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美术培训的目的十篇美术培训的目的十篇

美术培训的目的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4:50

美术培训的目的篇1

【关键词】美术培训;素质教育;美术高考;培训结果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295-02

近年来,对儿童早期教育的投入的趋势是越来越大,尤其是对孩子的素质教育和综合能力的发展更为重视。家长们把目光转向了学校之外各种各样的培训机构,特别是美术培训班就像是雨后春笋一般涌现出来。又一年暑假将至,家长和孩子们如辛勤蜜蜂般穿梭在各式各样的美术培训班中,至于成效如何?各有得失。通过学习美术完善孩子的品格,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下面,结合我的理解,对美术培训现状进行分析。

1对美术培训的认识和理解

首先,从教育的角度来看,美术教育是发掘创造潜能发展创造思维的重要训练手段之一。所谓的美术培训就是着眼于人才全面素质的美术培养,充分运用各种美术教学手段,从而切实达到提高少儿艺术素养的目的。其次,现阶段家长对培养孩子审美素质和艺术兴趣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使的美术培训市场越来越火热。最后,有句话说“艺术不是生活,但是艺术可以造就未来。”艺术教育是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才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艺术教育可以直接关系到智育的发展和德育的培养。因此,通过美术培训,从中提升孩子的艺术修养和自身文化素质,成为家长热衷培训的主要原因。

很多家长对“美术”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画画”上,他们送孩子绘画班学的就是画画,“画得像与不像”成为了绝大部分家长的评判标准。殊不知儿童美术是一门专门的学问,它需要根据儿童生理和心理的成长的特点进行设计和教学。儿童美术培训就是在规范孩子的习惯,以科学的方式加以引导,并让他们充分了解美术。这不仅仅在于技法方面,还应该包括鉴赏,体验等各种方式加以熏陶,让改造善于观察生活中的美,并由衷地激发他们的表现欲,从而引领他们走上艺术之路。

2对少儿美术主要实施素质教育

2.1素质教育的概念和影响:素质教育是指一种以提高受教育者诸方面素质为目标的教育模式它重视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培养、个性发展、身体健康和心理教育。随着中国教育的发展,人们越来越重视素质教育对下一代的影响,美术培训成为培养少儿素质教育的一种途径。但是如何选择适合的途径却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通常的理解上,人们更愿意把素质教育简单地理解为各种技巧,才艺展示便是素质表现的最佳途径。素质教育在中国的影响是催生了形形的各种培训机构。在“让孩子不要输在起跑线上”愿望的驱使下,许多的家长们想当然地为孩子积累着中“素质”,例如画画、跳舞、弹琴等等这些显而易见的表现形式成为家长们的首选。

2.2美术培训中素质教育的作用:巨大的市场需求,吸引了许多从业者,简单的操作和巨大的回报,使各种培训机构发展迅猛。现在美术培训的内容也是越来越受到青少年儿童的喜爱,例如儿童水粉画、儿童国画、线描、写生、手工工艺制作、素描及色彩等科目。但是素质教育的根本目的就是培养青少年儿童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作为全面发展的美育,中小学阶段的任务是培养他们感受美、欣赏美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培养其鉴赏和分辨美丑的能力,初步形成正确健康的审美观、审美理想和审美情绪,并辅之以初步的创造美的技能训练,完成一定的低层次的美术创造任务,以引导他们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和追求。而美术教育应该有自己独特的内容和措施,犹如校外的美术培训要主动配合学校教育的各方面,构成美育的统一整体。

3关于当前高考美术热

目前,美术高考生人数逐渐上升,以河南和山东两省为艺术类考生的领头大军。出现这种美术高考热的原因:

(1)高考升学率的刺激;众所周知,艺术类专业文化课成绩高考录取分数线要比一般的文理科录取分数线低出很多,程序化的教学和培训能使学生短期内通过专业考试。

(2)高考指挥棒在起作用;有部分考生由于文化成绩不理想,就直接加入学习美术的行列之中,高考美术降低门槛进入大学,而不是出于兴趣和志向而报考美术的。

(3)社会需求增长的需要,就业相对容易;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文化需求满足的同时,人们的审美文化也有了新的要求。相对而言,在美术的诸专业中如环境设计、室内设计、服装设计等进入大众的生活中去。这也给美术专业学生提供了较多的就业机会。

以上三面因素造成了目前高考热的现象,很多孩子都是因为“兴趣”而走上美术之路的。一般而言,这种“兴趣”会伴随其一生。所以,家长们不能盲目跟从,不应该让自己的孩子没有兴趣的只为考学而学美术。家长可以不懂美术,但对教育要有所了解。每个家长对美术的认识与修养决定了孩子对美术的理解和认识,而家长对教育方法的认识与认同决定了孩子的未来。

4美术培训是一把双刃剑

面对社会上五花八门的美术培训机构和家长们为孩子们“精心”挑选的特长班,不同性质、不同形式的培训,也各有利弊。从积极的意义上来看,确实为国家建设储备了越来越多的美术人才,越来越多的孩子的美术才能得到了培养和开发,有益于全民审美水平的提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作为美术教育普及机构的一些美术培训班,过分的规范和集中使得艺术的个性遭到扼杀,特别是少年儿童在这里形成一种规范化的思维模式,对其审美的影响将是终生的。最后,在美术培训中强调非智力因素的培养,锻炼他们的虚心、细心、独立坚韧和自主能力,尊重孩子的个性需求,不要把成人的世界强加给孩子,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面前的一切。学会以孩子的心理和目光去体会、去真正走进孩子的世界。

因此,针对目前培训市场的混乱局面,监管部门首先应在全社会推广美育教育,让家长们对孩子的美育培养“急功近利”的思想完全脱离,重要的是要从儿童心理特征出发,教育儿童对美的感受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和表达能力。要让家长理解孩子的生理、年龄的特点,理解绘画对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影响,更要让家长真正理解美术,理解艺术,理解审美。社会各界美术教育者和家长们要呵护好孩子心中的艺术之芽,要有长远眼光!

参考文献

[1]钱初熹.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m].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

[2]朱晓飞.谈少儿素质教育与美术培训[J].美术教育研究,2011.5

[3]王朝阳.浅谈校外美术培训中的审美教育[J].决策探索,2010.8

美术培训的目的篇2

关键词:美术;高考培训;美术资源

一、美术资源整合操作,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美术高考培训要求教师在有限的、短暂的时间里,让一些美术基础较差,或是根本没有美术基础的学生达到能够应对和完成考试的水平。由于培训时间有限,使得培训的过程不能完全地按照普通美术学科的教学结构来进行细致、完善的课程安排。由于培训对象的缺陷,使得教学中日复一日,枯燥、重复、乏味的绘画练习生活会让学生对绘画产生反感,失去美术兴趣和绘画感觉。学生在绘画的过程中若只是应付了事,机械作画,那么学生的美术兴趣和作画感觉会日益衰退,美术培训也最终会走向失败。

