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市场监督工作总结十篇市场监督工作总结十篇

市场监督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6:09

市场监督工作总结篇1

一、充分发挥质量强区办和区食安办综合协调作用,筑牢民生安全防线

(一)质量强区工作有序推进

1.强化目标责任落实。制定《XX区2017年质量强区工作目标责任书》,做到层层签订,责任落实全覆盖。结合XX实际,起草《XX区2016年大质量状况分析报告》,从农产品质量、工业产品质量、工程质量、服务质量和环境质量等方面对我区质量状况进行分析,为我区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2.开展“质量第一”主题活动。组织XX区21家食品生产企业在昆明市XX区稷龙工贸有限公司开展了“质量第一”主题活动。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讲解等形式展示产品质量控制流程,树立了“质量是企业发展的生命线”理念。

3.组织开展XX区“质量月”宣传活动。组织质量强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以“大力提升质量建设质量强国”为主题,开展“质量月”宣传活动。发放宣传资料2000余份,摆放展板30余块,悬挂宣传布标20余条,接受现场咨询50余人次,提高了群众对产品质量的关注度。

(二)开展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

1.落实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四有两责”。制定《昆明市XX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方案》《关于成立XX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领导小组的通知》等文件,明确工作目标,分解工作任务;成立由区委书记、区长为双组长的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创建工作的领导。

2.加大对食品安全工作保障力度。区政府与各镇(街道)、各监管部门签订食品安全监管目标责任书,纳入部门双目标考核,将考核分数占比由2%提高到3%,实行年度食品安全工作“一票否决”制。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决定划拨100万元经费用于保障食品抽检工作正常开展;逐步补足区市场监管局26名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充实基层监管力量。

3.广泛宣传,营造示范创建良好氛围。开展为期2周的“食品安全宣传周暨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宣传活动,深入6镇(街道)12个村社区,进行文艺汇演宣传13场次,发放宣传资料8000余份,摆放展板26块,悬挂宣传布标30余条,接受群众咨询80余次,受教育群众2000余人。开通“XX食安”微信公众平台,各类食品安全信息,定期食品安全小知识,利用新媒体渠道扩大食品安全宣传影响范围。

二、以促进经济发展为目标,全力打造优良服务平台,为XX经济社会发展和市场主体服务

(一)深化商事制度改革,促进市场主体繁荣发展

1.大力推进工商注册制度便利化。一是在“六证合一”的基础上探索推进“多证合一”,以“减证”推动“简政”,积极推进“一照一码”营业执照的有效运用,认真做好新旧执照的换发工作。2017年1月至10月,共换发和新办企业统一信用代码营业执照3148份,共办理个体工商户“两证”整合营业执照2268份。二是进一步推进“先照后证”制度,工商登记涉及前置审批事项共28项,涉及企业变更、注销登记前置审批共30项,其他都改为了后置审批。三是降低门槛、松绑企业,简化市场主体登记程序,放宽“一址多照”“一照多址”登记。同时,引导申请人准确提供相关申请材料,严把准入关,加强行政许可审批服务。截止目前,全区共有市场主体13758户,其中私营企业4000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99户)。2017年1月以来,新增市场主体2241户,其中私营企业666户(农民专业合作社68户),同比增长24.95%,个体工商户1754户,同比增长37.05%。

2.抓好市场主体简易注销、吊销工作。一是严格按照《昆明市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暂行办法》,深入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稳妥做好个体工商户简易注销试点工作。1月至10月,全区共简易注销内资企业84户,个体工商户756户。个体工商户简易批量注销7112户。二是按照《XX省工商局关于印发吊销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工作方案的通知》(云工商企监字〔2016〕12号)文件要求,与税务部门协调配合,完成了第一批94户“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清吊工作。第二批涉及33户企业的清吊工作正在进行中。

3.持续强化市场主体信用监管。实行企业年报和即时信息公示、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企业名单、公示信息抽查等制度,突出信用在市场监管中的基础作用,积极构建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新型监管体系。全区2016年度需年报企业3109户、个体工商户13444户、农民专业合作社447户。2016年度年报率:企业为85.26%、个体工商户为85.7%、农民专业合作社为87.5%,排名均在全市前列。按照“双随机一公开”要求,抽查企业30户,均正常经营并在网上及时公示信息。

(二)健全审批制度,规范食品药品、特种设备行政审批

认真做好食品、药品、特种设备许可服务工作。按照简化后的审批手续办事,能简办的简办,能快办的快办,对不符合要求的按规定督促其进行整改。共受理《食品经营许可证》申请749户,办结536户;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零售)7户,变更8户;办理《第三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6户;办理特种设备使用登记注册82台;办理安装改造维修告知111份,特种设备156台,压力管道636.85米。

(三)持续推进“小微企业”“贷免扶补”政策,助推地方经济发展

严格把握“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作的政策界限,加强宣传,在服务窗口设立专门服务窗口、指定专人负责,加大“两个10万元”微型企业培育工作推进力度。1月至10月,共收件57户,待会审33户。认真开展“贷免扶补”工作,接受申请22户,经过层层筛选及摸底调查,20户个体户共获得200万元的扶持贷款。

(四)大力拓宽消费维权领域,加大消保维权力度,维护良好消费环境

进一步畅通12315、12365、12331维权渠道,认真落实区局投诉举报工作人员服务承诺,落实消费者投诉限时办结制,在投诉举报处理中做到第一时间100%处理、100%办结。1月至10月,共受理消费投诉举报101件,均在规定时限内调查、处理、回复、反馈,为消费者挽回损失2.78万元。2017年新申报消费满意示范店2户,创建消费维权服务站5户。

三、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全面提升监管执法水平

(一)全面拓宽执法监督范围。将执法监督范围扩展到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重点加强对执法办案过程中的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行使、罚没财物处理以及案件执行、案件移送、案后回访等环节的监督,实施物资扣押与保管分离,杜绝瞒案不办、大案办小、应移送不移送的现象。积极推行事前监督。通过推行案件备案制度、基层行政执法行为规范等制度,实现执法监督从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转变、从纠错向预防转变、从结果监督向全过程监督转变。

(二)全面落实行政执法公示工作。一是健全公开工作机制。结合政府信息公开、权力和责任清单公布、“双随机、一公开”监管等工作,在门户网站和办事大厅、服务窗口等场所,公开行政执法主体、人员、职责、权限、随机抽查事项清单、依据、程序、监督方式和救济渠道等并实行动态调整。编制并公开执法流程、服务指南,方便群众办事。

(三)全面梳理权力清单。按照职权法定、简政放权、转变政府职能的要求,对现有权力事项进行全面细致的梳理,本部门行政职权共计7类,共计1625项;行政职权对应的“责任事项”共计14361项,“追责情形”共计8878项。建立健全操作流程,规范行政执法行为。

(四)组织开展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工作。随机抽取了2016年以来的行政许可案卷9卷,从申请与受理、审查与决定、期限、听证、变更与延续、卷宗档案等方面进行评查。对区局各部门2016年办结的49件一般程序案件按照《昆明市行政执法案卷评查办法》、《昆明市行政处罚案卷评查标准》所列项目和标准逐件进行评查。

(五)完善健全依法行政制度保障,不断促进规范执法。一是严格执法主体资格管理。坚持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建立和完善执法人员执法资格信息管理制度,对执法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二是全面推行岗位目标责任制。实行定人、定岗、定职、定责。继续在市场巡查监管工作中推行aB岗,实现工作零缺位。三是加强案件核审。坚持重大疑难案件集体评审制度,严格一般程序案件的核审,简易案件备案制度。2017年共审核一般程序案件16件,组织召开案审会8次。

四、把关注民生作为市场监管的根本出发点,落实部门监管职责,确保市场秩序健康发展

(一)加强安全监管,做到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并重

1.强化日常监管。食品生产环节:检查食品生产企业23家,监督覆盖率100%。食品流通环节:开展日常监督检查2428户次。餐饮服务环节:检查餐饮服务单位1548户次,监督覆盖率100%。药品生产环节:对辖区内药品生产企业进行日常监督检查7次,对药品生产提出整改意见34条,督促企业及时整改完毕。药品使用环节:检查药品使用和特殊药品使用医疗机构22户,对3户个体诊所下达责令整改通知书,上报药品不良反应166例,医疗器械不良反应43例。药品流通环节:检查经营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经营户65户,责令整改7户;检查经营中药饮片药店6户。医疗器械环节:检查54户兼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3户专营医疗器械企业。保健食品化妆品环节:摸底检查辖区化妆品经营单位147户,保健食品经营单位91户。加强特种设备安全检查,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93户次,设备582台次,其中:锅炉48台次、压力容器105台次、电梯172台次、起重机械206台次、场(厂)内机动车辆42台次,游乐设施9台次。

