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能运动对幼儿的好处十篇体能运动对幼儿的好处十篇

体能运动对幼儿的好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9:43

体能运动对幼儿的好处篇1

论文摘要:趣味体育游戏在幼儿成长中起着重要作用,对幼儿生理和心理健康具有重要影响。本文针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探究趣味体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并提出有关游戏开发和应用的一些见解,旨在为促进幼儿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体育游戏兼具运动功能和游戏功能,是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通过体育游戏教育,不仅可以为幼儿感知世界积累经验,促进心理健康打下良好基础,而且可以最大限度刺激幼儿大脑,促进大脑机能完善,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为了培养幼儿的竞争意识、独立表现意识和群体意识,促进幼儿心身全面发展,许多幼儿园将体育游戏作为幼儿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本文针对幼儿生理和心理的特点,探究趣味体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特殊作用,并提出有关游戏开发和应用的一些见解,旨在为促进幼儿教育健康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1,幼儿生理心理特征

1.,幼儿生理特征

幼儿生理表现出许多特征,从与运动有密切关系的角度看,幼儿的骨骼中矿物质含量少,骨骼不够坚硬,尤其是掌、腕、指骨尚未骨化,肌体纤维细弱,力量较小。幼儿胸膛较小,呼吸机能尚未完善,表现出呼吸浅而短促,运动时心跳及呼吸频率高,心脏容积小、心肌薄,收缩力小。

但是,幼儿的神经细胞总数与成人基本相同,有研究表明,三岁幼儿的神经细胞总重量接近成人的75%左右。从这个角度来讲,幼儿基本具备一定的运动系统和神经系统能力调控。只是幼儿的神经系统易兴奋也易疲劳,好动但不能持久,注意力容易分散。

这些生理上的特征决定了幼儿难以参加长期剧烈的体育活动,而且要求体育活动内容多样。为了有效激发幼儿运动潜能,必须充分了解幼儿生理机能特征及规律,合理安排幼儿的体育活动类型。体育游戏正是结合幼儿生理特点安排的一种运动干预方式,通过体育游戏给予幼儿适当的训练与刺激,不仅有助于幼儿身体机能的提高,还可以促进幼儿运动潜能的开发。

1.2,合理特征

与幼儿体育游戏相关的心理主要包括幼儿认知和个性心理。幼儿认知主要涉及到幼儿储存的知识技能经验,这使得幼儿进行体育游戏成为可能,即幼儿所做游戏的类型是受幼儿已有经验制约的,幼儿认知决定了幼儿体育游戏的内容和方法。具体地,幼儿体育游戏所需要的认知能力主要是感知观察能力、表象能力、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等,这是幼儿进行体育游戏的心智保障。

从实际工作中总结可知,个性心理表现为:幼儿大多活泼爱动,尤其是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可以做到不知疲倦,容易产生兴奋,但注意力不容易持久集中,游戏活动的自觉性、持久性受到兴趣支配,意志行为很少起作用。动作概念的形成主要是靠直观形象,而不是抽象逻辑,体育游戏时喜欢具有情节性、故事性的内容,喜欢在音乐伴奏下做韵律性、节奏性动作。幼儿的模仿能力极强,喜欢模仿动物行走、跳跃、爬行、攀越等动作,等等。

2趣味体育游戏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体育游戏作为一种激发幼儿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手段,其内容和形式与幼儿生理特征紧密联系,它的娱乐性和竞技性能够满足幼儿个性心理需要,它对幼儿生长发育、心身健康和良好行为习惯养成起到积极作用。

2.1趣味体育游戏可增强幼儿的机体健康

趣味体育游戏是以体育运动为基础,采用游戏的形式,将人体的跑、跳、投等基本活动结合在一起,并根据幼儿教育实际需要,有针对性地拟定特定的故事情节和竞技性比赛规则创编的,兼具运动性和趣味性。幼儿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体育锻炼能使身体各部位器官、系统的功能以及各种身体素质和身体活动能力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使幼儿的体质不断增强。单纯的体育锻炼枯燥无谓,重复的动作不利于激发幼儿的兴趣。体育游戏将运动与游戏相结合,成为幼儿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游戏具有浓厚的趣味性,能引发幼儿参加游戏的欲望,吸引他们积极主动地参加游戏,从而达到理想的锻炼效果。

2.2趣味体育游戏可促进幼儿认知能力的提升

幼儿成长不仅需要机体发育完善,更需要接受外部知识信息。幼儿的大多自然和社会知识来源于对事物的感知,趣味体育游戏根据特定需要创设环境,设置情境,以灵活多变的形式激发幼儿兴趣,使幼儿主动参与游戏,这就为幼儿提供了思维活动的条件,通过参加体育游戏活动,让他们在玩乐中接受新知识,吸取新信息,不断储存积累知识技能经验,丰富对事物的感知,逐渐完善感知观察能力、表象记忆能力、记忆能力、思维想象能力,这些能力都是幼儿认知能力提升的保证。同时,通过体育游戏,使幼儿具备正常的智力,积极愉快的情绪,活泼开朗的性格。

2.3趣味体育游戏可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

幼)l能和他人保持正常关系,乐于与人嬉戏,友好相处,与多数幼儿建立良好关系,是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需要。体育游戏一般都通过集体形式进行活动,幼儿在合作过程中与他人进行语言沟通,会促进幼儿社会性语言的运用。体育游戏一般都设置一定的游戏规则,幼儿在游戏时自觉遵守这些规则,能够促使自我控制能力的提高。通过游戏伙伴的相互模仿、协调,幼儿可以学会如何与他人友好相处,如何处理人际矛盾及控制自己的情绪。在游戏中,每个幼儿充当不同角色,在愉快的体育游戏中,渐渐积累集体生活的经验,养成相互关心、相互谦让、相互协作的行为习惯。

3趣味体育游戏开发应用的理性思考

体育游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其开发应用必须基于幼儿实际生理发展水平和心理需求。

3.1趣味体育游戏开发应用要适应幼儿生理特征

针对幼儿难以支持剧烈体育活动和体育活动内容要求多样化的特点,开发应用趣味体育游戏主要考虑动作负荷和难度程度。一般要以基本动作为主,重在加强幼儿体能训练,促进幼儿身体机能发育和身体素质的提高。根据经验,一些基本的体现走、跑、跳跃、攀登、钻爬、投掷等体育游戏可以锻炼幼儿的体能。为了训练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可以考虑转呼啦圈,皮球、足球等球类游戏。

从难易角度考虑,体育游戏的开发应用要始终坚持突出幼儿主体性,让幼儿处于主动地位,积极、独立完成游戏,这就要求体育游戏简单易学,易于开展。

3.2趣味游戏开发应用要符合幼儿认知能力

体能运动对幼儿的好处篇2

幼儿足球和竞技足球运动的区别在于,它必须遵循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从幼儿的生理、心理、认知和肢体运动特点出发,以指导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发展为目的,通过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使幼儿足球起到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作用。

一、幼儿的生理及心理特点

幼儿的肌肉和骨组织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韧性好,但是容易损伤。所以,在训练中要掌握适量、适中的原则,强度不能过大,保持合理的运动强度对幼儿的身体发展是很重要的。幼儿参与体育运动主要是以兴趣为动力,没有完整的目的性,仅仅是尝试性,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就会积极地去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特点,我们就可以在训练教学中多多安排游戏,寓乐于教,给幼儿展现自己的优秀平台。二是幼儿心理发展过程常有随意性,如注意力分散、东张西望、好动等,幼儿难以较好地掌握动作要领。所以,教师在训练教学过程中,要反复示范教授。

二、幼儿足球训练提升幼儿各方面素质

(1)足球训练可增强幼儿吃苦耐劳和团结合作能力。足球训练很累很苦,这对现代一些“温室里的花朵”来说,意义巨大。艰苦的训练可以让孩子们体会到成功的来之不易,体会到付出才会有收获的道理。幼儿足球不是一个人的运动,而是一种需要团队协作的运动,对团队的合作性要求很高。故在训练中,应该多多给孩子们灌输团队的力量,互相鼓励,齐头并进,不能因为个人而影响整个集体。久而久之,当孩子们慢慢接受了这种观念的时候,也正是他们具有了团队精神的时候。

(2)足球训练增强幼儿自信心与表现欲。足球训练在培养他们内在的坚强勇敢、沉着冷静品质方面起着无法替代的作用。通过系统训练,使孩子们养成正确的行为习惯,并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方法,把孩子们的“内涵品质”毫无暴露地展现出来。

