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农业经济工作总结十篇农业经济工作总结十篇

农业经济工作总结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0:37

农业经济工作总结篇1

农业生产基本情况

1、粮油生产。全年粮食播种面积41.15万亩,总产19.63万吨,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粮食生产任务。其中晚稻面积26.99万亩,比上年增0.13万亩,3年来首次呈现恢复性增长,单产达563公斤,创历史新高,总产15.20万吨;大小麦面积4.59万亩,比上年增1.64万亩,特别是外来种粮大户增加,小麦生产面积增幅较大,但收获期受不利天气影响造成部分小麦品质下降,经济损失较大。油菜种植面积5.22万亩,比上年减少0.78万亩,在开展良种补贴和大户补贴之下仍难挽面积连年下滑趋势,单产164公斤,创历史新高。粮油生产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稻麦等主要粮食作物机耕率接近100%,机收率达到96%以上,晚稻机插率为17%,稻麦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73.8%。

2、经济作物。全市蔬菜播种面积25.64万亩(大棚蔬菜0.45万亩),比上年增加0.23万亩,为5年来面积最多的一年,受市场供需影响,全年蔬菜行情低迷,价格较去年同期平均下降30%左右。其中榨菜栽培面积7.17万亩,比上年增加0.23亩,但丰产不丰收,平均亩产值仅1595元,为近年来种植效益较低的一年;茭白面积趋于稳定,全市茭白面积达到1.45万亩,新品种面积迅速扩大,良种覆盖率达96%,效益稳中有升,其中大棚茭白的优势进一步凸显,亩产值达9100元;西甜瓜面积保持稳定,设施栽培比重大幅提高,经济效益持续向好;在赚钱效应带动下,杭白菊栽培面积进一步扩大,全市栽培面积达6.26万亩,但受全国范围栽培面积大幅增加及“毒”事件影响,收购价格大幅下滑,种植效益明显下降。水果种植效益稳定,果树种植面积继续扩大,全年新发展果树面积2100亩,特别是农民发展葡萄产业的积极性持续高涨。

3、畜牧生产。畜禽生产总体保持稳步发展态势,良种比例进一步提高,养殖规模化更加明显。据定点调查统计,全年生猪、湖羊、兔子饲养量分别为80.87万头、80.45万只、49.50万只,同比分别增长11.4%、3.4%、22.5%,家禽饲养量1074.75万羽,同比增长5.6%。畜禽生产效益明显,生猪价格一路走高,后期略有回调,全年平均出栏一头生猪盈利500-700元,湖羊、兔子价格稳中有升,平均盈利分别为每只300元和25元;蛋鸡生产势头强劲,经济效益突出,鸡蛋零售价最高接近12元/公斤,创历史新高;种鸭市场全年起伏较大,平均每羽种鸭盈利120元左右,肉鸭和蛋鸭市场价格有所波动,但均能实现盈利。

4、蚕桑生产。蚕桑生产呈现饲养量增、总产蚕茧增、蚕茧产值大幅提高的“三增”局面,全市饲养蚕种25.76万张,比上年增加3.13万张,增长13.8%;总产蚕茧1.19万吨,比上年增加0.16吨,增产15.6%;蚕茧产值4.36亿元,比上年增加1.25亿元,增长40.4%,成为今年农业增收的新亮点。总体而言今年蚕茧延续上年的冲高行情,春蚕茧价格创2206元/50公斤历史新高,夏蚕茧、中秋茧价格虽较春蚕大幅回落,但仍高于上年同期,仅晚秋价格小幅下降;受茧价高位运行的影响,养蚕农户有所增加,统一发种数量大幅上扬,全年统一发放蚕种数同比增长56%。

5、林业生产。花卉苗木生产面积稳定,据统计全市新发展果树类经济林、生态片林392亩,花卉苗木5153亩(其中鲜切花300亩),全市育苗总面积3.1万亩,比上年增10.7%,其中连片乡土树种和彩叶树种的生产面积有所增加,苗木品种呈现乡土化、多样化、特色化和珍贵化趋势。花卉苗木销售形势持续火爆,特别榉树、“三杉”等乡土树种供不应求,再次出现挖掘树苗一工难求的现象,花卉苗木产值突破1.63亿元。

6、渔业生产。全市水产养殖面积稳定,名特优新品种面积增长较快,水产品价格普遍上涨,水产养殖效益稳中有升。据统计全市水产养殖总面积2.16万亩,水产品总产量1.12万吨,渔业总产值2.3亿元,比上年增长2.3%。其中罗氏沼虾亩效益达2600余元,比上年增长15%,养殖收益明显提高,甲鱼、乌鳢市场价格维持较高水平,养殖效益突出,白鱼等常规鱼受物价上涨带动,效益上升,总体趋好。今年龙翔、河山两镇(街道)开展稻田养殖泥鳅试验,通过稻田改造和适用水稻品种种植,目前试验进展顺利,泥鳅生长良好。

农业重点工作开展情况

一、加大投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

1、狠抓扶持政策落实。根据桐委[2011]8号等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对农业产业化扶持政策进行了细化完善,修订出台了《关于2011年农业结构调整优化项目的管理办法》等政策性配套文件,对土地流转、“两区”建设、设施农业、订单农业等给予重点倾斜,同时进一步落实粮食生产和农机购置补贴等扶持政策,全市共印发各类政策宣传册6000多本,使广大干部群众能及时了解政策、掌握政策、享受政策,充分发挥政策对农业的导向作用。

2、加大农业资金投入。全年落实各类农业资金7550万元,开展农业项目120个,涉及全市农业主导产业。其中发放粮食补贴资金2432.79万元,累计补贴农户数21.57万户,累计补贴面积75.43万亩次,农机购置补贴资金877.22万元,补贴各类农机具1898台(套),粮油生产机械化作业环节补贴资金405.79万元,生猪良种补贴47万元,渔业油价补贴70.51万元。

3、开展支农惠农行动。进一步落实首席农技专家、农技指导员和责任农技员联基地、联大户工作,深入开展局领导班子联系农业园区、联系农业龙头支农惠农专项活动,积极探索年轻干部下乡蹲点支农新方式。据统计,首席农技专家、农技指导员和责任农技员联系帮助基地大户672户,领导班子联系农业园区、联系农业龙头68家,8位年轻干部到5个镇(街道)蹲点锻炼。

二、构筑平台,提升农业发展层次

1、大力开展粮食功能区建设。今年来我市新建粮食生产功能区14个,总面积2.26万亩,涉及农户5200余户,其中嘉兴市级粮食功能区3个,面积6520亩。各个功能区因地制宜出台实施方案,加大沟渠、机埠、机耕道等基础设施投入,开展粮食高产高效示范方建设,全面推广秀水134、甬优8号等优新品种,大力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栽培技术,截止目前,示范区内机电排灌及旱涝保收面积实现全覆盖,良种覆盖率达到100%,晚稻生产综合机械化率90%以上。进一步完善与强化粮食生产功能区的服务功能,大力发展粮油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有3个功能区共投入资金534万元,建立育秧中心与烘干中心。据统计今年功能区平均产量589公斤,比全市平均亩产量增26公斤,增幅4.6%,增产增效明显。

2、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建设。加快建设2010年列入省级创建点的现代农业园区,启动建设2011年度列入省级创建点的现代农业园区,截止目前我市列入省级创建点的现代农业综合园区2个,主导产业示范区5个,特色农业精品园9个。一是抓好综合区2010年度省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建设,石门省级综合区内的众成湖羊精品园等3个项目建成并通过验收。二是制定2011年、2012年度现代农业园区项目实施方案,主要实施石门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内杭白菊精品园等8个农业产业项目和河道整治、水利设施建设,启动实施主干道路和桂花生态园等建设。三是抓好2011年度省级现代农业生产发展资金项目申报、实施工作。经筛选确定综合区内石门丰安精品水果示范基地等4个建设项目,目前已组织实施。全年基本建成主导产业示范区2个(农业、渔业各1个)、精品园3个(农业1个、渔业2个),启动创建综合区2个、主导产业示范区3个、精品园6个(含渔业3个)。

三、注重实效,完善生产经营机制

1、坚持农业产业化道路。新增嘉兴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家,市级3家,2011年全市29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销收入17.8亿元,比上年增2.7亿元,订单农业农户5.3万户,订单面积14.4万亩,比上年增1.3万亩。新增省级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3家,嘉兴市级2家,全市16家市级以上示范性合作社现有社员1824户,2011年销售额5.34亿元。

2、加快推进土地流转。今年建立了市产权交易中心,完善市镇村三级交易体系,继续实施以定向有序流转为重点的土地流转扶持政策,进一步规范土地流转承包合同、委托协议操作规程,全年新增农村土地流转面积2.06万亩,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2家,农村承包土地整村流转4个,水田整村流转3个,整组流转100多家。

3、推进农村集体资产产权制度改革。在去年试点基础上,今年制订出台《关于全面推进村经济合作社股份合作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全市176个行政村中,已有141个村完成改革任务,占总村数的80%,其中今年启动改革村数163个,完成133个。同时完成93个村审计任务,共审计资金9.28亿元,通过审计退回资金20.5万元。

