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创新的基本要素十篇创新的基本要素十篇

创新的基本要素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27:40

创新的基本要素篇1

一、从创新教育的角度来审视当前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取向的教育.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已成为当前音乐教学改革的大问题.作为创造性最强的的学科之一,音乐在人的发展和个性特征形成方面所表现出来的最大优势是培养人的创新精神。

回顾近十年我国音乐教学的历程,我们发现创新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在80年代初期,许多教师只是按照大纲要求教一定数量的歌曲,从不重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以唱歌教学为例,通常都是教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这样学生学的被动而又机械,只会唱老师教唱的歌曲.到90年代,人们发现以前的音乐教育在某种程度上是扼杀学生的创造天赋,不利于学生的培养.于是,开始呼吁音乐教育改革,但是,这个时期的音乐教育改革还是外在形式的变革,没有真正触及到指导思想在及教学方法的变革。同样以唱歌为例,这时的音乐教师已经注意到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先听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整体风格、特征、和旋律动态,让学生按自己喜欢的或者力所能及的方法去演唱,做的好的及时表扬,并鼓励他们以后按自己的的想法去唱,到此为止,教师都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然而,这种创新并没有坚持到底,所以说这样的创新知只是停留在形式的变化,并没有真正体现其价值,随着新世纪的到来,创新和创新教育被提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实施创新教育已经成为时代的要求。在全国上下轰轰烈烈开展创新教育的时候,其创新的效果又如何呢?下面我们来看一下在杂志上的一项全国抽样调查报告,从全国各地教师撰写的346份音乐活动目标中,我们看到教师对创新教育的重视程度和操作水平的差异。

二、如何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渗透创新教育

创新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新能力的基本要素包括知识要素、智力要素、个性品质要素。这三个因素与创新能力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音乐教育活动应围绕着这三个要素渗透创新教育。

1.基本的专业知识技能是创新活动的基础

知识不等于创新能力,但知识是创新能力的基础。从事较高水平的创新活动,需要较大的知识面。同样,在音乐领域内进行创新活动也离不开与之相关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例如:教师在教唱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习惯、服饰特征、居住条件、、民族文化、以及居住地的地理环境等等。在教唱歌曲中,进行朗读歌词、正音的训练,结合歌词分析对歌曲艺术处理,向学生叙述蒙古族英雄噶达梅淋率领人民与封建王爷、反动军阀、做斗争的历史故事。再如〈〈松花江上〉〉,“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使中华人民受着双重压榨的同时,又遭到日本法西斯的践踏,美丽的国土变成了阴森的人间地狱,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用血肉筑起坚不可催的钢铁长城,多少中华儿女为了为了赢得抗战胜利而英勇牺牲。在这些课的教学中,利用先进的电教手段,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维的能力,使学习过程变的生动、形象、具体,改变传统的满堂灌、抽象的语言表达造成的负面影响,使学生真正体验到学知识的奥秘所在。

2.活跃的创造性思维是创新活动的核心

音乐教育活动中,虽然学生敢于想象、乐于创造,但经验的缺乏和表象的不丰富,技能的不够成熟,使创造的总体水平显得稚拙、简单,并常常出现思维定式。因此,教师需要对学生适当的引导和启发,切不可用固定的的思维模式去限制和否定他们,而应该敏捷的去捕捉起创造思维的闪光点,加以科学的引导,把创新的机会留给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的讲解、设疑要做到“引而不发”,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为他们的创新思维创造必要的条件。让学生通过思考、想象、讨论、探索、产生发现、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进一步探求的欲望。鼓励学生学习标新立异。对于爱提“怪问题”的学生要沙里淘金,发现他们思维的闪光点和思维中的合理因素,及时的给予鼓励。在教学课堂中引导学生破除“常规思维”的心理障碍,鼓励学生求异思维,不局限于“唯一答案”,努力探索“唯一答案”以外的多种答案。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中,学生鲜明的个性和独特的创造力就会在群众思维中得到锻炼。经常性开展这种教学,学生在充分的受到尊重和信任中,获得充分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和思维的机会,消除了顾虑,进而能积极的参与到活动中来,进行积极的思考,积极的探索,更好的发展主动性,学生思维互为补充、互为完善、集思广益,形成更清新、生动完美的艺术形象,逐步完成探索创新的心理愿望,久而久之,创新能力就逐步得到培养。

三、良好的创造品质是创新活动的动力和保证

一个人的个性心理品质,如兴趣、理想、信念、意志、性格等,与创新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创新能力系统中的个性品质要素包括创新的动力因素和导向因素。动力的核心是求知欲,在导向因素中,理性、信念是观念,意志的顽强性即坚毅品质起着保障作用。因此,在音乐教学活动中首要的是教育和引导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不仅要满足他们的合作精神,塑造良好的人格,使他们得到全面有个性的发展。

创新的基本要素篇2

关键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基本要素

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笔者认识到,构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体系,应包括以下五个方面基本要素。

一、观念创新,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需要,强化科学发展意识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首先在于观念创新,要改变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开大会、做报告、办学习班”的狭隘观念,树立起“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命力,必须依靠科学进步”的新观念。思想政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社会实践活动。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必须按照科学的理论,依据科学的方法和手段,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来开展工作,使之符合人们思想和行为活动的规律,并积极探索科技创新条件下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开辟新途径,探索新办法。运用先进的科技成果加大工作力度,有利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渗透到科技为先导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去,从而提高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内容创新,贴近干部职工思想实际,强化时代感

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创新体现两个方面:一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的最新发展和管理体制深刻变革的实际,紧密结合干部职工对物质文化生活的新要求,密切结合工作对象发生的重大变化,不断丰富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当前,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一定要唱响主旋律,抓住理想信念教育这个核心,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开展“三个代表”思想教育,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二是要用合乎时代要求、合乎改革开放和企业现代化建设要求的新思想教育干部职工。在实际工作中,有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所以成效不显著,甚至引发教育对象的抵触情绪,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我们有些教育内容大而无当,老生常谈,缺少针对性和说服力。这就是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坚持内容的不断创新。在现代企业,既要将具有丰厚底蕴的企业文化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又要坚持对基层干部职工进行理想信念、市场经济知识、精神文明建设、民主与法制等理论教育和管理服务实用技术培训,用党员干部良好的表率作用,带动职工兴起学科技、用科技的风气,不断提高整体素质。目前,我们正在全社区广泛深入开展“政治员进班组,永葆先进性”学习教育活动,可以说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创新内容。

三、方法创新,因地制宜,强化针对性

要针对企业改革重组和生产经营建设中出现的热点、难点、疑点和思想认识问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帮助职工释疑解惑,切忌对空,反对形式主义。要运用干部职工喜闻乐见和生动活泼的形式,引导干部职工自己教育自己。应该按照“实”与“精”的原则,精心组织开展好能改善职工生产、生活和投资环境的文明单位、文明小区、文明家庭等创建活动,使创建活动不仅能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而且能提高职工的综合素质,并使其真正得到实惠。要立足实际,在在职职工和离退休职工这两大重点和主群体中,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干部职工不找经理找市场,捕捉瞬息万变的市场信息,结合自身优势,努力开拓内部和外部两个市场。

四、手段创新,引导干部职工自觉接受,强化吸引力

由于种种原因,基层干部职工的某些不正确思想、行为不可能通过思想政治工作都得到纠正解决。因此,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有所为也要有所不为。这就要求把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与其他各种社会调控和整合手段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才能收到更为全面的效果。一要充分运用基层创建活动,深入开展公民思想道德教育,使广大职工的思想感情得到熏陶,精神生活得到充实,道德意识得到增强。同时,要建立健全有关的管理制度,加强对企业各个层面的管理,把大力倡导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融于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之中,渗透到生产经营和管理服务的规章制度中,把自律与制度、内在约束和外在规定有机结合,启发引导干部职工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和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二要加强思想教育主阵地建设。健全完善基层党校、文明职工、文明家庭教育学校等阵地,有效发挥这些阵地的作用。三是注意充分利用各种现代传媒和网络技术手段,加大思想政治工作的科学含量,扩大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和宣传教育的层次性,从而进一步增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影响力。

创新的基本要素篇3

关键词: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C961;G64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6)13-0005-02

一、创新型人才研究背景与意义

大多数研究学者认为“创新型人才”就是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并能够取得创新成果的人才。创新人才不同于一般的人才,他们位于各个领域、各个行业、各个组织人才金字塔的最顶端。从自主创新的三种实现途径来看,创新型人才可分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消化吸收再创新三方面的创新型人才。

目前,自主创新战略已从理论层面进入实际运作层面。本文认为要实现自主创新,创新型人才培养是关键和基础。“源源不断地培养造就大批高素质的具有蓬勃创新精神的科技人才,直接关系到我国科技事业的前途,直接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在自主创新确立为我国重要发展战略背景下,对创新型人才素质界定及其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构建和培养途径等问题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这对创新型人才的科学合理地培养、引进等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二、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构成分析

素质是一个人身心特点综合的、内在的、整体的体现,更是一个人未来发展的基础和条件,而良好的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是实现现代化、完成继承中国文化传统开创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重任的基础和条件。

1.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学者大都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创新型人才,对于创新型人才应具备的素质有很多不同说法。其中,一些学者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在其《创造性才能》和《创造力与创新思维新论》两本著作中,探讨了创造者的特征:对问题的敏感性、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发现或改组新定义的能力、思维强度、洞察力和穿透能力。美国创造心理学家e.i.格林提出创新型人才由以下十个要素构成:知识、自学能力、好奇心、观察力、记忆力、客观性、怀疑态度、专心致志、恒心、毅力。心理学家巴伦以不同领域的科学家为研究对象,发现这些科学家共同的人格特质是:高度的自我力量和情绪的稳定性、独立自主的强烈需要、控制冲动的高水平、在人际中交往喜欢独处、对矛盾和障碍表现出极大的兴趣、爱好次序和精确。

