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神经障碍的症状十篇神经障碍的症状十篇

神经障碍的症状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4:50

神经障碍的症状篇1

【关键词】颅脑损伤精神障碍

【中图分类号】R749.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0)09-00-01

脑外伤后精神障碍系指颅脑遭受直接或间接外伤后在脑组织损伤的基础上所产生的各种精神障碍。颅脑损伤引发的精神障碍除与其它的精神障碍有一定的共性外,也有其自身的特点。本文对在我院住院的23例颅脑外伤致精神障碍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详细分析,以探讨本病的临床特征。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病例为2000年1月至2003年1月在我院精神科住院的病人,其中男18例,女5例,年龄18岁~70岁,中位年龄38岁。全部病例均符合CCmD-3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精神障碍病程6日~8年,中位数为7个月,全部为首次住院。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3例、初中至大专9例、初中以下11例。病前个性内向11例;个性外向12例,其中8例为外向暴躁型。全部病例既往均无精神异常史,有2例病人家族史阳性,余均无特殊。

1.2颅脑损伤原因与损伤情况

颅脑损伤由车祸引起15例,堕落伤4例,撞击伤3例,爆炸伤1例;颅脑开放性损伤6例,其余17例均为闭合伤。外科诊断脑震荡3例,脑挫伤8例,脑挫裂伤12例。全部病例均曾昏迷,时间从4分钟~21日不等,中位数为65小时,其中30分钟以内7例,30分钟以上16例,受伤至出现精神障碍间隔时间从3小时~8年不等。

1.3精神症状

智能障碍:出现不同程度智能损害者共14例,占58%(14/23)。意识障碍:11例,均为昏迷苏醒后短时间内呈现,均伴有其它精神症状。

人格改变:14例,均与精神病性症状共存。精神病性症状:共有16例,占78%。

情感障碍:躁狂症状3例,其中表现为躁狂综合征2例;与分裂样症状混合存在1例,先有躁狂症状后有精神病性症状2例,与抑郁症状交替出现1例。抑郁症状2例,1例表现为抑郁综合征,1例与其它症状混合。神经症样症状:2例,。

1.4辅助检查

1.4.1头颅Ct所有病例均经头颅Ct检查,异常10例,占42%,其中脑软化3例,脑萎缩1例,脑软化并脑萎缩或硬膜下积液分别1例和1例,脑萎缩并脑积水或硬膜下积液各1例,硬膜下积液1例〔其中合并脑积水1例〕,脑水肿2例。病变部位:颞叶3例,额叶1例,额叶并颞叶1例,基底节1例,枕、顶叶1例,多部位1例,脑皮质1例,脑髓质1例。

1.4.2脑电图〔eeG〕23例患者中异常8例,占35%,其中轻度异常6例;2例轻、中度异常。所有检查病例未见痫样电活动脑电图。1.4.3经颅多普勒脑血流图〔tCD〕共检查12例,异常8例,占64%,

治疗方法及疗效单独应用抗精神病药治疗9例;7例联用抗精神病药与抗癫痫药。应用抗抑郁药3例;抗焦虑药7例。所有病例均同时应用脑活素等脑细胞代谢促进药。用药时间14日~92日,中位时间31日。疗效按以下标准判断:①治愈,指经治疗后精神症状消失,恢复正常;②好转,指精神症状有改善,但未完全恢复正常;③无效指经治疗后精神症状无改善。

2讨论

神经障碍的症状篇2

临床精神医学和法医学工作者由于受到“传统经验诊断”的影响,在诊断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障碍时,相互误诊是经常性的现象。自80年代我国制定了精神分裂症及情感性障碍的诊断标准并应用于实际工作中以来,这种失误虽有所减少,但仍时有发生。这给临床工作和司法鉴定工作带来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由此,笔者对1995年~1999年间遇及的两者误诊的病例进行分析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情况

11例均为发病两次以上,曾分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和情感性障碍者。其中男性7例,女性4例;年龄:16-58岁,平均31岁;文化程度:大学2例,中学8例,小学1例;职业:干部2例,工人4例,农民5例;住院次数:2次者3例,3次者4例,4次者4例。另外,3例有明显诱因,5例有明显精神病家族史。

1.2 方法

对上述病例,由3位具副高以上技术职称的医师,以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学会制定的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进行再诊断。以该再诊断的结果作为金标准,对照判断以往诊断失误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原因。

2 结果

通过上述方法再诊断后,确定11例中情感性障碍占7例,精神分裂症占4例。其中第1次住院时误诊者3例,其它均为在2次或2次以上住院时被误诊。

3 讨论

3.1 情感性障碍误诊为精神分裂症

近年来许多医务、法医工作者,对情感性障碍诊断过低,而精神分裂症的诊断严重扩大化,造成这种诊断偏差的原因是对疾病的概念认识不一致以及对疾病的临床现象学研究不深入。从70年代至今许多资料从不同的角度研究所谓“分裂性”症状在情感性障碍与精神分裂症鉴别诊断中的地位,认为“分裂性”症状并非精神分裂症的专有症状[1]。这些症状,诸如幻觉、妄想、思维形式障碍甚至紧张症等,在很多精神病如器质性精神病、情感性障碍等都可以出现。在临床上发现患者存在这些症状时,必须对疾病的过程详加了解、密切观察,以确定它们是在何种背景上出现。wHo组织的调查发现:Schneider一级症状可见于23%的典型躁狂症和16%的典型抑郁症。DSm-Ⅳ中明确规定:如有情感症状必须在精神病性症状之后出现,或持续时间明显较短,否则就不能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不要将情感低落误认为是情感淡漠。情感淡漠是情感普遍而深刻的变化,这种情感变化并不限于外在的表情、言语和行为,更重要的是患者主观上没有什么情感体验;抑郁症患者表现出情感低落、呆板、迟钝时,并非没有内心的体验,而是由于极度忧伤而抑制了整体的精神活动,故其无法通过言语来表达这种体验,而当症状缓解后,患者是能够描述当时的内心体验的[2]。如能了解这些情形并把握这些原则,那么对于减少将情感性障碍误诊为精神分裂症是大有帮助的。

通过回顾发现:本组资料中7例情感性障碍误诊为精神分裂症时,仍以情感症状为主导症状,同时出现一些“分裂性”症状。以往诊断时忽视了情感症状,而过分强调“分裂性”的症状,这是造成诊断失误的主要原因之一。这就提示我们仅研究横断面的精神症状不足以准确诊断或鉴定。另外,因为同一种或几种精神症状可以在不同的疾病中出现,故单纯以有无“分裂性”症状来鉴别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障碍,是对疾病的概念认识不足、绝对化及对某些症状的误解,这是造成误诊的又一原因。过去诊断狂躁抑郁症的经验和概念,是单纯以有无明显的“三高或三低症状”为准,当病人出现幻觉,妄想或逻辑障碍等所谓“分裂性”症状时,不论其“三大症状”如何明显,也一律划归精神分裂症。本组资料中将情感性障碍误诊为精神分裂症的病例数占误诊病例总数的比例为63.6%,由此可见这种倾向的严重性。

