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十篇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十篇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41:20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篇1

一、培养学习体育的兴趣

微课利用了电脑技术、互联网技术、视频录制技术等声、光、电、形综合技术,对学生的学习心理有着强烈的影响和刺激,从而能够满足学生对新事物的好奇心,激起他们对学习科目的积极性和热情。例如,在上篮球课的时候,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向学生讲解联防、空切、传切等技术时,由于讲授的抽象性和教师模拟的快速性,学生听后会感到是似而非,甚至出现心理紧张的现象,更有一些学生对这些讲解根本不感兴趣,思想开了小差。这就会造成学生的听课效率和质量差强人意,不能达到教学的目标和体育老师的要求。

针对这种教学现象,体育老师可引进微课这样的教学形式。体育老师可去互联网上下载或购买美国nBa的篮球游戏软件,最好下载中文版的游戏软件,然后根据篮球课堂教学的需要,利用视频剪辑技术把这个游戏软件剪辑成篮球课堂教学需要的视频形式,从而制作成微课的形式,以供学生观看学习和模仿。这样的微课视频画面是非常生动有趣的,这样的教学展现形式是学生以前没见到过的,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下,不但可以调动起学生学习篮球的兴趣,更能激发起他们跃跃欲试的心态。兴趣激发起来了,再配以室外的实践教学,学生就非常愿意积极主动的模仿和练习,那么这样的篮球技术就会被学生很快的掌握。

二、激起学习体育的主动性

微课具有直观性、新颖性、形象性等教学特点,高中体育教学中的一些概念是非常抽象的,对于这些抽象的概念学生如果只是听老师口头讲解,会感到非常的乏味和无法理解,更别说提高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学习了。

为了克服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不足,体育老师可利用微课把这些抽象和难学的体育概念制作成微课,并用形象和新颖的教学形式展示给学生,也可以利用视频剪辑和动画技术制作出与体育教学实际相同的、准确的教学动作与逼真实用的课堂教学氛围。这样形式的教学在提高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同时,更能调动和激发起他们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模仿性和主动性。

三、保证体育动作的规范性

高中的体育教学内容不但复杂多样,而且这些体育项目的规则和教学内容经常修改和变更,这种教学内容的变化对体育老师现有的知识结构提出了挑战和新的更高的要求。体育老师在教授这些项目的动作时,就必须先给学生进行标准和正确的示范,以保证学生能够准确地理解和正确地掌握每个动作的要领。学生要想掌握好每个新的动作要领,就必须要经过听老师讲、看老师模仿、进行分解练习和最后的动作模仿等学习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对体育老师的动作示范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体育老师的动作示范不规范,那么学生的模仿必然不会准确和规范,而这直接影响到了学生对动作要领的掌握和训练的质量。

面对上面的问题,如果在高中的体育课教学中引入微课进行教学,就能完全地解决这个问题。体育教师可把全世界的优秀运动员的动作要领进行分解,录制成视频,制作成各个体育项目的微课,那么学生再学习这些体育项目的动作时,就可以先让学生们观看微课,从而保证了学生掌握动作要领的准确性和建立完整的动作标准。

四、对比性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高中的学生在模拟和练习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错误的动作,或者动作的要领掌握的不准确,这就要求体育老师不但要能做出标准的示范动作,更要能告诉学生容易做错动作的原因,及怎样对比改正,这种错与对的动作就需要利用微课进行对比改正。老师可让学生观看正确的动作视频,也让学生观看错误的动作视频,学生在观看了正确和错误动作视频的时候,就可以对自我的动作进行分析和对比,找到错误的原因及改正的方法,这样做就会减少学生们在模仿和训练过程中犯错误的次数,同时也能避免常见的错误动作。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篇2

【关键词】微课程高校体育教学应用

前言:微课程是一种运用建构主义方法、以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为目的的实际教学内容。它具有完整的教学设计环节,包含课程设计、课程开发、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等环节。在2008年秋,美国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学院的高级教学设计师、学院在线服务经理戴维・彭罗斯首次提出了此概念。在新课程的标准和教学实践要求下,微课程开始应用于我国的高校体育教学中,网络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使得网络信息技术快速融入到教学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有了迅速的提高,因此微课程的应用就变得尤为重要。

1.微课程的独特之处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接收的信息越来越多。在教学中,传统的录制资源内容丰富而全面,但比较冗长、繁琐,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极易感到枯燥乏味,而且重点不突出,学生无法把握,甚至有些疑点和难点都没能进行明确而详细的讲解。这违背了现代社会的教学要求和教学质量,因此在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发展依托下,新的教学媒介和方法得到了开发和应用。微课程就是其中之一,它满足了现代社会对教学课程的需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教学内容少。微课程的容量小,重点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因此内容比较单一。第二,教学时间短。微课程主要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而视频的长度一般不超过10分钟,因此具有时间短的特征。第三,教学目的明确。微课程是根据教学目的而开展的有针对性的教学,在课堂中所要学习的内容,即教学的信息、目的、价值等都有所体现,让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对知识有较好的掌握。第四,不可分割。微课程的内容经过精炼、提取,成为了教学中的基本单元,如果将微课程的内容进行分割,学生的知识掌握会受到严重影响。第五,独立性和传播性。微课程是一种独立的、不依赖于其他方式的教学方法,而且教学内容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因此微课程也具有传播性。

2.探究微课程在体育教学当中的应用

2.1微课程在体育教学应用中的形式

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形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自主在线学习型、室内教学插入型和课后锻炼巩固型。体育课的好坏关乎人们的健康,将微课程引入到体育教学能带来许多好处,不仅可以通过形象、具体、生动的资源加深学生对体育的理解、拓展学生的健康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自主在线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体育文化修养。在进行每项运动规则和裁判方法的讲解时最常用到的是室内教学插入型微课程,通过一边播放视频或漫画一边进行讲解的形式,让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共同感受每项运动的奥妙之处。课后教师利用课件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可以将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难点和疑点制作成视频,然后分享到共享平台上,进一步让学生将已经学到的知识和动作达到完全掌握。

2.2微课程在体育教学应用中的类型

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类型主要有四种,分别为讲授型、演示型、练习型和表演型。讲授型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微课程教学类型,和传统教育方式一样,教师运用口头方式向学生教授体育的动作要领、基本动作原理、练习最佳形式和锻炼手段等等,学生通过听来接收老师的教学。演示型教学是感知类教学方法的一种,在应用中可以有效辅助讲授型教学。在体育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难以用语言表述清楚的动作和练习方式,需要教师对动作和练习方式进行展示,让学生通过观察领悟动作要领。听得多、看得多,更需要练得多,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在练习中掌握动作要领。表演型教学主要分为教师的动作示范表演和学生的自我表演两种。表演型教学本身具有观赏性,通过教师组织一些教学内容的表演,可以让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复习,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参与表演的积极性,有效的达到了教学目的并提高了教学效果。

2.3微课程与体育课堂教学相结合

不同的学校有不同的体育教学理念,但教学目的都是一样的,那就是通过体育教学能够更好的有利于学生在身心方面得到健康、全面发展。因此将微课程和体育课堂教学相结合要遵循一定的规则。首先,明确微课程是对体育常规课程重点和难点的解释和补充的思想,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微课程的引入不能影响常规的教学内容和进程,不能抛下常规课程只用微课程教学。其次,不同学校的课程特色不同,这就需要学校根据本校教学特色对微课程进行选择和安排。最后,学生是教学主体,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根据学生的兴趣选择微课程,这样才能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3.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事项

由于微课程所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质量高低参差不齐,因此微课程的选择要注意一些事项:第一,注意教学对象,微课程的适用对象有针对性,只有在适用对象身上,微课程才能发挥其优越性;第二,注意教学主题,微课程教学主题要紧扣教学内容;第三,注意教学的环节全面,不能存在虎头蛇尾的现象;第四,注意微课程的技术效果,微课程的播放画面以及音效都要达到教学要求。微课程质量的高低决定着教学的效果,只有在微课程的选择上严格把关,才能让体育教学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4.对微课堂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反思和建议

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突破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仅从教师教学上还是学生学习上都有着很多的现实意义,但是仍然存在很多的问题,一方面,体育方面的微课程资源不够丰富,质量也有待提高,而且共享平台里的优质资源数量不足,限制了教师的使用效果,另一方面,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程度不够高,体育教学模式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和革新。如果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微课程的普及率会显著提高,并且教学效果也会得到明显的提高和改善。

