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高层建筑顶层的利弊十篇高层建筑顶层的利弊十篇

高层建筑顶层的利弊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3:58:40

高层建筑顶层的利弊篇1

新建住宅建筑在设计之初,应该认真做好顶层居住环境的节能设计,以获得最佳的热工效果。本文北京地区的住宅建筑顶层住户居住环境现状,对新建住宅建筑顶层居住环境设计与改造的技术进行了研究,希望能为今后的研究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建筑顶层;居住环境;设计

一、北京地区住宅建筑顶层住户居住环境现状

1、建筑顶层空间热工性能的天然缺陷

建筑的顶层空间,相比较非顶层空间多了一个相当大面积的屋顶面,这就决定了它比其他非顶层空间增加了更多的护面积,也就是增加了冬季室内热量散失、室外冷空气向室内渗透以及夏季接受太阳辐射和热辐射的面积。以常见的住宅建筑为例,非顶层绝大多数房间只有一个外墙面作为影响热工性能的护面,而作为顶层同样位置的房间,其屋顶增加的护面积大约比非顶层房间增加了200%,表1是顶层与非顶层房间护面积对比计算分析。

表1项层与非顶层房间护面积对比

2、建筑顶层空间热工性能的设计缺陷

建筑屋顶形式主要有平屋顶和坡屋顶,还有近年来逐渐增多的绿化屋顶以及南方一些地区采用的蓄水屋顶等,各种屋顶形式的热工性能不尽相同。

(1)各种屋顶形式均有不同程度的热工性能相对不足的问题,直接造成了顶层建筑空间热环境质量的降低和建筑整体节能的不足。合理地提高屋顶构造设计的热工性能,使其与建筑外墙的热工性能相匹配,才能达到最经济的建筑节能目标。

(2)常见的两种平屋顶与坡屋顶形式中,传统的坡屋顶由于顶部闷顶空间的存在,使其建筑热工性能相对较好。但是,在近些年来新开发的住宅建筑求更多的使用面积(即最大的平面系数K值)和最大化的经营利润,将本来热工性能较好的闷顶形式坡屋顶改变为无闷顶坡屋顶形式,以复式住宅的形式增加户内使用面积,提高平面系数K值,但却以牺牲顶层住户的室内热环境状况为巨大的代价。

二、新建住宅建筑顶层居住环境设计的技术策略

1、平屋顶住宅顶层室内居住环境设计的技术策略

(1)提高屋顶保温层热阻

建筑的保温隔热等基本功能的实现是一个系统工程,也就是说,住宅顶层空间只是整个住宅建筑的一个组成部分,它的任何功能的实现都离不开其他建筑空间的影响;而屋顶保温隔热设计对顶层房间热工性能的影响也必然要与建筑其他部位(外墙体及门窗等部位)的节能设计相协调。

(2)大力推广绿化屋顶

绿化屋顶的优势不仅体现在对建筑屋顶热工性能的改善和提高,也是美化城市景观、提高绿化率和绿地率的重要手段。这对于像北京这类人口密度极大的超大城市来说,其城市的绿化率和绿地率都还明显的不足,因此,大力推广绿化屋顶就更有很好的现实意义。

(3)顶层做(保温隔热)吊顶

坡屋顶住宅建筑在顶层房间设置吊顶是十分常见的做法。其实,平屋顶住宅建筑也可以考虑在顶层设置具有保温隔热作用的吊顶,以形成闷顶空间,提高屋顶的热工性能。

实际上,在我国南方夏热冬冷地区和炎热地区,很多平屋顶的住宅建筑就采用这种设置吊顶棚形成闷顶空间的做法,通风降温隔热和保温的效果都很明显。

由于建筑保温与隔热基本工作原理的差异,在设计这类通风屋顶时,应认真地解决好寒冷季节屋顶通风口的及时关闭问题,以确保冬季建筑屋顶的保温效果。

2、坡屋顶住宅项层室内居住环境设计的技术策略

(1)顶层做(保温隔热)吊顶

坡屋顶设置具有保温隔热功能的吊顶以形成闷顶空间,本来是很普通的做法,但是在近年来住宅建筑设计中有逐渐取消闷顶空间、被开敞式复式空间取而代之以获得更高的使用平面系数K值的趋势。

当然,任何一种技术策略在综合效益上都是有利有弊的,对于坡屋顶住宅取消闷顶空间代之以开敞式复式空间的做法,得到的是增加了一部分使用空间,失去的是更多的建筑能源,得失利弊,权衡的标准无疑应该是绿色住宅和建筑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强烈建议开发商们和所有有关的人们,牺牲一点个人的和局部的利益,为我们的地球和人类自身的健康与和谐发展贡献自己的一分力量。

(2)顶层做储物阁楼层

前面提到的利弊得失问题,可以采用顶层做储物阁楼层的方法使矛盾得到“双赢”的解决结果。这样的方法,即可以利用阁楼层提供使用面储物,又能形成闷顶空间以提高屋顶的热工性能,一举两得。。

(3)无闷顶空间应在屋脊处设置通风天窗

如果由于各种原因不能在坡屋顶住宅顶层形成闷顶空间,则应尽可能在屋脊处设置通风天窗,以便于形成室内热空气上升聚集的出口,调节室内热环境。

三、既有住宅建筑顶层居住环境改造的技术策略

1、平屋顶住宅项层室内居住环境改造的技术策略

(1)绿化屋顶

在既有平屋顶住宅屋顶上进行种植绿化,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现有住宅顶层房间的热工性能。

(2)平改坡

将现有平屋顶住宅经过设计改造成坡屋顶住宅(简称“平改坡”),是一项在全国各地许多省市己经进行了多年的城市住宅改造工程。通过新增坡顶与原有平顶的双层隔热层及中间的通过老虎窗流通的大空间的空气层能有效地提高屋顶的保温、隔热性能。其各方面的功能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是不可低估的。

从各地进行的“平改坡”工程经验看,经过改造后的住宅普遍提高了顶层住户冬季和夏季室内的热环境状况,人体舒适度指标大为改善。经上海住宅发展局现场实地测试,在炎热的季节,顶层住户室内温度比“平改坡”前平均下降了2-3℃,严寒季节则上升2-3℃。北京地区自2003年前后开始的住宅建筑“平改坡”试点工程的实测数据也获得了相同的结论。

(3)倒置式屋面

倒置式屋面的构造做法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初就应经面世,近年来在我国的建筑工程中也得到了应用。所谓倒置式屋面做法,即把传统屋面中防水层与保温隔热层的位置颠倒一下,防水层在下面,保温隔热层在上面。与传统正置式屋面做法相比较,倒置式屋面做法既能使防水层大大减弱热胀冷缩现象,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又可以使保温层对防水层提供一层物理性保护,防止其受到外力破坏。

如果在既有平屋顶传统正置式屋面上按设计加铺一层保温隔热层,形成新的倒置式屋面,就可以一举两得,既可以为原有防水卷材提供一层物理性保护,延长防水层的使用寿命,又可以使屋顶保温隔热的热工性能大大提高。

2、坡屋顶住宅顶层室内居住环境改造的技术策略

(1)在闷顶空间内增设保温隔热层

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建造的坡屋顶住宅建筑中,由于当时的设计标准所限,大都没有在闷顶空间内设置保温隔热材料,因此,其屋顶的热工性能远达不到令人满意的节能效果。

对于这种类型的既有坡屋顶住宅建筑的节能技术改造,应在与其外墙体及门窗的节能改造协同设计的基础上,在闷顶空间内加设保温隔热层材料,既可以增铺在原有吊顶棚的龙骨上,也可以挂铺在原有望板下,均能达到改善和提高屋顶热工性能的效果。

(2)闷顶空间确保形成通风井保证冬季关闭通风口

坡屋顶闷顶空间的保温隔热性能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闷顶空间夏季通风效果和冬季密闭状态的形成。因此,在对既有坡屋顶住宅屋顶的节能改造设计中,确保闷顶空间夏季形成通风并保证冬季关闭通风口是非常重要的。这里,既要有建筑设计上的重视,也应有住宅建筑使用管理上的保障。

参考文献:

【1】马晓霞,北京2008年奥运村“绿色住宅”模拟分析及设计探讨,华中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2

