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学校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十篇学校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十篇

学校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9:51

学校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出现的问题完善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71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c)-0000-00

引言:

对于大多数以理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来说,实验室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组成部分,实验室的规模代表着这个学校的综合能力。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一流规模、一流水平的实验室,是现代化高职院校的重要标志。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现状提几点改革思路。

1现阶段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1管理制度不健全

设备的使用与管理不能有效的结合,没有必要的制度约束设备使用者,部分专业实验室的使用缺乏必要的培训,设备仅凭个人意愿缺乏任何责任压力,管理状态混乱也造成谁想用就用的一个情况,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1.2设备资源共享程度低

目前每个高职院校内各学院或各系的实验室基本相互独立没有交流和沟通,但经常会有不同实验室需要同一设备,而在设备采购中,多数实验室只考虑到本学院或本系的实验室内部设备的需要,缺少与其他实验部门之间的沟通这样就造成有部分学院或系里的实验室空闲,无法物尽其用,而有部分实验室由于阶段性的实训设备紧缺无法满足上课的需求。

1.3管理人员参差不齐

现在一般高职院校由于对实验室设备管理意识不强,实验室管理人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且很多实验室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还有一些设备管理是由上课老师来兼职管理,人员流动过于频繁,对实验室疏于管理,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寿命。

2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实验室要有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将对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我把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实验室上课和教学的学生和老师都应该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如果大家都按规章制度来操作的话,实验室的管理难度将大大降低。所以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必须要清楚明了并有自己实验室的特色。但一般高职院校自实验室的建立起,都会用同一个规章制度,以至于几年后设备更新而规章制度不更新。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可以有共性,也要根据每个高职院校和每个实验室自己的特征来制定自己个性的制度,并且每隔一定年限可以根据需求来完善和修订。

2.2实验室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实验室管理人员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实验室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利用和使用寿命。

2.2.1专业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很多高职院校有专门负责实验室管理的人员,这些管理人员的职责应该是把重点放在为各门实验课程进行准备和保障,同时自己也要完成一些实验课程的教授,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好的了解实验室的特性,使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更好的完成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但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往往把教学教师和管理人员放在第一位,而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这个小群体不够重视,往往很多人错误的把实验室管理人员视为仪器设备的保管和提供的人员。所以领导重视是实验室管理人员能得到提高的首要条件,应该让实验室管理人员能有和教师一样的培训机会,从而不断的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地位和能力提高了,实验室管理也将更科学,实验室的设备的寿命和利用率才能得到提高。

2.2.2兼职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明确责任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实验室会出现实验室多,实验室管理员少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要聘请兼职实验室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有的是聘请的外来人员或者是由教师来兼任的,这些兼职的人员特点是流动太频繁,对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管理没有统一的规范,也没有统一的培训。所以每个高职院校应该针对自己的实验室特色给出统一的管理规范标准。规范每个兼职人员的管理责任。

2.3实验室资产管理

实验室的资产管理必须要由专人负责管理,以便了解每个设备的进出库情况,做到每项采购来的设备都物尽其用。

2.4实验室设备采购和报废

实验室的设备采购要与一线的上课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沟通,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采购部门和实验设备所在部门往往不在一个部门,有时缺乏必要的沟通,使得采购的设备不能完全满足上课做实验的需要,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同时对已达到报废要求和年限的实验设备要加以处理,以便能挪出地方来给新进的设备。

3结语

现在,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各个高职院校面临着各种竞争和挑战,而实验室的建设将是体现一个学校的综合能力的根本,本着有利于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发展,以上是我对高职院校实验室模式的一些思考和建议。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每个高职院校还有待于在理论上深入探讨,在实践中加以改进,以创造一套符合自己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管理规则。

参考文献

[1]徐燕,主编.高职院校实验室全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2]王兴邦,李德华,主编.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选编[m].教育部、高职院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7.

[3]王卫俊,郭庆,刘威,等.基于pLC的数控钻床控制器的研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3,32(1):41-45.

[4]林卉,胡召玲,赵长胜,等.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151-152.

学校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篇2

论文关键词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计算机教学

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是为满足教学需要而建立的重要实验教学平台,是为计算机教学提供有效帮助的重要场所,是大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能力的重要手段。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一般承担着全校“计算机基础课”的教学实验,课余时间为全校师生提供自由上机机会,以及对外培训、为社会提供上机考试等任务,每天使用时间14小时以上。而且现在高校招生规模急剧扩大,越来越多的课程需要用计算机实验教学,从而导致机器资源依旧不足,实验室教师及管理人员工作量加大。实施优化管理,高效、节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证机器正常运行,使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是管理工作的核心。

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存在问题分析

规章制度不完善,管理工作不规范

制度具有调节关系,形成秩序的独特作用。加强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内部管理,要有一套完善的规章制度以保障实验的顺利进行。然而,从目前情况看,制度保障的虚缺仍是制约高校计算机基础的重要因素之一。如部分学校存在制度的执行力偏软,有章不循现象;或是制度建设不完善,特别是一些配套性制度缺失或严重滞后,体系化制度建设任重道远。

机器配置低,超负荷运行

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机器大都是成批购买进来的,一些购买较早的机器已经使用很长时间,机器的配置较低,而且为了满足教学需要安装多种软件,使得机器的运行速度慢。另外,由于上机学生过多,使用频繁,超负荷运行下故障率高,影响上课效果。

病毒感染频繁,维护任务繁重

由于计算机基础实验室主要使用者是学生,个别学生不按规定使用机器,致使系统无法正常运行;或私自将个人移动硬盘、u盘等带入机房,大量感染病毒文件滞留在机器内,造成系统及网络的瘫痪甚至崩溃,加大管理的困难。

专业管理人员短缺

近年来,各高校基本上都建立自己的从事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维护维修工作的专业技术队伍,这些技术人员可以满足日常机器维护的需要,但是也存在一些问题。随着高校的扩招,使得高校计算机基础实验室长时间、超负荷地运行,技术人员无暇顾及自身的知识更新,因此造成队伍的综合素质偏低。此外,由于许多学校重理论、轻实验,实验技术人员地位和待遇明显低于一线教师。因此,部分学校的实验技术人员变动频繁,人数不足,不稳定。

