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安全防控预案十篇安全防控预案十篇

安全防控预案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3:14

安全防控预案篇1

一、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用于淄江中学学校发生任何级别的自然灾害、公共事件、社会稳定其他各种类型突发公共事件的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点。

二、工作原则

按照“见之于未萌、防止于未发”的要求,以“建制度、学制度、用制度”活动为抓手,强化问题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预警监测、分析研判和风险排查,增强风险管控的预见性和主动性,坚持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推动意识形态工作任落地见效,确保意识形态工作零失误、零差错。

三、组织机构

1.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机构。调整学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作为全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应急指挥的领导机构,在局党组的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校长担任,副组长由校支委会成员组成,成员由处室等相关人员组成。

2.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由分管领导兼任办公室主任,相关处室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意识形态风险监测、监管、搜集、整理工作。

3.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组织有关处室人员,统一对外口径,确定对外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四、应急程序

坚持以正面导向为主,把握主动权,增强事件处理透明度,以疏代堵,具体程序为:

第一步∶发现舆情。舆情监控员通过“百度"“谷歌"“有道”等主流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含有“淄江中学”及淄江中学业务工作的相关信息,结合教体局预警提示,通过判断,筛选出相关舆情,记录其出处并分类(特别重大网络舆情、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一般网络舆情、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通过分类选择特重大网络舆情和重大网络舆情先报、早报,尽可能减少不良的影响。

第二步∶监测舆情。此项工作贯穿整个舆情应对处置工作,发现舆情后网评员要时刻监测舆情发展动向,直至舆情平息为止。在监测过程中发现舆情恶化、影响面扩大等不良发展趋势时要及时上报局领导小组,以便及时有效地处理。

第三步∶快报事实。发现舆情后,舆情监控员要第一时间上报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较大以上网络舆情要上报区教体局。上报舆情要真实、客观,以保证会商措施更具针对性、适用性和处理有效性。

第四步∶会商措施。接到舆情上报后,学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要及时召开网络舆情应对会,会商出舆情处理措施。如为特别重大网络舆情、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要及时听取上级领导部门的会商措施并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提出合理的处理意见和建议,拿出最终处理措施。以便及时有效地对舆情加以引导和回复。

第五步∶形成通稿。经过舆情会商形成通稿,及时对舆情加以回复。

第六步∶正面回复。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在舆情发生后及时根据通稿,通过适当进行正面回复。

第七步跟踪引导。对舆情回复后,舆情监控员要时刻留意舆情发展动向,发现对回复提出疑问或者质疑的跟帖后,要及时、细心地加以引导,如自己对疑问或者质疑不能正确引导或者不知如何引导时,要及时上报。上报后,经学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会商后拿出一个合理的回复方案加以回复,从而实现对舆情的正确引导,直至舆情缓退、平息。

五、工作机制

(一)网络舆情检测

1.日常监测。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进行,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一旦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负面舆情或重大的虚假舆情,及时反馈到引领导小组,为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提供社会舆情方面的信息支持。

2.突发事件监测。当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组织对网络舆情进行不间断监控,及时、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给决策者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网络舆情预警

1.制定危机预警方案,针对各种类型的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

2.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

3.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处室保持紧密沟通,并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

(三)网络舆情应对

1.针对网上出现虚假不实报道,由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及相关处室及时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

2.针对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舆情,及时汇集、整理、分析,及时与相关处室会商解决对策,及时做好与相关网络媒体沟通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官方声音,有效引导舆论,最大限度缩小突发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3.根据网络舆情反映事件的程度,由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对外权威消息,向公众澄清事实,积极加强正面引导,消除不利影响。

六、后期处置

(一)善后工作

网络舆情引导处置结束后,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相关处室负责关注网络上相关事件的舆情趋势。

(二)总结评估

网络舆情应急处置结束后,学校意识形态风险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织有关处室对舆情引导处置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和评估。对参与引导处置工作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责任考评,表彰先进,追究因工作不力、玩忽职守造成严重后果的相关领导和个人的责任。针对应急处置工作中的成功经验以及暴露出来的问题,进一步修改完善有关工作方案。

七、应急保障

安全防控预案篇2

一、防控目标做好全院疫情防控工作,普及疫情防控知识,提高广大师生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

督促落实并完善学院防控措施,在校相关部门指导下,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及时掌握学院疫情防控动态,防止疫情在校园内扩散蔓延。

二、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学院开展疫情防控及应急处置工作。根据疫情形势的变化和评估结果,本预案将及时进行更新。

三、组织机构与职责成立“学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做好此次疫情防控工作。领导组组成人员如下组长xx副组长xx成员xx领导小组的职责负责统一指挥、协调、管理和研究、部署全院疫情防控工作;

听取工作汇报,确定工作方案,部署防控工作和应急救援工作;

负责与上级署应急救援工作;

负责与上级应急指挥系统的联络,根据疫情发应急指挥系统的联络,根据疫情发展,及时向学校汇报有关信息,汇报疫情防控展工作进展情况;

研究解决学院疫情处置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四、防控措施及任务分工(一)做好值班值守。认真落实学院值班制度,做好春节和寒假期间值班值守,做到值班人员在岗、值班电话畅通,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处理上报。(责任部门院党办、行政办、教务办、团委)(二)加强疫情防控宣传教育。面向全院师生员工,通过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工作群、家长群、学生群等网络渠道,及时传达有关文件精神并编发假期生活提示,开展健康教育,向学生和家长普及疫情防控知识和防控要求,提醒外出师生员工和家属按要求佩戴口罩,保持清洁卫生和充足睡眠,做好自身防护,加强体育锻炼;

引导师生员工及家属寒假期间不到人流量大的场所逗留;

要求师生员工不得前往武汉、信阳、南阳等疫情严重地区及其周边地区,避免与武汉等疫情严重地区及其周边地区的人员接触;

密切关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发展变化,强化院内舆情监测与引导,及时院内疫情有关信息,避免引发师生员工恐慌。(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研科办、团委、辅导员)(三)了解和掌握假期师生员工动态1.了解和掌握师生员工假期去向,做好信息登记。(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研科办、团委、教研室)2.掌握寒假期间在院学生情况,密切关注和监测留院学生的健康状况;

做好留院学生的晨午检工作,并做好记录;

如发现有发热、干咳、乏力等疑似症状者,及时报告至校医院;

留院学生不得随意离院。(责任单位研科办、团委、辅导员)3.加强与参加寒假社会实践活动的师生联系,及时了解掌握其健康状况,并通知其停止一切社会实践活动。(责任部门教务办、研科办、团委、教研室、辅导员)4.全面了解学院教职员工及其家属假期外出、亲友来访及健康情况,及时掌握动向,做到精准摸排。(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教研室)5.认真统计湖北籍学生相关信息,并将信息报送学生管理部门、校医院备案。如发现有疑似感染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者,第一时间报告校医院;

及时了解掌握这部分学生情况,表达学院的关心关爱,加强健康和防疫宣传教育。(责任单位教务办、研科办、团委、辅导员、)(四)加强管控大型活动。全院暂停举办大型聚集活动;

召开小型会议,参会人员应正确佩戴有效防护口罩,并做好其它防护措施,避免人员聚集引发疫情扩散。(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五)做好开学前的准备工作1.通知假期返乡学生,未到开学报到时间禁止学生提前返院,已经购票或其他原因需要提前返院的,应及时调整返程安排;

凡是发烧、干咳、乏力等疑似症状者,症状消失前14日禁止返院。(责任单位研科办、团委、辅导员)2.假期期间,提醒从疫区返院教职工自觉居家健康观察14天,每天测量体温并做好记录,主动向本单位报告健康状况;

对从疫区严重地方返院教职工开展追踪和医学观察、健康筛查,及时向学院校医院报告,并配合相关部门工作。(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教研室)3.开学前,文学院、文学馆等公共聚集空间进行卫生清扫和消毒工作。(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研科办、团委、教研室、辅导员)(六)加强疫情监测和摸底排查1.开学报到时,全面开展健康状况排查,对从疫区返院的师生进行健康监测,如发现有发热、干咳、呼吸困难等不适症状者,要及时报告校医院并提醒做好防护措施,帮助其到就近医院接受诊断治疗。(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教务办、研科办、团委、辅导员)2.建立学生晨午检、因病缺课缺勤登记与报告、隔离和复课制度。指定专人负责学生晨午检工作,及时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做好晨午检记录,预防和控制群体性疫情发生。(责任单位研科办、团委、辅导员)(七)做好经费和物资保障工作。根据需要,购买防护用品、洗手液、消毒剂和红外线体温计,洗手间配备洗手液,开学后向每位老师发放洗手液。(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八)做好学院门禁工作1.假期期间,外来人员一律不准进入文学院、文学馆,学院大门落锁,教职工需佩戴口罩,现场测量体温≤37.2度后,持校园卡、身份证、学生证等有效证件进出。(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2.开学后,文学院、文学馆等场所教职员工需佩戴口罩,现场测量体温≤37.2度,持校园卡、学生证等有效证件方可出入;

