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体育教学技能十篇体育教学技能十篇

体育教学技能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0:40

体育教学技能篇1

摘要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阐述了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的定义,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的功能,分析了运动技能、教学技能的优缺点,提出了平衡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教学法,以期给体育教师明鉴,尤其对于年轻的实习体育教师。

关键词运动技能教学技能

体育教师的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是一位体育教师上好一节体育课的两项法宝。有的体育教师重视运动技能教学,却忽视了教学技能,而有的相反。为了弄清两者的概念,系调好两者之间的关系,将两项技能在体育课中发挥到极致,特写此文,以期启发体育教师新的思维。

一、运动技能、教学技能的定义

(一)运动技能的定义

《课程标准》中将运动技能定义为:“在体育运动中有效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包括在神经系统调节下不同肌肉群协调工作的能力”。《体育心理学》将运动技能定义为:“通过练习而巩固下来的自动化的、完善的动作活动方式,包含心理过程和运动技能操作过程”。《辞海》中称“动作技能”,即“按一定的技术要求完成动作的能力,是一种复杂的、连锁的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

(二)教学技能的定义

教学技能是教师在教学活动别有效促进学生学习的行为方式。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是指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专业知识与教学经验,促进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二、运动技能、教学技能的功能

(一)运动技能的功能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动兴趣指人们积极地认识、探究或参与体育运动的一种心理倾向,是获得体育与健康知识和技能,促进身心健康的重要动力。

2.提高学生的自信心。自信心,通常指的是自我效能感,即相信自己可以完成某件事情的能力。运动能够间接性地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尤其是团队运动,充分通过运动展现个人运动的魅力。

3.使教学计划顺利完成。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应当顺利完成教学计划。教学计划的完成应当建立在同学们掌握运动技能的程度上,而有些运动技能的掌握是建立在一环扣一环的基础上的。

(二)教学技能的功能

1.导入技能。导入技能,是体育教师在上课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一种行为方式。最常用的导入形式是开门见山的宣布课的内容,让学生直接进入学习状态。另外,还可采用示范或直观演示导入、提问式导入等。

2.讲解技能。在一节体育课中,不能忽视体育教师语言的表达技能。由于体育课的特殊性,在上体育课时,尽量话不要多,但是关键点、重点,必须要说的话必须给同学们交代清楚了。

3.动作示范技能。教师正确、优美的示范动作,不仅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而且对学生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有着重要作用。

4.教学组织技能。教学组织技能,是体育教师为了顺利实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情况、教材内容,合理组织大家进行学习和练习的一种行为方式。

5.人体语言技能。人体语言即指人的动作、姿势、表情、举止等,它是一种非文字符号的通讯手段。适当的运用人体语言技能,可以很好地与同学沟通,提高学习效率,增加教师和学生的默契。

6.诊断纠正错误技能。体育教师的诊断错误技能,就如医生判断病人生病的原因。当学生在做新教授的动作时,体育教师能一眼看出错误在哪里,即使动作定型后,可还是不能达到完美程度的情况下,体育教师能够立刻找到存在的问题,并马上知道应如何去改正,对同学们尽快掌握动作技能,有很大的帮助作用。

7.结束技能。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更应该有一个愉快的结束。在上完体育课后,应当适当的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给予大家放松的时间,轻松、完整地结束本节课。

8.教学设计技能。教学设计是指体育教师经过分析和研究,对每次课教学进行构思并确定最佳教学方案的能力。教学设计决定了体育课的组织形式,体现了一位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教学设计包含多个方面,首先应明确教学目标,其次,确定教学策略。最后,采取教学措施。

三、运动技能教学与教学技能的优缺点

在一节体育课中,运动技能教学是课中最基本的要点,它最能体现体育课的特点和实质性。在体育课中适当的运动技能教学,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为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奠定基础。缺点在于同学很难长时间的保持注意力集中,或许感到枯燥与乏味。教学技能,可以给课堂带来很大的组织性与活力性,活跃课堂气氛,给同学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缺点在于年轻的体育老师,在短时间内很难把握,需要日积月累,开始阶段会花费大量的时间磨练。

四、平衡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教学法

上好一节体育课,凭借的是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既要看到两者的对立性,又要看到两者的同一性,在发展中前进。一位优秀的体育教师,并不一定两项技都能达到顶端。但是,当了解自己后,综合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发挥出自己最大的优势,就可以相对成功地上好一节体育课。特别是对于实习老师和刚刚踏入工作岗位的体育教师,更应当认真看清自己,分析自己的技能特点,大胆地将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两者完美结合,运用运动技能与教学技能教学法,开创适合自己、受同学们欢迎的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辞海》缩印本[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2:769,2115.

[2]刘海玲,陈瑞君.体育专业与非体育专业大学生自信水平的比较研究[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医学版.2005(5).

[3]邵伟德.学校体育学科中运动技术,运动技能和终身体育习惯等概念之关系探讨[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1).

体育教学技能篇2

摘要体育教师教学技能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实施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前三者一直是倍受广大体育教师关注的教学技能,随着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和对体育教师要求的不断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往往被大家忽视,本文旨在指出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对更新在职教师现有的教学知识结构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中学体育教师教学技能

一、前言

“健康体魄是青少年为祖国和人民服务的基本前提,是中华民族旺盛生命力的体现。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在这样的改革下对体育教师的要求更高,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在教学中的作用更加突出,要求更加高,更加明确了。

二、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发展现状

国内外关于教学技能研究的理论主要有四种:(一)活动方式说:教学技能被视为一种活动方式或动作方式;(二)行为说:以行为主义为理论依据,将教学技能归结为教师的教学行为;(三)结构说:将教师教学技能本质的认识从单纯强调可观察的教师外显行为转向注重外显行为与认知因素的结合;(四)知识说:教学技能被归入程序性知识的范畴。

上述教学技能观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教学技能这一概念的一些本质特点,没有对教学技能形成统一的看法。但是,从上述这些研究可以发现,教学技能至少应该涵盖这两个方面:第一,教师的教学技能总是由可观察、可操作、可测量的各种外显表现构成;第二,教师的教学技能是由教师既有的认知结构对知识的理解、对教学情境的把握、对教学行为的选择等认知活动构成的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就是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经验,促进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

从现有的文献中可以发现,2001年开始我国基础教育课的改革不断深入,但是中学体育教师对新课标的了解程度不够,导致体育教师不能够完全按照新课改的目标的要求完成课时教学计划。另外许多教师感到自己的地位和待遇不如其他学科,教学积极性受到严重影响。在体育教学中,不难发现,体育教师存在很多的不足,比如:我省中学体育教师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教师在考评学生的学习情况,仍然采用对学生进行单一的身体素质测试,测试的成绩记录为学生的综合成绩,这种不顾学生个体差异的评价方式不能反映学生在每个不同的阶段的学习态度和进步幅度,这种方式是陈旧的,对学生个体来说也是不公平的,更不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对学生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的要求。所以要对这些教师进行再培训、再教育,更新教师知识结构,鼓励我省中学体育教师采取多方面综合考评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三、对策分析

(一)提高体育与健康课程在中学教学中的地位

要改变湖北省各中学中体育与健康课程不受重视的现状最基础的就需要相关部门从上到下建立监督机制,对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开展情况进行密切监督,其中包括:场地设施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学科实施机制、待遇落实检查等。关爱健康从小抓起,这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是学校的首要任务,因此,出台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发展的各种相关政策势在必行。

