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实验室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十篇实验室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十篇

实验室内部管理规章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1:40

实验室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篇1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出现的问题完善管理体制

中图分类号:G717.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4(c)-0000-00

引言:

对于大多数以理工科为主的高职院校来说,实验室是一个学校的核心组成部分,实验室的规模代表着这个学校的综合能力。实验室的建设、管理和使用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所以一流规模、一流水平的实验室,是现代化高职院校的重要标志。本文针对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现状提几点改革思路。

1现阶段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1.1管理制度不健全

设备的使用与管理不能有效的结合,没有必要的制度约束设备使用者,部分专业实验室的使用缺乏必要的培训,设备仅凭个人意愿缺乏任何责任压力,管理状态混乱也造成谁想用就用的一个情况,严重影响设备的使用寿命。

1.2设备资源共享程度低

目前每个高职院校内各学院或各系的实验室基本相互独立没有交流和沟通,但经常会有不同实验室需要同一设备,而在设备采购中,多数实验室只考虑到本学院或本系的实验室内部设备的需要,缺少与其他实验部门之间的沟通这样就造成有部分学院或系里的实验室空闲,无法物尽其用,而有部分实验室由于阶段性的实训设备紧缺无法满足上课的需求。

1.3管理人员参差不齐

现在一般高职院校由于对实验室设备管理意识不强,实验室管理人员得不到足够的重视,而且很多实验室管理人员数量不足且结构不合理,还有一些设备管理是由上课老师来兼职管理,人员流动过于频繁,对实验室疏于管理,降低了实验室的使用寿命。

2完善实验室管理体制

高职院校实验室要有一个系统的管理体系,管理体系的建立和健全将对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管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我把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管理体系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2.1实验室管理的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来实验室上课和教学的学生和老师都应该遵守相应的规章制度,如果大家都按规章制度来操作的话,实验室的管理难度将大大降低。所以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必须要清楚明了并有自己实验室的特色。但一般高职院校自实验室的建立起,都会用同一个规章制度,以至于几年后设备更新而规章制度不更新。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可以有共性,也要根据每个高职院校和每个实验室自己的特征来制定自己个性的制度,并且每隔一定年限可以根据需求来完善和修订。

2.2实验室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

实验室管理人员是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主体,实验室管理人员对实验室的管理直接影响到实验室的利用和使用寿命。

2.2.1专业实验室管理人员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很多高职院校有专门负责实验室管理的人员,这些管理人员的职责应该是把重点放在为各门实验课程进行准备和保障,同时自己也要完成一些实验课程的教授,在实践的过程中更好的了解实验室的特性,使理论和实践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更好的完成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但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往往把教学教师和管理人员放在第一位,而对实验室管理人员这个小群体不够重视,往往很多人错误的把实验室管理人员视为仪器设备的保管和提供的人员。所以领导重视是实验室管理人员能得到提高的首要条件,应该让实验室管理人员能有和教师一样的培训机会,从而不断的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地位和能力提高了,实验室管理也将更科学,实验室的设备的寿命和利用率才能得到提高。

2.2.2兼职实验室管理人员要明确责任

现在很多高职院校实验室会出现实验室多,实验室管理员少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得不要聘请兼职实验室管理人员,这些管理人员有的是聘请的外来人员或者是由教师来兼任的,这些兼职的人员特点是流动太频繁,对实验室设备和仪器的管理没有统一的规范,也没有统一的培训。所以每个高职院校应该针对自己的实验室特色给出统一的管理规范标准。规范每个兼职人员的管理责任。

2.3实验室资产管理

实验室的资产管理必须要由专人负责管理,以便了解每个设备的进出库情况,做到每项采购来的设备都物尽其用。

2.4实验室设备采购和报废

实验室的设备采购要与一线的上课教师和实验室管理人员沟通,现在很多高职院校的采购部门和实验设备所在部门往往不在一个部门,有时缺乏必要的沟通,使得采购的设备不能完全满足上课做实验的需要,造成了一定的浪费。同时对已达到报废要求和年限的实验设备要加以处理,以便能挪出地方来给新进的设备。

3结语

现在,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发展,各个高职院校面临着各种竞争和挑战,而实验室的建设将是体现一个学校的综合能力的根本,本着有利于高职院校实验室的发展,以上是我对高职院校实验室模式的一些思考和建议。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是一项艰巨的工作,每个高职院校还有待于在理论上深入探讨,在实践中加以改进,以创造一套符合自己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管理规则。

参考文献

[1]徐燕,主编.高职院校实验室全书[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1998.

[2]王兴邦,李德华,主编.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章制度选编[m].教育部、高职院校实验室工作研究会.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2.7.

[3]王卫俊,郭庆,刘威,等.基于pLC的数控钻床控制器的研制[J].国外电子测量技术,2013,32(1):41-45.

[4]林卉,胡召玲,赵长胜,等.高校开放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3):151-152.

实验室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篇2

关键词:5S管理;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思想道德素质

高校中基础化学试验室包括四个部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分析实验室。近些年来,高校重视化学实验室的科研成果、项目申请和学术论文的发表,而对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有疏漏之处,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频频出现安全事故,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实验室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中教师、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缺失。

一、“5S管理”的内涵

5S管理是一种起源于日本的新型企业管理概念,一共包括五个模块:整理、整顿、清扫、清洁和素养。整理是指合理放置工具、腾出空间、防止并减少工具误用,营造一个便捷清爽的工作氛围;整顿是对必要物品进行科学分类,并依次排列整齐,每件物品需要标识正确的物品名称,减少寻找物品的时间;清扫是培养工作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定时定期轮流清扫工作场地,确保室内无杂物灰尘,为工作人员带来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心情,清扫的过程中也可以发现一些隐患;清洁是对清扫工作的深入细化,保持场地的干净整洁,通过定期的检查和共同监督,实现清洁工作的制度化和管理化,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素养是对前面四个概念的总结,促使员工将原有的工作要求转变成自身的工作习惯,从而实现全公司的工作综合制度规范化。

二、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1.高校实验室的特点

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具有如下三个特点。一是实验室内构造特殊。水电是实验室的必备设施,此外还有气体、昂贵复杂的试验仪器、大量多样的化学药品等都为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了棘手的问题。二是化学实验室中的各类试剂具有不同类别的化学性质,其中许多试剂具有爆炸性、腐蚀性、剧毒性,试验中的任何操作不当都可能导致严重的问题。三是实验室中物理因素错综复杂。基础化学实验室中机器众多,特别是个别精密贵重仪器的不规范使用会带来一定隐患,机械设备的压力问题、工作场地的水源问题、电源问题以及辐射问题都为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的管理带来了不便。

2.高校实验室管理存在的问题

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的管理主要存在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实验室存在较多的闲置、过期、废弃药品。这些药品不仅占用空间,造成空间上的拥挤,还会为药品查询带来不便。二是实验室不重视对化学仪器的维护。基础化学大多面向全校,非化学专业学生对机器的维护、实验室的注意事项不甚了解,导致课上实验操作不规范、课后仪器清理不及时、室内打扫不重视。三是基础化学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不完善。原有的规章制度仅限于文字,师生对文字规章的理解各有不同,不利于形成标准化、规范化的管理。