【2】严丹,建筑的生态化技术策略研究――对我国住宅适用技术的探索,华中科

高层建筑顶层的利弊篇2

贡院外筑城垣,内建棘闱,设计严谨,布局整齐,规模宏大。整体建筑坐北朝南,以南北为中轴线,对称排列。一般而言,贡院中路自南而北主要布列大门、明远楼、至公堂、聚奎堂等建筑,中心建筑东、西两侧设众多厅堂,从而形成多个四合院形制的建筑单元。在这些四合院建筑东、西两侧则分列号房,四角设有望楼。

从功能上划分,贡院大体可分为考试区、外帘区和内帘区。从大门至明远楼及两侧厅堂,以及贡院东、西两侧号舍可划归考试区,主要是考生作答及监考官活动的区域。大门称为"龙门",寓"鲤鱼跃龙门"之意。明远楼为考试区的中心和贡院的制高点,多为三层建筑,主要用于监考。东、西两侧号舍是考生应试作答的正式场所。每侧号舍分为多排,排间距一般不足1米,十分紧凑拥挤,形成整齐划一、蔚为壮观的"号巷"。巷口有号灯和水缸,巷尾有茅坑。每排号巷以千字文"天、地、玄、黄……"编列名称,但天、玄、帝、皇及圣人名讳,数目文字和凶煞诸字禁止使用。每一字号又被分隔成若干号舍,每间号舍则命名为"某字第几号"。"天字第一号"便是从这里来的。号舍建筑最初为木制墙板结构,即用木板搭成简易棚子,故号舍也称考棚。因容易失火,而渐改用砖墙。每间号舍仅南面可供出入和采光通风,且空间狭小,据《广东文闱科场事例》记载,该地号舍约阔三尺,深四尺。东、西墙上留有一高一低两个槽,可插入木制承板。这是一种可以上下活动的号板,白天做题时将木板一高一低插入,当做桌椅,晚上则需将上承板抽下与下承板合二为一成为床铺,以最大限度发挥号板的作用。但在不足1.5平方米的空间内,考生也只能勉强蜷曲而眠。号舍墙壁上留有小龛,可放置加热用的小火炉。考试期间考生自备伙食,因食物易腐,所以一般只备干粮果腹。考生需连考三场,备受煎熬。由此可见,若想在科举中拔得头筹,必须同时具备扎实的学问、健康的身体、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明远楼往北依次分为外、内帘区。外帘区以至公堂为中心,设有掌卷所、受卷所、誊录所、对读所、弥封所等部门。外帘主要负责管理生员考务事宜,兼监临、提调等外帘官员的居住场所。至公堂后进有门,入门即为内帘区。内帘区为贡院的核心,以聚奎堂(各地名称不一,也称衡鉴堂、文明堂、衡文堂等)为中心,还设有内收掌、内监试、内提调等部门以及刻字房和印刷房。考试的命题,试卷的印刷、批阅,考生的录取和定榜等程序都在内帘区进行。

作为科举取士的场所,贡院属于禁地,其各项规章制度都体现了贡院规制的严密性。贡院一般三年使用一次,各省乡试在秋天举行,故称"秋试"或"秋闱"。中央会试则在第二年春天三月举行,因而称"春闱"。贡院闲置时设专人管理。每逢乡、会试,贡院都需提前大肆修整一番:严禁闲杂人混行出入;在贡院四周墙上插满荆棘以防止考生翻越,贡院也因此有"棘闱""棘院"之称;严密搜查梁头、屋角所藏塞遗弃字纸、文稿,如有发现,立即销毁。搜查之细甚至包括查验有无土色浮松、埋藏文字之弊。考试之日,所有考生从穿戴衣帽到所携考具都需经过大门、二门的两道搜查。历朝严禁夹带作弊。士子入场须"解衣搜阅",金代更有独特的"沐浴更衣之法"。元时规定,拆封点检举子所携物件。清沿明制,对科场夹带的禁防律令既详且备,不仅对考生衣着器具做出了最为严苛、细致的规定,如规定所穿衣褂袍裤,乃至帽袜都必须是单层,砚台不能过厚,笔管必须镂空,木炭只许长二寸,蜡台用锡,只许单盘,柱必空心通底,糕饼饽饽各要切开,考篮要编成玲珑格眼,底面如一,以便搜检,而且对搜检官役也设有奖惩措施。经过层层搜检,确定非假冒顶替、无私藏夹带者方可放入贡院。考生随点名顺序按号入座,即刻封号栅,俟交卷时方开。号舍锁门故称"锁闱",但碰上意外则考生难以逃出。明天顺七年(1463年)贡院着火,掌管钥匙的监察御史焦显因丢弃考生私自逃难,导致90余名举人葬身火海。此外,考生饮水、吃饭、如厕、交卷、出场也都有严格的时间规定,不准违反。考试命题和试卷印制也有规定。考试前一天,主考官才将题目告知刻字房和印刷房。试卷连夜刻印,送交外帘官,便立即分发给考生,以防泄题。正式开考前,还发给每位考生人手一册《三场程式》,类似今天的"考场须知",申明考场纪律等事项。考试期间,考生一人一号,独自作答。监临、监试、巡察等官员登明远楼监视考场秩序,指挥全场,稽查有无代递、私往之弊。兵卫更是持枪挎刀,全副武装,日夜巡逻。为防止科场舞弊,自唐代开始对考官实行锁院制度,宋代时加以完善。规定自进入贡院,考官必须全程禁闭在此,直待阅卷和确定录取名单等所有程序完毕方能离开,少则三五天,多则五十多天。锁院期间,不能与亲戚朋友见面和书信联系。即使在贡院内部,为防止外帘监考官员与内帘阅卷官员内外传递消息,相互勾结舞弊,贡院规定考试期间严禁外、内帘官员相交,甚至熟人也不得打招呼。正所谓"帘分内外,一毫关节不通风"。待每场考试完毕,试卷需先经过外帘官员的誊录、对读、初选、分卷、弥封,再送至内帘区的衡鉴堂,由主考官抽签分给各同考官阅卷。阅卷完毕后,仍在衡鉴堂录取定榜。

高层建筑顶层的利弊篇3

【关键词】高层建筑;构造;沉降原因;处理措施

当今高层建筑的不断增多,主楼和裙楼会使得地面会受到压力负荷的作用,地基也会因为受理不均匀产生结构性的差异沉降现象。结构性的不均匀沉降对高层建筑物的危害是极大的,不仅会使地面基础出现裂缝,而且会使建筑物一些结构发生开裂,严重时会房屋整体会发生倾斜,甚至发生倒塌。面对高层建筑的施工工程要求,需要及时处理高层建筑差异沉降的问题,下面简述三种解决高层建筑结构差异沉降的方法。

1、设置沉降缝防止发生不均匀沉降产生

设置沉降缝将建筑物分割为多个独立的沉降单元,以有效地防止发生不均匀沉降产生。处理差异沉降惯用方法为设置沉降缝,这是一种纯粹的“放”的方法。

1.1沉降缝设计原理

沿高层建筑主、裙楼交接处设沉降缝。沉降缝自上而下(基础也要断开)将主楼和裙楼分隔成人、各自独立的结构单元,相邻结构单元之间的差异沉降并不相互影响,不会由此产生结构内力。

主楼的沉降量一般要比裙楼的沉降量要大,基础施工前可先分别估算主楼单元及裙楼单元各自的沉降量,在施工时适当调高主楼楼面相对高度和适当高低裙楼楼面相对高度,使两者在经历了整个沉降过程后变为一致。

1.2构造

沉降缝的宽度一般为100mm,并且应符合搞震缝的要求。有盖板覆盖,缝顶处要覆盖密实,防止雨水渗人。

1.3优点

沉降缝的优点在于设计思路简单,无需考虑抵抗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

1.4缺点

1.4.1设沉降缝的缺点在于会出现双柱、隔墙、双梁,建筑平面的使用受到了限制。

1.4.2沉降缝宽度只有100mm,缝两侧的隔墙很难做防水处理,如果沉降缝没有被封盖密实,很容易造成雨水渗入而潮湿隔墙.

