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景观生态学综述十篇景观生态学综述十篇

景观生态学综述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9:49

景观生态学综述篇1

1高速公路景观

高速公路景观包含以下2个方面:(1)指公路周边自然环境、沿线建筑与设施、人的活动气象等变动因素它包括沿途穿越的村庄、农田、城市等人工景观要素,和山川、峡谷、河湖、森林、草原、荒漠等自然景观要素;(2)包括了公路线型,如平曲线、竖曲线和三维曲线的协调作为一种纯抽象线型造型艺术的几何线型。其中,高速公路所辖范围内的所有景观空间包括:路面本身,公路绿地景观(包括中央分隔带、边坡、隔离栏、护栏等),桥涵、隧洞,路肩、路堤、路堑,以及立交以及立交区、服务区、收费站,取土场、弃土场,指示牌等。

2高速公路绿化生态景观构成

2.1中央分隔带绿化

中央分隔带的首要功能是防车灯眩光,为满足这一功能要求,种植防眩植物要求常绿,并且修剪高度应高出路面1.3~1.8m,防眩植物的间距标准参照依据车灯扩散角的计算得到,防眩植物的株距不应大于防眩植物冠幅的5倍。为避免同一种模式长距离出现造成审美疲倦,通常根据具体路段交替布置,将整形式的点状种植与图案式、平植式的线状连续种植相结合,一般每8km左右变换1种模式,也可以改变同种模式的植物品种,增强韵律感,达到调节驾乘心理之效果,以满足美化道路景观之功能。

2.2立交区绿化

互通式立交区的绿化应在满通功能的前提下,以结合改善生态和观赏为原则,与全线景观绿化的总体风格相协调,反映地方特色,突出文化内涵及不同地段的互通立交的识别性。在功能作用上,应通过科学合理的植物配置来辅助交通,保障功能,包括线形预示、强调目标和强化标志等。如:在弯道内侧要留出一定的视距,可栽植低于司机视线的灌木、花卉;在平行于路的轴线,宜连续布置乔木、球灌木等,预示前方公路线形的轮廓;在车道分流端的三角区、匝道出入口附近等需要提示的地方,宜种植大乔木作标志树,或将大、中型的乔、灌木群植,以达到清晰的标志效果。景观上,在绿化设计时根据互通所处位置和重要性等不同,结合地形处理,以适当的尺度设计植物组群,合理配置草坪、花灌木和乔木,尽量使得景观性与生态性达到统一。

2.3生态边坡处理

高速公路边坡是指公路开挖工程所形成的具有一定坡度的斜坡,是高速公路建设的必然产物。它具有:(1)一定坡度,有些倾角大的陡峻边坡,无植生条件或植生条件差,靠自然力量很难恢复原有生态平衡;(2)一般情况自然植被遭到不同程度的人为或地质灾害破坏;(3)土壤多以开挖出来的贫瘠生土和破碎岩石为主,持水性差、缺乏团粒结构;(4)易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5)易失稳(发生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特征。边坡作为道路景观最为直接的载体,也是道路绿化的难点。边坡植物选择可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以植被生长的地域分异规律为依据;(2)以植被景观为参照;(3)以局部环境背景为基础;(4)生态适宜性原则;(5)生态保育优先原则;(6)与路域功能区相适应的原则。根据以上原则进行设计,使得高速公路边坡景观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

2.4防护带绿化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全国绿色通道建设的通知》(国发(2000)31号)要求:高速公路、国道、省道绿色通道建设,原则上,新建、改建、扩建的道路沿线绿化带宽度每侧严格按5~10m进行规划设计,有条件的地区可加宽到10m以上。县、乡道路沿线绿化,原则上,新建、改建、扩建道路沿线绿化带宽度每侧严格按3~5m进行规划设计,有条件的地区可加宽到5m以上。道路路两侧的防护林带宽度每侧按30~50m进行规划设计,有条件的地区可加宽到50m以上。在条件适宜的地区,应合理配置主副林带,主林带树种应以高大乔木为主,副林带树种应选择乔木、亚乔木或灌木。实行针阔混交,形成立体复层的绿化带。30~50m的宽度已经远大于具有生态效应的廊道宽度7~12m的阈值。高速公路边防护林带是生态恢复与生态补偿的主要途径之一。由它构成的生态廊道包括物种构成和环境构成两部分。物种构成以乡土物种为主,适当引进适应能力强、环境效果好、不造成环境危害的外来物种。环境构成主要体现多样性和异质性。在高速公路景观营造实践中,一般不需要特别整理其周边的地形,可以保持原有的地形地貌,甚至可以人为地制造一些异质性生境。这样不仅可以减少整理土地的人工成本,也可以为多样性生物的栖息创造条件。

3宁波象山港大桥接线工程中景观生态学理念的运用

3.1区位与场地特征

宁波象山港大桥接线工程始于鄞州区云龙镇,与宁波绕城高速公路云龙枢纽互通立交连接,向南经栎斜、管江、里蔡,在横山码头和西泽码头西侧设象山港大桥跨越象山港,经大斜桥、黄避岙,过白墩港东侧、至项目终点戴港接规划浙江沿海高速公路(象山至台州段),路线全长46.4833km,接线长39.734km。线位北岸为鄞州区境内,具有湖、海、溪、山相交融为特征,有东钱湖风景名胜区、五龙潭景区、天童—阿育王景区等景区,线位所经之处山色秀美,时有溪流水库倒映天光,沿途风光以山景见长。线位南岸为象山县境内,象山山区景色瑰丽多姿,是华东惟一拥有山、海、岛、崖、滩、景、物七大特点的滨海旅游区(图1、2)。

3.2生态景观营造

本工程所穿梭的城市依山傍水,是区域山水的一个组成部分,该项目建设过程中,维护整个区域山水格局和大地肌体的完整性与连续性,是维护城市生态的一个关键。保护多样化的生境系统,均质的农田景观、累累硕果的果林、郁郁葱葱的林地。维持河流的自然形态,以建设可持续发展、生态安全和健康的景观出发,以保护生态环境为重点,恢复自然景观为辅,尊重自然的大地肌理,延续宁波的自然之美作为本项目的景观营造理念。

3.2.1防护带景观道路与地形协调,形成略有地形起伏的设计,结合自然环境和人工景观营造,在上边坡路段,采用挖开断面的形式,用柔和的曲线过度现有的地形与斜坡之间的高差,形成多层次植被。在下边坡路段,同样才用柔和的曲线来处理地形,种植茂密的灌木来恢复自然山谷的外表。在上下坡交错地段,地势较为平坦,景观设计利用两侧相对开阔的地段,营造乔—灌—草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图3、4)。

3.2.2中分带景观在满足道路中分带绿化功能的要求外,在地段允许的范围内,除采用通常运用传统的整体式、图图1项目区位图案式和平植式的中分带绿化模式外加大中分带的宽度,收集道路产生的排水,以周边的山水格局相呼应,创造出完整、印象丰富的景观空间(图5)。

3.2.3隧道景观全线道路共有隧道多处,与周围的场所特性结合,创造具有不同主题的隧道口景观,使得景观性、艺术性和生态性统一。如:杨公山隧道口景观以“土”作为设计主题(图6),隧道口的主体以土的颜色为主题色,挡墙为土烧制而成的土砖,配以乡土小花小草在其上,营造质朴天然、大自然和谐共生的景观。而在炮台山隧道口景观营造时(图7),考虑宁波悠久的历史文化积淀,取河姆渡文化中的卯榫结构为设计符号,才用几何方块的拼接,镂空的设计减弱了光线,避免白洞效应,明快的线条展现了宁波城市的现实感(图8、9)。

景观生态学综述篇2

关键词:景观、景观设计、景观设计原则

景观是“景”与“观”的结合,包括了视觉、美学意义(与网景、景色同义);又有地理学意义(与地形、地物同义),用来描述地质、地理和地貌属性;还有生态意义(指其作为生态系统能源和物质循环的载体);此外还有文化意义,指其作为人类文化、精神的载体。现代景观设计学的设计对象既为景观,因此景观概念的发展对现代景观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景观的内涵

1.1 传统意义上的景观内涵

在欧洲,景观一词最早出现在的希伯来的《圣经》中,用来描绘具有所罗门王国教堂、城堡和宫殿的耶路撒冷城美丽的景色。15世纪中叶西欧艺术家们的风景画中,景观成为透视中所见地球表面景色的代称。16世纪末,“景观”主要被用作绘画艺术的一个专门术语,指陆地上的自然景色。17-18世纪,园林设计师们基于对美学艺术效果的追求,开始采用景观一词。至此为止,景观一词主要突出的是一种综合的和直观的视觉感受景观主要指视觉美学意义上的概念。

景观一词在英语(Landscape)、德语(Landschaft)、俄语中拼写相似。在德语中,“景观”(Landschaft)一词本身的涵义是指一片或一块乡村土地,但通常被用来描述美丽的乡村自然景色。英语中的“景观”(Landscape)源于德语,也被理解为形象而又富于艺术性的风景概念。而景观作为风景的同意语也一直为文学艺术家们沿用至今。

1.2 不同学科对景观的解释

1.2.1 地理学中景观概念

19世纪初,近代地理学创始人洪堡(1769.1859)将景观概念首次引人地理学,并从此形成作为“自然地域综合体”代名词的景观概念。强调其地域整体性,更强调综合性,认为景观是由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要素,以及文化要素组成的地理综合体。景观学派的创始人,德国近代地理学家施吕特尔(1872-1952年)把景观看成是一个区域结合的外貌单元,其中所有“可以感觉到的”具有地域意义的自然和人文现象,并特意把人作为景观的一个组成部分。

不同学者对景观的概念有着笔筒的理解。综合各种关于景观概念的争论意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①某一区域的综合特征。包括自然、经济、人文诸方面;②一般自然综合体。指地理各要素相互联系、相互制约有规律的结合而成的具有内部相对一致性的整体;③区域概念。‘是个体区域单位,相当于综合自然区划等级系统中最小一级的自然区,是发生上相对一致和形态结构同一的区域;④类型概念。用于任何区域分类单位,指相互隔离的地段按其外部的特征的相似性,归为同一类型单位,如草原景观、森林景观等。

1.2.2 生态学中景观概念

自20世纪30年代C.troll提出景观生态一词以来,景观的概念被引人生态学并形成景观生态学。troll不仅把景观看作是人类生活环境中视觉所触及的空间总体,更强调景观作为地域综合体的整体性,并将陆圈、生物圈和理性圈看作是这个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我国著名景观生态学家肖笃宁对景观定义为:景观是一个由不同土地单元镶嵌组成,具有明显视觉特征的地理实体;它处于生态系统之上,大地理区域之下的中间尺度;兼具经济、生态和美学价值。

生态学对景观的认识可以归纳为:①景观是相互作用的生态系统的异质性镶嵌;②景观是地貌、植被、土地利用和人类居住格局的特殊结构;③景观是生态系统向上延伸的组织层次;④景观是综合人类活动与土地的区域整体系统;⑤景观是一种风景,其美学价值由文化所决定。

生态学通过两种途径使用景观这个概念。一种是直觉地将景观看作基于人类范畴基础之上的特定区域.另一种是将景观看作代表任一尺度空间异质性的抽象概念。

1.2.3 景观设计学中的景观概念.

