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劳动经济学知识点十篇劳动经济学知识点十篇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1:46:21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篇1

一、“知识价值论”

根据“知识价值论”与劳动价值论的关系,“知识价值论”可分两类:一是“取代说”,二是“发展说”。

(一)“取代说”是指由于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劳动价值论已经过时,必须用“知识价值论取代劳动价值论”。

西方,以奈斯比特、里夫金(J.Rinkin)为代表。奈氏认为:“在信息社会里,价值的增长不是通过劳动而是通过知识实现的。”“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LabortheoryofValue)诞生于工业经济的初期,必将被新的‘知识价值论’(KnowledgetheoryofValue)所取代。知识是一种不同于马克思所认为的劳动。”(注:〔美〕奈斯比特:《大趋势》,1982年英文版,第17页。)里夫金认为:“文明从一开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围绕着劳动的概念而构成的。现在人类在其历史上第一次系统地将人类劳动从生产过程中完全抹去。智能机器正在无数的工作岗位上代替人的劳动,迫使成百万的蓝领和白领工人加入失业者的行列。”(注:〔美〕里夫金:《技术的两面性》,《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年第10期。)

中国,以张直为代表。认为(1)知识本身,作为劳动产品包含着价值,并能将自身转化为现实价值;知识的使用能够在生产中创造新价值、创造大于生产或购买它所花费的价值。(2)在传统经济中是劳动创造财富(即价值);在知识经济中,不是(直接)劳动,而是科学技术(即知识)创造财富(即价值)。“在知识经济中,人的直接劳动已脱离生产过程,不再是创造价值的主要源泉,这时,再用劳动价值论说明价值创造问题,显然是不合实际的,于是知识价值论便应运而生。”(注:张直:《从劳动价值论到知识价值论》,《湖南经济》1998年第6期。)

(二)“发展说”是指在承认劳动价值论的同时,又认为知识(科学技术)也创造价值。或者认为,“知识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在经济时代的发展和突破。

美国柯里(J.Curry)等人认为,(1)在所有历史时期,从最基本的意义上说,劳动是人类的创造,由知识起中介作用,并与物质世界有关。这一点没有发生变化。显然改变了的只是知识信息的数量、质量和密度,是知识发展和变化的速度,是体现在即使是最普通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中的知识分量。(2)知识是一种过程,“这种过程是与作为过程的资本的其他各种类型‘并驾齐驱’的,并且或许甚至能改变后者”。(3)“知识=价值”。体现在一件知识商品中的价值主要是其信息的或思想的内容。(4)马克思选择劳动作为价值的基础既不是错误的,也不是任意的,甚至没有历史局限性的。但我们没有理由不能确定(并强调)知识是价值的另一决定因素。(注:〔美〕柯里:《价值创造与知识经济》,《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年第9—10期。)也就是说,决定商品价值的有两个因素:一是劳动,二是知识,即知识本身的使用价值。

中国沈建新等认为:(1)知识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与突破。(2)科学的知识价值论能够被确立起来的关键在于区分两类不同性质的劳动:一类是创造性劳动,另一类是重复性劳动。只有创造性劳动才能创造价值,重复性劳动不创造价值,只能转移价值。(3)知识是人把握客观现实和识别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动过程,也就是人的创造性劳动过程。一般来说,创新程度越大,知识含量也就越高,所创造的价值也就越多。(4)知识价值论是劳动价值论和效用价值论走向有机结合的一条极有希望的途径。(注:沈建新:《知识价值论》,《学术月刊》1999年第2期。)

桁林认为,(1)作为一个劳动的分工体系来说,知识生产,智力创造也就越来越独立于生产环节,脑力劳动作为一种复杂劳动就越来越成为价值的主体。它集中体现在知识产品生产上:一方面改善了劳动力的素质,提高了劳动力的价值,另一方面也相应提高了劳动质量和效率。(2)知识创造价值越来越独立化、市场化,知识本身已越来越成为衡量价值大小的尺度。(注:桁林:《从劳动价值论到知识价值论》,《经济体制改革》1999年第1期。)

二、智能价值论

主要代表人物是我国的童天湘。他在《智能革命论》一书中提出了“智能价值论”:(1)人类文明史的划分依据不应该以浪潮说,而应以两种革命——能量革命和智能革命——来划分。人类已经历了磨擦取火、制造蒸汽机、电力使用和核能利用这四次能量革命。能量革命使人和机器的潜能释放出来,导致社会智能化。(2)“知识本身不是力量”,知识的获取、处理、使用和创新,才是真正强大的力量。这正是人类智能的体现——智能就是力量。因此,决定社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是新知识和高智力,而不是一般的信息和知识。(3)随着物质型经济向智能型经济的转移,商品的价值也从主要由体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转向主要由智力劳动所创造的价值;高智力能使产品有高附加值,从而获得经济上的高效益。(4)商品价值大小不是以劳动时间为度量尺度,而是以劳动的质为依据。(5)智能价值的核心是创新求异。这是多元社会多样性的价值反映。(注:转引自《自然辩证法》1996年第7期,第66—68页。)

英国学者斯伽尔米(D.Skyrme)认为(1)知识是产品中一个有决定意义的因素。(2)人力资源——能力——在以知识为基础的公司中是价值的灵魂。(3)渗透在体系或过程中的知识与游离于人们头脑外的知识相比,具有更高的内在价值。(4)信息/知识密度——能产生效益的产品依赖信息和专门知识;在发达经济中超过70%的雇员从事信息工作,在许多工厂里,工人是用脑而非用手在工作。(注:〔英〕斯伽尔米:《全球知识经济及其对决策者的深远影响》,《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1998年第8期。)

三、科学技术价值论

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它在生产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特别是知识经济初露端睨之时,一些学者认为,科学技术也创造价值,但在怎样创造价值,以及在创造价值中作用大小等方面,又有不同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科学技术同样创造价值。

谷书堂说,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同样创造价值。据西方发达国家统计,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技术因素的贡献率已达60—80%,而另一方面,生产中所耗费的活劳动相对减少。其主要原因在于科技劳动作为因社会分工而分开的社会总生产劳动的一部分,作为高智能的劳动被利用到直接生产过程,就不仅可以把自身的价值生产出来,而且如同活劳动一样还可以创造更多的新价值。因此,科技进步同样创造价值。(注:傅军胜:《全国劳动价值论研讨会综述》,《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钱伯海认为,先进技术设备的先进之处就在于它作为一代又一代的复杂劳动的积累和物化,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生产效率,在生产中代替和节约大批活劳动,从而在创造价值和使用价值中,产生放大效应,创造出比旧设备多得多的价值。(注:钱伯海:《论物化劳动的二重性》。)

第二种观点认为,新技术对价值形成有重大影响,或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创造价值。

冯文光等认为(注:冯文光:《马克思的价值决定论及其现实意义》。),商品的价值是由劳动创造的。从质上来说,由它包含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来决定。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确立为决定价值(量)的多种因素开辟了道路。除劳动以外,生产过程的其他因素虽然不直接创造价值但也是作为一个决定因素参与价值的形成,如固定资本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相对剩余价值。马克思明确说,“凡是提高劳动生产力率的一切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作为决定因素加入产品价值的形成,科学在生产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固定资本上。”(注: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马恩全集》第26卷,第一分册第91页。)

李定中认为,先进技术在一定条件下创造价值。“新技术设备用于生产时,在能够因此促使商品的个别价值小于社会价值的前提下,它就不仅转移了价值,而且还有条件地创造了价值”,为企业带来超额利润。其关键在于先进技术在使用中扣除转移价值后,仍可帮助劳动者无偿利用更多的自然力,以节约或代替更多的人类劳动。这些自然力本身虽没有价值,但在市场竞争中谁能率先使用新技术,谁就能更有效地利用自然力以替代更多的人力,从而在价值关系中能使个别价值还原为更多的社会价值。(注:傅军胜:《全国劳动价值论研讨会综述》,《中国社会科学》1995年第5期。)

四、信息价值论

西方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贝尔(DanielBell)为代表。他认为信息是信息社会中的战略资源。智力信息成为一个国家生产力增长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社会动态变化的源泉,换句话说,在信息社会里,起决定性作用的已不再是资本,而是信息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地不再靠劳动者的体力和技能,而是靠智力和知识。(注:转引自夏立容:《信息时代的标志及基本特征》,《自然辩证》1996年第8期。)

中国葛伟民等认为:(1)知识经济是信息经济的重要范畴。经济增长和价值创造主要来源于以脑力劳动或复杂劳动为主的各种劳动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2)知识作为劳动的过程,它只是增加劳动力的价值;作为劳动的成果,在被应用时,它的价值可以被转移到劳动对象之中或被包括在劳动成果之中,不论这种劳动是以物化的形式提供还是以“服务”形式提供。(注:葛伟民:《知识经济与脑力革命》,《上海经济》1999年第1期。)

五、简评

“理论是实践的反映”。国内外涌现的这些观点不过是对信息技术革命和知识经济时代热点问题的有益探索,它们从不同侧面对知识经济时代,“究竟谁创造价值”的问题给出了各自的答案。这对我们全方位、多角度审视我们所处的时代特征,把握时展的必然趋势有着十分重要的启迪。