加大实验室软硬件的投入,改善实验室环境

场地和设备等是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物质基础

一个面向全校师生的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必须有足够的活动空间和仪器设备,在这方面,学校领导的决策和支持是关键。

1)注重计算机的选型及配置。由于计算机的更新、淘汰周期较短,选型就非常重要。所选的计算机既要满足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教学需要,又要在技术上有一定的超前性,使学生能较早地接触新机种,学习新技术。

2)改进网络化建设。通过校园网连接互联网,提供各种网络服务;通过windowsnt平台实现文件传输、电子邮件、远程登录、共享打印服务。这样每个上机的学生均可以通过自己使用的计算机走向全国各地,走向世界。

注重软件建设

为了满足教学实验的要求,跟上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步伐,实验室的软件必须加强建设,不断更新。如构建丰富的设备运行软件和客户机操作环境支持软件;通过linux平台实现web服务;通过netware平台实现语言课程教学和操作系统教学等。由于硬盘制造技术的发展,硬盘容量不断增大,常用的教学软件和工具软件可同时安装到计算机上,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有选择地使用。这些软件包括windows98/2000、office组件、vb、vc++、vfp、frontpage、photoshop、dreamware、autocad、3dmax、matlab、oracle等。

采取制度与技术并行,加强实验室管理模式

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提高工作效率

为了更好地保障教学,服务于教学,实验室要实行科学管理,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要逐步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使各项工作规范化、制度化。实验室有一套完备的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是首要的。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管理工作的依据,是加强实验室管理的重要保证,是实验工作得以高效、安全、顺利进行的必须保障。一般讲,制度应包括《实验室使用管理规定》《学生实验守则》《设备检修维护制度》《实验仪器使用管理规定》《实验室安全及防护制度》《实验人员职责》以及《应急安全方案》和根据具体实验情况制定的其他各项制度,并将制度在醒目位置上墙,使参加实验的学生都认真遵守,使计算机基础实验室的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加强维护保养,提高设备利用率

首先,制定《实验室使用情况登记制度》,对于计算机基础实验室教学任务重、上机人数多,做到合理安排,科学运筹。其次,在对设备的管理上要做到专人负责,对于各种设备的性能指标、环境参数要做到心中有数,建立一套完整的设备技术档案。对设备的故障及时检修,并做好认真的登记,使机房设备始终保持在最佳工作状态。做好经常性的设备检修、维护是管理工作的保障,维护工作是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计算机硬件的不断更新换代也给实验室设备的检修、维护工作带来很大不便。而检修、维护工作的好坏又将直接影响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教学任务正常完成。因此必须重视和加强教学实验室环境、主要设备和辅助设备的定期维护和及时检修工作,使教学实验室故障率减至最小。而且一旦发生故障,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排除,确保教学实验室设备始终处于最佳工作状态。

实行全自动化管理,实现全方位开放

面向学生,扩大开放规模和受益面。以网络为依托,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主动性。计算机开放实验室的每台微机都与本室局域网相联结,局域网与校园网相连,通过校园网又可与互联网相连。学生可利用互联网上的电子公告版bbs、网络新闻系统、专题讨论组及电子刊物等网络服务功能与外界进行信息交流,也可以利用互联网上存储的大量信息,检索和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资料。这种宽广和轻松自如的学习环境可大大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上机的趣味性。

加强业务培训,提高实验队伍专业素质

学校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篇3

实验室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科技人才和具有创新精神的重要场所,是进行科研和教学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管理的好坏,可以直接影响到实验工作的进程和质量,实验室在高校的建设中所起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钱伟长教授所说“实验室是高校教育的心脏,它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与存亡”。因此完善地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地实验室管理体制,从而提高实践教学质量,是实验室管理人员值得探讨的问题。

加强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为老师们的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这是专业的实验人员在工作中是必须要做到的。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把实验室管理好并使用好实验室的各种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好实验室的整体作用。实验室能够正常开展的关键就是在有效地管理之下。管理工作是实验室工作的核心内容,是做好实验教学的根本保证,是顺利开展实验的重要前提。实验室管理能力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出一所学校的管理、教学水平以及组织能力,也能看出实验人员的责任心、事业心与所掌握的业务水平的多少。总结多年来的实验室工作经验,谈一谈我对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一些体会。

一、完善并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

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依据,是必须要遵守的规章制度,是实验工作能够顺利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要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并且科学化,必须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管理人员规章制度》、《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借用设备登记制度》等等,同时要严格按照制度的要求,定期检查遵守的情况,以此来对实验人员进行考核评定。工作中要明确实验员的职责,规章制度应分门别类地挂在实验室的每个分室,使人一目了然。规章制度在执行过程中要不断在进行健全和完善,发现问题要及时修改。规范的制度对实验室的管理者和所有使用者都可以起到很好的制约作用,并且有利于实验教学的顺利进行。

针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是比较繁琐的,但越是繁琐越是要认真对待,越是要制定出好的管理方式。所以实验人员要在学校所建立的仪器档案的基础上,对自己部门的仪器设备还要再建立完整的仪器档案。建立完整的档案,能够使管理人员对自己所管理的实验器材的数目做到心中有数。做好对实验室的仪器的维护、保管、使用的管理,才能够确保实验工作的正常开展。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实验室使用比较频繁,学生来往的多,大量贵重仪器和一些重要的资料存放在实验室里,这就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实验室仪器设备在平时的存放和使用过程中,非常要重视安全防护,避免发生事故。实验工作人员要把平时的管理工作情况以及处理的结果详细的记录下来,比如仪器设备的购置、实验开出记录、仪器使用及维护记录、安全检查记录、实验员岗位日志等等,以备日后检查,这是为实验室向正规化管理创造有利的条件。