3.2 精神分裂症误诊为情感性障碍

与前述的情况相反,也有将精神分裂症误诊为情感性障碍的,尽管其比例较低(在本组资料中其占误诊总数的比例为36.4%)。精神分裂症也可有情感症状,尤其当患者情绪低落并有自杀的意念或行为时,更要考虑抑郁症的可能性。精神分裂症的情感症状大多数不足以达到诊断情感性障碍的标准,就通常情况而言,精神分裂症患者虽出现自杀意念或行为,但在精神检查中其诉说不出抑郁的心境,自杀意念或行为往往是受到幻觉或妄想症状的影响而产生的,情感症状是以“分裂性”症状为背景,当“分裂性”症状缓解时,情感症状也随之消失。

本组有4例精神分裂症误诊为情感性障碍,其原因是对情感性障碍的描述性定义理解不透。这些病例虽存在情感性障碍的某些症状,但并非以情感症状为主导症状,表现的是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或抑制。

3.3 建立正解诊断的工作方法

目前精神分裂症与情感性障碍均无特异的诊断方法。从实际工作出发,广泛收集病史,从临床症状的表现及其演变特点综合分析,严格掌握精神疾病的诊断标准,仍是建立正确诊断的“法宝”。笔者体会到,在遇及以情感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非典型病例时,在排除其他精神障碍如器质性精神障碍之后,应首先考虑情感性障碍,待排除后才可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这有助于减少诊断、鉴定失误。

转贴于

参考文献:

神经障碍的症状篇3

【关键词】心理障碍;内科;诊断;治疗;家庭支持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速度的加快,人们所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各种心理疾病的患者明显增多,目前,抑郁症的发病率在世界10大疾病中名列第4位[1],心理障碍患者或精神病患者也越来越多,严重危害着人们群众的身心健康[2]。心理障碍主要是指由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原因导致的各种心理异常活动的过程,当其程度达到医学界定的诊断范围时,就称之为心理障碍[3]。有研究表明,从神经内科角度了解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可以提高心理障碍患者的诊断率,提高治愈率[4]。为总结内科门诊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特点,提高诊疗水平,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本院内科门诊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10例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本院内科门诊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10例心理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男67例,女143例,年龄14~84岁,平均年龄(49.0±5.1)岁,其中14~18岁的患者2例,19~45岁的患者64例,46~84岁的患者144例,所有患者均符合第3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排除患有严重精神病的患者以及对药物成瘾或病情严重无法配合完成调查的患者。

1.2方法分析患者的性别比、病情程度、合并基础疾病类型等,指导患者填写抑郁自评量表及焦虑自评量表,分析其得分,抑郁自评量表得分及焦虑自评得分>50分时,认为患者有抑郁及焦虑症状;使用自制量表评价患者家庭支持情况,主要包括经济情况、家庭成员在家总时长、家庭成员与患者感情交流情况等5个方面,每方面20分,共计100分,以总体四分位数p75为分界值,分为家庭支持良好组与家庭支持一般组。

1.3统计学方法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2结果

2.1患者的基本情况本研究210例患者中,男67例,女143例,男女性别比为1:2.1,女患者平均就诊次数为(55.2±8.2)次,男患者平均就诊次数为(41.3±7.9)次,女患者比例及就诊次数远大于男患者,两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患者病种分析本研究中67例男患者中,32例患者为神经症、16例为情感障碍、4例为器质、2例为单纯性睡眠障碍、13例为其他;143例女患者中,69例为神经症、39例为情感障碍、6例为器质、7例为单纯性睡眠障碍、22例为其他,男女数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210例患者中,以神经症最多,共计101例,所占比例为48.10%,情感障碍55例,所占比例为26.19%,器质性精神障碍10例,所占比例为4.76%,单纯性睡眠障碍9例,所占比例为4.29%,其他35例,所占比例为16.67%;其中,神经症中又以焦虑症为主,其次为躯体化障碍。

2.3患者临床症状分析患者临床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睡眠障碍、乏力、恶心、手抖、肢体麻木等,其中以头痛、头晕为主,睡眠障碍和肢体麻木所占的比例也较大,67例男性患者中,头痛30(44.78%)例、头晕22(32.84%)例、睡眠障碍7(10.45%)例、肢体麻木4(5.97%)、乏力、恶心、手抖和其他各1(1.49%)例;143例女性患者中,头痛54(37.76%)、头晕50(34.97%)例、睡眠障碍12(8.39%)例、肢体麻木11(7.69%)例例、乏力4(2.80%)例、恶心5(3.50%)、手抖4(2.80%)例、其他5(3.50%)例。

2.4患者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情况分析本研究156例神经症和情感障碍患者中,140例患者使用抗抑郁药物治疗,所占比例为89.74%,其中,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使用的比例最高,其次为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再摄取抑制剂和黛力新;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中又以帕罗西汀和舍曲林为主。

2.5家庭支持与患者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使用自制量表对患者家庭支持情况进行评价,51例患者为良好组,159例患者为一般组;良好组51例患者中,有29例患者有头晕头痛的症状,发生率为56.86%,3例患者有睡眠障碍,发生率为5.88%,3例患者有肢体障碍,发生率为5.88%;一般组159例患者中,127例患者有头晕头痛症状,发生率为79.87%,16例患者有睡眠障碍,发生率为10.06%,16例患者有肢体障碍,发生率为10.06%,家庭支持与患者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良好组与一般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本研究对本院内科门诊2011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210例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来本院就诊的心理障碍患者,中老年人较多,女患者远多于男性患者,原因可能与女患者的就诊依从性高以及女患者心理疾病的比例相对较大有关。在基础疾病、婚姻状况以及工作情况比较中,男女患者是有差别的,这可能也与男患者的就诊动机有关。患者病种的分析结果显示,神经质和精神障碍是心理障碍患者的主要疾病,神经症中又以焦虑症为主,其次为躯体化障碍,该结果与文献相关报道一致,有文献报道[5],焦虑多与躯体症状有一定的关联,伴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较与基础疾病的患者相比,有更高的焦虑症发生率,因此,在今后的工作中,需要进一步重视对焦虑的心理咨询工作,对患者行必要的心理干预。本研究中,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睡眠障碍、乏力、恶心、手抖、肢体麻木等,其中以头痛、头晕为主,该类症状与神经系统常见症状相似,诊断较困难,因此,对于基础疾病的加重和心理疾病的表现需要正确区分。分析患者抗抑郁药物的使用情况,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使用的比例最高,该药物具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因此,对于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必须密切监测其血压变化。分析家庭支持与患者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发现家庭支持良好组的患者较一般组患者在临床症状表现上要轻,良好组患者的头疼头晕、睡眠障碍及肢体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一般组患者,这说明良好的家庭支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SimonG,ChisholinD,tregliam,etal.Courseofdepression,healthservicescosts,andworkproductivityinaninternationalprimarycarestudy.GenHosppsychiatry,2002(24):328-335.