四、提升服务,扩大先进科技应用

1、加快农业科技应用推广。今年实施省级农技推广项目4个,新建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示范村12个,全年培育农业科技示范户600户,推广生猪零排放无污染养殖等生产技术12项,其中推广设施葡萄三膜覆盖技术1000多亩,蔬菜穴盘育苗技术4500亩,节水灌溉(滴管)栽培面积5200亩。

2、加强种子种苗工程建设。全市共引进试种粮油、水果、经作等新品种(品系)113个,推广粮油新品种8个,经作12个,水产3个,全市供应优质晚稻良种30万公斤,全市晚稻良种覆盖率达99%以上。同时在市湖羊种羊场及石门等湖羊重点生产镇(街道)建立纯种湖羊保护区,新建虾类育苗场1个。

3、加大新型装备转化率。全市新引进全自动蛋鸡养殖设备、生猪全自动喂料设备,新增高速插秧机29台,新建育秧能力2000亩以上的育秧中心4个,引进新一代全自动种子催芽器7台,新增粮食烘干机16台,新建粮食烘干中心6个,全市粮食烘干能力达5.04万吨。

五、创新机制,推进农业生态高效

1、落实生态农业发展要素。全市共推广测土配方施肥面积55.6万亩,推广各类配方肥和商品有机肥8100余吨,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面积达5.2万亩,病虫害统防统治覆盖率达到20.38%。完成年存栏猪20头以上72家规模化养殖场(户)的养殖污染治理及4个中央大中型沼气综合利用工程建设,新建大型有机肥料厂1家。

2、加快生态农业发展进度。全年新制订农业地方标准3个,实施省级农业标准化项目1个,市级5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13个,绿色食品7个,有机食品1个,主要农产品中“三品”种植面积的比重达68.26%。继续开展外荡渔业水域人工增殖补救措施,共人工放流夏花鱼种1520万尾。

3、提速森林城市建设。按照生态市建设的要求,大力开展植树造林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工作,全年共完成绿化面积4002亩,完成率140.4%,其中重点沿海防护林1217亩,城乡村镇绿化、生态片林2785亩。创建各级绿化示范村28个,其中省级森林村庄1个,嘉兴市级绿化示范村8个,市级19个。

六、狠抓监管,优化行业发展环境

1、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全年各镇(街道)快速检测点共检测基地及散户蔬菜3070批次,合格率为99.9%,完成规模生猪养殖场“瘦肉精”检测24789批次,合格率100%,水产品52个批次,合格率100%,省市下达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例行抽检158批次,合格率98.7%,新建成市农产品综合检测中心。

2、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通过加强疫情监控、强化预防免疫、细化防控措施、开展应急演练等一系列工作,加强对动植物疫病防控能力建设,全年累计完成牲畜口蹄疫免疫192.42万头,猪瘟免疫115.38万头,禽流感免疫1075.76万羽,清理加拿大一枝黄花面积2110亩,新建畜禽无害化处理设施点4个,乌镇临时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建成并投入使用,有效确保我市重大动植物疫情稳定。

3、抓好农业生产安全。注重宣传教育与执法监督并举,积极开展农机、渔业安全生产大检查,全年检验渔船249艘,检验拖拉机1282台,未发生渔业安全和农机作业安全事故,新增省级平安农机示范镇1个。同时做好农业防氟的各项工作,确保桑叶氟化物含量普遍处于安全范围。

4、严格抓好农业执法。开展以农资打假专项治理行动、绿剑春秋季集中执法行动等形式的专项行动,重点做好瘦肉精、种子、农(兽)药、肥料、农机等5个专项整治工作。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895人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41万份,检查企业609家,整顿市场9个,查处案件5起,查获伪劣农机零配件44台件,查获不合格肥料3500公斤。

七、统筹兼顾,有序推进各项服务工作

1、抓好农民培训工作。全年培育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100名,培养农民大学生17名,开展各类农民培训班56个,共培训农民4073人,其中农业专业技能培训2170人,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培训1843人,“五个一批”人才培养60人,开展阳光工程培训班3期,共培训人员508人。

2、抓好农业信息化工作。全年新增农民信箱注册用户1154户,公共信息4817条,买卖信息1594条次,发送“每日一助”服务短信236次,实现农产品销售额达661.75万元。建立农民信箱农机信息平台,全市共收录各类农机主体用户数1969户。推进万村联网建设,4个村获全省新农村示范网站称号。

3、抓好农产品营销的宣传和指导。继续通过组织参加农交会、网络营销等手段推销我市名特优农产品,全年累计实现展会实现现场销售额337万元,达成意向订单216个,意向金额2278万元,参评的农产品获金奖9个(其中部级2个,省级3个,嘉兴5个)、获优质奖14个(其中部级3个,省级3个,嘉兴8个),2个产品获嘉兴最受欢迎十大品牌农产品。

农业经济工作总结篇2

一是圆满完成“数字乡村”工程建设任务。在省、州、和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领导下,我县“数字乡村”工程建设去年已完成了全县63个村民委员会(社区)510个自然村的数据、图片录入工作,村委会、自然村数据、信息、图片上传已全面结束,县、乡两级网页已做好。今年,根据工作要求做好数据和图片的审核工作,对510个自然村、7个乡镇和县级网页的文字和数据进行截停审核,变更报表和文本。

二、认真组织好村容村貌整治项目。根据省农业厅、财政厅《关于印发〈2009年**省村容村貌整治工程项目申报指南〉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实际,按照“依托现有基础条件,尊重农民意愿,充分调动农民积极性,整合资源组织,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主”的项目建设目标,及时调查了解掌握全县新农村建设的基本情况,结合实际组织上报了《**镇太平地村委会方山村道路硬化建设项目》、《**镇乍石村委会乍石村内绿化美化建设项目》和《中和镇中和村委会老街组道路硬化建设项目》。

三、加强农村集体资产财务管理,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认真贯彻落实州委8号文件精神,把增强村级集体经济实力作为加强农村党的基层组织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摆上重要的位置,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探索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的有效途径和办法,进一步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积极争取省州立项扶持,同时建立县级示范点。今年以来认真组织搞好项目监督管理,进一步帮助完善了项目实施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民主理财制度等各项管理制度。同时,认真组织搞好2009年省级扶持农村集体经济发展项目的申报工作。通过调查研究,组织上报了《**镇**村委会板栗综合开发建设项目》。认真组织做好2008年2个扶持村集体经济项目的效益评价工作。

四、积极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快速健康发展。根据省州有关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认真做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指导工作。积极组织申报《**县良种繁制专业合作社示范项目》和《**县蚕桑协会示范项目》。组织搞好《农民专业合作社法》的宣传工作。同时,做好2008年《**县莲池肉鸭养殖专业协会的示范项目》的总结和验收工作。认真组织搞好农业部农民专业合作社统计工作。

六、认真做好农经统计工作。为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农村经济统计调查方法体系,及时准确地反映农村经济运行情况,提高农经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时效性。在7个乡镇巩固60户以农民收入为主的抽样调查户,通过抽样调查的统计方法,逐步实现了主要统计指标由全面统计向抽样统计的过渡。在组织实施统计方案中,认真搞好培训,加强统计数据的审查与监督,加强统计分析,进一步提高了统计报表质量。

七、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认真宣传贯彻落实了《农村土地承包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规范村级土地台帐,乡镇规范了土地档案。同时,鼓励农民依法、自愿、有偿转让土地承包经营权,促进土地有序流转。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办法》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农民流转土地,努力完善流转服务方式,严格使用规范统一的土地流转文书,促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流转。根据省政府办《转发省农业厅关于做好全省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补换发工作意见的通知》(云政办发〔2006〕135号)的相关要求,发放经营签证。

认真做好农业产业化工作。上半年,申报了**县宏鑫园公司、**县莲池新农业科技开发公司两家州级农业龙头企业。组织5家龙头企业做好上半年农业产业化报表。

九、积极推进村级会计委托工作。

为进一步加强农村财务和集体资产管理,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按照县委、政府的统一安排和部署,根据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全面推行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文件的通知》(楚政办通〔2009〕1号)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加强会计服务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会计委托机构、明确工作人员和工作职责,完善规章制度,搞好业务培训,开展财务清理和财务委托工作。

同时,为了便以开展工作,搞好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的宣传,使广大干部职工和基层群众了解、支持城乡工作,在**县农业农业信息网上专门开设了“村级会计委托”专栏,主要有通知公告、工作动态、规章制度、典型案列、下载服务五个栏目,为各乡镇开展工作提供网上服务,有力的推动村级会计委托工作的开展。

二是建立健全机构,明确工作职责,完善工作制度。县人民政府于3月25日以永政通〔2009〕52号《关于调整充实**县村级会计委托服务工作实施领导小组的通知》文件,明确了县级工作机构。以分管农业的副县长为组长、农业和财政局长为副组长,组织、监察、人事劳动、审计、民政、农业、财政相关领导为成员,下设办公室在农业局。

