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精神医学的重要性十篇精神医学的重要性十篇

精神医学的重要性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0:20

精神医学的重要性篇1

【关键词】县级综合医院;会诊-联络精神病学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2-0610-02

会诊-联络精神病学(Consultation-liaison-psychiatry,CLp),又称联络精神病学或综合精神病学,是临床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是指精神科医师在综合性医院开展精神科医疗、教学、及科研工作,重点研究心理社会因素、躯体疾病和精神障碍之间的关系。从心理、社会和生物学等方面来多维诊断和处理病人的分支科学。我院是一所县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被卫生部长马小伟评价为“代表全国县级医院最高水平”,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医院床位1200张,设心理科门诊,可以进行心理测试和心理治疗。由神经内科医生负责相关精神心理科的会诊和门诊工作。现将2011年11月至2013年7月间100例会诊病例资料总结如下。

1资料与分析

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其中男性55例(55%),女性45例(45%),男女比为1:0.81,年龄20-94岁,平均年龄56.2±19.1岁。

1.2会诊病例急会诊26例,一般会诊74例。其中神经内科21例,神经外科12例,消化内科12例,iCU9例,循环内科9例,呼吸科7例,内分泌科8例,急诊科8例,普外科6例,肿瘤科4例,骨科4例。

1.3要求会诊原因分为3种情况:①有明确躯体疾病出现精神障碍,要求诊断及治疗者占68例(占68%)。②主诉躯体不适症状,但经检查未发现器质性疾病或器质性疾病不能解释症状,疑为精神方面问题要求诊断和治疗者25人(占25%)。③原有精神疾病并患躯体疾病要求精神科处理者,或原有精神疾病加重要求处理者7例(7%)。总结原有疾病包括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慢性肿瘤、药物过量中毒、外伤、内分泌疾病、术后、酒精药物依赖与戒断及其他。

1.4会诊的主要临床症状抑郁状态27例(27%)、急性脑病综合征11例(11%)、躯体化症状17例(17%)、分裂样状态7例(7%)、焦虑状态11例(11%)、焦虑抑郁状态12例(12%)、神经衰弱6例(6%)、痴呆状态2例(2%)、轻躁狂状态2例(2%)、附体体验5例(5%)。

1.5精神科会诊的诊断情况精神科会诊医师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和行精神状况检查,对会诊病人按照“CCmD-3”诊断标准作出相应精神障碍的具体诊断,见表1、表2。表1显示100例病人诊断有精神科情况(或障碍),其中脑器质性精神障碍45例(其中脑血管病所致精神障碍26例、脑变性病所致4例、颅内感染所致9例、脑外伤所致6例),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23例(躯体感染3例、内脏器官疾病所致8例、酒精中毒性精神障碍9例,中毒性精神障碍3例)。

1.6精神科会诊处理精神科会诊处理情况见表2。处理原则为:对器质性精神障碍患者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酌情给予对症治疗,对躯体疾病合并功能性精神障碍者给予精神药物治疗,通常使用小剂量或给予心理治疗。对于一些病人(兴奋、躁动、抑郁症状突出)药物治疗同时强调加强护理,防止意外。

2讨论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医学的发展,人们逐渐意识到社会心理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及致病作用,随之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综合医院精神心理卫生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作为精神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会诊-联络精神病学随着综合医院中精神卫生服务的出现而得到逐步发展,其重要性也是日益受到重视。

从会诊后诊断结果分析,县级综合医院精神科联络会诊具有患者平均年龄大,与脑功能密切相关的神经科病人最多、以器质性精神障碍为主要病种和新一代精神病的药物使用较多特点。与国内大多报道相符。

申请会诊的患者年龄较大,平均(56.2±19.1)岁。稍高于国内相关研究。分析原因:①年龄大者身体机能减退,患病时容易合并或并发精神障碍。②同申请会诊科室及原发疾病有关,本研究中神经内科申请会诊次数最多。而这些科室患者多为老年人。

申请精神科会诊者的原发病分布范围广泛,主要集中在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及循环系统疾病。申请会诊科室则以内科最多,尤其是神经内科为主。

会诊后诊断主要是器质性精神障碍68%,及神经症或神经症样反应(10%),躯体化障碍23%,器质性精神障碍仍然是会诊的主要任务,这与国内外报道基本相符,但器质性精神障碍所占比重明显多于其他研究,分析原因:①县级综合性医院的精神心理卫生工作注重会诊,忽略联络,临床医生对精神障碍的识别率仍较低。得到精神科会诊治疗的人群不及需要诊治的1/20,绝大多数此类患者没有得到精神科的诊断和处理。②国内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工作范围长期仅限于对非精神病学临床专业对患者所出现精神症状的治疗。而非精神科希望得到精神科会诊的目的也仅限于控制兴奋、躁动病人或有严重自杀企图的病人,以减少自己在执业过程中的“麻烦”,而并没有注意到各种躯体疾病患者所存在的心理、社会问题、以及这些问题对患者心态和躯体疾病病程、治疗效果、预后等的影响。③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滞后,大众对心理卫生和精神疾病的知识了解甚少,这又给予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实践带来了困难。

会诊后处理方面,抗精神病药合并抗焦虑抑郁药(如新一代的非典型抗精神药物和SSRis等新型抗抑郁药)占是主要部分。整体而言,抗焦虑药及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多于抗抑郁药,这与国内研究一致。抗焦虑药物中,氯硝安定、阿普唑仑、地西泮使用较多,用于抗焦虑症、控制兴奋、及催眠作用之外。抗精神病药物中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如奥氮平及利培酮使用也较多,两者除具备抗精神病作用之外,奥氮平的非特异性镇静作用较强,两者不良反应小,比较适合老年患者及一般状况较差者的患者。抗抑郁药主要应用SSRi类药物。

综上所述,有关专家指出,人类已经从“躯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疾病时代”。心理疾病已成为21世纪的“世纪病”,成为人类健康的主要敌人。在综合性医院开设精神心理科,发展会诊-联络精神病学的工作,有利于丰富非精神科医生的精神卫生知识,提高对精神障碍的识别率、转诊率、及进行有效的处理。适应生物-心理-社会的现代医学模式,是当今医学发展的一种趋势。

参考文献

[1]江开达.精神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

[2]姚树桥,孙学礼.医学心理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

[3]龚梅恩,刘军,黄学军.综合医院精神科联络会诊277例临床分析[J].广州医药,2006,37(3):72.

精神医学的重要性篇2

〔关键词〕医学生;职业精神;课程思政;工匠精神

课程思政对医学生职业素质的影响越来越引起学界的重视,在疫情防控的当下,更需要将思政元素纳入医学专业课程,以助于对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

1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现实挑战

职业精神作为一种深层价值引领,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具备职业特征的精神、操守、能力和自觉,赋予个体职业理念和职业追求,是形成自身行为自律规范的基石。医学生职业精神是实践行为的内在指引者,但是目前我国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存在诸多困境与挑战。1.1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需要价值重塑。职业精神是认知的反映和体现,是能力的自觉表达,也是现实必要性、合理性的统一,是学理依据和具体范畴的综合。所以,医学生职业精神本质上是一个观念价值体系,是医学生价值观念的精辟概括和高度浓缩,是医学生对医学的职业认识、职业情感、职业意志和价值指导的践行准则。在社会功利化和公平性诉求的当下,医学生职业精神需要自我规范标准和价值重塑。医学生职业精神是一种非外在强制的规范,是自愿接受的内容,因为它主要依靠的是自身的价值体系、思维观念和职业情感,而不是外在的权利强制。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形成是为了控制自身的活动,称为自控或内控,将各种要求和规范内化为自身的价值体系。此外职业精神作为价值尺度,可以判断职业活动是否合理[1]。1.2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需要鲜活表达。目前,我国医学生职业精神在培养过程中缺乏理论根基和内涵建设,对于课程建设缺乏统一标准。例如,医学职业精神是如何养成的,中国传统的工匠精神是如何形成的,中国特色的公益性医学职业精神的典型性体现在何处,以及实现方式的具体路径探索、方法载体、过程规律如何展开?医学职业精神要如何处理好公平与公益、显性与隐性、他律与自律的关系?这些本质内涵,无处释疑,无从解答。基于医学职业精神的构成要素,需要阐述医学职业精神在医学课程中的表现,但目前这种润物无声的形式极少。通过沉浸式和体验感来诠释医学职业素养,至今还缺乏行之有效的鲜活表达。1.3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需要培育承载。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是涉及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作风、职业目标信仰等诸多方面的综合教育,通常受到社会、医疗、学校教育等因素的影响。在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过程中,就需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重要载体的作用。虽然第一课堂在知识传授中占据最有利的优势,但仍存在案例陈旧、形式单一等现象:在课程设置上,医学职业精神教育课程往往处于弱势地位,课程建设重视不足;在教学内容上,存在机械性的职业精神植入较多,人文式的潜移默化较少,针对医学生特点的授课不足。在课堂形式上,教学相长的互动式不多,循规蹈矩的说教式为主,提高积极性的举措不足;在评价方式上,量化的测试居多,开放式的讨论不足。

