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文化与设计的关系十篇文化与设计的关系十篇

文化与设计的关系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8:06

文化与设计的关系篇1

关键词:企业文化必要性重要性主要内容会计文化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3)07-273-02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份。党的十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餐饮服务企业和会计行业,如何贯彻党的十精神,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和会计文化建设,是我们必须认真研究的问题。

一、提高认识是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前提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与时俱进的需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体制改革的深入,使人们的思想、观念、知识和价值观发生变化,也使企业的管理体制、经营机制、目标模式发生改变。在这一新形势下,就要求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必须从单纯的业务工作中转变到以企业价值为目标取向,搞好生产经营与服务,使企业健康稳步和可持续发展。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管理科学的需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加强文化建设的基础,而管理科学又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点,这就要求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必须提高企业领导人的领导艺术和领导水平。当前,首先要推行和巩固全面预算管理。企业全面预算管理是集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人力资源管理为一体和科学性与战略性相结合的现代管理模式,具有全员、全额、全程的特点。企业资源的合理配置和各部门经济活动的协调,需要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实现管理科学化。

3.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人本管理的需要。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满足员工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为此,在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中,一是提高执行力,为员工创造一个具有和谐的人际关系,能充分发挥员工的能力,实现自我价值,丰富多彩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二是铸就凝聚力。通过建立共同的价值观念、企业目标,把员工团结在企业周围,提高员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觉地把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汇聚到企业整体目标上,把个人的行为统一到企业行为的共同事业上;三是增强控制力。通过企业文化建设,贯彻伦理道德,规范约束员工的行为,使企业员工遵章守纪、自我控制、同心协力、共同奋斗,建立一支素质较高的员工队伍,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餐饮企业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1.品牌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品牌作为企业文化的物质成果,既体现产品的质量、用途和价值,更体现产品的发展战略、市场份额及营销策略,所以在当前市场竞争中,品牌已成为竞争的核心,是最富潜力的无形资产。就餐饮企业而言,品牌文化是文化、经济、管理和诚信相结合的总和,造就品牌需要科技、管理、营销的技巧和艺术,更要广泛地吸收各种文化素养;既要有企业的、地方的多方面文化的融合,又要有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结合创新,通过观念创新、技术创新、质量创新、市场创新和制度创新,建设优秀的品牌文化,增强品牌的竞争力,为品牌的持久发展提供正能量。扬州百年老店富春茶社是2006年被国家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2010年又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以及全国“金鼎奖”、“中华名小吃”、“中国名茶”等殊荣,是公认的淮扬菜和茶点的代表,产品色、香、味、形俱佳,花、茶、点、菜结合,闲、静、雅、适兼优。食以文为贵,文以趣入奇。著名作家莫言题有“三代名厨四季宴、一江水煑三省茶”的妙联,将富春特色高度概括,令人称绝。富春品牌文化不仅推进了企业文化建设,更促进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现在扬州富春饮服集团有限公司旗下,除富春茶社外,还有富春大酒店、冶春茶社、富春食品有限公司、富春放心早餐工程有限公司、来鹤台富春酒楼等20多家直营及控股企业,并扩展到南京开设富春大酒楼。富春包子还飘洋过海,远销欧美和日本,享誉海内外。

2.服务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支撑。餐饮企业为顾客提品是通过服务实现的,是企业员工在生产经营和对客关系中所产生的行为活动,包括服务理念、服务态度、服务质量等都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核心价值观。美国著名专家曾预言:“未来竞争的关键不在于企业能生产什么样的产品,而在于能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所以,服务上的优胜劣汰已是市场经济发展中不可改变的规律,故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重点应做好:一是端正服务理念。当前在餐饮企业的服务中,应具有什么样的理念呢?那就是千方百计为顾客着想,设身处地为顾客办事,做到从思想上重视顾客,从行动上关心顾客,从情感上融进顾客,实现“用心服务”理念;二是改善服务态度。服务态度是餐饮企业的外在表现,服务态度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餐饮企业的品牌效应和社会信誉,为此,在餐饮企业文化建设中,要把改善服务态度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做到以不厌其烦的热忱之心接待顾客,以和蔼可亲的优美语言赢得顾客;三是提高服务质量。服务质量是餐饮企业的综合素质表现,这就要求在服务质量上精益求精,既要做到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又要做到服务的特色化、精细化,达到服务质量的精致与完美,使顾客有流连忘返之感。

3.诚信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诚信是做人的根本,是企业文化的深层体现,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它包括良好的行业道德、精湛的技艺和完善的品质。因此,诚信文化是餐饮企业自觉遵守的道德规范和企业精神。一是正确把握诚信。所谓诚信,即诚实守信,诚实必然守信,守信有赖诚实,有诚无信,道德品质受到削弱;有信无诚,信就失去根基。朱镕基同志提出“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要求,既是对会计人员的要求,更是对众多企业的鞭策。二是坚守诚实经营。百年老店扬州富春茶社一直信守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的“祖训铁律”,将诚信融入品牌,赢得社会的赞誉,先后荣获“部级特级酒家”、“全国餐饮优秀企业”、“江苏省著名商标”、“中国驰名商标”、“百城万店无假货”示范店等荣誉。三是奉行诚实待人。“人无信不立,国无德不强”,在诚信文化建设中,以传统文化的精神待人接物,以与人为善的态度为人处世,做到事事讲诚实守信,处处显文明和谐,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把诚信落到实处。

4.制度文化是企业(下转第275页)(上接第273页)文化建设的保证。制度是全体人员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为准则,在此基础上把企业员工的价值共识、分工协作、行为一致等共同形成了制度文化,以条文的形式确定下来,从而对全体人员的行为形成一定的约束。完善的规章制度对企业文化的建设,对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起到促进和保证作用。一是制度体现企业文化;二是制度巩固企业文化;三是制度完善企业文化。

三、企业文化对会计文化的影响

1.以融合品牌文化精神践行会计核心价值观。品牌文化体现了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它集文化、经济、管理、诚信为一体的无形资产。体现了质量与效益,管理与服务,传承与创新并重的特点,使老字号企业百年经久不衰,持续发展。因此,在老字号企业的品牌文化的熏陶下,会计文化必须融合品牌文化的精髓,塑造强有力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文化引领会计,实现核算质量真实可信、会计行为规范有序、会计管理宽严有度、会计服务友善周到,使文化渗透于会计实践中,更好地践行会计核心价值观。

2.以弘扬诚信文化品德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诚信是现代企业持续发展的先决条件,更是市场经济发展之本。在弘扬老字号企业诚信文化中,会计职业道德建设必须落实到行动上,增强诚信的自觉性、强化行业的自律性,使会计文化彰显会计诚信信念,坚定会计诚信意志,从而建立良好的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职业操守,廉洁自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推进企业健康有序发展。

3.以强化制度文化体系提高执行会计法规的自觉性。文化是行为的制度体系,所有制度都是文化的反映,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制度文化是不可或缺的内容,而会计制度文化主要涉及会计管理的制度规范及其组织体系,更是重要的保障。具体包括会计法规、会计制度、会计管理体制、会计组织方式、会计教育制度,以及会计人员的行为准则等要素。在会计文化建设中必须强化制度文化体系,在实践中会计制度文化既成为会计行为的规范,又是会计诚信文化的载体,两者相互作用,相互渗透,会计诚信文化有时必须通过制度的形式予以确立,形成规范的会计行为,使会计诚信文化得以完全的体现;而会计诚信又是会计法规制度正常运行的社会和思想基础,提高执行会计法规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张俊庆.关于企业文化的几点思考.会计之友,2005(10)

2.朱晓.刍议社会文化对会计的影响.经济师,2008(2)

文化与设计的关系篇2

关键词:传统文化现代设计个性化民族化

中图分类号:J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09)12-0050-01

一、现代设计要符合时代潮流

现代设计随着时展不断变化。20世纪初期,西方社会科技的快速发展,也是现代设计随着新生事物的出现溶入了许多新的内容。如飞机、汽车的、电话等新发现的不断推陈出新,对现代艺术与设计的新探索和思想上的解放,更起到了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这是科学技术对艺术与设计的推动力,也是对人类思想解放的反作用。那时,社会的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直接促进了新艺术风格和新设计方法的产生。出现了许多如:荷兰的风格派、俄罗斯的构成派、意大利的未来派……对于现代艺术与设计的发展,功不可没;斯堪的维亚的阿尔托(alvaraalto)设计、美国的流线型设计……推波助澜,使现代设计运动朝着艺术与科技紧密结合的方向前进;瑞士的柯布西埃(LeCorbusier),更是以他的《走向新建筑》,把现代主义设计运动推向了极至。

在商业文化的驱使下,美国的艺术家和设计师,无所不为,建筑设计、产品设计、包装设计和平面设计,小到香烟包装,大到航天器内舱,设计的内容极为广泛,而且都取得了惊人的商业效益。雷蒙•罗维算是美国第一代著名设计师,自他们之后,商业文化便与现代设计结下了不解之缘。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以及形形的艺术与设计流派,无不打上商业文化的烙印。

二、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事实上处处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以中国画为例,中国画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国画中确实蕴涵了中华五千年的文化、人生观、哲学观,无论写实,还是写意都使得代代有英才,但这些作为艺术作品,好像有许多珍贵的文化思想只是深藏博物馆里一样,广大人民没有很好接触到这些艺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地方就是没有把国画艺术在商业方面很好的利用、这还是传统文化和商业方面的结合问题,学国画就是画国画这种思维不能作为我们现代学艺术人的思想了,我们更多的要考虑到怎么使得他发扬光大。这些实际状况令我们担忧,因为国人在现代设计中有一部份已经完全抛弃了传统文化,不仅仅是淡化了传统文化。

相反,日本人却是吸收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比如一休的故事漫车及动画片)将日本漫画在我国漫画发展萌芽时期的这个空隙发展起来了,而且迅速的占领了我国漫画市场,使得我们的国产漫画一下子被遗忘在角落里,中国漫画市场也基本被日本漫画所占领,漫画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就很大了,还没有算漫画的产业连,这些不仅是我们在艺术文化方面的损失,更是经济的损失。日本原来的绘画艺术相对中国是落后的,能在空白的基础上发展到这种程度,他们的漫画表现手法还是值得我们去研究学习的,他们的漫画手法可以应用到我们现代设计的很多方面,如建筑设计手绘效果图的表现,工业产品效果图的表现,当然我们国画的技法更是值得我们做设计的人来潜心研究,使之被应用到现代设计的效果图表达中。有些作品又把传统文化的东西与现代设计的新生事物结合起来,我们不得不说日本在后来的漫画开发上下了很大的工夫,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反观我们的国画艺术,其潜力是相当具有开发价值的。事实上,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结合把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有机的结合会创造出更好的效果。

三、自我设计倾向现代设计的未来趋势是提供和产生创造潜力

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的有着紧密的关系。现代设计对传统文化应该汲取精华,然后溶入个性化和民族化。