2.国内研究现状

在国内,总体来看,目前对创新型人才素质构成界定没有统一的认识,研究各有侧重。本文根据侧重点不同对现有研究进行归纳分类,现有的界定大致可分类如下:

(1)强调创新型人才一般特质。朱清时曾把创新型人才的特质归纳为六点:“广博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浓厚的好奇心和兴趣、敏锐的洞察力、勤奋刻苦和集中注意力及易被社会接受的品质,包括诚实、责任感和自信心。”董国强等认为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较高的创新特质,包括:创新的意识、思维、知识、能力和人格,有较强的学习能力、信息能力、研究能力和操作能力,具有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特质,具有敢于怀疑、敢于批判、敢于冒险的科学精神。

(2)强调创新型人才某一个特质。著名人才学专家黄楠森指出,创新型人才的最根本的品质是具有本能的创新意识和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赵鹏大等则认为创新型人才的最根本的品质是具有自觉的创新意识、具有缜密的创新思维和具有坚强的创新能力。朱洪波指出创新型人才是指那些具有优良品质,富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在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中能够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去认识世界或改革世界,对人类的和平幸福和社会的繁荣进步做出一定贡献的人。强调创新知识特质的研究者认为“创新型人才”应了解和掌握丰富的基础理论、知识和文化结构,如赵修渝曾指出创新型人才特征指坚实的知识背景,创新的能力才干。王树祥认为创新型人才就是有着创新知识和技能,具有强烈的创造意识和创造激情,富于探索精神的人才。此外,有些学者强调好奇、灵活和顽强的个性和完整和独立的,具有强烈的事业心、进取意识和历史责任感等思想品质对创新型人才至关重要。

(3)强调创新型人才综合特质。周瑛认为,创新型人才特质是由一般特质和创新特质共同构成的。创新型人才的一般特质是指创新型人才首先作为一般人应具备的特质,包括自然特质、心理特质和社会特质。所谓创新特质,是指创新型人才为社会增添、设计、创造新知识和新的物质或精神财富的品质及能力。

综合国内外许多学者的普遍观点,我们不难推断出,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应具备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等基本素质。

三、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构建

高校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地,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的构成内容,体现了高校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战场,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的构成内容,也体现了企业对创新型人才培养和引进的基本要求。基本素质的构成内容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企业在引进创新型人才时的甄选质量以及对创新人才培育的质量。企业要进行正确而有效的甄选,必须选择适当的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标准,并以科学、公正的度量方法去评价。完整的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应涵盖以下四方面的素质内容,即创新人格包括强烈的好奇心,富于探索精神;喜欢独立思考;有恒心,有毅力;不墨守成规,敢于挑战权威。创新思维包括敏锐的洞察力,恒久记忆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创新意识包括渴望创新、崇尚创新和勇于创新。最后,创新技能包括知识和技能两方面,因为创新技能必须以知识为基础,知识包括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技能包括动手能力、操作技能以及对信息的获取、归纳和整合能力。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企业所处环境不同,自主创新的程度不同,有可能使企业在评价时侧重于其中的一类或几类。一组较能完整地表达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要求的内容,就构成了创新型人才素质模型――创新型人才素质结构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创新人格(强烈的好奇心,富于探索精神,喜欢独立思考,有恒心,有毅力,不墨守成规,敢于挑战权威);二是创新意识(渴望创新,崇尚创新和勇于创新);三是创新思维(敏锐的洞察力,恒久记忆力,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四是创新技能(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多学科交叉的知识,动手能力,操作技能,信息加工能力)。这个模型就是创新型人才基本素质类型经过层次分解而形成的层次分明的结构,若企业能对各分解的维度进行量化,再权重,则更科学、更合理。

四、创新型人才培养途径

培养高素质并适应自主创新战略要求的创新型人才,高校、企业和政府责无旁贷,否则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就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1.企业层面

人才不同于一般人力资源,创新型人才也不同于一般人才,而是站在各个行业和领域浪尖上的人,所以成为各组织吸纳的对象,一些成功的企业家总是把目光瞄准创新型人才而积极加以引进。但是,引进人才不仅成本高,而且数量也相对有限。要想拥有大量的创新型人才,除了引进,更应积极培养。这就要求企业的领导者必须拥有识才的慧眼,善于发现那些具有创新思维、有巨大创新潜力的人才,然后制订培训计划,有步骤、有目标地进行培养,或送他们到大学进行深造,或安排他们到关键岗位进行锻炼。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为他们提供展示创新才能的舞台,创造实现创新价值的必备条件。

2.政府层面

政府作为社会的公共管理者,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开发是其基本的职能之一。政府应积极出台教育改革措施,强调大力培养大批具有创新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并通过各大媒体宣传,力图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创新型人才的风气。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创新型人才相对不足的国家,距离创新型国家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我国创新型人才与美国、德国、英国、法国在总量上仍有差距,而缩小这种差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素质教育。因此,各级政府应高度重视创新教育,并加大投入力度,为创新型人才的培育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3.高校层面

(1)转变传统的教育观念。高校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突破障碍,树立正确的创新型人才教育观念,不漠视学生独特的想法,鼓励他们探寻新事物、新思路,允许他们提出宝贵的质疑,促进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培育他们的创新人格。

(2)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最高价值目标。人才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所接受的教育与其创新人格、创新思维及创新技能有直接的关联性。高等教育应在人才培养目标、内容和手段上进行不断改革与创新。一方面,积极顺应自主创新的时代潮流,大力进行教育改革,确定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另一方面,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最高价值目标,把学生的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的培养作为素质教育的重点。

(3)基于自主创新战略,积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等教育若要适应自主创新战略对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必须从根本上大力进行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改革,为学生创新人格、创新意识、创新思维以及创新技能的培养和发展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例如,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类课程可通过设计各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诸如招聘模拟比赛、职业生涯规划比赛等实践活动,以及鼓励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创业大赛等活动,扩展课程教学时空,实现课内与课外互动衔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能力、加工信息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以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融知识传授、创新技能培养于一体,高质量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4)加强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在一定环境中进行的,没有良性的创新教育环境,无疑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这种创新教育环境的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方面是硬件建设,主要体现在加大对实验室、实训室建设的投入,延长实验室、实训室开发时间,加快创业基地建设以及多功能的图书馆建设等。另一方面,是软件建设,主要体现为学校努力造就一批适应时代要求的具有创新能力的园丁,积极鼓励和指导学生进行创新,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和广博的多学科交叉知识的基础上成为一个渴望创新、崇尚创新、勇于创新和善于创新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塞尔希奥・齐曼.先革新再谈创新[m].单敏,丛蓉,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2]朱清时.创新型人才的素质教育[J].决策咨询通讯,1999(02).

[3]黄楠森.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与人学[J].南昌高专学报,2000(01).

[4]赵鹏大.坚持教育改革培养“五强”地学创新型人才[J].中国地质教育,2006(01).

[5]朱洪波.高等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D].武汉大学,2003.

创新的基本要素篇4

关键词:文化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内涵;关系;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06)11―0009―02

教育具有双重功能,一是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二是满足人的完善和提高的需要,二者相互联系、作用,其共轭点是“人”。不管是经济的增长、科技的进步,还是文化的繁荣、社会的和谐,都依靠“人”,又都是为了“人”。因此,可以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教育最基本的功能。从教育自身角度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首先就是人的素质各要素品质的普遍提高。

素质教育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以来提出的一个新概念。究其内涵,大致由三个层面构成,一是“做人”的基本品质,这是最基本的,包括我们所说的文化素质。二是“做事”的基本品质,主要包括各种基本能力,如生存的基本技能、沟通交流能力、社会实践能力等,处在中间层面。三是“发展”的基本品质,主要包括发展潜质和潜在能力,如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在这三个层次中,文化素质是基础,在人才的整体素质中具有重要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创新能力则是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活力和动力。

随着世界科技的飞速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异常激烈,国家的创新能力直接关系到民族的兴衰和发展。《教育――财富蕴藏其中》强调“教育的任务是毫无例外地使所有人的创造才能和创造潜力都能结出丰硕的果实”。同志在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教育在培育创新精神和创造型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的使命。”也就是说,21世纪教育的最高目标就是使人的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创新教育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提出来的一种教育新理念。创新教育不仅包含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知识、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还包括一般科学所需的思维和实践方法,目的在于激发受教育者的创造活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增强全社会的创新意识和国家的创新能力。

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范畴中分列不同层面,它们关注和所要解决的问题各有侧重。文化素质教育强调人才人格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更加重视把各种知识和能力“内化”为自身素质。创新教育强调的是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和创造潜能的发挥。前者是基础,后者则是在此基础上的物化和个性外显,二者在高校人才培养中都是不可或缺的。我国的文化素质教育以1995年11月教育部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试点工作研讨会为标志,至今已11个年头,文化素质教育从理论到实践,从试点到普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转变了师生的教育观念,推进了课程体系改革,营造了浓厚的大学文化氛围,提高了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有人认为文化素质教育已大功告成,大势已去;也有人认为现在是创新时代,创新教育理应成为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热点。事实上,文化素质教育虽成绩斐然,但在高校还没有完全扎下根,还存在许多不足,如一些高校对文化素质教育重要性认识不到位,还没有形成牢固的思想观念;文化素质教育还停留在知识传授和开展活动层面,游离在课堂教学之外;文化素质教育学科及其课程建设还没有形成应有的体系,还需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文化素质教育“过时论”或创新教育“替代论”都是不正确的,不仅削弱了文化素质教育在高校中已形成的地位和作用,影响文化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和进一步深化,而且创新教育也会失去应有的底蕴和根基,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生命力,难以取得理想的成效。

