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医疗美容空间设计十篇医疗美容空间设计十篇

医疗美容空间设计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41:48

医疗美容空间设计篇1

关键词(冒号):色彩生理与心理调节与辅助治疗色彩层次设计

1、色彩设计要具有调节心理与辅助治疗功能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观念,对医疗空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医疗空间环境重要的建构因素之1即为色彩,医疗环境的色彩氛围除满足就医的功能外,还衍生出1些新功能。对进行医疗空间的色彩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1.具有保护调节功能的色彩设计

医疗空间室内的色彩设计除了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外,更应该充分考虑环境中色彩的保护与调节功能,合理的色彩应用可以减轻工作者的视觉疲劳,缓和紧张情绪,提高工作效率。发挥色彩调节功能,会给使用者更多情感及精神上的关怀。

最早的色彩调节实例源于1925年,在美国的外科医院里,医生们手术时常在白色墙壁上产生若隐若现的血红色视觉残像,使视觉处于疲劳状态。为了改变这种状态,他们接受了著名的色彩学家别林提出的建议,在白墙上涂红色的补色——浅绿灰色,从而有效缓解了手术医生的视觉疲劳。此后,手术室的环境常用淡蓝或淡绿色,避免和减缓血液的色彩对人视觉长时间的冲击,起到调节人的视觉、心理疲劳的作用。从上述事例中,可见色彩调节功能在医疗工作环境中的重要性。在设计色彩时,如医生办公室、门诊室、急诊室等医务人员工作的环境,可以把空间色调整体考虑为苹果绿色、淡蓝绿色或淡蓝色等具有保护功能的色系。色彩调节主要是利用色彩在人们生理、心理上形成的错觉效应,它是设计师在色彩设计中最可利用的手段,在医疗空间的色彩设计时,应特别注意色彩的这1特性。

2.具有康复与辅助治疗功能的色彩设计

医疗空间的色彩设计应充分考虑环境中色彩的辅助治疗功能,合理的色彩应用可以从使用者的生理、心理、情感的需求等方面着手。心理学家马斯洛把人的需求分为5个基本层次,而精神层次的需求处于这个金字塔的最高处。当物质需求得到满足时,人类有条件、有愿望超越物质、实用功能的层次,产生对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的需求。反映在医疗环境室内色彩设计的观念上,就是开始注重色彩对人精神层次的影响因素,开始关心患者对色彩从生理到心理再到精神情感等方面的需求,色彩能给人带来强烈的生理、心理效应,色彩环境影响精神情感对疾病的辅助治疗有积极作用。

色彩作用于人的生理,可以直接影响人的身体状况和精神状态,德国慕尼黑1家研究单位调查表明(冒号):紫色可以使怀孕妇女安定,绿色可以缓解疲劳等,国外在神经病研究史中发现1些小脑有病的患者,在穿红色衣服时感到失衡几乎要摔倒,而穿绿色衣服就完全正常了。色彩作用于人的心理,可以引发人的心理及情绪的变化,如对色彩的联想(冒号):绿色连接着森林、草原,显示着自然勃勃的生机,象征着生命的旺盛。在医疗空间室内色彩的设计中有效地考虑到这些规律,将激活病人对有限空间的无限联想,更重要的是,联想的意义在于它直接作用于病人的心理及情感,从而引发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通过对病人情绪的调整,起到对疾病辅助治疗的作用。

利用色彩环境来调节人的心理及情感是促使患者康复的可行并有效的方法。尤其在医院建筑室内装饰设计中要考虑色彩效应,1方面要考虑到医疗空间色彩层次的丰富性与和谐性;另1方面更要注意色彩对患者生理、心理影响所产生的情绪变化和对患者的辅助治疗功能。使用得当的室内色彩可以带来良好的就诊环境气氛和对疾病的治疗效果。避免过多的色彩搭配造成视觉疲劳和混乱,及对病人情绪造成的不良影响。所以在两者之间寻求1个平衡点尤为重要,同时也是医院对患者的人性化关怀的体现。

2、医疗环境室内装饰色彩要有和谐的层次感

医疗环境室内装饰的色彩设计可分为3个层次:空间界面的主体色彩设计、空间丰富色调的色彩设计、活跃空间的点缀色彩设计。

1.医疗空间的主体色调

主体色调构成空间色彩系统的主体,它是室内色彩设计成功的基础。由于医疗空间的单元功能区域较多,空间组合较为复杂,应进行色彩的区域管理,在医疗空间总体色彩的构想下,每个医疗单元区域确定相互联系又相互协调的主体色调,并且此色调的选择应符合患者和医务工作人员的需求。

在确定医疗单元主体色调色彩体系基础上,就要着手分析室内界面的相互关系,即室内空间的分隔——墙面、地面、顶棚各界面所用色彩。考虑其在医疗空间所占的面积比例最大,对于空间整体氛围起着主导作用,1般情况下墙面往往采用彩度很低、明度较高的淡雅色,而不宜大面积用纯色;地面色可采用同色系较深色,强调明度的对比效果;顶棚色则比墙面色的明度更高1些,以给人敞亮的感觉。在主体色调之后,就要考虑其与医疗家具、设备及设施之间的色彩关系了。

2.医疗空间的丰富色调

医疗办公家具、医疗设备、设施等,这些因素都是医疗空间色调丰富的元素,应用得当,可对空间色调丰富起到很好的作用。医疗办公家具的使用,可以根据不同使用空间的特点选择不同色调的家具,以适合不同单元功能区域的色调要求,并且增加了单元功能区域的色调的丰富性。医疗家具的色彩1般较背景色深1些或浅1些,可采用与背景色同色系,变化其明度来取得较好的效果,也可采用不同色相取得对比效果。总体把握的原则要与主体色调协调,丰富主体色调,增加色彩层次的丰富性。医疗设备、设施的色彩也应与主体色调相丰富并协调,色彩应以浅色为主,且现今的医疗设备、设施应加强色彩的多样性以供选择。

3.医疗空间的点缀色

根据空间的需要,有时起丰富色调作用的元素也可用作空间的点缀色,具有1定的2元性。有的空间元素是专门为点缀与美化空间环境而存在的,如装饰画、插花等装饰品的使用,成为室内环境中最为活跃的元素,显然陈设品的色彩是使医疗室内环境焕然1新的最简便工具,1束鲜艳的康乃馨、清亮的水晶花器会给患者生命的力量;或者1幅充满生命气息的装饰画,都是对空间点缀色彩的匠心独运之处。可见室内陈设品的色彩作用不能低估,其局部的色彩点缀就会达到1种戏剧化的效果,可谓是画龙点睛之笔。

结语

21世纪是人们关注健康的时代,色彩以其独具的魅力在医疗空间环境中备受关注,设计师在进行医疗环境室内色彩设计时应更多地考虑人的因素,创造和谐优美、赏心悦目、健康宜人的医疗空间,使医疗环境室内色彩设计提升新的高度。

参考文献:

[1]朱伟.环境色彩设计.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1995.

[2]张绮曼.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医疗美容空间设计篇2

色彩设计要具有调节心理与辅助治疗功能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健康理念,由此对医疗空间环境的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色彩作为医疗空间环境的重要建构因素之一,其创造的色彩氛围除满足就医的基本功能外,还在不断的完善和发展中衍生出了一些新功能。因此医疗空间的色彩设计也就有了新的要求。

1.具有保护调节功能的色彩设计

在医疗空间室内进行的色彩设计不仅具有美化环境的功能,还能起到一定的色彩保护和调节的作用,色彩应用的合理恰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工作者的视觉疲劳,舒缓紧张情绪,还能够有效的提高工作效率。充分发挥色彩的调节功能,能够带给使用者情感上的关怀和精神上的满足。

早在1925年,美国的外科医院里就有了色彩调节的实例。在手术进行中医生总是在白色的墙壁上产生时隐时现的血红色视觉假象,使视觉处于高度疲劳的状态。为了改变这种情况,著名的色彩雪茄别林提出了在墙壁上图浅绿灰色作为红色的补色的建议,这就有效的缓解了医生手术时的视觉疲劳问题。此后,手术室墙壁的颜色也就这样延续了下来,这可以缓解血液的色彩带给人的视觉冲击,起到了一定的调节作用。

2.具有康复与辅助治疗功能的色彩设计

色彩在医疗空间的设计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维护人们身体健康、恢复人体健康的诊断和治疗空间,医疗空间的色彩设计既要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和休养,还要增加人们的信任度。在设计的过程中,白色、中性色或是彩度低的色彩常被用作基调,因为这类色彩能给人们干净平和的感受,有利于病人康复。

利用色彩环境来调节人的心理及情感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促进患者康复的方法,在医院的室内装修设计时要充分的考虑色彩效应,既要做到使医疗空间的色彩层次丰富而和谐,又要注意色彩带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影响,以及由此而产生的情绪变化,同时要增强色彩的辅助治疗功能。

医疗环境室内装饰色彩要有和谐的层次感

医疗环境室内装饰的色彩设计具有三个层次:界面主体色彩设计、丰富色调的色彩设计、活跃空间的点缀设计。

1.界面主体色彩设计

主体色调作为空间色彩系统的主体,是室内设计成功的基础。基于医疗空间单元功能区域较多、空间结构复杂等特点,应实现色彩的分区管理,在总的色彩构思下,不同的医疗单元间制定既联系又具有一定协调性的主体色调,并尽量满足患者和医护人员的需求。

(1)手术室

手术室应该采用浅蓝、浅绿或是青绿色的墙面,在外科手术医师长时间注视鲜血的时候,蓝绿色的墙面能够消除大夫的视觉干扰,从而缓解视觉疲劳,使医生的视觉器官得到平衡和充分的休息,这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手术的效率和质量。

(2)病房

病房作为一个特殊的场所,色彩的设计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左右患者的主观情感。所以,病房的设计应根据科室和住院时间的长短进行不同的色彩设计,避免采用青紫色的墙面,这会使人的面色暗沉。一般来说,住院时间短的病房应以明快的环境为主,如淡黄、柠檬黄等,这可以增加病人的信心;而住院时间长的病房则应该具有镇静作用,所以要采用偏冷的色调。