第一,以约翰·奈斯比特为代表提出的“知识价值论”,虽然有其否定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动机,但毕竟第一次向世人宣告了一个以信息技术、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时代即将到来,揭示了“知识生产力已成为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成就的关键因素”的大趋势。里夫金以智能机器正在许多领域、许多岗位上代替工人的劳动为依据,得出人类第一次系统地将劳动从生产过程中完全抹去的“劳动终结论”,显然是错误的。但这一论断却从另一方面揭示了智能机器的广泛应用必将造成对广大工人劳动替代的客观趋势。也许,这仅仅是对发达国家经济现实的描述。但它们的今天正是我们的明天。美国学者柯里(J.Curry)对知识经济时代价值的创造问题的认识有其科学的闪光点:劳动是人类的创造,即使在知识经济时代,这一点依然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知识和信息的数量、质量、密度,及其在生产经营中所占的分量和作用。尤其是他把知识看成至少与资本“并驾齐驱”甚至能改变后者的一种过程,并肯定了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这都是十分有见地的思想。不足的是,他认为决定价值的除了劳动,还有另一个因素——知识,因而陷入劳动、知识“二元价值论”。

与此不同的是,沈建新、桁林等认为知识价值是劳动价值论在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与突破,并赋予知识和知识价值论以新的内涵。如把知识理解为“人把握客观现实和识别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动过程,也就是人的创造性劳动过程”;把知识创造价值理解为“创造性劳动价值论”或“科学价值论”。应该说,这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只可惜作者把知识、科学、创造性劳动三者等同,把作为“创造性劳动过程”的知识(动)与作为这一过程结果的知识(静)混同;进而与知识(静态)的体系——科学、以及创造性劳动三者混为一谈。最终走向“效用价值论”。

第二,“智能价值论”认为“知识并不就是力量”。知识的获取、处理、使用和创新才是真正强大的力量。这正是人类智能的体现。在知识经济时代,商品的价值也从主要由体力劳动创造价值,转向主要由智力劳动创造价值。作者试图用劳动价值论来解释新知识和高智力(能)创造价值,其出发点是值得肯定的,但作者却混淆了智能(力)本身与智能(力)的作用——脑力劳动,结果在智能价值大小尺度上走向了“以劳动的质为依据”的多元效用价值论,即按创新程度大小决定价值。特别要指出的是英国学者斯伽尔米不仅认为人力资源——能力——在以知识为基础的公司中是价值的灵魂;而且认为渗透在体系或过程中的知识与游离于人们头脑之外的知识相比,具有更高的内在价值。也就是说,知识的运用——脑力劳动比单纯知识本身有更大价值。斯伽尔米似乎已隐约感觉到知识本身的价值比起知识的应用——脑力劳动新创造的价值小得多。尽管他没有把脑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产物或结晶——知识本身区别开来,但他的这种认识与“知识本身能创造价值”的观点相比,不能不说是一种进步!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篇2

知识价值新论

当今社会,不知何时“知识经济”这一名词悄然兴起。何为“知识经济”?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了《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声望》的报告,指出“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随着时间的推移,知识已向经济渗透,成为经济发展最主要的推动力。那么,“知识”可否“经济”?我们可以用马克思的观点去剖析知识,进而探讨其在现实社会中的角色。

现实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些现象:中关村it行业的研究人员,月收入可以与国内一些地区居民的年收入相抵;工程师、教授们的自家用车也加入了浩浩荡荡的汽车大军,可以说,这是社会发展对知识的一种新认知。在不存在生产及交换的原始时期、生产力极其落后的农业经济时期,经济的概念从无到有,知识可以说是一个荒谬的存在,既不能满足人们衣食的要求,也不能带来更高一层次的享受。社会进入了工业经济时期,知识的重要性慢慢地被人们所认知,但仍是一个依靠原始的劳动力从自然界提取初级资源的过程。直到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也就是被称为后工业时期的阶段原本在生产中只能扮演辅助品和革新中的媒介物的知识,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心。人们意识到不仅直接参与产品生产的劳动是劳动,新的发明、创造也是劳动的存在形式。正是知识具有无差异的劳动的属性,而且在交换中实现了其创造者的目的,因而也具有了商品性。知识的生产者与使用者与知识的关系,越来越具有商品的生产者与消费者与商品的形式,即价值形式。人们将为了使用知识,而购买知识,并且对知识定价,按照市场规则,得到其使用权。知识将会为了出售而被生产,消费者为了使其在新的生产中增值,而去购买并使用。

知识具备了商品的所有属性。知识由劳动创造出来,知识的生产是为了参与交换,能够带来收益,给人们的需求带来不同程度上的满足,而且还是存在一定成本的。知识的成本如何衡量?这不仅包括在知识产品生产中劳动者投入的生产要素——如机械,仪器等价值的转移,还包括劳动者生产过程中所耗费的时间,精力等等。由此可以肯定:知识是一种商品,可以像其他商品一样自由买卖,存在供需,存在市场。

知识定位为是商品,知识的价值就是知识的生产过程中凝结在其中的人类劳动,由社会劳动量的多少决定,会因社会劳动生产过程中投入劳动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并且,知识的价值也是在交换中得到实现的。需要指出的一点就是,国外有学者认为知识就是价值,价值就是知识,这是对知识的价值不完全的表述。混淆知识的价值与知识的使用价值,就是我们经常接触到的错误之一。知识的价值应说是知识本身内在的,而知识使用过程中体现的经济价值,仅是知识被消费的一种表现,是知识产品投入生产后,知识价值实现转移,使新产品增值过程中的一种形式。再者,知识的学术价值,也是知识使用的形式之一,表现了其在一定领域中的使用性、创作性。

在这个生产力发展,经济腾飞的时代,知识成为时代的主流,一个崭新的知识文明时代即将来临。在这个时代,知识不仅将会成为最有价值的商品,也将如一些学者所说,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知识产业,形成拥有知识的知识阶级,并在生产中实现知识资本的投入,以进行最优的生产活动。

评析生产要素价值论

法国经济学家萨伊认为,产品的价值是由三个因素共同创造的,即劳动力、资本以及土地。三者互相协作创造价值,并参与了利润的分配。这便有了这样一种观点,生产资料也创造价值。以马克思理论的角度分析萨伊的观点就是表明,生产资料是商品,是具有价值的,是能够创造价值和剩余价值的。通俗点说,一辆汽车的价值就是生产汽车所需要素的活劳动价值(V+m)的总和。果真如此吗?让我们再从最基本,最简单的概念看起。首先,商品是一个外界的物,一个靠自己的属性来满足人的某种需求的物,也可以说是一个最终产物。这种物与人们的需求直接联系,以带给人们不同的效用来实现自身的使用价值。那么,生产资料满足人的这种需求吗?不!满足人的这种需求的是人们通过生产资料借助生产资料的一切功能创造出的另一实物,生产资料在这一实物的生产过程中,仅是一个能够简化人类劳动的工具、手段而已。有劳动者借助于生产资料的劳动在其中,这种物才是商品。再者,商品生产的目的是用于交换的,生产资料参与交换吗?答案还是否定的。如上,生产资料并没有具备作为商品所需的最基本的特点,因此便不能称之为商品。

生产资料创造价值论违背了劳动创造价值论,认为除了劳动之外,生产资料仍为价值的源泉。那么生产资料创造“价值”与“剩余价值”误解,又将如何解释呢?不要把眼光只放在产生价值的现象本身,用其逻辑推导、总结,这并不是很难理解的。首先,由生产资料的参与得到的新产品价值的增值是生产资料价值转移的一种表现。价值增值越多,转移的价值就越多,决非生产资料在创造价值。再者,生产资料是在通过简化人类劳动,带动社会生产率的提高,这就增加了产品的相对剩余价值。这种作用在生产活动主要依靠原始劳动的社会,并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关注,也就是在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生产资料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的今天,随着剩余价值量的大幅度增加,人们才更多的意识到使最终产品增值的这一重要因素。

分析生产资料创造价值论,可以得出:一方面,他们扩大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概念。生产资料作为生产资料部门的产品时,是用于交换的商品,是经过了人的劳动的。但作为生产其他商品的工具时,创造价值的劳动并没有投在生产资料上,而是完全体现在新创商品的价值上。生产资料创造价值论扩大了创造价值的劳动的范围。另一方面,它不了解劳动手段和劳动对象作为劳动过程的要素,仅仅是起到了创造新的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中,物质因素的作用。鉴于生产资料创造价值论在以上问题的判断,于是便有了不仅人的劳动能够创造价值,而且机器设备等生产资料也能够创造价值的结论。这种说法不是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的发展。物之所以有价值,因为它们是人的劳动的表现,而不是因为它是物本身,商品之所以有价值,是由于其中包含了人类无差别的劳动,而且不仅满足人的某种需要,还要参与交换。其中,生产资料的作用表现为简化人们的劳动,加快人们劳动的速度,提高劳动生产力,作为一个工具或者载体。在每一轮新的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机器设备、动物等生产资料,都是过去劳动的产物,然而不能够由此认为它们能够进行劳动、创造价值,从而把劳动创造价值说成是生产资料创造价值。