5.结语

微课程应用于高校体育教学中是信息技术和教育手段的创新,不仅能提高高校体育教学效果,还对提高学生体育素质修养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要努力扩大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范围,努力完善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的不足,让微课程在体育教学中发挥出最大价值。

【参考文献】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篇3

1相关概念

微课指的是教师课堂内外教学过程中,为了能使学习者更好地把握和进行自主学习以取得最佳学习效果,将学科重点知识内容或相关的教学设计环节等通过视频的方式来呈现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模式。这种教学新资源突出重点、知识碎片化、互动性较强且能够循环利用,让学生不受时空限制的进行碎片化学习。微课主要围绕课堂视频教学这一主核心,并包含了与之相关的学科教学设计、素材课件制作、教学成果反馈、教师教学点评等辅的教学资源。这些教学资源通过相应的组织联系、呈现方式共同缔造出一个具有半结构化且主题鲜明的资源单元应用的空间环境。所以,较之传统的单一式知识案例讲解、板书等教学模式,微课教学是一种基于传统教学资源而不断快速发展的新型教学资源。(1)碎片化。一般来说,微课视频时间10分钟左右为最佳,在此时间内所录制出的清晰视频能够将学科内容完整地呈现出来,较之传统的45分钟一节课教学,微课将传统的段状式的学科知识转变为点状式知识,使得整个学科课程更加微型化和精细化。通过这样碎片化的时间,学生能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而不受时空限制。(2)互动性较强。作为新式教学形式,微课的出现不仅能够满足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探知心理,还能够有效改善传统教学模式中单一式地进行知识传授、学生被动接收知识的状况,微课的开启有效加强了师生间的互动性,在有效收集学生对于课程的关注点的同时还能够及时进行疑难解答,有利于教师后期教学活动设计的针对性,使教学效果有所提升。(3)突出重点。综合学生实际学习状况及其微课碎片化特点,对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也相继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不仅要呈现出短时间的视频课程,更要求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科知识的严密性和逻辑性,既要抓住学科知识重点和课程亮点,更要稳抓学生的学习中心,两手齐抓,才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被激发,充分投身于微课学习当中。(4)循环利用。在师生加强互动的基础上,微课开发利用能够完善课程知识体系内容,并在不断运用微课进行教育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自行选择与之相适应的微课来进行学习,从而达到反复学习,教学资源循环利用的效果。

2中学体育教育中微课应用的优势

信息教育时代下,中学体育开展微课教学具有较为充足的条件。首先,大多数中学都引进了多媒体设备,且对于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已逐渐趋向完善,教师不仅充分掌握应用方法进行教学,部分学校还专门成立了相应的技术部门来指导教师运用,以保障多媒体教学的顺利开展。其次,体育教师、家长,包括部分中学生皆拥有智能手机或是平板电脑等相关的技术产品,有利于三方建立起沟通平台。通过微课这一教学形式,不仅为体育教师微课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便利,还能够有效引导学生家长更为直观地了解体育教学的相关知识内容,并进行实时交流探讨,使体育微课教学效果得到及时反馈。最后,体育教师可自行设置个人微课主页,让学生和家长根据自身兴趣爱好,进一步关注体育知识的内容,教师还能够及时掌握学生的体育学习状况,促使教学效果有效提升。

3中学体育教学中微课应用存在的相关问题

3.1校领导对体育微课的重要性欠缺认识

大多数的校领导皆将重心放在学生的文化课程上,认为体育课只是辅的课程,甚至是可有可无;认为体育教学只要学生参与运动即可,对于学生是否掌握相关体育知识技能等并不关注。长期以往,不仅体育教师的教学热情度不高,积极性严重受创,更重要的是教师教学活力的下降直接影响着学生对于体育课的热情。体育教师参与教学活动逐日下降,微课的应用更是难上加难。

3.2知识结构体系缺乏系统性,学生难以保障诚信学习

教师运用微课时,大都是找寻体育课重点再进行知识碎片化分解,很少按照知识结构体系来加以引导学生学习,学生在选择微课时也大都是兴趣至上,只将重心放在自己感兴趣的体育微课教学活动中,对于其他知识却有所忽略,致使学生所学体育知识内容难以有效衔接起来,若想形成系统性的体育知识体系难度性较大。此外,体育教师大都直接将课程微课存储于互联网平台,以便学生自行选择学习课程。虽然教师会布置相应的体育学习任务,但由于缺乏一定的科学监督和学习引导,致使许多学生本着随意性和敷衍性的态度去学习,甚至对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熟视无睹,导致学习任务难以到达标准,学生完成率难以保障。所以,对于微课体育教学还必须加以严格化,使学生能够诚信、主动学习。

3.3体育教师自我认可度不高

体育课程在当前中学课程中所占据的实际地位、体育教师自我认可度不高等都致使中学体育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热情度普遍不高。人们对体育教师“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错误认知,导致体育教师自我认可度降低。同时,体育教师薪资福利较低也导致其自我认可度不高。教师缺乏对自己的肯定,带动负面情绪的变化,进取心缺乏,就不能够敏锐地感受到新事物新发展。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看,多数体育教师对于体育微课了解甚微;少数教师了解,却很少去专心投入体育微课教学研究。部分教师在尝试微课制作之后,只因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理念相差甚远,继而便抛弃微课,仍旧沿用传统授课模式。良好的习惯有利于促进新事物的发展,但腐朽的惯性思维只会让体育教师一直站在原地,难以踏出惯性所设定的怪圈。微课体育这种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仍处于发展阶段,习惯了传统教学的教师与学生若想彻底地接受和适应新教学模式,仍需要走很长的一段路程。

3.4体育教师储备知识有待提高

体育教师储备知识相对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教师在文化理论知识的学习上缺乏足够的时间。对于体育特长生而言,文化课和体育专业技能课必须同时学习,如此,便导致在文化理论知识学习难以集中,体育专业的学生在理论知识上相对有所欠缺,这也致使后期体育教师知识储备的先天性不足。其次,对于课程设置大都偏向于专业技能的培养。当前我国对于体育教师培养的学校无外乎专业体育院校与师范院校两种。这两种学校在课程设置上都将关注点放在学生专业技能的培训上,在教学改革不断深入背景下,虽然众多学校已相继开设诸多通识课程、选修课程,但对于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而言,后续发展的作用并不明显。最后,缺乏微课相关知识的认知。体育微课教学设计及其制作运用等方面内容仅靠体育专业知识,未有效学习并采纳其他学科知识。这是当前体育教师所需重点学习且尤为不足的原因。

4微课在中学体育教育中的应用对策

4.1指导教学

根据中学生的生理发育状况,即使同处一样的学习环境也会造就不一样的身心状态。尤其是在我国愈发重视体育锻炼的背景之下,学生升学压力更是倍增,家长对于学生的体育状况的期待值也发生显著变化,同一个班级内的几十个学生在身心素质上有着极大的差异,此时的微课指导教学应用就起着极大作用。以排球教学为例,若是练得好,则容易得分,更重要的是该体育项目的场地不受限,学校家里皆能进行练习。所以体育教师教学时可以将排球中垫球要领、动作规范、发球手势动作、掌握力度等设计成微课视频,并上传到网络,如此学生在家能够根据教师微课视频来加以纠正自身错误的动作,且部分家长也能够适时监督和鼓励孩子进行学习。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排球教学效果,学生的排球水平也能有所提高。

4.2个性化教学

兴趣永远是学生学习乐此不疲的关键所在,但让学生将自己所喜爱的体育项目更为个性化地表现出来更为重要。所以,教师开展微课教学,不应只将目光局限于激发学生兴趣上,还应当逐步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发展,让学生于中学体育教学中充分发扬自己体育个性,切实展示自身之所长。例如,羽毛球深受学生的青睐,但由于场地或学校设备等限制,羽毛球运动若想秩序化、规范化的开展有较大难度。此时,体育教师可将羽毛球运动的技术要领等相关内容制作成课件,在视频中一一体现,对于喜爱该运动的学生而言,便会发挥主观能动性,自觉去学习和摸索羽毛球的技术要领。

4.3课堂多元化教学

信息时代下,投影和电子白板相继进入教学课堂。传统知识灌输式教学难免带有枯燥性意味,学生学习注意力难以集中,体育微课教学扩宽了室内课堂的教学资源,为后期的室外体育技术教学做好了铺垫,使其事半功倍。教师应当不断扩宽体育室内教学内容,利用微课来开展多元化教学。例如,教学接力跑时,该体育项目最重要的便是如何稳妥地进行传接棒交接,教师可事先制作好微课内容,在课堂教学时播放给学生看,并针对该传接技术的动作重点要领加以演示和说明。通过观看视频,学生能够更为直观形象地把握好技术要领。之后进行室外接力跑技术教学时,学生能够迅速反应过来,较快地把握好技术,有效提升体育室外技术课程的教学效能。