2影响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原因

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各类需要表征在:师资力量的不足、师资水平的聚焦,医学教育的定式、医学学制的贯通,以及课程设置的选定、教学方式的单一等方面。影响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原因主要与医学师资职业精神的内化、课程设置的显性表达与隐性嵌入的割裂、医学教育一体化建设的布局有显著相关性。2.1师资力量缺乏内生动力。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内生动力需要准确把握知识教育、技能教育、思想教育之间的关系,把医学史观、政治认同、公民健康的大格局内化为医学职业教育的文化自觉及医疗岗位对人类健康所承担的社会道义。教师在塑造医学生职业精神时缺乏教学目标、教学动力不足,针对性不强。从事基础研究的教师参与专业授课时,更多在于知识垒砌和建构;从事临床工作的医生参与专业授课时,又很少谈及职业精神的理念。总体而言,存在精准施教的师资短板。2.2课程设置的显性表达与隐性嵌入的割裂。目前医学课程设置中职业精神的养成,所使用的观点和提出的目标笼统模糊,统一性和规范性的缺失,使育人在岗位胜任力和职业精神养成方面流于表面。医学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割裂,使职业精神教育成为专业课的附属。在具体设置中,往往忽略了学生的参与,在情感上缺乏同理心体验就无法真正做到以情动人,以情感人,以情化人。医学选修课普遍未开设医学哲学、叙事医学、医学人类学等课程,其内核是将医学与职业精神结合的机械化。2.3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缺乏有效贯通。医学职业精神的培育模式不是技术教育的“教-练”模式,亦不是知识教育的“教-学”模式,而是人格养成的“化-育”模式,其价值养成不全是物理过程,而是生物过程(职业神圣与信仰的萌生、发育)。医学学制的分段化,本科、长学制、研究生、规培生的差异性,院校教育、毕业后教育、继续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造成全过程的职业精神养成缺乏标准化和统一性。医学院校在“大教育”工作格局中缺乏维度联动,在“大思政”管理中的缺失多措并举,在“一体化“建设中缺乏有机衔接。

3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路径优化

秉持“全面、立体、创新”的医学教育理念,要着重强调从“他者”意识中审视,要培养医学情怀,共情体验、实践经验,常常比单纯的理论教学影响更深远。3.1通过精准实践教育优化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路径。医学职业精神教育有着自身的特征,譬如优先意识:职业精神培育先于知识、技能教育;潜水意识:伦理与人文不是孤立的道德说教,而是无声地伴生、融会于专业教育与成长过程中;知易行难:职业精神播种容易发育难,苏醒容易清醒难,知识宣导容易,行为坚守难。实践教学、实训内化的教育明显偏少,尤其是医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学校、实习单位基本没有开展有针对性、系统性的实践教育。除了要考虑教学计划内的传统医学专业课程的教授,还要考虑来自校内外更广、更多元层次的影响。3.2通过序贯制建设内化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路径。在“医教协同”背景下,需要促进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有效贯通,开创全域育人工作新格局: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医教协同进一步推进医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有关举措、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2],注重在专业课程教育中充分融入职业精神教育,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技能过程中不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形成“纵横、上下、左右、前后”的多维度协同效果。“纵”在于贯通医学长学制教育,“横”在于整合资源;“上”通过顶层设计完善“整合式教学改革”,“下”通过具体实施推动激励计划的开展;“左右”保证相关职能部门间的合作、医教研管各方面。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与品格培养平台、素质拓展与能力发展平台、成长服务与事务管理平台。需要序贯制打通分段模式,使医学生职业精神一以贯之,使养成路径通畅。3.3通过沉浸式隐性渗透课程思政优化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路径。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属性,归根到底是为了满足社会和人的发展需要,受教育者在适应与促进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思想、政治、道德素质和促进全面发展的过程[3]。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是同向同行的定位。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本质内涵都是立德树人,但思政课程是显性教育,是思想政治理论的主要传播渠道;而课程思政是一种隐性教育,其依靠课程的价值内涵,在专业知识传播中实现思政教育的价值[4]。医学院校及附属医院在医学生思政教育中要形成“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双向贯通”和“思政实践与实践思政双向贯通”局面,有利于医学教育事业的发展,有助于大医精神的养成,有助于明确医学发展的价值标尺。医学课程思政是新形势下“课程育人”的强烈化表达,是对当前教育中面临的紧迫问题的积极回应[5]。要积极探索医学专业课程实现育人功能的途径和艺术,使医学专业课程真正担负起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过程中,让医学课程思政活了起来、扎下根来、长出花来。

4医学生职业精神养成的守正创新

医学在形式上是一门专业,强调自治、自律、技术胜任力;同时,医学在本质上是一门人学,培养的既要是“横向型”的通才,又要是“纵向型”的专才。医学生专业精神的产生不是以医生职业的出现为背景的,而是以医学的不断发展并最终形成专业为前提的;而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养成也不完全以医学的专业化为基础,而是在医学产生和发展过程中,达成的道德契约以及构建的价值稳态和固化形成的行为方式。4.1职业能力精进中全人教育的属性。医学发展具有两个鲜明特点,一是科技创新,二是学科交叉。医学生其养成须学得真学问、真本领,悟得真担当、真使命。孙思邈所著《备急千金要方》开篇“大医精诚”,论述了有关医德的两个问题:第一是精,亦即要求医者要有精湛的医术,认为医道是“至精至微之事”,习医之人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第二是诚,亦即要求医者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隆米勒总结了“全人”的六个基本要素:智能、情感、身体、社会、审美、精神,其中精神占据主导地位。由此可见古今中外,医学生培养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其特殊性显示出医学职业能力的精进实践理念与医学职业精神的全人教育思想的统一。全人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医学专才成为完整意义的“全人”,能洞察学科间相互联系的人,为文理兼通、视野开阔、具有职业素养的“完人”。并以期增加学习趣味和情感认同,提升职业素养。4.2医学课程思政中价值导向的嵌入。医学“课程思政”中的课程,不是简单理解为一课堂的教学,也包含实验教学、教学实践活动以及课堂之外任课教师所从事的与教学相关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医学专业课充分发掘专业课中的价值元素,深入扩展思政教育的载体,深挖医学专业课程的职业精神作用。将课堂思政课、情境思政课、朋辈思政课、舞台思政课融会贯通,擦亮学生医学初心底色[6]。改进思政课程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提升职业精神养成的感染力与亲和力。在医学课程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医学教育教学的题中应有之义,有利于扭转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学专业教学“两张皮”、无法有效形成育人合力的现象,打通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思想政治“两个精神世界”,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医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统一、教书与育人的统一,形成每门课程、每个教师都承担育人责任的思政大格局,更好实现医学人才培养目标。4.3后疫情时代中的自律自觉实践。2020年肺炎疫情中的感人故事激励、鼓舞着无数医学生投身于医学事业的伟大征程中。凝聚社会共识,医学实践中应更加强调医疗体系和职业精神的高度融合,在注重岗位胜任力的培养外,养成医学生的职业精神。加快推进均质化、精英化和复合型培养进程。医学生的职业精神的养成需要课堂教育与实践操作并重,因此在课程思政方面更要探索如何在临床操作实践中加强教育。同时需要医学生自身的自律与自觉,解析医学课程思政的空间坐标,即历史地平线的变化逻辑与后疫情时代的发展逻辑,抽象概括课程思政嵌入价值导向的理论问题新域。

〔参考文献〕

[1]李锋清.文化自信视域下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的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8,31(5):647-649.

[2]出席全国教育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8-09-10)[2020-05-02].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4.

[4]杨春燕,尹梅,徐文轩,等.“课程思政”视域下医学人文学科群的课程设计[J].中国医学伦理学,2020,33(3):381-384.

[5]高德毅,宗爱东.课程思政:有效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的必然选择[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1):31-34.