二、有效地进行资源优化整合,形成良好的管理模式

把一些功能相似的实验室有机地结合起来,开展一些实验教学的研究工作,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科研合作,实现实验室之间资源共享。很多学校实验室都是按各自的专业进行划分的,相互之间协作少,而各个实验室的仪器配置都很齐全,导致每个部门的设备经费投入都较多,重复投入的设备也很多,有些设备在某一部门的使用率也并不高,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而有效地整合资源,可以充分利用已有的设备。一个好的管理队伍的建立,一套科学有效地管理模式,可以充分发挥有限的经费所购置的仪器设备被各个部门之间一起使用,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这对提高各个方面的水平和工作效率都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首先科学的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其次多处实验室进行资源整合后,可以节省人力,节省空间,可以充分地发挥每个工作人员的作用,提高实验教学队伍的整体水平和质量。实验室的资源共享模式,还可以使大家在工作中进行经验的交流,利于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提高实验教学水平。

把实验室的管理工作落实到实处,是提高实验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作为管理者要认真对待实验室它本身特有的作用,做到相互结合,转变一些陈旧的观念,顺应时代的发展。总之,实验室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却非常复杂,要进行大胆地创新,建立适合本单位的管理模式,创造良好的学习工作环境,培养更多适用型人才。

三、加强管理,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职业素养

实验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首先是配合老师做好学生实验的准备工作,然后是实验仪器的维护保养和实验场地的卫生、安全管理,确保实验课能够顺利进行、有效地完成。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素质,提高其管理水平,这才能提高实验教学的质量。

首先实验人员自己必须要严格遵守学校的一切规章制度,明确自己的工作范围和职责,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全身心地投入到实验室的建设、使用与管理中,保质保量地完成实验任务。实验工作人员在实验快要进行的前期,就要充分了解实验所定的内容和老师所给的要求以便及时准确地准备好前期的工作,实验过程中要把实验中出现的问题记录下来,及时改正,在实验结束之后,要及时维护所做实验使用的仪器设备和环境卫生工作,利于下次实验的正常进行。其次实验工作人员要注重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平时虚心向前辈请教,多看专业书籍,不断丰富、提高自己。当然实验工作人员在积极提高自身能力的同时,学校如果能积极创造条件,把实验技术人员送出去学习,使他们能够熟练掌握业务技能,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工作方法以及管理水平,这也是有利于实验教学发展的。同时实验人员要加强自己的职业道德、思想政治方面的素质,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一个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内在必须的。工作中不能一意孤行,要有团队合作意识。作为一名实验工作管理人员,应本着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不断探索、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

总之,实验教学是教学工作密不可分的有机体,是新课标所倡导的。一套好的实验教学管理体制的建立,能够为实验教学课程体系和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一个探索平台。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也要适应时代的需要,积极大胆地进行科学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阿力木江・阿布都拉,罗依扎・瓦哈甫.高校实验室管理综述.安徽农学通报,2013(19).

[2]周加宁.浅析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教育在线,2009(7).

[3]文顺国.试论实验室管理与建设.中国保健营养,2012(4).

学校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对策研究

一、引言

高校实验室是高等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各高校越来越重视实验室建设。高校实验室在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实验技能培养、知识创新和科技创新能力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同时,高校实验室又是高校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和提供社会服务的必要场所[1]。建设安全舒适的实验室环境关系到高校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是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望,关系到师生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是学校与社会安全稳定的重要内容之一。近年来,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与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职能的增强,实验室建设投资规模的大幅增加,实验室的设备种类、数量、开出的实验课程及科研实验日益增多。但是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机构不健全,实验室使用过程管理和实验环节脱节,导致实验室事故时有发生。因此,研究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确保实验室安全高效运行,已成为高校实验室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

二、现状分析

(一)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不健全目前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通常由安全保卫部、校办和实验室管理部负责。管理体制相对宽松,职责分工重复,容易导致安全工作责任不清的现状。部分实验室安全责任主体不明确,安全责任落实不彻底,实验室未配备专职安全人员,日常安全管理浮于表面,应付检查,安全管理职责无法层层落实到基层[2-3]。安全管理制度建设滞后,思想观念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制度执行流于形式或执行不到位。

(二)安全意识淡薄,重视程度不足目前,高校实验室科研人员的研究任务往往比较重。他们的工作重点一般集中在项目申请、撰写科研论文和成果申报上。对实验室安全的重视不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强调科研和教学而不是强调安全的思想。同时,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缺乏也是一种常见现象。一些大学实验室甚至没有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导致实验室准入制度实施不到位。在实验课开始前,教师往往会对实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但往往只是形式化的,学生的安全意识薄弱,并没有真正重视。

(三)实验室硬件设施不完善(1)安全设施陈旧老化。由于实验室使用寿命的延长和电路的老化,随着电气实验设备的增加,负荷增加,存在较大的火灾隐患;产生有毒气体的实验室没有通风系统,或者仅仅安装排气扇,达不到良好的通风效果。(2)消防器材配备不足。许多实验室的用房老旧,没有按要求配备固定式灭火系统或移动式消防设备,维修不足,甚至因查验不及时导致过期不能使用。(3)实验室用房严重不足。实验室设备摆放拥挤,同一间实验室摆放不同类型的设备,存在安全隐患。(4)设备管理不规范,设备布局不合理,实验室过于拥挤,甚至占用安全通道,物品混放现象普遍;设备操作规程不够完善,部分设备没有相应的操作规程;设备使用记录不规范,未及时填写,日期变更或随意使用,或用一些符号替换相同的填写内容;特种设备管理制度不健全,未定期检定。

三、高校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对策

(一)加强安全教育,实行实验室准入制度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往往存在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知识缺乏、安全技能缺乏等现象。对高校师生进行安全教育,可以显著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率。这就要求高校要重视安全教育,把安全教育作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中之重。实验室人员应认真学习安全技术知识,提高自身的安全素质。对师生进行安全知识技能、突发事件和常见安全事故处理等实验室安全教育,确保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和人身安全[4]。实施实验室准入制度,督促实验室人员重视安全管理和教育。进行安全教育后,对每个学生逐一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才能进入实验室学习。否则,需要继续接受安全教育,直到考试合格。

(二)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可以规范实验室人员的行为,确保实践教学过程的顺利完成。实验室安全管理涉及方方面面,制定科学的管理制度,确保其可行性[5-6]。建立安全责任制,由主要负责人全面负责安全,职工对本岗位安全负责这样一种“纵到底、横到边”的安全责任制。坚持定期进行隐患排查,对检查的问题登记台账,跟踪整改,直至隐患消除。

