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十篇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十篇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9:50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篇1

[关键词]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技术;经验;情感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5918(2015)15-0001-04

知网现有关于大学生职业体验的研究有文章12篇。其中,有关高职生职业体验的研究有文章2篇。中央教科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惊铎教授认为“体验是教育的本体”;浙江工贸职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所长认为职业教育具有体验属性。现有大学生职业体验的研究着力点大多在职业体验的作用、方式、途径、运用等方面,有的从高职实践教学的平台建设角度研究了职业体验,有的从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教法角度研究了职业体验,还有个别研究的内容在名义上触及到职业体验的内涵。然而,既有研究没有指出高职生职业体验的理论依据,也没基于实践并按定义的逻辑范式客观揭示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的多元价值。在体验教育风靡全球,就业导向、促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1次提及实践问题、校企合作、做中学、学习的内容是工作并通过工作来学习、传统教学模式普遍忽视高职生学习的独特情感体验的现实格局下,研究并揭示出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有利于高职生职业体验完整概念的确立,有利于为其后续针对性、有效性的理论研究奠定逻辑基础和确立出发点、根本、方向、目标、内容,有利于为高职生职业体验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一、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的理论基础

(一)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的逻辑学基础

概念的内涵是思维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在概念中的反映,即概念的内容,也即概念指称的客观事物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同一个事物有种多属性,从不同的角度对它加以反映就有不同的内涵;事物是发展变化的,人们对事物的认识也是一个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概念的内涵是变化的。事物特有属性存在于客观事物中,是客观存在的,是认识的对象,它本身并不是内涵;只有当它存在于思维之中,反映到概念之中成为思想、认识的内容时,才是内涵,两者是被反映和反映的关系。内涵通过定义――被定义概念(被定义项)=定义项即种差+邻近属概念的方式来明确;定义需符合四项规则:定义项与被定义项反映同一类对象且外延相等;定义不同语反复、不同义反复,不循环定义;定义不能否定;定义需准确简明。揭示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需要按逻辑学的要求规范定义。

(二)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哲学基础

认识依赖于实践。实践提供了认识的可能和认识所必须不断扩展的新信息。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只有实践才是人类认识的源泉、基础、动力、目的和检验真理的标准,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达到认识、改造世界的目的。人们在实践中不断地创造出从客观对象获取信息的物质手段、获得并发展对信息加工的思维能力,包括对语言产生和发展的作用,对感性经验的积累和深化的作用,对理性思维之逻辑规则形成和检验的作用等。随着实践的发展,人不断扩大可供自己认识和利用的客观对象的范围。因此,生活、实践的观点,应该是认识论的首先的和基本的观点。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第一的和首要的基本观点。没有实践就不会有认识,不理解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认识;没有职业体验这种实践,就不会有高职生对技术教育的真正认识,不理解职业体验实践也不能正确理解职业认识。

(三)职业体验的教育学基础

教育必须确保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与物质生产相结合。为完满生活作准备是教育应尽的职责,而评判一门教学科目的唯一合理办法就是看它对这个职责尽到什么程度。换言之,能为完满生活尽到重大责任的教学科目如职业体验是合理有效的。杜威博士提出教育的本质即是生活,生活乃指人类的全部种族经验,其中包括职业。其“学校即社会,教育即生活,从做中学”等论断,是高职生职业体验最直接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孔子强调言行一致,荀子认为学至于行而止矣。技术教育是培养学生具有现代生产基本技能的教育,其任务是使学生学习现代生产的基本原理、技术和管理的基本常识,参加生产实践,掌握一般的生产知识和技能。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以已有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此经验自然包含高职生职业体验,高职生职业体验自然也是新知建构的基础。

(四)体验学习理论

经验是体验的情感和认知两要素之一。人的整个认识历程真正的进展在于个人经验与自我深刻反省的同时并进。因为一切认识都在于经验与思考的结合。认识的广度决定于经验的广度、经验被反思的度。体验学习是指个体从亲身经历或他人的经验中实现行为改变的过程。美国教育家大卫・库伯教授在其《体验学习:体验――学习发展的源泉》中提出了具体体验一体验反思―形成概念、规则一行动实验一新的具体体验的学习循环过程。教育跟时代、社会、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绝不是单纯的“特殊的认识活动”,而是一种交织着活生生的生活体验、科学认知、精神成长的过程。刘惊铎教授提出“体验是教育的本体”,把体验类分为“亲验活动”和“想验活动”;体验教育着眼于促进学生自主发展和学生认知、情感、态度与技能的和谐发展,它关注学生的生活世界、独特需要、特色发展。

二、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

根据上述理论,综合运用性质定义和关系定义两种范式,对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可作如此定义:依据国家职业标准、人才培养方案,高职生基于职业规划和个性发展,亲历企业对职业中的技术或管理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情感主导的系统认知与验证的活动。高职生职业体验有如下主要属性。

(一)技术性

技术是人类为满足自己需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以生产实践为基础,将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转化为认识与改造自然、变革社会、发展思维、获得生活资料的物质、精神、信息手段的总和。技术包含:技术的物质形式,如工具、设备等手段;人们操控、运用技术物质形式的方法、技能、程序、经验、信息等,通称为工艺。从教育传递社会生产经验、发达国家技术学院和产业发展演进阶段的对应关系、我国人才需求的类别层次、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类型与层次定位上看,高职教育都不应是一种培养肢体技能主导的人才的职业教育,其核心和特征是关于技术的知识、概念、原理、规程、标准、法规等的学习,技术技能的训练,技术经验的积累,实质上应是一种技术主导的教育。技术教育是为了掌握生产技术的基础及科学,技术学的基础的教育。“UneSCo《技术与职业教育术语》认为‘技术教育’是设置在中等教育后期或第三级教育初期以培养中等水平人员(技术员、中级管理人员等)以及大学水平的培养在高级管理岗位的工程师和技术师。

(二)教育性

“真正的教育应先获得自身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在于让自己清楚当下的教育本质和自己的意志。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人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在谈到教育的危机和科学扩张时,必须分辨两种情况:一种是为适应科技生活所必需的科学教育;科学是专门化的,它传授给学生生活必需的确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使之成为某一方面的专门人才和专家。科技追求的是生产力和强大的武器,把人变成工具,并且导致毁灭;另一种是可以引导和充实人们生活的教育。教育是属于人之为人、归属于所有人的事业。教育帮助个人自由地成为他自己,而非强求一律。教育追求的是人变成真正的人,借助这种精神的转变,人们能掌握导致毁灭的科技,挽救我们的生存。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的教育研究报告说:教育是保证人人享有他们为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和尽可能牢牢掌握自己的命运而需要的思想、判断、感情和想象方面的自由。教育是一种对人类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及自身的积极的影响。高职生职业体验作为教育方式,首先也应使高职生逐渐成其为人,让其在逐渐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其教育属性是不言而喻的。

(三)职业性

职业是具备一定专业知识与劳动能力的劳动者为获取主要生活来源,能足够稳定从事的合于伦理的专门业务和相应承担的社会职责。正当的职业生活,对于人们形成职业道德、树立职业理想、选择生活道路和培养兴趣爱好具有一定的作用。高职新生职业体验目的是通过在真实的企业职场中亲身经历、实践来体认职业。职业体验的对象正是职业;职业体验内容主要是纵贯职业生涯各阶段,横排职业生涯每阶段各个专业相应岗位上的典型工作任务;职业体验是在企业职业实践中,真实、切身地感性认知相应行业发展、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环境、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职业态度、职业情感,以获得职业表征;同时,也是在企业职业实践中去感知胜任相应职业应具备的主观条件,感知人们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及其相应的责任体系;职业体验可检验、校正和分化高职生职业生涯的混沌设想。总之,高职生职业体验是高职生对自己目标职业的社会需求、职业需求、职业环境等基本状况的体验。这些高职生职业体验的性质、对象和内容等足以说明其具有典型的职业属性。

