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绿色环保分析十篇绿色环保分析十篇

绿色环保分析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0:37

绿色环保分析篇1

【关键词】绿色环保简约理念包装设计

1包装行业发展现状

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家大力支持和倡导包装行业发展,包装行业已发展成为国民经济行业中的重要产业之一。包装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确保产品在运输与销售过程中货物安全,良好的包装设计不仅要实现保护商品质量的目的,同时又要发挥促进商品销售的作用。由于包装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包装生产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一些包装企业将“过度包装”甚至“豪华包装”的设计模式作为占领包装行业竞争市场的手段。然而,当出现商品过度包装时,一系列问题也就随之而至,过度包装直接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增加了环境压力,过度包装导致包装成本已经远远大于商品使用的价值,不仅导致大量的成本增加,而且也造成了资源的极大浪费,加剧了环境污染的程度,最终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所以,需要及时提倡绿色简约包装设计理念,反对奢侈浪费和过度包装的不正之风,规范包装行业的市场秩序,加强对包装行业的管理,制定或完善包装行业的管理规章制度,提高包装设计者的环保意识,最终从源头上保证和遏制“过度包装”,倡导“绿色包装”。绿色环保理念下的包装简约设计需要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考虑,进行包装简约设计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原料选择到产品制造的每个阶段都严格遵守安全、环保,节约资源的理念,减少对材料的消耗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进而实现绿色包装设计,减少对于环境的污染。

2绿色简约包装设计分析

绿色包装是包装行业的―个严峻挑战,同时也是包装行业发展的难得机遇。随着循环经济发展模型的提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倡导可持续利用发展理念,力求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尽可能降低到最小程度。为了适应这种趋势,包装设计行业也要积极采取措施,加大绿色简约包装设计,建议采取以下几点措施。

(1)树立绿色包装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行业中,积极倡导绿色环保理念,包装设计^员应具有前瞻性,及时掌握包装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包装设计过程中积极倡导使用无污染,易回收的包装材料,认真考虑和采取绿色环保包装设计方法,同时包装设计行业需要包装设计及时改变原有的粗放型、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设计理念,在包装设计中,充分考虑材料的分类和循环利用,运用一系列工艺回收技术,严格遵循污染防治标准处理技术规范,从源头上遏制“过度包装”现象的发生,有效规范包装行业市场秩序。

(2)加强简约包装设计方法运用。加强包装设计技术创新,利用绿色环保的产品设计方法,促进产品包装设计发展升级,提倡绿色包装充分考虑资源能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材料再利用和废物回收利用,同时包装设计简约并不意味着单调乏味,而是用最简洁的方式,表现出深刻的内涵,将包装设计的人文精神融入到包装设计的细节之中,简约设计是摒弃传统的设计方式,以天人合一的境界,实施简单包装设计,努力利用有限的信息达到耐人寻味的意境,从而给消费者留下更深的整体印象,进而更好的节约能源,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以及降低废弃物的产生。

(3)合理设计产品包装的整体结构。包装结构设计是产品包装设计的重要环节,绿色简约包装设计需要减少包装结构设计,在保证起到保护产品作用的同时适当减小包装体积,做到结构紧凑,重量减轻,不仅降低碳排放,而且方便消费者,努力做到包装结构的优化,同时,在不影响保护功能的前提下,减少产品包装的空间容积率,提高包装材料的利用率,采用点、线、面结构和使用简单的图形设计,简单的视觉图形,可以带来舒适的视觉效果,促进商品信息传递更加快速、直接,更容易被消费者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有效节约资源,减少包装废物的产生。

(4)使用生态环保的包装设计材料。产品包装设计中绿色简约设计概念最直接体现在生态包装材料的选用上,通过选择和使用生态材料,加强对生态环保材料的使用,比如可以利用天然材料打造包装的原始形式,带给消费者一种自然美和朴素美或者可以使用可降解的生物材料,从而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包装企业应该认真考虑和使用那些无污染和低能耗的包装材料,同时要加大对包装材料的回收利用,通过再利用技术,实现包装材料的循环使用,满足包装绿色设计的要求。

结语

绿色简约包装不仅是包装行业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也是一场关于包装设计生产的技术革命,需要包装企业以更简洁的创造和更简单的方法发展绿色简约包装设计,通过对绿色简约产品包装设计的简单分析,在包装设计过程中,要注意引入绿色环保理念,加强包装设计的简约化和环保化发展,从包装结构设计、包装材料选择以及包装整体设计等方面不断加强包装设计技术的创新利用,在保证包装设计功能的前提下,营造更加让消费者印象深刻的包装产品,实现在包装设计过程中不断减少碳排放,确保实现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的包装设计目标,最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王鹏业,王如峰.包装设计与绿色环保理念[J].包装世界,2007(4)30-31.

[2]胡艳珍.低碳文化理念下产品包装的简约设计[J].包装工程,2011(14):143-146.

绿色环保分析篇2

关键词:绿色物流管理趋势诸项措施意义

绿色物流,就是以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减少资源消耗为目标,利用先进物流技术规划和实施运输、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包装等物流活动。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类生存、社会发展的政治问题。绿色物流是建立在现代物流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是物流操作和管理全程的绿色化。绿色物流的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实现经济主体的盈利、满足顾客需求、扩大市场占有率等经济利益,它还追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目标。以下是我对我国现代绿色物流发展状况的浅析。

一、实施绿色物流的必要性

物流对环境的影响在近十几年表现出尖锐化和异常突出的倾向,主要原因是由于物流量的加大,物流速度的增加,物流设施及工具大型化之后,使环境受到影响。在所有的物流过程,都与环境有关系,物流环境的接触是广域性的,这就增加了环境管理的难度。发展绿色物流以减少商品流动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对资源的消耗。从现在科学技术和管理水平来看,物流对环境的破坏作用,是没有办法根除的,因此,在管理方面,必须采取若干的措施于以限制或减轻,把减轻环境负担作为管理的目标。唯有如此,才能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实现向生态工业文明的跨越,培育出人与自然、人与人双重和谐的生态文明。所以,绿色物流的实施是必要的

以新疆为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物流业得到了较快发展。但从目前来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物流业起步较晚,面临着诸多问题。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大部分农牧团场处在沙漠、戈壁和盐碱滩边及灌溉水系的下游,生态环境非常脆弱,自然条件十分恶劣,植被稀少,风沙严重。近年来,由于受地域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部分团场的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严重影响到了当地人民的生产和生活。在发展当地物流业的过程中,更应该融合先进的物流理念和物流管理经验,特别是要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大力发展绿色物流,走“绿色之路”。

二实施绿色物流的措施

据我了解统计,影响我国现代绿色物流业发展的主要障碍有以下五点。

1、由于我国全社会绿色物流理念淡薄,人们对绿色物流的意识不明确,各级政府对其重视程度远远不够;企业片面追求利润最大化和短期经济效益,忽视物流活动对环境的负面效应。

2、由于我国物流业发展的缓慢,技术的落后,传统的条块分割管理体制、多头管理、分段管理体制,造成物流各部门之间缺少有效的协调,物流体系内在联系被人为分割,严重制约物流体系的整体统筹与规划,影响各种物流服务的协调发展

3、是近几年来,尽管我国物流基础设施已有较大的改善,但与我国经济以及物流产业的发展要求相比,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在相当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物流效率的提高,不利于绿色物流快速健康发展。

4、由于我国物流信息管理水平和技术手段比较落后,先进物流信息技术开发应用滞后,缺乏必要的公共物流信息平台。订单管理、货物跟踪、库存查询等物流信息功能较弱,制约了物流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的提高。不同物流部门之间技术、设备、信息标准不统一,非标准化行为相当普遍,尤其在包装、运输、装卸等一些流通环节缺乏统一的标准,造成物流成本上升,资源浪费,不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5、随着我国现代物流产业的蓬勃发展,对物流人才需求的急剧增加,物流人才的严重匮乏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现代绿色物流业发展的瓶颈,物流专业人才也被列为我国12类紧缺人才之一。当前我国现有的物流从业人员整体素质还比较低,缺乏既懂管理又懂技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物流学历教育与培训认证工作滞后;物流师资力量薄,教育手段落后,严重制约绿色物流的快速发展。

针对问题找出解决之道。

首先要解放思想,提高认识,树立现代绿色物流的运作观念环保意识要根植人心。

当前,在急功近利的社会,认为物流只要能适应生产和消费的要求,为其提供相适应的服务便尽职尽责。其实这只是物流运行的最基本要求,仅仅如此是不能满足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的。当代物流不仅要树立服务观念,更应自始至终贯穿绿色运作的理念。因为物流的良好服务,离不开高效节能和安全优质。没有绿色物流的建立和发展,生产和消费就难以有效衔接,全社会的绿色革命和绿色经济就是一句空话,相当于空头支票。

第二,做好物流企业的绿色转型工作。

物流绿色化归根结底就是物流企业营运的绿色化。要树立企业绿色形象,鼓励企业绿色生产、绿色经营,鼓励铁路运输,构筑环保物流发展的框架。在我国物流业刚起步之初,做好物流企业的绿色规范和转型,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绿色物流企业的创建以及原有物流企业的改造,必须抓住以下几个方面:

1、物流企业要围绕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经营。

2、全面开展物流企业的科学技术改造,通过第三方物流的建立和对物流流程、环节以及各设施器械的技术创新、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提高企业的营运能力和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物流的能耗和货损,增强环保能力,防止二次污染。建立废弃物、回收物循环的物流系统。由于废弃物的大量产生严重影响了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且造成了资源浪费,降低废弃物物流,需要实现资源的再使用(回收处理后再使用)、再利用(处理后转化为新的原材料使用),为此应建立一个包括生产、流通、消费的废弃物回收利用系统。等等

3、发挥政府的引领和导向作用,政府要把社会经济全过程的绿色环保作为施政的基本策略,不能只强调生产和消费的绿色化,而忽视物流的绿色化。政府在物流绿色刚起步阶段,要高度重视,积极支持,采取措施全面引导,使物流企业绿色化能顺利进行,放宽政策大力的鼓励政府永远是社会市场的协调油。

4、物流企业的绿色规范和再造,离不开经济运行各环节的配合和协调。没有绿色环保的生产消费,绿色物流就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物流企业的绿色转型不能孤立进行。

第三,加强对物流绿色化的研究和人才培养。

我国物流发展滞后,物流运行与绿色理念相悖无甚,除了与认识有限、科技水平落后有关外,也和相关专业人才的缺乏有关。绿色物流作为新生事物,对营运筹划人员和各专业人才要求面广,层次高,各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有针对性地培养,才能为绿色物流业输送更多的合格的绿色物流人才。

三绿色物流的发展意义

1.绿色物流可以破除绿色贸易壁垒。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一些传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渐淡化,绿色壁垒逐渐兴起。尤其是加入wto后,我国的物流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将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外国物流企业将进入我国市场,势必给国内物流企业带来巨大冲击。这意味着未来的物流业将有一场激烈的竞争。只有加紧发展绿色物流,积极申请绿色认证,才能破除绿色贸易壁垒。

2.绿色物流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是建立在维护地球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强调在物流活动全过程采取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理念和措施,减少物流活动对环境的危害,避免资源浪费,因此,有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绿色物流对于企业来说,也具有明显的社会价值。企业在追求利润的同时,还应该努力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企业信誉,履行社会责任。随着可持续发展观念深入人心,绿色消费成为一种消费理念,消费者对企业的接受和认可不再仅仅关注其是否能够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和服务,越来越关注企业是否具有社会责任感,即企业是否节约利用资源、企业是否对废旧产品的原料进行回收,企业是否注意保护环境。因此,发展绿色物流有利于提高企业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形象。超级秘书网

