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城市文化研究十篇城市文化研究十篇

城市文化研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9:42

城市文化研究篇1

[关键词]体育文化;城市体育文化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3-0127-02

一、城市体育文化的相关研究

(一)城市体育文化相关定义

体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文化,包括城市文化也有狭义和广义之分,这是因为这样导致许多学者在论述体育与城市文化时指向和侧重点有所不同。同时,按照常用的划分,体育可分为社会(群众)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而文化,包括城市文化也可按照不同的标准划分为不同的组成成分,这就说明了体育与城市文化关系的复杂,也说明体育与城市文化的不易。近年来对“城市”“体育”“文化”方面的研究颇多,观点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城市体育文化,是在城市的特定范围里创造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一般划分为三个层面:1.内容和方法层面,是城市居民体育意识的行为体现;2.物质层面,是城市体育文化建设的基础;3.精神层面,居于主导地位,是城市体育文化的本质和核心,决定了城市体育文化的发展目标。而王成认为城市体育文化是指综观体育的方方面面,人们参加体育活动或观看比赛,以及体育本身为人们所提供的各种场地或服务,如体育馆,体育赛事以及职业俱乐部等,都可以称得上是城市体育文化的特定表现。

因此城市体育文化是城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发展的产物,它包括物质、精神和内容和方法三个层面,对城市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展示了城市的魅力所在,是一个城市精神的结晶。

(二)体育文化与城市体育文化中的相关研究

1.体育文化在城市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体育文化是作为城市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一个城市的发展方向,它在城市文化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不可替代的。张奇、张颖等认为体育文化能全面提高人口素质,能产生积极的社会凝聚力,能促进精神文明建设,能促进城市开放发展,能促进经济发展等作用。对这方面的研究也较多,甚至具体到某个城市体育文化在经济方面的研究。

2.体育文化在城市文化中的建设与发展

城市文化作为城市的一个精神亮点,是城市生存的基础和城市人民的精神支柱,也是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纽带。体育,是一种文化形态,是文化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城市体育是城市文化、城市发展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一城市体育文化是城市形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第二城市体育文化产业是城市繁荣发达的文化产业的重要因素;第三城市群众的体育活动是城市群众文化的重要体现形式。

(三)城市体育文化创新研究

城市体育文化创新是指人类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在继承、借鉴本民族体育文化和外来体育文化的基础上,结合社会实践的需要,逐步对旧的体育文化模式和系统进行改造和扬弃,从而创造新体育文化的进步活动,它是推动社会进步和实现人类自身价值的一种重要实践方式。钟振新在《城市体育文化创新研究》指出城市体育的功能是:1.提高城市人群的凝聚力;2.提高城市人口综合素质;3.提高城市体育内涵。因此城市体育文化创新的途径也应该遵循城市体育内容从城市物质文化、城市体育文化组织管理体制、城市体育文化活动内容、城市精神文化等四个方面加以创新。而李先国,李建国认为除上面三种创新以外还应有观念的创新、主体的创新。

(四)城市重要体育文化的相关研究

1.城市社区体育文化的相关研究

城市社区体育文化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体育行为方式,城市体育文化的重要部分,对这一方面的研究也甚多。城市社区体育文化同样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是城市体育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所在。社区体育文化能够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是我国社会体育发展客观需要,有利于加强社区整合,增强社区的凝聚力,有利于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感情,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有利于缓解健身娱乐需求的矛盾,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2.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相关研究

向武云在《论城市广场体育文化》中指出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是指人们在城市广场参与体育文化活动时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物质的、精神的总和。它的主要特点是主体的多元性、参与的非强制性、内容的丰富性。它具有提高城市人口综合素质、改善城市居民生活方式、推进城市文化创新、丰富城市文化内涵等功能。我国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日益表现出一种平民化、生活化、社会化的趋势。影响这一活动发展的因素有:个人的微观因素、城市广场的中观因素、社会的宏观因素。

3.城市体育产业文化的相关研究

体育文化产业在城市转型中有如下作用:1.促进城市文化转型;2.促进城市的产业转型;3.反哺城市体育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4.促进城市形象转型;5.创造就业岗位与扩大就业;6.塑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知名度及影响力。同时程一辉,庄昔聪等阐明体育文化与传播的关系,提出了用传播学手段来促进体育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同时许多研究者还对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做了相关研究,如张孔军,于祥《首都体育文化创意产业定位研究》,尹博,冯霞《北京体育文化创意产业研究》同时还有研究者对黄山市和秦皇岛体育旅游文化做了相关研究。

二、结语

作为城市发展的产物,城市体育文化备受人们的关注,城市体育文化在城市文化的地位也不断提升,甚至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它的创新与发展已成为我国城市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在对这一研究中发现,大多数集中在城市体育文化的创新及城市体育文化的地位及影响研究;对各体育文化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城市社区体育、广场体育及休闲体育、大众体育方面研究的较少;对传统体育研究相对较多,对中外体育或者跨文化的城市体育研究较少;体育产业方面的研究主要是对各省各城市体育产业现状调查研究。总的来说,大多数研究还处在理论或者描述性研究,探索性研究少之又少。加强对城市体育文化的研究至关重要,不仅是城市与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人类进步的必然要求,因此必须全面的认识研究城市体育文化,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完善这一方面的研究,才能使城市体育文化为城市的发展指明正确的道路,使我们社会得以不断的进步。

【参考文献】

[1]周细琴.城市体育研究述评[J].科技资讯,2010(5):209.

[2]易剑东.体育文化学[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6:19-23,154-176.

[3]王成.从城市文化看城市体育文化的发展[J].体育科学研究,2008(4):48-49.

[4]张奇,张颖,李小谦.体育文化在山东文化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研究[J].体育与世界,2009(9).

[5]邹玉华.论体育在城市文化中的建设与发展[J].体育世界,2oo8(9):71.

[6]李先国,李建国.城市体育文化创新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7(4).

[7]钟振新.城市体育文化创新研究[J].体育文化导刊,2009:

8-9.

[8]王合成.论中国社区体育文化建设[J].专题论述,2005

(4):292-293.

[9]向武云.论城市广场体育文化[J].体育社会科学,2006

(6).

城市文化研究篇2

关键词城市文化;微信公众平台

城市文化是一个城市软实力的外化,城市文化传播与城市文化的发展密切相关,要提升城市文化传播的力度,拓展城市文化传播的途径,必然重视新媒体和传统媒体等传播载体。本文试图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探寻传播载体对城市文化传播的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可行性策略。近十年海量的新兴媒介出现,比传统媒体更为便捷、互动性更强,同时兼具个性化特征。“媒体内容向产品延伸,受者也逐渐演变成了用户。微传播的用户呈现出碎片化的特点,即很难仅仅凭年龄、教育程度和收入等情况完全地描述消费阶层,态度观念和生活方式开始成为更加重要的划分指标。”[1]在不同形态的文化传播当中,利用具有普遍意义的名义征用一切符号进行宣传,通过封闭的朋友圈式的传播,其影响更为深远。

1城市文化传播瓶颈亟须破解

新媒体使得城市文化传播呈现出了新的特点和呈现方式,改变了其原有的文化传播格局,并且对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融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但从目前来看,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1)城市文化传播过于平面化。一般情况下,城市文化传播者都更倾向于展示城市的外在风貌,而对其历史底蕴的探究则明显弱化,旅游城市更为严重。在众多旅游城市的文化宣传中,多展示城市景点与商业特征,基本没有体现城市的深层文化内涵。以旅游城市秦皇岛为例,景区趋同现象严重,各类游乐设施难以与其他城市进行有效竞争,同质化的建设冲淡了秦皇岛作为海滨旅游城市的独特个性,更难以呈现燕赵大地的文化风貌。另外,具有城市特点的深层文化积淀也难以利用肤浅的传播方式呈现。作为具有传承意义的城市文化资源,也同样因为城市文化传播的平面化面临传承的困境。2)城市文化传播缺乏有效策划。近年来,秦皇岛大力实施生态立市、产业强市、开放兴市、文明铸市发展战略,但作为海滨城市,对外传播仍旧停留在上个世纪打造的几个景点上,对城市文化的输出不足,与秦皇岛丰厚的文化资源不相匹配。同时由于传播主体多为政府部门以及商业业主,其内容显示出单一、散乱、肤浅等特点,各个传播主体之间缺乏联动和互补。在内容上也少有创新,满足于对原有文本的简单复制和改造,更谈不上对网络用户以及传播效果进行分析,缺乏对网络传播规律的研究。

2微信公众平台的传播优势

微信公众平台服务,其传播的内容形式远超传统媒体,图片、文字、音频以及三者相结合的视频片段都可以通过微信来传播,且可以实现群发推送、自动回复等功能[2]。拥有8亿用户的微信对各行业的传播格局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城市文化传播方面更是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近两年,秦皇岛城市旅游与文化的微信公众号数量激增,内容大都以秦皇岛本地的文化旅游、日常生活等为主题,在一定程度上充当了秦皇岛市城市文化传播的生力军,无论政府机构还是商业机构对微信公众平台的使用率均创下新高。1)立体展示城市形象。在以往的城市广告(尤其是电视广告)中,多以呈现城市风景为主,辅以城市商业便利的优势介绍等。而一个城市的形象不仅包括它的山川河流、城市建筑、游乐设施以及商业便利等,更包括它的历史和文化以及独特的地域特色等。城市的历史与文化传统技艺等,不但要用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更需要依托人,以故事的形式展示。但多数对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播通常囿于浅层的介绍和展示,“缺乏对传统技艺技术细节的展示和交流,使得传承人无法通过网络与同行和网民互动,导致传统技艺趋于保守,创新不足”[3]。而微信公众平台由于其封闭性及熟人社交的特点,以城市中普通人为主角的故事化传播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更易赢得用户青睐。2)用户定位是关键。微信公众号的合理定位关系着城市文化的精准传播。只有做到对用户的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经济状况、对城市文化信息的关注趋势等方面的了解,才能对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合理改进。不少人认为,微信公众号用户范围越广,吸引用户的力量越大,用户数也自然越高,事实并非如此。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也不是包括万象,而是要有专属性。通常情况下,用户范围越单一,粉丝黏性越好。以秦皇岛的一所高校为例,该高校注册了名为“传媒一线”的微信公众号,用户定位为该高校的在校生及毕业生,同时在信息推送上更偏重于毕业生。原因是毕业生与母校的联系日益变弱,而微信公众号可以成为维系毕业生和母校之间的纽带。因此,“传媒一线”公众号注册以后,粉丝数很快破千,阅读量也很快破万。