2.医疗空间的丰富色调

根据不同的使用空间特点可以选用不同色调的家具,从而达到适应单元功能区色调的要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单元区域的色调丰富程度。医疗家具宜选用与背景同色系但有色彩明暗程度差异的色彩,或者采用不同色系的颜色产生对比效果,但选择的总体要求是要与主体色调协调,可以增加色彩层次的丰富性。医疗设备、设施的选用原则和家具相同,主要以浅色为主,同时增加色彩的多样性。

3.医疗空间的点缀色

依据空间需求,某些色彩既有丰富色调的作用也具有点缀性,体现了色彩的二元性。某些空间元素具有独特的点缀和美化作用,如某些装饰品的使用,活跃了室内环境,由此看来,陈设品的色彩能够起到使医疗室内环境焕然一些的作用,一组清新活跃的装饰可以带给患者生命的活力,或者一幅别有意境的画,都是空间的独具魅力的点缀色彩。从此可以看出,室内陈设物品的色彩能够起到很大的装饰作用,而局部的色彩点缀也有一定的点睛效果,不容小觑。

医疗美容空间设计篇3

关键词:儿童医疗;人性化设计;医疗公共区域

1灯光照明

灯光的作用之一是照明,第二则是氛围的营造。近几年,关于医疗事故和医闹事件愈演愈烈,不能把所有的原因归结于医生或患者。我们希望通过对于环境的改善能适当地缓解这种情况的发生。灯光的使用要充分考虑到医患对于照明环境的反应,避免因为照明布置或照度选择不当引起病患的不适和反感。尽可能营造一个舒适的就医环境。任何的光和色对人的感受都是不同的,在新型医疗公共空间中。灯光的选择主要以筒灯和普通LeD灯。普通的LeD灯要结合软膜天花,使灯光更为柔和、分散。

在门诊和急诊区,要尽可能地处理好自然光和人工照明的平稳转换,所以在“挂号”、“付款”等区域使用照度在300Lx左右,以荧光灯为主。在门厅、走廊等区域主要依靠人工照明,在门诊诊室和急诊诊室,则充分利用自然光。

在医院的大厅、公共走道、病房走廊等区域,要设置一定量的应急照明。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楼梯拐角等地方要设置出口指示灯和安全指示灯。以便在发生安全事故时人员能够通过导示及时撤离。而儿童诊室在色调上最好选择暖色基调,选择高彩度的色调,给孩子一个活泼的氛围。

2色彩心理

色彩是对人视觉影响最大的因素,对于患者在医疗环境中的康复发挥重要的作用。不是从美亦或者是情感方面,都可以影响到儿童生理和心理。儿童医院里色彩的设计和普通医院里色彩的设计有很大的区别,它更具有特殊性,不仅要照顾到孩子的喜恶,还要更科学地使用颜色。因其所面向的群体相对成人来说是比较弱势的群体,所以色彩的运用更需要合理、科学、美观和人性化。

儿童医院内色彩的设计不能太过复杂,这样容易造成儿童产生焦躁不安的心情。室内主要使用立邦儿童漆,可以经过调色,得到想要的色彩。粉色和浅蓝色、嫩黄色给人带来的感受比较舒心。对于儿童来说,这类色彩更有利于他们形成积极、柔和、平静的心理感受。鉴于儿童对于色彩的敏感这一特点,我们可以尝试用色彩进行区域划分,让他们在医疗空间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冰冷和严肃。

3设施和区域划分

新型医疗室内公共区域主要划分为:门诊区、急诊区、导医台、趣味分诊区、接待区、mini礼品店、儿童游乐区、咖啡厅、餐厅、甜品店。

新型医疗空间和以往的医疗空间的不同在于更加注重人性化设计,从人的需求着手设计,所以根据儿童的需求,我们增设了mini礼品店、儿童游乐区、咖啡厅、甜品店,希望他们在接受治疗的时候不会对医院产生太大的抵触心理,让他们卸掉对医院的防备心理,更加轻松地接受治疗,轻松愉快的心情对于病情的缓解会有一定的帮助。

4材质肌理

材料对于儿童心理的影响、材料给儿童安全的保障、材料的多样性和协调性都应该考虑在内,对于大多数儿童来说,医院并没有给他们留下好的印象,甚至于很多大人对于去医院也是怀着一种胆怯的心情。这对于人的心理是不利的,医院总归是一个治病救人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把不合理的心理作祟全部颠覆掉。

涂料和墙面是医疗设施所采用的最常见的墙壁处理方法。质感、可清洗的墙面往往是首选,因为他们不仅有利于声学控制,还能减少眩光。为医疗内饰制定的大多数窗口处理通常是中性色或无色百叶窗。根据不同情况,客户可以在某些空间添加窗户处理,以提升内饰,例如:在医疗套间的诊察室里添加窗帘或面板可能会使空间显得不那么像诊所、更友好。

地面是最容易使儿童受伤的一个区域。由于治疗区和住院病房需要每天打扫,所以常常指定耐用的、医院级别的塑胶地板。经常有重型推车经过的走廊使用塑胶地板以及紧密编织的宽幅地毯或地毯拼片。术前和术后区域的走廊使用塑胶地板材料,而护理单元的走廊指定使用宽幅地毯,以减少噪声。因其用房类型的不同,儿童医疗在材料规格上有更大的灵活性。吊顶可使用矿棉板、石膏板等材料做出独特的造型,让儿童和家长可以缓解病痛的阴郁。

医疗美容空间设计篇4

【关键词】医院;疗养;花园;景观设计

abstract:throughtheanalysisofthedemandandthecharacteristicsofoutdoorspaceintheChinesemedicinehospital,weconcludedthatthelandscapedesignprincipleofmedicalspaceshouldbefollowed,proposedatheorythatanhealinggardenmustsatisfytheneedsofvariousspecificclients.FromtheGuangxiLiuzhoueast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landscapedesignwegotamethodofhowtodesignanhospitallandscapewithhealinggardenthatangoodoutdoorspaceandenvironmentmustprovidegoodbehavior,psychologicalandspiritualsupportforparticularusers.

Keyword:HospitalHealingGardenLandscape

引言

随着社会环境的进步,国内医院建设迎来新的高潮。根据民政部统计数据,预计到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2.16亿,约占总人口的16.7%。根据中医院住院病人的年龄结构进行分析。40~59中年和80以上高龄住院病人构成比逐年增加,基于这些慢性病及亚健康人群、衰老人群等特殊人群的人文关怀,中医院的服务功能更加凸显。拥有优美的自然环境,合理规划的花园景观,让优美的景观服务于这一特定的人群,营造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显得尤为重要。

1.理念阐述

医院的环境作为一类特殊的功能空间,是由建筑、景观以及其中活动的人群所构成的整体,优美、健康、积极的环境能满足患者感官的愉悦,并能给患者带来积极的情绪,削减压力、放松身心,进而能够促使其康复。医院景观设计的核心应该是满足特定人群的特定需要,应以特殊使用者为中心,为其生理、心理及精神的恢复提供支持和满足。相对于其他场所的景观设计,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之于患者的意义就更为重要。通过合理的设计手段,使景观空间蕴含着的总体特征和气氛能更好的满足患者的心理诉求,力求使患者在进入医院的那一刻起能始终保持平和、轻松、愉悦的心境,从而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提高医疗效果。1

2设计因子

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离不开合理的设计,总结出“康复性空间”、“色彩因子”、“环境因子”、“植物因子”是疗养型户外空间能否具备缓解压力特质重要的影响因子。这也是要设计出疗养功能的花园式的医院景观设计的关键所在。

2.1康复性空间

将医院户外空间环境设计成医院康复设施与医院休闲场所的综合体,成其成为具有多重功能的“医疗花园”。

面向医院人群开放,创造符合医院病患及康复者的特点,设置康复路径、廊架、百草园、喷泉、雕塑、花径、康复器械等设施。营造多功能的户外空间可放松人身心、促进康复的整体环境氛围,营造积极向上、轻松、优美的娱乐和休闲空间气氛。

2.2色彩因子

色彩的舒适与疲劳感是色彩刺激视觉生理和心理的综合反应。视觉刺激强烈的色彩往往使人疲劳,反之则容易使人舒适(胡彦清2011)。

注重植物的色彩及铺装色彩带来的不同的心理感受,针对性地应用于医院景观中。如冷色(浅蓝、淡绿、淡紫等)有安神作用,能使慢性病人情绪稳定;暖色(米黄、浅黄等)有刺激肾上腺、胸腺、甲状腺内分泌的作用,提高乳汁分泌,促进创伤愈合,兴奋精神等。

运用不同深浅与色彩倾向的绿色植物,进行和谐色彩组合,给人柔和宁静的感受。不同色彩的植物和群体植物景观带来不同的视觉剌激和不同的生理反应;良好的植物搭配会对人的心理产生有益的影响,如人体焦虑、愤怒和疲劳程度显著降低,人体活力水平升高。与黄色花和红色花相比,蓝色、白色和粉红色花能更有效地使人体放松,并降低焦虑、愤怒和疲劳度。绿色和紫色植物群落景观更能有助于人体放松以及缓解焦虑、愤怒和疲劳感,如观叶植物中的常春藤和鹅掌柴比绿萝、彩叶草、和花叶万年青等更能有效地帮助人们放松身体和降低焦虑、愤怒和疲劳程度。黄色秋叶植物景观在帮助人体放松,降低焦虑、愤怒和疲劳程度方面也有积极的作用。

2.3环境因子

一个与自然和谐的生态环境,是风、光、气流都比较舒适宜人的环境,它可以促进病人的身心健康,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良好的环境可以会给病人更多的信心与勇气,吸引更多患者进入户外空间。缤纷的色彩、多彩的景观、优美的户外环境确实对患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医院是一个集多功能于一体的环境场所,它组成复杂,科室繁多,患者尤其是门诊患者对于医院空间的位置、路径不清楚;要求医院的标识系统都要简明、连续、规律,规划路径要有序、易识别。规划合理的交通,这不仅体现了对患者的关怀,也有利于空间划分和人流物流规律有序。

尽量做到视线通透,即使在病房内也能观赏到不同的景观,这样也有利于吸引人群到户外去。能够到户外活动的患者由于行动不便也多坐轮椅外出,但他们都有需要被尊重、独立自主的心理特性。医院庭院中无障碍坡道的设计,使患者可以不靠他人通过自己努力达到目的地。让患者切身体会到医院对他们的关怀,让他们增加生活的信心。

