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中外建筑简史十篇中外建筑简史十篇

中外建筑简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4:51

中外建筑简史篇1

古人云:“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这句话用来形容简氏故居再也合适不过。

机器的轰鸣、都市的喧闹、钢筋水泥的丛林,还有一旁行色匆匆的路人,让人很容易就忽略了路边这幢中西合璧的老式建筑物。故居仍在,简氏兄弟却已作古良久,老宅子里不复昔日的热闹。

纵然如此,这里却至今流淌着浓厚的历史气息。青砖、木门、罗马柱,一切平静如初,等待来者为它开启昨日的记忆。

中西合璧的岭南风情

当你在清晨抵达佛山的东华里,你大概会被这片萦绕着岭南风情的一方净土所震撼。这里是佛山城里的“第一街”,在这条街上,你能看到各式具有典型岭南民居风格的珍贵历史古建筑。

人民路臣总里的一个拐角,你便从都市的繁华大道,回到了古色古香的岭南街巷。街巷一头,是一堵红墙,墙中嵌有一扇趟栊门。纵使门梁低矮隐匿,然而雕梁画栋的屋檐却不小心透露了主人曾经的显赫身份。

门里头,一片豁然开朗。来的时候正好是春日,纵使庭院深深,绿意掩映下,却显得生机勃勃。假山高耸,潺潺流水从山顶向下流淌,数十尾金鱼游弋于池塘之中。院墙上长满绿色的爬山虎,旺盛的生命力洋溢其中。两旁是许多精致的盆景,绿影婆娑,几棵参天古树则默然静立在院中,芒果、米兰、人参果和鸡蛋花错落其间,绿意盎然。阳光从各种植物的叶子缝隙间照射进来,在地上晕染出一片浓郁的树影。

树影摇曳之间,简氏大宅就矗立眼前。岁月并没有让这座大宅蒙尘,相反,所有关于这座大宅的传奇,在岁月的洗礼中越发珍贵。踏进简氏大宅的那一刻,你仿佛突然穿越了百年的光阴,一片不属于这个时代的世外桃源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中国烟草民族工业创始人简氏兄弟曾经的大宅,也是双喜品牌的发源之地。

据佛山市文化局文物史料记载,民国初年,简照南在佛山兴建了这处别墅。这是简照南多处房产中最豪华的宅第。简氏大宅规模颇大,有门楼、主楼、后楼、西楼、储物楼、花园等建筑,占地面积约3400平方米,现存建筑面积约为1200平方米,是佛山现存规模最大的民初西洋式大型建筑群。

一百多年前,西方的建筑风格便渗入了佛山这座古城。而在建筑理念上,简照南也是中西方建筑文化的拥护者。别墅将清代中式宅邸的传统风貌与西洋风格的建筑细节结合在一起,在西方结构的外形基础上,巧妙融合了诸多中国本土元素,融合中西方建筑精髓,成为旧时建筑中的佼佼者。简氏大宅的门楼上有许多西式的彩绘,有别于中式门楼的雕梁画栋。而外墙则是用大块的红砂岩堆成,庄重独特。浓郁的西洋风味从大门上方的罗马式穹顶流出,光看直达主楼的甬道,便能知晓主人对建筑的精心设计:甬道长约50米,由石条镶边,上面布满各种图案组成的花纹。

简氏大宅的主楼,是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府邸式建筑,以钢筋混凝土构筑。主楼前廊还有许多根气势磅礴的巨大罗马柱。楼高二层,一层为中央大厅,两侧厢房。大厅地面用黑白相间的云石砖砌成图案,厢房的地面均由色彩鲜艳进口地面砖铺成,每个厢房的图案完全不同。大厅门上的玻璃是西方常用的磨砂刻花彩色玻璃,但图案却是中国仕女、玉兰和花鸟,既有西方的大气,又流露出中国式的典雅。楼梯全用柚木,栏杆却是仿西洋式。二楼的楼面铺的是水泥做的花阶砖。所有天花板都用石膏塑出不同图案的花饰,有着明显的西洋风格。二层的阳台悬在别墅的大门顶上,门、窗上到处镶嵌着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风格的浮雕。置身其中,犹如回到了一座古老而豪华的意大利官邸。

主楼左侧为西楼,是座三层仿西洋建筑,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及青砖混合结构,楼梯同主楼一样采用柚木,二、三楼均附带有小巧的阳台。西楼右边即是储物楼。

若说主楼渗透着浓浓的西洋风情,那么,来到后楼便能窥见中式建筑的古朴典雅。后楼的外墙用一色水磨青砖,是仿清代当地宅第的建筑。值得一提的是,别墅的所有窗户都开得很大,几乎有墙高的一半,间距也很近,相距几十厘米,在当地建筑中极为罕见。在每一个窗檐外都可见佛山常见的砖雕装饰,除了以罗马式建筑惯用的花草图案外,还有中国风味浓厚的仙桃、石榴等。

如今,除却别墅华美的外壳,整个房子空空如也,所有物件也早已消失殆尽。唯一留下的历史记号,是原本光洁的墙上被涂抹上的语录和床位标号。百年孤寂之后,只有柚木楼梯仍能发出吱呀声响,玻璃窗花依然在阳光下闪耀光芒,一如最初。

数易其主的百年老宅

对于身为民族工业旗帜的简氏家族而言,简氏大宅则是历史和人文的见证,是中国实业家从萌芽到崛起的象征。对于整个佛山古城的文化而言,简氏大宅是中西方文化融合的见证,有着较高的建筑技术和艺术价值。而对于更多的佛山市民而言,简氏大宅则是一个充满旧时记忆的乐园,大多数佛山人都在简氏大宅的窗外探头张望过,在简氏大宅的甬道散过步,在简氏大宅的树荫下乘过凉。

简氏大宅的一砖一瓦间,隐藏了许多人们不曾亲眼目睹的故事。在简氏家族搬离大宅后的半个世纪里,这座大宅数易其主。根据佛山市文化民俗专家吴庭樟介绍,简氏大宅的宅地原来属于李氏家族。佛山文化局的文件显示,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该宅地的产权的确属于李氏先祖李日南。简照南则是从李氏先人手中买下了5000平方米的地皮,在这里建起了洋楼,也就有了后人熟知的简氏大宅。

对简氏大宅颇有一番研究的原梁园馆藏部主任王建玲,则梳理出后来的岁月里这所房子所经历的变迁。上世纪三十年代,侵华日寇来到佛山,简氏家族逃难南洋,这栋别墅就由简氏兄弟远房亲戚的后人看守。1940年,日伪政府还曾在别墅里创办了广东省立第五中学,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省五中才宣布解散。

省五中解散后,南海师范复校,又把办学点选在了简氏大宅。当时,南海师范办有附小、初中、高中,共有四百多名学生,三四十名教师。而每日上课的课堂,就设在仿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府邸式建筑的别墅主楼里。课后,同学们还能在别墅的花园里玩耍休憩。

1948年,南海师范搬离了简氏大宅。解放后,简氏大宅被用作干部疗养所。时期,粮食局接管简氏大宅。据了解,当时粮食局的办公地点就在别墅主楼的一层,二三层则是粮食局的招待所,原来别墅的花园就在这时建起了职工宿舍楼。

上世纪80年代,政府落实华侨政策,别墅辗转回到与简氏有嫁娶关系的李家后人—华侨李元流的手中。别墅产权私有化后,粮食局继续租借此地,直到2000年,粮食局才正式从简氏大宅搬出。

大宅如今的主人,是李远流的妻子杨女士。在她看来,这里不仅仅是一座古宅,更是百年时光留下的宝物。对她而言,窗檐上的小鸟活灵活现,一如往日;而门前的白兰花依然香气袭人,芒果树也总是挂满果实—时光仿佛没有侵蚀这个别墅,反而让它越发地充满生命力。

对于现代人而言,简氏兄弟似乎是个遥远的记忆。但对于佛山东华里的街坊们而言,简氏兄弟却亲近得如同自己一个故去的老邻居。一年前,简氏故居经过整修,重新向大众开放。人们得以重新见证了一个家族在岭南故土上曾经留下的痕迹,而简氏故居也以它特有的历史价值,向人们展示着中国现代史上那段蓬勃的光辉岁月。

城市复兴与故居改造

经历几个世代的演变,被列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简氏故居依旧巍然。2007年,祖庙东华里片区改造地以75.1亿元成交,创下了其时广东省内单宗土地成交总价之最。而简氏大宅,也包括在东华里片区改造项目内。

历史上,东华里曾经是名门望族、达官贵人聚居之地。除了简氏大宅,东华里还有酒行会馆、龙塘诗社、李众胜堂祖铺等多处文物建筑。如今,它是佛山乃至整个广东省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城镇街道,也是佛山现存最完整的清代府第建筑群组,具有典型的岭南民居建筑风格,是研究佛山地方史、建筑史以及居住习俗等问题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1989年,东华里被定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后又于2001年被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曾经开发“上海新天地”的瑞安集团是这次改造项目“佛山岭南新天地”的发展商。据瑞安集团负责人介绍,佛山岭南天地开发以延续佛山的历史文化风貌与城市脉络,将祖庙、东华里、历史风貌区为发展主轴,用现代化的手法保护和改造片区内的22幢文物建筑及众多优秀历史建筑。在历史悠久的文化脉搏中,融入新时代城市的未来发展,这种集历史保护和城市复兴为一体的方式,是一种真正可持续性的措施。

中外建筑简史篇2

【关键词】建筑美学;教学研究;实践

[abstract]thecourseofarchitecturalaestheticsisanimportantpartofarchitecturaltheorycourses.itisanimportantsummaryofarttheoryondesigningpractices,andalsoanimportantwaytoguidedesigningpractices.Basedonthequantityof16classesasanexample,andaccordingtothereferencematerial,thepapersummarizedtheteachingcontentwhichcanbecarriedoutandcurriculumevaluationwayofthecourse.