以上,我们讨论了知识的性质,否定了生产资料创造价值论。可以看出,这都是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客观运用。

人力资本

——劳动价值论的回归

随着知识文明的来临,人们越来越多地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各国纷纷采取了一种重视教育、重视人才的政策。在经济领域,知识成为一种重要的要素,投入到了生产过程,并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无可限量的贡献。知识与生产要素结合,提出一个崭新的概念——人力资本,这是一种“劳动价值论”回归。

什么是“人力资本”?被西方学术界称为“人力资本之父”的舒尔茨给了它这样一个定义:所谓“人力资本”就是通过教育和培训在劳动者身上所形成的特定劳动能力。顾名思义,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对,为资本的两种形式之一。但是,不能由此混淆人力资本与劳动力资本的概念。由定义可以看出,人力资本是一种特殊的劳动力资本,区别于原始劳动力,是一种经过了人力投资的劳动力,一种高级的劳动力,具有特殊技能的劳动力。既然人的这种劳动已经被物化,那么,它就具有了与物质资本相同的一些性质。作为生产资料的前一阶段,人力资本同样具有商品的属性,参与交换。作为生产资料阶段,人力资本就是一种手段,价值通过生产新产品得到体现。

人们是如何注意到人力资本的存在的?战后,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基础上的国家,不同的发展道路的选择及其结果,给人们提出了思考。首先,按照原经济学理论——高积累带来高增长,无法解释德、日两战败国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经济复苏并挤身发达国家行列这一现象。如大家所知,德、日两国长期处于备战状态,国内无法达到高积累状态,战争后期,工业又受到重创,加上日本的自然资源又极为贫乏,是什么力量,使两国奇迹般的迅速恢复并发展?再者,舒尔茨的一项调查研究表明,20世纪初的50年间,美国农业的产出迅速增加,生产率迅速提高。但,用于农业的土地、资本及劳动力数量的投资都没有明显变化。按照发展经济学中的哈罗德-多马模型分析,随着经济的增长,必定得到一个资本——产出比上升的结论。但统计结果表明,在发展过程中,这些国家的这一指标非但没有上升,反而是下降的。那么,带来高产出的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资本,又是什么?经济学家们开始思考这些由发展带来的问题。经过分析,找到了其中的奥秘即人力资本。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篇3

1.劳动经济学的教学目标

要探究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必须从根本问题出发,确定高职院校开设劳动经济学课程的目标。同本科院校不同,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目标并不要求其有深厚的理论知识和学术功底,而是注重学生的实践水平、应用能力,将学生培养成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希望培养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指导实践、具备一定的工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这就要求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不能过分注重理论教学,而是以提高学生应用能力为目标。高职院校开设劳动经济学的专业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经管类专业,作为这些专业的核心课程,劳动经济学的教学目标应该是让学生理解基本的劳动经济学原理、学会运用经济学思维范式来思考、分析实际问题、学以致用,将学生培养成具备一定经济学素养的应用型人才。

2.劳动经济学的课程特点

“劳动经济学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以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为起点,研究劳动力资源优化配置的经济理论与制度的一门学科”,包括人的劳动和人力资源、劳动力市场理论、工资理论、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选择、就业与失业、社会保障等内容。作为经济学的分支学科,劳动经济学具有理论性强、概念抽象、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和数学功底,另外,它融合了经济、社会、管理、法律、政治等多方面的知识,涉及面广、内容庞杂,以上这些学科特点对于基础薄弱、积极性不高的高职院校学生来说具有很大的挑战性。

二、当前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教学现状与主要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的授课教学普遍存在着教材内容枯燥抽象、实践指导性差,教学方法手段有待优化,考核方式单一,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兴趣缺乏,教师专业素养尚需提高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对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造成了直接障碍。

1.教学内容枯燥抽象、实践指导性差

劳动经济学具有经济学的一般特征:内容庞杂枯燥、概念抽象、数学模型、公式推导多等特点,如劳动力市场均衡、劳动力流动的主要模式等内容。目前高职院校使用的劳动经济学教材多数是本科生教材的“精简版”而非“提炼版”,部分内容缺乏衔接和背景知识介绍,给学生理解造成了一定困难;缺乏与当今中国社会热点结合的鲜活案例,实践指导性差,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所学”与“所用”的脱节与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相背离。

2.教学方法和手段有待优化、课堂效率有待提高

受到学科特征、教师自身能力和考核方式的限制,目前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还相对滞后,为完成教学目标和最终考核,填鸭式教学、单一式讲授现象普遍存在,学生参与性差,把主要精力放在生硬记忆知识点、突击式备考上,课堂效率低下。

3.考核方式单一、缺乏应用型人才导向性,对学生、教师的激励性不足

成绩考核是教师授课、学生学习的主要激励之一,但目前高职院校的成绩考核没有突出应用型人才导向性的特点。就目前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期末考核的总体情况来看,普遍存在两大问题:一是期末考试所占比重大,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社会实践等环节占比小、甚至不计入考核;二是期末考试题中,记忆性题目居多,缺乏对学生能力的考查,题目陈旧、答案固定。校方对教师的考核过分看重学生成绩,忽视就业率提升、学生满意度等因素,导致教师缺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动力。

4.学生接受能力有限、学习热情欠佳

相比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高职院校的学生高考成绩不理想,基础相对薄弱。高职院校开设劳动经济学集中在人力资源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等管理学专业,这些专业的学生通常理科思维欠缺、数学功底欠佳,也不具备扎实的经济学功底,因此普遍反映劳动经济学晦涩难懂,失去学习热情。

5.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目前高职院校的劳动经济学教师多数是高等院校毕业的硕博士,受到所接受教育的影响,他们通常学术功底扎实,教学态度严谨,但也存在着注重理论讲授、缺乏实践经验、灵活性差,对学生自身情况和实际需求了解不足、教学方法不当、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等特点,这直接导致教师与学生双方平行无交流,降低了教学质量。

三、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课程改革的主要原则

目的决定行动,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课程改革应始终秉持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核心目标,校方和教师应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动态、企业对于高职人才的技能需求保持高度的关注,以企业所需定学生所学。学生是课程改革的实施对象,根据皮亚杰提出的“建构理论”,学习是学生是根据接受的信息自己主动架构知识体系而非被动地接受知识,要保证课改的有效性,必须坚持学生本位原则。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状况和接受能力,做好前期学习需求调查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做到根据不同学生具体情况因材施教。

四、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课程改革的主要方向与具体举措

1.教学内容通俗化、简明化、趣味化、本土化

要做到教学内容通俗简明,首先要选取符合高职院校需求的、合适的劳动经济学教材。高职院校的劳动经济学教材不能直接借用本科院校,也不能仅仅是其“删减版”或“精简版”,部分章节的数学模型推导、相对晦涩生僻的国外各流派经济理论与假说、与我国当今社会劳动市场发展相脱离的劳动经济学理论、陈旧的、不符合我国国情的国外案例、层次较深的拓展性知识等内容可作有选择性的、适当的删除;长篇大论式的解释性叙述应提炼主要信息,语言叙述上应避免过多使用专有名词,多用通俗化语言;对于与社会、学生个人关联较多的章节,如就业、工资、社会保障、个人职业生涯与职业规划等章节可适当增加篇幅;在案例的选取上,应加入与社会实际、社会热点、企业劳资关系相关联的鲜活案例,如大学生与农民工等薪、毕业生频繁跳槽、公务员辞职潮等,以增强教材的可读性。基于劳动经济学内容庞杂、抽象,高职院校学生接受能力有限的特点,应充分利用多媒体设备,在课件展示中较多加入图片演示、视频讲解等内容,避免长篇理论叙述,以较形象趣味的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展示人才市场图片、招聘会现场照片等帮助学生理解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平衡。鼓励教师自创和使用本土化案例,通过对学生熟知的、身边的社会热点、企业案例的剖析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劳动经济学的理论,比如介绍当地知名企业的员工工资计算方法来向学生讲述工资的生成制度。但需要注意的是,教学内容的通俗化、简明化、趣味化、本土化并不意味着删减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破坏劳动经济学的基本框架,否则会使学生陷入思路混乱、似懂非懂的状态;更不能只重视实践而忽视对基本理论的讲解,因为没有扎实的理论作基础,就无法有效的指导实践。教师在课程开始和结束时还要注意帮助学生理清教材的写作思路、框架和体系,并做好学科背景介绍工作,如针对人力资源管理等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补充基本的经济学原理知识。另外,根据学生自身需求有针对性地做出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实施小班、分组教学,避免学生听统一的“大课”。