外来人员必须持身份证或单位证明,现场测量体温≤37.2度,登记手机、住址等有效联系方式后方可出入。(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九)及时报送疫情信息1.严格执行疫情信息逐级报告制度,按照学校防控要求建立疫情信息员制度。本科生各年级辅导员为本年级的疫情防控联络员。(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研科办、团委)2.学院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如无异常情况,每天下午1600前由疫情信息员告至学院工作领导小组,1630前报送至学校归口管理部门;

如有异常情况,要迅速、妥善予以处置,按照“先口头、再书面”的程序及时、如实上报学院工作领导小组、人员归口管理部门,同时报送至河大校医院和学校总值班室。(责任单位院党办、行政办、研科办、团委)五、责任追究全院各部门要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意识,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对此次疫情重视不够、措施落实不到位、工作推进缓慢的部门和个人,启动责任倒查和责任追究机制;

对造成严重后果的,依法依规追究相关部门和个人的责任。

六、善后与恢复工作疫情事件处置完成后,工作重点要马上转向善后与恢复行动,争取在最短时间内恢复学院正常秩序,维护学院稳定。各部门、教研室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稳定师生情绪,解决实际困难;

加大学院环境整治力度,对办公室、教室、会议室、资料室等场所进行彻底清扫消毒。

因疫情而被治疗的师生员工,必须在恢复健康、经有关卫生部门确定没有传染性并出具有效的病愈证明后,方可复学、上班。要认真做好或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受到疫情损害相关人员的善后工作,对疫情反映出的相关问题、存在的卫生隐患及有关部门提出的整改意见进行整改。

中小学(幼儿园)2020春季开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预案为做好全市中小学(幼儿园)春季开学后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省市统一部署,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工作预案。

一、组织机构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市直各学校要坚决落实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坚决落实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市工作要求,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切实做好春季开学后的疫情防控工作。

要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研究制定防控工作措施,协调解决重大问题,保障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领导小组要下设办公室,明确负责同志,跟踪督促领导小组决定事项,推进落实各项工作任务。

要建立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建立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专班,设置综合协调组、信息上报及舆情管控组、后勤保障组、紧急情况处置组、教育宣传组、督导检查组等,各司其责,确保政令畅通,共同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综合协调组要注重研究分析,部署疫情联防联控举措,统一调度疫情联防联控工作。信息上报及舆情管控组负责有关信息资料的上报、网上有关涉生涉校舆情的监控、以及学校有关舆情信息的网络安全。后勤保障组负责有关疫情应急处置资金保障、应急救护物资储备、车辆调度、办公用房保障、机关(或学校)防疫消杀等工作。紧急情况处置组负责疫情发生等紧急情况的调查及应急处置等有关工作。教育宣传组负责对师生卫生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延伸向家长普及宣传卫生健康知识。督导检查组负责督导检查各项措施的落实情况,督促限时整改发现的问题,对失职失责人员进行问责。

二、制度建设(一)责任制度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一把手”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工作第一责任人,卫生工作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

(二)疫情报告制度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要按照市教育局具体工作要求,准时上报本单位疫情防控情况。如发现疑似病人应立即按规定逐级向所在地疾病控制机构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三)值班制度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要确保24小时应急值班值守制度的落实,时刻保持通讯畅通,及时上传下达有关信息,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四)晨检晨报制度学校每日早晨由专人对师生的健康状况进行观察、询问,并将其结果汇总到学校防控领导小组。

(五)住校生管理制度有住校生的单位要加强住校生管理,每天应进行晚点名,对外出晚归的学生要注意观察其健康状况。

(六)缺课缺勤登记制度各学校应指定专人做好学生缺课、教师缺勤的登记,遇有缺课人数增加或缺课者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相似的病症,应立即报告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应立即派人核实缺勤原因和患病情况,并作出相应的处置。

(七)就诊登记制度学校医务室应做好学生、教师就诊登记,凡发现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接触史或症状的人员,应登记在册,及时报告学校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八)校园清洁制度学校每周进行一次大扫除,清除卫生死角,保持室内通风换气。要加大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全方位改善学校环境卫生条件。要定期对教室,宿舍、食堂、图书馆等人群集中的场所进行消毒。日常的环境消毒由各学校指定专人负责,如有疑似或确诊病人,学校应配合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实施消毒。

三、学校预防措施(一)春季学期开学前,学校要采用互联网、微信、短信、电话等现代通讯方式安排工作。通过微信、家长群、学生群等渠道,与学生保持联系,进一步增强家校沟通,向学生和家长宣传普及疫情防治知识和防控要求,引导学生特殊时期不离家、不返校。

(二)学校要配备专门人员负责采购专用体温计或红外线体温测量仪、充足的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足量的消毒剂等防控疫情专用的设备和药品。

(三)春季学期开学前,学校要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逐人全面摸排并掌握寒假期间行程,做到一个不少、一个不漏,对到过武汉等疫情高发区或接触外来人员特别是从武汉等疫区过来人员的师生员工推迟返校,确保至少居家或在指定场所医学观察14天期满后再返校。

(四)春季学期开学前,学校要高度关注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状况和情绪状况,要求全体师生员工进行每日健康监测,并根据学校要求向学校指定负责人报告,如出现可疑症状(发热、咳嗽、咽痛、胸闷、呼吸困难、乏力、恶心呕吐、腹泻、结膜炎、肌肉酸痛等),应主动报告学校,并及时就医。

(五)春季学期开学时,全体师生员工如无上述可疑症状,可正常返校。如有上述可疑症状,应及时报告学校,并及时就医,待疾病痊愈后再返校。

(六)春季学期开学后,学校要认真做好全体师生员工的晨检、缺课、缺勤登记。早晨入学时,应在学校门口,由专人对全体师生员工进行体温监测和登记,对出现可疑症状人员,应派专人陪同到学校隔离室诊治,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登记在册,据实逐级上报,并拨打120送定点医院诊断,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工作。师生进入教室时,应由专人进行二次体温监测和登记,完善工作的准确性和严肃性。

(七)学校根据师生数量,要提前设置若干隔离室,1000(含)人以下的设2间,1000-2000含人的设3间,2000-3000含人的设4间,3000-4000含人的设5间,4000-5000含人的设6间,5000人以上的设7间。隔离室应设在一楼,离疏散通道门口最近的地方,通风好,减少传染源在救援时的环境污染,并对隔离室每天进行常规消毒处理。隔离室要由专人管理,无关人员不得随意进入。

(八)有住校生的学校,宿舍要保持清洁及空气流通,要做好定期消毒工作。住宿期间有学生出现可疑症状的,由宿舍长或其他学生及时报告宿舍值班人员,值班人员应陪同到隔离室诊治,并立即采取隔离措施,登记在册,据实逐级上报,并拨打120送定点医院诊断,配合医疗卫生机构做好密切接触者管理和消毒工作。

(九)学生与其他师生发生近距离接触的环境中,要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尽量缩小活动范围。

(十)教育师生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的空气流通,多参加体育锻炼,增强自身抗病能力。

(十一)学校人群集中的场所教室、寝室、礼堂、食堂、图书馆、计算机房等须保持清洁及空气流通,窗户必须经常打开,尽量少用空调。

(十二)学生常触摸的物品和器械,如计算机键盘、课桌、儿童玩具等要定期消毒可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溶液试抹或浸泡。

(十三)洗手间应备皂液,不设公用毛巾。

(十四)学校不安排大型集体活动如学术研讨会、学术考察活动、联谊活动等,一律停止春游活动,小型会议应注意场地空气流通,清洁卫生,不宜人多。关于高考等全国性统一考试问题,按教育部有关规定办理。

(十五)学校要严格控制外来人员进入校园,减少学校感染的机会。也不组织师生外出学习参观,尤其是到疫区考察。

(十六)学校食堂或小卖部出售的食品应符合卫生要求,在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的同时,也应做好食品卫生、肠道传染病等预防工作,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严格落实食堂从业人员持有效健康证明上岗,工作时必须带口罩,做好食堂从业人员健康体检和晨、午检工作,食堂进货严格落实索证索票,不使用来源不明的家禽家畜或野生动物。