[Keywords]architecturalaesthetics;teachingresearch;practice

1.引言

当今我国的许多高校建筑学专业都开设了一系列建筑美学类相关课程,如东西方建筑史学、建筑赏析、建筑美学、建筑表现等。这些课程,有侧重于美学理论研究的,如建筑美学史,也有重视实践操作的,如建筑表现。美学类课程的积极开设,是提高学生专业美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专业设计实践与美学艺术的相互交融实现的重要途径。

《建筑美学》是建筑美学类相关课程组成部分之一,课程性质是理论与设计实践并重。《建筑美学》课程何时开设,以五年制建筑学专业为例,一般学生在低年级阶段学习东西方建筑史理论知识,然后在中高年级阶段学习《建筑美学》,一方面深入消化中西方建筑史理论知识,另一方面强化学生建筑美学鉴赏、分析与设计能力,专项总结了重要建筑设计规律与手段,以理论指导学生建筑设计活动,提高创造水平与设计能力。

《建筑美学》的课时量,五年制建筑学本科专业该课程性质一般为选修课,课时量最少可为16学时,多至32学时不等。《建筑美学》课程的参考资料比较丰富,目前比较多用的教材,如曾坚编著的《建筑美学》、沈福煦编著的《建筑美学》,还可参考彭一刚的《建筑空间组合论》部分内容,另外侯幼彬编著的《中国建筑美学》,对于研究中国建筑美学有重要指导意义。

《建筑美学》课程的教学内容,受其课程性质与课时量多寡的影响,不同院校该课程的采用学时量或许不太一样,选取的资料也多样化,因而该课程的授课内容与形式没有固定的范本。本文以16学时量为例,根据前述参考资料,研究了《建筑美学》课程可编制的教学框架与总体内容,以及教学形式与考核模式,同时考虑以一定期限为实践阶段,以期通过教学实践活动与结果反馈,逐步完善该课程教学体系,达到最佳效果。

2.教学内容与考核形式

2.1教学内容

综述前文所述相关参考资料,结合16学时课时量要求以及教学进度安排,初步确定《建筑美学》课程相关教学内容框架以及章节,如下:

(1)第一部分建筑美学的概念与研究范畴

①建筑美学的起源与概念

②建筑美学的研究范畴

③建筑美学与其它美学的关系

(2)第二部分建筑形式美规律

①建筑艺术美规律

②建筑形式美法则

(3)第三部分西方建筑美学史纲

①西方古代建筑美学历程

②西方现代审美拓展

③西方当代审美变异

(4)第四部分简要阐述中国建筑美学特征

第一部分建筑美学的概念与研究范畴,是开篇首先必须要阐明的内容,它直接影响到学生对该课程的直入了解与内容框架的建构。这一部分可参考曾坚编著的与沈福煦编著的《建筑美学》部分内容,作一个简明而确切的建筑美学概念与研究范畴的阐述。对于本部分内容授课时间大约为1学时。内容如下:

首先介绍美学一词的起源,由德国哲学家鲍姆嘉提出,建筑美学的提出者则是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然后介绍建筑美学的定义,建筑美学直接关系到建筑学、美的艺术哲学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关系到建筑美学研究内容的具体界定。建筑美学是建筑学与美学之间的一门交叉学科,两者兼顾。

关于建筑美学的研究范畴,它包括建筑美的艺术哲学、建筑美的历史进程和建筑的审美心理等方面。建筑美的艺术哲学具体指建筑艺术的形式美法则。建筑美的历史进程指建筑艺术的发展历程和建筑观念、流派、风格的发展嬗变过程。建筑的审美心理学,则包括鉴赏建筑艺术的心理机制、过程、特点、方法等。

关于建筑美学与其它美学的关系,建筑美学是属于科技美学中的实用美学,和文艺美学、社会美学等相并存。建筑美学与门类美学有一定相关处,也有独特之处。

第二部分建筑形式美规律,沈福煦与曾坚编著的《建筑美学》以及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都有相关阐述,以此为参考。第一节建筑艺术美规律,参考沈福煦所著《建筑美学》下篇幅“建筑美学与建筑”内容进行讲解,主要包括造型、比例与尺度、轴线、虚实与层次、建筑形象的起止和交接、空间布局、建筑与色彩等七个章节。此部分内容授课学时大约为5学时。

第二节建筑形式美法则,参考曾坚著《建筑美学》与彭一刚《建筑空间组合论》,讲述传统建筑美学理论即形式美法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以简单几何形状求统一、主从与重点、对比与微差、均衡与稳定、节奏与韵律、比例与尺度、重复和再现、渗透和层次、空间序列等。这部分内容授课学时为4学时。

第三部分西方建筑美学史纲,参照陈志华所著《外国建筑史》、罗小未《外国近现代建筑史》与曾坚所著《建筑美学》,简要讲述西方由古代到近现代建筑美学发展历程。以低年级阶段外国建筑历史与理论课程知识为基础,本部分内容简要阐述西方建筑美发展历程,并重点突出建筑美学的内涵。最后补充讲解西方当代建筑审美变异。此部分授课学时为4学时。

第四部分中国建筑美学,参照《中国建筑史》与曾坚著《建筑美学》以及侯幼彬编著的《中国建筑美学》,以大量优秀实例分析讲解中国建筑美学的独特性。此部分内容授课学时为2学时。

2.2考核形式

建筑美学理论知识的巩固,重点体现在考核作业上。基于课程性质与课时有限,本课程设计任务可以以学生同年级阶段其它课程建筑设计作业为依托进行考核,考核的重点在于区别于其它建筑设计,要则重于体现设计中的建筑美学意匠。具体来说要求学生从建筑美学的角度分析个人作品,以图片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显示建筑设计中的美学意识。要图文并茂,图片表现恰当,内容说明确切。所以这样不同课程可相互利用相互促进,让学生真正融会贯通,一方面促进美学理论知识的消化,另一方面反向引导去作后续建筑设计,提高设计水平与能力。

3.总结

关于参考教材的选取,感谢建筑前辈给我们提供的珍贵资料,每一本书都是精华,由于课程性质与课时量的原因,只能根据具体情况选取适量内容进行教授。除上述之外,还有很多相关书目也值得推鉴,不一一累述了。所有相关资料依然可以作为推荐资料引导学生广泛阅读。在课堂上有限时间内,教学只能是抛砖引玉,所以资料是非常值得推荐与学习的,更何况对建筑“美”的追求是我们每一个专业内人士都永无止境的追求!

参考文献:

[1]曾坚,蔡良娃.建筑美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ⅳ-ⅴ.

中外建筑简史篇3

中国古代人们建造了不计其数的精美建筑,留下了气势磅礴的文明凭证。宏伟大气、小桥流水等不同风格的历史建筑,形成了中华民族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气度。闻名世界的历史建筑有:世界上最长的墙———万里长城,明清皇宫———北京故宫,沈阳故宫,域圣殿———布达拉宫,平遥古城、苏州园林、各民族特色建筑群落等等。

2中国历史建筑的保护现状分析

我国的历史建筑遗产保护经过发展后,从一开始的单一文物保护到历史文化名城的多层保护,再到把重心转到历史文化保护区的多层次的保护体系。从生疏渐渐建立完善成熟的保护体系,但是对于我国的数量众多的历史建筑依然不能全面覆盖。

2.1保护观念落后

我国对历史建筑的开发保护,只注重保护几个历史建筑点,而一样重要的背景建筑区,却因为经济利益原因被拆除,换成了商业性质的现代建筑。这样就导致整个景区就几个遗存的古建筑,使其失去了历史脉络而独立,本身的意义和文化韵味也慢慢的消失。

2.2保护体系不完善

在我国文物保护法律方面的实施仍然存在松散,处罚程度不够,政府鉴定监管力度不足或者对历史建筑保护认识程度不高,导致相关人员难以阻挡经济的利益而破坏文物建筑及环境,最后反而不受处罚。

2.3保护方法欠缺

对于文物的保护,应该最大限度地保存历史建筑最原始、最真实的部分,尽量对历史建筑不作修改,只在必要时采取措施,并且这些保护措施具有可逆性和可识别性。我国的历史建筑保护的主导思想虽然也有所体现,但是没有体现在修复方法上,很多历史建筑由于采取的保护修复方法不当,导致历史韵味消失。我国对历史区域采取的保护措施基本上还处于试验阶段,目前还无法得到广泛的推广,更缺少专门的法律法规来对历史建筑的修复保护措施进行约束。

3中国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方法研究

3.1历史建筑保护修复的原则

1)价值;2)原真性;3)最小干预;4)整体性;5)可逆性与可再处理性。

3.2历史建筑保护修复过程

1)调查研究。对保护修复对象历史的调查研究为的是获取一切可能的信息,并进行有目的地编集和分析评估,形成有关的文献资料,以获得对历史建筑的整体印象。需要注意的是,无论采取何种获得历史信息的方法,尤其是现场调查,对建筑本身应尽可能是无损的(比如上建筑屋顶调查应注意不踩碎屋瓦等等)。2)检测分析。从检测时间来分,可以是简单到只有几天,也可以是按月计,甚至若干年的长期工作;从检测范围来分,可以是简单的外表观察,也可以是由专家进行内部结构检查,甚至把检测数据带到实验室分析,而对任何历史建筑的保护修复,都应当从最简单、无损的方法开始。检测分析具体的顺序为观测、表面形状测绘、内部检测(包括无损检测和各种有损检测),最后进行实验室分析。无损检测手段和仪器主要分为以下几类:肉眼检测、内窥镜检查法、纤维光学仪器、微型钻孔、超声检测、渗液检测、磁粉检测、涡流检测、X射线检测、探地雷达、湿度仪、红外热像仪、激光扫描、冲击回声、照相矫正、摄影测绘等。适合历史建筑的方法有:肉眼检测、探地雷达、红外热像、激光扫描、建筑摄影测绘、超声检测等。3)修复方法。检测分析的结果是采取修复方法步骤的前提条件,具体的修复措施可以是非常紧急的、救治性的,也可以是防治性的,时间上可长可短,具体涵盖了维护、修缮、再生、保护、修复、更新、替换、移建、重建各种不同干预程度的措施。治疗分为微观治疗———材料修复和宏观治疗———结构处理。材料修复即采用清洗、加固、续断填缝、防护性保护处理、复制与替代等方法使材料返回正常时期的样子。其中清洗有水洗法、化学剂法、研磨法、激光法、敷剂法、超声法。结构处理即采用加固等方法使处于危险中的历史建筑能够维持存在。混凝土结构的直接加固法有:加大截面加固法(即强柱弱梁法)、粘贴纤维增强塑料加固法、绕丝法、置换混凝土加固法、有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湿式外包钢加固法)、粘贴钢板加固法、锚栓锚固法;间接加固法有:增加支承加固法、预应力加固法。砌体结构的直接加固方法有钢筋混凝土外加层加固法、钢筋水泥砂浆外加层加固法和增设扶壁柱加固法;间接加固法有无粘结外包型钢加固法和预应力撑杆加固法。钢结构的加固方法有:改变结构计算图形(对不同的整体结构可采用增加结构或构件刚度的方法进行加固、对受弯杆件可采用改变其截面内力的方法进行加固、对桁架可采取改变其杆件内力的方法进行加固)、加大构件截面的加固、连接的加固与加固件的连接、裂纹的修复与加固。中国特色木结构建筑的加固方法有:增加约束法、增大截面法、增设拉杆法、增设销钉法和混合的方法。总之,结构加固、纠偏、移位,都是历史建筑的宏观层面进行的修复工作,由于建筑结构与其外的表层往往无法脱离,因此宏观层面的工作与微观层面的工作是互相依赖的。