功能空间具备专业分类的特征,依照病患类型不同开辟不同的户外空间。依照不同使用者的需求营造空间,尤其注重儿童及老人的使用性。并保障其在户外活动的安全性,满足他们对户外空间的身心需要为最终目标。

2.4植物因子

在医院规划合理布局的情况下,恰当的绿化能起到衬托和美化作用,并能改善医院小气候,增加空气含氧量、保持湿度、净化空气。

保健型园林植物的应用,这类植物除构成优美的景观外、同时还对人的身心健康非常的有益。这类植物具有防病、缓解、抑制或治疗疾病的作用。根据目前的研究,保健植物的分类多是根据人类器官对保健植物所产生的不同心理、生理感受,分为视觉类、听觉类、嗅觉类、触觉类、味觉类五种类型。还可根据植物医疗功效分为杀菌抑菌类、调节神经类和辅助心血管类以及药用观赏植物、观赏型芳香植物等种类。

有些植物的气味具有很强的驱虫功效,有些植物的气味具有抗菌灭菌作用,有些植物的气味可以改善人的食欲、调节情绪,如松科、木兰科、忍冬科、桑科、桃金娘科等许多植物散发的气体对结核菌有抑制作用。2这些植物都可以在医院环境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3.设计解析

3.1景观规划

柳州市中医院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康复于一体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柳州最具影响力十大品牌”之一。位于柳州市双拥路东侧,四面均与城市规划道路相邻,基地北侧为城市绿地,东侧隔城市道路与山体相望,生态环境优美。项目规划总用地而积73537.05平米,场地内局部高差较大,场地外山地景观优美。

建筑为传统“合院”形式,场地独特的坡地生态环境,共同形成景观设计的良好基底。遵循最小土方量原则,对基地进行塑造,营造自然山水环境与适宜地形的台地和坡地花园。

根据场地特征,对基地环境进行合理的规划,分为静湖生态区和康复疗养区、入口广场区、内庭院区域、屋顶康复花园区,可供医护人员及患者休憩与游玩。在场地北侧保留原有山体,起到隔离噪音和生态过滤的作用。

3.2景观功能区的分布:

3.3风格定位:

遵循建筑“简中式”的简洁明快风格及多功能的医疗建筑性格特征,园林设计充分结合自然,依托自然环境营造功能合理、健康舒适、优美的“简中式”环境空间意境。达到建筑、环境、人的完美和谐。通过具有中医文化特色的景观小品设计,营造中医特色文化氛围。宣传、教化、将中医文化发扬并传承下去。

3.4设计理念

针对医院的特殊人群营造景观氛围及功能要求,空间清晰明朗,开阔简洁,功能性较强,充满阳光感,适合患者使用。

区别于综合医院的中医文化、特点;在入口广场及其他休息等候区域展示中医文化。以中药百草等元素,展示中草药科普知识,给人们在休闲休憩的同时普及中草药常识。

在设计之初整体考虑设计美观适用性与经济性的统一,控制成本,体现高科技、绿色生态元素。

植物设计采用比较自然的方式,运用安全性较高、具有保健功能的以及观赏型中草药植物,体现医院特有的中医文化和植物氛围,植物配置丰富多样,生机勃勃。

3.5景观设计

3.5.1流线合理的医院门诊及入口空间设计

门诊是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医院的前沿窗口,是接触病人最早、最多,并对大量病人进行诊断、治疗的场所,同时也是进行防治保健工作的地方。从使用角度来说,人流量最大的是医院门诊人流。人流时间的分布集中,受病发率季节性因素以及人们生活习惯的影响,门诊人流在时间分布上出现不均衡性。如在一年中门诊高峰多出现在6,7,8月,在一周中每周一的人流最多,而且多集中在上午8--11时;3人群类型多样,在门诊人流中,有病人,健康人;儿童,成年人;传染病人与非传染病人,在院停留时间为平均146分钟,其中医生直接诊断时间仅占滞留时间的7.5%一16.5%,等候时间占全程时间的2/3。4

基于以上的数据分析,医院主入口广场的设计是整个医院人流最为密集的区域,也是人流交叉的密集区,需要合理的规划车流,人流、开辟舒适的室外等候空间。明晰的交通流线、通畅的视线、较易识别的指示系统尤为重要。统一的空间序列,方块的绿地连接不同的功能场地,清晰明了的就诊路线,在有序的空间序列中使人们感到安全、舒适的,并设计足够的相互不干扰的室外等待休息区。

柳州夏季比较炎热,遮荫与降温非常重要,这就决定了我们的设计形式。遮阳的长廊,开阔的主入口广场空间,视线通透,方向感明确,广场通过分割成块状的绿地,并种植广场树,每棵广场树为一个单元为病患提供休息等待的空间,形成多个互不干扰的活动圈。

3.5.2住院部周围空间环境---康复花园

住院部室外空间人的活动类型,以放松休息、散步或小憩、运动健身为主,主要的活动人群为住院的患者和少量医护人员。住院患者分类,以呼吸道、肠道、心血管、肿瘤居多,住院部外部空间的特点:

1.良好的视觉,即在屋内就能观赏到良好的景观,窗前有景。

2.良好的可达性,近距离就可以参与室外活动。

3.康复训练的需要,必要的康复器械、周围生机勃勃的自然环境。

4.主要游线无障碍,而且有扶手等辅助运动设施。

5.公共交流的区域,相互的交流促进病情的痊愈。

6.不受外部干扰的私密的活动区,有利于静养。

7.自信心的恢复,积极的环境空间对人情绪的调动起到关键的作用。

3.5.3静湖(平台、湿地、雕塑、景墙、湖心亭、丘园)

运用柳州多雨的特征,在整个区域中低洼的地带设置约1800平米的人工湖,可以调蓄雨水、减少径流;运用荷花、芦苇、菖蒲等水生植物净化水体,软化湖边驳岸,增加意趣。同时也为医患人员提供了游憩的空间、也提升了整个片区的环境。湖面位于一期与二期建筑围合形成的绿地花园中心,运用水上平台相互连接,并设置湖心亭,形成整个景观的中心,与避雨方亭形成对景。蓝天、白云、碧湖、荷趣、鱼趣、小鸟、蝴蝶倒影,引人对美好生活的无尽的遐思。

3.5.4屋顶康复花园(花园、休息椅、阳光)

屋顶的利用改善了地面空间小的格局,可以把集约化利用的地面尽量的让位给车流,人流交通,将功能性的花园放到屋顶,是未来设计的趋势。

屋顶花园采用简单绿化的方式,以干净整齐的绿篱,组成简单图案,配合清逸的灌木,油油的、青翠的绿色给人无限的希望,约束的绿篱让人精神振奋,放松的同时勾起回复正常生活的欲望。

3.5.5内庭院(花园、休息椅、阳光)

庭院处于两建筑之间的围合空间,阴凉少阳,运用丛竹、细石砾、耐荫地被等打造成具有简单休憩地的观赏空间。

4结语

通过对疗养型户外空间设计的探索,尊重病人的心理需求和使用功能,从物理环境到心理环境设计都应体现以“患者”为本的思想,疗养型医院景观设计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医院绿化,而是一个满足患者需求的活动和空间设计,并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景观营造,进而形成一个集医疗、康复、休闲、文化等多功能的健康服务中心,营造一个富有治愈能力的花园式医院景观环境。

疗养型花园式景观在我国目前还处于探索阶段,建立此类医院景观设计示范,对国内医院环境的提升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从而提升病患对于医院的整体评价,对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起到积极的不容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64~65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2]克莱尔・库珀・马库斯、卡罗琳・弗朗:《人性场所――城市开放空间设计导则》,45~51页,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徐磊青:《环境心理学》,32~42页,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5。

[4]克里斯托弗・亚历山大:《建筑模式语言》,52~63页,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2。

[5](英〕布莱森B劳森著.空间的语言.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6]〔美〕约翰.西蒙斯:俞孔坚等译.景观设计学.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

[7]习孟瑾等.医院疗养院园林绿地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1,12

[8]杨欢,刘滨谊,帕特里克・a・米勒传统中医理论在康健花园设计中的应用中国园林,2009(1):13-18

注:1吉立峰等关于行为和精神支持的景观设计――以温州第一医院滨水空间设计为例

2珠三角地区常见嗅觉类保健型园林植物种类介绍杨金风刘念(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广州510220)

3陈倩黄志萍李小华林玲某中医院2006年门诊就诊情况分析中国医院统计2008.0915卷第3期

医疗美容空间设计篇5

1残疾人生理及心理特点和需求分析

在康复中心作康复医疗的患者主要是肢体残疾、听力残疾、语言残疾和其他残疾的病人。许多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不少人需要乘坐轮椅,甚至生活不能自理,需要陪护。这些患者需要进行运动疗法、物理疗法、作业疗法等的治疗;听力和语言残疾者需经听觉语言康复治疗;中风偏瘫患者,由于脑神经受损会导致心理上的异常发展,经常出现情绪不稳定,自我控制能力低下等;其他残疾人由于身有残疾,往往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心情郁闷。他们需要适应他们心理需求的温馨环境和精神上的安抚,必要时应采取生物反馈疗法等心理治疗;心理治疗的环境要求安静,设施柔和,可让患者感到不受拘束地向医生倾吐自己的苦恼。生物反馈治疗室温应在18~25℃,让患者感到温暖而舒适,在进行皮温和皮肤电反馈训练时,室温波动不应超过±5℃。室内光线略暗,陈设整洁,空气流通。康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般康复周期较长,患者和他们的家人要在康复中心度过一段长期的生活岁月,这里应该是他们的家。应该给他们提供家庭生活需要的基本条件和温馨的环境。康复中心患者的病情和类型也各不相同,各方面的需求也不完全一样,同时也要考虑医生、护士、陪护及探访者的需要。因此,在绿色医院的总体原则下,如何实现满足更多人需要的通用设计也是我们应该关注的问题。