(十七)学校的有关防病信息,除按正常渠道上报外,不得擅自向学生、教师、家长和新闻媒体,注意正面宣传,防止师生恐慌,以维护学校稳定。

四、应急预案(一)发现疑似病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向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二)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和疑似病人的密切接触者要加强观察,凡是有可疑病症者,要及时送医院检查治疗,对其教室、宿舍要严格消毒,严防疾病传播。家庭成员中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人的要观察14天,待未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后,再回校上课班。

(三)疑似病人的诊断以政府向社会公布的定点医院诊断为准,任何学校和个人不得自行散布疫情,否则将追究责任。

(四)停课和复课的认定。各县(市、区)中小学(幼儿园)及市直各学校需经市教育局会商市卫生健康部门报市人民政府批准。

(五)一旦停课,学校要安排好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小学学生可在家自习,学校可采用网上授课、电话辅导、布置作业等方式组织学生学习。

五、工作要求(一)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要切实落实属地管理责任,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周密方案,组织力量开展防控,把责任落实到校、具体到人,及时指导辖区内的学校做好防控工作。学校要制定春季开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预案,落实监测防控机制,密切关注师生健康状况,及时报送相关动态信息。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各学校要按照全市预案,结合实际,制定本单位春季开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预案,经本单位主要领导签字后,加盖单位公章形成pDF格式,于2月6日前报市教育局备案,邮箱。各县(市、区)教育局所辖各学校也要制定本单位春季开学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工作预案,于2月6日前报本县(市、区)教育局备案。

安全防控预案篇3

关键词:施工关键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1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原则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在控制过程中,要求对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突出重点,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1.1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①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②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③动态跟踪,重点控制,应变策略。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危险,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告诉我们,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在选择危险控制措施时,优先选用图中底层的措施,只有下一层的措施不能使用,或受到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实际因素制约时,才选用上一层措施。

1.2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事故预防原则事故预防可以分为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这是一种发现、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

1.3建筑施工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的一般方法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人员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

1.4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当事故发生时,必须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选择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原则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隔离危险因素;薄弱环节防控;个体防护措施;避难和救生行为;救援行动。

2危险因素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工作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及相关准备工作;工程实体施工全过程(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饰安装阶段)的危险因素识别分析、预报和定期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的内容。

2.1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2.1.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

2.1.2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

2.2材料因素控制措施①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②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2.3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①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②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③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2.4环境因素控制措施①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②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以便采取对策;③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指定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

2.5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2.5.1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替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2.5.2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2.5.3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因素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因素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作业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察等。

2.6应急管理措施虽然我们对施工过程各阶段的危险因素进行了有效的控制,但是,具体到每个工程的实际情况,危险因素的状态和产生的作用是有很大不同的,这就决定了施工危险因素的复杂性。由于种种原因,不可能完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当事故发生时,应急救援是必不可少的。编制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预案是做好应急救援工作的前提。建筑施工的应急管理工作一般应按如下步骤展开进行:①根据建筑工程施工常见的六类安全事故结合工程具体情况编制应急预案;②落实应急人员,建立应急组织;③储备应急物质,布置应急设备;④组织员工进行应急培训和应急演练。

参考文献

安全防控预案篇4

[关键词]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

1.引言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的管理状况,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基层卫生防病工作的现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是实施公共卫生技术服务和管理与疾病预防控制的公益性事业单位,具体负责本区域范围内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健康危害因素控制和监测、应急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实验室检验和评价、疾病预防应用研究指导和技术管理、健康和疫情相关信息管理等等。充分开发和利用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信息资源,提高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使用效率,不单单是档案管理工作的目标,也是社会各项公益事业的发展需要。下文浅析了档案管理与利用状况,提出档案管理与建设的对策。

2.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管理现状

第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使命是通过对疾病、残疾和伤害的预防控制,创造健康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国家安全,促进人民健康;其宗旨是以科研为依托、以人才为根本、以疾控为中心。在卫生部门领导下,发挥技术管理及技术服务职能,围绕国家疾病预防控制重点任务,加强对疾病预防控制策略与措施的研究,做好各类疾病预防控制工作规划的组织实施;开展食品安全、职业安全、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放射卫生、环境卫生、妇女儿童保健等各项公共卫生业务管理工作,大力开展应用性科学研究,加强对全国疾病预防控制和公共卫生服务的技术指导、培训和质量控制,在防病、应急、公共卫生信息能力的建设等方面发挥作用。按照国家档案管理工作的相关要求,根据单位的工作实际需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需要建立综合档案室,配备档案存放密集架,安排专职档案管理员。

第二、疾病预防控制档案存在着专业性强、范围广、门类多的情况,每份档案凝聚着专业人员的心血,是其在长期工作中积攒累积的成果,这些第一手原始资料对于科学的研究、疾病的预防、工作的开展都具有很好的实用价值。依据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使用情况,可将档案按照使用目的进行粗略的划分,为一些重大事件例如艾滋病项目、鼠疫、卫生检验监测、结核病项目、计量认证考核编写志书等提供详细资料、实质等;为了申报科研成果、编写志书、撰写专业论文、查询业务技术等拟写各种材料作数据文字参考。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充分利用档案资源对各种传染病、流行病开展日常性、长期性、定期和不定期的监测,分析各种传染病、流行病的发展动态,掌握疾病在所管辖区域范围内的地区分布、人群分布、时间分布等等。例如2008年人禽流感呼吸道传染病疫情、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例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就可以通过和利用在日常工作中积累所形成的声像、文字等不同形式载体的档案资料,第一时间掌握了解疾病的传染源、疫源、人群易感性、传播途径、分析疫情流行规律,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措施来控制疾病的进一步传播。档案人员应该通过编制专题介绍、案卷目录、专题目录等等,熟悉掌握并能介绍现有档案的具体内容与实际利用价值。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可以编写关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传染病疫情处置应急预案等等。还可以设立课题组,根据地方病、流行病、传染病相关原始数据、调查报告寻找分析有关疾病的流行途径、发病规律、预防措施、应急方案等。这些措施有利于提高人民身体健康素质、有利于保障人民健康身体。

3.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重保管,轻利用。目前,大量的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的信息资源还没有被充分开发和利用,档案的实用价值并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仅仅停留在对档案的收集与保管,档案管理员工作局限在整理、收集、防虫等方面上,对于档案的利用工作上还是停留在被动服务上,别人需要查阅什么,就提供什么资料。

第二、自我宣传力度不足。对利用档案后取得的经济效率与社会效益认识不到位,不注重对档案内容的宣传,导致个别干部职工认为档案室中的档案资料无价值、无意义。

4.疾病预防控制档案管理和建设对策

第一、转变观念,提高档案信息资源利用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公民健康预防疾病意识的提高,基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应该树立为大众服务的理念,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体系,对档案管理工作科学管理,丰富馆藏,变被动为主动,变封闭为开放。积极编写各类专题档案的汇编,充分科学主动有效的开发和利用各种档案资源信息,加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优质高效的服务。

第二、利用资源,增强社会服务的能力

利用现有的疾病预防控制档案信息,举办形式多样的疾病预防科普展,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制作预防疾病的宣传手册、健康教育的宣传单,把防病知识进行科普,送进社区。组织疾病预防专家,与民众面对面交流,提高百姓的意识、做好科普工作。

第三、全员参与,提高档案利用效益

档案管理工作需要全体干部职工共同参与,在档案的形成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要求进行资料归档、公文处理、档案管理工作,保证档案的真实性、统一性、完整性。档案的管理需要纳入工作日程,配备必要的办公设备,支持档案管理员工作。

第四、采用现代技术,增强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力

随着新病种的不断出现、各种传染病的爆发、各种突发事件,对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处理疫情的时效性、系统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要加快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信息化建设,加强档案的信息网络建设,提高档案信息化管理能力。

5.结束语

新的历史时期,应该加强基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档案管理和建设工作,充分利用档案信息资源,能准确掌握疾病发病信息,及时分析疾病发展趋势,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对策,防止疾病的传播。

安全防控预案篇5

摘要: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却隐藏着许多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准确无误地找出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要先了解与控制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危险因素是必要且关键的,对保证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事故不发生)是极其重要的。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 

一、安全施工原则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在控制过程中,要求对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突出重点,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1、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①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②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③动态跟踪,重点控制,应变策略。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危险,按照常规进行管理。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告诉我们,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在选择危险控制措施时,优先选用图中底层的措施,只有下一层的措施不能使用,或受到技术、经济和管理等实际因素制约时,才选用上一层措施。 

2、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事故预防原则。事故预防可以分为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这是一种发现、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 

3、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当事故发生时,必须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选择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原则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隔离危险因素;薄弱环节防控;个体防护措施;避难和救生行为;救援行动。 

