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创新精神的理解十篇创新精神的理解十篇

创新精神的理解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6:23

创新精神的理解篇1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创新精神;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6)07―0176―02

培养创新型人才以适应国家创新发展的需要,这是高校面临的首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主动适应我国经济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通过教师观念的转变以及教学方式、方法的改革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特别是通过实践教学,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得到锻炼,把创新精神转化为创新能力,培养大批适应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应该引起普遍重视的现实问题。

一、培养创新精神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应有之义

创新精神集中表现为人类在解决面临的各种问题和挑战的过程中所提出的新思路、新方法,因此,创新精神是一种实践精神。在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国内面临着调结构、去产能、稳增长等诸多艰巨任务,还面临着国际竞争带来的巨大压力,为此必须通过创新解决发展面临的困难。在当代中国,创新精神是时代精神最核心的体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时,必须把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课堂教学以及实践教学等环节中去,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出既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又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人才支撑。

(一)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从教学内容来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讲授马列主义、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无论是马列主义还是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它们都既体现着科学的立场和观点又体现着科学的方法和原则。比如,实事求是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更是贯穿在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的基本观点、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实事求是的方法和原则要求人们要根据客观现实的变化在思想观念和实践上进行相应的变化,以便实现主观和客观的统一以及思想和行动的一致。创新精神所内涵的勇于实践、大胆探索、不断进取的品质与马列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所贯穿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是一致的。从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发展来看,马克思主义正是在马克思、恩格斯客观的分析资本主义当时发展现状,在前人已有成果的基础上,实事求是大胆创新的产物。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恰恰体现了勇于批判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的精神。同样,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也是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在、邓小平等的领导下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客观分析中国国情并摆脱教条主义的影响而创立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体现了立足中国社会现实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的精神和勇气。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蕴含着进行理论创新以及实践创新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原则,通过教师的讲授,大学生能够感悟出马克思主义者进行理论创新所遵循的基本原则;感受到理论创新以及实践创新给人类带来的积极影响。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能够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能够培养大学生科学的创新意识

创新精神的培养离不开创新意识的形成,因为创新意识是创新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处于重要的转型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进程中,作为国家未来发展希望的大学生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适应社会转型发展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其主要内容就是介绍改革开放以来,我党准确把握国际和国内发展的特征,立足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创造性回答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有机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创立,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实际大胆进行理论创新的精神。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不仅能够帮助大学生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还可以让大学生很好的了解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了解改革创新是最主要的时代特征,立足这个时代,刻苦学习,事实求是,大胆探索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品质,使大学生感受到肩负的责任和使命,从而激发大学生形成科学的创新意识。

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举措

思想政治理论课从课程的性质和内容上都具有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功能,但是,要把这种功能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系统把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尤其是教师要把创新精神的培养贯穿到课堂教学中,把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落到实处。

(一)教师良好的创新意识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基础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前提是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观念,也就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首先应该是创新型教师,即要有创新性的教育观念,创新性的个性特征以及创新性的教学和管理方法,在教学中既要善于吸收他人优秀教育成果,更要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创新型教师要掌握培养创新思维的理论和方法,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启发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并敢于和善于质疑。“新的教学模式要把学生从消极的听众变为主动的求知者,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应变素质和创新能力”。〔2〕其次,教师的创新意识还体现在课堂上营造平等的师生关系,只有教师和学生的人格平等,学生才能有信心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意志;也只有教师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学生才能独立探索、积极进取大胆质疑,大胆创新。最后,创新型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型教师。教师只有通过不断学习进行知识更新才能跟上时展的步伐,否则自己的教学就会出现“煲剩饭”的现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讲授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还在发展、完善的过程之中,教师要通过自己及时的学习,把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所创立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及时充实到课堂中去,把当代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进程中积极进取大胆创新的事例充实到课堂教学中去。这样,大学生能够及时了解掌握当代中国发展的最新形势和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既能够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又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激发学习兴趣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核心

现实中存在着部分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感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的现象。因此,如何激发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提高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成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一个前提性问题,因为没有学习兴趣就无法培养创新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多方面入手提高课堂教学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把那些抽象的理论和丰富多彩的社会现实有机结合起来,让教师的讲授有魅力,让课堂内容有吸引力。为此,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要尽可能整合运用各类教育资源增强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的时效性。通过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和灵活的教学手段,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大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发现问题、探究问题。

(三)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的关键在于实践教学

创新精神是一种通过改变世界来满足人类需要的实践精神。一种新观念、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案只有运用到实践中去才有实际意义。实践教学是大学生了解社会,认识社会的一种重要方式。只有大学生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才能强化理论教育成果,提高大学生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践教学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关键,要真正发挥实践教学在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方面的作用,高校必须做到: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要精心选择那些与教学内容有直接联系的场所作为大学生固定的实践基地;要强化教师对大学生实践活动的引导、指导,实践教学不仅不是放任大学生自由活动反而要加强教师对大学生实践过程的引导和指导,为此,教师要精心准备,耐心解答学生实践中提出的各种问题,有意识的引导学生结合课堂所学理论去思考,并独立得出结论;要注重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实践教学重在大学生参与、体悟的过程,关键是大学生在实践中是否得到锻炼,要坚持过程与结果相结合对大学生实践教学进行客观、多元、合理的评价。

(四)改革传统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方式,为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提供制度保障

传统的课程评价方式主要是通过卷面成绩对大学生进行评价,这种方式忽视了对大学生的能力和素质的培养;这种方式重知识轻能力,重理论轻实践;这种方式难以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通过课程评价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功能,更无法通过评价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精神。为了更好的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并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摒弃分数至上的传统评价理念,树立以学生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应该着力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以及独立思考的精神。通过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既要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理论,又要培养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评价就是要反映出大学生是否掌握了应对复杂社会生活所需要的各种技能,以及在具体社会实践中学生会面临哪些问题,他们怎么去应对。

〔参考文献〕

创新精神的理解篇2

关键词:化学实验;创新精神;探究性实验;设计实验

实验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方面发挥着独特作用。化学教师要努力挖掘实验教学的潜能,重视发挥实验教学的探究功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将实验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促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本文谈谈在新课程理念下,如何利用化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通过趣味实验创设学习情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趣味性强的实验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例如,第一节课我就表演了不用笔写字,而用喷壶将稀氢氧化钠溶液喷在白纸上,纸上立即显出了红色的“初三毕业班的同学们加油!”的字迹,学生很惊奇,接着我又表演了“魔棒点灯”、“水中生火”、“烧不坏的手帕”、“水变牛奶”、制作“无壳鸡蛋”献孝心等有趣的实验,拨动了学生心弦,唤起了学生探究知识的强烈欲望,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

二、创设演示实验,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教师创造性的教学启迪能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根据教学需要,化学教师在教学中要适当创设一些演示实验,唤起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例如:在学习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时,这个反应没有明显的实验现象,学生无法判断这个反应是否发生,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可设置这样一个实验,取一个软塑料瓶,使其充满二氧化碳气体,然后往瓶内注入半体积的浓氢氧化钠溶液,立即用塞子塞紧,振荡片刻,可观察到塑料瓶变瘪了,并发生塑料瓶被大气压迫而产生的“啪”“啪”响声,通过这个实验使学生体验到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当学生看到这些新鲜有趣的演示实验,兴趣盎然,创新精神也随之萌发。