[2]龚守会,李晓晖,司颖溪,等.综合医院神经科门诊失眠症患者临床特点分析及心理测评.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09,4(2):93.

[3]刘书莲.缓解期住院精神病患者健康教育需求状况调查研究.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11,19(4):570-571.

[4]夏云轶.神经内科门诊中心理障碍患者的临床统计分析.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4):244.

神经障碍的症状篇4

【关键词】病毒性脑炎;精神障碍

作者单位:136000吉林省神经精神病医院病毒性脑炎所致的精神障碍是临床常见疾病,它不仅表现神经症状,而且尚有严重的精神紊乱表现[1],从而提示精神症状与神经症状之间的关联问题,本文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67例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的综合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就其临床特点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筛查样本: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两年间107例病毒性脑炎的住院患者中,根据中国精神疾病分类及诊断标准CCmD-Ⅲ的诊断标准[2],有67例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并按发病年龄、前驱期、起病形式、首发症状、各种类型的精神表现、神经系统的阳性体征、疗效、预后进行统计、分类。

2结果

被诊断为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67例患者中,男23例,女44例;年龄在6~61岁之间。脑电图异常者为55例,占82%。疾病与年龄的关系:6~20岁21例,占31%,21岁~40岁,29例,占43%,40岁以上者17例,占26%。其他结果如下:

表1前驱症状

前驱期%上呼吸道感染4262腹泻710腮腺炎23计5175表2起病形式

起病形式例数%急起病5278亚急起病1218慢性起病34表3首发症状

首发症状例数%精神症状3147意识障碍1928抽搐710头痛812言语障碍23表4精神紊乱种类

种类例次%运动-精神异常5848类妄想状态1714谵妄状态54.1意识混浊1411.7不协调兴奋、抑制75.8幻觉1815健忘状态86.6记忆障碍97.5言语紊乱21.6计125次100表5神经系统体征

神经系统体征例数%巴彬斯基一侧阳性1827巴彬斯基双侧阳性812掌颌反射阳性812克氏征阳性58肌能力增强11152.1治疗全部应用抗病毒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根据抗精神病药物使用频率,其顺序为奋乃静片4~28mg/d,氯丙嗪片50~200mg/d,维思通片1~2mg/d,氟哌啶醇注射5~10mg/d。

2.2临床分型根据本组资料将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分为三型:

2.2.1精神紊乱型(31例,占47%)以精神障碍为核心及首发症状[3]。其特点为:①急性起病。②多种精神症状。③存在病理反射。④脑电图有改变。⑤抗精神病药物治疗效果明显。⑥愈后较好。

2.2.2意识混浊或谵妄状态型(19例,占28%)特点为:①急性起病。②有明显的意识障碍。③脑电图有改变。④病程较长。⑤以抗病毒治疗效果明显。

2.2.3抽搐发作型(7例,占10%)其特点:①抽搐发作,意识丧失。②同时存在多种病理反射。③这一型容易留下后遗症(人格改变)。预后:除2例死亡外,均达好转程度。

3结论

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是神经科、精神科常见的一种严重的疾病,是两科交叉性疾病,又因它的临床表现错综复杂、涉及多种精神及神经功能紊乱,因此我们应全面掌握其临床特征。据我们对67例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临床分析,有如下特点:

3.1认识前驱期症状,是诊断病毒性脑炎的前提,根据本组资料有感染史者51例,占75%;其中上呼吸道感染者42例,占61%;腹泻7例,占10%;腮腺炎2例,占3%,这与国内报导35%~60%的资料相符合。

3.2起病形式,是诊断器质性精神病的重要条件,本组资料看到,急性起病52例,占78%,亚急性起病12例,占18%,慢性起病3例,占4%。这与文献报导相一致。

3.3精神障碍见于病毒性脑炎病程中的各个时期,尤其是疾病的早期更为明显,特别是首发症状以精神障碍为首发者,要和功能性疾病相鉴别。据文献报导精神障碍的出现率约为80%,本组资料为47%,低于文献报导数据。精神障碍表现形式各种各样,运动精神异常为48%,类妄想状态14%,不协调精神运动性兴奋、抑制为5.8%,幻觉状态15%,据日本秋元报告运动-精神异常为70%~90%,表情呆板为82%~88%。

3.4意识障碍是病毒脑炎的常见症状,发生率达90%,它发生在病毒性脑炎的各个时期,有明显的波动性,因而有时难以判断。本组资料中以意识障碍为首发症状者占28%,出现意识障碍者占82%。

3.5神经系统体征:巴林斯基阳性,26例,占39%;原始反射8例,占12%;肌张力增强11例,占15%。据秋元的资料,原始反射出现率15%~68%,肌张力增强69%~85%,巴彬斯基阳性率3~16%,踝阵挛15~50%。

3.6脑电改变脑电异常者所占比例为82%,与国内报道较为一致。

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是介于神经科和精神科的边缘性疾病,临床表现错综复杂,即有神经科体征,又有精神异常表现[4,5]。在临床实践中要注意症状鉴别,掌握脑器质性精神障碍的临床特征。避免脑器质性疾病诊断扩大化,完整认识全面掌握病毒性脑炎所致精神障碍疾病的各个时期表现及特征,非常必要,提高临床的确诊率,减少误诊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沈渔.精神病学.第3版,1995:p440.

[2]CCmD-Ⅲ.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

[3]精神病学丛书.第2卷:p28.