精神医学的重要性篇3

关键词:大学精神;医学教育;医学人文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182-02

当今世界,大学之所以成为大学,主要基于两个因素:一是高素质的教育和学术水准;二是道德使命和人文关怀,即对人类精神世界的关照和社会道德的提升。因此,考察大学素有两个标准,一是专业标准,二是人文标准。大学精神,是一所大学体现出来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整体精神面貌。它是学校长期办学的历史文化积淀,是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价值追求。大学精神的形成,同学校发展时代、独特历史、地理环境、文化特色和师生的共同心理状态密切相关。大学精神是大学校园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既是学校实现自身目标的动力,也是师生员工为人、治学、做事的精神支柱,是学校发展的底蕴所在,具有价值导向、精神陶冶、规范约束、群体凝聚、社会辐射等一系列极其重要的作用。在新形势下,建设“大学精神”不仅是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社会进步的需要。大学精神传承的重要载体是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和校园文化的建设最终要落实到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上。对于医学院校来说,就是将敏锐的时代精神、永恒的道德标准、崇高的医学境界体现在其大学精神中,并融入学校办学指导思想和办学理念中,使之成为师生员工自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导向,使之成为医学生人文精神塑造的核心内涵。

进入技术时代后,技术性淡化了人性,使人失去了对他人的热情和敏感,结果,人性变成了技术的牺牲品。同时,人性又屈服于技术,把技术崇拜为神。科学与人文分离的结果就两个极端而言,出现了两种畸形人,一种是只懂技术而灵魂苍白的“空心人”,一种是不懂技术、奢谈人文的“边缘人”。早在本世纪初,西方一些著名的大学就注意克服这种片面性,探索科技与人文的汇通之路。哈佛的学生在一二年级开设“通识课程”,广泛涉及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的各个方面。麻省理工学院的工科学生要学占总课时22%左右的人文课程。我国目前也在大学教育中增加了人性教育、全人教育、通识教育、道德教育、心理教育等方面的人文教育课程,其目的就是培养高素质的人才。

医学院校作为我国医学人才的培养基地,更要注重医学人文学科的建设,因为它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内容,也是深化医学教育改革步伐的重要举措。医学院校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教学真正目的是进一步优化高等医学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使医学人文学科知识内化为医学生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

“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而人的生命、人的健康又是人的根本,因此,以关爱生命、关注健康、减少疾病为宗旨的医学技术和卫生保健服务水平,是反映社会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当代医学技术日新月异,临床诊疗手段不断更新,但同时医疗卫生费用也急剧升高、人们对医疗保健服务的满意度则明显下降。追根溯源,是医学与人的关系发生了改变。于是,让医学从那种“太技术化、太非人性化、太官僚化”的取向回归于人性化的呼声日渐高涨。重新审视医学的目的,重铸医学的人文价值,已为各国医学界及社会公众所广泛关注。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后,以医学技术与医疗服务的社会、伦理、法津和文化研究为主要内容的医学人文学科群迅速崛起,欧美各国医学院校都将医学人文学科作为医学教育的必要内容,提出医学人文学科是培养高素质医生的基础,形成了自然科学、医学科学和医学人文社会科学并举的新教育模式。在科学研究方面,从国际重大项目如人类基因组计划、艾滋病控制,到新药临床研究和新技术临床应用都包含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研究和课题。人们已深刻认识到,欲解决当代医学发展和医疗卫生服务所面临的难题,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和跨学科的交流,需要有更加广博知识和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医学人才。需要医学院校把建设医学的人文精神放在一个重要的位置来加以构建,同时以此来彰显医学院校独特的大学精神。

医学人文精神是一种把人和人的价值置于首位的观念,是以人的价值、人的尊严、人的利益和幸福、人的发展完善和自由为主旨的观念和信念。“人的价值”是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和基本原则,医学人文精神的道德规范和原则是从人的价值这一核心理念中引申出来的。在医学院校如何坚守和培植适应时代的医学人文精神,并以此作为医学院校大学精神的体现,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在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并举的医学教育模式应运而生的同时,注重医学院校的大学精神建设,将医学与人文融合使医学生和谐发展,是高等医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高等医学院校有必要顺应这一趋势,通过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程体系和教育方法,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为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创造条件。将人文精神教育与校园文化医院文化相结合,构建符合时代精神特征的校园文化,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带有浓厚人文精神教育色彩的校训、校歌,形成积极向上的良好校风。在各类宣传教育中增强人文精神教育。抓校园环境、医院环境、课室环境和宿舍环境建设,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人文精神的烛照和熏陶。

塑造、凝练与涵养医学院校的大学精神是一项长期、艰巨的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和与时俱进的理念,根据医学院校的实际特点和目标定位来确立自己的大学精神。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精神不是一蹴而就、稳定不变的,而是在历史的传统和当代社会文化的影响中,逐步累积、共同建构、不断创新而形成的动态精神资源,大学精神不是西方模式的简单翻版,而是在党的高等教育指导思想和普遍价值指引下贴近本土、面向社会、具体可行的自觉自愿的选择,它既要有展望未来、胸怀全球的宽广视野,也要有脚踏实地、关切民众的人本情怀,它既要有“科学、人文、自由、批判、独立、创新”等所有大学所必须具备的精神内涵,更要突出不同历史背景、地域环境、发展历程、社会文化条件下每所大学独特的精神气质和价值定位,它应是普遍追求和独特个性的有机统一,只有这样,既有精神共同性,又具精神个性的大学才能更有效地履行自己立心明志、凝聚感召和辐射引导的使命,坚定大学的自我意识,推动自身和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根据“医文相融”的原则,通过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专项人文技能培训、防治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等环节,实现医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相互渗透,人文教育全程不间断,医学人文教育特色鲜明,以服务社区、着眼预防观念引导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大学精神引领着大学的文化氛围,会对师生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精神面貌、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等产生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是提高医学生人文素质的一条重要途径。学校要通过经常聘请医学专家举办讲座、组织社团文化活动、建设课外兴趣小组、开拓第二课堂等形式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倡导人文精神,陶冶医学修养,使医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高文化品味和文化底蕴;要美化校园环境,加强学校管理,创造一种清新向上、自由舒畅、井然有序的校园氛围来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绪,启迪学生的心智,促使学生产生创新思维,全面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素质。要通过医学院校独有的大学校园文化活动,对医学生德智体诸方面进行全面培养,形成健全人格,把体现着“大学精神”的科学态度、文明风范、价值观念带到社会,影响和感染其他人,发挥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的社会辐射作用。加强人文修养,引导学生,使他们既具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临床技能又具有高尚的医德,这样才能使医学生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健康、全面、和谐发展。

精神医学的重要性篇4

关键词:教师人格职业精神

中图分类号:G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13-0009-01

一、教师职业精神

职业精神是与人们的职业活动紧密联系,是一种调控规范,并能动地发挥作用,能够有效地规范引导人们的职业行为。[2]在教育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教师职业精神在不同的情境里,其可能就意味着不同的事情,背后隐含着价值取向,哲学假设。职业精神大都集中在友爱、奉献、牺牲等精神。[3]学校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同样具备职业精神的高素质教师团队,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对学校、学生和教师自身发展都具有重要的意义。[4]

二、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师职业精神

医学的持续稳定发展依赖于培养医学生的教师队伍,医学生职业精神的培养同样离不开具备高素质职业精神的教师团队。医学院校临床教师的职业精神直接影响到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影响医学生人文精神。医学职业精神是对从事医学专业一种服务人类健康的职业价值观,又是医学工作者践行医学职业道德的具体体现。其临床教师更具特殊性,医学工作者与高校教师合二为一,倡导医学科学精神与医学人文精神的统一。医学院校临床教师追求理性务实医学科学精神的同时,兼顾唯美向善的医学人文精神。传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人文精神的底蕴,结合时代特点,营造浓厚的职业精神教育环境氛围。然而,临床教师的职业精神并未引起足够重视,其缺乏对职业精神的认识与了解,更谈不上重视。

临床教师职业精神的培养,导致教师的职业精神不能有效地对医学生施加影响,不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不能够有效地提升教育的质量。现今,虽然临床教师的职业精神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但部分教师不仅敬业还乐业,表现为对本职业的热爱与高度的s誉感,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撑贯穿其中。

三、临床教师职业精神的关注点

临床教师职业精神建设是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培养良好的临床教师职业精神,对于临床教师职业态度的改变、临床教师职业理想的确立都具有重要意义。临床教师职业精神要以职业的“人文向度”和“精神建构”为使命,以职业“角色互动”和“价值旨归”为引领,职业精神要有能力追求和职业态度的支撑,职业“廉业”和“专业”贯穿职业精神的始终,内在伦理职业规范是职业精神的最基本要求,职业信誉是职业精神的直接表现。教师职业精神应重点关注职业精神维度,以教师专业发展视角下高等医学院校临床课教师职业精神提升的目标与要求为维度。诸如理想、能力追求、信誉、遵守规范层面的维度。临床教师职业责任模糊,职业精神的缺乏造成职业精神问题的原因除外在制度缺失外,内在的则是职业人对职业精神的无意识。

四、结语

临床教师职业精神认知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其专业发展的程度,临床教师职业精神的了解需要多渠道探求,文献调研固然占有重要地位,但对于临床教师职业精神的探析,必须就职业精神目标赖以建立的规律性基础进行深入研究,必须深入了解当前临床教师对职业精神的看法,如关于敬业和奉献精神,调研是否因为热衷医学事业而选择“双师型”临床教师职业,分析出符合其职业特点的职业精神的构成。总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5]目前关于临床教师的职业精神是被忽略的,既往的备受关注的职业精神的实证研究,有效的借鉴是可以为我国临床教师职业精神研究提供帮助的。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一个较为科学的临床教师职业精神结构维度目标,是今后力求突破之处。

参考文献:

[1]安洪庆,马桂峰,范应元等.山东省某医学院校医学生职业精神现状调查[J].医学与社会,2012,25(1):91.