三、改演示实验为学生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演示实验一般以老师为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参与,难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且新教材中许多实验是以问题形式体现的,要求学生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突出强调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我们如果能将部分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在实际操作中品尝成功的喜悦,将大大激发学生的探索兴趣和创新精神。

四、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验证性实验是先给出结论,然后用实验证明该结论的正确性。而探究性实验是先提出问题,然后通过实验使学生了解事物的本质及变化根源,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由于学生的手、脑、眼等多种感官的参与,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如长期训练,有助于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建立创新思路和创新观念,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因此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或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创设问题情景,指导学生探究和与学生一起探究,在探究中对学生进行方法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使学生在未知的情景中发现新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问题,从而不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

五、改进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首先教师要有创新精神,不断改进实验,使实验更合理,效果更明显,以自己创造性的劳动去影响学生,让学生从中学到研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例如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可以利用破损的试管塞上带导管的胶塞,试管内装有大理石或石灰石,要想使反应发生就可以把试管放入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要想停止反应只需把试管从烧杯拿出即可,这样的装置优点是可随时控制反应发生或停止,废物得以利用且操作简单方便。教师在实验教学时要为学生设计最佳的实验问题,在学生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创设出难度适中,有助于学生形成认知冲突的问题,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欲,这样学生在动手实验时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六、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在化学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例如: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教学,在讲完(1)加热高锰酸钾;(2)分解过氧化氢两种制取氧气的方法后,可以引导学生分析实验中反应物的性质和状态、反应条件、生成物的性质和状态,从而让学生确定所选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学生通过自行设计实验装置制取氧气,可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七、开展课外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是化学实验设计的灵魂,没有创新就没有进步。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仅在课堂教学内进行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把课内所学的知识方法运用到实践中去。在课外实验活动中,学生怀着极大的兴趣进行药品、仪器的准备,选择、制作、安装,思维极其的活跃,很快摆脱了课堂教学的束缚,培养了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因此,教师应合理编排一定的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比如:学生可以自制家庭净水器、检验食盐中碘的存在形式、蛋壳的成份、除去热水瓶及水壶中的水垢等一些家庭小实验。再比如:学完溶液酸碱度时,可组织学生测不同溶液ph值,有的学生就会拿来自己喝的果汁、水果、牛奶;有的学生会拿来自家菜地、果园中的土壤;有的学生会拿来自家水井、鱼塘中的水,还有的用自己的唾液等。这样学生会学到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从而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

八、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多媒体能够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网络时代的中学教师,首先应学会如何有效利用、开发网上资源,让学生在信息的海洋游泳。

例如:在研究分子、原子及化学反应的微观粒子运动时,微观粒子的运动是看不到摸不着的,运用多媒体课件模拟微粒的分开和结合的过程,就能使学生很快地理解和接受。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总之化学教学中无论怎样强调实验都不过分,实验教学的功能是其它教学手段代替不了的。加强和改进实验教学方法,努力挖掘实验潜能,进一步优化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有效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祖浩主编.新课程教师学科教学培训教材·化学(初中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10

[2]王祖浩,王磊.化学课程标准(实验)解读[m].武汉: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

创新精神的理解篇3

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经济活力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其创业创新活动的活跃程度。许昌改革开放30年的历史,一定意义上说,就是一部创业创新的历史。没有创业创新就不会有经济发展和创建工作的显著成绩。实践证明,创业创新不仅是许昌发展历程的经验总结,更是许昌实现更好更快发展的必由之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继续发扬创业创新的精神,推动许昌实现新崛起。新形式下的创业创新是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创业创新。我们要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理念、观念和意识的束缚,牢固树立敢于突破、善于创新、敢想敢干的机遇意识、开拓意识、创新意识和奉献意识,发扬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奋发有为的自强精神、不图虚名的务实精神、勇往直前的开拓精神、吐故纳新的包容精神和互信互利的团队精神,全面推进个人、企业、和其他各类组织的创业再创业,全面推进制度的创新、科技创新、社会管理创新,党建工作和其他各方面的创新,形成全民创新的生动局面。

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汇小业为大业,聚小新为大新,冲破阻碍创业创新、科学发展的一起条条框框和陈规陋习,大胆学习借鉴外地各种成功的做法。创业从点滴做起,创新永无止境。我们要以创业创新的实际行动落实好许昌市委五届七次会议精神,通过大力倡导创新理念和创业精神,大力弘扬许昌精神,进一步激发全市人民创业创新的活力,努力营造再创业中创新的社会氛围,实现创业创新的互动,使创业创新活动深入人心,推进许昌在创业创新中实现新的崛起。

解放思想是改革创新的先导。我们党在理论上的每一次重大突破,实践上的每一次重大发展,都是坚持解放思想的结果。我国30年的改革开放史,就是一部思想解放史。“中国特色”、“初级阶段”、“科学发展”、“和谐社会”…都是解放思想带来的丰硕成果。朝阳的发展历程,就是不断解放思想的实践过程。事实证明,哪些地方先解放思想,就争得了发展的先机;哪些地方解放思想更彻底,发展的步伐就会迈得更快。

创新精神的理解篇4

[关键词]决策;创新精神;领导班子建设;治理能力现代化

[中图分类号]C9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8129(2016)11-0041-07

一、创新精神对于领导决策的价值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社会各阶层对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现代化以及建立现代国家的治理体系和提高综合治理能力的呼声越来越高。传统的决策方式方法已无法适应这一社会发展需求。而决策是领导工作的核心,涉及到领导工作的方方面面,是关系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方略和对策。然而,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新的问题也不断涌现,领导单靠过去的经验想要做出正确合理的决策已经面临很大的挑战。因此,从制度上来说,必须要摆脱过去不合理的条条框框的束缚,与时俱进,在全社会建立起一种鼓励创新精神尤其是领导决策的创新精神和提升决策能力的制度。这是实现决策科学化、决策民主化、决策现代化和现代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创新精神是领导决策科学化的必然要求

科学决策既要求严谨缜密,又要求勇于突破;既要求一丝不苟,又要求大胆创新。没有创新就没有高水平的决策,创新是领导决策科学化的内在驱动力。而创新决策,关键在决策者的思想要开放,敢于出奇制胜。因为不冒风险、不创新的平平稳稳的决策不仅无法带来巨大成功,而且会因为过于依赖经验化、程序化的决策方式而使领导决策过于僵化,无法适应新的“双创”时代要求。因而现代领导工作的性质本身,就决定了领导工作必须以创造性为主要行为特征,所以整个领导工作必须是充满创造性的,决策必须是科学化的。科学化决策要以充足的事实为依据,按照事物的内在联系对大量的资料和数据进行分析和计算,遵循科学的程序,进行严密的逻辑推理,从而做出正确决策,这就必然要求领导在决策中具有创新精神。

(二)创新精神是提高决策民主化的有效手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各学科的知识、技术手段正以爆炸性的速度增长。处于这一时代大潮中,由于时间、知识、阅历等局限,任何一个人都无法掌握所有知识和技能。而依靠决策的民主化,多吸纳别人尤其是专家学者们的建议却是一个很有效的方法。然而,我们现实的决策过程中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一方面,有些领导在做出决策时既没有邀请机构内其他人员的参与,也没有聘请社会各界专家、学者担任顾问,认为决策只是政府和领导的事情,基本上是个人说了算。另一方面,很多职员和社会人士缺乏自觉参与决策的意识,认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运用传统的制度、行政手段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决策民主化的问题,决策的民主化成为一纸空文。只有进行制度上途径上、多方面多维度的创新,改变领导决策的固有观念,提升社会群体参与决策的积极性,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决策民主化的难题。