(四)实践性

实践即社会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能动地改造和探索客观世界的社会历史的感性客观物质活动,是对人类自身社会历史活动本质的概括,包括天文观察、社会调查等探索活动。实践具有四个主要特征:客观性,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品格,异于主观范围内的意识活动。能动性,实践是在一定思想指导下自觉地认识世界和按照客观规律有目的地改造、探索客观世界的能力和活动,异于其他动物消极适应环境的本能活动。社会历史性,实践总是人民群众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历史阶段上进行并受其制约的,因而是在一定历史阶段上的有限活动。感性,即直观的形象认识,感觉器官的感性可以大致归结为通过感官经验而完成直观活动,也即给出直观经验经历作出融入个人感情的主观判断。以康德的感性论来理解,思维运动的第一个形式是纯粹感性;它的对象是事物和世界的现象,是事物纯粹表现出来的东西即表象。感性具有特殊性、偶然性、盲目性,没有明显的理性思维过程。高职生职业体验具有明确的感知职业要素与职业教育的内在联系的目的,同时也具备相应的客观性、能动性、社会性、历史性、感觉性。因此,它具有实践属性。

(五)情感性

体验是人通过对一种对象、情景或事态的经历,在其深刻的意义内涵中把握生命和存在的本质的原始意识过程。体验的特征是强烈的情感直接性和心灵震撼性。作为教育学概念,体验是在对事物的切身感受和深刻理解的基础上,对所感受的事物产生情感并生成意义的活动。体验是一种能生发与主体独特的自我密切相关的独特领悟或意义的情感反应,体验把握的对象不仅是客体认知,更是对客体之于主体的意义、关系与主体内心感受、情绪的把握。相对于可能只是对客体的真实客观了解的经验而言,体验更多的是强调通过亲身经历形成对事物独特的、具有个体意义的感受、情感和领悟。体验是一种价值性的认识和领悟,它要求以身体之,以心验之,它指向的是价值世界。经历若仅有情感只是一般的情感,若仅有意义只是纯粹的认知性理解,体验是情感和意义的统一。高职生职业体验是其亲身经历真实职业情境,其全部感官都能对应地接受到直接、现实、客观、切身、多元、系统、感性的刺激,必然获得相应感受、产生相应情感并生成有关职业要素、职业教育等意义,同时形成价值判断。高职新生职业体验具有鲜明的情感属性。

三、揭示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研究的价值

(一)确立高职生职业体验概念的基础及其指称物

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即其质的方面一旦被界定,则其量的方面,即其范围也即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外延就被确定了。同时,源于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的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共同特征,即表现高职生职业体验内在特殊本质的可观察、可识别、可测量的独有征象、标志也就能予以确定。根据逻辑学的概念特征,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完整概念就被确立了。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一旦被确定,则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在本质、外延范围、外在特征都被确定,即高职生职业体验的质与量被确定,高职生职业体验所指称的事物也就确定了。此外,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揭示了在高职生职业体验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属性,即揭示了高职生职业体验概念里面所包容的东西、内部所含的实质或意义,也就确定了高职生职业体验在综合分类系统中的位置和界限,使其从综合分类系统中彰显出来,便于人们确认和区分什么是高职生职业体验。

(二)奠定正确职业体验观和利用职业体验规律的基础

客观的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能准确揭示甚至反映高职生职业体验的本质属性和结构,在此基础上人们能准确发现高职生职业体验的教育功能和作用,使人们能正确地发现和判断高职生职业体验同其他事物如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关系,发现和判断高职生职业体验对于高职教育其他因素的效用的性质、大小和缓急等,促成人们形成正确的高职生职业体验观。事物联系包含同一事物构成要素间的内部联系和不同事物间的外部联系。概念的内涵,特别是在关系定义范式下的概念的内涵,明确地揭示了概念内涵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间的主要联系;不同事物概念的内涵分别揭示了各事物的本质属性,据此可发现事物的结构、功能和作用。这就从思维角度把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事物内部要素、不同事物联系起来了。同样地,职业体验概念的内涵为人们认识高职生职业体验这一事物构成要素的联系及其同其他事物间的联系奠定了逻辑基础,也就为人们正确认识与利用同高职生职业体验有关的规律奠定了基础。

(三)奠定了高职生职业体验理论研究的基础

理论是人们在实践中,借助一系列概念、判断、推理表达出来的关于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性的知识体系。理论是系统化了的理性认识。两个或两个以上概念的有机组合就涉及了另外一种思维形式――判断。判断又是推理的要素。显然,概念既是判断的基础,也是推理的基础。规律是事物发展过程本身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其中的“事物”及其“本质”等都离不开借助语词进行指称的概念。由此可见,概念是各种理论构建的基石。而概念的内涵又是概念整体的基石。因此,概念的内涵是理论的基石的基石。类似地,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是高职生职业体验理论研究与构建的终极基础。准确界定高职生职业体验的内涵,对人们开展相应的后续理论研究工作能起到奠基、导向和规范作用。

(四)科学指导高职生职业体验实践

客观的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有利于明确高职生职业体验实践运行的本质、方向、目的、目标、内容、任务及其外部联系、价值;有利于树立正确的高职生职业体验观,进而有助于制定正确的高职生职业体验方针、政策、规划、制度;有助于明确在高职生职业体验实践中究竟应该做什么、做多宽、做多深、怎么做、为何做、期望的结果标准是什么;有助于正确认识高职生职业体验的结构和有效利用其功能和作用等,合理利用高职生职业体验同环境因素如同高职教育特别是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之间内在本质的互相依存、互相作用的联系。有助于高职生职业体验的课程界定、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控制、课程评价。有利于人们就高职生职业体验的教育实践协同工作开展分析、探讨、交流。因此,高职生职业体验内涵为人们在实践中,正确认知和有效利用高职生职业体验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有利于职教人做正确的事和正确地做事。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篇2

(一)生存教育内涵

生存教育被视为“三生教育”中的关键问题,这一理念提出后就受到了世界各国研究人员的重视。美国的生存教育主要体现在理财教育方面,学校依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模拟体验活动,促使学生明白理财的重要性,并且掌握理财技能。德国的生存教育则是注重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学校组织各类生动有趣的活动,告诉学生节约资源的重要性。日本也非常重视生存教育,把“田间学校”、“孤岛学校”“、森林学校”成为生存教育的主要内容。国内学者也对生存教育内涵进行分析。魏佳艳指出,生存教育的本质即为“学会生存”[7]。此外,学者许方龙提出了野外生存教育概念。

(二)生活教育内涵

约翰·杜威提出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以及在“做中学”的生活教育理论,被誉为“创立美国教育学的首要人物”[8]。总体上看,国外的生活教育重在促进人的身心健康。在身体健康方面美国、英国、日本、韩国等国家都制定了系统性的健康教育标准,同时建立心理健康服务机构,有效地进行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构建良好的心理环境。在国内,学者强调生活也就是教育本身,认为生活教育离不开生活,而教育是生活中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二、“三生教育”实践研究

(一)实践主体

1.幼儿“三生教育”实践。大多数国内学者认为,幼儿教育应坚持“教真育爱”和“使人幸福”的教育价值教育,着力培养幼儿对生命、生存和生活的正确观念,在实践上应培养兴趣,进行行为引导。幼儿正处于认知能力提高并且逐步形成自己的性格倾向的时期,因此应将“三生教育”理念贯穿其发展的实践中,鼓励和引导幼儿认识生命,学会生存,理解生活真正涵义。2.青少年“三生教育”实践。青少年是人一生中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的最重要时期,他们此时正面临着升学、就业、人际关系、情感等多方面的问题。“三生教育”应在实践上引导他们正确认识生命,掌握生存技能,提高生活质量的同时,有效地避免青少年因各类问题产生的不良后果的出现。颜悦认为,“三生教育”要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朱启涛认为青少年“三生教育”应以人为中心,关注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尊重学生的自主性和个性差异,努力使每个生命都能得到适宜、充分、全面的发展,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命成长的乐园。3.高校“三生教育”实践。高校历来被誉为“三生教育”的重要阵地。高校作为培养大学生的重要机构,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前的过渡期和准备期,在社会纷繁复杂的当代,大学生应具备对生命的深刻认识,掌握生存技巧和认识到生活的艰辛但不要放弃自己人生理想前进的脚步。刘勇认为,当代许多大学生不尊重生命,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可贵,生活没有目标,这为高校大学生素质教育敲响了警钟。如何通过实施“三生教育”有效落实高校素质教育,如何创新实施“三生教育”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及考核评价方法,这已成为当前高校素质教育改革研究的重要任务[9]。“三生教育”在高校的实践体现在多方面,张斌和张璐这样认为,应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积极探索和实践“三生教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有针对性地开展“三生教育”,这对于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阵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同时对于促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理念创新,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科学化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也有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使其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10]。