2、设置施工后浇带

施工后浇带能够有效解决上述沉降缝的缺点,这是一种先“放”后“抗”的方法。

2.1施工后浇带的原理

后浇带的位置通常设在主楼和裙楼交接处附近结构受力较小的部位(如梁、板的反弯点处)。在分别浇筑主楼和裙楼主体单元时,从基础梁到上部结构的梁和板都预留出施工后浇带,待主楼和裙楼的主体分别完工后,再用膨胀混凝土将两部分连接起来,使两侧地梁、上部梁和板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把高层与低层的差异沉降先“放”一部分,一般情况下,高层主楼完成后,两部分的沉降量已完成最终沉降量的60%-8/0%,剩下的沉降量就小很多了,这时再完成施工后浇带的混凝土,二者余下部分差异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可由结构自行调整。

2.2构造

后浇带宽度一般为700~1000mm,实践中较多采用1000mm。后浇带处钢筋可断也可不断。后浇带一般做成企口式,无论何种形式,后浇带在补浇混凝土前必须凿毛并清理干净。后浇带从预留到浇筑的时间当然越长越好,但为了施工期间不影响设备安装,一般不应少于40天,最宜60天。

2.3进行后浇带的填充

后浇带的填充材料宜采用浇筑水泥、膨胀水泥或普通水泥加铝粉等配制的混凝土。当施工现场缺乏这类水泥时,也可采用普通水泥混凝土,但要求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来高一级,潮湿养护不少于15天。

2.4优点

施工浇带的优点就是在于完全解决了设缝的弊端。

2.5缺点

在实际施工操作中,后浇带往往带来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

2.5.1留于基础底板上的后浇带,将历经整个结构施工的全过程,直至结构封顶。对于高层建筑,这段时间很长,在这段时间内,后浇带中将不可避免地掉进各种各样的垃圾杂物,由于底板钢筋较粗较密,再加上局部加强筋,使得清理工作非常艰难,若不清理干净,必然影响后浇混凝土的质量。

2.5.2后浇带贯穿整个地下、地上结构,所到之处遇梁断梁,遇板断板,给施工带来很多不便,影响施工进度。

2.5.3在后浇带补浇混凝土前,需将两侧混凝土凿毛,施工非常困难;而底板混凝土与后浇带混凝土浇带时间间隔数月,新旧混凝土的粘结强度很难保证;又由于浇筑时间差,造成底板混凝土的干缩极易在新旧混凝土的连接处产生裂缝。设置施工后浇带的初衷是防止底板裂缝的产生,而后浇带处理不好却人为地在每条后浇带处造成两条贯穿裂缝,引起漏水。

2.5.4在软土地基或地下水位高的情况,必须时间降水。

2.5.5后浇带将底板分成若干块,底板抗水平力的能力大大削弱,底板的移动还可导致上部结构的位移,因此必须采用特殊措施确保底板稳定性。

3、完全以“抗”方法抵御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

不论是用沉降缝还是施工后浇带处理不均匀沉降问题,都有其各自的弊端,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考虑采用“抗”方法--通过合理的设计配筋、合理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以结构本身抵御不均沉降引起的结构内力。

3.1取消沉降缝或后浇带的理论依据

3.1.1如果地基的天然地质条件较好的话,或者采用桩基打入较坚硬的岩层,地基的绝对沉降量很小,那么差异沉降也不会大,所产生的结构内力也较小,设置沉降缝或施工后浇带显得大材小用。

3.1.2如何取消沉降缝或施工后浇带。

沉降缝或施工后浇带都是采用以“放”为主的原理来处理基础差异沉降的,而我们可以改变观念,改用以“抗”的手段来处理。

主、裙楼荷载差异虽然很大,但如果都建在桩基或改良的地基上(包括坚硬的天然地基),或利用桩基和坚硬地基调整主、裙楼的差异沉降控制在较小范围;还可以利用大底板联合基础的整体性调整差异沉降,确保主、裙楼在整体基础上具有较小的差异沉降。但需要通过计算和分析,加强变截面处的抗弯刚度和配筋,控制工程在封顶后的最终沉降在20~30mm范围以内。

3.2缺点

3.2.1采用“抗”方法对地基的地质条件要求较高,并不是任何工程均可采用的。

3.2.2采用“抗”的方法较设置沉降缝或施工后浇带更为冒险,要求结构设计人员有丰富的经验并进行精确的计算。

高层建筑顶层的利弊篇4

关键词:住宅,给排水设计

 

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如何提高住宅的设计水平,为每个住户营造出一个舒适的生活空间,是每个设计人员应该考虑的问题。而做好给排水设计对于住宅的心脏一一厨房、卫生间这样功能复杂,卫生、安全和舒适度要求高的空间是非常重要的。下面结合笔者所做的一些项目谈一下住宅给排水设计中的一些体会。

1、给水竖向分区

高层建筑由于建筑高度很大,在进行给水系统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竖向分区问题。如果不分区而采用一个系统供水,则建筑底层的配水点所受的压力过大,会产生很多弊端。如水龙头开启时,水流易喷溅,易产生水锤,给水道管及配件易损坏以及产生噪声等,并且能耗较多。。。另外,分区压力值也要选择合理,分区压力值过高,仍会产生以上弊端;分区压力值过低,又会使分区数量增多,增加给水设备、管道的工程造价及维修管理工作等。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应根据使用要求、管材质量、卫生器具配件所能承受的工作压力,结合建筑层数合理划分。

目前,国内外对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压力值.尚未有统一的规定,但通常都是以各分区最低点的卫生器具配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大于其工作压力为依据进行分区。我国《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规定,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宜大于0.45mpa,特殊情况不宜大于0.55mpa,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调压设备。对于高位水箱供水,水箱设置高度,即水箱底与最不利点用水器具或设备的垂直距离应大于或等于该不利点的流出水头与水流流经由水箱最低最不利点管路和水表的水头损失之和,上述之和通常称为分区给水最小静水压力值。。根据经验,一般该值约为0.10mpa左右。因此,各分区顶层住宅入户管的进口水压一般也不小于0.10mpa,而卫生器具正常使用的最佳水压宜为0.20-0.30mpa。所以,对于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宜设减压或调压措施,以避免水压过高或过低给用水带来不便。

在高层建筑竖向分区确定以后,就要对给水方式进行选择。给水方式选择应以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供水安全可靠为原则。当市政管网压力具有一定资用水头,其压力能满足高层建筑下面几层,如地下室、裙房及附属建筑用水需要,为节省能源和基建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下面几层可采用市政给水管网直接供水。但是利用市政管网压力设置给水系统时,应考虑其供水房间的性质和水压要求。对于建筑高度不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一般低层部分采用市政水压直接供水,中区和高区各采用一组调速渠供水,这就是垂直分区并联供水系统。分区内再用减压阀局部调压,这种方式不设高位水箱,减少了二次污染,水压也比较稳定,是目前可选用的比较好的供水方式。由于设高位水箱供水方式,需要将水一次加压送至水箱,不节能而且屋顶水箱容积大,加大建筑荷载,另外,水由水箱自流进入各区减压时,如果用减压水箱减压,分区水箱占有楼层面积,采用减压阀进行减压,减压阎减压值(或减压比)大,一旦减压阀失灵后,用水存在隐患。因此,不提倡作为主要的供水方式应用。

2、给水支管敷设

目前,新建住宅中一厨两卫已很普遍,有的住宅甚至配有一厨三卫、一厨四卫,且厨房、卫生间、阳台各用水点位置均较分散。(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第3.5.18条规定,给水支管宜敷设在楼(地)面的找平层或沿墙敷设在管槽内,敷设在找平层或管槽内的给水支管外径不宜大于25mm。住宅给水支管一般采用小管径的塑料给水管,呈弯曲状态,故住宅给水支管提议采用暗设。给水支管暗设的方式有:

⑴暗设在砖墙里。施工时在砖墙面开管槽,管槽宽度为管子外径de+20mm,深度为管子外径de,管道直接嵌入管槽,并用管卡将管子固定在管槽内。具体施工可参见图集L02J101-10。

⑵对于小管径给水支管de≤25mm,可暗设在楼(地)面找平层里。施工时将管道暗敷在垫层内,并用管卡将管子固定。

3、空调冷凝水排放问题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空调逐渐进入千家万户,无组织排放凝结水容易引起上下楼层居民纠纷,是影响居民生活的一个重要问题.建筑给排水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多数住户的生活习惯,预留空调板并设计凝结水排水管,可在预留空调外机位置旁设置冷凝水排水管,排水管应设专用管道并散流至附近雨水口.不得直接接入雨水井.排水立管选用pVC—U排水管de40.在每层空调机高度预留排水三通,便于空调机排水软管直接接入。或在有空调隔板的位置上布置地漏,空调机排水软管间接排入地漏,且地漏还能收集雨季空调隔板上积水。

4、排水设计

对于多层住宅,应尽量采用底层污水单独出户,以避免因排水管堵塞造成的一层泛水问题减少邻里的矛盾。2层以上采用排水伸顶通气立管。对于高层住宅设计专用通气管。对于受房间布局影响无法采用伸顶通气管的采用侧墙式通气帽,但是要按规范要求保证与外窗的距离。

地漏是排水管道系统中的一个重要附件.功能就是排除地面积水,为保证室内卫生条件,在地面很少溅水的厨房、干湿分离的卫生间位于干区的洗脸盆部位不再设地漏。

参考文献:

1、建筑给水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3

2、建筑给水排水设计手册(第二版)

3、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给水排水.2009.