3.绿色物流有利于企业获得竞争优势降低成本。哈佛大学教授nazli·choucri深刻阐述了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如果一个企业想要在竞争激烈的全球市场中有效发展,它就不能忽视日益明显的环境信号,继续像过去那样经营,对各个企业来说,接受这一责任并不意味着经济上的损失,因为符合并超过政府和环境组织对某一工业的要求,能使企业减少物料和操作成本,从而增强其竞争力。实际上,良好的环境行为恰似企业发展的马达而不是障碍。”绿色物流的核心思想正在于实现企业物流活动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协调,以此形成高于竞争对手的相对竞争优势,从而在激烈的竞争中获得发展。

4.绿色物流还是企业最大限度降低经营成本的必由之路。一般认为,产品从投产到销出,制造加工时间仅占10%,而几乎90%的时间为仓储、运输、装卸、分装、流通加工、信息处理等物流过程。因此物流成本在产品的整个系统中占据了较大的比例。传统的物流基本上还是高投入大物流,低投入小物流的运作模式,而绿色物流强调的是低投入大物流的方式。显而易见,绿色物流不仅是一般物流所追求的降低成本,更重要的是物流的绿色化和节能高效少污染,由此可以带来物流经营成本的大幅度下降。

绿色环保分析篇3

关键词:绿色节能油田建筑应用分析

青海油田位于新疆柴达木盆地的西北边缘。从1954年开始,经过了五十年的发展历程,已发现地面构造有140个,探明的油气田一共二十三个,并且成为据四川、新疆、长庆之后全国第四大气区,这些都是青海油田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但在新时代的今天,为了响应我国十一五计划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青海油田需要走一条绿色节能的油田建筑施工之路。

一绿色节能技术的必要性

我国在2006-2010年期间提出的十一五计划,为经济和社会发展制定战略目标,在提到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时提出由于我国的淡水、土地、能源、环境状况和矿产资源对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制约。因此必须要把节约资源来作为我国的基本国策,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保护生态环境的经济生产方式,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环境、资源的互相协调,走坚持节约发展的可持续发展道路。为了实现节约型的生产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企业在生产中就必须考虑到与环境的关系,在生产中实现绿色环保节能,避免对资源的浪费。

从能源的角度上来说,可持续的发展思想是从考虑地球环境与人类发展策略。而且节能降耗也是解决我国目前能源问题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经济能好又快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社会和谐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所以绿色节能降耗不仅是当前企业生产的迫切任务,也是一个长远的战略需要。因此,青海油田要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应该改变现有的技术以及生产结构,减少资源的消耗才可实现持续发展。

二油田建筑施工绿色节能措施

当今科学技术的发展,也推动油田建筑施工绿色节能技术的发展。目前,国内外油田节能技术一共有以下几种:

1地上和地下整体优化技术

对油气田的开发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井网布置调整、选择采油工艺、地面油气集输的处理工艺这些环节。要实现油气田高效开发和节能以及系统优化,对源头的控制则是关键。要做到这一步,首先就要从对油藏精细深化描述来入手,根据油藏的分布来优化综合布井和井型方案,超前对地面工程谋划;同时还要总结经验,对建设规模和稳产年限合理确定,并且也要充分考虑到新型的高效工艺设备配套以及地面上已建设施的利用衔接,从而提高地面设施利用率与负荷率;并且通过地上地下协调机制的建立来做到综合优化。

2.油田建筑节能规划

规划节能设计是实现建筑节能的重要封面。为此在建筑的规划布局上,对影响气候的辐射、大气和地理环境进行分析,并且取长补短利用这些条件,有利于节能的实现。

油田建筑在布局上建立气候防护单位有利于实现建筑节能。采用单位组团布局,从而能形成完成和较封闭的庭院空间,可避免季风干扰和充分争取利用日光。并且在建筑布局的时候,应使道路走向平行于当地冬季时候主导的风向,目的就是为了避免积雪的产生。而且还应该去避免高度相似建筑物在街道两侧一个“风漏斗”的形状,这样容易导致建筑物的热损失。在建筑物之间的道路上,路面可以加设保温层,介绍热能的流失。在路旁可以种植冬季落叶乔木,这样可以夏天时候对阳光遮挡,冬季落叶后增加阳光的辐射强度,能实现建筑的保温节能。

油田建筑在室内装修上,应该采用造价不高、并且节能保温效果好的单框双玻塑钢的窗户。并采用密封性能好的、低传热系数材料制作的新型节能的保温门,这些都有利于节能。

3油田建筑物节能装修

1)国外建筑节能装修墙体上内保温、夹心保温、外保温这三种保温形式。屋顶是尖顶,在尖顶阁楼的空间与紧接屋顶下面设置供空气流通的通道,这样不仅解决了空气流通,也达到保温隔热效果;有些天花板由岩棉或者玻璃棉等装饰贴面构成。

2)国内建筑节能装修我国在墙体保温工程中已使用新型的建筑节能装修材料与体系。空心砌块和多孔砖代替了以前的实心砖。为了提高墙体自身的保温性能,在空心砌块的墙体设计中,隔断砌块之间空心通道所形成的气流;并且在空隙中填入散装玻璃棉、膨胀珍珠岩、散状矿物棉等这一些能进行填充的绝热保温材料。不论是民用建筑还是公共的建筑,在建筑物周围的维护结构中,采用高效轻质的岩棉、玻璃棉、苯板等这一些保温的材料,并且在地面屋面都采用保温技术已到达节能的效果。

4节能建筑形态体形系数

三对青海油田建筑施工普及绿色节能技术的建议

青海油田的主要勘探开发领域在青藏高原东北部、素有“聚宝盆”之称的柴达木盆地内,大约是在北纬30-40度。“柴达木”是蒙古语,意为“盐泽”。柴达木盆地被阿尔金山、祁连山、昆仑山所包围,由于海拔比较高而且晴天多,相应的太阳辐射也比较强,日照时间久。据统计,柴达木盆地日照时数大约在2600-3400h之间,有着丰富的太阳能资源。根据青海油田所处的地理特征和气候特点,本文觉得应该采取一下的节能措施。

1节能建筑布局

1)青海油田处在高寒地区。油田建筑物在布局上可以适当采取建筑避风。如通过适当建筑物布置,可以降低冬天时候的风速。

2)为了发挥风影的效果,建筑物之间紧凑布局在1:2范围之内都可以发挥风影的效果,使后排的建筑物能避开前来侵袭的寒风。并且还能运用建筑物的组合方式,把较高层建筑布置在背向冬季寒流的风向,从而中低层建筑物能避免寒风的影响,有利于适宜气候和节能的实现。

3)由于青海油田处在北纬30~40°,海拔较高,晴天多日照时数多,太阳能资源丰富。在建筑居民用能上可采用太阳能供热系统,来实现节约能源。

4)周边布局实施选择封闭或者半封闭式的位置或开口方向,可以降低冬天的风速,减少建筑场地外表面对建筑物上的热损失。

2建筑围护节能设计

为了实现青海油田在高原地区的节能,对建筑围护应采取以下的节能设计:

1)居住建筑围护结构传热系数数值应该为《1.00w(m2•K),外墙《1.35/(m2•K)

2)采用双玻塑钢单框窗户,造价不高并且节能保温效果好。

3)采用低传热系数制造、密封性能良好的新型节能保温门。

4)在窗框和墙体的缝隙之间,塞石棉保温材料。外面用气密性能好的建筑密封胶来密封。

5)在油田建筑中采用轻质高效的岩棉、玻璃棉、苯板等这些保温材料实现节能,并且在地面、屋面都采用上保温技术。

6)在室内地面外墙2m的范围之内,均采用挤塑苯板外或聚苯板保温;建筑外的门窗都采用节能的门窗;运用太阳能等采暖系统来节能设计。

3建筑节能设计

由于青海油田建筑区地区属于高寒地带,建筑物上应采取以下的节能材料来装修:

1)室内地面采用低传导系数材料装修,减少能量的散发。

2)路面加设1:8水泥珍珠岩来做保温层

3)斜墙面或屋顶斜屋面的保温层用加气混凝土这些保温效果好的材料

4)采用节能墙体。节能墙体可采用多孔砖和空心砌块。因为空心砖能把墙体的保温性能提高,同时也隔断砌块之间空心通道的气流。并且砖块的空隙之中应填充散装玻璃棉、膨胀珍珠岩、散状矿物棉等这些松散的填充绝热保温材料,已达到节能保温的效果。

5)窗墙的面积比北向《0.20,单层窗西向《0.25,双层窗西向《0.25,南面《0.3

4对建筑的保温改造

结合柴达木盆地的气候特征,对旧建筑物应进行以下的保温改造:

1)旧建筑外保温旧建筑外墙装修,应该不影响室内用户下进行施工作业,为此可以采用外墙外保温因保温材料的连续性。

2)内保温在墙体结构的内表面做绝热层。用矿棉毡或玻璃棉加纸面石膏板的挂装进行节能。

3)中保温在内外墙壁之间把轻质保温材料设置在空心砌内,有利于旧建筑的节能。

参考文献:

绿色环保分析篇4

关键词:价值观环保意识绿色购买行为

引言

消费是人类最重要的活动之一,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王国猛等,2010)。消费者购买行为是影响环境行为的重要因素。因此,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倡导绿色购买行为是解决生态问题的根本对策(王国猛等,2010)。

价值观是判断什么是重要的能力,它告诉人们什么是好的、重要的、有用的或适合的(t.Ramayahetal.,2010)。因此,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会受到价值观的影响。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开始重视环保问题。我国已经对消费者行为有一定的研究,例如王国猛等(2010)对个人价值观、环境态度与绿色购买行为关系及环境价值观与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研究;黎建新(2006)对绿色购买行为影响因素的分析;龚继红等(2012)对绿色购买行为中绿色信息影响效应的研究;孙剑等(2010)对绿色食品信息、价值属性对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研究。但价值观、环保意识作为消费者内在对绿色购买行为的影响因素,是如何影响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研究在国内还存在不足。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价值观、意识和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关系。

研究变量分析

价值观。价值观是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不同的价值观必然导致不同的行为。Follows(2000)定义了三种价值观:自我超越、保守型和自我提升价值观。自我超越是由反映促使人们超越自私程度的价值观组成。保守型反映了维持现状的要求,而且它确保了与他人、体制和传统的关系。自我提升反映了人们加强他们自身个人兴趣的程度。

环保意识。意识是感觉、感情、动机等精神因素的总和,是个体对自己状况和活动的认识,人借助自我意识来分析思想和行动,并对思想和行为进行自我调节、监督和控制。因此意识直接影响行为。大数学者认为环保意识就是指公众对环境问题的主观认识以及行为倾向。

绿色购买行为。综合一些学者的观点,绿色购买行为应该是消费者在购买过程中考虑到产品的环保属性,即指对绿色产品的购买行为(黎建新,2006)。

研究模型与假设

根据已有的研究,本文提出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理论模型(见图1)。

价值观与意识。人的价值观是在家庭和社会共同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因此,有不同价值观的人会产生不同的意识。因此,提出假设H1:价值观对环保意识有正向影响。

价值观与绿色购买行为。目前,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绿色消费已经得到全社会关注。个人价值观影响着人的行为,提出假设H2:价值观对绿色购买行为有正向影响。

意识与绿色购买行为。环保意识与环保行为是紧密相连的,前者是后者的基础。意识作为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的内在因素,必然会对其构成影响。因此,提出假设H3:意识对绿色购买行为有正向影响。

研究方法

(一)样本收集

本文以江苏省消费者为对象,共发问卷300份,有效回收率90%。其中,男性125人,女性145人,分别占样本总数的46.3%、53.7%;18岁以下7人,18-44岁183人,44-59岁59人,60岁以上21人,分别占样本总数的2.6%、67.8%、21.8%、7.8%;家庭人均月收入800元以下:16人,800-1499:29人,1500-2999:7人,3000-5000:83人,5000元以上45人,分别占样本总数的5.9%、10.7%、35.9%、30.7%、16.7%;大专及以下97人,本科96人,研究生76人,分别占样本总数的36.3%、35.6%、28.1%;学生86人,老师40人,企业职员83人,公务员26人,其他33人,分别占样本总数的31.8%、14.9%、30.7%、9.6%、13%。