4、建筑施工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措施的一般方法。制定安全目标、指标、组建机构、落实人员职责;制定管理方案,包括管理措施和技术措施等;制定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作业规范、管理制度等;加强监督、检查、测量及测试;对危险作业、危险设备、危险场所,加强运行控制。 

二、施工安全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包括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五大类因素,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危险因素预防控制工作可分为:施工准备阶段的安全方案制定和初始评审及相关准备工作;工程实体施工全过程(基础施工阶段、主体施工阶段、装饰安装阶段)的危险因素识别分析、预报和定期评价分析、根据评价分析结果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发生事故后的应急管理和紧急救援等不同阶段的内容。 

1、材料因素控制措施①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②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 

2、机械设备因素控制措施①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②指定专人操作危险性较大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③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

3、技术工艺因素控制措施 

1)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 

2)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 

4、环境因素控制措施①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②指定专人接收天气预报,及时掌握天气变化趋势,以便采取对策;③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指定专人

[1] [2] 

文章屋在线编辑整理本文。

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 

、管理因素控制措施 

)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 

)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替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 

)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因素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因素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作业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察等。 

、应急管理措施 

安全防控预案篇6

关键词:施工安全管理原则措施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的安全方针是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从古至今,安全是任何生产和工作的重中之重,没有了安全,一切就无从可谈。特别是做为安全危险系数较高的建设行业,更应把施工安全放在项目管理的首位,一切以安全为主。在2002年11月1日起我国全面施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方针,并且被列入《安全生产法》。在法律上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要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安全放在第一位,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障安全,防止一切可能防止的事故,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生产的先决条件。实现这些要求,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一项法定的义务和责任,是在法律面前必须严肃对待的大事,是要依法坚持的长期方针、基本方针。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才能使各项工作顺利进行。特别是建筑施工当中,更应高度重视施工安全管理。特别是在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原则与措施上,更应加大管理力度。

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原则

在建筑施工当中,危险因素预防控制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整个建设施工过程。在控制过程中,要求对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突出重点,针对重大危险因素和具有重要影响的关键因素,进行重点控制。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一是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二是预防为主,防控结合,预案与应急措施联动机制;三是动态跟踪,重点控制,应变策略。对极不可承受的危险要禁止作业,对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对尚可忽略的危险,按照常规进行管理。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告诉我们,危险因素控制措施依次包括消除危险因素、降低和限制危险、使用个体防护装置等。

危险因素预防控制的事故预防原则.事故预防可以分为事故发生前的预防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这是一种发现、识别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手段和措施。其基本目标是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和作用。一般按照以下优先次序进行选择: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安全规程;矫正行动。

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管理对象是整个项目,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过程的危险因素大致包括施工技术工艺因素、材料因素、机械设备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等因素,这些因素包含在每项工程、每个施工过程、每个施工环节当中,并且每种因素都包含一定数量的具体危险因素。施工安全管理在材料因素方面的控制措施是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招投标制度,建立安全物质材料和建筑实体材料进场复检制度,确保使用的材料符合国家相关质量安全标准。在机械设备因素方面的控制措施是选用安全性能较高的机械设备,特殊设备操作人员持证上岗,定期检修保养机械设备、及时更换零部件,确保机械设备安全正常运转。在技术工艺因素方面的控制措施是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进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采用成熟的施工工艺标准和安全技术标准等。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应包括内容有:临时用电安全方案、基坑护坡支护安全方案、脚手架搭拆安全方案、模板支撑体系安全设计方案、高处作业临边洞口安全防护方案、建筑构配件吊装安全方案等。使岗位安全化、操作标准化,根据各个工种所涉及的危险因素和技术工艺特征,编制科学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安全作业指导书,通过专门的培训教育或岗前的技术交底,使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真正落到实处。施工企业对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和作业指导书,要根据施工进度和实际状况进行定期检查和修正。在环境因素方面的控制措施是根据工程项目所在地的地质、地形、气象条件、周围环境,科学合理地布置施工现场,保证施工现场安全、整洁、有序,根据工程项目施工组织设计和专项安全施工方案设计的平面布置要求,指定专人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性管理。在管理因素方面的控制措施是加强教育培训,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程度,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危险因素管理的目标和意义;施工项目危险因素的辨识和评价;危险因素触发条件及控制措施;危险因素管理的日常操作要求和事故应急处理措施等。建立健全各项危险因素管理的规章制度。在对危险因素进分析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各项危险管理的规章制度。其中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重大危险因素控制实施细则、安全操作规程、培训制度、交替班制度、检查制度、信息反馈制度、危险作业审批制度、异常情况紧急措施和安全考核奖惩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安全责任,定期安全检查。对施工中的各个系统层面的危险因素管理确定各级负责人,并明确他们各自应负的具体责任,特别要明确各级单位对归属区域的危险因素定期检查的责任。包括作业人员的每天自查、职能部门定期检查、企业领导的不定期督察等。

安全防控预案篇7

关键词:基层供电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应急管理;事故调查体系

中图分类号:F2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0079(2014)26-0098-02

安全管理的实质是风险管理。建立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和安全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形成安全预防机制、规避和化解安全风险具有重要的作用与意义。风险管理的应用将使安全管理更科学、更全面、更规范、更有针对性,从而使企业的安全基础更加牢固。基层供电企业必须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应急管理及事故调查体系。

一、安全风险管理

基层供电企业应该成立以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人员参加的工作组织,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评估及作业安全风险预控实施工作,明确管理职责,建立健全安全风险管理制度,制订切实可行的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形成完善的安全风险管理评估报告,建立重大危险源档案及定期检测、评估、监控、整改记录。

安全风险管理的基本步骤为:风险培训―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处理。其中风险培训、风险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是核心内容,也是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的关键环节。

1.安全风险培训

基层供电企业必须坚持安全风险的全员参与,要立足班组、立足现场,加强对《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调度规程、防止电气误操作等安全管理规定及制度的学习、培训和考试,开展现场紧急救护、消防等基本安全技能的培训,加强对有关事故案例的剖析,从事故教训中发现薄弱点,提高风险意识,养成主动识别危害、控制危害、规避风险的习惯。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岗位的人员有所侧重,在工作过程中检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安全风险辨识

基层供电企业必须结合企业生产运行实际,从电网设备、调度运行、继电保护、通信自动化等生产运行的各个方面,全面查找电网安全存在的隐患和问题,系统辨识电网安全危险因素和薄弱环节,为安全风险分析、安全风险评估和安全风险控制提高基础数据和资料。

3.安全风险评估

安全风险评估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一是依据《供电企业安全风险评估规范及辨识防范手册》,按照一定的周期和程序,开展查评工作;二是对已经掌握的风险数据进行归纳分析,确定各层次的管理短板、薄弱环节和薄弱部位。可以从以下五个方面进行评估:第一,生产运行环境。从设备危及人身安全、设备因素导致人为责任事故、运行和作业环境三个方面,评估生产运行环境中可能导致触电、高处坠落等人身伤害事故或误操作事故的风险,从而加强生产运行环境安全风险防范。第二,机具与防护。从安全工器具、专业机具和防护用品等方面评估机具与防护是否符合有关安全标准,定期维护、保管等是否符合管理要求,以及应用过程中是否正确规范等。第三,人员素质。从安全教育培训、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以及生理、心理素质等方面,评估企业不同层次人员安全素质方面的风险,促进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第四,现场管理。从作业组织、规程制度的执行情况、作业过程安全控制措施、应急工作准备等方面评估生产作业现场的安全管理和安全控制风险,加强企业作业过程的安全控制。第五,安全生产综合管理。从安全责任制落实、规章制度的制订与执行、“两措”管理等方面评估企业安全生产综合管理。

4.安全风险控制

控制电网安全风险的目的是: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不发生电网瓦解、大面积停电和电网稳定破坏事故。为此,需要从单一事故方面加以控制,才能避免以上多重事故发生。

一是设备因素。需要加强对设备的运行监视、巡视,开展设备状态检修,发现隐患和缺陷及时处理。需要加强对安全自动装置的检查、校验,低周减载容量应满足要求,确保安全自动装置正常投运。需要加强通信及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保证保护通道及通信畅通完好,自动化信号及采集数据正确,不影响电网事故正确处理。

二是人为因素。生产人员需要定期开展安全活动、反事故演习,提高防范电网风险的能力。调度运行人员根据系统负荷情况,合理安排系统运行方式,加强电网安全稳定计算分析;继电保护人员需要确保设备主保护、无缺陷运行,确保整定正确;现场运行人员操作时需要认真核对现场设备状态,加强现场的操作监护,防止走错间隔、漏项及跳项操作。