第一,个性化。个性化的设计追求,一是体现在视觉效果的“个性”上。二是体现在“个性”化的需求上。

第二,民族化。不同的民族文化背景有不一样的民族思维模式,不同的民族文化会带来审美、语言沟通上的差异。美国企业文化研究专家指出:“一个强大的文化几乎是美国企业持续成功的驱动力。”的确,美国许多企业的崛起和成功,都根基于民族文化。所以独物的民族特色的设计也是推陈出新的设计思想源泉。灿烂的中华民族文化,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有许多我们值得吸引的精华。曾经有位日本友人很尖锐地评价说;中国没有设计。尽管说得有些片面,但这也是给众多设计师敲的一个警钟,设计师必须弘扬中华民族文化,必须有民族的特色。

设计文化的范畴越来越大,对于新的设计元素,我们要很好的把握。而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被很好的应用,不得不说是一件很好的事情,我们既能从传统文化中找到设计灵感,甚至衍生出新的设计元素,这样就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新时期得到了很好的利用,更使得我们的传统文化得到了好的传承,也使得设计者的设计思维更加活跃。这些来自传统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应用及影响,及对人们设计思维的影响,作为现代的设计者,如何的理解传统文化与现代设计,如何应用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中,这些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现在的设计中也有不少很好的事例,他们把传统文化在现代设计应用的很好。这些事例需要我们设计者去用心思考,理解其中的必然的和偶然的关联,从而建立自己的思维、自己的观点,积累自己的经验。

文化与设计的关系篇3

地域建筑文化与室内设计的关系

建筑是室内设计的前提,它的任务是如何以一种结构形式构筑起空间,为室内设计提供载体。室内设计是建筑设计的延续,在室内设计中要充分考虑在造型和使用功能上与建筑的统一和谐,它是应用物质技术手段和艺术手法将空间进行合理地划分,应用家具、色彩、材料等方法创作出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双重需求的场所。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今天的经济,人的思想和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多变化,中国的室内设计应该是和地域建筑紧密相联系的。通过室内设计方法的应用,创作出室内空间与建筑的有机结合,体现现代美学观和地域建筑文化的统一。在改革开放初期,大量的外国文化对中国的室内设计行业形成了较大的影响,不少室内设计师采用照搬和模仿的方式对中国的建筑室内空间进行设计,业内人士对此进行了强烈的批评,特别是当时出现了“沿海抄国外,内地抄沿海”的怪现象。如果室内设计只是一味地照搬和模仿,中国的室内设计就不能取得成功。这几年,很多成熟的设计师已经意识到要创作出中国特色的室内设计,就要充分考虑地域建筑文化对室内设计的重要性,首先是要满足空间的功能需求,其次是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最后是注重空间的文化内涵和对情感的追求。在室内设计中应该充分吸收民族特点、乡土人情、地方人文,充分尊重建筑和室内空间的历史文化传承和发展,追寻一种能够把时代精神和传统文化两者有机结合的方式,实现环境、建筑、室内空间整合设计的一种发展方向。

室内设计传承和发展地域建筑文化的设计策略

重庆地处复杂的山地,平原稀少,为了协调居住用地与生产用地的矛盾,大部分建筑依山而建,或者竖向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正是因为重庆建筑的特殊性,在考虑空间的室内设计时,需要和建筑的特点和文化相结合,形成统一和谐的设计方案。下面以重庆度假酒店的室内设计为例,分别从符号的提炼和应用、材料的应用、色彩的应用、空间的应用来分析室内设计项目如何传承和发展地域建筑文化的设计策略。

(一)符号的提炼和应用

该酒店位于重庆某风景区内,融山、水、石、林、泉、洞为一体,风景秀丽、气候宜人,这里最有特色的植物是野生的银杏。在该酒店的西餐厅设计中,充分考虑以当地的自然特色和文化习俗为中心,采用银杏为设计元素,经过变体设计去反映文化的内涵。首先是将图案应用在吊顶上,吊顶采用定制的壁纸进行粘贴,将银杏的图案进行分解和重组,形成特殊的纹理,其次是在餐厅的主题背景墙和内部的几个承重柱的饰面上也采用了银杏元素的符号设计,让人们在餐厅就餐中感觉就像融入在银杏林中,能很好地放松自己的心情,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对话。因为该地区的山、石和花卉非常具有地方特色,所以在该酒店的中餐厅设计中,将主题设计考虑为融合山、石和花卉的自然场景,并搭配红绿色来达到模拟春天姹紫嫣红和春花浪漫的情景中。在包柱中采用石材铺贴的纹理效果达到模拟山的自然效果,由于中餐厅的净空间比较高,使模拟山的柱子显得比较有气势。另一方面是通过提炼石头和花卉的造型,采用抽象的方式体现在隔断中,并结合平面构成的方法,让石头和花卉的艺术造型在隔断中连续不断地重复和渐变。然后是中餐厅中就餐桌下的地毯也是结合了花卉和绿色的设计,图案变化丰富,让人看到后可以自由想象。在酒店大堂的设计中,将树叶确定为设计元素之一。通过提炼和改进,首先是在吊顶上采用弧形的木格栅组合吊顶,用木格栅形成自然中树叶的基本形状。通过设计师对空间的分析,在不同区域的顶部设计了不同大小的树叶吊顶造型。二是地面的石材铺贴根据平面构成的手法,将几种石材按照树叶的纹理进行铺贴,一方面是连续的铺贴让人觉得统一和整齐,另一方面是地面的铺贴和类似树叶的吊顶有了很好的呼应。在接待和办理入住手续的背景墙上,将另一种树叶的造型通过纵横的排列,形成了视觉冲击性很强的效果。在全日餐厅中采用引入阳光的概念,将墙面上的造型做成不规则的圆孔,并在吊顶上采用弯曲的造型,让在全日餐厅中用餐的人感到光从顶上和墙上投射出来的感觉。

(二)材料的应用

由于酒店地处风光秀丽的景区,在自然的环抱下,为充分体现民俗地域文化,酒店在材料的选用上十分考究。在酒店大堂中,灰木纹和白木纹是重点选用的两种石材,灰白搭配的石材让整个酒店体现出两种意境,一是亲近自然,二是展现高贵。大堂中供客人休息的沙发采用精选的布艺,柔和的布料让远道而来的客人能得到放松。在会议室中,因为建筑的结构是坡屋顶形式,所以结合了东南亚的设计风格。因为木质给人独特的心理感受,用原生态的实木作为会议的桌面,让来这里开会的人能够更好地亲近自然,在会议室的主背景墙上采用了实木饰面板的造型,和会议桌形成了很好的呼应关系,同时地面采用了柔和的地毯,让人感觉特别温暖。宴会厅是酒店一个十分重要的场所,为了突出宴会酒店的豪华和大气,在材料上的选用上非常注重品质,同时也和地域建筑文化紧密结合起来。首先是吊顶采用的大型方形水晶吊灯,按照排列的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当打开这些方形水晶吊灯,就餐的人就仿佛置身于美丽的夜空下。在宴会厅的立面墙上采用了人造石透光板,一方面是它的环保性比较好,有利于长期使用;另一方面是人造石透光板形成的氛围和宴会厅的需求是一致的。然后是整个宴会厅的地面采用了手工地毯,工艺精巧,将地域文化的元素融合到地毯的花纹中,同时让客人在就餐的时候踏在上面非常地舒适。

(三)色彩的应用

长期以来,色彩被公认为是室内设计的基本要素,它能使人感觉愉悦或不适,而色彩也要依靠光线来得以体现。在本次酒店的室内设计中,色彩的选择是与地域建筑文化相适应。比如在酒店的Spa空间中,选择以褐色为主色调,同时搭配蓝色和绿色的软装配饰,整体给人的感觉是中性偏冷的褐灰色调。在Spa空间中,顶面、墙面和地面的材质色彩都以褐色为主,里面的家具以蓝色、绿色为主,同时搭配了绿色盆栽。色彩并不是孤立存在的,在设计的过程中,也将变体后的杜鹃花元素融合到设计中,让人置身于Spa中的时候能够有轻松的感觉。在酒店的茶楼空间中,为了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呼应,提倡以黄灰色为主色调,营造出一种质朴自然、宁静悠远的氛围。在材料上以选择天然的石、木、陶器为主,并搭配少量的金属作为点缀。中国是茶的故乡,同时茶也是受人们欢迎、有利于身心健康的绿色饮料。通过黄色和灰色的搭配,能很好地将茶的文化体现出来,这和重庆的地域文化也密不可分。行政酒廊的色彩设计也独树一帜,从人的功能和精神需求上的考虑,提出了以红褐色为主色调,在整个行政酒廊的设计中,通过红色和褐色的搭配,营造一种浓烈醇厚、红酒的文化,同时也和自然主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传达出空间的大气非凡的空间气度。

(四)空间的应用

最能表达地域建筑文化的内涵,莫过于室内的空间设计。空间设计中根据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表达。例如在大堂的空间设计中,作为给远道而来的客人在室内留下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通过营造出高敞的空间让人感觉到空间的大气。在大堂中应用高大的落地玻璃和回廊的设计,突出空间的高大。在客房的空间设计中,为了让住在这里的客人能够很好地欣赏户外的环境,在阳台都设置了落地的玻璃门。通过阳台,让客人能有开阔的视野。在卧室里面采用环保材料,让客人有温暖亲切的空间感觉。按照建筑的结构,行政客房被安排在坡屋顶的空间里。通过开敞的屋顶空间设计,将夜晚的星光引入到室内空间中,让居住在里面的人很好地和自然环境融合在一起。同时空间内的大部分家具和装饰材料采用了木质和布艺材料,让人觉得空间内具有天人合一的意境。

建筑、室内和自然环境的结合设计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地提高,人们除了对基本的功能要达到要求以外,还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注重空间的文化内涵,关注情感的追求。在地域建筑文化的基础上,关注建筑、室内和自然环境的结合设计。自然环境是人类环境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通过上面的酒店设计实例可以看到继承和发展地域建筑文化需要室内设计和自然环境紧密结合。现在的人更渴望在室内环境中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消除人与高科技之间的对立,找回人与自然的情感寄托。人与生俱来就和自然有密切的联系,在自然环境中,人的精神可以得到极大的放松。所以在建筑与室内设计中多用木质、石材、织物等天然的材料,并将自然界中得植物、水体、山石引入到室内设计中,采用漏景、框景、借景、对景等设计手法将外部景观引入到室内,让人在室内的环境中感受到自然的氛围,使人在有限的空间总最大限度地与自然接近。

文化与设计的关系篇4

【关键词】汉字,思维方式,广告设计

王继洪在《汉字文化学概论》说:“每一个汉字都凝聚了深沉的文化背景,记录了与之相伴的一代又一代的使用者的足迹,所以能解释出一部文化史来。”汉字对中华民族的文化影响是极其深厚和深远的,它在一定的程度上铸造了中华民族的艺术、文化面貌,同时也深层次的影响着中国人的思维方式。

一、汉字所具有的文化思维

1.注重感性与直觉的思维方式

文字和语言是人们学习和进行思维层面活动,以及认识客观世界的工具,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中提到:“与世界其他文字系统相比,汉字的书写方式是唯一没有发生过质的改变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汉字长期地延续使用,使中国人的思想世界始终不曾与事实世界的具体形象分离,思维中的运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中国文明的延续意味恰好就在这里。”中国的文化一直不是严密的逻辑思维体系,这与汉字的影响有着很大联系。逻辑的思维体系缺乏,也造成了中国没有产生完整的哲学以及科学的体系,但是这又从另一方面让我们民族的感性思维高度发展。所以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是感性的文化。汉字的基础是象形文字,它是一种视觉的语言,可以说中国人图形想象的思维能力是汉字培养出来的。比如,看见“日”字就会联想到太阳,看见了“山”、“水”就会在脑海里形成山川河流的画面。“一字一世界”,每个汉字就像是一幅幅的图画,他们都有着鲜明的形象和场景,让人遐思。