2.多元化教学方法并用,注重教学实际效果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单纯讲述的方式早已不能够适应当前高职院校学生的学习需要,随着信息化的普及和校园人文环境的日益开放,多媒体教学、网络资源教学等教学方式不断涌现。劳动经济学内容庞杂、理论枯燥,高职院校的学生很难产生学习兴趣,学生参与性较差,这对教学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案例教学是帮助学生理解劳动经济理论、运用经济学原理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途径,案例的选取要注重现实性和把握好难易程度;项目式教学作为新式的教学方法也受到广大学生和教师的大力追捧。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避免教师一个人唱“独角戏”,可以利用课堂演讲、小组讨论、开放式提问、情景模拟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这些方法的运用应注意实际效果,避免出现小组讨论成为个人发言、学生因回答错误造成的心理负担等情况。丰富的网络资源是对课堂学习内容的有效补充,网络资源有内容丰富、实践性强、贴近生活、通俗易懂等特点,教师可以通过网络答疑、向学生推荐与劳动经济学相关的网络资源来帮助学生拓宽知识面、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如《职来职往》《聚焦社保》等电视节目、前程无忧等招聘网站,以及各高校、调查机构、媒体的劳动力市场调研报告等。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高职院校一般拥有实习基地、合作企业等校外资源,邀请企业管理人员走进校园讲课,带领学生实地参观和调研当地人才市场都不失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劳动经济学、成为应用型人才的好方式。

3.改革考核方式,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导向

考核是对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授课成果的考察,更是对学生和教师来说至关重要的激励方式。改革考核方式才能从有效地指引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的改革向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前进。期末考核应避免单纯理论记忆性考察、复杂计算、生僻难点的考核,注重考查学生运用劳动经济学原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和素质,并加大课堂表现、社会实践等在期末考核中的权重比例。对于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教师的绩效考核也因顺势而变,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适当降低教学成绩所占的比重,加大对学生满意度、学生就业率等软指标的考核比重。

4.加强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教师队伍建设,提升专业素养

教师是课程改革的实施者和主导者,必须重视教师队伍的建设、可以通过精神奖励和适当的物质奖励激励调动中青年教师的职业荣誉感、不断探索培养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教学方法,比如在高职院校劳动经济学教师绩效考察、职称评定中加入相应的培养应用型人才考核指标;还可以通过培训的方式帮助劳动经济学教师改变教学理念、拓宽教学思路、交流培养高职院校应用型人才的先进经验。

五、结语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篇4

【论文摘要】通过认识劳动和劳动价值关系,认识劳动的内涵和外延,认识知识与商品价值的关系,认识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认识知识经济的作用,认识商品价值与商品效用的关系来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0引言

劳动价值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它首当其冲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因此,我们利用马克思这一理论基石需要联系当代的实际,加以深化和发展,与时俱进,才能继续保持和发挥它的理论生命力。才能深化对社会主义社会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

1正确认识劳动的内涵和外延

劳动价值理论的核心问题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问题。马克思一再明确指出,劳动(指抽象劳动)是创造商品价值的源泉和实体。现在的问题是如何认识这个“劳动”。按照传统的政治经济学观点,只有物质生产部门的体力为主的劳动才是创造价值的劳动。然而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一个以知识创新为特征的新经济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信息技术和知识为核心的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经营管理成了除资本、劳动力和土地之外的另两项重要的生产要素,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而易见,现代社会劳动的形式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劳动支出由体力为主变成了脑力为主。脑力劳动又可分为理论研究型、知识应用型、技术创新型和经营管理型等。在新世纪里,现代劳动的知识含量空前增大,劳动的创造性日益提高,脑力劳动的主导作用日益增强。我们对当代社会劳动形式这一新特点,在分析、研究劳动创造价值时必须给予充分的考虑。

总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创造价值的劳动作为一个整体,其内涵主要由科学技术劳动、经营管理劳动和熟练操作劳动三部分复杂劳动构成。不同层次的复杂劳动,在创造价值中各自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在外延上,随着科技发展和生产分工的细化,间接生产劳动将会越来越多地从直接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它在生产劳动整体中的比重会越来越大。过去只把直接生产劳动看作价值源泉已不符合实际了,现在应该明确:不论是直接劳动还是间接劳动(包括服务性劳动),都是劳动整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2深化认识知识与商品价值的关系

马克思早就肯定了生产力包含着科学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则是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新发展。随着现代劳动中的知识含量比重越来越高,知识在商品价值的形成中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可见,在知识经济日益发展的条件下,知识与商品价值的关系也就越来越密切。

知识在价值创造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培养(主体化)和产品生产(客体化)两个方面。一方面,作为劳动力,知识越丰富,受教育程度越高,劳动力的价值水平也就越高。形成劳动力价值的劳动,主要来源于教育部门,此外也部分地来源于劳动者家庭及其本人。在市场经济的社会里,劳动力价值应该是整个社会价值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知识转化为活劳动以后,形成更复杂、更高效率的劳动,它所生产的产品(包括硬件、软件和服务等),也就包含着比简单劳动创造出高得多的倍加的价值。正因如此,社会收人的分配应该向从事复杂劳动的脑力劳动者倾斜,真正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现实经济活动中的知识有两种存在形态,即活劳动形态和物化劳动形态。前者主要表现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知识分子的劳动,后者主要表现为有较高知识含量的机器设备、原材料和辅助性用品等。两种不同形态的劳动在商品价值创造中的作用是不同的。活劳动形态的知识直接创造了商品的价值,而物化劳动形态的知识虽为商品价值的增殖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前提和条件,但其本身价值则不能增殖,只能转移到活劳动所创造的商品价值中。活劳动的知识是创造科技含量高的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但这种价值创造必须与物化劳动的知识相结合,才能变成现实。

3知识经济的作用

知识经济,是相对于“以土地资源为基础”的农业经济和“以能源、原材料为基础”的工业经济而提出来的,这是以人的智力资源为基础的经济。它使高科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在知识经济的条件下,鉴于知识在价值形成中具有首要、高能、高质、高效、创新等特点,因而凝结在劳动(包括活劳动和物化劳动)中的知识含量越高,商品价值也就越大。科技工作作为劳动的重要形式,在生产经营中通过提高已有产品的生产效率或发明出新的产品,可以创造出巨大的价值,使全社会的商品价值总量大大增加。

4正确认识商品价值与商品效用的关系

一般而言,商品是指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也就是说,一个东西要成为商品,必须同时具备3个条件:(1)具有一定的效用(即使用价值),能够满足消费者的某种需要;(2)耗费人类一定量的劳动能力,具有一定的价值;(3)通过以价值和使用价值为基础的交换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恩格斯曾经指出:“价值是生产费用对效用的关系。价值首先是用来解决……这种物品的效用是否能抵偿生产费用的问题。……如果两种物品的生产费用相等,那末效用就是确定它们的比较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恩格斯这个结论告诉人们:(1)商品价值是一个成本范畴:(2)形成商品价值有两个基本要素,即费用和效用两个变量;(3)在商品生产费用相等时,商品效用是影响比较价值的决定性因素.“效用”,一般而言是指商品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物质属性。现在看来,这种笼统的表述还是不够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商品效用还应该作进一步的分析。我赞成郑志国副教授在《价值增殖规律探究》一书中把商品效用区分为绝对效用和相对效用的观点。绝对效用是指“由商品的物质技术性能决定的能够满足人类需要的具体属性”;相对效用是指“商品适应市场或消费者需要的程度”。绝对效用和相对效用之间既有内在联系,也有明显区别。绝对效用是相对效用的物质基础,是商品满足人类需要的具体属性。它构成财富的物质内容。相对效用则是商品适应市场(消费者)需要的一般属性。商品的绝对效用是价值的物质载体,不能成为商品价值实体的依据,而商品的相对效用则与劳动总量有效值的变化是一致的。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社会需要通过市场需求来体现,劳动对市场需求的依存度空前提高。在市场经济蓬勃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更强化了这种依存关系。因此,商品的相对效用对价值的影响会越来越大。我们对此必须高度重视,不断加强这方面的具体研究工作。

5深化对劳动价值论的认识

随着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到来,人力资本(主要是指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大,人力资本创造的价值也越来越多,现代生产中体力劳动所占比重不断降低、劳动复杂程度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不少学者对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产生了怀疑。在这种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该如何看待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

有的学者认为马克思不重视脑力劳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也不再适用了,事实上,马克思从来就没有忽略过脑力劳动。我们知道商品价值应该从由劳动和劳动时间决定变为由“知识含量”决定、由知识来计量。在知识经济的新形势下,劳动价值论取得了一定的发展,但商品的价值仍然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原理是不变的,只不过这种劳动具有高效性、高能性和高质性等新的特点。

其次,应该搞清到底是什么创造了价值,正确认识马克思所说的“劳动是唯一的价值源泉”?马克思强调?“只有劳动才是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够用来估计和比较各种商品价值的最后的和现实的唯一尺度”,也就是说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准确地说应该是一般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或抽象的人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这里的劳动是指创造价值的抽象劳动而非具体劳动,一切劳动,从另一方面看,是人类劳动力在特殊的有一定目的的形式上的耗费;作为具体的有用劳动,它生产使用价值。”虽然资本和土地等其他生产要素都参与了价值的形成过程,但是在价值的形成过程中,他们都不创造新的价值,仅仅转移了原有的旧价值。需要指出的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劳动不再仅仅是指体力劳动还应该包括脑力劳动,而且脑力劳动正逐渐取代体力劳动的主体地位。因此上述的抽象劳动应该包括更高层次的脑力劳动,即技术创新、知识应用、理论研究和企业管理等类型的脑力劳动。“劳动不是一切财富的唯一源泉”是指仅仅靠劳动是不能创造财富的,财富的形成要求劳动、资本和土地三者相结合。这里的劳动是指创造使用价值的具体劳动。因此说资本和土地参与使用价值的创造,参与了价值的形成过程是正确的,而说它们创造了价值是完全错误的。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篇5