3原创制胜“领袖”先行

城市文化传播应当具有原创性特点,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和其他特色资源,传播的目的即为了将这些文化资源转化成城市的标识。以秦皇求仙入海传说命名的秦皇岛市历史悠久,无论是古长城的起点山海关还是度假胜地北戴河都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因而秦皇岛市的城市文化传播应在打造海滨旅游名城的基础上,着力开发城市的历史文化,并在传播内容向文化倾斜。笔者在微信上搜索名称中含有“秦皇岛”字样的公众号发现,前十名中党政机关有“秦皇岛交警”“秦皇岛市旅游管理委员会”,占20%,新闻媒体为主体的有“爱秦皇岛”“秦皇岛晚报”“秦皇岛音乐广播”,占30%,以公司为主体注册的公众号占40%,个人占10%。上述微信公众号的比例可以看出,目前政府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城市文化传播仍旧处于起步阶段。1)提升“原创”意识。笔者对“秦皇岛新鲜事儿”“爱秦皇岛”“爆料秦皇岛”“秦皇岛晚报”“秦皇岛那些事儿”“秦皇岛市旅游委员会”“舌尖上的秦皇岛”“秦皇岛新闻网”“秦皇岛户外旅行”“秦皇岛旮旯”等10个与秦皇岛城市文化传播有关的微信公众号进行调查发现,“文化”缺失严重,文化味不足。上述公众号多将内容定位为简单的信息转发以及随手拍摄的图片,鲜有对文化的深入理解和对特色项目的介绍,同时由于季节性旅游的限制,还存在严重夏热冬冷的情况,即夏天的时候,随着旅游旺季的到来,微信公众号也相对活跃,而冬天微信公众号也随之进入冬眠状态。要想提升城市文化传播效果,扩大微信自媒体传播的深度与广度,摆脱秦皇岛市仅作为风景旅游城市的刻板印象,重塑城市文化形象,必须注重微信公众平台的原创意识,提高消息推送的频次和质量,深度挖掘秦皇岛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文化风貌,不但要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呈现秦皇岛的旅游资源,还要让更多人了解秦皇岛两千余载的历史以及夷齐让国、秦皇求仙、魏武挥鞭等历史典故,对具有历史积淀的传统文化进行包装,如孤竹国文化等,提升深度,加浓“文化味儿”。2)打造微信公众平台的意见领袖。大众传播的理论光环正在褪去,微信公众平台等新兴的传播媒介模糊了大众传播与窄众传播的界限,既实现了大众传播的一对多模式,又有窄众传播的精准定位功能。抛却原有的大众传播效果的局限,微信公众平台最大的力量正在于其意见领袖的功能。对以城市文化传播为主要内容的微信公众号进行用户定位调查,对文化性较强且用户粘性好公众号进行扶持。要想打造秦皇岛市的文化传播的意见领袖,必须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一方面对相关的政务微信进行原创性改良和对传统历史文化进行深度挖掘,另一方面对文化性较强且原创效果好的公众号进行扶植和推广,值得一提的是,最孤独的图书馆矗立在秦皇岛的海边,其公众号文化味儿浓,原创性好,但与秦皇岛市的文化割裂感强,对待这一类的公众号,政府应该进行引导。同时,新闻媒体自己创办的公众号与其他商业公司相比具有明显的文化优势,因此在城市文化传播领域应该贡献更多的力量。同时,商业公司及个人的公众号也可以成为城市文化传播的主要力量,以“秦皇岛新鲜事儿”为例,目前该公众号每天大约推送两到三条消息,多为秦皇岛旅游相关的内容,后期大部分文章后面都附有广告,如果将这一类的公众号内容进行引导,也一样能成为城市文化传播的意见领袖。城市文化传播首先立足于挖掘城市的文化积淀和精神内核,如与传统文化相关的诗词歌赋以及文化名人,并对市民进行文化宣传和文化养成教育,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将上述内容打造成城市的文化名片。

参考文献

[1]杨帆.微传播环境下的城市文化传播策略[J].经营管理者,2016(6):347.

[2]杨立淮,徐百成.“微博”网络生态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青年研究,2011(11):114-116.

城市文化研究篇3

1.1“文化”

到目前为止,还很少有某一个概念理解起来同“文化”一词这样复杂。关于“文化”的定义,古今中外至今也没有形成统一的界定。我国《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即其涵容的“器物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这是基于文化广义上的定义。而狭义的定义,即文化学意义上的文化,特指意识形态领域的精神文化,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人类发展的历程即是由文化进而文明的过程。在十七大的报告中指出,“要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要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就必须在壮大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和加强国防力量的同时,使国家文化软实力有一个大提高。”不管文化产业还是文化事业,现在都可以归结到文化软实力的范畴。20世纪80年代,小平同志有过一句名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小平同志强调说“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中,一手硬一手软,重视了经济建设,忽略了精神文明建设”。而2013年的十,正式把文化软实力建设提高到国家战略的层面,足见中央政府对“文化”建设的重视。有识之士也注意到这是“中国理论建设”上的一个重大突破,中央政府第一次从理论角度认识到经济与文化的不可分割的社会关系。这也成为我们今天的城市文化建设的理论政策基础。

1.2城市与文化

每一个城市有每一个城市的特点,就像人一样,每一个人有每一个人的体味。这种“体味”给生活在这个城市里的人和进入这个城市的人以鲜明的印象或独特的感悟。城市所展现的恰恰是城市的文化。“城市”与“文化”的联姻,是在历史进程中自然发生的,是历史进步的必然产物。城市,作为一个复杂的有机体,更多地具有地理、行政、区域、经济单位概念的意义,文化,则是一个城市的灵魂和气质,是衡量城市文明程度和人们综合生活质量的重要标志。城市和人共同造就城市文化。宏观地看,城市文化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是构成整个国家社会文化的最主要的部分,是人类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创造的或自然形成的以城市地域空间为特点的文化模式,内容广泛而复杂。具象地看,城市文化又因城而异,城市文化是构建城市精神的基础,涵盖了精神的内容。

1.3城市文化构成要素

城市文化应包括的内容:道德观、世界观、价值观、生活哲学、民族精神、群体人格、文化习俗、社会结构、伦理亲情关系、、日常生活、符号系统等各个方面。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可以将城市的历史文化、发展变迁、功能地位、社会结构、人口构成、文化产品、精神风气,还有市民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人格类型、价值准则及其人际间的交流和交叉作用等都归入文化。城市文化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一个区域、一个国家的文化范式,与城市对于社会、人类的意义相吻合,标志着一种社会体制下的文化语境。

(1)空间特征———城市所处地理位置和环境,不可替代地成为城市第一层文化底色,使城市具有自己与生俱来、与众不同的地域特色。

(2)时间维度———城市的历史和独特的人文传统,是城市文化的第二特征,是城市文化底蕴的力量源泉,是城市抹不去的文化烙印。

(3)制度、原则———是城市文化建设能否顺利、持续推进的工作基础和保障,直接影响着城市文化的属性、形态和发展,规定着城市文化发展的机制与走向。

(4)物态环境———城市街区规划,商业布局,产业布局,直观而立体地凸现着城市的气质、形象,是城市文化品位的显性标记和感性认知对象。

(5)城市文化设施建设、文化活动和精神文化产品的产出———是城市文化发育、发展的标识,直接从数量和质量上反映城市文化的状态。

(6)经济政策与经济状况———经济发达程度决定着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从根本上规定和制约着城市文化发展的潜力和未来高度,也制约着人们的文化消费心理和水平。

(7)民俗民风———构建城市文化的还有城市人口结构,市民素质、生活方式、风俗人情、价值观念、行为特征、人格心理、婚姻家庭、闲暇生活、消费心理、饮食习惯……,难以穷尽。

(8)城市文化精神———文化建设的最终的目的在于为现在社会的人们建立起一种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主流精神,即城市文化精神,展现出一种文明的、优雅的、合理的人生方式,而这种方式尝试接近完美社会的人类理想、接近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

1.4城市文化的价值

城市文化是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具有持久生命力和持续保有集聚人气影响力的最重要的考量因素。城市的管理者早已经意识到这点,一个城市如果没有文化的底蕴和城市文明精神,就像人没有了生命一样。当前,我国许多城市都在积极研究自身的定位和发展问题,如香港一直致力于世界性城市建设,北京市把“建设中国特色世界城市”写进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上海市以成功举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为契机聚焦世界城市建设。我省哈尔滨市利用哈洽会、国际冰雪节打造东方的巴黎。而地处中国东北部的佳木斯市将利用三江国际旅游节、三江国际泼雪节等活动打造东极明珠。

2、佳木斯市城市文化建设的原则

一个城市的文化建设,首重观念的更新,原则的建立,否则就容易流于形式。

(1)去行政化原则。城市文化应该是社会经济、文化的综合体现,不应该成为政治游戏的玩偶或阶级斗争的工具,也不应该是城市地方官员的“面子工程”,城市文化不是某一个人的“名片”,换一个行政长官就换一个“面孔”。城市文化既属于现在的城市市民,也属于这个城市未来的市民。城市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效的工程,需要一届届政府努力地去维护、推动、实现和再发展。

(2)前瞻性原则。城市文化建设应该具有一定的前瞻性,既不可脱离实际,又应比现存状态有明显提升,有明确的目标感,有可以追求和努力的空间。这种前瞻性所关注的不仅有城市本身的因素,还要考虑城市所在的区域位置、作用,以及时代潮流、文化走向等因素,并具有一种广阔的全球化的视野。

(3)本土化原则。城市文化不是空中楼阁,不能脱离该城市的历史遗传和地域特色,更不能脱离目前的城市现状,而应该是构筑在原有基础上的改造和创新,若全盘摒弃原有的地域精神痕迹,也就丧失了其本身的特色,所谓城市文化也就变得“千城一貌”,毫无意义。

(4)以人为本原则。城市文化建设必须一切从人本身出发,体现以人为本原则。一切服从于唤醒人的自知、提升人的素质的需要,关心人的长远发展的全过程,侧重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5)柔性原则。文化的魅力在于以柔克刚,城市文化以柔软的方式在潜移默化中陶冶人、改造人。与法律和制度的“刚性”相反,城市文化应该属于软文化的范畴,应该遵循一种柔性的原则,更多通过内心情感的调动、环境氛围的营造、文化活动的感染以及榜样的力量等文化的手段而达至。

(6)全民参与原则。城市文化大讨论应引起全民关注,争取全民参与,不能沦为一种浮于表面的“文化活动”,而应沉淀为一种深层次的“文化建设”。要让市民意识到自己对城市负有的义务和责任,使之充分享受城市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时,同时也是一个精神文化的参与者和维护者。这些原则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缺一不可,这些原则的坚守,是城市文化建设能否获得成功的前提保障。

3、佳木斯市城市文化建设的内容

3.1佳木斯市城市发展现状城市经济、文化建设发展滞后,城市总体发展模式单一,城市文化没有精神内核。

3.2佳木斯市城市文化底蕴及城市文化发展的优势条件

(1)天赐的地理区位优势,是连接欧亚大陆桥的枢纽,有近30年远东贸易的经验。

(2)佳木斯市有一定的历史文化积淀,如金代五国城遗址。有较丰富的少数民族(赫哲族,鄂伦春族、满族)人文传统,赫哲人民居旧址,鱼皮画等民族手工艺术品。

(3)世界三大黑土湿地之一的三江湿地,是纯自然的美丽风景之一;三江环绕,水草丰美,丘陵纵横,花木繁茂。

(4)有一定影响的现代人文活动,如三江国际旅游节文化、五月杏花节文化、三江国际泼雪节文化、三江知青节文化,为佳木斯市城市文化建设的长远战略规划提供了经验支撑。

3.3佳木斯市城市文化精神塑造策略

(1)城市文化精神发掘的原则。坚持植根历史、体现传统、反映当前、引领未来的四原则。

(2)城市文化发掘的方向和把握的要点。展示民族风情,弘扬传统文化;展现悠久的湿地文化,建立学术交流平台;高效利用丰富的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独特旅游资源;做好主题文化产业,经营主题文化实体;加强文化产业人才培养;转变观念,多方融资;注意环保,污染性企业治理、汽车规模控制、生活垃圾处理要高标准。注意文化建设的“物态环境”(硬件因素)和“人文环境”(软件因素)的和谐关系。控制城市建筑纵向空间的规模,不要一味追求高度。

