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十篇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十篇

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十篇

发布时间:2024-04-25 20:10:24

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篇1

一、仪器室由专人管理,实行管理人员负责制,无关人员,未经许可,不准进入仪器室。

二、仪器应及时请购(或领取)、验收、登帐。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仪器室、学校,二级账册相符和账册实物相符。

三、仪器按分类编号,定室、定橱、定位存放,有局规范、陈列美观、整齐清洁。做好防尘、防潮、防压、防挤、防变形、防热、防晒、防磁、防震等工作。

四、一切仪器的领用、外借、归还必须通过管理人员,必须办理登记手续,并检查仪器完好情况。教师领用必须提前填写《实验使用仪器通知单》,便于准备。使用完毕,应进行清理并及时归还、注销。外单位或个人借用一律须经学校分管领导批准后,方可办理借用手续。

五、仪器在使用过程中如有损坏,应及时查明并予登记。学生实验因违章操作造成不应有的损坏,除做检讨外,并酌情赔偿。外单位或个人借用如有损坏的照价赔偿。

六、仪器要经常维护,及时保养,同时做好防锈、防腐、防尘、防霉等工作,出现故障要及时修理,报损报废仪器要严格按审批手续办理。

七、仪管员应工作调动或他原因离开学校,必须办理移交手续,移交时由教务处、总务处派人监督,既要点清数量,也要检查质量。

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篇2

关键词:管理开放共享科研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G48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5)09(a)-0228-03

abstract:Chinesehighereducationhasobtainedrapiddevelopmentsincereformandopeningtotheworld.Highereducationenteredpopulareducation.Laboratoriesofuniversityareimportantplacesforscientificexperimentandinnovation,andareexperimentalbasetotrainhighqualitytalentoftechnology.Underthenewhistoricalmission,thecompetencyoftheuniversitylaboratoryischanging.themanagementmodeofthelaboratoriesinuniversities,especiallyinlocalcolleges,cannotmeetrequirementofeconomicalandsocialdevelopment.itwasilluminatedthatthecurrentsituationsofapplicationsofinstrumentsandmanagementmodeforresearchlaboratoriesinwesternlocalcolleges.thenecessitiesofopeningandsharingresearchlaboratorywerediscussed.problemsresultedfromtheopeningandsharingstylewerepointedout.Finally,severalproposalsaboutresearchlaboratorymanagementandconstructionunderthismodelwereputforward.

Keywords:management;opening;Sharing;ResearchLaboratories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获得快速发展,与此同时,高校教育也实现了跨越式发展。1999年,中国启动高校扩招,到2013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30%,已经进入大众教育的新阶段[1]。在党的领导下,中国教育不仅实现了量变,教育质量也稳步提高。1977年,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要能上去,发展科学技术,不抓教育不行”。高等院校正在成为科学研究的中坚力量,是推动科技进步的主力军,是孵育科技成果的重要阵地。高校实验室是进行科学试验和创新的重要场所,是培养主观能动性、创新性的重要场所,培养高素质科技人才的基地[2]。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在创新型社会的大环境下,高校实验室担负着为社会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创新型人才的使命。国家也非常重视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先后颁布了《国家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暂行办法》《高等学校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标准》《高等学校专业实验室评估标准(试行)》《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等文件,以促进实验室建设。投入实验室建设资金快速增长,实验室仪器设备数量大大增加,一些世界一流的先进设备也进驻实验室,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已经取得较好的发展。然而,东西部地区经济和教育发展不平衡,西部落后于东部地区,西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尤其是西部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水平相对落后,大多还是以传统分散封闭式管理为主。

在新的历史使命下,高校实验室的职能正在发生转变,传统实验室管理模式适应不了发展,其弊端越来越明显。

(1)规模小。西部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实验室依然在传统管理模式下运行,科研实验室一般以课程或学科为对象建设,由教研室或学科管理,是一种高度分散的管理模式[3]。学科或教研室人数少,实验室建设经费有限,一般只能够购置基本实验所需的小仪器,无力购买大型精密仪器。这种管理模式导致科研实验室数量多,但是,各个科研实验室小而全,设备重复购置现象严重。各科研实验室整理装备差,建设缓慢、落后,不能形成特色鲜明、装备齐全的大型综合型实验室[4]。在经济科技高速发展的浪潮下,这种建设管理模式阻碍教学科研发展,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2)封闭管理,严重阻碍了学科发展与学科间的交流。由学科或教研室管理的科研实验室是一种分散的、封闭的管理,阻碍平台的共享和交流。仪器设备、平台使用小圈子化、人情化严重,不仅学科之间不能很好的共享,甚至,学科、教研室内部由不同教师掌管的仪器设备往往也不方便借用。这种管理模式严重阻碍了学科发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没有一门学科是孤立,学科之间相互交流和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学科之间相互交叉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以生命科学为例,随着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诞生了动物细胞、植物细胞、动物生化、植物生化等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的交叉学科。生命科学专业的发展,还依赖于其他专业,比如:物理、医学、化学,随之也出现了生物物理、生化化学、生物医学等交叉学科。所以,传统管理模式不利于学术交流,阻碍交叉学科的发展。

(3)科研实验室管理与教学分离,挫伤本科生创新积极性。地方高校大多科研实验室与教学实验室独立运行,形成两条平行线似的发展。教学实验室按照课程设置,数量众多,规模小,仪器设备少、陈旧、过时,隶属于教务处管理。相对于教学实验室而言,科研实验室拥有的仪器设备比较先进,高端精密仪器比教学实验室多。高端仪器具有世界一流的先进性和前沿性,是学生发挥自主能动性、实现科研创新的重要物质条件。科研实验室是高校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科研人员和技术娴熟的蓝领技术人员的重要物质保障。然而,一般情况下,科研实验室基本不对本科生开放使用,或很有限地开放,只在做毕业论文时经导师同意进入科研实验室做实验。所以,科研实验室资源不对本科生开放,既浪费资源,也挫伤了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综上所述,西部地方高校分散管理的科研实验室运行模式已经远远落后于时展,建立开放共享科研实验室有着重要意义。

(1)优化资源配制,提高仪器使用率的需要。

地方高校各个学科或教研室用于购置设备资金有限,但是,可以集中力量将钱花在刀刃上,购置先进设备,建设一个先进的、装备一流的大型综合实验室,供各学科共享。建立开放共享科研实验室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避免重复建设。学科的科研教师人数少,某个实验完成以后,设备就空闲,但是,其他学科的教师不方便借用,造成资源浪费。建立开放共享的实验室,对广大师生开放,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

(2)培养高水平人才梯队的需要。

1999年高等教育扩招以来,过去的15年,高校教师队伍也迅速壮大。西部地方高校迎来了发展契机,引进大量青年教师。但是,西部地方高校缺少院士、长江学者这样的领军人物,学术带头人较少,急需培养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培育一支规模适当、结构优化、专业水平一流的人才梯队。中青年教师大多刚从学校毕业,拥有高学历、高学位、发展前沿的知识理论,是培育高水平人才梯队的后备军。然而,分散封闭管理的科研实验室,挫伤了他们的科研积极性。迫切需要建设一个大型、高水平的开放共享的科研实验室,为青年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科研环境,调动青年教师的积极性、创造性,促使他们快速成长,成为教学科研的中坚力量。所以,建立开放共享的科研实验室是青年教师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3)培养本科生自主能动性、创新性的需要。在高校扩招的历史背景下,每年毕业的大学生人数越来越多,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企业考虑到员工培训的成本,越来越多的企业在进行人才招聘时,更加注重应聘人员的操作能力、实践能力。目前,人才市场出现这一矛盾的现象,一方面企业找不到合适的人才,熟练工、高级“蓝领”奇缺,尤其是南方每年年初出现用工荒。另一方面,很多大学生却找不到合适工作,出现毕业即失业的案例。近几年,这一矛盾越来越突出,究其原委,是多方面的,但是,大学生自身业务能力差是重要原因之一。于是,对高校、教师队伍、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高校实验室是大学生开展各项科研项目和实践活动的重要场所。所以,科研实验室的管理迎来了一场挑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放共享管理模式的概念诞生了。开放实验室给学生提供一个宽松的环境,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独立自主设计实验。大学生在进行科研实验时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根据自己的时间,申请使用仪器设备、平台。在实验过程中培养他们设计实验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将来从事科研工作奠定基础[5]。对本科生开放科研实验室,学生在宽松的环境下完成自己的实验,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得到锻炼,就业竞争力得到提高。就业竞争力得到提高,有利于大学的稳定及和谐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发展,也是衡量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的重要标志[6]。所以,开放科研实验室是培养自主创新人才的需要,是提高就业竞争力的需要,是科技发展创新的需要,是高校稳定发展的需要。