2.对汉字的崇拜和敬畏心理

由于汉字与具体事物直接联系,所以中国人在潜意识里认为汉字与真实世界是密不可分的,汉字就代表了它所指向的事物。“在中国思想世界中,总认为指代的文字符号与被指代的现象世界不可分割”,“也就是说,文字与它所指代的事和物之间有很深的关系”。因此,中国人对汉字特别敬畏,认为汉字当中包含着神秘的力量。在关于汉字产生的传说中,有仓颉造字之时“天雨粟,鬼夜哭”的故事,反映了人们认为文字具有神秘力量的心理。拥有了文字,就掌握了认识世界的神秘力量,于是老天也受到震动,鬼魂们都开始哭号。“仓颉四目”的传说,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文字崇拜。文字具有特殊的力量,创造出文字的人也必定不同凡响,所以仓颉被描绘成长着四只眼睛的近神似的人物,多出来的一双眼睛是“天H艮”,有洞察天人奥妙的能力。

3.汉字衍生出的文化现象

在汉字文化史上,由于汉字的应用,衍生出了很多别具特色的文化现象,诸如书法、测字、字谜、拆字、避讳、对联、回文等等。这些由汉字所衍生出来的奇特文化,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无穷智慧,也折射出汉字在开启创造思维方面的奇妙之处。“汉字主要通过以形表意、形意结合、形声相谐的方式来表达语言和传递各种信息,尤其是汉字特有的形体结构,为信息扩张和再创,留下了广阔的空间和神奇的想象力。”而想象力一旦得到释放,所产生的能量是巨大的,汉字对中国艺术、文化的影响绝不仅仅只表现在与语言文字相关的领域,在绘画、音乐、服饰、工艺等各个领域,汉宁的身影无处不在,组成了一个更大的汉字文化圈。

二、汉字的形象思维与广告设计

汉字注重感性与直觉的思维方式,造就了中国人擅长形象思维的特点,这对于注重创意和视觉艺术表现的广告设计来说有很大的帮助作用.艺术思维中主要运用的就是形象思维,它也是创造性思维的重要特点之一,一个人的形象思维能力越发达,他的创造力就越强,审美水平也更高。在广告创作中,充分发挥形象思维的优势,能够大大提高创意能力和表现能力。

不同于逻辑思维的线性思考方式,形象思维的思考方式是跳跃性的,可以自如地从一个形象转到另一个形象,或是将很多个形象综合在一起来进行思考,在跳跃、混合的过程中往往能迸发和碰撞出创造力的火花。不拘泥于某个具体对象的思考方式,也使得形象思维更容易从整体上把握对象,从大局着手来发现问题所在,找到解决方案.这些特点对于广告设计都是非常有利的,思维的跳跃性和自由性可以刺激创意的产生,而思维方式的整体把握又可以帮助设计师统观全局,正确发现和解决问题,而不会迷失在思维的碎片当中。

想象性是形象思维的另一个主要特征,在形象思维的过程当中,从来都不缺少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形象思维并不只满足于再现思维的对象,而是通过想象力丰富它的细节,赋予其新的意义,甚至为其创造出全新的特点、性格和形象。因此,形象思维是创造性的思维方式,而想象力就是它的翅膀。对于广告设计来说,想象力是极其重要而宝贵的品质,没有了想象力,广告也就失去了生命力。汉字的造字之法、应用之法中蕴含着无穷的想象力,这都是我们汲取养分的宝贵源泉。

三、结语

在汉字衍生出的各种文化现象中,我们不难发现有很多巧妙的创意思维和方法包含在里面。例如字谜、拆字当中,运用了组合、拆分、增加、减少、改遗、谐音等方法,这些极富创造力的方法完全可以应用在广告设计当中。更重要的是,字谜、拆字中体现出的思维方法,完全符合广告创意方法的基本思路:创意就是旧元素的新组合。詹姆斯・韦伯・扬对于创意的解释,在广告界得到比较普遍的认同,即“创意完全是各种要素的重新组合。广告中的创意,常是有着生活与事件‘一般知识’的人士,对来自产品的‘特定知识’加以新组台的结果”。

汉字文化绚丽多姿,以多种方式来表达语言和传递信息,并不断实现信息的扩张和再创造。在汉字文化里有着广阔的空间.充满了神奇的想象力,等着我们去体验、击发掘,去汲取,以为我所用。

参考文献:

[1]成朝晖,平面港:汉字设计[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4

[2]徐志奇,汉语文字学概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3]刘钊,古文字构形学[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文化与设计的关系篇5

abstact:Fromthehistoryofwatercultureconnotationtraceabilityandexplaintheculturalsignificanceandimpactofwaterinmodernlivingenvironment,waterandculturalenvironmentinthedesignofmodernlivingmanifestation-waterscapedesignpatterns,manifestations,developmenttrendofin-depthanalysisinordertoachieveamoderndesignraisedconcernsabouttherationaluseofwatercultureandpurpose.

关键词:水文化;水景;环境;设计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Keywords:waterculture;waterscape;environment;Design

1相关概念

1.1水文化

从广义上说,和水有关的文化被统称为水文化。即人在与水有关的活动中创造一切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由于不同学者对水文化的定义不尽相同,对于水文化的理解也存在差异。目前,关于水文化的定义还有“人们在水务活动中,以水为载体创造的各种文化现象的总和或是民族文化中以水为轴心的文化集合体。”水文化本质上是水、人、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治理水、利用水、欣赏水的物质和文化成果的总和。

1.2水景营造

水景设计是现代人居环境景观设计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水景设计其实是以景观生态学、行为心理学等为主要理论基础,在时间和空间上对区域水景格局作出合理安排,以达到整体景观的可持续利用和发展。在景观设计中水景营造可归纳为两类:一类是利用地形或建筑物来模拟自然景观,模仿自然水的氛围,如溪流、瀑布、人工湖、鱼塘、泉等,中国传统园林在创造天然式水环境的水景过程中有着丰厚的经验值得学习和借鉴;另一种是依靠现代科学技术营造水景,如音乐喷泉、旱喷泉、喷雾等,如今这样的水景处理已经被广泛应用。

2水文化在现代人居环境中的意义

2.1生态意义

古人思想“天人合一”的哲学与当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念具有完全相同的性质。在经受了工业文明和城市化带来的喜悦和困惑之后,人们承受了大量生态破坏的消极后果,并逐渐重新审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所有的人都是隶属于大自然,土地、河流、动物、植物的生存和发展与人类密不可分。因此,保护环境、亲近自然逐渐成为人类的趋势。中国传统文化崇尚天然,倡导与自然和谐相处,而不是刻意改造自然的思想对现代居住环境的设计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指导意义。

2.2文脉意义

社会的进步不能完全延续历史文脉,优秀的传统文化应该被保留、传承和发展。目前,断层的历史文脉是中国社会十分严重的问题,在现代环境设计中融入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重要代表的水文化,将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继承历史文脉方面,水文化可以成为一个典型代表,可以为继承中国传统文化资源做出积极的贡献。

2.3美学意义

中国传统文化中回归自然的水文化与现代设计相结合的居住环境,可以构建美好诗意的氛围,营造出高品质的居住环境,满足现代人的审美需求,因此具有积极的美学意义。

3基于水文化的人居环境水景设计

3.1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

对于水资源特别稀缺的城市,在住宅区的水景设计中,尤其要注意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注重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强调绿色、环保、健康的设计。水源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利用居民点附近的天然水、雨水来解决。设计师应具备生态理念和思路,以提高水生生物的多样性,减少使用不可再生资源,提高水的循环性。如桩承式路堤应减少使用石材、水泥等材料,考虑增加水生植物、湿生植物的数量,这样可以增加物种多样性,形成良好稳定的生态系统,减少资源消耗,有利于保持水循环和水平衡,为创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和水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3.2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水景设计凸显文化性

居住区景观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设计师应回顾历史、尊重文化,使园林建筑与环境相融合,通过建筑与环境艺术来表现历史文化的连续性。水景设计必须满足基本的功能,并创造出令人愉悦的环境氛围,水景设计的较高水平是能够在自然水景中融入人类文化元素。人们欣赏水景和水的文化特性,既包括水的自然形态,也包含水的社会特性。时间上应注意承接水景文脉,空间上要注意地域性的强调。水景设计应具有地域特色,每个地方都有独特的传统文化,可以将自己的文化融入到水景设计中,要体现本地特色、风俗和地方民族特色文化,让人们体验到文化认同和归属感。把景观与文化相互融合,在水景设计中凸显城市文脉,传承和延续城市历史和文化,让居民感受传统文化的深度感与现代文明的时代感。

3.3以全息为特性,强化水景设计的整体性

中国医学认为,每一个整体的局部都具备整体的所有特征,这种特征被称为“全息”,局部隶属于整体,但又可以反映整体。《黄帝宅经》中把居住环境比喻成一个完整的人体,认为居住环境和人体一样,也是一个整体,各个部分之间是相辅相成的。

水景融合了工程技术与艺术设计,既具备技术的专业局部性,又带有艺术设计的整体性。一个好的水景设计,它必须尊重在它所在的环境条件、符合建筑功能的要求,还要和建筑的风格保持和谐。好的设计作品应该反映系统整体的设计思想,根据该设计的功能要求、环境特征来设计,与整个居住区的风格保持统一。居住区水景设计时应该统一规划,而不是单独设计某个局部,使景观的整体性遭到破坏。

3.4以人为本彰显水景人性化设计

现代居住区越来越重视塑造人性化的生活环境氛围,以人为本的原则应该贯彻于整个景观设计过程。优质的生活环境,不仅要有让人们享受的美丽形式,也应该具有人性化的内涵,满足不同业主的亲水需求,并重视人们亲水的安全性。现代社会的人们具有多样而复杂的心理需求和行为需求,这使得居住区的水景设计要具有多样化的形式以满足居民的需求。水景的多样性体现在水的形态、所用的材料和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既有赏水区,也有嬉水区,有涓涓细流,也有华丽的平湖,有安静的水面,也有热闹的喷泉,这样使得不同的居民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亲水项目,如此水景才不会变成奢华的摆设,才会让更多的居民体验到亲水的快乐。良好的水景设计也应该注意安全性,在不破坏景观效果的基础上,增加安全防范措施。同时,不可只重视大型水体的安全设计,更要注意防止落水和小型溪流、喷泉等容易使人们滑到的隐患。

3.5借助新材料、新技术的应用实现“天人合一”

新材料、新技术在水景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让景观设计更多彩,表现更丰富,也可以使资源得到更高效的利用,维护管理成本更低、也更加环保。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自然水景的建造材料将逐渐减少,而各种新材料和造雾、声控、灯光、电子等新技术、新产品层出不穷,使现代水景达到自然水景无法实现的效果,而且使用更方便,更现代。水质容易恶化、水景难以维护等困扰着设计师的问题,将会通过新的生态循环技术,来提高水景的管护能力,解决原有水景虽观赏性高却管理困难的问题。

4.结语

秉承中国传统水文化的水景设计可以说是地道的中国国粹,在今天环境污染、人口密集的现代城市生活中,自然水景已经成为一种稀缺资源,人们天性喜水,若要满足人们的亲水需求,则要通过打造更多的人工水景来实现。“小桥、流水、人家”式的中国传统居住环境,在现代城市已经成为一种向往,我们甚至可以断言,中国式的精神追求和传统文化中的“水文化”将会成为现代艺术和居住环境设计的重要发展趋势。

参考文献:

[1]许灿,王东焱.现代城市居住区水景设计探讨[J].住宅科技,2011,(3):10-12.