(二)变量设定与测度

价值观主要涉及自我超越、保守型和自我提升3个指标,环保意识4个题项,绿色购买行为包括4个题项。各观测变量运用李克特的5级量表测度。

(三)主要分析方法

运用SpSS分析价值观与环保意识关系、价值观与绿色购买行为关系、环保意识与绿色购买行为关系。通过考察回归系数、回归方程系数等,分析变量间的关系和作用。

实证分析

(一)因子分析与信度检验

研究表明α系数检验标准为:0.6-0.65(最好不要),0.65-0.7(最小接受值),0.70-0.80(相当好),0.8-0.9(非常好)(DevellisRF,1991)。本文研究发现价值观、环保意识和绿色购买行为的α分别为0.79、0.822和0.8。总体α达到0.881,系数均超过0.7,表明量表有良好的信度。探索性因子表明累积解释达到64%,各指标项旋转因子载荷均超过0.6,且Kmo为0.849,p

(二)均值、标准与pearson相关系数分析

为考察价值观、环保意识和绿色购买行为的关系,对各主要变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价值观与环保意识、价值观与绿色购买行为、环保意识与绿色购买行为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424、0.401、0.542,这表明价值观、环保意识和绿色购买行为三项两两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由结果可以看出,除对电池担忧、会为绿色产品支付更多、会由于生态原因转买其他产品和自我提升价值观以外,价值观、环保意识和绿色购买行为各因素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性。且各指标标准差数据不大,指标间差别也较小,这表明调查数据内部收敛性很好。pearson相关系数中,大多没超过0.6可知,本量表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不存在严重的共线性,适合进行回归分析。

(三)回归分析与假设验证

本文以价值观为自变量,环保意识、绿色购买行为为因变量;以环保意识为自变量,绿色购买行为为因变量运用回归分析法来检验理论假设。

1.价值观对环保意识影响的回归分析与结果。表1回归结果①表明,对电池污染担忧受三种价值观的影响都比较大。②表明,三种价值观都对会去买可循环利用的商品有影响,但自我提升的影响较自我超越与保守型的影响小。③表明,两种相同的产品,会选择危害较小的产品受自我超越和保守型的影响较大,自我提升对其没有影响。④表明,会避免购买对环境有害的产品受三种价值观的影响,但保守型价值观较其他两种价值观的影响要小一些。四项的F值均达到极显著程度(p

2.价值观对绿色购买行为影响的回归分析与结果。由表2结果⑤可知,三种价值观均对以后会买绿色产品有较大影响。⑥表明,三种价值观均对会推荐他们购买绿色产品有影响,但自我提升相对较小。⑦表明,消费者会为绿色产品付出额外的努力受自我超越和保守型价值观的影响,自我提升价值观对其没有影响。⑧表明,消费者由于环境原因购买其他产品受自我超越和保守型价值观的影响,但不受自我提升价值观的影响。四项的F值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

3.环保意识对绿色购买行为影响的回归分析与结果。由表3可知,环保意识各变量对绿色购买行为各变量均有较大的影响,而且F值达到极显著水平(p

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以上实证研究,可得出以下结论:

价值观对环保意识有显著正向影响,提升个人的价值观能有效的加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价值观对消费者的绿色购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提升个人价值观,可以促进消费者的绿色购买行为;环保意识对消费者的绿色购买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加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可以促进消费者的绿色购买行为。

消费是导致环境污染的源头,所以绿色购买行为对促进环保事业发展有重要意义,对绿色购买行为的研究也就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点。结果表明,影响消费者最大的节目是新闻,其次是公益广告和披露性节目。根据以上分析,提出以下建议:

政府在政策方面,可以增加环保性公益广告的投入,以此来加强消费者环保意识,继而达到促进绿色购买行为的目的;环保部门加大对企业环保行为的透明度,公正地公布各个企业的环保行为,在新闻和披露性节目中增加对污染企业的报道,让消费者清楚了解各企业产品的污染情况,为他们的购买行为提供参考;媒体对环境情况报道,使消费者了解现在的环境情况,提高其环境危机感,以此来加强他们的环保意识;价值观和环保意识都是长期形成的,所以要重视孩子的教育,从小对他们的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使他们从小就树立一种科学的消费价值观。

参考文献:

1.王国猛,黎建新,廖水香.个人价值观、环境态度与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关系的实证研究[J].软科学,2010,24(4)

2.王国猛,黎建新,廖水香等.环境价值观与消费者绿色购买行为—环境态度的中介作用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31(4)

3.t.Ramayah,JasonwaiChowLee,osmanmohamad.Greenproductpurchaseintention:Someinsightsfromadevelopingcountry[J].Resources,ConservationandRecycling,2010(54)

4.黎建新.绿色购买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启示[J].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4)

绿色环保分析篇5

关键词:可持续性绿色校园环保主题基金资金循环五大发展

一、引言

绿色校园在我国首次被提出是在1996年的《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中,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的发展,绿色校园的建设发展也面临着新要求和新挑战,逐渐从生态环境建设向思想文化建设、学科建设、基础设施及物质建设扩展。特别是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这一概念不仅包括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还包括坚持可持续发展及坚持文明发展。而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绿色校园的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中,正是党和国家在时代背景下对绿色校园发展的新要求。然而,如何在绿色校园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中体现和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当今高校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与此同时,党的十七大提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任务,绿色转型成为我国经济的一大重点问题。在投资领域,绿色投资成为社会关注的一大焦点,环保主题基金正是在此背景下逐渐兴起的,近些年来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具体来说,环保主题基金作为绿色投资在公募基金市场上的主力军,其投资原则和投资策略无不体现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于环保产业发展将起到重要的助力作用。

鉴于环保主题基金可持续发展的投资理念,本文认为绿色校园建设作为环保公用事业的一部分,理应纳入到环保主题基金的投资范围中来。因此,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引入环保主题基金参与绿色校园建设,将环保主题基金作为绿色校园建设的一大资金来源,从而构建循环资金利用体系,为可持续发展理念贯彻到绿色校园物质建设和文化建设中助力。

本文从绿色校园资金的来源和用途两个方面提出如何对绿色校园建设资金进行管理以使其良好地服务于绿色校园建设。本文对现有环保主题基金持有的重仓股所属行业进行总结分析,揭示其投资现状并非以环保行业为主,故为其指出绿色校园建设这一新方向,并通过校方的资金管理投资于绿色创业项目以实现资金的可持续循环利用,为校园建设创造持续、稳定的资金来源,从而进行可持续性绿色校园建设,为我国高校校园建设开拓新思路,推动社会可持续性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实现。

二、文献综述

在国内绿色校园文化建设基础理念研究方面,陈骏(2012)从建设绿色校园的意义出发,指出建设绿色校园对环境、学生社会责任感、绿色科研及地方经济发展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施建军(2010)指出绿色大学是基于打造绿色校园体系并建立低碳能源支持系统,提出从践行低碳校园到建设绿色大学的理念。蔚东英和王民(2010)通过对以日本、马来西亚和韩国为代表的亚洲国家绿色大学的建设与实施的总结得到建设绿色大学的启示。另外马秀峰和李彤彤(2010)从网络文化入手指出了高校绿色校园网络文化的建设模式。熊校良(2012)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出发,指出构建绿色校园文化的必要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绿色校园建设的方法。

在国外对绿色校园建设的研究方面,Figueredo和tsarenko(2013)提出学生的环保意识是他们是否参加校园可持续发展建设的重要前提。emanuel和adams(2011)与adomssent等(2007)针对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关心了解程度做出研究。owens和Hitchcock(2006)通过学生团队在校园中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案例分析进行研究。pacheco和Bastante(2016)从消费角度指出决策者应增强绿色法规,促进可持续消费。oxaract等(2013)以可持续发展教育为出发点对校园可持续课程做出研究。

另外,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对环保相关主题的公募基金进行研究。在对国际绿色基金发展进行研究方面,蒋华雄、谢双玉(2012)深入分析了绿色投资基金在各国的发展状况、投资策略,认为我国绿色投资基金发展缓慢,提出应积极推动其发展。针对为应对气候变化建立的全球绿色气候基金的研究,崔连标等(2014)从在发展中国家间进行资金分配的角度,提出了基于碳减排贡献原则的分配方案;崔连标等(2015)还从历史责任、支付能力角度出发对全球绿色气候基金(GCF)融资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融资责任分摊体系。在绿色投资方面,陈志国等(2014)从养老金制度视角经实证分析提出我国新能源指数投资无法满足养老金基金投资风险收益的需求,提出养老金基金应增加绿色投资。蓝虹、任子平(2015)具体论述了ppp环保产业基金的管理模式,指出其融资工具需要进行拓展和创新。

目前,国内外学者不论是在探讨绿色校园与可持续发展关系方面,还是在探索环保主题基金投资方面,都已初步取得不错的研究成果,提出了许多值得深思的观点,为推动我国校园建设工作和环保主题基金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鲜有学者将环保主题基金与绿色校园可持续建设联系起来进行专门探讨。本文在已有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将绿色基金引入到绿色校园循环资金利用体系中,丰富已有的绿色校园研究。

三、绿色校园资金循环研究

如右上图所示,本文通过总结绿色校园建设资金的资金来源及资金用途,指出一条扩展绿色环保基金投资到绿色校园建设的新思路――通过校友捐赠、社会捐赠、政府拨款,尤其是公募基金筹集到的资金,投入到校园宣传平台建设、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绿色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校园绿色产业创新中来,同时将这些用途产生的资金进一步作为公募基金的资金回报,促使公募基金持续、长久地对绿色校园建设进行投资,构成一条完整的资金循环链。此方式既有利于环保基金发展,又能使绿色校园建设在物质上实现绿色可持续,从而对绿色校园建设进程起到推动作用。

(一)绿色校园资金来源分析。一般来说,绿色校园的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三个途径:校友捐赠、社会捐赠以及政府拨款。首先,对于校友捐赠和社会捐赠,捐赠性资金是绿色校园建设资金的来源之一,校友捐赠是学校社会捐赠的主体,是校友对母校提供的有关物质、智力、精神方面的捐赠。然而,这类捐赠性资金大多资金规模较小,所占比例较少,且来源不稳定,大多为一次性捐赠,没有规律性、周期性。因此,校友捐赠和社会捐赠无法作为绿色校园建设资金的主要来源。其次,对于政府拨款,绿色校园建设资金有相当一部分来源于政府拨款,政府拨款资金规模较大,在绿色校园建设资金来源中是主力军。但是,政府拨款资金的使用条件十分严苛,限定条款繁杂,资金使用灵活性较低,且多为定向使用资金。因此,政府拨款作为绿色校园建设资金来源也有其局限性。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校友捐赠、社会捐赠和政府拨款作为绿色校园建设资金来源受制颇多,而与之相反的是,环保主题基金不论是从金额规模上还是要求限制上,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势。因此,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将环保主题基金引入到绿色校园建设的资金来源框架中,以推动绿色校园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环保主题基金基本分析。本文从近四千种基金中筛选出以下13种环保主题相关基金,它们都符合绿色校园的内涵宗旨,并且能体现出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发展的含义,如表1所示。

这些已上市的环保主题基金都有其独有的投资原则。首先,环保主题基金以推动绿色环保产业发展为投资理念,它们认为投资于绿色科技产业或公司在获得良好回报的同时,亦能维护或改善地球生态环境,推动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并且,在投资决策中,这些基金除了关注那些绿色科技产业或公司,还关注在其他产业中积极履行环境责任、致力于向绿色产业转型、或在绿色相关产业发展过程中做出相关贡献的公司,试图在有效控制投资组合风险的前提下获取超越业绩比较基准的稳健收益。此外,政策导向带来了结构性投资机遇。国家高度重视构建和谐社会,并具体落实到以下三个方面:在发展中实现社会和谐、通过宏观调控确保经济和谐、推进节能减排谋求自然和谐。无疑,积极跟进这一时代主题带来的投资机会,可以有效回避政策风险,获取稳健收益。