美术高考培训就是要将美术教学这件旷日持久的事情,先通过资源的整体操作,浓缩成为精华,再通过短暂培训的方式,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和最高的教学效率。首先,培训前期,巩固基础。“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根基,万丈高楼也不过是一盘散沙。教师可精心地设计几个研究性的课题,将美术基础知识和技能浓缩其中。这样的方式,既能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掌握绘画基础知识和技能,又避免重复练习,保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自信心;其次,培训后期,点面结合。在学生拥有了一定的美术基础和技能之后,就要通过大量的模拟考试,一方面让学生熟悉考试流程,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对时间的把控能力,培养紧迫感。培训过程中,要做到点面结合,针对一个点,设置专属课题,精讲精练。针对整个面,设置自主课题,泛化训练。教学评价也是结合集中点评和学生自评、互评。在保证美术教学的大方向下,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了解认识学生特点,保护学生的独特性,因材施教

美术高考培训所针对的学生存在很大的差异性:无论是学习美术的时间长短上,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强弱上,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上,还是美术潜能、美术兴趣、美术感觉等等,所以在教学中,“一刀切”的教学方式不仅不能让每个学生都有所学习,有所提高,还可能会扼杀学生的创造性,显然是不可取,也是不负责任的。

因此,在美术高考培训的过程中,教师要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并掌握每个学生的各方面能力、特点,并有针对性地设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在每一堂课上都有所得。例如,对于一些美术基础较好的学生,应该提高目标和要求,保持学习动力,反之,则降低目标和要求,适当、及时地给予学生鼓励,保持学习信心;对于一些接受新知识能力较为弱,但却勤奋肯学的学生,应该加强基础锻炼,循序渐进;对于一些自觉性较差的学生,应该妥善且全面地安排学习过程,并及时地检查、督促其学习,反之,则应该放宽政策,在教师适当监督的情况下,让学生自行安排自己的学习计划,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统筹安排的能力;对于一些具有美术天赋的学生来说,应该适当加大难度,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不要用传统的美术思路束缚他,保护学生的创造性。

三、师的教学思路方法,保护学生已有的知识体系

在美术高考培训中,难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培训老师因为有事,离职一小段时间,让其他美术老师代课;或是两个不同教师教学的培训班的学生一起学习探讨时,出现分歧和迷茫,从而动摇原本的知识体系;抑或是家长为了让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在

家里请美术家教给学生补课等等。大家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但是由于教师之间存在的差异:不同的喜好,不同的绘画风格,不同的专业特长,不同的教学思路和方式,造成的结果便是学生对于不同的老师带来的不同知识和观点,方法和思路,难以融会贯通,最后美术学习只会高耗低效。

所以,一方面,学校要加强对美术教师的管理,多开展一些高考培训教研活动,让美术教师坐在一起,商榷出统一的教学思路和方法,消除学生的迷茫和无所适从;另一方面,家长也应让家教老师与学校老师多沟通,从而达成“统一战线”,让家教真正地起到锦上添花的作用,“家园合作”,共同帮助学生提高美术能力。只有这样,教师们思路统一,方向明确,学生才能沿着正确的方向,发愤图强,坚定不移地朝着成功努力。

参考文献:

[1]王大根.美术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美术培训的目的篇3

关键词:少儿美术培训公益性质专业服务专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11-0067-01

一、少儿美术培训市场调查

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家庭收入持续增长,同时,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对子女教育的认识逐渐提高,加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更愿意增加少儿教育方面的支出。少儿艺术教育日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是因其对于儿童性格、综合能力、艺术修养等方面有显著益处。加上市场准入门槛不高,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发展一片火热。我国少儿人口众多,加上已经全面实施二胎政策,未来新出生人口将继续增长,少儿培训机构将迎来发展的重要契机。少儿受教育的年龄也因此逐渐提前,成为推动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且随着少儿人口增多、家庭教育支出加大,学校方面的艺术教育更无法满足家长及少儿对艺术教育的需求。

二、公益少儿培训服务开设目的

目前少儿艺术培训市场存在三大严重问题。一,未经相关教育部门批准认可的黑培训多,正规艺术培训学校少。二,培训学校教师滥竽充数的多,高水平的艺术教师凤毛麟角。三,培训中采用急功近利、欺诈手法的多,培训后取得良好效果的少。少儿艺术培训市场中的产品往往是要经过较长时间才能体现教学质量的优劣,所以这给了黑培训滋生的空间。因此急需正规、有系统的少儿美术培训的开设。我院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组织优秀学生成立了少儿美术培训的教学团队,利用专业服务学院周边社区居民。

三、公益少儿培训服务内容及实施

为了更好地开展装饰艺术设计专业特色建设,让学生、老师积极参与到社会服务项目过程中,提高社会服务能力,增强社区服务融合度,将教育资源共享化、最大化,鼓励学生走进社区进行服务活动,特计划开展“发挥专业优势,服务社区群众”等各类公益服务项目。

例如在软陶夏令营开始前期,进行了公开体验课,让小朋友和家长们能够更好地体验软陶的乐趣。公开体验课内容以软陶基础训练为主,初步考察小朋友的塑形能力,初步体验软陶制作的乐趣,加强动手能力。后期正式的软陶夏令营的培训内容经过团队的精心设置,培训课程的内容是按照由浅入深的进度开展,符合小朋友的心理需求以及软陶技术要求。

而对前期的培训,工作人员也有工作要求与职责。比如要求:专业技法娴熟;态度耐心、细心,有爱心;具有亲和力;工作人员职责:负责工作室安全与卫生。

公益少儿美术培训项目对于服务对象,不但可以提高孩子的想象力、观察力和注意力,还可以培养他们认真、耐心、细致和手眼并用的好习惯,同时也可以训练他们的技能技巧,提升孩子们的思维能力。

四、公益少儿培训服务实践意义

此次公益少儿培训项目具有更多积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强社会交流与专业融合的需要,一方面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阅历,另一方面也锻炼了各方面的能力,有利于促进专业知识与实践运用的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了知识向能力转化的平台。首先,少儿培训项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创新热情,促使学生自发提升学习和钻研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社区服务项目为学生提供了理论知识的实践场所,通过服务活动提高了自己专业技能的实践水平,强化自身对专业知识的更深一步理解。

二是对锻炼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处事应变能力的作用。大部分服务活动其实是与人打交道的过程。人际交往能力、与人沟通的能力都可以在社区服务中得到锻炼和提高。有助于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从中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此外,在服务中,会随时面临不可预期的问题,而通过学习处理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端正学生的处事应变能力,为以后融入社会解决所面临的更多问题做好准备。同时,充分认识专业服务这类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增强了社会实践服务的能力。做到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是对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断提高装饰艺术设计专业、创艺学院、学校服务社会的能力,扩大服务社区的范围。

参考文献:

美术培训的目的篇4

??美国经理人员在劳动力队伍中的特殊地位是经理人员的教育培训得到企业支持的基本原因。经理人员是美国最大的职业群之一:据统计,1998年全美就业人数为1.315亿,其中主管与行政人员(即通常所说的经理)有1905.4万人,在全体就业人员中占14.49%、近20年来。管理对象的变化和管理状态的变化向美国经理人员的管理技能提出了新的要求。本世纪50年代,在全体美国就业人员中,20%属于职业工作者。包括教师、医生、管理人员等;20%是技术员工,包括工程师、技术工人等360%是非技术工人,主要由体力劳动者构成c到了1997年,职业工作者的比例还是:0%,但技术员工的比例从50年代的20%上升到60%,非技术工人的比例从60%下降到20%c由于高等教育的普及,至1999年.美国劳动力中的研究生、大学生和专科生等高中后文凭据有者的比例已经超过5;%。就白领工人而言,他们的分工愈来愈细。过去曾经有过的、经理人员能够做到对管理范围内技术工作比较全面熟悉的优势已经难以保持。