文化与设计的关系篇6

关键词:地域文化设计创意产业

检索:.cn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在全球、全国范围内迅速崛起,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发展对于一个城市的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吸引和集聚高端人才,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都具有积极推动作用。天津悠久的历史发展,传承下来丰富的、地域特点鲜明的文化资源,怎样挖掘其可利用的潜质,并经过艺术设计的手段进行再创作,为天津的文化创意寻找新的可能性,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课题。

一、天津的快速发展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生长沃土”

天津作为北方的经济中心,已经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在经济转型和创新发展中,具备了大力发展创意产业的社会背景和经济条件,天津文化创意产业从觉醒到探索,从跟进到突破,呈现快速发展的态势,并形成天津滨海新区和老城区(包括部分区县)“双核并进”的格局,天津文化创意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大,园区建设步伐加快,龙头企业优势明显,逐步形成了包括滨海高新区文化创意产业园、意库创意产业园、C92创业产业园区、凌奥创意产业园区、北新创意产业园、辰赫创意产业园、六号院文化创意园、泰达国际创业中心等各具特色的创意产业集群。产业形态主要有影视文化、电子软件信息、工艺时尚、设计服务、展演出版、咨询策划、休闲娱乐、科研教育等几大类别。

天津文化创意产业“双核”发展中的天津滨海新区,产业园区建设如火如荼,规模大、有代表性的园区包括:以科技研发服务为主的开发区、保税区和高新区三大科技研发基地,以影视动漫为主的中新生态城国家动漫园,以滨海航母主题公园扩建和游艇码头为主的各类滨海旅游主题公园等。这其中的中新生态城动漫园是国家文化部与天津市政府共建的第一个部级动漫产业综合示范园,将重点发展文化动漫创意产业,形成集动漫研发、培训、生产制作、展示交易、衍生产品开发及国际合作交流六大功能于一体的国家文化创意产业旗舰项目,努力打造成中国乃至世界最具规模、最有影响力的动漫示范园区。

二、丰富的天津民间文化资源形成特色鲜明的本土化“母体艺术”

天津地域文化体现在民间资源上是丰富多样的,以母体艺术的形式传达着天津独特的地域环境、文化传统、审美情趣和个性风格。地处“九河下梢”的天津,曾经的商贸繁荣,帆樯之便,鱼盐之利,形成了具有独特优势的运河文化,其中的天后妈祖祭祀、庙会活动使各种民间工艺品和美食得到发展;军旅文化带来的不同方言和地域的人文汇集交融,形成了天津特有的民风;商贸繁荣带动的娱乐催生了丰富的天津曲艺形式,这些天津历史遗留传承下来的文化遗产资源,给我们的文化创意产业做了充分的“储备”,我们可以将它们称之为我们天津的“母体艺术”。

民间美术:天津具代表的民间艺术,要数有600年悠久历史并且极富特色、享负盛名的杨柳青木版年画。其制作方法“半印半画”,既有版画的刀法韵味又有绘画的笔触色调,其内容丰富,多以反映广大群众喜闻乐见的现实生活、时事风俗和历史故事等题材。作品中有《连年有余》、《五子夺莲》等广为流传的经典代表,也有《二十四孝》、《三顾茅庐》这种说教或故事性见长的佳作。另一种天津民间艺术瑰宝一天津泥人张彩塑,用“随类赋彩“的手法将津门百姓的勤劳智慧凝聚于物化了的彩塑之美当中。还有中国民间剪纸丛林中独树一帜的大郑剪纸,细微之中不失灵活,粗犷之中彰显细腻,内容上有人物、花鸟、书法、山水、邮票、外国景色等多种题材。

天津传统戏剧与曲艺:天津是中国北方戏剧艺术的发祥地之一,素有戏曲“南北交汇的大码头”的美誉。京剧和评剧在天津发展历史悠久、文化根基深厚,古今名角众多,剧院实力强大、群众基础广泛,并有经典剧目丰富、文化交流频繁的特点,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天津孕育和发展了多种曲艺形式,像天津快板和天津时调,都是天津所特有的。而“大鼓”类就有京东、铁片、京韵、梅花、西河等很多分类。天津曲艺题材有历史故事、世俗生活,内容多样,天津的茶楼文化保留至今也仍然活跃。

民间名俗、舞蹈:天津地域历史上的运河码头文化,传承下来一些祭祀信仰的民俗活动,如天津皇会、天后宫妈祖文化信仰、葛沽宝辇出会、潮音寺庙会、独乐寺庙会等。众多活动形式中逐渐形成一批有地方特色的民名俗文化形态,比如小王庄民间吹打乐、韩家墅上善道乐,塘沽的大沽龙灯、汉沽飞镲。光“法鼓”形式就有挂甲寺庆音法鼓、杨家庄永音法鼓、刘园祥音法鼓。有名号的高跷也有林亭口高腿子高跷、津南区的海下文武高跷、红桥区西码头百忍京秧歌高跷、北塘丰登乐会高跷,除此之外还有虫八蜡庙小车会、河头落子,高王院莲花落,寺各庄竹马会等形式的民间艺术形式。

传统手工技艺:天津风筝魏风筝造型多变,彩绘逼真、飞行平稳、特技精湛。题材上不但有传统趋吉迎祥的百姓愿望,还有一些融合时代气息的新创意。响当当的“中华老字号”盛锡福制帽、老美华制鞋及传统服饰,以及津门蔡氏贡掸、刘海空竹周记宫灯、皮影雕刻、盆罐村制陶等都是具有浓郁津门特色的手工技艺。

传统美食:秉承传统工艺百年老字号的十八街麻花与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并称“天津三绝”,这些美食或风味独特,或工艺精良,甚至还有文化历史典故,在国内外都享有盛名。还有大福来“锅巴菜”,子火烧,赤土扣肉,独流老醋,沙窝萝卜都是具有天津特色的地域美食。

传统杂技、体育、竞技:民间形式种类众多,如回族重刀武术、拦手门武术、霍氏练手拳、北仓少练老会、北少林武术、无极拳、鲍家八极拳、李氏太极拳、毕式“一指禅”拿手推、永良飞叉、通背拳、天津花毽等,其间还穿插流传有一些历史故事或传说。

三、抽取天津地域文化的精髓成为文化创意产业的“本位基因”

我们对于天津地域的民间文化资源进行整理分析,是为了抽取其中能再设计的元素,来成为文化创意的创作源泉,我们称为“本位基因”,希望用继承创新的手段来发挥天津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创意产品。由此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分析它们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可利用的“基因”:

二维化的色彩和图案:最具代表性的杨柳青年画融合了多种绘画艺术方式的精华,把刀法版味与绘画笔触色调巧妙的融为一体,其图案精美、色彩艳丽的造型极具感染力。风筝魏的风筝彩绘,同样题材多变彩绘逼真。大郑剪纸整体图案浑厚有力、刻画精细,花鸟人物栩栩如生。这些图案造型可以在文化创意相关的二维表现载体上进行利用和发扬,经过图案的打散重组和色彩的抽取组合,形成既能保留传统艺术审美,又符合当代视觉心理的创意产品。

三维化的造型和神态:泥人张彩塑作品中反映了津门百工的作品《三百六十行》,描绘了码头文化场景众生相,人物性格和行业特征精炼概括地展现在作品中,也有戏曲人物、民俗人物等题材的作品,都是生动活泼,富有情趣。天津众多的戏曲表演民俗活动中,人物的装扮、戏剧脸谱和表演器具、秧歌高跷人物的动态造型、体育竞技人物的一招一式、形态多变的风筝、龙灯都是有着独特审美的立体形态符号,就连本来是穿着实用的老美华制鞋,也应为其悠久的历史传统所承载的文化性,一些经典的鞋样也成为展示艺术品具有了收藏价值。如果这些形态被利用到雕塑或相关的造型艺术中去,会很好的体现天津符号特征。

多维化的故事情节和表演形式:即使是二维或三维的民间艺术作品中,也会出现某个特定的场景和故事,比如杨柳青年画中《火烧望海楼》就真切的体现了天津人民群众义愤填殷怒毁教堂来抗议外国侵略者的时况,泥人张彩塑中也有将戏曲中诙谐幽默的段落提炼出来彩塑成的作品《十五贯》,让人看了滑稽可笑,趣味横生。而更多的曲艺、歌舞竞技等表演形式在二维、三维的基础上更是加入了音乐、形体动作和故事情节,形成了更为丰富的艺术形式,从多方位刺激受众感官来达到情感共鸣。这些人物、事物、场景、故事都可以作为素材来进行再创作,为文化创意产业提供更多的创作可能性。

四、再设计的天津地域文化会成为天津文化创意产业的“魅力光芒”

文化创意产业离不开艺术设计,是以设计为核心的生产领域,是文化艺术设计和商品生产的结合,它推崇创新与个人创造力,沿袭陈旧俗套并不能促进创意产业。我们需要将天津地域的传统文化形态通过现代的新技术手段和审美进行精简、重组,置入新的语境和载体,发挥艺术设计具有的独特性、时尚性特点,创作出不可复制的创意产品,这种作品会兼具独特的内容之美和时尚的设计之美,比如二维图案可以利用在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服饰设计、家纺家居等实物载体上,这方面国内有好的先例,上海的海派剪纸艺术家李守白先生,用独特的重彩风格和剪纸语言结合创作了大量的“上海石库门风情”、“上海童谣”等地域文化题材作品,并在上海艺术创意产业园区“田子坊”有专业品牌工作室和店面。还有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将桃花坞版画与染织装饰品设计结合,使传统艺术在现代生活家纺用品中焕发新意。

根据文化地域特征,可以将民间艺术和一些展览展示、旅游品牌以及专题性创作或展览活动相结合,比如天津的城市雕塑还不是很普遍,在一些特色街区,可以置入一些天津文化元素为主题的创作雕塑,政府或相关单位也可以以天津文化元素开展雕塑创作主题活动或展览来宣传天津文化品牌。另外还可以利用节庆,集中展示传统民间艺术的同时,开发周边创意产品形成文化市集。一些区县的特色表演和技艺,可以形成规模带动城市周边名俗旅游。

在天津的文化创意产业中,影视动漫业是发展最快最迅猛的。国产动画产业虽已形成,但缺乏文化底蕴的支撑,本土文化缺失。这让我想起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于1980年发行木偶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由充满地域风格的新疆民间故事改编而成,人物造型独特,诙谐幽默的风格让人忍俊不禁,其中正是文化的本土性发挥了巨大的艺术魅力。而天津的泥人张彩塑也形似木偶剧中的木偶,众多的人物形象和故事场景可以进行再设计,成为影视动漫的创作源泉。