(二)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加强教科研活动,组织教师进行说课、教学设计比赛、教学优质课比赛等,提高教学设计能力。鼓励教师课前做好准备工作,重视每节课,对教案进行多次修改之后再付诸实践,并且要努力学习新的教学技能,积极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学校管理层人员可对其进行不定期检查。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注重对学习方法和学习结果的设计,对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感受进行估计,通过比赛提高教师的积极性,促进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发展。

(三)学校采取合理方式对体育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

可以效仿、学习日本、法国和英国等国家,对在职教师进行每几年轮流脱产培训,学习新的教学技能,提高教学能力,以更新在职教师的知识结构,适应时代和素质教育的要求,巩固已掌握的教学技能,尤其是体育教师的专业运动技能。湖北省体育与健康课程自新课改以来,已进行了一轮教学技能培训,但因周期长,模式固定等缺点与当今社会发展步伐不协调,急需建立新的培养模式。

(四)进行学历再教育

目前湖北省主要有教育硕士、在职体育硕士学历教育和武汉市教育局认可的研究生班培训,经过进修提高理论水平。

(五)加强地方特色培训基地建设

可以以各市、州为单位,建立培训基地定期对体育教师进行培训,集中进行课改研究、教学技能竞赛、专家讲坛等。

(六)引进现代教育技术,建立网络教育平台

目前国家在网络教育建设上投入较大,也积极鼓励研发网络教育资源。这种培养模式不受场地和时间的限制,可以减省很多不必要的物力和人力消耗,具有机动灵活,选择性强的特点。我省的华中师范大学网络继续教育学院,联合办学能力健全,科学合理地利用华中师范大学培养师资的优势,加强体育网络教育。通过网络扩宽体育教师视野,不断学习新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能。

参考文献:

[1]傅建霞.新课程背景下体育教师的教学技能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6.

[2]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41-46.

体育教学技能篇3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教育改革的深入,国家对于体育教育的重视度不断提升。为了更好地培养出合格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促进其自身的全面发展,本文以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为出发点,分析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构成、职业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增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对策。

关键词:

体育教育专业;职业技能;策略

1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教育目标

1.1品德教育是师范生师德的基础

品德教育是师范生师德的基础,通过品德方面的教育影响,可以促使师生能够以积极正确的态度去影响个人行为作风,使学生具备适应社会需要的良好思想品德。由此可见,高校教师作为教育实施者,更应该注重品德教育,只有具有良好师德的教师才能够更好地引导学生。所以,提高师范生的师德水平,必须着眼于学生思想品德与心理素质的培养,将育人贯穿于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充分发挥体育全面育人的作用。

1.2突出终身体育教育,为培养健康型教师服务

高师院校培养的人才大部分将来从事教师这一职业,只有当今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意识、态度、习惯和能力,才能积极自觉地参与终身体育,从而获得终身体育效应。要通过终身体育教育来有目的、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育教育,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专业领域的知识、技术、技能,以此来形成健康型教师为学生、社会等服务。

1.3突出培养职业通用技能、职业专门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及职业拓展技能兼具的“技能复合型”教师

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培养目标应突出培养学生职业技能,这是由师范性特征决定的。通过用人单位反馈及多年的实践证明:学生职业技能应包括职业通用技能、职业专门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及职业拓展技能等。具体来说,职业通用技能包括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技能及教学语言表达技能;职业专门技能包括具备从事体育教学、指导课余训练和锻炼的理论基础技能,根据体育学科需要选择运用教学方法技能,具有较强的动作示范、讲解、队列指挥、领操技能,具备专研教材教法、说课技能,具备组织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课余体育竞赛的技能,具有一定的体育竞赛裁判工作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包括实习实训,理论联系实际进行调研及撰写小论文;职业拓展技能包括具备某一两项选材与训练的技能,具有制订训练计划的技能和场地器材规划技能,具备健身指导的技能,具有一定的运动处方制定的技能,具备教学设计和策略技能及教学评价技能,具备对课程的理解和贯彻技能等。培养以上多种技能兼具的“技能复合型”教师,将来才能胜任中小学体育教育教学、训练和竞赛工作,并能从事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学校体育管理及社会体育指导员等工作的复合型体育教育人才。

2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2.1对培养学生职业技能的重视度不足

高校体育教育在其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一些困难与挑战,学校往往为了追求招生计划指标,而不重视学生专业就业率等,走形式化工程而忽略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与提高。传统的体育教育专业教师教学更多的是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枯燥传授和运动技术的提高,而轻视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这就造成了学生职业技能往往是薄基础、窄口径、低能力。学生在步入社会后虽然掌握了较好的运动技术和较多的体育教育知识内容,但在实际教学中职业技能施展时却举步维艰,造成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缺乏以及不能够尽快适应社会需要的恶性循环中。

2.2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狭窄

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培训往往是以课堂教学和一些课外教学活动来进行。传统的课堂教学就是教师负责讲授而学生负责听讲或者练习,而第二课堂缺乏计划性、组织性和目的性。在学生职业培养能力方面,只局限在职业通用能力和职业专门能力的某几方面(如缺乏培养学生说课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能力、组织课余体育竞赛能力、体育竞赛裁判能力等),而忽视职业综合能力和职业拓展能力的培养。高师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的途径不够多元,在单一的途径培养下学生很容易对该专业失去兴趣,并且在单一途径的学习下学生也很难真正掌握该专业职业技能。

2.3学科课程设置欠合理

学科课程设置不合理,使学生不能适应学校教育发展而出现倦怠心理。学科课程设置不合理主要表现在体育教学能力、体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教学设计能力的缺乏,特别是基本的室内理论课教学的技巧和能力缺乏。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开设的必修课程过多,并且有些是交叉重复且对师范生用途不大的课程,而对学生职业技能帮助大的选修课程过少,缺乏灵活性,不能按照社会需要和学生个体需求来设置学科课程。很多学生对体育教育专业知识、技术、技能学习不够充分,知识框架薄弱,导致教学设计和策略能力及教学评价能力不够,也就很难通过理论知识来指导具体实践。

2.4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内容陈旧主要表现为教材过时,与现实状况严重脱节现象越来越明显,这类教材不能与学生当前发展状况相匹配,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现实感和时代感,学生缺乏对未来体育教育教学策略的合理构建,很难适应当代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对体育教师的新要求。另外,教学中没有解决好学生学什么的问题,即教师只注重体育知识技术技能的传授,而忽视了师范生技能的培养,表现最突出的是对教法传授的缺失,学生未来从师从教时虽然熟悉运动技术的教学过程,但面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时却不能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而是照搬运动训练的竞技训练方法。

3增强体育教育专业学生职业技能的对策

3.1树立正确的职业技能培养观念

正确的职业技能培养观念,是学校应当强化给学生的意识观念,也是体育教育专业学生今后作为教育职业者所应具备的条件。对实践能力培养的片面和不足,导致体育教育专业学生教师角色意识的淡漠,这已经成为体育教育专业发展的瓶颈。为了扭转此种局面,必须树立全面的职业技能培养观念,即职业通用技能、职业专门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及职业拓展技能等技能的全面培养,它要求在校学生学习期间能够有效地提高自身技能意识,从进校乃至今后发展中能够按照行业的准则严格要求把握自己,通过行业的标准进行督促衡量自身的行为,对专业领域方面的职业素养具有责任感。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在短时间内就形成,必须建立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长效机制,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贯穿于与教学活动过程的每个环节,积极为学生提供创造锻炼、提高实践能力的平台,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实践能力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3.2优化学科课程设置