三是天气及偶然因素。关注雷、雨、雪、雾、连续高温对电网输变电设备的影响;定期对变电站周围的环境和输电线路进行检查与巡视,加强电力设施保护;做好消防设备的检查及机房等重要场所的安全保卫,加强易燃易爆物品管理和重点部位的防火防爆工作,防止发生火灾、偷盗和人为破坏。

5.安全风险处理

针对风险程度的不同,可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对于制度执行力不强、执行不规范等管理类缺陷,采用加强督促检查等手段纠正基层单位的工作偏差,保证制度一丝不苟地得到执行;针对具有一般风险的单位,采用“提示”(批评、评价意见等)的方法通报,提出整改要求;风险中等的,给予“警告”(安全隐患整改通知书、专项督查等)的处理,提出整改要求和期限,到期验收。对于风险较高或已发生事故的单位,给予责任追究。

对于各种类型的风险处理,采用不同方式的响应进行整改。其中综合性的、重大的风险纳入公司级别的风险响应工作范畴,实施全面整改和隐患整治。

6.风险管理的考核与持续改进

把安全风险管理工作纳入常态化管理,定期在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例会上进行专题汇报和布置,纳入企业的正常管理和考核中。安全风险管理小组要及时跟踪了解安全风险管理工作进展,分阶段对风险管理教育培训以及风险辨识、评估、控制工作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纠正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改进。

二、应急管理

企业的应急管理工作应与日常安全管理相结合,由事后单纯应急处置,转向事前预防和事后应急处置相结合。为了更好地应对供电生产运行突发事件,正确、有效和快速处理大面积停电事件,保障电力供应,应扎实做好应急管理工作。

1.加强应急管理体制建设

基层供电企业应该按照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级负责的原则,建立健全公司、部门、班组三级构成的应急管理体制。建立应急管理机构,健全应急管理制度,明确电力调度机构作为电网事故的现场指挥中心,落实应急管理人员和专业应急抢险队伍,加大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工作投入,形成职责明确、信息畅通、上下互通、指挥有力的指挥体系。

2.完善应急预案体系

按照以下应急预案体系结构,结合各自职责范围、安全和稳定工作实际及应急管理工作需要,编制相应的综合应急预案、专项应急预案和现场应急处置方案。综合应急预案包括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应急预案、社会稳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专项应急预案一般划分为电网安全类、人身安全类、设备与设施安全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社会安全类应急预案。其中电网安全类包括电网调度处置大面积停电事件应急工作预案,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通信系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重要变电站全停应急预案,重要客户停电应急预案。人身安全类:重大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设备与设施安全类包括电力设施大范围受损抢修应急预案、重特大火灾应急预案、防震减灾应急预案、防汛、防台风应急预案。网络与信息安全类:网络与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社会安全类:突发应急预案。

基层供电企业编制的应急预案应符合如下要求:在机构设置、预案流程、职责划分等具体环节,要符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和特点,保证预案的适应性、可操作性和有效性;应符合国家应急救援相关法律、法规;应符合电网安全生产运行特点,编写格式规范、统一,符合《国家电网公司应急预案编制规范》的框架内容。应急预案编制完成后,要进行预案评审,评审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组织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评审后,由本单位主要负责人(或分管负责人)签署,同时报上级主管单位备案。

3.做好应急预案培训与演练

加强应急预案培训工作管理,将应急预案纳入企业培训规划和职工年度培训计划,制订培训大纲和具体内容,开展对各级人员的培训。培训工作与实际工作相结合,新上岗人员进行应急知识培训。

积极配合政府部门及新闻媒体开展电力生产、电网运行和电力安全知识的科普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应对停电的能力,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联系,开展社会停电应急联合演练,建立应急联动机制,提高社会应对电力突发事件的能力。

4.应急实施与评估

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及对企业和社会有严重影响的稳定突发事故,迅速启动相应应急预案,组织实施应急处置;按预案规定将有关情况报告上级应急领导小组和地方政府应急指挥机构,接受应急领导,请求应急援助;做好信息对外工作,减少事件影响,维护社会稳定。

发生严重自然灾害、重大公共安全事件、其他行业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时,服从地方政府的应急抢险指挥,组织开展应急救援,保证事故抢险和应急处置所需的电力供应,防止发生次生、衍生灾害事故。应急处置结束后,及时组织灾后恢复与重建工作,尽快恢复灾区电力供应。对每次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及相关防范措施进行评估,对本单位应急预案的编制和实施情况进行评估。

三、事故调查

事故调查应当按照实事求是、尊重科学的原则,及时、准确地查清事故原因,查明事故性质和责任,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并对事故责任者提出处理意见,做到“四不放过”(事故原因不清楚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应受教育者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采取防范措施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处罚不放过)。

安全防控预案篇8

论文关键词 科技 制度 民警 规范执法

近年来,公安机关执法过程中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事件屡有发生,比如“躲猫猫死”、“喝开水死”、“冲凉死”、“鞋带上吊死”、“睡觉死”,甚至还发生浙江温岭一民警办案时在办公室内强奸卖淫女的案件,有的被互联网和媒体大肆炒作,影响恶劣,教训惨痛,严重损害了公安机关执法公信力。新形势下,如何创新方法,破解执法监督难题,进一步促进民警规范执法,有效预防民警职务违纪违法成为摆在公安机关面前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2009年以来,江苏省张家港市公安局以警务信息化科技为支撑,建成启用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实现对办案可视化、远程化动态监督,同时出台相关配套制度,不断探索“科技+制度”新模式,推进执法监督工作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切实规范了民警执法办案行为,进一步提高了执法公信力。该局被公安部授予“全国公安机关执法示范单位”、“全国优秀公安局”。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把科技手段融入制度设计之中,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的科技含量。www.133229.Com在社会转型的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应顺应警务信息化发展的时代要求,积极探索“科技+制度”新模式,着力强化执法监督,确保民警执法办案规范,积极预防民警执法过程中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一、以“科技+制度”新模式预防民警违纪违法的实践探索

2009年以来,张家港市公安局以警务信息化为支撑,从民警不规范执法的重点区域和关键环节入手,建成启用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实现对执法办案可视化、远程化动态监督,同时出台相关配套制度,不断探索新形势下以“科技+制度”预防民警违纪违法的新模式,使“科技监督”和“制度建设”有机结合,充分运用警务信息化手段全面“倒逼”民警规范执法,推进执法监督工作转型升级、跨越发展,切实提高了制度执行力,有效防范了民警执法过程中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一)建成启用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实现向科技要监督的新突破

1.全面建成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张家港市公安局依托现有的内部图像监控设施和公安网系统,分步实施、整体推进,经过两年的筹建,于2009年3月正式建成并启用网上执法监督系统。该系统共投入资金109万元,主要包括视频监督、音频监督、执法监督、报备监督4个子系统,囊括了监控摄像机161只、拾音头161只、电话录音设备101部,实现对全局各个派出所、交巡警中队、卡口中队以及经侦大队、治安大队、信访室等部门的执法办案区域、窗口服务区域和监管场所的工作区域进行全程视频音频网上监督。通过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全局所有基层所队的警务工作一目了然,可以及时、有针对性地对各单位执法办案、服务群众、执勤处警、行政管理、内部管理等方面进行实时、全程监督和倒查,又可以有效预防和制止民警刑讯逼供、违规使用警械武器等苗头性问题。

2.及时升级网上执法监控系统。(1)推进办案场所规范化建设。近年来,公安机关执法过程中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问题时有发生。为进一步加强执法规范化基础建设,全面加强办案场所安防设施硬件建设,全力保障执法安全防范工作,2010年10月,该局强力推进办案场所规范化建设,对办案场所全方位安装监控装置。2011年年初,规范化办案区完成建设并投入使用,各单位的办案场所均由二楼搬迁至一楼,每个询(讯)问室均安装高清监控探头、红外报警探头、紧急报警按钮,配备监听装置和录音录像设备,并且询(讯)问室内墙面全部实行软包,桌椅全部固定在地面上。(2)升级网上视频监控系统。建成人员进入办案区即自动启动同步录像录音的监控系统,每个询(讯)问室安装两个监控探头(一个监控涉案人员,一个监控整个室内情况)、两个监听装置(对涉案人员、办案人员分别监听),通过网上监控系统,询(讯)问活动“现场直播”。(3)整合网上视频监控系统。将办案场所视频监控系统全部整合至市局指挥中心接警大厅,设立监控专门席位,负责全局办案场所实时监控。同时,接入市局纪委、督察、法制以及办案单位主要负责人和法制员等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单位和人员终端,前移监督关口,不留死角死面,对办案场所实行全程同步监控,强化执法监督,“倒逼”民警规范执法,确保嫌疑人“逃不了、伤不了、死不了”。