2.开展专项整治。共开展专项整治22项。(1)食品专项整治10项,共检查食品经营户、学校食堂、餐饮服务单位1172户次,食品安全约谈37户,限期整改62户,签订责任书157户。(2)药品专项整治7项,共检查药品经营单位、医疗机构、诊所174户次,责令整改10户,立案查处9件,处予罚款7万余元。(3)特种设备专项整治5项,共检查特种设备使用单位193户次,设备582台次,发现一般安全隐患12条,整改12条。(4)区食安办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开展春节期间、校园周边联合执法2次。检查农贸市场4个和临时猪肉摊点100余个。责令销售“老母猪肉”和未经检验检疫的猪肉下架退市。检查小吃店12户,小商店10户,冷饮店3户,责令整改6户,现场监督销毁不合格食品2千克,责令8个食品摊点禁止在学校周边经营。

(二)完善应急预案和风险防控体系

1.完善市场监管应急管理机制,加强应急预案体系建设。一是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制定了《昆明市XX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试行)》《XX区保健食品化妆品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等应急预案。二是加强食品安全应急管理水平。(1)成立XX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指挥部,明确各成员单位的职责。编制《XX区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操作手册》,力求事故处置响应及时、处置规范、动作到位。(2)加强风险管控。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分析制度,每月召开一次食品安全风险分析会。2017年,《春季食品安全预警》、《预防野生菌中毒食品安全预警》等食品安全预警4期,有效降低了食物中毒风险。(3)重视应急演练。2017年,开展了学生校内食堂就餐发生食物中毒应急演练。

2.坚持问题导向,把群众消费量大的食品药品品种、高风险品种、农资产品等安全系数相对较低的产品及企业作为抽检监测重点,强化风险防控,实施精准打击。2017年监督检验“四品一械”共791批次,其中食品385批次,合格率达99.2%,农产品食品362批次,合格率达99.4%;药品(包含基本药物)40批次,合格率达92.7%;医疗器械1批次,合格率达100%。抽检化肥样品4批次、农药样品1批次,农资抽检合格率达100%。

(三)注重宣传培训,提高监管对象整体素质

1.开展宣传活动。通过“3.15国际消费者权益保护日”“4.26知识产权日”“5.20计量宣传日”、质量月宣传等一系列活动,营造全民参与共治的良好氛围。

2.开展业务知识培训。共开展监管相对人食品药品、计量监管、特种设备培训14期,培训1276人次,进一步强化了市场从业人员主体责任意识。

五、以维护市场秩序和谐稳定为目标,大力推进实施各项战略目标

(一)强化知识产权保护,继续推动实施商标名品战略

1.走访和培育商标企业。2017年,设立商标咨询服务点6个,走访辖区内规模较大,发展较快,经营良好的重点企业68户。指导企业大力发展商标品牌建设规划,加强品牌保护意识,切实发挥好品牌增效的作用,鼓励企业申报中国驰名商标,走品牌发展之路。1月至10月,共接受商标咨询46件,新申请注册商标127件,核准101件,全区有效注册商标669件。

2.推荐申报名牌产品。推荐“昆明XX稷龙工贸有限公司”申报XX省名牌产品,该企业申报的名牌产品“钦铜山”牌葛根挂面和名牌复审的XX挂面及鲜蛋挂面通过名牌现场专家组评审,符合名牌产品标准。推荐“昆明川金诺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市长质量奖的申报评选。

(二)突出标准化战略实施重点

1.开展地理标志产品、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申报工作。5户面条企业获得了国家质检总局核准使用的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2017年第96号)使用权,实现了昆明市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使用零的突破。积极推进“XX乌金猪”地理标志产品的申报工作,XX乌金猪项目已通过省级项目批复,正上报国家质监总局审核。抓好地理标志产品资源调查与培育,2017年新申报“XX法落海”为地理标志产品。推荐XX雪胆素片申报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并通过市质监局立项,实现XX区生态原产地产品零突破。

2.开展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创建。一是2017年新申报昆明市XX区国家税务局为服务标准化试点。二是积极推动农业标准示范区工作深入开展,选择预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好,科技含量高,有一定生产规模和标准化生产管理基础的昆明盾丰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3家企业的臭参、大蒜、羊肚菌创建昆明市农业标准化示范区。三是开展企业产品和服务标准自我声明公开标准执行情况网上申报工作。目前,共有11户企业按要求进行公示,公开标准27项,涵盖产品29个。

(三)坚持群防群控,打击传销规范直销

一是继续开展无传销城市创建。XX区于2016年成功创建为“省级无传销城市”,为保持荣誉,迎接省级2017年复核认定,区市场监管局充分发挥区打传办工作职责,拟定了《XX区2017年打击传销及迎接省级无传销城市复核认定工作实施方案》《XX区打击传销及无传销城市创建目标责任书》,目前已通过市级复核。二是摸排涉嫌传销企业。对“麦点商城”“华来建安化黑茶”涉嫌传销企业进行调查摸排6次,企业负责人约谈2次,发放风险告知书69份。对“善心汇”“所罗门矩阵”“摩能国际”“中券资本”“中贝蛋业”“旅爸爸”“老妈乐”等涉嫌网络传销线索进行摸排,预防和打击并重,确保辖区经济社会稳定。

(四)加强部门协作,积极参与“扫黄打非”工作

一是继续保持强势整治文化市场的工作势头,加强与公安、文化部门联动,加大对“黑网吧”、非法出版物的整治力度,着力规范文化市场秩序,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二是对歌舞娱乐、酒吧、电子游戏、电脑网吧进行了专项清理整治,共出动执法人员35人次,车辆8台次,检查歌舞娱乐场所20户次、电子游戏室18户次。

(五)严把产品质量关,维护市场秩序和谐稳定

1.坚决淘汰“地条钢”落后产能。检查涉嫌生产“地条钢”企业7户,下达了《责令改正通知书》4户,查获“地条钢”62.65吨,立案2件。目前XX区涉嫌生产“地条钢”4家企业均已按照“四个拆除”要求彻底拆除“地条钢”生产设备。

2.开展流通领域产品专项检查。联合区公安局检查钢材销售经营单位60户次,查获涉嫌销售假冒“昆钢”牌违法行为的经营户3户,查扣假冒“昆钢”牌各类型号钢材38件,90余吨,立案3件。开展“依兰”牌洗衣粉、奥凯问题电缆检查,辖区内未发现问题。与烟草监管部门、公安开展“两烟”打假打私联合执法3次,检查卷烟经营户45户次,下发责令改正通知书30份。

3.维护计量领域公平,壮大计量监督力量。全年开展计量专项检查5次,检查集贸市场13个,超市18个,计量器具1300余台,合格率达97.7%;检查医疗机构16个,计量器具471台;检查加油站15个,加油机65台油枪125支;检查天然气加气站1家,压缩天然气加气机2台,加气枪4支。完成新增中小企业计量检测保证体系合格确认1家,复审1家,诚信计量自我承诺示范单位5家。有力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在主城区农贸市场规范化配置公平秤16台(现已安装3台,其余待4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完后及时安装)。今年新征集聘任了20名市民计量监督员,并进行了培训,现我区共有市民计量监督员51名。

4.开展危化品生产企业检查。共检查危化品获证企业4户,未发现无证生产企业。抽取硫酸3批次、磷酸2批次送检,检验合格率达100%。对辖区内1家危化品运输车队的8辆罐车进行备案登记,并督促企业定期检测危化品运输车辆。

5.开展成品油市场检查。检查加油站14户,抽取92#号汽油2批次、0#?油2批次、95#汽油1批次送检,检验报告尚未反馈。

6.开展无照经营专项整治。加大无照经营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共出动执法人数412人,检查经营户数1126户,取缔无证无照经营户数30户。

(六)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强化市场监管

1.加强集贸市场监管。督促市场开办方认真履行市场经营管理“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强集贸市场规范化管理,做到划行归市,维护良好的经营秩序。积极开展提升城市人居环境五年行动,严格执行《XX省商品交易市场管理条例》《昆明市商品交易市场管理办法》要求,建立健全市场管理制度,维护市场环境卫生,保持整洁有序,并配合铜都街道做好农贸市场改造工作。

2.净化网络市场环境。一是按照《2017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对辖区90家网站进行排查,清理了30余家使用无效链接和链接与主体不相符的网站。二是开展“四品一械”网络市场监管专项行动,筛选出药品网站2家,保健品和食品网站13家。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现有干部业务水平不能适应新形势新体制下市场监管工作需要。三家管理属性不同的单位整合到一起,人员专业素质参差不齐,特别是对基层所的相关专业培训还需要一个过程,导致基层专业人才缺乏。