然而,通过总结2016年第二季度这些环保主题基金所持有的重仓股数据(取前五),本文得出了与其声称的投资理念不一样的结论,这些绿色基金并非全都遵循上述投资原则――投资于绿色环保产业,而是分出大量的资金投资于非绿色环保产业。经总结,13只环保相关基金中只有5只基金的重仓股涉及环保行业,具体如表2所示。

从表2可以看出,在重仓股涉及环保行业的5只基金里,对于环保行业持股最多的是汇添富环保行业,占到净值的比例为25.54%;持股最少的是兴全绿色投资,只有3.78%,总体来说,这一持股比例偏低。并且,这些基金投资所涉及的环保行业大都集中在环保工程业、新能源行业以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其余行业涉足甚少。由此本文得出两个结论:第一,这些基金的重仓股尽管对环保行业有所涉及,但对环保行业的持股占净值比例偏低;第二,这些基金涉及环保行业的范围较窄,所投资的具体环保行业具有较大的局限性。

至于其余8只绿色基金,所投资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医药制造业、酿酒食品业、化工制造业、电力行业、计算机信息技术行业以及交运制造业,与环保基本无关。譬如,对于中海环保新能源主题(398051),其持有的前五大重仓股分别是华海药业、华兰生物、泸州老窖、五粮液以及老板电器,它们分属医药制造业、生物制药业、酿酒食品业、酿酒食品业以及厨用电器制造业,不难看出,这些公司大都属于普通的非绿色环保产业,与其投资原则大相径庭;再有富国低碳环保(100056),其所持有的重仓股有网宿科技、索菲亚、跨境通、华海药业、信维通信,分别属于通信服务业、家具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药品制造业以及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些公司并不属于环保产业,因此这些环保主题基金违背了其绿色低碳的投资理念,类似于这两只违背绿色环保投资原则的基金还有:财通可持续(000017)、汇丰晋信低碳先锋(540008)、银华和谐主题(180018)、汇添富社会责任(470028)、兴全社会责任(340007)、建信社会责任(530019)。这些违背绿色投资理念的基金占到笔者所收集的绿色基金的75%以上,由此本文得出结论:社会上许多环保主题基金并没有按照其绿色环保的投资理念进行投资。

本文认为,这种现象亟待改善。作为上市的环保主题公募基金,理应将大部分资金投放到能改善生态环境的、绿色环保的产业中来,譬如本文提到的绿色校园建设。一方面,这符合环保主题基金绿色环保的投资理念和投资原则。绿色校园建设能推动绿色低碳理念在校园和社会上传播,推动产生低碳环保的校园和社会文化氛围,从而改善校园、社会的生态环境和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推动整个社会可持续发展,而这也与上市环保主题基金的投资原则和投资理念不谋而合。另一方面,符合“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政策导向对于基金投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以来,国家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在经济社引起的结构性变革无疑是基金投资的重要机遇,作为上市的环保主题基金,更要好好把握住这些投资机遇,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积极投资绿色环保产业,获取稳健的投资收益。此外,投资绿色校园建设还能获得良好的回报。通过环保主题基金筹集的资金将用于培养高素质型人才队伍以及校园绿色产业创新创业,而校园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在未来将给这些绿色基金带来不错的投资回报。

(三)绿色校园资金用途。绿色校园建设资金主要用于四个方面:校园宣传平台建设、绿色校园文化建设、绿色校园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校园绿色产业创新创业。

首先,关于校园宣传平台建设,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一方面,设立专门的绿色校园建设行政组织,负责在校内进行环保宣传,同时鼓励学生成立相关的绿色校园研究社团,让学生自发自觉地参与到绿色校园建设中来;另一方面,利用信息网络和新媒体技术,积极开拓绿色校园网络平台,与其他高校共享绿色校园建设成果,并随时进行交流学习。

[9]owensKa,Halfacre-Hitchcocka.asGreenaswethink?theCaseoftheCollegeofCharlestonGreenBuildinginitiative[J].internationalJournalofSustainabilityinHighereducation,2006,7(7):114-128.

[10]pacheco-BlancoB,Bastante-CecamJ.GreenpublicprocurementasaninitiativeforSustainableConsumption.anexploratoryStudyofSpanishpublicUniversities[J].JournalofCleanerproduction,2016,(133):648-656.

[11]oxararta,monroemC,BiedenwegK.theimportanceofteachingethicsofSustainability[J].internationalJournalofSustainabilityinHighereducation,2013,14(1):6-14.

[12]Y华雄,谢双玉.国外绿色投资基金的发展现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兰州商学院学报,2012,126(05):95-101.

[13]崔连标,朱磊,范英.基于碳减排贡献原则的绿色气候基金分配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161(01):28-34.

[14]崔连标,宋马林,朱磊,范英.全球绿色气候基金融资责任分摊机制研究――一种兼顾责任与能力的视角[J].财经研究,2015,400(03):65-76.

[15]陈志国,杨甜婕,张弛.养老基金绿色投资组合分析与投资策略[J].保险研究,2014,314(06):117-127.

绿色环保分析篇6

[关键词]绿色贸易壁垒形成机制企业应对策略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曾经被世界各国作为保护本国市场有效手段之一的关税贸易壁垒的作用越来越弱,各国根据贸易一体化趋势开始建立一种更为有力的市场保护武器--绿色贸易壁垒。绿色贸易壁垒是以环境保护为名的新兴的非关税壁垒,它是指在国际贸易领域,发达国家以保护有限资源、环境和人民健康为名,凭借其科技优势,通过立法或制定严格的强制技术标准与法规,对国外商品进入限制的技术性贸易壁垒。

一、绿色贸易壁垒的形成机制分析

作为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一个重要内容,绿色贸易壁垒的使用也是一个典型的科学问题,它对保证产品质量、保护人类健康和动植物安全及健康是非常必要的。但绿色壁垒同时也是资源配置的问题,因此要服从经济学分析。

1.绿色贸易壁垒产生的主客观原因分析。(1)技术差距理论可以解释绿色贸易壁垒存在的客观原因。各国由于环保及产品生产技术发展水平的不同,技术发达的国家会领先于其他国家开发出一种新的产品或新的生产工艺,由此产生国际间的技术差距。随着技术的转移,贸易流的走向也发生变化,技术领先的国家会由原来的出口国变为进口国。现实中,发达国家往往是技术领先的国家,发展中国家则是技术相对落后的国家。发达国家不可能轻易地放弃它在产品或工艺上的优势地位,会尽可能地采取反仿制措施减缓技术的外移。同时发达国家会在原有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继续研发出新的标准和功能以阻碍相类似产品的进口。所以从长期角度看,只有缩小国家间的技术差距,绿色贸易壁垒才可能减少。(2)需求层次理论可以解释绿色贸易壁垒存在的主观原因。需求层次理论则从主观方面揭示了人们对绿色贸易壁垒的要求。各国制定的环境标准、法规都是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安全和利益的,即使是专门针对某个国家的绿色壁垒,也都是打着保护消费者利益的旗号。这主要是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选择性加强,对技术要求提高,对安全、卫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增强,人民对相应商品制定相关标准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并日趋严格。正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所说明的,人们对商品的需求首先是对效用的满足,之后才是对商品的款式、卫生和环保等方面的要求。发展中国家人均收入水平低,不少国家还为摆脱贫困的恶性循环,对商品的需求还依然停留在基本需求的满足上,因此对绿色贸易壁垒的主观要求与发达国家有相当的差距。

2.绿色贸易壁垒形成的博弈分析。从理论上讲,完全的自由贸易只是经济学家的一种美好的愿望而已,绿色贸易壁垒是基于现实经济情况下的次优选择。我们可以利用经济学的博弈论来分析贸易国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在动机。

假定一:甲国和乙国,分别生产自己比较优势的产品,并从对方进口比较劣势产品。

假定二:进口方只能通过绿色壁垒的设置阻止产品的进入。

假定三:甲国和乙国采用绿色壁垒的概率都是50%(双方设置概率相互独立)。

此时,我们用一个博弈模型来对绿色壁垒的设置加以分析(见表):

注:矩阵中第一个数字表示甲国的收益X,第二个数字代表乙国的收益Y。

此处的收益只考虑是否征收绿色壁垒带来的收益。

对于甲国:不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时,maXp0X1+p2X2=-1×0.5+0×0.5=-0.5

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时,maXp1X1+p2X2=-1×0.5+1×0.5=0

对于乙国:不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时,maXp1Y1+p2Y2=-1×0.5+0×0.5=-0.5

设置绿色贸易壁垒时,maXp1Y1+p2Y2=-1×0.5+1×0.5=0

根据理性的经济人假设,双方都会剔出严格劣势战略,博弈的唯一均衡是双方都设置了绿色贸易壁垒。虽然都不设绿色贸易壁垒可以提高双方共同的福利,但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以及信息的不对称等原因,各个国家最终都有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内在动机和意愿。也就是说,在设置绿色贸易壁垒的技术条件具备,行为被默许、承认的情况下,每一理性的主体都有动机去设置绿色贸易壁垒。

二、绿色贸易壁垒对出口贸易的动态抑制效应分析

绿色贸易壁垒的本质特征是通过绿色生态、环境技术标准和法规,限制产品的进入,保护本国市场,从而达到扭曲分配国际贸易利益的目的。绿色贸易壁垒和其他非关税壁垒的主要区别还在于它会随着技术进步而不断调整和升级。因此,绿色贸易壁垒对出口贸易的影响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从动机角度考虑,绿色贸易壁垒只是代表了进口国对于出口国的暂时性的“技术或标准”领先。进口国与出口国间设置与突破绿色贸易壁垒的较量,可以看作是国际贸易利益再分配的动态博弈过程。首先,若出口国不提高产品的绿色技术或标准,则进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便出现了对进口产品数量的抑制。当出口国依据进口国的绿色技术标准和法规改进产品的质量、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后,适应了进口国的绿色贸易壁垒,产品的出口量自然会增加。但随之进口国又会提高其国内绿色技术标准,或者重新设立新的技术标准,于是对进口产品再一次实现了数量抑制。如此循环,随着技术创新的不断深入,新的技术标准、法规不断涌现,新的一轮抑制效应不断延续。如图1所示,纵轴代表进口国的绿色技术标准,横轴代表出口国某种商品X的出口量,当绿色技术标准为t0时,只有达到或优于该项标准的商品X方可进入进口国,对应的商品X的出口量为Q0;当进口国逐步把绿色技术标准提高到t1时,商品X的出口量随之减少至Q1。在图2中,出口国提高了绿色技术标准,面对进口国的技术标准t0和t1,商品X的出口量分别增加至Q0‘和Q1’,较图1中的Q0和Q1明显地提高了许多,表明有更多的商品X能顺利进入进口国市场。图2则表明进口国又设置了更高的绿色技术标准,使得出口国的商品X的数量Q0”和Q1”较图2中的出口量有所减少,但比图1的出口量有所增加。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发展中国家要想成功突破发达国家的绿色贸易壁垒,关键在于提高自身的技术水平,进而提升产品的技术优势。

三、我国企业应对绿色贸易壁垒的策略分析

我国企业大多数出口产品几乎都遭遇到目标市场绿色贸易壁垒的限制,其中农业、纺织服装和机电行业是遭受绿色壁垒最严重的行业,遭受的损失占到了中国全部出口贸易损失的50%以上。面对国际贸易领域不断出现和增多的绿色贸易壁垒,中国相关出口企业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建立我们的绿色贸易壁垒防线,巩固和提高我国在国际贸易市场上的地位。

1.全面树立产品的绿色形象。企业的绿色产品要树立良好的形象,既要靠技术,靠管理,还要靠产地绿色形象。尤其是农副土特产品的加工企业和传统工业产品生产企业,依靠建立绿色产业基地,树立自己的国际形象。例如,中国作为最大的陶瓷制品国,曾享誉全球。但随着发达国家检验技术的提高,发现我国的陶瓷制品含铅量超标,立即引起销售困难。如果我们相关企业联手合作,突破这一技术难关,重新树立陶瓷大国的形象,就可以带动企业的发展。因此相关企业必须挑选好的原料供应基地,树立绿色产品形象,让世界知道,我们的陶瓷决对是上乘绿色产品。类似地,我们也可以建立起“绿色花生基地”、“绿色茶叶基地”、“绿色果品基地”等。

