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药学专业个人分析十篇药学专业个人分析十篇

药学专业个人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1:48

药学专业个人分析篇1

关键词: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就业情况分析研究

药管专业三年年制专科是培养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文化修养,面向医药卫生行业,具有医药市场营销与管理方面的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从事药品市场开发、药品批发零售服务、药品营销储存养护、检测及质量控制、药品经营管理以及药品监督管理等岗位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围绕这一培养目标和社会医药卫生行业市场需求,根据我校药管专业近几年实际招生、培养和就业情况进行分析,以促进药管专业学生就业质量,进一步明确和完善培养目标和规格,完善教育过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促进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达到提高药管专业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和目的。一、我校招生及学生情况

我校于2010年8月首次招收药管专业三年年制专科学生,招生对象和生源地为云南省内高中毕业学生。首次招生了一个班47名学生,其中文科生与理科学生各半。从首次招生至今我校每年招收药管专业专科三年制学生一个班。目前已毕业2010级和2011级两个年级97名学生;在校外实习的有2012级一个班的40名学生;在校学习的有2013级和2014级二个年级两个班的75名学生。从首次招生至今我校共招收药管专业学生五届212名学生。

二、我校学生就业情况分析

我校药管专业三年制专科学生目前已毕业2010级47名,2011级50名,两个年级两个班共97名学生。下面对这些毕业生就业率、就业地点、就业行业、就业单位性质和用工性质等实际情况进行分析。

1.就业率情况分析

按初就业统计时间分别为2013年8月和2014年8月,最终就业统计时间分别为2013年12月和2014年12月进行数据分析。

年级

毕业时间

毕业人数

初就业人数

初就业率

终就业人数

终就业率

2010级

2013年

47

38

80.9%

46

97.9%

2011级

2014年

50

45

90.0%

49

98.0%

而未在终就业统计时间内就业。经后续的跟踪调查,这两位终统计时未就业的学生,2010级这个学生坚持考公务员,未考上后在一家私营企业就业;2011级的这个学生坚持考事业单位,去年未考上,今年仍在报考事业单位。

从上表可以看出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率高,是社会需求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

与我校同年药品类相关专业终就业率比较:药学专业97.6%;中药专业100%

药物分析技术专业93.2%;药管专业97.9%。药管专业就业率排名第二,处于较高水平。

2.就业地点分析

昆明市

地州市

县市

省外

2010级

人数

20

9

17

比例

42.5%

19.1%

36.2%

0%

2011级

人数

30

14

5

1

比例

60.0%

28.0%

10.0%

0%

2.0%

从上表可看出本专业学生在昆明市就业的人数比例两个年级都最高,2011地州市就业的人数第二,第三是县城地点就业的人数。而2010级县城地点就业的人数第二多36.2%,然后是地州市地点就业的人数。到乡以下地点工作的还没有学生。这表明药管专业学生就业地点相对条件较好。由于本专业学生生源地是省内,所以省外就业的学生人数很少仅1人,这也提示我们可以和需要开发省外招生就业渠道,提高就业面和就业质量。

3.就业行业分析

年级

就业行业

人数

比例

比例

2010级

(46人)

药品经营企业

23

48.9%

76.6%

药品生产企业

7

14.9%

医疗机构

5

10.6%

药监机构

0%

专升本

1

2.1%

公务员

1

2.1%

入伍

1

2.1%

21.3%

其他企业

8

17.0%

自主创业

0%

2011级

(49人)

药品经营企业

41

82.0%

96%

药品生产企业

2

4%

医院机构

4

8%

药监机构

1

2%

专升本

0%

公务员

0%

入伍

0%

2%

其他私营企业

0%

自主创业

1

2%

从两届95名就业学生来看,医药行业就业的平均占86.3%,大部分学生从事的是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特别是第二届毕业的2011级医药行业就业的占96%,除1个学生是自主创业外,全部都是从事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可见随着我校药管专业学生不断毕业进入医药行业,我校药管专业的学生将越来越得到医药行业的认可和欢迎。

4.就业单位性质和用工性质分析

就业单位性质对就业的学生来说主要分为事业单位和私营企业,情况是:

事业单位

私营企业

专升本、入伍、自主

人数(人)

11

81

3

比例

11.6%

85.3%

3.2%

从两届95名就业学生就业单位性质来看,在药品批发和销售的私营企业工作人数最多,但待遇中等,工作稳定性不够,若工作五年后能考上执业药师资格证,待遇将有较大提高,工作稳定性增加。在医院、药监机构事业单位就业的学生,多数属合同工,相对稳定些。

用工性质分为编制内、编制外人员,主要是针对药监机构和医疗机构的事业单位或公务员的11人名就业学生,其中只有1人是编制内合同工,其他10人是编制外人员合同工。编制外人员在事业单位中收入待遇是相对偏低的,但这是专科生在事业单位就业的普遍情况。

5.实习单位与就业单位吻合情况分析

两届实习学生97人,在实习单位就业的学生有25人,占学生总数的26.3%,没在实习单位就业的学生有70人,占学生总数的73.7%。有26.3%的学生在实习单位就业,可见实习单位的地点、分布的面、实习单位的好差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就业好坏和质量,甚至影响到专业的发展和学校的发展。

三、招生、就业前景分析

药学专业个人分析篇2

关键词:药学;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改革

abstract:pharmaceuticalengineeringdevelopedrapidly,ourcountyneedsinterdisciplin-

arypharmacyparedwiththearrangementofconventionalpharmacycourse,weconnectpharmacybasictheorycoursewithprofessionalcourse,studentswillstudypharmacycourseeasily.onthepharmacyexperimental,wereformconventionalexperimentalteaching,putthevitalpharmacyexperimenttogether,connectvitalprofessionalcourseexperimentwithpractition,educatepharmacytalentsofgoodabilityofpracticey.

Keyword:pharmacy;theoryteaching;experimentalteaching;Reform

医药产业产业是世界经济强国竞争的焦点,随着药学在全球领域的飞速发展,我国对具备综合能力的药学人才的需求也急聚上升,因此对药学专业的高等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无论是企业还是事业单位都希望招到药学基础好、动手能力强、迅速上手的学生。无论是一些重复性的实验还是创新性的科研研究,对于学生的实验实践能力有很高要求,因此高校实验教学有很大的责任和压力,因为药学实验可以说是药学专业的精髓,但是实验必须是以理论为基础,因此理论和实验同等重要,相当于一颗枝繁叶茂的树木的枝干和树叶。

一、药学理论课程的改革

首先来介绍一下药学专业的所涉及的基础课和专业课。药品从无到有要经历一个比较漫长的过程:研发、非临床实验研究、临床实验、合成、制剂成型、质检、上市、药品评价等多个程序[2]。那么每门专业课都对应相关的过程、药学大致可分为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剂学、药理学、和中药学等主要的专业课,而且每门专业课都有对应的几门基础课程。例如有机化学和无机化学为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打基础、分析化学为药物分析的基础、物理化学和化工原理为药剂学的基础课程、人体解剖生理学是药理学的基础课程。所以每门课程都不是单独存在的,都有相关的基础课程。对于传统的高校教学模式、一些基础课程主要集中在大一大二、专业课程则在大三、大四上学期开设,这样就会面临一个问题:例如大一上学期开设分析化学、大三上学期可能才开设药物分析,对于一些基础稍差或者学习能力稍微弱些的同学因为两门相关课程时间过长,衔接起来会出现问题。所以对于药学课程可以进行改革,把专业课和基础课联系在一起,可以在同一学期或相邻的学期,这样趁热打铁,可以更好的掌握专业课。

