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能源化学发展史十篇能源化学发展史十篇

能源化学发展史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2:30:19

能源化学发展史篇1

一、新课程改革对乡土历史教学的要求

所谓的乡土历史就是指某个地区的政治、文化、经济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乡土历史包含了某个地区的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文史古迹、地方特色文化等。在我国基础教育的又一轮改革浪潮下,高中的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知识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说明了我国历史课程改革的乡土化趋势,进一步要求各地区高中历史教学要充分根据本地区的具体情况,充分发挥本地区的乡土历史资源,开发本地的历史课程,充分分析本地的教育发展和乡土历史状况,充分结合本地教育和当地社会发展的关联,针对当地的历史文化和自然环境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以维护本地自然和文化和谐发展为宗旨,为当地的环境保护和文物保护事业献计献策。让我国优秀的民族文化和历史资源得到健康持续发展,对我国优秀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以及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乡土历史文化在高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运用

1.加强对乡土历史文化资源的甄别和筛选

在高中乡土历史课程资源中除了一些较少的当地地理、民俗文化素材外,主要以当地的历史资料为主,但是地方史志大多来源于“民间”,从而导致所收集的一些当地史学观念、历史素材、信息解读以及相关的逻辑推算会存在一些偏差和错误,除此之外由于当地民众不正确的乡土历史观念,使得一些真实的“历史”面貌无法恢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乡土资源的运用。在乡土课程资源的开发过程中,为了让学生对家乡的历史有一个真实、深入、全面的认识,就必须要对这些历史素材进行充分地甄别辨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保证历史的真实性。历史缺乏真实性,也就失去了历史的意义。二是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从目前历史高考试题中,历史观念的多元化已经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从不同的史观角度来认识历史,所呈现的历史也就不同,因此,我们必须要从不同的史观综合地审视历史,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全面地反映历史的全貌。

2.综合运用与提升乡土历史文化教学的价值

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充分挖掘乡土历史资源的教学价值,可以更好的完成历史教学的总体目标。因此,我们必须科学地运用各种历史教学素材,充分发挥各种素材的历史教学价值,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乡土历史的教学效能。在充分认清乡土资源和其他资源的教学价值的基础上,分类选择、优化配置。很多乡土资源信息十分生动,能够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历史核心概念,充分发挥乡土资源的教学辅助作用。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并不是所有的乡土资源都优于其他的素材,由于乡土资源的一些特性,其资源的来源、收集、整理过程不够完善等问题,一些资源和主干知识连接不够充分,对于一些乡土资源还需要进一步地甄选和分析。因此,在选择乡土资源的过程中必须谨慎。在历史教学中让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以南通为例,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南通得天独厚的历史遗迹、博物馆等乡土历史资源为设计的材料,在讲解“京剧的产生与发展”时,教师就可以引入“伶工学社―――第一所戏曲学校”这一南通历史材料进行充实。

3.优化与创新乡土历史文化运用的模式

乡土历史文化运用于教学设计要注意以下几方面的要素:全面体现历史学科化;明确选择目的;要有思维含量;具有一定的操作性。乡土文化在教学设计中充分注重学生实践探究能力、思维的开放性以及综合思维能力,从而保证课堂的优质、高效,杜绝懒散、“放羊”现象产生。乡土研究课程的学习评价主要坚持发展性、开放性以及综合性。努力使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完美结合。

能源化学发展史篇2

一、地方史资源的开发要从本地实际出发

连云港地方史资源众多,涉及面广,包括人文地理、风俗习惯、文化传统等很多内容,其中著名的西游记文化、镜花缘文化等历史资源都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历史资源。因此,在开发和利用的过程中应坚持从本地历史资源的实际出发,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地方资源。地方史资源开发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由于多年来各个不同时期对历史资源开发的认识不同,许多有历史价值的地方其历史资源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和利用。例如我们云台山地区有许多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孔子登山望海而出名的孔望山,《西游记》中花果山的原型,《水浒传》中宋江的故事,《红楼梦》中淮盐的叙述,《镜花缘》及其作者李汝珍,都与海州有联系。海州文化发展的典型代表是教育的发展。历史上,多少文人雅士在连云港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留下宝贵的遗迹。据《左传》记载,鲁昭公十七年(公元前525年)秋,孔子“问官于郯”,孔望山因孔子登临观海而闻名,如今孔望山上尚存“问官台”。秦始皇出巡至朐县,在朐山(现名锦屏山)立石秦东门。秦代方士徐福为赣榆县徐福村人,受秦始皇派遣,东渡日本。吴承恩晚年以云台山为背景写成神话小说《西游记》。李汝珍晚年在海州写成传世名著《镜花缘》。其他如晋代的陶渊明,唐代的李白,宋代的坡、石曼卿、沈括、李清照、辛弃疾,元代的张叔夜,清代的吴敬梓、林则徐,近代的朱自清等等,其遗迹大都犹在,遗篇留芳。

初中的地方史教学,应坚持从本地的实际出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地进行开发和利用,使地方史资源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有所涉及,而不拘泥于某一方面的探究。只有这样才能够给学生呈现出一部立体的、全面的、多彩的、鲜活的地方历史。

二、地方史资源的运用要结合教学内容

初中开展地方史教学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按照教学要求去选择合适的地方史资源,而不能盲目去用,要坚持可行性的原则。地方史资源利用的可行性,就是教师在指导学生开发地方史资源的时候,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的特征来合理地制定资源开发的相关事宜,把握资源开发的深度、广度和难度,把握时间和空间的尺度,使学生对地方史资源的开发能够高效进行。

地方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要注重与学科内容的整合。按照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去利用地方史资源,要力求目标的实现与资源开发的整体机制,保证两者的平衡。地方史资源包罗万象,长期以来,各地都在不断开发地方史资源,但往往缺少有效的整理和归类,教学中一定要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历史资源进行选择和利用。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中要注意资源间的整合,既要突出各自的特点又要注重彼此的联系,既要有专门史也要有通史。要能够融会贯通,把一个个独立而富有个性的资源融入连云港整个地方史资源中来,把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一部整体的地方史。

地方史资源内容广博,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广阔的空间和丰富的材料。但在开发过程中对其广度、深度和难度的把握比较困难。所以,在这一开发过程中我们要注意让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活动与探究,进一步激活自己的创造性思维,感受历史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通过这种自主的探究的学习方式,提高学生探究学习的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初中历史教师开发地方史资源时,要将教学内容和地方的社会热点问题、焦点问题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有机地结合起来,体现鲜明的时代特征,拉近学生与社会的距离,贴近学生的生活,拓宽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树立起对国家、民族、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史为鉴,与时俱进。例如,在太平天国运动的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利用本地农民起义的历史资源,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农民起义的意义和局限性。

能源化学发展史篇3

一、高校档案资源的文化属性

根据《高等学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高校档案是指“高等学校从事招生、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直接形成的对学生、学校和社会有保存价值的各种文字、图表、声像等不同形式载体的历史记录”。档案不仅承载着大学的历史记忆,而且呈现出鲜明的文化特性,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档案是历史的标本,文化是档案的实质”“档案作为社会记忆的最好方式,其积累形式,时间和空间的系统架构,总体上符合文化传承的需要”[1]。

(一)高校档案是大学文化的物质载体

按照档案实体分类法,高校档案一般分为党群、行政、教学、科学研究、产品生产与科技开发、基本建设、仪器设备、出版、外事、财会等十几大类,涵盖了学校活动的所有方面,也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文化信息。

(二)档案管理影响大学制度文化的形成

大学的制度文化是现代大学有序运行的机制平台。作为学校运行管理的终端环节,档案管理行为以其不断健全的体系、完善的制度、规范化的流程、现代化的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一种倒逼效应,逐步影响着高校管理体制的规范与完善,促进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和制度文化的形成。

(三)高校档案反映着大学精神

作为高校尤其是历史悠久的名牌老校,无论其文件、资料、报表等纸质档案,还是照片、视频、宣传片等声像档案,以及校徽、产品、校园建筑及景观等实物档案,都镌刻着学校的文化底蕴、人文精神和时代特征,成为影响师生思想、行为和价值观念的精神力量。

二、高校档案资源开发的文化呈现

高校档案资源是伴随着学校的发展逐渐累积形成的,不仅具有储存文化信息的功能,更是时间和空间交织的产物。作为学校历史的积淀和原始记录,高校档案是大学文化传承和精神文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档案资源的开发活动,必定遵循文化传播及呈现的特定规律。一般认为,文化的呈现方式“包括文化内容的选择、表述和解说等”[2]。借鉴高校档案编研,尤其是校史档案研究领域,档案资源的开发也经历了“选择-表述-解说”的逻辑顺序,即沿袭文本选择到文体表述再到文化解说的过程。

(一)档案资源开发的文本选择

文本选择是着眼于对象的选择,即选取哪些档案资源作为开发的具体对象和内容。从当前普遍的馆藏现状来看,高校档案资源内容丰富且体量巨大。按实体分类法划分,既有党群、行政、外事等运行管理类档案,也有科研、产品生产与科技开发、仪器设备、出版等科技类档案;既有教学、基建、财会等综合性档案,也有学生档案、教职工人事档案等。按照信息记录的载体划分,还可以分为纸质档案、电子档案、声像档案、实物档案等等。因此,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是做好档案资源开发的第一步。