4、住宅精细化设计.2006.

高层建筑顶层的利弊篇5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排水设计;分析

一、高层建筑的竖向分区

高层建筑由于建筑高度很大,在进行给水系统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竖向分区问题。如果不分区面采用一个系统供水,则建筑底层的配水点所受的压力过大,会产生很多弊端。如水龙头开启时,水流易喷溅,易产生水锤,给水道管及配件易损坏以及产生噪声等。另外分区压力值也要选择合理,分区压力值过高,仍会产生以上弊端;分区压力值过低,又会使分区数量增多,增加给水设备,管道的工程造价及维修管理工作等。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应根据使用要求,管材质量,卫生器具配件所能承受的工作压力,结合建筑层数合理划分。

目前,国内外对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压力值,尚未有统一的规定,但通常都是以各分区最低点的卫生器具配点处的静水压力不大于其工作压力为依据进行分区。我国《建筑积水排水设计规范》规定,各分区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不宜大于o.45mpa,特殊情况不宜大于o.55mpa,水压大于0.35mpa的入户管(或配水横管),宜设减压或测压设备。对于高位水箱供水,水箱设置高度,即水箱底与最不利点用水器具或设备的垂直距离应大于或等于该不利点的流出水头与水流流经由水箱最低最不利点管路和水表的水头损失之和,上述之和通常称为分区给水最小静水压力值。根据经验,一般该值约为0.10mpa左右。因此,各分区顶层住宅人户管的进口水压一般也不小于0.10mpa,而卫生器具正常使用的最佳水压宜为0.20一0.30mpa,所以,对于水压大于0.35mpa的人户管,宜设减压或调压措施,以避免水压过高或过低给用水带来不便。

二、高层建筑室内给水设计

1.生活给水系统

对一般高层民用建筑。地下层设有消防水池及其泵房,屋顶设水箱一般分高、中低。为了利用外管网的水压,以节省能耗,一般以外管网能满足水压要求的楼层为低压区,空调冷却塔的补水量一般均较生活用水大得多,因此有条件的宜将冷却塔里于低压区,中、高压区的供水系统一般分为以下形式:仅设屋顶水箱高区由屋顶水箱供水,中区由屋顶水箱经比例式减压阀供水这种方式系统简单节省水泵。但能耗较大。设高压区、中压区水箱高压区、中压区给水系统由其水箱供水稳定性好各自独立,分别由泵供给,如没有合适的位置设置中间水箱常用变频调速水泵。

2.消火栓给水系统

常采用临时高压制。室内10min消防水量贮于屋顶水箱,不超过18min:火灾延续时间为2-3h,其水量贮于地下消防水池内,按静水压不超过800kpa作竖向分区,一般分高、低二区。常用以下两种方式供水:增设屋顶水箱,低区超压部分由比例式减压阀减压;增设低区水箱,该水箱可贮10min消防用水,也可做成小水箱由屋顶水箱间接供水,在地下消防泵房内分别设高、低区消防泵。为确保火灾发生时的消防用水可靠性,采用两路接人各区低位环管,各区均设二套消防水泵接合器,在水箱消防出水管上设止回阀,考虑供水安全,设计还要注意复核;其一消防泵开启前最高点静水压是否足够,最低点静水压是否太高;其二、消防泵开启后最低点水压是否超过500kpa。如超过则加减压孔板,最高点水压(充实水柱)是否足够与生活给水系统不同,消防泵只有消防时才启动,不涉及到节能问题因此目前多采用前一种方式供水,高层建筑室外消防用水量一般由其室外给水环管供水,要满足两路进水条件。且水压管径应符合要求否则需在室内地下消防水池贮备室外消防用水量,设吸水口,且吸水高程小于6m。

3.自动喷水消防给水系统

一般多采用湿式系统有临时高压制和常高压制两种作法。首先是临时高压制:自动喷淋消防用水《中危险级1h用水为108m》贮于地下消防水池内分高、低两区,各设一组自动灭火喷淋泵(一用一备),可分别配备气压罐起稳压作用,或高压区配备气压堆稳压,低压区由屋顶水箱引管稳压高、低压区自动喷淋灭火系统各设消防水泵接合器,各层设信号闸阀和水流指示器或者设一套自动喷淋泵满足高压区要求,低压区则设减压阀,后一种做法系统较简单投资也较省。二是常高压制:自动喷淋用水全部贮于屋顶水箱内。若将自动淋喷用水全部贮于屋顶水箱内由于质量增加而增加结构造价。且影响建筑立面美观所以建议采用临时高压制方案。这才补压效果较好,安全可靠。占地较少。可减少投资。

4.室内给水方式

室内给水有无水箱供水和有水箱供水,无水箱供水有下列型式:外网直接供水、用泵(普通泵、变频泵、恒压泵)供水、用泵一气压罐联合供水,有水箱供水有下列型式:单设水箱供水水泵一水箱联合供水。由于建筑物情况各异、条件不同供水可采用一种方式,也可采用多种方式组合,所以在选择给水方式时。应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而定。

三、高层建筑雨水系统设计

对于高层建筑的雨水系统设计需要参考各个因素,如建筑物的布局特点,当地的降雨情况、排水系统的设计流态等等,做到安全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合理的选择建材,一方面要满足雨水排放的需求,按照一定的设计规范设计雨水排放系统,另一方面要坚持系统管道检修的可操作性,将水患减少到最低。

对于雨水系统的设计要求比较高,是因为在雨水的冲刷下,管道需要承受较大的压力流和重力流,因此,需要兼顾安全性和经济性,在坚持减少汇水面积和溢流频率的基础上,优先选用伴有压重力系统,同时对于降雨量很大的地区,需要推行压力流排水方式。

对于排水方式的选择,高层建筑一般考虑的是外立面的装饰。而北方多采用内排水系统,这主要是受环境的影响。总之,在进行雨水排放设计的时候,要采取相应的放溢流措施和重视雨水的排放,做好雨水的参数调查,将水患降到最低,保证雨水排放的顺畅。

四、高层建筑的污水处理设计

排水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将户外的降雨雪、生活的污水废水排出去,这就需要借助管道和其他的辅助设备,因此,需要对管道和水泵进行合理的设计。通常来说,对室内污水采取UpVC管,而地下排水管受到的压力比较大,多采用镀锌钢管,对室外的排水管多运用塑料管和管箍进行连接。

污水的排出是否顺畅对人们的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污水排水系统合理的设计。在设计之初,就要综合考虑污水的性质和污染程度以及排水制度等因素,保证室外的排水系统是合流制,废水的排出必须经过必要的处理以免污染环境,经过处理后排到下水道中。然后根据建筑的具体情况,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分流制,对不同的污水进行不同的处理,提高处理的效果。

在进行污水处理设计的时候,要注意存水弯的设计,使其内部的水柱达到一定的高度,从而阻止污水管内的污染气体进人室内,因此要对存水弯进行水封,保证排水系统与外界压力平衡,避免污水排水管的不畅通:另外,安装地漏要合理规范,避免影响到污水的排放。