基于开放共享导向的科研实验室与传统的以学科或教研室为依托的科研实验室有很大差异,面临许多问题:已有的分散于各学科的小的仪器设备的管理;开放共享实验室进出人员增多,致使管理工作难度大、工作量大;大型综合实验室的管理的经费和大型仪器设备维护经费从哪来等等。所以,针对以上问题,该文提出以下四个策略。

(1)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建立实验中心。

实验设备是保障学校教学和科研的物质条件,管理、利用好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使用率是提高教学科研水品、多出人才、多出科研成果和产出高水平科研成果的重要保障。地方高校可将将分散在各学科的研究实验室仪器集中,建立学院实验中心。学院实验室中心由各院(系)应由一位副院长(系主任)主管设备工作,高水平高学历的学术带头人担任实验室主任,配备专职实验室管理员。全校实验室实行校、院二级管理体系,全校实验室由校实验、设备处统一管理和领导,避免院所间设备重复购置。以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整个学院建立了两个科研实验室,由分管院长领导和统筹建设,由学术造诣高的教师任实验室主任负责管理,配备专职实验员管理实验室具体事务,保证管理实验室仪器设备正常运转。全院师生根据自己的需要申请使用实验平台,经过学院培训,颁发合格证书,方可使用实验平台。

大型贵重仪器设备维护费用高,专业性强,使用率不高,但又是科研所必须的,使用管理需专职人员,所以,可以由校实验、设备处整合资源,建立校实验中心,实行专管公用。以中山大学为例,气质色谱仪、液质色谱仪、电镜、共聚焦显微镜、超速离心机等由校测试中心统一管理,实行有偿使用,每个大型贵重仪器均有专职人员专管,为全校师生服务,并且对社会开放共享。既可以提高使用率,也可以满足教学科研所需,服务师生,服务地方,服务社会。

(2)制定严格的设备、平台使用制度。

实验室规章制度是管理好实验室的重要保证,是正常开展实验室工作的保障,因此制定出一套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对实验室管理来说非常重要。健全实验室各项管理制度和严格的监督机制,才能保障实验室的正常安全运行,保证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正常开展。建设开放共享的实验室,设备仪器多,使用人员众多,为了更好服务于师生、教学科研,亟需建立和完善实验室管理制度。综合开放共享实验室管理可能存在的问题,需要建立健全以下制度:仪器预约制度、如实记录登记制度、仪器设备规范使用制度、门禁卡申请和使用制度、违规使用惩罚措施、监督制度、清洁卫生管理制度、故障报修制度、实验中心管理人员职责等。通过制定上述一系列制度,保障开放共享综合实验室顺利运行,促使管理规范化、制度化,促进实验室健康、可持续发展[7]。科学发展非常快,仪器更新换代也很快,同时每年都会有新人进入实验室,所以,需要制定仪器使用培训制度,申请者需要经过培训合格才能独立使用仪器设备。以中南民族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为例,每学年为师生举办一期仪器使用培训班,讲解仪器工作原理、注意事项、使用方法等,经培训合格者方可颁发证书。

(3)信息化管理实验室。

整合资源建立实验中心,分散的实验人员聚集在一个大的实验中心,仪器设备、人员剧增,势必会增加管理人员工作量、难度,也会凸显出一系列的安全隐患。所以,以手工、纸质管理为主的传统方式已经很难满足开放共享模式的实验室,因此,引入信息化手段管理实验室成为必然趋势[8]。开放共享的高校实验室也成为规模大型化、结构综合化、系统复杂化、设备高档化的实验场,所以,实现高校实验室管理信息化是当前信息化社会对实验室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信息化管理可以提高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水平和效率,是当今实验室管理发展的必经之路[9]。利用网络技术,依托校园网,构建实验室信息化管理平台,开发集成“实验设备管理平台”和“开放预约”等应用系统,可以实现实验室的高效管理。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设备处建立了校园网预约系统。使用者用校园卡登陆校园网的仪器设备预约系统,就可以查询、预约仪器设备,管理人员通过校园网可以了解仪器设备的运行状况,查询使用者信息。设立门禁卡系统,规范门禁卡使用,可以在实验中心大门入口设立门禁卡,提高实验中心的安全性。设立监控系统,每个分室配制了监控系统,仪器设备的使用人、使用时间均可查询,如有违规操作导致故障,均可通过监控系统查询。因此,网络化管理有利于节约资源、提高管理效率、提高实验室安全性,是高校实验室发展的必经之路。

(4)筹备充足的经费保障实验中心高效运行。

建立实验中心后,仪器设备多,使用者多,仪器使用频率增加,仪器维护费用增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筹备充足的经费是保证实验室持续高效运行的关键和基础。调研了多个高效的实验室建设管理模式,总结出以下资金来源途径:一方面由学校统筹安排,每年给二级学院实验室中心和校实验中心拨付一定的资金,专款专用,用于及时维护、维修仪器设备、日常开支。实验中心建立完善仪器使用登记制度,根据使用记录,合理分摊仪器维护费用,科研教师从科研经费中支出这部分资金,用于维护、维修相关仪器。

参考文献

[1]勾金华.高等教育大众化与大学生的中产梦[J].社会观察,2014(5):13-15.

[2]唐丽云,席力.创新性实验室管理[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204-206.

[3]李强,衡容,崔超.基于开放导向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30(7):228-231.

[4]姜丽伟.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93-195.

[5]张文广.发挥高校实验室科研平台作用加强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培养[J].吉林画报・新视界,2011(4):30-31.

[6]李早.高校毕业生就业现状研究[J].才智,2012(13):308.

[7]周燕萍,吴忠道.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的高效与人性化管理[J].科研管理,2012,9(11):171-172.

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篇3

摘要从实验资源整合、建设规划、规章制度、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资产管理、文档管理、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开放等方面分析了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率的途径,为新建本科院校搞好实验室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管理;新建本科院校

abstracttheapproachesofimprovingthelaboratoryavailabilityfactorwereanalyzedfromtheintegrateofexperimentresource,constructionandplan,regulationsandsystem,buildingupexperimentalteams,managementoftheassetsanddocument,thelaboratorysafetyandtheopen.thepurposewastoprovidethetheorybasisanddoagoodjobinthelaboratoryforthenewlybuiltundergraduatecoursecollege.

keywordslaboratory;construction;management;newbuiltcolleges

实验室是高等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对外服务的重要场所,是反映高校教学水平、科研能力乃至综合办学实力的重要窗口。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对实验室的高效、合理运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搞好实验室工作是办好高等院校所面临的重要课题。有关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理论较多,但对于新建本科院校如何搞好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报道尚少,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尚处在探索阶段。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应树立长远规划、分步实施、保证重点、兼顾一般、务求实效、不断创新的理念,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合理整合实验室功能,立足高标准、高起点、高效益,本着实用、高效、节约、开放的原则,扎扎实实地推进实验室建设和管理工作,逐步形成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的实验室管理模式。笔者根据实验室工作实践,从实验资源整合、建设规划、规章制度、实验技术队伍建设、资产管理、文档管理、实验室安全、实验室开放等方面思考了提高实验室效率的途径,为新建本科院校搞好实验室工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1整合现有实验资源

新建本科院校是从专科升格而来,且多由几个学校合并而成,本科专业和专科专业并存。对旧的实验室进行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效益,成为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任务。实验资源整合要根据教育部《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和《新世纪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遵循基础性、综合性、研究性、开放性的基本原则,调整组合实验教学体系,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减少重复的验证性实验,增加设计性、应用性、综合性实验,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教师的科研水平为根本宗旨。实验室按照分级设置的模式进行建设。学院按照全院基础实验中心、多学科多专业共享的实验教学平台、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特色实验室的总体布局,统筹安排、合理调配实验资源。各系按照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的模式进行设置。例如商洛学院生物医药工程系实验室设置如下。基础实验室:植物学实验室、动物学实验室、微生物学实验室、生化实验室、植物生理学实验室、动物生理学实验室、植物营养实验室、显微镜室、药用植物标本室、中药饮片标本室。专业实验室:分子生物与基因工程实验室、天然产物化学实验室、植物组织培养室、食品工程实验室、中药材中试提取室、植物育种实验室。综合实验室:紫外分析室、凝胶成像室、中药材检测室、中药材重金属检测室、中药材农残检测室、制备液相室。