优化学科课程设置,需要通过一些合理的设计将课堂教学与实践能力很好地结合在一起,统筹兼顾而科学有序。如设置课程体系时,着重突出理论知识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基础理论教学以应用为目的,强调够用适用,专业课教学强调针对性和实用性。以技术应用能力培养为主线,将相关课程重新整合,形成合理的梯形课程结构,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对模块的评价、总结;如根据岗位(群)需要具备的职业能力,把职业专门技能、职业综合技能分解为相对独立的分项技能,建立技能模块表,再根据每个技能模块需要具备的知识、能力进行课程组合,明确教的针对性和学的目的性,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总之,优化学科课程设置应紧扣培养目标。

3.3改进课堂教学模式

学生掌握知识能否转化为相应的实际操作能力,培养模式的选择很重要。改进课堂教学模式,需要学校领导、教育者、工作人员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考虑学生的当前心理需求以及职业发展需要,通过一些合理有效的方法手段去分配解决该专业知识的重点、难点,从而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技能与水平。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改进传统的不科学的教学模式,如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和铸授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和探究式教学以及案例教学和情境教学等,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优化教学模式的同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不断提高学生自身学习能力以及职业技能。

3.4进行基本功比赛,以赛带练

体育教育专业基本功比赛能够检验高师体育教育专业的教学质量,通过基本功比赛一方面可以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自信心,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在比赛实践中熟练掌握知识要点以及展现学生的专业技能。基本功比赛主要是以比赛的形式综合考核评判学生在专业知识类、专业技能类、应用技能类等方面的水平。基本功比赛的形式可以围绕学生职业技能的形式进行,如:体育基础知识(包括专业各学科基本裁判法);队列、口令、广播操;教学设计;游戏设计;说课;田径、体操、球类等基本技术;武术套路;健美操套路比赛等。目的是以赛带练、以赛促学。通过基本功比赛,教师和学生能够发现教和学存在的不足,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意识。

3.5建立健全见习制度

建立健全见习制度,能够在统一规定的制度下严格指导学生的行为规范。建立健全见习制度,其内容需要有教育见习的时间、见习要求、见习目标任务等。就当前体育教育专业见习制度存在的问题原因,从政府、社会、学校、学生等不同行为主体的要求在管理和政策两个方面循序渐进地完善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见习制度。如通过各方面协调,参观附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公开课,观看优秀体育教学录像,观看本校共体教师的示范课等,使学生了解中小学体育课的结构和特点。在参观见习前,教师要提出见习的目的和要求,见习后还要写出见习心得。要使学生的参观学习做到有的放矢。

3.6建立科学和严格的考评制度

科学和严格的考评制度一定程度上可以考核检验学生在某个阶段的学习成果,再者可以通过考评的方式去激励学生学习、求知欲。科学的考评制度应当能够灵活把握考评的难易度,可以将考试内容划分为裁判法、专项技能、实践能力等几个模块。在学生学习前期阶段时侧重于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考评,在后期阶段侧重于应用技能的考评。用更灵活、更科学、更能体现体育教育特色的方式方法考核测试学生学习成绩,了解学生具备的综合运用知识能力,评价教学效果。考评还可以与学生获得的职业技能证书挂钩。引导学生重视理论指导实践,学以致用。

3.7完善教育实习

教育实习是师范院校教学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院校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途径,完善教育实习能够进一步检验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职业技能并提高实践能力,对于全面提升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有重要作用。完善的教育实习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实习制度,包括教育实纲和教育实习计划,与实习基地签署《实习实训协议书》等,学校要成立教育实习指导小组,建立实习实训网络管理平台,实时跟踪学生的实习并且定期到学生实习单位关心、指导学生教育实习。同时,学校需要对分散的体育教育专业的学生尽学校最大的能力提供专业对口的良好实习条件和环境。

参考文献:

[1]刘海元.学校体育教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14.

[2]胡建华,邵伟德.体育专业学校体育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4(3).

体育教学技能篇4

【关键词】体育教学技能比赛启发

一、前言

2012年3月23日,由宿迁市教育局体育教研室和宿迁市钟吾初中联合主办的“宿迁市第一届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在宿迁中学隆重举行。各县区共派出了8支代表队、30名体育教师参加比赛。1技能大赛内容有五个模块:广播体操、队列队形、个人技能、课堂教学和体育教师体能测试。1.广播操、武术操,以区(县、市直)代表队为单位完成中小学广播体操《七彩阳光》《舞动青春》和武术健身操《英雄少年》。2.队列队形,以代表队为单位完成规定的队列、队形动作。3.自选项目(个人技能),每个参赛教师从规定的8个自选项目中任选一项,进行运动技能比赛。教学设计和评课采取的是现场上课、现场点评,对授课教师存在的问题当场解读。本次比赛可以说是专业而不失精彩,但是从比赛中也反映出系列问题。

二、技能比赛暴露出来的系列问题

(一)体育教师运动技能的水平不高

区级以上重点中学近年来陆续从高校引进了一批体育专业本科的大学生,有的甚至是研究生,将他们充实到一线体育教师队伍之中,但是,出乎意料的是,这些新教师根本不会带运动队,有的居然不能掌握田径、体操、武术、三大球、韵律操和舞蹈五大技能的基本技术,更谈不上能胜任这些项目的教学。宿迁市农村中小学由于受到生源的限制,已经有五、六年没进体育专业大学生,对已趋于老龄化的体育教师,要求他们掌握跆拳道、轮滑、瑜伽、街舞等学生特别喜欢的新兴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则显然是天方夜谭。

(二)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令人担忧

2010年原中央教科所体卫艺教育研究中心曾做过一项关于体育教师职业发展的研究。调查显示,接近80%的老师不认为教师职业是自己一生中最重要职业;60%以上有职业倦怠倾向。我校中小学共九个年级60个班级,专职体育教师7个、非专职体育教师5个;中小学合用1个操场;75%的教师不备课,没有单元课时计划,上课内容随意;上课课堂纪律松散,慢跑热身运动后,没有技能、技术教学,以自由活动为主,中小学生最喜爱的情景趣味性或智力热身型游戏也看不见了。

三、技能比赛的意义

(一)教学技能比赛是搭建省级教学技能比赛的需要

各地区的参赛选手代表着一定地区的体育教学水平,而且类似的教学技能比赛,如基本功比赛、教学技能展示等等,在全国全省各地已经普遍开展。正是基于为体育教师搭建高层次交流平台,争取在省级教学技能比赛中斩头露角,再创佳绩,为宿迁体育教学出彩增色才有了此次比赛的推出。

(二)市级教学技能比赛对于平衡地区体育教学水平有一定的引导意义

来自各县区的参赛选手都是经过层层选的教学能手,他们教学经验丰富,体育素养较高,可以代表着一定地区的教学水平。这一点参赛的观摩教师有很好的引导启发和借鉴意义,因为参赛选手不仅是技能的比赛,而且还涉及教学单元计划的制定、如何说课、专家点评等环节,基本上是代表体育教学改革的前沿水平,给我们提供了范式教学,知道我们教学中哪个环节存在问题。