(二)实践形式

1.课堂教学实践。课堂教学实践是教育者传道授业解惑的主要场域,但又因年龄层次所面对的受众不同,因此“三生教育”的课堂教学实践被学者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中小学“三生教育”课堂实践,另一类是高校“三生教育”课堂实践。在中小学“三生教育”课堂教育教学实践方面,学者们认为“三生教育”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提升学生对生命、生存、生活三者的认识和理解,期待达到中小学学生能正确认识生命的价值,了解生存必须具备的技能,理解生活的真谛,避免形成在学习和生活中因生命、生存、生活带来的挫败感而轻言放弃的不良习惯。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要求“三生教育”的课堂教学要成为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的综合性课堂教学。对此,朱启涛认为,“三生教育”的系统性特点决定了“三生教育”课堂教学不能仅以传授知识为唯一目的,而要把落脚点落在促进学生在情感、意志、行为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上[11]。因而“三生教育”课堂教学实践的最高追求应该是学生的创造力和潜意识具有的生命的使命感被唤醒和被激发。朱启涛还提到,“三生教育”是一门综合性的人文课程,教育目的不是单纯地传授有关生命、生存、生活已有的常识或知识,而是要把学生的主动创造性诱导出来,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和价值感[11]。国内学者们还认为,现今的大学生生命意识淡薄,不能正视生命和认识生命的价值,也不懂得最基本的生存技巧,因此“三生教育”进入高校课堂实践也是十分重要而必不可少的,课堂教学实践也要与时俱进地创新。国内学者无论是在传统灌输式课堂实践,还是在富有创新的课堂教学实践中都进行了大胆的探索,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首先,设置了公共必修课程“三生教育”作为哲学人文社会科学课程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次,加强了“三生教育”与已有相关课程之间的沟通,形成“三生教育”与公共课、专业课程之间关联性的课程;最后,开展了“三生教育”学科教学研究,形成了与“三生教育”直接相关学科和课程设置的系统性。

三、“三生教育”意义与价值研究

(一)“三生教育”时代意义

关于“三生教育”时代意义,国内学者们普遍认为意义重大,价值深远。一是从理论上讲,在当下开展“三生教育”实践活动,其意义就在于把教育本真意义进行了深化和延伸,丰富了人的全面发展哲学意蕴,把素质教育理论引入了实践,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了新路径。二是从实践上讲“,三生教育”在建立教育科学发展观、统合教育目的与教育过程、联系理论知识与学生生命生存生活实际以及沟通学生理性与非理性因素等方面有新的突破,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即在教育指导思想上,与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相互勾连、相互渗透”,把“以人为本”的思想“转回自身”,“以徜徉自怡于自己原有的家园中”。这就是在建立教育科学发展观上有了新突破,在教育过程上,与人的生命成长过程相结合,在统合教育目的与教育过程上有新架构;在教育内容上讲,“三生教育”与受教育者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在联系理论知识与受教育者生命实际上架起了一座桥梁;教育方法上,把认知与情感、理性与感性相结合,在沟通受教育者理性因素与非理性因素上找回了原有的内在关联。综上所述,国内学者们将“三生教育”的时代意义归结到为以下几方面。首先,“三生教育”深化了对教育本质的认识,把教育从一般意义上升到价值哲学的高度,其内涵在“三生教育”中不断从低级向更高层次演绎;第二,“三生教育”与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既相统一,又进一步升华,使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在实践中得以扎根;第三,“三生教育”符合当下我国教育界开展的素质教育实践。素质教育的根本就是要使人在身心上都得到更高层次的发展,而生命生存生活教育的终极价值在于提升人的境界,使人的全面发展成为可能,这与素质教育的目标指向是根本一致的;第四,“三生教育”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益补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现时代引领人、发展人的重要指南,无论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还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其涵养都需要从理论与实践上进行探索和创新,而“三生教育”为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开辟了现实路径。

(二)“三生教育”的现实价值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篇3

首先,战略学以新的全面视野和内涵反映了人类实践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展现了发展是20世纪以来世界的大趋势,体现了发展是第一要义的某种历史必然性。

当代战略,不论是国际战略、国家战略还是区域战略、企业战略,都以全球化视野为前提。经济全球化、信息全球化、社会组织全球化、环境保护全球化反映了当代人类实践的广度和深度,彰显了人类发展实践的新格局。

这种新格局的另一表现是战略的活动范围从军事、政治领域向更为广泛领域的扩展。战略的活动领域不再限于军事战略,它逐步从一个军事范畴演变为全面性的实践范畴。20世纪以来战略视野向经济、科技和文化领域的扩展,反映了战略不是某一个领域特有的现象,而是涉及经济、政治、军事、科技、文化等人类所有实践领域的普遍现象。战略作为对战争全局的筹划和指导,被扩展为对所有全局性、长远性重大问题的筹划和指导。战略内涵与外延的变化从特定角度反映了人类实践活动全面扩展的历史趋势。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命题,是对这种趋势的概括和把握,体现了历史发展的某种必然性。

其次,战略学研究中发展战略的主导定位,发展规律的基础作用和发展主体的能动结构,从研究重心、内容和主体性等方面反映了当代人类生存方式的新特点。发展是第一要义,反映了人类社会的某种规律性变化。

发展战略被确认为国家战略的根本内容,是一般情况下其他战略应当服从的最高战略。以中国的情况为例,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工作重心转向现代化建设,体现了发展战略的主导地位,从国家战略的内在结构方面体现了发展是第一要义,顺应了世界发展的大势。中共17大报告进一步强调,发展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这些都是在战略层面上确认了发展的特殊地位和作用。

当代战略学对发展规律的重视也反映了这一趋势。现代化、工业化、城市化规律作为战略研究的重要基础,发展经济学、发展政治学、发展社会学等学科在战略研究中的迅速应用,实际是从特定角度对发展是第一要义的强调和说明。当代战略设计中对非零和博弈的重视,当代战略模式的新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发展作为目的的影响。和谐发展、和平发展的要求,与发展是第一要义密切关联。

当代战略学对发展主体研究的重视也从特定方面反映了这一趋势。人作为发展主体在战略实践中展开为目标与手段、全局与局部、现在与未来维度下的三维结构。目标与手段的效用性关系体现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对实践有效性的重视和人对实践的一定可控性。全局与局部的整体性结构反映了战略主体的特殊定位,体现了战略活动的基本特点。现在与未来的预见性与发展性的结构,从时间维度上展开了发展主体的能动性。战略学所研究的三维结构体现了发展主体的能动性特点,说明了发展是第一要义具有其主体性基础。

第三,战略学的目标定位方法是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新的发展阶段新特征的方法论依据,对这一方法的研究推进和科学运用,成为发展是第一要义这一命题科学内涵的直接来源。

战略学以战略思维的研究为基础深化了目标定位方法的研究。目标定位致力于确定战略目标的合理性,包含目标的价值依据、所处领域的发展规律以及实际情况的具体分析。目标定位既考虑合理性的全面内涵,又侧重分析战略主体的时空背景,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相互结合是其科学性的重要体现。

