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的农村工作基本常识十篇农业的农村工作基本常识十篇

农业的农村工作基本常识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3:16

农业的农村工作基本常识篇1

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眼于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有计划地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科技常识和文明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以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为建设现代化山水园林城镇提供有效的知识、信息、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持。

2、基本目标:通过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精神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知识,了解党和国家关于“三农”问题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学会和掌握1-2种实用技术或从业技能,及时掌握有关农民致富的新经验、新信息,了解常用的经营管理和科普、文化、卫生知识,熟悉文明常识,努力培养大批有觉悟、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村劳动者和各类实用人才。

二、教学内容

根据我镇农村实际,本着系统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和“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主要安排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国内外农业介绍、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经营管理、市场信息、致富经验、农村卫生、计划生育、科普知识、文化体育、公民道德和影视戏剧欣赏等14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具体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是:

1、政治理论

主要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辅导、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的基本知识、组织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党的群众工作、村务公开和**管理、优秀党员干部先进事迹等。

2、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党和国家有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粮食安全、资源与环保、土地承包、农村费税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农产品流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就业、集体资产管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以及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农村基本法律制度等。

3、国内外农业介绍

主要包括:世界各国农业概况及先进技术、生产模式,世界农产品贸易规则,中国和山东农业概况,山东农业各产业应对入世的对策等。

4、农村实用技术

主要包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地瓜、水稻等大田作物优质新品种栽培及产品加工技术;蔬菜新品种优质高产技术和无公害生产、大棚蔬菜生产、蔬菜加工储藏技术;苹果、梨、枣、桃、板栗、核桃、樱桃、葡萄、银杏等优质果品高产栽培技术和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果品加工保鲜技术;猪、牛、羊、鸡、鸭、驴、肉食鸽、兔等畜禽新品种养殖技术和疾病防疫、畜产品加工储藏技术;淡水养殖、混养等水产养殖加工技术;蝎子、黄粉虫、狐狸、貂、鸵鸟、鹿等野生动物养殖技术;牡丹、月季、玫瑰等花卉栽培和切花保鲜、盆景艺术、插花艺术及市场销售技术;林种苗木、平原和荒山绿化、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珍稀植物种植及木材加工技术;金银花、西洋参、天麻等药材栽培技术;山东绿茶生产、加工技术及茶艺;节水灌溉、农业机械化、农村电工等农业工程技术;沼气、秸秆、太阳能等农村能源利用技术。

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

主要包括:农民进城务工须知;建筑工人操作技能;居室装饰装修技能;编织(柳编、麦秸编织等)、刺绣、剪纸、结艺等手工制作技能;营业员、医院护工、保育员、烹饪、服装剪裁、美容美发、保健按摩和餐饮、旅游、宾馆等服务技能,社区服务、家政服务技能;常用家用电器的维修技能;非机动车、机动车(摩托车、农用机动三轮、货车等)驾驶、保养与维修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等。

6、农村经营管理

主要包括:农村综合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企业管理及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统计和商务活动的基本知识等。

7、市场信息

主要包括:主要农产品市场行情,农用物资供求信息,用工信息,农村家庭日用品购买信息,农产品及农用物资市场供求分析,农产品、农用物资质量鉴别和认证等。

8、致富向导

主要包括: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经验、方法,农民致富的做法、门路,各地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发展精品特色农业和龙头企业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农民投资理财基本知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典型经验等。

9、科普知识

主要包括: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基本科学知识;自然资源状况、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减灾基本知识,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科学常识,当代科学技术成就与现代农业科技革命,反对xx、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三、组织形式和有关要求

1、及时节目预告。村远程教育管理机构通过广播、公示栏等多种形式公布节目单,适时进行预告。

2、采用多种形式授课。课程主要采取本校教师专题辅导、案例分析、操作示范、影视剧等表现形式,力求通俗易懂、寓教于乐,使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喜闻乐见。

3、多形式开展教学辅导。根据教学计划和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需求,远程教育工作人员将结合上级部门的培训计划,组织科技下乡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学辅导。利用科技教学示范实验基地,充分发挥科技人员和致富能手的作用,通过现场指导、典型示范等途径帮助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解决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学效果。

农业的农村工作基本常识篇2

1、基本情况

(1)农村基本政策培训。根据赣市办字[20*]42号文件的要求,由中共*市委、*市人民政府主办,*市农业局承办的第四至第六期农村基层干部农村基本政策培训于20*年11月19日至28日在*举办。20*年的农村基本政策培训是20*年培训的延续,培训对象是没有参加20*年培训的另一半县乡两级分管农业农村工作的领导和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骨干。培训分三期在*宾馆举行,计划培训人数*人,实到*人,参训率*。同时,各县(市、区)也根据赣市办字[20*]42号文要求积极开展了农村基本政策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工作。20*年,我市县级共举办基本政策培训班40期次,培训干部*人次。农村基本政策培训的主要内容是:①中央、省、市有关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规定;②农村土地承包政策;③农民负担政策;④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基本知识;⑤农业产业化及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有关知识。

(2)农村财务会计人员培训。根据省农业厅《关于印发<全省农村财务会计人员培训工作方案>的通知》(赣农字[20*]14号)要求,我市及时下发了《关于下达全市农村财务会计人员指导性培训计划的通知》(赣市农管[20*]6号)对该项工作进行了布置。各县(市、区)也相继发文进行了详细的布置,并举办了培训。20*年,全市共培举办农村财务会计人员培训班52期次,培训农村财务会计人员*人次,其中:市本级举办培训班3期次,培训人员*人次;县级举办培训班49期次,培训人员*人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①农村集体财务管理和集体资产管理法律、法规、政策,新《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村级财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的有关政策;②集体财务会计业务知识;③新旧会计制度的衔接办法及调账技巧;④财务管理电算化和农村管理信息化知识;⑤农村集体经济审计知识等。

2、成绩和经验

(1)取得的成绩有:①提高了贯彻各项农村政策的自觉性。农村基本政策培训,在内容上注重全面性和系统性,教师授课兼顾了理论性与实践性,整个培训指导性和针对性都很强。学员们普遍反映在以往的工作中,是上级怎么说就怎么做。只知道该做什么,却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通过农村基本政策的培训,使参训学员进一步弄懂弄通了政策的精神,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但知道该做什么,还能清楚地知晓为什么要这样做,怎样才能做得更好,增强了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创造性及贯彻各项农村政策的自觉性。②激发了学习各项农村政策的热情。农村基本政策代表党对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主张,是党对农村工作规律性的总结,有其自身的系统性。此次培训,使各地领导干部充分认识到学习农村政策的重要性,激发了他们学习农村政策的热情。学员们纷纷表示,回去后一定要加强学习,继续提高,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提升,在落实党的农村政策中将所学知识进一步“升华”。③提升了基层干部的政策水平。通过省、市专家对党和国家的各项农村政策的系统、全面讲解和培训班印发的辅导教材的学习,广大基层干部加深了对农村政策的理解,对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认识,提高了贯彻执行农村政策的能力。学员们普遍反映,通过培训,丰富了知识,开拓了视野,增强了他们做好农村工作,发展农村经济的信心。④强化了农村会计业务人员的素质和能力,贯彻落实了新《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通过农村财务会计人员培训,极大地强化了广大农村会计人员对农村财务管理、审计、电算化知识,特别是新《村集体经济

组织会计制度》的掌握和运用。⑤树立了农业部门的良好形象,提高了农经部门的地位,激发了基层农经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各地一致反映,通过这种大规模的培训,特别是农村农村政策培训,县乡两级领导对“三农”的重视提高了,对农经部门的职责更明了。各地还普遍反映,经过这样的培训之后,各地的农经工作也更好开展了,领导的支持程度提高了。

(2)得到的经验有:①领导重视,部门配合是办好培训的前提和保证。开展农村基本政策培训必须主动争取领导的支持和有关部门的配合。一是年初我们就将培训事项向市委农工部和市委组织部进行了汇报,他们都非常支持和配合;二是起草了培训经费请示报告,并得到了市委农工部的同意和批准;三是在师资和教材等方面,我们得到了省农经处的大力支持,省处领导还亲临*给学员授课。②积累了经验,掌握方法,促进了工作。我市的培训工作,多次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评价,也得到了省处领导的称赞,这些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各级及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配合,得益于市农业局充分的组织和准备工作,得益于市农业局特别是农经科做了大量的工作。培训举办前我们就聘请和准备了多位农村基本政策方面的专家领导为授课老师,编印了内容丰富并切合实际的培训教材。培训期间,从报到、上课、考勤、吃饭、住宿到人员的接待等各方面,会务组都安排有专人负责,确保了整个培训期间有人管事,有人做事。

3、问题与不足

(1)培训经费紧张,学员积极性不高。

不少地方反映培训中存在经费紧张的问题,主要有:一是县财政拨付经费不足,组织培训难;二是上级拨付的经费有限,缺口较大;三是有些乡镇农经干部参训费用乡镇政府不解决,只好由举办单位垫付;四是少数经济薄弱的村无法支付参训费用,导致一些村的村会计不能按时参训。