(3)城市文化精神的选择。城市文化精神,是一个城市具有的强势文化,它能够突出反映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质,能够贯通其他经济、社会、人文、建筑等资源形成城市发展的张力,它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符号、文化名片。城市文化精神使一个城市卓尔不群、魅力独特。塑造城市文化精神的目的,就是用独具特色的文化形象打造城市的品牌,营造自身特有的魅力,以其文化力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城市主题文化是具有相当影响力和独具特色吸引力的一种文化,它能形成竞争对手不具备的难以模仿性、不可替代性、不可重复性的核心竞争力。城市精神大讨论和城市精神的提炼确立,是城市历史上值得记忆的伟大社会实践活动,是浩大的精神文化建设工程。而文化建设代表了一种思想观念和一种生活方式,它引导人们在满足了基本生存需求、物质需求的同时唤起对精神需求的渴望。要确定城市的文化精神,首先需对城市的自然环境、历史沿革、文化内涵等基本背景深入了解,感受这座城市最独特的地方,找出它的若干特质,充分挖掘城市的地方特色和历史人文风情,结合区域城市发展方向,找出城市与众不同的主题符号和主题系统,确定最符合城市形象的文化精神主旨:拓荒精神、奉献精神(天下粮仓)、地球的生命(三江湿地)、东北延安、东方第一城,围绕上述关键词来设计佳木斯市城市文化精神。

3.4城市文化建设的架构

可以简单地归结为城市文化的空间形态、城市文化的层次结构和城市文化的发展机制。

3.5城市文化建设的实施

要注重核心城市与周边城市的联系,兼顾城市文化建设的层次化、深度化和广度化,固定政府承担历史责任的角色,提高政府城市化公共管理和服务的水平。

(1)文化建设实施的政府角色定位。

(2)文化建设实施的政策保障体系。

(3)文化建设实施的监控体系。

城市文化研究篇4

中国古都学。古都是历史城市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已故著名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古都学创始人之一的史念海先生在其著作《中国古都和文化》中提出,该学科“研究我国历史上所有的都城的形成、发展、萧条以至于破坏的演变过程”,探明其中的规律。该著作同时指出,中国古都学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论证古都兴起发展的自然地理因素,指出古都发展的经济基础,论述古都的上层建筑,论证古都演变之规律,服务于当前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其中,“论述古都的上层建筑”这项研究内容中涉及了古都文化问题。史念海先生这本著作中还有《中国古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融通》、《中国古都和文化》等论文,可见先生非常重视古都文化研究。城市科学。其有很多分支学科:城市建筑工程学(包括建筑工程技术和建筑设计)、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经济学、城市管理学、城市生态学等,是以现代城市为研究对象的学科群。城市建筑设计、城市社会学、城市规划学、城市管理学的研究中应该包括城市文化,甚至要关注城市历史文化状况及演变。城市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城市空间组织规律性的学科,也是研究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等人文要素与一些自然要素在一定的地域内的空间组合及其规律性的学科。城市地理学是地理学的分支学科之一,主要关注当今城市。该学科的研究内容中虽也涉及文化要素,但却只是诸多要素之一,并不是主要之要素。

在城市考古学、城市史学、历史城市地理学等学科之外,还有一个关于城市研究的学科体系———城市学。该学科是在钱学森教授于1985年的倡议下建立的,不过只是作为城市规划的理论基础层次上的学科。他后来又提出“山水城市”这一概念,倡议把中国传统的山水诗、山水词、山水画和中国古典园林结合起来。这样,历史文化的内容便包涵于城市学理论之中。近年来,我国还出现了以大城市作为研究对象的城市学,例如北京学、上海学、香港学、西安学等,这主要是受国外城市研究学术思潮的影响。其中北京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是“研究北京城市及其环境共同组成的城市综合体的形成、演化、发展的基础、规律和特点”,研究目的则是“为北京城市发展战略和管理决策提供应用理论基础和实证研究”。学者们还指出,北京学不应仅泛泛论述北京现有市域范围内有史以来客观存在的各种事实和现象,同时应“深刻地揭示这些现象和事实形成的原因、发展变化的机制、相互之间的关系、所反映的问题实质,以及对北京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所产生的影响等”。据此可见,北京学、上海学、香港学、西安学等也包括历史文化的内容。前所提及的城市考古学、城市史学、历史城市地理学、城市学等学科的研究内容基本都包含文化要素。然而由于这些学科是与其他相关要素相结合对文化要素进行研究的,所以缺乏对文化要素尤其是历史文化研究意义和研究目的的具体阐释。很明显,这对该领域的深入研究非常不利。为促进对此问题的进一步讨论和思考,笔者特对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的目的和意义进行总结,主要包括:1.探明城市历史文脉,揭示城市文化禀性与精神风貌;2.彰显城市文化特征,为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和城市管理工作提供借鉴;3.挖掘城市历史文化遗产,推进城市经济建设、文化产业与旅游业发展。城市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不但能够深化对城市以往发展规律和当前城市特征的认识,同时对于城市的和谐与持续发展有所裨益,由此可见,其究任务的繁重和作用的重大。

二、有关“历史城市”之界定

城市历史文化的研究对象是以“城市”为依托的,此“城市”不是乡村聚落,必须是历史时期形成,具有一定的发展史。这是以往常常使人困惑的难题,也是在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中必须首要明确的问题,学术界对于必须是“历史时期”这一问题已经基本意见一致,不过对于我国城市起源的时间,学者们看法尚存在分歧。有原始社会晚期说,此观点提出,中国城市的雏形是新石器时代后期龙山文化时期出现的古城[9]。但那时的“城”尚不具备城市的功能,原始先民筑城“所以自守也”,仅是防御性设施。《世本•作篇》记载颛顼时“祝融作市”,颜师古注曰“古未有市,若朝聚井汲,便将货物于井边货卖,曰市井”。可见“市”在我国历史上也很早就已经出现了,只不过那时的“市”并非稳定的商贸市场,仅是以物易物的场所而已。《六韬》曰:“殷君善治宫室,大者百里,中有九市。”不过其中提到的“市”位置是在宫中,显而易见并不是一般而言的商贸场所,考古学者在郑州商城和偃师商城的发掘中亦没有取得城中有“市”的资料和证据。《周礼•考工记》记述了西周都城丰镐的规制,其中明确提到“前朝后市”。另外,依据《周礼•司市》,周代已有专门管理市场的机构,其职能主要是“去盗”、“止讼”、“除诈”、“均市”、“平市”等。“市”有“大市”、“朝市”和“夕市”之分:“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揆诸史实,“城市”最早出现于西周。那时,“市”已经是“城”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城市这一地理实体能够容纳不同阶层人群聚居,是一个地区的核心,具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功能。由于“凡邑,有宗庙先君之主者曰都”,所以中国古代的都城比城市出现早。夏朝初年夏禹所建都城阳城是中国古都学界专家论定的最早古都,遗址位于今天河南登封王城岗,根据夏商周断代工程项目组所公布的研究结果,其年代为公元前2070年。据前述还可概知,在西周初年我国最早的城市—丰镐出现之前,还存在一个新石器时代氏族公社时期先民们修筑城址(或称城堡)与夏商奴隶制社会时期建成都邑之漫长发展时期。

以上所述是总体来讲我国城市的起源时间,而每座城市的产生年代是各不相同的,需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可一概而论。学术界一般将清朝覄亡的1911年作为历史城市研究的时间下限,对于大陆城市而言,也可以定在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夕。为与当下有关问题直接相衔接,有一些学者把时间下限定在当今亦无不可,这可以根据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的具体问题而定。此外,在“历史城市”的判别标准即“历史城市”的定义这一问题上,可以借鉴现代城市科学的一些内容。城市科学、城市地理学都明确论述了现代城市的定义和现代城乡界限的划分问题。城市科学关于“城市”的主要观点如下:城市可容纳一定数量的人口;城市是区别于乡村的社会组织形式,以非农业活动为主;城市是一定地域中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具有不同范围中心的职能;城市相对聚集,以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要;城市要提供必要的物质设施以及力求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城市是根据共同的社会目标和各方面的需要而进行协调运转的社会实体;城市具有继承传统文化,并加以绵延发展的使命。而城市地理学则将“城市”定义为:城市是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并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居地,是聚落的一种特殊形态。城市科学和城市地理学都认为现代城市须聚集一定数量的人口,主要从事非农业生产,具备多种功能。

反观城市史学界对“历史城市”的定位,这样的具体内容在其论述中比较缺乏。有的学者描述“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还有的学者指出:“城市是人类聚落的高级形式,也是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中国的历史城市学者常运用一种看似无奈的历史城市标准:凡历史上曾作为县一级政府驻地的聚落,即为历史城市。著名历史地理学家陈桥驿先生曾对这一标准提出批评,陈先生指出,“历史城市”的确定采用这种行政标准明显有问题。20世纪40年代初,陈先生曾在江西东北的一些地方居住过,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进行说明。有一座非常小的横峰县城,当地有民谚:“小小横峰县,两家豆腐店,堂上打屁股,四门都听见。”然而因为是县治所在地,横峰被列为“历史城市”。可是距离横峰不远的景德镇,只因不是县政府驻地则被称为“历史集镇”,即便其是“四大名镇”之一。汉口作为明清时期武汉三镇之一,虽然在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才成为县一级的夏口厅,从汉阳县管辖下脱离出来,但是马正林教授在其著作《中国城市历史地理》中却将汉口与汉阳、武昌并列为历史上著名的地方城市进行论述,陈先生充分肯定了这一做法。不过,马正林教授此举依然是按照行政等级确定“历史城市”,因为到清代末年汉口毕竟升为县级行政建置,马教授在书中也并未确立一个既具学理性又切合实际的历史城市判定标准。

根据以上所述,本文参照现代城市科学的现代城市定义,结合我国历史上城堡(城址)、都邑(都城)、城市发展演变史实,来界定我国的“历史城市”,具体为:我国的历史城市,是从西周建立以来由军政衙署、商肆集市、官邸民宅、手工业作坊、坛庙庠塾等五类功能性设施组合形成的拥有较多官民集居之大型地理实体。城市作为一定区域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等功能。上述界定虽然没有要求“历史城市”具备县级以上治所或分封时代王国以上都邑的条件,不过却要有军政衙署,也就是具备行使统治管理职能的机构;对容纳的人口数量和聚落规模没有定量规定,却有定性要求;虽然没有强调必须有城墙,但是指出必须有军政衙署、商肆集市、官邸民宅、手工业作坊、坛庙庠塾等设施,也就是说不管城市级别高低、规模大小,为发挥城市的作用,必须“五脏俱全”。