(三)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比赛是对学校体育教学质量和体育教师素质进行检查和评估的一项重要措施

比赛既是对我市学校体育教学整体发展状况的一次检阅,也是对体育教师专业发展的明确导向。

四、此次教学技能比赛对本人教学的启发

(一)此次大赛对体育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技能

对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学习提升自己,才能胜任体育教学工作。

(二)“模拟上课”的环节给我了很大启示

“教”与“学”是紧密联系的不可分割的一体,只有对知识的学习和充实才能使“教”得心应手,使“教”有如信手拈来之顺畅。一个班、一个年级,这么多学生,个体差异如此之大,怎样做到针对性训练和教学,笔者常常感到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组织性、纪律性越来越差。通过这次学习后明了,是学生存在个体差异情况,我们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才能胜任体育教学工作。

体育教学技能篇5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学技能;专业素养

一、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基本要求

1.对高校体育教师教学理念的要求。教育理念指的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或实施教育的思路。高校体育教师应转变教学思路,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尤其是改变过去应试教育的思路,为学生搭建展现自己学习成功的舞台,增强教学过程中师生互动。新的体育教学理念要求体育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技能和较高的师德。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处于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挑战主要表现在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改革,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被赋予了新课程改革的内容。这样有助于提高体育教师的教学质量,有助于学生在学习专业技能中开发潜能和智利,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一个具有良好教育理念和高尚师德的教师一定会为国家培养合格的人才。2.对高校体育教师知识结构的要求。高校的体育教学不仅要创新教学的方式,还要提高教学质量,具有良好的教学效果。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体育专业知识和体育修养,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针对学生的表现不断总结和反思,使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容不断成熟和完善。体育是一门包含人体所有运动技能的学科,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都有所交叉,要想达到训练效果,不仅要对所学科目本身的理论知识熟悉,还要掌握人体机能的规律。只有具备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才能设计出兼顾理论和实践的课堂教学内容。3.对高校教师综合能力的要求。随着高校体育课程的发展和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体育教育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能力包括教学能力和科研能力。教师的专业化水平的高低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具有国际先进的教育理念和现代体育的教学经验,应该深刻了解体育精神和运动的精髓,能够掌握学生身心健康水平的能力,能够激发学生的潜能,了解学生的需求。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运动习惯。

二、高校体育教师队伍的现状和不足

1.体育教师的教学理念过于陈旧。受传统体育教学观念的影响,高校体育教师推崇技术教学的理念,对体育教学的思维和模式已经固化,一直延续着落后的教学方式。这种陈旧的体育教学观念很难改变。由于体育教师对现代体育教学的理念认识不足,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容易出现消极的思维方式,对提高学生能力的态度不够积极,没有将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理念作为自己教学的指导思想,使课堂教学发展缓慢,很难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要求,严重阻碍学生体育素养的提高。2.体育教学方法过于简单和陈旧。现代高校体育的教学方式一直以来沿袭了以往的传统,一直按照理论讲解、示范动作、学生练习、纠正错误、再巩固提高的模式教学。这种模式过分强调统一性,显得机械和呆板。大学生先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分步练习,然后反复练习,很难产生愉悦的精神体验,使学习效率低下。长此以往,学生丧失学习体育的兴趣,无法实现应有的教学效果。3.体育教师缺乏系统的教学能力培训。高校的体育教师大多是研究生毕业,专业素养比较高,不需要对专业内容进行培训,但缺失丰富的教学能力。这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针对新教师的岗前培训时间较短,一般集中培训的时间为一周或十天左右,很难在短时间内具有良好的教学思路和方法;二是培训的内容过于重视理论,忽略了教学的实践内容,使新教师无法真正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三是培训的对象为各个学科的教师,没有单独针对体育开展培训,无法满足体育学科培训的差异化培养;四是针对上岗后的体育教师的培训机制不健全,没有形成常态化的培训机制。这导致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得不到提高,只能依靠过去的经验,很难获取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

三、提升高校体育教师教学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具体策略

1.培养体育教师专业的体育素质和高尚的师德。体育是一门言传身教的学科,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外,还需要具有清晰的专业知识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因此,高校的体育教师不但应该具有专业的知识储备,还应该具备高尚的师德。因为教师的思想和表现会直接对学生产生影响。当前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上的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蔓延,个别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师德受到影响,这种情况令人担忧。为了提高教育的严肃性和树立教师的形象,提高体育教师的道德修养十分必要。高校体育教师要摒弃不良的社会风气,树立正面形象,以良好的专业素质和高尚的师德感染学生,带动学生通过体育运动获得积极向上的思维方式,共同构建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2.摒弃陈旧教学思路,创新教学方法。高校的体育教学有着传统的思维习惯和成套的运动竞技规则,这些习惯和规则束缚着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活力,使内容枯燥无味,丧失了运动本身给大学生带来的乐趣和锻炼。要突破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需要将灌输式教育改变为引导教育,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锻炼身体,体会体育乐趣。首先应从教学内容的改变入手,可以引入一些竞技性和趣味性并存的项目。例如,可以将三人篮球比赛引入篮球教学中;可以引入拉丁舞、健美操等趣味性足的体育项目,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个性化需求;可以引入中国的传统健身项目,如武术、太极拳等。学校设置多种多样的体育科目,让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既锻炼了身体也得到了乐趣。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也收获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完成了体育教育的要求。3.增加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机会,形成长效的培训机制。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既包括专业知识也包括教学技能。参加教育培训和教学实践是影响体育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因此,高校要增加在职体育教师的培训教育机会,除了传统的继续教育培训外,还应该提供诸如进修、访学、研讨会和外出学习的机会,还可以通过教学比赛和观摩研讨或者跟老教授共同教课等方式,构建全面的多维度的教师培训体系,将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作为教师培训教育的重点。高校领导首先要掌握目前体育教师的能力水平,针对不同教师制定个性化的培养计划,建立以提高教学技能为重点的培训机制,以此取得短期和长期的成效。4.构建一个基于胜任力模型体育教师的评价体系。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考核都是建立在考试的基础上,常见的考核指标包括体育教师的学历、职称或科研成果。这种衡量方式不能准确地评价一个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而且过于僵化。基于胜任力的考核体系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这个体系既包括教师的知识能力和技能,还包括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责任心。这对提高高校体育教师的责任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还提高了评价的公平性。基于胜任力结构模型的体育教师评价体系,以教师的实际工作为基础,通过与优秀教师的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这项考核指标对促进我国体育教师的教学能力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四、结束语

体育教育的成功与高校体育教师的职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高校体育教师不但需要提高自身的专业技能和知识储备,还应该提高自己的师德素养,打破陈旧的教学思路,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学校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使大学生提高自身身体素质的同时,也提升体育教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

参考文献:

[1]任彦军,李大威.互联网+时代的体育教学新思考[J].当代体育科技,2015

[2]王树敏.浅析体育教学的改革困境和路径[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6

体育教学技能篇6

关键词:体育教师;教学技能;教学知识结构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理念的更新,尤其是健康教育理念的提出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教师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也相应地发生变化,体育教师只有跟上时展的步伐,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能力结构,才能适应社会发。

准确把握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及制定具体学习目标的能力,教学是为实现教育目的服务的。由总体的教育目的出发,逐级明确培养目标、课程目标,直至具体的课时目标,而后根据目标来选择相关的内容,这是必然的逻辑。因此,教学设计首要的事情是确立目标。