(三)建立安全责任制逐级签署“安全责任书”,做到责任落实。建立安全责任制,并逐级签署“安全责任书”,这是落实安全责任的有效措施[7]。

(四)做好防范措施,制订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制定并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通过层层落实安全管理的责任,来严格贯彻执行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通过定期不定期考核,来不断提高和强化安全意识和职业道德水平。制订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避免和降低突发事故造成的不必要的损伤和伤害,并开展应急演练,保证实验室人员应对各种突发安全事故时,能够做到沉着冷静,提高安全管理水平。实验室人员应定期对各种安全防护设施、设备进行检查并做好情况记录,排查安全隐患,做好日常维护,以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五)加强对事故的管控根据事故案例分析,事故管理与控制,从人、机、物、法、环五个方面入手。在进入实验室和进行实验的过程中,重要的是要检查实验人员是否有不安全的状态和违章操作行为,如带食品到实验室,或将饮料放置在工作台上的问题;检查试验设备是否能够安全运行、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检查作业环境是否存在缺陷,如通风问题、实验环境是否清洁等。实验过程中应遵守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等,只有进行全方位的管控,才能有效地避免事故的发生。

学校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教学型高校;仪器设备利用;实验室管理

高校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合作交流、社会服务等的重要基地,仪器设备档次和状态的总体水平不仅标志着学校的教学、科研水平,还标志着学校的管理水平。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高校实验室资金投入越来越大,仪器设备也更加精密,但实验室又具有使用频繁、人员集中、流动性大等特点,在管理过程中,仪器设备闲置、不必要的损坏、维护费用增高等问题逐渐突出。上述情况说明,高校实验室存在着管理的复杂性和管理改革的必要性。实验室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工作,为了达到资源的良好配置和有效利用,必须重视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与利用的改革。

一、目前教学型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现有实验室已不能满足发展的需要,迫切需要加快实验室建设。近些年来,虽然不同高校均加大了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效果也初见成效,但仍然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实验室设备的更新

随着学校扩招和迎接教育部的教学评估,许多高校新建和改造了一些实验室,由于片面地追求实验室的档次和先进性,往往将一些原有仪器设备淘汰更新[1],这些仪器可分为三种类型:①已到了使用寿命,或已损坏,不能再正常使用的仪器;②还在正常使用年限内,但由于维修费用高而得不到维修的仪器;③还可以继续使用,但由于购置了具有同样功能且维持费用低的新型设备而不再使用的仪器。在实验室的建设过程中,要求先进性并不等于每个设备都要高级、先进,对一些要求较低的实验室,仪器设备只要满足基本要求即可,过高的配置不但会造成资源的浪费,还使其功能得不到充分的发挥。

2.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与开放

高校实验室是高等教育的硬件设施,实验室和仪器数量在逐年增加,仪器的相对较多和实验教师的相对不足形成了对比,许多先进的仪器被闲置,利用率不高。为了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及服务于科研,一些学校加强了对实验室的开放力度。但由于长期以来教学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教学模式,尽管学校、教师为此付出了大量劳动,但实验室只迎来少量的参与者。

3.实验室的管理

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是实验室管理中涉及内容最多的一项工作。多年来,许多高校由于管理不善,造成账上设备与实际情况不尽一致,甚至出现有账无物或有物无账等混乱现象。随着学校新购置设备的增多,仪器专业性、技术性越来越强,精密度也越来越高,且存放地点往往比较分散,这使得管理复杂度提高。而对于刚进入实验室的学生,尤其是在写毕业论文期间,大批学生同时涌进实验室,教师无暇对每个使用者进行指导、规范其操作,很多学生在不熟悉操作规范的情况下使用仪器,造成不必要的损坏。这些都增加了实验教师在管理方面的工作负担,许多管理人员往往感到力不从心,“想管管不了,管又管不好”的矛盾越来越突出。

二、实验室管理的改革措施

高校作为重要的创新主体,首要的任务就是根据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需要培养创新型的专业人才。我国大学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往往只能培养知识应用型的人才,而创新型人才相对较少,这远远不能满足我国当前建设目标的需要,已经制约了各行业的发展[2]。社会的迅速发展要求进一步深化实验室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的高级专门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1.制定有效的规章制度

为了加强学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提高办学效益,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规章制度,确保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规范化、科学化运转[3]。在日常工作中,要加强对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考核与定编管理,建立有效的规范操作制度、损坏赔偿制度以及学生实验手则等各种规章制度,保证出现问题时可以有章可循,管理水平也才能得到不断提高。实验室工作涉及面广,参与人员多,因此,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建设必须要适应实验室建设和改革的步伐,不断地进行改进、完善,既要最大范围地方便教师和学生开展相关的教学和研究,又要最大限度地提高设备的利用率。此外,还要保证制度的严格执行,明确个人职责与义务,使实验室管理正规化、有序化。

2.加强实验室教师队伍建设

在制定各项规章制度的同时,必须建设一批高素质的实验室师资队伍。仪器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都需要人才,没有过硬的人才培养计划和过硬的实验研究队伍,任何好的仪器设备都不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通过实行“稳定、调整、培养、引进”的方法,建立起一支技术水平较高、结构合理、勇于开拓、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实验室队伍,并最大限度地激励实验室队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搞好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关键。学校要像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那样搞好实验队伍的建设[3],要有计划、分批地组织进行实验室管理和新仪器设备使用等方面的业务培训、岗位在职培训和外出参观学习,以提高实验室管理队伍的技术素质和管理水平。此外,还要加强实验技术队伍的管理和考评,对不能适应时展要求的不合格人员要坚决调离岗位,从而建立起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具有高度责任感和开拓创新精神的管理队伍。

3.开放实验室

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需要既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动手能力,并且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的培养需要实验室作保证。高校实验室开放是实验室改革和发展的大趋势,实验室开放不仅能够促进实验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实验教师的素质和水平,提高实验设备使用效率,还可以解决高校扩招后,实验室设备不足所带来的教学资源紧张问题。[9]因此,建立开放型实验室是非常有必要的。