可以说,在政府推动下,天津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不断涌现和良好发展,给我们的艺术设计创作带了无限的机遇,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精华,会在天津创意产业中有更多的舞台展示,散发它的独特光芒。

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项目编码D12017

参考文献

1金元浦:《文化创意产业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

2张京成:《创意产业发展报告》,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3。

3孙晓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和价值界定》,《艺术与设计・理论》,2007-8。

文化与设计的关系篇7

一、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原理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是由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的矛盾所推动的,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方式内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和社会形态内部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因此人类社会的各个阶段总是可以基本划分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两大部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动态结合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和一般规律,即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和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人类社会的各种活动也受这一规律的制约和支配,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可分为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两大类,艺术设计是一种人类有目的的并结合艺术和生活的创造性的活动,马克思把这种创造性的实践活动称之为艺术生产,属于精神生产的范畴,艺术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同样也受到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的制约和支配。

马克思主义艺术生产理论主张艺术生产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是精神生产,精神生产是和实践和意识紧密联系的,而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艺术设计也是一种实践活动,艺术设计是人们有目的的创造性的实践活动,而这种有目的的创造跟物质生产也是分不开的,艺术设计的内容是随着人们时代生活的进步和人们审美情感的发展而发展的,艺术生产是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一定阶段上才产生的,它是从物质生产实践中分化出来的,所以艺术设计与生产实践和意识也是有着某种紧密联系的,所以艺术设计在创作过程中也需要考虑其与其他社会因素的关系。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一件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都与其他事物是联系的,艺术设计作为特殊的生产力同样与其他的社会因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二、艺术设计与经济的关系

1.社会经济是艺术设计发展的基础

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看,经济基础是一种社会存在的表现形式,艺术设计是一种社会意识的体现形式,由此看来,社会经济与艺术设计的关系的本质就是存在与思维的关系问题,即物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换言之,社会经济决定艺术设计,社会经济是基础,艺术设计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服务,社会经济状况的兴衰盛亡决定艺术设计的发展,艺术设计的发展也反作用于社会经济,对社会经济起着推动作用。

艺术设计是一种既具有艺术性又具有经济性的社会实践生产,艺术设计与社会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繁荣的社会经济造就繁荣的艺术设计,反过来,艺术设计也服务于社会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2.艺术设计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艺术设计是人们的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活动,它不是纯艺术,它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也是一种特殊的生产力,同样推动社会经济的发展。首先,艺术设计发展的原动力是人们对美的追求,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不断追求,正是这种不懈的追求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艺术设计时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体现,它体现着艺术创造力与经济技术实力的结合,通过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方式不断的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其次,艺术设计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不仅在精神上满足了人们的需求,给人们带来了愉悦和享受,而且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它把人们的意识通过社会生产实践转化为实体,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改变和进步,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第三,从历史上看,艺术设计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案例也是相当多的,最典型的就是包豪斯运动,包豪斯本来是起源于德国的,可是在二战期间,各国优秀设计师为了躲避战争对艺术的摧毁,纷纷前往没有遭受战争摧毁的美国,由于这些设计大师的到来,骤然间给美国的社会经济带来了极大的发展。

3.艺术设计的发展必须融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艺术设计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创造性的生产实践,这种目的是指人们的期望与需求,使艺术设计能为人类自身服务的期望与需求,这种目的性决定了艺术设计的功能性,然而人们的期望和需求是多种多样的,是随着社会经济的的发展不断发展的,所以艺术设计的功能性也是多种多样的,设计者的使命和职责就是把人们的这种多种多样的期望和需求转化为具体的实实在在看得见摸的着的东西来服务与人们。随着当今时代的飞速发展,人类的需求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繁多,人类需求分为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两大类,通常物质需求较直观,易于把握,像吃穿用等这些物质需求都有一定的限度,容易满足,但是精神需求却是无限的,很微妙很难把握,具体操作起来也比较困难,不好解决,难以满足,这对我们艺术设计的发展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这就要求我们的艺术设计作品能蕴含着深厚的底蕴和气质,能慰藉人们的情感,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其精神含量。当艺术设计所蕴含的精神含量满足了人类的精神需求时,它的功能就得到了实现,艺术设计作品要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各个环节中都能满足目标群体的精神需求。

二、艺术设计与政治的关系

在艺术设计与政治的关系问题上,有的人认为艺术设计是从属于政治的,它的存在是为政治服务的。还有人认为艺术设计是完全独立的,它与政治没有关系,不受政治的影响。我们要正确的理解和认识艺术设计与政治的关系,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看,艺术设计与政治有着密切的联系,政治影响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反应政治,两者既对立又统一,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分离。首先,马克思主义认为艺术设计和政治都是经济的反映,它们都属于上层建筑,但从它们与经济的距离相比较来说,政治与经济的关系更近些,马克思基本原理认为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吗,与经济有着直接的关系,但是艺术设计与经济的关系却不是直接的,它必须通过政治、法律、等中介,才能达到为经济服务的目的。其次,艺术设计的本质表现了人的需求,而政治渗透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政治影响艺术设计,决定着艺术设计的性质和发展,一定程度上,艺术设计也反作用于政治,通过政治为社会服务。在我国,艺术设计必须按照社会主义政治方向发展,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

三、艺术设计与文化的关系

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艺术、文学、科学等,而艺术设计则是文化的一种表现现象,是为了满足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产物。艺术设计和文化是紧密相联系的,我们很多时候我们察觉文化的存在都是通过艺术设计的表现形式体现出来的,艺术设计和文化的发展是统一的,相辅相成的。文化是艺术设计的创造的灵感来源,艺术设计是文化的内涵,艺术设计和文化相互影响,一个时期的文化影响着那个时期的艺术设计,一个时期的艺术设计也影响着那个时期的文化。一个艺术设计作品如果没有一定的文化底蕴作依托,就像是一杯白开水,淡然无味,没有思想也没有内涵。记得几年前在一本书上看到:一个优秀的设计师必须具备哪些的条件,其中第一条就是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这么多年对艺术设计的学习,也验证了这一点,以深厚文化底蕴的基础之上创造出来的作品是经得起推敲的,就像现在许多没有受过专门的艺术设计教育的人,他们只是学过一些现代的艺术设计的操作软件,也可以做设计,但他们永远也只是设计软件的操作者,永远也成不了大设计大师,这就是缺乏文化底蕴的原因所致;相反,一个艺术设计作品如果有着一定的文化底蕴作依托,那么它就会有思想有内涵,就会丰富,它的生命就会长久,它所表现的事物也是多种多样的。从精神层面上讲,艺术设计是为了进一步满足人们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一种文化现象,所以说艺术设计和文化之间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

在我看来,文化与艺术设计之间就是一种底蕴和延伸的关系,文化是艺术设计的底蕴,艺术设计是文化的延伸,文化是艺术设计的基石,艺术设计是文化内涵的表现,艺术设计丰富着我们的文化,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艺术设计是人类对自己文化的创造,二者是相互协调、相互作用、共同发展的关系。

文化与设计的关系篇8

一、引言。

伴随人类、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各影响因子和构成要素在既保持又打破固有关系而又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会计、生态和文明的有机构成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成果表现;如果以生态的视野来通观会计的发展,又会在会计生态与文明的紧密结合中,进一步得知:

会计整体及其各构成因子或影响因素在按其所特有的内在逻辑安排、所遵循的发展变化规律运行于市场时,始终会以一种具有一定功能特点和结构特征的文明动态系统存在、发展和生效。同时,在会计产生发展过程中,将会计生态与生态文明进行合理架构,也不难看出:处于不同时空、人性化的会计生态主体、会计生态客体与会计生态环境等,各自都在其所固有的生存状态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关系下会表现出相应的成果表现。由此可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和影响因素,在其与环境保持着紧密的适应性互动关系中而不断演进发展时,必然有着基于会计生态危机、反思会计传统模式的理性选择,必然会从会计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从本体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发展而形成会计生态文明。

会计生态文明是会计生态建设的各种成果表现;而会计生态建设离不开会计生态主体、审计主体等方面的共同努力,离不开会计生态审计的作用发挥。但是,目前的生态审计,主要是基于环境问题的环境审计,是对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与企业在生态指标与当地推行的环境法规的背向程度、或安全和健康保障的生态风险等方面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其基本目标是避免被审计单位因生态风险的范围和水平估计不足而可能引致的财务损失、以及减少环境损失的措施;在此情况下,作为以会计为主要对象和内容的审计,就没有从“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和“文明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的高度来思考和开展如何进行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会计审查”。加之当前对会计生态的研究成果较少,对会计生态的审计也基本上无专门的研究成果,因此也就无从谈起会计生态审计的建设了。尤其是在公共危机成常态的时代,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必然需要会计生态各主体、客体和环境的文明化趋同作用,必然需要对这种作用的发挥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审计。由此可以这样认为,公共危机的发生导致公共危机治理的强化,产生会计生态文明化的参与行动和成果转化,从而引起会计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系统而伟大的工程;必将催生会计生态文明理念在会计生态审计中的广泛运用。对公共危机与会计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笔者将另文单独研究,本文只对后者进行粗谈。

二、会计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

对会计生态文明的界定,需联系文明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明生态史观”和生态文明发展的脉络。“文明生态史观”主要强调,文明需要交流传送,文明之间是互动互融的;一种文明要想永葆青春,必须积极吸收各种外流文明,并加以改良;一种文明的成长、发展并不是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它总是在与各种外流文明的冲突中来调整、改良自身不完善的地方。[1]生态文明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本质在于人类社会保证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的一种高度文明机制;[2]它有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理论视角及文明发展历史形态与文明构成成分两种文明维度;[3]它奉行“人是自然的一员”的哲学观点,在生产和生活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力图用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申曙光,2007)。

至此可以这样认为:会计生态文明实质就是会计这种人性化的“生物”在其不断的变革发展中,为了实现从自然、自由、自发到自主、自动、自为,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从未开化到逐步开化再到完全开化的不断演进的目标而动态性地呈现出的各种财富成果的总称。[4]对会计生态文明如此界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会计生态文明应是一种永恒存在,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宁波,2008),是与人类的认识和意识、社会的发展和发达、经济的增长和增快等相互适应共进的,不能仅依“生态文明是针对当代人类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的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来定性与思考。不然,我们将无法对古代或近代一些好的会计域秩序或会计工作局面给予合理的“文明”定位。“当而已矣”,乃会计生态文明之永恒求索和境界。

(2)会计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和会计文明结构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有一个基本存在,或说基础位置,不能因为我们以前没有对其认识觉悟、没有对其理论探索就否定其存在性、作用性。

(3)会计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是一个复合性概念一样,也包含着物质性、精神性和制度性等内容;只不过这些内容往往很难独立区分,其相互间的渗透性、耦合性较多。

(4)会计生态文明不仅具有会计、生态与文明的一般规定性,而且具有会计生态、生态文明的人性化、生态化、民主化等特性,更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它应是在符合会计发展规律、生态演化规律和文明成就规律的基础上,将会计系统和会计生态系统整体及其中的各个体纳入或统筹于生态与文明的范畴,并使这些整体和个体的存在和发展能不断产生出较高级的成果与财富。