各乡镇按照全县村级会计委托工作实施方案的要求,分别成立了以乡镇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镇长、纪委书记为副组长,农推中心、财政、民政、各村委会书记及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组建村级会计委托服务中心,村级会计服务中心设在乡镇农推中心。各乡镇服务中心的牌子和公章等由县级统一制作,同时明确了服务中心主任、会计、出纳、报账员工作职责,并由县实施领导小组统一制作了4个工作职责的牌子,做到全县统一模式、规章制度统一上墙。

农业经济工作总结篇3

一、2009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情况

总体来说,全年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但是,也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虽然我县农业生产条件近年来有了很大改善,但保持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基础条件还不稳定,农业防灾抗灾能力较弱,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仍需进一步加强。二是农业发展环境偏紧。金融危机对农业的不利影响还未消除,今年大部分农产品价格低迷,农业生产成本高,发展规模种养殖业及农产品加工项目融资难,农民工就业难度大等等,直接影响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三是项目实施资金缺口大。我委实施的中央新增投资项目中,中央资金主要用于采购仪器设备,地方财力有限,项目实施配套资金很难全额到位。

二、2012年农业农村经济工作初步安排

农业经济工作总结篇4

农民从农业向非农业、从农村向城市的转移是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必经之路,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也是世界性的普遍规律。农村劳动力的流动作为社会生产力要素的优化配置方式,其对我国经济的发展的巨大贡献是有目共睹的。但是,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专家学者却有着不同的见解:

(1)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有积极作用。李实(1999)通过对农村劳动力流动的收入增长和分配效应的实证分析认为,农村劳动力流动对于农村内部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具有积极影响,对于抑制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甚至农村内部的收入差距的扩大起到一般收入再分配政策法替代的积极作用;胡苏云、王振(2004)认为,流动人口外出就业能促进农村消费水平提高,对推动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杜鹏等(2007)认为,外出务工农户通过寄钱回家,对改善家庭整体生活状况作用显著;柳建平等(2009)通过对甘肃10个样本村调查资料分析得出结论:劳动力外出务工对改善家庭福利、实现劳动力和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具有积极作用。

(2)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负面影响。宁光杰(1995)、周全召等(2005)认为农村劳动力转移使农地荒芜或农民耕种土地的积极性下降,不利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罗斯高等(1999)的研究发现,农村劳动力迁移对农作物产出具有显著负面影响;司增绰等(2005)认为,劳动力流出过多不利于农业技术的创新、推广与使用,又易产生资本外流,从而对农村经济发展具有消极作用;龚晓莺、王朝科(2007)认为,农村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力过度流出对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及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产生严重不利影响。

(3)农业产出与劳动力流动无关。通过对四川和安徽两省外出和非外出户调查资料的比较分析,杜鹰、白南生(1997)得出结论:在外出户的农业生产中存在资金对劳动的替代,农村外出就业并不必然导致农业生产的下降或提高。可见,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因研究区域农村发展水平、农民收入等因素的变化,研究结果略有不同。辽宁省土地总面积为1480万hm2,耕地408.5万hm2,全省农业人口1655.8万人,农村劳动力资源十分丰富,随着农村生产力的不断提高以及农业科技的进步,农村剩余劳动力队伍还在日趋增大。庞大的农村劳动力队伍如果得不到及时、合理的开发和有效疏导,势必影响辽宁农村经济的振兴、社会的稳定以及和谐社会的进程。因此,有必要对辽宁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实地研究,为政府制定劳动力流动相关政策的决策依据,更好地解决好农村劳动力流动问题。

2辽宁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性分析

2.1辽宁农村劳动力流动总量的测算

为从实证的角度验证辽宁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必须对辽宁农村劳动力流动量进行估计。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总量和规模的估计方法目前国内有几种模型,本文借鉴陆学艺对于农村转移劳动力人数的计算方法,即城镇从业人数减去城镇职工人数得到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工”人数,乡村从业人员数减去农业就业人数得到农村中非农劳动力数量,二者之和就是农村转移劳动力总量。选取1999~2010年为样本期,利用各年的《辽宁省统计年鉴》数据进行了农村劳动力流动总量的测算,测算结果如表1所示。从数据可以看出,1999年以来进入城市就业的“农民工”人数和农村中非农劳动力数量逐年递增,2010年比1999年增长一倍,农村转移劳动力人口达到1081.8万人,占农村户籍人口的65%。

2.2衡量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经济指标的选定

农业经济的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总产值的增长、非农行业产值增长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三个方面,因此我们初步选取两个从宏观上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的经济指标(全省农业农林牧渔总产值和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两个从具体农业产业的角度反映农村经济的发展的指标(全省粮食总产人均数和全省水产量人均数),以及一个反映农民收入水平的指标(农民年人均纯收入),来衡量辽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根据辽宁省统计年鉴资料整理的反映辽宁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见表2所示。由于2004年统计年鉴上乡镇产业总产值数据缺失,导致相关性分析无法进行,课题组利用1999~2003年农林牧渔总产值和乡镇产业总产值的相关性,用线性回归方法求得了2004年乡镇产业总产值的缺失值为12480.6万元,人均乡镇企业产值为29909.41元,如图1所示。

2.3辽宁农村劳动力流动与农村经济发展相关性检验

通过对测算的辽宁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总量数据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指标数据的观察可以看出,辽宁省农村经济主要发展指标的趋势与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的趋势是一致的,可以假定它们之间呈正相关关系。因此,选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方法,利用双尾检验(2-tailed)对表1测算的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总量和表2的农村经济发展的各项数据进行相关分析。从表3的结果可以看出,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总量与人均农林牧渔总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相关系数分别分别达到了0.958和0.948,呈密切相关;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总量与人均乡镇企业产值、人均水产品产量的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746和0.692,呈高度相关;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总量与人均粮食产量的相关系数0.503,相关度不高。

3结论和建议

从辽宁农村经济主要发展指标与农村流动劳动力人口总量的相关性分析可以看出,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对辽宁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尤其体现在对农林牧渔产值的增长、乡镇企业的发展、水产品产量的增加和农民收入水平提高等方面。农村流动人口的增加对粮食产量的变化没有影响。可见,农村劳动力流动可能产生的负面影响如造成农村经济发展的人力资源短缺、农村劳动力结构不合理等对辽宁农村经济影响效应目前没有体现。因此,辽宁目前关于农村劳动力流动工作的重点应该是分析农村劳动力流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制定相应的政策,引导劳动力合理、有序的流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实施新农村建设发展战略,推动农村的不断变革和社会进步。为推动辽宁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效流动,优化劳动力资源配置,针对目前劳动力流动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3.1结合辽宁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目标,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程的加快,推进城市化,发展城镇基础设施,实现以城镇化为主的农村劳动力转移,成为吸纳就业的主要渠道。辽宁制定的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目标是到2015年底,全省城镇化水平达到70%左右;城镇人口达到3000万人以上,新增城镇人口400万人以上;省辖市人口规模基本达到100万人以上,县级市人口规模平均达到25万人,县城人口规模平均达到10万人。以2010年统计年鉴数据为例,全省人口总数425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111.9万人,非农业人口2144.1万人,城镇化水平50.4%。从人口的地域分布看,阜新、辽阳、铁岭、朝阳、葫芦岛非农人口总数尚未达到100万,尤其是资源枯竭城市阜新,非农人口总数只有85.8万人,而且逐年降低。所以,引导农村劳动力的有序转移,有利于辽宁城镇化目标的实现。而且在推动小城镇建设的过程中,可以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一方面促使农村劳动力获取非农收入,另一方面可以促进农民在农业外大量就业,减轻对农业资源的压力。因此,应结合各地区资源条件,人口规模和经济发展水平,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安排财政预算,加大对重点扶持地区的投资,引导农村非农生产经营企业向城镇集中,使城市化进程成为引领农村富余劳动力流动的风向标。

3.2注重发展辽宁农村的非农产业,发挥非农产业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收作用

统计年鉴数据显示,辽宁目前农业人口所占比例依然偏高,农业剩余劳动力仅靠城市非农产业是吸收不了的。因此,要注重农业劳动力的就地转移,这样既可以避免民工违法犯罪等社会问题的出现,缓解由于大批农村人口盲目转移给城市所带来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的压力,也可以有效地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的问题。可以通过促进农业产业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促进农业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安置农业富余劳动力和增加农民收入等重要措施,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通过鼓励农民兼业经营,对实现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也有一定作用。

3.3加大对农村职业技能培训投资,增强农村流动劳动力的职业竞争能力

帮助农村流动劳动力掌握一门专业技能,使其获得在城市中安身立命是各级政府的责任。目前辽宁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水平还停留在中等水平,附带的是职业技能的缺乏以及接受再培训可能性的降低,使得辽宁农村流动劳动力所从事的行业以制造加工、家政保安等技能简单的工作为主,流动到城市的农民工工资水平明显低于城市平均工资。为防止农村劳动力因劳动技能低下由城市被动性地回流到农村,必须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针对农村劳动力文化层次普遍较低的特点,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一方面建立政府扶持资金,用于职业技能培训、引导性培训、就业指导、职业介绍、技能鉴定等方面工作的开展,并扶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的建设,改善农村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质量,在税收和工商管理方面给培训基地予以相应的优惠政策,同时鼓励农民参加培训,并制定相应的补贴制度。另一方面,县乡各级政府要开展免费政策咨询、就业信息、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等服务,并建立健全的公共就业服务网络,为农村劳动的转移就业提供平台。