虽然幼儿在足球训练过程中很辛苦,但是孩子们一旦掌握了技能动作后,会表现得很自信。“我会射门了”“我会脚内侧踢球了”等各种充满自豪自信的语言,会不经意地脱口而出。这也是幼儿喜欢表现自己的一种方式。他们做的不仅仅是单一的动作,动作中透露出的那一股子自信劲,才是最重要的。

三、足球训练对身体发育及心理的作用

(1)幼儿足球训练对身体发育具有巨大作用。幼儿足球可以增强幼儿的体质,幼儿期正处在身体发育最快的时期,良好的锻炼对促进幼儿身体发育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当前,物质生活条件都较好,普遍会有营养过剩等情况出现,再加上缺少必要的身体运动,造成了幼儿身体素质普遍低下的这种现象。因此,在幼儿园开展系统的足球训练,是提高幼儿身心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在幼儿身体发育的过程中,足球运动能使身体大部分参与到运动中来,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有着积极向上的作用。3岁~5岁的幼儿,身体正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段,通过科学系统的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健康成长,而健康强壮的身体正是幼儿全面发展的基础。幼儿足球是幼儿进行体育锻炼的可靠项目,其动作简单,易模仿,但是参与活动的关节肌肉很多,小到指关节,大到膝、踝关节,身体的多个部位参与,且动作自然、协调。幼儿经常参加锻炼,能使身体各个器官功能及身体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尤其对促进儿童骨骼、关节、肌肉、感官系统的正常发育及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有显著效果,还能提高幼儿的柔韧、协调能力等。

(2)足球训练有利于幼儿心理健康发展。足球有利于发展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训练内容的丰富性,训练形式的多样化,能极大地唤起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启发幼儿的兴趣和求知欲。若幼儿对足球动作已经有着浓厚的兴趣,肯定会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有利于提高幼儿集中注意力。从事任何活动都离不开注意,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注意的分散等,都属于注意能力。在足球的训练过程中,既要去按照教师的动作来模仿完成自己的动作,又要领会动作的要领。幼儿学习一个简单的足球动作,没有充分的时间保障,练习是完不成的。如果要熟练掌握一个动作,特别是完成一系列动作,如“蛇形带球跑”等,对幼儿的注意力要求是很高的。通过这些练习,注意力能够有很大的提高。注意力的提高,有利于记忆力的发展。幼儿记忆力的发展特点是:象形记忆优于语言记忆。足球动作具体的表象最容易被幼儿记住,比如助跑、踢球等很容易被幼儿记住。这样,在幼儿掌握具体表象的同时,再提出动作要领,就能快速促进幼儿有意识记忆的发展,有利于幼儿思维的发展。足球的训练中,常常会出现错误的动作,标准的动作是在示范正确动作、纠正错误动作、掌握动作要领的过程中形成起来的。通过正确的示范与错误的动作进行对比,这是一种培养幼儿思维和观察力有效的方法。

如今,孩子们的身体健康状况、心理承受能力、心理品格等有着部分程度的下降。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足球能提高幼儿的心理承受能力,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健康独立的人格。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通过幼儿足球的训练,增强幼儿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培养幼儿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健康地发展,促其养成“终身体育”的观念;通过幼儿足球的训练,使幼儿尽早掌握体育项目的技能技巧,为以后参加各种体育运动奠定良好的基础。

体能运动对幼儿的好处篇3

关键词:武术套路学龄前幼儿行为习惯影响

中图分类号:G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643(2014)01―0052―03

引言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未来兴衰都取决于人口的素质。而人才的培养则需要从小抓起,发展幼儿教育,全面提高我国幼儿教育水平,培养身心和谐发展人才责任重大。人的身体素质是体质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小重视身体素质的培养,能为幼儿更好的适应社会生活,全面发展幼儿能力,将来有个健康的身体奠定物质基础。幼儿身体素质的发展水平通常是在各种身体的基本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如走、跑、跳跃、钻、爬等基本动作。而武术套路运动在对幼儿进行锻炼过程中,就涉及到这些基本动作。正因为如此,它是一项非常适合各年龄段人群参加的体育活动。同时,幼儿武术能促进幼儿运动的灵活性和协调性,是使幼儿健康水平和心理素质得到全面发展的一项重要的体育活动。

武术训练是教师通过对幼儿运用指导,使幼儿了解自己的身体,运用各种感官,锻炼提高体能,并通过活动技能的习得与自我意识的提高来发展幼儿心理品质,促进社会性发展,培养幼儿吃苦耐劳、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和强烈的民族自豪感,从而奠定幼儿身心健全发展的基础,为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这是幼儿园各科学习、游戏活动都无法代替的。本文通过对幼儿武术活动的内容、教学方法及对幼儿的身心影响进行研究,希望能为今后更好的开展幼儿武术活动提供参考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文以武术套路运动对学龄前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对沧州市武术套路运动开展较好的7所幼儿园(沧州市第一幼儿园、沧州市第二幼儿园、沧州世纪之星双语幼儿园、新华小学幼儿园、沧州市小天使幼儿园、沧州市大化集团公司幼儿园)中学习武术的学生的家长进行随机抽样,每所幼儿园发放20份,共计140份,有效问卷共计124份,有效率达88.57%。

1.2.2文献资料法

查阅与收集了大量与学龄前幼儿行为习惯有关的文献资料,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2.3统计分析法

根据调查结果并结合收集的有关数据进行整理统计,采用excel进行统计。

2研究结果与分析

2.1武术套路在沧州幼儿园发展现状

近些年,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但与之不符的是孩子们的身体素质却在不断下降。一项调查数据显示,青少年身体素质已经下降到20年来最低水平。导致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之一正是由于平日里缺乏锻炼。因此,从娃娃时期抓体质就显得势在必行。沧州市近年来开展了“武术进入学校”活动,一方面是为了弘扬沧州武术文化,另一方面也是通过练习武术来增强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在全国开展了“亿万青少年阳光体育运动”后,沧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提出了开展武术进校工作。从2008年底开始,沧州市教育部门和体育部门就开始筹划武术进学校的实施方案。根据沧州武术的特色和优势,沧州市体育局组织了时中秀、刘连俊、杨秀俊等武术界精英,精心编创了适合学生练习的简易武术拳械套路,有二十四式简化太极拳、八式太极拳、八极小架、少儿初级拳、少儿武术器械等。同时,体育部门又组织武术界知名人士对各学校选派的体育教师进行的培训,让老师们能练、能讲、能教这些简易武术器械套路。在2009年底,“武术进学校”在后走进大专院校,中小学学校后,又走进了幼儿园,已经有三万多沧州学生体会到了武术带给他们的乐趣,以后还会覆盖更多的学校,“我们最终的目标是通过咱们沧州开展这项活动,能打造全国性质的基地样板,让中国更多的学生能接触到武术这项国宝艺术。”。

2.2武术套路训练对幼儿行为习惯的影响

2.2.1注意力方面的变化

调查显示,少年幼儿在接受武术训练后与之前对比在注意力方面有明显变化的占有效率的90.32%,没变化的占9.68%,这说明接受武术训练对培养幼儿的注意力是有一定的帮助的,着主要是由于幼儿对于新鲜事物都喜欢模仿,尤其是其喜欢的事物,多数幼儿对于武术都是充满了好奇和神秘感,喜欢跟随老师来做,这样在兴趣及榜样等带动下,喜欢学习武术,在学习过程中,只有注意力更集中,才能做的跟别人一样,这样在间接地训练了幼儿的注意力,使注意力方面有所变化。

2.2.2食欲方面的变化

少年幼儿在接受武术训练后与之前对比在食欲方面有明显变化的占71.77%,没有变化的占28.23%,从调查数据上显示,多数幼儿是有所变化的,这与运动的强度有直接关系,在幼儿教学中,多数教学是以益智类游戏为主,很少有强度稍高的运动作为教学内容,相对幼儿体力消耗较少,从武术套路的联系方式看,虽然对武术套路有所简化,但相对其它课程来讲,武术套路的学习还是需要消耗体力的,这是直接导致食欲变化的原因。另外,通过在与家中沟通的过程中了解到,自从孩子参与武术套路练习后,对于食物的挑剔度也相对减少,对主食需求量上升。

2.2.3睡眠方面的变化

少年幼儿在接受武术训练后与之前对比在睡眠方面有明显变化的占75.81%,没有变化的占24.19%,正常来讲,多数幼儿睡眠质量是没有问题的,只有少数幼儿睡眠方面会出现问题,在参加武术套路训练后,在运动量增加的影响下有助于睡眠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武术套路运动对身体机能有简单的调节作用,这使一部分幼儿经过武术的练习,使身体机能得以小幅度的改善,这样对于睡眠质量是有所改善的。