(二)出台相关制度,确保网上执法监督规范运行

1.出台《网上督察系统使用管理工作规范》。2009年3月,在正式建成网上执法监控系统的同时,出台了《网上督察系统使用管理工作规范》,要求审查违法犯罪嫌疑人必须在装有监控系统的询(讯)室内进行,明确了网上视频督察、音频督察、执法督察、报备督察的具体实施程序以及发现问题和隐患的处理程序。

2.出台《办案场所使用管理工作规范》。2011年1月,在完成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执法办案场所规范化建设的同时,出台了《办案场所使用管理工作规范》,明确了询(讯)问违法犯罪嫌疑人必须在询(讯)问室进行,办案民警不少于2人,并实行同步录音录像,录音录像资料保存至少一年。市局指挥中心负责全局办案场所24小时视频监控,发现违规违法等情况及时向纪检、督察部门汇报;纪检、督察部门负责执法安全防范、侵害违法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制度执行等情况的监督、倒查和追责;法制部门负责办案场所全程录音录像资料和执行法定程序、规范的监督和管理;信通部门负责办案场所监控系统的技术保障;违反办案场所使用管理工作规范的,严肃追究责任民警和有关领导责任。

通过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形成了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的有效机制,确保了网上执法监督规范运行,进一步促进了民警规范执法办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违纪违法问题滋生的土壤和条件。

(三)强化网上监督,促进民警规范执法

1.加强系统维护,保障正常运行。市局信通部门负责日常维护保养和应急抢修工作,为网上执法监控系统提供技术保障,在接到维修请求后及时响应,并在12小时内恢复监控正常功能。对于其他硬件设施定期进行检查维护,确保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2.实行分级监督,形成监督合力。(1)市局监督部门网上监督。指挥中心监控值班人员通过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对全局办案活动进行实时网上巡查,发现民警违规违法或嫌疑人自伤自残等情况后,立即向纪检、督察部门汇报。纪检、督察部门通过网上督察、倒查,结合现场督察、投诉办理等方式,围绕容易发生问题的重点办案场所和重点执法环节,开展全方位执法监督,及时查究殴打体罚、故意规避视频监督、单人讯问、不在规定场所审讯、不按规定使用警械或强制措施等不规范执法的问题。法制部门在审核案件时,加强对办案单位不按规定录音录像等违反办案场所管理规范行为的监督,对存在问题的下发《责令整改通知书》,督促落实整改。(2)办案单位网上自查。办案单位值班领导通过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对本单位办案民警是否按照规定依法审讯进行监督,并对本单位办案场所的监控设备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设备故障的,立即报修。

3.坚持通报研判,及时整改问题。坚持落实局务会通报制度,每半个月通过全局视频会议的形式,由纪检、督察、指挥中心、法制部门结合日常工作,分别通报发现的不规范执法苗头性问题,及时研判预警,共同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落实责任单位。同时,全局办案场所使用管理情况实行一日一通报、两周一例会通报制度,全面加强对办案场所使用的监督管理。

4.严肃责任追究,强化结果运用。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和办案场所的使用管理情况纳入民警个人绩效考核和单位年度执法质量考评。对违规使用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和办案场所的,按照有关规定,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值班领导、责任民警的责任。

二、以“科技+制度”新模式预防民警违纪违法的成效与存在主要问题

以“科技+制度”新模式预防民警违纪违法是公安机关强化执法监督、促进民警执法办案规范的探索和创新,是科技手段与制度建设有机融合的成功实践,是提升执法公信力的“金钥匙”,是公安警务监督事业的创新飞跃。该模式实施以来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突破监督警力不足的“瓶颈”,大力提升了执法监督效能

“科技+制度”新模式突破了时间、空间、地域限制和公安专职监督警力不足的“瓶颈”,前移监督关口,拓展监督视线,减少监督盲区,实现了技术、制度、人的无缝对接,实现了足不出户便可远距离现场督察,弥补了传统现场督察的不足,有效解决了“跑不到、不及时、督不全”的问题,极大提升了执法监督效能,实现了公安执法监督手段的变革,推动了执法监督工作的跨越发展。

(二)实现对办案的远程动态监督,筑牢了执法安全防范“防火墙”

通过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对办案情况进行远程动态监督,能够及时发现和督促整改办案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制度执行到位,能够有效预防民警办案中刑讯逼供、体罚、单人讯问、违规使用武器警械等不规范办案问题的发生,以“阳光讯问”避免涉案人员非正常死亡,有效强化了法安全防范工作。

(三)强化对民警办案的监督,以信息化全面“倒逼”民警执法规范化

网上执法监督使民警办案时,时时刻刻感受到监督就在身边,使民警在潜移默化中将制度执行发展成习惯养成,以信息化手段确保民警依法履行职责、规范安全办案,解决了执法突出问题,有效预防了民警执法过程中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实现了向科技要监督、向规范化执法要执法公信力的新突破。实践证明,该模式推行后,民警执法过程中的群众投诉显著下降。

(四)为核查提供直接证据,切实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

网上执法监控系统具有电子化存储信息和事后再现等明显优势,可为核查群众信访举报提供直接、原始、客观的证据,以利于准确、及时地查明事件的真相,为信访办理、警务督察、维权等提供有力服务,有效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和民警的正当执法权益。

虽然“科技+制度”新模式在预防民警违纪违法的实际应用中显示出巨大的优越性,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对网上执法监督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个别领导或民警认为这是内部“挑刺”,影响打处绩效;二是网上执法监控系统保障不足,由于经费或人力等问题,出现故障后不能得到及时维修;三是制度执行力有待进一步加强,执法监督信息化在实践中势必对执法规范化带来挑战,影响破案率,个别民警故意规避网上视频监控,存在对嫌疑人动手动脚的苗头;四是执法监督重点不突出,有的公安机关网上执法监督没有突出执法安全重点,停留在窗口服务、内务管理、纠正警容风纪等浅表层次,执法安全制度未落实到位的问题时有发生。

三、新形势下公安机关推进“科技+制度”新模式预防民警违纪违法的建议

公安部部长孟建柱指出,要充分借助信息化手段,大力推进网上执法管理监督,实现对执法办案的全程化、实时化、动态化监督。新形势下,公安机关应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警务信息化发展的要求,将科技手段与执法制度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积极探索“科技+制度”新模式,切实强化执法监督,确保民警执法办案规范,积极预防民警执法过程中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笔者认为,公安机关应着力从以下几方面推进“科技+制度”新模式。

(一)加强执法监控系统建设,奠定“科技+制度”新模式的基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加强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是贯彻中共中央《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构建公安特色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2009年,公安部下发了《关于推进公安监督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对加强公安监督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公安机关要更新观念,着眼长远,高度重视现代科学技术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作用,加快推进执法监督信息化建设,切实保障执法安全防范的实战需求。

以“科技+制度”预防民警违纪违法新模式的核心有三点:一是执法监控系统建设;二是执法监督配套制度建设;三是网上执法监督。其中,执法监控系统建设是前提,执法监督配套制度建设是保证,网上执法监督是关键。推进执法监控系统建设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加强顶层设计。执法监控系统建设和维护需要投入较大经费和增加专职网上监督人员,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规划、稳步推进。要坚持实际实用原则,注意不能搞“一刀切”和搞形式主义,更不能盲目攀比、华而不实。比如,张家港市公安局没有在督察部门专门设立网上监督中心,没有专门增加网上监督警力,而是根据本局实际,将办案场所网上监控全部整合到指挥中心接警大厅,设立监控专门席位,对全局办案场所进行动态监督,避免了重复建设,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笔者认为,网上监督中心设在指挥中心接警大厅比较可取。

二要加强系统建设。在执法监控系统硬件建设上,要对办案单位的办案区域、服务大厅、外部场地等部位全方位安装视频监控,做到嫌疑人员进入办案单位以后活动范围全覆盖、活动轨迹无缝对接。网上执法监督中心、信通、警务保障、办案单位等部门要加强网上执法监控系统的日常管理和维护,明确各部门管理职责,及时发现和解决系统出现的问题,保证系统正常运转。同时,要争取地方党委政府的支持,健全网上执法监控系统维护保障长效机制。

三要整合现有资源。要“借鸡下蛋”、实行“拿来主义”,充分利用现有的公安网,整合改建公安业务信息系统,做到少花钱多办事。系统平台要简单实用,简明易操作,力戒复杂,突出重点项目,少设计一些“空架子”,避免因系统复杂而增加执法监督部门和基层办案单位的工作负担。