2.积极开发绿色产品。企业要开发绿色产品应抓好两个环节:一是进行绿色设计,在生产过程中节约和有效地使用自然资源,避免或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其二是绿色制造,又称“清洁生产”。2000年2月,在美国纽约举行的化工产品展览会上,由我国年南阳众邦环保涂料公司研制生产的一种新型绿色环保涂料获得了美国市场1100多万美元的订单。其主要原因在于,这是一种不同于传统产品的溶剂涂料,能直接溶解于水,无毒、无刺鼻气味,并能经受600℃以上的高温,其有机物含量为零。1987年海尔集团开始生产无氟、超节能冰箱,1995年海尔集团作为亚洲惟一一家企业被邀请参加在奥地利举行的蒙特利尔协定书缔约国第七次会议。奥地利联邦环境部门认为,海尔在降低能耗和保护臭氧层的技术上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被国外同行誉为“世界上多一个海尔,地球多一份安全”。这些做法都是值得其他企业学习和借鉴的。

3.高度重视产品的绿色包装。一是采用环保包装设计,就是要求在保证产品洁净、安全的前提下,采用节料少废包装,还应选择无毒性、可回收循环使用、能自然分解或易于分解处理的包装材料;二是包装材料还应尽可能单纯化,避免过度包装;获得“绿色标志”的产品在其包装上要印上或贴上明显的相应标记等。三是要及时了解国外绿色包装新技术、新方法和对包装的新的环保要求,加快我国新型包装材料的研制和应用。目前,我国已有克重降低、强度提高的瓦楞箱纸板,薄壁轻体的玻璃瓶,一膜多能的复合材料等成果。这些都是比较现实、便于推广使用的绿色包装产品。

4.制定适宜的绿色产品价格。调查表明,消费者愿意支付比一般产品高的价格购买绿色产品。因此,绿色产品价格应当高于同类其它产品的价格。企业在开发生产绿色产品过程中,增加的环保成本应计算入最终价格,这样做还可有效地避免进口国基于环境保护的倾销指控。而实际上,治理污染的成本在工业成本中只占很小一部分(大约1.5%左右)。所以实施绿色产品生产的企业往往会比经营同类型的一般产品的企业能获得更高的利润。

5.全面开展绿色营销。绿色营销企业通过自身的绿色形象,可以在新市场环境中增强产品的竞争力,引导公众的消费行为。企业在生产经营的全过程中,应制定明确的、适合自身特点的绿色营销策略,并据此制定企业的具体环保事务计划。一个企业的环保事务既是职能部门的工作,也是整个企业的职责所在。企业在制定和实施绿色营销战略时,应同企业的远景战略计划相结合,同树立和维护企业长期的良好形象及扩大出口业务相结合,应邀请企业各级组织和部门参与策略和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工作,这将有助于深化全体员工理解环保事务的复杂性和战略意义。

6.实施绿色会计制度。企业管理从时间上来讲是供、产、销诸环节,从空间上来讲是人、财、物各部门。企业除了要加强供、产、销的绿色控制与管理,加强对企业员工的绿色观念的灌输,引进绿色技术设备以增强企业绿色竞争力外,还必须重视实施绿色会计制度的重要性。所谓绿色会计制度,是指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特别是在成本控制中,不仅要对人工、资本、原料等进行成本核算,而且还必须计算资源和环境的占有和消耗成本,这样能恰当地估价自然环境资本和污染的环境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对环境做出精确的定量分析,揭示其经济价值,为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奠定正确的决策基础。

参考文献

[1]张文兵:绿色壁垒的国际政治经济学思考.外贸经济、国际贸易,2003

绿色环保分析篇7

关键词:零售业;绿色经营;三维分析

绿色经济的形成基于绿色产业的发展——绿色农业、绿色制造业、绿色服务业。绿色商业(包括零售业)是绿色经济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经济、技术的原因,发达国家更早一步地将环境保护与商业经营紧密结合在一起,认为绿色环保与商业经营同等重要。环境责任与商业模式的整合也成为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之一。近几年来,国际零售业的绿色浪潮更是一浪高过一浪。以“沃尔玛”为代表的跨国公司更是在东道国实施全面的绿色行动。“沃尔玛”正在从传统零售商逐步向绿色零售商提升;正在由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商向世界上最环保的企业发展。[1]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零售企业就开始了不同形式、不同内容、不同程度的绿色经营活动,主要表现在:一是积极经营绿色商品(如绿色食品、绿色用品已经进入许多超市与商场);二是积极建设绿色商店(如深圳拥有28000平方米的生态型购物中心——怡景中心城);三是积极开展绿色商业运动(如上海市2000年就展开了“绿色营销工程”活动)。随着零售绿色经营实践的发展,绿色经营成为业界和学者共同关注的话题,有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零售绿色经营的研究与探讨中,产生出一定的研究成果。

总体看,国内学者对商业领域绿色经营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20世纪90年代——2006年)。这一阶段是随着绿色经济、绿色营销在国内的兴起而逐渐介入与展开的。如1998年3月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就出版了罗国民等人著的《绿色营销——环境与市场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的刘凤军曾在教育部博士点基金的支持下系统研究了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的绿色营销。1998年9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申根荣编著的《绿色营销管理》。之后,一些学者开始从商业领域的特性出发进行营销与经营的研究与探讨。如曹静(2000)进行了“商业绿色营销市场分析”;吉福林(2002)做出“论商业企业的绿色经营”的思考;[2]张叶(2002)根据绿色经济标准的原则,把绿色经济运行细化为绿色生产、绿色流通、绿色企业与绿色消费,但只从生产角度解释了什么是绿色企业。熊凯(2004)明确提出了绿色商业的内涵,但仅从商品及销售配套设施、商流与物流、营销三个方面进行了解释。

第二阶段(2006年—)。2006年以来,国内学者对商业绿色经营(或绿色商业)的研究有了新的发展,体现在开始比较深入地进行有关问题的研究。如柴艳萍等(2006)从环境伦理和商业的角度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构建与自然相和谐生态商业的设想;上海商业经济学会朱成钢(2006)提出应该“建立与绿色消费相适应的商品流通业”。尤其是2006年底中国商业经济学会与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共同组织的“中国绿色商业发展战略”课题的研究,将更多学者的眼球迅速吸引到这一方面。随着“中国绿色商业发展战略”课题研究中延伸出的一系列全国范围的绿色商业发展研讨会的举行①,国内学者对绿色商业相关问题的关注与研究越来越多。

绿色经营是商业(包括零售业)面临的一个新的课题;发展绿色经营也是商业企业需要完成的重要任务与使命。虽然学者们已经从不同角度与层次探讨(这可以从发表的学术论文、出版的著作、研究课题等方面得到证实)了商业绿色经营(或绿色商业)有关的问题,但商业领域绿色经营依然是一个谈得少而不深入、系统研究不够的命题,研究成果还远远不能满足零售业实践发展的需要,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尤其是急需进一步清晰“绿色商业”、“零售绿色经营”等基本概念、含义的界定。

一、对零售绿色经营的界定

绿色经营(greenoperation)一般指企业适应社会经济可持持续发展的要求,把节约资源、保护和改善生态与环境、有益于消费者和公众身心健康的理念,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以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增长,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的有机统一。20世纪90年代初,为了解决环境污染、能源危机和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开始把环境作为经营的重要内容。具体来说,进行绿色经营的企业在处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关系时,以保证社会效益的前提下追求经济效益;在处理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时,以长远利益为重;在处理局部与全局利益的关系时,以全局利益为重。因此,绿色经营服从于全球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经营所提倡的是既要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发展构成危害,并为其发展创造优良条件为宗旨的经营活动,这也是企业的永续性经营活动。

对零售绿色经营的界定就是要在全球绿色经济发展的环境下,分别从零售企业的绿色经营理念、绿色经营方式以及对绿色商品的经营这三个方面进行细致地考察。本文认为,对零售商绿色经营的界定应该从三个维度进行:一是经营绿色商品,这绿色经营的基本特征与业务活动,也是考察零售商绿色经营的基本指标;二是以“绿色”方式从事经营活动,即以保护环境、保护消费者安全为核心进行营销与管理活动,包括售前环节绿色供应链的建立、对供应商提高环境效率的激励、对消费者的绿色消费教育,售中对绿色商品销售的促进、对环境负面影响较小的服务方式的采纳等等;三是以“绿色零售商”的身份从事经营活动,绿色零售商的核心是在根本上拥有绿色经营理念,并将绿色理念贯穿到企业的文化与一切业务活动中。

如果用一幢房子来形容零售绿色经营,三者的关系是:(1)经营绿色商品是“房顶”,它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也是显见的企业活动;(2)以绿色方式进行经营是“围墙”,它是房顶的支撑,因而也是非常重要的部分。如果没有按绿色方式从事经营活动,也很难做好绿色商品的经营;(3)绿色零售商则是“地基”,它是整幢房子的基础与根本。如果零售商不能从战略的、生态的角度塑造自己,就难以长久地做好绿色经营活动。

零售绿色经营的三个维度也是零售绿色经营发展的三个阶段。国外零售商绿色经营的发展与国内零售商绿色经营的实践都表明了这样的发展轨迹,即引进绿色商品探索绿色方式经营打造绿色零售企业。“沃尔玛”就是先从经营绿色商品入手,逐渐向绿色零售商转变的典型代表:2004年在美国一家山姆俱乐部销售用有机棉花制成的19万套瑜伽运动服;在达拉斯的一个超市经营着四百种有机食品;有机婴儿服、有机海鲜鱼类和有机蔬果等也都已经纳入了沃尔玛的视线;在与供应商的合作中,积极支持有机产品,并在供应商中推广对环境友善的生产程序等。2005年沃尔玛提出了在三年之内每年投资5亿美元开发“绿色建筑”,以减少商店能源使用量30个百分点,减少能源浪费25个百分点。按照公司的计划,2005年7月20日沃尔玛在德克萨斯州麦尼金市的达拉斯郊区,开设了一家基于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科技为理念的大型超市,超市的建筑设计采用了20多种以绿色特征为目标的措施;如沃尔玛(中国)也积极采取措施,以保持室内26度恒温、使用红外线空气幕、采用t5节能灯、分阶段除霜;等等。2005年底以来更是积极携手政府、媒体和社会组织进行了许多环保活动;积极捐赠环保项目,与社区共同开展可降解购物袋与旧电池回收、捡拾垃圾、植树等环保社区活动。而且将环保议题融入到业务中去,全面树立绿色企业形象。如2008年3月13日,在沃尔玛芜湖的购物广场举行了“绿色生活2008公益活动”。向顾客免费赠送了3000个绿色环保布袋。②

二、对零售绿色经营的三维分析

零售绿色经营的研究是应用型研究。对零售绿色经营的界定与研究,首先应该从零售绿色经营的实践出发,并紧密结合有关理论。本文认为,环境伦理学理论、产业生态学理论、战略营销理论可以从不同侧面解释零售绿色经营的三个维度,因而可以成为研究零售绿色经营的理论基础。

(一)环境伦理学分析

从环境伦理学分析,是要解释“树立怎样的经营理念”。伦理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是利益与道德的关系问题。它体现在经济利益与道德的关系;个人利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关系两个方面。[3]环境伦理学(environmentethics)关注的焦点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对于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发展需求扩张下的自然资源的稀缺性、以及自然资源禀赋和利用特点等引发的人与人之间或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矛盾与冲突问题。[4]日本一桥大学社会学系岩佐茂认为环境伦理学的建设不仅仅是提出与传统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工业化模式相反的理念,关键还在于企业道德、技术工作者道德、消费者道德、行政道德的建设。[5]