(5)会计生态文明在本体上是会计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关系等表现状态或形式,在宏观上是会计生态系统与其外部其他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各种成果或财富,在中观上是会计系统各子系统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平衡与失调等成果或财富表现,在微观上是会计的主体、客体、内容、载体以及目的、过程、方法、手段等之间的协调和良性表现。

三、会计生态审计是实现会计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步骤。

会计生态是人类会计实践中各种关系的适应性互动状态,是需要通过文明、和谐、健康和积极的态度与作为去维持平衡、导向规范的生命体,是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管理观的综合体现与运用。推行和加强会计生态审计,就是突破现行生态审计主要对自然环境和生态进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审计调查和节能减排资金的专项审计、并多是政府主导的国家审计等局限,促使其真正成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持续运行和公共危机管理有利有效开展的重要“免疫系统”,更好地推进会计生态的文明化建设和发展和实现会计的可持续性与进步繁荣。

(一)会计生态审计与会计生态文明的紧密结合。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新型会计现象的出现,要求会计生态体系能对其进行统筹思考、合理解释、正确反映、充分揭示和及时报告,培育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会计的生态文明成果。与此相伴,一些会计新问题(如与公共危机治理相关的公共管理方面的会计问题)的产生,影响甚至危及到会计生态系统的文明化发展,因而就需要在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动上积极响应,并切实解决,以此丰富和完善会计生态文明。为此,开展会计生态方面的审计,就不能脱离会计生态的文明化诉求,不能仅就绿色会计、环境会计的些许内容进行按部就班的传统型审计。相反,会计生态审计应立足会计生态文明化需要的全过程、各方面,从会计生态主体、客体与环境的文明化发展出发;紧紧围绕会计人、会计事、会计物与会计法、会计理、会计情交互共生的文化传承,以及相应文明成果的积累和追求,甚至包容性增长下的关系协调和顺畅;致力于助推会计的生态文明化建设的理论领先、技术优化、法政导向、规则顺应,并促进会计生态文明的存续和繁荣。

(二)会计生态审计的文明建设理念。

建设会计生态审计,既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与系统的生态观;又要调整传统审计的方式、内容等,在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过程中,形成讲科学、重规律、法自然的生态审计道德观和伦理观等。此外还包括:

1.会计生态审计的系统建设理念。

会计生态审计突破了传统只对会计主体和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的固有局限,强调会计存在与发展中的个人、组织、社会、环境等复合系统的全面和谐。从复杂系统看,会计生态是一个由其主体、客体和环境组成的有机体系,相应就需要会计生态审计具有必须是一个由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和多个具体要素以不同的关系和形式有机组织起来的复杂系统,包含着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不同方法、不同目的等方面的审计。不同对象的审计子系统是包括会计主体在内的所有会计生态主体的审计、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全部会计生态客体的审计、包括会计法政在内的一切会计生态环境的审计等;不同内容的审计子系统是容纳会计信息审计、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法政环境实施情况审计、会计服务质效生成与提高审计等各方面;不同方法的审计子系统是将审计技术方法的现代与传统、国内与国际、单一与多元、简单与复杂巧妙结合的创新性系统;不同目的的审计子系统围绕不同对象和内容而构成,是对会计生态系统内外及其相互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和结果的审计预期和控制。可以说,会计生态审计的系统建设理念,充实了审计的内涵、拓展了审计的视野,丰富了会计生态文明和审计文明的成果,当然也增加了审计的难度。

2.会计生态审计的经济建设理念对会计生态的审计,还必须牢牢坚持一般审计所具有的成本效益原则和统筹兼顾思路,积极追求审计过程的高效率和审计结果的高效益,实现整个审计的经济价值化、社会效应化和生态文明化;应统筹思考和把握一定时期的审计主次、侧重,以主要或重要的审计实效带动次要或侧面审计的有序进行。面对会计生态主体的思想多元、类型多样,会计生态客体的标准滞后、衡量困难,会计生态环境的变化莫测、复杂纷繁等实际情况,会计生态审计要真正取得关乎审计本身乃至国家民族的较大利益,就必须以极大的经济建设热情和干劲、以更快的经济建设速度和力度、以更高的经济建设质量和效益,广泛、深入、持久、仔细地开展工作;既不能有等待观望的消极审计思想,也不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省事原则,更不能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和事佬作风,最不能有“慷国家之慨、谋一己之私”的非理性做法。

3.会计生态审计的文化建设理念。

生态文化,从狭义理解是指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从广义理解,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杨肖琳,2009);从更高层面理解,是一个民族在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包含了这个民族围绕环境与人的生存而形成的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等整体文化系统。[5]生态文化渗透到会计和审计政策、制度及其实施的一切领域,是一种健康、积极、和谐、可持续的文化。会计生态审计的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会计生态的各方面审计中,孕育审计的创新精神,激发自主创新的审计能力;促进会计审计文化的多样性发展,繁荣会计审计发展的先进文化;形成会计信息与服务消费的和谐性、阳光性与理性化,培养会计产品消费与生产的自我约束力和文化力与文明性;推动会计生态在关系、适应和导向的生态要求下的和合发展,实现会计生态的进步性与文明化目标。

4.会计生态审计的环境建设理念。

同一般审计一样,会计生态审计的有序有利开展也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会计生态审计的环境建设理念,就是要充分考虑到会计生态本身与审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等环境因素,使其工作开展减少一些障碍或阻碍、杜绝一切失误或瑕疵。比如,对会计生态管理主体在公共危机中履行职责、执行政策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审计主体就必须了解这些管理主体对公共危机中的资金调拨、财产收受保管与转移等方面的政策规定、会计核算要求、监督制度等,以此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审计;再比如,对会计生态客体中的会计服务情况进行审计,审计主体就必须明确会计服务价格、产权、质量等方面是如何规定、度量和区分的,以此确定审计的责任和范围。

四、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的路径。

(一)理论研究和政策引导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重要基础。

1.理论研究应先行。

关于会计生态,笔者一直在研究,应该说有一定的成效。此外,罗宏、邢广彦(2008)在《会计生态优化与中国会计准则改革: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把会计生态定义为“各种会计单元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以及内部各单元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与相互作用相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吴大器(2010)在“第五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上表示,应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会计生态系统,它主要包括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存在的众多经济主体以及各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媒介两部分。这些前期理论成果,将为开展会计生态审计、加快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起到重大的基础作用。

与此同时,在生态审计研究方面,从1992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政府环境审计作为生态审计的重要方面就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重点和国家审计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中国知网上以“生态审计”进行“全文”搜索,有记录463条,以“主题”搜索有记录43条,以“题名”搜索有记录32条,以“关键词”搜索有记录4条。这些都说明生态审计研究的广泛、深入,其系列成果无疑为会计生态审计的有效开展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虽然如此,目前在会计生态文明、会计生态与生态审计的关系、会计生态文明对生态审计的指导等方面的研究,则很少成果。这就需要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将各种审计类型、内容、方法、评价等灵活而综合运用与会计生态建设和会计生态文明发展中;并紧紧依靠各会计生态主体和审计主体的关系理顺与合力聚成。

2.政策引导贵创新。

会计生态文明重在会计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成果体现,涉及会计域秩序和会计法政的方方面面;而会计生态审计也是全面的,需要相应的创新型政策体系去引导和规范。具体创新要求有:一是政策引导内容上的创新,应围绕会计生态主体、客体和环境以及审计主体、客体和环境等方面制定和实施适时适需适当地统一政策,必然会计生态建设的技术推广机制、价格和服务的标准体系;二是政策引导方法上的创新,要结合会计生态涉及范围广泛、对象复杂的实际,通过各种媒体、有利时机、必要场合从政策咨询、宣传、培训、教育等方面有意识、有组织地引导,推动政策的贯彻力和执行力,避免“理智的冷漠”态度;三是政策引导方式上的创新,需兼顾会计生态发展的当前现状和未来趋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直接、高效的特点和优势,开展政策制定、、落实、监管方面的网上评议、媒体宣讲、现场讨论、实地学习等活动,使全面引导下的政策深入人心。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可从中国会计学会和审计学会及其各专门委员会开展的各种征文、评选、会议、培训等方面管窥一二,今后需进一步加强。

(二)技术保障和质量保证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主要支撑。

1.技术保障需加强。

会计生态建设和发展、会计生态文明记录和显现,以及对会计生态的审计,都牵涉到很多技术层面的内容,比如会计生态环境变革下低碳经济引出的碳资源、碳负债等方面的确认与计量技术,对会计生态主体之一的会计主体产生重大影响的管理诀窍、非专利技术、区位优势等的会计核算、记录和报告技术,等等。要解决当前存在的这些技术问题,就需要在进行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时,必须加强其中的科学技术研制和应用,重视其中的科技创新与推广。一是要加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各类技术的基础研究,包括共生技术、关键技术、专门技术等,尽快形成会计审计的技术协同和方法交融,增强审计对会计生态各方面的针对性、渗透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会计生态审计技术体系的建设,形成会计审计相互间互促互进互用的完整技术体系,确保审计工作能真正深入会计生态各方面;三是加强技术创新系统中有关各方的合作与协作,形成产、学、研,学、做、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合作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和实用性;四是加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所需技术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支持,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提供足够经费保障和人才支撑。

2.质量保证待跟进。

对会计生态进行审计,必然涉及到与会计服务、会计信息、会计政策以及审计本身等方面直接相关的一系列质量问题。因此,要建设好、发展好会计生态审计,就必然和必须地切实解决好这些质量问题,为会计生态审计的又好又快发展与建设提供优良的质量保证;而要达此目的,就需首先制定出相关的质量标准。但是,从目前看,这方面还存在很多疏漏或缺陷,比如生产会计信息产品的“工艺设计规程”和“生产管理制度”

的质量标准是什么、会计信息产品生产的内外部环境质量如何界定、会计信息产品的供给者和管理者的信息管理质量和信息信誉质量该如何评判、会计信息产品的质检员———外部的审计人员的履职质量由谁监督、会计服务交易质量何以厘定与规范等。即或是会计信息和会计服务有质量度量的描述文字和衡量指标,但由于做出或划定这些度量物的人员要么没有,要么不是行家或专家,宣布或布置这些度量物的部门要么机构多样、政出多门,要么就不是政府权威的主管机关,因而仍然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尤其是随着会计环境巨大变化后,审计要真正起到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就必须积极推动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及时反应跟进。

(三)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有生力量。

会计生态审计兼容会计生态与审计两大领域,涉及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企业与其他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社会公众等方面的利益。这就需要紧紧依靠政府在宏观层面的行政力量、社会公众在微观层面的基础力量和其他方面在中观层面的中坚力量,共同参与、积极支持并努力推动会计生态审计的各种建设。要注重政府职能作用,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依托,不断加强政府在会计审计发展与会计生态和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传播途径和利益表达机制,将会计审计和会计生态建设的信息及时与公众布达与沟通,让公众和所有主体认识到会计生态建设、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的重要性;要给予公众及其他主体有机会参与会计生态建设与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相关的活动乃至一些决策,鼓励其大胆监督和创新,不断增强其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开展会计审计文化建设活动,丰富和提高公众及其他主体的文化程度与文明素养,使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成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当然,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参与会计生态审计建设,实际上也是确保他们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1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一样,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离不开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的共同参与和支持的。也只有如此,才能对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履行会计生态维护与管理责任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证,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才能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j].学术月刊,2007(9):117-123.