二、实验课程的紧密关联

众所周知,药学专业的实验课程是掌握药学课程、成为新型药学人才的关键。同其他专业一样,药学这个大的专业也分为许多小的方向,药品的上市过程所涉及的内容也就是药学专业课的主要内容,包括药物化学、药物分析、药物制剂和药理学。在开设药学实验的过程中,传统的高校一般各个实验都是独立开来,我们则进一步将这几门专业课进行融合,紧密关联。

以布洛芬的开发为例,先让学生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再开始进行药学综合性实验。药物化学实验:在市场上购买甲苯、丙烯、无水氯化铝和乙酰氯等原材料进行水解、脱羧、重排制得2-(4-异丁苯基)丙醛,再在碱性溶液中用硝酸银氧化后得到本品。药物分析实验:每个实验组将药物化学实验得到的布洛芬原料经HpLC测定,确定布洛芬的纯度及杂质含量,如果纯度过低,就要找到原因并解决,其中掌握各种检测设备的原理和操作。药物制剂实验:当布洛芬的纯度达到药典中片剂要求做成片剂,形成崩解。药理实验:药剂学制得的片剂,可以进行体外或体内药理实验,要熟悉药理实验的整个过程,造模、取血等过程。

这样紧密的一个实验将主要的专业课药化、药分、药理和药剂贯穿到药学基础实验中,使学生真正感受并体验药品的整个研发上市过程,有利于学生提高对药学专业的兴趣,并掌握一些常用药物检测设备,最重要的是在整个实验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每个部分的原理和操作,而且要使同学们发现自己适合擅长的地方,这样对于一些想继续研究发展的同学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上官盈盈,崔勤敏,施菁等.优化药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

育,2008,(9):46,75.

[2]于广华,常唐喜,吴争鸣.面向药学服务的药学高职人才培养[J].药学教育,2008,24(2):1-3.

[3]陈安朝,谭桂山,李元建等.改革专业课程实验教学,探索药学创新人才培养[J].药学实践杂

志,2006,24(2):117-118.

[4]刘旭明.对药学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趋势的思考[J].药学教育,2006,22(5):5-7.

[5]胡明,蒋学华,张志荣,等.国外高等药学教育发展趋势及我国高等药学教育发展及定

位探讨[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21):166―168.

药学专业个人分析篇3

方法。提出开发高等职业教育药剂专业课程应从对药剂专业课程现状的分析调查做起,在基于国家职业标准下进行工作任务分

析、教学分析,确定课程内容和课程门数,制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关键词]国家职业标准高职药剂专业课程开发

[作者简介]张永敬(1964-),男,河南周口人,北京联合大学平谷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学;陈玉花

(1965-),女,河南周口人,北京联合大学应用科技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最优化理论及应用。(北京100102)

[课题项目]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

2007年度一般课题“基于国家职业标准的高职课程开发研究”的研究成果之

一。(课题编号:DeB07090)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2)14-0138-02

高等医药职业教育药剂专业承担着为医药卫生行业药品生

产、药品经营、药学服务、药品检验第一线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

人才的重任,培养质量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康复保健和生命

安危。受各种因素的制约,目前高等医药职业教育的课程改革

明显滞后于高等医药职业教育的发展。学科课程导向的工作过

程知识职业教育课程,必须以国家职业标准为基础,立足于学生

职业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校期间获得相应岗位职业能力及职

业资格证书,并顺利就业。

一、高等职业教育药剂专业课程的发展现状及分析

新中国成立后,教育部和卫生部一直非常重视高等医药专

科学校的药剂专业建设工作,制定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

以及全国统编教材。但高等专科学校的药剂专业的教学计划和

教学大纲与本科药学专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没有本质上的差

别,其专业课程形成了学科型体系课程模式,开设的课程名称也

多与大学别无二致。

随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不仅我国的药学服务模式发生

了变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一大批卫生中专学校升格为高职

院校,学生素质与以往的“精英教育”不可同日而语,这给高等职

业教育药剂专业的教学带来了挑战。教育部高等学校高职高专

药品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于“九五”时期编制药品类各

“十五”

专业指导性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吸收了

20世纪

90年代以来高

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成果,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统一性与

灵活性相结合,引入了模块化课程和综合化课程。但在学校的

具体执行过程中,从毕业生、教师和用人单位反馈的信息来看仍

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教学计划和大纲专业课程仍没有摆

脱原有的学科体系,专业课程没有真正做到按职业工作岗位标

准组织内容,需要进行药剂专业课程的改革。

二、药剂专业课程环节

1.药剂专业对应的职业和工作任务分析。根据《中华人民

共和国职业大典》,药剂专业对应的职业(资格证书)主要包括药

物制剂工、药物检验工、医药商品购销员三种。职业资格实行五

级制,即五级(初级)、四级(中级)、三级(高级)、二级(技师)、一

级(高级技师)。按照培养目标,高职毕业生应取得三级证书。

为做好药剂专业涵盖的三个职业的工作任务分析,成立了

由药剂专业所涵盖职业领域里的工人技术专家、学校专业课教

师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任务是将药剂专业所涉及的职业活动

按工作性质要求分解成若干个工作项目,然后再按工作的程序

和内容,将每个工作项目分解成若干相对独立的单项任务,并分

析完成每项工作任务应具有的职业能力,形成一个比国家职业

标准更为详尽和明确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

由于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剂专业的国家职业标准具有一定

的滞后性。因此,选聘工人技术专家成员时要注意选取技术先

进的企业和工作岗位,提供医药行业中先进技术、工艺标准,以

及医药行业可能出现的新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等信息。将以

上材料作为职业分析材料的一部分进行分析,综合职业能力分

析,绘制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表,列出工作任务模块在工作过程

中使用的频率和难易程度,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确定、各门

课程的课时分配以及课程内容重点和难点的确定提供依据。

在进行工作任务和职业能力分析时,不仅要关注工作任务

中的各个专项能力点、知识点和技能点,而且要关注工作过程的

整体性和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综合能力。一个完整的工作过

程,除了要具备分析工作的专业能力外,还要从劳动组织的角度

去分析专业以外的从事任何职业都应具备的通用能力,包括学

习能力、交往与合作能力、组织与执行任务能力、判断与解决问

题能力、承受能力、反省能力、创造与适应能力等。专业知识和

技能会随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而更新,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对

劳动者社会能力的要求会越来越高,学生毕业后可能面临转岗、

更新原有的专业能力的要求,但学生具备的通用能力却不会因

更换职业而无用武之地,较强的社会能力会让学生在今后的职

业生涯中不断受益。

根据已开发的药剂专业的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由

学校专业课教师进行分析。教学分析的主要任务是将分析表中

的一系列专项能力转化为教学模块,并将专项职业能力目标转

化为有着明确的考核标准和方法的教学目标,将相关的知识技

能转化为具体的学习、训练内容,并由此形成一系列与药剂专业

涵盖的各职业专项能力相对应的教学模块,即组成药剂专业的

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体系。将药剂专业的教学模块分为三类:

一是基础性的模块,如语言能力、计算能力、外语能力、计算机应

用能力、职业道德等;二是药剂专业基础性的,即药剂专业涵盖

的各职业所需的通用知识、技能,如药事管理、医学基础、药学基

础类的,以上两类多为具有可迁移性的内容;三是职业专业特殊

性的,主要是针对职业专业要求的知识与技能,如药品检验、药

品经营、药物制剂生产等。

2.药剂专业的课程门类开发。由于不同的任务模块需要的

专业知识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对任务模块重新进行合理的组

织。有些任务模块并不需要多少专业知识,也不需要特殊的技

能训练,这些任务模块在组织课程时可以剔除,或综合构成一门

课程。至于合并工作任务与职业分析表中“工作项目”层级还是

合并“工作任务”层级,要根据任务模块所包含的知识量来确

定。对于知识含量比较大的模块,哪怕是处于第二层级的“工作

任务”,也要把它单独作为一门课程开设,如医药商品购销员第

二层级的“介绍药品知识”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仅此一项几乎

可以单设一门课程。因此,是否需要合并任务模块主要取决于

这些模块所包含的知识的量。

根据相关性原则和同级性原则“与其他模块合并成课程”,

相关性原则是指要尽量把那些工作内容相关性程度较高的模块

合并在一起。如医药商品购销员中“顾客服务”“药

“药品购销”