(三)创新精神是建立现代国家治理体系,提升决策与治理能力的根本保证

领导在决策中常常出现的突出问题是用传统的理念设立常规的决策目标,罗列常规的备选方案。所以这样作出的决策虽能解决一时困境,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需要。目前我国正致力于建立现代的国家治理体系,国家治理体系包括政府的治理问题、市场的治理问题、社会的治理问题以及党的治理问题。任何一项内容都离不开领导的决策,因而要建立和完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领导决策能力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做决策的领导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应用创新的眼光解决决策中的突出矛盾,从而提升决策与治理能力。

二、当前领导决策中创新精神不足的表现与原因

(一)当前领导决策中创新精神不足

第一,决策缺乏系统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社会问题错综复杂,各种因素相互影响,领导者可能只看到表面的现象而没看到真正的深层次的问题,从而制定的方案也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缺乏系统性和持久性[1]。第二,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一部分领导听不进别人的意见,固执己见、狂妄自大,不考虑具体情况,仅凭个人喜好做出决策。第三,经验主义。胆小、怕犯错误,迷信书本、权威,更多依赖前人的经验,这样做出的决策最多只能解决一时困境,却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四,领导在决策时经常把维持现状作为首选方案。领导在不愿意变动的思维惯性下,认为改变的代价太大,而维持的成本和风险较低,因而倾向于维持现状,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实际的问题。

(二)创新性决策的制度保障机制尚未建立

首先,决策创新未进成制度化。决策制度化,以创新决策为原点,在创新决策基础上逐渐形成。需要注意的是,一个好的民主集中制必然意味着一个既善于民主又善于集中的领导人的存在。创新决策,是领导人要有创新精神。而就决策制度化的发展过程来看,应实现从领导者个人的决策创新到制度性决策创新的转型。其次,缺乏决策失败的保障机制。最理想的状态当然是无失败的创新决策,但是现实中创新往往是根植于允许失败的土壤,一个不允许失败的土壤由于大家都怕担责任只求自保,肯定无法产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决策。最后,缺乏决策创新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决策创新的风险管控机制要求对创新决策建立一套事前、事中、事后的管控机制。鼓励领导在决策中发扬创新精神,对创新决策形成制度化。

(三)传统思维定势对领导决策创新精神的束缚

领导决策中最常见的一种思维就是惯性思维。人们潜意识地依照惯性行事,即便这种惯性可能带来可怕的结局,也不惜一以贯之。这是过去乃至当下社会系统的一大特点,领导在决策时也不可避免地会犯此类错误。一方面,大家对新事物不了解,难以接受,另一方面,创新其实是一个艰难的过程,而且还可能失败。但是这却是领导必须要选择的道路。因为领导是方向的引领者、是决策的制定者,只有用创新、发展的眼光才能确保决策的正确方向。同时,在领导决策中还有几种常见的思维束缚着领导者的创新精神,如“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片面追求“面子工程”;创新难免会遇到困难与挫折,因而怕吃苦,怕受累;创新有风险,因而怕担责任;创新需要立异标新,因而怕遭非议;创新可能失败,因而患得患失,怕影响个人荣辱升迁。创新精神应该是一种勇于抛弃旧思想旧事物、敢于创立新思想新事物的精神。创新精神要求我们不断追求新知识,进行改革和革新,敢于打破原有框框,探索新的规律、新的方法。外在内在环境瞬息万变,领导在决策时经常会遇到前所未有的新问题、新挑战,这就要求领导者在决策中要有创新精神,这样才能变新问题新挑战为新机遇。

(四)领导班子的选择机制对创新精神发挥的妨碍

在实际的决策过程中,在组建领导班子时,由于传统意识的存在,往往存在“一把手”推荐制,职务较高的主要领导由于职务权力和个人权力的原因,一般拥有较高的选择人员的权利。领导为了减少决策成本,减少班子内部的矛盾,最后组建的大部分是立场相同或者相近的人。但是这样所带来的结果就是领导在做决策时往往很难听到不同的声音,也无法听到有创意的建议,领导成员之间也无法形成优势互补,种种因素形成对领导创新精神的难以发挥。

(五)领导权威和经验主义对领导创新精神的阻碍

在我们的传统决策领域,领导权威往往发挥着关键的作用。做决策讨论时大家很容易跟随领导的意图和想法,就算部分人有新的思路,往往迫于领导的权威而不敢发声。领导无法听到不同的意见和声音,这毫无疑问会对领导决策的创新精神带来极大的阻碍。另外,经验是在实践中取得的,十分珍贵,但是如果不对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继承、学习和运用,就不能正确地认识和对待经验,遇事照抄照搬,必然犯经验主义错误,对领导决策的危害[2]。比如中国共产党早期照搬苏联经验的“城市中心论”就差点葬送中国革命。可见,我们在学习归纳总结的时候,应该有创新的精神,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和总结过去的经验,同时将过去的一些好的经验变成领导决策创新的基础,在遇到一些难题的时候就可以发挥领导的创新精神,用新思路新方法,以革新的勇气来加以解决。

三、提升领导决策创新精神的对策

(一)建立有效的创新性决策的制度保障机制

首先,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创新性决策激励机制。把领导班子、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创新精神、能否创造性地解决工作难题,与领导干部是否称职、政绩优劣挂钩,对创新能力强、业绩突出的领导干部大胆使用,委以重任;对畏首畏尾、放不开手脚,工作进展不大的领导干部及时提醒,形成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机制[3]。其次,建立允许决策失败的保护机制。对勤于思考,勇于尝试、敢于在工作中创新的干部,应宽容其失误,应给其探索、失败和走弯路的空间;对那些因创新工作方式而遭遇挫折甚至犯有错误的同志,不应求全责备,而应要根据实际情况网开一面,使敢于创新、勇于实践的同志减少后顾之忧,进一步调动其创新工作的积极性。再次,应完善培训机制。提高领导干部的创新能力,必须积极创造条件,建立和完善相应配套的干部培训制度,通过外聘专家授课、到先进地区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和途径,不断培养领导在决策中的创新精神。最后,应建立决策创新的风险管控机制。在领导的决策实践中,控制职能一般由以下几类机构完成,如上级政府或主管部门、司法机关、权力机关。我们需要建立一整套的机构监督管理体制来对领导决策中的创新精神进行管控。对于重要的决策要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的作用,听取多方的意见,尤其是智囊团的意见,防止拍脑袋决策;在决策的实施过程中要进行监督管控,对于不合适宜的决策要及时进行修正;在决策执行后对决策的反馈进行综合分析,吸取经验教训,好的加以继承,不好的加以改正。