4结语

中外建筑简史篇4

关键词:宁夏;天主教;教堂建筑

abstract:takebuildingofCatholicismchurchofningxiaastheresearchobject,haselaboratedthehistoricaldevelopmentandarchitectureevolutionofningxiaCatholicismchurchafter19thcentury;inthebasisofspotplotting,hasanalyzedthecharacteristicofningxiaCatholicismchurchconstructioninsuchaspectsaslevelformandinternalspace,externalmodelandstructuraltechnology.Hasdiscussesedthehistoricsignificance、referencemeaninginbuildingandurban、theresearchmeaningsofcultureandsociallifethattheCatholicismchurcharchitectureofningxiahashad;Haveofferedsomebasicresearchmaterialsforprotectionandrenewalofthebuildingofchurchofningxia,forstudyonthemodernarchitecturalHistoryofningxia.

Keywords:ningxia;Catholicism;Churchbuilding

宁夏回族自治区地处中国西北内陆地区,东邻陕西、北接内蒙古、南与甘肃相连,历史悠久,人文底蕴深厚。宁夏以其独特的西夏文化、特色鲜明的回族伊斯兰文化而闻名,同时也是移民文化、基督教文化等多种文化汇聚的地区。

19世纪中叶以后,伴随着西方传教士来宁传教及基督教文化的传入,宁夏教堂建筑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早期被损坏的少数教堂资料被保存下来了,这为宁夏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在西方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双重影响之下,宁夏的天主教教堂建筑形成了一些较独特的建筑特征,这对于近代以来的宁夏建筑、城市、文化及社会生活等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

119世纪中叶以后宁夏天主教教堂的历史发展与建筑沿革

鸦片战争后,各基督教派纷纷进入中国。1865年,比利时圣母圣心会成立后,于1883年,在中国成立了东蒙古、中蒙古和西南蒙古教区。1922年,西南蒙古教区划分为绥远教区和原宁夏教区(包括河套、三边和现宁夏地区)[1]。1879年,圣母圣心会传教士桑贵仁(Van.SanteKarel)和闵玉清(Bermynalfons)来到宁夏红崖子(今陶乐县境内)开始传教,于1880年主持兴建了宁夏第一座天主教堂。1881年又在宁夏石嘴山购买土地,开辟了第二座教堂,就是现在的下营子天主教堂。

1922年,圣母圣心总会在宁夏成立了圣母圣心会宁夏省会。自此以后,先后有圣母会传教士康国泰、葛天民、鲍恩波等来宁传教,并在宁夏各地建造了天主教堂(见表1)。到建国前夕,宁夏教区内共有教堂十余座,主要分布在宁夏的银川市、石嘴山市、贺兰县、中宁县等部分地区[2]。

2宁夏天主教教堂建筑的特征:中西建筑文化的交融

宁夏的天主教教堂建筑为中西合并式,整体造型比例与一些构造方式为西式的哥特式或罗马式风格,细部装修及施工做法夹杂着中国传统建筑手法,是西式风格特色的建筑与中国传统特色建筑相融合的产物。

2.1罗马式风格与传统建筑的融合

宁夏平罗天主教堂属于这个类型,教堂平面呈矩形,南北长约22.9m,东西宽约18m,建筑面积约400多平方米。从教堂的外部造型风格来看,这类教堂具有一些明显的罗马式建筑特征,比如立面采用三段式构图、教堂顶部采用穹顶形的采光小钟塔、门窗用简洁的半圆拱顶、半圆拱形曲线等元素的运用,营造出了带有罗马式风格特色的立面。同时在罗马式的立面中也融入了一些中国传统建筑元素,例如在教堂的主入口等部位融入了中式的匾额、楹联,还在半圆拱形门窗顶处应用了中式的雕刻卷草、花纹饰等。教堂内部装饰简单,具有中式建筑空间的方正平和与大方,东出拱券形主祭台以突出中心地位端装修。(如图1)

2.2哥特式与传统建筑的融合

宁夏石嘴山下营子天主教堂、银川市天主教堂、中宁鸣沙镇天主堂等都属于这个类型。从教堂外部造型风格来看:在这几座教堂中可以看到典型的哥特式构图特征:山墙面向前,面阔三间,一对钟塔加着中厅的山墙,纵向分为三段,底层一般设三扇尖券顶形门,象征天主教的三位一体。虽然建筑采用了哥特式的立面构图,但又有传统建筑的细部装饰,如横向分层的叠涩凹进的线条、砖雕花纹、木门窗做法、尖券形门窗顶采用中国传统的叠涩线角等。同时在哥特式特色的教堂立面中融入了中式的匾额、楹联,对西方元素做以中国意义的阐述,在主入口门顶檐口处运用了传统的雕刻卷草、花纹饰等(如图2、3)。

从平面形式来看:简单的巴西利卡式平面容量大且结构简单,更易与传统的木构架结合,满足空间要求,形成宁夏教堂平面参考的模式。为了强调祭台的中心地位,长方形平面后部的祭台向外做圆形或多边形突出,没有如此处理的教堂平面,会采用内部划分的方法,使祭台成为狭长的独立空间。如石嘴山下营子教堂平面呈矩形,东西走向,堂门向东。内部较为简洁,设置平顶,大空间,通过内部划分使祭台成为狭长的独立空间(如图4)。银川市天主教堂平面对称,采用纵长方的拉丁十字式平面,东西走向,堂门向东,西端为突出的半圆形祭台,中间为主体大厅部分,东端左右双塔是钟楼和唱经楼(如图5)。

2.3多种西方建筑风格与传统建筑的融合

宁夏中卫天主教堂、贺兰天主教堂等属于这个类型,兼有哥特式、罗马式等建筑风格,又融合了一些中国的传统建筑元素(如图6、7)。

此外,宁夏的天主教教堂建筑采用了中国传统的建筑材料与工艺,如清水砖砌墙、石灰抹面、贴瓷片、门窗做法、屋顶的做法等,呈现出罗马式与传统建筑融合、哥特式与传统建筑融合的特点。结构形式也采用砖木混合结构,并较多地使用了砖砌拱券技术,体现出了更多的传统建筑与西方建筑融合的特点。

3宁夏天主教堂建筑所具有的意义

“作为宗教建筑的一种,教堂建筑在建筑史特别是西方建筑史中占据了十分重要的地位”[2]。中国的教堂建筑在中国近代建筑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中国近代教堂建筑是正统欧洲建筑文化传入中国的重要领域。在我国,其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近代以来受外来建筑文化影响较早也较多的沿海等地区,而处于内陆地区的宁夏教堂建筑研究尚处于初步阶段。因此,研究宁夏天主教堂建筑的历史发展及特征,可为宁夏教堂建筑的保护更新与宁夏近代建筑史的研究提供基础性的研究资料,有较大的历史意义、建筑及城市的参考意义、文化及社会生活方面的研究意义。

3.1宁夏天主教教堂建筑所具有的历史意义

3.1.1传承和延续宁夏近代建筑历史文脉。教堂不仅是建筑,更重要的是一段历史,它们的最大价值在于历史价值。保护好宁夏天主教堂建筑这些资料,就会使宁夏近代这段历史文脉得以传承延续,也对中国近代建筑史的较全面研究有所弥补和帮助。

3.1.2可为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尤其是教堂建筑研究领域填补空白。宁夏地处中国内陆,历史悠久,中国传统文化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因此西方文化传入宁夏,其强势稍被弱化,更具有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研究宁夏天主教堂建筑,可为中国近代建筑的研究,尤其是教堂建筑研究领域填补空白。

3.2宁夏天主教教堂建筑在建筑及城市方面所具有的意义

3.2.1是宁夏西方化的开端,对宁夏近代建筑造成了较大的影响。教堂是最典型最具西方化特色的建筑类型,宁夏较早出现的西式建筑就是教堂建筑。

宁夏天主教教堂建筑形成了一种有别于东、西方传统建筑的形式,立面突破了原有的台基、屋身、屋顶横向三段式传统构图,采用了西方教堂建筑的纵向三段式构图。这种带有西式风格的教堂建筑影响了宁夏其它类型的建筑,教堂建筑中引入的一些西方建筑造型手法和建筑元素,如虚实空间的对比手法,立面的水平和垂直划分,尖券形、弧形、半圆形拱券门窗、山花装饰等,被当地的工匠所模仿运用到民居、商业店铺、行政办公等建筑中,体现了宁夏近代建筑在中西文化碰撞与交融过程中的探索与成就,对今天的建筑设计具有一定的启发与借鉴作用。宁夏天主教教堂建筑采用砖混结构方式,就地取材,使用砖砌拱券,替代传统的石、木过梁,体现了教堂建筑的地方特色和“本土化”特征。