品保管与养护”“经济核算”相关性程度高,可以把他们合并成

“药品经营实务”课程。如果把相关性不高的模块合并在一起,

则会显得比较机械,使课程内容缺乏内在逻辑联系。同级性原

则是指所合并的任务模块应处于同一个层级。如可以把“药品

购销”和“药品保管养护”这两个相同层级的任务合并在一起,但

不能把“药品购销”和“药品保管养护”下一层级的“不合格药品、

退货药品的处理”进行合并。

3.药剂专业的课程结构设计。要遵循学生学习的心理规

律,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掌握知识技能,以及国家教

育部门对高等职业教育学历要求。药剂专业课程可采取模块式

课程结构设计教学。一类是对药物制剂工、药物检验工,以及医

药商品购销员来说,医学基础、药学基础、中医药基础、药事管

理基础均是完成各个工作项目或职业功能模块所必须学习的

内容,这些内容可列为专业核心课程;另一类是针对药物制剂

工、药物检验工和医药商品购销员职业专长所要求的知识与技

能,将以完成某些专项任务为目标的内容列为专业技能课程。

在专业课程设置结构上,这类课程即专门化课程。专门化课程

内容即各职业资格鉴定标准特有的内容,要根据学生选择的专

门化方向,属于限选或任选,学生毕业时,应取得限选专门化课

程的高级职业资格证书,任选专门化课程的中级或高级职业资

格证书。

由于高等职业教育属于高等阶段的学历教育,担负着提高

国民素质和个人职业发展的任务,课程内容必须按照国家规定

开设高等阶段职业教育的要求,与高等数学、英语、德育、体育、

计算机等一样开设。同时,结合专业需要,开设综合性自然科学

和人文科学选修课程。

4.药剂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进程表编制。根据以上课程门

类和课程结构安排,要遵照教学规律和循序渐进原则,将各门课

程按学习年限及学期进行安排。同时,明确标出各门课程理论

学时和实习、实训学时分配、考核等。

5.药剂专业的课程标准编制。要确定好药剂专业的课程标

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实施建议等。

前言包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设计思路。课程的性质是指

课程在整个课程方案中是属于公共基础课、专业课还是专门化

课程;课程的任务是说明课程承担的工作;设计思路着重介绍基

于国家职业标准的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包括课程的教学观、实

施、评价、建议学时等。课程目标是学生通过课程学习必须实现

的最低成就状态,是选择课程内容、实施课程教学、开发教学资

源、进行课程评价及管理的依据,包括总的目标,以及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和素质目标。课程内容和要求根据专业课程目标和涵

盖的工作任务要求,以及学生学习现状提出的学生学习内容及

其要求为基准,包括工作任务、课程内容、教学要求、活动设计、

参考学时以及机动学时、考核评价学时、总学时等。实施建议是

在课程实施层面上对课程的教材编写、教学、评价、课程资源的

开发和利用等方面所提出的建设性意见。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和

应用方面,要注重实训指导教材的开发和应用,加大实验、实训

场所建设,利用行业典型的生产企业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

实习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实习实训。

三、药剂专业的实验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方案的制订

药剂专业课程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实践能力,要

完成药剂专业的实践课程,除在企业做好专业教学实习外,完善

的校内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也是药剂专业课程顺利实施的

保证。药剂专业的实验室、实训基地建设要按照专业课程设置

和教学改革要求,构建新的实验、实训体系。实验室、实训基地

的功能定位要打破传统模式,以仿真的教学工厂或教学车间为

主,使学生能进入一个“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实验室、实训基地

的名称、功能与要求、场地面积、装备标准要能满足专业公共课

程和专门化方向课程的技能训练需要,并涵盖职业资格鉴定

项目。

药剂专业教学方案是学校实施职业教育的重要文件,规定

了专业的招生对象、学习年限、培养目标、人才规格、课程内容和

要求、各课程的时间和顺序安排等。根据以上分析结果,要制定

合理、可行的药剂专业教学方案,以保证药剂专业教育教学的顺

利实施。

[参考文献]

[1]鲍群.高等职业教育药物分析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J].中国科教创新导

刊,2007(27).

[2]招用技术工种从业人员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

6号令)

[Z].2000-03-16.

药学专业个人分析篇4

关键词:五年制高职药物分析教学改革

在探索五年制高职教学模式之前,首先要了解五年制高职的概念和学生的特点。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职业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即学生入学的资格为初中毕业,通过中考进入职业技术学院或具有举办五年制高职资格的高等职业学校,经过五年的学习获得高职毕业文凭。[1]虽在类别上为普通高校,由于五年制高职学生的年龄特点,客观上要求其教学模式有别于普通高校,其教学模式不能照搬高校模式。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人才规格、培养模式等又不同于中职教育,不能照搬中职教育模式,这就要求五年制高职学生教学模式必须兼顾高等教育与中职教育的要求,突出五年制高职的特色。

高职院校区别于普通高校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以职业技能培养为教学重点,以专业技能型人才为培养目标。高职院校药物分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多为药店、药厂生产车间、医院,从事如灯检等药物分析检验工作,因此,药物分析检验所必需的各种仪器的操作,是学生应具备的重要专业技能之一。药物分析一般是从药物的性状观测、真伪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4个方面对药物质量进行控制,而前这几项内容都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化学分析、仪器分析、药物分析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技能。因此,对于药物分析专业的高职生来说,《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等基础课的开设也应与专业技能培养结合起来,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分析仪器的操作方法及化学分析的基本原理,再将这些知识和技能运用于具体的药物分析中,通过学生的反复实训练习和《药物分析》课的学习,将《化学分析》、《仪器分析》的基础知识综合化,从而达到掌握药物分析基本技能的目的。为此,笔者针对五年制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结合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学生的技能培养为核心,认为药物分析专业的教学改革,主要包括教材、教学方法和学生考核形式方面的改革,旨在探索一套适合五年制高职院校药物分析专业的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模式。

1教材改革

药物分析是各级院校药学相关专业的重要课程之一,但长期以来都没有供五年制高职教育的教材,只能借用高专或者本科教材。这些教材在教学内容和结构编排方面都体现出很强的学术研究性,注重向学生传授系统的、科学的药物分析知识,这些知识的理解需要有机化学、药物化学、波谱解析等知识为基础,对于初中起点的五年制高职学生来说,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而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则力度不够,主要靠简单的实验。近年来,随着国内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迅速发展以及人才市场的需求变化,原来的药物分析本科或高专教材无法适应五年制高等职业院校药物分析专业的要求。因此,编写一本适合五年制高职院校药物分析专业药物分析(包括化学分析、仪器分析、药物分析)教材是教学改革的基础。首先,应从这门课程的教学目的入手,即通过化学分析、仪器分析、药物分析的学习掌握药物分析工作者所必备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因此,在内容编排上应进行一定的调整,注意课程之间的衔接,化学分析等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培养的对接。其次,应考虑到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层次,在教材中应强化实践应用性知识而不是学术研究性知识,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特点和年龄特点也决定了教材中应强化实践应用性淡化学术研究性。笔者认为对于五年制高职学生来说,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应该掌握的技能是能根据《药典》或者其他药品的质量标准的规定,合理、正确用运分析仪器对被测药物做出正确的质量评价。