(二)优化领导班子选择机制,破除权威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决策影响

目前,在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上,“论资排辈”“综合平衡”“重学历、轻需求”的思想观念仍然存在。开放型、创新型的人才需求趋势与现行建立在地方和部门之间条块分割的干部管理体制存在很大的矛盾,干部的选拔和流动也到条块分割的影响而存在困难。而且在实际组建领导班子时,由于“一把手”推荐制的存在,领导在做决策时往往很难听到不同的声音,无法形成优势互补,反而对领导创新精神的发扬十分不利。再是经验主义支配行为,部分领导固步自封,因循守旧,遇到问题时,习惯采用过去的老模式、老办法、老经验,而不是通过集思广益,充分论证去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因而为全面提高领导班子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我们必须积极探索,大胆实践,采取有效措施,合理优化领导班子结构,强化领导班子整体功能,大胆改革干部选任工作机制,大胆提拔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岗位,创建干部成长的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发展平台。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排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思想障碍,大胆地把群众公认、政绩突出的年轻干部提拔到领导岗位。另外我们在实际的领导决策中也需要不断破除领导的权威,鼓励下属提出不同意见,甚至是相反意见,用新的思想新的方式来解决新老问题。

(三)破除单向思维定势,建构多向思维模式

在领导决策的创新思维中,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从单向思维向多向思维转变,这也是创新精神的主要体现。因为传统的单向思维是直线式的、惯性的、僵化的,往往是就事论事,做出的决策只能治标无法治本。要做出科学的能标本兼治的决策,就需要领导在做决策时具备多向的思维,破除惯性的、僵化的思维,从多角度多维度来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比如交通拥挤,只好拓宽马路,越堵路越宽,越宽车越多,如果还无法解决,就采取限行措施。2016年8月,郑州一新通车的立交桥没多久就成为新的堵点,一公里的路要走半小时,这就是用单向思维来解决问题的典型一例。因而在解决这样类似困难的时候,我们需要运用创新的精神和方法来解决问题,比如建立放射状的、网状的交通,并综合考虑地理区域结构等因素。

(四)尊重事实,敬畏规律,审时度势,因时制宜,权变决策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形成促进创新的体制架构,塑造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4]创新精神以敢于摒弃旧事物、旧思想,创立新事物新思想为特征,不满足已有的知识、理论、方法,不断追求新知;根据实际需要或新的情况,不断进行改革。同时,创新精神不喜欢一般化,追求新颖、独特、异想天开、与众不同,然而创新精神同时又要受到一定的道德观、价值观、审美观的制约;创新精神提倡大胆质疑,不墨守陈规,敢于打破原有框框,但质疑必须要有事实和思考的根据,并不是盲目地怀疑一切。创新也不是凭空拍脑袋臆断,必须以实践为基础,尊重规律、遵循规律、解放思想,同时还要实事求是。在实践中,积极探索认知社会经济发展的规律,用理论指导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只有当创新精神符合客观需要和客观规律时,才能顺利地转化为创新成果,成为促进自然和社会发展的动力。因而领导在决策中需要用全面、辩证的观点看待创新精神,培育创新精神,并大胆运用创新精神,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决策真正地具有创新精神,顺此,我们的领导才能真正做到审时度势,因时制宜,不囿于以往的经验,不照搬别人的做法,做出符合实际的创新性决策,较好地解决实际问题。

(五)依托互联网大数据,借助新技术新工具

领导决策需要充分地占有信息。只有依靠信息,领导才能发现问题、确定目标、制定方案,并最终解决问题。时下,随着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急剧提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大数据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将会不断深化,新的问题、新的技术、新的方法也会随之不断涌现。作为需要顺应新形势、新要求而做出决策的领导,就更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借助互联网等外力,认真总结实践经验,获得创新的灵感,为创新奠定基础。另外,领导的创新精神还需要借助外脑即发挥优质智囊作用。因单靠领导个人的知识能力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环境中,很难制定出具有创新性的有效决策,而智囊团能很好地弥补领导的这一缺陷。优秀的智囊团能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的解决办法,这也是领导决策中创新精神的重要来源。作为智囊团,需要人员年龄结构是高中低搭配,知识结构要全面多学科,更关键的是要敢于提出创新性的不同意见供领导做决策,促进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合理化。

总之,建立有效的创新性决策的制度保障机制,大力培育领导决策中的创新精神,破除领导的权威和经验主义,用发展的眼光、科学的创新精神来解决实际发展中的新老问题,就一定能使领导在创新精神的指引下做出科学化、民主化、现代化的决策。

[参考文献]

[1]史为磊.决策[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1.

[2]舒天戈,孙乃龙.领导决策谋划――决策中的创新与智慧[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6.

[3]陈铁雄.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切实创新社会管理[J].政策t望,2010,(12).

创新精神的理解篇5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创造精神/知识经济

【正文】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创造能力的培养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课不仅是对学生进行理想信念和“三观”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渠道,而且在培养学生创造精神和创造性思维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实践是人的根本存在方式。人类的实践活动是现实的感性的物质活动,是能动的创造性活动。创造性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本质规定性。马克思主义哲学内在地包含着对人类创造精神的高度肯定。科学的而非抽象的能动创造原则,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建立在科学实践观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高度肯定了人类的创造精神,而且在培养、塑造、提升创造精神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1.解放思想、激发创造精神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要引导人们确立实践的权威,自觉地尊重辩证法。马克思指出:“辩证法是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即对现存事物的必然灭亡的理解;辩证法对每一种既成的形式都是从不断的运动中,因而也是从它的暂时性方面去理解;辩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第2卷,第112页)马克思主义哲学强调重视理论的指导作用,但不把理论当教条。从发展着的社会实践出发,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启创造精神,这是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目的之一。因为,创造精神总是与思想上的解放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要开拓创新,就必须从因循守旧、思想僵化的羁绊下解放出来。邓小平曾尖锐地指出:“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3页)从这一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解放思想的思想武器,也是激发创造精神的思想武器。

2.为创造精神的合理发挥提供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以科学实践观为基础,合理地解决人与世界、思维与存在、主体与客体、自由与必然等一系列重大哲学难题,特别是科学地解决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关系问题,不仅实现了哲学发展史上的革命变革,也为人类创造活动的合理有效发挥提供科学的指导。

人类的创造精神体现在各个活动领域,其成果有物质形态的,有精神形态的,也有二者兼具的。当代社会实践的一大特点,是精神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大大增强,观念创造往往成为实践创造的先导,创造活动的自觉性日益凸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其创造活动不受任何条件的制约,可以摆脱客观规律的支配。在物质生产领域,“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995年版,第1卷,第42页)观念创造,看起来似乎有着更大的自由度,但也要以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为活动舞台,并受精神生产规律的支配。人类作为自觉的创造主体所表明的只是:他不再盲目地受规律的驱使,而能够正确地认识和驾驭规律去实现自己的目的,实现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即人的内在尺度与对象尺度的统一。这种统一既是人作为自觉主体的确证,也是人类创造活动合理性所在。正是在这一意义上,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同上,第47页)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从一定意义上说,就是要引导学生从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的层面把握主客体两种尺度及其统一,追求真、善、美,并自觉地将之运用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理想世界的活动中。

3.培养创造性思维

思维方式的变革是现代社会生成演化的重要条件。思维方式既受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又受精神世界中诸形式特别是哲学的影响。

哲学是精神世界的核心和灵魂。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哲学以其所提供的世界观、方法论、价值观统摄着每一个自觉的社会历史主体的精神世界,制约着其思维方式。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其对时代精神的深刻把握,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时代性转换,也将人类的思维引向更为宽广的创造性领域,显示了强大的时代价值。