正确理解和把握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内涵和关系,使其相互作用、相得益彰,共同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对于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实现人才培养目标,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文化素质教育作为高校素质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其基本任务是培养受教育者“做人”的基本品质和完善的人格,使受教育者发挥主体地位,获得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内涵主要包括哪些方面?1999年1月同志在内蒙古大学视察时指出:“文化素质很重要,应当好好抓,理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人文方面的知识,文科的学生要加强学习自然科学方面的知识。”同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要“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全面的文化素质教育应该包含科学素质教育和人文素质教育两个方面。科学素质教育是指以征服改造自然、促进物质财富增长和社会发展为目的,向人们传播科学技术知识、开发人的智力的教育。具体体现为人对客观世界具有宽阔的认知领域、人的自由意志的拓展和征服自然、改造世界能力的增强,主要包含科学知识、科学思维、科学方法和科学精神等方面。人文素质教育是以培养人文精神为目标,将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播、环境熏陶,使其内化为人格、气质和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基本品质和基本态度的教育,具体体现为人具有较高的道德水平、正确的价值准则、健康的审美意识、鲜明的个性特征和丰富的内在精神世界,主要包括人文知识、法纪观念、意志品质、人格修养等几个方面。科学素质教育与人文素质教育相互融合、协调发展,形成完整的文化素质教育内涵。

创新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人格,使受教育者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成为全向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创新意识是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积极主动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种心理取向,是创新活动的出发点和内驱力。创新精神是创新活动能够顺利完成的支撑力量,表现为人的探索性、自主性、进取心和坚韧性。创新能力是创新思维的实践表达,属于人的最强人的本质力量,包括创新思维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是创新意识驱动下的创造性思维活动,其特征为求异性、发散性.批判性以及敏锐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创新实践能力是保证创新活动顺利进行以实现创新目标的一种综合能力。创新人格主要指创新的非智力因素,表现为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坚强的意志、求真务实和精益求精的品质与作风等。

从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内涵来看,两者不仅有着密切的联系,而且存在着很大的共性,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促进人的素质全面、协调发展,进而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表明,创新是一种认识、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涉及人的生理、心理、智力、思想、人格等诸多方面。对清华大学两院院士的调查结果表明,创新能力的培养主要涉及下列几个因素:(1)丰富广博的基础知

本文为全文原貌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原版全文

识;(2)敏锐的思维能力;(3)全面的智力发展;(4)良好的人格品质;(5)强烈的研究动机。也就是说,创新活动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一个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融合的过程,是以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度综合化的知识、个性化的思想和高尚的品质为基础的,这是创新人才成长的“基石”。尤其在科学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科学与人文交相融合的今天,新的发现和创造往往产生于交叉学科、边缘学科之间,这就要求创新必须以多学科丰富的知识作底蕴和基础。只有拥有广博的科学文化知识,才能产生丰富的联想和思维,新发现、新成果才有可能产生。

创新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动力。高校在开展文化素质教育的同时实施创新教育,不仅可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消化,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而且能够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完善思维方式,丰实和巩固人的综合素质。尤其对于学生学习多学科的文化知识和新知识作用更加显著。创新教育可以激活学生的潜质,点燃思维的火花,产生创造的灵感。创新教育必然会推动高校文化创新,进而使文化素质教育永葆生机活力。

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在理论和内涵上虽自成体系,但又相互交融、相互促进,两者对于高校素质教育的开展,对于高校人才的培养,对于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使其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促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和深入开展。

作为一种教育思想,文化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都要求我们要转变应试教育或专业教育等陈旧的教育观念,树立适应时代要求的新的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教学观,构建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考试评价等。文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应该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各个环节,渗透在各门专业课教学之中。但文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在具体的实施方法、途径以及教育环境等方面又各有其相对突出的特点和具体要求。

根据许多高校的实践经验,文化素质教育主要通过以下几条途径和方式来实施。一是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改革,压缩专业课程,增加基础课程、综合课程、文理渗透课程,同时开设一定模块的文化类必修课和公选课。二足充分发挥本校的学科和师资优势,邀请校外著名专家、学者来校为学生开设科学和人文知识讲座。三是注重建设高品位、宽领域、有主题而又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如实施读名篇、赏名画、看名片、唱名曲计划,大学生必读书计划,丁F展文化艺术节、社团活动等。四是在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渗透文化素质教育思想。华中科技大学刘献君老师总结出在专业课教学中开展文化素质教育有八种方式:(1)起于知识:(2)启迪精神;(3)渗透美育;(4)行为互动;(5)营造氛围;(6)以悟导悟;(7)以人为本;(8)止于境界。创新教育可以充分运用文化素质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如适当开设创造学、创新方法论等一些相关的课程,让学生掌握创新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举办学术讲座,让学生了解学科发展的新动态、新成果。另外,根据创新教育的特点,还需要“采取专门的教育手段、渠道、形式、方法来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最主要的是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准和教学艺术,使他们能通过采用参与式、发现式、启发式等教学方法和巧妙地安排教学内容,在专业课教学中渗透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充分给_予学生参与的权利和机会,鼓励引导学生讨论、质疑,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样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对问题的深入思考,从而能用批判的态度去审视现存的观点,并用质疑和否定的精神发表新见解。创新教育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杨叔子院士认为,“创新源于实践,贯穿于实践,而终结于实践”。创新教育必须特别注重实践环节的教学和学生的科研训练。如很多高校增加实验课程的比重,实验室向学生开放,建设学生课外创新科技活动基地,让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进行学生科研课题立项,强化毕业论文(设计)的指导和管理,举办大学生创造成果展评,等等,这些都是行之有效的做法。

随着创新教育的理论探讨和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创新教育的关键是发展学生的个性。当前,高校必须改变“大一统”的教育理念,鼓励和彰显学生个性的发展,在教育教学中因材施教,发展学生个性,学校管理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民主、自由、开放、进取的文化环境。加强文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正是按照这一规律和要求,通过多元文化的教育,培养和发掘学生个性和潜能,使每个人都有其独特的价值,使每个学生的天赋都得到充分的发展,成为能满足多样化社会需要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创新的基本要素篇5

论文摘要:随着素质教育思想的推广,创新教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是不可分开的,存在着密切的联系。论述在素质教育开展的背景下,创新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推广创新教育。

目前,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正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创新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标志着未来世界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这使得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成为推动或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谁能抓住历史机遇,加快培养创新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提高全体人民的素质和国家创新能力,谁就能在未来剧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权,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因此素质教育已经是全社会极为关注的一个问题。

一、素质教育在中国的开展

追溯起来,素质教育思想应当发源于20世纪20~30年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提出的教育思想很多是与素质教育思想相通的。他的教育思想包括:(1)生活教育思想: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而教育;

(2)普?及教育思想:“我们普及的教育,不是少爷教育,不是小姐教育,不是“政客教育”,而是“平民教育”、“劳苦大众的教育”;(3)创造教育思想;(4)全面发展教育,强调关注学生的身体和精神的全面发展。

新中国成立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以来,在全党全社会和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取得了历史性的进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国民受教育的年限和水平显著提高,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大批熟练的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积累了丰富的教育工作经验,初步建立起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体系。但是,面临着21世纪的严峻挑战,我国的教育还存在不适应形势发展的问题。对此,世纪之交,国家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上提出《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之后,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不仅对当前教育存在的问题给予了精辟而深刻的论述,而且还为新时期我国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思路。目前,国家教育部正在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可以说素质教育已经成为了教育改革中一个最为重要的环节。

几年来,素质教育在全国教育系统中的大中小各个级别学校中得到了贯彻,素质教育的理念已经深入到教育实践中去。从2002年9月开始,全国约有63所高校开始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试点工作,其中以北方的著名大学居多,如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等。“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以培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目标,要求大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能够均衡发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四有”新人。作为国民教育的基础,中小学担负着素质教育推广和深化的重任。从上世纪末开始,国家教育部和教委等相关部门先后通过了《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的文件,对中小学素质教育的调整原则、方向。评估体系和考试要求等提出了指导性的文字。这些文件指出要认识到“应试教育”的弊端,积极进行教育改革,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发展的要求,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那么素质教育在中国推行的效果如何呢?有调查显示,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现代化进程中的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大部分师生已经接受素质教育的理念。同时,可以发觉应试教育的历史惯性依旧存在,部分学校对素质教育仍然存在着阳奉阴违的现象,素质教育的真正实施仍然要有一段路要走。

二、创新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性

探讨这个问题,应当从两者的概念开始说起。现在,中国实行的素质教育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提出的,经过20多年的发展,教育界基本上对素质教育形成了一些共识:素质应指人的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是人在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这个共识对素质教育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它是素质教育立论的基础。那么什么是素质教育呢?李岚清同志曾经讲过:“素质教育体现了基础教育的本质,它从“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出发,以全面培养受教育者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良好的身体和心理素质、较强的实践和动手能力以及健康的个性为宗旨,面向全体学生,为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生活、学会健体、学会审美打下扎实基础,使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得到全面协调的发展。”1997年,国家教委引发的《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提出:“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要是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和学会审美,为培养他们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基础。”这是政府文件第一次对“素质教育是什么”的明确阐述,该定义的提出对消除有关素质教育的种种争议起了重要的作用。