(二)基层执法监管力量不足。基层所监管职能增加而人员并未充实,加上基层干部职工年龄结构老化,导致基层监管力量严重不足。

(三)技术保障能力薄弱。市场监管工作需要相应的技术保障作支撑,目前我区市场监管技术保障能力滞后,虽然成立了食品药品检验所,但检验所的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难以实现执法过程中对食品药品快速检测的需要。

(四)财政经费保障不足。市场监管点多面广,需要大量的财政经费投入,目前的财政经费与庞大而繁杂的食品、药品和特种设备等安全监管,以及市场监管执法和维权职能不相适应。

(五)食品安全监管任重道远。食品行业门槛低,从业人员素质欠缺以及资金不足等造成食品加工行业散、小、脏、乱、差的情况依然存在,产品质量难以保证。由于普法程度低,群众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滞后,防范能力较低,尤其是城乡结合部和边远农村已然成为食品安全隐患最多的地区之一。

七、2018年工作计划

(一)认清形势,找准定位,努力适应市场监管工作的新要求

一是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找准定位,勇于担当,主动服务,为市场主体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促进市场公平竞争、维护市场公平交易。二是高度关注食药安全新期盼。我区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小、散、乱现象普遍,监管范围广,流动摊贩多,安全隐患较大。今后工作将继续把食品药品监管作为监管工作重中之重,用最严谨的标准、最严格的监管、最严厉的处罚、最严肃的问责,牢牢守住安全底线,提升群众满意度。

(二)凝心聚力,克难攻坚,积极应对市场监管工作的新挑战

一是内外合力应对监管工作的薄弱点。提升自身监管能力水平的同时,创新管理手段,探索社会共治管理模式,构建行业自律机制。二是风险防控应对公众监督的新诉求。当前互联网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市场监管工作无时不刻处于公众及媒体的监督之下。今后的工作中,将牢固树立风险防控意识,查找安全风险隐患,进一步健全预防措施,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预警、早处置,坚决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发生。

(三)以完善监管机制为抓手,推进食药安全治理能力

一是强化责任网格体系。推动监管重心下沉,监管关口下移。深化基层责任网格建设,加强乡镇(街道)食安办、村居(社区)食品安全协管员队伍建设。二是依托技术监管。全面推进食品生产、流通、餐饮环节的智慧监管。全面实施药品电子化监管。三是完善风险防控机制。实施“四品一械”定期风险会商,建立食品药品安全事件应急处置机制和舆情应急管理机制。四是探索社会共治格局。继续开展诚信体系建设,健全“黑名单”制度;鼓励参与行业自律监管,发挥乡镇协管员、联络员监督作用。五是突出重点专项整治。

(四)以优化服务职能为驱动,推进区域经济转型升级

一是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进一步推进“先照后证”“多证合一”登记工作。二是深化商品市场提升发展。深入推进全省“平安市场”建设,推进农贸市场规范化管理。三是深化商标广告服务职能。深入推进商标品牌战略,积极扶持、培育XX自有品牌,争创省、市著名商标、驰名商标、知名商标。

(五)以深化监管维权为途径,推进竞争环境公平有序

一是深化企业信用监管。深入贯彻落实《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抓好企业公示信息的抽检、异常名录管理等后续监管举措的落实,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二是进一步加大执法办案力度。强化无照经营查处力度,深入开展打击商标侵权与假冒伪劣商品行为,促进市场主体充分竞争、公平竞争、有序竞争。三是深化消费维权工作。进一步创新维权方式,深化“12315”五进工作,积极探索个体维权与群体维权结合起来、事后调处与事前防范结合起来、消费维权与行业规范结合起来、消费维权与案件查办结合起来的维权新格局。

市场监督工作总结篇2

一年来,在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的直接领导下、在局各股室及执法大队各中队的精心指导下、在驻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各监管主体的积极配合下,我始终坚持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规章制度约束自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紧紧围绕认真落实日常各项监管责任,开展各项专项行动,及驻镇党委、政府交给的工作。现就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组织纪律,遵纪守法,严以律己,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坚守工作岗位,工作认真扎实。一年来从未发生过任何差错事故,从未受过任何纪律处分。遵守单位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积极参加单位组织的学习、会议等活动。服从安排,尊敬领导,团结同志,协作共事,宗旨意识强,有较强的团队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学习方面,树立“学习造就人生”的理念和“学以致用”的思想,采取参加集体学习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认真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党的四中、五中全会,省、市、县会议精神,不断武装自己头脑,指导工作实践,推动工作开展,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认真学习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服务基层群众。认真学习业务知识,丰富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服务能力,增强服务的信心。

业务工作:市场日常监管,完成辖区83户市场主体工商年报任务。定期检查17户食品经营户和2户蔬菜门市部,做到每月必查,户户必检,没收过期大米、包装食品、瓶装饮料、化妆品等30余件(包)。查验营业执照、经营许可证、从业人员健康证就行了效期查验,无过期现象。对原材料采购索票、分类储存(冷藏)、成品留样、鼠害防治、卫生安全、拒食野生动物、文明用餐、推行公勺公筷等监管检查32批次。对2个卫生院8个村卫生室的中西药房进行了22批次的全面检查,没收虫蛀中药饮片2公斤,责令整改中药储存不规范,卫生脏乱差1家。农村家宴监管,加强对村协管员的日常管理,认真履行监管职责,做到本村红白喜事有家宴必监管,从业人员健康持证上岗,全年监管85批次,家宴卫生安全。完成5个“双随机、一公开”抽查检查的任务。督促更换经营许可证2家,健康证过期8人,办理移交无证经营烟草案1件。组织食品、化妆品、疫苗储存运输和预防接种、冷链食品新冠病毒检测、网络直播、网络咋骗、涉企收费、户外广告宣传、药品放心工程、保健品清理等专项行动检查23户,56批次,宣传10余次,没收过期化妆品9瓶。

市场监督工作总结篇3

2020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深入学习贯彻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指导思想,紧密结合工作实际,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

一是统一思想认识,提高政治站位。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坚持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在重要位置,将其纳入党组会议重要议事日程专题研究部署,制定了《2020年意识形态工作计划》,并开展半年度和年度工作研判。二是健全工作机制,压实工作责任。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内容,与党建工作和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将意识形态工作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学习、“学习强国”学习有效结合,及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意识形态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同时针对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研究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提高意识形态把控能力和网络舆论引导能力建设。三是筑牢防疫堡垒,传递“红色”能量。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于疫情防控期间《致宝丰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全体党员的倡议书》,在商超、农贸市场、小区成立26个联合临时党支部,号召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协助商户、社区做好疫情宣传、值守排查、联防联控相关工作,以坚强堡垒从严从实从细推动各项疫情防控工作,让党旗在疫情防控斗争第一线高高飘扬。

(二)加强学习教育,坚定理想信念

一是开展专题学习,明确任务重心。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开展了意识形态工作专题学习,由主管副局长领学《新时代意识形态工作读本》一书,系统全面的对意识形态工作的内涵、重要性以及目标任务进行了深入学习,明确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点。同时还邀请县纪委同志来授课,通过典型案例分析牢固树立全体党员的责任和规矩意识,并逐级签订《党风廉政目标责任书》,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与党风廉政建设交融并进。二是强化理论武装,坚定理想信念。制定了《2020年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计划》和《2020年党员干部集中学习计划》,各支部制定全年学习计划,通过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党员干部集中学习等方式(其中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共开展了12次集中学习,党员干部集中学习6次),推动理论学习走进深处、落到实处,进一步促使全体干部职工坚定党的理想信念,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为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实现中国梦提供重要思想保证。三是运用“学习强国”平台,加强意识形态宣教。学习强国在线总人数276人,每季度对全体人员的“学习强国”积分情况进行通报,表彰先进、激励后进,提升干部职工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以扎实推进意识形态工作有效开展。

(三)切实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一是抓好道德建设,提升干部修养。增加对特殊人群的关爱,于传统节日期间慰问离退休老干部和困难党员共50余人;进行“最美道德模范”评选表彰,树立模范典型;开展疫情防控爱心捐款,全体干部职工纷纷慷慨解囊,共捐款3万余元,并分别通过慈善总会、县委组织部等多渠道助力疫情防控工作。使全体干部职工在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在一起。二是开展系列活动,建设精神文明。1.开展先进集体和最美人物表彰会,对2个“先进集体”和12名“最美市场监管人”“最美文明职工”,树立典范,弘扬正气,进一步增强市场监管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和荣誉感;2.开展清明节“网上祭英烈”活动。我局发出"网上祭英烈"倡议书,倡导文明、绿色、低碳、安全的祭扫新风尚,通过线上祭祀英烈+线下传承精神的方式,传承英烈精神,增强爱国情感。3.开展2020年“文明家庭”评选活动,表彰4个文明家庭并颁发了荣誉证书,在全局形成树正气、讲道德的良好氛围,持续推进我局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纵深发展。