[2]雷新华。基于经济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思考[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141.

[3]赵成。生态文明的内涵释义及其研究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08(5):46.

文化与设计的关系篇9

眼关键词演会计生态文明;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理念;建设路径。

一、引言。

伴随人类、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会计各影响因子和构成要素在既保持又打破固有关系而又不断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中,通过会计、生态和文明的有机构成会产生各种不同的成果表现;如果以生态的视野来通观会计的发展,又会在会计生态与文明的紧密结合中,进一步得知:

会计整体及其各构成因子或影响因素在按其所特有的内在逻辑安排、所遵循的发展变化规律运行于市场时,始终会以一种具有一定功能特点和结构特征的文明动态系统存在、发展和生效。同时,在会计产生发展过程中,将会计生态与生态文明进行合理架构,也不难看出:处于不同时空、人性化的会计生态主体、会计生态客体与会计生态环境等,各自都在其所固有的生存状态及它们之间相互依存关系下会表现出相应的成果表现。由此可见,会计作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现象和影响因素,在其与环境保持着紧密的适应性互动关系中而不断演进发展时,必然有着基于会计生态危机、反思会计传统模式的理性选择,必然会从会计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从本体文明向生态文明转型发展而形成会计生态文明。

会计生态文明是会计生态建设的各种成果表现;而会计生态建设离不开会计生态主体、审计主体等方面的共同努力,离不开会计生态审计的作用发挥。但是,目前的生态审计,主要是基于环境问题的环境审计,是对城市管理者和建设者与企业在生态指标与当地推行的环境法规的背向程度、或安全和健康保障的生态风险等方面进行的监督、评价和鉴证,其基本目标是避免被审计单位因生态风险的范围和水平估计不足而可能引致的财务损失、以及减少环境损失的措施;在此情况下,作为以会计为主要对象和内容的审计,就没有从“生态是指一切生物的生存状态以及它们之间和它与环境之间环环相扣的关系”和“文明是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的高度来思考和开展如何进行更大范围、更广领域、更高层次的“会计审查”。加之当前对会计生态的研究成果较少,对会计生态的审计也基本上无专门的研究成果,因此也就无从谈起会计生态审计的建设了。尤其是在公共危机成常态的时代,在公共危机治理过程中,必然需要会计生态各主体、客体和环境的文明化趋同作用,必然需要对这种作用的发挥过程和结果进行科学的审计。由此可以这样认为,公共危机的发生导致公共危机治理的强化,产生会计生态文明化的参与行动和成果转化,从而引起会计生态文明建设和发展的系统而伟大的工程;必将催生会计生态文明理念在会计生态审计中的广泛运用。对公共危机与会计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笔者将另文单独研究,本文只对后者进行粗谈。

二、会计生态文明的内涵界定。

对会计生态文明的界定,需联系文明发展中最具代表性的“文明生态史观”和生态文明发展的脉络。“文明生态史观”主要强调,文明需要交流传送,文明之间是互动互融的;一种文明要想永葆青春,必须积极吸收各种外流文明,并加以改良;一种文明的成长、发展并不是在封闭的状态下进行的,它总是在与各种外流文明的冲突中来调整、改良自身不完善的地方。[1]生态文明自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其本质在于人类社会保证生态环境处于良性循环状态的一种高度文明机制;[2]它有自然生态系统和人类社会发展的两种理论视角及文明发展历史形态与文明构成成分两种文明维度;[3]它奉行“人是自然的一员”的哲学观点,在生产和生活中遵循生态学原理,力图用整体、协调的原则和机制来重新调节社会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生态观念和生态秩序(申曙光,2007)。

至此可以这样认为:会计生态文明实质就是会计这种人性化的“生物”在其不断的变革发展中,为了实现从自然、自由、自发到自主、自动、自为,从平衡到不平衡再到平衡、从未开化到逐步开化再到完全开化的不断演进的目标而动态性地呈现出的各种财富成果的总称。[4]对会计生态文明如此界定,主要基于以下考虑:

(1)会计生态文明应是一种永恒存在,是人类在发展物质文明过程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成果(宁波,2008),是与人类的认识和意识、社会的发展和发达、经济的增长和增快等相互适应共进的,不能仅依“生态文明是针对当代人类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而提出的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来定性与思考。不然,我们将无法对古代或近代一些好的会计域秩序或会计工作局面给予合理的“文明”定位。“当而已矣”,乃会计生态文明之永恒求索和境界。

(2)会计生态文明在人类文明和会计文明结构和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应有一个基本存在,或说基础位置,不能因为我们以前没有对其认识觉悟、没有对其理论探索就否定其存在性、作用性。

(3)会计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是一个复合性概念一样,也包含着物质性、精神性和制度性等内容;只不过这些内容往往很难独立区分,其相互间的渗透性、耦合性较多。

(4)会计生态文明不仅具有会计、生态与文明的一般规定性,而且具有会计生态、生态文明的人性化、生态化、民主化等特性,更具有自己独特的性质。它应是在符合会计发展规律、生态演化规律和文明成就规律的基础上,将会计系统和会计生态系统整体及其中的各个体纳入或统筹于生态与文明的范畴,并使这些整体和个体的存在和发展能不断产生出较高级的成果与财富。

(5)会计生态文明在本体上是会计系统内部要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及其与外部环境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关系等表现状态或形式,在宏观上是会计生态系统与其外部其他系统之间的物质、能量、信息交换的各种成果或财富,在中观上是会计系统各子系统以及不同的发展阶段之间的竞争与协同、平衡与失调等成果或财富表现,在微观上是会计的主体、客体、内容、载体以及目的、过程、方法、手段等之间的协调和良性表现。

三、会计生态审计是实现会计生态文明的重要内容和步骤。

会计生态是人类会计实践中各种关系的适应性互动状态,是需要通过文明、和谐、健康和积极的态度与作为去维持平衡、导向规范的生命体,是生态价值观、生态哲学观、生态伦理观和生态管理观的综合体现与运用。推行和加强会计生态审计,就是突破现行生态审计主要对自然环境和生态进行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审计调查和节能减排资金的专项审计、并多是政府主导的国家审计等局限,促使其真正成为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持续运行和公共危机管理有利有效开展的重要“免疫系统”,更好地推进会计生态的文明化建设和发展和实现会计的可持续性与进步繁荣。

(一)会计生态审计与会计生态文明的紧密结合。

伴随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一系列新型会计现象的出现,要求会计生态体系能对其进行统筹思考、合理解释、正确反映、充分揭示和及时报告,培育好、维护好和发展好会计的生态文明成果。与此相伴,一些会计新问题(如与公共危机治理相关的公共管理方面的会计问题)的产生,影响甚至危及到会计生态系统的文明化发展,因而就需要在会计理论研究与实践推动上积极响应,并切实解决,以此丰富和完善会计生态文明。为此,开展会计生态方面的审计,就不能脱离会计生态的文明化诉求,不能仅就绿色会计、环境会计的些许内容进行按部就班的传统型审计。相反,会计生态审计应立足会计生态文明化需要的全过程、各方面,从会计生态主体、客体与环境的文明化发展出发;紧紧围绕会计人、会计事、会计物与会计法、会计理、会计情交互共生的文化传承,以及相应文明成果的积累和追求,甚至包容性增长下的关系协调和顺畅;致力于助推会计的生态文明化建设的理论领先、技术优化、法政导向、规则顺应,并促进会计生态文明的存续和繁荣。

(二)会计生态审计的文明建设理念。

建设会计生态审计,既要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与系统的生态观;又要调整传统审计的方式、内容等,在尊重自然、爱护环境的过程中,形成讲科学、重规律、法自然的生态审计道德观和伦理观等。此外还包括:

1.会计生态审计的系统建设理念。

会计生态审计突破了传统只对会计主体和会计信息进行审计的固有局限,强调会计存在与发展中的个人、组织、社会、环境等复合系统的全面和谐。从复杂系统看,会计生态是一个由其主体、客体和环境组成的有机体系,相应就需要会计生态审计具有必须是一个由多个方面、多个层次和多个具体要素以不同的关系和形式有机组织起来的复杂系统,包含着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不同方法、不同目的等方面的审计。不同对象的审计子系统是包括会计主体在内的所有会计生态主体的审计、包括会计信息在内的全部会计生态客体的审计、包括会计法政在内的一切会计生态环境的审计等;不同内容的审计子系统是容纳会计信息审计、社会经济环境尤其是法政环境实施情况审计、会计服务质效生成与提高审计等各方面;不同方法的审计子系统是将审计技术方法的现代与传统、国内与国际、单一与多元、简单与复杂巧妙结合的创新性系统;不同目的的审计子系统围绕不同对象和内容而构成,是对会计生态系统内外及其相互之间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换的过程和结果的审计预期和控制。可以说,会计生态审计的系统建设理念,充实了审计的内涵、拓展了审计的视野,丰富了会计生态文明和审计文明的成果,当然也增加了审计的难度。

2.会计生态审计的经济建设理念对会计生态的审计,还必须牢牢坚持一般审计所具有的成本效益原则和统筹兼顾思路,积极追求审计过程的高效率和审计结果的高效益,实现整个审计的经济价值化、社会效应化和生态文明化;应统筹思考和把握一定时期的审计主次、侧重,以主要或重要的审计实效带动次要或侧面审计的有序进行。面对会计生态主体的思想多元、类型多样,会计生态客体的标准滞后、衡量困难,会计生态环境的变化莫测、复杂纷繁等实际情况,会计生态审计要真正取得关乎审计本身乃至国家民族的较大利益,就必须以极大的经济建设热情和干劲、以更快的经济建设速度和力度、以更高的经济建设质量和效益,广泛、深入、持久、仔细地开展工作;既不能有等待观望的消极审计思想,也不能有“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省事原则,更不能有“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和事佬作风,最不能有“慷国家之慨、谋一己之私”的非理性做法。

3.会计生态审计的文化建设理念。

生态文化,从狭义理解是指以生态价值观为指导的社会意识形态、人类精神和社会制度;从广义理解,是人类新的生存方式,即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存方式(杨肖琳,2009);从更高层面理解,是一个民族在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所积累和形成的对生态环境的适应性体系,包含了这个民族围绕环境与人的生存而形成的宗教信仰、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风俗习惯等整体文化系统。[5]生态文化渗透到会计和审计政策、制度及其实施的一切领域,是一种健康、积极、和谐、可持续的文化。会计生态审计的文化建设,就是要在会计生态的各方面审计中,孕育审计的创新精神,激发自主创新的审计能力;促进会计审计文化的多样性发展,繁荣会计审计发展的先进文化;形成会计信息与服务消费的和谐性、阳光性与理性化,培养会计产品消费与生产的自我约束力和文化力与文明性;推动会计生态在关系、适应和导向的生态要求下的和合发展,实现会计生态的进步性与文明化目标。

4.会计生态审计的环境建设理念。

同一般审计一样,会计生态审计的有序有利开展也离不开一定的环境。会计生态审计的环境建设理念,就是要充分考虑到会计生态本身与审计所处的社会经济等环境因素,使其工作开展减少一些障碍或阻碍、杜绝一切失误或瑕疵。比如,对会计生态管理主体在公共危机中履行职责、执行政策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审计主体就必须了解这些管理主体对公共危机中的资金调拨、财产收受保管与转移等方面的政策规定、会计核算要求、监督制度等,以此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审计;再比如,对会计生态客体中的会计服务情况进行审计,审计主体就必须明确会计服务价格、产权、质量等方面是如何规定、度量和区分的,以此确定审计的责任和范围。