用伦理学理论分析零售经营,是环境伦理学在零售经营中的具体应用。零售经营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进行的。从环境伦理学角度看,零售经营中始终需要处理好两个关系:一是零售商与自然环境的关系,也即企业利益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二是零售商与社会环境的关系,也即企业利益与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因此,所谓零售绿色经营,从根本上说首先应该是绿色理念的建立以及在经营过程中的贯彻,包括:(1)注意环境保护。即在经营的过程中,将环境保护意识纳入实际操作过程中,如企业文化中要有一定的环保理念;企业的运营文件中要有“关注环保”的字样;各个层次的员工都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实行“不过度包装”。(2)注意消费者人身安全。即以适当的方式销售安全的商品。(3)注意经营活动中的人文关怀。即以消费者为本开展营销活动。在满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实现企业的合理利润,在兼顾节约资源的情况下满足消费者对绿色商品的消费需求。

(二)产业生态学分析

从产业生态学理论分析,是要解释“以怎样的方式经营”。产业生态学是研究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科学。它探讨产业系统与经济系统及其同自然系统之间的相互关系。产业生态学的关键问题包括:现代技术循环是如何运作的?它们有什么环境影响?人类文化系统中涉及资源的组成部分是如何运作的?它们有什么环境影响?技术-环境关系未来将如何演变?如何具体地界定和实现可持续性,它与负责人的环境表现有什么区别?[6]而产业生态学实践者界定的产业(industry)的外延非常广泛,包括了采掘业、制造业、农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能源生产和使用业、消费者和服务提供商对产品的使用以及废物处置等活动。[6]从产业生态学思考零售商的绿色经营问题,实际上涵盖了对上游的供应商、对零售商自身、对下游消费者所进行的不同的环保措施与行动。

(三)价值迁移理论分析

从价值迁移理论分析,是要解释“经营怎样的商品”。价值迁移(valuemigration)是战略营销中重要的理论。原意为“顾客从原有的已经过时的业务设计所提供的产品的购买转向能够为他们提供优异价值产品购买的过程”。[7]譬如顾客原来购买普通彩色电视机,而现在则转向购买液晶电视机。人们虽然对看电视节目的需求没有改变,但对电视节目载体的需求发生了变化,即液晶电视能带给人们更舒适、更美观的感受;譬如顾客以前购买传统食品,而现在则转向购买“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人们对食品本身的需求没有改变,但对食品的安全性有了新的要求。

价值迁移理论告诉我们:第一,顾客需求是动态变化着的。顾客所追求的“价值”是随着环境和条件的变化而不断改变的。因此,顾客的价值迁移是一种常态,其根本原因是产品利益与顾客需求之间的不协调。顾客价值迁移总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科技进步而进行的。经济发展导致人们收入增加,为顾客价值迁移产生了内在动力;而科技进步,又使得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为顾客价值迁移创造了实现的条件。第二,顾客价值迁移的过程其实也是消费升级的过程。在收入水平较低的情况下,顾客只能购买过时的业务设计所提供的商品。但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的提高,顾客产生了对优异价值(绿色环保)商品的需求,具体可以表现在:一是在原有商品(或服务)上增加对商品的新的要求,即要求商品达到一定的生产和销售条件标准,希望购买的商品不仅能满足物理上的需求,而且还能避免商品的消费带来的负面影响。随着绿色商品出现,人们的视线逐渐从普通商品专向同类绿色商品,绿色食品、绿色家电等绿色商品的畅销就是很好的证明;二是在原有商品(或服务)领域增加对新品种的需求,即希望购买和消费更利于健康、更利于环保的新产品;三是对新的消费领域的商品(或服务)的需求,即希望购买和消费更多新的符合健康和环保要求的商品与服务。[8]

三、结语

我国零售业绿色经营起步比较晚,实践中还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理论研究中也有需要不断深化的方面,例如对“沃尔玛”的绿色经营进行系统的案例分析;对地方零售业绿色经营的实践进行对比研究;尤其是建设基于环境伦理学、产业生态学、战略营销学基础上的、符合绿色经济发展要求的、结构完整的、对实践有明确指导作用的零售绿色经营教材。

注释:

①2006年中国商业经济学会确立了“中国绿色商业发展战略”课题;2006年11月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绿色商业发展论坛”;2006年12月13日在西单召开了商品流通论坛,20多位国内的流通专家就发展绿色商业进行了问题探讨;2007年5月在河南郑州举办了“第二届绿色商业发展论坛”;2007年5月在商务部流通产业促进中心举行了课题研究研讨会;等等。

②芜湖:“绿色生活2008公益活动”——责任消费、环保沃尔玛[eB/oL].[2008-03-13].wal-martchina.com/news/2008/20080335.htm.

参考文献

[1]赵亚平,李萍.从顾客价值迁移考察沃尔玛的绿色经营[J].生态经济,2007(9):140.

[2]吉福林.论商业企业的绿色经营[J].商业研究,2002(11):63-65.

[3]杨通进.对伦理学基本问题的认识不断深化[eB/oL].[2008-06-10].theory.people.com.cn/GB/40534/7358351.html.

[4]李真真,杜鹏,黄小茹.环境伦理的实践导向研究及其意义[eB/oL].[2008-06-04].cas.cn/html/Dir/2008/06/04/8770.htm.

[5][日]岩佐茂./philosophy.cass.cn/chuban/zxdt/dtgqml/02/020.4/dt020402.htm.

[6]t.eGraedel.B.R.allenby.产业生态学(第二版)[m].施涵,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19,21.

绿色环保分析篇8

摘要实证研究大学生绿色环保理念对创业意向的影响,调查面对北京市两所大学,在大样本的调查数据的基础上,分析目标群体绿色环保理念与创意意向的关系。研究表明,有绿色环保理念的学生有更高的可持续发展观,从而有较强的创业意识。并根据研究结论对高校的创业教育和社会支持方面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绿色环保理念创业意向实证研究

一、引言

在我国,环保已成为国家发展最薄弱的环节之一。资源与能源的过度消耗,生态环境污染的严重性等明显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在这个宏观背景之下,我国企业实行绿色管理也愈加重要。本研究以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本科生为调查对象,从学生个人基本情况、绿色环保理念、创业意向和社会环境四个方面对其进行分析,研究绿色环保理念与创业意向的关联。

大学生作为社会的后备力量,他们的意识必会影响将来整个社会的发展。由有环保意识的管理者所领导的企业也必定会重视企业的绿色文化,其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必然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各个方面,对企业、社会、生态都起到良好的推动作用。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问卷整体采用Likert五分量表的模式,问卷由受访者基本信息和调查正文组成。基本信息主要涉及年级、性别、所学专业等八个方面。问卷正文划分为绿色环保理念、创业意向、外部支持三大部分。

本研究依据的数据来自于对北京林业大学、中国农业大学本科学生问卷调查所得一手数据,发放问卷总计500份,其中北京林业大学350份,中国农业大学150份。问卷收回率达97%,有效问卷收回率达86.6%。由于本研究意在突出绿色环保理念的程度,所以未对学校的不同区别分析。

三、数据分析

3.1绿色环保理念

这一部分包含四个维度:受访者对于绿色理念在企业中地位的态度;绿色管理对企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企业、管理者与社会责任的关系;大学生对绿色理念的认识程度和环保意识付诸于行动的力度。综合分析,环保理念均分为4.02,可以看出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有较高的环保意识。

3.2创业意向

第二部分包含四个维度:是否有创业的冒险精神;对于盈利的态度;大学生对于创业所需要的技术与能力是否了解;创业是否符合受访者的价值观;受访者对于所在学校教育环境与创业的关系的认识。综合分析,均分为2.88。调查对象的创业意向并不高。对学生基本情况的不同进行比较,有以两个主要差异:男生的创业意向程度远高于女生;。理工科学生的创业意向最高,其次是经管类,最后是文科、农学类。

3.3外部支持

在问卷的第三部分中,调查了与创业相关的三个主要外部因素,分别是社会文化、银行政策和学校教育,这些在一定程度上也受国家政策的影响。本部分整体均分为3.42。

3.4绿色环保理念与创业意向

在调查的433人中,绿色环保理念得分平均为4.02,而创业意向平均得分为2.88,差异显著。总体来看,本研究的调查对象在绿色环保方面是比较突出的,有着强烈的环保意识,也较为清晰的了解绿色与企业的联系。而整体上创业意愿不足,对创业的了解也不够。下面分析各维度的影响关系:

(1)大学生对绿色理念的认识程度和环保意识付诸于行动的力度

这一部分中,受访者差异较明显,有环保行动并深入了解绿色理念的学生的分数远高于其他,但人数较少。而由于不了解的学生占了多数,导致中低分段较为突出。这一部分对于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

(2)绿色环保理念与创业价值观

由于绿色环保理念是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点,而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正是企业战略中的主要部分,因此将这两部分数据单独进行分析。

可以看出,随着创业价值观分数的增高,其中所包含的绿色环保理念的高分数段人数也在增加,尤其是3.5-4分段,较前一个区段有大幅度的人数升高。低档分数段人数在不断降低。

(3)基本信息分类比较分析

将男生的调查数据中绿色环保理念与创业意向分数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在创业意向上高分的人数和有较高的绿色环保理念的人数较为接近,男生普遍部分在3分以上,低分人数较少。且高分区段中,创业意向的人数与绿色环保理念的人数并没有固定的高低区分。

由于在专业方面,不同的专业会接触不同的本科教学内容,接受不同的知识,并且由于学生发展方向不同等,这些共同导致了大学生创业意向的差异。结果显示,在创业意向的分数段上,理工类和经管类较高,均有分数在3以上。在整体变化趋势方面,均呈现递增上涨。农学类的分段是在3分左右,在此处分数大幅增加后基本没有较明显的变化。文学类在所有区段上没有显著特点,分数较为平缓。

四、结论

根据调查数据整理分析显示,大学生个体的绿色环保理念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其创业意向。影响因素主要有几下几个方面:

4.1可持续发展价值观

“必须研究自然的、社会的、生态的、经济的以及利用自然资源过程中的基本关系,以确保全球的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理念作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是最为重要的价值观之一。由于可持续发展涉及到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必然能将绿色环保理念与企业的战略发展结合起来,也就是当今新兴的绿色管理。有强烈的绿色环保理念的学生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越发重视社会责任与环境责任,而创业是最大限度实现管理者效用的途径,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起到了很大程度的帮助作用,因此提高了这一部分的大学生创业比例。

4.2职业发展方向

这一部分是由大学生专业所体现的。根据前面的数据分析,理工类、经管类学生绿色环保理念对于创业意向的影响是较为明显的。这一部分学生绿色环保意识越强烈,创业意向分数增长趋势越明显。理工类学生创业比例最大,而经管类学生对于绿色管理有较多的了解,使得能将个体的绿色环保理念、可持续发展定位与企业发展相联系。

4.3性格因素影响

第一部分的数据显示,尽管大学生绿色环保意识十分强烈,但个体在环境保护方面做出贡献的程度没有与之相匹配。也就是说,将想法、意识付诸于实践的行动力并不高。将这一部分数据分类研究后发现,同样的情况发生在第三部分。“如果学校为自主创业的在校生提供弹性学制方案,我会尝试”一题的分数与体现受访者个人价值观与创业间关系的题分数有差异。这表明了学生的个体因素既会影响绿色环保理念的调查结果,也会影响对创业意向的分析。缺乏行动力的学生即使有较高的可持续发展认知,但对于其创业意向的实践也不会起到与之相符合的推动作用。另外在创业意向方面,有影响的还有和个人价值观及性格特点相关的冒险精神。创业行为会给大学生职业生涯带来极大的不确定性,如果个体是风险规避的,其选择创业作为职业生涯发展的可能性就低。

五、改进措施与建议

根据研究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希望可以使得更多的有绿色理念的学生能积极投入到创业中,将可持续发展与企业相结合,使企业与社会环境共同进步。