1.选择能力

第一,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方法的选择能力。由于新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具体的教学内容并给定教学时数,这就要体育教师选择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实现教学目标。第二,教学过程安排与教学模式选择的能力。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均需要精心地设计安排教学的模式和进程或程序。为此,体育教师还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内容及学生的特点,采用适合的教学模式,安排恰当的教学步骤,使教学能够有序进行,达成预定的目标。

2.教学开发与设计能力

第一,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能力。所谓课程资源,广义的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凶素;狭义的则指形成教学内容的直接来源,其综合的定义是指整个课程教学过程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及自然资源的总和。能否灵活地开发利用好课程资源成为体现体育教师教学创造性的一个重要标杆。第二,设计个性化学习指导方案的能力。新课程非常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发挥,关注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基于这一点,就需要从每一个学生、每一类学生的实际出发,设计出能够让全体学生焕发出自主学习的动力、找到自主学习和发挥的空间的教学方案。第三,教学中的随机调整能力重视教学设计,并不意味着教学一定可以按照事先设计的内容、步骤和程序有条不紊地进行,优秀的体育教师还需要具备教育机智,根据教学实施中的实际情况和各种变化及时地调整教学思路。

3.体育教师教学评价能力

正确对待体育教师教学评价。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是促进体育教师提高专业素养和课程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师教学评价主要不是为了将教师分为称职的(优秀的、良好的)和不称职的,而是为了了解体育教师的教学情况,使体育教师分析体育教学过程中的成败得失,为改进体育教学工作,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提供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

体育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与把握。对于体育教师的教学评价,主要是对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课堂教学两个方面进行的综合评价。第一,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评价。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评价实际上是对教师的发展潜力的评价。教师的专业素质主要包括教学道德、教学能力与教育科研能力。第二,课堂教学评价。课堂教学评价是对体育教师的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的评价,其目的不是简单地评价体育教师教学活动的结果或表现以评定教师的优劣,而是通过注重发展性的评价促进教学工作的不断改进。

4.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组织实施能力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课程的改革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变化,促进学生能力的全面提升,提高教学效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我们体育教师应该做到:四准备五要求两补充。第一,备好教学内容。教材内容是体育有效教学的基本点。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我们要结合学校自身的教学设施,场地情况安排适合的教学内容,尽可能让学生感兴趣,并有一定的选择性。第二,备好教学对象。备好教学对象,了解学生情况,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前提。各水平层次学生有各自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根据他们的特点调整好教学内容及方法。第三,备好教学方法。对于中学生在练习方法上我们要实行多样化,因此选择好教学方法是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关键。作为体育教师应该关注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手段,环环相扣,使学生解决问题或练习游刃有余。第四,备好自己技能。新课标和教材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要给以高度重视,并尽快地按照新的要求去实现提高相应的新的教学技能。诸如课程开发的基本能力,教学策划与设计的基本能力,了解学生与学生沟通的基本能力,现代化教学技术使用能力等。

五要求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要做到的要求。第一:目标明确,组织严密,衔接紧凑第二:沟通情感,气氛活跃,互教互学,互纠互评第三:手段多样,语言艺术,精讲多练,创新实践第四:层次教学,关注个体,认同差异,共同进步。

第五:即时评价,能力提高,以评促练,人人达标。

5.体育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

学校发展的核心是教育教学质量,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关键是教师,教师提升的关键是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的提高,没有教师的发展,一定没有学生的发展,在实践中,我们一般通过以下几种途径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抓住每一次参加培训的机会。由于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学生的不断变化,因此无论原来教师的学业水平如何,都需要在职的继续培训,以适应瞬息万变的时代要求,这是教师保证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的最基础的要求。课堂仍然是教师发展教学能力的主要阵地,因此,打造高效课堂,实行分轮赛课,是学校一直要坚持的方法。优质课比赛后的评课更是能促进教师的发展。积极的进行反思。反思是教师成长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但是真正找到恰当的反思点,坚持认真反思的教师比较少,更多的教师是在应付,因此,我们的工作重点并不是仅仅检查教师有没有反思,而是重视教师反思的质量。

6.结束语

对体育教师教学设计能力要求的提高反映的是教师专业化的需求。要使体育教师这一职业真正具备专业性质,则提高其从业人员素质是必须的。应该意识到,体育教师与其他各科教师一样,必须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而这种素养又必须依赖一定的基本文化素养。接受新课程理念后,如何实践新课程就是一个严峻的问题。不少体育教师缺乏必要的教学设计能力,离开了传统的教学大纲和教参等的支持,就感到无从下手。缺乏必要的思考创造,缺乏对课程的自我理解和重构。切实全面提高中小学体育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如何评价,如何实施有效课堂教学,如何提高教师的教学研究能力,将可为《体育与健康》新课程全面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学研,陈瑛.对我国高校体育教师能力结构与评价的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1(04).

[2]王小安,杨垣.体育教师能力结构与体育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J].湖北体育科技,2007(03).

体育教学技能篇7

反思一:注重转变角色,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新课标指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的一个重点是改变学生在课堂中的角色,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由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如引导学生体验玩绳,教师示范简单的玩绳方法,然后提出精彩的玩绳方法来自大家,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探索。教师则巡回观察、指导、鼓励、帮助,让学生更加有信心完成动作。最后,教师通过让学生讨论、互评、表演评比的形式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使整堂课充满了欢声笑语。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开始的示范,实际上是对学生的引导,提出“要求”实际上是给学生设置学习目标,学生则围绕这一目标展开了自主的探究和创新。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情绪高涨,积极参与,创新的潜能得到了充分发挥。因此,只有我们体育教师坚持从实际出发的原则,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才能使体育课程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增强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反思二:注重器材的一材多用,发挥体育资源的多功能性

在传统的体育教学理念下,体育器材的作用仅仅是教学内容的辅助教具,如看到垫子就要练习滚翻,看到垒球就要练习投掷等,而新课标提出要利用和开发器材资源,来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这就需要体育教师发挥创新精神,合理利用和开发体育资源。一次课中,我合理地利用和发挥器材的多功能性,确立以绳子为中心,提出明确的练习目标,突出“玩”字,让学生的思路始终围绕绳子而进行,从而激发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达到身心协调发展。

只要体育教师善于开发和利用器材,以学生的需要和实践为出发点,我们的课堂教学必将焕发出更新、更强的生命力。

反思三: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关注体验成功的优越性

让每位学生都能乐学、爱学,对体育学习抱有极大的兴趣,这是体育教学迈向成功的第一步。本课一开始,教师设置玩绳情境,激发学生练习的兴趣,使他们产生愉快和好奇的心理,提高学生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在玩绳的展示设计中,教师要求把最佳的方法展示和评比,并把与本节课所学的内容相联系的练习和大家一起练习、一起分享,使学生的努力得到老师和同伴的肯定,体会到成功的乐趣,从而无形中告诉学生:只要付出,必定会有所收获。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始终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出发,让成功的喜悦传遍体育课堂。