5结语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篇4

关键词:大学体育课“微课”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5)02(a)-0150-02

大学公共体育课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相比国外主流高校,我国目前的公共体育课模式又常常为学者所诟病。受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成效较低、“先天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公共体育在教学的健身效果、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问题。很多一线教师和专家分别从“俱乐部制”、“体育文化节”、“体育文化活动一体化”、“体育社团”等角度提出建议以期改变这一窘境,但收效甚微。相对其他学科,体育界对微课这种新形式的教学模式“敏感度”较低,尚未发现相关成果。由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和灵活性,相比其他学科,微课这种形式应该更加适应于体育教学。微课的交互性不仅能促进学生了解大学公共体育课的框架结构,而且能使学生精准把握学习目标,从细节加深对体育技能的理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微视频能有效扩展学生的学习范围,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具体技术动作教学中,教师把动作示范和微课进行结合,把技术动作学习步骤制作成微动画。在教学前学生观看微动画,了解整个动作的步骤,操作时学生可以根据需要反复观看、反复揣摩,更加熟悉动作技术环节,从而帮助学生较好地完成学习任务。通过微课平台,学生还可以选择“听课、测试、提问题、互助”等项目和任课教师进行在线交流,进而克服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的陌生感和距离,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1微课: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微课作为一种由常用教学资源类型组合和“生长”而成的新型资源类型,它的出现得益web2.0多媒体技术的发展以及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教师的真实需求,它的主要特点是:第一,主题突出,指向明确。微课基本是针对某个知识点的教学或是某个教学环节。第二,资源多样,情境真实。微课组成的核心要素为课堂教学视频、教学设计以及多媒体课件,此外还囊括了教学反思、专家点评以及练习与测试等,为学习者创设了一个真实的学习情境。第三,“短小精悍”,使用方便。其资源总体容量较小,一般不超过100m;时长较短,一般为5~8分钟,便于教师与学生在线及下载学习。第四,半结构化,易于扩充。微课具有较大的开放性与扩充性,所提供的视频有利于教师的课堂教学,为其提供更多的获取教学资源的机会,其动态生成性表明微课具有一定的生命力,可不断为教学补充给养。

2传统大学体育课授课模式困境及大学体育课微课模式应对策略分析

受中小学学校体育教学成效较低、“先天不足”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公共体育在教学的健身效果、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等方面均存在较大的问题。很多一线教师和专家分别从“俱乐部制”、“体育文化节”、“体育文化活动一体化”、“体育社团”等角度提出建议以期改变这一窘境,但收效甚微。相对其他学科,体育界对微课这种新形式的教学模式“敏感度”较低,尚未发现相关成果。由于体育课程的特殊性和灵活性,相比其他学科,微课这种形式应该更加适应于体育教学。

2.1师资:“一VS多”

目前常规的大学体育课教学模式中,基本上都是一位老师对应一个教学班级的师资配备。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使同学们失去了解和学习其他教师教学的机会。每个体育教师在教学风格、教学能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均有着自己的特点。微课则提供渠道让学生们有机会自由地了解其他老师的教学情况,有利于学生进一步的鉴别、选择、丰富自己的学习情况。对于任课教师而言,通过微课平台,也可以学习其他同行的教学技巧、教学方法等,发现自身的不足,完善自身的教学。

2.2学习内容:“一元VS多元”

无论是传统的选项课还是较为新颖的俱乐部教学,受教学时数、教学场地以及师资等情况的影响,基本上每位学生只能选择一项自己感兴趣的项目。因为每个教学班级开课的时间是统一的,“无暇分身”的学生们只能是“顾此失彼”,这种模式无法满足部分学生的体育学习需求。通过微课就能较好的解决这一矛盾:课上同学们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一个项目学习,而课余或课下,则可以通过微课,在线学习其他自己喜欢的项目。

2.3课时:“二VS多”、“固定VS随时”

目前全国绝大多数高校的大学体育课课时设置为周学时两个学时,而实践告诉人们,要想真正学习好体育知识、掌握体育技能每周一次课两课时远远不够。而且常规的教学模式,教学时间和教学场地是固定的,如果学生出现突况,需要请假,则必然出现缺课的情况。一般情况下,为了照顾大部分同学,老师不会在下一次课对上次课内容完全重复,缺课则意味着缺少一次学习的机会。体育学习是一个比较系统的过程,某个学习环节的缺失必然会影响整体学习效果,并且单个同学学习进度的不统一还会影响到整个班级的学习进度。在“微时代”,同学们通过微课可以随时随地的学习掌握体育知识,即便是某一次缺课,也能通过微课平台进行自学。

2.4教学效果:“一过性VS反复性”

每位学生的接受能力各异,一个技术动作或教学内容在技术动作环节上的学习能力和掌握程度是不同的。在实际的教学中,往往出现这样的现象,课上在老师的引领下,同学们较好的掌握了教学内容,到了课下,因为老师的“缺位”,学生们又会忘记了某个环节技术动作,进而影响到整个教学效果。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遵循教学大纲,每次课都有着具体的教学任务,因此,每节课的教学内容往往是“一过性”的,该次课没掌握好的内容,在下次老师不会重新再教。

通过微课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们只需要学习自己没有掌握的微课环节,大大提高了学习效率。而且这种学习是可以反复进行的,一次没学会,可以再次重复学习。

2.5教学评价:“延时VS及时”、“片面VS及时”

常规的教学模式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对教学效果的反馈常常是延时的或者是片面的,而“微评价”、“微反馈”等微课体系具备及时性和匿名性,大大提高了评价和反馈的效率。往往一节课上完,学生们的评价和反馈就可以通过该体系上传。

3大学公共体育课“微课”教学模式构建

3.1大学公共体育课“微课”教学模式可行性论证

3.1.1学生运用“微课”教学模式学习的可行性

目前在校的学生都是“90后”,手机、电脑等数码产品在他们中间非常普及,几乎“人手一机”,这是开展微课教学最基本的条件。另外,大部分高校和中国移动公司、中国电信公司及中国联通公司合作,已实现无线网络的校园无缝覆盖,且费用低廉。

3.1.2教师运用“微课”教学的可行性

在微课教学试验前期任课教师可以在腾讯网站建立“QQ空间”,要求班级学习委员在课程单元结束之后把该班学生集中反映的难点进行反馈,任课老师针对课程难点和重点制作成微课视频上传到“QQ空间”,同时借助每个班级的“QQ群”,建立即时互动的微课习学平台,和学生进行在线交流,开展提问、释疑、测试等学习活动,构建学习“共同体”。条件成熟后,可以在学校主页网页中开辟专门的学习板块或直接在教务系统中添加“微课模块”,供师生共享。

3.2大学公共体育课“微课”教学模式构建

3.2.1“微视频”和相应配套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制作

微课其主要媒介为“微视频”,通过拍摄“短小精悍”的视频资料上传,供广大师生学习。同时作为微课平台的辅助配套,需要制作相关的“微教案”、“微练习”、“微课件”等。这些共同组成了微课的电子平台,多渠道为师生学习提供了机会。

3.2.2“微反思”及“微点评”、“微反馈”生成性和扩展性资源平台建设

除了上文提到的微课具体学习平台,还可以开设微课的生成性和拓展性资源平台。如开设适用于授课教师的“微反思”:及时总结和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同时也为同行避免类似错误引以为戒。此外,还可以开设“微点评”,提供渠道让所有的微课用户进行评价和留言,甚至可以引发针对课程的讨论。当然还少不了“微反馈”,即用户学习后的反馈意见,并参与对原有教案课件甚至视频等资源的替换、完善等建议和意见,为授课者和听课者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61-65.

[2]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65-69.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36-42.

[4]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0-12.

[5]焦建利.微课及其应用与影响[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3-14.

[6]吴秉健.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23-26.