2制订实验室建设规划

实验室规范建设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程[1],要按照原国家教委颁布的《高等学校实验室工作规程》的要求,规范化的建设实验室。根据学科建设、专业建设规划,制定实验室建设长远规划和近期计划,要有明确的建设目标。在实验室建设总体规划和实施过程中,实验室建设应本着资源共享,优化配置和集约化管理的原则,通过分步实施,努力建成布局合理、多功能、多层次、高水平、高效益、开放式的实验室体系。在制定实验室建设的规划时,应以本科专业为主、兼顾专科专业,力争做到既能满足师范专业教学需要又能满足非师范专业教学的需要。实验室建设要保证重点学科、特色学科发展的需要,形成学校的优势。在实验室建设时,应先进行考察调研,充分进行必要性和可行性论证,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应先配置各重点专业、重点学科、多学科公用的先进的、实用的和急需的教学科研仪器设备。重点实验室建设也应纳入规划之列。商洛学院近年来以生物医药工程系中药资源实验中心为重点,加大建设力度,生物医药工程系中药资源实验中心2009年被评为陕西省中药资源实验示范中心。

学校应成立以主管院长为主任、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和专家教授组成的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在对学校实验室现状(包括设置体系、服务功能、任务效益以及仪器设备、实验用房、环境设施等)和学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情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订全校实验室发展总规划、审定各学科实验室中长期发展规划、拟订全校实验室投入经费、审查年度设备购置计划、考核评估实验室规划执行情况等。各系结合全校总体规划,在实验室工作委员会和专家咨询委员会的领导和指导下,根据学科建设目标制订自身实验室建设的发展规划和建设方案[2]。

3建立健全实验室规章制度

为了保证实验室的高效运行,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是实验室管理不可或缺的,它是协调各方面工作的依据,是实验室工作有序运行的必要措施与保证[3]。根据教学和科研的需要,按照教学评估的要求,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形成有章可循、按章办事、违章必究的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使实验室管理科学化、标准化、规范化。实验室制度包括实验教学管理制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卫生制度、安全制度。实验教学管理方面,制订实验技术人员岗位责任制、实验教学登记制度、实验教学事故认定及处理办法等制度,明确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违章处理办法。仪器设备使用管理方面,制订仪器设备管理制度、低值易耗品管理制度、贵重仪器设备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操作制度、仪器设备损坏、丢失赔偿制度、设备定期维护制度、仪器设备借用制度、贵重仪器使用登记制度、实验室预约制度等,确保仪器设备安全,实现仪器设备、低值易耗品规范化管理。实验室卫生方面,制订实验室内务管理制度、实验室卫生制度、实验室守则、学生守则等,使实验仪器、药品、用具摆放有序合理,实验室整洁、卫生。实验室安全方面,制订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有毒有害药品使用管理办法、废液回收办法等,确保人身安全、实验室安全和环境安全。

4加强实验技术队伍建设

实验技术队伍是实验室的主体,对实验室建设与发展、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提高实验教学水平、多出科研成果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建设一支相对稳定、结构合理、事业心强、热爱本职工作、业务素质高、科研能力强的实验技术队伍是搞好实验室建设的关键。实验技术队伍建设包括实验技术人员管理、实验技术人员培训、实验技术人员考核。

实验技术队伍实行分类管理,分为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学人员,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实验室仪器的保管、日常维护,实验准备工作。实验教学人员负责实验技术、实验教学、科研实验等工作。在定编定岗的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各类实验技术人员的岗位职责目标,明确岗位职责,实行目标管理。

制订实验技术人员培养计划,确定相应统一的培训内容。经常组织实验室有关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参加学术会议和短期培训班,定期开展实验技术人员的技术培训。有计划地安排实验人员分期、分批外出进修。组织实验教师参加业务培训,参加仪器设备的安装、调试培训,对实验装置、仪器性能、工作原理、使用方法、维护保养做到全面掌握。聘请兄弟院校经验丰富的教师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对于刚参加工作的青年教师要在实验室培养1~2年,进行基本实验技能的培养,熟悉实验室的安全和各方面的管理工作。鼓励实验室人员多参加有关学术讲座、聆听学术报告,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及教学改革,撰写实验教学论文。减少固定编制,启用流动编制,聘用高学历、高职称人员到实验室工作。通过一系列措施,增强实验室人员的技术素质,提高整体实验教学水平。最近几年,商洛学院生物医药工程系先后派出6名实验教学人员外出进修,其中4名实验教学人员获得上岗培训证书。有4名实验教学人员参加仪器操作培训班。聘请2名兄弟院校教师进行现场培训和指导。有9名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轮流参加实验室管理工作。通过以上各方面的工作,实验技术队伍的整体素质有了明显的提高,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对实验室管理人员和实验教学人员的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实绩等方面,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定期与不定期相结合的办法,进行规范化考核,促进实验队伍素质的提高。

5加强实验资产管理

实验室资产管理主要包括仪器设备管理、低值易耗品管理,这是一项较为繁杂的实验室管理工作,要根据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办法》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管理。实行实验室管理人员责任制,将各个功能实验室、各种仪器设备(包括大型仪器设备)责任到人,管理者全权负责实验室的安全、卫生,仪器设备的验收建卡、使用维护以及借用。一是仪器设备管理。大型仪器设备、批量仪器设备及药品的采购要采用招标方式,购置的仪器设备,经由资产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联合验合格后,方可向商家付款,规范物资采购渠道,杜绝质低、伪劣产品流入实验室。制订仪器设备的规范化操作规程,对每个具体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要参考使用说明书,结合实验室的具体条件,建立详尽、规范的操作方法,明确常见的故障表现及处理措施,打印、压膜塑封,供使用者按章操作。每次调试或使用均有详细、规范的记录,定期保养、定期检查、及时维修,计量仪器定期进行校正,保证设备完好率及使用率。仪器设备在帐物卡齐全、准确无误的基础上,采用计算机进行管理。二是低值易耗品的管理。首先成立低值易耗品采购领导小组,负责制订采购计划、安排人员分工、供货商家的招标及最后决定供货商家。其次成立采购小组,负责低值易耗品的采购,进行具体分工,账、物、资金分人管理,批量的耗材2人以上采购。在此基础上,设立监管小组,负责定期对采购过程、低值易耗品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和审计。

6搞好实验室文档管理

实验室的各种原始资料,是实验室活动的真实记录和反映,通过建立完整的文档,既可对以往的工作做出具体的分析和研究,也便于找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对于提高教学、科研和管理水平有着重要意义[4]。

实验室文档管理包括技术人员档案、教学资料、仪器资料、科研资料、实验室开放资料、实验室其他管理资料。实验技术人员档案的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本人的基本情况、学历、职称、聘任、外出进修情况、考核材料、奖惩情况、等情况,对各实验室人员的基本情况及队伍配置情况,做到了心中有数,为科学管理提供依据。实验教学资料的管理,包括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教学计划、实验进度表、实验课表、实验教材样本、学生实验考试试题、实验报告、实验开出记录、设备仪器使用记录、设备仪器借用记录、仪器损坏与处理情况记录、实验值班记录、工作日志等,制订教学资料规范化管理规程,设计各种教学资料管理登记册,要求实验技术人员规范登记。平时及时收集、记录,期末进行整理分类、汇总成册。仪器设备的数量、单价、规格型号、购置时间、生产厂家、报废时间等进行详细的登记。仪器设备说明书及维修记录的管理,将各种仪器设备说明书按类存放,并在扉页上编写目录,以便查找方便。另外,仪器设备维修记录作为维修仪器设备的依据,应认真填写并按各个实验室不同仪器设备分类装订成册[5]。实验室承担的科研项目、所取得的科研成果、教师自行设计的实验方案及自制的实验用具等按年度或学年进行汇总登记。

实验室开放的相关资料,包括教师的科研、学生的综合性实验、科技创新实验、毕业论文实验以及对外服务的项目、时间等及时登记,按年度或学年进行汇总。实验室其他管理资料,例如实验室对验室各项规章制度、实验技术人员工作职责平等,也应及时整理,装订成册。

实验室文档管理引用信息化管理。实验室信息化管理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信实验信技术、多媒体技术将实验室中的资源、事务进行处理,并通过计算机进行开放型管理。具有工作效率高、易于实现资源共享、能为资源的使用开发提供各种方便、可以提供全方位的信息等优点。其重要意义是使得实验室在时间和空间上得以延伸,它不仅能加强实验室的调度管理、资源共享、减少投入,还可大大减轻实验室人员的工作量。新建本科院校应积极引用信息化管理,并结合自己的实际,增强创新意识,进一步探索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新途径。