结语

总之,为了进一步适应和促进高层建筑的发展,给排水设计系统必须得到不断优化。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发现新的应对措施,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高层建筑给排水的正常健康运行,以达到不同高层建筑对给排水系统的需求。这不仅是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的需要、也是建筑行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顶层的利弊篇6

【关键词】自然通风;风压;热压;生态建筑

目前我国能源形势紧张,能否有效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已成为当前建筑界的重点研究课题。而自然通风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通风方式,相对于机械通风和空调而言,能够在保证室内空气品质的同时,减少初投资和运行费用,减低环境污染,已得到越来越多设计人员的重视。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通风来改善室内空气环境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自然通风的形成原理

建筑中自然通风是由于建筑开口处的室内外存在着空气压力差——风压和热压来实现的。

1.风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当风吹到与建筑物上时,会使建筑物周围的空气压力发生变化,风压的原理就是利用建筑迎风面和背风面之间的压力差来实现的,而且压差的大小是与建筑的外形、建筑与风的角度和建筑外环境等因素有关。在建筑物的迎风面上,空气流动受阻,动压降低,静压增高,形成正压区,室外空气就会从开启的外窗或窗缝进入室内;而在建筑的背风面、屋顶和两侧,由于室外空气绕过建筑物流动,静压降低,形成负压区,室内空气又会从窗口或缝隙流向室外,形成室内外空气的交换。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穿堂风”。

2.热压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热压是由于室内外空气温度不同而形成的重力压差,它的大小跟室内外温度差和建筑高度有关。当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空气温度时,室内热空气因其密度小而上升,造成建筑内上部空气压力比建筑外大,空气从建筑物上部的孔洞(如天窗等)处逸出;同时在建筑下部压力变小,室外较冷而密度较大的空气不断地从建筑物下部的门、窗补充进来,这样室内外就形成了连续不断的换气。

3.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

在实际建筑中的自然通风是风压和热压共同作用的结果,只是各自的作用有强有弱。但对于某一特定建筑物而言,环境中风力与风向是一动态变化的量,所以导致风压与热压共同作用下的自然通风不能简单的线性叠加。因此建筑师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使风压和热压的作用相互补充,密切配合,实现建筑物的有效自然通风。

二、建筑设计中自然通风的实现

1.建筑体型与建筑群的布局

建筑群的布局对自然通风的影响效果很大。考虑单体建筑得热与防止太阳过度辐射的同时,应该尽量使建筑的法线与夏季主导风向一致;然而对于建筑群体,若风沿着法线吹向建筑,会在背风面形成很大的漩涡区,对后排建筑的通风不利。所以在建筑设计中要综合考虑这两方面的利弊,根据风向投射角(风向与房屋外墙面法线的夹角)对室内风速的影响来决定合理的建筑间距,同时也可以结合建筑群体布局的改变以达到缩小间距的目的。由于前幢建筑对后幢建筑通风的影响,因此在单体设计中还应该结合总体的情况对建筑的体型,包括高度、进深、面宽乃至形状等实行一定的控制。

2.围护结构开口的优化设计

房间的开口大小、相对位置等,直接影响到风速和进风量。进风口大,则流场大;进风口小,流速虽然增加,但是流场缩小。根据测定,当开口宽度为开间宽度的1/3~2/3时,开口大小为地板总面积的15~25%时,通风效果最佳。开口的相对位置对气流路线起着决定作用。进风口与出风口宜相对错开布置,这样可以使气流在室内改变方向,使室内气流更均匀,通风效果更好。

3.高大空间和架空空间的利用

高大空间建筑腔体在这里指能够对建筑内部环境起到调节作用的空间,包括:建筑的一些高大房间、中厅、边厅、楼梯间与通风井等。现代建筑师在创作中充分发挥了这一方法,从而实现了建筑的生态化。

利用架空空间也可使建筑获得良好的自然通风。架空层的设置可考虑两种位置:一是设计在底层。我国傣族的竹楼就是利用底层架空来获得舒适室内环境的典范。二是设计在建筑高度的中部。由福斯特设计的法兰克福商业银行就是典型的例子,它共60层,其平面为弧线围成的三角形,中央为贯通全楼的中庭。三角形的每个边在若干个高度上都分别设有架空的空中花园,围绕中庭错落布置,与中庭一起共同组织气流,使整座楼的自然通风高达60%,被人们誉为“带有空中花园的能量搅拌器”。

4.屋顶的自然通风

屋顶除了作为整个建筑自然通风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利用天窗、烟囱、风斗等构造为气流提供进出口外,本身也可以成为一个独立的通风系统。这种通风屋顶内部一般有一个空气间层,利用热压通风的原理使气流在空气间层中流动,以提高或降低屋顶内表面的温度,进而影响到室内空气温度。另外,屋顶的形状会影响室外风压,从而影响自然通风效果,在设计中可采用翼形屋顶以便形成高压区和低压区。

5.设置双层维护结构

双层维护结构是当今生态建筑中所普遍采用的一项先进技术,被誉为“可呼吸的皮肤”。双层维护结构一般由双层玻璃或三层玻璃组成,在两层玻璃之间留有一定宽度的空隙形成空气夹层,并配有可调节的深色百页。在冬季,空气夹层和百页可以形成一个利用太阳能加热空气的装置,提高建筑外墙表面温度,有利于建筑的保温采暖;在夏季,则可以利用热压原理将热空气不断从夹层上部排出,达到降温的目的。对于高层建筑来说,直接对外开窗容易造成紊流,不易控制,而双层维护结构则能够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

三、结束语

通风是建筑最为基本的功能之一,通过高效的建筑设计,使建筑自然通风更为合理,实现减少能耗的目的。因此,在建筑设计中,设计者应该通过建筑物的规划、构造设计等过程对自然通风的可应用性和效果仔细考虑,有效地利用自然通风来解决建筑物的舒适性和空气质量问题,为使用者营造一个健康、舒适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玲,王丽洁,马士宾.建筑设计中对自然通风的探讨[J].工业建筑,2009,(9).

[2]方明和.现代城市建筑自然通风设计[J].建材与装饰,2012,(5).

高层建筑顶层的利弊篇7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大模板施工;

1大模板施工工艺的优点

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大模板施工工艺在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比之与小型组合模板有多方面的优点,无论是施工质量还是从经济的角度看,采用大模板都是一种理想的选择。但大模板工艺本身也有需要改进与完善的地方。

大型钢模之所以被施工企业认可与采用,是因其在高层钢筋混凝土建筑施工过程中显示出了多方面的优点。虽然大模板的一次性制做成本较其它类型的模板要高,但其在使用过程中带来的效率和效益是其它类型的模板无法比拟的。

(1)安装和拆除比小型组合模板要快捷得多,从而加快了模板的周转使用次数,进而加快施工进度。

(2)质量上克服了小型组合模板的一些无法避免的通病,使其形成的混凝土外观不出楞,不错台,无漏浆印迹,平整、光洁。因此,很多地区已取消了在混凝土表面抹灰这一传统工序。

(3)因大模板坚固的构架使其经久耐用,克服了小型钢模经两三次周转便出现变形,扭曲等弱点。

(4)可利用在大模板上加一些附件架设施工步道,挂设安全网等。

综上所述,采用大模板不但不会增加投资,而且降低工程造价。

2如何改进大模板施工工艺

经过多年的完善和改进,大模板工艺已经成熟。但从发展的角度看,仍有必要去挖掘其潜力。以下就大模板工艺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提出一些设想性改进意见,愿能从中启发人的思路,使大模板工艺能够不断发展,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省工省事,降低施工成本和工程造价的目的。

2.1大模板工艺的接缝缺陷与改进设想

大模板工艺的接缝缺陷是由于相邻两块模板需要通过角模来连接而产生的。

(1)由于大模与角模是硬对接的(现一般采用企口搭接),必然产生对接缝隙,结果产生了漏浆和错台现象。

(2)由于模板本身的制做误差;运输、放置、吊装过程中的碰撞;以及浇注混凝土时的挤压;以及就位和拆除时的硬作业(撬杠撬),造成模板的轻微变形,进而加大了对接缝隙,也即加重了混凝土表面的缺陷。