2教学方法改革

传统药物分析的教学内容一般从药物的结构入手讲述药物的鉴别、杂质检查、含量测定方法及注意事项和采用这种分析方法的原因,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的教授为主,学生只是被动地听、记笔记,而五年制高职学生的特点决定其理解有很大难度,极易产生厌学情绪,因此,最后只有少数有兴趣的学生通过死记硬背勉强通过了考试(笔试),但药物分析所必备的操作技能没有掌握。久而久之学生对所学专业丧失信心。针对这一问题,笔者认为在教学应以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2.1多媒体教学的引入

研究表明,在学生的听课过程中,如果有一定的视觉冲击或是动手记笔记,能加强对所听内容的记忆[2]。教材中的图片都是黑白的,没有立体感,不容易引起学生注意,特别是药物分析的一些仪器,由于其价格因素,学校不可能提供充足的实训条件。多媒体手段尤为重要,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操作,其生动的画面和鲜艳的色彩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上课的注意力明显提高,学习兴趣大大增强,在让学生间接地掌握了该仪器操作的同时也解决学校教学资源的紧张。

2.2课堂提问的变化

在传统教学中,每次新课前,教师大都要用几分钟时间回忆上次课的内容,一般都以提问方式进行,但多是面向全班学生的提问,因此不能引起学生的重视。我们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的有关内容,通过提问进行归纳总结,而且是个别提问,课堂提问的成绩记入平时成绩。为避免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我们尽量不用那些靠念书来回答的提问方式。例如,在讲授“药物溶出度的测定”时,让学生在一定时间内阅读完教材的相关内容,然后分析每一步操作所需的仪器和操作方法,最后看屏幕上播放的溶出仪,提问溶出仪的操作步骤。对于第一位学生的回答,教师往往不立刻做肯定与否的评价,而是再提问另一位学生,让学生自行判断,最后教师作简单的归纳总结。这样的提问方式相当于在模拟实验室中进行了“药物溶出度的测定”实验,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掌握了抽象复杂的知识。

2.3作业的改革

作业是学生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主要手段之一。作业的类型、题量都会影响到作业的效果。简单地回答一些概念、解释一些名词也可以是作业,在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达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但由于学生素质的差异以及人的惰性,对于这类作业的完成,不可避免的会有很多学生在不理解意思的情况下照书本抄写,更有甚者连书本都不愿翻,直接抄同学的作业。原因是这样的作业答案几乎是固定的,无法体现学生的个体差异。有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有如下规律:听教师讲解,只有0.5%的内容3个月后还能记住;如果让学生亲身体验,有80%―90%的内容3个月后还能记住,有70%―80%的学生会运用所学的知识。[3]因此,笔者根据本学科的特点对作业的形式、内容进行了改革,取消了直接抄书的问答、概念题型,增加观察、分析、判断的作业类型,利用课后作业的方式,不仅达到了复习、巩固旧知识的目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大大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制剂分析一章中“药物的含量测定”,内容多而杂且重复,给学生的课后作业是让学生以手中的药物为测定对象,通过查阅药典,归纳其含量测定方法,并用示意图绘出其操作步骤和每一步操作所需的分析仪器。作业的完成时间为2周。对于没有查到的学生可相互讨论并请教教师。

学生在做作业的过程中,不是被动地抄写名词、概念,而是充分发挥了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在研究、查找药典中的相关内容时,复习、巩固了课堂所学的相关知识,同时提高了思维和动手能力,大大激发了其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

2.4以项目教学为模式加强学生操作技能的实训

项目化课程的教学是以职业活动为主线,以完成项目任务为目标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理论和实践合二为一,用实际工作的需要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用理论指导实践去解决实际工作问题,表明了理论指导实践的重要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知识的紧迫性。在项目任务实施操作的过程中,做到动作技能和实践思维技能同步训练,既知道怎样做,还知道怎样做才更好,提高学生的心智水平和技术素养,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更有效的发展。[4]

药物分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能熟练操作药物分析仪器是药物分析专业学生必备的技能。项目教学在药物分析课程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有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分析天平的使用”时,笔者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直接将课堂放到天平室,让学生边观察边学习,从天平的结构入手,让学生对照实物找出天平的一些部件,然后告诉其作用和工作原理,最后逐个讲述称量方法,让学生反复练习,逐渐的学生不仅能准确称量,还能排除天平使用时常见的故障。在该项目教学结束时还以小组为单位展开竞赛。这样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更为有效地掌握了所学的知识。

3学生考核形式的改革

传统的考试模式为笔试。而实践性很强的药物分析技术按照这种方式考核有很多弊端,某些掌握了一定操作技能的学生由于不善用文字表述而无法取得高分,而部分学生平时不学习,考前死背概念也能过关。这种考试方式不可避免地会产生“高分低能”现象。因此,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重视实践技能的考核,在每一个项目模块结束时对每个学生进行考核并评定成绩,最后和理论成绩综合为最终成绩。这一考试方式的改革,也使学生更为重视平时的学习和训练、实践,从而提高了其专业技能。改革后的药物分析技术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是笔者对五年制高职院校药物分析教学改革的尝试,学生普遍反映对这门课的学习兴趣大增,并且觉得学习轻松愉快。笔者将按照五年制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在实践中不断地升华、完善该学科的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滕勇.五年制高职学生管理体系的构建[J].职业教育研究,2004.8,(9).

药学专业个人分析篇5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药工程;药物分析

 

药物分析是2015年的《制药工程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附录专业课程体系建议中所列的6门专业核心课程之一,规定该门课程的最少学时为32学时。药物分析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是药物研发、药物生产和质量控制的“眼睛”。通过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具有药品质量安全的责任心,树立药品质量全面分析的观点,促使学生具备解决药品质量问题的思路和能力。在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背景下[1-2],在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下,对药物分析进行一定的探索与改革十分必要。

 

一、课程定位的改革

 

药品是防病、治病和保护健康的特殊商品,药品质量优劣关乎人的生命安全,保证药品质量,保障人民用药安全、合理和有效至关重要。高素质应用型药物分析工作者从事质量控制,不仅是根据药典流程和其他标准进行定性定量分析,还要检测药品“真—伪—优—劣”四个方面,涵盖安全性到有效性。药物分析是综合型很强的学科,涉及的学习范围包括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甚至包括数据分析和分子生物学分析。研究对象包括药物原料、药物中间体、化学药、中药及其制剂、中成药以及保健品和兴奋剂等。从药物包装材料、药用辅料到药物杂质和残留都是需要分析的对象,企业要求一线分析工作者必须具有全面质控的观念,具有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跨学科交叉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药物分析课程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具备强烈的质量控制观念,课程定位应该在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加强学生的药品质量安全理念。

 

二、课程安排的改革

 

分析化学、仪器分析和药物分析[3]三大课程互为基础,缺一不可[4]。在课程衔接上,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应该是药物分析的先修课。药品的分析方法选择上,从现行的各国药典看,化学分析仍然占比较大的比重。因此,分析化学至关重要,教学质量直接影响药物分析的学习效果。仪器分析在药品分析检测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大型精密分析仪器,仪器分析是未来药物分析的主流。《英国药典》、《美国药典》和《欧洲药典》的附录中收载仪器分析方法远多于《中国药典》,仪器的使用标准也有一定差距。医药企业、质检单位的药物分析也越来越依赖大型精密仪器,先进方法、新方法和快速检测方法不断涌现。因此,在药物分析课程之前先修分析化学和仪器分析有助于提高药物分析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