3.2.2宁夏天主教教堂建筑在宁夏的城市近代化历程中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城市的发展历程,是城市发展变化的宝贵“印记”,这对城市发展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教堂作为一种特殊类型,是城市或乡村的一部分,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与异域风情,还兼具中西文化交融的特点,是城市风貌的重要组成部分。

3.3宁夏天主教教堂建筑在文化及社会生活方面所具有的意义

建筑是文化的载体,教堂建筑同时兼具宗教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双重载体。

宁夏天主教教堂建筑所具有的意义不仅是传播宗教文化,更推动了西方科技以及文化在宁夏的传播,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宁夏近代以来的社会生活和思想观念。当时在传教的西方传教士中有一些人对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有一定的研究。如康国泰神父除热心传教外,兼搞学术工作,对西夏文化颇有研究,收集了不少西夏文物,曾与德维则神父用荷兰文著有“西夏文史”一书。再加上一些当地的先进知识分子通过教会对于这些欧洲科技文化的介绍与引进,对宁夏当地的科技文化起到了推动作用,同时也影响了当地人们的生活。

4结语

宁夏天主教教堂建筑与全国范围的同类建筑相比,在建筑艺术方面并无卓越之处,但对于宁夏的城市文化历史,它承载了一定的史实信息,尤其是反映了近代建筑史的信息及保护资料。因此,本人认为对宁夏天主教堂建筑以后的保护建设中,在探索现代教堂的发展过程中,引用新观念、新技术、新材料、新形式等的同时,也需对传统建筑元素汲取精华加以提炼,适度考虑地方化,与环境协调,巧于搭配地方材料,使教堂更具本土色彩。

参考文献

[1]政协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宁夏文史资料》第二十五辑[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1993.第230页.

中外建筑简史篇5

建设新建筑无非是扩建和插建,而历史发展到现在的程度,无论是哪种方式,新建筑的产生就好比在一件古衣上打补丁,怎样让这件古衣在保存价值的前提下仍旧光彩夺目就是我们需要探讨的融合,现在有一种新的潮流叫做拼接,就是不同材质、不同颜色的东西拼接在一起,形成明显的反差,这样的处理当然也是一种美。我觉得古今建筑的融合总结起来可以有以下一些处理方法:

1)相互呼应,风格一致。彭一刚说过:“形式与风格的处理对于群体组合能否获得统一影响极大。在一个统一的建筑群中,虽然各幢建筑的具体形式可以千变万化,但是他们之间必须有统一的风格。所谓统一的风格,即指那种寓于个体之中共性的东西。有了它犹如有了共同的血缘,于是各个个体之间就有了某种内在的联系,就可以产生共鸣,就可以借它———一种公约数而达到群体组合的统一。”这里的呼应,指的是风格上,细节处理上等一些总体上的一致、统一。从天然利用大自然的以穴为屋到“茅茨土阶”再到现如今的高楼林立,产生这些变化的原因无非是技术的发展,人们审美的变化,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取决于哲学和科技的二元结合,哲学引起各个地区的建筑风格不一样,科技引领整个建筑的向前发展。当新建筑和旧建筑在风格和细节上相互呼应时,虽然新建筑引用了一些新的技术、新的科技,但在高度、体量、材料、色彩、细节处理上相一致,这样就在大背景下并不会显得突兀,跳跃。反而会把新建筑融入旧建筑群中。

2)重点强调,淡化新建筑,突出旧建筑。我们知道一些旧建筑的特点就是细节处理复杂,整体性较强,这时,当我们增加新的建筑时,就可以以简衬繁,让新建筑的立面处理的简洁一些,不要有太多的装饰,不要显得厚重,尽量在材质上运用一些轻质材料,利用一些金属材质或玻璃材质,让新建筑整体隐于旧建筑中,以简单的立面,清透的感觉来显示出旧建筑的历史感,厚重感,让旧建筑的细致更显得精致。就像在一些历史遗址附近不让建超高的建筑一样,要服从旧建筑的整体。

3)新旧对比,以反差来表现时代感。时代的发展,科技的进步才会引起建筑物的发展和改变,有了科技的支持,建筑才会发生改变,就像人类的进化一样,从四肢行走到双手双脚,只有学习了新的技能才会褪下一些多余的,繁复的东西。从商朝开始出现的斗拱,经历了汉、两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到最后的元明清,从最初的满足建筑梁柱承托功能需要到逐渐演变成由简到繁的纯装饰性活动(见图2),既依赖于技术的不断成熟,也有人们审美的变化作用,当然还有一些封建等级制度的影响。有进步才会有发展,有新的血液才会一直有活力。当新旧建筑的反差处理得当时,就会形成上文中提到的拼接效果,在服装领域,拼接也是一种风格。贝聿铭在卢浮宫博物馆的U形广场中,设计了一个巨大的玻璃金字塔作为博物馆的入口大厅(见图3)。这个水晶般的金字塔富有现代的简洁美,它与古老的卢浮宫交相辉映。金字塔的外形首先是极富历史韵味的,它取材于埃及金字塔,埃及金字塔始建于公元前2600年以前,有悠久的历史时代感,这点符合博物馆外观设计的要求;玻璃结构的搭建,有一种晶莹剔透的通透美,与古老的卢浮宫交相呼应,古典美学与现代美学的冲击,效果也非同凡响。这样透明的玻璃结构不会遮挡卢浮宫原主建筑的外貌,而“玻璃金字塔”实际上是“露现水面的冰山的顶部”,是通往地下博物馆的大厅入口。由高科技材料制成的古老形体,不仅比卢浮宫更古老,同时也比它更新颖。这样的成就就是一种成功的碰撞。

2结语

中外建筑简史篇6

建筑界普遍认为,在当今世界极为强调多学科交叉研究和运用的大背景之下,设计和历史这样原本关系密切的建筑学“子学科”非常有必要在一定层面上进行整合。如何整合,关键在于寻找切入点,即需要一种什么样的课程设置作为平台?

一建筑历史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建筑历史内容繁杂,现行通用教材和参考书只是一般地按时序划分章节,罗列出历史背景、建筑风格特征以及著名或典型建筑实例等。这种断代划分虽然方便相关研究者记录史实,但是简化了不同时期建筑文化的长期影响。教学计划也是按照这种断代划分进行讲授。也因此长期以来,建筑系学生普遍错觉地认为,建筑史课程就是学习各个时期的主要建筑风格,学生也把简单记忆不同时期的重要历史建筑、著名建筑师及其作品和设计思想作为该课程的主要学习内容,而忽略了对建筑发展系统性性的认识和对一般规律的了解,简单地把历史理论课程认为“素质教育”。然而,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建筑史观,学习建筑史方法论,将历史传统与设计实践结合才是该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为了弥补课程内容的缺陷,更有效地实现该课程的价值,在教学中加强同主干课相联系的目标性与系统性是非常重要的,但目前与专业主干课的配合大多来自教师出身于建筑设计专业的自然结果,因而讲课的自由联想、发散性较大,对培养设计思维能力有关的内容是散构的,知识系统目标性相对不强。

二建筑历史课程教学改革的尝试

为了更加明确建筑历史课程的目标性,使该课程更紧密地为主干课服务,结合华南农业大学建筑历史教学改革的经验和当前建筑创作与使用的普遍性要求,在课程讲授环节,明确了以场所感(或某些思潮下的非场所性)为基本导向,由场所感带动对各种建筑类型的结构、平面、立面、空间及装饰分析,重点突出对形成某类型建筑构成各要素的内在逻辑性的分析,展示一个可综合把握的建筑环境整体。在这个线索下,针对不同时代各类场所的形成特点,区别对待不同建筑的构成要素,不以偏概全,提炼出要分析的重点侧面。例如,古罗马大量围合十字交叉轴的连续空间模式、近现代构成派的搭构建筑形式等。现行通用教材只是用奴隶社会大帝国、工业化结构来解释都还不能深入到它们的艺术价值所在,相关资料中关于罗马原始宗教有安全场所的观念以及近现代雕塑由雕和塑走向搭建的变革刺激了建筑艺术先锋派等等的介绍,由此这两种建筑空间形式产生的场所背景就可以得到较好的解释。学生对特定类型建筑的理解也更加清晰、深刻。不同阶段的建筑其讲授侧重点不同,把握其中的差异和联系又可综合展示建筑艺术可能关联的各种观念领域。

此外,我们注重运用比较分析方法,以更好地体现培养学生正确建筑史观的教学要求,加强知识链的衔接;并将典型历史建筑融入现代设计中,反复比较分析,引导学生探寻其中共同的设计构成手法和设计原理,或者领会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设计技巧,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随时绘制分析性草图的习惯和能力,以加强其建筑设计的功底。

在课程内容设置上,其他老牌院校建筑系建筑历史课程的教改思想,也非常具有借鉴意义。例如华中科技大学和同济大学实行建筑历史本科教学5年一贯制,如同设计课一样,建筑史教学内容贯通5年,逐年深化和拓展,并有意识地结合到设计课程中。鉴于我校从08级建筑系开始进入5年制教学计划,一些主干课程如建筑设计、建筑历史、建筑构造、设计基础等的教学任务也势必相应增大。

结合近几年来我系设计课与历史课的教改,使建筑历史课程更明确地为设计课程服务,提高学生对历史课程的重视度和思考深度,5年一贯制的建筑历史本科教学具有可参考性和实施性。这样,我们在一年级“建筑概论”中辟有“中外建筑的过去与现在”专门章节,并在“建筑设计基础”教学中引入“西方古典建筑语言与空间构成、中国传统建筑模式与空间构成”的设计课题,使学生通过比较中外传统建筑设计语言与典型空间的不同构成模式,加深对传统建筑语言与空间组合方式的认识。二年级在“建筑设计”课程中设置“传统建筑空间与形式”理论章节,强调在平时学习和设计实践中积累和认识古典建筑的造型语汇。三年级开设系统的“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等建筑史课程并进行古建考察与测绘实习,制作古建筑模型。四年级结合传统文化环境调研,在“专题研究设计”别开设“传统建筑设计专题”。五年级按专门化办学方式组织部分学生从事有关建筑历史与理论的毕业设计或毕业论文大型作业,完成个人素质的全面提升。