7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包括对人身安全、设备安全、实验室安全和环境安全的管理。对进人实验室的学生和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树立安全意识,明确安全操作程序。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束起长发。进行有危险性的工作时要加戴防护用具。使用易挥发的药品时,一定要在通风橱中进行,并远离火焰和热源。易燃、易爆和剧毒化学药品实行“两专两双一督”的管理制度,即专柜、专账、双人双锁、监督管理,做到定期清点,账物相符,使用时必须严格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在保管人员的监督下准确取用,并有使用人和保管人共同签字的完整使用记录。使用记录应保存备查,保证人身安全。对大型仪器设备实行定机、定人、定岗位的工作制度,对专职操作人员进行操作使用的专门技术培训,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维护检修规程进行,做好使用登记和技术检测记录,还要定期做好维护保养、性能检定和精度标定;在使用前后要对仪器的状况进行认真的登记,使用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使用结束后要细心检查,认真整理,以减少人为因素对大型仪器造成损坏,确保仪器设备的安全完好。实验室应配备适当的、充足的灭火器材和急救药箱及喷淋设施,并应定期检查其有效性。严禁在实验室内吸烟。不得随意拆装电器电闸或安装临时线路电源、改变电路。实验室使用完毕,及时关水、关电、关窗、关门。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回收和处理,以保护环境。

8推进实验室开放管理

实验室开放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实验室资源利用率、提高办学效益、增强社会服务功能的有效手段。实验室开放管理包括校内开放和社会开放。首先是校内开放。一是为承担的教学实验课程开放,包括时间、空间、实验内容上的开放,以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二是为学生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展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开放,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锻炼学生全面运用知识,综合处理问题的能力。三是为教师开展科研活动开放,支持教师多出科研成果,提高学校的整体科研水平。其次是社会开放。一是向其他学校、科研院所、企业开放,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实验室资源的充分利用,发挥学校的社会服务功能。二是为社会科普活动开放,为社会开展科普活动提供资源,使得高校实验室成为开展科普活动的重要阵地[6]。

9参考文献

[1]陈华絮,杨素娇.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j].技术与创新管理,2006(4):55.

[2]张志远.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10):44.

[3]张力,解庆林,朱义年,等.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探索实践[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6(2):217.

[4]原宝东.新建本科院校实验室建设的初探[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1):63.

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篇4

关键词:物理化学;实验室管理;实验技术人员

引言

基础化学实验中心旨在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实验技能,通过具体的实验设计和实验过程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践动手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化学实验教学中实验物资的计划、采购、管理和化学试剂的配制工作繁琐,玻璃仪器和分析仪器数量和品种众多,管理的复杂度较高。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物理化学及其延伸的相关学科知识广泛运用于当代社会的各个层面。物理化学课程是高等院校特别是理工科院校化工、化学、生物、医学、环境、食品等相关专业的理论基础课程。为更好地实现“知行合一”,物理化学实验是大学生进一步深化理解抽象物理化学知识,加深认识层次的必经之路。通过物理化学实验的实操训练,理工科大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可以大大增强,也为学生在专业学习结束毕业进入科研单位、工厂生产、升学深造之前打下良好的基础[1]。本文章结合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物理化学实验室的具体情况,着重在“物理化学实验室的定位”“实验室制度和安全管理建设”“实验室安全管理建设”“实验室虚拟仿真建设”“实验室管理队伍建设”“实验室管理的可行性措施”6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提高我院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管理的质量,以期更好地服务本科教学和科学研究。

1物理化学实验室的定位

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学实验教学中心于2001年通过教育部基础教学实验室评估,2012年成为部级生物化学工程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中心。物理化学实验室属于化学实验教学中心,承担了学校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化工学院、制药与生命科学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能源科学与工程学院、安全科学与工程学院等学院26个专业的化学实验教学,成为学校最重要的实验教学、开放创新的教学平台之一。物理化学课程是传统的四大化学,其内容和理论已很成熟,教学的关键是如何把当代科技研究的热点及生活中的实例与物理化学原理和理论相结合,既可拓展和更新原有的课本教学内容、又可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2]。

2实验室制度和安全管理建设

完善、规范、科学的实验室管理制度是开展各项实验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物理化学实验教学工作正常运转的根本要求。物理化学实验室制定了极具针对性的管理制度,如《物理化学实验室信息统计制度》《物理化学实验室档案管理制度》《物理化学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物理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物理化学实验室卫生管理制度》等,这些制度科学合理,为物理化学实验室的管理提供了行动依据,有利保障了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科研的有序进行。

3物理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建设

实验室安全是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也是最能体现物理化学实验室管理水平,特别是近期频发的实验室安全事故,为实验室管理工作敲响警钟,稍有麻痹疏忽或者制度建设缺陷就会带来严重的后果。结合我院物理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情况,坚持“制度优先、不走捷径”的基本原则,从实验教师、学生、实验室管理人员3个方面做好物理化学实验室安全管理工作。学生方面:学生必须在进入实验室之前通过安全教育知识的考核,实验教师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之后,学生方可进入物理化学实验室做实验。实验教师方面:实验教师是学生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的第一负责人,除了圆满完成教学任务之外,学生的人身安全和仪器的资产安全也是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方面:实验室管理人员定位是教学辅助,除了需要准备好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仪器和试剂,也需要承担平时对实验仪器的管理任务,尽力排除实验室的安全隐患。通过这3个方面相互协调、互相配合,可以保证物理化学实验的有序进行,杜绝一切形式的安全危害。实验室管理人员是实验室工作的主体,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实验的安全性,将安全隐患降至最低限度[3]。实验室需要配备并定期检查灭火毯、灭火器、沙箱等灭火器材,在实验结束后检查水电门窗,从思想认识和实践操作两方面做到防患于未然。针对易制爆、易制毒等化学试剂,要严格按照学校、学院的规定,做好流程化管理,利用好二维码和入库平台软件,不让危险试剂落入别有用心的人手里。对于常规使用的药品试剂,结合物理化学实验室的具体情况,采用分类存放、进出有帐的方法进行管理,采用电子和纸质双系统管理。在保有一定库存量的基础上,保证正常教学的情况下,合理的采购,降低环保压力、减少采购成本。实验装置的安全使用也是物理化学实验室管理的重要部分[4]。对于精密设备,如高精度分析天平、表面张力测定装置、燃烧热测试仪、隔膜泵等价值不菲的仪器,既要保证使用者的人生安全,也要保证装置本身的安全。

4物理化学实验室的虚拟仿真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刻改变着人类的思维、生产、生活和学习方式,虚拟实验逐渐成为了学习者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实验室虚拟仿真科技蓬勃发展。信息技术作为新的发展引擎,大力推动教育变革和思维创新,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培养大批创新人才,是人类共同面临的重大课题[5-6]。2020年初,新冠疫情令人们的生活、学习措手不及。而物理化学实验作为一门实验课程强调线下授课、集中教学,这与保护同学的身体健康需要相冲突。因此虚拟仿真实验建设受到空前的重视,仿真虚拟实验不仅可以提升学校的教学水平,也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实验教学信息化建设、课程建设方面起着重要的意义。开学季来临,实验室虚拟仿真项目的呼声越来越高。仿真虚拟实验具有很多的优点: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软件往往需要独立操作,独立完成,独立处理数据,杜绝了以往分组实验中部分学生“蹭数据”的现象,每一位上课学生必须真正地参与其中才能准确地解决问题;可以开拓学生想象空间,软件的操作不存在限制,新时代的学生较早的接触网络、安卓平台,使用介面友好的仿真软件得心应手。而windows平台、安卓平台较小的进入门槛可以让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有针对性地进行项目设计,从而迅速地通过仿真看到结果,这在传统教学中是不可能实现的;计算机仿真教学,可以避免在真实世界中发生的实验安全事故,从而以较小的成本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仿真软件搭建的平台还可以海量的引入声音、图像、视频等多媒体资源,能够较好地引起学生的兴趣,也方便了学生随时随地学习,不拘泥于学习场所。一言以蔽之,仿真教学是一种新的科学研究手段和教学手段,开展结合专业技能训练的虚拟实验室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可以为本科生以及年轻的专业教师提供了本科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平台,必将在未来的智能化教育领域中取得重大的发展,成为现代教育的基础。

5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我院物理化学实验室,实验管理人员普遍具有高学历(硕士及以上),经受过较为扎实、系统的科研训练。对于物理化学实验除了能做到实验原理、实验操作、实验理论数据基本熟悉以外,还能够创造性的提出更加科学、实验效果更好的实验装置改造。比如“凝固点降低法测试溶液摩尔质量”的实验中,传统的实验方案是将环己烷-萘作为实验研究体系。这样的研究体系对于开展实验轮次较多的学校来说显得特别不合适,因为采用有机体系的前提是需要实验室配备功能强大的抽风系统。通过与仪器厂商合作,实验室管理人员将实验体系换成水-尿素的研究体系,大大降低了物理化学实验室的环保压力。此外,为了提高实验室管理人员的自身发展和业务水平,定期组织管理队伍到兄弟院校单位观摩学习和大型仪器展会了解学习,可以提高对教学、科研仪器的认识,更好地为教学、科研服务[7]。