实验室开放分为预约开放、专门开放和自由开放等形式。[6]预约开放即学生实验前对所需要进行的实验项目与实验室预约,由实验室教师统一安排适当的时间开放实验室;专门开放主要是针对本科毕业生撰写毕业论文而开放实验室;自由开放则是在课余时间对全校学生的开放,学生可以自由使用。实验室开放重点应该是预约开放。实验室开放的确给教师和学生提供了方便,但同时也给实验室的管理增加了一定的难度,如实验教师的上下班时间、实验项目开展时间的协调、仪器设备的维护等。因此,高校应合理安排实验室、仪器设备的使用及实验项目的开展,达到资源的最优利用。[3]

4.加强仪器设备管理

(1)规范新购仪器的验收。新设备购进后,实验教师应进行仔细验收,尤其是设备的技术性能是否达标,验收无误后才能填写仪器设备验收单,并及时将仪器的名称、规格、型号、价格、数量、生产厂家地址和电话等进行整理归档,以方便在后续使用中解决相关问题。

(2)提高仪器设备管理水平。仪器设备的损坏主要是由于使用不当或操作错误而造成的,另外,缺乏有效的维护、保养也导致了部分仪器的损坏。实验室的开放实现了资源共享,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但同时设备的完好率却下降了。真正长期有效的开放运作必须在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下才能实现,在开放实验室过程中还应有计划地从实验室的时间、空间、设备管理和规章制度等方面进行调整和改革,尤其要重视对实验器材的日常维护和管理。鉴于这种情况,学校应制定有效的岗位责任制,使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落实到个人,让每位管理人员对自己分管的设备做到心中有数。建议将实验相同及内容相近的设备相对集中,从而节省人员和场地,大型精密设备则专管共用;对于一些出现故障的仪器,可以动员实验教师参与维修,甚至组织学生参与仪器的维修,通过拆卸、安装,不但可以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探索意识,还能保证故障设备得到及时的维修,提高仪器的完好率;最重要的是,教师和学生都要养成爱护仪器设备的良好习惯。

(3)重视仪器设备的报废和再利用。仪器设备的报废是高校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中的一个薄弱环节,一些高校只注重扩建实验室、购置新设备,而对仪器报废的审批则是一拖再拖,结果导致实验室塞满了各种新、旧仪器,严重影响了实验室的布局和实验的正常开展。主管部门应有效运作仪器报废制度,另外,对于实验室里频繁出现故障、不能满足实验教学要求而被淘汰的仪器设备,学校可以考虑投入一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创建几个开放实验室,供感兴趣的学生使用。但这些设备大都已陈旧,存在不安全隐患,指导教师一定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避免意外事故的发生。

(4)推进仪器设备网络化管理。随着高校实验室的逐步开放,教学、科研和对外交流的工作量逐渐增加,传统的管理模式已不能满足现展的需要。而网络化管理是传统管理模式的有效辅助手段,学生可以通过网上预约实验项目,教师可以及时了解仪器设备的现状。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实验室网络管理系统,可以达到改善实验室管理水平、缓解实验室管理人员紧张、提高实验室设备利用率的目的。

三、结语

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工作,涉及面广,制约因素多,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实验室管理人员一定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对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要不断地交流与总结,适时提出改进措施,努力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怎样搞好实验室管理,使教师、学生更充分地利用已有资源,全面提高教学和科研质量,提高办学效益,还需要在发展中进行不断地研究、探讨、规范和总结。

参考文献:

[1]周宦银,房宗良,刘家华,等.加强实验室建设管理,合理利用教学资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1):141-143.

[2]黄明奎,曾艳.对目前我国高校实验教学的思考[J].当代教育论坛.2007,(10):120-121.

[3]麻明友,杜建林,肖桌炳,等.教学型大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研究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6,(3):94-96,99.

[4]刘红敏,齐丽.医学院校开放实验室的作用及其管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6,27(15):1871.

学校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科学管理;实验员

实验室的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摇篮,是学生巩固和延伸课堂知识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会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为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办好高校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室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心内容,更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反映出实验人员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及业务水平的高低。实验室工作人员一定要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益。

1加强实验员管理,提高自身素质

要管理好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一定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实验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应具备很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实验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管理质量和教学的效果。因此,实验人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关注相关学科理论的新进展,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最新的信息和方法、最新进展和成果应用于实践。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学校首先要对实验人员进行教学观念更新的教育,定期安排到高一级的院校和附院进修,学习他们先进的实验教学管理理念,学习他们有关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对在校的实验人员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培训,如安排实验人员跟班听课、举行讲座活动;开展有关实验教学的课题研究,探索实验室管理新模式,让他们真正服务于教学,作好实验教学工作,为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提供重要的保证。

2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

实验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管理制度是整个管理过程实施的依据和行为规范,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保证。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将推动和加快实验室发展。学校应围绕这一中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规范、科学、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及条例,包括实验设备的管理、登记、使用;实验室环境管理、人员管理、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等;同时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将其列为对实验室工作和实验人员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

使实验室规章制度逐渐健全和完善,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在实验教学中注重落实,照章办事,保证了实验教学工作正常、有序、顺利地开展,以加快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步伐,进一步提高了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水平。

3加强实验用品的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

实验用品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科学的管理措施不仅能为实验教学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支撑作用。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学经费的提高,在实验用品上投入了大量经费,大大改善了实验条件,同时,对实验用品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仪器设备是实验室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是学校贵重财产,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做好使用纪录,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使实验仪器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实验教学作用和投资效益。

4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的督导和评估

4.1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的转变,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尽可能发挥实验人员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为学生提供一切条件,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验的整个操作,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制定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在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制定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并要求实验人员严格执行;建立开放实验室管理档案,建立实验人员岗位责任制,在实验过程中配备一定数量的指导老师和实验人员承担实验室开放工作,以解答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做好记录,对一些在实验中出现的常见错误问题要提醒学生注意避免。

在管理好学校实验室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实验教学过程的管理,抓好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作为年度教学质量督导和评估的内容之一,以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时代,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根本保证,因此高校实验室要适应时代的需要,积极大胆地进行科学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引进先进高效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学习借鉴国内知名高校及发达国家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经验,使高校实验室成为创造性教学场所,充分发挥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鹰,黄瑞生,唐玉英.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的科学管理[J].西北医学教育,2008,2:23.