农业经济工作总结篇5

我国政府提出了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建设的“四靠”措施,即一靠政策、二靠投入、三靠科技、四靠改革。在长久的发展中,四靠措施的确取得了非常积极的成果,而且在财政农业支出结构方面,也做到了理想的优化配置,很多工作都告别了之前的复杂局面,实现了农业经济效益的稳步增长。但是,现阶段的国际局势比较紧张,我国的农业经济与他国经济密切相关,应采取优化策略,保证农业经济增长效应的稳定,而不是快速增长。在此,本文主要就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展开讨论。

一、模型设定与数据

(一)模型设定

分析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必须在模型设定和数据上努力,一方面要保证数据的有效性,另一方面要保证模型设定的实际性,不能与现实工作出现较大的偏差。从经济的角度来分析,传统的计量回归分析,是现阶段应用较为广泛的分析方法。该方法要求变量满足平稳性的前提条件,否则将会被视为伪回归,意味着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存在不合理。在本次研究中,为了充分避免伪回归的情况出现,直接采用向量自归模型。该模型的优势在于,它能够用一种非结构性的方法,有效的描述各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同时,会将系统中的各个内生变量,作为系统中所有内生变量的滞后值的函数。

(二)数据

模型设定完毕后,则需要处理数据的相关工作。对于数据而言,本文认为,由于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具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数据方面的工作主要是从三个方面出发:第一,劳均农业产出。在本次研究中,为了充分消除价格因素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农林牧渔产业之环比指数进行计算,将1978年作为基础年,计算其相应的农业产值指数,作为后续的标准。然后,将每一年的农林牧渔业总产值计算出来,将结果除以农业产值指数(1978年的农业产值指数),便会得到实际的农业产出。第二,财政农业总支出。该方面主要是包括三项费用,分别是支援农业生产型支出和农林水利等部门事业费、农业基本建设支出、农业科技费用。这三项费用必须得到详细的计算和分析,否则会对最总的结果造成很大影响。第三,在前两项工作的基础上,应充分考察财政农业之处的结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将最终的结果与往年相比,观察我国的农业经济增长效应,是否表现出了较强的增长态势、是否具有出现负增长的趋势、是否能够满足国内的要求、是否能够与国家发展相适应。

二、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评价

(一)不利影响突出

对于我国而言,农业方面的经济增长效应,正常情况应该是表现出平稳增长的态势。但是,从本次分析结果来看,财政农业总支出对农业经济效益有着显著的不利影响,同时,长期效应明显大于短期效应,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我国在农业财政支出结构的划分上,很容易在某一个农业项目上投入过多。虽然在后续的工作中会采取一定的补救措施,但依然无法挽救亏损的结局。例如,2014年4月,潍坊市的芹菜即便是价格低到5分钱一斤,仍然没有较多的顾客购买。根据报道,芹菜5分钱一斤也没人要!而在去年它的身价却是1元多一斤还供不应求。4月初,河南出现卖菜难的时候,山东也未能“独善其身”,据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4月14日统计,济南、潍坊、莱芜、济宁、青岛等地芹菜的地头批发价为每斤0.20元左右,跌破成本价,一棚芹菜挣不回苗钱。由此可见,现阶段的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应该得到有效的调整,防止其他的农作物出现类似的情况。

(二)财政支农支出系数为负数

对于农业来讲,是很多地区的支柱性产业,对当地的经济发展会产生决定性的影响。从客观的角度来说,我国现阶段的农业情况并不乐观,我国农业各部门事业费居高不下,用于人员供养及行政开支的部分偏高。例如,农业各部门事业费占财政农业总支出的比例由1989年的12%升至2004年的26.6%。农业基建支出长期产出效应为正但短期效应却为负的,这表明,从长期看财政增加农业基建支出有利于促进农业产出增长,但短期内其对农业经济增长有着不利的影响。倘若上述情况持续下去,将会对我国的农业造成严重的打击。为此,本文认为,在今后的财政农业支出结构方面,应积极调整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第一,各个地区的政府,必须不断加大财政对农业政策的支持力度,应致力于农产品的销路和种植结构调整,避免生产过剩的情况出现。第二,应对当地的农业经济增长效应进行分析,优化财政农业支出结构。随着人口的增加,农业经济增长效应将会出现很大的变化,但不可进行简单调整,应顾及到后续的农业发展和进步。

总结:本文对财政农业支出结构对农业经济的增长效应进行讨论,从现有的情况来看,财政农业支出结构虽然得到了适当的调整,但部分地区的支出结构依然很不理想,农民的收入降低,当地的经济发展比较缓慢,这对我国的整体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农业经济增长效应的调整方面,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必须得到有效的解决,而不是暂时的压制。在今后的工作中,财政农业支出结构以及农业经济增长效应,必须采取多元化的措施来对待,促使农业经济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范柏乃,段忠贤.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发展的关系[J].理论探索,2011,01:66-70.

[2]高远东,花拥军.地方财政农业支出对地区农业经济增长作用研究――基于空间面板协整与空间误差修正模型[J].经济学动态,2011,12:54-61.

[3]李普亮.财政农业支出与农业经济增长――基于超越对数函数的SFa模型[J].地方财政研究,2012,01:48-52+61.

农业经济工作总结篇6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

一、西藏农业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西藏民主改革4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20年以来,全区上下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经济社会发生了历史性的飞跃,区域综合实力不断提高,农牧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产业结构、生产结构不断调整和优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199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gdp)91.1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31.31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34.3%;第二产业20.24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22.2%;第三产业39.63亿元,占全区国内生产总值的43.5%。从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和产业结构分析(详见表一),1998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gdp)比1990年增长了2.29倍,一、二、三产业生产总值分别比1990年增长了1.22倍、4.67倍和2.95倍。产业结构不断调整,并趋向良性发展态势,第一产业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呈现持续稳定下降趋势,二、三产业所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整体趋向上升趋势,一、二、三产业比例分别由1990年的50.9∶12.9∶36.2调整到1998年的34.3∶22.2∶43.5(详见表二),国民经济发展实现了量的扩张和质的突破。

 

 

 

随着西藏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期占基础和主导地位的第一产业在总量逐年增长的同时,内部生产结构发生了大的变化,种植业呈现持续增长态势,林业平稳发展,畜牧业呈现逐年下降趋势,副业发展较快(从1993年起划归到种植业和畜牧业范围内),渔业发展极为落后,生产总值占第一产业总值比例几乎为零。1998年,全区第一产业总值为31.31亿元,其中:种植业生产总值16.56亿元,林业生产总值6575万元,畜牧业生产总值14.06亿元,渔业生产总值313.1万元。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占第一产业总值比例分别由1991的39.7∶1.4∶47.9∶0调整为1998年的52.9∶2.1∶44.9∶0.1(详见表三)。

 

 

综合分析西藏农牧业生产结构现状,农林牧渔业生产总值在总量逐年增长的同时,又存在着总量相对不足、比例持续下降的现实,依然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一是第一产业内部产业结构发展极不均衡,种植业和畜牧业的主导地位进一步加强,林业平稳发展,渔业发展严重不足;二是种植业生产布局不尽合理,优质农副产品供给严重不足。从农村家庭主要实物消费量分析,1998年,家庭人均消费粮食232.92公斤,其中:细粮105.08公斤,占年度人均消费粮食的44.11%,粗粮127.85公斤,占年度人均消费粮食总数的89%;同1991年相比,细粮年度人均消费量由1991年的66.59公斤提高到1998年的105.08公斤,提高了55.8个百分点,粗粮年度人均消费量由1991年的142.23公斤下降到1998年127.85公斤,下降了10.11个百分点(详见表四)。从这两级数字可以看出,农牧民在消费总量不断增长的同时,消费需求也由温饱型向质量型转变,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不断扩大,而目前的农副产品生产状况与人民需求不相适应;三是畜牧业生产不容乐观,整体呈现持续下降趋势。主要是由于灾害濒繁,草场退化,超载放牧,出栏率低、个体产出下降、商品率低,畜种、畜群结构不合理等因素的复合作用,致使全区畜牧业生产总值比例呈现相对下降趋势,1998年畜牧业总产值占第一产业总产值的44.9%,比1991年下降了8个百分点;四是渔业发展严重滞后,规模小、起点低、产值少,构不成支柱产业。

 