三、5S管理在实验室中的应用

5S管理法在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中的应用通过五大模块进行:一是整理部分。对校内实验室的化学药品库存进行全面的盘点,记录药品清单,将化学试剂按照化学性质进行细致分类,及时统一处理过期报废的药品,每项工作设置固定期限,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减少实验室的安全隐患。二是整顿部分。实验室内的所有物品全部进行标注,包括各类化学药品、废液处理桶、实验室内专用打扫工具、试验烘烤箱等。此外,实验室出口墙壁处应该张贴一张醒目的物品位置图,帮助实验人员及时查找所需物品。实验桌面上的小件仪器、器皿等也要进行文字标注,并用耐腐蚀的材料进行固定。三是清扫问题。负责清扫工作的学生需要根据室内的物品位置图进行规范打扫,重点清扫称量台、实验台及水槽等容易忽视的死角,实验室内的各项打扫任务都应设置在检查表中,并形成一种卫生硬性标准。四是清洁问题。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室的整理工作,将桌面化学仪器放置到最初位置,整理试验药品,统一回收废液,按照卫生清洁标准逐一进行,清洁结束后检查表格中签字后再有序离开。五是素养问题。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的精神文明建设亟须深化,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整理、清扫、整顿、清洁的习惯,学会做事情有始有终并学会遵守规律。对待恶意破坏实验室规章的违纪行为进行惩罚,实现科学文化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同步进行,不断实现实验室的规范化、科学化管理。

实验室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篇3

关键词:计算机;硬件;软件;维护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105

0引言

计算机在高校的使用和学习越来越普遍,每个进入高校的学生,都或多或少的被普及计算机知识,高校庞大的计算机拥有量,对于维护和管理成了各高校棘手的问题。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一下探讨。

1计算机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管理

实验室设备管理是对实验室管理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计算机设备管理主要包括计算机设备的备案清单、安全使用管理、计算机设备周围运行环境管理。

1.1硬件帐物的管理

计算机实验室的硬件数量较多、多数都属于电子产品,如计算机、服务器、交换机、UpS等。建立科学合理的实验室硬件清单,让管理员了解设备的参数,管理上做到责任到人,每个实验室都有专门的负责人。每个实验室门口都贴有本实验室的负责人,实验员必须掌握实验室的设备情况,参数包括硬件品牌、型号、配置、购买时间、价格、产品编号等,并对设备贴有标识。建立硬件的引进、借调、损毁及维修纪录报表。每个学期与单位资产管理科进行资产核对,防止资产流失。对报废和维修的硬件及时上报和处理。

1.2实验室的安全使用管理

计算机实验室的硬件设备一般价格昂贵,一旦发生损毁,会对单位造成财产损失,并且会影响正常实验教学的进行。所以,要加强计算机实验室的安全使用,保障有规律的日常维护和检查工作,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提前做好防火、防盗等工作,每天最后一个离开实验室人员必须检查水阀、电源、门窗,防患于未然,养成良性的检查习惯。实验员登记计算机实验室的使用记录,记录每次使用情况,产生问题状况记录,并及时处理并维修。对经常用到的实验室硬件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主要包括学生计算机,教师计算机,主机服务器、投影设备,空调设备,计算机外设设备等。

1.3实验室内部环境管理

实验室内部环境包括定时换气、保持卫生、稳定电压等基础设施,科学合理的基础设施直接决定着计算机实验室硬件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特别是加强电的使用,实验室用电干路要保证足够的电力负荷,电闸空开必须能承担所有设备运行的电力负荷,禁止非专业人士私接电源。保障实验室环境清洁卫生,每天定时进行通风更新空气。保持室内的温度和湿度必须适中,安装空调设备进行调节,防止计算机硬件被老化和氧化的危险。

实验室的计算机硬件,定期进行硬件维护和检查,防止学生打开主机取走相关部件,或由于学生的野蛮操作造成计算机硬件的损坏,实验员或者实验任课教师应该对来做实验的新同学做实验室机器使用的指导说明,实验室安装实时监控设备,避免和管理相关问题的发生。

2计算机实验室硬件和软件的维护

2.1计算机实验室硬件的维护

实验室计算机的在使用过程中,由于使用时间长,加之使用频繁,所以对计算机的硬件维护是一件很重要的工作。首先我们知道计算机对环境的湿度和温度,和灰尘度有一定的要求,温度和湿度要适中,尽量减少灰尘,因为计算机硬件是电子设备,很容易产生静电,湿度和灰尘的合理搭配,会使硬件产生静电,尽而影响硬件的正常运行。所以我们要对实验室内环境条件进行人为控制,必须保持实验室内的卫生,保证计算机的正常工作,提高使用寿命。

其次实验室管理员要对计算机的风扇定期清理灰尘,保持干净。磁盘要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定期做磁盘整理,把有坏道的扇区隔离,提高使用效率。禁止在实验室吸烟,喝液体饮料,防止污染计算机。

2.2计算机实验室软件的维护

实验室的计算机使用的是windows操作系统,实验室的管理员要定期进行系统升级,打好补丁,使计算机的性能达到最佳。由于做实验的学生,操作能力参差不齐,难免有意或无意操作删除了系统文件,使计算机操作系统崩溃或者应用软件无法正常使用,为了及时解决问题,就必须提前备份好一个学生机的完整、良好的操作系统镜像,在发现问题时,能及时恢复系统。利用GHoSt工具,提前对一台装有完整系统和教学应用软件的机器做镜像备份,做好之后,复制到每台机器的备份盘里,发现哪个机器出现问题时,及时用GHoSt工具或者矮人DoS工具箱,一键还原系统就可以了。这样及时补救,不影响正常的教学工作。

每学期末或者学期开始,我们都会对实验室的所有机器进行重新安装系统和安装应用软件,升级系统和杀毒软件病毒包的升级,利用计算机本身带有的网络还原卡,对计算机的系统和应用软件检查无误后,启动网络还原卡,进行网络同传,10几分钟,就能完成更新工作,再利用自己做的小软件,对每台计算机一键输入机器号,计算机名和ip地址就得到了正确的修改,这些方法的使用,提高了实验员的工作效率。

3完善实验室的规章制度

完善的实验室规章制度是计算机实验室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障,保证了实验教学的开展。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全天开放、人员流动大、维护难度大,必须建立完善的管理制度。确保实验课程的正常进行,发挥实验教学在教育过程中的作用。在日常管理工作中根据需要,完善各项规章制度,遇到问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的内容执行。根据工作中的实际情况,完善《学生实验守则》、《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任课教师职责守则》等规章制度。完善的规章制度,规范了实验员和任课教师的岗位与职责,使实验室在运行中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因此在实验室的管理中,应该做好硬件检查和维护,应用软件的管理和升级,制订和完善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保证实验室正常健康的运行,实验室是教学和科研的重要部门,所以实验员要认真做好每一项工作。

参考文献:

[1]董春艳.浅谈计算机实验室的管理与维护[J].教育时空,2010,13(56).

实验室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篇4

关键词生物化学实验室建设和管理

高校实验室是高校进行实践性教学、科学研究以及提供社会性技术服务的重要场所,也是培养高层次创新性人才的重要基地,它在某种意义上直接反映了一所学校的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以及管理水平,曾被誉为:高等学校的三大支柱之一。①因此,加强实验室的硬软件建设和管理,深化实验室的体制建设改革以及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是当前实验室建设的重要内容。高校的生物化学实验室是运用化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生命物质的主要场所。生物化学实验室在开展实验的过程中需要涉及较多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并且实验过程中常常伴随了高温、高压的特点,另外还会使用到易燃、易爆、有毒、强氧化性的试剂和药品,如果稍有不慎可能引发安全事故。因此,加强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对实验室的正常运转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②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一个系统而庞大的工程,需要在发展中不断的进行改进和完善。因此,我们需要先从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入手,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深入管理的改革和创新,确保实验室科研工作顺利进行,最终达到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目的。