再看创新教育问题。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认为:“一个拥有持续创新能力和大量素质人力资源的国家,将具备发展知识经济的巨大潜力;一个缺少科学储备和创新能力的国家,将失去知识经济带来的机遇。”创新是现代型人才的一种基本素质,它包括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其中,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最大,是创新能力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一个学生如果缺乏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没有良好的创新思维,就不会有创新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认识、人格、社会层面的综合体,是知、情、意的统一,它涉及人的心理、人格、智力、思想等诸多方面的基本素质,并以这些基本素质为基础,同时反过来可以巩固和丰富这些素质。可以说,创新教育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打造创新人格,开发创新能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素质,为今后的创新、创造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它也是随着知识经济兴起而出现的一种教育理念。

现在来探讨二者之间的关系。创新是一种综合的素质,从这个角度上说,素质教育是综合的素质,从这个角度上讲,素质教育是创新教育的基础,因为只有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创新精神和培养创新能力。然而,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创新教育包含于素质教育中,素质教育指向创新教育。从素质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培养目标上看,两者并不矛盾,素质教育目标强调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创新教育培养目标强调培养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应当说两者是一致的。正如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讲到的:“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创新教育如何实施

1.探索精神的培养。它要求学生不是盲目接受和被动地记忆刻本和老师传授的知识,而是主动地进行自我探索,把学习过程变成一种再次发现和人类以往积累的知识的参与式活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获取结果,让学生深刻感受到任何科学知识都是人类艰苦努力,不断付出的结果。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怀疑精神,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

2.综合能力的培养。综合能力就是将现有知识重新组合为新知识的能力,新组合的独特和新颖标志着创新。西蒙顿在《科学天才》一书中讲到:“天才们进行新颖组合比仅仅称得上有才能的人多得多,天才们就像面对一桶积木的顽童,会在意识和潜意识中不断把想法、形象和见解重新组合成不同的形式。”课程学习中知识的重组通常包括三种不同的形式:一是将某学科课程内部的知识进行重组;二是将不同学科课程的知识进行重组;三是将学科课程所包容的知识与未包容的知识进行重组。三种层次的重组目的在于学生最终能够做到跨学科和跨出学科内容进行自学,把进入现代社会所必须了解和掌握的知识重新组合,融会贯通,运用这种重组的知识解决复杂问题,从而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

3.创造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意识是驱使个体进行创造行为的心理动机,没有创造意识的人不可能进行创造和发明。创造意识包括强烈的创造激情、探索欲、求知欲、好奇心、进取心、自信心等心理品质,也包括具有远大的理想、不畏剑仙的勇气、锲而不舍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研究表明大部分学生都具备一定的创造潜能,在适当的教育之下,它可能再每个学生身上得到体现和发展。因此对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应当从青少年时期开始培养。

创新教育不仅仅停留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阶段,还要求学生要把新思想转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在当今世界知识经济时代结合快速发展的科学技术和千变万化的社会生活实际,认识和解释复杂的现实问题,同时不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和竞争协作精神,将创新精神落实到实践中间去。目前,教育部正在向全社会征集并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创新教育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可以说,创新教育的思想已经被社会各界接受并深入人心,相信随着发展规划的公布,创新教育也会相应得到的合理科学的实施,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主动适应社会的能力也会得到大幅度提升,素质教育也会进入更深层次的推广。

参考文献:

[1]邹开煌.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推进中小学素质教育[j].福建陶研,2007,(3):17-18.

[2]程炎明,黄少堂.规范素质拓展计划,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7.

[3]丁静,周峰.素质教育究竟离我们有多远[j].现代教育论丛,2003,(5):21.

[4]柳斌.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j].人民教育,1995.

[5]李岚清.基础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和培养跨世纪人才的奠基工程[j].人民教育,1996,(5).

[6]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4289.

创新的基本要素篇6

【关键字】民办高校;创新创业;应用型

一.引言

目前民办高校基本定位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强调的是应用,它要求高校要培养具有较强社会适应能力、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要注重学生创业能力、综合素质和技能的综合素质培养。实践能力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表现,通过实践培养使学生成为既具有一定专业理论知识,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实施创业教育是高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举措。本研究以陕西民办高校作为研究对象,对创业教育开展情况进行研究。

二.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以陕西民办高校为例

(一)民办高校普遍开设普适性的创业课程并已成为民办高校学生的必修课

自2012年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以来,创业教育已纳入高校本科评估的范围,成为高校本科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陕西民办高校创业教育已成燎原之势,多层次覆盖,高职和本科已普遍开设创业基础课程。二是创业教育已入主流[1]。创业教育已呈现出多形式多层次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包括创业基础教育、创业训练实验室、创业孵化基金、创业孵化基地、创业计划书竞赛等各种理论教育与创业实践相结合的教育体系。

(二)各民办高校普遍建立校内多种形式创业基地,学生通过参加基地实践活动,锻炼创业能力,陕西民办高校都比较重视学生创业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例如,西安外事学院创业学院是国内第一家民办高校创业学院,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创业教育体系-分层次的创业教育模式及省内第一家民办高校创业孵基地。

(三)创业教育内容已部分渗透入专业教育之中

陕西部分民办高校在尝试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方面已走出了积极的一步。例如西安外事学院在商科各专业中提出"专业+创业"的培养方案,在课程体系中加入了创业教育相关选修课程,让学生在专业课学习中,领悟创业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三.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尽管陕西民办高校创业教育已陆续开展,但因为时间短、积累少,各校创业教育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本研究是通过对陕西区域内企业对人才需求以及企业家对创业者的评价,来反映区域经济发展对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要求。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100份,回收80,回收率80%,有效率100%。通过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再对统计结果进行研究,得出相关结论。

(一)数据统计分析

1.调查对象描述性分析

从企业性质划分,本次调查对象中,民营企业占到80%,合资企业12.5%,国有企业5%,外商投资企业占到2.5%。反映出绝大多数企业都经历过创业的过程,对创新创业的理解和认识更真切。

调查对象职务划分为三类岗位,分别为企业高层(董事长、总经理),中层管理者,基层员工。调查样本中,企业高层占到30%,中层管理者占到25%,基层员工占45%。企业中高层管理者对创新创业活动的理解、认识比较深刻,基本能够反映所处行业、企业对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和态度。

从调查企业规模划分,创业企业规模绝大多数是小微企业(5人以下)、小型企业(100人以下)。

2.调查分析

(1)企业对人才的需求

问题一企业在招聘人才时看重哪些方面

企业在人才招聘时,比较重视的人才素质依次排列分别是:专业知识、实践经验、沟通能力、工作态度、团队协作、吃苦耐劳、创新能力。说明企业需要的是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实际工作能力,既有智商又有比较高情商的综合素质人才。但是,目前大学生素质与企业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差距。

问题二不同岗位对大学生应具备素质的看法

企业中不同岗位层级,对人才素质的看法也有所不同,企业高层管理者看重的是奉献精神、工作能力;中层管理者注重的是人际交往能力及创新开拓能力;基层员工则看重创新能力及工作态度。

(2)民办大学培养人才中存在问题

问题一创业者的素质及创业动机

调查中,请企业高层(董事长、总经理)对创业者应具备素质提出看法,结果显示大家对创业者应具备素质的提及率从高到低依次为承担风险的能力和勇气,团队领导力,行业经验,持之以恒的精神,专业知识,企业管理知识和能力,显示出创业精神首先表现在承担风险的能力与勇气方面,同时,经验以及团队领导力也是非常重要,专业知识及管理知识的重要性则排在后面,说明创业者更重要的是综合素质的培养,专业知识或管理知识是影响创业的次要因素。

对创业动机的看法依次为成就需要、金钱与股份、家庭保障、独立与自我控制,显示出创业者动机是不同的,既有财富与经济保障方面的追求,更多的是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以及价值体现。

问题二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存在哪些欠缺

调查结果显示人们认为主要欠缺的创业素质和能力依次是机会开发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机会识别能力、管理能力。机会开发能力是指创业者通过何种商业模式来攫取机会价值,这种能力综合反应出创业者对行业状况、客户需求、竞争方式、关键资源与能力的透彻理解,而这一能力正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难以具备的。

问题三民办高校大学应加强哪些方面的教育工作

人们对民办大学培养人才方面存在问题的看法主要是人才综合素质培养不足方面。人才综合素质不仅包含专业素质,还包含思想品德、思维方式、心理素质等基本素质。学校是培养人才综合素质的主渠道,如何确立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提升人才综合素质,是民办高校面临的迫切问题。

民办高校应进一步加强的教育工作依次是加强学生创业素质的培养、增强创业实践基地建设、进一步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进一步加强专业知识的培养。显示出人们对于民办高校教育工作的期待,即培养出具备创业素质的应用型人才。

(二)调查结论

1.大学生创业能力及素质不足是大学生创业比率不高的重要原因

通过调查结果显示人们认为主要欠缺的创业素质和能力依次是机会开发能力(50%)、资源整合能力(45%)、机会识别能力、管理能力。机会开发能力是指创业者通过何种商业模式来攫取机会价值,这种能力综合反应出创业者对行业状况、客户需求、竞争方式、关键资源与能力的透彻理解,而这一能力正是大学生在大学期间难以具备的。