纵观西藏农牧业发展历程,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取得了历史性的飞跃,但横向与内地特别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各个方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这种地区差距不仅没有缩小,而且有越拉越大的趋势。当前农牧业发展既面临机遇,又面临挑战。挑战主要来自于以下八个方面:一是农牧业生产规模小、起点低、发展慢,与新时期农牧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二是农牧业生产由原来的受资源约束转向受资源和市场的双重约束,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尤为突出;三是人地矛盾、草畜矛盾日益严峻;四是目前的农牧业生产现状不相适应与人们对农牧产品的需求日益多样化和优质化;五是农牧业生产基础设施依然十分脆弱,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经不起自然灾害的侵扰;六是农牧民主体素质差,市场意识淡薄,商品观念不强,难以适应奔小康的需要;七是农牧业技术装备水平、农牧区干部群众经营管理水平、思想观念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增长缓慢;八是农牧业生产结构和农牧区经济结构单调,农牧民收入渠道狭窄等,严重影响着农牧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发展机遇主要表现在:第一,国家加大了对农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为农牧业持续快速增长和调整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提供了保障;第二,通过援藏与开放可以充分学习借鉴发达地区的先进经验和现代科学管理技术,少走弯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实施调整优化农牧业生产结构;第三,经过40年来的社会主义建设,特别是近年来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建设,全区农牧业基础实施条件明显改善,综合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区域综合实力进一步加强,为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奠定了基础;第四,农牧业生产正在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从外延扩大再生产向内涵扩刁再生产转变,从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效益型增长转变的进程中,农产品产量在持续稳定睁长的同时,通过区外品种结调剂,区内粮食供需基本平衡,丰年有余,客观上要求产品必央上规模、上档次、上效益,农牧业生产结构必须进一步调整优化;第五,随着全区综合实力的不断提高,脱贫步伐的进一步加快,绝大部分农牧民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部分群众迈进了小康生活,消费需求和消费结构已向高层次的需要追求,主观上要求必须进一步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第六,西藏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发展是全国农业发展的组成部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日益完善,农牧业发展必须顺应全国和国际农业发展形势的要求,按照市场经济规律,调整西藏农牧业产业结构势在必行。

二、基本思路的选择

西藏地广人稀,区情特殊,为便于实施宏观调控政策,实现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目标,根据农业产业化的要求和不同经济类型,将全区划分为三类地区:一类是一江三河流域地区(雅鲁藏布江中部流域、拉萨河、年楚河、尼洋河),行政区划主要包括拉萨、山南、日喀则、林芝四地区;另一类是藏西北草原地区,行政区划主要包括那曲地区和阿里地区;再一类是三江流域地区(澜沧江、怒江、金沙江),行政区划主要是指昌都地区。在此基础上,根据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区党委五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和最近农业部《关于当前调整农业生产结构的若干意见》精神,结合西藏农牧业生产实际,提出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的基本思路:

1、种植业:坚持“稳粮调结构,增收奔小康”的基本

原则。在确保实现粮食生产目标的前提下,以市场为导向,按照产量、质量、结构、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思想,大力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调整粮食品种结构。增加优质小麦、青稞播种面积,大力开展“种子工程”,提高种植业效益。调整种植业内部生产格局,逐步形成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合理的三元生产结构。

一江三河流域地区应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稳定增加粮食生产总量的同时,充分发挥地区优势,压缩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的品质和品种,提高科技含量,积极引导农牧民种植优质高产高效的小麦和青稞品种,大力发展商品粮基地建设,逐步形成种植业生产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产业带和产业区;藏西北草原地区应大力推广农作物优良品种,加大科技含量,在稳定增加粮食总量的同时,重点加大饲草、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逐年形成饲草饲料基地建设规模,增强农牧区防抗灾能力;三江流域地区应继续发挥地区优势,积极引进和选育优良品种,扩大良种覆盖面积,努力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按照因地制宜的原则,积极调整种植业生产结构,大力发展经济林木,提高种植业的经济效益。

2、林业:坚持“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发展,合理规划,采育结合,综合利用”的林业工作方针。积极组织和动员广大干部群众大力开展“四旁”植树、义务植树活动,积极开展工程造林、农田防护林网建设,加强雅鲁藏布江中游和拉萨河、年楚河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大力开展沙漠化整治工程,推广太阳能、微水电等新型能源,减少薪炭林采伐量,保护和改善高原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3、畜牧业:坚持建设养畜、科学养畜和发展商品生产的方向。积极调整优化畜群、畜种结构,坚持把畜牧业生产结构与落实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结合起来,草场利用与草场建设结合起来,自然放牧与围栏喂养结合起来,推进畜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经营,加快实现畜牧业现代化。一江三河流域地区要在稳定增加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大力发展农区畜牧业,力争把粮食生产区同时建成畜产品生产区。藏西北草原地区大力开展草场建设、围栏建设和优质饲草基地建设,努力恢复草原植被,改善高原生态环境,不断增强防抗灾能力。合理调整畜种、畜群结构,提高牲畜出栏率、商品率,保持草畜基本平衡,实现规模化、产业化经营。三江流域地区应积极发展农区畜牧业、养殖业,大力开展改良天然草场、人工草场建设,推广秸杆氨化、饲料青贮等技术,积极发展饲草饲料种植、加工、存贮、流通一体化经营,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

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实施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建立起与之相配套、相适应的经营服务体系,如:发展市场、提供信息、提高素质,建立和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人力资本等等,单从调整农牧业生产结构内部讲,尤其需要进一步深化流通体制改革,提高农牧民商品观念,增强农牧民参与市场的意识,通过农业产业化,着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业,增加产业链条,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开拓市场,带动其它各项事业的迅速发展。

三、实施产业化的对策措施

1、完善现行的土地制度首先,坚持稳定和完善“两个长期不变”的政策,即“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牲畜归户,私有私养,长期不变”的基本政策,加快落实草场有偿承包经营责任制,进一步落实开发“四荒”“谁开发,谁使用,谁受益,允许转让和继承”的政策,并明确免征免购的时限,使农民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确保农业生产稳定增长。其次,推行股份合作制,有利于调动劳动者发展集体经济的积极性。第三,建立土地草场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制度,大力发展种田能手、养畜大户,使生产要素优化组合。

2、发展规模经济

规模经营是农业产业化的本质要求,发展规模经营要重点抓好以下几方面:一是专业协作形成规模。大力发展专业户、专业村、专业乡(镇),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效应,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片一个特色,使分散经营逐步走向专业化协作生产。二是土地经营形成规模。可借农业人口向非农产业转移之机,通过有偿转让、租赁等形式引导土地向农业大户集中,也可有组织地实行农业股份制,即农民家庭以投资入股的方式把承包土地作为资本,集中起来统一使用,使土地所有权、使用权和经营权相分离,实现土地的规模经营。三是联合发展形成经济联合。充分利用援藏契机,与内地的技术、人才、资金优势紧密相连,面向市场,联合发展规模经济。

3、以农畜产品加工业为主大力发展非农产业

农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可以带动整个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人口、劳动力的非农化,加快农村产业化的进程。西藏农村与全国农村的差距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的加工业和乡镇企业上。西藏农村工业占农村各业总值的比重,比贵州低13个百分点,比青海低7个百分点,比甘肃低20个百分点,农村工业与农业的产值比只相当于以上三个省平均数的1/15,主要原因就在于农畜产品加工业的落后。西藏农畜产品原料优势明显,特色显著,潜力很大。农畜产品加工业具有投资少、周期短、见效快、效益好等特点,只要大力发展农畜产品加工业,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西藏农村经济面貌得到改观。因此,应把发展农畜产品的加工业,作为一项产业化的根本性措施来抓。

4、积极培育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农业产业化的前提和支柱,是一个地区经济优势的集中体现,也是农村经济能否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所在。应在着眼市场需求,立足本地优势,认真研究区内外市场,准确把握市场需求信息和供给信息的前提下,制定好产业发展规划,选准主导产业,发展具有本地特色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优势产业,形成区域性主导产业。一要巩固提高传统特色产业,使其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提高知名度,扩大市场占有率;二要积极发展新兴产业,特别注意发展高原物种、无污染食品、饮料等绿色产业。对那些资源优势和经济优势突出、市场容量大的项目,组织攻关,重点培育,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应注意开发名优特新产品,特别注重开发高科技、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创汇、劳动密集型产品,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升级,尽快形成产业优势,使区域经济充满生机活力。主导产业的选择和开发既要考虑区内国内市场,还要考虑邻国市场。同时又要避免“小而全、大而全”或“全面开花”的产业低层次结构。

5、大力扶持和培育龙头企业

农村龙头企业的培育和扶持是产业化的重点。应在对现有企业(公司)进行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制定出农村骨干企业发展规划。一要打破所有制、行业和地域界限,实行跨所有制、跨行业、跨地域的联合,谁有辐射能力,谁为“骨干”;二要实行支持骨干企业的优惠政策。各级财政支农资金、支农周转金、农业发展基金中,应划出一定比例,用于扶持实施产业开发的“骨干”企业,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应向“骨干”企业倾斜,自治区还应考虑在税收、信贷上对“骨干”企业实行各种优惠政策措施。

农业经济工作总结篇7

随着我省农村牧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牧业经济结构、经营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各级党政领导和有关经济部门对农牧业统计资料、统计信息及咨询服务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沿袭了多年的以全面统计逐级上报为主体的统计方法已远远不能适应迅速发展的经济形势。广泛采用抽样调查技术,提商了数据质量,依据其特点和调查目的不同,调查结果只能反映某项指标情况和为某个目的服务。要适应新形势要求,全面评估农业经济效益、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必须加快改革农村统计调查制度方法,建立农业经济核算体系。