论文摘要:陈云运用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业化国家“最”宝贵的财富、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是“最”基本的重点建设项目、脑力劳动者获得高收入符合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等重要论断和创新观点,是陈云人才思想的一大亮点,对于我们今天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陈云的人才思想发展有两条线索,一是对党政干部人才的论述,二是他对专家专业技术人员等知识分子的论述。20世纪40年代初大生产运动在抗日根据地大规模开展,陈云密切关注着新的发展形势对干部和人才的新要求,敏锐地注意到了经济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重要性,由此他于1941年为中共中央起草了《关于党员参加经济和技术工作的决定》。1949年以后,主管财经工作和重工业建设的陈云进一步认识到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重要性,面对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奇缺,他忧心忡忡,几乎在每一次财经工作会议上都要强调人才的重要性,多次指出我党必须培养大批懂管理、懂技术的人才。改革开放以后,陈云一如既往地关心和思考知识分子的问题,他将其思考的结果表述在1982年写给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的一封信中,即《陈云文选》第三卷《改善中年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以下简称《改善知识分子条件》)一文,该文集中代表了陈云对知识分子的观点。

一、陈云论知识分子的主要内容

(一)知识分子是工业化国家“最”宝贵的财富

在《改善知识分子条件》一文中,陈云指出:“生产、科研、教育、管理部门的知识分子,是任何一个工业化国家最宝贵的财富。这一个“最”字,己经表明陈云是在与物质资本、土地资本等其他生产要素相比较的基础上,从生产能力的角度谈论知识分子了,他已经认识到知识、技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超出了其他任何类型资本(如物质资本、土地资本)的作用,所以用了一个“最”字,要求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知识分子的作用和科技教育事业的发展。他的这种思想可以追溯到1948年,他说“技术员、技师、工程师、专门家,是管理庞大复杂的近代企业中必不可少的重要人员”。他在1949年的全国钢铁会议上指出,现有的(指解放初期)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仅30万,“这些人是我们的‘国宝’,是实现国家工业化不可缺少的力量,要很好地使用他们”川。他在《一九五一年财经工作要点》中,又以实例从反面阐述了技术人才的重要性,他说,解放前我们凭一股热情在太行山修铁路,不懂勘查,结果碰上一座大山,过不去,只好拆掉。解放后在天津修仓库,沿用打仗的方法看地形,结果一下雨,仓库就塌了。陈云十分动情地指出:“像这样的冤枉钱不知花了多少。我们是政治家、军事家,还不是企业家。外行办事总是要吃亏的。偶然浪费少数钱尚可请人民原谅,老是浪费,年年如此,人民是不能原谅的。”他告诫我们必须重视技术人才的作用。

(二)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是“最”基本的建设项目

在《改善知识分子条件》一文中,陈云指出:中年知识分子“是解放后我们自己培养起来的,是今天以及今后一个时期各条战线的中坚力量,工作主要要靠他们做。改善他们的工作条件活条件,应该看成是基本建设的一个‘项目’,而且是基本的基本建设”。在这里陈云用了两个“基本”加以强调,也就是说,改善中年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是“最基本”的建设项目。在1983年中央工作会议上,陈云又强调指出,提高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应该作为国家建设的重点。陈云的这些论断在当时具有相当的创新性。因为在原有的观念中,给知识分子涨工资、修住房、给予补贴、修科研楼等被认为是消耗性投人,不认为是基本的建设项目,各级政府并不重视。陈云批评了这种长期以来的不正确的做法,他说:“三十五岁至五十岁的中专以上毕业生有四百八十万人,如果分两年提高他们的工资,今年大约需要拿出七八亿元,今后一段时间每年也就是十二三亿元。我们基本建设每年要用五百多亿元,为什么不可以用十几亿元来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且,他还试图将他的理论进人中央决策领域,他给当时的中央政治局的每一位常委都写了这样的一封信,为了将该问题落到实处,陈云在该信的末尾说到“此事建议责成中央书记处来抓”,并单独成段,显然是为了强调。这表现了陈云既是经济理论家,更是经济实践家的一贯作风。

为什么改善知识分子的工作条件、生活条件是“最基本”的建设项目呢?是重点建设项目呢?显然一向强调经济效益的陈云认为,对人才、知识、教育的投资收益比对物质资本的投资收益大得多,而且知识分子的技术和管理作用能够带动其他生产要素发挥更大的作用。他举例说,日本和西德在二战以后恢复得很快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保存了一批骨干,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专业技术。20世纪80年代初的陈云已放眼世界,思考知识技术与国家经济发展的关系,他的观点与历史经验和西方经济学理论是完全吻合的,在近现代史上多数国家(如美国、日本、韩国等)的经济跨越式发展均是教育和技术先行发展、赶超其他国家的结果。因此,陈云从整个国家的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出发,认为“我们把钱用在中年知识分子身上,是划得来的,是好钢用在刀刃上”。

(三)知识分子获得高收人符合社会主义经济规律

关于知识分子的工资收人问题,陈云指出“应该向人民讲清楚,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不一样,脑力劳动者比体力劳动者、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比受教育程度低的人在工资收人上高一些,这是合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也是合乎人民长远利益的。陈云关于脑力劳动者获得高收人符合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论断无异于石破惊天。

由于在“”中,“读书无用论”盛行,知识分子被称之为“臭老九”,知识分子的物质生活待遇很低,出现了“脑体倒挂”的现象,即在相同的工作时间内脑力劳动者的报酬低于或等于体力劳动者相同条件下取得的报酬数量。计划经济体制下,没有区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所具有的不同价值,虽然宪法规定“各尽所能,按劳分配”,但现实中片面强调了分配结果上的平等,加之长期以来工资制度僵化,形成了脑体倒挂的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在改革开放的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制度变革不均衡,部分体力劳动者较早地享受到改革开放的积极成果,这种现象更加突出,出现了“造导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的情况。而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脑力劳动在相同的工作时间内可以创造出较之体力劳动更高的价值,为社会创造出更高的社会财富。如果只计算劳动时间的长短,不考虑劳动的复杂程度、实际贡献,那就违背了劳动价值规律。因此陈云深刻地指出,脑体倒挂不符合社会主义经济规律,他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说:“这是国家的一个大问题,确实要下大的决心,在今明两年内着手解决,不能再按部就班地搞。同时,复杂脑力劳动能力的形成,需要比简单劳动有更多的支出:要进行教育和训练,付出倍加的劳动进行钻研学习。而且脑力劳动需要大量的体力和智力支出,消耗大量的精力。如果使这些复杂劳动能够得以继续或维持,必须以必要数量的生活资料加以补偿。否则,脑力劳动者会早衰,减少寿命,降低工作能力。因此陈云指出:不提高知识分子的工资,“我们的科学技术不可能上去,生产力也不可能上去。只有让受教育程度与工资收人呈正比,才“合乎社会主义经济规律”,才“合乎人民长远利益”。在20世纪80年代初,也有中央领导人认识到“脑体倒挂”是不正常现象,但只有陈云从经济学理论的角度进行了阐述,他关于脑力劳动者获得高收人符合社会主义经济规律的论断,为我党纠正“脑体倒挂”、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提供了理论基础。

二、陈云知识分子思想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

陈云对知识分子的论述已包含了人才强国的观念,比如他关于“知识分子是国家最宝贵的财富”的论断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的观点对于当前我国实施人才强国战略仍然具有指导意义。

(一)“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全面培养党政领导人才

学习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陈云强调学习是共产党员的基本义务和责任,每一个党员都要学习,不仅一般党员要学习,而且高级干部要带头学习,要在全党和全社会形成爱学习的风气;不仅要学习哲学、政治学等人文科学,而且还要学习经济管理方法和科学技术,要努力使自己由外行变为内行,才能巩固执政党的地位;不仅要学习国内的知识技术,也要学习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我们对资本主义要很好地研究”不仅要学习书本知识,而且更要在实践中学习,总结经验教训是一种很好的学习途径。陈云就是爱学习的典范,他从一名小学生自学成为党内外知名的经济学专家,并且在其各种登记表上总是填写“小学生”,在延安担任中共中央组织部长期间,他还意味深长地说我们没有底子,“要老老实实做小学生”,“我自己一也是缺少工作经验的一个,人,这种谦虚的态度和刻苦学习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位党员和群众学习。

(二)坚持“德”“才”统一观,高度重视知识分子的培养和使用

陈云在抗日战争时期就建议党的组织部门应当专门成立管理技术型干部的机构,应当大量吸收知识分子人党,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他十分重视培养战略性人才,他多次说,旧商人中,有一种头戴瓜皮帽、手拿水烟袋的人专门思考“战略性问题”,我们要有这样的战略家他多次强调,搞大型建设项目,必须要有专家参加,而且要听取各方面专家的意见。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篇6