以上教学内容的设置中,四年级的“传统建筑设计专题”是专门增加的设计实践环节,这也是改革的重心所在,是建筑历史与设计课“一体化”整合的最集中体现。该环节以一系列传统建筑设计专题为主要内容,通过开题、调研、策划、构思、资料查询,一直到设计辅导、成果表达与汇报的实际学习与亲身操作,加强学生设计思考深度,设计成果也将更具特征性。这样,理论学习为主的建筑史课程与实践操作为主的建筑设计课程互相向对方伸出“触角”并留出融入的“接口”,也为我们在高年级或毕业设计中开设相关“传统文化”专题研究架设了很好的平台。

近年来,我们分别以“岭南博物馆”、“岭南文化艺术中心”、“广州某城中村保护与利用”、“华南农业大学校园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等为题进行了一系列传统意象设计教学,取得十分明显的教学效果。

三传统建筑设计教学

“传统建筑设计”作为专题设计之一,既是建筑设计课程的一个组分,也是建筑历史课程的一种延伸。传统建筑设计通过对传统建筑中意象的把握,在现代设计中引入和表现传统文化理念,从而找到现代与传统的一种对话方式。这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表达,也是对建筑历史的一种诠释,因此该课题的主要目的是将传统意象作为一种理念,或者一种手法运用于设计教学。我们希望通过一系列设计操作过程,使得传统意象成为学生设计思想形成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在教学过程的操作层面上,我们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选题选址:选择历史文化特征较为突出的基地环境(如老城区、古村落及其他历史地段等),筹划一项文化类建筑及环境设计任务书。

2.实地调查:对基地所处地域环境特征、传统文化背景作较深入的调研(结合大三中外建筑史课程进行该专题训练较为适宜)。

3.意象探讨:要求学生在调研和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反复构思,充分探寻传统意象元素,并将其转换为建筑元素。

4.意象表达:要求在建筑布局、空间和形象处理等方面的设计中选择适当的意象元素进行符合设计逻辑的表达。

5.成果汇报:要求设计成果以ppt演示方式进行综合汇报。这是学生将整个设计学习过程进行系统化梳理、知识交流的有效途径。

例如“岭南博物馆建筑设计”,结合三年级的文化博览设计,并融入地方民俗内容。现代博物馆设计强调“情景空间”、“角色参与”的设计理念。除了静态陈列、以及被动展示的功能,而应处于有机运作状态,设置公众积极参与的场所,提供不同的体验方式。而博物馆建筑本身作为一个建筑艺术品,应当反映地域文化特点。因此,在整个设计过程中,从功能布局、空间结构、建筑造型等方面都应当体现岭南特有的场所文化,这也是设计的重点所在。学生也通过设计操作过程,深入体会岭南传统的建筑空间布局、建筑装饰要素等,提炼意象元素,并适当融入地方民俗文化活动,使人们更真切地感受当地传统。

针对“传统建筑设计专题”的特点,设计进程大致包括酝酿、解读、调研、感悟、提炼、演绎、整理,每个阶段都明确提出学习目的和要求,我们在常规教学进程(讲课、调研、基地勘察、草案、修正案、定案、正图绘制)中,尤其突出调研与构思阶段的训练,培养学生通过查找相关文献和实地走访来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的能力。成果以调研报告和图纸文本的形式提交,并由学生汇报调研报告,增加相互交流的机会。调研报告的内容包括文字说明(2000字左右)、照片、速写、意象分析图以及提取的符号大样等。通过系统的调研,获取建筑传统性与现代性特征的基本信息,再加以综合性分析和思考,提取符号,掌握构成关系,在方案中灵活运用。调研过程本身就是构思阶段一个重要环节,在分析整理调研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构思,在酝酿构思过程中进行有目的调研,将设计思维的感性过程与理性过程相结合。

配合调研、资料查询,是进入方案构思的准备阶段。学生们现场踏勘、测绘、采访,绘制测绘图,拍摄当地照片,查阅相关资料。此外,我们也通过一系列传统建筑ppt的图片展示和讲座来加深学生的形象认识,逐渐使学生了解传统地域民风的神韵,自然步入设计状态。以具体素材为参照,把地域传统的抽象感觉分解为诸如尺寸、材料、质感、体量、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空间形象、构成手法、建筑装饰等具体建筑形式要素。每一种设计元素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同时又将其与传统建筑中的民俗生活对应起来,感受其中所包含的朴素的生存哲学。通过理性分析,学生们对岭南传统建筑的认识有所提升,并且综合运用到现代建筑设计中,提炼建筑符号,以此来建立建筑传统性与现代性之间的联系。在这一点上,值得一提的是,对符号本身的认识不能单纯停留在具象的形态上,而要把握传统建筑精神内涵,将形式符号抽象化,从形似到神似,上升到形非而神似的高度。

关于意象符号的提取方式,其形式可以多样化,方法也是多角度的。对传统建筑而言,例如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空间组合、结构技术、构造工艺、装饰艺术(材料、色彩、主题、纹样)等都可以成为提取符号的素材。除了从大体的形象特征去截获通常的具体形式语汇,更要注重对细节的深入剖析(例如某种特殊构造的产生、用途、材料、做法等,或如某种装饰的象征意义)。认知的深度来源于前期的调研构思阶段。在对一系列素材进行整理、分析、解释的过程中,简化信息代码,最后经过提炼、抽象、完成从原形到符号的形式转换,提取出来的建筑符号应具有表意的浓缩性,表象的精炼性。最后,将其与现代建筑理论、设计方法、建造技术综合运用才最终完成建筑传统性和时代性之演绎。

在具体设计表达阶段,将传统形态要素分解为具体的元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作为设计的基本依据。例如博览建筑的总体布局,除了考虑功能分布、交通流线等,还要综合考虑广场的合理尺度、规模,环境绿化,建筑的朝向、空间体量、造型特点等,并适当融合供人参与的情景空间。一般来说,广场尺度应体现传统的亲切感,控制D/H的合理幅度,建筑造型应展现传统地域特色,同时具有时代感,更要与周围环境协调,延续历史文脉。再譬如传统坡屋顶,不能单纯的作为一种传统符号加以运用,而应把它作为基本的形式语言,分析其坡度、形态(单坡还是双坡)、组合、色彩、质感等所反映的意象特征,并分析不同形态的坡屋顶所适合的特殊地理人文环境,同时,与现代材料例如刚、玻璃、混凝土等现代材料相结合,也能创造出别具韵味的时代感。再如传统村落中常将点状的塔、碑、线性的道路街巷、面状的院落、广场作为具有标志性、引导性或凝聚性空间的元素进行组合,把握街巷界面、尺度、节点等关键特性,同样可以再现传统空间的变化与统一。其次,在材料的选取方面讲究因地制宜。传统材料也是符合生态建设、绿色技术原则的现代材料,深入研究砖、石、木、竹等的具体特性与用法,加以改良和创新,配合现代的钢、玻璃、有机和无机材料,运用得当,也能传达出赋有地域特色的时代感。因此,不能简单理解传统就是民间乡土,传统是文脉和神韵的体现,构成形式可以灵活多样,构造工艺可以通过现代技术来完成,亦可运用当代美学原理创造更富有意味的形式。

中外建筑简史篇7

建筑史课程虽然是建筑学专业的一门基础理论课,也有很多成果积累,但原来的人才培养模式也有一些弊端。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面较窄,缺乏创造和动手能力,学生无法通过建筑史的学习提出自己对建筑史的理解和思想。因此,许多一线教师在建筑史课程的讲授过程也进行过许多有益的探讨。王薇提出了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建立教学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良好关系及开辟专题讲座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严萌提出了运用交融性及创新性教学模式,增加课堂研讨及演讲环节,积极实施启发式和讨论式教学,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的意识。黄淑娜归纳总结了艺术设计专业在建筑史教学上的要求,提出了艺术类建筑史教学必须重视形象性,大量的图片及多媒体资料对教学会起到很大的作用。还有严均的运用虚拟现实技术编制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与实践等。这些研究都对建筑史课程的教学提出了自己的理解和看法,许多方法很值得我们在现实教学中借鉴和尝试。

当今社会信息网络技术与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网络已经进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书籍也不再是过去单纯的纸质书籍,网络电子书籍容量更大,种类也很多。网络上的音像视频资料很多,只要注册交纳一定的费用就可以下载观看浏览。我们的建筑史理论教学也应该与时俱进,紧跟社会潮流,利用当代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重视课程教学的发散性、形象性,多元化的组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兴趣,以提高教学水平。在此背景下,本文参考日本大学建筑史教育的特点,结合回国任教后的一线教学实践及学生的课程反馈,探讨多媒体音像资料在建筑史教学中的应用;再对音像视频的编辑进行简要的介绍,以期能为大家的建筑史教学提供参考。