三、关于城头山古城址并非中国最早的城市问题

前曾述及我国学术界由于对“历史城市”的判定标准认识角度存在差异,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出现了很多不同见解。有的观点指出“中国城市是与西方城市平行发展起来的,已有五千多年历史”;还有学者认为我国最早的城市是距今约6000年前的湖南城头山古城址,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中国馆将这一见解展示出来,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较大的反响。然而,城头山古城址是否为我国最早的城市,尚需探究。笔者坚信此说不确,特就此问题进行论证。

(一)湖南城头山古城址是否为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古城遗址尚需深入的考古发掘和研究论证1991年12月,我国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位于湖南北部澧县车溪乡南岳村的城头山古城遗址,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根据当时的测定其年代距今约4600-4700年。早于河南安阳后岗古城址、登封告城镇王城岗古城址和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古城址等,因而曾被学者论定是我国最早的古城址,而且被评为1992年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然而,1995年河南郑州西山发现了一座新石器时代中期偏晚的古城遗址,约距今4800-5300年,还有文章指出其年代据C14测定为距今5450-4970±70年间,其筑城年代比城头山古城址早,为已知年代最早的一处版筑夯土城址。可是,湖南的考古专家后来又对城头山古城址进行了几次发掘,提出其城墙修筑过四次,而第一期城墙的建成时间距今约6000年。这样,我国最早的古城址就被论定为湖南城头山古城址。不过,我国史前古城址的考古发掘工作还有很大的开展空间,尤其是在中原发现为时更早的古城址的可能性很大,因而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古城遗址是否为湖南城头山古城址尚需进一步的考古发掘和更深入的研究论证。

(二)新石器时代古城址并非城市按照当今城市科学权威的意见:城市是聚集了一定数量的人口,以非农业活动为主,承担一定地域范围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职能的地理实体。这是城市的基本性质和特征,那么历史时期的城市同样应该具备。但是,“城”虽在原始社会后期就已经产生,但是那时建城主要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和防御的目的。同时这类古城址规模都不大,例如前述城头山城址,其平面略呈直径310余米的圆形,面积约7.6万平方米。并且这些古城址都以窖穴、房屋为多,还有墓葬、陶窑等,功能性设施很单一。一系列考古研究成果表明,这类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城址还只是原始先民居住的具有防御功能的聚落,而并非城市。西周的都城丰镐当是我国最早的城市。

四、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城市历史文化研究包含的内容很广,涉及的时段也很长。一座城市产生以来,在该城市及其附近地区发生并与之相关联的文化事件和现象以及遗留的文物遗迹均在其研究范畴之内。笔者提出几点原则性意见,以促进城市历史文化研究领域的发展。

(一)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的基础城市历史文化研究要充分关注城市兴起和发展所依存的地理环境与伴随城市兴衰演变所产的环境变化;另外须紧密结合城市考古学和城市史学的研究成果以及城市科学有关当今城市发展动态与未来发展的新理念、新动向。唯有如此,方可使城市历史文化研究具有深厚而广泛的根基和前瞻性动力,从而使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既处于学术前沿,具有创新性,又符合时展需要,有用于世。

(二)可以分为三个层次进行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第一层次,属基础性的,也就是探讨城市所在地区的地域文化。我国历史绵延数千年,国土面积广阔,由于历史进程的差异和自然环境的不同,地域文化十分丰富。就其大者而言便有齐鲁文化、巴蜀文化、中原文化、燕赵文化、三秦文化、吴越文化、三晋文化、滇黔文化、荆楚文化、闽台文化、岭南文化、陇右文化、新疆西域文化、青藏高原文化、关东文化、蒙古草原文化等地域文化区。尽管这些文化区都是华夏文化体系的组成部分,可各有区别于其他的鲜明特色。所以城市历史文化研究须注意:城市形成于不同的地域文化区,其历史文化便都一定程度带有该地域文化之烙印。另外还要明确,在不同地域文化区内,其文化状况又有更下一级的分异。以三秦文化区为例,陕南、陕北和关中三个不同区域的文化就明显有差异。属于长江水系的陕南秦巴山区,巴蜀文化和荆楚文化对其影响更多一些;晋北文化和蒙古草原文化对陕北黄土高原地区的文化影响更大一些;而关中地区则为长安文化涵盖的地域范围。所以,在西安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中,便应当注重研究三秦文化尤其是长安文化及其对西安城市文化的影响。而武汉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便要结合荆楚文化尤其是江汉平原之地域文化。在三门峡地区,因属中原文化大区内之河洛文化亚区,还属河洛文化亚区之虢文化区,所以应把中原文化、河洛文化和虢文化结合起来分层次进行研究。第二层次,属主体性的,也就是探索城市区域内与城市发展相关的各种文化现象及其嬗变。不仅包括现存的,而且包括历史上出现但现在只有遗迹和余韵的;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非物质文化。就其大者而言有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包括建筑设计与施工技术、城市规划等)、服饰饮食文化、礼仪文化(包括伦理道德和祭祀活动等)、歌舞竞技等。第三层次,属升华理念性的,也就是研究制度文化和理论观念等。即以第一、第二层次研究为基础,把城市所属地域文化和城市主体文化相结合,进行理念层面的总结和提炼,从而取得更深入的认识,获得理论性成果。以城市规划为例,既要厘清陈明历史上的规划内容和实施情况,也应揭示阐明古人制定该规划的指导原则和思想观念。应当加强探讨城市历史文化的理论问题。这一理论研究工作与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的第三层次是两个范畴。倡导对城市历史文化主体部分相关问题进行升华性研究,仅是研究具体历史文化现象和事件。此处则是倡导对城市历史文化这一学术领域整体研究工作进行理论探索,其目的是促进这项当前非常重要的学术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以期该领域理论性的探索取得突破性进展。

五、关于城市历史文化研究的理论问题

20世纪50年代之初,我国历史地理学奠基人之一侯仁之先生在论文《“中国沿革地理”课程商榷》中,指出历史城市地理研究要以复原、总结历史时期城市所在地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变迁为切入点,方可探明城市起源、城市性质和其发展演变等一系列问题,这奠定了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基础。陕西师范大学史念海先生与浙江大学陈桥驿先生等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进行中国古都学和历史城市地理研究时,不仅注重研究地理环境及其变迁对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还注重研究历史文化对城市形成、发展的影响,这为历史城市地理学的理论增加了新内容。笔者近年来以这几位前辈学者在历史城市地理学理论探讨方面所获创见为基础,提炼概况出“环境—文化理论”,这一理论思想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界在约50年的历史城市地理研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的。总体而言,“环境—文化理论”仍在进一步建设中,不过该理论体系内涵的一些要点已逐渐明确。主要有:———影响历史上都邑城市兴衰发展及其功能、形态形成与变化的两大主要因素是地理环境特点及其变迁与区域文化特色及其嬗变。———关于地理环境,不仅包括地貌、气候、植被、海岸线、河湖等自然地理环境,还包括政治、经济、民族、人口、交通等人文地理环境;不仅注重其微地理特征,还注重其宏观地理形势;不仅关注它们的渐变,更关注它们的突变。———关于区域文化,主要有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制度文化、建筑文化等,且具层次性。民族文化、地域文化处于基础层次;建筑文化处于中间层次,体现城镇景观特色;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处于最高层次。———探寻历史时期都邑城市兴废演变与发展历程及其规律,必须通过将地理环境及其变迁与区域文化及其嬗变结合起来,进行时空交织、人地关联的综合研究。

城市文化研究篇5

关键词:传媒视角;城市文化;城市叙事;大众媒介

中图分类号:F06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646(2012)04-0123-02

城市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21世纪被看作是城市的时代,城市发展因而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成为当今时代一个重要话题。曾一果2011年12月在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新著《想象城市:改革开放30年来大众媒介的“城市叙事”》,便以“想象城市”入手,探讨人们是如何通过大众传媒认识、接近和了解城市。在曾一果看来,人们对于城市的理解,不仅取决于实际的城市体验,同时,在很大程度上,也依赖于各种各样的媒体。

这本书分为五个章节,全书的落脚点在“想象”一词上,作者试图通过大众媒介对城市的把握与建构还原客观的社会生活,大众媒介与城市之间的关系不仅仅在于城市在大众媒介中是怎样被反映与被传达的,更在于大众媒介在城市的建构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诚如作者所说:“‘想象’不仅是指思维的自由发散,更是一种对事物的认识、叙述和建构。想象并不意味着所想象的城市不真实,意识世界里的城市和现实城市一样真实,甚至意识世界的城市更真实,它经常会把现实世界未曾显现的一面展现出来,想象城市实际上包含了意识对现城市的一种重新叙述、把握和建构,“想象”城市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建构过程。”

为了弄清大众媒介对于城市的叙述和建构过程,作者查阅了大量历史文献,运用文化研究、文本分析与社会学等研究方法和理论,结合新闻报纸、大众杂志和影视媒体等多种媒介文本,以共时性与历时性的坐标轴架构全书:一方面,考察改革开放以来,从传统乡村向现代城市过渡的媒介反应;另一方面,从共时性的角度,探讨不同空间和地域环境中媒介的城市建构。

在本书的开头,作者重点阐述了中西方学者关于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研究成果。接下来便以“乡土中国”为出发点,考察在大众媒介中,尤其是在影视剧中,“乡村”与城市之间那种扯不清的复杂关系,探究在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进程中,乡村的媒介神话如何建构,如何瓦解以及如何再生的历史过程。在作者看来,“乡村”不仅仅是相对闭塞的地理位置,它更是一个与城市相对的文化体系;而“城市”也不仅仅是地理学上的空间,而是一个与乡村世界、乡村文化相对照的文化形态、生存处境的命名和隐喻。乡村与城市的复杂关系一直贯穿在整个中国的现代化过程中,并被现代影视和新闻报纸等大众媒体不断地表述和再现,作者以《篱笆女人和狗》等电视媒介为个案,深入讨论了影视剧如何再现乡村与城市的复杂关系,以及这一关系背后深层的文化和权力结构。

在书的第二部分,作者重点考察了在都市语境之下,大众传媒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关系。一方面,讨论了当代大陆市民剧如何建构“市民故事”,指出从早期的《渴望》、《贫嘴张大民的幸福生活》,到《双面胶》、《金婚》,市民剧的发展一步一步地由建构满怀理想的“世俗神话”到真实可触的“世俗美学”。并针对各种大众报纸,仔细分析了这些报纸在建构现代市民公共空间方面的作用。作者还将视野拓展到了全球化语境之下的媒体报纸考察上,认为全球化固然令大众媒介的表述显得更加多样化,但在一定程度上,在这一时期,大众媒介对于“国际化都市”的疯狂追求也值得深思。所以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各种大众报纸,如何在追逐国际化都市的热潮中,重新审视和看待自己的过去,重拾、甚至主动建构“失落的传统”,作者特别以苏州的《苏州日报》、《苏州杂志》媒体为代表,探讨这些城市传媒如何反思自我,重构失落的城市传统。