2.具备综合素质的专业人才欠缺导致难以满足企业需要

企业需要的是既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有实际工作能力,既有智商又有比较高情商的综合素质人才,调查显示,企业最需要的是具备吃苦耐劳精神、扎实的专业知识的员工,如何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及能力,不仅是民办高校面对的课题,也是高等教育长期发展的目标。

四.启示

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发展是地方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出发点。从调查中可以看到,各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目前还普遍存在与区域经济发展并不是协调发展的问题。因此,民办高校还应从社会需求及人才培养角度不断提高和完善创业教育的理念和措施。

(一)将创新创业教育向与专业相融合的创业教育转变

我国民办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是自2009年才逐渐开展起来。2012年8月教育部印发《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要求本科院校必须将创新创业基础教育纳入教学环节。时间短,经验少,尽管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日益普及,但从教学内容来看还停留在较浅的层面。多数只是对学生进行基本创业知识的普及,没有针对学生的情况,纵深开展不同层次的创业教育。要增强创业教育的效果,必须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将创新创业精神向专业学习渗透,让学生认识到所学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之间的关系,增强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要形成富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民办高校定位于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其人才培养要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的目标及要求。不同的区域发展定位,对创新性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不同的需求。民办高校应紧密结合地方建设目标,深入研究本区域市场创新创业的机会与项目,并贯彻在教育活动当中[2]。

(三)要基于创业者素质要求重构创业教育课程

创业型人才培养与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协调一致的,以培养创业型人才为导向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转变的必然趋势和要求,对高校各学科建设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基于创业素质要求重构创业教育课程,要求大学改革传统教学模式,对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教学方式及评价方式都必须进行全面的调整和改革,以适应人才培养的需要。

(四)要丰富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手段

创业教育要从课堂走向实践,通过多种教育形式培养综合素质人才。学生的创业实践锻炼是建立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来说,不仅需要创业知识的培训,还需要创业实践的辅导,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和把握社会、市场、行业的实际情况,提高创业成功率。

(五)要完善将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的机制

高校的创新创业成果要与社会紧密衔接,要实现成果有机转化。但目前往往存在着发红头文件易、具体实施难、一般性教育易、因材施教难、开展单项活动易、融入培养全过程难,缺乏学校与社会的衔接机制[3],使得民办高校难以将学生的创新创业成果在社会转化。社会各方面应创造条件,从政策、资金等方面为大学生校内的创新创业成果尽快进行市场转化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师晓莉,郑春,王睿.民办高校工商管理与创业教育融合培养特色研究[J],现代商业,2012(8)

[2]马晓春.构建面向区域经济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12(2)

[3]徐新华.构建具有区域经济特色的大学生创业教育体系[J],中国高教研究,2008(2)2

创新的基本要素篇7

关键词:校企协同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素质拓展

引言

同志曾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同志在《论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中也强调,要大力培养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建设有利于人才成长的教育培养体系,形成完整的人才培养成长链。高校的科技创新能力不仅关乎国家总体的科技创新能力,也是提高高校办学实力、学术水平和竞争能力的根本保证。高校要造就高素质全面发展的人才,必须开展科技创新素质教育,它是大学生素质提升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培养适应竞争型人才的必要途径。

企业和高校作为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两大主体,两者各有其鲜明的比较优势和创新目标。企业的优势在于能够准确地把握市场需求以及对技术成果的商业转化,其目标在于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高校的优势在于对创新技术成果的研发以及创新知识信息的聚集,其目标在于寻求知识资源的增值和技术成果的转化,校企协同创新能够有效互补双方资源以实现更大创新效益。[1]

一、校企协同的涵义及其作用

所谓校企协同创新,就是将高校与企业的资源和优势进行合理的配置、全面的共享和有机的融合,以推动产业、技术和产品创新,推动创新型国家战略的实施。

校企作为不同的利益主体,在协同创新过程中的定位、资源和能力、发展目标上存在差异,必然形成不同甚至是潜在对立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追求。高校的优势是基础研究、专业人才、知识及技术信息、研究方法和经验;企业的优势是技术的快速商业化、相对充足的创新资金、生产试验设备场所、市场信息及营销经验。而校企协同创新的“协同”,就规定了校企协同创新的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两大异质系统的资源、优势等的配置。在校企协同创新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发挥市场在配置校企双方资源、优势和要素等方面的基础性地位,尤其需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互惠互利、合作共赢、互动发展。[2]

二、校企协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意义及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越来越受到社会、学校、学生的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是学生理论知识的重要补充和有效延伸,是对书本知识的深化和实践,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推动高校学风校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许多高校通过给大学生提供参与科学研究、科技竞赛等机会,帮助大学生培养科技创新意识,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使大学生在创新精神的驱动下不断实践,使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我校是一所独立的民办普通高校。三本院校学生基础相对薄弱,结合我校的办学定位,激励学生勤奋学习,挑战自我,勇于创新,促进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蓬勃发展显得尤为重要。虽然我校在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仍普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科技创新活动机制有待完善,二是学生和教师参与科技创新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学生参与创新活动的平台较少,学校为学生提供的校内实践课程和社会实践机会较少,实验仪器设备和实验室开放力度不够也制约了创新活动的开展。

三、校企协同的大学生科技创新涵义及实践途径

1科技创新素质的内涵

大学生综合素质指大学生在高等教育阶段的学习和实践中形成发展的内在的、相对稳定的主体特性和品质。大学生综合素质包含基础素质和拓展素质。基础素质主要由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三部分构成。拓展素质也称能力a素质,主要指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它包括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水平以及大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生活、科学技术等方面问题的能力与水平。科技创新素质是科学文化素质和创新素质的结合,集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辩证思维能力、求异创新能力等多种能力为一体的综合性素质,是人的全部知识智能结构的最高层次。[3]

2大学生科技创新素质提升的实践途径

3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学生发展自我、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对于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我院着力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团队的平台作用,目前已组织构建起三种形式的科技创新团队:以参加各类科技竞赛为目标而组建的团队、围绕课题项目或教师的项目而组建的团队和以校企合作形式建立创的新实践基地。针对科技创新团队的特点,制定有效的组织与管理办法,不断凝炼先进的团队理念,建立长效的激励机制,实现团队和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将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及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情况纳入素质拓展体系。因此,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团队建设,有利于以此启发和引导学生的参与热情。[4]

4、不断深化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

校企合作的发展模式是指通过学校与企业进行合作,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人才为主要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它充分利用高校的专业优势和企业的生产优势,将以传授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与直接获取实践经验为主的生产实践进行有机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素质,在建立固定的大学生创新基地的同时,还应广泛深入地进行校企合作,积极地寻找和联系一批专业对口、适合本校特点的企事业单位作为学生的实训、实习基地,为培养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提供必要的场所,为大学生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有力的保证。

5、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平台

大学生科技创新是一项综合性高、应用性强的学术研究活动。对实验场地、设备、师资等条件的要求也比较高,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平台是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开展的基本保障。由于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目前部分高校的实验室对大学生而言只是半开放的状态,已经不能满足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需求。因此,加强实验条件建设,建立创新实验室,向大学生开放,为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技训练水平,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和科技创新能力。创新实验能够使学生成为实验教学的主体,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校企协同的大学生素质拓展方法途径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素质拓展的过程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建立立体的培育体系,是实现校企协同的大学生素质拓展的方法途径。

1、建立全新的评价、激励、管理机制;完善各种管理和奖励制度,建立大学生科技创新专项基金,支持和奖励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使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活动有资金保证;加大科技创新典型宣传,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5]

2、建立系统的竞赛机制和完善现有的竞赛体系,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系统培训的基础上,通过各类竞赛活动,培养和发现一批尖子人才,系统地培养创新型人才。

3、建立系统的创新活动和完善实践培训体系。分别针对大一、大二、大三、大四阶段学生各自的特点,建立符合学生特点的创新活动和培训体系,激发学生的创新原动力,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增强学生对产品开发及申请专利的意识,开发创新思维能力和创造潜能。

4、以课程教学为纽带,渗透创新素质教育。根据创新能力培养的需要,在课程教学中渗透创新素质教育思想观念,激励学生的创新精神,教给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方法,介绍学科前沿发展信息,对培养学生的专业创新能力极具重要作用。这也是开展创新素质教育的主渠道。[6]

5、建立创新实践基地。建立创新实践基地,是搞好创新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科技创新活动具有长期性、连续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因此,建设一个高水平的科技创新活动基地,并作为科技创新活动的平台,开展多层次的科技创新活动,对培养具有真正创新素质的人才意义重大。

五、结语

面对社会对创新人才的急速需求,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高校应当积极响应国家发展要求,以创新能力提升为契机,树立以人才培养为本理念,实现学校与企业及其他科研机构的协同发展。通过体制创新,构建教学、科研和人才培养协调并进的机制,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7]

总之,校企协同创新要打破阻碍发展的壁垒,共同培育、激励发展,才能建立起良好的资源整合机制,从而迅速带动其他资源的有效整合,实现协同创新,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提升企业发展活力。我们将充分整合大学和企业的创新资源,积极推动和参与校企协同创新,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更好地服务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为创新型国家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倩铃.科技创新引领学生发展与素质提升的实践与探索―以成都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为例[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2,26(3).

[2]马志强,李钊,朱永跃.基于校企协同创新博弈分析的高校服务价值提升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29(22).

[3]许霆.论校企协同的机制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2,17.

[4]贺素霞.三本院校本科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研究[J].中国科技信息,2012,11

[5]邓广福.如何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J].文教资料,2011,4.