2.2.4性格方面的变化

调查显示,少年幼儿在接受武术训练后与之前对比在性格方面有明显变化的占84.68%,没有变化的占15.32%,从调查数据上可以看出,参加武术套路练习对于幼儿的性格方面是有所影响的。现阶段,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幼儿在家庭中所处的地位很高,这样多数幼儿在没有接受正确教育的时候往往都是以自我为中心,进入幼儿园后,会有所改善,而武术套路练习,能够成为这种改善的推动力。

2.2.5语言表达方面的变化

调查显示,少年幼儿在接受武术训练后与之前对比在表达能力方面有明显变化的占60.48%,没有变化的占39.52%,这说明,武术套路练习对于幼儿的表达方面还是起到积极作用,在幼儿参与练习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沟通和交流才能更好的参与练习,在不断与老师和同学沟通的过程中,表达方面也有所提高。

2.2.6交际能力方面的变化

少年幼儿在接受武术训练后与之前对比在交际方面有明显变化的占有效率的70.97%,没有变化的占29.03%,在性格与表达能力都增强的情况下,幼儿在相互之间的沟通方面更加顺畅,这会使幼儿的交际能力有所提高。

2.2.7自理能力方面的变化

调查显示,少年幼儿在接受武术训练后与之前对比在自理能力有明显变化的占96.77%,没有变化的占3.23%,结果表明,少年幼儿进行武术训练的过程,实际上又是一个克服困难,艰苦磨练的过程,是对幼少年幼儿意志、信念、情操的陶冶过程,而且我们在教会孩子武术的同时,还应注重一些其它方面的教育,比如自己穿衣服,自己穿鞋,或是一些思想教育,鼓励孩子自己动手的好习惯,所以有些家长反映孩子回家后会抢着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由此可见,武术运动对幼儿的心理素质发展产生积极作用。幼儿心理发展的范围很广,除了记忆、思维等智力方面的发展以外,还包括孩子喜怒哀乐等情感的发展,以及能力、性格、意志等许多方面的发展。

2.3武术套路训练对幼儿思想意识发展的影响

2.3.1武术有助于培养幼儿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精神

对于多数幼儿来讲,武术练习是件较为艰苦的事情,幼儿进行武术训练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克服困难,艰苦磨练的过程,是对幼儿意志、性格、信念、情操的陶冶过程。幼儿武术训练有利于对当前独生子女进行意志品质的培养,纠正其本身的娇气、任性等不良行为,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

2.3.2武术促进幼儿情感的发展

对于幼儿来讲,从小接触就是父母和其他长辈,在进入幼儿园后,才开始与其他同龄小朋友相处,其交友和情感思维都处于发展的过程当中,尤其在收到家庭过分宠爱的幼儿,更是对于情感的交流较为模糊,这使其对于群体生活较为不适应,在情感的交流过程中容易产生分歧,对于幼儿情感的成长造成不利。而对于武术的学习为幼儿在练习的过程中搭建了情感交流的平台,通过武术学习的载体,使其忘记在交流过程中的障碍,逐步适应集体的生活,使幼儿在情感的发展更加顺畅和自由,更利于幼儿情感的发展。

2.3.3武术有助于培养幼儿树立竞争意识

当今时代是竞争的时代,孩子将来必然要参与各种各样的竞争。从小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竞争能力和好学精神是非常必要的,武术运动本身就是有一定竞技和表演的项目,而且在日常训练中同样处处竞争。在竞争过程中,教练以鼓励、表扬的方式,激发幼儿积极向上的好学风气,使幼儿在这种积极有序、公平公正的竞争氛围中,只要通过努力就可以不断进取,超越其他小朋友,成为模范。所以,武术运动有助于幼儿树立竞争意识,使幼儿有更强的进取心。

2.4武术套路训练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

2.4.1武术练习对幼儿心智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武术练习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在练习过程中需要大脑和身体更好的配合,通过意识带动身体,参加武术活动,不但能够使小朋友掌握一些武术技能,更能够促进幼儿智力的发展,对幼儿智力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幼儿经过丰富的武术教育,加深了对事物之间关系的了解,知识技能、能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在武术的学习、训练过程中也经历一个从求知到理解、再巩固,从而达到应用的完整过程,也就是开发智力的过程。人的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右手的运动可以使大脑的左半球得到锻炼,反之,左手可以锻炼大脑的右半球。而在武术套路中,不论是徒手还是器械都是需要双手同时运动来完成的,这就使大脑的左右半球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从而进一步开发其各种能力。

2.4.2武术练习对幼儿身体发展的影响

幼儿处于身体的发育期,在发育过程中适当的锻炼会对身体的各项机能有较大的提高,在对幼儿武术教学内容的选择上,也是偏向于轻柔适中的武术套路,以适合幼儿的练习。通过适合的套路练习,可以在幼儿身体发展过程中有效地提高其身体的各项机能,使身体机能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我国儿童的身体素质普遍较差,对于此类问题,简单通过补充营养不但不能解决身体问题,在一定程度上还会造成营养过剩等问题,所以适当的锻炼对儿童的成长更具有益处,而武术无疑是比较合适的选择。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1)武术套路运动对沧州市幼儿园学龄前幼儿行为习惯在注意力、性格及表达能力等诸多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2)武术套路运动有助于培养学龄前幼儿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吃苦精神。

(3)武术套路运动有助于促进幼儿心智的发展。

3.2建议

(1)对于幼儿武术教学需要认真的探索一套全新的方法,不能与正常的武术训练相提并论。

(2)在教学内容上应经过科学的论证,防止出现因过量运动导致的对幼儿身体的伤害。

(3)对于幼儿的教学应更加具有趣味性,将传统文化与趣味性的武术教学相融合,使其具有多重的教育意义。

参考文献:

[1]林小美.武术启蒙训练年龄与幼儿心理、生理发展关系的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1(1):11-12.

[2]徐亚妮,晏萍.论新时期学前幼儿体育教育活动[J].体育科研,2000(1)17-18.

[3]陈国眉.学前幼儿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4]鹿兰锋,江建华.论武术套路科学训练的依据[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3(2):22-23.

[5]张彩琴.少儿武术与健身[J].福建体育科技,2003(4):39-41.

[6]张秀萍.武术训练对少儿德智体的影响[J].内蒙古体育科技,2003(1):13.

体能运动对幼儿的好处篇4

关键词:幼儿园;体育活动;安全教育

众所周知,幼儿期是一个人快速成长的关键期,对幼儿进行正确的体育活动指导,能够使他们从小就树立健康体育运动理念,从而为日后的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鉴于幼儿的身心发展皆不成熟,身体各个器官的机能还没有具备足够的运动能力,所以在体育活动中,对幼儿渗透安全教育至关重要,这样才能避免幼儿在体育运动过程中出现各种运动损伤。本文尝试研究如何在幼儿园体育活动中渗透安全教育,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科学规划活动区域

为了进一步提高幼儿体育活动的安全性,教师应对幼儿的活动区域进行合理规划。根据幼儿的兴趣爱好和活动器械进行区域划分,这样不仅能满足不同幼儿的活动需要,同时也能避免活动器材可能引发的意外事故。比如踩高跷、走平衡木等活动经常受到其他体育活动的影响,所以教师要为这些项目划分出单独的活动区域。同时还要为幼儿设计合理的体育活动项目,比如夹包跳、运球走等活动,这些活动简单易行,容易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同时还可以有效避免幼儿在活动中出现碰撞现象,保证幼儿的安全。

2.合理引导体育活动

在体育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切实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活动计划,包括安全、理论与操作等多方面内容,以此丰富幼儿的活动过程。

其一,教师要制订安全规划。毋庸置疑,安全是体育活动的第一要素,幼儿更需要注意安全。教师要结合各种体育活动的特点制订详细的安全规划和准则,并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解给幼儿听,使他们掌握体育活动的相关安全准则,将危险因子扼杀在萌芽状态。

其二,教师要加强活动方式指导。活动方式不当是导致体育活动中发生意外事故的主要因素。教师必须认真、仔细地观察幼儿的活动过程,及时发现幼儿的不当行为,并加以适当的指导,直到将幼儿的活动状态调整到标准方式为止。