四要打破信息壁垒。实现信息资源共享,是实施网上执法监督的前提条件。在处理好共享与安全的基础上,要整合部门监控资源,避免重复建设,搭建统一的网上执法监控平台,打破部门信息孤岛,实现信息互通共享、随时查阅,形成监督合力。要将办案场所监控全部整合到网上监督中心、纪检、督察、法制以及办案单位负责人和法制员等负有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和人员终端,不留死角死面,强化常态化执法监督,形成分级监督、齐抓共管的监督合力。

五要不断探索创新。要紧密结合本单位实际,坚持“边建、边用、边改进、边完善”的原则,积极探索创新,狠抓实践应用,认真总结,积累经验,不断完善、升级监控系统,不断提高实际应用水平。

(二)健全执法监督制度,深化预防民警违纪违法源头治理工作

邓小平同志指出,制度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规范民警执法办案离不开制度的保证,公安机关应加强调研,不断创新,结合本单位公安工作和队伍建设实际,从办案过程中违纪违法问题易发的关键环节、重点区域入手,健全完善内容科学、覆盖面广、重点突出、操作性强、有效管用的执法监督制度,细化流程,严密程序,堵塞漏洞,不断推进执法监督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通过健全完善执法监督制度,确保网上执法监督正常规范运行,确保民警规范、安全执法,强化源头治理,形成预防民警违纪违法的长效机制。

(三)加强民警教育培训,切实提高民警规范执法的意识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民警规范执法的理念不都是一入警就树立的,要通过不断地教育才能逐渐养成。公安机关要多措并举,强化对民警执法理念教育和执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民警规范执法意识和执法办案能力,筑牢民警执法安全防范思想防线。

一要强化理念教育。可采取主题教育、警示教育、示范教育、预防教育、座谈讨论等方式,加强对民警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人民警察核心价值观、执法形势、执法安全教育,尤其要利用发生在身边的民警执法过程中违纪违法典型案例,强化警示教育,引导广大民警充分认识规范执法的重要性,正确处理规范执法与打处绩效的关系,不断增强民警的政治意识、人权意识、法治意识和规范执法意识,打牢“以人为本、执法为民”思想基础,自觉养成遵守党纪警规、严格依法办案、自觉接受监督的良好习惯。

二要强化业务培训。可通过警衔晋升培训、轮值轮训、鼓励参加司法考试、组织参加庭审旁听等途径,抓好对民警的执法业务教育培训,组织民警认真、深入学习有关法律法规,注重加强新法律法规的学习(比如2012年刑诉法修正案关于“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方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证实自己有罪”等新规定),引导民警培养与现代法治观念相适应的执法素质,不断提高办案能力和水平。

(四)强化执法监督,严肃查处违纪违规苗头性问题

历史和实践证明,失去监督和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制度的生命力在于执行,对执法的有效监督是提高制度执行力、预防民警执法过程中违纪违法问题发生的有效措施。要充分利用网上执法监控系统的远程动态监督、信息电子化存储以及事后情景再现等明显优势,着力强化网上执法监督、预警研判、责任追究,用科技手段确保制度执行的刚性。

一是实行层级监督。首先,办案单位网上自督自查。办案单位值班领导要严格落实“一岗双责”制,抓好本单位当日的网上执法监督工作,对民警是否按照规定依法办案进行监督检查,并明确专人实时监控民警办案情况,及时处置各类异常情况。其次,监督部门网上督查倒查。网上监督中心负责全局办案场所日常网上督查工作,纪检、法制、督察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负责执法过程中民警违规行为的倒查、核查、通报或追责工作,通过网上巡查、网上倒查,结合现场督察、投诉办理、案件审核或看守所在押人员调查,及时查纠办案中存在各类问题,坚持抓早、抓小、抓苗头。法制部门在审核案件时,要把办案过程的录音录像资料和办案场使用情况所作为必审内容,对存在问题下发整改通知,督促落实整改。

二是突出监督重点。网上执法监督分为日常网上督查和网上倒查。有的公安机关网上监督内容越来越多,有限的力量难以承担海量的视频监督。要按照公安部副部长、纪委书记刘金国强调的“重点加强对容易发生问题的执法部位和环节的网上监督”,将网上监督重点放在执法办案(规范执法、执法安全防范)方面,对于窗口服务、警容风纪、内部管理等方面以投诉或追责的网上核查为主。要加强网上执法监督,结合现场督查、联合督察、突击抽查等方式,加强对办案的全程监督,尤其要加强对容易发生违纪违法的重点执法环节、执法部位(审讯、看押、继续盘问、适用强制措施、押解犯罪嫌疑人出所辨认、鉴定、就医以及审讯室、候问室、看守所、拘留所等)的动态监督,及时查纠存在问题。

安全防控预案篇9

一、本单位2020年上半年HSe工作总体状况

1.1 HSe目标完成情况

2020年上半年安全生产死亡事故为零,轻重伤事故为零,环保事件为零。

1.2 上半年主要工作

2020年项目部创建了双重预防体系建设机制;完成了安全环保责任建设、安全生产集中整治活动、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应急预案修订、应急演练、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法律法规辨识和适用性评价、项目现场新冠疫情防控工作、项目管理信息系统HSe创建、安全环保危险因素辨识和评价、管理制度修订、疫情防控下复工复产工作、项目人员派出现场和设备运输等疫情防控工作以及保障安全生产所需的安全投入等重要工作。

1.3 HSe重点工作进展

1.3.1持续开展新冠疫情防控工作。自新冠肺炎发生以来,项目部根据集团及股份公司“大隔离、小隔断、同规则、同防控”原则进行疫情防控工作,截至目前为主,项目现场疫情防控平稳,人员均佩戴防护口罩、出入登记和现场消毒等措施。

1.3.2积极主动复工复产工作。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项目现场紧密进行设备安装和设备运输工作,项目现场就两名项目人员坚守岗位,其他项目人员因疫情原因居家办公。面对项目施工紧任务重、人员紧缺等因素,项目部综合考虑到项目人员派出现场的风险于2020年6月18日将第一批项目人员6人派遣到项目现场,根据第一批项目人员派出的经验和疫情防控工作措施,项目计划将派遣第二批项目人员进入现场,积极自主进行复产复工和疫情防控工作。

1.3.3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项目部紧紧围绕中色股份《中国有色金属建设股份有限公司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体系工作指引》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建立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方案、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工作手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手册和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等工作。并按照公司要求全面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

1.3.4安全环保责任制和责任制清单。项目部根据股份公司文件《关于全面推进安全环保责任制建设工作的通知》先后制定了项目部全员安全环保责任制和责任制清单,并认真对照安全环保责任制清单对各岗位认真进行岗位责任制考核,形成项目部常态化工作。

1.3.5安全生产培训教育。项目部为贯彻落实《应急管理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高危行业领域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应急〔2019〕107号)和《中国有色集团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深入推进项目部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水平积极主动开展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1.3.6隐患排查治理。项目部积极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每月组织一次综合检查,每周组织一次专项检查,节假日进行节假日检查,每天进行日常检查等进行隐患排查,并将排查出的隐患建账建档并形成闭环管理。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五定”要求落实整改,保障项目部安全生产环保工作有序进行。

1.3.7应急预案和演练工作。项目部上半年根据股份公司《中色股份生产安全事故综合应急预案(2020版)》文件要求和国家《生产经营单位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要求对项目部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并审批、签发、下发。在4月30日对进行新冠肺炎疫情专项应急演练,并认真对演练进行总结、评估和评价,对照演练的评估总结认真查找不足之处,重新修订应急预案。

1.3.8项目管理信息系统HSe创建工作。项目部根据股份公司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的要求积极创建HSe管理工作,对照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先后对隐患排查治理、危险源辨识和评价、环境因素辨识和评价、项目日报、项目月报、人员培训等子项进行创建和文件上传工作。

1.4 事故事件分析

    未发生安全环保事故。

二、工作主要成绩

2.1增强安全环保意识。项目部经理、副经理组织各级管理人员利用每周安全会议认真贯彻学习落实集团公司和股份公司HSe政策、文件和制度,并将股份公司的文件和制度下发给各位员工,落实“主动安全、本质安全”理念和“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措施等。

2.2强化责任落实。项目部建立HSe责任制和责任制清单,并认真落实责任制的目标分解、考核和奖惩。

2.3夯实HSe基础管理。项目部认真进行法规识别和合规性评价,到目前为止已辨识出98项法律法规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范。项目部建立了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方案、风险分级管控体系工作手册、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工作手册和双重预防机制管理制度等工作,并按照公司要求全面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对项目环境因素进行识别、评价和控制措施的制定。项目部分包方LiLama10公司现有专职安全管理人员1人,兼职安全管理人员2人,特种作业人员20人,公司总人数共计72人,已与项目部签订安全管理协议。项目部对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并审批、签发、下发,并在4月30日对进行新冠肺炎疫情专项应急演练。