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我国现称风景园林学)是一门关于如何安排土地及土地上的物体和空间来为人创造安全、高效、健康和舒适的环境的科学和艺术。景观设计学对景观的理解以北大俞孔坚教授的《景观的含义》一文为代表,文章从景观的视觉美、栖居地、系统、符号四个方面对景观的含义进行阐释。将其概括如下:

(1)景观的视觉美含义。指土地的经济价值和美学价值,使其能够知觉服务于具体的生产实践活动和生活需要。

(2)景观的栖居地含义。是指景观作为人在其中生活的地方。把具体的人与具体的场所联系在一起。

(3)景观的作为系统的含义。景观作为系统有着五个层次的生态关系,分别为:景观与外部系统的关系;景观内部各元素之间的生态关系,即水平生态过程;景观元素内部的结构与功能的关系;存在于生命与环境之间,包括植物与植物个体之间或群体之间的竞争。共生关系;存在于人类与其环境之间的物质、营养及能量的关系。

(4)景观作为符号的含义。景观是文化符号,是人类理想道德和价值观念的综合反映。

2、景观设计的内容

景观设计是对土地进行分析、规划、改造、管理、保护及恢复的科学和艺术,是对土地的全面设计,是人与自然关系的协调.是人如何利用土地的问题。

在西方,景观设计学科包含区域性景观设计、城市设计、社区规划设计、风景旅游区规划设计及自然和历史文化保护地的设计,此外还有综合开发设计、土地综合利用设计、传统领域的公园和花园规划设计等。

我国著名学者刘滨谊在《景观规划设计三元论》一文中提出、阐述和论证了景观设计的三元论。文章指出了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大方面:①景观环境形象;②环境生态绿化;③大众行为心理。称之为现代景观规划设计的三元(或三元素)。”这就要求在景观设计时要达到景观环境形象、环境生态绿化和大众行为心理三方面的综合与协调。

现代景观设计的主要创作对象是人类的家,即整体人类生态系统;其服务对象是人类和其他物种;强调人类发展和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性。现代景观设计的内容包容了视觉景观(创造符合审美要求的环境形象)、环境生态(创造符合生态原则的环境空间)、人文景象(营造特定的精神环境)三大方面内容。

3、景观设计的原则

景观的发展对景观设计有着促进和指导作用。景观是一个综合的整体,它是在一定的经济条件下实现的,必须满足社会的功能,也要符合自然的规律,遵循生态原则,同时还属于艺术的范畴,缺少了其中任何一方,设计就存在缺陷。这就要求在景观设计中应遵循一定的原则。本文结合景观内涵从景观设计的艺术性、科学性和社会性三个方面阐述现代景观设计中应具备的原则。

3.1 景观设计的艺术性――视觉美原则

景观一词最初的含义主要关注景观的视觉特性。景观是视觉美,

景观即风景,是画家描写大地上景物,是在画框里的艺术品,这是景观最早的含义。这就要求在景观设计中要遵循视觉美原则。这也是景观设计最基本的原则。一件好的景观设计作品,应该在满足生态和使用功能的同时,也是一件美的艺术作品。

景观设计的美感通过景观形式表现。景观形式的构成的基本要素具备一定的形状、空间、大小、色彩、质感。景观设计中,景观的形式往往不是以单一形式出现,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产生一系列组合规律,如多样统一、对称与均衡、对比与协调、抽象与具体、比例与尺度、节奏与韵律。在景观设计中合理而又创新的运用这些规律,不仅能表现景观建筑的视觉效果,也能协调景观建筑与周围环境。

以徐州淮海战役纪念塔为例。淮海战役纪念塔对比的手法,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碑与周围建筑在高度上产生强烈的对比,给人视觉上的冲击,从而突出了纪念碑的雄伟与庄重。同时采用了对称的布局手法,这也是多数纪念性设施普遍采用的设计方法,来表现出环境与氛围的肃穆。合理利用比例与尺度的效果,布置低矮的灌木来突出纪念碑的高大。

3.2 景观设计的生态性――生态原则

在生态学中景观则作为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和物质循环的载体,它与社会物质文化系统紧密相关。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了重大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花园设计的狭小天地,它开始介入更为广泛的环境设计领域。对场地生态发展过程的尊重、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体现了浓厚的生态理念。而景观的生态设计也有其设计原理。概括如下:

(1)尊重自然原理。地理学中主要关注景观的要素(气候、地貌、土壤、植被等)特征和景观形成过程,它与自然联系密切。

(2)整体设计原理。景观生态设计是对整体人类生态系统进行全面设计,而不是孤立的对某一景观元素进行设计,是一种多目标设计;为人类需要,也为动植物需要而设计,为高产值而设计,也为美而设计。设计的目的是整体优化。

(3)4R原理。主要目的为保护和节约资源。具体内容为Reduce(减量)、Reuse(再用)、Recycle(再生)和Renewable(更新)。

(4)设计适应性原理。自然景观有起自身和谐、稳定的结构和功能,人为的设计必须适应自然景观的原有“设计”,使人为引入的景观元素所带来的负作用最小,以保证整体景观结构和功能的完整性。

3.3 景观设计的社会性

3.3.1 文化原则――尊重文化

景观所处的社会环境不同,以及人们所受的教育、价值观、审美观的不同都对景观设计产生深远的影响。那些标志着一个国家和地区的景观形象在景观设计中起主导作用,在景观创作中,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想象来确定其风格。而一定要先对所服务地区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传统风格有所了解,这样才能使作品得到当地大众的认可,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

以徐州户部山地区为例。在做商业景观设计时,首先要了解户部山的历史与文化背景。在做好古名居保护的同时,尊重当地的文化与开发现状,建设周围的商业景观。如商业建筑要仿古名居的建筑风格;路灯、休息坐椅等景观小品要与当地古朴的文化氛围融合;在设计选材时,着重石材和木材或涂木漆,使商业建筑在外观上有古典韵味。当然在建筑内部的布局与处理上也要与当地文化相映成趣.杜绝“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3.3.2 以人为本原则

“人们规划的不是场所,不是空间,也不是物体;人们规划的是体验――首先确定的是用途或体验,其次才是随形式和质量的有意识的设计,以实现希望达到的效果。场所、空间或物体都根据最终目的来设计,以最好的服务来表达功能,最好的产生所欲规划的体验。”这里所说的人们,是指景观设计的主体服务对象。规划的是他们在景观中所欲得到的体验,如旅游者、设计师和开发商的体验。景观设计的服务对象是人,人在景观中的体验就是主要的考虑因素。不同的景观会给人以不同的心理感受,不同的服务对象也会有不同的景观体验要求。因此,在设计前就需首先确定所服务的对象所欲在景观中表达的思想和感情。只有理解人类自身、理解特定景观服务对象的多重需求和体验要求,才能设计出真正成功的作品。

景观生态学综述篇3

关键词:景观生态学理论思路

analysisoflandscapeecologyinresearchideas

LiQi-cai

(instituteofGeographicScienceandtourismofXinjiangnormalUniversity,Urumqi,830054)

abstract:Landscapeecologyoriginatedinthe1950sand1960sineurope,landscapeecologyhasdevelopedrapidlyworldwide,inthe1980s.LandscapeecologystartedlateinChina,domesticscholarshavedonealotofresearch,butthepopularityofthecourseattheuniversity,manystudentshavemanyquestions.thispaperbrieflyintroducestheconceptoflandscapeecologyandbasictheory,putforwardresearchideasoflandscapeecologyonthebasisofacademic,providesomehelpforcollegestudents,wholearningandtheapplicationoftheoryandmethodoflandscapeecology.

Keywords:landscapeecology;theory;thinking

1、景观生态学

1.1景观生态学的概念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ecology)一词首先由德国著名的生物地理学家troll于1939年在利用航片解译研究东非土地利用时提出来的,用来表示对支配一个区域单位的自然—生物综合体的相互关系的分析。之后,许多学者开始了大量的研究。Vink(1983)在讨论景观生态学在农业利用中的作用时强调,景观作为生态系统的载体,是一个控制系统。基于此,他将景观生态学定义为:把土地属性作为客体和变量进行研究,包括对人类要控制关键变量的特殊研究[3];Forman和Godron(1986)在给出确切“景观”定义的基础上,认为景观生态学是研究景观结构、功能和变迁的一门学科[4];傅伯杰(1991)把景观生态学定义为:它是以整个景观为对象,通过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价值流在地球表层的传输和交换,通过生物与非生物以及人类之间的相互作用与转化,运用生态系统原理和系统方法研究景观结构和功能、景观动态变化以及相互作用机理、研究景观的美化格局、优化结构、合理利用和保护。

综上所述,景观生态学是一个多学科交叉的学科,它兼有生态学、地理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规划科学、管理科学等许多现代大学科群系的多功能优点,适宜于组织协调跨学科多专业的区域生态综合研究,因而在现代生态学分类体系中处于应用基础生态学的地位。

1.2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

景观生态学作为一门正在发展的综合叉学科,其理论的直接源泉是生态学与地理学,同时从许多学科的诸多相关理论中也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为开放系统的自然等级有序理论,以及综合性和组织性理论;它的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系统之间生物控制共生理论是以控制论为基础的。但对景观生态学理论体系认识却并不完全一致。一般说来,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时空尺度;等级理论;耗散结构与自组织理论;空间异质性与景观格局;缀块一廊道—基底模式;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边缘效应与生态交错带;复合种群理论;景观连接度与渗透理论。

2、国际景观生态学的研究现状

2.1国外景观生态学研究现状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景观生态学发展迅速。景观生态学研究最为活跃的地区集中在北美、欧洲、大洋洲(澳大利亚)、东亚(中国),表明了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和应用的广泛性以及学科的认知度越来越高。从研究内容上看,景观生态评价、规划和模拟一直占居主导地位,其次是景观生态保护与生态恢复、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探讨[4]。

欧洲和北美的景观生态学研究基本上引领了国际景观生态学的发展方向。景观生态学关注的重点从土地利用规划和设计逐渐扩展到资源开发与管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在理论上强调景观的多功能性、综合整体性、景观与文化的协同,并提出了整体景观生态学的概念框架。北美的景观生态学在欧洲的影响下,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发展,并逐渐形成注重数量化和模型建设以及自然景观研究的特色。尽管欧洲和北美两大学派在发展过程中由于所关注的对象、解决问题的方法等方面的差异而表现出鲜明的个性,但是二者也在不断地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推动着景观生态学学科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2.2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现状

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虽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自从20世纪80年代初介绍景观生态学的概念、理论和方法以来,我国地理学、生态学、林学、农学、植物学等领域的研究人员极大的关注着景观生态学得发展,并积极开展了景观生态学的讨论与研究,使景观生态学成为不同学科的共同研究热点。

我国学者主要关注的重点是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基础、方法及应用这三个方面。首先,景观生态学的基础理论是景观生态学发展的前提和基石,它对人们了解景观生态学的产生背景与发展历程,理解景观生态学中的概念、原理与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我国学者在理论基础上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并且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思路,例如:wU[5]等(1995)在总结前人缀块动态理论基础上,创立了等级缀块动态范式;俞孔坚(1999)提出了生物保护的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并给出了案例,这些无疑为我国景观生态学基础理论的拓展和创新提供新的思路。其次,在应用方面,我国真正开展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是在20世纪90年代,其标志是肖笃宁(1990)发表的《沈阳西郊景观结构变化的研究》。从近30年的研究情况看,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在我国景观生态学研究中已占相当大的比重。由于景观生态学具有多学科的特点,再加上我国类型丰富的生态系统,使景观生态学的应用研究呈现出百家争鸣的景象,主要的研究领域是城市与农业景观及其交错景观、森林资源的保护、土地利用、干旱区景观、湿地景观等。