反思四:关注个体差异,突出合作探究的实效性

学生在体能、运动技能、爱好、能力、个性等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异。因此,从教学内容的选择到教学评价的实施,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本案例由于在分组中没有考虑学生的差异,只求自由分组,形成好的小组,各方面都突出,差的小组什么都不行,就出现学生课后要求换组的想法。如果不加以改善,久而久之,在课堂中将无法融合集体,使学生产生体育学习的自卑感,丧失体育学习的兴趣。在课后的调查中,85%以上的学生都认为,自由组合与教师调配相结合的分组最佳。这样,既可以与自己要好的伙伴分成一组,又可以使各小组能力、水平都差不多,有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使学生更好地参与合作学习。在这样分组的基础上,教师在课堂中更应关注相对而言能力较弱的小组,让他们在教师的关注下,能够看到自己的进步和发展,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反思五:关注技能教学的过程和评价,突出教学的层次性

体育教学技能篇8

关键词:技能 体育技能 幼师体育教学

技能是指人们通过练习而获得的动作方式和动作系统。技能也是一种个体经验,主要表现为动作执行的经验,因而与知识有区别。

体育技能是指人们在掌握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反复练习所获得的科学锻炼身体的能力。

幼师要树立“师当头,能为本,零对接”的教学理念。“师”就是师范性,“能”就是全面提高学生技能,“对接”就是指幼师体育教学要与幼儿园体育活动衔接。体育技能与幼儿园实践相结合,为学生的实习、就业打好基础。

技能教学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可以解放他们的眼、耳、口、手、脚等器官,而且更重要的是学习过程中有了属于自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独立性、能动性将得以生成、张扬、发展和提升,能自主地将自己的体验和兴趣结合起来,将自己的方法、价值观与技能的获得结合起来。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知识课堂”转变为“生命课堂”,生命发展成为体育技能学习的真正目标。

幼儿师范学校学前专业的学生就业方向主要是幼儿教师,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最基本的能力主要有三方面:一是观察了解幼儿,有随时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二是组织管理能力;三是良好的口语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应包含发展幼儿的身体素质和进行各项体育活动。幼儿师范学校学前专业体育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应以培养学生的这些能力为中心。

一观察指导与帮助能力

观察是指有目的、有计划、有思维活动的知觉活动,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社会、观察自然、观察实验等来获得大量的感性认识,然后通过科学思维活动的“加工”,来继承前人的科学成果。

幼师体育教学实践课中,学生不仅要注意观察教师示范动作,而且要观察理解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就是“学会和会学,甚至会教”。学生每节课都要想如果自己组织课堂,该如何教,如何指导学生进行学习和练习,有危险的教学内容更要组织好教学、随时进行提示和保护帮助。幼师体育教学中的学生试讲课,学生们相互帮助配合,能激发学生潜力,展示教学能力,提高学生自信心。学生自己当幼儿配合同学进行试讲,有自己是幼儿的亲身体验,为以后的教学实习和工作奠定基础和积累经验。

二口令指挥调队能力

口令指挥和调队能力是幼师生的一种基本能力,也是基本功考试内容之一,口令要求洪亮、短促、有力,调动队伍要随机应变。

在队列教学中,动作单一,口令枯燥,反复地重复几个单调的动作和口令容易使学生形成错误的认识:只要能正确发出口令,正确掌握队列动作就可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会逐渐下降,从而容易忽视调动队伍时应变能力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如分组练习、交换练习、抽查展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在实践中灵活运用所学口令、队列动作和体操队形来指挥调动队伍,在指挥时保持清醒的头脑,只有在多次实践中反复指挥、反复练习,才能逐渐掌握并灵活应用。

三领操、编操能力

幼师体育教学中操类内容较多,结合幼儿特点让学生做一些幼儿模仿操,增强了学生的幼儿意识,体验到幼儿的动作与情绪,这也反映了女生的特点。结合幼师生的实际要求学生正确喊口令节奏,教会学生选择恰当的音乐、儿歌伴随做操,并把操融于游戏中,培养学生浓厚的兴趣。实践证明,通过以上各种形式进行准备活动的练习,可以使学生在妙趣横生的氛围中完成练习,既提高了做操的质量,又活跃了课堂气氛,达到了准备活动的目的。掌握动作后要进行同学们领操练习,要体会在队伍中练习和站在队伍前领操练习的区别。为了培养学生编操能力,在讲解创编各类操的原则方法后给学生统一音乐,规定学过的几个动作,让学生自己创编整套动作,并对整套动作提出要求:动作协调、舒展大方、节奏感强。同学们根据平时学到的知识技能技巧,通过自己的想象编成套路,自己表演,做到人人参与,并将编好的操进行展示比赛。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自我表现能力,同时她们的个性也得到了发展。为她们今后从事幼教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游戏实践能力

游戏是具有一定动作、情节和竞赛因素的一种独特形式的体育活动,其内容丰富多彩、形式生动活泼,深受广大青少年、儿童和幼儿的喜爱。体育活动中的游戏,主要是由各种走、跑、跳跃、投掷、越过障碍和各种对抗性练习等基本动作

所组成的身体练习,是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游戏的最大特点是能使人们活泼愉快、情绪高涨,比其他身体练习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天性的表现,是符合学前儿童年龄特点的一种独特的活动形式。在幼师体育教学中,游戏是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内容。我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游戏是幼师生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手段,是学生较喜欢的活动,对学生的教育及职业能力的培养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组织和开展体育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学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提高学生跑、跳、投等各项运动技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力量、柔韧、速度、耐力、灵敏等身体素质;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控制力、注意力、记忆力,调动学生思维活动的积极性,促进智力的发展;并能培养学生朝气蓬勃、遵守纪律、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和勇敢、机智、果断、顽强等优良思想品质。

体育游戏是学前体育课教学的主要活动形式,为了未来幼儿园工作职业训练的需要,应熟练掌握将体育课儿童化和艺术化的能力。幼师生应熟练掌握组织游戏的方法和创编游戏的基本技能,并在游戏实践中体会童趣的快乐,“在玩中学,在学中玩”,真正实现体育课“汗、会、乐”的目标。在游戏的选编中提倡游戏目的明确、运动量适当、符合年龄特点、内容新颖有趣、难易适中、因地制宜选择游戏场地和教具。游戏的教学分为三个过程:游戏体验、创编理论学习、自编游戏的教学实践。在第一阶段主要是让学生亲身体会不同类型的游戏,得到游戏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是对游戏的概念、意义、分类、特点、游戏创编的要求等方面提出要求,使学生从理论上得到提升。最重要是第三阶段,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自编游戏的教学实践,由一名或几名学生组织游戏教学,最后以学生自评和互评作为能力实践的成绩。学生能够在掌握游戏的基础上自己组织创编游戏,为以后的幼教工作奠定基础。

五动手能力

职业院校学生的动手能力相对较突出,平时注重实践操作,动手能力也是幼儿教师的一项基本能力,在各学科都有体现,美术课可能更加突出。在体育教学中,为了培养学生养成好的动手习惯,我们让学生自己进行游戏的改编和创编、进行体育活动的试讲、学生自己制作体育器械,并讲述其用法。比如学生在学习投掷练习时,自己制作纸飞机,用废纸团做实心球;在游戏中学生自己做道具;废旧的矿泉水瓶的利用等。课堂教学要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去激发学生想象的兴趣,释放创造的潜能,让学生看到创造想象的魅力。