四、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的路径。

(一)理论研究和政策引导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重要基础。

1.理论研究应先行。

关于会计生态,笔者一直在研究,应该说有一定的成效。此外,罗宏、邢广彦(2008)在《会计生态优化与中国会计准则改革: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回顾与展望》一文中把会计生态定义为“各种会计单元与其周围环境之间以及内部各单元之间在长期的密切联系与相互作用相下,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特征、执行一定功能的动态平衡系统”;吴大器(2010)在“第五届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论坛”上表示,应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匹配的会计生态系统,它主要包括围绕国际金融中心建设所存在的众多经济主体以及各主体之间的信息沟通媒介两部分。这些前期理论成果,将为开展会计生态审计、加快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提供有利的前提条件、起到重大的基础作用。

与此同时,在生态审计研究方面,从1992年最高审计机关国际组织环境审计委员会成立以来,政府环境审计作为生态审计的重要方面就得以迅速发展,并逐渐成为审计理论研究的重点和国家审计实践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从中国知网上以“生态审计”进行“全文”搜索,有记录463条,以“主题”搜索有记录43条,以“题名”搜索有记录32条,以“关键词”搜索有记录4条。这些都说明生态审计研究的广泛、深入,其系列成果无疑为会计生态审计的有效开展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参考价值。

虽然如此,目前在会计生态文明、会计生态与生态审计的关系、会计生态文明对生态审计的指导等方面的研究,则很少成果。这就需要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将各种审计类型、内容、方法、评价等灵活而综合运用与会计生态建设和会计生态文明发展中;并紧紧依靠各会计生态主体和审计主体的关系理顺与合力聚成。

2.政策引导贵创新。

会计生态文明重在会计生态环境建设中的成果体现,涉及会计域秩序和会计法政的方方面面;而会计生态审计也是全面的,需要相应的创新型政策体系去引导和规范。具体创新要求有:一是政策引导内容上的创新,应围绕会计生态主体、客体和环境以及审计主体、客体和环境等方面制定和实施适时适需适当地统一政策,必然会计生态建设的技术推广机制、价格和服务的标准体系;二是政策引导方法上的创新,要结合会计生态涉及范围广泛、对象复杂的实际,通过各种媒体、有利时机、必要场合从政策咨询、宣传、培训、教育等方面有意识、有组织地引导,推动政策的贯彻力和执行力,避免“理智的冷漠”态度;三是政策引导方式上的创新,需兼顾会计生态发展的当前现状和未来趋势,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方便、快捷,直接、高效的特点和优势,开展政策制定、、落实、监管方面的网上评议、媒体宣讲、现场讨论、实地学习等活动,使全面引导下的政策深入人心。目前,这方面的工作进展,可从中国会计学会和审计学会及其各专门委员会开展的各种征文、评选、会议、培训等方面管窥一二,今后需进一步加强。

(二)技术保障和质量保证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主要支撑。

1.技术保障需加强。

会计生态建设和发展、会计生态文明记录和显现,以及对会计生态的审计,都牵涉到很多技术层面的内容,比如会计生态环境变革下低碳经济引出的碳资源、碳负债等方面的确认与计量技术,对会计生态主体之一的会计主体产生重大影响的管理诀窍、非专利技术、区位优势等的会计核算、记录和报告技术,等等。要解决当前存在的这些技术问题,就需要在进行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时,必须加强其中的科学技术研制和应用,重视其中的科技创新与推广。一是要加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各类技术的基础研究,包括共生技术、关键技术、专门技术等,尽快形成会计审计的技术协同和方法交融,增强审计对会计生态各方面的针对性、渗透性和有效性;二是加强会计生态审计技术体系的建设,形成会计审计相互间互促互进互用的完整技术体系,确保审计工作能真正深入会计生态各方面;三是加强技术创新系统中有关各方的合作与协作,形成产、学、研,学、做、用紧密结合的技术合作创新体系,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力和实用性;四是加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所需技术的资金投入和智力支持,为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提供足够经费保障和人才支撑。

2.质量保证待跟进。

对会计生态进行审计,必然涉及到与会计服务、会计信息、会计政策以及审计本身等方面直接相关的一系列质量问题。因此,要建设好、发展好会计生态审计,就必然和必须地切实解决好这些质量问题,为会计生态审计的又好又快发展与建设提供优良的质量保证;而要达此目的,就需首先制定出相关的质量标准。但是,从目前看,这方面还存在很多疏漏或缺陷,比如生产会计信息产品的“工艺设计规程”和“生产管理制度”

的质量标准是什么、会计信息产品生产的内外部环境质量如何界定、会计信息产品的供给者和管理者的信息管理质量和信息信誉质量该如何评判、会计信息产品的质检员———外部的审计人员的履职质量由谁监督、会计服务交易质量何以厘定与规范等。即或是会计信息和会计服务有质量度量的描述文字和衡量指标,但由于做出或划定这些度量物的人员要么没有,要么不是行家或专家,宣布或布置这些度量物的部门要么机构多样、政出多门,要么就不是政府权威的主管机关,因而仍然缺乏科学性、系统性。尤其是随着会计环境巨大变化后,审计要真正起到为社会经济发展保驾护航的作用,就必须积极推动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的质量保证体系的及时反应跟进。

(三)政府主导和公众参与是建设会计生态审计的有生力量。

会计生态审计兼容会计生态与审计两大领域,涉及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企业与其他社会团体和组织,以及社会公众等方面的利益。这就需要紧紧依靠政府在宏观层面的行政力量、社会公众在微观层面的基础力量和其他方面在中观层面的中坚力量,共同参与、积极支持并努力推动会计生态审计的各种建设。要注重政府职能作用,以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依托,不断加强政府在会计审计发展与会计生态和会计生态审计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要通过建立有效的信息网络、传播途径和利益表达机制,将会计审计和会计生态建设的信息及时与公众布达与沟通,让公众和所有主体认识到会计生态建设、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的重要性;要给予公众及其他主体有机会参与会计生态建设与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相关的活动乃至一些决策,鼓励其大胆监督和创新,不断增强其参与建设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要开展会计审计文化建设活动,丰富和提高公众及其他主体的文化程度与文明素养,使会计生态审计建设成民心工程、阳光工程。当然,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参与会计生态审计建设,实际上也是确保他们认真履行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正如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1实到每个单位、每个家庭”一样,会计生态审计建设离不开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的共同参与和支持的。也只有如此,才能对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履行会计生态维护与管理责任的情况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和鉴证,政府、公众和其他主体才能在市场上树立良好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陈恒。文明的汇聚与传播———古代世界文明之交流[J].学术月刊,2007(9):117-123.

[2]雷新华。基于经济视野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立法思考[J].生态经济(学术版),2009(1):141.

[3]赵成。生态文明的内涵释义及其研究价值[J].思想理论教育,2008(5):46.

文化与设计的关系篇10

设计是围绕人展开的,是服务于人们生活需要的创造性活动。在以创造性来评价设计好坏的今天,很多设计作品在造型、色彩、表现形式上的创意越来越受到设计从业人员的关注。然而好的设计,必须在设计中体现对人的全力关注,把满足使用者本身的价值放在首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室内设计从过去对功能的满足和经济适用的原则,近一步上升到了“人性化”的精神关怀。室内设计需要综合处理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文化的关系,综合解决使用功能、经济效益、环境文化、生态发展等方面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室内设计环境的心里感受价值。

现代室内设计的人性化要求,不是仅仅的停留在装饰美观、环境优雅等方面。室内设计的核心内容是为人与人际活动服务的。需要设计者细致入微、设身处地地了解使用者的审美心里、行为心里、视觉感受等方面对室内环境的设计要求。以人为本,根据不同的使用对象本事相应考虑不同的设计需求。另外尊重地域文化,使用环保材料、使设计“各得其所”。同时利用合理的设计形态,新颖的设计创造力,结合使用者的心里特征,使室内环境更加体现细致用心的人性关怀。

室内设计“人性化”的意义

室内设计本身就是一个极具“人性化”的概念。使用者的感受是我们设计是否成功的关键。设计者的任务就是“以人为本”的原则出发进行创造。按照使用者的生活规律、功能要求、审美意志等融入自己的设计构思,从而形成理想的设计方案。“人性化”的室内设计,一方面满足人的生理和心里的需求,同时也可以反过来“引导”使用者的生活方式,使设计本身又可以影响人们的情趣和精神。好的设计,设计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人文的关怀,是使心灵放松的地方,可以使人没有压迫和紧张,使人愉悦。另一方面,室内设计在体现“人性化”的同时,为满足使用者的需求,必定会有文化的交融,科技的支持,使功能、材料、文化通过设计手法以及科学技术创造成产品,促进现代室内设计的发展与创新。

室内设计“人性化”的实施策略

1.满足使用功能,符合人体工程学

室内设计里,功能空间之间的路线联系、家具与家具之间的摆放距离、环境与人的活动空间,无一不跟人体尺度有着密切的联系。人体在室内空间里的各种行为状态下的尺寸和比例都会影响我们空间里使用器具的尺度和距离,同时对人们的行为模式也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室内设计必须首先熟悉人体尺度以及人与空间的活动关系。在设计的平面规划上注重人体活动尺度,在细部设计的处理上还要考虑不同尺度的关系。尤其是照顾老人、儿童和需要特殊照顾的残障人士。例如在有儿童的家居空间室内设计里,孩子使用的家具的尺度必须根据孩子的本身的人体尺度做一定的调整。在有腿部不方便的老人或者残疾人的家里,空间布局上必须考虑轮椅是否能够顺利通过等。

2.地域性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营造

沙里宁曾说“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能说出这个城市在文化上需求什么”。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文化底蕴与传统的生活习惯。文化不仅可以陶冶人的精神,更是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载体。把握文化精髓,继承传统文脉,开拓创新,提炼传统建筑设计设计的设计语言,或者善于将传统的视觉符号和民族性格、地域特征与现代室内设计语言想结合,一定可以使现代室内设计用的形态、色彩都发挥自己的作用,同时又具有文化的归属感,使室内空间设计更加具有“人性化”的人文关怀。让使用者激起共鸣和对地域文化的热爱,营造文化上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将文化融入设计,在设计中传播文化内涵,才是“以人为本”的设计。

3.室内装饰材料的生态化与环保化

现代室内设计讲究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环保与节能问题也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室内设计的人性化在装饰材料方面体现在材料的生态、绿色、环保等。室内设计的生态化意识必须贯彻设计始终,其目的是将用户的使用要求和天然再生资源有机的结合起来,密切的结合环境、地域条件,在设计环节中采用高新技术和合理的设计手段,尽可能的减少污染或者降低污染。材料的质量、环保等方面符合相关参数规范,创造一个健康宜人的室内空间环境。设计中无甲醛涂料、可再生壁纸、节能照明的利用都可以简单的实现上述目标。同时,也可运用植物绿化,来创造具有生态美学的现代室内空间,把绿化引入室内环境,也是“人性化”设计的一种手段。

4.智能化家居融入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