[7]胡铁生.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4):19-22.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篇5

微课是目前比较流行的授课方式,其时间短内容具体、资源类型多样化的特点非常符合小学生的认识发展规律。小学语文教育包括拼音、识字、阅读和写作,这些教学内容和环节上应用微课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能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微课应用的现状和优势,并提出了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微课的原则。

关键词:

微课;小学语文;儿童认知发展

1引言

“微课“的概念最早来自于”微课程“的概念,是指用于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时长很短的教学内容。在国内佛山教育局最早推出”微课“教学模式,取得了很好的效果。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在线学习的最佳注意力集中时间大约为10分钟左右,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本身的认知发展规律决定了他们的注意力集中时间不会太长。而微课模式恰恰迎合了小学生的这一认知规律。近几年发”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也带动了”微课“的流行,越来越多的小学教育开始应用微课教学。小学语文教育包括拼音、识字、阅读和写作多种内容和形式,在线视频、音频、文字、图像、ppt等资源多样化的微课形式恰好能够适用于小学语言教育的各种内容和环节。在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微课,必然能够为小学生短小精悍、直观生动的学习内容,能够提高小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2微课

2.1微课的概念:

微课的概念起源于2008年美国教学设计师戴维•彭罗斯提出的“微课程”的概念,他提出微课程是运用建构主义方法设计的时长约1分钟左右的教学内容,其目的是在线学习或者移动学习。目前国内的学者对于微课的概念还没有统一的定义,胡铁山教授最早提出“微课”的概念,并且近年提出了微课概念3.0版。他认为微课又称微型课程,以微型教学视频为主要载体,是教师针对某个学科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而设计开发的一种情景化、支持多种学习方式的在线视频网络课程。黎加厚教授认为微课是从“翻转课堂”中涌现出来的新概念,将微课也称为微课程,认为微课程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而张一春教授认为微课并不是微课程,微课是指为使学习者自主获得最佳学习效果,经过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以流媒体形式(可以是视频、动画、ppt等)展示的围绕某个知识点或者教学环节开展的短小的、完整的教学活动。

2.2微课的特征

(1)时间短、内容少。微课的核心内容是教学视频,时长一般不会超过10分钟,以5-8分钟左右为宜。该时间符合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能够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或自学效果。与传统的课堂复杂的教学内容相比,微课的内容主要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某个知识点或者是为了反映某个教学环节而设计的,其内容非常精简。

(2)主题突出、内容具体。微课的内容主要围绕某个课题或某个知识点进行,主要针对难点或重点知识点、例题习题、实验操作等课内外教学过程或者相关资源,因此主题非常突出,一个课程只有一个主题,都是具体的、有能力自己解决的问题。

(3)资源类型多样化传播、使用方便。微课资源的呈现形式除了主要的在线视频形式,还有音频、动画、ppt等各种流媒体格式,通过网络在线方式为学生提供在线学习或者自主学习。教师也可以通过微课在线观摩教学案例,便于进行评课和教学反思。另一方面,这些流媒体格式形式出现的微课内容可以非常方便地下载到电脑终端或者当前流行的智能手机终端,可以实现移动学习,使用方便。

3微课应用于小学语文教育的理论基础

3.1建构主义理论:

传统的教学强调的是教师的“教“,以教师为中心。而建构主义理论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起到组织者、指导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利用情景、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学习环境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知识、主动发现知识,最终完成对所学知识意义的构建。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微课教学形式,满足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的核心要求。传统的课堂教学缺乏具体情境的生动性和丰富性,而微课资源非常丰富,可以将各种小学语文素材制作成ppt、音频或视频,不但能够提供各种信息资源,还能够提供实际的使用情境,帮助小学生完成知识意义的自主构建。

3.2儿童认知发展理论:

著名发展心理学家让•皮亚杰提出儿童认识发展理论将儿童的认知发展按照年龄段分成四个阶段。0-2岁是感知运动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主要认知结构是感知运动图式。2-6、7岁是前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可以凭借表象进行思维。6、7-11、12岁是具体运算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着眼于抽象概念,但仍然需要具体内容的支持。11、12岁以后是形式运算阶段,儿童思维发展到抽象逻辑推理。由此可见,小学阶段的儿童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在逐步建立和发展过程中,对问题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需要具体情境的支持。另外,小学生的注意力存在持续时间短、易分散的特点,长时间的理论教学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而主题突出内容具体、时间短内容少的微课一方面短小精悍,正好满足了小学生注意力持续时间的限制,另一方面形式多样的微课每一个课程都有具体的主题和情境,给小学生提供了具体的学习内容,能够调动缺乏抽象逻辑思维能力的小学生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4微课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

4.1小学语文教育应用微课的现状:

随着网络课堂的流行,佛山教育局在全国首创了“微课“在线学习模式,微课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小学师生熟知,微课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系列的问题。

(1)小学语文教育中应用微课的频率低。“微课“一词虽然出现了多年,但是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对微课的了解有限,大都也没有受过系统的微课制作相关的培训。有的教师不了解微课更不会制作微课,更谈不上在课上和课下随时使用微课教学。有的教师虽然了解微课及其制作流程,但是时间和精力的限制,也是偶尔在课堂上使用微课。

(2)微课在线学习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少。目前微课在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应用还大都局限于课堂,教师仅仅是将微课作为一堂40分钟左右的课堂教学中的一部分进行播放。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不大,主动性和积极性也没有显著提高。对于小学生而言,注意力集中的最佳时间是10分钟左右,将课堂知识点的重点和难点制作成8分钟左右的微课,更利于学生课下的在线学习。

(3)小学语文教育中微课资源还比较单一。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决定了他们对直观的动画视频等资源更感兴趣,而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微课资源还大都是比较传统的文字图片类做成的ppt。教师缺乏系统的微课设计与制作培训,制作的微课缺乏生动性和趣味性,难以满足小学生的认知需要。

4.2小学语文教育应用微课的优势

(1)微课时间符合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小学生所在的年龄阶段和认知发展规律决定了他们网络学习中注意力集中的时间一般在10分钟左右,并且更侧重于具体的形象认知。而微课的教学内容一般是课堂教学中某一个知识点的重点或难点,或者是某一考点或疑点,内容具体。并且微课时间一般在5-8分钟左右,适应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

(2)微课资源形式多样,可以应用于小学语文的各种教学。小学语文教育包括拼音、识字、阅读和写作。微课除了在线视频的主流格式以外,还可以以文字、图片、音频、ppt等一系列的流媒体格式呈现,可以应用与小学语文教学的各个环节。同时,微课还可以在小学语文课前使用,向学生们介绍本节课教学内容的相关背景知识,在课堂上穿插使用让学生们抓住重点与难点,还可以在课下使用为学生们解答疑疑点并进行师生互动。

4.3小学语文教育应用微课的启示

(1)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建立现代的教学理念。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了微博、微信等一系列的微事物,人们也开始习惯用平板、手机能智能设备进行办公和学习。传统的以教师“讲”的教学模式已暴漏出很多缺陷,现代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的是学生的“学”。“翻转课堂”模式和“微课”模式打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而在“微课”时代,小学语文教师应当及时转变原有的教学理念,改变已有的教学模式,使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教学。

(2)小学语文教育应该整合“微课”资源。目前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微课”不光是学校之间零互动,就连一个学校内部各个教师也是各自为政,按照自身教学的需求制作零散的“微课”资源,即浪费了资源又难以取得持续的学习效果。对于学校而言,首先要安排教师参加正规的微课设计和制作培训,将各个年级的教师组成一个微课设计和制作团队,根据整个小学阶段的教学学纲统一制作各个阶段的微课资源。即能实现资源的共享,还能为师生提供持续的教与学过程。

(3)小学语文教育微课的主体应当有学生、教师和家长三个主体参与。首先,学生自然是微课的主体,无论是课前微课,还是课中微课,或者是课后微课,学习的主体都是学生。其次,教师当然也是微课的一个主体。除了课堂中师生互动,课前微课和课后微课教师都应当和学生互动,为学生解答疑难问题。最后,在在线学习和移动学习的微课中,家长也应该是一个主体。课前微课和课后微课中,家长都要需要和孩子一起观看学习,陪着孩子一同学习的同时解答孩子的困惑。

5总结

在线学习、移动学习等新的学习模式的涌现,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必须进行改变,从教师的“教”到学生的“学”,学习的主体从教师转变为学生。“微课“教学模式正是以“学生”为中心,5-8分钟左右的视频以各种形式为学生展现学习中的重点与难点,便于学生课下自主学习和在线学习。微课可以应用于小学语文的拼音识字、阅读写作等各个学习环节,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效果。目前各个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进一步接受系统的微课设计和制作培训,建立现代化教学的思想认识,提高制作微课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在课堂上和课堂下积极应用微课教学。

作者:彭作玲单位:临沂北城小学

参考文献

[1]胡铁生.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22):65-69.