在最后一章里,作者回归到了诸多社会学家所关注的空间问题,梳理了康德、卡西尔、齐美尔和列斐伏尔等人的空间观,特别以列斐伏尔的空间再生产的理论,将北京和上海作为研究个案,探讨媒介的城市想象与不同空间、地域之间的关联,例如在讨论北京城市空间的时候,作者着重分析了大众媒体的“北京叙述”,如何围绕着老北京与新北京这一问题展开;而在讨论上海时,主要探讨媒体是如何围绕着上海的现代性问题展开文化讨论和想象。这些分析都结合新闻报纸等具体文本,分析细致,显示了较深的文本解读和文献分析能力。

城市文化研究篇6

关键词:文化建设;上海;文化城市;城市精神;慈善之城;艺术之城;创意之城;时尚之城

中图分类号:J50文献标识码:a

一、上海城市发展与社会建设的回顾与前瞻

2004年4月23日,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正式了《上海迎世博文明行动计划》。该《行动计划》提出,将在继续向市民倡导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的“七不”规范基础上,引导市民提高自身综合素质;通过努力达到“七建”,即守秩序,建法治之城;讲卫生,建健康之城;护环境,建生态之城;有礼貌,建礼仪之城;重信用,建诚信之城;爱科学,建学习之城;献爱心,建友善之城。这可以看作是上海一个有意图的建设发展规划。也取得了一定的实效。

在“十二五”期间,特别是在世博会之后,上海城市社会本身的发展水平取得了飞跃性的进步,同时,世界和中国对世博城市上海的期待值也有了很大的提升,因而,上海应积极主动抓住后世博的黄金机遇与重大挑战,进一步强化上海城市建设发展的主动性与自觉性,超越过去比较简单、实用、不够系统的建设思路,从系统性、总体规划及理念创新等方面全面推进,提出并建构与上海国际化大都市、文化大都市以及世博城市等身份相匹配的城市社会建设战略目标与实际操作框架,这是我们研究上海城市发展理念的出发点和基本立场。

和城市建设中普遍存在的“换一届政府就换一张规划”①相似,在城市社会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研究、制定上,也普遍存在着互不相干、彼此矛盾甚至是相互冲突等问题。这是由于缺乏理念创新、理论指导、战略规划和系统设置的恶果。在某种意义上,与经济建设相比,城市社会发展是一个在结构上更为复杂,在建设上需要循序渐进,以“积德”为主题,以“教化”为手段的“百年树人”工程,最忌讳在建设目标与实际操作上的“大拆大建”、“反复折腾”,因而,对于未来的上海城市发展与社会建设,应最大限度地吸收上海社会建设在“十一五”期间的规划智慧与实际成果,力避“换一个五年计划就换一个城市社会建设目标”,同时,根据世博后上海对其城市社会建设提出的新的要求、需要和期待,参照全球城市发展的普遍规律和中国城市化进程的特殊性,一方面,科学认真地研究“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的衔接与平稳过渡桥梁,为“十二五”期间上海城市发展最大限度地继承“十一五”的成就,盘活“十一五”规划中未有效发挥的存量资源,解决“十一五”期间城市建设遗留的各种“烂尾楼”问题,另一方面,以“国际大都市”、“文化大都市”、“后世博城市”为背景,直面“十二五”期间上海面临的各种重大问题和机遇及其对城市发展的要求,研制对实现上海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具有社会支撑体系和重要推动作用,对上海城市社会建设具有全局性和战略性,对中国其他城市具有示范性和引领作用的“上海‘十二五’社会建设总体框架”。

二、建构上海城市发展新理念的理论基础与现实背景

城市是个万花筒,大都市社会所涉及的层面与关系更是复杂万分,因而,上海在“十二五”期间的首要任务是提出、明确与时俱进、科学性与先进性并重的发展理念。

在城市发展理念上,应紧紧围绕“文化大都市”这一上海城市软实力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进行探索。“文化大都市”是个新概念,也是一个有关城市发展的新理念。如果“大”和“都”主要为了与上海的城市规模与身份相匹配,那么这个概念的核心内涵就集中体现在都市文化学提出的“文化城市”理论中。“文化城市”可以为上海城市发展提供一个先进的理论基础。

首先,“文化城市”是一种以文化资源为客观生产对象,以自由劳动机能为主体劳动条件,以文化创意、艺术设计、景观创造等实践方式为中介与过程,以适合人的生存尊严与全面发展的空间重建与社会进步为目标的城市理念与形态。它突破了古代以“政治”为中心、现代以“经济”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模式,既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形态,也是一种全新的城市发展模式。在全球化进程不断向纵深推进的当下,随着文化资源直接构成城市经济系统中重要的生产要素的新变化,以及文化生产力正成为城市社会实现良性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的新事实,一个名副其实的“文化城市”,将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获得现实的发展空间与核心竞争力。因而,文化城市是具有全球普世价值与科学示范意义的城市发展模式。②

其次,20世纪以来,包括上海在内的中国城市已经历了政治城市、经济城市与文化城市(2005年以来,以“宜居指数”、“生态指数”、“幸福指数”等城市发展观的提出为标志)三种城市化模式。而随着中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城市文明建设与文化发展的需要,“文化城市”必然成为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更高目标与创新模式。这不仅因为,与政治型城市化和经济型城市化相比,以文化艺术为核心功能的文化城市更能体现出人类文明发展的新高度,是兼顾了传统与未来、最适合主体需求和城市本性的科学与全面发展模式。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文化城市建设对中国实现经济发展方式和中国城市发展方式转型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与示范价值。当然,建设文化城市并不排斥城市的政治与经济功能,而是以文化发展为主题,对城市的诸要素的科学配制与诸功能的进一步优化,并将最终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城市文化研究篇7

对江苏境内具有典型性的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色彩定位方法与保护策略进行探讨。以色彩地理学为理论基础,通过定义不同尺度的城市色彩,采用感性的艺术方法与理性的技术方法相结合的手段进行城市色彩的梳理。通过城市色彩定位方法的构架,提出了应以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为主导因素,通过城市组群化保护,色彩文化保护和色彩的嬗变几个方面进行色彩保护策略的研究,使城市色彩的保护与名城保护的系统有机结合。

关键词:

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色彩定位方法保护策略

中图分类号:tU9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069(2015)05-0060-02

“历史文化名城”的提出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现实意义,是我国对历史文化遗产的―种宣传教育方式及政府的保护策略,目的是促进地方政府将城市保护与城市建设协调发展,具有法定意义。经过几次评建,我国现有历史文化名城125座,诸多历史文化名城承载了大量的历史文物,见证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大事件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项系统工程,城市类型各异,采取的策略也应具有针对性。城市色彩包括了自然色彩和人工色彩两大内容,是事物的第一视觉要素,对物体的第一印象中色彩的视觉占有率能够达到80%,另外,随着中国城市进程的加快以及为了追求城市个性,使得城市中各类不和谐的色彩层出不穷,反而失去了个性,因此,从城市色彩入手进行相关策略的研究对名城保护的系统工程具有重要价值。

1.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色彩概况

江苏境内有11座历史文化名城,在数量上居全国之首。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各具特色,呈现出了不同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影响下的独特的城市色彩特征。近些年,随着名城保护思想的春风渐起,江苏各地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探讨或制订了符合城市发展和特色营造的关于城市色彩的“规矩”和实施计划。色彩研究的全过程呈现出政府、社会大众、专业机构共同参与的局面。

江临黄海,跨长江、淮河南北与四省一市接壤,境内有洪泽湖、太湖,水资源十分丰富,也是中原文化、江淮文化和吴文化要地。从南到北城市色彩样貌具有一定的统一性,而又各具特色。南京为六朝古都,传统建筑、街区数量很多,总体上青砖、粉墙、黛瓦、民国时期的青灰、灰白蓝等色彩逐渐成为南京城市色彩的主轴。苏州地处吴文化中心,其独特的小桥流水、鱼米之乡的符号使其色彩更加鲜明,即粉墙黛瓦的清雅色系成为苏州城市色彩的代表性特征,同类型的城市还有无锡、镇江等地。同吴文化不同的是江淮文化的代表淮安、扬州等城市由粉墙黛瓦的婉约逐渐过渡到兼具南北特色的城市特征,城市色彩中即有黑白两色,同时也具有北方浓烈的色彩如红色、明黄等点缀色,体现了南北交界的色彩地理特点。徐州城市色彩在中原文化和气候地理特征影响下更加接近于北方城市色彩特征:色彩较为直接、浓烈,以“龙腾黄”、“青玉绿”为主色调,代表了徐州帝王之乡、汉玉出土的地域特点,同时涵盖了青山碧水的城市发展诉求,如表1。

2.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色彩定位方法

2.1色彩地理学影响下的城币色彩定位

城市色彩的视觉形象不仅仅是几种色彩的简单概括,城市色彩定位的成果应建立在科学合理的方法体系基础之上,是具有控制、引导、保护、传达等多重任务的色彩谱系。

色彩地理学由法国色彩学家菲利普朗克罗(JeanphilippeLenclos)基于地缘和文化学的角度提出的关于色彩及其相关问题考察、审视的方法。色彩地理学认为: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色彩会因其在地球上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大相径庭,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两方面共同作用决定了一个地区或城市的建筑色彩。研究过程主要包括了选址、调查、取证、归纳、编谱、小结等环节。色彩地理学从广义宏观的角度描述了特定目标色彩的研究路径,同时将自然和人文因素纳入到色彩谱系研究的方法体系之中。通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或城市中具有代表性的地段(如历史街区及建筑)进行色彩的取证,进而完成归纳等一系列工作。通过色彩地理学的方法对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色彩的概括是在充分考证自然(客观物质条件)、人文(主观)因素的基础上概括性地提出其色彩样貌。

以苏州为例,在自然因素方面,苏州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整体气候特征为温热过渡,全年温度适中,年平均降雨量较大,因此,苏州城市建筑外观通常用白色涂料进行保护和装饰,配合部分当地特有的黑瓦可以使城市显得更加素雅、稳重。在人文因素方面,苏州所代表的吴文化讲求精巧,善营心计,有一种阴柔之美,各家善于造景而常用粉白、黛黑、山青等色彩,而苏州也是一些仕途失意的文人墨客喜爱的城市,一些得不到重用的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抱负与才华,建造了一些不同于皇城的大型园林景观,这些景观不追求全碧辉煌而是用清淡的色彩彰显其清高、淡薄的心态。另外,道家思想在江南较受推崇。《易经》将“道”描述为“一阴一阳”,黑白两色代表了事物的阴阳两级。老子日:“五色令人目盲”,庄子也有“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论断。

2.2感性的艺术方法

感性的艺术方法主要强调在理性分析、总结色彩样貌之前通过主观感受获取色彩的信息并进行表达、选取和交流。据此来追求色彩认知的一致性,将感受、体会而得出的色彩进行统一性的谋求和契合。