(四)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一是严格微信管理,把控舆论导向。随时关注微信成员动态,要求全体职工注重网络言行,严禁在微信群、朋友圈反动消极的言论、低级庸俗的图片和视频,一经发现立即严厉批评并马上清除,牢牢掌控网络意识形态主导权,切实维护网络意识形态安全。二是推进政务公开,传播官方声音。建立党务政务公开制度,认真开展党务政务公开工作,依托党务、政务信息公开网,宣传栏等形式,及时公开本单位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财务预决算等相关信息。三是优化信息处理,加强舆论管控。畅通与上级部门的信息传达渠道,及时做好重要节点和敏感时期的舆论监管。建立重大政策及项目的舆情风险评估机制,及时搜集、研判、处置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和社会动荡的言论。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局意识形态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思想认识有待提高

一是少数同志有“重业务轻思想”的想法,认为本职工作做好了,就是意识形态在实践中的具体体现,意识形态工作的敏锐性、主动性、积极性不高。二是对于相关文件精神还没有学深悟透,存在生搬硬套,之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二)意识形态工作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一是自身宣传意识不足,挖掘报道正能量信息不多。部分同志在工作宣传方面还停留在拍拍照片、写写报告上,新闻宣传的覆盖面还不够,有分量的重点报道在宣传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显不足。二是面对当前错综复杂、纷繁多变的舆情、社情新形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工作的能力有待增强。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加强理论学习,夯实思想根基

一是认真学习贯彻关于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定期开展意识形态学习和讨论,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认真履行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不断夯实做好意识形态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基础。二是丰富学习的方式方法。把意识形态学习纳入干部培训计划,结合党务培训、集中学习,加强对党员干部意识形态的学习和宣传,增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提高意识形态工作队伍的能力和水平。

市场监督工作总结篇4

一、主要做法

(一)开展冷链食品疫情防控执法行动

1、制定方案,成立工作专班。成立了以分管副县长为组长,11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冷链物流疫情防控工作专班,并研究制定了工作方案,细化工作措施,已组织召开7次专班联席会议,2次工作汇报会,2期冷链食品疫情防控监管业务培训会,联合执法检查4次。主动形成联动联防机制,确保各项防控举措落实到位。

2、强化源头管理,严控外输风险。一是将进口冷链食品作为重点管控对象,设置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专仓1处,实施库长责任制,对冷库实行属地管理、分级管理、分类管理,确保冷库全覆盖、监管无漏洞、责任无死角。二是将冷链从业人员、经营户作为重点管理对象,批准核发异地采购冷链食品市场主体10户,实行“卡点查验、凭证放行”,目前完成报备异地采购冷链食品66次(户),涉及冷链食品13915件,108.355吨(均为国产冷链食品)。常态化对冷链食品开展核酸检测,目前共检测冷链食品从业人员177人(次)、环境样130个、食品样120个(均为阴性)。优先保障冷链食品从业人员疫苗接种,现已接种疫苗19人,监管人员2人。三是切实履行进州首站查验责任。设立3个进州首站综合卡点,严格落实“24小时值守”“首卡负责制”“人、物、车同查”,对进州冷链食品进行查验。截至目前,共计排查非冷链车160743辆,冷链食品运输车辆108辆,其中进入我县的冷链车56辆,发现处置问题4个,排查寄递物流国内件479825件,无国际件。

3、实行台账管理,精准摸清底数。全面摸排、真实掌握辖区内从事冷链经营数据,建立台账实行动态管理。精准掌握冷链食品批发商2家,零售店105家,餐饮服务137家,冻库37个,进口冷链食品集中监管仓1个,在交通运输局报备冷链运输车辆8台相关信息。组织对全县冷链经营主体146户开展了“川冷链”业务培训,指导190户经营户进行“川冷链”注册登记并录入冷链食品信息。自集中监管仓设立后,我县冷链食品经营户均未采购进口冷链食品。

4、常态宣传造势,营造浓厚氛围。召开县应对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领导小组会议16次,指挥部会议31次,充分发挥结对认亲干部职工、驻村工作队、村两委等群防群控力量,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防控体系。累计发放告知书、承诺书21406份,通过“冷库信息排查统计助手”小程序进行填报冷库信息37户,在农贸市场和餐饮店推行应用“天府健康通”场所码886户,冷链疫情防控知识基本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5、严格执法检查,加大打击力度。组织公安、交通、综合执法等部门对辖区农贸市场、商超、餐饮单位、冻库、运输物流等开展全覆盖拉网式排查,出动执法人员256人次,检查经营主体412户次,责令停业整顿8家,查辑非法运输车辆7辆,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7份,立案查处违法行为4起,无害化处理查获违规购买及运输的国产及进口冷链食品0.412698吨。联合县融媒体中心对违法案件进行报道,制作新闻抖音小视频,以案说法,警示冷链食品经营者和消费者,不断提高冷链食品从业者、经营者思想认识。

(二)推进“春雷行动2021长江禁渔打非断链”专项行动

一是深入辖区乡镇开展长江禁渔,打非断链检查及宣传工作。检查过程中,重点对经营场所宣传标语和菜谱进行仔细审查,要求各经营单位对出现“长江野生鱼”、“野生河鲜”、“野生大渡河鱼”等禁用标语进行清除。共发放“县境内大渡河流域全年禁渔通告”54份,签订承诺书49份,清除含有禁用语的店招16处,没收含有禁用语的菜单13张,撤除“大河鱼”、“雅鱼”广告和菜单21处。同时处理网监线索1条,拆除含有“河鲜”字样的招牌1处,要求1户餐饮经营户变更带有“河鲜”字样的字号名称。二是联合县农牧农村局等相关部门,监督一违反禁渔通告捕鱼的个人放流大渡河鱼苗2000尾,鱼苗价值5200元。三是对县城区14户涉及水产品行业经营户开展“长江禁渔打非断链”专题行政约谈。针对经营户未严格履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的行为,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20份,要求立行立改、规范经营。

(三)深入开展特种设备和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执法行动

1、开展特种设备安全监察工作。一是以人员密集场所、重点施工领域为重点,开展各类特种设备安全检查8次,检查使用单位23家,完成现场检查app系统录入21户,下达监察指令书1份。对全县7家电梯维保单位开展节前安全约谈1次。二是开展长堤湾畔小区电梯安全隐患治理,加强对小区业主隐患告知和政府相关部门联动,张贴安全隐患通告及电梯检验通知各12份,责令停止使用电梯11台,并函告泸桥镇政府落实小区安全责任主体和电梯运行经费,做好小区维稳工作。

2、扎实开展产品质量专项检查行动。一是强化流通领域强制性认证产品质量监管。春节期间,重点对辖区的家用电暖器、暖风机、风暖浴霸等进行检查。要求经营者严格落实进货查验、购销台帐制度,严把3c认证产品市场准入关、流通关,坚决杜绝不合格3c认证产品流入市场,切实为消费者营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二是严厉查处打击涉及冷光烟花和“钢丝棉烟花”生产销售等违法违规行为。通过摸排,我县境内无烟花爆竹生产企业,批发企业有1家,未发现该企业采购并销售有用于燃放的“钢丝棉烟花”、冷光烟花及装有冷光烟花的“电子烟花”。三是开展电暖宝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共抽查了1家经营户的1批次产品,经检验该批次产品不符合标准要求。对销售不符合标准要求产品的经营户已立案查处,处罚款人民币3000元,没收违法所得人民币861元。四是协同州计量检定测试所对城区眼镜验配行业在用强制检定计量器具开展检定工作。对县人民医院和5家眼镜验配店的验光仪(共计6台),验光镜片箱(共计7箱)进行现场检定。

(四)扎实开展冬春旅游农村假冒伪劣专项整治行动

一是及时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专题整治会议,结合各部门职能职责,成立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细化工作任务,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全力投入到打击农村假冒伪劣食品专项整治工作中来。二是采取张贴、发放宣传资料,向社会公布举报投诉电话等方式,积极向社会宣传,提高群众防范意识,鼓励群众举报违法行为,形成社会共治氛围。三是积极与抽检机构衔接开展食品和食用农产品抽检工作,共抽取城区农贸市场和商场超市等在售食品食用农产品30批次。其中蔬菜2批次、畜肉4批次、禽肉5批次、肉制品5批次、水果3批次、速冻食品(饺子、汤圆)3批次、饼干2批次、糖果2批次、菜籽油3批次、果蔬汁饮料1批次,结果待出。四是加大农村食品监管力度,严厉打击制造销售假冒食品、侵权“山寨”食品、“三无”食品、劣质、超过保质期食品等违法行为,通过在日常监管中找线索、发动群众举报找线索、监督抽检查找线索、行刑衔接接收线索等方式方法,顺藤摸瓜、追根溯源、一查到底,有效打击违法分子的嚣张气焰,保障农村食品安全。