(2)少数地方和单位对参训事项重视不够。主要表现在:少数地方没有把培训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上级的培训通知不够重视,不及时传达上级文件精神和要求,对组织人员参训不够严格认真及时等。

二、审计工作开展情况

1、基本情况

(1)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今年是村干部换届选举年,根据《关于做好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的通知》(农经办[20*]12号)和《村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专项审计工作方案》(赣农字[20*]76号),我市在全市范围内广泛开展了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据各地上报数字,20*年我市全市应审计3507村,现在已完成审计有3233村,正在审计的有246村,未开展审计的有28村。审计的主要内容是:①农村经济责任目标完成情况;②财经法纪执行情况;③集体资产处置;④债权、债务管理;⑤集体山林、水塘等发包、承包;⑥专项资金管理;⑦财务公开;⑧群众关注和反映强烈的其它问题。

(2)农民负担专项审计。农民负担审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一是村级转移支付资金是否到位,是否按照规定用途使用,是否落实农村订阅报刊费用“限额制”,是否取消村级招待费;二是“一事一议”筹资是否经村民会议讨论通过,是否按政策规定程序报批备案,是否按筹资范围开展筹资,是否突破限额,是否按照规定用途使用资金;三是涉农行政事业性收费是否在规定环节、范围和标准内收取,特别是在农民建房、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外出务工、计划生育等方面是否存在乱收费问题;四是涉农经营服务性收费是否按自愿、公平、等价相符原则收费,特别是在农业供水、农村居民生活用电、畜禽防疫、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方面是否存在乱收费问题;五是税费改革后

乡村有无发生新的债务或借口偿还债务增加农民负担,是否向农民收缴农村税费改革前的尾欠。

今年,我市对*个20*年审批的“一事一议”进行了审计,没有查出违纪违规使用资金的现象;在农民外出务工检查中查出乱收费行为*起,查出违纪资金*万元,责令清退*万元,处分5人;在农民建房收费检查中查出乱收费行为*起,查出违纪资金*万元,责令清退*万元,处分1人。

2、问题与建议

(1)发现的主要问题有:①少数部门对干部任期和离任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重视不够。少数地方没有从讲政治的高度来认识经济责任审计的重要意义,没有真正认识到经济责任审计是加强干部监督管理,促进依法行政、依法治国的重要举措。②人员配备和经费保障等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农村干部任期和离任审计与农民负担专项审计一直是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的基本职责,是法律、法规赋予农村经营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之一,可是长期以来,县乡两级农经现状影响了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主要存在的问题是:一是农村经营管理部门人员配备不够,有的乡镇甚至没有配备专门的农经干部,或者被抽调去搞其它中心工作;二是经费难保障,没有专门的办公经费。③审计法律、法规不够完善。在实践的审计工作中,很多地方经常抱怨说在农民负担等审计工作中不知道应该遵循那些具体的法律、法规,在审计处理很多问题的时候很难把握尺度。④审计质量有待提高,审计程序有待进一步规范。

(2)因此我们建议:①建立健全农村审计的法律、法规。适应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尽快出台农村集体经济审计法律、法规,使农村审计有法可依,有章可循,确保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真正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树立农村审计的权威性和稳定性。②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同心协力,共同做好审计工作。③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和能力。

三、下步工作计划与打算

农业的农村工作基本常识篇3

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眼于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有计划地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科技常识和文明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以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为建设现代化山水园林城镇提供有效的知识、信息、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持。

2、基本目标:通过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精神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知识,了解党和国家关于“三农”问题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学会和掌握1-2种实用技术或从业技能,及时掌握有关农民致富的新经验、新信息,了解常用的经营管理和科普、文化、卫生知识,熟悉文明常识,努力培养大批有觉悟、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村劳动者和各类实用人才。

二、教学内容

根据我镇农村实际,本着系统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和“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主要安排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国内外农业介绍、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经营管理、市场信息、致富经验、农村卫生、计划生育、科普知识、文化体育、公民道德和影视戏剧欣赏等14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具体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是:

1、政治理论

主要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辅导、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的基本知识、组织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党的群众工作、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优秀党员干部先进事迹等。

2、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党和国家有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粮食安全、资源与环保、土地承包、农村费税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农产品流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就业、集体资产管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乡镇企业发展、小城镇建设、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以及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农村基本法律制度等。

3、国内外农业介绍

主要包括:世界各国农业概况及先进技术、生产模式,世界农产品贸易规则,中国和山东农业概况,山东农业各产业应对入世的对策等。

4、农村实用技术

主要包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地瓜、水稻等大田作物优质新品种栽培及产品加工技术;蔬菜新品种优质高产技术和无公害生产、大棚蔬菜生产、蔬菜加工储藏技术;苹果、梨、枣、桃、板栗、核桃、樱桃、葡萄、银杏等优质果品高产栽培技术和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果品加工保鲜技术;猪、牛、羊、鸡、鸭、驴、肉食鸽、兔等畜禽新品种养殖技术和疾病防疫、畜产品加工储藏技术;淡水养殖、混养等水产养殖加工技术;蝎子、黄粉虫、狐狸、貂、鸵鸟、鹿等野生动物养殖技术;牡丹、月季、玫瑰等花卉栽培和切花保鲜、盆景艺术、插花艺术及市场销售技术;林种苗木、平原和荒山绿化、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珍稀植物种植及木材加工技术;金银花、西洋参、天麻等药材栽培技术;山东绿茶生产、加工技术及茶艺;节水灌溉、农业机械化、农村电工等农业工程技术;沼气、秸秆、太阳能等农村能源利用技术。

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

主要包括:农民进城务工须知;建筑工人操作技能;居室装饰装修技能;编织(柳编、麦秸编织等)、刺绣、剪纸、结艺等手工制作技能;营业员、医院护工、保育员、烹饪、服装剪裁、美容美发、保健按摩和餐饮、旅游、宾馆等服务技能,社区服务、家政服务技能;常用家用电器的维修技能;非机动车、机动车(摩托车、农用机动三轮、货车等)驾驶、保养与维修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等。

6、农村经营管理

主要包括:农村综合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企业管理及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统计和商务活动的基本知识等。

7、市场信息

主要包括:主要农产品市场行情,农用物资供求信息,用工信息,农村家庭日用品购买信息,农产品及农用物资市场供求分析,农产品、农用物资质量鉴别和认证等。

8、致富向导

主要包括: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经验、方法,农民致富的做法、门路,各地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发展精品特色农业和龙头企业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农民投资理财基本知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典型经验等。

9、科普知识

主要包括: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基本科学知识;自然资源状况、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减灾基本知识,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科学常识,当代科学技术成就与现代农业科技革命,反对、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10、农村卫生

主要包括:“非典”、艾滋病、乙肝、肺结核等传染病防治知识,生活卫生习惯、健身体育、远离(包括烟草)等健康常识,食物营养、饮用水卫生、村宅环境卫生、畜禽卫生管理等环境卫生常识,地方病预防,用药常识,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煤气中毒、外伤骨折、呼吸(心跳)骤停、意外伤害等急救常识,针灸、推拿、按摩、食疗食补和中药煎熬、服用、存放等中医中药知识。

11、计划生育

主要包括: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宣传教育,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我国、我省和我市人口状况分析,优生优育知识,两性生殖健康和性病防治知识,避孕方法和知情选择指导,儿童保健与优教,新型生育文化和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等。

12、文化体育

主要包括: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山东历史、齐鲁名人、章丘历史文化、章丘党史、名胜古迹、乡俗民情、民间艺术,国外风情、国外艺术、中外名著欣赏、体育健身常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文化旅游和文化娱乐等。

13、公民道德

主要包括:公民道德守则和乡规民约、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移风易俗、乡村新风、法制在线和文明村镇、文明户建设和“四五”普法宣传等。

14、乡村剧场

主要包括:传统影视、戏曲、歌曲和反映农村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地方戏曲及曲艺、音乐欣赏、书法艺术等。

三、课程形式和传输方式

1、授课形式。课程主要采取知识讲座、专家访谈、专题辅导、案例分析、操作示范、在线辅导和影视剧等表现形式,力求通俗易懂、寓教于乐,使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喜闻乐见。

2、传输方式。中央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节目,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和辅助教学网站传输。山东省教学内容,主要通过山东教育电视台卫星专用频道进行ip数据、文件包和流媒体节目广播,辅助以教学网站的教学辅导。省卫星频道每天早8点至晚11∶30点进行广播,其中,ip文件包节目隔日充实更新一次内容,ip流媒体节目每天分上午、下午和晚上3个时段滚动播出。各接收站点只要定时开机,就能接收到所有节目。

四、教学组织管理

1、节目预告。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定期编排卫星播出节目,通过卫星、教学网站、简报等形式公布。我镇将通过印发材料,定期进行节目预告。

2、多形式开展教学辅导。根据教学计划和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需求,省里组织专家,通过ip电视、网站、热线电话等渠道,开展在线答疑、讨论交流,组织科技下乡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学辅导。**市通过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学辅导队伍,定期组织辅导教师收听收看中央和省教学节目,并根据农村党员的需要,选择重点课程,下乡进村,开展教学辅导活动。镇上将充分发挥农民科技人员、致富能手和各类科技示范基地的作用,帮助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解决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增强教学效果。