(1)前瞻性。在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过去—现在—未来构成一条相互联系、彼此作用的时间链。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通过把握其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为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创造理想世界提供了指导。

知识生产是人的积极的、面向未来的创造性活动。在知识经济已见端倪的今天,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要造就创造性人才,就必须培养学生自觉确立前瞻性思维。不仅要观照过去,立足于现在,更要放眼于未来,面向未来进行合理的规划、建构,走出一条通向成功的自觉创造之路。

创新精神的理解篇6

关键词:班主任;培养;创新精神

江泽民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21世纪是以知识的创新与应用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时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需要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小学是中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在这个阶段,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一、创新精神的内涵

创新精神是一个对创造性活动所具有的比较稳定的积极的心理倾向。它是创造性人格的动力因素。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创新精神是由认知、情感、行为意向三种成分构成的。认知成分是指创造者对创造性活动的意义的了解和评价,情感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喜恶等的体验,行为意向成分是指对创造活动的反应倾向。从具体内容上看,创新精神应包括:求新求异精神、求真求是即探求事物内在规律的精神、奋斗拼搏献身事业精神。

二、班主任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中发挥的作用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依靠三个方面的工作:传授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从半个世纪以来的教育进程看,上世纪50年代及其以前偏重科学知识的传授,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强调智能的培养,上世纪80年代以来,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到了最重要的地位。这是因为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究竟能被开发到何种程度,能否为社会作出创造性贡献,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没有创新精神,创新精神是创造力发展的灵魂和动力。如果将学校的工作教育和教学工作分离,那么传授科学知识,发展学生智力能力应主要由科任教师来完成,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方面,班主任却可以发挥较大的作用。因为,创新精神的培养,往往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紧密联系,与学生的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紧密相连。而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起骨干作用。

三、创新精神的培养

班主任工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德育为首,充分发挥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所谓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实际上是指德育在完成教人做人的总目标和支持智、体、美等具体教学任务的完成这两个方面的实际作用。首先,班主任要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入手,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创造动机。真正的创造者也应该是一个品德高尚者。没有道德品质的人的创造发明往往会危害社会。其次,以培养科学世界观入手,使学生具备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世界观和方法论联系在一起的,没有正确的世界观,就不可能有科学的方法论。没有科学的方法论,创造发明就无从谈起。班主任要认真仔细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且一定要身体力行,做科学世界观的楷模。再次,从明确学习目的性教育入手,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勇气。学习的目的是应用知识,创造新知识。班主任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要多指导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中举一反三,敢于提出不同的观点、思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要鼓励学生敢于标新立异,不迷信权威,不墨守成规,不安于现状,不怕失败,不怕冷嘲热讽,有开拓进取的精神。要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教育学生对待学习要充满自信,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因为自信心是成功的第一秘诀,是一切创造者所共有的人格特征。

创新精神的理解篇7

一、创新的含义及其特征

1.对学生创新精神的理解

我们可以把学生的创新精神理解为个体从事创新活动所需的基本心理状态(主要包括创新意识和创新个性)。

(1)创新意识。主要是指个体从事创新活动的主观意愿和态度,常表现为总想用新的思路、新的方法去解决问题的探索欲望。创新意识愈强的人,愈追求用新颖、独特的方式思考与解决问题,愈容易创造出具有创新意义的产品(包括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2)创新个性。主要是指个体从事创造活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品质特征。学生的创新个性,一般来说主要包括勇敢、有信心、有恒心、有毅力、独立性强、有好奇心、有想象力、有挑战性、敢于质疑和勤于思考等,学生在个性特点上的差异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决定着其创新成就的大小。可以说,创新个性的塑造是创新精神培养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创新个性是学生从事创新活动所必需的重要条件。

2.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基本关系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两个重要方面。但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又是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是密不可分的辩证统一体。

创新精神只有作用于实践活动,才有可能最终创造出创新产品。

二、培养创新精神的基本原则

1.普遍性原则

要面向全体学生,具有普遍性。对这一原则,可从两个层面来理解:从社会学层面来看,普遍性原则既是社会公正、教育公平的体现,又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这一要义的体现;从心理学层面上来看,每个人都具有创新的潜能,创新潜能并不是少数人或者少数尖子学生才具有的。教育的任务就是要发现和开发蕴藏在每一个学生身上潜在的创造性品质。因此,从这两个层面而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必须面向全体学生。

2.层次性原则

要针对不同层次的教育对象,确定不同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由于不同年龄阶段的教育对象具有不同的身心发展特征(如中学生和小学生在思维发展水平、想象力、独立性等方面就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要考虑不同层次受教育对象的群体差异性,有针对性地和科学地确定不同的培养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

3.差异性原则

必须考虑到个体差异性的客观存在。由于个体之间的兴趣、爱好、观念、思维方式和知识结构等方面均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所以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中,要尽可能灵活多样地运用教育手段(如设置多样化的情景、采用多样化的活动方式,乃至运用多样化的评价手段等),来正确引导和促进不同个体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4.基础性原则

必须以一定的知识为基础。提倡创新,并不是否定知识的传承,创新也要建立在知识传承的基础之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必须以相应的知识为基础。没有知识,人们的正确观点就难以形成,分析问题就缺乏依据,更难以有所发现,有所创新。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时,尤其要注意打好基础。

5.活动性原则

要注意通过组织多种多样活动(如动手操作、实验探索、调查研究等)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活动中,要更多地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学生活动、探索的结果,要在学生活动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而“结果”一般只是一些具体的知识。所以,如果说“知识”是“金”的话,那么“思维能力”就是“点金术”。

6.激励性原则

要注重运用激励性的评价策略。学生的创新精神往往源于一定的兴趣、爱好,源于一定的好奇心、求知欲和想象力。因此,教师要支持学生求新、求异、质疑和问难,鼓励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进行新的探索,使孩子通过创造活动得以完善,而不是置之不理和横加干涉。要恰当合理地运用激励评价策略,避免教育在不知不觉中成为“扼杀创造精神的力量”。

三、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施策略

1.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师“教”的目标,也是学生学的目标。它对教学结果作了具体规定,规定教师要教给学生什么,教到什么程度;学生要学习什么,学到什么程度。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21世纪人才培养对小学基础教育提出的新要求,着眼于学生认知、情感、意志、个性、智能、方法、态度、价值观及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我们提出课堂教学的整体目标是:(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掌握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会自觉主动地、尝试性地学习;(3)训练技能与基本的操作和实践能力;(4)开发智力;(5)塑造和谐人格,尤其注重学生创造性品质和个性的培养;(6)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7)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2.改进教学策略

在具体操作上努力做到以下两点:

第一,给学生一个自己的空间。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独立人格的空间,每个学生应在班集体之中有人格独立的一席之地。二是独立思维的空间,参与的实质是思维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本质也是思维能力的活动和发展,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其前提是让学生学会独立思维。三是独立活动的空间,学生的参与和学习离不开活动,每个学生都应有参与活动的机会,都应在活动中有一小块属于他的天地。

第二,给学生一个选择的机会。一是展现个性;二是展现能力;三是展现学业成果。让学生在展现自我的过程中认识自我、规范自我、评价自我、发展自我,给予所有学生以同等的展现机会,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注意参与量的递进、参与难度的递进、参与主动性的递进和自我评价能力的递进。