1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是用人单位制定的组织劳动过程和进行劳动管理的规则和制度的总和。一套规范合理的规章制度是让实验室平稳、安全、高效运转的前提,并且可基本上防患于未然。俗话说:“不成规矩,何以成方圆”,优秀的集体离不开一套健全的规章制度。因此,建立健全生物化学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根据专业特点,生物化学实验室需要合理规划、小心管理,以免造成仪器损坏、环境污染、试剂中毒,甚至火灾、爆炸等安全事故。参照教育部制定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结合自身实验室情况,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1)制定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岗位职责,明确管理人员的责任和义务;(2)建立实验室考核及奖惩制度,细化考核任务和考核指标;(3)健全“实验室管理基本规范”,“实验室信息资料库”,“实验室操作手册”,“实验室试剂耗材管理办法”,“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等规范性文件。(4)明确实验室的发展目标、监管机制和奋斗方向。逐步形成科学、规范、系统及制度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提高实验室运转进程,还能够在宏观上进行调控和管理,节约成本,真正起到为教学和科研服务的作用。③

2加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管理

仪器设备是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利刃,如何规范合理的使用仪器让教学科研工作顺利进行是实验室管理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首先,需要建立各种仪器简单的操作规程卡片,学生使用仪器时可随时参照执行,让每位学生都能标准、规范、合理的使用仪器,这样不仅可以节约学生大量的仪器学习时间,还能减少实验室仪器的损坏率。其次,要让“小老师教学模式”成为实验室仪器管理的主导,④采取分类管理的方法,把每台仪器分配至小老师,认真把握好每一位小老师的岗前培训。而后让小老师们负责每一位新人的培训和指导,监督每位仪器使用者完成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对于一些特殊仪器定期进行清理与维护,对于故障仪器及时登记、报修。这样不仅能够增强每位学生的主人翁意识,让每位小老师得到一次锻炼自己统筹全局管理能力的机会,还能培养他们互助的精神、延长仪器的使用寿命、减少实验室的损失、保证科研工作的顺利进行。最后,根据学校对实验室仪器的总体规划和布局,积极配合学校进行统一的规划投入和管理,以求最大程度的实现实验室仪器的共享,从本质上提高实验室仪器的使用率。让实验室仪器高效、良好的运转,不仅能够促进不同实验室的交流,还能为教学和科研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3完善实验室的环境管理

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科技发展的源泉,对科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是高校对外展示自我形象的重要窗口。其中“人文环境”被誉为实验室灵魂,良好的环境基础是高校快速发展的基本前提。它主要包括外在环境和内在环境两个基本层面:前者主要体现在实验室的布置安排及卫生环境,后者体现在实验室的人文氛围。生物化学实验室外在环境管理需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根据实验室空间现状,结合本学科专业特点,合理规划布局。生物实验室和化学实验室应该严格区分开来,保证实验室的布置合理;确保实验室的通道畅通,无异味,安全标志醒目齐全;保证实验室水电等管线设施规范、完善;定期完成实验室安全防护设施与报警装置的检查、更换,保证事故抢救设施性能完好;定期对实验室进行清洁和整理,确保实验室环境干净规范。生物化学实验室内在环境管理主要是人文环境的管理,人文环境是社会本体中隐藏的无形环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民族灵魂。为了给实验室营造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需要加强实验室的文化建设,强调管理人员的能动作用、团队协作精神以及情感管理。实验室的文化是实验室精神风貌的综合体现,对其进行有效管理,是保证实验室和谐高效运转的必然要求。生物化学实验室根据自身的特点,建立其基本的道德规范和准则,让实验室内部形成一种无形的自制力。(1)营造氛围。定期进行文献汇报、工作汇报和学术报告,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领域的研究动态;定期参加、举行学术活动,加强技术交流,互相学习、互相督促,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增强实验室的凝聚力和向心力。(2)树立形象。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对其工作态度、时间观念,言谈举止进行培养和规范,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专业的、积极向上的良好形象。(3)强化意识。使实验室全体成员富有高度责任感,强化实验室成员的认同意识、服务意识、归属意识、竞争意识、发展意识和实验意识。

4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是确保实验室安全的保障,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落实安全责任制,定期检查,积极治理安全隐患,对确保实验室的顺利运转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4.1生物化学实验室药品管理

生物化学实验室在实验过程中所使用的药品,大部分对人体健康是有危害的,而且种类比较多,不容浪费和出错,所以实验室管理过程中,合理并安全使用和管理实验室药品具有重要意义。实验室应该具备专门的药品室,并在药品室设置一个放置危险品的专柜。药品的存放应该按照防止不同种类的药品之间相互反应的原则,实行分类编号放置。实验室管理员还应该定期对药品室进行系统的检查、打扫和清理。危险化学、生物药品的购买需要严格按照实验室需求合理少量购买,实验室成员使用时需填写“危险性药品领用申请单”,经实验室管理人员批准后才能领取危险品,使用完毕应后及时归还药品,严格建立起领用使用登记制度。另外,废液和废弃的药品也必须按照实验室标准回收处理,不得随意倒入下水道或倒入垃圾桶。因此,生化实验室的药品管理应该严格按照操作规范实行,尤其是对危险药品的购买、存放、使用以及日常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尽量做到尽早发现安全隐患,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4.2消防设施、水电管理

生物化学实验室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仅会用到诸多试剂药品,还会用到许多仪器设备。因此,每学期初都需要对实验室进行防火、防盗、防事故以及防灾害等各项防范措施的落实,妥善管理和使用相关的防火措施和安全设备,并且定期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和安全检查,如果发现安全隐患应及时整改,无法及时整改时就立刻上报相关安全部门,确保实验室场所及实验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随时随地都需要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教育,让他们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不变原则。从进入实验室起就开始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实验后需要关闭水电气等相关设备以及门窗等才可以离开实验室。时刻谨记“排除安全隐患,防范于未然”,才能真正做到防范于未然。⑤高校生物化学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繁多,需要实验室管理人员和成员以及相关部门的全力配合和重视。由于生物化学实验室的特殊性使我们必须立足于现在,着眼未来,建立一套易操作化、科学化、系统化和规范化并且能够不断改进的管理体系,让实验室成员能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改进、自我提升以及自我创新,最终实现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长久进步与发展。

注释

①吴红萍,傅丽容,汪继超“.4m1e”要素在高校实验室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2(12):230-233.

②孙莉丽,李荣华.高校生化实验室的安全管理[J].学术论坛,2010.2:281-282.

③覃江凤,王黎芳等.生物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几点新措施[J].浙江医学教育,2012.11(6):14-16.

④刘幸福,储君君,刘曼西等.开放生化实验室管理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8.6(4):265-266.

实验室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篇5

关键词:创建;计量认证;标准化验室

中图分类号:S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374(2012)02-0040-04

创建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工作,对于提高化验室土壤肥料检测能力和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它是以《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场)化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农办农[2009]82号)精神为依据,以强化化验室管理和质量控制为手段,以探索途径、建立机制和提升能力水平为主要目标。创建建设一流、管理规范、业务精湛,具有示范带动作用的化验室。

笔者从2008年参加测土配方施肥项目以来,全程参与化验室的规划、建设、人员安排、人员培训、创建标准化验室工作。特别是在创建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计量认证工作进程中,就相关工作进行了探讨。

1.计量认证法规要求和化验室的观念转变

灵川县土肥站化验室是1979年第二次土壤普查时建立的,完成第二次土壤普查后基本闲置,至1998年承担开展广西“配方施肥”项目筹建配肥厂重新启用,同时得到加强;2004年实施农业部“沃土工程”项目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2008年承担农业部“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更是在工作性质、工作量上发生了质的飞跃。但多年来所开展的检测服务仅用于指导农业生产,未涉及计量认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需求,农业部门的检测技术还需要服务市场、社会,因此,还需要获取具有出具可信数据的资质。计量认证是我国通过计量立法,对凡是为社会出具公证数据的检验机构进行强制考核的一种手段,是保证其公信力的要求。经过计量认证合格的检验机构所提供的数据,在贸易出证、产品质量评价、成果鉴定中作为公证数据,具有法律效力。在国内可赢得社会的信誉,在国际也容易得到双边或多边的认可。