队列、游戏、动手能力相结合,创编幼儿操与健美操、形体训练、模仿操练习相结合;组织教学能力的训练与游戏活动相结合等,这就要求我们继续提高自身素质,积极融入新课程改革的热潮中,进一步探索幼师体育教学的新路子,培养出能适应时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优秀幼儿教师。

幼师体育教学目标不仅包括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基本目标和组织幼儿进行基本体育活动练习的拓展目标;幼师体育教学目标还应该包括发展幼儿教师体育基本技能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占春主编.体育教材[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99

[2]高玉祥、程正芳、郑日昌.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37

[3]廖远秀.幼师体育优化课堂教学探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05(4):59

[4]赵昀.幼师体育教学改革初探[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5(3):138~140

[5]叶静.在课堂上培养幼儿教育专业学生的创造性思维[j].教育探究,2007(3):53~55

体育教学技能篇9

【关键词】体育;运动技能

通过体育课程向学生进行较为系统的体育运动、使学生学习掌握与运用体育锻炼和体育娱乐的基本知识,提高对体育与健康的认识,提高学生的体育文化素养,学会与运用体育运动技能,这些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学习掌握体育知识和技能与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是体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问题。在学习掌握体育知识技能的过程中,无论是发展体能还是发展学生的体育能力,都是以一定的知识技能为基础的。

一、对于运动技能的理解

体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应该定位于系统地传习运动技术。这里强调系统地传习,有两层含义,其一要求运动技术传习的完整性,使学生在学习运动技术的同时掌握如何学习和灵活运用这些运动技术的方法;其二是领悟每项运动技术的背后有其所蕴藏的思想和体育文化。

学习和掌握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既是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学生体育课程学习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也是实现体育课程学习其他目标的重要载体,学生主要是通过体育知识技能的学习和实践来获得情感体验的。因此,体育知识技能的传授既是体育课程核心价值的体现,也是体育教师职责的主业。运动技能一旦被淡化,体育课程核心价值的体现将失去载体,体育教师的主业也将会被模糊。

在课程改革的今天,新课程的理念,需要体育教师更重视对运动技能的学习、理解和内化。新的体育课程理念倡导的是通过学习运动技能、体育知识,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全面的发展;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身体练习去实现健康目标。而体育教师传授的运动技术是根据各种原理设计的最佳组合,学会这些能提高技能的身体练习或动作方式,学生才能受到运动项目的吸引从而具备自我体育能力,形成体育习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研究初中学生运动技能教学是为了提高其掌握运动技能的实效性,提高学生运动技能的实效性是为了贯彻和落实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培养目标。完成学校体育教学的培养目标,加快学生掌握和运用运动技能是非常重要的教学措施。

二、初中体育运动技能的教学策略

《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课程标准》都对学生掌握运动技能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运动技能不仅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也是实现体育课程各项具体目标的主要载体,而且掌握运动技能本身也是体育课程学习的一项重要目标,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如果一味的鄙薄和削弱运动技能的学习,就会导致运动技能这一体育最本质的教育价值,淡化或退化。一个不掌握任何运动技能的人,不可能有什么正确与成功的运动体验,不知道自己该练什么,更不知道该怎么练。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运动技能教学,提高学生体质。

1.精心选择运动技能教学内容

选择的教学内容应是基础的、必需的、恰当的,尽可能地选择那些学生既感兴趣而又具有较高锻炼价值的教材内容,考虑对学生共性的心理特征和学生心理发展的个体差异,让学生进退自由,各得其所。对于那些锻炼价值高而娱乐性较差的内容,可以通过组织教法的改革来激发学生的学、练兴趣,而不是简单地弃之不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了适应学生的身心特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通过对竞技运动素材教材化地改造,从而有利于调动每一个学生参与学习和比赛规则和媒介物,以使体育教学的实施更能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并使每个学生在心理上都具有同样的进取态度,从而消解竞技运动的区别性和教育要求平等性之间的矛盾。

应从有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教材特点与教学模式的协调、分解法与完整法的结合、教法和学法的整合、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等方面来考虑,从而谋求教学效果的最佳化。教学实验的结果表明,在球类项目的运动技能教学中,采用“完整――分解――完整”的教学方法组合是行之有效的手段。

2.通过教学使学生真正掌握特定种类的运动技能

对于初中以上的学生来讲,掌握必要的、适用的运动技能是第一位的。在实际教学中,教什么体育项目,教多少体育技能的问题一直是困扰体育教师的问题,运动项目过多,势必会影响到学时,致使学时不足,学生不能掌握运动技能;但运动项目过少,却又涉及到竞技运动的普及,学生素质是否全面发展等问题。笔者认为选择运动技能的教学内容必须是基础的、必需的、实用的、学生喜欢的,在此基础上可根据各学校、各教师、各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运动技能的教学内容。有条件的学校可根据学校的场地、器材、师资等实际情况开设具有本学校特色的体育校本课程,这样学校各职能部门管理目标明确,计划措施得力,有着科学、完善、有效的管理保障体系,让全校每一名学生在初中三年体育课中能够真正掌握一项体育技能,会让学生一生受益。

3.给学生选择运动技能学习内容的机会

体育教学技能篇10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育质量上来。”可见国家对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视。然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又与教师的教学技能的好坏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的主要来源是师范院校毕业,从本质上讲,提高师范院校毕业生的教学技能,并对其教学技能进行正确合理评价,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依据国家发展规划纲要指示精神,河南省教育厅每年11月份举行师范专业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作为参赛院校管理人员,运用灰色聚类决策理论,对学生的教学技能进行客观评价,解决教学管理工作中参赛选手伯仲难分的状况,把真正优秀的选手选拔出来。

 

1体育教学技能评价研究现状

 

教学评价是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前体育课程改革中的薄弱环节。课程改革与教学评价的形式化、课程设计与评价目的出现偏差、教学内容和评价方法的单一化、缺乏动态反馈和主体多元化评价等,是我国体育教学评价改革的主要问题。

 

在分析体育教学技能评价之前,首先要清晰了解体育教学技能这个概念的本质,即体育教学技能到底是什么,如何进行分类,具体涵盖哪些内容等。从概念上看,体育教学技能属于教学技能的下属概念,是教学技能的具体和深化,二者应该属于个别和一般的关系。体育教学技能具有教学技能的一般特征,但是又区别于教学技能。已有的研究成果对体育教学技能的定义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完成某种体育教学任务所采用的一系列的行为方式。体育教学技能是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教学理论,运用专业知识及教学经验,促进学生掌握体育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一系列教学行为方式。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两个概念都从宏观上对体育教学技能进行了描述,具有粗放性特征,对于评价者来说,具体包括哪些内容,从哪些方面进行评价,仍然模糊不清。目前,正确的做法应该对体育教学技能进行分解细化,以一些具体的指标为依托,增强体育教学技能评价的可操作性。从一定意义上讲,体育教学技能是为体育课程目标服务的,体育教学技能的目标应该与体育课程目标相一致。那么,依据教育部制定颁发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普通中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把课程目标分为两个水平目标即基本目标和发展目标,五个领域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目标。体育教学技能应该完成上述基本任务为宗旨。

 

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就体育教学技能的评价问题展开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对这些成果进行分析、归纳、总结,有助于研究的顺利开展。杨春燕(2010)发表的《对当前高校体育教学评价问题的理性分析》,指出当前体育教学评价主要存在评价主体单一化、评价指标繁琐化评价过程形式化、评价手段人工化和评价结果主观化等问题。

 