中共17大报告运用目标定位方法进一步阐述了科学发展观的客观依据,认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同时又从经济发展、经济体制改革、人民生活、协调发展、民主政治、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对外开放等八个方面分析了中国进入新世纪新阶段所呈现的一系列新特征,以此为基础强调了必须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的实际,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更加自觉地走科学发展道路。

目标定位方法所要求的对中国发展进程的定性定量分析,对于提出发展是第一要义等重要战略思想具有特殊重要性。随着这一方法的不断深化和运用,中国的发展战略也不断与时俱进。中共12大提出到20世纪末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的目标已经将现代化通过经济指标予以体现。13大所论述的“三步走”战略,既包含了战略阶段的划分,也蕴含了“小康水平”的指标体系。中共14大以后制定的《全国人民小康生活水平的基本标准》,使小康水平的实现程度能够纳入过程控制。在2000年“小康水平”16项指标有13项指标按时完成的基础上,原则确立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战略。之后,又根据新世纪新阶段的定位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形成了科学发展的重大战略思想。显而易见,战略学的目标定位分析直接导向发展是第一要义等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命题。:

第四,战略学对协调与创新的强调和推进反映了当展实践的新要求,反映了与科学发展战略思想的内在相关性,也从特定角度反映了发展是第一要义在新阶段的新内涵。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篇4

[关键词]健康 体质 社会发展 环境

[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6019―[2010)06―28―04

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在新的发展阶段继续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说,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就是“用科学的眼光看发展”,只有这样,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随着社会的进步,从前的一些观念及理论势必会有些不合当前的适宜。以科学发展观的角度来看,世界卫生组织及相关专家学者对健康的定义,其内涵过严,外延过窄,缺乏普遍实践意义和价值。

1研究方法

文献资料法。笔者较详尽地查阅相关文献,对已有的成果进行学习和分析,提出新见解。

2 结果与分析讨论

2.1 对世界卫生组织健康定义的质疑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在中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而且是保持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首次提出了多维健康观。在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研究后,1989年又进一步深化了健康定义,认为健康包括身体的、心理的、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从而赋予了健康概念鲜明的时代特征。近年来,我国学者对健康的内涵也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并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多维健康观得到了确定,并有所发展。王广虎和喻坚先生对此依据国情也进行了一些增补,颇具代表性。但是仍可看出世界卫生组织权威定义的影响依然存在。可人类社会正朝着文明的大方向继续进步和发展,普遍认为:“健康难以获得”。这不能不使我们怀疑世卫组织对健康的上述界定是否正确,是否具有普遍意义和实践性?因而,我们必须解放思想,大胆质疑,实事求是地开拓新思路。

实践和科学证明,人不是生活在真空环境里的,因受内外环境、心理、文化水平、风俗习惯等的影响,人人都有可能带有不同程度的残疾。但绝大多数人在社会中承担着不同角色,都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动力。笔者从微观、从社会发展、从环境与健康的关系等层面来阐释人民大众心目中对“健康”的理解,以提炼其具有普遍意义的本质属性(内涵)和外延,以飨读者。

我们认为世卫组织等的定义已把健康概念内涵的认识拔到了绝顶,把外延缩到了极限。在体质实践中,真正达到符合上述健康定义要求的社会人极为罕见,学术界的一些专家学者也提出过抱怨,人吃五谷杂粮,也不是生活在真空,哪有一点小病也不得的,哪有一点也不残的!世卫组织界定的健康,人们可望不可及,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是实现不了的空想。依据辞海对病、残等的定义,一个小小的毛囊炎是病,一块皮肤割裂形成的疤痕是残,适应方面的完好又有谁能做得到……如果将上述多维内容再优化组合到一起,所能达到的人,简直是凤毛麟角,就是宇航员的健康也未必能符合上述要求。健康概念是不是被人为地虚化了呢?世界上绝对的东西是不存在的,绝对化了的东西是没有实践性的。就连选拔非常严格寥寥无几的宇航员都难以达到上述的健康要求,更何况平民百姓呢。按道理讲,宇航员是应该符合上述要求的,他们的健康应该是完美无缺的,是多维健康的真正实践者和拥有者,他们可谓世卫组织所界定的健康代表。对健康定义内涵与外延认识的正确与否,不能仅从其内涵的深度和广度上来作评价,必须把它拿到实践当中去检验,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难道宇航员的健康就符合上述要求吗?仅从宏观指标上来看,健康质的指标量,是规范适度的,符合宏观观察要求的表现和反映。如果从微观上讲,生物学医学研究证明,每个人的基因中都含有数百种遗传性疾病的基因,它们只要遇到合适的机会和条件,就会在子代出现遗传病。从这一点讲,我们每个人的基因都不是健康的,都是遗传病基因的携带者。人类生活的环境不断变化着,基因受到有害物质的刺激便有可能会产生突变,形成新的遗传病基因的潜在,遗传病的根基来自亲代的病态基因,随时间的推进病态基因只能增加,不会下降,更不会恢复到正常。人类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自身的免疫机制不知已消灭了多少种传染病,但这都是在长期的进化中逐渐完成的。而今天,人体也还对多种传染病没有形成自身免疫机制,一旦某种无自身免疫机制的传染病肆虐,便无法抵御,只得束手就擒,好在由于科技的发展,已研究出了多种具有特异性被动免疫方法,使人类摆脱了某些传染病的侵害。因时间短,人体内仍然对多种传染性疾病还没有形成自身免疫机制。环境在不断地变化,新的不明有害物质又接连产生,侵犯袭扰人类,就更无法抵御了,就是科学技术较为发达的今天,研究出有效的具有特异性的对抗机制也得需要一定的时间,何况自身免疫机制的形成不是在短时间内所能完成的,需要几百年,几千年,甚至上万年……2002年的非典爆发,近年的艾滋病的流行,都证明人类体内存在着好多缺陷,这就更不能说我们的体质是绝对健康了。回想上述定义:“……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谁能有这种潜在的功能和心理呢?说明上述定义对内涵的要求过于严格,自然外延也就狭窄了,狭窄到几乎要脱离实践的地步。有人说这个定义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和作用,我们则认为时间长了,人们经过再三努力还达不到上述要求,其所谓的积极性与作用也会自消自灭的。所以,其实践价值并不大。那么,人类究竟拥不拥有健康呢?我们认为:肯定是有的。那么,人类的健康存在于哪个层面,又如何表现的呢?健康的内涵和外延又如何予以新的界定呢?

对此,我们从人类社会进步和发展层面进行深入探讨,进而来寻找正确答案。

2.2 对健康内涵与外延的再思考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其实,就是非健康人一代一代地离去,与此相应的是新的健康生命一代一代地涌现崛起,如此不停循环往复,才使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永续不断。因为人从出生经过婴儿、幼儿、少年、青年、壮年、老年、直至死亡,也就是说从出生到死亡,在这一生的生存期中,婴儿到壮年这一阶段,相对来说健康占据着较长的时间(病、残、弱、死的机遇相对只占少数与时间),这一现象无以雄辩地揭示了人类社会何以能够得到

进步和发展,文明又何以能够永续。健康与病、残、弱等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总之,于健康之所求,人概莫能外,有残奋斗,有病治疗,垂死也要挣扎,这才是真正生命意义上的第一需要。联合国称其为人权,可见健康在人的生命、生存中的价值和地位。细分析起来,人类就是在历史的不同时期,依靠自身的能力与智慧从事着各种不同的实践活动,直接或间接地追求着健康效益最大化。换言之,人类所从事的各种实践活动,又都是在为自身提供政治、经济、文化的保障而去实践的。因此,发展的目的就是令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不断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生命、生存的质量,以谋求最大的健康效益。反之,健康的人们又去促进和发展社会和经济,因而健康也就自然成了人类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基础,形成生产力,并构成社会。试想,人类如果没有健康,不去追求健康,科学发展观也就随之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发展也就变得毫无意义了。以人为本,实现全面发展的目标,健康是基石。其中自然属性的健康是物质基础,行为和心灵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这就是健康在人的全面发展诸项内容中的逻辑关系与定位。这足以说明,人类社会是健康人的社会,发展是健康人推动的,所以,从这一角度看,历史就是人类健康的发展史。一个种族,一个民族,其体质都各具自己的特征,这是由遗传所决定的,可也在动态发展,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各个不同发展阶段,体质的指标健康量都有相应定位和量的适度规范及优化组合。常人都拥有过或正拥有着健康。从个人的发展角度看,健康在不同时空中所表现出的层次是不一样的,再从整个社会层面看,健康人始终占据着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地位,所谓生产力主要指的就是他们。