2设计要点简析

“以人为本”是残疾人康复中心室内设计的根本宗旨。人的需要,这里主要是患者的医疗康复需要、生活需要、心理需要和安全需要等等,是康复医疗室内设计要考虑的第一要素。在充分满足患者康复医疗功能要求的同时,每处都要考虑患者使用上的方便,舒适,安全,特别注重人体工程学、环境心理学、审美心理学等方面的考虑,处处体现着人文关怀,追求温馨、亲切感,营造回家的气氛。实现人性与自然的融合,映射出以人为本的文化内涵,这应该是室内设计师思维和创作的根本所在。在设计中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2.1医疗功能的需要

康复中心室内设计首先应满足医疗功能的需要。在空间功能设置上,除了医护人员的办公室、护士站、病房以外,根据患者康复治疗的需要,设置了运动治疗室、作业治疗室、物理治疗室、听觉语言治疗室等七个专业治疗室。听觉语言治疗室不需很大,但应安静,光线充足,通风良好,要尽量避开视觉和听觉上的干扰,房间采取有隔音措施。室内装饰简洁素雅,没有分散患者注意力的视觉元素和物品。因为训练时经常接触患者的身体和唾液,治疗师要经常洗手,训练物品要经常消毒,室内设洗手池和消毒设备。生物反馈治疗室温应在18~25℃,室温波动不应超过±5℃。故生物反馈治疗室安装冷暖空调,并采取一定的隔热措施。康复大厅(运动治疗室)应宽敞,明亮,患者在这里治疗时运动量大,时间长,人也多,所以应空气流通,新鲜,室温适宜。在这里装有暖气,冷暖空调和排气扇。室外气温适宜时,应开窗换气。

2.2生活的需要

患者生活上的需要是基本的需要,是他们各种需要的基础。应该让他们住得舒适,吃得满意,用得方便。在病房设计时,考虑到一般病人的康复周期较长,这里的病人多半都是“长期住户”,除了床头柜以外,每个病房都有壁柜,以提供更大,更方便的储物空间。需要陪护的患者所在的病房,为陪护准备有床位。考虑到患者生活的不同需要,除公共食堂外,还设置了一个公共厨房,里面有煤气灶、电磁炉等厨具供患者做饭使用。在作运动治疗时,患者和治疗师体力消耗都很大,夏天更易出汗,故在病房区和康复大厅都设有电热水器。病房卫生间每天有热水供患者洗浴。另外,考虑到患者的洗衣问题,特别是有的患者经常尿床,屙裤,还设有洗衣和足够的凉晒衣被的空间和设施。

2.3心理的需要

研究发现,病人的心理状况对其健康的恢复有重要影响。周围客观环境产生的各种信息,对病人的心理状态有重要的影响。亲和,舒适的环境可以使患者感到心情舒畅,有益于提高医疗效率。[3]随着生物实验医学模式向生理—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人们注重医院空间对人所产生的心理、生理和社会意识的影响,追求医疗建筑的高情感和人情味,在环境设计中引入生活气息以满足患者的精神需求。色彩通过人的视觉传递到大脑,从而影响人的生理和心理,进而影响到患者的康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环境形态与色彩具有一定的辅助医疗功能。在色彩选择方面,作到淡,柔,洁,雅。康复大厅墙壁以淡绿色为主,在北侧是一幅大海、椰林的风景壁画,仿佛使人置身美丽的海滨,清风拂面,心旷神怡。病房采用令人心境平和的暖色;走廊以淡黄色为主,有平衡情绪低落作用。在大厅和走廊的适当地方摆放一些植物,不但可以美化环境,而且植物的青绿色对人的心理起镇静作用。在材料色彩的选择上也体现温和,温馨感。暖色系的材料,也可以使空间显得丰富更具亲和力,有“家”的感觉。现代医学研究证实:适度,舒缓,悦耳的音乐,可调节人们的情绪,对强化人的身心健康有着独特的功效。在康复大厅设置有音响系统,播放适度的轻音乐来营造平和,亲切,轻松的气氛,以愉悦人们的心情,有益于患者的康复和治疗师工作效率的提高。

2.4安全的需要

在这里作康复的残疾人是一个高危人群,康复中心室内设计要特别重视患者以及医生、护士等所有使用者的安全问题。除必须的消防自动报警系统、可靠的呼叫系统、地板防滑和漏电保护外。楼内所有带棱角的部位都进行了圆弧处理。同时,还要注意生物环境因素(病菌,病毒等)、物理环境因素(电磁辐射,光污染和噪声等)、化学环境因素(有害气体和有毒物质)等对人体的伤害问题。该康复中心坐落在车辆川流不息的大街旁,特别是夏天的夜晚,直至深夜马路上仍然车流不断。对病房形成强烈的光污染和噪声污染。长期则会有损人的生理与心理健康;为创造安静的康复环境,室内装修采取了防噪(噪音和噪光)措施,如门窗封闭要严密,窗户采用双层玻璃并采用隔光性强的窗帘,在医院外墙采用吸音或隔音材料等。这些措施不仅可以防噪而且有利于节能。为防止装修材料的化学污染,所采用的无机非金属装修材料必须有放射性指标检测报告,人造木板及饰面人造木板,必须测定游离甲醛含量或游离甲醛释放量,使有害物质对人的伤害降到最低。墙面涂料采用杀菌彩色乳胶漆,地平应不容易隐藏污垢,而且易保洁,简洁大方。设计必须从各方面保证康复医疗空间所有使用者免受伤害。

2.5关注通用设计的原则

康复中心的主要使用者是残疾人,他们的身体尺寸、生理状况有很大的差异,心理需求也不相同,设计应该适应所有患者的需求;医生、治疗师、护士以及陪护人员等,他(她)们也是康复中心的使用者,他们们来自四面八方,年龄、性别、经济状况、知识、经验及文化水平各不相同;因此,必须按照通用设计(Universaldesign)的原则,让设计适合尽可能多的人,“具有简明易懂的使用方法,多通道可辨识性,良好的容错性和经济性”[4]。通用设计的原则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化。为方便患者,要有足够的空间便于乘坐轮椅病人出入;卫生间洗手盆下边距地面要有高680mm×宽800mm×深350mm的“容膝空间”,以方便乘坐轮椅的病人;在乘轮椅者的床位一侧,应留有不小于1500mm×1500mm的轮椅迴转面积。为了方便乘坐轮椅的患者作由轮椅到床上(或相反)的移动,病床高(包括床垫)应与轮椅座高相近;乘坐轮椅的截瘫患者很难掌握向前探身的平衡问题,为方便他们进餐,食堂餐桌下要有“容膝空间”;要取消全部室内外门槛,病房和治疗室不用地毯,以便轮椅行驶。

医疗美容空间设计篇6

【关键词】放疗中心;人性化设计;医院建筑

1引言

放疗中心是放疗科在空间属性上的概念,它是利用各种天然放射性同位素、X射线治疗机、人工放射核素治疗机或各类加速器等产生的不同种类和能量的光子束或粒子束来治疗肿瘤或其他疾病的场所。由于放疗中心建筑功能属性较强而且内部还会产生高能辐射,因此目前大部分放疗中心都是放置于地下,其内部环境相对较为阴暗闭塞,不利于医生病人的身心健康。而且前来放疗中心就医的不少为患癌病人,其生理功能和心理功能相对较为脆弱,因此应该在放疗中心的设计中应该做好人性化设计。放疗中心作为医院系统的一个专科部门,在人性化设计上有着自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放疗中心的人性化空间用房设计

目前我国大部分放疗中心只是设置功能空间用房,要在放疗中心实现人性化设计,还应设置一些必要的人性化用房。由于一般患癌病人的责任护士或医生可能需要进一步对病人宣教教育,或者需要和病人及其家属交代放射治疗的事宜,设置宣教室不仅提供了为医生提供宣教工作的场所,同时也保护了病人的私隐。对于现代医院建筑,一般医生的工作地点和居住处相距较远,往返可能时间较长而且还可能因为上下班交通高峰而造成诸多不便,出于交通拥挤和时间紧迫,一般的工作人员在中午都会选择留在医院。随着人们生活居住和工作方式的改变,放疗中心也应该加设一些相应的空间用房以满足人们需要,用此有条件的放疗中心应设置医生休息室,方便放疗中心内部医生的休息使用。由于模拟定位或者放疗之前需要更衣,放疗中心在设计中应该设置更衣室。我国部分放疗中心没有设置更衣室,导致病人更衣不便而且不利于病人的私隐保护。更衣室靠近治疗室和模拟定位室,在设计时应要适当增加面积,以满足无障碍的要求,有条件的话内部应设衣物柜方便病人摆放衣物。放疗中心的人性化空间用房设计时随着放疗医学和社会环境发展而变化,在设计中应把握好放疗中心特点和时代需求才能做出合理的人性化空间用房设计。

3放疗中心的人性化认知环境设计

放疗中心的人性化认知环境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是放疗病理的认知环境的设计可以帮助病人更好的认识自身情况,从而用积极的心态来对待病情。许多患癌病人一旦知道自己患了癌症在思想上产生很大压力,会变得沉默寡言或者厌世暴躁的情绪。放疗中心走廊大厅等处设置一些亲切简明的宣传画,或者设置壁挂电视等给病人传播相关的肿瘤病理和治疗知识,通过这些方式来解决病人对自己病情和治疗方面的困惑,同时也减少医生的宣讲教育工作负担;其次是人具有标志识别的能力,并以此来确定自己的空间状况,如果处在一个没有任何标志的环境,人就会变得茫然和焦躁。大型放疗中心内部科室众多,流线较为复杂,应该做好标志导向系统的设计,以方便病人确定自己的位置以及寻找要去的场所;最后是放疗中心是会产生辐射的场所,在辐射区要有明显的防辐射标志,以提醒人们注意回避以免误入辐射区受到不必要的伤害。

4放疗中心的人性化设施环境设计

放疗中心的人性化设施环境因素较多而且一般体现在细节的设计中,这些人性化的设施设计应该要做到多层次满足人们使用的要求。在放疗中心进行治疗部分人行动不便或者年龄偏大,因此要重视放疗中心的无障碍设计,满足这些行动不便的病人需要。在放疗中心中应该设置扶手,辅助有需要的人扶持行走。在病人卫生间设置坐厕,相应增加辅助拉手抓杆。在病人卫生间厕位适当位置中还应该设置挂钩,以方便部分行动尚且方便而且处于输液状态中的病人在使用厕所的时候挂吊瓶之用。目前不少医院放疗中心中的等候区设置的座椅都是钢制品,虽然钢制座椅造型优美易于清洁且耐久性好,但是触感冰冷。病人对于温度的敏感性比较强,因此这些座椅会导致病人身体不适。因此放疗中心应该提供触感温暖材质的座椅或者给钢制座椅配备触感温暖的坐垫为宜。由于放疗中心内部放疗设备需要设置配电水冷机房,这些机房在运行过程中会发出较大的噪音,因此应该在这些用房做好隔音降噪的设计工作,为放疗中心的医生病人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5放疗中心的人性化装饰环境设计