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社科院人口专家认为,中国正面临一个劳动力从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刘易斯拐点”,劳动力的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在2010年至2015年处于峰值,随后将不断下降,中国经济享受人口红利的时代即将过去。

材料二:作为改革开放前沿的广东,目前面临着生产要素成本攀升、低附加值经济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原有竞争优势日趋弱化的挑战。如果不能实质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即当一国或地区收入达到中等水平时,各类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劳动密集型生产的比较优势减少,经济增长因缺乏新的动力而速度下降或长期停滞。

材料三:“十二五”时期是我国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综合判断国际国内形势,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也面临诸多挑战。

(1)结合材料一,分析“刘易斯拐点”可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请你为广东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国际形势。

考生要想准确解答这三个问题,需要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步:理解和表征问题阶段,即确定问题是什么

这意味着首先找出相关信息而忽略无关的细节。

1.在本题中可以忽略的地方

在本题中有三则材料和三个问题,从材料来看,三则材料之间是层层递进的关系,第一则材料是关于我国劳动力从过剩到短缺的问题;第二则材料是关于广东发展模式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包括了材料一中提到的生产要素成本攀升的问题;第三则材料是总体描述我国现在的发展阶段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包括了材料一、二中表述的问题。这三则材料选用得非常好,由小到大论述了我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由此引出了下面的三个问题。但因为三个问题分别针对的是三则材料,并且三个问题之间也没有内在联系,考生解答时就不需要考虑三则材料之间的关系,只要一个一个问题依次解答就可以了。

2.本题中相关信息的寻找

“相关信息”就是解答问题的“题眼”,即关键词。

问题一要求分析“刘易斯拐点”可能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产生的影响。关键词是“刘易斯拐点”,题中对此已经做了解释,即劳动力从过剩到短缺的转折点。由此我们可以将问题一转化为:劳动力短缺后我国劳动力市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问题二要求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为广东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提出建议。除了“经济生活”这个大的信息外,解答本题的关键点在于明白“中等收入陷阱”是什么。我们可以从材料二中搜索到的相关信息是“如果不能实质性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中等收入陷阱’”,因此我们可以把问题二转化为:广东应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促进发展?

问题三要求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简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国际形势。相关信息在于“当代国际社会”及“有利和不利国际形势”,因此我们可以初步判断这一问题是要求我们运用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的知识来解答的。

第二步:寻求解答路线阶段

1.问题一的解答途径:启发式――手段目标分解法

手段目标分解法是将目标划分成许多子目标,将问题划分成许多子问题,寻找解决每一个子问题的手段。

问题一:劳动力短缺后我国劳动力市场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可以将其划分为下面这些子目标:

①劳动力短缺的实质是什么?

②劳动力短缺对市场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根据经济生活的知识,我们知道劳动力是一种资源,一种商品。劳动力短缺的实质就是劳动力供不应求。一种商品供不应求,其影响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对生产者的影响和对消费者的影响。在本题中劳动力供不应求的影响就应表现为对劳动者(自己)和对生产者(企业)的影响这两方面。

2.问题二的解答途径:启发式――类比思维

类比思维,即当我们面对某种问题情境时,可以寻求与此有些相似的问题的解答。

通过第一步我们已经获得了解答问题二的基本方向,采用类比思维方法,我们就可以寻求到答案。问题二是:广东应该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来促进发展?经济生活的第十课讨论了我国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具体措施,其中专门谈到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问题。通过类比思维,结合材料中提到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就形成了本题的答案。

3.问题三的解答途径:知识网络应用式

问题三规定了答题运用的知识,材料中没有任何信息提供,我们只要提炼出政治生活第四单元的知识网络,就可以得到相关答案。

第三步:执行计划或尝试解答阶段

要完成这一步,考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相关原理、术语的表述要准确、规范

考生不仅要学习政治、经济、文化、哲学等原理,还要学会应用,不能用自己口头语言代替原理、术语。如问题一的答案是:劳动力转向买方市场,工资水平上升;企业用工成本加大,劳动力成本的比较优势逐渐丧失。其中“买方市场”、“成本”、“比较优势”等经济学术语的表述要准确、规范。

2.防止功能固着

功能固着,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时往往只看到某种事物的通常功能,而看不到它其他方面可能有的功能。这是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某些事物的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功能固着影响人的思维,不利于新假设的提出和问题的解决。在政治学习过程中考生也要防止这种功能固着,尤其是对某些背景知识熟知的情况下,考生比较难从其他角度考虑问题。如本题的背景知识是“劳动力短缺”即“刘易斯拐点”的问题,关于劳动力的问题我们经常讨论的是我国劳动力成本低,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就需要我们转变角度来考虑问题;再如问题三“简述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有利和不利国际形势”,其实就是要求对政治生活第四单元所学的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但变换了设问的角度,因此我们也要随之改变我们的思路以解决问题。

3.答题要做到原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

考生在组织答案的过程中要做到原理与材料的有机结合,避免出现知识点大包围(即把所有有点关联的原理都罗列出来)或者原理与材料不能对应的现象。组织答案时做到“点+析”,使自己的能力与水平真正在答题过程中呈现出来。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篇7

关键词:商品;价值;答案

中图分类号:F0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3-0-01

不久前,“知识经济”这个量词慢慢靠近我们。什么是“知识经济”?1996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在1996年的《科学、技术和行业的声誉》报告,告诉我们“知识经济”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新经济。慢慢的,知识经济的价值取向,成为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和促进的手段。“知识”是否“经济”?我们可以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解释知识和讨论它们在当今社会中的扮演的角色。

在马克思的《资本论》中,第一次出现“货物”和“价值”的概念。从“货物”开拔的逻辑起点,马克思分析,指出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从而建立他们的巨额资本理论体系。马克思从抽象到具体的研究商品,然后得出最抽象的理论体系的最普遍、最简单的经济范畴。“价值”的“商品”将成为一种营养补充品,带领我们从所有的货物出发建立起理论体系。

让我们用这个空间的经济学去理解基本概念,并且进一步洽谈合作后,我们会发现随着时代的变迁,马克思《资本论》的很多问题或者不断探讨的问题,给新事物提供了意见。

中关村it行业的研究人员,每月收入能与国内一些居民在这一地区的年收入相差无几。这样的例子,是社会发展的一种新知识的认知。在不存在生产和交换的原始时期,农业经济的生产力十分落后,经济概念从零开始,知识可以说是一个可笑的名称,知识既不能满足人们的食品和衣物要求,也不能带来一个更高层次的乐趣。

随着社会进入工业经济时期,知识的重要性正悄悄地被人们所认知,但也仍是一个依靠来自大自然的原劳动提取工艺的主要资源。直到他们进入知识经济的时代,也被称为工业生产周期的原始阶段,知识和创新成为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引力中心。人们认识到,不仅直接生产的产品涉及的劳动是劳动,新的发明创造和形式的劳动也是劳动。知识符合劳动性质,实现创造者的目的,也获得了商业的性能。知识的生产者与使用者与知识的关系,越来越多的体现为商品生产商和消费者货物的关系,即价值形式。人们会为了使用知识,而购买知识,而知识的定价,根据市场规律,得到正确的制定。知识将会被制造者、消费者以新产品价值的形式购买和使用。

知识的所有属性是货物。知识的生产是为了参与交流,能给人们带来好处,实现人们需求,当然知识的产生会有一些费用。知识的价格,不仅包括知识生产人员的劳动和生产要素的价值,如机械、设备等价值的转移,还包括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成本的时间、精力等等。由此可以肯定的是:知识是一种商品,像其他商品一样可以自由买卖,有供应和需求以及市场。

知识定位为货物,知识的价值是在生产过程中凝结在其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由社会数额的多少决定,由于社会劳动生产过程中输入劳动力的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形式。而且,知识的价值是在交换中实现。需要指出的是,国外有学者认为,知识是价值、使用价值的结合,这是对知识的价值认识不完全的表现。混淆知识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一个我们经常会遇到的错误。知识的价值是知识本身的内在,并在使用过程中体现了知识经济价值,它是唯一的一种以知识为消费性能的产品,知识各方面的培训投入到生产中,实现价值并且进行知识转移,从而使新产品增值。此外,知识的学术价值,也是知识的一方面使用形式,它展现特定领域的创意。

在生产力发展、经济繁荣的时期,知识成为当今时代主流,一个新的知识文明时代即将来临。在这个时代,知识是最有价值的商品,有些学者说,知识将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在工业和课堂的形式展现,并在生产中实现知识资本的投入和资本的优化。

知识价值的不完全的表述,混淆了知识的价值与知识的使用价值。知识的价值应该说是知识本身内在的,而知识使用过程中体现的经济价值,仅是知识被消费的一种表现,是知识产品投入生产后,知识价值实现转移,使新产品增值过程中的一种形式。再者,知识的学术价值,也是知识使用的形式之一,表现了其在一定领域中的使用性、创作性。

在这个生产力发展,经济腾飞的时代,知识成为时代的主流,一个崭新的知识文明时代即将来临。在这个时代,知识不仅将会成为最有价值的商品,也将如一些学者所说,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产业――知识产业,形成拥有知识的知识阶级,并在生产中实现知识资本的投入,以进行最优的生产活动。

参考文献:

[1]资本论.