农业的农村工作基本常识篇4

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作计划【1】

按照省、市、县委关于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总体部署,根据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大纲要求,针对我乡农村党的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及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需求,特制订本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和教学目标

1、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着眼于全面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科技文化素质和带头致富、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能力,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有计划地对农村党员干部进行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实用技术、科技常识和文明道德等方面的教育,以建立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为建设现代化山水园林城乡提供有效的知识、信息、技术服务和人才支持。

2、基本目标:通过开展现代远程教育,使广大农村党员干部掌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要精神和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知识,了解党和国家关于三农问题的相关政策和法规,学会和掌握1-2种实用技术或从业技能,及时掌握有关农民致富的新经验、新信息,了解常用的经营管理和科普、文化、卫生知识,熟悉文明常识,努力培养大批有觉悟、懂科技、善经营、会管理的新型农村劳动者和各类实用人才。

二、教学内容

根据我乡农村实际,本着系统性、原则性和灵活性相结合和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主要安排政治理论、政策法规、国内外农业介绍、农村实用技术、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经营管理、市场信息、致富经验、农村卫生、计划生育、科普知识、文化体育、公民道德和影视戏剧欣赏等14个方面的教学内容。具体课程设置和时间安排是:

1、政治理论

主要包括: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辅导、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党的基本知识、组织工作、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农村基层政权建设、党的群众工作、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优秀党员干部先进事迹等。

2、政策法规

主要包括:党和国家有关三农问题的重大决策,粮食安全、资源与环保、土地承包、农村费税改革和减轻农民负担、农产品流通、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及就业、集体资产管理、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乡乡企业发展、小城乡建设、扶贫开发等方面的政策法规,以及国家基本法律制度、农村基本法律制度等。

3、国内外农业介绍

主要包括:世界各国农业概况及先进技术、生产模式,世界农产品贸易规则,中国和山东农业概况,山东农业各产业应对入世的对策等。

4、农村实用技术

主要包括:小麦、玉米、棉花、花生、大豆、地瓜、水稻等大田作物优质新品种栽培及产品加工技术;蔬菜新品种优质高产技术和无公害生产、大棚蔬菜生产、蔬菜加工储藏技术;苹果、梨、枣、桃、板栗、核桃、樱桃、葡萄、银杏等优质果品高产栽培技术和品种改良、病虫害防治、果品加工保鲜技术;猪、牛、羊、鸡、鸭、驴、肉食鸽、兔等畜禽新品种养殖技术和疾病防疫、畜产品加工储藏技术;淡水养殖、混养等水产养殖加工技术;蝎子、黄粉虫、狐狸、貂、鸵鸟、鹿等野生动物养殖技术;牡丹、月季、玫瑰等花卉栽培和切花保鲜、盆景艺术、插花艺术及市场销售技术;林种苗木、平原和荒山绿化、森林病虫害防治、森林防火、珍稀植物种植及木材加工技术;金银花、西洋参、天麻等药材栽培技术;山东绿茶生产、加工技术及茶艺;节水灌溉、农业机械化、农村电工等农业工程技术;沼气、秸秆、太阳能等农村能源利用技术。

5、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

主要包括:农民进城务工须知;建筑工人操作技能;居室装饰装修技能;编织(柳编、麦秸编织等)、刺绣、剪纸、结艺等手工制作技能;营业员、医院护工、保育员、烹饪、服装剪裁、美容美发、保健按摩和餐饮、旅游、宾馆等服务技能,社区服务、家政服务技能;常用家用电器的维修技能;非机动车、机动车(摩托车、农用机动三轮、货车等)驾驶、保养与维修技能;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等。

6、农村经营管理

主要包括:农村综合管理、农民负担监督管理、农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企业管理及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统计和商务活动的基本知识等。

7、市场信息

主要包括:主要农产品市场行情,农用物资供求信息,用工信息,农村家庭日用品购买信息,农产品及农用物资市场供求分析,农产品、农用物资质量鉴别和认证等。

8、致富向导

主要包括: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经验、方法,农民致富的做法、门路,各地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发展精品特色农业和龙头企业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农民投资理财基本知识,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民从事二、三产业的典型经验等。

9、科普知识

主要包括:物质科学、地球科学、生命科学等领域的基本科学知识;自然资源状况、生态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减灾基本知识,日常生活及生产中的科学常识,当代科学技术成就与现代农业科技革命,反对、封建迷信和伪科学,崇尚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等。

10、农村卫生

主要包括:非典、艾滋病、乙肝、肺结核等传染病防治知识,生活卫生习惯、健身体育、远离(包括烟草)等健康常识,食物营养、饮用水卫生、村宅环境卫生、畜禽卫生管理等环境卫生常识,地方病预防,用药常识,食物中毒、农药中毒、煤气中毒、外伤骨折、呼吸(心跳)骤停、意外伤害等急救常识,针灸、推拿、按摩、食疗食补和中药煎熬、服用、存放等中医中药知识。

11、计划生育

主要包括: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宣传教育,人口与计划生育政策法规,我国、我省和我市人口状况分析,优生优育知识,两性生殖健康和性病防治知识,避孕方法和知情选择指导,儿童保健与优教,新型生育文化和科学、文明、进步的婚育观念等。

12、文化体育

主要包括:传统文化、民族文化、山东历史、齐鲁名人、章丘历史文化、章丘党史、名胜古迹、乡俗民情、民间艺术,国外风情、国外艺术、中外名著欣赏、体育健身常识、群众体育、竞技体育、文化旅游和文化娱乐等。

13、公民道德

主要包括:公民道德守则和乡规民约、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移风易俗、乡村新风、法制在线和文明村乡、文明户建设和四五普法宣传等。

14、乡村剧场

主要包括:传统影视、戏曲、歌曲和反映农村题材的电影、电视剧、地方戏曲及曲艺、音乐欣赏、书法艺术等。

三、课程形式和传输方式

1、授课形式。课程主要采取知识讲座、专家访谈、专题辅导、案例分析、操作示范、在线辅导和影视剧等表现形式,力求通俗易懂、寓教于乐,使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喜闻乐见。

2、传输方式。中央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节目,通过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和辅助教学网站传输。山东省教学内容,主要通过山东教育电视台卫星专用频道进行ip数据、文件包和流媒体节目广播,辅助以教学网站的教学辅导。省卫星频道每天早8点至晚11∶30点进行广播,其中,ip文件包节目隔日充实更新一次内容,ip流媒体节目每天分上午、下午和晚上3个时段滚动播出。各接收站点只要定时开机,就能接收到所有节目。

四、教学组织管理

1、节目预告。省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中心定期编排卫星播出节目,通过卫星、教学网站、简报等形式公布。我乡将通过印发材料,定期进行节目预告。

2、多形式开展教学辅导。根据教学计划和农村党员干部群众学习需求,省里组织专家,通过ip电视、网站、热线电话等渠道,开展在线答疑、讨论交流,组织科技下乡等活动,有针对性地加强教学辅导。**市通过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教学辅导队伍,定期组织辅导教师收听收看中央和省教学节目,并根据农村党员的需要,选择重点课程,下乡进村,开展教学辅导活动。乡上将充分发挥农民科技人员、致富能手和各类科技示范基地的作用,帮助农村党员干部群众解决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增强教学效果。

3、加强学习组织。各村要根据中央教学大纲和我乡的教学计划,结合本村实际,建立学习制度,并切实抓好落实。要根据农时季节和农村党员干部生产、生活特点,采取集中收看与个别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原则上基层接收站点每月集中收看不少于3次。学习情况纳入农村基层组织三级联创考核体系中。

4、建立教学反馈和评估机制。要充分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技术手段,搞好学习情况检测和信息反馈等工作。基层站点学习收看情况及党员干部群众的学习需求,要及时向上报告。乡上定期对基层接收站点收看情况、管理人员履行职责情况及教学内容的应用情况进行检查,切实将教学工作落到实处,保证教学效果。

农村党员远程教育工作计划【2】

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现代远程教育设备的作用和资源优势,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教育和多媒体教学的研究和推广,让我村能更加充分享受到更好、更优的教育,使我村的教育更大的提高。特制定本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以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进一步统一思想,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工作目标,切实将我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运用到我村基层党组织的群众教育路线等活动中,充分依托整合我村现有的教学资源,建设我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按上级主管部门有关现代远程教育精神和村级工作计划工作指导。

二、主要目标任务和方法

开展我村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工作的总体目标是:建立党员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平台,积极开展党员培训,实现站点教学与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并轨运行,形成科学管理、协调运转、保障有序机制。主要任务是:

(一)加强宣传、营造氛围。采取标语、公开栏、明白纸等形式对开展现代远程教育的目的、意义和方式方法进行宣传,让干部群众了解和接受现代远程教育,为进一步工作的顺利开展营造了浓厚的社会氛围。使广大党员干部统一了思想认识,为搞好现代远程教育扫清了思想障碍。