3.创设自主创新性学习的多种活动形式

(1)在游戏中学。低年级的学生喜欢游戏,教师可以在语文教学中用念儿歌的方式学拼音;用猜谜语的方式学生字;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创新精神的理解篇8

关键词:大学精神;务实;自由;创新

大学,这个曾经被视为知识殿堂的象牙塔,曾经被视为最高的国家文化机构,曾经被无数莘莘学子追捧的天堂,曾经一经谈起就让人肃然起敬的王国……似乎已经失去了她应有的光芒,失去了她应被尊重的权利,失去了带给人们梦想的能量,失去了……而大学生,曾经被视为国家栋梁,曾经被视为辉煌的天之骄子,曾经被视为奋发有为、激情昂扬的阶层……似乎也已经被视为平庸的大白菜,被视为啃老族,被视为扶不起的阿斗……而大学精神用"名存实亡"来形容最为贴切。突出现象如大学生就业率低、大学生道德素质与文化素质成反比、大学管理腐败、学术造假事件层出不穷……面对大学、大学生、大学精神严峻的现状,要重塑大学、大学生、大学精神,就必须先透彻地理解什么才是真正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作为一所大学的灵魂,它不单单理解为影响大学生行为的学校规章制度或者说是大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反映出来的一种精神文化。而是以大学为依托,通过学校领导、老师、学生以及校内服务人员等在长期的学习、生活、工作过程中积淀、变化、创新中潜移默化地形成的大家共同认可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这清楚地体现出大学精神影响大学和大学生的必然性,以及大学精神所形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具体说来,大学精神就是精神三部曲:务实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三者犹如金字塔般叠起,处于底端的是务实精神,它是根基,中间是自由精神,巅峰是创新精神,三者缺一不可。她是每一所优秀大学所拥有并不断发展中的精神,对于大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第一部曲--务实精神

俗话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它是演奏好第二部曲与第三部曲的关键。要重建和弘扬大学精神,必须从务实开始。无论是伟大哲学家马克思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历届领导人都提倡要有务实精神。而在大学中我们所提出的务实精神又是怎么理解的呢?所谓务实精神,就是大学内的每一名成员必须从客观事实出发,充分运用各种学习和研究资源,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任劳任怨、永不放弃、坚持不懈地学习和研究的精神。可在这个灯红酒绿的社会环境的包围下,在这个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等错误思想的腐蚀下,在这个被泡沫淹没了的霓虹灯下血泪的生态中,在这个被权力欲、地位欲、财富欲充斥的社会中,人们的浮躁情绪有抬头趋势,急功近利的思想正腐化人们的心灵。既与社会相分离又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相依存的现实中,"市场化"的氛围也或多或少染指了这个学术殿堂,大学精神中的务实精神的地位岌岌可危。

作为大学校园的主力军,某种程度上也是作为大学的门面,社会关注的焦点,作为衡量大学质量的重要标杆,更是作为衡量务实精神是否得到落实的重要考察对象的大学生,他们所拥有的务实精神到底有几成?从现在网络中点击率最高的对少数大学生批评最尖锐的文章《中国当地大学生的九宗罪》中就能看出大学生的务实精神具备的现状。罪名:一是生活腐化,二是堕落傍款,三是丧志,四是寄生依赖,五是理性的侏儒,六是政治的冷漠与投机,七是学术精神的失落,八是道德素质的低下,九是生理和心理的缺憾。虽然这并不是代表所有的大学生,但一系列现象在少数大学生中出现而且蔓延开来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种现象的产生以及逐渐蔓延开来的势头无论是家庭、学校、国家、乃至社会都是逃脱不了责任,当然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必须有自觉性来让自己具有务实精神。所以,务实精神的灌输与培养是需要大家的共同努力的,不能盲目地去怪罪这是谁的错,让大学生具有务实精神是社会共同的责任。无论是在生活上还是在学习上都必须提倡务实,可以让一部分人具备务实精神前提下,再通过这部分拥有务实精神的人在潜移默化中带动后进的人,从而达到人人具备务实精神的目标。对于务实精神的发扬,我国的最高学府之一清华大学就起着榜样作用。早在1930年代,朱自清先生就说:"清华的精神就是实干。"[1]在校园的中心位置还竖立着一块碑。刻着"行胜于言"。无论是在教学、科研、管理领域,务实精神通过清华学子的代代传承使得清华大学在世界学术舞台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如:密云水库设计、小卫星的研制等。而且在世界的排名也呈现出上升趋势,到2009年已跃到世界排名的49位。这一切都离不开务实精神的推动。所以名校的光辉并不是遥不可及的,只要在塑造大学精神的时候重视务实精神的重要性,让务实精神在大学校园内普及,那么清华大学的卓越成就将不是特例。

第二部曲--自由精神

在大学校园内的自由精神究竟是什么?自由精神作为大学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达到学术创新、思想创新的重要环节,对于它的正确解读是至关重要的。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推进,各种思潮的涌入,面临着经济发展与思想进步的异化,面临着诺贝尔奖中国获得者零的记录……社会对于大学校园内的在言论、学术、思想上的自由精神产生了质疑,唏嘘声一片,迫切要求对自由精神进行深刻反思。

首先必须认识到大学的自由精神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需要大学内的每一成员的努力共同形成的,它是一种氛围,对学术真理的产生起着熏陶作用的氛围。还必须搞清楚这里所谈的自由并不是一般人所理解的无拘无束、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的自由,这种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自由也不是某一部分人或某一个人的特权。其次,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大学的自由在一定程度上是要有限制性的,它会受到政府和社会的牵制,所以要把握好自由精神,大学需与政府和社会进行有效的互动,这种互动并不是盲目地顺从甚至依赖,必须在遵循自己言论、学术、思想的发展规律,抱着追求真理的态度,自由、宽容地去包容各个角度、各个层次、各种立场的学术成果、思想成果,虽谈不上百家争鸣,但在一定程度上是思想火花的碰撞,是在无硝烟的战场上进行思想的互动甚至厮杀,为创新精神的落实提供良好的平台。最后,在大学里的自由精神是要求在具备务实精神的基础上,充分地把现有环境因素和自身各方面的能力结合起来,在不偏离道德与法律的轨道上,去自由地追求在言论上、思想上、学术上的一种解放的精神,它为创新精神的弘扬提供温床。剑桥大学的一爵士说:"在文明的国度里,学术自由已发展为一种受到特别保护之思想自由的角度。学术自由是一种工作的条件。"耶士培在他的《大学的理念》中再三强调:"大学必须具有知识上自由的交流。"[2]而当代的少数大学生却歪曲了自由精神的真谛,在言论上,他们的"自由":课桌上、教室的墙壁上、厕所里等地方无一没有他们宣扬的主张,这种所谓的"自由"也是大学文化长期沉淀的体现,但是它不是正常的沉淀;在思想上,他们盲目地追求个性,追求特立独行的见解,几乎没有考虑到合情合理性,且情绪冷漠、消极,什么都不在乎,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在学术上,更是一绝,论文在一个班上有六七个几乎一模一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因为大家都有一样的"自由"精神,所以就产生了一样的学术"成果"。这些打着所谓自由精神的旗号而引起的现象让人啼笑皆非。而要做到拥有真正的自由精神,必须是在做到了务实精神的基础上,没有务实精神,去空谈自由精神只会走进误区,而同样如没有自由精神作为支撑,创新精神也就显得苍白无力。在正确处理好与外界环境的基础上,自身要进行有效而及时的调节,在失败中找原因,在胜利中找经验,在批评中找动力,在赞扬找自信……站在巨人的肩上看得更高些更远些。自由精神作为中间环节,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所以必须要注重大学精神内在的层次性,他们是环环相扣、循序渐进的。