学校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建设

0引言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和质量上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学校实验室基础建设也得到了相应发展。但是,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数增加,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以至于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如何做好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使其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对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目前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相对滞后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沿用“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实验室由系直接管理,这一做法有它的好处,但也有弊端:①由于实验室隶属于系部,各系之间的相互合作较少,各系部实验室之间的资源共享难度比较大,这就造成有些通用实验室出现重复建设的情况(如机房、形体中心等);②实验室隶属于系部就很难做到统一的管理标准,各系都对自己所属的实验室有自己的管理要求,管理标准无法统一,这就造成实验室在管理上不规范。

1.2实验室内涵管理不能到位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管理上,推行诸如“五常法”、“5S”管理方法等,在实验室的“面”上管理做足文章,而在实验室的内涵建设与管理方面不到位,主要表现在:①实验室建设缺少科学规划。一些实验室规模小,功能单一,服务对象单一,使用率不高,不能形成整体优势与合力,客观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②仪器设备购置缺乏科学性。目前,一些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后不能合理使用的情况仍然存在。有些仪器设备购置时,并未对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估,再加上相应的仪器设备使用培训没有跟上,导致部分仪器设备购置后,出现设备被闲置、不会使用或设备利用率不高等现象,使得它们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了浪费。③实验室开放性不足。这是高职院校实验室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实验室除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外,很少有其他的任务,可以说基本处于封闭和各自为战的状态。学术领域的最新信息也不能及时引入到学生的实践环节中来。实验室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一功能上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3实验室教学经费投入不足随着高职院校扩招、扩建(新建)渐趋稳定,高职院校的债务负担越来越重。受高职院校的财力影响,除了极少部分有一定财政支持的实验室外,大部分实验室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缺少在实验室的发展和建设长远规划指导下的经费投入机制,无法促进实验室的良性建设与发展。很多学校由于经费捉襟见肘再加上多项改革事业齐头并进,往往把人才引进、师资培养、改善校园环境放在第一位,而把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置后考虑。受扩招的影响,各高校教学基本建设难以满足教学大发展的需要,占用大量的建设资金,致使实验经费投入不足,仪器设备相对陈旧。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而且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进而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1.4管理人员水平尚需提高随着实验仪器设备的更新,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等,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亟需提高。参与实验教学的人员少、任务重,相关人员不能及时进修与培训,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知识结构更新不及时,实验技术人员知识结构的老化使实验水平难以上台阶,许多实验项目多年不变且多为验证性实验,这与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很大差距。近几年许多高校实验室都引进了不少进口的大型精密仪器,而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基本上都没有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一支技艺高超、训练有素的实验技术队伍,严重地影响到了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极大地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设想

2.1改变管理理念,提升实验室内涵建设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实验室管理理念,在实验室管理中要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使教师和学生感受到在工作、学习中自由创造的意义和乐趣。在学校现代实验管理中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提高,从优化德育环境、教学环境等方面,探索有利于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的学校教育创新体系。

提升实验室内涵建设,应主要做到:①加强实验室管理系统内的管理结构、层次划分、隶属关系、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建设和改革,综合考虑实验室的归并工作,使实验室的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效能。②建立健全、完善、统一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制度。规章制度是管理好实验室的基础,对保证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实验室,需要进行有序的管理,这种有序的管理必须建立在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基础之上,针对前来做实验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实验室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功能。③对实验仪器设备做到统一调配和管理。在仪器设备购置中,坚持申购项目论证,把好投资采购关。坚持对实验仪器设备项目的投资按立项、论证、实验、监督、竣工、验收、使用效率和效益考核的程序实行跟踪管理。要避免相同实验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和经费的浪费,提高实验室和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从整体上增强实验室的运作效率。④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实验室开放是高职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切方便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在保证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在为系、院内各专业教学科研有效开放的同时,还要积极创造实验条件为企业和社会开放。

2.2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实验室的投入与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础工作,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前提条件,也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实验室装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没有精良的实验装备,就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但是,由于近年高职院校普遍的办学规模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多,学校新校区的建设使一般学校办学经费较为紧张,能用于实验室发展与建设的设备投入经费明显不足。而实验室在其发展建设中,更应制订合理的实验室资金投入计划,配置品质精良、组合优化、数量充足的仪器设备,积极探索实验室合作建设途径,如校企合作共建以及对外租赁等方式来加快实验室的建设。同时,应加强学校内部不同系科之间或兄弟院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盘活实验设备资产,充分发挥实验设备资产的功能。因此,高职院校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要保证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让实验室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以保证实验室对教学、科研的服务工作能正常进行。

2.3加强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加强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已是势在必行。如何加强实验室日常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使得资源能够共享是实验室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验室管理优化的重要保障。

在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校园网的建成给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平台,通过新的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建立,制定基于校园网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实现实验设备资源共享。

加强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需要在相关的信息系统中,建立相对完善的仪器设备资料,在仪器设备发生变更时,要及时更新调整相应的数据库,随时记录仪器设备的增减变动。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让所有的仪器设备、实验项目、实验内容等实验室情况一目了然。同时,对于实验室人员等方面,也可以采用信息化的方法加以管理。

2.4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关键在于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实验教师,实验室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关键是实验技术人员教育思想的转变,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实验技术的改进,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等。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实践教学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因此,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稳定性强,并有一定专业理论修养和实验教学工作经验,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较强的实验技术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实验技术人员应注重学习,注重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将最新的信息和方法、最新进展和成果应用于实践。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学校应积极安排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各类业务培训,如岗前培训,定期参加新技术的学习或讲座等多种形式,使他们弄懂理论、熟悉教材,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掌握运用现代教育装备,学会现代管理知识,努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真正服务于教学,当好任课教师的助手,认真准备好每个实验,协助任课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另外作为实验技术人员,应树立较强的为教学、学生和科研服务的正确意识,一切为教学着想,一切从教学出发,才能真正完成好实验教学任务。

总之,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重要工作,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必须打破按部就班的工作思想,积极盘活现有资源,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从有利于实验室发展、有利于调动管理积极性和有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改变观念,加强管理,使实验室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耀溪,鲍鸿.新人才培养战略下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8,(1).