(二)抓好教学组织活动2017年农村远程教育工作计划2017年农村远程教育工作计划。我村根据上级远教工作安排,结合实际,建立学习制度,做到月有计划、有总结,并切实抓好落实。根据农时季节和农村党员干部生产、生活特点,采取集中收看与个别学习相结合的办法,有针对性地选择学习内容,合理安排学习时间,每月集中学习培训为3次,每次不低于1小时。

(三)健全制度、完善机制。为使党员干部远程教育工作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我们按照乡党委的统一要求,制定了接收站职责、教学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范、设备管理与利用制度等,确保按章操作、规范运行。并健全了三簿一册,即签到、播放、讨论记录簿、信息反馈册,将每次收看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信息反馈等详细进行登记,全面掌握远程教育站点利用情况,有效地提高了使用上的针对性与实效性2017年农村远程教育工作

农业的农村工作基本常识篇5

[关键词]新农村;农民;道德建设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9―2234(2012)02―0070―02

河南省许昌市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市,全市约70%的人口在农村。在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新农村示范区的过程中许昌市一直以来都非常重视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本文主要以此为依托,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试图通过对许昌新农村农民思想道德状况的分析,揭示当代农民思想道德变化的基本态势、特征及引发这种变化的社会深层原因,以期探讨出如何正确引导当代农民思想道德走向,加强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对策和措施,早日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

一、新农村农民道德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道德的内容一般包括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三方面,三者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以下考察新农村农民道德状况也从这三方面展开:

(一)社会公德的调查与分析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新农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入,农民公德风貌有了新的特点:

1.对公共财产的爱护比以往有进步。传统的农村中,农民私心杂念重、目光短浅,村里的公共财产常被破坏或被村民占有己有。这些年,许昌新农村公共设施建设越来越完善,公共财务变多变好,如文化宫、健身广场等场所的设施设备配置都比较好,村民都能自觉爱护,公共财产的使用寿命、完好率等都比较理想。

2.公共场所的举止表现趋于文明。在“日常生活中,以下哪些行为在你周围的人们中经常发生?”的调查中,认为“随地吐痰、擤鼻涕”占25%,“乱扔垃圾、乱泼脏水”的占46%,“高声喧哗、说脏话粗话”的占20%。被调查者对这些提问的回答,实际上是以自己为参照物的,表面上看反映的是“他人”的情况,实质是反映了被调查者的情况。这些数据说明,新农村农民在公共场所表现不文明的现象还一定程度地存在着,其中以“乱扔垃圾”现象为最广泛。但访问调查表明,类似的生活现象还是比以前好多了。

3.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人与自然、与环境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特征之一,通过政府的大力倡导和人们环境意识的自然觉醒,新农村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如在村民代表大会上就有关美化、绿化村庄的表决时,都容易通过;村民一般都愿意参加各种改善环境的公益劳动。在生态环境的保护上,新农村农民的意识也比以往强烈。

4.助人、救人传统有所淡化。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市场观念的确立,人们利益关系变得复杂,从而使一些新农村农民原有的淳朴的爱心和助人思想发生了变化,对不义之恶缺乏起码的正义感和义务感,对他人之难熟视无睹充耳不闻。问卷中,我们设计了这样的提问:“假如有一老人在摔倒在路上,你会毫不犹豫地上前救扶吗?”答卷中87人作了否定回答,占总人数的87%。一半多的人作出这样的回答,体现了农村中一些传统美德正在被人遗忘。对这一问题的跟踪提问显示,一些人不愿意实施救助行为,是因为担心说不清而承担各种责任,也有人认为与自己无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另外,以前,造房子要人帮忙,邻居、亲戚、本家都会来帮,现在叫不到免费的帮工了,说明人们生活中互相帮助的关系大多已被经济关系替代了。

5.法治观念有待加强。遵纪守法是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是形成良好社会公共生活圈必需的基本前提,是社会发展的基本保证。通过最近几年的农村普法活动,许昌市新农村农民的法律意识有了明显提高,为维护农村社会稳定与发展提供了保障。但法制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如新农村农民从事合同制工作,当公司或企业,单方面违约,影响个人切身利益时,在与新农村农民交流中,我们发现,新农村农民认为这样的事是习以为常并可以理解的。单方面违约却被认为可以理解,足以说明新农村农民的法制观念还不够强。

(二)职业道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每个从业人员,不论是从事哪种职业,如教师要遵守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职业道德,医生要遵守救死扶伤的职业道德等等,新农村农民自然也有自己的职业道德。当前农民从业已经从单纯的农业领域走向二、三产业,他们期望在城市里得到更多的尊重,更多的认可,但是,由于社会的歧视和国家体制机制方面的限制,新农村的农民想要获得城里人(严格意义上的)一样的尊严与地位、同等的权利与机会恐怕还需假以时日。

对农民而言,户籍的樊篱决定其法定身份只能是农民;由于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与打拼之地人群生活地位上的差距,农民在心理上往往产生更多的被歧视感和被剥夺感,而我们的社会也习惯于把农民当成随手可得的“廉价劳动力”,对这一点,农民相当反感。各地不时上演的“民工荒”其实主要就是局部地区的局部行业因为达不到民工的期望值而被民工“抛弃”的结果。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民面临着复杂的环境,社会经济生活中缺乏诚信、尔虞我诈的现象,对他们的思想冲击很大,原本“淳朴善良”的农民本性被改造,有时那些负面影响还夸张性地复制在他们身上。这集中反映在一些经商农民乱讨价、以次充好等商业行为中。

不言而喻,城市的发展和繁荣离不开进城农民的付出,更多地尊重和关爱农民,为他们提供最人性化的关怀,让他们更好地留下来,无疑体现了一个城市开放的胸怀和友善的态度,这既是城市的责任更是其发展的内在需求。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城市理应把关注之目更多地投向新农村农民和他们的父辈,以促使他们在工作岗位上认真踏实,遵守有关制度。

(三)家庭道德状况的调查与分析

1.尊老爱幼风气浓厚,但“爱幼”程度甚于“尊老”程度。这几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与有关部门的积极倡导,农村尊老风气浓厚,老年人对自己的晚年生活感到满意。新农村农民家庭面对城市生活的压力,已主动选择独生子女,经济条件又相对宽裕,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在孩子养育上非常重视。

2.邻里纠纷减少,但关系趋于生疏。调查访谈中,我们了解到新农村邻里之间交流沟通少了,问及原因,许多人都以“彼此忙于自己的事务”作答。交流少,是非也少了,农村邻里的纠纷减少,邻里关系比较团结,但以往邻里之间“亲热、客气”等情感因素正在流失。究其原因,我们认为主要有:繁忙的工作、围墙与铁门、电视和网络的普及,这些限制了邻里之间交流的可能性。

3.持家方式勤俭与铺张并存。勤俭持家是中国新农村农民的传统美德,这种美德在当前的新农村农民身上仍随处可见。如新农村农民在衣着、食物购买上还是精打细算;家里配置了空调、热水器等耗电厉害的家电不轻易使用。尽管他们穿得起、吃得起、用得起,但他们还保持着勤俭的本色。另一方面,逢家里有红白喜事的时候,还是喜欢讲点排场。

4.夫妻比较平等,但分居、离婚现象呈上升态势。我国传统的家庭以父子为轴心,由于工业化和现代化在农村的不断拓展,也由于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的比例大幅度提高,婚姻关系在家庭关系中地位明显上升,夫妻之间的关系日趋平等,由于妇女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作用越来越大,妇女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例大大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价值观念的多样化以及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新农村农民中离婚率上升;夫妻分居现象也不少见。

二、对策建议

通过本次问卷调查,我们对河南省许昌市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农民的思想道德建设状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并认识到了问题所在,由此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1.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夯实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加强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农民思想道德素质必须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打牢物质基础,同时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创造性,让农民得到实惠。新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问题,决定因素有很多,但根源在于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和较低的社会保障体系,农村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明显落后于城市。我们要重视和培育内生机制,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加大对“三农”工作的支持力度。

2.加大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效性和常规机制性投入,将精神文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考核范围。调查中我们发现,传统的经费多集中用于农村的文化设施改造,真正用到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经费非常有限,根本无法满足当前农民特别是新农村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并且不能够有持久性和机制性上的保证,往往与涉及到村和镇的经济和政治方面相冲突时,精神文明建设经费就要为其让路。因此,有必要把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事业置于公共财政的常规拨付之下,并把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质量和工作水平纳入到评价标准之中,精神文明建设工作不优,不能评为先进,不能给予奖励。

3.宣传媒体要加大对农民的政治思想教育力度。针对农村精神文化生活目前还比较贫乏单一的现实,媒体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的宣传作用更直接,因而一定要肩负农民思想道德的正确导向责任,要贯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指导思想,要精心组织策划既能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又富有教育意义的节目,规范新农村文化市场。

4.提高农民素质,培育新型农民。一是要抓好农村中小学的学校教育工作,这是培育新型农民的摇篮;二是要健全和完善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培育既有市场意识又有适应市场的能力,既有求利心理又有责任、义务观念,既有现代意识又有科学技能的新型农民。三是要要采取生动有效的方式加强党的方针政策和民主法制知识在农村的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民主法制素质,学习法律、运用法律,为自己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

5.搞好新农村道德形象的示范引导,这是优化农村道德教育环境和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形式。目前在新农村道德形象示范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共产党员及基层干部。这一群体的道德形象的示范引导,无论从“正向效应”还是从“负向效应”看,都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正如河南省许昌市市委书记李亚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时指出:“改善民生就要树立为民形象,其根本是“责”,就是要牢记宗旨,身担责任,恪守为民之责;关键是“公”,就是要出于公心,公平公正,公道正派;最终靠“做”,就是要说到做到、率先垂范、当好表率”。所以,搞好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建设,加强共产党员及基层干部自身先进性形象的塑造,也是加强新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又一个关键点。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宣传教育局.中国新农村农民道德新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2〕张利亚.中国新农村农民道德新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06.