 

1.理论教学的改革。《药物分析》教学内容繁杂,涉及知识面比较广,但药物分析根据药物类型自成体系,且又相对独立[5]。因此在课程的教学改革中,既要保证课程完整性,还要通过分析方法体现章节之间的联系,更重要的是突出重点内容,理论学时少而精。之前的教学内容主要依赖教材进行,拟改变按照教材编写教学日历并授课的现状。现在依据最新的专业质量标准和工程认证要求,对理论学时加以缩减,增加实验学时。在此基础上,对教学内容分板块整合,加强章节之间的有机结合来提高教学质量。主要包括三个板块:第一是药品质量研究和药典、药物鉴别、杂质分析和体内药物分析,让学生在知识和能力提高的基础上树立强烈的用药安全责任感。第二是抗炎药物、维生素、激素、抗生素药物的分析,让这些和我们经常近距离接触的药物进入学生的学习范围,爱药、懂药,然后合理用药。青蒿素抗疟疾药物的分析是我们的重点内容,诺贝尔奖就在我们的领域中,激发学生对课程的热爱。第三是制剂分析,在整个制药产业链中,原料药污染重、利润低,制剂生产整体标准高、技术含金量大和利润大,提高制剂研究和生产水平将有助于升级制药产业链。因此,应该强化制药工程专业学生的制剂分析能力,将有助于学生的职业发展,“以学生为本”也是工程认证的核心思想。

 

2.实验教学的改革。药物分析的课内实验是该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课程目标,结合理论教学,开展综合性和设计性实验才能激发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每个实验项目允许学生有背景知识介绍,树立安全用药理念,体现学科交叉思想。在实验室和仪器条件保证的前提下,综合考虑各种药物形态,使学生全面掌握原料药、片剂、胶囊、中草药、天然植物和注射液中某种成分的分析。让学生自行分组结合,广泛查阅文献,从实验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和结果分析进行方案设计,并以讨论的形式分析实验的可行性。让学生参与到课内实验的方案设计、实验前期的准备工作和实验结果的考核中,在老师指导下让学生对最后的实验报告进行点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更有助于学生成为应用型分析工作者,满足社会需求。

 

四、教学方式方法改革

 

制剂分析采用案例式教学法,解剖典型案例,和学生一起在课堂讨论,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课程内容。国内外重点医药事故,药品生产、销售、使用和储存等各个环节的质量问题,都可以是药物分析的教学案例。在中药制剂的分析中引入典型案例,例如“喜炎平”事件,是喜炎平注射液在临床使用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该注射液是清热解毒类中药针剂,主要成分是穿心莲内酯磺化物,临床广泛用于成人各类感染性疾病以及儿童呼吸系统感染。统计显示,2016年喜炎平注射液在清热解毒类中药注射液销售领域前三,连续多年实现稳定增长,是国家医保乙类品种,同时也是多个省市基药目录产品。不良反应发生了,我们不确定具体的医疗机构。但人社部印发的2017版国家医保目录中,明确喜炎平注射液等26种中药注射剂明仅限在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使用。这是许多中药制剂的特殊备注,性命攸关。值得我们关注的是,该注射剂的有效成分来自天然药用植物穿心莲,穿心莲在医药界和民间广泛使用,具有很好的药用和食用价值,可以煎汤内服用药或做菜均没有安全性问题。但是作为中药制剂就会发生不良反应,不良反应高发是所有中药注射剂的致命“软肋”。医药事故的讲解可以激发学生的药物分析责任感和使命感,树立药品质量第一的观念和意识。

 

五、师资队伍的改革

 

合格的课程团队必不可少,拟建立2—3名教师组成的药物分析课程小组,教师具有研究药物中间体、中药材和药剂学的教学和学科背景。课程小组的协同工作可以让教师有足够时间和精力投入到课程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学生指导中,并积极参与教学研究与改革。课程小组与单个代课老师相比较,可以正真为学生提供一些指导、咨询、服务,使学生在毕业后有更好的职业规划和专业成绩。

 

参考文献:

 

[1]杨硕晔,胡元森.制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认识与思考[J].药学教育,2016,32(1):22-25.

 

[2]刘宗亮,孟庆国.基于教学质量国家标准的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置及实践能力培养的思考[J].药学教育,2017,33(3):13-17.

 

[3]朱丽英,江凌《.药物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8,(8):128-128.

 

[4]胡承波,等.面向应用型制药工程专业的《仪器分析》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7,(47):93-94.

药学专业个人分析篇6

关键词中职学校中药专业就业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

Vocational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rofessionalemploymentSurvey

ZHenZhen

(BeijingHealthVocationalCollege,Beijing101101)

abstractobjective:toanalyzetheChinesestudentsinvocationalschoolsemploymentsituation,inordertoconstructareasonablecurriculumprovidethebasis;methods:BeijingVocationalCollegeofHealthprofessionaliiiSchoolDistrictChinesesecondaryschoolstudentsduringthefirstthreeyearsofemploymentjobsinformationstudies;Results:themainjobsinmedicalinstitutions,followedbypharmaciesandpharmaceuticalcompanies,pharmaceuticalcompaniesandpharmaceuticalcompaniestheemploymentrateincreasedrapidly.theproposedincreaseintherequiredpracticeteachingcontentbasedontheabilitytopostcorrespondingtocultivatestudents'professionalskills.

Keywordssecondaryvocationalschool;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professional;employment

为了推进我校教育改革与发展,不断提高中药专业办学质量和服务社会发展的水平,密切校企合作,了解医药行业企业的需求状况,努力实现专业培养与岗位需求对接、课程设置和课程内容与职业要求对接,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比较合理的课程体系,着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上岗能力,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专业对口率,我们对2005级~2007级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第三院区中药专业中专毕业生就业岗位进行调查分析,①报告如下:

1调查对象

我们收集了2005级~2007级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第三院区中药专业四年制2009年~2011年毕业的中专毕业生第一次就业时的就业岗位进行了信息的收集、统计和调查分析。

2资料分析

2005级~2007级北京卫生职业学院第三院区中药专业中专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统计见表1、表2、表3、图1。

3调查分析

三年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的数据显示,近3年中药专业中专四年制毕业生的就业去向情况,从各个就业岗位的分布情况可以明显看出,目前本校中药专业中专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岗位在医疗机构,其次是药店和医药公司。

从整体的就业率来看,我校中专毕业生的就业率达到99.59%,说明目前中药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说明目前市场上对中专中药专业的需求比较旺盛,但我们也看到了目前就业市场上的一些变化和趋势,具体分析如下:

3.1药厂方向

这两年药厂的需求量有所上升,我们每年的就业实习双选会也看到这样一个趋势,药厂更愿意招收有中药学习背景的中专生进入药厂生产线和药厂物流的相关领域工作,也就是说药厂对产线上的工人要求提高了,工资待遇也较好,而且学生从业后比较稳定。

图12005级~2007级中药专业中专毕业生就业岗位调查统计百分比

表32005级~2007级中药专业中专毕业生就业率

3.2药店方向

药店就业方向向来是我们学校毕业生的主要去向,工资待遇好,需求量大,可选择面广,学生能得到锻炼,有发展前景,但工作强度大,人员流动性大。这几年整体的就业情况平稳,随着人们对健康、防病的重视,药店便利、快捷、价格合理的优势还将得到发展,就业需求还会持久的旺盛下去。

3.3医药公司方向

医药公司的就业去向这两年增长得非常快速,学生就业后主要从事药店代表和物流、仓储方面的工作。

3.4医疗机构方向

以前学生普遍认为医院这个就业去向是最主流的、最理想的,这几年卫生服务站、中医门诊部、中医保健作为医疗机构的就业去向也出现较多。

3.5升学方向

从学生就业回来的反馈我们发现,用人单位对学生的学历还是会设置门槛的,比如有的工作岗位中专毕业还是不够,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继续教育或是直接考大专。