在目前市场经济加快进行的形势下,检验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能否向社会提供准确、公证、权威的土壤、肥料检测数据,为农业生产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并得到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是关系到县级土肥检测机构生存与发展的首要问题之一。

以前灵川县土肥检测部门从来没有涉足检验市场,今后应该以建立标准测土配方施肥化验室为契机,尽快进入检验市场,并利用自身优势迅速站稳脚跟,在检测市场进行开拓,提升自身的能力和形象。土肥检测的检验结果不仅要指导农业生产,还要为农业科研工作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因此,笔者于2011年5月向广西壮族自治区技术监督局提出了进行化验室资质计量认证申请,按照计量认证的各项技术要求开展检测人员全员培训,转变观念,规范管理。

2.建立和运行质量管理体系

质量管理体系是指实验室用文件的形式列出的有效的一体化的技术和管理程序,以便以最好、最实际的方式来指导实验室的全体工作人员、设备及信息的协调活动,从而保证委托方对质量的满意和降低成本。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是实验室检验工作的依据,是实验室内部的法规性文件,具有法规性、唯一性和适用性的特点,一般分为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含记录表格)三个层次。

2.1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主要法规和标准

目前标准化验室开展计量认证和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和标准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开展计量认证通用要求部分,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实施细则》、《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验室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第二部分是在计量认证的基础上进行标准化验室创建的要求和标准,主要是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印发《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场)化验室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和《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创建试点工作方案》;主要使用标准是国家和农业行业检验标准方法以及技术规范等。

2.2质量管理体系建立的方法和要求

在计量认证评审中,质量管理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其应符合评审准则的要求,实验室要按标准要求并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质量管理体系。一般过程包括:

2.2.1确定化验的质量方针和目标。

2.2.2建立公证性措施和承诺。

2.2.3确定检测和管理工作流程。

2.2.4分析各个过程及相互关系,识别各过程或环节的要素,分析、优化、确定相关要素组成分系统,各分系统组成质量管理体系。

2.2.5策划和调整组织结构,确定部门职责和权限;落实岗位责任制,确定管理人员、执行人员、支持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

2.2.6编制质量体系文件,通过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相关记录表格,将上述要求文件化并予以固定。

2.3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建立健全化验室规章制度是化验室工作正常运行的基础和保证,因此要强化制度建设。主要包括:技术档案管理制度,保密制度,样品保管制度,化验室管理制度,化验室安全制度,化验室卫生制度,试剂管理制度,《质量手册》执行检查制度,仪器设备验收、维修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管理制度,标准物质使用管理制度,信息反馈制度,检测报告审查与评定制度,申诉投诉处理制度,特别是检测仪器设备的管理制度。每台(套)仪器设备应单独建立档案,统一编号,专人负责仪器设备的保管、检定、校验、维护保养工作,做好仪器设备档案的管理工作。仪器设备档案的内容应包括产品使用说明书、设备验收记录、检定或校验记录、检定或检验合格证书、使用记录、检测前后情况记录、故障及维修记录等。有完善的规章制度和严格的执行力做保障才能使实验室检测工作顺利开展。

实验室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篇6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建设

0引言

近年来,在国家大力支持高等职业教育的背景下,高职院校办学规模和质量上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学校实验室基础建设也得到了相应发展。但是,随着高职院校招生规模逐年扩大、人数增加,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远远跟不上发展的需要,以至于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如何做好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使其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值得探讨和思考的问题,对提高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目前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1.1管理体制相对滞后目前,多数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沿用“院―(系)”二级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实验室由系直接管理,这一做法有它的好处,但也有弊端:①由于实验室隶属于系部,各系之间的相互合作较少,各系部实验室之间的资源共享难度比较大,这就造成有些通用实验室出现重复建设的情况(如机房、形体中心等);②实验室隶属于系部就很难做到统一的管理标准,各系都对自己所属的实验室有自己的管理要求,管理标准无法统一,这就造成实验室在管理上不规范。

1.2实验室内涵管理不能到位目前在很多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管理上,推行诸如“五常法”、“5S”管理方法等,在实验室的“面”上管理做足文章,而在实验室的内涵建设与管理方面不到位,主要表现在:①实验室建设缺少科学规划。一些实验室规模小,功能单一,服务对象单一,使用率不高,不能形成整体优势与合力,客观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②仪器设备购置缺乏科学性。目前,一些实验室仪器设备购置后不能合理使用的情况仍然存在。有些仪器设备购置时,并未对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进行评估,再加上相应的仪器设备使用培训没有跟上,导致部分仪器设备购置后,出现设备被闲置、不会使用或设备利用率不高等现象,使得它们不能充分发挥作用,造成了浪费。③实验室开放性不足。这是高职院校实验室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实验室除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外,很少有其他的任务,可以说基本处于封闭和各自为战的状态。学术领域的最新信息也不能及时引入到学生的实践环节中来。实验室在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这一功能上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1.3实验室教学经费投入不足随着高职院校扩招、扩建(新建)渐趋稳定,高职院校的债务负担越来越重。受高职院校的财力影响,除了极少部分有一定财政支持的实验室外,大部分实验室经费投入不足;另一方面,经费投入机制不健全,缺少在实验室的发展和建设长远规划指导下的经费投入机制,无法促进实验室的良性建设与发展。很多学校由于经费捉襟见肘再加上多项改革事业齐头并进,往往把人才引进、师资培养、改善校园环境放在第一位,而把实验室的规划与建设置后考虑。受扩招的影响,各高校教学基本建设难以满足教学大发展的需要,占用大量的建设资金,致使实验经费投入不足,仪器设备相对陈旧。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工作,而且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进而影响着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1.4管理人员水平尚需提高随着实验仪器设备的更新,实验技术手段的不断提高等,实验室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亟需提高。参与实验教学的人员少、任务重,相关人员不能及时进修与培训,实验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知识结构更新不及时,实验技术人员知识结构的老化使实验水平难以上台阶,许多实验项目多年不变且多为验证性实验,这与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要求有很大差距。近几年许多高校实验室都引进了不少进口的大型精密仪器,而这些先进的仪器设备基本上都没有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一支技艺高超、训练有素的实验技术队伍,严重地影响到了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极大地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2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设想

2.1改变管理理念,提升实验室内涵建设要树立“以人为本”的实验室管理理念,在实验室管理中要充分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要使教师和学生感受到在工作、学习中自由创造的意义和乐趣。在学校现代实验管理中营造有利于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提高,从优化德育环境、教学环境等方面,探索有利于学生创新创造能力培养的学校教育创新体系。

提升实验室内涵建设,应主要做到:①加强实验室管理系统内的管理结构、层次划分、隶属关系、管理方式等方面的建设和改革,综合考虑实验室的归并工作,使实验室的建设科学化、规范化,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效能。②建立健全、完善、统一的规章制度和考核制度。规章制度是管理好实验室的基础,对保证正常的实验教学秩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为了充分有效地利用实验室,需要进行有序的管理,这种有序的管理必须建立在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制定基础之上,针对前来做实验的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从而更好地发挥实验室为教学、科研工作服务的功能。③对实验仪器设备做到统一调配和管理。在仪器设备购置中,坚持申购项目论证,把好投资采购关。坚持对实验仪器设备项目的投资按立项、论证、实验、监督、竣工、验收、使用效率和效益考核的程序实行跟踪管理。要避免相同实验仪器设备的重复购置和经费的浪费,提高实验室和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从整体上增强实验室的运作效率。④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实验室开放是高职院校实验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为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尽可能为学生提供一切方便条件,提高办学效益和教学质量,在保证完成教学计划的前提下,在为系、院内各专业教学科研有效开放的同时,还要积极创造实验条件为企业和社会开放。