6实验室管理的可行性措施

进一步细化实验中心管理细节,对实验安全隐患逐项排查,发动实验中心各位老师联防联控,对安全隐患零容忍。进一步优化实验室安全管理规范,让重要的制度、规定出现在显眼的地方,牢记在师生的心中。建立化学实验室试剂和玻璃仪器的管理存放规范,对库房进行有序整理,避免大量的试剂重复订购引起的浪费和无序囤积引起的安全隐患。引入师生共同管理实验室机制,细化实验室管理环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实验教师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实验室管理上。积极与应化系、化学系合作,进一步推进实验教学改革。积极推进网站建设,运用项目管理的思想来组织和策划物理化学实验室建设,加强网络资源库建设,实现线上与线下的资源整合、共享。

7结语

物理化学实验室管理工作非常考验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需要细致地观察和全面的视角,是一项“粗中有细、细中带粗”的工作。要取得不俗的管理成绩,需要大力调动实验室管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实验老师必须要有较高的责任感和扎实的业务能力。结合学校、学院和学科、专业的发展需要,需要不断实践创新、与时俱进,探索更加科学规范的实验室管理模式,更好地为本科教育、科学研究和学校、学院的跨越式发展服务。

参考文献:

[1]委育秀,蔡吉清,祝海娟,等.无机及物理化学实验室管理的实践和探索[J].大学化学,2016(6):49-52.

[2]黄素芳.无机化学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探索与实践[J].化工管理,2014(7):10-11.

[3]谭大志,于景成,李童洲,等.化学实验室危险化学品管理[J].实验室科学,2020(5):226-229.

[4]张雁冰.关于高校物理化学实验室安全的讨论[J].广州化工,2016(7):216-217.

[5]薛艳,丰丽,郑蒙.多媒体仿真教学的探讨与实践[J].山东煤炭科技,2010(5):90-92.

[6]李玉杰.仿真教学及其应用[J].辽宁教育,2012(21):37-38.

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篇5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实验教学;科学管理

实验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素质教育也在不断的深化。当前,中小学校都建立了相应的实验室,配备了一定的仪器设备,有了专职或兼职实验员。并且为加强中小学实验教学,国家教委制订了《加强中学实验教学的暂行办法》(1988年)。这也就是说对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怎样让实验更好地辅助学生的学习,充分地发挥实验室的作用呢?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实验室管理,确保实验室工作顺利、有序地进行,并使之不断提高规范化、标准化、科学化水平。

中学实验室是素质教育的基地,是学生开展实践教学的重要场所。现根据我从事十余年实验室工作的实践经验,浅谈一下中学实验室的科学管理问题。

一、明确管理目标,加强管理意识

(一)中学实验室管理的主要方面

1.为保证实验教学的基本物质条件,应根据教学大纲和教材的需要,参照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仪器配备标准》,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购置所需要的仪器设备、药品,并做好验收、登记、建账、立卡等工作。

2.根据各实验室的情况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在工作中严格执行。

3.管好、用好实验室的各类仪器和各种药品。

4.合理规划安排学生课堂实验以及课外实验,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利用实验强化学生的素质教育。

5.做好实验教学人员的管理工作。

(二)领导重视协同合作,强化管理意识

中学实验室的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实验室管理的好坏,不同程度地反映出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反映出实验教学人员的责任心以及业务水平的高低。

二、科学管理使实验管理更规范

(一)加强仪器设备的规范管理,做到账、卡、物相符

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参照国家教育部颁布的《2000年中学理科仪器配备目录》,结合学校实际,购置仪器设备等。同时,要保证账目与橱柜中的卡片、实物相统一,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账、卡、物相符。

(二)分类存放保证安全

对理化生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来说,要特别注意精密仪器的维护和保养,实验药品和材料按普通药品和危险品分室保管,剧毒药品,易燃易爆品,应将它们存放专门的危险品仓库,专人保管,并采取必要安全措施。药品和设备按配备目录顺序分橱分层摆放,为取用方便,橱上应放置相应的橱窗卡。

三、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使其更好地服务实验教学

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依据,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要使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工作有章可循,首先必须建立一套全面可行的规章制度。同时,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定期检查执行情况。

(一)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中学实验室管理制度,主要有《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职责》《仪器设备管理制度》《实验室管理制度》《学生实验规程》等,这些制度各实验室及相关人员必须认真执行。

为了保证实验教学的正常开展,各学校应建立实验室各类单、册、簿使用登记制度。主要是一单五簿一表:实验通知单;演示或分组实验开出情况登记簿、仪器维修和保养登记簿、损坏赔偿登记簿、自制教具登记簿、借还仪器登记簿、贵重仪器损坏赔偿报批表。

(二)加强人员管理,服务实验教学

实验室科学管理的好坏,直接与管理人员的素质有关,所以对实验管理人员一定要积极组织各种专业培训,使他们弄懂理论,精通教材,掌握实验的各项技能,利用现代教育装备,运用现代管理知识,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于实验教学。

综上所述,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的物质保证。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是搞好实验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充分利用好实验教学来配合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多方面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利用实验,让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把他们培养成21世纪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樊厚龙.加强实验教学管理提高实验教学质量[J].湖北中小学实验室,1995(03).

[2]张育新,董萌,郝晓东.新加坡实验室科学化管理及经验借鉴.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07).

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篇6

【关键词】实验室;管理;制度

中图分类号:C93文献标识码:a

实验室是科学检验和研究的重要基地,是培养科技人才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单位。实验室管理工作的成败,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实验工作的质量。如何加强实验室的管理,科学的建立完善管理制度和体质,提高实验质量,是实验管理人员需要探讨的问题。

加强实验室的管理与制度建设,为实验工作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是实验工作能否飞速发展的重要因素。首先是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管好、用好实验室的资料和器材,正确的管理是实验室工作正常开展的关键,更是实验室开展工作的中心,是试验员发展与建设的前提和保证。管理实验室能力的因素,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出一个单位的管理能力的高低,组织能力是否过硬,更是反映了实验室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观的整体表现。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分析一下我对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体会。

1.科学管理,注重落实

有一套科学的实验室管理模式,对提高实验水平和工作效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训练一支过硬的实验技术队伍,发掘每个工作人员的作用,做到资源共享。许多实验室实行三级管理,一是专业划分实验室,独立管理,独立开展工作,每个实验室的设备非常齐全,直接影响了使用率不高,仪器设备过度分散,试验和研究经费投入多,造成很大的浪费。如何建立一支高效的管理队伍,建立一种统一管理模式,最大限度的提高工作效率,有效地整合各个实验室财力、物力,加大投资回报率,充分发挥资金的使用效用。

1.1优化整合多方资源。整合一些功能类似的实验室,把它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加强落实实验研究工作和科学研究,促进各领域之间的渗透和科研开发,落实实验室的资源共享模式,破除陈旧的观念,交流工作经验,发挥现有设备潜力用途,促进实验水平的提高。

1.2注重管理,提高管理。实验室必须要建立一套完备的工作规范和工作制度。规范实验员职责明确,研究制定仪器设备保管使用制度、实验室规则、仪器损坏赔偿等制度、危险品管理、安全防护等制度,贯彻严格执行。实验室规则应挂在醒目的位置,其他分别挂于实验员办公室和准备室。实验室的管理就是对实验室的装备,实验室的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保管、使用的管理,对实验工作进行组织、协调、确保实验工作的进行。实验室管理工作具有复杂性,管理的方法也要随之不同,但是管理的措施却是相同的。

1.2.1针对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实际中的大部分仪器,尤其是专用仪器,使用的次数是有限的,主要是存放在保管室内。所以要要求实验员按照物资管理原则,做好建帐、摆放、保养、维修等各项管理工作。

1.2.2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实验仪器不管是存放或使用中,要重视安全防护,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和财产安全。预防其他事故的发生:触电、火灾、爆炸、中毒、烧伤、失窃等。实验员要有高度警惕,确实做好实验室的安全管理。

1.2.3实验室的档案管理。实验室要把管理工作开展情况及结果详细的记录,完善实验室管理档案,为实验室向正规化管理创造条件。实验室管理档案:仪器设备进帐、技术资料和说明书、实验通知单、规章制度、各项管理工作记录、实验报表和工作总结等资料。

2.规范管理和运行机制。

实验室的管理制度,是实验室管理的规则和依据,是实验工作进行的重要保证。要让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必须根据管理目标、任务和要求建立全面的有效的规章制度,如《实验室管理人员工作制度》、《实验室安全规则》、《实验室规则》、《仪器设备管理制度》等,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定期检查落实情况,以此来对实验室工作和实验人员评比、考核的依据。健全和完善规章制度,第一是约束实验室的管理者以及使用者,也为实验工作开展打好基础。建立完整的实验室档案,有利于监督实验人员管理做好本职工作,保证实验室的实验器材正常使用,确保实验工作正常开展。