[2]邓丽芳.职业规范,职业精神与职业贵任一论高校教师职业道德教育[J].高教论坛,2015,1(1):72-74.

[3]邱吉.培育职业精神的哲学思考――从职业规范的视角看职业伦理[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12(3),58-61.

精神医学的重要性篇5

关键词:医学生人文精神医学人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0-229-02

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S.e.Luria指出,“医学在本质上具有二重性,它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人文学,需要人文滋养。”由此可见,人文精神对于医学而言不可或缺。大学是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形成和发展的主要阶段,医学生应当充分认识到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并乐于去自觉地逐步培育、逐步提高自己的人文精神。大学教育也应当把人文精神的培育提升至与医学专业性学科同等重要的地位,大学教师通过言传身教、以身示范,把医学人文精神更深入地渗透到医学生的意识当中。医学技术迅速发展,却伴随着医患矛盾升级,医学生价值观缺失,医学意义饱受争议等问题日渐增多。很显然,这些问题都与当今医学人文精神的普遍匮乏相关。医学人文精神值得引起我们的关注和探讨。

一、医学人文精神的重要意义

1.促进医患关系的改善。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医学难题得以攻克。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医患矛盾进一步升级。医患冲突已屡见不鲜,有的医患矛盾甚至演化为刑事案件。2013年3月23日,患者李梦南因误解医生的治疗方案,持刀进入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住院部风湿免疫科医生办公室行凶,致使一名实习医生死亡,一名医生重伤。对于此类案件从医者不能简单地把它归结于患者的无理取闹,而免于反思自己的责任所在。医生在医患关系中起主导作用,好的行医者应当看到这件事是在医患矛盾加剧的社会条件下发生的。一个医生医术再高明,只要他对患者态度冷漠,给他们以低人一等的感觉,那么即使他医治好患者,患者心理可能会对此不以为然,甚至仇视,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加大医患矛盾。因此,医学人文精神在大学教育中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不仅能帮助医学生掌握与患者的沟通技巧,也能让医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本质,从心底关心患者、尊重患者,对患者施以足够的爱心和耐心,这样,患者才会感受到医生对消除病痛的期望,进而对医生充满信任和感恩,积极地配合医生的治疗,医患矛盾随之化解。医学生人文精神培育能让医学生理智和深远地看待医患矛盾,真诚地为患者服务,长期遵循“所谓医者,仁字当先”的原则,让患者对医疗事业给予充分的信任,对不可避免的医疗事故能给予谅解,医患矛盾得以改善。

2.医学人文精神的教育对医学生本身也是一种动力,能够帮助医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对医学生本身也有很大的益处。学习人文精神不仅使医学生摆脱单调且枯燥的学习状态,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主动接受到更多有效的医学知识,还能让医学生充分意识到自己职业的特殊性。医学生“操作”的直接对象是人,因而决不能马马虎虎,敷衍了事,对待医学应该严肃又严谨。通过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让医学生意识到,人人生而平等,对所有人的生命都必须认真对待。在治病救人时,要抱着是在拯救自己的态度,真正将治病救人作为行医者神圣的使命和职责。由此,医学人文精神一方面可以激励医学生长期地坚定地学好专业知识,另一方面还能帮助医学生拥有更宽广的视野和心胸,能够随时以患者的生命和健康为重,对于蝇头小利,该放手时就放手,坦坦荡荡,纯粹地完成行医者的本质工作;同时医学人文精神还能体现医学的真正目的――除人类之病痛,铸健康之完美。医学人文精神,能让医学生站在患者的角度思考问题,以服务的心态对待患者,取得患者发自内心的好评,这是医学人文精神赋予医学生的正确的态度,不是医学专业知识能够替代的。

3.医学人文精神对医学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医患关系这条鸿沟,追根溯源,应当归咎于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很多医生没有真正地关心病人,只知道什么样的病应该以什么样的手段和药物来治疗,出了医疗事故,一味地逃避责任。这样的医生,无异于自私自利的小人。患者不会认为这样的医生是好医生,只是被迫地接受治疗。这种情况下,医生有差错,患者就不单单会埋怨,还会追究医生的责任,事情势必会向着恶劣的方向发展。如果医患矛盾不能得到缓解,甚至进一步加剧,那么医疗事业势必会长期处于饱受争议的状态,医学的发展可能因此停滞不前。解决医患矛盾最本质的方法,就是提升医生的整体素质。医学人文精神培育对素质的提升起决定性的作用。只有各大医学院校重视人文精神的培育,医生的整体素质才会提高,医患矛盾才会得到很大程度的改善,医学的发展才能更加顺畅。

二、提高医学人文培育的有效措施

1.增强人文精神的理论教育。大学教师对医学生的医学人文精神起着引导的作用。部分大学教师觉得人文精神是自然形成的,不需要引导,这种想法是极其错误的。医学生的人格类似于风筝,没有线的牵引,它的方向不可预知,这根线,正是大学教师的指导。因此,教师应该对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培育负责,教师的言行对医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要想提高医学生的人文精神,大学教师首先要自身具备良好的医学人文素养。不是随随便便的一个政治课兼职教师就能灌输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因此,需要大学严格地选拔医学人文精神的授课教师,既要求教师有临床实践的经验,又需要教师对医学人文精神有深入的理解。在授课时,大学教师不应当把这门课当作简单的教学任务,而是设法把人文思想渗透到每个医学生的意识当中。同时,要让医学生对这门抽象的学科产生兴趣,教学模式应当有所突破,比如不再仅是单纯的理论讲解,还要求有活跃的课堂氛围。大学教师可以结合实例提出一些新颖的话题,鼓励医学生的积极发言或探讨,达到医学生互相学习、深入理解的目的。

2.医学人文精神培育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如果仅仅是课堂教学,医学人文精神仅仅会停留在认知层面上。只有把医学人文精神与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使它在学生的意识中发育、成长、稳固。实践活动,既要考虑到在校时的课余活动,也要考虑到假期的社会实践活动。关于课余活动,琴棋书画样样皆可,只要内容积极向上,各种形式的活动都值得提倡。真实地接触这些有趣的实践活动,可以培养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帮助医学生劳逸结合有效学习,还能让医学生体会人文思想,热爱人文艺术,进一步地对医学理解、思考和创新。学校也可以经常组织义诊活动或见习活动,尽量让每个医学生都能参与,让医学生更进一步地接触医学,学习带领老师与患者沟通的方法,体会感人的细节,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情感等,为今后处理好医患关系打下基础。在假期,老师可以带领志愿者参与“三下乡”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跟随教师做实地调研,了解患者的家庭生活,体会他们生活的不易,培育医学生的爱心和同情心。这些实践活动,都会对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起到很大的作用。

3.完善学生评教和对学生人文精神考核的体系。检验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成功与否,需要完善学生评教和对学生人文精神考核的体系。教师方面,应该实施严格的考核制度。教师不仅需要接受上级的突击检查,还应该要求多听高级医师的讲座,发表自己对医疗事件的看法。教师除了接受上级领导的考核外,还应当接受学生的考核。考核方式不单单是调查问卷,还应当有对学生的随机取样的口头评价。教师作为学生的表率,应当从多方面进行考核。对于学生,应当有医学人文精神方面的考核。理论上的知识考核必不可少,课余活动的综合表现也应当纳入其考核的范围。只有教师和学生两个方面的考核通过了,医学人文教育才算得上成功。

总医院的孟庆教授说到:“卓越医师有别于优秀者,除了基本素质之外,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大家风度。这提示临床医师的培养需要加强综合素质方面的训练,如艺术修养、渊博学识、哲学思维和心理素质等。”他强调了医学人文精神的必要性。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的培育关系到医患矛盾的改善、医学生自身价值观的形成和完善和医学未来的发展。它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因此,本文从教学方面、实践活动方面和评价体系方面提出了提高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有效措施。希望各高校能对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重视程度有所提高,同时可参考本文提出的方法来有效提高医学生医学人文精神。我们希望未来的医生具备深厚的医学人文精神,还原医学应有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孙宏亮,姜兰姝,宫福清,高坤.青年医生培养中加强医学人文精神教育的意义及措施[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4(06)

[2]唐耀华,蒋晓俊.培养以爱为核心的医学人文精神[J].南方医学教育,2010(04)

[3]夏雨晴.医学专业研究生人文素养的缺失及其对策[J].医学教育探索,2006(11)

[4]唐齐佑.浅谈如何培育医学人文精神[J].亚太教育,2015(08)

[5]刘阳晨,洪静波.探析医学人文精神的缺失与回归[J].江苏卫生事业管理,2012(05)

[6]文秋林.医学人文精神的核心价值探讨[J].西北医学教育,2011(04)

(作者单位:川北医学院四川南充637000)