3、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思路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经历国内外学者30多年的研究与探讨,已经初步有了自己的研究方法与思路。在学习景观生态学的过程中首先要对景观生态学的产生和理论基础经行概括性的总结,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区域的景观分类、实地的野外调研,做出该区域的景观格局图,再根据研究目的来选择适当的指数来检验,最后结合选定区域的景观特色进行景观生态的分析,讨论、评价或给出设计规划的方案。

3.1景观的分类

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是针对选定区域进行的,学者们进行研究时,首先是在确定自己的研究目的或需要解决的问题后,再对该区域进行景观结构的划分。在景观生态学的区域研究中,一般情况下学者们主要是在土地利用、植被、生地貌态、生态保护以及其他方面的需求几个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的。

学者在选择需要解决的问题或阐述的问题后,对目标区域景观结构的分类。景观结构基本组成要素包括斑块、廊道和基质,斑块—廊道—基质模型的提出被多数学者所接受,班一廊—基模式关系给出了一种普遍适用于各种景观分析、设计、规划的语言[6]。在景观生态研究中三者的时空配置形成的镶嵌格局即为景观结构。

3.2景观格局图的制作

景观格局图的制作是在景观分类确认的基础上,并且需要结合实际卫星航片的判读与野外工作的调研后,最终制作成一幅由各种斑块、廊道以及整个区域的基本基质的景观格局图。具体的方法是如表1。

表1由作者整理而得

3.3景观空间格局指数

景观空间格局指数包括两本分,即景观单元特征指数和景观异质性指数。应用这些指数主要是对景观格局的定量的描述,对不同的景观进行比较,研究它们的结构、功能和过程的异同,从而对景观的空间格局进行分析,而分析的目的主要有五个方面:(1)确定产生和控制景观格局的因子及其作用机制;(2)比较不同景观相前提的特征和他们的变化;(3)探讨不同景观格局的尺度性质;(4)确定景观格局和功能与过程的相互关系;(5)为景观的合理管理提供有价值的资料。

3.4研究结果的判读

研究结果的判读主要是为了确定我们的研究是否有实际的意义,是为了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研究结果是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几部分指数,通过我们对研究区域景观格局指数的计算,得出各部分的指数。然后,根据这些指数的特征对研究区域的景观生态效应进行多方面的分析,最后找到景观生境破碎化的程度或驱动因素,进而对研究区域的景观生态效应进行定性与定量的评价,得出该区域尽管生态效应的优劣,然后讨论研究区域景观格局在近几十年内的变化趋势,从而设计研究区域景观格局的规划方案。

然而在实际的研究过程中,我们通常不必要做出这么多的研究结果,而是根据我们的研究出发点,在对区域的景观生态效应的分析、评价、变化趋势的谈论、规划方案的设计这些方面进行选择性的研究。我们对研究结果在每一个方面的判读,都具有重要意思,从而对应我们的研究意义与目的。

4、结论

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的、发展迅速的学科,它亦是当今生态学研究核心之一。由于景观生态学多学科交叉的学科性质,所以在学习景观生态学时,首先应该了解景观生态学的学科性质、相关概念、基础理论以及研究方法,然后再进行实地的研究与理论探讨。本文就是通过阐述景观生态学的概念与基础理论,简要的介绍国内外景观生态学的发展现状,而为学习景观生态学的大学生提出了景观生态学的研究思路,期望他们在景观生态学的学习历程中抓住景观生态学学习的关键问题,提高自身的认知能力和科研能力,为学科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何东进等.景观生态学的基本理论及中国景观生态学的研究进展[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3.4:276-282

[2]曹宇,肖笃宁等.近十年来中国景观生态学文献分析[J].应用生态学报,2001,12:474-477

[3]傅伯杰等.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m].科学出版社,2001.7

[4]傅伯杰等.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新进展[J].生态学报,2008.2:798-804

[5]wuJ.LoucksoLFrombalanceofnaturetohierarchicalpatchdynamics:aparadigmshiftinecology,[外文期刊]1995(04)

[6]楚新正.景观生态学基本理论及在绿洲研究中的应用.新疆师范大学学报,2000,12:56-62

[7]陈昌笃.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发展和实际作用[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8]邬建国.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J].生态学杂志,2000:42-52

[9]肖笃宁.景观生态学的理论、方法及应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1

景观生态学综述篇4

关键词:景观都市主义;绿道;规划设计;建设管理

中图分类号:Q945.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abstract:sincethe1990s,greenisalwaysthewaytoprotectbiology,landscapeecology,cityplanningandlandscapemoredisciplineresearchfocusinthefrontierandcross.inthispaper,throughthestudyofthetheoryofthelandscapeurbanism,thispaperexpoundstheconceptofgreenwayandtheplanninganddesign,constructionmanagement,theauthorintroducestheamericangreenwaynetworkplan,putforwardthecitygreenwayChinaexperiencemeaningofthought.

Keywords:landscapeurbanism;Greenway;planninganddesign;Constructionmanagement

一、引言

20世纪90年代中期,詹姆斯・科纳在一系列会议上提出“作为都市主义的景观”的说法;其后,在1997年,查尔斯・瓦尔德海姆正式提出“景观都市主义”一词。景观都市主义的起源可追溯到对现代主义建筑和城市规划的批判,现代主义无法产生有意义和宜居的公共领域。景观都市主义提倡使用基础性系统和公共景观,以形成区域本身的组织机制,塑造和改变城市住区的组织结构,以应对未来经济、政治和社会必然存在的不确定性。

目前,国内已有诸多学者在研究绿道的理论和实践。张文、范闻捷的《城市中的绿色通道及其功能》首次引入了“绿色通道”概念,使中国绿化系统建设有了新的借鉴模式,带来了新的思维[1]。刘滨谊、余畅在《美国绿道网络规划的发展与启示》中对绿道概念、分类、形成过程等方面做了较为详实的介绍[2]。周年兴,俞孔坚等在《绿道及其研究进展》中阐述了绿道的功能、规划设计方法以及对城乡规划的启示[3]。李开然在《绿道网络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其规划原则》认为绿道理应作为一种体系化的规划方法应用于以其网络为框架的绿色基础设施及城市景观体系的建设中[4]。夏媛等人在《基于生态功能保护原理的绿道规划策略探讨――以珠三角绿道规划为例》详细阐述了珠三角区域的绿道规划,提出了绿道作为多功能性的集合体对于生态保护和生态安全格局的建立十分有效的观点[5]。

实践探索方面如美国的迈阿密河绿道是以滨河为基础,经过发展带来了良好效益,成为区域改造的标志性项目。国内的珠三角(图1)一些城市已经在小范围的局部地区不同程度地开展了有关绿道的探索,为绿道网络建设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如深圳市规划在盐田区打造一条连接沙头角、盐田港到大梅沙滨水海岸线的步行廊道和自行车道,将山景、海景、港口、生态岛、海鲜街等主要景点元素有机串联。

二、绿道的概念及其分类

绿道(Greenway)是包含线形元素的绿色土地网络,是具有生态、游憩、文化、审美等多功能的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开敞空间。从广义上说,绿道是具有连接作用的各种线形绿色开敞空间的总称,有时也被称为生态网络、生态廊道和环境廊道。

查尔斯・莱托在《美国的绿道》中对绿道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类,并根据绿道形成条件及其功能的不同将其分为五种基本类型:城市河边绿道;②以道路为特征的娱乐绿道;③生态上重要的廊道绿道;④风景或历史线路绿道;⑤综合的绿道系统或网络[6]。其中城市河边绿道极为常见,在美国通常作为城市衰败滨水区复兴开发项目中的一部分而建立。目前,国内正在兴起的沿河绿地规划项目,就属于该类型的绿道。

ahern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并结合美国的经验,将绿道定义为是由那些为了多种用途(包括与可持续土地利用相一致的生态、休闲、文化、美学和其他用途)而规划、设计和管理的由线形要素组成的土地网络[7]。该定义强调了5点:①绿道的空间结构是线性的;②连接是绿道的最主要特征;③绿道是多功能的,包括生态、文化、社会和审美功能;④绿道是可持续的,是自然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⑤绿道是一个完整线性系统的特定空间战略。

三、基于景观都市主义的绿道设计原则

景观都市主义就是将城市理解成生态体系,通过景观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善,将基础设施的功能与城市的社会文化需要相结合,使城市得以发展。绿道是景观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景观都市主义提出了以下设计原则。

1、系统的设计理念

绿道作为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从城市设计的高度考虑绿道的内容和形式,串联城市绿带各组成部分,综合安排各种要素,使绿道、自然和城市成为一个有机整体,通过自然、建筑、绿地的结合来创造城市完整和令人难忘的形象。

2、景观、生态和人文的统一

绿道必须以实现经济、文化和生态的可持续发展为设计的基础。既要营造美观的环境,塑造良好的城市形象;又要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同时体现出地方文化特色。

3、以人为本,创造宜人空间

绿道设计要以人为本,组织人性化室外空间。作为景观的绿道要将交通的流动性和景观的连续性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然生境之美,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调节身心的好去处。

4、经济性原则

绿道要以恢复保护由本土植物和动物组成的自然生境为主,节约管理成本,控制管理成本高的人工生境的比例,减少一次性投入和后续养护管理费用。

四、典型案例

20世纪70年代以来,经过20多年的研究与实践,美国的绿道建设已经发展到了一个较高的层次。不管是现实基础、理论研究、建设观念,还是法律支持都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奥姆斯特德为波士顿规划的“翡翠项链”就是19世纪城市的“循环和呼吸系统”这一理念的实践体现,即靠公园、公园道、住宅以及游憩地来实现。摩西的哈得孙公园道就充分利用了场地上的特殊条件,将居住开发、游憩设施、公园以及纪念性建筑等整合在一起,并容纳了高速运输、地方交通及公共运输系统。

五、结语和展望

1、结语

我国的绿道建设起步晚,起点低,绿道的建设基本上依附于道路、铁路、河流等的建设所展开,绿道建设理论还是依赖于传统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等理论,以普遍绿化和美好环境为目的,对绿道的综合功能认识不足,结合我国国情的绿道理论研究与实践尚处于起步阶段,此外,政府相关保障体系的建设极不完善。

本文由于资料的欠缺,数据的不完善,在景观都市主义理论和绿道的结合应用实例上有待进一步深化,仍需要实证研究和经验积累。

2、展望

城市中的绿道网络具有生态、社会、经济、美学的综合效应,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必要手段。

鉴于当前我国的绿道建设情况,必须要加大对绿道规划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充分利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资源与丰富的自然风景资源优势,提高我国绿道规划研究与建设水平,构建全国性的自然保护网络。

参考文献

[1]张文,范文捷.城市中的绿色通道及其功能[J].国外城市规划,2000(3):40-42.

[2]刘滨谊,余畅.美国绿道网络规划的发展与启示[J].中国园林,2001(6):78-81.

[3]周年兴等.绿道及其研究进展[J].生态学报,2006(9).

[4]李开然.绿道网络的生态廊道功能及其规划原则[J].中国园林,2010(3):24-27.

[5]夏媛等.基于生态功能保护原理的绿道规划策略探讨――以珠三角绿道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1(9):39-43.