农业的农村工作基本常识篇6

新型职业农民中专班教学内容按“需”教农开办“新型职业农民”中专班,是乡镇成人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是教育服务“三农”的重要抓手。随着“新型职业农民”中专班在乡镇成人校的全面兴办,教与学、工与学等矛盾逐步显现出来。在解决“教与学”这一问题上,笔者认为,对于“新型职业农民”成人中专这一特殊教育群体,教并不在于多,而在于所教的是不是学员需要,是他们学得懂、用的上的知识。基于这一理念,我镇在新农民“新型职业农民”教学中,针对新农村建设所要,广大学员所需,对教学内容的自主选择进行了探索,通过几年的实践,学员、教师、社会反映较好,教学效果十分明显。

一、了解学员、农村需要,把握教学目标

“新型职业农民”中专班学员年龄基本上在40岁左右,大部分是返乡创业农民,对于他们参加成人职业中专的学习,我们应该确定什么样的培养目标?应该教学哪些课程?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得到一一的明确。据此,我们组织教师,深入学员、村组之中,开展了大量的调研工作。

首先,全面了解学员的工作、学习、生活状况,特别是学习需求。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学员年龄偏大,很大一部分学员参加学习其实就是想“混”一张文凭,“捞”一个学历资本,装装脸面、“贴贴金”而已。由于文化基础薄,接受能力差,工作压力大、家务繁忙等诸多原因,组织他们到学校整天参加系统学习,那是非常困难,也是根本办不到的事情。他们希望学校在办学方式上灵活一点,教师多教一点“实惠”的东西,让他们真正学到一点工作、生活、家庭致富所需要的实用、适用的知识和技能。

其次,了解当前新农村建设的实际状况以及对成人中专学员的要求。到农村基层调查、了解农村建设情况,了解镇、村组织对劳动者在知识、技能等方面的需求,是我镇成人校制定全年教育培训计划前的“必修课”和“规定动作”。当前农村面临的实际,新农村建设的形势,迫切需要通过成人教育的“短、平、快”方式,培养一批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高素质现代农民。

最后,准确理解新农民成人中专教育的培养目标。我们组织教师对上级教育部门制定的“新型职业农民”成人职业中专教育的培养要求,培养目标进行了深入研读,进一步明确了学校的办学宗旨,领会其内涵、实质,保证了在实际教学中不偏离方向,做到既不降低标准,也不拔高要求。

二、根据学员学习需要,针对性选择教学内容

一是根据“新型职业农民”学员学习需要,选择好、用好教材。在成人中专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统编教材中有许多内容并不适合我们农村成人学员,或太深奥抽象,学员难以理解;或应用不广,学员学而无用。针对绝大部分学员工作、家庭、致富的需要,我们在保证完成必要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对上级推荐的新农民中专教材进行了筛选,选择了适合本地学员学习的文化课、专业课内容教材。在实际教学时,教师还可以根据学员实际需要,根据农时、农事等具体情况,对部分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或增加或删减,或重点讲授或简单介绍。

二是根据学员需要,编好、教好校本教材。针对学员文化基础、工作生活以及生产需要,结合本地人文历史、特色经济等资源,我们组织教学骨干,精心编印了《棚室蔬菜种植技术》《电动服装缝纫操作》《河蟹健康生态养殖知识》《文明礼仪读本》《进城务工一点通》等6种校本教材。这些具有本镇特色的校本教材体现了乡土性、时代性、实践性、可读性和实用性,有针对性的教学,为学员增长实用知识,提高就业技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根据新农村建设需要,讲授实用农技知识

成人中专教材中有一些内容并不适合我们当地农村实际,在教学中,我们在保证完成必要知识教学的同时,针对当前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对部分章节的教学内容进行了适度的调整,以增加“农味”、补充“农知”、传授“农技”为主。

根据目前农村新一轮土地承包以及当前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新农村法律常识》学科的教学中,我们补充了土地承包经营中的法律知识、创业必备法律常识,重点讲解了婚姻家庭、农民维权、进城务工和生产经营等与学员工作、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有关法律知识。

根据当前生态文明理念下对生态农业的重视和开发,在《生态农业与庭院经营》的教学中,我们要求教师除讲清、讲透生态农业的基本概念和庭院种养殖模式外,增加了庭院观光休闲服务模式与技术。

在《应用文写作》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中,我们删除了财经专业应用文体、部分传媒专业应用文体内容,根据学员的实际需要,重点讲授家书、手机短信、求职信、推荐信等生活、学习、工作应用文体。

对于农民学员在工作生活学习中遇到,目前又急于了解和掌握的知识,我们还通过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员进行传授。如针对失地农民再就业问题,我们举办了就业创业指导、通识技能讲座;针对现代文明教育,我们开办了现代文明礼仪常识讲座。

四、面向未来社会需要,适当增加教学内容

面向未来现代农业发展需要,我们教育部门应该主动承担起培养一批“一专多能”的新农村建设者和农村后备干部的重任。基于这一目标,我们在“新型职业农民”中专班的教学中,增设了园林园艺、庭院经济开发、市场营销、健康生态立体养殖技术等课程,以引导学员了解现代农业及发展趋势,让他们有一技之长,掌握现代农业、新农村建设所必需的技能,赢得先机,赢得未来。

面向飞速发展的现代科技需要,在“新型职业农民”中专班教学中,我们增加了以介绍科技知识为主的信息技术选修课程,增设了以“微信”“微博”、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网店开设等选学内容的技能培训课,让他们在感受先进科技知识的同时,增加实践操作能力。

农业的农村工作基本常识篇7

一、当前农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财会人员整体素质低,变更快,队伍不稳定。当前,村委会的财会人员大多都是由村“两委”指定,一般都由村委会副主任兼任,基本没有经过正式的业务培训,不能适应新会计制度的要求,不能及时发现农村经济运行中的问题,更不可能为农村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另外,由于村委会换届的因素,使得村委会财会人员更换频繁,从而造成财会人员专业性和连续性差,致使广大村委会出现了“断头账”和“年年培训村委会财会人员、年年都有新人员要培训”的现象。

(二)执行财务制度不严,经费开支无专人审批。首先,没有严格执行现金管理制度的规定,白条抵库、坐收坐支现象严重。其次,村委会财务制度虽明文规定,钱账分管,出纳管钱不管账,会计管账不管钱,其他人员一律不得管钱和管账,但有的村委会无专人审批经费开支,每个村干部可以随意经手现金,买了东西开了票,回去跟出纳会计报账,对经费开支任何人都说了算,会计成了“记账员”、出纳成了“票据保管员”,出纳会计形同虚设。

(三)村委会会计科目设置不全,原始凭证不规范。根据调查,目前多数村委会没有按《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要求来设置会计科目,有的村委会只设一本现金日记账,不设会计账,更不设固定资产台账、往来款项账。村委会原始单据不规范主要表现在:收钱不开正式收据,收款人不签名盖章;开支没有正式发票,多以自制单据入账,单据没有经手人签章;村委会干部出差不填差旅费报销单;自制原始凭证不符合规范,基建工程无合同、无验收、无发票,以收据票入账等现象极为普遍。

(四)非生产性开支严重,账目不公开,财产往来无账,失去有效监督。绝大多数村委会财务支出多用于招待,形成一种检查吃、开会吃、出差吃的不良风气,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多数村委会账目不公开,尤其是群众关心的公益事业建设等工程账目不公开,这样不仅导致了干群关系紧张、矛盾激化,而且造成一些村委会群众工作难以开展;党在农村的政策难以落实,直接影响农村改革和发展,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基层政权的巩固。

(五)乡镇对村委会财务管理工作不够重视,监管人员不到位,导致监管力度不够。多年来,在机构改革中,不少乡镇觉得农经工作不是那么重要,用不了那么多的人,就把多数农经人员借调到政府其他部门,只留下少数的人员从事农经工作。由于农经人员不足,加上兼顾其他工作,力量分散,因此对村委会财务的管理、经济审计和各项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监督不到位。