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对于技能教学在高校体育理论研究较多,却忽略了实践研究。注重专业技术的培训却忽略了能力的培养研究。综上所述,主要存在的研究局限:首先,研究视角中注重对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方面的研究;其次,评价理念滞后,评价体系不够完善。教学评价理论基础薄弱,评价目标和要求均建立在传统教学基础上,对教学技能评价相关学科知识理论的分析、内化、应用的力度还不够,技能评价活动缺乏有效的引导。综合以上研究不足,本研究拟以毕业生教学技能大赛入手,构建合理的、能够进行量化的指标体系,并分别附以分值,采用灰色系统决策理论进行计算,把毕业生的教学技能通过数值的形式展现出来,为教学管理者顺利选拔优秀的毕业生参加省级比赛,提供有益的决策参考。

 

2灰色聚类决策理论

 

1982年,著名学者邓聚龙教授创立了灰色系统理论,这一理论很快被国、内外各个领域广泛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灰色系统理论就是用“黑”表示信息未知,用“白”表示信息完全明确,用“灰”表示部分信息明确,部分信息不明确。运用已知信息有效地提取、筛选、处理信息。灰色聚类决策用于按照多个不同的决策指标对决策对象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决策对象是否满足给定的取舍标准。

 

灰色系统理论的基本概念是“信息不完全”是“灰”的基本含义,“信息非完全”原理的运用是“少”与“多”的辩证统一,是“局部”与“整体”的转化,也是灰色系统理论研究问题的基本特征。灰色聚类决策用于按照多个不同的决策指标对决策对象进行综合评价,以确定决策对象是否满足给定的取舍标准,灰色聚类决策常用于人的分类决策。按照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建立教学技能评价标准,对学生教学技能进行分类,按照上一部门选拔人员的要求,确定具体人选。具体的计算方法是设有n个决策对象,m个决策指标,s个不同的灰类,Xij(i=1,2,…,n;j=1,2,…,m)为决策对象i关于决策指标j的量化评价值,f(.)(j=1,2,…,m;k=1,2,…,s)为j指标k子类白化权函数,nj(j=1,2,…,m)为决策指标j的综合决策权。

 

3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课堂教学技能评价内容

 

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评价包含很多方面的内容,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作。而本研究主要针对的是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课堂教学评价。在教学评价中按照有效的方法,分析主要的指标,构建合理的评价内容,在合理的范围内评价教学质量。查阅大量文献,走访部分教学效果评价方面的专家、教师,确定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教学效果评估指标。初步确定指标后,请部分专家对评价指标进行信、效度检验,在专家意见的基础上进行修订,并在小样本范围内进行调查,就问卷中的某个问题和被调查者征询意见,并讨论、吸纳合理的意见和建议。对教学技能进行评价时,主要从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教学结构是否优化,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教学效果是否良好6个方面进行评价。

 

4指标体系的内涵

 

通过对指标体系的筛选,最后测评指标体系设置一级指标6个,二级指标23个。

 

4.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

 

教学目标主要是依据教学大纲,其次是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在制定每节课的教学目标时,要明确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所教学科的总体教学目标,充分研究教材,把握教材在实现整体教学目标中的作用和教材中的单元教学目标,最后落实到具体的每一节课程的教学目标。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注意教学目标的全面性和教学目标的具体化。首先,教学目标的全面性主要指如何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并且有利于全体学生的主动发展和持续发展。一般情况下,教学目标包含知识和认知方面的目标、德育方面的目标和一般发展方面的目标。教学目标的这三个方面有着密切的联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要把三个方面统一在教学过程之中。其次,教学目标的具体化指教学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时不仅要全面,而且要具体,教师上课时要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在知识和认知方面、德育方面、一般发展方面确定具体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多元化表现在教学目标在完成主要目标的同时,还能完成其他方面的目标。如在完成身体锻炼的同时,还能完成德育目标、心理健康目标等。

 

4.2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是否合理

 

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时要抓住重点、难点和关键,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基础,安排教学内容的量、度和序,并在教学内容中有机地融进和渗透有关德育和一般发展方面的内容。

 

4.3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

 

首先,教学方法的运用要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适合教学内容的性质和特点,符合学生的实际和教师自身的特点。其次,无论使用何种教学方法,都要贯彻启发式教学的指导思想。教学具有启发性以及正确处理讲和练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两个方面。教学过程中进行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的重要手段。教师提出的问题具有启发性,就会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在哪些地方提问,怎样提问以及思考上受到启发。

 

4.4教学结构是否优化

 

教学结构是教学过程中各要素之间的组织形式。教学结构是否优化,最终要看整个课堂教学是否成为学生真学、真练的过程。好的教学结构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教学目标明确、教学重点突出、教学思路清楚、教学环节简单实用、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符合学生和教材的实际等。

 

表1: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

 

4.5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

 

毕业生课堂教学的基本功如何,也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的质量,因而也应成为课堂教学评价的一个重要内容。体育课堂教学基本功主要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示范动作规范程度、组织能力、口令运用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4.6教学效果是否良好

 

是否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是衡量一节课是否成功的最重要的方面。评价教学效果时,不仅要看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如何,还要看学生以认知能力为核心的多种能力发展得如何,以及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个性心理品质形成的如何。

 

5矩阵型灰色聚类方法的一般步骤

 

5.1确定评价指标分数的矩阵

 

依据德尔斐法的原理,选取了表中体育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确立各个指标的权重。一级指标包括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是否合理;教学方法的运用是否恰当;教学结构是否优化;教学基本功是否扎实;教学效果是否良好六个方面进行评价。二级指标是在一级指标的基础上,细化分解出来的可操作性指标。各自对应的(下转第133页)(上接第116页)变异系数表明了专家对指标选取的意见集中情况,变异系数越小,表明专家意见越集中。各自对应的权重值表明了各指标在整个评价指标体系中作用大小,权重值越高,表明指标起的作用越大。

 

5.2灰色聚类评判的方法步骤

 

假设一个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有n个评估项目(即因素),每个项目在评估体系中有各自的权重,评估人员给每个项目按某种标准打分,若所打的分数不是一个具体的实数,而是一个区间型灰数,则可应用灰色系统进行评估。

 

首先分别给出评判对象在已知多个属性下指标数值,并依据指标权重和属性权重计算得出它的属性综合评估序列。其次依据n个属性上的m个灰类,构成各个矩阵灰类属性坐标空间上的矩阵灰类,并依据特征点的提取规则,得出各矩阵灰类子空间的特征点序列。再次依据灰色关联度的一般求解思路,对每一个对象计算其属性综合评估序列与各个灰类子空间特征点序列的灰色关联度。最后则可以判定对象所属于的矩阵灰类。运用灰色聚类决策原理进行计算,能针对体育专业大学生的教育教学技能进行分类,并按照他们教学技能的优劣进行排序,可以很客观公正地挑选出优秀的参赛选手,参加高一级的比赛。周口师范学院体育学院在选拔参加人员时,按照此方法操作,取得了良好效果,连续6年获得河南省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的好成绩。

 

6小结

 

当解决问题时成功运用了数学的方法,才算达到了完美的程度。运用数学方法解决现实管理中的实际问题,构建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课堂教学进行评价,把真正优秀的学生选拔出来,代表学校参加比赛,从而避免仅凭个人主观因素影响的弊端,提高评价的科学合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