(3)由于角模变形,特别是搭接企口处的变形;企口处的灰浆清理不净;或者是由于作业中缝内夹入了杂物,或者是由于角模与地面间及角模与大模间的摩擦力所致,造成角模与大模间的对拉螺栓也无法将二者对拉的严丝合缝,结果造成角模与大模结合的不平而形成混凝土表面的错台和漏浆缺陷;造成角模扭转而形成墙体阴角不方正。此时,即使采取措施对角模进行校正,也只能校正模板的上口部位,因模板已封闭,下部的问题不易被发现,即使发现了也无法校正。

由于上述弊病的存在给装修阶段带来了剔凿,打磨和修补的工作量,其总体上产生的人工和机械材料费用是不可忽视的。而且,剔凿往往破坏结构,也是应当尽量去杜绝的。

为了消除上述弊病,这里设想采取两种途径解决问题:一是尽量减少模板对接缝隙;二是对模板接缝进行密封处理。

图1一般大模板组合示意图

图2改进后大模板组合示意图

图1为一般大模板组合示意图,图中有10个角模和20条缝隙,也就是说存在10个可能发生角模扭转的因素和20个可能发生漏浆及错台的因素。

如果将这个组合改为图2示组合,图2取消了所有角模而代之的L形大模可彻底解决角模扭转问题,而且缝隙由20条减少到10条,但同时又带来了模板堆放不便和吊装及拆除有所困难的问题,但这两个问题并非不能克服。

将L形模板的拐角设计成与模板的主龙骨甚至是与贴模的次龙骨平齐即可得到解决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可以通过适当加大模板与模板之间的组装调节缝的宽度(比如加大到15mm宽)来解决。实际上,调节缝的宽窄并不十分重要。主要在如何保证两块模板之间不错台和如何保证缝隙处不漏浆,故这里设想用辅加龙骨的方法或采用打钢楔的方法解决错台问题,而采用在木板上钉凸形橡胶条挤入缝内的方法解决密封问题。吊装时先吊较长的模板,然后按顺时针(对内墙模板而言)或逆时针(对外墙模板而言)的方向逐个吊装,只是最后一块模板镶入稍显困难而已。吊装校正完毕后再镶嵌缝板,打楔子,在将两块模板校正到同一平面上的同时也将嵌缝板上的凸形橡胶条挤入调节缝内而达到了将模板校平且密封的目的。拆模时先从易启动的较短的模板拆起,一个房间只需起出一块模板其余模板的拆除与一般模板的拆除无异,这里只存在一个问题那就是调节缝很窄(15mm宽),能否在这样小的间隙内使模板克服混凝土的粘结力而脱离墙面。只要使模板脱离了墙面,吊出是不成问题的。

2.2大模板工艺的安装拆卸困难与对策

由于现行大模板较重,安装就位和拆卸时往往需要使用撬杠撬,结果往往将模板的局部撬变形。就位时主要从大模板的底部撬动来串位。那么,可以设想在大模的底部选取数个合适的位置用小型钢件加固并设撬孔,既便于使用撬杠又不会因撬杠的使用而破坏模板和混凝土。拆模时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克服混凝土的粘结力而使模板脱离墙面。因隔离剂的使用混凝土的粘结力并非很大,完全可以不使用撬杠而可以反向利用加固每道墙上相对两块模板的大螺栓来达到目的。可将大螺栓的一端用小螺栓固定在一侧模板上,而相对一侧可在该大模的主龙骨和大螺栓上分别开楔槽,两个楔槽位于同一垂直面上而相互错开一定距离(比如错开10mm),然后打入钢楔使大模与大螺栓之间相互挤压形成两块模板间相互外撑的力量而使两块模板脱离墙面。

2.3大模板底部漏浆的改进设想

由于大模板底部同已打完的混凝土表面是硬接触的,因此必然产生接缝。当然,对混凝土的平整度进行严格要求来尽可能地减少缝隙的宽度是十分必要的,但刻意追求混凝土表面的绝对平整不太现实也不可能完全达到。由于底缝漏浆往往造成墙体混凝土的“烂根”现象,于是现有各种方法去解决这个问题,比如在模板的底部压海棉条,垫木板,喂砂浆等等,既费工又费料,效果还不甚理想。

因此,这里设想两种办法:

(1)在大模板的底部紧贴模板用槽钢加垫板的方法做出一条钢槽,在槽的下部挤入橡胶条,其上压一方钢条,再从槽的上部插入角钢楔子挤压方钢条并橡胶条,达到将底缝密封的目的,以解决内墙的“烂根”问题。

(2)在大模板的底部模板面上设一条槽,槽内粘塑料软管,当大模贴向墙面的时候自然将塑料软管挤扁而达到将外墙底缝密封的目的,以解决外墙“烂根”的问题。

3大模板工艺的其它改进设想

3.1利用大模板解决钢筋固位问题,钢筋保护层控制问题和墙顶标高控制问题

所谓钢筋固位问题就是按照设计要求的位置将钢筋固定住而使其在浇注混凝土期间不走位。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为了操作上的方便,施工人员往往将上部钢筋接头掰弯或碰动,结果使许多钢筋走位,使得下步绑筋前需要对接头进行正位,如果这种情况出现了很多或者是钢筋位移量很大的话,有时甚至会出现结构事故。为了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现通行的办法是在模板的上口设一水平“钢筋梯子”来达到将钢筋框住的目的,其实这种办法只解决了钢筋相对间距问题,并不能把钢筋位置固定住,甚至如果梯子沿纵向移动,整个钢筋均走位了,而且加“水平梯子”后给施工带来了许多不便。所谓钢筋保护层控制问题就是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厚度,使保护层厚度符合规定,严格说也是钢筋固位问题。保护层控制现愈来愈受到行业专家的重视,因为如果保护层过厚则减小了结构的有效截面积。如果保护层过薄,则会出现建筑物使用过程中钢筋锈蚀的问题。因此,保护层控制问题处理不好会给建筑物的可靠性带来隐患。墙顶标高控制问题处理不好会使墙顶标高或高或低,高了会给下步施工剔凿带来相当大的工作量,低了则产生房间天棚阴角露楂的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这里设想一种做法。首先做一木板条其厚度等于钢筋的保护层厚度加上位于外层的水平结构钢筋直径,将其绑扎固定在模板与结构钢筋笼子之间,使其底部标高等于需要浇筑的墙体高度而作为控制保护层的垫板和控制混凝土标高的标志。然后从模板的顶部伸入一件L形杠杆,杠杆通过在大模顶部设铰支座固定,其一端通过设水平长筋“按”住结构钢筋并木板条,另一端通过打木楔子施加“按”的力量,此方法一举解决了前述三个问题。L形杠杆的设置数量可在具体实践中定。

3.2利用大模板固定门窗洞口模板

现行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上门窗洞口模板采用可周转使用的60mm厚木框,其转角采用设角钢长具的连接方法,组拼及拆模十分方便,但在就位加固上却存在诸多问题。其一是木框的外固定采用在结构钢筋笼子上焊钢筋头支顶的方法,结果造成焊接钢筋头易咬伤结构钢筋;钢筋笼刚度极小而木框则需要被硬性固定;钢筋笼往往被挤变形,钢筋位移和钢筋弯曲;保护层或大或小等问题。其二是木框内固定采用木方或钢管支顶的方法,既浪费材料又使施工人员流通极为不便。其三是木框的校方、校正量大,如控制不严格随时可能出现洞口不方正,洞口位移的问题。其四是如果内固定采用木方固定,木方需用铁钉同木框联结,往往木框在同一位置需反复钉钉子,结果造成木框过早破坏。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想采用一种将木框固定在大模板上的方法,就是在大模板面上对应于洞口的位置焊一些适当直径的螺母,通过螺栓将角钢托件固定在大模板上,而用角钢托件承托木框。采用此法省工且对木框的加固有可靠保证。

4结束语

以上为改进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大模板工艺的一些设想,愿能引导人的思路去更进一步设想。比如一套大模只能用于一个工程,一旦用于别的工程就需要进行加长或截短等方面的改制,能否有好的办法解决这一标准化问题。再如,不管怎样减少缝隙,缝隙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毕竟还有拆模问题,能不能设计出一种“无缝”模板,比如将缝设在转角的顶点,使混凝土的大面上看不出缝隙的印迹来。当然还要考虑建筑工程的特点,设计模板时既要考虑尽可能“精密”,同时还不能影响施工的可操作性。

参考文献:

[1]姜海华.大模板施工的利与弊[J].建筑工人,2006,(08)

[2]袁瑞青.大模板施工门窗洞口加固[J].建筑工人,2004,(07)

[3]王杰.高层住宅楼大模板施工工艺的应用[J].山西建筑,2004,(15)

[4]刘恒祥.大模板在非标准层工程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1980,(01)

高层建筑顶层的利弊篇8

关键词:高层建筑;消防供水;设计

总看我国目前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笔者将其普遍的供水方式略作归纳,总结为以下几种:

1.高位消防水池供水

高位消防水池供水设计,顾名思义,这种供水方式是将大容量的消防水池置于某一高层建筑之顶,利用日常生活加压水泵将消防水一次抽升至屋顶消防水池进行贮存。如若发生火灾,可直接通过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建筑物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抽取消防水池中的存水进行灭火。除非由于建筑物屋顶的消防水池设置高度不足,需要在顶层设消防增压泵以满足建筑最高几层消火栓及自动喷水灭火喷头所需的消防压力外,其特点是无需再设消防专用水泵和相应的控制电缆及线路,特别是对于50m以上,需要分区减压供水的高层建筑,该特点尤为突出,只需要在分区的适当高度和部位设置小容量的分区减压水箱,即可满足消防使用要求。

高位消防水池供水其不会因为日常维护的不妥而导致专用消防水泵在火灾发生时无法使用,且消防安全可靠性高,可操作性强,对于供电要求宽松,有益于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唯一的缺陷是,高位消防水池供水其屋顶消防储水池容积过大,对建筑物的整理结构存在一定的影响,正是这个原因导致不少高层建筑结构设计人员将此种消防供水系统拒之门外。

2.消防专用水泵―屋顶高位水箱供水

屋顶高位水箱供水方式,就实际应用来说,其是被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所采用最多、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其主要设计路线是将小容量的高位水箱置于建筑屋顶,在建筑物底层或室外消防专用水泵房,与上文所提的高位消防水池供水方式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消防供水灭火的任务主要由消防专用水泵来完成。屋顶高位水箱只需要保存有10min消防用水量,用于扑救初期火灾就可以了。从高层建筑的高度及分区情况看,该供水方式又可分为一次加压供水,分区并联加压供水及分区串联加压供水三种形式。

一次加压供水适用于建筑高度在50m以下,且不需要分区供水的高层建筑,分区并联加压供水或分区串联加压供水,用于建筑高度超过50m,且需要分区减压供水的高层建筑。

分区并联加压供水,各分区供水互不影响,消防安全可靠性高,分区水箱容积较小,消防专用水泵可集中设于同一泵房,便于平时维护、运行、管理,但对消防供水管材质要难以保证建筑物顶部几层的消防灭火要求时,需采取局部增压措施。据笔者所了解,在近几年的建筑工程设计中,此种供水方式在小气压罐小泵局部增压的配合下,极大程度填补了建筑顶部几层消防压力不足的缺欠。

3.消防气压罐供水

气压罐供水装置主要由消防专用水泵,气压水罐,电气控制自动化仪表组成,平时气压水罐内的气体压力处于平衡状态,一般稳定在消防供水最高工作压力数值上;当发生火灾时,由于消防设备(消火栓,自动灭火喷头)的启用,使得罐内的水量不断流出,同时,罐内的压力随着水量的减少逐渐下降,当罐内压力下降到消防供水最低工作压力数值上时,设在气压罐上的电接点压力表(或压力控制器)即启动消防专用水泵,继续向消火栓供水系统或自动喷水灭火供水系统供水,可满足消防供水的水量及压力要求,该种供水方式与其他供水方式的不同点在于,无需另设高位水箱,可使消防管网始终处于常高压状态。消防安全可靠性增高,但对供电要求严,需双路电源供电或设自备柴油发电机供电系统。

消防气压罐供水,在其独有的不受高度限制、安装简单便捷、易操作、出水快以及技术安全系数高等优势下,引起了广大设计人员以及使用人员的青睐,尤其是在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中更是被普遍使用。但其也有不足之处,如,供水耗电量大,运行费用高。根据分析,此种供水高达约四分之一的能耗浪费在其他无效压力区间上,而被白白浪费掉。

4.消防合用供水设备

自动双恒压变频调速泵近几年开发出的一种新型节能生活、消防合用供水设备,这种设备采用了交流变频调速技术及自动化技术,对管网压力实施检测,控制水泵转速,从而保证管网压力的恒定。其特点是生活、消防供水可共用一组水泵,并共用备用泵,减少设备的容量,避免了因消防专用水泵久置不用而锈蚀所引起的不安全因素,增强了消防供水的安全可靠性,并在消防灭火时,恒压变流量运行中不会出现使管网超压运行的现象:由于其供水设备不具备调蓄水的功能,用于消防供水时,还需增设高位水箱,以保证10min消防用水量,因此,该供水方式同消防专用水泵、高位水箱供水方式基本相同。

总结:

总体看来,在上文高位消防水池供水、屋顶高位水箱供水、消防气压罐供水以及消防合用供水设备四种当前主要消防供水设计方式的比较中,几者供水设计与应用各有千秋,有利有弊。在实践中,我们应因地制宜全面考虑,根据每栋建筑物的结构特点、使用价值、电力等因素,在合理、经济的技术比较下,选定最适当的消防供水系统,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高效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占宝,谭恩涛,谢占山.对高层建筑消防供水设计中几个问题的认识[J].山东消防,2001,(08).

[2]易雁.高层建筑供水方式及节能探讨[J].山西建筑,2008,(14).

高层建筑顶层的利弊篇9

关键词:高层建筑;给水方式;排水设计;节能设计

abstract:shownumerousengineeringpractice,high-riseresidentialwatersupplyanddrainagedesignisoneofthekernelintheconstructionengineering.withtherapiddevelopmentofcityconstruction,cityofourcountryhigh-risebuildingsareconstantlyemerging,thehigh-risebuildingwatersupplyanddrainageengineeringdesignisalsoputforwardhigherrequirements.thebuildingstothedrainagerelatedissuesdiscussed.thispaperdiscussesthehigh-risebuildingwatersupplyanddrainageengineeringcharacteristics,watersupply,drainagedesignandenergy-savingdesign.

Keywords:high-risebuilding;watersupply;watersupplyanddrainagedesign;energy-savingdesign

中图分类号:tU99

一、高层建筑给排水工程特点

1.1高层建筑给排水设备的使用人数较多,水量也较大。如果发生停水或是管道堵塞等事故,则影响人群较多,范围较大。因此,高层建筑必须采用有效的措施,以保证供水安全和排水通畅,经济合理以及维护管理方便。

1.2高层建筑中给排水系统中静水压力较大。如果只有一个供水区,不光是会影响使用,而且也容易损坏管道和配件。因此,可以对给排水系统进行合理的竖向分区,从而降低静水压力,使系统做到安全运行。

1.3高层建筑的各种动力设备繁多,管道较长,比较容易产生振动和噪音。因此在给排水设计中,应该考虑到管道的防震、防噪、防管道的变位或是伸缩等措施。

1.4高层建筑的功能复杂,引发火灾的因素也比较多,一旦失火,火势蔓延迅速,并且在人员的疏散和扑救方面都存着一定的困难。要提高高层建筑的消防系统的安全可靠性,必须设立安全可靠的室内消防给水系统。

1.5高层建筑的给排水量大,管道长,管道中存在着较大的压力波动。为了使管道的压力稳定,提高系统的给排水能力,采用新型的单立管道系统或是设置通气管系统是很有必要的。此外,排水管道的材料最好采用机械强度较高的,并用柔性接口。

二、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问题

2.1给水系统问题。高层建筑根据供水的高度不同可以分为高供水区和低供水区,以一栋100米高的,28层的建筑为例。在分层时可以把1―14层划为低供水区,15―28为高供水区,这主要是因为低供水区和高供水区所用的供水设备的不同,一般情况下,低供水区采用的是带气压罐或带稳压装置的变频供水系,虽然也有采用高位水箱供水的,但是它更适合于高供水区;高供水区所采用的是高位水箱或者屋顶水箱供水,这样可以保证水的压力。但是还会存在的问题就是最低处静水压的问题,低供水区的供水范围为1―14层,供水高度约为50米左右,它的水箱设在第15层,经过测量,最低卫生器具配水点处的静水压达到了520Kpa,远远超过了国家《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GB50015―2006)中所建议的最低处的静水压,应该在(350―450kpa);而且高供水区的水箱设在楼顶,它的供水高度可以达到105米,最低点的静水压达到了800Kpa,已经超过了该规范中的限定值600Kpa。水压过高可能会导致在用户用水时出现水花四溅,输水管道破裂或者使用寿命不长等问题,给居民带来很多麻烦,影响居民对整个住房的评价。