(二)档案资源开发的文体表述

如果将档案开发比作写文章的话,文本选择是在搜集、挑选写作素材,文体表述则是对选取的素材进行统计分析、组合优化和加工处理等。因此,文体表述的要义在于选择哪种呈现方式。从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档案资源的开发既有基础性的全宗介绍、组织沿革、大事记、文件资料汇编、建筑简介、基础数据统计等,也有深入编研的校史、校志、年鉴、校史画册、史料选编、回忆录、人物年谱、传记、文集等,还有延伸开发的历史图鉴、校史校情文化读本、影像视频宣传品、文化纪念品等等。这些档案资源经过加工提炼后,已经成为了大学文化产品。

(三)档案资源开发的文化解说

文化解说是指在档案编研的基础上,对加工提炼后的档案资源进行文化输出,或者针对特定群体提供档案文化产品的供给。梳理高校档案资源的开发实践,从开发校歌、宣传片、文化读本等文化产品,到开展档案知识宣传、讲座交流活动,再到建设校史校情陈列展馆;从组织爱校教育活动,到开设校史文化选修课程,再到提供档案查询利用服务等,都可以看作是档案资源的文化输出。在新的信息化条件下,还出现了档案数据库、档案信息管理系统、网上档案信息平台等,更是便利了档案资源的文化输出。

从广义的文化概念来看,“凡是超越本能的、人类有意识的作用于自然界和社会的一切活动及其产品,都属于广义的文化;或者说,‘自然的人化’即是文化”[3]。由此可见,通过文本选择、文体表述和文化解说等一系列过程的演进,档案资源开发活动被深深打上了“自然的人化”的烙印,其本身就形成了一种档案文化。

三、校史档案编研在大学文化传承中的主要功用

大学文化是高校在文化传承与创新过程中形成的独特文化,“是大学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和传承,渐渐积累起来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4]。如前所述,高校档案资源的开发形成了档案文化,而档案文化本身也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高校档案资源开发活动的直接体现,校史档案编研在档案文化的生成、凝练方面承担着重要功能,也在大学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为大学文化传承提供丰厚的精神资源

校史档案承载着丰厚的大学精神,如历史档案记载着学校师生艰苦奋斗的创业史、开拓创新的探索史、不断超越的发展史,是大学不同时期发展历程的生动写照;教学、科研类档案则记录着师生在教学科研实践活动中创造的教学科研成果,体现着高校学人热爱科学、追求真理、勇于实践的创新精神;关于学校发展定位、战略规划、人才培养目标、管理体制变革等文献档案,蕴含着大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文化理念,不断启迪、生成着新的大学精神和大学理念等等。因此,校史档案是大学精神文化的重要载体、大学文化传承的重要手段和大学文化创新的重要资源,可以说,“一所大学就是一处精神高地,就是一座文明灯塔,它以文化、学术熏陶、感染着一座城市、一个地区,乃至一个国家”[5]。

(二)为大学文化传承提供生动的素材资源

校史档案中蕴藏着丰富而生动的素材,比如对学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时间节点、重要人物、重大事件及其活动的记录,承载着一所大学办学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的关键性数据,反映了学校发展变迁的不同时期校容校貌、历史建筑和景观面貌……可谓源远流长,不断地为后来者提供校史研究素材的资源。近年来,校史研究成果迭出,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例如,2012年在清华大学校史年会中举办的“全国高校优秀校史出版物展览”会上,共计收到各类研究成果1000余件,其中既有恢弘厚重的多卷本大学正史,也有著名校史人物的传记、文集与口述;既有厚积薄发的档案史料选编与校志,也有生动精美的图史画册和校史校情教育读本等[6]。这些都是在对校史档案进行总结、梳理和研究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重要成果。

(三)为大学文化传承提供可靠的查证依凭

作为一种档案凭证,学校教学、科研、基础建设及运行保障等一切活动的点点滴滴,都真实地记录和反映在校史档案之中,不但学校各阶段建设发展的成绩和荣耀汇聚于此,而且前期工作遗留的问题和矛盾也可能累积其中,反映着学校历史分合变迁、教学科研质量和学术水平不断提升的真实状态。因此,校史档案可以为大学文化的提炼和传承提供最可靠的查考依据,有时甚至会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以笔者所在学校修编校史为例,在校史编纂过程中,编写人员发现学校前身时期的一些史实因年代久远,很多已经模糊不清,后通过访问老同志所得到的材料虽然起到了很好的补充作用,但难免相互矛盾,因而只得通过查找相关领导任职文件和当事人工作笔记,才最终理清了多个关键性疑难问题,确保了校史编撰工作的顺利完成。

(四)为大学文化传承提供有效的传播媒介

在大学文化传承的过程中,通过一些具有特殊意义和价值的媒介或途经进行信息传递,往往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这种文化传播的方式常常是潜移默化的,深入人心的。随着越来越多的高校实行开放办学,校史档案以其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得天独厚的价值优势,在愈来愈频繁的校际文化交流活动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例如,在2005年主席连战访问大陆时,北京大学就将他母亲赵兰坤女士70多年前在北大读书时的学籍档案复制品作为特别的礼物赠送给他,成为当时的标志性事件。再如,2014年笔者所在学校主要依托馆藏校史档案建设的校史馆,展示历史及活动图片1800余张、毕业合影2000余张、实物300余件,开放仅一年多就接待各级领导、校外嘉宾、国际友人逾万人次,成为学校对外宣传展示的窗口和名片。

四、理工科院校在大学文化传承上的双向驱动

与一般综合性大学相比,理工科院校更加注重技术知识和科学理性,人文社会学科资源偏少,人文精神和环境氛围相对弱化,似乎在大学文化的凝炼和传承方面存在先天不足。然而,站在现代大学的发展趋势和价值实现的维度上来考察,我们发现,理工科院校在大学文化传承方面存在“内向”和“外向”的双重驱动力。

(一)实现内涵发展是理工科院校发展的内在驱动力

现代意义的大学是教育机构和文化组织的有机结合。伴随着近些年高等教育的大繁荣、大发展,很多高校在办学规模、硬件设施等外延建设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在人才培养效果、学术大师和学科领军人物的产生及影响、社会认知度和影响力等真正体现学校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方面则表现为措施有限、发展乏力,因此内涵建设正日益成为高校,尤其是对文化软实力更为敏感的理工科院校的当务之急。有鉴于此,对于那些将内涵式发展作为现代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的高校来说,强化大学的文化传承与创新能力已成为大学建设发展的应有之义,换言之,“内涵式发展必须要全面强化高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四大功能”[7]。

(二)实施文化育人是理工科院校发展的外在驱动力

作为知识殿堂和人才高地的高等学府,高校除了要培养具有创新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外,还应该用人文精神对师生实施思想启蒙和人格塑型,从而培育出全面发展且具人文情怀的优秀人才,使其成为民族复兴和文化复兴的中坚。在当前的社会文化背景下,理工科院校的职能定位和价值实现途径,决定了它同样肩负着文化育人的艰巨任务与神圣使命,而且在面对内在的人文资源偏少的不利局面下,反而更加驱动着它不断加大大学文化产品的开发和文化服务的供给,加强精神文明创建和校园文化建设。对校史档案进行资源开发,一方面顺应了理工科院校这种建设与发展的需求,另一方面也为其实施文化育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

(三)内涵发展、文化育人与大学文化传承之互动性

文化的传承创新是现代大学的一项基本职能。从内涵发展与大学文化传承的关系来看,实现内涵式发展必须要“提高高校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能力,形成相互支撑、整体提升质量的格局”,而“高校是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阵地,具有以文化育人才和以人才兴文化的双重优势”[8],可以为文化育人提供各种支撑。同时,育人功能是大学文化的本体功能,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即通过大学文化促进人的全面、自由、充分、和谐、健康的发展”;更为重要的是,“大学人改造与变革大学的实践过程是大学文化外化的过程”“大学人在创造了大学文化的同时,也在由自发到自觉地以文化塑造着大学人自己”[9]。

五、以档案资源开

发推动理工科院校的大学文化传承

原国家档案局局长杨冬权曾将档案与文化建设的关系概括为:“把档案转化为文化产品;为文化建设提供档案;为文化建立档案;建设档案文化”[10]。显然,这为大学文化传承指明了方向。

(一)结合实际,加强基础档案编研

开展档案编研是高校档案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专职从事档案管理的职能部门,高校档案馆除了发挥“管档守史”的基本职能外,还应立足于常规工作,加强基础性的档案编研。例如笔者所在学校档案馆近年来结合建设发展需要,组织编印了《档案全宗指南》《大事记》《科研项目成果简介(2009-2013)》《建筑工程项目简介(1985-2015)》《基础统计数据汇编》等一批通用性编研成果;编辑了上级批文、校内“红头”、规章制度等各种资料性文件汇编。事实证明,各类编研成果对宣传校史、校情,提供校内工作参考,辅助工作决策,起到了较好的作用。为庆祝建校60周年,学校又编辑出版了近50万字的《校史》,赠送给来校参加活动的校友和社会各界友好人士,在校庆活动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