神经障碍的症状篇5

关键词:边缘型人格障碍;诊断;演进

1概念

边缘型人格障碍[2](borderlinepersonalitydisorder,BpD)是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为特征的一组人格障碍。表现为有情感爆发或发怒的历史;人际关系时好时坏,要么与人关系好,要么极坏,几乎没有持久的朋友;在感到人际关系紧张、被拒绝或被遗弃时过量服药;对孤独感到恐慌;依赖性严重,可以带有敌意也可以是绝望性的;明显的冲动行为方式,与人关系不稳定,或反复自杀或自伤的姿态;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同样表现出冲动性,缺乏目的性,缺乏安排和安排,做事虎头蛇尾,很难坚持需长时间才完成的某一件事。

2边缘性人格概念的的提出及发展

2.1早期描述及精神动力性理解

2.1.11905年emilKraepelin[3]对一类患者进行大量观察,认为这类患者处于精神错乱和正常之间的状态,将其分为3种亚型:意志力不稳定,其特征是幼稚、刁蛮、易激惹、难管理、自私、缺乏同情心,此类患者接近现在的边缘型人格障碍患者;说谎者和骗子;假性抱怨倾向者(接近现在的偏执型人格)。

2.1.2Stern[4]首次应用"边缘性(borderline)"术语描述心理病理程度介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一类患者。Stern将边缘性病理当成一种稳定的内部精神实体,认为早期抚养失败是边缘得以产生的原因,并认为患者所体验到的焦虑要早于神经症的焦虑。

2.1.3Ziboorg[5]提出了"游走性精神分裂症"的概念,其特征是具有"正常"的外表,但他们情感肤浅,具有内向性思维,没有能力长期从事某项工作或维持长久友谊,他将病态人格、杀人犯及性变态者都放入这个群体中,认为是精神分裂症的亚型。

2.1.4Deotsch[6]描述的这类患者处于神经症与精神病之间,没有将早期的认同整合为稳定的个人身份。这类患者具有内在空虚感、明显的被动性、高暗示性、有现实及人格解体症状,她把这类患者称为"虚假(仿佛样)人格"。

2.1.5Hoch等用"假性神经症性的精神分裂症"描述这些患者表面上看上去像神经症,但在其神经症性外表下面存在着分裂症的核心特征:泛焦虑(一种弥漫性焦虑结构);泛神经症(多种神经症症状);超价观念(没有达到妄想程度);容易对家庭成员发火;具有冲动性、性滥交、性倒错及性压抑倾向。

2.1.6Knight[7]用"边缘状态"描述了一类具虚弱自我结构的个体,他们没有明显的精神病性症状,表现出大量的自我机能虚弱性,表现在概念形成、判断、计划及抵御原始潜意识冲突能力缺乏,处于神经症和精神病之间的位置。

2.1.7Frosch[8]首次从精神分析的角度把以往研究进行综合,用"精神病性人格"描述神经症与精神病之间的疾病谱,认为这类患者虽具有精神病性人格特征,但具有相对完整的现实检验能力,能够从精神病性的退行中很快恢复正常。

2.2边缘性人格组织理论Kernberg[9]提出了边缘人格结构的概念,其结构介于重性精神病性人格结构和轻度神经症性人格结构之间,包括了多种严重的人格障碍,其共有特点是身份认同弥散;原始防御机制,如分裂、否认、投射、付诸行动和投射认同;现实检验能力完好,但是很难承受变动和失败。

3边缘型人格障碍诊断的演进过程

3.1边缘型人格障碍作为诊断实体进入临床,是在1948年的DSm-i,当时叫做"情绪不稳定型人格障碍",在1968年的DSm-ii中取消,因为当时它与循环型人格障碍有很大重叠。

3.2在Kernberg边缘人格组织研究的基础上,Grinker[10]等根据临床经验总结出了边缘型综合征概念,首次定义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4条诊断标准:自我认同失败;依赖性的人际关系;基于孤独感的抑郁;显著的愤怒表达。

3.3Gunderson等[11]回顾以往有的研究文献,总结出了几个描述性的标准:情绪烦躁,冲动行为,人际关系不佳,精神病样认知,社会适应不良,并发展了一个半结构性的研究工具DiB(thediagnosticinterviewforborderlines)[12],该诊断工具能够很好地鉴别分裂症、抑郁症和BpD,并从中总结出7条BpD诊断标准。

3.41979年,Spitzer等[13]进行研究,增加了"认同紊乱"这一诊断条目,确立了1980年DSm-lli中BpD的8条诊断标准。1994年,对DSm-lli的诊断标准进行了300多项研究,增加了"精神病样体验"条目,确定了现在DSm-iV中边缘人格障碍的九条诊断标准。

3.51980年DSm-Ⅲ,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取代了循环型人格障碍,诊断标准是:在符合冲动型人格障碍的基础上,又符合边缘型的5个诊断条目中的2个就诊断为边缘型人格障碍。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诊断系统中尚无这一诊断名称,但有冲动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其诊断条目有8个,兼有iCD-10中冲动型及边缘型人格障碍各4个条目。按照iCD-10,同时符合以上两种诊断条目的应诊断为BpD。

4边缘型人格障碍诊断现状

4.1边缘型人格障碍长期以来是精神医学界争论的焦点,根据目前DSm一1V对边缘型人格障碍的诊断标准规定,满足9条标准中的5条即可诊断为BpD,这样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就有可能有256种不同的BpD诊断标准,这极大阻碍了对BpD的病因、病机的研究。

4.2美国精神病协会将边缘型人格障碍的症状维度概括为4大类:情感不稳定性;冲动攻击及自伤、自杀行为;认知一感知功能缺损;人际关系紊乱。

4.3DSm-V中关于边缘型人格障碍的修订建议

4.3.1DSm-V[14]建议对人格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进行调整,将人格障碍分类为:too边缘型人格障碍,t01强迫型人格障碍,t02回避型人格障碍,t03分裂型人格障碍,t04型人格障碍,t05自恋型人格障碍,t06特定的人格障碍特质,并建议对人格障碍类型采用叙述形式,描述自我功能、人际功能的缺损,以及特征性的特质类型。

神经障碍的症状篇6

一位30岁的女性患者,近七年以来反复发作胸闷,持续时间较长,从数小时到数天不等,白天休息或夜晚睡觉均会发作,劳累时症状加重。即使经过充分休息,症状也不能完全消退,充其量可以恢复到活动前轻微的胸闷状态。多家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做心血管全面检查,没有发现任何异常,一直按照“心肌炎”治疗,医疗费用不菲,但没有任何效果。

经过仔细询问,患者七年以来情绪低落消沉,思维缓慢,生活没有乐趣,且有失眠等症状,诊断为抑郁症。用抗抑郁药物及心理治疗两个月,抑郁和胸闷气短完全消失,嘱其坚持服药至少一年。

这位女性患者,就是典型的心理障碍所引起的心血管症状。

所谓心理障碍所引起的心血管症状就是患者有心慌、胸闷或胸痛等心血管方面的症状,而客观检查却发现不了任何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证据。心理障碍所引起的心血管症状是心血管内科比较常见的问题,也是困扰心血管内科医师和患者的一种疑难杂症。许多患者因为对这个疾病不了解,经常奔波在各个综合医院心血管内科就诊,花费大量的人力和钱财,却不见任何好转,患者长期遭受心身方面的痛苦,很是令人痛惜。