学校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化学实验室;管理;问题;对策

化学实验室经历多年的建设和发展,整体水平和规模得到了大幅提升,对于更好的服务和实现四大职能、培养人才创新意识起到了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一、化学实验室的重要性

在整个化学教学过程中,化学实验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在化学教学中,学生必须在教师的指导下有计划、有目的地参与化学实验活动,化学教学中,理论联系实践,理论验证实践、理论指导实践、科学研究能力和实证科学这些都将在化学实验室教学中实施,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实验教学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对培养具有严肃、严谨、实证的科研创造新人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化学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制度不完善

化学管理制度体系还有待完善。我国各地的学校还是比较重视化学实验室的配置和建设,但使用和维护保养却没有和设备的配置以及科学化的管理制度同步。就这样的现状,让实验室成为一个随意的自由场所,实验设备损坏较为严重,实验室的环境较差。

(二)化学实验室管理不规范

化学实验室的化学实验设备在不断更新,但是学校实验室的管理步伐明显慢了,同时也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和不足,这些问题主要的原因是实验室管理员的管理不到位以及分工不明确。一部分教师不写实验通知单,甚至忽略了化学实验,还有对化学实验没有认真的态度,在实验的过程中没有记录实验的过程,对实验设备管理也不到位,借出和归还的都没有详细记录。

(三)部门配合不协调

许多学校这种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这就是实验室管理效率提不上去的问题所在。实验设备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导致学生的化学实验知识匮乏。因此,教师和部门之间需要相互包容,多方配合

(四)实验人员不稳定

一部分学校的实验人员没有稳定下来,经常变动,最重要的是部分学校缺少专职的实验人员,正是因为实验室人员队伍不稳定,从而在造成了化学设备的丢失和损坏的重要原因之一,因为化学设备的丢失和损坏,直接导致了学生不能顺利地进行化学实践,也阻碍了实验室教学的正常开展。另外,价格不菲的进口化学设备,因为没有专职的实验人员,这些设备在安装后一直没有使用,造成了资源浪费。

(五)重视程度不够

现在对于化学实验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一些学校在建校期间为了达标,设置了化学实验室,而在达标后就撤销了化学实验室,用作他用,让化学实验室名副其实。另外一些学校的化学实验室太过于简陋,实验室里化学设备长期无人问津,坏了没有专职实验人员保养和维修,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因为找不到所需的配件,只能弃之不用,这样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六)现代实验管理意识淡薄

在多年的建设和管理中,我国的化学实验室管理已经形成了一套固定的经验和思维模式,但是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和科技不断进步,这个固定的经验和思维模式已经跟不上现代实验管理的步伐,所以,现阶段我国化学实验管理还有待形成成熟的现代化实验管理意识和理念。

三、化学实验室管理策略

(一)建立新的教学模式

通过改革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要注重学科建设,更加注重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拓宽专业口径。以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的人才为主要目标,现在的老旧实验室管理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培养创新能力强的人才,这就要求必须改革旧的管理体制,教师群体要建立新的实验室管理模式,

(二)建立健全的实验室规章制度

为了发挥出实验室设备和有限的场所的作用,就要充分调动专业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实验技术人员的最大效率,就必须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做到井井有条,各司其职,分工明确,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办事。

(三)规范化学实验

任何科学实验活动,都必须强调与经济社会良性的互动和与环境的和谐共生。在过去,无论是学校还是整个社会都对保护环境认识度和重视程度不高,许多学校将化学实验室的废弃化学物品随意丢弃,对环境造成极大破坏,而现如今,中国以及全世界对保护环境的重视程度极高,这就必然要求化学实验室要转变过去的管理理念和意识。

(四)细化实验室管理

1.建立清晰清楚的账目

对实验室的一些设备建立清晰清楚的账目管理,只有账目能清楚地反映出实验室设备的财产数目,才能最大化地发挥实验室最大的效率

账目分为总账和分账,总账反应的是实验室里仪器设备的总的数量和财产数目,而这个数目和数量必须和学校财务处的账目完全符合,总账要做到每年定期清算一次,做到收支两清。

分账是总账的承接,反映实验室仪器设备的数量、单价、规格、型号等。还有实验室化学药品的分类号和编号。分账一般要做到一年一清算。设备、药品帐做到随到随记,保证设备和药品的库存量,做到及时补充。

2.建立实验室档案

为了让化学实验室在化学教学中发挥最大的最用,就要做到对实验室工作做到科学安排,有制度的计划。

计划就是在每学年度,有实验课的年级严格依照教学大纲的要求进行化学实验课程,并且在教师的合理安排下,进行安全、有计划、有目的的实验室课程。实验室必须严格执行《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员守则》《保管员守则》等,对实验室设备的使用、保管、赔偿、安全等方面的工作有明确的规定,做到有据可循,有规可依。

(五)严格遵守规章制度

提高设备的使用效率,打破原来实验室各自独立的格局,实现设备资源人人共享,健全规章制度,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在平时重视仪器的维护个性保养,定期检查。确保实验室仪器设备正常的运转。只有从制度建设入手,才能为化学教学提供一个环境良好的化学实验室的学习环境。

(六)强化实验教学管理

对化学专业来说,实验教学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实验教学在实验室开展实施,根据实验教学大纲来完成相关的实验,提前统计学生人数,学生的分组,在开始实验之前,准备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事后统计实验过程中消耗的材料等。

学校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实验室;农村中小学;实验室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661(2012)12-279-01

众所周知,实验室在中小学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科学等学科中起重要作用。是学生理论验证的数据来源,是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和提高科学探索兴趣的捷径。因此,它担负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所以,建设和管理好实验室是实验室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而目前农村中小学实验室受诸多因素的制约,使实验室未能发挥基础作用。