(二)发挥优势,开发档案文化产品

充分挖掘丰富的高校档案资源,在分析、筛选、提炼可供使用的档案信息基础上,积极发挥理工科院校的科技优势,运用现代技术手段把档案“原料”加工转化为内涵丰富、形式生动的文化“产品”。例如笔者所在学校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文献资料、活动图片、毕业合影、嘉奖实物等馆藏档案进行整理,以大学生课外科技实践的方式,组织平面设计专业学生设计制作了网上校史展;在梳理校园建筑、景观图片资料的基础上,组织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技术、建筑学等多个学科的技术力量,由师生联合设计制作了《延时校园》《建筑巡游》等多部学校形象宣传片。这些作品都被挂接到网络媒体上,提供给广大师生、校友和社会各界点击浏览,引发了热烈的社会反响。

(三)整合力量,建设校史陈列展馆

对于理工科院校而言,建设校史陈列展馆是进行档案资源开发的最集中体现,其中既有对教学、科研、运行管理、支持保障等各方面档案素材的筛选,也有对学校发展脉络和办学成果的梳理;既是对纸质、电子、声像、实物各类档案素材的分类整理,也是对声、光、电等各种现代技术的综合运用;既需要校内外相关单位、机构和人员的支持协作,也需要设计、布展、施工等各环节的紧密衔接。当然,也正因为其丰富性、综合性、专业性,校史陈列展馆的建设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和青睐。例如笔者所在学校在对档案资源进行开发后,于2014年建成开放了面积达840平方米的校史馆,借助展板、展柜、展台、文化墙及规划模型沙盘等载体,图文并茂展示了学校的办学历程和发展成果,收到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四)文化育人,开展爱校教育实践

如前所述,文化育人是大学文化传承的组成部分,而档案资源开发的最终成果也需要到具体工作中去检验。爱校教育实践活动是将文化育人的组织实施与档案资源的利用有机结合,从而既能使文化育人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又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档案资源开发的作用。具体来说,爱校教育实践活动的组织形式,可以是参观校史陈列展馆、观看校史宣传影片、阅读校史文化读本等传授式的教育活动,也可以是组织校园文化研讨、校史文化交流等互动式的教育活动;既可以改革理工科院校的课程设置体系,增设或拓展校史文化与大学精神的选修课程等,也可以组织学生社团自发地开展实践性的校史校情学习研讨活动等等。例如笔者所在学校结合新生入学教育,组织刚入校的学生参观校史馆,为他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校史校情教育课,深受学生的欢迎。

(五)主动参与,构建文化传承体系

尽管高校档案有着与生俱来的资源优势,但作为一种文化生成和传播的有机系统,大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牵涉到高校工作的方方面面,档案管理部门不能也不可能单打独拼。因此,档案工作应该主动纳入大学文化建设的整体规划当中去谋划部署。档案部门应积极地参与到大学文化传承体系的构建活动中,从组织机构到工作分工,从资料搜集到活动组织,从技术支持到业务指导,从意识培育到氛围营造,尝试通过档案资源开发项目的协同攻关,与有关单位共同推进大学文化的凝炼与传承,打造出各具特色的大学文化。在此必须强调的是,发挥校史馆爱校教育非常必要,即应结合师德师风建设,可有计划地组织全校教职工参观校史馆,以增强其荣誉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他们的潜能,为学校发展作出贡献。

[参考文献]

[1]覃兆刿.档案文化建设是一项“社会健脑工程”――记忆・档案・文化研究的关系视角[J].浙江档案,2011,(1).

[2]李泉.文化内容呈现方式与呈现心态[J].世界汉语教学,2011,(3).

[3]冯天瑜,何晓明,周积明.中华文化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4]杨春平.大学文化:大学精神的载体[n].大连理工大学报,2010-04-16.

[5]李思辉.珍视大学的文化熏染价值[n].湖北日报,2013-05-14.

[6]王宗光.学术兴会共谋进步努力开创全国校史研究的新局面――在第13届校史年会上的报告[R].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校史研究分会工作简报,2015,(1).

能源化学发展史篇4

关键词:初中历史教学网络环境教育资源开发与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2117(2014)18-0-01

1前言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国的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教育发展要跟上社会现代化及科学发展的步伐,就必须加快实现教育的信息化进程。初中历史教学在将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在课堂教学中的基础上,为发展学生个性、培养学生能力、深化基础教育改革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愿意在网络环境下进行课堂教学以及进行开发和利用历史教育资源的教师及学校于未来会越来越多,因此,基于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着广阔的前景。

2初中历史教学及资源开发、利用中的问题分析

由于初中历史学科在初中的整个学科教育中处于一个尴尬的教学地位,使得初中历史的教学及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对于初中的历史学科教育教学,其中存在着轻视历史教学价值、历史教学脱离学生的实际生活世界、历史教学的教学目标过于重视课程的社会价值、历史课堂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过于陈旧和单一的问题。而对于基于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则也存在着不少的问题,如对历史教育资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性未能有充分正确的认识、教师与家长及学生不知该如何有效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教师把历史教科书上的图片和文字只是进行简单的展示、在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太多的图片和视频等由“人灌”变为了“机灌”,或是在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历史课堂教学中使用大量的电影及电视剧等剪辑的视频哗众取宠等,另外还有历史教育资源开发主体单一、课程开发内容狭隘、开发实施场地缺少的问题。初中历史学科教育教学及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中存在的问题都大大地阻碍了该学科的健康发展。

3基于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历史学科作为一门综合性强的人文学科,其涉及的知识范围也比较广泛,正是因为它所具有的这种特质,使得历史学科拥有包括文字、图片、影视、历史文物等在内的丰富的教学教育资源。历史课程教育资源是所有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因素的总和,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教育资源在初中历史教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体现在开发和利用历史教育资源有利于更好地使用教学教材、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师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因此,必须要做到在网络环境下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历史教育资源,实现教学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共同发展。对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3.1不断加强各级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不断加强各级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从四个方面入手,即加强学校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家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社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加强网上各类资源的采集与利用。首先,加强学校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从校内教学资源、校外历史教学资源、信息化教学资源这三点着手。其次,加强家庭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指要善于利用擅长历史的家长这一资源,可以邀请这些家长同教师一起指导学生学习等。第三,加强社区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要求教师能够有效地利用社区的历史资源如历史遗迹、非物质遗产文化等资源,拉近历史学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能对历史有一些切身的感受,这样才能有效提高历史的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效率。最后,加强网络上各类资源的采集与利用则要求教师能够充分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将其运用到教学中,帮助实现教学目标。不断加强各级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最重要的一点是要做到建立并不断完善历史教育教学资源库,对此,学校要集全体历史教师的力量建立学科文件夹,不断收集、共享、更新历史教育资源、资料,形成良好的循环,可以有助于实现历史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3.2结合实际学情、充分依托网络环境,形成“量身定制”的效果

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很容易的在网络上找到可用的初中历史教育资源。然而,这有时也会造成历史教育资源未能充分开发、有效利用的情况。因此,要实现基于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就需要结合实际的历史教学、学习情况,充分依托多媒体网络环境,有效利用各级资源,教学突出重点、浅化难点,形成“量身定制”的教学形式、模式,最终提升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水平及教学效果,真正实现网络环境下初中历史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

3.3成立专门的初中历史教学交流网站平台

成立一个专门的、以供初中历史教师用来交流学习的网站平台也可以实现历史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成立这样一个教学交流网站平台,可以集中大部分教师的精华资源,教师可以享受到大量的优质资源,教师也可以在这个平台中用更为客观的语言进行思维碰撞。同时,在这个平台中,教师在共享资源的同时也能提供一些整合好的资源供他人使用。总之,通过一个这样的交流网站平台,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而且有利于初中历史教师个体的成长。

4结语

在当前的网络环境下的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做到有效地开发和利用历史教育资源,在这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值得人们去思考、去探索、去发掘。对待初中历史教学,教师要做到灵活处理。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日益渗透到人们生活中的各个角落,它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而且也标志着新时代社会的进步。这样的形势让人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在初中历史教学及教育资源的开发、利用中敢于实践、勇于探索、与时俱进就能为初中历史教学带来勃勃生机。

(山东省邹城市香城镇王村中学,山东邹城273500)

参考文献:

能源化学发展史篇5

关键词:高校历史档案;校园文化;结合

引言

高校历史档案是高校发展过程的真实资料反映。它不仅包括了高校管理方面的历史纪录,而且涵盖了高校学科发展的真实历程。对高校历史档案进行整合可以深层次挖掘高校的优良文化传统。如果能够将这些优良文化传统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向,不仅有助于拓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而且可以激励学生继承和发扬高校的优良文化传统[1]。因此,推动高校历史档案资源整合与校园文化有机结合,已成为高校历史档案研究利用的热点问题之一。