[2]张一春.微课建设研究与思考[J].中国教育网络,2013(10):28-31.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篇6

关键词:微课;辅助;小学体育教学

现在是信息时代,是互联网时代,是“微”时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它改变着我们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改变着我们的教育教学。现代信息技术对小学体育教学也同样有着重大影响。也许有人会说,体育课都是在室外上,就是让孩子们玩,信息技术和体育教学是根本不沾边的。其实大错特错,信息技术同样可以运用到体育教学中,更好地辅助体育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小学体育教师,我个人比较爱好计算机,平时没事上网看看新的教育理论知识,了解教育新动态,还经常学习新的软件,虽然不能做到“精”,但和同行比,我还算是个电脑通。同时我也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各种学习培训,这使我收获颇丰。对我影响最大的是2014年吉林省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学习,这次培训都是用微课形式进行的。微课式培训,一下就触动了我,从此对微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开始搜集资料学习,,对微课有了粗浅的认识:“微课是指基于教学设计思想,使用多媒体技术在五分钟内就一个知识点进行针对性讲解的一段音频或视频。微课所讲授的内容呈“点”状、碎片化,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方法传授,也可以是动作技能技巧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微课是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形式。”它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是对传统课堂学习的补充和拓展。将微课融入到课堂教学中,更容易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现在国家加大了农村学校的教育投入,使得我们这些农村小学也有了电脑,有了微机室,我们的孩子也可以用上电脑,共享优秀教育资源。有了理论知识基础和思想准备,我开始进行教学实践。刚开始是在网上下载微课,用到自己的课堂,由于面对的学生不同、教育环境不同,我发现网上下载的微课并不十分符合我的课堂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后来开始尝试制作微课,所选择的内容都是根据我校实际环境,针对我校的学生特点,在应用一段时间后,取得了较好效果,也提高了我校的体育教学质量。下面是我在教学中应用微课的点滴收获。

1运用微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学生的兴趣,我在体育教学中,增加了乒乓球课程,这对于农村孩子来说,是一项比较难的运动。而且教起来也不轻松,而微课恰恰帮助了我。在上这节课前,我先在网上搜集一些视频资料,并把它们进行分类整理,用视频剪辑软件进行剪割,分别制作成乒乓理论、握拍姿势、注意事项、发球方法、接球方法等小视频,又制作了相应的练习题。在准备就绪后,组织学生学习。由于这是一节新课,所以在上课前两天,我利用午休时间,组织学生到微机室观看微课。让他们根据自己的选择,观看自己想了解的视频,观看后,再打开练习题进行测试,检验自己对所看视频内容的掌握程度。等到第三天上课时,我先让学生讲述自己对乒乓球的了解,谈谈他们各自的理解。接着我问他们会打乒乓球吗?学生们劲头很足,我便叫出两名男生上台比试,结果是一塌糊涂,发球发出老远,接球的接不住。别的同学直笑,于是我又叫来笑的同学,结果也一样。这时,我发了几个球给他们看,顿时大家不出声了。我告诉他们:“你们有打好乒乓球的想法,但没有付诸于行动,你们在看微视频时不够认真,没有仔细听教练讲述的技能操作要领。”接着我带他们到微机室再次观看视频,这次大家看得都很认真。之后,我们到乒乓球室进行练习,效果出来了,他们握拍姿势、发球、接球都比刚才强多了。下课前,我告诉他们,我今天将增加打球技巧的微课,让他们利用课余时间去观看。孩子们是好学的,尤其是他们喜欢的内容,恨不得一下学会。第二天刚午休,几个男同学就来找我,“老师,快把微机室开开,我们要看微课。”我放下手中的碗筷,联系微机老师给孩子们开门。看到他们这么喜欢乒乓球、喜欢微课,我很欣慰。等再上体育课时,我发现爱看微视频的那几个孩子,球技大增,进步非常快。这正是我所想要的。

2运用微课辅助教学,可以减少教师一遍遍的重复性讲解示范

在教学前滚翻时,需要学生看清楚动作的每个细节,而教师又不能一遍遍做示范,微课正好解决了这个问题。我用flash软件制作了前滚翻的微课,把前滚翻的动作要领标注上。在上课时,我先做了一遍示范动作,然后让学生试做,这时学生做的很不标准,有一些学生还不会做。于是,我让他们看电脑中的微课。这时学生们根据自己的情况,可以有选择的观看,自己控制播放速度和节奏,还可以用慢放功能播放出动作分解效果。学生在观看完微课后再做前滚翻动作时,动作规范了很多,也标准了很多,有些学生甚至在做完后还会附带一个优美的造型。就连平时害羞的学生,这次也敢于尝试练习。是微课,给那些腼腆的不敢问的孩子一个机会,让他们能自主学习,体验成功的快乐。

3运用微课,可以加强理论知识的趣味性

大家都知道,理论知识是枯燥的,学生不感兴趣,而且老师在讲的时候,也没有专业人士讲得规范。将理论知识做成微课,配上音乐,关键处打上特效,学生在观看时会兴致大增。为了培养学生对各种球类的兴趣,我把篮球、乒乓球、羽毛球、排球、足球等比赛规则、裁判方法做成了微课,并分别配上一段比赛视频。在特殊天气时,需要在室内上课,这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相应球类的微课进行观看。这也填补了体育室内课无内容可上的空白,让室内课真正的充实起来。学生看完这些微课后,基本掌握了每种球的比赛规则及裁判方法,规范了他们平时玩球时的动作标准,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应用微课,要根据实际教学内容来确定,不必节节用微课、课课用微课,这样会增加老师的负担,而且有些课程是不适合用微课的。同时,我们还要考虑自己的教学环境、学生实际,不要把别人的微课拿过来就用,我们要选择性地用,最好是自己制作切合实际的微课内容,这样的微课运用起来效果是非常好的。应用微课,提高了体育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体能和技能的发展。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还将继续探究应用微课,继续制作微课,让微课更好地为我的教学服务,为学校体育教育服务。

作者:聂海峰刘春波单位:长春市双阳区奢岭中心小学

参考文献: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篇7

[关键词]高职;微课;教育;广西

中图分类号:G62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05-0261-01

2014年2月26日,国务院常务会部署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吸引更多资源向职业教育汇聚。随后,人们探究各种途径以助推高职教育的发展,在2013年举办的首届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中,据《中国高校微课研究报告》(2014年)统计,来自全国高职高专组的参赛作品达到5955件,广西全区参与比赛的高校达30多所,其中在高职高专组推荐进入复赛的优秀作品有250多件。“微课”的探究和实际应用,将会成为发展广西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方式之一,开创广西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工作水平新局面。

1.广西高职教育的现状分析

近几年来,广西加快发展区域型经济建设,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积极拓展北部湾工业区的开发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交流合作。在教育方面,广西高职院校以“工学结合”为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结合区域地方性发展的特色,在教学过程中重点把握住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实际操作能力,力图稳着眼于广西现代信息化的建设道路。微课教学,可以在精短的时间内讲明知识重点,以多媒体作为技术支持,受众者通过视频的方式在微课平台中学习和获得知识。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促进现代教育技术对教学的实际运用,同时也映射出广西高职教育在发展过程中部分现状。

(一)学生缺乏自主性的学习驱动

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是注重实践性,偏于动手操作,主动性不强,自我控制能力低。同时广西整体教育水平整体相对落后,高职学校的硬件设施投入相对薄弱。针对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常规教学模式、有限的课堂教学资源不能满足高职学生主动学习的诉求,学习能得不到锻炼。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高职学生需要在大学期间具备扎实的基础操作技能,从书本以外获得更多的实际应用知识,然而在现有的广西高职中缺少相应的辅教学资源平台提供自主化的学习探究。

(二)教师缺少多样化的教学资源

广西的高职教师现仍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内有限的时间不能完全实现“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老师和学生之间需要建立更多的互动关系,以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此外,为加快广西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具备理论型和实践型相统一的双向型素质,在实践探索中,要注重学生行业、职业知识的传授和实践技能的培养,需要走出教室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来开启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其次,广西高职教师提高自身修养的途径狭窄单一化,广西位于祖国的西南部,由于地理位置等因素,与其他省份、其他国家院校交流的机会较少,有限的教学交流和研究环境,会阻碍教师与时俱进的创新型思维开发,限制教师能教学水平的可持续发展,在传授知识时会局限学生对专业知识的认知广度。