二、音像视频资料在建筑史教学中的应用

2.1音像视频资料在教学中的应用多媒体教学在当今社会已经不是新鲜课题。随着电脑的普及,现在政府汇报、国际会议到个人答辩都会用到多媒体展示。政府办公领域也在大力提倡无纸办公,大学作为知识的传授地,教师作为知识的引领者,多媒体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更应该大力普及。现在高校中多媒体教学的普及率也很高,但多媒体音像资料在建筑史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并不多。网络的普及让我们更容易获得信息资料,网络上有很多纪录片等音像资料,其中有许多涉及到建筑领域,比如CCtV投资拍摄的大型纪录片《故宫(》图1)《、颐和园(》图2)等。这些纪录片投资巨大,拍摄的角度一般是我们个人无法经常看到的。摄制组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团队经过很长时间的史料收集和整理,优美的画面再配以专业的播音人员生动的播出,效果比我们在课程上滔滔不绝的讲述要好的多。这是我们个人无法制作和完成的工作,有些效果比我们到现场考察研究还要好。比如《,故宫》纪录片中有很多航拍场景,能清楚的看到故宫全景,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故宫的特点,中轴对称,用院落组织空间,建筑色彩、体量对比强烈,使学生能够轻松的掌握故宫的建设成就。这些场景即使我们到故宫现场考察也无法看到,考察时我们只是以正常的视角进行观察,不能高屋建瓴的把握故宫的全貌。一场考察下来,看到的只是如织的游人和疲惫的身心。讲授外国建筑史的时候,由于经济和知识结构的限制,我们不可能到现场去逐一考察。我们的教师团队也越来越年轻化,许多国外建筑也无法考证实物,只能从一些资料、图片上面获取信息进行课程的准备。视频、音像资料在这方面就对我们的课程教学是一个很好的补充。授课的时候,在保护知识产权不作商业用途的前提下可以下载这些视频资料给学生播放。教师先按照课程的安排对知识点进行讲述、解释,然后再给学生播放音像资料,前面讲述的枯燥的平面、立面或者建筑风格在视频中都能得到很好的验证,可以帮助学生掌握课堂上讲述的内容。当然,这些大型纪录片片长都比较长,不适合在课堂上全部播放。我们可以对其进行剪辑,编辑一些对我们的课程中的知识点有很好补充的资料片段进行播放,时间不易太长,10分钟以内为佳。课堂上给学生做一个引导,培养他们学习建筑历史知识的兴趣,课下查阅全部影像资料进行观看、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2.2音像视频资料的编辑这里对视频剪辑做一个简单的介绍。视频剪辑的软件很多,我们在课堂上教学用的视频剪辑不太复杂,用业余的视频编辑软件即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多用会声会影进行编辑。会声会影是友立公司开发的一套操作简单的DV、HDV影片剪辑软件,具有成批转换功能与捕获格式完整的特点。会声会影中的视频编辑十分简单,它支持aVi、FLC、mpG等视频文件格式。选中某个视频文件,点击播放按钮就可以在预览窗口中实现预览,选项面板中的选项依次为视频持续的时间、开始点、结束点、音量和输出选项等(图3)。比如要把一段视频的开头剪去,可以在“标记开始时间”栏中手工输入开始时间,也可在修剪列中拖动控制点到你想要开始的地方,然后点击“将选取区存成新的视讯档”把剪辑好的视频另存为一个文件即可。如果想把两个视频文件合成一段,则先把时间轴窗口切换成脚本模式,然后分别拖动他们到脚本栏中,再切换到时间栏模式,我们就可以看到两端视频按先后顺序排列在时间栏中了,也就是他们实际的播放顺序,操作非常简单。目前本人在建筑史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主要使用此软件进行视频剪辑。课堂上播放经过剪辑过的视频音像后,学生反映音像资料形象直观,和教材上的知识点结合比较好,能很好的验证课上的内容,教学效果得到很大的提高。

三、结论和建议

中外建筑简史篇8

关键词:汉口火车站;城市交通;形象设计;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F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2)01-0079-02

城市自诞生之日起就在不断沉淀着自己的文化,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独具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的文化就开始一直承受着外来文化的入侵和强烈冲击。而中国人素有“兼容并蓄”的良好品行,在许多最先开埠的通商口岸城市,中西方文化往往都得到了很好的共融。亭台楼阁雕梁画栋间往往很合时应的穿插了西方的元素,体现出这些城市特有的文化和历史的痕迹。

1汉口火车站设计的文化传承现象概述

1.1汉口火车站设计的背景

汉口作为武汉三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特别是在近代,它的发展见证了中国近现代的曲折发展。它是西方列强最早在我国开辟的通商口岸之一,列强们纷纷在此开立租界。这样独具的历史条件成全了汉口,中西方文化在这里得到碰撞和交融,汉口也在这样的环境中产生了一大批具有浓郁西方特色的建筑。

汉口火车站前身为大智门火车站,又名“芦汉火车站”“京汉火车站”等,为法国人设计建造,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历史文物价值,是京汉铁路最有特征、最具代表性的标志性建筑,是武汉市乃至全国不可多得的优秀历史建筑,曾是亚洲最现代化、最壮观的火车站,在亚洲地区首屈一指,原为芦汉(京汉)铁路南端终点站。它始建于1896年,1903年正式建成开通,命名为通湘门车站;该火车站是中国第一条长距离准轨铁路的大型车站,法式建筑风格,为中国近代铁路建设尚存的重要历史见证,它直至1991年才停止使用。在汉口火车站的设计过程中,正是对汉口近现代文化的多方搜集和提炼升华,并作出求证和总结,最终确定了具有浓郁西式风格钟塔和弧形的的拱顶结构。汉口火车站的设计,选择这样浓郁的西式风格,是设计者对汉口近代文化的寻踪。

1.2汉口火车站设计的文化传承现象

现在的汉口火车站是在对1991年建成投入使用的火车站改扩建的基础上建造的,新的汉口火车站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汉口的文化和历史。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前还充分考虑到了汉口站所处位置商业发达,近现代建筑林立,因此考虑选择具有欧式建筑形式的车站造型,这样既与汉口地区特有的城市肌理相契合,也使得具有百年历史的大智门火车站的文脉和建筑风格得以传承,与现在汉口火车站广场周边业已存在的欧式建筑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新建成的汉口火车站设计了两座对称的高度达47.6米的站房钟塔和高度达31米的弧形拱顶的中央广厅,强化汉口火车站站房在当地区域性中轴线对景关系,在站房广厅两侧的配楼向外加设12米宽、24米高的裙楼,下设15米高架空柱廊。这样的设计使车站站房正立面形成一个完整的水平方向的三段式,整个建筑突出建筑轮廓的节奏感,对称处理。中间突出主入口,使立面具有明确的垂直立面轴线。从这个设计我们可以看出设计者的独具匠心,整个火车站是一个富有鲜明特色,具有强烈个性,既传承具有百年历史文脉的汉口站最初的站房形象,又无处不体现出科技的魅力。这种设计对政府或是这座城市来说,俨然已成为一张可以代表这座城市的名片,将这个城市的一份厚重的历史和科技的文明传递给外来者。汉口火车站的设计,对于湖北的地方政府来说就是一个“形象”,是政府对历史沿承做出的表现。对于普通的老百姓来说也是一个“形象”,老百姓是火车站的切实使用者。在对外面的朋友介绍时心里往往洋溢起得意的心情,因为他们觉得这个汉口火车站代表了他们所居住的城市的形象甚至于是代表了他们。

设计者始终紧紧围绕着前面介绍的汉口这一地域性历史文脉,对汉口的近代建筑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探寻。这种灵活的综合论证的方法,在追求地域性建筑特色、体现丰富性文化内涵和高科技时代精神的今天具有深远的意义。

2从汉口火车站看中国城市交通设计中文化传承现象的来源及条件

2.1汉口火车站的设计来源

独特的城市形象建设是每一个有着灿烂文明和悠久历史的国家和城市所必须要做好的事情,最好的方式之一就是应用在城市的交通建设中。在环境心理学的研究中,关于城市设计对人的心理及行为的影响问题,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陆元鼎在《建筑创作与地域文化的传承》一文中提出建筑创作的目的是要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为广大人民的工作、居住、文化服务,也即要创造出功能完善、技术先进、安全、并有悦目美观形象的现代化建筑。翻开我国城市建设的历史图卷,不难找到许多城市的代表性建筑。

建筑文化要传承,传承的来源包含两个方面。从时代讲,前人的文化,包含古代、近代,同时也包含建国后的20世纪下半叶,只要是过去的文化都应该传承,但重点在古代。因为我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建筑和文化特征比较显目,在世界上别具一格,有独特风貌。从地区讲,包含中国各地区各民族。我国土地辽阔,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文化丰富、地域文化有特色,还有一个就是的国外建筑文化。

汉口火车站的设计来源就是国外的建筑文化,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它将汉口的近现代史内含在建筑里。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其中也包括了时代的选择和地区特色的选择。汉口是列强在我国最先开辟的通商口岸之一,这样就造成中西方文化很早就在这里交融,汉口这座城市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的渗透。汉口火车站选择这样的一种文化来传承,既是对它的近现代史的传承,同时也是对中西方文化交融的选择以及在未来发展这种交融性文化的决心。

在城市交通设计中传承我国优秀的文化和不同的历史,对创造我国有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现代新建筑,对弘扬我国优秀建筑历史文化面貌是非常重要的环节。建筑也是有生命的,它立在那里可以不断的向外诉说它所代表的文化和历史。然后只有传承先贤的文化记住城市曾经经历的历史才能使这座城市更好的发展。

2.2汉口火车站设计中文化传承现象的形成条件

第一,与自然条件有关。普列汉诺夫说过:“不同类型社会的主要特征是地理环境的影响所形成的。”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无数的名山大川,丰富的矿产资源,孕育了五千年光辉的华夏文明,也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中国各地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地理特征,这也造就了人们对于自身所处地理条件的认识。人们在此基础上就想要找到一个外在事物来形象的代表这里独特的地质特征和自然条件,这里的外在事物其实就是人们形象观的一个外化。汉口处于长江中下游,隶属长江中下游的特大城市武汉。这样一个自然条件就决定武汉必须要建这样一个恢弘的火车站才能与它处得地理位置相匹配,才能代表这个城市的形象。

第二,与人文条件有关。中国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明,各地都有着自己独特的历史文化,例如楚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等,这些文化都代表着中国的灿烂辉煌的历史。但是近代以来,中国经历的是一段屈辱的历史。闭关锁国造成国力衰弱,列强入侵,汉口作为我国最先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见证了中国近代屈辱的历史。那个时候的汉口租界林立,满街的西洋建筑。汉口火车站的设计来源就是国外的建筑文化,这种传承不是简单的拿来主义,它将汉口的近现代史内含在建筑里。从前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这其中也包括了时代的选择和地区特色的选择。汉口是列强在我国最先开辟的通商口岸之一,这样就造成中西方文化很早就在这里交融,汉口这座城市受到了西方文化的方方面面的渗透。不难看出,汉口火车站的设计,传承的正是汉口近现代历史与文化。