2.2加大投入力度,提高实验室建设水平实验室的投入与建设是高职院校办学的基础工作,是学校提高人才培养工作水平的前提条件,也是高职院校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实验室装备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可以说没有精良的实验装备,就培养不出一流的人才。但是,由于近年高职院校普遍的办学规模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多,学校新校区的建设使一般学校办学经费较为紧张,能用于实验室发展与建设的设备投入经费明显不足。而实验室在其发展建设中,更应制订合理的实验室资金投入计划,配置品质精良、组合优化、数量充足的仪器设备,积极探索实验室合作建设途径,如校企合作共建以及对外租赁等方式来加快实验室的建设。同时,应加强学校内部不同系科之间或兄弟院校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盘活实验设备资产,充分发挥实验设备资产的功能。因此,高职院校在学校基础设施建设规划中,要保证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让实验室能发挥其应有的功能,以保证实验室对教学、科研的服务工作能正常进行。

2.3加强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水平随着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加强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已是势在必行。如何加强实验室日常的信息化、规范化管理,使得资源能够共享是实验室建设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实验室管理优化的重要保障。

在高职院校数字化校园建设过程中,校园网的建成给建立和完善实验室开放式管理模式提供了新的平台,通过新的实验室管理体制的建立,制定基于校园网的实验室开放管理方案,能够有效提高实验室的使用效率,实现实验设备资源共享。

加强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需要在相关的信息系统中,建立相对完善的仪器设备资料,在仪器设备发生变更时,要及时更新调整相应的数据库,随时记录仪器设备的增减变动。通过信息化管理可以让所有的仪器设备、实验项目、实验内容等实验室情况一目了然。同时,对于实验室人员等方面,也可以采用信息化的方法加以管理。

2.4加强管理队伍建设,提高实验室管理水平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关键在于实验教师队伍建设,实验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实验教师,实验室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的关键是实验技术人员教育思想的转变,实验教学内容的更新,实验技术的改进,现代教育手段的运用等。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实践教学业务能力,直接关系到实践教学质量,关系到人才培养水平的高低。因此,建立起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稳定性强,并有一定专业理论修养和实验教学工作经验,组织能力与管理能力较强的实验技术队伍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实验技术人员应注重学习,注重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将最新的信息和方法、最新进展和成果应用于实践。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学校应积极安排实验室工作人员进行各类业务培训,如岗前培训,定期参加新技术的学习或讲座等多种形式,使他们弄懂理论、熟悉教材,掌握实验操作技能,掌握运用现代教育装备,学会现代管理知识,努力提高自身整体素质。真正服务于教学,当好任课教师的助手,认真准备好每个实验,协助任课教师开展实验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规范者。另外作为实验技术人员,应树立较强的为教学、学生和科研服务的正确意识,一切为教学着想,一切从教学出发,才能真正完成好实验教学任务。

总之,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是一项长期和艰巨的重要工作,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必须打破按部就班的工作思想,积极盘活现有资源,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从有利于实验室发展、有利于调动管理积极性和有利于实验教学质量的提高等方面,改变观念,加强管理,使实验室为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耀溪,鲍鸿.新人才培养战略下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8,(1).

实验室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篇7

关键词实验室;废液;处理;管理

中图分类号G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708(2012)72-0005-02

实验室作为社会科技的主要源头之一,在我国科技的发展中占据着重要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实验室随之涌现,就目前而言,实验室已经不仅仅是科研机构和学校的专利,更多的实验室出现在各种具备一定规模的企事业单位中,这些实验室的存在,直接提升了企业的创新能力,对构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有裨益,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更是不能忽视。但是随着各种实验室的涌现,实验室废液问题也必须得到重视。

1实验室废液以及管理现状

实验室废液通常而言总量有限,相对于工业废水来说,其总量几乎可以忽视;但是从危害程度上,实验室废液却必须加以重视。通常而言,实验室废液都具有相对高的浓度,并且由于是产生于实验阶段,因此其毒性以及挥发性等方面都并不安全。

高浓度的实验室废液,甚至会对排水管道产生侵蚀,并且如果存放或者处理不当,还有可能在存放容器中发生进一步的化学反应,其后果难以预知。此外,实验室废液有可能存在反应不充分的成分,甚至是未知成分,对于这类产物的性状特征都难以做到完全了解,因此对其安全性难以保证。并且在这种情况之下,其毒性与挥发特征等问题都不能有效落实,进一步阻碍了对实验室废液的有效处理。

目前实验室废液主要来源于学校、科研机构以及大型的工矿企业。对于学校而言,如果只是指导学生的实验,其废液通常成分相对简单,且通常处于安全状态,很多废液都可以直接通过给排水管道直接排出,并进入城市排水环境。但是对于有着研究性质的实验室,包括学校中的科研活动、科研机构以及工矿企业的实验室而言,其废液成分就要复杂得多。

对于实验室废液的管理和处理,目前在社会上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懈怠现象。虽然对于废液的危害性都有所认识,并且各个涉及危险化学物质的实验室也都建立起必要的规章制度对废液的流向进行控制,但是这些规章制度真正十分完善并且能够得到落实的却相对较少。很多时候都是依靠实验操作人员自觉遵守,而对于实验中产生的废液处理,也是一句实验人员的自身感觉进行判断。这种单纯依靠感官判断的方式,是目前实践过程中最为严重的问题。其次,实验室废液应当在进行合理收集整理以后送到相关有处理资质的部门进行集中处理,但是目前我国对于相关产业的发展一直不够注重,因此导致有些废液最终也难以找到能够对其实施安全化处理的部门,最终被迫直接进入城市排水系统。再次,实验室废液在存留以及排放的过程中,有可能通过其他途径对周围环境造成二次污染,或者是对周围动植物或人类造成毒害作用,而我国对于这一方面的监管仍然极弱,迫切需要大力加强。

2实验室废液管理状态改进分析

对于目前我国社会中实验室废液的管理以及处理现状,有必要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总体而言,当前首先应当着手改进的包括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2.1严格执行并完善相应规章制度

我国一直到现在都没有十分有针对性的实验室废液处理准则,但是在处理实验室废液的时候,应当重点参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于2004年颁布的《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实验室类污染环境监管的通知》,以及于2005年同教育部联合颁布的《教育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排污管理的通知》。虽然这两个仅仅是通知,但是给实验室相应规章制度的制定树立了良好的参照标准。此外,实验室废液想要直接进入城市排水系统,就必须遵从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的规定,对废液中的各类污染物进行严格控制。

2.2规范管理,措施落实到位

对于实验室的管理制度,一方面需要详细制定,另一方面需要认真落实,对于废液处理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进行简单处理就能够消除其有害性的废液,可以在实验室内部进行处理,然后才能允许其进入城市排水系统,必须要注意在进行处理的时候应当确定废液的自身状态以及属性,确保废液能够的正确的无害处理。对于不能够在实验室内进行安全处理的废液,必须统一分类收集,在确保不会互相发生作用或者交叉污染的前提之下,运送给有处理资质的合法组织进行深入的安全处理,并且缴纳相应费用。在废液未能得到良好处理的时候,应当确保其放置的安全性,防止出现交叉污染或其他事故,对于任何安全隐患都应当深入考虑并进行排除。在相应的规章制度落实的过程中,应当确立相应的处罚机制,对不能严格执行的组织或个人形成威慑作用。

2.3加强宣传

从安全和环境保护,以及社会责任等多个方面对相关工作人员展开宣传,在允许的前提之下,对于整个社会都应当施加必要的宣传力量,帮助构建对于实验室废弃液体以及物品的正确认识。对于学校,由于参与实验并且产生大量废液的实验参与者是学生,并且学生又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因此在允许学生接触实验用品之前,必须做好相应的教育工作,防止废液在没有得到安全处理的情况下进入城市排水系统或者环境。

2.4构建信息闭环

完整的信息闭环是能够有效执行监督职能的必要保障。对此,应当在妥善宣传的前提下建立起社会范围内的监督系统,并且建立顺畅的信息渠道,确保信息的快速准确传播,并且确保信息能够送达相应的部门。

3结论

对于实验室废液的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而且繁琐的工作,需要深入的考察具体的情况,并且有关管理制度和政策也需要不断随着现实情况进行调整。只有如此,才能确保实验室废液得到妥善的处理。

参考文献

[1]魏正妍,杨秀清.在研究型化学实验中培养绿色意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1).