感性的艺术方法的色彩表达不是专业的理性表达,而是在理性结果的简单化基础上综合考虑信息接收者的复杂性,将色彩进行直接的、普遍的、概括的表达,如色彩与材料结合的表达方式:青砖、粉墙、黛瓦等。选取阶段是色彩定位方法的重要部分,决定了城市色彩定位的层次和尺度,江苏历史文化名城的研究是选取江苏境内具有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城市,在此基础上选取重点区域中的重点地段,甚至细化到重点街区及重点建筑,如表2。另外,选取是包括了宏观、中观、微观尺度在内的具有不同针对性方法,在研究结果方面选取也体现了对于结果判别后的获取。交流阶段的目的是将最终的色彩成果进行公众化的认证,通过各种方法将得出的城市色彩谱系在公共领域进行传播和宣讲,进而形成共识乃至共鸣。

2.3理性的技术方法

城市是一个非常复合的巨系统,附着在城市物质形态之上的色彩也是一个复杂混合的子系统。通过理性的技术方法可以摆脱以往对色彩难以名状又雾里看花的表象的认知。理性的技术方法充分融合光学、设计学、心理学等学科,通过采集、比较、分析等阶段对城市色彩进行定位。在各个阶段中,应用物质工具和科技手段对色彩进行加工是理性技术方法的基本表现,例如在进行色彩采集时,需要用到色卡、相机等,在进行比较、分析时需要用到计算机及各类辅助软件。此外,色彩价值取向方面也能够体现理性的方法,由于人们生活环境、受教育程度和人生经历的不同对色彩的感知也会干差万别,而城市色彩又带有强烈的公共属性,因此,在众多的对色彩的认知维度当中,可通过建立理性的平台和轨道,为城市色彩的定位选择符合社会大众审美集合的色彩谱系,进而优化城市色彩环境,为名城保护提供思路。

3.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城市色彩保护策略

3.1组群化保护

一些国家名城的保护从单体建筑的保护发展到区域保护,从简单的控制性保护策略转变为注重历史街区功能的振兴、发展和强化。组群化保护是定位尺度影响下的,将江苏历史文化名城进行近似或类似组合后的色彩保护形式,同处于一个组群的不同城市受到类似的自然、人文因素影响,因此,其色彩的保护策略较为接近。

江苏历史文化名城色彩总体上是―种因“水”而成的色彩,11座历史文化名城大多处于降雨充沛的气候带,而江苏境内江河湖泊众多,可以说“水”是各城市中无法回避的基本元素。另外,江苏境内从南到北的地理走向,以及区位划分可以将江苏历史文化名城分成三个组群,分别是江南组群、江淮组群及淮海组群,例如:南京、苏州、无锡、镇江等城市属于江南组群,其自然地理条件和人文因素主导下的色彩环境十分近似。江淮组群包括淮安、扬州,淮海组群主要是徐州。通过三个组群的类比可以看出其色彩走向的变化:从南到北逐渐浑厚、多变,色彩的成分越发复杂,色彩的表达也是越发多样。

3.2色彩文化保护

城市或一个区域的色彩使用是一个集体性的表达。在城市领域,它不再反映个体或主观选择:当它赋予某个地方以特定身份时它就成了文化符号。每个城市的地域特征决定了一个城市色彩文化符号的形式,江南组群文化色彩相对成熟、稳定,强调和谐统一,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象征意义十分鲜明。江淮组群色彩兼容并蓄,南北结合的特点更加突出,淮海组群更多的是带有北方的文化色彩符号,讲求对比,在对比中产生独特的视觉形象。作为一种历史演化的视觉表现形式,文化色彩实质是各种相关要素互动的结果。保护城市色彩实质是保护其色彩样式隐含下的城市文化,而城市文化又通过色彩、形体等物质形态得以表述,重视色彩文化的建设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对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色彩文化的保护过程可自上而下地促进社会各领域对于城市传统文化的认知,提高管理部门的重视程度。强调:“毁掉古建筑搬来洋建筑,城市渐失个性”,“保护好古建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历史,保存城市的文脉,保存历史文化名城无形的优良传统。”“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领导者,既要重视经济的发展,又要重视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的保护…。

3.3城市色彩的嬗变历史文化名城的发展具有时间与空间的多维性,城市空间的构成与发展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历史本身不是凝固不变的,因此,历史文化名城色彩的发展亦是动态的,要将空间中的色彩形象放置于时间之中,经过时间的潜移默化逐渐形成不同时间节点上的色彩特征,由此可以看出,历史文化名城色彩的研究最终并不是单一地赋予其某种色彩或色调,而是在符合特定时空城市色彩审美需要的前提下通过解释、探索性的研究方式为城市提供色彩保护的依据和准则。在进行城市色彩保护时应带有一定的预见性,保护目前的色彩目的是引导未来色彩的走向,使色彩的变化符合城市发展需要,又对城市个性的发展提供视觉形象的支撑,同时,将色彩定义到时间的发展轨迹之中,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能够体现色彩文化的积淀,最后升华为―种具有象征意义的文化符号,甚至是城市持续健康发展的宣言。