[6]李登伶,刘文杰.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初步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2002,(5):62

创新的基本要素篇8

关键词:创业类型;大学生创业;创业教育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大学生创业被寄予厚望。那么,大学生创业的起点在哪里?选择适合的创业类型,是他们创业的第一步。大学创业教育的着力点又在哪里?围绕适合大学生创业的类型开展创业教育,是大学创业教育的重点。

现有创业分类不能有效满足创业教育的需求

创业教育起于创业的内涵与类型,而内涵与类型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为类型的划分是基于对内涵的理解。但是相较大学生创业的研究,对大学生创业类型的研究少之又少。2016年8月21日,在中国知网上搜索篇名包含关键词“大学生创业”的论文有7,490篇,而搜索包含关键词“创业类型”的论文仅有20篇。

理论界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划分创业类型。一是从创业目的的角度把创业分为“生存型创业”和“机会型创业”。生存型创业指由于没有其他更好的工作选择而从事创业的创业活动;机会型创业指为了追求一个商业机会而自动自发地开展创业的创业活动[1]。二是从创业的范围上把创业划分为“独立型”和“内创型”。独立型创业是创业者抓住商业机会,创办新企业,追求企业利润,并使企业更好地生存与发展;内创型创业是现存企业以相对独立的组织单元开创新的事业,以谋求企业的持续成长与发展[2]。三是从创业的形式上划分为“复制型创业”“模仿型创业”“演进型创业”和“创新型创业”。

对大学生创业类型的划分也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从创业目的与内容的角度进行划分。有的通过比较“机会型创业与生存型创业”“知识型创业与非知识型创业”带动就业的效应,认为大学生具备成为“知识型兼机会型”创业者的优势[3];有的从区域产业转型升级的视角提出大学毕业生多数选择了机会型创业,并可分为“传统产业依托型、高新产业创新型、技术专利转化型、岗位创新型”4种类型[4]。二是从创业形式的角度进行划分。有的在分析大学生就业及自主创业的基础上把大学毕业生创业分为“创新思维创业、技术合作创业、电子商务创业、加盟创业”4种类型[5];有的按照组织形式将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分为“独立自创类型、产品加盟类型、创意类型、孵化器类型”4种类型[6];有的按实现创业的平台把高职生创业分为“网络创业型、加盟创业型、兼职创业型”3种类型,按创业主体分为“合伙创业型、自主创业型”两种类型[7]。三是从创业层级的角度进行划分。有学者把体育学院大学生创业分为“体育非相关形态和体育相关形态”,依照业务方向以及运作管理的复杂程度把体育相关形态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形态的创业,即开办形式简单的运动技能培训班;中级形态的创业,即开设体育商店或体育俱乐部、体育公司;高级形态的创业,即以自身从事的体育领域为基本立足点,把业务范围向其他领域拓展,从而实现“范围经营”,或者把自身的业务作为资源与其他企业进行合作,实现“互动式经营”[8]。

创业教育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应以问题为导向,以实践为载体,教育模式应为“问题―生活”模式。既有知识的学习,又有实践的体验:从实践或生活中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在体验、感悟生活的过程中激发创造天性,自主学习,掌握知识,锻炼能力[9]。这里的问题应当是创业中的问题,这也是影响创业成功的要素。因而,只有反映创业要素的内涵才是对创业最根本的定义;同样,只有基于创业要素的分类才是最有效的分类。上述分类很好地反映了创业的目的、内容、形式和层级,却没有很好地反映影响创业成功的要素,因而其反映的仅是现象而不是本质,不足以有效支撑创业教育。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为创业分类提供了理论依据

熊彼特的创新实为创业,即利用技术创新进行创业。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是公认的创新理论创始人。他的《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周期的探究》被看作是西方经济学界第一本用“创新”理论来解释和阐述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专著。他从经济学的角度首次提出了“创新”这一概念,认为经济发展的动态过程“是由一个均衡走向另一个均衡,这个过程就是生产要素重新组合的过程,也就是创新的过程[10]”。而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是企业家对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在这新组合之中,任何生产要素的变化都会导致生产函数的变化从而推动经济的发展。“发明必须被采用后才成为创新[11]”。在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创新不只是科技发明,而是把已发明的科技成果运用到企业中,形成新的生产能力。它是一个经济范畴的概念,包括科技、组织、商业和金融等一系列活动的综合过程[12]。因而,熊彼特的创新实质上就是创业,即利用技术创新创办企业。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中包含着创业的三要素。熊彼特认为,“新”或“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包括五种情况:一是引进一种新的产品或者一种新产品产生某种新的特性;二是采用一种新的生产方法,也就是当前在有关制造部门还没有通过经验检验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建立绝不需要以科学上新的发现为基础,而且它还可以在商业上处理某种产品的新方式之中存在;三是打开一个新的市场,也就是所研究的国家的某一制造部门以前没有进入过的市场,而不管这个市场以前是否存在;四是征服或者控制原材料或半制成品的某种新的供给来源,而不关心这种来源是已经存在的,还是第一次被创造出来的;五是运行新的工业组织,如造成一种垄断地位,如通过“托拉斯化”,或者打破一种垄断地位[13]。”在这五种情况中,“引进新产品”和“采用新方法”属于产品或技术创新;“开辟新市场”和“征服或控制原材料的新供应来源”属于营销模式或市场创新;“运行新的组织”属于组织创新。因而,成功的创业需要“技术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三者共同作用,技术创新是前提,市场创新是基础,组织创新是关键,缺一不可。“技术、市场、组织”构成了创业的三要素。

从创业要素的角度进行分类更能体现创业的实质。“技术、市场、组织”是创业的三个关键要素,从创业要素是否齐备的角度进行分类,能反映出创业的成功与否、进展程度,也能帮助创业教育更好地选择工作的着力点。

大学生创业及其类型

创业是“技术、市场、组织”三要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三要素的交叉组合形成了创业的基本状态及类型。如果将这三个要素放在三个圆圈里并互相交叉,会出现七个区域,构成创业的七种状态。组织、技术、市场皆备的区域是创业成功区;其他六个区域为创业尚未成功的状态,缺少1个~2个要素,可以概括为创业的六种状态,也可以概括为创业的六种类型,即只有一个要素的三种基本类型:组织引领型、科技驱动型、市场导向型,有两个要素的衍生类型:市场拓展型、技术研发型、组织创建型。

因由特殊的社会地位与期望、知识储备与应用,大学生或大学毕业生的创业应当是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基于生存且具有创新要素、符合社会发展需要的机会型创业和科技驱动、组织引领与市场导向共同作用的融合型创业;实质是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市场创新的融合;在不同的情况下,科技驱动、组织引领与市场导向中的一种要素起主导作用。其创业类型也是创业类型一般的大学生创业具体化。

1.基本类型

创业的冲动往往源于一个要素的刺激,要么是志趣相投的人想一起干一番事业,要么是有科技成果亟待转化为市场需要的产品,要么是发现了潜在的市场需求。一个要素刺激的创业冲动形成了创业的基本类型,需要在创业实践中补齐其他两个要素。

组织引领型:有组织,但没有技术和市场,即有一个志愿创业的团队,需要研发或购买技术、拓展市场。

科技驱动型:有技术,但没有组织和市场,即有成型的科技成果,需要创建组织或寻找成熟的企业、拓展市场,并评估该科技成果有无市场需求。

市场导向型:有市场,但没有组织和技术,即发现了市场的需求,需要创建组织或寻找成熟的企业、研发或购买技术。

2.衍生类型

因其特殊的社会存在,同时具备三个要素成功创业的大学生较少,往往先具备一个要素再补齐其他两个要素,在补了一个要素后,其创业的情形就发生变化,类型随之而变;个别情况下,也会同时具备两个要素,只需要再补齐一个要素即可,创业的类型也不同于基本类型。我们称之为“衍生类型”。

市场拓展型:有组织和技术,但没有市场,即有一个志愿创业的团队和成型的科技成果,需要评估该科技成果的市场需求,并拓展市场。

组织创建型:有技术和市场,但没有组织,即有成型的科技成果和市场对该科技成果的需求,需要创建创业组织或寻找已经成熟的企业。

技术研发型:有组织和市场,但没有技术,即有一个志愿创业的团队,并发现了市场的需求,需要研发和购买科技成果。

参考文献:

[1]柴旭东.基于隐性知识的大学创业教育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雷家X,王兆华编著.高技术创业管理―创业与企业的成长[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

[3]徐建军,杨保华.大学生创业类型的就业效应比较分析[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1(6):3-6.

[4]谢秀琼.区域产业转型升级与大学生创业类型研究[J].职教通讯,2013(8):56-59.

[5]戴育滨,张木明,吴善添,等.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问题探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9(4):405-408.

[6]陈小燕,韩露.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类型探讨[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4(4):46-49.

[7]黄焕山.高职生创业类型论[J].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报,2009(3):69-73.

[8]张策宇,蔡远鹏.体育学院大学生自主创业类型划分的理论研究[J].运动,2014(21):93-94.

[9]周志成.高等教育哲学视阈下的创新创业教育[J].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科学版),2011(3):122-125.

[10][美]约瑟夫・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对利润、资本、信贷、利息和周期的探究(英汉对照)[m].叶华,译.北京:九州出版社,2007:562-563.

[11]马永红,万誉,李汉邦.从两个创业计划看美国大学中的创新教育[J].中国高等教育,2010(11):61-62.

[12]王润良,郑晓齐.略论技术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区别[J].科技导报,2000(10):63-64.