3.加强实验用品的管理,提高实验质量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对实验工作的开展和效益有直接的影响。仪器设备是实验室能否正常开展研究工作的的基础、注重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责任重大。必须要对实验室仪器设备,加强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详细做好使用记录,严格要求使用者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要求管理人员加强对各种仪器的日常保养,维修等管理工作,如有损坏及时维修,提高仪器使用性能。

4.加强管理,提高人员素质

4.1实验技术人员主要负责实验仪器维护与保养,实验场所管理以及操作指导等工作。所以必须提高实验技术人员的工作水平,管理水平。实验技术人员必须要有严谨的工作态度,以确保地完成实验任务,实验技术人员在进行实验前期,一定要理解实验内容以及准备工作的具体要求,把实验中的难点、疑点充分了解,并记录在册;确保实验顺利开展,熟练掌握业务技能,准备好后,做好预实验。注重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积极参加业务培训。

4.2以高水平人员带低新人。以“高、中、初”三个层面的技术管理构架,充分发挥高级实验员在实验和科研中的作用,发挥他们的特长,采用重点帮扶,个别指导的方式带动实验技能比较低的实验员,加强对日常工作的初级以及中级实验员的检查、监督和指导,最大限度的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圆满完成科研工作。

4.3重点培训。新购置或者比较精密、大型、贵重的仪器设备,或者新实验技术,必须有针对性的配备专职人员,重点培训实验员和维护人员,确保仪器设备的正常使用和管理。

5.转变观念,重视队伍建设

必须把实验室的实验工作落实到基层,作为提高实验质量的一项重要工作来看待。实验工作是提高试验质量的重要因素,我们的管理者应如何应用、发挥它本身特有的作用,真正做到以评促管,以评促改,以评促建,相互结合,找准“建设”的目的。因此,必须要应转变观念,狠抓实验室队伍建设。总之,实验室管理工作繁重、复杂,是一项系统工程,建立好实验管

理体制,能够为实验体系和实验研究的改革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实验技术人员的培养创造良好的环境,为此实验室的管理与建设必须适应时代的发展,大胆的创新,探索科学管理方法。

参考文献

[1]孔祥民,郑超美.变分散为集中: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探析[J].教育研究,2000,(3):68-71.

[2].建设学科实验大平台,促进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1):124-125.

[3]邱泽明.卫生职业院校实验室管理的探讨[J].中国保健,2006,05.

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篇7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管理机制改革

地方高校实验室建设、管理及运行机制对教学、科研、服务地方经济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直接关系到是否能顺利产出科研成果。但在长期的实验室应用中,教学型高校的管理体制仍然被用于我校实验室中,一些实验室管理机制需要改进。针对高校研究型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实验室的管理建设中。通过将这一理念应用于实践,将实验室各方面的管理措施细化,对实验室的运行效率有所提高,使实验人员有一个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1]。整个实验室成为一个系统、协调的整体,实现高效、良性的运转。为高校实验室管理人员改善实验室管理方式提供一定的经验和借鉴。

1实验室管理中存在的普遍问题

1.1实验室管理人员缺乏,责任心有待加强

作为一种教学辅的工作,高校实验室的管理工作没有收到相应的重视。在实验室管理人员中,主管教学实验室的实验技术人员或实验室年轻教师兼职居多,职责定位模糊,发生问题时互相推诿。大多数管理人员在兼有教学、科研工作的同时,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对实验室实施系统、有效的管理。并且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实验人员在待遇、职称评定、进修培训等方面均与教师存在一定的差距,所以在实验人员中存在工作积极性不强,队伍不稳定,更难以吸引优秀人才进入实验室管理的队伍,影响了实验室形成一套有效的管理系统。

1.2实验室管理和考核机制有待完善

实验室管理改革的宗旨是:有利于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实验技术队伍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利于资源共享,发挥综合效益[2]。我院对实验中心和实验员考核除了工作量方面,而在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实验室资源共享、学生培养、综合效益方面的考核机制不健全,导致了实验员片面追求工作量,在实验人员的相关工作积极性方面难以调动。

1.3学科需要团队建设

以教学为主仍然是教学科研型高校实验室建设的主线,无单独科研实验室。教师的科研只能依赖于教学实验室。没有组建一些真正的学科团队,学科研究相对松散,教师和实验管理员没有得到紧密结合,共同发展进步。

1.4实验仪器设备管理不到位,使用效率低

目前经过各方的努力许多先进的仪器设备已经在高校实验室中投入使用,一些设备管理不到位,没有达到最佳的使用效率。实验室中经常出现使用高峰期没仪器可用,而其他时间又闲置的状态,主要是因为使用的人员较多,使用时间安排的不合理。面对一些使用方法较为复杂的仪器设备,由于不了解仪器性能造成仪器损坏的情况也时有发生,缺乏专人负责培训管理,所以对这类仪器设备达到熟练使用的层度还有差距[3]。对一些得不到及时维护的仪器设备,最好只能在长期处于无法正常运转、故障频发的状态下,被最终弃用,造成巨大的浪费。

1.5实验室试剂耗材浪费现象严重

由于严格的试剂耗材管理体制没有形成,浪费现象较为普遍。在很多价格昂贵的试剂耗材也与一般试剂耗材一样购入后放在公用的地方,需要的人可以随时方便地取用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实验设备使用上没有节制,造成试剂被取用后只使用一次即被遗忘的浪费;在实验急需某一试剂耗材时才发现已经用完,原因是没有存量的监控,有些工作被迫延迟。

2加大实验室管理及运行机制改革

我院针对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行实验室管理和运行体制改革,运行体制建设和考核机制建设两方面的内容作为改革的重点。运行体制建设主要围绕组织机构和岗位职责设置,考核机制主要围绕实验室改革指导思想,充分调动实验人员积极性。适当的体制和制度是推动实验室管理和运行的良性循环的基础。

2.1加强实验技术队伍考核和建设

制定对有专业技术专长的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优惠政策,提供进修培养机会、制定对实验室对外开放的相关政策,加强实验室队伍考核及进出机制,使其进入良性循环。对实验技术人员和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聘任,竞争上岗,优化实验技术队伍和实验室管理人员。

2.2在实验室中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

保证实验室秩序的正常运行,规范实验室管理,理顺各种关系需要有一套完整的实验室规章制度。在新的运行管理机制下要不断建立和完善与之配套的实验室管理和运行的各种规章制度。明确实验室管理责任人、实验员、指导老师职责,做好实验教学,实验室开放项目、实验室安全与卫生、仪器设备管理等各方面的规章制度,规范实验教学,实现资源充分开放共享,促进教学科研水平提高,学生培养,充分发挥实验室综合效益[4]。遵循实验室资质认定的管理理念,有效地利用实验室的试剂耗材,我们对试剂、耗材进行验收入库、贮存、领用与发放等管理控制,保证试剂耗材的安全贮存、有序发放与使用,确保购买的试剂耗材得到有效的使用,同时也可以对库存量进行有效监控。

2.3加大重点实验室、示范中心的经费投入

学院集中资金投向那些学科发展必不可少、利用率高的仪器设备上,重点建设利用本科教学和学科发展起重要作用的实验室。统一调配各实验中心仪器设备,实现资源共享,使实验室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了仪器设备重复购置。建立管理规范,运行高效的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2.4实现实验室开放和资源共享

实验室是教师科研和学生培养的重要场所,在实验室考核体系中增加关于实验室开放和资源共享以及对教学科研、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方面的量化指标,促进实验室的开发和资源共享。学院对实验室开放和资源共享建立激励和考核机制,加大开放力度,努力为教学科研、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3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实践

3.1搞好探索,将试点分类

实验室的管理运行机制改革涉及的方面很广,包括学校层面的管理理念、制度建设方面,还包括学院层面、教师、实验队伍及管理人员方面关系及利益[5]。要做到实验室管理和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实验技术队伍素质的提高;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有利于资源共享,发挥综合效益的目标,能够促进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

3.2探索实验室考核机制,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

实验室的管理运行机制改革最终还是理顺各方面关系,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共同搞好实验室管理的根本保证是建立健全完善的实验室考核机制[6]。将学校发展目标、定位结合学院学科发展情况和实验室管理与运行的客观规律作为建立适合本校实际情况的实验室考核机制的基础。

保证实验室的高效运转,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必须加强实验室管理,规范实验室行为。在科研交流,信息化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如何建立科学、规范、高效、并与自身实验室文化相适应的规范管理制度的实验室,提高同行对实验室成果的认可度,是我们实验室管理人员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谢红梅,蓝孝帅.地方高校实验室管理运行机制改革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2(3):61-163.