各种心理障碍均可以在心血管方面出现症状。由于许多心血管内科医师对心理障碍缺乏了解,特别是对心理障碍表现的心血管症状的特征认识不足,导致心血管内科医师无法识别心理障碍。有许多患者已经被告知是心理障碍所致,由于患者对心理障碍有耻辱感,拒绝接受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有些患者在心血管症状出现时能够觉察到抑郁或焦虑等情绪问题,但认为抑郁或焦虑症状是“心血管疾病”的结果,而不是“心血管疾病”的原因,这些患者也不会接受心理障碍的诊断和治疗。更有不少的患者,症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不足以诊断任何心理障碍,仅仅是一过性的、不愉快的思想或情绪出现就可以在心血管方面出现症状,由于患者很难觉察到这些一过性的、不愉快的思想或情绪,因此也很难接受思想或情绪问题引起的心血管方面出现症状。

比较常见的的心理障碍

心血管内科比较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焦虑障碍、抑郁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等。

焦虑障碍

包括惊恐发作、广泛性焦虑症等,是心血管内科最常见的心理障碍。其中,惊恐发作是心血管内科最多见的焦虑障碍,是一种突如其来的急性焦虑发作,常伴有明显的心血管系统症状,如突发性心悸、胸闷、血压升高等,可以伴有全身乏力、抖动、四肢麻木等症状,持续时间一般在30~60分钟以内。

严重者出现惊恐体验,仿佛窒息降临,死亡将至,恐惧万状。惊恐发作往往在心血管内科被误诊为心律失常、冠心病、心力衰竭和嗜铬细胞瘤等。

广泛性焦虑症患者一直担心、紧张和害怕,而客观上并不存在某种威胁或危险。尽管患者也知道这是一种主观多虑,但无法控制使其颇为苦恼。

抑郁障碍

抑郁障碍是心血管内科比较常见的一种心理疾病,其核心症状是情绪低落、思维迟缓和行为迟钝。其他症状有主动性活动明显减少,悲观绝望,度日如年,对生活失去兴趣;有的自责自罪,常常内疚,认为一切都灰蒙蒙的,严重的可因消极、厌世观念产生自杀行为;可伴有程度不等的焦虑症状。

躯体形式障碍

包括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是一种以多种多样、经常变化的躯体症状为主的神经症,为慢性波动病程。在心血管内科也是相对多见的心理疾病,表现为心血管系统症状,如心悸、胸闷和胸痛等症状,可以伴有抑郁或焦虑症状,但不符合抑郁症或焦虑症的诊断标准。

心理障碍为何会出现心脏症状

许多患者可能会问,为何心理障碍会表现心血管症状?从现代心身医学理论来看,心理和身体是不可分割的一个统一体,心理疾病可以在身体上出现一系列的症状,身体疾病也可以合并程度不等的心理障碍,这些观点已经成为心身医学家的共识。

从神经内分泌角度来看,心理障碍患者出现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表现为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增强,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减弱。由于所有内脏系统都受植物神经系统支配。因此,心理障碍可能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引起包括心血管在内的所有内脏系统出现一系列症状。

心理障碍出现的心脏症状的特点

心慌

心慌出现时,到医院作心电图检查可以发现心脏跳动过快,或跳动正常而搏动力量过强,或发现数目不等的来自心室或心房的过早搏动。所谓过早搏动就是心脏提前发放的一个搏动。患者对过早搏动很是敏感,每一个过早搏动出现时都能感知到。大多数患者感知的往往不是提前出现的心脏搏动,而是过早搏动后正常出现的长间隙,患者可能认为是“心脏停跳”,个别患者可能伴有一过性胸闷。

其实,这种过早搏动是没有风险的。心慌症状一般与活动无关,甚至在适当活动时心慌会改善。另外要说明的是,真正的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来自心室或心房的过早搏动,一般与活动有关。虽然可能有很多早搏,但患者往往感觉不到。

胸闷

胸闷症状持续时间长短不一,短者几分钟到30分钟以内,但是大多数患者持续时间比较长,有几小时到几天不等。绝大多数患者的胸闷症状与劳累、没有关系。确实有些患者的胸闷很像器质性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即出现劳累诱发的胸闷、夜间入睡时胸闷加重,甚至在夜间睡眠时突然出现呼吸急促,后二者主要见于焦虑障碍,或抑郁障碍伴有明显的焦虑症状的患者。

其中,劳累诱发胸闷者,有些患者休息后症状很快缓解的,但大多数患者休息后很长的时间才能缓解,或者恢复到活动前的轻微的胸闷状态。夜间入睡时胸闷加重者,往往采取坐起减轻胸闷,很像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引起的左心衰竭的症状。许多患者坐卧不安、焦躁,坐起并不能完全缓解症状,往往需要下床活动,或外出活动才可以缓解胸闷症状。有些焦虑障碍的患者,特别是夜间睡眠时突然出现的呼吸急促,更酷似心脏原因引起的急性心力衰竭,但是心血管内科医师检查,却发现不了任何心力衰竭的证据。对这些患者,按照心力衰竭治疗没有效果,或出现程度不等地减轻,但不会消退,经过抗焦虑能很快完全消退。

胸痛

胸痛的部位在胸前区,往往游走不固定,也有些患者胸痛的部位固定不变,持续时间一般比较长,与劳累没有关系,而与情绪有明显的相关性。

血压升高

有些心理障碍患者,在疾病发作时表现为突发性血压升高,血压一般在30~60分钟内自动恢复正常,极似心脏科常见的嗜铬细胞瘤。

常见的心理障碍会出现哪些心血管症状

常见的心理障碍可以出现心慌、胸闷、胸痛和血压升高等心血管方面的症状,心电图可以出现类似心肌缺血的St压低、t低平或倒置。老年人易被误诊为冠心病和心力衰竭,年轻人易被误诊为心肌炎,或笼统地被冠以“心脏神经症”的诊断,而得不到有效的治疗。

警惕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合并的心理障碍

除了单独的心理障碍会引起的酷似心血管疾病的症状外,确实发现许多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合并心理障碍,这种心理障碍仍然可以在心血管系统方面出现症状,甚至在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出现症状之前,就已经出现了如前所述的心理障碍的心血管系统症状,应该引起心血管临床医师和患者的高度重视。