1高校历史档案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关联性分析

高校历史档案作为高校历史文化传统传承的主要资料,构成了高校进步与发展的基础。校园文化建设则是高校实现全方位发展的精神支柱[2]。两者在本质属性、研究内容、研究目的等方面具有一致性。从本质属性来看,高校历史档案和校园文化同属于文化建设的范畴,具有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共同特征;从研究内容来看,高校历史档案研究和校园文化研究都属于人文发展学科的研究内容,必然有着共同的人文发展科学研究特征。从研究目的来看,两者都是立足于高校的发展,以普及科学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科学文化素养为目的,以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为根本宗旨,具有共同的教育目标一致性,这也是两者能够实现结合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背景。就高校历史档案与校园文化的特性区分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时代特性不同,高校历史档案具有清晰的历史特征,是高校历史渊源的全方位总结,而校园文化具有典型的时代特征,必须以现实社会文化建设背景为依托;(2)发展内容不同,校园文化建设的内容既可以是高校内部存在的事务,也可以是高校外的社会事务,而高校历史档案建设必须立足于高校自身才能有效地开展;(3)建设的路径不同,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依托高校多元化的活动开展,而高校历史档案建设主要是以现存的档案编研资料为基础。总体来讲,高校历史档案与校园文化相辅相成,相得益彰。高校历史档案工作可以看作是校园文化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成分,能够为校园文化建设起到补充和完善的作用;校园文化有机地融入高校档案工作之后,更能够彰显出其特色化建设内容。

2整合高校历史档案对校园文化建设的作用

2.1整合高校历史档案有助于推动校园育人文化的建设

通过整合高校历史档案,可以进一步对高校历史档案中所保存的弥足珍贵的高校名人前辈所留下的手迹,以及与高校发展历程相关的照片、录像、录音等内容进行归类处理。如果将这些整合后的历史档案展现给在校大学生,不仅可以全方位生动形象地帮助他们了解校园历史,而且可以以现实的人物实例来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热情,从而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意识。

2.2整合高校历史档案有助于推动校园学术文化的建设

高校的历史档案中包含了大量的与高校传统学科及特色学科建设相关的第一手科研教学资料档案。这些科研教学资料档案更加系统地展示了历届师生在从事科研就学活动中的真实历程,其中不仅包括了经验性的总结而且有丰富的科研教学成果。因此可以将其视为较为系统的学科图书馆。如果能够有效地利用这些教学科研档案,以合理的途径和方式展现于相关学科的学生,不仅能够全面系统地展示高校在该学科科研发展的历程和方向,还能让学生从前辈们的研究历程当中收获经验和启迪[3]。同时也有助于引导学生投身科学研究活动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科研创新精神,进而加强校园的学术研究氛围。2.3整合高校历史档案有助于推动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高校作为国家培育适应社会发展需求人才的主阵地,不仅承担着向学生传播科学文化技术的重任,而且还承担着提高学生思想认识、道德水平的职责,目的在于使学生成为真正有益于社会发展进步的人才。在完成这一目的的过程中,高校必然有着与历史时期发展条件相适应的规章制度来规范校园管理和学生管理。不同历史时期下的规章制度归纳起来就构成了高校历史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高校对这些规章制度的历史沿革、实际效应加以总结研究,不仅有助于完善和发展目前的各项规章制度,创新校园管理和学生管理的方式和方法,而且可以有效地引导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从而自觉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严谨的学风作风。同时也为推动校园制度文化的建设奠定现实条件基础。

3高校历史档案资源整合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结合方向

3.1推动高校历史档案资源的数字化进程,夯实校园文化建设基础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进一步应用与各类数字化服务平台的广泛建立,高校历史档案资源可以建立特定的数字化服务平台,将档案中的纸质资料通过数字化的方式传递到校园内局域网或互联网当中,从而促成了这些数字化的高校历史档案资源得以方便地面向在校师生进行展示。在校师生可以通过登陆学校的历史档案数字化服务平台来高效快捷地在线浏览这些资源,这也符合大部分学生和青年教师查阅信息资源的倾向。同时数字化后的高校历史档案资源,也可以方便高校在进行校园文化建设时,迅速地查阅、调取和编辑相关的资料内容,进而提高校园文化的建设效率。

3.2运用新媒体途径传播高校历史档案资源,拓展校园文化宣传传渠道

移动互联网覆盖度的提升、智能手机的逐步普及,app软件的层出不穷,进一步丰富了校园信息传递的方式、方法以及内容。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倾向于通过新媒体渠道来了解信息,推展知识层面。这就为立足于高校历史档案宣传条件下的校园文化建设带来了新的契机。新媒体环境下的微信、微博、QQ等信息传递工具可以拉近学校与学生的距离,使得原本枯燥乏味的高校历史档案宣传逐步生动有趣,并从被动向学生展示走向学生主动获取。原因在于,新媒体环境下的信息传递工具有生动形象的资源展示能力,如视频讲座、在线答疑、图片传输等,学生随时随地就可以利用手机了解高校历史档案,这也使校园文化宣传更加具有时尚气息。

3.3创新高校历史档案资源展示方式,丰富校园文化建设人文气息

高校作为读书育人、知识荟萃的场所,必然有着浓厚的校园人文气息。因此应当充分利用高校历史档案自身所具有的历史文化内涵,创新高校历史档案资源展示方式,使静态性的历史档案资源重新“活”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从而为校园人文环境增光添彩[4]。高校可以充分利用在建筑物、景点当中塑造校园名人雕像,并依据档案资源简述人物成就;也可以在宣传栏中定期展示历史档案专项内容,使得学生更加系统化地了解高校历史档案;还可以开展以校园历史展示为背景的创意比赛,激发学生了解高校历史的热情。这对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增强学生热爱校园的意识具有积极的作用,也有助于进一步发扬校园的人文创造精神。

3.4加强档案研编工作,增添校园文化建设学术氛围

开展历史档案研编工作不仅仅属于高校历史档案资源整合范畴,而且是高校学术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目前,高校的历史档案研编工作一般局限于校园学者范围之内,虽然有部分研究生参与其中,但基本未涉及本科学生和专科学生的参与,在教学实践环节也鲜有体现。因此,进一步广泛动员和发展本、专科层面的学生参与到高校历史档案的研编当中,不仅有助于提高该层面学生的学术能力,丰富高校学术建设的发展途径,而且有助于学生在从事高校历史档案的研编时进一步深刻领会高校历史档案的内涵[5]。例如,高校在开展文献检索课程时,可以要求学生以高校历史档案为依据,撰写与学科背景相关的文献综述类的学科论文,并加入其研究内容形成专门的论文集,一方面可以广泛动员学生从事学史研究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也丰富了高校历史档案研编的实际内容。

参考文献

[1]杨冬权.谈档案与文化建设——在2012年全国档案工作者年会上的讲话[J].中国档案,2012(12):21-25.

[2]李虹,陈顺伽.档案工作的特点与启示[J].湖北档案,2011(7):18-20.

[3]王伟.高校档案参与校园文化建设的研究[J].江苏信息科技,2017(1):11-13.

[4]邱小燕.探索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档案利用相结合的途径[J].西昌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145-146.

能源化学发展史篇6

一、借助红色资源开发历史课程的意义

(一)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在历史教学中,一般利用教科书、相关的历史图片为学生加以呈现,但这种潜在的教学资源并不能增强学生兴趣,学生在实际学习中只是以一种死记硬背方式来完成教学任务。但利用红色资源积极开发历史知识,如:利用文献、音像、历史文物以及历史旧址等,将这种教学资源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让学生能亲身体验,使学生能在轻松、自由的气氛中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利用红色资源能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在传统历史教学活动中,历史的演变与学生的认识演变是相反的,降低了学生对历史知识产生的兴趣。而借助红色资源能将该历史现象直观反映,不仅会增加学生兴趣,产生更多的情感因素,还能利用多种学习方式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例如:教师利用情境教学模式,能使学生不断对历史知识进行深度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与综合能力。

(三)利于爱国教育精神的开展

现在的初中学生自主能力比较强、拥有独特个性,特别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我国的对外开放现象越来越明显。如:西方价值观念对社会文化、人们生活方式以及人们意识形态的影响,学生在获取知识层面上体现参差不齐现象。在这种情况下,为实现爱国主义教育带来较大挑战。因此,要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就要利用红色资源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二、在课堂上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

(一)挖掘教材中的红色资源

根据教材内容,深度挖掘红色资源,并有效的将红色文化教育进行渗透。初中历史教材中存在丰富的红色资源,如: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发展、具有历史价值的历史文物、长征精神、雷锋、,他们在革命中的英勇善战、具有价值的人格魅力都能以独特的表现形式影响后人、震撼后人。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具体情况深度挖掘,然后利用红色资源培养学生的革命精神与爱国主义精神。例如:在初中历史课堂上学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教师可以深度挖掘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北伐战争等相关资料。教师可以在课前对这些知识进行指导,然后在课堂上与学生相互讨论,使学生能认识到中国革命道路发展的艰辛与不易,以培养学生坚持奋斗、勇于探索精神。

(二)多媒体实现历史场景再现

利用多媒体将红色资源加以呈现,并实现直观性的历史场景。多媒体是利用文字、图片、声音以及视频为一体形式展开的,教师利用多媒体实施教学能将历史知识真实、生动、形象的进行呈现,使学生能在这种教学情境中抒感。例如:在初中历史中讲解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了使学生能对我国民众在抗日战争中形成新的认识,教师可以将“七三一”发生的事件场景加以呈现,以真实场景让学生了解抗日战争八年的不易和艰辛,让学生了解日本利用的化学武器给我国人民带来的伤害等。利用多媒体将红色资源进行呈现,不仅将历史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加以结合,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爱国愿望。