一、建立农业经济核算体系的目的和意义

农业经济核算体系是对农业经济运行过程及其结果进行全面计算和描述的宏观经济信息系统。它源于统计、会计和业务三大核算,但高于三大核算。建立农业经济核算体系的目的和意义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农业经济核算是市场经济经济条件下,满足政府宏观调控和宏观决策需要的有效工具1、农业经济核算是新时期实施农业结构战略调整的决策基础。根据我国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供求关系变化的实际情况,党中央及时作出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判断,提出了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实行战略性调整的重大决策。这次调整与以前相比有很大不同,一是目标与以往不同,它不是一般的适应性调整,而是农牧业生产不断向广度和深度进军的过程,是科教兴农的过程,是从粗放经营向集约化经营转变的过程,是农村和牧区新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的过程。二是要求与以往不同,这次调整本质上就是要求所有的农牧产品从过去单纯追求数量增长转变到更多地追求质量提高上来,要让农牧民有钱赚。三是面临的形势与以往不同,过去的几次结构调整,发生在计划经济或计划经济为主的时期,而这次调整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入纵深阶段的调整,它应当是价值规律的必然选择和反映。只有遵循价值规律的调整,才具有生命力,才能确保实现结构调整的战略目标。掌握农村经济和农业经济内部的比较效益,是保证政府宏观决策、宏观调控适应价值规律要求的重要基础。而且这种比较效益的把握还必须是宏观的、总体上的。因为不同地区、不同规模生产经营单位的投入、产出状况,个体之间差异很大,所以单靠微观信息不足以支持政府的宏观决策。但现在我们的信息支持系统,恰恰只能提供个案情况,缺乏对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一个产品投入产出状况的总体评价。农业经济核算,是全面评估农业经济效益、生产效率和市场竞争力的有效工具。只有建立农业经济核算体系,才能从总体上准确把握农村经济的发展脉搏,深化对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效益状况的认识,支持党和政府更加有效地、因地制宜地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的战略目标。2、农业经济核算是实施新时期农业产业化、现代化战略的决策依据。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和全国一样农业和农村经济获得了长足发展。在新时期,农业发展面临的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一是随着工业化的不断推进,工业对农业的渗透日益加深,农业的发展更多地依赖工业和科技对农业的投入。二是随着农产品产量的不断提高,供求形势出现了新的变化,绝大部分农产品由卖方市场转向买方市场。新时期的农业和农村经济出现了若干热点问题,如种粮效益低、增产不增收、养畜不挣钱等等。这就给我们提出了两个问题,一是各地对农业生产效益低下甚至负效益的个案反映,是否适应整个农业产业的宏观状况?当前农业产业还存在多大的获益空间?二是我国长期存在的农业为工业提供积累的“工农关系”,在初步建立起市场经济机制的今天,是如何演变的?与其密切相关的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又发生了哪些实质性变化?把农业放在整个国民经济当中来观察,农业产业还能否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建立和实施农业经济核算的目的,就是从宏观上、总体上回答这些间题,为各级党委和政府制定、实施新时期农业现代化战略提供科学依据。3、农业经济核算对于我国农业更好地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具有重要作用。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已经开始融入到全球的竞争之中,特别是加入wl,0之后,农产品也不例外地要参与国际竞争,承受国外农产品的挤压。总的来看,因为我国人多地少的这个特殊原因,与其他国家比较,虽然土地生产率较高,但劳动生产率很低,大宗农产品的生产在国际市场上竞争力很弱。所以随着我国加入wto的进程加快,大宗的初级农产品到底能否扛得住国际市场的压力,五年保护期之后如何应付等。所以,现在就必须研究应对措施,找出小生产应对大市场的办法,发现我们的优势所在。从国际经验来看,这些工作都离不开农业经济核算。

(二)农业经济核算是提高农村统计乃至整个统计工作水平的必要途径1、农业经济核算是进一步改革农村统计制度方法的龙头和核心。回顾这几年农村统计制度方法改革的情况,我们在调查方法体系改革方面迈出的步子较大,但在统计指标体系改革方面一直没有采取大动作,有些过时的、具有计划经济色彩的指标仍然存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决策急需的指标还比较欠缺,迫切需要改革。但是,要保证农村统计指标体系转换的整体性、系统性,没有一个龙头和核心是不行的。农业经济核算体系就是龙头和核心,只有围绕这个龙头和核心,才能更好地理顺农村统计调查指标体系,使农村统计主要宏观指标之间更加协调一致,最终建立指标规范、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标准统一,能够满足各级党政领导决策和农业经济核算要求的调查内容和指标体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农业经济核算体系建立的过程,也就是农村统计由生产统计向经济统计转换的过程,是农村统计不断适应领导决策和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过程。2、农业经济核算是进一步提高农村统计数据质量,准确把握农村经济运行态势的有效手段。农业经济核算体系是以国民核算帐户(Sna)为依据而建立的,是描述农业生产、分配、消费、积累全过程的完整体系。其有机联系起来的指标群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它的实物量平衡以及帐户内部、帐户之间的关联与平衡,对于检测和评估农村统计重要宏观数据的准确性,探索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因此,实施农业经济核算,可以更加全面、客观地把握农村经济运行态势,科学地评估农村统计调查数据,促进农村统计数据质量和分析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3、农业经济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外交流和国际比较的必然要求。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行业部门,同时又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产业部门,它对各部门具有较大的制约作用。虽然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随着二、三产业的较快发展,会有所下降,但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农业经济核算是国民经济核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核算的延伸和细化。因此,实施农业经济核算,对于提高国民经济核算的整体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建立农业经济核算体系总体框架的基本原则

完整的农业经济核算体系,其总体框架包括生产流程核算、收入分配核算、资本形成核算等一系列帐户,还有实物平衡表等辅助内容。它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本身技术要求高.而且需要大量科学、可靠的基础数据,工作量很大,不可能一墩而就。按照国家的要求,我们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建立起农业经济核算的完整体系。

(一)建立农业经济核算体系必须坚持的原则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经历了一个逐步转换、逐步接轨的渐进过程,这是由当时的形势和条件决定的。今天,我们研究、建立农业经济核算体系所面临的形势,与以往有很大不同,一是领导实施宏观调控、宏观管理的决策需求增强;二是国际贸易和对外交流的决策需求增强;三是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确立和不断完善,为我们建立农业经济核算体系提供了理论基础;四是美国、欧盟和经合组织等国家和国际组织农业经济核算的成功经验,国内实施国民经济核算的经验,为我们开展农业经济核算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因此,我们建立农业经济核算体系和实施农业经济核算,必须坚持高起点、离标准的原则。在目标选择上,必须涵盖农业经济核算的整个体系,包括生产流程核算、收入分配核算、资本形成核算等所有内容;在理论、方法上必须坚持与联合国新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相一致;在标准、规范上必须坚持与国际标准和规范相衔接。当然,由于我国国情和我省省情与其它国家有较大不同,学习先进理论、借鉴成功经验、遵循国际标准,必须与我们的客观实际相结合,以增强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二)推行农业经济核算必须坚持的原则农业经济核算体系是由一套连贯的、一致的经济帐户组成的,涉及生产、分配、消费、积累的各个方面。作为一个体系,它的建立和实施是一项系统工程,后面帐户的编制,必须以前面的帐户作为基础。并且越往后,其技术要求越高,工作难度越大。此外,农业经济核算作为我国专业核算的开端,缺乏现成的经验积累,需要逐步探家和实践。再者,就目前农村统计内容和指标体系来看,离全面实施农业经济核算的要求还有较大距离,即便是编制生产帐户所需要的农产品生产者价格和农用生产资料购买者价格、中间投入等,也孺要建立专门的调查制度,才能满足偏要。这种情况,决定了农业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不能在各个层面同步展开,必须坚持统筹安排、分步实施的原则,在总体目标的约束之下,建一个帐户,巩固一个帐户,稳步推进。

三、我省实施农业经济核算的基本情况

(一)通过生产帐户编制工作,进一步加深了对建立农业经济核算体系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

(二)利用多渠道收集的资料,运用生产法和分配法两种办法编制了生产帐户,掌握了核算的第一手材料和核算方法,丰富了知识,开阔了眼界。

(三)在生产核算的一些基本原则和方法方面,结合青海实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得出了树梦结论,取得了共识,为生产帐户编制工作的全面推开打下了较好基础。如在核算的层次上.整个核算体系的建立,应局限于国家和省两级,但具体到生产帐户,可以适当下沉。在核算的方法上,应立足产品法。在核算的实施上,应坚持方案的统一性和具体方法的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核算范围、对象、口径和计算办法等要统一,取材办法要灵活处理。

农业经济工作总结篇8

一年一度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是判断当前经济形势和定调第二年宏观经济政策最权威的风向标,同时也是每年级别最高的经济工作会议。

2014年,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贯彻落实201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有针对性进行预调微调,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全年主要目标和任务可望较好完成,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深化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