(五)开展疫情防控药戒质量安全执法行动

一是认真开展疫情防控用药安全行动。按照省、州、县指挥部要求,开展了7轮疫情防控药品重点检查,重点按照指挥部最新要求,强化药品经营企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启用管控药品小程序监管。“安康码”小程序使用步入正轨,监管平台累计有10000余份管控药品销售数据,持续督导各药品经营企业及时审核销售数据,确保数据的实时性、有效性。二是以药品零售、医疗机构药械使用两大环节为主线,开展精麻药品、镇痛药品专项检查,重点检查城乡结合部和农村地区药店、诊所、医疗机构是否按照新修订《药品管理法》以及gsp要求对药品质量进行管控,精麻、镇痛类药品是否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实名制限量销售、台账记录等。三是随着2021年1月1日,《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正式实施。集中开展了化妆品专项检查,重点检查是否经营使用超过限用日期的化妆品、是否索证索票等,初步检查了辖区内各大型化妆品经营、使用单位,检查同时并积极开展法律法规宣传,力求做到经营户执法懂法守法经营。对辖区内每家企业,逐一开展检查,共出动检查人员200余人次,开展禁毒、重传疾病预防防控宣传各1次,检查药品经营零售企业及门店200余家次,检查医疗机构、诊所70余家,美容美发机构80余家次。此次检查,立案查处2起化妆品违法行为。

(六)开展价格行政约谈、规范价格行为净化消费环境

近日,陆续有消费者反映,在全省公务员招考期间,我县酒店、宾馆的住宿价格出现大幅上涨。接到反映后,立即对涉事酒店、宾馆进行检查,查看主体资质、明码标价等情况。经检查,投诉人反映属实,个别涨幅达302%。举行规范价格行为行政约谈会,对公务员考试期间涨价的5户市场主体进行约谈。一是通报投诉情况;二是组织学习价格处罚典型案例,签订《价格提醒告诫书》;三是要求与会市场主体经营中证照齐全有效、亮照亮证经营,落实明码标价规定,合理定价。执法人员从情、理、法的角度细致入微宣讲,帮助与会市场主体认识了自身的问题,表示知错即改,诚信守法文明经营,履行社会责任,为消费者营造放心舒心消费环境,共同为“红城绿谷康养”城市形象增光添彩。

二、工作成效

市场监督工作总结篇5

一年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精神以及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第一次、第二次会议精神,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1年)》《云南省法治政府建设规划暨实施方案(2016—2021年)》和《红河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规划(2016—2021年)》《**市法治政府建设实施规划(2016—2021年)》,按照市委“3456”工作思路和市委二届五次全会的决策部署,切实加快“建设法治政府,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进程,深入推进依法行政,认真开展依法行政执法工作,以市场监管、法治先行理念为先导,多措并举,着力提升全局法治意识和履职能力,营造市场主体依法生产经营、诚信守法的良好市场秩序法治氛围。现将2021年度我局的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云南省《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办法》《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办法》,把法治政府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同部署同考核同奖惩

认真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实施办法》和《**市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办法(试行)》,按要求上报《2021年**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政主要负责人述法报告》,撰写《**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度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情况报告》。

成立以党委书记、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队、所负责人为成员的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形成主要领导总体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的工作局面。并将法治建设、依法治市工作与其他业务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做到年初有布置,年中有督导,年终有考核。

二、按要求报告上一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

我局每年度都按时上报法制政府建设工作报告,2021年,按照通知要求提交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推进情况自查报告》,2021年初按撰写提交《**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三、弘扬宪法精神,把贯彻实施宪法摆在法治政府建设的突出位置

一是加强行政执法队伍依法行政能力的教育培养,把宪法法律和市场监管法律法规及规章等纳入干部教育培训总体规划,列为干部教育培训必修课。通过学习不断更新自己的法律知识,强化宪法意识、依法行政意识、依法决策管理意识。

二是积极开展“12.4”国家宪法日及“宪法宣传周”活动,营造法制宣传工作的良好氛围,引导公民牢固树立宪法法治意识,弘扬宪法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四、合理确定政府及部门职责权限,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

在2016年三合一清理权责清单工作的基础上,深入梳理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奖励等行政职权,积极开展行政权力清单的编制及完善工作,并将编制完成的权责清单经市编办审议通过并公布。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权责清单动态管理,结合法律法规调整而变动的事项,及时对权责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和完善,2021年机构改革又增加了价格、知识产权等职权,及时更新梳理行政职权共计8类,分别是行政许可11项,行政处罚1583项,行政强制55项,行政检查71项,行政确认7项,行政奖励10项,行政裁决2项,其他行政职权26项,共计1765项;行政职权对应的“责任事项”共计15539项,“追责情形”共计9766项。确保市场监管“法无授权不可为,法有授权必须为”的法定职责。

五、不断深化政务服务事项“八办”改革和“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各项改革

(一)不断深化政务服务事项“八办”改革

1.“集中办”开展情况

我市政务服务中心于2021年6月底正式投入使用,中心进驻了公安、自然资源、税务、住建、道路运输管理、残联、市场监管等28家设独立窗口的市级部门及企业;财政、审计、退役军人、烟草专卖等16家单位纳入综合窗口;进驻窗口工作人员107人。除涉密、有特殊场地需求的事项外,中心进驻集中受办理事项700项,占全市行政职权及公共服务事项总事项数的86%,基本实现了政务服务事项的“集中办”,企业和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

2.“规范办”开展情况

一是结合企业和群众实际办事需求,完善省级推送到我市的政务服务事项,确保实现省、州、县、乡、村事项要素“五级十二同”,即做到业务手册和办事指南规范化、标准化,实现全市同一政务服务事项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均等化服务。二是将市、乡(镇)、村政务服务事项标准化清单全部录入网上平台事项管理系统,建立动态调整和维护管理机制实现政务服务事项一库汇聚、应上尽上。同时,我市在政务服务事项的完善过程中对依申请办理的6类行政权力事项和公共服务事项的办事指南的办事材料、申请表单、办理流程、办理地点、办理时间等要素做到规范、准确。

3.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不见面办、就近办、全市通办开展情况

我市印发了《**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公布市级第一批“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事项清单的通知》(**政办发〔20**〕133号),梳理形成了《**市级第一批“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事项清单》,其中“马上办”事项278项,“网上办”事项720项,“一次办”事项609项;印发了《**市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工作领导小组榜公示关于公布市级“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不见面办、就近办、全是通办”事项清单的通知》,梳理形成《**市级“马上办、网上办、一次办、不见面办、就近办、全市通办”事项清单》,其中,“马上办”事项407项、“网上办”事项692项、“一次办”事项723项、“不见面办”事项125项、“就近办”事项147项、“全市通办”事项85项。

目前,改版升级的政务服务平台于12月1日上线运行,全市政务服务事项处于动态调整及进一步规范中,根据省级要求,我市“网上办”事项可办率达95.5%,共1170项,符合省级考核指标要求。

(二)不断深化“证照分离”“多证合一”改革

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层层压实工作责任

根据国务院《关于在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的通知》(国发〔20**〕35号)和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云南省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发[20**]62号)、红河州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印发红河州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红政发[20**]55号),**市召开会议认真学习领会会议精神,**市人民政府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关于印发**市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政发〔20**〕152号),文件从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明确了工作目标、改革方式,要求充分认清“证照分离”改革的重要性、复杂性和艰苦性,对国务院明确的第一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4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相继出台了《**市市场监管局关于转发<红河州工商局关于转发深入推进我省“多证合一”改革工作的通知>的通知》(**市监发〔20**〕70号)、《**市“多证合一”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推进“多证合一”信息共享工作的函》(**市监函〔20**〕2号),要求各相关部门严格按照红河州“多证合一”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文件精神尽快落实“多证合一”信息共享工作。

2.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优化准入服务

**市于20**年12月29日全面推开“证照分离”改革,落实第一批全国推开“证照分离”改革具体事项共106项,其中:直接取消审批的2项,审批改为备案的2项,实行告知承诺的19项,优化准入服务的82项。对纳入“证照分离”改革范围的涉企(含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行政审批事项,分别采取以下4种方式进行管理:一是直接取消审批。二是取消审批,改为备案。三是简化审批,实行告知承诺。四是完善措施,优化准入服务。

“证照分离”改革的推开,极大地促进了创业热情,截止2021年12月20日,**市共有各类市场主体40980户,其中:内资企业374户,注册资本(金)710324.70万元;私营企业4865户,注册资本(金)**13882.19万元,投资者人数7619人,雇工人数31379人;个体工商户35396户,资金数额399500.21万元,从业人员73302人;农民专业合作345户,出资总额29130.14万元,成员总数**461人。2021年1月1日至12月20日,全市新登记市场主体6300户,其中:内资企业41户,私营企业846户,个体工商户5379户,农民专业合作社34户。