放疗中心内部空间环境是病人直接体验的场所,空间环境质量会直接的引起病人的情绪变化。放疗中心的整体装饰应该色彩淡雅美观大方,有条件的话应该增设放疗相关的艺术作品,以给医生病人带来积极向上的愉悦情绪,同时也可增加病人对抗疾病的信心。由于辐射防护的需要,病人要通过一条较长的迷道才能进入到大型重混凝土浇筑的密闭放疗室,迷道应该宽敞明亮并装饰有轻快的艺术图案,这样可以一定程度降低病人的闭塞和恐惧感。治疗室是病人接受放疗所在的场所,由于治疗物质是辐射,放疗是无创无痛无麻醉的治疗手段,在治疗的全过程中病人都是处于清醒的状态。大部分病人在接受放疗的时候都是仰卧的姿势,在治疗的过程中病人会面对着天花。因此为了改善病人在治疗中的视觉环境对心理的影响,应该做好天花的艺术装饰设计。我国目前大部分的放疗中心治疗室在装修都是采用轻钢龙骨挂纸面石膏板,这种单调的天花会增加了病人压抑情绪。国外大部分的治疗中心都经行了艺术的装饰,一般采用天空风景灯箱,以减少放疗室内部空间的压抑感和改善病人治疗过程中的视觉心理感受。

6小结

虽然目前我国医院在整体设计建设上上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性化,但是对于放疗中心这个专科部门在人性化设计中尚存不足。通过上面方法可以一定程度上改善放疗中心的人性化设计,从而为医生病人创造一个美观大方舒适便利的工作及就医的放疗中心环境。

参考文献

[1]罗运湖.现代医院建筑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2]耿德勤.医学心理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

医疗美容空间设计篇7

关键词:医院建筑设计

医疗建筑是社会文明的标志之一,它的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息息相关。人们对医院就医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过去被视为服务产业的医疗产业在全球趋同于市场经济的时代,已经从单纯的社会福利性质转变为企业化经营和现代化管理,过去的“患者”概念转变为“顾客”概念。出于以“患者为中心”的观点,如何营造一个有利于患者身心康复的环境,使病患在治疗期间感到愉悦、温馨,使医护人员保持平和心态的空间,如何组织高效率、快节奏、低日常运行成本的人流路线,这些都是对现代医疗建筑设计者提出的新要求。

1总体建筑设计

医疗建筑优劣首先取决于设计的总体布局。设计一个小差错就可能在医院使用过程中出现局部甚至整体的瘫痪。因此,对于设计者来说,要实现医疗建筑设计,总体布局设计尤为重要。

1.1基地概况

基地位于上海市杨浦区,东北紧邻军工路,东南靠近周家嘴路,西北临近控江路。东为中环高架,西为铁路线。基地沿南北狭长分布。基地内分二期建设:一期为杨浦区精神卫生中心;二期为安图医院公共卫生分院。

1.2设计指导思想

现代医院大大扩展了服务内容和业务功能范围。特别是综合性医院担负着治疗和预防疾病的职责,而且还提供保健护理等服务项目,医院平面总体布局自然就变得更加复杂。这使医疗建筑的设计范围已远超出传统意义上的建筑师专业领域。设计者需要掌握医院流程的相关知识,了解各诊疗部门运作的特点。一是讲究建筑的序列与机理。二是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建筑与绿化的融合。三是考虑城市对建筑的要求,建筑群形成一组城市雕塑。努力开发适应城市发展,满足现代人审美需求的愉悦建筑空间。在军工路一侧展现出一个简约大气、和谐人性的建筑空间,而基地内部通过建筑物有序的变化布局,加以环境、绿地空间与之的完美结合,显现出人与建筑,建筑与环境,环境与人和谐共存的空间感受。

1.3总体布局

该基地东面沿军工路为20m绿化带,基地内拟建一幢精神卫生中心综合楼、一幢精神卫生中心住院楼、一幢安图医院公共卫生分院。在军工路、控江路,在两条路上分别设置出入口。以满足三幢建筑不同功能的需要。做到人车分流,洁污分流。为防止在医院内交叉感染为设计的基本原则,以医疗活动顺序、过程为主要依据来设计各种人流、车流路线,这是总体布局的重要内容。合理人流、车流路线既是医院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也是医疗建筑人性化体现。随着科技发展,现代医疗建筑逐渐成为融于环境、人类的建筑,在设计中更为关注人的感受,迁就人的行为。基地通过公共开放绿化带,来阻隔内环高架与铁路沿线的噪音,同时为基地提供人性清新的绿色舒适空间。为来此就诊的病人提供舒适放松的环境,减轻患者的就医压力。精神卫生中心布置在基地南侧,一方面方便分期建设,另一方面中心部位便于精神卫生中心对病人的管理。

2单体建筑设计

2.1平面设计

该基地内拟建三幢建筑,其中精神卫生中心两幢(综合楼、住院楼),安图医院公共卫生分院一幢。如图:2―1

2.2立面设计

在立面风格的造型手法上,采用了简约现代的造型。强调雕塑建筑的坚实安全感。同时注重医疗建筑对采光的要求。开窗采用深进深出的设计手法,简洁大方、现代,从而打破零碎,注重实体凹凸变化,以及光影和时间的同步变化,丰富中见浑厚。

3交通流线设计

3.1总平面交通流线设计

人车分流和洁污分流原则,车行流行分别从控江路,军工路进入基地,其主要为医院内部后勤服务,有机的组织地面交通,从而达到人才分流,洁污分流,各个流线互不交叉。统一性原则,遵循组织交通,合理分区,创造观景的三统一原则进行路网规划。便捷性原则,以主导性为主使道路尽量直达,以车流为主适度的曲折,达到减速限速提高环境的完整性。合理性原则,道路尽量位于基地外侧,以提高小区内部的安全性与环境舒适度。舒适度原则,道路与环境相结合。越草穿林,曲折幽静,对景生情,营造停留空间。基地沿街道路设,临近控江路设安图医院出入口,在基地东侧军工路设计精神卫生中心出入口,车库出入口尽可能临近主入口,减小了车辆内部的干扰。如图:3―1

图:3―1交通流线

3.2建筑外部交通设计

建筑外部动态交通从主要形式分可分为车流和人流两种。细分可将车流分为急救车流、门诊车流、出租车流和服务车流。人流可分为医护、门诊、急救和探视。在一般的医院中,车流与人流重复交叉,不作分流处理,往往人车混杂,交通环境恶化。并且车流与车流之间、人流与人流之间也难以有效组织,造成人流流线复杂,不能迅速抵达目的地。静态交通主要是机动车停车和非机动车停车两种。外部交通的彻底解决需要做大量的研究和尝试,我们可以从几个方法考虑。总平面布置中可考虑急诊与门诊人口分设,单独留出急诊“绿色通道”。利用目前建筑设计中主人口往往设在2层的做法,考虑人车分流,人与车流分别利用不同高差的道路,形式立体交叉,立体分流。留出医护人员单独出人口,实现医患分流。充分考虑机动车拥有量的大量增加,结合人车分流,将停车场库放人地下。本工程设有地下车库,机动车位136辆。如图:3―2

图:3―1外部交通分析

3.3建筑内部交通设计

在医院建筑功能组织中,内部人流交通组织是极其重要的一环,牵扯到医院的医疗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与管理水平及智能化管理的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在交通组织中,也要动态得考虑医院的发展变化,为新的运行机制留有余地。创造出良好的建筑就医环境为病人服务。在设计中,应明确医护人员完整独立的工作区域,符合专业学科细分、边缘学科渗透、功能区域可变及可持续发展的要求。最终达到目标明确、流线清晰、联系迅速、医患分流、各自领域不被穿越,建立一个以病人为中心,医护人员方便使用的医院诊疗环境。垂直交通主要依靠医用电梯,解决病人和医用人员的垂直动线,紧急情况下,每层至少有两部封闭楼梯解决防火疏散的问题。污物和食物依靠独立的货梯和食梯单独运输,各动线之间互不交叉。平面交通主要依靠复式走廊和中间走廊来连接组织各功能的联系。

4环境设计

在总体布局过程中除了要合理组织各种路线流以外,还需要设计者能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公共空间为患者在治疗期间提供适合休养的医疗环境。医疗建筑不仅起到作为一个治疗装置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和现代医疗科技一起共同促进那些人类本身就具备的“治愈力”。这一作用的发挥离不开室内外公共空间的精心处理。

4.1总体设计原则

医院是为患者存在的,患者作为其服务对象,除了要治愈肌体上的病患,心理、精神状态的康复,也同等重要。因此,医院在室内外环境设计上我们更加注重人与自然环境的接触,注重创造自然、环保、节能的绿色医院环境,追求优质的室内外环境品质,和自然生态绿化系统,并注重房间的自然采光通风,使患者尽可能地享受到绿色。其次,在门诊部和住院部底层人口大厅,不局限于设立鲜花礼品店、小卖部等服务,而是将银行营业部、餐厅、商店、休息厅、儿童娱乐屋、网络查询处等公共服务设施引人医院的公共空间。甚至在空间形式上采用酒店惯用的“共享大厅”概念。另外,由于网络技术的大量应用,使得患者挂号、分诊、交费的等候时间大大缩短,从而减少了公共服务空间拥挤现象。再次,强调绿色建筑设计准则,运用生态原理、理念和方法,来研究和发展医院环境设计,努力形成健康的医院环境。