一、实验室作用的概述

在新时期教学课改日益成熟.逐步深入,实验室作为实验。科研.验证结论,提高教育质量的重要基地,其特殊地位决定了它在农村学校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型中起的重要作用,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的基地。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具有特殊作用,而新时期实验室改变过去那种以演示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为主向综合性实验转变,改变过去以老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全面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为素质教育的真正落实做出它的贡献。实验室安全管理的目的一是为了确保人身健康与安全。二是为了实验的顺利进行和取得准确可靠的实验数据。搞好实验管理,首先要建立必要合理的规章制度,实验管理员必须认真学习并遵守实验室安全技术规程和有关消防.安全.保卫制度,才能预防和杜绝各类实验事故的发生,并使实验能够顺利完成。

二、当前形势下实验室管理存在的相关问题

就农村学校,大多存在教师缺编问题,为保证课堂教学,实验室管理人员大多是理科教师兼职,即使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及管理人员,也因提职难.待遇差.地位低,人事经常变化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更有甚者,一线任课教师如在教学中发生重大过失,被处罚到实验室当管理人员。所以实验室管理人员不能专心从事实验室工作,而绝大多数农村学校实验室,与其说叫实验室,不如叫堆放实验器材的库房。

1、没有形成稳定的实验教师队伍

大部分学校的实验人员变动频繁,人数不足,队伍不稳,缺少专职的实验人员,多是任课教师兼管,实验教师的地位也较低,评优评先不被领导重视。有些实验教师实验技能、素养还有待提高。不能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修理等日常工作。人员的变动有时也导致仪器、设备的损失,这诸多问题增加了实验室管理的难度,影响了实验教学的开展。

2、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健全

近几年通过普及义务教育,仪器设备的配备速度大大加快,管理工作明显跟不上配备速度。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还是不少。如:大多数教师由于工作量大没有时间做实验,有的教师做实验不写通知单,不及时做实验记录,不及时对仪器进行维修保养,借出仪器不登记等现象。究其原因是没有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

三、加强农村中小学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可行性对策

1、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待遇和地位

将实验室管理人员考核与一线教师平等对待,解决了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后顾之忧,使其踏实于实验管理工作。科学设岗,合理定编,竞争上岗,建立科学的考核制度与奖惩办法,对其完成的工作进行量化要求,从而使实验管理人员做到目标明确,职责分明,促进实验队伍素质的提高。并且使他们热情的服务于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2、加大对实验室的硬件建设

实验的器材陈旧和简陋,直接影响着实验数据的准确与实验现象的明显程度,一次数据准确.现象明显的实验,使学生有了成就感,从而对科学探索产生浓厚的兴趣,借而产生学习新知识的动力。而这有可能改变他的一生。因此,学校及上级教育管理部门要加大实验器材的购买与更新,为学生创造更好的实验条件。

3、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实行安全化管理

实验室应将建立的规章制度打印.装框.挂在实验室显眼位置,管理员应认真学习,并严格执行。预防和杜绝一切实验事故的发生实验室工作人员随时留意周围环境的变化,一旦发现外界有影响实验室的安全因素,应及时上报学校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

学校实验室规章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化学专业;实验室建设管理;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8-261-01

正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学家、上海大学校长钱伟长教授所说“实验室是高校教育的心脏”,它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与存亡。高校实验室是实验教学的主要载体,是整个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基地。特别对化学这一门学科来说,实验教学尤为重要。化学实验室是进行化学教学、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科研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场所和基地,良好的实验条件是保证实施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水平的基本要求。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大化学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工作和对实验教学改革创新。

一、化学专业实验室的管理工作

1、化学实验室药品上的管理

化学教学过程中实验的内容很多所用的药品种类也是比较多的,故而对药品应采取分类管理。其管理原则是:(1)易燃易爆和有毒的物品要选择单独放置。易燃易爆物品要放在阴凉的地方而剧毒药品和易燃易爆物品要设专人管理:(2)还原性物质不能跟氧化物质放在―起,碱和酸不可以放在一起。

2、化学实验室仪器上的管理

高校化学实验室安放仪器的房间必须是对实验仪器要求符合的,这样就保证了其使用寿命和精准度。对于实验室的精密仪器则需要受到相应培训的管理人员进行操作和管理。同时给每台精密仪器建立工作档案,这样就确保了实验的正常运行,其中包含了调试、安装、鉴定、仪器说明书、配件清单及使用记录等方面,同时还要有专人来进行维护和保养。

3、化学实验室卫生上的管理

实验室是教师和学生进行学习、教学以及科研研究的重要场所,这就需要共同努力来保持。一般都是实验过后要求教师收拾好自己的实验台,并进行相应的打扫:而学生在做完实验时,也是先收拾好自己的实验台,在进行值日打扫整个实验室的卫生最后再对水龙头开关、电源进行检查是否断开。这些检查完毕过后方可离开实验室。

4、建立实验室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管理

缺乏完善的规章制度,会导致化学实验室存在许多安全隐患和管理混乱现象。因此,建立健全完善的化学实验室规章制度迫在眉睫。在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时,可以针对学生、实验指导教师、实验室管理人员等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只有通过建立健全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才能促使实验室高效、有序地运行。

二、实验教学改革创新

1、创建研究型的化学实验室

注重培养实验教师的开拓意识和创新意识,鼓励教师研究实验设备在创新型实验室的建设当中培养具有创新意识高,开拓能力强的实验教师队伍。如果有些实验室所购买的的设备不能很好的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因此我们要鼓励实验教师不断的创新,并大力的支持实验教师进行实验设备的自研。

2、加强化学实验室与企业的合作

高校教育培养人才的终极目标就是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企业,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可以了解企业的需求,从而引导高校更新人才培养方案,提高创新能力。另一方面,实验室的科研成果可以通过企业转化为现实生产力。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并建立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到企业去实践,实验室可以利用自身大型仪器、技术为企业提供服务,从而达到互惠互利的目的。

3、向学生开放实验室

学生在有限的实验课中完成教学大纲中的实验内容,这主要是训练学生的实验技能。开放实验室,让学有余力的学生自己去动手设计属于自己的实验,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高校还可以组织一些相关专业的技能大赛,通过“以赛促训、以赛促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训练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团队协作、创新精神。

总之,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和对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是需要不断的进行探索的,是一项长期的工程,要让实验室成为―个高水平、高效率的教学体系和培养创新人才的基地。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