景观生态学综述篇5

投稿须知

1.本刊性质 《生态学杂志》(月刊)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国生态学学会主办、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承办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2年,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办刊方向,结合科研、教学、生产实际,报道生态科学诸领域新成果、新信息等。

2.刊登内容 本刊刊登有关生态系统生态学、种群生态学、群落生态学、景观生态学、生物地球化学、生理生态学、化学生态学、行为生态学、进化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报告、专论与综述、新方法与新技术、研究简报、书刊评介、学术动态等。

3.文章篇幅 以7~8个版面(12000~14000字)为宜。

4.题目和作者 题目务必言简意赅,字数不超过20个字,中英文题目应一致。作者署名应限于主要参加者,多位作者需注明通讯联系人。作者单位应使用官方全称,并注明所在城市和邮编。

5.摘要和关键词 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须说明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包括主要数据)和结论,着重于创新与发现,以300字左右为宜;对于专论与综述,建议写成报道-指示性摘要。关键词3~7个(请勿与题目中出现的词重复)。

6.基金项目 正文首页以脚注形式注明基金资助项目及其编号。

景观生态学综述篇6

【关键词】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生态学

1前言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是城市结构的软载体,是自然和人工创造有机结合的、功能完善、布局合理、安全健康并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地系统,是城市减缓环境压力,实现良性循环的生态保证系统,保护城市特色风貌的绿色环境空间体系。当前,随着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运动的不断发展,使得人类的生存环境开始不断地恶化,这也使众多国家开始意识到城市绿化的重要性。2001年,我国在各大中小城市掀起了以细化绿地控制、提高生态质量、综合经济效益为特征的新一轮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工作的高潮,但由于所借鉴的模式不符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导致其存在着很多操作上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为了能改善城市环境,我国引入了生态学理论提出“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创新理念。

2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内容

2.1城市景观生态规划和城市生态旅游环境规划,是以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优化为基础,充分利用农田、山体、水体绿化,结合城市旅游业发展规划,全面协调绿地建设与旅游资源保护的关系。

2.2城市园林绿地分类规划,是研究各类绿地内容、指标、空间布局、文物古迹、名木古树、植物规划等。

2.3城市垂直空间绿化规划,是指建筑外墙面绿化、高层及多层建筑屋顶绿化、庭院阳台建筑室内绿化等。

2.4城市边缘绿地建设与城市扩展关系规划,是既要为将来城市发展预留空间,又要为城市的环境改善提供充分的绿化支持,才能使城市健康有序地发展。

3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理论基础

3.1植物群落学理论:确定生态绿地系统中一定的气候条件下不同的垂直结构及植被类型,不同树种的组成决定了群落外貌和色彩,在位置安排上可依据于生态演替理论基础,使不同系列群落能具有各自的生态位,从而最终形成稳定发展的生态绿地系统。

3.2景观生态学理论:这里的“景观”是指多个生态系统或土地利用方式的镶嵌体,空间尺度在几平方公里至几百平方公里的范围。应用景观生态学,可以帮助我们科学地认识景观及其变化动态,从而更好地实现景观管理。

3.3可持续发展思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既要充分考虑自然潜力和自然美,又要考虑到经济效益,科学布局,优化结构,提高质量。

3.4环境规划理论:(1)生态伦理观:确定物种和生态环境有存在的权利,并自主担任起维持自然环境自我更新的责任;(2)生态规划。

3.5环境行为理论:环境行为是指人类行为对城市的生态环境有特殊的需求,即:(1)共性需求,即包括社会性、安定性、独处性和自我显示性。在规划时,应该考虑并满足人类的这种共性需求,既有宽敞通透、便于交往、游憩的开放空间,又有曲径通幽的隐蔽空间。(2)个性需求,即满足不同年龄、不同阶层、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对环境的生态需求和文化需求。在规划时,应该考虑并满足人类的这种个性需求,规划风格各异、特点鲜明的不同绿地类型。(3)人类的休闲行为,即在规划时可把绿地系统分为居住绿地、公园绿地、生态景观绿地和市区景观绿地等。

4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原则

4.1多维性与连续性结合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可以建设成多维实体,即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植物的水平生长、垂直生长、垂直绿化以及乔、灌、草相结合的多层植物群落结构都构成了城市生态绿地系统的多维性。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须具有一定的连续性,可通过设置绿色廊道(如环城绿带)、规划带形公园、设置“踏脚石”等手段加强孤立绿地斑块之间的联系,加强绿地间生物物种的交流,使城市的生活区、工业区中的绿地通过廊道连接成一个连贯紧凑的绿化系统,形成连续性的城市景观,使城市绿地具有良好的连接度。这也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重要任务之一。

4.2定性与定量结合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一定要明确各类绿地的性质、功能,同时还要根据相关研究来确定其绿地规模。据测算,要使城市生态绿地充分发挥其净化空气、改善城市小气候、减弱噪音等生态效益,城市绿化覆盖率至少应达到30%。

4.3斑块大小结合

大型植被斑块具有多种重要的生态功能,小型植被斑块有利于提高景观的异质性,所以小斑块是大斑块的补充,二者应有机地结合。由于土地的集中布局,在建成区保留一些小的自然斑块和廊道,同时在人类活动的外环境中,沿自然廊道布局一些小的人为斑块,都为形成城市生态绿地系统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4.4生态与可持续性结合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必须把城市与区域生态绿地系统视为一个有机体进行综合规划,使其在平衡中持续稳定发展。如在城市远郊建立森林生态系,这是实现城市生态绿地稳定性的重要举措。同时,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要立足当前,兼顾长远,既要制定远景发展目标,又要兼顾当前环境质量差的绿地建设问题,使之形成一种可持续景观,并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4.5乡土与生物多样性结合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一,遗传多样性,可通过合理规划设计植物品种来进行提高;二,物种多样性须以乡土物种为主,模拟当地自然植被的顶级群落类型来进行提高;三,景观多样性表现为绿地景观类型的多样性,结构的多样性和格局的多样性。如在城市中,绿地按其规模分为市级公园、区级公园、小游园等;按形状结构分为带状绿地、块状绿地等;绿地景观格局上有大小绿地镶嵌结合、宽窄廊道相结合、绿地集中和分散相结合等。

由于生物多样性导致稳定性,而乡土生物又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因此,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应在总体扩大绿量的基础上强调绿地均衡分布,以植物造景为主,适当补充自然成分,既发挥乡土物种特色,又努力形成物种的多样性,以利于提高城市景观的异质性,协调城市景观结构,实现绿地综合效益最大化。

4.6因地制宜,远近结合,分期实施,做到园林绿地与城市发展同步建设。

4.7与城市景观规划结合,使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相互融合。

4.8绿地系统的空间定位要与城市功能的建设相呼应,并与城市产业结构的布局相配合。同时,结合河流水系进行绿地配置,创造出具有地区特色的城市景观。

5有关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探讨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规划时要使城乡绿地与城市结构有机结合,要因地制宜的开展空间、大气、水体、土地、生物于一体的综合建设,形成“城市―绿地―乡野风光”相结合,富有生命韵律变化的景观。

5.1建立绿地网络系统,形成绿色空间体系

城市要持续发展,就要健全气流通道,恢复城市外部生物的正常输入和主城区生物的自然调节,使城市的动植物群落之间相适宜。因此,建立绿地网络系统,是提高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和美化城市的根本途径。

5.1.1建立环城林带

环城林带是城市的“绿色项链”,它不但为城市提供大量绿地,也为都市人带来一个绿意盎然的休闲世界,同时,它对防止城市无节制扩展起着重要作用,将城市与自然生态有机结合,成为城市生态恢复的重要手段和城市生态安全的屏障。

环城林带建设一直被世界各城市重视,如伦敦、巴黎、莫斯科、渥太华的环城林带就很出名。如英国伦敦的环城绿带宽度13~24公里不等,涉及面积达2000多平方公里。而在我国,北京、上海、天津等也相继提出了环城林带建设的理念。如2010年,上海市远景规划紧贴外环线道路外侧,蜿蜒环绕整个上海市区一圈建立了环城林带,总宽度500m,全长97km,总面积7241公顷。

5.1.2建立绿色廊道体系

绿色廊道是指沿城市主要道路、公路、铁路、河流、湖泊等周边规划一定宽度的绿带,即城市的带状绿地。它不但是城市的重要自然景观体系,具有景观视觉美化功能,而且是城市的绿色通风走廊,可以将城市郊区的自然气流引入城市内部,也能将人引出城市,进入大自然,使城市居民可以体验自然环境之美。

5.2选择合理的城市绿地布局

选择合理的城市绿地布局,确定其位置、性质、范围、面积,又是绿地系统规划中一项重要工作。在绿地指标一定的情况下,如何合理的布局,使其生态作用最大化,是一项重要的课题。

根据其规划原则之一―连续性,在布局时应保持绿地的连接度。在城市生态绿地规划中,要适当加宽带状绿地的宽度,注意其群落厚度的建设,同时注意系统之间要很好地连接,强化生态廊道的作用,尽可能使整个城市的绿地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

5.3加大块状绿地,减少分散的零碎绿地

根据生态学原理,在城市中,绿地的面积越大,生长在上面的植物群落越容易达到丰富的程度,种群的稳定性越高。在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上,由于城市是一个开放系统,因此应从整个城市的层面上统一规划其绿地。

5.4城市绿化树种的规划

树种的规划是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绿化的主要材料是树木,树木是城市绿地生态功能的主要承担着,承担着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作用。

从生态学的角度来看,树种越丰富,系统的稳定性越高,种群的生命力越旺盛。城市的气候、土壤等植物所需的立地条件相对较差,树种的选择应该考虑树种的丰富性,保持物种的多样性,增强其整个群落的生命力。

在城市绿化树种的规划上,应以乡土树种为主。乡土树种对土壤、气候适应性强,苗源多,易成活,有地方特色,且易于临近区域的群落能流、物流、基因流的交换,形成本地原生生境或近似地原生生境,这也是生态学所极力推崇的。

6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基础理论研究,因此,在规划建设城市的过程中,须站在整个城市环境的层面上,用系统的观点看问题,不能片面地强调某一地段的平衡,而忽视整体。

参考文献:

[1]朱红顺.城市景观生态与绿地系统规划的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20).