4总结分析

(1)与以前相比,目前我校中药专业中职毕业生主要就业岗位已经从医疗卫生单位转为药品经营单位。(2)目前多数药品营销单位要求学生加强市场营销学、贵细药材鉴定、中药贮藏保管、医药商品学、GSp管理、物流管理、营销沟通能力方面的学习,②并且适当增加人文素质方面的教育,看重学生专业知识,导购能力和提升空间。(3)必须切实加强实践教学、增强学生辨识中药材及药品调技能力等,③提高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保证学生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鉴定证书,取得从业人员上岗资格。(4)从目前职业岗位的种类来看,中药专业新增了中药实验室技工和中药材购销员、药店咨询师、中医保健调理员、中医养生原、中医保健美容员、中医保健药膳员。④国家要求中专院校不能开设中医专业,但人们对中医养生的重视已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所以学校可以在中药专业瞄准新兴职业,加大培养的力度。

5结语

以上就是中药专业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岗位、就业市场需求、目前中药行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对中药专业近三年的毕业生进行调查结果分析,希望对中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提供有益的参考依据。

注释

①王利胜,陈蔚文,肖凤霞.本科中药专业就业情况调查分析[J].教育纵横,2005.3(8):47-48.

②蔡扬帆,陈裕良.高职中药专业社会需求与课程设置相关情况的调查分析[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1.19(10):949-951.

药学专业个人分析篇7

关键词:制药工程;实验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R-4

太原理工大学制药工程专业是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育部,1998年对高等本科院校专业目录调整之后,由化学化工学院原《工业分析》和《精细化工》两专业合并而成的一个新的本科专业。其本科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具有坚实的制药与生物工程基础和制药与生物工程专业理论,而且还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进行科学实验、科学研究和科学创新的能力。

一、改革制药工程专业实验设置

我系前些年来实验教学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专业实验依附于各门理论课、实验课没有单独设置,实验内容、方法、实验所用仪器设备与现代化的科技发展相比严重滞后,实验关联性和系统性较差,以验证性为主,几乎没有综合实验和设计实验,实验考核不单独计成绩甚至不计成绩。因此,我们在专业实验教学中对上述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改革,重点改革了专业实验设置,首先是将专业实验从相关的理论课程中独立出来,将专业实验课程单独设置,单独进行考核。精选具有代表性和先进性的实验内容,在实验中尽量选择能够提供给学生使用现代化仪器设备的机会,多开综合性实验、加大设计性实验的力度、增开创新性实验。

二、改革和创新实验教学内容和实验教学方法

1.更新和精选实验教学内容

对专业基础和专业课实验,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分析、制药工程、制药工艺学、药物制剂等课程的实验内容,特别是对有毒、易制毒、重复性、演示性、验证性、单一性和陈旧性等实验内容进行更新,选择具有先进性、环保性、代表性、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教学新内容,把新的实验方法和新的实验技术引入到更新和精选的实验教学内容里,提高学生使用新的实验方法和新的实验技术的能力。

2.调整专业实验课结构

调整实验课安排和结构,将原来需要两个、甚至三个学期完成的专业实验课,即药物化学、药物合成反应、药剂学、天然药物化学、制药工程、应用光谱解析、制药工艺学、药用高分子材料、制药分离工程、药物分析和现代仪器分析等实验内容进行精选、归并,适当压缩学时后调整到一个学期完成,重点加强学生基本操作和基本技能的训练,注重培养他们使用现代化仪器的能力。提高和加强学生的科学实验、科学研究、科技创新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

3.采用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方法

利用多层次的实验教学方法,按专业实验、综合实验、设计性实验和创新性实验四个层次组织实验教学。因此,制药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改革与创新的重点是如何加强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实验。根据制药工程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我系重新编写了专业实验教学大纲,组织专家、教授和资深教师编写了普通高等教育“十二五”规划教材《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并于2014年由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该实验教材主要有药物合成、药物制剂、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农药合成等数十个实验内容。

三、开设综合性实验、

综合验内容主要涉及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分析、制药工艺学、药物制剂、微制药学、分子制药学、制药工艺学、制药反应工程、制药分离工程、现代仪器分析等理论课程,其特点是各门课程既有相对的独立性,又有紧密的内在联系和系统性,实验课程多、内容广泛,为此,我们必须精选综合实验的内容和优化理论课之间实验项目的组合,选择实验内容的重点是要侧重于综合性和系统性,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根据我系制药工程设备基础较好的优势,在综合性实验教学中,重点突出了药物化学、天然药物化学、药物合成、药物分析、药物制剂、制药分离工程和制药工艺等。

四、加大设计性实验的力度

在专业实验和综合性实验的基础上,开设设计性实验,它是培养学生独立设计和培养优秀化学人才的重要途径。为此,我们加大了设计性实验的力度,在实验学时数、实验所用仪器和药品等条件上给予最大限度的保证。同时我们还根据各门专业实验课的特点安排不同的设计性实验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最终创新了新的实验方法,并写出了具有创新性的设计实验研究报告。学生的独立设计实验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为撰写毕业论文打下了坚实基础。

五、增开创新性实验

1.加强实验室现代化建设是开展好创新性实验的基础和条件

专业实验室是开展创新实验,培养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基地[1]。因此,我们就必须加快专业实验室现代化建设,为开展好创新性实验创造条件。近年来,制药工程专业实验室先后建立药物化学、药物合成、中药提取、制剂、制药分离工程、制药工艺学、高效液相色谱、气相色谱、光谱分析、制药工程等功能性实验室。

2.构建开放式的实践教学体系是开展好创新性实验的根本保证

为鼓励大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教育部推出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2],同时山西省、山西省教育厅、太原理工大学也先后推出了各类学生科技创新课题,为了确保“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和科技创新课题的顺利进行,我们制药工程专业对以前传统的封闭式实验教学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开展和实施了一系列全新的实验室开放式运行模式,包括实验室大型仪器与设备、实验时间与空间、实验项目与内容的全面开放,为创新性实验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最有效的根本保证。自2007年以来,我们生物与制药工程系先后承担了部级、山西省、山西省教育厅和太原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多达几十个创新项目。

实践证明,我们在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上采取的改革、创新措施有利于优秀化学人才的素质培养,提高了学生的科学实验和科技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财政部.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0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z].教高司函[2008]82号,附件15,2008:57-58.

[2]牛莉莉,吴良,吴晶.“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项目”的过程管理模式探析[J].纺织教育,2009,24(9)11-13.