4.2室外设计

室外引人集中绿地建设,为医院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植物绿化是最为常用和有效的自然景观之一。植物绿化可以调节空气质量,降低污染,改善人的机体功能,调节患者的情绪和神经。总体布局上,运用绿化带将建筑群与城市快速道路和铁路线隔开,营造一个绿色自然的清新环境。各个单体建筑之间,我们运用绿化带和院落隔开,给就医等待的患者提供一个室外活动的场所,放松心情,舒缓紧张气氛。让患者进入到基地后有马上能够进入舒适放松的就医环境。在医疗建筑中,利用绿色植物对建筑人工环境进行调节和改善,可以创造更为健康、舒适的医疗环境,有利于病人的治疗和康复。如图:4―1

如图:4―1景观绿化

4.3室内设计

建筑室内环境强调绿色设计,室内种植庭院,局部种植小环境,模糊室内外的感觉,以及注重自然采光通风,清新色调的墙面,为患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温馨人性的就诊康复条件。可以用不同色彩区分空间功能的做法,将空间分割成块,在同一空间的整体以同一色调装饰,既满足患者的心理情感需求,又简便易懂,有助于患者了解医疗建筑内部整体布局。就连医护人员制服的颜色也是精心设计的,以暖色调为主,改变人们心目中传统医护苍白、冰冷的形象,在一定程度上拉近了患者与医护人员的距离,使其产生信赖,与之积极配合治疗。

医疗美容空间设计篇8

概念:理解不同、功能明确

对于“医技”的概念,不同建筑师、设计师有着自己不同的理解,且对其用途和轮廓都有着清晰的认识。

《综合医院建筑设计规范》(2010报批稿)中的医技科室包括:药剂科、检验科、医学影像科、放射科、核医学、超声科、病理科、中心供应、输血科等。而有些设计师常把手术部也列入医技范围内。

一些大型综合医院会设置专门的医技部,医技部主要是指运用专门诊疗技术或设备,协同或辅助临床各科诊疗疾病的技术科室。

另一些医院可能不设专门的医技部,但是一定会存在或分散或集中式的医技科室。

圣帝国际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时治宇表示:“我们经常提到的医技科室,是指运用专门诊疗技术或设备,协同临床各科来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部门。”此外,“在一些医院中,通过一些仪器的诊断和治疗,也称为特诊,就是特别诊断、特别检查的意思,比如B超、脑电和心电等检查都称为特诊。”

广州市设计院首席室内设计师沈奇将医技科室分为4类:“一是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的科室,这里面就包括检验科、生化科、病理科、核医学科等。二是向临床提供辅助治疗手段的科室,理疗科、针灸科、放疗科、营养科等。三是向临床提供治疗、物质保障的,这里面主要是消毒供应室,医疗器械设备维修。四是既能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又能对一些疾病提供独立治疗的科室,包括放射科和超声科。”

而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副院长刘玉龙说:“我国的医院医疗功能单元主要分为门诊、医技、住院三个部分。医技这个叫法是中国式的,而在美国的医院基本以治疗和住院为主,会另设手术、影像等部门。医院的门诊功能大多由私人医生及社区门诊所承担。在我国一些现代化的大型医院里,更有将各种诊断治疗设备综合形成一个中心诊疗部门或称为医疗设施中心,国外也有叫中央临床检查部门的。”

现状:缺乏整体规划

目前,很多医院没有做过医技科室整体的规划设计,在遇到门诊量增加,而导致原有设备不能满足患者的需求时临时增加设备,所以在医技用房的改扩建过程中,经常出现见缝插针、四处填补的情况。

山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六分院副院长程超对记者说,“这种现象在放射影像、核医学等科室表现最为突出,因为是大型设备,又需要做射线防护,利用原有建筑改造非常困难,基本是室外单独建设,这样就造成院区内医技科室分散的情况,使得患者难于找到,给就医造成不便。”

程超进一步解释:“当然,这些医技科室的改扩建也有其自身特点,即建设过程中尽量不影响到正常运营。但由于它们散布于院区内部的各个角落,影响了医院的二次改扩建,届时对这些医技科室只能再拆,这必然导致新建工程资金浪费。

模式:独立设置与结合设置

我国医院中较集中的医技科室设计主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独立的医技楼。另一种是与门诊部结合设置成门诊医技综合楼。医院根据现有资金、面积条件和管理形式来确定符合自身需求的形式。

*独立楼,注意空间转换,频繁使用的设备设在一层

建设独立的医技楼通常有这样几种可能:

――随着医院的发展,医疗设备的更新,原来的医技空间已经不能满足现有的要求了。住院与门诊的改造相对比较容易,而医技的改造更为复杂,所以很多老医院会另外建一个新的医技楼;

――在一些大型的肿瘤医院,会建设单独的医技楼;

――在国外的医院中会体现为有更为独立的影像中心、核磁共振中心等。

据了解,现在我国,单独建一栋医技楼的情况比较少,因为它需要医院面积充足,需要更合理的流线设计以及清晰的指示标识。

时治宇坦言:“由于我们的门诊量非常大,空间的转换和较长距离的行走容易让患者和家属感到不便和厌烦。如果医院想要做独立的医技楼就要设法通过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让患者在空间转换过程中不会感到烦躁,比如一些医院通过塑造院区的优美环境、设计自身建筑的美观造型、布置连廊内的文化和疾病知识海报等方式来实现。”

门诊、医技、住院之间如何联系才能减少人流的穿插和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呢?

很多建筑师会不约而同地告诉你这样一个方式――通过最合理的平面布置和交通组织加强它们之间的联系。

但那又该如何才能实现呢?连廊和地下通道此时便显现了其作用。

总医院外科大楼与医疗楼通过空中连廊紧密联系,方便患者就诊检查与医务人员的工作,其与同期建设的肿瘤中心、二期建设的内科大楼以地道相连。分期建成后,有外科楼、肿瘤楼,连同原门急诊楼、医疗楼共同构成了完整的北部医疗区。

时治宇提出:“独立的医技楼,通过连廊将门诊和住院部连接起来,而医技楼中连廊所在的一层,一定是医技设备使用最频繁的一层,比如B超检查室、X线机房等。

*门诊医技综合楼,通过医院街串联科室

我们也看到一些新建的医院大都设计的是门诊医技综合楼,这样做的好处就是缩短患者就诊距离。

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工程设计三所所长姚红梅说:“门诊、医技、住院的关系,应该是一个空间上的关系。如果医技是一个独立的建筑,那么它会夹在门诊楼和住院楼之间。而现在比较流行的做法就是综合楼里面,平展的门诊通过医疗街串联起各个诊室,医疗街的尽头是医技部分。医技部分由于使用比较频繁,所以它一般设在一栋建筑的低层和地下一层,住院部分则安排在建筑的高层。”

值得注意的是,在综合楼里面,医技各科室可能是自成独立区域,也可能是将各科室根据具体使用情况分散设置。

在综合楼里,串联起医技科室和诊室、病房的往往都是医院街。

以天津市中心妇产科医院为例,它的内部交通组织是在门诊、医技区内以宽7.8m主街贯穿至妇科和产科住院区域。以主街为主,形成鱼刺状的交通方式,将门诊、急诊、住院、医技各个部门相联系,并使各部门相对形成盲端独立区域,这既便于就诊,也阻止了其它病种患者交叉通过,从而减少交叉感染。

门诊、医技有关科室均设置在中心妇产科医院的前三层之内,手术室、iCU、检验中心、实验室等均分别设置在第二、三层,以便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使用便捷。

而在安徽省阜阳市人民医院,设计师在设计时引入了两条贯穿建筑纵横的医院街。在整个门诊医技综合楼区域内,通过东西轴线上贯通的医院街,将门诊、急诊、急救和医技区有机联系起来,而各科诊室呈条状挂在这条医院街上,整条医院街开敞明亮,候诊环境优雅宜人。而南北向的医院街一次连接综合楼大厅、门诊一级部门、住院部外科病房、住院大厅和住院部内科病房,贯通南北,形成一条敞亮的内廊。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怎样的串连形式,都必须以缩短患者就诊流线作为根本的设计目的和依据。

设计:具有复杂性、明确性、适宜性与灵活性

无论是门诊医技综合楼里面的医技科室还是独立的医技楼,在规划设计时都需要做到――

对外:为患者创造最为简短的诊查路线,路线清晰且方便就医;

对内:将各种人流物流合理组织,降低运营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如果以上理念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便可最大限度地提高医技的使用效率,同时达到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

*复杂性,设备和空间设计、空调和照明设计均不同

建筑师们告诉记者,医技是医院设计中最为复杂的部分,设计要求包括:平面尺寸要满足设备的放置要求,布局要满足医疗流程及其对于洁净度的要求,房间温度要满足设备正常运转所需的温湿度要求,等等。

而医疗设备和空间设计关系上存在这样的问题,“比如核磁共振的设备,它有会产生电磁波,两间核磁共振房间就不能挨到一起,它们中间会有一些距离上的要求。”姚红梅说。

再有,腹腔镜检查室内地面和墙面需用宜于保持清洁、刷洗的材料;膀胱镜、尿道镜、结肠镜检查室内要有检查台,检查台要有排水口,污水应从排水管直接通至下水道。因患者受检查部位需用温水洗净,因而需有温水供应设备;内窥镜室都需做遮光处理,并设局部照明灯或电源插销。门口上不宜设使用指示灯。

还要考虑设备的承重。以X线主机为例,其重量在1.5t左右,天轨、地轨、立柱等也都支撑悬挂在地面或上层楼的大梁上,且需水平移动。因此,必须充分考虑相应楼地面的荷载和电缆地沟的构造措施。而直线加速器这样的设备由于考虑承重因素,所以大都放在地下一层。

也就是说,建筑师设计时既要考虑设备受外界环境影响能否正常运行,还要考虑是否给外界环境带来影响,更需要考虑它们不同的使用功能需求。

另外,不同医技科室对空调和照明的要求有所不同――

放射诊断X线机房多为暗室操作的无窗空间,对自然光照和朝向都没有要求,但是它必须注意防潮防水处理,以及空调、照明设计。

X线放射机房,其照度要求不高,但照明设备要能调光。还应考虑患者从明亮的候诊室经走道到更衣间再到机房,检查完后反向退出的明暗适应性问题。因此,候诊区光线不宜太强,走道、更衣室的光线更应依次减弱,以形成过渡区,以此减轻对患者眼睛的不良刺激。

由于患者检查时要脱去外衣,冬天脱得更多,稍有不慎容易着凉,加重病情;夏天因机房遮光,通风不畅易使室温过高,湿度过大,对患者和设备维护都是不利的。因此空调设施是必不可少的。冬季、夏季的温湿度,需要严格控制。