案例

一例家族性肥厚性心肌病患者出现了与劳累无关的、持续时间比较长的心慌和胸闷,按照肥厚性心肌病治疗多年没有任何效果。经过仔细询问,原来合并抑郁障碍和急性焦虑,经过应用抗抑郁和心理治疗,症状完全消失。很多高血压患者合并急性焦虑,在原来持续性高血压的基础上,出现阵发性血压升高,单独应用降压药物无法控制,加用抗焦虑药血压降到满意控制。

许多冠心病患者,出现心慌、胸闷和胸痛的症状,症状并不典型,冠脉造影显示冠脉确实存在严重狭窄,但支架治疗没有任何效果,如果仔细询问,可以证实是抑郁或焦虑障碍引起的心血管症状。

如何识别心理障碍

无论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血管疾病,对出现上述不典型心血管疾病症状的患者,在心血管内科按照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治疗没有效果,应该高度怀疑心理障碍引起的心血管疾病症状。

对于牵涉多个内脏系统,在多个内脏系统出现的症状,经常到多个科室就诊的患者,常规治疗没有效果,应该高度怀疑心理障碍引起的躯体化症状。

如果心血管医师在心理障碍诊断和治疗方面缺乏经验,应该推荐患者到心理科或精神专科就诊,进一步明确诊断。对于抑郁障碍患者,要询问有无自杀倾向或自杀的病史,对于有明显自杀倾向的抑郁障碍患者,建议转入心理科治疗。

是否有治疗的必要性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是心血管病的一个危险因素。

据调查,在有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的人群中,高血压的发生率增加两倍,卒中、心绞痛和心肌梗死的危险增加六倍,死亡率增加两倍以上。

因此,无论是否合并器质性心血管疾病,抑郁障碍和焦虑障碍均需要积极治疗。

药物治疗与心理治疗比较

总的来说,药物治疗控制症状效果好,但服药时间比较长,复发率高,有些患者需要长期服药。

神经障碍的症状篇7

关键词:医学心理;心理障碍;任务驱动式;教学研究

1课题:

《心理障碍》的任务驱动式教学教学目标:(1)能力目标。熟悉心理障碍概述、神经症性障碍。(2)知识目标。掌握心理障碍的概念;心理障碍评价原则;心理障碍判断标准、分类等。(3)素质目标。掌握心理障碍分类及各种常见的心理障碍。(4)重点难点。神经症性障碍。(5)解决办法。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通过视频观看和技能训练,提高诊疗水平。(6)教学准备。教案、视频、网络及多媒体教室。(7)教学学时。2学时。

2教学步骤设计

2.1引入

案例引导:背诵《考场守则》的大明大明是高校大学三年级学生,他不喜欢现在所学的专业,认为是自己高考发挥失利,检查不仔细才进到现在的大学。因此,他在大学的每次考试都会反复检查试卷,为此,感到焦虑不已。大学二年级时,他每天早上都背诵《考场守则》以后才能安心上课,如果没有背完,则焦虑紧张、思绪混乱、无法上课,同学们都不理解大明的这种行为,他自己也感到痛苦不堪。通过“背诵《考场守则》的大明”这个案例,引导学生讨论、思考问题(1)本案例中描述的大明是否有心理障碍?(2)心理障碍的评价原则是什么?准备:教师分布学习任务,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共同探讨学习。

2.2知识讲解

通过案例引导,引出本节教学内容。

2.3心理障碍概述

心理障碍:也称病理心理、变态心理、心理疾病、异常心理等,是指人的心理、行为及人格上的种种异常,表现为一个人没有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适宜方式生活,以致使其行为后果对本人和社会都造成不适应。心理障碍的“三原则”: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统一性原则: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任何正常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无论形式和内容都应与客观环境保持一致性,否则就为异常。心理活动的内在协调性原则:个体的知、情、意在自身是一个完整、协调的统一体,各种心理过程之间具有协调一致的关系。人格相对稳定性原则:人格是个体在长期的生活经历过程中形成,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在一切活动中显示出区别于他人的独特性,在没在外界重大刺激和变革的情况下,一般不易改变。如果个体在没有明显外部原因的情况下,人格表现反复无常,往往是心理异常的一个突出特点。心理障碍判断标准:标准包括:经验标准、社会适应标准、医学标准、统计学标准。心理障碍分类:(1)轻度心理障碍:是指心理活动某些方面受损,表现为高级神经功能活动失调,往往无器质性损伤,适应环境的能力受到一定的影响,但有自知力。(2)重度心理障碍:是指个体的心理障碍程度较重,心理全面受损,心理活动的各方面协调一致性瓦解,个体与现实环境的关系严重失调。有些人可能脑部还存在某些器质性病变,对个体心理和社会的危害较严重。(3)心理生理障碍。是由于心理因素的作用而导致的躯体功能性障碍和躯体器质性病变的一类疾病,这类疾病在发生、发展及转归过程中都与心理社会因素的刺激有关。(4)人格障碍。是指人格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固定的、持久不变的异常行为模式。(5)行为问题和不良行为习惯。是指影响健康的行为习惯,常见的不良行为有:药瘾、烟瘾等。

2.4神经症障碍

神经症定义:又称神经官能症,是一组非精神病性功能性障碍。病人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功能或社会功能,但没有任何可证实的器质性病理基础,病程迁延呈发作性。其共同特征:一组心因性障碍;功能性障碍;具有精神和躯体两方面症状;有一定人格物质基础;是可逆的;社会功能相对良好;自知力充分。常见分类:(1)恐怖症。以恐怖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病人对某种特定事件、处境或在与人交往时产生强烈的恐怖和不安,有心悸、出汗、手抖等植物功能失调症状,采用回避方式来解决这种焦虑不安。病人明知没有必要,但不能阻止恐怖发作。分为社交恐怖、场所恐怖、特定恐怖三种类型。(2)强迫症。是一组以强迫症状为主的神经症,其特点是自我强迫和自我反强迫同时存在,病人意识到行为的不必要性,但不能控制,并为此感到强烈不安。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二种类型。(3)焦虑症。是以焦虑、紧张为主的情绪障碍,伴有植物神经系统症状和运动性不安。焦虑症病人的焦虑并非由于实际的威胁或危险所引起,并且其紧张惊恐的程度与现实情况很不相称,分为惊恐障碍和广泛性焦虑两种类型。(4)疑病症。是一种以持久的担心或相信各种躯体症状的优势观念为特征的神经症,病人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各种医学检查阴性和医生的解释均不能打消其疑虑。即使有时病人确实存在某种躯体障碍,也不能解释所诉症状的性质、程度,或其痛苦与先占观念。(5)神经衰弱。是指一种以脑和躯体功能衰弱为主的神经症,以精神易兴奋又易疲劳为特征,常有情绪烦恼、紧张、易激惹等症状,这些症状不能归因于躯体疾病、脑器质性病变或其他精神疾病,但病前可存在持久的情绪紧张和精神压力。