景观生态学综述篇7

关键词:生态旅游管理;管理系统;系统分析;决策模式;管理模式

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方式,在10多年前被提出后,规模迅速扩大。随之而来的管理问题也日益突出。而人们对此仍然采用传统大众旅游管理的方式进行管理。由此,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生态旅游陷入困境。香格里拉腹地迪庆州中甸县作为在我省较早开展区域生态旅游的地区,也同样显示了这个问题。全县客增长速度所料不及,而管理问题也日益增多。例如虎跳先开发后规划的现实,碧塔海景区双线进入的矛盾和碧塔海水面行船的争论,以及门票收入分配的问题等。这些现象所蕴涵的,其实是生态旅游的组织体制、开发及环保等综合管理问题。而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对此束手无策。由于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在性质上的差别,以及传统大众旅游管理已不适应生态旅游的现实,更鉴于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具有脆弱性和管理失误造成损坏的不可修复性,有必要构建生旅游管理体系,以适应生态旅游的发展。特别是在生态旅游作为一个区域的支柱产业加以发展的今天,生态旅游管理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试图从生态游的性质和般管理理论出发,以中甸县的生态旅游为范例,用系统的方法在理论上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并部模拟应用,以期在理论上和实践中抛砖引玉,引起有关专家深入研究这一问题。www.133229.Com生态旅游管理的概念当个区域把旅业确立为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柱性产业时,旅游业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旅游业作为支柱产业是否能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取决于旅游方式。生态旅游作为另一种新的旅游方式,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而生态旅游管理则是实现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和保证。所谓生态旅游管理,就是对生态旅游活动的管理。即对生态旅游活动的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生态旅游活动是指生态旅游系统各因素及因素之间相互关系运动的表现。生态旅游活动可概括为以下七个主要内容:

1.旅游活动:游客以观赏自然景观为目的的旅游过程。

2.保护活动: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以防止其变异的活动。

3.开发活动:开发生态旅游资源的活动。

4.服务活动:指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为游客提供相应服务的活动,包括提供住宿,餐饮,旅行,导游,翻译,游览娱乐,购物等服务的活动。

5.行政活动:指为规范旅游活动使其有序的政府管理机构的活动。

6.营销活动:指为招揽游客或推销生态旅游产品而开展的活动。

7.管理活动:即对生态旅游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管理职能的执行过程。其实,一切涉及生态旅游的活动都属生态旅游活动的范畴。生态旅游与传统大众旅游相比较,具有三大特征,即:保护旅游资源及环境;谋富旅游地社区居民;从而所开展的各项活动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形成整体。这些特征反映了生态旅游的本质。并使得生态旅游管理与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也呈现出本质的差别。事实上,传统的大众旅游管理在本质上是企业管理与行政管理的综合运用。这种管理模式把景区作为一个企业或是社会福利机构(例如城市公园),在开发管理上尽其所能寸土寸金。在组织管理上,一包了之,收取承包费。这种管理模式对于城市景区或人工景区而言,或许行之有效。但对于生态旅游来说,却是灾难性的。而遗憾的是,碧塔海景区的游船项却是采用这种方式管理的。生态旅游管理既不是离散的单元管理,也不是行业管理,而是系统管理,是微观管理景区,景点及服务机构的管理)与客观管理(行业管理)的系统结合。因此生态旅游管理的模式必定是系统模式,即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作为管理系统,既要强调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功能,以及各分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更要强调系统的整体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整体性首先表现在管理范围上。生态旅游管理不以一个景区或一个服务机构,或者是这些管理点的简单集合作为管理范围。因为它将割裂生态旅游活动各内容之间的内在有机联系,从而降低管理效率,甚至造成管理失效。生态旅游管理的范围是生态旅游区域。对于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区域来说更是如此。生态旅游区域一般有两种划分,一种是行政区域,如中甸县生态旅游区。另一种是自然生态地域,如香格里拉生态旅游区。对生态旅管理来说,以第二种区域划分作为管理范围更合理。因为它体现了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性。而作为世界地理一大奇观的长虎跳峡介于两行政区之间,使管理造成困难。但很遗憾,现实是人们只认可行政区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框架构建态旅游地往往是一些自然生态系统保存较为原始,很少被人类活动涉及的地域,和保存有较为独特的民族及宗教文化习俗的区域。者说,正是因为这种特点,才使这种区域成为生态旅游胜地。但另一方面,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下,区域居民的生存方式主要依靠传统产业,如传统农业,牧业和林木业。而传统产业对自然界的无度索取,不但毁坏自然生态系统,还将使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无以为继,并危害流域下游。旅游业的兴起为这种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产业支持。迪庆州中甸县正是具备上述特征的典型的生态旅游胜地。雪山,峡谷,五花草甸,高原湖泊及森林等较为原始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独具特色的藏传佛教以及东巴文化发祥地,是中甸县以藏族为主的各族人民的骄傲。但世代居住于此的中甸人民仍未摆脱贫困。特别是天然林禁伐之后他们翘首以盼旅游业能带来新的生机,并把它确立为区域的支柱产业。因此我们所构建的生态旅游管理系统必须以区域为出发点,并以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为目标,最终保证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事实上,以区域为出发点,不仅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要求。而区域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的系统目标。出发点与目标之间相联系的是生态旅游活动。由此形成一条由发点到目标相连贯的主线。这条主线是生态旅游概念的象描述和总体概括,因此它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在生态旅游管理中,被管理的因素众多,且关系复杂。因此管理必须有一定中心,以便抓住重点,突出重点,从而把握生态旅游管理的关键。生态旅游的性质决定了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必须以保护为中心,必须以发展为中心。因为,参与生态旅游活动的因素繁多,在这些因素中,游客是决定性的因素。没有游客就不能开展旅游活动,生态旅游的其他活动都是围绕游客的旅游活动展开的。游客是生态旅游区的财富。游客是生态旅游的上帝。因此,生态旅游管理必须以游客为中心。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是游客旅游的目标和对象,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的条件。事实上,它们是生态旅游的客观基础。保护这种客观基础,是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和必然求,也是旅游地社区居民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和必然要求。因此生态旅游管理也必须以保护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为中心,即以保护为中心。生态旅游管理的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区域社会,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发展,发展是区域开展生态旅游活动78的核心,因此生态旅游管理还必须以发展为中心。这就是生态旅游性质决定的生态旅游管理的三个中心,同时也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要求。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基础和逻辑要求是构建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逻辑前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构建将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中心展开。构建的框架模式运用系统观念和系统方法研究生态旅游管理,必须明确系统状况,辨明系统及各子系统的性质,功能及地位,阐述其相互关系,从而构建系构,并对其进行系统分析。系统按其性质分为功能系统和分析系统两类。功能系统是指具备实现系统目标功能的系统。分析系统是指描述,解释要素集合关系的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功能系统,其系统目标是实现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实质上是指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表现是指空间上的规模扩张、时间上的延续和指标上的递增。区域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动态变化过程。它总是由低级向高级,由局部向整体,由要素向系统优化演进,这一发展演化过程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以其管理观念、管理结构、管理方法和管理运行形成系统功能,以保证系统目标的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大系统。它由五个子系统构成:即管理目标子系统、管理对象子系统和组织管理子系统、开发管理子系统以及环保管理子系统。其中管理目标管理对象子系统是分析系统。其他三个子系统是功能系统。管理目标子系统作为分析系统是各功能系统的系统目标集合的系统描述。管理对象子系统是被管理要素集合的系统描述。通过系统描述,解释系统要素,阐明要素之间的关系和结构,从而正确地把握有关生态旅游管理的基本概念。三个功能系统是以主线为基础,围绕三个管理中心展开的,按不同管理类别划分的管理职能的集合。所形成的系统功能以实现子系统目标的方式,来保证生态旅游管理大系统目标的实现。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结构形如一个三角金字塔,塔中心为主线串三个管理中心由下至上贯穿全塔,塔底为管理对象子系统,塔尖为管理目标子系统,塔的三面由三个功能系统环中心线封闭。以强调功能系统之间的广泛联系。中甸县的生态旅游,近几年发展很快,管理滞后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但试图套用现成的管理模式解决管理问题却不实际。事实上,中甸县现在的管理问题还不在于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落后,而首先是管理观念的问题。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构架模式认的意义就在于领导者和管理者对管理问题要树立系统的观念,并在决策和管理运作中贯彻这种观念,以提高管理效率或减少因管理失误造成的损失。特别是对于像中甸县这样生态旅游刚兴起的区域,这种认识就更有意义。管理对象系统的分析管理对象系统作为一个分析系统,主要是阐述作为管对象各要素的内容,以及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和所形成的结构,以便解决生态旅游管理是管理什么的问题。管理对象系统从静态看,其要素包括三类,即人、文化(精神)、物。第一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全体人员。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管理人员和社区居民。这些人的个体以某种方式集合表现出群体特征或依附于一定机构形成组织。第二类指生态旅游区域中具有特色的民族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例如独特的民族生活方式及民俗和宗教精神及仪式等。第三类是指生态旅游区域中与生态旅游有关的客观存在。包括自然存在物和人工存在物。自然存在物主要是指自然生态系统,由它形成自然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自然景观)。人工存在物主要指建筑、设施、道路等。除此之外还包括第二类的物化体,如民族服饰、宗教信仰等。第二类及第三类的人工存在物形成人文生态旅游资源(人文景观)。管理对象各要素综合表现为景区(点),并依其主体显示区以自然生态资源为主体,松赞林寺景区以宗教文化资源为主体,藏民家访(一种旅游形式)以民族民俗资源为主体。从动态看,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关系的运动形成生态旅游活动。因此管理对象系统分为两个子系统,即对象动态子系统和对象静态子系统。对象动态子系统是生态旅游活动的系统描述。对象静态子系统是要素及要素关系的系统描述。事实上对象静态子系统的运动形态就是对象动态子系统,而对象动态子系统的静止形态就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在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管理对象系统其实有两个表现。一是底部的管理对象系统,二是从底到顶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实上,前者是对象静态子系统,后者是对象动态子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这种结构表述,更体现了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各部分之间有机联系。换句话说,管理对象系统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以生态旅游活动的形式直接影响和79决定着管理目标。这也说明,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是一个社会系统。生态旅游管理的社会系性质,反映了系统的复杂性管理难度。同时也提醒我们,在确定管理目标时,必须考虑相关者的态度。功能系统的综合分析从理的系统理论来说,一般的管理功能系统,由管理的五个职能形成子系统。如果我们仅从不同管理类别(例如组织管理、开发管理、环保管理)进行相应的功能系统分析,无疑会得到某些有益的启示或形成一些有效的管理手段。而这正是传统大众旅游管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但对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来说,不仅要重视各功能系统的系统分析(由于篇幅所限,不展开其系统分析),更强调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分析。而各功能系统的整合性,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整体性的表现和要求。事实上,前述的生态旅游管理框架结构所强调的正是这一点。对开发管理和环保管理而言,首要的管理问题是决策问题(管理就是决策)。例如,开不开发,开发到什么程度,怎样开发以及从环保政策的角度看准不准开发,怎样保护等。似乎两者水火不容,但开发是生态旅游的生命,而环保是生态旅游可持续的根本。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不仅要在思想上强调保护性开发的观念,也要应用管理模式中确立环境与开发的综合决策模式。这种综合决策模式,既是一个原则也是一种方法。作为原则,它指环境状态对开发有否决权,任何景区(点)在任何时候,都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去换取旅游增长或社区发展,不能用当前的发展去损害未来的发展,更不能以局部的发展去损害全局的发展。作为方法,它是指环境承载力和环境容量是开发程度的技术限度。开发就其程度来说,可划分为零开发(即原生状态)、保护性开发(对环境状态有控制的开发)、完全开发(事实上是人工系统)、掠夺式开发(完全不顾环境后果的开发)。生态旅游的开发是保护性开发。开发就其方式来说,分为两种,一是为游客观赏方便而进行的建造,例如解决可进入性问题或建造食宿设施。二是扩展景观或增加旅游项目。对于生态旅游,不同的开发方式应制定不同的政策和标准。因为不同的开发方式对环境状态的影响不同,对旅游的作用也不同。开发就其目的来说也有两个,一是经济效益,二是社区发。如果仅就开发管理子系统来说,这种目的性也是合理的。但如果考虑环保管理的目标,这种目的的实现程度也必须不突破环境的技术标准为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利用是说明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最好例子。碧塔海水面的开发是指在水面上行船其功用有两种,一是作为交通使南线西线沟通,形成旅游环线。二是开发游船项目,增加游览内容(实际此项目已在运行)。由此引发争论,形成三种观点。一种是禁止行船,认为行船影响水质,长此已往会使湖水变异。二是可开交通船,认为有必要沟通南线西线,由于船只少,对水质影响较小。三是开发游船项目,认为这是碧塔海的重要项目。第一种观点纯粹是从环境出发的。第三种观点纯粹从旅游出发。第二种介于两者之间。事实上,如果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来解决这个问题,这种争论也就没有必要。在方法上,以水质的背景值为标准,查明水体自净能力,计算环境容量,进行行船的环境影响评价,确定环境承载量。以便决定是否开发或开发方式。如果一条船都会引起水质变异,则否决此项目。由此可见,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是正确处理环保管理与开发管理关系的科学手段。事实上,这种决策模式的实质是把开发决策建立在环境科学的基础上。但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应用和实施取决于组织管理模式,或者说,组织管理模式是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落实的保证。因此,景区(点)的应用管理模式是由组织管理模式和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两者构成。组织管理模式景区(点)的组织机构是生态旅游组织系统中最重要的内容,其组织管理也是生态旅游管理系统中组织管理子系统的重要内容。景区(点)组织管理的核心是管理体制。因为各种管理问题、管理矛盾都与管理体制有关。中甸县生态旅游管理的现实也说明这一点。但是认为在短期内从根本上完全理顺管理体制也不现实。本文从实际出发,回避尖锐的体制矛盾,提出两种景区(点)的组织管理模式构架,以适应不同特征的生态旅游资源及环境。并以环境和开发综合决策模式与管理原则来实现对景区(点)的管理,从而达成生态旅游管理系统的目标。管理委员会制适用管理委员会制的景区(点)有以下特征:

第一,环境特征:景区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体(或是自然保护区),并且生态环境较脆弱,可开发性低,一但造成损害则不可恢复(碧塔海就于这类景区)。

第二,权属特征:在产权关系上,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主要为国家所有。但管理权分散在政府的一些职能部门,例如80林业部门,环保部门,消防部门,旅游部门,及社区的行政机构,如乡(镇)政府。

第三,体制特征:各部门关系交叉,各自为政,在管理中追逐部门的经济利益,而不愿真正负起生态旅游管理责任。

第四,开发的目的特征:不以盈利为目的。以有限开发为手段,获取资金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实现自然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利用。以此相适应的管委会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组织特征:前述的政府职能部门派员参加管委会(包括旅游地社区的乡镇政府人员)。

第二,责任特征:参与管委会的人员既对管委会负责,也对所派出的职能部门负责。

第三,权限特征:只有管理权、监督权,没有开发权。但有开发建议权和按照环境与开发综合决策模式的要求提交建议开发报告,由上一级对开发进行决策。

第四,财务特征:税后收入除用于管委会运行费用和开发投资外,其余用于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剩余部分上交财政,不足部分由财政拨付。由上述特征可知,管委会并不只是个称谓,而是以景区(点)的自然生态旅游资源性质和特征为基础所形成的景区(点)的组织管理体制。公司制公司制模式就是把景区

(点)作为一个企业进行管理。适用公司制的景区有以下特征:

第一,环境及资源特征:景区(点)以自然生态旅游资源为主,但生态环境有较强的承受力,具有良好的可开发性,即使造成一定损害也可恢复(虎跳峡就属于这类景区)。

景观生态学综述篇8

关键词:风景园林;多目标规划;规划设计;城市滨水区;慈溪文章

abstract:waterfrontareaisoneoftheareaswhichatethemoststronglyinfluencedbyhumanactivitiesandnatureprocessinthecity.Sotheplanningforitinvolvesinterdisciplinaryissuesndemandsplannersmakeamullifunctionalplanningwithoverallperspedive.takingthelandscapeplanningofCixi''''sSanzaojiangwaterfrontareaasanexample,thispaperexpressessomeconceptsandmethodsofmultifundionalplanning,andpointsoutthewaterfrontplanninginpresentChinaisstilltooparlialSolandscapearchitecture,whichdealswiththerelationbetweennatureandhuman,haveamoreoverallperspective,andsomeeffortsshouldbemadeinthisfield.

Keywords:Landscapearchitecture;multifunclionalapproach;planningandDesign;waterFrontarea;Cixi

城市滨水地带的规划和景观设计,一直是近年来的热点。滨水区设计的一个最重要特征,在于它是复杂的综合问题,涉及多个领域。作为城市中人类活动与自然过程共同作用量为强烈的地带之一,河流和滨水区在城市中的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中具有多方面的功能,如水利、交通运输、游憩、城市形象以及生态功能等等。因此滨水工程就涉及航运、河道治理、水源储备与供应、调洪排涝、植被及动物栖息地保护、水质、能源、城市安全以及建筑和城市设计等多方面的内容。这就决定了滨水区的规划和景观设计,应该是一种能够满足多方面需求的、多目标的设计,要求设计人员能够全面、综合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文以浙江省慈溪市三灶江两岸风貌景观设计为例,阐述进行多目标滨水景观设计的一些理念与方法。

1现状条件概述

三灶江(又名新城河)位于浙江省慈溪市,该河流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位于即将形成的新的城市中心。慈溪市新的城市发展战略为东延北拓,其中市政府将东迁至三灶江沿岸,所带动的一系列新的大型公共建筑的兴建均集结在三灶江的两岸,从而使该地区成为未来新的城市中心,而三灶江也因而成为重要的城市轴线。这就要求它必须与城市功能密切结合,提供良好的景观和丰富多样的滨水活动空间,形成具有活力的城市滨水区域。

(2)属于慈溪市的骨干河网。担负着城市的防洪排涝、蓄水和生态功能。

(3)塑造城市精神的重要载体。作为慈溪市未来的景观中轴线,在体现城市个性风貌、历史文化方面负有重要的使命。

2问题的提出

在对现状条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到下一步设计的切入点,是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景观设计不是纯形式意义上的游戏,景观设计旨在解决问题,而发现问题是设计的开始。对于滨水地带的景观设计,它的复杂性和综合性就更加要求设计人员多角度、多层次地去思考和发现,运用多学科的知识,从更广阔的视野范围内来综合分析。通过现场踏勘,地方文献的阅读,咨询规划部门、特别是水利部门的意见,我们综合提出了三灶江两岸景观设计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1)防洪问题:三灶江是慈溪市的规划骨干河流之一,防洪排涝是其量主要的功能。

(2)水量问题:慈溪市属于缺水城市,平常水量有限,三灶江的水源为雨水,70m的规划河道难以恒常丰水。

(3)水质问题:地势平坦,水体流动性差,水质较差。

(4)河流与城市功能的结合问题:三灶江两岸作为未来的城市中心,如何使水系规划与城市功能相得益彰。

(5)亲水性问题:水面与地面高差达1.5m,河流亲水性差,河岸处理至关重要。

(6)滨水区可达性和连续性问题:城市支路紧邻河堤,交通混杂,滨水区可达性差;东西向城市道路损害河流廊道的连续性。

(7)水体面积减少问题:慈溪属于填海造地形成的城市,规划范围内原本河网密集,而在未来的规划中只保留拓宽后的三灶江和四灶江,水体面积和河网密度急剧缩减,给城市防洪、排涝和地下水的平衡带来不利影响。

(8)城市历史的延续性问题:慈溪是典型的江南水乡城市,围海造田的历史和独特的水乡文化,使河流、水道与城市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紧密相依,而在新的城市建设中,水网的形态可能发生彻底的改变,与之相关的城市记忆也将难于保存。

3对问题的整理与目标的提出

上述问题比较零散,仔细考察,可以归结为3个方面的内容:对水系本身和水系生态的治理和设计、城市功能布局与城市结构、景观和历史文化。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了本次滨水区景观设计的多层次复合目标:

(1)安全、稳定、健康的基础水环境。水系要能满足城市防洪排涝的要求,有较稳定的水源补给;同时还应具有健康的生态状况,包括对污染的治理以及自然生态系统功能的恢复和健全。

(2)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水系应能够充分地与城市生活相融和、促进,带动城市商业和经济的发展,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

(3)积极的精神文化意义。水系应能够塑造和承载城市的景观特色和文化内涵,成为

城市个性和地方精神的代表。

4解决途径与规划方案的提出

景观设计要面向目标,立足于解决问题。根据目标的3个层次,我们的设计可以相应分为3部分内容:

(1)水系规划和设计,同时包括以其为基础的绿地系统的设计;

(2)土地利用规划和设计,主要包括以水系为基础的城市功能布局和城市形态;

(3)历史文化解释系统的规划和设计。

每一部分都面向于实现本层次的目标,并针对问题和制约因素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方案。其中,水系是本次设计的中心,也是整合和

4.1水系规划和设计——建立安全、稳定、健康的水环境

内容包括水系治理与河流生态的建设,以实现一个安全、稳定、健康的基础水环境,它是进行其他滨水区城市开发的基本前提。对此我们提出了“两套水系、循环利用”的水系设计方案。

4.1.1两套水系

根据三灶江两岸未来的城市功能布局,其西岸为未来的市级大型公共设施所在地,包括市政府、体育中心、会展中心等而东岸则几乎全部以居住用地为主。结合这种特点,我们将三灶江设计为功能、流向、水质、水位、宽度、深度各不相同的两条河流,以长堤为界,并与场地内其他支流构成水系。各自结合流经区域内不同的城市功能,发挥不同的效应,东部为生态水系,西部为景观水系。该方案可以综合解决本次规划提出的诸多基础问题,构筑三灶江两岸景观风貌的基本格局(图3)。

东部生态水系主要解决防洪、蓄水和水质问题,同时兼顾景观功能。包括:拓宽、挖深三灶江主河道,保证防洪、排涝所需的宽度和深度,解决防洪问题;加宽河道,建立滨

河滩地,形成自然的湿地生态系统,实现水体的生态净化,部分地解决水质问题;利用横河江和潮塘江两个规划中的城郊公园,建立两个大型湿地湖泊,保留有特色的水乡农业,扩大的水面增加了水体对于降雨的调蓄能力,有利于防洪的同时增加蓄水面积。

西部景观水系主要解决亲水利用的问题。在三灶江主河道西侧新建一条平行于主河道的景观溪流,宽度10-15m左右,水深1.om左右,岸高o.5-1.om左右。利用生态循环净化系统为其提供清洁水源,以弥补三灶江主河道水位低、水质差的不足。它结合城市人流较多、活动丰富的大型公共设施和开放空间,设计形成多样的水位和亲水堤岸,满足城市生活多样的亲水需求。

4.1.2水循环和能量利用

自然状态下三灶江的主流向是从南向北,但在大部分时间里,河流没有明确流向,水体流动性差,水质难以保证。因此在规划中,我们结合各区不同的亲水要求所形成的水位差,通过建立堰坝、水闸、风能水泵等水利基础设施改善水的循环,使三灶江主河道潮塘江至前应路区段水流方向从北向南,之后沿景观溪流由南向北流动。雨季时,堰坝打开水闸,放水泄洪,使整条三灶江主河道流向变为从南向北。这套水循环的建立主要通过风能和太阳能(慈溪属滨海城市,风力资源丰富,同时可再使用太阳能作为补充能源,通过估算所需水泵功率约15kw,选用适宜的风力和太阳能发电装置均可满足此要求)来带动,利用滨海地区丰富的风力资源,形成良好的景观,同时也是江南水利文化的延续,具有环境教育功能。