2015年是我国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方式正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经济结构正从增量扩能为主转向调整存量、做优增量并存的深度调整,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与此同时,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明年世界经济增速可能会略有回升,但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加大,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波动,地缘政治等非经济因素影响加大。要趋利避害、顺势而为,防范各类风险。

此次会议指出,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把转方式调结构放到更加重要位置,狠抓改革攻坚,突出创新驱动,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生保障,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把“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作为明年首要任务,提出,稳增长“关键是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平衡,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的总体思路”。

从今年前三季度的情况看,我国经济运行稳字当头,态势良好。展望明年,稳增长任务依然相当繁重和艰巨。当前世界经济仍处在国际金融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总体复苏疲弱态势难有明显改观,国内经济运行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产能过剩、劳动力成本上升等旧矛盾与新问题交织,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部分经济风险显现。应对这些情况,经济发展方式不转变不行,经济增长失速也不行。没有稳定的经济增长,就难以解决增加就业、提高居民收入和完善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就难以大力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努力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事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对于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也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新常态下“稳增长”的潜力十分巨大,机遇也非常难得。当前,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新四化”深入发展,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农业生产连年丰收,国民储蓄率较高,科技和教育整体水平提升,劳动力素质改善,改革不断深化,社会保持稳定,这些都为我国经济实现稳定增长创造了有利条件,开辟了广阔空间。然而,要度过经济减速关口、平稳转向新常态,防控化解各类风险难以避免,也十分复杂,同时产能过剩、地方债务等方面的问题突出。因此,各级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好中央的各项决策部署,加倍努力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关于“稳增长”的各项部署,保持稳增长和调结构之间的平衡,依靠促改革调结构,合力推动我国经济在新常态下稳步前行。

积极发现培育新增长点

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是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工作,也是一项常做常新的工作。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这样的大趋势下,积极发现和培育新增长点显得更为重要。最新公布的11月份统计数据显示,我国不少传统支柱产业正在进入调整期,工业增速等主要经济指标都略显疲态,新旧动力“青黄不接”导致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面对这一态势,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上来,推动经济发展动力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增长点,对于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经济稳定增长,极为重要而紧迫。而发现培育更多新增长点,关键在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力度。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我国存在大量新的增长点,潜力巨大。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一是市场要活,二是创新要实,三是政策要宽。对此有关专家认为,这其中关键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要继续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放开市场“手脚”,形成主要靠市场发现和培育新的增长点的机制;同时要以改革推动全面创新,让创新落实到新增长点的培育上,把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产业活动。此外,还要在保护产权、维护公平、改善金融支持、强化激励机制、集聚优秀人才等方面积极作为,以更宽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制度环境,创造活力迸发的市场竞争环境。

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消费、投资、出口需求都发生了不小变化。依靠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以体制机制的调整发现和培育更多新增长点,才能更好增强中国经济的强韧性和可持续性,为防范和化解风险提供有力支撑。这是总结过去的一条宝贵经验,也是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抉择。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解决好“三农”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继续夯实农业稳定发展的基础、稳住农村持续向好的局势,稳定粮食和主要农产品产量,持续增加农民收入。

2014年我国粮食生产喜获“十一连增”,农业、农村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不仅促进了农村民生显著改善,也为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奠定了坚实基础。粮食连年丰收意味着我国传统农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显示了农业科技进步取得的新进展、农业组织化程度的稳步提升,以及中央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明显成效。然而,总的来看,我国农业发展方式仍比较粗放,农业资源短缺、生态环境矛盾突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一些地方农业发展付出了水土污染加剧等沉重的资源环境代价,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依然迫在眉睫。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步入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无论是确保新常态下的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还是巩固农业基础地位、把“粮袋子”变成“钱袋子”;无论是应对国际市场挑战、增强农业竞争力,还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都更加迫切需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这其中既包括促进农产品供给由注重数量增长向总量平衡、结构优化和质量安全并重转变,也包括促进农业发展由主要依靠资源消耗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转变;既包括促进农业生产条件由主要“靠天吃饭”向提高物质技术装备水平转变,也包括促进农业劳动者由传统农民向高素质职业农民转变等。

现阶段,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出现了多年难得的好形势,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面临难得的机遇。只有主动适应新常态、不断拿出新作为,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调整优化农业结构,才能破解农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难题,提升农业产业的质量、效益和竞争力,为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在新常态下要“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以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都是区域经济的概念,比如环渤海地区、中西部地区、城乡地区等。此次会议首次提出“空间经济”,体现了区域政策导向的新思路。会议提出,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要重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争取明年有个良好开局。

2013年底,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一带一路”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2014年2月,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京津冀首次上升为国家战略。9月,国务院提出将长江经济带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内河经济带、东中西互动合作的协调发展带、沿海沿江沿边全面推进的对内对外开放带和生态文明建设的先行示范带。

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涉及到的是一个超大城市群,具有世界经济发动机的力量。“一路一带”的发展不仅仅是中国国内。有专家指出,中国的经济工作会议里提出的空间经济发展,是以欧亚大陆板块为视野,跳出来国内而形成的年度经济工作计划。国际化的因素在明年的工作中被突出出来了,这是往年所没有的。这一变化可能会使今年成为国际化视野引入年度经济工作计划的元年。长江经济带、京津冀协同发展是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区域发展重点,“一带一路”则是国际区域合作发展重点战略。两者是对接关系,国内配合国际,国际促进国内。

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

党的十以来,党中央国务院以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为准则,着力改善民生,一系列民生举措相继出台:建立健全社会救助制度;加快健全全民医保体系的进程,巩固和扩大覆盖面;完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人民生活继续改善。

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着力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是明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守住底线,仍然是明年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内容。会议提出,要继续按照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基本思路,统筹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药卫生、住房、食品安全、安全生产等,切实做好改善民生各项工作。会议提出要“多些雪中送炭,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更加关注低收入群众生活,更加重视社会大局稳定”。基本民生,通俗来讲,就是与老百姓最相关的问题,比如生活、教育、医疗、就业是老百姓最基本的需求,是最能体现民生改善的方面,因此是最应该提供服务保障的领域。

我国贫困人口的基数确实很大,对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的全局有着重要影响。除了基数大,贫困人口还有着在调物价、调增速过程中受到更大冲击的特点。贫困人口的冷暖,自然更应该受到重视。以往我们低保的标准比较低,覆盖面太小,帮扶方面存在一刀切的现象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救助的效果。如今提出“雪中送炭,就是要送老百姓最需要的”体现了工作的重点从人群瞄准转变为需求瞄准,更加精准发力。与此同时,在经济增速换挡期,更应当着眼于实现经济发展和促进就业的良性互动。今后应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进程中,进一步释放经济活力、社会活力,为普通人创业就业提供良好的环境。

农业经济工作总结篇9

关键词:兰坪县;农村经济;发展;对策

中图分类号:F327文献标识码:aDoi编号:10.14025/ki.jlny.2015.15.001

1兰坪县农村经济基本情况

兰坪县辖四乡四镇,102个村委会,2个居民委员会,参加分配人口18.4万人,农户4.86万户。2014年经济总收入126788万元,农民人均收入4358元,农民人均所得3974元。

1.1按经济形式分

乡(镇)办企业收入29148万元,占总收入22.3%;村办企业收入1488万元,占总收入的1.2%;农民家庭经营收入96152万元,占总收入的76.5%。

1.2按经济来源划分

农业收入32517万元,占总收入25.6%;林业收入6661万元,占总收入5.3%;牧业收入24649万元,占总收入的19.5%;工业收入31189万元,占总收入的24.6%;建筑业收入4004万元,占总收入3.2%;渔业收入77万元;交通运输业收入14795万元,占总收入11.6%;商业饮食业收入6736万元,占总收入的5.3%;服务业收入2896万元,占总收入2.3%,其他收入3264万元,占总收入2.6%。

1.3按产业划分

第一产业63904万元,占总收入50.4%;第二产业35193万元,占总收入27.6%;第三产业27691万元,占总收入22%。从上年报资料显示:产业单一,产业化水平低,林地面积276万亩,耕地面积35.1万亩,2014年13%的耕地面积,收入占总收入25.6%,而87%的林地面积产出仅6661万元,占总收入5.3%,产出甚微是典型的大产业,小产值的产业,应加大对林业产业内部结构调整,挖掘潜力,使其产值达到最大值。农业仍然是我县的基础产业,经济收入缺乏多元化、多手段、多渠道收入形式,二、三产业发展滞后,应着力调整第二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不断改善生产及收入方式,破解制约我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瓶颈。

2农村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农村基础设施不完善

由于历史原因和投入主体还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目前基础设施建设滞后,道路交通、人畜饮水、农村用电、农田水利条件比较差。澜沧江自北向南纵贯沿江四乡镇流程130公里,但流域区间无抽水设备及配套沟渠,缺少骨干的水利设施,9万多亩田地(水田、水浇地)只能望江而叹。区域内的一些水利设施,存在管护不力、抗灾能力弱、道路畅通率低、标准化农田比例不高、综合生产效益低,加之我县耕地属坡地、梯地,零星分散,不便于机耕,不能形成农业规模化经营。全县虽实现村村通,但雨季一来就很难保证其畅通,形成残缺不全的“断头路、泥巴路”,农村的优势资源很难转变为经济优势,农村人畜饮水、医疗卫生和通信、信息网络建设应用程度不高,农民生产生活依然困难,农业基础薄弱严重制约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2农村集体经济薄弱