城市文化研究篇8

[摘要]通过对黑龙江省城市化的发展历史和现状特点的研究,揭示产业结构和体制结构优化对城市化的影响机制,提出了具有资源、边境、寒地特色的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目标和对策。黑龙江省位于我国东北部,全省土地面积45.39万平方公里,人口3628.5万人(1997年),是我国重要石油工业、煤炭工业、森林工业、重型机械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基地,以其寒地、资源和边境的省情特色在国内独树一帜。在我国50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作出了巨大贡献的黑龙江省,在世纪之交面临着“二次创业”的重任,面临着既有对资源进入开发后期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困难,也有边境开放、寒地开发良好前景的发展格局。与社会经济发展同步,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也面临着机制转型和优化调整。从历史和发展的观点剖析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的规律,选择合理的城市化道路是黑龙江省跨世纪发展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重要保障。1.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的历史与现状特点1.1城市化发展历史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经历了古代城市化萌芽期、近代城市化雏形期和现代城市化发展期。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黑龙江省城市化的影响机制不同,城市发展特征各异(表1)。总的来讲,地处边境寒冷地带、基于资源开发的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与我国大部分地区有较大的差异,其突出的特点是近代城市化的突发性和现代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建国后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经历了4个发展阶段:①较快发展时期(1949-1957年)。这一时期黑龙江省完成了全国十分之一的工业基本建设工程,建成了全国重点项目22项,其间人口非农化水平由24.9%提高到38.8%,城市数量也由5个增加到8个。②大起大落时期(1958-1962年)。受“大跃进”的影响,1960年人口非农化水平高达48.1%,国家调整政策后又降至1962年的38.5%。③停顿时期(1963-1979年),由于“文革”中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城市人口下放农村等因素,全省城市化发展出现停滞态势,1979年人口非农化水平较1963年下降2.0个百分点,城市也仅增加2个。④稳步发展时期(1980年至今)。随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农村城市化取代资源型城市的发展成为城市化进程的主要推动力量,1997年人口非农化水平达到45.02%,城市数量也提高到31个。1.2城市化现状发育特点1.2.11997年,黑龙江省31个设市城市(不含辖县)占有全省31%的土地面积、74.94%的人口76.35%的国内生产总值,84.98%的工业总产值,73.52%的农业产值,城市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率比全国平均高出1倍以上。1.2.2人口城市化的高水平与基础设施城市化的低水平共存。至1997年初,黑龙江省非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5.02%,其中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38.42%。黑龙江省的人口城市化水平,居全国第5位。但由于长期受“重生产、轻生活”思想影响,城市基础设施欠帐多,城市设施指标均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2.3全省城市化资源、边境、寒地特色鲜明。丰富的自然资源、边境省份和中国最北的地理位置是省情中最具有特色的部分,全省形成了资源型、重型的经济结构、厚重朴实的寒地人居特点及资源型城市、边境口岸城市等城市类型。同时全省城市化进程也面临着城市产业结构偏重、综合效益较差、城市功能和空间布局需进一步优化等问题。1.2.4受到自然资源的地域分布、区域开发时序、宏观产业布局等因素的影响,全省城市化发展地域分异与城镇分布密度反向相关。全省城镇分布密度明显呈现出西部高于东部、南部高于北部、平原高于山区等特点;而区域人口城市化水平则正与此相反,全省三大经济区松嫩经济区、三江经济区、兴安经济区城市化水平分别为33.9%、43.6%、52.0%。1.2.5城市现代化、资源型城市黑龙江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黑龙江省城市化与人居环境调控研究》阶段性成果。结构转型、农村城市化是全省城市化进程面临的三大问题。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与全国城市化发展所面临的共性问题之一是城市现代化与农村城市化的共同发展,特殊性问题是资源型城市的结构转型,这是未来全省城市化健康发展的关键。表1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历史简表发展阶段城市化发展特征城市化机制城市发育特点主要城市古代城市化萌芽期(1898年前)城市发展的不连续性政治统治和军事防御城市规模小且职能单一,多为军政要冲和驿站金上京会宁府(今阿城),卜奎(今齐齐哈尔市)等近代城市化萌芽期(1899-1945年)近代城市产生的突发性铁路等交通设施建设及帝国主义的资源掠夺城市规模增大;职能多样化,主要为帝国主义军政统治中心,商品倾销中心,工业生产基地与掠夺资源的物资集散地;城市沿铁路分布。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等现代城市化发展期(1946年至今)城市化发展的持续性工业化和产业层次高级化城市数量、规模增长迅速,城市职能类型多样化,形成以哈尔滨为中心的网络式城市布局体系。哈尔滨、齐齐哈尔、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鸡西、鹤岗、双鸭山、七台河、伊春、黑河、绥芬河等2、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机制当前,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的内在机制主要在于产业优化和体制转型,即“两个根本转变”在产业结构和体制结构中的体现将决定未来黑龙江省城市化的速度与质量。2.1产业结构优化黑龙江省处于工业化发展的中期,其工业化进程略快于全国平均水平。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工业化仍将是全省城市化的决定性因素。随着全省工业结构进入稳定调整时期,工业部门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将有所下降,但工业仍将是促进城市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资源型、重型工业结构的高级化和小城镇的工业增长将是促进全省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重要因素。第三产业以高就业容量和较强的发展潜力成为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新动力,对于第三产业相对落后的黑龙江省其作用将更加明显。农业现代化将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解放农村劳动力,进而促进城市化的发展。这对于相对人少地多、农业机械化水平较高的黑龙江省影响略小。2.2经济体制转型黑龙江省现有城市化发展格局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依靠自然资源的开发形成的,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作为与省情密切相关的资源、边境、寒地三大要素城市化的影响机制不再是单一的促进或限制作用,而是随着市场和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而变化(表2)。可见,全省城市化机制已由单一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的资源开发为主的工业化转变为市场经济体制下多要素、多途径、多类型发展机制,只有立足自身的社会经济系统进一步协调,提高城市化质量,才能使全省城市化进程得以健康、协调、有序地发展。3.黑龙江省城市化发展目标黑龙江省城市化的发展,应体现省情特点并顺应城市化机制,遵循国家的城市发展政策以保证与国家城市化进程的良好协调,促进全省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全省城市化发展总体目标是:加强城市和区域基础设施、社会设施的建设,积极优化经济结构和经济布局,寻求一条具有黑龙江特色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速度适中的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逐步实现资源、边境、寒地型城市化发展空间的现代化和国际化。3.1城市化发展模式的选择黑龙江省城市化进程应从目前单纯依靠资源开发的重数量的外延型发展模式逐步向重质量的内涵式发展模式转变,在适度城市化速度之下,建设与资源、边境、寒地特色相谐调的城市发展空间,逐步优化省域内城市与城市、城市与乡村之间的功能分工,强化省域资源的保护和生态环境的建设,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2人口城市化目标适当放慢人口城市化发展速度,逐步调整黑龙江省人口城市化内部结构,以高质量的农村城市化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取代原有资源开发型的城市人口增长。在现有户藉制度之下,预计至2010年,黑龙江省城镇非农业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46.7%,至2020年达到55.6%,至2050年全省进入城市化发展后期,人口城市化水平将达到70%以上。3.3城市现代化目标建立黑龙江省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表3),逐步实现黑龙江省城市发展的现代化。形成具有黑龙江省特色的经济发达、人民生活富裕、社会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完善、科技文化繁荣、资源可持续利用、高质量生态环境、管理体系高效的城市化空间。表2体制转型与黑龙江省城市机制对比体制丰富的自然资源边境区位寒地因素计划经济主要促进因素。全省城市化的发展主要基于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主要限制因素。作为边防地区,边境城市的发展受到限制。限制因素之一。寒冷的气候增加城市的运营成本,降低城市吸引力。市场经济不定的因素。资源的开发受市场的调节,部分资源型城市限入困境,部分前景好的资源成为促进城市化的因素。不定因素。边境区位利于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改革开发促进了边境城市的繁荣,但随国际政治气候变化。待开发因素。仍有一定的限制作用,但寒地已逐渐成为黑龙江省参与市场竞争新的视点和经济增长点。4.黑龙江省城市化主要对策表3黑龙江省城市现代化目标体系指标单位标准(一)经济总体发展1.人均GDp2.第三产业占GDp美元%>5000>40(二)社会发展3.恩格尔系数4.每万人商服网点5.人口自然增长率6.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每万人拥有医生数8.每十万人刑事案件数9.每十万人交通死亡数%个%岁人件人<20<400<1<70<50<1000<7(三)文化教育科技发展10.文化支出占生活费支出比重11.成人识字率12.青年人口受高等教育比重13.GDp科技贡献率%%%%>20>90>10>50(四)基础设施14.人均居住面积15.人均生活用水量16.人均生活用电量17.电话普及率平方米升/日千瓦时/年%>12>300>1400>40(五)生态环境18.城市绿地率1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20.tSp(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21.二氧化硫年日均值22.城市三废处理率23.城市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24.城市环境噪声平均值%平方米毫克/立方米毫克/立方米%%分贝>35>9<0.09<0.02>90>70<55(六)政治生活民主化、科学化25.拥有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26.民主监督公开化27.法制保障制度健全28.公民各项权利得到充分尊重4.1城市发展战略对策(1)加快全省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发展进程,建设区域性和专业性国际性城市,为黑龙江省与世界经济一体化接轨创建良好的发展机遇。将哈尔滨市建设成为寒地国际性城市;借鉴国外边境国际化都市的发展模式,将黑河、绥芬河等边境口岸城市与其所对应俄方城市建设成为跨国合作的边境国际性城市;将五大连池市等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意义的旅游城市。(2)注重城市发展质量,进一步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建设,提高城市建设档次。完善城市住宅、道路、给排水、电力、电信、供热、燃气、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防灾体系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强化城市商业、医疗、卫生、教育、体育等社会设施的配套发展,建设方便、舒适、安全、优美的可持续的城市人居环境。(3)创造城市风貌特色,促进城市文化发展。根据各城市不同的自然、人文、经济等要素,创造出具有鲜明地方特色、优美景观风貌、高水准建筑艺术、特别是体现资源、边境、寒地省情特点的景观风貌特色体系。(4)制定合理宽松的政策,促进农村人口向小城镇的合理流动。逐步改变二元户藉结构,放宽农民常住地户口迁移政策,准许农民在一定条件下迁移到小城镇落户;同时加强小城镇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外来人口的管理,建立起适应新体制的小城镇户藉管理制度。4.2城镇体系结构优化逐步完善以哈尔滨为中心的(1)城镇体系“点轴”开发系统。其中由绥(芬河)、满(洲里)及哈大铁路黑龙江省域的“t”型一级点轴系统和哈尔滨-绥化(北安、佳木斯)、齐齐哈尔――富裕(嫩江、北安)、牡丹江――林口(佳木斯、东方红)三个“Y”型系统是近期内全省城镇体系发展和产业布局的重点。(2)正确处理城市综合发展与专门化的关系,促进城镇体系职能结构优化。中心城市应重点完善城市的中心地职能;小城市应逐步提高专业化水平,改变产业结构趋同、低水平竞争的状况,有效组织小城市间的协作;资源型城市应着重改变产业结构单一、层次偏低的状况,强化城市综合职能,加强在市场经济中的竞争力和应变力。(3)促进中心城市的发展,加快若干城市群的建设。重点建设哈、齐、牡、佳、大庆等实力较强的中心城市,以高标准、高效率、辐射力强的中心城市带动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增长。借鉴国内外“城市群”、“都市圈”等发展模式,加强对已具雏形的哈-大-齐城市群及其进一步拓展形成的南部城市带和若干中小城市群内部的有机联系。(4)促进资源型城市过于分散的城市空间结构的聚集。适应资源型城市经济结构由粗放式向集约式转化的趋势,加强资源型城市中心区的发展,完善其各项城市功能,逐步实现城市空间的优化聚集。4.3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对策(1)逐步调整以资源初加工为主导的经济结构。立足于资源优势,加大产业关联度,培育既符合本省实际,又与全国生产力布局有良好协调并具有市场潜力的产业群体。在巩固石油、石化、煤炭、森工等优势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农业及食品、饲料工业、医药工业、电子工业、化学工业、汽车工业、高新技术产业等产业门类。(2)充分利用沿边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加大“南联北开”的力度,充分利用中俄经济的互补性,利用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建立强大的面向国际的企业集团,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外向型农业等外向型经济类型。(3)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体制的多元化、社会化投融资体制,培育资本市场,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良性的投入发展机制,缓解社会经济系统发展的“瓶颈”。(4)逐步理顺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条块关系”,建立政府“大服务”的观念,促进使城乡发展统一部署和良好协调。(5)加强与城市化和人居环境发展相关的地方性法规的建设,促进全省城市化进程与人居环境的协调发展和宏观控制,特别是重点加强对全省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自然资源保护、边境开放、寒地开发等方面的立法。4.4技术对策(1)加强对省情、市场以及对国家发展政策的研究,因地制宜地探索具有黑龙江省特色的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之路。应进一步挖掘资源、边境、寒地省情之下的各种发展模式,认真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全省城市和区域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制定出合理的发展战略和政策。(2)编制城市各个层次、各种类型的规划,为城市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可操作的依据,科学指导城市发展的合理布局,配套建设和综合开发,提高资源的利用率。(3)加快信息化发展步伐,建设省域城市地理信息系统。利用GiS等信息技术,充分利用有的城市和区域信息资源,为全省宏观管理、决策提供现代化手段,促进省域内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区域以及区域与区域之间的各种资源的合理配置。参考文献:1、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课题组.中国跨世纪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经济科学出版社.19972、陈颐.中国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南京出版社.19983、张泉源、姚士谋.江苏城市化问题及对策研究.中国经济出版社.19974、俞滨洋.寒地边境资源型城市发展战略规划初探.辽宁大学出版社.1996

城市文化研究篇9

1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服务体系现存问题

1.1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服务体系的组织与管理现状

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服务体系组织薄弱,管理职责不明。一方面,当前的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管理主要是依靠政府来运行的,但是由于政府组织管理效率偏低,许多广场的体育文化服务体系组织薄弱,存在管理职责不明确的现象。许多相关的管理人员也没有积极地投身于广场体育文化的建设。同时,在体育产品补充和供给方面没有及时的更新,为居民的锻炼带来了不便,阻碍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社区街道、居委会辖区内各单位没有形成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服务体系的整体合力。“在城市社区组织中除了街道办、居委会外,还有在街道辖区内的各类单位。这些单位在体育的人力、物力等方面的管理都是各自为政,相互独立,体育活动场所也是各自独立的小圈子。”[1]单位之间交流非常少,体育设施也不外借,导致体育器材也不能够得到充分的利用。[2]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服务体系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不完善。居民进行健身活动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或者是政策性文件的保护,有些地方虽然也有制定一定的文件,但是缺乏规范性。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居民参与的积极性。城市广场、社区体育宣传教育缺乏力度,居民健身意识薄弱。近些年来,我国的全民健身成绩已经取得了很明显的进步,国家也给予了一定的经费投入。然而我们发现,在健身广场上,参与锻炼的人员明显比坐在旁边闲谈的人员要少,仍有很大一部分的人群没有参加体育锻炼中,说明在体育健身的宣传教育上仍缺乏力度。

1.2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服务体系的设施与经费现状

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活动可供支配的经费过少。我国社区公共体育经费来源主渠道有上级政府拨款、自筹资金和社会捐赠三个方面。自筹资金和社会捐赠是当前城市社区体育活动经费的重要来源。而这两方面需要耗费很大的精力投入,导致相关人员参与拉动经费的积极性降低,不能够保证相关活动地顺利及时地进行。城市广场体育设施配置不均衡,有些设施也存在安全隐患。一方面,由于几十年来政府更多的集中于大型相对单一功能的体育设施建设,城市规划中也没有考虑公共休闲的整体需求,广场体育设备单一简陋,只能够满足一部分人的运动爱好,不能够满足全民健身的需求。另一方面,在体育设施的质量、使用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由于是公共体育设施,一部分人就会认为体育设施的保护与自己无关,人人漠然的态度,甚至存在体育器材被盗、被毁的现象。体育指导及其人才现状。从事相关工作的体育指导员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服务参与率低;而且大都以自愿为主,导致了体育指导员年龄都比较偏大,相关的体育知识更新比较慢,服务的时间随意性大。以及相关的体育指导员和相关服务工作的人待遇比较低,大大降低了人们参与的积极性,阻碍了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服务的良序发展。

2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服务体系构建的途径

2.1加强城市广场体育行政组织的管理职能和人力资源的培养,确保经费的投入和高效利用

要改变城市各社区里的事业单位、行政机构等分散管理相关所属广场体育文化体系的模式,要建立完善的体育行政组织,明确相关人员的管理职责,确保管理的高效性,同时要建立检查机构,及时对广场的相关服务部门进行检测和监督。同时还要加强相关城市广场体育文化服务的管理人员和相关体育活动的指导员的培养和引进,为确保管理和指导的高效性和积极性,要加大经费的投入,应该给予相关人员合理的报酬。要注意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的增加,同时要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素质。同时应该要制定体育政策,这些政策的制定要注重满足社区居民各层次体育需求提供体育公共服务,并通过政策和制度化文件的形式予以保障。