实验室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篇8

[关键词]实验实训教学;实验室管理;实验室管理人员;高职院校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38-0171-02

1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1.1高职教育对实验室管理的特殊要求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扩容,我国高职教育规模迅速扩张。前教育部长周济曾指出,高等职业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应用型高技能人才。因此,作为高等职业院校实践教学和科研的重要基地实验室肩负着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职责。实验室的管理也成为高等职业院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践教学的质量。如何搞好实验室管理,使其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是实验教学人员值得探讨的问题。加强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为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办好高等学校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室工作人员的首要任务是管好、用好实验室,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益。管理工作是实验室工作的关键,也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心内容,更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反映出实验人员的责任感与事业心以及业务水平、组织才能的高低。

1.2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面临的新形势

根据以上高职院校的教育特色,有专家指出,高职教育是“昂贵”的教育,在近年来的高职院校建设过程中,大多数高职院校都投入巨资购置实验设备。比如,2009年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财政厅正式发文《关于确定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的通知》(浙教高教〔2009〕53号)正式拉开了省级示范性高职建设的序幕。浙江省财政将投入2亿元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二十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示范建设过程中,二十所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纷纷加大对实验实训的投入,投资资金占整个学校示范建设资金总额的比重都比较高。以嘉兴职业技术学院本人所负责的纺织实验室为例,2009年示范建设以来用于新设备的投入共83.7万元,共购置新设备110多台套,新增实验室面积近1000平方米。作为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及时更新知识,不断地摸索这些新设备的性能,然后才能很好地使用它们,很好地管理它们。这就要求实验室管理人员不断地去学习,不断地与时俱进。

2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的现状及建议

以下是笔者总结多年的实验室工作经验,结合嘉兴职业技术学院的实际情况,谈一谈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2.1实验室管理的制度化建设

孟子曰:“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圆。”有“规矩”之约束即是符合规范,按照规章制度办事。为了使实验室能够规范化管理发挥它的最大效能,结合本校实际这里主要谈实验室制度化管理中的三个重要方面。

(1)对教师:设置规范的管理流程。对于有实验实训教学需求的专任教师,本校规定在每个学期初的两周之内制定《实践教学计划表》,并经教研室和分院审批,下达给本专业的实验员。同时,有实验教学计划的老师根据实际需要申报实验实训耗材。实验员根据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购买的数量并报分管领导审批购买。这样就能确保本实验室的实验实训顺利开展。另外,有科研需求的教师和学生期初提出《实验室课外开放申请》,在保证计划内实验实训教学正常的开展的基础上实验室合理安排课外开放。实验员根据《实践教学计划表》和《实验室课外开放申请》排定本学期的《实验室使用安排表》。这样既能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又能规范化管理。

(2)对学生:要求遵守规章制度。对于首次进入实验室学习的同学,本实验室管理人员组织一次实验室制度学习,让他们能够明白每一位进入实验室的人员都应该对本实验的财产与安全负责。为了确保实验的顺利开展,每一位同学都应该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没有经过实验指导人员的允许不能擅自操作实验设备仪器,注意实验室的用水用电安全,实验结束实验物品归位等。

(3)对实验物品:规范实验物品流转管理。本人管理的实验室涉及对化学药品的管理。2013年4月发生的复旦投毒案对实验室化学药品管理敲响了警钟。本人在实验室管理中,对于实验过程中涉及化学药品的,坚持由实验教师与实验员一起把控药品的用量与流向的操作规程,做到在药品使用完毕后立即存入药品库,此外,对于实验实训过程中实验耗材的领用课前由实验教师根据《实践教学计划表》来实验员处领取,并做好登记工作。同时,实验实训课程结束以后实验教师负责回收剩余的耗材并归还实验室,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4)建立相关考核机制,作为执行制度执行的保障。人人都遵守规章制度,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实训教学井然有序的开展。可以通过建立考核机制来保障实验室管理制度得以执行。针对高职院校教学的特点,我院专门设置了实验考核环节。考核是为了教师、学生能够更好地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分院根据本教学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了一系列的实验实训考核制度。即对于在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的老师由实验员对他们进行“规范化”考核,如有没有督促学生实验物品归位、有没有关闭水电、有没有做好实验仪器使用登记等。同时,老师又可以考核学生,对于没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的学生联合学生辅导员提出批评教育或者酌情的扣除他们的操行分。

2.2努力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

实验室管理人员是实验室管理工作中的主体,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着实验室的管理水平。特别是高等职业院校肩负着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任,更加注重学生的技能训练,这样就对高职院校实验室管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而且如上所述,随着近几年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发展的重视加大了对高等职业院校的投入,实验室引进了很多新设备新仪器,这也对管理人员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提升实验室管理人员素质,笔者觉得应该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首先,学校要重视实验员队伍的建设与发展。根据笔者的工作体会,很多学校普遍存在“轻视”实验员队伍建设的现象,以致实验员的素质较教师队伍稍逊一筹。为了能够充分调动实验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实验员实验技能,学校可以定期举办实验技能比武等活动,给予实验员一定的奖励。同时,实验员应经常性参加各类培训或脱产学习,精通专业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更好地为师生服务。实验室管理人员应提高对本专业本学科前沿知识及技术的关注,及时完成专业知识的更新。

其次,努力提高管理水平,树立服务意识。实验室管理人员要立足本职工作,树立为师生服务的意识。不是被动地根据实验计划来准备实验,指导实验,而是要为了使实验达到更好的效果我应该怎么做,我应该教学生怎么做。作为实验技术人员,应树立较强的为教学、师生和科研服务的正确意识,实验技术人员必须做好一切辅助工作,尽力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一切为教学着想,一切从教学出发,才能真正完成好实验教学工作。在疲于应付繁重的实践教学任务之际应该不断总结,从中得出一些更好的更适用于实际的管理经验。实验室管理人员应该不定期的与本校其他实验室管理人员或者兄弟院校的同行开展经验交流工作,尽量做到取长补短,努力提升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2.3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校园安全一直是教育部门十分重视的问题。实验室作为教学科研的重要基地,实验室的安全是实验工作正常进行的基本保证。本校实验室实行院、分院、实验室管理员三级安全管理制度,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实验室人员管理。有实验计划者方可进入实验室,无实验计划的闲杂人等一律不准进入实验室,进入实验室的人员不准携带易燃易爆物品,并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制度;二是配备消防设施。每间实验室根据实验室的性质配备合适的消防设施。安全员定期进行消防设施的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维修或者更换消防设施;三是实验室环境的安全管理。加大实验室防火、防爆、防毒、防盗、防辐射等安全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实验室工作环境;四是安全教育。定期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或者参加必要的消防演习。实验室管理人员、实验教师、学生应树立牢固的安全意识,时时刻刻把安全放在实验的首位。

2.4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

随着社会发展的日新月异,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势在必行。实验室的信息化管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实验室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实验室的设备根据总类跟性质进行编号并输入学校的实验设备管理系统,这样进入系统就能查看设备的名称、生产厂家、出厂日期、购买日期等。同时,每个仪器的使用情况也可以显示,如在使用、申请报废、已报废等。实验室管理人员及时地将使用情况发生变化的仪器设备信息进行更新,这样对即将开展的实验教学能很好地把控。