2.5教学效果验收训练

教师提出具体心理障碍症状,学生回答问题、角色模拟、积极配合训练。

神经障碍的症状篇8

关键词:神经外科;意识障碍;观察;护理

神经外科重症患者症状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产生意识障碍的现象,常见的能够引发意识障碍的神经外科重症包括颅腔感染、高血压致脑出血、严重的颅脑损伤以及颅腔肿瘤等。患者颅腔肿瘤手术前后都易发生意识障碍。意识障碍是病情加重的征兆和表现,严重时会危及患者生命,素来引起医护人员的重视。神经外科重症患者中出现意识障碍的患者是临床观察、治疗和护理的重点对象[1-2]。笔者作为一名神经外科的护士,根据自己多年的护理工作经验,试图通过观察分析我院神经外科100例重症患者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和护理干预方式,总结观察结果并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患者康复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对神经外科重症患者意识障碍的观察和护理提供一些经验,现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100例我院神经外科2012年12月至2014年6月期间接收给与治疗护理的意识障碍重症患者中男性54例,女性46例,年龄在35岁至81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3.45±7.56)岁。100例重症意识障碍患者中严重脑损伤70例,其中原发性脑干损伤11例,脑挫伤伴颅内血肿8例,脑挫伤21例,颅内血肿有30例(脑内血肿7例、硬膜外血肿11例、硬膜下血肿12例);颅内肿瘤手术患者意识障碍20例,其中鞍区肿瘤6例,侧脑室内肿瘤2例,小脑半球肿瘤7例,大脑半球肿瘤5例;高血压致脑出血4例;颅腔感染6例。

1.2观察指标

综合利用各种检测仪器,主要观察指标为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另外从外表上观察患者面部神情和瞳孔的状况。

2治疗结果

治疗结果判定根据治疗结果分级将其划分为五个等级。观察、治疗和护理后六个月100例神经外科重症意识障碍患者死亡17例,植物人8例,严重伤残15例,轻度伤残20例,恢复良好40例。总体疗效较好。

3观察和护理体会

3.1生命体征检测及护理

在100例意识障碍的患者中,因严重脑损伤和颅内肿瘤而导致的意识障碍案例占总例数的90.0%。这两类意识障碍的重症患者存在有呼吸机循环的紊乱现象,若想得到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稳定好呼吸循环系统是一个重要的前提。在重症监护室的观察过程中,多次、综合、动态的观察测量结果具有临床观察和治疗的意义。所有的检测指标中心率有最高的敏感度,它是身体在应激反应过程中最活跃的变化指标。心率加快的主要原因包括呼吸紊乱和血压变动。在患者的心率比正常状态每分钟增加十五次时,应当给予呼吸和呼吸道检查,及时吸痰以疏通呼吸道,并观察消化道出血状况,这有助于控制病情的发展。有一少部分的患者在出现心率的变化之后,并未有呼吸紊乱、痰多和消化道出血等症状,经进一步检查后得知这类患者血液中有大量的二氧化碳留存,这时用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方式可以使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降到正常水平,心率也逐渐稳定下来。

3.2呼吸道的护理

意识障碍重症患者在意识混沌的状态下常伴随发生呕吐物进入呼吸道造成呼吸道梗阻的情况,呼吸道梗阻进一步引发脑水肿、大脑缺氧和癫痫病的发生,若得不到救治,会加重病情,危及生命。在观察和护理工作中密切观测患者呼吸状况并定期进行血气分析,才能及时预测和了解呼吸道的畅通性。及时清理呼吸道梗阻物,并用呼吸机辅助患者呼吸,能有效保障大脑供氧,避免危险事故的发生。为了防止肺部感染,要及时对患者吸痰,并严格保障操作的无菌性。

3.3意识障碍的观察

意识障碍根据程度深浅可划分为几种层次,这是判断患者病情的重要依据。这需要护理人员对患者的面部表情、言行方式和瞳孔状态进行具体判断和划分。障碍的程度由浅到深依次为:清醒、嗜睡、恍惚、半昏迷、昏迷。另外还可以对患者进行神经反射测验,密切关注患者泌尿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功能[3-5]。

3.4认知康复护理

对患者才去循序渐进的心理治理和心理护理措施。护士要耐心地给予患者热切温暖的关怀,灵活运用患者存在着明显感觉和意识的身体或心灵感觉,比如患者视觉比较清醒,可以给他观看自己的或家属亲人的照片,若听觉上比较清醒,则可以采用音乐治疗的方式。

3.5消化道观察护理以及营养支持

意识障碍的重症患者身体处于应激的兴奋状态,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会暂时紊乱,同时消化道也常发生出血现象。在意识障碍期间患者机体处在高代谢状态,营养分解效率高,耗能急剧增加,这种状况会加重患者病情[6]。因此提供肠道内营养可有效防止此种现象的发生。在患者住院初期可用鼻饲的方式提供营养,供应量遵照从少到多,少量多次的原则。注意观察鼻饲的反应,及时处理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郑巧,段辉菊,吴洁.神经外科意识障碍病人躁动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外医疗:论著,2011(16):13-14.

[2]张清平,陈建良,邱建东,等.10607例颅脑创伤住院病例临床特征分析[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0,26(1):17.

[3]曹亚梅,马艳梅.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护理效果观察[J].西部医学,2011,19(11):41-42.

[4]李红.神经外科监护室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护理研究,2009,16(6):92.

神经障碍的症状篇9

为何查不出病?面对医生的检查结果,她并不放心,相反她更怀疑自己有病没查出来,还是经常感到不舒服,有时头痛,有时胸闷,有时胃痛……反正就是难受。

近日,她在家人的陪同下,又来到了某医院精神科。在医院里覃女士经过检查,身体仍没发现什么器质性病变。专家认为,她患了一种当今中老年人很常见的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这种病的主要特征,就是持久地担心或相信自己患有各种躯体疾病。病人常因这些症状反复就医,但通过各项医学检查却都查不出问题,病人经过医生的解释仍不能打消疑虑。覃女士经过两个多月的药物和心理治疗,她的这些症状逐渐消失了,人也变得开朗了。

临床发现,“身体不适”是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主诉,患者出现的症状可以涉及身体任何系统和部位,常见的是心脑血管系统不适、胃肠道不适,甚至还伴有一些妇科、男科的病症。