??在企业变革过程中,经理人员通常担当重要角色。首先,经理人员是企业变革的组织者、推进者。为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他们必须承担起运用新技术、改进企业组织运行机制、提高企业员工整体素质等一系列任务。其次,经理人员也是企业调整和变革的对象。这在8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现象和趋势。过去,中层经理的位置几乎意味着宽大舒适的办公室、稳定的收入.直至余生无忧;如果经济萧条时需要裁减员工,总是一线生产工人成为最大牺牲者:80年代以来,尤其是90年代以来。产业结构、管理环境以及管理任务的迅速变化使得许多经理人员不再适应新的要求:于是,数以千万计的白领职工、包括大量的中层经理人员被迫离开岗位和企业。特别是在企业购并过程中,中层经理往往是人员裁减的重点对象。据美国管理协会1995年对1005家公司的调查.发现被削减的岗位中有55%属于一线经理、卞层经理和专业技术人员。1993年,美国有50万名年薪在4万美元以上的经理人员失去岗位。

??不管怎么说,企业的经理人员通常是由基本素质良好的雇员构成的:即使他们在变化的竞争、生产、技术和管理格局下显露出知识技能落伍等缺陷.但是企业不可能大批量地找到现成的、符合新工作环境要求的经理人员:因此,最好的办法便是大力培训那些原有的经理人员,使他们更新知识和技能。这样做,当然也最能受到经理人员本身的欢迎。

??美国企业对经理人员的培训支持,主要通过提供课程、在岗培训、报销学费、资助参加管理研讨等形式进行:据美国教育部90年代初进行的一次调查统计。调查前12个月中,管理和专业人员中有的.2%的人接受过不同形式的企业支持:其中,有36.0%的人接受过企业提供的课程支持,有18.0%的人接受过工作中的培训,有22.6%的人接受过企业对个人需要课程的支持、有49.8%的人在培训时间上得到过支持,有51.3%的人得到过学习费用支持。调查表明,美国的管理和专业人员参加继续学习和培训的费用来源主要为个人、企业、州/地方政府三个方面:at&t是美国电汛业的巨型公司!这家公司从1983年开始.为公司内部具有潜力的中层经理开设“领导能力开发”(LeaJershipDevelopmentp『ogram,LDp)的培训项目:LDp项目每期5、6周时间.为注读培训,每班培训人数为45名:设计和实施这一培训项目的基本考虑是。组织的扁平化和信息网络化将使中层经理成为今后提高和保持竞争力的关建因素。1992年,at&t公司对LDp项目又作了大约修改。旨在适应变化了的形势:在at&t公司,人们把LDp项目叫“微型mBa”。

??美国花旗集团下属的某公司的给予公司所有的经理人员以l万美元的报销额度,用于业余时间继续攻读学位;同时每年给予3干美元的报销额度,用于参加有关专业的研讨会等活动。如果是公司需要经理人员参加教育培训活动,则费用不在上述额度范围支用。

??美国制造研究所提供的报告资料清楚地表明,美国企业的内部正式培训是向管理人员倾斜的。1991年,在他们的调查对象中,管理人员占调查对象总数的12.8%,但管理人员参加企业提供正式培训的人次数占到总培训人次数的19%。

??此外,从美国企业的正式培训费用基于职业的支出比例和变化中可以看出,企业的正式培训是明显向管理人员倾斜的。美国企业用于正式培训的支出,从1983年的396.66亿美元,提高到1991年的633.3亿美元,增加幅度为59.26%;其中,用于管理人员的正式培训支出从1983年的64.09亿美元提高到1991年的120.61亿美元,增加幅度为88.24%。这项统计中的全美企业管理人员占企业全体劳动力的12.8%。美国的大公司一般都设有自己的培训机构。有的,称之为培训中心(trainingcenter);有的,称之为人力资源发展中心(HRDcenter);有的,则称之为公司大学(corporateuniversity)。公司大学在美国的巨型公司中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机构。大多数知名的跨国公司都有自己的公司大学。公司大学的主要任务是培训公司内部的经理人员等骨干雇员。很多公司大学有自己独立的教学培训设施和住宿条件:受送培训的经理可以在公司大学注留3�6天。甚至更长时间。在摆脱繁忙事务的条件下,专心致志地接受和参与培训。

美术培训的目的篇5

关键词:美术高考学生自信心和意志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9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5)10-0468-01

来参加美术高考培训的学生,不外两种情况:一种是对美术有强烈的兴趣,立志走美术发展之路。这类学生人数太少,一届难遇几人。更多的是文化成绩差,又想升学的学生把参加美术培训作为升入大学的一个平台,给自己一个希望。如何点燃学生这点希望,让他们怀抱曙光呢?在高考培训中对学生自信心、意志力培养就显得犹为重要。笔者通过十几年的高考培训,逐渐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策略,浅谈于下:

1.发现长处,喝护希望――培训前的测试与谈话

学生有了上大学的冲动,凭着自己对美术有点喜欢,看到美术高考文化偏低这一平台,抱着试一试的思想来参加美术培训。因此,训前测试意义重大,这是发现学生长处的最初资料,又是强化培训纪律的必经过程。学生也许画得一塌糊涂,也许就只有那么一二笔可以,但是给了老师表扬学生创造了条件,同时,在今后的训练过程中,可以拿它作对比,让学生发现自己的进步,找到自信。这张作业,一定要保留到他高中毕业,以至更久。

测试后,立刻要进行谈话。了解学生的想法,肯定学生在美术方面的感觉,规范学生行为。如:你为什么要选择美术?你来学美术是为了什么?你的文化成绩如何?你知道考美术要具备哪些条件,你欠缺什么?等等。在谈话的过程中,要明确地告诉学生,要达到自己的理想,必须做到什么,你能做到吗,如果你能做到,我可以帮助你等话语。这个考前测试和谈话,主要是初步发现学生长处,喝护学生那么一点希望,初步的激发学生的热情,为今后培训打下基础。

2.树立目标,激发激情――专题励志教育

每届学生,我都会播放《我的高考》这个视频,并且要播放两次。在初期播放一次,学生看后,必须写观后感。观后感中一定要有自己的认识、打算。在高二下期开学初,又播放一次,让学生对照两次,看能发现点什么,看自己最近的进步,变化,从而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增强意志力。

第一次看了《我的高考》后,就必须确立一个升学目标,老师可帮助引导,量力订目标。

2.1文化在380分以下的,目标订在联招本科。

2.2文化在380――450分的,目标至少订在川美、西师、重大、邮电等重点本科。

2.3文化在450分以上的,目标可订在清美、国美、央美等名牌院校。

鼓励学生"宁愿为高目标而战死,也不为低目标而苟活"的精神。就算高目标没有达到,落下来也能达到一个较高目标。

拟出鞭策自己的座佑铭。老师集中打印,张贴在培训室,以时时阅读,反复强化,要让学生在头脑中时刻有"我一定要升学,我一定能成功"的信念,同时还经常性组织学习励志文章,学习奋斗成才的人物事迹。长期坚持,长期贯输,以坚定其信念,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3.赏识教育,强化闪光点――训练中的肯定