2.2深入调查和了解城市居民的健身兴趣爱好和需求

兴趣是促进人们参与的重要动机之一,深入调查和了解城市居民的健身意愿和需求对城市广场体育文化的建设来说非常重要。[3]合适的体育项目的开展决定了居民进行体育活动的参与率。因为年龄、性别、爱好的不同,每个人的健身意愿不相同。相关的组织人员应该要加强对居民健身的需求的了解,针对不同的需求可安排和倡导不同类型的健身活动。[4]如果辖区内居民的健身意愿差别较大,可适当进行调查并进行甄选,选择参与意愿较多的体育活动项目,这样可以提高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2.3加强对体育健身的宣传,提高居民对体育健身的重视

辖区内的相关广场社区的体育文化工作人员、社区的居委会等都有责任和义务加强对居民体育健身知识的普及和宣传,要加大体育宣传的力度。通过一些广告,宣传横幅、宣传板、或者是当下比较流行的微信、手机消息等途径及时传达辖区内的体育健身新闻,也可以开展体育知识科普活动,多渠道刺激居民对健身知识的了解和吸收,从而提高居民关注和重视,来吸引城市居民的运动兴趣。

2.4通过开展不同社区的群众活动联谊比赛,拉动居民参与的积极性

不同广场和社区可以在余暇时间或假期内进行体育活动项目比赛、或者进行联谊活动,促进不同社区居民的了解和互动,加强居民之间的体育文化的交流,从中能够激发健身爱好者的积极性。

3小结

城市文化研究篇10

历史的变迁和现代化建设的原因,导致城市历史文化景观周边环境的变化,出现的被破坏或荒废的现象。尤其是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的情况下,许多景观的周边环境变得十分拥挤,使用功能也相当杂乱,与景观形象发生强烈的冲突,破坏了景观的文化氛围,同时也影响了城市的整体环境风貌。

关键词:城市景观文化研究

ontheurbanlandscapeofculturalstudies

ShenLingwuxitechnologyCollegeDepartmentofenvironmentalartenvironmentalartDepartment

abstract:existingintothecity,hasarichhistoryandcultureoftheurbanlandscape,arevaluableassetsofthecity.theynotonlyshapetheurbanlandscape,highlightingthecity'spersonality,arichurbanculture,improvetheurbanenvironment,butalsothecityofmoderntourismandeconomicdevelopment,etc.,haveacomprehensiveandusefulrole.Sotheyareoftenanimportantpartofacity'scharacteristhehighlightofthecity,thecityhasbecomethefocusoftourismdevelopment.

Historicalchangesandmodernizationofthereasonsleadingtothecity'shistoricalandculturallandscapeofthesurroundingenvironmentchangeswiththeemergenceofthephenomenonisdestroyedorabandoned.especiallyinacceleratingtheurbanizationprocessinthecase,manyofthelandscapesurroundingenvironmenthasbecomeverycrowded,verymessytousefunction,withastrongimageofthelandscapeofconflict,destructionofthelandscapeofculture,butalsoaffectedthecity'soverallenvironmentaloutlook.

Keywords:urbanlandscapeandculturalstudies

一、城市景观与景观文化的概念

景观,是人类生存环境中一切视觉事物的总称,凡是在时空中人类可视见之景物都可以称之为景观;它既是指自然中存在的景观,又是指人类生活空间中存在的所有景观。景观实际上诠释着一种人类审美思想与自然相生相合的关系。作为地理学名词,景观泛指地表自然景色。

景观可以分为自然景观和认为景观。自然景观是指那些不经人工雕琢、完全为大自然所造就的景观,如天然的山、水、树、石、云、日、月等以及与这些物体相关的空间,共同构合而成的整体关系。人为景观则多是指人为设计、人工材料构造的景观,如园林景观、建筑景观、城市景观(包括城市中的历史景观、人文景观、商业景观、娱乐景观等等)。

“文化”一词,在西方语言中原意为“耕作”,引申为培养、教育等含义;汉语中“文化”一词,“文”通“纹”,指装饰花纹相互交错,“化”则意为引导从善,“文”与“化”合之表示文治教化1。

景观文化是个大文化的概念,它不同于文学、诗歌、曲艺等,它与建筑文化相似,都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但它又不同于建筑文化。

景观文化由四部分组成,一是“形”,指景观文化物化的体现;二是意,指景观直接依托和体现的文化;三是景观的背景文化,指外在于景观的文化、思潮和社会;四是景观的阅读文化,指游者对景观的认识、理解和利用2。

城市是一种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和历史文化,是一个城市区别于其他城市的关键所在。

城市居民与其周围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城市,是人类在改造和适应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人工生态系统,也是自然―经济―社会的综合体。3

城市景观文化,狭义上讲,包括城市的自然环境、文化古迹、建筑群以及城市的各项功能设施等物质传递给人们的视觉信息感觉。广义来讲,包括地方名族特色、文化艺术传统,包括人们的日常生活、公共活动、节日集会等所反映的文化、习俗及精神面貌等有浓厚生活气氛的内容。因此,城市景观文化能够综合反映出一座城市的自然、历史、社会及经济的形成特色及发展状况,占据着现代城市规划的重要位置。

二、城市景观与景观文化的历史渊源

现今的生态环境建设,城市的本质更强调的是人类聚居藉以生存和生活的环境。环境的综合性决定了城市规划和城市景观的综合性。城市景观的普遍问题是过于人工化。

城市景观首先要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理念“天人合一”。这是中国文化的总纲。战国时的管子早就提出“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理念。4现代的东西方文化也在人与自然协调,只有一个地球,而地球上不只有人、人与自然共同持续发展等理念方面有所统一。我国传统文化对待人与自然的关系,常遵循“人杰地灵”而且说“景物因人成胜概”,不孤立地提“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对神与人之间的关系而言的。人与天调,天人共荣,人也就在其中了。中国文字“一人为大”、“一大为天”就包含人与自然的这种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人是大,但第一大是自然。上世纪末年国际建筑师大会在北京发表的《北京》将20世纪概括为“大建设,大破坏”,而面对新世纪提出“将城市和建筑建在绿色中”。5城市景观最基本的因素是山水形胜。我国60%以上的国土是山地,近山城市都有大水面。环境是城规、建筑和园林创作之源。传统风景区和园林建筑都善于化整为零,组成建筑组群,大大地减少了平整的面积,得到“因山构室,其趣恒佳”的结论。管子说:“其功顺天者天助之,其功逆天者天违之,6天之所助,虽小必大;天之所违,虽成必败”。因此也要控制城市发展规模因地制宜,而不是因“宜”制地。

城市景观要有生气就必须建立在生物多样性的生态基础上。动物和微生物无不借山林和水泽等生长和繁育。一切生物都离不开地面,只有在地面上创造宜于多种生物生长和发育的环境才能达到生物的多样性。

因此,城市建设一方面要保护城市的自然资源,另一方面要对在城市化过程不可避免地破坏了的自然资源进行补偿,并建立城市的人工生态系统,保证城市持续发展。这就需要人工塑造地形,以形成适应多种生物需要的人工小气候条件。因此,地形设计不仅是创造不同的空间的手段,也是创造不同生态环境的手段。平地只是一种环境,坡谷是另一种环境。因微地形起伏可以创造阴、阳、向、背,加之理水的因素又出现干湿的差别。湿生、沼生、水生的植物就有了藉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

城市景观,总的来讲,是把人工建筑、街道融会到自然环境中。把城市和建筑建在绿色中,绝不是空想,它是发展的方向,是可以逐步实现的。

在景观营建过程中,人类不断的熟悉物质,掌握技术,了解如何建造,如何使之满足自身的需求,如何使之体现社会观念意识,体现民族特性,地域特性等等。

三、城市景观与景观文化的相关研究

当前在城市化急速发展的背景下,随着现代城市旅游的兴盛和人们保护观念的加强,城市景观不断地受到了大众普遍的关注和重视。

城市景观文化是历史的积淀,留存于城市中,融汇在人们的生活中,并对人们的观念和行为起着无形的影响。80年代开始,出现于中国的城市美化运动在许多方面都与100年前发生在美国以及随后发生在其他国家的城市美化运动,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城市景观的文化是历史留下的城市古老印记,是一种亲切的历史文脉延续,是人们可以感受到城市历史文化信息的物质载体,它使居于城市中的人们有强烈的文化和精神归属感。

最近几年,国内在保护城市景观文化的完整性和历史原貌的实践中经常被提到所谓“修旧如旧”的做法,即将受到破坏的城市景观的文化性经过修建恢复为“历史原状”。恰到好处地把握了原有的景观意境和景观特色。城市和景观是一个民族及其文化的身份象征,也就是说,我们每次设计和规划都代表了我们着一个什么样的民族,反过来,我们的民族和文化也都有自己的代表景观与象征。7

以城、片、线的方式作为保护的手段,能够使城市景观之间成为相互关联的有机体,从而有助于依据相互的关系并结合城市的结构规划出合理的景观交通体系,而不至于使城市景观变成城市中散落的明珠。

在对传统城市景观的继承方面,要注意那种“假文脉”的现象,即机械地抽取传统城市景观中的片段,而不加分析地进行拼贴组合。在设计中从历史和传统中借鉴一些形式或内容,应考虑到时代的需求和特征,在继承的同时致力于传统城市景观的更新发展,使城市景观不断满足时代和人类演进的需要,营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城市悠久的历史文化,给城市景观提供了创造的的素材,设计师从中激发出了不少设计的灵感。同时也是城市重要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具有感召力和凝聚力,对于提高社会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味,陶冶情操,激励民族自信心和增强爱国主义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四、总结

每个城市都是“生长”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城市景观文化不应只是“千城一面”,随“风”而抄,而更应该将城市特有的自然、经济、人文、历史和本土文化艺术化,充分挖掘和利用城市的人文历史资源,通过构图法则的运用,将城市中的各种物质、文化特色融入到空间,产生鲜明而富有特色的主题。

人类社会进入21世纪,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制造”遍布世界的各个角落,有着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学术滋养的景观文化基础,正推动着中国设计走向备受世人关注的位置,“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正代表了我们民族性格中最为核心的精神,肩负着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和展示现代文明风范的重任。同时,许多优秀的城市景观文化也是很值得我们去学习的,虽然各个国家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但所呈现出的丰富多彩的文化传承形式,需要我们以开阔的全球化视野和心态,来审视过去、现在和未来。

城市景观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现象,对文化的态度直接影响着城市景观的质量,将城市景观文化的延续性与都市生活的现代性有机融合,才能创造出城市景观的新文化。思考在全球化历史进程中中国城市景观文化的地位、处境和方向,发展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环境是我们所应该深思的。

参考文献:

1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m].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1

2赵克理.顺天造物[m].河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3畅广元.文学文化学[m].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2000

4张鸿雁.城市形象与城市文化资本论――中外城市形象比较的社会学研究[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5文增.城市广场设计[m].辽宁:辽宁美术出版社,2005:27

6陈宗海.旅游景观文化论[m].上海:上海大学学报,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