创新的基本要素篇9

关键词写实素描再现表现

再现和表现是美术创作的两种方法,也是写实素描教学中最基本的两种训练手段。创作中的再现是对自然事物的一种模仿,用真实的描绘将客观事物展现在素描作品之中,追求的是对事物和人物的写实。而创作中的表现与再现有很大的不同,它是将作者的个人情感融入素描作品之中,具有强烈的主观性,在素描的创作中追求个人感觉的存在,重在表现作者的感受。在写实素描教学中,既要注重对绘画者再现能力的培养,同时也要促进绘画者表现能力的提升,将二者相互结合进行教学,能使绘画者具备扎实的绘画基础,拓展绘画者的想象空间,进而激发绘画者的艺术创新精神。

一、写实素描教学中的再现教学

再现教学相当于素描教学中的传统教育,学习美术最初就是从写实素描的练习和创作开始的,最初的素描艺术创作来源于对事物的模仿,可以说,写实素描是美术学习的基础,而再现教学是素描教学基础中的基础。因此,再现教学对培养绘画者的美术基本功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我国美术写实素描教学中沿用至今的教学方法。写实素描教学中的再现教学主要是以训练绘画者基本绘画的能力、对物体结构的分析能力以及对明暗度的调节表述能力为教学方向。然而,虽然艺术创作的基础很重要,但也应当清楚,在写实素描创作中创作者的创新和自我情感的注入才能赋予作品生命力和感染力。如果一味地强调基本功而忽略创新思维的发展,容易使创作者难以脱离机械式的素描创作,因而使自己的作品没有新意,难以做到与众不同。鉴于此,在写实素描的教学中再现教学不能成为其唯一的教学模式,否则难以满足绘画者对素描创作的求知探索。

二、写实素描教学中的表现教学

表现教学是与再现教学相反的一种教学模式,主要存在于美术素描创作之中。在写实素描教学中提倡表现教学,是艺术创作的新要求和新发展。可以说,表现教学成为促进当今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选择。一方面,表现教学具备人文主义内涵。在教学中能够认识到绘画者拥有的性格不尽相同,能够做到因材施教,能够给予绘画者最大的尊重。同时,鼓励绘画者将自己的想法和观念用素描作品表达出来,这样教师能够通过素描作品对绘画者进行了解和认识,进而可以对绘画者进行专门的培养,促使他们内心真实情感得以流露,帮助他们树立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另一方面,表现教学能够促进绘画者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激发绘画者的创新意识。在写实素描教学中开展表现教学,培养绘画者善于观察的习惯,能够使绘画者扩展想象空间和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这就有助于促进绘画者对于事物的认识、提升给画者判断的能力和完善艺术审美观,进而使绘画者具备良好的素描表现能力,以创作出高水平的佳作。

三、再现教学与表现教学的有机结合

素描绘画能力是美术专业的绘画者和从事美术工作的人们拥有的最基础的能力。其中,再现和表现是素描教学中的最基本的教学手法,只有将再现和表现两种素描教学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发挥两种教学方法各自的长处和优势,促进写实素描教学的有效开展。首先,重视写实素描再现教学的开展,为素描的学习创作奠定一个好的开端。一般来说,写实素描的教学最基本的就是从绘画者的绘画基本功开始训练,通过临摹等手段让绘画者学习基本素描技法,让绘画者掌握各类素描知识与表现手法,可以说,再现教学的应用,主要为培养绘画者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和扎实素描的功底奠定基础。其次,合理利用表现教学有助于写实素描教学的有效开展。在再现教学开展的基础之上,需要积极引导绘画者发挥自身的主观性,在素描创作中发现自我、展现自我,将自身的情感通过素描绘画作品体现出来,促使自己的创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最后,注意做好再现教学和表现教学之间的平衡。现在的美术教育容易导致两个极端,要么是过于注重技巧,要么是过于注重观念。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写实素描艺术家,不仅仅要具备过硬的素描绘画技能,还要能够拥有独特的思想。再现与表现并不是对立矛盾的,而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写实素描教学中不应将二者分离开来,而是应充分发挥二者各自的优势,促使写实素描达到一个新的艺术高峰。

四、结语

再现与表现的教学对写实素描教学具有积极的作用,二者是写实素描教学的两个不同阶段,没有表现的再现教学,素描作品没有新意,缺乏创新;而没有再现的表现教学,素描作品趋于抽象化,内容空洞。鉴于此,在写实素描教学中要训练绘画者的基本功,也要开发绘画者的思维,而将再现和表现有机结合起来,可有效提高绘画者写实素描的水平和能力。

参考文献

[1]王文娟.探讨写实素描的观察方法和表现方法[J].艺术品鉴,2015(07).

创新的基本要素篇10

关键词: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模型;胜任特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推进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也提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必须大力增强科学研究能力”。作为培养科研人才主要途径之一的研究生教育,肩负着历史的使命。近十年来,我国研究生培养规模持续扩大,2001年全国在校研究生人数为39万,到了2010年,在校研究生人数已增长到140万。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如何保证并稳步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日益受到社会的关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首先要求在研究生入学选拔时把好生源质量关,其次在研究生培养上要注重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研究生入学选拔和科研能力培养,都涉及到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的问题,开展这方面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尝试构建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的结构模型,探讨其结构要素之间的内在关系,并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胜任特征状况进行分析。

一、问题调查1: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的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一)调查目的

了解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主要包括哪些基本要素及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的结构模型,为研究生入学选拔和科研能力培养提供依据。

(二)问卷设计

问卷针对科研工作的特点及其规律,通过开放性调查和专家访谈,在对研究生科研活动内容和过程进行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编制了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研究问卷。通过对研究生科研活动的分析,并借鉴胜任力研究的最新成果,我们认为,以往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探讨多局限在认知特征、实践特征方面,并不能全面反映科研工作的素质要求,动力特征、自我监控特征和创造性特征同样影响着研究生的科研活动表现,故我们在编制问卷时将这些因素也考虑在内。

经过开放性调查和专家访谈,并对文、理、工科研究生科研活动进行了分析,力求编制的测验项目能符合研究生科研活动的真实情况,最终编制了反映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要求的条目共87条。问卷还包括个人基本情况调查。问卷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要求被试对这些能力条目的重要度作评价,重要性程度从低到高依次记为1-5分。

(三)调查实施

对广州地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四所高校12个学科的800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676份。

(四)调查统计结果

1.能力结构的研究方法主要可以分为以西方为代表的因素分析法及以前苏联为代表的活动分析法。[1]这两种方法均有其合理性,但也都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本文关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的探讨主要采用了因素分析法,同时也吸收了活动分析法的合理因素,将活动分析引入因素分析过程,以克服西方传统因素分析法存在的主观随意性,将因素分析建立在现实活动的基础之上。

2.对问卷题项做项目分析(采用了区分度和鉴别指数两项指标)、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删除区分度、鉴别度差和在因子上负荷低的项目共20个,剩下67个项目组成正式问卷。

3.对正式问卷的67个项目做主成分因子分析,正交旋转,最后抽取出8个公共因子,旋转后的各因子负荷量均在0.35以上,67个项目共同度介于3.14-6.79之间。67个项目组成的问卷具有良好的测量学特征:在信度上,整个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达到0.95,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在0.75到0.93之间;在内容效度上,问卷各分量表与总量表的相关系数在0.56-0.77之间,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表明其内容效度比较理想;在结构效度上,通过因子分析抽取的8个因素作为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的结构维度,与理论构想基本吻合,这8个因子的方差累积贡献率为54.14%。

4.根据每一个共同因子所包含项目的内容,我们对八个分量表(基本结构要素)分别命名如下:成就欲、自主监控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借鉴Spencer的胜任力结构理论[2],我们对因子分析得到的八个科研能力结构要素作进一步分析,确定了四个二级特征维度:动力与监控特征、认知特征、创新特征、实践特征,从而形成了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的二级多维模型。

5.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重要度状况分析

对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重要性程度评价的统计结果表明,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按重要性程度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成就欲>自我监控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对不同学科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重要度评价的差异性检验表明,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重要度评价存在着学科差异。在科研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三个结构要素上,文、理、工科的重要性程度差异显著。在科研创新能力要素上,按重要性程度排序,工科>理科>文科;在动手操作能力要素上,按重要性程度排序,工科>理科>文科;在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要素上,按重要性程度排序,文科>工科>理科。

二、问题调查2: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胜任特征状况

(一)调查目的

在构建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模型的基础上,继续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胜任特征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生科研能力胜任特征及其学科差异情况,为更好地做好究生培养工作提供实证依据。

(二)问卷设计

研究2采用的调查问卷由研究1问卷修改而成,问卷的主体部分为研究生科研能力胜任特征条目,共67条,内容与研究1正式问卷确定的科研能力条目相同,科研能力结构要素采用了研究1确定的八个能力结构维度。评价方式由重要性评定改为胜任情况评定,采用Likert5点计分法,要求被试对能力条目的胜任情况作评价,胜任程度从低到高依次记为1-5分。问卷还包括了个人基本情况的调查。

(三)调查实施

对广州地区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四所高校10个专业的450名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收回有效问卷337份。

(四)调查统计结果

1.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胜任特征的总体状况

统计表明,研究生八个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在胜任度评价上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在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三个维度上的胜任度评价处于中等水平以下(m

2.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胜任特征的学科差异分析

对不同学科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胜任特征的差异性检验表明,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胜任特征状况存在学科差异。在成就欲、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五个能力维度上,文、理、工科研究生的胜任度差异显著。在成就欲维度上,工科、文科的胜任度显著高于理科研究生;在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维度上,工科研究生的胜任度显著高于文、理科研究生;在动手操作能力维度上,工科研究生胜任度最高,理科研究生次之,文科研究生最低;在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维度上,文科、工科研究生的胜任度显著高于理科研究生。