其三,教师要控制幼儿的运动强度。在体育活动中,幼儿出现疲劳现象是很正常的,但是当幼儿的疲劳程度超过一定界限时,就会对他们的身体健康产生危害。有鉴于此,教师要在组织体育活动前,了解每个幼儿的身体情况,为他们设置合适的运动量,防止幼儿出现过度疲劳的现象。教师要特别关注体质弱的幼儿,一旦发生异常情况就要中断体育活动,给予他们足够的休息时间,使他们得到休息。

其四,教师要加强损伤预防工作。在进行体育活动前,如果幼儿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则会因为用力过猛而导致不同的身体损伤,比如关节扭伤、肌肉拉伤、大脑缺氧等现象。为了从源头上规避这些问题,教师必须为幼儿安排一定量的热身运动,让幼儿以良好的身体状态应对接下来的训练强度。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幼儿活动的场所,要及时清查幼儿的活动场所,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3.强化幼儿安全意识

幼儿的肌肉、骨骼和关节等部位还没有发展成熟,神经系统中的诸多功能尚未彻底发育。所以他们在体育运动中的感知能力比较差,反应速度不够快,平衡感也比较欠缺。而每个幼儿又都处于好奇心旺盛的阶段,在运动活动中总想尝试不同的动作,比如看到荡桥就想走、看到皮球就想踩,这样很容易导致安全事故。所以教师要对幼儿不断渗透安全意识,使他们对危险动作保持警惕心,避免危险活动。

同时,鉴于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师可以为他们播放生动形象的安全故事片,让幼儿在丰富多彩的画面中掌握安全知识,或者通过讲实例的方式为幼儿灌输相关安全知识。这样的安全教育方式要持续、长期地进行,才能让安全教育走进幼儿的内心,使他们时刻谨慎小心。

总之,在体育活动过程中,安全教育要时刻放在首要地位,教师要始终贯彻安全理念,为幼儿营造可靠安全的活动环境,同时还要对幼儿加强活动指导,使他们采用安全、正确的方式进行体育运动,这样才能逐步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使他们在安全快乐的环境中健康长大。

参考文献:

[1]何小静.浅谈幼儿园体育活动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J].新课程(小学版),2010(07).

体能运动对幼儿的好处篇5

幼儿期是语言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语言交流也是幼儿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能有效提高幼儿谈话活动的趣味性、体验性、情境性和生动性,在实践中应灵活运用录音、ppt、投影等多媒体形式,避免误区,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发展。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培养

多媒体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能同时将获取、处理、编辑、储存有机结合并展示图像、文字、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信息的媒体系统,其最大的特点是集成性和交互性。根据其特点,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具有可控性强、能创造出灵活生动的媒体使用环境、可以及时反馈信息、形象直观、明了、多样等优势。幼儿可以通过多媒体手段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与教师交流。在幼儿教学活动中,适时、适量、适度地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能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帮助突破教学难点,充分展现学习过程,激发孩子们主动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教育的现代化和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入,幼儿园传统的教学手段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我们尝试把多媒体技术运用于幼儿语言教学中,以此来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一、使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必然性

语言是人类社会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思维的外壳。现代社会信息化、科技化的快速发展,对未来人才的语言表达和思维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即在表达时,能用最简明的语言,准确地传递尽可能多的信息,收到尽可能大的效果;在聆听时能迅速捕捉对方的语言信息,作出有助于解决问题的决策。幼儿期的语言特点是以口语(说)为主,听是幼儿感知和理解语言的行为表现,是发展幼儿口语的基本条件,听与说密切联系。抓住这一关键期,加强幼儿听说能力的培养十分必要。随着现代技术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方面已经具备潜在的力量,在学前教育中引入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方法,将会极大地丰富和改变传统教学手段,在语言活动中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可以唤起幼儿的真挚情感,激发幼儿对语言活动的兴趣;营造动态情境,激发幼儿语言表达的积极性;渲染欣赏氛围,培养幼儿对语言的感知能力;构建想象空间,提高幼儿语言运用的创造性,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而多媒体技术所特有的优势更能很好地解决幼儿语言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突出教师在语言活动中的教学重点、难点。

二、多媒体技术在幼儿语言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多媒体技术能把文字、图像、语言、实物等各种媒体经过处理,组成一个交互系统,它的出现从根本上改变了人们获取和交流信息的手段。多媒体技术适当地运用于语言教学有利于增强教学效果。

(一)让幼儿的谈话不再枯燥乏味

谈话,是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语言与他人进行交流的活动。在幼儿中进行谈话活动时,我们往往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刚开始时,有趣的中心话题能使幼儿产生交流的愿望,他们畅所欲言;然而到活动中期,他们的兴趣就会有所下降,注意力往往不集中,谈话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如何使幼儿保持这种谈话兴趣呢?运用多媒体可以做到这一点。以中班主题活动《顽皮一夏》为例。教师先引导幼儿讨论夏天的气候特点,当幼儿讲得差不多时,运用多媒体展示夏天的情景,再次巩固他们对夏天特点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拓展话题:夏天人们的衣、食、住、行各有什么特点呢?幼儿每说出一个不同之处,教师就运用多媒体加以表现,以活跃幼儿的思维和活动的气氛,使他们始终保持良好的谈话兴趣。最后,教师进一步拓展话题:我们能不能想办法克服夏天的缺点呢?这时,再次逐一展示夏天的缺点,吸引幼儿有针对性地加以讨论,并组合展示幼儿提出的解决办法。如讨论“夏天太热了,怎么使自己凉快一点?”的问题,可以先出示一幅酷热的夏天主图,待幼儿说出解决方法以后,教师在主图下方逐一点击一幅幅分图,并请刚才所想的方法和图示一样的幼儿站起来。这时整个谈话活动达到了高潮,孩子们看到自己的创意在屏幕上出现,甭提有多高兴了。谈话活动始终紧紧地抓住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的兴趣得以延续,从而达到了较好的教学目的。

(二)生动的视听效果能大大丰富幼儿的语言经验

讲述活动能有效促进幼儿语言表述能力的发展,它要求幼儿积极参与讲述实践,让幼儿在讲述过程中逐步获得独立构思和表述的经验。我们知道,成人讲述一件事或一个物体,可以凭借当时的实物、情景,也可以凭借脑海中存留的记忆进行,然而幼儿的知识经验和表象积累并不充足,因此,在讲述活动中需要有一定的凭借物。传统的凭借物不是实物,就是教学挂图或幻灯片,富有动态的凭借物较少,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幼儿的构思和对某一内容的完整认识。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解决这一问题。多媒体计算机拥有灵活的信息处理能力,既可以展现给幼儿生动、形象、充满童趣的画面,又可以模拟各种现实情景,以利于幼儿创造性才能的发挥。如中班主题活动《蛋宝贝》,要求幼儿能够运用一系列的动词表达小鸭子从蛋里钻出来的情景。如“小鸭子啄破壳,伸出嘴,摇摇头,摆摆尾,跟着妈妈跳下水”的情景,如果单展示图片,幼儿很难把小鸭子出壳这一系列动作讲得这么完整、形象。而使用多媒体就不同了,由于它能将动画和声音结合在一起,幼儿不但看得投入,而且表达得也十分生动、具体。

(三)有情景的表演让幼儿有想说、敢说的氛围

情景剧表演是一种特殊的语言教育活动,它含有较多的语言表达成分。它能够较好地吸引幼儿参与到学习语言的活动中去,使他们在积极、愉快的活动中完成语言学习的任务。用多媒体来创设表演情景,营造表演气氛,吸引幼儿的注意力,使他们产生好奇心,乐意进一步参与并完成表演。以情景剧《小兔子乖乖》为例。教师一开始先让幼儿戴上小兔子的头饰,到布置好的“家里”玩耍,然后使用多媒体导入情景:兔妈妈挎着篮子出门了,屏幕上出现一只凶恶的大灰狼,它学着兔妈妈的声音告诉“小兔子们”:“妈妈回来了,快来开门吧。”由于形象逼真,再配上一定的音乐背景,幼儿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吸引了,很快进入了角色,自然而然就产生了与情景中角色的对话。(四)能生动形象地展示出谈话活动中只能意会不能言传的部分多媒体最大的优势在于它能把静态事物转化为动态事物,把虚拟事物转化为实实在在的事物,它能将静止的、抽象的内容变成生动形象的音像结合品,将老师难以用语言解释的词汇、现象生动地表现出来,从而激起幼儿的说话欲望,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主题活动《沙漠之舟》中,要求幼儿通过观察图片,了解骆驼的生活习性。由于故事是在沙漠中进行的,城市中的幼儿对沙漠缺乏必要的认识,如果只是一张张的图片,幼儿没有那种生活经验,对于沙漠中的人们出行的“举步维艰”,以及骆驼“耐饥耐渴”、“不畏风沙”的特有习性是无法表达的。为此,在教学活动中,我运用了多媒体手段制作了课件,把静态的画面变成了具体、形象的“动画片”,生动的形象、丰富写实的场景,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理解力,丰富了幼儿对沙漠的认识,有利于幼儿进行观察、分析、综合,在边看、边想的活动中加深了对主题的理解,从而既发展了形象思维,又发展了语言逻辑思维。