(三)学校亟需加快信息化的建设步伐

信息化教学的实现为广大师生带来很大的快捷便利,广西区的高职信息化教学一直在发展的道路上,作为新兴的教学方式,在建设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学校对信息化运用的全新意识不足,校园软、硬件资源建设不到位,专业技术人员师资短缺、教师对多媒体的使用技术水平普遍不高,信息资源管理保存不完善,信息教学资源平台的维护疏漏等。学校对信息化建设的力度仍需进一步加大,创造信息化校园新环境。

2.微课推动广西高职教育发展的优势

微课的形成并非偶然,它是近些年来信息化不断渗透进教育教学的必然趋势。早在1996年,中国的教育学者们就形成了网络远程教学的创新概念,建设“101远程教育网”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开设中小学的远程课程班,运用先进的多媒体制作手段把课程精炼在40分钟以内,打开了当时闭塞的教学资源大门。直到2009年,孟加拉裔美国人萨尔曼・可汗正式创办了微课模式的可汗学院(Khanacademy),把课程浓缩在10分钟左右,在开放式的网络视频平台播放。近几年来,我国也加快微课建设的步伐,建设针对中小学的“微课网”、“中国微课创新教育社区”、“微课小灶”等一系列的网站平台,2013年举办的全国高校微课大赛第一次走进高校,对广西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一)微课的“精短”提高教学效率

据教育部网站数据统计,目前广西高校共有61所,其中高职专科学校设有39所,占整体高校数量的64%。面对数量过半的庞大高职队伍,为加快高职教育教学的改革,高职学生在校三年学习到的知识和技能是否能应用到未来就业中去,真实服务于广西各行各业,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成为当下高职届关注的核心问题。微课运用短小精悍的特色来设计教学内容,符合高校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可行时间范围,教师专注于一个教学点,把难于理解的理论浓缩成精华,让学生在短时间内高效率解决重点难点,更大化地吸收理解知识。微课能帮助教师合理分配教学时间,针对高职学生注重操作的学习特点,可以为学生留出更多的时间让知识作用于实践。据统计截至2013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18亿,全年共计新增网民5358万人。其中在校大学生人数占很大的比例。现代高职学生对网络有强烈的依赖心理,加之高职学生在校对未来发展就业的迷茫感,使得不少学生终日沉浸于网络游戏世界。微课以网络平台为优势,解决了学生在课下想学习而不知道上网学什么的困扰。可开发高职学生对探索专业课程知识以外的兴趣,师生通过在线观看、本地下载,或者手机在线可以在闲暇上网之余片刻随时随地学习。

(二)微课的“精巧”革新教学形式

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承办的“教育教学软件应用大赛”为广西的信息化教学带来了新气象。微课与之相比较,它可以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广泛运用,不再局限于部分教师的运用,解决了一些教师为比赛而准备的消极备课情况,让教师集体参与到信息化的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普遍性适用的特征。微课是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支持手段的新型教学,以多媒体技术代替传统黑板,巧妙运用比如:Flash/photoshop/premiere/CorelVideoStudio/authorware/Frontpage/office等各类软用“图、文、声、像”的表现手法结合课程进行设计。研究结果表明:在实景图片中,新物体的出现能够吸引注意力。信息化教学手段,将书本知识转变成生动的图像视频,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也易于知识的理解消化。

其次,微课的巧还在于教师可以避免授课知识的重复性,基于微课视频的可重复播放性,教师通过前期精心录制微课视频,对知识进行解析。给学生们布置自学任务,在课下通过课程视频,反复听看,加强对知识的巩固、预习新课程。在课上,学生可带着问题与老师一起开展实际探究,一反教师对学生填鸭式的知识灌输。

(三)微课的“精致”推动教学发展

微课的得以致用,推动了广西高职教学发展。首先,微课加强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趣味性的教学形式,信息化的学习平台,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都引导高职学生快乐地学习。其次,教师利用微课教学平台加强了同行之间经验交流。以往的学习交流会通过实践考察,比较浪费精力和时间,网络微课平台的体验学习,可方便地进行教学资源的共享,开启各省市高职教师之间封闭的研究模式,培养自我获取知识与更新知识的能力。同时,微课也在同步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高职学校的发展,尤其是广西高职学校,越来越多的教师采用微课教学,通过微课教学、开展微课比赛的形式来提高教师自身的教学能力和多媒体应用的水平,学校也会重视加大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建设力度,为数字化校园时代创造更好的条件,起到互辅的促动效应。

3.微课推动广西高职教育发展策略

微课与广西高职教育相结合,是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教学的积极表现。要利用好微课达到“教、学、做”一体化的效果,实现现代职业教育落实“产、学、研”相融合的目标,微课在发展的道路中,仍需要一边探索一边前行。

(一)微课要走出课堂,作为实践教学特色课程

微课有助于特色实践教学。必须要紧密结合广西现展趋势,注重区域性特色,结合高职专业知识,注重对学生指向型的实践操作能力,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高级应用型人才为重点目标。让微课实现高职教学特色课程建设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和窗口,它可通过课程录制来让情景重现,一方面解决了设备,实训场地局限性的担忧,另一方面微课视频可展示课上不能实现的实训操作实例,摆脱纸上谈兵的枯燥陈述,丰富课堂内容,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指导下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同样利于教师真正向“双师型”迈步。

(二)进行网络交互式的探究学习

微课对于包括广西在内的全国高职学校仍是一种新型的学习方法和资源,所以在发展的道路上会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微课教学缺乏互动性,笔者认为要加强网络交互式建设,一方面,需完善高职微课教学的网络在线评价系统的建设。学生观看微课后,可以在线与教师进行交流讨论,教师之间也可以在观看微课时为同行提出建议,相互进步。依据交互式的网络平台,在微课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学生对各专业的需求力度,对课程的喜爱程度有针对性地制作调整。同时,微课教学可以链接全国各大高校的网站平台,与各高校的教师进行互动。另一方面,还要加强对微课课程的双向监督体系,在教学过程中,微课是辅的教学资源,老师可以利用微课给学生布置课后自主学习课程,微课的监督体系可以有效地监督学生学习,方便教师统计和分析学生阶段性的学习动向。教师也可接受学生对微课整体的评价和意见,从而更好地为下一步课程设计做准备。

(三)提高微课整体质量水平

在首届全国微课教学比赛中就提到要扎实推进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工作。高职学校对微课同样需要加大相关配套硬件设备的建设和系统资源管理。据网上搜索统计表明,在各省可公开的高校网络微课平台还没有正式启动,广西可以开展针对高职教学的微课网站平台,做好微课教学资源库建设、管理等功能模块,实现微课资源的快速上传、检索、归档、资源的多级分布式存储,要做好课程整体设计和规划,保证课程教学的连续性和实效性,带动广西各大高职院校,从课程制作、教学过程、比赛交流、理论研究等方面扩大微课在广西高职教学中的影响力水平。

此外,还要加强广西高职教师运用各类教学软件制作的培训考核,转变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观念。在教学技能方面要勇于创新,拓宽思维,利用微课平台展现课程的特色和魅力。调动师生参与微课相关制作和竞赛,激发师生对微课教学的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实景图片中大学生注意优先效应的眼动研究》.张雪怡.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篇8

关键词远程教育微课程困难对策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后产生远程教育的新概念,通常意义上也就是运用网络技术与环境开展的教育。近年来,随着可汗学院、翻转课堂等教学模式的兴起,微课程也被广泛应用到远程网络教育中,其短小精悍、建构式的课程呈现模式与远程教育教学要求更为匹配。

一、远程教育微课程的阐释

1.对微课程的理解

微课程是以建构主义学习方法为理论基础生成的,它的开发不仅是教学短效的体现,其便于在线学习或移动学习的模式更有优势。当然,微课程对学习环境的要求也体现出了与传统教学的差异,微课程的学习需要一定的现代教学信息技术支持,比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这种移动终端学习模式匹配于微课程的设计理念,便捷、舒适的学习环境有利于学生进行深度学习,增强学习动力。

2.远程教育中微课程的运用价值

现代电子信息技术作为微课程的教学载体决定了微课程在远程教育中运用更为适合。微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运用既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一体的传授模式,实现教育实时进行的可能,又体现出短、精、准的教育时效性。

第一,微课程导入教学。短小精悍的微课程导入教学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

第二,课前的学习准备与课后的复习巩固。教师可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基础和学习新知识所需的衔接设计制作微课程,作为课前的预习。对课后的学习评价、复习巩固同样需要教师整合相关教学资源,结合课堂教学效果有针对性地设计微课程。