二、农村财务管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农村财务管理监督渠道不畅。首先,司法机关监督乏力,没有把预防、监管的关口前移到广大农村。其次,乡纪检机关监督乏力。村干部是党员的,纪检部门还可以查处,对不是党员的,纪检部门根本无法查处。再次,群众监督乏力。在农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下,分散的家庭经营使广大农民集体观念、民主意识淡薄,大多数村民对集体的事不关心、不过问、不了解,民主管理和监督流于形式,这就让一些不廉洁的干部有了可乘之机。最后,村委会内部监督乏力。由于村委会财会人员由村级任用,部分财会人员怕丢饭碗、怕得罪人,因而对其他村干部,尤其是主要干部的经济违法、违纪行为不愿意监督或放弃监督,即便发现问题也不敢管,充当好人。

(二)乡镇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不力。一是村级财务收支缺乏透明度,财务公开力度不够。多数村不按时公开本村财务收支,有的村虽然公开了,但是公开内容不具体,比较空洞,群众无法了解资金的真正用途和去向,个别村对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没有及时公开。二是乡镇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重视不够。现在大多数乡镇农经编制人员虽多,但真正从事农经工作的人却非常少,最终导致对村级财务管理的监督无法到位。三是有的乡镇干部认为村委会是村民自治组织,不宜多管,从而淡化了对村委会财务管理监督的意识。

(三)村“两委”换届频繁,造成农村财会人员队伍不稳定,业务水平低。财会工作的性质要求财会人员要相对稳定,但是现在村“两委”是三年一换,每到村“两委”换届,村委会的财会人员也经常跟着换,出现了“一朝天子一朝臣”的现象。而换届时有的村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村委会财会人员这个专业性、业务性很强的岗位只有饥不择食地由业务生疏的人员来干。另外,有的村在挑选财会人员时,不是从工作考虑而是完全凭个人的好恶、凭感情办事,这也使得一些素质低下、根本不具备财会人员条件的人,被选拔到财会人员岗位上来。有的村委会在换届时,虽然保证了财会人员的相对稳定,但由于这些人连任几届,年龄老化且大多学历偏低,不能很快适应新的财务管理制度,进而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

三、解决村级财务管理问题的对策

(一)进一步转变观念,充分重视村级财务管理。农村财务的管理事关重大,乡镇、村干部要改变观念,充分认识到搞好村级财务管理,对于防止资产流失,促进农村经济健康发展,推动基层组织建设、廉政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维护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化解农村矛盾,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保持农村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实践证明,领导的重视是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关键和前提条件。因此,各级领导特别是乡镇、村领导要充分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要把财务管理工作作为一项经常性、基础性的工作常抓不懈,真正列入议事日程,定期研究、定期分析、定期检查,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真正做到认识到位、工作到位、监督到位。

(二)加大村级财务基础投入,解决村级财务管理基础薄弱问题。要解决好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整体水平不高、管理手段落后的这一实际问题,关键是要逐步实现农村财务电算化,实现记账、算账等农村会计核算业务完全由微机管理,努力提高农村财务基础的规范化水平。农村财务电算化是农村财务管理手段的发展方向,它对于实现农村财务管理现代化具有重要的作用。乡镇有关部门应搞好农村财务管理基础规范化建设,积极创造条件,加快推行农村财务电算化步伐。健全完善会计科目,指导各村按照财政部、农业部颁发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的统一要求,健全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等会计账目,彻底根除“流水账”、“本本账”。同时,根据本地农村实际情况,设置一套适合本地农村实际的财务管理软件,为推进财务电算化创造条件。

(三)加强农村财会队伍建设,解决好农村财会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低的问题。农村财务管理既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工作,也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因此稳定财会人员队伍、提高财会人员素质至关重要。第一,大力推行会计委派制,这是解决农村财会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低的根本措施。第二,建立农村会计任用审批制度。农村会计的任用、调换都要经乡镇或上级部门批准,以稳定农村财会队伍,保持农村会计工作的连续性。第三,健全完善农村会计选拔任用机制,实行农村会计持证上岗制度,严格按照农业部、财政部出台的《农村会计执业资格管理办法》的要求,对现行农村会计进行资格认证,优胜劣汰,促进农村财会队伍整体素质的提高。同时,为了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还应切实加强对财会人员的业务培训,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村委会财会人员进行业务考核,对成绩突出的财会人员,给予精神或一定的物质奖励,以调动财会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四)建立健全农村财务管理规章制度,使村级财务管理工作有章可循。建立村级财务制度是搞好财务管理的重要保证。为了使村委会财务管理有章可循,必须严格执行国家农业部、财政部新颁布的《村合作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和《村合作经济财务制度》,建立和完善民主理财制度、现金管理制度、财务审批制度等财务工作的规章制度,通过制度来规范财务工作。

(五)强化村级财务公开,加大财务公开和民主理财力度。村委会财务问题历来是广大农民群众关注的焦点问题。党中央、国务院一再强调要切实保护农民群众的合法利益,凡是村里的重大事务和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问题,都应向村民公开,尤其是村级财务要公开。村委会要成立民主理财小组,参与财务管理;集体重大事项由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决定,定期对村干部使用资金情况进行审核;设立村务公开栏,定期将财务收支情况、大额资金使用、干部报酬、个人借款、水电费、招待费等一些群众关心的热点、焦点问题专项公布,以增加村级财务收支的透明度。财务公开内容要完整、公开时间要及时、公开程序要严格,对财务公开中群众反映的问题要妥善处理,把群众对财务公开的监督落到实处,把村组财务置于群众的经常监督之下。

(六)加强对村级财务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切实解决乡镇业务部门监管不到位问题。乡镇要进一步强化监管队伍建设,健全队伍,重视财会人员的知识培训,不断提高专业素质,以保障农村经营管理工作的需要。要建立有权威的审计组织,加强对农村财务的监督检查,定期对村级财务进行常规审计和专项审计。另外,农村经济工作中要坚持管理与服务并重,在做好对农村财务监督管理工作的同时,加强对村委会的业务指导,帮助各村分析农村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为各级各部门经济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的农村工作基本常识篇8

[关键词]农村信息化基层政府服务

当前,我国城市信息化建设迅速发展,城市居民能够方便、快捷、低成本获取政府提供的信息和服务,而农村信息化建设是相对滞后的。乡镇和村是新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对象,这个层次数量多、地域广,组织管理和服务的难度确实是比较大的。许多乡镇干部深感农村信息化的滞后,阻碍了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迟滞了农村的经济社会建设步伐。因此,认清农村乡镇信息化建设的现状,把握农村乡镇信息化建设进程,提升基层干部信息处理能力,对于推进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目前农村信息化建设仍存在“四低”问题

在各级政府对农村信息化建设的重视和大力投入下,我国农村已构建了较完善的信息化组织体系,建立了初具规模的农村信息服务网络平台,已基本实现100%行政村通电话、100%乡镇能上网的“双百”目标,极大促进了农村互联网的发展。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推进,我国农村信息服务领域得到进一步拓展,信息技术在农民生活消费、农业生产管理、农业科学技术、农业经营管理、农业市场流通和农业资源环境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让农民享受到了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便捷。但从整体上看,农村乡镇信息化建设仍存在”四低”问题。

1、信息网络覆盖仍较低。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互联网发展重心从“广泛”转向“深入”,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32亿,其中,手机网民规模5.27亿,互联网普及率达到46.9%。但到目前为止,我国农村非网民人口仍有4.5亿,在农村新增学生网民中10岁以下人群占比仅为16.1%,远低于城市新增学生网民中54.2%的占比。特别是互联网在农村村组的普及率更低。如我们了解到湖南的一个乡镇现有桌面互联网用户仅95户,集镇一块含机关事业单位用户为24户,村组农民用户61户,按住户统计,在村组的普及率不足3%,光纤仅接至乡集镇。传统媒介电视在该乡全面普及,但信号接收则是五花八门,有自装天线、村村通设备和村民自建的小范围闭路电视,信息获取量有限,管理不便。一村一个的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终端站点,因无操作人员或维护跟不上等原因,基本上成摆设。保证信息网络的全面覆盖,是农村信息化建设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

2、信息服务效益低。当前,广播电视虽然入村入户,但指导农业生产和生活、针对性较强的有效信息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要。主流网站如网易、搜狐、新浪等专门针对三农的版块较少。农信通等平台在提供市场信息、农业技术指导等方面的作用不强、互动性也不够。总之,在市场对资源配置的作用下,社会提供的信息服务还是侧重于主流受众城市,而政府对于农村提供公共信息服务仍较缺失,使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步伐是滞后的,使得农民获取全面、可靠、针对性强、实用信息的方式较少,在迈向信息社会的过程中,农村农民与城市居民的差距仍然较大。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即便是有些使用互联网的农户,也以搜索新闻和玩游戏为主,只有较少的农民和农业专业户以及农村合作组织的管理者使用互联网了解农村农业信息及运用电子商务销售农产品、购买农业生产资料和日用品。农村信息化对于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的新的支撑作用体现不够。因此,搭建全面、可靠、适应农业生产发展及农民生活需求的信息服务平台,是发挥农村信息化作用的根木保障。