3从汉口火车站看中国城市交通设计中文化传承现象的社会效应探析

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国家,有五十六个不同的民族,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地大物博。按照常理来说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应有自己的建筑特色,然而现在各地建筑的重复性令人堪忧。尤其是火车站的建设存在着很多的重复性,当你置身武汉火车站和广州火车南站时你会惊讶的发现好像不知自己身在武汉还是广州。

汉口火车站却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十分明显的西方建筑特色,简明的勾勒出汉口的近现代史。汉口火车站的文化传承带来了好的社会效应,它像一个纪念碑一样无声的为这个城市记住它的历史,让国人不忘那段屈辱的历史,同时也为中西方文化的交融做了一个见证。现在的中国每个城市都在找能代表自己的某种物质或是名号,就比如“山水园林城市”这一称号,但不可能每个城市都是山水园林城市,这时你会发现只有这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是它独有的。汉口火车站的设计给我国其他城市的交通设计起到了一个示范作用,让其他城市看到在建设城市交通设施时要找寻自己独有的文化和历史。正是由于这种城市交通建设中的文化传承才为每个城市保留了他们的历史,在城市化进程中不知有多少带有城市历史印记的建筑顷刻间化为废墟然后又消失不见。像汉口火车站这样将一座城市的历史和文化保存在城市最重要的交通枢纽“火车站”不失为一个很好的办法。如果是这样,我们乐见红墙黄瓦的北京火车站,乐见白墙上片片乌瓦的江南小站。

然而设计中的这种文化传承也是保守争议的,就比如汉口火车站的建设。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告诉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近代中国饱受列强,这样的历史也构成了中国特有的租界文化。然而对于像汉口火车站这样,完全继承租界时期的建筑遗风是不是合适呢?这种传承是对于租界文化的认可吗,是对我国近现代屈辱历史的遗忘吗?这样的文化可以代表汉口这座城市吗?有的城市的历史很简单,没有多少文化的交融,所以选取城市的符号比较单一。然而像汉口这样,不仅有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印记,也有近现代西方列强入侵的遗痕,还有汉口当地浓郁的“码头文化”。哪一种文化更能代表这座城市呢?这其实是很多城市在建设城市交通设施时头疼不已的问题,像火车站这样的一个城市的标志通枢纽应该更能代表当地的本质特色,而不是让那短暂的租界文化成为永恒掩盖了这座城市千百年形成的印记。

参考文献

[1]陆元鼎.建筑创作与地域文化的传承[J].华中建筑,2010,(1).

[2]冉晓明.汉口火车站改扩建设计[J].山西建筑,2008,(10).

[3]袁继成.汉口租界与汉口租界志[J].武汉文史资料,2004,(7).

[4]王振复.中华建筑的文化历程[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7).

[5]周晓红.社会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侯玉波,朱滢.文化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2,(1):106.

中外建筑简史篇9

所谓“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主要是指兴起于二十世纪60年代,形成于80年代早期的反叛现代主义的一种文化思潮、倾向及设计风格。作为一种文化思潮后现代主义体系庞杂,是以反传统哲学为特征的一种哲学思维方式和态度,包含女权主义、解构主义等等;而作为一种设计倾向或风格,它反对现代主义设计过分强调的逻辑性、简洁性和秩序性,它关注形式内容提倡美术与大众文化、高雅品位与平民艺术融合,整体表现为一种“文化上自由放任的设计风格”。

后现代建筑的滥觞

后现代主义建筑设计的开端则是针对现代主义建筑的形式发起的。现代主义建筑建立在“理性”、“纯净”的基础上,提出了“少就是多”、“装饰就是罪恶”、“机械美”、“房屋是居住的机器”等原则,一味地简单、超脱。后现代建筑更倾向于海德格尔的要求“诗意的栖居”,即居住是世界存在的一种前定方式,是一种处境,这种处境在于天、地、人、神这四重性的统一和有序的排列。后现代主义对建筑的定义与现代主义设计中的技术决定论背道而驰。后现代主义的建筑师们批评现代建筑忽视了大众通俗的、地区性的要求和愿望,希望发展、构建出一种新的建筑形式――反理性的,强调形式的,注重人的感情和习俗的。如同罗伯特.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一书中宣扬的建筑应该兼收并蓄,要含混、丰富、杂乱而有活力,而不是直率、简洁和统一。

1972年7月15日,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的“普鲁蒂・伊戈”大楼被拆毁,被后现代建筑理论家詹克斯称为“现代主义建筑的死亡”。这幢大楼是按照现代建筑国际协会最时髦的理想,由日裔美国建筑师山崎石于1954年设计的,1951年曾获美国建筑师协会奖,它曾经是以理性、实用准则体现“阳光、空气、绿化”都市生活三大基本享受来设计的,刻意暗示医院般的健康、洁净的环境气氛,希望引导当地居民晋身于宁静的秩序。但由于分离住家和街车建立空中街道(独立的长廊)以免人与车相撞,却增加了暴力、盗窃的犯罪机会。这幢九层高的建筑以简单的工业材料、预制构件、混泥土、玻璃和钢材为中心,只强调功能,否定装饰,完全忽视人性的欲求因而冷漠的如同监狱一样,其命运是不断被“黑色居民”破坏、肢解和糟践,最后不得不给予慈悲的临终一击。“普鲁蒂・伊戈”大楼被拆毁意味着现代主义建筑的死亡,取而代之的则是表示全新时代的“后现代主义”。这时的查尔斯.詹克斯为后现代建筑提出的定义是“至少同时在两个层面上表达自己,一层是对其他建筑师以及一批对特定建筑艺术语言很关心的人。另一层是对广大公众,当地居民……它有点像混血儿”。这表明了后现代建筑于诞生的基本意义:从大众的、建筑历史的角度去反抗现代建筑的形式语言。

后现代建筑的理论与实践

60年代后现代主义建筑主要停留在理论的提出和研究上,70年代后现代建筑实践陆续出现,到80年代后现代主义以人文主义哲学和新的审美倾向为引导,以历史主义、多元折衷为主要手段,独立自由地发展和完善着自身。在形成过程中展现出了以下三方面特征:第一,强调建筑的精神功能,注重设计形式的变化,主张建筑应该而且必须有装饰。在建筑的细节上,将古典建筑的传统形式和装饰手法加以提炼,运用变形、分裂、删节、夸张、矛盾等方式使建筑充满趣味性和象征性。第二,强调历史文化,即所谓“文脉主义”。强调主张建筑应成为建筑史的注释,使建筑能显示出它与周围环境发展的一致性,体现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发展的连续性,强调个体建筑是群体的一部分。第三,后现代主义建筑语言具备“隐喻”、“象征”和“多义”的特点,表现在建筑造型与装饰上的娱乐性和处理装饰细节上的含糊性。

1.罗伯特・文丘里:装饰和象征的建筑语言

美国建筑师罗伯特・文丘里是后现代建筑的先行者,他提出了“少则厌烦”的口号与现代主义密斯“少就是多”针锋相对。他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核桃山设计修建了第一座后现代主义建筑“母亲之家”。文丘里在谈到这栋建筑时说“这是我的母亲住宅,它有很多层面,运用了必要的符号来表达信息,体现了对建筑作为一种遮蔽物的理解。”整栋建筑采用坡顶,它是传统概念中可以遮风挡雨的符号;在主立面的设计上文丘里运用了古罗马山花墙和拱券符号,具有一种历史感和文化意义;在山花墙的正中央留了一道缺口似乎将建筑物一分为二却又使用类似于拱券的户型装饰将其连接起来,在对称中又有细节变化,传统被一种非传统的方式表现出来,显得即矛盾又协调。后现代主义讲求的隐喻、文脉和装饰的特征在这里都得到了实现。

1966年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写道:“我喜欢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我不喜欢那些不够格的支离破碎和专横武断的建筑,也不喜欢那些别致如画或表现的昂贵的语无伦次的建筑。相反,我说的丰富性和矛盾性的建筑是基于现代建筑经验的丰富性和含混性之上的,当然包括建筑以外的艺术经验。”1972年文丘里在《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宣传建筑话语资源既需来自大众文化,也应来自高雅艺术,应该把象征性价值与使用者想要的装饰结合起来,并且吸收那些过去的建筑师从未看到和意识到的地方性语言。此后,装饰、通俗、波普艺术和回归古典,都成为了“后现代主义风格”的关键词。因而后现代建筑设计常常参考装饰主义、构成主义、风格派、波普艺术等历史上艺术流派的颜色、装饰、肌理等。1974年美国建筑家查尔斯.摩尔设计的新奥尔良“意大利广场”、1989年亚历山大.蒙蒂尼设计的荷兰罗宁根博物馆充分体现了这种借鉴与影响。

2.里卡多・波菲尔:历史主义的建筑语言

被称作为“后现代的古典主义者的”西班牙建筑师里卡多・波菲尔的建筑设计则展现出一种引人瞩目的纪念碑式的历史主义形式。埃切雷斯办公楼和奥辛塔尼之门的设计以预制构件的混泥土为主要材料,却分别以巴比伦七阶塔庙宇和古代拱门为设计灵感,在古典与现代的结合中寻找一种亲切感和表达对历史的尊重与继承是波菲尔开始以最实在的方法重新创造古典主义里程碑式的作品。