(2)建立实验室耗材电子账册。实验室管理人员根据本实验室的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电子账册,账册中包括耗材的名称、生产厂家、价格、数量。耗材情况及时更新,如实反映耗材的库存情况。这样既能及时地进行耗材采购,又能避免重复购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又能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进行。

(3)实验信息及时上传校园网。实验室管理人员提前两周将即将开展的实验教学安排上传校园网。上传内容包括实验时间、实验地点、实验班级、指导老师、实验内容以及实验的特殊要求或注意事项。这样既能方便老师了解实践教学进展,又能方便学生提前为实验做准备。

(4)增加网络上与学生的互动。新时代的大学生对网络有特别的喜好,我们与时俱进在校园网建立实践教学的讨论专区。学生在讨论专区可以将自己对于实验教学的想法要求与实验指导老师进行交流,老师也可以进行在线答疑。这样既能节省时间,又能让大家感觉很轻松。

21世纪是飞速发展不断创新的时代,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摇篮,而高等职业院校实验室是教学科研的基地,是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高校实验室的建设与管理也要顺应时代的需要,积极大胆地进行科学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创新。

参考文献:

[1]邱泽明.加强卫生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的探讨[J].中国保健,2006(5):33-33.

[2]贺歆.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之我见[J].西北职教,2007(9):21-21.

[3]陈六平.关于当前实验室管理及实验教学中若干问题[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1):152-156.

[4]徐家宁,侯文海,王英华,等.深化实验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创建部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ii):71-73,116.

[5]周芬.浅谈纺织实验教学改革――以高职染整专业为例[J].管理观察,2008(24):83-84.

实验室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篇9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思路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211-02

高职院校是培养具有专业技能人才的职业教育基地,高职院校学生在校期间除接受系统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之外,更重要的是培养一定的动手实践能力,为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实践基础。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大部分是在实验、实习场所完成的,因此,实验室建设应该是高职院校整体建设需要特别关注的一项内容。高职院校要以培养学生动手能力为核心,切实提高思想认识、稳定实验队伍、加大经费投入、改善实验条件、改革实验室管理体制已成为高等职业教育实验室建设的关键任务。怎样构筑高水平、高起点的建设平台和管理模式,成为各高职院校关注的焦点。

一、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在高职院校教学工作中的意义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类型,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第一线、服务当地经济建设和管理需要的高技能应用人才的使命,高职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最大的区别在于高职教育所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型人才,而实验(实训)室是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的重要场所;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不仅对现有的实践教学体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实验(实训)室建设和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验室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第一通道,是学生学习操作技术锻炼动手能力的初级战场,是首次进入本专业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因此必须以高职学生动手能力提高为目标,强化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培养人才的质量问题。实验室水平的高低、工作的好坏,是学校教学水平、科研技术和管理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高职院校只有强化实验室建设和管理,才能为社会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才能不辱使命。

二、目前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资金投入严重不足

由于高职院校办学经费长期处于紧张状态,致使实验室建设经费长期投入严重不足,欠账太多,加上科学技术和学科建设的飞速发展,仪器设备更新极快。近几年扩大招生,学生人数逐年增多,仪器设备需求量增大,然而,教学科研的设备购置经费有限,且仪器设备的价格高昂,从而导致实验室基础设施条件差,仪器设备套数不够,实习基地建设投入不足,仪器设备陈旧,更新率和完好率低下。接下来的几年,高职院校招生形势将持续良好,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新兴专业学科不断增加,对实验仪器设备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而学校对实验室的投入远远不能适应当前职业教育形式发展的需要。

(二)实验教学队伍的管理缺乏以人为本的思想

某些职业学院的领导办学理念滞后。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重授课轻实验的倾向,试验教学处于从属地位。很多实验室实验开出率低,管理职责不清,实验技术人员被视为教辅人员,在评聘职称、奖励、计算工作量、个人进修等方面,一些学院对实验教学人员关心较少,甚至还存在着一些不合理的现象,由于偏见和政策上的不配套,这在一定程度上挫伤了他们工作积极性。使得许多实验技术人员在实验室留不住,一有机会总想调离实验队伍,导致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学历层次偏低,职称和年龄结构不合理;缺乏必要的学习进修提高,很难适应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和实验室建设的需要。近几年许多实验室都引进了不少进口的大型精密仪器,这些仪器基本上都没有处于最佳工作状态。主要原因就是缺乏一支训练有素的实验技术队伍。严重地影响到了实验教学工作的开展,极大地降低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三)实验室设置混乱,管理机制滞后

我国高职院校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沿用院―系―室的管理模式,在这种管理模式下,实验室按照专业课程进行设置,许多交叉学科的实验室存在着重复建设的情况;一些实验室的设置混乱,功能单一;服务对象单一,一方面,经费不足使投入成本较高的专业类实验室处于长期紧缺状态,难以满足教学与科研的需要;另一方面,用十分有限的经费建成的专业实验室却使用率不高,此类实验室专业针对性越强,专业规模越小,闲置程度高,不能形成整体优势与合力,客观上造成了教学资源的浪费。在实验室设置中,没有坚持任务、规模、功能、人员的通盘考虑,而是过分地被人事关系、教研室利益等问题所纠缠,一个实验室掌握了使用权,就等于拥有了所有权,我不用,别人也用不了,也别想用。

(四)实验方法约束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实验教学本来应该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许多高职院校实验大多是结合理论课程开设的。但由于许多实验为原理验证性实验,缺少大型的、综合性的实验项目,实验方式大多是教师先讲,学生按照教师的布置或者指导书上的步骤,按部就班,完成实验操作。这没有真正挖掘出学生的潜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开拓精神受到了约束。他们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都受到限制。

(五)实验室整体规划力度不够、实验室开放性严重不足

高职院校由于缺乏对学院整体发展方向的把握不足、定位不准以及投资经费有限,造成的重点不突出、特色不明显,未形成科学合理的实验室设置和管理体系。

在高职院校实验室普遍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实验室开放程度不够。实验室过于封闭,对外服务意识差。由于实验经费和人员方面的原因,实验室除开展必要的教学活动外,很少有其他的任务,可以说基本处于封闭和各自为战的状态。学术领域的最新信息也不能及时引入到学生的实践环节中来。

三、加强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

高职院校实验室肩负着培养应用人才、出成果和服务当地经济建设的重要使命,学校主管部门的领导要从战略高度,运用政策导向和竞争激励机制,把广大教师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实验室建设上来,加大对实验室建设的投入,进行规范化管理,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高标准验收,勇于创新,认真实践,创出特色。

(二)探索先进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促进资源共享

应将分散的各教学实验室相对集中,形成以技术实验中心为行政管理机构,院级实验室和功能性实验室并存的管理模式,技术实验中心在一位主管副院长的领导下由具有一定学术造诣,治学严谨、热爱实验室工作的实验室管理干部、实验技术人员组成。把公共基础课实验室建成规模适度的院级实验室,成为面向全院学生开放的综合教学平台。管理模式实行实验室主任负责制,院级实验室主任由学院直接任命或聘任。使相近的几个单一功能的学科实验室改造成为一个多功能的实验室,可以为多门实验教学服务,提高了实验室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功能实验室实行院系二级管理体制,功能实验室主任由所在系提出名单,报学校审查批准后统一聘任。功能实验室实行院、系两级统一管理的体制与运行模式,既保证了技术实验中心对功能实验室的宏观调控与指导作用,又能充分发挥系的专业管理优势。技术实验中心负责统筹管理,保证仪器设备配置不重复,功能不重叠。凡新建、分立、合并、撤销实验室,应由各试验室主任提出申请,按规范审批、规划和建设。技术实验中心应理顺关系,建立独立管理机构,统筹协调,使原本内在紧密联系的职能由分离走向联合,实现优势互补。