[2]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

[3]1996年科学、技术和产业声望.

[4]知识价值新论.

[5]商业时报.

[6]知识就是价值.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篇8

[关键词]知识经济 就业增长 经济增长 知识创新

一、传统就业增长理论的主要缺陷

传统就业增长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是:影响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是市场机制还是政府政策,这些因素是如何影响就业增长的,工资率、通货膨胀率是否会对就业增长产生影响以及如何产生影响等。尽管对就业增长的影响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发挥作用的方式有着不同的理解,但是传统理论在分析就业增长问题上有―个共同点:认为就业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研究就业增长问题必须以经济增长为中心。也就是说,影响就业增长的最主要因素是经济增长。但是传统就业增长理论是以工业社会为出发点的,而工业社会的经济增长理论则把资本的积累看作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认为,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唯一原因。因此不断地增加资本投资,即保证经济增长,也是保证就业增长的唯一支撑。不过,这里所讲的资本投资主要是指物质资本投资,如机器、设备、厂房、建筑物、交通运输设施等方面的投资。由于物质资本投资存在着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因此其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推动作用是有一定限度的。同时,工业社会的生产规律强调对产品的大规模复制,强调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技术进步表现为资本的有机构成不断提高,呈现资本替代劳动的趋势,因此,从长期趋势看,就业增长的前景并不乐观。也就是说,传统就业增长理论的致命缺陷在于无法解释就业增长的长期趋势,面对知识经济社会出现的资本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进步速度不断加快的新局面,更是无法回答知识经济条件下能否实现就业增长,以及如何实现就业增长的问题。

二、知识经济的基本特征

按照经合组织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1996)一文中的定义,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主要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

1、知识经济是一种可持续经济

工业经济对自然资源高度依赖,随着这些自然资源逐渐耗竭和稀缺,这些资源的使用成本将大大增加,经济的可持续性也将受到影响。知识经济是一种自然资源节约型经济,知识经济的发展能够摆脱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主要靠知识资本的投入促进经济增长。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知识资本的投入,大量高新技术的使用,能够替代和节约稀缺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优化生产要素的组合,降低经济发展对稀缺性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从而有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另外,知识经济也是一种资源开发型经济,随着人类社会所拥有的自然和社会知识的迅速增加,人类对自然和社会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人类将开发出更多更经济的自然资源。

2、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资本型经济

在知识经济社会,起主导作用的不再是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所注重的物质资本,而是知识资本。工业经济使生产资料和人力资本高度分离,而在知识经济社会则呈现两者一体化的趋势。知识经济时代的战略性资源是知识资本。

3、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产品型经济

工业经济所生产的产品主要是物质产品,物质产品对稀缺性资源的依赖性比较大,随着稀缺资源的耗竭,这类产品的供给将会受到限制。知识经济所生产的是知识产品,产品中的知识是可以重复使用的,这些知识并没有因为产品的出售而丧失,而知识产品则不存在生产的制约因素,使得知识产品有可能大量生产和迅速扩散,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典型产品。

4、知识经济是一种知识分配型经济

在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和信息越来越丰富,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在知识经济社会中,占有知识和利用知识的能力将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重要依据。

三、知识经济对传统就业增长理论的挑战

1、失业与通货膨胀的替代关系消失。菲利普斯曲线失效

上世纪90年代的美国经济出现了高经济增长、低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同时存在的现象,连续近10年的时间,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都是朝着同一方向变动。因此,许多经济学家以美国20世纪90年代的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数据为依据,认为菲利普斯曲线已经不适用于新的经济时代。他们从知识经济的边际收益递增性、信息技术产品及服务的价格变动趋势、互联网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等方面进行分析,认为传统的经济理论在知识经济面前显得苍白无力,菲利普斯曲线已经失效。

2、知识资本成为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资本在经济增长中处于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知识经济需要大量的知识资本的投入,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的基础。所谓知识资本是相对传统的物质资本而言的,是指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所有无形资源的总和。最早提出知识资本这―概念的是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他于1969年首次提出知识资本概念,他认为知识资本不只是一种静态的无形资产,而且是一种思想形态的过程,是一种达到目的的方法。美国学者托马斯・斯图尔特于1997年提出了知识资本的“H-S-C”结构,即企业的知识资本价值体现在企业的人力资本、结构资本和客户资本三者之中。从知识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关系来看,知识资本的提出是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深化的结果。为了解释经济增长之谜,经济学家们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进行了长期的研究,由舒尔茨、贝克尔等人提出并建立了人力资本理论。在对人力资本理论展开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发现,同样作为人力资本,智力因素比体力因素更具有增值作用,智力因素是财富增长的主要源泉,在经济增长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在知识经济的发展过程中,许多知识型企业的市场价值比其账面资本价值要高出很多,知识型企业市场价值增值的主要原因在于其巨额的无形资产价值。因此,人们将这部分能够为企业带来市场价值增值的无形资本称为知识资本。在对知识经济的研究中,知识资本的提出很好地解释了知识经济发展的动力问题。

当我们进入21世纪的时候,曾被称为信息社会或后工业社会的知识经济时代已经来到我们身边,而推动这个时代到来的力量正是知识资本。世界经济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展形态也随之由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转化。知识资本是知识经济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力量。在这个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飞跃的新时代,国家之间、企业之间的竞争也从有形的物质产品的竞争转向无形的技术、智能与知识的竞争。产品中的技术、知识含量成了竞争的基础和决胜的关键。因此,无论是国家还是企业,都纷纷将知识资本的投入、获得与应用作为自己的战略法宝,知识资本成了知识经济时代竞争的焦点。工业经济时代是以物质资本为主导的时

代。工业经济的发展,强调资本的积累和投资,强调对自然资源的控制和利用。资本家主要依靠对资金、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控制来积累财富,在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理论方面强调资本的主导作用。资本在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中处于核心地位。如著名的哈罗德一多马模型认为,资本的不断形成是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唯一原因。该模型认为,通过投资可以增加就业和有效需求,引起企业生产能力扩大,导致下期供给大于需求,为了弥补需求缺口,就需要更多的资本。因此,不断地增加投资,是保证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的唯一源泉。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知识资本主为导的时代,知识经济不再依靠对稀缺资源的占有,物质资本的数量、规模不再是市场竞争中决定胜负的关键。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一切都以知识为中心,知识经济的资源基础是智力资源和知识,经济增长和就业增长依赖于知识的创新、传播和利用。知识资本成为最重要的资源和创造物质财富的源泉,是影响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主要因素。

3、内涵式就业增长成为主要就业增长方式

传统的工业经济是以数量扩张型和粗放的速度型为主体的经济,它对增加直接就业的作用明显,但潜力有限,甚至在出现前所未有的高经济增长和高投资增长时,也不能带来相应的、较高的就业增长,就业增长弹性系数较低。而知识经济是质量提高型和高度集约型的新型经济,它对增加直接就业的作用,对增加关联就业的作用明显,潜力无限。在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就业增长理论强调以外延式就业增长为取向,即通过刺激物质生产和投资要素扩张,由生产规模的扩大带动劳动就业量的扩大。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就业增长转变为以内涵式就业增长为取向,即依靠人的智力资源和脑力劳动,通过知识的生产、分配、传播和利用及其关联产业的发展带动劳动力就业量的扩大。有学者认为,在就业增长由外延式向内涵式转变的过程中,国家扮演着重要角色,国家可以通过加速知识经济发展进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传播过程中不断创造出新的产品、新的服务、新的市场,从而引起内涵式就业机会的增加。在知识经济时代,要解决劳动就业问题,必须走内涵式就业增长之路,这样,才能在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前提下,有效创造就业机会。

4、知识生产领域成为吸收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

农业经济时代,人类把自身的生存需要放在首位,以食物生产为基础的农业是一切生产的前提,因此,劳动者大多沿袭小农经济的自然就业方式,依靠人力或畜力在土地上从事传统的农业生产,第一产业是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工业经济时代,在产业革命的推动下和市场化的拉动下,以机器的机械力量帮助人的体力劳动并越来越多地取代人的体力劳动,导致越来越多的劳动者依靠机械力从事生产,从而拓宽了劳动者的就业领域,劳动就业^、口的增长和就业结构的变化使工业成为吸纳社会劳动力就业的主渠道。知识经济时代,大批新兴的知识密集型产业的兴起和部分传统产业的衰落,使依靠智能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劳动力需求越来越多,大量以体力劳动为主的传统就业岗位“消亡”,从而引发一场就业危机,其特点是知识结构性失业人口不断增加。也就是说,在知识经济时代,依靠智能从事知识生产和传播的就业者越来越占据有利地位,而劳动力从知识含量低的主导产业部门向知识含量高的高科技产业以及以知识为基础的服务业大规模流动。从根本上实现了就业结构的升级。在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直接在车间从事生产的工人,逐步被机器取代,占劳动力的比例不断下降;另一方面,劳动力市场对有高度熟练技能的知识型劳动力的需求日益增加,就业机会增加。美国是知识经济的先锋,美国高科技行业每年提供几十万个高薪就业机会,同时我国的部级和地方高科技产业开发区也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不过也有学者指出,高技术产业提供的就业机会仍然有限,对人员素质要求又很高,对于解决大量失业问题的直接帮助不是很明显,关键还是要通过大力发展知识服务业来解决就业问题。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篇9