第三部曲--创新精神

它是大学精神的最高境界,也是大学生学以致用的体现。怀海德曾说:"大学的存在就是为结合老成与少壮以从事创造性之学习,而谋求知识与生命热情的融合。"[3]无论是中古时代的勃隆那、萨里诺,还是现代的哈佛、牛津,他们之所以能成为全世界千万大学的精神之灯,最重要的是一代一代地传承着创新的品质。且"创新"几乎在很多大学校训里都有提及,可见大部分大学都意识到具有创新精神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但并不因为"创新"太常见而忽略它,存在并不代表具有,当真正具有创新精神才具有存在的意义。大学是知识的海洋,是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的集散地,更可以把其解释为人类在社会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在创新精神的强大驱动下,创造出来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的栖身之所。在这个充满着人类世世代代创新精神结晶的宝地,创新精神的传承和发扬得功劳是不容忽视的。创新精神不仅能充分体现出大学精神存在的价值,更体现出大学乃至整个人类社会存在的价值--通过创新推动人类的发展。在大学中提倡的创新精神就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敢于去提出新问题、正视并分析新问题、进而解决新问题的勇气、意志、恒心的精神。可在当今的大学流行这一现象:"硕士热,博士热,就是学术不热;论文多,论著多,就是学问不多。""CopY"、"DownLoaD"等已把创新精神扼杀于无形。这种靠水蒸气构造出来的美景,如海市盛楼般虚无缥缈,当吹开水蒸汽后的景象会给人类留下什么反思呢?是沮丧、是困惑、是懊恼还是悔恨?人类在看得见摸不着的状态中仍然自得其乐,在虚幻中沉醉……"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在最后的日子里的谈话中提到:"中国还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都是些人云亦云、一般化的,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东西,受封建思想的影响一直是这个样子。"在其弥留之际还不忘我国的教育,可见其大学精神缺失之严重及重塑之刻不容缓。而唤醒这沉睡的狮子必须需要制冷剂--务实精神与自由精神,把虚幻凝固,让大家冲破迷雾,开辟创新精神的航道。首先要从务实精神出发,自觉地通过接触、接收、理解、分析、比较等层次去对待前辈们的优秀文明成果丰富自己的头脑。其次,自由精神的推动。自由精神除了要妥善处理外部因素的影响获得思想学术的自由外,作为大学成员的自身必须意识到学术的研究是自由的,它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去探索,思想多元化是必然趋势,要突破思想一元化的局限,具有兼容并包的学术理念。最后,要有正确的探索信念:真理在空间和时间上是不具有绝对性的,真理是在随着社会进步的步伐不断探索和完善的,它是无数个相对真理的有机结合,所以对待真理需要肯定加怀疑的态度,永不满足于当下,在自我意识和社会现状不断地寻求突破中敢于创新,无止境地追求光明,从而才能使创新精神在大学中点滴沉淀,最终使大学精神得以重塑。

"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唯有经过务实精神、自由精神、创新精神三部曲的演奏,使由和谐音符构成的大学精神这一乐章在大学中千古传唱,大学之谓也!

参考文献:

[1]徐葆耕.大学精神与清华精神[].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54.

[2]桂苓,刘琅.大学理念与大学精神[].中国友谊出版社,2005:35.

创新精神的理解篇9

关键词:工匠精神;园林技术;创新创业;教学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311/ki.16723198.2017.12.072

高职教育是为了培养市场急需的具有较高职业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是高层次职业准备教育。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国家提出了“工业4.0”、“中国制造2025”的改革方向,需要高职教育培养出具有创新创造能力的一线技工,还需要有更多具有“工匠精神”的高技能人才。而工匠精神培育的关键是强化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还需要职业精神的培养,这就必须要依赖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本文以重庆旅游职业学院为例,以工匠精神为依托,立足于学生“双创”能力的培养,针对当前我院园林技术专业“双创”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教学改革研究。

1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现实意义

工匠精神内涵丰富,是一种对工作精益求精,对产品持续专注,对质量追求卓越,是一种系统的职业精神培育,可以解决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等问题。所以对高职教育而言,培养具备工匠精神品质的学生,有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有利于高职院校自身的发展,有利于满足社会对卓越人才的需求。

1.1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是高职院校自身生存、发展的需要

在对校企合作的企业座谈、毕业生就业反馈调研中发现,企业对招聘新入职员工的要求除了具备职业技能之外,还必须具有职业精神。他们绝大多数都认为,员工的理论知识、操作能力和实践经验都可以在入职后的实际工作中逐步丰富,但是敬业、耐心、专注等工匠品质难以在工作中培育,大多数企业认为学校教育是良好职业精神养成的开端。因此,学校在教学中,要一手抓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一手抓学生职业精神的塑造。用人单位的满意度是高职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具有良好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的毕业生往往社会认可度高,是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的体现。在学生的就业竞争中,学校若想增强其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不能忽视对学生的职业精神,尤其是工匠精神的培养。通过用人单位的满意度评价、毕业生的社会声誉来实现高职院校的内涵建设,从而形成良性的校企互动。

1.2培养学生工匠精神是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需要

职业精神往往决定了从业者在本行业未来的职业发展。具有良好职业精神的员工,往往是企业重点培养的对象,且能在以后的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成为行业的佼佼者。目前,多数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除了要求应聘者具有某项或多项技能外,通常还会要求应聘者能吃苦耐劳、有责任心、工作认真负责,而这恰恰正是工匠精神内涵的体现。因此,高职院校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和对口率,更有利于学生职业生涯的发展,使学生更好地走向社会且立足于社会。

1.3培养学生工匠精神就是培养卓越人才

工匠精神属于职业精神的范畴,它的内涵在于工匠们对职业的敬畏、对产品的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追求、对品牌的专注坚守。然而,园林工匠制作的每一件鬼斧神工佳品,无一不是精湛的技艺与匠心独运的结合。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中,需要一批卓越的人才促进我国园林产品由数量到质量的转变。在卓越人才的培养中,需要从入行开始,而高职院校正是学生职业的启蒙。w校欲将学生培养成卓越的园林工程师,就有责任和义务实施工匠精神的教育,从而使学生具有工程师气质。所以高职院校在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同时,必须融入工匠精神,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精神,从而进一步培养成卓越的人才。

2我校园林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校园林技术专业正在积极实施创新创业教学改革。然而,教学改革效果并不显著,表现在学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但学生的就业率、对口率仍然没有增加,毕业生一年内的离职率高偏。为此我们结合人才培养过程,认真分析存在以下问题。