另一方面,应加强实验室管理的信息化,利用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以及无线射频等技术,把各实验室的设备信息、业务数据方便地、更好地集中到实验中心的一个计算机系统中,实现校内实验室资源共享。同时还应充分利用互联网络,使实验资源的共享扩大到更为广泛的社会范围。

(三)强化高职院校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

实验技术队伍建设是实验创新体系中重要的核心部分,要通过多种途径提高实验室工作人员的个人基本素质。一方面要引进高学历、高层次的人才充实队伍,改善结构;另一方面要对现有人员有计划地进行在职进修提高。学校要加大经济投入,积极创造条件,通过岗前培训、鼓励实验人员攻读学位,定期参加新技术的学习或讲座等多种途径,帮助实验工作人员提高个人的专业知识和业务水平。派专门人员学习专项技术。使新设备、高新技术在短时间内能充分发挥作用。要切实赋予实验技术队伍相对独立的地位,改变仅将其视为教辅人员的做法,他们的技能的不可替代性应由相应的职务(称)、级别、待遇等来体现。还要在人事部门建立较完整的实验技术人员考核档案,实验人员聘任、晋升、奖惩都按规定通过考核评定。对不适应实验技术岗位的人员要及时进行分流。

(四)健全实验室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实验室监督管理力度

健全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才能使实验室工作有章可循、有章必循,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管理,使实验人员、教学任务、仪器设备、实验场所、各种技术档案及基本信息的建立和管理形成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使学生和实验技术人员时刻遵守实验室规章制度,同时还要加强实验室监督管理力度。聘请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经验丰富的退休专家和老教师协同技术实验中心组成监督检查组对全院实验室建设与设备管理的状况进行督查,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建议,为学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出谋划策,同时积极参与大型仪器设备的立项论证与评估,使实验室管理更科学、更规范。

总之,高职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是一项既艰巨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好坏关系着高等职业教育的持续发展。要尽快改变实验室目前的落后状况,必须有各级领导的重视与支持、各部门的协调配合、实验技术人员的积极探索与实践,才能改变实验室管理模式;强化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挖掘实验室自身的潜力;与外界加强联系;吸引外部资金;合作开发项目。只有这样,才能把高职院校的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参考文献:

[1]李艳秋.加强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6,(8):37-38.

实验室内部管理规章制度篇10

【关键词】实验室设备管理

实验室对于企事业单位科研水平的提高、相关技术人员动手能力、操作能力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而实验室作为实验验证的主要场地,同时也是科研的重要基地,承担着在新形势下出高水平成果、服务经济建设的重要任务。实验室设备管理问题一般主要集中在提高实验室设备的使用率与运行水平,并对其进行良好的保养,从而提高科研效率与检验质量。随着我国科学水平的不断发展,企事业单位对实验室的建设不断充实,不断加大实验设备与仪器的投入,如何做好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更好地发挥实验室设备的作用,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本文针对实验室设备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并提出了改进实验室设备管理的一些方法。

1实验室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事业单位的实验室设备管理方面普遍存在资金投入不足,部分设备闲置、部分设备短缺的问题,管理制度不够规范,实验室管理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

我国企事业单位的实验室建设大多数按部门设置,一部分单位中即使存在统一的实验室设备管理机构,但其内部也按不同专业研发部门划分成若干个独立实验室。在这种情况下,各个实验室为了满足其自身的要求购买的实验设备就存在重复购买重复建设的问题,在一个独立实验室中可能存在某一些仪器很长一段时间只使用一次,在其他的时间就处于闲置状态的问题。

由于各个独立实验室分别管理自己的设备使用,独立实验室之间交流过少,不够充分,最后导致独立实验室对外开放较少,之间的合作协同也非常少。

在各个实验室内部,缺少实验设备仪器的管理的规章制度,及时存在规章制度,这些规章制度也是框架性质的,其中没有细化条例,不具有操作性,可行性很低。实验设备仪器的使用记录存在不完整或不存在的现象,实验资料不健全,缺少设备与仪器的使用说明与其他档案。这些资料与管理的缺失,导致不能很好的统计实验设备的使用情况,从而影响设备的维护、添置与购买的决策。

目前,很多实验室对仪器设备的评价主要集中在该设备的使用率上,并没有对仪器设备的磨损情况、耗费情况与性能指标等完全列入评价中,而在一部分实验室中甚至缺少评价方法,从而不能及时的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与更新。实验室设备的评价方法与指标有待改进与设计。

由于实验室在大部分单位中处于边缘部门,实验室设备管理的队伍并不是很稳定,而且队伍之中的实验管理人员缺乏相关的实验知识,从而导致管理水平落后。很多实验室人员缺少实验室设备仪器的基础知识,导致管理水平并不高。

2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不到位的原因

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不到位的原因主要体现在长期以来的重理论、轻时间,重应用、轻基础观念在相关单位的人员脑中根深蒂固,单位领导对实验室设备管理不重视均造成以上问题。

其次,也与实验室在企事业单位的边缘地位有关,实验室管理人员没有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只感觉自己是科研辅助人员,他们将自己所负责的实验室中的设备认为仅仅是该实验室专用设备,没有资源共享,互相协作的观念。

由于仪器设备管理是一项复杂、困难的工作,需要相关人员有全面的知识,包括仪器设备方面的基础知识和管理学知识,还需要包括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等方面的知识,而很多管理人员并不具备这些支持能力,将自己知识定位成一个保管员的角色,从而使实验仪器设备管理队伍的素质层次不齐,管理手段落后,水平不高。

实验室设备购置与维护的费用不足,影响了实验室设备信息化建设,也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

3改进实验室设备管理的方法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影响实验室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因素有很多。在对实验室设备管理问题研究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一些改进实验室设备管理的措施与方法,分别是:如何从思想上充分意识到实验室设备管理的重要性;如何做好实验室设备采购、登记、使用维护等基础管理工作;如何重视实验室制度化建设;如何利用现代化办公手段加强建设实验室设备管理;如何建立高素质实验室设备管理队伍这几个方面论述了如何改进验室设备管理。

思想认识问题是决定实验室设备管理成效的根本性问题。只有在思想上重视实验室设备管理,才能避免工作中的粗心引起的失误。让全体职工都了解到实验室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建立实验室设备管理相关工作人员的主人公精神。事实上,实验室设备管理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实验是研发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在实验室设备的支持下,科研工作才能正常顺利的进行。二是,实验室设备都比较昂贵,如果出现损失,将会给企事业单位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严重的话甚至影响到整个实验室建设经费。

规范实验室设备采购、等级、使用维护等工作,即在设备采购时,就要对审批手续严格审查,在前期就要按照具体实验室建设的整体规划,按照技术先进、经济核算、科学实用的原则上选择实验设备,从而确保实验室购入设备的质量。在实验设备进入实验室后,要对设备进行认真详细的等级、造册,建立详细的信息,为以后的实验设备的使用与保养提供便利的方式。在实验管理过程中必须注意安全问题,只有在预先制定好实验室安全检查制度,才能尽可能的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制定合理、有效的实验设备管理制度,抓好实验室设备管理的制度化建设,是开展和提高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的前提。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能够保证实验设备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在各个规章制度建设好之后,还要抓好这些制度的监督工作,确定其严肃严格的完成。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为我国实验室设备管理带来了全新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应该充分将现代化科学技术手段应用在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中。并在充实实验室设备管理队伍建设工作的情况下,建立一支高素质的实验室设备管理队伍。

4结语

实验室设备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重视各个环节,坚持实验室设备管理的现代化、信息化、专业化、制度化,从而保证企事业单位中的科研与生产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陈子锋.提高大型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价值当量评估法初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12):151.154.

[2]杨帅.提高贵重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措施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5,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