三、分析讨论

(一)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模型的构建及其意义

研究生科研能力是指研究生运用理论和研究方法去研究和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历史或现实的理论及实践问题的能力。研究1表明,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包括八个要素,分别为成就欲、自主监控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其中,成就欲、自主监控能力属于动力与监控特征,科研创新能力属于创新特征。与以往研究认为研究生科研能力主要包括认知特征和实践特征能力要素的看法有所不同[3],我们研究发现,体现动力与监控特征的成就欲和自主监控能力,以及体现创新特征的科研创新能力这三个要素在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中一样具有重要作用。

成就欲主要涉及研究志向、专业兴趣、科研态度、探索精神等内容。成就欲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中的非认知性心理特征,它对科研活动起始动、维持和强化的作用。浓厚的兴趣、强烈的探索精神是研究生做好学习、研究工作的内部动机,它能给研究生巨大力量,并使其在科研过程中体验愉快和满足。

自主监控能力主要涉及时间管理、过程监控、情绪管理、独立性、意志力等内容。自主监控能力也是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中的非认知性心理特征,它在研究生科研活动中起定向、引导和调节的作用。研究生科研活动过程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克服困难的意志行动,同时还需要持之以恒,能驾驭自己的情绪,克服各种干扰,不断对自己的科研过程进行监控和调整。

逻辑思维能力主要涉及对研究内容的归纳、迁移、演绎、推理、关系分析等内容。逻辑思维能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的先知条件,通过思维的判定和推断,对事物得出自己结论的能力。研究生在科研活动中正是通过逻辑推理过程获得对事物概括性的认识,对已观察到的事实或已认识到的规律予以说明,对将要发生的事实或规律予以预见和发现。

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主要涉及研究问题的提出、问题的界定和问题的解决。发现问题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也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首先要关注的;解决问题则是综合运用自身知识和能力找到问题的答案进而提高科研能力的过程,也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逻辑终点之一。

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主要涉及利用各种手段查找资料以及对文献资料的加工处理。文献搜集与处理能力是研究生从已知到未知,有所突破、有所发现的必备条件,在知识大爆炸、电脑和因特网日益普及的今天,这种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科研创新能力主要涉及怀疑精神、课题创新、技术创新等内容,是对未知世界的探究能力和发明新事物的能力。研究生科研活动中的创新能力主要体现在用不同方法研究并解决问题;从不同视角探索解释现象的能力;把常规方法转用在新情况的能力;想象力的丰富性、思路的新颖性及发明才能;善于发现新的用途和新的课题等。这些方面既可作为考察研究生创新能力的依据,又可作为设计研究生创新能力训练方案的参考。

动手操作能力主要涉及操作仪器、编制程序、绘制图形图表、数据运算、社会调查、课件制作等内容。其基本特征包括:在实际活动中通过一定的操作实现的;通常与动手相结合或表现在动手上;为保证动手操作能力的有效进行,必须善于把动手与动脑、实际操作与智力操作相结合。

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主要涉及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两方面的内容。在研究生科研过程中,撰写论文、学术报告、评审答辩等都需要较高水平的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在研究生科研活动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在的科研活动普遍注重团队合作,具有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才能在研究过程中取得别人的支持与配合,保证研究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重要度及其意义

研究1表明,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按重要性程度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成就欲>自我监控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由此可见,在文、理、工三科研究生所需的科研能力要素中,认知特征的能力要素(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是最重要的,科研创新能力次之,再之是动力与监控特征的能力要素。研究生科研活动首先是作为一种认知过程存在,因此认知特征能力要素是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所需的基本能力因素。科研创新能力则是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取得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关键因素。动力与监控特征能力要素是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激励和维持因素。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特别重视研究生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等认知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重视发挥研究生自身动力与监控特征的作用,激发研究生参与科研实践的兴趣和动力。

从学科差异来讲,对工科、理科而言,比较显著的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是科研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文科而言,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呈现出相对重要性。之所以产生科类差异,是和各科的学科特点分不开的。因此,在考察和培养文、理、工不同科类研究生时,既要考虑到共性,又要照顾到个性。

(三)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胜任特征状况

研究2表明,研究生八个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在胜任度评价上总体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三个能力要素的胜任度评价相对较低。这启示我们,目前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水平相对落后,在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过程中要给予重点关注并加强培养。

在科研创新能力上,目前我国研究生存在的不足主要体现为“四个简单”:一是简单移植,只是对他人方法的应用和重复;二是揭示表面现象,没有深入研究事物发生、发展的内在联系;三是简单延伸,只是进一步证实他人的工作;四是简单推理,只是采用一定的实验证实已知的结论。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历来是我国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中的薄弱环节,其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一些研究生不会拟定研究内容和实施方案;拟定的研究内容过多过杂,缺乏针对性;有些研究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的能力低,特别是一些工科研究生面对工程实际问题不知如何动手解决等。在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上,我国研究生存在的不足主要表现为:问题意识不强,不善于发现问题;不善于明确地表述和界定问题;不善于根据问题和现实条件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不善于实施解决问题的方案;不善于评估或验证解决方案的正确性等。

从学科差异来讲,在成就欲维度上,工科、文科的胜任特征要显著好于理科研究生;在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维度上,工科研究生的胜任特征要显著好于文、理科研究生;在动手操作能力维度上,工科研究生胜任度最高,理科研究生次之,文科研究生最低;在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维度上,文科、工科研究生的胜任特征要显著好于理科研究生。

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的胜任特征状况存在学科差异,这主要与学科特点、培养要求有关。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以学科专业为单位,受学科的影响较大。工科研究生的科研活动过程多是解决实际问题,提出对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所以他们的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普遍较好。理、工科研究生在科研活动过程中对动手操作能力的要求较高,且基本都是要通过实验过程才能完成研究任务,故其动手操作能力普遍比文科类研究生好。文、工科类专业的研究生在科研过程中往往要深入社会现实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与人交往、接触社会的机会多,锻炼大,因此其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相对较好。

四、结论与建议

(一)基本结论

从以上调查结果和分析讨论,可以得出如下基本结论。

1.反映研究生科研活动所需的基本能力要素包括八项:成就欲、自主监控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其中,成就欲、自主监控能力属于动力与监控特征,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搜集与处理能力属于认知特征,科研创新能力属于创新特征,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属于实践特征。除以往揭示的认知特征和实践特征外,动力与监控特征、科研创新特征在研究生科研活动过程中一样具有重要作用。

2.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按重要性程度排序,由高到低依次为: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科研创新能力>成就欲>自我监控能力>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在文、理、工三科研究生所需的科研能力要素中,认知特征能力要素最重要,科研创新能力次之,再之是动力与监控特征能力要素。认知特征能力要素是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所需的基本能力因素。科研创新能力则是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取得高质量科研成果的关键因素。动力与监控特征能力要素是研究生参与科研活动的激励和维持因素。

3.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重要性程度存在学科差异,科研创新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工科、理科具有相对重要性,语言表达与人际交往能力对文科具有相对重要性。

4.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要素的胜任度评价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三个能力要素的胜任度评价处于中等水平以下,相对较低。

5.本研究编制的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研究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整份问卷的Cronbachα系数达到0.95,各分量表的Cronbachα系数在0.75到0.93之间;抽取8个因素作为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的结构维度,各公共因素解释了问卷方差总变异的54.14%。本研究问卷根据需要修改后可应用于以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相关研究中。

(二)建议

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和分析讨论,提出如下建议。

1.创建研究生选拔与培养的科研能力评估体系,推进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4]目前我国研究生入学考试单凭专业课和公共课的分数录取,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我们可以根据以上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的研究结果,以研究发现的八个能力要素为重要指标,借鉴美国研究生入学能力倾向测试(GRe)的思想和原理[5],根据心理测量理论[6],研究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研究生科研活动潜能测试测验及人机测试系统。测验既要包括对认知特征和实践特征的测试,也要包括对研究兴趣、自我监控、创新能力等非认知特征的考查,测试系统既可用于研究生的入学考试选拔,也可用于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科研能力发展的定期评价,从而为研究生的科学选拔和有针对性培养提供科学依据。

2.积极探索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首先,改变以往研究生培养以课程教材教学为主的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将研究生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训练与专业课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其次,对于不同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既要考虑到共性,又要照顾到个性。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学科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的差异,在保证综合开发基本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基础上,充分体现科类特色。可以通过开设相关选修课程,进一步提高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和培养质量。

3.认知特征能力要素是研究生开展科研活动的基础;科研创新能力是研究生开展高水平科研工作、取得高水平科研成果的关键;动力与监控特征能力要素是激励研究生持续、深入地进行科研实践的保障。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我们要特别重视研究生逻辑思维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与处理能力等认知特征能力要素和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注重激发研究生的科研兴趣和动力。

4.目前我国研究生在科研创新能力、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等科研能力结构要素发展上整体相对滞后,研究生培养单位对这几方面要给予重点关注并加强培养。

参考文献:

[1]莫雷.能力结构研究的基本方法与方法论问题[J].心理学报,1988(3).

[2]Spencer,L.m.(1993).Competenceatwork,Johnwiley&Sons,inc.

[3]孟万金.研究生科研能力结构要素的调查研究及启示[J].高等教育研究,2001(6).

[4]孟万金.研究生入学考试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J].江苏高教,20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