4.1.3雨水综合利用

雨水是三灶江的主要水源,因此对雨水的收集和综合利用非常重要,应建立完整的雨水收集、净化、蓄积和循环系统。它包括保留并梳理现状零散的河渠沟塘,依照城市的功能,与社区绿地系统相结合,建构新的水系。它既是贯穿社区间的滨水休闲网络,同时也是一套暴雨时的自然排水系统,以替代雨水排水的管道系统,具有滞流、过滤、减少径流量和补给地下水的综合功能;并且,它也是一套雨水收集系统,实现了雨水的初次过滤、沉淀和生物净化,随后排入三灶江主河道作为河流的部分水源补给(图4)。

保护并增加现有的水体面积,建立湿地湖泊以蓄积雨水,实现在丰水和枯水季节均有良好的景观。同时在滨水地带加强地被植物的种植,推行生态河岸的设计,建设半自

然的湿地系统,以更好地发挥生物净化功能。为景观水系单独建立一套人工涅地系统,对水体进行二次生物过滤,以达到国家有关景观用水的水质要求。整个河段通过所建立的水循环保证水体的流动性。

4.2土地利用规划和设计——实现良

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内容包括以水系为基础,组织城市功能,建构城市形态,使水系充分地融入城市生活,带动城市商业和经济的发展,为市民提供休闲游憩的场所,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具体措施如下:

4.2.1水系与城市功能相结合

规划方案实现了不同水位、不同水景与不同城市功能区、城市活动和城市场所的结合。根据三灶江两岸的未来功能布局,西岸主要是市级公共设施所在地,由南至北依次是文教区、市政府、体育中心、会展中心、商业中心、大剧院和文化活动中心;东岸主要为居住用地,这些不同的城市功能对亲水性、对滨水景观和滨水活动有着不同的要求。因此,我们利用规划所形成的两套不同的水系和水循环,满足了不同的要求:

东岸的生态水系强调自然景观,是水循环中的低水位,它构成了穿越社区间的溪流河网、池塘湿地,营造了优美宁静的居住环境。

西岸为景观水系,以人工湿地进行水质控制,利用风能和太阳能进行初步的水位提升,形成水循环中的中水位,与规划地面高程高差1.om。文教区与人工湿地处理设施相结合,发挥其环境教育功能;市政府、体育中心、会展中心则利用获得的清洁景观用水,与城市的广场、开放空间相结合,形成各种亲水的城市活动。景观水系进入商业区则再次提升水位,构成水循环中的高水位,与地面高差o.5m,可采用各种人工化的硬质驳岸,结合商业区人流较大的购物步行街、露天茶座,构筑更为多样化的滨水活动{图5}。

4.2.2城市、社区间的绿色休闲网络

规划没有单纯强调一条河流的规划,而是强调整个水系的建设。通过水系河网的建立构成社区间的绿色网络,联系了每栋住宅的庭院绿地、每个社区的绿地、城市公共绿地、公园和开放空间,成为社区间、社区与城市间联系的纽带,成为一个没有机动车的绿色休闲体系,它是对传统水乡城市格局和生活方式的新的延续。

4.2.3生态基础设施的建立,提高了土地的价值,带动土地的开发

由于本次规划整合了整个区域内的水系和绿地系统,使其构成了完整和较为独立的基础体系,因此可以将其作为生态基础设施,与市政基础设施一起进行先期建设,纳入由政府实施的土地整备和一级开发中。它一方面保证了绿地系统的完整结构和功能,另一方面改善了土地的开发环境,先期提升了土地的价值,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3景观和历史文化体系的规划和设计

——塑造优美的景观,体现地方精神

4.3.1历史挖掘

景观的塑造应体现地方精神,因此规划首先要做的是对历史文化的解读,它包括场地深层次的历史内涵和即将消失的生活记忆。这部分工作主要通过文献阅读分析和现场的踏勘、体验、记录来完成。

(1)深层历史:围垦文化、移民文化、青瓷文化是慈溪的三大文化。其中,千年来先民们的围垦活动是塑造今日慈溪地方景观的基本动因,唐涂宋地、倚山向北围垦形成的土地景观的演替和纵横交错的水网格局最富慈溪地方特色。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我们绘制了一系列的历史地图和土地景观剖面,从而解析了规划区域的深层历史(图6)。今天看到的三灶江两岸的城市区域,从汉唐年间开始,经历了从海洋、盐

沼、盐田、棉田、农区到城市的漫长演变过程(图7),如今这些景观都已不再,惟一遗留的是经过场地的3条古塘——大古塘、周塘和潮塘的遗迹,诉说曾有的填海历史。同时,这种土地时间维度的景观历史,今天仍展开在整个区域范围的空间维度上,从城市南郊的山林到海边正在修筑的海塘、山海之间,从城市到村庄农田,再到滩涂鱼塘,慈溪演变的历史依然在上演(图8)。

(2)场地记忆:规划场地现状仍保留着城郊村镇的水乡格局,其中所蕴含的生活场景,作为普通人的记忆,在新的城市建设中,同样应得到适当的保留。它包括现状水网和街区的纵向平面肌理,旧的河堤、石桥、埠头,小面积的稻田村舍,以及乡土植物群落等。

4.3.2具体规划措施

(1)建立区域性的遗产廊道和解说系统

建议将三灶江的滨河绿带继续延伸至城郊,建立山海之间一条完整的区域性遗产廊道,讲述土地的故事,展示山海之间一系列的景观演化和不同年代的旧塘遗迹,成为城市最好的环境教育和休闲廊道。

建立场地内的解说系统。包括解说牌和博物馆,标明历史遗迹,同时可用历史剖面讲述每块土地的历史。

(2)景观设计体现地方精神和场地记忆

三灶江两岸的景观设计,从对场地历史内涵的解读中获得灵感。将土地所经历的5种典型景观——海洋、盐沼、盐田、棉田、农田作为三灶江沿岸5个重要节点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如市政广场、体育会展区广场等,用抽象和现代的形式语言进行讲述。而对于有价值的场地记忆,则作为历史碎片与新的社区绿地相结合,成为有意蕴的社区中心。在绿化规划中则强调了对乡土植物的使用。

5讨论

目前国内的滨水区规划,包括从城市规划角度出发的规划设计和水利部门的河流治理,都往往存在著一定的片面性,未能将滨水区的问题予以综合理解和综合解决。而景观设计学,作为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更为综合的学科,其优点之一在于可以从比其他学科更广阔的视野范围来解决问题,综合建筑学、艺术、城市规划、地理学、生物学和生态学等多学科的知识,提出更完善的解决方案。“景观设计学更善于综合的、多目标地解决问题”,“同时掌握关于自然系统和社会系统两方面的知识,懂得如何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景观设计师”,更应努力发挥其综合优势,致力于更完善的滨水区建设,而多学科的知识和综合分析的能力也应是景观设计人员首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本次规划作为进行多目标滨水景观设计的一次尝试,运用了综合的知识、方法,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设计,以期实现综合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孙鹏,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演水区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00(9)19-22.

[2]干哲新.浅谈水滨开发的几个问题[J].城市规划,1998(2):42-45.

[3]刘晓涛.城市河流治理若干问题的探讨[J].规划师,2001(6):66-69.

[4]杨芸.论多自然型河流整治法对河流生态环境的影响[J].四川环境,1999(1):19—24.

[5]俞孔坚,李迪华.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景观生态学综述篇9

关键词:人工湖泊设计;驳岸设计;水体景观;水质处理;自然生态

中图分类号:K928.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人工湖泊是城市滨水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于它具有防汛除涝、景观美化、环境调节、休闲娱乐等多种功能和特征,所以在城市规划建设中,人工湖泊成为景观建设的重点。人工湖泊不仅可以调节城市气候,改善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问题,而且能够提升景观空间的布局,改善城市的水质情况,成为城市景观建设的亮点。文中引入实例分析,主要就人工湖设计中相关要点进行探讨。

一、人工湖泊在城市中的主要作用

在城市景观建设过程中,人工湖泊能够体现城市的历史文化和区域的个性魅力,除此以外,其主要功能及作用还有防汛除涝、景观美化、环境调节、休闲娱乐等。就上述几个方面功能作用具体展开描述如下:

1.1防汛除涝功能

人工湖泊在调节城市雨洪、蓄水补水防旱、防治内涝灾害方面起到关键性的作用。目前城市雨季内涝的压力很大,但旱季又会出现缺水现象,在城市中心通过增大排水管径的方式难以实现,而更具可行性的办法是依靠修建人工湖泊来调蓄雨洪供排水和调度。因此,只要规划布局及设计得当,人工湖泊将起到效果明显的水利疏导作用。

1.2景观美化功能

人工湖泊具有丰富多变的实体形态及因地制宜而设计的面积大小等特点,使其常有自身独一无二的特性,所以其唯一性往往使得人工湖泊成为所在区域的地标性景观核心,如佛山千灯湖、上海太平桥人工湖等。此外,人工湖泊的物质特性与功能特性对空间的划分以及层次的组织,将提升城市景观的多样性,丰富城市的空间格局,为城市的舒适、美观奠定了基础。

1.3环境调节功能

人工湖泊及其周边景观绿地对城市环境的生态调节与持续改善起到重要的作用。由于水体的导热性能及蒸发作用,人工湖泊的生态功能主要表现为提高负离子浓度以及减少热岛效应,而周边景观绿地则主要表现为吸附固定粉尘以及降低二氧化碳浓度,上述功能和作用均在改善生态环境中产生直接且积极的效果。

1.4休闲娱乐功能

人工湖泊设计主要利用自然地形资源,周边配以景观绿化及休闲平台节点,形成生态化与人性化互为联动的亲水型空间,充分体现趣味性及娱乐性。此外,在水体区域开展的各种各样的娱乐及休闲活动,如划船、垂钓等,更能反映水体既有流水潺潺的动听质感,也有静如镜面的幽幽寂静的特殊魅力,形成不同的情趣,为城市景观提供了无形的增值。

二、人工湖泊设计中相关要点分析

2.1形态设计

人工湖泊形态设计包括水位深度、湖面形状、湖底形态等。

(1)水位深度设计。人工湖水位的设计应充分考虑各个方面因素的影响。首先,湖区水位的高低要考虑区域降水、排水、防汛除涝等影响,根据地区水情及水利规划来确定;其次,从安全方面应考虑水深对游人活动的安全保障,一般离湖岸较近的水域范围内,水深设计要结合周边道路、建筑等综合考虑。

(2)湖面形状设计。湖面形状设计需考虑景观效果和水流平顺的原则,可以设计成扇形、圆形、菱形等。需考虑区域地形地貌等;设计湖心岛时要注意岛的位置,因为由于湖心岛的存在往往会形成死水区,那部分水质容易变坏。此外,人工湖泊的空间形态具有丰富多样性,面积、形状等方面可以别具一格。如美国设计师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泰德的“翡翠项链”作品不但为波士顿市民提高了可进入休憩空间,优化了城市的生活区环境,而且为维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作出重大贡献。

(3)湖底形态设计。湖底形态不仅与开挖量有关,而且湖底的形态影响了湖区垂直与水平水体流动,进而影响到人工湖建成后的水体水质。因为不同的湖底高程及湖底形态会产生不同的水流情况,所以在湖底形态设计时,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分析不同湖底高程及湖底形态下的水流情况,最终确定湖底总体形状及湖心形态。利用风生流、温生流及重力流共同作用来设计合理的湖底形态,避免人工湖泊死水区的存在。