2.2排水系统问题。高层小区的排水系统包括阳台及屋顶雨水的排泄,还有生活用水(污水、废水)的排放。随季节的不同高层屋顶积水量也会随之变化。在夏季降水量比较大,在冬季降水量相比而言比较小,对屋顶排水管道的设计安就大不就小的原则,因以需参考当地夏季最大量为标准。屋顶排水管道经常会因为用的时间太长后出现淤积现象,给正常排水带来了影响。

三、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

3.1竖向分区设计。高层建筑由于建筑高度很大,在进行给水系他设计时,首先要考虑的就是竖向分区问题。如果不分区面采用一个系统供水,则建筑底层的配水点所受的压力过大,会产生很多弊端。如水龙头开启时,水流易喷溅,易产生水锤,给水道管及配件易损坏以及产生噪声等。另外分区压力值也要也要选择合理,分区压力值过高,仍会产生以上弊端;分区压力值过低,又会使分区数量增多,增加给水设备,管道的工程造价及维修管理工作等。因此,高层建筑给水系统竖向分区应根据使用要求,管材质量,卫生器具配件所能承受的工作压力,结合建筑层数合理划分。

3.2给水系统设计。根据市政水压和建筑特点,底层及夹层由市政自来水直接供水:其它楼层采用二次供水,系统分为四区。各分区分别设置变频供水装置,变频机组采用“变频主泵(1台)+工频辆泵(3台)+小型气压”。泵房设不锈钢生活转输水箱一座,池内设不锈钢导流槽和电子水处理仪。系统分区按最低点静水压力值不大于035mpa设计,但是每个分区的下面几层水压仍然会偏高,这时,用水洁具的出水必然大于其额定出水量。这类超压出流一定程度系统流量的正常分配。同时水压过大,水龙头启闭时易产生噪音、水及管道震动,影响系统各部件使用寿命。因此每个分区的下面三层设管减压阀,阀后压力设定在020mpa。

3.3排水系统设计。高层建筑排水系统与多层建筑排水系统相比并无太大差别。对于十二层以下的高层可以同多层一样,对于十二层及以上的高层除了排水立管外,尚需增设专用通气立管。一般来说,通气立管应靠墙设置,排水立管靠外设置以便设置检查口,二者之间采用H管连接以节省空间。排水管材问题:对于排水要求非常高或者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建筑,排水管宜采用机制排水柔性接口铸铁管,不推荐采用UpVC管。(1)生活排水。生活扫冰包括卫生间排水、厨房排水和洗衣机排水。每户阳台设洗衣机专用地漏,其排水接入小区化粪池之后的生活排水管网,纳入市政污水系统,避免设置在阳台的洗衣机排水混城市雨水系统而污染水体的现象发生。设计采用侧排式地漏、后排式坐便器等排水方式,将排水管道布置在本层,避免上下层厨卫管道占用空间及检修的麻烦。(2)空调水排放。空调机位统一考虑,统一布置冷凝水排水管,避免冷凝水无序排放以及因冷凝水不制顷利排出而积水,以致蚊蝇滋生。空调冷凝水间接排水接入雨水系统。(3)消防电梯排水。消防电梯排水集水坑设在消防电梯基坑下,有很多不利因素:电梯并过于潮湿(易引起电气系统受潮而发生故障),排水管道、阀门及潜污泵安装维修困难,结构专业难于处理且造价增加。所以本设计将此集水坑设于电梯井外,消防排水通过管道排至集水坑。敷设在地下室底板内的排水管采用球墨铸铁管,水泥砂浆连接。

四、高层建筑给排水中的节能设计

4.1建立中水利用系统。高层建筑使用后的某些生活排水、冷却水和雨水等,经过再处理后可以达到一定的水质指标,满足某些使用要求,成为可以进行有益使用的中水。在那些高层建筑比较集中的区域,生活废水具有水量较大,使用时间比较集中,水质和处理效果也相对的较理想,为中水系统的建立提供了水源。

4.2利用变频水泵。变频水泵有着显著的节能效果,调速方式方便、调速的范围较广、保护功能完善、以及安全可靠的运行。传统的高层建筑通常采用水箱和水泵结合的方式,水泵将水提供给高位水箱,再向下供水。为了防止水压过大,还需安装减压装置,造成大量的电能消耗。而采用变频水泵,则不需要水箱水罐等装置,节约了成本。而且采用调节速度的方式来调节流量,避免了电机的频繁启动,减少了电力资源的浪费。目前,变频水泵的技术已经日臻成熟,大量推广变频水泵在高层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使用,在节能中意义重大。大力推广和使用节水设备。一套节水性能较好的设备,能对节约水资源产生非常重大的作用。例如阀门的质量与类型直接关系着用水质量,我们应该选择能节水的阀门。在水压等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节水龙头比普通的龙头节水30%到50%,所以在高层建筑中,在水压超标的地使用节水龙头,可以减少浪费。

高层建筑顶层的利弊篇10

1、建筑施工企业应购买(租赁)、使用符合规定要求的钢管、扣件。

2、钢管、扣件使用前均应进行外观检查,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压痕和深的划道。

3、根据有关规定,钢管、扣件使用前检测实施见证取样送检制度,在监理(建设)单位见证取样后,试件送法定检测单位检测。检测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4、工现场钢管、扣件应按批次堆放,建立使用台帐,详细记载生产(租赁)企业、产品规格、购买或租赁数量、质量保证书和生产许可证编号、查验剔除情况、质量检测情况等。并落实专人,加强对钢管、扣件的维修保养工作。

5、承重支撑架、外脚手架搭设前,施工单位应认真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方案中应有力学计算和施工详图并按方案要求认真进行技术交底和检查、验收。监理单位应对方案进行认真审查,并严格按方案和规范进行检查、验收。

6、使用钢管、扣件应做到操作文明,不得从高处抛落,避免损坏。架子搭设应符合规范和施工组织设计或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

7、施工单位要加强对施工现场使用的钢管、扣件的检查,不符合要求的应及时报废,严禁再度使用,符合要求的保养入库。同一施工现场多次重复使用的扣件应重新进行质量检测。

在每一次塔吊安装时。1、我们认真做好塔机现场布置方案:(1)注意避开空中、地面障碍及周边建筑;(2)特别要考虑塔机的拆卸可能及方便;(3)为方便塔机的附着,塔机离高层建筑物距离尽量在3至6米之间,如万不得意,距离超过6米,则其附着杆要专门设计;(4)要根据塔机下土质情况,专门设计塔机的钢筋混凝土基础。2、一定要等塔机基础达到设计强度后,才开始塔机安装。(1)一定要由经专业训练,具有装拆塔机资质的人员负责装拆卸施工。(2)塔机的顶升、下降过程,是最容易出安全事故的环节,一定要遵照塔机的使用说明认真操作,不得马虎。(3)塔机安装后,必须经专职检验部门书面验收合格后,方能投入使用。(4)塔机的安装方案、安装记录、验收记录必须存档备案。3、塔机在建筑物施工前安装,只要考虑周到,那是利多弊少。利:(1)场地宽广,安装方便;(2)早安装早使用;弊:塔机占用时间较长。

为了让总公司更加了解我们分公司的优良传统和不断奋斗的精神,下面把本公司多年来的一些工作具体汇报一下:

1、我们分公司虽然没有过多的草木装扮,但是车间里设备堆放很整齐,租赁钢管等的场地干净,董事长也书说比园艺分公司的环境还好。

2、****工地要顶塔吊时,虽然当时的天气十分寒冷,零下5度。我们出动全体科室人员,在60米的高空中,顶着凌烈的寒风,从早上一直工作到下午的3点,中间没有间断过,都是为了不耽误****公地的施工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