第三,微课程利于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首先,微课程资源的建设主要解决教学重难点,具有较强针对性,在移动学习的技术平台支持下便于学生随时随地进行学习,有很大的自主空间且充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其次,微课程视频的学习操控可由学生自主掌握。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控制视频的播放速度和次数,使学生能够反复观看,较好解决了学习内化问题。

二、远程教育微课程建设面临的困难

1.微课程教学资源不丰富

作为以建构式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微课程是建立在学生自主学习方式上的,但当前远程教育理念没有充分考虑到学习者的接受情况和理解程度,在某种程度上还沿袭传统教育、应试教育的课程模式。

第一,微课程的设计思想单一,在课程设计中偏重于展示课程内容,忽视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二,对远程教育学生学习特点及个体特征分析不足,缺乏对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指导。远程教育有别于传统的课堂教育,它实现了教与学的时空分离,因此,教育者必须突破传统教育的教学理念,要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来进行教学资源的开发设计,在教学中应坚持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育导向。

第三,微课程学习内容设计单一,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教育资源匮乏(包括内容和形式)。在远程教育中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我探究实践能力,而在目前的微课程设计中不仅学习内容不能把控学习者的学习要求,资源中交互活动设计也不到位。

第四,教师教学水平提升滞后,微课程的呈现方式呆板。微课程的呈现方式不仅和制作者的教育教学理念有关,还与个人的信息技术水平有直接关系。由于微课程的制作是基于先进的网络技术的,所以,对一些现代教育信息技术水平掌握不足的教师来说,微课程就是传统课堂教学的视频挪移。设计方案与实践制作不能有机统一,导致微课内容枯燥乏味甚至不能完整体现课程的结构和内涵,致使学生在微课程学习时缺乏清晰的学习思路,不能有目的的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规划、监督与评价,也难以激发学习兴趣,甚至会严重损害学生的自信心,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资源配置不合理

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重要保障前提是合理科学的资源配置。目前在我国远程教育中由于教育资源建设经费、技术开发、人力资源配备等方面不够合理,导致微课程资源建设实践中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

第一,财力保障无法到位。微课程的开发建设无论是硬件投入还是软件设施的提升都需要大量财力保障。就目前远程教育专项资金投入来看,虽然在购置硬件设施上投入较大,但僧多粥少,难以兼顾,在软建设的投入上也无法顾全,例如对教师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培训不能及时到位。这样就会影响教学资源的顺利建设,既不能保障教师专业提升,也不利于教学资源质量的提高。

第二,教学技术平台建设不同步,不能适应需求。教学技术平台硬件设施的建设是远程教学质量的基本保障。微课程的教学需要生动的教学方式、需要传输大量音视频多媒体资料,这对教学技术平台的设置要求很高,比如对压缩编码技术水平、网络传输稳定性及速度都有着极高的要求。此外,远程教育微课程制作过程中需要的多媒体资源素材整合(包括各种图像、视频、声音等采集到计算机里面变成数字格式等技术处理)难度较大,目前的远程教育机构无论是信息检索量还是硬件处理系统均不能满足需求。

第三,人力资源配备不合理。课程建设需要教师和技术服务人员协同合作,但在远程教育微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实际工作中,从课程设计到制作往往只有课程负责教师独立完成。这样从教学资源的品质上,一方面,不能海纳百川、兼容并包,容易导致课程内容不够丰富;另一方面,由于部分教师网络知识及以多媒体教学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缺乏,无法运用技术实现课程设计的初衷从而影响微课程的教学效果。

3.管理机制不规范

首先,课程资源管理不到位。比如对微课程的制作仅仅停留在表象上的微课(时间短、内容少),缺少学习评价与反馈环节,没有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其次,教师对学生学习过程监管不到位。目前微课程教学只是将制作好的课程课件直接挂在远程教学平台上,对学生的学习形式和学习内化程度等后续教学管理缺失。再次,基于远程开放教育微课程的资源建设缺乏统一的课程建设标准。没有形成协作与共享的运行机制,导致各类远程教育机构的资源独成体系,致使课程资源重复建设、盲目建设,出现教学资源质量参差不齐的状况。

4.学习支持服务不到位

学习支持服务体系是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的必要导学保障,目前,学习支持服务系统在学习者学习过程中地运作仅是人力导学,缺乏信息系统导学环节。在远程教育实际教学实践中,当人力导学不及时时,很多学生因不能主动利用学习支持服务项目而影响其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进程。这种课程内容与后续学习支持服务相分离的学习状况,破坏了微课程教学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三、提升远程教育微课程建设的保障措施

1.梳理远程教育微课程理念,建立科学的认识

首先,要将微课程作为一个课程来看待,要保证课程的完整性,既要有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又要有课程的实施和运用。这就要求微课程教师在微课程的时间、内容、结构甚至语言的组织上有全面统一的认识和规划,在微课程短、小、精的特点上实现微课程的系列化,确保微课程的整体性。其次,要强化“以学习者为中心”,突出开放式的学习理念。远程教育开放式的学习特点要求微课程资源在建设中从设计到制作均要以学习者学习特点为本。要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结合学习者的学习习惯、学习特点和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做到设计合理、目标明确、主题鲜明、合理整合教学资源,生成包含声、像、音因素的生动视频,激发学习者以极大的兴趣集中注意力投入学习,充分实现学习者学习自主性。再次,要认识到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封闭性的教学资源,也是一种开放式社会资源。远程教育模式会逐渐成为社会化学习、终身学习的主要渠道,微课程应用的深度和广度也会进一步拓展,逐步由学校向社区教育、培训等领域拓展,要重视对各类教育资源的设计和整合,以满足微课程资源建设需求,要建立大众化的微课程建设理念。

2.建立微课程资源开发机制

(1)政府教育部门应重视远程教育微课程建设制度的完善

制度的完善主要体现在课程建设标准、技术的统一和规范课程建设流程,以相关的规章制度支持和引导网络课程建设,鼓励不同教育机构之间建立资源共享平台,避免盲目开发、低水平开发课程资源。推广技术化标准有利于实现课程资源共享,促进我国远程教育标准化、规范化,致力于提高远程教育微课程总体质量。

(2)经费保障制度的建立

一是要保障远程教育微课程开放的硬件投入,二是要保证微课程人力资源的开发。政府需建立微课程技术平台建设与人力资源培训的经费制度并保障对相关经费的预算和支付落实。

(3)建立交互性学习,完善评价标准,健全评价体系

远程教育师生分离的特性不仅使师生教学互动缺失而且使教学信息反馈迟缓和失真,造成学生的学习困难。所以,在远程教育微课程的资源建设中要充分考虑与学生互动学习的教学设计,建立交互性学习支持平台。

远程教育中微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须注重在教学中的应用效果,征求学习者对课程资源建设的意见,这样才能发现问题,及时进行修改、补充从而完善教学资源的内容,保障微课程教学资源的质量。因此,远程教育微课程教学资源建设体系需要完善规范,在交互性学习理念支持下,建立效果反馈评价机制,健全评价体系。对评价机构的确立可引入第三方认证机构,对所开发课程进行督导,改善远程教育微课程建设水平。

3.加强远程教育教师的教学业务技术培训

远程教育微课程地研发需要制作者既要有教育理论基础也要具有一定的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就目前我国远程教育师资建设状况来看,专业的远程教师培养刚刚起步,对远程教育的现代教育技术与信息网络传输技术的掌握欠缺,应当加大在职教师远程教育信息网络技术的提高培训。可以采取在岗、脱岗的技术短期培训或者换岗到技术建设一线中实践培训。

4.重视微课程的学习支持服务技术研发

远程教育微课程的研发对网络信息等技术的要求较高,它涉及到音频、视频、动漫等技术的编辑合成和运用,也需要持续做好技术保障工作,包括加强前期微课程开发技术、中期微课程使用支持及后期的技术平台维护和升级等工作。确保微课程开发的可持续性,提升微课程品质。

微课程在教育实践中地运用越来越广泛,其能有效解决实际教学问题,具有针对性地解惑、启惑,充分调动学习者学习的主动性,这种新颖的授课模式和高效的学习效果备受欢迎,但微课程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都处于研究和探索中。我们只有客观分析微课程在远程教育中的实际运用价值才能不断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真正实现让学习移动起来。

参考文献

[1]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J].远程教育杂志,2013(4).