2.2驳岸设计

(1)人工湖泊的驳岸设计要满足防洪的基本安全性要求,在一些用地条件比较不利的区域可考虑采用防护型护岸,即硬质驳岸。硬质驳岸主要由刚性材料如块石、混凝土块等构建,但建造时不用砂浆,采用干砌的方式,留出空隙以利于湖岸与水体的交换和湖滨植物的生长,这种湖岸一般选择在坡度较大,水利冲刷条件差,土体稳定性较差及湖岸的迎风坡处。另一种比较美观的硬质湖岸是将块石或混凝土建成阶梯,并分级式设置,分级较宽台面可种植或摆放植物,也可做休闲和散步的场所。

(2)驳岸设计要满足水体自身的生态环境要求,如水体生物多样性、水域形态多样性。因地制宜,尽量遵循自然河湖的规律去营造生态型驳岸,应在适应当地地形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多样化布置,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突显地方山水特色,使得整个城市与湖区景观和谐统一并具有独特性格。

(3)驳岸设计要考虑周边环境及景观因素,应设计多种形式的亲水驳岸,配合各种与水有关的活动要素,以增强水与人的互动关系,比如设计修建步道、栈桥、台阶、亭廊等亲水性设施。

2.3水体景观

(1)体现人性化理念。水体景观的设计与布置不是无中生有,不是标新立异的,一切均应以人的需求与习惯为立足点展开。由于人作为环境景观的主要使用者和受益者,能使人能以舒适、愉快、自由、安全及有趣地在环境中活动是至关重要的,所以人性化设计是水体景观节点设计的基本理念及贯穿始终的主线。如果景观设计与布置不能方便地为人所用,便失去了设计的基本存在价值。

(2)体现生态化理念。水体景观应该根据基地自然地貌及气候情况,因地制宜进行设计,并尽可能使用当地常用材料及本地植物品种,使其在环境中合理再生,形成可持续利用及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促使景观设计与当地环境和谐统一。例如依靠自来水或天然降水为水源的人工湖泊,为了盘活水体,可借助场地高差设计建造叠水、瀑布等,使水体循环流动,达到湖欲静而水不止的效果。

2.4水质处理

人工湖泊的水质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循环过滤、引水换水、投放化学杀菌剂、微生物处理、水生植物系统等。而上述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例如循环过滤方法的耗电问题和设备维护成本较高,引水换水方法必然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投放化学杀菌剂虽然效果显著,但对环境的污染也在不断累积的,微生物处理方法会产生变异品种,造成藻类大量繁殖,后果难以控制,水生植物系统则需要求加对水质监控,否则容易造成水体恶化发臭等问题。所以人工湖泊的水质处理应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运用上述各种方法及尝试先进技术,力求在水质净化要求与成本效益之间找到最佳的平衡点,在防治污染与净化水体发挥更大的作用。

三、实例分析

3.1工程概况

滴水湖是位于某市主城区的标志性工程,人工湖泊水面直径约2.5公里,面积约4平方公里,以湖泊为中心向外扩散布置,周围的建筑及设施均环湖而建。其功能定位主要是防洪除涝、城市地标、水体景观几个方面。

3.2人工湖泊设计

(1)形态设计。首先圆形湖面形状的设计概念是来自天上一滴水,落入大海泛起了层层涟漪,水滴落入处便形成了滴水湖,其圆形平面的布局,避免了死水区的存在;湖底设计呈碟形,即湖四周浅,向湖心逐步变深,沿湖四周在-0.5米处布置浅水平台;湖心为马鞍形,即湖心在-2.0米高程设置平台,两侧开挖形成深水区,最低处高程-3.50m呈有深有浅的湖底形态,有利于日夜温流的形成,增加湖底生物多样性。

(2)驳岸设计。在湖泊开挖初期,环湖规划设施尚未实施,建设了部分临时护坡,由于标准低、风浪大、出现了部分损坏;大多数损坏段的护坡压顶被风浪打掉,其后面岸边的沙土失去保护屏障,在风浪的淘刷下流失,造成破坏。因此,永久湖岸设计突出防汛安全,水下部分采用混凝土桩基结构,重视抵御风浪的破坏,水上部分采用绿化混凝土护坡;在避风浪一侧设置了部分人工湿地,更好地改善了水质,体现了湖泊设计的生态理念。

(3)水体景观。人工湖湖泊是主城区的核心标志,具有重要的旅游观光功能。设计将水利工程和城市生态、景观理念有机结合,设置了多项主题景观设施。在人工湖边设计中布置了长约8km、宽度达80m的环湖景观带,3座各具特色的岛屿点缀于湖中。在人工湖中心,设计考虑了一座“滴水”雕塑,高18m,布置有灯光和喷泉。现在湖心“滴水”雕塑已成为该地区的主要景观标志和城市地标,吸引了众多观光游人。

(4)水质处理。通过控制闸口形成相对独立的水系隔离污染源,同时通过引水调活水体;在引水河道上设置生态浮床、沉水植物等水生植物,湖区养殖鱼、虾等水生动物,构造水下生态系统,对净化水质污染及保护生物多样性起到重要作用。

四、结语

人工湖泊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阐述人工湖泊在城市的主要作用出发,综合分析人工湖泊在形态设计、驳岸设计、水质维护、景观设计等方面的相关要点,并结合工程实例针对上述要点进一步展开探讨。旨在为其他园林设计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参考文献

1.房地产园林景观建设研发与设计,天津大学出版社,2012;

景观生态学综述篇10

【关键词】滨水景观;绿化;生态型城市

1、前言

现代城市是自然、社会和经济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随着人类的进步,社会的发展,城市居民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代城市的建设也走向生态化。这种生态型城市以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可靠的生态安全体系、完善的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的稳步发展、城市环境的舒适优美、人民生活水平的全面提高为标志。由于城市滨水区是构成城市公共开放空间的重要部分,是兼具自然景观和人造景观的区域,滨水景观的绿化建设将成为改善城市居民生态环境,打造碧水蓝天的生态型城市的重点。本文主要介绍的是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的绿化设计解析。

2、现代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存在的问题

(1)规划体系的欠缺:我国景观规划分为综合调查、总体规划、详细规划、施工图四个阶段。综合调查是对交通条件,用地现状,基础设施,人文历史因素的总结,却忽视了居民的心理因素和行为因素,不能做到满足大众的需求。作为景观设计规划体系,我们缺少对案例的后期评价与总结[1]。

(2)地域文化环境破坏:随着社会的发展,世界思想文化的交融,城市滨水景观的建设变得趋于形式主义,忽视了城市自身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城市发展进程的加快,使我国绝大多数城市滨水景观环境盲目的沿袭着西方的发展模式,于是我们看到了许多似曾相识的滨水景观。

(3)生态观念与景观观念冲突:现代城市建设较多考虑的是经济发展和居民日益提高的物质水平,却忽略了工业化和其他建设对环境带来的破坏。城市建设中到处弥漫着钢筋混凝土的气息,动植物失去了其原有的家园,自然景观失去了其原有的生命力,加上环境的污染和破坏,城市生态的承载力已经不堪重负。不能将生态与景观相融合,使得我国许多城市的滨水区景观失去了应有的价值。

(4)公众参与的缺失:调查表明,在城市的景观建设中普通市民的参与性很低,很多都是政府部门、建设单位在完成设计方案后公示出来,居民处于一种被动的状态,导致建设的景观不能更好为居民服务。

3、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绿化的设计的原则

城市滨水区是在城市范围内陆地和水域共同形成的一种独特的城市环境。因为滨水空间涉及的内容广泛,包括陆地上的和水里的,还有水路交界地和滨河湿地类,这使得滨水景观绿化设计更为综合,复杂,富有挑战性。在滨河景观的绿化设计规划中我们要遵从以下原则:

(1)因地制宜的原则: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绿化设计要在不破坏生态系统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其地理优势和环境优势进行建设,并尽量保持其原有面貌的完整性。滨水景观设计要实现人与自然最大程度的融合,充分体现城市的地域特色,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做到因地制宜[2]。

(2)植物造景原则:为了创建“绿、畅、洁、美”的景观生态型滨水景观形象,配置不同的植物景观生态群落,适地适树地营造出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植物群落景观序列,突出建设现代生态园林城市的景观、生态、文化特色。

(3)景观特色原则:运用科学合理的设计模式将城市交通、城市建筑、地方历史文化特色与大片绿地水体、少量景观建筑有机结合,构成绿树成荫、水系畅流、百花争艳、居民游憩的滨水景观序列空间。

(4)多功能性原则: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绿化设计应满足城市居民在观光,生态,健身,休闲等方面的需求。例如:通过景观绿地来调节气温和湿度,保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来实现其生态环境功能;通过园林建设,植物配置,特色景点设置来实现其景观功能;通过娱乐健身场所的建设来实现其休闲文化功能。通过综合多方面因素与需求,为城市居民创造一个优美舒适的滨水生态空间。

(5)安全性原则:滨水景观是水畔特有的绿地景观带,是绿地生态系统与河流生态系统的交错区。在景观设计中我们除了要满足生态环境、文化历史继承、娱乐休闲等功能外,还必须保证其安全性。在满足市民的休闲文化需求、城市景观的优化发展的同时还必须具备水利防洪的功能。

4、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的绿化设计

4.1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植物的种植形式

现代城市滨水绿地植物的种植形式有以下几种:

(1)标本式:是以欣赏植物个体形成的一种景观组织形式。常见的标本式植物有红枫、银杏、香樟、水杉等植物。单株植物矗立在滨水绿地,将会给人一种视觉冲击。

(2)组团式:这是现代城市滨水区绿化景观的主体。通过将乔木,灌木,藤木等植物进行组合,增强滨水空间的景观性、开阔性和通透性。

(3)线性种植:这种种植方式适用于滨水防护林、步道、护岸林、隔离绿篱等区域。在保护环境,遮蔽阳光的同时还拥有很高的绿量。

(4)群落式:这种种植形式体现的是地域特色和滨水文化。一般在滨水岸线曲折的空地种植群落式植物,有助于美化和优化生态环境。群落式植物多以乔木、灌木、草本为主。

4.2现代城市滨水景观绿化的设计模式

结合以上所说的设计原则和过去建设时所出现的问题,我们设计滨水景观绿化的设计模式为:首先要先确定规划理念,制定绿化景观和绿化目标序列,然后再设计绿化空间景观。由于城市滨水绿化类型多种多样,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不可以采用统一的固定模式,只有确定绿化设计模式之后,才能进行具体的滨水景观绿化设计。根据滨水区域的视觉功能以及环境特征确定绿地的建设目标,确定滨水绿地的景观建设方向,再进行绿化景观设计。对于滨水绿地景观序列,主要是根据滨水绿地的具体形态来确定。根据城市生态保护绿地、公共休闲活动空间以及绿地城市景观廊道来确定滨水区的绿化类型[3]。

5、结论

综上所述,滨水景观的绿化对于建设美丽舒适,环境优美的生态型城市意义重大。我们要在遵循滨水景观设计原则的基础上,结合城市的地域特征,文化历史特色,选择科学合理的绿化景观设计模式以求实现现代城市的生态型景观建设。

参考文献:

[1]王虹.北方滨水景观绿化设计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3(9)

[2]王浩民.城市滨水区景观设计综述[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