3.持续推进“多证合一”改革,加快推进信息归集共享

按照国家工商总局和云南省政府的总体部署及要求,**市于2015年9月29日,顺利启动了“三证合一、一照一码”;按照《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云南省“多证合一”改革实施方案的通知》(云政办发﹝2017﹞99号)文件要求,于2017年9月30日全面实施“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按照云工商企注字﹝20**﹞10号《云南省工商局关于做好深入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于20**年5月整合22个部门的40项涉企证照整合事项;根据《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调整“多证合一”改革整合事项的通知》(云工商企注字[20**]23号)、《红河州工商行政管理局关于调整“多证合一”改革整合事项的通知》(红工商企注字[20**]**号)文件要求,调整“多证合一”改革整合事项,“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备案”不再作为“多证合一”改革涉企证照整合事项。

2021年1月1日至12月20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共核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8408份。同时,对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事项的,实行“双告知”制度,告知当事人领取营业执照后到相关许可部门办理许可证件方可开展经营活动,除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协同监管平台—云南)推送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外,同时每月还以函的形式将市场主体登记信息抄告相关部门,确保各监管部门及时认领市场主体信息,做好监管工作。截止2021年12月20日,已抄告市场主体登记信息12期。

六、持续开展“减证便民”改革行动

商事制度改革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市场主体数量急剧上升,给注册登记窗口工作带来了很大压力,我局进一步完善首问负责制,实行限时办结制,窗口延时服务、预约服务、主动服务等便民服务,优化服务效能,提升服务质量。同时深入落实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大力推进改革新政的贯彻落实。

1.实行公司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取消了注册资金的最低限制和首次出资比例,降低了企业的准入门槛和准入成本。2021年1月1日至12月20日,办理公司登记698户。

2.稳步推进“先照后证”登记制度改革,切实履行了“双告知”义务。目前,仅保留了国务院决定保留的工商登记28项前置审批项目和法律明确的4项工商登记前置审批项目,31项企业变更、注销登记前置审批项目。对前置审批事项改为后置审批事项的,实行“双告知”制度,告知当事人领取营业执照后到相关许可部门办理许可证件方可开展经营活动,除通过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协同监管平台—云南)推送市场主体登记信息外,同时每月还以函的形式将市场主体登记信息抄告相关部门,确保各监管部门及时认领市场主体信息,做好监管工作。截止2020年12月20日,已抄告市场主体登记信息12期。

3.持续推进“多证合一”改革。严格执行《云南省工商局关于做好深入推进“多证合一”改革有关工作的通知》(云工商企注字﹝20**﹞10号)文件要求,企业在办理注册登记时,告知企业需要同步完成涉及“多证合一”整合事项的共享信息填报相关事宜。2020年1月1日至12月20日,核发统一社会信用代码营业执照8408份。

4.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自2021年5月27日起,取消名称预先核准(包括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名称预先核准)审批,改为企业(包括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自主申报名称。

5.深入推进全程电子化办理企业注册,启用“一窗通”服务平台,实现企业注册登记无纸化并压缩企业注册时间。申请人可享受“只进一门、只对一窗、只用一网”的便捷高效服务。企业开办时间由原先的5个工作日进一步缩短为3个工作日。该平台有效地整合企业登记、公章刻制、申领发票、社保登记等各类企业开办事项和网上服务资源,集申请受理、审批核准、结果反馈等功能于一体,实现“登录一个平台、填报一次信息、后台实时流转、即时回馈信息”的企业开办服务功能,让多个政府部门在履职过程中“按需共享”,实现高效运行、科学决策、主动服务、智能监督、开放协同和韧性兼容等特色,进一步压缩企业开办时间,释放创业活力,提升办事效率,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最大程度地释放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改革红利。2020年1月1日至12月20日止,通过全程电子化登记企业442户,通过“一窗通”服务平台登记企业160户。

6.简化住所(经营场所)登记手续。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登记管理办法》规定,放宽市场主体住所权属证明限制。放宽“一照多址”,市场主体在住所以外设立种植养殖基地、在同一楼宇或同一市场内开设分支机构,不再需要办理分支机构登记;放宽“一址多照”,突破一个地址只能登记一家市场主体限制。允许母子公司、基金公司与其管理公司或出具居委会、物业管理部门的证明,即可利用同一地址设立多个市场主体等三个放宽的规定积极开展工作,进一步放宽市场主体住所登记条件,简化登记手续,以最畅通的市场准入机制服务地方经济发展。

7.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按照《工商总局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的指导意见》(工商企注字﹝2016﹞253号)和《云南省工商局转发工商总局关于全面推进企业简易注销登记改革指导意见的通知》(云工商企注字﹝2017﹞4号)文件要求,我局于2017年3月1日正式实施了企业简易注销。并于2021年4月深化企业注销便利化改革,优化注销流程,为企业提供在线办理清算组备案渠道;降低注销成本,为企业提供免费注销公告途径;精简材料,减少注销登记提交材料,与税务部门共享清税信息。2020年1月1日至12月20日止,办理企业简易注销174户,实现了市场主体退出便利化。

8.全面推行个体工商户全程电子化登记。在保留传统登记方式的同时,申请人通过“云南省个体工商户全程电子化业务办理”手机app,在线申请个体工商户开业、变更、注销等业务,并同步领取电子营业执照。通过全程电子化业务办理,让最广大的创业主体充分感受商事制度改革带来的便利,最大程度地降低了创业的制度性成本。2020年1月1日至12月20日止,审核通过个体工商户全程电子化开业登记1487户。

9.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营商环境提升年”的总体部署和《市场监管总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商务部海关总署税务总局关于推进企业注销便利化工作的通知》(国市监注〔2021〕30号)的工作要求,进一步推进商事制度改革和“只跑一次”改革,全面推行企业注销网上服务专区,实现企业注销“一网”服务,努力解决市场主体“注销难”问题。

10.全面实行“审核合一、一人通办”,制定下发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登记“审核合一、一人通办”工作规范的通知》(**市监发〔20**〕83号)文件、《**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修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登记“审核合一,一人通办”工作规范>的通知》(**市监发〔2021〕36号),实现除特殊登记业务外,企业登记受理、审查、核准等业务全程由同一登记人员负责,简化了程序,提高了注册登记便利化水平。

七、创新市场监管方式,实行综合监管,推广随机抽查,探索“智能”监管

1.组织全局干部职工认真学习及研究《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深刻领会国家在持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方面的勇气及决心,结合市场监管自身的工作职责,将条例规定认真落实到实际工作中,特别是对其中提到的“创新监管方式”进行深入研究,探索未来监管的新模式,新方向。

2.起草市场监管部门及全市的“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制度及方案,从市场监管部门开始运行,逐步推开。整合全市各执法部门“一单两库”,即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市场主体名录库、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根据日常工作情况,将监管对象进行分级量化,区分适用对象,分别采取重点监管、信用监管及双随机监管模式,依托“互联网+监管”平台,实现线上线下同步监管,并行检查,通过监管资源的整合,达到监管效果最优化。

3.对于重点行业领域采取全覆盖式监管模式,对企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等信用信息及时公示,并进行数据归集,逐步完善联合执法机制,实施联合惩戒机制,完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现“一处违法,处处受限”,使违法者收到惩戒,使合法者收到保护,维护市场的公平秩序。

科学实施“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对监管对象进行实时动态管理,对“抽查对象名录库”信息进行及时更新,实行全覆盖监管,营造了服务发展、公平竞争良好环境。

2021年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市下发的随机抽查市场主体共有1306户,其中企业255户,农民专业合作社14户,个体工商户1037户。通过抽查,255户企业中,未发现问题204户,有4户已办理了注销登记,有39户通过登记的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有1户发现问题,已责令改正,有3户不配合检查情节严重;有4户发现问题待后续处理;其中通过登记的住所(经营场所)无法联系的39户,已列入经营异常名录。

八、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依法查处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违法行为

(一)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提升市场监管执法效能

1.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相结合。日常检查以城郊结合部、农村、旅游景点为重点监管地区;以含特殊药品的复方制剂、降压降糖药、血液制品、疫苗、非药品冒充药品、违法广告药品为重点监管品种;以出租证照、出租柜台、挂靠走票、非法渠道购进药品、违法销售含特殊药品的复方制剂、销售使用假劣药品为重点打击行为,1-12月对药品批发企业检查了5户次,对药品零售企业检查总数达到195户次,对各级医疗机构检查总数达到157户次。

专项检查主要开展了包括血液制品排查专项整治、疫苗使用质量管理专项整治、执业药师“挂证”行为专项检查、药品类易制毒化学品专项整治、零售企业含特殊药品复方制剂专项检查、中药材中药饮片质量专项检查等。共检查经营单位141家,督促37家单位进行了整改。