(三)多样化历史活动的开展

能源化学发展史篇7

论文内容摘要:构建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一个系统工程,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又是这一体系中重要的一环。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历史教科书为基袖,了解、熟悉、把握科学的教育学知识、课程与学习论知识和历史教育知识,充分认识历史教育教学规律,建构起适合每一个学生学习发展需要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历史学科体系、历史课程知识体系、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建立的五个层次,从历史学科知识体系到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层进的关系。也就是说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最终确立必须以它前面四个层次体系的完整建立为依托。所以,这其中任何一个体系的建立都至关重要。

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即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它是中学历史教师把握课程教学理念,依据课程标准,钻研历史教科书,并应用其他课程资源,从教学的实际倩况(主要是学生的学习状况,包括学习需要、学习水平与能力、学习兴趣等)出发,自己所构建起的、具体的在日常教学中所应用的历史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上承历史教科书知识体系,下接历史学习知识体系,是历史学习知识体系得以建立的不可或缺的一环,基于其对建立历史学习知识体系的重要性,笔者在此仅就如何构建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做一论述。

一、课程理论、教学理论、学习理论是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建立的理论先导

理论引导实践。历史教师自身教学知识体系的建构,离不开教育理论的指导,教师的教学知识体系往往取决于其教育观、课程观、教学观。历史教师只有接受现代的、符合社会现实的教育教学理论,不断吸取历史知识,充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采用现代教育科学技术,贯彻“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才能把历史知识与其他各种知识内化为符合教育教学的历史教学知识。

然而,纵观教育史,教育理论、课程理论、教学理论纷繁,莫衷一是。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要有先进的教育理念惫识,明辨的思维能力,对这些理论去伪存真,去繁就简,去粗取精。在学习教育学理论时,能明确教育的最本质功能。如自1978年以来的20年间我国教育学术界主要研究的内容有:教育功能的界说与分类、教育的育人功能、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育人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以及教育功能的发挥等;从纵的方面看,关于教育功能间题的研讨经历了“从阶级斗争工具职能到生产斗争工具职能,从工具功能到教育多种功能的综合”的发展过程。以当前新课程改革理念为指导,要清楚地知道教育的作用是要使受教育者成“材”成“人”,发展学生个性,即牢牢把握住“以学生发展为本”。

课程强调的是学习者的经验和体验而非学科内容;是课程过程本身而非课程目标、计划;是教师、学生、教材、环境四因素的整合而非单一的教材因素;是显性课程(指学校教育中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的课程)与隐性课程(指学生在学习环境中学到的非预期性和非计划性的知识、价值观念、规范和态度)的有效结合而非只是显性课程;是“实际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选择的课程)与“空无课程”(学校和社会在课程变革中排除学校课程之外的课程)的并重而非只强调“实际课程”;是学校课程与校外课程的整合而非只是学校课程。

在课堂教学情境中,教师和学生都是人格绝对平等的主体,教学过程是师生间的交往过程,教主要是教师的行为,学主要是学生的行为,教不同于学。不过,教与学又是相互依赖的,它们互为基础,互为方向,不存在没有教的学,也不存在没有学的教,教师的教就意味,学生的学,学生的学也内含着教师的教。在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体对学生单向的教为中心的“教师中心论”和以学生为主体而放弃教师的教学组织、指导、咨询的“学生中心论”都是片面以至错误的。教学论界长期存在教学是科学还是艺术之争,教师要认识教学既是科学义是艺术,才不会认为教学是科学而忽视教学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与情感价值及创造性,也不会以为教学是艺术而使教学不能量化、不能理性、无规律准则可循。

教师对这些理论的准确解读与把握,结合历史教科书,就能创造出自己的教学知识体系。当然,这种知识体系不是教育理论加教科书知识的简单结合,它是一种动态的生成过程,其内容是开放的、丰富的,其方法是灵活的、多样的。不熟悉课程教学理论,就不能有正确的理论指导,也就难以正确理解历史教育的目标,拿握历史教育内容,把握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其教育思想会迷途,其教学行为会盲动,其历史教学知识体系会窄化、甚至异化。教师对课程教学理论的不同理解,拥有不同的课程教学观,教师对历史教科书各知识内容取舍将会有所轻重,教师历史知识构成必然有所差异。教师只有熟知教育理论,具备科学的课程观、教学观,才能做到高屋建辘,充分级取各种教学资源为自己的历史教学服务,建构起完普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

二、教师对裸程改革文本、历史课程标准、历史教科书的解读能力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评价、课程管理与课程资抓等方面都有了全新的理念。为适应新课程改革,教育行政都门领布了一系列课改纲要、文件;此外还有一些教育教学专家有关课程改革方面内容的著作、译著等也相继面众。解读这些文本,教师能对我国学校教育面临的形势、课程改革的目标、这次课程改革的实质有一个清趁明确的认识,也是教师能胜任新课程的必要前提。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家质橄育的决定》和《国务院关于攀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文件精神,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内容、结构,建构符合索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体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课程改革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教学过程、教材的开发与管理、课程评价、课程管理、教师的培养与培训、课堂改革的促进与实施等内容做了纲要性的规定,在新课改下每个教师必须要领会其内容与内涵。《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只是有关课程改革内容的纲要性文本,它以离度浓缩的语词涵盖了新课程改革的全部要领,对教师充分把握这次课改显然存在课程改革资料信息源上的不足。因此,教师还可读阅《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当议》、《面向素质教育、墓于信息技术的课程与教学改革》、《发达国家课程改革的趋势与启示》及((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解读》等关于课程改革的文本、洽楚了解这次课程改革的背景、任务、使命、方向、方法、目标以及机遇与挑战。特别是《(墓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该书以详实的资料、生动的文笔对《纲要》进行了全方位的解读,理念先进,视野开阔。此外,《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实验)》及《方案》导读对普通高中新课程做了具体规定,是高中历史教师了解高中新课程的必读文本。

《历史课程标准》是历史教材编写、历史教学改革、历史教学评估和历史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教育意志在历史学科中的具体体现。标准一般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与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具体包含了历史课程的性质、历史课程的墓本理念、历史课程的设计思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历史教学内容、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科书编写建议、课程资源的利用与开发建议等。从中可以看出,标准对历史课程的学科功能、学科结构、培养学生的目标、历史教科书的编排、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及历史教学的方式方法等做了纲要性规定。因此,历史教师梅建自身教学知识体系,就要认真研究历史课穆标准,把握课程标准中趁涵的历史教育塞本理念,逐步提高执行历史课程标准的水平。

作为执行历史课程的最主要载体的历史教科书是依据《课程计划》与《历史课标》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知识中选择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与认知水平的、为学生学习发展所浦的最墓本最重要的历史内容编侧而成的。教师掌握并内化教科书内容知识是对其起码要求。不过,教师把教科书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教学知识,不能仅限于历史教科书上的文字内容,还要认识与理解教科书的功能、结构、体系,拓展教科书上知识内容。做到教科书上有我有,教科书上无我亦有〔实现历史三维日标教学为准则),以丰富的史学知识为基石,以深刻理解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为支柱,把丰富的史学知识、教科书功能、结构、体系各自作用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了然与脚,在教学时运用自如,构筑起坚实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大厦。

三、历史教师对历史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力

凡是对实现课程目标有利的因家都是课程资佩。历史课程资源包括教材、教学设备、图书馆、博物馆、互联网以及历史遗址、遗迹和文物等物质资源,也包括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等人力资源。能否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直接影响着教师的历史教学知识。历史教科书只是历史课程资源的一部分,虽然是最为重要的部分,但它毕竟是固定化文本,它所承载的历史资料与历史信息是有限的,在网络化信息化的今天,如果历史教师在应用课程资源时仅限于此,教师的教学知识将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历史教师的教学也会因此陷人绝境。可见,历史教师充分利用与开发历史课程资源对充实和完善历史教学知识体系多么重要。历史教师利用和开发课程资源可做到:

(一)以历史教科书为核心

历史教科书是历史课程资源核心。我们知道,历史教科书是历史学科专家、学者、历史教科书编辑依据历史教学大纲(或历史课程标准),选取符合学生的认知和发展需要,能理解并且是学习其他学科以及学生一生中必不可少的知识。它的趣味性、形象性、可读性很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与求知欲,它也具有历史学习指南的性质、带有读书笔记的功能,充当史料选集的作用。能拓展学生视野,引导他们进行思维活动,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一定的方法,形成并发展一定的能力。教师应有意识、有计划、分阶段地指导学生阅读与学习历史教科书,在使用教科书的过程中掌握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教师要以教科书提供的历史内容为基础,结合其他资料来拓展、充实教学内容,讲述历史,发掘教科书蕊涵的各种教育因素,启迪学生思维,力求全面落实历史教育的三维目标。

这次课程改革,历史教材实行的是“多纲多本”,新高中历史教科书有供全国选用的人教版、人民版、岳麓版、大象版以及供上海使用的上海版等,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版本更有十几种之多。学校、教师和学生可依据本地区的特点和自身的需求,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教材。

(二)开发自身资源

历史教师是最重要的人力课程资源。教师的素质状况决定了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范围与程度。在课程资源建设过程中,要始终把教师队伍的建设放在首位,通过对教师这一重要课程资源的开发,带动其他课程资源的优化发展。影响历史教师的素质的因素有很多,如道德情操、价值观念、人格魅力、思考问题的方式方法、知识储备、历史专业知识量、业务能力及创新能力等。这就要求历史教师要有离尚的道德情操、正确的价值观念、独特的人格魅力、丰富的知识、过硬的业务本领及不断的创新能力。