健康是什么?健康又是怎样展示在社会发展层面的?通过上述分析也就一目了然了。

健康具有多维性,是个多层次的大概念。

前面我们已经谈到了遗传病基因,人人都有,但遗传的几率很低,社会存在、发展并不受其干扰,科技发展还没有达到能根治的水平,这是我们不将其纳入健康的原因,这是其一;前面也谈到了免疫缺陷的问题,人们在某些劣性传染病面前,只能束手就擒,相对来讲这种缺陷也是变相的病态或缺陷。但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我们可对相当一部分传染病做到人工免疫,即使对个别传染病没有特异性免疫方法,也可利用已获得的医药卫生科技手段遏制其传播,将其缩小在最小的范围之内,直至暂时消灭,在现代条件下成不了大气候。更何况科技也在飞速发展,新的预防、诊断、治疗方法和手段在不断得以深化与完善创新。但有一点不能不指出,由于长期进行人工免疫的结果,自身免疫机制则会难以形成,甚至退化,有可能人类永远会失去自身相应免疫机制形成的机会和功能,造成依赖人工免疫方法来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环境的发展与变化,又随时都可能遇到不明新有毒物质对人类袭击的不测,然而,科技的发展总会倾向于保护人类自身的健康,同样,也影响不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自身免疫机制的缺陷态也暂不予纳入健康内涵,这是其二。

实践证明,良好的环境有利于人的健康,不良的环境可以致病,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地区性甲状腺肿、氟中毒、大骨节病、放射性污染的环境可造成癌症、白血病等等。非洲的某些国家社会落后与贫穷,使那里的人民骨瘦如柴,疾病盛行。所以环境的健康理应纳入到健康内涵。天人应该合一,健康是天人合一的产物。上述分析,健康概念具有社会性、普遍性,健康人占社会的绝大多数,是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唯一动力。

3 健康概念的新界定

健康既属于个体,也属于人类社会,因而也就有了个体健康和群体(含人类)健康之分。

健康既有航天员健康、飞行员健康、潜水员健康,又有普通大众健康……形成了层次分明的不同档次。

健康是动态的,成熟期前(含成熟期)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强,成熟期后随年龄的增长而减弱。我们从社会及社会发展层面及其与生活环境的关系出发,对其作如下定义:健康指人的属性及其相应的生活环境,在常态质量的基础上(含常态)出现变化后,不影响个体和群体生命、生存、生产、生活状态时的体质状态。

此定义适用于个体,也适用于群体、种族乃至人类。这就将健康还给了社会,恢复其在人们心目中的本来面貌。通过健康素质教育并予以实践,是促进健康的有效途径,坚持不懈都能获益。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篇5

中国老科协系统也要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活动。为此,本刊记者采访了中国老科协常务副会长程连昌。程连昌对如何学习和认识科学发展观等相关问题,作出了精辟的论述。

记者: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作为中国老科协的带头人,您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

程连昌:在全党全社会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时期,老科协也要紧跟形势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学习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要深刻、全面认识科学发展观。

第一,要认识科学发展观的重大理论、实践意义。科学发展观是党在建设特色社会主义进程中,总结改革开放30年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经验,结合形势和任务,充分探讨,提出的重大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思想、邓小平理论以及“三个代表”的新发展;是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重大战略思想;我们要高度、深刻地认识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意义和丰富重要的内涵。

科学发展观概括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丰富内涵,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继续前进,要认识科学发展观根本的战略、历史的和现实的指导意义。目的是在以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领导下,紧紧团结在党中央的周围,在既得成就的基础上更好的来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前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建设发达的社会。学习中要联系实际,取得经验,分析存在的矛盾并克服改进,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的前进。

要发挥优势、总结经验,克服不足和解决问题。按照党中央的指导思想和要求,老科协要联系自己的实际,分析、探索、检查、改革、改进老科协的工作,继续贯彻落实十七大、中办发9号文件的精神,把老科协的工作进一步开创发展。2009年正值中国老科协成立20周年,我们要把老科协的工作开拓的更好。

第二,要认真领会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和意义。科学发展观具有高度性,它是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具有总结性,它是总结了改革开放30年的丰富经验;具有针对性,对于存在的矛盾和今后的任务,提出具体解决指导思想;具有指导性,它能够指导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统筹性,它是含概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环境等方面的建设;具有先进性,可以进一步增强生产力来推进社会主义事业更好更快的发展;具有协调性,它协调人与自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以及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具有实效性,使社会进一步达到先进状态,使人们生活得到改善,使环境有利于后代的生存和发展。

记者:科学发展观对社会有着怎样的现实意义?

程连昌:在这里我要强调一个观点,那就是要以强有力的科学管理观来贯彻实践科学发展观。贯彻践行科学发展观要坚持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增强生产力更好更快的发展社会主义事业。但是在实践中有一些单位、基层贯彻不利,绩效不佳,问题不少,甚至造成危害。其根本原因是没有贯彻践行科学发展观,没有管理好自己的事业,对事业缺乏科学管理,没有科学管理就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管理是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行为,从事业到企业以至各单位,管理是贯彻是落实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要加强科学管理,这是事在必行的。科学发展观要有“以民为本、要全面统筹、协调、可持续发展”;党十分强调以民为本。离开民生就是偏离了科学发展观的目标。马克思主义强调科学发展观就是人与自然要协调,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要协调。人与环境的问题也是检验科学发展观的一项内涵。

记者:科学发展观对老科协起到怎样的指导意义?老科技工作者又是怎样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

程连昌:老科技工作者是社会上的特殊群体,离退休的老科技工作者达到600多万人。他们是社会上的特殊分子,是智囊人,是知识分子的一部分,由于年龄的原因,时常被忽视,其实他们是成熟的知识分子。科技力量正是对应着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老科技工作者由于自身的知识结构,他们更能理解、运用和认识科学发展观,老科技工作者就是本着科学发展观发挥其自身的作用。

作为离退休的老科技工作者,应该形成一套学习科学发展观的方法。首先,要认真学习科学发展观,学好并领会其内涵、要求和目的;其次,要进一步宣传科学发展观。我们搞科普宣传活动很重要,要继续做好此项工作,做好科学发展观的宣传者;第三,要学会运用科学发展观。结合中办发[2005]9号文件,把科学发展观运用到老科协工作的现实情况之中去:第四,改进工作方法,提高工作水平、实效,扩大工作领域,提高工作质量。

各地老科协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还处于开始阶段,要继续引向深入,进一步增强实效。各地老科协都应该把学习科学发展观放在首位,以便考虑新的工作内容,积累经验,开创新局面。

记者:在认识和学习科学发展观上,老科技工作者与社会其他人群有何异同?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篇6

关键词:唯物主义;历史变迁;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B0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8-0086-02

唯物主义的历史变迁是时代的变换和人类理性觉解的结果,然而无论经过何种变迁,以“物”的第一性和合法性为出发点和立足点一直是一条不变的定律。从唯物主义理论产生至今,其主要经历了三种形态的历史变迁,即古代形态的独断论的唯物主义、近代形态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和现代形态的实践论唯物主义,这三种形态中的“物”却有不同的内涵,随着人类认识水平的提高和思维方式的转变渐渐发生了变化,因此,对不同阶段的“物”的反思,是对新旧唯物主义整体发生历史变迁的缘由探析的最好路径;对不同时代背景下的主体人的认识水平和思维方式的变化的反思,是追寻新旧唯物主义理论内涵变迁的直接方式。