专业方面,我们的学生几乎是零基础,训前测试也仅仅是了解学生对美术的悟性。因而分阶段制定了学习计划,每一步只要学生一达到或基本达到要求,立即肯定表扬。如你这几笔画得非常不错,你线条排得不错,你感觉真好,你接受好快哟,你是我训练的学生中最认真的一个,等等。在整个专业训练过程中,我十分注意说话的方式方法,运用赏识教育的理论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学生的行为和努力得到老师的认可,对其鼓励是可想而知的。

4.自我强迫,形象提升――独特的行为要求

从学生到培训班参加培训开始,我还从形体上树立学生自信。我的做法是,要求每个学生走路时必须要昂首、葱亍⒈成熘薄⒖觳阶撸目视前方,目光专注,并天天坚持之。我每天上课前就会在路口观察学生,看哪些学生做得不错。对背还驼着的,慢腾腾的学生,我会及时提醒。对坚持得好的,我经常在课堂上给予表扬,奖励一个棒棒糖,把一个棒棒糖发挥到最大功效。就这样,强迫学生,从自身形象做起,彰显一种精神状态。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就会明显增强。

5.爱的包围,间接鼓励――与家长合作

我会每期借助年级召开家长会的契机,召开美术学生家长会,要求家长一定参加。给家长讲高考、讲美术高考;讲学生理想、讲学生意志力的培养,让家长明白培养学生的难处,如何协助老师共同完成对孩子进行意志力的培养。

建立家长联系网络,经常传递学生在培训室的长处、优点。并让家长转告学生,给学生一个被爱包围的感觉,间接地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意志力。

6.两条腿走路,实现理想――文化兼顾

我不但要进行美术培训,还要进行文化的督促。因为上大学必须专业文化双上线。我建立了月考成绩汇报、分析制度。要求每次月考,学生主动向我汇报文化成绩。我还主动向班主任索要成绩,再汇总对比,找出失利原因,并进行学法指导。我特别强调总成绩和外语单科成绩,让学生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学习,重基础,重方法。并对文化进步大的同学给予奖励。这样建立了专业文化并重的两条腿走路,学生的自信心明显增强,意志力得到巩固。实现理想是指日可待。

总之,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意志力是一个过程,每个过程都是一个培养的切入点。要与规范纪律结合起来,与升学目标结合起来,与大学梦结合起来。但是特别要切忌速效和速成,欲速则不达。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以鼓励表扬为主要形式,坚持不懈,循序渐进,均能达到满意效果。

参考文献:

美术培训的目的篇6

信息技术在学校中的装备,信息技术服务于学校教学活动,在南京的教育技术装备发展过程中,经过十几年的不断投入与装备,已经普及到了每所学校。通过不断地投入与更新完善,今天的教育技术装备,尤其是信息技术类教育装备,在常态化教育教学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网络机房的建设,在满足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活动的同时,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如语音教学、英语听力的训练与考试、数据采集、学科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方面,都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充分体现了信息技术给教学活动带来的种种便利。如何让信息技术、网络机房更好地为学科的教学活动与学生的学习服务,提升信息技术装备的使用效率与使用空间,让我们的教育与学生的学习得到更大的发展与成功,这是我们教育部门所需要思考与研究的,也是我们需要不断探索与实践的方向。

数字技术在美术课标教学的目标实现与要求,可以围绕美术课程总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定,分目标从“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和“综合・探索”四个学习领域设定具体要求,结合课标中所涉及的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软件运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学生在美术学习中运用传统媒介或新媒体来创造作品,发展想象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等表现形式所要求的思考与运用,通过两者的结合来进行学科问的试验与尝试。

南京市教育装备在服务教学、服务学校的同时,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研究中,就数字美术画板的装备,如何结合网络机房的特于美术教学活动做了这个项目的整合计划,在该学科的拓展与实践方面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思考与设计,并组织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使整个项目从项目的论证,政府采购到装备、验收,再到培训、竞赛以及课题的研究与总结,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装备理念创新的尝试,为探索和诠释新课改过程中教育技术装备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应用做一些实践。

通过实践,明确目标:在数字化环境下数字美术画板与美术学科的整合与应用。体现教育活动中技术装备的新理念与管理模式上的探索。

围绕这个目标的实现,我们通过加强与教学课标、教学研究、技术应用、科技研发等领域专业人员的共同研究与探索,积极寻找一条适合新课改要求的装备与研究、管理与培训的模式与方法,体现教育技术装备管理中的建设、配备、管理、应用、研究、培训、竞赛等内容的具体体现。

二、研究方法与方式

(1)座谈与研讨。通过与课程编委、学科教研、教学一线教师、进修学校培训教师、产品研发等专业人员座谈、研讨,同时通过积极组织撰写文章等形式收集意见与建议,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框架研究与素材构思。

(2)对数字美术产品的了解与实验。针对教学要求,通过与产品研发人员的沟通,引进、推荐不同产品进行对应功能的了解与认识,在向使用产品的学校教师深入了解情况的基础上,针对教学中的内容进行调研与产品性能试验,收集整理出适合教学需求的功能与要求。

(3)策划培训计划与量化培训内容,明确教师在网络环境下,应用数字美术画板的教学要求与技能要求的掌握程度及实现目标。

(4)组织竞赛活动与作品(论文、课件、作品)的收集。

(5)课题的研究。新技术应用与学科整合的意义与价值的研究,为形成新的装备理念的研究提供基础材料。

三、项目的实践

1.认识阶段

2009年度至2010年度初期,我们在主任室领导下,根据教学的需求与目标实现,在美术教学课标的研究与学习过程中,注意到未来美术课标中的教学内容所涉及的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与要求,为能够准确地达到这个环节的要求,主动与课标组人员进行沟通,了解其教学课标的要求以及目标的实现,并结合对数字技术产品的研究与了解,针对数字美术画板系列产品,加大了研究力度,通过不断深入研究与研讨,对数字美术教学活动的情况及目标有了一定的了解,结合信息技术的特性与产品本身所特有的优势,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活动,并通过专家、教师的一些前期试验结果的分析与验证,得出了充分的论断,明确了数字美术画板这个新项目装备对美术教学所产生的意义与价值,为后期的试验项目装备、项目研究提供了较为充分的依据。具体内容参见参考文文献[1][2][3]。

2.筹划与启动阶段

2010年度,为了让学校教学人员更好地了解与使用该系列产品,使其更好地服务教学、融入教学,在主任室的领导下,我们在进行装备计划编排的同时,针对这个新项目的特点,做了全面推进的思考,并使该项目的建设与研究完整地呈现出技术装备与管理应用的体系特色。具体做法为:项目的标准制定工作、项目的装备过程管理工作、项目的教师培训计划工作、项目的应用拓展与作品竞赛等实践工作、项目的课题研究工作,内涵形式整体提出并分阶段地进行,最终将形成一个系统的工作系列,为后期工作开展提供依据。

根据项目设计与布置,在完成数字美术画板装备启动的同时,安排了一系列的培训与活动:

(1)下发《宁教备通知[2011]14号》。

(2)汇总并落实区县学校申报教师培训名单。

(3)培训计划的实施。

(4)培训人员情况:分别组织了3个班(a,B,C),安排了近10位优秀教师、专家讲座,其中计划培训人数为126人,a班每人分别达20课时;B,C班每人12课时。

(5)落实数字美术画板教师技能培训课程。

(6)“数字绘画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开题、结题会议。

3.计划实施与过程管理阶段

第一阶段:

装备先行。在将此系列工作计划做了充分准备后,2011年下半年启动了10所试点项目学校的装备工作,并根据装备计划采取了1+1模式f即每所学校1套网络版数字美术画板+1套单机版,含软件),并通过一个月左右的时间(从项目招标公示、产品展示推荐、政府采购、装备事实与验收等),完成了该项目的调试、验收等装备工作。同期,召开“数字绘画技术在中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研究”课题的开题会议,启动工作正式开始。

第二阶段:

整体推进。在2011年度,依据工作整体计划,我们通过联合市教研室、电教馆、小教培训中心和白下区进修学校、区装备办和南京茂立科技有限公司等单位技术与专业人员,组织专家与学科人员集体讨论研究,在做好常规技术应用培训的基础上,提供了一份相对完整的《2011年南京市中小学美术教师数字化美术教育培训计划》。在培训计划与项目中,针对已装备项目的学校以及没有装备该项目的学校教师,分别组织了不同课时、不同要求的技术培训计划。并分别在玄武区南师附小启动了一期基础培训,组织在白下区教师进修学校进行后五期系统性和三期基础性的技能培训班的计划落实工作。

第三阶段:

成果展示。在执行的计划中,根据培训内容的进展情况再结合项目的验证工作,在培训计划完成的同时,我

们还进行论文、课件、作品的提交、评比等工作。2011年9月,组织专家、评委,分别就教师的论文、课件、作品和学生作品进行了收集整理,通过评选推荐出一批教师与学生的优秀作品,并于2011年10月10日在鼓楼区芳草园小学,举办了南京市中小学数字美术作品颁奖活动,为该系列活动的圆满结束奠定了基础。

第四阶段:

课题开题。课题开题是伴随着项目的启动,同时结合整个项目的一系列活动的开展、计划的执行同步进行的,在执行项目开展与活动落实中结合着课题内容。体现在课题实施计划、课题研究内容等项目上,明确课题目录、名称等,确定任务与要求。

4.成果展示与展望

通过这次活动,在教师与学生的积极配合下,我们在计划和落实中注意收集整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在此与大家一起分享。

收获一:各类作品

(1)作品上缴情况

根据装备计划的落实情况,要求10所试点学校及前期参与过装备的学校,在对该项目的试验装备与管理应用培训的同时,对教师、学生进行论文、课件、作品的收集与上交,作为培训与学习考核的成果。共收到258份作品(经过筛选后的),取得了预期的效果。

(2)作品获奖情况

通过专家评选,分别优选出:

①教师论文:一等奖2名,二等奖4名,三等奖2名。

②教师课件:二等奖2名。

③教师作品:一等奖8名,二等奖15名。

④学生作品:一等奖24名,二等奖34名,三等奖48名。

收获二:资料与队伍建设

(1)资料的收集

①教学光盘。通过本次活动的开展,我们在做好计划的同时,同步收集相关教学活动的录像,将每节课程都做了高清录制,并分别整理,形成了一个系列的教学模板,为后期教师的进修与学习、观摩与赛课等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与样板,为今后数字美术学科的交流互动与推广提供了基础数据与资料。

②课件、论文、作品。通过对课件、论文、作品的收集,让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学习与体验新技术的应用,通过不同形式的阐述,分别对信息技术产品与学科之间的整合与应用有了一个全新的了解,让教学理念在新的技术载体中能充分展现出来,让教学活动的开展形式更加丰富多彩。

③艺术鉴赏与学习途径的拓展。通过网络技术环境的搭建与应用,增加了对艺术鉴赏条件的改观。通过网络进行资料、作品的收集与整理,扩充了教学鉴赏途径,给教学活动带来了更便捷的鉴赏环境与学习条件,让更多的名家与作品展现在教师与学生面前,让视野更加宽阔。

(2)师资队伍的建设与培养

一线教师重视新技术在教学中的学习与应用,为师资队伍的建设及技能掌握和学生的培养提供了条件。数字美术画板培训计划在学校装备建设与学科整合应用的实践中启动,只是该项目在装备过程的一个阶段,就组织培训情况而言,有几点体会与感受。

①区县装备部门在配合报名上积极性很高,报名人员踊跃,体现了学校教师对该项目的重视与关注,也体现了对新技术与学科整合及应用方面的关注。

②教师冒着酷暑积极参与这个培训活动,让人感动,尤其是高淳、溧水、六合等路远区县的教师,体现了教师队伍自身对业务知识提升的愿望。

③培训中,教师态度认真,求知欲强。表现在有一定美术功底的教师身上,他们在掌握基本要领后,能很快地运用新技术手段达到培训与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达到了培训的目的,为学科之间的整合与应用奠定了基础,也为后期的学科发展与推广提供了借鉴。

④通过此次培训与活动的开展,让一部分教师在得到基础知识学习与掌握的同时,也让一批孩子得到了对该项知识的学习与应用,为后期新课程的学习、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收获三:课题成果

课题的成果是在结合装备管理过程中所进行的各个项目成果,也是这次数字美术画板项目装备管理过程中的一部分,与课题的研究成一个体系。具体体现在以下七个方面:

①经教学实践检验,教学效果良好的教学案例及其配套使用的教学课件;

②理论与教学实践研究论文;

③数字绘画课程产生的美术创作作品;

④数字绘画课程教学教程录像;

⑤课题组在综合实践课程与课外活动方面的经验总结;

⑥数字绘画课程公开教学、实验教学的教学录像;

⑦数字绘画教程发表。

收获四:教育技术装备与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与实践

教育技术装备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与管理模式上的创新(互动)与成效。加强课标学习,加强与教研、教学一线教育专家、教师的联系与沟通,加强同技术研发与应用技术人员的交流与合作,做好新技术在数字校园环境下的学科整合与应用的整体项目策划与方案实施。为使学校教学活动顺利开展,在提供技术装备硬件的同时,提供整体解决方案,多部门联合做好指导、服务工作,提升服务质量,提高效率。

5.感悟

数字美术画板的装备工作,是南京市教育装备与勤工俭学办公室2010年度工作计划中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服务学科教学活动中的一项尝试性建设工作。在通过科学合理的标准研究与方案论证等一系列准备工作后,组织并形成了采购计划与标书。通过政府采购,分别在南京市的10所不同学校(高中、初中、小学)进行了装备,加上此前一些已经试验过学校,通过数字美术画板在学校装备建设与学科整合应用实践计划的实施与应用研究,整理并总结出了一些装备管理工作中的探索与体会。在得到区县、学校装备与教学人员一致好评的同时,我们得出了一个结论,即在应对未来新课改要求与装备过程中,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的研究与项目建设,应在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牵头的形式下,以信息技术装备为龙头,由各有关教育理论研究部门、教育教学管理部门、教育技术装备部门、教学一线的专业人士和科技研究、产品研发企业等部门、人员共同组建一支队伍,通过对技术装备的研究,形成指导、利用技术装备服务于教育教学的全新现代教育模式。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通过此次对数字美术项目的装备管理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实践,收集并获得了一些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整合方面的资料与体会。希望这次的实践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让信息技术服务学科方面走得更远,使现代技术手段与传统知识的学习能更加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我们作为教育技术装备部门的一员,有信心、有能力使技术装备服务教学工作更上一层楼,为教育技术装备的现代化推动教育现代化的实现尽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 彭博,信息、美术共创奇葩冲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6:21-23.