三、如何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一)让录音功能成为幼儿听的好伙伴

听是发展幼儿口语的基本条件,只有会听、听得正确,才有条件正确地模仿。多媒体录音功能具有灵活、随意的界面交换功能,教师可以让计算机里存贮的声音根据教学的需要自由播放,重复使用,灵活控制播放时间及录音内容,避免了录音机因倒回播放而中断教学使幼儿注意力分散、影响幼儿思维等弊端的发生,这就可以使教师能更主动地控制教学过程,进而增强教学效果。它作为语言教学的好助手,为幼儿的“听”提供了许多便利条件,也解决了听力训练中的一些难题,如小班幼儿对某些相近的字音如“做饭”、“做伴”和“欢迎”、“番迎”分辨不清,不能正确发音,我们将标准的发音播放给幼儿听,让其模仿,反复数次,以达到目标。中、大班幼儿听觉的感受性大大增强,在倾听方面的要求逐步提高,我们借助录音媒体,通过听不同的乐器伴奏、听不同的人说话、听忽大忽小的声音片段培养幼儿听觉的敏锐性;或是提供绕口令,让幼儿在仔细听清的基础上学说、说快、说好;或是播放散文、童话故事等文学作品,让幼儿欣赏、感受作品中语音、语调的变化……逐步养成幼儿专心听、耐心听等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让ppt把内容变得更生动、活泼

在中班主题活动《顽皮一夏》中,有一首古诗《江南可采莲》,为了让幼儿能在理解诗词内容的情况下,学会念古诗。我特意设计了利用ppt课件进行教学的活动。在ppt的演示下,古诗变得生动起来,一片片的荷叶紧挨在一起,风吹过去碧波荡漾,一条条的小鱼在荷叶间游来穿去,时而上,时而下,时而左,时而右。幼儿通过观看动画,很快就理解了古诗的内容以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位概念。同时,为了方便让幼儿记住诗句,我又通过ppt里不同的动画效果,在幼儿每念一句的时候用不同的切入方式展现一幅图片作为提示。这样,一首难教的古诗,在ppt的帮助下很快就让幼儿学会了。由此可见,运用电脑幻灯片技术进行的教学活动,因为在内容上更加生动活泼,能带给幼儿很直观的视觉感受,所以能很好地促进幼儿的表达与想象。

(三)视听结合,讲述不再困难

运用各种媒体的表现手法为幼儿提供听说的条件,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引导幼儿主动、积极地参与听说活动。语言离不开思维,幼儿的思维特点是以具体形象为主,为使抽象的语言教材变成生动的具体的可视听形象,我们运用各种视听媒体特有的表现手法,帮助幼儿理解和思考,使幼儿有话想说、有话可说、有话会说。如在语言讲述《公园里》中,借助投影仪去“逛公园”,展示公园里人们各式各样的娱乐方式,如打拳、跳舞、放风筝等;播放录音“听公园里的声音”,树叶随风沙沙地响,鸟儿枝头喳喳地叫,视听媒体的刺激从而引发幼儿“说公园”的兴趣和动机。如果说,课件内容广度的增加,为我们在语言教学中运用电脑多媒体技术提供了更大的空间的话,那么运用形式的变化,也使语言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和效果得到提高。我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探索出了两种运用形式:一是整体运用法,二是穿插运用法。整体运用法就是教师将事先设计制作好的某一语言教学活动课件,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从头至尾运用,让幼儿在“看看、讲讲、想想”中,提高语言能力和认识水平。如《萝卜回来了》,故事本身有点长,在制作成课件后,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投影仪一一将画面打开,组织幼儿仔细观看并展开讨论,对于个别重点问题,比如“小小兔子为什么要把萝卜送给朋友”“它把萝卜放在了哪里”“萝卜最后是怎么回来的”等,在教学过程中可进行暂停技术和无声画面处理,让幼儿积极表述自己的想法。但是在教学中,我们发现有时用整体运用法还不能最大体现其教育功能,形式单调,甚至减低了教师的创造力,于是我又开始积极寻求更好更理想的运用方法———穿插运用法。穿插运用法就是在整个教学活动中,课件的运用只是一至两个部分或环节,主要是通过电脑与其他的教学形式进行组合,发挥出最大的教育功能。如《飞向未来的车》,活动分成三大部分,一是先运用多媒体营造一个进入外太空的情景,接着再展示各式各样的概念车、想象车;二是通过观看后,幼儿自己动手设计未来的车子;最后幼儿通过投影仪将设计好的作品展示出来,并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创作思路及车子功能。通过实践,我感觉这样的设计,使用穿插运用法,更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学习的特性。

四、使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应注意的问题

多媒体技术以它特有的科学性和形象性,显示出独特的魅力,促进了教学形式的丰富、教学过程的优化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但多媒体教学也不是万能的,因此不能夸大或过分地依赖于它,要在不断的实践中进行改革,在改革中不断进取,以完善它的作用和功能。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幼儿语言表达能力时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多媒体教学手段的运用,在刺激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方面,确实起到了推动的作用。但多媒体课件无论设计得怎样精彩,也只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它替代不了教师的情感投入、教师的语言感染力、师生的互动等因素,它应该与这些因素互为补充、相得益彰,这样才能使课上得精彩、上出成效,这样的教学才可以说是得多媒体教学之精髓。

2.多媒体手段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媒体手段,而要与传统的手段有机结合,通过精心认真的教学设计,选择最合适的教学媒体,从而优化教学活动,使幼儿在最佳的学习条件下进行学习,切不可牵强附会,搞形式上的多样化而滥用现代化教育媒体。

3.应用多媒体手段要根据教学的目的和内容,慎重选择应用,力求做到简洁明了、重点突出,不必要的媒体最好不要出现,以免干扰教学重点和难点,占用教师必要的讲解、幼儿的思维活动时间,有时活动中穿插几幅图片、一段动画就能很好地解决了该活动的问题。

体能运动对幼儿的好处篇6

关键词:跳绳;方法;多形式

跳绳是个很古老的运动项目,不知道是什么时候,由谁发明了跳绳,但它能被人们一直沿用,说明跳绳一定有它的魅力所在。这项运动对于幼儿园大班的幼儿来说再合适不过了。开学初,我给他们制订了跳绳计划,从十月份正式开展,第一次跳绳全班仅有一个幼儿能连续跳三四个。半个月过去了,当再次了解跳绳情况时,有三个幼儿会连续跳三四个,其他的幼儿还是原地踏步,进步很不明显,是什么原因呢?在观察、思考过一段时间后,我发现大家没有进步的原因有:1.孩子怕吃苦,懒散。随着独生子女比例的日益增大,家庭经济条件越来越好,家长对自己子女爱护倍增,导致现在的孩子造成了懒散、依赖性强等现象。2.家长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多数家长认为只要孩子学习好,运动好不好无所谓,家长的态度与思想影响了孩子对跳绳的态度。但俗话说得好:身体是革命的本钱。跳绳能帮助幼儿强身健体,培养他们的各项技能,还能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那应该如何培养幼儿跳绳的技能,让他们在运动中得到发展呢?