药学专业个人分析篇8

中医药是我国自然科学领域里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最具优势、最有特色的行业,是我国传统瑰宝。新时期,除社会发展和中药产业快速增长的因素外,中药行业职业种类的日渐增多和细化,迫切要求中药人才从单一学术型向复合应用型发展,并与医学、生物技术、农学等多学科合作培养复合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实现中药产业的技术性变革。首批开展中药学专业学位43家院校中,中医药院校22所,西医药院校11所,综合性院校7所,农林院校2所,商业院校1所,几乎覆盖各类院校,也充分表明这一点。因此,以中药学为主体,多学科交叉培养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是成功构建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如中药学与化学、工学等紧密结合,着力培养为从事药物研究、开发和生产的工程技术工作的创业型人才和技术型人才;药学与医学结合,着力培养能解决药物质量控制和临床合理用药等问题的执业药师型人才;药学与管理学结合,培养能进行科学决策、经营管理的管理型人才。围绕以上专业方向构建培养模式,制定相应的技能操作大纲和考核与评价指标体系,并加强基地与技能实验室建设,将有效保证并不断提高中药学专业学位的人才培养质量。

以产学研结合打造中药学专业学位主要培养环节中药学专业学位设置方案明确要求,教学应以能力与技术培养为核心,聘请在中药研发、注册、生产等环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参与教学,教学方式注重教师讲授与学生研讨、模拟、案例教学的有机结合。按照此要求,校企、校(医)院联合培养的产学研结合模式应成为专业学位培养的主要形式。在此基础上,采取双导师制的指导方式,学校导师负责学生的理论知识学习,合作单位导师负责学生的专业技能的培养。由此,校外基地建设也成为决定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重要因素。除了生产企业的技术、管理与市场营销等部门,医院临床药学部、药房以及医药公司等实践基地以外,充分发挥和利用高校现有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产学研基地等优势条件,与国家和各省重大工程、重点应用型科技攻关项目以及社会企事业单位的需求挂钩,是强化研究生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支撑条件。

2构建举措

2.1明确人才培养定位,科学设置方向培养目标上,中药学专业学位旨在培养能够结合实际工作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胜任中药产业各个领域工作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以此目标为指导,可以明确中药学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应是从事中药产业各领域、各环节的质控、监管、营销的应用型人才,而非药物组成、机理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学术型人才。在实际培养工作中着重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培养:系统掌握本学科基本理论和专业技能,具备全面胜任行业实际工作的实践应用能力;基本掌握生产、流通、管理与科研设计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与方法,具备敏锐发现、善于分析、快速解决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新问题或突出事件的组织应变能力;同时注重人文与专业素质的培养,具备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及时处理相关工作的沟通协调能力。

在学科专业方向,可设置为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中药制剂分析与质量控制、中药材种植与加工、中药市场营销与管理、医院调剂与制剂等5个主要方向,基本涵盖了中药产业及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中药新药研究与开发方向要求研究生掌握中药新药研发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熟悉中药新药注册法规和政策,具有现代中药产品研发各环节的科学设计能力,胜任现代中药研究与开发工作。中药制剂分析与质量控制方向着眼于中药及复方制剂的质量监控工作,要求学生掌握中药制剂定性鉴别等现代分析技术和方法。中药材种植与加工方向主要培养掌握药用植物栽培与鉴定的基本理论和技能,能从事中药材种植、鉴定、加工、炮制及中药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等工作的专门人才。中药市场营销与管理旨在培养适应现代医药企业、事业单位需要,掌握营销、经济、法律专业知识与技能及中医药知识的高级管理人才。医院调剂与制剂医院制剂方向旨在培养能够开展医院制剂监管工作,对临床医生与患者进行用药指导与信息服务的专门人才,应掌握中药饮片的鉴别、保管,掌握中药各种剂型的制备过程及各生产岗位的标准操作规程。

2.2强化阶段培养,优化培养过程围绕实践应用能力与技能的培养,拟设置课程学习、专业实践、学位论文3个主要环节。其课程学习为第一阶段,时间为第1学期,在学校集中完成课程学习和基本实验技能;第2学期至第6学期为实践技能培养期,进入企业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部门进行专业实践技能训练,期间,第4学期至第6学期不脱产开展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第一阶段在主、副导师指导下填写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主要工作是按照课程要求完成所选理论课程和技能方法课程的学习。课程由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组成。公共课由外语和政治理论课组成,为必修课程。专业基础课主要反映本学科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近期国内外研究进展,为必修课程。专业选修课为方向分化课,是依据研究方向的不同,开设的侧重某一分支学科的系统知识,为选修课。

例如,制药工程与技术方向可设中药工业化制剂原理及技术、制药设备原理、中药药品设计与研发、Gmp与技术改造等课程。中药检验与分析方向可设置中药品质评价与质量标准建立、药品检验标准操作规范、中药仪器分析专论等课程。医院调剂与制剂方向可设置中药临床研究管理、中药调剂学专论、中药临床循证评价、中药物流通论等课程。依据中药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应突出知识交叉性、实用性、创新性的特点,要注重理论学习与生产管理实际有机结合,以知识或问题(能力)为主线把不同学科知识加以综合,创新教学方法。

授课方式上,多采用课程讲授、案例研讨和实验设计等形式,重视发挥在中药产业管理环节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医院)专家参与教学。第2阶段是中药学专业学位培养工作的核心内容,主要在合作企业的生产技术、质量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部门进行专业实践技能实习,时间为2年半。第2阶段可分为专业方向的基本技能训练和专项技能训练两个部分。最后一年应属于专项技能训练阶段,在导师指导下完成,并进行资料收集,撰写文献综述、开题报告,完成开题报告评议工作,并进入学位论文研究工作。第6学期完成论文,进行学位论文答辩与申请环节。

2.3产学研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专业技能训练工作中以产学研结合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是保证专业学位培养质量的主要手段。国际先进药学教育均着重于对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侧重于实践技能训练,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以美国的pharm.D学位为例,前1~3年进行早期药学实践或介绍性药学实践,第4年全年进行进阶药学实践。大多数学校在药学实践完成时不仅授予学位,还颁发实习毕业证,没有实习毕业证,就难以找到工作。英国的临床药学实践多采用连续性实践方式,时间大约为1年,实践范围包括医院、社区、药房、国民健康服务机构等,实践方式亦多种多样。日本、德国均有相似的药学实践要求。因此,中药学专业学位应充分发挥校企、校院联合培养的优势与特色,采取双导师制,即由学校在职研究生导师和合作企业具有高级职称的专家共同担任导师,指导研究生技能训练与学位论文工作。充分发挥企业导师在专业技能实习和学位论文研究工作中的重要作用,针对实践技能培养环节应出台相应的技能操作大纲与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确保实践教学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应制定基地的建设规范,特别加强生产、流通等方面基地条件与教学设施建设尤为重要。

2.4规范格式与评阅标准,强化学位论文质量学位论文是研究生申请学位的主要依据,狭义上讲,论文质量即代表着一个类型研究生教育的质量,是判别一个模式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志。因此必须做好中药学专业学位的论文工作。在内容上,学位论文须与中药产业的实际需要相结合,体现学生运用中药学及相关学科理论、知识和方法分析、解决中药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论文类型可以是质量较高的现场调查分析报告、针对主要技术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研究设计解决方案,或者其它相关研究论文。作为学校管理部门,应及时细化论文格式规范、内容与行文要求,要设置相配套的学位论文评阅标准与管理办法,供评阅、答辩以及学位评定委员会专家参考执行。

药学专业个人分析篇9

关键词: 现代药学; 化学; 生物学; 基础教育

加强基础教育,改变过去“基础教育为专业教育服务”;的传统观念,确立基础教育为提高学生全面素质服务的指导思想,把数学、计算机、外语作为学生终生受用的基本功来抓。更新并深化现代药学的理论基础,加强具有分子水平内容的现代生命科学知识的教学。目前,许多学校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有益而又卓有成效的探索。

1 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科发展的需要,改革课程设置化学基础课是药学专业本专科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专业学习和发展的基石。但是,沿用至今的,按照无机化学、分析化学、有机化学和物理化学设置课程的教学体系乃是前苏联化学教育体制的产物。传统的课程设置造成教学内容交叉重叠,几门课程对某些章节的归属问题争论不休,以至尚未出版的新一轮规划教材仍未解决这一“积重难返”;的问题。然而,国内一些重点大学的化学和生物专业早已改革了这种课程体系,他们将无机—分析或无机—物化—分析—有机融合为一门课程,定名为“大学化学”;或“化学原理”;或“现代化学基础”;等,并出版了多套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较好地解决了教学内容重复的问题。