论文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经济理论研究应该以什么样的价值理论为基础,我们的经济实践活动应该以什么样的价值理论作指导,是一个关系社会和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展的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劳动价值理论必然要遇到新的挑战和考验。劳动价值论是在市场经济中产生的,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也必须放到市场经济中去考察。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劳动价值理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因而也就成为政治经济学史上一个长期探究和争辩不已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即1859年问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实现了价值理论史上的重大革命。作者“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有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价值论,包括货币理论在内”。现在,我们要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一起,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史上最新的伟大创举。

因此,我们必须在认识、了解新的挑战和考验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应对,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才能使劳动价值理论实现与时俱进并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去,才能使劳动价值理论成为创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成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

一、劳动价值论面对理论和实践双重挑战的优势和不足

在我们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探索中,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着其他价值理论在理论学术方面、思想观念方面的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消极作用对劳动价值理论双重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在应对挑战中发挥优势。又要分析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薄弱环节。

我们的优势在于:第一,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的价值理论的集结。它是在批判和论战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与时俱进的优良传统和理论品质。第二,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三,我们拥有一支由马克思主义的专家、学者和从事研究、宣传工作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门队伍。第四,广大党员和公务员以及思想文化界的许多人士都是在社会公众中极具影响力的群体,这些群体的整体素质比较高,经过武装和发动就可以成为应对思想观念方面的“争夺战”和“保卫战”的中坚力量。这些优势条件为劳动价值理论赢得这场挑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根本保障。

而我们的不足则主要表现为: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思想观点在传播和普及方面过于薄弱。在面临新的挑战和严峻考验的过程中,可以说除了我们的“专门队伍”以外,广大社会公众,甚至包括我们的“中坚力量”在内,很少有人知道和关心这场挑战的存在和结果。而一些非劳动价值理论的思想观念却不断以各种方式和手段向广大公众渗透着。因此我认为劳动价值理论要全面赢得这场挑战,关键在于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弥补过去的不足,使薄弱环节能够得到改善和加强。

面对来自理论和实践中的这些挑战和考验,我们必须让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优越性发挥出来。就是必须坚持用劳动价值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坚持按它所揭示的基本规律办事,建立和完善既有社会主义特色,又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和运行机制,来规范经济活动的秩序。采取有力的措施来防止和克服自发的盲目的行为,最大限度地限制其消极作用。

二、应对挑战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论的策略

1.应对“取代论”的策略

有人认为,劳动价值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而我们早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阶段,劳动价值理论显然已经过时了,因此主张以所谓新的价值理论来取代劳动价值理论。

对于这种“主张”或者说是“建议”,是在没有弄清劳动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学说大的区别的情况下作出的错误判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简单商品生产出发”研究了劳动形成价值的特性,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市场经济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般基本规律。当他们“从这个基础出发进到资本”研究之后,发现并创立了揭露资产阶级残酷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的剩余价值学说。

如果说劳动价值理论是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基本规律的理论,那么只要是实行市场经济,劳动价值理论就不存在“过时”。马史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完全可以应用与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中去。

2.应对“多元论”的策略

这里所讲的“多元论”的观点,是指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观点即劳动价值的“一元论”而不同的一些观点。

近年来社会上比较流行并对公众的思想观影响较大的“多元论”的观点主要是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都能创造价值的观点、“物化劳动”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和科学技术等知识要素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这些观点的共同特征是: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同时又认为别的要素也能够创造价值;价值实际上是劳动与其他要素共同创造的。

“物化劳动”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费尽周折把“物化劳动”绕道成了创造新价值的劳动,并以此来证明新价值是这两种相同的劳动的物化,既表明了“物化劳动”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又标榜了这种观点归根到底还是坚持了所谓的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而科学技术等知识要素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则借助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强劲东风。在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和贡献,在科学性劳动创造价值这两方面的掩护下,把以物的形成加入到生产过程的科学知识含量较高的机器设备、自动化设施甚至是“无人”工厂等都列入了价值创造者的行列,并断言这些东西将成为价值的主要来源。

劳动经济学知识点篇10

论文摘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的经济理论研究应该以什么样的价值理论为基础,我们的经济实践活动应该以什么样的价值理论作指导,是一个关系社会和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原则问题。坚持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理论,深化对劳动价值理论的研究和认识,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时展的要求。在具体实践中,劳动价值理论必然要遇到新的挑战和考验。劳动价值论是在市场经济中产生的,劳动价值论的发展也必须放到市场经济中去考察。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劳动价值理论,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选择。

价值理论是经济学说的理论基础,因而也就成为政治经济学史上一个长期探究和争辩不已的课题。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之一即1859年问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第一分册实现了价值理论史上的重大革命。作者“在这部著作中第一次有系统地阐述了马克思的价值论,包括货币理论在内”。现在,我们要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有机地结合一起,要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是社会和经济发展史上最新的伟大创举。

因此,我们必须在认识、了解新的挑战和考验的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积极应对,才能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客观实际,才能使劳动价值理论实现与时俱进并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中去,才能使劳动价值理论成为创建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成为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活动的思想基础。

一、劳动价值论面对理论和实践双重挑战的优势和不足

在我们把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结合在一起的探索中,劳动价值理论面临着其他价值理论在理论学术方面、思想观念方面的以及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中消极作用对劳动价值理论双重挑战。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既要看到自己的优势,在应对挑战中发挥优势。又要分析存在的不足,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薄弱环节。

我们的优势在于:第一,劳动价值理论是科学的价值理论的集结。它是在批判和论战中创立和发展起来的。它具有与时俱进的优良传统和理论品质。第二,劳动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说的重要理论基础,而坚持马克思主义又是我们的一项基本原则。第三,我们拥有一支由马克思主义的专家、学者和从事研究、宣传工作的专业人员组成的专门队伍。第四,广大党员和公务员以及思想文化界的许多人士都是在社会公众中极具影响力的群体,这些群体的整体素质比较高,经过武装和发动就可以成为应对思想观念方面的“争夺战”和“保卫战”的中坚力量。这些优势条件为劳动价值理论赢得这场挑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根本保障。

而我们的不足则主要表现为:劳动价值理论的基本知识和思想观点在传播和普及方面过于薄弱。在面临新的挑战和严峻考验的过程中,可以说除了我们的“专门队伍”以外,广大社会公众,甚至包括我们的“中坚力量”在内,很少有人知道和关心这场挑战的存在和结果。而一些非劳动价值理论的思想观念却不断以各种方式和手段向广大公众渗透着。因此我认为劳动价值理论要全面赢得这场挑战,关键在于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弥补过去的不足,使薄弱环节能够得到改善和加强。

面对来自理论和实践中的这些挑战和考验,我们必须让社会主义的自觉性和优越性发挥出来。就是必须坚持用劳动价值理论来指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坚持按它所揭示的基本规律办事,建立和完善既有社会主义特色,又有利于市场经济发展的法律、制度和运行机制,来规范经济活动的秩序。采取有力的措施来防止和克服自发的盲目的行为,最大限度地限制其消极作用。

二、应对挑战维护社会主义社会劳动价值论的策略

1.应对“取代论”的策略

有人认为,劳动价值理论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而我们早巳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阶段,劳动价值理论显然已经过时了,因此主张以所谓新的价值理论来取代劳动价值理论。

对于这种“主张”或者说是“建议”,是在没有弄清劳动价值理论与剩余价值学说大的区别的情况下作出的错误判断。马克思主义创始人从“简单商品生产出发”研究了劳动形成价值的特性,创立了劳动价值理论,揭示了市场经济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一般基本规律。当他们“从这个基础出发进到资本”研究之后,发现并创立了揭露资产阶级残酷剥削无产阶级的秘密的剩余价值学说。

如果说劳动价值理论是关于市场经济的一般基本规律的理论,那么只要是实行市场经济,劳动价值理论就不存在“过时”。马史思主义的劳动价值理论完全可以应用与社会主义社会,可以发展到社会主义市场中去。

2.应对“多元论”的策略

这里所讲的“多元论”的观点,是指与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的观点即劳动价值的“一元论”而不同的一些观点。

近年来社会上比较流行并对公众的思想观影响较大的“多元论”的观点主要是生产过程的各种要素都能创造价值的观点、“物化劳动”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和科学技术等知识要素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这些观点的共同特征是:承认劳动创造价值,同时又认为别的要素也能够创造价值;价值实际上是劳动与其他要素共同创造的。

“物化劳动”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费尽周折把“物化劳动”绕道成了创造新价值的劳动,并以此来证明新价值是这两种相同的劳动的物化,既表明了“物化劳动”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又标榜了这种观点归根到底还是坚持了所谓的活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

而科学技术等知识要素能够创造价值的观点则借助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强劲东风。在科学技术对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和贡献,在科学性劳动创造价值这两方面的掩护下,把以物的形成加入到生产过程的科学知识含量较高的机器设备、自动化设施甚至是“无人”工厂等都列入了价值创造者的行列,并断言这些东西将成为价值的主要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