一、教会幼儿跳绳的方法

跳绳属于一项技能性运动,幼儿只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才能很轻松地学会跳绳,在幼儿学跳绳的初始阶段,我发现大家容易犯几个错误:1.身体重心不稳。刚开始大家跳绳总是甩一下跳一下,很多幼儿因为要看着脚下的绳子经常头低着,腰弯着,久而久之养成了习惯,当他们能连续跳几下时重心往往不稳,跳起来很笨重很吃力。2.用力不当。跳绳时有一部分幼儿害怕绳子绊住脚总会用尽全身的力气往上跳,这样跳几下后就没力气了,这就是不会用巧劲。3.手脚不协调。有的幼儿还没甩绳子,他的脚先跳了起来。而有的幼儿心太急,甩一下要跳两下,结果也容易绊住脚。这些都属于手脚不协调。

说了这么多,那正确的跳绳方法是什么呢?通过观察过一段时间幼儿学跳绳,我觉得幼儿学跳绳分三个阶段,即跳绳三部曲:第一阶段,双手抓住绳柄将绳由身体后往前甩,甩一次跳一次,两脚并拢跳起,脚尖着地,幼儿主要掌握跳绳的节奏,注意身体与脚的姿势,避免前倾和重心下压,这一阶段时间持续1~2周。第二个阶段,能连续跳两三个,此阶段教师需要提醒幼儿用巧力,避免开始体能消耗太多。第三个阶段,连续跳多个,并开始尝试新的花样。这三个阶段中幼儿的心理也呈现出不同的状态。第一阶段称为枯燥期或入门期,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这时需要家长、教师的鼓励和指导。第二阶段为兴趣期,这个阶段幼儿逐渐掌握技能,兴趣也慢慢培养起来。第三阶段为高潮期,幼儿已熟练掌握技巧,开始变花样玩。针对每一个阶段幼儿不同的心理状态,可以进行不同的指导和策略。

二、记录幼儿成长的点滴,调动家长和幼儿的积极性

别看跳绳是件简单的技能,但要让幼儿从不会到会却需要他们付出辛勤的汗水,不能怕苦、怕难,也因此往往第一步就吓退了很多幼儿。针对这种现象,我们自制了一张“跳绳记录表”,它将每人每次跳的个数一一记载在记录表中,这张表贴在我班的教室门口。这样做,第一记录幼儿成长的点滴,树立他们的自信,调动积极性;第二同伴间可以相互比较激励;第三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自从有了记录表,家长们每天都会很关心孩子们跳绳的最新动态,有的家长为了让孩子学会跳绳,在家陪着孩子跳,最后全家总动员,变成了家庭的爱好。

三、多种形式促进幼儿跳绳技能的发展

1.跟着音乐跳

刚开始我选择了一个节奏较慢的音乐,幼儿跟着音乐的节奏跳绳。虽然大家会跳绳了,但要跟着音乐跳却是个难题。好在大家都很有信心,在练习时我边喊口令,幼儿边跳,当掌握好节奏后,大家自己听音乐跟着节奏跳。这不仅增强了幼儿跳绳的兴趣,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乐感。熟练后又选择了一个稍快的音乐,这样逐渐加快速度,在音乐声中幼儿不知不觉地提高了跳绳的速度和频率。

2.花样跳绳

除了跟音乐跳,我们还采用了许多形式,如两两对跳、集体跳、打花、跑跳等,别看这么多形式,每一种形式幼儿都很感兴趣。如两两对跳,需要幼儿互相协调、合作。除此之外他们也自创出各种跳绳的方法,如:单腿跳、反跳、连跳、蹲跳等,只要出现一种新的跳绳方法,我都会请自创者来表演,然后自创者充当小老师介绍要领和注意点,大家跟着学习。有了这一平台幼儿创造性跳绳的激情又被点燃了。

体能运动对幼儿的好处篇7

多媒体辅助教学早已成为新时展的需要、音乐教育发展的需要,并在音乐教学中发挥了它强大的作用。既改变了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又使幼儿的素质在愉快、充满活力的课堂气氛中得以提高,大大激发了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关键词:

多媒体;音乐活动;教学效果

一、多媒体技术的意义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即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图形、静止图像、声音、动画和视频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是在计算机平台上对信息载体,包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文字的收集,加工,处理和再现,使信息表达更具综合性和表现力。多媒体辅助教学在音乐教学中发挥了强大的作用,在教学中为幼儿欣赏、表现音乐创设一种良好的氛围,使幼儿的感受、想象、表现、创造等综合能力得到了更大的提高。但是,有些教师在进行多媒体教学时,过分依赖于多媒体技术。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多媒体不能完全取代传统的教学方法。和教师相比,多媒体教学仍处于教学中的辅助地位。充分认识了这一点,一定能让多媒体为我们的教学增光添彩。那么如何利用多媒体来为我们的音乐课堂教学服务呢?

二、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音乐活动中的使用策略

(一)营造氛围,激发兴趣

夸美纽斯说过:“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途径之一。”爱因斯坦也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见兴趣对于学习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采取生动、新颖、形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要充分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幼儿的学习欲望。幼儿是在交流和表达中发展的,音乐教学中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乐于参与、乐于表现,是相当重要的。而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能直接激发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如在音乐活动《落叶飘飘》中,活动前,为了调动幼儿的求知欲望,我带领孩子来到小公园中感受秋天,观察秋天的落叶,激起幼儿对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为了让孩子们了解落叶是秋天最显著的特点,我制作了一个FLaSH课件,配上音乐的伴奏,在美丽的画面中融入音乐的元素,展现秋天落叶的美景。活动中,我为幼儿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幼儿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幼儿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二)精选课件,正确定位

多媒体教学运用得好,不仅能方便教学,还能使整个教学过程得心应手,更有利于突破教育活动中的重难点,其特有的一些功能,对教学中不易理解的难点部分就有很大的帮助。就拿图谱来说,利用图谱进行幼儿园歌唱活动,符合幼儿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学习特点,有利于幼儿建立清晰、明确的概念,而多媒体技术能使图谱的出示更为有效,如在音乐活动《快乐的动物园》中,根据本次活动的教学目标,我根据歌词的内容和结构设计图谱,出示的图谱可以帮助幼儿理解、记忆歌词,学唱歌曲,掌握歌曲结构,并能够使幼儿体验音乐活动带来的快乐。在此次活动中,活动的难点是幼儿要初步唱出歌曲中休止符,主要在“老虎山里来,河马水中泡”这两句歌词中,所以我在设计这两句歌词的图谱时在幼儿已经了解歌词的基础上,在原有的图谱后加入了老虎的爪子和睡觉的图片,在幼儿初步学会演唱之后,适时进行出示,请幼儿学着老虎和河马做一做来和泡的动作,以此解决活动的重难点。

(三)合理选择,运用恰当

多媒体教学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许多的好处,一些教师在进行音乐活动中对一些传统的常规教学手段产生了距离,一味的在幼儿园音乐教学中注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运用,从而忽视了如挂图、实物教具等常规教学手段的运用。但并不是在幼儿园的音乐课堂上用了现代教育技术就对教学有益处的,我们也应该注意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时机。把握好什么时候该用现代教育技术,什么时候不可以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如在进行音乐活动《小乐器做游戏》中,孩子们在活动前对于乐器不是特别的熟悉,我通过出示实物乐器,请孩子们听一听,玩一玩,自由摆弄操作,观察乐器的形状,倾听发出的声响。既让幼儿欣赏了乐曲,又听辨了演奏乐器的音色,认识了不少乐器,丰富了教学内容,扩大了幼儿的视野。这样的环节所达成的活动效果是多媒体技术所不能给予的,实物乐器的出示远比电脑上的乐器图片更能吸引幼儿,也使活动效果更好。这里多媒体课件并不是不能用了,关键是要合理运用,用到实处,体现其价值。

(四)有效融合,优化教学

在上面的小点中,说到要合理选择、恰当运用教学方式,一味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并不好,那么有些教师认为那么就不在音乐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了,转而运用一些传统的常规教学手段,这样的做法正确吗?答案是否定的。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着的,缺少了哪一样都不可行,这样久而久之对我们的教学会有不利的影响,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注意现代教育技术教学手段与常规教学手段相结合起来,共同优化我们幼儿园的音乐教学。如在音乐活动《老鼠娶新娘》中,我在活动开始的时候请孩子们观看了小老鼠抬花轿的动画,丰富孩子们娶亲抬花轿的经验,同时,我自制了一个小花轿以及一些娶亲需要的道具,如新郎帽、绣球等,在白板上出示背景图,请孩子们当小老鼠报名练习抬花轿,听着节拍有弹性的走步,教具花轿和多媒体技术的结合,增强孩子们学习的兴趣,优化教学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多媒体技术以其利用计算机的交互科学性、界面友好性、反馈及时性的特点,在教学中集图文声像形态信息为一体,使虚幻的音乐形象具体化、使复杂知识简单化、使零乱知识条理化,弥补了课堂教学不足,对学生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共鸣器官,把光、色、音、像有机地结合,交叉教学,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给音乐教学增添无穷的魅力。多媒体辅助教学是帮助我们教师丰富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我们要结合多媒体技术的特点合理适时的教学,使音乐活动更加生动、精彩。

作者:严俞洁单位:昆山开发区晨曦幼儿园

参考文献:

体能运动对幼儿的好处篇8

关键词:户外自主游戏;幼儿发展;作用

在幼儿日常生活中游戏是重要的部分,对幼儿来讲极具吸引力,能够使幼儿参与活动的主动积极性得到充分激发。而开展户外活动,则能够较好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并使幼儿更好地适应周围环境。所以,教师还应积极开展户外自主游戏,以便使幼儿得到全面发展。而加强对户外自主游戏对幼悍⒄棺饔玫难芯浚则有助于教师更好地开展该类活动,进而更好地促进幼儿教育的发展。

一、户外自主游戏对幼儿身体发展的作用

幼儿具有生玩好动的特点,在户外自主游戏中这一特点则将得到充分体现。在活动中,幼儿将完成跑、跳、爬、推、滚和攀登基本动作,其全身的新陈代谢也将因此得到促进。同时,随着血液流动的加速,幼儿的肌肉也将得到锻炼,身体增长速度也会加快。由于是在户外进行自主游戏,所以幼儿将主动地在日光浴下快乐活动。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将有更多机会接受阳光照射,其皮肤抗病能力则会随之增强。此外,户外自主游戏的开展,能够使幼儿缺钙的比例得到减少,并且达到减少肥胖的效果,进而使幼儿得以健康成长。

二、户外自主游戏对幼儿认知发展的作用

在幼儿时期,人的社会性认知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从而导致幼儿与人的交往受到阻碍。参与户外自主游戏,幼儿将从自身兴趣角度出发进行游戏素材的选择,然后与愿意交往的同伴采取感兴趣的方式开展游戏。而幼儿之间交往的增加,将能使幼儿加强对社会的认识。例如,在角色扮演游戏中,幼儿会进行司机、教师等不同角色的扮演。而在角色名额有限的情况下,幼儿将学会妥协,从而进行不同角色的扮演。在这一过程中,幼儿将从全新视角体验不同社会分工,其自身认知也将得到丰富。而由于户外自主游戏是建立在幼儿自主选择的基础上的,所以幼儿能够保持较高的学习热情进行认知学习,因此能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三、户外自主游戏对幼儿情感发展的作用

在幼儿阶段,由于认知水平有限,幼儿常常难以进行自我情绪的控制。在教师开展的教学活动中,幼儿就会时常出现喜怒无常等现象。但是开展户外自主游戏,能够使幼儿在真正交往情境中进行情感因素的体会,并在情境推动下获得情感的发展。例如,在户外开展踢皮球自主游戏时,只有三人协作才能开展游戏,但幼儿小明只愿意与小红一起,却不愿意与小玲一起,以至于三人陷入了困窘的情境中。最终,小明意识到只有改变自己的情绪才能开展游戏,并接受了小玲一同开展游戏。随着游戏的不断深入,小明发现小玲是一个好伙伴,并与之成为朋友。所以,通过开展户外自主游戏,能够使幼儿在不断进行自我意识转换的过程中实现情绪控制,进而诱发其取得良好的情感发展。

四、户外自主游戏对幼儿能力发展的作用

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的各方面能力将得到提高。例如,幼儿在户外开展追逐游戏,不仅能完成闪躲、转身等运动技能的学习,还能学会使自己的运动与他人运动保持协调,所以幼儿的运动能力将得到提高。又如,在开展“主题村庄”的游戏时,教师进行了小纸盒、易拉罐和木板等材料的投放,幼儿则需要自主寻求方法进行材料的运用。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仅能够得到思维能力的锻炼,还将得到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此外,在开展“两人三足走”等游戏时,幼儿不仅需要掌握游戏运动技巧,还要学会与他人合作,所以幼儿的合作能力显然能够得到培养。由此可见,开展户外自主游戏活动,能够使幼儿多方面能力得到培养。

五、户外自主游戏对幼儿心智发展的作用

参与户外自主游戏,幼儿将能主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形成坚强、勇敢的意志。例如,通过开展“小伞兵”活动,幼儿可以选择在一个椅子、两个椅子甚至三个椅子上练习跳下动作。而面对三个椅子的高度,幼儿无疑将产生惧怕心理。但此时幼儿的心理仍然处于疑惑不定状态,在有孩子跳下时,幼儿就很可能受到鼓励顺利跳下,并从中获得勇气和乐趣。此外,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幼儿将通过与他人交流逐渐学会相互关心和相互帮助,并且开始尝试自我启发和激励。在反复获得游戏体验后,幼儿将形成一定的待人处世原则,继而取得更好的自我发展与完善。

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开展户外自主活动,能够使幼儿在身体、认知、情感、能力和心智等方面取得发展,从而使幼儿实现自我提高和完善。因此,教师还应加强对户外自主活动作用的认识,并积极组织幼儿开展该类活动,进而更好地加强幼儿教育与培养。

参考文献:

体能运动对幼儿的好处篇9

读者观点

正确理解“从高处往下跳”的含义

跳跃的学习内容丰富多样,包括双脚跳、单脚跳、纵跳、行进向前跳、侧跳、立定跳远、从高处往下跳、助跑跨跳等。无论是哪种形式,都包含准备、蹬地、跃起、落地等几个阶段。幼儿跳跃动作的基本要领是:蹬地动作要有力,落地动作要有缓冲;轻轻落地,动作协调。只有这样才能增强幼儿腿部的肌肉力量。发展弹跳力、爆发力以及身体的灵敏性、协调性和平衡能力。

“从高处往下跳”是指幼儿站在高处经过“跳”这个动作后落到地上,而不是“自由落体”(“自由落体”没有“跳”的动作)。幼儿园的“跳水运动员”“跳伞”等体育游戏中都有模仿性的跳跃动作,都包含着起跳时“腾起”的要求。幼儿需要通过反复的、有变化的“玩”,并且通过不断的交流分享,才能逐步积累这些动作经验。达到锻炼的目的。从专业的角度来说,教师要完整掌握“从高处往下跳”的要领:站在20-50厘米高处,微屈双腿,两臂自然下垂;摆臂提腰,两腿蹬伸腾起跳下;前脚掌先着地,落地的时候要屈腿,上体稍直,两臂平举以得到缓冲和维持平衡。

在正确理解了“从高处往下跳”的含义后,我们来讨论它的挑战性究竟可以体现在哪里。案例中教师设计的“挑战性”体现在起跳高度的递进上,但她没有充分考虑该项目的特点,没有意识到要对幼儿的运动能力提出挑战。以引导幼儿超越自我。为此,我建议设置一些不同高度的障碍,让幼儿自主选择练习。障碍的高度可逐步提高,幼儿站立的高度也可微调。挑战对幼儿来说是全方位的,可让发展水平不同的幼儿增强下肢力量,或增加上肢、下肢、躯干协同配合等的运动经验,以让幼儿通过接受挑战、超越自我,逐步养成坚强、勇敢、不怕困难等意志品质。

(上海黄保法)

让幼儿对运动感兴趣

在我看来,教师过于强调动作技能的学习了,也过于关注幼儿动作的规范性了。从而隐性地增加了幼儿的心理负担。虽说教师以桌子、椅子等幼儿熟悉的物品为活动器材,并试图通过活动器材及其高度的变化来增强活动的趣味性,丰富活动的形式,但这只是教师的主观设计,并不是从幼儿的需要出发的,很难让幼儿从中体验到参加体育活动的乐趣。在活动的最后环节,教师强调的是幼儿跳的高度,忽略了幼儿动作发展的特点和他们的前期经验,影响了幼儿继续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动作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伴随着幼儿生理发展的进程,是在与适宜的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适宜的环境应体现情境化,突出幼儿的自主参与,因此,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应是教师指导的重点。在案例中,教师让幼儿在事先设计的高度上反复练习,使活动演变为单纯的动作练习了,幼儿体验不到从高处往下跳的乐趣。由于每个幼儿的动作发展并不是同步的,所以教师应同时提供不同高度的器材供幼儿自主选择,让幼儿在适合自己的高度,在与器材的充分互动中逐步感受自身动作的协调与灵活,从而增强自信心,维持继续参与活动的兴趣。

幼儿天性好动,教师应创设条件引导幼儿把这种好动的天性转化为发展基本动作的动力。还要注意保护幼儿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并要充分理解幼儿动作发展的不均衡特点,以切实帮助幼儿形成受益终身的热爱运动的习惯。

(辽宁大连李晓玫)

正确把握活动的重点和难点

如果我来设计这个活动,我会把活动重点放在让幼儿学习从高处往下跳时要前脚掌着地缓冲及保持身体平衡这两点上。对幼儿来说,这既是动作技巧的学习,又是自我保护能力的学习。其间,教师对幼儿的保护与帮助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对能力较弱的幼儿,我会面向他,与他双手相握,当他向下跳时我会顺势自然下蹲,帮助他掌握落地屈膝的方法,引导他获得保持身体平衡的经验。待幼儿掌握了正确方法之后,他们自然会举一反三,挑战不同的高度的。