精神医学的重要性篇6

关键词:医学生;价值观;医学职业精神

一、医学职业精神与价值观的内涵和关系

医学职业精神是指从医者表现在医学行为中的精彩的主观思想,是其在医学实践中创立和发展并为整个医学界乃至全社会、全人类所肯定和倡导的基本从业理念、价值取向、职业人格及其职业准则、职业风尚的总和。2005年中国医师协会向全体医师发出推行“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国内学者将医学职业精神概括为患者利益至上、医学诚信第一、提高业务能力、促进社会公平四个方面。

价值观是指主体按照客观事物对其自身及社会的意义或重要性进行评价和选择的原则、信念和标准。医学生价值观与医学职业精神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第一,价值观属个体层面,具有较强的主观性,而职业精神属群体层面具有行业统一性和客观性。当医学生价值观与医学职业精神相符合时,工作将促进个体自我效能感的提升,若医学生价值观与医学职业精神相违背时,医学职业精神对个体的约束力将远不及价值观的影响。第二,价值观具有内隐性,其对个体行为的指导较多受无意识影响,而职业精神具有外显性,对于个体行为的约束需要个体更多地意识层面的控制。若意识和无意识长期相冲突,将导致个体情绪与行为的偏差。第三,价值观的主要表现形式是兴趣、信念和理想,而职业精神则体现为道德和法律的约束。医学生的价值观虽千差万别,但走上职业岗位后必须受到职业精神的约束;第四,价值观具有社会性和发展性。医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最初源自于家庭的影响,而职业精神的获得来自于学校教育、行业实践和行业社会舆论导向。学校、行业和社会的共同教育将会促进医学生价值观与职业精神相融合。

二、当代医学生价值观的主要问题

1.职业目标的盲从导致职业责任感的弱化

兴趣是个体职业成长与价值体验的核心动力。然而,传统的灌输式教育与应试教育对所有学生采取生产线式标准模式培养,缀跷奘友生兴趣的内驱力。大部分医学生的专业选择来自于父母的包办或出于狭隘的职业目标,如“我要医治好家中的病人”“父母是医生,能帮助找到工作”“医生工作稳定、收入高”等。医学生在入学前对医学专业一无所知,很多学生接触到专业教育后才发现与自己的兴趣完全背离,督促式的外部动机无法转化为内部动机,很多学生因此出现严重的学业倦怠、反悔、得过且过,甚至放弃。这种狭隘的职业动机导致临床工作时医生责任感的弱化。

2.负面信息过剩导致社会公正感的失信

心理学研究表明,负面信息容易吸引个体注意。现代化传播媒介为了吸引公众的眼球,对负面信息进行大量的报道,导致整个社会对公正感的怀疑与丧失。电视、网络等现代化媒体对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与示范作用不足。大量的负面信息充斥在各大传播媒介中,现代化媒体背离了其应有的传播导向。由于医学生核心信仰缺乏,尚未稳固的价值观常常被极速更新的信息和社会期望所冲击甚至被替代,导致医学生在职业和人生道路的岔道口迷茫与失落。无法忍受的药物与治疗的虚假广告、医患冲突的恶劣报道冲击着医学生的感官系统,使医学生在尚未踏上职业道路之前就不得不承受行业失信所带来的压力。

3.经济发展导致的物质崇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人们的物质欲望也远远超出了满足生活的基本所需,追求前沿与时尚、高端与奢华成为当代部分青年物质欲望的核心目标。医生在我国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医生的收入一般在当地平均收入水平之上。若按照阶层的划分,无论是知识水平还是物质财富,医生都属于社会中上等水平。职业优越感所带来的物质崇拜甚至成为了医学生职业奋斗的直接动力源泉。在经济和社会转型的过程中,经济资源对社会阶层地位的影响更加突出,所谓的“富二代”“官二代”等在当代青年中引发的社会嫉妒与不公正感为社会稳定带来巨大隐患。

4.过度的自我意识导致人文关怀能力的下降

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落实形成了当代独生子女独特的人格特质。他们多在全家的保护和关怀下成长,追求自我意识,要求自己的权利不容侵犯,自尊心过强甚至是骄傲和自负,自以为是,固执己见。过度自我中心使他们难以适应和关心他人。而医学生除了掌握严谨的医学知识,更重要的是人文关怀能力,当代医学生的自我中心导致他们人文关怀能力的下降。

三、我国当代医学职业精神的构成与医学生价值观的取向趋势

1.仁爱之心

《物理论・论医》中指出,“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是以古之用医,必选名姓之后,其德能仁恕博爱”。我国历代医家都将医术立为仁人之术。而“仁”在中国古汉语中为“两个人”,即人要无私,无利己之心,要有利他之心。医生每天面对的是完全陌生的病人,承受着繁重的工作压力,若无仁爱之心,完全从自身利益出发,当病人身上无利可图时,置病人于不顾;当工作压力巨大时,放手工作享受生活;当心情烦躁时,对病人冷言相对。医生成为了治病的机器,治好治坏与己无关,病人的生命危在旦夕,医患矛盾将更为突出。当代医学生价值观中利己主义明显,这恰与仁爱的职业精神相违背,树立当代医学生的仁爱之心势在必行。

2.责任感

《黄帝内经》说:“天覆地载,万物备悉,莫贵于人。”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自序》言:“人命至重,有贵千金”。医学专业精神的核心是医师的职业责任感。医学人文精神核心价值的表现就是对病人生命和对生命与健康权利的敬畏与尊重,是对生命和健康的关爱和呵护。这份尊重于医生来说最直接的表现就是强烈的职业责任感。责任感推动他们时刻认真严谨对待自己的工作,不断提升自己的医学知识与技术;责任感推动他们以真挚的情感去关怀病人,呵护生命;责任感推动他们放弃眼前的自身利益,甚至将病人的生命安危纳入自身生命的一部分。当代医学生在父母和家人的百般呵护中长大,依赖已经成为他们行为习惯。只有树立对生命的责任感,他们才能担当治病救人的重任。

3.奉献精神

奉献精神作为一种高尚的道德情感是人利他本能和亲社会行为的最高体现,也满足了个体最高层次的自我实现。奉献所带来的愉悦感和高峰体验是物质追求所无法企及的。奉献精神在我国老一代医务工作者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计较工作中的名与利、钱与权,他们牺牲个人的时间和利益将全部的心血投入到医疗事业,换来的是患者和同行的尊重和敬仰。然而,在新一代的医学生甚至是青年医生身上,奉献精神难觅踪影。当代青年更注重利益的等价交换,讲求付出与收获的平衡。奉献虽然一直被主流媒体所倡导,但却难以对医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产生影响。奉献精神甚至成为了社会分配不公的反面教材被他们不屑甚至嘲笑。虽然物质交换中实现了最大化的公正公平,但却失去了医患关系中最重要的爱与尊敬。

4.公平正义感

行业的管理者尽量将公平正义作为一种制度来约束从业的每一个人。制度的真正落实取决于制度的执行者。具有公平正义感的医生会平等对待每一个生命,尽量将机会和资源优先给予最迫切需要、最应得的人。

四、重构医学生价值观的教育建议

1.增强医学职业精神的制度化建设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效率成为医疗界的主要价值取向。追求经济利益的行业理念主导着医院的运营,也主导着医生的努力方向。医患关系的严重错位是医患信任危机日益严重的主要根源。如果医患之间错位的利益关系长期存在,改善医患关系的任何努力终将失败。医学职业精神若完全靠医生自律将成为一纸空谈,制度化建设是医学职业精神践行的根本保障。当医学职业精神以他律的形式影响医疗界时,医学生在学习期间所接受的价值观教育就不会与现实工作相背离。当促进病人健康与医生利益保障相一致时,医学生的职业价值冲突感将被职业自豪感替代。

2.以情促教,通过生命教育提升学生责任心

真正触动人心的教育是情感的教育,而传统医学教育过度强调理性思维,强调严谨与一丝不苟,强调理论知识的扎实与实践操作的精湛,却忽视了职业精神的感性教育。这种冷冰冰的教育方式不但无法唤起医学生的职业希望,反而像一盆冷水熄灭了医学生本该有的职业热情。对生命的尊重必须是真情的流露。被国内外医学教育界广泛推崇的tBL(team-basedlearning),CBL(Case-basedlearning)和pBL(problem-basedlearning)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教学模式的改革,其核心目标是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医学问题的复杂性,明白其不仅仅涉及技术,还涉及伦理道德和职业规范。

参考文献:

[1]孙福川.伦理精神:医学职业精神解读及其再认识的核心话语[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13-17.

[2]王明旭,张文.促进医学职业精神建设优化医学的社会职能[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9-12.

[3]彭聃龄.普通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4]孔祥近,杜治政,赵明杰,等.医学专业精神的核心:医师职业责任感――全国10城市4000名住院患者问卷调查研究报告之二[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3):10-15.

[5]胡俊秋,仲其军.医学伦理学教学中的人文精神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4):22-27.