美术培训的目的篇7

【关键词】美术高考;培训;选拔

0引言

当前,各种画室、美术培训机构的招生广告遍布于网络。国内的美术高考早已不仅是美术爱好者的进阶之石,更多的是文化课基础薄弱学生的高考捷径。美术高考培训固然有其存在的价值,但也决不可无视其中培训与选拔方式的问题。

1国内美术高考培训与选拔方式现状

一方面,众多办学机构的培训理念明显有悖于现代教育理论,无法贯彻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办学原因。以聘用纯粹的绘画型教师为主,其弊端就在于通常教育者善画而不善教,教师并无系统的教学理论,不擅于讲解相关美术知识,更对现代化的教学理论一无所知。

另一方面,培训与选拔所择取的内容通常都是针对高考要求,所归纳出的一系列单一应试、机械化锻炼,或是速成化的培训方式。例如在培训素描基础时,学生从未接受写生训练,只是周而复始的临摹训练,并不知事物体积、空间、光影、色调等要素对于素描的重要性[1]。速写训练同样只按照片临摹,极少参与写生,甚至鲜有对美术大师作品的讲解赏析。如果一切的培训与选拔都是为了高考,这种缺少情感的训练也只是徒劳。

2让学生在掌握理解事物本质的基础上学习美术

国内大部分的培训中,教师从来不擅长传授相关的美术知识与技法,只是让学生重复性的临摹范本。在指导学生时,也只会泛泛而谈诸如“这里不好”、“那里太黑”等毫无价值的语言,学生全然处于被动的学习环境中。

须知,美术高考培训的本质目的,就在于培养学生的美术知识和技法步骤。故而,教师需从自身出发,充分研究且详尽向学生讲解美术的基础知识,例如素描三大面五大调、形体和结构之间的关系、光源和色调的影响、虚实等要素。向学生说明素描的基本方法与步骤,如投影和结构等一系列表现方法;确定起轮廓、上大体明暗、细部刻画以及整体调整等相关步骤,进一步解释每一个步骤所注意的事项等。在绘画的每个阶段,让学生相互观摩和点评,使学生得以根据具体的教学标准来检查绘画效果。如同书法学习一样,初期规范习惯是必要的,必须要按照结构作画。在进行色彩、速写等诸项学习中亦是如此,必须使学生掌握绘画的原理、方法,唯有掌握理解事物本质的基础上方能学有成效。

3让学生在遵循美术规律的基础上学习美术

毫无疑问,高标准的美术技能形成需充分调动眼、脑、手的协调展开[2]。具体来说,让学生学会用眼睛观察事物、擅于发现事物,学会思考、探索,学会用手了解美术技能,才能创造出属于自己风格的美术作品。

临摹,是美术高考培训中无法或缺的环境,鉴于“人的行为皆源自模仿”,学生只有深入模仿教师范例,方可掌握表现技法;一切艺术都源于生活,要让学生学会擅于观察与分析实物,掌握通过绘画语汇来体现对象;通过大面积的欣赏,与开阔视野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审美力;此外,学生也应学会懂得分析与评价,不回避自己绘画技艺上的不足。美术培训不同于其他文化课教学,其多元化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培训课堂更为丰富、有趣,学生能够全面接触美术,使美术的魅力触手可及,在遵循美术原则的基础上更加喜爱美术。

4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美术高考培训阶段,有的教育者会单方面的认为学生水平不好,故而在教学形式上是单向的,教师一味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师生间并无任何形式上的沟通互动。鉴于此,培训教育人员应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和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以促成学生实现自主学习。具体来说,可让学生自行选择自己钟意的教学内容。很多美术现象都存在物理联系,例如实务形体和结构、光源和色调、透视和空间等,这时可以让一些理科生参与到作业的讲评中来,并组成互帮互学小组,让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学,提高其学习自信。又如在讲解美术作品、艺术家或流派时,也可让一些理论知识强而技法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讲解美术作品的背景概述。这样一来,学生不仅可以收获知识,更重要的是获得内心的尊重,从而激发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在完成学习任务与体验被人肯定的过程中获得信心,以此推动其美术成就全面发展。

5结语

美术高考培训机构尽管是以美术高考为最终目的,但同样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机构。在选拔方式上,更应当遵循“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通过应用科学的教育理念与多样式的教学手段,实现有效教学。完善美术高考培训课堂教学的效率,教师不仅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综合教学法和专业化教学,还应当和学生建立一种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潜能,最终提升美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美术培训的目的篇8

一、高职美术教学模式变迁引发的思考

高职美术教学改革一波多折。从套用专才模式到否定基本功训练;从压缩教学时间到增设教学科目,由于缺少相应的经验与模式,在各类教学模式的尝试中,高职美术教学经常处于被动状态。90年代,高职的美术课程多以沿用专业美术教学的模式进行。进入21世纪后我国高职教育迅猛发展。在一系列的探索和改革中,高职美术基本功训练曾一度被叫停,很多非美术生源专业不设置美术课程,直接学习设计制图。由于没有美术基础,学生往往描过瓢会画瓢,描过葫芦会画葫芦,稍作迁移变动便错误百出。应用计算机拼贴出的图像中,光影明暗、形体透视、比例结构以及空间关系凌乱得让人啼笑皆非。职业应用能力可想而知。高职美术教学有两方面内容:绘画造型基础和职业技能训练。两个方面互相支撑形成高职职业美术技能。由于教学时间短,学生基础低,教学中往往顾此失彼中很难平衡。问题的出现虽然是基础训练和职业技能之间的平衡问题,但解决问题的关键,是人才培养目标的规格类型定位问题。

二、高职人才培养规格及美术技能需求状态

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的定位是实施教学目标定位先决条件,也是课程取舍、选择的依据。同是高等教育,高职的职业教育与本科院校和艺术专业院校有着不同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类型。概括的说,本科培养方向主要是研究型人才,高职培养方向主要是应用型人才。从美术教育角度讲,本科与美术专业培养的目标方向是工程师、美术师、和美术设计师;而高职非艺术生源各专业的培养方向则是各类技术员和施工员。如服装行业:本科和艺术专业生的培养目标是———服装设计师,设计师助理。其职责:是服装设计,通过把握市场、研究时尚审美特征、创作和推出适于时代的艺术样式。其高职生目标岗位则是———技术员、制版工。其职责是:具备设计执行能力。要能够看懂设计,理解设计意图和审美意象,通过解决生产工艺问题贯彻执行设计意图、保证产品质量。在园林行业:本科和美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建筑师、设计师职责:是进行园林规划设计,通过对设计目标的创作型思考,进行方案立意和设计制图。其高职培养目标则是———技术员、施工员、绿化工。能力目标:设计图执行能力。要具备读图能力及辅助设计能力和设计图执行能力。从对美术的需求角度看,高职的人才需具有读图能力和执行能力。其中“执行能力”是关键所在。从艺术教学层面分析,“执行能力”主要是理解能力,高职生要了解本行业的绘画语言和设计审美思维方式,从而读懂图纸理解设计。要达到对设计的良好理解,高职生需要有着与设计师有着同样广泛的艺术需求。而在精深度、和熟练程度上则与设计师有着截然不同的标准。概括地说,高职生目标岗位对美术需求是了解绘画语言读懂图纸。