[2]姜玉莲.微课程研究与发展趋势系统化分析[J].中国远程教育,2013(12).

[3]高新芝.关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课程教学资源建设的几点思考[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2).

[4]陈会源,刘文芳.中小学微课程的设计与制作[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4(14).

[5]何旭.走向后信息时代的微课程范式[J].教学研究,2014(3).

[6]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的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7]沈海峰,贾礼远.远程开放教育微型移动学习设计[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3).

[8]梁乐明,曹俏俏,张宝辉.微课程设计模式研究――基于国内外微课程的对比分析[J].开放教育研究,2013(1).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篇9

一、微课程在体育教学应用中的形式

自主在线学习型。体育微课程教学的资源形象、具体、生动,有利于学生理解体育与健康知识。例如:跳远教学。过去我们采用“讲解+示范”的形式讲授,以讲解为主,示范为辅。虽然讲解能够强调重点,但在示范时,由于示范动作瞬间完成,学生根本不能看清其过程。如果我们利用室内课时间将“助跑、起跳、腾空、落地”四个过程用多媒体演示出来,就能化动为静,化抽象为形象,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广大体育教师把制作的微课程上传到资源网站,学生就可以通过在线学习方式进一步学习,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和运动兴趣的培养。

室内教学插入型。在体育常识教学中,我们利用课件强大的交互性可以把学习的主动给学生,在具有代表性的画面、优美的动作技术、简明的文字显示加上生动的语音解说就可以让他们以很高的兴趣去了解体育知识,提高体育文化修养。如在讲解篮球比赛规则、裁判方法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细致的讲解和分析。

课后锻炼巩固型。如:教师可以制作微课视频,在视频中教师详细地有针对性地进行讲解与分析,便于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动作。也可以将动作难点与新技术动作以慢速连续播放的方式展现出来,让学生仔细观察细节,从而更好地掌握技术要领,加深学生对整个动作的认识。由于在具体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及需要的素材不尽相同,难以搜集全部的教学动画演示素材,所以我们可以考虑自制体育教学演示。

二、微课程在体育教学应用中的类型

讲授类。以语言传递信息为主的方法,适用于教师运用口头语言向学生传授知识(如动作要领、动作原理、练习形式、锻炼手段等)。这是最常见、最主要的一种微课程类型。

演示类。以直接感知为主的方法,适用于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时,把复杂的动作或练习方式展示给学生,通过实际观察获得感性知识并以说明和讲解传授知识。

练习类。以实际训练为主的方法,适用于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依靠自觉控制和校正,反复完成一定动作或活动方式,借以形成技能、技巧或行为习惯。

表演类。欣赏法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适用于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再现,以达到学习交流和娱乐的目的,促进审美感受和提高学习兴趣。一般分为教师的示范表演和学生的自我表演两种。

三、微课程与体育课堂教学相结合

首先要与体育常规课程相结合。微课是对重点难点或某个知识的解释,是常规课程的有益补充,使用时必须与课程相结合。其次要与学校课程特色相结合。微课表现的内容必须体现课程特色,用微课作为课程的名片。第三要与学生运动兴趣相结合。将学生感兴趣、关注的运动技术用微课展示出来,这样才能吸引学生,获得好的学习效果。

微课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篇10

一、特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

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容主要包含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个方面。

特殊教育专业知识包含特殊教育专业理论、特殊教育康复理论、特教学校学科性知识、学科信念和学科发展等方面的知识;特殊学生发展和成长阶段方面的知识以及与残疾学生交往、互动的知识;特殊教育课程资源、课程目标、课程评价等方面的知识。专业技能包含教学实践能力、教育科研能力、反思创新能力、职业特殊能力。专业情意包括对特教事业的深刻理解,对职业道德和职业规范的认知认同程度,对工作群体的向心力和奉献精神。

二、微课的概念及其应用

微课是近年来由国外微课程传入我国发展起来的一种资源类型。在教育部组织的第一届微课大赛参评项目及相关要求中,对微课的概述如下:

微课的概念:“微课”全称“微型视频课程”,它是以教学视频为主要呈现方式,围绕学科知识点、例题习题、疑难问题、实验操作等进行的教学过程及相关资源之有机结合体。“微课”核心资源是“微视频”(教学视频片段),同时可包含与该教学视频内容相关的“微教案”(教学设计)、“微课件”(教学课件)、“微习题”(练习测试题)、“微反思”(教学反思)等辅教与学内容。微课的类型分为讲授型、解题型、答疑型、实验型、其它类型。

三、微课资源开发与利用

微课资源的开发,首先能够促进特校教师明确课程目标,全面把握教材、分析教材,促进特教教师专业知识的发展;其次通过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提高特教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特殊教育基本功;通过对微课课程资源开发,提高教师现代教育技术的运用能力和反思创新能力;通过合作开发与利用,从而加强对特殊教育事业事业的理解和对工作的向心力。

1.规划内容,合理选题

微课选题是微课的核心。微课主题的选择首先要确定学科知识点,做好内容的整体规划;然后根据教学中的重难点或某个教学过程进行选择。可以是学科知识及重点、难点、考点的讲授,也可是针对典型例题、习题、试题的讲解分析与过程,可以是围绕学科疑难问题进行分析与解答,也可是针对教学实验进行设计、操作与演示。

2.精心准备教学设计

在明确教学内容后,教师基于自己丰富的教学经验,对教材进行处理,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设计巧妙的活动增强课堂教学效果。要对教学的环节、过程、具体内容、教学语言、教学资源进行设计。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快速引入课题,内容讲授线索清晰,合理安排问题的提出、教学活动和学生协作探究解决问题等环节。

3.实施课堂教学,制作微课

在微课制作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进行课按照设计进行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师教学智慧的主要呈现形式,教师的教学经验与策略常常内隐于教育实践情境过程中。教师要在短暂的时间内展示其教学技能,同时也要完成既定的教学任务,即教师的教学任务更加明确化、精细化。要做到以上几点,就要求教师具备较丰富的教学经验和精湛的教学技能,淋漓尽致地展现真实的课堂教学情境,以视频为载体记录、再现和诠释真实的课堂。

在微课制作过程中,要求相关人员掌握并使用相关的现代教育设备与技术进行录制、编辑和处理。

4.拓展其他教学资源

微课是一个有机组成体,不仅包括课堂教学视频、教学设计,还包括多媒体课件、教学反思、专家点评、学生反馈以及课堂练习等教学资源,丰富了微课的内容。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要求教师掌握相关理论与技术,保证资源使用的方便性。

四、微课对特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

微课不仅是特校教师和学生的重要教育资源,而且也构成了特教学校教育教学模式改革的基础。它无论是对残疾学生的学习还是特校教师的教学实践以及专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在教学实践中,通过师生互动改进与提高

微课以它的资源多样、情景真实吸引残疾学生,以它主题突出,指向明确是内容变得更加精简,以短小精悍更加符合残疾孩子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能够促进残疾学生的学习,补偿残疾学生的缺陷。众所周知,随着社会的发展,残疾学生的人数的减少,多重残疾更多的体现在他们身上。特校教师要求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因材施教,加强残疾学生的个别化教学。

2.利用微课,提高特校教师的信息素养

通过微课的制作与使用,不断促进教师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掌握与运用。在微课的使用和更新过程中,不断提高特校师生信息素养,从而逐渐“微课”资源从量的累积到质的变化。在网络环境下,在广泛共享微课资源的同时,通过开展对资源的讨论、评价等活动,借助师生的群体智慧促进资源内容的不断更新丰富,从而使资源达到新的扩展和提升。

3.基于教师教研,促建特校教师的专业发展

微课为教师提供真实而不加修饰的课堂教学和超媒体环境,为研究课堂教学、激发教师自主反思、实现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有效的平台。微课是由一线教师自行开发,源于教师的教育教学实际,为教师所需,为教师所用,解决工作中的棘手问题,微课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

微课在我国尚属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在特殊教育领域方面的开发与应用更是尚未见正式的研究。作为特殊教育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式,我们要密切关注新的教育教学动向,更新观念,创新方法,注重特殊教育教师的专业成长,提高特殊教育整体水平。

参考文献:

[1]胡铁生、詹春青.《中小学优质“微课”资源开发的区域实践与启示》.《中国教育信息化》,2012年22期

[2]吴安燕、陈继良、张弘毅.《微课理念下的教师教育技能实训方案研究》.《软件导刊》,2013年6月

[3]胡铁生、黄明燕、李民.《我国微课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启示》.《远程教育杂志》,2013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