(三)开发其他资源

如图书馆、历史音像资料、家庭、社区、历史遗存、互联网等。图书馆中有历史文献、历史读物、历史报刊、历史文学艺术作品等历史资源,充分利用图书馆中历史资源,对历史教学有积极作用。历史音像资料包括图片、照片、录音、录像和历史题材的影视作品等,充分利用历史音像资料,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历史理解能力。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经历,学生通过照片、实物以及家长和亲属等,有利于了解家庭历史和社会的变迁,充分利用家庭资源,可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悟和体验。社区资源包括社区的图书馆、资料室、少年宫、文化宫以及人力资%}等,充分利用社区资源,采取社会调查、小组活动等方式,提高学生动手、动脑与参与社会实践能力。还有历史遗址、遗迹、文物以及蕴涵历史内容的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等,利用好这些历史资源,能够增强学生直观的历史感受;当然,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收集丰富的网上资源,制作历史课件,展示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软件,开发历史网页等,使学生更直接、更全面、更迅速地了解历史,在更大的范围内共享高质量的历史教学资源。

四、把历史教科书上的知识转化为历史教师自己的知识

在众多的历史教育资源中,历史教科书是进行历史课堂教学的最基本的载体,也是众多的历史教育资源中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最重要课程资源。所以,在对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理论、这次课改的理念及历史课标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后,在明白其他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必要与方法后,构建历史教师知识体系,关键在于把历史教科书的知识转化为历史教师自己的知识。对教材开发,新课程提倡“多纲多本”,目前,初中段有十几种历史教科书,高中有五种。这些教科书虽然都是围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课改理念,但在教科书具体内容与结构安排上又不尽相同,有的还相差甚远。那么,教师怎样使用历史教科书并把它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呢?

(一)明晰教科书意图

历史教科书是教科书编者依据《历史课程标准》编制而成,《标准》是教科书编写的唯一依据。《标准》在教材编写建议中规定教科书必须完整准确地体现标准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在此基础上,教科书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内容标准”之外的知识。这就保证了在目标教育一致的基础上能使教科书表现出一些个性。当然,由于教科书编者的史学兴趣、史学方法、价值观念及编制方式的不尽相同,就是在同一内容段不同版本教科书在呈现方式上也有差异。如有的概括,有的描述;有的叙事详细,有的较简略;有的说明,有的议论;有的配图,有的则作表等。这就需要我们教师把握所使用教科书的风格,明晰教科书意图,做到使用时得心应手,讲解时条条是道。

(二)把握教科书内容呈现方式

《历史课标(北师大版)》(初中)规定,“教科书中的学习内容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呈现方式要尽量多样化”,“在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教科书编写者不必囿于《标准》所建构的内容体系,可以对内容标准中的知识内容进行重新建构,编写不同体例的教科书”。《历史课标(人教社)》(高中)中的教科书编写建议中指出:“历史教科书呈现方式应多样化,为师生创造性的教和学,留有充分的空间,有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在这样编写教科书思想的指导下,教科书体例与结构可呈现多样化,如编年史、专题史、中外合编史等。

在前面讲到为适应这次历史课程改革,出现了许多新版的教科书,这些教科书在编写体例与内容呈现上就各不相同,多种多样。如岳麓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依据课程标准,对专题进行重组,把标准中的九个专题整合成教科书中的七大单元,教科书单元的排列顺序也按时间先后把中国史内容与世界史内容统整成一体加似编排。

新课程下这种教科书的开发模式改变了过去“千人一书”、“万人一面”的局面,有利于丰富历史教与学,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成长和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多样化教材给教师施教带来了挑战。体系多样的、内容灵活的各版本新教科书已不同于过去程式化的教科书,除了模块—专题式的教科书结构不同于过去教科书结构,课文内容呈现方式比过去更多样、更活泼。如人教版课文内插栏目“历史纵横”、“学思之窗”、“资料回放”,测评部分的“本课测评”、“学习延伸”、“重要概念解释”、“归纳与总结”及“历史感悟”等;人民版高中的“学习建议”、“重点归纳”、“收获与存疑”、“学习评价”、‘一学习活动记录”等。这些栏目及内容的设置,有的补充、说明或延伸了正文,有的拓展了自由学习的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迎合了不同学生的不同要求,贯彻了因材施教的原则,力求彰显“以人的发展为本’‘的新课程理念。这对教师驾驭教材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面对形式多样、内容各异的教材,教师应以手中使用的教科书为“本”,熟练、灵活应用;以其他教科书为“末”,参照使用,切莫因怕遗漏知识点而把其他教材的内容寒来一概使用,本末不分,甚至本末倒置,违背教材改革的初衷。

(三)广采博取、深化与拓展教科书知识

历史教科书内容很大的一个特点就是知识的包容性,它涉及汉语言、地理历史风情、民族风貌甚至物理、化学、生物等知识,历史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史学功底,还应对语言学、文学、地理学、民俗学、社会学、人种学、等社会学科和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等理科学科有所涉猎。当然,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是有限的,这就有一个学习的指导思想与方法问题:要以服务于历史教学为指导思想,以与教科书上有的或者可能涉及的知识为学习对象。现代教学论提倡教学资源共享、交流与合作。历史教师可与其他教师交流合作,如与历史组其他老师相互探讨、互相切磋;向其他学科老师请教等。这样不仅能节约时间与精力,深化与拓展教科书知识,也能开阔视野,获得差异教学方式方法,这对教师形成完整的教学知识体系也很有益处。

(四)认识学生个体差异,分化、归类教科书知识

能源化学发展史篇8

关键词:《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乡土资源

实践教学是全面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实践教学有别于教师课堂理论讲授,旨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他们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和社会发展方向的能力。乡土资源,即高校所在地区或学生故乡拥有的地方性资源(生源地与高校所在地一致,两类资源相同),包括烈士陵园、博物馆等,便于在实践教学中运用,是不可或缺的教学资源。关于乡土资源的内涵及其在实践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效果等问题,部分学者作了有益的探索,[1]本文拟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对乡土资源在《纲要》实践教学中运用的价值、路径、原则等问题,略作探讨。

一、乡土资源在《纲要》实践教学中运用的价值

1.提高实践教学的吸引力

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是教师依据教学大纲,“有计划、有目的的组织和引导大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活动”。[2]《纲要》实践教学力图通过一系列活动,巩固和深化学生对中国近现代的历史进程、历史规律和历史经验的认识。从一定意义上说,实践教学的效果取决于学生的参与程度。为促使学生主动参与、积极参与、乐于参与,必须提高实践教学的吸引力。

乡土资源在《纲要》实践教学中运用,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人总是生活在特定的环境中,对身边事物有较多的感性认识,大学生亦不例外。他们对高校自身及所处地方的历史文化资源有天然的亲情,生源地不是学校所在地的学生,也会对当地有一定的认同感。教师将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转换为教育教学资源,在实践教学中运用,可以激发其兴趣,吸引其注意力。

乡土资源运用于《纲要》实践教学中,可以吸引学生深入研究。实践教学要求学生能够动手实践,切身体验,对某一问题作深入的考察。乡土资源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具有独特的地理因素,有利于学生参观访问、调查研究,深入探讨,将其运用于实践教学中,能够有效提高他们的活动兴趣、学习兴趣,加强教学过程的吸引力。

2.增强实践教学的感染力

实践教学属于体验式教学,学生在教学中居于主体地位。点燃学生的体验激情,保持学生的体验热情,提高学生的体验效果,必须增强实践教学的感染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真懂、真信、真用。

乡土资源运用于《纲要》实践教学中,可以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地方上的历史遗址,名人故居,各类博物馆、纪念馆所展示的实物、墨迹、照片等资料,真实、直观、形象,一定程度上再现了当时的历史情境。学生参观革命遗址,观看革命文物,耳濡目染,势必为先烈们的革命豪情和不怕牺牲精神所熏陶。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富于革命传统的国家,拥有丰富的文物资源。我们要“从其中引出其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即找出周围事变的内部联系,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3]充分发挥乡土资源的教育作用。

乡土资源运用于《纲要》实践教学中,可以在实践活动中直接感染学生。乡土资源以其无与伦比的地理优势,成为实践教学的重要资源。一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收藏大量的遗物、图片、文献资料等,辅以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具有良好的视听效果。睹物思人、触物兴怀,是人之常情,司马迁过屈原自沉之处,垂涕而叹,想见其为人。教师结合乡土资源,组织学生寻访历史遗迹遗址,参加社会调查,使其直接受到感染,有助于培养其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二、乡土资源在《纲要》实践教学中运用的路径

根据不同的标准,实践教学资源可划分为不同类别。[4]我以师生所处的空间为视角,分别探讨《纲要》实践教学中如何运用高校所在地方及高校内部所拥有的教育教学资源。

1.利用地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教学

我国拥有数量众多的博物馆、纪念馆、革命遗址等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533工程’开展5年来,100多个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400多个省、地、县级教育基地的状况得到改善”。[5]我国各族人民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鸦片战争以来留存下的历史文物、革命文物众多,它们真实展现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壮丽篇章,是大学生了解历史、认识国情、学习传统的重要途径和生动教材。