精神医学的重要性篇7

[关键词]医学职业精神和谐医患关系特征

目前,医学职业精神已成为医学界和伦理学界研究的热点。医学职业精神自古有之,但这一命题的提出最早见于美国和欧洲国家发表的《新世纪的医师职业精神―医师宣言》。

一、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

医学职业精神的定义,可以说是众说纷纭、各持己见。

西方学者DavidRothman教授强调,职业精神的要义在于对病人利益的关注,医师的自我约束和积极参与将是职业精神最关键的两个要素。医疗自治权的获得是医学职业精神从自发走向自觉的标志。

我国有学者将医学职业精神界定为:利他主义;维护本行业的技术水平;行业自治;服务社会等,提出“患者利益至上,医学诚信第一,提高业务能力,促进社会公平”,也有将医学职业精神视为一种理想和信念,是在医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价值取向、职业态度和职业准则。

作者认为,医学职业精神可概括为医学科学精神和医学人文精神的统一,是职业道德的升华的和最高境界。医学职业精神首先依赖医生的自律,但同时也需要来自外界的社会调控和他律,是自律和他律的统一。

二、医学职业精神的特征

西方学者DavidBlumenthal在《职业精神与弱势病人》中指出,西方“职业精神”一般有4个特征:①拥有并保持一种特殊的技能,此技能是社会认为有价值的;②专业团体成员自律的责任;③有特定道德与伦理标准的责任,置病人的利益于专业人士的个体利益至上;④站在病人个体的或集体的立场维护其医疗需要的责任。

笔者认为,我国现代医学职业精神应兼具促进医学发展和医学人文关怀的特征。医学职业精神应体现出以下精神特征:

1.利他主义精神

利他主义精神是职业精神的核心,它要求始终以病人为中心,坚持患者利益至上,切实做到“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早在1000多年前,中国著名医家孙思邈就倡导:面对患者,“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生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身心凄怆,勿避险,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省病诊疾,至意深心,详察形候,纤毫勿失,处判针药,无得参差”。就是要有爱心,关怀病人,一切都能够从患者的疾病出发。同志曾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颂扬白求恩医生,“一个外国人,毫不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精神……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2.人道主义精神

人道主义精神古已有之,战国时,朴素的人道主义思想是医学精神的基础,“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是医学人道主义的萌芽。《外科正宗》中的《医家十要》进一步阐释了中国传统医德的人道主义精神。“贫穷之家,凡来看病,可不要他药钱,只当奉药。在遇贫难者,当尽力微赠,方为仁术……不然有药而无伙食者,命亦难保也”。

3.敬业精神

医学职业关系人命,任何一个医护人员都必须具备敬业精神,积极投身到医疗事业建设之中。在古代名医大师职业精神的光芒映射下,现代的医疗界更应将敬业精神发扬光大。“医圣”张仲景提倡“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他十分热爱医药事业,重视临床实践,为了更好地开阔眼界,与同行交流,并到的都城行医。他时刻不忘自己的治病救人的使命,用高超的医术为无数人解除了病痛之苦。

4.献身精神

医学职业要求奉献精神,医务工作者应具备为人类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献身的精神。从神农尝百草开始,我国的医疗界就一直延续着这种为医学的献身精神。原始农业的创始人神农氏,为了“令民知所避就”,常到野地“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伏羲氏“画八卦”“尝味百药而制九针,一拯夭枉焉”。“药王”孙思邈一生精心就医,德高望重,90岁还为人看病,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亲手治疗麻风病人600多例。2003年的“非典”疫情肆虐全国,为了人民的生命健康安全,医务工作者奋勇抗击病魔,争先冲在前线。与患者直接接触的危险性每一个医务人员都非常清楚,但为了保障广大民众的生命安全,他们义无反顾地与疫情进行抗争。

5.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医学职业精神重要特征,医学科学的不断发展,提高了人们的生命质量,推动了社会的进步,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创新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任何领域缺乏创新精神都是没有生命力的,医学事业关系民生,更应提倡医务人员的创新精神。

6.团队精神

医疗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顺利开展医疗活动需要医生、护士、医技人员等亲密合作,各有分工但又团结协作,这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更是集体力量的深度开发和展示。团队协作不仅仅是单个科室不同岗位之间人员的合作,也包括多科协作联合救治危重病人的团队合作,还有跨国籍、跨省份、跨医院之间的合作。

7.批判精神

医学职业精神发展至今,可谓内容广泛,我们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结合时代特征和医学发展现状。这样才能发挥医学职业精神在医疗界的推动作用。

医学人道主义精神要求高度重视人的生命价值,它是医学职业精神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利他主义精神体现出医学发展的目的,即为患者谋福利,患者利益至上,因此,它是医学职业精神的核心。批判与创新精神是医学职业精神发展的动力,批判地继承是对传统优秀文化的发扬,创新应体现出前瞻性从而使职业精神更具时代特征;协作与团队精神是践行医学职业精神的保障;献身精神是弘扬医学职业精神的最高境界,特别是在灾害和疾病来临时。

和谐的医患关系是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建立的医患之间互相理解尊重、信任、融合的关系。它建立在共同战胜疾病的价值追求目标之上,更加注重生命神圣、生命质量和生命价值;它要求医务工作者伦理素养增强,注重医患沟通,尊重患者权利;并注重培育医患信任的理念和“以人为本”的人文关怀医疗理念,以关爱生命、病人至上为核心价值观;他要求建立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医疗服务模式;提高医疗质量,加强医院管理。充分发扬医学职业精神有利于严格遵循医学伦理学的基本原则和应用原则,为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提供强大的理论保障,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思想基础和灵魂。

参考文献:

[1]张海洪.第三届中美医师职业精神研讨会举行[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8,21(6):19

[2]车秀红,韩静,陈立志.浅谈当前医学专业精神所面临的问题和发展[J].新医学学刊,2008,5(10):10.71

[3]王明旭,张文.促进医学职业精神建设优化医学的社会职能[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9―12

精神医学的重要性篇8

[关键词]精神科医护人员;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态度;实施情况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4.03.615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1683-02

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已经不再是医疗机构或者患者家庭的问题,而是逐渐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精神病的定义是:精神功能受损已达到自制力严重缺乏的程度,患者不能应付日常生活或不能保持与现实恰当的接触[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精神病患者的治疗的重心也逐渐从传统的药物治疗转移到强调患者参与治疗上来,实现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决策在西方多个国家进行实践并得到了卓越的成效,患者参与治疗现已经成为高质量医疗护理的重要体现。虽然目前我国已出现糖尿病、冠心病、癌症等患者参与治疗的报道[2],但是重型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报道相对较少,针对这一现状,现根据我院精神科医护人员对于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态度与实施情况进行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我院122名精神科医护人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态度与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其中男性52名,女性72名;医生57名,护士65名,中专13名,大专29名,本科54名,硕士及以上26名,对象年龄在22-5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9.41±4.12岁,工作时间在五年以下的有8名,工作在五至十年的有40名,工作在十年至二十年的有48名,工作在20-30年的有22名,工作在三十年以上的有4名。本次调查一共发放问卷122份,有效回收122份。

1.2调查方法采用我院自拟的调查问卷《精神科医护人员对于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情况调查》进行问卷调查,发放至我院122名精神科医护人员并由其如实填写。调查问卷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了精神科医护人员对于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态度与实施情况。调查问卷共设问题十六道,充权与患者参与治疗理解各一题,对于患者参与治疗的态度六道题,对于患者参与治疗的实施情况八道题,每道题设有三个选项,按1-3级进行评分,评分越高代表精神科医护人员对于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重视程度越低。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治疗进行数据的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X2检验,p

2结果

2.1精神科医护人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情况分析大部分精神科医护人员重视患者参与治疗,不过对于充权的认知水平较低,在态度方面,大部分医护人员均支持患者参与治疗,不过从患者参与治疗的实施方面来看,实施效果尚不够显著。

2.2精神科医护人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实施情况在诊断告知、药物使用决策方面,患者参与度均不高,而且精神科医护人员对于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实施明显低于其对于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态度。

3结论

近年来,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社会公众群体对于精神卫生知识的关注日益上升,对精神卫生服务的需求越来越高,对我国精神病医疗机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已经不再是医疗机构或者患者家庭的问题,而是逐渐成为了一个社会性的问题,精神病不仅会对患者家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社会的负担。重性精神病主要以精神分裂症为代表,临床表现主要有妄想、严重思维障碍、幻觉、行为紊乱等,患者基本丧失正常的社会生活能力[3]。

传统治疗重性精神病多以药物治疗为主,辅之以康复性训练,虽然起到了一定的疗效,但是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医疗护理的需求。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精神病患者的治疗的重心也逐渐从传统的药物治疗转移到强调患者参与治疗上来,借鉴西方国家鼓励患者参与治疗并取得显著成效的案例[4],我院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调查精神科医护人员对于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态度与实施情况。根据调查结果分析,我院精神科医护人员虽然对患者参与治疗认可度非常高,但是在实施方面尚存在较大的问题,主要体现在诊断告知与药物使用决策方面。通过研究,我们了解到精神科医护人员对于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实施情况明显低于其对于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态度。本研究主要分析了精神科医护人员对于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态度与实施的现状,采用我院自拟的调查问卷形式进行调查,经过统计与分析,得出上述结果,以供广大同行参考与借鉴。

综上所述,精神科医护人员需要加大对于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实施力度,加强日常的精神卫生知识宣讲,定期开展相关的知识培训,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使精神病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舒卓,王涌,姚贵忠.精神科医护人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态度和实施现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0(08):574-578.