2.1行业参与不足,行业精神缺乏

园林行业的精神是园林行业的前辈基于我国园林发展的方向,为自身生存发展与祖国建设的需要,在上百年的生产实践基础上,精心培育出的执着、细致、精益求精的职业精神。它引领着一代代匠人完善提升中国人的居住生活环境。然而,在教学中由于行业师傅参与不深,不能及时向学生传授最新的行业精神,不能触发学生的工作兴趣。此外,专业教师大多没有行业实践经验,主要照本宣科或是讲解自己对于创新创业的理解,而忽视将创新创业与行业精神的结合。最终学生虽然具有一流的技术与创新创业能力,但是没有一流的匠心,以致无法长期专注在园林行业工作。

2.2教学模式侧重创新创业培养,忽视职业精神塑造

园林技术专业教学改革最终目标是提升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促进创业就业。创新创业的能力本身就包括锲而不舍、永不止步的职业精神。但是在具体的教学工作中相关教师更多的关注创新创业的思维训练及方法,忽视了学生需要有职业精神的支撑才能实现园林技术的创新创业。最后,导致学生在创新创业实践中浅尝辄止,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遇到难题经常退缩不前甚至退出。在毕业后的工作中遇到创新瓶颈、创业难题也会因没有良好的职业精神指导而离职、放弃。

2.3创新创业服务模式僵化,学生职业定位不清

在我校园林技术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中,辅导员一直承担学生创新创业的服务,而专业教师一直承担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课程,两者界限分明。最终导致专业教师只指导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忽视创新创业服务。而辅导员因缺乏专业知识,往往给予笼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不能给予学生形成具体清晰的职业定位。因此学生在就业中职业目标模糊,使得园林技术的毕业生质量与园林行业需要的人才质量存在一定的差距。

3融入工匠精神的园林技术创新创业教学对策

基于我校园林技术专业创新创业教学改革中出现的问题,创新创业教育必须融入工匠精神才能培养出社会需求、企业满意的合格人才。课题组将从学生“工匠精神”养成的视角着手,进行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同时抓好职业精神的培育。

3.1以行业工匠精神引领,培育学生职业精神

制定“双向”引领机制。一是校内专业教师带领学生进行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实训或参与自己的相关创新创业科研项目,进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方法、创业基础,启蒙学生的行业精神。二是遴选行业园林高级技师担当兼职教师与行业导师,在学生三年学习中,分时段、阶段介入到创新创业教学中来。园林高级技师通过自己的从业经历、园林作品,感染并引导学生将技能知识与创新创业知识运用到具体的园林创作中,并通过接受最新的行业资讯,不断按照工匠精神的态度完善自己的作品,完成职业精神的养成。

3.2D变教学模式,工匠精神贯穿创新创业的培养

设计基于工作过程的创新创业课程,将工匠精神融入工作过程。创新创业课程的工作过程紧扣园林技术行业的新形式新要求新方向。根据园林技术专业对人才质量的要求,具体分析在工作过程中学生需具备的工匠精神要素,结合课程体系中的认知、跟岗、顶岗、创新创业实践模块,完成从学徒、初级工、中级工、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的“大国工匠”成长体验。让学生意识到只有按照工匠标准,才能成为栋梁之才。最终,通过工作过程的体验锻炼,让“工匠精神”扎根在学生心里。

3.3围绕工匠精神理念,升级创新创业服务机制

毕业生的职业稳定性及职业规划,需要全体教师合力解决。开展“1+1”课堂,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创新创业课程由一名专业教师和一名辅导员共同承担,共同关注学生成长及就业帮助的各个环节,努力成为教学工匠的典范。辅导员需要及时了解创新创业政策,解决大学生创新创业中择业难题。专业教师应为大学生讲授典型的园林行业就业与工匠精神相关的成功或失败的案例,启发引导学生以工匠精神的态度去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3.4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工匠平台

校企合作是培养师生工匠精神的重要形式。探索引入“现代学徒制”完成教师工匠与学生工匠的培养。让园林企业深刻理解,企业需求的优秀人才必定是校企共同培育的学生。企业应主动承担培育学生的工匠精神,才能够保证学生对企业的忠实度。学校也应适时调整人才培养方案,适应企业的需求与变化,为企业培养符合园林企业转型升级的新工匠。

3.5以职业大赛淬炼工匠精神

“以赛带练”是工匠精神培养的最大特色。学生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及创新创业大赛可以找到自己的差距与不足。赛后学生对自己的园林作品会有更深的理解,而成为工匠的动力会不断激发他去完善、创新,进而淬炼出坚韧、耐心、专注、追究极致的工匠精神。因此,以社团比赛、校内比赛、国家比赛等赛事为依托,开展“一月一赛”活动,鼓励学生技能比赛人人参与,创新创业人人过关,制定弹性的课程评价。比赛的成绩可以量化为学业成绩,以此推动我校实施基于工匠精神的园林技术创新创业教育。

参考文献

[1]王丽媛.高职教育中培养学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职教论坛,2014,(22):6669.

[2]毛思洁.刍探“工匠精神”[J].宁波通讯,2016,(16):1215.

[3]苏楠.万钢:培养工匠精神促进创新创业[J].中国科技产业,2016,(4):1213.

创新精神的理解篇10

1创设教学情境,构建培养创新精神的氛围

现代教育科学认为,质疑是创新精神最基本的态度,在质疑的基础上才有可能有创新。学生是否善于质疑,敢于提出见解取决于老师是否创设了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教师创设问题情境,不是教师设疑,学生回答。教师还应该有目的地创设一种促使学生提出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并让学生讨论,教师适时点拔引导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讨的热烈气氛。比如在学习“平面镜成像规律”时,可以提出这样的问题: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有怎样关系?绝大多数学生会认为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成像越小,也会有学生有其他的答案,这时可鼓励学生大胆地质疑、猜想,然后让学生自己通过实验来验证,通过实验发现像和物大小相等。这样学生就会对平面镜成像规律有了更准确的认识,从而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丰富学生的想象,开启创新精神的源泉

想象是人脑对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人类的创造活动离不开想象,在探索未知世界的过程中,需要人们透过已知的经验材料,去设想、构思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图景。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每一规律的发现都蕴藏着科学家们非凡的想象力。如在“从粒子到宇宙”这一章中,为阐明分子的大小,教师可把分子放到乒乓球上比作把乒乓球放到地球上,启发学生去想象。茫茫的宇宙,我们无法通过实验、实物向学生展示它的图景,只有通过比喻、模型,让学生去想象。在教学中,若能适当地运用想象,丰富学生想象力,对学生理解问题和解决问题都十分有益。

3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奠定创新精神的基础

创新精神需要集中思维和发散思维相结合,其中发散思维对创新精神的培养影响更大也更直接,与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学生博闻强记,理论知识扎实,但动手能力差,尤其缺乏思维创造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要予以充分重视。方法多样地提出发散问题,不失为培养发散思维的好方法。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产生多种独创性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改变过去的那种单独地吸收、记忆、了解教材所规定的知识,而不善于用所学知识去解决问题的现象。一题多解是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一条好途径。例如初中电学中有这样一题“如图电源电压U=6V,R2=10Ω,电压表V1示数是2V,求R1

此题有两种解法:

解法一思路:U2=U-U1i=U2/R2R1=U1/i1

解法二思路:U2=U-U1i=U2/R2R总=U/iR1=R总-R2

在教师的点拔下,由学生提出上述不同解法,使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得到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