5.1高校提高重视程度

各高校必须提高重视程度,加强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帮助力度。具体包括以下几方面:

(1)创业教育应做到普及化和规范化

创业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改变现在本科生很少接触创业知识的现状。并且应开展正规的创业相关课程,减少创业讲座的比例,提高大学生在创业方面的知识水平,从而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

(2)与可持续发展相链接

将大学生突出的绿色环保理念表现出来,将其与创业相关联,使得创业教育不仅仅是提供创业的基本知识。这样可以通过提升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同时提升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选择自主创业的学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3)创业教育因材施教

不同性别、不同专业的本科生创业教育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男生创业倾向性大,应侧重于创业技能和创业素质的培养;不同专业应提供不同程度的创业教育;针对不同性格的学生应有与之相适合的创业教育规划等。

5.2社会支持

国家和社会应给予应有的帮助。针对绿色环保理念的重要意义,社会可以对在科技等领域为可持续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大学生创业企业给予更大力度的扶持,加强绿色技术领域的发展。国家可以针对大学生创业和生态建设两个共同的热点问题提出有帮助的政策,政府可以提出激励政策,如税收优惠、激励的奖项和奖励等。

参考文献:

[1]姜荣国.创业导论-创业意识与企业家精神.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2]王国红.创业与企业成长.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绿色环保分析篇9

一、綠色化学应用的概念

绿色化学是以绿色思想为基础,通过化学分析理论和研究原则,分析绿色化学研究的相关内容,明确绿色未来的发展趋势和方向。加强绿色化学产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配置良好的技术研发团队,不断提升绿色化学应用发展效果,尽可能的提升绿色化学的应用,改善化学技术的研发过程,提升绿色化学应用效果,完善资源的循环理论标准,提升污染物的排放和绿色处理,加强与国外技术的相互交流水平,向优秀的绿色化学研究技术方式学习,引进优秀的绿色化学研究技术方法,实现本国中绿色化学生产工业水平的快速提升。[2]

绿色化学是以化学反应、溶剂、催化剂等反应技术,通过绿色方式,提升新合成技术的研究效果。特别是催化过程。新化学研究中包含生物资源的转化、新反应条件的利用,无公害介质资源的研究等等。根据绿色化学产品的设计,逐步提高研制技术水平。

二、绿色化学的研究趋势对象

1.原材料的绿色化研究

绿色化工研究生产是降低产品中的毒性问题,改善安全环保效果,完善人类的安全生活环境,提升化工产品的无公害生产水平。

2.化学反应绿色化应用

化学绿色反应的管理需要服务绿色需求标准,根据经济原子性标准,即最大限度的提升废物的排放效果,改善周围环境水平,以良好的选择标准价值,提升选择规范性效果,实现在绿色化学选择上的立体规范性。[3]

3.生产产品的绿化发展

生产产品需要绿化发展模式,逐步提升人身基本安全建设,完善化工产品的安全水平。例如,采用降解剂、除垢剂、杀虫剂等,使用可以降解的塑料制品,绿色燃料、绿色涂料等。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水平,越来越多的存在污染性化工产品被取代,绿色产品受到现代绿色环保化工发展的需求。目前,化工生产中,常常使用具有腐蚀性的化学材料作为催化剂,催化效果较好,但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腐蚀性问题。而采用仿酶催化剂、水溶催化剂可以有效地达到催化的目标,减少催化后造成的各种腐蚀问题。

4.溶剂的绿化作用

溶剂的绿化发展是以有效分离为技术标准,通过介质作为分离,提高溶剂的有机合成效果。但在反应过程中会产生有机化合物,引发臭氧的形成,造成水资源污染环境的产生。需要对溶剂进行研究,加强绿化溶剂的研究分析。

5.化学绿化的设计

利用计算机应用完成化学绿化的辅助设计,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化学反应资料库标准,利用计算机化学反应组合方式,确定实际原材料使用方式和标准,搜寻产物的目标反应结果,利用计算机模拟分析化学绿色反应结果,确定适合的化学绿色反应效果。根据目标产品的基本原则,准确的分析产物实际的化合原料,确定预定的原料标准内容,对相关反应路线和实际环境效应进行准确的分析,从中选取最佳途径进行分析。

6.绿化技术的合成

根据实际绿色化学合成技术,准确的分析有毒害物质的有效使用效果。采取合理的非物质化学方式,利用多环境效应,逐步改善化学产品的实际选择效果,降低产品的整体能耗。按照实际常温水平,常压标准,分析电化学实际洁净中的各种优势,确定绿化技术合成效果。

三、绿化技术的新技术和新工艺方式

1.催化技术

催化技术是不断加强实际有效反应效果,大力加强化学反应的高效应用选择性,对实际的转化率水平进行合理的分析,逐步提升产品的整体质量,降低成本的同时消除产品的副作用,减少可能出现的各种污染,最大限度的完善各种资源的保护水平,实现对生态有效环境的保护作用,这是绿色化学整体研究的重要方向。

2.生物化学技术

生物化学技术利用现代生物科学技术应用,逐步提升高新技术水平,大力开展生物技术的食品、药品、能源、化工技术的整体应用效果。按照最大有效特征性水平进行综合生物资源的快速利用,实现生物化学的有效节能,改善清洁生产水平,实现化工技术的整体生物化工过程。生物化工过程中包含基因化工技术、细胞化工技术、酶化工技术和微生物加工技术。

3.超声化工技术的研究

超声化工是利用现有的化学试剂,准确的分析声学、化工学的相互融合效果。通过分析声学技术的变化原理,准确的分析实际有效提升整体反应的选择过程,增加化学整体反应速度,加强化学反应速率和生产率,实现能好的有效降低,实现整体废物的快速排放,改善化工绿色的多元化技术分析,实现化学超声技术的广泛性应用。

4.膜工程化工技术

膜工程化工是利用膜分离技术、膜催化技术,通过分离的方式,实现成本低的化工工程,工程能耗较低,效率较高,污染小,有良好的回收效果。膜催化反应往往是超出整体平衡的反应,可以有效地提升整体反应的选择效果,提升原材料的实际转化作用,节约了资源成本,降低了污染。磨技术的快速应用是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在化工产业、石油产业、环保产业、电子产业、医药技术产业等多种行业中进行发展和分析,提升高新化工绿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结语

绿色环保分析篇10

[关键词]绿色广告;绿色等级;漂绿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5024(2014)01—0085—06

一、绿色广告分析框架

(一)绿色广告的界定

绿色广告的专业术语在20世纪80年代末才正式出现在西方研究文献中,关于绿色广告的界定,学者们基本都是从广告信息内容特征上进行判断的。1992年,艾耶和本纳尔吉(iyerandBanerjee)首先提出了一条绿色广告的判断标准,即绿色广告本身是一种广告,并且还必须是强调星球保护、个人健康或者动物生命保护三个主题之一(或者全部)的广告。3年后,本纳尔吉、古拉斯和艾耶(Banerjee,Gulasandiyer,1995)又提出了一个扩展的绿色广告标准:(1)广告中明确或者暗示了产品或服务与环境的某种关系(如强调产品节能、可回收利用、低污染等等);(2)广告宣传了一种绿色的生活方式;(3)广告展示了企业的环保责任形象。只要满足上述三条之一的广告,都可以称为绿色广告。基尔伯恩(Kilbourne,1995)提出只要广告主题是以生态为中心或者以人类健康为中心的就可以判定为绿色广告。

结合西方学者关于绿色广告内涵的观点,本研究认为只要广告中包涵环保绿色议题或绿色主张的广告都可称为绿色广告。绿色广告内容可以是宣传产品或服务与环境的某种关系(如强调产品节能、可回收利用、低污染等),也可以是树立企业或组织的环保责任形象,还可以是倡导人们进行绿色消费、低碳生活理念等。

(二)绿色程度分析维度

对绿色广告进行程度分析,实质是对绿色广告概念研究的深化。一些学者认为绿色广告中“绿色”的程度是有“大小”或“深浅”之分的。其中,本纳尔吉、古拉斯和艾耶(1995)认为,根据环境信息在广告中被提及的程度,广告深度可分为浅绿、中绿、深绿三种。瓦格纳和汉森(e.R.wagner,e.n.Hansen,2002)用四组衡量指标则将广告的“绿色”划分为五个层次:深绿色,绿色,浅绿色,绿褐色以及褐色。这四组衡量指标分别是:重要的环境诉求、执行框架(看上去是“绿色”的)、产品生命周期、驱动力和着力点。

本研究综合以上程度划分,把绿色广告的绿色程度划分为单一绿色诉求、主要绿色诉求、次要绿色诉求三类。单一绿色诉求是指广告中单纯提到环境保护、人类健康和动物保护中任一绿色主题的,不涉及企业和产品其他信息。主要绿色诉求是指广告中以绿色主题诉求为主,可以有少量企业和产品的其他信息。次要绿色诉求是指广告中的绿色信息较少或处于次要地位或绿色主题不明晰,主要诉求企业和产品其他无绿色信息特征的广告。

(三)“漂绿”类型分析维度

绿色广告中“漂绿”现象是不容忽视的,判断绿色广告是否有明显“漂绿”特征,以及“漂绿”的类型很重要。1999年版的《牛津简明英语词典》对“漂绿”的解释是:企业或组织为了呈现具有环保责任感的公众形象而散播一些虚假的绿色信息。卡尔松、格鲁夫和康根(Carlson,GroveandKangun,1991)在业内首次进行绿色广告误导和虚假环保承诺研究,他们设计了一个三类型的分析框架,通过运用分类学方法对含有误导或欺骗性的环保承诺广告进行甄别与分类,这个三类型分析框架是:(1)绿色信息完全模糊不清;(2)遗漏了重要信息并不能说明其真实性和合理性;(3)广告信息明显错误或者撒谎。

第一次系统调查广告“漂绿”问题的是terraChoiceenvironmentalmarketing调研公司(2007),他们选取北美地区1018种消费品中的1753则环保诉求广告,这1018种产品广告中几乎每个产品都至少有虚假或误导嫌疑。调查归纳了6种广告漂绿类型:(1)偷换概念,这类广告一般都只宣传产品的某一个环保标志。(2)空口无凭,该类广告的环保诉求很难被验证,也没有可靠的第三方的认证说明。(3)语意模糊,此类问题往往体现在关键诉求定义含糊或者过于宽泛,从而导致消费者误导性购买。(4)枝节问题,此类广告虽然可能在内容上并不完全是虚假的,但由于过多地关注一些没有实际价值或者细枝末节的问题而分散了消费者的注意力,影响他们寻找真正的绿色产品。(5)撒小谎,此类广告的虚假环保诉求往往很容易被查出,因为他们大多误用了一些独立专家或机构的认证说明或者撒下一些并不高明的谎言。(6)两类小毛病,此类广告热衷于宣传“有机”、“绿色”等标识。

本研究根据卡尔松等人的三类型分析框架判断广告“漂绿”特征,采用terraChoiceenvironmentalmarket—ing调研公司归纳的“漂绿”类型对广告进行分类。

二、广告样本收集分析

(一)样本选择

入选本次研究样本的是江苏省三大报纸《现代快报》、《扬子晚报》和《新华日报》。选择依据:(1)媒体所属地区是江苏省;(2)发行量和影响力较大,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广告投放量大的报纸;(3)兼顾日报、晚报、都市报不同类别;(4)样本选择时间为2007年1月到2011年12月,且在江苏省能够搜集完整的报纸。根据中国广告协会报刊分会公布的“2009—2010中国报刊广告投放价值排行榜,入选都市报30强、晚报20强、省级日报10强的江苏省报纸分别是《现代快报》、《扬子晚报》和《新华日报》,最终这三份报纸入选为本次研究样本。