[2]苗爱妞,魏家泉.医护人员对重性精神病患者参与治疗的态度和实施现状[J].海南医学,2012(14):140-142.

精神医学的重要性篇9

【关键词】职业精神;培育

【中图分类号】R55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6-0399-02

医学人文是以医学价值为核心,以哲学思维的探究、追寻为方法,以人和人的世界(医学人和医学人的世界)目的为归宿,以“我思”医学思想、医学精神)寻找医学灵魂.从而获得医学世界和医学人的“我在”的综合性学科。

医师职业精神是指业医者表现在医学行为中的主导思想.是在医学实践中建立和凝炼为整个医学界乃至全社会所肯定并倡导的基本从业理念、价值取向、职业人格及其职业准则、职业风尚的总和。

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最早由美国医生联盟、欧洲内科医学联合会等于年的2000年《医师宣言》中提出,至今已有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国际医学组织认可并签署该宣言。中国医师协会于2005年正式宣布加入推行此宣言的活动,此举得到卫生部的大力支持。

1医学职业精神的内涵

所谓医学职业精神是指在医学领域医务人员应确立的理想和信仰,即在医疗实践整个过程中,在任何情况下,医务人员要始终坚持医学职业精神和专业精神的统一。其中,职业精神指的是理想信念,敬业与责任,是一种在职业认知、情感意志基础上确立起来的、对职业理想与信仰的追求,它是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养成的,表现在把病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关爱病人的健康,重视病人的权利、人格,维护病人的利益与幸福;专业精神是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在医疗临床实践中尊重客观事实与医学规律,依据循证医学方法进行科学试验的开拓创新,在操作规范指导下进行医学临床防治疾病实践,防止差错事故,推动医学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服务。由美国内科学会等单位倡议的并获得美国、英国、法国、中国等36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个国际医学组织认可的《新世纪医师专业精神―医师宣言》[1],充分体现了当代医学的职业精神。对此,我们试概括为:患者利益至上,医学诚信第一,提高业务能力,促进社会公平。《医师宣言》将患者利益放在首位的原则列为其基本原则的第一条,这在全世界得到普遍的认同,医学虽然是在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发展起来的,却都是把治病救人放在首位的,这是由医学职业本质所决定的。要做到这点必须坚持利他主义,也就是我国长期提倡的“专门利人、毫不利己”的精神。医师职业精神是医师临床能力中最重要的要素。其核心是指医师富于谦逊、正直、责任心和诚实等品质。

医生要有爱心、良心和责任心,要想方设法为病人看好病,想方设法是指对病人负责的态度,看好病是指医生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技术精益求精的追求。这正是新时代医学职业精神的体现与要求。

2医学人文在当代医疗过程中的日渐缺失

随着西医的逐步扩张乃至成为主流,以及中医越来越西医化,中国的医师职业精神在一定意义上出现了断裂。在协和医学院开办之初,国际平民教育之父晏阳初就提出:协和未来的医生需要的是一个科学家的头脑和一颗传教士的心灵。毫无疑问.晏阳初凭借他的一双慧眼,透彻地看到了“传教士心灵”--医学职业精神的极端重要性。在全面发展时期,以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医德建设为主题、以中国特色的医学伦理学建设为主要载体的医学职业精神再建设.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大众及政府对医疗行业的期望值与日俱增。医疗工作逐渐成为一种高技术、高付出、高负荷、高风险、高压力、高要求、高期望的职业。在现代医疗体制和管理机制尚未完全成熟,社会贫富差距加大,医疗费用增加.政府财政支持有限和医生付出与收入不相对应的情况下,医生们既要尽可能地用最少的医疗资源、费用和时间满足患者诊治和康复的要求,又要处理好与患者甚至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有时不得不忍受人身侮辱和攻击,且得不到及时、适当、合理的保护与支持。职业压力导致职业倦怠,表现为工作进取心下降,职业精神退化,自身保护意识增强,医务人员工作满意度降低,直接影响为患者提供持续、良好的医疗服务。降低了患者满意度。有些人简单地把“看病难、看病贵”的原因归咎于医院及其医生,媒体对医院、医生的过多负面宣传,更加深了社会及患者的不理解、不支持。另外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利益驱动。确有极少数医务人员忽视自身道德修养。开大处方,诱导医疗消费,收受“红包”、“回扣”;有的业务上不求上进,工作上缺乏责任心.渐失职业职责,出现一些有悖职业精神的表现。

3医师职业精神教育的培育

医学已发展成为预防、治疗、保健和康复四位一体的格局。医生的任务从传统的单纯治疗转变为促进健康,防止疾病,提供初级卫生保健.遵守职业道德,热心为患者治病和减轻患者痛苦。时代要求医生成为优秀的健康管理人才、医学专家、患者和社区的代言人、有判断力的思想家、信息专家、掌握先进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知识并能终身学习的学者。l995年.wHo提出五星级医生作为未来全球性策略,所谓五星级医生是指保健的提供者、决策者、健康教育者或交际家、社会领导者、服务管理者。显然。新世纪的医生.除了要有扎实的医学知识外,还必须具备良好的人文素质,在语言文字修养、美学艺术修养、文明礼仪修养、伦理道德修养等方面达到与专业技术素质相应的水准。

新世纪医师职业精神一《医师宣言》是一份适用于世界各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执业医师行为准则。其中涉及的职业精神和管理理念可以有效地引导医师承担救死扶伤的艰巨任务和来自社会各方面的诸多压力。在新时期,如何正确面临执业环境和肩负的职业使命,如何切实有效地加强医师职业精神建设,是摆在医学界和全社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弘扬医学人文,促进医师职业精神重构,积极推进医学人文信仰的建立。医学人文信仰是人们基于人的生存发展价值的认知而产生的对医学人文的笃信与崇敬,并以此设定人生目标并付诸医学实践的特殊情感,其实质是对人生目的终极性的确认与追求。在当今时代各种复杂的社会背景下,医学人文信仰在医疗实践活动中极具重要价值,它是平衡医学技术主义的重要砝码,是抵制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重要精神支柱,是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根本。因此,在医学人文信仰长期不被学界和医务界所重视的状况下,在当前医疗卫生服务中出现的“医德失范、医德迷茫、人文衰微”以及诸多医患冲突现象已引起社会各界瞩目的情形下,从医学伦理视域考辨医学人文信仰问题,无疑是对上述问题的积极应对。因之,在坚持“以人为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中,促进医疗卫生服务中的医学人文信仰的构建,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全面提升医务人员人文素质。医生从事的是治病救人的神圣职业,医生的人文素质如何,决定医学事业的发展,决定医院的繁荣和医生个人全面素质的提高。全面提升医生的人文素质首先要培养医生的职业道德。技术不等于文化,掌握高技术的人不一定人文修养就高。只有把思想教育的训导和文化情感的激发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切实提高医生的人文修养.这是塑造优秀医生的有效途径。其次,医生要不断学习人文科学知识。医生除掌握本学科技术的最新进展外.还必须涉猎诸如文学、艺术、伦理、法律、心理、社会、哲学、历史等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文学可以弥补医生人生经历之不足,增加对人与社会的体察。此外,医务人员在医疗实践中还要自觉养关怀的习惯。医生在诊疗活动中尊重患者人格。使用敬语称谓。注重医患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关心患者疾苦,并适当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帮助患者克服自卑、消除顾虑、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以及医生在医疗过程中始终遵循知情同意原则等.这些都体现了医生高尚的人文素质和修养。

着力营造医院人文环境。人文的就医环境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第一是以患者为中心,如公共环境宽敞明亮、方便快捷、导向标识清晰、流程顺畅;第二是以医护人员为主体,只有为高强度工作的医护人员提供完善便捷的工作、学习、研究、休息环境,才能提高整体的工作品质和效率:第三是为管理者节省人力和建筑空间、便于管理等。总之,营造医院的人文环境要坚持从人的需求,从艺术的本体以及医院文化建设出发,在医院经营管理过程中,以先进的医院文化引导为基本手段.以激发职工自觉性、积极性、创造性为目的,将医学人文理念融于医院管理中,形成现代管理型医院。当前.医疗环境已被纳入直接影响医院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公众进入医院后的印象可以决定日后对该医院的信任程度,而信任程度的高低直接影响医院在社会中的竞争力。建设现代化管理型医院,必须把医学人文理念用于指导、实践医院的各项工作,以深层次的文化建设促进业务建设,以文化力促进战斗力、竞争力,提高医院的内涵质量.进而推动现代化医院的健康发展。

