,加强网络专业教学的多元化发展。

现在很多职业院校在教学内容和专业设置上非常落后,与社会严重脱节,无法满足企业岗位的需要。因此,在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过程中,学校应该以企业的需求为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就业为教学目的,为学生提供符合社会和企业需求的教学资源。

3、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校企合作的背景

我校作为省政府直接批准建立的全日制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希望走在课程改革与校企合作机制的前列。通过校企合作的方式了解企业对人才需求的方向,同时和企业建立互惠的合作机制,学校为企业提供优秀的技术人才,而企业则负责为学校提供实践的平台,率先开创学校与企业无缝接的教学体系。

锐捷网络是一家具有广泛用户基础和近千家设备销售和服务渠道的网络设备厂商,拥有成熟的网络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愿意寻求具有先进办学理念的院校进行深度合作,把先进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学校共享,在为学校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能够满足自身企业对精英人才的需求。

4、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校企合作范围

为了加速中职计算机网络专业建设,使其形成具有专业特色的精品专业,更要加强学校与企业的紧密联合,加强完善学校人才培养模式,对企业岗位紧缺人才的能力要求、综合素质等进行全面调查,深入掌握用人单位的需求,并制定一系列的改革方案和人才培养计划,同时强化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的硬件设施,使工学合作、校企合作的教学机制能够逐渐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

在人才培养的具体内容上,应该分别从职业道德、技能应用、职业素养等方面入手。经常开展综合实训并建立核心技术课程,从而达到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职业技能的目的,增强学生就业的竞争力。

5、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校企合作内容

5.1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改革合作

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主要以培养网络基础技能型人才为主,对这类人才的实践性和操作性要求很强,不需要掌握较为高端的网络技术,主要从事的网络施工类的工作。根据调查,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的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计算机网络管理员”,或者网络工程建设的实施人员,而这类工作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局域网组建”和“网络安全与维护”等技术。因此,为了使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够很快适应岗位要求,学校要尽快建立具有针对性的职业技术课程。为了加强校企合作,笔者建议联合企业专家共同打造学校人才培养计划,以下为培养的具体方案:

1)共同规划建设,2门校级精品课程,1门专业核心课程。

建设以“局域网组建与管理”、“企业网络安全与维护”课程作为校级精品课程;建设将“构建中小型企业网实训”课程作为专业核心课程

2)共同完成“工学结合”特色校本教材的编写。

完成精品课与核心课的教学资源建设:课程建设ppt课件开发;课程建设电子资料开发:电子教案、课程大纲、模拟试题等;课程建设视频开发。

3)师资队伍建设合作

合作目标:培养骨干教师与专业带头人。使教师可以独立胜任《局域网组建与管理》、《企业网络安全与维护》、《构建中小型企业网实训》课程的授课任务;胜任讲授锐捷系列职业认证课程及组织和培训学生参加职业技术认证考试并获得证书。

5.2培养双师素质教师

把教师培养成既有教学工作经验又有课程开发能力的双师教师。聘请企业专家定期到学校授课,增强学校的教师队伍力量。同时也可以让教师到企业参加岗位培训,增强教师课程开发的能力。

6、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学生的就业方向

为了促进学生就业,平稳过渡到工作岗位,可以进一步加强学校和锐捷网络的合作,成立专门的“锐捷网络学院”,其目的在于培养一批经过锐捷认证的优秀技能人才。锐捷网络具有稳定的人才交流平台,加入锐捷供需联盟后,不但能够降低应届毕业生求职的成本,增强就业机会,还能够为企业提供品质一流的技能人才。

7、结束语

加强计算机网络专业和企业合作是一项双赢的新型教育方式,不但增强了学生就业的竞争力,还为社会和企业提供了技能过硬、职业素养高的新型技能人才。因此,只要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敢于创新、善于总结,一定能够促进中职学校计算机网络专业教学工作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