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纲要》实践教学的方式,主要有参观考察或红色之旅等,组织学生参观实物、图片、模型、雕塑、景观等。为了增强教学效果,也可以请老战士、老干部、研究人员现场讲解。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有较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为《纲要》开展实践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师制定实践教学计划时,首先要了解本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数量、特色等,再确立相应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

大学生信息来源广泛,一般性的参观是不够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启发他们认真思考,加深其对近现代中国人民苦难、奋斗、胜利历程的感性认识,引导他们认清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确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共同理想和坚定信念。

2.运用一般性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

乡土资源包罗万象,一些著名历史人物、反面或有争议历史人物的故居、墓园,重要战役、战斗纪念遗址,有代表性的村镇、社区、企事业单位等,都是《纲要》实践教学的宝贵资源。

与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相比,这类资源的吸收力和感染力不是很大。但作为地方物质与精神文化的载体,其数量众多,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教师借助这些资源开展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认识到历史的复杂性与多样性,深刻理解革命的必要性、正义性、进步性,同时也能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将实践活动与专业学习、服务社会、勤工助学、择业就业相结合,在实践活动中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对于一般性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的方式主要有调查研究、参观访问等,帮助大学生感知我国经济、政治、军事、外交及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比较地主买办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政党的活动,深入理解近代以来中国为救亡图存而进行艰苦探索、顽强斗争的历史及其经验教训,深刻懂得旧民主主义革命让位给新民主主义革命、资产阶级共和国让位给人民共和国的原因,了解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必然性,坚定其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为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指导学生制定调查提纲、访问计划,确保实践教学不流于形式,并注意联系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引导学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实践中,在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中汲取营养,培养爱国情怀、改革精神和创新能力,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

3.依托校园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高校自身的模范人物和先进事迹,校史馆、档案馆等,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也是《纲要》实践教学可以利用的资源。学校是社会的一个窗口,校史、校情是国史、国情的一个缩影,折射了社会的发展、变化。《纲要》面向全体学生,班级人数多,单纯用外出的方式进行教学,有很多不利因素,因而挖掘实践教学资源,不应漠视高校自身的历史文化资源。

对于学校的历史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的方式主要有访问、调查研究、演讲、虚拟实践等。学生组成调查小组,走访在岗的教职员工、离退休的专家学者等。教师也可以结合校园文化建设进行,譬如利用五四青年节、七一建党纪念日、十一国庆节等重大节庆日和纪念日,组织学生成立理论宣传团或学习小组,在校园内进行演讲、讨论,或到周边社区进行宣传等,使学生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境界得到升华。此外,校园网络也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陈地,我们要设法建设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实践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开展生动活泼的网络教育活动,寓教于乐,形成网上网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

总之,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6]在运用任何一种乡土资源时,都应综合使用多种形式。至于学生故乡的历史文化资源,教师可鼓励他们参照上文所述的方式、方法,利用假期进行实践活动,兹不详述。

“‘纲要’课实践教学要引导学生通过对形象生动的历史素材的感知,使其客观辩证地认识国情、认识社会,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和人生观、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7]大学生思想活跃,因而走马观花式的观看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运用乡土资源进行实践教学时,要根据大学生的年龄层次、心理特点、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认真探索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展开讨论,鼓励他们开展研究式学习,将实践教学提升到学术研究的层面,并突出《纲要》“史”的特色,即结合中国近现代的历史实际,引导学生感知社会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辨别历史是非,帮助他们感知社会发展的方向,正确认识国情、社会主义建设的客观规律和肩负的历史使命。

三、乡土资源在《纲要》实践教学中运用的原则

1.系统性原则

系统性原则,指乡土资源纳入《纲要》实践教学资源时,要与其他教育教学资源组成一个有机的资源体系。

《纲要》实践教学中的乡土资源应与其他课程的教学资源形成一个体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05方案”中,各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有差异,但根本目标与任务是一致的,即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教育。由于乡土资源不仅是《纲要》的实践教学资源,而且是其他课程实践教学的资源,因而为发挥其实践育人功能,应将其组成一个结构合理、功能互补的资源体系,这与《纲要》实践教学中保持自身的学科特色并不矛盾。

《纲要》实践教学中的乡土资源应与其他社会实践资源形成一个体系。社会实践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一种教学活动,《纲要》实践教学本质上与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有区别,但也有联系,故《纲要》实践教学中乡土资源的开发与运用,应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大学生社会实践等活动,使教育教学资源形成一个互相关联、互相促进的实践育人体系,共同发挥实践育人的作用。

2.整体性原则

整体性原则,指乡土资源纳入《纲要》实践教学资源时,要有全局意识、整体观念。

《纲要》实践教学中挖掘乡土资源要有整体意识。《纲要》的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是一个整体,都是帮助大学生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内在的规律性,了解国史和国情,深刻领会历史和人民是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理论教学是实践教学的基础,实践教学是理论教学的延伸与拓展,因此我们在开发乡土资源时,要将《纲要》实践教学资源与理论教学资源相联系,形成一个相辅相成、互相补充的有机整体。

《纲要》实践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要有整体意识。乡土资源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是《纲要》实践教学的重要资源,但它具有地域特征也毋庸讳言。因而我们在运用乡土资源时,不能仅就事论事,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要能见微知著,一叶知秋,注重指导学生运用科学的历史观和方法论分析和评价历史问题,帮助他们深刻领会三个选择的必要性与正确性。简而言之,我们应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的视野下,将乡土资源运用于《纲要》实践教学,使学生透过乡土资源感知中国近现代史的主流和本质,进一步体会到历史发展的必然性。

综上所述,在《纲要》实践教学中运用乡土资源,可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只要我们合理掌握运用的路径,坚持系统性原则与整体性原则,就能够有效地整合实践育人资源,形成实践育人合力,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齐熙泽.实践性地方教学资源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中运用的意义[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9,(2):105-106;傅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实践教学探索[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2008,(1):145-147.

[2]郭跃军.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的内容及其创新[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2):70.

[3]选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801.

[4]吴太胜.地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资源开发模式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08,(2):99.

[5]王开忠.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吸引力感染力渐增强[n].光明日报,2010-01-12,(3).

[6]叶建,郑卫荣.《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实践教学的现状与改进[J].文教资料,2010.2(下):185-186.

能源化学发展史篇9

历史教学上的战略战术运用

在指挥解放战争时说过:“在战略上要藐视敌人,在战术上要重视敌人。”说的就是战略和战术是克敌制胜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所谓“战略”是比喻决定全局的策略;“战术”是比喻解决局部问题的方法;“敌人”用到教学方面是指工作中遇到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只有在战略上藐视敌人,才能有必胜的勇气和旺盛的斗志,百折不挠,勇往直前,才能在暂时处于困难的条件下,不悲观失望,停滞不前。

战略层面:强化好一个意识高中历史教师在战略层面上所要强化好的基本意识,就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功能从“教本”走向“学本”化,是新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标志。所谓“教本”,是指以教师为主的教学用书,主要着眼于教师的讲授;而“学本”,则是指以学生为主的学习读本,主要立足于学生的学习。新课程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相结合的弹性课程政策,历史教材不是唯一的历史课程资源,更不是唯一的历史教学资源。在历史教学中,既不能仅仅局限于教材内容、只凭历史教材来组织教学内容,更不能受制于教材设计顺序、按教材内容顺序来安排教学顺序。另外,当前历史考题的泛化,呈现形式的活化也决定了历史考试选材的浩瀚如烟,所以历史教师必须破除教材本位,树立“学生是知识的建构者”的意识;破除课堂本位,树立“社会是大课堂”的意识。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高效。

战术层面:完成好三项工作在战术上重视敌人,是克敌制胜的现实保证。教学工作只有在战术上重视困难的程度,预估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各种疑难和问题,才能不至产生麻痹轻敌思想,才能在每一个具体的环节中,采取严谨态度,讲究教学的艺术,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毕其功于一役。高中历史教师战术层面所要做好的三项工作,具体是指:打造好一支团队(即教师资源的整合);构建好一个体系(即教材资源的整合);发挥好多个主体(即学生资源的整合)。

整合教师资源

完善大备课组――小备课组――教师个体的管理体系当前是合作与竞争的时代,依靠传统的“单兵作战”或个人承包的备课方式,已经跟不上时展的要求。备课组是实施教学的最基本的单位,备课组活动是教师教学生命力持续发展的关键。教学安排和教学改革必须依靠备课组去具体实施,教学质量的提高也必须充分发挥备课组的有效功能。所以,建立和完善大备课组――小备课组――教师个体的管理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大备课组是指以全市历史学科任课老师为一个大团队,小备课组是指以一校历史任课教师为一个小团队,组建备课组最基本的单位是历史教师个人。此管理体系需充分凸现合作精神,高度统一,针对不同的情况适时组织不同规模和形式的集中,研究教学计划,编写课案,编制作业,集思广益,加强交流,做到既合作共赢,又百家争鸣。