三、高职职业美术技能教学中的问题

高职人才在拥有行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同时掌握一定的职业美术技能,是一种职业需求和时代需求。高职教育是形成高等职业人才工程体系的重要环节,良好的高职美术教学体系应当是吻合于高职人才系统工程,并为高职人才能力结构的形成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目前高职开设美术课程的专业中75%以上是非艺术生源,而这批生源没有美术基础,艺术课程教学中问题较多。

(一)在非艺术生源能力结构中美术知识与技能是一种缺失状态

非艺术生源学生在中学阶段就选择了不考艺术。虽然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普及教育大纲中,对艺术教育目标、要求也是相对完备的,但在落实中,部分地域为两个极端。艺术考生投入大量精力于艺术课程,而大多不考艺术的中学学生,早已将艺术研习排除在自己需求之外。在这批非艺术生源高职生的能力结构中,美术知识与技能是一种缺失状态。这批学员的美术教学起点相当于成人美术启蒙和补充教学。

(二)艺术学习中的思想障碍

成人接受美术启蒙比青少年有更多的思想障碍,非艺术生源学生没有艺术尝试经验,但是不乏成人知识结构和视觉经验,因而能及时感知自己美术方面的不足,从而丧失信心,认为没有“艺术细胞”形成思想障碍。教学中此类问题如果不能得到及时的疏导和妥善的解决,还有可能形成永久性的学习障碍。

(三)对美术工作状态不适应

美术技能训练需要操作人员保持稳定的耐心和精益求精的探求精神,这是从事美术行业的必备素质。这些素质的形成对部分学员来说也许很快适应,但对个别非艺术生源来说,却需要迈过一道门槛,需要有正确的引导和适应过程。

四、高职美术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

“执行能力”对于美术教学内容从广义上讲与设计师相近,而深度则应按不同的职业需求定位。这一理念落实到具体到教学中,高职美术教学压力和学生课业压力顿时减轻了许多,因为高职美术教学不用再被广泛的需求吓到。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完全有理由达到“执行能力”的需求。根据具体岗位的技能目标,定位教学目标,使学生学的有自信、有方向。下表是对部分专业美术教学内容的思考和做法:

五、高职美术课程教学模式的类型

通过大量调研和论证确定的教学内容,还需要相对应的教学方式来付诸实践,高职常用的教学模式以下几种类型。

(一)从美术教育、教学逻辑性上分有直线式和螺旋式

1.螺旋式。专业的美术技能训练往往是从素描基础开始,通过循序渐进的方式形成训练周期,又通过多个周期的循环往复,使技能水平形成螺旋式上升的形态。这种训练形式适用于青少年和有专业方向的业内人士,对于职业教育并不能完全适用。螺旋式由基础到应用,要历经多个循环,高职教学的时间短,训练没有反复的余地。

2.直线式。最有效的应当是根据课程教学目标和课时配额,设置直线式教学模式。直线式教学应以职业美术需求为主线,将绘画造型基础融入美术技能教学。从高职生启蒙认知切入,设计一条适宜高职认知方式和认识发展规律,符合培养目标需求的直线式教学程序。虽然高职教学适用模式为直线式,但从人才发展的角度教师可以授之以渔,为学生职业发展设计和介绍螺旋式美术学习模式,从而指导学生的自主提升自身技能水平。

(二)从教学时间模式上分有模块式和周课时式

美术培训的目的篇9

【关键词】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工艺美术专业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工艺和造型上的不断更迭、创新。因为唯有创新,方可传承,并且能继续发扬光大。然而,当前高校对设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与企业对工艺设计人才的需求情况不相适应,市场紧缺高质量的设计人才。培养应用型设计人才,是当前工艺美术专业发展的关键需求。

一、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诉求

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可简述为:应用与创造并行,智商、情商并重,培养专业基础好、设计实践能力强、职业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1]而要实现这一目标,一要师资,二需设施,三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所以,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从多方面展开。

首先,明确师资队伍的需求。受传统教育观念与市场资源等因素的影响,工艺美术院校很少设置项目实践的课程,教师也较少从事此类的设计活动。一些真正的工艺美术高手在民间,他们熟悉工艺的设计与制作,但却因为未曾接受过高等教育,未能从事教学工作,造成了工艺美术设计专业的师资匮乏。此外,一些工艺美术院校还未建立起自己的教学队伍,教师在其教学活动中随意性较大,因人设课情况时有出现,造成了师资的浪费。校企合作的模式无疑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一方面,通过校企合作的模式,将校外的企业资源(工艺美术大师)引进校内,补充了校内师资在实训方面的短板;另一方面,也帮助了校内教师的成长,为工艺美术专业教师的培养提供了外界的资源保障。

其次,共享设施平台的需要。当前,我国高校设计人才的实践能力相对较弱,这与传统的“书本式”教学是分不开的,设计活动本应是贴近生活、适应市场需求的创意服务形式,所以高校在人才的培养上,还需加强其实践教学,使其符合市场需求,从而提高设计活动服务社会的影响力;另一方面,工艺美术的设计及其制作需要实训场所、实训设备、工艺、师资、资源等,这些不是一个学校的实验室所能解决的。校企合作的优势便在于可以在互惠的基础上,将校外企业的设施变成校内学生的实训基地,使学生早一步进入生产车间,零距离接触工艺美术品的设计与制作,极大地促进了学生对工艺美术的认知;此外,校内师生的资源可帮助校外企业项目的研究与开发,进一步促进企业的发展,从而实现了校企“互利双赢”。

再次,创新理念教学的要求。每一所院校的培养目标、发展方向都有所侧重,因而,不同的地区、不同的院校在教学模式上理当是有所区分的。目前,我国工艺美术专业的课程设置大多停留于纯艺术范围的研究,而较少延伸至工艺制作、商品市场等范畴,这不仅局限了工艺美术专业自身的发展,更是偏离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工艺美术的发展既需要培养人才的审美创新能力,又要培养其设计实践能力、市场营销的把控能力,这就需要在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课程设置上有所改变、创新。

严峻的就业形势也迫使我们要加强学生就业生存能力的培养,既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又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此外还要有创新思维。目前,我国的设计教育模式与课程设置相对于发达国家来说较落后和不健全,教学内容与现代设计创意产业、实际应用脱节。[2]因而,院校要依据自身条件,制定出合乎自身办学特色的课程体系,唯有如此,方能培养出工艺美术的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工艺美术专业也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

所以,在课程教学的设置上,应采用创新形式的教学理念来加强人才培养力度。在工艺美术的培养教育中,也应有机地融合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艺术手段以及工艺美术新技术,培养学生的现代设计方法、技术以及敏锐的市场意识。[3]