完善自我规范和激励约束机制.医生的自我规范在美国已有很长的历史.这些规范是被广泛认可的有价值的认证。近年来,这些认证变得更为严格,需要定期再认证,包括最新技术知识的考察和行医表现的评估。作为《医师宣言》的支持者和签署者之一.中国广大的医务人员更应积极的将这一职业理念和自我规范体现到每天的日常工作中。此外,卫生主管部门和医疗机构还要积极探索和建立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动力机制、学习机制、考核机制和激励机制.将医生的人文素质作为医生评聘、职称晋升、执业注册考试和考核、医院评估等的重要内容.将提高医生人文素质和医院的人文环境作为行业自律的主要内容.作为表彰优秀医师和模范医院的重要条件。

职业精神建设重在人文实践.医师职业精神建设重在从医过程中实践医学人文精神。医学人文实践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①体现人文关怀的服务态度;②良好的医院、病房的人文环境;③疗效好、损伤小、价格合理的医疗服务;④正确地处理医疗中的各种伦理社会法律问题:⑤在医院管理各环节上维护病人的权益;⑥在保健政策上体现对病人和人的健康的人文关爱。根据以上内容。可将医学人文实践划分为三个层次:服务态度与环境、医院管理与政策及医疗实践全过程引。目前引起医院重视并着力推行的大多是服务态度的改善与环境的改造,这虽然也很重要,但对患者来说并非是最重要和最根本的。

医师职业精神教育中首先要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继承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以人文课程为基础,加强职业精神教育;加强医学实践锻炼;加强临床实习生的职业精神教育;营造浓厚的职业精神教育环境氛围。通过专题讲座、分组讨论、角色模拟、具体实践、典型事例分析、个人观点表述和对“隐匿”事件的处理等手段培养医师职业精神。医师职业精神同样也可以进行评估,目前采用的评估重点已从传统判定型的总结性评估转化为重视品质提升的形成性评估,即更加看重医师的进步。有效的医师职业精神评估需要设定多个考评者、不同的考评地点、真实的环境、可能涉及医患冲突的场景,考评过程需要在严肃又不失宽松的氛围中进行。

总之,新形势下对医师职业精神赋予了新的内涵,具有良好的医师职业精神已不仅仅是好医生的标准,它已成为一名合格医生的基本条件。特别要注意加强医师职业精神培育,注重提高医师职业精神培育的方法、途径和效果,成为精于专业,诚于品德,名副其实的德医双馨的医生。

参考文献

[1]黄国琼.美国医学院校开展医学生职业精神教育的状况.医学与哲学,2001;22(2):52-53

[2]李本富.试论医生的职业精神[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6,19(6):3-4

[3]程子军.完善医学生职业精神培养教育途径[J].医学与哲学.2005,26(10):74-75

[4]胡俊秋,仲其军。医学伦理学教学中人文精神培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0,(23):22,27

[5]殷大奎。人文医学精神与医师职业责任[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9,(22):3-6

精神医学的重要性篇10

【关键词】文化建设和谐发展

中图分类号:R19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0)03-100-02

党的十七大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全新要求。医院文化作为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医院文化建设越来越凸现着它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在广州即将举办2010年亚运会前夕,只有不断加强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文化建设,才能全面推进医院的和谐发展。

1医院文化的内涵

医院文化是医院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适应医院自身建设需要、体现医院核心价值观并能促进职工按照其核心价值观从事医疗及相关活动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医院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物质文化主要表现在以实物形式存在的就医环境、医疗设备及医疗相关配套服务设施等;精神文化则主要表现在医疗技术水平、医德医风、医院规章制度、职工素质及精神面貌等。医院文化建设的宗旨是形成一种以人为本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规范。其最终目的是为了给病人提供更优质、高效的医疗护理服务,努力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和重返社会。

2医院文化建设的地位与作用

医院文化是医院的灵魂,它将伴随社会的进步、医院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和充实。医院文化一旦形成,对外,它最大限度地展现了医院的信誉度、美誉度、亲和力;对内,它潜移默化地融入职工思想,在医院内部发挥其导向作用、约束作用、激励作用、凝聚作用、辐射作用。它提升了医院的凝聚力,激发了职工的创新潜力,为医院科学管理、规范管理搭建了智力平台,对医院的发展壮大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因此,对医院文化进行全面认识,正确评估,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就能更好地为医院服务。如我国的精神病医院由于历史等诸多原因,发展相对滞后,医院文化建设也一直未受到足够重视,因此整体水平也相对落后于综合性医院。医院文化的落后也制约了医院自身的全面发展与壮大,因此,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搞好精神病医院的文化建设,对于创建和谐医院,提高职工的整体素质,展现医院的良好形象,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全面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

3加强精神病医院文化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精神病专科医院的性质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医院文化建设必须紧紧围绕以病人为中心进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3.1加强物质文化建设

医院的就医环境是医院给病人、病人家属及社会的第一印象。传统的精神病医院由于就医环境“脏、乱、差”给人们造成了不良印象,目前还存在“有病也不住精神病医院”的社会现象,精神病医院要改变上述被动局面,就必须增加物资投入,大力加强医院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向“园林化,花园式”趋势发展,积极营造温馨舒适的住院环境。病房结构要考虑到精神病人的特点,既要安全,又要布局合理,方便病人就医,不给病人造成“监狱”般的感觉,同时病区还要功能设施齐备,如增加病人工娱活动设施等,使病房有家的感觉。通过物质文化建设,积极塑造新时代精神病医院的新形象,彻底消除人们头脑中对精神病医院的恐惧感,使整个精神病医院的面貌给人一种耳目一新,健康明朗,欣欣向荣的感觉。

3.2狠抓精神文化建设

一是要加强医院规章制度建设。医院规章制度体现医院的价值观和生产、经营、管理特点,同时还反映出医院整体素质的高低。精神病医院的制度文化建设,要充分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则,要着眼于把职工的意愿与合理化建议充分反映到医院的改革进程中去;医院的制度文化建设,还要遵循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充分协调好领导与职工、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医院利益与病人利益等多方面之间的关系。规章制度的建立,不仅要对全体职工具有普遍的约束力,还要有利于调动和发挥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加医院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二是要注重“以人为本”。医院文化体现医院的核心价值观,而价值观的主体是人。因此,医院文化建设必须要“以人为本”,要尊重每个职工的人格,关心爱护职工,多为职工办实事。实行院务公开制度,让职工积极参与并认同医院的重大决策,体现民主与平等,增强职工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培养职工集体主义精神。运用恰当的激励机制调动每一个职工的积极性,注重对职工进行情感投入和思想交流,激发职工的工作潜能。要不断强化职工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职工的“院兴我荣,院衰我耻”的责任感,自觉将个人的利益与医院的兴衰联系在一起。

三是要全面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医疗服务质量是医院生存的根本,也是医院文化建设的核心。医疗服务质量集中体现在医疗技术和医德医风两个方面。

医疗技术是医疗服务的基础,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也带动了精神医学的快速发展,随着对精神疾病研究的不断深入,新的诊疗技术和方法也将越来越多,因此医院要达到医疗质量的整体提高,需着重抓好三个关键问题:1.强化人才意识,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注重学科带头人的选拔与培养,唯能是举,鼓励创新,充分发挥科技人才的作用,努力营造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能上能下、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氛围。2.要加强继续教育工程,强化“落后就要淘汰”的意识,采取送出去进修、短期培训或聘请专家讲座等形式,加大对广大职工的培养力度,不断提高全体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3.强化医疗质量意识,狠抓医疗质量管理,把好医疗各个环节质量关。

医德医风是衡量医疗服务质量的另一个重要标志,良好的医德医风是促进病人身心健康的重要保证。精神病医院的医德医风建设要真正体现出“一切以病人为中心”,全体职工要牢固树立病人至上、医德至上的思想意识,对待精神病人要比常人付出更多的爱心,要同情、理解、关爱每一个病人,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同时,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病人家属的思想工作,增强与病人家属的沟通,对病人家属也要进行必要的医学健康教育,使他们获得必需的精神卫生知识,以利于病人回归家庭和社会;此外,也要尽可能减轻医疗费用负担,合理收费。坚决杜绝“红包”等丑恶现象,做到文明行医。

总之,医院文化不是一朝一夕、一个人两个人就可以建设起来的,它是由全体职工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锻造而成的。精神病医院的文化建设,不能盲目照搬综合性医院的模式,在实践中要注重结合自身专科医院的特点,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创新以病人为中心的医院文化建设,才能让患者满意,让社会满意,从而实现医院的健康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StephenpR.管理学[m].第4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59--61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J].求是.20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