打造4个发展共同体要提高区域历史学科的整体教学质量,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历史教师队伍是关键。近年来,本市历史学科积极构建教研新机制,全力打造发展共同体,为教师专业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全市共组建了专家指导组、学科中心组、校际结对组和课题研究组等4个发展共同体,将不同层次的教师加入到不同的学科发展共同体中,各取所需,各有发展。其中,“专家指导组”由学科教研员和地级市学科带头人以上的名师组成。目前,该组有6人组成,每两年改组其中的三分之一,确保活力。“学科中心组”以构建新课型、研究新策略、教学诊断和教学反思为主要职责。比如教学诊断,该组通过多种形式的调研,对各类教师的历史课堂教学进行科学诊断,并为之开出“治疗的良方”。“校际结对组”是指教研室结合新教师自身的特点及实际,量身定制,确定师傅进行带教,师徒关系三年,签定协议。师徒实行一学期一考核,考核量化,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课题研究组”是指对教研室主导的各类课题进行研究和实践。例如每学期为全市历史教师开出自学书目,指导教师分散学习教育理论著作、历史专业杂志等,提高历史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同时围绕课题主题进行教学实践,在亲历中体会,在体会中总结,修正教学,实现课题研究实践和课堂教学实践的循环往复,真正达到课题研究的实效。

扎实做好常规教研在推进学科教学质量方面,常规教研工作的作用是毋庸置疑的。近年来,本市通过对历史学科加强常规教研的管理,不断优化教研方式,创新教研机制,丰富教研内涵,提升教研品位,成效明显。不仅整体教学质量稳步提高,而且教师的专业能力不断增强,学生综合素质全面提升。

整合教学资源

对历史教材的整合开发与利用教学资源,其实最重要就是历史教材的整合。新历史课程内容的多开端、多系列、多层面方式构建,以及组织的线性序列,使新教材较之以往的旧教材出现了跨度大、跳跃活、难度高、内容多等特点。所以,依据课标,依托教材,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是高中历史课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策略之一。那么,该如何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地整合呢?以多个模块的整体整合为例,笔者在讲述高中历史的开篇课时,对高中历史教材的所有内容做了一个整体整合。以高中历史作为一棵知识树的话,必修三个模块和选修两个模块就是这棵树上最大的枝干,一共五个枝干。而每一个枝干上,如政治模块,又可按地域划分为两个部分,中国史和世界史,组成次一级的小枝干,而中国史和世界史又可按时间划分为古代史、近代史和现代史,组成更次一级的枝干,这一级枝干与书本每个单元的题目一一对应。以此类推到其他模块。笔者用幻灯片做成了两张示意图,由总到分,由分到总,化零为整,化整为零,通过这一整合,学生对高中历史所要学习的内容了然于心,学习历史的整体意识、结构意识大大增强。

开发好网络、校本和乡土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控制技术及设备,实时上网组织教学,利用网站的丰富资源进行备课和开发,让学生在网上进行信息的辨识、采集、加工、存取等,已成为新时代学习的新方式。这不仅使他们学会了在观察中发现、整理中发现、协作中发现,而且也为教学提供了足够的情景和资源,足够的开放学习空间。所谓校本课程资源开发,是指学校根据自己的教育理念自主进行的适合学校具体特点和条件的课程开发策略,它实质上是一个开放的、民主的、以学校为基地进行课程开发的决策过程,旨在尊重学校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突出本校的课程特色。同时,校本课程的开发要立足本土,体现本土特色,发挥本地区特有的课程资源,体现本地区特殊的人文色彩。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对学生来说,乡土文化是离他们最贴近的、也是感觉最亲切的学习内容。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实地考察、访谈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让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去发现历史、感悟历史,培养他们的关注人类、关注生命、关注社会现实的人文情怀,让他们在竞争中学会合作、学会学习,培养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补充好相关拓展资源教材资源的丰富性和广袤性决定了历史教学具有相当的难度和深度,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切实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各方面能力,有目的性地组织教学工作,补充好相关拓展知识是最直接和可操作的步骤。所谓相关拓展资源,是指课本上没有文字提及却隐含其内的相关历史知识,如重要史观、历史规律、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发展线索、重要历史结论、历史专用术语等。例如,在组织高三历史一轮复习时,适时渗透相关史观教学是非常必要的。现在常用的史观有: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等,要以“文明史”为总纲,以“近(现)代化”为主线,以“全球化”为导向,以“社会化”为切入,坚持重视现代化史观、整体世界史观,突出文明史观、社会史观和生态史观,不放弃阶级斗争史观(革命史观)。以新课程标准和理念为渗透,联系近年来历史学术研究和学术观点的新变化,帮助学生从世界文明走势的大视野下认识中国及世界的现状,要注意复习中新的历史情境材料的多角度运用,切实提高学生分析、概括、提炼和解决研究性、探究性问题的能力。

整合学生资源

组建学习小组教师可根据自由、自愿的原则,由4人至6人组成一个小组,由组员推选出小组长来主持小组工作,并同时确定其他各成员的分工。如有的要负责文献资料或网络信息查询,有的要负责社会调查访问,有的要负责文献资料整理与打印等,总之要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在小组中,不管成绩好坏,要充分利用晚自习时间和课余时间,互相提问,互相请教。由于学生之间容易站在同一平台上、同一角度上思考问题,故而相互讲解的效果可能比教师高屋建瓴的讲解要好。值得一提的是,学生的学习互助可以养成思考、探讨、争辩的习惯,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和思辨能力的提高很有帮助。

重视自主学习当前,高中生历史自主学习现状令人堪忧,多数学生基本谈不上自主学习习惯。因此,重视培养高中生的自主学习习惯,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使学生从内心萌发自主学习的主动意识,成为当前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解决的燃眉之急。例如,学生学会阅读就是历史科目自主学习的重要习惯,除认真阅读课本正文外,还要重视课本前言、课文目录、专题导语课前提示、知识链接、历史地图、历史图画和表格等方面的阅读。在教师指导下的正确读史方法,可以使学生在心灵深处产生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成为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进而从内心打败以往学习时的不良习惯,并发展成为一种学习的自觉行动。

开发家长潜能这里所说的开发家长潜能,主要是指利用家长所掌握的各种社会资源,帮助学生解决历史课堂的各种现实困难和现实条件限制。例如,本市的洪莉老师在讲授《抗日战争》的公开课时,她利用班上学生有家长在报社工作的有效资源,选用了一些珍贵的常熟地方史老照片和视频等,还拍摄了小品制作在课件中,为本课教学的成功增加了一道“保险”。

能源化学发展史篇10

【关键词】高中历史乡土资源开发利用

在目前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中,课本上的教学内容往往介绍的是国家、民族的发展历史以及历史中的重大事件,而对于当地乡土历史的介绍却不多。而对于身处信息时代的学生,如果在课堂教学与课本中不进行有效的引导现,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渴望程度就会显著下降。目前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只涉及到了宏观事件,而不具备地区的特殊性,无法帮助学生对于当地的历史知识、乡土知识进行深入的了解,并有效地激发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因此,对于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乡土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作用。

一、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对高中历史教学的重要意义

在目前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中,教师按照课本内容进行讲解,课堂中的主要要素都来自历史课本内容。同时,教师往往仅看重如何应对考试,进行简单的灌输知识,对于学生的历史修养以及整体素质等各方面能力的培养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激发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就应当科学、有效地开发、利用乡土历史课程资源,发挥乡土资源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①。对于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历史课程教学来说,针对乡土资源的开发以及利用主要具备以下几点意义:首先,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有助于加强学生对于国家与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对乡土资源进行有效的开发利用,可以帮助学生更加了解自己家乡的特点与发展历史,也有利于培养学生对于国家的热爱。其次,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有助于改进历史课程的教学内容,为学生的学习内容添加更全面的历史知识。最后,开发利用乡土资源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将乡土资源的开发利于与历史教学相结合的过程中,教师可指导学生进行相关的信息搜集、资料整理等学习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还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几点原则

1.因材施教

教师应当在选择乡土资源作为学习内容时考虑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历史知识基础以及兴趣方向等方面的差异,选择的与历史课程要求以及学生学习兴趣相符合的相关内容,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历史课程,了解家乡的历史文化。

2.主次分明

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国家,全国各地都具有十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在目前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教学中可有效地使用乡土历史文化资源补充历史教科书中未涉及到的方面,并激发学生对于历史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乡土历史文化资源应当发挥好自身的辅助作用,成为历史课程教材的有效补充。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要切实落实“综合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教学原则②。

3.以典型事例为主在针对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中,应当与高中阶段的历史课程内容相结合,并重点选择当地历史文化中的典型事例,不可泛泛而谈。教师需要按照当地乡土历史文化的实际情况,根据相关课程标准精选出经典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全面地提高历史文化素养。

三、在高中历史教学中进行乡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的几点对策

1.利用互联网

目前我国已经全面地进入了信息时代,而互联网络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也具有一定的重要作用。学生可方便、快捷地使用互联网进行对乡土历史文化知识的学习。例如,学生可以使用百度搜索这样的搜索引擎搜索当地的历史故事、文化习俗等。此外,学生也可以通过一些学习网站所提供的在线课堂、历史教学视频等内容进行自主学习。

2.实地调研

老师可组织学生在完成课堂教学的基础上,走出校园,以学习小组形式进行资料信息的搜集。学生可咨询父母、爷爷奶奶,或是有一定阅历的老年人群,询问与家乡有关的历史故事、民俗说法等。最后在学习小组内进行讨论、总结,这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掌握当地的乡土历史文化知识,也有助于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沟通能力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