二、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构建

(一)加强教学队伍的建设,稳固人才培养的基础

教师是培养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是教学的主导,因而,建设一支教学能力突出、组织结构合理、教学理念先进的教学队伍,是高校人才培养的基础。而学院教师的组织结构应调整为:1.学科带头人牵头,引进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制定前瞻性课程体系;2.以青年骨干教师为主体,培养其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能力,并支持与鼓励其参与国内外学术调研与交流;3.鼓励其他教师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并培养其实践能力,以此加强整个教学队伍的建设。

此外,为确保应用型人才培养目的的实现,院校还应注重“双师”制度模式的建立,即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共同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模式:1.邀请一些行业的工艺美术大师来校演说,借此弥补学生在工艺美术实践运用设计方面的不足;2.对外聘请知名设计师来校兼职讲课,可将一些市场营销背景等信息引进工艺美术的教育中,让学生了解现代的工艺及其制作技能,借此掌握专业的发展规律,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学习方向;3.在搭建兼职教师队伍的基础上,校内自身的实践教师队伍建设不应放松,专业实践的教师还应以提高自身实训能力,加强整个教学队伍的教学水平。

(二)致力校企合作的搭建,丰富实践教学的范围

由于学院很难建立起独立、设备齐全、工艺先进的实验实训室,而通过与企业的合作,一方面可以拓宽学生对行业信息及发展的了解,加强其实践能力;另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对企业市场及工艺美术相关的工艺技术的掌握。采取校企合作的互利模式,是教育变革的一个主要趋势与途径。而要保证学院与企业的沟通合作,就必须使校企双方“互惠互利”:首先,企业为学校提高实训基地,为其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设施基础,有利学校教育的发展;其次,学校师生的资源是企业的人才库,为企业提供了新鲜血液,帮助其增加市场盈利。因此,校企合作的模式可以是以企业的实训基地为平台,亦可以是院校的优势学科或实验室为平台进行合作。可以采用“1+1+1+1”的模式(1个校企合作的项目带动1门学科课程,培养1个学生队伍,完成1个项目成果),建立起与企业一同培养工艺美术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机制。

(三)优化课程体系的设置,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

工艺美术专业的教学课程体系应以工艺美术岗位的职业能力要求和人才市场的需求来确定。在保证学生掌握工艺美术基本原理、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应对学生加强技能实践、设计策划与管理能力的训练,以理论结合实践为其课程体系的基本结构框架,形成具有工艺美术专业特色的精品课程;突出重点,抓住几门实用性专业课进行强化训练,使课程安排既有联系性又有针对性,从而形成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的、突出理论和实践结合的教学课程体系。

1.建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建立起完善的课程体系制度对专业学科的建设有着不可或缺的帮助。依照工艺美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学科特点及认知规律,把课程划分为艺术基础与设计理论类、营销传播与设计创造类、实训教学与设计实践类三部分,从而形成循序渐进、首尾相连、完善合理的实践课程教学体系。首先,在艺术基础与设计理论类的课程设置上,采用“2+1”的模式对人才进行培养:大一、大二的学生以基础理论和造型能力为培养目标,使他们从观念上完成从艺术到设计的转变;而大三的学生已经划分专业方向,主要安排学习专业课程,让学生理解与掌握专业设计的理念和技能,为大四的实践学习打下基础。其次,在营销传播与设计创造类的课程安排上,以理论结合案例形式进行教学,以分析品牌成功案例为主,聘请校外成功企业家演说为辅,为学生将设计与营销的理念结合起来,提高其实践应用能力。最后在实训教学与设计实践类的课程应用上,采取项目教学、工作室教学、假期课堂教学等多样化的模式,同时以与企业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政府职能部门合作承担重要设计任务的形式,锻炼与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和项目策划管理能力,让学生既具有了扎实的造型及理论基本功,又具备了实际动手能力。[4]

2.创新应用型人才课堂的教学模式

工艺美术的教学应是在教师和学生在相互探讨、相互交流中进行的。教师的角色不再仅局限于是信息的传播者,更是引导学生获取信息知识的桥梁,是为学生与知识建立联系的纽带,让学生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能自主建立审美、形成思想的关键一环。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互动少、学生的学习热情不高,这已不适合现今的教学需求。在课堂教学上,教师应依照不同的课程内容、特点,采取多种多样的授课方式,可采用高科技手段,如网络、多媒体、移动应用平台等。课堂教学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w生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学习、求知,在教学上要发扬学生自我的艺术思想。教师对学生要加以引导,而不是一味地自我复制。教师应该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保持高度的积极性,让课堂的气氛保持良好的灵活性与互动性。艺术类课程的教学可采用诸如小组教学、案例展示、实训培养、项目实践等形式进行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设计应用能力。

三、结语

人才培养建设是一个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过程。[5]而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多方面的支持与配合,其发展亦需依靠多方面的努力。所以,在建设和发展工艺美术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的目标下,院校应依据自身特点树立目标、制定计划、落实任务、克服困难、严格执行,逐步形成适用于培养高素质应用型的工艺美术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要把组建师资队伍、完善校内外实训教学的课程、注重创新的办学理念、完善课程体系设置作为人才培养模式的出发点及落脚点,以期能培养出更多的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创造性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王若鸿.浅论高校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才培养[J].陕西教育(高教),2015(1)

[2]周峰,刘莎.创意产业的发展与高校设计人才的培养[J].研究论丛,2010(2).

[3]刘永福.广西民族工艺美术人才的现状与培养[J].艺术与设计,2010(2).

[4]李茂丹.试论河南地方本科高校美术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美术教育研究,2012(3).

美术培训的目的篇10

美术学科远程培训工作总结

陈卫和

今年是第四次教育部组织的高中新课改实验省培训,主要面向我国西部地区,参加的省市有西藏、贵州、甘肃、四川和重庆,青海后来加入。这项工作在教育部师范司的领导下,纳入国培计划由中央电教馆组成项目组主持,具体仍由继教网平台运作。这次远程培训的专家团队集中地点设在北京西郊凤凰岭实创西山科技培训中心——2007年第一次远程研修新思考网平台也设在这里,期间平台被黑客攻击遭遇研修重创,这一“黑色记忆”今年又被唤起——这次远程培训开始两天由于平台技术问题登录困难,后来调用去年平台替换恢复正常。培训时间从7月28日开始,8月6号团队工作结束,8月7日至9日派出团队三位专家网络值班,继续学员作业和班级简报的评阅。

今年的远程培训工作尽管一开始遇到困难,但是在专家团队与继教网的齐心戮力下,迅速替换平台转移数据,发挥网络研修的无穷魅力,仍然取得了极好的研修效果。在研修的平台上学员纷纷转录首席专家尹少淳教授的留言:“网络断了思想不能断,平台塌了精神不能塌”,积极想办法克服困难投身远程培训。在美术学科远程研修课程简报第九、第十期后面的跟帖中,好评如潮热评不断,“感谢专家”、“感谢平台”、“从来没有参加过这么好的培训”、“希望保留平台内容”、“希望常常回来学习”等等留言比比皆是,获得超过预期的培训效果。

以下是美术学科远程研修培训情况的全面总结。

一、美术学科远程培训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