一、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及“物”的理论内涵的历史变迁

古代形态的唯物主义最早可以追溯至公元前7世纪到6世纪,将世界的本原解释为不变的实体,即具有空间特征的有形可感之物。即从以泰勒斯“水是世界万物的本原”为标志,直至“气”和“火”本原学说相继被提出,再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理论,都是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学说。这一时期有关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主要是产生于对原始宗教的斗争,力图以自然原因去解释自然现象,这种素朴的直接性态度,是独断论唯物主义的主要特点。由于这一时期的主体人的自我意识尚未觉醒,主客还在一种直观的同意之中,并不存在对立面的分化。这些主体在这里仍旧是一般的实体,并不是通过深刻的理性反思而确立的,只是对世界的直接性的把握,因而是一种未经反省的哲学思考,是一种直接设定的有关解释世界的原则。这种具有不经反思的自明性的哲学理论本身就是自发的,因而古代形态的唯物主义是一种独断论唯物主义。

近代形态的唯物主义萌芽于14至16世纪,形成于16至17世纪,并在18世纪达到顶峰,而近代自然科学与近代哲学的理性主义是不可分割的,这一时期的实证科学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对世界本原问题的思考也是站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由于近代自然科学本身就充满着以理性主义为特征的哲学精神,体现出了探索自然奥秘的求知精神和重视观察和实验的求实精神,因而追求精确性和理解世界的机械论图式成为其主要特点。而这一时期的哲学为了适应科学发展的需要也发生了方向性的变化,逐渐分化出两大阵营,即“经验论”和“唯理论”。这一时期的唯物主义理论可以追溯至“经验论”这一派别,因而对“物”这一概念的理解也具有明显的自然主义和机械主义的倾向。然而与古代形态的唯物主义相比,这一时期的人是站在现实的自我意识的立场,是随着人们对自在存在的反思出现的,并不是主观的质朴思维,而是已经面临了思维与自然的直接对立。这一阶段的主要代表人物为培根、霍布斯和费尔巴哈等人,此时的自我意识与实体相对立,人们也渐渐开始探究知识的可靠性,但是也使人们陷入了一种单纯的感性直观的局限中去,认为只有有形的、原则上可感知的事物才能作用于人的直观,也只有感性经验才是客观知识的来源,思维是以感性经验为中介而统一于外部的存在的。因而,这是一种结合了自然观的唯物主义,与历史观的唯心主义的理论,是不彻底的经验论唯物主义。

由于经验论最终的走向是不可知论,因而是倾向于唯理智主义,为了克服这一缺陷,现代唯物主义开始直接关注人类生存的物质实践活动。现代形态的唯物主义在现阶段一般直指马克思的唯物主义理论,其缘起于《反杜林论》中马恩二人首次提出的“现代唯物主义”这一概念。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以现代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以及思维科学为依据,把世界看成是一个运动、变化、发展的整体,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整体观的否定之否定。根据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第一条对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批判,进而提出具有实践本性的新唯物主义理论。新旧唯物主义理论对“物”的理解是站在不同角度上的,因而是有本质区别的。实践论的唯物主义并不是将“物”解释为具有直观形象的实体,而是以一切实体和实存的关系作为其新的理论出发点,是一种彻底的实践论唯物主义。

二、人类自我意识本身的阶段性裂变

由于三种形态的唯物主义的划分是以时间为界限的,因而这三种形态的历史变迁也与不同时期的人的自我意识的觉解程度息息相关,是人本身理解的深入和发展的必然结果。

从古代形态的独断论唯物主义到近代形态的经验论唯物主义,二者的递进是发生在人类自我意识外部的,即从自我意识的表面向内涵的转变。而这样变化的主要原因来自于科学的启蒙和人类理性的发展。人类在经历了理智的蒙昧状态之后,由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实证研究的大幅刺激,促使人类认识世界的水平和方式逐渐倾向于客观主义和自然主义,人类的思维发展也逐渐分化出主客二元对立的状态,即现象世界和本质世界的对立。虽然近代唯物主义只是在自然观上实现了唯物主义,在感性直观的领域即历史观上仍旧是一种唯心主义的理论倾向,从混沌状态向对立状态的转变,就是古代形态向近代形态的转变的主要表现,这是一种人类自我意识外部向自我意识内部前进的一次巨大的进步。在这种思维方式的作用下,关于“物”的理解仍旧是直观的实体性的,是形而上的。本原问题根源于人的产生和人的认识,追求本原这一行为本身就是一种区分现象和本质的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

从近代形态的经验论唯物主义向现代形态的实践论唯物主义的转变则是发生在自我意识内部的一次裂变,这是一次有关人的立场的根本性的转换。正如恩格斯所言,“现代自然科学已经把一切思维内容都来源于经验这一命题以某种凡事加以扩展,以致把这个命题的旧的形而上学的界限和表达完全抛弃了”[1],在这一时期,人类社会的发展已经基本进入全面的自然科学主宰的时代,对于一切未知的自然问题都能够得到解答,在自在层面的对世界的认识已经不再具有争议性,即自明性的物质世界为物质本原与物质第一性提供了有力的证明,此时的人不再是抽象的理智的人,而是其全部的人类活动,人就是他的生活。而关于“物”的理解已经不单单是可触可感的实体,其中更包含了能动的人的全部生活及其一切社会关系。这种观点已经不再是绝对对立的两极思维,而是一种辩证的浑圆的思维方式,即马克思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

三、新旧唯物主义理论内涵变化的深层原因分析

独断论唯物主义、经验论唯物主义和实践论唯物主义的共性和区别集中体现在一点,即对“物”内涵的异质性分析。三者均是以可感的、空间性的物质存在去解决哲学的基本问题,然而解决这一理论内涵变化的深层原因这一问题,还需要追溯至其根源层面上,即人的思维方式的发展变化。就三种形态的唯物主义关于“物”的本质理解的方式来看,可将三者分为新旧唯物主义两种阵营,旧唯物主义包括古代形态的独断论唯物主义和近代形态的经验论唯物主义,新唯物主义即直指马克思的现代唯物主义即实践论唯物主义。前者是典型的西方传统哲学解释世界的形而上学的本体论思维方式,而后者是改变世界的现代哲学的破除两极对立的辩证的思维方式。在不同思维方式支配下,使人对世界和对人本身的认识不同。

旧唯物主义持有的是一种本体论的思维方式,本体论的观点认为,人类感观所达到的经验对象并非是真正的实在,他们背后的本质或本体才是决定他们的表现的直接原因,因此,只有去追寻现象背后的真实的实体才是对世界的有效把握方式。依据这样一种尺度,所形成的本体论的思维方式被渗透到各个领域,包括认识论、历史观等等,进而也便形成了恩格斯在《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书中所强调的近代哲学的基本问题,即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

“新唯物主义”或“现代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自己哲学的称呼。这个名称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既不同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也不同于近代机械唯物主义哲学,当然更不同于形形的唯心主义哲学,而是对以往全部旧哲学的根本变革,是在吸收人类创造的全部优秀文化成果的基础上,植根于现代社会和现代科学文化土壤中的、反映时代精神精华的全新的唯物主义哲学[2]。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在批判旧哲学和开辟新世界的任务上扮演着重要角色,他实现了从“解释世界”到“改变世界”的转变。马克思的哲学开启了哲学史的伟大变革,实践思维方式作为马克思哲学革命的手段,它的诞生和运用是人类思维史上的伟大革命。实践思维方式的最终形成使人的认识活动不断全面具体化并使人的生存活动的不断自觉化,推动了整个哲学观和世界观的变革。实践思维方式揭示了主观与客观的对立并不是人与世界的外在的对立,而是人的认识活动与所要认识的对象之间的对立,在理论上具有革命性意义。马克思在实践思维方式下展开的整个哲学革命,具有自我意识的人在实践思维方式中不断确证自身,为现实的人提供了成为自身的可能性。人自觉地运用主观能动性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造成了整个世界自觉向前的文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赵家祥.要全面历史地把握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思想――兼谈坚持互补性思维方式,克服两极对立的思维方式[J].哲学动态,1999,(4).