躯体形式障碍症女性发病率比男性高

躯体形式障碍症女性的发病率要比男性高,尤其女性在更年期比较多见。这与女性性格比较敏感、多疑,对自身和生活要求更严格都有一定关系。这类女性患者往往过度关注自己的身体,过度担心自己的健康。男性患者被发现往往有追求完美性格。

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常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其实患者的这些不适症状的出现,是患者心理因素的表现,称为“情绪失读”。以覃女士为例,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发现,她面临着家庭问题和女性更年期的困扰。一方面,身体的不适变化造成她长期情绪低落,同时,由于她对身体和家庭的过度担心而焦虑,这种不良的情绪同样影响到躯体,出现了多种不适症状。

躯体形式障碍的患者一般会拒绝探讨心理病因,坚持认为自己是身体有病,而倾向于长期反复就医。这些往往会影响到生活和工作,经济负担加重,生活质量也越来越差。专家认为,目前对此类病人的识别率较低,提高当代各科医生对躯体形式障碍的识别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患者本人和家人也需多了解一些该病的医学知识。

躯体形式障碍有三大类型

躯体形式障碍主要有三个类型:躯体化障碍、疑病障碍和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了解这三种类型的临床表现,病人或其家属可以及早进行相关的治疗。

躯体化障碍:临床表现为多种、反复出现、经常变化的躯体不适症状为主的神经症。症状可涉及身体的任何部位或器官,常导致患者反复就医和明显的社会功能障碍,常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常见症状为疼痛、胃肠道不适,尤其慢性疼痛较多见以及泌尿生殖系统(常见的有尿频、排尿困难)、呼吸和循环系统(如气短、胸闷、心悸等)、假性神经系统的症状。

疑病障碍:患者持续存在疑病观念,在并不确定自己是否有病时,她们总认为自己患有一种或多种躯体疾病,而且常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某一个器官上。这些患者会反复就诊,却又往往拒绝医生的解释和治疗,坚持认为疾病是存在的。

躯体形式的植物神经功能紊乱:这样的病人会出现心悸、出汗、脸红、颤抖等症状。还会出现部位不定的疼痛、烧灼感、沉重感、紧束感、肿胀感等。病人把这些症状归于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和胃肠系统等与植物神经相关的特定的器官或系统,但经过检查却没有发现这些器官有病变。

专家提醒,有些躯体疾病在早期可能难以找到客观的医学证据,因此,各类躯体形式障碍的诊断要求排除各类躯体疾病所引起的躯体不适。临床上,对年龄超过45岁而首次表现躯体不适为主要症状者,一定要谨慎,以免误诊。

治疗需要心理疏导

一般来说,躯体形式障碍的病程都较长,基本在两年以上,患者常伴有社会、人际及家庭行为方面的长期障碍。比如在工作和生活中持续出现不愉快的事,与遇到的困难、冲突密切相关。

神经障碍的症状篇10

焦虑是一种情绪反应,是一种情感表现。当人们面对潜在的或真实的危险、威胁时,产生情绪反应,是应激反应的一个组成部分。一般有明确诱因,适度的焦虑属于正常焦虑。病态焦虑则是指不适当的焦虑表现,多无明确的致焦虑因素,或有明确致焦虑因素,但反应程度、持续时间与致焦虑因素不相称。正常焦虑与病态焦虑之间可以是一个连续过程,没有绝对的界限。

区别正常焦虑与病变焦虑,应注重掌握以下两点:①焦虑体验的持续时间长短及程度的深浅。正常焦虑持续时间短,程度较浅;病态焦虑持续时间长,程度较重。②焦虑症状产生及消失的条件。焦虑原因解除或因其他某些活动影响正常焦虑可减轻、消除,病态焦虑不减轻或减轻后又复发,难以消除。正常焦虑的原因经治疗者分析和解释,原因比较清楚,病态焦虑常找不到真正的原因。

特质焦虑与状态焦虑

施皮尔伯格把焦虑分成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特质焦虑是相对稳定的、作为一种人格特质且具有个体差异的焦虑,是一种习得的行为倾向。具备特质焦虑特征的个体,即使面前不存在引起焦虑的刺激情景也会感到忧虑重重,焦灼不安,也称之为长期焦虑。状态焦虑用来描述紧张、恐惧、忧虑、神经质等复杂主观感受,同时伴有植物神经系统亢进的症状,一般为短暂性的。多由于某个固定的情景所引起,是个体对环境变化的应激,反映了某一特定时间的焦虑,其焦虑程度随时间和环境的变化而波动。

考试焦虑与社交焦虑

个体面临考试情境特定状态下产生的焦虑称测验焦虑,描述在测验状态下焦虑水平上的个人差异,是一种情境特定化的人格特质,以青少年较多见。社交焦虑也是一种特定情境的状态焦虑,个体暴露于陌生人或者可能受到他人审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场合时出现明显而持久的恐惧或害怕等症状,达到影响工作、学习和其他活动的程度,而且痛苦持久,甚至出现回避行为。社交焦虑障碍和社交恐怖症可视为同义词,表现多种多样,如害怕参加集体活动,害怕与人会面交谈,害怕被人注视等。

焦虑症性、焦虑综合征、焦虑障碍

焦虑症状是任何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都会表现出来的对现实不适的反应,如紧张、担心、恐惧反应,一般称焦虑症状;焦虑综合征介于焦虑症状与焦虑障碍之间,是焦虑的一组症状,包括情绪体验、植物神经系统及运动行为特征的表现。综合医院以躯体疾病引发的焦虑较常见,一般较轻,焦虑症状出现的同时,多伴有生理症状(躯体性焦虑),有人称为“器质性焦虑综合征”,其诊断必须排除原发性焦虑症,符合焦虑症的症状标准。焦虑障碍是症状严重达到变异水平的焦虑,是一种病态情绪,应按照精神疾病(焦虑障碍)分类、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处理。

焦虑障碍分类

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CCmD-3)统称焦虑性神经症,分为惊恐障碍、广泛性焦虑。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分为两类:一类为恐怖性焦虑障碍,包括广场恐怖、社交恐怖、特定(孤立)恐怖、其他恐怖;二类是其他焦虑障碍,包括惊恐障碍(间歇发作性焦虑)、广泛性焦虑、混合焦虑抑郁障碍、其他特定焦虑障碍。美国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Dsm-Ⅳ)通称焦虑障碍,分为惊恐障碍(伴广场恐怖症、不伴广场恐怖症)、广场恐怖症、特定恐怖症、社交恐怖(焦虑)症、强迫症(强迫)、创伤后应激障碍、急性应激障碍、广泛焦虑障碍、躯体疾病所致焦虑障碍、物质所致焦虑障碍、焦虑抑郁混合障碍、其他焦虑障碍,分类较详细,适合于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