*明确性,功能分区明确,医患流线分离

目前,越来越多的医院“医技成为相对独立的一个区域,在这样的区域内,患者的流线和医生的流线,不能交叉”。

功能分区的基本原则是患者走廊及候诊区域、医生走廊和医辅区各占一侧,流线分开,医疗诊断区则介于医生走廊与患者走廊之间。医辅用房和患者候诊区相对独立,这样做是为了少受外界干扰。医辅区靠医生走廊一端或一侧,以利于自然采光通风,诊断医疗区靠医生走廊内侧;候诊及患者走廊在诊断医疗区的另一侧,患者走廊与诊断区机房之间设置患者更衣准备间及担架进入机房的前室等。

以影像诊断部为例――

患者走廊及候诊区:供门诊、急诊患者和住院患者来此检查、等候,包括登记、接待、卫生间、担架存放等用房。

医生走廊以及医辅区:供医辅人员内部联系的通道,以及内部医疗、教学、管理和更衣、厕卫、库房、机修等用房。

诊断治疗区:包括各种诊断机房、暗室、控制、诊室、计算机或数据处理以及患者更衣等辅助设施。

*适宜性,各科室位置依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

将医技科室置于门诊和病房之间,只是“大方向”。记者在采访中也了解到不同的医技科室也有适合自己的位置,这要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建筑师会根据设备的使用特点、使用的频率来安排相关科室的位置。

程超概括:设计师的思路一定是“动线组织的最优、最短”。

他以兰州某医院新建医技综合楼为例介绍说:“新建大楼内部包含了全院的医技、部分门诊科室和住院科室。医技与门诊、住院采用了集中的布局形式。在医技科室的设置上,坚持科室相关、检查就近的原则。超声检查中心与妇产科同层设置,内镜中心与内科系统同层设置,iCU与手术同层设置等,方便门诊患者同层就诊后直接进入医技区进行检查治疗。”

而不同科室,安排位置也会根据其不同的特点――

以影像科中常规检查X线透视、拍片为例,其应用面广、量大,门诊和住院患者都需接受此种检查,因此将其设置在门诊和住院之间的位置时,更应适当靠近门、急诊部。

因为,一般住院患者入院前大都要经过门诊的放射常规检查,住院治疗一段时间后才能进行复查,以验证治疗效果,而相较之下门诊拍片用量会更大。

再如,检验科也同时为住院和门诊患者提供服务。一般检验所需的标本,多在门诊病房、手术室、产房内采集,由医护人员送至检验科。在住院规模较大的医院中,中心检验科的检验项目比较多,而又比较复杂,设备也多,故其位置应靠近住院部,或设在住院部内。

门诊的检验工作,一般是由患者亲自前往,现在医院门诊规模较大,检查项目繁多,因而在门诊部中另设一个常规检验室比较有利于患者。

而理疗科内不同的治疗房间最好集中设置。因患者有时需要多种治疗,既需要电疗,也需要水疗或者蜡疗,故电、光、蜡、水疗不宜分散。理疗科还应避免放在地下室,因通风采光和干湿度很难达到预期效果。

*灵活性,合理预留,为改造提供便利

现实情况是,医院在改造过程中必须满足新的医疗设备的工艺要求,但是老建筑普遍存在层高不足,柱网布置不合理,交通疏散不满足防火要求等问题。由于限制条件颇多,加之医疗建筑本身的复杂性,使医技改造变得尤为困难。

为此,设计师在设计过程中需要为未来发展提供合理“预留”。

除了预留发展用地之外,部分医技科室需要在一期建设时就要有长远考虑。“比如手术部,因其自身流程特点,内部功能的设置要考虑到多种洁污物品及医患流线,所以一期部分就要按照医院长远的床位规模,预留充分的发展空间,未来随着手术量的增加,将预留的手术室进行装修即可投入使用。”程超说。

他告诉记者:“而倘若在二期部分进行加建,各种流线很难较好衔接,便会造成所有流线的二次设置(例如供应路线、回收路线、病理标本路线等等),使得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

现在很多医技房间设计大都是“专机专用”,那么在最初设计时该如何考虑设备的更新问题呢?

时治宇告诉记者:“现在大型仪器的更新不会很快,而小型仪器的更新会相对快些。在设计上,让医技空间往大一点预留的好处就是,不仅可以让患者有一个舒适的就诊环境,还可以对仪器进行一些灵活的调整。”

“更专业地说,设计院做得都是标准柱网和框架结构,在这个框架结构里面进行调整,尽可能的不让柱子在我们‘机房’出现,这会让人们觉得不舒服。设计院要根据功能平面来进行调整。在主框架、柱网不变的情况下,隔墙是可以变动的。”

据了解,天津市人民医院是一所具有800床规模的综合医院。占地约1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万平方米,2004年建成并投入使用。手术室、iCU、中心检验、功能检查等部门,均设置在裙房3层,以便门诊和住院的患者使用。该层顶部采用大跨度钢结构承重方式,使得空间划分灵活、方便,不受柱网的约束,为该层医技部门的未来变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记者也了解到,如对放置放疗仪器的空间进行改动就比较吃力了,因为它的混凝土墙2m厚,无论拆还是扩,都很难实现。

对此,刘玉龙提供了另一种思路,“国外有一个方法是做成通用式的,在需要改变的情况下,可以将里面的墙全拆光,屋子重新设计、组装。”

以日本国立癌症中心中央病院为例,其诊室和中央诊疗部门占了较多的空间面积,所以平面呈矩形,层间高度也选择6m,隔断墙采用可灵活分割的轻质隔墙,以适应发展的需要。

趋势:专业化、网络化、细致化、人性化

*设备转变,科学配比

通常医院的门诊量、床位数决定了医技规模;医技的规模决定了设备配备的类型。

各级各类医院因性质、任务不同,检查项目和数量也有差异,一般乡镇卫生院主要是单纯的X线透视、拍片,大多为200~400maX线机,另有B型超声检查。省级医院、大学附属医院承担疑难病例的诊治和医学研究工作,需要的设备更为齐全。而在肿瘤医院中,将有大量的X光机放射设备以供诊断和治疗。

不同的定位、不同的规模会有不同的医疗配比。

记者不禁询问:如此繁杂的配比策划工作应该由谁来完成呢?

对此,姚红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这需要专业的人士来完成,也就是医疗工艺师,他们是院方与医院建筑师之间沟通的桥梁,也会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进行专业的设备匹配、策划。”

医疗工艺师根据院方的定位和未来发展方向,制定出合理的设备配备方案,而建筑师在此基础上完成医疗设备的空间布局、流线设计。

当空间布局与设备配比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时,才能让医技发挥出最大能量。姚红梅也感慨道:“目前,我国并没有专业的医疗工艺师完成这样的策划工作,而是由院方和有经验的建筑师来代替了。”

沈奇则认为,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一些原本固定的设备未来将向可移动的方式转变。比如,患者可以在病房拍片,拍片设备更加灵活、随意。而医技设备也将朝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一种设备可以治疗一种疾病。

这样的变化,都会使医疗空间的设计产生根本的变化,房间的设置需要更加灵活,可调整,以适应仪器的更新。

*运营模式,无需通过门诊

未来,网络的发展,医院分级、分层的逐步实现,患者在各医院间的“走动”也会更加灵活便捷。

刘玉龙谈及到台湾长庚医院的情况,“不同地区的长庚医院的信息系统可以共享。”这样做的好处是,“在这个医院拍了片子,到那边直接看就可以了,不用经过门诊这个流程。也就是说,医技部分可以直接‘对外’联络,这样它的服务范围更广。”

医技无需通过门诊,直接对外运营的好处就是:患者不必在不同医院重复检查,减少不必要的医疗资源浪费;拍片、验血可以选择不同的医院完成;检验信息在各个医院之间的传送完全没有阻隔。

*细致划分,建独立医疗中心

随着医疗科学的发展,大型综合医院分科越来越细,病患往往会折返于相关科室,增加了就诊动线,同时也不利于院内感控。

为此,现在产生了专科的医疗中心,比如癌症治疗中心、眼科中心、牙科中心等。

姚红梅解释说:“假如患者看心血管病,进入到一个小的空间区域后,门诊、检查、治疗都在这一个小区域内完成了。未来的医技设置有分散化的趋势,有些医疗设备,其它病根本用不上,只有某种病使用频繁。如果医技完全独立设置的话,患者就要走得非常远才能完成诊断和治疗。”

清华大学设计研究院建筑师王彦补充道,“专科医疗中心以相关病症的治疗关联性为出发点,打破门诊、医技、手术等各部门的分割,整合医疗科室的布局。在这种发展趋势下,医技科室的部分功能将会被整合到专科中心里,特别是常用的一些功能检查科目等,这将大大缩短患者就诊流线。”

总医院肿瘤中心面积3.6万平方米,设有300床,并于底层及地下布置pet、Ct、直线加速器等肿瘤诊断与治疗设备。肿瘤中心突出肿瘤病症,形成该专科治疗中心,集诊―查―治为一体。建筑内部采用门诊―医技―病房的竖向重叠布置,标准护理单元布置于高层区域。将诊察治疗功能区域布置在低层与地下层。

*人性化处理,医技科室不再“冷冰冰”

以前,很多患者以为医技科室都是冷冰冰的治疗和检查,完全不考虑他们的感受。但今后不再是那样了!