(二)分析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搜集的广告进行分析。统计的内容包括绿色广告总体情况(分布、广告主特征、广告类型及表现特征),不同企业绿色广告特征,绿色广告等级和绿色广告漂绿现状。编码项目主要包括广告是否为重复(重复为0,非重复为1),广告主性质(国内企业为l,合资企业为2,外资企业包括港台企业为3,政府机构及民间组织为4),广告类型(产品/品牌广告为1,企业形象广告为2,公益广告为3),绿色广告等级(单一绿色诉求为1,主要绿色诉求为2,次要绿色诉求为3),绿色广告主题(环境保护为1,动物保护为2,人类健康为3,其他为4),诉求重点(产品导向为1,形象导向为2,公益导向为3),产品生命周期(产品设计、原材料、工艺技术、包装、产品品质、运输、用户使用、回收处理,0或1编码,提到为1,未提到为0),诉求心理(理性、感性,0或1编码,提到为1,未提到为0),版面大小(整版为1,1/2版为2,1/3版为3,1/4版为4,l/8版为5,其他版面为6),图文比例(以图为主为1,以文为主为2,图文并茂为3),色调(绿色调为1,非绿色调为2),核心视觉元素限选2项(人物、产品、景物、动物、文字、其他,0或1编码,提到为1,未提到为0),漂绿类型(无明显漂绿特征、偷换概念、空口无凭、语意模糊、枝节问题、撒小谎、两类小毛病,0或1编码,提到为1,未提到为0)。

行业分类在《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02)的基础上,参照全球行业分类标准(GiCS)进行分类,本研究将行业分为22类(见下文图2)。根据预调查分析,发现汽车和家用电器行业的绿色广告数量较大,因此特将这两类单独列出。

调查执行前,本研究根据文献研究确定调查规则与内容,制作调查表。抽取《现代快报》一个月的广告,进行探测性调查,修正表格。调查时统一了判断标准,广告类型、广告主题、诉求重点、诉求心理、版面大小等描述性特征一致率达到了0.9以上,可靠性高。调查数据使用SpSS18版本进行统计分析。

三、江苏绿色广告总体情况

(一)总体样本情况

在三类报纸媒体中共搜集绿色广告5591则,其中非重复广告1595则。在5591则广告中,来自《现代快报》的1249则,来自《新华日报》的2938则,来自《扬子晚报》的1404则。但从表1中可以发现,来自《新华日报》的非重复广告仅为99则,重复率非常高,平均每则重复了29.7次;来自《现代快报》的非重复广告为585则,重复率为2.1次;而来自《扬子晚报》的非重复广告为911,则广告重复率仅为1.5次。从广告的媒体分布上,可以看出《新华日报》上的广告客户非常稳定,一则广告的时间较长,重复分布频次高,容易形成记忆效果,形成品牌积累效用。《现代快报》和《扬子晚报》上的广告重复的频次较小,应该多为追求短期效益的广告。

(二)绿色广告的时间分布

对全部的5591则广告样本分析结果显示(图1),2007年至2011年5年间绿色广告数量呈现先升后降的现象。2009年绿色广告总量达1440则,占25.8%,其中《新华日报》贡献823则,这也是广告总量在2009年凸显的原因。考虑到《新华日报》对重复广告的贡献率特别突出,本研究认为分析非重复广告数量的发展趋势更合理。非重复广告的数量基本呈现上升趋势,虽然2011年相比2010年有所下降,但并不突出。

从月份上看,1月、3月和4月的绿色广告较多,分别占10.2%、12.0%和10.5%;6月和9月分别占8.6%和8.9%;5月和8月最少,都是6.2%;2月、7月、10月、11月和12月基本上都是7.0%—7.8%之间。而以一周为周期的数量变化较大。星期五的绿色广告最多达到586则,占36%;星期一到星期四分别占10.3%、12.9%、19.7%、14.8%;星期六和星期日的广告最少,分别占2.4%和3.1%。

(三)绿色广告行业分布

对绿色广告所属行业分析发现(图2),在非重复的1595则广告中,汽车及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的广告最多,有838则,占52.5%;其次为家用电力器具及其他家用器具制造业,有177则,占11.1%;然后是批发零售业、食品、饮料制造业分别为129则和127则,占8.1%和8.0%;其他行业的绿色广告相对数量较少,可参考图2,不再赘述。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分布在食品、饮料制造业、家用电力器具及其他家用器具制造业和纺织、服装皮毛制造业三个行业的广告,如果不剔除重复广告,那么三个行业绿色广告总量分别是1564则(非重复广告127则)、854则(非重复广告177则)、843则(非重复广告13则),重复率特别高,反映了这些行业重复广告的频率较高。

(四)不同广告主绿色广告情况

在非重复的1595则广告中,国内企业的广告最多,有943则,占59.1%;中外合资企业量为482则,占30.2%;外商独资企业量为131则,占8.2%;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及一些事业单位的广告为39则,占2.4%。非重复广告数量在年度的分布上显示(图3),国内企业和合资企业的绿色广告趋势与总体趋势基本一致,外商独资企业和政府机构及民间组织的绿色广告数量变化不大。

(五)绿色广告类型

在非重复广告中,产品/品牌广告数量多达1473则,占总量的92.4%;企业形象广告为92则,占5.8%;公益广告为30则,占1.9%。在三类企业中(表2),国内企业、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产品/品牌广告所占的比例都比较大,而企业形象广告和公益广告所占比例都非常低。反观政府和民间组织所的广告,一半以上是公益广告。

四、绿色广告内容特征

(一)绿色广告等级分析

在非重复的1595则广告中,以绿色为单一诉求的有61则,占3.8%;主要诉求的有604则,占37.9%;次要诉求的有930则,占58.3%。可以看出所调查的三类报纸广告中,单一绿色诉求的广告非常少,而次要绿色诉求的广告占到一半以上,说明企业虽然有绿色诉求意识,但实践中进行单一绿色诉求的却很少。

在与广告主的性质交叉分析中发现(表3),单一绿色诉求的广告中,国内企业所占比例较大,占到一半以上,而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所占比例较少。但考虑到国内企业绿色广告量大,实质上其单一绿色诉求广告仅占其总量的3.3%。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单一诉求广告在其总量中所占比例也非常小。而政府机构及民间组织有近一半的绿色广告是单一绿色诉求广告。这说明企业的绿色广告,其绿色程度普遍偏低,而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的广告绿色程度较高。

从诉求主题上看,环境保护主题占绝大多数,其次是人类健康主题,以动物保护为主题的仅仅2则;其他主题不明,但广告中有绿色、天然、节能惠民等信息的有52则,占3.3%。

对产品生命周期分析发现,有1372则广告提到了其绿色所处的阶段,占广告总量的86.0%。在这些广告中,绿色处于用户使用阶段的最多有889则,占个案总量的64.8%;其次是产品设计阶段有501则,占个案总量的36.5%;提到原材料、工艺技术和产品品质的分别为168则、163则和140则,数量基本相当;提到回收处理仅有36则,占1.9%;提到包装和运输两个阶段的仅有3则。因为每则广告可能会提到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产品生命周期阶段,所以其个案百分比是138.6%,大于100%。对于个案中提到的绿色所处阶段,多为用户使用和产品设计阶段,可能与个案中汽车广告占绝大比例有关。

(二)诉求重点类型分析

诉求为产品导向的广告最多(表4),其次是形象导向型的广告,公益导向型的广告最少。考虑到广告主的性质,发现国内企业、合资企业和外资企业的广告诉求重点都以产品导向诉求为最多,而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的广告诉求重点以公益导向为最多。

以产品导向为诉求重点的广告中(表5),理性诉求广告占绝大部分,感性诉求广告非常少;以形象导向为诉求重点的广告中,理性诉求广告和感性诉求广告数量差别不大;以公益导向为诉求重点的广告中,理性诉求较少而感性诉求占大部分。可见,产品导向的广告多为理性诉求,形象导向的广告理性和感性诉求比例相当,而公益导向的广告多为感性诉求。

(三)绿色广告的表现特征

从版面看,使用1/2版的绿色广告最多,有707则,占44.3%;其次是使用1/4版的,有552则,占34.6%;1/8版的广告有122则,占7.6%;1/3版的广告有74则,占4.6%;整版的广告有43则,占2.7%;其他不规则版的广告有97则,占6.1%。

从图文比例看,以图为主的广告有1025则,占64.3%;以文为主的广告309则,占19.45;图文并茂的广告有261则,占16.4%。在整体色调上,使用绿色调的广告有206则,占12.9%;而使用非绿色调的广告有1389则,占87.1%。在非绿色调中使用蓝色、红色及黑白色调的广告较多,这可能与报纸这种媒介纸质和印刷质量有关。

从核心视觉元素看,有产品图片的广告最多,有1082则,占67.8%;其次是以文字为核心元素的有564则,占28.3%;以人物为核心元素的有240则,占12.0%;以景物为核心元素的有104则,占5.2%;以动物为核心元素的仅有4则。

五、广告的“漂绿”现象分析

(一)绿色证明使用情况

在非重复的1595则绿色广告中(表6),大部分广告没有绿色证明。在使用绿色证明的广告中,使用中国环境标志的最多,其次是欧洲排放标准证明,再次是绿色食品标志,其他所列的绿色证明使用更少。在没有列出的其他绿色证明中,进一步分析发现主要是节能惠民标志、名牌及各种获得的奖项(如节油冠军、节能贡献奖、经济型奖、低碳企业奖等)。

(二)广告“漂绿”类型分析

1595则广告中有“漂绿”嫌疑的1320则,占82.2%。也就是说,绝大部分广告有“漂绿”嫌疑。在6类“漂绿”现象中,偷换概念的有142则,占广告总量的8.9%;空口无凭的有274则,占17.2%;语意模糊的652则,占40.9%;枝节问题的43则,占2.7%;撒小谎的4则,占0.3%;两类小毛病的205则,占12.9%。鉴于汽车广告在样本中占有的比例较大,对汽车广告的“漂绿”类型进行进一步分析,发现汽车类的837则广告中有92.8%的存在“漂绿”现象。偷换概念的占14.0%,空口无凭的占9.3%,语意模糊的占59.4%,枝节问题的占2.7%,撒小谎的占0.2%,两类小毛病的占7.2%。

国内企业79.3%的广告存在“漂绿”现象,中外合资企业93.8%的广告存在“漂绿”现象,外商独资企业84.7%的广告存在“漂绿”现象,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仅有23.1%的广告存在“漂绿”现象。可以看出无论国内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存在严重的“漂绿”现象。

值得注意的是,三类报纸上的广告在“漂绿”现象上存在较大差异,《扬子晚报》上有90.9%的广告存在“漂绿”嫌疑,“漂绿”情况最严重;《现代快报》上有78.8%广告存在漂绿嫌疑;而《新华日报》仅有31.3%存在“漂绿”嫌疑。

(三)“漂绿”类型与绿色广告类型及诉求重点的交叉分析

在与绿色广告类型的交叉分析中(表7),发现产品广告中无明显“漂绿”特征的仅占14.2%。也就是说,绝大部分产品广告存在“漂绿”现象,而且以语意模糊最为严重;企业形象广告一半以上存在“漂绿”现象,其中两类小毛病的最多;公益广告中大部分没有“漂绿”嫌疑,其各种“漂绿”类型所占比例都较少。

在与绿色广告主题的交叉分析中(表8),发现以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广告中,“漂绿”类型中语意模糊的最多,其次是空口无凭的,枝节问题和撒小谎的较少;以人类健康为主题的广告中,“漂绿”类型中空口无凭最多,其次是语意模糊的,其他“漂绿”类型的都较少;以动物保护为主题的广告仅为两则,不作分析。

六、启示

根据调研分析,从利于绿色广告发展的角度,我们获得如下启示:

对企业而言,首先要认识绿色广告的本质,并不是广告中诉求绿色、天然、环保等信息,消费者就能信服。绿色广告来自绿色产品和企业本身的绿色行动,否则就是一种“漂绿”行为。然后,企业应致力于产品的绿色制造,以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为基础制定绿色战略,进行绿色营销、绿色广告传播。

对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而言,应加大绿色公益广告的宣传,营造一种绿色氛围,客观上影响企业的绿色意识,推动消费者树立绿色消费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