3、信息处理效率低。乡镇干部在对群众工作处理过程中有大量数据、信息需要采集、处理、传输、保存、利用。这些重复性、事务性的工作对于做好农村群众工作非常重要。同时,在基层群众工作中,由于对基层民情信息的掌握难完整、难集中(各种信息分散在不同工作职责人员的头脑中、登记在不同的业务台账中、零散记录在工作笔记中),难更新,使得乡镇干部在做基层群众工作时,无法有效掌握真实民情,上下级之间、干部与群众之间沟通不畅、难以达成统一共识,从而导致群众工作不易做深做细做实,以至于花了时间费了力气却取不到良好实效。传统的工作方式对这些基层民情信息、重复的事务工作处理效率低,消耗大量人力物力,即达不到党和政府对乡镇干部工作的要求,而且也容易出现纰漏,极大的影响了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这一现状与新时期党的群众路线要求极其不协调。

4.信息受众水平低。现在有些偏远地区或年龄大一点的乡镇干部自己不会用计算机,也很少上网,不会借助电脑处理日常事务信息,更谈不上通过网络学习农业技术知识以及网上销售农产品和购买生活用品,像这样的基层干部又怎么能在农村工作中承担推进农业信息化、为农民提供全方位的信息服务呢?同时,农村信息化系统网络管理、网站开发、信息采编、信息化项目的实施缺乏既懂信息技术又懂农业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部分村对农业信息化工作重视不够,兼职农村信息员的积极性不高,制约了农村信息化工作的推进。此外,由于农村中大多数有文化、高素质的年轻人大量外出打工,人口老龄化现象十分严重。留在家的老人、妇女普遍文化水平低,见识少,对电脑的需求较低,这样的家庭一般没有购买电脑并安装宽带。信息的接受还只停留在通过观看电视被动接收农业科教知识上,且吸纳新知识和学习新技能的能力差,加上长期传统农业下形成的思维定势,使农民对农村信息化的作用普遍认识不够,这些都会对在农民中推广使用计算机,推进农村信息化工作增加了难度。

二、提升基层政府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

做好农村群众工作,为农民提供无处不在的服务,是乡镇基层政府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农村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农村基层工作基础性、政策性、实践性强,这就决定了农村工作体系必须全局化、层级化、自动化。从领导研究政策到基层落实执行,基层工作网络离不开全局化、层级化、自动化、上下联动的信息支撑。我们的乡镇干部在做群众工作、为群众服务时,如果没有高效的信息处理能力,没有一套行之有效落实到位的管理办法,就不能形成齐抓共管的格局,不能快速高效地抓住工作问题处理的关键点,致使基层工作处理效率低、效果差,也容易使工作流于形式、浮于表面,导致问题潜伏或恶化,影响农村经济发展与社会安定。在农村信息化的进程中基层政府要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1.要打造乡镇高效服务的网络平台。这就要求我们乡镇政府即要重视促进基层工作的信息化建设的投入、网络平台的建设,同时提升信息服务与提高共享水平。首先要做好农村信息网络覆盖。要在农村实现宽带、数字电视、移动网络等信息、网络的全面覆盖。农村信息网络建设的制约主要在农村用户少,建设成本大,运行维护成本高,收益率低,导致企业主体在农村网络建设投入积极性不太高。我们乡镇政府应重视农村信息化建设所需设置的基本投入,整合资源,努力实现农村信息网络覆盖与城市的逐步同步。其二,做好农村信息和信息化工具的推广应用。在加大投入完善农村信息、服务站点建设的基础上,更应重视规范站点正常运行、提高利用效益。要解决现在一些乡镇各涉农部门之间信息沟通不够,受部门职能的限制。现在的管理体制乡镇一级为农服务部门就有农业站、林业站、畜牧站、民政办等多个,信息容易出现分散管理、多头管理、各自为政、效率低下的现象。如民政办采集的低保、五保户信息不能被农办采集贫困户(包含低保、五保户)信息所用,在信息化推广中,要避免造成信息采集、利用的重复浪费。同时,应加强对农户购买信息工具的补贴力度,降低农村互联网用户收费标准,减轻农民使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资源的经济成本,提高农民应用信息网络技术的积极性。此外,要多方联动,提升信息平台建设水平。各涉农部门应联合建立一个更贴近农村生产、销售、生活的高质量的“三农”综合信息网站。政府引导并鼓励企业先期投入,主导建设关于农村气候、土壤性质、农作物与畜禽水产品特性、农业技术、政策法律等涵盖“三农”各方面的基础数据库,并由各级政府组织专业人员提供市场分析、政策法律咨询、农业生产技术等“三农”问题解答,将乡镇网络平台打造为服务功能完善、服务内容丰富,基层干部管理方便、农民时时受益的好平台。

农业的农村工作基本常识篇9

[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财务管理作用

[中图分类号]F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1650(2016)06-0029-01

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对农村财务管理影响较大,现阶段,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普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存在缺陷是导致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在新时期,切实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创造良好的审计环境,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树立审计部门的权威性,是做好农村审计工作的主要思路,基层党委、政府应围绕这一思想,利用好村级财务中心这一优势资源,积极开展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强化其职能监督,促进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为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奠定基础。

1云县忙怀乡村级财务管理工作现状

现阶段,拥有编制的农业经济工作人员人数不足,导致人均工作量较大,日常工作繁忙,工作完成的不够细致。而外来的兼职财务管理人员不是全天坐班,工作方面的沟通交流较差,为财务管理工作带来了较多不便。现时忙怀乡村级财务中心只有专职财务人员1人,负责中心日常工作,并兼任中心的会计和审核,中心出纳工作由外单位人员兼任,而且时常变换、衔接失调。另外,现行的村级报账员由村民委员会副主任兼职,随着村民委员会三年一换届,村级报账员的新旧变更、文化知识参差不齐,严重导致农村财务管理和统计工作掉链子,工作开展难以为继。

2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对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意义

2.1有利于发现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对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具有实效性、纠错性。严格按照财务审计制度开展审计工作,不仅能及时查出农村财务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及时纠错,规避损失。同时还能够落实相关的惠农惠民政策[1],规范村级财务管理人员的工作行为,促使其依法依规的开展财务管理工作。

2.2有利于促进农村财务公开制度的推行

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以促进农村财务审计制度的普及和落实。在农村基层阶段性的审核、检查财务工作情况,并将审核过的内容向农村人民群众公开,使广大农村人民群众能够充分了解自己村的财务收入与支出的具体情况。这种透明化财务管理形式调节了村党支部、村民委员会与基层群众的关系,为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建设奠定基础。

2.3有利于加强农村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我国绝大多数乡镇基层财务会计工作人员缺乏专业知识教育培训,账务处理不规范、不准确,没有按照会计基础规范要求进行财务管理工作。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有利于提高乡镇基层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和职业修养,规范了他们的日常工作,促使他们优化管理会计科目、财务报表以及财务凭证等,使账目清晰明了,保证了会计文本资料的正确性和全面性[2]。

2.4有利于实现农村集体资金投入高效化

现阶段,农村集体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对其应用缺少规划性,具体资金支出人不明确,资金支出随意性较大,债权债务较多,各种非生产性资金支出额度大。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可以有效规避上述问题,促进农村各项工作良性开展,减少乱收乱支现象的发生。

3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规范农村财务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健全财务审计体系,提高财务会计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

审计工作质量的优劣,取决于审计工作人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地方政府的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应该明确提高基层财务会计管理人员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的重要性,健全财务审计体系,建立完善的财务人员管理制度,规范他们的工作流程,阶段性的组织农村基层审计人员进行专业知识的进修和培训,并对培训后的审计人员进行考核。纪检监督部门应对其日常工作进行严格监督,保证其工作行为的合法性,从而提高农村基层财务审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同时,还要扩招在编财务工作人员,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基础上,减少人均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另外,改革现行村级报账员管理使用的方法,严格执行《云南省村集体经济组织报账员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实行聘用制管理。

3.2提高相关法律约束力,树立审计权威性

在日常工作过程中,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人员应该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对村级财务事项进行监督和审查,完善财务审计各项工作,理性、客观的发现问题,并对财务问题进行严格处理。正确落实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督查财务审计结果的执行,树立财务审计工作的权威性。

3.3扩展农村审计工作范围,完善村级资金账户管理流程

扩展审计工作的范围就是将村干部离任审计工作、群众举报审计工作和重点财务审计工作纳入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范围。完善工作流程将村集体经济业务分类别建立账户,集中进行财务核算。相关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要有主要经办人的签名,并且在凭证上要明显标出具体用途,然后经由村主任审核并批准,再由村报账员转交给村务监督委主任进行审核并签章。合理的业务可以报销,不合理的业务要驳回。最后将相关会计资料归档进行统一管理,并阶段性的向村集体经济组织反馈,需要注意的是,审核过的财务内容要对群众公开,以便公众监督。

3.4做精做细农村财务管理各项环节

针对农村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农村财务审计人员应该做到事事尽心,各项到位,对于财产物资、存款现金、各项收支、集体积累、承包上交以及各项往来账目进行严格审计,检查各项是否符合规定要求,相关合同是否兑现等[3]。

4结束语

总而言之,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任重而道远,乡镇人民政府应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加强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重要性,为保证农民的合法权益奠定基础。规范农村财务管理不仅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还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使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财产安全得以有效保护。

参考文献

[1]杨炳照.农村财务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14(15):292-293.