巴黎市外的拉瓦雷新城区住宅城是波菲尔践行其设计历史主义理念的作品。拉瓦雷坐落马恩河谷新区,小镇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地貌和自然景观,波菲尔在设计这个卫星城中的建筑时考虑到建筑与生态环境以及原有建筑的和谐统一,重视城市历史、文化、经济的延续性,从而做出了一个一种个感性的设计――“宫殿、剧场、凯旋门”的住宅城:其形状类似于古罗马的圆形大剧场,巨大的圆柱用于建筑结构的外部,它被一系列不朽的“凯旋门”式的拱项所穿插。这一浮华夸张的外表之内,是注重实用的公寓,它的布局从属于一个包括了巨大的半分离圆柱――它们每两个组成一个窗户的开间――的设计规划。这种尝试以西方古希腊罗马建筑、中世纪文艺复兴建筑及巴洛克建筑的建筑语言和装饰细节来改变现代主义建筑面貌,以新的方式重释历史的探索的方式是后现代建筑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波菲尔在一次采访中称:“我试着去恢复一种建筑语言,虽然这些年它们似乎被人们所忘记。我也试着去再次开启建筑的历史之门,并把它带回今天。尽管我不是一个古典主义者,但是我正在为之而奋斗,为之不停的探索和研究着。”

3.米歇尔・格雷夫斯:高度装饰性的、隐喻性的建筑语言

格雷夫斯在60年代曾以一种来自勒・科布西耶的“纯粹主义”的设计语言进行工作,之后果断的转向高度装饰性的、隐喻性的建筑语言的方向,其建筑充满空间的复杂性和诗意与历史的参照。在《当代建筑》一书中,他曾写道,不再对建筑的抽象性着迷,他把这称之为一种“对历史前辈们所热衷机器技术及其象征兴趣的自觉拒绝。”现代主义建筑被看作一种技术的人工制品,它的抽象几何形的设计,通常是无装饰性的、看上去光秃秃的。这种表现性因素的缺乏,被认为是由古典主义的人与自然的相似性而导致的一种不协调感,或缺乏与建筑的一致性。相反,格雷夫斯提出,“如果我们增加建筑中的参与,并通过现有的文化与建筑相联系,我们必须开始重建这种文化,也就是某些古典的思维模式,它是这种文化能以物理形式来表现的象征与神话的渴望。”

格雷夫斯最早以这种模式建造的主要作品是波特兰市的市政大楼。这幢建筑一直被称作“隐喻的建筑”,蕴涵着比拟和隐喻的文化连续性。这栋15层高的楼房,象是孩子用积木搭成的建筑,立方体的造型体现出古典的单纯,格子状的小窗与建筑物的庞大规模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并使建筑富有一种夸张的膨胀感。中间竖条和横条的大窗又把建筑物分开,一对巨大的褐红色壁柱与两边小窗的白色墙面形成对照,为感觉虚幻的建筑物起到了强有力的支撑作用的视觉效果。这一在古典模式下的变形和自由创作的杰作,成为一幢囊括人类过去的尊严与现在的活力的真正意义上的公共建筑。格雷夫斯在他的肯塔基州路易斯维尔的休玛那大厦中继续发展了类似的主题,他对纯粹的“现代主义”的拒绝使其成为一个时髦的公众人物,在建筑界之外受到热烈欢迎。

小结

中外建筑简史篇10

如果说马里奥。博塔(marloBotta)在瑞士所作的玛利亚天使教堂(Santamariaanglechapel)是炽热的爱情情怀借由永恒的自然景观创造的杰作。那么,在巴塞罗那这座地中海港口都市,传统与现代文化和谐共生的人文景象则成就了诸如米拉赖斯的对角线海洋公园(Diagonalmarpark),以及本土建筑师JoraiBadia近期的新作CanFramis当代美术馆。

巴塞罗那城市发展的历史事件里,可以拣选出借助城市事件背景和城市文脉延续而完成的一系列建筑实践:19世纪末随着塞尔达规划推动巴塞罗那城市扩展区发展,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建筑体现在三位本地最杰出的建筑师高迪、蒙达内尔、卡达法赫。的作品中。1929年,巴塞罗那世界博览会把德国建筑大师密斯的德国馆推向历史舞台,标志现代主义建筑运动新时代的到来;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推进以基础设施为主的城市更新,卡拉特拉瓦的奥运会信号塔耸立monfjuic山成为城市地标:2D04年,世界文化论坛在巴塞罗那举办,米拉赖斯设计的Diagonalmar公园实践了城市牵手海洋的案例。19世纪末以来,本土建筑师面对这座巴塞罗那城市体现极强的对城市文脉尊重的自觉性和地域主义情怀,使得西班牙加泰罗尼亚文化识别性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依然具有旺盛的成长力。而近年建成的CanFramis当代美术馆,把这一自觉性毫无隐晦地表露无遗。

契机

CanFramis当代美术馆是由VilaCasae家族基金会支持的三座主题博物馆之一。随着加泰罗尼亚地域文化的觉醒意识增强、巴塞罗那城市复兴运动的进程的加深,VilaCasa基金会开始提供促进加泰罗尼亚文化领域交流和艺术家与公众交往的场所。2007年,在巴塞罗那22@知识创新区的一处旧纺织厂房建筑群里,留存三处厂房的主体建筑,它们也是地方建筑文化遗产名录登记对象。从此,在22区这样一个面向未来的智性街区,留下时间的痕迹,随着城市的发展,新落成的美术馆将担当讲述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全息图景解码者的角色。

22@区如同21世纪巴塞罗那大都市发展规划下的发展引擎,其地段早已被众多高新科技企业、传媒巨擘和大学科研机构、会展建筑占据,留给博物馆的地块仅仅是一处约120m×120m见方的Cerda规划的街块(manzana)。它低于规划道路1,5m的洼地,由于规划高度限制,导致主体建筑仅能匍匐于场地内,“仰视”22@新区周边争奇斗艳的建筑群。两座遗存的工业厂房建筑和一座烟囱,作为逝去的纺织工业时期的主要建筑已是奄奄一息地站在曾经的热土,等待被遗弃。(图1)

建筑空间――城市美学

所幸的是,在有限的用地内,建筑师简单的一笔完成了“螺狮壳里做道场”这种貌似不能完成的任务,艺术化地巧妙处理了与城市景象的关系,怀旧的蒸汽时代工业建筑无缝接驳到现实的新城市美学系统。(图2)

一个完整的盒状混凝土建筑被嵌入了几乎平行的两座厂房建筑单体之间,原厂房建筑立面涂抹上浅灰色的石灰水泥砂浆,碎石块砌体墙面简化成了清雅的浅灰调。而保留的纺织厂房建筑物和耸立的烟囱,斑驳的建筑表皮,满足了加泰罗尼亚文脉对场所的诉求。

建筑师此时把原有两处建筑中间的空地分划成二部分,成为两个新的广场,螺蛳壳里论道。

西处广场由新老建筑和另一相邻建筑背立面围成一处约30mx30m的较小庭院,寂静和略带羞涩地藏匿于白水泥砂浆小径伸出,发现它的感受就如同一段深埋的历史在不经意间破土而出,给你眼前带来意外的惊奇。如果你从通过现代都市星罗棋布的路网和充斥闪亮的金属、晶体巨构这些具有信息时代特征的建筑物街道走过,就能发现穿过一段葱绿深处的小径,一座红砖砌体的烟囱耸立诉说着曾经那段火热的工业年代故事。几株年轻的桦树就像听众,寻着阳光正年轻地奋力成长,期待着有一天探出墙外,脱离这尘封的历史空间。(图3,4)

东面的广场已然是另外一种出世的场景,在灰色混凝土建筑的外墙檐口水平面上,22@新区天际轮廓线里数栋高层建筑此起彼伏,傲立的烟囱此时成为天际线的制高点,展开的两翼厂房建筑与清灰水泥广场有意地淡化自己的角色,浅浅地消隐在喧嚣的都市奇景下。(图5,6)

材质――怀旧情怀

材质在此处建筑中的应用更像是黑白胶卷的成像,落成的灰色调建筑群好像已历经时间的冲刷,悬挂、展现在视线中,逐渐显影成像。整体涂刷的水泥砂浆把原有保留建筑440mm厚填充有粗砾石块外墙的厚重感简化成平面图景。

CanFramis博物馆在周围奇装异服的建筑群显得极其的真诚和朴实克制。密林深处,顺着几何切分的小径望见墙体立面粗糙的质感,原有的窗户位置被平滑的浅灰水泥面填补,以实为虚;整幅墙面成了一张完整的、可触摸的当代画作。正如加泰罗尼亚地区报纸‘LaVanguardia’在文化专栏里对建筑师创作理念的评价:“CanFramis当代美术馆的设计者实现的首创性具有多样的优势。一方面,唤起了意味深长的过去,另外也避免了陷入纯粹的保护情节和面对历史的畏手畏脚”。

平滑而高透光度整体玻璃与粗砾石水泥、条形清水混凝土墙面的对比加深了建筑艺术化效果,这三种材质的表达代表了不同工业时代的图景。东侧广场里,人口一层大厅里裁切整齐的玻璃收揽近处安详的广场全景和远处宏大的城市景观,成为一幅幅内外展品的画框;西侧广场中,纵向带状玻璃几何线条以更加自我的方式体现个体艺术特征:人口长廊,光亮的金属链条柔软自在地排列,取代了常规使用的固定金属围栏,更加体现建筑的开放性和参与性特征。

普通人日常的怀旧情绪流露的是对过去的依恋,他们从回忆里寻找逝去的美好,才能弥补现实情感的缺失:而建筑师的艺术怀旧,不仅仅是对过去场景碎片的简单拼贴,他们通过重新审视与组合,从记忆经验里艺术的闪光点,来发现“过去”与“现实”的距离,让游人以“在场”的心灵状态去体验“朝花夕抬”的情怀。(图7,8,9,10)

室内――一进退自如

CanFramis美术馆内部以白色洁净展陈空间,谦逊地把最大化的表现场地留给陈列的艺术作品。建筑的自我表达在室内功能需求下退居其次,只是在空间转换的区域从容和真实的体现“在场”感:天窗洒下的阳光里,给冰冷的混凝土墙抹上光的痕迹,这种对比使游人能迅速感观的建筑主体混凝土砌块:展览空间中除了艺术收藏作品外,建筑外部的深绿密林有节制地纳入到室内景框,一种置身喧嚣城市之外的轻松和自在:透过墙壁上的玻璃窗,一面面映射历史的“镜子”中,再现蒸汽工业化时代下记忆的影像。(图11,12,13)

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