我会把活动难点预设为:掌握并脚从高处往下跳时用力摆臂、跳起挺身、落地屈膝等动作要领。所以,教师完整的示范和详细的讲解非常重要,教师不能因为幼儿敢从高处往下跳就弱化了动作要领的分步示范和讲解,通常幼儿会出现起跳后挺身不够、落地时缓冲不够等问题。教师可通过游戏加强幼儿的柔韧练习、原地挺身跳练习、原地屈膝练习等,以保证幼儿动作的准确性。

总之,并脚从高处往下跳的目的应落在帮助幼儿学会从高处往下跳的正确方法,懂得自我保护的方法。为幼儿创设不同的高度,是让不同能力层次的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敢于挑战自我。只要教师悉心观察,就能根据不同幼儿的空中平衡能力、落地缓冲能力和柔软程度,让幼儿尝试合适的高度。

(云南个旧邓红梅)

精心设计和组织体育活动

在设计体育活动“从高处往下跳”时,教师既要考虑中班幼儿的现有水平,更要考虑一定的挑战性,以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创设情景,设置不同的高度,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引导幼儿关注屈膝缓冲的重要性,懂得从高处跳下来时的自我保护方法。如教师可以创设“小青蛙捉害虫”的情景,请幼儿扮演小青蛙从高处跳到低处的“荷叶”上抓害虫(每片“荷叶”上有一张害虫的图片),这样幼儿就会自然地屈膝下蹲了。教师还可以采用边念儿歌边示范的方式来帮助幼儿掌握动作要领:“小青蛙,不害怕,学习本领顶呱呱。轻轻走到高台上,并齐两只小脚丫,一二三跳下来,一下捉住小虫子!”活动前,教师要带领幼儿做好充分的准备活动,使幼儿身体的各个关节都得到舒展,肌肉得到放松,为活动的安全开展提供生理和心理上的准备。活动中,教师要满足不同能力层次幼儿的需要,让幼儿积极参与,不断交流,通过发现问题、大胆尝试,积累和提升运动经验。作为教师,要在幼儿练习的过程中注意观察,纠正部分幼儿的姿势,帮助每个幼儿都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与幼儿共同总结正确落地、保护自身安全的方法。在活动的最后,教师要带领幼儿做放松运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帮助幼儿总结经验,从而切实增强幼儿的自信心和运动能力。

(北京钟健)

支持幼儿正确、安全地开展活动

中班时我班曾开展过50米竞速跑,有的孩子看上去壮壮的却跑不动,有的孩子长得不胖也跑不快。经过观察和分析,我发现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掌握跑的要领。后来我特别关注这几个孩子,指导他们跑的时候手臂要自然弯曲、半握拳,前后摆动,而且要注意用身体带动大臂、用大臂带动小臂,注意呼吸和步伐等。

再说说跳的动作,为什么跳台阶时有的孩子可以跳两层不摔倒,有的孩子跳一层就摔倒了?为什么有的孩子能从容地从椅子上跳下来,有的孩子却犹豫不决,好不容易跳下来也会双手着地?经过观察和分析,我们发现容易摔的幼儿有的是因为胆小,有的是因为不得法。如果能帮助幼儿领悟到动作要领,比如,双脚并拢跳更加稳定,跳一层台阶和跳三层台阶所需的弹跳高度不同,从椅子上往下跳要先屈膝后起跳等,那么幼儿在跳的时候自然会得心应手,提高安全性。事实上,要发展幼儿“跳”的能力,不能只依靠增加高度来实现,连续跳、夹沙包跳、双替跳、高低跳等都能从不同程度发展幼儿跳的协调性和灵活性。所以,教师可以将挑战性体现在更有趣的游戏类型和更丰富的活动内容上。

(山东青岛吕新玉)

三言两语

体育活动“从高处往下跳”中隐含的“挑战性”是多方面的:有克服害怕心理方面的,有发展动作能力方面的,有战胜困难方面的,有形成合作意识方面的,等等。无论何种挑战,都要从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能力出发,不能为了挑战而挑战。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他们缺乏足够的判断力,行动往往具有极大的盲从性,所以教师要慎用不切实际的鼓励性语言,以免造成意外伤害。

(湖北武汉马晓霞)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案例中的教师过分强调了发展幼儿基本动作的目标,而忽视了幼儿在活动中是否愉悦。幼儿教育应着眼于儿童未来发展的长远目标。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因此。我们不仅要重视幼儿认知、能力的发展,更应注重幼儿社会往、情感态度和良好个性等方面的发展。

(江苏如皋张春鸿)

体能运动对幼儿的好处篇10

〔中图分类号〕G6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463(2013)15—0093—01

语言是人类交流沟通的工具,也是大脑思维、接受知识的工具,没有这个工具我们就很难获得知识。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正处于学习使用语言的最佳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我在工作中发现3—4岁幼儿的语言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不愿意与同伴交流﹔2.口齿不清楚﹔3.喜欢用点头或摇头表达愿望﹔4.口语发展水平迟缓,叠词重复词颠倒词运用较多。

针对这些现状,我利用一切积极因素和机会,激发幼儿说话的兴趣。经过探索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一、利用多种途径帮助幼儿积累词汇

1.把教新词和幼儿游戏联系起来,让幼儿进一步掌握和理解新词。如,在玩游戏“螃蟹、兔子和乌龟”时,我让幼儿模仿这几个小动物行走姿势一起搬运挡在路中央的“石头”,幼儿自由结伴,很费力地搬运“石头”道具,结果搬“石头”的过程中闹出了很多笑话,也发生了一些争执,在以后的讨论中,幼儿得出了“一块儿干活的时候应该劲往一处使,这样才能把活干好”的道理,在讨论过程中我给幼儿讲解了“齐心协力”一词,幼儿有了自己的亲身体会,很快就理解了,并能活学活用,比如一起搬桌子、一起收拾积木等,这样做的好处是幼儿知道了新词汇的各种使用方法,这样就会自然而然地习得新词并灵活地运用。

2.把新词教育和形象的动作、感官练习加以结合,幼儿就很容易掌握。感觉和知觉是认识客观现实的第一步,它是一切知识的来源,幼儿通过亲自感知形象的动作,就能完成形象记忆、想象思维等一系列较复杂的心理过程,对客观事物做更进一步的认识。如,在大图书故事“调皮的小猫”中,我让幼儿观察小猫怎么玩毛线团和皮球,再让幼儿自己玩球,从中发现球的多种玩法:拍球、顶球、踢球、抱球、滚球等,并适时地引导幼儿用相应的动作来表示对应的动词。这样,小朋友在观察大图书画面时,很快就能理解并讲出新词语了。通过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让幼儿的多种感官参加感知,有利于培养幼儿的分析、综合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借助各种形式的文学作品,激发幼儿主动学习语言的兴趣。根据小班幼儿思维具体形象、喜欢故事、儿歌的年龄特点,在小班幼儿刚入园时,我们运用各种朗朗上口的儿歌来引导幼儿习得日常规则。如,“洗手歌”、“小猫走路”、“小小毛巾”等儿歌伴随着幼儿逐步熟悉快乐的幼儿园生活,对于复杂的词语,我们经常会考虑是否还适合小班年龄阶段的幼儿,但从教学实践中我了解到只要是真正好的作品就可以传授,儿歌教学的真正目的是使幼儿欣赏语言的韵律美及提升语感。

二、在一日生活中为幼儿创设语言交往的机会

小班幼儿年龄小,很多小朋友刚刚脱离家庭生活的怀抱进入一个陌生的集体环境中,他们和老师、同伴都处于一个熟悉的过程中,因此,要对他们进行语言教育只有“让教育存在于不教育中”,也就是让他们在一日生活中自然而然的习得。比如,在点名活动中,我引导幼儿学习和别人问候的各种方法,先是由我和配班老师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进行问候,孩子们觉得很好玩,他们也就愿意一起来参与了,除此之外还有鞠躬、用微笑和用手势等来打招呼的方法,对于内向不愿开口的孩子,我会鼓励他:“如果下次你能说‘老师早’我会非常高兴的”,如果是能力强的幼儿,我会这样对他说“明天,你能不能用不同的方法和老师、同伴打招呼呢?”就在学问候这件事情上,我相信会对幼儿有所帮助的,因为,他们了解了同一个意思的话可以用许多种不同的句子来表达,这对他们以后语感的提高是有促进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