该县104个村中属空壳村(村集体经济无收益的村)有86个,占全县82.6%。制约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缺乏激励机制,待遇偏低,条件差,生活艰苦。具有一定企业管理水平懂经营、会管理的青年人才不断流失;集体观念淡薄,不少群众对集体事务不管也不问,导致一些经济基础较好的村集体经济无人关心,无人负责抓集体经济的局面;组织不力。集体经济依赖的是集体组织本身的生命力,有健全完善的服务组织是村集体功能的基础,有些村集体组织缺乏战斗力、凝聚力、缺乏开拓创新意识,集体经济无发展可言;缺乏资金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主要是缺少相应配套资金支持,集体经济组织底子薄,在市场竞争中缺乏竞争力,抗风险能力差,市场信息不对称,不良债务过大。各级党委、政府应该清醒地看到没有帮扶就不能扭转这种局面。加大扶持力度,制定惠农政策,改进金融机构服务“三农”的意识,多渠道筹集资金,让民营资本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得到充分释放。

2.3农业结构不合理,经济效益差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市场需求向高品质、多样化方向转变。凸显出农业产业内部结构滞后,产业结构缺乏科学规划和宏观指导。一些地方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出现政府越位,农民失位的问题,把产业结构调整片面理解成“减粮扩经”,不在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上看问题,而把精力放在数量增减上,导致农产品产量上升而品质却下降,有市无价和有量无市的结局。“一村一品”专业化政策实施不到位,土地连片生产没有形成规模,农村经济发展难以形成合力,规模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市场对农业资源配置作用没有明显发挥,严重影响了农业和农村经济整体要素的提高。

2.4农村实用人才缺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劳动力素质较低。由于我县农业经济效益低,大部分的青年农民都走向城镇或省外经济较发达地区,留在农村的大多数是年龄结构老化、文化程度低、思想观念比较落后,在市场中缺乏竞争能力的群体。同时,他们信息获取能力较弱,市场意识不强,农业科技成果难以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先进实用技术应用率、贡献率低。

基层干部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在农村基层干部中文化素质偏低,发展意识不强,经营能力有限,不利于开展农村经济工作,缺乏引导群众脱贫致富的能力,有些基层干部整天忙于应付日常事务,很少有时间谋划村里发展大计,精力难以集中到引导农民转变观念上来。另外基层干部待遇偏低、条件差、生活艰苦,工作积极性不高。

3加快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对策

3.1加大对农村基础建设的投资,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

不断完善和创新农村基础建设管理体制和经营体制。一是加强管理,科学规划,完善制度,落实责任;二是强化各级扶持项目资金的整合使用,使有效的资金用在刀刃上;三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民间资本投入到农村基础建设中去,积极改善农业生产条件,重点抓好山区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退耕还林基本口粮建设,努力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在澜沧江流域区间内,建设配套的扬水站及沟渠,确保澜沧江沿岸农业生产旱涝保收,增强农业防灾抗灾能力,保障农村道路畅通,逐步缩小城乡差距,确保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加大科技兴农的力度,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这个硬道理,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科研究与推广,着眼于农业产业,加大产业投资,立志自主创新,努力改善科研人员的待遇。完善农业科技制度改革,探索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农业科技体制,创建新型农业科技体系与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因地制宜,做好农户、农业企业的分类指导,同时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步伐,抓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

3.2发展农村集体经济,增强农村自身功能

进一步完善以家庭联产承包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加强民主管理,理顺分配关系,增强发展活力;积极发展股份制经济,打破区域和所有制界限,优化生产要素配置,不断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社,引导村集体经济与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种粮大户等开展合作,实现农村经济向多层次、多领域延伸和扩展。完善相关政策和措施,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的工作,在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要做到思想上引,政策上扶,工作上帮、方法上教。要加大对集体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工作。农村信用合作社、工行、农发行等金融机构也要积极扶持村集体经济的综合开发,强化对集体经济发展中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实体经济信贷支持。

3.3全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加大对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通过阳光工程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能力水平。深入田间地头向农民群众培训先进实用技术,提高他们的运用新技术的水平和能力。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实现农业生产走向规模化发展的道路。

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和能力,就要加大培训的力度。不断接受新知识,破解新难题。加强培养和引进实用人才,有条件的村让中青年农民到经济技术发达的地区去学习培训,接受新知识,新思维,不断武装自己的头脑,鼓励他们回乡自主创业。欢迎有知识、有文化的大学生到农村来做调研、找问题、出谋划策,依靠他们智慧实现农业现代化和解决优化产业结构的问题。

3.4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

制定惠农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形成以畜禽(牛、生猪、乌骨羊、绒毛鸡)、林果(以“三棵树”为主的核桃、花椒、漆树)、中药材(秦艽、续断、重楼、云黄莲)、薯类及高山优质杂粮为主的特色产业。发挥优势的传统产业,培育新的支柱产业,推动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要依靠科技创新,大力发展新、特、优、精的农产品,打造精品,突出区域特色,逐步培植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农业经济工作总结篇10

第一阶段,1949年~1978年,从到农业合作化、化阶段。全市老解放区是在解放战争时期进行的。新中国成立后的1950年6月,中共南通地委召开扩大会议,讨论通过新解放区工作方案。至1951年1月,新区全面开展,于年底结束。全市没收、征收土地总面积的45%,270万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得300多万亩土地以及耕畜、家具、房屋、粮食等。封建土地制度在南通被彻底摧毁。后,南通农村按照中央“积极发展、稳步前进”的方针,普遍发展农业生产互助组,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道路。至1952年4月,全市已建立固定性互助组8699个,临时性互助组20327个。在互助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初级农业社、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至1956年3月,全市农业合作化基本结束。据统计,共有合作社3812个,入社农户达总农户的95.91%。其中高级社3641个、初级社171个,入社农户分别占总农户的95.16%、0.75%。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调动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全市农业很快得到恢复发展。1957年,农业总产值比1949年增长八成;粮食总产跨过了100万吨大关,达到111万吨,比1949年增长31.3%;棉花、油料总产分别是1949年的6.2倍、1.6倍。1958年8月,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问题的决议》,南通全市部署化运动。10月7日,全市实现化,共建立238个政社合一的,入社农户占农户总数的99.5%。起初以生产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后来调整为“三级所有,队为基础”,以生产队为基本核算单位。这一阶段,农业经济以单一的种植业为主,辅之畜禽鱼等称之为副业的养殖业,而种植业又以纯粮纯棉为主。一些公社和生产大队开始兴办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企业,谓之社队企业。由于实行统一管理、集中经营的体制,管理方式以“出工一窝蜂,分配一拉平”为特征,严重束缚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相当多的农民衣单被薄,腹内苦饥。

第二阶段,1979年~1984年,废除体制,确立以家庭联产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阶段。这一阶段是改革农村旧的经济体制,形成新时期农村经济制度的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以后,全市农村首先在生产队内部,建立起若干个常年相对固定的作业组,实行联产到组的责任制。1980年9月中共中央《关于印发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的通知》下发后,全市普遍推行了联产到劳生产责任制。在党的十二大精神指引下,1982年秋播到1983年春,全市全面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实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使之成为南通农业经营的主体形式。1983年下半年,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行政社分开、建立乡政府的通知》,全市全面废除农村建制,并以其行政区为基础,建立了262个乡人民政府和31个镇人民政府。与此同时,取消生产大队,建立了4798个行政村和村民委员会。1984年,按中央统一部署,全市完成了延长土地承包期十五年不变和发放土地使用证工作。在农村第一步改革阶段,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经营责任制,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象火山爆发一样喷射出来,长期未能解决的温饱问题很快迎刃而解。

第三阶段,1985年~1991年,推进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结构调整阶段。这一阶段,开始探索以市场化为取向的农村改革,发展乡镇企业,全面繁荣农村经济。198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十项政策》,对农产品购销体制进行改革。取消了农副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对粮、棉、油等少数重要产品,实行尊重农民自的国家计划合同定购的新政策,并逐步放开肉、禽、蛋、奶、鱼、菜、果等农产品的购销价格,实行随行就市。我市为适应这一改革,迈出了全面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新路子。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在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不断提高主粮自给率水平的前提下,大力发展经济作物和特种农产品种植,促进多种经营的发展,提高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乡镇企业蓬勃发展,1991年产值达115.9亿元,占全市社会总产值的30.39%,并以工建农、补农。当年,农村三次产业之比由1978年的81.1:14.5:4.4调整为22.9:68.8:8.3,实现了由一、二、三到二、一、三的进步。全市绝大多数行政村都恢复了村经济合作社、农工商公司(实业公司)等村集体经济组织,承担原有村经济组织的管理和服务功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巩固完善,并逐步从种植业向林牧副渔业拓展,从农业向工商建运服等农村经济的各个领域延伸。全市农村经济登上了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