[2]姜丽伟.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6):193-195.

[3]李强,衡容,崔超.基于开放导向的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与运行机制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7):8-231.

[4]王玉亮,王友社.新建应用型本科高校实验室管理模式探究[J].实验室科学,2013,16(2):141-143.

[5]吴晓东,左健民,朱晓春等.地方高校重点实验室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研究[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41-44.

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篇8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科学管理;实验员

实验室的管理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室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摇篮,是学生巩固和延伸课堂知识和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场所。会直接影响到实验教学的质量。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为实验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办好高校的基本条件之一。实验室管理是实验室工作的中心内容,更是实验教学的重要前提与根本保证。实验室管理水平的好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一所学校管理水平的高低,也反映出实验人员的责任感、事业心以及业务水平的高低。实验室工作人员一定要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对实验室进行管理,充分发挥实验室的整体效益。

1加强实验员管理,提高自身素质

要管理好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工作,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学生,一定要有一支高素质的实验教学队伍。实验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更应具备很强的科技研发能力。实验人员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管理质量和教学的效果。因此,实验人员必须不断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在掌握专业基础理论和技术的基础上,关注相关学科理论的新进展,不断更新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将最新的信息和方法、最新进展和成果应用于实践。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人员的业务水平,学校首先要对实验人员进行教学观念更新的教育,定期安排到高一级的院校和附院进修,学习他们先进的实验教学管理理念,学习他们有关实验教学的新方法,对在校的实验人员开展多种方式的业务培训,如安排实验人员跟班听课、举行讲座活动;开展有关实验教学的课题研究,探索实验室管理新模式,让他们真正服务于教学,作好实验教学工作,为提高实验教学水平提供重要的保证。

2完善管理制度,建立规范化管理机制

实验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管理制度是整个管理过程实施的依据和行为规范,是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规范化的管理制度是管理科学化的重要保证。实验室管理体制建设是实验室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将推动和加快实验室发展。学校应围绕这一中心,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建立一套规范、科学、合理的管理规章制度及条例,包括实验设备的管理、登记、使用;实验室环境管理、人员管理、实验室工作档案管理等;同时要按照制度的要求定期检查执行情况,并将其列为对实验室工作和实验人员评估、考核的重要内容。

使实验室规章制度逐渐健全和完善,使实验室的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并在实验教学中注重落实,照章办事,保证了实验教学工作正常、有序、顺利地开展,以加快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步伐,进一步提高了实验室的科学管理水平。

3加强实验用品的管理,提高实验教学效率和质量

实验用品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科学的管理措施不仅能为实验教学的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教师科研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支撑作用。近年来,随着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教学经费的提高,在实验用品上投入了大量经费,大大改善了实验条件,同时,对实验用品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实验仪器设备是实验室赖以生存的基础,是教学科研的物质基础,是学校贵重财产,做好实验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意义重大。要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和完善各项管理制度,认真做好使用纪录,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使用习惯,使实验仪器设备始终处于良好的状态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实验教学作用和投资效益。

4推行开放式实验教学,加强实验教学过程的督导和评估

4.1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

开放式实验教学是实验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是以教师为主体到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法的转变,学校应充分利用现有的教学资源,提高实验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尽可能发挥实验人员的教学和管理水平,利用课余时间、节假日为学生提供一切条件,让学生能够独立思考,独立完成实验的整个操作,从中发现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4.2制定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制度

在实行开放式实验教学过程中,要制定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制度,并要求实验人员严格执行;建立开放实验室管理档案,建立实验人员岗位责任制,在实验过程中配备一定数量的指导老师和实验人员承担实验室开放工作,以解答实验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并认真做好记录,对一些在实验中出现的常见错误问题要提醒学生注意避免。

在管理好学校实验室的同时,也应注重对实验教学过程的管理,抓好实验教学的各个环节,作为年度教学质量督导和评估的内容之一,以全面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

21世纪是科学技术发展和不断创新的时代,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是提高教学科研水平的根本保证,因此高校实验室要适应时代的需要,积极大胆地进行科学管理方法的探索与创新,引进先进高效的实验室管理机制,学习借鉴国内知名高校及发达国家先进的实验室管理经验,使高校实验室成为创造性教学场所,充分发挥培养高素质人才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海鹰,黄瑞生,唐玉英.浅谈新形势下高校实验室的科学管理[J].西北医学教育,2008,2:23.

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篇9

[关键词]高校实验室;实验室建设;实验室管理;

中图分类号:o6-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3-0254-01

高校实验室作为实验教学、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场所,不但肩负着高素质人才创新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实践能力培养的重任,而且也承担着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以及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的重要使命[1]。就目前教育状况来看,结合各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情况、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的反映来看,高校实验室建设仍存在诸多问题,诸如,实验室基础设施和硬、软件建设陈旧落后;实验室管理体制不健全;实验室建设经费投入力度不够;实验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整体素质有待提高等[2]。针对目前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文中就如何加强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提高实验室科学化、规范化以及信息化管理水平,提升教学质量等问题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

(一)国内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现状

关于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的问题,国内高等教育研究者以及高校教学管理者分别就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从不同角度展开了研究。如,赵永俭[3]等在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中,着重探讨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建设内容以及建设方法,提出了实验室建设总体规划的四个模式以及关于重点实验室的激励机制。李萍等[4]在高校实验室建设方案研究中,分析了实验室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人才培养为目标,面向社会企业发展需求,建设集教学和科研于一体的特色实验室,基本形成以人才培养兼顾教学、科研以及对外技术服务的实验室建设指导思想。邬锡琴[5]等在全面加强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举措中,探讨了现行高校实验室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结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强化实验室建设的主体地位,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完善实验室管理体系,加强实验室技术队伍建设,统筹规划,优化实验资源配置,强化特色实验室建设等措施。

(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搜集调阅文献资料,结合自身院校实验室建设情况,发现各高校在实验室建设与管理上存在诸多共性问题,具体如综述如下:(1)实验教学主体地位不明确,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和“理论教学为主,实验教学为辅”的教学方针,致使实验教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②资金缺乏,实验室设备陈旧落后,配套设施不齐全,无法有效发挥其综合效能。③实验室现有管理体制与评估机制不健全,实验室管理体制尚未制定科学的统一标准,缺乏规范化管理。④实验室师资队伍结构不合理,缺乏实验专职教师,无法形成有效的实验技术队伍梯队。⑤实验室管理分散,实验教学资源不能共享,造成实验设备资源浪费,导致实验室利用率偏低[6]。

(三)对实验室建设与管理采取的策略

1.更新建设理念,加强实验室主体地位

着教育事业的飞速发展,高校实验室人才培养功能日益凸显,高校实验室管理者应提高认知能力,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观念,建立融知识传授、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素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的教育新理念,深刻认识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二者之间相互依存、相辅相成的辩证统一关系,加强实验和实践教学改革。

2.加大实验室建设资金投入

在实验室建设中,高校可以采取“立项审批、集中投资、重点建设、招标采购、效益评估”的方针,建立长久有效的资金投入机制。针对特色专业,要提高层次,加大对重点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和政策支持;对于基础专业,要强化基础实验室建设,拓宽职业口径,突出重点,以确保资金得到有效配置。

3.完善管理体制,促进实验室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就完善实验室管理方面,目前多数高等学校都在不断推进改革,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形成了不同的管理模式。但就总体而言,在管理体制、创新机制、管理机构和制度建设等方面仍有待加强。另外,要理顺实验室管理体制,创新实验室运行机制,建立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积极探索新的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作用和效益,确保实验室能够高效运行。

4.创新管理方式,积极推进实验室信息化管理

鉴于互联网在实验室管理系统方面所具备的技术优势,为实现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高校首先要搭建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性能优越且能与实验室相融合的信息网络平台。可根据自身发展规划及专业设置情况,重点引进或自主开发适合适应性强、功能完备以及性能优越的管理软件。高校领导要高度重视实验室管理信息化工作,学校要不断加强和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信息化管理的长效培训机制。

5.加强实验室师资队伍建设

为打造专业技能强、综合素质高的实验教师队伍,高校要更新教育观念,完善培训制度,制定奖励政策,完善激励机制,具体工作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①转变“重理论,轻实践”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实验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实验教师在学校办学中的地位;②通过定编、设岗、招聘、竞争上岗等多种举措,改善实验教师结构,形成合理梯队;③制定奖励政策,完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实验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7];④创新考核机制,制定科学、有效的考核制度,使专业技术评审工作常态化。

6.优化资源配置,实现实验室资源整合与共享

目前,我国多数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方面普遍存在实验室规模偏小、重复建设、管理分散、职责范围不明、实验设备利用率不高、实验室功能和效益得不到充分发挥等不良现象。为优化实验资源配置,实现资源整合与共享,高校要理顺实验建制,调整实验结构;强化基础,提升层次,增强实验室建设整体实力;统筹规划,充分整合,合理设置;要勇于打破条块分割和资源垄断格局,加强跨学科教研室沟通,实行开放性、协作性管理模式。

(四)结语

实验室是高校教师从事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的前沿阵地,是培养创新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场所因此,高校要高度重视实验室建设与管理工作,积极探索与实践,统筹兼顾、合理规划、深化改革、优化结构、创新管理模式,充分发挥实验室资源优势,提高实验教学水平,为创新人才培养、创新型社会的建设以及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杨宇科,杨开明.加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10):204-206.