2.开展药品监督抽样和基本药物抽样工作。2021年共抽检药品31个批次,其中:基本药物10个批次、中药饮片21批次,被抽验单位涉及医疗机构5家、药品零售企业4家。经红河州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有5个批次的中药饮片抽检不合格,涉案金额合计830元,已全部立案查处。

(二)加强业务学习和普法宣传,提高服务和执法能力

为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和监管对象法律意识,2021年,我局采取现场教学、视频会议学习等形式,组织开展了《药品管理法》《疫苗管理法》《医疗器械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药学知识的培训学习。其中,针对药品从业人员的培训共计3次,参训人员达440余人次;针对监管部门执法人员的培训共2次,参训人数为80余人次。通过培训学习,使参训学员进一步夯实了药学理论基础和药品管理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了药品从业人员学法守法意识和执法人员的监管执法工作能力。为进一步做好药品安全科普宣传工作,努力提高公众安全、合理用药意识,提升药品安全知晓率和满意度,**市市场监管局创新宣传模式,以2021年“安全用药月”为契机,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活动共接受咨询人数100人次,发放药品、医疗器械、《药品安全法》、《疫苗管理法》相关宣传资料800余份。

(三)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认真学习《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和《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听证暂行办》,严格按照《市场监督管理行政处罚程序暂行规定》要求规范行政执法程序,使用统一市场监管执法文书格式。2021年,针对中药饮片质量专项监督抽验,对5起经营使用不合格中药饮片的案件进行立案查出。涉案药品货值金额830元,共处罚没款2352.00元,没收不合格药品0.88kg(货值金额104.00元)。按照全面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的要求5件案件均在**市门户网站及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进行公示。

九、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一)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2021年我局共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提升暨收家治家工作座谈会3期,提升贫困户思想认识,强化其内生动力;组织54名挂联干部职工开展扶贫走访工作10次,为贫困户送去衣物、家电、粮油等生活必备品,货值金额3.77万元,切实为贫困户解决实际困难。投入资金7.3万元用于保障驻村工作队员伙食等补贴,投入扶贫专项资金12万余元、水泥90吨、化肥30吨,帮助挂联村及贫困户发展产业,改造危房、提升人居环境。组织干部职工深入朋普镇团结村开展助力脱贫攻坚义务植树活动,帮助发展小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老年人协会自行组织开展“精准扶贫献爱心”捐款活动,共捐款2950元,助力脱贫攻坚,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在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坚持系统治理、源头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加强部门联动,强化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将社会管控、案件查处、净化网络相结合,充分发挥市场监管工作职能,认真开展社会综合治理。

1.大力开展“双打”工作

以电子商务、重点商品交易市场、外商投资三大领域为重点,重点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工作,检查各类市场主体1560余户次,督促整改2户次,查处商标侵权案件3件。

2.深入推进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深入集贸批发市场、大型商超、重点企业商户,以食品、药品、电子产品、汽车配件、儿童用品等社会反映集中、关系群众生命健康、影响公共安全的消费品为重点,结合市场反恐维稳工作专项整治和缉枪治爆专项整治,加强行业乱象治理,累计开展线索摸排190次,向市扫黑办移交线索5条,核查市扫黑办移交线索6条。

3.联合开展无证无照专项整治。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校园周边、集贸市场、河(湖)沿岸等重点区域无证无照经营排查工作13次,查出无证无照经营户325户,引导办照229户,立案查处11件,发放宣传资料8400份。

十、认真落实“一对一”法律帮扶制度

(一)组织开展各类宣传培训

认真组织各类市场从业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提升从业人员的守法意识和诚信意识。一是加强宣传:利用“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食品安全宣传周等活动,广泛宣传市场监管的法律法规及知识;二是强化培训:组织开展食品从业人员法律法规知识培训、药械及保化品从业人员法律法规知识暨安全生产知识培训、获证企业法律法规标准培训等。2021年共对各行业、领域生产经营企业负责人、从业人员开展相关法律法规知识培训28期2759人次;开展大型宣传活动8次,累计接受群众咨询2000余人次,发放宣传资料5.8万余份,有效提升广大人民群众的法治思维。

(二)“双零”行动服务中小企业

积极引导、帮助中小微企业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推广精益制造、全面质量管理、卓越绩效等现代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促进中小企业重视质量管理,帮助中小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提高企业质量经营的主体意识和管理水平。积极做好技术支持和服务,深入推动辖区内中小企业产品质量、品牌、效益明显提升。

一是加强对辖区内通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的监督检查。通过查阅企业认证档案、管理体系文件、管理体系内审、管理评审记录、报告、管理体系相关的关键记录等,检查获证企业和认证活动情况,促使企业能依照认证标准和要求加强管理。二是组织全市通过管理体系认证的企业参加州局组织的宣贯培训,引导企业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三是开展企业标准符合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等方面的监督检查,督促企业落实实施标准化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并按照标准组织生产。

十一、健全常态化的责任追究机制,严肃追究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及多头执法、越权执法、粗放执法、选择性执法、运动式执法等行为

我局制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规则》对科学民主决策、依法行政、行政监督,要求干部职工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依法规范行政权力,严格依照法定权限、程序行使行政权力。建立健全系统内部监督机制。严格执行《行政复议法》,及时发现并纠正违纪违法或不当的具体行政行为。充分发挥纪检监察的作用,提高机关效能,促进廉政建设。

十二、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

2021年,市政府办公室交由我局办理的建议和提案共11件,其中:人大代表建议2件(主办1件,协办1件)、政协提案9件(主办3件,协办6件)。为加强提案建议办理工作的组织领导,推动提案建议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进一步加大提案建议的办理力度,**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分管副局长为副组长,各科室、队、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市提案建议办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制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1年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工作方案》(**市监发〔2021〕33号),明确责任领导、督办领导、事项负责人,强化提案建议办理工作的领导、组织、协调、督促和办理各个环节的工作力度,有效推进提案建议办理工作,努力做到办理结果让委员、代表满意。对于协办件我局积极与主办单位联系,对于主办件我局及时跟进办理,主动向代表、委员反馈办理进度,直至代表、委员满意为止。2021年,我局共主办建议1件、提案3件,办理结果全部为a类件,切实做到了面商率100%、回复率100%、满意率100%。

十三、落实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支持检察机关依法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2021年我局未收到过司法建议和检察建议,未被提起行政公益诉讼。

十四、建立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通报制度,在年度考评中考核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情况

建立健全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每年第一起行政诉讼案件原则上由机关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保证每年至少有1件案件由主要负责人出庭应诉。端正应诉态度,积极出庭应诉,履行举证、答辩等法定义务,认清自身在行政应诉活动中的地位和责任,自觉接受人民法院司法监督,支持法院受理行政案件、尊重并执行法院生效裁判,努力维护人民政府依法行政的良好形象。在日常工作中,定期通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法律法规、开展法治专题讲座,强化党委委员依法行政意识、转变思想观念,从心理上增强对行政诉讼案件出庭应诉的接受程度,从而有效提高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同时,通过与法律顾问进行案件讨论,做好庭前准备工作,对应诉策略与技巧进行学习掌握,使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能力得到有效提升。2021年,共处理行政上诉重审案件1件,二审案件1件,起诉案件2件。

十五、严格不履行行政复议决定的责任追究,加强行政复议工作

我局切实落实行政复议法定职责,2021年我局处理完成行政复议案件2件,在复议过程中做到及时提交复议材料,认真处理行政复议。

十六、依法受理行政赔偿申请,严格执行行政赔偿费用核拨规定,落实行政赔偿责任

2021年我局未收到行政赔偿申请。

市场监督工作总结篇6

繁忙的2019年过去了,年初我就制定了读好“一本书”,做好“一件事”的目标。不断的努力,砥砺前行!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理论学习方面

(一)加强学习,努力提高理论水平

作为办公室工作人员,在日常的工作中积极参与单位组织的周二、周五集中学习,努力做好学习笔记。坚持认真学习系列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方针》,加强思想引领,把握时展方向,提升政治站位,一定要严格树立“四个意识”,做好“两个维护”,紧紧团结在县局党组周围,站好“岗”,服好“务”,服务市场监管发展大局。

(二)解放思想,开拓学习思路提升业务水平

1、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开展学习长见闻、增学识、强素质。通过不断努力学习,被宣传部评为“学习强国学习标兵”。

2、通过市场监督大讲堂增强业务水平,增强履职尽责能力。在实践中增加才干。

二、工作方面

在工作方面坚持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为引导,结合工作实际在工作中经风雨、见世面、长才干、壮筋骨,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铁肩膀、真本事。在工作中坚持“敢”字为先,“干”字当头,敢于担当,善于作为。

(一)脱贫攻坚工作

2019年年初根据县委县政府全力做好脱贫摘帽的要求,局党组要求分组入村开展脱贫摘帽工作,我在分组入村走访的同时及时向村两委反馈解决问题,向困难群众宣传扶贫救助政策,为贫困户捐助御寒衣物。及时协助完成了危房改造、医疗保障信息完善等相关问题,为村委培训引导员40多人次。工作得到了村两委的认可。

(二)机构整合工作

扶贫工作结束以后又马不停蹄的开展了市场监管机构整合工作,我负责原质监办公室工作,作为后勤保障机构,基本做到了机构整合,办公场所搬迁工作不缺失,人员不缺位,不影响各项工作正常开展。在机构整合完成后又协调解决了办公用电用水,办公室空调安装等问题,为搬迁的股室解决了后顾之忧,保障了工作的正常有序开展!