例如,为了加快检查速度,提高医生接诊效率,减少患者等待时间,使检查过程更加从容、安全,北京友谊医院特为超声波检查、X光检查等用房加设了患者专用单人更衣间。

医院门诊心电图室的现状往往是男女共用一间,仅用布帘相隔,常使患者感到尴尬。而该院在设计时,将门诊心电图室一分为二,分成男女隔间,使患者在检查过程中避免尴尬。

时治宇表示,医技的人性化设计同样可以体现在候诊空间上,比如电视娱乐、绿植、音乐系统的应用,以及通过室内环境的改善。他说:“天津泰达医院做的书屋系统,就为患者提供了一种打发等候时间的好方法。”

医疗美容空间设计篇9

关键词:导向;信息设计;医院

日本设计家原研哉在他设计的梅田医院的导向信息中,利用导向信息标牌传达医院对患者的关爱,用了棉布作为导向标识的制作材质,这样传递给就诊患者一种柔美感的材质从细微处体现出医院的人文关怀。

医院导向系统设计的原则

通过调研,我认为医院导向信息设计应该具备以下几点原则:

一、可注意性

在对医院导向信息的调研过程中,经常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很多医院并不是没有自己的导向信息系统,只是导向标识并没有引起就诊患者和家属的注意。

这就是导向信息系统的设计和设置存在的很严重的弊端。

第一,标识本身设计的不突出、不醒目,无法起到信息传达的作用:第二,标识与医院环境太过于融洽,无非会引起就诊人员的视觉焦点;第三,标识设置的位置不理想,就诊患者无法在需要的第一时间看到。因此,在医院导向信息设计中,首先应该考虑到导向标识的可注意性,否则任何设计的非常美观的标示,最终也达不到信息传达和指引就诊的本质要求。

二、连续引导性

医院空间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环境,各科室部门设置繁杂,道路纵横交错,并且很容易使人迷失方向感,如果一个缺乏连续性引导,中途出现断链的导向信息系统,那么会给就诊患者带来诸多不便,失去对医院的信任度。

在调研中发现,一些医院在入口处设置一个总的导向平台,标示出各个科室部门的位置,但是在就诊患者进入医院后,后续的指引标识却不再设置或者很少设置。事实证明,人们的记忆能力和方位辨识能力并没有那么持久,尤其是就诊患者在病痛折磨下的状态。他们非常需要一个连续递进的信息导向体系为其明确的引向就诊地。因此,一个连续的信息导向系统,不仅对于患者,同样对于医院本身,也是十分必要的。由此,一种渐进式的信息导向系统设计正被逐渐推广和应用。这种导向系统把医院的各项标识分级,逐步引导患者找到自己需要去的位置,就像是大河分流,先模糊后清晰,先大体后细致。

三、延续性和统一性

医院导向信息系统的设计是医院视觉识别系统的重要内容,由于以CiS为设计理论基础来进行大楼的导向信息设计,这样既保持了信息传达的准确性,又使医院的形象理念在导向信息中延续,提高了信息传达的效率,这种导向信息系统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内涵,别人模仿不去,唯我独有。

这种延续性和统一性不仅要在整个导向信息系统中贯穿,还要在一些细节中体现,比如同一个就诊区域或者工作区域,在导向标识的颜色、规格、形态、字体、表现形式上要进行同一设计和规划,给患者一个视觉传达上统一的信息线索,便于顺藤摸瓜,分辨不同的就诊区域,寻找目的地。

四、层次差异性

医院导向信息系统不仅要在延续性和统一性上进行设计,也不能只有形式和理念上的统一,同样也要存在着层次上的差异性。当今很多医院的导向系统,从入口的一级导向标识一直延伸到四级科室标牌,在表现形式和色彩上完全统一,没有任何差别,就诊患者不论走到医院任何就诊区域,如果不仔细辨认标牌内容,完全无法分别出确切的就诊区域,甚至不同的科室,从以老年人为主的心内科到以儿童为主的儿科,在色彩和图形表现上也没有任何区别。

不同就诊区域在导向信息设计上的差异所呈现出的层次性,会直接影响到医院导向信息系统整体的信息指引准确性和信息传播的效率。我们在进行设计时,可以通过对不同区域色彩的区分,不同就诊患者的针对性设计,使医院的导向信息系统更加合理而体现出关怀设计的本质。

医院导向信息系统的功能

医院导向信息系统是指能快速、直接的向就诊患者及其家属传递医院各功能分区、诊疗科室位置,空间环境等信息以及医院服务经营理念的导向标识系统。所以,医院导向信息的首要功能就是快速导向功能。它以医院建筑环境的结构特征、各功能分区、诊疗科室、职能科室的服务功能为载体,以能在最短时间内把患者引导到目的地为追求目标。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医院的服务和功能越来越明确,但同样也使医院的空间环境变得日趋复杂。一个良好的导向信息系统可以节省患者的就诊寻路时间,使患者在焦躁的心态下,于陌生的环境中不迷失方向。给病人以相对平静的心情,利于治疗。如果导向信息系统不够完善,指引标识不够明确,势必会导致就诊空间人流嘈杂,造成极其拥挤的现象。因此,一个良好的导向信息系统,在医院尤其是医院门诊楼的设计中就显得极为重要。

患者在面对陌生复杂的医院环境的时候,心情难免是急躁不安的,甚至因为病痛的折磨会略带些惶恐的情绪,导向信息系统作为医院环境识别系统的一部分,也是医院空间环境的构成要素,应该与医院的各种设施一起,承担起向患者传递医院医院人文关怀的责任。因此,医院导向信息系统还有感情传递功能。导向信息系统的色彩和图像符号等设计要素,本身就具有传递某种感情的能力,经过信息设计师精心的色彩规划和图像创意以及对制作材质的甄选,制作出能体现医院自身经营理念和人文关怀的导向信息系统,让医院里的每个人都能随时随地感受到来自医院的关心,使医务人员以医院为家,使患者更加信任医院。

同时,随着社会成员老龄化的趋势逐渐加快,人们的保健、康复意识大幅度提高,以及医疗体制改革、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对医院环境、医疗水平和医院整体服务体系提出更高要求。另一方面,由于现代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各种诊疗措施繁多,其使用技术与环境条件也不断复杂化,医院发展的多元化为医院的导向信息设计带来了更大的难题,长期以来难以形成系统的、明确的独立体系。几乎所有医院在建成后都会进入到一个不间断地改建、扩建过程,且又不可避免地存在着医疗技术进步与原有建筑环境不适应的矛盾,从而使原有的导向系统失去导向功能,迷宫式的就医环境和空间布局对患者会产生困惑与消极影响。因此,构建以人为本的医院导向信息系统是十分必要和刻不容缓的工作。

参考文献:

[1]刘纪志主编,医学心理学,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1996,7)

[2]吕富殉,张铭歧,人性化医院环境的创造,世界建筑,(2002,4)

[3]中国卫生经济学会医疗卫生建筑专业委员会著,中国医院标识系统设计示范,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9)

[4]李亿书,医院环境设计,新建筑,(1995,2)

医疗美容空间设计篇10

1.1对象

工程:口腔专科医院一期改造工程;地址:原门诊大楼首层;占地1400m2;框架结构。

1.2方法

1.2.1引入人文医学护理理念进入软设计的原则①以病人为中心;②以人为本;③就医流程的便捷和效率;④个性化原则。

1.2.2实施措施①诊室、流程:在同一平面设置挂号-候诊-诊室-收费-检查-药房-洗手间,每个诊室独立单间。②气氛:运用灯光、色调,整个诊疗环境主色调为灰蓝色。③个性化服务:建设咖啡厅风格候诊室,设置导诊台,悬挂大屏电视,置宣传画册,价目表。④舒适:园林、壁画装饰,中央空调。

2结果

一期改造工程增设专用牙椅30张,Vip室2间,技工室1间,放射科1间,候诊区以及导诊台。工程通过验收后,投入了使用。在我们对病人所作的新诊区环境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100%;省卫生厅、市卫生局领导在揭牌仪式上充分肯定了我们的医疗环境建设成果,肯定了我们环境软设计;当地主流媒体如南方电视台、信息时报等专门作了报道,法国口腔专家特别欣赏园林造型、壁画、色彩配合的和谐以及人文理念的融洽。

3讨论

3.1众多经济、技术和美学方面考虑塑造了人们所知的建筑,建筑反过来又塑造着使用者的行为模式。当代建筑设计在科技高度发展的同时,更注重满足人的情感需求,正如美国设计师普罗斯所说,“人们总认为涉及有三维———美学、技术和经济,然而更重要的是第四维———人性”。科技的发展和人的情感需求促进了医院的功能发展,因此,我们“从理解人的动机入手进而塑造形式”[2]。

3.2一期工程软设计将人文医学护理理念始终贯穿,以人为中心展开设计,以病人为中心。“以人为本”体现三个方面:第一是以病人为中心,如病人公共空间宽敞明亮,方便快捷,导向标识清晰,流程顺畅;第二是以医护人员为中心,只有为高强度的医护人员提供完善便捷的工作、学习、研究、休息环境才能提高整体的工作品质和效率;第三是管理者,节省人力、建筑空间、便于管理[3]。流程设计中重点考虑了医疗用房配置,是医疗活动最合理、顺畅和最精简的人、物流动线的安排,提高服务效率,节省体力和时间。科室安排考虑满足医疗功能和各种设备安装的要求,同时特别注意院感控制要求。我们一期工程在同一平面空间就医程序设计以“挂号—就诊—缴费—检查—取药—治疗”布局医疗用房,就医流程指引鲜明,满足流畅、便捷。布局还满足充分利用空间、保护病人私密性、诊疗实施规范性、质控管理和院感要求。诊室采取独立单间,避免了大厅式间隔诊室存在的私密性和院感控制的缺陷。

3.3医院建筑环境是医院在人们心目中的直观形象,所以,医院要本着医院文化的内涵进行品牌的塑造[4],医院环境是一个“凝固的雕塑”,是医院文化的代表,医院布局则是医院文化特色的延伸,装饰是医院文化特色的一个重要内容,色彩作用独树一帜,大方庄重、明快的色调体现医院的服务宗旨,室内色调直接影响患者情绪、战胜疾病的信心,选择合理的色调有利于患者心情调整。

一期工程突出人文精神。运用色彩烘托宾至如归的温馨气氛,注重细节处理如候诊区咖啡厅式,营造轻松氛围;液晶壁挂大电视用于卫生宣教和电视节目调节紧张气氛;星级洗手间体现医院的高雅与文明;导医台设置彰显以病人为中心的人文关怀理念。注重细节,细致的功能设置和设计细节使人感到无处不在的的关心,比如,洗手间、吸烟区、指示牌。推崇、突出个性化。个性化体现以人为本,口腔医疗有其诊疗的特殊性,就诊时间长,利用仪器多,治疗过程工艺多,各种方法和材质所取得的效果不同,这些都是就医者关心的问题,在候诊区的宣传册里得到释疑。园林造型、壁画、色彩配合,突出简洁、高雅、严谨、健康、安定感、生活化的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