2.4安全生产支持。项目部设置专职HSe人员1人,兼职HSe管理人员1人;项目部上半年进行6次安全培训教育总计1480人次;项目部上半年每月进行一次HSe宣传和安全文化建设,利用HSe会议进行沟通交流,每周一召开项目HSe专题会议,总结上周安全生产环保情况,布置下周HSe重点工作。项目部上半年HSe费用共提取19万元,使用和支付安全生产投入18万元。

2.5现场HSe管理方面。现项目现场主要开展各类风险控制措施落实和设备设施施工安装、定置管理以及现场文明施工,项目安装工作完成40%左右,设备运输完成50%左右。

2.6境外公共安全。项目部营地安保主要以监控、落锁及巡查,外出人员采取双人外出领导核准制。场内外交通安全严格遵守越南老街省交通部门的要求,项目部已制定专项《境外安全事件应急预案》。

三、HSe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目前老街省疫情平稳,没有新冠肺炎确诊病例,项目部现场有业主单位、分包单位和业主单位,业主单位、监理单位和分包单位均来自河内,项目部对分包单位按照“同规则、同防控”的原则进行疫情防控管理。业主单位和监理单位经常往返河内疫情区域,项目部制定管控措施要求项目人员和分包单位人员避免直接接触业主单位和分包单位人员,做好个人防控措施,如需进行必要的工作接触时要保持2.0米以上的安全距离,必须佩戴口罩,项目部对公共场所和公共区域进行经常的消毒和垃圾清理工作等管控措施。

四、2020年下半年HSe重点工作安排和主要措施。

4.1持续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下半年项目施工大面积铺开,施工单位和人员随着工程的进度要求稳步增加,项目现场的防疫工作许加强,要根据集团及股份公司“大隔离、小隔断、同规则、同防控”原则进行疫情防控工作,提高警惕,不能松懈,保证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果断措施,避免工程受疫情影响、人员出现聚集性发病等现象。对疫情防控工作要常抓不懈,措施管控要到位,抓住细节,不可麻痹大意。要提高人员安全意思,加强安全教育和宣传力度。保证现场人员佩戴防护口罩、出入登记、场所消毒和日常体温检测等措施的落实。

4.2积极主动复工复产工作。下半年设备运输和设备按照工作将大面积铺开,要保证安全、环保的前提下稳步进行复工复产工作,面对项目施工紧任务重等因素要将安全环保放在首位,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积极进行复工复产和疫情防控工作。

4.3双重预防体系建设。项目部要根据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方案的时间节点要求,积极开展双重预防体系建设工作,主动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认真分析和总结创建过程的不足之处和经验教训,推动双重预防体系工作。

4.4安全环保责任制和责任制清单。项目部安全环保责任制清单对各岗位认真进行岗位责任制考核,形成项目部常态化工作。

4.5安全生产培训教育。项目部要按照《中国有色集团安全技能提升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人员安全技能培训工作和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全面提升从业人员安全技能水平。

4.6隐患排查治理。下半年设备安装工作大面积展开,施工人员多、作业平面多、特殊作业增多,项目部要加大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对排查出的隐患按照“五定”要求落实整改,保障项目部安全生产环保工作有序进行。

4.7应急预案和演练工作。项目部下半年要加强应急培训工作和演练工作,要把事故预防和事故应急处置工作做扎实,提高人员应急处置能力,有效减少事故带来的伤害和损失。

4.8项目管理信息系统HSe创建工作。项目部要进一步完善项目管理信息系统,把信息录入工作做到常态化。

安全防控预案篇10

关键词:电网;风险;机制;管控

1专业管理的目标描述

1.1专业管理的理念或策略

如今,电网大面积停电会造成严重的社会影响,铜陵地区矿山、铁路牵引站等高危客户停电将可能引发人身伤亡事故,保持电网安全运行和客户可靠供电责任重大。专业管理从加强公司安全风险管理出发,规范电网运行风险预警职责、流程、措施和要求,构建全面覆盖、纵向贯通、横向协同、责任明确、闭环落实的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控联动工作机制,充分发挥调控、运检、安监、营销等部门作用,落实防控措施,防止电网及高危客户的停电事故,切实提升公司安全生产管控工作水平。

1.2专业管理的范围

管辖范围涵盖市县公司安质部、调控中心、运检部(检修公司)、建设部、营销部等电网运行风险管控体系。

1.3专业管理的目标

专业管理总体目标是通过规范电网运行风险预警职责、流程、措施和要求,明确电网运行风险管控体系各级人员职责和工作任务,加强部门的责任把关和部门间联动,强化考核力度,促进管控措施真正落地,实现闭环管理,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包含以下具体量化指标:

(1)防止发生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

(2)防止发生因高危客户停电引发人身伤亡事故;

2专业管理的主要做法

电网运行风险预警管控工作包括电网风险评估、风险预警、风险预警管控和风险预警结束四个重要环节。

2.1电网风险评估

公司一直以来严格执行安徽电网运行风险评估与管控规定,规范开展电网运行风险辨识、评估。高度关注电网运行结构风险和高危客户供电风险,做好重点地区、重要厂站、重要负荷运行方式安排。

2.2风险预警

调控中心在周例会后用邮件向公司本周风险“预警通知单”,相关责任部门书面签收.安质部将签收后的“预警通知单”扫描版在公司网页“电网运行风险预警”专栏并在安监一体化信息平台挂网。

调控中心做好相关单线、单变运行情况下相关电网事故处置预案,并作好相关处置预想。

调控中心、营销部确保履行风险告知义务,按要求书面向用户送达电网运行风险通知,并要求高危及重要用户做好相关应急处置准备,用户应书面签收。同时还应书面向地方政府主管部门报备,确认政府主管部门收阅。

调控中心、运检部加强电网运行监控和设备巡视,做好相关应急处置的各项准备工作,确保人员、物资、车辆等提前到位。

营销部做好相关营销服务应急处置和客服工作,确保应急处置准备到位。

安质部负责做好相关应急处置的协调联动和有关预案联合审查组织工作,确保处置预案的及时性、准确性、安全性、可靠性。

县公司做好涉及县域电网风险的防控预案、保电措施、应急处置预案等工作。同时做好县域高危及重要用户的书面风险告知和政府报备。

2.3风险预警管控

按照“谁签收、谁落实、谁反馈”原则,相关责任部门组织落实风险管控措施。

调控中心做好相关单线、单变运行情况下相关电网事故处置预案,并作好相关处置预想。

运检部做好风险涉及到的相关变电站、输电线路和配电设施的特巡方案等保电措施及事故后的应急抢修方案。

营销部做好风险涉及到用户供电服务应急预案。

县公司要做好风险涉及到的设备特巡等保电方案和故事后的应急处置预案。

各实施单位相关措施方案和计划,要保证其准确性和专业性。

安质部负责根据调控中心的电网风险预警督促有关单位做好预控措施,组织开展现场监督,加强作业现场风险管控。

2.4风险预警结束

各单位根据“预警通知单”明确的工作内容和计划时间,电网检修、基建接入、系统调试等任务结束,电网恢复正常运行方式,解除电网运行风险预警。预警解除在安监一体化信息系统平台上实施。

3评估与改进

3.1专业管理的评估方法

(1)加强风险、承接、落实和反馈的闭环管控。严格执行“月计划、周安排和日管控”制度。通过多部门协同会议明确电网特殊运行方式、基建启动送电、大修技改工程、重大设备隐患整治、跨区电网运维等因素给整个电网运行带来哪些风险,风险具体等级以及管控难点和要点。对于计划性工作,明确责任部门,明确针对性强、可操性强的管控措施和要求,相关部门负责人签收预警通知单,立即组织落实,并反馈预控措施落实情况,形成闭环管理和有痕迹管理。

(2)抓好风险辨识和管控措施两个环节,有效落实风险评估和控制。一是强化风险意识。持续加强与调控、运检、营销等部门的协同,深入推进电网安全风险预警管控,风险辨识准确,发挥专业部门作用。严防电网安全事故。二是抓好风险管控措施的落实和反馈。

(3)抓好应急准备和预案落实,有效降低和控制突发事件影响。针对电网检修带来的安全风险,充分考虑完善的应急手段和事故处置,最大限度减小停电损失和影响。高度重视供电安全。高度重视电厂安全。

3.2今后的改进方向或对策

电网安全运行风险防控工作建立事后逐次评估机制。

事后应由安质部发挥安全生产综合协调和监管职责,牵头开展事后评估,形成规范评估报告,包括应对工作经验、各环节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和建议,持续改进和完善电网运行安全风险管控体系。

参考文献:

[1]国家电网安监139号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基本规范(试行).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