(三)信息整理工作

整合之后,我负责的单位图片信息整理工作,图片信息的及时有效,由于图片信息制作水平高在信息工作群中得到普遍好评,甚至有的单位搞信息工作的同志打电话来“取经”,得到了普遍认可。为单位在信息宣传方面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四)后勤保障工作

1、有力的保障了单位各项会议和集中学习的顺利召开;

2、有力的保障了办公用品和耗材的储备使用;

3、有力的保障了单位考勤制度的执行等等。

(五)心理沟通工作

做好职工心理沟通工作是单位一项重要的工作,在工作中我坚持“干”字当头,任劳任怨,积极向上,保持阳光的心态,传播正能量。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沟通,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及时处理了单位内部矛盾,在工作之余深入各股室了解他们工作所需,协助他们解决的工作困难,尽力让每一位同志都安安心心、快快乐乐工作,在单位营造积极向上的工作氛围!

(六)省级文明单位创建工作

2019年按照县文明办的要求,原来三个单位两个省级文明单位,一个市级文明单位整合后按照省级文明单位要求重新创建,我勇担创建资料收集整理上传工作,保障了我局省级文明单位的顺利创建。

(七)其他工作

在工作中我坚持做到退勤、手勤、口勤,工作不拖拉,汇报不延迟,坚决配合做好省级文明城创建及资料报送工作、省级卫生城市创建、省级食品安全县创建等各项工作、很好的完成了县委县政府和局党组交办的各项工作任务。

二、存在不足

(一)是政治学习虽然有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缺乏深度细度;

(二)是由于办公室工作的纷繁复杂,减少了深入基层的机会,从而无法更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

(三)是工作中不够大胆,不能在创新工作方法的同事去实践,去推广。

市场监督工作总结篇7

为普及化妆品安全使用知识,提高公众对化妆品安全风险的科学认知水平,县市场监督管理局结合化妆品安全监管形式采取线上活动为主,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2020年5月25日至31日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化妆品安全科普宣传周活动。主要举措如下

一、举办培训夯基础。组织全县化妆品经营者来我局参加培训学习,旨在:一是讲清妆品经营者身肩重任,希望各经营者通过此次培训班提高认识,高度重视,认真履行好为广大消费者提供安全的妆品的责任。二是此次培训是化妆品法律法规知识培训,是为经营作一次系统的全面的化妆品法律知识普法,让经营都能更清楚的知道经营化妆品时应该怎么做,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怎么样守法地合法地经营。三是此次培训更是一次集体警示,集体约谈,告知经营者以后执法发现妆品店未守法依规经营将不再姑息迁就,严厉查处。四通过播放化妆品安全科普视频再次强化妆品安全知识,提高妆品经营者经营安全妆品的意识和责任。

二、线上宣传范围广。我局结合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大力宣传化妆品安全科普知识。组织全局干部和全县妆品经营者及其他行业的经营者通过微信或抖音等方式转发宣传化妆品安全宣传海报和视频,并组织我局干部和妆品经营者积极参与妆品安全知识竞赛。

市场监督工作总结篇8

2020年上半年,城镇市场监督管理所完成了机构改革,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站和市场监督管理所合并重组并重新划分监管辖区、重新确定职能,完善了监管体系机制,妥善处理改革和稳定,顺利推进各项工作。上半年,我所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全面摸底排查。4月19日,我局召开机构改革大会,对城镇所人员编制、职权职能、辖区划定均进行了调整。随即,我所召开了全体人员会议,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对辖区内经营户开始全面摸底排查。经过50天的奋战,将辖区内489家经营户详细信息全部登记在册。其中包括食品经营单位123家,食品加工单位41家,餐饮服务单位116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6家,药品零售单位19家,诊所9家,无后置许可个体户175家。

二、大力进行“共创三零共建平安”主题宣传活动。6月9日起,我所工作人员不仅深入企业,通过口头讲解、张贴宣传画等多种方式进行宣传,而且积极发动经营户利用店铺门头的电子屏幕进行户外宣传,经过多日努力,我所“共创三零,共建平安”主题宣传活动取得一定成绩。

三、积极开展各项专项整治检查。

(一)食品安全专项检查。上半年我所陆续对食品经营单位、食品加工单位、餐饮服务单位均进行检查。工作重点如下:对辖区内食堂进行专项整治。首先重点对食堂粗加工间、盥洗间、留样柜、食品添加剂保存柜、冷库、餐饮服务从业人员健康证等方面进行整治。其次,以生鲜、冷冻猪肉、牛肉、羊肉、鸡鸭肉等畜禽类肉类、水产品及其制品为重点品种。对集中经营此类食品的市场进行全面排查,杜绝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经排查,未发现本辖区有三文鱼销售。再次,我所还对辖区内所有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的经营户进行排查,未发现有高度疑似品牌的奶粉。

(二)“退烧药”专项检查。我所对辖区内所有药品零售经营户进行排查。对于清单上列明的药品和货架及库房药品一一对照后进行就地封存,不得销售。

(三)特种设备安全隐患排除检查。上半年,我所对辖区内六家特种设备使用单位进行安全隐患排查。重点对特种设备类别、特种设备使用证号、安全管理人员资质、使用登记标志、安全注意事项和警示标志是否置于醒目位置、维保合同及人员资质、维保记录进行监管并查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以及特种设备应急预案。开展特种设备安全“零事故”创建工作。

四、严厉打击消费者侵权行为,保护消费者权益。上半年,我所通过全国12315网络平台分派、12315电话接听、现场受理等方式接受消费者咨询30起,消费者投诉、举报13起。共挽回经济损失0.6万元。共出动执法人员38人次,形成受理及时、流转通畅、处置快捷、查办有力的工作合力。

五、处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一起。2020年6月19日下午5点20分我局接到府谷县卫生健康局关于保德县4例疑似食源性聚集病例情况的报告,遂我局城镇所执法人员高少军,李晋,吴新宇在总检验室韩俊义的带领下于17:40分到达食品用餐现场,对现场情况进行调查了解。现场记录执法文书,并现场查封扣押面粉,肉类等食品原料,及时控制事态。并于当日将调查情况撰写关于《天津卓安石油技术服务有限公司》食品突发事件的工作报告,汇报局领导。

六、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办证情况。上半年,我所受理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申请书20份,已办理食品小经营店备案证18份。

七、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继续开展市场监管工作。将日常监管与专项检查相结合,加强食品、药品、特种设备的安全整治工作。

(二)继续做好食品小经营店许可登记备案工作。

(三)继续做好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

(四)圆满完成县里、局里安排的各项任务,及时上报各类报表和材料,加强信息的报送工作。

市场监督工作总结篇9

根据沙洋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2020年全县冬春火灾防控工作责任分解任务表,高阳所根据实际情况在辖区内开展了消防安全整治排查工作,现将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本次出动执法人员10人次,重点排查了4家易燃可燃建筑板材和隔热保温材料企业、3家电动车销售店、26家餐饮服务店(酒店4家)、农庄3家,检查中对消防设施设备、警示标语、安全通道、线路等进行了排查,对发现的个别安全隐患现场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立即整改,未发现重大安全隐患问题和违法违规行为。

委、县政府始终把保障食品安全作为公共安全治理的重项工作来抓,多次召开县委常委会和县政府常务会等各类会议,安排部署食品安全重点工作。县委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食品安全工作亲自安排部署,亲自调研调度,并创新性的提出了智慧监管、科技支撑和社会共治等一系列工作举措。

市场监督工作总结篇10

一是注重针对性,在开展药品抽检时,执法人员对辖区内购进品种多、使用品种杂的药品经营企业进行了重点抽检。

二是坚持问题导向,将往年抽检不合格品种、重点监管的品种、使用量大品种、易染色增重的品种、感官性状可疑品种作为本次重点抽验品种。

三是坚持抽检与监督检查相结合、与风险监测相结合、与快速筛查相结合,切实提升抽检实效性。

四是提升监管效能。

在组织开展药品抽检的同时,加强对被抽样单位的日常监督检查,对购销渠道、资质票据记录、毒性中药饮片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检查,做到“边查边抽,排查安全隐患”。

五是开展药师亮照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