农业的农村工作基本常识篇10

关键词:应用型;农村;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G4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5-00-02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是农村管理、经济管理和财务管理相结合的综合性较强的专业。在我国,少数一本院校与二本院校开设了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其培养目标主要是定位于培养农村经济管理理论研究,不能解决农村实际问题,致使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不能解决农业生产技术的实际问题。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与社会力量合作举办的进行本科层次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它的目标是培养社会应用型人才。所以独立院校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应在人才培养上更多地体现“实用性”,强调以“学生能力形成”为核心,突出学生能力培养,应立足农村,主动服务农村经济的发展。因此,独立学院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应加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研究,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全能型复合人才需要。

一、农村经济管理实验课程的特点

1.内容繁多。农村经济管理内容涉及方方面面,既有市场营销知识,又有经济管理知识,更有大量的农村经济知识,为了培养全面复合型的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必须全面开设各类实验课程。对于农村知识,通常应该开设植物生产技术实践与设施农业实践,有条件还应该开设动物实验课和水产实验课,使学生对农村动植物生产特征有个基本了解;对于经济管理知识,通常应该开设会计实验课与财务管理实验课及电子商务实验课,使学生掌握经济管理知识,同时,又能加强财务核算,及时有效地将农作物、农产品推销出去,为农村减支增收。

2.独立性强。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所学内容尽管繁杂众多,但不少的不同课程之间缺少时间上前后逻辑关系,可以单独开设实验课,独成一体。如农村植物生产技术实验与农村家禽生产技术实验课、设施农业实验课就可以不分时间先后单独开设;经济管理类实验,如农村会计学模拟实验与农村财务管理实验、电子商务实验也可以独立开设。

3.农业课实验时间长。农村经济管理专业首先必须掌握农村经济的基本特点及概况,了解农作物及家禽水产生产规律,所以要进行农村经济实验,但农村植物也好,动物也好,都有自身特点,生长周期较长,少则一、二个月,多则一年半载,甚至几年,不比一般企业生产实验与会计实验,可以在一个星期内集中完成,常常比较分散,这也给农村经济实验课程开设增加了难度。

4.农业课实验可以容纳人数多。农业课实验有的在农村田园,有的在大棚进行,也有的在圈场里面进行,不管怎么样,一般情况下,可以同时为众多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这就为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培养动手能力创造了大好条件。

二、多途径全方位培养农村经济管理人才实践技能

农村经济管理知识复合性决定了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不能仅仅局限于学校课堂教学,而必须充分利用各种资源,采取各种方式进行锻炼。

1.鼓励少数课程自学。因为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涉及知识面太广太宽,而实践技能靠多方面培养,特别是农村知识的积累,不可能在学校短短几年内有所突破,同时,农村作物生长周期较长,实验期也较长,所以,可以对少数课程鼓励学生边实践边自学,到时,参加班级考试,只要能通过即可。

2.院校与乡村协同培养。从目前现实看,我们中国大多数高等院校都设在大城市,而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离不开农村,学校在城市,但知识要在农村获取,为了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人才的培养,应该将大专院校与广大农村组织联合一起,共同培养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有选择性的将部分课程放在农村组织讲学,推行学分互认机制。

3.推行学分制。由于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的特点,学分制有着较多的优点,只要在一定课程范围内,不管采取什么形式,学完最低要求的学分,就可以允许学生获取学历证书。

三、实践教学体系的设计思路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在我国开办的学校较少,专业建设相对滞后,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不够清晰,加之实验实践教学资源少、教学体系不完善,从而凸现出实践教学方式单一,教学方法和手段简单,理论与实践脱离,只注重单纯的课内实验和校内实践。而忽视课外实践和与组织、企业建立联合教学的校外实验教学,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在教学中没有形成一套能贯穿于专业理论课程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科学、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不利于应用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因此,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设计应强调能力本位理念,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充分体现理论与实践结合、手段与目标协调、课内外实验与校内外实践相融合的设计思想,充分利用各种实践教学资源,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实验教学的积极性与广泛性,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的能力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以校内实验环节为基础,以校外实践环节为补充。以学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为手段来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根据独立学院人才培养目标,实践教学体系应该贯穿于两条主线:一是贯穿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实验教学,形成一个与理论教学互相联系、互相协调,充分体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支持体系;二是贯穿于四个学年。引导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综合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个从教学层次和教学内容、实践基地建设三个维度进行设计的“—个基础三横四纵”,即以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为基础,三个教学层次,四大教学内容为骨干的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的纵横交错的实践教学体系结构。

四、实践教学体系的三个层次

1.基本技能实践

本层次实践主要是用来提高学生的基本动手能力和基本素质,为将来走上社会增多知识或者社会阅历。如统计分析软件应用、财务分析软件应用、入学军训、社会主义特色社会实践……等。

2.专业技能实践

专业技能层次实践主要是以建立实验、实训平台,进行仿真性模拟实习为核心内容演练,旨在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某一方面专业动手能力与实践分析能力,如农作物生产实践、会计模拟实践……等。

3.综合能力实践

综合能力层次实践主要是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与调查、专业素质拓展训练、实践教学基地和实验室建设为主要内容,旨在提高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的综合知识运用能力,如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大学生暑假社会实践……等。

五、创新实验形式,丰富实践教学的四大内容

实验形式太过单一,会引起学生实验的积极性,进而使实验课效果与效率下降,因此,要想提高实验课效果,必须创新实验形式,开展多样化实验教学,丰富实验教学内容。

在教学形式上,既要有手工实验,又要有计算机操作实验;既要有校园实践,又要有实习基地实践,还要有农村田园实践;既要有班级团体集中实验,又要有学生个人单独实践;既要有单项实验,又要有综合模拟实验。如果实验形式多种多样,才能提高学生实验兴趣与效果。

在实验内容上,应用型的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涉及内容极多,要实习的内容也纷繁复杂,在大学四年内,不可能对所有农村作物的生长特点都进行一一实践,而应该有选择性的进行实践,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素质。

1.课内随堂实验教学

课内随堂教学主要是理论课任课老师在讲解理论课的同时,结合本课程特点,对重点单节重点内容,有选择性地进行课堂内实验,以增强学生对本知识点的实际操作能力,使学生对本知识点有个感性认识,加强师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如农作物、水产品的认知识别实验,农业会计基础里面会计凭证填制,让学生对会计凭证的格式、会计报表的样式等有个基本掌握。

2.校内单项实践教学

校内单项实践教学主要是利用大专院校现有的资源,结合部分课程特点,在完成该课程理论课教学后,为了进一步巩固课程知识,再在专门实验室进行了一种集中式实践教学。如电子商务实践教学,通过为期10天的集中实践,让学生对电子商务的操作技巧有个更充分的理解和使用,并且,增强学生日后通过计算机网络将农村产品及时销往全国各地打下牢固基础。又如农村会计基础集中实验,通过对会计流程进行实验,让学生掌握农村会计首先必须取得原始凭证,再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然后登记明细账与总账,最后编制会计报表,同时,让学生掌握会计报表的基本内容,为学生日后掌握与分析财务状态提供基础。农村财务管理集中实验,通过案例分析,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财务管理中资金筹集、运用、投资等理论知识,又能使学生毕业后及时根据自身特点及时合理有效地筹集到所需资金,同时,将有限资金有效率地运用到各项资源中。

3.农村单项实践教学

农村经济管理专业重点培养既懂农村经济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所以大学四年之间,少不了农村实地实践,农村单项实践主要是指学完某门理论课程之后,直接到农村实地进行该课程实践活动,进一步深化理论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农村知识领悟度。如农作物生产实践,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选择某一种农作物进行实践,通过对该农作物生长实践,使学生能理论联系实际,掌握农作物生长的规律性,熟悉农作物气候季节性变化,熟悉农作物管理及种植技巧,为以后农村经济管理奠定基础。又如设施农业实践,设施农业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走向现代工厂化农业、环境安全型农业生产、无毒农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农产品打破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的有效方法。设施农业实践要求学生亲自进入大棚……等农业设施,在那里观察农作物生长特点,熟练掌握设施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为以后指导农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4.农村综合实践教学

目前大专院校为了培养学生全面动手能力与专业综合能力,一般都在大学第四学年进行综合实践,有的一年,更多的是半年,而对于农村经济管理专业来说,因为农村有些作物生长周期较长,同时,农业生产具有较强的季节性,不同长物之间还具有一定连贯性,所以,农村经济管理专业综合实践应该为大上学年一整年较好。通过大四一年的毕业前综合实践,使大学生对农村作物、水产品……等生产特点与规律性有个全面系统而且深刻的掌握,为农村经济管理专业学生毕业后更好更快地适应农村工作环境与工作特点提供一个良好的发展平台。

参考文献:

[1]迟永财,李忠新.农村经济管理队伍自身建设现状与思考.吉林农业,1999(11).

[2]李均立,许海平,王玉平.农村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向探讨.热带农业科学,2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