作为药学专业的化学基础课,应该紧紧围绕药学教育的培养目标,根据专业学习的需要和学科发展的趋势以及化学课程在药学教育中的作用设置课程;打破按照化学二级学科界定课程的传统观念,将学科相关性强的无机化学、分析化学(容量分析部分)和物理化学重组为一门课程开设,课程拟名为“基础化学”;,理论课讲授约140学时。这样设置课程不仅避免了3门课程间部分内容的交叉重叠,而且使无机化学原理与分析化学方法,以及无机化学知识与物理化学知识的关联性更加密切、更为突出,从而使化学基础课程的设置更加科学、合理、经济,更有利于培养学员综合思维能力及综合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目前,第二军医大学已对药学专业化学基础课教学进行了改革,并取得了初步的教改成果,这一改革的成果值得借鉴。

2 药学基础实行从单一的化学模式转向以化学和生命科学相结合的模式在药学的基础学科中,一方面加强生命科学的有关内容;另一方面强调化学与生命科学的融合作为药学的基础,以分子生物学、分子药理学和药物分子设计作为药学基础之核心内容。为此,中国药科大学在“基地班”;开设了一系列生命科学相关课程,如生物学、药学的生物化学基础、分子生物学、现代生化药学、细胞生物学等。分子生物学当今在新药设计、研究、生产、质量控制及药物作用机理研究应用中已经取得迅猛发展,其本身又是一门理论性与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学校在医药院校中率先为本科生开设分子生物学实验,目前开设的范围已扩大到其他相关专业。现代生化药学是研究与药学科学相关的生物化学理论、原理与技术及其在新药发现、药物研究、药品生产、药物质量控制及临床应用的综合性基础学科,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将在掌握化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的现代药学研究模式方面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药学专业个人分析篇10

1.1教学内容较单一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的内容主要包括实验、实训和实习三部分。由于受教学条件的影响,目前有些药学高职院校的药物分析实践教学还是主要停留在验证性实验教学上,实训教学则很少开展,顶岗实习往往也是由于疏于管理而达不到预期的实习目的,最终导致毕业生职业素质及职业能力不高,就业质量偏低。

1.2教学保障不到位实践教学保障主要包括师资队伍、实践基地及管理制度等。目前的药学高职院校仍然存在对实践教师的培养力度不够、实践基地建设投入少、管理制度不完善等问题。结果导致专业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足,实践基地少,教学管理不规范,毕业生质量不高,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得不到保障。

1.3教学评价不科学教学评价是促进教学质量快速提高的主要手段。目前药学高职院校药物分析实践教学的评价仍以校内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和校外用人单位基本没有参与,而且校内教师的评价也往往以学科的期末考试为主,评价标准也未能与职业标准相衔接。结果出现评价手段单一、评价标准不够科学等问题。

2药学高职院校药物分析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2.1实践教学体系的内涵及构建意义根据系统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可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两大部分,二者相辅相成,其中由实践教学活动各个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就是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一套适应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不仅可以保证实践教学的有效实施,更是促进高职教育持续发展和体现高职教育特色的关键。为了克服当前药学高职院校药物分析实践教学中存在的种种不足,确实提高实践教学质量,笔者构建了如下药学高职院校药物分析实践教学体系。

2.2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的是“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要求各高等职业院校“要高度重视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诚信品质、敬业精神和责任意识、遵纪守法意识”,“要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性,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据此,药物分析作为药学高职院校药物分析技术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在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的药品质量意识、团队协作意识、遵纪守法意识等职业素质的教育与培养,二者不能偏颇。为使教学目标更加符合培养目标的要求,我院已将药物分析课程由原来的“理论课+实践课”改为“纯实践课”,并重新制订了体现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并重的课程教学标准,同时在教材、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做了较大的改革。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举办或组织技能竞赛、开展第二课堂等活动强化学生职业素质与职业能力的培养,实现了学生综合素质能力与职业岗位任职要求的无缝对接,得到了用人单位的一致认可。

2.3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教高〔2006〕16号文件指出,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3个关键环节”。“高等职业院校要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融‘教、学、做’为一体,强化学生能力的培养。”为了做好课程改革,我院专业教师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与药品生产企业、药检所的同行专家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及药物检验工职业资格标准共同制订了新的课程教学标准,并对分析化学、药物化学、药物分析三门课程进行整合,重新编写了药物分析校本教材及药物检验工培训教材,实现了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在实验、实训、实习的教学方面,我院也做了较大的改革。实验教学方面:①根据现行《中国药典》及时更新、精选实验内容,减少验证性实验,增加综合性及设计性实验;②让每个实验小组的学生轮流参与实验前的准备工作;③实验原始记录及实验报告均要求按药检所的检验原始记录及检验报告格式填写。实训教学方面,聘请省市药检所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作为主讲教师,并由他们进行综合评价。实习方面,开课前,先组织学生到药检所及药品生产企业的质检部门参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程结束后,统一安排学生到药检岗位进行为期半年的顶岗实习。在教学方法的改革上,一方面坚持将课堂搬到实验室,采用“实验室+多媒体”的组合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建立由教师、学生、药品生产企业及药检所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教学QQ群,为教师和学生搭建教学网络交流平台。

2.4实践教学的保障体系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增加专业教师中具有企业工作经历的教师比例,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历,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要大量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逐步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有相应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同时指出,“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是高等职业院校改善办学条件、彰显办学特色、提高教学质量的重点。高等职业院校要紧密联系行业企业,厂校合作,不断改善实训、实习基地条件”。在师资方面,我院成立了由本院专业教师及省市药检所兼职教师组成的药物分析教学团队(主任药师4人,副教授、副主任药师3人,讲师、实验师3人,助教1人),并定期安排专业教师到药品生产企业、省市药检所进行实践锻炼,将专业教师的企事业实践锻炼作为评聘专业技术职务的条件之一。在实践基地的建设方面,我院做了如下改革:一是加强校内药物分析专业实验室的建设力度,添置在性能、操作等方面与当前药检所相同或相近的比较先进的精密仪器设备;二是整合实训实验中心现有的分析仪器设备组建食品药品分析测试中心,以便开展实训教学;三是与9所省市药检所签订合作协议,作为我院药物分析技术专业的实训、实习基地。在制度建设方面,我院制订了比较完善的有关实践教师、实践基地、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构建了科学可行的药物分析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2.5实践教学的评价体系教高〔2006〕16号文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要“加强质量管理体系建设,重视过程监控,吸收用人单位参与教学质量评价”。我院的药物分析实践教学评价实行校内评价与校外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建立了由专家、教师、实验技术人员、学生共同参与、相互评价的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专家对教师的评价包括实践教学准备、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态度、教学效果五个方面。教师对实验技术人员的评价包括仪器设备的状态、实验(训)用品的准备、药品配制的精确度、实验(训)环境的整洁与否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包括实验(训)预习、科学严谨的态度、操作技能、效果等方面,对实验教学考核实行由实验态度(20%,实行扣分制)、课间提问(10%)、实验报告(含原始记录,30%)、期末考核(40%)构成的考核体系,期末考核与药物检验工技能鉴定相衔接;实训教学由药检所的兼职教师考核;实习由实习单位的带教教师考核。实验技术人员对教师的评价主要是教师对学生整个实验(训)过程能否起到积极主动的指导作用等。学生对教师及实验技术人员的评价主要包括对实验(训)室环境、实验(训)用品的准备、实验(训)内容、教师的教学态度、执教能力等方面。学生对教务处、实训实验中心的评价主要是学校对实践教学开出的条件保障方面,如实验设备台套数、实验设备先进性以及实验(训)室开放程度等。

3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