[3]吴晓明.哲学之思与社会现实[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10.

[4]俞吾金.马克思对黑格尔方法论的改造及其启示[J].复旦学报,2011,(1).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篇7

摘要:马克思主义是具有自己鲜明特征的有机统一整体,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进行研究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指导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和意义进行分析,阐述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几种体现,并对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行说明。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研究;分析

1、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和本质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其根本属性和内在特质是其拥有的整体性,从整体性的角度来研究马克思主义有着重要意义。在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时候,必须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和本质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定义。

1.1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的内涵是什么?回答这一个问题,首先必须要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一个本质的问题。但是当前在这一个问题的探讨上存在着较大的分歧,比较有代表性的是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系,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的全面和自由发展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学说等等,可谓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因此,在对马克思主义的内涵进行定义时需要把握这样几个原则:一是确定从哪一个层面来定义马克思主义,是广义还是从狭义;二是必须要立足整体性,全方位,多角度地来把握马克思主义;三是要把握好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层面和精神内涵,做到两者的和谐统一。只有做到这三者的统一,才能真正把握住马克思主义的内涵。

1.2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与本质

在理解“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上,许多学者提出自己对于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理解,如何来定义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和本质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我们主要从理解的态度、主旨层面、层次和结构上进行分析:

其一,从理解的态度上而言,主要认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实质是正确地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态度,首先态度决定一切,认识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需要有一个科学严谨的态度。整体性是一个有机整体中的重要属性,而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整体性更是其根本的属性和内在的本质,所以以一个怎么样的态度去理解和把握整体性是第一性的问题;

其二,从主旨层面上而言,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整一个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宗旨和灵魂,我们都说它是解放人类的科学。我们都知道整体和部分的关系,整体并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序组合。马克思主义理论也是如此,它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有序组合形成科学的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在研究的过程中要立足核心来更好地研究,把每一部分都看做是马克思主义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其三,从层次上而言,我们都知道每一个有机的整体都是各个部分的有机统一,是有一定的层次的,整体性也是通过这些层次来把握的。马克思主义的层次主要包括三个层次,马克思主义理论整体性的理解,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整体性理解,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整体性理解,把握好各个层次才能更深入透彻地理解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内涵和本质;

其四,从结构上而言,我们都知道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主要是指其内在结构的整体性,所以如何把握内在结构之间的关系,需要从根本方法和基本原理以及具体论断上去把握,不仅要理解其理论,更要立足实际,从实际的国情出发来更好地把握。

2、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体现

众所周知,马克思主义源起于资本主义矛盾的激化和工人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出发作为一个科学的理论工具指导各国工人运动,同时又在实践中不断地完善。在时代的不断发展中,马克思主义也是根据新问题不断创新,来更好地满足时展的需要,而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却是一直是有着指导性的意义和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源与流的整体性

随着时代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在传播的过程中不断地发展创新,出现多样化的发展。但是无论发展如何,归根到底都是在马恩研究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立足本国国情,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创新的成果,它是“一源多流”。其中,“一源”是指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是作为指导意义的存在,而“多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比如中国的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以及科学发展观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同时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得到了更好地传承。

2.2理论与实践的整体性

理论和实践也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理论的整体性是由实践的整体性所决定的。首先,马克思理论的出现有其相关的社会背景,但是也是马恩深入社会实践,在实践的基础上来更好地把握而得出来的经验结论。理论来源于实践,而理论反过来指导着实践,同时在不断深入的实践中完善理论的发展,这是一个螺旋式上升和波浪式前进的过程,理论和实践之间具有非常强的整体性。

2.3学科间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并不只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而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整体性构成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的整体性基础。因此,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重要的特征。研究马克思主义学科间的整体性关系到整一个学科是否能够生存和发展。

2.4文本与思想的整体性

马克思主义涉及到众多领域的知识,它的知识面十分的丰富,所以从不同的角度来理解有着不同的侧重点,其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有着和谐的统一,它们都是贯穿于整一个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知识。从整体性而言,《共产党宣言》是整一个知识大厦,其中有着多方面的知识,几乎涵盖了所有方面,但是含有其他的文本对于某一个问题有着详细地介绍,比如《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等,都是对于现实问题的详细介绍,其中就包括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从而使马克思主义在文本和思想的上能够形成统一,从而形成科学严谨的研究体系。

2.5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教学的整体性

在研究和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时候,需要重点把握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关于马克思学习的四门政治思想课程中,每一个部分都是和谐统一的,具有很强的整体性,只有把握好课程的整体性,才能把握整一个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整体性能够让我们从更加宏观的角度来认识和理解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研究与教学之间存在着非常强的整体性。

3、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当代意义

加强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研究,不仅能够让我们学习到更多的马克思主义的知识,也能让我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其中的意义和价值。

3.1理论意义

首先,从理论的层面而言,主要包括这些方面的意义:

其一,回应马克思主义中的马恩对立论,在从整体性的角度研究过程中,我们可以认识到马克思和恩格斯一直是合作关系,不存在对立,他们一直是亲密的战友,他们一直都是无产阶级的革命导师,马克思逝世把自己未完成的事业交给自己最信任的战友,而恩格斯也把这一项事业当做自己的生命却完成,是两人共同的结晶才有了伟大的马克思主义;

其二,有利于马克思主义研究规范式转型,规范式转型一直是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热点。只有从整体性的角度深入把握,才能真正理解它的内涵,才能研究更加地科学合理。

3.2实践意义

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不断发展而言,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进行充分的研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能够更加深入地推进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从整体性发出,给出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结语

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有更好的发展,开拓出新的境界,与时俱进,创新发展才能使马克思主义更加具有生命力,符合时展的要求。(作者单位:西北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参考文献:

[1]阎孟伟.马克思主义整体性与国外马克思主义[J];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篇8

一、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立意解读

《修订稿》结合十年来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将《实验稿》中的7条建议整合为4条,突出了重点,增强了建议的针对性。其一,在课程性质的描述上作了修改,着眼整体提高学生科学素养,彰显学科性质,便于教师理解把握。其二,《修订稿》“目标要求”的水平划分、操作性、层次性等问题得到进一步明确,关注到知识的系统性和阶段间衔接,具体界定化学实验技能和实验内容的要求,确定了学生必做的化学实验,重写了“教学情景”素材、增加了11个教学案例;“活动与探究建议”中某些活动任务的设计考虑各地的实验资源,在操作性上得到加强,较好地回应了化学教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提出的实施建议更有针对性。其三,增删了某些知识点,适当调整某些核心知识的学习水平层次等,落实减负精神。

对于我们一线教学实践工作者而言,推进《修订稿》的实施,需要在关注具体变化内容、强化评价改革的同时,更多地发掘《修订稿》变化内容背后的立意。统观变化,《修订稿》在“立足科学素养、彰显学科性质、突出科学探究”三个方面的立意十分明显。

二、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教学期待

“立足科学素养、彰显学科性质、突出科学探究”这三个方面内涵的理解与把握,需要我们作深入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才有望把顶层设计思想转变为实践层面的改进。

(一)立足科学素养:需要基于课标的教学

研读《修订稿》,不论是从前言部分的课程性质到课程设计思路的修订,从主体部分的课程目标到课程内容的微调,还是实施建议部分大刀阔斧的重写与不惜笔墨的铺陈,都立足于对科学素养内涵的把握,追求科学素养目标的全面达成。立足科学素养的课堂教学,需要我们一线教师加深对科学素养内涵的理解。在英文中,科学素养(scientificliteracy)通常和另一说法“公众理解科学”(publicunderstandingofscience)同义。它强调的是一种长期积淀下来的习惯、素养,是一种内在品质,其重点在于对科学的态度,观察和思考问题的科学性以及批判精神,应当是指非专业人员对科学的理解程度,强调方法、观念和态度(maienscheinetal.,1999),而不仅仅指一种短期的实用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具体知识和办法这样的“科学专业素养”。