[2]苏继来.黑龙江省高等院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的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09.

[3]赵永俭,汪春华,朱西桂.论高校实验室建设与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3,22(3):105-106.

[4]李萍,胡文胜.高校实验室建设方案研究[J].新疆教育学院学报,2007,23(4):125-126.

[5]邬锡琴,胡敏.全面加强实验室建设的重要举措[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4):154-156.

[6]白志学,刘淑云,马滨基,等.实验室管理体制的改革与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8):95-97.

[7]朱健平.实验室建设的关键是实验技术队伍的建设[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4,23(10):81-83.

科学实验室管理制度篇10

关键词:开放式实验室;实验室管理;资源共享

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1-0012-02

随着当前高校实验室建立和运行的不断深入,实验室的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地适应和改革。如何统一规划,建立一个利用有限科研资源发挥最大效应、实现资源共享、促进人才培养的实验室,最大程度发挥其科研支撑作用,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为了促进科研工作发展,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我院建立了面向科研的开放式实验室。现对学院开放式实验室的筹建、运行和日常管理工作现状进行分析和总结,就如何有效管理实验室,利用有限的科研仪器设备最大程度发挥其科研支撑作用进行探讨。

一、开放式实验室建立的必要性

长期以来,学院各学科的实验室仍处于传统模式,较为分散且规模较小。实验室的日常运行和管理通常由各个课题组自行负责,相对独立进行。该传统模式的运行存在仪器缺乏统一管理且资源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由于实验室功能的设置及管理方面的缺陷,现已不能适应科研工作的发展和要求。学院由此意识到建立面向科研的开放式实验室是十分必要的。目前建成的开放式实验室主要为学院科研服务,面向学院各个教研室(卫生毒理、营养与食品卫生、职业与环境卫生等),根据科研工作需要统一规划和管理。近年来,科研仪器开放共享管理的重要性及共享理念也得到了广泛认同。我院开放式科研实验室建立的目的即在于:形成公共的科研平台,优化学院资源配制,实现院内资源共享与合理使用,促进各学科间的相互支撑,以达到促进科研的顺利发展与人才质量培养的双重目标。

二、现行运行模式及管理措施

1.现行运行模式。与以往相对独立的科研实验室不同,目前开放式实验室实行分散与集中管理并存的管理模式。共享仪器设备由专职实验室管理人员负责,包括仪器日常维护和维修保养等。这种管理模式体现了多学科共享,提高了科研仪器的使用效率。在整合资源,加大共享力度的基础上,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

2.开放管理制度。开放实验室的管理制度规定,科研实验室的场地和仪器设备全面向学院教师和研究生开放,可根据自身科研工作的需要自主进行科学研究和实验操作。该开放制度既体现在实验室资源的全天开放,又体现在科研项目、研究课题和管理上的开放。目前已实现科研仪器在学院内部的开放使用,老师和研究生充分利用公共资源和实验条件,完成相应的研究课题。

3.培训制度。每学期实验室管理者联合教师,针对新入学的研究生进行常规仪器设备操作和实验室安全培训。完成培训者经登记后,可进入科研实验室进行仪器设备操作,而未经培训者不得独自操作。

4.仪器操作规章制度。为了安全、有效地使用开放式实验室中的仪器设备,每间实验室都附有实验室安全守则,每台仪器设备旁均注明了仪器操作规程和操作注意事项,以规范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尽量减少违规操作和违章使用情况。

5.保存实验室运行记录。为了便于实验室管理,凡进入实验室进行仪器操作者,在使用仪器完毕后均及时进行登记,以便管理者了解仪器使用情况。另外,做好仪器设备相关文件的存档工作。对于新购入仪器的资产登记号、使用手册、安装验收报告等资料同样进行规整存档,并对仪器的使用情况进行及时记录,如仪器故障原因、维修情况记录,零件更换情况,以便对仪器使用情况的全面掌控和管理。

三、目前存在的问题

1.硬件投入不足。开放式实验室虽已完成前期建设,但其发展还应具备延续性,只有进一步进行配套建设才能充分发挥实验室的功能。目前存在的问题包括:现有开放式实验室缺少精密仪器的投入,在深入研究分子水平机制时难以继续进行;部分仪器设备利用率不高造成闲置,而同时一些仪器供不应求,造成仪器闲置和短缺同时存在,从而影响了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以及相关实验进程。

2.管理难度加大。实验室的正常运行不仅涉及到管理层面,还涉及到设备的相关专业技术问题。然而目前实验室管理技术人员缺乏,实验队伍结构不够合理,专职人员接受培训和进修的机会少,易造成工作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其主导作用的发挥。

四、实验室管理改进措施

1.加大硬件设施的投入和管理强度。现代精密仪器设备的数量及配置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科学研究的水平。针对目前仪器设备的投入不足,日后将逐步完善硬件设施。在了解现有仪器使用情况的基础上,首先统计当前各项科研工作最为需要的仪器设备。综合各教研室意见,再由学院统一制定仪器购置计划,完善科研实验室中共享仪器设备的配置,避免重复购置,以利于后续的资源共享。其次,在原有管理基础上将实行分管制度,即各个教研室对共享仪器设备起到监管作用,协助实验室管理人员从而保证仪器设备能够长期稳定地运行。

2.加强实验室管理队伍的培养。高素质的实验室管理人员是维护科研实验室顺利运行的关键,是促进科研实验开展的支撑队伍。针对目前实验人员的缺乏,应培养和选拔一批优秀的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优化实验队伍结构,以加强科研实验室的安全管理。一支结构合理、能掌握先进实验技术和科学管理的高水平实验技术队伍是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提高科研水平的需要。今后可面向实验技术人员开展各项培训项目,加强与其他高校的交流,注重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同时,还应强化教师的实验室安全责任意识和实验室管理能力,以便对研究生进行科研工作的指导、监督和管理。

3.完善实验室准入制度和培训制度。为了有效管理开放式实验室,将继续加强准入制度和培训制度,以形成完善的开放允许管理体系。今后,所有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需填写实验室使用申请表,并详细列出所进行的课题和需使用的仪器设备,由导师签字确认后由科研实验室管理人员进行审批。在加强培训方面,在每学期举办的仪器设备操作培训的基础上,定期邀请公司技术人员或工程师做专题讲座和仪器操作培训,加强使用人员对仪器的全面了解并训练正确的操作,营造良好的科研氛围。在经过仪器设备操作培训后,增加考核项目,通过理论和操作考核后,合格者方能上机操作。

4.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为了培养研究生的实验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防止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需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并加强安全知识的培训。我校现已建立了网络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考试系统。今后可利用该培训系统对我院研究生进行考核,做好研究生的安全意识教育和安全知识、技能培训工作,加强对实验室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从而减少重大安全隐患。

随着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不断改革和资源共享需求的增加,面向科研的开放式实验室的构建必将成为趋势。其建设与管理是一项面临挑战、需长期发展的工作,同时这也是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有益尝试。目前,学院开放式实验室的管理模式仍在不断探索中,今后需要不断摸索和实践,日趋完善其构建和体制,使该实验室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中发挥双重作用,提高实验室的综合效能水平,为学院科研工作的发展搭建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尹智宏.如何设计全新的现代“开放共享”实验室(续)[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31(7):176-180.

[2]杨国平,陈敏生,王煜非.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公共实验平台管理机制和运行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医学科研管理杂志,2010,(23):322-323.

[3]刘丽葵,贺丽苹,伦璇.提升高校大型科研仪器在研究生培养中效能的思考[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2,(29):203-205.

[4]邝溯琼,杨定新,陶利民.开放式研究生综合实验中心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31(3):109-111.

[5]周金英,王少华,陈海英.进一步完善高校教学实验中心的运行模式[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2515-2516.

[6]朱勤文,王小趁.高校大型仪器设备管理的误区与对策[J].中国高等教育,2008,(12):36-37.