《修订稿》强调的是立足科学素养,把它落实到义务段化学教学实践中去,笔者以为应强化以下三个教学观念:一是淡化学科界限,提倡学科内及学科间的综合化。二是增强化学教学与社会的联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即化学课程的生活化,在操作策略上提倡创设丰富多样的基于学科观念的教学情景等。三是加强科学与人文的融合,注重科学的人文化,具体通过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如加强化学史、化学哲学与化学社会学对化学学科教学的指导作用,加强基于化学实验的、有助于理解科学本质的科学探究内容和学习方式。因为,立足科学素养意味着要让学生不仅知道知识的应用,而且了解知识“可能产生的影响”;不仅“知道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还理解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应用”,更加关注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在能力要求方面,更加强调“科学探究过程的一般方法”,分析“科学探究”的内涵,强调收集、整理、分析和运用信息的能力等。强调开展实验研究,在实验过程中提出发展交流、合作,使学科能力要求进一步具体化和结构化。在情意方面,更加强调质疑与创新、谦虚与合作精神等等。

以上分析可见,以“立足科学素养”统摄修改内容的《修订稿》的实施,其实是新一轮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征程的开始,它再一次要求我们在学习研究《修订稿》的同时,一定要推进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要求我们以“用课标教”来取代“用教材教”和“为考而教”的教学习惯,初中化学教学与评价皆要遵从于标准,确保学生提高科学素养,促进在拓展质量内涵基础上的达标,促进学生自由全面发展。与西方国家的具体实践相比,基于标准的评价、问责方面的研究与实践还未全面展开,有待拓展和深化。要使《修订稿》由文本转为教学实践,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应该始终基于标准,坚持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设计教学方案,从制订学期总体的教学方案到每一课时的教学设计,教师必须一以贯之地思考如何落实科学素养的目标,特别要注意挖掘化学知识所蕴含的科学方法以及价值观目标要素,在实践中能结合具体的学习内容将三维目标融为一体。

(二)彰显学科性质:提倡基于观念的教学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篇9

《中国共产党》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党员必须履行以下义务:‘(一)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学习科学、文化、法律和业务知识,努力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带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带动群众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艰苦奋斗,在生产、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中起先锋模范作用。(三)坚持党和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服从党和人民的利益,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克己奉公,多做贡献’”。以上规定言简意丰地谆谆告诫每一位共产党员:应时刻注意树立牢固的主人翁意识和宗旨观念,牢记党的伟大宗旨、学习宣传党的宗旨和主张,无私忘我,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伟大实践活动中勇当典范,为党树形象、为大众做先锋。在当前全党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自然更应如此。

所以,共产党员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要取得实效,应着重做到以下几点。

1、带头深入学习。“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怠”,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勤学善思自来是我党的优良传统。作为党员,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应在精读教材的基础上勤加思索,对于教材中的闪光点应以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方法论深度把握提炼,更新改造自己的世界观、人生观,用以指导今后的工作生活学习实践。

2、融入群众实践。《》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永远是劳动人民的普通一员。除了法律和政策规定范围内的个人利益和工作职权以外,所有共产党员都不得谋求任何私利和特权”。这句话告诉我们:共产党员应永远牢记自己是群众的一员,时刻牢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甘为人梯、甘做公仆。在学习实践活动中除了加强自身学习外,还应勇立潮头,带动众人,共同进步。须知“闭门求学、其学无用”,只有善于学习、融入实践,提纲挈领,才能使学习真正成为快乐的事情,而不是死记马列主义的文献和教条。今天学得了一句真理并切身实践了,带动许多人实践了,取得了实际的效果了,就是许多条真理;今天死记硬背了一百条真理,一条也未经实践,也未带动众人实践,学习的结果还是零。所以今天我们党员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重在如何发动群众、广泛实践,使科学发展观的宗旨与内涵不断经过实践检验,获得物质运动的再提升,上升为众人的真理。因为“实践”不是空泛单一的个人行为,而是集体概念,是群体共同朝着共同的伟大目标运动、互动的结果,而只有群众,才是实践的永恒载体。这同时也是物质与精神转化的永恒定律。

3、躬身服务细节。“江海不拒细流,方能成其深;泰山不择土壤,方可成其高”,就是细节的威力。今天我们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更应以服务的心态从细节入手,从群众最关心最敏感的环节着手,从施工一线最薄弱的环节着手,真正将不符合、不匹配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环节完善起来;将还不完全合乎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部分强化、优化起来;将背离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环节改造过来。绳子总是从最细的地方先断开的,细节往往是大局的关键;在当前危机蔓延、发展速度放缓的非常时期,制约发展的因素会更多,细节管理自然更为凸现、关键。

4、抓住主要矛盾。注重细节的同时还应注意取舍、分清主次,才能举一反三,各个击破。我以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运用马列主义的矛盾观点去学习最能事半功倍,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讲,科学发展观也是马列主义的矛盾观点的具体体现。正因为有诸多不适应科学发展、制约科学发展、阻碍科学发展的思想和行为,才将科学发展观提到了议事日程,推向了当代中国马列主义的颠峰。所以我们今天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应认真领会其哲学层面的深厚内涵:科学发展观来源于发展与制约发展的矛盾之中,并为破解制约发展的难题提供了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南,并将不断在我党带领全中国人民不懈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上披荆斩棘、乘风破浪!

5、永远与时俱进。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和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与时俱进,就是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这一重要论断,不仅丰富了党的思想路线的内涵,从党的思想路线的高度进一步强调了弘扬与时俱进精神的极端重要性,而且对什么是与时俱进、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作出了精辟论述,提出了明确要求。与时俱进,作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内容,既从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角度体现了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发展,又从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获得了本质的规定性。坚持党的思想路线,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其本质就是要以创新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去认识、把握和遵循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党的“十七大”报告也指出:新时期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不断探索和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并丰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给人民带来更多福祉,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迎来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科学实践观的内涵和意义篇10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对于更好地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宏伟蓝图和行动纲领意义极其重大。目前,正在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通过在活动中学习,谈一点心得体会。“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学了就要会用,学了就要实践,学了就要调研,学了就要解决突出问题,学了就要整改。学习结束时,还有两个通得过:一是上级部门检查验收通得过,二是向人民群众问卷能够满意通得过。

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第一阶段的首要任务,就是搞好学习。重点是抓好学习培训、深入调查研究、解放思想讨论3个环节,主要任务就是学好理论,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转变观念。各部门各单位,要集中精力,保证时间,把学习组织好,各级领导班子和党员领导干部要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学深学透学精,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发展观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我们要通过扎实深入的学习,进一步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只有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全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认清形势、把握大局,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才能使我们每一个党员都成为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先锋,使各级领导班子都成为领导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和坚强核心。9月19日,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对学习实践活动进行了全面部署。这标志着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正式启动。总书记的讲话,从战略和全局高度科学分析了世情、国情、党情的发展变化,深刻阐明了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意义,对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提出了明确要求。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任务明确,思想性、针对性、指导性都很强,是指引全党搞好学习实践活动,推动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落实的纲领性文件。

搞好学习就要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创新学习方式,务求实效。要采取集中培训、个人自学、专家辅导讲座、中心组学习等多种形式,认真组织党员学习《邓小平论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县处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还要研读《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要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精力,组织全体党员参加学习,并通过举办读书班或开展集中学习周活动等方式,对党员领导干部进行培训。在认认真真学透原文的基础上,对照科学发展观深入思考如何转变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增强科学发展意识;对照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思考如何完善科学发展举措,制定有利于科学发展的工作思路;对照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要求,思考如何提高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对照群众期盼,思考如何转变作风,增强执政为民意识,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对照改善本地本单位发展环境要求,思考如何完善体制机制,转变行政职能,强化服务措施。认真查找本部门存在的突出问题,坚持边学习,边思考,边改进。最终需要体现在实践上,重在实践中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